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教学本质的回归

2024-07-04

作文教学本质的回归(共11篇)

1.作文教学本质的回归 篇一

回归教育的本质

初一年级

王志伟

这个学期,我阅读了当代中国有广泛影响的教育专家林格老师的教育理论专著《教育是没有用的》。书中的观点可谓独辟蹊径、精辟独到,对教育的本质进行了细致的、到位的评析。读完之后,对我在今后的教育教学工作有很大的帮助。

林格老师认为:应变教育的“被动教”为孩子的“主动学”。以前,很多人把造成这种状况的的原因全部归结到应试教育体制上去,林格老师认为解放老师和家长的出路在于转变观念,从教育内涵方面寻找突破口,才是正道。孩子就好比牛,当代教育的最大困境其实是在于“摁着牛头吃草”,一厢情愿地训练“牛嘴”要张开多少度、如何吃草,岂不知“吃草”是它的本能。如果长期执著于为孩子设计的教育方式,实际上是对孩子主动发展的一种人为控制,而变“被动教”为孩子的“主动学”,是当前教育走出困境的唯一通途。林格老师在书中提出“高度尊重孩子”,因为每个孩子都具有主动性,协助拓展孩子的主动发展可能,应当是素质教育的灵魂。一位教育者,如果能不断提供给孩子这些美感,也就是不断展示给孩子发展的各种可能性,这时候,孩子的内心就会油然而发生实现那些实现可能性的冲动与激情,就开始了自主学习的旅程,教育因此实现。如果只强调“灌输”的作用,实际上就是对孩子的这种高级本能的蔑视,他们被动地学,被动地接受教师的影响,就会逐渐失去对学习的热情。

书中林格老师认为:在孩子的学习问题上,失败不是成功之母,成功才是成功之母,反复成功培养天才,反复失败培养庸才。因为人不是一步登天的,而是在不断获得“小成功”中聚集成就感,从而走向“大成功”的。如果学习的目标太高,难度太大,孩子努力也达不到,失败几次之后就会失去继续努力的动力。这就要求我们教育工作者在日常的教育教学工作中要适当降低学习的难度,从不同层次的学生入手,分层次设置问题,激发孩子的兴趣。在工作中可从以下几方面加以引导与指引:从感觉上加以引导,使学生的学习能满足自己的好奇,能收获美感和满足感,不用别人催促和监督,这种学习才是有效的。同时要深入挖掘孩子学习的持久快感,学习的确是一件苦差事,不付出努力和汗水是绝不可能成功的。

林格老师认为,如果老师的教育控制了孩子的想象力,所有的知识传授都是徙劳无功的。每个孩子都是充满想象力的天才,而在日常的教学中,我们一味强调教育的“无所不能”,把知识当作教学的目的,而忽略了孩子学习的主动性,其直接后果就是控制甚至毁坏了孩子的想象力。

在书中,林格老师对教育的本质进行了阐释。他说教育的本质是心灵感应。过去几十年的教育从未把孩子看作教育的主体,以知识为中心设计教育的内容与形式,只是把孩子当作知识的接收器,而不是知识的主宰者。因此,孩子无论何时何地都是“被教育”的对象,在整个教育过程中,始终处于被动、消极的地位。同时,教师应修炼自己的教育状态,实现“闭着嘴说话”,才能赢得孩子的尊敬。

如果说的话太多,但没有实际内容,取得的效果也不会理想。在工作中,我们要深入研究,要知道孩子最需要的是什么?每个人都渴望自己的情感受到重视。教育者需要先打开心门,不可抱着一颗焦躁的心来面对孩子,我们需要从身上流露出一种温暖平和,需要让孩子感受到“阳光”。

在教学工作中,教育者情绪化是很常见的事,但人的高明在于能调节好自己的情绪。在浮躁的社会中做优秀的教育者,更需要一份心境上的平静。以平静之心面对孩子,坚守教育的纯真,将一切教育的期待收敛为一股平静之气,以气养气。因为,在平静的背后,孩子的成长空间才能得以充分拓展。

林格老师认为:教育者唯一要做的事情,是保护甚至捍卫孩子的主动性。教育者的作用和价值,体现在最大程度地调动孩子的内在积极性,组织孩子自主学习。在教育过程中,很多的老师和家长根本不敢“放”,也就是即使知道了“依靠孩子”的重要性,但由于被惯性思维的力量所控制,“放”而不下,结果导致虚伪的“依靠”。作家冰心说“让孩子像野花一样生长”,这应当是现代教育变革的总纲领。现代教育中,必须承认这个重要性,并以此为孩子自主发展的线索,才能从教育的困局中解脱出来。

卢梭曾在他的名著《爱弥儿》中自问:“什么是最好的教育?”他自己回答说:“最好的教育就是什么也不去做。”这句话不敢说是真理,但它发人深省。反观我们现在的教育者,是不是做得过多了呢?孩子们常常并不是为了自己的理想而努力,而是为了教育者的目标而奋斗,这样的“做”当真不如“什么也不去做”!而在中国,多少教育者千方百计地尝使孩子成才,多少家长殚精竭虑,不辞劳苦,甚至牺牲自己的事业和爱好,用自以为正确的方式管教、指导孩子,但往往不但没有效果,甚至还不乏悲剧性的例证。但放并不是对孩子放任自流,而是在尊重孩子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给予他们自由发展的空间,也许你会发现,孩子收获的比你期望的要多得多。而教育者要保护孩子的主动性,关键是放下自我。“放下自我”说起来容易,实践起来很难,要能做到真正的“无我”,把自我缩小到比尘埃还小,镶在孩子的眼睛里,而且孩子也不会感到不舒服。

教育的目标究竟是什么?在本书中林格老师进行了深入的剖析。他认为教育的目标在于为社会培养合格人才。而“人”与“才”是两个概念,培养“人”和培养“才”的关系可以比喻成杯子和水。“水”是各种知识、才华和技术,而杯子是盛水的,杯子的大小,决定它最终能容纳多少水。没有爱就没有一切,教育的核心是真爱,重要的是善良,善良是一种至爱,是一切人性之美中最为光彩照人的,其意义已经超出了教育的范畴。特别是对于所谓的“差生”,唯一的办法就是,不惜一切代价彰显他们的善良之美。那么他们就会从此建立“做好人”的信念,“自主化”就自然而然了。包容在我国传统的伦理道德观念中,一直占有重要的地位,是为人处世的原则。在教育中,包容与谅解是一朵芳香的“玫瑰”,教育者有责任把这朵“玫瑰”传给孩子。同时,要培养孩子健康的人格,离不开自信作基础。自信是人格的核心。培养自信的根本在于其自信的来源,如果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完成了一些他之前不认为自己能完成的事,或者完成了一个向

往已久的目标,那么自信的疏导和建立就会水到渠成。但如果一味干巴巴地对孩子强调自信,只能让孩子感觉紧张,或者盲目相信自己,不顾真实状况。对学生要培养他们的自信,让他们相信自己的潜能,凡事做出积极的选择。一个人最大的敌人就是自己,孩子如果不够自信,面对某一件事时,就会先自乱阵脚,而自信却能让人从容自如,让内心生出必胜的信念。

林格老师认为:在学习生活中要让自信成为习惯,形成了自信的信念之后,更需要学会在挫折中锤炼、巩固自己的自信心,否则自信将被扼杀。任何人在实现目标的过程中都不可能一帆风顺,一定会有很多困境和阻挠,能不能克服这些成功路上的阻碍,就要看有没有自信,来引发内心顽强的毅力。如果真能做到“咬定青山不放松”,自然就可以“守得云开见月明”。

在学习生活中,教育者角色要实现根本转变。长期以来,我们教育者以蜡烛自喻,认为燃烧自己照亮别人是情操与美德。而我们要做“火柴”,“火柴”的作用就在于激发并强化孩子的学习动机,当一个人充满乐趣地学习时,不论环境多么困难艰苦,他都会感到无比的快乐。同时,孩子教育的过程,就是教育我们自己的过程。我们可以通过反思来提高自己的境界,这其实就是一种自我教育,是认识自己、接纳自己、控制自己的一条捷径。教育者对自己过错的反思态度会极大地影响被教育者。而作为一线教师,应把自己放在低处,才能海纳百川。教师从事教育事业,首先要考虑如何掌握优秀的教学法,使孩子会学、爱学,学有所成。同时教育者关键要“沉得住气”,这是目前老师和家长特别欠缺的一种核心能力。在这个转型的时代,人心浮躁,人们最缺乏的就是恒心和耐心。如果你一个人能沉得住气,自然就会在浮躁的人群中脱颖而出。只有沉得住气,才能成为一名教育家。

