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课程概念的提出者

2025-01-05

文化课程概念的提出者(10篇)

1.文化课程概念的提出者 篇一

课程标准提出的课程评价的方式方法

传统的评价方式一般是在学期末给学生一个学科成绩,这样的评价是单一性的,难以摆脱应试教育的枷锁。随着《英语课程标准》的实施,评价制度的改革势在必行。《教育部关于积极推动中小学评价与考试制度改革的通知》提出:“对学生、教师和学校的评价不仅要注重结果,更要注重发展和变化过程。要把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结合起来,使发展变化的过程成为评价的组成部分。”

新的评价体系将既重视结果,又关注过程,尤其是重视形成性评价在教学过程中的作用和地位,体现学生在评价中的主体地位。

一、新的评价理念

1.评价方式多样化

做到测试与练习、口试与笔试、课内与课外、百分制与等级制或评语制结合。面对英语课程的具体特点,根据学生学英语的具体状况,合理选用不同的方法。在理解的基础上,教师应不存偏见,以开放的心态、平等的态度综合运用不同类型的方法,努力获取学生的全面信息,使评价方法使用时有相当的灵活性,从而使评价的作用和效益最大化。

2.评价内容全面性

不仅要对学生的语言知识和能力及智力开发的发展做出评价,而且要对学生学习过程中的表现以及所反映出的情感、态度、策略等非智力因素做出评价。根据《英语课程标准》,评价要包括以下五方面的内容,即语言技能、语言知识、情感态度、学习策略、文化意识。

3.评价主体多元化

根据英语教学的特点,应鼓励学生、同伴、教师和家长共同参与评价。应注意教师的评价、学生的自我评价与学生之间互相评价相结合。改变传统评价中由教师说了算、学生处于被评价地位的评价方式,构建自我评价、同学(小组)评价、教师评价及家长参与评价的整体评价体系,充分发挥各自的评价功能。

4.规范测试管理,确保命题质量

应根据英语课程标准和教学内容,科学地、规范地设计每份试卷,控制试题的难度;必须严格控制考试次数,减轻学生学习负担;淡化测试的评判作用,强化其激励、诊断和发展功能。

二、课堂教学评价方式

形成性评价是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不断地给予评价,这样的评价是发展性的。所追求的不是给学生下一个精确的结论,更不是给学生一个等级分数并与他人比较,而要更多地体现对学生的关注和关怀,不但要通过评价促进学生在原有水平上的提高,达到基础教育培养目标的要求,更要发现学生的潜能,发挥学生的特长,了解学生发展中的需求,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让学生“会学”。以下几方面是本人在实际教学中进行了探索。

其他评价形式还有很多,如学习效果自评、学习档案、问卷调查、访谈、家长对学生学习情况的反馈与评价等。也可以建立学生学习档案或形成性评价量化表进行评价。所有这些都应该纪录在册,这样学期结束时,学生看到自己的“成果”,自己走过的脚印,使学生享受到丰收的喜悦,促进他们努力学习。学生也可把它送给家长,作为对家长的回报,同时也帮助家长全面了解孩子在校的表现和成绩。

总之,我们应当学习和了解语言测试的基本理论,认识英语教学与评价之间的关系,规范和改进测试和评价,妥善处理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的关系,学会利用测试和评价更好地为教学服务,提高科研素养,努力成为优秀的教师 3.英语教师要不断更新知识结构,适应现代社会发展对英语课程

随着新课标的实施和教改的推进需要教师自身素质的不断提高和发展。新课程标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在学生身心发展过程中,教师也要不断更新知识结构,适应现代社会发展对英语课程的要求。为此,教师应该做到:

一﹑ 准确把握本课程标准的理念﹑目标和内容,运用教育学和心理学理论,研究语言教学的规律。根据学生的心理特征和实际情况,选择和调整英语教学策略。让他们在学习和运用英语的过程中逐步学会如何学习:

1.积极创造条件,让学生参与制定阶段性学习目标以及实现目标的方法。2.引导学生结合语境,采用推测﹑查阅或询问等方法进行学习。

3.设计探究式的学习活动,促进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的发展。

4.引导学生运用观察﹑发现﹑归纳和实践等方法,学习语言知识,感悟语言功能。5.引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进行自我评价并根据需要调自己的学习目标和学习策略。

二、发展课堂教学 的调控和组织能力,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技巧和方法。

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当好学生学习的指导者,辅助者和人生的领导者,使学生获得终身学习的能力。同时,教师还应能在课堂上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技巧和方法,来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三.掌握现代教育技术,并能在自己 的继续学习和实际教学之中加以运用。

随着现代科技在教学中的广泛应用,现代化教学手段逐步得到加强,尤其是电教媒体的运用。电教媒体集音﹑图﹑色﹑文等内容于一体,图文并茂,有声有色,能极大程度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四.自觉加强中外文化修养,拓宽知识面。

教师课后应多接触和了解英语国家的历史地理﹑风土人情﹑传统习俗﹑生活方式﹑文学艺术﹑行为规范﹑价值观念等。教师只有了解中外文化的差异,才能帮助学生提高和恰当运用英语的能力。增强祖国意识,拓展国际意识。

五﹑要根据教学目标﹑学生 的需要以及当地的客观条件,积极 地和有创造性地探索有效的教学方法。

教师要在课堂开始,学生自学之前出示本节课的目标﹑教学目标的陈述要力求简明扼要,层次清晰,并在广度上和深度上与教材和课程标准的要求保持一致。教师将提出的几个问题科学地分配给每个同学﹑每个小组来完成,充分调动每个学生的主动性,发挥每个小组的集体智慧。学生按照教师提出的要求进行积极的阅读思考或动手操作,尝试通过独立与合作方式解决提出的问题,理解课本知识,并内化成自身能力。

六﹑不断对自己的教学行为进行反思,努力使自己成为具有创新精神的高素质教师。反思教学强调教师不应把注意力集中在“结果”上面,而应注意教学的“过程”,要以多种形式对教学行为进行研究。这种研究循环反复的程序是:计划—教学行为—观察—反思。通过反思认识过程,最终改变过程。

(一)要有高尚的师德修养

作为外语教师就是要热爱教学事业,把它与培养适应未来社会发展的新型外语人才,乃至提高全民族素质的目标联系起来,并作为自己毕生奋斗的事业。可以说,一个教师只有对自己从事的事业具有深刻的认识和感情,才回产强烈的“自豪感,光荣感和责任感”,也才会自觉而努力地去战胜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和挫折,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创造辉煌。

在我国,教师历来受到人们的尊敬。在古代讲究“一日为师,终身为父”。如今,教师则被称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在学生的心目中,教师往往往是最有威望的。这不仅是因为教师要“授业,解惑”,更担负着“传道”的重任。“诚信,严谨,谦虚,好学,幽默,耐心,宽容,富有责任感和同情心等”都是一个优秀英语教师应该具备的品质。教师一旦具有强烈的事业心和崇高的人品修养,就会感染学生,产生巨大的向心力,那么学生也回因为喜欢你从而喜欢你教的这门学科。更重要的是,教师的人格对学生的影响是中终身的,其意义远远大于知识的传授本身。

(二)要有超前的教育观念

外语教师应该具备超前的教育观念,而不能仅仅停留在过去和现在人才标准上,才能适应现代外语教学的发展。这就要求教师要有敏锐的信息意识,吸收各种先进的外语教学思想,在教学活动中勤于实践,不断创新。

(三)要有扎实的英语专业知识

英语教师要有较高的英语水平,特别是要有扎实的专业基本功,这是做一名合格教师的先决条件。教师必须具备良好的语音语调和一定的词汇量;熟悉并掌握英语语法及英语民族的文化背景知识。当然还应具备较高的听,说,读,写基本技能,特别是“说”的能力。“一个教师的语言能力是他基本素质的缩影。”英语,既是教学的内容,又是教学的手段,教师的语言能力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教学质量

(四)要有能胜任中学英语教育教学的能力

现代英语教学改革地迅速发展,对中学英语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除了具备过硬专业基础知识以外,他必须具备较强的教学组织能力和熟练地应用现代辅助教学工具的能力。因此,英语教师的知识结构中,外语教育学,外语心理学,特别是外语教学法 的相关知识;熟悉外语教学的基本原则和灵活地应用组织教学的步骤。

(五)要有较强的科研能力

英语教师作为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和实施者,长期工作在教学第一线,积累了丰富的教学经验。如果能有意识地总结经验,进行教学科研,撰写论文,相互交流。这不仅有利于自身水平的提高,更有助于可以提高教学质量。

我国面向21世纪的英语基础教育正在进行一系列重大的变革,这些变革对英语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英语教师只有不断更新知识结构,才能适应现代社会对英语发展的要求。

2.文化课程概念的提出者 篇二

同时, 借用索绪尔的术语说, 符号可以是任意性的, 也可以是理据性的 (若借皮尔斯的术语说, 或可称是既有规约性的, 也有像似性的) , 于是, 这些被较为固定地符号化了的歌曲, 与作为它的对象 (即“所指”) 的“生产生活中的组织及其活动事项”之间, 在意义表达方面和情感反映方面之间如果存在一些差异, 乃至存在一些抵龉, 都是不足为奇、难以避免的。但我们应该特别注意的是:不论这类差异和抵龉的程度与规模如何, 也不论它们出现在哪个方面上和哪种意义上, 它们都在引导我们去关注“这些歌曲自身的内容与价值指向”与“这些歌曲所对应的组织的活动内容与价值指向”之间的“合力”和“张力”, 并由此展开带有社会关怀意味的, 乃至带有社会引领意味的思考。换言之, 上述抵龉少发生时, 会贡献出“合力”, 并意味着社会力量、大众立场、群体和组织话语的强化, 对音乐传播乃至观念传播都有助力的倾向;而上述抵龉的程度足够强时, 其带来的“张力”则不仅阻碍着某些传播意图的实现, 还可能蕴含着某些对传播取向、传播模式加以改变的动力。 (1) 几乎毋庸置疑, 大众音乐的研究, 是当前音乐社会学和音乐传播研究体系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分支, 所以, 笔者有较为充足的理由认为:若对这些“被较为固定地符号化了的歌曲”在内容和价值指向上制造出的“合力”与“张力”进行认真的分析, 并以此为切入点, 力图进一步深化对大众歌曲在音乐传播理论上的现有认识, 可望为已经丰富生动的音乐社会学与音乐传播的学科资源建设再添一点色彩。

