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性训练检测答案

2024-06-24

针对性训练检测答案(共10篇)(共10篇)

1.针对性训练检测答案 篇一

高三书面表达的针对性训练

写作是语言综合知识的综合运用,一直是考生的薄弱环节,且自,高考英语试题中的书面表达要求对词汇、句型的使用过程和文字的流畅优美程度作了明确要求:根据所给情景,写一篇100个单词左右的书面材料。情景包括目的、对象、时间、地点、内容等;提供情景的形式有图画、图表、提纲、短文等。同时对考生书面表达的要求是:I、切中题意,II语言准确、得当,III、条理清楚。

此要求的提高,给我们教学又增加了难度,而目前我们的学生仍然停留在做做单选和阅读的考试上,在如此短时间内和高要求下,我们只能从最基本的教学开始,注重基础词汇的积累,强化基本句型和常用句型的训练,引导模仿,求异创新。

I、充分利用课文的Checkpoint

第一、看每单元的Checkpoint, 对重点词、词组的复述,从句子入手。例复习到Unit13 Book I, Useful expressions;break out,join up,break away from, consider… to be/as… , call for… of one’s own等。要求学生用这些词组,就课文内容做口头翻译,再要求造出一些合乎语法句型的句子。这样先由单个词组组成句子开始,再由短句到长句,简单句到复合句逐渐发展扩大,从而让学生自己总结体会语言词汇的使用,积累词及词汇使用句型。

第二步是提示复述课文

每个单元都有不同的写作要求,这要求学生掌握不同的体裁或文体的写作基本特点,且进行模仿。

例 Unit13 是要求学生学会写传记性的文章,训练时,可以先给出一些关键性的词组及人物的生平(按时间顺序1809―1818―1860―1864―1865),要求学生说出每一个时间或时间内Lincoln所做的事。如:

Lincoln was born on April 14, 1809.

His mother died in 1818.

He became Presidcnt of the USA in 1864.

He became President for the second time in 1864.

He was shot dead in 1865.

然后,介绍记事的几种顺序法(事序、时序、地序)或要求交代记事文的要素(Who, What, Where,When)及事情结果结尾和明意开头,主题结尾两种开篇法。

如本课主题总尾句:Lincoln is one of the greatest of American presidents.

和开头句:Abraham Lincoln , the son of a poor family.

第三步,以连接词和关联语为重点,使行文连贯,训练语篇意识。

从篇着手,从段入手.侧重练好几种句子衔接方法:即连续、递进、因果、转折、并列、主从、点面、总分、概括与具体。介绍一些词汇连接手段、语法连接手段和逻辑关系语。如What’s more/worse, as a result, however, in short, for example, That’s to say 等。

例上面所示的句子,它们不是段落。文章需要的是篇结构完整、上下句结构紧密联系的一个整体作重注意培养学生语篇意识。故可以利用中心句或开头句,再利用句子衔接方法中以连续、递进、总分、概述与具体等四种句群的结构样式扩展开去。

例 Abraham Lincom, the son of a poor family, was born in Kentucky on April 14,1809. As a child, he used to work harder

[1][2]

2.2014散文阅读针对训练 篇二

书斋石

高洪波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4题。

曾请友人镌一章:避斋主人稻粱谋士。取的是龚自珍夫子名诗中的两句:“避席畏闻文我书斋里有几块石头,它们陪我伴我,很稳重很深沉。面对这几方石头,我感到愈加心一方石头乃岳父所赠,属于观赏石。石质系青田,八九斤重,雕成层峦叠嶂的山型,再字狱,著书都为稻粱谋。”境界不太高,这是性情使然,其实还是因为骨子里的懒惰。定。衬以红木底座,古色古香,深稳凝重。这方石头年代久远,据我臆测,起码是清代中期的物件。青田石本身很美丽,色青莹如玉,又光滑如脂,正午的阳光投在石上,几近半透明。这方石头置于我的案头,常让我产生昆仑山的遐思。昆仑山高不可及,远不能达,我从这缩小了的青田石上,觅一点豪放的时空感。但我说不明白为什么是昆仑而非黄山泰山与华山,或许是因为恰恰我没有走访过昆仑。

另一片石头采自大连金石滩,系今年秋季的收获。大连金石滩,有一方巨大的印玺为公园标记,独特又传神。海滩石壁上,有千姿百态的石头。有很大的一块石头,被海水海风万千年的雕琢,神工鬼斧,成为千佛岩的模样;还有一些石头,极似古松的化石。这还够不上奇绝,再向深入走去,有几块举世闻名的龟裂石。石头若硕大的龟壳,粉红的龟壳,蓝色的缝隙,有规则地组合成菱形的图案,一位美国的地质学教授柯劳德誉之为“天下奇石”。据说龟裂石的形成是沧海桑田的功夫。先是泥土变干,再入水出水,干了的泥土变硬,裂成网状的楔形裂缝,沉入水中又被新的充积物充填,再升出水面,多次重复之后,才成为我们见到的这几块了不起的龟裂石。

大石若小屋,小石类八仙桌,由栏杆护住。粉红与天蓝组成美丽鲜艳的花纹,吸引你的于是在龟裂石附近的山崖转悠,想找到一块同质地的石头。结果功夫不负有心人,我真眼诱惑你的心。的拾到一片书本大小的龟裂石,颜色虽不粉红,甚至近似绿白,可纹路历历可见。我揣想这片石头当与“天下奇石”同龄。它虽侧身于普通的山崖畔,带给我的海洋气息大地风范是相近的。它的前身曾是泥土,一抔泥土,地壳构连运动和海水侵蚀,才使这泥土成为石头。我将此石拾入书斋,图的就是泥土变成石头的过程耐人咀嚼。

再值得一提的石头,是几年前从西藏神湖纳木错背回来的一块玛尼石。这石头呈土红色,上有藏文六字真经,取石地点在海拔四千七百米处的世界最高的湖畔。玛尼石是藏胞对神的奉献,一旦置放在地,终生不再移动。我耐不住石的诱惑,冒神谴的危险,从高原带回了这玛尼石。我将它置于书斋,只为忆念那难忘的神湖之旅。浩淼的绿中带蓝的湖水,洁白的雪峰,空寂的山峦,加上牛头、玛尼石堆和高远幽静的蓝天,亘古的荒凉与瞬间热闹喧嚣,就这么古怪地组合在这块石头上,有趣之极。

当然,我的书斋里不只是这么几块石头。举例说,有山东长岛半月湾的温润滚圆的石头;内蒙古达赉湖晶莹的玛瑙石;长白山地下森林铁灰色的火山石;贺兰山石、泰国黑石、西沙珊瑚石,以及出外旅行时顺手拾到的有意味的石头。不过我爱捡石,也喜赠人。譬如贺兰山 1

石与长白山火山石,就送给了一所小学校;泰国黑石赠给了一位远较我更为爱石的朋友;达赉湖的一块白玛瑙石,极似一方微型砚,便转赠一位砚友。有好石在握固然快乐,但赠美石于友人同样其乐融融。

石头坚硬且不朽,它们的生命远远超出我辈。在它们面前,我们只是匆匆的过客,能进入我的书斋并进而走入我的文章,其实是我的荣幸。有爱石的前辈文人曾拜石为兄,曹雪芹先生亦以石为灵感之源,写出不朽的《石头记》。相比之下,我的石瘾石趣石痴全是浅尝辄止,不够档次。

好在石头朋友们不在乎这一切,它们冷静地与我相对,随便我信笔涂鸦,遂有了这篇《书

野石、家石诸位石友,得罪了。

(《广州日报》2009年8月12日)

1.文章重点叙写了三块不同的石头,作者分别突出了它们的什么特点?请加以概述。(4分)

2.作者除了重点写三块石头外,还写了其它石头,这样写有什么好处?(4分)

3.作者为什么说“野石、家石诸位石友,得罪了”?(4分)

4.文章说“我的石瘾石趣石痴全是浅尝辄止”,综观全文,你认为作者的“石趣”体现在哪些方面?(6分)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8题。

千年紫柳

许冬林

①在海拔一千米之上的高山沼泽里,紫柳,生长了一千多年。

②时间像一条体形细长正在修炼的小蛇,蜷了身子,一圈一圈,在紫柳黝黑的躯干里,禅坐成纹理缜密的年轮。在人迹罕至的高山密林之间,这些紫柳,仿佛是秦汉时守边的老将斋石》。

军,白髯飘拂之间,依然不失那一股铮铮的英雄气。

③浓醇的阳光里,踏在一条蜿蜒穿过沼泽的木桥上。木桥窄窄的,这样窄,只适合一人驻足流连,不适合众人喧哗对谈。赭黄色的木桥,仿佛泛黄的白丝带,牵引着我就这样走进古旧的时光里。

