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卫生技术人员继续医学教育实施方案

2024-09-07

医院卫生技术人员继续医学教育实施方案(共12篇)

1.医院卫生技术人员继续医学教育实施方案 篇一

湖北省卫生技术人员继续医学教育实施办法

各市、州、省直管市、神农架林区卫生局、人事局,部、省属医疗卫生单位,大型企业卫生处,有关高等医学院校和学术团体:

根据卫生部、人事部《继续医学教育规定(试行)》(卫科教发[2000]477号)和湖北省人民政府令第211号《湖北省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暂行规定》,为加大我省继续医学教育工作力度,推动继续医学教育工作全面、深入、规范地开展,提高我省卫生专业技术人员队伍的整体素质,更好地为人民健康服务,现将《湖北省卫生技术人员继续医学教育实施办法》印发给你们,请结合本地、本单位实际,认真贯彻执行。

各地、各单位要加强对继续医学教育的领导和管理,切实保证继续医学教育工作的正常开展。从2004年起,省、市(州)级医疗卫生单位卫生技术人员完成继续医学教育学分是考核、聘任和医生、护士执业再注册的必备条件;2004年晋升专业技术职务时,2004年完成继续医学教育学分是必备条件。2005年以后晋升专业技术职务时,上继续医学教育学分是必备条件,任职期内其它继续医学教育学分是参考条件。县及县以下医疗卫

生单位从2005年起执行。

二OO四年七月十二日

湖北省卫生技术人员继续医学教育实施办法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提高我省卫生技术人员业务素质和临床工作能力,适应医学模式转变和卫生事业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执业医师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护士管理办法》、卫生 1 部、人事部《继续医学教育规定(试行)》、《湖北省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暂行规定》的有关要求,结合我省实际,制定本实施办法。

第二条 继续医学教育是继医学学历教育之后,以学习新理论、新知识、新技术和新方法为主的一种终身教育。继续医学教育的目的是使卫生技术人员在整个职业生涯中,保持高尚的职业道德,不断提高专业工作能力和业务水平,提高服务质量,以适应医学科学技术和

卫生事业的发展。

第三条 继续医学教育工作的指导思想是坚持新时期卫生工作方针,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时刻追踪国内外医学科技发展的最新动态,不断学习现代医学科技发展中的新理论、新知识、新技术、新方法,不断提高全省卫生技术人员的业务素质和临床工作能力,促进我省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更好地为人民健康服务,为全省

经济建设服务。

第四条 在本省行政区域内的医疗卫生机构执业,并受聘担任初级(参加临床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和全科医师规范化培训的初级人员按临床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和全科医师规范化培训规定进行)、中级、高级卫生专业技术职务的人员均须接受继续医学教育。中、高等医学院校毕业生(含硕士生、博士生)、由省外调入或部队转业到我省的卫生专业技术人员自报到的当年起纳入我省继续医学教育管理。

第五条 参加继续医学教育和规范化培训是卫生技术人员应享有的权利和应尽的义务,卫生技术人员接受继续医学教育和规范化培训期间享受在岗人员同等的工资和福利待遇。

第六条 继续医学教育实行学分制,学分包括I类学分和Ⅱ类学分。省、市(州)级以上医疗卫生机构卫生技术人员每年参加继续医学教育活动,获得的最低学分数不得低于25分,2 所获I、Ⅱ类学分不可互相替代;县级医疗卫生机构卫生技术人员每年参加继续医学教育活动,获得的最低学分数不得低于20分,所获I、Ⅱ类学分不可互相替代;乡镇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卫生技术人员每年完成继续医学教育活动的最低学分数不得低于10分(不区分I、Ⅱ类学分)。民办医院及个体医疗机构按照卫生行政部门规定参加相应级别的继续医学教育。

第七条 继续医学教育学分实行登记制度。卫生技术人员必须持有省人事厅统一制发的《湖北省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证书》,记录各项继续医学教育活动,对参加继续医学教育活动获得的学分进行登记,具体登记与审核按照《湖北省继续医学教育学分授予和学分登记

管理实施细则》(见附件一)执行。

第八条 卫生技术人员接受继续医学教育和卫生专业规范化培训,成绩合格,取得规定学分是考核确定优秀等次、聘任、续聘、晋升专业技术职务和执业再注册的必备条件之

一。

第二章 内容与形式

第九条 继续医学教育的内容要以现代医学科学技术发展中的新理论、新知识、新技术和新方法为重点,注意先进性、针对性和实用性,要特别重视卫生技术人员创造力的开发和创新思维的培养。卫生技术人员的政治理论、法律、职业道德等公共知识及英语、计算机、普通话等基本技能的继续教育按照国家有关部门的统一规定执行。

第十条 继续医学教育的形式应灵活多样,根据学科发展和社会需求,开展短期培训、进修学习、自学、继续医学教育项目、远程教育等多种形式的继续医学教育活动。在专业杂志上发表的论文、综述、译文、专业论著、科研课题、科研成果、专题调研和业务考察等应

作为继续医学教育活动。

第十一条 继续医学教育项目分国家级、省级和市(州)级。卫生行政部门要定期按照学科专业分类提前公布继续医学教育项目,供卫生技术人员选择参加。继续医学教育项目可采用研讨班、学术会议、学术讲座、专题讲习班、新技术操作演示会、技术操作比赛、远程教育等形式进行。继续医学教育项目申报、认可和管理按照《湖北省继续医学教育项目管理

实施细则》(见附件二)执行。

第十二条 自学是继续医学教育活动的重要形式之一,有目标、有计划、有组织、有考核的自学活动应授予学分。参加成人在职高等学历医学教育和自学考试以及在职卫生技术人员研究生课程班,可视为继续医学教育活动,经考试合格,授予相应学分。远程继续医学教育是继续医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要积极鼓励和大力提倡,远程继续医学教育的有关规定按《湖北省远程继续医学教育实施细则》执行(见附件三)。

第十三条 设立省、市(州)级继续医学教育基地,保证继续医学教育完成的质量。我省继续医学教育基地评审和管理,按照《关于加强全省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证书和基地管理的意见》(鄂人[2002]7号),由省继续医学教育委员会另行规定。

第三章 组织管理

第十四条 继续医学教育工作实行全行业管理。各级卫生行政部门要打破医疗卫生机构的行政隶属关系和所有制界限,加强对继续医学教育工作的规划、组织和领导。湖北省继续医学教育委员会在省卫生厅、省人事厅的领导下,在全国继续医学教育委员会指导下,负责指导、协调全省卫生技术人员继续医学教育工作。其主要职责:

(一)研究和提出全省继续医学教育规划和计划;

(二)制定省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的申报、评审标准、认可办法和继续医学教育学分

授予及登记管理细则;

(三)负责申报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评审省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评审结果作

为省卫生厅批准和公布的依据;

(四)组织选编全省继续医学教育项目的教材和课件,开展远程继续医学教育;

(五)负责省内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基地的初评、申报,评审省级继续医学教育基地,评审结果作为行政主管部门批准和公布的依据;

(六)对全省继续医学教育工作进行指导、检查和评估。

各市、州及省直医疗卫生单位应成立相应的继续医学教育管理机构,在省继续医学教育委员会指导下,在本级政府卫生、人事部门领导下,具体负责本地区、本单位的继续医学

教育工作。

第十五条 各级医疗卫生机构应建立卫生技术人员继续医学教育档案,并有专人负责,对本单位卫生技术人员参加继续医学教育活动进行登记、管理和申报。

第十六条 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及医疗卫生机构应高度重视继续医学教育工作,切实加强领导,把继续医学教育工作列入工作考核管理责任目标,作为对领导干部政绩考核的内容之一。同时,要制定必要的规章制度、保障措施和奖励办法,鼓励支持卫生专业技术人

员积极参加各项继续医学教育活动。

第四章 考核与评估

第十七条 建立继续医学教育考核与评估制度。各级继续医学教育管理机构要建立有效的继续医学教育考核与评估机制和考核目标责任制,加强对本地区、本单位继续医学教育工作的考核与评估,保证继续医学教育项目和活动的完成质量。

第十八条 举办各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的授权单位应对参加继续医学教育项目学习的人员进行考核,考核合格者方可授予相应学分,项目完成后将举办继续医学教育项目活动情况、参加人数、考核及授予学分结果,书面报告项目审批机构。

第十九条 继续医学教育各级管理机构每年要对开展继续医学教育工作情况进行检查和评估,对在继续医学教育工作中做出显著成绩的单位和个人给予表彰及奖励。

第五章 经费

第二十条 继续医学教育所需经费,采取国家、集体、个人等多渠道筹集的办法解决。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应将继续医学教育经费列入预算。各单位按规定,投入继续医学教育经费不低于单位业务总收入的1.5%。经费的管理按有关财务规定办理,专款专用。卫生技术人

员本人要承担一定的继续医学教育费用。

第二十一条 主办经认可的继续医学教育项目的单位,可按照有关规定,合理收费,不得以盈利为目的。

第六章 附则

第二十二条 本实施办法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第二十三条 本实施办法的解释权属省卫生厅。

发文单位:湖北省卫生厅

文件编号:鄂卫发[2004]68号

发文时间:二OO四年七月十二日

主 题 词:医学教育 机构 批复

2.医院卫生技术人员继续医学教育实施方案 篇二

1 培养目标

医药卫生类继续教育的培养对象, 是经过系统基础医学理论学习并具有一定实际工作经验的技术人员, 故培养目标有别于普教。结合我国医药卫生的现状及医学普教过程中的薄弱环节, 应用型全科医学人才培养是目前继续教育的主要目标。在教育培训过程中应加强现代生理-心理-社会医学模式中基本理念的教育, 使其具有从事社区及基层医药卫生工作的基本素质;结合社会疾病谱的转变及相关健康的如精神卫生、预防医学、营养保健、肿瘤防治等敏感问题, 强化知识更和新完善知识结构;加强 “从知识到技能、技能到能力”转变过程的教育实训。国际公认的教育的四大支柱:学知识、学做事、学生存、学发展将是21世纪中国继续教育与国际接轨的教改大纲。

2 知识结构

医药卫生领域的服务对象是人。世界上最复杂的事物莫过于人, 人不但是具有遗传个体差异的生物有机体, 而且有社会性, 有思维和心理活动。传统医学模式下健康与疾病的概念将医学界定于自然科学。现代医学模式以系统论作为它的概念框架, 主张在一个多层次的等级系统中来研究人体或人 (图1现代医学生物-心理-社会模型) 。在医药卫生工作中的生物-心理-社会问题, 涉及到的广泛的学科领域。国内外医学界对的医学教育现状有不少议论, 认为现行的医学教育培养计划的薄弱环节, 使学生的视野过于狭窄, 而难以应对当前工作。

现在服务与城乡二、三级医疗防治网的全科医生及综合性医院的通科医生, 急切需要接受人文科学, 社会学, 理工科学等与医学相关边缘科学知识的教育培训。故医药卫生类技术人员接受继续教育, 不论是学历还非学历性质, 脱产还是非脱产形式, 长期还是短期培训, 是终身教育的必然阶段。结合现代医学结构体系的四层次学说, 围绕应用型全科医学人才的培养目标, 提出继续教育知识模块与教学基本框架 (图2) :

3 教学方法

3.1 以教学为中心的讨论式教学法

针对继续教育学员已有基本的医学基础知识的特点, 在教学过程中大胆尝试讨论式教学方法, 改变单纯知识传授模式, 将启发教学贯穿始终。教师重在提出问题, 组织讨论, 激励思考, 解答疑问, 培养学员独立观察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促进学员积极主动学习。“讨论式”的教学方法, 不同于传统的“讲述法”, 它能引起学员的高度兴趣和注意, 从而产生自主性、探索性和协同性的学习。这样的教学方法无疑是体现“教师为主导, 学员为主体”这一教学思想。

3.2 以学术专题讲座形式的教学方法

针对临床上常见的病例病案, 以及医学方面的新进展, 通过聘请各级医院或高校有权威的专家教授以学术专题讲座的形式进行教学, 既增加了学员的学习兴趣, 也提高了学员临床思考、综合判断能力。

3.3 社会理论实践能力培养

打破原来的固定科室学习模式, 采取学员自由选科方式, 并加强各专业之间的协同作用, 充分利用本地区的各种医学资源。比如一个搞外科的学员他不一定就是到外科实习, 他可能选择到外科相关的病理科看看, 甚至妇产科等其他别的科室。还有继续教育的学员来自不同的科室专业不同的医院, 这些人汇集在一起, 可以相互了解其他专业的一些最新动态;可以促进各医院人员之间的学术交流。

摘要:为了社会对在职医药卫生技术人员的素质和服务质量亦的新的标准, 从培养目标、知识结构、教学方法三个方面谈了医药卫生技术人员继续教育的模式。

关键词:继续教育模式,医药卫生技术人员,知识结构

参考文献

[1]谢美英, 浅谈高职教师继续教育的必要性及模式[J].健康必读, 2009, (2) .

