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学专业本科培养方案

2024-10-29

护理学专业本科培养方案(14篇)

1.护理学专业本科培养方案 篇一

一、护理学专业就业前景

根据卫生部的统计,到我国的护士数量将增加到232.3万人,平均年净增加11.5万人,这为学习护理专业的毕业生提供了广阔的就业空间。随着我国向老龄化社会转变,将来从事老人医学的人才将走俏,保健医师、家庭护士也将成为热门人才。另外,专门为个人服务的护理人员的需求量也将增大。

业内专家介绍说,护理职业一直是国际上地位较高、薪水丰厚的职业之一,同时,护理人才又是国际紧缺的人才之一。如护士在美国平均年薪达5万美元,而美国缺护士30万人。在澳洲,护士最容易找工作或获得升迁,同时,只要拥有了澳洲注册护士的资格,等于拿到了通向英联邦国家工作的“绿卡”。英、法、德等西方发达国家对护士均有许多优惠的政策,因此,有深厚的专业知识、较高的综合素质和流畅的国际交流语言的护士在国际上就业、发展前景十分广阔。

目前,国内很多大中城市的医院都设有涉外门诊,而一些合资医院以及“洋”医院更是如雨后春笋一般扎根北京、上海等地。所以,如果护理学人才在具备护理学、护理人际沟通、护理礼仪等专业知识外,还能具备一定的外语能力,那么就业选择将更为宽广,可以从事在华的涉外医护服务、国际技术合作交流和资料传递等。

二、护理学专业就业方向

随着社会的发展,护理学就业前景将被越来越看好。护理类专业毕业生将有更加广阔的就业空间,同时社会对护士素质也提出了更高、分工更细化的要求,学有一技之长可以以自己独特的优势在就业市场占有一席之地。

在护理领域内从事临床护理、预防保健、护理管理、护理教学和护理科研工作。护理学专业毕业以后不用担心无法就业的问题,因为,目前社会经济的发展,对医疗行业的要求越来越高,毕业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实力选择在民办医院和公办医院工作。

以口腔类专业护士为例,与国际发展接轨后,口腔临床操作需要实现“四手操作”,即需要大量口腔护理人员配合医生完成工作。国内各类大中型医院、口腔专业医院、口腔门诊等都需要大量的口腔专业护理人员,但是现有毕业生根本满足不了社会上的实际需求。

护理学专业毕业后的工作方向还可以是:育婴师,私人家庭护理师,持有相关证书出国做护理师,目前,护理师出国待遇非常好,需求量也比较大。

三、护理学专业工资待遇

截止到 2013年12月24日,36533位护理学专业毕业生的平均薪资为 3955 元,其中应届毕业生工资4999元,3-5年工资5249元。

[本科护理学专业就业前景]

2.护理学专业本科培养方案 篇二

1 形势背景

目前, 高等护理教育的重心已从专科教育转向本科教育, 从本科教育发展到博士研究生教育, 从从属于临床医学的二级学科于2011年提升为一级学科。护理教育体系发展完善, 层次结构明朗。这要求高等教育的核心部分———本科教育基础扎实, 根基深, 其培养目标是灵魂, 对教育活动、教学内容、教学形式、教学环节等起着定向和规范作用, 是专业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1]。培养目标越明确、越详细, 教学越有据可依。

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健康观念的更新、疾病谱的变化以及卫生体制的改革, 特别是经济全球化的推动, 现代护理专业人才功能日趋丰富[2], 角色日益细化, 工作内容更加专门化, 医疗机构层次细化, 要求配备具有相应护理才能的专业人才。随着中国护理教育事业的发展, 本科护士已然是社会护理事业的主力军, 也是更高级护理专家和学者的储备力量, 这些都要求培养目标中对本科护理人才的能力培养规格更加细化, 专业核心能力更加明确。这样, 护理本科人才能力的培养才能达到预设的目标, 才能满足社会保健事业对护理人才的需求。

2 培养目标中专业核心能力问题

2.1 核心能力描述不明确

教育部高等教育司1987年第一次规定护理本科生应获得7项能力, 一些护理院校相继进行了大量研究, 修订了护理本科学生培养目标。但全国各医学院校护理本科生的培养目标描述普遍比较模糊, 总体目标和分目标只是阐述的文字不尽相同, 没有实质性的区别、详细的规定, 基本都是对1996年协和医科大学和1998年第二军医大学护理本科生培养目标研究成果的诠释。因此, 各护理院校对专业核心能力要求含糊;专业核心能力没有层次, 可操作性不强, 无法实施因材施教的教育要求, 也不能体现学习者的“个体差异性”, 不能最大限度地实现学生的个人价值。

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核心是能力培养。考查我国高等院校护理教育本科的培养目标, 可以看出, 很多院校的培养目标中没有明确需要培养哪些专业核心能力。其培养目标中的能力要求通常是按照传统的学科教学来概括性地规定的, 比如“掌握生命各阶段人体的正常结构、功能和心理状态”, 培养“基础扎实、知识面宽、能力强、素质高、富有创新精神的从事护理临床、护理科研、护理教育、护理管理、社区护理、涉外护理、专业外文编辑出版等工作的高素质国际型护理人才”、“具有常见急症的急救及处理能力”、具有“知识宣传教育的能力”、“具有护理管理、教学和科研的初步能力”、“具有一定的外语交流能力”。但没有明确说明学生应该具备什么样的能力才能达到这些要求, 因此对师生的教学和学习指导性不强。

2.2 能力要求没有层次

当今社会是一个鼓励发展个性、培养创造性的时代, 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是高等教育的重要任务。要创新就不可能用模具化的教学目标, 教育者必须在教育制度范围内允许且培养社会需求的各种层次的护理专门人才, 实现不同能力学生的人生价值, 适应临床不同职业的阶梯要求。专业能力的培养应该是详细的、具有层次的、可操作的培养目标计划。

目前国内高等护理院校护理本科的培养目标中各项能力目标间没有层次递增性, 似乎各项能力同等重要;各项能力范围内也没有层次要求, 所以各项能力都只有一个量化规格。但基础知识能力不同的学生对同一项能力的掌握程度肯定有区别。西方发达国家的护理本科教育的核心能力结构和层次非常具体, 每项能力内部也按照学生接受能力的差别分为几个层次。

2.3 人才培养规格陈旧, 不能反应现代护理人才能力要求[2]

查阅全国各院校本科培养目标, 大致相同, 主要是掌握常见病、多发病的防治, 仍然体现的是生物医学模式, 没有适应生物—心理—社会—精神文化的医学模式。以复旦大学和中国医科大学护理本科培养目标为例, 虽然复旦大学的培养目标较为详细, 但主要是体现了生物学要求, 对心理、社会知识和护理要求基本没有提及。这就不能满足社会发展对护理人才的需求, 不能反映现代医疗体制改革要求。卫生部印发的《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和国务院颁发的《关于建立全科医生制度的指导意见》均强调基本卫生服务, 要求有饱满的公共卫生知识基础。根据“深圳市社区护士公共卫生护理知识掌握及需求情况的调查”结果显示, 护士缺乏公共卫生护理知识[3]。然而, 《中国护理事业发展规划纲要》明确规定, 应增加与护理工作密切相关的公共卫生知识内容。目前我国护理院校的课程设置中, 即使有涉及公共卫生课程, 但不完整, 且课时很少。

2.4 缺乏核心专业能力研究

由于护理学科发展较为滞后, 队伍弱小, 任务艰巨, 没有形成专业的核心能力研究团队, 难以制订较为统一的核心能力培养目标和培养方式。

以能力为本位 (Competence-Based Education) 的护理本科教育模式是教育界重点研究内容[4], 这是从西方引进的理念, 到目前还没有什么广泛推广的成果。其原因是专业师资队伍的能力素质问题。过去, 我国高等护理教育尤其是本科护理教育主要借助医生的力量, 现在虽然很多院校专业的师资队伍不断壮大, 力量不断增强, 但仍缺乏高素质的专业师资和科研人才。限制专业师资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因是缺乏必要的英语应用能力。研究人员和教师必须具备较好的英语交流能力, 积极参与国际学术交流, 制订出符合护理教育国际发展需要的核心专业能力要求, 以培养满足社会发展需要的护理专门人才[5]。

3 有关护理本科专业核心能力培养目标的建议

首先, 教育部门应广泛调研社会发展需求、人民群体健康照顾需要、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人生价值观以及实现这些价值观的方式[6]。社会不同群体及不同人生阶段需要的健康照顾人员的核心能力有较大区别。正如我国的医院都按照能治疗的疾病和能促进的健康状况不同而分为“三级六等”, 那么医务护理人员的能力也有相应的不同要求, 在级别较低医院就医或进行保健咨询的患者需要的护理照顾比在高级医院进行相关活动的患者需要的更简单, 护理人员的核心能力要求就相应要低一些, 但是知识面要求更广。学生应根据自己身心发展的需要, 结合经验知识的积累, 综合评估自己的兴趣和擅长的学习活动和健康照顾活动。

其次, 向护理教育比较发达的西方国家学习。其中美国护理学院协会 (American Assocaition of College of Nursing) 对护理本科学生应该具备的专业核心能力有详细规定。美国密西根州立大学 (Michigan State University) 对护理本科学生的培养目标的规定 (Regulation) 也非常详尽。在其护理学院的学生手册 (Students Handbook) 上有详细说明和具体的培养方式及要求, 护理本科学生应该具备以下核心能力:沟通能力、临床思维能力、护理治疗能力、健康促进或风险降低能力、疾病管理能力、专业领导能力、伦理实践能力、循证实践能力、全球文化能力。这9种能力逐渐递进, 相互关联。护理照顾从本质上来说是一种需要医学专业知识和社会文化知识的服务性工作, 最基本的能力是沟通能力。这里说的沟通是指有效的沟通, 包括与健康照顾和疾病治疗直接相关的沟通, 也包括与健康促进间接相关的沟通。多元文化的碰撞在临床上并不是每一例病例都会发生的, 是有一定概率的, 尤其对中国这样经济和地位快速崛起的国家, 全球文化能力的培养是很有必要的。

再次, 护理本科教育正处于快速发展时期, 目的是为临床培养中坚力量, 为护理研究生教育储备人才。研究型人才储备, 需要坚实的基本文化知识、批判性思维能力、信息获得、筛选、归纳、总结能力。文化知识是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基础[7];批判性思维能力必须通过具体的课题项目执行过程培养, 可采用指导教师模式;信息获得能力可在项目研讨过程中提升。这些能力的培养需要专门的课程进行训练和长期培养。美国护理本科培养这3项能力的课程有:全球文化、护理理论分析、案例分析等。目前, 我国各护理院校本科培养方案中没有课程专门培养这些能力。建议在课程教学中, 加强相关基础知识能力的培养。

4 核心能力层次初探

根据中国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纲要, 借鉴美国护理学院协会 (AACN) 对本科学士学位学生能力层次的要求, 护理本科生的核心专业能力分3个层次:操作者的核心能力;专业领导者的核心能力;护理专家新手的核心能力。根据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人生目标, 最基本的社会定位就是护理操作者, 在护理操作中运用沟通能力、临床思维能力、护理治疗能力和健康照顾能力、健康促进或风险降低能力、疾病管理能力。若学生逻辑思维能力更强, 发现、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更好, 那职业定位可以是照顾专家, 应该具备专业领导能力、伦理实践能力。本科学生是操作者和研究者的中间人群, 其最优秀的学生可定位为临床学者新手, 应该具备学术实践能力, 比如循证实践能力和全球文化能力。

有了明确的专业核心能力层次结构和递进关系, 能更好指导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这样, 教师的教学更有针对性, 做到有的放矢;学生学习有据可依, 学习效果更显著, 能做到事半功倍。

5 结语

21世纪是护理教育事业飞速发展的时期, 机遇与挑战并存。2011年护理学被批准为一级学科以后, 护理本科教育任重而道远, 应以专业核心能力培养目标制订为起点, 专业核心能力培养为抓手, 培养高素质的临床实用性护理人才, 为护理研究储备人才, 为中国医疗卫生事业发展保驾护航。

参考文献

[1]鞠永熙, 孙峰.护理教育中护士核心能力培养路径探析[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护理版) , 2009 (7) :91-93.

[2]许少英.论护理专业本科生核心能力培养[J].现代护理报, 2009 (7) :80-82.

[3]曾维, 吴惠平.深圳市社区护士公共卫生护理知识掌握及需求情况的调查[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 2010, 16 (15) :1788-1789.

[4]李秋萍, 杨支兰.护理学专业本科培养目标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J].中华护理教育, 2006, 3 (2) :77-78.