④左边是斜了身子的紫柳,右边是佝偻着脊背的紫柳,眼前是紫柳,身后是紫柳,我的心倏然紧起来,只觉得身在军营里,四下里尽是一股腾腾的兵气与豪气。我历来都以为柳是偏女性的,可是紫柳是个叛逆,它似乎是不甘心混迹于裙钗。是的,这些紫柳,都是阳刚的男人,是壮年至于暮年的驰骋在疆场的风沙霜雪里的征人。停了步子来看,它们的叶子,并不十分茂盛。有的是只在干顶上有疏朗的一丛,风可以展开腰身从枝叶间经过,星光也可以像白鹭似的一群群从树叶里落下来,在低处的草叶子上敛了翅。有的已经老得放浪,脱尽枝叶,只光光的一截屈曲而嶙峋的干杵在眼前,然后发笑似的在根部又发出矮矮的一丛绿叶来。那些叶子的形状,也是男性式的浓眉。西湖边的垂柳叶子细长单薄而纤弱,是女性的眉。而紫柳,它的叶子是稍微拉了拉的椭圆,颜色深碧,质地比垂柳的要结实浑厚。在晴空下,绿蜡一般,灼灼反射着一团团饱满坚实的亮光。

⑤在紫柳园,我几乎没有看见一棵笔直生长着的紫柳。它们,或斜或倒,有的已经空了心,有的也枯了梢头,孤零零的干,远看,是国画里一笔怆然折转着的老黑。恍惚中,我仿佛看见,在一个浓云密布如大军压境的黄昏,狂风叫嚣翻过山头,扑向这一片紫柳园,一棵紫柳繁茂的枝叶被收缴而去,一棵紫柳黝黑粗壮的干戛然断折,雷电的白刃刷刷砍下,剖开另一棵艰难站稳的紫柳的身躯。是啊,在这么高这么孤独的地方,狂风来过,雷电来过,干早来过。生存已经多么不易,又如何像美人一样挺胸收腹!在紫柳的身边,我看见了蕨,看见了茅草,以及几样叫不出名字的细弱的攀援类植物。品种寥寥的几类植物,似乎在无声诉说紫柳的寂寞。也许,风送过一些种子到达这里,但是这样容易干旱高寒,它们又走了。也许苦难和寂寞,原本就是一种修行,所以才有了千年的紫柳。

⑥一千多年啊!一千年,这山下,王朝兴替了几十个。一千年,山中一个家族兴旺繁衍了几十代。一千年,这山野上的杜鹃花耗尽心血开落了一千次。一千年,前面的代代朝朝已经成土,山中某族的后人或许已流落他乡,而杜鹃,也或许经蜜蜂做媒,已变异了品种。只有紫柳还在,还在这高山之上,在春夏之间的五六月里开着白花,漫天吐絮,每一朵柳絮都是一个词语,它在妮娓诉说这千年的变迁事。一千年,紫柳太老了,但姿态依然刚硬遒劲。铁一样盘曲的干,如游龙,似苍鹰,还在向上,身段不肯低下来。紫柳的老,是老骧伏枥、志在千里的老,是白发的辛弃疾醉里挑灯看剑的老。时间淘洗人事万物,一棵植物,就这样巍然挺立在时间的洪流里,成了树之王。

⑦我穿着绿条纹的裙子,悠悠走进这一片紫柳园,像江南石桥边一片婉约的垂柳的叶子。当我离去,离开生有紫柳的妙道山,离开岳西县,一路上听着车窗外的铿锵雨声,忽然觉得我的生命经脉里似乎有紫柳的汁液在铿锵流淌。

⑧生命是一场修行,在得道者那里,时间在他身上被成倍延长,展开。

5.第4段中“那些叶子的形状,也是男性式的浓眉”中“浓眉”有何妙处?(4分)

6.第5段中写“几样叫不出名字的细弱的攀援类植物”,有何作用?(4分)

7.从全文来看,“紫柳”有哪些不同寻常的特点?(4分)

8.文章结尾说“生命是一场修行,在得道者那里,时间在他身上被成倍延长,展开。”你对这句话是如何理解的?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看法。(6分)

(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9—12题。

暮色中的炊烟

迟子建

炊烟是房屋升起的云朵,是劈柴化成的幽魂。它们经过了火光的历练,又钻过了一段漆炊烟总是上升的,它的气息天空最为熟悉的了。但也有的时候气压过于低,炊烟徘徊在黑的烟道后,一旦从烟囱中脱颖而出,就带着股超凡脱俗的气质,宁静、纯洁、轻盈、缥缈。屋顶,我们就会嗅到它的气息。那是一种草木灰的气息,有点微微的涩,涩中又有一股苦香,很耐人寻味。

这缕涩中杂糅着苦香的气息,常让我忆起一个与炊烟有关的老女人的命运。在北极村的姥姥家居住的时候,我喜欢趴到东窗去望外面的风景。从东窗,还能看见她家的木刻楞房屋。这座房屋的主人是个俄罗斯老太太,我们都叫她老毛子。她是斯大林时代避难过来的,她嫁了一个中国农民,是个马夫,生了两个儿子,那个在北极村的儿子为她添了个孙子,叫秋生,秋生呆头呆脑的,他只知道像牛一样干活,见了人只是笑,不爱说话,就是偶尔跟人说话也是说不连续。秋生不像他的父母很少登老毛子的门,他三天两头就来看望他的奶奶。除了他,老毛子那里再没别人去了。

那时中苏关系比较紧张,苏联的巡逻机常常嗡嗡地叫着在低空盘旋,我方的巡逻艇也常在黑龙江上徘徊。不过两国的百姓却是友好的,我们到江边洗衣服或捕鱼,如果看见界河那侧的江面上有小船驶过,而那船头又站着人的话,他们就会向我们招手,我们也会向他们招手。

那时村中的人很忌讳和她来往,因为一不留神,就会被戴上一顶“苏修特务”的帽子。她也不喜欢与村中人交往,从不离开院门,只呆在家里和菜园中。她个子很高,虽然年纪大了,但一点也不驼背。她喜欢穿一条黑色的曳地长裙,戴一条古铜色三角巾,她脸上的皮肤非常白皙,眼帘深深凹陷,那双碧蓝的眼睛看人时非常清澈。我姥姥不喜欢我和她说话,但有两次隔着栅栏她吆喝我去她家玩,我就跃过栅栏,跟着她去了。我至今记得她的居室非常整洁,北墙上悬挂着一个挂钟,挂钟下面是一张紫檀色长条桌,桌上喜欢摆着两个碟子,一

个装着蚕豆,一个装着葵花子,此外还有一个茶壶,一个茶盅和一副扑克牌。这桌子上的东西展现了她家居生活的情态,喝茶,吃蚕豆,嗑瓜子,摆扑克牌。她把我领到家后,喜欢把我抱起,放在一把椅子上。我端端正正地坐着的时候,她就为我抓吃的去了。蚕豆、瓜子是最常吃的,有时也会有一块糖。与她熟了以后,她就教我跳舞,她喜欢站在屋子中央,扬起胳膊,口中哼唱着什么,原地旋转着。

她旋转的时候那条黑色的裙子就鼓胀起来了,有如一朵盛开的牵牛花。北极村的很多老太太都缠过足,走路扭扭摆摆的,且都是小碎步;而老毛子却是个大脚片子,她走起路来又稳又快。我那时把她爱跳舞归结她拥有一双自由的脚,并不知道一双脚的灵魂其实是在心上。那些不上她家串门的邻居,其实对老毛子也是关心的。他们从两个途径关心着她:一个是秋生,一个就是炊烟了。人们见了秋生会问他:秋生,你奶奶身体好吗?秋生嘿嘿地笑,人们就知道老毛子是硬朗的。而我姥姥更喜欢从老毛子家的烟囱观察她的生活状况,那炊烟总是按时按晌地从屋顶升起,说明她生活得有滋有味的,很有规律。大家也就很放心。老毛子在冬季时静悄悄地死了,她是孤独地离开这个冰雪世界的。那几天秋生没过来,人们是通过她家的烟囱感觉她出了事的。住在她家后面的人家,每天早晚抱柴生火时,总是习惯性地看一眼老毛子的烟囱,结果她连续几天都没有发现那烟囱冒出的一缕炊烟,知道老毛子大事不好了。于是喊来她的家人,进屋一看,老毛子果然已经僵直在炕上了。

从那以后,我再也没有在暮色苍茫的时分看到过那幢房屋飘出炊烟,尽管村子里其他房

(选自《迟子建散文精品赏析》有删改)

19.文章以“暮色中的炊烟”为题目有什么好处?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4)

20.“我那时把她爱跳舞归结为她拥有一双自由的脚,并不知道一双脚的灵魂其实是在心上”,结合上下文,理解这句话在文中的含意。(4分)

21.从全文看,北极村人有哪些性格特点?请作简要概括分析。(6分)

22.文章结尾说“尽管村子里其他房屋的炊烟仍然妖娆地升起,但我总觉得最美的一缕已经消逝了”,结合全文,具体分析作者这样表达的原因?(6分)

屋的炊烟仍然妖娆地升起,但我总觉得最美的一缕已经消逝了。

一. 19.第一块石头突出古色古香,深稳凝重(1分);第二块石头突出其“沧海桑田”的历炼(2分);第三块石头突出神秘性(1分)。

20.内容上突出了书斋里藏石的丰富多样,藏石、赠石的乐趣(2分);形式上使文章详略得当,重点表现对三块石头的珍爱(2分)。

21.称石头为“石友”,深化了作者对石头的喜爱之情(1分)。“得罪了”一方面表现了作者“境界不太高”“不够档次”“信笔涂鸦”的自谦(1分),另一方面赞誉了石头坚硬且生命长久的品质和前辈文人的拜石为兄和以石为灵感写出《石头记》的“痴”趣(2分)。