[2]戚乐, 丁建平.医学影像学继续教育的发展模式及策略, [J].健康研究, 2009, (4) .

[3]彭骏, 陆敏.基于网络的全科医生信息素养继续教育模式研究, [J].中国全科医学, 2009, (7) .

[4]陈朝晖, 周铁明.医学检验人员继续教育的探讨, [J].医学信息, 2009, (11) .

3.浅析医院护理人员继续教育 篇三

关键词:医院护理人员 继续教育 方式

中图分类号:F2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07)12-202-02

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和整体护理的开展,以及医学科学技术飞速的发展,对护理专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固定不变的医院护理人员已不能满足日新月异的医学技术发展,这就要求医院护理人员不断开展继续教育,完善和发展自我。医院护理人员的继续教育是指护理人员继护理教育毕业之后,不断地学习各专科领域内相关的新理论、新技术和新方法,保证其在整个护理职业生涯中保持高尚的医德医风的同时,还要不断提高全科工作能力和业务水平,以适应全科医学科学技术和卫生事业的发展,提高服务质量、服务水平。因此要求在职护理人员学习新理论、掌握新技能、获取新信息,通过现代化方式不断发展自我能力、优化护理队伍的知识结构、提高综合服务技能,提高护理质量和推动医院护理事业的发展。

一、充分认识护理人员继续教育的重要性,确定合理的继续教育目标

护理人员的继续教育是对在职者进行知识技能补充、更新、拓宽和提高的一种追加教育,是提高护理队伍素质和业务技术水平的必经之路。

1.护理人员自身需要充电。随着知识更新速度的加快,目前我国的大中型医院护理人员基本是中专、大专毕业,工作以后没有再受到系统的继续教育,知识迅速陈旧、老化,在编护士所拥有的知识中至少一半需要更新。这就意味着原有知识已远远不能适应当前工作的需要,要求护理人员不断充电学习和掌握新的理论和技能。只有通过继续教育提高护理人员的专业水平,才能适应现代护理学的发展需要。

2.客观条件要求护理人员接受继续教育。当今医学科学技术日新月异,医学护理学的分科越来越细,要有大量的专门人才来适应不断更新的高新技术、高新设备的需要,这些知识对于现代护理人员来说,往往是在工作实践中必将碰到的新问题。因此护理人员的继续教育被日益重视。

3.确定护理人员合理的继续教育目标。总护士长要深人病房、定期组织新业务、新技术和护理工作新进展的讲座,及时督促检查和指导分管护士的工作。护理部的监督管理与总护士长实施的具体管理相结合,使全院护理人员整体素质得到提高,逐步实现护理的科学化和现代化。

二、分析继续教育背景及现状,采取灵活的教育模式

1.护理人员继续教育的背景。继续教育这种新的教育观念起源于美国。1970年,美国护理学会对护理继续教育的定义是:有计划、有组织地为提高注册护士在护理实践、教育、管理、科研等方面的能力,增进他们的理论知识、操作技能和工作方法而安排的学习过程,最终目的是为改善公众健康。在这种国际环境的影响下,我们对护理专业的教育思想必须把一次性学校教育的传统观念转变成终身教育的观念,即在学校教育之后必须接受护理继续教育,提高护理专业人员的整体素质和护理质量,推动护理专业的发展。目前我国对继续护理学教育的定义描述为,“继续护理学教育是继正规专业学校学习毕业后,规范化专业培训之后,以学习新理论、新知识、新技术、新方法为主的一种终身性护理教育”。

2.护理人员继续教育存在的现状。

(1)护理队伍学历偏低。现代科学技术的进步、医学模式的转变和整体护理模式的实施,要求护士不仅要有牢固的医学护理知识,而且要掌握伦理学、教育学、医学社会学、美学、心理学、计算机、政治经济学等多元文化知识。就目前我国护理人员的现状来看,护理第一线人员大多数是在90年代前毕业,中专学历占多数,知识层次和业务水平远远达不到时代要求。

(2)护理人员不自愿接受继续教育。在医院组织的护理人员各项培训考试中,受训者缺乏积极主动性,盲目听课,不求真正学了多少,只求培训考试通过。听课不认真、迟到、早退、不做笔记、聊天、打瞌睡,让他人替代听课、签到,让家属、朋友、外行来听课,没有真正学到知识,达到培训的目的。

(3)管理者存在问题。在护理学的继续教育工作中,医院管理者对继续教育目的不够明确,安排不够合理,对受教育者不负责任,没有强抓严打;授课者水平欠缺,教学方式单一,课堂枯燥乏味,不懂得合理使用MCAI计算机辅助教学,没有真正达到生动教育学生的目的,培训不能与受训者产生互动性,纯粹的完成任务,缺乏创新,实用性不强。

3.采取现代信息技术结合个人开发的模式,推进护理人员继续教育。传统教育是基础教育,继续教育是终身教育,探讨护理人员的继续教育,提高护理人员的整体素质是护理管理者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要提高护理人员的整体水平,除了客观条件提供的各项工作,最重要的是护理人员本身的自我学习功能的开发。要从思想上认清护理继续教育不仅是医学模式发展的需要,护理专业发展的需要,医院发展的需要,更是个人自我实现的需要。当今时代是信息时代,随着知识更新速度的不断加快,人才流动性增大,岗位变换性频繁,所需要的知识,仅仅只依赖于一次性教育已明显显得力不从心。特别是近年来,随着高新技术在医学领域的大量应用,护理新技术层出不穷,更多的护理人员要求接触高新检测机器。随着医院办公自动化,计算机和因特网的普及要求在职护理人员实行现代信息技术的再教育。同时网络的普及也为护理人员的再教育提供了可靠的物质条件和交流平台,建立护理信息系统的专门机构和全国护理信息网,为临床护理人员提供最新护理信息及学科发展动态。

同时,结合个人开发的模式发展远程教育,将各种学术会议、讲座、学习班通过互联网的形式进行学习,这种教育方式不但可以充分弥补护理人员少,师资、经费不足,教育覆盖面窄的缺陷,而且可以加强国际和国内区域间的交流与合作,便于学习国内外先进的护理理论与技术。充分利用现代的信息技术和网络上丰富的知识资源,对提高临床护理水平无疑有重大的意义。

因此,现今护理人员进行继续教育不仅要从自身思想上彻底转变观念,要认清自己存在的各项不足,制定个人自主学习计划,积极参加各项继续教育培训机构组织的考试,更要将现代信息技术运用到自己的自主学习中,不断获取继续教育的相关资料和培训情况,不断适应急速发展的各项医学高科技领域的要求,充分并合理地运用互联网资源,推进护理学的继续教育。

三、严格考核标准,狠抓继续教育质量

在护理人员充分认识继续教育重要性的前提下,医院要针对继续教育开展一些考评工作,巩固继续教育成果,比如每季度举办护理操作规范化培训考核,对初级1-2年护理人员重点加强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在提高操作技能上下功夫;对具有3-5年工作经验的护理人员也要每年做到组织学习和考试,组织全院各科室之间相互监督、相互检查,组织全院护士长对护士进行分期分批培训与逐项考核,由有经验的护士长当场打分,严格把关,对不合格者限期补考,网上公示,并直接与其评优评奖挂钩;对不同年龄、不同文化程度的进行区分教育,以科室为单位考核,要求人人过关,医院进行随机抽查;采取以考促学的方法,狠抓护士基本功的训练和专业素质的养成,通过理论考试和实践考试相结合的方式使护理人员的专业技能不断提高;特别是对待非在编的外聘护理人员,要加强其基础护理工作的培训和再教育,增强这些人员的可塑性和稳定性。

护理专业继续教育是护理人员在职学习、更新知识、开阔视野的重要手段,是提高护理质量、培养实用型人才的有效途径,也是基础护理教育的补充完善。各科室要针对不同岗位的工作需求,详细制定年度教育培训计划和考评细则,也要针对专科实际,对全年业务学习进行统筹安排并逐步实施,这样护理人员才能具备较强的组织能力和扎实的基础理论知识、技术操作能力,从而提高医院护理学继续教育的质量。

四、通过护理人员全方位的继续教育,提高综合服务能力

在护理人员不断增强专业技能的同时,也要注意其各方面综合素质的提升。比如,加强礼仪培训,护理人员要给患者以安全感、信赖感,因此,护理人员要从着装、举止、言谈等方面进行培训,要求服装整洁,举止得体,精神饱满,情绪乐观;要加强沟通技巧的培养,护理人员在应用保护性医疗语言的同时,也要注重沟通技巧,要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和清晰的思维方式,和非语言沟通交流的技巧,才能与患者建立起融洽的护患关系,增加护理人员为患者提供健康服务的有效性;强调服务意识也是护理人员不可或缺的,病房需要高技能、多层次、多功能、全方位的护理服务,这就要求每个护士具有强烈的责任感。

总之,护理人员的理论紧密结合工作实际的继续教育,促进了护理人员知识的增加和技术的巩固和更新,为其提供主动服务和高质量的护理打下了坚实的理论和实践基础。通过对现代化网络信息资源的合理使用和学习,不断提高护理质量和效率,增加满意度,我们有理由相信,这些制度化、科学化、规范化的继续护理学教育,护理队伍的整体素质及服务水平必将上一个新的台阶,将更加适应现代护理工作需要及促进护理事业不断前进与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李尚娥,王国权,李富裕.影响整体护理实施的因素和对策[J].护理研究,1993(2)

2.李学信.社区卫生服务导论[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1999

3.许淼.我国护理继续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建议[J].继续医学教育,2004 (3)

4.杨佩璇,郑红,李一鸣,许桂华,方玉珊.现代信息技术在护士继续教育中的运用研究[J].护士进修杂志,2004 (5)

5.范敏娟.我国护理人员在职教育现状[J]. 家庭护士,2006(20)

6.尹丽燕,高燕,朱继红.护理程序在继续教育中的应用[J].华北国防药,2004 (3)

(作者单位:浙江省丽水市中心医院科教处浙江丽水 323000)

4.医院卫生技术人员继续医学教育实施方案 篇四

镇巴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转发《关于开展全市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工作的实施办法(试行)》的通知

各乡镇人民政府,县政府各工作部门:

现将市人事局•关于开展全市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工作的实施办法(试行)‣(汉人发„2010‟172号)转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执行。

附:汉人发„2010‟172号文

二○一一年三月十四日

抄送:各事业单位,档。汉中市人事局文件

汉人发„2010‟172号

汉中市人事局

关于开展全市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工作的实施

办法(试行)

各县、区人劳局、汉中经济开发区管委会、市级各部门:

加强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工作,是增强专业技术人员自主创新能力和提高整体素质的重要途经,也是建设高素质、创新型的专业技术人员队伍,加快全市专业技术人员知识更新,着力培养造就一批推动全市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的迫切需要。根据•陕西省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条例‣、省人社厅•关于印发†陕西省专业技术人才知识更新工程实施方案‡的通知‣和市委、市政府关于•汉中市人才发展中长期规划(2009--2020)‣的要求,现就开展全市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工作提出以下实施办法。

一、继续教育的目标要求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开放兴市、工业强市、农业稳市”和“发展绿色汉中”,实现在陕南率先突破发展这一战略目标,有计划分层次地开展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按照建设学习型社会和构建终身教育体系的需要,坚持以知识更新为主题,以增强素质为重点,对全市专业技术人员进行全面科学规范的知识更新培训教育。通过继续教育,使广大专业技术人员掌握本专业的最新科技理论和方法,了解科技发展动态,进一步激发专业技术人员创新意识,增强创新思维,提高创新能力,充分发挥专业技术人员在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中主力军作用。

