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盘水市场调研报告

2024-10-22

六盘水市场调研报告(精选7篇)

1.六盘水市场调研报告 篇一

六盘水市生猪市场调研报告

陈雁桦张 超

〔内容摘要〕本文通过对我市生猪养殖及流通情况的调查,分析了猪价下跌及农户亏本的原因,提出了做强生猪产业的对策和建议。

〔关 键 词〕生猪 产业 对策

〔作者介绍〕六盘水市人民政府研究室

2003年以来,我市生猪价格几起几落,特别是2005年下半年至今年8月,猪价直线下滑至2.8-3元/斤,波动幅度之大,历年罕见。养殖户纷纷喊亏,而肉价基本保持高位。虽然8月底猪价开始回升,但大幅跌价的背后,有许多问题值得认真思考:这一时期猪价缘何直线下跌?低位猪价与高位肉价之间的利润到哪去了?我们应如何做好生猪生产与销售工作?带着这些问题,我们到市中心城区猪肉市场、机械化屠宰厂、钟山区德坞办事处白鹤村及物价、畜牧等相关部门进行了调查。

一、全市生猪养殖及流通情况

(一)养殖规模

当前,我市从事生猪养殖的群体有三种:一是千家万户的家庭分散养殖,二是生猪养殖大户,三是规模养殖户(场)。第一种家庭养殖以自食为主,生猪不是主要的经济收入来源,一般一家1至5头,以传统熟饲为主,生产成本最低,对市场的反应迟钝,价格的波动对其规模没有大的影响;第二种也是以家庭为主,一般规模在一二十头,以生饲为主,辅以熟饲,属于庭院经济的一种,价格下跌对其影响较大;第三种规模一般在30至500头,由于投资大,规模大,市场风险对其冲击最大。

到2005年底,全市生猪养殖户年出栏规模在1-49头的有30多万户、50-100头的有400多户、100-500头的62户、500头以上的1户。2004年,生猪存栏109.94万头,出栏77.44万头,出栏率达70%;2005年,生猪存栏116.89万头,出栏89.71万头,出栏率达77%;2006年一至三季度,生猪存栏108.57万头(比2005年同期增加2.66万头),出栏47.49万头(比2005年同期增加3.65万头),出栏率达44%(比2005年同期增加3个百分点)。由此可见,尽管规模养殖场(户)受降价影响纷纷抛售生猪,但由于我市生猪养殖以散养为主,农户赚不赚钱都要养,所以生猪存栏和出栏数量没有太大变化。

(二)价格走势

2003年,猪价一路飙升至4-5元/斤;2004年,生猪价格回落至3-3.5元/斤,养殖户处于微利状态;2004年底至2005年初,全国范围内生猪紧缺,我市生猪价格短暂回暖,涨至4.5-5元/斤;2005年下半年开始,生猪价格直线下滑,跌至2006年的2.8-3元/斤,规模养殖场户严重亏损;2006年8月底又开始回升,目前达3-4.3元/斤。在涨跌中,我市肉价总体上没有太大的波动,生猪养殖呈现出“逢贵则赶、逢贱则懒”的规律。

(三)商品率及销售流向

城郊生猪商品率达60%-80%,全市生猪综合商品率在50%左右,农户自食的比例约占一半。在出栏生猪销售流向方面,钟山区、水城县生猪主要供市区及本地市场,仅能满足市中心城区市场20%的需求;盘县肥猪约一半供应本地市场,近一半销往云南、贵阳,少量销往水城;六枝特区70%供应本地市场,30%销往贵阳、安顺、水城等地。

二、生猪价格下跌,养殖户积极性受挫

养殖商品猪,一般情况下购买40-50斤的仔猪,需100-200元,饲养200斤以上(多是三四百斤)出售。若200-250斤出栏,需饲养4-5个月,投入饲料等费用600-700元左右,生猪价格在3.1-3.6元/斤时

才保本(不计劳动成本),其中,散养农户养殖成本在3.1-3.3元/斤,规模养殖户的成本在3.4-3.6元/斤。2004年以来的涨跌价位表明,养殖户少数时期赢利,多数时期微利或亏损,特别是2005年下半以来,养猪普遍亏损,养殖规模越大,亏损越多,如果发生疫病,有病死现象,损失就无法估量。

猪价走低使散养农户纷纷延迟肥猪出栏,部分偏远乡镇农户饲喂周期长达两年。规模养殖户因难以承受饲养压力,低价出售肥猪,价格回升后仍等待观望、不急于补栏者不在少数。在对钟山区德坞办事处白鹤村的调研中,不少养殖户表示等现有的存栏猪出栏后不敢再养了。

由于农户不愿养猪卖,仔猪需求量减少,价格从4-5元/斤降至2至3元/斤,导致大量母猪被宰杀。特别是水城县,能繁母猪呈负增长。双水农贸市场自今年6月份以来,每天上市的猪肉有14-16案,平均母猪就有5案。水城县发耳大发养殖场的养殖规模曾是全市最大,年出栏仔猪500头以上,远销云南、江西、湖南等地及周边地区,带动了水城县营盘、龙场、都格等乡镇养猪业发展,可是由于近年来生猪市场低迷,去年亏损15万元,今年亏损30多万元,资金周转困难,只好贱卖处理了120头母猪、5头公猪,目前只剩下20多头母猪、1头公猪,面临瘫痪状态。

三、高位肉价与低位猪价之间的利润分享情况

由于猪价涨,肉商跟着涨;猪价跌,肉商却不跟着跌。所以在生猪价格直线下跌的同时,高位的零售肉价并没有受到明显动摇。据市物价局对2005年来的腿夹肉价格监测显示,2005年“两节”时期价格高达每斤8元,其余时期价格均保持在6.5-7.5元之间。肉价居高不下,猪价却跌入低谷,养殖户普遍亏损,这一高一低之间的利润到哪去了?这里以市中心城区6、7、8月的市场情况为例,对高位肉价与低位猪价之间的利润情况进行分析:

在公平交易的情况下(排除估买因素),农户饲养生猪出栏后,按2.8-3元/斤的价格出售,每斤倒贴3-6角,每头亏损60元以上(按最低200斤出栏算,不计人工);猪商盈利50-150元/头;肉商至少盈利100元/每头,其中,100-200元的占60%,200元以上的占20%;产生各种屠宰费、运费、工商税费等约130元(其中,屠宰费25元、国税20元、地税15元、工商费5元、检疫5元、行业管理费2元、交易市场卫生费及交易费15元、从收购到上市的运费约30元)。

以一头300斤重的生猪为例,猪商从农户手中收购,按2.8-3元/斤计算,收购价为840-900元。然后猪商再以每斤3.1元至3.5元的价格卖给屠商,零售价达930-1050元,除去运费和交易卫生费,每头赚50-150元。肉商购买的猪宰杀后,出肉率一般达70%(毛猪经屠宰后,去头、尾、内脏,带皮、骨、蹄、板油、腰子的肉重占毛重的比例),即出肉210斤,可卖1176元(肥瘦肉6.75元/斤,排骨8元/斤,肥肉、板油3-5元/斤,蹄5元/斤,全部综合均价约在5.6元/斤),加上头、尾、内脏等约卖70元,共计可卖1246元。再除去生猪成本930-1050元,交易及屠宰费用、各种工商税费、检疫费、行业管理费、运费等95元,以及少量摊位费用,可赚约100-250元。

以上分析只是针对公平交易的情况,现实情况是绝大多数散养农户都是坐等猪商上门收购,以估买估卖的形式交易,猪商一头猪赢利二三百元的情况屡见不鲜。

四、猪价下跌及农户亏本原因

(一)2005年下半年至2006年8月猪价下跌的原因主要有两方面:

1、全国生猪生产过剩,需求减少。生猪的需求比较稳定,所以供给对价格变动的反应大。由于受2003年生猪价格走高的刺激,全国生猪生产到2005年出现供求过剩,导致周期性的价格下降。在开放的流通大环境中,我市猪价也随之下跌。同时,随着禽流感影响的逐步消除,原先因禽流感所增加的生猪市场份额逐步退出,生猪市场需求减少。而境内缺乏肉产品粗精加工,新鲜猪肉销量有限,猪肉产品转化、消化困难。

2、受外地市场冲击。我市养猪业规模小,多为农户零星分散饲养,缺乏相应的企业、协会来组织、带动养猪业整体发展,未形成一个强大的竞争合力,易受外地市场冲击。市中心城区机械化屠宰厂平均每天

屠宰三四百头猪,由于钟山区、水城县的猪源少,只有30%来源于本地,70%来源于威宁、宣威、纳雍、昭通等地,受外地市场冲击大。2005年下半年,全国生猪主产大省四川发生猪链球菌感染人并致死事件,造成大量生猪积压,事件影响结束后,大批生猪短期内以低价入市,冲击了我市周边市场,加剧了我市猪价直线下滑。

(二)农户养猪亏本,主要有销售环节和生产环节两方面的因素。

1、生猪价格下跌,缩减利润空间。特别今年4月至8月,生猪价格跌至保本底线(3.1-3.6元/斤)以下,直接导致养猪亏本。

2、农户市场信息闭塞,在交易中处于被动地位。首先,农户市场信息不灵,市场对生产、销售的导向作用弱。其次,零星分散销售,加大了进入市场的单位成本。虽然市中心城区机械化屠宰厂内设一个生猪交易市场,但是,农户们不愿意拉进去交易,原因主要有:拉进去卖,要花运费、卫生费;若当天卖不出去,拉回来又要花运费,还要向交易市场交13元/头的交易费;若不拉回来,喂养又成问题,不如降价早点处理。算来算去都不划算,所以农户愿意坐等猪商上门收购,而坐等收购,多是估买估卖,农户不了解市场行情,处于被动状态,导致低价出售。