一、“被指向特定组织的歌曲”的内在张力及其探索空间

在前述的“合力”与“张力”两者之中, 笔者认为“张力”在今后近期的本领域学术探索上有着相对更为明显的研究需求, 或者说, 它至少比“合力”更适合作为今后近期学术问题的发生点。这一想法的思维脉络在于:如果将社会及其文化看作一个在特定前提下、特定限度内可以用物理学中有关动力的观点来理解和阐释的系统 (当然, 必须注意的是, 要适度运用而不能滥用这种理解方式) , (2) 那么, 各种形式的能量的不均匀分布不但是系统演化中再正常不过的现象, 而且也是系统仍在活动的重要表征。类似地, 对社会文化研究而言, 研判文化发展的多种因果路径和多种可能趋势, 不仅是必需的任务, 而且也是构建一种更加鲜活、更富实践评价意义和策略指导意义的学术成果体系的必然前提。又有学者曾经这样论述道:“差异现象是被发现的, 它源于主体自我意识的成长与扩张。被发现的差异现象无论其客观性多么明显, 它都始终带有鲜明的主体意识的指向性, 其中就包含了主体的价值诉求。” (3) 这也是在普通哲学的层面对我们做的一个提示, 即“张力”中蕴含着某些价值诉求, 这些价值诉求的目标事物不但肯定没能在该张力关系中获得足够强度的实现 (存在未实现的目标, 本身即是“诉求”这一概念的规定性之一) , 而且并不容易在该张力关系中拥有足够的实现机会。所以, 就音乐社会学的研究视角来看, 价值诉求问题也密切地关系着各种音乐意义的产生模式及其所呈现的传播模式, 关注音乐文化及其生态的动态发展, 以关注音乐作品意义中所呈递的价值作为切入是颇具合理性的。这也就是说, 前面提到的这些“张力”, 发生在“作为符号的音乐作品”与“作为对象的社会组织”之间的不够妥帖或不够吻合之处, 在当前这个社会音乐文化建设面临新形势、新任务的阶段, 恰恰可以作为逻辑过程中的一个重要内容环节, 为我们引出几类尤其值得关注的问题, 例如:大众性质的歌曲创作在哪些方面最应该当心这种不够妥帖或不够吻合的现象?怎样的不够妥帖或不够吻合之处, 在音乐社会学意义上或音乐传播视角上更值得进行阐释?进一步地, 这些意指过程所包含的“错位”因素都拥有哪些具体的发生机制?

这些问题对于今后的大众音乐传播研究来说不但应该是有启发意义的、不可回避的, 而且早已在以往的成果中浮现出来, 只是暂时还相对缺少更加细致的、类型化视角的专题研究。曾遂今先生在对论述“教育类流行音乐”进行总括性论述时明确指出过, 教育类的流行音乐与娱乐类迥然不同, 它不是寓教于乐的, 而是“寓乐于教”的 (4) ——这种“反转”现象其实已经提醒我们:艺术对审美功能和实用功能的兼具, 歌曲对音乐表达和语意表达的兼具, 使得大众音乐传播研究必须含有对“拥有特别明确的社会话语宣示意义的歌曲符号”的进阶研究, 并在这些研究中体现对其传播内容与组织化了的受众之间存在的“差异”和“抵龉”的关注。一个以歌曲形式出现的、指向组织的符号, 越是得到了相关权威的充足认定或认可, 且受众对权威与歌曲之间存在这种“认可-被认可”关系的事实越是认同 (注意这并不等于说受众认同歌曲内容) , 就越容易具有作为这类研究的案例的价值。除去本文开头提到的国歌、校歌、团歌这些比较容易想到的方面, 尚有队歌、厂歌、社区区歌乃至对应于非常临时化的社会集群的会展主题歌等, 都在为这方面今后的探索提供着对象资源, 毕竟它们都拥有着相对而言甚为明确和固定的组织和群体对象。对它们的深入调研、分析和解释, 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帮我们不断接近前面提出的几个问题的合理答案。

其实, 歌曲的这种相当固定地指向一个组织或群体的符号式状态, 在我国近现代处于萌芽期的带有音乐学性质的文论中就已经受到了不少的注意。例如:“盖一国必有所称为国风者, 发于声音则为国歌。国歌者全国人民之性质之代表也。”“盖音乐者使人有合群之美德, 有进取之勇气, 有爱国之热诚者也。”“是乐歌, 又为振作谨慎之必需物, 信不诬也。若论其应用, 又至宏且博, 如国家则有国歌, 学校中有校歌, 军队之中则有军歌。” (1) 不过, 出于当时知识分子面对民族存亡关头急于富国强兵的感情, 以及“乐歌”这种齐唱的西式大众歌曲在当时尚属被引进不久的新鲜事物的情况, 这些言论中所强调的, 更多地是前文所说的在歌曲内容及其指向之组织或群体间的“合力”, 对于在这个指向关系中经常发生的、可以引发更多课题的“张力”, 无论是从当时的作者视角来看, 还是从这些言论采用的体裁来看, 都无可厚非地没有涉及。

与之相比, 近三十多年来的相关文献已越发丰富, 关于国歌、校歌等的研究成果以论文或图书形式出现的亦不鲜见, 但通过浏览即可发现, 汇编、考据和描述性的成果较多, 深入的学理辨析依然较少, 而且多侧重于就固定的一类“对象群体”进行思考, (2) 很少将这类歌曲 (在必要时或有条件时) 在稍高层次上视为一个集合, 更几乎未将这个集合看作逻辑外延从而确立出一个概念。就音乐社会学研究课题的发展规律来说, 这种情况既是合理的, 因为对实际音乐内容及其使用情况的梳理很多情况下是先行于理论思索的, 又是应该令我们高兴的, 因为目前事实梳理之成果的规模已经为理论思索创造了足够充实的条件。对这类歌曲在整体上做出理论归纳, 以期用于分析和指导创作实践和传播活动, 不仅可能增强群众音乐在文化宣传建设方面的实际效果, 提升增加音乐奏唱行为的社会效益乃至经济效益, 也可以调动音乐受众的审美能量与社会行动力, 有利于大众艺术素养的提升、社会成员之健康人格气质的发掘, 进而还有可能使部分受众更加活跃, 从事再度传播, 形成大众歌曲文化中的一种良性循环。

二、“标识歌曲”概念的提出

可以说, 一首歌曲若被符号式地指向特定组织、群体或聚合体, 就等于在洋洋大观的歌曲作品中被置于某种带有“榜样”、“模范”、“标杆”色彩的地位, 如果大胆做个不太恰当的比喻, 或许国歌、校歌、队歌、会歌等歌曲应该能被比作歌曲中的“贵族分子”, 意指它们被授予了特殊的“身份”, 多出一种特别的被关注的视角。 (诚然, 这种被抬高的身份与歌曲的知名度、艺术水准虽然经常有联系, 但并无必然的联系, 就像过去封建社会中的贵族人士虽然不乏富于声望和才华者, 但显然并不说明当时的平民人群中就没有德高望重或才华横溢之人。) 没有这种特殊身份的歌曲, 若在创作技巧上或艺术立意方面存有瑕疵, 充其量不过逐渐自行湮没于歌曲作品的海洋之中, 很难继续被注意而已;但若拥有这种特殊身份的歌曲出现这些方面的瑕疵, 在观念或其表现手法上明显不能符合于它所被指向的组织或群体的理解, 则不仅有湮没的可能, 更有被嘲讽和被戏谑的风险, 即便能经过后期的人为力量一遍遍地“澄清”、“洗刷”和“塑造”, 也不一定可以摆脱这种窘境。 (3)

由此看来, 或许可以说, 这种“特殊身份”既让这些歌曲成了大众音乐助力组织化的社会活动最直接的可能渠道之一, 也使针对它们而开展的研究关系着社会文化建设与社会管理策略, 并且提升着大众音乐文化之学术谱系的完整性。迪亚·德诺拉曾说, “音乐作为一种美学材料, 在秩序构成方面发挥作用, 并与‘行为、感觉和体现模式’联系起来”。 (4) 若不反对这种意见, 就很难否认:被赋予了强烈而明确的指向性之后的大众歌曲, 值得作为一类专门对象进行研究。

然而, 从已有的歌曲理论和音乐文化文献来看, 这类歌曲一直以来没有一个公认的统称, 以致本文在前面的段落只能用诸如“被较为固定地符号化了的歌曲”、“被符号式地指向特定组织或聚合体”的歌曲等表述来指代之。这些虽然稍微严谨和准确些, 但显得十分冗赘。因此, 或许应该尝试提出一个术语化的新名称。笔者认为, 这并非是要生造概念, 因为这些歌曲在符号学和社会学上的意义明显区别于其他的歌曲, 且它们作为一种专门的符号, 有着明显的共同特性, 前文已经充分论述了这种情况, 这里不再重复。同时, 笔者认为, 新名称的提出、表述的便捷化, 也利于对这类歌曲感兴趣的同仁开展更多有益的研讨。在将来的研讨中, 我们不但可以聚焦其共同特性本身, 还可以顺应“差异”和“张力”会带来更多问题的特点, 观察这些歌曲内的个案在创作规律和传播现象上的不同, 由此从歌曲和音乐文化的角度来关注我们所处的时代——这是个社会群体、社会组织及其文化不断分化、日益多元, 却又在各个组织或群体之间有着不少共通点的时代, 或可说, 兼具“多元性”和“共面性”的社会各级组织正在启发着它与大众音乐文化之间的更新和互动。管建华在《音乐人类学导引》中也论述过工业社会中这种兼具“多元性”和“共面性”的群体分化状况:

在各工业社会中, 次属群体成倍增加, 包括法人团体、政党、政府官僚机构和各种具有特殊目的的组织和协会。家庭和亲属关系在社会结构中逐渐变得不像以前那样重要了, 社会生活越来越多地是发生在次属群体, 而不是继嗣群体之中。新的生活方式和价值标准造成的文化远比以前各类社会中的文化更加多样。但各工业社会总的特点往往是相似的, 这一方面是受到了全球性的大众通讯的影响, 另一方面也由于工业化对各国社会结构和文化提出的基本要求是相同的。 (1)

可见, 次属群体在社会生活中的重要性增加, 既是这类歌曲繁盛的前提, 也能作为在术语层面上明确这类歌曲并对其做专门思考的时代文化背景。

在这个术语的具体遣词问题上, 比起完全自设术语来说, 预先参考其他学者对类似事物的术语指称, 当是题中应有之义。笔者虽未能找到足够多的可供参考的先例, 但注意到军旅音乐学家李诗原使用过一个比较合适的提法。在《军歌史话》这部介绍人民军队的歌曲发展史的书中, 他归纳了人民军队在革命的不同时期使用过的、从标题和内容上以整体代表人民军队或特定部队面貌为任务的一批歌曲。这些以分节形式散见于各章的军歌被他称为我军的“标识性”歌曲, (2) 例如《红军歌》、《八路军进行曲》、《新四军军歌》、《人民解放军进行曲》、《人民海军向前进》、《工程兵进行曲》等。 (应当指出, “军歌”一词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广义可指军队文化圈中使用的所有歌曲, 然而这里使用狭义, 即专门指代某支部队或某个兵种的那些“军歌”。) 很明显, 这些歌曲非常接近乃至确实符合本文从一开始就专注的那种歌曲的界定。笔者认为, 当把视野跃出军歌的范围, 并试图建立一种更具固定特性的上位概念时, 用于强调“标识”在此是一种“性质”的“性”字不妨可以出于简洁化目的而去掉, 由此拟出“标识歌曲”这一表述。 (3) 也就是说, 不妨认为国歌、校歌、队歌、厂歌、会歌, 以及狭义的“军歌”, 都属于“标识歌曲”, 可以在这个层面上探索某种共通的音乐传播规律。这些规律既有一定的普遍性, 但又没有宽泛到对任何歌曲都适用, 关键就在于, 这些规律的存在及其作用的发挥, 是与这些歌曲指向特定组织或群体的那种符号性质分不开的。

必须承认, “标识歌曲”在语文层面上很可能仍然不是一个完美的术语, 但它至少抓住了这些歌曲最突出的、有别于其他作品乃至有别于在它们被定义为“特定组织、群体及其活动之最有代表性和象征性的歌曲”之前的时空里的特点, 即抓住了“标明”、“识别”的特点。这些歌曲 (或说这些处于特定的符号体系及其语境下的歌曲) 很像工艺美术领域中的平面“LOGO”设计方案, 只是以其歌曲形态 (而非几何与色彩形态) 成了特定的组织或其事项的一种听觉上的“LOGO”。说到这里就不能不提到近来在传播学界同样开始见诸学术刊物的一些近似术语, 例如“听觉LOGO” (注意引号在此的使用位置不同, 表示了后者作为亲缘学科内的一个术语的独立性) , 但从相关文献的作者的阐述 (4) 可以看出, 这与本文所说的“标识歌曲”并不相同:“听觉LOGO”在界定上强调其高度的短小精悍 (达不到歌曲的长度) , 并且被强调了与“广告歌曲”的区别, 而这一区别既再次证明“听觉LOGO”不是歌曲, 也显示出传播学在探讨“听觉LO-GO”时更多地侧重了商务推广的角度, 而笔者写作本文的立场只把商务推广当作标识歌曲可能具有的多种功能之一 (标识歌曲的使用行为, 很多都没有明显、直接的商业目的, 乃至绝无商业目的, 比如学校的开学典礼上集体演唱校歌, 以及体育观众出于情绪而自发齐唱的队歌等“组织或群体内部自传播”行为) , 并不对商务功能加以特别侧重。还有学者以“音乐LOGO”的表述做了较细致的研究, (1) 虽然以“动感地带”宣传歌曲对流行音乐流派的选择为例, 在行文逻辑上将歌曲纳入了“音乐LO-GO”的范围, 但在整体上仍以短小和具有商业宣传效应的音乐作为主要研究对象。因此, 这些优秀的成果并不影响本文提出标识歌曲概念的必要性。标识歌曲当然可以发挥广告功能, 乃至与商务活动契合并共同发挥作用从而具有广告属性, 然而这无关于标识歌曲单独列类的合理性。

一个合理的猜测是, 有人会认为在此可以用“标志”代替“标识”二字, 以便构建出“标志歌曲”这个看上去更加通俗明快的术语, 但笔者认为这个方案恐不够妥当。因为“标志”从当今汉语词汇的使用习惯来看, 更容易引发多种不同的理解, 其中有些理解方向会带偏该术语的本意。例如, 我们经常说某优秀作品是某作曲者艺术成就的一个标志, 此时“标志歌曲”这一表述的意思就变了。当然, 也要承认的是, 现已被学界广泛接受的术语中, 有些在字面上看也是多释的, 例如“艺术歌曲”在字面上硬作歧解, 可以被理解成有一定艺术成就的音乐, 这样就把某些在作曲艺术上有较高水准的商业流行歌曲也涵盖进来了;又如“轻音乐”若仅从字面上理解, 似乎也可以涵盖那些气氛轻柔、适合休闲欣赏的经典交响作品。不过, 在尝试提出新概念时, 追求尽量减少歧义, 显然还是好的。

除此之外, 可能也会有人提出为何不直接用“符号歌曲”称之, 笔者认为, 若直接使用给人以较多抽象感和玄奥感的“符号”二字, 不仅容易被误解为对歌谱中所使用的可视化标记有一种特别关注, 更成问题的是其他任何歌曲也完全可以在符号学意义上被视为符号 (指向特定歌手、特定创作者、特定风格等) 。所以, 换用“标识歌曲”来表述, 可以防止符号学本身过于深厚的哲学色彩在这一具有应用性质的专门研究领域内导致概念泛化。总之, 笔者也承认“标识歌曲”这一称呼仍有缺憾并期待更好的方案出现, 目前只是暂用这个相对稳妥的称呼而已。

顺便一说, 由“标识歌曲”还可以连带提出一个相当清晰的配套概念“被识人群”, 比如一首校歌的被识人群就是这所学校的师生和员工, 一首会展活动主题歌的被识人群至少包括其组织团队和志愿者等, 还可以包括到达会展现场参观交流的观众聚合体。“被识人群”这个概念不仅很容易理解, 而且有望在未来关于标识歌曲的思考和论述中起到简化词句的辅助作用。

三、“标识歌曲”研究的意义和进阶研究策略

标识歌曲的概念若可以成立, 就有望为大众歌曲乃至大众音乐提供一个新的视角。尽管标识歌曲的研究对象可以与大众音乐领域内已有的一些专题化的研究存在交集, 但这个视角看来与已有的诸多视角似乎都不是完全重合的。例如, “行业歌曲”这个视角经常令人联想到企业界的厂歌、 (公) 司歌等, 但它较难涵盖校歌、国歌、会歌等歌曲, 更遑论“行业”二字的意义并不总是等于行业内的单个组织, 单一企业的标识歌曲虽然几乎肯定会带有一些行业特点, 但很难说必定足以作为整个行业在音乐形象方面的“标识”。又如, “教育歌曲”这个视角主要让人联想到校歌这种教育领域内的标识歌曲, 或同时有些用于强化团队纪律和精神的企业标识歌曲, 但教育歌曲并不都是标识歌曲, 甚至有很多可以发挥训育教化功能的歌曲根本不是为了当作特定“被识人群”的标识而创作的。因此, 教育歌曲的研究虽然对音乐教育学和音乐社会功能方面的探讨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 却还是不能与标识歌曲的研究做等效代换。再如, 有音乐工作室为承接标识歌曲类的创作任务而使用的“形象歌曲”这一表述, (2) 虽然通过少量的解释之后能较好地使人迅速联想到校歌、厂歌 (学校和企业也恰是向音乐人定制标识歌曲的客户中最为多见的两类) , 但笔者认为这一表述在音乐社会学学术研究的层次上不如“标识歌曲”适用, 其中的理由不难理解:“形象”一说只是抓住了诸多国歌、校歌、厂歌、会歌的一种重要功能, 并没能足够准确地命中这些歌曲在音乐传播领域中最为恒定、最为核心的基本追求。音乐传播的基本模式还包括自传播和各级组织内部的相对封闭式的传播, 标识歌曲因其所具有的标识性, 不只可以对外做形象宣传, 也可以对内 (包括个人心灵的对内) 做情感激励和身份认同的强化, 同时还可以引领人们借助欣赏歌曲来进行文化采风和社会巡礼。因此标识歌曲问题从来不单纯是个形象宣传的问题。音乐符号学者陆正兰在一篇谈论“形象歌曲”的论文的摘要中曾对标识歌曲做过精练的论断——“形象歌曲必须具有标识性的象征符号功能”, “只有当象征符号具有了标识性, 象征符号才会大范围流通, 而形成新的象征价值”。 (1) 这就是说, “形象歌曲”无标识则不立, 标识性其实是形象歌曲拥有合理性和生命力的前提。更何况我们应该注意商业规划和类似于商业营销的考虑在标识歌曲定制活动中的较大影响, 音乐工作室本身即有营业性质, 前去定制的企业和学校 (从相关网站上举出的成功购销案例来看, 尤其是企业) 往往也怀有和与广告公司接洽时极为类似的态度, 或者说他们一般就是在定制准备作为“特种广告”来使用的标识歌曲, 歌中即使有不少关于组织内部文化建设和精神激励的内涵, 其根本目的还是将这些内部传播的意义转化为对外开放式传播的一项内容, 这也是相关工作室开展经营活动的保障。笔者想强调的是, 商业因素固然不可没有, 在很多情况下也确实常有裨益, 但如果从音乐美学、音乐社会学中的接受论方面所强调的人文精神来看, 标识歌曲的自发创作和流传才是其理想状态, 商业定制只是受社会经济形态制约所必然出现的一种局部状况, 或说一种可被包容的选项。经济功能论在理论建构中是诚然不应忽视的, 但显然绝非唯一值得探讨的层面。如果不注意根据音乐传播基本理论进行辨析, 就容易使标识歌曲研究变异为类似歌曲营销学的研究, (2) 而仅以本文前面关于“张力”与“合力”的论述, 也可以看出这方面待研究的课题并非总是与塑造一个单位的对外形象有多么直接的联系。