二、继续教育的内容和方法

接受继续教育,是专业技术人员的义务,凡在职专业技术人员都应当自觉接受继续教育。继续教育的内容分为专业科目和共需科目。

(1)专业科目内容:立足于科技前沿,体现专业技术发展趋势,按照专业实际确定学习内容。重点放在中、小学和职业技术教育改革、先进医疗技术应用、现代农业技术推广、节能环保工程研究、科学高效综合管理等方面,根据高、中、初级职称的不同层次,结合专业工作和承担的专业科研课题,组织专业技术人员学习新理论、新知识、新技术和新方法,更新学科知识,拓宽知识面,突出先进性和实用性,引领专业技术人员紧跟各专业科技发展,培养独立解决复杂专业技术问题的能力。

(2)公需科目内容:着眼于专业技术人员拓展知识、开阔视野、启发创新意识。重点放在政策法规、国情市情、现代信息技术、职业道德、知识产权(权益保护)以及科技论文运用、调查研究技术、创新思维理论与实践等方面,通过学习,使全体专业技术人员的科学精神、职业道德和法律素质得到明显提升,专业技术人员的知识结构得到优化,业务能力尤其是自主创新能力、科研成果转化能力和维护安全稳定能力明显增强,专业技术人才队伍综合素质大幅度提高。

继续教育坚持因地制宜、按需施教,重在学以致用,取得实效。采取集中培训、举办研修班、业务进修、学术交流、实践锻炼、技术考察和网络远程教育等多种学习方式,开展生动活泼、实用高效的继续教育活动。优化学习科目结构,大力推行现场教学和启发式、互动式、体验式、分享式教学方法,提倡研讨性学习和创新性学习等全新的学习方法,逐步实现由教育方法创新向学习方法创新的转变,由思维创新向研发能力创新的转变。

三、继续教育的组织与管理

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工作涉及到全市各类企事业单位,人员、专业、层次比较复杂,因此,市、县(区)各有关部门应当齐心协力,分工合作,共同做好组织管理工作。

(1)市、县(区)人事职改部门是继续教育工作的综合监督管理部门。负责制定继续教育总体规划,协调、指导、监督继续教育工作;会同有关行业主管部门规范继续教育行为;建立继续教育基地,落实公需科目教程,总结经验,完善制度;审核继续教育考核结论,颁发•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证书‣。

(2)市、县(区)行业主管部门负责组织实施本系统、本行业的继续教育工作。制定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的长期规划和计划,开发专业科目教育资源;发布继续教育工作信息,落实专业科目教程;编印专业科目教材,确定专业科目培训辅导人选;实施专业科目培训教育,对参加继续教育的专业技术人员进行考核。

(3)市、县(区)各企事业单位应当根据本单位专业技术人员专业构成情况,按照地域或隶属关系,就近选择适合本单位需要的培训教育形式和内容。县(区)专业技术人员也可结合个人专业和从事的科研项目的实际,直接选择参加市级行业主管部门组织的专业科目教育活动,单位应当鼓励专业技术人员走出去学习培训,市级行业主管部门也应当积极吸纳基层专业技术人员接受高层次的继续教育,实现科技资源共享。

(4)市、县(区)行业主管部门要加强非公有制经济单位专业技术人员的继续教育。在制定规划、举办培训活动时,要通盘考虑非公有制经济单位对人才的需求和培养。建立适应非公有制经济单位自身特点的继续教育模式,帮助他们培养急需人才,促进继续教育工作协调发展。

四、继续教育的考核办法

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考核实行学时制和学分制管理。凡具有高、中级职称的专业技术人员每年接受继续教育的累计时间不得少于80学时(1学时按1小时计算,下同),初级职称专业技术人员不得少于40学时,其中专业科目的学习时间应当占到继续教育的累计时间的2/3学时。各行业主管部门也可以根据本行业专业技术人员知识更新的需要,适当增加继续教育的学时。

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学习培训,按规定必须设置专业科目和公需科目。参加学习培训的人员在完成规定的学时任务后,必需参加专业科目和公需科目的考试,专业科目和公需科目的单科考试成绩满分均为100分,两科目考试成绩分别达到60分以上(含60分),综合学分才能确定为合格。

专业技术人员参加市级以上研修班或业务进修,时间达到10天以上(不含路途时间)的,且通过举办单位考试或考核合格者,可按接受继续教育对待,专业学分确定为合格。

专业技术人员参加市级以上学术交流或技术考察活动,其学术交流成果被评为三等奖以上者,技术考察成果被行业实际应用或被主管部门列为当地行业发展计划者,可按接受继续教育对待,专业学分确定为合格。

参加市、县(区)支农、支教、支医活动和挂职锻炼的专业技术人员,顺利完成工作任务,持有主管部门的工作鉴定,可按接受继续教育对待,专业学分确定为合格。

在职参加学历教育的专业技术人员,取得国家教育行政部门颁发的毕业证书或学位证书者,当年可按接受继续教育对待,专业学分确定为合格。

专业技术人员参加其它形式的学习培训活动,需按接受继续教育对待的,由所在单位将学习内容、培训方式、考核(考试)结论等情况送行业主管部门审查后,报市、县(区)人事职改部门审核备案,也可将专业学分确定为合格。

专业技术人员每年完成继续教育规定的学时,取得合格学分,由市、县(区)人事职改部门颁发省人社厅统一制式的•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证书‣。

根据•陕西省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条例‣和省人社厅•关于加强当前职称改革工作的十条意见的意见‣的规定,2010年全市申报晋升各类高级专业技术职称人员(含行业主管部门对晋升中级职称有专门规定的),必须完成规定学时学分,取得继续教育证书。从2011年起,专业技术人员每年完成继续教育情况将作为岗位聘用(续聘)和申报评审专业技术职称的必备条件之一。凡未完成规定学时学分者,不得聘用(续聘)在专业技术岗位工作,不得获得晋升中、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资格。

五、建立继续教育基地,为专业技术人员学习创造良好的条件 建立和培育继续教育基地,实现继续教育资源的优化配置,逐步实现继续教育基地的规范管理,不断提高继续教育的质量。继续教育基地实行市、县(区)两级管理,市、县(区)人事职改部门按照资源共享、质量优先的原则,分级建立继续教育基地。

继续教育基地的标准是:具有固定的学习培训场所和设施,管理机构健全,拥有胜任相关专业工作的专(兼)职师资力量。其中,市级继续教育基地师资力量中,具备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专家应占到2/3以上,县(区)级继续教育基地师资力量中,具备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专家应占到1/3以上。

市级继续教育基地主要承担全市高级和市属单位中、初级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中的公需科目学习培训和考试考核。也可接受行业主管部门的委托,承担专业科目的学习培训与考试考核;县(区)级继续教育基地主要承担本县(区)中、初级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任务。没有条件建立基地的县(区)人事职改部门可以委托市级基地组织实施继续教育工作。

继续教育基地组建由市、县(区)人事职改部门负责,争取在2010年6月底完成,并统一向社会公布,2010年7月全面开展继续教育学习培训工作。市、县(区)继续教育基地的业务活动应当自觉接受同级人事职改部门的监督和管理,不得超越审批的专业范围,借继续教育基地的名义举办其它培训活动。市、县(区)人事职改部门每年要对继续教育基地进行一次综合检查和评估,对不具备条件或违反有关规定的基地,取消其从事继续教育的资格。

继续教育基地实行有偿性培训服务,学习培训费用按照省上统一规定的标准收取。

继续教育基地和行业主管部门在继续教育学习培训与考试考核工作结束后,应当及时地按管理权限在市、县(区)人事职改部门进行审核备案,办理•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证书‣相关手续。

六、加强组织协调,确保继续教育工作顺利开展 开展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活动,是一项提高人才队伍 整体素质的长期工作,市、县(区)人事职改部门要认真履行好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工作的综合监督管理职能,要把继续教育工作纳入人才队伍建设的总体布局,重点做好政策制定、规划指导、组织协调、公共服务、监督检查和调查研究等工作。要组织人员对行业主管部门开展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情况、学习培训效果进行监督检查和质量评估,研究解决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逐步完善继续教育工作程序和管理制度,认真做好审核备案和•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证书‣发放工作,确保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质量。

教育、卫生、农业、科技、文化、工程等专业技术人员相对集中的单位,行业主管部门要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按照行业专业技术人员的需求,制定出符合本行业的特点的继续教育规划,明确目标任务,分类分阶段组织实施。对于需要通过评审才能取得专业技术任职资格的,各行业主管部门应当在每年专业技术职称评审之前,完成当年的专业科目学习培训和考试考核任务,为专业技术人员晋升职称提供方便。

经济、会计、统计(包括取得执业、职业资格,参照经济专业资格条件聘用的人员)等专业技术人员相对比较分散,主管部门不便于组织进行学习培训,可以参加市级继续教育基地组织的专业科目学习培训,考试考核合格者,经市级继续教育基地向市、县(区)人事职改部门审核备案后,通知本人所在单位。

在全面推进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工作中,市、县(区)人事职改部门和行业主管部门要密切合作,相互支持。要加强继续教育政策、法规的宣传,推进继续教育工作的普及和深化,不断扩大专业技术人员接受继续教育的受益面,要注意总结和推广继续教育工作的典型经验,促进继续教育工作的顺利开展。

5.医院卫生技术人员继续医学教育实施方案 篇五

1.()对应急管理中有关的职责、权利和义务都做了明确的规定。(A)《防震减灾法》

(B)《传染病防治法》

(C)《突发公共危机应对法》

(D)《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

2.()是全国或一个省级行政区负责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领导中心,承担着组织领导应急决策和动员协调等项职能。

(A)国家应急指挥部

(B)地方应急指挥部

(C)医疗防控中心

(D)应急指挥部

3.通过______使社会公众提高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认识。

(A)预警实践操作

(B)卫生意识教育

(C)危机教育

(D)危机意识

4.面对层出不穷的危机事件,最为关键的就是建立核心的(),专门应对各种各样的自然灾害和人为事故。

(A)稳固政权

(B)应急指挥机构

(C)危机处理预警系统

(D)危机管理综合协调机构

5.()是地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工作的领导中心,负责本地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工作的统一领导和指挥。

(A)国家应急指挥部

(B)国家安全卫生防控小组

(C)地方医疗机构

(D)地方应急指挥部

6.()指的是执行卫生法规和卫生标准所进行的卫生检查、卫生鉴定、卫生评价和采样检验。

(A)卫生督导

(B)卫生监督

(C)疾病检测

(D)市场监察

7.卫生监督工作是在()机制的前提下展开的。(A)市场

(B)经济

(C)社会

(D)法律运行

8.公共卫生广泛的()是建构在社会人基础上的,是千千万万的个人卫生汇合起来的。(A)外部性

(B)公共性

(C)组织性

(D)社会性

9.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生后所采取的许多应急措施,都需要()的有效配合才能落实。(A)社区

(B)各地人民政府

(C)广大群众

(D)广大农村

10.在传染病暴发流行时,控制扩散的关键是(),切断传播途径和保护易感受人群。(A)控制传染源

(B)治疗患者

(C)加大宣传力度

(D)防范布控,严防死守

11.()是刺激物与个体的具体的心理生物特征间相互作用的结果。(A)激励

(B)激发

(C)应激

(D)激动

12.公共危机的()是指管理者必须在有限的信息、资源和时间条件下寻求“满意”的处理方案。

(A)决策的非程序化

(B)突发性

(C)影响的社会性

(D)高度不确定性

13.所谓()是说要严格地执行法律法规的精神和条例,既不能疏漏、打折扣,也不能随意增加、超越规定。

(A)执法必严

(B)依法办事

(C)违法必究

(D)有法可依

14.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特别是重大疫情动态的()必须广泛,应当覆盖可能提供疫情信息的社会各个方面。

