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校本课程的故事

2024-09-01

我和校本课程的故事(共20篇)

1.我和校本课程的故事 篇一

布贴画校本课程教学故事

在小学里,布贴画一直是孩子们最喜爱的课之一。课堂里,他们可以尽情地发挥自己的想像,展示自己的才能,用自己独特的眼光和表现方法来展现他们脑海中的世界。回顾多年的教学工作,除了欣慰自己能完成一学期的教学任务外,那些天真活泼的孩子们的影子还时时萦绕在我的脑海里。

特别是四年级的一位学生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从刚入学时的性格孤僻、缺乏自信、常常拖欠作业到能够积极思考、踊跃发言、认真完成作业,短短的一个学期里他在布贴画课中有了极大的变化。这位男生名叫刘毅,是四年级的学生。初识这位同学,是在刚入学的第一节布贴画课上,我让全班学生画一张自己最拿手的画,全班几乎都拿起了画笔,惟独他同学静静地趴在桌子上,我问他为什么不画?他什么也不说,只是摇摇头。他的同桌告诉我,普通话都说不好,更不会画画了。弄清原由,我告诉他:画画很有趣,只要你大胆画,即使是乱涂乱画,也会从中发现美的东西。我让他用点、圈和线试着乱涂几下,然后让他在这里边找图形,并涂上颜色。于是,他勉强进行了第一张作业的练习。接下来的几节课,我又发现他同学经常不带学习用具,上课从不举手发言,作业时有拖欠。我知道这是自卑心理在作怪!想要彻底改变他,必须建立他的自信心,因为自信是促进健全人格形成的必备条件。于是,在布贴画课中我极力关注他,对他的些许进步就鼓励他,表扬他。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我偶尔会看到他的脸上露出一丝羞涩的笑容,我仿佛看到了一缕阳光。

开学一个多月后的一天,他悄悄地走近我身边,低声对我说:“老师,今天我带来很多漂亮的彩纸,您这节课要教我们做什么呢?”我感到一阵惊喜,他终于从一个沉默的男孩到主动开口找老师说话,这是多么可喜的一步!我问他:“你喜欢上布贴画课吗?”他点点头。我鼓励他:只要你有兴趣,就肯定能学得很好的。这节课中,我注意观察刘鹏飞,他做得多么认真呀!是呀,兴趣是学习布贴画的基本动力之一,这种兴趣转化成持久的情感,将帮助学生终身受益。他一天天在进步,不但能坚持带齐学习用具,而且能举手发言了。特别让我感动的是他的作业经常是别具一格,颇有自己的特色。

刘毅同学的行动已证明了他能行,从他的变化中我看到了希望,我坚信每个学生都是小天使,他们都具有学习布贴画的潜在能力,都能在他们不同的潜质发展上获得不同程度的进步。送走了一个季节,迎来了充满希望的新学期,我祝福可爱的刘毅同学能每天进步一点点,成为一名独立、自信、优秀的好学生。

2.我和校本课程的故事 篇二

绘本有时也叫“图画书”, 绘本虽以图为主, 但是绘本的图不是文字的附庸, 它是以简练生动的语言和精致优美的图画紧密搭配而构成的儿童文学作品, 每张图都有丰富的内涵, 图与图之间呈现独特的叙事关系, 表达绘本的整体意境, 蕴涵着丰富的知识、情感、人生哲理。好的绘本不仅仅在讲述一个故事, 并能帮助提升学生的观察力, 丰富他们的想象力, 升华他们的精神境界。

在开学伊始, 我也曾经使用过无声绘本, 但是一年级孩子识字的程度参差不齐, 因此, 图文结合、简单易懂的有声绘本是最适合他们年龄特点的读物, 是课外阅读的首选。

本课是自编教材一年级第12课《我的故事在哪儿》, 本节课主要让孩子们在鼠标熟练操作的基础上, 正确使用单击、双击、指向、拖动、右击操作, 找到故事书、打开故事书、阅读故事书, 并能解决在读书过程中遇到的一系列电脑操作问题, 例如“声音太大或太小”、“窗口太小或偏了”、“看完后想看另外一个怎么办”、“如果不想关闭怎么办”等问题, 以便能用更加熟练的电脑操作, 更好的阅读故事。

[案例描述]

“今天我们要开始自己阅读故事书了, 不过啊, 想看到这几本书可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噢!孔老师把这三个绘本故事藏在了你们电脑的三个不同的位置。”

上课伊始, 我就给孩子们抛出了这样的话题, 一下子吸引住了学生, 大家都安静下来好奇地盯着屏幕, 感觉很新鲜。于是我接着说:“老师先透露一下三本书, 分别是《妈妈的甜蜜小麻烦》、《独自去旅行》、《你还爱我吗?》”配合着精彩的预告片, 同学们的兴趣都被调动起来, “你最想看哪一本呢?”我紧接着问, “我想看《妈妈的甜蜜小麻烦》”、“我想看《独自去旅行》”、“我特别想看《你还爱我吗?》”, 学生的回答也异常响亮。于是我趁热打铁, 抛出新的话题:“那就需要你们运用熟练的鼠标操作, 去把他们找出来读一读, 有没有信心找到?”“有!”孩子们异口同声地回答。看着孩子们兴致勃勃、跃跃欲试的样子, 我紧接着提出了具体要求:“如果想得到小红旗的奖励, 还要听清老师下面的要求:找到你想看的这本书你就可以开始阅读了, 每个故事第一个读完并能说出故事内容的小朋友, 可以奖励两首小红旗!”

于是孩子们就纷纷用前面学习的灵活的鼠标操作开始在电脑里寻找自己喜欢的那本绘本书。看着他们认真的模样, 熟练正确地使用鼠标单击、双击、拖动、指向、右击这些操作去寻找故事书, 我的心里真开心。

欣赏完三个有声绘本故事后, 学生开始进行独立思考和小范围的小组讨论, 讨论结束, 学生都踊跃回答。

[案例反思]

从这个案例中我得到了这样几点体会:

一、关于信息技术与博客在本课程中的一些说明

(1) 在阅读课伊始, 需要对在机房上课提出相应的要求, 并加以训练形成上课的规矩, 不能急于求成, 否则没有良好的上机习惯, 开放式阅读课程实施起来难度很大。

(2) 对学生使用计算机能力进行摸底, 对于阅读课程需要使用到的计算机操作知识和能力以及理论知识需要在阅读课程中穿插教授, 否则会影响阅读课程的开发进度。

(3) 关于博客的使用设想: (1) 在学生基本掌握拼音后, 教授孩子注册个人博客, 并学会博客使用的基本操作。 (2) 每次课上共同阅读的书籍, 课后老师上传到博客, 孩子们可以继续进行讨论。 (3) 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 可以在博客上上传一些自己阅读的书籍或文章片段, 推荐给大家, 共享读书的喜悦。 (4) 各学科老师也可以注册自己的博客, 在博客上给孩子们推荐相关学科的优秀书籍。 (5) 老师可以定期有针对性地开展一些话题讨论, 比如针对孩子们的心理需求和想法, 发布一些心理故事、心灵鸡汤、关爱故事等, 开展讨论, 引导学生积极向上, 鼓励有困惑的孩子在博客上与老师私聊, 了解孩子们的困扰, 与班主任及家长共同对孩子进行引导。

二、关于促进网络阅读校本课程开发的几点想法

(1) 创设阅读环境, 营造良好氛围。环境对于孩子的影响是无穷的, 它能不知不觉改变学生、塑造学生, 对他们的思想、行为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因此, 培养孩子们良好的阅读习惯, 可以从教室的布置上下些工夫。比如, 在墙上张贴些优秀绘本的宣传画册、在班级读书角放些绘本读物、定期向学生们推荐些优秀图书等。这样, 既能让班级充满“书香”、“墨味”, 又可以营造出一个充满人文气息、文体底蕴的班级环境。另外, 还可以开放阅读的空间, 把阅读的地点转移到校园里, 比如小树林、草地上、花坛边, 让学生无拘无束地席地而坐, 营造一种放松愉悦的阅读氛围, 拉近书与他们之间的距离。同时, 阅读电子屏也是个很好的阅读新方式。

(2) 为了鼓励学生认真阅读绘本, 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可以经常了解学生阅读书籍的情况, 定期在班内组织讲故事比赛、朗读故事比赛、表演故事比赛等活动。这样, 既拓宽了学生的阅读面, 提高了学生的阅读能力, 又培养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此外, 还可以通过组织评选“阅读之星”的方法, 调动孩子们的读书积极性, 为学生指明努力方向, 有效地激励学生持续的阅读热情。

3.我和作业的故事 篇三

以前,我是个电脑迷,不爱做作业。放学回家,只要发现妈妈还没下班,我的脑子里就会闪过这样的念头:反正时间还早,先玩儿一会儿游戏。为此,没少挨妈妈批评。

这学期开学后,妈妈跟我约定:只要我认真完成作业,每天都可以玩儿半小时游戏。

哈,太好了!现在我遵守约定,写完作业后再玩儿游戏。你猜怎么着?我再也没听到妈妈对我大喊:“还不关了电脑?去写作业!我要罚(fá)你一个月不能玩儿电脑!”

