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国主义讲故事

2024-08-28

爱国主义讲故事(15篇)

1.爱国主义讲故事 篇一

2012—2013学 一至五年级每班在班内初赛的基础上推荐2名学生参加全校讲故事比赛。

六、比赛主题

根据活动主题要求,讲爱党、爱国、爱家乡的小故事。(时间最好控制在5分钟以内)

七、活动地点:三楼会议室

八、活动时间:2013年1月10日

九、评分标准:10分制

1、参赛作品要求主题鲜明,感染力强,热情讴歌祖国和家乡的巨大变化,能够表达少年儿童对党、对祖国、对家乡无比热爱之情。(1分)

2、普通话标准,语气自然、流畅。(3分)

3、紧扣故事情节,语感丰富、语速处理得当,富有表现力。(3分)

4、口齿清楚,表达连贯、完整,生动有趣。(1分)

5、精神饱满,衣着得体、自然。(1分)

6、讲故事须脱稿,时间为4—5分钟。(1分)

十、评分办法:

评分采用10 分制,最后去掉一个最高分和一个最低分求平均分,按得分高低设奖。

十一、奖项设置:

本次比赛各设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优秀奖若干名,分别颁发奖品和证书。

车站小学少先队 2012年12月

2.爱国主义讲故事 篇二

一、(我)男性视角下三姑娘形象分析

三姑娘是一个乖巧恬静的农村姑娘。小时候她“非常害羞而又爱笑”,跟着爸爸去打鱼,就安静地看着爸爸,只有鱼上了钩“三姑娘小小的手掌,这时才跟着她的欢呼的叫声热闹起来,嘴里还低声的歌唱”,一个活泼可爱的小女孩的形象栩栩如生;长大后,她不爱看热闹,二月间城里赛龙灯,锣鼓喧天,堂嫂们邀请她去玩,三姑娘总是微笑推辞;她过于乖巧,以致常常因为这个而和妈妈吵架……一个乖巧恬静的农村女孩呈现在我们面前。

三姑娘是一个勤劳能干的农村姑娘。父亲死后“母女都是那样勤敏”,一大早就去卖菜,“人一见了三姑娘挑菜,就只有三姑娘,其余什么也记不得,因为耽误了一刻,三姑娘的菜就买不到手;三姑娘的白菜原是这样好,隔夜没有浸水,煮起来比别人的多,吃起来比别人的甜了。”

三姑娘是一个善良孝顺的农村姑娘。在卖青椒的一段对白中,三姑娘就颇为俏皮的反诘:“吃先生们的一餐饭使不得?难道就要我出东西?”但还是突然多抓了一把菜给“我们”。她拒绝堂嫂子们看灯的邀请,陪伴母亲,准备第二天要卖的蔬菜。

三姑娘是一个纯洁脱俗的农村姑娘。她一听到“我”说:“我们没有什么谢三姑娘,只望三姑娘将来碰到一个好姑爷。”就立即翩然离去,决不提供把亲近化为亲狎的可能。

可以说这些近乎完美的形象描写是作者借“我”这一男性叙述者潜意识下按照男性的审美眼光塑造出来的,其不可避免的带有隐性结构下的男权意识,作者无形中剥夺了三姑娘作为女性追求爱与自由的权力。

二、“竹林”意象的女性主义解读

《竹林的故事》开头这样写道:“出城一条河,过河西走,坝脚下有一簇竹林,竹林里露出一重茅屋,茅屋两边都是菜园”,作者以一枝凝练而有才情的笔,写竹林,写茅舍,写菜园,再写少女,触笔之处皆是一派牧歌式的青春气象。其中尤以竹林写得最好。让我们觉得,河边翠绿的竹林好像是专门为三姑娘生长的,三姑娘也好像是专门为这片葱郁的竹林生长的,她(它)们之间已达到了一种诗情画意般的情景交融境界。

但这里也垒着她父亲绿团团的坟堆,竹林里又隐藏着三姑娘的青春与性格。“我”写到她不愿别了母亲,成群打阵到城里看赛龙灯,其淑静之处宛若栖在竹枝的雀鸟,锣鼓喧天,也惊不动它。三姑娘竹一般有“节”,使拿钱买菜的青年们也自觉俗气。然而似乎一切生命都束缚在竹林这封闭的空间内。竹子自古以来便是拥有高洁品质的隐士君子的象征,是他们所情有独钟的景物,如“梅兰竹菊”四君子,“岁寒三友”等,这片竹林无疑是带有男性意识关照下的特殊象征物。

三、三姑娘与“我”的爱情悲剧

女性主义强调社会对于女性的压迫,并不只体现在外在显见的不合理的制度方面,更在于一系列隐蔽内在的对女性的文化形塑与规训。

“我”初遇三姑娘时,她“非常害羞而且爱笑”,废名以审美的态度来描写少女。《竹林的故事》是以男性的视角,赞美的笔调来写三姑娘的体态和衣着:“三姑娘这时已经是十二三岁的姑娘,因为是暑天,穿的是竹布单衣,颜色淡得同月色一般,——这自然是旧的了。然而倘若是新的,怕没有这样合式,不过这也不能说定,因为我们从没有看见三姑娘穿新衣:总之三姑娘是好看罢了。”

这里赞颂的是自然朴素之美,劳动者不尚虚华的健康美。作者觉得她淑静清纯,以任何世俗的态度处之都有犯罪之感。然而三姑娘似乎违反女人天性般地不讲究身体修饰,也不爱凑热闹。她安分地生活,平淡地自守,显然作者剥夺了三姑娘作为女性追求美的权利。

文中写到“只望三姑娘将来碰到一个好姑爷”,“我”这样说既是试探三姑娘有无喜欢的对象,也有借机亲近的意思,甚至还有点调笑的味道。结果三姑娘也就赶跑了,这里反映了“我”的男权意识,似乎女人的最好结局就是嫁个好丈夫,女人的命运是由男人决定的,而不是靠自己自力更生。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我”无疑是喜欢三姑娘的,但这种喜欢是建立在男权等级的观念上,“我”其实是过于自尊自大的,潜意识下体现出“我”轻视女性的一面。

连久违之后,我看到三姑娘的身影:“我急于要走过竹林看看,然而也暂时面对流水,让三姑娘低头过去”。这仅是含蓄吗?“我”的心里也静若流水吗?此句暗示了一种力量:宗法制下传统道德的束缚力,伊人已嫁做人妇,再见无益,只能空留遗憾。这种无形束缚力是造成“我”与三姑娘爱情悲剧的罪魁祸首。

四、三姑娘与母亲的家庭悲剧

作品写于1924年,从字里行间我们可看出三姑娘一家的贫困。父亲老程的死显然是与社会有关的,但作者削弱了小说批判性的思想力度而增强了道德意识。社会批判不是废名的兴趣所在,而只有人性的终极关怀才是他的长处。所以在小说中,三姑娘不仅纯洁如竹林,而且超越了死亡。老程的死似乎不是一种生命的结束而是意味着生命与自然的融合。然而母女俩的生活果真依然如故吗?作者表面淡化老程的死,实际却影响三姑娘的生,一切都已悄悄发生了改变,母女俩不自由的生活导致了三姑娘与母亲的家庭悲剧。

千百年的文化积淀,使女性形成了某种依附心理。“三从四德”思想根深蒂固,“五四”新文化运动之前,汉语里没有“女性”这个词。凡指称女人的词语都是指从属于具体的家庭人伦关系中的女人,如次于儿子的女儿,次于父亲的母亲等。女人只有根据自己在亲属关系中规定的角色规范立身行事,才能取得被社会认可的角色位置,传统女人的全部世界就是男人,所以守寡被看做是女性的一种义务。

在现代社会生活中,广大妇女仍旧被纳入传统的女性角色定位与价值观上。贤妻良母、美丽、温顺、富于牺牲精神依旧是男性在日常生活中对女性的要求,因而女性必然处在一种生存困境之中。那么从性别视角重新审视文学的语言、叙述方式等问题,批判男性中心主义的传统文化,就是一种很好的反抗。本文试图从女性主义角度对《竹林的故事》重新进行解读,使我们对小说有一个全新的理解,正是基于这种敢于挑战传统的思想,旨在揭露悲剧产生的本源。

摘要:废名是京派小说的早期代表人物,他的笔下给我们展现了一幅充溢着浓郁的乡土气息、牧歌情调的自然风景,《竹林的故事》体现了废名小说的艺术特色。新时期以来,随着中国女性主义文学的再度发展及文艺界对废名小说的多元化的解读,从女性主义角度对《竹林的故事》进行再解读,挖掘文本所隐含的内在意蕴,从而使我们对小说有一个崭新的理解,就显得很有必要。

关键词:《竹林的故事》,女性主义,三姑娘,男权文化

参考文献

[1]废名.竹林的故事[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3.爱国主义讲故事 篇三

关键词:《女仆的故事》;唯物主义女性主义;女性;社会生产;意识形态

玛格丽特·阿特伍德是加拿大当代颇具影响力的女作家,她在小说、诗歌、文学评论等领域都取得不俗的成绩。上世纪80年代,阿特伍德在美国哈佛大学求学的时候,创作了《女仆的故事》,以美国当时社会作为创作背景和基础,探讨不同历史际遇下各类人物的叙事,关注女性的身份社会地位、遭遇和全人类的发展。1985年该小说出版后获得一系列国际大奖,如“加拿大总督奖”等,同时,阿特伍德本人也被美国人文主义协会评为当年“年度最佳人文主义者”。《女仆的故事》不仅是一本女性反乌托邦小说,更是一本對“女性问题”进行思辨的小说。