在教育过程中,教育的价值,在于唤醒自觉。人们会不自觉地接受自己喜欢、钦佩、信任和崇拜的人的影响和暗示。这使人们能够接受智者的指导。作为不完善的自我的补充,这就为教育提供了可能性。当教育者把孩子的自觉唤醒后,他就完成了作为教育者最重要的工作,因为人在自觉意识产生后,就获得了主动发展的永不枯竭的动力与热情。在如何提高成绩方面,要有个性化教育的操作系统。形成一系列的阶梯,运用不同的学习方法和不同风格的教学方式,也鼓励孩子用自己的风格学习,使其形成不同方式的学习风格,这样才能使孩子创造出自己的特色的个性化学习。

在本书中,林格老师认为回归教育的根本,引发孩子的主动性,唤醒孩子的自觉,是教育的基本保障。但是,如果只为了“引发”而“引发”,为了“唤醒”而“唤醒”,必然又让所有教育者开始崇拜具体的、貌似高超的教育技术,这显然偏离本书的初衷。只有根据个性养成不同的习惯和素质,才能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成为成绩优良、个性卓越的优秀学生。以上是我的读书笔记,不足之处请领导批评指正。

2.作文教学本质的回归 篇二

新课标将“从生活走向物理, 从物理走向社会”定位于课程理念, 理论联系实际不仅可以使学生深刻地理解物理规律, 同时也可以引起学生兴趣, 扩大学生的知识面.所以, 我便利用学生现有的知识经验和他们所熟悉的事物组织教学, 使学生能较好的感知和理解所学的内容。

一、创设生活化情境,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我们的生活中, 到处都充满着物理现象, 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从学生的生活中抽象物理问题。我在教学活动中经常根据学生的已有知识经验, 设计学生感兴趣的物理教学素材以多元化的形式展现给学生, 让学生充分在情景教学中把握好新旧知识间的联系, 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

例如:我们在教学“压强”这节内容时, 可以用媒体放映以下两个惊险场面让学生观察。 (1) 场景是气功表演者躺在钉有密密麻麻钉子的木板上, 腹部上面再放上一块大石板, 旁边的另一个表演者挥舞着大锤子向肚子上面的石板砸去, 石板被砸成碎块, 可是石板下面的人却自己站立起来而安然无恙、毫发无损, 并向大家笑着招手致意! (2) 场景是取一袋牛奶, 上面放上一块玻璃, 让学生去砸。结果玻璃碎了, 而那袋牛奶完好无损!这种惊险场景, 把学生的注意力一下子就抓过来了, 使学生感到惊讶而热情高涨, 课堂气氛热情洋溢, 有巨大的感召力!学生急切地想知道其中的道理是为什么?课堂的效果可想而知了。

二、寻找生活中的物理问题, 坚定学生学习物理的决心

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寻找生活中的物理问题, 既可积累物理知识, 更是培养学生学习物理兴趣的最佳途径。所以, 物理教学中, 教师应多从生活中“找”物理素材和多让学生到生活中去“找”物理, 真切感受“生活中处处有物理”。这样“身临其境”的学物理, 学生不会有陌生感, 反而具备了一种似曾相识的接纳心理。

例如:2008年春节前后我国南方发生了建国以来罕见的雪灾, 在那场雪灾后, 正赶上初三总复习。我搜集了一些抗寒救灾的图片和视频资料, 播放给学生观看, 让他们指出其中的一些现象和做法里包含的物理学原理。像雪、雾凇、冰柱等的形成属于什么物态变化, 解放军为什么要在结冰的路面上撒盐, 而除了在结冰的路面上撒沙子外, 各种车辆的轮子上又为什么要缠有铁链等等。这样, 学生们既领略了雪灾的无情, 也学会了抗寒救灾的一些科学常识。使学生在周围熟悉的事物中学习物理和理解物理, 体会到物理就在身边, 感受到物理学对生活的作用, 就更加坚定了学习物理的决心。

三、设计练习生活化, 提高学生解决生活实际问题的能力

学生学习物理的目的是“运用所学的物理知识和方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的”。教师要引导学生把所学知识和生活实际联系起来, 促进学生在实际生活中的探索意识和创新意识, 培养学生初步的社会实践能力。

例如:在学习了“蒸发”这节内容后, 我就提出了几个这样的生活实例让学生解释:⑴在医生给你打针之前, 要在你打针的部位用酒精棉擦一擦, 你的这个部位有什么感觉?为什么?⑵去河里游泳之后上岸, 你有什么感觉?为什么?⑶洗完的衣服是团在一起干得快, 还是打开干得快呢?为什么?⑷夏天我们用风扇扇风为什么会感觉凉爽?可以使空气温度降低吗?……通过这些生活实例使学生锻炼了如何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遇到的实际问题的能力。所以说物理教学如能在具体的生活情境中加以演练, 会有利于学生实实在在的提高能力, 而且能调动学生学习物理的积极性。

四、运用物理知识, 帮助学生解决实际问题

《新课标》强调:物理教学的成功与否不能单纯的以学生考试成绩、解答物理题的正确率来衡量, 重点应放在学生能否应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是否通过物理教学促进了学生的发展来衡量。物理学具有丰富的内涵, 它具体表现在灵活运用之中, 它作为一门基础性学科, 有着其特殊的运用价值。能活学还不够, 还应在此基础上学会活用, 使物理知识真正为我们的学习、生活服务。

例如:在学习了液体的压强后, 组织学生讨论了现实生活中的好多问题:⑴为什么我们见到的带鱼都是死的?⑵为什么潜水艇都用抗压能力很强的厚钢板制成?⑶当池水深至你的胸口以上时, 你为什么会有呼吸困难的感觉?⑷工程师们为什么要把拦河坝设计成下宽上窄的形状?……在这样的教学活动中, 既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又让学生深刻感受和理解物理学不是空中楼阁, 只有服务于生活才能体现出无与伦比的学科价值。

3.小学语文的教学应当回归本质 篇三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本质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一、小学语文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当前的小学语文教学存在教师对新课程把握不当的问题。因此,在教学中存在有以下几种现象:

1.部分教师将教学目标的三个维度扭曲变化成了三个目标。将作为一个整体的三个维度,简单简化成了知识能力、方法过程和情感判断。但实际上,语文的三个维度绝不仅是这么简单。知识能力的学习过程中体现情感和价值观。自我锻炼、自我反思的过程又使得知识能力和情感价值观得以内化。这些是一个浩大的过程,绝不仅是简单的一堂课所能完全做到的。所以,不能要求一堂课面面俱到,滴水不漏。这样得到的效果往往不如人意。

2.部分语文老师存在有不拓展的课文就不是好课文这一错误认识。这一观点直接导致了许多语文老师单纯为了拓展课文而拓展。课前花费大量时间查询资料,课堂上也要花费大量时间给拓展内容,最后往往成了本末倒置,因小失大。

3.部分老师将课堂内容安排的太过繁琐。一节语文课往往安排了八九个环节,使原本简单的语文课变得让学生视若猛虎。而且,繁琐的安排也让原本就不算充裕的时间更加捉襟见肘,浪费了大把的教学时间。

二、语文教学应该回归本质

花样过多,往往会出现反效果,让人失去重点。其实语文本身就是简单的倾听与诉说。语文是一门工具性的学科,其根本属性就是工具性。语文教学意义就在于使学生掌握语文这一工具。所以,语文应该做出调整,回归朴素。首先,要打好基础,例如汉字的听、说、读、写。其次,用简单有效的方式教学和引领学生体验文章背后的感情内涵。最后,要打造学生与老师双赢的课堂。即老师不为了拓展而拓展,学生可以简单有效的汲取语文课堂的营养。

三、语文教学如何回归本质

1.真正的语文教学其实就是简单的读和写。语文最重要的是大量的阅读,这是要学好语文的基础。经典的诗文篇章要熟读甚至背诵。老师应该给学生一个简单易行的指导,给学生的阅读指明方向,同时提出对学生阅读的要求。老师也可以跟学生一起进行阅读,然后就内容展开开放式的讨论和交流。这样,学生的阅读兴趣就会更加的浓厚。长此以往,教学的内容肯定能更上一层楼。

2.真正的语文教学应该是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参与的。在真正的语文教学中,师生关系是平等的,任何一方都应该倾听另一方的意见。教师应该注意了解学生对于文章的理解,了解学生的需要,明白学生的感受和心思。学生应该尊重老师,同时老师也应该以平等的身份去尊重学生。只有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打开学生的思路,拓展学生的知识面。这才是真正的语文教学,是对学生人格内心的塑造与打磨,对学生思想的启迪与灌溉。只有这样,才能有和谐热闹的课堂,才能有精彩又不失秩序的课堂。

3.真正的语文教学是智慧火花的碰撞。真正的语文教学需要摒弃繁碎的仪式,单刀直入,直取黄龙。那是一种平淡但是却惊心动魄的美丽。真正的语文教学不仅是拒绝中规中矩、一成不变。更是精彩热闹而又不失秩序井然,必然是有着独特魅力的。真正的语文教学是文明的薪火相传,是用一个思想去点燃另一个思想,而不是简简单单的课堂上呆板无趣的一问一答。学生、教师和文本之间应该是相互联系、相互交融的一个整体,他们之间更多的是情感的交流和内涵的分享。学生要独立思考,理性判断,从老师和文本中汲取营养,以来壮硕自身,最终得到自己的对于文本的判断与理解。而教师在这一过程中扮演的始终是一个引路人的角色。最终,教师、学生和文本的摩擦会生出智慧的火花,诞生出深刻、独特的思想,从而使得语文的教学变得更加的生动和精彩。这才是真正的语文教学的意义。

