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人教育家的故事

2024-10-08

名人教育家的故事(共16篇)

1.名人教育家的故事 篇一

马克思不仅是伟大的革命家、思想家、理论家,也是一位非常慈祥的父亲。他教育子女的方法不是一味说教,而是将正确的思想寓于生动的故事之中,通过故事启发教育孩子。在女儿爱琳娜很小的时候,马克思就给她读完了荷马的全部作品以及莎士比亚的许多剧作。有一次,爱琳娜被马利亚特的航海故事所感动,尽管当时她还不懂船长是怎么回事,但却被故事里的船长的事迹深深感动。她说,我也要去做一名“船长”。她问父亲,自己是否也可以“扮一个男孩子”,并“偷偷逃走了去租一艘军舰”。父亲告诉她说,这当然是完全可以的,不过在计划还没有完全成熟之前,不应该把这件事告诉任何人。

2.名人教育家的故事 篇二

一、先辈事迹

曾国藩 (1811—1872) , 湖南双峰县 (原属湘乡县) 荷叶乡人, 清末著名中兴名臣, 谥文正。他修身律己, 以德求官, 礼治为先, 以忠谋政, 对清王朝的政治、军事、文化、经济等方面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曾国藩志向远大、性格倔强、意志超强、勤学好问, 非常人所能及。在修身方面, 他从少年起就立志修身奋进, 苦研儒释道精髓, 对儒学造诣尤深, 其学术思想以程朱理学为主体, 通过天天写日记的方式反省和提升自己。他待上、待下、待同事谦恕自抑, 豁达大度, 一生朋友很多, 很受人尊重;他守着“拙诚”、埋头苦干, 不论遭受多大打击, 都不灰心丧气, 而能再接再厉, 坚持到底。在治学上, 强调“体察涵泳, 格物致知”, 他作为“桐城派”的一大家, 儒学功底深厚, 又悟老庄精神, 治学严谨, 养成了每天必读经书的习惯, 终身不殆, 并传至后辈, 成为曾氏乃至双峰为学风气。

蔡和森 (1895—1931) , 字润寰, 号泽膺, 湖南省双峰县永丰镇人。中国共产党早期的重要领导人, 杰出的共产主义战士, 无产阶级革命家、理论家和宣传家。蔡和森思想敏锐善辩, 在反对帝国主义和国内反动派的斗争中建立了不可磨灭的功勋。对学子而言, 他的精神引领作用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以天下为己任”的社会责任感精神, 二是敢于冲破旧世界的求是创新精神。

二、历史名人对双峰学子养成教育的影响力

双峰学子读书进取的风气较浓, 在曾国藩、蔡和森等杰出人物的影响之下, 学子们在成长的过程中深受熏陶, 具体可概括为以下四个方面。

(1) 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双峰学子在学校的精心教育和组织下, 通过参观荷叶乡曾国藩故居、永丰蔡和森纪念馆等方式, 阅读相关书籍、历史文献, 以及民间的口传亲授, 对曾国藩、蔡和森等人的事迹了解较为深入, “以天下为己任”“天下兴亡, 匹夫有责”的观念像种子一样树立在学子心中。湖南省双峰县第一中学 (以下简称“双峰一中”) 第79 届学子朱荣辉先生在学成后, 成立了自己的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2003年, 北京市政府邀请他承建了SARS流行病毒信息管理系统, 负责非典信息数据的统计。他无暇顾及自身的安全、公司的命运, 带领公司16 名专家一头扎进了浩繁的数据之中, 扎进了别人避之不及的非典戒严区。为此他不仅没有赚到一分钱, 还付出了三百万的科研经费。这完全是为国家的义务付出。此外, 双峰在政界、军界、商界人才辈出, 众多人物头角峥嵘, 后起之秀不断, 为国家和社会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2) 敢为创新的进取精神。曾国藩敢打敢拼创造了“无湘不成军”的传奇, 双峰学子的精神品性也延续着他的豪情。辛亥志士禹之谟首倡革命, 葛健豪年过半百赴法留学, 蔡和森第一个提出“中国共产党”, 秋瑾、向警予、蔡畅等女杰冲破传统一往无前, 无不是敢为创新精神的最好体现。今日双峰学子正也是凭着这种精神, 在求学的道路上精益求精, 学有所成。双峰一中的“砺志、尚勤、求是、创新”校训, 充分体现了这种精神。

(3) 严谨的治学风气。曾国藩在给儿子的家书中写道:“愿为读书明理之君子。勤俭自持, 习劳习苦, 可以处乐。此君子也。……尔读书写字不可间断, 早晨要早起, 莫坠高曾祖考以来相传之家风。吾父吾叔, 皆黎明即起, 尔之所知也。”这种崇耕尚读、诗礼传家的淳厚民风深深影响着后来的双峰学子。双峰学子早读晚习, 以苦为乐。恢复高考制度以来, 双峰输送了大量的学子进入全国各地的高等学府, 一个普通的山村甚至可以培养出几十个名牌大学的学生, 这样的风气也孕育了无数专家、学者。

(4) 做人与做事相得益彰。双峰杰出人物对学子的影响还体现在做好自己事情的同时, 还要做好人。宽容平和、以德为先, 勤俭廉劳、居官不傲, 感恩图报, 乐善好施等品性也表现在双峰学子的身上。近年来, 越来越多的学有所成的双峰学子在自己创业成功之时不忘回报家乡, 回报母校。有回家建厂办企的, 有无私捐助寒门学子的, 有热心公益支持办学的。这些学子的知恩图报行为又激励着更多的学子刻苦攻读, 感恩奋进。

3.名人母亲鲜为名的故事 篇三

德国大作家歌德所拥有的敏感和想象力,得归功于她的母亲——温柔而快乐的卡特琳娜·伊丽莎白。作为长子兼独子(他的兄弟都夭折了),他深得这位年轻妇人的宠爱。由于自小身体虚弱,他需要悉心的照料,这就避开了父亲的严厉管教。

母子两人分享着难以言说的温情时刻。竖起耳朵倾听母亲讲述骑士故事时的狂喜,手牵手体验戏剧的激动,自然无邪的快乐……这就是他的甜蜜的童年时光。

当他的青春期来临时,另一种形式的同谋关系又将母子连为一体。19岁时,这个年轻小伙子生了病。他不得不中断法律学业,回到故乡疗养身体。与过去蜷缩在母亲的裙下,和她一起虚构着那些稀奇古怪的故事一样,在其处于这一有着重大问题并发生着种种变化的年龄段,他也呆在了母亲的身边。当时,卡特琳娜·伊丽莎白引导他的人生路程,走向虔诚派修会(虔诚派修会17世纪末植根于美因河畔的法兰克福)。虔诚主义作为对路德宗教义的反动,鼓吹受苦在皈依过程中的必要性。处于康复中的歌德,在母亲的陪伴下,在这个甜美的神秘主义的圈子内做了一次小小的浏览。

身体康复了,他不能再滞留家中。他离开时,自身已发生了转变。可以确定的是,个体高于群体,情感高于理性,个人经验高于被灌输的真理,自我实现成就于苦难之中——他后来的浪漫主义的全部资源即在于此。

母亲的形象很快出现在了那部几乎给他带来世界性声誉的小说《少年维特之烦恼》中。在这部小说里,主人公深受那不可能成功的爱情的折磨,在自杀中找到了自我了结——自我救赎之道。

母亲对儿子的作品非常满意。从儿子发出第一声啼哭的那一刻起,她就从未怀疑他将是个天才。

几十年后,在《浮士德》第二部,亦即哥德去世那年所完成的最后的作品里,卡特琳娜·伊丽莎白的形象再次闪现。当听到梅非斯特吐出“母亲”这个词时,浮士德情绪激动道:“这到底是个什么字眼?听了叫我心惊!”

阿加莎的写作渊源

在维多利亚女王时代,有个英国小姑娘卡拉如饥似渴地阅读狄更斯的作品。她试图使自己忘却沉重的忧愁:她的父母将她的两个兄弟留在身边照看,却将她托付给了她的姨妈。她为自己是个女孩而懊恼不已,这位以阅读小说度过了童年生活的英国小姐后来开始写作。就像在她之前的勃朗特姊妹等许多人一样,她在一些诗作和小说上署上了卡丽斯·米勒(Callis Miller)的名字。当她最小的孩子阿加莎·玛丽·克拉丽莎出生时,卡拉已36岁了。日后,她的女儿对这些作品也无比敬佩,并满怀敬意地将其保存。

但卡拉在女儿小时候却有一个奇怪的决定:8岁之前不让她阅读,以免损害视力。但卡拉完全失败了。对于读书,小女孩才5岁就能应付自如,这正像母亲一样。她一头扎进家中多得所有房间的书橱都装不下的那些书中。她的超常的洞察力也来自于母亲。从这一切到写作,抬腿一步便可跨越,尽管会有不少拼写上的错误。家中积累的数千件物品——从集市小商品到珍贵物品,从珍稀到拙劣——给了阿加莎灵感,她很早就开始虚构故事。

母亲,这位天生说故事的好手,给予她鼓励;姐姐玛吉也为她鼓掌喝彩。事实上,她从事写作职业也还得归功于姐姐:正是因为玛吉跟她打赌,她才写出了她的第一部小说。

阿加莎的父亲去世时,她还不到11岁。温柔而默契的母女俩,更增添了相依为命的情感。她们毫无抱怨地面对不稳定的财政状况。但是她们还得应付突如其来的变故——卡拉的身体出了毛病。阿加莎带着母亲去埃及疗养。卡拉同意她谋一份文学方面的职业,并将其托付给大作家埃登·菲尔波茨。

之后阿加莎与一位飞行员结婚。阿加莎·米勒就此成了阿加莎·克里斯蒂。1930年,阿加莎因小说《罗杰·阿克罗伊德谋杀案》而名扬文坛。

把卓别林推上舞台

查理·卓别林的父母都是歌舞艺术家。他的父亲是男中音。小查理父母很早就分

开了,他可能跟父亲学过踢踏舞,后来其父因酒精中毒去世。他的母亲汉娜·希尔,艺名莉丽·哈维,是一家声名赫赫的轻歌剧团的舞蹈和歌唱演员。莉丽收入颇丰,小查理在母亲和西德尼(母亲前次婚姻所生子,日后他始终亲近的兄长)身边,度过了一段美满的时光,直到有一天厄运降临。

那年他5岁。这件大事发生在伦敦一家极为简朴的剧院中,他的母亲脸色苍白,刚刚离开舞台。她是在一阵阵倒彩声中离开的,她那先前已经变糟的嗓音彻底倒了,曼妙的歌声不再,如今只有如蛙鸣般的聒噪。众人吹起口哨,嘲笑声此起彼伏,经理暴跳如雷。当时一种直觉促使莉丽拉着儿子的手,把他推到了舞台角灯光之下。查理走向目瞪口呆的观众,他唱起歌,跳起舞来。他扮演了一个非同寻常的怪人,滑稽又冷酷……“我模仿了我母亲的破嗓音。”后来他说道。众人大笑,他获得了成功,硬币如下雨一般落在他的四周。他停了下来,捡起硬币,用手帕包起交给母亲。观众误以为他的这一举动是在搞笑,愈发捧腹。这是查理的第一次演出,同时也是莉丽最后一次在剧院舞台上露面。

