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建专业工程师论文

2024-08-04

土建专业工程师论文(共8篇)(共8篇)

1.土建专业工程师论文 篇一

土建专业工程师求职信

土建专业工程师求职信,在阅读本文的同时大学生个人简历网希望求职者相关了解土建施工员专业简历模板。在求职时要怎样写一份出色简历与求职信?请阅读以下土建工程专业求职信参考资料!

尊敬的领导:

您好!

我是土建专业的一名xx级应届本科毕业生,通过四年的学习尤其是两年的专业课学习,我认为自己已基本掌握了道路桥梁施工和设计的一些基本知识,通过在工作岗位上的一段时间实践后能胜任单位安排给我的工作。

通过三年多的学习,我的总成绩排在土建专业第三名的位置。各门功课尤其是专业课成绩一般都很优秀,我想这是三年来自己勤奋、好学并刻苦努力的结果。这种敬业精神我认为在今后的工作中对于尽好本职仍能起到很好的作用。

我顺利通过大学英语四级和六级考试,并且六级取得xx分的好成绩,是我院唯一的六级成绩在80分以上者。本人具有计算机基础知识和使用fortran77、c语言等高级计算机程序设计语言编制程序、上机调试及运用的.能力,于通过全国高等学校计算机考试(cct)并获得“优秀”证书,同年顺利通过国家二级考试。曾翻译过英文歌曲一首,获上海译文出版社奖《名车志》一本,这说明本人已有相当的翻译能力。此外,还学过一年的德语,具有初步会话的能力,并为进一步发展提供很大可能。

在实践方面,参加了为期一个月的军事训练,使我在组织性和纪律性上升到了一个新的层次。本专业安排的测量实习、道路勘测设计实习以及桥梁工程等各种实习,我都以认真严肃的态度对待,取得了很好的成绩,并为今后的实际工作奠定了实践性基础。此外,在假期期间我还担任家教工作,把所学知识做到融会贯通,教学合一。

请给我一个机会运用我的所学为贵单位服务,将十六年积累的知识回报于社会。本着“从今做起。以我做起”的原则,让我们携手共创美好未来。

此致

敬礼

自荐人:大学生个人简历网

2.土建专业工程师论文 篇二

1 工程教育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随着改革开放, 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不断完善, 高等工程教育不适应国民经济发展需要的问题日益突出。主要表现在以下几各方面。

1.1 工程教育与工程实践脱节, 实践教学严重不足

长期以来, 我国的高等工程教育对实践教学环节缺乏系统的研究和足够的重视, 实践教学的改革大大滞后于理论教学内容的改革, 实践教学体系缺乏整体优化与独立性, 实践内容陈旧, 工程训练强度不够, 教学条件经费投入不足, 使实践教学环节的实施受到严重的削弱, 导致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不强, 与社会需求和国际认证的标准相比显现出较大差距。[4]

1.2 工科专业课程体系相对陈旧, 与我国产业结构的调整不相适应

我们的专业课程跟不上科学技术发展的节奏, 总体上比较陈旧, 有的课程内容几十年不变。专业课和专业基础课必须注意吸收科技发展的最新成果, 否则, 就会在世界科技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 对于工科专业来说尤其如此, 及时更新工科的专业课程内容, 要根据科学技术发展的特点, 紧密结合实际情况, 建立适应国家经济与社会发展需要的工科专业课程体系设置和调整制度, 在课程体系设置和调整时充分考虑行业和产业的需求, 要有行业、企业界人士参与培养方案的制定, 保证人才培养质量。

1.3 工科教师队伍普遍缺乏工程经历, 严重影响工程教育质量

一些教师还没有摆脱传统意义上“教”的概念, 只注重传授知识, 而不注重培养学生的能力培养。多数青年教师直接从高校走向高校, 缺少工程实际经验或工程实践能力不强, 对生产现场的设备、技术改造、更新的信息情况不能及时了解掌握, 难以胜任对学生专业实践能力的培养和训练。

2 采取的改革措施

目前国内的高等工程教育要培养学生丰富的工程经验, 理论联系实际, 注重学生创新能力和工程实验能力的提高, 工程教育回归工程、回归工程实践, 满足现代工程的发展对工程师的要求。[1]

莆田学院土木建筑工程学系土建类专业突出应用型人才培养, 主要采取“工程教育回归工程、回归实践”模式, 这一人才培养模式强化实践环节, 在课程教学上进行创新, 明确课程要求和目标, 尽量把理论与实践融为一体进行教学, 实现理论与应用并举, 每个专业的教学计划中实践环节所需学时占总学时30%以上。主要的改革措施如下。

2.1 以能力培养为核心, 加强实践教学, 构建科学的实践教学体系

高等工程教育的重心是提高学生的能力上, 能力来自于实践, 各种实践教学环节对于培养学生的能力尤其重要。因此, 对于以工科为主的大学来说, 大力加强实践教学, 建立起科学的实践教学体系已势在必行。实践教学体系是指划分为“四大模块”:“实验教学模块”、“实习教学模块”、“设计教学模块”和“创新实践教学模块”, [5]这四个模块及相对独立, 又互相联系, 构建成了一个集知识、素质、能力为一体的新型实践教学体系, 见图1所示。

2.2 深化专业课程体系的改革, 适应社会的发展

应用型本科的专业课程体系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以培养面向工程一线应用型高级专业技术人才为目标, 整体优化设计培养计划。主要采取的措施有:首先, 增加了提高学生的知识结构、能力结构的工程素质类课程, 如:《监理理论》、《工程招投标》、《工程项目管理》《工程软件应用》、《职业生涯规划》等;其次, 对教学计划的总学时进行压缩, 增加实践性环节教学内容, 如:将《工程测量学》、《土木工程材料》、《房屋建筑学》、《建筑施工》等专业基础课 (专业课) 的理论教学内容缩短相应增加实训、综合实验、设计环节等;第三, 加强学科基础课程, 开展注册师培养教育, 开设造价、建造师、监理工程师等执业资格考试课程, 如:《监理理论》、《工程经济学》、《工程项目管理》、《建筑法规》、《建筑工程管理与实务》、《工程造价管理基础理论与相关法规》、《工程造价计价与控制》等;第四, 注重课内、课外, 校内、校外及产学研相结合, 初步构建了“宽口径、厚基础、重应用、多方向”的课程体系, 以适应不断变化的高级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需要。

2.3 培养“双师型”教师队伍, 推动产学研合作教育

教师队伍建设是工程教育改革的重要因素之一, 应用型大学培养的是应用性人才, 所以师资队伍不仅要具备较高的学术水平, 同时还要有丰富的实践经历和较强的应用能力。一方面通过专业教师培训、交流和深造, 有计划地派出青年教师轮流到有关企业去挂职锻炼一段时间, 参加工程的设计、施工及管理, 且应规定教师从事工程实践的最少期限。鼓励教师获得各类培训、认证资格证书, 快速提高中青年教师的工程实践能力, 通过产学研合作, 积极培养熟悉产业发展、教学水平高, 既有基础理论功底, 又长于实践操作、掌握最新应用技术的, 取得相关职业资格证书的“双师型”教师。另一方面, 充分发挥企业工程师在构建工程实践教育课程体系中的优势, 促成企业工程师成为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重要师资来源, 积极聘请行业、企业的一线专家为兼职教师, 构建多元化的师资队伍结构体系。目前我系的专职教师数共有37人, 专职教师中具有工程系列职称或注册结构工程师、注册监理工程师、注册造价工程师、注册建造工程师等国家执业资格证书的教师25人次, 而且还聘请了设计院、施工企业等单位的11名高级技术人员作为我系的特聘教师, 形成了一支实力较强的“双师型”教师队伍, 教师在教学工作之余, 积极参与工程实践, 这些实践经验和工程实例融入到课堂教学、课程设计、毕业设计等教学环节, 丰富更新了教学内容, 拓宽了学生知识视野, 提升了学生的工程应用能力。毕业设计的选题源于教师的工程实践, 学生深人现场进行设计, 缩短了学生适应工作岗位的时间。

“产学研”合作教育是提高工程教育质量、有利于培养更切合社会需要的合格人才、提高办学效益的措施之一。为此已选择十多个福建省内效益好的大、中型建筑及其相关企业成为我系“产学研”实习基地。

2.4 参加职业资格证考试, 提高学生动手能力

为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使学生毕业后在很短时间内满足工程单位的需求, 在校时对其进行职业资格培训及认证很有必要。[6]在工程造价专业的培养方案中, 增加了学生考证的相应课程, 并在假期等课余时间对学生进行“斯维尔”等工程预算软件培训, 使得造价专业的学生从今年开始08级、09级学生已参加了福建省教育厅主办的造价员证书考试, 考试通过率08级、09级分别为75.33%、74.51% (全省平均20%多) 。从2011年起我系组织学生参加由中国建设教育协会主办的第二届、第三届“斯维尔”杯BIM全国竞赛, 我系学生每届均获得了优异成绩。

3 结语

通过以上改革措施地实施, 我系学生的实践能力、动手能力均有大幅度的提高。在今年第五届福建省大学生结构设计竞赛中有两组获得二等奖 (其中一组还获得最佳创意奖) , 有两组获得三等奖;工程造价专业两队学生参加今年第三届全国高等院校“斯维尔”杯BIM软件建模设计大赛, 有一对获得:“建模大赛《安装算量与清单计价专项》一等奖”、“建模大赛《建筑设计专项》二等奖”、“建模大赛《结构设计与结构分析专项》二等奖”、“建模大赛团队全能二等奖”、“建模大赛《三维算量与清单计价专项》三等奖”、“建模大赛《项目管理与投标工具箱专项》三等奖”、“建模大赛《设备设计与暖通负荷专项》三等奖”、“建模大赛《节能设计与日照分析专项》三等奖”;另一对获得:“建模大赛《安装算量与清单计价专项》特等奖”、“建模大赛团队全能二等奖”、“建模大赛《结构设计与结构分析专项》三等奖”、“建模大赛《三维算量与清单计价专项》三等奖”、“建模大赛《项目管理与投标工具箱专项》三等奖”;还有其他的省级以上“力学竞赛”、“数学建模竞赛”、“测量竞赛”等活动中今年的成绩不俗。今年我系学生有37项大学生科研项目获得校级立项, 利用暑期进行“建筑知识送下乡”活动, 开展科普宣传, 得到当地老百姓的称赞。

摘要:随着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 高等工程教育的改革应将重点放到工程的实质上来, 提倡“工程教育回归工程、回归实践”。本文针对莆田学院土建系在工程教育过程中的问题进行分析, 并根据实际情况提出了工程教育“回归工程实践”的一些改革与实践措施。

关键词:工程教育,实践教学,改革措施

参考文献

[1]许建虹, 岳鲁锋.高等工程教育回归工程和实践的理论分析及改革措施[J].科技资讯, 2007 (13) :160-161.

