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支持小微企业报告(共12篇)(共12篇)
1.银行支持小微企业报告 篇一
银行贷款中心支持小微企业发展措施
为贯彻落实国家关于支持小微企业发展的要求,小额贷款中心充分发挥专业优势,拟定五项扶持措施,加大对小微企业的信贷支持,创新金融产品,提升服务水平,满足实体经济对金融服务的需求。
1、落实国家政策,支持实体经济发展。深入贯彻国家经济结构调整战略,积极支持实体经济发展,以信贷杠杆鼓励、支持和引导小微企业进一步优化结构和转型发展,向“专精特新”转变。积极引导企业优化资源配置,促进小微企业聚集发展,形成一批“小而优”、“小而强”的小微企业客户群。
2、加大信贷投放,满足小微企业信贷需求。在年初计划基础上,我部门计划进一步增加对小微企业的信贷投放,计划全年小企业贷款新增100万元以上,小企业贷款增速预计超过全行整体贷款平均增速10个百分点以上,在确保小企业信贷投放增速高于全部贷款增速、增量高于上年,即“两个高于”的前提下,继续提高中小企业与小企业贷款比重,大力支持小微企业发展。
3、优化基础服务,加大产品创新。小客户事业部进一步优化“商贷通”等主打小企业金融产品,提高可操作性和普及性,使之更契合小微企业“短、频、急”的用款特点。此外,我中心积极探索小微企业专用的银担合作模式,帮助小微企业拓宽融资渠道、降低融资成本。
4、适当放宽风险容忍度,增强业务发展动力。小额贷款中心坚持“收益覆盖风险和成本”及“尽职免责、失职问责”的原则,适当放宽小微企业贷款风险容忍度,以资产组合管理等技术监控小微企业业务的整体风险和收益水平,强调全流程的风险控制和管理,提高审批质量和效率。
5、强风险管理,切实防范各类信贷风险。深入研究小微企业发展环境,加强主动风险管理。严格执行“三个办法一个指引”有关政策要求,把握信贷投向,使信贷资金真正用于实体经济发展,坚决防止信贷资金被挪用或流向民间借贷领域。
2.银行支持小微企业报告 篇二
内源融资和外源融资是小微企业在经营活动中两种最主要的融资渠道。内源融资无法满足企业的资金需求时,企业会转向外源融资,包括直接和间接融资。小微企业没有发行股票或债券的资格和能力,因此直接融资较少;其生产经营所必须的资金主要通过间接融资获得,以银行信贷融资最为常见。近年来,政府和各类金融机构对小微企业的扶持力度持续加大,各银行尤其是中小银行将小微企业的贷款业务提上日程。相关数据显示,近两年小微企业的贷款余额翻了一倍,2011 年底贷款总额达到10.76 万亿元。然而,这对于异常渴求资金的广大小微企业而言仍是杯水车薪。很多银行尤其是国有银行的财务报表上都显示小微企业信贷业务迅速增长,然而这些企业很少是真正意义上的小微企业,背后有优质的母公司作保证,安全系数很高。目前,大部分小微企业主要通过亲友关系、小额贷款公司或民间高利贷进行融资。在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尚未褪去的大背景下,绝大多数小微企业仍需直面市场萎缩、资金链断裂的考验。
总体而言,小微企业融资主要存在三方面的问题:一是融资渠道过于狭窄。创业投资体制不健全、证券市场门槛高使小微企业不太可能通过资本和股票市场融资;信用级别不高、抵押资产缺乏、监控成本偏高又使银行将小微企业拒于贷款服务对象之外。二是缺乏稳定的资金来源。小微企业的经营活动容易受经济波动的影响,较高的风险和可能存在的信息不对称问题使金融机构为小微企业提供贷款的意愿很低。三是所有制歧视。由于小微企业属于非国有经济,不良贷款发生时银企双方无法进行责任的实质性认定,导致国有银行不愿意为小微企业提供资金。此外,外部法律及服务环境的不完善及企业自身信用差、财务制度不完善等也影响小微企业的融资成功率。
二、政策性金融及政策性银行转型辨析
(一)政策性银行转型背景
我国政策性金融机构通常由政府组建、控股或提供担保,主要目的是通过对各行业提供政策性融资,达到发展经济并进行政府宏观调控的目的,政策性银行是主要的表现形式。在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和国务院的指示下,我国先后成立了国家开发银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中国进出口银行三家政策性银行。这三家政策性银行的出现使我国的政策性金融与商业金融相分离,国有专业银行不再身兼双重重任,政策性贷款直接影响基础货币,从而使央行能够主动调控基础货币。
在十多年的发展历程中,政策性银行为我国基础设施、基础产业、进口贸易等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然而,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和金融体系的逐步完善,政策性银行原有业务领域逐渐被市场经济所覆盖,因此在实践中出现很多问题。具体来说有以下五点:一是政府承担最终的贷款风险,因而道德风险问题严重,不利于宏观经济的稳定发展;二是政策性银行评审贷款项目不依据市场原则,导致不良资产上升、贷款回收率低、经营效率差,使政府财政不堪重负;三是行政干预导致信贷资金的配置成本过高;四是政府直接融资的利率低于市场水平且提供担保,对市场融资带来排挤效应;五是政策性银行竞争力不及商业银行,使金融资源配置体系的摩擦成本持续上升。
(二)政策性银行转型中的突出问题
(1)市场定位缺乏。由于迫切希望扩大市场份额、做大做强已有业务,我国政策性银行开始将业务范围拓展到更具竞争性的领域,有的甚至超出规定范围,经营管理逐步向商业化靠拢;而对于一些弱势产业如小微企业融资、资源与环境保护等则扶持力度不够。这不但背离了政策性银行成立的初衷,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弱势产业的发展。
(2)经营发展无法可依。一般来说,国外成立政策性银行首先会进行立法,用法律规范政策性银行的业务经营和资金来源。然而,由于历史原因,我国到目前为止仍没有专门的《政策性银行法》,三家银行各自为政,依据所涉及领域的法规、政策、章程进行经营管理。政策性金融变为“指令性金融”的情况时有发生,既限制了市场机制作用的正常发挥,也限制了政策性银行自身的发展。
(3)信用担保体系不够完善。目前,我国的信用担保体系还不完善,扶持小微企业的作用有限。具体如下:一是政府资金是大部分小微企业信用担保机构资金的唯一来源;二是信用担保机构高效专业的管理人才缺乏,绝大多数由政府机关人员担任,管理者缺乏金融、财务、担保等方面的专业知识,并且不了解小微企业具体环节的运作情形;三是行政干预过多,导致信用担保机构无法清晰界定权责,运行效率低,亏损概率大。
(4)管理模式粗放。由于有国家财政作后盾,我国政策性银行的管理模式非常粗放,贷款随意性很大且回收率偏低,这导致部分政策性银行拥有相当多的不良贷款、信贷风险大、信贷资产质量差,这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政策性银行功能的正常发挥甚至威胁其生存发展。
(5)资金来源渠道单一。中央财政自有资金有限,发行金融债券和向央行借款成为政策性银行筹资的两种主要方式。前者提高了筹资成本、限制了资金的长期使用,使政策性银行经常处于“借新债还旧债”的尴尬境地,所筹集到的资金也非常有限。这使得政策性银行小微企业信贷业务开展受限。
三、政策性银行对小微企业融资支持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一)必要性分析
(1)有利于解决小微企业融资难的问题。制约我国小微企业生存发展的主要原因在于内源资金不足、外源融资不畅。从外源融资渠道来看,大型和中型商业银行出于风险控制原因极少为小微企业提供贷款;中小型民营机构在金融法规的准入限制下成长缓慢,无法为小微企业提供有力支撑;股票和债券市场的苛刻条件使得小微企业几乎不可能通过资本市场直接融资;民间借贷的高利率、高风险又使得小微企业无法大规模融资。因此,探索转型期政策性银行对小微企业的融资支持有利于解决小微企业融资难的问题。
(2)有利于完善政策性金融体系。小微企业对国民经济发展的贡献巨大,但同时又处于相对弱势地位,因而很多国家的政策性金融都将其视为重点扶持对象,并设立专门的政策性金融机构,美国、日本、法国在这方面的发展比较成熟。我国到目前为止仍没有专门针对小微企业的政策性银行,已有的则发展阶段不一,国家开发银行针对小微企业的金融服务已有一定成效,中国进出口银行刚开始试点运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则还未开展这一类型的业务。因此,探索转型期政策性银行对小微企业融资支持有利于在累积经验的基础上逐步完善我国的政策性金融体系。
(3)有利于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商业性金融以经济利益最大化为目标,讲求效率原则;政策性金融以社会效益最大化为宗旨,遵循公平合理原则。二者共同构成我国金融资源配置的两大主体。因此,当商业性金融机构不愿或没有能力为小微企业融资的情况下,政策性银行可以为小微企业提供融资支持,同时也可以发挥其整合资源的优势,使商业融资和财政支出间的“空白地带”得到填补。
