王勃转原文以及参考答案解析(精选2篇)
1.王勃转原文以及参考答案解析 篇一
《五九老舍》原文以及练习题答案解析
五九老舍阅读答案
张丙,瘦得像剥了皮的小树,差不多每天晚上都来喝茶。他的脸上似乎没有什么东西;只有一对深而很黑的眼睛,显出他并不是因为瘦弱而完全没有精力。当喝下第三碗茶之后,这对黑眼开始发光;嘴唇,像小孩要哭的时候,开始颤动:他要发议论了。
他的议论,不是有系统的。他遇到什么事便谈什么事,加以批评。但无论谈什么事,他的批评总结束在“中国人是无望的,我刚说的这件事又是个好证据”。说完,他自动地斟上一碗茶,一气喝完;闭上眼,不再说了,显出“不必辩论,中国是无望的`。无论怎说!”
这一晚,张丙来了,第三碗茶喝过,我笑着说:“老张,有什么新闻?”
出我意料,他笑了笑——他向来是不轻易笑的。“打架来着。”他说。
“谁?你?”我问。
“我!”他看着茶碗,不再说了。
等了足有五分钟,他自动地开始:“假如你看见一个壮小伙子,利用他身体气力的优越,打一个七八岁的小孩,你怎办?”
“过去劝解,是第一步。”
“假若你一看见他打那个小孩子,你便想到:设若过去劝,他自然是停止住打,而嘟囔着骂话走开;那小孩子是白挨一顿打!你想,过去劝解有意义吗?”他的眼睛发光了,看看我的脸。
“我自然说他一顿,叫他明白他不应当欺侮小孩子,那不体面。”
“假如他懂得什么体面,他还不那样做呢!你真要过去说他几句,他一定问你:‘你管得着吗?你是干什么的,管这个事?“你跟他辩驳,还不如和石头说几句好话呢。假如你和他嚷嚷起来,自然是招来一群人,来看热闹;结果是他走他的,你走你的:可是他白打了小孩一顿,没受一点惩罚;下回他遇到机会还这样作!”
“那么,你以为应当立刻叫他受惩罚,路见不平……那一套?”我知道他最厌恶武侠小说,而故意逗他。果然不出我所料,他说:“别说《七侠五义》!我不要做什么武侠,我只是不能瞪着眼看一个小孩挨打;那让我的灵魂全发了火!更不能叫打人的占了全胜去!我过去,一声没出,打了他个嘴巴!”“他呢?”
“他?反正我是计划好了的:假如我不打他,而过去劝,他一定得意扬扬而去。设若我跟他讲理,结果也还是得打架;不过,我未必打得着他,因为他必先下手,不给我先发制人的机会。”他又笑了。我知道他笑的意思。
“但是,”我问,“你打了他,他一定还手,你岂是他的对手?”我很关心这一点。因为张丙是那样瘦弱的人。“那自然我也想到了。这种人,向来利用筋肉的优越欺人,及至他自己挨了打,他必定想想那个打他的,一定是有些来历;因为他自己是看清了有无操必胜之券而后开打的。”
他不言语了,我看得出,他心中正在难受——难受,他打了人家一下,不用提他的理由充足与否。
“他打人,人也打他,对这等人正是妥当的办法;人类是无望的,你常这么说。”我打算招他笑一下。
他没笑,只轻轻摇了摇头,说:“这是今天早晨的事。下午四五点钟的时候,我又遇见他了。”
“他要动手了?”我问,很不放心地。
“动手打我一顿,倒没有什么!叫我,叫我——我应当怎样说——伤心的是:今天下午我遇见他的时候,他正拉着两个十来岁的外国小孩儿:他分明是给一家外国人做仆人的。他拉着那两个外国小孩,赶过来,低声下气地央告他们:踢他!踢他!然后向我说:你!你敢打我?洋人也不打我呀!然后又向那两个小孩说:踢!踢他!
看他敢惹洋人不敢!”
……
他停顿了一会儿,忽然问我:“今天是什么日子?”
“五九!”我不知道为什么,我的泪流下来了。“噢!”张丙立起来说,“怪不得街上那么多的”打倒帝国主义"的标语呢!”
他好像忘了说那句“中国人没希望”,也没喝那碗茶,便走了。
【注】这篇小说是老舍为“五九”国耻日而写的,发表于1931年10月《齐大月刊》。“五九”即195月19日,就是在这一天,袁世凯与日本签订了“二十一条”卖国条约。
1.开头一段的突出了人物怎样的外貌特征?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理解文中画线。回答问题。
(1)文中写到“我不知道为什么,我的泪流下来了”,“我”为什么流泪?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他好像忘了说那句‘中国人没希望’”这句话有什么含意?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综合全文,分析张丙的性格特征。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作者以“五九”为题有何用意?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人物特点:①身材瘦弱;②眼睛深而黑。
作用:①突出身材瘦弱,与下文他抱打不平形成反衬(对比),表现其勇敢。
②突出眼睛深而黑,暗示他有……体现作者的写作目的,老舍先生就是为雪国耻而写这篇小说的。
②作者在小说中通过张丙这个小人物在“五九”这一天的表现,意在告诉人民,每一位真正的中国人的血都是热的,这正是中国的希望所在。(意思对即可)
2.五柳先生转原文及翻译参考 篇二
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
——五柳先生不知道是什么地方的人,也不清楚他的姓名和表字。因为住宅旁边有五棵柳树,就用它作了自己的号。
闲静少言,不慕荣利。
——他安安静静的,很少说话,不羡慕荣华利禄。
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
——喜欢读书,不过分在字句上下工夫,每当对书中意旨有所领会的时候,就高兴得连饭也忘了吃。
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
——他有嗜酒的天性,家里穷,经常没有酒喝。
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
——亲戚朋友知道他这种境况,有时摆了酒叫他来喝。
造饮辄尽,期在必醉。
——他一来就要喝得尽兴,希望一定喝醉;
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
——喝醉了就回家去,并不装模作样,说走就走。
环堵萧然,不蔽风日;
——简陋的居室里冷冷清清,遮不住风和阳光。
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
——粗布短衣上面打了许多补丁,饭篮子和瓢里经常是空的,可是他安之若素。
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
——经常写文章来消遣时光,从文中也稍微透露出自己的志趣。
忘怀得失,以此自终。
——他从不把得失放在心上,这样过完自己的一生。
赞曰:黔娄之妻有言:“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
——赞曰:黔娄的妻子曾经说过:“不为贫贱而忧心忡忡,不热衷于发财做官。”。
其言兹若人之俦乎?衔觞赋诗,以乐其志。
——从这话看来,他该是五柳先生一类人吧?一边喝酒一边吟诗,为自己抱定的志向而感到无比快乐。
无怀氏之民欤?葛天氏之民欤?”
【王勃转原文以及参考答案解析】推荐阅读: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王勃原文09-21
王勃教案10-28
教案少年王勃12-08
少年王勃教案设计07-15
王勃《落花落》译文08-07
少年王勃教后记12-19
王勃《咏风》诗歌赏析01-02
少年王勃课堂实录02-15
王勃的作文1000字09-21
王勃思乡诗-《山中》赏析0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