[2]滕国仁, 王久和, 张昔平.高等工程教育实践教学体系和内容的改革与实践[J].华北科技学院学报, 2002 (4) :75-77.

[3]时铭显.高等工程教育必须回归工程和实践[J].中国高等教育, 2002 (22) :14-16.

[4]吕玉铬, 王虎奇.地方性工科院校应用性人才培养模式探析[J].教育理论与实践, 2010 (8) :18-20.

[5]张秀成.深化实验教学改革, 提高土建类学生的动手和创新能力[J].安阳工学院学报, 2006 (4) :52-53.

3.土建专业工程师论文 篇三

[摘 要]爆破法施工因其经济、高效、快速等特点,是岩体中各类工程建设的主要方法,广泛应用于隧道、矿山、路堑边坡、基坑等工程。根据爆破工程在土建类矿山建设、岩土工程、城市地下空间工程以及道路与桥梁工程四个方向上应用的异同点,并结合爆破工程教学存在的问题,对各专业方向爆破工程课程教学内容体系进行改革,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土建专业 爆破工程 课程 教学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5)09-0167-02

一、教学目标

爆破法施工因其经济、高效、快速等特点,成为岩体等各类工程建设的主要方法,广泛应用于隧道、矿山、路堑边坡、基坑等工程,对国民经济建设起着积极促进作用。[1]爆破工程是安徽理工大学土建类矿山建设、岩土工程、城市地下空间工程以及道路与桥梁工程四个方向的专业必选课;旨在通过课程的学习,学生能够了解爆破工程的发展历史,掌握基本的理论与方法,具备独立进行一般爆破工程设计与施工的能力。

教学大纲规定该课程为32个学时(其中,教学30个学时,考试2个学时),通过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能够熟练掌握常用的起爆方法、爆破破岩机理、露天爆破技术、地下工程爆破技术、拆除爆破原理与方法以及爆破安全技术措施;能够进行一般岩土爆破、井巷掘进爆破和隧道施工爆破设计,以及烟囱、水塔等拆除爆破设计。

二、存在的问题

(一)内容多、学时少

目前,主要的《爆破工程》教材主要内容为[2] [3] [4] [5] [6]:绪论、炸药理论、爆破器材与起爆技术、岩土中爆炸的基本理论、地下工程爆破、露天工程爆破、拆除爆破技术、钻孔方法和钻孔机具、爆破安全。显然,在教学大纲规定的32个学时内,无法讲授全部内容,造成后面章节(多为钻孔方法和钻孔机具、爆破安全)没有时间讲授。而爆破安全是爆破施工中尤为重要的环节,特别是现在城市复杂环境下的爆破是难点。

(二)教学内容

土建类专业主要是利用炸药爆炸破岩,解决实际工程问题。教材中存在一些理论性较强、脱离工程实践的内容,教师讲授时不可能都做到生动形象,使学生们缺乏兴趣。例如:在各版本教材中,炸药理论均占有一定的篇幅。实际工程中,较多使用的是水胶炸药和乳化炸药系列,选择余地小。因此,此类纯理论的内容可少讲或不讲,如炸药热化学参数的具体计算、炸药的爆轰等。而工程实际密切的内容可以多讲,如露天岩土爆破、隧道施工爆破等。

(三)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广泛使用的多媒体教学与板书相结合已不能完全满足教学要求。至于实验课,爆破工程因其材料的特殊性,实验难以实现每个环节人人参与;而只能做一些简单、危险性小的实验,如霍金逊效应、爆破漏斗实验,其他的难以实现。

(四)爆破安全教育重视不足

爆破安全包括爆破工程的安全实施和爆破作用有害效应对周围环境的影响两部分。由于学时、重视不足等原因,在教学时此方面内容较少涉及。加强爆破安全教育的重要性如下:

1.爆破工程事故层出不穷,每次都造成较大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为爆破行业带来了负面效应,也增加了人们对爆破的恐惧心理,不利于爆破施工企业与爆区周围居民的协调。爆破工程事故主要有:爆破器材使用不当引起的事故、爆破施工过程管理不善造成的事故和爆破有害效应引起的事故。

2.爆破有害效应的控制或消除需要掌握其致灾原理、控制机理和方法。如爆破震动,作为最常见的爆破有害效应,在城市内各种爆破时要求尤为严格,因为稍有不慎,过强的爆破震动会造成周围建(构)筑物开裂、倒塌,地下管线爆裂等严重灾害。爆破震动的控制要求掌握爆破地震波的传播规律,爆破震动的监测与分析等知识。在以地铁为代表的城市地下工程中[7][8],爆破有害效应的控制有着前所未有的重要。

三、教学内容体系改革

(一)矿山建设方向

矿山建设方向学生毕业后的主要就业岗位为各类矿山开采、井巷工程掘进施工、边坡工程施工等,因此,其教学内容主要为以下几个方面:

1.爆破工程的基础理论,包括炸药基本理论、工业炸药、起爆器材与起爆方法、爆破破岩机理等。重点是起爆方法(电雷管、导爆索、导爆管等)中的各种起爆网络和光面爆破、预裂爆破。

2.露天爆破,包括露天浅孔爆破、露天深孔爆破和硐室爆破等。主要讲授露天台阶爆破和硐室爆破,并结合煤矿露天开采爆破实例,如神华集团黑岱沟露天矿。

3.地下工程爆破,包括井巷掘进爆破、隧道掘进爆破和地下采矿爆破。以井筒和巷道掘进爆破、地下采矿爆破为主。

4.拆除爆破,包括烟囱、水塔等高耸构筑物的拆除爆破,高大建筑物如各种楼房的拆除爆破,以及基础、桥梁、冷却塔等建(构)筑物的拆除爆破。

5.爆破安全与管理,包括爆破安全管理,拒爆的处理,爆破工程事故案例(包含爆破器材、早爆和拒爆事故、爆破施工和爆破有害效应等不同原因的事故案例),爆破有害效应的形成机理与控制,爆破对环境的影响与控制等,如爆破震动监测与分析,爆破损伤测等。

(二)岩土工程与城市地下空间工程方向

这两个专业方向的毕业生主要从事(地铁)隧道工程、岩土工程方面的工作,除了爆破工程的基础理论,主要教学内容还包括:

1.露天爆破,包括露天浅孔爆破、露天深孔爆破、定向断裂控制爆破以及基于光面爆破的护壁爆破技术等。以露天台阶爆破为主,案例如闹市区深大基坑开挖爆破,沟渠爆破开挖等。

2.地下工程爆破,包括井巷掘进爆破、隧道掘进爆破和地下采矿爆破。以隧道掘进爆破为主,结合隧道掘进施工、桩井爆破施工等工程案例。

3.拆除爆破,包括烟囱、水塔等高耸构筑物的拆除爆破,高大建筑物如各种楼房的拆除爆破,以及基础、桥梁、冷却塔等建(构)筑物的拆除爆破。

4.特殊控制爆破,主要包括特殊环境爆破施工(含瓦斯区域,临近特殊物体如油库和天然气库、输油输气管道旁边的控制爆破,危岩体处理爆破等),爆炸挤淤,冻土爆破,爆炸处理软基,爆炸成型和爆炸焊接,爆破成井,水压爆破,静态破碎等。

5.爆破安全与管理,主要包括爆破安全管理、安全评价,拒爆的处理,城镇及复杂环境岩土爆破中的安全技术,爆破工程事故案例,爆破有害效应控制等。

(三)道路与桥梁工程方向

该专业方向学生毕业后主要从事交通工程如公路、铁路、隧道[7]等方面的工作,其中,路堑开挖、桥梁桩基、隧道等都涉及爆破工程。除了爆破工程的基础理论,主要教学内容还包括:

1.露天爆破,主要有路堑开挖爆破,如台阶爆破、光面爆破,预裂爆破,硐室爆破,采石爆破,危(旧)桥梁拆除爆破等。

2.地下工程爆破,包括井巷掘进爆破、隧道掘进爆破。以隧道掘进爆破、桥梁桩井开挖爆破为主。

3.特殊控制爆破,主要包括特殊环境爆破施工(含瓦斯区域,临近特殊物体如油库和天然气库、输油输气管道旁边的控制爆破,危岩体处理爆破等),爆炸挤淤,冻土爆破,爆炸处理软基,爆破成井,水压爆破,静态破碎等。

4.爆破安全与管理,各类交通工程建设过程中,可能有部分爆破工程周围存在人口密集的居住区或重要的建(构)筑物,故在此类工程进行时,同样要加强爆破安全管理,进行爆破有害效应如爆破震动、飞石、冲击波等的监测与控制。[8]因此,进行爆破安全与管理方面的教育是十分必要的。

在针对专业方向改革教学内容的同时,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信息量大的特点,结合科研和实际工程进行讲授,通过录像和照片对实际工程爆破进行剖析,以大大提高学生学习兴趣,进而改变教学过程由教师单方灌输为学生主动探索学习,这更有利于学生理解和掌握专业知识,并进行爆破方案和参数的设计。

四、结语

通过爆破工程课程教学内容体改改革,提高了学生对本专业方向爆破技术应用的理解和掌握,安徽理工大学爆破工程于2009年被批准为省级精品课程。在精品课程建设项目的资助下,我们不断对爆破工程课程教学内容体系进行改进、优化和完善,为学生毕业后的爆破工程设计、施工和管理打下良好的基础,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 注 释 ]

[1] 冯叔瑜,郑哲敏.让工程爆破技术更好地服务社会、造福人类——我国工程爆破60年回顾与展望[J].中国工程科学,2014(11):5-13.