一、从马克思女性主义到唯物主义女性主义

传统西方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曾探讨过女性受压迫和女性解放等问题。例如恩格斯整理马克思手稿后,创作了《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该著作涉及到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发展,对女性、家庭和工人阶级再生产进行全面分析,得出女性处于从属地位的结论;提出私有制的出现导致母权制的结束,社会向父系氏族制度转变,出现父权制家庭和专偶制家庭,也提出了劳动分工这一概念,对两性关系的分析和女性解放思想奠定基础。 马克思所著的《德意志意识形态》分析了意识形态对现存的社会权利关系进行加固和强化,因意识形态以离散的、隐秘的、非暴力的方式实际运行着。人们既意识到它的存在,但也无意识地默认和接受了它。

马克思主义对女性主义的发展起借鉴作用,能在物质基础和精神生产等方面分析“女性问题”,并为女性解放指明方向。然后,马克思主义在性别分析上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并且将关注点过于集中于经济和生产,导致它的目标和女性主义的目标难以调和,某些女性问题马克思主义无法解决 。因此,马克思主义女性主义转向后马克思主义,融合多种后现代语境,如历史唯物主义,激进女性主义,后现代主义和精神分析等,完善资本主义和父权制的理论分析框架,弥补马克思主义与女性主义相结合的盲点,而形成唯物主义女性主义。唯物主义女性主义围绕阶级、劳动分工、国家权力、经济权力、性别身份、种族身份、性身份和国家身份等方面探讨女性问题,关注全世界不同阶级、不同国别、不同政治信仰的女性受压迫的物质基础,放在历史的角度从资本主义制度下的经济和政治角度分析女性问题。 而唯物主义女性主义的基本研究问题在于:女性与社会生产和女性与意识形态的关系。 下文将从以上两个角度,分析《女仆的故事》中所体现的女性思想。

二、《女仆的故事》中体现出的女性与社会生产的关系

唯物主义女性主义代表人物之一莉丝·沃格尔曾在其著作《马克思主义与女性受压迫:趋向统一的理论》中,通过社会再生产的角度分析女性受压迫的经济或物质原因。她认为,资本主义统治阶级为了持续生产过程必须进行社会再生产,而社会再生产便包括生产条件再生产和劳动力再生产。两种再生产对于统治阶级都至关重要,前者确保剩余价值的获得,而后者确保被剥削阶级劳动力的不断供应。男性多参与到生产条件再生产中,而劳动力再生产与劳动力的代际更替相关,特别是从属阶级的孩子的生育和抚养,只有女性才能担当起生育劳动。但女性在生育过程中工作能力下降,这个时期只能通过男性提供必需的生活资料,这成为了性别分工和女性在阶级社会中受压迫的基础。

同时,沃格尔还提出了“必要劳动”这个概念,指的是每天工作中直接生产者维持自身再生产所需的部分,同时还需保证被剥削阶级中其他成员的再生产,用于再次解释性别分工和女性受压迫的物质性。必要劳动分为社会部分和家庭部分,男性主要从事社会部分的必要劳动,这与资本主义生产过程中的剩余劳动相关,男性创造了生产价值和剩余价值,得到了生产的报酬,而统治阶级夺走了剩余价值。而女性从事家庭部分的劳动力再生产—即家务劳动,虽然在资本主义领域外实现,但也是商品在消费前必须进行的额外劳动并与劳动力代际更替相关。统治阶级为了减少必要劳动的报酬,增加剩余价值的获取,将同样创造使用价值的家务劳动在空间、时间和制度上和生产劳动区分开,强化父权制和性别分工,加剧女性受压迫的程度。

《女仆的故事》中,女仆奥弗雷德原在图书馆从事信息输入的工作,有自己的收入,经济独立。但是在政变时,她和所有的女同事一样,都被解雇了,并且规定终生不能参加社会劳动,银行的所有存款都被清零,归男性亲属所有。从此,女性参与社会劳动的权利被剥夺,无法获得劳动报酬,只能从事零报酬的家务劳动和生育活动,所创造的使用价值被全部剥夺,无法达到经济独立;女性无收入后,只能依赖家庭中的男性以获得必需生活资料,任由男性摆布,女性将永远处于奴隶的地位,失去抗争的能力,失去反抗的声音,失去女性意识,失去自我。

像奥弗雷德这样的女仆对劳动力再生产有所贡献的生育能力被看做是她们唯一的价值,她们如同奴隶社会的奴隶一样,被看做是一种商品,她们是一部“有两条腿的生育工具”。像珍妮一样,作为一种商品在某个家庭被消费后,即为弗雷德将军家生下一名女婴后,便会送到另外一家实现她的生育价值。如果女仆多次受孕都未能怀孕,她的唯一价值便受到质疑甚至否定,那将会被无情地抛弃,贬为“非女人(Unwoman)”发配到处理核废料的殖民地(colony)。女仆同时也要从事简单的家务劳动,如外出购物等,或者帮助女主人完成简单的家务,这些所创造的使用价值也会无情被剥夺。吉里德共和国的上层男性社会剥夺了女仆家务劳动以及生育所创造的价值,且没有给与对应的报酬,迫使女性必须依赖父权家庭才能得到存活的生活资料甚至资格,这就是女性处于奴隶地位的物质基础。

三、《女仆的故事》中所體现的女性与意识形态的关系

基于后马克思主义者阿尔都塞的意识形态论可知,每个人出生、成长、生活、思考和行动的环境中都充斥着意识形态,它常常存在于人们依赖的社会结构中,以话语、形象和意念的形式融入人们的寻常生活,绝不会直接干涉人们的生活,但会无意识地成为人们的经验和世界观。

吉里德共和国变革成为一个反女性的国家,需要语言的控制,重新塑造所谓的新“真理”。在奥弗雷德和弗雷德将军违法的私下约会中,将军曾称吉里德所有女性包括女仆要获得“真正”的自由就必须放弃“美国式”的动态自由。据奥弗雷德回忆,在前美国社会看,虽然暴力袭击女性违反法律,但是也已经成为了一种社会常态,人们抱怨女人们衣着过于暴露从而诱发暴力事件。如今,吉里德共和国为了确保女性不再如以往一般受到暴力侵犯,必须限制女性的衣着和行为。每一个阶层的女性衣着统一并且特征鲜明,而像奥弗雷德这样的女仆,一年四季长年穿着厚厚的红袍子,不允许露出身体任何一寸肌肤,而头顶着白色帽子,遮掩所有的头发甚至眼睛,不允许男性看到眼睛,这样便可以免受男性侵害了。而且城市的每条街道都设有哨卡,由岗哨兵严格看守,限制出入,各个阶层的女性必须使用通关牌才能通过哨卡,通过限制行动也可以保证女性免受侵扰。制度所形成的意识形态影响着女性的思考,让她们无意识地接受,以失去最起码的衣着和行动自由来换取这样的保护和“自由”,才是女性真正需要和追求的自由。

将军还自豪地称道,现在女性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尊重。前美国社会女性总是顾着工作和金钱无暇生育,导致生育率下降。而如今能够生育的女仆被全社会所尊重,不用参加任何的社会劳动,只进行少量的家务劳动,主要的工作就是维持生育能力,这既对社会做出贡献,同时也为女性利益考虑。话语形成的意识形态让女性相信,即使剥夺女仆的阅读、获取信息、交流、衣着和行动的权利,也是对女性的尊重。

针对女性意识的磨灭以及女性身份的重构,女性本身也被利用。例如,弗雷德将军夫人乔尔在前美国社会本来是演员,后来参与到公共政治中,成为了父权制意识形态的帮凶,总是呼吁女性,退出公共领域劳动和政治,回归到家庭当中。而吉里德时期,家家户户都有训导阿姨,她们的工作就是不断地强化父权制意识形态,强调拒绝生育的女性是可耻的等。

四、结论

唯物主义女性主义是后现代背景下,传统马克思主义和女性主义的新结合,因借鉴其他学科的内容,使得该理论能够更加深入地在后资本主义制度下分析女性身份、身体、意义、国家的物质性。从这个新的角度分析阿特伍德的女性小说《女仆的故事》,从女性与社会生产以及女性和意识形态的关系两个方面,深入地剖析如何通过剥夺女性进行社会劳动的权利以及女性进行家务劳动和生育所产生的使用价值,从而使女性处于受压迫的地位;以及国家如何通过制度、语言话语、媒体工具以及女性本身形成对统治阶级有利的意识形态,强化对女性的统治。

参考文献:

[1]莉丝·沃格尔.马克思主义与女性受压迫:趋向统一的理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2]Moradi M. & F. AzizMohammaidi. The Study of Ideology in The Handmaids Tale Based on Althussers view[J].International Letters of Social and Humanistic Sciences,2015(49):75-82.

[3]秦美珠,易显飞.女性主义的后马克思主义转向[J].华东理工大学学报,2013(1):104-110.