总之, 标识歌曲概念及其视角与以上所述的各种类似概念并不重合的一个保证就在于, 它所涉及的几个歌曲“子类”此前大都被研究者视作相对独立的分类, 并未在标识的意义上或符号的意义上被显著地整合起来, 其传达的话语立场与被识人群的话语立场之间的契合与分歧也几乎没有被专门探讨过。同时, 音乐社会学关于音乐听众的基本理论 (即圆圈重合模型和传受双方心理距离的理论) 又已经昭示了进行此种专门探讨的合理性, 并至少在建设学术课题层级体系的意义上呼唤和要求我们对其在专门的研究对象类型中进行具体阐述和解释。笔者就此认为, 此乃深入进行标识歌曲研究的最主要价值所在。

至于标识歌曲研究的具体学术意义, 可承接前文所述, 做综合小结如下。

第一, 通过对标识歌曲的收集、整理并加以评点, 呈现社会活动和社会团体的布局风貌, 并呈现该时代的大众音乐文化水准。固然, 这种水准不可能普遍地、一致地存在于每首具体的歌曲中, 且在不同歌曲之间的差异会比较大, 但即便是对文化水准在不同群体、不同组织和不同地域之中的分布 (或说艺术手法和品质的分布模式) 做归纳, 也不会全无学术价值。

第二, 通过对既有的标识歌曲的学术化评价, 可以挖掘标识歌曲如何更好地表达被识人群及其活动的基本情绪、气质和精神要义 (以及其中哪些成分适合以音乐来渲染和传扬) , 这不但将是大众音乐美学方面的开拓, 也将在开拓过程中呼唤音乐传播理论的支持, 并由此争取到协助音乐传播理论研究拓展的机会。

第三, 也是很具特色的一个意义在于, 由于标识歌曲涉及的事项较为多样 (学校、单位、会展、体育乃至民族文化) , 因此这类研究有潜力作用于教育社会学、体育社会学、活动管理、组织行为学等研究领域, 在交流思想资源的前提下扩展大众音乐研究的成果, 增强其社会影响力。

对于标识歌曲方面今后可能开展的进阶研究的具体策略, 在此不妨做一些尝试性的思考。

第一, 在不忘关注标识歌曲的共同性质的前提下, 进一步加强标识歌曲的诸多下位概念的单独研究。当前关于国歌、校歌、企业歌等的研究成果, 在前文及其某些脚注中已经提到, 但数量还不多, 如能有更多的成果作为标识歌曲研究的基础, 当可为后者提供更加充足的资料与思想支持。尤其是对于国歌理论、校歌理论等的专门思考, 在支持标识歌曲理论建构的同时, 还可以与之共同构建起大众歌曲领域的一个分支理论体系, 因此更是值得重视的。

第二, 适时逐步推进标识歌曲的下位概念之间的横向、跨子类的研究, 这种研究与对作为相对整体的标识歌曲研究相比, 最大的特点在于它仅关注某两个或某三个特定下位概念之间的比较和思考, 这不但可以作为建设标识歌曲整体理论命题的阶段性资料, 或许还有可能帮助我们在标识歌曲概念及其下位概念之间发现某些中间概念, 或至少有利于对标识歌曲做出某种新的分类。

第三, 也是很重要的一点是对标识歌曲创作的艺术规律和传播效果模式的追问, 可以说这个路向直接地生产着标识歌曲研究的实际成果。例如, 探讨标识歌曲中是否能找出某些相对较为固定且与其他大众歌曲不同的叙事方式、抒情方式, 会带有艺术方法论的色彩, 在美学角度上的潜力与社会学角度几乎不相上下。甚至还可以尝试思考在这个问题的研究中能在多大程度上借用 (当然并非照搬) “纹章学”的思路, 观察视觉标识研究的这个古老分支的概论在大众歌曲领域的适用性, 并比较其异同。虽然我们不确定歌词和音乐元素究竟能否像特定类型的图画元素那样在作品整体中明确象征特定类型的含义, 但无论结果是肯定还是否定, 抑或有条件地肯定或否定, 都有可能为音乐的社会功能研究提供新的成果。

思路打开之后, 还会产生一些暂时不太容易归类的问题等待回答。比如, 有些标识歌曲最初并非是作为标识歌曲被创作出来的, 但在特殊情况下被人群成员或组织领导者移用为标识歌曲, 这就引出了一个问题, 即哪些情境更有利于接纳并真正广泛传播因被“移植”而诞生的标识歌曲?再比如, 特定组织单位的标识歌曲可能发生更迭 (包括弃止和复用) , 对于存在时间较长的组织或群体来说, 这一几率更大, 另外某些固定人群的标识歌曲并不唯一, 或可说其标识歌曲有“群化”的倾向, 那么, 除了较明显的组织权力架构变动乃至组织生灭等事件之外, 标识歌曲曲目和数量的变化一般还可能因哪些情境而发生?又比如, 从音乐文学的视角来看, 标识歌曲的歌词究竟应如何在叙述、隐喻和抒情几种类型之间选择和安排, 以求更佳的接受效果和更大的传播潜力?再比如, 标识歌曲的“非正式版本”或许会是个相当有趣的研究课题, 即那些在被识人群中取得准标识歌曲地位的、完全不同于官方标识歌曲的歌曲——有德国学者曾在一本带有导论性质的音乐文化综述著作中列举了欧洲多个国家在正式国歌之外拥有的“秘密国歌” (heimliche nationalhymne) , (1) 而根据一些日常的音乐生活经验我们基本可以判断在校歌、厂歌等领域也存在着这样的案例 (尽管这种现象出于其较为极端的“草根性”而缺少被正式出版的记述) , 考虑到这种特殊版本的标识歌曲很可能是前文所说的音乐社会学意义上的那种“张力”的产物, 对其进行搜集和分析或许也是值得的。

综上所述, 今后若能结合大量的具体案例及其相互之间的比较研究去做深入思考, 则我们对于“标识歌曲”的社会功能、文化价值、传播规律与传播策略等方面的认识也会更加详细化和体系化。 (2) 为此, 笔者将争取在本文的基础上坚持开展后续研究, 并且希望与对“标识歌曲”及其传播活动感兴趣的同仁共同探讨。

摘要:有些大众歌曲会被指定为或被比较固定地视为特定组织、群体或聚合体的符号, 如国歌、校歌、会歌、队歌、厂歌等, 且其内容与价值指向和其对应人群的话语与价值立场之间可能存在某些张力, 这决定了将这些歌曲视为一个相对独立的大类, 并作为一个带有某种特别意义的音乐社会学和音乐传播研究对象是合理的。根据音乐史学、音乐符号学、大众音乐文化等方面已有的文献和研究成果来看, 这一概念目前呼之欲出。综合各种考虑, 将这些歌曲统称为“标识歌曲”应该是一个可以接受的方案。在接受这一概念的基础上, 我们不但可以为大众歌曲研究提供一种新的视角, 还可以发现一些新的课题, 并尝试去建立一个作为分支的小型理论体系。

3.欧洲导弹集团提出未来导弹概念 篇三

重装步兵系统由一个任务控制系统和两种导弹重装步兵-S和重装步兵-L构成。当飞行路线明确时,这两种导弹部可以在低空两分钟内飞行70千米或在高空4分钟内飞行160千米。该系统能够快速、安全地穿越交战空域,密切协调地齐射,为前线提供一种特殊的火力支援能力。重装步兵一次发射/一次精确杀伤的作战模式简化了操作,同时降低了附带损伤风险和作战成本。

重装步兵-S导弹是一种长3.2米,重120千克的实用导弹,支持简单的交战。它具有多功能点扫描激光雷达(激光探测和测距)导引头,也提供半主动激光制导等功能。由于导弹是第三方指定目标或按坐标攻击,激光雷达用于将瞄准点精细化。弹上的单向数据链(接收器)允许进行任务更新和任务重新分配。在获得重装步兵-L导弹的目标瞄准帮助下,重装步兵-S导弹可以用于更复杂的作战场景。

重装步兵-L导弹是一种长3.75米,重135千克的导弹,设计用于复杂、孤立的交战,需要操作员在回路中的能力。其多模导引头可以完成被动或主动3D成像,具有强大的对抗恶劣天气、杂乱场景和干扰的能力。导弹可以减速到亚音速,通过其双向数据链为OITL瞄准目标提供时间。该数据链和激光雷达通道,可用于在协调同步攻击中指挥重装步兵一S导弹攻击目标,与现有系统相比,这显著提升了能力。