[2] 高尔新.爆破工程[M].徐州: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1999.

[3] 王玉杰.爆破工程[M].武汉: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2007.

[4] 郭学斌,张继春.爆破工程[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7.

[5] 刘殿书,李胜林.爆破工程[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1.

[6] 徐颖,孟益平,吴德义.爆破工程[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14.

[7] 张俊兵.地铁隧道临近次高压燃气管线爆破振动监测分析[J].工程爆破,2014(5):28-31.

[8] 梁禹,张庆彬,刘洪震,等.爆破振动对邻近盾构管片影响的测试与分析[J].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2014(3):697-704.

4.土建工程专业应届生简历表格 篇四

土建工程专业应届生简历表格

大四第一学期寒假期间进行了为期两个星期的土木工程生产实习,在茂名XXXX高层商住楼施工工地以助手的身份协助施工员进行施工工作,理论联系实际,使学到的知识得到深化与巩固。

毕业设计为XXXXXX青年公寓建筑与结构设计,在此取得优异的成绩,通过这次设计,对建筑与结构设计有了进一步理解。

教育背景
毕业院校: 茂名学院
最高学历: 本科 毕业日期: -07-01
所学专业一: 土木工程 所学专业二:  
语言能力
外语: 英语 良好    
国语水平: 优秀 粤语水平: 优秀
 
工作能力及其他专长
  本人在四年的.大学中,受到良好的专业训练和能力的培养,具有扎实的专业的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以及进行工程设计、施工、管理的初步能力,能熟练操作PKPM 、AutoCAD 、天正建筑、Photoshop等设计软件以及Office办公软件。
 
详细个人自传
  性格开朗、稳重、有活力,待人热情、真诚;学习刻苦勤奋,有较强的自觉性,成绩优秀;工作认真负责,积极主动,能吃苦耐劳。有较强的组织能力、实际动手能力和团体协作精神,能迅速的适应各种环境,并融合其中。缺点是有时做事有点执着。做事的原则是:要么不做,要做就会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去做,力求做到最好。
 

5.土建专业工程师论文 篇五

(2008年上半年版)

一、变电站土建专业常用工程建设标准

1、变电站建筑常用设计规范 a.国家设计标准规范

《建筑模数协调统一标准》(GBJ2-86); 《房屋建筑制图统一标准》(GB/T50001-2001)《电力工程基本术语标准》(GB/T50297-2006)《建筑结构可靠度设计统一标准》(GB50068-2001)

提示:该标准明确了结构使用年限分类:1类5年,2类25年,3类50年,4类100年;明确了结构安全等级分为1~3级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砼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钢结构设计规范》(GB50017-2003)

《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GB50223-2004)《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构筑物抗震设计规范》(GB50191-93)

《电力设施抗震设计规范》(GB50260-1996)(有7条强条)《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

《建筑内部装修设计防火规范》(GB50222-95,2001年版)《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01,2006年版)《砌体结构设计规范》(GB50003-2001,2002年版)《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50189-2005)

《火力发电厂与变电站设计防火规范》(GB50229-2006)《建筑地面设计规范》(GB50037-96)《动力机器基础设计规范》(GB50040-96)《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50019-2003)《室外给水设计规范》(GB50013-2006)《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50014-2006)《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GB50015-2003)

《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94,2000年版)《给水排水工程构筑物结构设计规范》(GB50069-2002)《工业建筑防腐蚀设计规范》(GB50046-2008)

《湿陷性黄土地区建筑规范》(GB50025-2004)(有2条强条)

b.电力行业设计标准规范

《火力发电厂工程测量技术规程》(DL/T5001-2005)

《电力工程地基处理技术规程》(DL/T5024-2005)(有5.0.3,1条强条)《水工建筑物抗冰冻设计规范》(DL/5082-1998)《火力发电厂岩土工程勘测技术规程》(DL/T5074-2006)《火力发电厂震冲法地基处理技术规范》(DL/T5101-1999)《水工钢筋砼结构设计规范》(DL/T5057-1996)

c.标准化协会设计规程、标准

《给水排水工程钢筋砼沉井结构设计规程》(CECS137:2002)

《给水排水工程埋地管芯缠丝预应力砼管和预应力钢筒砼管管道结构设计规程》

(CECS140:2002)

2、变电站建筑常用施工技术与质量验收规范标准 a.国家施工规范标准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01)《建筑地基基础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02)《砌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3-2002)

《砼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

《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5-2002)《屋面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207-2002)(无施工二字)《地下防水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208-2002)《建筑地面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209-2002)《建筑装饰装修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2010-2001)《建筑给排水及采暖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42-2002)《通风与空调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43-2002)《建筑电气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303-2002)《智能建筑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339-2003)《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标准》(GBJ107-87)

《混凝土质量控制标准》(GB50164-92)

《混凝土外加剂应用技术规范》(GB50119-2003)《组合钢模板技术规程》(GB50214-2001)《屋面工程技术规范》(GB50345-2004)

《给水排水构筑物施工及验收规范》(GBJ141-90)《粉煤灰砼应用技术规范》(GBJ146-90)

《建筑防腐蚀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12-2002)《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GB50108-2001)《水泥砼路面施工及验收规范》(GBJ97-87)《沥青路面施工及验收规范》(GBJ50092-96)《建筑工程施工质量评价标准》(GB/T50375-2006)《预制混凝土构件质量检验评定标准》(GBJ321-90)《建筑防腐蚀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GB50224-1995)《国家一、二等水准测量规范》(GB/T12897-2006)

《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环境污染控制规范》(GB50325-2001,2006年版)《住宅装饰装修工程施工规范》(GB50327-2001)(有8条强条)《建筑节能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411-2007)《硬泡聚氨酯保温防水工程技术规范》(GB50404-2007)《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68-97)《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08.5.1实施,有4条强条)《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66-2007)《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50378-2006)(建筑四节,节水、能、地、材)《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技术规范》(GB50433-2008)(08.07.01)《水泥基灌浆材料应用技术规范》(GB/T50448-2008)(08.08.01)《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50330-2002)

《建筑内部装修防火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354-2005)

b.标准化协会施工规范、规程

《挤扩支盘灌注桩技术规程》(CECS192:2005)《聚苯模板砼结构技术规程》(CECS194:2006)《钢结构防火涂料应用技术规程》(CECS24:90)《建筑钢结构防火技术规范》(CECS200:2006)

c.电力行业施工规范标准

《火力发电厂工程测量技术规程》(DL/T5001-2005)

《电力建设施工质量验收及评定规程》第1部分:土建工程DL/T5210.1-2005 《110kV-1000kV变电(换流)站土建工程施工质量验收及评定规程》(Q/GDW 183—2008)

《电力建设施工及验收技术规范》(建筑工程篇)(SDJ69-87)《电力建设施工及验收技术规范》(水工结构工程篇)(SDJ280-90)《电力工程地基处理技术规程》(DL/T5024-2005)

《变电站土建工程质量监督检查典型大纲》电建质监(2005)57号 《水工混凝土施工规范》(DL/T5144-2001)及配套规程规范:(a)水工砼掺用粉煤灰技术规程(DL/5055-1996)(b)水工砼外加剂技术规程(DL/5100-1999)(c)水工砼配合比设计规程(DL/5330-2005)(d)水工砼钢筋施工规范(DL/5169-2002)(e)水工建筑物止水带技术规程(DL/5215-2005)《环氧树脂砂浆技术规程》(DL/T5193-2004)《电站钢结构焊接通用技术条件》(DL/T678-1999)

d.建筑工程行业施工规范标准

《泵送混凝土施工技术规程》(JGJ/T10-95)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技术规程》(JGJ/T10-2000)《钢筋焊接及验收规程》(JGJ18-2003)《钢筋机械连接通用技术规程》(JGJ107-2003)《带肋钢筋套筒挤压连接技术规程》(JGJ108-96)《建筑钢结构焊接技术规程》(JGJ81-2002)《建筑工程冬期施工规程》(JGJ104-97)

《砼小型空心砌块建筑技术规程》(JGJ/T14-2004)《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2002)《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2008)(08.10.01)《建筑基桩检测技术规范》(JGJ106-2003)《建筑变形测量规程》(JGJ/T8-2007)

《建筑涂饰工程施工及验收规程》(JGJ/T29-2003)

《钢结构高强度螺栓连接的设计及施工验收规范》(JGJ82-91)《外墙饰面砖工程施工及验收规程》(JGJ126-2000)《建筑玻璃应用技术规程》(JGJ113-2003)

《公路水泥砼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F30-2003,交通部)《钢筋锥螺纹接头技术规程》(JGJ109-96)