随后的日子是一段漫长而可怕的通向苦海的下坡路:先是租住廉价的带家具的套间,随后蜗居肮脏不堪的楼顶屋,从拮据到赤贫。莉丽卖掉了她那些漂亮的戏装,在缝纫机上拼命工作以赚取几个小钱。她去过救济贫民的施食站,进过贫民收容所。孩子们被收容进贫儿院,随后又被送到一家孤儿学校。可怜的莉丽先是被安顿在妇女收容院,随后又被关进了疯人院。

当她的病暂时得以治愈时,就设法找回她的儿子,一家人重又团聚。但有时候,当他们“演戏”,在唯一的布景——一个破烂的炉灶和一张铁床前互接台词的时候,他们几乎是幸福的。“她是我所见过的最有表演天才的演员,”查理日后吐露真情,“通过观察她,我不仅学到了如何用我的手和面容来表达我的情感,而且学到了如何去研究人。”

查理后来在剧院里获得了一个小角色。随后他很快成为舞台上的主角乃至电影中的主角。不幸的母亲终于在去世前看到了她儿子的成功。

海明威的“童年记忆”

格蕾丝·海尔是厄内斯特·海明威的母亲。作为著名的歌唱家,她有副好嗓子,有准确的听力和好的相貌。然而当她嫁给克拉伦斯·埃得蒙德·海明威博士时,她放弃了舞台职业。她决定献身于歌唱的教学事业,献身于女权运动,献身于她的丈夫和孩子。但结果却是失败。教学工作给她带来的名声很有限。争取妇女参政的使命感让她经常处于激动之中。她蔑视最起码的家务活,从不下厨。她想给外人以他们是一对模范夫妇的假象,但事与愿违。海明威斩钉截铁地断言,他的父母“之间的共同点并不比狼和狗之间的共同点多些”。日后他指责他母亲迫使父亲走上自杀之路,当时他父亲因糟糕的财政状况和严重的健康问题抑郁不振,据说用一把南北战争时使用的老枪自杀。30年后,这位大作家也步了他的后尘。

格蕾丝和她儿子的关系也不美满。她在他面前就像个统治者,她把他当女孩来对待,在很长一段时间里让他和他姐姐穿一样的连衣裙。他不能原谅她矫揉造作地炫耀其家庭影集——人们从中可以看到他像商品博览会上的娃娃一样穿着一条有粉红色镶边的短裙。同样她所散布的有关他童年的种种可笑的故事,也叫他怒不可遏。这个男孩由此烦躁恼怒。

4.励志教育名人故事 篇四

这是一个不得不让你竖起大拇指称赞的女孩。当同龄人还在向父母撒娇要零花钱时,她已经靠打工挣得了大学期间的所有学费和生活费;当大家还在埋怨书难读、学难上时,她却年年拿着各种奖学金。都说鱼和熊掌不可兼得,可她却用实际行动给自己赢得了两个响亮的称号:打工帝、学霸姐。她就是王小蝶,一个出身贫寒却不愿向命运低头的女孩。6年来,她没有和家人过一个春节,她把时间都奉献给了家庭、梦想、责任。

她经历了你想象不到的各种磨难

面前的王小蝶,是那么阳光、那么开朗,没有一点被苦难浸染的样子,让你不相信她是一个从小泡在苦难坛子里长大的孩子。1991年,王小蝶出生在安徽省定远县,父母都是农民,王小蝶还有一个大她一岁的哥哥。上世纪90年代,他们还住在土坯房里,一场大雨把整个家都摧毁了,父亲不得不借钱盖房子。那时候,王小蝶印象最深的是,快到中秋节时,家里新打了稻子,可还没捂热就被人开着拖拉机运走了,没钱还债那就用粮食来抵。

王小蝶一年级的时候,父母去了南方打工,兄妹两人被寄养在外公家里。嫁出去的闺女泼出去的水,何况还是闺女的孩子,懂事的王小蝶深知,在这里,她要勤快起来。他们已无处可去,她不能再让外公一家人嫌弃他们了。从此以后,她揽下了家里家外的活。每天早上,王小蝶得先去放牛,之后回家做早饭,然后才能去上学。放学后,又是放牛,做饭,洗衣服……

那时候,王小蝶最怕过冬天,因为一旦下雨或者下雪,她和哥哥就得受冻。农村都是泥泞路,孩子们上学都穿着雨鞋,可还是会甩到裤子上很多泥水。冬天的棉裤就这一条,弄脏了没得换,家里人就让兄妹俩把裤子卷到膝盖以上,这样就脏不着裤子了,可两人的腿就这么生生地冻坏了,到现在遇上阴天下雨腿还会疼。

就这样在外公家里待了几年,虽然王小蝶很懂事,可随着舅舅结婚生子,那个小小的家已经容纳不下兄妹二人了。他们被推给各个亲戚,却没有一个人愿意收留他们。无奈之下,王小蝶的父母只得暂停打工,回到家乡。

本想着终于可以和父母团聚,共享天伦之乐,却没料到更大的灾难还在后面。在回家一年多后,王小蝶发现母亲每到下午,就会莫名地心慌、手抖,后来便发展成连续不断地发烧。请了乡里的医生来看,打了多天的吊水,可病情丝毫没有缓解,反而越来越严重。王小蝶的父亲慌了,赶忙把母亲送到合肥一家医院,一查,竟是胃癌!

困难没有打倒这一家人,他们甚至没有时间悲伤,他们要治好母亲的病,他们要想办法借钱,想办法打工,想办法还债……就连母亲自己,都坚强得让人难以想象。在进行全胃切除手术后,仅仅7天,母亲就出院了。“因为那时家里要收稻子,妈妈一定要出院。因为她知道,那些粮食是我们当时唯一的收入来源。”说到这里,王小蝶不停地感慨,“那时,我们家真缺钱,不论遇到什么事,都没钱。”

母亲做手术的钱还没还清,王小蝶兄妹俩开学的学费又成了家里的麻烦事。好在王小蝶的成绩优异,父亲就觍着老脸带着她去求校长,希望能减免孩子的学费。学费是减了,但债还没还完,家里还需要钱来维持运转。怎么办?两个孩子以后还要上学,钱从哪里来?父母再次南下打工,这次兄妹俩哪都没去,他们要自己守着这个破败的家。走的时候,父亲给王小蝶留下了200元钱,这是他们一年的生活费。从此,兄妹俩独自生活在这个家里,没有长辈照顾,没有人帮衬,遇到什么事都是他们自己拿主意。“我和我哥那时刚刚十一二岁,感觉特别孤单,就想给父母打电话。可他们不让打,因为电话费太贵了,电话只是有急事时才能用得上的联络工具。”

生活的贫困、艰难没有打倒王小蝶,但爷爷的冷漠、排斥却给了年幼的她深深的伤害。“一次,我在家里洗被子,爷爷看到后来问我洗不洗得动,我说能。结果他拿了一筐的衣服被子来让我洗。”虽然爷爷不喜欢她,但王小蝶还是二话不说就揽了下来。那时正值腊月,整条河面都被冻上了,王小蝶就拿个棒槌,在河面上砸开一个洞,就这样开始洗起衣服来。“我从上午洗到下午,中午连饭都没吃,爷爷却把哥哥叫过去,给他做了一顿丰盛的午饭。”这一幕场景被赶回来过年的妈妈看在眼里,心疼得直掉眼泪,在那样的寒冬腊月,整个河面上只有王小蝶一个人,用她那瘦弱的身体在捶打着衣服。妈妈决定,留在家里。

6年打工生涯,她是名副其实的打工帝

对于王小蝶来说,她深知学习是她跳出农门的唯一出路。不同于哥哥,哥哥没考上还可以复读,而她只有一次机会。“农村很重男轻女的,我爸就曾经跟我说过:‘你要想上学可以,那你就考,你能考上就上,考不上拉倒。’所以我必须一次成功。”就这样,,王小蝶成为了全村第一个女大学生。

揣着借来的一万块钱,王小蝶独自踏上了求学之路。第一年交的钱很多,五千块钱学费,一千两百块钱住宿费,体检、书费什么的算下来,一万块钱只剩两千多了。哥哥上学也需要钱,妈妈身体又不好,家里还债连债,王小蝶决定打工挣钱。所以刚入学没多久,在同学们还沉浸在新入学的兴奋中时,王小蝶已经开始给别人做家教了。每天下课后,王小蝶要坐半个小时的车才能到地方,然后做家教两个小时,等回到学校时,已经是晚上九点多了。就这样,王小蝶一直做到了寒假前。这时她已经不需要再向家里要生活费了,但她还不满足,她不仅要给自己挣学费,还要给哥哥挣学费。

王小蝶算了一笔账,她一个月的生活费仅就100元,如果回家,路费就得60元,时间还耽误了。而且待到开学,各种费用蜂拥而来,她必须利用寒假的时间赚钱。就这样,大学的第一个寒假,王小蝶没有回家,她到学校的勤工助学中心报了名。

1月16日,在考完最后一门课后,同学们都收拾行李回家了,王小蝶也在收拾行李,只不过,她是要去打工。临去前,王小蝶给饭店的经理打了个电话:“你好,请问你们的饭店在哪?我坐什么车过去?”结果经理没好气地回她:“什么坐什么车,我怎么知道你坐什么车?”王小蝶根本不认识路,刚想再问,经理说:“你不知道不会打的啊?”“打的是什么?”王小蝶从前生活的地方没有出租车,她不知道打的的含义。经理再没耐心和她解释,直接挂了电话。王小蝶跑到学校的超市,借了一份地图,找到自己的位置,再找到饭店的位置,然后硬是拖着行李走了两个小时才走到了饭店,行李箱的轮子都被拖废了。

到了饭店立马就要换衣服干活,待到饭店结束营业,王小蝶才发现她根本没有地方睡觉。“干完活到宿舍的时候都已经是九点多了,到那才发现下铺都被老员工占满了,上铺放着她们的行李,她们也不愿意挪地方。”王小蝶无奈地说。没办法,最后,她找了一块木板就这样睡在了走廊里。

大年三十,王小蝶给家里打了个电话,她高兴地和家里说:“我们发红包了,一个人20块钱,还发了一盒苹果,还有糖。”电话那头的妈妈却一直在哭,她怪她不回家、怪她自作主张,不愿意和她说话。大年三十,别人家都一家团聚,女儿还在外面打工,哪个当妈妈的不心疼?