22.(1)对书斋石细致入微的观察和深刻的理解,体现了对石头的极度喜爱。(2分)

(2)与朋友共同分享快乐,作者没有因为喜爱而产生强烈的占有欲,赠石给别人,与朋友分享,同样有着无限乐趣。(2分)

(3)由石头而产生的对生命、人生的深刻感悟:石头是坚硬长久的,人生是短促的,石头能进入书斋走入文章,实际上对“我”来说是一种荣幸。(2分)

(二)19.“浓眉”运用了比喻的手法.将紫柳的叶子比作男性的眉。(2分)突出紫柳的叶子结实浑厚而饱满坚实的特点。(2分)

20.(4分)

用紫柳身边“寥寥的几类植物”衬托紫柳的寂寞;(2分)用攀缘类植物的柔弱突出紫柳的顽强。(2分)

21.(4分)

①生长在千米之上的高山沼泽里(生长在高寒环境中);②生长了一千年(挺立在时阃的洪流中);

③像阳刚的男人.有一股铮铮的英雄之气;④没有笔直生长着的(与苦难和寂寞进行着无言的抗争);

⑤见证着朝代兴替、时代变迁。(每条l分。回答4条即得满分)

22.(6分)

(1作者称赞紫柳是历经时间磨砺不倒、有英雄气的树之王、得道者。(2分)

(2)人只有能像紫柳那样经历时间的淘洗才能成为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的得道者。(2分)

(3)我们应像紫柳一样,看淡生命中的坎坷、寂寞等不利因素。使自已成为一个有德行的得道者。让自己的生命更有意义、更有价值。(2分)(19—22题,意对即可。)

(三)19.①从结构上,“炊烟”贯穿全文,是全文的线索,“暮色中的炊烟”与事件的发展有密切关系;(2分)

②“暮色中的炊烟”,烘托了一种宁静平和的氛围,而老人却在这种宁静平和的氛围中孤独地死去,更凸显了老人悲苦的命运。(2 分)

20.老毛子爱跳舞,并不是因为她拥有一双自由的大脚,而是源于一颗热爱生活的心,源于

一颗热情奔放的心。(2分)

21.①勤劳、善良,北极村人对老毛子也是关心的。(2分)

②友好,在中苏关系比较紧张的时候,还能与邻国百姓友好相处。(2分)

③也有一些谨小慎微,很忌讳和老毛子来往,因为一不留神,就会被戴上一顶“苏修特务”的帽子。(2分)

22.说老人家的炊烟最美,实际上寄寓的是作者对老人的怀念和赞美:

①怀念老人的勤劳和热情好客:她的院子里种植了大片大片的向日葵,她的居室非常整洁;她招呼我去玩,给我吃零食。(2 分)

②她外表沉静冷漠但实际内心热情奔放:她也不喜欢与村中人交往,却有两次隔着栅栏她吆喝我去她家玩,熟了之后还教我跳舞。(2分)

3.针对性训练检测答案 篇三

一、识别方式的设计漏洞

1.对比已知攻击手法与入侵检测系统监视到的在网上出现的字符串,是大部分网络入侵检测系统都会采取的一种方式。例如,在早期Apache Web服务器版本上的phf CGI程序,就是过去常被 用来读取服务器系统上的密码文件(/etc/password),或让服务器为其执行任意指令的工具之一。当 利用这种工具时,在其URL request请求中多数就会出现类似“GET /cgi-bin/phf?.....”的字符串。因此许多入侵检测系统就会直接对比所有的URL request 中是否出现/cgi-bin/phf 的字符串,以此判断是否出现phf 的攻击行为。

2.这样的检查方式,虽然适用于各种不同的入侵检测系统,但那些不同的入侵检测系统,因设计思想不同,采用的对比方式也会有所不同。有的入侵检测系统仅能进行单纯的字符串对比,有的则能进行详细的TCP Session重建及检查工作。这两种设计方式,一个考虑了效能,一个则考虑了识别能力。攻击者在进行攻击时,为避免被入侵检测系统发现其行为,可能会采取一些规避手法,以隐藏其意图。例如:攻击者会将URL中的字符编码成%XX 的警惕6进值,此时“cgi-bin”就会变成“%63%67%69%2d%62%69%6e”,单纯的字符串对比就会忽略掉这串编码值,

内部代表的意义。攻击者也可以通过目录结构的特性,隐藏其真正的意图,例如:在目录结构中,“./”代表本目录,“../”代表上层目录,Web服务器 可能会将“/cgi-bin/././phf”、“//cgi-bin//phf”、“/cgi-bin/blah/../phf?”这些URL request均解析成“/cgi-bin/phf”,但单纯的入侵检测系统可能只会判断这些request是否包含“/cgi-bin/phf”的字符串,而没有发现其背后所代表的意义。

3.将整个request在同一个TCP Session中切割成多个仅内含几个字符的小Packet,网络入侵检测若没将整个TCP session重建,则入侵检测系统仅能看到类似“GET”、“/cg”、“i”、“-bin”、“/phf”的个别Packet,而不能发现重组回来的结果,因为它仅单纯地检查个别Packet是否出现类似攻击的字符串。类似的规避方式还有IP Fragmentation Overlap、TCP Overlap 等各种较复杂的欺瞒手法。

二、“猎杀”及重调安全政策的漏洞

4.针对性训练检测答案 篇四

-2=0的两个根,S5=(A)

5A.B.5

25C.-5 2

a1+a5×552解析:a2、a4是方程x-x-2=0的两个根,a2+a4=1,S5=,故选A.22

2.(2013·石家庄市质检)已知各项均为正数的等比数列{an},a1·a9=16,则a2·a5·a8的值(D)

A.16B.32

C.48D.64

解析:等比数列{an},a1·a9=a2·a8=a2各项均为正数,所以a5=4,所以a2·a3·a85=16,33=a5=4=64,即a2·a5·a8的值为64,故选D.3.(2012·山西省大同市高三学情调研)设等差数列{an}的前n项和为Sn,若S3=9,S6=36,则a7+a8+a9=(D)

A.9B.16

C.36D.45 解析:由等差数列的性质可知a7+a8+a9=2(S6-S3)-S3=2×27-9=45,故选D.4.(2013·长春市调研测试)等差数列{an}的公差为3,若a2,a4,a8成等比数列,则a4=(C)

A.8B.10

C.12D.16

解析:令首项为a,2根据条件有(a+9)=(a+3)(a+21)⇒a=3,a4=3+3×3=12,故选C.5.(2013·湖南省长沙市第二次模拟)在等比数列{an}中,a1+a2=30,a3+a4=60,则a7+a8= 240.解析:由等比数列性质知a1+a2,a3+a4,a5+a6,a7+a8成等比数列,由已知条件知公比为2,33所以a7+a8=(a1+a2)·q=30×2=240.6.(2012·温州十校联合体期末联考)已知1,a1,a2,9成等差数列,1,b1,b2,b3,9成等比数列,且a1,a2,b1,b2,b3都是实数,则(a2-a1)b2= 8.8解析:由1,a1,a2,9成等差数列,可得a2-a1=,3

由1,b1,b2,b3,9成等比数列,可得b2>0,且b2=3,所以(a2-a1)b2=8.7.(2012·浙江杭州市七校联考)已知数列{an}中,a3=2,a7=1,若{}为等差数an+1

1列,则a11=.2

111解析:由等差数列的性质知,成等差数列,a3+1a7+1a11+1

211则=+ a7+1a3+1a11+1

2111即+a11=.1+12+1a11+12

8.(2012·金华十校期末联考)已知各项均不相等的等差数列{an}的前四项和为14,且a1,a3,a7恰为等比数列{bn}的前三项.

(1)分别求数列{an},{bn}的前n项和Sn,Tn;

(2)记为数列{aSnTn

nbn}的前n项和为Kn,设cn=Kcc*

n+1>n(n∈N).

n

解析:(1)设公差为d,则4a1+6d=14

a+2d2

1=a1a1+6d,解得d=1或d=0(舍去),a1=2,所以a=n+1,Snn+3nn+1

nn=2bn=2,Tn=2-2.(2)因为K12(n+1)·2n

n=2·2+3·2+…+,①

故2K=2·22+3·23+…+n·2n+(n+1)·2n+1

n,② ①-②,得

-K122+23+…+2n-(n+1)·2n+1

n=2·2+,所以Kn+1SnTnn+32n-1

n=n·2,则cn=K

n2

cn+42n+1-1n+32n-12n+1+n+2n+1-cn=2+22+1=2+2>0,所以c*

n+1>cn(n∈N).