今天,我给自己布置了一项特殊的作业——洗袜子。

晚饭后,我端来一盆水,拿出肥皂(zào),坐在小板凳上,准备开工。我把袜子放到水中沾湿,又抹上肥皂,左搓(cuō)搓,右搓搓,肥皂泡泡沾满了手,滑滑的。之后,我用清水把袜子上的泡泡冲洗干净,然后拧干,晾起来,大功告成。

妈妈说:“宝贝长大了,自己的事情能自己做了。”爸爸说:“劳动者是最美丽的人!看,我的小宝贝变得更漂亮了!”虽然知道爸爸在开玩笑,但看着洁白的小袜子,我心里还是美滋滋的!明天晚上,我要洗三双袜子,你猜猜都是谁的?

前段时间,我每天放学回家,第一件事就是写作业。因为完成作业后,我就可以去球馆玩儿了。由于作业写得飞快,每个字都像长了翅膀一样,我回过头来看看,自己都不认识。

4.我和校本课程的故事 篇四

我有一个朋友,他带我复往远古时代,了解三千年博大精深古文明的历史,吸取古文明的精髓;他带我横跨 太平洋,到我们邻居家做客。它就是——书。书是我们的良师益友,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一个没有知识的人,是一个不健康的人。在我四岁时,与书结缘;六岁开始阅读不带拼音的读物。“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这一句话一直在鼓励着我。

一开始,只要有空余时间,我就找个合适的地方,选个读书的姿势,拿起一本童话如《皮皮鲁》津津有味有味地看起来。一看就是一、二个小时。书真像一个魔法师,让我忘了吃饭,忘了睡觉。一本《皮皮鲁》,我一周可以看完。所以,过了几周爸爸就会带我去买另一本《皮皮鲁》和其他书。我一回家就捧起书,一头栽进知识的海洋。从此我交结了许多新的朋友,对这个世界我又有了新的认识,懂得新的道理。我的脑海里又记住许多新的词语。“吃饭了,吃饭了。”奶奶的呼喊声从我这只耳朵进,从另一只耳朵出。“吃饭了!唐芷馨!!”这一下我才从童话世界回到现实世界,依依不舍地与朋友告别,他们还欢迎我再来。爸爸告诉我:“一本书在你不同的年龄阶段读它,就会有不同的认识,不同的想法,不同的收获。”所以我读了好多本皮皮鲁,读了好多遍,每读一篇就有不同的收获。因为书,我就架上了一副小眼镜,看起来像一个小知识分子!

爱读书吧,书是知识的源泉;爱读书吧,书是一味良药,可以治愚;爱读书吧,书可以扩大脑海里的知识;爱读忆吧,书可以改变你的个生,改变你的道路,你的命运!噢,对不起,我要读书去了!

5.我和校本课程的故事 篇五

从小到大,我的父母不像别人的父母那样疼孩子,甚至他们还经常‘欺负’我。

记得有一次,我刚学会魔方,妈妈为了考验我的思维能力,便对我说:“咱们来个魔方大赛吧!”我害怕被打败了,便不答应,妈妈对我说:“你真是个胆小鬼、懦夫!”。我只好无奈的答应了。我用手指笨拙的转动着魔方,时不时的还需要想一会儿。一分钟过去了、两分钟过去了、三分钟过去了„„到了第五分钟,我好不容易才拼成了魔方的六面。再看看妈妈,和我恰恰相反,只见她手指灵活的的转动着魔方,看得我都眼花缭乱,很快就完成了。我垂头丧气的低着头,感到很失望。妈妈走过来,对我说:“小鬼,要加油啊!”如今,我的手指比妈妈还灵活,魔方比赛也再不会输给妈妈了。

二年级暑假时,老爸为了让我充分的发挥作文水平,便要跟我进行写作文比赛。一听到老爸要跟我比作文,我的心里不由有点发颤,嘴里嘟囔着:“你们是大人,我是小孩,不公平。”可是妈妈却说:“老爸已经好久没写作文了,作文水平应该跟你差不多。”一场作文比赛只好在不公正的判决下开始了。我不得不绞尽脑汁把这两个学期所有合适的好词好句都用了上去。最后,妈妈开始评比这两篇作文,比较之后,妈妈得出结果,我赢了。我欢呼着去,差点蹦了起来,感到非常高兴。现在,我的作文水平比以前好多了,有几篇还被发表到市读写乐园上了呢。

我和父母这样的故事数也数不清,说也说不完,在他们的欺负下,我却越来越进步,聪明的你们,知道这是为什么吗?

【妈妈点评】儿子,你能通过真实具体的两件事写出爸爸、妈妈对你的‘欺负’,并从中感受到了那份爱,也向读者展现出了一个积极、乐观、向上的家庭。妈妈很欣慰,我的宝贝真的长大了!妈妈永远爱你,也愿你在成长的路上用心体会,感受美好的生活!

6.我和汉字的故事 篇六

我和汉字的故事有很多,其中,猜字谜是让我印象最深刻的。

进入第五单元的学习后,我觉得汉字真是越来越有趣了!从“有趣的汉字”到“我爱你,汉字”,都是说出了汉字的历史和演变过程„„这节课,老师给我们出了很多有趣的字谜,让我们来猜。我们迫不及待的想知道老师要我们猜的是什么字谜。

猜字谜游戏开始了!老师说出了一个字谜,“千字头,木字腰,太阳出来往下照。同学们,你们猜这是什么字?”我们想都不用想就把这个字说了出来了,“是‘香’字,”我们脱口而出。接着,老师又给了我们三幅图,让我们猜。“老师,第一幅图是‘闯’字。”一个同学说。我兴奋地说:“第二幅图是‘吾’字。”。虽然我们都能把前两幅图的字猜出来,但最后一幅图,我们抓耳挠腮,怎么也想不出来。

第三幅图的左边有一只小虫子,右边有两堆土。我想啊想,绞尽脑汁也想不出来。两分钟后,我突然恍然大悟,原来这是个“蛙”字。“老师,我知道了!第三幅图是‘蛙’字,”我说道。老师听了,高兴地说:“我们班的同学真聪明!” 这节课在我们的欢乐声中结束了!虽然这节课结束了,但我和汉字的故事永远不会结束,它只会永远陪伴在我的身边,看着我成长。

我和汉字的故事

今天,老师让我们搜集有关汉字的字谜。“铃——铃——”上课铃响了,同学们陆续走回教室。不一会儿,老师满面春风地来了。

“今节课,我们来组织有关汉字的活动,谁准备了字谜?”老师和蔼地说。“我!”同学们异口同声地回答。

“请张旅同学。”

“同学们,有眼看不见,有心记不住。请问这是什么字?”张旅同学问道。

同学们沉思了一会儿。

“我知道!”一个同学站了起来,“是死亡的亡!” “为什么?”同学们疑惑不解。

“有眼看不见,不就是盲字吗?有心记不住,不就是忘字吗?„盲‟字和„忘‟字都有一个共同点——都有一个„亡‟字!” “太有趣了!”

汉子真是神奇、有趣!说起汉字,我想起了一个故事。从前,有个人砍柴时用力过猛,不小心甩掉斧子伤了旁人。伤者到衙门告状。那个人慌了,忙写了一份说明情况。内中写道:某日砍柴时用力过猛,用(甩)斧子伤人。“官府一看就定那人 的罪名了。

由此看来,每个汉字,多一笔,少一划,含义完全不同。若是在经济合同里,真是一字千金,写错了,那后果就不堪设想。

汉字的发展源远流长,每字每句都有一个动人的故事,我们每天都在汉字的海洋里遨游。趣妙横生的歇后语令我开怀大笑;妙语连珠的诗句使我心旷神怡;感人至深的篇章哺育我成长;铿锵有力的语句激励着我的斗志…… 只要我们多了解汉字,用心去体现,就能得到知识与财富!

我和汉字的故事

回忆从小到大,我在识记、理解、运用汉字时发生过一件印象最深的事。

那是一个风和日丽的星期天,我正在补习班上课。班级里传出了一阵老师的批评声:“姚嘉豪,怎么回事?慈祥的“祥”到底怎么写?”说完,把作业本飞到了我的座位上,同学们的目光纷纷从作业本上转移到了我身上,使得我无地自容,恨不得找条地缝钻下去。

我立刻订正好,又递给了老师批改。“同学们,你们都知道仓颉创造了文字吧!”“是呀!”同学们大声答道。“可今天我们教室里却又出了一个造字高手——姚伟人。”“哈哈,哈哈!”同学们个个抱着肚子,哈哈大笑,直跺脚。而我却缩在一旁,一声不吭,只是低着头,觉得更加羞愧了。

老师拍了拍桌子,说:“好了,同学们不要笑了,你们自己有时候也会犯这种低级错误,自己管自己。”可有的调皮蛋却还是咬着牙发出“呯呯”的笑声。这回我真正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拿出本子在纸上准确无误地写了十遍“慈祥”这个词,牢牢地记住了写法。老师夸我知错就改,是个好孩子。

那个“造字”的故事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从此以后,我再也没有写错过“慈祥”。

7.我和校本课程的故事 篇七

随着近年《老男孩》《一触即发》《一部佳作的诞生》等微电影作品的爆红网络, 微电影这种新的电影形式迅速进入人们的视野, 进入大学校园, 受到大学生的喜爱和追捧。随之, 各大学都开始举办微电影比赛之类的活动, 一大批由学生制作的校园微电影作品涌现出来, 其中不乏佳作风靡校园, 成为新时期大学校园文化建设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微电影, 顾名思义, 是比常规电影微小的电影, 可以单独成篇, 也可系列成剧, 其“微”在故事短小精悍上, “微”在观众的碎片化时间利用上, 当然, 也“微”在投资和制作周期上。大学校园里始终有着一批热爱电影的年轻人, 以往大电影时代的高制作成本、长制作周期等高门槛让他们望而却步, 而微电影的出现让这样一群有激情、有创意的大学生终于有了自己制作电影的机会, 让他们的思想有了新的呈现方式。目前, 校园微电影多为学生自编、自导、自演, 以校园生活为故事背景, 讲述大学生群体的某种情感。也有一些更具创新精神的学生开始把微电影的视角深入社会的深处, 通过校园里发生的故事展现他们眼中的社会和世界, 一些优秀作品受到了大学生群体的热捧。

