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社会管理中的创新思维

2024-06-13

社区社会管理中的创新思维(共16篇)

1.社区社会管理中的创新思维 篇一

创新社区管理促进社区和谐

高亭镇南峰社区

各位领导:

近年来,我们南峰社区始终围绕“村民自治、管理有序、服务完善、文明祥和”的社区建设目标,以社区平台建设为基础,以服务群众为抓手,不断强化社区服务功能,提高社区干部素质,在创新社区管理体制,促进社区和谐方面进行了一些探索。下面我把社区便民服务中心建设和开展社区服务情况向大家作一汇报,不当之处恳请在座的各位领导批评指正。

一、基本情况

南峰社区成立于2006年6月,下辖南峰、黄官泥岙、板井潭3个村,现有总人口4957人,总户数2235户。社区主要产业以渔为主,农盐养殖多业并举,历史悠久。特别是南峰村,曾是上世纪六七十年代舟山渔业的一面旗帜,并在1958年获得了由周恩来总理亲自签署颁发的“全国农村社会主义建设先进单位”。

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发展,群众生活水平的提高,社区原有的管理服务模式已不能适应当前新渔农村发展形势,不能满足群众日益增加的生产生活等方面需求。面对社区群众新的需求,我们在县民政局和高亭镇党委政府具体指导下,对社区管理模式、服务方式等方面进行了探索。

二、主要做法

5(一)加大投入,着力建设温馨服务平台

社区综合服务中心建设于2008年12月,南峰村放弃高额租金,把一楼七间门面房用作社区便民服务中心,面积240平方米,投入80余万元。服务中心内设“一厅三室一站”。一厅为“便民服务大厅”。大厅设四个窗口,即民生服务、党员服务、渔农业服务、新居民服务;三室为:“两代表一委员咨询室”、“网格团队工作室”、“社区警务室”;一站为“渔需品便民服务站”。服务中心功能布局上让群众一进来就感到温馨。宽敞明亮清洁的办事大厅,两侧是办公桌配有电脑、打印机、复印机,半身高一排隔柜,正好方便群众坐着办事。大厅正方配有座椅、饮水机、阅报栏等休憩设施。墙上整齐排列办事流程、服务指南、工作制度,电子屏幕滚动就业信息、公示公告、通知等内容让人一目了然。服务中心工作人员都是由我们社区干部、村干部和社区大学生兼任。

(二)尽心尽力,为群众提供全方位“零距离”服务

社区是渔农村基层管理的基本单元,也是服务村民的主要平台。为此,我们根据社区实际,按照“群众办事不出社区,纠纷调解不出社区,信息提供不出社区,致富服务不出社区”,一切方便群众的原则,主要开设了以下六项服务内容:

1、民生服务—即社会救助服务、社会养老保险服务、就业信息服务、计生服务、户籍管理服务、代办服务等。

2、党员服务—即关心青年党员成长、关爱中老年党员生产生活等服务。

3、渔农业服务—即渔农民技术技能培训、职务船员安全知识培训、保险理赔、审换

证、船只转港过户等服务。

4、新居民服务—即新居民登记入册、备案有效证件、上岗培训及安全知识教育等服务。

5、咨询指南服务—即“两代表一委员” 宣传会议精神,倾听群众意见和建议,咨询相关政策等服务。

6、渔需品便民服务—即提供渔民生产所需网具用品,组织妇女抢抓时间为渔船补网、装网等全程服务。社区服务中心的工作人员对群众要求办的事情,做到“当日事情当日办,当日办不了的事情尽快办,服务中心办不了的事情想方设法找上级争取办”,努力让社区群众通过我们社区服务中心这根针找到社区上面千条线,使群众“只跑一次路,只进一家门,只找一个人”就能把事办完成,提高服务群众的效率。如村里一位 87岁陈玲花老太太丢失了信用社存折而不能到信用社领取养老金等生活费,她非常着急,自己年纪大外出不便,子女又不在身边也不知道该怎么办,当网格队员了解到这一情况后向便民中心反映,便民中心马上派工作人员钟静球上门到老太太家,她边安慰老人边拿了老人身份证,然后到社区备好证明去高亭信用联社重新办理了存折,办妥后将身份证和存折一同送到了老太太家里,前后不到2个小时,老太太十分感谢。两年多来我们共为群众代办各类事项850余件,为群众提供全程服务680余人次。

(三)整合资源,完善功能解决群众日常所需

社区充分发挥“网格团队工作室”的作用,为使网格团队工作室触角延伸到户,我们将社区划分为16个网格,每个网格团队成员都有镇干部、社区干部、村干部、党员、村民代表、退休教师、医生及社区民警。网格团队成员定期挨家挨户走访群众,搜集群众在生产生活方面需求的意见和建议。两年来共搜集到群众需求和意见120余条。我们分类别门进行了处理,对特别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大事,社区千方百计、想方设法给予解决。一是解决了群众渔港问题。南峰村拥有船只76艘,有下海渔民920人,历年来没有码头,渔民上下、物资补给都是靠小船驳运,很不安全,曾有渔民兄弟伤亡。建造南峰群众渔港成了世世代代南峰渔民迫切愿望。社区千方百计争取省级立项。去年已投入资金1380万元,新建了栈桥长164米、宽8米,码头长88米、宽12米,渔用道290米、宽12米的群众渔港,今年即将可投入使用。二是改善了群众购菜等日常购物环境。南峰原菜场是脏乱差的露天菜场,地处交叉路口,场地狭小,品种单一,又没有像样超市,根据群众生活的需求,社区投入70余万元资金购入原南峰供销社房子和场地并进行翻建,改造成了菜场和日用品超市,既改善了环境又方便了群众的生活。三是解决了群众日常看病难问题。原南峰医院合并到高亭镇医院后,房子陈旧,医护人员少,常用药品不多,我们社区积极同镇政府、高亭镇医院联系沟通,对南峰医院300多平方米房子进行装修,增派了2名责任医生,增加了医疗设备、常用药种类,社区卫生服务站每年为社区群众免费体检,并为群众建立健康档案。四是投入120万元将闲置原南峰小学教育楼、食堂、排练厅等整合成群众文化活动场所。场所内有多功能教育室、老年活动室、图书阅览室、文艺活动室、应急避灾室等,并根据群众强身健体需求在场外设置了门球、篮球、舞池场,安装了健身路径,成立了腰鼓队、健身队、文艺小分队。

每逢节假日活动中心开展各项文体活动,使社区群众心灵得到了沟通,人际关系更加亲和。五是对部分居住在偏僻地方的群众,社区分别在黄官泥岙、板井潭投入60万元资金新建公园、凉亭等活动休闲场所。使社区边缘群众也得到了同样的享受。

新社区管理模式给我们提供了更多服务群众机会,也使每个社区工作人员深刻认识到不断提高服务水平的必要性和紧迫感,这就需要我们平时加强学习、研究各种政策和法律知识,要掌握工作技巧、提高服务能力、成为社区工作多面手。服务中心运行两年多来,我们得到了群众普遍肯定和赞扬,群众对我们干部的认可度更高了。在刚刚结束的村两委会换届选举中,我们三个村都进行得十分顺利。

三、今后打算

加强社区服务中心的建设,是社区改变管理方法的体现,通过建设服务中心,真正实现了三大转变,即:理念的转变——管理变服务;作风的转变——有事请找我,我为您服务;干群关系的转变——群众开心、干部舒心、政府放心。针对我社区服务中心当前运作情况,下一步我们将主要抓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继续完善配套设施。为更好地给群众提供服务,我们将在现有的基础上继续完善一些设施,如青少年活动中心、新居民活动中心、养老中心等,使服务范围更加广,受益群众更加多。

(二)提高工作人员的服务态度。我们要求服务大厅内的工作人员在日常接待中,牢记服务宗旨,坚持做到多一句礼貌用语,以真诚的服务态度,为社区居民提供方便。同时将进一步要求大

厅工作人员不仅有满腔的工作热情,同时还要有善于察言观色,讲究问询技巧,换位思考来关心、体贴办事群众。

(三)拓展服务渠道。积极创造条件,分批分次将“社会服务、中介服务、法律服务、文教卫生服务”等社会公共服务内容逐步纳入社区便民中心平台,开通绿色通道,充分发挥两代表一委员咨询室、网格团队工作室的作用帮助群众解决困难,更加方便、快捷、高效服务群众。

各位领导,我们南峰社区在创新社区管理模式,创办社区服务中心方面做了一些工作,但离上级对我们要求还相差很远,与兄弟社区相比也存在着很多不足,我们将以这次现场会为契机,认真总结经验,不断加大创新力度,完善服务内容,本着“服务无止境,满意无止境”的目标,努力使我们社区成为“群众生活的好管家,创业就业的好帮手,幸福美丽的加油站”。

2.社区社会管理中的创新思维 篇二

关键词:建筑工程管理,创新思维

一、引言

21世纪以来, 我国的宏观经济发展迅速, 各项事业都处于发展的高峰期。在工业化进程和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的今天, 建筑行业成为我国经济支柱产业之一, 有着十分广阔的发展前景, 建筑工程管理也发挥着愈加重要的作用。我国的建筑工程管理在多年发展的基础上积累了许多经验和方法, 形成了一个比较统一的管理模式, 为经济的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但是, 还有一些建筑行业业主对工程项目管理不够重视, 采用硬性的管理手段, 不能发挥工程管理的经济优势。随着经济全球化不断加深, 建筑工程管理放面的有些技术手段和管理措施依旧不能适应经济发展的潮流, 亟待改革创新。

二、建筑工程管理的困境

1. 工程管理还没有形成完善的体系

建筑工程完成过程中涉及到的设计单位、施工单位市场竞争力薄弱, 与国际先进水平还有一定距离。我国的设计单位大多是综合性的, 组织太过于繁杂, 部分监理单位不能满足工程项目的要求。监督力不足, 只着眼于工程质量监督, 而不重视其它市场因素, 导致许多大工程的管理都由国外公司承担。此外, 我国缺乏完善的建筑工程管理体制, 使建筑工程项目实施的无章可循。建筑企业应该设置具体的管理机构与管理单位, 并配备建筑工程管理人才, 合理岗位分配, 明确各部门的工作职责, 以每个项目的具体要求来分配任务, 但是, 目前我国的许多建筑企业都没有形成一套完善的管理体制。这种体制的缺乏主要源于认识的不足, 我国对工程管理人才的培养还处于初期, 人才的缺口很大, 许多管理人员身兼数职, 做起工程项目管理工作时也是心有余而力不足。

2. 建筑工程管理不适应市场

传统的工程项目管理将技术条件放在第一位, 工程质量管理与工程进度管理等都非常注重技术条件, 所以许多企业只注重这些方面的管理。但是实际上, 随着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快, 技术条件对工程项目的制约却越来越少。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市场规律将作用于工程项目管理的方方面面, 技术问题多数都可以归结为经济问题。现代工程项目当然会受到技术的制约, 但技术对工程项目的影响已不像原来那样不可取代。商业条件, 如资金、环保、政策对工程项目的影响至关重要, 只有将这些因素考虑进去才能取得项目的成功。工程管理得不到重视, 资金、人员上得不到支持, 就很难实现项目的经济效益。

3. 建筑工程管理理念与管理方法落后

管理理念是建筑工程管理的灵魂, 落后的理念会制约建筑行业的发展, 落后的理念也导致了落后的管理模式、管理方法以及制度、法律的落后。我国关于这方面的法律、法规还相当不健全, 所以建筑工程管理还不能形成科学的、规范的标准, 使许多工程项目管理不能达到预期目的。管理方法的不合理体现在工程进度管理, 一些管理部门在制定工程进度计划时, 没有对将要实施的项目进行详细的考验和研究, 而是依靠经验。这种背离实际情况的经验主义反而使工程不能顺利开展, 不能有效应对突发状况, 无法保证工程进度的确定性。

4. 建筑工程管理水平不高

建筑工程项目都需要项目经理, 他要对企业和施工层负责, 在整个项目管理的过程中充当总负责人的角色, 他的管理理念直接影响到整个工程项目和企业的长远发展。在一定程度上, 项目经理的能力代表着整个工程项目管理队伍的水平。然而, 我国企业中这种了解当前的经济、政治, 能够带领管理团队实现工程项目的科学化管理的项目管理人才稀缺。在我国的专业培养中, 针对工程项目管理人才培养的专业设定的很少。好多公司不愿意投入人力、物力去做项目管理培训, 所以整体工程项目管理水平不高。