[5]李守国, 张霄艳, 严靖.适应国际化趋势的护理专业本科培养目标研究[J].中华现代护理, 2007, 4 (21) :1291-1293.

[6]Ian Blackman, Margaret Hall.Undergraduate nurse variables that pre-dict academic achievement and clinical competence in nursing[J].Interna-tional Education Journal, 2007, 8 (2) :222-236.

3.本科生护理专业双语教学的现状 篇三

护理本科生双语教学随着我国加入WTO,医护行业日趋国际化,英语水平已成为从事护理学专业个人和学科发展水平的标志。为响应2001年教育部关于在本科教育中积极使用英语进行公共课和专业课教学,实现3年内外语教学课程达到所开课程的5%~10%的要求,我校在护理学基础教学中对护理本科生尝试双语教学。对护理本科生实施双语教学,是培养具有国际合作、国际交流与竞争能力的外向型高级护理人才的重要途径。以下是我对双语教学的思考。

一、双语教学的概念及类型

双语教学是指用外语(主要是英语)进行“非语言”学科的教学方法,为学生创造与外语“亲密接触”的环境。美国教育理论家鲍斯顿认为:双语教学是对同一学生群体运用两种语言进行各门学科的教学。一个完美的双语教学应该培养学生的自我认同感与两种文化的自豪感。(1)浸入型双语教学:学校使用全英英语教学。(2)保持型双语教学:学校逐渐使用第二语言进行部分学科的教学其他学科仍使用母语教学。(3)过渡型双语教学:学校刚开始使用母语教学逐步转变为只使用第二语言进行教学。

二、本科生双语教学现状

本科护理学生是近几年国家护理人才的主要培养方向。已从原来的卫校、护专、大专,到如今的本科、硕士、博士,可看出国家对护理专业人才的培养方向。国际护士的短缺,涉外医院的增多,已要求我国的护理人才,尤其是以本科生为主的专业护理人才外语水平的提高。本科生在学校学的都是基础英语,专业英语几乎是一片空白,而且他们的英语水平都只停留在哑巴英语水平上,应用能力较低。她们往往要参加国际护士资格考试考前培训班和雅思托福培训班才能获得出国的通行证或到涉外医院工作,这难以达到毕业即就业的要求,由此延误就业时间甚至丧失该次就业机会。

三、双语教学存在的问题

1.使用教材缺乏:我校现在使用的双语教学书是我校自己编写的。国家没有统一规范的双语教材。

2.双语教学师资薄弱:双语教学成败的关键在师资。双语教学要求老师能流利的用英语进行日常口语表达和专业英语表达,能熟练的用英语传授知识,甚至用英语思维理解和掌握学科知识,并能融会贯通进行讲解和解答。现在护理学双语教学老师基本都是护理专业硕士以上学历毕业的老师。他们都是英语过六级的教师骨干。但由于我国护理专业教师主修的都是护理专业,英语水平也很有限,达不到外语学院的英语教师水平,口语水平更是无法相比,还缺少双语教学的经验。

3.学生英语基础薄弱:学生的专业词汇和知识背景缺乏是制约双语教学效果的最大“瓶颈”。本科上大部分英语水平四级左右,参差不齐。听力和口语更是其薄弱项。学校教学以公共外语为主,专业词汇知之甚少,以至于双语教学课堂上听不懂,导致学习兴趣降低,因而降低双语教学质量。

4.双语教学方式有待改进:现大部分本科院校都开设双语教学,以基础护理学双语教学为主。但上课方式还是以母语为主,只是PPT上打上英文,这对学生专业英语的提高不大。

5.双语教学力度不大:对于学生没有考试就没有动力,教师只是课堂上用英语教授一些护理专业知识,但是课下或者考试中专业英语很少涉及,甚至涉及不到,学生缺乏学习专业英语的动力。

四、提高双语教学水平的措施

1.规范双语教材用书:教育部应选择的引进国外优秀教材,组织专家编写高水平的适合本国的护理专业双语教学用书。国家有统一的护理专业双语教材用书,这样各个学校才能统一教学内容,各个兄弟院校可以取长补短,共同提高双语教学水平。

2.加强双语教学师资队伍建设:教师是教学工作的主体,教师的授课质量又是整个教学活动的核心,教师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教学水平和质量。我们的老师专业水平都过关,可是外语水平还有待商榷。因此最简单直接的方法是聘用外国护理专业教师和国内护理专业教师共同给本科学生上双语课。还应让教师进行脱产强化外语培训和出国研修学习等途径。还应定期举办双语教学研讨会,集体协商解决教学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最终共同提高双语教学能力。

3.提高学生英语水平:因给护理专业本科生开设专业英语课,增加专业英语词汇量,鼓励学生去英语角。老师也应勤与学生沟通,了解学生心理动态及其学习中遇到的困难。学校还可以组织学生观看英文电影,收听英语广播,开展课外英语兴趣活动,让学生产生对英语学习的兴趣。鼓励学生参加医护英语水平考试和大学生英语四、六级考试。

4.科学合理安排教学:双语教学的基本原则是使所有学生都听得懂,不影响对专业知识的理解。老师应合理安排课程中英语教学的百分比,争取让学生都能听懂,并使学生产生学习专业英语的情趣。可采用多媒体教案,制作英文课件,积极探索现代化教学方法,提倡自主学习,小组合作学习及情景教学,充分调动学生的参与热情,大力扶持教学手段的改革,创建校园英语环境,切实提高学生的外语能力。课堂上应增加互动性,给学生用英语进行简单交流的机会。目前学生普遍认为最理想的双语教学是老师用英文讲一段内容后再用中文讲一遍,但这样会影响教学进度。但双语教学改革势在必行,我们应在现有条件下勇于尝试,摸索出新的的双语教学新模式。

5.加强双语教学力度:应在课后作业和考试中要求学生用英语作答。熟能生巧、多写、多练、多听才能增加学生对专业英语的掌握。

参考文献:

[1]肖坚,张红菱.护理专业实施双语教学的困境及其对策[J].护理研究,2005,19(3):377.

[2]李春卉,李丽朝,马春艳.护理专业双语教学面临的挑战与对策[J].护理学杂志,2003,18(10):789-790.

[3]Olga M Amaral. Parents decisions about bilingual program models.Bilingual Research Journal,2001,(25):1851-1855.

4.西悉尼大学本科护理专业 篇四

西悉尼大学本科护理专业为高级护理学学士方向,旨在将学生培养成为护理学领域的领导人员和研究人员。该专业的课程形式包括高级课堂教学、拓展活动、研究训练和专业实践,学生将有机会和经验丰富的学术专家一起进行研究活动。在高级课程和拓展活动中,高级护理学的学生还可以与医药专业的学生一起进行活动。此外,该专业学生的平均分必须保持在5.5分以上,否则将被自动调剂到护理学学士专业进行学习。

立思辰留学360介绍,针对已本科毕业的中国学生,本课程授课对象为具备条件申请从事澳大利亚职业注册护士工作的大学毕业生。课程重点研究人的生命中健康和健康衰退后的护理学理论与实践。学生学习物理与行为科学,并将其应用于护理工作的看护、科研方针、技能和应用方面;在模拟实验室中,学习护理技能的理论与实践;在各类医护环境下从事临床工作。每位学生须修满130学分后方可毕业。

西悉尼大学本科护理专业就业方向:

立思辰留学360介绍,该专业毕业生的就业领域十分广泛,如急症护理、社区卫生、儿科健康、心理健康看护中心、伤残服务、康复中心、肿瘤学、护理教育、老年看护中心、儿童和青少年健康中心等。

西悉尼大学本科护理专业入学要求:

学术要求:

1、具有中国教育部认可的大学一年级的成绩;或高考成绩达到80%以上。

2、或在澳大利亚完成12年级课程。

语言要求:

1、雅思6.5分,单项不得低于6分。

2、或托福575分,写作4.5分;托福机考232分,写作4.5分;或托福网考89分,写作21分,其它科目18分。

3、无双录取。

西悉尼大学本科护理专业推荐课程

Bachelor of Nursing

入学要求:12年级(高中)毕业。若在中国获得护理本科,中专或大专文凭,可以获得相应的学分减免。

英语要求:雅思6.5,每门不低于6.0

开学时间:每年2月

学费:$24,280 一年

Bachelor of Nursing(Graduate Entry)

入学要求:医学相关本科文凭或三年全日制大专文凭且持有中国注册护士证

英语要求:雅思6.5,每门不低于6.0

开学时间:每年1月

5.护理学专业本科培养方案 篇五

自我鉴定是一个人在某个阶段的学习和工作生活等表现的一个自我总结,自我鉴定能够提升我们的书面表达能力,因此我们是时候回头做好总结。我们该怎么写自我鉴定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本科毕业自我鉴定护理专业范文参考模板,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本科毕业自我鉴定护理专业范文参考模板1

大学四年是我一生的重要阶段,也是学习专业知识及提高各方面能力为以后发展服务的重要阶段。从跨入大学的校门的那一刻起,我就把这一信念作为人生的又一座右铭。

在这四年里,我在提高自己科学文化素质的同时,也努力提高自己的思想道德素质,使自己成为德、智、体诸方面全面发展适应21世纪发展要求的复合型人才。

德,即思想道德。我热爱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树立集体主义为核心的人生价值观。认真参加学校及学院组织的各项政治活动,我曾参加党校系统学习并取得结业证书,积极主动地向党组织靠拢。

智,即科学文化知识。我热爱我的专业并为其投入巨大的热情和精力。大学四年,我系统全面地学习了本专业的理论知识,每学年成绩排名比较靠前,并顺利通过了英语四级考试,同时把所学的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活动中,力求理论与实践的统一。我还努力拓宽自己的知识面,培养自己其它方面的能力,通过了计算机一级考试。

体,包括身体和心理两个方面。大学四年里,我一直积极参加学校、学院和班级的各项体育活动,身体健康,体育合格达标。在心理方面,我锻炼自己坚强的意志品质,塑造健康人格,克服心理障碍,以适应社会发展要求。

这四年的大学生活,塑造了一个健康,充满自信的我。但同时我也认识到,眼下社会变革迅速,对人才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社会是在不断变化、发展的,要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自身还有很多缺点和不足,要适应社会的发展,得不断提高思想认识,完善自己,改正缺点,做一名优秀的白衣天使。

本科毕业自我鉴定护理专业范文参考模板2

即将毕业,护理实习结束了。本着以人为本的精神,积极创建和谐社会,实行救死扶伤的革命人道主义。真正体现以病人为中心,以质量为核心,努力为病人解除病痛。加强医德修养,建立助人为乐的价值观,树立崇高的理想,增强临床工作责任感。在带领老师的指导下,积极参与临床实践工作。认真履行实习职责。通过临床实习,巩固所学专业理论知识,掌握临床基本操作技术和技能,积极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理论联系实际,为更好的完成本职工作打下扎实基础。

在实习期间,我严格遵守医院规章制度和病房纪律。服从老师的实习安排,勤勤恳恳,任劳任怨,尊重师长,团结同学,爱岗敬业,关心病人,热情服务,认真负责;对病人诚恳正直,热情有礼,助人为乐;耐心解答病人的疑问,工作积极主动,尽职尽责,有创造力,经常主动巡视病房;行为文明,使用礼貌用语;急病人所急,想病人所想。能全面正确分析问题,应用护理程序,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理论,对病人进行护理评价,实行整体护理。并利用所学的医护心理学对病人做出心理评估,进行心理护理,从心理上解决病人顾虑,使病人早日康复。通过实习,我能独立解决工作中的护理问题,及时完成护理记录,认真完成各项护理任务。

在实习过程中,按照医护人员的职业形象,约束和规范自己的行为,塑造和完善自我形象。不断充实自己,加强工作责任感,提高护理质量。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提高,更要求我们必须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责任心。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及操作规程,认真观察病情,观察不同疾病的重要点,做到自己心中有数。如护理心衰患者时,使用洋地黄类药物,因洋地黄类药物的治疗量与中毒量很接近,治疗量和维持量个体差异较大,在同一病人的不同病期亦有差异,因此必须随时结合病情变化加以调整。再如,护理农药中毒患者,要重点区分阿托品不足,阿托品化,阿托品中毒的表现,根据病情调整阿托品的剂量。提高自身观察病情和分析病情的能力,是作出正确诊断与实施治疗护理的需要。学会爱护患者,认真做好四轻,即"走路轻,说话轻,关门轻,操作轻。"做好六洁,四无工作,即"头发,口腔,指(趾)甲,皮肤,会阴,床单清洁;无褥疮,无坠床,无烫伤,无护理并发症等。根据患者的身份,年龄,职业,职称选择适当的称呼,交流沟通时态度和蔼,热情,交谈时作到语言准确优美,语流连贯通畅,语态得体自如。从患者易接受的角度入手,更好多与患者交流,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