王小蝶却没觉得苦,虽然年夜饭是在送走客人后,虽然只有两个菜。因为是湘菜馆,所以鱼头都做了剁椒鱼头,饭店就把剩下来的鱼身给他们炖了,还有一个酸豆角炒肉末。就这两样菜,成了王小蝶的年夜饭。

做了一个寒假的服务员,王小蝶挣了1500块钱,她给哥哥送去了1300元,自己只留了200元。“我原来挣的还没花完,我还能接着挣,我不缺钱。”王小蝶笑眯眯地说。

以后的5年时间里,打工成了王小蝶学习之外最大的事情。“我做过家教,发过传单,做过促销,举过广告牌,卖过奶茶,送过外卖……做过的工作林林总总得有十几种吧。到后来,学校附近的店铺老板几乎都认识我。” 最多的时候,王小蝶同时做过四份家教,一三五是一家,二四六是一家,周六是一家,周日是一家。同学们都开玩笑地说:“王小蝶,不是在打工,就是在打工的路上!”她甚至总结出了规律:寒假就去饭店,因为快过年了,客人特别多,能多拿不少的服务费;暑假就去服装厂,因为夏天是一些服装厂生产旺季,工资都会偏高。

几年来,靠着自己勤劳的双手,她以异于常人的毅力供自己读完了本科。王小蝶说:“现在回头看来,这些经历,都点点滴滴化成了我人生成长中的财富。我始终坚信,只有拥有一颗自强不息的心,我们才能挑起生活的重担,编织出自己更好的未来。”

抱着一颗感恩的心,学霸用知识回馈社会

经济压力虽然给王小蝶的生活增添了许多困难,却无法阻止她迈向理想的步伐。尽管打工挣钱占用了大量的时间,但是王小蝶从未忘记过她作为学生的天职:学习!由于平时有空就要去打工,她能做的,就是把课堂时间利用好,发挥出最高的效率。

她养成了随堂记笔记的习惯。每一次课,老师的讲解都被她详细地记录在本子上,她的笔记本多达四五十本,可以装满整整一大箱。所以每到期末的时候,班里的同学都来找她借笔记。

从本科到研究生,她的专业课程经常在班级里得到最高分,每年奖学金她都有份,校级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她还获得校优秀毕业论文、校优秀毕业生,最后被保送研究生。在读研期间,她获得了3次一等奖学金和16次校级以上表彰。在老师的指导下,她参加了5项国家和省部级课题研究,多篇论文和调研报告获奖……同学们开玩笑地叫她“学霸”。

“为我成为‘学霸’加分最多的,不是天资,不是捷径,是勤奋。”王小蝶说,“我听过一句话:成熟的标志之一是起床时间越来越早。时间对每个人都是公平的,但起早贪黑,夜以继日,对我来说都是太平常的事情。”

回顾走过的日子,王小蝶始终抱着一颗感恩的心,她觉得她遇到了很多好心人,有怕伤她自尊默默关心她的同学,有给她减免学费的校长,有热心给她指路的保安,还有一个她最感谢的人——高中时期的班主任沈萍。

5.苏轼的故事名人故事 篇五

苏轼(1036~1101),字子瞻,号东坡。四川眉山人,出身于书香门第。其父苏洵是当时的散文大家;母亲程氏出身于一个有文化的官宦家庭,是一位明大义、有才学的女子。苏家藏书甚丰,父母对苏轼有着良好的影响和教育,加上他聪敏好学,7岁知书,10岁能文,出口成章,所以亲友夸奖,远近闻名。

有一天,苏轼和弟弟苏辙跟同乡程建用、杨咨在草堂一边游戏,一边吃着馒头。突然,天空乌云密布,大雨滂沱。四人商量联句成一首完整的诗歌。

程建用先出第一句:“庭松偃盖如醉。”意为堂前浓密偃卧的松树在风雨中像喝醉了酒一样不住摇动。杨咨接着说:“夏雨初凉似秋。”意思是夏日的雨一来阴暗凄凉、乌云压顶,好像是秋天。苏轼紧跟着杨咨吟道:“有客高吟拥鼻。”这一句写的最为典雅,用晋朝大臣谢安的典故。意思是此时此地,有几个文人用雅音拖长声调吟诗作赋。几个人一听齐声叫好,说这句诗有声有色高雅含蓄,这时苏辙看见大家都只顾品诗顾不上吃馒头,于是又联了一句最俏皮的话:“无人共吃馒头。”听罢三人都哈哈大笑。

苏轼稍大一点,就到四川峨嵋山下眉山城西面的寿昌书院里读书。书院的教师叫刘微之,他既精通经史又会写诗作文,是位学识渊博的学者。

一天,老师在课堂上吟诵了自己新近创作的一首《鹭鸶》诗。老师吟罢,传来了学生的一片赞扬声,老师看看学生们的反映,然后说:“大家不能都一味夸好,还要大胆提意见。”课堂上一片沉寂,老师用鼓励的眼光望着大家,看到有一位学生开始用手指轻轻敲着桌子,一遍又一遍地默念“渔人忽惊起,雪片随风斜”,从他的神态看,老师知道这位学生对诗似乎有点看法,他就问:“苏轼,你对这首诗有什么看法?”

苏轼很有礼貌地站起来说:“这首诗从整体来看写得很好,但有一点学生不清楚,想请教老师,这后两句中的‘雪片’是不是指鹭鸶受惊时一瞬间掉落下来的羽毛?”“正是,正是。”老师连连点头。“学生前几天在江边玩,亲眼目睹鹭鸶受惊时,一瞬间掉落下来的`羽毛,离地面很近,并不是随风斜飘的。”

“诗首先要真,既然不合乎事理,就请你改一改吧。”老师用真诚的眼光看着苏轼,然后又转向学生,“大家都试试看吧。”

学生们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不说一句话。苏轼也沉吟了一下,然后说:“我看可以改为‘雪片落芦苇。’”

刘老师是位谦虚好学的人。他凝思片刻,称赞说:“改得好,改得好!

这‘落’字读起来声音铿锵有力,合乎事理,使人们仿佛看到鹭鸶惊飞时掉羽毛的生动情景,这样诗的意境就比原来清新优美得多了。”

从此以后刘老师经常和苏轼一起切磋诗文,常常告诫别的学生要好好向苏轼学习。

6.名人的故事:冯·卡门的故事 篇六

冯·卡门六岁时的一天晚上,大哥不经意地问他,“15×15是多少7”冯·卡门边玩边答“225。”二哥接着问“924×826是多少?”冯·卡门头也没抬一下说“763224。”全家人都发出了惊叹声,但冯·卡门的父亲莫里斯·卡门教授却不以为然地说,“你们是串通好了在演戏吧’小宝贝,难道你还能心算出来18876×18876是多少吗?”冯·卡门只思索了一会儿就说出了正确答案:“356303376。”大家欢呼着把冯·卡门抱了起来。

莫里斯·卡门教授决心将儿子培养成材,他找来许多名家的作品让冯·卡门研读。从此,冯·卡门在父亲规划好的道路上走得一帆风顺,19获得硕士学位,19获得博士学位。

1908年的一天,冯·卡门亲眼目睹了法国航空先驱法尔芒又一次打破纪录的飞行。飞行结束后,冯·卡门从人群中挤过去,与法尔芒之间有过一段精彩的对话。

冯·卡门问法尔芒,“我是研究科学的。有一位伟大的科学家,用他的定律证明了比空气重的东西是绝对飞不起来的,你能解释一下,飞机为什么会飞起来吗?”法尔芒幽默地回答:“是那个研究苹果落地的人吗?幸好我没有读过他的书,不然,今天就不会得到这次飞行的奖金了。我以前只是个卡车司机,现在又成了飞行员。至于飞机为什么会飞起来,不关我的事,您作为教授,应该研究它。祝您成功,再见。”

法尔芒的话令冯·卡门大吃了一惊,他对陪他一起来的一位记者说:“现在我终于知道我今后的一生该研究什么了。我要不惜一切努力去研究风以及在风中飞行的全部奥秘,总有一天我会向法尔芒讲清楚他的飞机为什么能上天的道理。”

正是这次参观把冯·卡门引上了毕生从事航空航天研究的道路。冯·卡门在经过艰苦的研究后,对航空航天技术的发展有过很多重要的预见,后来都一成为现实,例如超声速飞行、远程导弹、全天候飞行、卫星……

冯·卡门一生还带过很多弟子。他跟自己’的弟子们说:“我的老师并不是那些世界级的权威专家,而是位卡车司机,他的名字叫法尔芒,虽然他从不读书,可是他却教会了我一个令我为之付出一生的人生真理,那就是千万不能盲目相信权威,自己的路要靠自己走。”

他的中国弟子

7.我的教育故事 篇七

课堂让我成就了自己

几乎每一位语文教师的成长, 都是从打磨一节节的语文课开始的。每一次打磨, 都是一次成长;每一次打磨, 都有一次改变。对于改变自己人生的课, 我总有一份情感、一丝牵挂。多少年来, 只要一想起, 那情景就依然清晰地浮现在眼前, 让你感觉是那样的亲切。从最初的战战兢兢, 到现在的从容不迫;从最初的被动上课, 到现在的主动体验, 我在公开课的课堂上, 实现了对自我的超越。在课堂上, 我尽情地演绎着自己, 我尽情地享受着成长, 我尽情地释放着语文, 而语文也成就了我。

我上第一节公开课的年龄, 正好十八岁, 那时候我是名副其实的“孩子王”。接到通知要上课时, 我既兴奋又紧张。这是一节校内公开课, 准确地说, 是对新教师的考评课。我选择的课文是《富饶的西沙群岛》。一些具体的细节已经记不清了, 只记得是绘制了幻灯片———在玻璃片上涂上字画;录制了录音———用我的不太标准的普通话读;还准备了一张全国地图。怎么上完的不知道, 似乎是上课的时候脑中一片空白, 什么也没有想。只记得那天听课的教师不少, 因为没有事先在教室里放椅子, 不少教师是站在过道上听的。课上得如何我不好评说, 只知道听课的老师一边听一边笑, 我明白那是善意的笑容。课后, 教导主任在油印的校报上这样评价:一个年轻的教师, 领着一群山里的孩子, 走进了西沙群岛, 孩子们是那样的享受, 教师是那样的有才气, 连走廊上都站满了听课的教师。

我知道他说得有点夸张, 可是这样的夸张对我却是莫大的鼓舞。要知道, 这样的评价对于当时的我来说, 是多么的重要。因为它用如此夸张的手法, 告诉我:做一名教师, 你行!这对我是多大的力量啊!后来我的那届同学陆陆续续地改行, 离开了教育, 而我一直坚守着, 不能不说与我的教导主任给我的鼓励有关。若干年后, 我的教导主任的女儿也当上了老师, 我去听她的课的时候, 遇到了已经退休的教导主任, 说起这件事时, 我曾开玩笑地问:那节课我真的那样有才气啊?