这两种导弹都使用空气涡轮火箭(ATR)推进系统,加上集成的助推发动机,巡航速度超过2马赫。ATR发动机能同时提供固体火箭发动机和燃气涡轮发动机的好处,允许导弹所要求的大范围的加速和减速。经过性能提升的动能侵彻战斗部使重装步兵-L导弹能在任何飞行速度下击毁任何目标。两种导弹部使用点扫描激光雷达导引头完成3D成像、目标识别、SAL制导和信息融合,同时也作为高度表使用。(雨丝)

印度计划提高本国弹道导弹

防御系统拦截范围

印度科研人员目前正在对本国弹道导弹防御(BMD)系统进行升级,升级后的BMD系统将可以拦截2000千米~5000千米范围内的来袭导弹。一位印度国防部官员表示,印度BMD系统的第一阶段建设已经完成。

一位国防研究与开发组织的科研人员表示,BMD系统的第二阶段正处于前期开发阶段,首次拦截测试可能会在今年年底完成。升级后的BMD系统将装备有印度自主研发的先进雷达和制导系统。

该组织科研人员介绍,国产BMD系统具备在外大气层和大气层内拦截敌方弹道导弹的能力。为提高命中概率,BMD系统可发射2枚~3枚导弹进行大气层外和大气层内的同步拦截。拦截器自身的速度马赫数将保持在4.5马赫~5马赫。一套典型的拦截装置主要包括1套远程雷达、导弹发射器、任务控制中心和其他地面系统。雷达、发射装置、导弹控制中心和发射控制中心所组成的完整网络在地域上采取分布式布局,彼此连接到一个安全通信网络上。

第一阶段的BMD系统其拦截范围最高可达到2000千米,该阶段目前处于试运行阶段,BMD系统将首先部署于印度首都新德里周边地区。(雨丝)

波兰启动中程防空导弹系统采办项目

波兰国防部于2013年6月4日宣布,波兰现已开始启动其中程防空导弹采办项目,并向潜在竞标商发出邀请,此次技术对话是检查团关于项目的概念阶段和技术分析的一部分。之后将对导弹项目进行可行性研究,并编写“前期战术和技术设想”文件。按要求,有意参与技术对话的竞标商应在2013年6月21日之前做出反馈。

中程防空导弹将成为波兰防空系统多层防御的一部分,这种多层防御理念的目标是用现代化的防空系统替换波兰现役老旧的俄制防空系统。波兰多层防御项目计划包括从极近程防空系统到近程防空系统再到中程防空导弹系统等多种防空系统。该项目在2013年4月24日取得了重大进展,即波兰总统签订了波兰武装部队转型和现代化相关法律修订案,从而为防空项目提供资金支持。该项目的中程防空导弹系统名为维斯拉。波兰官员于2012年11月称,波兰计划2017年部署首套维斯拉防空导弹系统,2022年共装备8个防空导弹连。

根据波兰国防部2013年6月4日的公告,波兰计划在2013年至2014年斥资25亿美元至37亿美元用于采购极近程防空系统、近程防空系统和中程防空导弹系统。维斯拉系统将集成到北约防空导弹系统中,波兰武器装备检查团表示该系统应与北约系统完全兼容。以色列宇航工业公司闪电8和大卫投石索、美国雷锡恩公司爱国者和MBDA公司SAMP/T等防空导弹系统成为波兰维斯拉中程防空导弹系统项目的潜在竞标产品。(雨丝)

4.文化课程概念的提出者 篇四

课程标准对课程资源开发和利用提出的建议的主要特点是:

(1)尽可能发掘学生、教师、班级、学校周围的自然、社会、人文资源,扩展课程资源的范围,这是最便捷、开发上最经济、效果上最突出的课程资源。

(2)教科书仍然是重要的学科课程资源,强调依托教科书进行课程资源开发和利用。

(3)大部分学科都重视对其他课程资源的利用和相互配合,体现了整合的大课程资源观。

(4)各学科重视课程资源开发中学生的参与和学生作为课程资源的重要来源,反映了现代的对话与交流、合作的课程观。

5.新课程改革对教师提出哪些要求 篇五

教与学的方式的改变,要求教师不断地形成新的基本技能。如同 医生的临床和律师的辩护活动一样,教师的专业技能也是教师专业化 表现的特点。面对新课程,教师要树立新形象,必须学习掌握新的专 业要求和技能:除了前面提到的尊重、引导、反思、合作之外,学会 关爱、学会理解,学会宽容、学会给予、学会等待、学会分享、学会 选择、学会激励、学会合作、学会创新,才能与新课程同行。

一、学会关爱爱是教师力量的源泉,是教育成功的先决条件。热爱学生是教师 爱心的集中体现。师爱的基础条件是平等,爱首先要尊重。要尊重学 生的兴趣爱好、情绪情感、个性特点、抱负志向,尊重学生的选择判 断和个人意愿。师爱的最高境界是友情。关爱学生,就必须把自己当 作学生的朋友,去感受他们的喜怒哀乐。在学生心目中,亦师亦友,民主平等,是好教师的最重要特征。当学生对你说悄悄话的时候,你的教育就开始走向成功。具有爱心和具有知识,对学生来说,他们 更喜爱前者。一个关爱的眼神,一句信任的鼓励,都能赢得学生的爱 戴和信赖;而当教师对学生随意品头论足时,学生的内心正在对教师 做出相应的评判;如果教师不尊重学生人格,教师自己的人格必然会 在学生的视线中失落。师爱要面向每一个学生。爱好学生是任何 一个教师都容易做到的,难能可贵的是对差生的爱心:学生看起 来最不值得爱的时候,恰恰是学生最需要爱的时候。如果你讨厌学生,那么你的教育还没有开始,实质上就已经结束了。而要想激发对差生的感情,就要换下有色眼睛,睁大眼睛去寻找学生身上闪光的因 素,及时给予积极的鼓励、暗示、肯定。一量这片良苦用心、趋势的 感情为学生所理解、接受,就可能产生出巨大的力量,甚至创造出奇 迹。爱要有度。溺爱当然不行,要做到爱得有节、严得有度。爱 到恨的程度更不行。我是为了学生好,而这样的好心却 常常办出一些损害学生人各,甚至危害孩子健康和生命的事情。恨 铁不成钢,不打不成材等陈腐观念,导致家庭和学校时常演绎 出一些教育的悲剧。实际上棍棒只能造就奴隶,棍棒威慑之 下造就出来的人,已经很难适应社会,应对未来。鞭挞儿童,是教 育上最不适用的一‘种方法’,因为惩罚会使孩子从良心的贵备中解 脱出来,把孩子推向教育的另一端。让我们时常想想教育家们的谆 谆告诫:你的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 顿,你的讥笑中有爱迪 生。学生需要严师,更需要慈祥和宽容;教师应有好心,但更 要有一个好结果。

二、学会理解学会理解,才能学会关爱。理解不仅是认识手段,而且是人的存 在方式。误角是教学失败的重要原因,理解是宝贵的教学资源。当前充满误解的教学是扭曲学生心灵的教学。教师的言行,要考虑儿 童的心理特征和行为水平,考虑学生们的想法和感受。要用孩子的眼 睛看世界,而不能把我们的认识和想法强加给孩子。学会理解,特别 要理解哪些学生困难和行为过失的学生,他们往往被戴上坏帽子:笨蛋、调皮捣蛋、道德败坏等,其结果往往直接影 响了学生的身心健康。其实,问题学生不一定是坏学生。

三、学会宽容宽容是一种极有价值的教育艺术。人心不同,各如其面。学 会宽容,就是尽可能地尊重多样性、珍视个性;尽可能习惯一个世 界,多咱声音,尤其是对学生缺点错误的宽容性。英国科学家麦克 劳德,上小学的时候曾偷偷地杀死了校长家的狗,这在西方国家显然 是难以原谅的错误。但麦克劳德遇到了一位高明的校长,惩罚是画出 两张解剖图:狗的血液循环图和骨骼结构图。正是这个包含理解、宽 容和善待心怀的惩罚,使小麦克劳德爱上了生物学,并最终发现 胰岛素在治疗糖尿病中的作用而走上了诺贝尔奖的领奖台。期望我们 的孩子都能有麦克劳德的幸运。孩子们犯错误时,他们迫切想得到的,是宽容的理解和帮助,而绝不是粗暴的批评和惩罚。学生正处在身心 发展阶段,是非观念尚未成熟,也许是好奇心、表现欲所导致的行为 过失,对一些问题有不正确的看法或错误的做法,是难免的。他们正 是通过不断从错误中吸取教训而成长、成熟起来的。学会宽容,教师 要学会期待。期待,就是不能奢望学生一口吃个胖子。教师要以 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每一个人都有从幼稚走向成熟的过程,学会了 期待的老师,就能最大限度地宽容、理解、善待学生,就永远不会对 学生说你不行;就能对学生少一点苛责、少一点失望、少一点冷 漠,而多一份理解、多一份信心、多一份亲切。学会了期待,教师就 能够用从容的心态对待自己的工作,不急于求成、不心浮气躁、不指望一蹴而就,就能够春风化雨、润物无声、坚韧不拔、持之以恒。学 会宽容,还要求教师为学生创造一个宽松愉悦的学习环境,前面已经 谈到了。

四、学会给予给予,当前最重要的是把自己学习的权力还给学生。能使学生生动活 泼主动发展的教育,才是成功的教育。主动发展的 教育首先是具有选 择性。因此教师要学会给予,要给学生以自由选择的空间和余地,让 学生能够自主地选择。这个空间绝不仅仅是时间,教学仅仅给学 生留下充足的复习和作业时间是不够的,重要的是给他们提供独立思 维的过程。如果把已经还给学生的时间,再按教师的要求安排得满满 当当,学生依然是傀儡。给时间,还要给权利、给机会、给任务、给困难。教育部组织编写的 《素质教育观念学习提要》 一书中讲得好,给孩子一些权利,让他自己去选择;给孩子一些机会,让他自己去体 验;给孩子一些任务,让他自己去完成;给孩子一点困难,让他自己 去解决;给孩子一个问题,让他自己找答案;给孩子一片空间,让他 自己向前走。