(A)监测面

(B)检控点

(C)防疫点

(D)预警站

15.以国家为主导的机制对各部门各行业进行统筹安排,归根到底要落实到(),落实到社区。

(A)基层

(B)社区

(C)个人

(D)单位

16.无论什么传染病,人类感染病原体后都有()两种表现。(A)显性感染和隐性感染

(B)阴性感染和阳性感染

(C)明显感染和隐藏感染

(D)阳性感染和中性感染

17.对已经发生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正确处理,是应急工作的关键,()工作是否正确,关系应急工作的成败。

(A)应急处理

(B)科学监测

(C)应急预警

(D)科学研究

18.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生后,对()的检测、预防和各种防控措施落实情况的检查监督,是应急处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A)疫病样本

(B)病患

(C)病毒源体

(D)以上都是

19.()是人民群众安居乐业的基本条件。(A)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B)执政为民、以人为本

(C)保证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D)增强责任感、使命感和忧患意识

20.()是推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管理的初始力量。

(A)生活需求

(B)健康需求

(C)紧急需求

(D)社会需求

21.()是使用物质手段或精神手段满足人们心理需求过程。(A)鼓励

(B)鼓动

(C)激动

(D)激励

22.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监测,必须有一个反应灵敏的(),要有对所获信息进行科学处理的分析系统。

(A)检测系统

(B)监测网络

(C)监测系统

(D)检测网络

23.()是一系列心理活动或心理现象及其相应行为倾向的总称。(A)应激心理

(B)个人心理

(C)社会状态

(D)社会心理

24.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是由卫生行政部门根据监测网络提供的信息,及时向社会发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可能发生的预警报告。

(A)宣传

(B)通知

(C)预警

(D)预告

25.国家公共危机管理体系的设置以及国家机关应急职权的行使,首先必须与危机事件的种类相适应。也就是说,()是国家危机管理体系建设的首要基础。(A)分类制度

(B)分区制度

(C)分级制度

(D)预警制度

26.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管理中,()是保证应急措施实现,防止或治理各种失范行为的不可缺少的力量。

(A)指挥系统

(B)科学系统

(C)管理监督系统

(D)社会群体系统

27.公共卫生的社会性决定了()是保障公共卫生的第一责任人。

(A)国务院

(B)国家行政机关

(C)各级政府

(D)全体社会成员

28.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管理的法律法规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生时期,对所有社会组织和社会成员都具有强制的()。

(A)制约性

(B)稳定性

(C)公开性

(D)延续性

29.()是对人们内心动机和外部行为发生影响的各种因素的综合,也就是用以激励人们动机和行为的手段和方法,它是构成激励的外部条件。

(A)应激变量

(B)刺激变量

(C)机体变量

(D)反应变量

30.()是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特别是重大疫情暴发应急处理工作的法律依据。(A)《防震减灾法》

(B)《突发公共事件应对法》

(C)《职业病防治法》

(D)《传染病防治法》

(二)多选题:每题2分,共20题,至少有两个选项正确,多选、少选、错选均不得分 1.在处理奖惩关系时,应当以()。

(A)惩罚为主

(B)鼓励为辅

(C)奖励为主

(D)惩罚为辅

2.管理学的反馈原理告诉我们,()。(A)对反馈的信息要详细甄别

(B)对反馈信息的感受要非常灵敏

(C)对获得反馈信息的分析处理要非常准确

(D)把反馈信息转化为指挥中心的措施要非常有力

3.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管理过程中,沟通是最重要的工作手段,它包括()以及新闻媒体与各方面的沟通等。

(A)管理机构,上层与下层的沟通

(B)管理机构与医务工作者之间的沟通

(C)医护人员与患者之间的沟通

(D)管理机构、医务人员与健康人群的沟通

4.抗击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必须()。

(A)充分应用精神和物质的激励机制,提升积极因素的社会作用

(B)充分调动各个方面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C)尽量把消极因素的影响降低到最低限度

(D)发挥社会上各种积极因素、各个阶层各个行业和社会每个成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5.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实行法制管理是()的需要。

(A)依法管理

(B)应急管理特点

(C)规范管理

(D)提高管理水平

6.制定应急法律法规必须从实际出发,但应注意的主要问题有()。(A)充分发挥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工作中政府的主导作用

(B)保持法律法规的有效性

(C)充分发挥广大群众和基层组织的作用

(D)充分考虑广大农村和农民的实际情况

7.公共危机管理目的是为了提高()。

(A)对危机的处理能力

(B)对危机发生的预见能力

(C)危机发生后的救治能力

(D)事后的恢复能力

8.应急法律法规要符合()规律。

(A)社会发展

(B)符合卫生事业的发展规律

(C)科学发展

(D)生产力发展

9.当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生时,要()。

(A)加强对公共场所和各种交通工具的消毒和管理

(B)加强对流动人群的监测

(C)及时隔离染病、发病人群

(D)及时发现问题,消除引起疾病蔓延的各种可能因素

10.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突然发生后,必须及时作出反应,(),以至社会秩序的稳定等。(A)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采取各种措施

(B)做好防控和舆论控制

(C)控制事态的发展和疫情的扩散

(D)做好病人的救治

11.完善的公共危机管理体系,关键是(),概括起来就是做好“一案三制”工作。(A)制定完善的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

(B)在建立健全公共危机管理机制上下工夫

(C)在建立健全公共危机管理体制上下工夫

(D)在建立健全公共危机管理法制上下工夫

12.以下有关卫生监督的说法,正确的选项是()。(A)监督包括监察和督导两种含义

(B)卫生监督行为是在卫生法律、法规及与其相关法律指导下进行的,是履行卫生法律、法规及与其相关法律的实践活动

(C)卫生监督主体应当依法按照自身的职权开展监督管理,并履行对相对人的义务、尊重和保护相对人拥有的权利。

(D)卫生监督机关是国家卫生行政权力的代表者和实施者,是按照国家赋予的权力实施卫生监督的,是国家意志和国家权力的表现

13.高效运行的救治体系(),为彻底控制和消除疫情提供依据。(A)要充分发挥现有医疗机构的作用

(B)根据救治工作的需要临时组建专业医疗机构,使受到危害的群众都能得到及时的救治

(C)发挥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作用,及时开展对疫情的控制和流行病学调查工作

(D)以上都不正确

14.保证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是人民群众安居乐业的基本条件。党中央把这个问题作为推进和谐社会建设的一个重要内容,充分体现了我们党()的执政理念。

(A)执政为民

(B)增强责任感、使命感和忧患意识

(C)保证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D)以人为本

15.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法律法规,要()。

(A)根据应急处理工作的需要

(B)从实际情况出发

(C)按照科学程序

(D)依法进行制定

16.各级政府一定要进一步增强责任感、使命感和忧患意识,务必()。(A)把思想统一到中央的决策和部署上来

(B)把危机管理工作摆上政府工作的重要位置

(C)抓紧建立健全突发公共事件应急机制

(D)抓住和用好重要战略机遇期

17.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法制管理具有的的特点是()。(A)规范性

(B)强制性

(C)概括性

(D)专业性

18.在农村,()是造成农村贫困的主要原因之一,许多农户陷入了因病致贫和因贫致病恶性循环之中。

(A)因地制宜

(B)生活落后

(C)因病致贫

(D)因病返贫

19.疾病灾害,特别是严重的传染性疾病,具有()的特点。

(A)严重性

(B)广泛性

(C)突发性

(D)最初发生时常有难以抵御

20.所谓合理是指()。

(A)它符合人的追求目的是源于人的期望的(B)它是对社会、对个人有利的,是激励人们奋发向上的(C)要求实施目标者参与目标的制订,使他们看到在实现目标过程中自身的价值和责任,充满了荣誉感和自豪感

(D)目标兼顾到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使二者达到有机的结合,因而使个人自愿为之奋斗

(三)判断题:每题1分,共30题,如发现选项为A和B,则正确选A,错误选B

1.各级政府是公共服务机构,公共卫生是关系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的大事,发展公共卫生事业、进行公共卫生事业建设、提供足够的公共卫生经费,是国家各级政府的职责。(A)

(B)

2.预测监控体系既是一把度量工作质量和效果的尺子,又是工作者自我鞭策、自我完善的一面镜子。(A)

(B)

3.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生后的信息发布,必须由新闻媒体机构发布,保证信息的权威性。(A)

(B)

4.危机是全过程、全方位地来描述那些突发的有可能产生较大破坏损失的事件。(A)

(B)

5.公共危机高度不确定性的特点是指对一个社会系统的基本价值和行为准则架构产生严重威胁,其影响和涉及的主体具有社会性。(A)

(B)

6.应对突发公共事件是一项社会系统工程,必须进行统筹安排,团结协作,才能有效地运转。(A)

(B)

7.国家对卫生事业的主导作用,是通过国家的法律、法规,政府的方针、政策,从宏观上指导卫生事业沿着正确的方向健康发展。(A)

(B)

8.防治监控传染病、改善环境卫生条件等工作被称为“公共卫生”的另一个原因是因为这些工作的成果是一种公共物品。(A)

(B)

9.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监测,必须有一个反应灵敏的监测网络,要有对所获信息进行科学处理的分析系统。(A)

(B)

10.加强合作是应急处理做好各种应急工作的需要。(A)

(B)

11.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是指长期对人类健康和生命造成严重影响的重大事件。(A)

(B)

12.公共卫生是为社会大众的健康提供各种卫生服务的公共事业,它是由国家公共财政支付的公益性事业。(A)

(B)

13.突发事件和紧急状态影响的范围只能是公共范畴的。(A)

(B)

14.健康的保持是维持生命存在和提高生命质量的目的,消除疾病折磨、挽救生命是人的本能需求,是人们维持日常生活的最基本的安全需求。(A)

(B)

15.评估体系是一个提示性体系和工作指导体系,而不是预警体系。(A)

(B)

16.行政执法是国家执法活动的一个重要方面,是国家行政机关在其职权范围内,依法对行政事务进行组织和管理的活动。(A)

(B)

17.分级负责是指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的各项工作,必须由各级人民政府统一领导,成立应急指挥部,对应急处理工作实行统一指挥。(A)

(B)

18.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是一种很难预料的灾难,它会对人民生命、公众健康、社会安全以至政治、经济产生巨大的影响。(A)

(B)

19.危机教育要使人们对可能发生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有高度的警觉,应对已经发生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有一个平和的心态,自如应对。(A)

(B)

20.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管理是对一个复杂系统的管理,这个系统的神经中枢是预警系统。(A)

(B)

21.全国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和跨省区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由各省级人民政府设立的突发事件应急处理指挥部负责。(A)

(B)

22.在面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时,市区防治就成为一个必须要解决好的问题。(A)

(B)

23.纵向关系体现了不同政府职能部门之间的分工协作和责任分担问题。(A)

(B)

24.卫生监督指的是执行卫生法规和卫生标准所进行的卫生检查、卫生鉴定、卫生评价和采样检验。(A)

(B)

25.激励的过程是刺激变量、机体变量和反应变量三者之间相互作用的过程。(A)

(B)

26.社会认知是指社会个体对认知对象所表现出的一种肯定的或者否定的心理倾向。(A)

(B)

27.应急法律法规的延续性,保证了应急处理工作的延续性,避免了应急工作时断时续,互不衔接的问题。(A)

(B)

28.国家主导作用要求国家能在突然发生的灾害面前及时进行决策,要顺利而有效地使政治过程迅速运转起来。(A)

(B)

29.即使在传染病发生之后,如果预防措施得力,也可以控制传染病的扩散和蔓延。(A)

(B)

30.社会情景模拟练习是在为危机所做的准备中必不可少的一个极其重要的环节。(A)

6.贵州省档案人员继续教育实施办法 篇六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加强档案专业技术人员队伍建设,提高档案专业技术人员综合素质,促进档案事业的可持续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贵州省档案条例》、《贵州省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规定》(贵州省人民政府令第102号)和国家档案局《档案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暂行规定》、《国家档案局关于加强档案业务人员培训工作的意见》,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适用于本省行政区域内各级档案局(馆)、各级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中档案专业技术人员的继续教育管理,各级机关、团体和其他组织中参照公务员管理的专兼职档案工作人员的继续教育管理可参照本办法执行。

第三条

档案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是指对在职档案专业技术人员进行知识和技能的补充、更新、拓宽和提高。档案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是档案干部队伍建设的重要内容。参加档案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既是每个档案专业技术人员应享受的权利,又是应尽的义务。