由于农户进入市场难,多了猪商这个中间环节,就多了一个分享利润的主体。猪商主要以分散的形式到各养殖户家收购,再集中运输到交易市场出售给肉商,形成了这样一个销售链:农户养猪—猪商收购—卖给肉商—由屠宰厂宰杀上市。生猪和猪肉交易市场主要由猪商和肉商控制,二者都追求利润最大化,一方压猪价,一方抬肉价,成为高位肉价与低位猪价之间的最大获利者。而养猪者没有与市场直接挂钩,最易受到市场冲击。

与散养农户不同的是,规模养殖户一般成批拉入市场交易,且熟悉市场行情,减少了猪商这个中间环节,也节省了单位交易成本。但由于规模养殖成本高于散养农户,也处于微利或亏损状态。

3、猪种瘦肉率低、养殖方式落后,导致生猪养殖周期长,饲养成本高,削减了利润。外地改良猪种在90-100公斤出栏,而我市猪种多为血缘不清的二元、三元猪,农户多采用传统的熟食喂养,科学养殖程度低,一般要喂到二百来斤才开始催肥,多在四百斤左右才出栏,瘦肉率低,市场价值不高。同时,当地市民喜欢吃肥猪;生猪在交易、屠宰过程中产生的相关费用是按头计算,猪商和肉商为减少成本,也喜欢购进大肥猪,这些市场导向使农户喜欢养肥猪。专家测算,生猪最肯长瘦肉的阶段是在40-100公斤的时候,此时的饲料报酬率(即料肉比)最高,为3.5:1;而在200斤以上时,饲料报酬率开始降低,猪吃饲料主要是长价廉的肥肉,达到300斤时,饲料报酬率只达5:1。所以,生猪长到200斤后,喂的时间越长,脂肪越高,消耗越大,瘦肉率越低,产出效益就越低。而很多农户不计算投入与产出的变化,有“惜售待长”的心理,导致投入大,产出低,利润削减。

五、做强生猪产业的对策和建议

农户增收,后劲在畜,生猪养殖则是这个后劲的强大后盾。发展壮大这个后盾,对发展农村经济和增加农户收入至关重要。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生猪养殖是一种经济行为,不能单纯追求产量,更要提高产值,朝着做强做优的方向大力发展优质生猪;要以农民增收为主线,以产业化经营为核心,依靠科技进步,着力加强生猪良种繁育体系建设,大力发展专业化、规模化、集约化养殖,培育壮大龙头企业,创新体制和机制,努力提升生猪产业发展水平。

(一)积极发展专业养殖规模,提高生猪养殖的组织化程度。

1、优化产业布局,发展优质猪生产基地。要考虑降低生猪养殖和交易成本、防疫和环保设施建设等因素,因地制宜,科学规划,合理布局,根据各乡镇的基础条件和发展优势,优化产业布局,促使其逐步向交通便捷的专业乡镇、村、组方向发展。在进行产业布局的前提下,着力培植一批规模化、专业化、集约化的养殖专业场(户),有计划地建设养殖专业村,对有潜力的、举步维艰的规模养殖场(户)在政策、资金上给予扶持,走一户带多户、多户带全村、一村带多村、多村成基地的路子。

积极发展专业场(户)养殖规模的同时,应引导农户适度规模发展。因为大规模养猪意味着更大的市场风险,同时涉及资金、技术、土地、环保等诸多问题,需要循序渐进。在当前农村经济条件下,农户养猪规模适宜在一二十头,投资不多(约万把元),且易在市场变化中调整规模。

2、提高生猪养殖组织化程度,探索建设养殖小区。鼓励畜牧业技术干部创办生猪养殖小区,包保发展饲养大户,带领群众发展生猪养殖业。鼓励社会力量参与生猪产业化经营,引导和支持养殖户组建各种专业协会和经济合作组织,把千家万户的小生产与统一开放的大市场联系起来,进行统一规划、统一生产、统一管理、统一营销和统一服务,从而提高畜牧业生产的组织化程度,减少养殖和交易的单位成本,增强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避免猪商控制市场的行为。在达到一定组织化程度时,探索养殖小区建设模式。

(二)扶持和培育龙头企业,推进生猪产业化进程。

1、扶持和培育加工龙头企业,延长产业链。要扶持发展良种繁育、饲料生产、加工销售龙头企业,形成强有力的产业链。重点培育生猪加工龙头企业,在基地建设、原料供给、市场服务、资金扶持和基础设施配套建设等方面提供支持,引导现有龙头企业引进技术和设备,发展生猪产品精深加工,延长生猪产业链,改变养猪者单纯出售活猪的状况。目前全市共有屠宰场6个,其中市中心城区机械化屠宰场规模最大。这些屠宰场基本限于屠宰生猪,冷冻、加工业务尚未开展。要引导、鼓励屠宰企业改进设备技术,开展猪肉冷冻、加工,通过公司+基地+农户的模式带动优质猪生产。

2、建立产、供、销利益联结机制,处理好龙头企业、基地、合作经济组织和农户之间的利益关系。一是订单收购、优质优价。鼓励屠宰销售或深加工企业直接与养殖大户签订收购合同,实行保护价收购,并充分体现优质优价,建立稳定的购销关系。二是支持龙头企业创办规模化、标准化养猪场,农户进场分户饲养,企业为进场农户统一提供仔猪、饲料、防疫、技术等服务,并统一收购产品。三是鼓励龙头企业与保险公司合作,为基地养殖大户统一提供生猪保险服务,降低养猪户风险。四是支持龙头企业建立风险调节基金,以丰补欠,确保农民利益。

(三)提高养猪业的科技含量,促进生猪产业提质提效。

1、加强良种繁育体系建设,加快生猪品种改良步伐。要扶持大型仔猪生产企业进行改扩建,提高优质种猪的生产能力,但应坚持以下原则:一是企业规划在生猪主产区;二是必须养殖DLY或PIC等优质种猪;三是存栏种母猪规模必须在一定数量以上;四是必须对周边地区和农民产生较强的带动作用;五是要与优质生猪基地及龙头企业形成利益共同体。

针对当前我市猪品种不优、能繁母猪大量减少的实际,建议实施“母猪保护工程”和“换种工程”,建立“良种保护专项资金”,奖励和鼓励发展良种母猪,对适度规模户淘汰劣质母猪、更换良种母猪给予扶持和补贴。

2、加强科技服务体系建设,提高科学饲养水平。全面开展养殖技术培训,提高兽医队伍的技术水平和农户的饲养管理水平。大力推广良种良法,实行科学免疫程序,采用先进生产工艺,提高养殖水平和经济效益,推动生猪生产向高产、优质、高效方向发展。

3、建立健全防疫灭病体系,减少发病率。要加强疫病监督体系建设,加大疫情防控力度,特别是采取严格的疫病防控措施,防止疫病交叉污染和传播,减少发病率,免去养猪户的后顾之忧,保护农民养猪的积极性。

(四)加强市场服务和引导,防止养猪业大起大落。

1、强化信息服务。建立健全生猪市场预警机制,为养殖户提供养殖形势和生猪饲养同期性规律分析。准确把握市场行情,引导养殖专业户和农户分期分批适时销售,及时补栏。利用各种信息渠道和手段,及时向养殖户发布生猪市场供求信息及价格动态,发挥市场引导生产的作用,避免中间商的盘剥和发展的盲目性。特别是当前生猪及猪肉价格处于恢复之中,要理性分析上涨因素,帮助养殖户正确树立“逢贱不懒,逢贵莫赶”的观念。由于生猪养殖周期较长,年内生猪存出栏量大幅增加的可能性不大,尤其是“元旦、春节”猪肉消费旺季的到来,省外需求还会增加,猪肉价格还将会在高位运行。春节后,消费由旺转淡,也正值补栏季节,生猪将步入一个稳定发展时期。因此,我们初步判断,在明年底之前,生猪价格都将处

于中、高位稳定运行。针对这种趋势,各地应科学分析形势和发展规律,抢抓时机,采取措施,因势利导,推动生猪新一轮发展。

2、建设销售绿色通道,加强市场监管。要进一步规范和完善交易行为,完善生猪专业市场,打击压级压价坑害农户的行为,切实降低农户的市场交易成本。同时,加强生猪及肉制品市场的监管,引导市场合理有序竟争,净化流通市场;加强环境卫生和饲料、兽药和质量安全工作,生产无公害“绿色猪肉”,争创品牌。

2.六盘水市场调研报告 篇二

招商引资是积极利用外来资金,推动地方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做好招商引资工作,对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增加财政税收、拓宽就业渠道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近年来,六盘水市委、市政府坚持贯彻和落实“全党抓经济、首要抓园区、核心抓招商”思想和理念,招商引资工作取得了突飞猛进的效果,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以此同时,我们也看到在招商引资工作中,仍然存在政策不完善、规划布局不合理、基础设施不完备、服务水平较低、人才队伍匮乏等方面的问题,严重制约了招商引资工作。为进一步搞好我市招商引资工作,努力推动我市招商引资工作向高层次、高质量、可持续方向发展,市人大牵头,市政府研究室、市工商联共同组成联合调研组,通过收集资料、现场调研、专题座谈等多种方式对全市2011年以来的招商引资工作情况进行了系统调研,形成调研报告。

一、全市招商引资基本情况

经过几十年工业发展的积累,六盘水市已经形成了较为完备的以煤炭、钢铁、电力和建材为主导的重化工产业体系,具备了一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在攀西-六盘水经济区域具备了较强的竞争优势。在全省增比进位、后发赶超和同步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大背景下,六盘水市进一步解放思想,紧紧围绕“两加一推”主基调,全面推进“三化”同步战略,大力开展招商引资,强力推进项目建设,努力扩大投资规模,为全面建设“五个六盘水”,实现经济实力进入全省“第一方阵”和城市竞争力进入全国地级城市200强的目标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一)招商引资方面。

2011年以来,全市招商引资项目数量和到位资金大幅增长,实现了重大突破。截止到今年8月底,我市招商引资项目签约资金2978.9亿元,引进项目525个,其中:2011年引进项目288个,实际到位资金237亿元,同比增长176%。今年1-8月,新引进项目228个,实际到位资金401.76亿元,同比增长198%。