4.真正的语文教学是对老师、学生还有文本之间的情感的相互融合。教师对于文本的讲授方法直接影响学生对于文本的理解。这其中包含有极大的学问。简单来说,真正的语文教学不是枯燥无味的不停地对读和写的重复,也不是机械僵硬地照本宣科,而是生动有趣、趣味盎然的。所以,这就要求老师要随机应变,根据不同的突发情况准备不同的课前预案。要善于发现,发现在课堂上更容易激发学生思维的方法,并巧妙利用,得到一加一大于二的效果。要有责任心,有耐心。教师对学生要做到倾情培养,对于学生面临的问题要及时有效地提供帮助。只有师生团结一心,才能打造真正的语文教学。另外,课后的反思与总结也是必不可少的。课后的反思与总结是课堂之后的点睛之笔,往往在这个时候,学生会发现更多的闪光点。所以,教师要对学生课后的反思和总结提出指导意见,将其作为课堂教学的延伸。

5.真正的语文教学要做到教学方法的独特和新颖。呆板僵硬的老式教学方法只会让人满嘴生涩,如同嚼蜡。真正的语文课堂,需要灵气和灵光。所以,在课文的讲授方法和文本的感受理解以及课堂时间的把握与课堂形式的操作上,都需要做出有创意的变动。比如,在教授曹植的《七步诗》时,可以先简单地介绍当时的历史环境,还有曹植、曹丕等人的性格特点。然后,可以让学生分角色地扮演这些历史人物,在讲台上做到“历史重演”。这样,不仅可以丰富学生的历史知识,也锻炼了学生的表演能力和胆量气魄,有利于他们更加深刻地理解这篇诗文背后所蕴藏的心酸与无奈;这样,就可以使得原本呆板的语文教学课堂充满历史文化气息,却又不失现在的婉约灵动。做到韵味无穷,自然清新,令人拍案叫绝。

四、结语

总之,真正的语文教学是一件精细活。它需要精巧的构思,完美的执行力和应变力,深厚的文化内涵,点石成金的大智慧。需要语文教师在平淡的生活中攫取灵感,在学生走到柳暗之时轻轻一拨,让其得见花明。同时,要让学生学会独立思考,理性判断,在生活中,在课堂上学到真正的智慧,迸发出灵性的火花。

参考文献

[1]陈严.问题式小学语文的建构与实践[J].文学教育(下),2010,(1).

[2]豆小静.浅谈小学语文课外活动的意义和做法[J].学周刊,2012(5).

4.作文教学本质的回归 篇四

自从24年前彩电生产量登上世界第一的巅峰开始,中国便踏上了彩电生产大国向彩电品牌强国转变的艰难征途。这个行业一如既往的热闹非凡,各大民族品牌在“病根”未愈的条件下,使尽了浑身解数来吸引消费者的青睐,却始终难掩被动。“未曾清贫难成人,不经打击老天真”,在经过充分的市场竞争后,痛定思痛的中国彩电业再次走到了产业升级的关键路口。审视过去,有哪些经验教训值得我们铭记?展望未来,我们又该如何正确制定并有效执行品牌战略呢?

中国彩电业的品牌之殇:用战术代替战略

这是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在本文之前已经有无数的业内外人士进行过论述。现代企业管理制度引入中国不过短短二三十年,单从品牌战略管理来看,深得其中正解和精华的中国彩电业企业家廖若星辰。到底何为强势品牌?能够成为央视“标王”的品牌就一定是强势品牌吗?而品牌战略管理的要义又是什么呢?漂亮的视觉设计和电视广告?还是标新立异的产品概念和卖点?抑或是将竞争对手置之死地的渠道战和促销价格战?带着这些问题回顾中国彩电业的发展轨迹时,我们很遗憾地发现并没有太多企业给出漂亮的答案。

相比于这看似大而无当的所谓品牌战略,大多数的中国企业家们更愿看到实实在在的销量提升。他们认为销售额才是硬道理,销量提升了不就等于品牌强大了吗?这是他们坚守的原则。于是,自从长虹开启了中国家电业的价格大战后,14多年来,中国的家电业就成为了“价格战”中的绝对主角。各大彩电品牌间几乎年年都要打斗几番,一拨又一拨的消费者在厂家割肉一般的疼痛中喜滋滋地抱回了便宜的大彩电,而渠道商和厂商却在这场大战中拼得血肉横飞。在持续的“价格战”后,“长虹们”陷入了“降价”与“上规模”的怪圈循环,最终的结果是,占据了CRT电视时代中国本土大半市场份额的国产品牌,在21世纪初即将到来的平板时代差点集体失语,

更要命的是,当进入中国市场的外资品牌也同样祭出降价大旗时,本土彩电品牌的“前浪”们便被拍死在了“沙滩”上。以来,一向以高价位固守高端领地的外资彩电纷纷在国内市场展开低价策略。面对外资彩电的价格战,中国彩电业深受影响,20整体经营业绩下滑,出现全行业亏损。

在热衷于渠道价格战的同时,中国彩电业的各种新概念、新卖点也层出不穷,3D电视、裸眼3D电视、互联网电视、三网电视、LED电视、一体机、智能电视……消费者还没整明白前一个概念,后一个新产品又上市了。短期来看,这些闻所未闻的技术概念确实能够抓住一部分消费者的视线,高密度的广告轰炸也能促成一定的购买。然而,概念创新终究只是华而不实的炒作噱头而已,能够形成品牌美誉度的,最终还是实实在在的技术创新所带来的优异体验。当然,任何创新的产品都需要对消费者进行宣导和培育,笔者在此并不是否认概念创新的必要性,只是坚信品牌形象的塑造是持续性的系统工程,如果企业所推出的众多产品概念间缺乏内在有机的联系,那么,便无法传达共同的品牌内涵,也无法提升品牌的整体价值及消费者的整体认同感。

与中国本土彩电企业频频使出令人眼花缭乱的“价格战”、“概念战”、“渠道战”等营销战术不同,外资彩电企业则始终专注于核心技术创新基础上的品牌战略管理。以夏普为例,,夏普推出了后来被业界誉为“液晶之父”的AQUOS液晶电视。近10年来,AQUOS的品牌形象塑造始终围绕其在液晶电视领域的技术革新展开,从G5系列的65英寸超大屏幕,到G7系列的FULL HD 1080P(1920×1080)超高清画质,到率先将“倍速液晶驱动技术”运用于FULL HD 1080P的RX系列,再到最新的Quad-Pixel技术,无不如此。通过近几年刘若英代言的广告传播,消费者在脑海里大致都有了这样的印象:夏普AQUOS液晶电视与其他品牌的液晶电视相比较清晰度更出色、色彩还原更佳、视觉感受更舒适。在消费形态趋于理性的中国彩电市场,夏普电视因为“强大的品牌影响力”、“领先的技术,可靠的品质”以及“性价比优势突显”,牢牢占据了在一线城市液晶电视市场的霸主地位。

5.作文教学本质的回归 篇五

“人单合一双赢”这多少有些让人感觉生僻、读着拗口,但它恰恰击中了组织僵化难题的核心,是海尔管理哲学的本质所在,也使我们对管理的本质的认识回归到常识上来,即紧紧抓住用户价值和用户价值的创造者——员工。简单来讲,“人”就是员工,“单”就是用户价值,“合一双赢”就是员工和用户价值融为一体,在为用户创造价值的同时获得自身价值。

2012年,伴随着海尔进入第五个发展战略——网络化战略阶段,“人单合一双赢”管理模式升级为“人单合一2.0——共创共赢生态圈模式”。“人”从员工升级为利益悠关方,“单”从用户价值升级到用户资源,“合一双赢”升级为“合一共赢”,最终目的是实现共创共赢生态圈的多方共赢增值。

管理的重点从管理者和被管理者身上,重新聚焦到员工和用户身上。

德鲁克说,企业存在的价值就是创造顾客。不论在管理者和被管理的框架下演绎出多么复杂和高深的管理手段和工具,一个不可忽视的现实就是企业要创造用户价值。然而在运用这些管理手段和工具的同时,用户价值却在逐步远离管理者和被管理者的视野。因此,如何在员工和用户之间建立零距离的关系就成为人单合一管理的焦点和追求的终极目标。

“单”:“用户”驱动。“以用户为中心”,是海尔的信仰。海尔价值观的第一条就是自以为非,即始终以用户为是,以自己为非。他们认为,没有用户就没有企业的存在。这就像灵魂一样,存在于海尔的管理之中。在各种物质形态的背后,总可以发现精神实质——用户价值。

近期,海尔建成了冰箱、洗衣机和空调只能互联工厂,实现了人与机器、机器与机器、人与人的相互连接,这在全球家电领域中尚属首例。事实上,在我们看到这些先进只能设备和用户个性化定制的背后,本质是用户驱动的机制创新,是用户在研发、制造和营销等环节的全流程参与。

“人”:从“两分”到“两合”。

在现实中,企业员工一方面是产品或服务的提供者,另一方面又是产品或服务的使用者,同时具有员工和用户两种社会角色。在企业组织存在严格边界的前提下,企业员工的角色同用户的角色产生了分离,被严格嵌入到企业内部的分工体系中,成为企业组织这个庞大系统中的一个齿轮,已经远离了用户角色。事实上,这种分裂是创造用户价值的根本性障碍。在员工被物化后,用户是很难不被物化的。

管理工作从哪里来?