五、学会分享作为参与者,教师要学会分享。分享是双向的沟通、共同的拥有。教育的过程其实也是教师和学生一道分享人类千百年来创造的精神 财富的过程,分享师生各自的生活经验和价值观的过程。分享,意味 着教师更多的是展示,而不是灌输;是引领,而不是强制;是平等的 给予,而不是居高临下的施舍。学会范自我中心、自以为是、好为人师。学会分享,还要学会欣赏别人就是真诚地去分享对方的闪光 之处,它会带给我们非常单纯的满足、愉悦和欢乐。我们不见得喜欢 我们所欣赏的人,但一定喜欢赏识我们的人。对别人表现出的真诚的 赞扬和欣赏会使用我们的生活有更多的阳光、温馨和美丽。因此教师 一定要学会欣赏、赞扬自己的学生。

六、学会合作以往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基本上是单兵作战。在新课程实施中,合作学习的要求以及综合课程的出现,首先对教师之间的通力合作提 出了新的要求。教师集体的协调一致、教师之间的团结协作、密切配 合显得尤为重要。教师之间密切合作,可以相互提供支持,启迪灵感; 共享智慧、减轻负担;示范合作,促进成长。其实,即使在以往,一 个成功的教师,也必然得力于同校长、同事、家长,特别是同学生的 密切合作。合作需要有善于沟通的品质和能力,需要有理智的判断和 成熟的热情,需要有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的品质和推己及人的胸怀。新课程特别要求与学生的合作与沟通,从而共同构建、推进、生成课 程。合作要从改善师生关系做起。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是与教师具有 同样独立人格的人。教师的作用在于调动他们的主观能动性和积极因 素。而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是学习好、也是教师教好的前 提。

七、学会选择作为引导者,教师要学会选择。社会的进步伴随着愈来愈多的 选择的机会和 可能,民主化、个性化的教育自然需要以教育的内容、教育的方式的可选择性为条件。学会选择成了人们必备的素质和能 力。学会选择,才能与时俱时。要让学生学会选择,作为引领学生进 行积极选择的向导和顾问,教师必须首先学会选择,才能让更多的孩 子有所选择,让更多的孩子能够表现,让更多的孩子陶醉在成功的喜 悦中,让更多的孩子拥有健康的心态、健全的人格和自信的人生。教 师首先要学会选择教育的内容,选择教育的时机,选择教育的途径和 方法。这就要求教师不断地学习和积累,从而具备高度的判断力和鉴 赏力,促进自己的专业发展。

八、学会激励光荣与梦想是人类进步的动力,成长需要激励。成功教育,收 获的必是教育的成功。教师拿起表扬的武器,就能减少学生失败后的 灰心,增加学生成功后的信心。每一个学生都希望自己是成功者,都 期待着收获肯定和荣誉。一些教师只把眼光牢牢地盯在分数上,成功 变为少数学生的专利,大部

分的学生则得不到老师的关注。许多 孩子说,老师从来就没有夸奖过我,却时时面对着老师有意无意 的暗示:你们不是好学生。我们应珍惜学生心灵深处的渴望,积 极创造机会,让学生取得我能行的成功体验。很好,再试一 试,恳切的激励,能让失败孕育成功;差远啦,别骄傲,一味 地警诫和责难,会使成功的喜悦化为乌有,甚至失去再做新尝试的勇 气。失败是成功之母,但屡遭失败容易导致青少年学生的自我否 定;成功是成功之母,更加符合成长中学生的实际。体验成功,是培植自信的最好方法,是形成追求新目标、新成绩的最重要的动力。某学校教师让学生自主选择一个心目中的荣誉称号,并自己确定本学 期获得该称号的标准。期末,教师对达到标准的同学进行奖励,极大 地激发了学生的进取心。这种激励方法,令人感慨而又敬佩。

九、学会IT 学会IT 这里说的IT也就是信息技术,随着 21 世纪的来临,以计算 机和互联网为代表的信息技术,正以惊人的速度改变着人们的生存方 式和学习方式。信息素养,成为每个社会成员能否进入信息时代的 能行证,也是学生自主学习的前提和基础。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教师必须首先掌握信息技术。掌握信息技术,是现代教育的必要手段; 给学生创造最有利有信息环境,培养和提高学生获取、加工信息的能 力,则是教师教学工作的基本任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指导纲要》 指出:要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普遍应用,促进信息技 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 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 势,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 具。

十、学会创新只有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教师,才能培养出具有创新精神 和创新能力的学生。教教材、照本宣科的时代过去了,教师 的劳动必须是一种创造性的劳动。新课程的实施,期待创造型的 教师来完成。没有教师的创造性劳动,就不可能有新的课程新的教育; 只有不断进取创新的教师,才能在促进学生发展的同时,焕发自身的生命活力;而教师只有不断创新,才能使自己与时俱进,不断发 展,才会永远体验到职业的内在欢乐与尊严。

6.组织文化的概念 篇六

(一)组织文化概念

组织文化是指组织成员共同的价值体系,它使组织独具特色,区别于其他组织。最新研究表明,下面七个特征可以用来区分不同的组织文化,其特征为:(1)创新与冒险:组织在多大程度上鼓励员工创新和冒险。(2)注意细节:组织在多大程度上期望员工做事慎密、注意小节。(3)结果定向:组织管理人员在多大程度上集中注意力于结果而不是强调实现这些结果的手段和过程。(4)人际导向:管理决策在多大程度上考虑到决策结果对组织成员的影响。(5)团队定向:组织在多大程度上以团队而不是以个人工作来组织活动。(6)进取心:员工的进取心和竞争性如何。(7)稳定性:组织活动重视维持现状而不是重视成长的程度。企业文化是一种归属于组织文化范畴的特殊的组织文化。它主要是指随着现代工业的发展,企业组织在其所处的特定环境中,逐渐形成的共同价值标准、行为准则、基本理念和与之相适应的制度载体的总和。企业文化具有以下几个特征:(1)企业文化的终极目标是构建企业价值观。(2)企业文化的现实手段是营造和谐的环境氛围,形成以人为主体的人本化。

(3)企业文化的主要管理方式是实施软管理。

组织文化可以看做是由器物层、制度层和精神层三个层次的内容构成的同心圆体系,这三个同心圆围绕着一个中心点,共同构成了组织文化的结构。其中,器物层是组织文化的表层部分,它是形成制度层和精神层的必要条件;制度层是组织文化的中间层次,是指对组织及其成员行为产生约束影响的规范性部分,它集中体现了组织文化的物质层和精神层对组织及其行为的要求;精神层则主要是指组织的全体成员共同信守的基本理念、价值标准、职业道德、精神面貌,也就是组织理念,它是组织文化的核心,是形成器物层和制度层的基础和原则。

按照组织文化的内在特征,可以将组织文化分成四种类型:学院型、俱乐部型、棒球型、堡垒型。学院型公司是为那些想掌握每一种新工作的人准备的地方。俱乐部型公司非常重视适应、忠诚感和承诺,在俱乐部型公司中,资历是关健因素,年龄和经验都至关重要。棒球型公司是冒险家和革新家的天堂,在棒球型公司从各种年龄和经验的人中寻求有才能的人。

堡垒型公司着眼于公司的生存。

(二)组织文化对管理的影响

组织文化的积极功能是:(1)它起着分界线的作用。(2)它表达了组织成员对组织的一种认同感。(3)它使组织成员不仅仅注重自我利益,更考虑到组织利益。(4)它有助于增强社会系统的稳定性。(5)文化作为一种意义形成和控制机制,能够引导员工和塑造员工的态度和行为,文化决定了游戏规则。

组织文化的消极功能是:(1)变革的障碍。(2)多样化的障碍。(3)兼并和并购的障碍。

(三)文化多元化与组织

组织文化建设过程中面临的一个重大问题是如何处理文化多元化对它的影响,这种文化多元化的影响既能产生于企业组织跨国经营活动的过程中,也可能在一个国家内部的不同群体之间。

许多著名的大企业都对多元化活动给予强有力的支持,它们的多元化都倾向于强调灵活的工作安排,丰富的儿童和老年福利以及多元化的培训。

人本管理是一个极具理论和现实意义的课题,它不但适应了知识经济时代“人”的地位上升的需要,而且对我国市场经济也有重要意义。

组织是指组织成员共同具有的价值体系,它具有七个方面的特征,企业文化是一种特殊的组织文化。组织文化可看作是由器物层、制度层和精神层三个层次内容构成的同心圆体系,这三个同心圆围绕着一个中心点,共同构成组织文化结构。组织文化具有多项积极功能,但它又是变革的障碍、多样化的障碍和并购的障碍。企业文化经营是适应人本管理要求的新型管理模式。

(一)组织文化概念

组织文化是指组织成员共同的价值体系,它使组织独具特色,区别于其他组织。最新研究表明,下面七个特征可以用来区分不同的组织文化,其特征为:(1)创新与冒险:组织在多大程度上鼓励员工创新和冒险。(2)注意细节:组织在多大程度上期望员工做事慎密、注意小节。(3)结果定向:组织管理人员在多大程度上集中注意力于结果而不是强调实现这些结果的手段和过程。(4)人际导向:管理决策在多大程度上考虑到决策结果对组织成员的影响。(5)团队定向:组织在多大程度上以团队而不是以个人工作来组织活动。(6)进取心:员工的进取心和竞争性如何。(7)稳定性:组织活动重视维持现状而不是重视成长的程度。

企业文化是一种归属于组织文化范畴的特殊的组织文化。它主要是指随着现代工业的发展,企业组织在其所处的特定环境中,逐渐形成的共同价值标准、行为准则、基本理念和与之相适应的制度载体的总和。企业文化具有以下几个特征:(1)企业文化的终极目标是构建企业价值观。