通过实习,能够按照各项护理操作规程,积极主动的学习新的操作技巧,对常规操作如内科吸痰,吸氧,导尿术等;外科备皮,灌肠,留置胃管,皮肤按摩等;小儿科的.洗胃,头皮静脉针,肌肉注射等操作都按操作规程准确独立完成。严格无菌技术,严格三查七对。在实习期间,熟练了各科常用仪器的使用及保养。如心电监护仪,微量输出泵,呼吸机,新生儿暖箱及新生儿蓝光箱。熟悉了各科常见病,多发病的临床表现和护理程序。能够及时准确的完成护理计划,制定并实施护理措施。对患者进行全面评估,掌握危急,重症的抢救原则。

本科毕业自我鉴定护理专业范文参考模板3

大学选择护理这一门专业,是我考虑了很久的事情,父母其实是不支持我选择这个专业的,因为他们觉得做护士太辛苦了。这一点我也知道,但我还是义无反顾的选择了它,因为热爱,因为想要成为“白衣天使”。

学医是一件很辛苦的事情,作为医科生,要背诵的书籍堆叠起来能有半个人那么高,逃课旷课是不可能的,一节课知识的错漏,就可能再也掌握不了。我深知医学知识的重要性,所以我在整个大学生涯里没有逃过一节课,这些知识都是我的宝藏,医学不同于其他专业,其他专业工作上犯错也许没有什么问题,但我们犯错,带来的影响却是巨大的。作为医护人员,我们的职责就是帮助病人进行治疗,让他们早日康复,如果因为我们的失误失职而导致他们的病情恶化,那我们就成了“罪人”了。这个责任,我们担负不起,所以要避免这样的情况发生,就只能加强自身的学习,加强自身的职业素养。

护理专业的学习,除了理论知识外,重要的就是实操了。我最喜欢的是上实践课,因为我们可以学习老师的手法,学习老师的技巧。简简单单的打针,就分为好几个步骤,比如绑上带子拍打手背,是为了让血管凸显出来,如何把针扎进血管,角度和深度非常重要。如果扎的太直,就有可能扎穿了那一根静脉血管,如果扎的太浅,又只是破了一层皮,并不能把药物注射进去。为此我们也没有少吃苦,很多时候我们实操课就是在“互相伤害”,你扎我一下,我扎你一下。你把我扎疼了,我等会就会你扎回来。以至于有不少的同学都恐于上实操课,因为我们的技术太“好”了。没有同学愿意做我的训练对象的时候,我会用自己买的练习装置进行练习,尽管比不上真人,但是也让我扎针的技术有了很大的提高,至少之后实操课上,和我对练的人没有再抱怨过了。

除了教室和宿舍,我待的最多的地方就是我们学校的图书馆了,这里有着非常丰富的医学资料与藏书,我被这里所折服,沉迷在这里。基本上每个月都会借3-4本书进行学习,当然是有目的的学习,整本书都看完是不现实的,我基本都会根据当时学习的内容来找这些资料辅助学习,这也让我进步的飞快。

如今马上就要毕业了,走出这一座校园,我的心情是很激动而又不自信的,不自信的是怕自己还不够好,怕自己给别人带来麻烦。但我想,总要经历挫折,才能有进步。

本科毕业自我鉴定护理专业范文参考模板4

毕业实习的半年多里,本人严格遵守医院规章制度,认真履行实习护士职责,严格要求自己,尊敬师长,团结同学,关心病人,踏实工作,努力做到护理工作规范化,技能服务优质化,基础护理灵活化,爱心活动经常化,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并做到理论学习有计划,有重点,护理工作有措施,有记录,实习期间,始终以爱心,细心,耐心为基本,努力做到眼勤,手勤,脚勤,嘴勤,想病人之所想,急病人之所急,全心全意为患都提供优质服务,树立了良好的医德医风。

在各科室的实习工作中,本人严格遵守科室制度,按时参加护理查房,熟悉病人病情,规范熟练进行各项基础护理操作及专科护理操作,正确执行医嘱,严格执行三查七对,能规范书写各类护理文书,及时完成交接班记录,并做好病人出入院评估护理和健康宣教,能做好各科常见病,多发病的护理工作,认真执行无菌操作规程,能做好术前准备指导,并完成术中,术后护理及观察,在工作中,发现问题能认真分析,及时解决,能熟练进行内,外,妇儿及重症监护等各项护理操作,对各科室的急,危,老,重患者,能迅速熟悉病情并做出应对,在抢救工作中,一丝不苟,有条不紊,得到了患者的信赖和好评,同时,本人积极参加各类病例讨论和学术讲座,不断丰富自己的业务知识,通过学习,对整体护理技术与病房管理知识有了更全面的认识和了解。

在带教老师的悉心指导与耐心带教下,认真学习《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及其法律法规,积极参加医院组织的医疗事故护理条例培训,多次参加护理人员学习,通过学习使我意识到,法律制度日益完善,人民群众法制观念不断增强,依法办事、依法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已成为人们的共识,现代护理质量观念是全方位、全过程的让病人满意,这是人们对医疗护理服务提出更高、更新的需求,因而丰富法律知识,增强安全保护意识,并且可以使护理人员懂法、用法、依法减少医疗事故的发生。理论水平与实践水平有了一定提高。

通在往后的工作中,我会继续努力,牢记护士职责,不断加强思想学习与业务学习,全面提高自身综合水平,为患者提供优质服务.做一名合格的护理.本人自入学以来,一直遵守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是我在各方面表现优秀。有强烈的集体荣誉感,和工作责任心,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在校期间本人一直勤奋学习,刻苦专研,通过系统的学习掌握较为扎实的基础知识。由于良好的学习作风和明确的学习目标,在课余时间积极参加学校开展的各项活动参加社会实践丰富了课余生活。是自己在各方面得到了相应的提高,锻炼出吃苦耐劳,工作认真求学上进接受能力强有较强的团队合作精神较强的社会适应能力的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我始终以积极的信念和勤奋的态度,对护理工作满腔热情,将耐心、细心、热心、责任心贯穿于整个护理工作,在业务方面认真专研,不断加强业务学习,把学到的新理论新观念及时的运用到护理工作的具体实践中,真正做到以病人为中心,以质量为核心的服务宗旨,工作尽职尽责、踏踏实实。练就了扎实的基本功,成为了科室的护理骨干。护理工作得到了老师的好评和认可。

实习的过程中让我收获颇多,让我从生命里爱上“白衣天使”这一神圣的使命。使我对医学理论知识有了进一步的提高,实事求是、精益求精、热爱医学事业的我立志献身于医学事业!我决心全力以赴解除病人之病痛使之有一个完美的健康,救死扶伤不辞艰辛,执着追求,为祖国为西部医学卫生事业的发展奋斗终身尽我微薄的力量我将在以后的工作学习中更加努力不断充实自我完善自我做一名合格的医务人员。

本人在校期间热爱祖国,热爱医学事业。在厚德博学,精益求精’八字校训的鞭策下,我努力学习,刻苦专研,勇于进取努力将自己培养成为具有较高综合素质的医学毕业生。尊敬老师团结同学积极完成学校交给的各项任务在临床实习期间积极向临床各科上级老师学习医学知识为日后的学习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我不断的完善自我充实自己、提高自我、在师友的教育和鼓励下、我不断努力下、打下了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系统的掌握了临床医学专业课程。虽然仅仅三年,我深深地感受到了理论知识与临床相结合的重要,xx卫校给了我知识的源泉,使我步入了医学事业。在两年的时间里丰富了我医学的理论,从有到无,从简单到深奥,我逐渐了解了人体的结构,生理病理等特点。卫校生活是我人生这条线上的一小段,是闪闪发光的一小段,它包含了汗水和收获,为我毕业后的职业生涯打下了坚实基础!

本科毕业自我鉴定护理专业范文参考模板5

我所学习的是护理专业,转眼之间学生时代就要过去,我即将离开美丽的校园,走上社会,走进医院,而成为一名救死扶伤的护士。

本人从xx年进入xx大学护理学院就读护理学以来,积极地学习相关的护理知识和认真工作,虽然有成功的泪水,也有失败的辛酸,也有过无法补及的过错。然而,日益激烈的社会竞争也使我充分意识的成为一名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大学生的重要性,但是,当我们真正接触到病人后,我发现临床护理和我们书本上所学的知识还是存在着差距的,自己不仅要有扎实的护理理论知识,还要有熟练的操作技能,应具备有受伤观、爱心、奉献精神等。无论如何,在过去在校学习的几年是我不断努力学习,不断奋斗目标,不断完善自我,不断经历成长磨练的阶段。在其中我曾经努力学习护理相关知识,担任班干、社团干部和舍长时工作认真,与同学友好相处,积极主动参与班集体活动,也荣获奖励;可其中我也迷糊过,踏上过错误的路,但是我一直都在悔悟,它使我拥有动力更努力地完善自我,改正不足,让我的人生更充满信心与动力。

在今后的工作道路上我给我个人的自我鉴定:在思想上,认真学习,积极向上,要有勇于接受批评和自我批评的精神,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严格遵守医院的各项规定和制度,团结同事,积极主动参与各种活动;在学习上要严格要求自己,刻苦钻研,态度端正,目标明确,不断扩展自我的知识面,提高自思想文化素质;在工作上,我一定能做到对待患者细心、耐心、爱心、责任心,不迟到不早退,认真仔细做好每一项工作,善于工作总结,向护士长及资深的老师请教,努力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在生活上,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有条理,严谨生活态度和作风,丰富自己的阅历。让自己所学的护理知识充分运用到临床上,为病人更多的服务,提供更好更全面的护理,帮助他们恢复健康。

6.护理学专业本科培养方案 篇六

【摘要】

神经病学是护理本科专业开设的一门重要的临床课程,教师需要充分做好备课工作,采用多种方式相结合的教学模式,根据授课内容合理选择适当的教学方法,在教学中突出护理学专业特色和神经科疾病护理的特殊性。只有这样,才能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提高护理本科专业神经病学教学质量。

【关键词】神经病学;护理专业;本科教育

1神经病学简介

神经病学是护理本科专业开设的一门重要的临床课程。它建立在神经科学基础之上,与其他学科(如生理学、病理生理学、解剖学、医学影像学、内科学、外科学、康复医学等)有着密切的联系,是具有高度逻辑性、推理性的一门临床学科。在历年的神经病学教学实践中,总有部分学生反映神经病学难学、难懂、难记。教师要充分做好备课工作,结合神经病学、护理学和康复医学等学科的相关性,在教学中突出护理专业特色。根据不同神经科疾病的特点,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模式,把抽象而枯燥的知识点直观而形象的展现给学生,帮助其加深对神经疾病的理解,在学习中形成正确的临床思维。这对于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提高护理本科专业神经病学教学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2神经病学发展史

注重神经病学发展史的介绍,另一方面,医学作为直接面对人的科学比其它科学更强调人文关怀。在临床课程的授课中只重视医学知识技能的教育,而忽视人文知识学科的教育,会造成医学与人文的背离,导致学生过度关注于疾病本身,而非患病的“人”。任何一门学科的进步都需要经历独特而曲折的发展过程。对于医学这个贯穿于整个人类发展史的最古老、最基本的学科来说更是如此。了解和熟悉神经病学发展史,对于初涉该学科的医学生而言,不仅有助于他们从时空的维度接触神经病学丰富的演化模式,更能够帮助他们了解探索生命本源、追求健康之美的人类活动历程。

3注重神经病学发展史的介绍

如在神经病学概论的授课中,对于病理反射的讲解,可以加入对法国神经病学家巴宾斯基(JosephBabinski)的介绍[1]。在癫痫的授课中,癫痫的分类一直是学习的重点之一。此时,穿插圣女贞德的例子则有利于学生对癫痫分类的记忆和理解。圣女贞德是中世纪法国边远山村的一位农夫之女,她以惊人的军事壮举改写历史。13岁时,贞德说出自己心醉神迷的时刻:她看到束束金光闪闪发亮,听到圣人的召唤,还看到天使的幻象。正是由这种所见,激励她成为一名英勇的战士。而从神经病学的角度分析,贞德的经历恰是一种由教堂钟声出发的类似颞叶癫痫发作的症状。具体而言,是一种由某种特定声音(如音乐等)所诱发的发射性癫痫。自文明创始以来,人类对于生命,健康的思考从未停止过,因此有关于医学人文的思想理论自古即有。然而,有研究者这样形容我国的医学人文学的不足[2]:具有讽刺意味的是,医学在20世纪已经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但现在对医学失望和怀疑的气氛却更浓。另一方面,医学作为直接面对人的科学比其它科学更强调人文关怀。在临床课程的授课中只重视医学知识技能的教育,而忽视了人文知识学科的教育,会造成医学与人文的背离[3],导致学生过度关注于疾病本身,而非患病的“人”。