(4)有利于纵向深化改革。市场化改革使得以国家开发银行为代表的政策性银行商业化转型初见成效,但仍存在市场定位不清、管理模式粗放、金融创新能力不足、与商业银行业务区分范围不清等问题,进一步纵向推进政策性金融的市场化改革十分必要。因此,探索政策性银行对小微企业融资支持有利于拓宽政策性银行的业务范围及服务对象,资本运作上由单业务模式向多业务模式转变。
(5)有利于履行社会责任。企业社会责任要求企业将经济利益和社会效益相统一。由于经营目标及服务对象的特殊性,政策性银行需要比其他企业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商业性融机构出于自身利益和风险的考虑,不愿过多涉及小微企业等弱势群体领域。此时就需要政策性银行的支持,以满足促进民生发展和构建和谐社会的现实要求。
(二)可行性分析
(1)政府财政金融政策的扶持。政府高度重视小微企业融资难、税负重等突出问题。2005 年银监会颁布《银行开展小企业贷款业务指导意见》,小微企业的银行信贷业务有了实质性突破。2007 和2011 年又相继出台《银行开展小企业贷款业务指导意见》、《银行开展小企业贷款业务指导意见》,进一步优化小微企业信贷的政策环境、完善信用担保和评价体系,并对其进行差异化管理。2011 年10 月,国务院确定了扶持小微企业发展的九项财税金融政策,其中财税政策主要包括:提高小微企业营业税和增值税的起征点;为金融机构提供税收优惠,鼓励其为小微企业提供更好的服务;扩大小微企业专项资金规模。降低小微企业融资成本、丰富小微企业融资渠道、加大小微企业贷款扶持力度、规范民间借贷健康发展则是金融政策的主要内容。
(2) 政策性银行扶持小微企业融资已取得一定成果。国家开发银行高度重视小微企业融资问题,投入大笔资金支持小微企业信贷业务的开展,目前已经形成小微企业信贷业务运营体系;小微贷款试点成效也非常显著,可以在全国范围内进行推广。中国农业发展银行主要对信贷结构进行调整,改革金融服务,突出信贷支农的重点,将强农惠农政策落到实处,确保农产品市场稳定持续发展。中国进出口银行则利用“创业投资”缓解小微企业融资难的问题;在小微企业发展遇到困难时,也不减少对其的贷款总量或是提高准入门槛和担保条件。
(3)部分商业银行扶持小微企业积累宝贵经验。以中国工商银行和城市商业银行为典型。中国工商银行已将小微企业贷款作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其成功原因在于:明确小微企业融资特点,简化信贷审批流程,提高工作效率;构建高效的风险管理制度,根据不同情况确定可以接受的信贷担保方式;开发专门管理小微企业融资的信息管理平台,全程实现电脑控制和刚性控制。城市商业银行则与国家开发银行合作,根据自身的特点和优势找准市场定位、开拓市场业务并辅之以有针对性的机构、制度及专业人才,同时引进德国IPC信贷技术以有效控制小微企业可能存在的信贷风险。
四、强化政策性银行对小微企业融资支持的建议
(一)政府层面
(1)优化金融生态环境。一是政策性银行规范自身经营管理,建立健全治理结构、会计核算体系和信息披露制度,为小微企业提供良好的金融服务。二是搭建信息沟通平台,优化地方政府出台的小微企业扶持政策。三是与信用担保机构建立积极的合作关系,共同创造良好的市场环境。四是建立小微企业信息数据库。五是加快政策性银行专属法律的立法进程,同时针对小微企业信贷服务制定专门的法规细则;加强对政策性银行的监管,督促其实现服务小微企业的社会责任。
(2)健全相关法律法规。很多国家都十分重视本国小微企业的经营管理,出台许多配套的法律法规为小微企业的发展提供良好的市场环境,美国、日本和韩国在这方面走在世界前列。相比而言,我国目前还没有一部政策性金融机构的专门法律,更不用说特定的针对小微企业融资的法律法规。已有的政策规定不仅权威性差,而且内容往往存在冲突。这势必影响我国政策性银行的发展,主要表现为银行业务经营不规范、财政补贴随意性大、银监会监管无法可依。因此,我国立法部门应借鉴美、日、韩等发达国家的立法经验,尽快出台针对政策性银行及小微企业融资的法律法规。
(3)积极引导民间金融。市场参与者保持平等自由的竞争地位是市场化改革的一个重要目标,我国目前在这方面还做得远远不够。我国金融主体包括国有银行和民营金融,金融体制的不健全使二者处于不平等的地位,前者较后者在获取金融资源方面占绝对优势。多年的改革并未能彻底消除国有银行对民间资金的歧视,但民间资金市场化的特点与小微企业的发展需求相契合。因此,政府应摒弃资本市场对民间资金准入的限制,积极引导民间资金进入金融市场,从而推优化资源配置,增添市场活力。
(4)深化改革政策性金融体系。我国目前没有专门针对小微企业的政策性银行。因此,国家应该成立专门扶持小微企业发展的政策性金融机构,并允许其根据有关的产业政策和金融政策选择特定的扶持对象。此外,国内目前只有有限的机构能为小微企业信贷提供担保服务,这主要是由于小微企业经营管理和会计核算制度不健全、政策性金融机构不愿承担风险造成的。这需要我国完善小微企业信用担保体系,以政府担保为主、其他担保形式为辅;同时需要政策性银行积极配合,降低小微企业信贷担保标准、简化办理手续,将流动资产和无形资产纳入抵押范围。
(二)政策性银行层面
(1)准确定位和规划小微企业金融业务。转型期的政策性银行应对小微企业融资业务进行准确的市场定位和规划,将其培养成银行的特色业务。政策性银行在深入了解不同类型不同阶段的小微企业的融资特点后,应结合自身的业务特点,选择目标对象。政策性银行还需主动和善于发现有发展潜力的小微企业,对其进行筛选,找出优质客源并进行扶持,以适应激烈的市场竞争。
(2)优化小微企业信贷机制及业务流程。政策性银行优化小微企业信贷机制及业务流程中需注意三方面问题。一是谨慎选择贷款对象。面对小微企业巨大的融资需求,政策性银行在选择贷款对象时要严格把关、综合考虑国家经济及产业政策、地区农业和经济发展水平和社会责任等因素。二是在评估客户信用、确定贷款条件时,不能一味追求抵押担保,而要在客户分析的基础上制定灵活的贷款条件。三是控制贷款风险,建立健全风险识别、评估模型和完善的退出机制,专业化经营小微企业信贷业务。四是研发小微企业信贷业务信息管理系统,注重实现三方面的职能:搜集历史信用数据用于小微企业的信用评估;搜集企业经营现状数据用于小微企业贷款的风险评估;搜集小微企业上下游企业的经营现状数据以进一步降低风险、提高信贷效率。
(3)改革内部组织及运营管理机制。政策性银行应改革内部组织机构,理性扩充分支机构和营业网点的数量,扩大小微企业金融服务的覆盖面,使更多的小微企业能享受直接的贷款、担保和投资咨询服务。同时要进一步加大小微企业金融服务的创新力度,拓宽业务领域、推广服务经验,将其作为政策性银行市场转型时期重要的业务模式,推动其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此外,政策性银行要改革内部运营管理机制,建立健全激励约束机制,有效降低成本,提高运行效率和经济效益。
(4)积极探索多种扶持方式。借鉴美、日、韩等国的成功经验并结合我国实际,政策性银行扶持小微企业可以综合运用贷款、投资、担保、专项引导基金等方式。此外还需注意两方面的问题:一是确立间接贷款为主、直接贷款为辅的贷款模式,与地方商业银行、小额信贷公司及其他类型的金融机构合作转贷款,以有效解决企业和银行信息不对称、道德风险、银行营业网点不足等问题;二是尝试开发更多的信贷扶持方式,既可以与地方担保公司合作,也可以建立小微企业专项信贷引导基金,还可以尝试发行小微企业集合票据,以多种方式拓宽小微企业的融资渠道。
参考文献
[1]林毅夫、李永军:《中小金融机构发展与中小企业融资》,《经济研究》2007年第1期。
[2]巴曙松:《服务“小微”促金融转型》,《财经》2012年第1期。
[3]李扬、贾康:《小微企业融资不能依靠大银行需要更多草根银行》,2012年中国第二届小微企业融资论坛(广州番禺)。
3.银行支持小微企业报告 篇三
关键词:银行 企业 思考
一、商业银行在对小微企业融资中风险表现
(一)小微企业持续发展能力弱
小微企业所处行业大多进入门槛低,因此造成行业竞争十分激烈。小微企业一般在市场开拓、市场策划这些方面能力较弱,难以获得高额利润以及持续发展。由于其市场竞争力低,小微企业关闭、重组、退出、破产在过去、现在与将来都是一种长期现象。
(二)小微企业财务风险度较高
小微企业自身财务制度不够健全。一些企业没有如实反映企业经营状况的财务报表,由于小微企业股权结构简单,企业主独大,认为企业的财务状况是个人隐私,不便透露。这种财务状况的不透明必然导致增大银行的贷款风险。
(三)小微企业抵押担保风险
小微企业担保措施主要靠抵押物,但往往固定资产规模小,可提供给银行的贷款担保物有效性不足,并且其抵押资产价值变化以及变现能力受到客观因素的影响也比较大。一些企业也利用担保机构为其进行担保。但由于目前我国信用担保行业的法律法规还存在一些问题,行业自律机制也不健全,也容易引发新的金融风险。此外,有些企业采取关联企业、客户之间相互担保,这种方式也会发生链条断裂和系统性风险。
(四)银行贷款发放管理难度大
小微企业为了获得银行资金往往会存在提供虚假资料的情况,获取信贷资金后,投向随意改变的现象也比较普遍,这就需要银行在贷前、贷中、贷后管理中要做更多的调查与管理,需要有更多的成本与经验。对于长期以来主要面向国有企业的我国商业银行,对信贷风险的控制意识与手段还很薄弱。
二、商业银行在小微企业信贷业务发展中要遵循的原则
商业银行要坚持将扶持发展小微企业发展为目标,大力拓展小微企业信贷业务。但在业务开展中,要遵循两个原则:
(一)不能因高风险而消极发展
