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家乡(共15篇)(共15篇)
1.建设家乡 篇一
我的家乡在新疆,作为一名中学生,深刻认识到,开展“热爱伟大祖国建设美好家园”主题活动,是推进新疆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的重要举措,是凝聚各族人民力量共同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迫切需要,对实施“稳疆兴疆、富民固边”战略,具有伟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我们要把祖国的安全、荣誉和利益放在高于一切的地位。要坚决维护民族的团结和国家的统一。新疆是伟大祖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多民族聚居地区。在新疆千百年的历史进程中,生活在祖国六分之一土地上的新疆各族人民携手并肩、团结奋进,共同开发、保卫、建设着祖国西部边陲这块辽阔富饶的疆土,一起缔造了新疆悠久的历史,形成了各民族人民之间不可分割的血肉联系和深厚情感。我们要发扬这种可贵的优良传统,坚决维护民族团结,扞卫祖国统一。
维护祖国的统一和发展,这是我们神圣的责任和义务。热爱伟大祖国,就要同企图分裂祖国的“三股X力”作坚决的斗争。这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
我们要团结不要分裂,这是我们新疆各族人民共同的心愿。一堆沙子是松散的,可是它和水泥,水,沙子混合以后,比花岗岩还坚硬。让我们民汉一家亲,永远这样相亲相爱吧!如果我们分裂了,别的国家就有机可乘,必将会让我们走向灭亡,如果我们心连心,手握手,筑起铜墙铁壁,那么,就算有再强大的敌人,我们也不会害怕!
面对中央的特殊支持和兄弟省市的大力帮助,我们既要深怀感恩之心,又要激扬奋斗之志,用自己的双手建设美好家园。为我们新疆的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繁荣边疆、巩固边疆出一份力尽一份心。
在维护民族团结的伟大事业中,我们做不了大海的滚滚波涛,那就做一股山涧的潺潺溪流吧!我们做不了峰顶的参天大树,那就做一棵河边的青青小草吧!让我们在平凡中创造不平凡,用实实在在的行动,保卫来之不易的改革开放成果和稳定的政治局面,一起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吧!让我们乘着科学发展观学习实践的浪潮,并肩携手、同心同德,共同担负起维护民族团结、维护社会稳定、维护祖国统一的神圣使命,弘扬民族团结精神,爱我中华,共创祖国美好的明天吧!
我们要把对祖国的深厚感情,转化为建设新疆、报效祖国的自觉行动,学好知识、身体力行,脚踏实地去帮助同学,团结同学(特别是民族同学),真正从身边一点一滴的小事做起,我们一定要顾全大局、真正把祖国和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以实际行动为新疆的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让我们把对祖国和人民的爱、转化为自觉的行动,以满腔的热情建设好祖国的一方宝地,我们美丽的新疆!让每个新疆人,都为它骄傲和自豪吧!
2.建设家乡 篇二
19世纪50年代,中国两广一带社会动荡不安,沿海许多青壮劳力迫于生计,离乡背井出洋谋生。很多人带着淘金梦漂洋过海去往美国、澳大利亚、智利、秘鲁、菲律宾等地。超过90%的淘金工人来自广东的四邑地区(即台山、恩平、开平和新会)。海外华人华侨历来具有爱国爱乡的美德,他们积极支持和参与家乡建设,其中台山籍的澳洲华侨在20世纪初的援乡举动引人瞩目。
自1851年,台山人雷亚妹以契约华工的身份被卖到澳大利亚淘金开始到民国时期,台山籍澳洲华侨如刘光明、梅东星、梅光达、麦锡祥、刘光福、黄柱稳、黄来旺等均在不同领域以不同的方式援助、参与家乡建设。
一、对家乡的贡献
(一)兴办实业
实业救国,繁荣家乡是台山华侨心中的梦。为了圆这个梦,从晚清开始,台山华侨就在家乡进行投资。到民国时期,更是掀起高潮,侨乡的经济得到迅速发展。
1929年2月,国民政府颁布《华侨回国兴办实业奖励法》,共9条,对华侨回国办实业“确有成绩者,得由侨务委员会呈请国民政府,给予奖章褒状。”这是第一部对华侨兴办实业实施奖励的立法。1936年6月颁布的《广东省奖励归国华侨投资兴办实业暂行办法》明文规定对归国华侨回国投资确有成绩者,要实行奖励。在这段时间里,台山侨乡处处出现“侨汇热”、“建房热”、“消费热”、“公路交通热“等,掀起了近现代历史上大规模兴办实业的高潮,台山侨乡呈现出一派繁荣气象。
19世纪七八十年代,澳大利亚的邑侨在台山那扶镇附近投资开采金矿,台山的采矿业得到了发展。澳籍华人雷子钦,祖籍台山大江镇,是金桥铝型材厂创办人之一。
(二)举办公益事业
台山籍澳洲华侨回乡投资兴建医院、学校、书报社、侨刊乡讯、凉亭、体育事业等,这些公益事业极大地推动了台山文教体育卫生事业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
台山华侨捐资兴学历史悠久。自清末提倡废科举、兴学以来,海外华侨便纷纷响应,积极支持。1902年,台山大江镇公益旅外相亲捐资创办了公益学堂。1905年,台山端芬梅姓旅外乡亲集资支持并开办蒙养小学。1930年,美、加、港、澳海外乡亲,集资豪银数万元在四九兴建东升小学。民国时期,台山等四邑华侨捐资在广州东山培正中学里兴建古巴堂、美洲堂、澳洲堂等,还于1930年创办了四邑中学(今广东华侨中学)。民国以后,华侨捐资办学更是掀起了热潮。
海外华侨在台山捐建书报社以供乡亲进行文化娱乐活动(阅读、下棋、玩牌、聊天)。侨刊乡讯是台山最具特色的华侨特产之一,以创刊早、数量多、有特色而闻名遐迩。在华侨积极支持下,侨刊乡讯成为沟通内外联系的重要工具,被侨胞喻为“天桥”。建凉亭是侨乡很特殊的一种公益事业项目。建凉亭供乡亲避风雨、遮阳光或休憩、候车、弈棋,表现了台山华侨的传统美德。
四邑同乡会原名四邑会馆,成立于1898年,已有100多年的历史,是澳大利亚悉尼最悠久的华人社团之一。它是四邑华侨的一个地缘性社团互助组织,对促进四邑侨胞的团结、澳洲社会经济的发展及支持家乡台山的建设都发挥了重大的作用。四邑会馆原是台山广海籍旅悉尼殷商、慈善家陈炳达先生的旧喜万年酒楼。陈先生不仅热心四邑乡亲的慈善公益事业,对澳大利亚各侨社及家乡台山的慈善公益事业,也总是义不容辞,慷慨解囊。他一生捐助过的慈善公益事业无数。
(三)建设新城镇
20世纪二三十年代,台山城乡掀起了空前的侨房“台山洋楼”的建设高潮,侨资的拉动,使建筑业发展很快。台山在此背景下建造了大量新型的洋楼、碉楼建筑物。同时城镇也进行了新的规划,包括学校、文化室、图书馆、艺术馆、博物馆、医院、凉亭等一应俱全,台山成了新型城镇的代表。
这个时期,中国许多地区的县城仅有一条街,台山县城已有较大规模,就连农村,城镇式格局的墟镇也是鳞次栉比,如斗山、都斛、广海、冲娄、公益、端芬、大同等圩镇,是别地县城与圩镇不可企及的,一些乡村圩镇比现在还要繁荣,这方面离不开华侨和侨资的推动作用。
(四)促进中澳贸易发展
从事商贸活动,活跃城乡经济,促进中澳经济贸易发展,这是四邑华侨促进中澳贸易发展的一大贡献。四邑华侨早年在矿区、城镇开设的商店,经营中国的大米、丝绸、茶叶、瓷器等土特产杂货。不少人从事小商小贩生意,走街串巷,下到农村,贩卖生活必需品,对活跃城乡经济、促进中澳贸易和中澳两国人民之间的了解和友谊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一些人由此成为富商和侨领,他们不仅在经济上,而且在政治上都扮演了十分重要的角色,如台山籍的梅光达、刘光明、雷亚妹、刘光福、黄柱稳、梅东星等人。
刘光明祖籍广东台山,1831年生于马来亚槟城,1853年随淘金人流涌人澳大利亚维多利亚州淘金,他也引荐了很多乡亲到维州淘金。刘光明在维州淘金毫无所获,1854年去墨尔本经商,组建运输船队,在墨尔本与中国进行贸易,逐渐致富,在澳大利亚多个州和新西兰都设有分店,经营保险、矿产、甜菜种植、银行等业,成为当地华侨富商。
梅光达,澳大利亚著名华侨实业家、侨领,他出生在台山端芬镇。1881年来到悉尼,经营茶叶和丝绸,开设光达茶叶有限公司和中国茶楼,成为富商。同年4月,他首次回乡省亲,并在广州、南京等地考察了3个月,向清廷官员讲述开拓国际贸易市场的重要性。1882年,梅光达的事业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他由阿拉顿矿区迁到悉尼,开始了向商业发展的计划。他一方面开设进口商行和百货公司,源源不断地从祖国输入丝绸和茶叶,从事中澳贸易;1894年梅光达第三次回国,商谈发展中澳贸易。梅光达等华侨一系列行为积极地促进了中澳贸易发展。
1917年到1924年期间,澳籍华人创办了中澳轮船公司,其创办人刘光福、余荣都是台山人。公司董事会成员15人,其中五邑籍占6人。刘光福和余荣先后任总经理。中澳轮船公司(又成中澳船行),是澳华侨史上轰动一时的大事。澳国、新西兰、香港等地邑亲踊跃入股,共投资10.8英镑。公司成立后,先后购买“嘉宝”和“维多利亚”号两艘轮船,航行于澳国与香港之间,为促进中澳两国之间贸易往来起了积极地作用。
50年代初,刘光福与好友创立“澳大利亚中国协会”。该会是澳中友好协会的前身,其宗旨是发展澳中贸易、文化,促进澳中早日建立外交关系。刘光福在澳土生土长,有中英血缘关系,通晓中英语言,他以此有利条件,在各种会议介绍中国国情,让更多人了解中国,支持华人。