这是我们经常认为自己知道,但又回答不清的一个问题。实际上,有很多管理问题正是产生于这种分离,或者说是由于“两分”而产生的矛盾。为了解决其中各种各样的矛盾,就产生了现在的管理工作。尤其是当企业员工被当做工具、物对待时,这种两分的异化就更加突出。这时,作为企业员工已经彻底丧失了用户的角色,只是听命于上级的一个会说话的“物”。特别是在数字化商业情景中,当用户拥有更多的选择权时,这种“两分”造成的矛盾就更加突出。因为用户参与,或者说用户角色员工化已经是用户行驶选择权和用户价值的一部分。自然,如何从“两分”走向“合一”就成为管理者需要重新反思的问题。“人”本应该成为管理的目的,而不是管理的工具。康德曾说过,人是目的不是工具。

“合一”:人性使然。

新工业革命的兴起,使“合一”具有更大的可能性。计算机模拟仿真、数字制造、3D打印和云计算等新技术的加速应用,使得员工和用户角色更加更加高度重合,员工用户化和用户员工化已经成为趋势。一个现在看来较为极端的例子,就是以个人和家庭为单位微制造组织的大量出现,个性化制造得以实现。大家担心的设计和制造成本问题,都将随着上述技术的应用和发展逐步消除。还有,现在风起云涌的创客运动(Maker Movement),其中一个根本性的原因就是“我的产品,我制造”理念在人们心中的爆发,这是人性的本质使然。

6.培养语感,让语文教学本质回归 篇六

先谈谈对语感的认识。

语感,就是对语言较准确、细微、敏锐的感知、领悟和把握能力。对于语感的描述,有很多种:

1.《语文课程标准》:“诵读儿歌、童谣和浅近的古诗,展开想象,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语言的优美。”“诵读优秀诗文,注意在诵读过程中体验情感,领悟内容。”“注意通过诗文的声调、节奏等体会作品的内容和情感。”

2.叶圣陶先生曾说过:“文字语言的训练,我以为最要紧的是训练语感。”

3.吕叔湘先生也认为:“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是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语感能力。”

感觉,是人的一种基本技能,一种本能的对外界事物的感应,它有时候是无法用语言去表述的。小学生学习语文,首先需要有对语言的感觉。

具体实践过程中,笔者是以“三指”为龙头,以学生的参与为抓手,以课堂为载体,并延伸至课外,强化学生情感的激发和表达,构成一个立体化的训练模式。

一、以“朗读”为指针,强化读书训练,初步获得语感。

“以读为主”是语文教学的精髓。语文的课堂教学是学生实践读书活动、实现“读中悟”理想的重要阵地。“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这句话同时也告诉我们,只有多读,才能让学生初步获取语感。目前,教师在实际的语文教学中已经能注重到学生的读,对学生读书的训练也抓得很扎实,课堂内已经享受到了琅琅书声的快慰。在课堂上,我们老师给了很多的机会让学生读,注重了读中悟,都做得很好。从我校近几次的语文口语测试来看,前期的朗读训练已经有了相当大的成效。

但是,我认为我们还应该更多地花些时间去强化朗读的训练。比如途径上可以再多一些。为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耳濡”的语言环境,化无声为有声,变间接为直接,调动各种感官一齐活动,从而帮助学生找到语感,抓住语感;其次,时间和空间上可以再充分一些。实际训练时,课堂中要留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和空间,引导学生多读书,充分利用机会让学生通过朗读、默读、赛读、分角色读等多种形式,从读中得到感悟,获得语感。

二、以“教材”为指导,挖掘内在因素,有效培养语感。

这儿要说明的一点是:教材不能成为“圣旨”,不能“神圣不可侵犯”,它仅仅是一个参考,为学生的学习提供一个范例而已,教材的真正功能应当是为学生服务的。在苏教版现行的语文教材中,有许多地方可以用来培养学生的语感。我们可以以此多渠道、多层面地对学生进行语感的培养。

1. 利用阅读分析课文体会用词精美。

汉语的意蕴深刻含蓄,有时真可谓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确,有不少东西我们能体会到其中的奥妙,却很难用语言表达清楚。语文教学中,很多只能意会的东西,我在分析课文时,除了对文章的情节需要分析以外,也注重对人物形象的分析、揣摩。这样,学生除学到一些理性化的东西外,还有了活生生的形象体验。

2. 利用课后习题进行语感培养。

(1)近义词选择填空。

这里讲的是学生自由填空后,如何体会比较,从而达到完善。如有一次,教学中涉及到“雄伟”与“雄壮”的比较,我设计了这样两个句子让学生填空:

天安门广场北面是(%%%%%%%%)的天安门城楼。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是一首(%%%%%%%%)的进行曲。

学生学过《北京》一文,而且有很多学生曾经看过《开国大典》这篇文章,完成这一习题没有什么难度。但我没有因此而感到满足,而是让学生读句子体会:若第一个句子用“雄壮”,而第二个句子用“雄伟”,行不行?学生通过朗读、体会,明白雄伟是指气派大,而雄壮则指声势大,这儿是不能替换的。这样通过近义词的比较,让学生具体地把握语言的准确、贴切。

(2)反问句与陈述句的互换。

反问句与陈述句互换时,要求达到不改变句子原意。那么变的是什么呢?学生可能刚开始还不大能够明白,这时,我让学生在完成改写句式的同时进行朗读、比较、体会。比如这一句话:“看到这么美的景色,我不由地发出赞美之声。”改后是:“看到这么美的景色,我怎么能不发出赞美之声呢?”语调一个是平缓,一个是上扬;语气一个是平和,一个是强烈,学生读了后自然就会感觉出来。实际教学中,我发现,这种形式的训练对于学生语感的培养,真是大有裨益。

三、以“写作”为指路,拓宽情感外延,有力增强语感。

阅读是理解语言,而写作则是运用语言,因而对学生进行语感训练还应渗透于写作训练之中。

1. 读写结合,进行课堂练笔。

教学生理解课文的同时,进行恰当的写作练习,不失为一种提高写作水平,增强语感的有效途径。对学生来说,通过读文,掌握了丰富的词汇,学会了精词炼句、谋篇布局的表达方式等,此时对他们适时进行写作训练,就会水到渠成,久之,便能达到熟能生巧的境界,同时,学生的语感能力便能随之增强。

2. 养成写日记的习惯。

我们小时候经常喜欢说这么一句话“日记日记,天天要记,一天不记,就要忘记。”这是说要把每天想写的事或人写下来。现在的学生可能最怕写的就是作文,其次就是日记了。我认为,首先要使学生对写日记有兴趣。日记的内容、形式非常自由,学生可以看到什么写什么,想到什么写什么,愿意写什么就写什么,这样他们会没有顾虑,也没有任何负担。其次,对写日记要强化。最初时要求可以低些,然后再渐渐地提高要求,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品尝到成功的喜悦。日积月累,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语言感受能力都会有质的飞跃。

3. 鼓励学生自己修改作文。

“好文章是改出来的”,学生完成作文初稿后,或多或少会存在着不当之处。我除了必要的亲自批改以外,也重视让学生参与批改。因为学生在自改作文时,免不了会对作文稿反复朗读,在朗读中体会,在朗读中完善。当学生把经过自己反复修改的作文稿交给我的时候,我还针对学生写作实际,作出客观、科学的评价,该表扬的都给予表扬。至于学生在作文中存在的不足之处,则以商谈的口气,委婉地提出来,并鼓励其再作修改。有比较才有鉴别,比较是培养语感精确性的有效手段。在修改过程中,学生会发现有些句子虽然通顺,但用词显得不够准确,导致意思表达不清;而有些地方经过修改,还可以叙述得更加精妙传神,则可通过“加一加、减一减、换一换、调一调”等形式让学生自己比较、推敲、揣摩其他用词、其他语序来达到运用语言的准确精妙,准确表达文字所蕴含的真正意义,从中使他们对语言有更深的感悟。因此,让学生自己修改作文,既是一个写作自我完善的过程,同时也是增强语感的训练过程。