我的主任告诉我:年轻人有的是朝气!我瞬间明白了, 对于学长们来说, 眼里看到青年人的朝气, 就是看到了希望。

这份激励让我在1989年秋天收获了市级大赛的一等奖。那次比赛课我上的是郑振铎的《别了, 我爱的中国》。这次获奖, 我开始认识了自己, 我知道自己语文教学的优势在哪儿, 我知道自己应该朝哪个方向努力。于是我确定了自己上课的风格:激情而睿智。

我开始有意识地去学习学校的名师。我的学校有两位名师:模范教师彭惠娟老师的课上得严谨朴实, 细致周到, 声音甜美;教研组长周艾老师睿智洒脱, 不落俗套, 娓娓而谈。她们的不同风格让我受益匪浅。

因为这份追求, 我幸运地赶上了第二届省教坛新星的评比。

成为省教坛新星后, 我开始进行一些研究与尝试。

研究体验式作文教学, 《那一次我哭了》《照片中的故事》让学生开始信任我, 让教师开始信任我的教学;研究在语文教学中进行心理健康的渗透, 《面对别人的成功》《生命的意义》让我认识了学科整合教育的意义, 语文原来是那样大;研究尊重教育和美的课堂, 《触摸春天》《“凤辣子”初见林黛玉》让我的课堂具有了更多个性化的精彩。

作为语文人, 我开始享受自己的课堂。

女儿三年级的时候, 用的是苏教版教材, 当我看到那篇美丽的诗《长城与运河》时, 就想着要在课堂上演绎, 让我的女儿感受我的语文课。我向女儿的老师借课, 和女儿的同学一起享受着教学的乐趣。

一次听了一位青年教师上《出塞》, 我既为边塞诗的人性美所感动, 也勾起了对《出塞》异构的想法。于是自己又上了一节展示课, 还在同年的电大本科学习中, 撰写了毕业论文《唐朝边塞诗中的人性美》。我知道, 作为语文人, 我在享受着文学带给我的思考与理性。

2012年, 我曾经带过的学生毕业了, 我虽然只带过他们一年———我是他们一年级的启蒙老师, 但孩子们仍然记得我。他们毕业的时候邀请我与他们一起照毕业照———虽然我已经不在那所学校了。我感谢孩子们对我的邀请, 可是我因为出差, 错过了这次合影。出差回来后, 我决定送他们一个特别的礼物———再给他们上一节课。那天, 我给孩子们带去了冯梦龙的小说《活见鬼》, 并且现场指导学生用小古文写作, 那节课充满情趣, 不仅是语文的情结, 还有师生的情感。我相信他们会永远记得这节课, 永远记得他们的第一篇用小古文写的习作。事后, 我曾经的徒弟徐哲庭用小古文写了一篇《与师说》, 重温了我们在一起工作、研究、思考的故事;朋友常波写了篇听后感《玩转小古文》, 事后吴福雷老师看了这篇文章, 知道了这个故事, 也写了篇《做教育的玩家》。大家的意愿都是一样的:语文人爱语文, 用心去“玩”, 用情去“悟”。

如果说课堂给了我什么的话, 那就是在这些课中, 它告诉了我, 语文是什么, 我的梦是什么。

思考让我学会了享受

享受思考!这是我经常挂在嘴边的话。上课是一种实践, 而思考是一种升华。我本平庸, 但我唯一可以自豪的资本就是———思考。

如果说课堂让我感受到了语文传播者的力量、情趣, 那么这几年的思考和我养成的动笔习惯更让我在深层次理解了教育、认识了语文。正如于漪老师说的, 教师要能够“出口成章, 下笔成文”。我欣赏自己的原因也正在于此。

大约是7年前吧, 我的朋友福雷告诉我, 说教育局开通了教师博客, 想给我申请一个博客。我说好啊, 说实话, 能够申请博客, 而且是在市教育局网站上, 这是足以让人引以为豪的。

那时候, 自己写得东西并不多, 也没有随想随记的习惯。其实自己原本也是这样的人, 性格有点散漫。所以发了几篇后, 电脑里就已经没有存文了, 可又不想让自己的博客草草结束。于是我就想, 不如动笔写一些吧。

那时我正在带一年级, 于是开始留心每天的工作, 把每天的教育记事写下来, 合成《一米阳光的故事》系列。大约一个多月的时间吧, 我尝到了写教育博客的甜头。

首先是我的博客吸引了很多家长, 博客成了我与家长互动的平台, 经常是我刚发了一篇故事, 就有家长留言, 给我鼓舞。同时, 也引起了我的教育同行的关注, 一时间, 我成了勤奋的代名词, 大家也给了我很多肯定与鼓励。而我自己在每天的记录中, 慢慢养成了思考的习惯, 思考也开始让我有所收益。于是写博客成了我的习惯, 我把它坚持了下来。这一坚持就是七年多的时间, 我一下子写了300多篇教育博文, 约百余万字, 且都是原创。

从最初的虚荣, 到后来的励志, 再到现在的淡然。对于教育的思考, 对于教育的热爱, 已经让我超然自己, 思考已变成了我的一种幸福的享受。

岁月能够改变很多东西, 青涩的青春不在, 取而代之的是鬓色已改的成熟;懵懂的日子不再, 取而代之的是顶发稀少的恬淡。但唯一没有变的是曾经在我的生活中留下的这些故事。

8.名人选婿的故事 等 篇八

文关邑

曹操重才

曹操有个女儿,长得聪明伶俐。许多官员都为儿子说亲。曹操不选殷富之家,不选奶油小生,却选中了"独眼龙"丁异。众人大惑不解。曹操说:"比丁异长得俊的青年多的是,但像丁异这样有才能的后生却很难找到。"

袁枚爱贫

清诗人袁枚的小女儿,天资聪慧,不少名门望族纷纷前来求亲,他均未允,却将女儿嫁给了苏城一个清贫的百姓之子。女儿出嫁时,他除了送她一些简单的生活用品外,还特赋嫁女词相赠:"姑恩不在富,夫怜不在容,但听关雎声,常在春风中。"

林则徐重德

有一年除夕,林则徐的部下都回家过年去了,只见一间屋里有人还在伏案疾书,原来是青年书记员沈葆桢在抄写公文。林则徐将一篇万言奏章给他抄写,沈秉烛夜书,直至三更。谁知林则徐看了又说:"这字太草,必须重抄。"沈二话没说,又抄了一遍。抄完已是次日上午。林则徐见他毫无怨言,为人诚实,选他做了女婿。后来这位女婿果然不凡,做了江西巡抚、两江总督。

郗鉴重朴实

晋朝太尉郗鉴喜欢朴实的人。他派门生到丞相王导家求女婿,王导家的后生们一个个打扮整齐,恭候挑选,唯有一个叫王羲之的后生斜躺在东床上,一身旧打扮,纹丝不动。门生回报太尉,太尉说:"我就选东床的那个后生做女婿。"后来王羲之成了有名的"书圣","东床"也成了女婿的雅称。

米芾重"洁"

宋代书法家米芾最好干净,人称他有"洁癖"。他选女婿也讲究清洁。他见到有一个求婚者,名叫段拂,字去尘,忙拍手道:"又扫地,又去尘,真是我天生的女婿。"于是便把女儿嫁给了他。段拂勤奋上进,仕途发达,后来官至宰相。

苏轼巧治无赖

有一次,苏轼熬了一罐兔子汤,好友佛印刚好赶上,津津有味地喝了一碗。佛印走后,一个无赖跑来说:"我是你朋友佛印的朋友,也来一碗!"苏轼往汤里加了一瓢水,那人喝着觉得不对劲,瞪大了眼睛。苏轼说:"这是兔子汤的汤。"不料此人走后,又进来一个无赖,说:"我是你佛印的朋友的朋友,也该分享。"苏轼往所剩无几的汤里再加一瓢水,那人喝了后更觉无味。苏轼解释说:"这是兔子汤的汤的汤。"(郑桂初)

9.古代名人故事里的故事 篇九

吴佩孚是北洋军阀中少有的秀才出身,颇有儒将风度,时称吴大帅。他是亮相全球最有影响力的《时代》周刊封面的首个中国人,1924年9月8日出版的《时代》周刊称之为“Biggest man in China(中国最强者)”。

其时,吴佩孚拥有着北洋政府授予的将军府“孚威上将军”称号,掌握着直系最多的兵力,拥兵数十万,虎踞洛阳,是当时实力最强,控制地域最广的实力派,其势力影响着大半个中国。人们普遍看好吴佩孚的前途,上海英文杂志《密勒氏评论报》的主编、美国人约翰·鲍威尔甚至认为他“比其他任何人更有可能统一中国”。

吴佩孚其时如日中天的声誉,来自于袁世凯死后直、奉、皖等派系群雄逐鹿的两场战争。1920年吴佩孚在直皖战争中击败皖系,权倾一时。1922年4月底至6月初第一次直奉战争爆发,吴佩孚任直军总司令,再次打败了张作霖的12万奉军。

谁知,就在吴佩孚成为美国《时代》杂志封面人物的一个星期后,9月15日,张作霖出兵十五万人,分两路向山海关、赤峰、承德方向进发,曹锟任吴佩孚为讨逆军总司令,率二十万人马迎战,第二次直奉战争爆发。直系在第二次直奉战争中惨败。

吴佩孚从“时代的宠儿”一下跌到人生的低谷,率残部两千余人败走天津,后避难鄂豫交界的鸡公山。其间,遭到冯玉祥一个多月的围困,段祺瑞还乘机暗派杀手对他进行暗杀,吴佩孚头发一夜全白。

就在吴佩孚险象环生之际,1925年春,浙江、江苏、湖南三省督军孙传芳、齐燮元、赵恒惕联名致电吴佩孚,愿一如既往地跟随其后。于是吴佩孚应邀赴武汉出任了“十四省讨贼联军总司令”。

1926年7月,南方国民革命军以蒋介石为总司令誓师北伐。吴佩孚地处两湖,事实上成为了北伐军的头号目标。汀泗桥、贺胜桥、武昌血战后,吴佩孚兵败两湖,无奈只好流亡入川,靠曾受其重恩的军阀杨森庇护。

有趣的是,吴佩孚在其宦海生涯中曾留下三件批文,令人拍案叫绝!

一是有个政客曾在别处为官,政绩平平政声亦糟,得知吴佩孚主政直鲁豫,便托关系来求吴,想到河南谋个官职。报告呈上案头,吴佩孚大笔一挥批曰:“豫民何辜?”意思是河南老百姓有什么过错,竟要这样的人来当官,承受因他当官而带来的祸害——因为为官一任,可造福一方,也可祸害一方。吴佩孚不买推荐者的账,也不用官话套话挡驾,仅以老百姓的利益为由凛然拒绝,义正辞严。

二是某“下岗”军佐得知吴佩孚帐下有一旅长空缺,毛遂自荐来跑官且拟了自荐书,里面大谈理想抱负志向然后言归正传,最后是“愿为前驱功成解甲退居故里植树造林福泽桑梓”云云。吴佩孚批示:“且先种树。”对这等志大才疏、夸夸其谈的跑官者,吴佩孚的批示很有针对性——既然你有这种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先回乡种种树再说。

第三件则更有趣了。当时德国驻华公使的千金正值妙龄,对吴佩孚无限仰慕,相思无门,这洋妞思想也真够开放,径直写信向吴佩孚求婚。吴佩孚不识德文,吩咐秘书译出呈上,那情书便成了公函。吴佩孚依例挥毫阅示——“老妻尚在!”以老妻拒洋妞,吴佩孚的这等情怀有几人能比得了?