《块体基础大体积砼施工技术规程》(YBJ224-91,冶金行业)《塑料门窗安装及验收规程》(JGJ103-96)《外墙外保温工程技术规程》(JGJ144-2004)《网架结构设计与施工规程》(JGJ7-91)《网架结构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GJ78-91)《多孔砖砌体结构技术规范》(JGJ137-2001,2003年版)《蒸汽加压砼应用技术规程》(JGJ17-84)《砼结构后锚固技术规程》(JGJ145-2004)《玻璃幕墙工程质量检验标准》(JGJ/T139-2001)《玻璃幕墙工程技术规范》(JGJ102-2003)

《建筑轻质条板隔墙技术规程》(JGJ/T157-2008)(08.08.01)《城镇道路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CJJ1-2008,城镇建设))(08.09.01)《工程抗震术语标准》(JGJ/T97-95)

二、变电站建筑工程常用试验检测方法标准

1、国家标准

《普通砼拌合物性能试验方法标准》(GB50080-2002)《普通砼力学性能试验方法标准》(GB50081-2002)《水泥胶砂强度检验方法(ISO法)》(GB/T17671-1999)《水泥细度检验方法筛析法》(GB/T1345-2005)《水泥标准稠度用水量、凝结时间、安定性检验方法》(GB/T1346-2001)《建筑幕墙气密性、水密性、抗风压性检测方法》(GB/T15227-2007)《建筑材料可燃性试验方法》(GB/T8626-2007)《焊接接头拉伸试验方法》(GB2651-2008)《金属材料 室温拉伸试验方法》(GB/T228-2002)《金属材料 弯曲试验方法》(GB/T232-1999)《普通砼长期性能和耐久性试验方法》(GBJ82-85)5 《砼小型空心砌块试验方法》(GB/T4111-1997)《砼结构试验方法标准》(GB50152-92)

《砌体基本力学性能试验方法标准》(GBJ129-90)《砌体工程现场检测技术标准》(GB/T50315-2000)《钢焊缝手工超声波探伤方法及探伤结果分级》(GB11345-89)《钢熔化焊对接接头射线照相及质量分级》(GB3323)《土工试验方法标准》(GB/T50123-1999)

《土的工程分类标准》(GB/T50145-2007)(08.06.01)《砌墙砖试验方法》(GB/T2542-2003)

2、电力行业标准

《水工砼砂石骨料试验规程》(DL/5151-2001)《水工砼试验规程》(DL/5150-2001)《水工砼试验规程》(SL352-2006)

3、建筑行业标准

《普通混凝土用砂、石质量及检验方法标准》(JGJ52-2006)《建筑工程饰面砖粘结强度检验标准》(JGJ110-2008)《水泥强度快速检验方法》(JC/T738-2004)《早期推定砼强度试验方法标准》(JGJ/T15-2008)(08.09.01)《建筑外窗气密水密、抗风压性能现场检测方法》(JG/T211-2007)《钢筋焊接接头试验方法标准》(JGJ/T27-2001)《回弹法检测砼抗压强度技术规程》(JGJ/T23-2001)《钢结构超声波探伤及质量分级法》(JG/T203-2007)《砼中钢筋检测技术规程》(JGJ/T152-2008)(08.10.01)

4、标准化协会标准

《超声回弹综合法检测砼强度技术规程》(CECS02:2005)《钻芯法检测砼强度技术规程》(CECS03:2006)《超声法检测砼缺陷技术规程》(CECS21:2000)《工程建设施工现场焊接目视检验规范》(CECS71:94)

三、变电站建筑工程常用产品标准

1、原材料标准 a 国家标准 《钢筋混凝土用钢 第二部分:热扎带肋钢筋》(GB1499.2-2007)

《钢筋混凝土用钢 第一部分:热扎光圆钢筋》(GB1499.1-2008,代替GB13013-1991和GB/T701-1997)(08.09.01)《预应力砼用螺纹钢筋》(GB/T20065-2006)

《钢及钢产品交货一般技术要求》(GB/T17505-1998)(钢筋检查与验收用标准)《热轧优质碳素结构圆钢》(GB/T699-1999)

《通用硅酸盐水泥》(GB175-2007)(代替GB175-1999代替GB1344-1999代替GB12958-1998)《低热微膨胀水泥》(GB2938-2008)《碳素结构钢》(GB/T700-88)《热轧工字钢》(GB/T706)《热轧槽钢》(GB/T707)《热轧等边角钢》(GB/T9787)《热轧不等边角钢》(GB/T702)《热轧钢板和钢带》(GB/T709)《热轧H型钢和部分T型钢》(GB/T11263-2005)《钢结构用高强度大六角头螺栓》(GB/T1228-2006)《钢结构用高强度大六角头螺母》(GB/T1229-2006)《钢结构用高强度垫圈》(GB/T1230-2006)《钢结构用高强度大六角头螺栓、螺母、垫圈技术条件》(GB/T1231-2006)《钢结构用扭剪型高强度螺栓连接副》(GB/T3632-2008)(08.07.01)《钢结构用扭剪型高强度螺栓连接副技术条件》(GB/T3633-1995)《建筑用压型钢板》(GB/T12755)《彩色涂层钢板及钢带》(GB/T2518)《钢结构防火涂料通用技术条件》(GB/T176-1996)《砼外加剂》(GB8076-1997)

《砼外加剂的分类、命名与定义》(GB8075-2005)《用于水泥和砼中的粉煤灰》(GB1596-2005)《焊接用钢盘条》(GB/T3429-2002)《钢结构防火涂料》(GB14907-2002)《夹层玻璃》(GB9962-1999,安全玻璃)7 《建筑用安全玻璃 防火玻璃》(GB15763.1-2001)《建筑用安全玻璃 第2部分:钢化玻璃》(GB15763.2-2005)《现行常用建筑防水材料标准》详见《屋面工程技术规范》(GB50345-2004)附录A,P77-78表A.0.1,其中《沥青复合胎柔性防水卷材》由98版升为08版

《现行常用建筑保温隔热材料标准》详见《屋面工程技术规范》(GB50345-2004)附录A,P78表A.0.2 《建筑绝热用硬质聚氨酯泡沫塑料》(GB21558-2008)《碳钢焊条》(GB/T5117-1995)《低合金钢焊条》(GB5118-1995)《烧结普通砖》(GB/T5101-2003)《烧结多孔砖》(GB13544-2000)

《烧结空心砖和空心砌块》(GB13545-92)《蒸压灰砂砖》(GB11945-1999)《普通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GB8239-1997)《轻骨料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GB15229-2002)《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GB/T11968-1997)《硅酮建筑密封胶》(GB/T14683-2003)

《室内装饰装修材料内墙涂料中有害物质限量》(GB18582-2008)《合成树脂乳液外墙涂料》(GB/T9755-88)《合成树脂乳液内墙涂料》(GB/T9756-88)《溶剂型外墙涂料》(GB/T9757-2001)《复层建筑涂料》(GB/T9779-88)《饰面型防火涂料通用技术标准》(GB12441)b 建筑(材)行业标准

《环氧树脂涂层钢筋》(JG3042-1997)

《砼结构用成型钢筋》(JG/T226-2008)(08.08.01)《砼用水标准》(JGJ63-2006)《砼泵送剂》(JC473-2001)《砼防冻剂》(JC475-2004)《水泥砼养护剂》(JC901-2002)《砼界面处理剂》(JC/T907-2002)

《通用水泥质量等级》(JC/T452-2002)《建筑用钢结构防腐涂料》(JG/T224-2007)《喷涂聚氨酯硬泡体保温材料》(JC/T998-2006)《聚氨酯建筑密封胶》(JC/T482-2003)

《建筑防水涂料中有害物质限量》(JC1066-2008)《合成树脂乳液砂壁状建筑涂料》JG/T24(GB9153-88)《外墙无机建筑涂料》(JG/T26-2002)《水溶性内墙涂料》(JC/T423-91)《多彩内墙涂料》(JG/T003)《聚氨酯清漆》(HG2454,化工)《聚氨酯磁漆》(HG/T2660,化工)《水泥地板用漆》(HG/T2004)《建筑室内用腻子》(JG/T3049)《夹丝玻璃》JC433-1991(1996)c 电力行业标准

2、产品标准 a 国家标准

《先张法预应力砼管桩》(GB13476-1999)《预应力砼输水管(管芯缠丝工艺)》(GB5676-94)《预拌砼》(GB/T14902-2003)《预应力钢筒砼管》(GB/T19685-2005)《卫生陶瓷》(GB6952-2005)《天然板石》(GB/T18600-2001)《天然花岗石建筑板材》(GB/T18601-2001)《防火门》(GB12955-2008)《防火窗》(GB16809-2008)《预应力砼肋型屋面板》(GB16728-2007)《轻集料砼小型空心砌块》(GB/T15229-2002)《耐酸砖》(GB/T8488-2001)《陶瓷砖》(GB/T4100-2006)《蒸压加气砼砌块》(GB11968-2006)

b 建筑(材)行业标准

《砼路缘石》(JC899-2002)

特别提醒:质量要求:(a)外观质量;(b)尺寸偏差:(c)力学性能(抗压、抗折强度,平均强度≥设计值,最小值≥0.8设计值);(d)物理性能(吸水率≤8%,优等品≤6%,一等品≤7%,合格品≤8%;抗冻性:寒冷地区、严寒地区应进行抗冻性试验,经D50次冻融试验的质量损失率应不大于3.0%;抗盐冻性:略)

《耐酸耐温砖》(JC/T424-2005)《非烧结普通粘土砖》(JC422-1991)(1996)《粉煤灰砖》(JC239-2001)《粉煤灰砌块》(JC238-1991)(1996)《蒸压灰砂空心砌块》(JC/T637-1996)《地面用水泥基自流平砂浆》(JC/T985-2005)