(二)园区建设方面。

园区建设是招商引资项目落地的主要依托。去年以来,我市掀起了园区建设新高潮,形成了以园区建设带动招商、以园区建设推动地方经济发展的新格局。目前,全市纳入规划建设的园区有12个,其中:工业园区11个,现代农业园区1个。11个工业园区分别是钟山经济开发区(红桥新区)、红果经济开发区(两河新区)、水城经济开发区(董地工业园区)、盘北经济开发区(鸡场坪工业园区)、水月工业园区、木岗工业园区、保田工业园区、中箐工业园区、岩脚工业园区、大湾工业园区、发耳工业园区等。另外还有正在争取报批六枝经济开发区和大河经济开发区。

截止2012年8月,全市园区共入驻企业272户,2011年实现产值305.021亿元,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产值的42%以上,实现税收8.52亿元,解决就业2.36万人。2012年,全市规划标准厂房建设项目22个,总设计面积为195万平方米,建成面积38.78万平方米,在建面积87.2万平方米。

(三)固定资产投资方面。

今年1-8月,全市园区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32亿元,占全市50万元以上项目投资的35%以上,逐渐成为完成全市固定资产投资的主要力量。

二、招商引资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六盘水市招商引资工作在各级各部门的共同努力下,虽然取得了很大成绩,但是和发达地区相比,全市的招商引资工作正处于起步阶段,在软、硬环境建设方面都有很多问题亟待解决,集中体现在以下九个方面:

(一)招商引资政策不完备,缺乏规范性和前瞻性

在招商引资方面,我市没有出台一个全面系统的政策,招商工作主要是按照国家和省的要求,参考周边地区的政策,所以在执行过程中出现了一些问题。一是政策不统一,执行不够透明,弹性较大,口径不一,尤其是在土地征用、房屋拆迁补偿的标准上,各县区没有统一的执行标准,群众意见大,矛盾突出,项目推进难。二是缺乏延续性,一些部门“新官不理旧事”,新任领导不愿为投资者办理前任领导遗留的手续。三是政策执行过程中内外不一致,一些优惠政策只针对外来投资者,本土企业望策兴叹,造成我市不少企业到外地投资,资金严重流失。四是招商引资优惠条件不统一,谈判随意性大,合同拟定不规范。五是招商引资激励机制有待进一步完善。

(二)招商引资机构不健全,管理体制亟待理顺

目前,全市园区中,机构健全及人员配齐的只有钟山开发区、水月两个园区,管理功能基本完善的仅有钟山开发区、两河开发区和水月工业园区。绝大多数园区管理机构存在班子不健全、内设机构和人员配备不到位、管理体制不顺,技术力量薄弱、协调服务水平较低等问题,难以达到省市对园区管理工作的要求。全市5个经济开发区中,只有红桥新区具有完善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能较好地保障园区发展。水城、两河、盘北和大河4个开发区均由县区代管,尚未建立真正独立运行的管理体制和机制。

(三)招商引资管理不规范,缺乏制约机制

招商引资缺乏有效的制约机制,对签约双方没有明确的违约责任,缺乏监督措施,履约率受到影响。对于招商一方,由于作为招商引资优惠条件的土地价格、土地使用、拆迁安置、项目规划手续等问题一时难以解决,致使签约双方纠纷不断,不仅给一些投资者违约、毁约提供了借口,也使政府诚信受到了损害。由于没有建立相应的违约惩罚措施和退出机制,少数投资者缺乏诚信,只是利用园区优惠政策搞“圈地运动”,扰乱了市场经济秩序,损害了政府和人民群众的利益。如引进的青年汽车生产项目、博罗冠业公司高压电子铝箔生产项目等留下的后遗症,很值得总结和反思。

(四)园区规划缺乏前瞻性,项目布局不尽合理

我市产业园区中,除红桥新区、两河新区、董地产业园区有完整总规和详规外,有一部分产业园区只有一个总体规划,如木岗产业园区和水城县中箐产业园区,详细的产业布局规划还在制定之中;有些园区如盘县的盘北(鸡场坪)产业园区、盘南产业园区和水城县的发耳产业园区既没有总体规划,也没有详细的产业发展规划。有的园区虽有规划,但功能定位不准确,缺乏科学性,许多项目引入后,选址经常遭到随意更改或调整,导致企业建设成本加大,建设周期加长。有的园区产业规划虽然定位明确,但招商中仍然存在“饥不择食”现象,对项目引进把关不严,一些入园企业科技含量不高,入园项目与园区的规划定位不符,主导产业不突出,具有龙头带动作用的企业不多。已经引入的一些企业之间关联度低,产业链条短,致使园区的产业特色不突出,缺乏竞争优势。红桥经济开发区已于今年建成投产领翔国际五金机电城,但在不到五公里的水月园区,同样以经营机电的源禧五金机电城已落户开工,加剧了行业竞争态势,类似情况应该尽量加强统筹协调,避免恶性竞争。

(五)基础设施建设滞后,不适应招商引资需要

由于资金等众多因素的影响,我市多数园区的基础设施建设欠账较多,尚未达到招商引资的基本条件。如大多数园区的供水、供电、供气、通信、道路交通、拆迁安置产城互动等方面的基础设施建设都未得到全面解决,极大地制约了园区招商引资工作和项目建设的推进。例如:源喜公司是水月园区引进的一家综合性开发公司,开发资金数亿元,在建设过程中,因园区供水无保障、拆迁困难大、供电不正常,工程进展十分缓慢。

三、对招商引资工作的建议

为进一步做好招商引资工作,推动六盘水市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结合本次调研情况提出以下建议:

(一)健全体制机制,为招商工作提供政策保障

结合实际,尽快制定并完善全市招商引资相关政策,积极营造开放包容、公平透明、保障有力的发展环境,增强经济社会发展活力。一是进一步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清理有碍市场开放和公平竞争的规章制度,不断完善现行各项招商引资政策,提高土地补偿、拆迁安置标准,建立各项保障机制,着力解决规划、建设、土地审批、企业准入和退出园区、内外企业待遇不统一等问题,促进招商引资工作的规范化、系统化和科学化发展。二是及时研究制定支持园区发展的政策措施,建立健全园区管理体制机制,充分授权经济开发区和产业园区,推动园区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园区发展条件,吸引资金、技术和人才,促进园区向高端发展。三是建立健全招商引资工作体制、考评奖惩机制、招商引资项目帮办制、全程代理制、项目跟踪落实责任制、入园项目后续服务等各项制度。四是统一制定招商引资工作奖励政策,以调动招商引资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二)统筹规划建设,打造招商引资平台

1、统筹规划,合理布局全市产业园区。科学性、前瞻性规划是引领我市园区建设和产业布局的重要前提。要紧紧围绕国家产业政策、国发2号文件精神,结合“十二五”规划及全市产业发展重点,进一步完善园区规划,明确功能定位,形成功能完备、各具特色、有机链接、竞相发展的产业园区空间布局,加快推进产业集聚。一是工业园区规划建设要与城市化、城镇化战略相衔接。把工业园区规划纳入城市总体规划、城镇总体规划,做到科学规划、严格实施、逐步到位。二是规划与产业发展结合,根据地方资源优势和产业结构调整要求,进行超前谋划。三是要加强工业园区的专项规划工作。园区内道路、给排水、供电、供水、供气、供热、通讯、治污等要有专项规划,按照专项规划要求逐步实施,促进产城互动。四是园区规划与生态文明建设相结合。要严格控制高污染、高能耗产业的发展,加强节能减排,走循环经济、可持续发展道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园区。

目前,我市除钟山经济开发区、水月工业园区、盘北经济开发区、红果经济开发区推进速度相对较快外,一些园区发展非常滞后。建议采取一区多园的型式,对产业园区进行整合,既能降低行政成本,又便于从上级争取资金和政策。如水月工业园区、大河园区和大湾园区可以整合为一个省级经济开发区,六枝的岩脚、路喜和木岗整合为一个省级经济开发区。

2、加快园区建设,打造招商引资平台。一是坚持政府引导、企业参与、市场运作的原则,积极争取上级优惠政策和资金,利用好有限的土地资源,通过多渠道、多模式进行社会融资,吸引社会各方面力量参与园区开发建设,解决基础设施建设资金投入不足的难题,加快推进园区标准厂房、交通、供电、供水、供气、通讯、物流等基础设施建设,尽早完善园区功能,提升园区吸引力。二是划出部分园区作为合作园区或者外办园区,引进有实力的企业整体开发,也可以划定一定区域的标准厂房,配套适当的优惠政策作为中、小、微企业的孵化园区。

(三)加快项目库建设,提高招商引资效率

要认真贯彻落实国发2号文件精神,科学研究论证项目,加强项目储备。一是要围绕国发2号文件对我市的战略定位、明确的产业导向、政策措施和提出的试点、示范等,抓紧谋划一批、储备一批、实施一批大项目。目前虽然已按照文件要求梳理出对接的项目4000多个,投资概算约1.5万亿,但不论从量上还是质上,都还有很大差距,很多项目还只有一个名称,没有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项目储备工作差距很大。各行业主管部门和各大企业应该加强与科研单位的合作,及时开展行业项目规划、论证,切实把项目储备工作做深、做细、做实,强化项目储备。二是围绕“三化”储备项目。工业化方面,要以煤炭产业、电力产业、钢铁产业、有色产业、煤化工产业、建材产业、装备制造产业、新兴产业“八大产业”为重

点,谋划和储备工业项目;农业现代化方面,要以马铃薯、蔬菜、茶叶、油茶、猕猴桃、核桃、中药材、烤烟、畜牧“九大产业”为重点,谋划和储备特色农业项目;城镇化方面,要积极利用气候资源,以旅游业、物流业、休闲度假业、体育训练业为重点,以城市拓展建设为主要依托,谋划和储备一批基础设施项目和现代服务业项目,打造“凉都”品牌。三是围绕转型升级、结构调整谋划项目。要积极谋划储备原料加工、出口创汇等东部产业转移项目,以及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制药、高端装备制造、环保节能、信息产业等新兴产业项目,加快结构调整、产业转型步伐。