第二章

组织管理

第四条

贵州省档案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实行分级管理。

1 全省档案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工作在省人事厅的统一规划下,由省档案局负责组织实施。

省档案局负责对全省档案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的规划、管理、协调、指导和评估,继续教育理论研究、教材编写和审定、教师聘请和培训等工作。

市(州、地)档案局、人事局根据省档案局和省人事厅的规定,负责本行政区域内具有初、中级档案专业技术职务人员继续教育的组织实施工作,并承担本行政区域所属机关和企业事业单位档案专业技术人员的继续教育组织工作。

县(市、区、特区)档案局、人事局可受市(州、地)档案局、人事局的委托承担本行政区域内具有初级档案专业技术职务人员的继续教育工作,并承担本行政区域所属机关和企业事业单位档案专业技术人员的继续教育工作。

第五条

贵州省档案干部教育培训中心是全省实施档案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的基地,主要负责组织、实施对全省具有高级档案专业技术职务的人员、市(州、地)、县(市、区、特区)档案局(馆)长、省直机关和省属企业事业单位的档案专业技术人员的继续教育,并负责组织全省性的继续教育示范活动。

第六条

对具有中级档案专业技术职务人员的继续教育的实施由省、市(州、地)档案局与同级政府人事部门共同承担。其中,省档案局负责组织以新知识、新理论、新技术为主要内容的全省性的

2 继续教育培训;市、(州、地)档案局负责组织对本行政区域内中级档案专业技术职务人员的常规培训、在职自学和日常考核。

第七条

各级档案行政管理部门要与当地政府人事部门密切配合,加强对档案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的组织、领导和监督、指导工作,并采取切实有效措施,保证档案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工作的顺利开展。省、市(州、地)档案局对在继续教育中做出显著成绩的单位和个人,要给予表彰和奖励。

第八条

档案专业技术人员所在单位应贯彻执行国家、省和行业管理部门关于继续教育的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组织档案专业技术人员参加继续教育,保证档案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的时间,提供学习经费和其它必要的条件,并按规定登记、检查和考核档案专业技术人员接受继续教育的情况。

第九条

档案专业技术人员应遵守继续教育的有关规定,服从所在单位继续教育的安排,积极参加并完成继续教育任务,接受本单位的监督、检查、考核。

第三章

内容和方式

第十条

档案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分高级、中级、初级三个层次,各层次人员的培养目标分别是:

(一)高级继续教育对象为已取得高级档案专业技术职务(职称)的人员。

高级档案专业技术人员应通过继续教育了解和把握本专业、本学

3 科国内外档案学理论研究的最新动向和档案工作的发展趋势以及相关专业的最新知识,成为全省档案工作的业务骨干和档案专业的学术带头人。

(二)中级继续教育对象为已取得中级档案专业技术职务(职称)的人员。

中级档案专业技术人员应通过继续教育更新知识、拓宽知识面,了解本专业、本学科国内外理论研究现状和发展动态,提高独立解决业务问题的综合能力,成为本专业、本部门的技术业务骨干。

(三)初级继续教育对象为具有初级档案专业技术职务(职称)及尚未评聘专业技术职务(职称)的人员。

初级以下(含初级)档案专业技术人员应结合本职工作,通过继续教育充实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掌握档案管理的方法和技能,提高岗位适应能力。

第十一条

高、中级档案专业技术人员每年脱产接受继续教育时间累计不少于72学时,其中面授时间不少于24学时;初级档案专业技术人员每年脱产接受继续教育时间累计不少于48学时,其中面授时间不少于20学时。

第十二条

档案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内容应根据不同层次档案专业技术人员的培养目标、知识结构和实际需要确定,并应注重超前性、先进性、针对性、实用性。应紧密结合档案工作的实际,以当代科学技术发展的新理论、新知识、新技术、新方法为重点。

4 具体形式如下:

(一)参加国家承认的档案专业学历教育,选送到高校进修或攻读学位。

(二)参加国家档案局举办的研修班、培训班。

(三)参加省档案局组织的研修班、培训班。

(四)参加国家档案局举办的档案专业网络远程教育。

(五)参加市(州、地)档案局举办的培训班。

(六)参加由省档案局统一组织、由各市(州、地)档案局负责实施的有计划、有指导、有考核的档案专业自学教育。

(七)参加国内外学术会议、学术交流、学术讲座等活动。

(八)参加由省、市(州、地)档案学会组织的档案学术会议、学术交流、学术讲座等活动。

(九)接受其他形式的继续教育。

第四章

师资和经费

第十三条

从事档案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的教学人员应由具备较高专业理论水平和丰富实践经验的档案专业技术人员、档案行政管理人员和相关领域的专业人员担任。高、中级档案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的师资,应由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及相当水平的专业人员担任;初级档案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的师资,应由具备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及相当水平的专业人员担任。对从事档案专业培训的教师要实行持证任教制度。

5 第十四条

档案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的经费应按照国家有关规定采取多渠道、多途径筹集的办法解决。各级档案局(馆)应在档案事业经费中为本局(馆)人员安排一定的继续教育经费;各级党政机关、人民团体、企业事业单位也应给本单位的档案专业技术人员安排一定的继续教育经费。

第五章

考核和登记

第十五条

各级档案行政管理部门和用人单位人事管理部门应当建立对档案专业技术人员接受继续教育的考核、评估、登记制度,为档案专业技术人员建立《贵州省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登记证》及其他继续教育登记记录凭证,作为档案专业技术人员岗位资格确认、工作考核的依据。对档案专业技术人员接受继续教育的时间、学时、学习内容、考核结果等情况进行登记并作为档案专业技术人员专业技术职务评审、聘任和其他人员考核、职务晋升的内容之一。凡在任职期间没有达到规定学时要求的,不能申报上一级专业技术职务资格。

第十六条

档案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实行学时制,凡参加继续教育经考核合格或参加其他形式的继续教育活动经主办单位证明后,可根据实际计算学时,也可根据学习内容或成果、论文、著作等授予相应学时。

第十七条

继续教育登记

(一)登记项目:

6 1.学术讲座、学术会议; 2.专题讲习班; 3.专题调研和考察; 4.专题讨论会、演示会;

5.参加档案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的教学、学术报告; 6.发表论文、译文、出版著作; 7.国内外专业技术方面的考察; 8.有计划地自学专业技术知识; 9.其它继续教育活动。

(二)登记内容:包括项目名称、编号、日期、内容、形式、学时数、考核结果等。

(三)登记程序:

各单位自行组织的档案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活动,由本单位人事管理部门登记,并按属地管理原则报当地(县以上)档案局审核盖章后生效。

参加各级档案部门组织的培训、讲座、学术会议等活动,由负责组织的单位或部门进行登记盖章后生效。

第十八条

凡按规定应参加而未参加继续教育的档案专业技术人员,档案行政管理部门及档案专业技术人员所在单位应督促其接受继续教育。档案专业技术人员在继续教育活动中有下列行为之一者,所在单位及档案行政管理部门可视情节轻重,给予通报批评或做

7 出相应处理。

(一)未经单位批准,无正当理由,擅自放弃学习的;学习期间违反办学单位有关规定,造成不良影响的;未完成继续教育学习任务,未达到学时或修业不合格的。所在单位可根据情节轻重,分别作出通报批评、不予报销学习费用、扣发奖金等处理;情节严重的,可缓聘、解聘其现任的档案专业技术职务,且不能晋升高一级档案专业技术职务。

(二)连续两年未接受或未按有关规定完成继续教育学时的档案专业技术人员,不能参加先进(优秀)档案工作者等荣誉称号的评选活动,所在部门或单位不能参加档案工作先进(优秀)集体荣誉称号的评选活动。

第六章

附则

第十九条

本办法由贵州省档案局负责解释。第二十条

本办法自2009 年 1 月 1 日起试行。

附:《贵州省档案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学时计算实施细则(试行)》

8 贵州省档案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学时计算实施细则

(试行)

一、根据《贵州省档案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管理试行办法》规定,结合全省实际制定本实施细则。

二、我省各级档案部门中具有初级(含初级)以上档案专业技术职务人员和各级党政机关、人民团体、企业、事业单位及其他组织中的档案专业技术人员,其继续教育实行学时制管理。

三、按继续教育项目性质,学时分为Ⅰ类学时和Ⅱ类学时: Ⅰ类学时项目:

(一)由国家档案局批准、认可的国家级档案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项目;

(二)由省档案局批准、认可的或由其授权单位组织的档案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项目;

(三)由全国各高等院校档案学院(系)和中国档案学会举办的档案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项目;

Ⅱ类学时项目:自学和其它形式的继续教育项目。

四、学时计算方法:

(一)Ⅰ类学时计算方法:

1.参加国家级的继续教育项目,如学术讲座、学术会议、专题讨论会、研讨班、讲习班、学习班等,按每课时折合2学时计算学时

9(每半天按8学时计算)。

2.参加由省档案局组织的,由全国各高等院校档案学院(系)和中国档案学会举办的学术讲座、学术会议、专题讨论会、培训班、研讨班、讲习班、学习班等,按每课时折合1.5学时计算学时(每半天按6学时计算)。

3.参加由省档案局组织或经省档案局批准,由地、县级档案局组织的培训班、研讨班、讲习班、学习班等,参加者经考试合格,可按实有课时计算学时(每半天按4学时计算)。

4.参加档案专业(或相近专业)成人教育或自学考试学习的,每学完1门课程合格后按80学时计算。

6.参加国家档案局开办的档案专业网络远程教育的,每学完1门课程合格后按72学时计算。

7.学术会议论文按以下类别计算学时:第一作者~第三作者。凡提交档案学术论文参会的,参加国际会议记60--40学时、全国会议记40--30学时、省级会议记30--20学时。

凡在会上宣读论文者,在上述标准基础上加记10学时。

(二)Ⅱ类学时计算方法:

1.自学是档案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的一种重要形式。凡自学与本学科专业有关的知识,应先制定出自学计划,经本部门领导同意后执行,最后写出学习心得,在本单位交流,每3000字可授予10学时。但此类计算每年不能超过50学时。

10 2.在刊物上发表论文的,按以下类别计算学时:

以第一作者~第三作者名义,每发表一篇档案学术论文,刊于国外刊物记60~40学时,刊于具有国际标准刊号(ISSN)的全国重点档案报刊记40~30学时,刊于省级刊物记30~20学时,刊于地级以下刊物记20~10学时。

3.凡获各类成果奖,按以下类别计算学时:第一作者~第三作者 获国家自然科学奖、国家发明奖、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国家优秀成果奖等:一等奖300~260学时,二等奖260~200学时,三等奖200~140学时,四等奖140~100学时。

部委级和省级奖:一等奖200~160学时,二等奖160~120学时,三等奖120~80学时。

省档案局和省档案学会颁发的优秀成果、优秀论文奖:一等奖150~130学时,二等奖120~100学时,三等奖90~70学时。

若同一项成果重复获奖,取最高学时计算。4.出版档案学著作,每编写1000字计算10学时。5.发表档案学译文每800汉字计算10学时。

6.出国考察报告,国内专题调研报告,每1000字计算10学时。7.由省、市(州、地)档案局组织的学术报告、专题讲座、技术操作示教、新技术推广等,主讲人每次可计算20学时,参加者计算3~5学时,参加者全年所获得的这类学时,最多不能超过100学时。

五、档案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的学时登记:

11 参加本单位自行组织的档案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活动,由本单位人事管理部门登记,并经当地(县以上)档案局审核盖章后生效。

参加各级档案部门组织的培训、讲座、学术会议等活动,由负责组织的单位或部门进行登记盖章后生效。

六、本实施细则由贵州省档案局负责解释。

七、本实施细则从2009年1月1日起试行。

7.浅谈医院药学人员的继续教育 篇七

1 医院药学人员的现状

1.1 思想觉悟低, 服务意识淡薄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 市场经济影响了人们的价值观、人生观, 部分医务人员受利益驱使, 出现收受统方回扣等不正之风, 扰乱了医疗秩序, 破坏了白衣天使在老百姓心目中的形象。