注:上述产品是常用建筑材料及产品,全部非金属产品标准可购买《建筑材料及非金属矿产品标准目录》(2007)

与建筑工程质量相关的主要管理法律、法规、规章及法规性文件目录

一、法律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

二、法规

《建设工程勘察设计管理条例》

《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279号)(2000年1月30日)

三、建设部门规章及法规性文件

《实施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监督规定》 建设部81号令(2000年8月25日)《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施工图设计文件审查管理办法》(建设部令134号2004年8月23日)

《建设工程质量检测管理办法》(建设部令141号)2005年9月28日 《房屋建筑工程质量保修办法》(建设部令第80号,2000.6.30)

《房屋建筑工程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实施见证取样和送检的规定》(建建[2000]211号)(2000年9月26日)

《房屋建筑工程质量保修书》(示范文体)建建[2000]185号 《工程质量监督工作导则》(建质〔2003〕162号)《重大建设项目档案验收办法》(档发〔2006〕2号)《建设工程质量责任主体和有关机构不良记录管理办法》(试行)(03.7.1)《关于进一步做好建筑业10项新技术推广应用的通知》(建质〔2005〕26号)《建设工程质量保证金管理暂行办法》(建设部、财政部,建质〔2005〕7号)

四、电力部门规章及法规性文件

《火电企业档案分类表6-9大类》(修订本)(国电总文档〔2002〕29号,2002.10.10)《电力建设工程质量监督规定》(暂行)(2005年版)《关于开展电力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实施情况检查的通知》(国家电监会、建设部办电输〔2006〕8号)《中国电力优质工程评选办法》(2008版)

五、有关的管理规范与标准

《质量管理体系要求》(GB/T19001-2000)

《工程建设勘察企业质量管理规范》(GB/T50379-2006)《工程建设设计企业质量管理规范》(GB/T50380-2006)《工程建设施工企业质量管理规范》(GB/T50430-2007,)《建设项目工程总承包管理规范》(GB/T50358-2005)《建设工程项目管理规范》(GB/T50326-2006)《建设工程监理规范》(GB50319-2000)

《建设工程文件归档整理规范》(GB/T50328-2001)

《国家重大建设项目文件归档要求与档案整理规范》(DA/T28-2002)《电力工程竣工图文件编制规定》(DL/T5229-2005)

建筑工程安全与环境管理的常用法律、法规及标准

《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国务院373号令,2003.6.1施行)

《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国务院493号令,2007.6.1施行)《工程建设重大事故报告和调查程序规定》(建设部3号令,1989.9.30,四级重大事故为:死亡2人以下;重伤3人以上,19人以下;直接经济损失10万元以上,不满30万元)

《电力建设安全工程规程》第一部分火力发电厂(DL5009.1―2002)《电力建设安全工程规程》第二部分架空电力线路(DL5009.2―2004)施工用电:《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46―2005)高处作业:《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范》(JGJ80―91)机械使用:《建筑机械使用安全技术规程》(JGJ33―2001)

脚手架:《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01)

2002局部修订

提升机:《龙门架及井架物料提升机安全技术规范》(JGJ88―92)地基基础:《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2008)

《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2002)

建筑施工现场环境与卫生标准(JGJ146-2004)《危险性较大工程安全专项施工方案编制及专家论证审查办法》(建质[2004]213号文,2004年12月1日)

《建筑施工企业安全生产管理机构设置及专职安全管理人员配备办法》(建质[2004]213号文,2004年12月1日)

《电力建设安全健康与环境管理规定》(国电公司文件2002.1.2)《电力建设安全健康环境评价标准》(国电2004.9.22发布实施)《安全生产许可证条例》(2004.2.13)《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

《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环境污染控制规范》(GB50325-2001,2006版)《安全防范工程技术规范》(GB50348-2004)

《建筑施工特种作业人员管理规定》(建设部 建质〔2008〕75号,08.04.18)《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国务院393号令,2004.2.1实施)

说明:

1、红字部分为使用中特别注意标准或2002年后出版有强条标准有强条

6.土建专业工程师论文 篇六

职务任职资格评审办法

为建立科学、规范、客观、公正的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评审机制,根据省职称改革工作领导小组有关部署,结合我省土建专业技术人员实际,制定本办法。

本办法适用于全省从事土建工程专业的科研、设计、施工、监理、建设工程管理、工程监测、工程造价、质量安全监督、设备管理、工程咨询等企、事业单位中在岗的专业技术人员申报、评审土建工程专业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

一、土建工程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申报条件

1.拥护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遵纪守法,任现职以来无不良记录;

2.身体健康,能够全面履行现岗位职责;

3.任工程师以来近5年及任期考核结论均在合格及以上; 4.外语水平符合省职称外语考试的有关规定;

5.计算机应用能力考试成绩符合省申报职称的有关规定; 6.业务考试合格; 7.继续教育符合要求;

8.土建类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取得中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且聘任该职务5年以上;土建类大学专科学历,长期在县及县以下企事业单位或非公企业工作,取得中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且聘任该职务7年以上。

二、土建工程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专业知识及工作能力要求

(一)专业知识要求:

1.熟练掌握本专业所必备的基础理论、专业知识,对本专业某一领域的理论或技术能进行研究、实践。

2.了解本专业国内外技术现状、科技信息和发展趋势,熟悉本专业的新理论、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方法和管理知识。

3.熟悉本专业相关法律、法规、标准、规范、规程及其相应编制依据,了解相关专业的技术标准、规范和规程的编制依据;

4.能熟练运用计算机辅助进行研究、设计、施工、管理等工作。

(二)运用能力要求:

1.具有熟练运用本专业技术工作的标准、规范、规程和跟踪本专业科技发展的能力;

2.具有运用本专业理论知识解决工作中技术问题和指导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具有解决本专业与相关专业互相配合、协调的有关技术问题的能力;

4.具有对本专业技术成果进行初步审查、鉴定和验收的能力; 5.具有一定的综合分析、总结和管理能力。

三、土建工程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专业工作成果及业绩基本要求

(一)从事工业和民用建筑工程设计、科研工作的人员,须具备下列条件之一:

1.作为主要参与人承担过4项及以上大型项目或6项及以上中型项目的设计、科研等工作,并参加与本专业有关的项目建设,或者作为项目负责人完成16项及以上小型项目的设计工作,且有过参与大、中型项目设计的经历;

2.作为主要编制人参加编制省级及以上工程建设标准、规范、规程、标准图集6项及以上;

3.作为技术负责人推广应用新技术、新工艺、新产品、工法12项及以上; 4.作为主要参与人完成本专业国家级或省(部)级科技重点科研项目1项及以上,或作为技术负责人参加完成过省(部)级科研课题3项及以上,或市级科研项目6项及以上。

(二)从事工业和民用建筑工程的施工、安装工作的人员,须具备下列条件之一:

1.作为主要参与人担任过2项及以上大型项目或4项及以上中型项目施工、安装等工作,并参与项目的全过程;或者作为项目负责人或技术负责人完成16项及以上小型项目的施工、安装工作,且有过参与大、中型项目施工、安装工作经历;

2.作为主要编制人参加编制省级及以上工程建设标准、规范、规程、标准图集6项及以上;或作为主要编制人参加编制国家级工法2项及以上或省级工法4项及以上;

3.作为技术负责人推广应用新技术、新工艺、新产品、新材料、工法12项及以上;

4.作为主要参与人完成本专业国家级或省(部)级科技重点科研项目1项及以上,或作为技术负责人参加完成过省(部)级科研课题3项及以上,或市级科研项目6项及以上。

(三)从事工业和民用建筑工程的质量安全监督、建设工程管理、监理、工程检测鉴定工作的人员,须具备下列条件之一:

1.作为项目质量安全监督工程师主持过6项及以上大型项目或8项及以上中型项目质量监督等工作,并参加项目建设的全过程;或作为项目质量安全监督工程师主持完成12项及以上小型项目的监督工作,且参与大、中型项目的质量安全监督2项及以上;或者作为主要参与人承担过4项及以上大型项目或6项及以上中型项目监理工作,并参加项目建设的全过程;或作为技术负责人承担

过16项及以上小型项目的监理工作,且有过参与大、中型项目监理工作经历;或者作为技术负责人或专业工程师承担过6项及以上大型项目或8项及以上中型项目工程管理工作,并参加项目建设的全过程;或者作为技术负责人完成8项及以上大型项目或12项及以上中型项目工程检测鉴定工作;

2.作为主要编制人参加编制省级及以上工程建设标准、规范、规程、标准图集6项及以上;

3.作为技术负责人推广应用新技术、新工艺、新产品、新材料12项及以上; 4.作为主要参与人完成本专业国家级或省(部)级重点科研项目1项及以上,或作为技术负责人参加完成过省(部)级科研课题3项及以上,或市级科研项目6项及以上。

(四)从事市政(规划)给水排水等科研、设计、施工、监理等工作的人员,须具备下列条件之一:

1.作为主要参与人完成过3项及以上大型工程项目或者6项及以上中型给水排水工程项目,并参加有关的项目建设;或者作为主要参与人完成2项及以上环境卫生及工业给水与工业废水处理的工作。作为主要完成人主持完成一百万人口以上给水排水总体规划设计2项以上,或者主持完成五十万人口以上给水排水总体规划设计4项以上,或者主持完成二十万人口以上给水排水总体规划设计或规模与之相当的开发区、科学园区给水排水总体规划设计6项以上;

2.作为主要编制人参加编制省级及以上工程建设标准、规范、规程、标准图等6项及以上;

3.作为技术负责人在工程建设中推广应用本专业新技术、新工艺、新产品、新材料12项及以上;