(四)增强服务意识,优化招商引资软环境

3.六盘水市政府工作报告 篇三

六盘水市政府工作报告篇3

各位代表:现在,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大会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市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2013 年工作回顾过去一年,在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市人大、市政协的监督和支持下,我们始终坚持主基调,实施主战略,以承办省第八届旅发大会为契机,以“5 个100 工程”为抓手,紧紧依靠全市各级干部和群众,坚定科学发展、后发赶超、同步小康的信心和决心,锐意进取、奋力拼搏、扎实苦干,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呈现出“增速较快、结构趋优、位次前移、民生改善”的良好态势。一年来,我们主要做了以下八个方面的工作。——坚持凝心聚力抓经济,发展形势不断向好。努力克服经济下行压力和安全生产严峻形势,经济保持了平稳健康运行。全市生产总值完成882.11 亿元,增长15.9%,人均生产总值突破3 万元; 财政总收入完成178.31 亿元,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完成123.59 亿元,分别增长9.88%和19.02%;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480亿元,增长35.9%,其中50万元以上固定资产投资突破千亿元大 关,完成1054.93 亿元,增长37.7%;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209.33 亿元,增长14.5%;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9620 元; 农民人均纯收入达5934 元,增长14.5%;金融机构存、贷款余额分别为754.42亿元、599.88 亿元,分别增长11.57%、18%。全面小康实现程度达73.4%,提高4 个百分点。全省增比进位预排名, 我市从2012 年第5位上升至第3 位,盘县进入西部十强县和全国百强县,填补了贵州全国百强县的空白。——坚持创新驱动促转型,经济结构不断优化。围绕农民增收致富抓农业转型,完成农林牧渔业增加值58.06亿元,增长6.5%。粮经比由63:37 调整到51:49。粮食总产量达80.9 万吨, 增长7.45%。建成红心猕猴桃、茶叶、红花油茶等特色产业示范基地25 万亩。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达82 家,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达549个。12个现代高效农业示范园区建设加快推进。围绕优化结构抓工业升级,完成500万元以上工业增加值433 亿元,增长20.4%;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83户。主要工业产品产量持续增长,完成原煤产量7309万吨、洗精煤2526.15万吨、焦炭562.94万吨、钢材454.55万吨、水泥720.8万吨、发电量421.75亿千瓦时;工业用电量122.55亿千瓦时。煤矿企业兼并重组工作有序推进。黔桂天能130万吨焦化、盘北煤矸石发电厂1号机组等一批重大产业项目建成投产。实施产业园区“百日攻坚行动”, 完成园区基础设施投资110亿元、产业项目投资220亿元;建成标准厂房180 万平方米。淘汰落后产能207.4万吨,单位生产总 值能耗下降3.42%,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在省下达指标范围内。围绕现代服务业抓三产优化,完成三产增加值320.26亿元, 增长16%。旅游业加快发展,接待游客700 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44.36 亿元,增长34.9%。凉都会展中心投入使用,建成盘江雅阁、凉都锦江2个五星级酒店,五金商贸城、西南家居博览城等一批商贸物流项目相继建成。坚持把“5 个100工程”作为转型发展的重要抓手,建设了一批重点项目,打造了一批亮点工程。——坚持办好旅发促发展,城市品质不断提升。举全市之力,集全市之智,突出“创新业态,转型发展,打造六盘水旅游产业升级版”的主题,办成了一次“圆满、精彩、出彩”的旅发大会。坚持一地举办、全市联动,借势发力、借题发挥,无中生有、小题大做,以旅发大会助推城镇建设,实施了市中心城区和盘县、六枝特区县城城市基础设施和功能性市政设施等一批重点工程, 城市面貌焕然一新,城市品质大幅提升。规划建设了一批业态新、环境优、容量大的城市综合体,促进新区拓展与旧城改造共同推进;启动了25个特色小城镇建设,重点打造了淤泥、羊场、岩脚、玉舍等一批示范小城镇。坚持以旅发大会提升凉都品牌,重点建设了野玉海、牂牁江、妥乐古银杏、坡上草原、陇脚月亮河、韭菜坪等特色旅游景区,玉舍森林公园被评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 明湖湿地公园成为全省首个国家级湿地公园。“贵州屋脊·中国凉都”的知名度和美誉度不断提升,荣获“美丽中国·十大生态文明城市”、“中国红豆杉之乡”、“中国野生猕猴桃之乡”等称号;位列中国最具竞争力城市西部排行榜第7名、中国十佳开发潜力城市排行榜第9 名。——坚持基础先行筑平台,发展条件不断改善。交通建设取得新进展,沪昆客专境内段加快推进,安六城际高铁预可研报告获得批复,六盘水火车站改造主体工程完工。水盘高速、六镇高速建成通车,六六高速、杭瑞高速毕都段、机场高速、市中心城区内环快线加快推进,盘兴高速开工建设;建成通村油路(水泥路)2262.3公里,提前两年完成“十二五”规划目标。月照机场主体工程基本完工,盘县支线机场完成规划选址工作。水利建设取得新突破,全省集中开工骨干水源工程20个,我市占5个; 黔中水利枢纽工程大坝顺利封顶,白河沟、鱼洞坝、旧院水库全面竣工;治理病险水库5座;解决29.39万人农村人口饮水安全问题。生态建设力度加大,实施市中心城区108个山头绿化1.04万亩,完成营造林52.54万亩,森林覆盖率提高到43.3%;完成水土流失治理48.44平方公里、石漠化治理53.5平方公里。启动实施“四在农家·美丽乡村”基础设施建设六项行动计划,完成14.1万户民居整治。——坚持投资拉动增后劲,发展基础不断巩固。紧紧围绕国发2 号文件和“5 个100 工程”谋划项目、实施项目、推进项目,完成工业投资490亿元、交通投资92.6亿元、水利投资43亿元、城市建设和房地产投资219亿元、其他投资134.3亿元,完成社会投资455 亿元。加强项目策划和包装,储备项目3518个、总投 资1.56 万亿元。坚持用项目开工“倒逼”前期工作,抓好项目建设季度集中开工,全年新开工项目1261个、总投资2251亿元,完成投资711.4亿元。坚持半年召开一次项目建设现场观摩会, 实行“旬调度、月督查、季考核”机制,项目建设进度加快,固定资产投资增速排名全省第一。积极向上争取支持,全力保障项目建设用地,新增用地指标2.7万亩。——坚持改革开放增活力,内生动力不断增强。启动“营改增”试点,有序推进分税制财政体制改革。加大“引金入市”力度, 成功引进重庆银行、招商银行、海通证券、方正证券,新增村镇银行和小额贷款公司各1家。全年融资到位资金116亿元,其中市级平台公司31.71 亿元。成功发行企业债券31 亿元,市级第二期16 亿元获国家发展改革委批准。切实推进简政放权,市级取消和调整行政审批事项189 项,行政审批时限压缩率达51.3%,公安、国税、地税、工商等市级审批权限直接下放到开发区(园区); 市级行政事业性收费由122 项减少到69 项,为3 万余户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减免税6.45 亿元;全市压缩5%的行政经费共4501 万元用于支持教育事业。大力发展县域经济,县域经济占GDP 比重接近70%。全面完成民营经济三年倍增计划,民营经济增加值占GDP 比重达48%。成功举办中国凉都·六盘水休闲产业博览会、招商引资经贸洽谈会等重大活动,组织长三角、珠三角、香港、大连、昆明等系列招商推介活动,全年招商引资实际到位资金1100 亿元,增长69.2%。——坚持公共服务保需求,社会事业不断进步。实施教育“9+3”计划和“四项突破工程”,中、小学生辍学率分别降至2.6%、0.3%; 完成学前教育工程14 个、高中教育工程50 个,建设农村寄宿制学校学生宿舍9.66 万平方米;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营养餐基本实现全覆盖;率先在全省推行“产业园区+标准厂房+职业教育”模式,完成职业教育、高中教育招生68959人。鑫晟煤化工“煤气流床气化关键技术与工业示范”项目获国家立项,实现了我市项目在国家“863”计划零的突破;启动13个省市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科技创新团队建设;建成国家煤炭清洁转化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贵州科学院六盘水分院挂牌。建成贵州三线建设博物馆、凉都体育中心、六盘水美术馆等一批标志性公共服务设施,丰富了凉都品牌内涵;成功举办第十届中国凉都消夏文化节、夏季国际马拉松赛、国际滑翔伞公开赛等活动,夏季国际马拉松赛被中国田径协会授予“马拉松铜牌赛事”称号。六枝特区原生态音乐作品《我爱我家》获第十届中国艺术节作品类“群星奖”;“公共文化服务机构队伍拓展模式”列入国家第二批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项目。成功创建三级甲等和二级甲等医院各5家;完成19个乡镇卫生院规范化建设;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达98.74%。人口计生工作主要指标实现“三降一升”。招才引智力度加大,引进高层次和急需特殊人才2503人,其中博士22 人、硕士351人。妇女、儿童、老龄、残疾人等事业稳步发展,工会、共青团、民族、宗教、外事、侨务、对台、档案、气象、人防、红十字、地方志等工作取得新进步。——坚持改善民生谋福祉,保障能力不断提高。扎实抓好“二十件民生实事”,完成投资161 亿元。新增城镇就业10.1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为3.95%。社会保障标准、医疗保障水平大幅提高, 城乡基本医疗保障实现全覆盖;全年发放低保金7亿元,惠及48 万城乡低保对象;完成24万人冬春困难救助。完成3.57万套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和2.8万户农村危房改造。大力实施集中连片特困地区扶贫攻坚规划,争取上级财政扶贫资金2.85亿元,启动实施扶贫生态移民搬迁2万人,减少贫困人口15.26万人,20个乡镇实现“减贫摘帽”,52个贫困村实现“整村推进”。建成省救灾物资储备库六盘水代储库、市流浪未成年人救助保护中心和市救助管理站。深入开展“平安凉都”建设,大力实施“天眼工程”和“333工程”,全市未发生重大群体性事件和恶性治安案件。安全生产形势平稳趋好,前所未有地加强了安全生产队伍建设和行业监管,安全生产保障能力不断提升,实现安全生产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双降”,全市煤矿百万吨死亡率降低到0.54,首次实现各类安全生产事故死亡人数控制在100 人以内。过去一年,我们始终坚持把政府自身建设作为做好各项工作的重要保障。严格执行中央八项规定、省委十项规定和市委十项规定,狠抓“四风”治理。加强行政效能建设,大力减政、减负、减支。强化政务公开,市级各部门“三公”经费公开全面实施。全力推进依法行政,加强行政监察和审计监督,扎实开展“阳光 晒权”活动,勤政廉政建设取得新成绩。各位代表!过去一年的成绩来之不易。