每次批示不多不少都是四个字,风趣有加而嘲弄有力。吴佩孚的书信也如批示一样幽默。他有一老同学曾致信与他,欲在他手下谋一后勤部门的所长职务。吴佩孚回信说:所长必有所长(chang),兄之所长何在?老同学讨了个没趣,只好作罢。

直到1931年春,蒋介石已巩固了自己的政权,才允许吴佩孚离开四川。吴佩孚结束了四年流寓生活,定居北平。吴佩孚自撰了对联,挂在北京居所的客厅:

得意时清白乃止,不纳妾,不积金钱,饮酒赋诗,犹是书生本色;

失败后倔强到底,不出洋,不走租界,灌园抱瓮,真个解甲归田。

在这长联中,吴佩孚明确地表明了“四不”,即:不纳妾,不积金钱,不出洋,不走租界。

这“四不”,吴佩孚都做到了。关于吴佩孚的清廉与正直,上海《民生》杂志曾在1939年创刊号上曾专门描述过:他虽身居要职,无奈赋性刚毅,廉洁自守,与其部属同甘共苦,所以说到他的衣服方面,当在职时除了数袭必备的军服外,西装和华服一件也没有的。他的衣料全系国产所制,绝无一袭非国货之物,即家中眷属亦然如是,至于西服则吴将军终生并未穿过。他权势虽然显赫,为了杜绝任人唯亲,曾下过一道手谕,蓬莱吴姓五世之内不得依傍他为官。

吴佩孚的民族气节更是让人称道。1935年10月,日本人掀起所谓华北自治运动。日本人及汉奸多次上门来拉吴佩孚下水,均遭到吴佩孚的严词拒绝。一直不为所动。“七七”事变后,北平危急。吴佩孚拒绝南逃,在客厅的墙壁上挂上了关羽和岳飞的画像以明志,誓死不与日本人合作的决心。据吴佩孚的随员、英文翻译陈文会回忆,北平陷落后,投降日本的江朝宗上门劝降吴佩孚,吴佩孚骂道:“你年纪比我大,还当日本人走狗,卖国求荣,真是白发苍苍,老而不死。”遂与江朝宗绝交。

10.关于价值的名人名言和名人故事 篇十

人生的价值,即以其人对于当代所做的工作为尺度。—— 徐玮 人生的价值,并不是用时间,而是用深度去衡量的。—— 列夫·托尔斯泰 人的价值是由自己决定的。---卢梭 人生最终的价值在于觉醒和思考的能力,而不只在于生存。---亚里斯多德 一个人的价值 , 应当看他贡献什么 , 而不应当看他取得什么.—— 爱因斯坦 人生应该如蜡烛一样,从顶燃到底,一直都是光明的。—萧楚女 路是脚踏出来的,历史是人写出来的。人的每一步行动都在书写自己的历史。—吉鸿昌 春蚕到死丝方尽,人至期颐亦不休。一息尚存须努力,留作青年好范畴。—吴玉章 但愿每次回忆,对生活都不感到负疚 —郭小川 人的一生可能燃烧也可能腐朽,我不能腐朽,我愿意燃烧起来!—奥斯特洛夫斯基 你若要喜爱你自己的价值,你就得给世界创造价值。—歌德 社会犹如一条船,每个人都要有掌舵的准备。—易卜生 人生不是一种享乐,而是一桩十分沉重的工作。—列夫·托尔斯泰 生活只有在平淡无味的人看来才是空虚而平淡无味的。—车尔尼雪夫斯基 芸芸众生,孰不爱生?爱生之极,进而爱群。—秋瑾 生活真象这杯浓酒,不经三番五次的提炼呵,就不会这样可口!—郭小川 充满着欢乐与斗争精神的人们,永远带着欢乐,欢迎雷霆与阳光。—赫胥黎

施洋搓脚夜读

二·七大罢工著名的工人领袖施洋,幼年家道贫寒,买不起灯油。村里有一座叫隆兴观的古庙,庙里点有一盏长明灯,他就在古庙里读书。冬季寒冷,脚冻得难受。起初他不时地站起来跺脚,后来觉得这样浪费时间,便削了一根圆滑的木棍,放在脚底下,一边读书一边来回用脚搓木棍,搓暖了脚,他又能安心读书了。

鲁迅卖奖章

鲁迅在南京江南水师学堂读书时,因考试成绩优异,学校奖给他一枚金质奖章。他没有戴此奖章,作为炫耀自己的凭证,而是拿到鼓楼大街把它卖了,买回几本心爱的书和一串红辣椒。每当读书读到夜深人静、天寒体困时,他就摘下一只辣椒,分成几片,放在嘴里咀嚼,直嚼得额头冒汗,眼里流泪,嘴里“唏唏”,顿时,周身发暖,困意消除,于是又捧起书攻读。

王亚南绑在柱子上读书

我国著名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家、《资本论》最早的中文翻译者王亚南,1933年乘船去欧洲。客轮行至红海,突然巨浪滔天,船摇晃得使人无法站稳。这时,戴着眼镜的王亚南,手上拿着一本书,走进餐厅,恳求服务员说:“请你把我绑在这根柱子上吧!”服务员以为他是怕自己被浪头甩到海里去,就照他的话,将王亚南牢牢地绑在柱子上。绑好后,王亚南翻开书,聚精会神地读起来。船上的外国人看见了,无不向他投来惊异的目光,连声赞叹说:“啊!中国人,真了不起!”

黄侃误把墨汁当小菜

1915年,著名学者黄侃在北大主讲国学。他住在北京白庙胡同大同公寓,终日潜心研究“国学”,有时吃饭也不出门,准备了馒头和辣椒、酱油等佐料,摆在书桌上,饿了便啃馒头,边吃边看书,吃吃停停,看到妙处就大叫:“妙极了!”有一次,看书入迷,竟把馒头伸进了砚台、朱砂盒,啃了多时,涂成花脸,也未觉察,一位朋友来访,捧腹大笑,他还不知笑他什么?

曹禺真读书假洗澡

抗日战争期间,曹禺在四川江安国立剧专任教。一年夏天,有一次曹禺的家属准备了澡盆和热水,要他去洗澡,此时曹禺正在看书,爱不释手,一推再推,最后在家属的再三催促下,他才一手拿着毛巾,一手拿着书步入内室。一个钟头过去了,未见人出来,房内不时传出稀落的水响声,又一个钟头过去了,情况依旧。曹禺的家属顿生疑惑,推门一看,原来曹禺坐在澡盆里,一手拿着书看,另一只手拿着毛巾在有意无意地拍水。

张广厚吃书

数学家张广厚有一次看到了一篇关于亏值的论文,觉得对自己的研究工作有用处,就一遍又一遍地反复阅读。这篇论文共20多页,他反反复复地念了半年多。因为经常的反复翻摸,洁白的书页上,留下一条明显的黑印。他的妻子对他开玩笑说,这哪叫念书啊,简直是吃书。

高尔基救书

世界文豪高尔基对书感情独深,爱书如命。有一次,他的房间失火了,他首先抱起的是书籍,其它的任何东西他都不考虑。为了抢救书籍,他险些被烧死。他说:“书籍一面启示着我的智慧和心灵,一面帮助我在一片烂泥塘里站起来,如果不是书籍的话,我就沉没在这片泥塘里,我就要被愚蠢和下流淹死。”

闻一多醉书

闻一多读书成瘾,一看就“醉”,就在他结婚的那天,洞房里张灯结彩,热闹非凡。大清早亲朋好友都来登门贺喜,直到迎亲的花轿快到家时,人们还到处找不到新郎。急得大家东寻西找,结果在书房里找到了他。他仍穿着旧袍,手里捧着一本书人了迷。怪不得人家说他不能看书,一看就要“醉”。

华罗庚猜书

著名数学家华罗庚读书的方法与众不同。他拿到一本书,不是翻开从头至尾地读,而是对着书思考一会,然后闭目静思。他猜想书的谋篇布局,斟酌完毕再打开书,如果作者的思路与自己猜想的一致,他就不再读了。华罗庚这种猜读法不仅节省了读书时间,而已培养了自己的思维力和想象力,不至于使自己沦为书的奴隶。

古代名人读书故事

1:汉朝有个叫孙敬的人,从小勤奋好学,他每天晚上学到深夜,为了避免发困,他用绳子的一头拴柱头发,一头拴在房梁上。战国时,有个名叫苏秦的人,想干一番大事业,便刻苦读书。每当深夜读书时,他总爱打盹。于是,他就在自己打盹的时候,用锥子往大腿上刺一下,以提精神。孙敬和苏秦的故事感动了后

人,人们用“悬梁刺股”来表示刻苦学习的精神。

2:在中国元代时期有个叫宋濂的人,他酷爱读书,由於家中贫寒,只得借书博览,随著书越读越多,宋濂越觉得需要老师指点,於是他当掉衣服,千辛万苦来到城中,考上学馆,不料学官的脾气古怪,宋濂历经曲折,最后终於苦学成才。

11.名人慈善故事 篇十一

感恩之心,慈善不可或缺,社会不可或缺。

王秋杨:坚持做下去,应该会有好结果

位于西藏西部的阿里是一个让很多人望而却步的地方,从拉萨到阿里首府狮泉河最近的路线也有1600公里,平均海拔4500米以上,很多路段都是没有修过的路基和荒滩。每年11月到来年5月大雪封山,阿里便几乎成了与世隔绝的代名词。

王秋杨对阿里的感情不是冒险家对目的地的征服之情,而是游子对心灵故乡的深深情义。“我前世好像是西藏人”王秋杨说到,“在阿里我会强烈地感觉到自己真实的存在。”2003年王秋杨在西藏阿里地区投资500万建立两所小学,2005年有着太阳能浴室的小学在喜玛拉雅山边建成。

西藏地广人稀,牧区没有固定的医疗点,阿里地区全年只有几个月的通车时间,很多人没办法看病。王秋杨登山经常路过一户人家,第一年,那家一个三十多岁的男人快乐地和他们打招呼;第二年他在咳嗽,第三年他的家人告诉王秋杨他已经死了。亲人微笑地说到他的死亡,神情纯真得好像那是件很自然的事情。从那以后,王秋杨每年去阿里登山都会背个装满常备药的大箱子。

一个晴朗的六月天,背着药箱的王秋杨正站在草地上在给一群藏民分发药品,突然,一个老年藏民拉住她的手,在她手里放了一个小铜牌,上面写着L154。原来这是两年前一个下乡医疗队发给他的排队看病牌,但医疗队还没有看到他就走了,老人则一直保存着铜牌。

于是她启动了乡村医疗队的计划,从当地的牧民选一些有文化的年轻人送到城市的医院或学校集中培训,有了基本医疗能力后返回当地,并为他们提供摩托、马匹、药品,完善医疗体系,让危重病人能通过这些乡村医生的指导转八足够治疗水平的医疗机构。另外,身为两个孩子母亲的王秋杨还有个心愿,就是协助阿里地区培养女性助产师,帮助那里的产妇们。

王秋杨所在的今典集团决定每年拿出500万给苹果基金用作在阿里地区援助教育,“我相信只要我坚持做下去,十年下来应该会有一个好的结果。”