三、建筑工程管理中的创新思维

1. 组织机构上的创新

建筑行业在我国已经发展了很多年, 在建筑工程的管理方面也积累了相当多的经验, 但存在的问题也很明显。目前, 我国建筑工程的组织管理机构在具体的管理工作中暴露出来的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一些陈旧的模式已经不能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需求, 因此建筑工程管理机构的改革势在必行。传统的建筑工程管理中, 合同签订后就有项目经理, 项目经理有较大的权利, 有权支配施工企业的人力、物力和财力, 这样监管起来很不方便。项目经理不能承担法人能够承担的责任, 这样一来若施工过程中出现问题, 就会存在职责不明确而耽误工期或工程安全事故。所以, 建筑工程的投资企业要完善、健全工程管理制度。成立特定的管理部门或单位, 负责监督建筑工程管理;实行工程管理责任制, 制定监管管理规则, 将责任明确的分配到每一个管理人员或部门;就工程的不同时段制定不同的管理计划和目标;制定考核制度。全面规范工程管理的各个细节, 对整个建筑的施工过程进行统筹的计划管理, 做好对整个过程的监督管理工作。

2. 管理理念的创新

建筑行业要想长远发展, 首先建筑工程管理人员必须重视管理的创新, 改变传统的思维方式, 引进高素质管理人才;培养工程管理人员, 在制度、组织机构、方法等的创新上敢于投资;明确建筑工程管理的重要意义, 采取措施并实施落实。在建立创新的管理模式时, 要根据每项工程的具体情况而采取不同的措施。建筑工程开发企业决策人员首先要充分认识工程管理对企业发展的重要意义, 在思想上予以重视, 在资金上提供支持。改变落后的思维方式, 理解建筑工程管理创新的紧迫性。建筑开发企业未来的发展是与建筑工程项目的管理工作紧密联系的, 企业要着眼于未来, 把建筑工程管理的创新立足于长远发展的战略高度上。制定管理方案时要结合企业发展的状况, 充分反映出建筑行业的发展趋势。只有改变了管理理念才能进一步改变制度、方法, 才能使建筑企业、建设公司的利益得到保证, 使建筑工程发挥它最大的社会价值。

3. 管理技术的创新

建筑工程从开始实施起, 工程技术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它决定着工程能否完成, 而管理技术则决定着工程能否取得良好的效益。建筑行业的施工人数多、工序复杂, 施工项目的进度和质量等都离不开科学技术的发展。建筑工程管理也依赖于技术的创新, 这里的技术指的是管理技术。目前最热门的管理技术属于管理信息化, 管理技术的创新最为重要的就是信息化管理。信息技术是一项新兴技术, 是当前时代巨大的发展动力。信息技术早不是简单的计算机技术, 而是资源共享、动态管理等全新理念。将信息技术渗透到建筑工程管理的点点滴滴中将大大推动建筑工程管理的发展, 促进管理的快捷性、高效性。

4. 人才培养创新

建筑工程管理人员的管理水平决定着整个行业的高度和发展力, 在21世纪, 人才是最大的竞争力, 人才培养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课题。我们的建筑工程管理应该拥有一套自己的人才培养体系, 用新的思维和管理模式武装我们的管理人员, 这样才能有一个高水平的工程管理团队带领企业走向更辉煌的明天。

参考文献

[1]张炘.关于建筑工程管理的现状及应对策略分析[J].建材与装饰 (下旬刊) , 2008 (05) .

[2]张健.探讨信息技术在建筑工程管理中的应用[J].中华民居, 2013 (03) .

3.护士长管理中的创新思维 篇三

创新是在工作实践中不断地将新思想运用到工作中的一种思维方式,将新的想法在实际工作中进行了论证,有利于学科的发展,有利于新的工作模式的开拓。

1.理论思维的创新

1.1知识思维创新

护士长应注意经常性了解护理学科的发展情况,从护理杂志中学习及护理网站上了解,在工作繁忙的情况下,争取每天抽出1小时时间阅览最新杂志,掌握相关的护理新概念、新思想、新方法,特别是注意观看从国外考察回来的一些专家的体会感受,对国外护理杂志能亲自阅读会发现有很多启事,有利于自己知识的更新,才会有思维的更新。

学习思维创新

学习是提高自身素质的一种最佳方法,护士长不仅要注重自身文化素质的学习,同是要注意带动护士学习,就需要学习的创新,由于护士工作是三班倒,很难集中学习,护士长就要掌握好用什么样的方法能让护士学习到东西,又不影响工作,也让护士感受到学习的重要性,那就是护士长学习的思维创新。护士长可根据科室工作情况、护士的文化水平及专科知识的需求,来制定科室的学习计划,并加以落实,才能达到目的。

1.2信息思维创新

信息是指经过加工的资料,可以用于指导日常运作和管理[1]。信息是提供思维的一种重要依据,信息的创新在于护士长注意什么是有价值的或无价值的,分清有价值的才能促进护士长对信息的运用,如护士提供其他护士的情况,此时护士长要对信息进行分析,信息的来源是否可靠、是否有利,一旦护士长公布是否会引起负面的影响,护士长此时对信息思维的创新就显得非常重要,不能停留在通常的思维方式上,让护士能感受到护士长思维的新颖。

1.3批判性思维

批判性是近年来一种新的思维模式,护士长在工作中运用批判性思维能力,可以分清引导护士分析问题,培养独立思考的能力,当护士长思维中有某些信息时,此时护士长可以用批判性的思维进行判断,删除不利的思维情绪,留下有价值的思维因素,最终能更好地将工作完成好。

2.工作中的思维创新

2.1预见性思维

预见性的工作可以防止医疗纠纷,有利于弥补工作中出现的不佳现象。护士长在工作中注意观察,并和医生进行交流,掌握病房病人及医生诊治中的情况,出现了问题在思维中想好用最佳的方式进行弥补,尽可能将大事化小,小事化无,使预见性思维在工作中发挥好作用。

2.2高危性思维

医院工作是守护生命、与生命打交道的工作,具有较大的危险性,护士长在工作中要有高危思维能力。对高危医生、护士、病人做到心中有数,将预见性思维和高危性思维有机地结合起来,防止上述人员增加工作中的危险性。

2.3情感性思维

以人为本是建立良好的医护、护护和护患关系的基础,护士长的思维中应该是以情感人,以理服人,以德信人,以善待人,让情感在管理中起到最佳作用。善于听取护士意见,与护士一起解决问题和做出决策,注重创造和谐的工作环境[2],对护士提出的合理化建议应积极采纳,对自己手下的护士要用欣赏的眼光看待她们,激励她们发挥潜在的能力。

2.4人性化思维

人性化管理对护士是心灵的触动。每个人都不会十全十美,都会有不足之处,也会有一些事情在影响着护士的工作情绪,如何更好地对待护士,护士长在管理中就应该有一种人性化的思维管理,当护士遇到困难,就要主动去了解帮助,心悦诚服,把工作做得更好,在工作安排中尽量满足每位护士遇事的需求,有利于保护护士良好的工作心态,减轻她们的压力。

3管理中的思维创新

3.1病房管理创新

病房管理体现护士长的思维现况,在现今以病人为中心的人性化管理,不能過分地苛刻病人,要求病人物品统一放置,或是床头柜上只能放一个杯子等均不符合现代病人的要求,人性化的管理是尽可能方便病人,管理即要符合上级要求,也要让病人舒适,在病房的管理中思维就不能局限于呆板的要求,要有新意,如病人床头柜无论东西多少,只要摆放整洁即可,无需苛刻要求,病人到医院住院随身带来的物品较多,加之亲朋好友探望,东西毕竟会增加,无法解决放置问题时,督促摆放整洁。

3.2护士言语创新

护士对病人的言语和态度,对病人的心情可能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工作中注意言语创新,如果护士对病人称呼彬彬有礼,言语亲切,病入院时说一句“欢迎您入院”,出院时道一声“回去好好休息”,每天进入病房说一句“今天感受好点吗”,会让病人感觉护士的亲切,病房环境的和谐,护患关系的融洽,护士和病人都会身心愉快,有利于创建和谐的氛围,也减轻工作中的压力。

3.3经济思维创新

医疗工作是有偿服务,工作中护士长要有经济思维头脑,对病人的收费问题往往不当,也会产生医疗纠纷,对此护士长要熟练掌握收费政策,合理使用政策,将收费合情合理,同时注意降低成本,学会节约资源,平衡各种费别,对病人的疑问回答掌握好分寸,有理有据地答复病人,让病人无可挑剔。

3.4人际关系创新

人际关系反应出护士长的为人,为人是做人的最基本体现,护士长在此方面的思维会影响到护士,人们之间相处要坦诚相待,让你身边的同事感觉亲切、敬佩、信服。对上级要尊重、诚实守信,对下级要真心,对同事要诚心,对病人要有爱心,使人际关系融洽和谐,将创新思维在人际关系中体现出来,你身边将会有很多支持者,为你的工作增加新的思路。

创新思维要在工作中不断修正,不断总结,善于总结才会善于创新,只有不断创新才会发展,工作才会越做越好。

参考文献

[1]史自强,马永祥等.医院管理学.上海:上海远东出版社,2001.353.

[2]马从莎,叶志弘等.护士和护士长工作满意度的研究.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7,23(8):13.

[3]行静脉输液时不同进针长度对血管壁的影响(从疼痛程度、血管周围瘀血、血管阻塞、静脉炎、每条血管平均使用次数等方面观察探索)

4.张维智--思维创新与管理创新 篇四

一、什么是思维?

思维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间接的、概括的反映,是认识的高级形式。表现在两个方面:

思维的间接性:思维的间接性是指人们借助于一定的媒介和知识经验对客观事物进行间接的认识。

思维的概括性:指在大量感性材料的基础上,把一类事物共同的特征和规律抽取出加以概括。概括水平在一定程度上表现了思维的水平。

二、什么是创新?

思维创新是不受现成的常规思维的约束,寻求对问题全新的独特性的解答和解决方法的思维T***过程。

1、关于思维创新的几点结论

(1)思维创新是应变性思维

(2)创新思维是反定势思维

(3)思维创新是发散性思维

(4)思维创造需要知识和勇气

2、是什么阻碍了创新

(1)直线思维、惯性思维——无法突破常规

(2)见识过于狭窄——很难有新颖的、超前的创意

(3)惰性 保守——不愿意或难以接受改变;墨守成规

(4)经验主义——过早否定各种可能性

2、是什么阻碍了创新

(1)直线思维、惯性思维——无法突破常规

(2)见识过于狭窄——很难有新颖的、超前的创意

(3)惰性 保守——不愿意或难以接受改变;墨守成规

(4)经验主义——过早否定各种可能性

3、开发创意的Q605556860方法

(1)逆向思维法

(2)头脑风暴法

4、管理创新内容:

(1)管理理念创新

(2)管理组织创新

(3)管理机制创新

(4)管理方法创新

(5)管理模式的创新

三、思维创新与管理创新:

1、企业组织结构概述

2、企业组织结构类型

(1)直线制组织机构:

(2)直线职能制:

(3)事业部制:

(4)矩阵制:

(5)多维立体:

(6)模拟分、企业组织设计概述

4、企业组织设计的原则

(1)劳动分工

(2)统一指挥

(3)管理幅度原则

5、企业组织设计的原则

6、企业组织的部门化

5、企业组织设计的原则

6、企业组织的部门化

5.社区社会管理中的创新思维 篇五

司法局

社区矫正是指将罪行较轻、主观恶性较小、社会危害性不大的被判处管制、被宣告缓刑、被暂予监外执行、被裁定假释、被剥夺政治权利并在社会上服刑的五种罪犯置于社区内,由国家司法行政机关在教育矫正的期限内,矫正其犯罪心理和行为恶习,并促使其顺利回归社会的非监禁刑罚执行活动。这五类人员与传统的“罪犯”有着很大不同,他们是在社会上服刑的“罪犯”,是一个特殊又很重要的社会群体,因此,做好社区矫正工作,提高社会管理水平是落实党中央提出的“社会矛盾化解、社会管理创新、公正廉洁执法”三项重点工作的重要抓手,是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举措。