当然, 制作微电影不是一个人所能完成的, 仍然是诸多学生电影爱好者集体协作的事情, 所以, 大学生电影爱好者协会、微电影协会等学生社团是他们的聚集地。而这种聚集推动着微电影文化成为校园文化的一个新的组成部分, 使微电影在繁荣校园文化和推进学生素质教育、优化学校社会形象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本期《校园》栏目把视角投向了大学校园里热爱微电影的学生群体, 希望透过他们的故事让人们看到当代大学生的创新活力, 同时, 给热爱微电影的学生们提供一个展示自我的平台, 推动大学校园文化的繁荣。

8.我和足球的故事 篇八

1994年,我开始正规的训练,位置是守门员。一直到现在,每当踢球时,我还是站在那里。

1999年,第一次在现场观看了足球比赛,比赛双方为中央电视台《东方时空》、《足球之夜》明星队和泸州本地的一支球队,这是为当年的名酒节助兴的对垒。虽然只是一场普通更谈不上激烈的比赛,但是我见到了那些平日里只有在电视上才能看到的面孔:白岩松、张斌、崔永元……更是听到了韩老师的专业版现场解说。也是从那时开始,我的视线从守门员转移到了裁判身上,而那场比赛的主裁正是日后成为我姐夫的向立,泸州第一位国家级足球裁判。

从那以后,我对足球运动,准确说是对裁判这个角色有了极大的兴趣。看比赛转播的时候更多的是关注裁判的跑位和判罚,和同学们一起踢球时,也更愿意充当裁判这一角色……

2000年初,学校组织了一次五人制的足球比赛,我第一次开始担任裁判,当然也是惟一一名学生裁判。现在回想起,那个时候真的胆大,自己连规则都还没有看过,更谈不上接受系统的培训,也胆敢走上场执法,真可谓“初生牛犊不怕虎”。

不久以后。初中毕业,进入了泸卅二中(现泸州老窖天府中学)——足球传统项目学校。进校不久、我便进入了校队、位置依然是守门员。但是半期考试以后,我自愿从校队退出,一是因为耽误学习,二是不能继续自己喜欢的裁判工作。2001年,甲A联赛间歇期,郎酒集团盛情邀请四川全兴和八一两支甲A球队来泸表演,我终于看到了那些儿时的偶像:高健斌、魏群、姚夏、马麦罗,而当时全兴队的主教练正是之前带领中国国奥队;中击奥运会失利的国际足联讲师霍顿,而那场比赛的主裁判正是已经成为我姐夫的向立,当时已经是国家级足球裁判了。此后,学校其他班级之间的比赛我也经常作为裁判参加,但惟一遗憾的是我没能参加学校组织的四人制足球比赛的执法,那一次比赛也没有学生裁判。

在泸州二中度过了三年,我进入到了梦寐以求的大学。第一年,除了认真读书。就是加入了系上的足球队,位置还是守门员。从大二开始,蹋球的兴趣逐渐淡了下去,重新拿起口哨,开始辗转成都各足球场,执法业余比赛。

慢慢地,在成都的业余足球圈子里也开始小有名气,一到周末,经常还安排不过档期,这时还培养了几个徒弟,其实也是让他们帮帮忙,别让其他裁判把生意给揽了。而我一直就坚守在四川大学华西校区的塑胶场地,直到毕业回泸州。期间。作为裁判长参与了成都在线第二、三届足球联赛,四川在线第一、二届足球联赛。其实,自己的水平不怎么样,能一直为各业余球队执法,也要感谢各位队员、球友的大力支持和理解。

有了大家的信任、支持和理解,我也陆续开始参与一些稍微正规一点的比赛的执法工作。在这段时间里,我陆续参加了置信集团运动会足球比赛决赛、成都中日足球对抗赛等。

2006年初,我参加了在泸州举行的四川省青少年足球比赛的执法工作。此发比赛是由四川省体育局、四川省足协和四川省教育厅主办的。参加此次比赛,使我受益匪浅,看到了自己的不足,也有利于今后的成长。

2006年世界杯开赛前夕,泸州某酒业公司在成都组织了一次为贫困学生献爱心、为世界杯呐喊助威的足球表演赛,参赛队员中有“小汤圆”刘艺麟、前四川全兴队主力后卫李庆等大家耳熟能详的名人,我被荣幸地选为本场比赛的主裁,我也将执法本次比赛所得的酬金全部捐献给了贫困学生,也算是为希望工程做了自己的一点贡献。

2007年3月31日,一个令我难忘的日子,我走进了梦寐以求的成都市体育中心足球场,而我执法的是那个赛季中甲联赛揭幕战的垫场赛,比赛双方是笑星李伯清领军的四川明星足球队和成都本地的一支业余球队。在明星队阵中,不乏高健斌、魏群、马明宇、刘斌这样的前职业队员,而李铁和超女文瑶也莅临现场为比赛呐喊助威。本赛季结束后,成都谢菲联队名列中甲第二,昂首冲入中超。

毕业回泸州以后,我依然没有放弃心爱的裁判事业,陆续参加了泸州市业余足球联赛、泸州市足协杯比赛、泸州市第五届运动会足球比赛、泸州市中学生足球比赛的执法工作。在这里各位老师和朋友都给与了我很多的帮助,比如:卢宇、陈启雄等。其中,陈启雄是我们泸州第一位执法中超联赛的裁判。在此,也谢谢他们。

2009年9月6日,泸州、宜宾、自贡、深圳四城市足球邀请赛在泸州市体育场举行,前中国国家队主教练曾雪麟作为本次比赛的特邀嘉宾也亲临现场。作为比赛的裁判之一,我有幸见到了这位前辈。见面和交谈的时间不多,却感触良多,收获颇丰。

9.我和朋友的故事 篇九

上一年级时,我和一位叫秋天的男孩成了朋友,当老师对他有诗意的名字有好感,而对位我没在意。

但时间一长,大家才发现,秋天的成绩并不好,相反我的成绩却很优秀,老师夸我:“没有看出来啊,真人不露相。”

秋天的成绩越来越差了,完全是一副不想学习的样子,一天,老师批评的话都带刺了:“秋天,树要皮,人要脸,你要上进啊。”但是秋天还是一脸不耐烦的样子,老师又接着说:“你再不用功,我们班的成绩就像秋天的落叶一落到底了。”大家全都哄笑了起来。

下课时,我找到秋天,对他说:“你别不用功了,我们一块儿把成绩搞上去吧!秋天撇了我一眼:“贵公子好像人缘很好呢,干嘛要与我这个差生相处呢?”他带着嘲笑的口吻说。“因为我想和你成为朋友呀!”秋天笑了。从此,我与秋天成了好朋友,他遇到不懂的问题就过来问我。这一天,老师进行了一场测验。秋天对我说:“相信我,我一定能考到90分以上的。”“嗯,秋天,加油!”我对他笑了笑。

测验终于考完了,我们都很期盼试卷发下来的日子。总算盼到了,老师在讲台上报分数,当报到秋天时,老师一脸的不可思议,他对秋天说:“秋天,你进步也太让人吃惊了,一定是看了别人的答案。”秋天听了老师的话后,恨恨的低下了头,泪水从他的眼眶中溢了出来,滴在小木桌上。我一看,连忙站出来为秋天辩解,可老师不听。

从此秋天变了,实实在在变成了一个坏孩子,他不写作业,上课睡觉,下课打架。

老师没办法了,只能求我把他劝到别的地方学校去上。我问老师:“为什么是我。”“因为你和秋天最熟呀!”没办法,师命难违呀。这天下课,我硬着头皮,对秋天说:“秋天,你走吧,大家都不喜欢你,你在这儿有什么意思?”“难道你也不是我的朋友了?”“不。” 第二天,秋天没来,第三天,秋天也没来,秋天走了,再也没有回来过。

10.我和小草的故事 篇十

江苏省盐城市响水县南河镇八墩小学三年级

黄怡

在大自然中,有许许多多奇妙的生物和植物它们都有许多令人发省的道理。

一天,我放学回家,心中总是想着路旁花坛里的牡丹花。于是,我加快脚步,来到了花坛旁。牡丹花可真漂亮,一簇堆着一簇,路过的人们总会称赞道:“可真漂亮呀,要是我家也有牡丹花那该多好呀……。”

牡丹花的旁边,是一株小草,默默无闻,没有被人们称赞过。九点多的时候,我打算上床睡觉。可是,天有不测风云,下起了倾盆大雨,轰隆隆的雷声也伴随着一起袭来。我隐隐担忧,万一大雨把牡丹花打碎了怎么办?它们可是很娇嫩的呀!

第二天早上,我立刻跑去看。果不其然,牡丹花的花瓣被大雨冲走,过路的车辆把花瓣辗的粉身碎骨。

我又看了看旁边的小草,它们的叶子上沾着雨水,在风雨中坚强地站着。

此刻的小草,似乎在询问旁边的牡丹花,:“牡丹花姐姐,你没事吧……?