4.作为主要参与人参加完成本专业国家级或省(部)级科技重点科研项目1项及以上,或作为技术负责人参加完成过省(部)级科研课题3项及以上,或市级科研项目6项及以上。

(五)从事建筑给水排水工程与消防工程科研、设计、施工等工作的人员,须具备下列条件之一:

1.作为主要参与人完成过6项及以上大型工程项目或者12项及以上中型给水排水工程项目,并参加有关的项目建设;或者作为主要参与人完成2项及以上国家重点工程或3项及以上省级重点工程本专业的工作;

2.作为主要编制人参加编制省级及以上工程建设标准、规范、规程、标准图集6项及以上;

3.作为技术负责人在工程建设中推广应用本专业新技术、新工艺、新产品、新材料12项及以上;

4.作为主要参与人参加完成本专业国家级或省(部)级科技重点科研项目1项及以上,或作为技术负责人参加完成过省(部)级科研课题3项及以上,或

市级科研项目6项及以上。

(六)从事供热工程、空气调节与建筑环境工程、采暖、制冷等科研、设计、施工、设备运行管理工作的人员,须具备下列条件之一:

1.作为主要参与人完成6项及以上大型民用和工业建筑工程或12项及以上中型民用和工业建筑工程项目的供热、燃气、空气调节和人工环境的可行性研究、设计、施工等工作;或者作为主要参与人完成2项及以上国家重点工程或3项及以上省级重点工程本专业的工作;长期直接负责本专业的大、中型设备、系统运行管理,提出了具有应用推广价值的运行方案或技改措施3项及以上,节能效果显著,并在省级以上专业性刊物发表相关成果论文;

2.作为主要编制人参加编制省级及以上工程建设标准、规范、规程、标准图集6项及以上;

3.作为技术负责人推广应用新技术、新工艺、新产品、新材料12项及以上; 4.作为主要参与人参加完成本专业国家级或省(部)级科技重点科研项目1项及以上,或作为技术负责人参加完成过省级科研课题3项及以上,或市级科研项目6项及以上。

(七)从事区域、城市、村镇规划和城市设计工作的人员,须具备下列条件之一:

1.作为专业负责人完成大型项目4项及以上或中型项目设计8项及以上;或者作为专业负责人完成小型项目设计24项及以上,且有过参加城乡规划大、中级项目设计的经历;

2.作为主要编制人参与编制工程建设标准、规范、规程、标准图集6项及以上;

3.作为主要参与人参加完成本专业国家级或省(部)级科技重点科研项目1项及以上;或作为技术负责人参加完成过省(部)级科研课题3项及以上,市级以上城市规划科研项目或课题6项及以上。

(八)担任风景园林的规划、设计、施工、管理、应用和科研工作的人员,须具备下列条件之一:

1.作为专业负责人完成大型项目4项及以上或中型项目8项及以上;或者作为项目负责人或专业负责人完成小型项目24项及以上,且有参加大、中型项目的经历;

2.作为主要编制人参加编制省级及以上工程建设标准、规范、规程、标准图集6项及以上;

3.作为项目负责人或技术负责人主持完成园林造景工程在中国国际园林花卉博览会上获得金奖以上或中国风景园林学会园林绿化工程金奖2次及以上;

4.作为主要参与人参加完成本专业国家级或省(部)级科技重点科研项目1项及以上;或作为技术负责人参加完成过省(部)级科研课题3项及以上,或

市级科研项目6项及以上。

(九)从事建设工程项目造价管理、咨询的人员,须具备下列条件之一:

1.作为主要参与人完成6项及以上大型工程或12项及以上中型工程项目建设的成本控制或工程造价管理工作;或者作为主要参与人完成12项及以上大型工程或16项及以上中型工程的可行性研究、概预算文件编制、招投标文件的编制及工程造价审计工作;

2.作为主要参与人主持编制完成具有运用推广价值的工程造价管理软件1项及以上,并推广具有较高水平和使用价值的工程造价管理软件2项及以上(开发和推广的软件必须为经省级及以上单位专项立项的软件);

3.作为主要编制人参加省级及以上工程建设技术标准、规范、定额编制12项及以上。

(十)从事建筑设计和研究、建筑技术咨询的人员,须具备下列条件之一: 1.作为主要参与人完成4项及以上大型工程项目或者6项及以上中型工程项目的设计等工作;或者作为专业负责人完成12项及以上小型项目的设计,并有参与大、中型项目的设计工作经历;或者作为技术负责人完成6个大、中型项目建筑方案编制工作,且方案中标;

2.作为主要编制人参加编制省级及以上工程建设标准、规范、规程、标准图集6项及以上;

3.作为技术负责人推广应用具有新技术、新工艺、新产品、新材料12项及以上;

4.作为主要参与人参加完成国家级或省(部)级科技重点科研项目1项及以上;或作为技术负责人参加完成过省(部)级科研课题3项及以上,或市级科研项目6项及以上。

四、土建工程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论文、著作要求

(一)论文、著作可以为下列任一种形式:

1.正式出版本专业学术、技术专著或译著,本人撰写2万字以上;或在公开发行的学术刊物上发表本专业且与本人工作业绩相关的学术论文1篇及以上,且字数不少于1500字;

2.在全国性专业学术会议上宣读的学术论文一篇及以上(其中一篇为独著或第一作者),或在省级学(协)会论文评审中获二等奖及以上的论文,且在相应论文汇编上发表;

3.如没有公开发表的专业论文,可提供一篇能反映本人所取得的某项工作业绩、从事过的某个工程项目的专业技术分析研究文章(不同于述职报告),且字数不少于3000字。

(二)论文必须与本人所从事的工作、成果、业绩、专业密切相关。

(三)论文主要审核要素包含:规范性、针对性(主要指针对本人工作成果

及业绩情况)、实用性、难易性、创新性等。

五、土建工程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述职报告的要求

述职报告作为评审的主要材料是参评人任中级专业技术职务以来综合情况的总结,要真实反映专业技术人员的基本情况、政治表现、学识水平、业务能力和工作业绩。其中学识水平是指参评人具备的专业知识和理论水平;业务能力是指对本专业的标准、规范、规程及专业知识的掌握程度,以及运用专业知识解决或指导解决工程技术问题和与相关专业配合、协调的能力;工作业绩是指任中级专业技术职务以来负责的工程项目情况(工程项目必须填写开完工时间、项目名称、规模、造价、所担任的角色以及证明和证明人联系电话,工作业绩中项目名称、规模、造价等不详的,评审中不予认定)。述职报告要求文字通畅、叙述准确、条理清晰、简单明了。述职报告表述的情况须与“参评人员资格审查表”、“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评审表”填写的内容一致。

六、土建工程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申报材料公示

专业技术人员相关申报材料需在湖南建设人力资源网()上公示。如申报材料有下列情况之一,不得申报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并在湖南建设网和湖南人事职称网上公布相关情况:

1.学历证书、注册资格证书、获奖证书造假;论文抄袭; 2.工作经历与本人实际不符;

3.工作业绩以及本人所担任角色与申报人实际情况不相符; 4.申报人实际工作单位与申报工作单位不相符。

七、土建工程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破格的条件

任职年限不够或学历达不到要求的专业技术人员可破格申报土建工程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须通过评审委员会组织的答辩。

(一)成果及业绩要求 须满足下列条件之一:

1.获国家级、省(部)级二等及以上科技进步奖、优秀设计奖;或省(部)级三等及以上科技进步奖、省(部)级二等及以上优秀设计奖(含勘察、城市规划)奖、省(部)级二等及以上建筑设计竞赛奖项目的;

2.作为项目负责人或技术负责人获得过中国建筑工程鲁班奖,或二项及以上相当于湖南省建设工程芙蓉奖级别的工程项目奖项或五项及以上相当于湖南省优质工程奖级别的工程项目奖项;或者主持过省(部)级及以上科研课题、新产品研制,通过省(部)级业务主管部门鉴定,达到国内同行业先进水平;或者主持制订或编写本专业的规范、规程、标准,被省部级业务主管部门认可,已在同行业或全省范围采用或推广;

3.在县级以上国有企事业单位工作的大专毕业生累计从事专业工作20年及

以上,且担任工程师7年以上,须符合下列条件之一:担任一级及以上总承包企业副总工程师3年以上,同时取得与申报专业一致的注册资格(注册资格分级别的必须取得一级注册资格);或乙级勘察设计单位担任副总工程师、专业副总3年以上,同时取得与申报专业一致的注册资格(注册资格分级别的必须取得一级注册资格);或甲级监理企业担任副总工程师3年以上,同时取得国家注册监理工程资格。

(二)专著、论文要求

须满足下列条件之一:

1.正式出版过本专业有较高学术价值的专著。

2.在国际专业学术会议上宣读过或在国外权威性刊物上发表过1篇以上本专业论文,或在国家级专业刊物、国家级专业学会年会上发表或入选论文1篇,并在省级刊物、省级专业学会年会或省重点课题研讨会发表或交流论文2篇以上。

八、原2009年6月18日印发的《湖南省土建工程专业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评审办法》(湘职改办[2009]1号)同时废止。

附件:1土建工程专业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评审材料目录

2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申报材料真实性承诺书

备注:土建工程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述职报告要求、土建工程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参评论文格式要求、土建工程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申报人公示情况表、土建工程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专业角色界定、土建工程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个人成果及业绩情况证明文件举例等在湖南建设人力资源网()进行查阅。

附件1:

土建工程专业高级专业技术职务

任职资格评审材料目录

1.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申报材料真实性承诺书 2.个人述职评议情况表

3.个人述职报告(一份并加盖单位公章)4.参评论文(复印件并加盖单位公章)

5.个人工作成果及业绩情况证明文件(复印件并加盖单位公章)6.获奖证书(复印件并加盖单位公章)

7.科研成果情况及鉴定材料(证书复印件并加盖单位公章)8.国家注册资格证书(复印件并加盖单位公章)9.工程师资格证书(复印件并加盖单位公章)

