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林资源管理第9章 森林经营方案

2024-08-07

森林资源管理第9章 森林经营方案(精选7篇)

1.森林资源管理第9章 森林经营方案 篇一

森林经营方案编制工作方案

按照市林业局的统一部署,结合我区实际情况,将2008年4月底完成我区国有林场和集体林权体制改革经营大户(李永华)森林经营方案编制工作。为确保编制工作的顺利进行和按期、保质完成任务,特制定本工作方案。

一、森林经营方案编制目的

编制和实施森林经营方案是一项法定性工作,其目的是为科学经营和利用森林资源拟定实施方案,同时也为制定计划,组织经营活动,安排林业生产以及实施林业工作的监督与考核提供依据。

二、森林经营方案编制指导思想

以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以森林可持续经营理论为依据,坚持所有者、经营者和管理者权利义务统一,分区施策,以培育健康、稳定、高效的森林生态系统为目标,通过严格保护、积极发展、科学经营、持续利用森林资源,提高森林资源质量和林地生产力,有利于保护生物多样性和改善野生动植物生存环境,增强森林生产力和森林生态系统的整体功能,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实现林业的可持续发展。

三、森林经营方案编制组织领导

为了加强组织领导,确保森林经营方案编制工作的顺利开

展和圆满完成,按编制细则要求,决定成立以000000为组长,0000,000为副组长,汪百力(资源保护科科长),0000,0000,0000为成员的森林经营方案编制领导小组,全面组织领导本次编案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资保科,000兼任办公室主任,000兼任办公室副主任,00000为办公室成员,办公室负责编案业务开展,组织完成编制任务。

四、森林经营方案编制计划任务下达

0000林业局下达000国有林场和个休经营大户编制森林经营方案计划任务书,明确编案单位类别,经营方案设计深度,组织编制单位、承编单位、林权所有者及有关部门代表召开编制工作动员会,并形成有关会议纪要、协议文件。

五、森林经营方案编制工作量 ㈠准备工作

1、技术人员组织

由编案领导小组抽借调查设计人员36名,其中协助调查人员18名,组成6个专业技术组(补充专业调查组,资源校核组、规划设计组、资源培育组、数据统计组和成果撰写组)来完成编制任务。为保证编案各项调查和设计质量达到规定要求,领导小组应聘请林业技术专家3名进行技术指导和技术培训。参培人员熟练掌握有关技术规定和仪器的使用,熟悉工作方法,统一技术标准。

2、编案工作物质准备

①、调查资料的准备(二类调查资料、资源档案数据、森林经营分类区划成果资料、调查图件、调查各类表格等)。

②、相关设备、工具的准备

仪器设备:主要包括全站仪、水准仪、海拔仪、罗盘仪、测高器、GPS手持仪、测绳、花杆、皮尺、钢卷尺、油锯、砍刀、计算器等。

一般工具:记录夹、绘图板、铅笔、橡皮、资料袋(包)等。

交通工具:各编案单位应根据情况,安排必要的交通工具。㈡、调查与勘测(外业)

1、基本情况调查和收集

社会经济情况调查与收集、自然条件调查与收集、生产建设情况调查与收集、森林经营情况的收集、林区多种资源调查、技术经济指标和定额资料的收集。

2、森林资源调查

000二类调查资料于2004年完成成果资料,至今已经4年,其资料不能完全满足编案精度的需要,须进行补充调查,校核资源数据。校核内容包括:林地校核、林地面积校核、林地地类校核、林木资源的校核、林木生产量校核,此项调查工作量大,技术性强,任务重。

3、森林经营调查

森林经营调整涉及内容多,专业性强,工作量大。主要包

括立地类型调查、森林生长量调查、森林消耗量调查、抚育间伐调查、低产林改造调查、苗圃地调查与勘测,采种林(母树林调查)与勘测、森林保护调查等。

4、林业经济调查

林业经济调查主要是收集各种经济、技术指标资料为分析评价林区社会经济发展提供依据。主要包括:林区的人口、劳动力、工农业生产、科教文化、交通运输、通讯邮电、医疗卫生、公共事业等社会经济调查,市场经济调查、林业经营状况调查等。

5、森林采伐利用调查

主要对拟定采伐的小班进行伐区典型调查。

6、林区基本建设及辅助工程建设调查。

该项调查内容:林区公路及道路网布置,物质运输类型及设备,场址、管护站址、嘹望台、宾馆、休闲山庄等场址、建筑物的勘测与调查、机械检修、供电、给排水、通讯工程等调查。

7、多种经营调查

多种经营包括一、二、三产业的经营项目调查。

8、非木质森林资源利用调查

9、森林游憩调查

㈢、调查资料的整理、归类和分析评价

将各补充调查、专业调查、典型调查分类进行整理、归类,通过初步计算,确定资料的可靠性和实用性。对调查收集的资料进行分析评价,撰写论证报告。

㈣、筛选编制方案

通过各种调查资料的系统分析评价,分别不同侧重点为编案单位,提交2-3个备选方案,由领导小组召开管理部门、经营单位和其他利益相关者参加会议,广泛征求意见,评选出1个最佳方案,以作为本次经营方案编制规划设计的依据。

㈤、森林经营方案编制设计(内业)

1、编制三表。立地类型、造林类型及森林经营类型表是经营方案编制的重中之重,将集中主要技术人员进行计算编制。

2、森林经营规划设计 ①造林和更新规划设计 ②森林培育设计 ③种苗设计 ④林业产业规划 ⑤森林采伐利用设计

⑥健康森林与生物多样性保护设计

3、基础设施规划设计

4、经营管理规划设计

5、其它设计

6、投资估算与效益分析 ㈥编写经营方案说明书

成果资料包括:经营方案说明书、说明书附件、设计图纸和附表四大部分组成。

六、进度安排 ㈠、准备工作 1、2007年4月30日前,组建森林经营方案编制工作领导小组和办公室,抽调专业技术人员,落实工作经费。2、2007年5月10日前,下达森林经营方案编制计划任务书,制定编制工作方案和技术方案。3、2007年5月11日-31日,参加本局培训及区局培训技术人员,聘请专家授课。4、2007年6月1日-6月30日,落实专人负责完成收集森林经营方案编制各项资料,建立资料数据档案。5、2007年7月1日-7月15日,采购调查所需的物质设备。6、2007年7月16日-31日,组织完成开展外业调查生产实习,调查人员熟练掌握各种专业调查的技术和仪器设备的操作使用。

㈡、外业调查 1、2007年8月1日-7日,完成编案单位的自然、社会、经济等基本情况调查。2、2007年8月8日-9月15日,完成编制单位的补充专业调查和资源校核调查。3、2007年9月21日-9月30日,完成编案单位森林经营

调查,林业经济调查。4、2007年10月8日-10月20日,完成编案单位采伐利用调查,基本建设及辅助工程调查,多种经营调查,森林游憩调查,非木质资源利用调查,森林保护调查等。5、2007年10月16日-11月6日,完成外业调查资料整理,系统分析评价,提交2-3个经营方案编制备选方案。由领导小组召开会议,广泛征求意见,评选出最佳方案。

㈢、内业设计 1、2007年11月7日-12月6日,完成森林经营方案“三表”计算、编制工作。2、2007年12月7日-12月31日,完成森林经营方案各专业项目的规划设计工作。3、2008年1月4日-1月31日,编写森林经营方案说明书。4、2008年2月1日-2月28日,完成森林经营方案总体设计图、各种总平面图、现状图,其他示意图的制作。5、2008年3月1日-15日,森林经营方案成果资料(初审稿)上报区局,并组织初步论证。6、2008年3月16日-4月15日,根据论证组意见,对经营方案进行修改,上报终审,再修改完善装润资料,上报审批和备案。

七、安全生产

森林经营方案编制工作外野外作业环境恶劣,条件艰苦,领导小组、编制单位、承编单位一定要高度重视安全工作,加强安全教育,制定和落实安全制度和措施,积极帮助一线调查人员解决工作和生活上的困难和问题,保证安全生产。

八、工作经费预算及来源

根据《重庆市森林经营方案编制实施细则(试行)》的要求此项工作涉及1个林场、1个经营大户,调查任务重,外业工作量大,时间紧迫,共需经费898250.00元。其中:外业调查费用322720.00元,内业设计制图40200.00元,评审和培训 21280.00元,设备费396800.00万元,成果资料费97250.00元,不可预见费20000.00元。(详见《0000森林经营方案编制经费概算表》)。

2.编制森林经营方案的主要技术环节 篇二

关键词:编制方案;森林经营;技术环节

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1069(2016)25-72-2

0 引言

实际上森林经营方案所设计的技术环节非常多,例如森林资源主要功能的发现、调查研究与分析、森林经营种类的划分、森林经营的规划等,可以说每一个技术环节所关乎的问题都是不一样的,这就要求编制工作人员具有较高的专业素质。有关单位与企业对于森林经营方案的编制工作相当重视,这是因为森林经营方案是整个森林发展方向的重要指导文件,具有很高的参考价值,同时也具备一定的法律地位,森林经营方案编制人员务必要重视该项工作。下面笔者就从自身的工作实际出发,提出了编制森林经营方案的六大主要技术。

1 森林资源主要功能的发现

所谓森林资源主要功能是要确定在森林经营区域中,保证可持续经营发展所需要提供的物质产品或者是相关的环境服务功能,不管是哪一种编制森林经营方案的单位或者部门,都要把森林资源主要功能纳入社会经济发展对森林行业的需求中,并且进行深入地考虑与布局安排。因此需要从宏观上全面了解和把握特定区域森林资源的主要功能与发挥的作用,组建起一支具有较高代表性的方案编制队伍,这是尤其重要的。

2 调查研究与分析

调查研究与分析是对森林经营特定区域能够提供的自然条件、社会经济基础以及相关的经验教训进行研究与分析,为了确保社会经济发展对于森林行业的要求能够和上面提及的各种基础条件相吻合,从而树立森林资源可持续经营的社会经济、自然环境的目标。

2.1 自然条件

研究和分析水平区域、垂直区域与经济社会发展方向的适应性,例如该区域地理位置中则主要有经纬度、相关的自然和经济地理区划等;地质地貌则主要有该地海拔高度、重要山脉走向、地形划分等;天气气候主要有降水量、无霜期、积温、温度差等;水文情况主要有河流分布、河床特点、洪水灾害、水土流失状况等;土壤则有母质、土壤厚度、土层理化性等;而植被状况则主要有种类划分、生长情况等。

2.2 社会经济基础

对森林行业与该行业在当地的作用和价值进行研究与分析,也就是行政区域划分与整个森林系统是不是吻合的。其中人力资源状况主要由人口数量、民族组成等;社会经济的结构分析、土地资源利用状况与结构组成、区域交通现状、通讯水平、电力状况等,将研究与分析结果落实到图纸上。