这是省委、省政府和市委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市人大、市政协监督支持和积极帮助的结果,是全市各族干部群众团结奋斗和社会各界大力支持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全市各族人民,向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向各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和各人民团体,向驻市人民解放军、武警消防官兵、政法公安干警,向所有关心和支持我市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各界人士,表示衷心的感谢和诚挚的谢意!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必须看到全市经济社会发展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主要表现在:经济总量小,经济下行压力增大,部分企业生产经营困难;产业结构单一,发展方式粗放,资源集约化、规模化利用程度低,产业链条短,附加值低;交通基础设施落后,工程性缺水问题突出,生态环境脆弱,制约发展的瓶颈依然存在;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大,城乡二元结构、城市二元结构、农村二元结构矛盾突出,城镇化水平低,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尚不完善;扶贫攻坚任务依然艰巨,贫困家庭缺乏稳定、可持续的收入来源;安全生产形势依然严峻,煤矿企业兼并重组工作仍面临挑战;政府职能转变还不到位,政府工作部门还存在工作效率不高、服务意识不强的问题。对存在的这些问题,我们将在今后的工作中用改革的精神和发展的办法来加快解决。2014 年工作目标和改革重点今年是全面深化改革的第一年,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一年。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是:以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和省委十一届四次全会精神为指导,认真贯彻市委六届五次全会的决策部署,按照“全党抓发展、全民奔小康”的思路,坚持主基调主战略,坚持稳中求进、提速转型、又好又快的总要求,牢牢守住发展、生态、安全三条底线,把改革开放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各个领域各个环节, 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产业转型升级、生态文明建设“三大战略”, 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努力把六盘水建成产业更加优化、环境更加优美、人民更加富裕、社会更加和谐的经济强市。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生产总值增长16%;财政总收入和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分别增长16%;500万元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20%;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35%;工业经济结构进一步优化,城镇人口比重提高到40%,民营经济比重提高到50%,县域经济比重提高到70%;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8%;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5%;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16%;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5.4‰ 以内;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2%以内;完成省下达的节能减排指标任务。各位代表!贫穷落后是我市的主要矛盾,加快发展是我市的主要任务。改革开放是推动我市经济社会提速转型、后发赶超的关键一招,搞改革没有坦途,不改革没有他途。我们要坚定不移贯彻好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省委十一届四次全会、市委六届五次全会精神,突出战略导向、问题导向、民生导向,切实增强进取意识、机遇意识、责任意识,在更高起点上全面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向改革要红利、要效益,以改革开放新成效推动经济社会大发展。当前要重点抓好十个领域年度改革事项的落实。(1)深化资源市场化体制改革。完善公共资源交易中心运行机制。全面推行矿业权招拍挂出让制度。完善矿产资源勘探、交易配置市场化运行体制机制。推进煤层气和瓦斯综合开发利用,实现资源市场化配置、规模化开发、循环式利用。制定实施矿产资源、土地资源“圈而不采、占而不动”治理办法。积极争取大用户直供电试点。出台煤炭资源就地转化的指导意见。(2)深化统筹城乡发展体制改革。积极争取国家和省支持我市开展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城镇化试点,开展城乡规划“多规合一”改革。制定市中心城区、县城和建制镇全面放开落户限制的具体办法。加快水城县百车河和盘县刘官镇统筹城乡转型发展项目建设。积极稳妥构建农业经营体系,壮大集体经济,赋予农民更多财产权,制定综合改革实施方案。(3)深化生态文明建设体制机制改革。成立市生态文明建设委员会。积极争取北盘江流域纳入全省生态文明制度改革试点。完善生态文明建设考评机制、奖励扶持机制和责任追究机制。建立企业治污、治气、治渣和生态环境恢复治理的保障制度。建立殡葬秩序治理联动机制。争取进入国家生态功能区补偿改革试点。建立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和用途管制制度。(4)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全力支持水钢、水矿、盘江等大中型省属国有企业实施产权制度改革三年行动计划。制定市属国有企业分类改革实施方案。完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和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制度。推进国有企业内部用人、工资制度等改革。落实支持混合所有制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5)深化扶贫开发机制改革。制定精准扶贫实施意见。完善扶贫工作考核办法。建立扶贫资金有偿使用、滚动发展、多元投入机制。实行扶贫资金绩效评价机制和竞争性分配方法。(6)深化财税金融改革。优化财税结构,不断降低非税收入占比。完善财政体制,健全事权与支出责任相适应的制度。强化政府债务风险管控,建立健全规范的举债融资和债务规模控制制度。编制金融业发展规划。加大“引金入市”工作力度,建立金融组织体系和借贷、资本、债券、基金、担保等金融市场体系。(7)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争取我市进入国家和省设立的教改实验区,大力引进优质教育资源进入我市联动办学。推行县域内校长、教师定期交流轮岗制度,创新优秀校长、教师引进机制。推进学区化改革。全面深化职校进园区办学模式,全面实施职业院校“双证书”制度。(8)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完成市、县两级政府机构改革。建立行政审批绩效评估机制、责任追究机制、奖惩激励机制。继续依法依规取消和下放行政审批事项,全面推行并联审批和“一章结”、“一费清”制度。深入清理和规范行政事业性收费。继续压缩5%的行政经费用于发展教育事业。出台政府购买公共服务 的指导意见。加快推进撤县设市(区)、乡改镇、镇改办工作。(9) 深化开放型经济体制改革。出台加快开放型经济改革发展的实施意见。积极推进六盘水循环经济示范城市和攀西—六盘水经济区上升为国家战略。建立区域合作平台扶持政策、奖励制度和共建共享、收益分成机制。完善招商引资项目考核办法,对招商项目实行连续三年考核。推行招商引资项目全程代办和并联审批制度。(10)深化社会领域改革。统筹推进医疗保障、医疗服务、公共卫生、药品供应、监管体制综合改革。制定出台全市养老服务体系中长期发展规划和实施意见。组建科技成果转化后补基金。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编制城乡社区服务体系中长期建设规划,出台加强城市基层管理推进社区建设的实施意见。推进诉访分离改革。2014 年工作安排围绕实现全年目标,重点抓好以下工作。(一)着力推进产业转型升级,全力打造六盘水经济升级版。按照“一产转型、二产升级、三产优化”的思路,推动三次产业转型升级、融合发展。大力推进工业转型升级。改造和提升传统工业,实现资源规模化开发、集约化利用、循环式发展,不断拓宽产业幅、延长产业链、增加附加值,是我市工业转型发展的必由之路。着力推进产业园区建设。扎实开展产业园区项目建设“春季百日攻坚行动”。加快园区水、电、路、气等基础设施建设,促进城镇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向园区延伸和配套。推动中小企业入驻标准厂房,新建标准厂房100万平方米以上。注重园区环境保护,“贵州屋脊·中国凉都”拒绝污染项目落地。努力提高煤炭资源就地转化率。改造提升能矿产业,扎实推进煤矿企业兼并重组工作,加快“六化”矿井建设,支持煤矿企业做大做强。加快发展以煤焦化为主的精深加工。充分用好驻市大企业、科研院所的人才和技术优势,成立市煤炭产业研究中心,筑造煤炭产业发展产学研平台和人才高地。全力推进工业循环经济发展。紧紧抓住建设国家循环经济示范城市的重大机遇,加快盘北、路喜、盘南、董地等园区煤、电(焦、气)化示范基地建设。推进大湾园区装备制造精铸件项目和盘北开发区首黔项目落地开工,启动建设水城发耳煤基液体燃料项目一期工程。支持大型国有企业和紫森源等民营企业发展煤矸石综合利用、煤层气开发利用和瓦斯发电。大力发展新兴产业。加快把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药、电子信息、节能环保、高端制造、安全产业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成为重要支柱产业,丰富产业业态,完善产业体系。大力推进农业结构调整。加强现代高效农业示范园区建设。注重品种品质品牌建设,发展壮大园区主导产业,提高园区配套设施、技术装备和社会化服务水平,重点加快六枝郎岱、盘县滑石、水城米箩、钟山大河等农业园区建设,确保新增1个以上市级园区进入省级重点园区,2个以上市级园区进入省级园区。加快农业特色产业发展。大力实施农业特色产业“3155工程”,完成“3155工程”规划编制。扎实推进苗木基地建设,打造具有六盘水唯一性的农业特色种苗(木)基地。组建市农科院,加强与农业院校、科研院所的合作,搭建“3155工程”的人才科技支撑平台。设立“3155工程”发展基金,市级和各县(特区、区)分别组建2 家以上农业担保公司。出台“3155工程”考核办法。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引进、培育一批农产品精深加工龙头企业,发展壮大省级、市级龙头企业,鼓励和支持返乡大学生、乡土人才、返乡创业人员创办示范园、示范场和农副产品加工企业。大力发展农民合作社、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培育农村经纪人队伍,打造特色农产品信息通道。夯实现代农业发展基础。加强以基本口粮田为重点的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推动以农业机械为重点的农业生产工具变革。完善农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体系。大力培育适应现代农业发展要求和符合市场需求的新型职业农民,不断提升农民增收致富的能力。依法、规范、加快推进土地流转。