4.爱国主义故事600字 篇四

“孩子们,你们爱不爱我们祖国这个大家庭啊?你们为不为我们的民族大团结感到骄傲啊?”老师在眼含热泪地号召同学们回答完了这些问题之后,又打出了几个装束各异的少数民族女子,让孩子们猜猜她们分别属于哪个民族,她们的衣饰、头饰分别有什么象征意义……

时间过去一大半了,孩子们还在接受爱国主义、民族大团结、少数民族风情教育。剩下来的十几分钟,孩子们开始动手做少数民族娃娃。许多孩子根本不会使用剪刀,便索性用手去撕,做出来的少数民族娃娃粗陋不堪。老师却夸赞孩子们说:“你们真棒!”下课了,老师让教育专家跟孩子们讲几句勉励的话。老专家也不推辞,缓缓走到讲台上,讲了下面这番话—

“孩子们啊,我想给你们讲一个我亲身经历的故事。几年前,我到德国去访问,走在柏林的大街上,突然遇到了雨。我没有带雨具,一身毛料西服是经不起雨淋的,我决定买把雨伞,恰好旁边就有家商店。我进了商店,跟店员说了我要买雨伞。店员热情地递给我一把德国制造的雨伞,我一看,真是一把好伞啊!再看看标价,又在心里快速地与人民币换算了下—老天!多元呢!太贵啦!我尴尬地问店员:‘请问有便宜些的吗?’店员又递给我一把台湾制造的伞,看看标价,相当于人民币500多元,还是贵呀!我的脸发烧了,硬着头皮又问了店员一遍:‘还有更便宜些的吗?’店员收敛了脸上的笑容,懒洋洋地抬手一指门边。我快步走过去,看到一个塑料箱子里放着许多雨伞,我找了半天,也没有找到价签,便回头怯怯地问店员:‘这伞多少钱一把?’店员咕哝道:‘中国伞,白送,不要钱。’听他这样一说,我心里那个难受啊!我的老泪,怎么忍都没能忍住—孩子们啊,我哭了。我咋能不哭呀?三把伞问下来,人家就把我当成叫花子给打发了。我拿不动那‘白送’的中国伞啊,我是冒着雨从商店里跑出来的,我的西服湿透了,我的心伤透了……孩子们啊,要想让咱的‘中国制造’叫人家瞧得起,就得从你们的手工课开始抓起啊。你们要永远记住,学会使用剪刀,比认出哪个少数民族的头饰更重要;干活精细,把粗制滥造当成一辈子的仇敌,这就是实实在在的爱国主义啊!”

5.爱国主义讲故事 篇五

一, 爱国主义与国家概念紧密相连。“国家”概念的产生与西周的封建制密切相关。在西周封建制下, 贵族形成三个主要的政治层级:天子、诸侯和卿大夫阶层。“天子”字面的意思是天的儿子, 代表上天统治人间, 既然如此, 天子统治的范围即天所覆盖的土地, 是为天下, 故古人谓“普天之下, 莫非王土” (《诗经·小雅·北山》) 。所以在理论层面上, 天子的辖域没有明确的边界。天子分封给诸侯的土地叫“国”, 天子和诸侯赏赐给卿大夫的采邑叫“家”。“国”和“家”除都来自上层的分封外, 有如下共同点:都有一定的疆域和范围, 都有一定的人口, 都拥有对封地的治理权。由这样的“国”和“家”构成我们今天的国家概念, 国家即一定疆域、人口、政治权力的统一体。

与爱国密切相关的还有祖国一词。祖国指列祖列宗共同生活的地方, 即祖宗所在的国度。祖国一词中祖在国前, 寓意尊亲为大, 这反映出传统中国人核心的宗教信仰观念:宗法血缘信仰, 即以家族为核心构建起来的信仰系统。这一信仰往上追溯乃祖先崇拜, 往下延伸是传宗接代。所以这一信仰体系贯通神人, 接续古今。祖国乃父母祖宗之邦, 正折射出宗法血缘的信仰。国家与祖国的区别即在于国家是一个中性词, 是一个政治概念, 祖国则带有信仰、情感色彩, 成为文学诗歌常用语。

每一个国家和民族都有自己爱国主义的传统, 但内涵和特点各有不同。在中国宗法文化的背景下, 中国爱国主义传统的精神本质和精髓乃是家国情怀, 而其基础则是古人深厚的家国同构、家国一体的思想观念。在这种观念下, 家和国的本质是一样的, 家国密不可分, 家是浓缩的国, 国是放大的家。在这里, 我从一个特定的视角来揭示这种观念。古代的皇帝自称天子, 即天的儿子, 那么天对于皇帝而言就是父, 即天父。在古人的宇宙观中, 天是父, 地是母, 天地之间的万事万物都是天地所生, 因此整个宇宙就是一个大家族。这种宇宙大家族观是宗法血缘信仰在宇宙观上的表现。在此观念下, 天人关系被描述为父子关系。皇帝在天的面前称子, 尊天为父, 在大臣那里则被尊为君父, 古人自小读书时就被灌输一个理念:事君如事父。既然尊君为父, 大臣自然也就成为臣子, 即大臣对于君父应尽子道。君臣的政治关系被转化为父子关系。大臣到了地方官的任上被百姓称为父母官, 百姓也就相应成为子民。这样, 官民这一政治关系也被转化为父子关系。西方从古希腊时代开始就是以法治天下, 因而西方有强烈的法治精神;中国人自古以来就崇尚以德治天下, 因而特重内在德性的修养。在所有的德性中, 百善孝为先, 历代皇帝都标榜以孝治天下, 而孝道同样源于家族关系之中。综上可见, 古代治国的根本原则和理念都转化自家庭家族层面, 这是家国同构、家国一体的根本表现之一。在此基础上我们才能深刻理解《大学》中“修身, 齐家, 治国, 平天下”之说, 古人认为齐家必定能够治国, 甚至可以平定天下, 正是基于家国同构的观念。家国同构、家国一体的观念也可以通过许多包含“家”“国”的成语表现出来, 如保家卫国, 国破家亡, 败国亡家, 国仇家恨, 爱国如家, 国有国法, 家有家规, 忧国忘家, 天下为家, 毁家纾国, 国尔忘家, 天下一家, 于家为国, 黼国黻家, 开国承家, 齐家治国等。

二, 在宗法血缘信仰下, 中国人特重自己的小家, 每个中国人都对自己的小家充满、倾注了全部的心血、情感和关爱。中国人的奋斗不是个人主义式的, 而是家族本位主义, 即光宗耀祖, 封妻荫子。由于普通百姓没有受到正规教育, 胸怀和境界往往局限于小家的范围难以推扩出去, 这导致我们民族一个根本弊病, 即公私分明。中国人在家族内部往往德性较好, 孝父慈子, 兄友弟恭, 而一旦越出家族范围, 置身公共域场, 就会感觉周围的人事环境与己无关, 因而公德观念淡漠, 公德素养偏低。林语堂曾专门论述过中国人公共精神的缺失:“中国是一个个人主义的民族, 他们系心于各自的家庭而不知有社会, 此种只顾效忠家族的心理实即为扩大的自私心理。”[1]在西方人看来, 恰恰社会公德体现真正的国民素养, 因而感觉中国人缺乏教养, 国民素质低下。究其原因, 就是中国人的德性有私德和公德之分。正因为普通百姓往往限于私域 (当然这不能一概而论) , 因而古人特重公私之辩, 希望藉此引导人们由私达公。最具代表性的即《礼记·礼运》篇对理想社会 (大同之世) 的描写:“大道之行也, 天下为公”, 方式则是“故人不独亲其亲, 不独子其子”, 即要把自己在小家中的行为感受推扩出去, 做到推己及人。儒家强调家族亲情是人伦道德的始源和根基, 即《孝经》中“不爱其亲而爱他人者谓之悖德”, 但人又不能仅限于这一层面, 而应延伸、超越之。这种精神与《孟子·梁惠王上》中“老吾老以及人之老, 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尽心章句上》中“亲亲而仁民, 仁民而爱物”, 《论语》中“弟子入则孝, 出则悌, 谨而信, 泛爱众而亲仁”的精神境界是一致的。

普通百姓精神的超越性不足, 对小家的感受很深, 但对宏观公共层面 (国、社会) 体察不足 (这同样不能一概而论) , 难以贯通家国, 但由于他们缺乏正式教育, 不能代表中国爱国主义的正统和主流, 真正代表中国爱国主义精神的是儒家的知识分子和士大夫阶层。他们从小饱读圣贤之书, 胸怀开阔, 境界高远, 眼界宽广, 具有强烈的道德自觉和担当精神, 能够主动将家、国联系在一起, 形成深沉的家国情怀, 而这正是中国爱国主义精神的精髓和本质。所谓家国情怀, 即将家、国融为一体, 把国当作自己的家一样去看待。在宗法文化背景下, 中国人最爱自己的小家, 如果一个人能够真正做到爱国如爱家, 就能将国人当做自己的亲人一样看待, 这是仁民爱民的思想基石;当一个人可以爱国如家的时候, 就会将国家、国土、朝廷、君王当作父母一样, 为保卫他们不惜舍弃自己的一切乃至生命;当一个人爱国如家, 就会将民族、国家的文化传统视为家史族谱一样珍视和保全。