2.3 森林资源

对当前的森林资源的特点、使用状况与程度、林地潜在能力等进行科学评价,确定是不是将通过补充调查修正到编制方案年的森林资源二类数据。其中专业的调查主要有数表的检验、森林资源生长量与消耗量、各种材种的出材率、土地类型等方面。

3 森林经营种类的划分

根据当前森林的生长状况,依据分类施策原则,在原本已经划分好的森林类型的前提下,对其经营种类进行进一步的划分。在对森林经营种类划分时,务必要从市场发展的具体需求出发,根据相关的培育目标,组织具有针对性的培育工作,从而实现集约化的森林经营。每一种经营类型务必要使用定向的经营方案,举个例子若把材种当作培育的目标,那么就要把其划分为各种材质,从而根据不同的材质来实施相应的方案。对于一些经营化的产品也要把其划分成不同的类型,在这个基础上实施不同的方案。一般情况下,有关的工作人员也会根据调查表格来进行细化工作。

4 森林经营方针的制定

在编制森林经营方针时,相关的编制方案部门要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坚持遵循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原则。在确定森林经营的发展方针时,第一是要具备时代性,做到与时俱进,充分地与目前森林行业发展状况相结合,同时实施相关的技术,使其发展能够更加符合时代发展潮流。第二是具备针对性,在狠抓细节问题的同时,还要关注重点,集中精力来解决事情的主要矛盾,真正做到对症下药,从而完成森林经营的整体目标。第三是要具备方向性,即所制定的森林经营方针务必要明确统一。第四是要具有简明性,要求编制森林经营方针时要简明扼要,突出相应的重点,抓住关键的细节,但是避免繁冗的表述与阐释,做到简明概括就可以了。另外制定森林经营方针时要较好地处理各个方面的关系,例如长期发展与短期发展的关系、整体布局与局部布局的关系、森林经营方与社区利益方之间的关系等。

5 森林经营目标与主要任务的确定

森林经营的目标主要由总目标和终极目标组成。要知道森林经营总目标的制定是相当重要对的,这是由于总目标制定的情况直接影响了当地社会经济的发展与规划,所以不仅要把关注的重点放在当地经济发展状况上,还要将重点放在周边环境的保护与社会和谐稳定发展方面。而终极目标实质上是一种阶段性的目标,是归属于森林经营发展的总目标,处于总体目标的某一阶段。制定森林经营目标的重要基础是当地的资源,根据当前市场发展的实际状况,把产业发展当作一切的根本点和出发点,在环境保护的前提下,有效地利用当地林地资源,同时将规划设计作为关键的参考点,只有真正地做到上述所提的要求,才能制定出有效、科学的森林经营目标。

在制定森林经营目标时要遵循以下几个原则,一是目标要直接明确,特别是所经营的产品以及该产品能够带来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而且森林经营的结构也要做到具体直观。二是目标符合实际,具有可行性,要充分结合当前的实际状况,制定出与实际相符的森林经营目标,使得在执行的过程中能够更具有方向性,避免不必要问题的出现。三是需要对森林经营目标进行定量的分析,保证所提出的目标都是可以评价的,从而对各种评价结果进行定量、科学的分析,明确该目标是否合理、有效。为了能够完成森林经营的总体目标,还需要明确各种任务,每一个任务内容都要贯彻和实施,在制定相应的经营任务时,需要使其符合时代的发展潮流,做到实事求是,不应因循守旧,也不可好高骛远,只有经过一定的努力才能够使目标得以实现。

6 森林经营的规划

一是要依据当地森林生长的状况来确定合理、科学的年伐量,而年伐量的制定既需要确定树木的年龄,也要注重树木的轮伐期,根据编制森林经营方案部门的实际状况,借助相应、合理的计算方法来确定。一般情况下,都要根据不同的种类来选择不用的主伐手段,同时还要采取一定的营林抚育方法,提高森林经营的经济效益。二是制定环保公益林经营的各种手段,例如管理维护、抚育间伐、改造低效林、科学人工造林、封山育林甚至是更换采伐方式等。三是制定相关的商品林经营方式,例如现有林木的培育、人工造林的更新、抚育间伐、低产林的改造等,在这个过程中要注重树种类型的选择、整地方式的规模、造林的密度大小、幼林抚育频率与季节、相关的科技成果等。四是根据木材产品编制的方案将采伐蓄积量进行合理的分配,包括了商品性和非商品性两个方面,需要将商品性的采伐蓄积量作为基数来计划木材工业,从而制定出木材和相关周边产品的详细方案。五是讨论非木质森林资源经营方案以及确定该产品所符合的市场需求、资源状况以及科学技术的保障,从而科学地确定出非木质资源的使用项目,例如具有特色的经济林、绿色旅游、林下资源开发与利用等,同时将林地规划作为基础来设计经济林的产品方案。

7 结束语

总的来说,本文对编制森林经营方案的主要技术环节进行分析和探讨是很有必要的,这是由于森林资源的发展状况直接影响了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而且森林经济的发展与其经营方案的编制密切相关,需要引起我们的足够重视。

参 考 文 献

[1] 李建友.编制森林经营方案的主要技术环节[J].林业调查规划,2010,35(15701):15-17.

[2] 王丽丽.森林经营方案编制中的公众参与及问题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2.

[3] 谢沛峰.编制森林经营方案的主要技术环节[J].科技展望,2015,25(33720):97.

[4] 王延飞.县级森林可持续经营评价及其经营方案的编制[D].南京林业大学,2012.

[5] 汪树生.森林经营方案编制的主要技术环节[J].安徽林业,2005(06):16.

3.森林资源管理第9章 森林经营方案 篇三

技术规定

(试

行)

江西省林业调查规划研究院

2005年6月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第十六条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实施条例》第十三条规定,为科学编制县(市、区)森林经营方案,参照原林业部《国有森林经营方案编制技术原则规定》(1996),特制定本技术规定。

第二条

编制县(市、区)森林经营方案的目的,是为了认真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关于加快林业发展的决定》,落实江西省委省政府提出的“我省林业在全国率先跨入可持续发展阶段”的要求,指导县(市、区)科学地经营管理森林资源,坚持生态优先原则,全面实现分类经营,努力建设比较完备的森林生态体系和比较发达的林业产业体系,最大限度地满足社会对林业日益增长的多种需求,有利于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促进经济、资源与环境的协调和可持续发展。

第三条

县(市、区)森林经营方案是编制中长期林业发展规划、进行年度作业设计、安排林业生产建设与投资的法定技术文件,是上级主管部门监督、检查、考核林业生产和各级领导干部保护、发展森林资源任期目标责任的重要依据。

根据我省实际情况,县(市、区)森林经营方案编制每十年一次,即以十年为一个经理期,并和当地的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规划相协调。本期方案要求与国家“十一五”计划相衔接,并落实“十一五”年度计划。

第四条

编制县(市、区)森林经营方案应当确立以生态建设为主的林业可持续发展道路,贯彻严格保护、积极培育、科学经营和持续利用的思想,并坚持以下基本原则:

(一)坚持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相统一,生态效益优先的原则。科学调整林种、树种和龄组结构,提高森林资源质量,增强森林生态功能,合理确定森林采伐量和编制采伐限额,严格保护野生动植物资源、湿地、古树名木和重点生态公益林。

(二)坚持政府主导和市场调节相结合,实行林业分类经营的原则。科学区划地类,充分利用水热潜力,加速低产林改造,大力发展高质量、高集约度速生丰产用材林、工业原料林基地和名、特、优、新林业商品经济资源,优化林业产业结构与布局。

(三)坚持因地制宜和合理配臵相结合,促进城乡林业协调发展的原则。区别山区多林县与平原少林县,正确界定不同的经营方向和培育目标,编制各具特点的森林经营方案,采取不同的森林经营管理措施。

(四)坚持外延与内涵发展相结合,全面提高林业资源整体素质的原则。加快困难立地宜林地、采伐迹地和平原、低丘岗地的造林与更新步伐,促进森林覆盖率的提升,并采取集约化与适度规模化的经营措施,全面提高林地生产力。

第五条

编制县(市、区)森林经营方案的主要依据:

(一)上级林业主管部门下达编制森林经营方案的文件或计划任务书;(二)地方政府批准实施的区域社会经济发展规划;(三)林业区划、中长期规划;

(四)有关林业方针、政策、法规与技术标准、规程(范);

(五)按国家和省有关技术要求完成并核准的最新森林资源调查成果,包括二类调查成果、森林分类经营区划结果和各类林业专业调查成果;

(六)按国家和省有关要求完成更新合格的最近的森林资源档案资料;(七)有关大中型林业建设工程项目的可行性研究报告与总体规划设计文件;(八)林业改革与发展的主要成果、经营管理的主要经验和林业科学研究与技术推广的最新成果等。

第六条

县(市、区)森林经营方案编制的主要内容应在编案前由编案领导小组研究确定,一般应包括以下方面:

(一)森林经营的指导思想、基本方针和经营目标;

(二)以生态公益林和商品林为主要内容的分类区划(调整)与保护、发展规划;

(三)林业生产经营(种苗、造林、更新、抚育、改造、采伐、加工、防灾减灾、基础设施等)规模与布局;

(四)森林资源培育(种苗、造林、更新、抚育、改造、采伐等)技术设计;(五)合理年采伐量的计算确定与采伐限额编制,森林采伐技术设计;(六)森林防火、有害生物防治等林业防灾减灾工程建设规划设计;(七)木材加工、林产化工、森林游憩等林业产业发展规划设计;

(八)投资估算与效益评价;(九)森林经营方案的组织实施。

第七条

县(市、区)森林经营方案的编制深度可根据各地资源状况、经营管理水平、生产条件及社会经济发展情况和国家林业发展规划、计划等因素自行确定,但至少应达到以下要求:

(一)森林经营类型和本经理期的经营措施要落实到小(细)班,以经营类型为基本规划设计单元;

(二)本经理期需要进行改造、采伐更新和适宜培育森林资源的林地要落实到小(细)班,并确定下一个经理期的森林经营类型;

(三)本经理期前5年的森林采伐与培育规划指标应分别森林经营类型分解到年度、落实到小(细)班,后5期规划滚动安排但暂不分解到年度;

(四)较大规模的木材加工、林产化工、多种经营等林业产业项目要做出预可行性研究;

(五)其它项目原则上只进行宏观规划。

第八条

县(市、区)森林经营方案编制工作程序分以下四个阶段:(一)编案准备阶段。即在确定编案基本思路的基础上,进行组织、技术、人员队伍和资金方面的准备,编写工作方案和技术方案,收集各类信息,确定技术经济指标等。

(二)分析论证阶段。包括:

1、对县域森林资源、林业产业与经济结构、经营管理现状与系统环境进行综合分析评价,明确林业发展潜力、优势和经营方案应该和可以解决的主要问题(重点内容),提出科学的森林经营方针和发展目标,对林业产业结构调整、经营规模与布局进行决策优化,提供若干个可供优选的方案;

2、由主管部门、调查规划设计部门、经营单位及其它有关部门共同参与,对提供的方案进行论证、评审和优化,确定一个原则方案作为规划设计的依据。

(三)规划设计阶段。即在原则方案的控制下,展开各项森林经营规划设计,编写县(市、区)经营方案文本。

(四)审查修改阶段。将编写完成的经营方案文本(送审稿)及其各项专业成果资料送交有关主管部门组织有关专家进行评审,根据审查意见对成果进行修改定稿。

第九条

森林经营方案编制工作的组织

(一)编案工作在县(市、区)林业局的统一领导下进行。由林政资源管理、营造林、资源调查监测、计划财务与规划设计部门组成领导小组,分管局长任组长,下设办事机构,负责具体编案工作。

(二)实行技术责任制。为保证编案工作质量,各县(市、区)应确定技术总监,负责业务技术指导与质量把关。编案成果应由技术总监和林业局长共同签名盖章确认。

(三)实行资格准入制度。承担编案工作的队伍应当具有乙级(含)以上林业调查规划设计资质。非持证单位编制的方案,林业主管部门不予认定。编案调查规划设计单位还应当吸收乡镇林业工作站的技术人员参加。

第十条

森林经营方案的审批程序

(一)县(市、区)森林经营方案编制完成后,先由县(市、区)林业局进行初步审议,然后由设区市林业局邀请有关专家、技术人员和设计单位进行终审。

(二)经终审的森林经营方案,由编案领导小组报请县(市、区)人民代表大会审议通过,报上级林业主管部门备案,由县(市、区)人民政府组织实施。

第二章

信息收集与专业调查

第十一条

编制森林经营方案,应收集以下信息(一)图件资料

1、地形图:比例尺1:1万和1:5万及其它;

2、县(市、区)森林分布图、林业分类区划图,乡(镇)林业基本图、林相图;

3、航拍照片:尽可能收集近期大中比例尺航片;

4、其它图面资料。

(二)林业区划、规划、调查的成果资料

1、林业区划、生态公益林区划、农业区划、农业气候区划等区划资料;

2、林业规划、速生丰产林与工业原料林建设规划、水土保持规划、土地利用规划、果业规划等规划资料;

3、二类调查、土壤普查、野生动植物调查、森林病虫害调查等调查资料。(三)自然条件

1、自然地理与地质,包括区位、成土母岩、母质、地貌特征与地质灾害等情况;

2、气候与水文,包括降水、蒸发、气温、积温、极端温度、风力、霜期、日照、冰雹、干旱及灾害天气、水系、水库、水位及灾害水文等情况。

(四)社会经济

1、乡(镇)、村、小组个数;

2、总人口(城镇与农业人口)数、劳力与分布;

3、国土面积与分类,包括耕地(水田)、旱地(坡耕地)、林地、园地、水面等情况;

4、林地林木权属情况;

5、林业经营情况,包括经营林业(种苗、造林更新、抚育间伐、林分改造和主伐等)的历史习惯、技术水平、传统经验和经营效果等;

6、GDP、农林牧副渔业产值情况;

7、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规划;

8、道路、航道码头与交通运输情况。(五)林业工程建设情况

1、长防林、珠防林、退耕还林、小型生态公益林、国家重点公益林、自然保护区与野生动植物保护、湿地、森林公园、通道绿化、农田防护林、防沙治沙林、堤(渠)岸绿化等林业生态工程建设情况;

2、世行贷款、日本政府贷款、部省联营、林业专项贴息贷款速生丰产林、工业原料林、经济林等商品林业工程建设情况;

3、良种繁育基地、优良种质资源开发利用等种苗工程建设情况;

4、病虫害、森林火灾等防灾救灾工程建设情况;

5、林业科技推广项目建设情况;

6、龙头企业、民营造林工程建设情况。(六)林业经济情况

1、县域内林业企事业法人单位(林业局、林场、苗圃等)与职工从业人员情况、社会工资与林业行业工资水平情况;

2、最近五年木材及林副产品供求与产销、加工利用、多种经营情况,以及县域周边一定半径范围内木材及林副产品加工企业及木材消耗、流通等情况;林产品市场与竞争情况;

3、历年林业投资与资金来源情况;

4、林区道路、房屋与基础设施建设情况;

5、营造林及木材生产成本、税费、金融支持政策情况。(七)林区多资源资料

1、林区枝桠材及“三剩”资源数量及利用潜力;

2、林区水资源(面积、流量、水质等)及利用潜力;

3、林区珍稀野生动植物资源、药用、食用、工业用植物资源的种类、分布、培育利用状况及开发条件与潜力;

4、林区景观旅游资源开发潜力;

5、林区其它资源(建材、煤炭、矿产等)的开发潜力。

第十二条

编案前还应当收集或编制适用的森林经营数表(模型),如立地指数表、林分生长过程表(收获表)、林分生长率表(模型)、材种出材率表、经济林收获表(收获预测模型)等。

第十三条

编制森林经营方案应当充分利用已有合格的专业调查资料。现有专业调查信息不能满足编案要求时,需要按国家林业局、省有关技术规定进行补充专业调查。专业调查的内容主要是:

(一)地貌地质调查。查清县域内主要山脉、河流水系的位臵与走向,调查大、中、小地形与垂直高差的水热变化情况及与土壤、植被分布生长的相互关系。

(二)立地类型调查。采用标准地调查和路线调查相结合的方法进行。要按照中国立地分类系统,并注意与县林业区划系统衔接,进行准确的立地分类和命名。通过调查,提出正式的立地类型表、立地类型分布图和立地类型调查成果报告。

(三)林业土壤调查。查清编案区域的成土母岩、母质、土壤种类、性状及分布规律等影响造林营林的主要因素。

(四)植被调查。调查植物种类、生长状况及演替过程。

(五)林分调查。在编案区域内选择不同立地条件、树种、年龄、生长状况的代表性林分进行调查。内容包括起源、树种组成、林龄、树高、径级、蓄积量、郁闭度、病虫害、森林火灾等。人工林(含平原绿化、通道绿化等)还要调查所采取的各项技术措施,如种苗来源与品质,整地时间与方式方法,栽植规格、密度、工序与时间,抚育、施肥等管理措施,成活率与保存率、森林权属与造林单位等,总结营造林经验,编制造林典型设计表、造林类型表、森林经营类型经营措施表。此外,林分还应当开展以下调查:

1、天然更新调查。调查森林权属、立地条件,目的树种起源、分布、株数、树高、频度、树龄及生长情况,以分析不同立地和权属条件下天然更新的可能性及人工促进的科学措施;

2、生长量调查。要通过调查建立生长量预测模型,作为间隔期内资源数据更新的基本手段,以掌握森林资源的动态变化,为编案确定合理的采伐量和采伐限额。

(六)森林采伐调查。调查当年实施皆伐、择伐、抚育间伐、补充采伐和林分改造等各类采伐地段的情况,如采伐林地林木情况,采伐的面积、方式、蓄积、树种出材量、采伐剩余物利用、采伐单位与证号、林权情况等。

(七)权属与纠纷调查。查清编案范围内林地林木权属情况,包括联营、合作、租赁与纠纷情况。

(八)征占用林地调查。调查五年来林地因征占用而改变林地用途的情况,包括地点、范围、面积、征占用部门及用途等。

(九)珍稀野生动植物与古树名木调查。查清珍稀野生动植物和古树名木的种类、数量、分布、栖息环境和种群消长变化规律。

第三章

林业系统分析

第十四条

林业系统分析是编案工作的重要基础和逻辑起点。信息收集与专业调查结束后,必须对编案单位的外部环境与内部各子系统进行分析、评价和结构解析,进一步明确其优势条件、发展潜力和主要存在问题,使编案工作更具针对性。

第十五条

林业系统分析主要包括森林资源分析与评价、森林经营环境分析、林业经营状况分析和林业系统诊断等内容。

第十六条

森林资源分析与评价应突出以下几个要点:

(一)森林资源(林地资源、林木资源、景观游憩资源、湿地资源、种质资源、野生动植资源等)的种类、数量和特点(如分布、结构、消长动态等);

(二)森林资源权属(国有、责任山、自留山、以及联营、合作、租赁、拍买等流转情况)种类、面积及蓄积量;

(三)本经理期可开发利用的森林资源数量、质量及可利用程度。

第十七条

森林经营环境分析应对编案单位所处的自然、社会与经济等外部环境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找出影响森林经营管理的有利环境因子、潜力因子和障碍因子,并考量其影响程度。

第十八条

森林经营状况评价应侧重于对编案单位内部管理体制、经营机制、职工队伍、产业结构、林业资产与经营等方面的成功经验、存在问题和失败教训进行客观的分析研究和总结。

第四章

经营方针、目标与布局

第十九条

经营方针是经理期内指导森林经营管理和林业建设的行动指南,也是国家和地方有关林业方针政策在编案单位的具体体现。经营方针的确定应充分体现政策性、方向性、针对性和简明性。

第二十条

在经营方针的指导下,确定一个经理期通过努力可望达到的经营目标是编案工作的关键环节之一。经营目标的确定应当把握以下几点:

(一)森林经营目标与国家、省林业规划发展战略相协调,也是当地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目标的一部分;

(二)森林经营目标是实现编案单位林业长远发展目标的阶段性指标;(三)经营目标应切实可行,有充分的理论和事实依据;

(四)目标内容应包括资源(森林面积与覆盖率、蓄积量、多样性等)增加、结构(林种、树种、林龄、林副产品、产业等)增优、效益(生态、经济、社会)增长、管理(体制、机制、保护等)增强和环境改善等方面,涉及各项目标指标应尽可能具体与量化。

第二十一条

经营目标确定后,为充分发挥资源优势与区位优势,优化林业布局,应当进行经营区划,将经营范围分为若干个具有不同功能和经营方向的经营区。

经营区划应综合考虑已有的林业区划、林种区划、生态公益林区划的成果,考虑资源分布状况、自然经济社会条件和林业生产特点,以流域、山脉等为界进行,同时符合全国林业“分区突破”的要求。对自然保护区、湿地、树(物)种原生原产地、森林景观、珍贵濒危野生动植物栖息地等有特殊意义与功能的区域应单独划分经营区。

第二十二条

在经营区划基础上,依据林业发展战略目标、经营方针和经理期经营目标进行林业建设和森林经营的总体布局,确定每个经营区的经营方向、经营重点、建设项目与规模、森林资源与环境保护重点、主要措施等。

