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中的常见典故(10篇)
1.古诗中的常见典故 篇一
古诗中的典故
一、连理枝、比翼鸟
连理枝指连生在一起的两棵树;比翼鸟,传说中的一种鸟,雌雄老在一起飞。古典诗歌里用作恩爱夫妻的比喻。
相传古时宋康王夺了随从官韩凭的妻子,囚禁了韩凭。韩自杀,他的妻子把身上的衣服弄腐,同康王登台游玩时自投台下,大家拉他衣服,结果还是跌下去,死了,留下遗书说是与韩凭合葬,康王却把他们分葬两处。不久,两座坟上各生一棵梓树,十天就长得很粗大,两棵树的根和枝交错在一起,树上有鸳鸯一对,相向悲鸣。
白居易的《长恨歌》:“七月七日长生殿,夜半无人私语时。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有了这些句子,难怪人们把结婚称为“喜结连理”。
二、长城
南宋将领檀道济自称为“万里长城”,后以此称能抵御敌人入侵的英雄人物。
宋陆游《书愤》:“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
三、采薇
殷朝末年,周武王伐殷,孤竹国国君的儿子伯夷、叔齐认为这是以臣弑君,就拦马谏阻。殷之后,两人不食周粟,隐居首阳山,采薇而食,终饿死。后以此喻隐居避世。
唐王绩《野望》:“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
四、登高
登高是指重阳节有登高的习俗。古人登高,一般在每年农历九月九日重阳节之日进行,但也不限于九月九日,也有农历正月初七和十五日登高的风俗。有时候会赋予思念亲朋好友的意义。
唐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五、杜康
传说杜康,又名少康,字仲宁,是中国古代传说中的“酿酒始祖”,后以此作为酒的代称。
三国魏曹操《短歌行》:“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六、东篱
语出东晋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后多以“东篱”表现归隐之后的田园生活或闲雅的情致。
宋李清照《醉花阴》:“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
七、汗青
古时候把字写在竹简上,先用火烧竹简,使其干燥,叫“杀青”;因烘时竹简出水如汗,故又叫“汗青”。后指书稿、史书。
宋文天祥《过零丁洋》:“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八、红豆
南方的一种植物,又叫“相思子”。古人常用以象征爱情或相思。
唐王维《相思》:“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
唐温庭筠《新添声杨柳枝词》之二:“玲珑骰子安红豆,入骨相思知不知?”
九、哀鸿
比喻哀伤苦痛、流廓失所的人。考其源流,“哀鸿”一语出自“鸿雁”。
《诗·小雅·鸿雁》曰:“鸿雁于飞,哀鸣嗷嗷。维比哲人,谓我劬(劳苦)劳。”诗歌写使臣行于四方,见流民如鸿雁飞集于野,流民喜使者到来,皆合词倾诉,如鸿雁哀呜之声不绝。后来以鸿雁在野、哀鸿遍野喻指百姓流离失所。
龚自珍《己亥杂诗》:“三更忽轸(悲痛)哀鸿思,九月无襦淮水湄。”写的就是人民痛苦流离的生活。
十、楼兰
楼兰国王贪财,多次杀害前往西域的汉使,后傅介子出使西域,计斩楼兰王。故“楼兰”常代指边境之敌。
唐王昌龄《从军行》:“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唐李白《塞下曲》:“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
十一、青鸟
传说汉武帝七月七日在永华殿祭祀,忽有一只青鸟从西方飞来,东方朔说这是因为西王母要来了。后以此为传信的使者。
隋薛道衡《豫章行》:“愿作王母三青鸟,飞来飞去传消息。”
唐李商隐《无题》:“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十二、桑榆
传说太阳落在崦嵫,日影照在桑榆树上。以此比日暮,后比喻人的晚年。
唐刘禹锡《酬乐天咏老见示》:“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
唐王勃《滕王阁序》:“东榆已失,桑榆非晚。”
十三、射天狼
天狼,星宿名,古人以为主侵掠。后以“射天狼”比喻打击入侵的异族。
宋苏轼《江城子 ? 密州出猎》:“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十四、商女
语出唐杜牧《泊秦淮》“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商女即歌女。后以此为不顾国家兴亡而醉生梦死的典故。
宋王安石《桂枝香》:“至今商女,时时犹唱,后庭遗曲。”
十五、阳关
阳关,古关名,今甘肃敦煌西南。
唐王维《送元二使安西》:“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后谱成送别之曲,名《阳关曲》。
唐李商隐《饮席戏赠同舍》:“唱尽阳关无限叠,半杯松叶冻颇黎。”
十六、折腰
陶渊明因不愿为五斗米而向乡里小儿折腰,遂辞官归隐。后喻指屈身事人。
唐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颜?”
十七、折柳
汉代以来,常以折柳相赠来寄托依依惜别之情,由此引发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之情以及行旅之人的思乡之情;也可以代指送别。
唐李白《春夜洛城闻笛》:“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2.准确识别和理解古诗文中的典故 篇二
关键词:暗引典故 《晋书全译》 误解
古诗文中经常引用典故。《现代汉语词典》第六版对典故的解释是:“诗文里引用的古书中的故事或词句。”[1]《汉语大词典》对典故的解释是:“诗文等作品中引用的古代故事和有来历出处的词语。”[2]引用典故有明引,有暗引。明引是指出古事或指明古语的出处,人们容易看得出来。如:
昔卫灵公与雍渠同载,孔子适陈;商鞅因景监见,赵良寒心;同子参乘,袁丝变色。(司马迁《报任安书》)