这种家国情怀是爱国主义的最高境界, 这种精神可以通过许多名人名言来领略, 这些名言之所以能流传千古, 不是语句优美, 而是因为发自肺腑。如岳飞“以身许国, 何事不敢为?”司马迁“常思奋不顾身, 而殉国家之急。” (《报任少卿书》) 陆游“位卑未敢忘忧国。” (《病起书怀》) 屈原“长太息以掩涕兮, 哀民生之多艰。” (《离骚》) 曹植“捐躯赴国难, 视死忽如归。” (《白马篇》) 李希仲“当须徇忠义, 身死报国恩。” (《蓟北行二首》) 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 后天下之乐而乐。” (《岳阳楼记》) 文天祥“臣心一片磁针石, 不指南方不肯休。” (《扬子江》) 诸葛亮“鞠躬尽瘁, 死而后已。” (《后出师表》) 顾炎武“天下兴亡, 匹夫有责。” (《日知录·正始》) 林则徐“苟利国家生死以, 岂因祸福避趋之!” (《赴戍登程口占示家人》) 吉鸿昌“恨不抗日死, 留作今日羞。国破尚如此, 我何惜此头。”周恩来“为中华崛起而读书。”这种源于内心的强烈的爱国精神正是我们今天所应学习和继承的。

三, 课堂最后的结论是, 爱国并不空洞, 爱国从爱家开始, 爱家从修身做起。一个有修养的人才懂得怎样用正确的方式真正去爱自己的祖国。上述内容学生深感兴趣, 自觉主动地融入到课堂教学中, 教学秩序良好, 课堂气氛活跃。通过上述内容的讲解, 学生深受感染和启发, 对爱国主义有了新的认识和更深的理解。最重要的是了解到爱国主义并不空洞, 知道自己应当如何去落实爱国主义, 所有这些都是以往的教学内容所难以达到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6.爱国主义讲故事 篇六

关键词:《坎特伯雷故事集》;杰弗里·乔叟;现实主义文学

引言

文学是人类智慧的载体,在文学作品中我们能够感受到作品本身所蕴含的艺术魅力与审美价值。现实主义文学通过对客观人物,客观环境的客观描写为我们展现了作品所在年代的真实世界。在文学界一直倡导的“真感情,才是好文章”在现实主义文学作品中得到了淋漓尽致地体现。作为英国现实主义文学大师,杰弗里·乔叟在其代表作品《坎特伯雷故事集》中,充分挖掘了语言与叙事情节的独特魅力,这种平实的叙事手法与典型人物的塑造为后世的文学创作树立了标杆。本文从《坎特伯雷故事集》所蕴含的写作特色入手,探讨该作品对英国现实主义文学的意义。

一《坎特伯雷故事集》作者简介及内容梗概

作为英国现实主义文学的鼻祖,杰弗雷·乔叟可以说是英国文学史上巨匠级的作家,他和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诗人但丁一样享有非常高的世界声誉。他以英国诗歌之父的身份成为在莎士比亚之前的著名作家。杰弗雷·乔叟的人生命运可以说是跌宕起伏,在他的前半生,杰弗雷·乔叟可以说是身居要职,拥有非常高的经济和政治地位。可是好景不长,在他的后半生,感受了太多的悲欢离合与世态炎凉,这种“接地气”的生活经历和体验为他以后的文学创作准备了大量的素材。针对自身的典型经历与对“众人皆醉我独醒”现实的不满与认识,杰弗雷·乔叟从反對封建专制的高度出发,创作了《坎特伯雷故事集》。这部具有代表意义的文学作品也为他赢得了难以磨灭的历史印记。

《坎特伯雷故事集》从字面意思就可以就可以看出,这是一部故事汇编。可是与我们所熟知的故事汇编,例如中国的《聊斋志异》与西方的《格林童话》不同之处在于,故事的的叙述者与故事的情节都是来自于当时的现实生活。同时,不同的职业与背景和不同的人生经历与感悟让故事具有了很多与众不同的味道。例如,在《坎特伯雷故事集》中,有学者所遇到的骑士身上发生的浪漫而且悲惋的爱情绝唱,也有挖苦与揭露中世纪时期在宗教外衣下的僧人与牧师的虚伪与卑鄙,也有对人类真实感情的期待与追求,也有对人性内心阴暗的抨击与驳斥。可以说,这部故事就是一面镜子,在镜子中我们看到了一个真实的英国生活。同时,这也是一个挖掘不尽的文化宝藏,在部作品所蕴含的价值至今仍然启发和影响着我们的文学创作。

二《坎特伯雷故事集》之于英国现实主义文学的意义

正如上文所说,《坎特伯雷故事集》如同一个巨大的文学宝藏,对于文学创作,特别是英国现实主义文学的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具体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讨:

首先,《坎特伯雷故事集》的语言特色对英国现实主义文学的意义。在中世纪的英国,宫廷体的语言风格曾经占据了很长时间的历史舞台。这种语言风格特别类似于中国明朝中后期所流行的八股文。这种语言特色就是讲究语言间的整齐,特别是韵律的统一。这种对语言本身的追求虽然曾经促进了英国文学的进步。但是随着文艺复兴时代的到来,越来越多的时代弄潮儿开始尝试打破这种沉闷的枷锁,从而解放人性,恢复人本身的自由。这种自由的体现就是《坎特伯雷故事集》中语言风格的平实与简练,在整篇作品中,语言做到了通俗易懂,老少咸宜,这应该是作品问世后如此受欢迎的原因之一吧。按照最新的创作理念,这种平实的叙事语言,打动了读者内心的情感世界。人们在故事中或仰天长啸,或载歌载舞,或见义勇为,或明哲保身,这些都是平实语言带来的真实的情感体验。我们也相信后期的英国的现实主义作家狄更斯的叙事语言的风格在很大程度上与这部不朽的作品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其次,《坎特伯雷故事集》的大众情节对英国现实主义文学的意义。很长一段时间以来,欧洲的文学作品,特别是有着浓厚的封建君主气息的英国文学作品的主题大多是围绕王公贵族的奇闻异事,或者是某种属灵的教条的宣传。大众也就是英国的普通民众是很难走进作家的思考范围内,所以,在那个时期,所谓的作家不过是权贵的附庸风雅的载体而已。可是,乔叟的作品,特别是在他的代表作品《坎特伯雷故事集》围绕的却是我们的日常生活。故事的主人公都是我们生活中真实存在的武士、商人、牧师、歌女。这种贴近百姓生活的作品才应该是属于大众文学为特色英国现实主义文学所聚焦的核心。这种具有超高地气的文学创作才是真正的创作。因为,根据马克思主义关于唯物历史观的阐述我们会看到:人民,只有人民才是推动历史车轮前进的主要动力。描写他们,赞扬他们,为他们欢呼,为他们鸣不平才是现实主义文学作品中必不可少的题中之义。从这一点来看,乔叟的《坎特伯雷故事集》的主人公的选择所体现的大众情节让文学不再是束之高阁的贵族专属品,而是变成了飞入寻常百姓家的堂前燕。

最后,《坎特伯雷故事集》的反封建思想对英国现实主义文学的意义。任何一部作品都多多少少带有时代的烙印,乔叟的《坎特伯雷故事集》也不例外。在一个个鲜活的人物形象后面,我们感受到了一种解放的思潮正如潮水一般涌向落后制度的腐朽大厦。在中世纪时期,在高压的统治政策下,没有民主,没有自由,有的只是封建主的残暴与压榨。整个社会都在盼望一场革命来推翻这残暴的封建统治。所以,一种心底的呼唤应运而生,那就是揭露封建主义制度的残暴,引领大众在自由的名义下为生命而战。乔叟无疑成为了这场运动的代言。在整部作品中虽然没有完全的将封建制度的腐朽进行全面的揭露,但是在一个个故事中,我们看到了作者那强烈的反抗情绪。这种情绪通过作品主人公的遭遇与新生进行了淋漓尽致的表达。后来,文艺复兴运动的兴起,资产阶级人权思想的确立,包括后来反应社会现实揭露资本主义制度的一系列的文学作品都是建立在乔叟的这种思想的批判性的基础之上的。我们可以看到,文学的巨大力量,它就像一把无情的投枪,将所有的锋芒对准社会繁华背后的真相。其实,现实主义文学就应该是多现实的真实的描写。因为,从某种程度上来讲,现实比任何文学的虚构与夸张都具有更大的意义与思想。

结语

如果单纯从作品的文学意义来说,《坎特伯雷故事集》的影响并不是很突出。可是作者乔叟的生命体验与经历蕴含其中,让这部作品所焕发出来的更大的人格魅力鼓舞了一代又一代的作家。在现实主义文学创作中,我们会发现一种现象,那就是在作品的发展脉络中,包括作者所塑造的人物形象中会带有作者自身的情感经历与社会体验。乔叟可以说饱尝了现实的幸福与苦难。曾经官位显赫,后来家破人亡。可是在现实面前,他没有选择退缩,而是用自己手中的笔和自己的命运做最后的抗争。这种反抗的精神,这种不到生命的最后一刻,不停止自己对真理追求的人文主义精神,也让后来的很多现实主义的作家看到了生命的价值与意义。我们也许会经历苦难,但是苦难在我们的脚下会变成我们前进的垫脚石而不是绊脚石。因为,我们相信,我们的曾经遭受的苦难将会成为我们受用一生的宝贵财富。最重要的,这种苦难所培养的乐观精神会让我们在现实主义文学创作上迈出更加矫健的步伐。这些正是《坎特伯雷故事集》所给我们带来的精神食粮。

参考文献

[1] 肖明翰. 《坎特伯雷故事》的朝圣旅程与基督教传统[J]. 外国文学. 2004(06)