4.六盘水市城镇居民生活调查报告 篇四

周发荣

〔内容摘要〕“十五”以来,我市经济和社会发展取得明显成效,经济保持平稳快速增长、社会保障得到进一步加强,城乡居民生活不断改善。本文从消费领域对我市城镇居民生活作了分析。〔关 键 词〕 城镇居民 生活 调查

〔作者介绍〕 六盘水市城市经济社会调查队

一、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总体情况

“十五”期间,市委市政府围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这个宏伟目标,以提高人民群众生活质量为出发点,进一步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加大经济结构调整力度、重点解决人民群众生活中的突出问题,并针对失业人员的再就业和城市特困家庭的生活问题出台了一系列配套措施。使城市居民的就业矛盾有所缓解,就业结构发生了新的变化,低保家庭的生活有所改善,收入水平显著提高,收入多元化格局日益显现。据城调队调查资料显示,2005年我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8032.22元。比2004年增长11.9%,比2000年增长68.92%(调整口径后),扣除物价因素后增长53.71%,年平均递增8.98%。与全国平均水平相比,我市人均可支配收入低2460.78元,与全省平均水平比低114.91元。在全省排贵阳、遵义之后居第三位。2005年城镇居民收入增长主要呈现以下特点:

(一)以工薪收入为主的多元化收入结构逐渐形成。

随着我市产业结构的不断优化和调整,高度重视发展优势产业和非公有制经济,增加了就业岗位,拓展了城镇就业渠道,为城镇居民就业和增收创造了条件,增加了居民收入。随着人们就业观念的转变和居民财产投资意识的增强,以及政府对低收入家庭和离退休人员生活的高度重视,使城镇居民获得收入的渠道趋向多元化,工薪以外的其他收入成为城镇居民“十五”时期收入增长的新亮点。

1、工薪收入依然是居民家庭收入的主体。2005年工薪收入人均5811.83元,占家庭总收入的71.5%,扣除物价因素后,比2000年增长28.22%,年平均递增5.10%。工薪收入增长的主要原因:一是每年工资的正常晋升和调资;二是增加了其他劳动收入;三是就业渠道的拓宽。

2、经营性收入增长较快。近年来,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及经济体制的转轨使越来越多的城镇居民(包括部份下岗职工和大中专毕业生)加入到个体经营的行列,经营收入已成为城镇居民的重要收入来源。2005年我市人均经营净收入为355.02元。扣除物价因素后,比2000年增长4.6倍,年平均递增40.98%。

3、转移性收入。2005年人均转移性收入为1956.42元。扣除物价因素后,比2000年增长2.5倍,年平均递增28.24%。

4、财产性收入。财产性收入目前占总收入的比重较小,这是我市居民收入渠道的一个薄弱环节,也是值得今后开拓的增加居民收入的一个重要收入来源,如利息收入、股息收入、其他投资收入、房屋出租收入等。

(二)机关事业单位人员工资涨幅较大。

据测算,我市调查户中,按单位性质划分,机关和事业单位人员工资收入增长最大,涨幅在15%左右。其主要原因是除每年正常工资晋升外,按政策增发岗位工资所致。但在全部调查户中从就业人员情况看,机关事业单位从业人员比例为30%。

(三)国有企业职工工资增幅不大。

由于我市属工业型城市,企业人员所占比例比机关大,我市城镇住户调查中就业人员分布在企业的比例较重。企业就业人员占全部就业人员比重为50%左右。企业工资除水钢和一些商业企业稍好外,水矿集

团公司、水城运输公司、堪二队、一一三地质队等工资与上年基本持平,在“十五”期间涨幅不大。年平均递增在5%左右。

(四)低收入家庭增长明显。

在各级政府关怀下,“十五”期间,我市社会保障力度逐渐加大,保障制度进一步健全,职工的基本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以及提高和扩大对低保户的救助等各项保障工作得到普及和落实,使我市的低收入户真正得到了实惠,经济收入明显增长。2005年20%的低收入户人均可支配收入为4800.36元,比上年增长30%,“十五”期间年平均递增17%。

二、我市城镇居民消费支出总体评价

“十五”期间,我市城镇居民收入大幅增长,同时居民消费支出也实现同步增长,居民的生活质量显著提高,消费结构进一步改善,居民生活在整体上向更加宽裕的小康迈进。

(一)城镇居民消费支出普遍上涨。

2005年我市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5629.12元,扣除物价因素后,比2000年增长57.88%,年平均递增9.56%。另外,2005年人均转移性支出902.58元,“十五”期间平均递增6.87%,社会保障支出年均增长20.17%,借贷支出平均增长54.3%。

在消费支出中,增长幅度最大的是交通和通讯,其次是衣着类,分别比2000年增长(已扣物价因素,后面均已扣除物价因素)2.65倍和2倍,年平均增长29.59%和24。57%;医疗保健也有较大幅度的增长,比2000年增长1.13倍,年均增幅为16.30%;食品和居住及文化娱乐都有不同程度的增长,年均涨幅在13.31%—5.01%之间;支出下降的是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杂项商品支出和教育支出,年均降幅分别为:

1.90%、9.71%和0.6%。

转移性支出中,主要是赡养支出和赠送支出增长幅度较大,与2000年相比,年均增长18.34%和6.5%。

(二)城镇居民消费结构进一步优化。

随着居民收入的增长,我市居民消费结构逐步从温饱型向小康享受型转变,家庭消费已从满足基本生活的普通商品向购买私人汽车、中高档住房、中高档衣着、文化旅游、保健等商品消费及服务转化、进入中低档消费向中高档消费的发展阶段。

我市消费结构有如下变化趋势:一般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和杂项商品支出结构2005年分别与2000年降低3.6和7.3个百分点;由于中小学学费的减免、教育在教育文化娱乐服务中的支出也从2000年的79.9%降低到60.8%,降低19.1个百分点;而衣着、医疗保健、交通通讯及居住的消费结构都有所上升,2005年分别与2000年上升1.9、2.3、5.9和3个百分点;文化用品及服务上升2.4个百分点。

(三)消费升级步伐加快,生活质量全面提升。

随着我市经济的迅猛发展和居民家庭收入水平的大幅攀升,人们的消费理念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城市居民对生活的需求,由量变上升到质变,消费的重心由生存型向享受型和发展型转移,消费结构更趋合理,居民生活质量有很大的提高。

1、食品消费由量的满足转向质的飞跃。“十五”期间,食品市场的繁荣和大型购物超市的大量涌现,以及餐饮业的迅速发展,为城市居民食品消费模式的改变提供了便利条件,也促进了人们食品消费质量的提升。其主要特征是:

一是追求营养、健康型,人们的食品消费注重合理调整膳食结构,荤素搭配,粗细结合,讲求新鲜、保健、营养于一体,讲求食品结构的科学性、均衡性和多样性,绿色食品更加倍受人们的青睐。据调查资料显示,2005年我市人均食品消费2723.52元,比2000年增长49.10%,年均增长8.32%。其中:干鲜瓜果年均增长14.08%,奶及奶制品递增13.76%,蔬菜递增4.50%,肉禽蛋水产品递增7.15%,粮油递增6.42%,其他食品递增51.47%。二是讲究吃得轻松、方便。居民家庭的成品、半成品食品、快餐食品、在外就餐支出增长迅猛,随着人们消费观念的变迁,节假日,亲朋好友相聚上餐馆或高档宾馆用餐成为人们就餐消费的时尚。2005年城镇居民人均在外用餐支出419.36元,比2000年增长1.3倍,年均增长18.31%。三

是恩格尔系数间接下降,2005年我市恩格尔系数为48,与2000年略有下降,但是2000年的食品消费可以说是基本需求型的消费,而2005年的食品消费是科学营养、健康型的食品消费。比如,2000年居民购买大米,只是一般的籼米,购买一般的菜子油,而现在大部份居民包括收入较低的居民,购买大米不购买每斤1.40元的籼米,而购1.80元至3元左右一斤的精米,不买3.2元斤的菜子油,而购40元-80元一桶(十斤装)的高级植物油;购水果、肉类等等食品也是如此。所以恩格尔系数实际是下降的,据抽样调查资料测算,如以2000年的食品质量为标准,2005年的恩格尔系数在42左右,比2000年降低8个点。

2、衣着消费追求品牌化、高档化、时装化、个性化。“十五”期间我市居民的衣着消费品牌意识增强,注重突出高档化、时装化和个性化的特征。2005年城镇居民人均衣着支出622.20元,比2000年增长2倍,年均增长24.57%。其中,服装和鞋类人均支出618.41元,比2000年增长1.2倍,年均增长22%。

3、交通和通讯消费成为“十五”期间居民消费的时尚。“十五”期间我市铁路和城市道路设施建设发展迅速,给市民出行提供了快捷、方便、舒适的条件,人们利用节假日外出休闲旅游、享受生活,构成消费支出的一个亮点。2005年交通人均支出164.39元,比2000年增长2.3倍,年均增长26.80%。“十五”期间,随着信息产业的快速崛起,现代通讯方式快捷多样,信息产品更新换代周期缩短、频率加快,极大地刺激了居民信息消费需求,通讯工具已普及城市和农村,高档手机消费已成为一种时尚。2005年人均通信支出404.68元,比2000年增长2.8倍,年均增长30.83%。从产品构成上看,2000年通讯支出主要是坐机电话和BP机费用比重大,手机数量很少,而2005年通讯工具主要以手机和普通电话为主。2005年城镇居民每百户拥有移动电话74部、普通电话78部。

4、医疗保健意识增强、支出增势强劲。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自身的健康保健倍加重视,医疗保健器材和滋补保健品迅速进入百姓家中,使医疗保健消费大幅增长。2005年人均医疗保健支出364.89元,比2000年增长1倍多,年均递增16.3%。

5、文化生活日益丰富。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其生存理念也有了全新的变化,人们对生活的追求除物质上拥有之外,更为突出的是体现在对精神上的需求。人们对旅游、休闲等活动热衷参与。目前旅游、休闲、健身活动已成为人们现代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内容之一。此外,在酒吧、茶楼、歌厅、健身中心等进行娱乐休闲也成为人们平时休闲娱乐的好去处。2005年人均文化娱乐用品及服务支出134.58元,比2000年增长1.4倍,年均增长19.13%。