李静:善心不只对陌生人

十年前,李静就已经开始利用自己的媒体资源做善事了。当时她是电视栏目《心连心》的主持人兼导演,她会在每一期节目里说服一家企业为一个贫困地区捐赠十万元建立一所希望小学。每一期,她都会亲自先到贫困地区视察当地状况,然后抓住一切机会动员她所遇见的企业人士,并把他们带到贫困地区“受教育”。所有被李静游说捐资助学的人,最终都会热泪盈眶地慷慨解囊。在李静的努力下,为期三年的电视栏目已在全国十多个贫困地区捐赠了希望小学。

12.一则感人的教育故事 篇十二

这个叫作泰迪的男孩实在不令老师感到愉快, 所以有时当汤姆森太太批改作业, 在泰迪的练习本上用红笔划上大叉, 并给他一个不及格的F时, 她竟有种解气的感觉。

这天, 按照学校的规定, 任课的汤姆森太太开始阅读前任老师给班上学生的评语。汤姆森太太特意将泰迪的放到最后来阅读, 她不愿自己的情绪被过早破坏。然而, 那些前任老师们给泰迪的评语, 却让汤姆森太太颇感意外。

泰迪一年级老师这样写道:“泰迪是个开朗爱笑的孩子, 他总能很好地完成布置给他的作业, 而且泰迪待人友善, 跟他相处是一件愉快的事。”

他的二年级老师对他的评语是:“泰迪是个优秀的学生, 同学们都喜欢他。但他母亲致命的病带给他不少的痛苦, 他的家庭生活一定挺艰难。”

三年级老师写道:“他母亲的去世对他打击很大。尽管他在尽自己最大努力学习, 但他的父亲好像对此并不关心。如果不采取一些措施, 泰迪不幸的家庭生活一定会影响到他的发展。”

四年级的老师最后这样写道:“泰迪退步了, 对上学也没有多大兴趣。他朋友不多。上课爱打瞌睡。”

读到这里, 汤姆森太太才意识到问题所在, 作为老师, 她第一次觉得自己很惭愧。

转眼到了圣诞节, 汤姆森太太的学生们给她带来了各色各样的圣诞礼物, 所有的礼物都用彩纸包装, 还扎着漂亮的丝带, 唯有泰迪的礼物包扎得很难看, 而且用的还是商店里包杂物的牛皮纸。在同学们窃窃私语中, 汤姆森太太打开了泰迪的礼物, 里面是一个只剩一点点香水的小瓶子, 和一只镶着廉价石头珠子的旧手镯, 甚至有些珠子还脱落了。不少同学都笑了。然而, 汤姆森太太却制止了大家的笑。她把手镯戴到手上:“这真是一个漂亮的手镯。”她一边大声说, 一边还把手腕上洒了洒泰迪带来的一点点香水。放学后, 汤姆森太太在办公室门口见到一直在等她的泰迪。泰迪红着脸轻声说:“汤姆森太太, 今天, 你真像我妈妈。”

泰迪的这句话, 让汤姆森太太后来在办公室独自哭了很久。以前, 她一直以为自己不过是在教学生阅读和算术, 从未想过原来教师还能给予学生知识以外的东西。

从那天起, 汤姆森太太给了泰迪特别的关注, 她常常和他一起学习, 对他的每一个进步都给予肯定, 而且她越鼓励他, 泰迪的学习干劲就越大。到了那年年底, 泰迪已经成为班上最优秀的学生之一。

一年以后, 汤姆森太太在她办公室的门下, 发现一张纸条, 是泰迪写的, 他告诉汤姆森太太她是他一生中遇到的最好的老师。

转眼六年过去了。汤姆森太太收到泰迪的另一张线条。他说他已经高中毕业了, 全班排名第三。他告诉汤姆森太太她仍然是他一生中遇到的最好的老师。

又过了四年, 汤姆森太太收到泰迪的一封信, 信上说尽管学业和生活有时很艰难, 但他一直努力着。现在他就要大学毕业了, 而且获得了学校最高荣誉奖。他再次告诉汤姆森太太, 她是他一生中遇到的最好的老师。一晃又是四年。汤姆森太太收到泰迪的另一封信, 他说本科毕业后, 他决心继续深造。信的末尾, 泰迪说, 她依然是最好和他最喜爱的老师。然后是他的签名, 这一次, 他的名字有些长了, 上面写着, 泰迪·斯徒伍德, 医学博士。

故事到这里并没有结束。春天的时候, 泰迪又给汤姆森太太发了一封信。泰迪说他遇见了一个女孩, 打算结婚。他说他的父亲已经在几年前去世了。他想问一下汤姆森太太是否同意出席他的婚礼, 坐在原本是留给他母亲的那个席位上。汤姆森太太当然一口应诺。

那是一次感人的重逢。泰迪和汤姆森太太紧紧地相互拥抱。泰迪看见汤姆森太太的手腕上, 正戴着那年圣诞他送给她的礼物———一个破旧的、甚至连好些珠子都已脱落了的旧手镯, 而且, 他还闻到了一股淡淡的他所熟悉的香味。泰迪百感交集, 轻声说:“谢谢你, 汤姆森太太, 谢谢你信任我, 鼓舞我, 让我懂得命运可以改变, 让我觉得自己是个有用的人。”

汤姆森太太也热泪盈眶, 她同样轻声地告诉泰迪:“泰迪, 你错了, 是你改变了我呀, 正是因为你, 我才知道该怎样做一个老师。”

13.古代名人故事书里的故事 篇十三

“意志坚强老英雄”

1934年12月,徐特立和中央根据地的红军一起,参加了举世闻名的二万五千里长征。这时他已58岁了,是长征队伍中年龄最大的。为了照顾他,上级专门给他配备了一匹马。但他总是把马让给体弱有病的同志骑,自己拄着一根自制的红缨枪,跟大伙儿一道,有说有笑,迈着坚定的步子,走在队伍前头。

红军从瑞金出发以后,国民党的飞机乌鸦似的天天在上空盯着红军的队伍转。为了甩掉敌人的跟踪,红军一般在夜间行军。上级领导要大家利用行军空隙,进行军事训练,学习夜间辨别方向和识别岔路等多项本领。同志们认为徐特立年纪大了,便没有通知他参加这项练兵活动。一天,大家正准备集合训练,只见一个人从树林里跑出来,迅速站到行列里。仔细一看,原来是徐特立!他头戴用树枝编的掩护圈,裹腿打得绷绷紧,乍一看,还真像是一个生气蓬勃的青年战士呢!教练员请他在一旁观摩,但徐特立坚决不肯,他风趣地向教练员提起意见来:“这可不对呀,教练员同志!不能光看表面,别看我头发白了,牙齿掉了,可我是人老心不老啊!难道年纪大了,就可以不执行上级的规定,取消当红军战士的资格吗?”说着,就跟着队伍做起动作来。

长征中,部队要通过一片沼泽地。徐特立一脚踏上去,烂泥就没过了膝盖,等站稳了,再向前跨一步,另一只脚又陷进去了。同志们见他每走一步都得耗很大力气,就把马牵过来,说:“徐老,全连都轮流骑过马了,您也该骑上马歇一歇了,不然,您的身体会被拖垮的!”徐特立笑笑说:“都骑过了,就让马驮行李嘛!你们放心,我们革命队伍拖不垮,我的身体也拖不垮的!不信,咱们比比看。”说完,便和大伙儿赛起来,一步又一步地走得更快更有力了。

后来,同志们编了一首顺口溜,赞颂徐特立:

意志坚强老英雄,

长征路上不停步。

遇到困难挺身出,

精神抖擞笑盈盈。

“人老宛如花正放”

在延安的时候,为了照顾年老体弱的同志,边区政府规定给他们发“老年津贴”。一天,一位女同志负责给徐特立送去“老年津贴”――几十个鸡蛋。徐特立问明情况后,诚恳地说:“组织上对我太关心了,我只有努力工作,来报答党和政府对我的关怀。不过,我身体很好,用不着这些东西。”他请这位女同志把鸡蛋拿去送给体弱多病的同志。

组织上知道这一情况后,又派这位女同志第二次送去,徐特立还是不肯收。这位女同志解释说:“我来的时候,组织上再三嘱咐,说您已是六十几岁的老年人了,跟年轻人不同,必须吃点有营养的食品,才能使身体健康……”不等她把话说完,徐特立就笑着说:“论年龄,也许我是你的三倍,说得上是个老年人了。但是,我的身体,不一定比你差。你看看,我穿多少?你穿多少?”

徐特立把打着补丁的灰布单裤往上卷了卷,对她说:“你看,我只穿单裤加粗布衬裤;你呢,穿棉裤还加绒衣裤哩!”

这位女同志一时被说得语塞,便向徐特立耍起小孩脾气来:“我不管您衣服穿得多,还是穿得少,反正您年纪大了,就应该得到照顾。这鸡蛋您得收下。”

徐特立以为她生气了,便笑着说:“好孩子,别生气,说我老了,我可不服气,我还要亲眼看到中国的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社会哩!你说能吗?”

“当然能!”

“你说得对!我相信!我相信我能看见,因为中国有了共产党,有了毛主席,一切都有了希望。说实话,我就不服老。”

接着,徐特立给她讲述了一件事:

有一次,有位同志病了,思想悲观,徐特立去看他,他给徐特立背了两句唐诗: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说自己就像花落去一样,是无可奈何了。徐特立笑着对他说:我们生长在革命时代,不应有这种悲观情绪。我也送你两句诗:人老宛如花正放,青春初去又归来。

那位同志听了顿时精神为之一振,兴奋地说:“对!讲得好,讲得好!”

听了徐特立讲的故事,这位女同志很受感动,但想到组织上再三交代,还是把鸡蛋放下,转身跑了。但没想到,她刚回去不久,鸡蛋又被送回来了,上面还放着一封徐特立的亲笔信,说明不收的理由。大家看了很感动,商量以后也写了一封信,还派那位女同志第三次送去。

徐特立一见到她,就笑着说:“好孩子,你坐呀,什么事这样高兴,是不是又来同我讨论老年津贴问题来了?”女同志这回有了准备,她先把组织上的信交给徐特立,调皮地说:“今天我是来给您送信的,不是来同您讨论老年津贴问题的。”

徐特立看完信,激动地说:“党太关心我了!我为党为人民做的事太少太少了,我怎么敢当?”

听他这么说,女同志就故意问:“徐老,这一回是组织上的决定,您还再叫我拿回去吗?”

“既然是组织上的决定,我无条件服从,好,我收下。”

那位女同志终于完成了任务,高高兴兴地回去了。可是,徐特立收下鸡蛋以后,自己并没有吃多少,而是将大部分送给了生病的同志。

“终身奋斗不知老”

1947年,在辗转行军途中,年已古稀的徐特立有一次住在一个老乡家里。老乡见他穿着一套灰布军服,满头白发,便好奇地问他:“老同志,你那么大年纪了,怎么还在队伍上当兵呀?”徐特立笑呵呵地回答:“是啊,革命不分老少,我还要再干呢!”