9.等差数列{a项和为Sa2

n}是递增数列,前nn,且a1,a3,9成等比数列,S5=a5.(1)求数列{an}的通项公式;

(2)若数列{bbn2+n+1

n}满足n=aa{bn}的前99项的和.

n·n+1

解析:(1)设数列{an}的公差为d(d>0). 因为aa2

1,a3,9成等比数列,所以a3=a1a9,所以(ad)2=ad),所以d2

1+21(a1+8=a1d.因为d>0,所以a1=d.①

因为S2,所以5a5×42

5=a51+2·d=(a1+4d).② 由①②解得a31=d=5.所以a35+(n-1)×35=35n(n∈N*

n=).

(2)bn2+n+1

n3

5·35n+1=25n2+n

9·+1

nn+1=259(1+1n-1

n+1.

所以b1+b2+b3+…+b99

=259(1+1-11111112+1+2-3+1+34+…+199100)

5.综合知识训练答案 篇五

综合知识训练

(一)1.填成语例:

很少的几句话:

(三)言(两)语很少说话:(孤)言(寡)语

巧妙动人的好听话:(花)言(巧)语随口乱说的话 :(胡)言(乱)语

2.古代常用称谓代替年龄。请写出下列年龄的称谓:

60岁(花甲)70岁(古稀)

3、补充歇后语

(1)十五个人聊天——七嘴八舌(2)猪八戒照镜子——里外不是人

(3)茶壶煮饺子——心中有数(4)麻绳拴豆腐——提不起来

4、改错别字:

明察秋豪(毫)不记其数(计 直接了当(截)甘败下风(拜)绿草如荫(茵)世外桃园(源)

5、写出汉字“塞”的所有sāi sài sè 读音

6、说出下列句子的两种不同意思。“鸡不吃了”

(1)、鸡不吃食了(2)、我不吃鸡了

7、填成语,使每行所填的字组成作家的名字。

长生不(老)、(舍)生取义宁死不(屈)、(原)形毕露

8、《水浒传》中“倒拔垂杨柳”的人物是:鲁智深

(二)阅读知识选择

1、素有“世界童话之王”的作家是谁?(A)

2、《义勇军进行曲》是我国哪一位著名音乐家谱曲的?(A)

3、在我国古代,哪一位扮男装代父从军,忠和孝,世无双?(C)

4、选择题:《三

国演义》中过五关、斩六将的猛将是谁?(C)

5、“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这句诗出自哪首诗?(C)

6、以下三位画家中,最擅长画对虾的是谁?(B)

7、下面哪一首诗是诗人李白的作品?(C)

8、三国鼎立是指哪三个国家?(B9、格言“知识就是力量”的提出者是下面哪一位?(C)

10、孔子,名丘,字仲尼,鲁国人,(C)家创始人。

11、被尊为“唐宋八大家”之首的是(D)。

12、《春晓》的作者是(C)。

13、我国诗歌史上被称为“诗圣”的是(B)。

14、《卖火柴的小女孩》这篇童话故事,作者是(A)。

15、《水浒传》中“倒拔垂杨柳”的人物是(A)。

16、《童年》的作者是(C)

17、《西游记》中“大闹五庄观、推倒人参树”的是(B)。

18、《少年维特之烦恼》的作者是(C)。

19、历史人物“武松”出自(A)。

20、《三国演义》中,(A)赔了夫人又折兵。

21、《老人与海》的作者是(B)。

22、《游子吟》的作者是(C)。

23、《林海》的作者是(A)。

24、《红楼梦》的作者是(B)。

25、被尊为“唐宋八大家”之首的是(A)。

26、孟子是(C)学派的主要代表之一。

27、毕升发明(A)。

28、《为人民服务》的作者是(A)。

29、伟大的科学家牛顿是(A)国。

30、安徒生是一百多年前(B)。

31、诗句“每逢佳节倍思亲”中的“佳节”原意是指:(B)。

32、“心比天高,身为下贱”是《红楼梦》中对(A)的判词。

33、“冬天到了,春天还会远吗”语出(B)。

34、《本草纲目》的作者是(C)。

36、“沙龙”一词源于(B)。

38、作家老舍的原名叫(A)。

39、“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作者是(A)。40、《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作者是(B)。

(三)1、在中国发现的最早的人类遗存是下列哪一项?(A)。

2、我国古代秀才是指那四种才艺(B)。

3、我国历史上最早的一部兵书是指(B)。

4、我国鸟类中,消灭森林害虫最多的是(A)。

5、“一问三不知”中的“三不知”是指(B)。

6、《西游记》中的火焰山是今天的(A)。

7、“智者千虑,必有一失”语出自(B)。

8、下列不属于唐宋八大家的是(D)。

9、主张“人性本善”的是孟子,那么,主张“人性本恶”的是谁(D)。

10、脍炙人口的著名诗句„天若有情天亦老‟是谁的名句(D)

11、我国古代文学名作《世说新语》的作者是谁(A)。

7312、成语“安步当车”中形容怎样走可以像坐车一样?(D)。

13、哪个国家的垃圾产量居世界第一(B)。

14、能够制造蜂蜡的是那种类型的蜜蜂(C)。

15、名著《茶花女》的作者是谁(C)。

16、“茅盾”是一位作家的笔名,这位作家的原名是(B)。

17、历史上的“约法三章”是由谁先提出的(C)。

18、我国四大名著之一的《西游记》共有多少回(B)。

19、老舍原名是(D)。

24、蜘蛛属于(A)。

20、中国传统书画所用的是下列哪种纸(B)。

21、我国历史上„卧薪尝胆‟的典故,讲的是哪位君王的故事(D)。

22、哪座城市被称为“音乐之城”(B)。

23、“知识就是力量”是英国哪个著名的哲学家、思想家的名言(A)。

24、“物竞天择,适者生存”是以那种科学来证明的(A)。

25、远古时代的恐龙属于_____动物(B)

26、贪婪总是没有好结局,好下场的,在《渔夫和金鱼的故事》是怎么样的结局?(D)

28、“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出自(A)

一、填空(45分)

1、把下面这些“看”的近义词填到合适的成语中。(15分)

(1)左看看,右看看──左顾右(盼)(2)仰着头看天:昂首(望)

(3)斜着眼睛看人──侧目而(视)(4)站在高处往远看:高(瞻)远瞩

(5)看惯了,只当没看见──熟视无(睹)(6)全世界的人都注视着:举世(瞩)目

(7)看看前面,又看看后面──瞻前(顾)后(8)一下子就看得清清楚楚:一(览)无余

(9)你看我,我看你,互相对看──面面相(觑)

(10)看见别的事物,就想变主意──(见)异思迁

6、世界上的四大文明古国是哪四个?(古中国、古埃及、古巴比伦、古印度)

小学语文毕业复习---古诗词知识复习题

1、古诗文中“游”名胜。(30分)

下列诗句写的是哪处名胜吗?它属于哪个省(市、县)?请分别填在横线上和括号内。

(1)___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安徽泾县)

(2)不识___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江西九江市)

(3)京口瓜洲一水间,___只隔数重山。(江苏省南京市)

(4)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___无故人。(甘肃敦煌)

(5)朝辞___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四川省奉节县)

(6)___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江苏苏州)

(7)即从___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四川东北部嘉陵江上游)(8)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___关。(甘肃省安西县)

(9)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江苏苏州)

(10)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湖北武昌)

(11)(11)欲把西湖(浙江杭州)

2按诗词内容,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地名。

(1)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2)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3)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4)(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5)(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6)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7)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8)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

(9)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10)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11)(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12)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13)(渭城)朝雨邑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3、请你根据诗句内容,写出与它相关的名胜。

(1)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泰山)(2)水光潋艳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西湖)

(3)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庐山)(4)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洞庭湖)(5)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庐山)

4、给下列古诗填上表示颜色的词。

(1)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2)(青)蓑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3)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4)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岸上踏歌声。

(5)(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6)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

(7)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8)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9)(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10)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11)(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12)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5、在括号里填上带“春”的词语。

(1)(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2)(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3)(春江)潮水连江平,海上明月共潮生。(4)(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5)(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6)(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来御柳斜。

(7)(春宵)一刻值千金,花有清香月有阴。(8)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6、在括号里填上动物或植物名。

(1)(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2)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3)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4)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

(5)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6)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

(7)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8)柴门闻(犬吠)吠,风雪夜归人。

(9)(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10)(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11)童孙未解工耕织,也傍(桑)阴学种(麻)。

7下列诗句写的是哪个季节?诗题是什么?作者是谁?请填在括号里。

季节诗题作者

①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秋)《风桥夜泊》(张继)

②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春)《咏柳》(贺知章)

③天间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春)《早春》(韩愈)

④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冬)《江雪》(柳宗元)

⑤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夏)《晓出静慈寺送林子方》(杨万里)

⑥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冬)《梅花》(王安石)

⑦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春)《清明》(杜牧)

⑧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秋)《山行》(杜牧

8半 暗日 异 开 山低 气 千 马 功 成 万 心 一 发 强 理 壮

9比喻拟人比喻疑问夸张远近高低各不同

常见关联词的运用

1.老师常常告诉我们,(与其)考试前加班加点搞突击,(不如)平时刻苦学习。

2.我们(如果)不努力学习,将来(就)不能为能建设“四化”贡献力量。

3.凡卡(宁可)回到乡下爷爷那里去,(也不)愿在城里受罪。

4.你(既然)答应和我一起去看电影,(就)不应该自己先走。

5.(尽管)疼痛得满头大汗,他(还是)一声不吭。

6.王平(不仅)诚恳地接受了批评,(还)坚决地改正了错误。(不但..而且)