我肃然起敬,一株小小的草,也能抵挡大大的暴风雨。想想以前的我,遇到挫折就想放弃。可小草却承受着比它们大一百倍,一千倍,一万倍的风雨,它们也坚持下来。

一株默默无闻的小草,竟然也能有坚持不懈的精神,我要向它们学习,学习遇到挫折努力克服的精神。

11.我和老师的故事 篇十一

福建省宁德师范学院附属小学二年级 :那是在一年级上学期,颜老师微笑着帮我们戴上红星帽,然后小朋友们都为我们鼓掌,我心里美极了。回家后,我戴着红星帽看星星。我还写了首诗:星星,我是一颗明亮的星星,为大家发出美丽的光芒,如果有人冲着我招手,我一定会更加努力地发出光芒。过了几天,颜老师还让我代表班上去主席台领那个大大的好儿童章呢!现在,每当我看到一年级小朋友的红星帽,就会想起颜老师那天的笑容。

颜琳老师:看着孩子写的文字,她那充满朝气的笑脸,又一次清晰地浮现。每年秋季的少先队日,让新生加入儿童团,并戴红星帽,是我们学校的传统。于桐宝贝是我教的那个班里非常优秀的孩子,她成绩斐然,尤其喜爱写作,刚入学就在校刊发表了小诗《蝙蝠》,组里都期 待着这棵小苗好好成长。那次的儿童团仪式, 她作为班长优先入团,而心思细腻的她,还一 直记得那天的情景。

难忘的神秘礼物

江西省南昌市南师附小红二(11)班 李天一:郭老师是我小学一年级的语文老师,也是我的班主任。记得上学期期末考试前夕,郭老师说要给得到4封以上表扬信的同学一个神秘礼物。会是什么神秘礼物呢?同学们顿时议论纷纷。老师说:“请有4封以上表扬信的同学到讲台前来排队。”我和几个同学怀着好奇的心情上了讲台。郭老师问:“谁的表扬信最多?”我说:“我的最多,有8封呢。”郭老师要求我闭上眼睛、走近她,我照办了。谁知老师突然抱起我,说:“神秘礼物就是老师的一个拥抱呀!”我又惊又喜,赶紧在老师的脸上亲了一下。郭老师就装出一副好可爱的样子,说:“讨厌!把我脸上的粉都蹭掉了。”听了这话,同学们都哄堂大笑起来。

郭玮老师:李天一个性活泼开朗,多才多艺,是当时班上最讨人爱的孩子。我班的孩子每次考试得到100分便能得到老师的一封表扬信,并能得到老师的礼物(比如学习用品)。她成绩优异,每次语文考试都能拿到100分,一学期下来共得到了8封表扬信,于是我就给这些优秀的孩子们设计了一个神秘的礼物——拥抱,我想给他们一个特别的惊喜。回想起当时的情景,我还记忆犹新。李天一是队伍中的第一个,她闭着眼睛向我走来,我猛地把她抱起,她又惊又喜,顺势在我脸上亲了一下。这一刻,我感觉我们不是师生的关系,而更像是一对母女。

我的舞蹈老师梦

江西省南昌市松柏小学一(6)班 涂诗瑶:我最喜欢的老师是教我跳舞的熊老师,记得我上幼儿园中班时被熊老师选上学跳舞,我特高兴。真的好难忘熊老师,她总会一遍遍地教导我,直到我懂我会。因为有了这么好的一位老师,所以我现在一直在坚持学舞蹈,也希望成为一名舞蹈老师。

熊英老师:诗瑶是位活泼可爱的小姑娘。忘不了你跳舞时的纤纤身影,忘不了你在课堂上的朗朗书声,忘不了你微笑时的甜甜酒窝,忘不了你帮老师做事时的认真模样。诗瑶,老师希望你不要骄傲,在小学能够戒骄戒躁,继续认真学习、热爱劳动、积极参与文体活动,争做三好学生。

12.我和校本课程的故事 篇十二

●从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出发确定课程目标

所谓学习能力, 就是指学生运用科学的学习方法去独立地获取信息、加工和利用信息、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一种个性特征。学习能力是多方面的, 它包括注意力、观察力、思考力、应用力、自觉力、记忆力、想象力、创造力等。因此, 校本课程目标的确定应围绕这些能力的提高展开。

《数学中的算法》课程其实质即围绕数学中的算法问题而展开的程序设计课程。课程的总目标是学生通过掌握一门程序设计语言理解算法的含义及其与数学学科的关系从而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 具体可归纳如下。

知识与技能目标:理解算法概念及其含义, 了解数学中的常用算法知识, 提高逻辑思维能力;了解一门程序设计语言, 掌握程序设计的一般过程与方法。

过程与方法目标:能从日常生活学习中发现算法问题, 并能完成简单的问题分析;从分析问题出发, 在理解算法的基础上设计利用计算机解决问题的算法步骤;使用程序设计语言实现算法问题的解决, 并能辩证分析算法的合理性、有效性。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体验程序设计中所蕴含的文化内涵, 通过数学中的算法问题运用程序设计解决提高对信息技术的求知欲, 培养会观察、会分析、会思考;通过算法问题的解决与评价, 形成良好的思辨能力, 提高形式逻辑能力。

●从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出发组织教学内容

思维在学习中的运用可分为分析性思维、创造性思维和实用性思维三个层面。具有分析性思维的学生, 能够很好地理解和掌握书本上的学术性知识, 在学校里往往具有很好的学业成绩;具有创造性思维的学生, 虽然学业成绩不一定很好, 但具有与众不同的思维方式, 能够独立思考, 非常有创造性;具有实用性思维的学生, 有丰富的常识, 能够顺利地融入一个新情境中, 并把所学知识付诸实践, 具有很强的环境适应能力。

纵观三种思维的各自特征, 《数学中的算法》课程内容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为“算法设计初步”, 通过对经典数学问题如“狼羊菜过河”、“矩形切割”、“士兵摆渡”等问题进行分析、设计算法、绘制流程图和实践程序等感悟算法在解决问题中的作用和地位。该内容重点培养学生的分析性思维能力。课程中鼓励学生算法的多样性设计, 提高了创造性思维能力。第二部分为“VB程序设计基础”, 通过VB程序设计中“对象”、“方法”、“事件”三要素的学习, 掌握程序设计语言, 实现三种结构的程序设计, 通过程序设计了解运用计算机解决问题的一般过程。通过VB程序设计提升学生的算法思维能力, 即分析性与实用性思维的综合运用。第三部分为“算法谜题”, 选取数学算法问题中“八皇后问题”、“猜数字”、“汉诺塔”等问题, 通过分析问题、设计算法、解决问题等一系列过程进一步理解算法思想与程序设计。这部分内容通过算法问题的解决培养了学生的实用性思维能力。

●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出发进行教学设计

从教育心理学的角度来说, 兴趣是一个人倾向于认识、研究获得某种知识的心理特征, 是可以推动人们求知的一种内在力量。学生对某一学科有兴趣, 就会持续地专心致志地钻研它, 从而提高学习效率。从对学习的促进作用来讲, 兴趣可以成为学习的原因;而由学习产生新的兴趣和提高原有兴趣来看, 兴趣又是在学习活动中产生的, 可以作为学习的结果。所以, 学习兴趣既是学习的原因, 又是学习的结果。学习兴趣也会随着知识的积累与认知能力的提高逐渐迁移、延伸, 最终影响学生的整个学业。在课程的实践中, 根据既定的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 采取恰当的教学方法、教学活动和评价手段都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课堂中往往因为有了先进的理念与技术而精彩, 同时又因为这些先进的理念与技术的难以掌握而受冷落。在教学中合理地使用现代教育技术组织教学活动, 可以使“先进的理念与技术”展现它应有的风采, 吸引学生的“眼球”, 进而提高学习效率。课堂教学中运用虚拟教育社区平台进行教学, 使得学生能更便捷地从网络中获取文字、图片和视频等信息, 能提高学习效率。

在教学中, 以小组合作的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合作性, 对于难点可以采用“游戏导入法”和“实践体验法”等方法, 化繁为简、化难为易, 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使学生对学习感兴趣, 从“怵学”到“敢学”, 从“想学”到“会学”。例如, 教师可利用《野人与牧师》的Flash益智游戏, 让学生在“玩”游戏中理解“算法、算法设计”的含义, 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学生以“记单词擂台赛”的形式参与小组互动游戏, 比较决出成绩最优的小组, 理解分支结构程序设计的使用与意义。该活动不但培养了学生的团队意识, 而且提高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增加了学习的趣味性。在整个校本课程的实践过程中使用各种形式的游戏进行引导, 在小组活动中引入课题、分析问题、促进算法分析, 使学生真实地感受程序设计的魅力, 真正学会发现问题、确定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提高学习兴趣。

●从提高学生的学习实效性出发进行课程评价

教师教学、学生学习的归宿是追求实效, 即教与学的有效性。有效性是使能力和知识资源能够产生更多更好成果的一种手段。学习的有效性指提高学生学习的效率、增进学习结果、强化学习体验, 具体表现为学生从“学会”到“会学”;从“不知到知, 知少到知多, 由生活经验到科学概念”;从“要我学”到“我要学”这一行为的转变。课程的评价其实质就是以学生发展为评价目标, 以“发展性功能”和“激励性功能”为主, 以质性评价整合取代以往的量化评价, 提高学生的学习有效性。