一、目前维扬区社区矫正管理工作存在的困难

我区社区矫正工作开展已经有五年多,在实践上取得了初步成效,并积累了一定经验,但在工作中遇到了一定的问题和困难,严重制约社区矫正工作的深入开展,希望能尽快得到根本性解决。

(一)社区矫正工作缺乏法律地位的强力支撑。

一是法律效力不高。司法行政部门对社区矫正对象进

行教育管理,需有国家明确的授权,才能行使执法权。当前维扬区社区矫正工作开展主要依据两个“办法”,一是根据司法部颁发的《司法行政机关社区矫正工作暂行办法》(司发通[2004] 88号),二是江苏省高级人民法院、江苏省人民

1检察院、江苏省司法厅、江苏省公安厅等部门联合颁发的《江苏省社区矫正工作办法》(苏司通[2008]9号)。这两个文件的性质属于部门规章及地方政府规章,而且其中规定的社区矫正许多措施是限制人身自由的,具有刑罚的属性。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第七条第1款和第八条第4项的规定,涉及到犯罪与刑罚的事项,必须由国家立法机关——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制定法律加以规范。因此根据上位法优先于下位法的规则,以及《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八十八条所确定的权限,这两个文件与上位法存在冲突,需进一步完善和规范。

二是执法主体不明确。依据《刑事诉讼法》第二百一

十四条规定:“对于暂予监外执行的罪犯,由居住地公安机关执行,执行机关应当对其严格管理监督,基层组织或者罪犯的原所在单位协助进行监督。”第二百一十七条规定:“对于被判处徒刑缓刑的罪犯,由公安机关交所在单位或者基层组织予以考察。对于被假释的罪犯,在假释考验期限内,由公安机关予以监督。”第二百一十八条规定:“对于被判处管制、剥夺政治权利的罪犯,由公安机关执行。执行期满,应当由执行机关通知本人,并向有关群众公开宣布解除管制或者恢复政治权利。”据此可以看出,在我国的法律文本里,只有公安机关才对社区矫正五类对象拥有执法权,现在的司法行政部门是不具备执法权限的。

(二)社区矫正对象惩处机制缺乏有效的手段。

一是社区管理不到位和群众监督意识的淡薄。社区矫正

对象主要在社区服刑,社区承担着对社区矫正对象的日常管理的职责,掌握矫正对象的行踪,了解矫正的思想和生活状况。但在实际的工作中,社区往往管理不到位、群众往往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监督意识淡薄,矫正对象在社区内经常无人管理和监督。

二是缺乏最终有效的制裁手段。一些矫正对象认为只要不进高墙就万事大吉,头脑中没有认识到自己还是被监管的罪犯。尤其是剥权类罪犯,由于没有了自由刑的限制,更是不服从管理,这种人随时有违法犯罪的可能,但在其确实发生犯罪事实之前,我们工作人员对其束手无策,法律的严肃性和震慑力受到挑战。

(三)社区矫正工作队伍和编制未能实质改变。

一是社区矫正工作队伍不足。社区矫正工作主要由司法行政部门及其隶属的基层机构负责,只有建立一支由国家公职人员组成的专业的社区矫正工作队伍,才能保证社区矫正工作的严肃性和高效性。但目前最基层的司法行政机构--司法所的现状不容乐观,“1人所”、“2人所”所占的比例比较大。司法所工作人员除了负责社区矫正,还要承担人民调解、法制宣传、依法治理、安置帮教、法律服务等多项业务工作。随着矫正对象数量的逐渐增加,司法所承受的工作压力和责任越来越大,编制不足的问题也越来越明显。而且目前从事社区矫正工作的人员不具备执法身份,不符合刑罚执行工作的基本要求。

二是社区矫正工作专业矫正人员缺少,矫正效果不明

显。随着社区矫正工作深入开展,社区矫正专职工作者和志愿者的发挥作用愈显重要。目前,我区社区矫正专职工作者的招聘体系和工作机制已初步形成,但在工资待遇、考核、奖惩等方面的规定还有欠缺。社会志愿者,特别是专业心理矫正人员在开展社区矫正工作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其具有的专业性、社会性是其他社区矫正工作者无法比拟的,而我区社区矫正志愿者从事社区矫正工作未有相关制度予以规定,尚未形成社会志愿者参与社区矫正工作的机制。

二、创新工作措施,促进工作开展

我们要以提高社区矫正质量为核心,积极创新社区矫正管理机制和手段,提高社区矫正工作水平,切实维护社区稳定,具体做好以下几个方面工作。

(一)建立健全三位一体的社区矫正网络。

建立健全广泛吸纳社会人力、物力资源的立体社区矫正网络,是开展社区矫正工作的根本和基础。社区矫正网络从结构上可以分为三级,第一级是社区矫正工作的执行主体,具体来说就是,司法局组织实施,法院、检察院、公安局、民政局、劳动和社会保障局等相关部门协作配合,司法所具体执行的一整套矫正执行机关,这些机构是开展社区矫正工作的主体。第二级是为矫正工作提供专业协助的机构和个人,包括为矫正对象提供职业培训、心理咨询和矫正等方面的专业协助,如与企业建立公益劳动基地和职业技能培训中心,与心理咨询专门机构合作,定期为矫正对象提供心理咨询服务等,他们不是矫正机关的组成部分,但通过协议的方

式与矫正机关形成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第三级是具有社会责任感自愿为社区矫正工作提供无偿服务的社会志愿者。只有组建起这三级组织,才能形成一个强大而功能完善的社区矫正网络。要在第一级组织高效运转的前提下,充分发挥二、三级组织的作用。要特别注意培育村级组织,充分发挥社区居委会、居民小组在监控服刑人员行动上的便利作用,为司法所将工作重心从监控转向教育和矫正提供条件。

(二)积极宣传社区矫正工作,扩大社会的影响度

利用各种媒体和载体,全面、准确、及时地宣传社区

矫正工作的进展情况和取得的良好效果,为社区矫正工作的开展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如我们在扬州市电视台播放了社区矫正对象公益劳动的情景,让群众直观、生动了解社区矫正;与扬州市广播电台合作,设立法律服务热线,宣传社区矫正工作,与社会大众互动。

(三)理顺管理体制,明确司法行政部门执法主体地位。目前在开展社区矫正工作的地区,主要实行社区矫正工作领导小组领导下的多部门参与,司法行政部门负责的管理体制。但在实际工作中,参与社区矫正工作的部门较多,解决问题的主要是靠司法行政部门单独去工作,而一些重大问题也只靠领导小组联席会议去协商个案解决。这种方式是必要的,但绝不是长久之计。从目前看,应该尽早确立司法行政机关的社区矫正执法主体地位,从而使公安行政机关不再担负社区矫正执法主体的工作职责,同时要尽早立法以确定参与社区矫正工作的各相关部门的具体职责和工作程序,改

变现行个案处理的协商工作方式。

(四)不断完善社区矫正三支队伍的建设。

社区矫正执法人员、社区矫正专职工作者、社区矫正志愿者是开展社区矫正工作的三支队伍,是做好社区矫正工作的组织保障。一是要不断调整充实司法所人员,确保乡镇(街道)司法所至少有3 名以上工作人员。二是招募成立由专家、学者、大学生、社区工作人员组成的名社区矫正矫正志愿者队伍,为每名社区矫正对象配备了1名以上志愿者。今年在此基础上,招募成立大学生村官社区矫正志愿者队伍,既壮大了队伍,又优化了结构,进一步打牢工作基础。三是采用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面向社会招聘社区矫正专职工作者,作为司法所社区矫正工作的辅助力量,实现每个乡镇(街道)都至少有1名社区矫正专职工作者。

6.推动社区社会管理创新的路径 篇六

2011年10月14日 02:41 来源:郑州日报 热点专题 手机看新闻

社区是社会管理的基石,是社会管理最主要的基层载体,加强社会管理已成为当前社区党组织的重要任务之一。在创先争优活动中,惠济区以社区物业管理党建联建为抓手,创新活动载体、拓宽服务领域、打造党建品牌,构建起联系广大党员和服务城镇居民的工作体系,通过开展多种形式的党建活动和提供多种服务,增强了社区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

一、选好创新社区社会管理的切入点。一是走访调研寻找突破。创先争优活动启动初期,开展了“听民声、察民情、解民忧”活动,组织党员干部到全区102个小区、楼院逐一进行了走访调研。针对群众反映的热点、难点问题,结合落实党建工作任务、转变干部作风建设等,在全省率先提出了开展社区物业管理党建联建,着力破解社区物业管理难题,增强社区社会管理的针对性。二是制订方案明确任务。在多方征求意见的基础上,邀请有关领导、专家学者进行论证,经过反复酝酿,制定了《关于加强居民社区物业管理党建联建工作的意见》,明确了联建标准、工作目标、主要任务和具体要求等,明确把社区物业管理党建联建作为加强社会管理的有效抓手。三是强化责任狠抓落实。层层召开动员会进行安排部署,建立联席会议制度,做到相关部门责任明确、具体到人,形成了齐抓共管、协调推进的工作格局。镇、街道明确党(工)委书记作为第一责任人,实行责任追究、工作问责等,切实把创新社会管理落实到开展联建的工作中、服务群众的实践上。

二、把握创新社区社会管理的关键点。一是建立联建网络。围绕强化基层党组织功能,不断增强基层党组织加强社会管理、推动科学发展的能力,全面推行了“1+3”社区服务模式,建立了在镇、街道党(工)委统一领导协调下,以社区(小区)党支部为核心,以居民委员会、业主委员会(居民议事会)和物业服务企业为主体的社会管理服务体系。同时,还建立了社区、小区、楼院、楼栋、楼栋长五级网络新格局,服务社区居民群众。二是畅通诉求渠道。围绕转变干部作风,落实“提高三个效率”、“建立七个机制”、“落实十个不允许”具体要求,主动了解社会动态,积极回应群众诉求,着力把问题解决在基层、把矛盾化解在萌芽。完善社区问题协商解决机制,建立了畅通的居民诉求反映渠道,社区楼栋长每周征求居民意见,社区党支部对居民反映的热点难点问题进行梳理归类,镇、街道实行分级负责、归口解决,建立整改台账,实行销号管理,使群众生活更有幸福感。三是扩大组织覆盖。惠济区把抓基层、打基础作为加强基层党建的经常性工作,不断扩大党的组织和党的工作覆盖面。鼓励党员主动参选业委会、竞选楼栋长,严把业主委员会“代表推荐、党员比例、主任人选”等关键环节,已有27名党员当选业主委员会成员,3名党员当选业主委员会主任,发挥出党组织对业主委员会(居民议事会)的政治领导和思想引领作用,实现党的工作在群众中的全覆盖。

三、找准创新社区社会管理的着力点。一是提升服务能力。坚持从联建实际和党员工作特点出发,加强素质培训,深入开展岗位练兵和各类物业服务竞赛活动,使不同单位、不同行业之间的党员相互学习、相互促进、共同提高,打造社区物业管理党建联建服务品牌。二是实行分类管理。围绕“群众满意、破解难题”,结合联建内容,发动广大党员深入讨论、建言献策,使每个基层党组织在创新社会管理中都有一个鲜明的联建主题。社区党支部定期组织法律法规、服务技能等专题培训,提高物业服务企业党员服务技能;采取定期谈心、发送生日贺卡等形式关心业主委员会(居民议事会)中的党员,激励他们在设岗定责服务活动中为居民办实事、做好事;到社区报到的业主和物业服务企业中的流动党员,主动认领公益岗位,实行双重管理。三是创设活动载体。结合创先争优活动中的公开承诺,全面推行了党员挂牌上岗、党员示范岗等活动,广泛开展党员志愿服务,让党员身份亮出来、旗帜树起来,营造出党员参与社会管理的浓厚氛围;先后建立了167个党员责任区、成立了36支党员志愿者服务队、设立了86个党员特色岗等,开展了“亮身份、作表率、树形象”、“党员奉献在社区”、“金牌服务、满意物业”等主题活动,更好地发挥了党员在创新社会管理中的先进模范作用。