备注:申报评审材料按照目录顺序装订成册

附件2:

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申报材料真实性承诺书

本人申报 专业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所提供的各种表格、相关证书、业绩成果、论文等材料真实可靠。如有任何不实,愿按照专业技术资格评审的有关规定接受处理。

申报人(签名):

年 月 日

兹保证 同志确系本单位职工,其所报材料经审核、公示、情况属实。如有虚假隐瞒,愿承担相应责任。

单位(盖章)

审核人(签名)

7.土建专业工程师论文 篇七

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是职业院校提升办学质量的基本途径, 可以说“校企一体化”合作办学已成为当下培养高质量技术型人才的趋势, 然而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职业教育改革的需要, 校企合作无论在深度上还是在广度上都有了更高的要求, 如何更好地应用“校企一体化”合作办学显得尤为重要。为了解决校企深度合作的难题, 近年来, 安庆职业技术学院建筑工程系在办学实践中积极探寻发展道路, 与企业联合搭建平台, 走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路子, 并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形成了具有自身特色的“校企一体化”合作办学模式, 取得了良好的办学效果与社会效益。

1“校企一体化”合作办学模式的做法

典型案例一:依托省级示范实验实训中心———建筑工程检测与实训中心项目建设, 协同安庆市建筑工程测试中心开展“校中厂、厂中校”式合作。

安庆市建筑工程测试中心是安庆市重要的从事建设工程质量检测的专业机构, 具有建设工程材料见证取样、建设工程地基基础、建筑节能、室内空气质量等100余项参数的检测和计量资质, 承担着安庆市85%以上的建筑材料和工程测试工作。随着建筑市场新材料新工艺新方法的不断涌现, 企业人员素质需要不断提升、检测项目需要不断增加、经营范围需要不断拓宽、市场份额需要不断提高, 为了实现校企双方的共赢, 整合与共享优质资源, 双方都希望进一步深化校企合作, 2010年12月14日双方正式签定了有关协议, 安庆市建筑工程测试中心整体迁入学院内, 校企共建省级示范实验实训中心———建筑工程检测与实训中心。

安庆市建筑工程测试中心整体入迁校园, 校企在运行机制上采取的是“资源共享、经营独立”的模式, 学院出租实训中心1号楼的一层作为测试中心经营办公场所, 测试中心负责其所有实验检测设备的配置维护, 自主经营、自负盈亏, 双方在人事上和财务上均保持独立。但双方在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 课程体系尤其是实践教学体系的架构, 学生实习实训内容与范围、方式与方法、指导与考核, 人力资源提升与互通, 教科研项目申报与研究等方面开展了一系列的深入合作。

学院聘请测试中心技术负责人高级工程师张健为建筑工程系实践教学督导专家, 参与建筑工程系专业群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 会同行业专家为建筑工程系专业群课程体系, 尤其是实践教学体系的架构进言献策, 学生在测试中心进行的实习实训, 由合作之初的单一的建筑材料实验6项项目, 拓展为学生在中心进行为期一周的轮岗实训以及包括建筑材料检测与工程实体检测的实训项目共计25项, 测试中心各实验检测室的工程师均为学生轮岗实训与课程实验的指导教师, 为了既不影响企业的经营活动, 又能让学生充分地利用中心的资源进行实习实训, 学院为学生制作了试验卡, 由专业课教师事先为学生布置好课程实验与轮岗实训的项目与任务, 利用试验卡, 学生可自由安排实验实训项目顺序与时间, 中心全天候、全空间的对学生开放, 中心实践指导教师根据学生的试验态度、完成效果以及吃苦耐劳精神综合考评学生实习实训成绩, 做到了企业生产经营与学生综合实训两不误。

典型案例二:依托中央财政支持的建筑技术实训基地项目建设, 联手安徽汇源建设工程有限公司等多家行业企业, 共同规划、共同设计、共同建造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 如图1。

通过定期召开校企座谈会、共同对建筑市场人才需求进行调查分析、多渠道收集企业对毕业生信息反馈、邀请行业企业专家参与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 并经专业建设委员会进行论证等一系列措施, 不断创新“企业融入、项目引领、角色定位、产学一体”的人才培养模式, 围绕建筑工程项目的建造过程构建职业化、系统化课程体系, 即针对工程施工、预算、监理等职业能力形成程序化专业课程体系, 针对施工员、预算员、监理员等职业岗位的发展需求优化课程教学内容, 针对工程项目的建造过程细化课程教学目标与考核标准等, 引进企业真实的工程项目, 实施“一套图纸进、一套图纸出”的教学模式, 所有核心专业课的教学与实训都围绕真实工程项目递进式深入, 工程图纸始终贯穿于整个人才培养过程中。围绕软件与硬件, 本着实用性、真实性、先进性、创新性、导向性、整体性、共享性和效益性原则, 借助中央财政支持的建筑技术实训基地平台, 校企合作对建工专业群的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进行系统设计、整体规划、共同实施。

2“校企一体化”合作办学模式总结

1) 通过与安庆市建筑工程测试中心“校中厂、厂中校”合作模式的实行, 在学校方面, 进一步创新了“做中学、学中做”的产学一体、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 实现实训教学的教师与师傅、学院课堂与生产现场、教学内容与生产任务、职业能力培养与生产活动、教学评价与完成生产任务质量等五合一, 使学生实训由单纯的消耗性向生产性转变, 中心的工程师、实验师兼任学生的实验实训指导老师, 不仅缓解了高职院校专业实训指导教师不足的压力, 节约了实验实训耗材以及仪器设备的更新与日常维护耗材维修等费用开支, 同时架起了学校、学生与建筑行业企业之间的桥梁, 因为中心承担着安庆市建筑市场85%的各项检测业务, 也就是说测试中心搬入校园, 一方面可将建筑市场85%的工程项目引入到学校开展真实项目教学, 另一方面可以把建工系的学生带到安庆市85%的建筑工地施工一线进行实习实训, 建筑工程系的学生一脚踏入校门、一脚即步入企业。

测试中心每年承担建工专业10人次的毕业实习, 250人次的轮岗实习, 每年指导600~700人次课程实训, 至今共接受毕业生就业4人。校企合编教材1本, 实训指导书2本, 成功申报省级自然科学研究项目2项, 省级教学研究项目1项, 获省级教学成果奖三等奖1项, 院级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

在企业方面, 学院为其提供整个实训中心大楼的一层作为经营办公场所, 极大地提升了该中心的经营能力与社会影响力, 其在建筑工程测试领域的市场份额进一步提升, 检测的范围进一步拓展, 检测能力进一步增强。

实践证明这种“不求所有、只求所用”的方式, 以及“资源共享、经营独立”的运行机制, 不但大大地节约了实习成本 (实验室建设成本、运营成本、管理成本、维护成本、更新成本、师资成本等) , 而且搭建了建筑工程系与建筑行业企业, 学生与岗位之间的桥梁, 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 如图2。

2) 通过与安徽汇源建设公司等行业企业共建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 如图3, 在学校方面, 一是构建了由企业参与的建工专业群“层层递进、融合交叉”的实训教学体系。为学生搭建了多工种实训平台, 实现专业群递进式、一体化实训教学。二是建设了“六位一体”开放式生产性实训基地。通过对基地建设模式、运行模式、管理模式、内涵发展的深入探索, 建成集教学、培训、生产、技术研发、职业技能鉴定和职业素养训导“六位一体”的开放式生产性实训基地, 实施了“校企合作、深度融合、三方共赢”的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促进了生产性实训基地的可持续发展。三是培育了“双师型”教学团队, 提升了学生创新能力, 学生在教师和工程师的带领下, 全程参与研讨、设计、建造, 不但提升了学生也培育了教师。

3“校企一体化”合作办学模式的思考

3.1 需要法律法规将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制度化、稳定化

寻求校企合作多数是学校的自发行为, 常会遇到企业积极性不高甚至不理解、不合作的情况;在校企合作过程中, 企业存在较大的随意性, 因此政府要对“校企一体化”合作办学制定具体的、可操作性强的政策法规和实施规则, 要逐渐形成责、权、利对等的运行机制和激励机制。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技能人才工作的意见》中提出要“建立高技能人才校企合作培养制度”, 并对职业院校、企业、政府三方在校企合作培养制度中应承担的责任进行了明确的界定, 使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成为国家制度稳定下来, 营造了校企合作的良好环境。

3.2 需要灵活机动, 不断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校企一体化”合作办学的目的是以市场和社会需求为目标导向, 职业院校和企业双方共同培养人才, 它既是一种教育行为, 也是一种企业人力资源开发的行为, 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模式要学习借鉴, 但不宜照搬照抄, 还需要符合职业教育规律, 也要遵循教育与培训的基本原则。因此, 无论是企业还是学校, 必须要从探索职业教育规律的新视角来认识校企合作对于职业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深刻意义, 努力转变教育观念, 积极灵活实施, 最终找到适合自身的人才培养模式。

3.3 需要探讨研究, 提高师资队伍水平

就同一所学校而言, 可以结合不同专业, 尝试多种校企合作的模式;要加强校企融合, 促进彼此间沟通和理解, 找到两者发展的最佳结合点, 形成共同发展愿景, 并在合作中吸收企业在管理、技术、企业文化等方面的优点和长处, 促进教育教学改革, 为学生提供更有利的成才通道;同时职业院校应强化服务企业的功能, 加大师资队伍建设的投入力度, 提高专业教师的业务、科研和技术服务水平。

[ID:001524]

摘要:本文以建筑类专业人才“校企一体化”合作办学培养模式作为研究的切入点, 对我国高职建筑类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进行了理论探讨, 并结合安庆职业技术学院建筑工程系近几年利用“校企一体化”合作办学所取得的成效, 尝试性地在“校企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下对建筑类专业课程的设置进行了初步探索, 试图找出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在人才培养和课程设置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针对性的提出自己意见与建议, 希望对深化我国高职建筑专业“校企一体化”合作办学培养模式作出一点贡献。

关键词:人才培养模式,“校企一体化”,高职建筑,办学模式

参考文献

[1]吴荣.建筑工程专业教学模式的创新[J].广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02, 13 (4) .