7.我(宁可)自己多做一些,(也不)把工作推给别人。

8.(如果)秦王真拿十五个城来换,我(就)把璧交给他。

9.(不论)干什么工作,他(都)干得很出色。

10,仙人掌的样子(虽然)不好看,(但是)生命力极强。

11.音乐(不但)能给人美的享受,(而且)能陶冶人的性情。

12.(即使)是听惯了鸟叫的人,(也)觉察不出跟真夜莺的叫声有什么两样。

13.(如果)侵略者胆敢侵犯我国领土,我们(就)给这惩罚性的打击。

14.(只有)在国中共产党员的领导下,全国人民团结一致共同努力,四个现代化(才)能实现。

15.我和小兰星期天总要见面,(不是)我去找她,(就是)她来找我。

16.你也许不会相信,报警的(不是)值夜班的人,(而是)被划破的一成玻璃。

17.(如果)把“吃音玻璃”装在闹市区临街的一面,(就)会使传到室内的噪音大大减弱。

18.另有一种“夹丝玻璃”,非常坚硬,(即使)用100磅的沙袋猛击,(也)安然无恙。

19.李伟(因为)刻苦学习,(所以)成绩优良。

20.(虽然)奶奶满头银发,(但是)行动十分利落。

21.星期天,我和小利总是见面的,(即使)我不找她,她(也)会找我。

22.(只有)在社会主义新中国,人们(才)能过上幸福的生活。

23.老师(不仅)关心我们的学习,(还)关心我们的身体健康。

24.这件事(要么)你让步,(要么)他让步。

25.邱少云(宁可)牺牲自己,(也不)暴露目标。

26.(无论)遇到什么困难,他(都)不会灰心。

27.赖宁(虽然)牺牲了,(但是)他永远活在我们心中。

28.你(如果)能刻苦用功,成绩(就)会很快提高。

29.(即使)是一分钱,我们(也)要珍惜。

30.(只要)坚持体育锻炼,(就)能不断增强体质。

31.(虽然)你的学习很好,(但是)没有骄傲自己满的理由。

32.桑娜(宁可)自己受苦,(也)要把两个孤独抱回自己家里。

33.渔夫(虽然)冒着生命危险出海捕鱼,(但是)仍然过不上好日子。

34.(无论)火势多么凶猛,邱少云(都)一动不动地趴着。

35.你(与其)在外面玩,(不如)回家帮妈妈做点家务活。

36田敏(不但)自己学习好,(而且)还爱帮学习差的同学。

37.(只有)在老家,(才)能真正体会到家乡的美。

38.(即使)困难重重,可他(也)出色地完成了这次任务。

39.(即使)你不同意,我们(也)要这么做。

40.我和阿兰是邻居,(所以)我很了解她。

41.他(不但)普通地浏览,(而且)边看边思索。

42.(不管)是谁,只要你说的对,对人民有利,我们(都)采用。

43.达•芬奇(无论)画什么,(都)能又准又快地画出来。

44.小燕子搭的窝,(既)漂亮,(又)结实,还很暖和。

45.(如果)要造箭,(就)应该把造箭材料准备齐全。

46.这篇作文(虽然)字数不多,(但是)内容丰富,算得上是一篇好作文。

47.王岚爱好体育,每天早晨(不是)跑步,(就是)做操。

48.(因为)王岚坚持锻炼,(所以)她的身体很结实。

49.(一)望见前边有一条小河,它们(就)高兴地跑起来。

50.他(不但)要忍受疾病的折磨,(而且)忍受亲人逝去的痛苦

(二)加恰当的关联词,把两句话并成一句

1.我学习很努力。我学习成绩不如他。

(虽然)我学习很努力,(但是)学习成绩不如他。

2.小张接受了大家的批评。小张改正了缺点。

小张(不仅)接受了大家的批评,(还)改正了缺点。

小张(不但)接受了大家的批评,(而且)改正了缺点。

3,我仔细的观察。我的俄文写得具体。

(因为)我仔细地观察,(所以)作文与得具体。

4.他生病了。他坚持上课。

他(虽然)生病了,(但是)坚持上课。(即使)他生病了,(也)坚持上课。

5.他知道错了。他不肯认错。

(虽然)他知道错了,(但是)不肯认错。(即使)他知道错了,(也)不肯认错。

6.妈妈耐心教育我。我的进步非常快。

(因为)妈妈耐心教育我,(所以)我的进步非常快。

(之所以)我的进步非常快,(是因为)妈妈耐心教育我。

7.他自己学习成绩好。他热心帮助学习上有困难的同学。

他(不仅)自己学习成绩好,(还)热心帮助学习上有困难的同学。

8.你长期坚持体育锻炼。你的身体强壮。

(因为)你长期坚持体育锻炼,(所以)你的身体强壮。

9.居里夫人发现了镭。居里夫人买不起一克镭。

(虽然)居里夫人发现了镭,(但是)她买不起一克镭。

10.他们不忘记大众的福利。他们能保障自己的利益。

他们(既)不忘记大众的福利。(又)能保障自己的利益。

11.居里夫人在专利书上签字。所有的困难能解决。

(只要)居里夫人在专利书上签字,所有的困难(就)解决。(只有…才

12.鲁滨孙遇到过许多危险。鲁滨孙一点儿也不畏惧。

鲁滨孙(虽然)遇到过许多危险,(但是)他一点儿也不畏惧。

13.我们去踢足球?我们去打乒乓球?

我们(是)去踢足球,(还是)去打乒乓球?