目前,商业银行要从真正意义上区别小微企业与大中型公司客户的资产质量,不能用针对大中型公司客户标准进行考核,这样容易使一些发展潜力好的小微企业客户被拒之门外。商业银行要将小微企业的信贷业务由控制风险向经营风险转变,把小微企业不良资产单独考核,力促小微企业信贷业务长足发展。
(二)不能因要大力发展而忽视风险
近年,在温州,有些商业银行为了扩张贷款规模,在争夺客户时饥不择食,走上了不顾风险的道路。一些跑路企业曾经是多家银行竞相为其放贷的对象。只顾盲目扩张贷款规模而不顾风险无异于饮鸩止渴。在全力营销小微企业贷款业务的过程中,要坚持稳中求进的发展思路,坚决守住风险防控这根底线。
三、商业银行在发展小微企业信贷业务中的可靠途径
(一)积极应对经济变化,推进信贷经营结构调整优化
主动应对宏观经济金融形势与经营环境的变化,坚持有进有退政策,推进小企业信贷结构调整优化。一是在行业结构上加大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战略新兴产业和文化产业的市场拓展,把经营稳健、资信良好、业内具有较大影响的小企业作为重点支持对象。二是加快潜在风险客户识别和退出工作。
(二)重视产品设计的针对性,强化创新拓宽融资途径
一是发展小企业经营型物业贷款和标准化厂房按揭贷款等小企业中长期贷款业务。二是积极推广商品融资、订单融资、应付款融资、保理等融资产品。三是应积极研发分期偿还本息的信贷产品。这样,一方面可以动态监控企业的还款能力,另一方面还可以避免贷款到期后给企业造成的集中还款压力。
(三)引进专业风控团队,探索与风险投资公司的业务合作
风险投资公司对于小微企业的理解更加专业而有深度。商業银行应加强与风险投资公司的合作,商业银行能够依靠风险投资公司实现客户的筛选与甄别,获得风险投资公司资金支持的小微企业可以更容易获得商业银行的贷款或者得到更低的银行贷款利率。“商贷+风投”的模式可能会成为小微企业特别是科技型小微企业贷款的一个重要方式。
(四)探索多种抵押贷款模式,最大限度降低贷款风险
小微企业资产规模较小,普遍存在抵押物不足和难以获得信用担保的现实情况,商业银行可探索采取其他替代性的担保方式:变企业担保为个人担保、家庭成员联保;银行可以通过企业经营者或所有者个人信用记录来判断是否发放贷款;变企业担保为群体担保,小微企业及其经营者周围往往存在一个相对密切的群体,由这些成员为小微企业提供贷款担保;建立知识产权评估机制以及知识产权抵押贷款的分类准入标准,与企业签订贷款违约时知识产权处置的优先受偿协议。
(五)加大监测防范业务风险,降低小微企业融资风险
一是严把客户准入关。新增贷款坚持以抵质押方式为主,保证方式贷款优先选择担保能力充足的大法人客户和信誉优秀的担保公司,谨慎办理以第三方抵押物抵押的小企业贷款和动产质押贷款。二是实地走访查看客户。掌握企业的发展状况和诚信程度。三是围堵贷款劣变源头。对到期贷款实行预案管理,预判风险状况和按期收回概率,提升管理工作的前瞻性。
(六)加强专业队伍的建设,提高银行风险评判分析能力
要加强相关行业特别是高科技行业的专业人才引进,加强实业、技术与金融复合型人才队伍的建设,提高对小微企业发展前景以及风险点的把控能力。
参考文献:
[1]刘乐荣.对小微企业授信风险控制措施的探讨《中国金融界网》
[2]胡召平.控制小微企业贷款风险要有新思路《上海证券报》
作者简介:金子睎(1992-),女(汉族),江苏盐城人,河海大学企业管理学院工商管理专业。
4.银行支持小微企业报告 篇四
关于小微企业信贷政策导向效果自评报告
为进一步改进和完善小微企业金融服务,促进信贷资金更多的流向小微企业,根据人民银行有关文件精神,我行成立了由总行行长****同志为组长,计划信贷部********同志为成员的小微企业信贷政策导向效果自评小组,根据小微企业信贷政策规定,对我行实施小微企业信贷政策效果进行了综合评价,现将自评结果报告如下:
一、我行支持小微企业发展情况
2016,我行各项贷款同比增速为****,其中涉农贷款同比增速*****,比各项贷款增速多*****,小微企业贷款同比增速为****,比各项贷款增速多*****;小微企业贷款余额达*****万元,企业户数***户,较同期增加****万元,户数增加****户,极大的支持了县域小微企业的发展。
二、推动小微企业信贷所作的主要工作及成效
(一)主要工作措施
1、创新服务品牌,实施个性化服务。
积极创新服务品牌,开发和创新金融新产品,满足客户个性化融资需求,提升差别化服务竞争能力。******农商银行以“风险可控、简化程序、提高效率、增强竞争力”为指导思想,在有效控制风险的前提下,结合市场调研,选定目标市场,细分客户群体,着力开发了“林权抵押、机械设备抵押、土地使用权抵押、住宅抵押、社团贷款
系列融资产品”,为小微企业融资贷款开通“绿色通道”,满足了多层次、多结构小微企业客户需求,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小微企业的融资难问题;根据小微企业“短、频、快”的融资特点,对有相应资产提供担保和经农商行评级授信的小微企业,推行“最高额抵押担保”方式,采取“一次担保抵押、总额控制、周转使用、随用随贷”的办法,给予信贷支持;建立灵活科学的利率定价机制,为小微企业“量体裁衣”。为实现小微企业贷款业务的可持续发展,根据风险程度,从综合效益和市场竞争等方面综合分析,灵活合理地确定贷款利率,适当减轻小微企业的贷款成本。
2、创新工作机制,推行“阳光信贷”。
针对小微企业资金需求“短、频、快”的特点,******农商银行创新了信贷审查决策机制,大力推行“阳光信贷”,公开业务操作流程和办贷程序,公开监督部门电话,实行小微企业贷款审批程序和时间的承诺制度。只要企业提供的手续齐全,将贷款的每一个审批环节和需要等候的最长时间承诺于客户,客户在充分了解贷款程序的同时,对具体办理人员进行监督。实行审贷分离制度,贷款发放“快受理、快审查、快投放”,平均审批时间不超过15天;推行了“精细化”服务,实行信贷员“一站式”服务和“首问”负责制;简化了办贷流程,适度下放了信贷审批权,为小微企业提供优质快捷的信贷服务;开展信贷“窗口”指导服务,设立业务咨询台,义务为小微企业提供信贷服务,让小微企业了解信贷流程和产品,科学选择信贷产品。
3、创新营销手段,推行全员营销。
根据小微企业缺资金“求贷无路”的实际情况,及时调整信贷营销思路,推行了走出去、请进来的上门营销模式,开展全员推介信贷活动,建立奖惩激励机制。采取挂片领导负责,信贷人员进社区、进企业,客户经理进商户、进农户的形式,大张旗鼓开展为小微企业“送信息、送资金”活动。
4、创新管理方式,实行动态考评。
总行制定了《大额贷款管理办法》,完善了小微企业客户考评体系,根据小微企业管理水平、市场潜力、盈利状况,建立了小微企业“黄金客户”库,对小微企业 “进步度” 进行定期考核,大力培植小微企业客户群体。推行优质信贷服务,对“黄金客户”实行“贷款优先、利率优惠、审批简化”信贷服务,让小微企业享受优惠服务。
5、适时调控,支持优化产业结构调整。在积极贯彻宏观调控政策的过程中,我行实施”有保有压、稳进快退”的信贷策略,立足于创新、方便于管理、优化于结构,把支持小微企业发展作为信贷结构调整的机遇,用足用好信贷规模,对符合国家产业政策、有市场、信誉度高、有效益的小微企业大力扶持,对“两高一剩”等有违产业政策、有悖于节能减排要求的小微企业贷款及时退出,腾出更多的信贷计划和可用规模,投入到农业龙头企业中去,促进企业增效、农民增收。
(二)取得的成效
1、小微企业融资需求得到满足。“贷款难”的核心是“门槛高”。由于开办了多种金融新品种,贷款的门槛大大降低。过去没有房产抵
押担保无法从银行获得贷款,现在只要生产正常、信用良好都能或多或少取得贷款,方便了广大小微企业,融资难问题得到了有效缓解。
2、减轻企业负担,打造了核心客户群体。“阳光信贷”实施后,小微企业贷款的利率水平总体得到降低。同时,由于贷款可以随借随还,循环使用,对比过去固定的借款时限,减少了贷款的占用时间,降低了企业的利息支出,搭建了社企良性互动的交流平台,诚实守信、互利双赢的合作伙伴关系得以建立。
3、发展了一批具有带动作用的龙头企业。通过大力扶持符合产业政策,发展前景较好的小微企业,特别是成长期和成熟期的小微企业,为小微企业发展巩固根基。同时,结合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大力支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形成了以地区资源为依托、以公司带农户为主要形式的产供销一条龙、贸工农一体化经营的模式,实现龙头带基地、基地带农户的良性循环,推动农业产业化、市场化。
4、农商行、小微企业关系进一步紧密,实现双赢。农信社信贷资金有效缓解了小微企业发展中资金不足的问题,增强了县域经济发展的后劲,有力地促进了小微企业的健康发展,实现了企业增收、信用增效、县域经济发展“三赢”的发展目标。
二、支持小微企业存在的困难及建议
(一)存在的困难
1、企业的评级授信工作难。
由于众多的企业都是个体私营性质,企业没有规范的财务报表,且很多的小微企业不单独生产某一品种,评级数据无法采集,且数据
采集表内容多,填写的数据难以取信,上级监管部门对评级授信要求较高,农商行对小微企业数据采集困难多,时间长,人员少,评级授信工作难。
(二)支持小微企业发展的几点建议