诗曰:“嗟尔君子,无恒安息,靖共尔位,好是正直。神之听之,介尔景福。”(荀子《劝学》)
暗引则不指明出处,讲究剪截融化。所谓剪截融化就是裁取古事古语并加以改易,使之适合作者自己的本意和对仗严切等方面的需要。如:
酌贪泉而觉爽,处涸辙以犹欢。(王勃《滕王阁序》)
或者如郭锡良主编的《古代汉语》说的“有时候甚至把典故只融化成一个词或词组,表面上就更看不出有什么出典,但是作者却是有意识地在用典”[3]。如:
望长安于日下,指吴会于云间。(王勃《滕王阁序》)
意思是遥望太阳下的长安,手指云中的吴会。但这里其实是用了典故。《晋书·陆云传》记载,陆云与荀隐相遇,互通姓名,陆云自称“云间陆士龙”(陆云是云间人,即现在的上海市松江区,古属“吴会”),荀隐自称“日下荀鸣鹤”(荀隐是西晋首都洛阳附近的人,“日”隐喻首都洛阳)。这里就是不知道典故的出处,按照字面意思来理解,也是可以的。但有些时候,如果不知道这些词语实际上是浓缩了的典故,照字面意思来理解,就容易误解文意。如:《隋书·卷三十七·列传第二》:“吾荷国恩,年宦已极,启足归泉,无所复恨。”《二十四史全译》翻译为:“我蒙受国家之恩,年龄和官职已经极高,现在迈步往黄泉路上走,没有什么可遗憾的。”把“启足”翻译为“迈步”,显然没有认识到“启足”是用了典故。“启足”是开启衣被查看手足,后世指善终,语出《论语·泰伯》:“曾子有疾,召门弟子曰:‘启予足!启予手!”朱熹《四书集注》:“曾子平日,以为身体受于父母,不敢毁伤,故于此使弟子开其衾而视之。”[4]
我们用《二十四史全译·晋书·第三册》里面的误译来说明准确识别和理解暗用典故的重要性。《二十四史全译》是国家“十五”出版规划重点图书,全国古籍整理出版规划小组重点项目,全国高等院校古籍整理研究工作委员会规划重点项目。上海汉语大词典出版社2004年出版。绝大部分译文准确、流畅。但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晋书》包含大量的章表奏启,多用骈文,文字艰深,经常暗用典故。这些地方的翻译容易出错。举例如下:
1.《卷六十二·列传三十二》(1429页)
(原文)若必月旦,则颜回食埃,不免贪污;盗跖引少,则为清廉。
(译文)如果一定要按月品评人物,那么颜回俸食少,不免贪得卑下;盗跖任官时短,则成了清廉之士。
这里没有认识到“颜回食埃”和“盗跖引少”用了典故。“月旦”泛指评论。应译作:如果一定要加以评论,那么颜回吃沾有尘埃的食物,不免被认为贪得卑下;盗跖分赃时拿得少,则成了清廉之士。《孔子家语·卷五·在厄》记载颜回吃掉孔子沾染了尘埃的饭食,子路发现了,误认为颜回贪而不廉。“盗跖引少”出自《庄子·外篇·胠箧》,即所谓“盗亦有道”,盗窃时勇敢而分得少,才能成为大盗。
2.《卷六十四·列传三十四》(1454页)
(原文)故华元厚葬,君子谓之不臣;嬴博至俭,仲尼称其合礼。
(译文)因此华元厚葬,君子认为不合身份;嬴博极俭,仲尼称赞他符合礼仪。
这里没有认识到“华元厚葬”和“赢博至俭”都用了典故。应译作:因此华元厚葬其君,君子认为华元没有尽到臣子的规谏的道义;季札把儿子葬在嬴博之间,仲尼称赞他符合礼仪。《史记·宋微子世家》:“二十二年,文公卒,子共公瑕立。始厚葬。君子讥华元不臣矣。”《说苑·卷十九》记载楚国的贤人季札到齐国出使,其子死于齐国的嬴博之间,就葬在那里,葬礼简单合礼,“孔子曰:‘延陵季子于礼其合矣。”
3.《卷六十七·列传三十七》(1508页)
(原文)敦大逆,宜加斫棺之戮,受崔杼之刑。
(译文)王敦大逆不道,应该掘棺戮尸,依崔杼那样处理。
这里没有认识到“受崔杼之刑”用了典故。应译作:王敦大逆不道,应该掘棺戮尸,像春秋时齐人对待崔杼那样。“戮尸”就是挖坟开棺,将尸体枭首示众。《左传·襄公二十八年》记载春秋时齐国权臣崔杼杀害齐庄公,后崔杼被齐人戮尸。
4.《卷七十·列传四十》(1590页)
(原文)乃崎岖寇难,契阔艰虞,匪石为心,寒松比操。
(译文)在外患内乱中崎岖前行,在艰险中历尽离散,心比石坚,操比寒松。
这里没有认识到“匪石为心”用了典故,应译作:具有不像石头那样可以转动的坚定不移的心。《诗·邶风·柏舟》:“我心匪石,不可转也。”孔颖达疏:“言我心非如石然,石虽坚尚可转,我心坚,不可转也。”
5.《卷七十一·列传四十一》(1594页)
(原文)昔宋杀无畏,庄王奋袂而起,衣冠相追于道,军成于宋城之下。
(译文)以前宋杀无畏,庄王拍案而起,士族士绅相追于道,在宋城之下排列好军阵。
“衣冠相追于道”是“剑及屦及”(又作“剑及履及”)的改写,非“士族士绅相追于道”。《左传·宣公十四年》记载宋国杀了楚国的使者无畏,“楚子闻之,投袂而起,屦及于窒皇,剑及于寝门之外,车及于蒲胥之市。秋九月,楚子围宋。”言楚王急欲出兵为使者报仇,迫不及待地跑出去,捧鞋的人追到窒皇之路,捧剑的人追到寝门之外,驾车的人追到蒲胥之市,才追上他。
6.《卷七十四·列传四十四》(1645页)
(原文)有人伦识鉴,拔才取士,或出于无闻,或得之孩抱,世人方之许、郭。
(译文)善于品评鉴别人才,选材取士有的出自默默无闻的平常之家,有的在幼年就得到赏识,当时的人们把桓彝与许迈、郭璞相提并论。
“许、郭”应指许劭和郭太。二人均善于鉴识人才。《后汉书·许劭传》:“初,劭与靖俱有高名,好共核论乡党人物,每月辄更其品题,故汝南俗有‘月旦评焉。”《后汉书·郭太传》:“性明知人,好奖训士类。……其奖拔士人,皆如所鉴。”许迈和郭璞都是西、东晋之交的人,都喜欢寻山访道,追求长生,不以“有人伦识鉴”出名。
7.《卷七十八·列传四十八》(1751页)
(原文)圣上宽明,宰辅含弘,虽射钩之隙,赏之故行,雍齿之恨,侯之列国。
(译文)圣上宽弘明达,宰辅胸襟博大,即使有射中带钩的仇隙,奖赏照样赐予,有雍齿那样的怨恨,照样封为列侯。
这里没有认识到“雍齿之恨”用了典故。“雍齿之恨,侯之列国”应译作:即使像刘邦对雍齿有切齿痛恨,也照样把仇人封为列侯。《史记·留侯世家》记载刘邦平定天下后大封功臣,功臣们争功,疑惧不安,张良劝说刘邦急封多次反叛窘辱刘邦而后归附刘邦的雍齿为侯以安众心。
8.《卷七十九·列传四十九》(1792页)
(原文)虽植德无殊邈,犹欲教养子孙以敦厚退让。或以轻薄,庶令举策数马,仿佛万石之风。
(译文)虽然种植的情趣不很高远,但还是要教育子孙有淳厚退让之风。有时因为狂放,或许让他们举鞭策马,与万石的风度相似。
这里没有认识到“庶令举策数马,仿佛万石之风”用了典故。后半句应译作:有时子孙轻薄,希望让他们学习万石君石奋的儿子石庆举起马鞭数马的数量后才告诉皇帝马的数量的谨慎的作风。“万石”指西汉万石君石奋,与其四子均官至二千石,故以万石为名。《史记·万石张叔列传》:“万石君少子庆为太仆,御出,上问车中几马,庆以策数马毕,举手曰:‘六马。”非“举鞭策马”。