7.作文教学本质的回归 篇七

关键词:语文味;语言表达;阅读教学

反思当前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存在着大量的非语文的因素,主要表现在关注了人文,却淡化了语文,注重了开放、多元、拓展及综合(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以及生活的联系),使语文教学迷失了本真和自我。这种“种了别人的地,荒了自家园”的现象或过早过度地远离文本的拓展且充斥语文课堂的非语文的活动与内容等,成为语文阅读教学的尴尬与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语文味”是语文教学应该具有的一种特色、一种整体美,也是语文教学应该追求的一种境界。“为师不识语文味,教尽经典也枉然。”那么,如何使阅读课具有“语文味”呢?我认为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

一、删繁就简一树花——聚焦语言的表达形式而非内容

“语文味”就是从体会内容与形式的关系中散发出来的。今天的课堂上,我们往往只强调文章内容,而偏废了文章形式。其实阅读课不是仅以汲取文章思想为目的的,而是要通过文章获得关于语文的感性经验和相关知识,理解文中人物形象,体会作者情感,这些固然重要,但如果忽略了对语言形式的把握,将具有借鉴价值的表现手法等弃之不顾,那必将使“语文味”丢失。语文的味道正是从对文本细部的探幽发微中散发出来的,而这种探究,更多地在于“怎么写”,而不仅仅是“写什么”,即用什么样的语言形式来承载这些内容。

语言文字的形式有两个层次:一是语言文字本身的形式,即字、词、句、段、篇;二是语言文字所形成的文本形式,即由语言文字组织的文体特征。小学语文教科书中的课文体裁、题材多样,如记叙文、说明文、诗歌、散文等。

著名特级教师王崧舟在《慈母情深》的教学中,在指导学生品读“背直起来了,我的母亲。转过身来了,我的母亲。褐色的口罩上方,一对眼神疲惫的眼睛吃惊的望着我,我的母亲……”这一句时,让学生将“我的母亲”提前,反复读“我的母亲,背直起来了。我的母亲,转过身来了。我的母亲,褐色的口罩上方,一对眼神疲惫的眼睛吃惊地望着我……”在对比朗读中感受作者将“我的母亲”置后的类似电影中的“慢镜头”特殊的表达情感的形式,更能表达出母亲为“我”倾注的深情,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可以说,对语言形式的把握将直接影响对内容的理解,也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和审美水平。

二、书田菽粟有真味——咀嚼品味语言文字的魅力

“文字是一道桥梁。通过了这一道桥梁,读者才和作者碰撞,了解作者的心情,和作者的心情相契合。”课堂中,教师应引导学生理解语言的意思,并通过各种情感体验的方法,越过书面文字这道桥梁,在解词析句的同时,创设情境,挑起学生兴奋、喜悦的神经,让学生在情境中依据自身的生活经历和阅读积累,反复诵读,对语言文字进行理解和体会。

“语文味”正是从对具体词句的分析与鉴赏中散发出来的。很多时候,我们大谈作家的人文精神和作品的深刻内涵,却忽略了具体的字、词、句。其实,文章的思想、作者的情感无不寓于词句之中。在教学现代小学语文十二册《感恩》一课时,我着力引导学生品味文中三个小孩写的表达谢意的简简单单的三句话——“昨天妈妈给我讲了一个很有意思的故事”“昨天吃的比萨饼很香”“路边的野花开得真漂亮”,设计了以下的教学:(1)你对这样的感谢信有什么看法?(2)这三个句子看似简单,其实并不简单,句子中还隐含着心情呢?你能体会到吗?请把你体会到的心情通过朗读表达出来。(3)你认为孩子们在写每一句话时要向谁表达谢意呢?学生通过品味,体会到了这三个简单的句子中隐含的快乐、幸福的心情和深深的谢意:听着动听的故事,他们感谢作者精心的创作,感谢妈妈动情地讲述;吃着香喷喷的比萨饼,他们感谢厨师的手艺,感谢麦粉的香甜,感谢调料的美味;看着路边美丽的野花,他们感谢大地的哺育,感谢阳光的沐浴,感谢雨露的滋养……通过品读感悟,学生深刻地体会到了隐含在句子中的无限内涵,从

而也体会到妈妈请三个孩子每天写感谢信的良苦用心,进而明白了“感恩不一定要感谢大恩大德,感恩可以是对生活中任何美好的事物,理所当然的事物的感激和欣赏”这一深刻的道理。

三、腹有诗书气自华——教师的语言滋养学生的心靈

教学语言,作为传输知识信息的载体,不仅是联结教与学的纽带和桥梁,而且是教师传情播情、诱发美感的最主要的手段。倘若教师教学时能够做到叙述娓娓动人,丝丝入扣;描写绘形绘色,声情毕肖;说明事实明了,简洁清晰;议论深刻有力,逻辑性强;抒情如出肺腑,亲切感人。那么,学生就能够享受到如临其境、如见其状、如闻其声、如嗅其味的巨大美感。其实,在课堂上教师也是一种教育资源,曾经有位老师说:“你要是在课堂上出口成章,旁征博引,学生想不喜欢语文都难。”

一位优秀的语文教师要具备多种才能:出口成章,引经据典;妙语连珠,博古通今;琴棋书画,幽默诙谐。语文课堂上教师丰富多彩的点评,抑扬顿挫的诵读,声情并茂的讲解,诙谐幽默的发问,无不折射出教师自身的文化底蕴和品味。特级教师于永正常常以恰到好处的教学幽默润色课堂,为教学增添亮色。在教《我爱故乡的杨梅》时,于老师请一个学生朗读课文,让其他学生边听边想象情节。学生声情并茂的朗读,仿佛把大家带入了果实累累的果园。这个学生读完后。于老师看了看全班同学,煞有介事地说:“陆晓荣听得最投入。我发现他在边看边听的过程中,使劲咽过两次口水。”回过味来的同学们都会心地笑了起来。于老师接着说:“课文中描写的事物,肯定在他的头脑中变成了一幅鲜明生动的画面。我断定,他仿佛看到了那红得几乎发黑的杨梅,仿佛看到了作者大吃杨梅的情景,仿佛看到了那诱人的杨梅果摇摇摆摆地朝他走来,于是才不由得流出了‘哈喇子’……”学生们都哈哈大笑起来。于老师又郑重其事地说:“如果读文章能像陆晓荣这样。在脑子里‘过电影’,把文字还原成画面,那就证明你读进去了,就证明你读懂了。老实说,刚才我都流口水了,只不过没让大家发现罢了。”同学们笑得更厉害了。在这节课中。于老师用幽默的语言,把一个重要的读书方法——“边读边想象,把抽象的文字还原为生动的画面”讲出来了,而学生们发自肺腑的笑声,则表示着他们对课文的理解和对教师语言能力的折服与钦佩。

总之,充满语文味的新课堂将到处洋溢着人性的光辉,充满着智慧的交融、个性的张扬,散发着语文的独特的芳香,流淌着师生间真情的表白,涌动着灵性的互动,课堂也将成为师生生命共同成长的沃土、精神栖息的理想港湾,成为师生难忘的一次“人生遭遇”。充盈着浓浓的语文味的课堂,方能实现阅读教学的有效性,因为:

散发语文味的课堂就像一杯陈年的佳酿,飘荡着醉人的醇香。

流淌语文味的课堂就像一股甘甜的清泉,滋润着干涸的心田。

洋溢语文味的课堂就像一个巨大的磁场,吸引着学子的目光。

充盈语文味的课堂就像一缕晴和的阳光,温暖着你我的心房。

8.作文教学本质的回归 篇八

一、教与学的关系是课堂教学的最基本关系

教和学是课堂教学的最基本要素。教不仅是传统意义上的传道、授业、解惑,更是激励、启发和引导,“开而弗达”是教的最高境界;学不仅是被动地听、看、记,更是积极地做、思、说,“学而思”“学而问”乃学之真谛。课堂教学是一个系统工程,各种关系错综复杂。在各种关系中,教与学的关系是最基本的关系,故正确认识教与学的关系,是处理好其他各种关系的前提和基础,是准确理解和把握课堂教学的关键。

二、教与学的关系是对立统一关系

教和学是一对矛盾,二者既对立又统一。从对立方面看,教的愿望与学的现状往往存在偏差,即教学目标与教学现实之间常常是不一致的;从统一方面来看,教与学相互依存,它们同时存在于课堂这个统一体中,教以学为依据,学以教为前提,“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此谓教学相长也”。同时,在一定的条件下,教和学可以相互转化,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换位思考,一方面,教师要多从学生“学”的角度考虑问题,做到以学定教,因学施教;另一方面,也可以引导学生从“教”的角度考虑问题,增强学生的自主意识和问题意识,让学生“兵教兵”,做“小老师”,从而引导学生发现问题,主动解决问题。