校本课程评价以过程性评价为主, 以评价促学习。《数学中的算法》的学习评价以“课程设计”的形式实现。课程设计内容由“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设计算法”、“编写程序代码”和“附件”五个部分构成。教师预先提出若干算法问题, 学生自主成立学习小组选择课题, 通过网络、书籍等媒体完成“分析问题”和“算法设计”, 并运用VB程序设计语言解决问题。课程设计要求学生发挥团队意识, 学会分工合作, 能合理运用信息技术获取、加工、管理、表达与交流信息。对于课程设计作品与课程设计报告进行“自评”与“他评”相结合, 同时提高自身的合理评价信息的能力, 最终通过“课程设计”提高参与校本课程学习的有效性、实用性。

13.我和小狗的故事 篇十三

在我5岁那年,外婆家养了一只活泼可爱的小狗,取名叫“来福”。意思是希望它的到来能给我们带来福气。

“来福”是外婆从路边捡来的。刚来时身上脏兮兮的,一双眼睛布满了恐惧,一见到人,就想躲起来。它肯定很饿,我想了想,立刻从背包里拿出一根火腿肠。小狗看见我手上有火腿肠,怯怯地走到我跟前,一下子就把火腿肠吃完了。从那天起,来福就开始亲近我了。我每走一步,它总是调皮地跟在我的身后,巴望我随时给它一点什么吃的。

我和来福经常做游戏。虽然它听不懂我说的话,但这并不妨碍我们交流。记得有一次我和它“捉迷藏”,我故意装作要外出的样子,来福就悄悄地跟在我身后。我快走几步,趁它不注意,闪身躲藏起来,谁知转身就被它找到了。外婆说,谁有本事能逃开狗鼻子?狗鼻子灵光哩!

14.我和妹妹的故事 篇十四

就在去年的三月八日,我的妹妹来到了这个世界上。听婆婆说,妹妹从妈妈的肚子里一出来就东看看西看看,对这个世界充满了好奇。妹妹又好像在说:“这里是哪里呢?怎么和以前不一样呀。”

我的妹妹长得胖嘟嘟的,煞是可爱。有着一张白里透红的小脸蛋,像是一个红苹果;还有一双大而清澈的眼睛,像是两只黑葡萄。鼻子下还有个樱桃般红润的小嘴。我来讲讲我和妹妹的故事吧。

有一次,我和爸爸还有妈妈一起带妹妹出去散步。走在路上,我发现我的衣兜里有几颗糖,就拿出其中一颗来吃,哪知道被妹妹看到了,妹妹先前还非常高兴,一看到我把糖吃了,就开始“哇哇”大哭了。我一脸茫然,不知所措。我问妈妈:“妹妹怎么了?”妈妈回答说:“你妹妹呀,是因为看到你在吃糖却没给她吃。”“喔,原来如此。”我自言自语道。没办法,我只好再拿出一颗糖给妹妹玩。妹妹一拿到了糖,马上破涕为笑。妈妈说,妹妹真好吃。

还有一次,我和爷爷带妹妹去看病。在路上,妹妹看到了卖水果的店铺,妹妹竟然对我和爷爷说出了:“吃点儿。”当时我们还以为是妹妹只是碰巧说出来的。让我们没想到的是:我们一往前走,妹妹就嚎啕大哭,一往后退她马上就不哭了。我们只好在那里给妹妹买了一串香蕉,这一下妹妹就不哭了。

现在,妹妹就没有那么好吃了。每天我一回家,妹妹都会很高兴,我见到妹妹也很高兴。

15.我和校本课程的故事 篇十五

校本课程的总体目标, 领域、学科和模块的设定, 校本课程方案的规划, 围绕目标选择的课程内容, 包括对校本课程本身的评价、实施的过程性管理与对学生的学业评价, 都会折射出一所学校所秉承的办学理念, 并通过课程的管理, 体现出学校的精神价值, 这本身就是一所学校所坚守的教育哲学标准。因此, 一所学校追求什么样的人格之道, 持有什么样的价值评判和道德标准, 就会有意识地引导它所教育的学生向什么方向发展, 通过校本课程的有效开发和规范实施, 不断塑造教师的专业精神和专业品格, 不断提升教师的教育价值观。在发展过程中, 教师群体信奉的主流文化和意识形态, 就会有意识地影响甚至是左右一个地域一代人的发展, 这是兼顾地域差异、以学科为教学单元、注重共性层面为主的国家课程所不能替代的。正是基于此, 学校就应当把校本课程的开发作为塑造学校教育价值、体现学校教育追求、彰显学校教育个性的重要方式。

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的宗旨就是基于“人的发展”, 促进各个层次学生选择发展方向、发展深度和发展纬度。通过“固定必修”、“限定选修”和“自由选修”三种课程类型, 既突出学校共性的要求, 从而体现学校共有的价值观和精神特质, 同时又为学生选择性发展提供自由的空间。均衡与差异并存, 体现了学校教育关注生命的伦理要求。

固定必修是学校在校生必须全部学习的课程, 这些课程代表了一所学校的办学方向和教育价值, 表明学校要培养什么样的人, 从这所学校走出去的所有学生应当具有什么素养, 能有效反映一所学校的精神价值所在。固定必修课程包括中国传统文化修养、文明礼仪和心理辅导、数学思维方法、人文与社会通识知识、科学与生活通识知识和综合社会实践活动六大课程。学校规定课程符号和模块标示码, 以利于学生选课和统计。对学习量、学习态度和学习成效应有统一的要求, 采取区分性评价, 纳入学分认定范围, 来强化学校主体精神对学生的影响, 这是学校个性化教育价值追求的一种表达方式。为体现学生对教师资源选择的权利, 这类校本课程的实施应在一定范围内的平行班级进行选课走班。

限定选修是指基于学生兴趣特长和将来发展的需要, 从文理学科倾向角度, 结合国家课程的相关要求, 拓展学科视野, 提高潜质学生发展的能力开设的课程。这类校本课程是学校在原有的国家课程基础上进行拓展, 引入一些原本不属于国家课程内容范畴的课程资源, 从校本课程的角度将之重组, 以课程开发的形式出现的课程。它是学校对于国家颁发的标准或大纲的重新阐释, 是结合本校学生发展的实际基础, 对标准、大纲、通用教材进行调整、重组和拓展、延伸, 属于对国家课程的二度开发系列。此类模式的优点在于能够根据学生实际需要, 为其提供更多的学习空间选择和内容选择, 体现教育内容的多元化与选择性。它与学科课程有密切联系, 又不为学科课程所限制, 可以为学生在学科学习领域的自主发展创造条件, 也可以使更多的学科教师有用武之地。此类模式能根据学校发展的需求, 结合教师资源的发展实际进行开发与实施。对于广大的农村高中来说, 在课程改革的初期, 校本化的课程还没有完全走向规范, 学校教育文化有待于重塑和建设的初期, 这不失为一条积极富有成效的课程研发之路。这类校本课程的开发要注重两类问题的出现:一是如何自成系统, 不能仅仅是学科兴趣活动的延伸, 也不能仅仅是学科教学的零碎补充;二是防止成为应试教育的借口, 这会妨碍学生形成真正的学习兴趣。

自由选修是依据学生兴趣和发展特长, 对课程类别和学习过程自主选择的课程。包括活动类选修课程和社团活动类课程两部分。学校通过社区资源的利用, 社会团体和地方文化场馆的使用, 以及对政府和厂矿企业专业人士的聘用, 构建畅通有效的课程资源网络。

一、校本课程实施中对学生的管理

学生是影响校本课程开发目标最主要的因素。因为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水平和需要, 制约着课程目标的设定。一方面, 课程目标设计要考虑学生的发展基础和发展规律, 它既制约着课程目标的广度和深度, 又制约着校本课程实施的质量和参与实践的数量。超越学生身心发展的现有水平会造成过重的学习负担;而完全依照学校预设, 学生就会失去参与的兴趣。因此, 课程的选择要以学生的兴趣、需要为核心, 要使课程满足学生需要, 而不是学生适应课程。课程的基本功能是育人, 目的是促进学生个性自由发展, 这是校本课程开发的关键。因此, 在课程决策过程中, 不仅要做好调查研究, 了解学生的兴趣和需求, 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还要给予积极的引导, 为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准备好充足的精神食粮。

为突出校本课程开发与教育的目标指向性, 学校应当加强校本课程的选修数量、学习过程中的学习量和学习成效的评定, 以防校本课程的实施成为一种形式。

1.校本课程规划过程中不同年级侧重点的管理。

高中一年级上学期, 以“文艺与人生”为主题, 偏重于人文教育, 要求在提高人文素养的同时, 对学生进行社会科学基本研究方法的训练, 让他们学习观察社会、了解社会。学校要创造条件提高军训的规范化程度, 加强国防意识教育, 提高地方地理知识和历史沿革文化教育, 把这些内容和国家课程一样审视对待。对学生进行校史教育要贯穿到整个高中生活中, 突出学校精神对学生精神特质的锻造, 使每一位从校门走出的学生都带上这所学校厚重的文化烙印。

高中一年级下学期, 以“人与自然”为主题, 加大相近学科的综合力度, 逐步建立以专题为形式的校本课程“模块”, 将各学科的知识、学科思维能力和思维方法, 通过问题和场景信息贯穿始终。要逐步开设探究性课程、研究性课程, 通过课题研究的方式, 让学生体验一个完整的探寻过程, 并能初步体会科学研究的一般方法, 达到实证的目的。

高中二年级上学期, 以“我与祖国”为主题, 偏重于德育教育。通过多种形式的学习, 包括世界文明与中国、现代科技与中国未来的发展等系列专题讲座, 让学生能从现实的国情和国史出发, 确立爱国之情报国之志。要通过相应规模的社会调查和社区服务的形式, 让学生理解真实的社会, 在活动中接受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的教育。学生了解祖国、了解家乡、了解人, 自然会走向社会、走向生活。