9.《卷八十七·列传五十七》(1943页)
(原文)景、亳垂统,本吞燕之开基。
(译文)景、亳承袭帝位,靠的是兼并的开创之业。
原文标点应作:景亳垂统,本吞燕之开基。应译作:商朝帝王把帝业传到后代,靠的是先祖高辛氏与简狄所生之子契开创的基业。景亳是地名,为商都,在今山东曹县。传说简狄吞吃了燕子遗下的蛋而生了契,契即殷商的始祖。
10.《卷八十八·列传五十八》(1960页)
(原文)殷若复尔,恐招华士之诛,故不敢不至也。
(译文)刘殷如果再像以前那样,恐怕要招致华士的诛罚,所以不敢不来。
“恐招华士之诛”非“恐怕要招致华士的诛罚”,应译作:恐怕要招致像太公望对华士一样的诛杀。《韩非子·外储说右上》记载齐国隐士华士自己耕种而食,织布而衣,不出仕,隐居山林,姜太公望认为他无益于国,把他杀了。
11.《卷八十九·列传五十九》(1971页)
(原文)愿明公思高祖纳娄敬之策,悟张良履足之谋,远临深之危,保泰山之安。
(译文)愿明公思考高祖接纳娄敬的计策,领悟张良为人穿鞋的谋略,远离面临深谷的危险,确保泰山般的安稳。
前两句应译作:愿明公思考汉高祖接纳娄敬迁都的计策,迁移都城;领悟张良踩刘邦的脚示意封韩信为齐王的谋略,封赏成都王囧。(因为当时成都王囧势力很大,威胁朝廷。)汉高祖六年,刘邦建都洛阳,娄敬劝说刘邦“都关中”,刘邦“即日驾,西都关中”(《史记·留侯世家》)。本文非用张良为圯下老人穿鞋的典故,为老人穿鞋,算什么谋略呢?《史记·淮阴侯列传》记载韩信平定齐地后,派人请求汉王刘邦封自己为临时的齐王,刘邦正要生气,张良“蹑汉王足”,示意刘邦当时控制不住韩信,于是刘邦封韩信为齐王。
12.《卷九十·列传六十》(1989页)
(原文)元帝比少康之隆,处仲为梗,海西微昌邑之罪,元子乱常。
(译文)元帝追求少康的兴盛,处仲从中作梗,海西察办昌邑的罪行,元子扰乱纲常。
应译作:晋元帝司马睿像夏朝的少康中兴夏朝一样中兴晋朝,但王敦叛逆;海西公没有西汉昌邑王一样的罪过,但是桓温废掉海西公,立简文帝。王敦字处仲,晚年叛逆。桓温字元子,为东晋权臣。西汉霍光废掉昏乱的昌邑王,立汉宣帝。桓温伐燕失败,为树立权威,效法霍光,废无罪的海西公,立简文帝。
注释:
[1]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现代汉语词典》,北京:商务印书馆,2012年版,第290页。
[2]罗竹风:《汉语大词典》(第二卷),上海:汉语大词典出版社,1986-1993年版,第114页。
[3]郭锡良等:《古代汉语》,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年版,第868页。
[4]朱熹:《四书集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版,第32页。
3.古诗中的常见典故 篇三
2019年云南红河公务员考试行测常识:古诗词中的14个典故
云南公务员考试中的常识判断是很多考生头痛之处,特别是历年来考过的一些古诗词中典故,若自身无深厚积累,很难选出正确答案。今天云南中公教育就为各位考生带来古诗词中最为常见的十四个典故。
1.哀鸿
哀鸿比喻哀伤苦痛、流离失所的人。
《诗·小雅·鸿雁》:“鸿雁于飞,哀鸣嗷嗷。维比哲人,谓我劬劳。”写使臣行于四方,见流民如鸿雁飞集于野,流民喜使者到来,皆合词倾诉,如鸿雁哀呜之声不绝。后来以鸿雁在野、哀鸿遍野喻指百姓流离失所。
龚自珍《己亥杂诗》:三更忽轸哀鸿思,九月无襦淮水湄。2.秦晋
春秋时,秦晋两国为婚姻,后因称两姓联姻为“秦晋之好”。《西厢记》第二本第一折:倒赔家门,情愿与英雄结婚姻,成秦晋。3.寒食
寒食,一个节日,清明节前一天或两天。
传说晋国介子推隐居山中,晋文公用烧山之法逼他出来做官,介子推不出被烧死。晋文公为纪念介予推,在其死亡之日禁止举火,只吃冷食。
韩翃《寒食》: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4.桑梓 代指家乡。
《诗经·小雅·小弁》:“维桑与梓,必躬敬止。”是说家乡的桑树和梓树是父母种的,对它要表示敬意。后来人们用来喻指故乡。
毛泽东《七绝》:埋骨何须桑梓地,人生无处不青山!5.采薇 隐居避世。
殷朝末年,周武王伐殷,孤竹国国君的儿子伯夷、叔齐认为这是以臣弑君,就拦马谏阻。殷之后,两人不食周粟,隐居首阳山,采薇而食,终饿死。后以此喻隐居避世。
王绩《野望》: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6.三径 指隐居生活。
西汉末,兖州刺史蒋诩隐居后,在院子里竹下开辟三径,只与求仲、羊仲来往。后来,三径便成了隐士住处的代称。
更多公职类考试信息和资料
honghe.offcn.com
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三径就荒,松菊犹存。7.鸡黍
特指招待客人的饭菜。
《论语》中:子路随孔子出游时与孔子走散了,遇见一位正在劳动的老人,就向他打听。由于子路的态度非常恭敬,老人就留子路住宿,还杀鸡做黍米饭厚待他。后来就用“鸡黍”专指招待客人的饭菜。
孟浩然《过故人庄》: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8.化碧
多用以称颂忠臣志士。
《庄子·外物》:“故伍员流于江,苌弘死于蜀,藏其血三年而化为碧。”后来人们就常用“化碧”形容刚直中正的人为正义事业而蒙冤受屈。
郑元佑《汝阳张御史死节歌》:孤忠既足明丹心,三年犹须化碧血。9.楼兰 指边境敌人。
《汉书》载:楼兰国王贪财,多次杀害前往西域的汉使。后来傅介子被派出使西域,计斩楼兰王,为国立功。以后诗人就常用“楼兰”代指边境之敌,用“破(斩)楼兰”指建功立业。
王昌龄《从军行》: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10.双鲤 书信。
古乐府《饮马长城窟行》:“客从远方来,遗我双鲤鱼,呼童烹鲤鱼,中有尺素书。”后来“双鲤”就用作书信的代称。
李商隐《寄令狐郎中》:蒿云秦树久离居,双鲤迢迢一纸书。11.劳歌 送别歌的总称。
劳歌本指在劳劳亭送客时唱的歌。劳劳亭旧址在南京,是古代著名的送别之地。“劳歌”后来成为送别歌的代称。
李白《劳劳亭》:天下伤心处,劳劳送客亭。12.红豆
常用于象征爱情或相思。