四、明确创新社区社会管理的落脚点。一是创新服务模式。开展社区物业管理党建联建,既是区域化党建的具体举措,又是创新社会管理与党建工作的有机融合,有利于形成相互促进、共同提高的党建工作合力,构建起共驻共建、共创共赢的区域化党建新格局。着力打造了“联合党委统领一会六部”的联建体系,即:街道党工委成立驻街道联合党委,联合党委建立由辖区单位党组织组成的党建理事会,理事会设立“两新”组织、驻区单位、党员帮扶、党员志愿者服务、流动党员和文明共建六个联络部,做到分工明确、责任到人、制度完善,打造出区域内党组织共同参与社会管理的新模式。二是搭建服务平台。围绕服务群众、改善民生,创设多种形式的服务载体,完善社会管理体系。推行街道建同心家园、社区建党员服务站、企事业单位建党员服务点,建成“园、站、点”36个,形成立体化、全覆盖的区域化党建体系。同时,打破党员隶属单位、行业和党组织的局限,建立了党员向居住社区报到、党员社区表现评价等制度,形成了“工作在单位、活动在社区、奉献在岗位”的党员管理新机制。三是着力改善民生。解决民生问题是加强社会管理的根本,社区物业管理党建联建牢牢把握改善民生这个核心内容,坚持不懈地为群众办实事、做好事,让群众得到更多的实惠,使发展成果更好地惠及广大居民。王雅伟

7.社区社会管理中的创新思维 篇七

1 建筑工程管理易出现问题

就我国建筑工程管理现状来看,较之以往整体上取得了飞跃性的进步,但就某些细节内容而言,还存在较多问题,特别某些环节是问题的易发区,所发生的问题严重影响着建筑工程管理工作的正常开展与管理水平的提升。这些问题主要体现在旧有管理模式、体系依旧存在,部分企业管理理念落后,管理技术陈旧,缺乏创新型人才,工程管理工作不到位,对材料、设备、人员、进度等的控制不够全面,控制力度薄弱等[1]。很多管理人员在实施管理工作时,习惯于用自身积累的管理经验和当前所掌握的管理知识来进行,虽然可以起到一定的管理效果,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其不注重对新管理思想观念、管理理论知识的吸收,就会导致知识与经验的陈旧,管理理念的陈旧,滞后于建筑工程管理及其先关理论技术的发展。另外,由于教育对创新人才培养力度的不够,创新人才的流失,导致企业建筑工程管理中的创新型人才十分匮乏。

2 建筑工程管理应用创新思维的必要性及应用策略

2.1 应用创新思维的必要性

低成本、高效益、低投入、高效率是建筑企业在商品社会中所追求的一个最终目标,而这一目标的实现在很大程度上依托于企业建筑工程管理创新能力大小和创新思维的运用程度。如今,越来越多的建筑企业开始将创新思维运用到自身建筑工程管理当中,通过各种渠道来加强管理创新,是企业进步的一种表现。但在创新思维的应用下,旧有的管理模式、管理思想、管理体系仍有存在,严重限制了创新思维的进一步推广应用及在建筑工程管理中效用的发挥,限制了建筑工程管理的创新发展[2]。而且,在我国庞大的建筑企业军团中,仍有较大一部分对建筑工程管理缺乏创新思维,缺少创新人才,创新研究力度不够,甚至放弃了创新技术。在这种情况下,在旧有管理模式的影响下,难道创新思维还不应该应用到建筑工程管理之中吗?跳出管理这一层面,从企业自身利益考虑,建筑工程管理直接关系着企业经济效益,良好的、科学的建筑工程管理有利于提高企业竞争力,为企业赢得更多承接项目的机会,增加项目效益。而只有通过创新,运用创新思维,建筑工程管理才能得到真正的进步。因此,企业非常有必要将创新思维应用到建筑工程管理当中。

2.2 创新思维的应用策略

2.2.1 不断吸纳具备创新思维人才

加强创新教育、培养创新型人才是二十一世纪教育事业的一项重要任务,这既肯定了人才培养的重要性,也充分体现了创新的重要性。企业对现代建筑工程管理应高度重视起人才的作用,以人为本,通过制定相对公平公正、具有一定吸引力的薪酬分配体系来留住和吸引创新型人才、复合型人才。加大资金投入,积极吸纳国内外具备创新思维的建筑专业人才、经济管理等相关专业人才,在吸纳创新人才的同时加强对自身内部建筑工程管理职工的培训,增强全体管理人员的创新意识,培养管理人员创新思维与创新能力,重点培养创新意识高、创新能力强的管理人员[3]。从培训人员中选拔出一些优秀创新人才组成一支专门的创新管理团队,设立一个建筑工程管理创新科研小组,加强对工程管理思想、管理方法、管理技术等的创新研究。通过长期的培训,达到提升管理人员创新思维,提升企业创新研究能力目的,加快建筑工程管理创新,保持与建筑行业发展步伐的协调一致。

2.2.2 创新管理技术

除了人才之外,技术在建筑工程管理中同样十分重要,同样不可缺少,因此建筑企业必须要加强工程管理技术、施工技术的创新。现代建筑工程施工涉及技术种类繁多,在施工过程中往往将多种技术进行相互融合使用,以提高施工技术含量,保证施工的准确性与可靠性。如测量技术、BIM技术、混凝土施工技术、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机电设备安装技术等等[4]。企业应加强对这些技术的学习与了解,以这些技术在建筑工程施工及管理中所暴露出的缺陷为入口,以创新建筑工程管理技术为目标,对现有技术缺陷进行积极改进,对技术不足之处进行有效弥补,以一个宽泛的视野,重视不同管理技术间的取长补短作用,可以将多种管理技术进行有效融合,使之构成一个有机整体,在达到技术创新的同时,强化建筑工程管理。

2.2.3 创新管理理念与制度

管理理念引导着管理人员的行为,管理制度引导着管理工作,创新管理理念与管理制度,既是现代建筑工程管理实际需要,更是时代发展需要。它代表着企业拥有的一种思想、一种文化。融入创新思维的建筑工程管理要求企业积极对现有管理理念与管理制度进行创新,从自身实际出发,从工程管理要求出发,借鉴和吸收国内外先进建筑工程管理理念、管理模式,汲取其中精华,加以有效的创新,使其成为符合本企业建筑工程管理的理念与模式[5]。委任创新人才建立新的管理制度体系,摒弃以往不合理、不科学的制度,同时对激励机制、绩效考核机制等各种其他制度进行有效的创新,为新建筑工程管理制度的创新营造良好环境。

3 总结

目前,我国建筑行业发展相对平稳,建筑工程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依旧十分重要。在这一背景下,在创新思维的推动与引导下,现代建筑工程管理应努力走在时代的前端,积极的、不断的创新,引进创新人才、创新管理理念方法、创新管理制度技术。通过不懈的努力与创新,为我国建筑工程管理书写新的篇章。

摘要:创新是推动社会生产力进步的重要武器,是保持生机与活力的重要手段,建筑是国民经济支柱产业之一。拥有创新思维,应用创新思维,对建筑工程进行管理对促进建筑行业健康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现实意义。文章指出了现代建筑工程管理易出现的问题,分析了建筑工程管理应用创新思维的必要性及应用策略,旨在加快建筑工程管理创新。

关键词:创新思维,工程管理,应用策略

参考文献

[1]马永花.论建筑工程管理中创新模式的应用与发展[J].门窗,2014(09):95-96.

[2]杨桂安.关于创新思维在建筑工程管理中的应用思考[J].江西建材,2015(22):266-267.

[3]寇娟.探析创新思维在建筑工程管理中的有效运用[J].河南建材,2015(05):63-64.

[4]莫捷如.精益思维理论在建筑工程管理中的应用[J].国外建材科技,2009(01):112-114+116.

8.社区社会管理中的创新思维 篇八

关键词:创新思维;建筑工程管理;应用

前  言:建筑工程管理在建筑企业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而随着建筑市场的变化,在管理中创新思维得到了广泛应用。

1建筑工程管理的现状

(1)监理管理人员自身素质不高,影响了监理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

在建筑工程中,有的监理管理人员为了谋取私利收受贿赂,道德素质不高,对自身工作不重视,在监理管理工作中比较松懈,对有的违规现象不加以严惩,将监理管理工作落实不到位。还有某些监理管理人员对监理管理工作的难点与重点认识不清,对建筑法律法规等内容没有充分了解,业务素质不高,导致监理管理人员没有办法高质量的完成监理管理工作。还有,监理管理人员在监理管理工作中,没有按照统一的标准对现场进行监理管理,导致监理管理标准多重化,造成监理管理的不规范。

(2)未严格审核人员及单位的资质

在建设民用建筑工程的过程中,相当一部分的监理单位没有规范的审核单位的资质,没有严格的按照要求和标准加以审核,对工作人员的技术能力与素质水平的要求不严,并且没有规范的管理人员的上岗证。民用建筑工程建设的生命一线未把好关,那么势必会导致一系列的安全隐患出现。

(3)监理技术水平不高

在建设工程过程中,对监理工作不够重视,而监理单位仍存在着许多问题,而且监理单位自身的技术水平不高,不能将监理工作的能力及时的表现出来,在监理工作中,缺乏一定的规范性,使建筑工程的工作流于形式,不能在建筑工程中充分发挥出它的效果来。

(4)不重视安全管理

安全是民用建筑工程建设中最基本的一项要求,其不仅会影响到工作人员的生命与安全,而且与民用建筑性能的实现与工程的质量有着直接关系。民用建筑工程的建设一般会不可避免的涉及到人力、物力等,因为现场很混乱,所以安全管理是非常重要的。在进行工程监理过程中,监理单位没有将安全防护措施做好,没有做好对人员的安全生产培训,也没有严格的开展安全管理工作,导致在时许多人员缺乏安全管理意识,使得民用建筑工程建设中存在着相当大的风险。

2创新思维在建筑工程管理中的应用分析

2.1创新管理理念

管理人员要充分对工程项目管理模式的创新加以重视,在工程项目创新管理中,还需要加大资金投入,并不断的吸收具备丰富经验以及专业技术的管理人员与人员,并采取有效的措施对其专业素养进行培养,从而使企业员工具备的创新意识得到加强。除此之外,还应该把企业目前的发展战略目标同工程管理创新有机的结合,把市场需求当作前提,把管理创新当作核心,从而使工程管理创新得到全面的落实。

建筑工程管理创新并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工作,是需要相关管理人员不断进行完善与实践的周期性很长的工作,唯有工程单位管理人员充分的对工程管理具备的重要性进行掌握与了解,才可以把其放置于工程单位制定发展战略目标的宏观地位上,从而使企业得到更好的发展。

2.2创新管理体制

创新建筑工程管理体制在建筑工程管理创新中的作用也不容忽视。对建筑工程而言,建筑工程项目的周期仍是合同期,但项目部不再是派出机构,而是把项目部变成分公司,建立起现代企业制度。在创新建筑工程管理体制方面,主要要把握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一是要确立责任度。以制度形式确定下来,使建筑工程管理创新实现有章可依;二是要建立法人财产制度,确保法人财产权是现代企业的核心;三是形成法人治理结构。科学的法人治理结构是聘用高管的管理制度,在创新中,应形成来自所有者的约束,充分体现控股的意志。

2.3监理人才引进

人才的引进根据公司的现状和发展方向综合考虑,避免盲目的追求高等人才和企业的业绩,量力而行。制定出岗位所需要的人员数量,并通过招聘的形式,对应聘人员进行能力测评,选出专业性高的人员来担任监理,符合要求的人员,要了解清楚公司的现状,而监理人才的引进是双向的,双方都能满意才能达到企业和个人的共同进步。

2.4合理引入新技术

企业技术创新是提高工程质量、增强企业市场竞争力的重要手段。在建筑工程管理中,企业要根据工程实际情况,确定是否采用新技术,或直接引进先进的技术。同时,根据新技术的引入情况,确保新技术的能够顺利实施,使企业实现管理效益目标。

2.5创新管理制度

企业应紧跟时代的进步,结合自身实际建立起相应的现代化企业制度,以对工程项目的实施过程进行科学管理,此外,还应在工程项目的建设过程中明确企业责任、工程项目的建设目标,并落实责任制,对项目管理中各部门之间的关系进行合理协调;对于工程管理中的缺陷,应进行彻底改革;对于工程项目中各内部机构的责任体系,应作进一步明确,并通过建立新型的法人财产制度、产权关系以及法人治理结构等来使企业独立法人的地位得到一定提高,从而使企业的控股程度得到有效增强。另一方面,还应创建科学而完善的内部控制环境,以使企业的内部管理得到一定强化,从而使企业的经营风险及市场风险得到一定降低,进而使企业对工程的实施过程进行更加有效的管理。