高中二年级下学期, 以“我的未来”为主题的人生观教育, 强调学生的个性发展。经过前面三个学期的训练后, 要求学生根据自己的爱好和特长, 在设计研究题目、实施调查、实验、制作、发明等研究活动中, 体现学生的个性发展, 课题结果能有一定的创造性。

高二、高三之间的暑假、寒假和法定节假日, 以“社会实践”为主题, 各年级依照《校本课程实施方案》, 由教科所、德育处、团委指导, 年级制定“综合社会实践活动课程方案”, 包含社会调查、社区服务和研究性学习。学生到本区的街道、居委会和所在的村庄挂职锻炼, 获得对社会实际的深人体验, 锻炼社会工作能力, 结合挂职锻炼, 提出合理化建议, 直接参与社区服务。

2.校本课程选修过程的管理。除“固定必修”外, 对于其他两类校本课程, 学生应根据自身发展需要自愿选择, 既可以对校本课程种类选择, 也可以对修习数量和执教教师进行选择, 在同一教学时间内可以选课走班。为保证校本课程实施的连续性和规范性, 对于选课必须有一个相对的限定。一般来讲, 每一位学生在每一学月 (八课时) 内选课走班不能超过两次。如太频繁, 课程相对的连续性无法得以保障。即便是选课后的上课, 学生接到年级正式上课通知后, 应该按要求认真参加学习, 不得随意缺课, 为保证学分认定的规范性, 学校对选修每一模块的学习量必须给予必要底线限定, 同时要通过抽查的方式, 加大校本课程学习质量的检查。学校的

3.对校本课程学习的量和质性的评定。对于学生在校本课程修习过程中的评价主要采取学分制。一是学生学习该课程的学时总量;二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 如态度、积极性、参与状况等;三是学习的客观效果。如下表:

学业成绩评价既看重学习的结果, 但更重视学生在全过程中的体验和感悟。以综合评价机制激励学生, 注重鼓励学生在课程实施过程中培养发展自己的综合素质和能力。在过程中, 坚持学生自评为主、教师评价为辅的原则。指导教师从学生主体性的体现、参与程度和态度、体验的深度、相互协作的情况以及资料收集整理情况等方评价面进行评价, 可以采取评语的方式, 也可以是等级评定。

规定所有层次的学生都必须把校本课程的选修作为高中学习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学校不仅仅对固定必修的质量有要求, 而且对“限定选修”和“自由选修”的数量和选修的学业质量都应当有相应的规定, 这对于学校实现教育价值, 体现办学特色, 促进学生全面与个性化素质的提高将具有积极的意义。

二、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管理

为体现学校的教育价值追求, 学校应当做好《校本课程方案》的培训力度, 除了必要的校外专家支撑系统的支持外, 要依托本校的名师, 从学科的角度进行有效的专业引领和实践示范, 促使广大的教师能对“学科”产生真正的理解和积极的关注。提高校本课程目标规划的人文性, 加大校本课程研发的科学性, 突出校本课程实施的规范性和评价的人本性, 推动校本课程向纵深方向发展。

1.校本课程目标规划的人文性。课程目标的基本取向关系着目标内容的选择和目标的陈述。从校本课程的预设上来看, 任何课程都应当有明确的“行为目标”, 但校本课程的实施是一个持续的、动态的、不完善的开放性过程, 我们不应当把鲜活的“经验性课程”封闭成一个独立的自我循环系统, 而应当不断激活教师和学生的先验经验, 优化未知的课程资源, 加大整合的力度, 在提高教师和学生兴趣点的同时, 有效改变教师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 提高他们的自主创新能力。

在一个相对宽泛的框架下, 给师生提供一个相对自由的空间, 让校本课程成为师生进行生命创造的一种展现。这种基于学生需要、社会需求和兼顾学科发展并重的课程, 是目前国家课程 (主要是学科课程) 采取“学科本位的课程论”所无法做到的, 真正体现了为学生的发展而服务, 是真实意义的“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的目标设计原则, 具有真实意义的校本生命存在性。

2.校本课程框架研发的科学性。有了明晰的校本课程目标, 基于什么框架进行研发是一項实践操作层面的问题。单纯依靠学校的“课程管理”机构, 或者为数不多的名师实施研发, 不仅力量薄弱, 课程开发种类少, 而且很难调动广大教师参与校本课程开发的积极性, 到头来只能是一种空谈, 校本课程也就失去了真实的意义。校本课程研发, 学校既要坚持“全员参与性原则”, 又要注重“精品引领性原则”, 既兼顾广大教师参与课程研发的积极性, 又要注重“优质”校本课程对学校教育文化传承的长远意义。

以某某学校“模块”研发中提出的课程名称为例:

语文类拓展:中国当代名家名作、中国古典文学欣赏、作文讲读、新诗欣赏与写作、写作探索、先秦散文研读、西方现代作家作品、文言文阅读指导、文言文基础提高、通俗文学讲座、唐宋散文研读、唐宋八大家文选、趣味唐诗、朗读艺术、演讲与辩论、古典诗词鉴赏、美国文学、古文欣赏、《聊斋志异》专题研究、影视评论、文学作品赏析、“楹联文化”、“课本剧社”。 (开发单位:语文教研室)

历史类拓展:中国文化史略、断代史通讲、评点历史人物、《二十四史》选讲、古籍典藏的识别与鉴赏、历史学科中如何做研究性学习、宁阳历史遗迹访谈、走进文庙。 (开发单位:历史教研室)

政治类拓展:中国与周边国家的关系、上下五千年、华夏文明、中国传统文化修养, 基金与股票、房地产开发、市场调节、银行信贷。 (开发单位:政治教研室)

地球科学:旅游地理、地质与古生物、气象观测、酸雨测定、地震预测与防震, 灾后如何逃生和自救, 认识海啸, 我国自然资源的“鬼怪”现象, 地球科学热点问题等。 (开发单位:地理教研室)

身心健康教育:心理健康包括同伴关系、早恋与友谊、尊师与自爱、发式衣着与个性;

营养健康包括讲解自然食品和有机合成食品的营养价值、营养与健康的关系、食物添加剂的使用和效果, 身体健康教育, 包括吸毒、酗酒、抽烟、性病的危害和法律限制。 (由心理健康指导中心、生物教研室各自承担所属范围内容)

学生社团活动课程化。为凸显学校办学特色, 突出社团类活动课程的开设与课程化实施。发展文学社, 建立“话剧社”, 成立非音乐专业学生组成的“音乐合唱团”。

学校应当搭建各类舞台 (如开展教学研讨、带教) , 促进教师在实践中学习, 并明确规定每位任课教师开设校本课程的任务。如在3年内必须开出1~2门校本课程, 开设课时累计不少于80课时, 计入教师的工作量。激励每一位教师认真思考学生的需求, 结合自身的优势, 努力参与校本课程的开发。

在校本课程开设形式上, 既可以是某一教师单个讲座 (一个课时独立完成) , 某一教师一人承担一个系列 (或者分为几节课来讲) , 也可以是教研组几位教师共同承担一个系列, 作具体分工。以上措施, 有效保障了校本课程研发与实施过程中的团队建设作用, 对于繁荣以校为本的教研文化将起到积极的意义。

3.校本课程实施中教师的管理。为使校本课程成为真实意义的课程, 学校要规范课程研发与申报、课程选择性学习、学习量和质性评定等课程管理与评价工作的流程和要求。的管理:应当强化以下几个方面

(1) 规范校本课程实施的实践和地点。教师在接到教务处下发正式开课通知后, 应按要求到指定教室上课, 做好学生出勤记录 (如有缺席应及时报教务处, 由教务处通知年级) 。

(2) 做好校本课程的教学计划:教师在开课第2周向教务处上交课程教学进度表, 并按教学进度组织教学。教师应认真听取学生意见, 并可根据实际情况修改教学计划, 经教务处同意后执行, 执行意见上交校本课程委员会。

(3) 教师应根据学校要求, 做好所开设课程的学生考核工作, 并认真对学习量、学习态度和成效进行公正地评定, 在学期结束前 (或课程结束后) 应将该课程实施的书面小结交校本课程委员会归档。

(4) 教师对校本课程实施过程和成效进行的自我评价, 纳入教师诚信档案中, 以督促自我工作。同时教师应当把所开设校本课程记录在教师业务档案中, 作为学校评等评级内容之一。学校应当把所开课时记入教师工作量, 各年级应当负责教师工作量的统计与考核。

三、建立必要制度, 保障校本课程的规范实施

1.必要的组织建设。成立学校“校本课程管理委员会”, 由各相应处室人员组成。

(1) 校本课程领导小组做好校本课程方案的计划和修订工作, 组织实施小组做好校本课程宣传、过程检查和选课指导工作。

(2) 校本课程管理应以年级为实体, 各年级主任是校本课程开设、管理和评价的第一负责人。各年级要做好学生选课指导的宣传和选课登记工作, 并对学生的组织工作和学生的学业评价工作做好充分的记录, 收集学生的成果, 组织学生对校本课程的成效进行评价。年级做好校本课程资料收集、归档工作和学业评价的工作, 纳入教师工作量和补贴中。

(3) 德育处、团委 (主要是综合社会实践活动、社区服务和研究性学习的部分内容) 、艺体处、信息中心和学科教研室 (主要是基于学科的拓展性课程的开发) 组织开发校本课程。