传说古代一位女子,因丈夫死在边疆,哭于树下而死,化为红豆,于是红豆又称“相思树”。
王维《相思》: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
更多公职类考试信息和资料
13.献芹 自谦说法。
honghe.offcn.com
《列子·杨朱》有一个故事说,从前有个人在乡里的豪绅面前大肆吹嘘芹菜如何好吃,豪绅尝了之后,竟“蜇于口,惨于腹”。后用“献芹”谦称赠人的礼品菲薄、或所提的建议浅陋。也说“芹献”。
高适《自淇涉黄河途中作》:尚有献芹心,无因见明主。14.抱柱 坚守信约。
相传古代尾生同一女子相约在桥下见面。他等了很久,不见女子到来,这时河水猛涨,淹没桥梁,尾生为了坚守信约,不肯离去,抱住桥柱,淹死在水里。
李白《长干行》:常存抱住信,岂上望夫台。
云南中公教育专家相信各位考生看完这十四个典故,自身的知识量肯定又上一个台阶。最后希望各位考生认真备考,在2019云南公务员考试中取得好成绩,一举上岸!更多红河公务员考试信息请关注红河中公教育信息网
4.古诗词中的常见意象 篇四
意象是诗歌艺术的精灵,是诗歌中熔铸了作者主观感情的客观意象。在我国古代诗歌漫长的历程中,形成了很多传统的意象,他蕴含的意义 基本是固定的。就让我们伴随着意象一起走进诗歌的殿堂。
柳意象是中国诗歌中出现频率极高而蕴含极丰富的植物意象,是一种荣格所说的蕴含着集体无意识的原始意象,积淀着中华民族特有的审美情趣,体现着中华民族的民族性格和中国文学的特有风貌。而每一诗歌意象的形成都不是一蹴而就的,必须是经过长期的历史文化的积淀,众多创作者不断丰富而完成的。柳意象的形成亦是如此,它发轫于《诗经》,形成于六朝,盛行于唐宋。因此,研究六朝诗歌中的柳意象,对研究我国诗歌意象的发展历程无疑有所裨益。
。《诗经》中有四首诗说到柳,其中影响最大的要算《采薇》,其“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在六朝诗歌中就留下了很深的痕迹:“浮云玉叶君不知,思君惜去柳依依”(萧子显《燕歌行》);“桂华殊皎皎,柳絮亦霏霏”(刘孝绰《校书秘书省对雪咏怀》);“杂桂还如月,依柳更疑星”(陈后主叔宝《宴光璧殿咏遥山灯诗》);“春心自浩荡,春树柳攀折。共此依依情,无奈年年别”(江总《折杨柳》);“含露桃花开未飞,临风杨柳自依依”(隋炀帝杨广《四时歌·东宫春》)等。古代诗人罕有不读《诗经》的,在他们吟读时,《诗经》中柳意象就会潜移默化地进入诗人的心灵,并沉积下来。当诗人创作时,它便会发生作用。
1.民间“折柳赠别”风俗的影响。六朝社会动荡,人生别离也就成了一种常见的社会现象。在柳与人之间已具备“心有灵犀一点通”(指异质同构)的情况下,人们就非常乐意把柳当作情感的寄托物和负载体。亲朋别离,折下一条细柳枝,什么话都不说,便表达了送者对离别者恋恋不舍的挽留之情,也希望离别者不论走到哪里,都要像柳那样成活发达,随遇而安,更希望能把故友的绵绵情丝永远留在心里,早日归来。“幽幽桂叶落,驰道柳条长。折荣疑路远,用表莫相忘”(顾野王《芳树》)。“柳条折尽花飞尽,借问行人归不归”(隋杂曲歌辞《送别诗》)等,或希望远行人早日归来,或希望友谊长存,即使在很远的地方也不要忘记。汉代出现了第一首专门反映折柳送别的《折杨柳行》,六朝时则有30多首,还出现了《月节折杨柳》这样十三首连在一起的组歌,并由乐府歌词发展到文人的专门创作。六朝时仅梁就有刘邈、简文帝萧纲、元帝萧绎等人写了《折杨柳》。也许折柳赠别更合六朝文人高雅飘逸的心态,故而反映折柳赠别的诗在六朝大量产生。但还须注意的是,当时还有折梅赠别的习俗。贺彻《赋得长笛吐清气诗》中的“柳折城边树,梅舒岭外林”是互文,意思是城边的柳树梅树被折来送别,只有岭外的梅柳才能舒适地生长。陆凯《赠范晔诗》中“江南无所有,聊赠一枝春”则是折梅表离别之情的名句。但折梅赠别远不及折柳赠别繁盛,这可能有两个方面的原因:一是柳比梅种植普遍得多,便于就地取材;二是柳枝弱,枝条长而下垂,容易攀折。
2.“柳”与“留”、“丝”与“思”、“絮”与“绪”谐音。中国人善于使用谐音表达情感,柳及其相关物的这种谐音便易于成为表达情感的媒介,这在六朝诗歌中大量存在。“垂丝被柳陌”(卢思道《赠刘仪同西聘诗》)、“悬丝拂城转”(岑之敬《折杨柳》)、“柳絮时依酒,梅花乍入衣”(梁元帝萧绎《和刘上黄春日诗》)等都可以有谐音双关之意。何况“,柳”还有聚之意《周礼天宫》“柳毂”注疏:“柳者诸色所聚。”《释名·释丧制》“柳车”注疏:“柳,聚也,众饰所聚,亦其形偻也。”“聚”也就是留聚的意思。
3、柳是六朝诗人生活环境中的常见之物,易于入诗。柳生命力强,随处可插。俗话说:“有心栽花花不发,无心插柳柳成荫。”况且古人很早就喜欢种柳,先秦《石鼓诗》中有“何以橐之,惟杨及柳”,在这里,种柳就很带有一股文化味儿。种的柳多了,柳树也就随处可见。不管是屋前“荣荣窗下兰,密密堂前柳”(陶渊明《拟古诗》),还是园边“折柳攀场圃,负绠汲潭壑”(鲍煦《秋夜诗》);不管是路边“桃林方灼灼,柳路日瞳瞳”(梁简文帝萧纲《乐府上之回》),还是水边“柳条恒拂岸,花气尽薰舟”(梁元帝萧绎《赴荆州泊三江口诗》)、“垂柳覆金堤,蘼芜叶复齐”(隋炀帝杨广《昔昔监》)都有柳树垂拂。毕竟,诗人的诗反映的是现实世界,所使用的物象也只能是他们所看到、所熟悉、曾经引起他们情感波动的物象。这些物象往往成为了人的审美对象。车尔尼雪夫斯基说:“一个物象显示或者使我们忆起生活,一如我们所了解于生活的那样,我们觉得他们美。
5.常见历史典故 篇五
【释义】比喻得失无常,祸福相倚。
【历史典故】
战国时期,有位老汉住在与胡人相邻的边塞地区,他们一家人以养马为生,来来往往的过客都尊称他为“塞翁”。塞翁生性达观,为人处世的方法与众不同。
有一天,塞翁家的马群中,有一匹马不知什么原因,迷了路,回不来了。邻居们得知这一消息以后,纷纷跑来安慰他。塞翁却不以为意,反而释怀地劝慰大伙:“各位有心了。丢了一匹马,不是什么大的损失,但谁知道它会不会带来好的结果呢?”邻居们听了个个疑惑不解。没过几天,塞翁家的那匹迷途老马从塞外跑了回来,并且还带回了一匹胡人骑的骏马。邻居们听说了,又一齐来向塞翁贺喜,并夸他有远见。这时的塞翁却满脸愁容,他忧心忡忡地对众人说:“唉,白白得到了一匹马,谁知道会不会给我带来什么灾祸呢?”塞翁的话又让大家百思不得其解。
看到这匹胡人骑的骏马,塞翁的独子喜不自禁,天天骑马兜风。有一天,他因一时疏忽,竟从飞驰的马上掉了下来,命虽然保住了,但摔伤了一条腿。善良的邻居们闻讯后,前来慰问,塞翁还是那句老话:“谁知道它会不会带来好的结果呢?”