第五章

森林经营类型

第二十三条

编案单位应把森林的自然分类与经营分类结合起来,建立科学的森林经营类型。根据森林经营特点和经营水平,我省森林经营类型按“经营区 — 一级林种(公益林、商品林)— 二级林种(用材林、薪炭林、经济林、防护林、特用林)— 森林经营类型”四级进行组织,并以森林经营类型为基本的规划设计单位。通过组织森林经营类型,把经营目的、经营周期、经营水平、立地质量相同或相似的小班组织起来,进行定向培育,并编制相应的经营技术措施与产量指标。所有森林经营类型构成一套完整、科学、实用的森林经营体系,长期指导森林资源的科学经营与管理。

第二十四条

要根据经营区划与经营类型进行林种调整,以充分发挥森林的多种效益。

(一)生态公益林按国家生态公益林区划成果、试点项目安排及地方公益林建设可能进行调整确定。全省生态公益林面积占林业用地面积的比重控制在40%范围内。

(二)用材林和工业原料林在适地适树的条件下按照大力发展的要求进行调整。

(三)经济林按照“名、特、优、新”的要求进行科学调整。

(四)薪炭林按照群众生活需要、农村能源结构变化与发展情况进行合理调整。

第二十五条

森林经营类型的分类主要根据下列因素:

(一)林种:分用材林、工业原料林、经济林、薪炭林、防护林、特用林、竹林。

(二)培育目标:用材林按培育的材种不同(如分大、中、小径材等);工业原料林按原料不同(如分纸浆材、胶合板材等);防护林按防护功能不同(如分水源涵养、水土保持、防沙治沙等);薪炭林按燃烧值不同(如分高值、中值、低值等);经济林按性质不同(如分油料、果品等);竹林按用途不同(如分笋用、材用、笋材兼用等)。

(三)树种:用材林与工业原料林按优势树种不同(如分杉木、马尾松、桉树、杨树等);经济林按目的树种不同(如分脐橙、板栗等);竹林按主要树种不同(如分毛竹、丛生竹等)。

(四)起源:用材林分为人工林、天然林(人工促进)和飞播林。

(五)立地质量等级:用材林和拟造用材林的宜林地按同一套立地质量等级划分。

(六)经营集约度:人工用材林按集约和一般两种划分。(七)经营周期:工业原料林按长、中、短三种划分。

第二十六条

经营技术措施的设计内容一般包括下列内容,并建立相应的标准化经营模型:

(一)培育目标与培育周期;

(二)最适宜的立地类型或立地质量等级;(三)种苗品质要求;

(四)造林方式、初植密度和成活率、保存率指标;(五)抚育方式、年度、强度与施肥要求;(六)间伐年龄、次数、强度与方式及出材量指标;(七)不同培育阶段的主要保护、管理措施;

(八)采伐方式与技术指标;

(九)一个经营周期的投入产出指标或现金流量。

第二十七条

主伐年龄和产量指标。一般用材林主伐年龄按国家林业局颁发的《森林采伐更新管理办法》规定确定;定向培育的速生丰产用材林主伐年龄按国家林业局颁规程;工业原料林主伐年龄按经济成熟结合龙头企业市场需求确定(参照江西省林业厅赣林资字【2003】80号文件规定)。一般人工用材林的生长指标按龄级确定林分密度、平均胸径、平均树高和平均年蓄积生长量等生长指标;定向培育速生丰产林生长指标按国家林业局颁规程标准。

第六章

森林采伐

第二十八条

森林采伐规划设计应以发展森林资源、合理调整森林结构、提高森林质量、满足社会经济发展需求、实现可持续发展为前提,以国家林业局颁发的《森林采伐更新管理办法》和《森林采伐限额管理条例》和省有关规程、标准为依据编制。

第二十九条

森林采伐包括主伐、更新采伐、抚育采伐、低产林改造、其它采伐、毛竹采伐等六种类型。在森林培育过程中进行的抚育间伐、低产林改造、防火线和林道建设等经营活动引起的森林消耗和出材量必须在本章中列出,但可在“森林培育”和“森林保护”等有关章节中进行具体规划设计。

第三十条

编案单位的年采伐量是各种采伐类型采伐量之和。确定合理年伐量的原则是:

(一)采伐量小于用材林的生长量;

(二)优先安排抚育和低产林分改造的采伐,以提高林分质量和合理调整林种、树种与林龄结构;

(三)经理期内年伐量尽量保持相对稳定与均衡,不造成某些年的停产和严重供不应求;

(四)年伐量的确定不包括“不可及”的森林资源。

第三十一条

计算年伐量应依据编案单位森林资源状况和经营水平,以森林经营类型为单位,分别采伐类型和方式选择适宜的计算方法进行:

(一)皆伐作业

1、以轮伐期公式计算:

年伐面积 = 用材林各树种经营类型面积/轮伐期 年伐蓄积 = 年伐面积×成、过熟林单位面积蓄积

本公式适用于龄级结构比较均匀的县(市、区)或近成过熟林占优势的天然林,不适用于幼中龄林占优势的县(市、区)。

2、以成熟度公式计算:

年伐面积 = 成过熟林面积/一个龄级期的年数 年伐蓄积 = 年伐面积×成过熟林平均单位面积蓄积量

本公式仅考虑现有成过熟林资源的及时利用,适用于龄级结构比较均匀和幼、中龄林占优势的编案单位。

3、以林龄公式计算:(1)第一林龄公式

年伐面积 =(成过熟林+近熟林面积)/2个龄级期的年数 年伐蓄积 = 年伐面积×成过熟林单位面积蓄积量(2)第二林龄公式

年伐面积 =(成过熟林面积+近熟林面积+中龄林面积)/3个龄级期的年数 式中:中龄林包括2个以上龄级时只取其靠近近熟林的1个龄级纳入计算范围。

年伐蓄积 = 年伐面积×成过熟林单位面积蓄积量

以上两个公式重在按面积调整龄级结构,比较适用于成过熟林占优势的县(市、区),其中第一林龄公式适用于中幼林占优势的县(市、区)。

4、以林况公式计算:

年伐面积 = 按林况需要采伐面积/采伐期限 年伐蓄积 = 按林况需要采伐蓄积/采伐期限

本公式适用于生长不良、病虫害危害严重防治无效需要进行更新改造的林分。

(二)择伐作业

年伐面积 =(需要择伐的成过熟林面积+采伐周期内进入择伐作业的成过熟林面积)/采伐周期(或经营期限)

年伐蓄积 = 年伐面积×成过熟林单位面积蓄积量×采伐强度×(成过熟林净生长量/2)

(三)疏伐作业

年伐面积 = 可及疏伐面积/采伐期限

年伐蓄积 = 年伐面积×可及疏伐林单位面积蓄积量(四)散生木、四旁树采伐

年伐蓄积 = 可及散生木、四旁树蓄积量/采伐期限(五)抚育间伐

年伐面积 = 需要抚育间伐的面积/抚育间伐间隔期

年伐蓄积 = 年伐面积×抚育间伐林分单位面积蓄积量×抚育间伐强度(六)林分改造

年伐面积 = 需要改造林分面积/改造年限

年伐蓄积 = 年伐面积×改造林分的单位面积蓄积×采伐强度(七)防护林更新采伐

年伐面积 = 防护林更新采伐面积/采伐期限

年伐蓄积 = 年伐面积×防护林单位面积蓄积量×采伐强度

第三十二条

森林合理年伐量应在计算年伐量的控制下,综合考虑国家和地方林业产业政策、限额计划、林业经济状况、当地社会发展需要、市场需求、长远利益和环境承受力等制约因素,根据编案单位的实际情况进行优化决策,并分别采伐类型提出本经理期的年度采伐面积与蓄积计划。

第三十三条

应根据合理的年伐量、市场需求材种产品确定各木材生产材种产品的生产结构、木材生产消耗率、不同林分材种出材率指标、采伐规模等情况,按采伐类型估算各材种木材年产量,并进行木材生产规划。

木材年产量 = [年伐蓄积量-(年伐蓄积量×木材生产消耗率)]×木材出材率 第三十四条

伐区配臵的原则是:

(一)以村为单位,根据各村近、成、过熟林分布情况安排木材生产任务;(二)伐区开发顺序应根据现有林道情况,先干线后支线,先近后远;(三)急需改造的林分应优先安排。

第三十五条

采伐方式应根据林分特点、地形条件、更新方式和社会经济状况,按国家有关规定,本着有利于降低成本、环境保护的原则确定。

第三十六条

竹林一般采取龄级择伐方式,其采伐年龄的确定应既有利于竹材产品生产,又有利于竹林培育。竹林的合理年伐量应根据经营方向的不同分别经营类型单位计算。毛竹年采伐量控制在立竹总数的20%以内。

第三十七条

森林采伐的机械设备、生产用工与成本效益应分别采伐类型、依据补充调查的定额指标和森林采伐规模进行规划和估算。

第七章

森林培育

第三十八条

森林培育规划设计应充分利用地力,加速恢复和增加森林资源,改善林分质量,保护环境,促进生物多样性,提高林地生产力,并有利于森林防灾减灾。

第三十九条

森林培育应分别种苗(种子、苗木)、造林与更新(造林、迹地更新)、抚育间伐(未成林造林地抚育、天然更新林地抚育、封山育林)、低产林改造(低产低值森林改造、疏林地改造、灌木林地改造)四大项目进行规划设计。

第四十条

森林培育规划设计应依据经营规模、分别经营区、按一级林种和森林经营类型进行组织。各项指标应规划设计到每一个经营类型,设计深度最低应满足本规定第七条的有关要求。各项施工技术标准和作业方式以森林经营体系中相应的经营模型的有关设计为准。

第四十一条

种苗是造林更新的物质基础,是培育优质、速生、丰产森林的前提,应根据造林更新规划的需要进行良种繁育基地和种苗生产规划设计。种苗规划设计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一)母树林设计

要根据种子需求,在母树林调查的基础上选择母树林,按有关技术标准进行规划设计,确定母树林的位臵、面积、种子采集和处理措施,提出促进结实和提高产量、品质的措施,计算年度采种量、采种成本。

(二)种子园设计

要根据种子需求,根据有关技术要求进行建园地选择,并按有关技术标准进行规划设计,确定建立或改良种子园的位臵、面积和主要技术措施,计算建园成本。

(三)“四圃”设计

对杉木等可进行无性繁育的树种,应当进行原种圃、采穗圃、扦插圃和测定圃的规划设计,以保留优良遗传性状,不断提高遗传增益。

(四)苗圃设计

要按照就近育苗的原则,以规划小型临时苗圃为主,临时苗圃与永久性中心骨干苗圃相结合,以满足造林更新需要。苗圃设计要按照有关技术要求选择圃地,确定适宜的位臵、面积,计算需种量、产苗量和估算投资,落实有关如贮藏、催芽、土壤消毒、截根、移栽、灌溉、施肥等育苗基础设施与设备。