4突出护理专业相关特色及神经内科疾病护理的特殊性

护理学是一门综合性应用学科,集科学性、技术性、社会性及服务性于一体。护理学发展迅速,从传统的功能制护理、责任制护理发展到现在的系统化整体护理。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护理人员不仅要掌握系统的理论知识,完成各项护理操作,还需要掌握心理学[4]等相关的人文科学知识。在授课过程中,可以向学生适当介绍神经内科疾病护理的要点及特殊性,有利于帮助学生认识和深化理解神经科疾病的特点。

5以问题为导向(PBL)教学模式的应用

PBL教学模式自20世纪60年代后期在加拿大Memaster大学实施以来,西方国家许多院校试行了这种教学方法[5]。教学具体方法如下:

(1)课前预习的实施:授课教师根据讲授章节的内容,将重点和难点以问题的形式提出来。其中可能涉及多个学科的相关内容,安排学生提前查阅资料,对问题有所了解。

(2)课堂教学的实施:在授课中着重讲解这些难点和重点,使学生在课堂学习中找到问题的答案。以帕金森病的教学为例,首先提出以下问题:①帕金森病患者受损的.部位是什么,受损的神经递质是什么;②帕金森病的四大主要临床表现是什么;③帕金森病的诊断标准是什么;④帕金森病的治疗原则是什么,药物治疗类别有哪些;⑤左旋多巴制剂的主要不良反应是什么;⑥帕金森病的护理原则是什么。

(3)课后学习的实施:在每一次教学内容完成之后,教师就授课要点作简单的总结,增强学生的理解。因此,PBL更能培养学生的主动分析问题、提出问题、分工协作、查找相关信息、将不同学科的信息综合在一起并快速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教学中学生变被动为主动,增强了学习的兴趣,对所学知识的价值有更深的了解[6]。由于护理专业神经病学课时安排较少,讲授内容较多,我们不可能在所有授课中全部应用PBL教学法。但在重要疾病的讲授中该方法的应用,可以明显增加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发挥,活跃教学气氛,是教学进程更加顺畅,提高学生对疾病的理解程度。

参考文献

[1]王维治,矫毓娟.巴彬斯基和他著名的病理反射[J].中华神经科杂志,1997,30(2):126-127.

[2]张大庆.制约我国医学人文学科发展原因的探究[J].医学与哲学,2001,22(8):10-13.

[3]杨叔子.相互渗透协调发展——谈正确认识科技与人文的关系[J].成都航空职业技术学院学报:综合版,2000(2):8-11.

[4]隋汝波,李熙东,闵连秋.神经病学教学中的两种记忆方法[J].锦州医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4(4):21-23.

[5]林绍鹏,高聪,林珮仪,等.多媒体结合PBL在神经病学急重症授课中的应用[J].医学教育探索,2009,8(10):1286-1288.

7.护理学专业本科培养方案 篇七

全球化的背景下, 护理学教育迎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信息的迅速传播和发达国家对护理人才的需求对护理专业的学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传统的护理教育方法和模式已经不能满足新形势下的社会需求。涉外护理专业的设置正是为了培养有较高英语语言能力和专业护理知识和技能的学生。合格的涉外护理专业学生毕业后不仅能够在国内外相关医疗卫生机构从事涉外护理、临床护理、社区护理和预防保健等工作, 还要为通过国际护士资格考试, 参与国际护理交流做准备。我校近年来积极开展专业课程的教学改革, 探索护理专业课程双语教学的模式和方法。在涉外护理专业推广双语教学具有开拓意义, 笔者对湖北医药学院四年制本科涉外护理专业学生的儿科护理学双语教学情况和教学效果进行了跟踪了调查与分析。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湖北医药学院药护学院2011级涉外护理专业学生, 共69人, 其中男生2名, 年龄20-22岁。

1.2 研究方法

对儿科护理学部分内容进行一个学期的中英双语教学 (共120学时) 。教学步骤为: (1) 建立班级QQ群, 每次课前在群里发布课前预习内容, 如本次课程的英语专业术语、中英文对照的疾病讲解概要; (2) 课堂中用全英文讲解疾病护理程序, 制作中英文ppt, 教师要求用英文提问本课堂重点内容, 要求学生以小组的形式开展讨论; (3) 每组学生由一名学生代表做英文课堂总结, 代表应该轮流担任; (4) 布置课后中、英文习题 (根据护士资格考试和CGFNS题库改编) 。整个教学中, 教师可用中英文授课, 但偏重用英语, 中英文比例应至少达到6:4。教学内容为:生长发育、儿童营养、住院儿童护理及其家庭支持、新生儿及新生儿疾病的护理、营养障碍疾病患儿的护理、消化系统疾病患儿的护理、呼吸系统疾病患儿的护理、循环系统疾病患儿的护理、泌尿系统疾病患儿的护理、造血系统疾病患儿的护理、神经系统疾病患儿的护理、内分泌系统疾病患儿的护理、免疫系统疾病患儿的护理、遗传性疾病患儿的护理、传染性疾病患儿的护理、常见肿瘤患儿的护理。

在期中和期末的时候, 教师对学生发放调查问卷, 调查本科涉外护理学生对儿科护理学双语教学的满意情况及其自我评价。问卷由专业课任课教师和专家督导审核, 保证其有效性。学生以不记名的形式填写, 共发放问卷69份, 收回69份, 有效回收率100.00%。

1.3 调查结果

学生对该双语课程的满意情况调查 (见表1) 。

2 儿科护理学双语教学模式的探讨

双语教学的方式对任课教师和听课的学生来说都是相当有挑战性的。首先, 这对任课教师的外语水平提出了相当高的要求, 我们的医学双语课程的任课教师一般都有海外留学或游学的背景。教学改革后, 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得到充分发展, 教师的角色从以前单纯的知识讲解者转变成了教学的引导者, 引导学生参与到课堂中, 如通过课堂讨论和学生做展示 (presentation) 的方式让学生作为教学的主体。教师还可以在课后评阅学生设计的模拟病例, 课堂评价学生的小组讨论表现等方式来促进师生之间的交流。双语教学模式的转变给教师增加了课前准备和课后反馈的工作量, 但教师的教学能力也得到了很大提高, 真正实现了“教学相长”。

通过开展儿科护理学双语教学, 学生的学习兴趣有了一定提高,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学生们因为有了兴趣, 就会更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互动学习中;而课堂的良好效果又保证了学生的学习成就感, 从而形成一个学习的“良性循环”机制, 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发挥学生的学习潜能。例如我们在课堂上还设置了纯英语环境的情景教学环节, 即学生自己设定临床病例、模拟临床环境、以小组的形式进行全英语的角色表演。小组与小组之间还相互评价, 教师做最终的评分, 作为期末成绩的评价标准之一。这种方式大大提高了学生的课堂参与度, 也发挥了他们的创造性。为了在小组竞争中取胜, 学生们必须在课前查阅英文的文献、资料、设计病例和进行排练。所花的时间精力是传统教学时的几倍, 但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也大大加强了。另外, 分组学习的方式促进了学生之间的沟通交流和团队协作精神。对于医护人员来说, 这是必须具备的素质, 我们希望通过这种富有挑战性的教学方式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3 问题和挑战

实际上, 通过一个学期的儿科护理学双语教学, 学生们的专业英语水平普遍有了提高, 对基础英语也更加重视, 同时也得到了更多的将临床课程中学习到的专业英语运用到实践中的锻炼机会。总的来说, 这种模式是合理有效的。双语教学也反映出一些问题来, 如部分学生反映课外预习和课后复习的时间较长, 学业负担加重;部分学生的英语水平有限, 也影响到了课堂的参与和知识的理解吸收。这些问题是双语教学开展之初不可避免的, 因此, 教师在教学中要充分认识到学生的水平差异和学习能力, 不仅要花费时间精力在课堂材料的准备上, 更要培养学生的专业英语学习能力和学习策略。对于教师而言, 不仅要有较高的英语水平和丰富的专业知识, 扎实的专业英语基础, 更要理解学生的学习需求和学习难点, 真正做到因材施教, 提高教学效果。

4 结语

本科涉外护理专业推行双语教学是新时代护理专业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 在四年制涉外护理专业中, 开展儿科科护理学双语教学, 得到了多数学生的支持。虽然授课中的专业英语对很多学生来说存在困难, 但不应该成为阻碍我们进行这种新模式探索的障碍。面对教学中的困难, 我们认识到在对涉外护理专业的学生进行双语课程教学之前有必要开设护理英语课程, 同时要督促学生加强公共基础英语的学习。护理专业课程双语教学的开展在教学内容、方法、教材、师资等方面必须进行充分的准备、论证和研讨, 在积极的探索和实践中找到适合本科涉外护理专业的双语教学方法。

摘要:本文通过对湖北医药学院涉外护理专业四年制学生的英语学习能力和对双语教学的实施效果进行调查与分析, 来探索本科涉外护理专业儿科护理学双语教学模式, 阐述儿科护理学双语教学中所取得的的经验和面临的问题。

关键词:本科,儿科护理学,双语教学

参考文献

[1]覃桂荣, 雪丽霜, 刘素娥等.情景教学模式在母婴护理中的应用研究[J].护士进修杂志, 2010, 25 (7) :581-582.

[2]张杪, 冯蕾.开展本科护理双语教学提升护理人才培养质量[J].科技视界, 2012, 13:70-71.

[3]肖坚, 张红葵.护理专业实施双语教学的困境及其对策[J].护理研究, 2005, 19 (3) :378.

8.护理学专业本科培养方案 篇八

摘要:随着中国国民经济持续快速的发展,工程管理方面的专业技术人才也越来越紧缺。隶属于交叉学科的工程管理专业是一个多学科相互融合的专业,这对矿业类高校发展工程管理专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以矿业类高校工程管理本科专业的培养方案为例,通过分析工程管理专业的培养目标、培养要求、课程平台及学分比例和集中实践教学环节,提出完善矿业高校工程管理本科专业培养方案的建议。

关键词:工程管理专业;培养方案;矿业高校

作者简介:王一新(1980-),男,河南焦作人,河南理工大学土木工程学院,讲师;王伟超(1979-),男,河南新密人,河南理工大学研究生工作部副部长,讲师。(河南?焦作?454000)

中图分类号:G64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0079(2012)20-0039-02

自1998年国家调整本科专业目录,工程管理专业出现在专业目录中,并于1999年正式招收工程管理专业本科生。根据2004年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将“管理科学与工程”设为管理学门类下的一级学科,并下设八个二级学科:工程管理、工业管理、管理科学、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房地产经营管理、项目管理、产品质量工程和工程造价(八个本科专业)。从全国开设工程管理专业的高校来看,基本上都是以管理学、土木工程等为主干学科,下设有工程项目管理、房地产经营管理、投资与造价管理、国际工程管理和物业管理等五个专业方向。[1]

如何体现具有矿业背景的专业特色、适应工程管理人才的培养和发展需要、不断完善工程管理专业培养方案,是矿业高校工程管理专业亟需解决的问题。

一、河南理工大学工程管理专业发展介绍

河南理工大学是具有百年办学历史的河南省重点建设的骨干高校,其前身是1909年由英国福公司兴办的焦作路矿学堂,是我国历史上第一所矿业高等学府和河南省建立最早的高等学校,历经河南福中矿务学校、福中矿务专门学校、福中矿务大学、私立焦作工学院、西北工学院、国立焦作工学院、焦作矿业学院等重要历史时期,1995年恢复焦作工学院校名,2004年更名为河南理工大学。

2001年,河南理工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增设工程管理专业并于同年开始招收第一届工程管理专业的本科学生。

1.培养目标

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具备土木工程技术及与工程管理相关的管理、经济和法律等基本知识,获得工程师基本训练,具有一定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能在国内外工程建设及相关领域从事投资与造价控制、项目决策和全过程管理的复合型高级管理人才。[2]