朱俊英(1866-1923),澳大利亚华人政治活动家,澳华人参政先驱者,其祖籍台山三合镇,生于澳大利亚维多利亚矿区。其一生努力促进中澳两国经贸与友好。于1920年亲率澳商务代表团到中国考察。
(五)支持家乡民主革命
梅东星生于1831年,澳大利亚悉尼领袖,台山端芬镇人。早年与黄柱稳创立少年中国会,主张中国实行共和制,向华侨募捐支持孙中山,是共和派领袖之一。他坚决反对袁世凯复辟帝制,投入反袁斗争。1914年参与创办《民国报》支持民主革命。
1909年,在西澳柏斯创建了澳洲第一个大型的华人社团中华会馆,该会的成立在澳洲引起了巨大的反响,成立之初就有260位会员,从1909年至1940年会员达500人。该会主要任务是筹集资金,资助老弱病残者返回中国;汇款回国赈灾;捐款当地慈善机构;支持孙中山革命。
台山籍澳大利亚华侨余荣1898年参加兴中会,直接参与孙中山民主革命。同是台山籍的伍洪培在悉尼创办《东华新报》,1912年余荣、黄柱稳在悉尼创办《民国报》支援孙中山民主革命。悉尼安昌公司东主余荣工作得力,孙中山与他时有书信往来,澳国各地华侨之捐款多直接汇交孙中山。
抗日战争时期,澳大利亚的台山华侨积极参加了悉尼、墨尔本等地华侨组织的抗日救国会,积极组织华侨开展抗日救国运动,捐款捐物。
刘光福于1931年10月出版了《中国和满洲的麻烦》一书,向华侨和澳国人民介绍中国的抗战形势。12月,他发起举办了“莫里循讲座”,邀请对中国有较深感情、曾任《泰晤士报》驻中国资深记者的英国人莫里循,每年在堪培拉的澳大利亚国立大学举办一次讲座,介绍中国文化及其它问题,以加深澳人对中国的了解,唤起他们的同情心,声援中国的抗日战争。刘光福还经常在各种场合揭露日本侵略者的罪行。
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他又积极向华侨宣传抗日救国,四处筹募义款,支持祖国抗战,并鼓励儿子刘国宝服役参战,为保卫世界和平尽力。刘光福1934年到上海大新公司任英文秘书,直至1936年返回澳大利亚经商任职永生公司,积极协助该公司经理马亮华,发动澳大利亚华侨踊跃捐输,支持祖国抗战。
二、总结
3.家乡建设变化总结 篇三
一、常抓不懈,抓严抓实,不断夯实基层组织基础
一是圆满完成村级组织换届选举。围绕村两委干部年轻化、知识化、群众化、致富化、职业化的用人导向,严把人选资格审查,全面落实“四个前提”,自去年2月13日换届选举正式启动到4月12日最后一个村选举完成,在2个月时间内就完成了全镇40个村的换届工作,切实优化了村两委结构,提升了村级组织凝聚力和战斗力。
二是推动“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向纵深发展。着力发挥意识形态工作思想引领作用,强化党员干部教育。大力推进“党建+”模式,积极倡导全镇党员深入践行“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实践活动。严肃“三会一课”制度,严抓党员到会率,规范流动党员管理,紧密开展主题党日专题活动,累计在各基层党组织中开展了近800次专题讨论和132场基层党课活动。集中开展“红七月·服务月”活动,期间40个村共开展剿灭劣V类水系列活动、移风易俗入村宣传、美丽乡村先锋行等活动70多场。
三是精心绘制雁楠党建示范带。积极践行“两山”发展理念,围绕“美丽_、生态_、宜居_”建设目标,成功打造了一条长17公里,辐射沿线27个村居和一个工业园区的雁楠党建示范带,并在12月7日的温州市基层党建示范带建设“互比互学”活动中得到了考核组领导及其他县市区领导的充分肯定。
四是深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强化责任落实,严格执行三书两报告制度,不断完善“一把手”负总责、其他班子成员实行“一岗双责”的党风廉政建设工作机制。突出执纪问纪,全年共立案18件,其中涉法案件14件,自办案件4件,已结案14件,给予党内警告处分3人、严重警告处分10人、留党察看处分1人;受理涉纪信访件17件,已办结13件,转立案3件,移送市行政执法局1件,圆满完成疑难信访件积案化解工作2件,对2名党员进行约谈,1名驻村干部进行提醒谈话。深化农村党风廉政建设,积极配合市委第一农村作风巡察组对我镇开展巡察工作,认真做好工作对接以及有关工作保障,及时整改反馈的问题。
二、攻坚克难,锐意进取,稳步推进经济社会发展
(一)经济形势稳步向好。预计全年将实现工业总产值22亿元,其中规上工业总产值10.9亿元;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0.1亿元,完成任务率110%;实现招商引资2.44亿元,完成任务率143.6%;限上社会消费品批发零售总额2.38亿元,同比增速33.32%。其中,限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0.26亿元,同比增速40.05%。
(二)绿色发展继续发力。一是农业现代化发展效益逐渐显现。大力开展“农业两区”建设,不断完善农业生产基础设施,累计完成高标准农田亩,其中围塘田高标农田(示范区)1500亩提升项目年底立项。积极发挥规模经营引领作用,全年实现土地规范化流转580亩。2020年,全镇实现单晚稻种植面积1.27万亩,畜牧产量同比去年明显增长。二是旅游休闲经济活力日渐增强。深入实施以雁楠公路和黄金溪为核心的“一溪一路”工程,推进筋竹涧农业观光园、尚古农场、雁南左舍等项目建设,着力打造沿线旅游休闲、民宿产业带。积极谋划发展低碳经济,大力推动_总部经济发展。
(三)环境整治全面深化。一年来,我们持续强化环境综合整治,城镇面貌得到有效改善,获评乐清市唯一的2020年省美丽乡村示范镇。强力推进“大拆大整”,城乡危旧房和违建拆除方面,我镇C级17户已全部完成修缮加固;D级84户,其中拆除81户,修缮加固2户(鉴定公司已重新鉴定B级),一层封墙1户。2020年我镇完成违法建筑处置7.8万平方米,完成任务率104%。地质灾害隐患治理方面,我镇顺利完成了周山隧道口和周山沟谷2处地质灾害点避让搬迁任务,并提前完成了2020年避让搬迁任务兰章田青岩下。全面开展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先期完成_镇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规划,以规划为引导结合本地实际要求出发,共筛选出项目17个,总投资1.33亿元。目前,已完成交通标志标线工程、违章抓拍摄像头设置工程、芙岭路停车场建设、_溪夜排挡整治工程、垃圾中转站提升改造工程等6个项目。此外,我镇还重拳治理城镇秩序,对镇区主要道路及周边的交通标志标线进行统一设置并划定停车位,实施交通严管,重点整治“四小车”及“车乱开”行为。加大建成区街立面整治力度,强力推进商业街道两侧违章拆除,累计拆除各类私自搭建的临时建筑棚、遮阳棚400余处。积极探索小城镇市场化管理新模式,聘请城镇管理文明劝导员,加强对不文明行为的劝导,推进城镇管理常态化。切实打响劣V类水剿灭战,九大攻坚任务完成率已达到100%。尤其是河道清淤方面,累计投入106.7万元对18个村的20条河流开展清淤,共清理淤泥4.8万立方米,彻底改变了原先水草丛生,沉泥冒泡的“黑臭河”现象,使我们_的水环境质量得到极大的提升。
(四)重点工程顺利推进。长石岭水库、城镇污水处理工程、农村生活污水治理项目建设有序推进;220千伏输变电工程顺利完工并投入试运行;山老区联线南塍至雁楠公路段完成12.73亩的征地工作,并进场施工;公园路一期海口公园至德威桥555米路段完工,并实现通车;_大桥拆建工程目前进入招标前期工作,力争年底完成招标,开春后进场施工。
(五)民生事业全面发展。一年来,我们不断强化民生保障力度,努力让发展成果惠及普通大众。积极开展城乡低保规范化建设,做到应保尽保,目前全镇共有低保436户,享受人员595人;努力推进扶贫帮困社会化,不断拓宽社会救助覆盖面,落实残疾人“两补”工作,全年共计临时救助对象260人,困难、残疾对象190人,安排救济金(慰问金)合计近1000万元;充分发挥慈善分会作用,全年发放168人次247.85万元慰问款项(含定向救灾救助)和其他款项;推进养老服务扩面工作,新建村级居家养老服务照料中心7个;圆满完成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筹资工作。深化扶贫开发工作,全年共实施重点扶贫项目4个,一般扶贫项目5个,总投资563万元。狠抓丧葬改革移风易俗,严把事前告知、事中监管、事后处理三个环节,抓牢关键对象、关键时间、关键标准三个重点,强化人员、制度、宣传三项保障,持续推进丧葬改革移风易俗工作常态化制度化,成功扭转了_长久以来大操大办、铺张浪费的丧葬陋习。大力支持科教文卫体事业发展,雁湖公立幼儿园、雁湖卫生院建设稳步推进,顺利完成一小29.8亩、镇中30亩征地工作;强化学校周边环境专项整治,开展食品安全百日大行动以及文物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宣传等行动;加大体育基础设施建设投入,积极举办各类文体活动。深化计生强基创优工程,实施全面两孩政策,人口计生重点指标大幅改善,全镇当年出生464人,计划生育率达96.1%。积极开展各类计生活动32场,并在乐清市“5.29”竞赛中荣获得一等奖。安全生产紧抓不懈,全年共出动执法人员500余人次,检查企业250家次,发出限期整改通知书80份,发现隐患236处,已整改234处,立案4起,处罚5万元,全镇安全生产形势保持总体稳定。