14.坚持体育锻炼。能不断增强体质。

(只要)坚持体育锻炼,(就)能不断增强体质。

15.我俩是邻居。我们平时往来不我。

(虽然)我俩是邻居,(但是)我们平时往来不多。

16.时间很珍贵。我们要加倍珍惜时间。

(因为)时间很珍贵,(所以)我们要加倍珍惜时间。

17.对周围的事物,我们要仔细观察。对周围的事物,我们要认真思考、分析。

对周围的事物,我们(不仅)要仔细观察,(还)要认真思考、分析。

18.你答应了人家。你要办到。

(既然)你答应了人家,(就)要办到。

(因为)你答应了人家,(所以)要办到。(如果)你答应了人家,(就)要办到。

19.他第一次上讲台。他讲起话来从容不迫,有条有理。

(虽然)他第一次上讲台,(但是)讲起话来从容不迫,有条有理。

20.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得到群众的信任。

(只有)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才能)得到群众的信任。

21.明天有雨。运动会改期举行。

(如果)明天有雨,运动会(就)改期举行。

(因为)明天有雨,(所以)运动会改期举行。

(既然)明天有雨,运动会(就)改期举行。

22.这种布结实。这种布好看。

这种布(既)结实,(又)好看。

23.我们精心地保护地球,保护地球的生态环境。地球会更好地造福于我们的子孙后代。

我们(只有)精心地保护地球,保护地球的生态环境,地球(才)会更好地造福于我们的子孙后代。

24.生产发展了。人民丰衣足食。

(因为)生产发展了,(所以)人民丰衣足食。

25.雨来愿意牺牲自己。雨来不说出李大叔藏身的地方。

雨来(宁可)牺牲自己,(也不)不说出李大叔藏身的地方。

26.太阳离我们这儿远。太阳和我们的关系非常密切。

(虽然)太阳离我们这儿远,(但是)和我们的关系非常密切。

27.老鼠落到了猫的物中。老鼠再也别想活了。

老鼠(既然)落到猫的手中,(就)再也别想活了。

老鼠(只要)落到了猫的手中,(就)再也别想活了。

28.人们都来这儿购物。这家商店的商品货真价实,信誉很好。

人们(之所以)都来这儿购物,(是因为)这家商店的商品货真价实,信誉很好。

29.我移动一下身子。我可能暴露目标。

(如果)我移动一下身子,(就)可能暴露目标。

(因为)蔺相如立了大功,(所以)赵王封他为上大夫。

30.主人不让阿辽莎读书。主人责骂他。

主人(不仅)不让阿辽莎读书,(还)责骂阿辽莎。

31.水浪一个接一个打来,漩涡一个接一个地旋着。竹排在继续前进。

(即使)水浪一个接一个打来,漩涡一个接一个地旋着,竹排(也)在继续前进。32陈老师对犯了错误的同学批评一遍了事。陈老师对犯了错误的同学耐心地做思想工作。

陈老师对犯了错误的同学(不是)批评一遍了事,(而是)耐心地做思想工作。

33.我们要有为人民服务的愿望。我们要有为人民服务的本领。

我们(不仅)要有为人民服务的愿望,(还)要有为人民服务的本领。

34.困难很大。我们要迎头赶上。(即使)困难很大,我们(也)要迎头赶上。

35.蔺相如立了大功。赵王封蔺相如为上大夫。(因为)蔺相如立了大功,(所以)赵王封他为上大夫。

36.你走到天涯海角。我一定能找到你。(即使)你走到天涯海角,我(也)一定能找到你。

37.凡卡在城里受苦。心卡回到爷爷身边。凡卡(与其)在城里受苦,(不如)回到爷爷身边。

38.高桦得一等奖。李楠得一等奖。(不但)高桦得一等奖,(而且)李楠得一等奖。

(不是)高桦得一等奖,(就是)李楠得一等奖。(不仅)高桦得一等奖,李楠(也)得一等奖。

39.音乐能给人以享受。音乐能陶冶人的情操。音乐(不仅)能给人以享受,(还)能陶冶人的情操。音乐(不但)能给人以享受,(而且)能陶冶人的情操。

6.《小溪》阅读训练答案 篇六

我挨着她们轻轻地流过。她们对我说:“小溪,你就这样快活轻松地流下去吧,这就是你的幸福,你的归宿。”我点点头,得意地顺流而下。一天,突然天昏地暗,山崩地裂般一声巨响,我猛地不能动弹了。我看不见天,看不见地,看不见红桃绿柳。我虚飘飘不知自己是否存在。我死了,却又渐渐苏醒。我瑟缩在一层硬壳里动弹不得。溪水被阻隔,我渐渐枯竭、干涸……咱等待死亡么?我虚弱地问自己。突然岸缝间闪烁着几束阳光。“啊,太阳!”我大喊着,“我真喜欢你,你是万物之母,你是光明的源泉,如今你又出现了,我要奔向你,请你救救我吧!……”忽而阳光不见了,我听见发自宇宙、也好像发自我自身深处的声音:“挣扎、奋斗、拼搏、超越,你才能找回自我!”我沉默了,我想着那欢乐的玫瑰色的日子,但那只是短暂的昙花一现。永恒的、永恒的真理是什么?我叹息、我思索、我寻觅……阳光又出现了,而且愈来愈灿烂,我似乎有所领悟,于是我开始挣扎,开始奋斗。几经拼搏,几经寻觅,我身上的溪水渐渐多了,渐渐活而有力了。猛一挣扎,我竟从埋藏我的地下跳了出来。

经此挫折,我反而比过去粗犷了,宽阔了。我跳跃在岩石树隙间,有意地寻觅起同伴----原来道道山梁间都有那么多或比我大,或比我小的溪流。它们都和我一样不停地向前奔泻。大自然使我们越靠越近,越聚越宽。终于我们汇聚成河、汇聚成大江,最后我和我的同伴们一齐涌向无边的大海。在大海里我才发现我是一条美丽的小溪,因为我已把我的涓涓细流,无条件地奉献给了大海。(选自《杨沫散文选》,人民文学出版社)

1、小溪是“欢乐”的,从文中哪些地方可以看出?(3分)

2、这篇散文写小溪遭遇了两次挫折,说说她是怎样战胜第二次挫折的。(3分)

3、文中的小溪先后两次走出困境,第一次是“自然地从石缝中窜了出来”,第二次是“竟从埋藏我的地下跳了出来”。说说“窜”与“跳”有何不同。(2分)

4、文章最后一段说“我才发现我是一条美丽的小溪”,你认为小溪的“美丽”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3分)

5、文中的小溪具有较强的承受挫折的能力。小溪的经历给你怎样的启示?(3分)

答案:

1.(2分)怀揣对大自然奇妙的幻想,仰望夜空听夜莺的歌唱,在流淌中观赏两岸艳丽的花朵。

2.(2分)阳光的鼓舞,生活真理的支撑,自身的拼搏寻觅。

3.(2分)“窜”指自然状态下的小溪从石缝中流溢而出;“跳”指拼搏状态下的小溪从地底下喷涌而出。

4.(3分)明确目标奋然前行;面对挫折顽强拼搏;携手并进涌向大海。

7.“回家”阅读训练及答案 篇七

回家海子少年时在这个城市的另一个区上中学,距家20余里,公共汽车车票是八分钱。每个星期六,海子都要风雨不误地乘车赶回家。那一天,海子的弟弟妹妹们,会早早地立在门口,等海子回来,好一起热热闹闹地吃一顿比平常略微强一点的饭菜。第二天,再跟海子哥到城外的小河套里去玩去疯。有一回,爹对海子说:“海子,你……以后不到过节或放长假,平常就不要回来了……” 爹说得挺 ▲(犹豫 坚决)。海子知道,爹每月工资76元。海子还有两个哥哥,都很有出息,在外地上大学,娘没有工作。海子每个星期的来回路费,一角六分钱,对这个家庭很重要。于是,海子连着两个星期没有回家。又一个星期六,天已很晚,风刮得很大,海子突然回来了。爹和娘有些惊喜,又有些生气。海子就气喘吁吁地说:“爹,娘,你们别不高兴,我没坐车,我是跑着回来的。” 爹和娘一时无语。过后,娘赶忙给海子做饭,热几个煎饼,再做一锅玉米面糊糊,想想,又狠狠心放了好几滴荤油,很幸福地看海子唏哩呼噜地大口喝,喝得很香。就这样,日子滑过很长的一段。又有一回,娘思虑许久,还是对海子说:“海子,这样下去还是不行啊!你看你的鞋,过去半年一双,现在两个月就得一双……” 海子不语。海子又是好几个星期没有回家。海子再回家时,地冻天寒,娘老远看见,海子赤着双脚,一双鞋套在手上,裹一身寒气跑回来。娘愣住了,爹愣住了。海子看着爹娘,怯怯地说:“我没有穿鞋,我是光着脚跑回来的。” 娘猛地搂住海子,紧紧搂住,红着眼睛流泪。爹却转身走出屋去,外面很冷,爹站在院里一动不动。这些都是许多年以前的事情了。现在的海子已近中年,是一名威风凛凛的警官。每到周末,海子的父母家会很红火很热闹。哥哥、弟弟和妹妹都会带着家人来看爹娘,老少三辈十多口人,围在一张丰盛的大餐桌旁……亲情洋溢,其乐融融。可海子却极少回来。倒是海子的媳妇常领着女儿回来,拎一堆花花绿绿的营养品,说是海子让带来的。有时候,娘就会忍不住对爹说:“原先天再冷,光着脚跑再远的路,海子也要回家。可如今生活好了,海子怎么就不回来了呢?” 爹就会对娘说:“你又不是不晓得,海子是做警察的,工作忙哩。”爹和娘都知道,海子是个好警察,海子任所长的派出所连续几年被省公安厅评为先进基层单位。后来,在处理一起突发案件时,走在最前面的海子受了重伤,当时就有些不行了。送医院急救的路上,海子拉着同事的手,说:“我想回家……看我娘……我三个多月没回家了……”说完,就真的不行了。娘哭,爹也哭。亲戚朋友也都哭,后来,就不得不忍着悲痛劝花甲暮年的老人:“……海子没给您二老丢脸……海子走的时候是鲜花簇拥,身上盖着国旗的……” 爹呜咽:“海子是好样的!可海子再也回不了家了…… ”娘却说:“不,海子永远回到了家,再也不走了。”娘捧着海子的遗像,泪珠儿滴滴掉在海子脸上。17.阅读一篇叙事性的文学作品,我们必须首先梳理故事情节。《回家》一文共叙写了以下情节:风雨不误赶车回家——()回家——()回家——(不能)回家——()回家(4分)(每个空格不得超过六个字。)18.“细微处见真情”,关注文学作品的细节描写是我们实现和作品心灵沟通的重要方法。请你就文中的一处细节描写谈谈它的作用。(3分)细节: 作用: 19.你认为文章空缺处应该选择的一个词语是(2分)20.请结合上下文说说选文划线句子的作用。(3分)21.阅读选文,你认为海子是一位爱家的人吗?为什么?(请结合你对“家”的理解来谈。)(60字左右)(3分)参考答案:17.(4分)狂风之夜跑步——天寒地冻赤脚——忙于工作——生死弥留渴望(大意吻合即可)(每个空格1分,超过六个字不给分。)18.(3分)示例一:细节①狠狠心放了好几滴荤油 作用:生动形象地表现了家庭的贫困及母亲对儿子深沉的爱 示例二:细节②娘猛地搂住海子,紧紧搂住,红着眼睛流泪。爹却转身走出屋去,外面很冷,爹站在院里一动不动。作用: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贫穷人家生活的辛酸。表现了父母对海子疼惜和怜爱。(能找出文中的细节描写得1分;并能结合文章内容答出细节描写的作用即可得2分。)19.(2分)犹豫20.(3分)这属于文学作品中的场景描写,在文中起着渲染气氛的作用,衬托出海子一心为公的好警察形象。(大意吻合即可)21.(3分)答案略。(提示:答题时首先应该肯定“海子爱家”,然后可以从他读书时克服一切困难回家,生死弥留之际渴望回家等方面去阐释。对于“家”这一概念,学生答卷时应表现出一种“大家”意识,从而在海子的形象理解上、文章的主旨探究上有更高的认识。答出“爱家”1分;阐述理由如果未能从“大家”的角度出发回答,只可给1分,能够站到“一心为公”的“大家”的角度回答方能给2分。)