6、居住环境明显改善,居住质量显著提高。“十五”期间,市委市政府为了进一步改善城市居民居住环境,一方面是增加城市基础设施和环境改造的建设投入,另一方面规范和发展房地产业,使居民的居住环境、住房面积、房屋装修质量等焕然一新,居民住房宽敞、装修亮丽、环境优雅,复式楼、花园楼住宅成为时尚住房之追求。2005年我市城镇居民人均住房面积29.33平方米,比2000年增长1.1倍,年均递增22%;2005年人均居住消费支出546.65元,比2000年增长86.76%,年均递增13.31%。

三、值得关注的几个问题

(一)高低收入户的收入差距缩小难。2005年我市被调查的城镇居民家庭中占20%的低收入户人均可支配收入4800.36元,20%高收入户人均可支配收入13183.44元,高、低收入户的收入差额为8383.08元,二者之比为2.75:1。我市低收入家庭主要是国有企业职工家庭和家庭就业人口偏少的家庭。

(二)我市居民恩格尔系数较高。2005年我市食品消费比重48%,比全国平均水平36高出12个点,比贵州省平均水平40高出8个点。恩格尔系数较高的主要原因主要是受低收入职工家庭的影响。

(三)我市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低于全省平均水平。我市2005年人均可支配收入虽排贵阳遵义之后为第三位,但可支配收入的绝对值却低于全省平均水平。我市作为贵州省第二辖市,又是全省重点工业城市,这样的现状应该值得有关部门关注。

(四)作为人亲往来的“捐赠支出”过大。2005年城镇居民人均捐赠支出592.17元,比2000年增长

1.3倍,占转移性支出的66%,占人均可支配收入的7.4%。

四、几点建议

(一)低收入家庭特别是部份国有企业的工资水平较低,应引起有关部门的关注。要建设和谐社会,一定要努力提高城乡居民的收入水平,缩小不同阶层居民的收入差距。建议政府:一要健全完善合理的收入分配机制,并通过有效的经济政策调整、解决不同行业、不同岗位之间分配不公以及收入差距不合理的问题。二要大力发展服务业和民营经济,增加就业岗位,拓宽居民增收渠道,提高居民收入。三要有针对性地加大下岗职工的技能培训,提高下岗职工再就业比例和再就业稳定性。四要适度控制物价上涨。

(二)加快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建立低收入户收入预警监测机制,改善居民消费预期。

5.六盘水市场调研报告 篇五

六盘水市第六次代表大会上的报告》情况

2012年2月23日,XX党支部召开支部会议,组织全体党员干部认真学习了王晓光同志在市第六次党代会上代表五届市委所作题为《打造现代特色都市,为全面建设实力魅力活力文明幸福六盘水而努力奋斗》的报告,要求全体党员深刻认识《报告》的重大意义,认真学习领会《报告》的精神实质。

中国共产党六盘水市第六次代表大会,是在我市全面实施“十二五”规划的开局之年、加快建设全面小康社会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大会总结了市第五次党代会以来的工作,并提出和部署了未来五年的总体要求和主要任务,多渠道、多层次全面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以党的执政能力和先进性建设为主线,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把党的政治优势和组织优势转化为转型跨越的强大力量。我们要牢牢把握《报告》的精神实质,结合XXXX工作实际,坚决贯彻落实《报告》中提出的要求和任务,把

《报告》明确的各项目标任务和政策措施不折不扣的落到实处,把思想统一到发展上,把心思集中到发展上,把力量凝聚到发展上,大力实施“三大战略”,以打造现代特色都市,实现全面建设XXXX的宏伟目标为主线,强化督促检查,凝聚力量,整合资源,确保任务完成。

XXXX所党支部

6.赴六盘水心得体会 篇六

——赴六盘水参加“贵州省第三届小学语文优质课评选暨观摩交流会”随笔

摆茹镇中心学校 李会勤

2007年5月13日,县教研室组织我县各乡镇中心校业务员和学校部分语文骨干教师共27人参加在六盘水市举行的为期四天的《贵州省第三届小学语文优质课评选暨观摩交流会》,在为期四天的活动中,本人共听取了来自全省各地市的语文教师展示的19节优质课、聆听了全国著名特级教师,小学语文教育专家支玉恒示范课《第一场雪》及其有关当前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现状讲座。聆听了全国著名特级教师,小学语文教育专家于永正示范课《第一次抱母亲》及其优质课与常态课的辩证关系的知识讲座。同时还听取了贵州省小学语文教学专业委员会理事长,特级教师,小学语文教育专家高言经对19节优质课的点评。通过为期四天的学习培训,面对对面与全省语文优秀教师交流,零距离与教育专家接触,优秀教师教学的风采和专家大师讲课的风范,见证了语文教学的真谛,受益匪浅,感悟良深。

一、所听19节优质课的教学内容分为三个板块 第一板块:阅读教学 10节; 第二板块:口语交际 6 节; 第三板块:作文教学 3 节; 19节优质课的共同特点: 1、19节课课前都用二至三分钟来借助一些花絮来达到放松学生紧张的心情和营造最佳的学习氛围的目的。其形式有:游戏、猜谜语、唱歌、拍手或者借助课件展示让学生领略贵州省各地的民族风情等。2、19节课都不同程度的利用电教媒体教学。3、19节课在教学过程中都用“小组交流讨论”形式,来体现合作学习。4、19节课的课堂教学都能体现学生自主和教师主导的教学模式。5、10节阅读课教学都未能很好的在读文本上下很深的工夫。显得学生或教师的读仅仅是形式。6、19节课在教学中过分张扬人文性,而语文教学工具性比较浅薄。7、19节课的教师在教学中非常注意对学生对学生评价,学生对老师的评价,老师对学生的评价。

8、优质课教师关注的只是课的本身,大部分更关注听课教师和评委,学生是在配合老师的表演,而学生并非主角、主演。

9、部分课堂教学演变成为“思想品德课或教育技术课”背离语文教学的规律,朴实无华不足而花哨有余。

10、教师的语文底蕴捉襟见肘,即便借助与媒体手段,也很难达到专家运用语言文字点拨引导的那种超然脱俗的境界。

二、聆听两位大师四节示范课

两位大师的示范课让我见识了真正的语文课,对19节优质课是一种有力的抨击和挑战。优质课在老师的“课”嘴上,大师的“课”在大师的心中,四节示范课教学,深深的吸引了来自全省各地市的2000多位教师,如痴如醉。大师们课堂上没有媒体教学的影子,但让你感受到的是纯天然语言教学、语言点拨的魅力所在。字词教学的锤炼,阅读教学的牵引,在平实、朴素的语言熏陶下,你亲眼见证的是学生的成长和提高。语文教学的工具性和人文性是百分之百的融合。学生的情感自然喷发,无不水到渠成。新课改的理念在课堂教学中得到充分的展示,没有任何一点牵强。大师对文本的研究可谓透彻,引导学生感受文字背后的内涵,犹如三月小雨滋润万物于无声的境地。课堂上两位大师举手投足、只言片语无不让学生得到灵光的闪现。

课堂结束后,整个体育馆内是短时间的安静和沉默,紧接着便是震耳欲聋的掌声,经久不息。听课教师们没有一个人离开座位,两眼仍旧注视着两位大师,在我们的心里、眼里,除了对年近古希大师的尊重、尊敬之外,更多的是对大师的语文内功所折服。全国特级教师于永正老师做课《第一次抱母亲》在学生情感被激发达到顶点时,抓住“我第一次抱母亲,母亲就感到满足,流泪了”与“小时候母亲无数次抱我”进行对比,找到反差,体会母亲脸颊上的泪水是怎样的泪水?问学生想对母亲说些什么?特别有水到渠成之感。最后他用“谁言寸草心,报的三春晖”着结。虽然我的父母虽然去世了,但我要说:要像关爱父母那样去关爱周围的老人;要像关爱儿女一样去关爱自己的学子。他的慈爱,敲打着在座2000多位听课教师,泪水冲击着2000多位听课教师的眼帘„„课结束了,学生谁也不愿意离开这位年近花甲的老人,直到他们的老师把他们强行拉走,眼里噙着泪水的孩子,才依依不舍的告别了于永正老师。

贵州省小学语文教学专业委员会理事长、特级教师、小学语文教育家高言经在评课时,对两位专家大师的课进行高度的评价:大师们的语文课充满了语文味;非常符合语文教学规律,即关注语文教学的工具性,合理张扬语文教学的人文性。他们的课可谓炉火纯青、出神入化;平中有奇,朴实无华;整个课堂教学对学生的影响:达到了落雪无声境界。一位听课教师,对两位大师的课是这样评价的:聆听大师的课,虽然没有感受到如江河、大海的磅礴气势,但却让我欣赏到恰似涓涓山泉,穿过密林,跳跃沟壑,一路走来,一路欢歌;聆听大师的课,感受到的不是磅礴大雨,溢满大地,而是三月里淅淅沥沥的斜风细雨,经久不息,地面尚且不会产生积水,但那种“润物无声”的力量早已渗透到根须。

在全国特级教师支玉恒的讲座中,他强调:

1、语文教学一定要辩证的把握好:人文性和工具性。

2、语文教学不分学派,语文教学要反朴归真,不应把语文课堂搞得那么花哨,反对教师课堂教学只关注自我表现,关注的只是听课教师或评委,而忘记关注学生的成长。

3、语文教学提倡用教材,而不是教教材,要用语文教学手段解决语文问题,在语文实践中提高语文实践能力。

4、语文教学既要关注结果,更要关注过程,要充分发挥语言的张力,少运用一些直观媒体手段,让学生在听说读写中感悟语言文字的魅力。提倡阅读,让学生在阅读中感悟、感知、成长。

5、语文教学要结合语文教学规律,内容决定教学形式,三十篇课文,有三十种教法方法;一篇课文十位老师有十种教法,强调“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而贵在不断的探索和创新。特级教师于永正的讲座中,他肯定了课程改革后,语文课堂教学方面取得可喜的成绩。着重分析当前语文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