(2)企业文化的现实手段是营造和谐的环境氛围,形成以人为主体的人本化。(3)企业文化的主要管理方式是实施软管理。

组织文化可以看做是由器物层、制度层和精神层三个层次的内容构成的同心圆体系,这三个同心圆围绕着一个中心点,共同构成了组织文化的结构。其中,器物层是组织文化的表层部分,它是形成制度层和精神层的必要条件;制度层是组织文化的中间层次,是指对组织及其成员行为产生约束影响的规范性部分,它集中体现了组织文化的物质层和精神层对组织及其行为的要求;精神层则主要是指组织的全体成员共同信守的基本理念、价值标准、职业道德、精神面貌,也就是组织理念,它是组织文化的核心,是形成器物层和制度层的基础和原则。

按照组织文化的内在特征,可以将组织文化分成四种类型:学院型、俱乐部型、棒球型、堡垒型。学院型公司是为那些想掌握每一种新工作的人准备的地方。俱乐部型公司非常重视适应、忠诚感和承诺,在俱乐部型公司中,资历是关健因素,年龄和经验都至关重要。棒球型公司是冒险家和革新家的天堂,在棒球型公司从各种年龄和经验的人中寻求有才能的人。堡垒型公司着眼于公司的生存。

(二)组织文化对管理的影响

组织文化的积极功能是:(1)它起着分界线的作用。(2)它表达了组织成员对组织的一种认同感。(3)它使组织成员不仅仅注重自我利益,更考虑到组织利益。(4)它有助于增强社会系统的稳定性。(5)文化作为一种意义形成和控制机制,能够引导员工和塑造员工的态度和行为,文化决定了游戏规则。

组织文化的消极功能是:(1)变革的障碍。(2)多样化的障碍。(3)兼并和并购的障碍。

(三)文化多元化与组织

组织文化建设过程中面临的一个重大问题是如何处理文化多元化对它的影响,这种文化多元化的影响既能产生于企业组织跨国经营活动的过程中,也可能在一个国家内部的不同群体之间。许多著名的大企业都对多元化活动给予强有力的支持,它们的多元化计划都倾向于强调灵活的工作安排,丰富的儿童和老年福利以及多元化的培训。

7.课程概念的泛化及其危机 篇七

课程概念的泛化及其危机

在课程理论界,关于“课程”概念的界定向来是见仁见智。这些各执己见、莫衷一是的课程定义,无疑造成课程概念的泛化倾向,使得课程概念的内涵越来越抽象,概念的外延越来越宽泛。主要表现为:什么事项都可以是课程;什么人都可以提出课程;什么功能都涵盖在课程中。其原因主要是课程自身具有复杂性,部分课程理论研究者的崇拜心理以及用“理念”代替“概念”的恶果。泛化后的课程概念容易导致本土课程研究的失语、学校功能的缺失、教师作用的迷失和课程实践的混乱等危机。需要说明的是,课程概念的演变过程在一定程度上展现了课程概念的拓展过程。对于一个概念来说,一定的`拓展是必要的。但是,如果忽略了课程的计划性、组织性、系统性及学校制度化背景,课程概念就被泛化而不是拓展了。课程概念的泛化只会将课程实践带入一系列危机之中。要化解危机,首要的前提是,课程理论研究者应担当起“自觉思考”的重任,建立植根于本土实践的课程概念体系。

(《当代教育科学》 8王娟娟/文)

8.新课程高中数学概念教学的反思 篇八

胡 钊

(甘肃省通渭县第二中学甘肃 通渭 邮编743300)

摘要 数学概念教学是“双基”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学数学教学中至关重要的一项内容,还是数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教学的核心。正确理解概念是学好数学的基础,本文针对如何进行新课标下的数学概念教学进行探讨。关键词 数学概念 数学素养 思维品质

高 中数学新课程标准指出:教学中应加强对基本概念和基本思想的理解和掌握,对一些核心概念和基本思想要贯穿高中数学教学的始终,帮助学生逐步加深理解。数学 是由概念与命题等内容组成的知识体系,它是一门以抽象思维为主的学科,而概念又是这种思维的语言。概念教学是中学数学中至关重要的一项内容,是基础知识和 基本技能教学的核心,因此抓好概念教学是提高数学教学质量的重要环节。

一、注重概念的本源,概念产生的基础

由于数学概念本身具有的严密 性、抽象性和明确规定性,传统教学中往往重视培养思维的逻辑性和精确性,在方式上以“告诉”为主,让学生“占有”新概念,置学生于被动地位,这不利于创新 型人才的培养。学生如能在教师创设的情景中像数学家那样去“想数学”,“经历”一遍发现、创新的过程,那么在获得概念的同时还能培养他们的创造精神。

引 入是概念教学的第一步,也是形成概念的基础。概念引入时教师要鼓励学生猜想,即让学生依据已有的材料和知识作出符合一定经验与事实的推测性想象,让学生经 历数学家发现新概念的最初阶段。在概念引入时要培养学生敢于猜想的习惯,形成数学直觉、发展数学思维,从而获得数学发现的基本素质,也是培养创造性思维的 重要因素。教学中应强调对基本概念和基本思想的理解和掌握,对一些核心概念和基本思想(如函数、空间观念、运算、数形结合、向量、导数、统计、、算法等)要贯穿高中数学教学的始终,帮助学生逐步加深理解。

二、在体验数学概念产生的过程中认识概念

9.数学新课程标准的核心概念有数感 篇九

通过学习数学新课程标准,在新课程标准的理念下,结合教学实际,我对这些核心概念有一些粗浅的理解。

1、数感:数感是关于对数量、数量关系、运算结果估计等方面的感悟,也是对数的抽象、数的应用的一种认识。有关数感的教学内容很多。比如:单位,在具体情境中,碰到一些数量就要选择一种对应单位对它进行刻画,这种感悟就是一种数感。在培养数感的问题上,我们教师有很多工作要做,要创建具体情境,举行各种活动,给孩子创造各种机会,激发他们对数的感悟,逐步积累经验,慢慢建立数感。数感不是短时间内就能让学生感受到的,数感的形成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2、符号意识 :符号意识主要是指能理解并运用符号表示数、数量关系和变化规律,还能运用符号进行运算和推理,获得一般性的结论,促进学生数学的表达和思考。符号意识在数学学习中很重要,可以说它是一种简洁的数学语言,能对数学内容进行准确的表达和交流,是一种重要的载体。比如:在数学教学中对鸡兔同笼、方程等问题的研究中,符号意识的应用就能方便、快捷地刻画数学模型,迅速便捷地解题,渗透模型思想,奠定重要的数学基础。

3、空间观念和几何直观

空间观念是指根据实物特征抽象出几何图形,根据几何图形描述和想象实物的方位和相互位置关系,从而描述图形的运动和变化。根据语言描述画出图形,这是对空间观念的一种刻画。而几何直观是指利用图形描述和分析问题,借助几何直观,可以把复杂的数学问题变得简明、形象、具体、简单,有助于解决问题,预测结果。几何直观可以帮助学生理解数学掌握规律。这两个概念之间是有密切联系的。我简单地理解为:空间观念是看着实物,抽象出图形,想象图形的运动和变化(我简单记成看物抽图想变化);几何直观是看图想事、看图分析、看图说理。联系的核心是“图”。

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无论是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还是几何直观,都要从“图”下手。例如,在教学几何知识和难理解的应用题时,我常做到以下几点来帮助孩子建立空间观念和几何直观。这几点是:一要充分发挥图形带来的好处。二要日孩子养成一个画图的好习惯。三要重视变换,让图形动起来,把握图形与图形之间的联系。四要在学生的头脑中留住些图形。

4、数据分析观念:数据分析观念是指了解现实生活中的许多问题都要先调查、搜集、分析数据,再做出判断,体会数据中蕴含的信息,选择合适的方法,逐步掌握现实生活中的各种规律。因此在教学统计知识时,让学生理解,数据分析是统计的核心,也是认识现实生活的一个窗口。所以新课程标准新增了统计、概率知识,体现现代社会基本素养的需要和学生未来数学发展的需要。

5、运算能力:运算能力是指能根据法则进行正确的四则运算的能力。培养运算能力有助于学生理解运算,寻求合理、简洁的运算途径解决问题,运算能力是学生学习数学的一个重要标志。

6、推理能力:推理能力是数学的基本基本思维方式,也是人们学习和生活中经常使用的思维方式。推理能力一般包括合情推理和演绎推理,合情推理是从已有的事实出发,凭借经验和直觉,通过归纳和类比等推断某些结果;演绎推理是从已有的事实(包括定义、公理、定理等)和确定的规则(包括运算的定义、法则、顺序等)出发,按照逻辑推理的法则证明和计算。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两种推理功能不同,相辅相成:合情推理用于探索思路,发现结论;演绎推理用于证明结论。学生推理能力的培养,不仅在几何里,数与代数、统计概率都有贯穿在整个数学学习过程当中。

7、模型思想:模型思想的建立是学生体会和理解数学与外部世界联系的基本途径。建立和求解模型的过程包括:从现实生活或具体情境中抽象出数学问题,用数学符号建立方程、不等式、函数等表示数学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和变化规律,求出结果并讨论结果的意义。这些内容的学习有助于学生初步形成模型思想,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应用意识。

10.文化概念营销 篇十

___《功夫熊猫2》的运用 故事发生在中国,但故事中的“人物”大多都不是西方人传统印象中的 “中国人”。有位影迷说:“片中的主角熊猫形象,眉骨突出、牛气哄哄、浮肿的大脸,那都不是中国人的特征,而是美国人的特征。而那只鸭子的高鼻子及气质,则是典型的英国人。事实上我认为这里面许多动物的形象和性格,3D建模和模拟的原型都不是中国人,只有那个大反派孔雀沈王爷,才是典型的西方人眼里的中国人形象(留着两撇八字胡的清瘦傲慢中国师爷)”。你如何认为?2011年5月26日,美国、加拿大、马来西亚、韩国、乌克兰、印度、新加坡七国的观众成为第一批看到《功夫熊猫2》的尝鲜者。第二天,《功夫熊猫 2》登陆波兰、希腊和中国台湾。5月28日,中国大陆观众终于再次在大银幕上见到可爱的熊猫阿宝,据国内媒体报道,首映当天《功夫熊猫2》便收获近6000万人民币票房,远超之前冯小刚导演的《唐山大地震》所创下的3790万元的首映票房纪录。两日内,《功夫熊猫2》轻松突破亿元票房,全面超越好莱坞大片《阿凡达》、《盗梦空间》在中国大陆票房过亿的速度,收入1.25亿元。