又过了一年,胡人大举入侵中原,身强力壮的青年都被征去当了兵,结果十有八九都在战场上送了命。而塞翁的独子因为是个跛子,免服兵役,所以也得以保全了自己的性命。
【成长心语】
6.常见三字成语典故 篇六
【拼音】dà shǒu bǐ
【成语故事】东晋文人王珣从小才思敏捷,胆识过人,20岁时担任大司马桓温的主簿。他经常是口若悬河,下笔成文。一天晚上王珣做了一个梦,梦中有人送给他一支像椽子那样大的笔,预感有大手笔的事情要做。第二天果然被叫去为晋孝武帝写祭文。
【拼音】qǐ hái gǔ
【典故】此当有大手笔事。 《晋书·王珣传》
【释义】指伟大的着作或大行动。
【用法】作主语、宾语、定语;指作家或作品
【结构】偏正式
【近义词】大笔如椽
【同韵词】仅此而已、好事不出门,恶事传千里、余钱剩米、绸缪帐扆、为仁由己、喻之以理、卑身贱体、万丈高楼从地起、奉公克己、损人益己、......
【年代】古代
邯郸梦
【拼音】hán dān mèng
【成语故事】从前有一个穷困潦倒的书生卢生,在邯郸一个客店遇见道士吕翁。吕翁送他一个枕头,这时店主正开始做黄粱饭,卢生小睡一会,在梦中他中进士做宰相娶美妻,儿孙满堂,生活美满。梦醒后,主人的黄粱饭都还没做熟。
【出处】中年许国邯郸梦,晚岁还家圹埌游。 宋·王安石《中年》诗
【解释】邯郸:古赵国都城。比喻虚幻不能实现的梦想。
【用法】作主语、宾语、定语;指不能实现的梦想
【结构】偏正式
【相近词】黄粱梦、黄粱一梦
【押韵词】穷通皆命、及时应令、统一口径、死生有命、逞强好胜、修短有命、邪不敌正、请先入瓮、发号出令、习久成性、......
【年代】古代
烂羊头
【成语故事】汉朝后期,宫廷内部腐败,外戚与宦官的斗争一直不断,两派为了拉拢自己的势力,对外滥授官职,所授的官职名目繁多,小商人、厨子等纷纷穿绣面官服。百姓怨声载道并编制歌谣:“灶上养,中郎将。烂羊胃,骑都尉。烂羊头,关内侯。”
【典故】灶下养,中郎将,烂羊胃:骑都尉,烂羊头,关内侯。 《后汉书·刘玄传》
【释义】比喻滥授官爵,商人厨师皆得为官。
【用法】作宾语、定语;用于比喻句
【结构】偏正式
【押韵词】士绅名流、同业相仇、知足无求、緑惨红愁、恶居下流、风马牛、归马放牛、宿怨深仇、供过于求、吞舟之鱼,不游枝流、......
【年代】古代
苦肉计
【成语故事】隋朝时期,杨坚谋位成功,封杨广为晋王。杨广心中不服,一心想当太子,就找安州总管宇文述商议。宇文述知道独孤皇后妒心重,就给杨广出主意,让他回宫用苦肉计博得皇后的同情。这一计很灵,皇后鼓动皇上,废太子而另立杨广。
【典故】亏杀那苦肉计黄盖添粮草。 元·关汉卿《单刀会》第一折
【释义】故意伤害自己的肉体以骗取敌方信任的计策。
【用法】作宾语、定语;用于欺骗对方
【结构】偏正式
【同韵词】令人满意、掀天动地、香火兄弟、傲然挺立、蝇名蜗利、各如其意、有气无力、偷声细气、层崖峭壁、丰筋多力、......
【年代】古代
【谜语】周瑜打黄盖
【邂逅语】王佐断臂
眼中钉
【成语故事】五代时期,后唐效节指挥使赵在礼起兵反后唐庄宗,拥立明宗,被任命为义成军节度使,他滥用职权,欺压民众,经常搜刮民脂民膏。他率军去攻打当时人们认为是眼中之钉的契丹,下令宋州百姓每人交1000钱的“拔钉费”,违者处死。
【出处】在礼在宋州,人尤苦之。已而罢去,宋人喜而相谓曰:‘眼中拔钉,岂不乐哉?’ 《新五代史·赵在礼传》
【解释】比喻心中最厌恶、最痛恨的人。
【用法】作宾语;指最痛恨的人
【结构】偏正式
【相近词】眼中刺
【同韵词】枯木再生、夜寝夙兴、劫后馀生、扶危持倾、惟命是听、普度群生、燕燕莺莺、交口同声、一溜风、业业兢兢、......