2.6质量保证创新措施

工程质量是工程的首要目标,为加强工程质量管理,落实质量管理措施,使质量管理要素及管理要点在过程中得到行之有效的控制,确保工程质量目标的实现,组成项目经理是第一责任人,项目总工、技术人员和班组等为主要责任人的质量保证体系。

2.7职业健康安全管理创新措施

为加强安全管理,落实职业健康安全管理措施,以达到无安全事故的目标,成立以项目经理为组长,项目副经理与专职安全员为副组长的职业健康安全生产领导小组,全面负责工程的一切安全问题。专职安全员负责过程中的日常检查,各班组兼职安全员负责本班的安全生产工作。项目经理是现场安全管理第一责任人,对工程现场的安全生产工作负全面责任,各机长、班组长是本班组安全直接责任人,有责任确保安全工作有序正常。

2.8实现管理人才的创新培养

人才作为建筑工程企业中的非物质资产是一项非常巨大的财富,建筑工程企业只有拥有宝贵的人才队伍才能够具备强大的市场竞争力。在现代化建筑行业竞争中企业需要构建创新的人才培养机制,比如针对不同岗位需求进行专业性人才的培养,也可以委托一些专门机构进行全方位人才的培养,做到有计划、有目标、有重点的人才培养,让建筑工程企业有充分的人才保障。

2.9实行动态监理

建筑工程监理中存在着许多的多变问题,这就需要我们实行动态监理。一方面,构建起完善的工程技术与保障体系,确保监理过程,与此同时,还要将质量监控的预防工作做好,将建筑工程的准备工作做好。在加强现场管理时,对质量严格的进行控制;另一方面,要将建筑工程的验收工作做好,如果发现问题,就及时进行整改,确保全方位的保证工程质量。

3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建筑管理中利用创新思维,不断改善建筑企业的管理理念、提升建筑业的管理水平,提升建筑业的竞争力,对于推动我国建筑业的不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丁连昌.浅谈建筑工程管理中的创新思维[J].城市建筑,2013,06:120.

[2]嫦小莉.基于系统论思维方式的建筑工程管理探究[J].房地产导刊[J],2013(3).

9.和谐社区创新管理思路 篇九

一、社区管理创新对于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意义 建设管理有序、服务完善、文明祥和的社区对于最大限度激发社会活力、最大限度增加社会和谐因素、最大限度减少社会不和谐因素,提高社会管理科学化水平,完善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调、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具有重要意义。

1、加强社区管理创新有利于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 完备的社区管理和服务体系是党的领导水平、领导能力的重要体现和重要载体。社会治理是党执政的主要内容之一。党通过基层党组织,宣传贯彻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使党的主张深入人心,发挥党的领导核心作用。基层社区管理体系的建设,会使社会管理体系得以加强和完善,党的影响力和组织覆盖范围随之得到深入和扩大。长期以来,街道居委会坚持以服务居民为宗旨,着力构建社区服务体系,团结和带领居民群众开展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积极协助基层人民政府完成了大量与居民群众利益相关的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任务,有力地促进了民生的改善,推动了社区管理体制和服务体系的基本形成。与此同时,社区居委会充分发挥贴近居民、联系群众的独特优势,了解社情民意,开展群防群治,化解矛盾纠纷,及时向基层人民政府反映群众的意见、要求和建议,优先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有力地维护了群众的合法权益,密切了党和政府与居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巩固了党在街道执政的群众基础。

2、加强社区管理创新有利于人民更好地行使当家作主的民主权利

推进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必须建立一个公民社会,其唯一方式就是民主实践。基层群众自治就是城乡全体居民最广泛的民主实践活动,通过加强和完善基层社会管理和服务体系,健全基层党组织领导的充满活力的基层群众自治机制,对于发展基层民主、培育群众民主法制意识、保障人民享有更多更切实的民主权利、维护群众切身利益等有着重要作用。人民群众通过自我管理和服务,可以最大限度地调动自身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有利于提高全社会的创造活力,有利于保障人民的主体地位和发挥创造历史的主体作用,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推动历史前进。

3、加强社区管理创新有利于化解社会矛盾

在现阶段,人民的直接利益在基层,矛盾也集中于基层。建设和谐社会,处理好各方面权利和利益关系是一个重大的迫切任务,基层群众自治在社会管理和矛盾调节中起基础性作用。基层自治组织的民主选举为基层群众提供了表达自身利益取向的途径。基层自治组织的职能为基层群众提供了协调矛盾冲突的机制。所以,发展基层民主,推进基层群众自治工作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选择。

4、加强社区管理创新有利于社会组织的培育和发展 中央提出完善“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就是要让社会组织和公众更多地参与到社会建设与管理中来,共同致力于和谐社会的美好愿景的实现。良好的社区管理有赖于党和政府的作用发挥,同时也要靠社会自我组织、自我管理的能力,需要发挥社会组织的积极作用。加强和创新社区管理,社会组织是支撑和建设性的力量,是合作甚至是必须依靠的对象。有了社会组织作为桥梁和纽带,作为党和政府的参谋与助手,既有利于直接化解社会矛盾,最大限度增加和谐因素,减少不和谐因素,更有利于形成推动社会建设与服务的新生力量,最大限度激发社会活力。

二、当前社区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化和市场经济的渐趋成熟,我国社区管理在实践层面已取得一定的成就。但是就当前我国社区管理实际情况来看,还存在着一些问题。

1、行政体制自身存在权责不清,对社区建设管理缺乏支持指导 从表面看居委会的行政化问题,是由于街道办摊派了大量工作造成的,但其本质的原因是:现行街道管理体制没有理清权责关系。一是政府与社区之间的指导与协助、服务与监督的关系没有理清,政府部门、街道、社区各自的工作职责定位不准,简政放权、重心下移、费随事转的问题没有很好落实,需要重构社区权责体系。二是政府职能部门的工作作风需要进一步转变,公共服务意识不强。“进社区”不应当以完成本部门工作目标为目的,而应当以社区居民服务为出发点和归属,积极为社区解决热点难点问题。三是对社区居委会的法律地位尊重不够,需要进一步强化政府职能部门工作进社区的准入制度。

2、社区工作人员配置数量不足、素质不高

现有的社区居委会工作队伍与工作内容、工作要求和居民群众的期望还有差距。一是工作成员来源渠道有限,人员构成较为单一。目前,社区居委会成员主要由接近退休人员和“4050”下岗失业人员构成。二是社区居委会成员工作能力不强,综合素质较为一般,大学学历的社区工作者相对较少。一些地方居委会干部虽然实现了年轻化,但个别社区居委会成员缺乏奉献精神,不会做群众工作,不能较好胜任工作。三是社区居委会工作岗位有限,工作力量明显不足。按照《居民委员会组织法》规定,社区居委会由5~9人组成,但是随着社区居委会管理幅度增大,服务人口增多,工作量增大,居委会人手严重不足,精力有限,很难有时间入户了解民情收集民意,拉大了与居民群众之间的距离,居民群众对居委会的认知度在降低。

3、社区建设法制不健全,有法不依、有章不循、违法违规现象屡有发生

社区建设是伴随着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轨的历史巨变而提出的。所以,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进行社区建设必须依法进行,否则,社区建设就不可能取得任何实际效果。但是,由于受诸多因素的制约,在社区建设的实践中,社区建设法制不健全,有法不依、有章不循、违法违规现象屡有发生。一是社区建设法制不健全。我国社区建设从提出至今,尚未制定一部能够把社区建设全部内容都囊括进去的成文法律,也缺乏相关的法律法规,致使社区建设在某些领域无法可依,操作起来比较困难。二是社区建设中法治意识淡薄,这种法治意识淡薄的现象,既体现在部分管理者身上,滥用权力、有法不依;又体现在普通居民身上,不知法、不懂法、不守法。三是社区工作职能缺乏法律的界定,政府、民间组织、社区居委会之间职能不清。这既是推进我国社区建设法治化的难点,也是制约社区建设进程的障碍。社区工作职能缺乏法律界定,直接导致职责不清。

4、社区服务功能不健全 社区服务工作关系到社会稳定和居民群众的切身利益,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由于发展社区服务业的资金不足,社会服务业缺乏统一规划与政策引导,社区服务的产业化发展尚不健全,社区服务信息网络体系还未形成等原因,社区服务事业的发展遇到了相当的困难和阻力,主要体现在社区服务体制机制不健全,社区成员的参与度不高,社区服务的总体投入不足,内容比较单一,服务领域较窄,服务的层次比较肤浅,远远不能满足居民日益增长的“全方位”、“多元化”的服务要求。从总体上看,社区重管理轻服务、管理功能强于服务功能(尽管管理功能也较弱),社区的综合服务水平还较低。

三、加强和完善社区管理创新的基本措施

加强社区管理创新是一项综合工程,必须精心谋划全面推进。要切实做好在创新基层党建、政府参与方式、法制化建设、资金筹措投入、社会组织培育、社区工作者队伍建设等方面的社区运行体制建设和创新工作。

1、加强和改进基层党组织工作方式方法,切实做好基层党建工作

社区是党在街道工作的基础,社区党建工作是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要认真落实社区党组织的各项职责,进一步增强社区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一是要按照“一个社区一个党支部(总支、党委)”的要求,建立健全社区党组织。二是建立社区党建工作协调机制。要按照条块结合、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共驻共建的原则,建立由街道党工委牵头、辖区有关单位基层党组织负责人参加的社区党建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围绕社区内的社会性、公益性、群众性工作,相互交流情况,共同研究解决社区党建和社区建设中的实际问题。三是要完善党员管理工作,对党员实行“三管”,消除党员管理“盲区”和“空白点”。对离退休党员和下岗职工党员实行“直管”,充分发挥他们的余热;对社区在职党员实行“协管”,协助驻区单位对在职党员实行双重管理,使在职党员自觉参加社区建设,自觉接受社区党组织监督和管理;对社区流动党员实行“托管”,在各社区建立流动党员管理站和流动党员登记站,定期组织党员参加“党组织生活”,经常性与他们进行沟通,关心他们的学习生活。

2、加快街道管理体制改革,准确定位政府与基层群众自治组织的相互关系,建设政府指导与基层群众自治

结合的社区管理和服务体系要解决社区居委会行政化和社区自治能力弱及参与不足的问题,必须进一步深化街道管理体制改革。一是理顺政府与社区的关系。要从责权利三方面入手,实行责、权、利的统一,合理分担责任,相互尊重权利和合理整合资源配置。具体来说,在和街道办事处的关系上,主要是根据《居委会组织法》,对居委会落实人事权、资金支配权和资产管理权,把街道的行政工作收缩回街道,仅就法定的工作责任落实到居委会,建立居委会对街道的评议考核制度。在和区政府职能部门的关系上,真正体现合作协助关系,而不是行政指派任务的关系,区政府职能部门如果有在社区基层工作的,应做到“五个到社区:工作人员配置到社区、工作任务落实到社区、服务承诺到社区、考评监督到社区、工作经费划拨到社区”。二是政府职能转变,工作重心下移。进一步剥离市级政府现有的权力,把社会可以自我调节和管理的职能交给社会中介组织,把群众自治范围内的事交给群众自己依法办理。市、区政府职能部门应进一步改革行政运行模式,由向社区下派工作变成工作进社区,主动履行公共服务职能。各级政府应充分利用社区服务中心直接服务于社区。三是依法行政。政府树立依法行政意识,在此基础上重新检讨一些部门的条例和政府行为。必须建立社区评议街道和政府职能部门的考核监督机制,评分结果列入政府目标管理和公务员考核的重要内容,作为单位和个人奖惩的重要依据,即采取上下双向的审批把关和监督考核制度,来保证政府部门依法行政,逐步解决社区居委会的行政化和自治性质回归的问题。四是实行“议行分设”,组建社区工作站。针对社区承担大量行政职能工作影响自治功能发挥的问题,组建社区工作站,专门承担管理工作,形成以社区党组织为核心,以社区居委会、社区工作站为两翼的组织体系。五是探索取消街道办事处。探索取消街道办事处,增强社区力量,使社区直接对应区政府,既减少一个层面,又节省了开支。