1、创建信用环境,强化约束机制。增强小微企业诚实守信观念,树立良好的社会信用环境。让小微企业充分认识到市场经济是信用经济,只有讲信用,企业才会得到发展,要把自身信用当作无形资产来看待,定期向农商行提供全面准确的财务信息。在方便小微企业取得贷款、严格明确贷款责任的基础上农商行对现行的信用企业贷款审批程序可参照农户小额授信的管理办法进一步进行简化。开展个人信用意识教育,建立健全个人信用和社区信用评价、失信惩罚机制,积极配合人行、银监办加大打击小微企业逃废债务的力度,强化对不良客户的监管约束机制,严厉打击逃废金融债务行为,政府、司法等部门要全力支持农商银行维护债权,加大不良贷款清收和抵贷资产处置,加大对违约行为的惩罚,增加企业贷款违约成本,遏制违约发生。
2、建立健全小微企业贷款担保体系,解决担保难的问题。一方面发展互相担保,小微企业集资组建互相担保基金会,将基金存入参与担保基金的农商银行,小微企业可取得总额高于存款金额数倍的贷款。另一方面可建立小微企业贷款信用担保公司,公司实行自主经营,为交纳了担保基金的小微企业提供担保,改善其金融环境。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建立与之相适应的信用辅助制度,对相关小微企业的贷款担保基金的担保提供再担保,从根本上提高小微企业贷款担保基金的抗
风险能力,共同打造诚信金融,确保信用社与小微企业步入良性循环发展轨道,实现社会双赢。
3、健全风险补偿机制。对小微企业不良贷款,给予一定风险补偿,化解历史包袱,确保农村信用社信贷资金的良性循环;
4、构建和谐的发展环境。建立税收、行政性收费等方面的优惠政策,给予一定的税收减免,降低抵押物评估登记收费标准。构建新型的政、银、企关系,加强三者之间的沟通和协作,维护区域金融稳定,改善金融服务,促进农村金融经济和谐健康发展。
三、2017年小微企业金融服务的工作思路
(一)拓宽贷款渠道,优化客户结构,大力支持“农业产业化”模式。对于城区、大集镇个私企业、高效特色农业和养殖业以及农副产品购销加工业,在有效抵押手续的前提下,扩大授信额度,加大营销力度,对客户全部以授信的方式发放贷款,不但要方便客户,而且要防控风险。
(二)加大信贷支农力度,不断丰富订单农业贷款。我行组织辖内各支行大力推行以“公司+农户+农信社”三位一体的合作模式,切实解决农民贷款难的问题,满足当地农民发展生产的需求。为县域“三农”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进一步巩固和发挥农商行作为农村金融主力军的地位和作用。
5.金融支持小微企业发展的路径探析 篇五
当前,我国具有独立的法人资格,能承担民事赔偿责任的“小微企业”已超过1000万户,占全国企业总数的99%,创造了全国GDP的60%、税收的50%,并提供了80%的城镇就业机会。2013的经济数据显示,中国商业银行体系的信贷增速持续低于预期,同时受欧债危机、国际人民币持续升值和国内流通性偏紧的影响,小微企业的融资难再次成为普惠金融领域关注的重点。
一、我国小微企业的融资现状
2009年,民生银行首创“小微”,将小微企业从“公司银行客户或零售银行客户”这种传统的二元银行客户类型中独立出来,单独作为金融服务对象深入研究,开启了金融服务小微企业的第一扇门。随后,小微企业成为政府和金融机构支持的重点对象。
中国人民银行《2013年金融机构贷款投向统计报告》显示,小微企业贷款增长快于各项贷款,截止2013年12月末,小微企业贷款余额达到13.21万亿元,同比增长14.2%,占全部企业贷款余额的29.4%,占同期全部企业新增贷款的43.5%。小微企业的迅速发展得到了金融的一定支持,但是相比小微企业为社会创造的价值还存在很大的差距。从小微企业自身调查得出,41.18%的小微企业认为从银行贷款有难度,31.03%认为比较难,27.79%认为非常难;从企业资金周转方面,有85.4%的小微企业认为资金面紧张,但是大型企业感到资金紧张的比例仅有26.1%。因此,我国小微企业在银行信贷支持上处于劣势。
二、小微企业融资难的原因分析
(一)小微企业从事的行业具有高风险
小微企业的产品结构单一雷同,始终处于产业链的低端,企业的发展多数靠拼劳动力和商品价格,普遍缺乏良好的公司治理机制和先进的管理理念,容易受到内部管理和外部环境影响而破产倒闭。据统计,我国小微企业的平均寿命只有3.7年,每年约有100家小微企业破产倒闭,60%的企业存活时间不足5年,80%的小微企业在10年内消亡。
(二)小微企业难以满足金融机构的融资条件
一是小微企业由于自身实力不足,无法提供金融机构所需要的抵押品。小微企业的资产多数为租赁而来,不能作为抵押资产或抵押率极低。二是小微企业财务核算能力不规范无法提供完善的财务报表。
(三)信用等级受限,获得贷款能力弱
小微企业经营规模小,资本充足率低,资金周转慢,资金利润率及流动比率低,而金融机构对据此对企业进行信用等级评定,大部分小微企业因较低信用等级被银行列入贷款清理、限制对象。同时,小微企业担保中介机构尚不十分健全,不少金融机构规定只有信用等级AA级以上的企业才具有贷款担保资格,多数企业不具备为他人担保的能力,因而使企业之间难以相互担保。
(四)金融机构支持小微企业成本高
金融机构本质属性就是以盈利为核心目的的市场经济参与者。在融资规模一定的情况下,小微企业的资金需求偏小,后期风险的监管成本高,而且由于融资笔数的问题,会进一步增加金融机构的劳动成本。
(五)小微企业直接融资难度大
在我国小微企业的融资结构中自有资金、银行信贷资金、直接融资资金和其他资金的比例分别为60%、20%、0.9%和19.1%,因此小微企业的资金来源主要为内源融资,直接融资微乎其微。一是由于小微企业自身实力不足,达不到上市条件,无法通过股市融资;二是小微企业规模太小,没有足够的资质,无法通过债市融资。
(六)小微企业缺乏完善的民间融资服务体系
一是,民间融资缺乏政策制度的监管引导和规范治理,极易发展为粗暴的高利贷融资;二是,由于信息不对称,民间融资中资金的借贷双方存在较高的交易成本;三是,由于民间信用体系的空白,导致民间融资存在较大的道德风险。
三、民生金融支持小微企业发展的政策路径
(一)建立小微企业风险管理体系
第一,金融监管部门应加大小微企业风险管理宣传力度,促进其管理层提高风险防控意识;第二,a金融监管机构应根据小微企业所在的行业性质,建立具有行业特色的小微企业风险防控框架,引导小微企业进行风险防控自查,并定期对其进行风险防控督查;第三,鼓励处于同一供应链的核心企业帮扶其上下游的小微企业,提高整条供应链的市场竞争能力。
(二)鼓励信贷机构开展供应链融资业务
信贷机构通过对整条供应链进行审查,对其核心企业和上下游多个企业提供灵活的金融产品和服务,解决上下游企业融资难、担保难的问题。而且通过打通上下游融资瓶颈,还可降低供应链融资成本,提高核心企业及配套企业的竞争力。
(三)建立适合小微企业特点的信用等级评定办法
金融监管机构、银行业金融机构和第三方评级机构应该根据小微企业的特点,制定信用等级评定办法,不能简单地套用大中型企业的评级标准来衡量和评定小微企业。建立科学的小微企业风险指标评价体系,加大企业法人代表和财务负责人品行及经营实效评级权重,客观评出小微企业的应有级别。同时,人民银行各分支机构以贷款卡年审为契机,对小微企业财务状况进行评级,并将结果显示在在企业征信系统中,以供金融机构作为对小微企业的贷后参考。
(四)建立小微企业直接融资体系
6.银行支持小微企业报告 篇六
今年增加了一个中小企业奖。《金融时报》一直致力于从媒体角度推动中小企业融资。今天我想就这个机会就小微企业金融题目谈谈我的看法。
首先,小微企业的重要性大家都知道,现在可以说是举国关注,朝野关注。为甚么小微企业这么重要呢?我以为,小微企业的重要性与市场经济有关系。弄计划经济,很多企业可以一开始就弄得很大,市场经济企业不可能弄那末大,所以市场经济发展进程就是小微企业不断出生、成活、成长的进程。我们看美国苹果,1976年就是三个人在车库里建立的企业。现在很多地方政府已熟悉到发展小微企业对地方经济发展的重要性,如重庆出台支持培植十万个小微企业的措施。
一个市场经济体或是一个地区经济有无活力、发展不发展,经常表现为小微企业的出生率、小微企业的成活率、小微企业的成长率。小微企业的成长率、成活率、成长率要高,就少不了金融支持。货币资本是企业发展的第一推动力,也是延续推动力。我们知道有一句话,叫做给我一个支点,我可以撬动地球。不论是马克思的理论还是熊彼特的创新理论,都论述了金融支持对企业发展的重要性,小微企业的发展离不开金融支持。
另外一方面,随着金融脱媒趋势的发展,银行业更加不能忽视支持小微企业。随着金融脱媒的发展,大中型企业越来越不依靠银行。在资本市场比较发达体系当中,银行不可能再往傍大款,垒大户,必须往做小微企业的金融服务。
总之,一方面小微企业的发展有赖于金融支持,另外一方面,银行今后的发展领域越来越以来于对小微企业的服务。这也是金融发展环境下的银行的深层发展的需要。要生存要发展,就不能不做小微企业金融服务。汇丰银行提出要做最好的小企业银行,他有句广告词,今天的小微企业,就是明天的大中型企业。我们的银行业假如没有这样的经营理念和意识,若干年后就可能面临生存窘境。
小微企业确切有它的特殊性。小微企业一般处于创业阶段,成活率不高。听说小微企业只能活下来1/3多一点,要有淘汰,这是自然规律。还有,小微企业分散,经营不规范,财务报表不健全等等。这就决定了小微企业的融资本钱高,风险高,利润薄,乃至无利可图。
7.银行支持小微企业报告 篇七
第三方电商平台融资是近几年的热点话题, 各界金融及网络行家从专业技术、法律法规、业务范围、风险监管体制等各种角度深入研讨, 并且也有很多融资企业与第三方电商企业开展了深度合作, 争取在这一领取有更大的创新和成功。