第四十二条

造林更新规划设计要把握适地适树、良种壮苗、混交、初植密度、看天栽植与随起随栽、防火林带与配套工程等主要环节。

(一)适地适树。要对荒山荒(沙)地、采伐迹地、火烧迹地等宜林地进行立地选择与小(细)班区划,根据“适地适树”原则配臵树种。

(二)良种壮苗。要规定造林更新用苗的遗传品质和播种品质,全面推选良种优质化。要确定上山苗木等级不低于二级。

(三)混交。要根据目的与伴生树种的生物学与生态学特性,确定混交树种组合与比重,促进林分质量与功能的提高。

(四)初植密度。要考虑林种要求、树种特性、立地条件、经营水平与造林更新成本的经济性,合理确定初植密度。

(五)看天栽植与随起随栽。为确保一次成活率达到95%以上,减少因补植的造林损失,必须规定看天栽植,即栽植天气要适宜,要有充分的前期雨量。同时要根据日劳力可能栽植量确定起苗量,所有起苗必须当天栽植完成。

(六)防火林带与配套工程。要设计以阔叶树为主的生物防火林带,并配臵适当坡度、通达的林道,形成造林施工作业通道并有利于今后的间伐与主伐作业。

第四十三条

抚育间伐规划设计的主要内容是幼林抚育、用材林间伐抚育、经济林与竹林抚育、特用林与防护林抚育、封山育林。

(一)幼林抚育。对象主要是未成林造林地。设计内容主要有抚育的方法、次数、年限、是否施肥和实行林地间作绿肥、药材及农作物。目的是促进林分尽快郁闭成林。

(二)用材林间伐抚育。要根据有关技术标准,按不同林种、树种和经营类型确定间伐方式、方法、强度、开始年龄、间隔期、次数、最终保留密度和施工作业技术要求等。

(三)经济林与竹林抚育。经济林抚育是增产的关键,要根据有关技术标准和经济林地与林分的生长状况确定土壤改良、嫁接、修枝、整形等技术措施。竹林抚育的目的是提高竹、笋产量。抚育设计的主要内容有垦复、除杂、去石、挖蔸、施肥、禁笋和合理采伐等。

(四)特用林与防护林抚育。对母树林、种子园和优良种源区的特用林分,为保证高产稳产及优质种子的供应,应当设计加强抚育的措施,如除草松土、深翻、施肥等。防护林抚育的目的是促进郁闭,以尽快发挥防护功能,设计的主要技术措施有除草、松土、砍杂等。

(五)封山育林。封山育林花工少、成本低、效益大,是森林培育的重要方法之一,应大力推行。封山育林设计应重点把握以下两点:

1、林地条件:对宜林荒山荒地、老采伐迹地和火烧迹地,其中或附近应有一定数量、种子更新能力强、萌生性好的母树,分布恰当,结实正常;有一定数量的目的树种幼树,分布均匀,生长健壮;地被物不妨碍天然下种和萌芽更新。对疏林地应有一定数量的幼树且能形成林分。封育的林地应相对集中连片。

2、方式:要从当地实际出发并考虑群众的生产生活需要,合理确定全封、半封或轮封的方式、年限和其它配套措施。

第四十四条

低产林改造规划设计要抓住以下环节:

(一)改造类型。在具体立地条件下,现有林分不能发挥土地的最大生产潜力;林分起源不合经营要求;木材质量太差,心腐病严重;林分立木度过低、生长量很少的疏林;经济价值不高、没有培育前途的幼、中龄林等。

(二)改造对象:灌木林地;低生产力、无培养前途的多代萌芽林;由经济价值低且生产力不高的树种组成的林分;天然更新不良、低产的残败近熟林,郁闭度在0.4(含)以下的林分,疏林地;病虫害与火灾后的残败林。

根据我省实际情况,需要进行低产林改造的林分主要包括:

(1)疏林地中,林种为用材林的部分;

(2)乔木林中郁闭度0.4(不含)以下的用材林;

(3)乔木林中郁闭度0.4以上的用材林:①中、速生树种:幼龄林亩平年生长量低于0.2立方米、中龄林低于0.3立方米;②慢生树种(硬阔类):幼龄林低于0.1立方米、中龄林低于0.2立方米。慢生树种包括:柏木60、马尾松140、台湾松142、其它松类144、硬阔类220-263、混交林类350-370;中、速生树种包括:湿地松141、火炬松143、杉类180-201、软阔类280-339。③亩均蓄积3立方米以下的近熟林;

(4)林分平均年龄30年及以上、4年以下的不列入低改计算范围。(三)改造原则:改灌木林地为乔林、经济林;改疏林为密林;改低产的萌芽林为实生林;改低产、低值林为高产、高值林;改慢生林为速生林;改针叶纯林为针阔混交林。

(四)改造方法:根据林分生长情况、立地条件和经营水平,采取以下改造方法:

1、全面造林改造法。用于地势平坦、恢复快、不易造成水土流失和郁闭度0.4以下的林分。主要措施是全面更换树种,重新造林。

2、局部(带状、块状)造林改造法。用于林中空地、经营粗放且立地条件差的低产人工林。主要措施是按适当比例混交树种,改善组成。

3、综合造林改造法。用于林相杂乱、疏密不均、大小不

一、高矮不齐、林龄相差悬殊的复层林和已遭受自然灾害的林分。主要措施是砍造结合。

4、封育改造法。用于岩石裸露、土壤贫薄、采伐后不易更新的林分。主要措施是封山保护。

5、林地改良。施肥、深翻、引种固氮植物、灌溉与排水等。

(五)改造设计的主要内容。一是确定改造对象;二是确定改造方式,提出主要技术措施;三是确定改造年限、分年度改造面积、改造出材量及成本效益分析等。

第八章

林产工业发展

第四十五条

林产工业规划应在对林产工业原料与利用量分析的基础上,侧重于产品方向的确定。产品应有较高的科技含量、附加值和市场前景。按加工方法,林产工业大致分为以下产品方向:

(一)机械加工:制材、木材干燥与防腐、细木工、削片等;

(二)机械化学加工:各种人造板,如胶合板、细木工板、刨花板、纤维板、木丝板等;

(三)化学加工:纸浆、人纤浆、木材热解、木材水解、植物提炼(烤胶、芳香油、松节油、松针油、松香、三苍子油、香精等)。

第四十六条

林产工业规划要特别注意森林资源的充分有效利用和环境保护。对已建资源利用率低、环境污染严重的小型林产工业项目应提出减产、限产或关闭的建议。

第四十七条

林业工业规划要对布局与规模进行充分论证。要根据原料基地与供应、辅料供应、煤电能源与消耗、场址条件、周边同类项目建设、市场供求等情况进行布局与规模的分析论证。大中型项目的技改、新建应按国家规定的基本建设程序报批立项,单独编制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可以不列入森林经营方案。

第九章

林区多资源开发

第四十八条

林区多资源开发是全面利用森林资源、搞活林区经济、调整林区产业结构的重要环节。必须以当地多种资源为依托,以市场为导向,以产品为龙头,以科技为手段,以经济效益为中心,进行林区综合开发与多种资源综合利用的宏观规划。规划项目包括林副产品、森林游憩和多种经营等方面。

第四十九条

林副产品规划主要应根据林区多种资源特点、市场需求和开发能力等因素确定重点开发的产品系列(如木材产品、果茶产品、编织产品、森林饮料、森林蔬菜、森林药材、木本粮油、林化原料、林木种子与花卉、观赏盆景等)、开发利用程度与规模、开发利用模式(如农林复合经营),并根据补充调查确定有关单产指标进行产品产量估算。

第五十条

森林游憩规划应充分利用林区的森林景观观赏资源、优质空气资

81920第六十五条

县级森林经营方案应以乡(镇、场)、村为单位组织实施,并制定实施细则。森林培育、森林采伐等应在施工前进行作业设计,严格审批程序与技术要求,并按设计组织检查验收。

第六十六条

为实施好县级森林经营方案,县要加强林业机构人员能力建设。一要建立精干的专业调查规划设计队伍,以有能力承担作业设计、施工指导、检查验收和资源档案更新任务;二要加强乡镇林业工作站建设,以保障以乡、村为单位的方案的组织实施。

第六十七条

维护森林经营方案的法律地位和权威性。在方案实施过程中遇有经营方针、目标、布局、主要生产建设项目、建设规模等重要内容的调整、采伐量的变更,必须经原调查规划设计单位与审批部门的认可与批准,任何单位与个人均不得随意变动。

第十四章

森林经营方案编制成果

第六十八条

森林经营方案的主要成果包括森林经营方案说明书、附件、附表和图面材料四部分。

(一)森林经营方案说明书

1、林业系统分析;

2、森林经营方针、经营目标与森林经营类型;

3、森林区划与布局;

4、森林培育规划;

5、森林采伐规划;

6、森林与环境保护规划;

7、林区多资源开发;

8、林业产业发展规划;

9、基础设施建设;

10、效益评价;

11、经营方案组织实施,等。(二)附件

1、有关会议纪要与文件;

2、森林资源调查规划设计调查成果报告与审定意见;

3、森林分类区划报告与审定意见;

4、森林合理采伐量或限额编制论证报告材料;

5、“三表”及编制说明;

6、主要技术经济指标,等。(三)附表

1、各类土地面积统计表;

2、各类森林(林木)面积蓄积统计表;

3、植被按起源统计表;

4、生态公益林(地)按事权等级统计表;

5、规划林种按地类面积统计表;

6、经济林树种按林种面积统计表;

7、竹林统计表;

8、分流域各类土地面积统计表;

9、乔木林及疏林郁闭度统计表;

10、立地类型面积统计表;

11、造林地按造林类型面积统计表;

12、造林地按立地质量等级面积统计表;

13、林分经营类型面积统计表;

14、应抚育间伐面积蓄积统计表;

15、低产用材林改造面积蓄积统计表;

16、森林经营措施规划表;

17、年森林采伐量测算表;

18、造林规划表;

19、幼林抚育规划表; 20、用材林主伐规划表;

21、更新采伐规划表;

22、抚育间伐规划表;

23、低产用材林改造规划表;

24、用材林主伐设计表;

25、更新采伐设计表;

26、抚育间伐设计表;

27、低产用材林改造设计表;

28、林业职工基本情况统计表,等。(四)图面材料

1、县(市、区)行政区划图;

2、森林资源分布图;

3、森林分类经营区划图;

4、森林资源发展布局图;

5、林业产业发展布局示意图;

6、基础设施建设布局示意图,等。

第十五章

附则

第六十九条

本规定由省林业厅负责解释。

第七十条

本规定自发布之日起实施。原颁发的《江西省集体林森林经营方案编制规定》及其它相关规程同时停止使用。

目 录

第一章

总则......................................................................................................1 第二章