8.限时训练答案11.6 篇八

答案——高二年级周日限时训练(11月6日)1【B】A.侯——候;C.萃——粹;D.亲——青

2【A】投降 : 停止抵抗,放下武器, 投诚:也有投降的意思。投诚在中文中是褒义词。表达相同意义的贬义词可以是“变节”、“叛逃”(贬义较轻)。中性的描述可以是“投奔”。根据文中语境只能用投降。分别与分头的区别在于,一个人分多次做相关的工作,而分头,指多人同时去做相关的工作。原文中显然应用分别。深孚众望:非常令对方信服。深负众望:深深辜负对方的期望。在本语境中应选“深孚众望。

3【A】B、两面对一面,C、“平均后面应是确数,不应是概数。D.枪支弹药与武器并列不当 4【D】A项 耳目一新:听到的、看到的跟以前完全不同,使人感到新鲜。B项千篇一律:一千篇文章都一个样。指文章、题材、写法公式化。泛指事物形式陈旧呆板。C项生机勃勃:形容自然界充满生命力,或社会生活活跃。D项活灵活现:形容神情逼真,使人感到好象亲眼看到一般。与语境不符。

5【C】成分残缺,在“那些环境„„” “那些”前加上“对”。因为此句主语为新生代农民工,“那些环境„„”缺少介词,导致主语不一致。

6【D】A项“拨冗”是具有文言色彩的客套话,意思是说,请对方推开繁忙的工作,抽出时间来(做某件事情)。属敬辞用于对方,还有“特此通知”用在此处也不合适。B项“光临 ”用于对方,敬辞。C项“列席”指参加会议而无表决权。用于“庆典”不合适。D项符合人物身份,用语得体。

7【A】以逸待劳鸠占鹊巢下马威

8【B】A句种“征订”是指出版、发行机构向单位或个人征求订购或订阅出版物,主客关系错误,可改为“订阅”。“悲天悯人”意为哀叹时世的艰难,怜惜人们的痛苦,使用正确。C句中“的”为结构助词,表领属关系,仅仅是“超过规定指标的百分之四十”,岂能受嘉奖?应删除“的”字。D 句中“巧夺天工”指人工的精巧胜过天然生成的,只用来形容人的技艺高超,使用对象不当。

9【C】A句句式杂糅,删去“组成”。B句成分残缺,可在“起飞前”后边加上中心语“的状态”或将语序调整为“对起飞前的火箭”。D句“广泛推行„„服务忌语”不合事理。10【A】B胜券在握C 相形见绌D 刻不容缓

11【A】B应为“重要的是包含了对人......”;“主要靠的是......”和“靠......取得的”句式杂糅;D“其他学校领导”有歧义。

12A13B14D

9.《观潮》阅读训练附答案 篇九

午后一点左右,从远处传来隆隆的响声,好像闷(mèn mēn)雷滚动。顿时人声鼎沸(feì fù),有人告诉我们,潮来了!我们踮着脚往东望去,江面还是风平浪静,看不出有什么变化,过了一会儿,响声越来越大,只见东边水天相接的地方出现了一条白线,人群又(沸腾 欢腾)起来。

那条白线很快地向我们移来,逐(zú zhú)渐拉长,变粗,(横卧 横贯)江面。再近些,只见白浪翻滚,形成一堵两丈多高的水墙。浪潮越来越近,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bìng bìn)进,浩浩荡荡地飞奔(bēn bèn)而来;那声音如同山崩地裂,好像大地都被震得颤(tàn chàn)动起来。

1、我会在文段括号内用“ ”选出合适的词语。(2分)

2、我会划去在文段括号内不正确的读音。(6分)

3、我能写近义词。(4分)

顿时( ) 犹如( ) 颤动( ) 逐渐( )

4、照样子写词语。(3分) 浩浩荡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我还能写出形容声音大的四字词语。(3分)

山崩地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短文第一段话既写了潮来时的声音好像__________,又写了潮来时的形状像___________。(2分)

7、从第一段话中的`“_______ ”“______ ”两个词可以看出观潮人群的热情之高。(2分)

8、用“~~~~~~”画出第二自然段中的比喻句,并说说这个句子具体形象地描绘了从近处观看钱塘江大潮 。(只填序号)(3分)

①景象非常壮观 ②所听到的声音③所看到的样子④所听到的声音和看到的样子

9、“再近些,只见白浪翻滚,形成一堵两丈多高的水墙。”中的“水墙”指__________,说明 __________________ 。(4分)

10、依照句子“那声音如同山崩地裂,好像大地都被震得颤动起来。”写一句话。(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短文中第二段话是按照 ________的顺序写的。文中最能体现这一顺序的词语是“ _______”(3分)

12、我会写:动脑筋想一想,把下面的句子换个表达方式,意思不变。(4分)

大地好像都被江潮震得颤动起来。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画出描写大潮来时声音的词句。并说说这些词句用得好不好?(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比较下面的句子。

①浪潮越来越近,犹如战马飞奔而来。

②浪潮越来越近,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飞奔而来。

③浪潮越来越近,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浩浩荡荡地飞奔而来。

第一句意思 ______;第二句写出了_____和____;第三句更具体地写出了大潮发出 ____ 的和浩大的_______。(3分)

参考答案:

1、沸腾 横贯?

2、mēn fù zú bìn bèn?

3、霎时 如同 颤抖 逐步?

4、(略)自由发挥题

5、人声鼎沸 风号浪吼?

6、闷雷滚动 一条白线?

7、人声鼎沸 沸腾?

8、第三句 ④

9、浪潮 形象地说明了江潮浪头之高,范围之宽。

10、(略)自由发挥题?

11、由远到近再近些

12、⑴江潮好像都把大地震得颤动起来。⑵江潮好像都震得大地颤动起来。

13、那声音如同山崩地裂,好像大地都被震得颤动起来。用得好,把大潮到来时奔腾咆哮的声音描绘得形象而具体。

10.针对性训练检测答案 篇十

1.白族舞蹈家杨丽萍历时两年深入采风创作的舞蹈《云南映象》风靡全国,巡演将近两百场。对此,下列说法最贴切的是()A.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 B.实践是文化创新的动力

C.文化发展的实质在于文化创新 D.采风是一种实践性的活动

解析:选A。解答本题要求抓住关键词“最贴切”,属于最佳选择题。文艺工作者深入实践采风,体现了A项。B、C、D三项本身正确,但与题意不符合。

2.基层是最好的课堂,群众是最好的老师。“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给我们带来的不仅是下基层采访和有质量的稿件,更带来了思想上的净化和心灵上的震撼。这表明()①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 ②文化创新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 ③人民群众是文化创造的主体 ④文化在交流中传播、在继承中发展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①④ 解析:选B。“基层是最好的课堂”,说明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①当选;“群众是最好的老师”,说明人民群众是文化创造的主体,③当选。②④不符合题意。

3.漫画是一种常见的艺术形式。但漫画之意不在于画本身,而是运用夸张的手法、简略的笔触对社会上某些行为或人进行或批评、或讽刺,以警示世人。由此可见()A.漫画是一种独特的文化

B.文化创新源于实践又服务于实践 C.文化创新是文化的魅力所在 D.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动力

解析:选B。题干主要强调漫画这种艺术形式对社会上的人或事的揭露,以警示世人,体现了其源于实践又服务于实践,故选B。其它选项不符合题意。

4.动漫不仅使电视荧屏更精彩,而且形成了动漫游戏出版物、音像制品、动漫游戏产品的动漫产业。这说明()A.实践是文化创新的动力

B.文化创新的需要来自社会实践

C.文化创新可以促进文化的繁荣和发展

D.文化创新的途径就是继承传统、推陈出新

解析:选C。本题考查文化创新的意义,动漫促进相关动漫产业发展体现了文化创新能够促进文化的繁荣与发展,故选C。

5.2012年12月19日,以“文化融合科技,创新引领转型”为主题的第七届中国北京国际文化创意产业博览会在国家体育馆开幕。本届文博会的主题蕴含的文化道理有()①文化发展的实质在于文化创新 ②文化创新能够推动民族文化的繁荣 ③科技进步是推动文化发展的唯一因素

④文化与政治相互交融,并对政治有重大影响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①③

解析:选A。本届中国北京国际文化创意产业博览会的主题,体现了“文化”、“科技”、“创新”三者之间的关系,并没有涉及政治方面的内容,排除④;科技进步是推动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并不是唯一因素,排除③;①②说法正确且符合题意。

6.依托微博等新兴媒体,大批“微电影”正凭借其“短小精悍”的故事情节,清新朴实的演绎风格,走入公众视野。“微电影”大潜能,意味着()①新兴媒体已成为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 ②科技进步是推动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 ③文化创新能够促进文化的发展和繁荣 ④网络文化代表了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解析:选B。“微电影”依托微博等新兴媒体发挥出大潜能,体现了科技进步在文化发展和创新中的作用,②③符合题意。①说法错误,大众传媒是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④错误,网络文化有先进和落后之分。