据资料显示, 去年我国小微企业近6000万家, 其早已成为国民经济中的重要部分。而随着第三方电商的发展和经济转型, 小微企业对融资的需求将会越来越大, 第三方电商平台融资已成为不可避免的主要融资模式。
1.1 优点
(1) 可承载更大数额资金的交易与计算。第三方电商融资与传统融资的不同之处主要表现在其处理大数据的效率高, 这为满足企业多样化以及短期内融资提供了必要的技术支撑。如阿里小微融资, 第三方电商平台上的企业在结束订单交易后, 可将公司经营的现状、市场规模、各种资产周转率以及售后客户评价等信息进行直线纵向传播, 能够帮助阿里融资企业判断融资方的资金现状和信用状况, 以此来决定是否对其进行贷款。
(2) 实现更低的交易成本。线上融资平台凭借其第三方电商的数据处理效率以及网络透明优势, 降低了融资双方的信息交流以及业务对接成本。随着如今第三方电商的快速发展, 企业可以更快、更有效、更大范围地获得信息并利用信息, 第三方电商融资专业化服务能力逐步提升。通过线上平台公司的数据分析, 对融资方的企业实力、资金信用度和风险概率采取综合性评价, 向其提供各类融资方式, 省去了选择融资方式的成本, 所以说, 在第三方电商模式下, 融资成本越来越低。同时企业可以利用省下来的费用进一步扩大生产规模, 购进大量固定资产来提供资本支撑, 提高公司的成本利润率和资本有机构成。
(3) 更加便捷, 效率更高。第三方电商平台融资模式为各种企业提供了更多融资渠道, 且在网络上选择更加宏观透明, 信息更加丰富, 省去了企业到处咨询的时间和精力, 降低了企业融资难度系数, 这也使企业间资金和资源配置效率更高, 利用率也更高, 融资便利性更突出。
(4) 加速企业资金周转率。资金的流动性是企业经营的重中之重, 很多企业之所以破产, 就是因为资金回笼慢, 不能按时拿到资金。而以第三方电商为平台的直接融资使企业们摆脱传统融资模式的条条框框们, 使得资金流转速度变快, 同时也极大程度地释放了企业经营的活力。
(5) 提高了企业竞争实力。第三方电商融资引起企业资本与资源结构进一步改善, 这样推动了企业将更多的资源往中心产业转移, 实现企业内部资源以及生产要素配置的进一步优化, 降低企业融资风险, 推动企业在科学技术领域的创新和发展, 提高了核心竞争力和市场竞争力。
1.2 缺点
第三方电商融资是近几年一个新兴的金融发展领域, 而新事物的产生和发展总会引来一些新的问题。其中, 监管问题尤为突出和重要, 对于这一行业, 我国的法律法规还不健全, 许多规范体制也需要进一步改进, 缺少统一的标准来规范融资行为, 所以会有一些不法分子趁虚而入, 同时对于不法分子打击力度也不够。
网络平台融资具有虚拟性, 那么数据的真实性就无从保证, 如果以虚假的数据进行融资活动, 对企业将是非常危险的经济活动。所以, 金融市场对数据真实性也需要加强监管力度。并且像一些黑客网站会盗用客户信息, 窃取客户资料, 从而转移其网上财产。所以, 在第三方电商上进行融资活动, 其安全性也是无从保证的。
最后, 由于各个地区和市场经济和第三方电商发展的水平不同, 有的企业已经可以熟练运用第三方电商进行融资活动了, 而其合作伙伴很有可能在此领域并不发达, 此时就容易造成信息不对称, 不利于业务往来。
2 小微企业融资存在的问题
2.1 外部融资难
小微企业外部融资难主要因为商业银行对实力较低的小微企业贸易的兴趣很少, 通常只向经济实力、利润高的大型企业提供资金, 就算意识到小微企业拥有一定的发展空间, 但是因为小微企业综合实力较低, 信誉不够, 银行不愿冒风险进行。
统计数据来源:中国小微企业蓝皮书 (2008) 整理所得
通过表1能够看出, 在调查的企业里, 大多数企业只有1个融资途径, 平均一个企业只有1.5个融资途径, 小微企业资本构架依然是内部融资和银行贷款两种方式相结合。但是民间机构融资作为一项填充手段, 在小微企业融资里给予了一定的支持。使用别的融资方法, 尤其是债券发行和股票发行等直观的融资手段在企业资本构架里显得特别单薄。表明通过内部融资和银行贷款为主要的方式在小微企业的融资中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 我国小微企业融资途径和融资手段缺乏的问题较为明显。
2.2 融资成本相对较高
融资成本过高, 小微企业融资都基本上会有一个中间人, 也就相应地增加了资金的支出。小微企业一般都是经营刚起步的企业, 缺少信用记录, 银行等很多投资方不敢或者不可能提供资金, 因此, 就会通过相应的担保公司来进行借贷, 从而加大了业主的资金输出。小微企业主基本上不会有太多的可抵押资产, 并且资金特别少, 经不起太大的负债负担, 所以很难得到更多的担保, 大多数银行是不会给其贷款的。
数据来源:中国小微企业蓝皮书 (2008) 整理所得
小微企业的融资是为企业的长远发展提供物质基础, 为企业的规模化发展提供资金支持, 然而由于小微企业和大中型企业相比具有规模小的特点, 企业抵御外界风险的能力较低, 不利于企业的长期发展。同时小微企业内部人员一人身兼多职可能造成企业法人人格独立的滥用, 给债权人利益带来损害, 融资风险较大。
2.3 商业银行风险控制要求
如今, 由于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和进步, 市场竞争愈加激烈, 导致很多小微企业在市场竞争过程中, 出现资不抵债的状况, 企业经营者借着改制逃废银行债务的现象十分频繁。安全性、稳健性和盈利性是商业银行进行贷款发放的基础, 小微企业的高违约率能够直接导致企业融资信用风险进一步的增加, 严重影响着小微企业的间接融资。
3 小微企业融资策略
3.1 推进企业产权改革
小微企业的内部情况对融资有很大的影响, 小微企业的所有权力都会集中在一个人手里, 就是该企业的业主。因为多数小微企业都是民营企业, 企业的整体结构都是“自己人”, 也就是业主的家人亲戚, 在管理层次上外人是很难进入的, 这就是典型的家族式企业管理。基本上不会出现现代化的管理方式, 就有了一人发言的管理氛围, 很难做到多人讨论制定相应发展策略的情况, 严重影响了小微企业的长久发展。所以企业需要改变传统的用人模式, 改变企业的产权制度, 让企业的内部管理更加科学、现代化。
3.2 加强企业内部管理
企业的生产规模决定企业的运转方式, 从而影响企业的盈利模式, 小微企业在成立之初就应当建立起自身的生产理念, 这种理念包括企业规模的大小和在进行经营时需要投入的管理力度以及财务制度方面的制度, 而管理人员、技术人员、财务人员的投入度基本上是根据企业的规模来制定的, 如果规模过小, 则会浪费技术、人才及设备资源, 往往高投入的管理会带来很少的经济效益;同时, 规模过大也会造成企业的负担, 小微企业主要是地方性的小型机构, 有一定的规模发展限制, 而且在大型银行稳定发展的市场环境中, 就存在着阻碍小微融资企业扩大发展的因素, 因此小微企业在经营管理时准确定位自身的经营规模, 从而决定合理的经营管理理念, 打破原有的传统的家长式经营方式, 逐渐向现代化的企业管理制度迈进。
3.3 对商业银行采取有效监管
首先, 需要构建一个合作型的监控管理体制, 其中, 监管是主要部分, 而相关的企业融资信息等为辅助部分。其次, 加强对第三方电商企业各种资金使用状况、资本周转率、资本结构的控制和监管, 同时严格规范互联网货币和第三方支付的手段和模式。对各种基金、保险以及理财产品加强监管。再次, 对政府监管部门的政策和要求尽量实行, 对银行、证券、信托、担保、理财等主体进行有效监管, 清除融资的潜在风险。最后, 通过人民银行线上支付清算、信用体系方面的监控和信息特点, 重点加强对P2P融资、供应链融资、第三方支付平台等线上融资平台进行监管, 推进第三方电商金融监测和宏观调控。加快社会信用体系建设, 加强第三方电商金融消费权益保护工作。
4 结语
目前虽然我国小微企业的融资问题已经得到了很大程度的缓解, 但是它所带来的负面影响还有很多, 第三方电商平台的商业银行融资作为一项金融活动, 信用是重中之重, 其信用来源主要来自于资金实力、技术手段、与客户沟通关系和产品对接的能力。所以, 如何提高小微企业融资问题成为了发展的必要课题。
摘要:自改革开放以来, 小微企业不断出现, 对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小微企业的不断发展, 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我国的就业问题, 大大丰富了市场商品的多样化, 使人们更加富裕。根据调查资料显示, 2014年末中国的小微企业比例达到了99%左右, 做出的贡献占全国GDP的一半以上, 提供了很多就业岗位。但是目前小微企业在融资方面还存在着很多问题。对此, 本文基于第三方电商平台, 对小微企业的融资问题进行研究, 分析了目前融资困难的原因, 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措施, 希望能给小微企业的发展提供帮助。
关键词:第三方电商,小微企业,融资困难
参考文献
[1]黄海龙.基于以电商平台为核心的互联网金融研究[J].上海金融, 2013 (08) .
[2]张玉明.小微企业互联网金融融资模式研究[J].会计之友, 2014 (18) .
[3]戴东红.互联网金融对小微企业融资支持的理论与实践——基于小微企业融资视角的分析[J].理论与改革, 2014 (04) .
[4]岳成庆, 刘强, 李特.基于第三方电商平台的商业银行电商融资业务发展研究[J].中国金融电脑, 2014 (10) .