(4) 年级和各处室将校本课程的开设计划、课程、过程性材料、学生对课程的评价和学分认定材料进行整理, 每一科目或模块形成完整体系, 上交课程委员会。

(5) 教务处、德育处、信息技术、团委和艺体处做好校本课程的开发、教学检查和对教师的考核工作 (收交过程性材料和年级评教的考核成绩) 。

2.制度保障。

(1) 校本课程申报与审议制度。教研组指导年级备课组制定校本课程教学计划, 由学校组织专家进行可行性研究, 根据反馈的意见, 由教研组确定校本课程的开发模块, 形成方案进行实施。学校同时应当向家长征求意见, 以取得家长的认同和支持, 最后综合年级和教研组的意见确定校本课程的门类。校本课程采取申报审批制度, 可见下表:

满足学生发展需求, 不断丰富学生的学习方式, 以利于改善教学行为, 应当是校本课程开发的三根支柱。学校必须认真研究、深切理解办学理念, 通过具体的校本课程的行为目标, 以及科学的课程评价 (包括对校本课程自身的评价、对教育过程的评价、绩效评价和对学业的评价) 来体现学校的价值追求和哲学定位, 这有利于提高广大教师的积极性, 促使教师产生深层意义的价值认同, 从成功中获取精神的归属感, 有效构建教师群体的道德生活, 以此反映学校的价值追求。这应当是校本课程追求“校本”内在价值的重要价值。

摘要:围绕学校的办学理念, 从学校的教育价值来定位校本课程的规划, 制定具体而翔实的校本课程“领域”目标, 不断加大学科整合的力度, 突出以名师为核心的课程论证过程, 立足于校本, 科学规划, 有效研发, 规范实施。通过校本课程的有效开发和规范实施, 不断塑造教师的专业精神和专业品格, 不断提升教师的教育价值观。

16.我和豆豆的故事 篇十六

这个学期,我接手一年级的一个班。上课第一天,我发现豆豆这个男生有些不一样。豆豆好像不喜欢笑,也不爱主动开口说话,上课时安静地坐着。同学们在开展活动时,他也只是站在一旁安静地看着。7岁的小男孩,是什么让他如此沉默寡言?我特意去问了豆豆读学前班的老师。得到的答案是:豆豆很孤僻,不合群,很难看到他开口说话,就像哑巴一样。有位老师对我说:“豆豆的外号就叫‘哑巴’,只要他不影响课堂纪律,按时完成作业,其他的你就不用操心了。”话虽如此,但是我希望我的学生都能够快乐地成长。过去,我遇到过调皮捣蛋的学生,甚至身患残疾的学生,都没有想过放弃他们。况且豆豆只是有点“孤僻”,我怎么能够放弃他呢?我迫切地想让豆豆融入班集体,希望他和其他孩子一样拥有灿烂的笑容。

在一节写字课上,我走到豆豆的身边,拿起他的写字本说:“豆豆写的字好漂亮呀!”听我说完,豆豆的眼睛一亮,害羞地看了我一眼,随即低下头去。我变戏法似地从身后拿出一幅画,对豆豆说:“这是老师画的简笔画,你能给老师签个名吗?”豆豆想了想,在上面写了一句话:“老师好!豆豆。”我看着简笔画上豆豆的签名,说:“得到你漂亮的签名,老师好高兴哟!谢谢你给了老师这么好的礼物。放学后,你来办公室,老师也送给你一份礼物,好吗?”豆豆不说话,只是点点头。

放学后,豆豆来办公室找我。我问他想要什么礼物?豆豆低着头,不说话。我有些纳闷:豆豆肯来找我,一定有想要的礼物,可他为什么不说呢?我只好将礼物一一罗列出来由他选择:书包、汽车模型、风筝……豆豆还是沉默着。最后,我只好对他说:“老师先送给你一个文具盒(豆豆没有文具盒),好吗?”“老师……你能……抱抱……我吗?”豆豆突然冒出的话语,令我感到有些惊讶。“当然可以啦,豆豆这么棒,老师很喜欢你。”说完,我轻轻地拥抱了豆豆,并对他说:“你的声音真好听,以后可以多说给老师和同学们听吗?”豆豆点点头,拿起文具盒跑出了办公室。

我知道,豆豆已经迈出了第一步。在接下来的日子里,无论上课还是下课,我都会制造机会让豆豆参与学习活动,“硬逼”着他说话,并适时鼓励他。

有一天放学后,我到豆豆家家访。来到豆豆家门口,我看见豆豆正蹲在一个小火炉前鼓着小嘴巴吹火,小脸憋得通红,炉子里的火还没生起来,冒出一股浓烟呛得他直咳嗽。我叫了一声“豆豆”,他站起来,显得有些不知所措,怯怯地叫了声“老师好”。我走过去摸摸他的头,问他在做什么。他说在生火做饭。这时,一个四五岁的小女孩从房间里走出来,嘴里叫着“哥哥、哥哥”。我问豆豆:“你一个人做晚饭吗?”豆豆点点头,说:“爸爸妈妈不在家,我要做饭给自己和妹妹吃。”这时,豆豆的爷爷和奶奶从外面回来了。得知我的来意后,豆豆的爷爷对我说:“豆豆的爸爸妈妈都外出打工了,我和豆豆的奶奶住在隔壁,每天过来帮一下两个孩子。”我在豆豆家逗留了好长时间,帮豆豆做饭、炒菜、烧水。晚饭后,豆豆又忙着给妹妹洗澡。看着豆豆忙碌的小身影,我感到很心酸,也明白了豆豆“沉默”的原因。

回校后,我一方面组织开展各种活动,每次都派几个学生邀请豆豆加入进来;一方面经常给豆豆的父母打电话、发短信,向他们汇报豆豆在学校的表现,提醒他们常回家看看两个孩子。

孩子们的热情是很容易感染人的,一段时间后,豆豆变得开朗活泼了许多,愿意主动和同学说话了,脸上也有了笑容。有一次,学校门口小卖部的老板娘对我说:“陈老师,俗话说‘哑巴说话,铁树开花’,你让一个‘哑巴’开口说话了,真了不起!”我听了很生气,严肃地对她说:“豆豆不是哑巴,他只是一个缺少爱、需要爱的孩子,不许你们再叫他哑巴。”

半个学期后的一天早上,豆豆提着一个袋子来到我的办公室,说:“老师,我来送粽子给您。”我看着袋子里的粽子,有四角形的、三角形的,还有一两个没有棱角的,便对豆豆说:“谢谢你!粽子是你包的吗?”“是爸爸和我一起包的。爸爸回来了,他说以后留在家里干农活不去打工了,这样可以照顾我和妹妹。”豆豆说话的时候,脸上挂着微笑。听着豆豆第一次对我说这么长的话,我心里有说不出的感动与欣慰。

原来,感动的滋味可以是几个简单却饱含真情的粽子,也可以是一个孩子说的几句朴实的话语。

(责编 欧孔群)

17.我和书的故事 篇十七

著名作家高尔基曾经说过: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在我看来,书是人类的朋友,也是人成长的炼金石。

记得上三年级的时候,我们班飘着一股浓浓的书香,大家都在比赛谁看的书多,我也不例外。每次周末的时间,读书便成了我的一大乐趣,几乎每个周末的晚上都在重复着这样的场景:

“睡吧!”妈妈一手指着闹钟一边对我说。我一边“哦”着,一边目不转睛的继续读着手中的书,没有一点合上的意愿,妈妈只好说:“那就再看5分钟吧!”。过了5分钟妈妈再次推门进来“5分钟到了!”,我继续“赖皮”:“再看5分钟。”妈妈只好让步:“5分钟后一定要睡觉了”。没次总要重复这么几个来回,我才极不情愿地放下手中的书,带着满足睡觉去了。我不光爱看书,也爱藏书.。不光是科技书,漫画书,故事书还是我从图书馆借的书。为了读书,妈妈给我办了一张南京图书馆的读书证,虽然去读的次数并不多,但我借回来的书却也多得看不完。每当我看到一个很好的系列丛书时,我都是会缠着妈妈上网给我订购回来。

我的书有很多,如《三国演义》、《水浒传》、《上下五千年》、《鲁宾逊漂流记》、《爱的教育》、《海底两万里》、《上下五千年》、《森林之报》等等。我现在正在看的书是〈明朝那些事〉,我已经看了好几遍了,我最喜欢的书是〈经典数学〉系列,这套书让我在数学的天地时翱翔。

18.我和老师的故事 篇十八

我和老师的故事

从上幼儿园开始,教过我的老师有很多,但我印象最深的还是英语张老师。每当有学生上课时才想起交作业,她总会说:“该干什么的时候,就要干什么!”

以前我的英语成绩不怎么好,上课时总觉得有些“云山雾罩”,跟不上老师的思路,自己感到非常苦恼。课堂上不用说积极回答老师提问了,就是完成课后作业也是非常勉强。记得有一次,我因生病没有及时完成作业,老师上课查作业,我被“大浪淘沙淘”了出来。老师问理由时,我告诉老师因身体不适没有完成作业。张老师慈祥地看了我一眼,亲切地说道:“你坐下吧,要注意休息好,作业放学以前交上就行,记得以后要提前好好地预习课文,有问题可以随时来问老师。”我心里暖暖的,眼睛湿湿的,用力地点了点头。从那以后,我还真的按照张老师“该干什么的时候,就要干什么!”的要求,加大了课前预习力度,渐渐地以前那些觉得难记英语单词,难理解语法也变得容易了起来。我的英语成绩越来越好了,课堂上也爱发言了,寒假我还报名参加了中央电视台“希望之星”英语风采大赛呢!是张老师一个慈祥的眼神、一句深情的勉励、一声温暖的问候,让我提起了学好英语的兴趣。

听,张老师又在讲“该干什么的时候,就要干什么!”了。我真心地说一声:“谢谢您!我敬爱的张老师!”