三、锐意进取,埋头苦干,奋力谱写美丽_新篇章
2020年,_镇将以党的十九大精神为强大动力,锐意进取,埋头苦干,奋力谱写“美丽_”建设新篇章。
一是以雁楠党建示范带建设为抓手,力促基层党建工作提质量上水平。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强化教育,深化认识,落实基层党建工作责任,加强基层干部队伍管理。夯实红色阵地建设,严格党的组织生活,优化组织结构,从严教育管理红色队伍,扎实推进“双整”工作。发挥党建引领作用,推行“党建+”工作方式,打造“红色驿站”服务品牌。践行“两山”发展理念,组建“绿水工程”和“绿色发展”党建联盟,创建新时代下基层党建工作新思路。
二是以环境综合整治为着力点,全面筑牢“绿水青山”。大力开展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剿灭劣V类水、“大拆大整”、“无违建”创建等专项行动,积极推进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处理,全面开展美丽乡村建设,重点打造以西塍、后垟等为代表的美丽乡村精品线,着力构建“一户一处景,一村一幅画”的生态_。
三是以增进民生福祉为导向,着力提升人民幸福指数。坚持把群众最为关心、最为现实的教育、卫生、养老问题摆在镇党委和政府工作的首要位置,以必胜的决心加快推进_一小、_镇中、雁湖公立幼儿园、_中心幼儿园、雁湖卫生院、_中心卫生院、_养老院、小芙片市政给水工程、110千伏_输变电等热点民生项目建设,认真做好长石岭水库、220千伏_输变电、城镇农村污水处理工程建设,切实抓好移风易俗、平安创建和扶贫帮困工作,努力打造宜居_。
四是以路网建设为突破口,加快推进现代化中心镇建设。继续完善雁楠公路、虹芙公路配套工程建设,加快实施山老区联线、公园路、珍上线改线、_大桥拆建等工程,逐步拉开_城镇框架,构建镇域环形交通网络,进一步增强_作为中心镇的综合承载和集聚辐射能力。
4.家乡建设作文 篇四
我很纳闷,这一切是谁组织建造的呢?这笔钱又来自哪里呢?我去问爸爸。爸爸告诉我:“那是政府用纳税人的钱建造的。” 原来一部分税收用在了这里。
我心怀感激,感激那些纳税人,是你们上缴的税收让我们即将拥有一条通往我家偏僻山村的宽敞公路,便利的交通还会带动一方经济。我们还会有一个崭新的杨湾菜市场。我们的乡亲们感谢你们——纳税人。
5.美丽家乡的建设总结 篇五
一、 经济发展实现新提高
(一)201-9月份完成财政收入2.371亿元,完成任务86.2%,同期增长42.1%。
(二)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情况:年我镇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任务数19亿元,1-10月累计完成投资20亿元,已完成任务数105%。其中工业固定资产投资本年任务数11.3亿元,1-10月工业固定资产投资累计预计完成13.87亿元,已完成任务的120%;工业技术改造投资本年任务数8.3亿元,1-10月工业技术改造投资累计完预计成5.08亿元,已完成任务的61.2%。
(三)规模工业企业运行情况:_镇共有26家规模企业,2020年新增规模企业数任务数3家,2020年工业产值任务数51.8亿元,1-10月规模工业营业收入共完成33.76亿元,已完成任务数的65.2%。
(四)重点项目完成情况:2020年_镇镇列入重点项目库项目7个,其中新开工项目3个、续建项目2个,储备项目2个,2020年重点项目目标任务数为10.61亿元,1-10月完成投资额9.57亿元,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的90.24%。
(五)商贸经济情况:_镇现有限额以上企业7家,大个体7家。1-10月限额以上企业预计销售总额10666.1万元。
(六)项目申报情况:2020年1-10月已完成申报6个项目,分别为:濉溪县采煤沉陷区胜利村道路工程建设项目、光明村搬迁项目、小李庄道路项目、濉溪县_周维兵新型墙材厂技改项目、胜利商贸城项目、_镇人居环境治理项目。
二、招商引资迎来新突破
2020年我镇招商引资工作名列全县前茅。2020年积极外出招商,引进浙江两家企业共投资2.5亿元。至9月份,招商信息备案5个,新签约项目1个,新开工项目2个,固定资产投资完成2.63亿元,位列全县第一。利用省外资金5.4亿,名列全县第三。
三、农业现代化获得新提升
2020年全镇粮食总产量 8528.34万公斤,完成防治赤霉病10.8万亩,核实发放大型农机补贴238台;成功省级示范家庭农场1家、市级示范家庭农场3家、市级示范合作社1家;申报土地流转奖补项目11家,2800多亩,2020年合计发放农业支持保护补贴面积10.92万亩,以203国道为核心完成绿化任务2470亩;关闭污染养殖场6家;做好非洲猪瘟防控工作;15个村开展了清产核资工作,大庄、_、河涯、桃园、祁集等五个村开展了股权改革试点; 认真贯彻乡村振兴战略。
四、社保工作谱写新篇章
截止10月底,我镇共计发放各类低保资金398.7万余元。1-10月份,共发放农村特困人员129.21万余元,同时发放春节慰问金47600元; 1-10月份,我镇共发放贫困残疾人生活救助补助20.4万余元,发放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42.7万余元,发放农村孤儿基本生活补助资金6人92400元;完善社保机制,新增城镇就业930人,超额完成年初计划,提供公共服务岗位123个,提供辅助性岗位49个;成立退伍军人服务管理站。
五、脱贫攻坚实现新跨越
我镇现有贫困人口437户、1214人,占全部人口的1.73%,贫困村1个(大殷村,2020年拟出列)。2020年拟脱贫48户、151人。发展培育贫困户示范网店3个,电商扶贫脱贫带头人6名,设立2个扶贫超市专柜;发展“四带一自”产业扶贫基地12家,带动贫困户就业80多人,实现贫困户居家就业,稳定增收。发展代养144户,发展自种自养达标户89户,16家经营主体签约带动148户。扶贫产业园带动102户(收益分红和务工就业),濉溪县_安康农业发展专业合作社带动154户;贫困户改造旱厕398户;贫困村(大殷村)达到一村一品,建成就业扶贫驿站一个,建设扶贫车间一个,2020年拟出列,符合贫困村出列条件;全镇涌现出“优秀帮扶责任人”38名,“最美贫困户”15户,2020年全镇清退贫困户28户89人,新增贫困户26户82人。
六、环保工作开创新局面
镇党委、政府对安全与环保工作高度重视,全镇摸排煤矸石堆厂48家、新型墙材厂24家、在建1家、规模企业26家、浴池燃煤锅炉12家、其他企业117家。清运煤矸石400万吨;对拆除后占用非建设用地的企业用地进行复耕,19家粘土窑厂已复耕完毕;关停窑厂24家,目前24家新型墙材厂已全部通过环评验收;关停48家煤矸石堆场;对镇区污染源进行全面排查;对黑臭水体进行抽样检测。
七、危房改造实现新改善
继续加强国土、城建、执法队联合执法巡查,增减挂钩项目净增耕地192亩(建元村周格庄复垦)已经竣工正在等待验收,16家窑厂的复垦治理已顺利通过验收;加大批而未供土地处置力度,继续盘活存量建设用地减少农用地转用数量,确保五年供地率达到60%以上;加大李圩、大吴家等村庄的拆除力度积极完成县政府下达的“倒挂”指标归还任务。
严格农民自建房报批程序,加大对危房改造民生工程管理力度,2020年_镇危房改造共有455户,危房改造金额共计788.8万元。
八、美丽乡村展示新风貌
_镇美丽乡村完成光明中心村项目建设,投资总额约140万元。主要建设项目:道路硬化工程(7857m2),完成祁集中心村村口景观、文化活动广场、道路绿化等项目建设,投资总额约500万元。人居环境治理工作取得突破性进展,各行政村均建立水冲式公厕,贫困户改厕 398 户,村容村貌得到大的改观,燃气、自来水管道正在铺设中。
九、征迁改造形成新骨架
征迁工作稳步推进,骑路周(海孜矿)共292户、1167人,新村址主体建设已基本完成,搬迁入住率70%。光明村周货郎、吴三毛新村址建设已完成70%。临涣矿计划征用_村沟东土地约500亩,现地面附属物完成摸底统计。煤化工基地共征地2072亩,10月份启动大殷村前殷、大丁、付楼、小郭、前马店5个村庄,计划12底完成拆迁任务。
十、河长制工作取得新进展
为纵深推进“河(湖)长制”工作,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我镇认真开展“洗河”行动,对辖区内的沟、塘、河、渠入河排污口进行地毯式大排查,对网箱、拦河渔网进行清理,对河道、沟坡白色垃圾及漂浮物进行清理打捞,用“三见”、“六无”实现水清岸绿。
十一、村“两委”换届展现新风采
严格按照县委、县政府“六个不能、七个不宜”的标准,对15个行政村的党支部和村委会进行成功换届选举,参与选民53247人,改选村民代表1055人,选举出105名村两委成员,8个行政村实现“一肩挑”,新当选人员学历和年龄优化,创历届之高。
2020年,我镇在国防动员、文化宣传、卫生计生、信访维稳、扫黑除恶、红色旅游、综合禁烧、环境治理等方面均取得显著成效,很大程度上提升了群众的获得感、安全感、幸福感。
6.家乡的“夜曲” 篇六
家乡美不美, 去问问那川流不息的河水就知道;家乡好不好, 去问问那游子的思念就清楚;家乡妙不妙, 该去问问那“夜曲”吧!