2.培养要求

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工程管理方面的基本理论、方法和土木工程技术知识;受到工程项目管理方面的基本训练;具备从事工程项目管理的基本能力。毕业生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掌握土木工程技术知识;掌握相关的管理理论和方法;掌握相关的经济理论;掌握与工程项目建设相关的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了解国内外工程管理的发展动态;具备运用计算机辅助解决管理问题的能力;具有从事工程项目决策与全过程管理的基本能力;具备阅读专业外语文献的基本能力,基本的专业外语文献翻译写作能力;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初步的科学研究能力。[2]

3.主要课程

工程管理专业主要设置课程为:管理学原理、经济学、运筹学、工程力学、房屋建筑学、工程结构、土木工程施工、工程经济学、管理信息系统、工程合同管理、工程估价、工程项目管理1、工程项目管理2等。[2]

4.就业或发展方向

工程管理专业学生毕业后主要就业方向为:各类建筑施工企业、房地产企业、工程咨询公司、设计院从事投资与造价管理、工程项目管理、工程规划、工程咨询等方面的工作;各类企业及公司从事项目建设论证、建设规划、建设管理、投资管理工作;政府及有关管理部门从事投资与项目管理的行政管理工作;大专院校、科研院所从事教学、科研方面的工作。毕业生工作一定年限,具备相应的实践经验,可进行注册造价工程师、注册建造师、注册监理工程师、注册咨询师、注册评估师、注册招标师等考试,取得相应注册执业资格。[2]

5.修业年限及授予学位

修业年限:3~6年弹性学制;授予学位:管理学学士或工学学士。

二、课程平台及学分比例分析

河南理工大学工程管理专业培养方案分别设置了通识教育、专业基础、专业教育、实践教学和素质拓展共五个课程平台,六个课程模块:必修课程、选修课程、专业基础课程、集中实践环节、独立设置的实验课程和创新学分模块,分为必修和选修两种类别。课程平台及学分比例详见表1。

三、工程管理专业集中实践教学环节分析

河南理工大学工程管理专业培养方案的集中实践教学环节共设置了39个学分,占总学分的20.31%,修读时间从第一学期到第八学期共14个环节。其中设置了工程经济、工程估价和工程项目管理这三门专业主干课程的课程设计,并强化了工程项目管理软件实训、工程算量与计价软件实训、工程招标与投标报价实训,从而更加有效地结合工程管理实践,使学生更好地将理论应用于实践,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工程管理专业集中实践教学环节详细设置见表2。

四、完善矿业高校工程管理本科专业培养方案的建议

1.完善课程设置

对于具有矿业背景的高校,工程管理专业的课程设置比较偏向工科理论,工程技术类课程的设置偏多,经济、管理、法律方面的课程设置力度不够,而工程管理学科的研究方法是工程技术与管理理论的结合,[1]培养方案应体现出交叉学科的特点。然而,在总学分一定的条件下,通识教育类课程已经占了38.55%的学分,若要强化经、管、法类课程的设置力度,急需更加均衡地设置课程学分比例,适当删减不必要的工程技术理论课程,课程设置侧重体现工程管理专业交叉学科的特点,从而更好地培养工程管理专业学生的综合素质。

2.充分体现矿业院校的学科特色

矿业背景高校的工程管理专业的本科教学培养方案要充分体现矿业院校特色。在保留必要的矿业工程技术类课程的基础上,适当增加些矿业企业或矿业工程项目管理部门的教学实践环节,同时,在日常教学中可以有意识地引入矿业工程项目方面的案例,并编制矿业工程监理和造价管理等方面的教材或者讲义,创建具有矿业特色的精品课程,以体现河南理工大学的矿业特色。

3.全面开展教学实践环节

工程管理专业本科学生普遍动手能力不强、实践能力较弱,[1]因此,应强化工程管理专业的教学实践环节。可以通过校企联合或者建立实习基地等方式落实认识实习、生产实习和毕业实习等实践环节活动,这要求工程管理专业的实践教学思路有所更新与发展,更应面向工程实际,[3]切实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思维能力、组织能力和实践能力。

参考文献:

[1]丁华军.财经类高校工程管理专业本科教学培养方案探讨[J].经济研究导刊,2011,(16).

[2]河南理工大学工程管理专业培养方案[Z],2010.

[3]瞿焱.对工程管理专业本科实践教学的思考[J].经济师,2008,(3).

9.护理学专业本科培养方案 篇九

环境工程专业、给水排水工程专业本科培养方案

(一)、培养目标

环境科学与工程系设“环境工程”和“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两个本科专业,在高年级设置环境工程专业和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的分组选修课,由学生自行选择专业。环境工程专业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城市、区域和企业的给水及废水、废气、固体废物和其他污染的控制与治理、环境修复以及环境规划、管理等方面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毕业生可从事环境污染控制和给水排水的规划、技术开发、科学研究和管理等工作。

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城市、乡镇和企业的给水与排水系统以及给水处理、废水处理等方面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毕业生可从事给水排水的规划、技术开发、科学研究和管理等工作。

(二)、学制与学位授予

学制:本科学制四年,按照学分制管理机制,实行弹性学习年限。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学位。

(三)、基本学分学时

本科培养总学分173,其中春、秋季学期课程总学分141,夏季学期实践环节17学分,综合论文训练15学分。

(四)、课程设置与学分分布

1.人文社会科学类课程 35学分

(1)“两课”5门 14学分

10610193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3学分(秋)3学分(春)4学分(秋)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4学分(春)

(2)体育4学分

第1-4学期的体育(1)-(4)为必修,每学期1学分;第5-8学期的体育专项不设学分,其中第5-7学期为限选,第8学期为任选。体育课学分不够或不通过者不能本科毕业及获得学士学位。

(3)外语4学分

大学外语教学实行目标管理和过程管理相结合的方式。学生入学后建议选修并通过4-6学分的英语课程后再参加《清华大学英语水平I》的考试。本科毕业及获得学士学位必须通过水平I考试。学生课选修外语系开设的不同层次的外语课程,以提高外语水平与应用能力。

(4)文化素质课13学分 必修课程1门,1学分 000500

31可持续发展与环境保护概论

1学分(秋)

本科培养方案设置文化素质课程八个课组:1.历史与文化、2.语言与文学、3.哲学与人生、4.科技与社会、5.当代中国与世界、6.艺术教育、7.法学、经济与管理、8.科学与技术。要求在以上八个课组中选修若干门课程,修满13学分,其中必须包含2门文化素质核心课程。课程详见每学期选课手册。

2.自然科学基础课程35学分

必修课可以在同类课中选更高档次课程,但多出的学分记入任选学分。(1)数学16学分

必修课 10学分 10420743 10420753 10420684 10420764 10420692 10420243 10420803 10420854(2)物理9学分

10430205 10430782 10430792

微积分(1)微积分(2)几何与代数(1)微积分(3)几何与代数(2)随机数学方法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 数学实验 物理学导论 物理实验A(1)物理实验A(2)

3学分(秋)3学分(秋)4学分(秋)4学分(春)2学分(春)3学分(秋)3学分(秋)4学分(春)5学分(春)2学分(秋)2学分(春)

选修课 在下列课程中选修不少于6学分

(3)化学、生物10学分

必修课6学分 20440314 无机与分析化学 20440532 无机与分析化学实验B 选修课在下列课程中选修不少于4学分 30450014 生物化学原理 10450012 现代生物学导论 30450114 分子生物学

4学分(秋)

2学分(秋)4学分(秋)2学分(春、秋)4学分(春)

3.专业相关课程 71学分

必修课可以在同类课中选更高档次课程,但多出的学分不记入学分要求。(1)工程技术基础课 9学分

必修课7学分 20130433 20220044 20740042 20740073

机械设计基础B(1)电工与电子技术 计算机文化基础 计算机程序设计基础

3学分(春)4学分(秋)2学分(秋)3学分(春)

选修课在下列课程中选修不少于2学分

20740033 必修课 32学分 20440333 20440513 20440441 20310314 30030234 20040083 20040122 30050032 30050053 40050013 30050174

计算机信息管理基础 3学分(春、秋)

(2)专业基础课 36学分

有机化学B 物理化学B 物理化学实验c 工程力学A 工程结构 流体力学⑴ 流体力学⑵ 环境学导论 环境工程监测 环境工程微生物学 环境工程原理

3学分(春)3学分(秋)1学分(秋)4学分(春)4学分(秋)3学分(秋)2学分(春)2学分(春)3学分(春)3学分(春)4学分(秋)1学分(秋)2学分(春)1学分(春)2学分(春)2学分(春)2学分(春)

选修课程在下列课程中选修不少于4学分

20440201 有机化学实验B 40440122 仪器分析B 40440011 仪器分析实验B 30050162 生态学原理 30050152 环境化学 30050182 环境土壤学(3)专业课26学分

本科生专业课程根据研究生“环境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的四个学科方向(“水污染控制理论与技术”、“大气污染控制理论与技术”、“固体废弃物污染控制与资源化”、“环境规划与管理”)和“市政工程”的一个二级学科(给水与排水)设置。学生所修专业课程应至少覆盖2个(含2个)以上的专业或学科方向,各专业的具体要求如下:

环境工程专业:

必修课(5学分):A类课(1门)

限定选修(11学分):从B类课中任选不少于2门、C类课中任选不少于1门 选修课(10学分): 从B、C、D类课中任选不少于10学分(3-5门)(同一门课不得重复计算学分)

给水排水工程专业:

必修课(12学分):A类课(1门)、B类课中的“城市与建筑给排水工程”、C类课中的“给水排水工程设计”

限定选修(4学分):从B类课其它课程中任选不少于1门、选修课(10学分): 从B、C和D类课中任选不少于10学分(3-5门)(同一门课不得重复计算学分)专业课程设置

A类(核心专业课、各专业必修)40050455 水处理工程(含实验)

「公共、水、给」5学分(春)B类(主干专业课、限定选修)40050414 城市与建筑给排水工程[给」

40050424 固体废物处理处置工程(含实验)「固」40050444 大气污染控制工程(含实验)「气」40050434 环境数据处理与数学模型 「规划」 C类(设计课、限定选修)40050473 给水排水工程设计 「给」40050523 固体废物处理处置设施 「固」40050463 大气污染控制工程设计 「气」40050483 数据库与信息技术

「规划」

D类(选修课)40050332 给排水与环境工程施工 「公共」 40050492 环境工程技术经济和造价管理 「公共」 30050092 专业外语 「公共」 40050532 环境物理性污染与控制 「公共」 30050192 水资源利用工程与管理 「水、给」40050502 环境评价与工业环境管理 「规划」 40050512 环境管理与环境社会学方法 「规划」 30050202 流域面源污染控制与生态工程 「公共」 40050542 环境中有害化学物质的迁移、归宿及去除注∶各学科方向/专业缩写如下:水污染控制理论与技术 「水」大气污染控制理论与技术 「气」固体废弃物污染控制与资源化 「固」环境规划与管理 「规划」给水与排水专业 「给」各学科方向/专业公共平台课缩写为 「公共」

4.实践环节 17学分

12090043 军事理论与技能训练 3学分(夏)10640852 大一外语强化训练 2学分(夏)40050202 认识实习2学分(夏)40030282 测量

2学分(夏)21510082 金工实习C(集中)2学分(夏)40050401 校园环境质量监测 1学分(夏)40050222 生产实习

2学分(夏)40050343 水处理工程设计

3学分(夏)

5.综合论文训练 15学分

40050390

综合论文训练

15学分

10.护理学专业本科培养方案 篇十

摘要:为了提高临床本科病理学教学质量,我们根据病理学课程自身的特点,在教学中注重各论与总论、动与静、病理与临床相结合,辅以计算机多媒体手段,充分调动教与学双方积极性,对提高病理学教学质量起到了积极作用。