1.2 知识结构老化、基础理论薄弱

医院药学人员学历和职称的差异, 造成了知识结构的差异, 中等专业学历已经不能满足当前医院药学的飞速发展, 特别是近几年快速发展的临床药学。还有一部分人员由于历史条件所限, 没有接受过计算机、药物动力学及生物制剂学等现代药学知识的培训和学习, 所学知识跟不上药学知识的更新, 这就需要通过继续教育来弥补差异。

1.3 专业人才设置不合理[2]

随着药学学科的发展, 药理学、药剂学、药物分析学、临床药理学、药事管理学、药物经济学等专业逐渐细分化, 一些毕业分配的学生在学校里专注于某一学科, 对其他专业了解甚少, 这不符合复合型人才发展的要求, 就要求我们加强继续教育, 补充短缺的专业知识。

1.4 外语水平普遍较低

由于平时使用外语的机会较少, 普遍存在有外语水平较低的现象。但随着时代的发展和对外交流的扩大, 掌握一门外语将更有利于我们自身专业的发展。

2 继续教育的内容

2.1 加强医德医风教育

医德医风历来是医疗行业管理的重点, 也是社会关注的焦点, 对于医院药学工作人员, 一定不能放松对医德医风方面的教育。通过有关政策法规的学习和上级药师的言传身教, 加强自身道德修养, 要求做到对工作尽心尽力、为患者热诚服务, 与同事和睦团结;熟悉了解各项药事法规, 能够自觉纪守法, 认真执行制度, 工作中不谋私利[3]。

2.2 专业知识教育

一是药学专业知识, 包括药理学、药剂学、药事管理学、治疗药物学等内容, 以及一些新的专业知识, 比如药学心理学、药学伦理学、临床药学等新的学科知识, 这是我们药学人员必须要继续学习和掌握的, 也是日常工作中的立足之本。现代医院药学的中心已经由以“药品”为中心向以“患者”为中心转变, 要求我们药学人员要不断的提高自己, 不能单纯的去划划价、发发药, 而要从药学专业的角度去为患者更好的服务, 那么, 首先要从提高自身的药学专业知识水平着手, 把本职工作做好。二是医学相关知识, 药学人才的培养目标由原先的“药品营业员”向“医药复合型”人才转变, 不能单单的掌握药学知识, 也要掌握基本的医学相关知识, 如临床医学、影像学、微生物学等, 特别是随着临床药学专业的飞速发展, 临床医学知识和药学知识的结合显得尤为重要。药师特别是临床药师通过掌握基本的临床医学知识, 能够更好的与临床医师沟通, 才能更容易理解临床医师用药的目的和意图, 也才能更好的指导临床合理用药,

2.3 外语水平

外语是我们应该掌握的一项基本技能, 外语是学习了解国外先进科学技术、开展对外交流并借以推动学科发展的重要工具, 因此对在职人员的继续教育应该重视学习外语, 有了比较扎实的外语基础, 在日常工作中, 我们不但可以了解国内药学发展的现状, 也要关注国外药学发展的动态;在撰写论著或论文时, 可以轻松查阅药学相关外文文献资料, 或者撰写论文英文摘要。

2.4 除了学习专业理论知识, 也应该加强实践能力方面的继续教育。

药品审核、调剂方法的提高和改进;开展临床药师查房, 通过查阅患者病历、了解患者疾病和用药情况、参与临床药物治疗方案, 指导临床合理用药, 也是自身临床用药经验的积累。

3 继续教育的模式

3.1 自学

自学时药学继续教育最基本、最经济、最实用的教育方法。工作之余, 可以根据自身需求, 制定学习内容和计划。比如每天在闲暇之余可以掌握一个或两个药品的说明书, 或者利用电脑网络在线学习一些药学课件, 扩充自身药学专业知识。

3.2 脱产学习或培训

有目的、成梯队地选送思想基础好、技术功底扎实、有发展潜力的药学人员到院校脱产学习, 或到医院进修临床技能及临床用药知识, 更新专业知识结构, 培养他们的实践工作能力。如选送药师到卫生部临床药师培训基地参加培训, 培养临床用药思维, 积累临床用药经验。

3.3 学习班或讲座

不良反应、临床药学实践与模式探讨、药物经济学以及药效学和药动学方面的内容, 通过广泛的学术交流, 更新自身知识结构, 提高药学人员的学术水平和工作能力。

3.4 定期的学术交流

如在郑州各个医院联合组织一个药师论坛, 定期开展学术交流, 相互交流在临床用药过程中发现的问题, 共同探讨解决问题的办法, 或者拿出一个典型病历, 就临床用药问题大家可以展开讨论, 通过讨论学习, 促进临床用药水平的提高。

3.5 临床实践活动

理论学习要与临床实践相结合, 学以致用, 临床药师下临床是一个很好的模式, 所以我们建议临床药师一定要到临床一线去, 通过查阅患者病历、了解疾病的病因及发病特点、熟悉疾病的治疗原则及治疗方案, 提高临床用药水平;在查房过程中发现问题, 解决问题, 掌握此类问题相关知识, 从而提高自身知识水平。

根据学历、职称的不同选择不同的学习内容和形式。我们提倡“因材施教”, 医院药学人员继续教育要采用多层次、多形式和内容丰富的教育模式。对于药剂士这个层次人员, 多以培训药学基础理论知识和技术操作能力相关内容, 而对于副主任药师这个层次人员, 则重点学习现代管理, 紧密关注跟踪药学领域中的新理论、新课题, 掌握国内外药学发展的新动态, 正确解决处理医院药学中的各种难题, 指导各级药学人员的科研活动。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 药学知识的更新也是日新月异, 知识和年龄是同步老化的, 完全依靠学校教育的观念应彻底更新。有人统计, 其工作中所需的知识10%是从学校中获得的, 而90%的知识是在工作之后不断的学习获取的。所以, 我们一定要重视医院药学人员的继续教育和终身学习, 不断的提高自己, 为医院药学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摘要:目的 探讨医院药学人员继续教育模式。方法 通过分析医院药学人员目前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讨论医院药学人员的继续教育模式。结果 医院药学人员存在思想觉悟低、知识机构老化、专业人才设置不合理等问题, 应针对不同的问题采用不同的学习内容和模式开展继续教育。结论 医院药学人员的继续教育是非常必要和重要的。

关键词:医院药学人员,继续教育,知识更新

参考文献

[1]张慧琴, 徐洪华.医院药学人员的继续教育和知识结构更新[C].2006年全国医院药房建设与管理学术研讨会, 2006.

[2]胡雪梅, 张涌泉, 孙红岩.浅议医院药学人员的继续教育[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0, 4 (13) :254-255.

8.医院卫生技术人员继续医学教育实施方案 篇八

继续教育是学校教育之后,面向所有社会成员特别是成人的教育活动,是终身学习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专业技术人员进行知识更新、补充、拓展和能力提高的一种高层次的追加教育。出版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制度作为出版专业技术人员职业资格制度的有益补充,已经成为提高出版专业技术人员专业技能,促进从业人员职业化建设的重要途径。但是,目前的出版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出版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暂行规定》并没有得到很好的落实。

出版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仍以短期岗位培训为主

长期以来,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努力提高从业队伍素质,初步形成了多层次、多形式、覆盖全行业的继续教育培训体系,为出版业的繁荣发展提供了坚强有力的人才保证和智力支持。2008年,新闻出版总署颁布了《出版专业技术人员职业资格管理规定》,明确规定“出版专业技术人员应按照规定参加继续教育”。2010年,新闻出版总署公布了《出版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暂行规定》,至此,出版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有了专门的指导性文件。

如今,编辑继续教育主要形式以短期的岗位资格培训为主。同时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网上的远程继续教育学习平台得以构建和应用,增加了出版专业技术人员培训学习的选择性和灵活性,受到普遍欢迎。在继续教育内容方面,短期的岗位培训主要以普适性的编辑业务基础知识为主,网上远程教育平台的课程内容则相对丰富。为满足行业需求,新闻出版总署教育培训中心在本行业开展了多层次、全方位的有针对性的业务培训,形成了较为完整的编辑业务培训体系。以2014年初总局公布的“2014年干部教育培训计划(新闻出版部分)”为例,2014年度共有124个各级各类的继续教育培训班,可见总局对于编辑人才继续教育问题的重视。其中的新编辑业务培训、总编辑培训、编辑室主任培训、期刊社主编培训、出版职业资格考前培训、图书选题策划、报刊策划、职称评定计算机水平考前培训、新闻采编人员职业资格培训等培训项目,形成了品牌,得到业界的认可。

出版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亟需引进竞争机制

出版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培训在取得可喜成绩的同时,也存在着一些不尽如意的地方。

1.继续教育内容陈旧,方式单一

据部分参加过几届继续教育培训的从业人员反映,每年的继续教育内容相差不大,大多数是低层次的重复,学不到新的知识。同时,由于目前对出版专业技术人员的继续教育方式较单一,以短期培训班为主,培训对象是在职人员,造成继续教育的时间和出版专业技术人员的本职工作时间经常发生冲突。此外,《出版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暂行规定》指出“在职自学是出版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的重要补充,鼓励出版专业技术人员参加在职自学”。其中“参加普通高等院校或成人院校举办的国家承认相关专业学历、学位的教育”是在职学习的一种方式。但是调研发现,不少单位虽然名义上鼓励编辑们在职深造拿学位,实际上却以耽误工作等为由,设置种种障碍。

2.继续教育竞争机制尚未建立

目前,对出版专业技术人员的继续教育基本由各级新闻出版行政主管部门主导,由其所属的教训培训中心负责实施。这种培训多是计划指令性的,任务性强,往往存在一定的形式色彩、重数量轻质量。《出版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暂行规定》提出要“鼓励并引导行业协会、学术团体、大专院校、科研院所等具备培训条件的社会办学单位参与继续教育工作”,这一点现在没有做到,导致出版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没有引入竞争机制,市场化水平低。也正是因为市场化水平低,竞争少,各级的继续教育机构更多的是执行政府的指令,缺乏自主性。

3.继续教育覆盖面窄

现阶段,出版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覆盖面窄。这包括两方面内容:一是普通一线出版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机会少。分析“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国家版权局)2014年干部教育培训计划(新闻出版部分)”,从“图书出版社社长总编辑岗位培训”“图书出版社编辑室主任岗位培训”“科技期刊社主编岗位培训”“中央在京社科类期刊社主编岗位培训”等各种培训班的名称可以看出,以总编辑、编辑室主任、主编等领导为继续教育对象的培训班很多,且多由财政拨款。而以普通一线的出版专业技术人员为继续教育对象的培训不多,且多为收费项目,这直接导致了普通一线的出版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机会的减少。二是民营文化公司从业人员没有被纳入继续教育的范畴。目前出版专业技术人员的继续教育针对的主要是国有出版单位的从业人员,广大的民营出版从业人员被排除在外。这部分从业人员数量很多,长远看,如果不把民营出版从业人员纳入继续教育体系统一培训,对出版业健康稳定发展是不利的。

4.继续教育考核机制不够完善

2010年颁布的《出版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暂行规定》要求:“出版专业技术人员每年参加继续教育的时间累计不少于72小时。其中,接受新闻出版总署当年规定内容的面授形式继续教育不少于24小时。其余48小时可自愿选择参加省级以上新闻出版行政部门认可的继续教育形式。”但实际上由于出版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没有形成严格的考核机制,上述规定的每年“累计不少于72小时”的继续教育时间在业界并没有得到很好的落实,很少有单位能完全督促自己的编辑做到。也正是由于考核机制不够完善,在新闻出版行政主管部门组织的各级各类培训中,每年只有千余人参加,没有达到继续教育的目标。

5.继续教育教材建设薄弱

《出版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暂行规定》要求:“省级以上新闻出版行政部门指导加强教材建设,逐步形成教材体系,以适应不同层次出版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的需要。教材开发、编写遵循一纲多本原则,提倡出版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教材开发社会化,鼓励业内有能力的部门和单位按照统一的继续教育大纲,参与开发、编写继续教育教材。”但实际上出版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的课程设置随意性较大,没有统一的继续教育大纲,也没有权威的教材,授课全凭专家自己准备。出版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教材建设任重道远。

nlc202309021552

完善出版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的建议

为了将《出版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暂行规定》落到实处,笔者尝试提出一些完善出版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问题的建议,供大家参考。