乌江是家乡的船帮, 永不停息地流来了又流走了, 流走了多少美丽忧伤的往事谁也不知道。家乡不是肖邦, 她却谱写出了与肖邦《夜曲》有异曲同工之妙的“夜曲”。
唱响肖邦的夜曲, 来祭奠我潺潺的思念。土家族, 土家人, 土家的儿女最多情, 土家的舞姿更迷人。看, “肉莲花”遍地盛开, “摆手舞”挥洒大地;听, 谁在唱响高亢激昂的“脚夫调”。唱吧, 跳吧!跳吧, 唱吧!土家的韵舞是如此绚烂多彩。倘若不是绿水青山的相互映衬, 却也算不得是一幅旖旎的风景画。
我爱家乡, 没有余光中那样的柔情;我爱家乡, 没有席慕容那样清丽的忧伤, 有的只是那坦坦荡荡的爱。
7.关于家乡生态文明建设 篇七
应化c111 贾永强 117521
预测分数 96分
我的家乡位于河南省许昌市鄢陵县的一个小村落。位于中原腹地,为黄河冲积平原。我的家乡鄢陵农业发达,是全国商品粮生产基地和优质棉生产基地县。花卉是鄢陵一大特色,素有“花都”、“花县”之美称,享有“鄢陵蜡梅冠天下”之美誉,花卉苗木种植发展迅速,种植面积已达60万亩,是“中国花木之乡”,被誉为“中国花木第一县”。鄢陵旅游业发展迅速,已建成了“鄢陵国家花木博览园”、“花都庄园”、“花都温泉度假区”、“阳光生态旅游度假区”、“花乡农家乐”等一大批生态旅游观光景区。2011年被农业部、国家旅游局认定为“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如今,鄢陵被誉为花的世界,草的海洋,树的故乡,鸟的天堂!这是鄢陵人民勤劳和智慧的结晶,我为我的家乡感到无比的骄傲!
党的十八大提出“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倡导生态文明建设,不仅对中国自身发展有深远影响,也是中国面对全球性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环做出的积极回应。农村是中国经济社会的基础,没有农村的生态文明就没有整个社会的生态文明,就没有整个国家的生态文明。因此,积极推进新农村生态文明建设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也是基层党委政府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根本体现,有“中国花木第一县”之称的鄢陵县迎来了发展花木产业,建设美丽花乡的东风。60万亩花木面积,在一马平川的中原地带营造了一片难得的平原林海,形成了鄢陵独有的小气候:蓝天、白云、碧水、绿地交相辉映,全年空气优良天数达330天以上,地下矿泉水中偏硅酸、锶等元素含量超过国家规定标准„„依托花木背景和生态平台,鄢陵建成了许昌地区唯一的国家4A级景区中原花木博览园和中原地区最大的花园式露天温泉度假区,成为“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国家级生态示范区”、“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和“中国长寿之乡”。
农村生态文明的内涵应包括实现社会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特别是人的思维观念的生态化转变,创造经济社会与资源、环境相协调的可持续发展模式,建设经济活动与生态环境有机共生、人与自然和谐相融的文明农村,实现经济、社会、环境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农村生态文明是一个综合性的文明成果,它指的是农民在进行社会生产与生活时,主动、积极地改善和优化农村内部结构,以及建设良好的农村生态环境、塑造良好的农村面貌所取得的一系列物质成果和精神成果的总和。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农村生态文明的最终实现在于社会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思维观念的生态化。而从我的家乡的实际情况来看,由于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推进,农村的原生态在一定程度上遭到了破坏,而新的生态秩序却没有建立,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工业化城镇化迅猛发展带来的农村环境问题日益突出。一是工业化带来的家乡工业污染不容忽视。家乡工业面广量大,而且普遍存在低、小、散的特点,技术相对落后,自身治污能力差。特别是农村相比于城市,环境容量相对较大,群众环保意识相对较淡,环境监察力度相对较弱,使得一些城市淘汰产业转移到农村,进一步加剧了家乡的工业污染。二是城镇化带来的农村环境压力不容忽视。而眼前大多数乡镇的集镇基础配套严重不足,由此带来的生活污水、生活垃圾处理等问题成了乡镇环境建设的焦点问题。三是农村环保设施严重匮乏。集镇工业化、城镇化高速发展的过程中,城市和工业的污染渐逐转移到了农村,城乡二元体制使有限的环境保护投资及资源主要被配置在城市及工业地带,造成环境保护和治理上的城乡二元结构。从城乡的环境基础设施来看,城市的环境基础设施由于投资到位,在集中用水、垃圾、污水和粪便处理等基本面上都能够满足城市需求且每年呈增强的形势,而农村的环境基础设施匮乏,供水和垃圾处理等基本需求都难以得到保证,大部分垃圾由于没有相应的设施,不经任何处理就直接随意乱扔、乱倒、乱堆,严重影响环境卫生,破坏农村景观。绝大部分生活污水未经处理直接渗入地下或直接排入沟渠、水塘,污染水源,农村生态环境恶化现象愈演愈烈。
农村生产生活习惯转变带来的农村环境问题日益突出。一是农业生产中过度使用农药化肥造成的生态破坏不容忽视。众所周知,农药和化肥的过度使用在很大程度上会直接破坏农业伴随型生态系统,对生物的生存造成巨大威胁。农村过量使用化肥、农药的现象极为普遍,导致地力下降,引起水体污染、耕地污染、持久性有机物污染,农产品品质下降以及通过食物链给人畜带来危害。二是规模种养殖业带来的面源污染不容忽视。规模养殖由于缺少相应的治理设施,动物排泄物对周边环境的影响成为近年来农村环境投诉的一大热门。另外,由于传统种养模式的改变,大棚技术的普遍应用,污水、粪便、作物秸秆以及残留农膜等农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大量增加,且综合利用率低,导致农村面源污染严重。三是农村白色污染不容忽视。随着化合制品的增加,无污染的传统道具在日常生活中越来越少,塑料袋、塑料薄膜、塑料制品等难降解的道具使用频率越来越高,由此带来的白色污染十分严重。
由于农村居民民主、法制等意识淡薄,村民自治在运行中,出现了诸多的问题,行之有效的农村民主自治并没有真正运转起来。一是基层组织稳定性差难以安心办事。三年一次的村级组织换届使很多村干部头尾两年要顾虑换届因素,不敢或者不愿做事情。而且在一些村每一届中都存在反对派,增加了村两委办事的阻力。二是经济基础薄弱无钱办事。家乡身陷“发展慢,收入来源少”的恶性循环中。多数村庄的集体生产资料统少分多,导致基层自治组织无收入来源,甚至负债累累,根本无法对农村环保和生态建设进行资金投入。三是思想偏差导致破坏性开发的现象。城乡二元结构的差距越来越大,这就使得农村要求发展的愿望更加强烈,由此引发的思想偏差往往导致经济主导论,认为只要经济发展了,才有能力来治理污染,建设生态。导致一些地方掠夺性利用、开发土地、矿产资源,由此衍生的生态问题不在少数。
对于加强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对策思考。乡镇党委政府作为新农村建设的直接推动者,对加强农村生态文明建设要有更清醒的认识,必须把农村生态文明建设提上重要议事日程,努力使农村向着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方向发展,只有这样才能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进程。具体工作中要坚持以下几点:
必须始终坚持生态立镇战略。要树立正确的发展观。把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有机地结合起来,做到既不为发展而牺牲环境,也不为单纯保护环境而放弃发展;既遵循自然规律合理开发,又按照经济规律搞好建设;既创建一流的生态环境和生活质量,又确保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实现资源的有序高效利用,城乡统筹协调发展。而不是把经济和环境孤立起来片面地看问题,谈发展。要树立长期的创业观。生态建设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政府一任接着一任干,一年接着一年抓。在具体工作中,必须坚持规划为龙头,增强规划实施的严肃性,根据生态镇创建规划,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循序渐进,要有长计划,短安排,每年每届都应该有明确的目标和任务。而不是一年一个调,一届一个腔。要坚持生态立镇,把生态建设贯穿经济社会发展主线。全方位、全过程、立体式地开展生态创建工作。
必须坚定不移发展生态经济。加快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积极培育生态农业、生态工业和生态旅游业,推动经济发展向生态亲和型转变,增长方式向资源节约、生态环保型转变。发展生态农业一是要加快生态产业基地建设,二是要转换经营模式。农村传统的一家一户分散经营的方式在技术水平、生产规模、质量控制、成本控制和生态环境保护诸多方面都已很难达到目前农业经济发展和农村生态环境保护的要求,已经到了需要变革的时候,要大力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建立健全清洁农业体系(即无公害农业体系、绿色生态农业体系、有机农业体系)。三是要推广农村环保适用技术,加强农民环保教育,指导农民合理使用农药化肥,积极采用生物防治技术,大力推广使用高效低毒低残农药、生物农药和有机肥,努力减少农业农村面源污染。
发展生态工业一是要提升产业结构。通过技术、体制创新,通过引进和研发先进技术,通过招商引资等政策措施和手段,加快工业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积极应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大力引进精密机械、光电技术,新能源、新材料等高新技术项目。二是要引导产业集聚。要全面实施园区生态化改造计划,完善园区产业规划和基础设施配套。对无法进入园区发展的企业,也要规划相对集中的工业集聚区,便于资源共享,集中治理,减少工业污染对环境影响。当务之急是要尽快接通县城污水处理中心管网,最终实现整个片区纳管处理。三是要大力推行清洁生产和节能减排,采用先进适用技术并积极探索发展循环经济,控制源头污染。
发展生态旅游业 鄢陵旅游业发展迅速,以发展花卉苗木为主的生态旅游资源,已建成了“鄢陵国家花木博览园”、“花都庄园”、“花都温泉度假区”、“阳光生态旅游度假区”、“花乡农家乐”、“中国腊梅园”、“花卉长廊”、“千亩莲池赏荷园”、“万亩樱桃园”、“陈化店茶文化一条街”等精品景区景点。,走出一条“以生态引客源,以客源创收入,以收入护生态”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必须持之以恒打造生态环境。着重抓好三方面工作:一是要拓宽农村环境保护的投入机制。为了实现环境公平,政府应该通过制定有利于农村环境保护的经济政策,推进农村的环境建设。当前设立农村环境保护专项基金和农村环境资源的生态补偿机制显得尤为必要。要加强项目实施的环保三同时制度,把环境保护的义务真正落实到市场经营主体。同时要积极开展公益宣传,吸引更多的慈善人士和有识之士资助和赞助环保基础设施建设。建立起政府主导、市场运作、公众参与的投入机制。二是要解决农村环境的突出问题。从当前农村普遍情况来看,重点是生活污水、生活垃圾和农村种养殖业的面源污染问题。要因地制宜、有计划地推进农村生活污水处理池建设和雨污分离工作。当前,在大力推进中心镇建设人口快速集聚的情况下,要特别注重环境配套。农村生活垃圾在普及当前“村集、镇运、县处理”的保洁机制前提下,要有计划地推进垃圾源头分类处理和有机垃圾就地消化的工作,想方设法的实施垃圾减量化工程。要科学规划规模种养殖业,完善配套,逐步减少面源污染。三是要加强农村环境综合治理。要以美丽乡村建设为载体,在第一轮村庄环境整治成果的基础上,因地制宜,因村制宜,进一步美化农村环境。
必须不折不扣落实保障机制。一是要强化组织保障机制。在政府层面,要建立生态建设领导责任制、任期目标制和责任追究制,层层落实领导责任,形成完善的生态建设组织体系。要特别重视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在生态建设中的重要位置。农村生态最后的落脚点在农村。因此,切实加强农村基层民主建设,不断完善基层民主制度,巩固强化基层党组织的堡垒作用,选好配强农村班子,帮助农村干部转变观念、理清思路,是农村生态建设落到实处的核心。二是要强化文化保障机制。要用文化的理念做好生态县建设的宣传教育工作,精心设计载体,加大宣传力度,倡导生态意识,弘扬生态文化。要深入开展绿色社区、绿色学校、绿色企业的创建活动,通过绿色细胞工程,形成“保护环境,人人有责”的公众参与机制,引导人们生产、生活、消费意识的转变。三是要强化法制保障机制。严格执行环境保护和资源管理的法律法规,严厉打击破坏生态环境的违法犯罪行为,保证生态建设的权威性、严肃性和连续性。
8.四家乡财政建设情况报告 篇八
近年来,随着农村税费改革和农村综合配套改革的不断深化,乡财政职能发生了重大变化,在逐渐淡出农业税收征管的同时,落实民生政策、发放涉农补贴、服务“三农”发展的职责逐步增强,乡财政面临着新的形势与任务。在新形势下,乡财政更好地发挥职能作用,需要进一步完善乡财政机构,合理配备人员,充分调动广大财政干部工作积极性,提高乡财政科学化精细化管理。
一、四家财政所的基本情况
四家乡财政所承担的主要工作与其他乡镇财政所大体相同,主要有:一般预算资金收支管理、单位财务管理、财政补贴资金发放与信息化管理、国有资产管理、乡债权债务管理、税收和非税收入征管、执行财政监督、政府统计、审计、粮食直补担保贷款、政府采购等工作。以及乡党委政府安排的环境卫生综合整治、拆除违章建筑及防火、防汛等中心工作。
四家乡财政所在管理体制上基本上是以乡政府管理为主,区财政局对业务进行指导。
随着职能的转变,国家惠农补贴投入力度的加大,工作量逐渐增加,财政所承担着各种专项资金的管理、粮食直补、综合补贴、良种补贴、汽车下乡、摩托车下乡等惠农补贴的核算、申报、兑付等工作,并且财政所人员又少,要完成这些工作很困难,基本上都是起早贪黑、加班加点才完成的。
2005年农业综合配套改革四家财政所人员编制数为5人,行政编3人、事业编2人。四家财政所现有人员4人,其中事业编2人,聘用人员2人。岗位设臵为财政所长、预算会计、经费会计、出纳员等4个岗位。所长主要负责财政所全面工作,业务上抓项目建设和资金管理、税收和非税收入征管、乡债权债务管理、等等;预算会计主要负责一般预算资金收支管理、工业统计、农业统计及发改工作,协助做好粮食直补担保贷款工作;经费会计主要负责单位财务管理、档案管理、审计、财政补贴资金发放与信息化管理等工作,协助做好财政资金监管工作;出纳员主要负责政府日常运转经费、国有资产管理、政府采购等工作,协助做好汽车下乡、摩托车下乡补贴审核、系统录入和申报工作。
二、当前乡财政管理工作面临的困难和问题
1、工作量加大,人员不足,工作难度增加
近年来国家出台的“三农”政策越来越多,管理要求越来越高,绝大多数都要落实到户到人,农户一般要得到多项补贴,这些最终都要靠财政所来落实,乡财政所的工作量成倍甚至几倍地增加。由于乡财政处于财政管理体系的末端,直接面对千家万户,工作面广,服务项目多,补贴兑付工作程序和标准要求较高,致使任务十分繁重,工作量比税改前
增加两倍,乡财政人员不堪重负。由于涉农补贴涉及到农民个人的直接利益,发放工作做不好,影响较大,发钱比收钱还难。
2、经费短缺,办公条件有待改善。