[2]刘紫婷.高职院校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与探讨[J].中国高教研究, 2007, 23 (8) :48-49.

[3]陈解放.“产学研结合与工学结合”解读[J].中国高教研究, 2006, 22 (12) :34-36.

[5]唐景莉.关于高等职业教育发展道路的思考[N].中国教育报, 2003-12-28 (1) .

[6]中共中央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技能人才工作的意见[S].

8.土建专业工程师论文 篇八

摘要:高职教育培养出来的是具有较强实践动手能力的高级技术应用型人才,这就要求教师不光要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还要求具有一定的实践经验。笔者分析实践能力欠缺的原因,提出提高实践能力的机制建立着重从两方面入手,即政策扶持,鼓励教师走入企业以及重视实践过程管理。

关键词:高职教育;专业教师;实践培养;过程管理。

高职教育是以社会需求为导向的就业教育,培养出来的是具有较强实践动手能力的高级技术应用型人才,这就要求教师不光要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还要求具有一定的实践经验。但目前高职院校教师的实践能力现状不容乐观,据有关权威部门调查,目前高职院校三分之二的教师是所谓“三门”教师,即从家门到大学门再到高职学校门,普遍存在着实践教学能力方面的严重欠缺现状。而高职土建类专业是培养的是施工一线的工程管理技术人员,更要求其教师要具备相应的现场实践经验问题。

1.高职教师实践能力欠缺原因分析

1.1高职教师来源现状

在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过程中,高等职业教育承担了其中的主要任务。高等职业院校的规模成倍增长,已经达到校均5100人。目前全国高职院校的生师17.27,低于本科院校17.21的水平,更远不能满足高素质技能人才培养的要求。目前各地给高职院校所核定的教师编制数,有些已是经年不变,存在大量编外教师的现象。为保证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的需要和高职事业的稳定发展,有必要重新核定高职院校的发展规模和教师编制。青年教师在接受工科高等教育时,经历的就是“重理论轻实践”的传统培养模式,缺乏足够的工程实践训练,这导致了青年教师工程实践能力先天不足。虽然工科院校在推进素质教育时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传统培养模式并没有从根本上得到改变,致使青年教师走上工作岗位后仍旧重视传授理论知识,缺乏提高自身工程实践能力的意识和动力。

1.2 高校扩招带来的资源短缺

由于近年来高校招生规模急剧扩张,造成教师资源相对短缺,大量青年教师进入到高职学校教师队伍中。据不完全统计,高职专任教师近十年增加了两倍。这些新增教师大多是从学校毕业后,直接任教。高职学校由于师资力量缺乏,对这些青年教师没有进行较严格的业务技能和专业实践的培训,直接让其走上讲台,承担教学任务。

再者,由于高职学校大规模扩招,相配套的实验室、实习基地等建设相对滞后,限制了实践教学开展,使得青年教师仅有的工程实践能力未能得到有效利用与提高,进一步导致了青年教师工程实践能力落后于工程实际。

1.3 高职教师考核和职称评审机制

目前,各高职院校在教师考核和职称评审时,重视科研成果,而非教学质量和工程实践。另外,对教师工程实践能力的提高缺乏相应考核机制,也未对双师型教师建立激励机制。对于青年教师来讲,工程实践能力匮乏,教学效果不佳,并不影响职称晉升,这一机制加深了青年教师对工程实践的忽视。即使青年教师一开始有意识提高其工程实践能力,在没有激励机制的情况下,也很快调整自己的发展定位,将主要精力投入其他方面上。

1.4 聘请企业一线专家兼职

聘请企业的专业人才和能工巧匠作兼职教师,虽是一条解决教师实践经验匮乏的好路子,但在实践中不少高职院校都遇到了一师难求的尴尬。通常企业现场工程师任务繁重,企业聘金较高,跟高职院校所能给的教学津贴相差甚远,造成高职院校很难聘请到企业人员教授专业课程。因此,除一些较大的城市或地区,与学校所开专业对口的企业较多、技能型专业人才较为丰富的情况之外,大多数院校仅靠外聘解决教师实践经验缺乏是有一定困难的。

2.高职教师实践培养的机制研究

实践中,一些院校探索了一套选派教师到企业生产一线学习技术、顶岗实践、积累经验的做法,并逐步形成制度。同时采取配套措施,激励和鼓励有能力、有潜力的教师通过与生产一线岗位的交流,成长为真正的“双师型”教师。这一做法,很大程度上缓解了教师知识结构相对单一,缺乏实践经验的现状。

2.1 政策扶持,鼓励教师走入企业

我院把教师工程实践与创新能力培养作为今后我院教育教学改革与建设的重点。学院近年来重视对实践教学改革与建设的投入,制定了《专任教师实践能力培养办法》、《教师培养培训管理办法》等多项鼓励和支持重在提高教师实践与创新能力的制度与措施,并提供了许多有利政策,从思想上逐步强化青年教师对工程实践能力培养的重视程度。在教师考核和职称评审方面,把教师工程实践水平与成果计入评价,加大教师对于横向课题参与评价的权重,将教师为企业的服务情况作为指标列入考核要求等。例如学院要求提升副高级以上职称的教师必须有在企业实践一年以上的经历,鼓励青年教师主动联系企业,积极走进企业。

2.2 重视实践过程管理

(1)重视实践计划,实践工作与岗位培养相符

工程实践锻炼最忌流于形式,走过场。虽然教师本人有工程实践锻炼的需求,但一旦脱离了有效的管理,加之其它种种事务的影响,教师的工程实践效果会大打折扣。因此师资管理部门要加大对教师工程实践锻炼的过程管理建院在教师提出申请时就要求他们同时提供详细的工程实践计划,内容包括实践时间、目的、任务、方式等,并与学校、企业签订工程实践协议书,保证他们的工程实践具有目的性、计划性、规范性。学校严格考查实践单位的资质与实力,审查教师专业岗位与实践工作的匹配性以及实践计划的可行性。接收单位一般也非常愿意接收学校有理论懂技术的高校教师为他们提供免费服务,在接收和安排工作任务方面有很高的积极性。

(2)加强实践期间的日常管理,及时了解实践工作进展

根据三方协议,实践教师接受派出单位与接收单位双重管理,接收单位为教师提供相应的实践条件,负责其实践期间的日常管理。派出单位要为实践教师建立实践档案,如实反映教师参加工程实践的情况,随时对实践教师进行考察、考勤,对其思想、业务工作提出指导意见和具体要求,了解实践教师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帮助他们协调工作。实践教师要定期向派出单位汇报实践工作进展,不断总结实践经验,尽快提高个人工程实践能力。

在现实工作中,这个环节如果不建立一定的管理制度,很难确保及时沟通与联络。为保障实践工作的有效运行,建院实行由学校师资管理部门监督,定期要求二级学校上报管理材料;二级学院跟进实践教师的工作进度,实践状况,实地考察教师的工作情况,按时要求实践教师总结工作阶段性成果。接收单位也比较希望与学校建立长期合作关系,因此也能积极配合学校的监督检 查工作。在这方面,我校在省市设计院、建筑公司、机械制造公司、软件开发公司、供水、热力等相关企业建立的校外实习基地对我们的实践工作尤为支持。

(3)强化实践锻炼考核,确保实践工作有成效

学校制定了工程实践锻炼考核标准,分为优秀、合格、不合格三个等次。教师工程实践锻炼结束后,要及时对实践工作进行书面总结,提供实践成果。学校组织工程实践锻炼成果验收鉴定评审会,要求实践教师对其六个月中所参与的工程项目及或技改成果进行汇报,通过对其工程实践水平与成果的评价,结合对相关企业的走访,考察其实践计划完成情况。对于工作认真负责、积极性高、能够按实践计划要求出色完成实践工作并能承担实践基地的技改项目并取得技术成果的教师,在学校组织的工程实践答辩考核为优的教师可以评定为实践锻炼优秀,学校给予表彰,在评优及职称评审中,可以优先考虑。考核结果为不合格者,年终考核或其它奖励评定中不得定为优秀等次。验收阶段的严格考核,对于保证工程实践的效果有积极作用。

3.结语

提高青年教师工程实践能力是高职学生能力培养中的一道难题,也是提高青年教师教学水平的一项长期任务,这需要学院和青年教师自身两方面努力。学院加强青年教师工程实践能力培养,提高青年教师工程实践能力的意识,制定切实可行的方案为青年教师提高工程实践能力创造积极条件。青年教师自身也应发挥自身优势,积极主动参与工程实践工作,以增强自身的工程实践能力,提高教学水平,才能培养出满足岗位要求的专业技能人才。

参考文献:

[1]李映霞,郭秀云,李国明. 专业教师工程实践能力培养研究——以河北建筑工程学校为例[J],才智[J],2012,(6)33-36

[2]汪海滨,龙悛波,邓安远. 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工科类青年教师工程实践能力培养研究,电脑知识与技术[J],2011,7(6):3990-3991

[3]于仁財,李云峰,董丽艳.论高等职业教育院校的专业教师多元培养模式,辽宁省交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J],2012,14(4):59-63

基金项目:黑龙江省教育教学“十二五”规划课题,课题编号:GZC1212017

作者简介:

上一篇:小班综合:我从哪里来下一篇:广州乡村建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