8.浅议小微企业的金融支持 篇八
关键词:小微企业 金融支持 融资
根据我国全国工商联的调查数据显示,小微企业占到了我国企业总数的百分之八十多,在我国工商联登记了的小微工商企业占据了目前我国社会的百分之五十多的利税、百分之八十多的就业、百分之六十多的经济总量。所以小微企业是我国经济发展中最为活跃的群体之一,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引擎和动力。但是,不少小微企业受正规金融机构门槛的限制,很多不得不求助于民间借贷,甚至高利贷来寻求自身发展。随着近几年来国家号召大力拓展小微企业的信贷市场,为地位重要的小微企业提供金融支持以来。加强对小微企业金融支持的研究和探索,已经成为当前和未来发展趋势的必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目前小微企业面临的问题及产生原因
(一)部分大银行不愿意贷款给小微企业
因为小微企业分布比较散乱,而且可以提供的抵押物较少,很难进入金融机构的关注视野和服务半径,加之在贷款款业务中具有比大企业会增加更大的风险性以及不确定性,从而使得正规金融机构和数量极其有限的大银行贷款更多的倾向于优质的企业,而不愿意放贷于小微企业。另外,银行相应责任人如果受到企业不良贷款记录的影响也都将会被追究责任,这种现象会使得银行更不愿意对小微企业放贷。
(二)小微企业自身缺陷
小微企业大多是由个体户演化而来,绝大部分都是家庭型企业,在它自身成长过程中就存在先天不足,很容易缺少对金融宏观政策额关注,对于各种优惠政策和金融扶持政策大都也知之甚少,运用不到位。
(三)缺乏能够为其提供优惠信贷支持的中小金融机构
中小型金融机构应该是小微企业贷款融资的主力军,而目前很多地方性中小金融机构缺失,大型金融机构只是关注支持重点项目和大型企业,这就使得为小微企业扶持政策的相关影响力和提供融资服务载体较小。从调查城市郑州市来说,可以提供小微企业的贷款额少,而且只有信用联社等机构提供,这些对于社会上大部分分散的小微企业融资来说远远不能满足需求。
(四)企业自身管理缺失
一些小微企业法人的法规观念淡薄,财务基础薄弱,会计人员素质不高,加之许多小微企业从管理人员到一般员工的素质不高,很容易造成管理混乱,在工作中就会忽视基础财务制度的重要性,从而给其融资造成困难。
(五)小微企业融资成本高
为了满足生产资金的需求,部分小微企业不得不求助于民间借贷,从而抑制了小微企业的发展,还使得民间借贷利率一再上升。另一方面银行也会暗中推高中小企业的融资成本,他们不仅会精挑细选小型企业信贷申请,还会附带一些贷款条件。
(六)当前社会经济环境大条件下的制约
在当前竞争市场上,高成本挤压了小微企业生存空间,受到生存环境诸多因素的制约,供应商的供应货物价格受物价上涨等一系列连锁反应也会相应变动,这样就降低了小微企业的利润空间;另一方面,为了帮助小微企业,国家制定了一系列经济扶持政策,但是由于银行关注、宣传力度不够,造成这些政策在具体落实中收效甚微,很难实际到位。这些制约使得小微企业更加处境艰难。
二、促进小微企业发展相关政策建议
(一)强化公共服务,及时宣传最新扶持政策
一是逐步建立服务监管长效机制,建立小微企业市场监测、风险防范和预警机制,加大对小微企业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的投资力度。二是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实现审批内容、标准和程序的公开化、规范化,全面清理、合并行政审批事项。三是及时向小微企业主动上门服务,简化执行流程,或者相关行业协会进行政策宣传。
(二)发展中小金融机构
对于小微企业融资来说,中小金融机构资产规模决定了它是小微企业理性的融资伙伴,其具有信息、成本等多方面的优势,一般银行规模越大,银行与企业的关系的持续时间可能就越少,银行规模与持续时间之间存在一定的联系。对于重点支持小微企业的银行机构,在与小微企业相匹配中要向专业化方向发展,并开办支持小微企业再贷款的业务。
(三)创新信贷产品,增强金融服务的针对性
银行对于低风险信贷业务及优质客户信贷审批权限要进一步扩大权限,完善小微企业服务的组织体系和考核机制,推动相关信贷管理的模式创新。二是帮助小微企业建立规范的财务制度,进行服务品种创新,鼓励金融机构开办融资租赁公司理财和账户托管等业务,探索开发产权和非专利技术等无形资产的质押贷款等新型融资方式,建立针对小微企业特点的贷款保险制度。三是允许小微企业在有效期内循环使用,进行激励与约束机制创新。
(四)解决自身存在的缺陷
小微企业也要加强自身管理,因为自身在处于“内忧”之中的同时,也面临着“外患”。 如完善小微企业财务制度,加强企业内部管理以及财务培训,使小微企业生产经营更加规范化,从而提升企业管理水平。还能对企业自身管理所带来的一系列不必要的问题起到预防作用。
(五)从多方入手解决融资成本高的问题
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成本高,其问题逐步得到解决,政府要起到主导作用,从政府、银行、小额贷款公司等多方入手,逐步向前推进。第一责任人就是政府,小微企业是弱势群体,政府要关注弱势群体、照顾弱势群体。政府要要在中小企业的风险分担和风险补偿问题上起到引导作用。
(六)积极改善小微企业的外部经济环境
建议国家鼓励民间资本直接进入小微企业,规范引导民间资本,尽快制定相关法律,有效发挥民间资本融资灵活的资金配置功能。通过行业内的自给互助形式进行资金融通,从而使民间融资机构吸引社会资金,增强小微企业的发展后劲。
参考文献:
[1]李彬.小微企业融资困境及对策研究[J].现代经济信息,2011(3)
9.银行分行小微企业信贷计划 篇九
梧州银监分局:
根据《中国银监会梧州银监分局关于ⅩⅩ年小微企业金融服务工作的指导意见》(梧银监发[ⅩⅩ]23号)的文件要求,为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小微企业金融服务,促进地方经济提质增效,加大金融支持粤桂合作试验区经济发展力度,结合梧州市经济发展状况和本行实际情况,特制定《ⅩⅩ银行梧州分行2014年小微企业信贷计划》。
一、总体目标
全力以赴,确保实现 “三个不低于”目标,即:小微企业贷款增速不低于各项贷款平均增速、小微企业贷款户数不低于上年同期户数、辖区法人机构小微企业申贷获得率不低于上年同期水平。截至4月末,我行小微企业贷款增速为12.65%,高于全行各项贷款平均增速7.62个百分点,小微企业贷款户数155户,较上年同期户数增加80户,辖区法人机构小微企业申请贷款户数44户,拒绝户数2户,申贷获得率95.45%,不低于上年同期水平。能够实现 “三个不低于”目标。
结合交行零贷小微业务发展实践及未来市场形势,进一步加强零贷小微业务发展。按照总行目标,今后三年,小微企业贷款余额年均增长15%,授信户数年均增长20%。存款、中收、关键人沃德客户数、代发工资客户数等交叉销售指标实现同比例提升。
二、服务措施
1)为有效促进小微企业信贷总量增长,我行计划通过举办现场活动、走访企业等方式,宣传和推广小微企业金融服务知识,推介我行金融特色产品和服务流程,促进梧州辖区小微企业对交行金融服务的了解和接受使用。积极打造小微企业票据融资绿色通道,满足其签票需求,着力支持小企业贴现融资需求,通过实质性贷款增强客户粘性,深入挖掘存量客户,以产业链核心客户为依托,积极推动核心企业及其上下游小微企业票据业务的一体化发展。
2)通过提供差异化的金融服务,满足不同层级客户需求,逐步建立“金字塔”形的小微客户体系。
对于单户授信500 万元以下的小微客户,企业融资需求一般以流动资金贷款为主,对于用款效率要求较高,金额较小,而对定价敏感度相对较弱。我行针对该部分客户在ⅩⅩ年特制定“交行快贷”低风险类零售信贷业务快速放款模式,企业可以通过提供足额抵押物或由国有、政府背景专业担保公司担保条件下,通过采取简化审批内容、减少授信材料等措施,实现快速发放贷款的信贷业务。
对于单户授信500 万元以上的小微企业客户,除了信贷服务方便快捷外,还提供多样化的担保方式选择,并满足其供应链融资、贸易融资等多样化的需求,提供更优惠的结算和更综合化的服务和银行贵宾理财服务。
3)积极推动创新信贷产品应用,为小微企业推广应收账款质押、知识产权质押等业务。4月28日,我行联合人民银行邀请50户小微
企业客户到我行参与应收账款质押平台培训活动,鼓励企业灵活运用自身的资产和权力,缩短融资链条,降低小微企业融资成本。继续把我行产品“智融通—知识产权质押贷款”向广大中小企业推广,实现企业技术与银行资本高效对接,扶持科技型小企业快速成长。
小微企业在稳定增长、扩大就业、促进创新、繁荣市场和满足人民群众需求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因此,支持小微企业发展,也是交行作为一家国有商业银行履行社会责任、支持实体经济的政治任务。加强小微企业金融服务,在当前信贷规模相对紧张的情况下,尽可能优先满足优质小微企业融资需求。在有效控制风险的前提下,将贷款规模重点向小微企业倾斜,一方面,用好增量,将新增贷款规模重点投向小微企业;另一方面,调整存量贷款结构,腾出贷款规模支持小微企业,确保完成小微企业贷款增长指标。
10.银行支持小微企业报告 篇十
随着国内各家银行在小微金融的市场上竞争日益激烈,各家银行的小微金融产品同质化较为严重。
正如管理学大师德鲁克所说,“不创新,就死亡”,创新是企业在竞争中取胜的不二法门。中国建设银行在小微金融方面的积极探索,对同业尤其是国有大行来讲,颇有借鉴意义。
全行战略重点 良性机制形成
作为中国第二大银行,中国建设银行将小微企业业务作为全行重要的战略性业务,加强资源倾斜,优化经营机制,确保始终满足“两个不低于”。
对于将小微企业业务作为建设银行战略重点,建设银行有关人士表示,建设银行发展小微企业业务,不仅缘于国家的要求,更在于自身对小微企业业务的理解和认识。首先,建设银行是一家有着14000多个网点的大银行,这就意味着可以在全国范围内做业务,辐射面十分广泛,这对发展小微企业业务十分有利;但同时建设银行是一家做大企业、大项目见长的银行,这也意味着需要攻克短板,例如小微企业业务,进而改善建设银行的资产结构,特别是在金融脱媒和利率市场化条件下,寻找新的利润增长点,在这方面,建设银行的服务经验还不足,需要加快创新、改进,迅速赶上。其次,在实体经济中,小微企业是基础,就像钢筋混凝土中的细小沙粒,如果没有它们,钢筋混凝土就失去了强度。因此中央高度重视,将其提升到了战略层面进行部署。建设银行也要从战略高度来发展小微企业业务,不仅要做,而且还要做好。