随着财政所工作量的大幅度增长,需要的办公经费开支也相应增长,例如下乡所需的交通费支出,需要印刷大量的分户补贴清册,需要大量增加计算机的纸张、墨盒墨粉消耗等,而这些都是乡财政正常经费预算难以保证的。随着业务量的增加,经费短缺问题突出,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基层财政干部的正常工作。
三、对进一步加强乡财政管理和资金监管工作的意见和建议。
1、加强乡财政体制建设。
要充分认识乡财政的重要性,将区乡财政建设纳入国家财政的总体发展战略规划,根据当前乡财政的特点,转变职能,科学定位乡财政职能,由原来的抓收入转变为加强对支出的监管和跟踪,完善区乡财政体制。要坚持分类指导的原则,针对各地乡镇发展水平的不同,分类指导和改革区乡财政体制,满足不同类型乡镇发展的需要。
2、加强乡财政制度建设
要通过乡财政职能的合理定位,明确收入、支出、管理、监督等各项职责,达到“职责明确、制度健全、操作规范、运转高效”的目的,使乡财政工作有章可循。
创新财政支农方式,大力实施支农资金整合。对涉农补贴项目资金统一在乡政府设立专户,在乡政府报账。涉农资金发放上,区级财政要对乡政府给予一定的预拨资金,以解决兑付时间紧、任务重而带来的困难。整合资金性质相同的项目,形成大类项目,如新农村建设、道路建设、农村义务教育等。按大类项目分配资金,形成支农的合力,降低管理成本。逐步清理并减少配套资金要求,控制乡村债务增长。各类建设要求地方配套和群众自筹的项目多、配套比例大,建议上级减少对建设项目的资金配套要求,减轻乡村支出压力,给乡财政控制债务留出空间。
3、加大公示力度,健全公开机制
公开是保证一切工作“阳光操作”的必要前提。创新乡涉农财政资金公开方式,全面接受社会监督,要在深化现行的政务公开、村务公开等常规公开形式基础上,不断探索新的乡涉农财政资金管理使用信息公开形式。通过政府门户网站把乡涉农财政资金的资金流程,分配过程和发放过程全面公开,把资金的安排、项目规划审批、政策规定等内容向社会公布,使乡涉农财政资金更加透明阳光,接受社会和群众的监督。建议减少资金下拨的环节、程序,缩短资金到位的时间,提高管理部门的工作效率,资金的下拨与资金信息公开结合起来,减少政策落实到位的时间差,最大限度地消除
群众对党对政府的误解。
4、加强监督管理,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
科学合理决策乡涉农财政资金的投放,对于情况不明,把握不大的项目要特别慎重,尽量避免决策失误,突出重点进行监管,突出监管效果,多给乡政府在项目资金上的自主权。对于涉农财政项目资金的投放,建议减少和取消乡政府的项目匹配资金,从而减轻乡政府的财政压力。对乡涉农财政资金项目,建议通过统一部门审批,避免多部门、多渠道审批和管理,对乡涉农财政资金管理进一步规范,减少运作成本,确保资金的使用效率和资金安全。
5、调动财政干部积极性,提高财政管理水平
乡财政对维护基层政权运转、促进农村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的全面发展,发挥了积极有效作用。
为了提高财政管理水平,进一步做好基层财政的宣传、服务工作,应保证基层财政所有足够的人员和编制,提高工作效率,完善工作程序,规范工作管理,强化监督,进一步明确工作人员的职责。同时加大对乡财政的宣传力度,使社会各方面更多地了解乡财政所的地位和作用,为乡财政所干部工作创造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
随着财政体制的改变,基层财政所作为管家理财的单位,在工作环境上、软硬件建设上、工资福利待遇上,远不如乡派出所、工商、税务等单位,从一定程度上挫伤了乡财
9.家乡的故事 篇九
又是一个晨曦微露的早晨, 芳香弥漫了整个大地。我搬来一张小凳, 托着下巴, 静静地倾听妈妈说家乡那古老的故事:三都澳斗姥是一座孤岛, 四面环海。妈妈小时候住在这儿时, 用水很不方便, 想用到清水必须大清早挑着水桶到两公里外的山脚下等水, 因为那时斗姥岛缺淡水。每到假日, 妈妈常和奶奶、舅舅、小姨一起挑着小水桶去山脚下接水。山脚下的水管是从山上接下来的, 说是水管, 其实只不过是接送泉水的半片竹片而已。滴水很慢, 总是一滴一滴地滴。因为村子里的人口多, 每天接水的队伍都会排起长龙。听到这里, 我不禁感叹:“家乡人民好有毅力啊!”
家乡不仅缺水, 而且缺电, 蜡烛是最常用的照明工具。为了节约能源, 家家户户每到晚上七八点就吹灭蜡烛睡下了。听妈妈说, 她们小时候都是把用完的蜡烛油重新熔成块, 再在中间挖一个小洞, 插上一小根毛线, 一根新蜡烛便诞生了!我不禁想到如今灯火辉煌的世界, 那是当时多少代家乡人民梦寐以求的呀!
家乡的人, 虽然生活艰苦, 但是他们的生活中总是充满欢声笑语。
“斗姥”平时没有娱乐的地方, 只有遇上传统节日时, 乡亲们才会筹钱请戏班子来唱戏, 这可是当时唯一的娱乐。每当戏班子到来时, 村里就会敲锣打鼓。戏刚上演, 台下自然成了孩子们奔跑追逐的娱乐园, 而大人们在台下边嗑瓜子边拍手叫好。当戏演完的时候, 孩子们不得不回到自己的小土房, 这“小土房”约两米高, 有的房子每到下雨时, 还会漏水呢, 真是太艰苦了!
也正是这艰苦的环境造就了勤劳智慧的家乡人民。如今家乡人民靠网箱养鱼发家致富, 还开发了一项项旅游项目:奇特的斗姥螺壳岩, 惟妙惟肖的金元宝、状元帽……最有趣的要算是斗姥迷宫洞了, 里面曲曲折折, 别有洞天。正是这一项项旅游项目吸引了众多中外游客到此旅览观光, 乡亲们的日子也越过越红火了。
新农村、新天地, 我相信家乡的明天将更灿烂, 我更深信祖国的明天将更辉煌!
教师点评
10.建设美丽家乡倡议书 篇十
在全市范围内深入开展城乡环境综合整治行动,是落实“四个全面”,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选择,是提升宜居宜游城市形象,彰显金张掖独特优势和魅力的迫切需要,也是顺民心、合民意,回应广大人民群众热切期盼的现实要求。
作为个私经营者,我们既是城市优良环境的受益者,更是城市优良环境的创造者,我们要以自己的实际行动使张掖的天更蓝、地更绿、水更清、城乡环境更整洁。
为此,我们向全区3万多户个体私营者发出如下倡议:
一、以主人翁姿态积极参与环境治理。
积极响应号召,认真学习并自觉遵守《张掖市人民政府关于集中开展城乡环境综合整治的通告》和市区环境卫生整治相关文件精神。
牢固树立“人民城市人民管,管好城市为人民”的理念,正确处理好个人利益和整体利益、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的关系,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从身边做起,以主人翁的姿态迅速投入到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工作中来。
二、认真落实门前“三包”责任制。
自觉履行门前“三包”义务,包门前环境卫生,做到门前无垃圾污物,无果皮纸屑,无乱贴乱画,不随意倾倒垃圾;包门前绿化管理,保护管理好门前公共设施,不损坏花草树木;包门前秩序,不乱摆摊点,不占道经营,不乱停乱放车辆,不凉晒和堆放物品,做到摊不出店、货不出柜。
三、严格遵守法律法规及城市管理相关规定。
自觉办理各种证照,不无证无照经营;不销售假冒伪劣、“三无”商品;不随意设置摆放灯箱、店招店牌、户外广告;不占用公共场地从事展销、街头庆典活动;不发布虚假违法广告、不擅自设置户外广告,不乱搭乱修乱建;做到明码标价、文明用语、礼貌待客。
环境整治,人人参与,家家受益。
让我们迅速行动起来,携手并肩,共同参与,竭尽所能,用我们的热情和真诚,用我们的辛勤和汗水,共同把我们的家园装扮得更加整洁、更加靓丽!
倡议人:XXX
11.建设美丽家乡 ——我的中国梦 篇十一
我的家乡是广西的一个小山镇,一条长长的3米宽的公路穿过我们小镇,也把附近几个乡镇串连起来,清清的河水在两岸盛竹的陪伴下轻轻地流淌,她不但滋润了我的家乡,还养育了一代又一代的家乡人。我爱我的家乡,2012年9月11日,我踏上了外出求学的道路,我轻轻地挥动双手,与我那可爱的家乡道别,为的就是将来有一天能回到家乡,建设美丽家乡——这就是我的中国梦。
建设美丽家乡是我们家不断传承的梦想,那就先让我来介绍一下我们家的故事吧!