3、健全和完善社区组织运行的法规制度,使基层群众自治制度走向法制化、规范化和程序化

10.社区社会管理中的创新思维 篇十

课题调研提纲

(社会组织)

1、社会组织在社会管理创新中的作用分析;

2、在社会管理创新中如何完善社会组织;

3、社会组织中的党组织在社会管理中的地位和作用分析;

4、社会管理创新对社会组织中的党组织带来哪些新要求、新挑战;

5、社会组织在推进社会管理创新中遇到什么问题、困难;

6、今后,以党建创新推动社会组织管理创新的主要工作思

路和对策;

7、充分发挥社会中介组织、行业协会中党组织、党员在社

区管理创新中积极作用的对策、建议;

8、行业协会在党委政府指导下,在对所在行业进行管理过

程中,有什么新做法新成效;

9、社会中介组织在行业协会的指导、管理下,在为社会提

供服务方面有什么新做法新成效。

“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在社会管理创新中作用研究”

课题调研提纲

(社区)

1、对社区党组织在社区建设管理中发挥作用的基本评估;

2、社会管理创新对社区党组织带来哪些新要求、新挑战;

3、当前,社区社会管理创新遇到什么问题、困难;

4、今后,以党建创新推动社区管理创新的思考与建议对

11.作文教学中的创新思维 篇十一

在命题作文中,同一题目可以写成不同主题的几篇文章,原因就在于对这个题目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去分析。如以《雪》为题:从雪的颜色可以赞美雪的洁白无暇、一尘不染;从雪的作用可以赞美雪温暖大地、滋润万物的奉献精神;从雪的覆盖大地可以批评雪的虚伪懦弱,即以洁白的外衣掩饰世间的污秽;或者鞭挞雪的冷酷无情,所到之处雪压冰封,千山枯寂,万木萧条。

同时,选择主题的角度可以大到国家大事,小到个人修养、理想与前途、学习经验、人际之间的思想交流等;也可以从社会生活和材料中发现出人所未见或不曾注意的本质和规律。

二是选择材料上的创新。选择材料的创新即选择新颖的,别人不注意的,或不了解的材料,且具有典型性,能准确地为主题服务。我们的生活正在发生日新月异的变化,我们周围新的人,新的事,新的物随处可见。对于我们来说,生活不是缺少新颖的材料,而是缺少发现。最佳材料的选用,需要独具慧眼,匠心独运。

选材的创新,要着眼于材料的“新”。“新”即体现它的价值,要注意社会生活中的“热点”材料。众人瞩目、议论纷纭的各种社会现实情况、看法、意见等。为此必须树立强烈的信息观念,教师应在作文教学中想方设法给学生提供各种丰富、实用的新信息,要注意无人涉足的“短缺”材料。相反,选择材料一定要避开“熟”,避开大家已感到落俗套了的题材内容,当我们所写的事物与过去已写过的同类事物处于同一水平、程度和状态时,人们就会产生“似曾相识”之感,降低了对文章的兴趣。因此,人云亦云的,我则不云,要保持清醒的头脑。

材料的创新是一篇好文章的鲜明特点,但并非任何新材料都能写出好文章,还要看它是否具有内在的价值。因此既要抓新材料,又要重视深入挖掘材料所具有的价值,使下笔的文章既避免了俗套,又有很强的思想性、针对性。

三是写作方法的创新。写作方法是指一篇文章主要运用的表现方法。诸如象征、对比、衬托、托物言志、借景抒情、欲扬先抑等。不同的文体还有不同的写法:记叙文可用顺叙法、倒叙法、插叙法,也可以用补叙法、追叙法等;议论文可用归纳论证法、对比论证法、比喻论证法、举例论证法、归谬法等;说明文可用综合说明法、举例说明法、比较说明法、类比说明法、图表说明法等。在指导学生写作时可以灵活应用,也可以自创新法,只要利于文章的表达,什么方法好就运用什么方法。如节外生枝法:在写作过程中,有意地突然加入一些读者意想不到的偶然因素,从而改变读者对文章内容和发展趋势的猜想,得出另一种意想不到的结果。普通的写作方法在课堂教学中学生已然接触不少,有些如象征、对比、欲扬先抑等。学生在作文中已经有所练习,但如何使写作方法更好地表现主题,更吸引读者,更好地创新,则是无止境的,需要师生共同探讨,共同创造。

四是语言表达的创新。大凡优秀作家的优秀作品都是认真下过一番语言锤炼的苦功,都力求语言的创新,有自己的个性特征和独特的语言魅力。如:老舍的小说语言具有纯正的京味;鲁迅的杂文如匕首投枪式的辛辣、幽默;朱自清的散文婉约柔顺,娓娓道来,颇具情趣;赵树理的文学作品具有浓郁的山西“山药蛋”的气息,作家们以自己的创新的语言风格,给读者带来美的享受。教师指导学生语言创新先要学习经典作家的经典作品,反复吟诵,仔细品味,以语言大师的代表作品为养料滋润自己。同时还要向生活学习。生活中常有许多生动形象,简洁明了的通俗语言。多学习日常用语并借鉴使用,常常能收到奇效。

12.历史学习中的创新思维 篇十二

关键词:创新思维,师生,教学

素质教育强调的是利用学科知识向智能开发、启发创造性教育转化。中学历史对创造性思维的重视必然可以启发学生的创造能力, 改变以前陈旧“填鸭式”的学习方式, 历史学作为一门人文学科, 在发展创造性思维能力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要在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就必须针对历史学科的特点, 钻研学生学习的特点, 找到最合适的一种方法, 激发学生的兴趣, 达到师生互动, 把课堂交给学生, 让学生称为课堂的主体。

所谓的创造性的思维就是根据一定的目的, 运用一切已知道的信息, 产生出某种独特的有社会和个人价值的产品的智力活动, 其中包括五个方面:独特的知识结构、积极的求异性、敏锐的观察力、创造性的想象、活跃的灵感。

那么如何激发和培养学生创造性的思维?

一、以历史线索为纲抛砖引玉激发学生创新思维

历史线索是历史知识的骨架, 掌握了历史线索就能对纷繁复杂的历史知识形成清晰的轮廓, 构建完整的框架。因此, 在讲完每一个单元后给学生理出一条或几条线索, 使学生对所学知识有一个清晰的、整体的认识。不仅如此, 在梳理线索的过程中还通过巧设疑问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

二、实行教学民主化, 建立新型师生关系, 形成多元互动模式

激发学生创新思维传统的师生关系是师道尊严。教师是真理的掌握者, 是课堂的主宰者, 教师独占课堂, 采取满堂灌的方式进行教学活动, 而学生只是被动接受教师传授的知识。这种师生关系极大地压制了学生的创新意识, 不利于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新型的师生关系, 教师既是学生的长辈, 又是学生的朋友。教师的角色不再仅仅是传道, 授业, 解惑也。而是要抛弃旧教育模式下高高在上的一面, 给学生以爱的阳光, 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和思想, 对学生进行赏识教育。心理学家研究表明:“害怕的压力会禁锢儿童的智力活动, 阻碍儿童通向新的思维道路。不安全感会导致儿童模糊的主张和阻塞选择答案的途径。”实行创新教育就需要一个民主宽松的课堂教学氛围。营造民主宽松的氛围, 就要建立民主的平等的师生关系。

三、研究性思维是创新思维的源泉

在传统的历史教学中, 教师只注重让学生对所学的知识再认和再现, 忽视了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当今在课程改革的氛围中, 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创新思维。所谓的创新思维就是学生学会“研究性”学习, 所谓的“研究性”学习, 就是指学生基于自身的兴趣, 在教师的指导下, 从自然和学生自身生活中选择和确定学生自身生活中选择和确定研究的专题, 主动地去获取知识。在课堂教学中适当的引入激励机制, 激励机制是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重要手段。为了培养学生创造性的思维能力评估体系, 在日常的课堂教学中, 可以给学生分成学习小组, 根据学生回答问题的次数和对错程度, 给予学生一个基本分值得的评价。要培养学生创造性的思维能力就应该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 把满堂灌改为讨论式、问题式、研讨式。

中学历史教学中应改变目前过于追求掌握知识量的多少和过于重视难度深度为主要特征的学习。要解决这个问题, 就必须降低我们过高的教学要求, 并在此基础上改革我们现在的教材内容, 改变我们的高考模式。简而言之, 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是历史教学中非常重要的内容, 需要不断的实践。

参考文献

[1]熊川武.试析反思性教学, 教育研究, 2000 (2)

[2]王斌华.发展性教师评价制度.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3

13.社区社会管理中的创新思维 篇十三

北京人事考试网: 社区工作者: 2014全国各地的社区工作者考试正如火如荼地开展着,对于参加社区工作者考试的考生来说,所掌握的专业知识比较有限的话是一个致命伤,中公教育社区工作者考试网为了弥补广大考生的这一短板,为大家整理了2014年社区工作者考试专业知识:社会管理创新,希望能为参加社区工作者的考生带来一定的帮助!

2014年社区工作者考试之社会管理创新

社会管理创新,是指在现有社会管理条件下,运用现有的资源和经验,依据政治、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态势,尤其是依据社会自身运行规律乃至社会管理的相关理念和规范,研究并运用新的社会管理理念、知识、技术、方法和机制等,对传统管理模式及相应的管理方式和方法进行改造、改进和改革,建构新的社会管理机制和制度,以实现社会管理新目标的活动或者这些活动的过程。

社会管理创新是近几年来政府改革的一个重点和热点,也是党中央和国务院在大力提倡的一个方针政策。早在2004年6月我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要“加强社会建设和管理,推进社会管理体制创新”,2007年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要“建立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十八大报告中又更新为“建立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社会管理格局”。社会管理被纳入更完备的体系性框架之中,社会管理创新也就成为2009年底全国政法工作电视电话会议所强调的“社会矛盾化解、社会管理创新、公正廉洁执法”三项重点工作的组成部分之一,是指导我们党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纲领。

更多社区工作者考试信息,欢迎访问北京人事考试网

【考生互动平台】

2014年北京社区工作者考试辅导课程

欢迎加入社区工作者考试交流群:242637165

相关推荐:

【咨询】专业公考互动交流平台|北京选调生考试交流群:242637165

【辅导】社区工作者面授课程|社区工作者网络课程|一对一课程|社区工作者考试用书|YY公开课

【信息】国家公务员考试 | 北京公务员考试 | 事业单位考试 | 更多公职类考试信息

北京人事考试网

中公教育·给人改变未来的力量

文章来源:中公教育北京分校

14.创新服务管理 构建和谐社区 篇十四

亚日盖社区辖区面积为6平方公里,常住居民802户,2025人,其中,汉族1210人,少数民族815人。社区内有行政事业单位6个,从事各种行业个体户310家,社区党员28人。社区党支部作为党的最基层的组织,落实党和政府各项方针政策的最好最实在的办法就是服务群众。在深入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和创先争优活动以来,亚日盖社区党支部紧紧围绕“我爱社区我爱家,党群共建促和谐”这个主题,坚持以服务居民为切入点,以构建和谐为主要目标,创新服务管理,变被动管理为主动服务,增强服务功能、拓展服务内容,把解决社区居民生活实际问题作为社区党建工作的重点内容,努力打造便民利民平台,组织开展社区“八贴近”、社区事务八公开、社情民意直通车等活动,拉近了党组织与社区广大居民群众的距离,塑造党在基层群众中的良好形象,得到了社区居民、住区单位、上级领导的称赞和好评,有效地促进了社会的和谐与稳定。

一、开展主题实践活动,打造服务型社区

亚日盖社区以构建和谐为主要目标,通过开展“四个八”主题实践活动,创新方法,切实提高社区服务人民群众的水平,着力构建和谐社区。

(一)社区服务“八贴近”,扶贫帮困得民心。通过开展以贴近特困户、低保户、重病户、单亲家庭、空巢老人、孤儿、残疾居民;下岗职工、失业人员;离退休党员、在职党员、离退休老干部;进城创业牧民、个体工商户;务工户、流动户;各级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劳动模范;上访户;刑满释放人员的“八贴近”活动,为他们提供服务,搭建参政议政平台,对弱势群体实施创业就业帮扶措施,切实解决他们的实际困难。目前,通过“八