1949年10月新中国成立后,徐特立被选为中央人民政府委员。这时,他已是72岁的老人,胡须、头发全白了,但他人老心不老,还雄心壮志地制定了一个20年学习和工作计划。有人劝他说:“人活70古来稀,您老人家这么大年纪了,为革命事业奔波了几十年,吃尽了苦头,现在胜利了,也该享享福了。学习、工作和建设这些,都是青年人的事,您老人家就欢欢乐乐地过晚年吧!” 徐特立却不以为然地说:“学问是无止境的,活一天就要学一天,为人民工作一天。过去懂得的许多东西,现在用处不大了,进行新的斗争,需要新的知识,只有不断学习,才能永远不衰老。要是不学习,思想一停止,人就真的老啦。”

徐特立有一个习惯,如果一个问题白天没有完全想清楚,晚上睡觉时,他还要继续思考,有时半夜想到了什么就起床把它记下来。秘书往往在头一天晚上帮他把桌面上的东西收拾干净了,可是第二天早上走进他的卧室一看,桌面上又有了许多纸条,上面密密麻麻写满了字。秘书奇怪地问:“徐老,这是怎么回事?”徐特立说:“有些事我半夜想了起来,怕第二天忘记,就起床把它记下来。”

就是凭着这种惊人的毅力,徐特立克服了年纪大、记忆力衰退的困难,永不满足地学习,努力完成党交给的每一项工作任务。在延安时,被毛泽东赞誉“有云水襟怀,有松柏气节”的着名抗日爱国将领续范亭,曾写诗歌颂徐特立:

精神仿佛陶行知,

革命党人一老师;

当代毛公亲受教,

而今禹墨正匡时。

不避风霜秋复多,

人如墨翟寿如松;

终身奋斗不知老,

革命还须效此翁。

“七十老将水中舞”

徐特立常说,体育“锻炼可以使人心情舒畅,特别是和青年人在一起,更能增添青年人的气息,使老年人变得年轻”。他有一副好身板,直到八九十岁高龄,背不驼,腰不弯,气不衰,还能精力充沛地为党工作。这是他几十年来坚持锻炼的结果。

徐特立52岁在苏联学习的时候,学会了游泳。他觉得这是一项很有趣的运动,不论是潜入水底,还是漂浮水面,都能使筋骨舒展自如,还可以把皮肤洗得干干净净,因此他十分喜爱这项运动,一有机会就要畅游一番。

在延安的时候,有一年举行青年运动会,其中有100米游泳比赛项目。当比赛开始时,观众们惊奇地发现,在朝气蓬勃的青年运动员行列里,站着一个须发银白、满面红光的老运动员――年近70的徐特立。这么高龄的人还能下水游泳,这在当时已够稀奇了,更不要说还要和小伙子们比高低。人们又是好奇又是担心地瞪大眼睛,直望着他。当裁判员一声令下,几个人一齐扑向河里。只见徐特立仰着身子,手划足蹬,勇往直前,满头白发就像一簇雪白的银丝,漂浮在水面上,一起一伏,随波涌进。观众们立即拍手叫好,无不为徐特立这种老当益壮的革命精神所鼓舞。后来,续范亭曾为这事写了一首诗赞扬徐特立:

曾记秋风八月寒,

军民集会延河干;

七十老将水中舞,

多少青年瞪眼看!

1965年7月,年近89岁的徐特立去颐和园游玩,看到许多青年人在昆明湖里游泳,便忍不住也跳下水去。许多游客十分好奇,纷纷前来观看。大家有的鼓掌,有的赞叹,都为徐特立健壮的体魄和不屈不挠的精神叫好。

徐特立爱游泳,也爱爬山。他游泳不到终点不罢休,爬山爬不到顶峰不停步。1963年的一天,正在桂林视察工作的朱德和徐特立相约一起去攀登桂林的叠彩山明月峰。山上怪石嶙峋,道路陡峭难行,即使是青年人,爬上去也要费很大力气。朱德决心爬上去。徐特立在一旁笑着说:“总司令,你这年轻人都想上去了,我这老头子也不能落后呀!”朱德回答说:“我已经77岁了,怎么还说我是年轻人呢?”徐老又说:“我今年已经87岁了,比你整整大10岁,你当然是年轻人了。”就这样,两位老人一前一后向山上爬去。

徐特立步履矫健,爬山时连手杖都没有用。朱德爬上去不久,徐特立也登上了顶峰。当时天气还有些寒意,但徐特立爬得满头大汗,他脱掉帽子,敞开衣襟,任那强劲的山风吹拂。朱德见了,欣然做诗一首送给徐特立:

徐老老英雄,同上明月峰。

登高不用杖,脱帽喜东风。

徐特立也用同一韵和诗一首,回赠朱德:

朱总更英雄,同行先登峰。

拿云亭上望,漓水来春风。

两位革命老人并肩站在高高的峰顶上,举目远眺祖国的锦绣河山,尽情饱览水光山色,脸上浮现着幸福、欣慰的笑容。

后来,谢觉哉老人读了两人的诗,也和了一首:

越老越英雄,登上最高峰。

九十不算老,昂头唱大风。

1968年11月28日,徐特立因病医治无效,在北京逝世,终年91岁。在党中央为他举行的追悼会上,中共中央委员滕代远代表中央致悼词,给他以很高的评价。

平凡伟大马列真,

一代师表启后昆。

道德文章垂万世,

堪称革命一完人。

14.名人教育家的故事 篇十四

李冰冰

毕业于上戏的冰冰有着超强的“李氏意志力”,看李冰冰的新闻会有一种穿越感,像看大庆劳模的工作汇报。不仅在演艺事业上取得了很高的成绩,在明星慈善事业上,她也是首屈一指。李冰冰当年一个人从哈尔滨小县城来到大上海考上戏,十年磨一剑的她取得现在的成功被很多人觉得就像松下空调的lucky bus,是幸运,有人问她成功的秘诀是什么,她说,很多人觉得我幸运,我认为在幸运的背后更多的是要付出努力,人生的目标不能太多,一个人一生若能把一件事情做到极致,好运就会降临到你的头上,那就是最大的成功。

[名人成长故事大全_关于名人成功背后故事推荐]

15.我的教育教学故事 篇十五

———题记

燕子去了, 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 有再青的时候;而岁月却如流水一般一去不复返。多年来为人师表, 在讲坛上不断上演着自己的教育教学故事, 许多都已随着时光的流逝而渐渐淡忘, 可也有一些就如同烙印一般深深地印在了我的心里。虽不曾惊天动地, 但仍历历在目, 感悟至深。在通济实验学校的教学更让我终生难忘。

2013年秋季, 我来到了这所各方面设施配套均属全国一流的寄宿学校。这让从教多年的我的责任心更强了。学校给我安排了语文科老师兼班主任工作。这让放下班主任工作近六年的我又重新拾回了新奇感。这可是一所新学校招来的第一批新生啊!最大的特点是寄宿。从事过几十年班主任工作的我深深地明白:对这样一个寄宿学校来说, 最初的重点应该放到如何让新来的寄宿学生对学校生活不陌生上, 让学生感觉像在家一样温暖, 能让学生安心快乐地学习、生活。为此, 我基本上把自己的家都抛在了九霄云外, 把这里当成了自己的家。每天跟35个孩子一起学习、吃饭、睡觉, 可以说既当保姆又当教师。同学和老师相处的点点滴滴无法用数字语言表述完整。

回顾印象最深的事情莫过于让一个腼腆不作声的孩子变得那么开朗大气、积极帮老师为班里做事了。

他叫王××, 一米七多的细高个, 瘦长脸、高鼻梁、浓眉大眼, 长得很帅气。我第一天进教室时, 发现他始终趴在桌子上、不怎么抬头、更不说话, 甚至时不时出现苦恼烦躁的表情, 也不乏有泪眼汪汪的表情, 我看在眼里记在心中。当时我就马上想到:这孩子可能想家了。如果不好好调整他的情绪肯定留不下他, 必须让他转移情绪, 快乐起来, 忘记回家。于是我处处多留心关注他, 多走到他跟前跟他交流。开始跟他说话时, 他总是不作声也不看我, 但我不放弃, 想方设法找话题逗他说话。问他的家庭情况, 问他的衣服等是谁给买的?那么漂亮帅气……从交流中我发现他说话速度很慢, 性格特内向, 不愿意与人多交流。怎么办?对, 他长得不是个儿高吗, 就先让他当临时班长上课喊起立。问题出现了, 让他起来他都不愿起来, 我不放弃 , 就像哄小 孩子一样 :快———快——快上课了, 你不喊起立, 我就不能上课了, 同学们也等着你喊起立上课呢……终于他喊出了两个字:“起——立——”啊呀呀, 声音一出现把全班同学的眼光都吸引了过去。只见他站起来两手按着桌子, 头摇晃着、缓缓地说出了这两个字……我心想这孩子怎么如此不干脆啊。但我没表现出自己的心思, 反而大声地表扬了他:“啊呀, 王同学的声音太有特色了, 再来一遍好吗?”我想方设法又让他喊了一遍。我说:“很好, 不过你再学学我喊。”我干脆地喊了一遍, 让他跟我学, 起初他不肯学, 在我的鼓励下, 他终于又喊了一句, 还是那么拉着长腔, 还是那么没力气, 只是声音稍大了点儿。我不在乎, 继续表扬鼓励。就这样, 开始的节节课让他喊, 并说我现在没选好班干部, 我要观察一阵子, 他必须帮助我, 当好这个临时班长。他笑了, 笑得那么腼腆。在以后的日子里, 我继续鼓励着他, 叫着他, 出现问题也不笑话他, 其他学生发现老师并不嫌弃他, 所以跟老师一样接近他。他有个最大的优点是愿意读书, 下课没事自己就读书, 我由此在班内表扬他, 让同学们都像他那样爱读书。此后我经常对他说:“你本身是很棒的, 发挥你的才能, 上课抬头挺胸, 大胆发言。你会是我们班真正的帅哥!”神奇的变化出现了:他变得越来越开朗, 即使现在不当班长了 (他本身是不想当这个班长的, 我是利用了他这一点通过巧妙的时机换下来的) , 也还是那么愿意学习、读书。打扫卫生、倒垃圾、发作业的活他也抢着做。他再没有出现趴在桌子上想家、不作声的现象。现在每当周五他妈妈来接他时, 他都会高兴地跟老师打一声招呼, 说一声再见才走。

是啊, 又有谁会对别人的关心而弃之不顾呢?这位同学可以说是认同了我对他的关心, 也因为我无微不至的关怀, 才化解了他心中的坚冰, 才使得他重新找回了自信。如今他勇敢地担起了舍长的职务, 而且说话做事变得干脆了。这使他的学习成绩也随之大幅度提高。由此我深切地感受到:教育学生虽不是一朝一夕的事, 是一项长期的工作, 但只要有足够的耐心、爱心, 在平时的工作中细心观察, 发现了学生的弱点, 坦诚地靠近他, 亲切地跟他交流, 学生是能够接受并很快改变的。

三尺讲台, 道不尽酸甜苦辣, 二尺黑板, 写不完人生风景。“捧着一颗心来, 不带半根草去”, 陶行知先生的真知灼言, 言犹在耳。我深感一位人民教师的责任, 教师的责任就是点亮学生心中的灯, 也深感一位人民教师的光荣。作为一位人民教师, 只有勇于进取, 不断创新, 才能跟上时代的步伐、取得更大的成绩。作为一位人民教师, 只有爱自己的学生, 像爱自己的孩子一样, 尽情欣赏学生的创造, 才能感受人生的幸福。

没有教不好的学生, 只有不会教的老师。

难忘寄宿学校的教学经历!感受当老师的幸福!