19.我和校本课程的故事 篇十九

如果我们把不同的班级加以比较时, 就会发现不同班级的学生, 在理想追求、行为方式上, 确实存在着差别。这种差别可能不是教师有意造成的, 但是它却潜在的, 以无意识的形式影响着这个班级中的学生。班级是学生成长的摇篮, 创建良好的班级氛围有利于学生健康成长。如果班主任能根据本班的实际情况, 有机地结合本校校本课程的目标, 就能创建出既符合校本课程的开发宗旨, 又具有本班特色的班级文化主题。

主题是中轴, 计划是支架。一个好的主题还需要拟定一个行之有效的计划才可以实施。所以, 在确立主题的同时, 还需要拟定一份相对应的计划。如我校的校本课程是“和雅教育”, 目的是让学生通过学习《弟子规》《增广贤文》《百孝经》《论语》等国学古训, 弘扬古人“以和为贵, 以雅为品”的优良思想, 教育学生讲雅言、行雅礼, 做一个品行兼优的“和雅”之人。在创建班级文化的时候, 我校的班主任结合“和雅教育”这一主轴, 制定了以下各具特色的班级文化主题及计划。

1.一年级二班的学生年龄较小, 很多最基本的生活学习礼仪习惯还没有养成。对此, 班主任就结合学生情况, 创立了“学习《弟子规》做个好孩子”的班级主题, 计划开展以下活动: (1) 评选“家庭班级好孩子”。 (2) “我心中的好习惯”绘画展示。 (3) 比一比谁的本领大 (限时穿着、收拾东西的竞赛) 。 (4) 我向古人学礼仪、《弟子规》背诵比赛等等一系列活动, 引导学生养成好习惯。

2.四年级二班的学生活泼好动, 但常因一些小事打架。对此, 班主任就结合《增广贤文》的学习内容, 创建了“学‘贤文’做友爱之人”的班级主题, 计划开展以下活动: (1) 怎样才是好朋友辩论赛。 (2) 我是故事大王 (以友爱为题讲故事比赛) 。 (3) 学贤文传美德诵读 (诵读《增广贤文》) 比赛。 (4) 我和我的好朋友绘画作文比赛……这样就能教育学生与同学友爱相处。

3.五年级一班的班主任听部分家长反映:孩子在家比较喜欢看电视或上网聊天, 学习不自觉, 懒于参与家务劳动, 不仅不接受家长教育, 还出言顶撞。为了引导学生正确看待父母的教育, 班主任结合国学《百孝经》和本班学生善于写的特长, 创建了以“学孝诵孝懂孝”为主题的班级文化, 计划开展以下活动: (1) 夸夸我的爸爸妈妈绘画、作文比赛。 (2) 感恩父母诵读《百孝经》比赛。 (3) 我是孝子评选活动。这样就能教育学生理解父母, 感恩父母。

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一种符合他们实际情况的班级特色, 这是每一位班主任必须做到的事情。只要每一位班主任细心观察, 花点心思和时间, 肯定能确立出一个与众不同的主题与计划。

二、实施活动, 人人都是主人翁

确定了班级文化的建设主题和计划后, 接着就需要开展相应的活动。活动的深入展开是创建班级特色文化的核心。为了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 班主任必须发动全体学生积极参与到班级文化建设的活动中来。现代建构主义教育理论认为:受教育者的精神世界是自主、能动地生成、建构的。一切教育活动的前提是学生必须进入、存在于教育的世界中, 并让教育世界成为人创造有意义的“生活世界”。根据这一理论, 我们的班级工作应更多地倡导学生的“自主建构”, 即让学生真正担当起主人翁的责任。

(一) 培养具有凝聚力和影响力的班干部团队

在班级建设过程中, 如果能组建一支具有凝聚力和影响力的班干部团队作为“火车头”的话, 对于班级文化的建设可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所以, 班主任在实施活动的第一步是组建班委会。由于一、二年级的学生年龄较小, 班干部通常都是由班主任选拔出来的。三年级以上的学生有了一定的认知能力, 班委会的组建如果通过学生民主投票选举的形式产生会更具凝聚力和影响力。因为学生通常都会选择自己喜欢的同学作为对象, 而这些对象绝大多数都是常被教师表扬的、学习成绩好的或具有一定特长的学生, 所以通过学生选举出来的班干部更具有凝聚力和影响力。班委会组建后, 班主任还需结合班级实际情况定期召开班干部会议, 指导学生参与班级管理, 以培养出一批具有较强管理能力的团队。

(二) 让墙壁“活”起来

在班级文化的创建中, 教师要充分利用教室的墙壁, 使它成为教育宣传的主阵地。教室是学生学习的场所, 是学生在学校待的时间最长的地方, 是师生共同拥有的一个“大家”。认真布置好教室, 对学生的文化学习和品德陶冶, 都将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如果教室布置营造成生动活泼、洁净素雅、健康文明、催人奋进的育人氛围, 学生学习起来自然就会觉得舒服, 劲儿十足。而且, 教室布置可以充实师生的生活内容, 促进师生的教学效果, 并达成教学的目的。要是让学生自己动手布置, 不但能充分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创新、想象等能力, 使学生能够真实地展现自我才能, 还能培养学生的团结合作精神, 塑造班级凝聚力, 增强集体荣誉感, 从而体现出学生的个性与自主精神。

1.一年级二班的班级主题是:“学习《弟子规》做个好孩子”。班主任可利用课余时间指导学生结合《弟子规》的学习内容进行绘画。以绘画形式, 让学生把自己认为的“好孩子”画出来。接着, 教师可再加上注音的文字描述, 使作品图文并茂, 并张贴在教室的墙上。学生在绘画过程中加深了教育, 课余时间欣赏一幅幅自创画时又得到了教育。就这样, 学生的思想行为受到了图画中人物故事潜移默化的影响, 行为习惯也大有改观。

2.四年级二班的班级主题是:“学‘贤文’做友爱之人”。结合本班学生善于“剪”的特长, 班主任可指导学生充分利用环保材料, 如纸皮箱、塑料瓶、旧的包装袋、一次性餐具等, 把《增广贤文》的学习内容通过自己的巧手做成各种各样的挂饰装扮自己的班级, 使学生通过活动从思想上行为上得到教育与熏陶。

3.五年级一班的班级主题是:“学孝诵孝懂孝”。班主任可结合本班学生喜欢收集资料和善于“说”的特点, 开设“夸夸我的爸爸妈妈”“感恩父母”“孝顺论坛”等班级园地。对此, 学生可利用课余时间, 通过剪报、上网、采访等方式搜集与主题相关的资料, 再经过精心的处理, 做成各种各样的图文并茂的卡片, 用于布置教室。学生通过参与活动受到了教育, 从而会理解父母, 感恩父母。

总而言之, 班级特色文化是一门潜在的课程, 它往往起到“随风潜入夜, 润物细无声”的作用。积极构建健康文明、富有特色的班级文化, 可以满足学生发展的内在需求, 使学生在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等方面有明显的改观。而且, 班级特色文化建设, 对不断提升学校形象, 丰富学校内涵, 创建学校特色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

摘要:开发校本课程的目的就是为了实现特色办校, 培养出一批具有高素质的特色人才。班级是学校的细胞, 是学生学习、生活、成长、发展的场所。而班级文化是影响学生发展的重要条件。因此, 创建班级特色文化必须以本校的校本课程为主轴, 以本班学生的专长、兴趣爱好为支架创建本班的班级特色文化氛围。

关键词:校本课程,班级文化,特色主题,主体作用,教室布置

参考文献

[1]杨婷婷.浅谈创建特色班级文化建设之我见[J].山东青年, 2014 (3) .

20.我和零食的故事 篇二十

记得有一次周末,父母给我买了一大堆零食,却藏了起来,说要写完作业才能吃。可是我早已对那些薯片、果冻、脆脆饼……垂涎欲滴,迫不及待想“开荤”,如何等得及。

放学后,我如风似地跑回家,开始找我那久违的朋友——零食。可我找来找去,却怎么也找不到。只好垂头丧气地来到桌前,开始写作业。但总是心不在焉,突然我看见在角落里有一个箱子的一角露出了糖果的包装。于是我走过去,天呐!居然,真的是零食!我顿时兴高采烈,手舞足蹈。可这时,妈妈却回来了,我赶紧坐回凳子上,假装在写作业。这场游击战算是开始了。

妈妈回到家,躺在床上休息,我趁妈妈不注意,偷偷去吃零食……脆脆的薯片,咬在嘴里劈啪作响,终于被妈妈发现了!妈妈却不动声色,假装叫我帮忙,要我下楼扔垃圾。待我上楼回来,妈妈到厨房准备晚餐去了。我又想偷吃薯片,于是走到熟悉的角落,却发现零食不翼而飞了!明明刚才这里还堆着一箱子零食。哼哼哼!零食零食,你在哪里?我好想你呀。一定是妈妈故意把我支开,然后把零食重新藏到另一个地方去了。妈妈!

本栏插图 赵 芳

上一篇:我心中有个梦为主题作文下一篇:体育部部长工作计划5则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