信息收集与专业调查..........................................................................4 第三章

林业系统分析......................................................................................7 第四章

经营方针、目标与布局......................................................................8 第五章

森林经营类型......................................................................................9 第六章

森林采伐............................................................................................11 第七章

森林培育............................................................................................14 第八章

林产工业发展....................................................................................18 第九章

林区多资源开发................................................................................18 第十章

森林与环境保护................................................................................19 第十一章

林业基础设施建设........................................................................20 第十二章

投资估算与效益评价....................................................................21 第十三章

组织实施........................................................................................22 第十四章

森林经营方案编制成果................................................................22 第十五章

4.森林公园经营管理论文 篇四

近年来,广东省梅州市大埔县森林公园建设紧紧围绕建设“美丽大埔”的总目标,充分利用森林多功能性为人们提供精神和物质服务,大力加强森林公园建设、管理和旅游开发,使森林公园的经营水平和服务质量有了明显的提高,取得了一定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截至底,大埔县森林公园已发展至18个,总面积10400hm2,其中省级4个、面积6900hm2,市(县)级共14个,面积3500hm2,是全省唯一建立了4个省级森林公园的县。

2大埔县森林公园建设内涵

2.1规划设计的科学性

森林公园的规划设计要有科学性,功能区划科学,布局合理,有地方特色,能满足群众生态休闲游憩、体育健身、文化娱乐和宣传教育等多种需求。例如:大埔县的广东五虎山省级森林公园以虎山公园为核心区,以西岭中国书法公园为发展区,其基础设施已初步完成,亭阁及周边景区步行道基本建成。现已建成的景区道路有五虎山庄——五虎山顶——虎山亭登山道长0.95km,路面宽1.2~3.5m;书法公园——埔福楼登山道长2.7km,路面宽1.5m;文武阁——华峰亭登山道长1.1km,路面宽3.5m;书法公园——埔福楼简易车行道长1.8km,路面宽3.5m;公园内有乡道、大埔大道、环城大道等多条车行道经过,公园范围内车行道长度约为9.54km,路面宽3.5~5.5m。作为环绕县城的省级森林公园,极大地丰富了县城居民的文化生活,也吸引不少外地旅客前来观光旅游。

2.2森林资源开发的自然性

森林公园大约有山岳型、湖泊型、沙漠型,林草型、冰川型等10余种。在森林公园的经营中,一定要注重所在区域的气候和环境的四季变化,按环境气候的变化制定相应的旅游观光景点。以大埔县为例,森林公园主要以林草型为主,开发利用森林资源必须围绕生态来做文章,吸引更多的城市人来参观。例如,大埔丰溪省级森林公园,境内峰峦迭嶂,景色迷人,区内的七里溪、暂背溪,两条山溪清澈见底,拖延而来,蜿蜒流去,汇入汀江,给丰溪这块“绿宝石”增添了不少迷人的风韵。保护区内群峰峻秀、怪石嶙峋、溪谷清幽,飞瀑急倾,高峡平湖、玉带明珠、翠竹欲滴,构成一幅幅宁静优美、自然流畅的风景画卷。同时森林覆盖率高,使这里一片茫茫林海,生态环境质量佳,是天然的植物园,植被垂直带分布较为明显,繁茂的植被使丰溪孕育了数处山泉、溪流,再加上陡峭的山势,形成壮丽的瀑布,动感十足,更为丰溪增添了灵气和活力。

2.3经营理念的发展性

5.森林可持续经营管理研究论文 篇五

根据我国的国情,以前很多地区都处于一种靠山吃饭的类型,凭借天然的地理资源来获取收益。森林的发展之所以发展成为部分个体经营的状况,就是因为一些地区的森林管理有很大的不足之处,造成了很严重的自然问题。现在随着社会的进步,我国的经济状况相对好了很多,对于自然资源的要求相对可以轻松很多。这样就促进了对于资源的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发展,不但能够科学的获得相应的利益,同时也是一件有利于自然环境的事情。

1森林管理的不足之处

1.1管理体制上的问题。由我国的国情决定,林业的发展在最开始的时候是一项很能促进社会发展的资金收入。刚开始的时候它和铁路等都是同一等级的,是一项管理非常严格的国家资源。森林的管理工作也因此出现,很长一段时间里,森林管理工作主要就是为国家的经济发展提供大量的原材料,还可以为国家赚取很多外快,同时林区的经济来源主要就是靠着木材的出售。刚开始的时候,由于对森林保护的认知度不够,导致大部分林区出现空地,这是由于森林管理人员对于林区的树木只砍伐不栽种。在原本的管理者眼中,森林有自我恢复能力,砍伐的树木在一段时间之后就会恢复,这样也更加导致了森林资源的加速流失。不仅仅是相关的工作人员的问题,还有就是不法分子的乱砍乱伐,导致森林资源急剧下降。综合上面的原因,我国的森林资源由于管理的不足,导致总体资源量的下降,同时这也是一种极大的浪费。

1.2森林资源输出不平衡。虽然我国地大物博,但是也不得不承认我国很多地区的资源并不是很丰富,特别是林业资源。在林业上,森林资源的分布相当的不均匀,我国的树木主要是集中在西南和东北两个方位。这也导致了用木材量比较大的东南沿海地区无法很容易得到木材。这样的话就要进行相当复杂的交流才能保证相关的木材不足的问题的解决,但是不同地区的管理层又有不同的想法,这样想要让木材达到相对的平衡就变得更加艰难了。还有就是不同的领导追求不同的经济效益,很多情况下就是追求一些表面上的利益,从来不考虑以后的林区发展情况。这样也使得全国的经济市场在木材上的输入输出极其的不平衡。

2森林的可持续经营管理

2.1可持续发展的总体原则。

可持续发展在森林上来说总的就两个方面,首先是生态系统上的可持续发展,这对于自然的发展是很有利的;其次是管理系统的整体性,这样才能够更好的对森林进行管理。对于可持续发展的森林,它的生态系统本身如果没有人为条件的干预,只会更加符合自然规律。所以对于人类管理下的森林来说,我们需要做的最好的是就是尽可能地减少人为因素带来的影响,或者说尽可能地去弥补人为的因素。所以在管理过程中,放在最首位的是生态系统的发展。相关的管理者在进行相应的工作时,需要注意的是要以生态学的研究方向作为主要的管理手段,这样才能够使得生态系统的发展是相对的可持续发展状态。还有就是在进行工作时,一定要经常性作出检查,这样才能够保证在出现相关的生态系统破坏时做出相应地应对措施。同时也可以增加相应的分析资料,尽可能的为生态系用的研究提供可参考数据,也为研究经营管理措施中的避免生态系统损伤作出实质性资料。除了要对于生态系统进行管理外,还需要注意的是森林的管理层的完善性。也就是说在管理森林的时候,从多角度出发,通过相应的经营手段和经营方式进行管理,最终得以确定整个生态系统的整体发展趋势。具体的来说就是对于生态系统本身,不单是要通过木材的生产获得经济效益,还可以通过别的经营手段来获得利益,比如一些森林景观之类的。在景观和生态系统两个方面的结合下,整个的森林系统管理就显得很清晰了,一面景观一面生态,很具有层次感。这样的层次感不但规划时方便,在管理的时候也简单得多,由于生态本身的自身功能,还可以减少对生态整体结构的全面把握。总的来讲,生态系统结合管理系统共同实现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1]

2.2可持续发展利益原则。

可持续发展是有利的,主要是可持续发展本身的可持续性、可持续发展对公众的好处还有就是可持续发展的经济合理性。可持续性除了森林本身的生态系统带来的自我恢复里以外,还有就是相关的人为措施增加恢复的速度。这样的话可以增加森林本身给相关部门带来的木材的恢复速度,同时也能相对的增加产量,因为恢复力的增加,产量也可以在不破坏生态系统的前提下随之增加。这样的可持续原则只要坚持就可以做出一套很长远的获利方案,当然了,森林的资源不仅仅是树木而已,还有一些别的产物,特别是对于一些植物,都可以通过这种可持续发展手段进行管理。这样才能够通过可持续发展性的管理获利区域来带动整个森林的可持续发展。为公众的利益一定要考虑在内,因为对于人类社会来说,不管是可持续发展还是别的,都要想着对人群有利的方向发展,不能只满足于眼前的少数人的利益。对于林区的情况就是经营管理目标以及措施要符合当地社会的长远利益,可以积极鼓励当地社会来参与管理,为森林的经营管理献计献策,从而得到社会上的公益支持。还可以通过相关教育活动,提升社会大众对可持续性经营的认识,这样对于宣传森林可持续性是很重要的。可持续发展既然是长久的措施,就需要与其周围的人群相融合,所以森林经营应当与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相互协调统一,不但要确定森林的可持续性,还要保证当地社会经济随着发展。[2]

2.3发展需要注意的原则。

对于相关的管理阶层而言,再进行管理时一定要注意,不能解决的问题不要随便下决定,一定要找相关的专业人士或者进行严谨的分析之后再说,否则有很大的可能性会对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造成一定的影响。谨慎性原则要求森林经营管理以生态合理性、经济可行性、社会满意性为基础,对于相关经营管理措施对社会、经济以及生态的影响,管理者要有一个全面的了解和把握,并统筹各方面信息,对经营效果做出客观的预测和评价。我们必须明确,森林经营管理活动对森林生态系统、社会以及经济的影响是深远的,因此,森林经营管理应当坚持谨慎性原则。

3结论

森林的功能在环境方面就是可以固氮、保持水土、净化空气等等,在文化方面、人类生活供给方面都有很大的作用。所以随着现在环境问题的逐渐升温,森林的问题也变得越来越重要,森林的可持续发展也是森林能够更加有效率地解决这些问题的有效途径。森林的管理在不同的国家有不同的政策,都是根据各自的国情而定,我国虽然已经提倡可持续发展很久了,对于森林方面的可持续发展还是有些不足。现在也有相关的政策作为保障,相信森林的经营管理一定会很好的融入可持续发展理念。

参考文献:

6.森林资源管理第9章 森林经营方案 篇六

关于开展森林资源可持续经营管理试点的通 知

余庆、平坝、都匀、锦屏、黄平、碧江、织金、册亨县(市、区)林业局:

为做好我省森林资源可持续经营管理试点,不断增加森林资源数量,提高森林质量,改善生态环境,根据国家林业局《关于开展森林资源可持续经营管理试点的通知》(林资发„2011‟248号),现将开展森林资源可持续经营管理试点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各试点县(市、区)要充分认识开展森林资源可持续经营的重要性、必要性及紧迫性,积极宣传动员,为试点营造良好氛围。要将试点工作纳入重要的议事日程,认真抓紧抓好,为全省全面提升森林经营管理水平、促进可持续经营做好示范和表率。