小时候,父亲老给我讲爷爷的故事。这个故事发生在我们这个清幽美丽的小镇上,在1945年,中国抗日战争刚刚取得了胜利,大批日军逃离中国,有一部军队向西南方向逃离时刚好经过我的家乡,那时爷爷年纪虽小,却很深刻地记得当时的情景;日本鬼子路过我的家乡时,看到绿油油的挂在树上长得像一个个娃娃的脸似的柿子,饥饿使他们忍不住偷偷地摘了几十个大柿子,他们把柿子皮削掉,切成一粒粒的,然后堆了个简灶就煮了起来。这柿子哪能煮啊,更何况还没熟透。村民们躲在山上注视着这一切,刚开始还很害怕,不知道日本鬼子又要搞什么名堂,后来却忍俊不禁,暗地里在看日本鬼子的笑话了。诘涩的柿子使鬼子落荒而逃,中国终于胜利了。虽然父亲给我讲了很多遍,但我却百听不厌,因为这是爷爷讲给父亲,父亲讲给我听的故事。想到日本鬼子的败相,我也很高兴。
父亲说,爷爷曾经当过村里的生产队队长,每天清晨便吹着哨子催着村民去田里干活,从早上七点等到九点、十点,村民才陆续来齐。出去工作就像一条长龙,慢悠悠地走到田里,到收工的时候,村民们就像一窝蜂一样踊回来,全村人就盼着那大锅饭快点煮熟。后来饭分得少了,村民也没有一块属于自己的土地,饥饿难耐,把能吃的东西都吃光了,甚至只能用水充饥。村里就普遍出现了水肿现象,父亲说这时候奶奶的脚比马皇后的脚还要粗,简直就像大象的脚一样大,用手轻轻一按就凹进去了,过了几分钟才凸回原来的样子。听到这里,我倍感那一时代人生活的辛酸和艰苦。
父亲说到自己的故事的时候,总是流露出感慨万千的微笑,那时父亲还小又正值三年饥荒时期,年轻力壮的人们就进山打鸟找东西吃,父亲同大多数小孩一样跑到田里捡收割时落下的稻谷。有一次还和大姑一起扛着沉重的锄头去偷挖已经翻过好几遍的蕃薯地,正当他们挖到几根手指粗的红薯时,却被人发现了,连锄头也被没收了,大姑哭着跑回了家。听到他们的遭遇,我内心的敬意由然而生,他们的生活过得如此艰辛,但在一家老小的共同努力下终于熬过了这个艰难时期!
父亲还跟我讲了他们那一代求学的经历,为了争学费,他们每天一放学就马上到山上去割草、劈柴,然后用牛车拉到烧砖窑去卖,而每天去食堂打饭都是拿一个大盘子去的,菜是绝对没有的,只能给每个人的饭的上面淋一勺盐水。因为封建残留“女子无才便是德”的思想没有完全解放,所以姑姑们是不能上学的,了解到他们的经历,我内心常常为她们打抱不平,也庆幸自己能有机会上学。
在我的记忆中,九十年代时我的家乡处处是瓦房,每逢刮风下雨的天气,总是令人提心吊胆的,家里的脸盘和桶都用上了也还不够接漏雨的地方。而我的童年就是在瓦房中度过,吃住在瓦房,上学也在瓦房。到了今天,瓦房渐渐的消失,一栋栋楼房拔地而起,村民的服饰不再是“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地穿了,而是追赶时尚,分季节来穿衣打扮了。学校焕然一新,教室也装上了多媒体设施,九年义务教育得到了普及,男孩女孩都可以上学了,农业税也取消了,农民的生活步入小康。
家乡的生活也越来越方便了,记得那时候我还很小,家里没有电视机,全村就几户人家有,所以每天天一黑,没有电视的人家就到有电视的家里看,虽然是黑白的,但大家都非常喜欢看。过了两年左右,各家各户都买上了彩电,我们不出门也可以看电视了。在后来的几年里,村里用上了洗衣机、计算机、互联网,父亲的手机也从九十年代的“砖头”换成了今天的智能机……
一条十几年前还是泥泞的小路变成了今天连通各地的水泥路,汽车和人流也多了起来,人们的脚踏车换上了摩托车,再由摩托车换上了电车、汽车。村民再也不用翻山越岭去赶圩,原来一个小时的路程只需十来分钟便到了。宁静的小镇与外面的世界的联系也更加密切,市场上所有的产品我们小镇上也有。
爷爷说自己很幸福,日本鬼子被赶出了中国,家家户户都有了自己的土地,农民翻身做了自己的主人,生活也不再是流离失所背井离乡了。
父亲说自己很幸福,人们的生活逐步得到了改善,温饱的问题也得到了解决,大家都能吃上白花花的大米饭,人民再也不会挨饿受冻了。
我说自己是幸福的,比起前辈们,我更幸福,因为我不仅可以念书,还可以走出家乡上大学,还有国家政策资助,也减轻了家里的负担。
在爷爷和父亲的影响下,我想成为一名教师,我要把前辈们的故事和我的家乡介绍给更多的人。每当我梦想到自己站在讲台上对着一群学生讲课的时候,我的心里流出了微笑,因为我可以把家乡翻天覆地的变化讲述给更多的人听,让后人记住历史,展望未来。能够为家乡,为国家贡献自己的绵薄之力,我又是多么的自豪。
爷爷的梦想是希望把侵略者赶出中国,不再受外强欺凌,以维护家乡的安宁;
父亲的梦想是希望中国能够富强,家乡日益兴旺发达,农民能够过上好日子;
而我的梦想则是将家乡的风俗文化介绍给更多的人,传承我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
国家强大则人民强大,国家富裕则人民富裕,建设美丽的家乡是我的中国梦,只要每个人都热爱自己的家乡,有建设美丽的家乡的梦想,那么我们的祖国一定会越来越美丽富强!
12.家乡的龙眼 篇十二
家乡的特产虽多,但带“龙”字的特产也只有龙眼和乌龙茶。其中,我最喜欢的要数龙眼了。
龙眼为中国南方水果,与荔枝、香蕉、菠萝同为华南四大珍果。其树高一两丈,叶长而略小,开白花,成熟于初秋。其果实累累而坠,外形滚圆,如弹丸却略小于荔枝,皮青褐色。内皮则剔透晶莹偏浆白,隐约可见肉里红黑色的果核,极似眼珠,故以“龙眼”命名。[2]
我家院子里有两棵龙眼树,它们[3]不仅高大、粗壮,是鸟儿们栖身的好地方,而且果实特多,结出的龙眼味道特好!只要亲友、邻居夸起它[3],我就有一种自豪感。春天,龙眼抽出了嫩绿的小芽儿。不久,花骨朵儿争先恐后地开放,散发出浓浓的香气。夏天,树上结出了一颗颗小龙眼。雷雨如注,龙眼叶挨挨挤挤的,小龙眼从树梢[4]之间冒出来,这些只有黄豆般大小的龙眼好像调皮的孩童眨着眼睛,可爱极了!一阵风吹过,龙眼树“沙沙”作响,好像在说悄悄话呢!秋天,龙眼成熟了,它们和乒乓球一样大小,树枝上挂满了果实,把枝头都压弯了腰。[5]摘下一颗,剥开皮放进嘴里,就会感到一丝清凉往身体里透,沁人心脾。冬天,虽然果实没了,但是树上的叶子还是挤挤挨挨的,显得那么茂盛,一棵棵龙眼树活像一棵棵大樟树。[6]
龙眼味道可口,是走亲访友时馈赠的佳品。它可以加工成罐头,龙眼肉,龙眼膏,龙眼干,[7]还可以做八宝饭,也可做菜点的原料……龙眼益脾养心,是上好的滋补品。
啊,家乡的龙眼,一年四季生机勃勃,默默奉献不求回报,龙眼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我爱龙眼!