1、鸭子爸爸的来历

《功夫熊猫2》的韩裔导演詹妮弗 于 内尔森在《功夫熊猫》时期的头衔要更多一些,她既是故事总监、动作场面总监,也是梦境场面总监,换句话说,她是面店小

二、熊猫阿宝命运的决策者,当《功夫熊猫》在全球大卖,且“海外市场”远超北美市场后,她受命统领《功夫熊猫2》。《功夫熊猫2》的编剧乔纳森 阿贝尔和格伦 伯杰同样是第一集的老班底,他们抓住观众在看完第一集后的最大疑问“熊猫的爸爸为什么会是一只鸭子?”,在续集中为熊猫阿宝设计了一条“寻找自我”的“心灵之旅”。

这个疑问其实有两个答案,《功夫熊猫2》中的解释是一个完整的故事。凤凰城城主的儿子是一只骄傲的白孔雀,人称沈王爷,年轻时便发明了将烟花转化为火药的方法。因为凤凰城的羊仙姑预言他未来将被黑白相间的对手打败,沈王爷指挥他的野狼部队血洗了熊猫村庄,母亲带着幼小的阿宝逃离,最终只能将他

隐藏在一个装满萝卜的篮子里。母亲吸引了追兵,阿宝随着萝卜篮子被一路带到了鸭子“父亲”平先生的面前,被可爱的阿宝打动的平先生决定一辈子守护这只可爱又可怜的熊猫。阿宝后来成为了“神龙大侠”,被父母逐出凤凰城的沈王爷重回故地,用巨大的火炮征服了凤凰城后还计划进军中原,两人不可避免地成为了对手。在同阴险强大的沈王爷不断斗争的过程中,阿宝逐渐记起了自己的身世,并获得了内心的平静。结局当然是邪不压正,神龙大侠战胜了对手并得到了“我是谁”这个亘古问题的答案,他回到平先生的面条店,抱住他说:“我是你的儿子,阿宝。”

真实的答案则有点无厘头。《功夫熊猫》的创作初期并非那么指向明确,中华文化也不是早早就划定好的进军标靶。《功夫熊猫2》的华人动画师韩雷 “解密”说,最早的出发点其实只是想做个和拳击有关的动画片,当策划部门海阔天空地聊出了一只会拳击的熊猫后,关于中国功夫的联想也就顺其自然了。“鸭子父亲”也是这样顺其自然的结果,最早的设定中,熊猫阿宝根本没有父母,当编剧想出了关于“父子情深”的桥段后,他们跑去问动画师手头上还有什么动物角色,最简单的逻辑当然是阿宝的爸爸是一只熊猫,但编剧乔纳森 阿贝尔和格伦 伯杰却“希望阿宝是片中唯一的熊猫”,他们最终从兔子、鸭子、鹅和猪中间选择了鸭子—于是熊猫阿宝就有了一个鸭子爸爸。格伦 伯杰说:“最后我们被迫做出不合理的决定,让平先生这只鸭子成为阿宝的爸爸,而且这个决定让整部电影变得更有趣。”

2、骨子里是好莱坞电影

故事发生在中国,但故事中的“人物”大多都不是西方人传统印象中的 “中国人”。有位影迷总结得好:“片中的主角熊猫形象,眉骨突出、牛气哄哄、浮肿的大脸,那都不是中国人的特征,而是美国人的特征。而那只鸭子的高鼻子及气质,则是典型的英国人。事实上我认为这里面许多动物的形象和性格,3D建模和模拟的原型都不是中国人,只有那个大反派孔雀沈王爷,才是典型的西方人眼里的中国人形象(留着两撇八字胡的清瘦傲慢中国师爷)”。在《功夫熊猫2》中的称呼从“Master”变成了“Shifu”的阿宝师傅,让人们联想到的更多的是《忍者神龟》或者是《七龙珠》中的角色。“《功夫熊猫2》肯定不是一个中国的故事。”韩雷在面对中国记者采访时坦率地说。即便她不详加解释,我们

也能发现《功夫熊猫2》中依旧围绕着“我是谁,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的传统命题。她说:“这是一个从内壳上寻找自我、在外壳上战胜别人的结构,完全是西方的故事结构。”有中国观众对“沈王爷” 因为一个预言而屠杀所有熊猫的举动不解,在古希腊神话中,“众神之父”宙斯的父亲就是因为一个不祥的预言而决定吞食所有子女,唯一逃脱被吞食命运的宙斯最终按照预言中所说的那样推翻了父亲的统治。在《功夫熊猫2》中,逃脱屠杀的阿宝最终证明了羊仙姑的预言准确,成为了沈王爷的终结者。

尽管骨子里还是一部传统的好莱坞电影,但《功夫熊猫2》在挖掘、展示中国元素上比《功夫熊猫》来得更得心应手。主创团队受邀实地感受到的中国远比google得来的印象更深刻立体,动画师盖诺登带领团队成员看了大量中国功夫片,甚至连《英雄》和《导火索》也不放过。动画总监鲁道夫 关诺登在设计大反派沈王爷的武术招式时借鉴了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体操表演的动作,这是寻找中国元素外衣时聪明的招数。

3、“反对的话就不要去看”

2007年底,自称“中国唯一一个自始至终以熊猫作全部艺术线索的艺术家”的赵半狄在北京举办了一台“熊猫时装秀”,为二奶、三陪、白领、乞丐、同性恋、法官、警察等“身份”穿上熊猫时装,遭遇部分媒体关于其“亵渎国宝熊猫”的批评,他在博客上愤然回击:“我必须记住是谁剥夺我使用熊猫的权利。我必须知道是什么样的力量能干涉我的艺术表现爱恨情仇,是谁用什么荒谬的伦理禁止我的艺术表达、调侃与讽刺,又是谁用霸王条款玩儿黑社会的规则挡住了艺术家通往自由的道路。”

2008年6月16日上午8点,距离《功夫熊猫》在中国大陆全面上映还只剩下4天时间。赵半狄带着“不容许好莱坞在劫后余生的中国捞金!《功夫熊猫》滚回去!”的横幅和800份传单赶到中国国家广电总局门前。一天前,他以激进的口吻,署名“中国公民”给广电总局写了一封信:“本月20日,好莱坞影片《功夫熊猫》如果如愿在中国院线上映,就是从死难同胞身上扒项链和手表!”此时,距离中国5·12大地震过去刚刚一个多月。

2009年,“熊猫时装秀”被赵半狄搬到法国巴黎,他再度遭遇“卖国辱华”等批评。

2011年5月16日,艺术家的熊猫大片没来,《新京报》上却刊登了他头上绑着熊猫玩偶,一只手掐着“阿宝”模型的脖子,一手呈推手状的广告。广告词是“我不看功夫熊猫2”,署名“艺术家赵半狄”。这个据称是其自费的广告随后几天又出现在《南方都市报》和其博客上,广告词也逐渐改为“你不要看功夫熊猫2”、“阻止美国文化入侵,你加入了吗?”、“中国人不看功夫熊猫2”。但中国大陆观众掏腰包的手显然没有照顾到赵半狄的情绪。《功夫熊猫》片方成员接受国内媒体采访时曾提到,2008年赵半狄的抵制行动曾让梦工厂担心这部商业片因此让人产生政治联想。但面对2011年赵半狄的再抵制,梦工厂动画的首席执行官卡森伯格显然更有自信,他回应记者说:“那太遗憾了,反对的话就不要去看嘛。可我必须说的是,很多很多中国人非常欣赏这部电影,他们认为这两部电影是向中国及其文化和历史遗产—当然还有熊猫的致敬。”

4、成都“植入”

或许我们可以换一个角度,从电影创作背后的故事来观察《功夫熊猫2》的全球大卖,它究竟是中华文化的输出,还是美国文化的入侵?

时间要转回2008年的5月15日,《功夫熊猫》在戛纳电影节举办首映记者会,此时中国5·12大地震刚过去3天,为片中“悍娇虎”配音的好莱坞明星安吉丽娜 朱莉在回答中国记者提问时表示“愿意帮助那里的孩子重建学校”,制片人也表示希望去四川看一看。访问发布后不久,旨在恢复因地震带来的旅游萧条的成都市官方组织“城市形象协调小组”向“梦工场动画”的老板卡森伯格和他的团队发出了邀请,希望好莱坞明星的到来让全世界看到震后恢复秩序的四川。原本预计要花费 300万元的“城市形象协调小组”等到了自费前来的卡森伯格,《功夫熊猫》的主创们也第一次近距离接触到了真的大熊猫。他们还去了平遥、少林寺,但在成都待的时间最长,并得到了“成都人专业的支撑”。

有人说是《功夫熊猫2》片方在电影中植入了“成都”,有人说是成都在《功夫熊猫2》中作了个大大的免费“植入广告”。其实不如说是中华文化在 “功夫熊猫”系列电影中做了个目前自己人无法做到的精美广告,它伴随着阿宝这个熊猫动画形象,用轻松、平易近人、润物细无声的方式与全世界60多个国家的数千万影迷相遇,让他们拥有了对中华文化的片段印象。

影评人谭飞笑言:“我建议《功夫熊猫》片方给赵半狄发奖,一方面他赤

上一篇:生产部经理任命书下一篇:冬之精灵小学生作文6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