1、当前语文课堂教学中,人文性凸现,工具性模糊,值得反思。人文性过度发散、过度张扬,违背了语文教学的规律。简单的问题搞得复杂化了,复杂问题简单化了。

2、阅读教学中忽视学法指导,忽视能力的培养,特别是学生的朗读能力。学生与文本、教师与文本的对话不透彻,教师把自己对文本的感情强行加给学生。

3、干什么都要遵循其规律,违背了规律,将遭到惩罚。语文教学更是如此。语文教学教什么?过去许多专家提倡:熟读、精思、博学、多作;现今,在新课程理念下提倡:大量读写,读写结合。读书中要多思考,读书时要想作文,作文时要想读书,少作题多读书,读好书。

4、要分清楚“优质课”与“常态课”的区别与共性。于大师把优质课比作“宴席”,讲究色香味俱全,往往是用来招待贵宾,比较难做,耗时、耗材;把常态课比作“家常餐”,简便、实惠、好做,人的一生吃家常餐的时间比较多,哪里有天天享受宴席之美呢?他强调:优质课展示的是教师比较优秀的一面。难免会有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和不足,所以不要把优质课上成常态课,也不要把常态课都按照优质课来要求。抓好常态课是第一要素,把它上扎实、上真实。

5、如何善待学生?其观点是:我教学一生,做不到爱每一个学生,但我能做到尊重每一位学生;我做不到不训斥每一个学生,但我却能做到决不挖苦、讽刺、体罚学生。有时宁可让教育失败一次,也不会做出因体罚学生而酿成严重后果。

6、阅读教学一定要重视朗读。备课要备朗读,朗读是活的,讲解是死的,朗读是教师的再创造,讲解只能使学生知道,而朗读则能使学生感受、感动。阅读教学要体现充分的读:语文姓语,阅读姓读,没有充分的阅读,就难称其为阅读教学。要努力引导学生在读中理解,在读中感悟,在读中把握整体,在读中审美,在读中体会情感,在读中认识文本所描述的事物,在读中与文本、作者交流思想感情,体会人文熏陶。

7、要重视阅读教学中的语言学习,语文课的工具性,通过学习、积累、运用来实现的,决不能只关注文本内容,不仅要记住故事,还要学会利用这些记录故事的语言文字。教师要培养学生学会使用两只眼睛:一只眼睛看文字表面上的东西,而另一只眼睛要透过文字本身,看到文字背后的东西。

8、要重视对教材的整体解读、整体设计、整体把握。

9、电教媒体要正整合在阅读教学之中。

10、阅读教学中要从关注教案中跳出来,更多的关注学生的思维状态,关注课堂教学生成性的问题。

11、对于孩子们的学习来说,第一是兴趣,第二是兴趣,第三还是兴趣。当孩子们兴味盎然地投入到学习中时,学习就变成了一种特殊的享受,变成了一种精神的需要。无论什么理由,一个老师让学生不喜欢自己所教的学科了,这个老师的教学就失败了。

12、语文老师不是演员,但应该具有演员的素养;语文老师不是诗人,但应该具有诗人的气质;语文老师不是画家,但应该具有画家的娴熟的绘画技巧和创造力。

三、现状反思:

1、吃透教材,把准课程标准,奠定语文教学的根基。

2、多读好书,提高文学素养,修炼语文教学内工。

3、借助“继续教育平台”,加强新理念的学习。

4、语文教学人文性和工具性的融合,在加强工具性的基础上张扬人文性。

5、媒体与教学的整合作用。

6、语文教学强调师生与文本的对话,加强阅读的训练。最后用这两句话来作结:

7.贵州六盘水三变改革 篇七

三个星期前,我专程赴六盘水调研,从钟山到水城、再到盘州,发现农民谈起“三变”个个头头是道、如数家珍。在米箩乡与农民座谈时我问:“三变”到底有什么好?一位李姓农民说:“以前家里穷,连媳妇都娶不上,搞‘三变’后家里富了,现在不仅娶了媳妇,还买了汽车。”类似的故事所到之处皆能听到,这大概就是“三变”的魅力吧!

人们拥护改革,一定是改革能给他们带来实惠。但应该追问的是,“三变”为何能让农民收入奇迹般增长?近两年报刊推介“三变”经验的文章很多,我也读过一些。可遗憾的是,从学理层面进行讨论的却不多。从学理层面看,“三变”改革的核心要义究竟何在?这些日子天天想,我想到的答案:是增加农民的资产性收入。

我的思考是这样:古往今来,农民一直是低收入群体。农民何以收入低?是农民不勤劳么?非也;原因是农民没有资产。过去地主比农民富?绝不是地主比农民勤劳,而是他们拥有土地,可取得资产性收入。众所周知,经济学讲分配,是按生产要素的贡献分配;而要素所有者参与分配的比例,则取决于不同要素的稀缺度。这是说,谁掌握的生产要素稀缺,所占的分配比例就越大。

问题就在这里。土地与劳动力相比,由于土地供给不能增加,而人口却不断增长。比较而言,土地会显得相对稀缺。这样,地主的资产性(土地)收入当然会高于佃农的劳动收入。由此推之,其一般性的推论是:一个人若拥有资产,不论资产为何,只要该资产的供应比劳动力稀缺,则资产性收入皆会高于劳动收入。

对此推论,马克思早就作过论证。《资本论》三大卷最后得出的结论,资本积累将导致两极分化:一极是资本家的财富积累;一极是无产者的贫困积累。无产者要摆脱贫困,唯有剥夺“剥夺者”。土地革命时期我们党提出“打土豪,分田地”,依据的就是马克思的理论,目的是要让农民拥有资产。留心观察,改革开放后先富起来的群体,有谁不是靠资产性收入致富的?

回头再说“三变”。前面我说,“三变”的核心要义是增加农民资产性收入。而要增加农民资产性收入,前提就得让农民有资产。从这个角度看,我们就不难理解政府为何要推动“资源变资产”了。是的,政府的用意很明显,将资源变资产不仅可盘活农村资源;更重要的是,只有将资产确权给农民,资产才能变股金,农民才能变股东。

然而这只是农民增收的前提。让农民有资产,并不等于有资产性收入,有资产与有资产性收入是两回事。举个例子,你投资1000万元办厂,一年下来若利润为零,那么你的资产性收入就是零。同样道理,即便农民有资产,但如果资产不增值,同样也不会有资产性收入。故我的第二个推论是:要让农民有资产性收入,还得让农民的资产增值。

所谓资产增值,通俗地讲,就是让资产涨价。资产怎样才能涨价呢?经济学家费雪说:资产价格是人们对该资产预期收入的贴现。用公式表示:资产价格=资产预期年收入/银行年利率。根据此公式,费雪曾作过这样的分析,他说:由于利率相对稳定,资产价格实际决定于资产的预期收入。于是,资产增值就转换成了提升收入预期。

影响资产收入预期的因素多,不过我认为重要的因素就两个:一是资产的稀缺度;二是资产的当期利润。物以稀为贵。供应稀缺的资产,收入预期当然看涨;而资产当期利润,也会影响人们对未来收入的判断。六盘水的经验可以佐证:政府以“平台公司”为支点,用PPP模式投资农村基础设施,无非是要提升农民资产的稀缺度;而推动规模经营,则是为了提高农民资产的当期收益。实际效果如何呢?那天在百车河乡考察,水城县王县长介绍说,当地农民的房子之前并不值钱,去年通了公路,农民在自己家开旅馆,现在每平米涨到了3000元。米箩乡的农民也告诉我,过去一家一户种猕猴桃,8分钱一斤卖不掉。现在土地入股实行“标准化”生产,每斤涨到30元却供不应求。

行文至此,读者应该清楚了“三变”的要义。不过这里还有个问题要讨论。在我看来,六盘水的“三变”目前还是资产租赁与股份合作并存。比如从分配看,企业前三年要为入股农民保底分红,三年后再按比例分红。保底分红实际是资产租赁,按比例分红才是入股。经济学“MM定理”说,以负债筹资还是以股份筹资皆不影响企业的市值。可企业为何采用这种“先租后股”的筹资方式呢?

我的解释,是为了节省交易成本。事实上,上面的“MM定理”有个重要假设,即交易成本为零。读者知道,果树栽种不同于其他产业,很特殊,通常要等三年才会挂果。若按比例分红,意味着农民入股三年内不能有收益。倘如此,想让农民入股谈何容易?企业为减少与农民谈判的交易成本,所以就有了现在这样的筹资安排。

六盘水与西安,虽然区位不同、自然条件不同、市情不同,但其解放思想、敢闯敢试、敢想敢干的“三变”改革做法,对我们做好脱贫攻坚、增加农民收入、实现乡村振兴,同样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值得认真借鉴学习。

比如,六盘水有个千年古银杏村落,叫妥乐村,那里有1415棵古银杏树,通过“三变”改革,村子做成了旅游景区,这些古银杏树入股到了旅游公司,农民既能获得门票分红,又能出售银杏果获得增收,还可以在家门口打工。

很显然,这样的有效连接资本和农民利益的“三变”改革做法,就是对总书记“要通过改革创新,让贫困地区的土地、劳动力、资产、自然风光等要素活起来,让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让绿水青山变金山银山,带动贫困人口增收”指示的生动诠释。

六盘水的“三变”改革经验告诉我们,改革是推动发展的根本动力。只要不被陈旧观念局限、不被坛坛罐罐束缚,勇于改革、善于改革,敢想敢试敢创新、敢闯敢干敢担当,我们就能在新时代走好追赶超越新征程。

下一步,我们要在十九大精神的指引下,像六盘水“三变”改革一样,坚持“无物不股、无资不股、无事不股、无人不股、无奇不股”,广泛运用“三变+特色农业”、“三变+乡村旅游”、“三变+特色小镇”、“三变+现代金融”等模式,将荒山、土地、林业、水域、闲置房屋、村集体资金等生产生活要素,都盘活起来、运用起来,让更多农村资源实现增值,最大程度地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农村经济的增长。

上一篇:职能作用下一篇:幼儿园新入职教师培训心得体会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