二、各试点县(市、区)林业局要及时成立领导小组及办事机构,制定试点工作方案,落实工作经费,为试点工作创造必要的工作条件。

三、各试点县(市、区)林业局要结合县级林地保护利用规划和森林经营方案,根据县情、林情,因地制宜地制 定试点实施方案,于5月底以前报我厅审批。

附件:

1、贵州省森林资源可持续经营管理试点工作方案

2、国家林业局关于开展森林资源可持续经营管理试点的通知

二〇一二年二月 日

主题词: 森林资源

经营

试点

通知

抄送:国家林业局,国家林业局驻贵阳森林资源监督办事处,各有关市(州)林业局

贵州省林业厅办公室 2012年2月 日印发 共印35份

附件一

贵州省森林资源可持续经营试点

工 作 方 案

森林资源可持续经营管理是林业可持续发展的核心,是一项实践性很强的工作,对增加森林资源总量,提高森林质量,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保障国土生态安全具有重要意义。为做好我省森林资源可持续经营管理试点工作,根据《国家林业局关于开展森林资源可持续经营管理试点的通知》,制定本工作方案。

一、组织领导

为保证我省森林资源可持续经营管理试点任务的顺利开展,省、县(市、区)两级林业主管部门成立主要领导为组长的领导小组,负责领导、组织、协调森林资源可持续经营管理试点工作,并为保证完成试点任务提供必要的工作条件和业务经费。

省林业厅森林资源可持续经营管理试点领导小组组成人员如下:

组 长:金小麒 厅长 副组长:聂朝俊 总工

成 员:童璧刚 厅森林资源和林政管理处处长

李明晶 厅发展计划与资金管理处处长 严晓梅 厅科技处处长

尹晓阳 省森林资源管理站站长 宁晓波 省公益林管理中心主任 綦山丁 省营林总站站长

郭 颖 省林业调查规划设计院院长 罗 阳 省林业科学研究院院长 吴传远 贵州省林业学校校长 丁贵杰 贵州大学林学院教授 向守都 遵义市林业局局长 潘登岭 安顺市林业局局长 陈稠彪 黔南州林业局局长 李吉科 黔东南州林业局局长 张 智 铜仁地区林业局局长 杜培义 毕节地区林业局副局长 聂建平黔西南州林业局局长

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厅森林资源和林政管理处、省森林资源管理站,负责森林资源可持续经营管理试点技术指导和日常工作。

主 任:童璧刚(兼)副主任:尹晓阳(兼)

成 员:姚祖岩、朱松、罗洪章、韩郸。

二、试点任务及主要内容

(一)试点任务 根据林业发展“十二五”规划,围绕积极探索森林资源可持续经营管理的制度和技术体系,深入开展以推行森林经营方案制度和森林采伐管理改革为重点的森林资源可持续经营管理试点,协调多元需求关系,增加森林资源总量,提高森林质量,提升森林资源和多种功能和效益,推动现代林业又好又快发展。

(二)主要内容

森林资源可持续经营管理的主要目标是通过现实和潜在森林生态系统的科学管理、合理经营,维持森林生态系统的健康和活力,以此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对森林产品及其生态服务功能的需求,保障和促进人口、资源、生态和经济社会的持续协调发展。它既包括对森林的经营和管理,也包括对人的行为的规范和约束,核心是协调多种需求间的关系,重点是控制森林经营的过程。因此,试点工作要围绕这一目标,着重抓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1、科学编制县级森林经营规划

县级森林经营规划就是在森林分类的基础上,进一步细化森林功能区,控制不合理的经营安排,引导最佳森林培育模式。该规划在区域水平上主要起布局和控制作用。

县级森林经营规划需要把握以下原则:一是要对森林经营方案编制起指导作用;二是要对森林模式的确定起控制作用;三是要与当地的森林经营管理水平相适应。

2、认真抓好森林经营方案制度的落实

森林经营方案是在森林经营规划的总体控制下,将造林、抚育、改造、采伐、管护等森林经营的具体措施落实到山头地块。森林经营方案既可实现经营主体根据自身需要安排森林经营活动、落实经营措施的作用,又可实现各级林业主管部门及时开展指导和监督检查的作用。

3、进一步深化并完善森林采伐管理制度改革 各试点单位围绕森林采伐限额、采伐指标分配、采伐公示、审批程序简化、检查验收方式改进等方面,积极探索森林采伐管理的新机制,落实相关措施,妥善处理发展和保护、产业和生态的关系,优化资源配置,真正放活商品林,管好公益林。

建立和完善相关管理制度,技术规程和规范,确保森林可持续经营试点示范工作稳步向前推进。

4、积极探索丰富多样的森林经营模式

各试点单位根据不同森林类型、不同的经营目标,因地制宜地划分可持续经营管理模式,按照以人为本、人与自然和谐、可持续发展的原则,逐步建立相应的可持续经营管理示范模式林。

在探索多种森林经营管理模式的基础上,逐步建立一批可持续经营管理示范林场、示范村、示范户,使试点示范能够看得见、摸得着、学得到、能推广。

三、工作方法

(一)积极宣传动员,认真开展试点启动筹备工作 各试点单位积极加强宣传发动,为试点工作的启动营造有利的社会氛围。省林业厅试点领导小组召开一次全省试点工作启动会,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同时安排部署试点工作,提出明确要求,为开展试点工作奠定基础。

(二)认真抓好试点实施方案的编制、论证和批复 各试点单位针对县情林情,因地制宜提出适合森林资源可持续经营管理的体制机制、政策措施和经营技术的试点类型及模式,切实制定试点实施方案,科学安排试点任务、预期成果、总体目标、工作进度、完成时限、组织机构、保障措施等。

省林业厅试点领导小组及时做好各试点单位实施方案的论证、审核和批复工作。

(三)科学安排工作进度,稳步推进试点工作 各试点单位按照“循序渐进、先易后难”和“结合实际,勇于创新”的原则,把握好时机,选择好突破口,合理安排各试点内容和任务,合理确定试点进度,系统、科学、规范地开展试点工作。

在试点过程中,科学安排每年或每一阶段的重点任务,争取每年有进展、有成果,逐步实现试点工作的总体目标。

(四)加强监督指导,确保试点成效 各级林业主管部门加强对试点工作的指导,及时做好试点成果的总结、宣传、推广,发挥示范带动作用。同时加强试点工作监督,防止出现乱砍滥伐、偷砍盗伐等随意破坏森林资源的现象,保障试点工作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

(五)强化试点工作人员素质培训,提高政策水平和业务能力。各试点单位组织精干力量参加试点工作,加强技术培训及横向交流,提高政策水平和业务能力,建立一支懂技术、懂管理的试点管理队伍,确保试点工作的顺利开展。

(六)强科技支撑,提升试点质量

森林资源可持续经营管理试点工作涉及面广、技术要求高,拟邀请贵州省林业科学研究院、贵州省林业规划设计院、贵州大学林学院、贵州省林业学校、各市(州)有条件的林业科学研究院(所)等单位共同参与,协力配合,以实现科研与生产、工作和项目的有机结合,提升试点科技含量,并通过各方积极探索和实践,力争实现研究成果和工作任务同步完成,一并取得成效。

(七)积极争取和落实试点经费,保障试点工作的顺利开展。各级林业主管部门、各试点单位积极争取政府和部门的支持,多渠道争取和筹集资金,确保试点工作的必要工作经费。

四、工作步骤

(一)2012年2月召开全省森林资源可持续经营管理 试点工作启动会,传达学习国家林业局试点会议精神,安排部署试点工作。

(二)3月份,各试点单位成立森林资源可持续经营管理试点领导小组,设立办公室,确定技术人员,制定试点工作方案和实施方案。

(三)6月上旬,省林业厅领导小组召开森林资源可持续经营管理试点实施方案审查会议,集中开展各县森林资源可持续经营管理试点实施方案的论证和批复。6月底,将批复的试点实施方案上报国家林业局。

(四)12月份,初步总结阶段性试点的经验,找出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相关建议与意见,为深化试点提出对策。

7.森林休闲度假旅游的经营管理对策 篇七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城市“生态贫困”的加剧,城市工作生活的紧张节奏,还有“短假制度”和“强制带薪休假制度”的实施,种种因素使休闲度假方式日渐成为当今旅游的主题,成为未来旅游发展的方向。

因此,以“绿色、健康、休闲、时尚”为主题的森林旅游,拥有优越的度假旅游资源,必将成为今后休闲度假旅游的主体,如何将森林旅游与休闲度假融为一体,发展森林休闲度假旅游已成为重要课题。

一、休闲度假的时代特征

从旧式的观光型旅游到体验型旅游,再到休闲型旅游,世界旅游发展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这是由社会经济的发展所决定。

当今我国社会经济正处于飞速发展的阶段,三个旅游发展阶段在我国依然共存,但随着经济发展,休闲度假正逐步成为一些发达地区旅游的主体,呈现出四个时代特征:

1、自然性和养生性。

随着城市“生态贫困”日益加剧,工作生活的压力剧增,使得远离城市喧嚣,寻求更好的休息和放松方式,以增进身心健康,释放压力,消除疲劳,恢复体力。

因此,回归自然、休闲养生就成了城市人群生活的组成部分,这正是城市周边温泉疗养、森林旅游、乡村旅游等旅游度假地发展的内因。

2、短期性和高频性。

生活节奏的加快,工作压力的增加,让休闲度假越来越成为生活的必需;生活水平提高了,经济宽裕了,为休闲度假提供了更多的富余资金;国家休假制度的良性调整,为休闲度假提供了更多的选择时间;近年来旅游业的快速发展,为休闲度假提供了更多的选择空间,这些因素决定了当今休闲度假旅游具有短期性和高频性的特征。

3、舒适性和个体性。

进入休闲型旅游阶段,游客对舒适性的需求更高,个体旅游服务的差异性更加明显,旅游服务方式从“大众化”、“低档次”和“经济型”为主的快捷团队旅游服务逐步转向以“个性化”、“高层次”和“舒适型”为主的松散型旅游服务。

旅游的吃、住、行、游、购、娱等因素都发生了巨大变化,舒适的旅途、温馨的旅馆、爽口的菜肴、清新的景点、优质的特产、舒心的娱乐就成了休闲型旅游的服务规范。

4、短途性和小型性。

短期性和高频性决定了休闲度假旅游的短途性,城市周边的旅游度假地成为首选;舒适性和个体性影响了旅游出行方式,特别是私家车的日益增多和普及,传统的团队旅游所呈现的“赶场式”的紧张日程、统一的服务标准、程序化的活动安排都与休闲主题不相称,因此以家庭为主体的小型团队、城市郊区短程旅游成为休闲度假的必然选择。