在教和学的矛盾中,谁是矛盾的主要方面?谁是矛盾的次要方面?即课堂教学应以教师的教为主,还是以学生的学为主?笔者认为,教和学的地位是动态变化的。传统教学往往以教师的教为主,课堂上学生基本处于被动从属地位。相对于传统课堂,“新课堂”最大的特点就是对“学”的高度重视,关注学情,以学定教,因学施教,关注学生,以人为本,发挥其主体作用。

在这一对立统一关系中,教师应该追求教学同步(非绝对同步),追求教与学的和谐统一,提倡“现教现学”“现学现教”。

三、正确认识教与学关系的现实意义

教师只有正确认识教与学的关系,在新课程改革的进程中才能把握好“度”的问题,才能使教学更高效,使学生的发展更和谐。

一是有利于教师角色的准确定位。从教与学的辩证关系看,教和学是矛盾的两个方面,教和学不是统治和被统治、支配和被支配的关系,而是对立统一关系。教师不是传道授业的权威,而应该是终身学习者;教师不是课堂教学的熟练工,而应该是不断探寻教学规律的研究者;教师不是“教材”的忠实执行者,而是包括学生(学生本身是重要的教学资源)在内的教学资源的开发者;教师不是学生学习的监督者,而是学生学习的参与者;教师不是知识的“二传手”,而是学生学习的启发者、引导者和激励者(因为教育不是注满一桶水,而是点燃一把火)。教师要善于“开而弗达”,要善于抓住课堂教学(育)的时机,启发在“愤”“悱”时,点拨在关键处,这样才能真正实现教和学的和谐统一。

二是有利于“两个作用”的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是相辅相成的。教师的主导作用只有通过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才能得到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只有依靠教师的主导作用才能充分发挥。没有教的学是低效的,没有学的教是无效的。当然,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不等于包办代替,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不等于放任自流。教师要及时“到位”与“让位”,做到“到位”不“越位”,“让位”不“缺位”。只有这样才能使“两个作用”有机结合起来,才能使“两个作用”得到充分发挥。

三是有利于准确把握课堂教学的本质。课堂教学的本质是什么?笔者认为,应该是通过课堂教学活动促进学生的健康发展、全面发展。其实质是教与学的和谐统一,因为只有教与学紧密结合才能促进学生的“真发展”,促进学生“真学”“在学”。随着新课程的不断推进和课堂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课堂教学的面貌发生了深刻的变化,特别是学生的主体地位逐步得到体现,课堂教学已悄然从传统的“教”中心向当下的“学”中心转化,课堂教学出现了一派繁荣的景象。

四、促进教与学和谐统一的主要策略

为使教和学走向和谐境界,我们不妨从以下方面挖掘其“和谐元素”。

首先,建立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是前提。教和学的主体是教师和学生。“亲其师,信其道。”良好的师生关系是学生“想学”的前提。当然,良好的师生关系不等于和谐的教学关系,但和谐的教学关系必须以良好的师生关系为前提,因为师生关系影响学生学习的态度、状态和效果。实践证明,学生喜欢一门学科往往是从喜欢一位老教师开始的。因此,教学实践中教师要努力建立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

其次,以学定教是和谐统一的关键。“教”是为了“学”,因此,“教”要依据“学”。课堂教学要充分考虑“学情”,即学生的已有储备(知识、经验)、学生的思维方式、学生的认知特点、学生的情感因素等,教师要充分把握学生的“最近发展区”,让学生“跳一跳就能摘到桃子”。教师要换位思考,教学设计、问题设置、教学推进都要多从“学”的角度出发。“学情”是课堂教学的“源”和“本”,教师就是要围绕这个“源”和“本”,引导学生去建构、生成,学会“顺藤摸瓜”。

再次,遵循规律是和谐统一的保证。课堂教学要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循循善诱,循序渐进。如何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促进教学的和谐统一?笔者认为应注意以下几点。一要注意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因为学生是认识(学习)的主体;二要注意紧密联系学生的已有知识及生活经验,这是学生认识的源泉;三要充分运用各种教学手段为学生提供丰富的感性材料,并引导学生将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四要合理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激发其主体意识;五要紧密联系生产生活实际,使学生的认识在运用中巩固提升。

最后,授之以渔是和谐统一的捷径。在传统教学中,教师往往是课堂教学的主宰,学生习惯于“接受”,习惯于“听话”,因而,教和学不可能实现真正的和谐统一。而要追求教和学的和谐境界,教师就不仅要教给学生“金子”,更要教给学生获得金子的“点金术”,“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会学”才能让学生自主,“会学”才能让学生“在学”,“会学”才能让学生“学会”,“会学”才会使教与学达成默契。

9.作文教学本质的回归 篇九

1 课程本质与教学改革

课程的信息本质[4]是目前许多课程本质论中比较确切和完整的表达。人们对信息的定义还没有统一的认识,如有的认为信息是一种有用的知识,它能反映客观世界中事物的特征及其变化组合; 有的认为信息是关于事物状态,以及客观事实的可以通信的知识; 还有的认为信息是客观世界中各种事物的运动和变化的反映,是客观事物之间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的表征。在课程的信息本质论中,课程就是一种为获得对客观世界本质和规律的认识,进而提升学习者智慧和创造力水平的信息的选择、传播和加工活动及结果。根据课程的信息本质可知,课程教学就是通过教师采用一定的教学方法,在一定的空间区域( 课室或网络) ,通过一定的载体,将课程的信息完整准确地传递给学生。图1 是信息传递与加工活动示意图,是信息的基本运动形式。

根据图1 所示的信息基本运动形式及课程信息本质论,课程教学的改革应从信息源、信息传递途径、信息接收主体及信息反馈等环节进行改革。以上环节和课程教学对应起来,信息源就是课程内容,主要就是教材和课件,当然也包括教师本身。因为在具体的课程教学过程中,学生除了从教材及课件中获取课程信息外,还可以从教师本身获取大量的额外信息。可以说是从上世纪80 年代以来,我国的历次教育改革都十分重视教材建设及教师队伍的培养。从上世纪80 年代初的由于教材短缺而鼓励教师编写讲义、翻译国外教材,到进入本世纪以来的十一五、十二五、十三五规划教材编写以及各种教师人才的培养计划,应该说是符合课程教学信息本质论的教育改革举措,对培养具有较高信息素养的智慧及创新型人才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信息传递途经对应课程教学过程就是各种教学方法,采用什么样的教学方法将课程信息高效地传递给学生,也是我国高校教学改革的重要方面。有些教学方法的改革是有效的,符合课程信息本质论,有些在作者看来几乎是无效的,甚至是负作用。如缩减课时的教学模式的改革,不仅不能实现改革者的初衷,可能带来负效果。如将原来四年有2000 课时压缩至1700多学时,但真正的效果并不尽人意。主要是偏离了课程信息论的本质,课程是要传递信息的,课时缩减了但课程的信息量却随着科学的发展在不断增加; 更要命的是课时的压缩不是等比例压缩,公共基础课是其他学院开设的课程,人家不同意压缩,这样只好压缩专业课程。可想而知,如果将压缩的300 多学时都用在专业课程上,导致了许多原来有64 或48 学时的课程均压缩到32 学时,将影响了专业课程的教学效果。

2 化工专业课程回归课程信息本质的课程教学建构

课程信息本质论揭示了课程教学过程就是信息传递过程的本质,课程教学的改革应遵循信息传递的一般原理,为了更好地做好课程教学改革工作,应从信息源( 教材讲义) 、信息传播途径( 教学方法) 以及信息反馈( 考核方法) 等方面进行课程教学改革,以便在课程信息本质论的指引下,将课程信息最大限度地传递给学生。

2. 1 教材课件建构

教材和课件是课程信息本质论下最重要的信息来源,任何形式的教学改革,均必须将教材和课件的建设放在首位。如果没有先进的教材,拿落后十几年甚至几十年的教材进行授课,传递最多的信息都是无效的,甚至是有害的。先进的教材和课件建构工作可以从两方面来展开。一方面采购目前世界上最先进的专业教材为我所用,同时注意互联网上公开的可以免费下载的专业课件; 另一方面,组织课程教学一线的教师,及时编写专业教材并不断更新版本,追上科学发展的步伐。

2. 2 教学方法建构

有了先进的教材及课件,仅仅完成了如图1 所示信息循环运动的第一步。有了先进和完整的课程信息源,接下来的任务就是要采用一切可行的教学方法,将课程信息传递给学生,让学生接受这些信息,进而对信息进行加工处理,并用于解决专业中的实际问题。由此可见教学方法的建构都要围绕如何有利于信息的传递为基准,要保证课程信息完整、精确、无阻力地传递给学生。为了保证信息的有效传递,必须保证学生对课程信息心存敬畏或甚感兴趣,为此教学方法建构是的第一要务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即自觉接受课程信息的热情,同时对课程信息不感兴趣的那些同学必须有一个严格的筛选和淘汰机制,绝对不允许学生平时不来上课,期末看一下其他同学的笔记,居然考试也能通过的那些教学方法。教学方法构建的第二要务就是将课程信息以学生能够最大限度接受的方法选择各种合理的教学方法,而不是盲目跟风。