摘要:一个腼腆不作声的孩子在老师的帮助下变得开朗大气, 并且积极帮老师为班里做事的教育故事告诉我们:在整个教育过程中, 只有通过老师的关心, 才能敞开学生的心扉, 逐渐温暖学生的心灵, 使学生获得自信。

16.名人故事:蜕变成自己 篇十六

不知从何时起,人们喜欢为安妮·海瑟薇的专访配上黑白的写真图片,图中的她描着妩媚的烟熏妆,穿着性感的低胸裙,留着撩人的蓬松长发……

好莱坞恍然大悟:白雪公主时代终结了!

《公主日记》已然离她远去,8年间,安妮·海瑟薇不露声色地收起了白裙王冠,渐渐蜕变,变成自己。

生活的历练是一个渐渐充盈的过程,尽管这个“渐渐”来得不会太快,但前后的变化却是如蝴蝶破茧般让人惊艳。

安妮·海瑟薇横空出世,奉献给银幕一个公主,顺带让好莱坞发现了它的灰姑娘——那是在2001年。8年后,银幕上的安妮变身女作家、特工和隐君子。好莱坞不禁发问,那还是安妮吗?

当然!安妮还是那个安妮,她有一点小糊涂,有一点害羞,会有几秒钟的忘形,也会犯小错误;只是她不再会因为紧张从试镜的椅子上摔下来,也不再是只会咧嘴大笑的“菜鸟公主”。她更懂得如何得到自己想要的,她坚强,但不是流于表面的干脆决绝:她聪明,却不是张扬的锋芒毕露,她有懂得释怀的真正潇洒,有不着痕迹的分寸和转弯——安妮·海瑟薇渐渐有了自己的“神髓”。

她是公主辛德瑞拉

2001年有一个俗套到乏味的故事被拍成电影,灰姑娘的原型里被加入了王室血统,是的,这两种有着悠久传统的俗套拼接起来,也只不过是让这个故事看起来更加俗套。

于是就有了这么一个再普通不过的高中女生,头发未经修饰,近视眼镜总归要遮住大半张脸,服装必然土里土气…

那么,只要一些最普通不过的基本修饰——面膜,化妆,发型,稍微在衣着上挑剔一点儿,以及换上一副隐形镜片,只需如此,就能符合大多数人想象中的王室公主一不是因为人们的想象力不够丰富,只是因为人们善于容忍正在逐年失去光彩的电影魔术。

而我们未曾预料到的是,这个根本就和邻家姑娘一样羞涩亲切的公主,成为当季银幕聚光焦点。观众们发现了最适合孩子们的新偶像,好莱坞找到了它盼望已久的灰姑娘。

《公主日记》之前,安妮-海瑟薇并未崭露多少演戏天分,而她在电影中的微笑、惊讶、眼泪和欢喜,与其说是演技,不如说是本色。

彼时19岁的海瑟薇,纽约布鲁克林区标准的中产家庭出身,都来不及拥有做坏女孩的机会。父亲是律师,在教养孩子方面也格外谨慎严密,比如让年幼的女儿发誓,23岁之前不会文身。这个誓言的狡猾之处在于,还有多少人23岁之后(注意,23这个数字,作为年龄来说,已经到了完全成熟并急于步入规整社会的阶段),还想着专门去文身以偿夙愿呢?

这个中产阶级家庭的完美之处还在于,母亲是舞台剧演员。戏剧,舞台,凡此种种与艺术相关的东西,总能给柴米油盐的人生印染一层柔软的底色。作为职业人士的父亲与作为艺术家的母亲,一个代表理性的按部就班,一个展示感性的包罗万象,这几乎是优秀的教养所需要的梦幻组合。在这个背景下成长起来的安妮,对自己的未来道路也设计得毫不含糊,她在多种场合说过,自己一定会在大学里读完正在进修的英语语言文学课程,拿到学位,而如果不做演员,她将向着文学教授或者心理学家的方向努力。

她是个被保护得很好的女孩子,标准的美国姑娘,无忧无虑,简单朴实。安妮坦言,“在我的人生经历中,还没有碰到过真正称得上创痛的事情”。从她第一次拍摄电视剧《Get Real》开始,安妮的父母就已经为即将发生的媒体曝光做好了功课:甚至养成了连废纸都要用碎纸机绞碎再扔到垃圾桶里去的好习惯。

那时是1999年,《Get Real》也不过是一部收视率平平的青春剧,而纵然是神经格外敏感的父母,已经预料到女儿可能会在娱乐圈多“玩”几年,也从来没有想过,自己的女儿会在两年后被全世界认识,而再过几年,竟然已经走在威尼斯电影节的红地毯上——以文艺片女主演的身份。

她是奥黛丽和茱莉亚

电视剧—爆米花电影—严肃文艺片,谁也想不到,一个给迪士尼演家庭影片的小姑娘将这个三级跳完成得如此轻松利落。

2001年,小制作《公主日记》收获了亿美元票房,好莱坞这才开始认真打量安妮·海瑟薇这个年轻演员。很快,她就被两个名字围困到动弹不得奥黛丽·赫本与茱莉亚·罗伯茨。人们想念奥黛丽·赫本的清雅秀洁,亦时常唏嘘茱莉亚·罗伯茨一个女星就能独统票房的单纯年代。如今,奥黛丽和菜莉亚成了符号,近乎绝迹的符号。好莱坞急于寻找新一代的权势女星,一个真正有号召力的领袖一一她必须符合大众审美,她必须不吝于频频出现在爆米花电影中,观众能轻易在她身上发现美好的旧时光遗留下来的铿锵价值观,而这个女人又能不着痕迹地与这个社会的现代性打成一片。

好莱坞把探寻的目光投向安妮·海瑟薇,闻风而至的媒体也急匆匆为她奉上了花样繁多的头衔。最耀眼的,当数奥黛丽与茱莉亚的结合体,这并非仅仅是过火的赞美。这是对美好时代的期盼与预言。盼望老时光重新回来,女人们都恬静温柔,男人们都斯文谦恭,社会的步调还没那么快,也不会有一千零一种选择将生活弄得嘈杂不堪。

可是,安妮·海瑟薇开始认识自己了。她打量自己,如同一个十来岁的少女时刻站在镜子前试图丈量自己成长的速度。每天,镜子里的人似乎都有变化。明天会是什么模样?更美,更丑,还是一成不变?因此惴惴不安。

想改变,又稍许害怕。于是放弃了出演《歌剧魅影》的机会,还是选择更安全的《公主日记续集》。

但是,不改变,又心有不甘,哪个女孩子不想尝试新发型与新款式?于是在《历劫俏佳人》中真空上阵。该片从剧情到角色,都糟糕透顶,但挑剔的影评家仍然对安妮·海瑟薇的表演给予肯定。

很快安妮就有了出演《时尚女魔头》的机会,与梅丽尔·斯特里普的对手戏。剧中的女主角并非为安妮量身打造,却与安妮的演艺圈之路不谋而合。

那个刚踏入社会的毕业生,最开始只是一个自我意识尚未觉醒的孩子,追求人人都看得见的好东西。磨砺是理所当然的,经验是流血流汗攒起来的。几个回合下来,好东西也尝到了滋味,却并不见得能直接通向快乐。这才开始真正认识自己,惊觉自己的标准与外界的标准是两个不同宇宙。然后再惊觉,这本该是一个常识,人人都是不同的宇宙。

很快,安妮就迎来了《蕾切尔的婚礼》,导演将本子寄给她,请她在两个女主角中任意选一个。安妮选择了Kym。

她是安妮·海瑟薇

这个选择,在现在看来是相当明智的,影片在各大电影节参展,口碑甚佳,安妮·海瑟薇已经是今年奥斯卡的大热门。

而当时正在片场拍戏的安妮,没时间去盘算这个选择的后果,她正忙于应付一场颠覆,一场对她习以为常的许多方式的颠覆。

“对我来说,这是我第一次没有做角色分

析,没有对角色进行增删编辑。”她之前的拍片方式是——“有时候我会整理思路,‘好吧,我要比其他任何人都更了解我的角色,她身上的这些东西是你可以喜欢的,而另外那些是你不该喜欢的,她的家庭背景则是这样,而她的人生旅程则是那样……’”

《蕾切尔的婚礼》中的Kym,稍有不同,这个酒鬼、邋遢鬼、扫兴鬼很难惹人喜欢。“事实上,有关她的人生,唯一重要的一点就是,你得理解她。绝对不要试图掌控这个角色,以博取观众的同情或尊重,我需要做的全部工作就是让这个角色真实可信。如果你让这个人真实可信了,人们总会理解她,然后从她身上想明白点什么。”由于心理戏的分量重,拍摄过程比以前任何电影都要来得艰难。“你练习瑜伽吗?当你努力做一个新动作时,唯一能做好的方法,就是最大限度地放松身体。拍这部电影就很像做瑜伽。各种事情接踵而来,但你所能做的就是‘那么,好吧,让我们试试这个’。”

跟着《蕾切尔的婚礼》四处宣传的那段时间,正是前男友被捕新闻尚未平息的当口。安妮克制地微笑着,回答有关这段4年感情的所有问题。“我认为,作为人类,最美好的事情之一就是我们有能力去感受。将不满意的过去简单逃避地扔到犄角旮旯,这种处理方式有点儿危险。因为,发生在你身上的一切事情,无论是好是坏,都不是无缘无故的,好事让我变得强大,坏事则让我更加更加强大。我不想把坏事情都扔进尘封的抽屉里去,但我确实想让事情平息下来,自我愈合。它会成为你的一部分。”

电影里,安妮最爱的台词之一,便是Kym第一次去戒酒集会时的发言:我是一个酗酒者,而这只是关于我的许多事实的其中之一。现实里,安妮把自己变得和Kym一样坦率自然,“在我扮演这个角色后,我更愿意暴露真实的自己,而不用担心人们评论我,误解我,或讨厌我。从这个角色身上我找到了很多自信,似乎可以对人们说,‘看吧,既然我就是我自己这个样子,你可以喜欢我也可以讨厌我,但至少如此的宣言值得尊重。’这样的‘我’让我真正感到舒适自在,并且这种程度的坦率和自我呈现确实促进了我与我爱的朋友们的关系,让我的生活更加美好。”

后记:女人需要蜕变

上一篇:情绪管理与优秀的人杂文随笔下一篇:苏教版语文六年级上册课文知识点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