二、森林旅游是休闲度假的主体

森林旅游是依托森林旅游资源,开展森林观光、森林养生、森林度假、科普考察、生态教育等项目的旅游方式。

森林旅游以独特的森林景观、优越的生态环境、清新的自然空气、优良的气候条件,成为回归自然、享受自然的重要方式。

随着休闲型旅游阶段的到来,森林旅游必当更具优势,必然成为休闲度假的主体。

1、森林旅游具有独特的感观性。

我国幅员辽阔,气候类型丰富,不同地域不同气候条件,形成了各具特色的林相景观,如云南西双版纳的热带雨林奇观、四川九寨沟的林水一色、福建牛姆林的过渡型生态景观、吉林长白山的寒带森林景观、北京香山红叶等等,都具有独特的观赏性;森林还具有空气清新、泉水清洌、气候宜人、静谧幽深等度假型特性,如江西庐山的避暑、湖南衡山的幽静等等,都成为了休闲度假的胜地。

2、森林旅游具有优越的养生性。

森林陆地生态结构的主体,是生态圈完成新陈代谢的转换机,也是生物的基因库和氧气的贮存库。

森林中所含的空气负离子被称为“空气清洁器”,是空气质量好坏的标志之一。

世界卫生组织规定:清新空气的负离子标准浓度为每立方厘米空气中不应低于1000-1500个。

空气中负离子浓度多少不仅预示着空气质量的好坏,同时高负离子浓度的大气环境,对人类的健康有一定的医疗保健作用,能够改善大脑皮层的功能,振奋精神,消除疲劳,提高工作效率,改善睡眠,增加食欲,还有降低血压、促进机体新陈代谢、增强身体免疫力等作用。

因此,在国外有很多依托森林而设立的项目,比如美国的“森林医院”、日本森林氧气销售站

等,日本每年约有9亿人次到森林中进行森林浴。

森林旅游成为最好的廉价养生度假地。

三、森林旅游休闲度假的经营管理对策

我国的森林旅游才刚刚起步,三个阶段并存的旅游发展阶段,让森林旅游还处于观光型旅游的建设和管理水平,还存在着定位不明确、休闲服务还没形成、项目开发缺乏新意、宣传工作不到位、开发建设资金匮乏等与休闲度假旅游不相称的问题。

针对存在的问题,初步探索森林旅游休闲度假的经营管理对策。

1、明确定位,做好规划

先进行森林旅游资源普查,从森林景观、森林养生、森林气候、水质环境等角度进行考察,再从周边客源市场进行客观评价分析,一般离中心城市不超过3小时半径范围,然后才进行休闲度假方向定位,规划建设森林旅游度假区。

森林休闲度假旅游规划要突出森林景观特色,结合其他自然景观和休闲度假需求,进行全面规划和空间布局,对功能区划分、旅游环境容量、休闲度假项目、森林景观游览线路、度假体验项目、服务设施、服务规范、品牌形象塑造等进行科学合理的规划建设,并综合具体的经济实力,制定分步实施规划,逐步完善和美化森林旅游度假地的品牌。

初步总结森林休闲度假规划需要遵循以下四个原则:

1.1科学规划定位原则。

这是景区建设的重中之重,规划定位的准确与否,决定着景区的生存空间和时间。

要确立发展森林休闲度假应回答几个问题:从资源的角度,通过对景区的景观、气候、空气质量、水质等方面科学评估来解答是否适合开发森林度假旅游区的问题;从市场的角度,通过对周边市场需求、客源结构等方面调查来解答开发森林度假旅游区的发展潜力问题;从产品的角度,通过对周边相似资源、度假产品的优劣来解答如何开发独具特色的森林度假旅游区的问题。

经过多方论证,最终决定发展方向,进行规划建设。

1.2项目差异化原则。

通过对资源和市场的评估,围绕资源特色和发展定位,整合出自己的拳头产品,塑造独特品牌形象,比如最好的“森林医院”、最佳森林养生地、“生命之源”等,围绕这些主题,进行主题项目规划设计,从而避免“跟风”现象,要求森林度假项目建设至少在一定区域内(至少设区市以上)具有“唯一性”或“独创性”。

1.3突出重点原则。

规划建设要围绕“森林、度假”两大卖点进行整体塑造,主题突出,包括规划布局、细节雕饰等。

从空间布局上可分为森林景观观赏区、森林沐浴区、森林康体保健区、森林度假区等等,以森林为主题,以度假为内涵,规划布局建设一批森林与度假相得益彰的品牌项目。

1.4与环境相协调原则。

规划建设森林度假旅游区要与人文自然旅游资源相协调,相生相长,才能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2、彰显特色,多元融合

森林度假旅游区是一个综合性较强的旅游项目,要根据森林旅游的不同特色资源,开发各具特色的旅游项目,比如开发具有森林野趣的体验型项目,如森林标本制作、珍贵树种认养、种植同心树、科普教育、野外生存训练等项目;将自身特色与不同文化相结合,开发多元文化的旅游项目,比如与体育文化结合,开发攀岩、狩猎、滑雪、丛林野营、探险、漂流、划船等项目;比如与康体文化结合,开发自然氧吧疗养室,引入自然的新鲜氧气,让游客除了到大自然中沐浴外。

在房间里依然可以呼吸到天然氧气;中草药理疗中心,利用森林丰富的中草药资源,与中医理疗相结合,开发中草药浴、中草药香熏、刮痧、按摩等,真正地把森林疗养的功能发挥到极致;比如与现代科技相结合,建设多媒体三维立体的森林科普教育影院,让游客身临其境般地体验大自然进化过程、神秘的动物世界、多彩的百花世界,弥补游客们在浏览过程中所带来的缺憾,同时也进行了一次生动的科普教育。

总之,森林度假旅游区是一项融合各种元素的综合性旅游项目,要注重彰显特色、多元融合和自主创新,才有生命力和竞争力。

3、精细管理,超值服务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和国民素质的提高,旅游散客化越来越明显,游客的需求日趋多样化,对旅游区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森林度假旅游区更是如此,因此旅游景区应推行“精细管理”和“超值服务”。

3.1精细管理。

“细节决定成败”已经成为管理界的共识,而如今我国的旅游景区管理还处在“大一统”的粗放型管理模式,景区建设和管理以满足观赏性需求为主,服务以标准规范化为主,服务对象以团队旅游为主,其标准化的管理模式已不能适应当今休闲型旅游时期的需求。

现阶段的旅游逐步向舒适型、人性化、散客化方向转变,因此管理模式的变革理所当然。

精细化的管理越来越成为今日景区管理的主流,特别是以度假为主的森林旅游。

首先,森林度假旅游区的建设上要求精耕细作,从粗放型向精品型方向转变,大到度假区的规划功能分区和布局,小到休息亭和旅游线路安排,都需要进行科学论证和合理规划。

在国外,游步道规划都要精确的测算和评估,通过多人次的测算后,再根据游客身体上、视觉上、精神上的疲劳期,确定哪里建造休息亭,哪里改变景观主题,哪里设置配套设施来缓解精神疲劳。

在材料选择上要求“绿色、自然、谐调”为标准,从选材的环保性,到结构的感官性,再到颜色的谐调性,还有设计的实用性和愉悦性,从不同的角度给人以不同的感受,让游客感觉更舒适、更健康,让景区规划和建设为休闲度假服务。

其次,森林度假旅游区的管理上要求统分结合。

现代化的旅游管理要求既要精细分工,又要统一协调。

从管理制度的层面上,度假区管理需要细化分工,做到职责明确,责任到人;从旅游形象管理的层面上,度假区是一个整体,上到景区领导,下到普通员工,不分彼此,树立统一的服务意识和理念,提供一体化的优质服务,只有整体服务意识的提高,才能作好每一个细节。

3.2超值服务。

“超值服务”就是提供超过游客所支付价值以外的有效服务,具有出乎游客意料之外的附加功效,往往能给游客以意外之喜,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旧的服务体系要求标准化和规范化,这在游客心中已成为理所当然必须的服务规范;随着游客个性化需求更加多样化,特别是休闲度假型的游客对服务质量的要求更高,做好“超值服务”,才能长久地吸引宾客的注意力和回头率。

首先要以“游客至上”为第一理念,给游客以尊贵、温馨、人性化的服务,做到细致入微,一句暖人心的话语,一个关怀的动作,一点温馨的小提示,都要让游客觉得周到,感到温暖,做到“0缺陷管理”,达到服务过程的尽善尽美。

其次,要注意服务经验的总结和服务理念变革,根据度假区发展的不同阶段、服务对象的不断变化,适时地调整服务内容和服务标准。

迪斯尼公园进入中国后,就对中国游客的旅游观念进行了调查和总结,对原有的旅游项目和服务内容进行了多项改革,造就了“中国化”的迪斯尼;第三要强化服务意识和技巧的培训。

要强化度假区整体形象和服务意识的培训,让员工们对度假区充满感情和热爱,才能激发员工的服务激情,以主人翁的态度去“尽地主之谊”,为游客提供体贴入微的服务。

要强化服务操守和技能的培训,从服务技能、操作规范、游客心理学、度假区服务要领、沟通技巧等方面对员工进行培训,让员工体会如何为游客服务、如何与游客沟通、如何体察游客需求、如何适时提供“超值服务”。

全心全意为游客服务是宗旨,做好服务规范是前提,运用“超值服务”是提升,是度假地旅游服务的特色。

4、精心运作,塑造形象

森林度假旅游目的地形象营销体系是一个整体,是以森林旅游资源为主体,以休闲度假为主要内容,以增加度假型游客为主要目的,通过外部的市场运作和内部的产品整合,达到最优的系统工程。

这个体系包括形象特征、市场定位、价格决策、形象营销。

其中形象特征是核心,包括了森林度假旅游资源特性、度假项目内容、服务性质、旅游资源的规划设计等内容,要通过度假产品规划和策划,整合所有资源,挖掘产品特色,形成本身独特的度假旅游个体特征;市场定位是依据,包括了产品定位、市场分析、客源分析、竞争力分析等内容,通过科学的分析和评估,找准市场,做出决策判断,才能制定行销对路的度假旅游目的地营销策划;价格决策是关键。

这就涉及到产品特性分析、市场定位分析、容量管理分析等内容,森林度假旅游属于高端旅游产品,而非普通的观光型旅游,片面的追求游客量最大化是不符合度假型旅游的需求,其受到产品特性、接待容量等的限制,追求游客的回头率、效益的最大化才是最终目的,因此,高端旅游产品理应有较高的价格定位。

形象营销是手段,是整个体系的.主要内容,这主要包括外部营销和内部营销两大方面,外部营销是招徕游客,内部营销是服务游客,外部营销以内部营销为基础,同时也会影响和改变内部营销的内容,两者是相辅相成的,只有达到和谐统一,才能真正树立好森林休闲度假旅游区的整体形象。

上一篇:新生“绿色通道”入学手续办理指南下一篇:物理是中考必考科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