文/福建省泉州师院附属丰泽小学五(3)班陈炳锋(指导教师:黄庆胜)
特色点评
本文开篇以谜语点题,很是新颖。小作者表现手法多样,富于变化:从家乡的龙眼写到自家的两棵龙眼树,并按四季顺序描写树景,而写龙眼果,则按果皮、果肉、果核由表及里地顺序描述,同时从形、色、味及用途等方面叙述,条理清晰。结尾点题,照应开头,揭示了龙眼的内在美,深化了中心。
参考文献
①观察要细致。龙眼的外壳主要是褐色的,不是黑的,应将“黑”改为“褐”。
②表达要准确。可另起一段介绍“龙眼”的由来:“关于龙眼,还有一个传说呢!从前有一个叫桂圆的人,因蛟龙兴风作浪,他与蛟龙决斗了三天三夜,最后把蛟龙斩了,挖下了龙的眼睛。县官知道了,就来抢龙眼。桂圆寡不敌众,吞下了一只龙眼,另一只则爆炸了。桂圆死后,村民把他埋在了村边。第二年春天,坟上长出一棵树,树上挂着的水果像当年那只龙的眼睛,村民们为了纪念桂圆,就把这种果子叫龙眼,把晒干的龙眼叫桂圆。”
③④前后指代应一致。可将“它”改为“它们”。
⑤用词应准确。将“树梢”改成“树叶”。
⑥避免语言矛盾。怎么把“枝头”压弯了“腰”呢?要么是“把枝头都压弯了”;要么是“把树枝压得低下了头”。
⑦比喻要恰当。可改为:“活像一位位哨兵挺立着。”
13.家乡生态文明建设调研报告 篇十三
暑期期间,在时间充足的条件下,我对我们家乡安徽省宣城市水阳镇雁翅乡新联村进行的调研活动,本次调研的主题是家乡生态文明建设,推动科技发展。
我将调研地点选在了安徽省宣城市水阳镇雁翅乡新联村,这里是我的主要调研地点,回到家中,我便到村委会处询问,近年来,县里的一些主要变化和重大举措,村委会的有关领导便详细的向我说起了,家乡对于生态文明建设和科技发展进步方面的各项举措。
调研实践近一个月,一个月的时间里,我调查走访了很多地方,很多曾经被污染然严重的地区已被彻底清理整顿,基本恢复了干净整洁的面貌,不同地区的整顿效果虽不尽相同,但是整体有了很好的改观。下面我就调查结果,做出了详细的说明和总结。
我与家乡生态文明建设进行走访调研,从中有了感悟,有了行动。近几年,由于政府大力提倡生态文明建设,坚持走可持续发展路线,从前,家乡建设对于生态文明建设一直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只是在培植树木方面比较突出,建立防护林,防风防沙,防止水土流失。在工业方面,为了大力发展经济,对于污染现象并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所以导致很多地方被污染,唯一一条流经我县的水阳江,也受到了严重的污染,化肥厂就离水阳江不远,向河里排放污水,从前的水阳江水清澈透明,而现在生活垃圾四处飘浮,边缘仿佛是污秽的沟渠一般。
很多地方都是如此,由于前几年县里对于经济建设的高涨热情,对污染问题没有及时处理。
近几年,生态文明建设在社会发展中扮演着越来越重的角色,县里也开始抓起了生态文明建设,走起了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对于一些违规操作的企事业单位,坚决给以整顿,甚至关停。不少企业受到影响,但是县里对于生态文明建设落实的很坚决彻底,对于像造纸厂这样屡教不改的单位,坚决予以关停处理,禁止一切生产活动。其他企业的情况较好,都积极配合着县里的生态文明建设工作,污水先处理后排放,不处理不排放,从而很好的控制了环境的继续污染。
生态环境好了,才能吸引更多的企业投资,招商引资一直是我县发展的一项重要渠道,近年来有大量的国内外企业来我县实习考察,投资建设不少工厂,发展了经济的同时,科学技术手段也在不断进步,引进了外资的同时,也引进了先进的技术。发展生态文明建设,促进了经济的发展,又带动了科技的进步,一举多得。
我先秉承“建设生态文明、开发清洁能源、彰显绿色魅力”的思想,开展生态城市建设,进一步加快造林绿化、小流域治理、风沙源治理步伐,通过建防护林、退耕还林等生态经济型造林模式,建起了植物园,院内有很多品种的植物,农作物和果树,退耕还林也使得大面积土地有效地防止了水土流失,加大了土地覆盖率。
为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关于“保护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中国”精神,叙述中党的十八大提出了建设小康建设生态文明,这一理念的提出,批判反思了人与自然关系中环境污染的代价,强调要建立人与自然的
和谐相处关系。这是十七大报告的一个亮点。使得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越来越清晰,内涵越来越丰富。
我县严格落实“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政策,全民动手,全县范围内搞绿化,搞发展建设,大家积极参与,让绿意充满乡村。本次暑假回家,我切实感受绿意满怀的感觉,街道两旁路色的松柏排成两行,每隔一段会有一棵其他树种,还有已选花花草草,在体验生活美感、感悟生活质量提升之时,人们对于生态文明建设又多了一份支持与认可,投入更大的力量支持家乡生态文明建设。
文明是人类文化发展的成果,是人类改造世界的物质和精神成果的总和,是人类社会进步的标志。生态文明,是指人类遵循人、自然、社会和谐发展这一客观规律而取得的物质与精神成果的总和;是指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共生、良性循环、全面发展、持续繁荣为基本宗旨的文化伦理形态。
建设生态文明,并不单指传统意义上的污染控制和生态恢复,而是克服工业文明弊端,探索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发展道路的过程。很多地区有着严重误区,认为发展经济和生态文明建设是鱼和熊掌不可兼得,这是十分错误的想法。要真正实现经济发展、工业发展、科技发展,就必须人与自然和谐相处,需要大规模开发和使用清洁的可再生能源,实现对自然资源的高效、循环利用。在不破坏环境的前提下,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
在思想上,我县能够应正确认识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关系。主要是:从重经济发展轻环境保护转变为保护环境与发展经济并重,从
环境保护滞后于经济发展转变为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同步,从主要用行政办法保护环境转变为综合运用法律、经济、技术和必要的行政办法解决环境问题。牢固树立保护环境、优化经济结构的意识,将环境保护作为新阶段推进发展的重要任务。
在政策上,只有将环境保护上升到国家政策的战略高度,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才能从源头上减少环境问题。在发展政策上,我县拟订有利于环境保护的各项措施办法,和对与违规排放等违规操作的具体处理办法和处罚形式。
发展的政策与鼓励环保的政策有机融合;遵循自然规律,根据不同地区的环境功能与环境承载能力,按照优化开发、重点开发、限制开发和禁止开发的要求确定不同地区的发展模式,引导各地合理选择发展方向,形成各具特色的发展格局;在发展规划上,严格要求各生产单位,严格控制污水废弃的排放。
我县的生态文明建设才刚刚起步,还有漫长的路要走,责任艰巨,还需要更多的人来参与和支持。当然首先还是需要县里给予足够的重视,否则具体的工作是无法行之有效的落实的。总的来说,我县几年来的生态文明建设工作成效显著,被污染的地区和水域都有了改善,还建立了生态文明宣传公园,相信我县生态文明建设和科技发展定会越来越好。
调研人:刘朝钱(建筑工程学院)
调研地点:宣城市宣州区水阳镇新联村
14.少年向上建设家乡征文 篇十四
高坪的美,是一种不拘一格的美,犹如一串跳动的音符,如此活泼欢快。
一股微微的凉风飘过,秋天早已入中,我漫步在夕阳的余晖之下,走着走着,便有一条蜿蜒的小溪,“哗啦啦”地响着,在落日的衬托下,像一个个活泼的小精灵,翩翩起舞。有时便放起轻快的交响曲,为附近的农家增添喜庆;有时几只小蚂蚁坐着“叶船”,在溪上乘风破浪;又有时几条小鱼欢快地在水中游到西,又游到东,我忍不住将手指一浸入水中,小鱼们便像几束闪电迅速散开,我将手一抬,它们又欢快地游了回来,继续打闹。
越过欢快的小溪,便有一路的“金黄”像地毯一样铺在地上,散发着浓浓的香味,像是有心人专门为来往游人设计的。走进一看,就会发现原来是满地的桂花,金桂、银桂、四季桂一同为乡村浸上秋天的洗礼,捧起一把,就令我想到了上次的捡桂花,那香味,能让人瞬间沉醉其中,无法自拔。有时,桂花落地多,我便往上一躺,这时,桂花就像柔软的床垫,能将人身上的疲劳一下子吸得一干二净,神清气爽。有时,我们还会将桂花存起来,晒干,浸在温水中,最后再淋上点蜂蜜,就成了一杯沁人心脾的桂花茶了,不但好喝,更能让人静下心来,心身放松。
爸爸妈妈工作繁忙,之后我不再常去家乡,但每当我的亲人传来家乡的照片,我便能一下子想起那里每一分每一秒钟那感动的回忆。
15.家乡的美景 篇十五
春天, 天气回暖, 万物复苏。春风在碧蓝如洗的天空下帮柳树姑娘梳着柔软的长发。春雨洒落, 草儿探出了尖尖的脑袋, 花儿绽开了美丽的笑脸。
夏天, 树木为我们撑开了一把把绿色的遮阳伞。每当我们玩累时, 就跑到大树底下休息。
秋天, 到处是一片果实累累的景象。树叶渐渐变黄了, 一阵微风吹过, 一片片叶子从天而降, 犹如一只只蝴蝶在天空中翩翩起舞。
冬天, 凛冽的寒风吹过, 给大地披上了一件耀眼的银装。一阵清香飘来, 原来是腊梅花开了, 一朵朵腊梅傲然挺立, 金黄的花蕊, 淡黄的花瓣, 芳香馥郁, 点缀着山坡, 妙极了!
啊!真是写不完的美景, 说不尽的故乡情呀!
【建设家乡】推荐阅读:
建设家乡演讲稿08-12
爱我祖国 建设家乡10-18
家乡法治建设调查报告08-15
倡导生态文明-建设美丽家乡11-11
争当家乡的建设者和接班人08-12
关于家乡的作文:我爱家乡10-29
家乡美景故事:家乡的小溪11-17
家乡的作文 家乡的冬天11-24
介绍家乡的美文-家乡的春天10-26
关于家乡习俗的文章:家乡谚语知多少07-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