贴近”活动共开展社会救助和爱心捐助36次,爱心物资4200余件;组织志愿者服务22次,累计参加达到300多人次;提供就业岗位10类,解决了399人的就业问题;开展维权服务和法律援助19次涉及43人;组织企业经商人员、各级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劳动模范开展献计献策活动15次,归纳意见建议30余条;开展矛盾纠纷调解14次涉及28人次。

(二)社区公务“八公开”,阳光运作赢民心。通过党务公开、政务公开、财务公开、申请流程公开、低保公开、租赁补贴公开、计生公开、包扶责任公开的“八公开”措施,让社区公务在阳光下运作,确保辖区内党员和群众对社区党务;帮扶领导职责;社区年财务收入支出情况;居民申请低保、廉租房、经济适用房情况、享受住房补贴额度等事宜的知情权、参与权、建议权和监督权。

(三)社区建设“八进门”,全面服务暖民心。通过文化宣传进社区、科学教育进社区、平安创建进社区、文明道德进社区、卫生服务进社区、环境保护进社区、计生服务进社区、就业保障进社区的“八进门”活动,全面服务社区居民,先后开展了以“集思广益、和谐共建”为主题的离退休干部和居民和谐共建座谈会;联系驻区单位和人民医院开展以“夕阳红敬老爱老”为主题的为区内80岁以上老人送医问诊送暖活动;组织下岗失业人员69名参加就业局举办的创业技能培训班等主题活动。

(四)社区承诺“八带头”,真心实意聚民心。通过带头参与基层组织建设、带头落实治安防范措施、带头创建文明户、带头勤劳致富、带头排查调处民事纠纷、带头履行承诺义务、带头学法守法、带头落实村规民约决议的“八带头”制度,将本承诺的扶困救助、就业保障、医疗服务、城镇低保、文化活动、法律援助等工作以手册的形式印发,积极履诺。争取一个党员树一面旗帜,争做一个带头,带动一些这方面落后的群众。为表彰在“八带头”活动中涌现出来的先进党员,各社区党支部通过居民小组推荐、居民大会评选的方式,从不同领域不同行业共选树具有代表性的“创业创岗”、“带动创业”、“和谐共建”、“民族团结”、“扶贫帮困”、“勤劳致富”等类型的党员18个。采取经验介绍、座谈互动等形式,对18个典型进行了广泛的宣传,在社区中充分营造文明和谐积极向上的浓厚氛围。

二、推行网格化管理,打造服务型社区

立足社区建设基础平台,推行社区网格化管理机制,打造精细化便民服务,进一步提升社区服务水平。

(一)夯实网格化管理工作基础。通过优化整合资源,改进活动方式,进一步丰富了网格化管理的内涵,实现服务居民全覆盖。一是划网格。结合居民住宅区、辖区单位交错分布的社区现状,绘制“民生地图”,为精细化服务管理建立信息平台。二是组团队。产生网格服务组组长和服务组成员,负责网格内居民的动态管理和服务,畅通基层群众直接反映问题的渠道,定期为社区居民提供各类义务服务。三是建档案。建立社区网格化管理信息库,对区域内的空巢老人、残疾人、4050人员、归正人员等群体作为重点服务对象,做到服务有重点,工作有方向。

(二)形成网格化机制工作新格局。着眼于提高党组织的组织、协调、动员、凝聚能力,从完善制度,明确要求,创新方法等方面着手,逐步建立起以“网格化管理,组团式服务”为特点的网格化管理机制。一是订制度。建立各项服务管理制度,用针对性较强的工作制度来规范操作,使服务工作开展有的放矢。二是定职责。成立“网格化管理、组团式服务”工作领导小组,召

开专项工作会议研究“网格化管理、组团式服务”工作的推进办法,服务更有针对性和实效性。三是优服务。开展“党建进组、服务入户”模式,把社区党员代表与居民党员合二为一建立网格党小组,以多种方式向居民群众提供近距离服务,并撰写《网格备忘录》,掌握动态信息,同时,倡导建立优质管理服务模式,支援帮扶服务模式,健康关爱服务模式。

(三)突出网格化管理特色。优化服务环境,打造管理精细、服务有效的社区管理网格特色,实现管理机制便民化,管理队伍务实化,服务居民常态化。一是一格一品,打造网格品牌团队。根据各网格区域内共建单位的实际情况,选取有代表性的共建单位参与网格服务,由各网格共建单位牵头组织服务团队到网格内开展送服务活动,遇到有特殊要求的,则提供个性化服务。二是一格一队,强化网格管理团队。每个社区网格都设立一个管理团队,由网格服务组长带领网格小组成员对网格内居民进行动态管理和服务,并建立社区网格化信息资料,做到及时服务同时,对有关民生民情进行分类记录,承诺一件、兑现一件、注销一件,让工作落在实处。三是一证一册,完善志愿服务团队。推出志愿服务成员佩证上岗制度,统一印制队员服务证,建立服务队成员评比制度。把服务队成员的日常服务情况记录在“志愿服务纪录册”上,在年终参照记录册上的情况进行评比。

三、坚持联动互促机制,打造服务型社区

打造服务型社区,核心是强化宗旨意识、提高服务能力,关键是完善工作制度。亚日盖社区不断建立健全服务工作机制,搭建服务平台,努力促进社会和谐。

(一)充分发挥《社情民意》直通车功能。“社情民意直通车”是镶黄旗在创先争优活动中形成的城镇社区服务型党建工作

模式,通过不断在实践中总结完善,形成长效机制固定下来。亚日盖社区党支部始终把“人民群众得实惠”作为履行职能的出发点,充分发挥《社情民意》直通车功能,使一些群众关注的问题得到妥善解决,架起了旗委、政府与群众之间的“连心桥”。

社区工作人员经常深入基层,深入老百姓家中,全面了解他们的需求和反映,广泛收集居民群众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及时上报《社情民意》,把社区工作动态及老百姓的意见和需求直接转达给旗委、政府及包扶单位,使群众的问题得到及时解决。社区居民徐有亮居住的房屋,多年失修。可“房漏偏逢连阴雨”,八月初的几场大雨把徐有亮一家遮风避雨的危房冲塌了,本来贫困的家庭,又添了一笔房屋改造建设费用。社区得知此事,及时上报《社情民意》,积极向旗委和有关部门反应情况。8月26日下午,民政局领导和有关人员在社区工作人员的陪同下亲自前往徐有亮家看望,根据徐家的情况,当时决定由民政局支付徐有亮坍塌住房改造建设费用。社区共编发《社情民意》750余期,旗委、政府领导批示100余件,其中涉及居民危房改造、贫困子女上学、社区办公条件改善、重病治疗费用、低保发放等100多个问题,全部得到有效解决。《社情民意》把旗委、政府和老百姓的心连在了一起,成为真正的“民情直通车”,强化了沟通理解,提高了办事效率,密切了党同人民群众的关系。

(二)全力实施社区党组织联系服务群众制度。社区党组织作为社区工作的主体,应实事求是地实施好联系服务群众各项制度。书记“周接待日”雷打不动,“两委”班子轮流接待统一记录,做到一人一记、一事一记,定期办理、周期反馈。社区党组织班子成员每月一次进家入户走访群众,实现“两个全覆盖”,即班子成员入户参与全覆盖、受访居民全覆盖。做好走访记录,建立《社区党组织班子成员进家入户走访居民日志》。推行居民群众意见定期办理、反馈制度,分类实施,按能办的即接即办、易办的全程代办、难办的协调促办、不办的明确拒办,制作填写《群众意见交办单》,凡办理事项,均在规定时间内向居民群众反馈。

(三)合理创建在职党员进社区精细化管理制度。科学合理地建立在职党员进社区精细化管理制度,是组建非建制性党组织和全盟开展“四联四促”活动的具体抓手,该项制度的推行在构建大党建格局、实施大联促互动、探索大志愿服务的“三大”创新中意义深远。实施针对性和操作性强的精细化管理模式,要做到管理细化到卡、进区报到持卡;寻求服务亮卡,民需建档立卡;督查跟踪上卡,考核量化见卡。目前,这项工作正在操作中。

15.从社会管理创新角度看社区警务 篇十五

关键词:社会管理,社区警务,完善路径

一、当前社区警务存在的问题

社区警务战略实施以来, 得到了各级党委, 政府和社会各界群众的认可, 公安机关在稳步推进社区警务建设方面积累了一些经验, 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但还存在着不少问题:

(一) 对社区警务的本质认识不深

作为一种新的工作模式, 社区警务的基本内容是以预防和减少犯罪为目标, 把警察工作的重心由传统的时候打击转移到事前预防上来, 通过依靠社会公众力量抑制犯罪, 是警务工作由被动型、打击型、管理型向主动型、防范型、服务型转变。但一些单位对此缺乏深刻的认识, 如片面认为把责任区改为社区, 户籍民警改为社区民警之后就是社区警务, 流于形式化;把“社区警务”简单理解为“社区范围内的警务”等, 实质是穿新鞋走老路。

(二) 社区警务工作群众化、社会化程度不高

美国警界泰斗和麦认为:“若是警察没有民众合作的话, 即使用一半的人充当警察, 也不能保证治安的良好”。社区警务建设的目的是使警务工作成为一个对外开放的系统, 发挥群众在社区管理中的重要作用, 组织群众积极参与犯罪的预防和社会治安管理。然而传统的某些因素造成某些社区民警崇尚权力、妄自尊大, 没有树立服务理念, 未能与社区群众打成一片, 从而陷于单打独斗的尴尬境地。

(三) 社区警务工作机制不健全

如警务工作仍然是被动的“反应型”, 即发生案件或接报案后, 民警才采取相应的行动, 这种被动式的警务对于控制犯罪来说, 只能是捉襟见肘, 疲于应付, 形成恶性循环;社会防控网络没有发挥应有的功能, 对巡逻缺乏检查考核, 工作起来是上面推一推, 下面动一动;社区民警职务过多, 负担过重, 导致工作无条理化等。

二、社区警务建设的基本原则

社区警务建设的关键是社会协同。社会协同要求充分发挥各类社会组织的作用, 加强政府与社会组织之间的分工、协作以及不同社会组织之间的互相配合;广泛动员和组织群众依法有序参与社会管理, 实现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发展。从社会管理创新的角度来审视, 社区警务的建设需要遵循以下几个原则:

(一) 坚持以人为本, 服务为先的原则

社区警务本质上是对人的管理和服务。我们必须按照以人为本、执法为民的要求, 贯彻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坚持人民主体地位, 把人民满意作为社区警务改革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把社区警务工作同人民群众意愿和需要紧密结合起来, 寓管理于服务之中, 努力实现管理与服务的有机统一。

(二) 坚持多方参与, 共同治理原则

社会管理创新在社区警务建设中, 要树立多方参与、共同治理的理念, 并在发挥好公安机关职能作用的基础上, 充分发挥社会组织和社区力量在社会管理中的协同、互律作用, 形成推动社区和谐发展、保障社会安定有序的合力。

(三) 坚持关口前移、源头治理原则

当前我国既处于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 又处于社会矛盾凸显期, 犯罪总量仍高位徘徊。做好社区警务的关键是在党委政府的领导下, 与相关部门密切配合, 把社会管理关口前移, 及时发现矛盾问题, 弄清其产生的原因、发展的规律, 从源头上主动解决问题、减少矛盾。特别要将积极构建源头治理、动态协调、应急处置互相衔接、相互支撑的工作机制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 最大限度地确保社会矛盾不积累、不激化并得到及时有效的化解。

三、推进社区警务建设的路径选择

(一) 健全协同参与社区警务机制

1.致力于社区警务群众化

“警力有限, 民力无穷”。社会管理创新明确要求推动城乡社区民主自治。公安机关应适应社区改革的新形势, 培育社区自治功能, 大力加强群防群治力量建设, 调动群众积极参与维护社会治安工作。具体而言, 要在“区—镇—村—户”四级联动新模式下, 遵循便于互相联系的原则, 实施以“十户联防”小组为主要形式的防控新举措, 每10户为1个联防小组, 将防范任务落实到楼、院、户, 形成看门望户, 看楼护院, 邻里守望的联防联动新格局。同时, 要大力推进“阳光警务”, 既要发挥社区警务的执法效能, 震慑违法犯罪人员, 又要教育群众, 提高社区公众守法和护法的信念。对于社区公众普遍关心的执法活动, 可尝试举行社区行政听证会, 鼓励民众参加, 听取群众的意见和建议, 使执法变成群众广泛参与的群众活动, 确保执法的社会效果。