7.常见修辞手法在小学古诗中的妙用 篇七
形象思维是古诗创作的特质,比喻则是形象思维的重要手段,古诗中的比喻手法,更能把作者的思想感情化为读者可以感受到的具体形象,从而获得交流,受到感染。小学古诗,有些分别用上明喻、暗喻和借喻,也有一首用几种的。
如唐代诗人贺知章的《咏柳》一诗,就含有明喻、暗喻和借喻这三种手法。现简析一下。
附诗: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诗的前两句,别出心裁地把柳树借比美女,一个“妆”字,巧设比喻,一个“高”字,衬托出美人亭亭玉立的丰姿,翠绿的颜色,成立她周身上下佩饰的晶莹闪亮的玉石;无数绿色丝带一样的柳条,也成了她的裙带,贴切的比喻把这婀娜多姿的柳树写活了。
后两句,设问引出了作者巧妙的想象,把春风比作剪出翠叶的剪刀。这一比喻鲜明而形象,把对柳树的颂扬引向了对春天的赞美,深化了诗歌的思想内容,也让读者容易体会到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二、夸张
古诗运用夸张修辞手法,能创造出生动、鲜明的艺术形象,增强语言的感染力,淋漓尽致地把作者的内心感情抒发出来,给人以深刻的印象,启发读者的想象力,促进对内容的理解。
如李白的《山寺》一诗,正因为大胆地运用了夸张的手法,才显突出了山寺的巍峨与超逸。
诗的第一句“危楼高百尺”突出了山寺的高,第二句“手可摘星辰”说明了山寺隔天之近,更显其高。这种奇景,是诗人巧妙的夸张手法和丰富的想象创造出来的,她既突出了山寺的高势,也表达了诗人向往清高而超逸的生活情趣。
三、对偶
对偶这种修辞手法的主要作用,是用整齐对称的形式,和谐匀称的音节,把相对的两部分突显出来,以更好地表达思想,自然地抒发感情,从而增强语言的表达效果与感染力。
且看杜甫《绝句》: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诗的首联运用色彩对仗,先写树上,黄、翠、白、青四种颜色错落有致,相互映衬,构成了一幅色彩鲜明,生气勃勃的图画。尾联则以数字对仗,一写时间之久远,二描空间之广阔,体现了诗人身居草堂,思接千载,目通万里的旷达胸襟。全诗通过对草堂附近明媚景色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对和平安定生活的向往。
四、对比
对比,是把矛盾对立的关系用比较的方法将对立的事物本质尖锐地、鲜明地揭示出来,给人以深刻的印象和启示,让人们更深刻地体会和认识所表达的事物本质。宋代诗人梅尧臣的《陶者》一诗,就是其中的一首。
附诗:
陶尽门前土,屋上无片瓦。十指不沾泥,鳞鳞居大厦。
他将“陶者”和“不沾泥”者,“无片瓦”者和“居大厦”者两两相比,一方面控诉了统治者对劳动者的残酷剥削,另一方面也为劳动者的悲惨遭遇而鸣不平。它深刻地揭露了封建社会制度下劳者不获、获者不劳、贫富悬殊的不合理现象,表达了对劳动人民的同情。今人读之,更能激发热爱社会主义社会的感情。
五、拟人
无论诗、文,恰当运用拟人这种修辞手法,均能使语言形象、鲜明、生动,积极地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增强语言的表达效果。古诗运用拟人手法,更能让死板的东西活跃起来,具有旺盛的生命力,让人读后倍感亲切而为之振奋,唐代诗人韩愈的《晚春》不正是一个鲜活的例子吗?
附诗:
草树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氧化榆英无才思,唯解漫天作雪飞。
诗的前两句,写百花争奇斗艳,各展其才,意欲留住即将归去的春光,给读者绘出了一幅万紫千红的春景图,抒发了作者惜春之情。后两句写杨花榆英漫天飞舞的景象,使晚春景色更具魅力,更具特色。
草木无情,然而在作者的笔下,它却能“知”能“解”亦能“斗”,甚至还有“才思”优劣之分。文思巧运,实属罕见,诚令人叹服。
六、衬托
古诗以“烘云托月”的表达方式来渲染气氛,突出被衬主体,表达强烈的思想感情,使语言寓意更加深刻,思想内容更具感染力。唐代诗人柳宗元的《江雪》一诗,运用了此法,才具有勾魂摄魄的魅力而成为千古绝唱。
附诗: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这首诗是诗人被贬永州司马时写的。诗中流露出被贬后的孤独,也巧妙地反映出不愿与当权者同流合污的感情。
诗人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给我们展示了一幅动人的山水画。“鸟飞绝”、“人踪灭”、“孤舟”、“独钓”,写得那么孤寂凄清,衬托出作者的孤独心情。那披蓑戴笠,冒着严寒在雪中独钓的渔翁不正是作者高清形象的写照吗?
这首诗的精湛,正是用了千山万径的寂静来衬托出渔翁的独钓,才收到以静衬动,静中见动的效果,给读者以强烈的感染。
8.诗歌阅读常见典故复习指导 篇八
1、冰雪。以冰雪的晶莹比喻心志的忠贞、品格的高尚。
如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冰心:高洁的心性,古人用清如玉壶冰比喻一个人光明磊落的心性。
再如应念岭海经年,孤光自照,肝肺皆冰雪。岭南一年的仕途生涯中,自己的人格品行像冰雪一样晶莹、高洁。
2、月亮。对月思亲,引发离愁别绪,思乡之愁。
如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李白《静夜思》)
如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李煜《虞美人》)望月思故国,表明亡国之君特有的伤痛。
如碛里征人三十万,一时回首月中看。碛,沙漠,茫茫大漠中几十万战士一时间都抬头望着东升的月亮,抑制不住悲苦的思乡之情。
3、柳树。以折柳表惜别。
汉代以来,常以折柳相赠来寄托依依惜别之情,由此引发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之情以及行旅之人的思乡之情。如杨柳青青着地垂,杨花漫漫搅天飞。柳条折尽花飞尽,借问行人归不归?
唐代西安的灞陵桥,是当时人们到全国各地去时离别长安的必经之地,而灞陵桥两边又是杨柳掩映,这儿就成了古人折柳送别的著名地方,如年年柳色,灞陵伤别的诗。后世就把灞桥折柳作为送别典故的出处。
笛中闻折柳,春色未曾看,说的是笛声中《折杨柳》的曲子倒是传播得很远,而杨柳青青的春色却从来不曾看见,以此来表达伤春叹别的感情。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说的.是今夜听到《折杨柳》的曲子,又有何人不引起思念故乡的感情呢?