上述人士还指出,小微企业风险大的问题客观存在,因此,发展小微企业业务不能仅仅依靠热情,要在有效防范风险的前提下,坚持稳健发展。近年来,建设银行围绕经营模式转型、业务流程优化、产品服务创新、探索风险管理模式等,走出了一条小微企业金融服务的发展新路,在有效破解小微企业融资难的同时,也初步形成了业务良性发展的长效机制。
小微企业成千上万,多数面临融资难、融资贵问题。只有不断扩大服务客户群体、丰富金融服务方式,才能有效满足广大小微企业的融资需求,帮助小微企业成长壮大。近年来建设银行持续加大对小微企业的支持力度,已发展成为服务和支持小微企业的生力军。截至2013年9月末,建设银行小微企业客户总数超过200万户,小企业授信客户达到91512户。累计向18万户小微企业发放贷款1.9万亿元,几乎覆盖了与民生相关的各类行业。
丰富产品体系 加强渠道建设
近年来,建设银行小企业业务紧紧围绕“以客户为中心、以市场为导向”的发展理念,积极探索小微企业服务的新思路、新举措和新办法,不断丰富产品体系,创新服务方式,优化业务流程,探索建立大银行服务小企业的新路子。
建设银行采用批发模式和零售模式双轮驱动的产品创新方式,不断完善产品体系,积极研发特色产品。针对小企业所处的不同生命周期及不同的风险缓释能力,在同业中率先建立了以授信评价、抵押担保、快速质押、信用贷款为核心特点的四大类小企业产品体系,推出全行性小企业特色产品30余项,区域性特色产品近100个,基本涵盖不同小企业客户的融资需求。
针对小企业缺乏有效抵押物的特点,建设银行相继开发了小微企业“善融贷”、“助保贷”、“供应贷”等专属产品,改变了过去银行贷款必须全部提供抵押担保的传统做法。截至201
3年9月末,“成长之路”贷款余额4958.68亿元,客户数51853户;“速贷通”贷款余额1007.3亿元,客户数26472户;“助保贷”贷款余额143.02亿元,客户数2719户;“信用贷”贷款余额65.63亿元,客户数9541户,其中“善融贷”贷款余额44.40亿元,客户数8189户。
除了对产品体系不断完善和丰富,建设银行十分重视对渠道的建设,为提高专业服务小微企业的能力,建设银行从2011年起对现有小企业经营中心进行规范化建设。按照“小企业中心主要功能要放在批量处置、流水作业方面,与今后的网点“三综合”结合起来,可以做到全覆盖,客户基础容易稳固”的要求,推进业务操作的集中化、精细化、标准化,提高业务办理效率。
一方面,建设银行加强对线下传统渠道的整合和利用,为充分发挥建设银行的网点多、功能全、覆盖广的渠道优势,借助网点“综合化”改造,依托小企业经营中心对网点的专业化支持,将小微企业服务重心下沉到各行网点,实现由过去单纯依靠客户经理服务,逐步转向主要依托网点进行服务,将小额化、标准化的小微企业产品在网点进行销售,提高客户服务覆盖面,截至2013年9月末,全行网点成功推荐小企业授信客户15762户,已发放贷款金额684.61亿元。
另一方面,建设银行推出网上银行渠道专属业务“网银循环贷”,客户可在网上自助完成贷款申请、支用和还款,7×24小时的不间断服务打破了线下服务的时间和空间限制,真正做到了银行的资金支持“不打烊”。截至2013年9月末,已累计授信客户2029户,授信金额30多亿元。
同时,建设银行立足自身强大的综合金融服务能力,建立了“亦商亦融,买卖轻松”的“善融商务”电商平台,为客户提供信息发布、在线交易、支付结算等全方位的专业服务,并凭借交易产生的交易信息、信用信息等记录为客户提供贷款融资服务。企业入驻“善融商务”,不仅打通一条销售渠道,更可以积累信用,获得建设银行的贷款支持,加速自身成长。截至2013年9月末,已有7323户小企业贷款客户入驻“善融商务”企业商城,获得建设银行贷款资金644.08亿元。
建立信贷工厂 贯彻普惠金融
建设银行将工业化流水线生产模式应用到了小微企业信贷领域,建立了“信贷工厂”专业经营管理体系,专业专注服务小微企业。“信贷工厂”强调标准化操作,实行产品销售和后台作业相分离,信贷操作集中处理,在全行执行统一的业务操作规范。
通过流程之间的紧密衔接,“信贷工厂”大幅提高了业务流程效率;同时因为关键岗位分离,明显提高了风险控制能力,有效满足了客户金融服务和银行风险控制的双重需要。
自2007年第一家“信贷工厂”模式的小企业经营中心在苏州成立以来,“信贷工厂”模式已成为建设银行小微企业金融业务的核心载体。全行已组建286家“信贷工厂”模式的小企业经营中心,基本实现了所有地区全覆盖,采用审批人派驻,评级、授信、支用“三位一体”等一站式、流水线的标准化流程,与全行1万多个营业网点,1.3万多个专、兼职客户经理一道为小微企业客户提供信贷支持。目前建设银行约有80%的小微企业业务由“信贷工厂”加工完成。
此外,为全力破解小微企业融资难现状,建设银行积极探索业务发展的新思路、新方法,按照“普惠金融”业务理念,围绕“小额化”、“批量化”、“标准化”、“网点化”的发展方向
和总体要求,开发了小微企业零售评分卡,构建了小微企业评分卡信贷业务模式。对单户授信总额500万元以下业务,采用评分卡进行评价,重点关注企业履约能力、企业主个人信用和资产状况等,改善了因小微企业报表不健全、贷款受阻的局面,进一步提高了金融服务覆盖面。
同时,为解决小微企业数量庞大、一对一营销效率低下的问题,建设银行建立了规划在先、批量开发、标准化操作的“一链一圈一平台”的客户群批量营销模式。
“一链”即产业链。关键是把产业链上的对公和零售客户彻底打通,即在同一规划下,对产业链进行总体评审、统一开发和管理。如,围绕一个核心企业以及为核心企业服务的小微企业,依托核心企业的交易信息,推出了“供应贷”,将客户以“1+N”的方式,向其上下游小微企业提供综合金融服务。目前,已在20个分行开办“供应贷”业务,贷款余额10.8亿元。
“一圈”即商圈。对商圈内的小微企业客户群,按经营年限、收入规模等进行分层分类,并针对性地建立起集规划、策划、审批、销售、培训、服务等在内的“1+N”的团队,与市场管理方建立合作,避免散单方式带来的高成本和高风险,实现批量化生产。
“一平台”即与政府和协会的合作平台,通过“助保贷”等产品,利用政府资金,组建风险补偿资金池,共同建立客户筛选、推荐、引导、扶持等信贷支持平台。同时,借助协会会员间的信用约束,应对各种可能面对的风险压力。
通过先行规划,找到圈内、链内、平台内小企业客户群体的融资需求共性和共同风险特征,设计统一的小微金融服务方案;然后以商圈管理方、产业链核心企业、第三方平台等为批量营销切入点,利用这些合作方的资金及信息为小微企业融资增信,并对客户群采用统一的风险控制方式;从而实现批量式、标准化地为小微企业办理信贷业务。这种以点带面的一对多营销大大提高了服务效率。
11.支持小微企业健康发展是战略任务 篇十一
从某种程度上看,广大小微企业主的纠结反映了小微企业的困难,折射了中国经济转型的困难。经济学界对小微企业发展已有共识,小微企业的生存环境不改善,中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则无从谈起。如何解决小微企业发展困局,已经成为经济学家和实业界讨论的焦点。
小微企业是提供新增就业岗位的主要渠道,是企业家创业成长的主要平台,是科技创新的重要力量。支持小微企业健康发展,对于我国经济克服国际金融危机影响、保持平稳较快发展、社会安定,具有重要战略意义。继2009年出台《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后,从中央各部委层面,扶持中小企业发展的力度越来越大。国家财政用于扶持中小企业发展的资金逐年增加,仅2011年,中央财政安排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128.7亿元,比上年增长8.6%。人民银行、银监会积极会同有关部门,金融支持中小企业尤其是小微企业的力度明显加大,我国中小企业金融服务水平总体明显改善,目前,我国中小企业从银行融资水平已经接近发达国家。此外,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还先后出台了一系列财政税收方面的扶持政策。
在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下,中小和小微企业的发展环境得到明显改善,但与广大中小企业发展的要求还有距离。针对当前小微企业经营压力大、成本上升、融资困难等问题仍很突出的情况,日前,国务院召开常务会议研究部署,确定了进一步支持小型微型企业健康发展的政策措施:(一)完善财税支持政策。扩大中小企业专项资金规模,中央财政安排150亿元设立中小企业发展基金,主要支持初创小型微型企业。政府采购安排一定比例专门面向小型微型企业。对小型微型企业三年内免征部分管理类、登记类和证照类行政事业性收费。加快推进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完善结构性减税政策。(二)努力缓解融资困难。建立小企业信贷奖励考核制度。支持符合条件的商业银行发行专项用于小型微型企业贷款的金融债。加快发展小金融机构,适当放宽民间资本、外资和国际组织资金参股设立小金融机构的条件,放宽小额贷款公司单一投资者持股比例限制,符合条件的小额贷款公司可改制为村镇银行。支持小型微型企业上市融资。继续对符合条件的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免征营业税。制定防止大企业长期拖欠小企业资金的政策措施。(三)加快技术改造,提高装备水平,提升创新能力。中央财政扩大技术改造资金规模,重点支持小型微型企业应用新技术、新工艺、新装备。完善企业研发费用所得税税前加计扣除政策,支持技术创新。鼓励有条件的小型微型企业参与产业共性关键技术研发、国家和地方科技项目以及标准制定。实施创办小企业计划,培育和支持3000家小企业创业基地。(四)加强服务和管理。建立和完善4000个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支持小型微型企业参加国内外展览展销活动,为符合条件的企业提供便利通关措施,简化加工贸易内销手续。对小型微型企业招用高校毕业生给予培训费和社会保险补贴。建立和完善小型微型企业分类统计调查、监测分析和定期发布制度。加快企业信用体系建设,推进企业信用信息征集和信用等级评价工作。落实企业安全生产和产品质量主体责任,提高小型微型企业管理水平。