[2] 黄晓燕. 文本展示的独特模型——《坎特伯雷故事集》的叙事框架探析[J]. 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3(04)

[3] 张金凤. 狂欢和对话:对《坎特伯雷故事集》的重新解读[J]. 四川外语学院学报. 2003(02)

7.爱国主义讲故事 篇七

班级:一年级二班学生姓名:王超学生家长姓名:徐同芬

自从看了雷锋的故事后,它一直感动着我,《爱国主义电影之雷锋的故事》读后感。雷锋是个充满爱心、乐于助人的人。他把为人民服务当作他的生活习惯,经常在工作、生活中体现,他见到生活困难的人,就竭尽所能帮助他人,读后感《《爱国主义电影之雷锋的故事》读后感》。

8.励志,爱国故事 篇八

周恩来12岁那年,一次,老师来给大家上课,问同学们:“你们为什么读书?”有的说:“为明礼而读书。”有的说:“为做官而读书。”有的说:“为父母而读书。”有的说:“为挣钱而读书。”当问到周恩来的时候,他清晰有力地回答:“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校长震惊了,他没料到,一个十几的孩子,竟有这样大的志气。周恩来在青少年时期,为中华之崛起努力读书。以后,也是为了这个目标,他忘我地工作,无私地奉献了毕生精力。

中国少年抗日英雄王二小是儿童团员,他常常一边在山坡上放牛,一边给八路军放哨。农历一九四二年九月十六,日本鬼子又来“扫荡”,走到山口时迷了路。敌人看见王二小在山坡上放牛,就叫他带路。王二小装着听话的样子走在前面,为了保卫转移躲藏的乡亲,把敌人带进了八路军的埋伏圈。突然,四面八方响起了枪声,敌人知道上了当,就气急败坏地用刺刀挑死了王二小。机智勇敢的小英雄王二小,就这样被日本侵略者残酷地杀害了,牺牲在涞源县狼牙口村,年仅13岁。正在这时候,八路军从山上冲下来,消灭了全部敌人。

9.屈原的爱国主义与浪漫主义研究 篇九

关键词:屈原;爱国主义;浪漫主义

一、屈原的爱国主义

屈原不仅是杰出的政治家,也是我国古代的爱国诗人。他名平,字原。他生活在楚怀王和顷襄王时,是楚国王室的远方亲戚。屈原的才华过人,那时的他对列国的情势有着清楚的认识,对楚国的现状也了然于心,所谓,“众人皆醉而我独醒”。屈原作为当时杰出的政治家,他为真理而斗争,是伟大的爱国诗人,他的爱国主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是屈原对“美政”理想的坚定。其中个人认为美政理想包括两部分内容,第一是选贤任能,二是修明法度。在这里,屈原举了很多事例,比如傅说、吕望、宁戚等人,他们都是出生卑贱之人,然后得以遇到明君贤主从而发挥自己的才能,为国家出力,屈原的目的就是要说明选拔人才要不分贵贱。其次,屈原为了坚持自己的理想,而不畏强权,坚决斗争的勇气和决心。屈原的伟大不仅是因为他有着进步的思想,更加重要的是,他对自己的理想始终不放弃,尽管他遭遇了很多挫折,尝到过许多艰辛,但是他依然不改初心,矢志不渝,这也正是他的坚韧所在。他在关心百姓,忠于君主的同时,屈原对于当时祸害百姓的子椒、子兰等人给予无情的鞭挞。屈原洁身自好,正直明义,所以“众女嫉余之娥眉兮,谣诼谓余以善淫”。当屈原受到他人的嫉妒和诽谤,甚至屈原的得意门生也离开他时,他并没有被如此险峻的情形吓退,他一个人仍然在战斗,为“美政”的实施奔走。他多次出使救楚国于危难,他至死也没向小人低头,这些都可以看出屈原为理想与小人抗争的决心和勇气。再次,屈原非常关注民生。屈原他不仅知道“民生各有所乐”、“民好恶其不同”,与此同时也感叹老百姓生活的艰难。屈原总结历史,了解以往君权丧失的原因,更加注重老百姓的生活。屈原能够认识到百姓生活的不易,了解到人心向背的重要,所以他大声呼吁,以此希望统治的君主也能了解到这一点。

二、屈原的浪漫主义

屈原还是一位伟大的积极浪漫主义诗人,他创作的《离骚》是长篇的政治抒情诗,也是我国古典诗歌积极浪漫主义的传统。其中《离骚》的浪漫主义特点,从内容上来说,它表现了不断追求进步思想的精神,并且还采用了丰富的神话来表达屈原自己与楚国黑暗的斗争,这也是美与假,恶与丑的斗争。屈原的作品《楚辞》,是一部具有浪漫主义的诗歌总集。在屈原的《楚辞之后》,就形成了积极的浪漫主义传统,并一代代传下去,这也是另一种文学潮流。积极浪漫主义的创作风格由此由屈原开创,他将深沉理智的个人人格与丰富生动的神话联系在一起,将它们融合。

不仅如此,屈原还将神话与历史人物以及自然现象写成一个奇妙的地方,在那个地方,人神杂处,寥廓荒忽,美人香草,望舒飞廉,巫咸夕降,羲和弭节,流沙赤水,八龙婉婉,奇禽怪兽,神魔鬼魅,情景与现实脱离,奇异怪诞,场面壮观,没有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在那个世界中,有着传说中的巫术,还有着神秘的象征,描绘的色彩鲜艳浓烈,形象非常奇特。这里淋漓尽致地表现了屈原奔放的热情和深刻的思想,他的浪漫主义主要还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对理想的着重体现。他不仅对理想的政治与人格进行讴歌和赞美,还表达了孜孜不倦对理想的追求,塑造出理想中的主人公,崇高而壮美;第二,屈原想象的奇特。屈原将想象自由发挥,夸张的同时也体现出他的大胆,对于神话故事也是广泛采用,创造出超越时空的境界。当然,这不仅是诗人的幻想,它更加饱含着现实;第三,屈原积极浪漫主义的激情澎湃。屈原一般采用内心独白的方式,来直接倾吐情怀,表达自己的爱恨,情感强烈,这是和精细理智地描绘现实是不同的。

三、结语

所谓竹死不变节,花落有余香。屈原作为一代诗魂,虽然不在了,但是他的血肉已经化成尘土,与大地融合在一起。他用自己的生命来表达了爱国主义与青山同在,与日月同辉,并且一代代传下去。这种思想是我们中华民族思想宝库中的珍品,它激励我国人民千秋万代,为中华民族的富强而奋斗。屈原的作品,充满了爱国热情,对理想的激情,有着神奇瑰丽的想象,,富于浓厚的浪漫主义色彩,它将永远垂范于后世。

参考文献:

[1] 向元茂. 略论屈原的爱国主义精神[J].文学教育(下),2008(12).

[2] 曾艳.论屈原的爱国主义精神及其时代价值[J].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素质教育研究),2008(04) .

[3] 殷光熹.屈原的爱国思想、人格精神和悲剧结局[J].中国文化研究,2007(03) .

[4] 刘薇薇.浩浩江汉铸忠魂——屈原爱国主义精神的成因探析[J].河北工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04) .

10.爱国主义讲故事 篇十

一、通过祖国优越的自然条件和别具一格的人文景观的教学, 培养学生炽热的民族自豪感

爱国主义情感都是同祖国的地理风貌、文化传统等具体事实联系在一起的。人们把滔滔黄河、滚滚长江、蜿蜒雄伟的万里长城作为祖国的象征, 这种思想感情的寄托是很自然的。《品德与社会》教材中“大好河山任我游”“不同地区不同生活”“请到我的家乡来”等课文, 是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好素材。试想一下, 当辽阔富饶的东北林海雪原、磅礴雄奇的泰山、“高峡出平湖”的长江三峡, 硕大威武的秦兵马俑、小巧精致的苏州园林等视频画面出现在学生面前, 再加上耳际激荡着老师富有激情的解说词时, 哪个学生不为祖国有如此多娇的自然人文景观而动容?此时此刻, 在学生们的心田中, 一股强烈的民族自豪感就会油然而生。

二、通过祖国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的教育, 培养学生的国防意识

国防是一个独立自主国家的防务, 祖国的每一寸国土神圣不可侵犯。六年级《品德与社会》教材中的“从世界看中国”“隔海相望”“可爱的地球”等课文是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好教材。通过对这些课文的学习, 学生知道我国领土广大, 国界绵长, 地貌复杂多样, 这时教师不能仅局限于课本上的内容, 应及时对教材进行适度拓展延伸, 可进一步告诉学生:我国是世界上邻国最多的国家, 绵长的国界使得我国的周边关系历来复杂, 但复杂多变的地貌条件也是我国国防的极大优势。教师可鼓励学生课后通过多种渠道去了解国防知识, 待时机成熟时腾出一节课时间让学生进行“国防知识我知多少”的擂台赛, 对国防知识了解得多的学生可自告奋勇当主持人, 这样学生就在自主活动中增强和巩固了自己的国防意识。