4、蝉。以蝉象征品行高洁。
古人以为蝉餐风饮露,是高洁的象征,所以常以蝉的高洁表现自己品行的高洁。《唐诗别裁》说:咏蝉者每咏其声,此独尊其品格。
由于蝉栖于高枝,餐风露宿,不食人间烟火,则其所喻之人品,自属于清高一型。骆宾王《在狱咏蝉》:无人信高洁。李商隐《蝉》:本以高难饱,我亦举家清。王沂孙《齐天乐》:甚独抱清高,顿成凄楚。虞世南《蝉》: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他们都是用蝉喻指高洁的人品。
5、草木。以草木繁盛反衬荒凉,以抒发盛衰兴亡的感慨。
如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姜夔《扬州慢》)春风十里,十分繁华的扬州路,如今长满了青青荠麦,一片荒凉了。
旧苑荒台杨柳新,菱歌清唱不胜春。吴国的旧苑荒台上的杨柳又长出新枝(荒凉一片),遥想当年这里笙歌曼舞,那盛景比春光还美(不胜春:春光也不胜它)。这里是以杨柳的繁茂衬托荒凉。
阶前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杜甫《蜀相》)一代贤相及其业绩都已消失,如今只有映绿石阶的青草,年年自生春色(春光枉自明媚),黄鹂白白发出这婉转美妙的叫声,诗人慨叹往事空茫,深表惋惜。
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刘禹锡《乌衣巷》)朱雀桥边昔日的繁华已荡然无存,桥边已长满杂草野花,乌衣巷已失去昔日的富丽堂皇,夕阳映照着破败凄凉的巷口。
6、南浦。在中国古代诗歌中,南浦是水边的送边之所。
如屈原《九哥河伯》:与子交手兮东行,送美人兮南浦。
江淹《别赋》:春草碧色,春水渌波,送君南浦,伤如之何!
范成大《横塘》:南浦春来绿一川,石桥朱塔两依然。古人水边送别并非只在南浦,但由于长期的民族文化浸染,南浦已成为水边送别之地的一个专名了。
7、长亭。是陆上的送别之所。
如李白《菩萨蛮》:何处是归程?长亭更短亭。
柳永《雨霖铃》:寒蝉凄切,对长亭晚。
李叔同《送别》: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很显然,在中国古典诗歌里长亭已成为陆上的送别之所。
8、琴瑟
(1)比喻夫妇感情和谐,亦作瑟琴。
如《诗周南关雎》: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又如《小雅常棣》:妻子好合,如鼓琴瑟。
(2)比喻兄弟朋友的情谊。
如陈子昂《春夜别友人诗》:离堂思琴瑟,别路绕出川。
9、鸿雁
《汉书苏轼传》载,匈奴单于欺骗汉使,称苏武已死,而汉使者故意说天子打猎时射下一只北方飞来的鸿燕,脚上拴着帛书,是苏武写的。单于只好放了苏武。后来就用鸿雁、雁书、雁足、鱼雁等指书信、单讯。
如晏殊《清平乐》:红笺小字,说尽平生意。鸿雁在云鱼在水,惆怅此情难寄。
如李清照词云:雁字回时,月满西楼。另一首词云:好把音书凭过雁,东莱不似蓬莱远。大雁在这里是传书的信使。
10、神器。指帝位、政权。
如《老子》:将欲取天下而为之,吾见其不得己。天下神器,不可为也。
11、月老
传说唐朝韦固月夜里经过宋城,遇见一个老人坐着翻检书本。韦固前往窥视,一个字也不认得,向老人询问后,才知道老人是专管人间婚姻的神仙,翻检的书是婚姻簿子(见《续幽怪录定婚店》)。后来因此称煤人为月下老人,或月老。
12、陶朱。春秋时越国大夫范蠡的别号。
相传他帮助勾践灭吴后,离开越国到陶,善于经营生计,积累了很多财富,后世因此以陶朱或陶朱公来称富商。
13、祝融
传说中楚国君主的祖先,为高辛氏帝喾的火正(掌火之官),以光明四海而称为祝融,后世祀为火神;由此,火灾称为祝融之灾。
14、秋水。喻指眼睛,形容盼望的迫切。
如《西厢记》第三本第二折望穿他盈盈秋水,蹙损他淡淡春山。春山,指眉。
15、连理枝、比翼鸟。作恩爱夫妻的比喻。
连理枝指连生在一起的两棵树。比翼鸟,传说中的一种鸟,雌雄老在一起飞,古典诗歌里用作恩爱夫妻的比喻。相传旧中国时宋康王夺了随从官韩凭的妻子,囚禁了韩凭。
韩自杀,他的妻子把身上的衣服弄腐,同康王登台游玩时自投台下死去,留下遗书说是与韩凭合葬,康王却把他们分葬两处。不久,两座坟上各生一棵梓树,十天就长得很粗大,两棵树的根和枝交错在一起,树上有鸳鸯一对,相向悲鸣。
9.常见的六字成语及典故 篇九
【成语故事】南宋时期,宋孝宗到西湖游玩看到飞来峰就问随他游玩的和尚僧端其由来,僧端把当年印度僧人验证飞来峰原本是西天灵鹫山的典故说了一遍。孝宗问为什么不再飞走呢?僧端非常巧妙地回答道:“谚语不是有‘一动不如一静’吗?”孝宗认为言之有理。
【出处】孝守幸天竺及灵隐,有僧辉相随。见飞来峰,问辉曰:‘既是飞来,如何不飞去?’对曰:‘一动不如一静。’ 宋·张端义《贵耳集》卷上
【解释】没有把握或无益的事,还是不做为好。比喻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用法】作谓语、分句;指静观事态
【相近词】以静制动
【示例】一动不如一静,我们这里就算好人家,别的都容易,最难得的是从小儿一处长大,脾气情性都彼此知道的了。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五十七回
天有不测风云
【成语故事】三国时期,曹操屯兵赤壁欲进攻东吴,周瑜与孔明商量用火攻,可此时季节已过没有东南风。周瑜气得生病,孔明去看他,他说:“人有旦夕祸福。”孔明说:“天有不测风云。”并送他“欲破曹公,宜用火攻,万事俱备,只欠东风。”于是刮起了东风。
【典故】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 元·无名氏《合同文字》第四折
【释义】比喻灾祸是无法预料的。
【用法】作宾语、分句;指意外灾祸
【相近词】人有旦夕祸福
上气不接下气
【成语故事】春秋时期,孔子带领弟子们周游列国,在卫、陈、蔡等国碰壁后,受到了楚国的邀请,孔子立即赴楚,陈国串通蔡国放出囚犯围堵孔子。孔子师徒被围困很多天,他们断了粮,腹中空空,还有同囚犯作战,累得上气不接下气,最后被楚军解围。
【典故】她上气不接下气地往山村跑去。 李娴娟《血染的爱》
【解释】形容因为劳累或焦急而气喘得很厉害。
【用法】作状语、定语;形容劳累的样子
【近义词】气喘吁吁
【相反词】镇定自若
【成语造句】
◎ 如果是一艘旧式潜艇,经过这一段快速远航,早已累得上气不接下气,更不必奢想过北冰洋横渡北极了。
◎ 我们跑到上气不接下气,最后居然到了山顶,那时的自傲自安自足自乐的狂喜,真是只有身历其境的才能体验得到。
◎ 上气不接下气的马大伯刚要上去阻拦,蒙面人只那么一推,便把他推个趔趄,夺路而走。
◎ 她脸色苍白,上气不接下气,颤抖的双手使劲地向我打着手语。
◎ 活动变得困难了,每移动一步,心脏就剧烈地蹦跳起来,呼吸时上气不接下气。
【成语例句】
◎ 真是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呀!没想到自己这个航空俱乐部少年飞行班的尖子给栽到了飞鸟上。
◎ 真是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不幸的事却偏偏落在刘大夫身上。
出淤泥而不染
【成语故事】北宋时期,理学开创者周敦颐定居到庐山莲花峰下的濂溪边著书立说,他著有《太极图说》和《通书》,提出简单而有系统的宇宙构成论。他认为菊花像人间的隐士,牡丹像人间的富贵人,出淤泥而不染的莲花像人间的君子。
【典故】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宋·周敦颐《爱莲说》
【释义】淤泥:水底的污泥;染:沾。生长在淤泥中,而不被污泥所污染。
【用法】作定语、宾语、分句;指处于污浊环境保持纯
【近义词】洁身自好、出污泥而不染
【相反词】同流合污
【成语例句】
◎ 我就是喜欢荷花出淤泥而不染的精神。
◎ 如《爱莲说》中的莲的“出淤泥而不染”,《白杨礼赞》中的白杨的“不折不挠”,“伟岸、正真、朴质、严肃”等,都是“动情点”。
五十步笑百步
【成语故事】战国时期,梁惠王向孟子请教为什么人口不增长的原因,孟子说:“你是关心百姓的疾苦,但你喜欢打仗,不少百姓死于战争。打比方说战争中潜逃50步的士兵讥笑逃100步的士兵,逃跑的本质是一样的。”梁惠王表示将要停止打仗。
【出处】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 《孟子·梁惠王上》
【解释】作战时后退了五十步的人讥笑后退了百步的人。比喻自己跟别人有同样的缺点错误,只是程度上轻一些,却毫无自知之明地去讥笑别人。
【用法】作宾语、分句;指自作聪明
【相近词】以五十步笑百步
10.常见词语典故介绍 篇十
买东西
不能买南北么?