2. 3 考核方法建构

课程的教学离不开课程考核。进行课程考核,就是课程信息在传递过程中的信息反馈,其目的是要了解信息源的课程知识是否全面、精确地传递给了学生,并判断每一个学生个体对课程信息掌握程度。通过课程考核,实现了课程信息本质论中信息的反馈,教师通过这个信息反馈来改变教学方法。由此可见课程考核是为了检查学生对课程信息的掌握程度,所以在考试之前就必须以明晰、精炼的指令让学生明白应该掌握的课程信息,在考试内容上不搞应试教学中在试题中故意设置悬念的选拨型考试。课程考核的方法只有回归到信息反馈的本来目的,考核方法方为正确的方法。

3 回归课程信息本质的化工专业课程教学实践

前面分析了回归课程信息本质论下课程教学方法的建构原则,提出从信息源、信息传递途径、信息反馈三个方面建构课程教学方法。作者按照上述课程教学方法建构途径,进行了将近10 年左右的课程教学改革工作,逐步建立和完善了课程信息本质论下教学方法。首先是课程信息源的建设,最近10 年来,作者通过阅读国内外各种专著和文献,编著出版了由本人主讲的 《微机化工应用》、 《化工过程分析与合成》及 《计算机辅助设计》3 门课程的教材[7 - 10]。由于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课程信息也在不断更新,作者对已出版的教材也进行不断的更新工作,如 《计算机在化学化工中的应用》已更新至第3版。每年的课件除了以这些教材为基础外,还结合最新的课程信息进行更新。

有了最新的课程信息源,如何将这些课程信息高效地传递给学生,是课程教学改革的一个重要任务。围绕信息传递这个核心任务,作者开展了多种形式的课堂教学实践[11 - 16],有研究型教学法、问题型教学法、建构主义教学法以及混合模式教学法,以其找到适合各种课程的最佳信息传递方法。在开展各种教学方法实践的同时,作者还注重教师责任性在课程信息传递中的作用[14],一个没有责任性的教师,不管他( 她) 的职称有多高,教学方法有多先进,都无法在课程教学中将课程信息正确无误地传递给学生。各种教学方法的合理使用,大大提高了课程教学的效率,即使在缩短课时的情况,传递的课程信息量不仅没有减少,反而有所增加。

课程的信息反馈通过课程考核来实施。为了更精确地反映学生对课程信息的掌握程度,作者开创性地进行了全程透明化个体差异化课程考核实践[17 - 18]。所谓全程透明化就是在课程的第一天就告诉学生要想参加该课程的最后考试,必须要完成的平时作业及课程报告,这些内容占课程考核总评的40% -50% ,这就杜绝了平时不听课也能通过考核的现象; 所谓个体差异化就是无论平时作业还是考试上的题目,每一个同学均有一个自己的序号,几乎所有题目的求解结果和该序号有关,最大限度地杜绝了学生相互之间的抄袭现象。

4 结论及展望

依据课程信息本质论展开的课程教学改革实践已在华南理工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的专业课程教学中实施多年。教师们积极编写各种教材,做好课程信息源建设; 同时大胆引入和采用各种先进的教学方法,展开多种形式的课程考试改革,课程的教学效果有了实质性的提高,所培养的学生素质受到用人单位的肯定。展望未来,以课程信息本质论为理论,以现代信息化技术为依托,在全国 “互联网+ ”技术的大环境下,新的一轮课程教学改革势必在全国展开,同时也可以相信这一轮的课程教学改革必将取得实质性的成绩,为培养创新型人才做出更大的贡献。

摘要:课程信息本质论是多种描述课程本质观点中较为完善的一种论述。论文以课程信息本质论为出发点,阐述了在课程信息本质论下课程教学方法建构的原理,提出了从课程信息源、课程信息传播途径及课程信息反馈来全面建构课程教学方法的思路。论文还在上述基础上,在《微机化工应用》、《化工过程分析与合成》等课程中展开了具体的教学实践,收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实践证明,在课程信息本质论指导下展开课程教学改革,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10.作文教学本质的回归 篇十

什么是阅读?什么是阅读教学?笔者以为,阅读就是通过有声的朗读或无声的阅览从文本中提取相关信息。这些信息包括:文本的主要内容、人物形象、事物特点、思想情感、人生哲理、写作方法、语言风格等。阅读教学就是教给学生提取这些信息的方法,并在这个过程中培养学生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表达能力、交往能力,提升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

《李时珍》一课主要讲述了李时珍立志为穷人治病,一面行医一面研究药物编写《本草纲目》的事情,表达了李时珍刻苦钻研、勤于实践、严谨求真的科学精神。课文后列了两道思考题:第一,《本草纲目》这本书是怎样编写出来的?第二,第四自然段写了哪几件事?找出主要的几个词语。

下面是朱凌燕老师的教学过程,共有五个环节:

(1)学生自由读第一、二自然段,说说从哪些词句感受到李时珍特别喜欢学医。(学生围绕下列内容进行了交流:看到医生能救死扶伤,解除病人的痛苦;处处留心向父亲学习;父亲一时想不出的药方,他能及时说出古方。)

(2)旧的药物书有哪些缺点?学生默读第三自然段标注记号。(旧药物书的缺点有:许多有用的药物没有记载,不全;有些药物只记了个名称,没有说明性状和生长情况,不详;还有一些药物记错了药性和药效,不准。其中,“不全、不详、不准”,都是在教师引导下学生概括得出。)

(3)为了完善药物书,李时珍做了哪几件事?用刚才的方法在第四自然段中标注。(组织学生交流,归纳出:采药、品尝、访问。在此基础上,概括第四自然段的段落大意,总结概括段落大意的方法。)

(4)出示自学提示:默读李时珍写书过程的三件事,在感受深的词语下面标出“△”,想一想:这些词语让你看到一个怎样的李时珍?用一两个词语写一写。(组织交流。抓住这一段中的关键词句品味,如“山高路远、严寒酷暑、亲口品尝”等,并播放下雨、下雪的视频,补充李时珍品尝“曼陀罗”药的文字资料,体会李时珍的品质。)

(5)默读第五自然段,用一个词说出对李时珍的印象。(结合“二十七年”、“一百多万字”、“一千八九百种”等数字,品味“伟大”一词。)

《江苏教育》杂志主编张俊平等专家将京派教学风格概括为:扎实、严谨、稳健、厚重。笔者以为,朱凌燕老师的课体现了京派教学风格,而这节课所体现的教学风格又与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本质相融合。

朱老师的这节课主要教给了学生从文本中提取信息的方法。学生从文本中提取的信息包括:李时珍立下为穷人治病的志愿,他发现了旧药物书不全、不详、不准的缺点,通过采药、品尝、访问来完善旧药物书,最终完成了伟大的《本草纲目》。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还培养了学生概括段落大意的能力、用准确的语言表达自己见解的能力等。这样的训练过程扎实、严谨。教学过程不急不躁,显得稳健;教学内容丰满,显得厚重。

听了北师大实验小学朱凌燕老师的课,笔者想到了江苏的课以及苏派教学风格。国家督学成尚荣等专家认为苏派教学风格是:清简、灵动、精致、厚实。反映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上,苏派十分重视朗读训练,重视写字指导,重视品悟人物特点和文章所表达的情感,重视教学设计的精巧。当然,现在还重视品悟文本的表达方式。

笔者以为,京派与苏派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上应该相互学习,取长补短。下面以《李时珍》为例:

一、教材编排方面

个人以为,北师大版小学语文教材在内容上要比苏教版难一些。《李时珍》编排在三年级下册,而苏教版在四年级上册编排了《李时珍夜宿古寺》。《李时珍》主要采用了叙述的方法,逻辑性很强;《李时珍夜宿古寺》主要采用了描写的方法,抓住了师徒的对话,故事情节更浓些,文本更生动些,在理解上相对容易些。就是同一个文本,两种版本安排也不同。如《装满昆虫的口袋》,北师大版安排在三年级下册,而苏教版则安排在五年级上册。巴金的《给家乡孩子的信》,北师大版同样安排在三年级下册,而苏教版则安排在六年级上册。可见,北师大版教材的难度要大于苏教版。笔者以为,北师大版教材更加符合“跳一跳,够得到”的理念。当前,使用苏教版教材的教师觉得教学难度增大了,因为不少课文学生读了一两遍就能理解,这就给教师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带来了困难。因此,不少课堂教师所教的往往是学生已懂的,或学生能够顺利学懂的。而北师大版教材因有了一定的难度,教师就能容易地捕捉到学生学习有困难的内容,即比较容易确定教学内容。