三、通过相关国情教学, 对学生进行基本国策、法规教育

《品德与社会》教材中“从一滴水说起”“自然资源取之不尽吗”“地球在发低烧”等课文明确告诉我们: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和人均资源较少的国家, 这是我们社会主义国家最基本的国情, 实行计划生育和“珍惜每一寸土地, 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是我国的基本国策。根据我国国情, 国家先后制定了《环境保护法》《大气污染防治法》《水土保持法》等一系列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作为一名小学品德教师, 要充分利用教材中的国情知识, 宣传党和国家制定的方针、政策, 对学生进行忧国忧民教育和普法教育。同时, 教师应趁热打铁, 激励学生课外广泛搜集和了解各种法律知识, 特别是《义务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等法律法规, 把品德课和班队课、综合实践活动课有机融合在一起, 组织多种形式的法制教育活动, 如开展“法律在我心中”的主题队会, 从而在学生中间形成一种自觉学法知法守法的浓浓氛围。

四、在新旧对比中充分感受社会主义的优越性

在品德教学中, 只有运用灵活的教学方法, 才能保证德育渗透的顺利进行, 同时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比较法是其中切实可行的方法之一。品德教学中有大量的事实材料, 对它们进行比较所得出的结论具有很强的说服力, 学生也更容易接受, 产生的教育作用也就更为明显。为了让学生真切地感受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课前, 教师可布置学生通过调查、参观、采访、查阅等实践途径采集有关资料, 通过我国解放前后工业、农业、交通运输业、航天技术成果的比较, 人民生活水平的比较等, 让学生真正明白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 是党和社会主义给我们带来了繁荣和富强, 从而有力地增强了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11.爱国人物故事 篇十一

少年抗日英雄。1929年生于河北省涞源县上庄村。抗日战争时期,王二小的家乡是八路军抗日根据地,经常受到日本鬼子的“扫荡”,王二小是儿童团员,他常 常一边在山坡上放牛,一边给八路军放哨。

1942年10月25日(农历9月16日),日本鬼子又来“扫荡”,走到山口时迷了路。敌人看见王二小在山坡上放 牛,就叫他带路。

王二小装着听话的样子走在前面,为了保卫转移躲藏的乡亲,把敌人带进了八路军的埋伏圈。突然,四面八方响起了枪声,敌人知道上了当,就气 急败坏地用刺刀挑死了王二小,正在这时候,八路军从山上冲下来,消灭了全部敌人。

爱国人物的故事:邱少云献身

邱少云(1926~1952)中国人民志愿军一级英雄,出生于四川铜梁(今重庆铜梁)。1949年12月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1951年赴朝作战。1952年10月,为打击盘踞在上甘岭的美国和南朝鲜军队,被选派参加潜伏部队,并担任了发起冲击后扫除障碍的爆破任务。

12日上午,敌机向其所在的潜伏区进行低空扫射,并投掷燃烧弹,飞迸的燃烧液燃遍全身。为了不暴露潜伏目标,邱少云任凭烈火烧焦身体一动不动。他双手深深地插进泥土里,身体紧紧地贴着地面,直至壮烈牺牲。

邱少云牺牲后,被部队党委追认为中共正式党员,中国人民志愿军总部追记特等功,授予“中国人民志愿军一级英雄”称号,朝鲜民主主义共和国最高人民议会常务委员会授予“朝鲜民主主义共和国英雄”称号,同时授予金星勋章、一级国旗勋章。

爱国人物的故事:袁隆平“杂交水稻”之父

大米,是中国人的主要食品。可长期以来,水稻产量不高,人口又那么多,农民们成年累月种田栽稻,还是满足不了“吃”的需要。粮食产量低,是我国经济发展的一个大障碍。农业科技工作者袁隆平决心为国攻关,解决这个难题。

袁隆平是湖南一个镇上的农校教员。虽然工作条件差,可他一心扑在科研工作上。每天除了教学外,就是在试验田里培育高产品种。在试验中,他发现天然杂交 水稻穗大粒饱,产量高,但是第二年再种,就退化了,失去了优势。他就想进行一种试验,培育能保持高产的杂交水稻的种子。为了这个理想,袁隆平不知花费了多少精力,有时候在试验田里观察,连家也顾不上回。经过10年的艰苦努力,终于培育成功了。

这种杂交水稻亩产达到1000多斤,在全国推广后,我国稻谷在几 年中增产了1000多亿公斤,真是一个飞跃!袁隆平获得了国家第一个特等发明奖。美国等国也引进了他的成果。他被称为“杂交水稻”之父,为改变我国粮食生 产的落后状态打了一个翻身仗。

爱国人物的故事:李四光毅然归国

我国地质科学和石油工业做出过卓越贡献的地质学家李四光,解放前被迫去英国研究地质科学。新中国刚诞生,他看到了中华民族的前途和希望,便不顾国民党政府外交人员的胁迫和监视,毅然秘密绕道回国。在归国途中,他写信给国民党政府说,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多少年来我日思夜想的理想的国家。他在货轮上写出的学术论文《受了歪曲的亚洲新大陆》,文中借用地质学语言,抒发了祝福伟大祖国新生的热烈情感:

12.爱国名人故事 篇十二

内容摘要和关键词„„„„„„„„„„„„„„„„„„„„Ⅰ 论文正文„„„„„„„„„„„„„„„„„„„„„„„„Ⅱ

一、小学语文美育的特征„„„„„„„„„„„„„„„„„

(一)形象性„„„„„„„„„„„„„„„„„„„„1

(二)情感性„„„„„„„„„„„„„„„„„„„„

(三)愉悦性„„„„„„„„„„„„„„„„„„„„

二、小学语文渗透美育的途径„„„„„„„„„„„„„„„

(一)教师审美意识的提高„„„„„„„„„„„„„„

(二)充分发挥教材美„„„„„„„„„„„„„„„„

(三)在课堂教学中渗透美„„„„„„„„„„„„„„

三、总结„„„„„„„„„„„„„„„„„„„„„„„„

注释„„„„„„„„„„„„„„„„„„„„„„„„ 参考文献„„„„„„„„„„„„„„„„„„„„„„Ⅲ 内容摘要

对美的向往是人类文明得以永不中断地发展的重要动力,而教育教学活动始终与人类社会的发展紧紧相联。为了顺应语文教育发展的趋势,为社会主义建设培养出“四有”人才,义务教育新课程《语文课程标准》对语文教学提出这样的目标:“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培养爱国主义感情、社会主义道德品质,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可见没有美育的教育已不能适应当前教育发展的要求。在语文学科中渗透美育更是广大美育工作者近期来一直致力探究的课题。本文对审美教育在语文教学步入误区的原因及小学教学中美育的特征与途径几个方面进行综述。关键词:审美教育 美育特征 美育途径

论小学语文教学中美育的特征与途径

在学科教学中渗透美育是学校实施美育的最佳途径之一,在小学语文学科中渗透美育是广大美育工作者一直致力探究的课题。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最重要的是教师要讲得入情。只有教师入情,学生才能入境,并从中感受美、领悟美,在美中激发起情感,美育才能得以渗透、实施。目前在语文教学中如何有效地实施美育的研究还处于探究的阶段,还有很多课题需要更加深入的探究与完善。

所谓美育即审美教育,是培养学生具有审美情趣及感受美、鉴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的教育,是中、小学教育有机整体的重要组成部分。

审美教育是提高全民族文化素质必不可少的精神工程,提高学生的审美水平,使他成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一代新人,这是我们教育的重要任务,也是建设现代化强国的迫切要求。

一、小学语文美育的特征

在小学语文教学活动中进行审美教育,即不同于语文思想教育,也不同于语文知识教育,其特征表现在三个方面。

(一)形象性。

即以形感人。美离不开形象,教师应“努力使儿童的思维过程在生动的、形象的表象的基础上来进行。”学生接受知识,往往从具体形象开始。在小学语文教材中,有许多文学作品,这些作品塑造了许许多多的人物形象和描绘了大量的自然景物。阅读人物描写的文字,就好象人在画中行,身在景中游,让人有一种身临其境,美不胜收的感受。这就是以形象感人的审美特征。如果离开了这些具体形象,就没有了审美的对象,如甲天下的桂林山水,严守纪律的邱少云,聪明可爱、机智勇敢的雨来等。

因此,学者认为,审美教育就是一种形象教育。审美教育的过程,就是通过审美活动,以形象对受教育者施加影响的过程。如果说智育启人,德育以理服人,那么,美育就是以形感人。又如《桂林山水》一文,写水,突出“静”、“清”、“绿”;写山,突出“奇”、“秀”、“险”。讲水的“静”,让学生体会漓江水面宽阔平坦的感觉;讲“清”,体会水之浅;讲“绿”,引导学生想象漓江两岸柔媚的色彩。讲山的“奇”,学生会体会平视远山的感觉;讲“秀”,1 想象俯看倒影的缥缈逼真;讲“险”,带领学生仰视险峰的巍峨。这样,使桂林山水的美丽如在眼前,产生身临其境之感,以形感人。

(二)情感性。

即以情动人。情感是文学作品的生命,《二泉映月》一文,作者以细腻的笔触表达了阿炳的杰出的艺术才华以及他热爱生活,追求理想,敢于同不幸命运抗争的精神。阿炳借乐曲倾吐心声,学生在朗读中深入体验阿炳的内心世界,以唤起共鸣。鲁迅曾说:“一切美术之本质,皆在使观听之人,为之感到愉悦。”可见,情感性是语文美育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大凡优秀作品,往往都渗透了作者强烈的思想感情。例如年仅十六岁的刘胡兰面对敌人的铡刀,毫不退缩、英勇献身;董存瑞为了革命的胜利舍身炸碉堡;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雷锋;足智多谋、沉着稳健的诸葛亮、司马光;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周总理;历尽风险、忠心报国的岳飞、方志敏等等,从他们身上渗透着有感天动地的情怀,学生们一旦感受到了语言的芳香,他的心里便会产生灵感,从而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奉献精神。小学语文审美教育的以情动人,就是凭借这些强烈的思想感情,运用饱含感情的语言,对学生引起情感的熏陶,以引起学生情感上的感动和震动。