关键词:病理学;教学方法;教学质量

病理学作为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之间的桥梁学科,具有很强的理论性和实践性。病理学内容上分为总论和各论两大部分,并且主要侧重于从形态上观察和研究疾病。理论课中往往非常强调疾病的病理改变,实验课中学生侧重于病理变化的观察。由于学生用孤立的和静止的观点去认识疾病。这样就会严重地限制学生的视野和思路,难免使学生产生枯燥乏味的感觉。本论文由http:// 提供为了克服教学中可能出现的这些弊端,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兴趣,在教学过程中我们主要采用了各论与总论相结合、病理与临床相结合、动与静相结合的教学方法,以计算机多媒体为辅助手段,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各论与总论有机的结合病理学总论主要阐述疾病的基本变化规律即普遍规律, 而各论则主要阐述疾病的特殊规律,认识疾病的普遍规律有助于认识疾病的特殊规律。病理学总论和各论之间有着十分密切的内在联系,教学中要注意两者的相互联系。如在总论中虽然对肿瘤的异型性的概念、表现及作用意义做了详细的讲解,但学生仍然不能很好地理解和应用,如果把它贯穿到各论各系统肿瘤的教学中,就有助于学生更深刻地理解和掌握。又如介绍高血压病时着重与玻璃样变性、代偿和肥大联系;在讲述慢性萎缩性胃炎时着重与化生联系;讲述胃溃疡时着重与坏死、增生及肉芽组织联系;讲述病毒性肝炎时着重与变性坏死及炎症联系等。动静相结合任何疾病及其病理变化,在其发生发展过程中的各个阶段有着不同的表现,在病理大体标本和组织切片上所见到的病变,只是疾病的某一阶段,而并非其全貌。因此在教学中, 需要特别注意引导学生用动态的思维去观察标本切片,防止用静止、固定的观点看问题。如在观察股静脉混合血栓大体标本和切片时,把血栓形成过程及结局贯穿于病理变化观察之中;在观察肺结核各类型病理变化时,结合其发生发展演变过程,学生不仅可以得到直观的认识,加深其印象,而且对其动态的变化也有很好的理解,这样学生对该疾病的认识就会更加深刻。病理与临床相结合病理学大体标本、组织切片病理变化的观察,尽管可以增加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但内容显得死板,难免使学生感到枯燥乏味。病理学是临床的重要基础,其病理变化决定着临床的症状和体征。如果在实验课教学中把病理变化与临床表现联系起来,就能使该病理变化显得更加丰富,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还可以促进学生对病理变化重要性的认识。另外,适当增加各章节重点内容和常见疾病的临床病理讨论,根据临床表现、体征,诊断患者所患何病、该疾病的病变演变过程、死亡原因、尸检时可见到何种病理变化包括大体和镜下,让学生踊跃发言。病例讨论不仅可以增强学生对疾病的理解和认识,起到促进学生的临床思维的作用,还能够触发学生对病理学课的兴趣,活跃课堂气氛,丰富了病理学教学内容。本论文由http:// 提供经过我们多年的实践证明,病例讨论确实能够提高病理学教学质量,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充分利用多媒体在病理学教学中的作用病理学主要是通过对疾病病变的描述来探讨其发生发展的机制。病理改变主要是以大量大体标本和组织切片的形式具体表现出来。病理学涵盖的病种多,不同疾病在病变的不同发展阶段表现出不同的病理变化,这就造成病理学形态改变纷繁复杂,容易使学生识别困难和思维混乱。要让学生能够很好地认识和理解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其有效的方法之一就是借助大量的病理图片。以前我们在理论教学中主要利用挂图、幻灯片来展示病理变化,由于挂图、幻灯片成本较高、制作复杂、很难及时更换,有些内容相对陈旧,跟不上学科的发展。

最近几年随着教学条件的改善,计算机多媒体在教学中的应用,克服了以前病理学教学中疾病病理变化展示不足的缺陷。制作电子教案时能够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及时从我们教研室外科病理诊断资料中采集到大量高质量的病理图片用于教学。电子教案具有灵活性,便于完善更新,使得教学更加形象生动,内容更加丰富。本论文由http:// 提供经过两年的实践证明,多媒体课件的应用在提高教学质量上, 收到了很好的效果。多媒体课件在理论课中的应用,简化了传统教学中的板书,使教师有充裕的时间将重点和难点内容讲清楚、讲透彻,增加了大量高质量的病理图片,使教学变得更加生动、形象,增强了学生的学习热情,极大地丰富了课堂教学内容,最终提高了病理学教学质量。多媒体教学受到学生的广泛欢迎。

我们曾经做了一次尝试,在一次理论课教学中适当地减少了多媒体课件中的图片,结果课后许多学生纷纷提出能否像前几章的教学一样有较多的病理图片。学生们认为,病理图片形象直观,能得到更多的感性认识,使课堂教学内容更容易理解和掌握,更容易记忆。除了计算机多媒体在理论课中应用得到了学生的认同和欢迎外,我们在实验课中也采用多媒体显微投影系统用于切片的讲解。本论文由http:// 提供每堂实验课通过教师对组织切片病理变化的详细讲解,有效地增强了学生对病理变化的认识能力,也有效地克服了在实验课中学生观察组织切片时,经常出现找不到病变, 或者找到了某些病理改变而又不敢确认的普遍现象。显微投影系统的使用,使实验课教学效果明显提高。

在每堂课结束前10分钟,我们让学生找出本堂课所观察的切片中一些病理变化的方法来检验学生对病变的掌握情况。该系统自应用于教学以来,学生们普遍反映病理学教学既直观又生动,学习起来轻松而有效。通过充分发挥多媒体在教学中的突出优势, 提高了学生对病理学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扩大了视觉信息的获取量,从而增加了学生的学习热情,达到了提高病理学教学质量的目的。

参考文献:

11.本科学历小学教育专业培养模式 篇十一

关键词: 本科学历 小学教育专业 培养模式

随着教育事业的飞速发展,在本科学历小学教育专业的发展过程中,教育人才的培养模式呈现出多元化发展趋势。对于本科学历小学教育的培养目标来说,创新、发展、专业的教育人才更符合当前教育环境。因此,在本科学历教学教育专业培养模式中,除了树立与理论教学交互融合又相对独立的实践教学体系外,还要着力培养高素质的教育人才。各高校将实际教学理念和教育实践结合在一起,创新培养模式,树立高水准的教育理念,培养高质量的本科学历小学教师。

一、本科学历小学教育专业的培养模式的发展背景及意义

上世纪50年代,初等师范学校被取消,转而将培养任务交由中等师范学校培养。上世纪80年代中期,我国教育事业迎来新的发展,因此,上海、北京等一线城市开始建立师范类学校,将小学教育专业师范生培养提升到中等师范专业学校的人才培养中。并在1998年开设第一所本科师范类院校,培养本科学历小学专业教师,这一发展轨迹作为小学教育的初创被载入史册。

从根本上说,本科学历小学教育专业的培养模式没有定论,其产生、发展、优化措施需要根据学校的硬件、软件设施,各本科学业、高等师范类院校之间的培养方案各不相同,尚未具有统一性。因此,在本科学历小学教育专业培养模式中,广大教育工作者要着力构建多层次、全方面、立体化的教育实践体系。这项教育实践体系的创造和研发成为小学本科教育专业发展模式的重要支撑。

二、本科学历小学教育专业培养模式的主要特点

通过梳理小学教师教育培养模式的发展历程,我们可以看出在本科学历小学教育专业建设中,主要存在以下几项特点:

1.发展性。

著名教育大师陶行知曾经在谈到基础教育时指出,教育并非一成不变。在本科学历小学教育专业培养模式中,发展性是该教育模式的核心思想。

进入二十一世纪,随着社会的发展,物质水平的提升,推动着教育的发展,本科学历小学教育专业的发展呈现出迅猛的发展态势。开设本科学历小学教育专业的高等院校逐渐增多,招生数量逐年增多。同时,国家教育部门、社会、各高等院校在小学教育专业的培养模式中下大力,在培养目标、管理形式、深化措施、创新发展等方面进行探究。并依据新课程改革提出的各项要求,以及小学教师的发展素养,对学生进行多角度培养。这些有所改变、逐渐发展的教学策略,直接体现出本科学历小学教育专业培养模式中具有的前行性和发展性。

2.实践性。

本科学习小学教育专业的教学手法种类繁多、形式多样。这些教学实践策略的改进,再一次表明培养模式中“实践性”的重要作用。受“应试教育”的发展弊端所限,在当前师范学生发展过程中,他们对理论知识的掌握更顺畅。小学教师职业的特殊性决定了小学教育专业和其他专业不同的实践性。只有注重实践技能、强化专业素养,才能培养出一批又一批和合格的小学教育工作者。

在整体培养模式塑造中,不但要增加学生见习、实习的能力,还要充分强调实践和理论的相互融合。除了在实践教学模式中扎实基础外,还要通过各项合作学习、交流学习、互助学习,增强小学教育专业的实践能力,提升他们参与教育培养模式的主动意识,从而构建丰富的教育教学体系,推动教育培养模式进一步深化。

3.专业性。

小学教育专业的培养模式要始终保持专业性。在综合素养培养中,无论是对教师的成长还是对被教育对象的成才都具有重要的作用。

要成为合格的小学教师,要具备扎实的艺术素养和审美水平,拥有全面的美术、音乐能力,才能以自身的艺术文化情趣感染学生,为素质教育培养提供良好的师资条件。要具备良好的口语表达能力,通过清晰准确的语言描述,了解小学生心中的所思所想,这样才能帮助他们解决学习、生活中遇到的各种困难。要具备专业的教师授课技巧,良好的业务能力能够帮助学生学习文化知识,树立健全的品格修养。同时,本科学历小学教育人才的培养要具备良好的组织能力,这样才能塑造教师应有的亲和力和统筹力,为小学生树立好的学习榜样。在诸多专业能力的塑造下,教师要不断提升自身的专业性能,增进对小学教育学习模式的学习、探究和思考。

三、本科学历小学教育专业的培养模式的主要问题

1.结构单一,师范素质有待加强。

尽管当前“大文化建设”大幕已然拉开,但是在教学模式上,我国本科小学教育专业培养模式仍然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和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实施素质教育的目标清晰,但进程较慢,整体结构相对落后。以“应试教育”为导向的小学教育实际,在整体循环过程中影响到了本科学历小学教育事业的发展。如很多高等院校在本科学历小学教育专业教学培养模式构建上,只有理论,不注重学生实践能力培养和构建,所以导致素质教育发展结构单一。高校教师在探索本科学历小学教育的实施过程中,缺乏牵引力,现代化教育模式的创新出现阻碍。

2.师资不足,教育模式有待完善。

当前,本科学历小学教育专业的发展受到地区经济环境的影响。除了在基础性教育人才培养上,在小学教育专业推行过程中受到了一定的干扰。改革开放以后,我国各个地方之间的经济发展并不均衡,东部沿海地区相对经济优势较大,在推行高等师范教育的过程中,尚有部分高校在本科学历小学教育专业中无法保证教育力量充足、师资设备完善。特别是偏远地区,部分高校在培养小学教育专业的模式中,缺乏技术知识和经济投入,形成“水桶理论”中的一项短板,专业培养模式不容乐观。

3.基础不稳,小学教育专业建设处于弱势。

和其他专业环节相比,在九年义务教育背景下,小学教育不具有较强的升学压力。因此,在本科学历小学教育专业建设中,家长、学校及教师们存在重视不足的发展现状。

从改革发展实施战略来看,由于经济条件的改善,很多本科学历小学教育专业的学生在学校教育过程中接受能力尚可,但是在家庭教育中却处于发展劣势。社会、家庭对小学教育缺乏关注、高校教育人才的培养。除了小学教育专业培养基础的缺乏,在相应小学教育专业培养模式的积累下,对小学教育专业人才的培养存在一定的思想误区,实践能力、专业素养都有所缺乏。

四、强化本科学历小学教育专业的培养模式的具体策略

在探究本科学历学校教育专业的培养形式中,相关部门的统计数据表明,有61.3%的学生认为,在小学教育专业的推进模式中缺少系统性,12.7%的学生认为教师的教育方法是影响专业深化程度的重要因素,同时,21%的学生对自己的专业能力提出质疑,甚至有换行的打算。这一组发展数据再次说明了当前我国本科学历小学教育专业人才培养中存在的不足。因此,笔者结合得到的信息情况,总结经验,做出以下分析,力求为本科学历小学教育专业的深化培养奠定扎实的基础。

1.推进结构清晰的本科学历小学教育专业培养。

小学教育作为我国教育产业的发展基础,其理论性、创新性和综合性建设要符合我国发展国情,因此,针对当前教育发展,在小学教育发展道路上要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培养设计方案。

首先,在小学教育专业的培养方向上,针对于当前文科方向和理科方向的发展形势,广大高校教育工作者要进行不同程度的再创造。针对学生文、理内容的不同,制定翔实的教育培养目标。在教育类基础课程设置、综合文科基础内容、综合理科基础内容、艺术教育等内容上,实现科学的设置、实践和思考。要依据小学专业教育模式的各项要求及发展特性,将本科学生的职业技能、训练模式结合在一起。通过高校各项教学计划,逐步提高本科学生的的语言表达能力、课堂教育实践技能,塑造一个长期化、科学化的发展轨道。