1.更新继续教育内容,创新继续教育形式

各级承担出版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的机构,要督促授课教师及时更新继续教育知识内容,有针对性地进行与时俱进的培训。各个出版单位要强化继续教育政策的落实,引导从业人员创新继续教育观念,多种途径、多种方式实现继续教育。此外,在传媒市场多样化、技术加速更新、行业开放程度越来越高,特别是社会文化产品需求量越来越大的情况下,现有的以短期培训为主的继续教育培训形式是无法满足需求的。出版业的发展需要新的出版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形式。这种继续教育可以由专业教育机构进行,也可以是自我教育;可以是岗位教育,也可以是集中脱产培训;可以是社会实践,也可以是参加科研活动发表学术论文。

2.引入竞争机制,实现继续教育多元化

目前,出版业体制改革进入新阶段,绝大多数的出版单位已经完成转企改制,建立了现代企业制度。在此背景下,建议出版专业技术人员的继续教育也要顺应这个趋势,打破目前仅由政府和部分大型出版集团主导的继续教育模式,引入竞争机制,行业协会、集团、高校及出版科研机构要发挥各自的优势,举办各种类型的出版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研讨班和进修班,优化继续教育资源,开拓继续教育市场,实现继续教育的多元化。

3.增加继续教育人数,扩大继续教育覆盖范围

政府和业界要强制推行《出版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暂行规定》各项要求的落实。通过多办班、有针对性的办班等措施扩大参加继续教育的出版专业技术人员的人数,特别是普通一线从业人员的人数。出版单位要保证和要求自己的出版专业技术人员必须参加继续教育。此外,将民营文化公司出版从业人员纳入统一的出版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体系,扩大继续教育的覆盖面,整体提高出版从业人员队伍。

4.建立继续教育登记制度,完善继续教育考核机制

加强出版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考核机制,最有效的办法是建立继续教育的登记制度。建议将继续教育登记制度与人事制度挂钩,规定从业人员参加继续教育达到一定标准后才能晋职、晋级,激励和推动出版专业技术人员去获得更大的回报。同时,登记制度对未完成继续教育学时、达不到标准的从业人员要制定惩罚措施,这个措施实质上是敦促、鞭策出版专业技术人员自觉按规定和要求参加继续教育学习。

5.制定统一的继续教育大纲,推进继续教育教材建设

现阶段,建议由政府主导,行业协会、高校、出版科研机构、部分出版集团参与,共同研究编写出“出版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大纲”,进而编写与时俱进的编辑人才继续教育的通用教材。教材可以是一纲多本,各培训班、各出版单位、出版专业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自主选择适用的继续教育教材,有针对性地进行继续教育培训,从而达到继续教育的目标。

(作者单位系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

9.医院卫生技术人员继续医学教育实施方案 篇九

知识更新培训工作的通知

各相关单位、各企业:

每年一度的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知识更新培训报名工作已经开始,现将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文件转载给你们,请按照通知要求做好报名工作。

二〇一二年二月十四日

黑龙江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

黑人社函[2012]5号

关于开展2012专业技术人员 继续教育知识更新培训工作的通知

各市(地)、县(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人事局),省农垦总局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省森工总局人事局,省直各单位人事(干部)处:

为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和《关于加强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工作的意见》(国人部发[2007]96号)精神,不断提高专业技术人员的专业水平、科学素质和创新能力,现就开展2012全省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知识更新培训工作的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培训报名

(一)培训对象:具有高、中、初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专业技术人员。

(二)报名时间:2012年3月3日至3月31日。

(三)报名方式:专业技术人员可根据申报专业科目直接登陆培训院校网站报名(培训院校及专业科目详见附件1,未涵盖的培训专业科目,可申报相关、相近专业)。

(四)报名要求:专业技术人员在报名时,要严格按照培训院校的要求,认真填报个人信息,以避免产生误差影响参加培训。

二、科目和方式

按照国人部发[2007]96号文件统一规定,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知识更新培训分为公需科目和专业科目,培训时间共72学时(12天),其中,公需科目24学时(4天),专业科目48学时(8天)。

培训采取网络函授与网上面授相结合的方式,具有初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专业技术人员只参加网络函授72学时(12天);具有高、中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专业技术人员参加网络函授60学时(10天)和网上面授12学时(2天)。

培训实行单科结业制,每5年为一个培训周期,累计管理,具体学习时间由专业技术人员自行掌握,自愿参加。凡坚持参加学习,公需科目和专业科目均取得及格以上成绩者,可获得由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统一制发的专业技术人员知识更新培训公需、专业科目合格证书。

培训费用严格按照物价部门核定的收费标准收取,在一个培训周期(5年)内,每人只收取一次费用(2010年、2011年已报名并缴费的今年不再缴费)。培训院校不得擅自提高收费标准、增加收费项目。各级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不得收取任何费用。专业技术人员所在单位应根据国家、省及单位的有关规定,核销全部或部分继续教育知识更新培训费用。

三、有关要求

(一)各市(地)、县(市)及相关部门要高度重视继续教育知识更新培训工作,认真组织,抓好落实,通过各种渠道、方式确保将有关精神传达到每个单位和个人,做到不遗漏。同时,做好相关服务工作,积极为专业技术人员参加培训学习提供便利条件。

(二)培训院校要严格遵守和执行培训工作的相关规定要求,确保培训质量。

1、培训院校要认真做好学员的资格审查,并填写《黑龙江省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知识更新培训学员录取表》和《黑龙江省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知识更新培训学员登记表》(见附件

2、附件3),于培训班开班前报送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备案。

2、具体的教学大纲和培训计划,专业科目由各培训院校负责编写,公需科目统一由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责成有关院校负责编写,2012年3月25日前报送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备案。

3、培训院校可以根据各专业科目报名的实际情况,于2012年4月6日至6月12日期间举办多个培训班次,所有班次的培训工作,要在2012年6月30日前结束。

4、培训院校应在各培训班培训结束后10个工作日内,将《黑龙江省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知识更新培训学员结业表》(附件4)电子版报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事业单位人事管理处备案。

(三)按照国家《关于加强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工作的意见》(国人部发[2007]96号)的规定,“对依法实行职业准入制度的专业领域,专业技术人员取得职业资格证书后,应依法参加继续教育。对其他各类专业技术人员也要把其参加继续教育作为持续提高职业能力的基本途径,在聘任专业技术职务或申报评定上一级资格时,作为重要条件”。

(四)教育、卫生系统及会计、审计、出版和医疗机构外药学专业的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知识更新培训工作,由各相关省级行业主管部门行文另做安排,视同参加全省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知识更新培训。

附件:

1、培训院校及专业科目培训专业明细

2、黑龙江省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知识更新培训学员录取表(培训院校填报)

3、黑龙江省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知识更新培训学员登记表(学员与培训院校共同填报)

4、黑龙江省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知识更新培训学员结业表(培训院校填报)

知识更新附件1.doc 知识更新附件2.doc 知识更新附件3.doc 知识更新附件4.doc

〇一二年一月六日

10.医院卫生技术人员继续医学教育实施方案 篇十

一、设计原则

档案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科目指南(以下简称科目指南)主要适用于各级各类档案部门从事档案专业技术工作的档案业务人员,同时也适用于从事档案行政管理工作的档案业务人员。

档案专业技术人员分为三个层次:具有副研究馆员以上专业技术职务的为高级档案专业技术人员;具有馆员专业技术职务的为中级档案专业技术人员;具有助理馆员以下专业技术职务的为初级档案专业技术人员。

科目指南以指导各层次档案专业技术人员通过继续教育获得所需要的档案专业及相关学科知识为目标,同时考虑档案专业知识的基础性、专业性和扩展性。随着形势的发展变化,应不断调整和更新科目,实施动态管理。

科目指南以必修科目为基础,选修科目、相关科目作补充。各级档案行政管理部门在开展档案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时,可根据工作重点和培训目标,结合实际需要选择具体科目。在安排高、中级档案专业人员选修科目、相关科目的同时,要注意增加一些具有前沿性、研究性的专题讲座。

二、科目设置

科目设置分为以下三个层次:

1.必修科目

必修科目是科目指南的基础科目。必修科目应跟踪国内外档案工作的发展趋势,结合“十一五”期间我省档案事业发展规划,反映档案管理对档案专业技术人员专业知识更新、补充的最新要求。通过对必修科目的学习,使档案专业技术人员掌握档案工作法规、档案信息化建设、电子档案的基本理论和管理方法。

必修科目包括:档案法规概论、档案信息化建设概论、档案工作动态概述、电子文件与电子档案管理。

2.选修科目

选修科目是科目指南的辅助科目。其设置目的:一是为学习必修科目提供必要的基础理论,以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必修科目的内容;二是为档案专业技术人员补充、拓宽档案专业某一方面的知识。

选修科目包括:办公自动化原理及应用、知识产权的法律法规、计算机网络、档案行政学,科技档案编研、档案鉴定理论与方法、数字档案馆理论、企业档案管理、档案数据库管理、档案信息网络建设、档案馆网络设计、现代档案著录标准化、外国档案管理。

高、中级档案专业技术人员可选择3至4门选修科目,初级档案专业技术人员可选择2至3门选修科目。

3.相关科目

相关科目是科目指南的扩展科目。其设置目的是为学习必修科目和选修科目提供必要的相关学科知识。通过相关科目学习,使档案专业技术人员了解相关学科的现状及发展趋势,运用和借鉴相关学科的知识和方法。

相关科目包括:社科文献检索、行政管理学、心理学、情报学概论、图书馆学,公共关系学、古代汉语。

11.医院卫生技术人员继续医学教育实施方案 篇十一

一、高度重视,保障有力

为了加强对我市的新闻出版行业从业人员继续教育工作的领导,我局专门成立教育培训领导小组,局党组书记、局长薛宝书同志任组长。领导小组在认真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制定出我巾新闻出版行业继续教育规划,并精心组织落实。在各项工作任务比较繁重,人员比较紧张的情况下,专门抽出得力的干部负责继续教育工作。在资金较为紧张的情况下,局党组决定每年拨出20万元作为教育培训专款。各新闻出版单位的领导也对教育培训工作特别是职业资格制度给予了高度重视,为本单位职工参加在职继续教育的培训、学习提供时间和物质保证。各级领导的有力指导和大力支持,为做好我市新闻出版业继续教育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加强调研,明确任务

依据新闻出版署、中宣部、国家教委、人事部联合下发的《关于在出版行业开展岗位培训实施持证上岗制度的规定》的要求,我局组织力量,对市属新闻出版从业人员的整体情况进行了一次大规模的摸底调研。根据调研结果,截止到2002底,北京市属共有各类出版单位278家,音像和电子出版物制作单位179家,印刷和复制企业1859家,出版物发行企业7585家,从业人员达15余万人。我局通过对全市新闻出版从业人员进行丁综合分析认为,新闻出版业本身是知识密集型行业,从业人员以专业技术人员为主,但专业技术人员的素质参差不齐,特别是印刷发行业从业人员中非专业技术人员居多,存在低学历、低素质的情况。新闻出版专业技术人员知识结构老化,不能适应新形势发展的需要。建设一支有较高的思想政治素质和业务文化素质的专业技术人员队伍,是我们新闻出版事业发展的需要,同时也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迫切需要。根据新闻出版总署的要求,新闻出版从业人员的继续教育实行属地化管理。北京作为全国政治文化中心,中央在京的新闻出版单位和从业人员占全国的近三分之一。这就给我局的继续教育提出了新的课题,工作任务也大大增加。我局根据这种实际情况,制定出北京市地区专业技术人员队伍建设的总体目标,并设立专门的培训教育机构,充实培训教育人员,加大了培训教育力度。