2.致力于社区警务社会化

社区管理是个复杂的系统工程, 涉及到多个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和群众自治自管组织。公安机关作为其中的责任主体之一, 要健全与社区相关管理部门的沟通机制, 推动相关职能部门解决社会前端管理缺失问题, 防止警方孤军作战。如以社区民警为核心, 驻村保安为纽带, 治保干部、村级巡逻队等为依托, 物业保安等为必要补充, 建立多层次、全方位的社区安全资源网络;由社区居委会召集企事业单位负责人、治安积极分子召开社区治安防范联勤会议, 通过发放治安预警提示、治安防范宣传资料、举办防范知识讲座等方式, 通报治安形势和刑事发案规律特点, 提醒企事业单位做好内部治安防范工作等。

(二) 创新社区警务工作方法和形式

1.创新实有人口管理制度

实有人口服务和管理工作是社区警务的基础和重心。要建立“以证管人、以房管人、以业管人”的流动人口管理模式。对流入人员实行居住证制度, 实现以证管人;对出租房屋实行登记许可证制度, 实现以房管人;按照从事职业, 实行谁用人、谁负责用人管理责任制, 实现以业管人。强化社区、业主责任, 实行动态跟踪管理, 真正做到流动人口底数清、情况明。同时, 指导基层组织建立重点人员信息档案, 落实教育、监督责任, 使他们能够更好、更早地融入社会, 从源头上化解社会不稳定因素。此外, 坚持把实有人口与实有房屋信息的采集录入作为一项常规的基础工作来抓, 及时将变动的实有人口信息录入警务综合平台, 确保录入及时准确。

2.深化“网上警务室”建设

依托互联网建设“网上警务室”, 开设警务公开、法制宣传、安全防范、警情通报、便民服务等栏目, 突破传统社区警务模式受到时空限制的约束, 将社区警务管理延伸至虚拟社会。在“网上警务室”建设中, 建议综合运用“微博”、“人人”“QQ”等新媒体手段, 丰富警民沟通的形式, 并探索以优秀社区民警姓名命名警务室, 在内容上进一步凸显个性化, 真正把网上警务室建成夯实公安机关基础工作的网上基石、维护辖区稳定的网上阵地、联系服务群众的网上平台。

(三) 完善社区警务相关保障机制

社区警务建设不仅涉及到基层公安机关, 更涉及到整个公安机关的运行体制。要确保社区警务建设取得实效, 建立和完善相关保障制度是不可或缺的前提条件。

1.加强各警种之间的合作

健全责任区警种联动机制, 充分调动民警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切实解决警种合力问题。公安工作的根基在基层, 警务工作基础在社区, 各式各样的警务活动都要依靠社区有序推进。社区警务工作不仅强调社区民警尽心尽责, 治安、刑侦、巡逻民警也要全面参与, 共同承担起辖区群众的安全重任。并按照整体配合、协同作战的原则, 以派出所为轴心, 以情况信息为纽带, 加强各警种之间的横向协同配合, 建立完善情报信息采集、处理、反馈机制, 做到衔接紧密、互为促进、协同处置。

2.完善社区警务的基础保障

首先要通过优化警力配置增加社区警务的警力投入。在当前警力不足的情况下, 解决社区民警的人力资源问题有两个渠道——机关警力下沉和社区民警协作联勤。总体上应进一步落实警力下沉、警力向一线倾斜的政策, 同时深化警种合作和社区民警联勤, 缓解社区警力不足问题。其次要改进社区民警工作机制, 通过压缩会议、减少非警务活动等方式, 减轻社区民警“压力”, 同时优化社区民警作息时间, 确保其有更多时间在社区, 真正落实各项社区警务工作任务。第三要建立科学的社区民警激励约束机制。以民警对警务社区情况是否熟悉、警务区治安状况好坏、群众是否满意等作为考核的主要内容, 同时充分考虑不同社区的差异性, 建立科学的量化考核和奖惩机制;并在选拔制度中规定从优秀社区民警中提拔基层所队长, 同时适当提高社区民警的各类津贴、补助标准, 改善社区民警的职级待遇和生活待遇。

参考文献

[1]熊一新, 王太元.最新社区警务工作指南[M].北京:群众出版社, 2003.

[2]张兆瑞, 张建明.社区警务[M].北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 2003.

[3]贾征, 刘化杰.社区治安与综合治理[M].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 2005.

16.品牌设计中的创新思维 篇十六

一、品牌理念

品牌理念是美容产品设计的核心。很多时候,产品功能性设计是为产品本身服务的,但品牌理念的提取一定要为市场服务。无论是日化线还是专业线,成功的中高档品牌都不再以产品的功能性为品牌理念的主要提取对象,其市场推广和宣传诉求非常简洁和概念化,主要在视觉效果、时尚元素和消费趋势等方面加以体现,而中低档品牌却越来越强调其原料或成分复杂的功能性,并以此作为产品卖点加以推广。对高档品牌来说,并非产品不具备这些功能,而是淡化这方面的宣传,只在宣传资料或说明书中加以反映。

“无添加”产品已成为美容品的发展趋势,但目前这样的品牌概念用得较多较滥。鉴于此,W品牌推出了“无乳化”的产品概念。“无乳化”这个名词听起来很玄乎,工艺上其实很简单,就是不添加乳化剂,产品性状只有水剂、啫喱或凝露。这样的概念具有一定的独创性,加上无乳化产品与皮肤的高亲和力与低刺激性,使这一产品既有一定的科学依据,又符合市场炒作的招商要求。此外,无乳化产品视觉效果晶莹剔透,肤感清爽,本身就被赋予了很丰富的时尚元素。为了让W品牌拥有高贵的身份,吸引高端消费者,W品牌也谋求了与某国际化品牌合作的背景,使之与其身价相符。将“无乳化”、“国际化”两方面结合在一起萃取品牌理念,兼具了产品特性和文化底蕴,为w品牌孕育了比较宽松的发展机遇。

二、品牌名称设计

好名字可以让美容产品“先声夺人”,给消费者留下深刻的第一印象。中高档品牌在起名的时候可参照几个原则:第一,一定要中英文名称兼具,符合国际知名品牌惯例;第二,英文名称上可借鉴国际品牌的取名方式,采用大写英文缩写,如CD、Fa、PH5等既有文化背景和时尚含义,又对产品特性有一定的描述;第三,中文名称要简洁大气,最好使用阳平音,朗朗上口,易于记忆;第四,品牌名称要能充分体现品牌理念,给人留下想象空间,制造购买欲望。

三、产品品类设计

很多知名厂家在推出所谓“第二代”或新品牌时,喜欢求大求全,产品系列繁多,品种复杂到动辄上百甚至数百个。过于追求功能性的细化往往会造成一系列的问题,譬如生产、物流、培训、市场推广等,在这方面应该学习“诚美”,仅用十几个单品就创造了过亿的销售神话。

产品的品类设计上要从市场运作和消费者需求的角度出发,不能靠生产者的闭门造车。多数时候,按照“二八法则”把品种优化到30—50个以内就足以满足市场需求。而且单品的设计要完全为客装销售服务,凡是不好卖或可能不易于大量销售的品种均应不采用。在W品牌的品类设计上,就采取了以下不同以往的设计方案:

1.产品系列力求简单化,借鉴了日化线上国际知名品牌的设计,仅限美白、补水保湿和抗衰老三大类。大部分为客装产品,包装不大,易于售卖,可实现产品专柜化销售。

2.由于产品无乳化能适合任何皮肤,所以专业线产品只采用了一套全能型的单品院装,按20个顾客一个月的使用量计算包材。此外还设计了10件套组合的美容院专人专用套装,按一个顾客三个月的使用量设计容量,与美容院最常见的护理季卡相吻合,既解决了产品开封后的保鲜问题,又提高了美容院的返单率。产品根据顾客肤质的不同设置美白、营养、防敏、补水四个套装,使院装产品也能像客装产品一样售卖,采用此设计方案避免了品牌促销活动中,美容院赚钱而厂家和代理商无利的弊病。实现“一切围绕产品销售”的设计目的。

3.客装产品以特色单品和全能型护肤品为主,简化了包材,统一以顾客一个半月的使用量为标准,这样能降低单品价格,提高销售频率,保障了美容师和加盟店的销售积极性。

4.套装部分分为三种类型:固定套盒装、自由组合装和限量版纪念套装。固定套盒装仅有几款,均为三件单品以上的组合装,功能性比较固定,属于传统意义上的套装。自由组合装也叫个人DIY套装,是厂家为满足顾客不同需求所提供的单品组合包装,有为两件单品提供的丝质袋,为三件以上单品提供的时尚挎包袋,为五件以上单品提供的装饰套盒等。自由组合装给客装的销售和顾客的购买提供了更大的空间。限量版纪念套装通过市场的反馈情况不定时推出,就是将某一时段的最畅销个人DIY套装变成限量的固定套盒,包装设计精美,在盒内加入特定的配赠品,如水晶饰品、高档皮具、代金礼券等来提高附加值,促使销售商大批量压货,也方便终端的快速流通。

四、广品包装设计

美容品是为了创造美丽,所以产品的包装一定要具备美观性,能给消费者带来看点。可口可乐的巨大成功,其独特的弧形瓶体设计功不可没。在这方面,建议专业线设计者多向知名日化线品牌取取经,在条件许可的前提下,内外包装的设计要能融合品牌理念并体现产品特性,还要有独创性,就像劲霸男装一样,“每一款茄克都有一处与众不同的设计”。值得注意的是,产品包材一定要有商品条形码和防伪标贴,便于高档会所POST机的使用,也为进入二、三级市场的化妆品专柜提供便利。

五、独特的卖点设计

1.独特的卖点就是制造产品的闪光点,吸引经销商的热点,点燃消费者的兴奋点,让产品一出生就具备一身的好功夫,擅打市场推广的组合拳。

2.创新的美容手法:蒙妮坦、艾丽素、第一元素等众多品牌的成功离不开其独特实用的美容手法,这好比新品闯荡江湖的独门秘笈一样。

3.物料宣传品:俗话说“好马配好鞍”,精美的宣传品不仅是市场推广的利剑。也是对消费者感官需求的尊重。“创美时”就是业内非常成功的典范,它的物料宣传品已经变成其企业文化的一部分。基于此W品牌也设计了大气的个人DIY展台和柜台式旋转灯箱。

4.在产品说明书和价格表的设计上也可以有独创的亮点,比如材质的使用上,除高档铜版纸外,还可使用丝质、木质等;造型上也可以有创意,比如把价格单设计成相框式,精美又有视觉冲击,在开拓市场时让美容院不忍丢弃;说明书则设计成花型、心型等异型,让人觉得高贵而与众不同。

5.终端促销形式方面,在业内广泛采用的卡片式促销上翻新,将直销企业的激励体系运用到终端销售上,有机地结合网络商务平台、终端消费设备、辅销品以及明晰的制度体系,将厂、商、店、客的利益和谐统一起来。

6.运营模式:新品的推广仅靠传统的加盟店和品牌形象店是不够的,特别是对于专业线的中高档品牌,其市场导入期和成长期通常会比中低档品牌要艰难漫长,终端和渠道是制胜的关键,新颖的运营模式能够加强对这两者的把控力。比如参照日化线“店中店”的卖场模式、将教育营销和体验营销结合在一起的VIP体验中心模式等。

现在的美容行业就象解放前的农村一样残酷,不是“多生”和“少活”,就是“快生”与“速死”。

而且专业线厂家普遍存在小农意识,提倡“短,平,快”的产品运作方式,过多的依靠模仿,把“生孩子”当成玩泥塑,看着别人不错就马上比葫芦画瓢,一旦不成功立马推倒重来,这也造成了美容业内“少的是品牌,多的是怪胎”的现象。生孩子就是为了好打架多赚钱的,品牌设计需要忠实地为以后的商业运作服务,用创新的设计在产品与经销商、消费者之间搭建一个互动的桥梁,把“立意”和“利益”紧密结合起来,这样才能实现奔小康的梦想。

上一篇:企业助我成长演讲稿下一篇:描写小白鼠的小学生作文5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