小学生阅读作品时最容易产生的一种情感共鸣是“表同作用”。即学生把自己比拟成作品中的人物,分享他胜利的欢乐和成功的喜悦,化身为作品中的人物。李白诗《早发白帝城》描写李白流放夜郎,行至白帝城,忽闻赦书,惊喜交加,旋即放舟东下江陵时喜悦畅快的心情,教学时应把握李白当时的心情,层层推进,以使学生与诗人的情感达成共识,从而受到感染,领悟诗意。

又如教学《十里长街送总理》一课时,一位教师这样导入:“1976年1月8日上午9时,我们敬爱的周总理逝世了,一颗伟大的心脏停止跳动。全国人民、全世界人民都沉浸在无限的悲痛之中。总理要离开我们!那一天,来自各地的人们含着热泪,汇集在长安街送行。人们多么希望灵车能停下来,多么希望能再看一眼总理的遗容。灵车缓缓驶去,人们在心底哭喊着,总理啊!您别走!但灵车渐渐地远去了,再也不见总理的音容笑貌。真是天喊地哭泪淋淋!”教师催人泪下的语言描述,使学生大受感染,引起共鸣,把学生带入到十里长街送总理的悲壮场画中,确似耳闻目睹,悲痛之感油然而生。

(三)愉悦性。

小学语文教育的审美教育,以形感人,以情动人的同时,也以形“悦人”,以情“悦人”,这就是小学语文美育的第三个特征——愉悦性。美学家康德曾经在解释“鉴赏判断”这个概 念时说:“从每一个表象我可以说:它(作为认识)是和快乐结合着的,这至少是可能的。关于我所称之为快乐的表象,我说,它在我内心里产生着真实的快乐。至于美,我们却认为,它对于愉快具着必然的关系。”可见小学语文美育,也是愉快教育。

李泽厚先生认为,审美的愉悦性分为悦耳悦目、悦心悦意、悦志悦神(主要是指精神意志上的满足和激荡的愉悦,通常指崇高)三个层次。在小学语文美育中,体现得最充分的是悦耳悦目和悦心悦意两层次。

⑴、悦耳悦目

是指以耳、目为主的审美感官所感受到的愉快。小学语文教学中审美的悦耳悦目,主要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是带领学生进入作品的优美意境,让学生通过对课文的阅读来领略其中无限的美妙,以此悦目。二是教师在教学中深受作品真情的感染,教学时声情并茂的朗读、吟咏,绘声绘色的描摹渲染,以此悦耳。

如:在教学《黄山奇石》一文,采用把文章和声音、画结合起来教学;调动学生的视觉、听觉、思维器官,启发他们展开想象。教学时怎样把学生导入作品的意境并体会作品情感呢?首先利用播放录音,并慢慢抽拉活动投影片,使学生产生身临其境之感。这样,在美和真的意境中,揭示课题,学习课文内容。教学课文结尾“那些叫不出名字的奇形怪状的岩石,正等着你去给他们起名字呢!”时,安排学生观看更多的奇石画面,然后提问:“你准备给哪块石头起什么名字?”学生形象地描述:“双龙戏珠、老牛拉犁„„”

通过师生共同创设情境,使学生真正体会到黄山奇石的奇形怪状、千变万化,鲜明的形象历历在目,是何等悦耳悦目!

⑵、悦心悦意

是指通过诉诸我们视觉和听觉的有限的形象,不自觉地捕捉和领会到某些较深刻的意蕴,获得美的享受,这是一种领悟,也是一种深层次的冷静思考。语文教学审美活动的悦心悦意,就是运用语文教材中精要之处,开启学生思维的窍门,从中受到教育和感染。

二、小学语文渗透美育的途径

(一)教师审美意识的提高。

教师作为教学的指导者,首先要做到为人师表,必须做到自身美,才能给学生以美的熏陶,提高学生的审美意识。

教师要提高自身的审美修养,而具体的审美修养包括:(1)广泛的艺术爱好和审美趣味;(2)掌握并能运用一定的美学理论;(3)具有高尚的心灵美;

(4)能按照美的规律,精心创造教学设计。

在课堂教学中,语文教师应善于营造与审美教育相适应的教学氛围。另外,教师还应善用语言对学生进行点拨。

可见,教师自身美在实施语文美育教学中相当重要。1.充分发挥教材美

语文教材中的文章,包含了各种美,给我们展现了一个璀璨夺目的“美的世界”。主要从自然景象美、社会生活美、人物形象美、思想情感美、作品语言美、五类美着力去发挥并运用到教学中。从借助形象美、利用情感美、分析语言美和分析结构美这几个方面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

2.自然景象美

大自然为作者提供了无穷尽的素材,经过作者的审美处理,给人的印象往往比自然更美,如《草原》的风情,《五彩池》的神奇,《美丽的小兴安岭》的绮丽,《海底世界》的奇异,《小池》的幽静„„作者笔下的这些自然景色,不但激发了学生热爱祖国河山的情感,而且还陶冶了学生爱美的情操。3.社会生活美

生活处处都有美,语文教材源于生活并再现生活。许多课文描写的人物事件,甚至场面仿佛就在我们身边,使人产生一种真实的美感。如写母女俩关心照顾邻居老奶奶的《亲人》,赞美小姑娘纯朴诚实品德的《在金色的海滩上》,写给旅客带来了温暖春意的《小站》,雨中背小同学上学的《过桥》,给别人照顾孩子的《穷人》等这些生活的反映,让学生了解了人际间的友好的关系和生活中的真、善、美,是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观点和欣赏情趣的艺术珍品。

另外,如《落花生》、《白杨》等课文都主题鲜明、立意深刻,以物喻人贴切自然。4.人物形象美

作者往往通过塑造人物形象来流露自己的审美认识和审美评价,这些丰满的形象是学生学习的榜样和行动的楷模,能在他们心中树立起美的丰碑。如《飞机遇险的时候》中把生的希望送给别人,把死的危险留给自己的周恩来,《一定要争气》的童第周,《避雨》中热爱本职工作做事认真的公社气象员,一步一个脚印,步步踏实的《挑山工》,以及革命战争中的 英雄黄继光、刘胡兰等这些人物形象,对于启迪学生心灵,培养学生良好品质起着“润物细无声”的作用。

5.思想情感美

美是具体的、形象的,它还具有很强的感染力。通过它以情感人,激励人,愉悦人。任何美的事物,都能激发人的感情,使他们在精神上得到很大的愉悦与满足。

在《掌声》文章中,让学生体会爱与被爱的幸福,潜移默化地让他们学会设身处地地为别人着想,关爱对方,同样对别人的关爱报以真诚的感谢。《我不能失信》等文章,从不同的侧面,用伟人的故事、亲人的故事、友人的故事影响学生,升华为人格美。

6.作品语言美

文章的经典也在于语言精美,耐得住琢磨,抵得过时间的推敲。文章的语言表达往往具有强烈的画面感,可以很容易地在脑海中形成画面,借助画面、声音甚至是味道来体会文章的意境美。比如,杜甫的《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诗人选用缤纷的色彩,将眼前的景物描绘成一幅绚丽多彩的画面,黄鹏、白鹭、翠柳、青天,四种景物四种颜色,黄绿相间,白蓝辉映,使它产生了诱人的魅力,不仅如此,“一行”这一线条的使用,让我们立刻有了蔚蓝的天上,一条白色的印迹,令读者心旷神怡、心情舒畅。再有“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张继《枫桥夜泊》)这首诗有声音,有颜色甚至有温度。寺庙里的深夜的钟声悠远而凄凉,城外半夜的寺庙黑暗而凄冷,不禁一个寒战,作者那种思乡的愁思自然而然地袭上心头。

(二)在课堂教学中渗透美

课堂教学是实施美育的主渠道。因此,在语文教学中,应着力从多方面对学生进行美育渗透。

⑴、通过分析作品的思想意境或通过观察与调查,引导学生发现美;

⑵、通过分析作品的自然景物或通过阅读与理解文本,引导学生欣赏美;

⑶、通过分析人物形象或通过展开充分的想象,引导学生感悟美;

⑷、通过口语交际语写作,训练学生表现美;

⑸、通过多种形式的创作与表演,鼓励学生创造美;

⑹、精彩导入新课,使学生获得美的感受,激发他们的审美欲求;

⑺、运用美的教学手段:如:设计创造精美的板书,使用配乐、多媒体课件、实物、挂图等,让学生直观地感受美,获得美的愉悦。总而言之,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最重要的是教师要讲得入情。只有教师入情,学生才能入境,并从中感受美、领悟美,在美中激发起情感,美育才能得以渗透、实施。