三、健全制度,措施到位

为了规范我市新闻出版专业技术人员的继续教育工作,我局依据《北京市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规定》以及新闻出版总署有关精神,先后制定并下发了《北京市新闻出版行业专业技术队员继续教育实施办法》、《北京市新闻出版局(版权局)关于在出版行业开展岗位培训工作的通知》、《北京市出版行业岗位培训五年规划》、《关于出版行业继续开展岗位培训工作的通知》、《关于在北京地区实行图书发行员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的通知》、《关于转发人事部、新闻出版总署 (出版专业技术人员职业资格考试暂行规定)和(出版专业技术人员职业资格考试实施办法>的通知》、《北京市新闻出版行业领导岗位持证上岗实施办法》、《关于北京市新闻采编人员资格培训有关工作的通知》、《北京市新闻出版行业境外培训规划》等10多个文件。这些规章制度,对推动我市的新闻出版行业专业技术人员的队伍建设和继续教育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根据《北京市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规定》的精神,为保证专业技术人员的继续教育工作的顺利开展,我局将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学习与专业技术职务晋升挂钩落到实处。1999年新闻出版正高级职称由我局组织评审开始,我们就重点强调继续教育72学时的考核。并于2000年分别找到北京日报和北京出版社的负责同志,专门就这个问题与他们进行了探讨,最后形成一致意见,严格把握继续教育的学时与职务晋升挂钩,未达到每年72学时的继续教育,不得参加评审。

四、狠抓落实,效果明显

在具体组织实施工作中,我局结合岗位培训、职业资格准入制度、技能培训和鉴定等工作深入开展了新闻出版行业继续教育。

(一)以岗位培训为切入点启动继续教育工作

我局有针对性地开展出版行业的出版社社长、总编,编辑室主任、编辑、出版、发行部主任,校对;期刊社社长、主编,编辑、发行部主任,发行单位经理,印刷企业经理、厂长等从业人员的继续教育培训,特别是加大领导管理水平、业务素质能力及政策理论水平的提高等方面培训教育力度,先后共有1780人参加了第斗轮的岗位培训。培训采取集中培训与自学相结合的方式,一般集中培训学习、参观、考察为两周时间,最后通过严格的闭卷考试和论文考核后,方能取得岗位培训合格证书,并将此次岗位培训记入当年继续教育的学时中,使参加培训人员整体素质得到普遍提高。

根据新闻出版总署的要求,我们制定出每五年进行一次轮训,即岗位合格证书的有效期为五年。且对各新闻出版单位的主要领导的岗位合格证书纳入到单位的年检项目中:单位领导持证上岗率达不到80%的(非本单位原因除外),我局将视不同情况给予警告,单位领导持证上岗率达不到50%的,暂缓年检。对受到警告、暂缓年检的出版单位,要在我局规定的时间内,达到持证上岗要求。通过这些带有强制性的手段,使我市新闻出版行业的岗位培训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成绩与效果。在2000年被评为“全国新闻出版教育培训先进集体”进行表彰。

(二)以职业技能培训鉴定为手段深化继续教育

根据新闻出版总署和劳动社会保障部《关于对图书发行员实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的通知》的文件精神,我局始终从讲政治的高度来认识出版物发行员实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的重要性,坚持“社会效益第一”、“质量第一”的指导思想,用“创—流”的工作精神,高质量、高标准地完成了既定的任务。2001年初一2002年底,共组织举办21期培训班,参加培训人员2034人次,已有1600多人通过鉴定考核,取得资格证书。在培训过程中,我局精心设置课程,使课程既有理论高度,又有实践基础:既有前瞻性,又符合图书发行的现状,使学员学有所得,开阔眼界。培训课程主要由三个部分构成,一是请具有丰富授课经验的教师系统讲授《图书发行员职业资格培训教材》;二是邀请北师大教授和哈佛大学MBA等出版发行研究专家讲授图书发行的前沿知识和营销策略,使学员了解世界出版发行业发展的趋势,开阔视野,拓宽思路:三是邀请资深新闻出版管理人员讲授新闻出版法规和管理知识,使学员进一步提高自觉守法意识。通过三个模块的教学,辅之以严格的教学管理和优质的教学服务,使学员真正学有所得,学有所用,达到了提高发行人员整体素质的目的。

(三)以资格准入为契机全面开展继续教育工作

在全面推行出版行业岗位培训的基础上,依据人事部、新闻出版总署《出版专业技术人员职业资格考试暂行规定》和《出版专业技术人员职业资格考试实施办法》的有关规定,我局与市人事局共同转发了这两个文件,并对我市的工作提出了总体规划与部署。

2002年9月,举办了全国第一次职业资格考试。北京地区共有4414人报名参加培训考试,实际参加考试人员3615人,合格人数为1570人。考前辅导培训班一方面针对考试教材进行讲解、辅导,同时也对出版行业的政策法规和业务知识进行了一次大规模、全面的普及与讲解。我们请新闻出版总署的领导讲授了《出版行政管理》、《出版政策法规》、《著作权法》等,请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的教授讲授《古代汉语》、《语法与修辞》等,请出版单位的出版专家讲授出版业的专业知识等。这次考前辅导计入继续教育的学时,这对于新闻出版行业的继续教育工作又是一次促进。

同时,建立出版专业职业资格证书实行定期登记制度。对于我市已取得出版专业职业资格证书的人员,我局要求平均每年必须进行不少于72学时的继续教育,且必须含有不少于36学时的与出版专业相关的学习与培训方能进行登记。资格证书每两年登记一次。如果继续教育学时不能达到规定要求,暂缓登记,要求在半年时间内补足。若半年尚未达到,将取消其登记资格直至收回其职业资格证书。

(四)采取分级管理的方式推动继续教育

为进一步推动我市新闻出版行业的继续教育工作,我局在1999年制定了《北京市新闻出版行业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实施办法》,明确规定采用分级管理形式加强继续教育工作。市新闻出版局主要负责副高以上专业技术人员和重要岗位负责人的继续教育,各用人单.位负责本单位的初、中级专业技术人员的继续教育工作。实践证明分级管理形式的继续教育模式取得较好的效果,骨干队伍建设抓好,就会促进各单位各层次的专业技术人员队伍的整体提高,从而达到以点带面的作用。在日常的教育培训中,注重新知识、新技能的培养与锻炼:如日常组织由局属各单位推荐的优秀人才参加的外语培训,特别聘请新东方的资深教师授课,使我局系统的外语水平得到较大提高,组织局属各单位的人员参加计算机培训,使局系统电子信息化程度大大加强。

2001年,我局根据对继续教育工作要采取分级管理的培训办法,组织举办了市属出版单位编审继续教育培训班和副编审继续教育培训班,重点组织学习了新理论、新技术、新知识、新方法。市属出版社、社科类期刊社的81名专业技术人员参加了培训。培训班安排在中国即将加入WTO的特殊时候举办,因此,我们确定WTO与中国出版业面临的挑战作为继续教育培训班的主题。培训班对如何应对入世给中国出版业带来的影响等问题进行了系统的讲解和研讨,学员们普遍反映通过学习对人世后中国出版业面临的挑战有了系统深入的认识和思考。培训班针对性很强,得到了出版业高级专业技术人员的普遍好评。

五、总结经验,不断提高

我局经过精心组织,高质量地完成了继续教育任务,为进一步做好这项工作积累了一些宝贵的经验:

(—)领导重视是关键。局党组高度重视,对培训鉴定工作给予了有力的指导,局人教处、发行处、市场处及用人单位领导都对这项工作给予了有力的支持,使培训工作得以顺利进行。

(二)教学质量是根本。继续教育目的是提高新闻出版队伍的整体素质,从而提升行业的质量和竞争力。我局在对课程进行合理安排的同时,精选授课老师,重视培训效果,增强课程的生动性、实用性,受到学员的普遍的好评。

(三)抓好服务是保证。服务工作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教学质量及效果,因此我局始终以服务学员、方便学员为出发点,认真做好教学服务工作。为了保证学员及时了解继续教育工作情况,我们将有关政策和通知全部上网,学员可以在网上及时了解每期开班的时间,也可以直接下载表格,避免取表和咨询的不便。

12.医院卫生技术人员继续医学教育实施方案 篇十二

1 加快人才培养 完善梯队建设

1.1 学科带头人 、骨干医师培训及进修

根据北京市卫生局关于加快农村卫生事业的建设和人才培养的规定, 自2004年开始对农村二级以上医院的卫生技术学科带头人和骨干人员每年招收100人进行一对一的专业技术培训, 我院先后选送了14人进行了培训, 取得了比较好的效果, 为医院的人才培养和学科建设起到了积极推动作用。为今后区域医疗综合服务中心建设积极储备人才, 今后继续加大人才培养力度, 每年派出10名不同专业的技术骨干到三级医院培训基地进行规范化培训学习一年。

1.2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

根据市卫生局的要求, 当年录取的临床医学本科以上新毕业生全部送出进行规范化培训;对于因特殊原因未参加培训基地的住院医师, 加强管理, 采取在院内临床科室轮转培训的方法, 强化其基本功的规范化培训, 为大家购置培训登记和考核手册, 要求认真填写。同时要求各级带教老师严格带教, 争取第一阶段培训结束后参加市卫生局组织的住院医师培训考试成绩合格, 也为今后我院申报专科医师培训基地做准备。

1.3 加强全科医师基地建设

2009~2010年共招收13名全科医师来院培训, 学生入院后继续加强管理, 安排岗前培训、科室轮转, 由具有主治医师以上职称的人员实行一对一的带教, 购置部分模拟教具, 加强硬件建设, 定期组织科室教学干事对全科医师进行理论讲课、出科理论考试和技能考核, 做好学员的生活管理, 使学员在我院得到很好的培训。我院于2008年10月被批准为全科医师培训基地, 由于基地建设比较晚, 需不断完善全科医师培训制度和考核办法, 加强对管理人员和教师队伍进行培养, 特别是师资队伍的建设, 为此, 年内继续请三级医院的专家来我院进行疑难病会诊, 规范查房、指导手术等, 提高我院全科医师的带教能力, 同时继续与北京安贞医院建立“手拉手”帮扶对象, 我院选派师资参加安贞医院的教学查房, 安贞医院派专家来我院指导教学查房, 课件制作等。每年选派3~4名副主任医师参加市卫生局组织的师资培训和考核, 并要求取得合格证书。

1.4 接收进修生

我院做为区内最大的二级医院, 承担者为基层培训卫生技术人员的任务。每年接受基层卫生专业技术人员培训、长期或短期进修25~30人。

1.5 承担教学任务

我院内科、外科、妇产科、儿科、康复等多个科室承担着怀柔卫生学校在职大专班、本科班的授课、出题、考试任务。为怀柔卫生人才队伍培养工作做出努力。

2 在职职工继续医学教育

2.1 院内学术讲座

每年申报继续教育讲座项目20多项, 自管项目5~6项, 课题上报到区卫生局备案, 内容包括:医学法律法规、院感防治知识、传染病防治知识、疑难病例讨论, 医学知识新进展等。为充分发挥我院专业技术人才优势, 多利用自己的师资为大家授课, 锻炼大家的讲课能力, 科教科为大家准备课件提供方便, 并定期按时组织大家学习。

2.2 学分管理

2010年对我院的学分管理系统进行升级, 投入近万元更换软件, 确保大家及时准确进行学分刷录。年初为职工购买好医生网络学习卡, 对于各级人员外出参加外各类短期学习班、继续教育讲座等, 及时做好学分管理。为新毕业生和调入人员购买IC卡、学习卡, 争取继续教育学习达标率在95%以上。

2.3 参加学术会议和短期理论学习班

定期派主治医师以上人员外出参加短期理论培训班, 学习新理论、新技术和医学新进展。

2.4 学历教育

为提高我院的整体水平, 每年有计划的推荐临床医疗骨干到各大专院校攻读相应的专科学位, 使他们的实践技能得到理论上的升华。

2.5 外语培训

经常组织多样的外语培训, 对提高中青年医务工作者外语水平尤为重要, 使他们有能力与国外学者学术交流, 阅读外文资料, 查阅医学文献, 了解和掌握国外医学发展的新动向, 更好的服务于临床。

总之, 我院重视继续医学教育的规范化管理, 经过几年的探索和实践, 初步摸索出一套比较完善的实施办法, 通过这项工作的开展。使我院卫生技术人员树立了自觉学习、不断进取的良好素质, 推动了医院的人才进步。

上一篇:浙江师范大学接收免试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章程下一篇:关于食品安全的倡议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