其次,要积极发挥现代教育技术和数字化教育产业的资源优势,运用多媒体技术等现代资源,依托“舞蹈”、“绘画”等选修、必修课程,进一步推动小学教育本科学生的专业化效果。各高校要以小学教育实践基地的建立、远程发展教育平台的发展为载体,实现院校资源共享。并通过完善教育考核模式、增加学校技能实训课程的课时数量。通过舞蹈艺术展演项目、文艺体育竞赛、名师进校园等活动,进一步提高本科学历小学教育专业学生的专业技能。

2.充分纳入师资促进教育专业全面发展。

在高等师范类本科学生的培养上,师资力量对提升办学特色、增加课程联合具有重要的作用。为了进一步深入探究学生的学习技能,提高学生的专业素养,学院要充分发挥大众力量,通过政府、教育、社会、家庭等方面,推行多部门联动,并根据具体办学需求设置季度、年度经济预算。

首先,要建立一套完善的风险评估意识,不断深化本科小学教育专业的发展深度,最大程度发挥学生的潜力。在组织舞蹈演出、绘画大赛、说课讲演、科研技术交流等活动中,将“全面发展”教学理念融入发展过程中,促使学生感受到“丰富性”、“趣味性”的教育体验。小学教育专业院校管理者要充分重视教育专业的实践投入,强化师资管理意识。其次,小学教育专业要在资金管理上引入实践教育理念,提供发展经费和教育资金,设立专项教育模式,将内部学科建设融入经费管理之中,并通过其他科研型项目,促进小学教育师资力量增强。

同时,要根据各个地区的经济发展情况,有针对性地利用各项经济推行方法,通过政府拨款、企业赞助、学院科研成果转换等形式,努力弥补本科学历小学教育专业师资能力不足、经济发展缓慢的现象。面对经费问题,要运用具体经济措施,制定适合本地财政状况和师资程度的教育规章,促使师资力量最大化,从而达到教育硬件、软件等项资源的优化配置。

3.设计分阶段分层次的教育培养目标。

素质教育推行模式下,想要做好本科学历小学教育工作,要对小学专业教育进行分阶段、分层次技能培训。高校管理者要将学生本科学习中的四年分为三个阶段,进行分层次、分阶段、分项目的发展运作。

第一个阶段分为大一年接和大二年级。在这一阶段,为了确保学生拥有扎实的专业基础,教师要以小学专业基础课程作为主要抓手,推动本科小学教育形成一支专业严谨的教师队伍。定制全新的小学教育板块,将基础课程、专业选修课程、专业必修课程、发散课程、实践课程、理论课程等内容进行定位,使大一、大二学生建立不同的培训模块,如小学语文教育模块、小学数学教育模块、小学科技教育模块、先进教学模块等,最大限度发挥学生的能力。

在大三期间,要初步进行实训类的教育培训。针对于大三学生的心理需求,组织教师利用现代教育模式,增加学生对小学教育专业知识的了解。而在最重要的大四阶段,要通过各项社会岗位对接活动,“校企联合合作办学”、实践角色扮演、社会专业技能大赛等形式,促使学生彻底融入岗位实践过程中,充分适应社会交流,为小学教育服务质量开拓渠道,夯实基础。

五、结语

我国本科学历小学教育专业培养模式有很多种。小学教育作为实施素质教育的基础阶段,在提升学生自身素养上起到重要的作用。小学教师是一个兼具综合性和实践性的职业,在小学教师教学生涯始中伴随着知识和操作的结合。因此,为了改变高等师范院校中存在的各项教育问题,笔者从推进结构清晰的本科学历小学教育专业培养、推进结构清晰的本科学历小学教育专业培养、设计分阶段分层次的教育培养目标等方面,最大限度转变教育观念、提升教育指导能力,不断完善教育教学管理机制,进一步强化本科学历小学教师的专业化培养模式,为高等师范类学校角色转变奠定基础,从而更好地推进本科学历小学教育事业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汪珍.本科学前教育专业学生专业能力培养的现状研究[D].浙江师范大学,2012.

[2]欧笑杭.小学教育专业教育实习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J].文教资料,2008(09).

[3]王旭卿,陈燕.基于协作共享的教育实习信息化研究[J].教师教育研究,2011(01).

[4]郑发泰.顶岗实习“双导师制”的实践[J].现代企业教育,2011(02).

[5]张清水.本科院校小学教育专业师范性弱化的成因与对策[J].教育学术月刊,2009(04).

[6]王旭卿,陈燕.基于协作共享的教育实习信息化研究[J].教师教育研究,2011(01).

12.护理学专业本科培养方案 篇十二

关键词:护理专业,本科生,专业认同感

由于社会对护理工作的不重视、护士与医生待遇的巨大差异等一系列矛盾[1],导致当前我国护理专业队伍不稳定,临床护士的离职现象严重。对于高校护理专业学生而言,如何看待将来自己要从事的行业,其职业态度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2]。许多研究表明,护士在学校的职业教育阶段对其专业认同感的形成有重要的影响。护生的专业认同感是其学习动力的重要来源和良好职业素质培养的基础[3]。在护理教育工作中,如何加强对护生职业操守的培养,提高护生的专业认同感,成为护理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4]。因此,本文调查某高校护理专业本科生专业认同感的现状,探究专业认同感方面出现的问题,为提高护理专业学生专业认同水平、促进护理学科发展提供参考。

一、对象与方法

1.研究对象

本研究遵循知情同意和自愿原则,采用方便抽样法,选取吉林省某高校护理专业4个年级护理本科生共360人进行问卷调查,回收有效问卷356份,有效回收率为99%。

2.研究工具及调查内容

调查内容包括调查对象的基本信息,如性别、年级、年龄、生源地、家庭收入、就读原因等。专业认同感问卷采用胡忠华编制的《护理本科生专业认同问卷》,包括专业认识、专业情感、专业意志、专业技能、专业期望、专业价值观6个维度,共25个条目,每个条目5个选项,得分在1-5分之间,分值越高,表明被调查者的专业认同程度越高。总分在25-50分为不认同,50-100分为一般认同,100-125分为高度认同。

3.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资料分析。计量资料用(x±SD)表示,进行两个样本均数的t检验和多组样本均数的方差分析,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二、结果

1.护理本科生专业认同水平现状

本次调查结果显示,护理本科生专业认同得分为(78.04±10.37)分,属于一般认同水平。6个维度中,条目均数最高的为专业期望(4.63±0.70)分,最低的为专业意志(2.75±0.48)分。各维度得分情况见表1。

2.影响护理本科生专业认同感的单因素分析

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不同性别、年级、户口类别、就读原因、家庭收入的学生专业认同感得分间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女生的专业认同高于男生,年级越高专业认同越低,农村户口学生专业认同高于城市户口学生,自己喜欢护理专业的学生专业认同高于其他原因的学生,家庭收入低的学生专业认同感更高,见表2。

三、讨论

1.护理本科生专业认同感现状分析

本次调查显示,护理本科生专业认同感得分为(78.04±10.37)分,处于一般认同水平,这一结果低于楼数慧[5]等研究,可能的原因是地区经济发展不同,南方发达城市更加重视护士地位和待遇问题。6个维度中,条目均数最高的为专业期望,可能的原因是我国护理专业发展较国外相比起步晚,发展空间很大。同时在学历层次上,护理本科生在自身职业发展方面更有优势。条目均数最低的维度为专业意志,可能的原因是临床护士工作强度大、待遇低等因素导致在校护生对未来要从事的工作产生畏惧心理而考虑深造、考研等方式来改变现状。这提示全社会要重视护理工作,提高护士的社会地位和待遇,制定更完善的管理机制,使护理工作人员提高专业的信心。

2.护理本科生专业认同感影响因素分析

本次调查显示,影响护理本科生专业认同的主要因素为性别、年级、户口类别、就读原因、家庭收入。性别因素对护生专业认同感有着重要的影响,男护生的专业认同感明显低于女护生,这与胡铭峡[6]等的研究结果相似,可能的原因是许多男生选择护理专业是因为看好其就业形式,并不是喜爱护理专业。而社会对男护的认可程度还不高,也使得男护生产生较大心理压力,导致转行、离职等现象,所以需要加强社会舆论导向,使其树立专业信心。年级方面,年级越高专业认同感越低。这与大多数研究结果相一致,可能是年级越高,接触临床实践越多,护生对当前护理工作繁重、不受重视的现状体会越深,导致专业认同感降低[7]。就读原因也是影响护理本科生专业认同感的重要因素,自己喜欢护理专业的学生其专业认同感更高,这与Bang KS[8]等人的研究结果相似,说明兴趣可以使人产生动力,更容易接受护理工作,所以加大学生对护理专业的兴趣培养是提高护生专业认同感的重要途径。户口类型和家庭收入也影响着护理本科生的专业认同感,农村户口、家庭收入低的护生专业认同感更高,这与李亚玲[9]等的研究相一致,可能的原因是家庭、经济条件较差的护生,在选择专业时更注重就业,毕业后好就业来减轻家庭的经济负担,所以其目标明确,学习动力及专业信心较其他人相比更高,所以专业认同感强。

四、小结

护理专业本科生的专业认同感有待提高,护理教育工作者应进行针对性的专业情感教育与指导,做好课程优化,重视实践教育,提高护生的专业认同感,同时还应加强社会宣传,进一步完善护理管理制度,促进护理事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冯孟哲,刘岩.护理本科生职业认同感研究现状[J].海军总医院学报,2010,04:229-231.

[2]王洋.吉林省高校护生职业态度与自我价值感、社会适应性的相关性研究[D].延边大学,2010.

[3]庞书勤,姚立群,李绵利,吴异兰,黄星,张琪,严培晶.护理本科生专业认同感、精神压力与自尊的相关性研究[J].中华护理教育,2014,02:85-89.

[4]胡忠华.四川省护理木科生专业认同调查分析[D].成都:四川大学,2007

[5]楼数慧,林细吟,李琨.广州市全日制护理本科生专业认同水平的调查研究[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5,10:18-19.

[6]胡铭峡,游元军.本科男护生的专业认同感调查及培养思考[J].济宁医学院学报,2011,02:120-122.

[7]张斌,谢程晋扬,邱致燕,王叶飞.护理本科生专业认同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J].南京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05:408-411.

[8]Bang KS,Kang JH,Jun MH,et al.Professional values in Korean undergraduate nursing students[J],Nurse Edue Today,2011,31(1):72-75.

13.护理学专业本科培养方案 篇十三

职教师资是优秀职业技术人才培养的关键因素。但是遗憾的是,作为职业人才培养者的职教师资的专业化距离产业发展的需求,尚存较大差距。因此,近年来国内更加关注不断加强职教师资的建设。而符合产业发展的需求的职教师范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也成为教育领域研究的重要课题。

一、国内外职教师资培养模式分析

发达国家对职教师资的培养都具有鲜明的特色。如英国的“能力本位”、德国的“双元制”、澳大利亚的“证书制”、日本的“课题制”等。职教师资强调双师型特色,强调技术与职业教育融入终身教育,从而满足产业人才需求。国内职教师资的来源主要有各类师范大学、综合性大学的毕业生,企业或公司转岗培训的专业技术人员。还有一种就是目前国内综合大学所属的职业技术学院或者职业师范学院开设的职教师资专业毕业生。实践发现,师范大学的毕业生直接从事职业教育工作,缺乏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综合性大学毕业生和转岗的专业技术人员又缺乏教师技能的培训。近年来,国内一些职教师资专业办学单位开始脱颖而出,先后出现了“一体化,双师型”的职教师资培养模式、“双能型”一体化的培养模式、“厚基础、宽口径、多技能、强应用”、“理论—实习—理论—实习”双循环模式、“工学交替,校企合作,多段融合”、以及“学校—企业—社会”综合办学模式等不同人才培养模式。对于如何培养“既具有扎实系统的理论知识,又有一定的专业实践经验和较强动手能力;既能讲授专业理论课,又能指导专业技能训练”的师资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取得了一系列的成果,但是也不可避免的存在三性割裂,有所偏废,实施效果不能令人满意。职教师资要培养有较宽厚的理论知识基础、较深的专业知识和较强的实践动手能力,具有从事教育教学工作和掌握现代教育理论的能力,同时还要具有较高的.综合素质和较强的适应能力的专门性人才。职教师资培养中显著的“综合性”特点,使得人才培养出现令人尴尬的矛盾——生源素质和学习内容之间的显著矛盾、庞大学习内容和教学时间之间的矛盾、培养目标和教学内容以及常规教学模式之间的矛盾等等。其中最突出的因素可以认为是时间上的矛盾——实现职教师资人才培养目标,目前常规教育模式下的教学时间远远不够。因此一些学校提出“3+2”、“4+1”等等分段式的培养模式,试图通过延长学制弥补时间上的不足,但是本质上讲还是简单的教学内容的叠加,没有创新性的解决职教师资培养中面临的问题和困难,实施效果与期望尚存较大差距。因此,如何在标准的4年制的本科学制内,根据职教师资能力要求、人才培养特有的规律和特点,探索科学、规范、专业的职教师资本科人才培养方式,是一个严峻的课题。