2012年是深入实施“十二五”规划的重要一年,在“稳增长、调结构”目标之下,中小微企业健康发展成为我国经济平稳健康增长最重要的内生动力之一,支持、帮助、促进中小企业发展关系到全年以及今后长期的经济发展。当前,各地区、各有关部门都在结合实际,研究制定配套政策措施,创造更加有利于小型微型企业发展的良好环境。相信随着小微企业经营环境的改善和提升,随着深层次体制机制问题的逐步解决,小微企业的发展远景可以期待。
12.小微企业技术创新的外部支持机制 篇十二
小微企业是小型企业、微型企业、家庭作坊式企业、个体工商户的统称, 是由经济学家郎咸平教授提出的。从特征上说, 小微企业表现为:企业非常小, 经济势力弱, 员工少, 产值低, 总利润额少;一般没有自己的名下的厂房或工作场地, 靠租房子办企业;由于以上两条, 银行不敢贷款给这些企业。根据相关统计, 我国小微企业发展迅猛, 目前已有1100多万户, 占全国实有企业总数的99%以上, 提供了80%的城乡就业岗位, 最终产品和服务占国内生产总值的60%以上, 上缴税收占全国企业的50%以上。甚至在广东这样大型企业林立的地方, 小微企业所占的比例也高达企业总数的95%, 对于解决地方的财政收入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许多大企业都是从小微企业发展起来的, 小微企业承载的是中国企业家创业的活力和激情, 只有小微企业得到发展, 才能充分调动民间创业的激情, 才能实现藏富于民。
自金融危机以来, 各级政府的扶持政策频密发布, 然而, 无论是担保基金、技改扶持亦或是各种补贴, 大部分都被中型企业甚至是明星企业收入囊中。但是对于数量巨大的小微企业, 专门的政策专注比较少。这或许是跟小微企业本身的发展特征有关, 因为小微企业生存周期往往比较短。按照业内人士说法, 3—5年是一个时间点, 许多小微企业都在这个时间段倒下, 但一旦活下去, 则都能有更好的成长。小微企业不影响统计、生存时间短, 或许有些部门就此认为, 把扶持政策用在这些企业身上是浪费。所幸的是, 2011年7月工信部定义“小微企业”是一个重要的风向指示, 从中央政策开始, 小微企业逐步成为关注的重点。根据2011年7月份信部、国家统计局等四部门联合印发的《中小微企业划型标准规定》, 小企业划分为中型、小型、微型三种类型, 具体标准根据企业从业人员、营业收入、资产总额等指标并结合行业特点制定, 这是我国第八次修订该标准, 并首次提出微型企业概念。新标出台的意义, 不仅仅在于缓解小微企业融资难, 更重要的是在税收审计、劳动用工、市场准入和保障公平竞争等方面创造更宽松、更有利的经营环境。
当前, 为数众多的小微企业对科技创新具有不竭动力和内在冲动, 是源于能够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做强做大和图存求变。小微企业已经成为当前我国科技创新重要力量, 小微企业的很多科技创新成果已经在实践中应用。例如在大庆、胜利等油田, 已开始应用小微企业仁创发明的“孚盛砂”来解决油中含水量大的世界性难题, 能提高石油单井日产量2.3吨, 实现了“以砂增油”。在中关村近两万家高科技企业中, 85%是小微企业。据统计, 中关村小微企业吸纳的从业人员达29%, 专利申请数近四成, 对GDP增长的贡献率达30%。
二、小微企业的技术创新存在的问题
实施国家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纲要以来, 科技发展进入“快车道”, 国家投入连续6年, 每年都以20%的速度增长。其中小微企业是推动经济结构调整科技创新的主体, 全国65%的发明专利和80%以上的新产品开发源自小微企业。但是, 小微企业的技术创新还存在着多方面的问题。
(一) 科研人才短缺
小微企业人才严重短缺, 特别进行技术创新的科研人才极其短缺。“留才难”和“引才难”, 成为小微企业的双重难题。小微企业因为自身特征的原因, 抗风险能力低, 给“人才”造成不安全感, 很多科技人才都愿意进工资待遇稳定的国企、外企或者大型民企。如果在工资、奖金、股金等待遇方面给予人才稍高的待遇, 用高工资来留人才, 那么这方面的投入就高, 用于公司发展的投入就少, 又加上企业贷款等等压力, 会大大压缩小微企业的利润空间。
(二) 资金投入不足
近年来, 对于中小企业、小微企业来说, 资金缺乏是一直以来困扰企业发展的因素, 而企业的研发离不开资金的支持。研发是一个时间很长的过程, 需要不断投入资金才能见效, 一旦资金跟不上, 前期的研发成果就有可能打水漂。2011年11月, 财政部和国家发改委发出通知, 在未来3年免征小型微型企业22项行政事业性收费, 以减轻小型微型企业负担。但是, 这项政策并未能解决小微企业的困难。广东省中小企业局副局长何佐贤在2011年12月26日举行的第二届小微企业融资论坛会议上表示, 广东有53.03%的中小企业从来没有和银行和金融服务机构打交道, 从来没有享受过借贷给企业发展带来的帮助。我们国家也开始注意到了小微企业技术创新中存在的资金问题, 例如温家宝2012年2月24日主持召开国家科技教育领导小组会议讨论深化科技体制改革问题时就指出:“要落实和完善激励创新的政策措施, 特别要加大对中小企业、微型企业技术创新的支持力度。”
(三) 创新平台缺乏
小微企业要进行技术创新, 就要有一定的内部或者外部技术创新平台, 但是目前小微企业普遍缺乏技术创新平台。一方面, 缺乏作为于内部技术创新平台的企业技术研发中心。技术研发中心作为企业技术创新体系的核心, 其建立与完善关系到企业自主创新能力能否实现持续增长。目前, 很多小微企业没有建立技术中心, 有些小微企业虽然已建立技术中心, 但普遍存在设施不完善、科研经费紧张、缺乏科研开发人员等问题。另外一方面, 小微企业也缺乏外部技术创新平台。企业与企业之间的技术创新协作, 企业与高校之间的技术创新协作, (下转第205页) (上接第1页) 对于目前的大部分小微企业来说, 基本上还处于空白的阶段。
三、小微企业技术创新的外部支持机制
推动小微企业发展, 最重要的还是要从根本上提高小微企业的技术创新发展能力。那么, 小微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提高, 还有赖于外部多方机制的支持。
(一) 实施专门针对小微企业技术创新的税收优惠政策
可以通过专门的税收优惠政策, 鼓励小微企业进行技术创新。在具体的做法方面, 江西省这方面的税收优惠政策值得借鉴和推广。江西省地税局明确表示, 小微企业经相关部门认定为高新技术企业后, 可减按15%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 具体优惠措施还包括:在技术创新方面, 小微型企业为开发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而发生的研发费用, 未形成无形资产计入当期损益的, 在按规定据实扣除的基础上, 可按照研发费用的50%加计扣除;形成无形资产的, 则按照无形资产成本的150%摊销。在技术转让方面, 一个纳税年度内, 小微型企业技术转让所得不超过500万元的部分, 免征企业所得税;超过500万元的部分, 减半征收企业所得税。笔者建议, 可以借鉴江西省这一税收优惠做法, 在全国进行推广, 鼓励小微企业的技术创新发展。
(二) 加大对小微企业技术创新的专项资金支持
支持中小微企业运用先进适用技术以及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 改造提升传统产业, 加快技术升级, 优化生产流程, 提高产品质量和附加值。2011年共安排了45亿元资金支持中小微工业企业开展技术改造、发展新兴产业, 并将继续扩大这一资金规模。2012年2月1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 对于进一步支持小型和微型企业健康发展提出要求, 要扩大技术改造资金规模, 重点支持小型微型企业应用新技术、新工艺、新装备;要完善企业研发费用所得税税前加计扣除政策, 支持技术创新;还将实施创办小企业计划, 培育和支持3000家小企业创业基地。目前, 不少地方也实施了对小微企业技术创新的专项基金支持, 例如广东2012年用于支持科技型中小企业从事高新技术产品的研制、开发和服务等技术创新活动的5000万“广东省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专项资金”, 其中80%将用于支持小微企业的技术创新发展。
(三) 鼓励大型龙头企业对小微企业的技术带动和支持
要积极推进小型微型企业与大型龙头企业的技术创新合作平台, 整合各种现有资源, 发展高效能的产业集群。鼓励大企业与小型微型企业合作, 发挥各自优势, 大企业可对小微企业提供技术支持。例如行业龙头企业可以为小微企业提高一定的创新和技术支持。例如波司登发展30多年来, 不仅带动了本地区的服装集群地的发展, 而且更带动了包装、染织、面料、辅料、羽毛以及终端销售等上下游产业链的发展壮大, 形成了以波司登为龙头的庞大产业群, 增强了抗击风险的能力。
参考文献
[1]张文彬.论政府在解决小微企业信贷难题中的作用[J].中国市场, 2011, (46) .
[2]贾抒, 吴晓芳, 沈文金.各级政府频出招扶持小微企业[N].南方日报, 2012-03-01.
【银行支持小微企业报告】推荐阅读:
昆明市关于支持小微企业创业创新基地07-31
2011中国银监会关于支持商业银行进一步改进小企业金融服务的通知09-08
工商银行小微企业贷款10-14
银行小微企业工作总结08-24
商业银行对小微企业信贷风险分析10-08
支持民营企业发展08-08
支持中小企业工作亮点09-26
中小企业金融支持中心1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