7.“送您一枝鲜花,请把火种留下。”2012年清明节,许多地方的市民以鲜花和植树等文明祭奠方式,取代了上坟烧纸、烧香、烧花圈等陈规陋习。各地政府表示应大力提倡文明祭祀,让“绿色扫墓”取代传统陋习。这说明()A.文化创新是一个“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过程 B.传统习俗是世代相传的风尚、礼节和习惯 C.陈规陋习是阻碍社会进步的落后文化

D.文化创新必须反对“民族虚无主义”和“历史虚无主义”

解析:选A。材料强调的是用“绿色扫墓”取代传统陋习,A项符合题意。B、C、D三项说法正确,但与题意不符。

8.漫画《老树发新芽》体现了()A.传统文化具有绝对稳定性

B.文化创新需要面向世界,博采众长 C.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

D.文化创新需要继承传统,推陈出新

解析:选D。“老树”指漫画中的《红楼梦》等传统文化,“新芽”指漫画中的《公关学》等新文化,故“老树发新芽”寓意是继承传统文化基础上的文化创新,D项正确。A项错误,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B、C两项观点偏离漫画的主旨。

9.任何一个国家和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变革与创新都是在既有文化传统的基础上进行的。如果离开传统、割断血脉,就会迷失方向丧失根本。不朽的文艺经典往往既渗透着历史的积淀,又蕴涵着时代的理想;既延续着传统的特点,又创新着新颖的内容和形式。材料表明()①文化的创新和发展是以继承为基础的 ②只有不断创新,传统文化才能历久弥新充满活力 ③要反对文化复古主义 ④要反对民族虚无主义和封闭主义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解析:选A。材料表明了文化继承与创新的关系,①②符合题意,③④不符合题干主旨。10.《梁祝》植根于自己民族的文化土壤,用西方的音乐形式诠释了中华文化鲜明的风格和特点,是实现文化创新的艺术典范,得到了全世界的认可。这说明我们在学习和借鉴其他民族优秀文化成果时,要坚持的原则是()A.面向世界,博采众长 B.交流、借鉴、融合 C.以我为主、为我所用

D.在竞争中合作,在合作中竞争

解析:选C。本题以《梁祝》的创作为背景,强调在学习西方文化精华的同时,更重要的是立足于本民族的文化,利用其他民族文化的优秀成果为发展本民族的文化服务,即必须坚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的原则,才能实现民族文化的创新,故选C。

11.汲取世界文化精华,必须同中国的实际相结合,坚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的原则。这是因为()A.外来文化是脱离实际的

B.中华文化与外来文化没有共性,无法融合 C.中华文化比西方文化更先进

D.保持文化的民族特色,才能永葆文化生命力、提升竞争力

解析:选D。“以我为主、为我所用”强调的是保持文化的民族特色,故选D项。外来文化也有它产生的社会基础,A错误;中华文化与外来文化虽有差异,但也有共性,B错误;不同的文化各有特色,不能简单地以先进与落后来判断,C错误。

12.电视节目《中国达人秀》,将镜头定格在平凡的小人物身上,以开放的创造精神与自觉的文化态度促成了“舶来品”的华丽转身。《中国达人秀》的成功启示我们()①借鉴外来文化要坚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 ②传统文化具有继承性和鲜明的民族性 ③进行文化创新应考虑到人民群众对文化生活的基本需要 ④文化发展的实质就在于文化创新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解析:选C。《中国达人秀》将镜头定格在平凡的小人物身上,对外来文化加以借鉴并不断创新,满足了人民群众的文化需要,①③④符合题意。②虽然表述正确,但材料没有体现。

13.2012年5月24日,在毛泽东同志《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70周年之际,首都文艺界纪念《讲话》发表70周年座谈会在京举行。文艺界代表指出,要坚持“以生活为源泉,为人民而创造”。为此,文艺工作者进行艺术创作时要()①把生活实践作为艺术创作的唯一途径 ②立足于人民群众的生活实践 ③把人民群众培养成为新闻创作的重要主体 ④关注人民群众的利益和需求

A.①③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解析:选D。“以生活为源泉,为人民而创造”要求艺术创作立足于人民的生活实践,服务于人民群众的文化需求,②④符合题意。①③表述错误,应排除。

14.近年来,创意产业成为文化产业的重要发动机。有人说,“创意来自创作者的灵感,主要靠文化创作者的聪明才智”。这种观点否定了()①文化创作者在文化创新中的作用 ②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

③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 ④人民群众是文化创新的主体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解析:选B。题中观点认识到文化创作者在创意产业的重要地位和作用,而没有认识到创意尽管要依靠灵感,但最终还是来源于实践,人民群众才是发展创意产业的主体。故①不选。

15.主张全盘否定自己的传统文化,失去民族自信心,一味推崇外来文化,心甘情愿地接受异族文化的“同化”。这种观点属于()①“守旧主义” ②“民族虚无主义” ③“封闭主义” ④“历史虚无主义”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解析:选C。全盘否定自己的文化传统,一味推崇外来文化的观点属于“民族虚无主义”和“历史虚无主义”观点,故选C。

二、非选择题

16.莫言获奖感言:“我的故乡和我的文学是紧密相关的。”莫言说:“高密有泥塑、剪纸、扑灰年画、茂腔等民间艺术。民间艺术、民间文化伴随着我成长,我从小耳濡目染这

些文化元素,当我拿起笔来进行文学创作的时候,这些民间文化元素就不可避免地进入了我的小说,也影响甚至决定了我的作品的艺术风格。”莫言在小说创作中显示出了驾驭语言的卓越才能,他运用大量充满了想象力并且总是违背常规的比喻与通感等修辞手法,在语言的层面上形成了一种瑰丽神奇的特点。

《红高粱》为夺诺奖埋下26年伏笔,有关《红高粱》,值得述及的还有这部小说在写作上的新颖之处。莫言曾较深地受到美国作家福克纳和拉美作家马尔克斯的影响,从他们那里大胆借鉴了意识流小说的时空表现手法和魔幻现实主义小说的情节结构方式,他在《红高粱》中几乎完全打破了传统的时空顺序与情节逻辑,把整个故事讲述得非常自由散漫。

结合上述材料,谈谈莫言是如何实现文化创新的。

解析:本题为材料分析说明题。回答时,可依据教材关于文化创新的措施和要求,结合材料中的有效信息来说明,注意观点和材料的有机统一。

答案:(1)立足于社会实践,是文化创作的基本要求,也是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莫言在社会实践中不断推进文化创新,充分发挥高密民间艺术、民间文化的文化特色。

(2)继承传统,推陈出新。对本民族文化要批判继承,实现传统文化与时代精神相结合。所以,莫言的创作是对民间艺术与民间文化的继承,“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他运用大量充满了想象力并且总是违背常规的比喻与通感等修辞手法,“推陈出新、革故鼎新”,与时代发展相符合。

(3)面向世界,博采众长。必须以世界优秀文化为营养,充分吸收外国文化的有益成果。以我为主、为我所用。莫言大胆借鉴了意识流小说的时空表现手法和魔幻现实主义小说的情节结构方式,在《红高粱》中几乎完全打破了传统的时空顺序与情节逻辑,进行创作充分体现了这一点。

(4)推动文化内容形式、体制机制、传播手段创新,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是繁荣文化的必由之路。莫言的创作过程及作品被搬上银幕,实现了民族文化的创新与发展。

17.近年来,浙江省在促进文化产业发展中,坚持统筹规划、合理引导,既坚持统一部署、协同发展,又坚持凸显特色、错位竞争。逐步形成了依托深厚的水乡文化积淀、毗邻上海文化创新资源,发展数字内容与动漫、艺术创作等为主的浙北文化产业带;依托商贸流通以及东阳横店影视的知名品牌,发展影视制作、文化产品流通、影视服务等为主的浙中文化产业带;依沿海独特的海洋文化大气的底蕴,发展海洋旅游、演艺娱乐等为主的浙东海洋文化产业带;依托生态休闲旅游资源,发展生态文化旅游、艺术创作等为主的山水文化气息的浙西生态文化产业带。

据此有人认为,发掘地域特色文化资源就能提高文化产业竞争力。请运用《文化生活》知识对此观点加以评析。

解析:本题为观点评析类题目。回答时,要围绕提高文化产业竞争力这一主题,既要肯定其观点的合理性,又要分析其观点的片面性。

答案:(1)只有使文化事业根植于地域文化特色中,才能展示文化产品的魅力和影响力,发掘地域文化特色资源是提高文化产业竞争力的重要方面,因此,题中观点有其合理性。

(2)要对传统文化批判地继承,“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推陈出新,革故鼎新,与时俱进,融入时代元素和要求。

(3)要加强文化的交流与传播,要加强国际交流、合作,坚持“走出去”与“引进来”相结合,面向世界,博采众长,相互借鉴,取长补短,促进我国文化产品走向世界,提高文化国际竞争力。

(4)提高文化产业竞争力,要立足于群众的实践进行创新,不断推动文化的内容、形式和体制创新,满足群众的文化需求。

上一篇:解放思想学习讨论活动学习心得下一篇:关于幼儿园亲子运动会活动策划方案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