买东西买东西,多念叨几遍就会想:为什么不是买南北呢?
买东西这一词语的来源有三种说法:
南宋学者朱熹有一次造访其友盛温如,适逢盛手挎篮子上街。朱问:此刻你欲何往?盛答:上街买东西。买东西?朱熹很奇怪,又问:那么南北也可以买吗?盛曰:不可,我这篮子只装得金类木类,水类火类是装不得的。朱熹听罢连连点头。(古代的五行木金水火土,是与东西南北中相配的。其东方属木、西方是金、南方属火、北方属水。篮子盛火会烧掉,装水会漏光,更不会盛土,只能装木和金,所以只能叫买东西。)
西汉汉武帝时期,张骞出使西域之时,买了东方的物件卖给西方,回来时又买了西方的物件卖给东方,之后人们就把这种买东卖给西,买西卖给东的做法,叫做买东西、卖东西。
在东汉时期,贩卖物件的商贾大多集中在东京洛阳和西京长安。俗话有买东、买西。即到东京、西京购货,久而久之,东西就成为货物的代名词,也就有了买东西这个说法。
露马脚
为何是马脚而非人脚?
人们常用露马脚来表示显出破绽、暴露真相的意思,但为什么露的是马脚呢?
有一种说法是:
明太祖朱元璋的马皇后在民间有露大脚的传闻,之后演化为露马脚一词。但北宋《续传灯录》卷二十中:后来风幡事起,卷簟义彰,佛手难藏,驴脚自露。元曲《陈州粜米》有云:这老儿不好惹,动不动先斩后闻,这一来则怕我们露出马脚来了。
这两处都可说明,露马脚一语绝非源于马皇后,而是别有说法。
鲁迅文中有露出麒麟皮下的马脚来一语,这个典故与古代用马(或驴)假扮麒麟的游戏有关。在节日庆典之时,将描绘好的`麟麒皮,装饰于驴或马身上,借以喜庆助兴。但马脚或驴脚难以包装掩饰,耍弄起来,难免露出马脚或驴脚来,故借指弄虚作假。
装蒜
水仙不开花装蒜
装蒜是在形容别人装糊涂、装腔作势时会说的一个词。那么装蒜源自哪里呢?为什么不是装姜或装葱呢?
相传乾隆皇帝有一年春天到南方巡查,看到地里一片青蒜长势很好,绿油油的,便称赞了一番。翌年冬天他去又去这个地方巡查,可惜这一季节青蒜还未长出。当地官吏为了讨好皇帝,便派人把水仙移植到地里。远远望去,水仙的叶子酷似青蒜。乾隆看后果然赞不绝口,这位官吏也因此得以升迁。打这以后,人们就把弄虚作假或不懂装懂嘲讽为装蒜了。
马虎
现在常用马虎来形容某人办事草率或粗心大意。其实在这个词语背后还有一个十分惨痛的故事。
相传宋代京城有一位画家,他作画十分随心所欲,经常让人搞不懂他究竟在画什么。有一次他刚画好一个虎头,就碰到有人来请他画马,于是他就随手在虎头后画上马的身子。来人问他画的是马还是虎,他答:马马虎虎!这个人没有要这幅马马虎虎的画,于是画家将画挂在厅堂。家里的大儿子见了问他画里是什么,他说是虎;次儿子问他,他却说是马。
不久,大儿子外出打猎时,把马当老虎射死了,画家不得不给马主赔钱。小儿子外出碰上老虎,以为是马想去骑,结果被老虎活活咬死了。这个画家悲痛万分,不仅把画烧了,还写了一首诗自责:马虎图,马虎图,似马又似虎,长子依图射死马,次子依图喂了虎。草堂焚毁马虎图,奉劝诸君莫学吾。此后,马虎这个词就流传开了。
老头子
年老的奶奶经常将自己的老伴称为老头子,老头子这个称呼背后其实还有一个很有意思的故事。
这是一个民间传说,发生在清朝纪晓岚编纂《四库全书》时:
在盛夏的某一天,纪晓岚正袒胸露背地校阅书稿时,乾隆皇帝踱步走来,纪晓岚欲穿衣已经来不及了,便钻入案下。过了一会儿,他以为乾隆皇帝已经走了,便问馆中人:老头子已经走了吗?话音刚落,发现乾隆皇帝就在他身旁坐着。
乾隆怒问纪晓岚:老头子三字作何解释?纪晓岚从容答道:万寿无疆之谓老,顶天立地之谓头,父母天地又谓天之子,简称为老头子。
【古诗中的常见典故】推荐阅读:
古诗文中常见典故11-22
古诗中的常见意象分析11-13
小学常见古诗词08-31
诗歌中的常见情感08-10
托福独立写作中的常见错误详解11-07
考研英语写作中的常见错误12-08
赠与合同中的三个常见问题12-11
办公室文员面试中的常见问题08-19
岗位设置中的几个常见问题及解决07-31
GSM无线网维护中的常见问题及处理方法0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