二、TRIZ理论以及职教师资培养模式创新思路

由于职教师资人才培养模式设计中无法回避的就是几个典型的冲突,如何巧妙地解决这种冲突,是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的重要保障。这里我们引入TRIZ(发明问题的解决理论)的冲突解决方案,寻求破解职教师资人才培养中存在矛盾的创新性破解的具体可行之策,同时也是为相应的解决方案找到实施的理论依据。前述内容表明,职教师资人才培养中,我们既希望培养时间延长,然后游刃有余的安排好三性融合中的各个环节的培养;同时又不能延长时间,因为受到普通本科学制约束。这是TRIZ中一个典型的物理冲突。将问题转换为TRIZ参数描述的形式——时间的浪费,既希望延长教学时间以便三种能力都得到充分训练,又不能延长教学时间,在有限时间内保证三种能力不缩水的问题。利用TRIZ冲突矩阵得到解决问题的发明原理包括:合并、组合原理、中介物原理、预操作原理等。其中,合并、组合原理的含义是:在空间上把相同或相近的物体或操作加以组合;把时间上相同或类似的操作联合起来。中介物原理的含义是使用中介物实现所需动作;把一物体与另一个容易去除的物体暂时结合。根据合并、组合原理给出的启示,如果在人才培养过程中,职教师资期望的学术性、技术性、师范性能够合并,同步开展,学生一次时间付出,三重收获回报,则可以从根本上解决职教师资目前三性融合上存在的冲突,而不是目前绝大部分单位采取的折中主义——将专业性、职业性、师范性三个方面要求都裁剪一下,内容减少,难度降低。但是如何实现三者有机合并,能够合理的同步开展,又是一个难题。中介物原理启示,如果一个目标难以实现,则可以设法借助中介物实现。文献研究发现,国际著名工程教育理念CDIO,提倡“做中学,学中做”,即“从活动中学”、“从经验中学”,而且,CDIO提倡多种形式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该教育理念恰恰提现了了职教师资人才培养的三性融合教育目标,因而可以成为实现教学内容组合、合并前提下人才培养目标的中介手段。因此,综合冲突矩阵给出的发明原理,就已经可以初步看出职教师资人才培养模式创新设计的基本思路。

三、基于CDIO的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培养模式设计

国际上先进的CDIO(构思(conceive)、设计(design)、实施(implement)、运行(operate))工程教育理念代表了近年来国际工程教育改革的最新成果。CDIO是一种以工程项目设计为导向、工程能力培养为目标的工程教育模式,它是“做中学(Learningbydoing)”和“基于项目的学习(Projectbasedlearning)”的集中概括和抽象表达。CDIO常常以项目设计为主线,完整的、有衔接的贯穿于整个教学阶段,使学生系统地得到构思、设计、实现、运作(CDIO)的整体训练。因此我们确定了以项目设计为导向、以能力培养为目标的CDIO人才培养模式,通过项目设计将整个课程体系有机的、系统的结合起来。所有需要学习和掌握的内容都围绕项目设计这个核心,并与这个核心融合在一起,形成一个复合型人才培养的新型模式——借助CDIO理论,以项目式的课程体系结构和课程内容,将专业理论和专业实践有机融合,并在教学实施中时时处处体现教学方法的运用,即将职教师资期望的学术性、技术性、师范性能够合并,同步开展,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学生一次时间付出,三重收获回报,则可以从根本上解决职教师资目前三性融合上存在的冲突。以职教师资电子信息工程专业为例,设计了基于CDIO理念的职教师资学生培养计划鱼骨架图。电子信息工程导论和毕业设计是两个一级项目,它们贯穿整个四年的学习过程,成为本科期间项目学习的主线。一级项目开始阶段重在理解CDIO理念,通过解剖一个产品实例来了解其组成部分及设计原理,感性的认识和了解本专业核心课程与实际产品之间的对应关系,使得学生理解项目构思与设计的实践过程和知识点对应的设计结果,建立从解决实际工程问题出发来进行专业知识的学习的理念,达到激发其专业兴趣的目的。二级项目是基于课程群,每个课程群都有一个项目。这些项目相当于综合性的课程设计,把相关联的课程知识有机地结合起来,使学生认识到有机和关联的知识群而不是孤立的知识点,课程群建设与实践的结合可以避免内容重复,减少学时。课程群的具体内容与专业发展定位、特色紧密关联。比如,职教师资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就包含了一般本科专业并不设立的制造与工艺课程群——这是充分考虑了职教师资专业未来就业与工作内容的因素。三级项目面向专业课程,以专业核心课程的学习作为专业能力培养的基础,在专业核心课程的实施过程中,注重通过3级项目的设计训练,使学生加深对该核心课程主要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在学习核心课程的同时,我们要求学生完成若干个2级项目的设计,使学生再次加深对重要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了解课程群内各门课程之间的有机联系,并使学生得到能力训练的机会。由于培养模式运用CDIO理念指导人才培养全过程,进行课程体系的构建以及主要专业课程设计。在培养过程中,以CDIO为指导,重组专业知识模块,重构专业教材、重建教学方法,通过项目(工程项目、教学项目)的设计与实施完成教学任务。学生学习期间的整个过程中,三级项目联动,对于专业知识既有总体性感性认识,又能处处体现理论联系实际,还可以切身体会不同层次CDIO项目实施中多种教学方法的具体应用,学生一次学习时间的付出,得到高效率的多重充分利用,作为职教师资核心竞争力的专业能力、实践能力和教育教学能力在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同步获取,因此,CDIO可以认为是职教师资专业人才培养有效模式。

四、结论

14.护理学专业本科培养方案 篇十四

为了深入贯彻《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新世纪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以及教育部批准的《关于广播电视大学开展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开放教育试点》的精神,切实搞好物流管理类物流管理专业本科开放教育试点工作,确保教学质量,结合实际,特制定如下实施方案。

一、关于试点电大开展物流管理本科开放教育的条件

1.必须树立开放意识。试点电大的主要领导要对开放教育有足够的认识,要具有长远的发展意识和足够的投入,能够自觉地与普通高校和其他试点电大密切合作;教学和教学管理人员应对《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对广播电视大学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开放教育试点有正确的认识,按照中央电大开放教育试点要求运用现代远程教育手段从事教学与管理。

2.具备良好的办学条件。首先是现代远程教育方面的硬件支持条件,包括视听教室、多媒体教室、网络和计算机教室、讨论和辅导教室、实验或实习基地等;其次是要有教学管理的软件支持条件,包括一定数量的专职管理人员、比较完善的教学管理制度与办法、根据中央电大的要求配备教务管理软件、与中央电大及其他试点电大之间保持畅通的信息沟通。

3.具备较高水平和相当数量的师资队伍。参加试点的省级电大至少应具有3名以上物流管理或经济管理类专业毕业或从事3年以上物流管理专业教学的专职教师,从事教学、教学辅导、作业批改、考试组织和毕业作业指导工作;有一名教师接受过网络和课件开发、多媒体教材建设培训。专职教师应在教学和教学管理中通过各种途径进修提高,鼓励通过远程教育方式进修提高,力争用三年左右的时间达到相当于硕士研究生水平。

4.具有充足的生源。试点电大应对当地生源作详细调查,掌握本专业潜在生源的规模和文化素质。

二、学习者资格

1.物流管理专业本科开放教育试点的招生对象为具有国民教育系列高等专科以上学历者。

2.具有国民教育高等专科以上学历者凭有效毕业证件和成绩单免试验证注册入学,注册工作根据广播电视大学本科开放教育试点实施办法办理。不招收非国民教育系列的毕业生。

三、关于补修课程

为了顺利实现物流管理专业专科与本科开放教育的有机衔接,部分专业的专科毕业生需要补修一定的课程,作为进入物流管理专业本科段的基础性铺垫。

1.补修要求

(1)物流管理类各专业专科毕业生无需补修。

(2)其他各专业的毕业生需补修《管理学基础》、《物流管理定量分析方法》、《物流学概论》三门课程,作为进入物流管理专业本科段学习的基础。

2.补修的方式

(1)由试点电大组织注册学生学习各门课程,学习方式可采取自学、收看音像教材、少量面授辅导并结合作业和课堂讨论的形式。考核方式可采取平时作业、课程论文、考查等形式。

(2)所有补修的课程中央电大提供统一的文字教材和其他辅助教学媒体。

(3)补修课程除为学习本科课程打下一个基础外,还要注意引导学生适应开放教育的学习方式。

3.补修课程的方法

一般采取两种方法,一是集中补,即由试点电大集中一段时间组织统一安排学生补习。二是分散补,即由学生根据物流管理专科教学安排,自行补修,直到补修完规定的课程为止。

4.关于补修课程的教学教务管理执行中央电大“电大教(2005)138号”文件。

5.关于免补课程。补修学生中,凡修过补修课程中任何一门并合格者,只要所修课程的教学要求不低于本方案要求,经试点电大验看成绩单或相应的证件并将证明复印件存档备案,该门课程可免补。

四、免修课程及学分计算和替换

具体办法请参阅“中央广播电视大学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开放教育试点项目研究工作教学教务管理暂行办法”的有关规定。

五、教学过程监控

1.指导思想。各试点电大应遵循“贯彻教育方针、更新思想观念、拓宽专业口径、改革教学内容方法、加强素质教育、提高教学质量”这一高教改革的指导思想;牢固树立系统观念,强化全国电大一盘棋意识,在试点过程中相互配合、共同努力做好物流管理本科开放教育工作。

2.教学计划(专业规则)。各试点电大应根据中央电大物流管理专业本科教学计划做好实施性教学计划,并送中央电大备案;在教学计划执行过程中要协助中央电大收集有关教学计划试用情况的信息,以便为教学计划的改革和完善做准备。

为加强物流管理专业学生的动手能力,建议各地电大在制定实施性教学计划时将《经济数学基础3》列入省级电大的必修课,并在教学过程中注意总结该课程在管理类学生中的教学规律,提高该课程的教学效果。

3.教学大纲和教学实施方案。中央电大为了做好物流管理专业开放教育试点工作,统一确定统设必修课程和部分统设服务课程教学大纲,解决课程之间的衔接和分工问题。试点电大要根据各门课程的教学大纲制定教学实施方案。

4.多种教学媒体。加强“多种媒体相互配合的以文字教材为主的教材体系”的建设。开放教育要研究多种教学媒体,充分利用面授辅导、电子邮件、电话答疑、双向电视、网上讨论、直播课堂和语音信箱等多种手段为教学服务,完善教学支持服务。

5.教学组织。试点电大的课程负责教师要在注册学生中组建学习小组,以便定期组织学生学习讨论,负责教学答疑、检查并批改作业、组织实习、实验和社会调查等教学活动。

6.考试模式和评价机制。根据物流管理本科开放教育教学计划,凡参加中央电大考试的课程都由形成性考核和终结性考核两部分构成。两类考核成绩占总成绩的比例及考核方式执行该课程教学设计方案。必修课和限选课的形成性考核册由中央电大统一布置,成绩由课程辅导教师评定,省级电大审核,中央电大不定期抽查。各试点电大物流管理专业教师要按时收缴并批改作业,作业批改情况要有详细记录。必修课的考试由中央电大统一组织,中央电大提供统一命题及评分标准,统一考试时间。

各试点电大应对各门课程的平时作业成绩和期末考试成绩进行分析,对于成绩异常情况应认真总结分析并及时与中央电大沟通。平时作业成绩与考试成绩之间存在一定必然联系,对于二者之间的内在关系要认真研究。

7.交流总结。中央电大通过定期或不定期的巡教和巡考、召开教学研讨会等途径,收集反馈信息,研究并解决教学过程中随时出现的实际问题,指导教学工作。

六、教学与研究

1.教学总结。各试点电大物流管理专业教师要注意收集教学过程中学生提出的问题,并定期将解答结果、教学中的体会以及对某些问题的思考与探索等提交中央电大,以实现教学资源共享。中央电大将定期对优秀稿件进行表彰。

上一篇:人物故事读后感作文下一篇:视频制作大赛策划书—方案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