目前,在语文教学中如何有效地实施美育的研究还处于探究的阶段,还有很多课题需要更加深入的探究与完善。

三、结论

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最重要的是教师要讲得入情。只有教师入情,学生才能入境,并从中感受美、领悟美,在美中激发起情感,美育才能得以渗透、实施。目前在语文教学中如何有效地实施美育的研究还处于探究的阶段,还有很多课题需要更加深入的探究与完善。

注释:

[1]朱永楷、林伦伦二十年来现代汉语新词语的特点及产生渠道《语言文字应用》1999年第2期。

[2]季恒铨、亓艳萍比喻、借代与新词语新用法《语文建设》1989年第4期,王铁昆从某些新词语的“隐退”想到的 1999年第5期。

参考文献:

[1]《谈美书简》朱光潜 上海文艺出版社 1980年8月 [2]《美的历程》李泽厚著 文物出版社 1981年3月 [3]《美育与美学》曹廷华

许自强 高等教育出版社

[4] 刘红曦汉语新词语生成中的仿拟现象《渝州大学学报》1999年第4期

[5] 王铁昆从反思看新词新义的产生和发展《天津师范大学学报》1987年第2期。

13.《灯下漫笔》中的爱国主义 篇十三

作品首先叙述生活中的一件小事, 即从钞票兑换现银联想到“我们”极容易变成奴隶, 且变了以后, 还万分欢喜, 表现出一个普通国民在政局动荡时的心情:开始是相信国家银行而将银元兑成钞票, “连一向执迷于现银的乡下人”, 也“很乐意收受行使了”;接着是“袁世凯想做皇帝的那一年”, “中国和交通银行的停止兑现”, 国民“不甘心”而“恐慌”;后来, 则是因“六折”“七折”地将钞票兑成现银。真上了当了, 吃了亏了, 却“非常高兴”。这样儿经折腾, 人民对“政府”恐怕只有不信任了。先生用较大的篇幅, 意在为我们展示国民的内心世界, 也足见先生对民生的密切关注。

也许读者会认为这是特殊时期, 是国民的“个性”。而先生却不在钞票兑换上深究下去, 放手游一笔, 把读者的目光引入更广阔的历史天空。纵观中国历史便知道:乱的时间长, 人民不及牛马;“治”的时间短, 人不过略等于牛马。进而推之, 中国国民做奴隶是一种奢望, 一针见血地指出, 中国国民的普遍心态是容易满足。

这时, 读者心中自然会产生这样的疑问:国民的精神状态是什么样呢?先生顺势引导我们同溯历史。

无论读《钦定二十四史》, “审察精神文明”, 还是翻《鉴略》, 看《历代纪元编》, 深味“三千余年古国古”, 一切复古派都在说“咱们向来就很好的”, 这种长期奴化教育的结果是自我感觉良好。而国民的真实生活呢?强盗来了该杀, 官兵来了也要被杀, 足见国民麻木不仁, 缺乏反抗精神。更不用说明末清初“古怪”的张献忠了, 纳粮不纳粮, 降与不降都要杀, 老百姓哪里有主宰自己命运的权力?长期下来, 五千年的折腾, 使国民的精神状态变得高度隐忍, 深度麻木。“时日曷丧, 予及汝偕亡”是百代民众之共同心声。一部中国通史, 是百姓“想做奴隶而不得”的血泪史, 是“暂时做稳奴隶”的辛酸史。字里行间, 充溢了对国民悲惨命运的哀痛之情和对国民隐忍不抗争的激愤之情。

掩卷太息, 民生多艰, 深思之余, 也许侥幸现在恐怕状况略好吧。

走近现实, 仔细考察现在国民的生活状态呢?国学家“崇奉国粹”, 文学家“赞叹固有文明”, 道学家“热心复古”;而百姓呢, 稍富的“迁进租界”, 妇儒则“避进教堂”……看来, 都不满于现状, 是“想做奴隶而不得”呀。笔触直刺反动统治阶级:民国时期, 北洋军阀的统治仍是强盗、官兵交互为祸的时代, 老百姓循环在两个时代夹缝当中, 深受帝国主义、封建军阀统治下的悲惨命运, 何日是个尽头啊……

在读者失望叹息, 跌足切齿拊心之际, 先生提出了“第二样时代”的概念, 并寄希望于青年, 引来读者对国家命运热切关注的目光。

14.谈爱国主义教育 篇十四

和平的年代有和平年代爱国的方式,今天所谓的爱国并不像远去的战火纷飞的年代,它更贴近我们生活的点点滴滴。就连平时的一句话、一句歌词、一个细微的举动都是息息相关的。作为一个语文教师,笔者谈谈个人的看法。语文教学中除了让学生把课文学好,有时候更重要的还得把文章里面的精神吃透。这当中尤其是要把含有爱国主义教育的精神领悟透。

在鲁迅先生的作品《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一文中论述了中国人的自信并没有失掉,提到方方面面的思想,也提到了一批批具有代表性的历史人物。一种是代表人民利益,不顾个人安危,为解除或减轻人民疾苦而奔走呼号、为民请命的人,如杜甫、白居易、关汉卿等。一种是历尽艰辛、奋不顾身、探求佛教真理的人,如法显、玄奘等。虽然他们离我们远去的声音我们没有办法再次重听,离我们的脚步我们也无法再次找回,但是我们不能忘记中华民族在历史的进程中所受的种种磨难,因为它带来的伤痛已经在我们每个中国人心中烙下了深深的印记。每年9月18日,是我们每一个中国人民的洗雪国耻之日。我们并没有忘怀,也不能忘怀。

班会课是班主任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基地,笔者为了让学生都团结起来,有爱心、助人为乐,于是提到向雷锋学习,究其根源是让同学们了解“雷锋”。可是提到雷锋,全班80多人竟然没有一人能正确地说出雷锋是干什么的、是什么样的代表人物、是什么时代的人等问题。在课堂上,笔者被一张张有疑问的表情惊住了,心被深深地刺痛了。“中国,中国……母亲,母亲……”

为了不让这节课以失败结束,笔者不得不从零开始,领着同学们回忆那段尘封的历史。慢慢介绍雷锋的点点滴滴,“雷锋的精神”是以雷锋的名字命名的、以雷锋的精神为基本内涵的,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着的革命精神,其实质和核心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了人民的事业无私奉献。他已经成为我们这个时代精神文明的同义词、先进文化的象征。周恩来总理把雷锋精神全面而精辟地概括为“爱憎分明的阶级立场、言行一致的革命精神、公而忘私的共产主义风格、奋不顾身的无产阶级斗志”。

对于一个时代的标志——雷锋,我的这些学生们竟然是如此陌生,给我这个在一线教学的教师一次深深反省的机会。没有理由再强忍着痛喊道“我们的教育是成功的”。虽然我们天天高呼素质教育,并在某地某校搞得如火如荼,某些学校天天高呼升学率高达多少,比去年同期又上升了多少个百分点。殊不知我们的教育者在进行国民素质教育的同时,究竟又渗透了多少爱国主义教育。

和平始终会淹没战争,这是不争的事实。不能说我们今天这样的和平年代就可以不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也不能说我们天天高唱革命的凯歌就是爱国,但是你我在这样的和平年代又有多少人会唱经典的“红歌”。曾经伴随我们一路走来的红歌,那是我们中华民族不可遗忘的历史。在那特殊的年代,我们的中华民族涌现了一批批像邓稼先、钱三强那样的世界顶尖科学家,在大洋彼岸离家万里听到祖国胜利的消息,是如何奋不顾身地辗转回到祖国的怀抱?可如今,却有多少人觉得拥有了外国的绿卡是何等的“荣耀”。

“国是我的国,家是我的家……”让我们在这首《国家》当中去领悟我们国家的伟大和博爱。让我们把这种爱国精神传承下去,告诉孩子不要忘本,牢记祖国的历史,热爱祖国,因为这是时代赋予我们的使命。◆(作者单位:江西省鄱阳县金盘岭镇上兰学校)

15.爱国故事 篇十五

於辞令.入则与王图议国事, 以出号令;出则接遇宾客, 应对诸候, 王甚任之」.因为他受到楚怀王的重用, 引起上官大夫及及令尹子兰的嫉妒, 就在楚怀王及继位的顷襄王之前毁谤屈原.楚王汏而逐渐疏远屈原, 连带的也不采纳他的谏言, 最后甚至将屈原放逐.屈原满怀悲愤, 落拓江湖, 在写下了绝笔作〈怀沙〉后, 怀石投汨罗江自尽.屈原死后数十年, 楚国终因谗臣误国而为秦所灭.但是屈原这位忠而见疑的悲剧英雄还活在楚国姓的心中.2.詹天佑为国不计名与利:近代科学先驱、著名工程师詹天佑,在国内一无资本、二无技

术、三无人才的艰难局面面前,满怀爱国热情,受命修建京张铁路。他以忘我的吃苦精神,走遍了北京至张家口之间的山山岭岭,只用了500万元、4年时间就修成了外国人计划需资900万元、需时7年才能修完的京张铁路。前来参观的外国专家无不震惊和赞叹。当时,美国有所大学为表彰詹天佑的成就,决定授予他工科博士学位,并请他参加仪式。可是,詹天佑正担负着另一条铁路的设计任务,因而毅然谢绝了邀请。他这种为国家不为个人功名的精神,赢得了国内外的称赞。

3.华罗庚毅然回国:大数学家华罗庚,在“七·七”事变后,从生活待遇优厚的英国回到抗日

上一篇:财政学专业论文下一篇:第6课《_画星星》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