二、朗读指导方面

苏派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很重视朗读指导。通常情况下,朗读占课堂教学至少三分之一的时间,有的甚至达到一半时间。苏教版教材,几乎每课的练习都有朗读的要求。《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下面简称2011年版新课标)指出:“各个学段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和默读。”各学段关于朗读的目标中都要求“有感情地朗读”,但不等于所有课文都要有感情地朗读,“有感情地朗读”并不适合于所有文体,比如说明文、议论文。《李时珍夜宿古寺》适合有感情地朗读,而《李时珍》一文主要是叙述,不宜提“有感情地朗读”。因此,朱凌燕老师在课堂上并没有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而是以默读、自由读为主,是符合文本特点的。这样的课,如果让江苏的教师上,会有不少教师要求学生有感情地朗读,且花的时间不会少。这是需要警惕和正确对待的。

三、写字教学方面

苏教版教材每篇课文后面的练习都安排了描红,教材还编写了与课文相配套的仿影、临写作业本。江苏省对写字教学是十分重视的。现在,几乎在每天的小学语文课上都安排了写字指导与练习环节,这就将2011年版新课标规定的“第一、第二、第三学段,要在每天的语文课中安排10分钟,在教师指导下随堂练习,做到天天练”的要求落在了实处。北师大实验小学朱老师在课堂教学中,缺少了写字练习与指导这一环节。笔者以为,这个环节是需要补上的。时间从哪里来呢?应减少教学内容分析的时间,减少非主要内容的教学时间,如:让学生用“不怕……不怕……”句式说话,过渡句的认识,李时珍尝“曼陀罗”药这一补充内容的阅读与分析等。

四、能力培养方面

苏派小学语文阅读教学重视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尤其重视对人物特点和情感的深入感悟,即更加注重品悟关键字词的“微言大义”,往往使人产生“过度”之嫌。这需要警惕。朱老师的课务实、简朴、稳健,课上,没有过多地挖掘人物品质的伟大,而是按照课文的叙述顺序,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着力培养学生提取信息的能力。教师没有华丽的词语,没有激昂的情感抒发,从容,沉稳,但学生学得扎实。苏派教学注重培养学生感悟文本内容、体会文本情感的能力,但对提取多种信息能力的培养显得不够。反映在教学方法上,往往就是一个“读”字。事实上,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仅仅用一个“读”的方法是远远不够的,课堂教学也不能仅仅剩下朗读指导与练习。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同样需要对学生进行思维的训练。朱老师所执教的《李时珍》,在思维能力训练上是扎实的。

五、教学设计方面

11.回归“人”的本质 篇十一

2013年10月14日,瑞典皇家科学院公布了2013年度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奖名单,尤金·法马、拉尔斯·彼得·汉森和罗伯特·席勒三位美国经济学家因建立对金融市场中资产价格的新研究方法而共同获此殊荣。然而,这一结果却令经济学界倍感意外。有媒体分析,在欧美债务危机暂缓、金融市场相对稳定的当下,今年的诺奖不应该会倾向资本市场领域,另外,尽管三位获奖者重点关注的领域都是金融市场,他们的研究却基本没有交集,按照以往的惯例,组合式诺奖得主几乎都是互补型的,像今年这样的平行组合实属罕见。

再次垂青资本市场

都说每年的诺贝尔经济学奖最难预测,今年果不其然再爆冷门,但这偶然之中也存在必然之处。

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经济学逐渐从理论范式转向政策实践研究,诺贝尔经济学奖也转而重视经济领域的现实问题分析,而2013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尤为凸显这一点。评奖委员会表示,“可预期性”是今年获奖成就的核心。人们无法预测股票、债券短期内的价格,却可预测未来三五年内的长期走势,这些发现正是当前分析股票、债券等金融资产价格走势的标准工具,为职业投资行为提供理论指导。

国家信息中心预测部世界经济研究室副研究员张茉楠分析,今年获奖的三位经济学家皆属于行为金融非主流经济学派,与主流经济学主张以理性建模来解释一切投资活动不同的是,他们在投资领域中发现了大量非理性的投资行为,强调把投资活动中人的行为和心理整合到市场定价中。罗伯特·席勒曾说过,“金融危机往往产生于投资者们对于金融资产的疯狂投机,以及因此产生的金融投机泡沫。这对股市、房地产市场都具有重要的现实启示意义。”

诺贝尔经济学奖并非首次垂青金融理论的开拓者,继1990年、1997年,今年的诺奖再次眷顾资本市场,足以说明资本市场在现代经济的核心地位。尽管在2008年次贷危机爆发后,全球各国均普遍加强了对金融市场的监管力度,但今年以来,新兴经济体股票市场频现断崖式行情、全球金银等贵金属价格屡屡急速暴跌等负面事件却时时在提醒市场潜在的不稳定暗流。

张茉楠认为,长期极度宽松货币政策造成了市场的货币幻觉,资产价格上涨的预期让乐观情绪蔓延,进一步加剧资产价格脱离价值的上涨,为未来埋下金融危机的种子。此外,在货币发行无锚的全球货币体系下,实体经济必然会进一步加速金融化,故而,对金融市场的“资产价格实证分析”研究是极其有必要和重要的。

席勒:中国房地产泡沫严重

在今年获得诺奖的三位经济学家中,罗伯特-席勒与中国关系密切,曾多次到访中国,并多次提及对中国房地产的看法。曾经作为席勒学生的上海交通大学高级金融学院副院长朱宁表示,当自己进入耶鲁大学学习时,席勒已经接近60岁,但他一直对中国包括房地产、资本市场在内的话题保持着非常强的关注度。

在2009年由上海交大举办的EMBA论坛上,席勒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曾表示,对上海的房价比较担忧。“上海的房价基本上是一个普通人年收入的100倍,等于说他要工作100年才能用他的全部收入买一套房子。纵使如此,为什么仍有那么多人对买房趋之若骛?答案是人是有投机心理的,预期房价肯定还会涨,但是我觉得这是非理性的。”

在世界经济论坛2011年年会上,席勒再次谈到房地产问题,并直言中国房地产存在泡沫。他说:“美国房价仍在下跌,家庭负债率仍然非常高,很多人失去自己的房屋。中国房地产现在泡沫严重,如果和美国一样泡沫破裂的话,这将会对中国经济产生打击。”

朱宁认为,对于非理性的中国房地产市场,席勒的观点很有借鉴意义。“就去年12月,席勒再次来访中国之际,我们就中国房价进行了讨论,他的观点是,资产价值严重偏离基本面一定会产生大泡沫,中国房价显然是高估了,但是资产价格过高和泡沫并不是一个等同的概念,很可能高估的资产价格可以维持一段时间,但并不能保证泡沫在短时间内就会破灭。”朱宁说。

获奖者理论值得中国借鉴

在三位获奖的经济学家中,罗伯特·席勒因曾准确预言互联网股票和房地产泡沫破裂而为人所称道。2000年,他在出版的书中预言股市泡沫,与此同时,纽约股市出现暴跌。从2003年开始,在每个人都认为美国房价还会飙升的时候,席勒就放言美国房地产市场处于泡沫之中,可能出现硬着陆的问题。就在雷曼兄弟公司破产的前一年,席勒撰文称,美国即将出现房地产崩盘并将带来严重金融恐慌,并预计美国房价可能会在一代人的时间内下跌40%,而这场泡沫的终结将是美国经济在一定程度上的衰退。

“房价在数年之内持续上涨,随后开始步入衰退,然后一路下跌,阴霾将持续上十年左右,但很多人不以为然,他们都认为即使房价跌40%,也会是一次软着陆。”席勒在当时表示。

同时,作为“凯斯一席勒指数”的创始人之一,席勒的名字也因标准普尔定期发布的凯斯-席勒房价指数的广泛使用而家喻户晓。这一指数是反映美国居住房价格的重要指标,包括全美房屋价格指数、20城综合指数和10城综合指数等,在美国房地产市场当中起到非常好的预警和预测作用。

北京大学经济学院教授杜丽群表示,三名获奖者的理论贡献将对中国金融市场的改革、资产的定价机制以及金融不良资产的处置等方面提供有价值的启示,特别是席勒的“凯斯-席勒指数”,对中国房地产市场有很强的借鉴意义,中国也可以发布全国平均房价指数、超大城市指数、一线城市指数以及二三线城市指数等。

链接

诺贝尔经济学奖

诺贝尔经济学奖并非诺贝尔遗嘱中提到的五大奖励领域之一,是由瑞典银行在1968年为纪念诺贝尔而增设的,全称应为“纪念阿尔弗雷德·诺贝尔瑞典银行经济学奖”,通常称为诺贝尔经济学奖,也称瑞典银行经济学奖。

尤金·法玛,美国著名经济学家,专长于现代投资组合理论与资产定价理论,因提出“有效市场假说”闻名。该假说认为,相关的信息如果不受扭曲且在证券价格中得到充分反映,市场就是有效的。有效市场假说最主要的推论就是,任何战胜市场的企图都是徒劳的,因为股票的价格已经充分反映了所有可能的信息。

彼得·汉森,美国著名经济学家,最主要的贡献在于发现了在经济和金融研究中极为重要的广义矩方法。目前,汉森正利用稳定控制理论和递归经济学理论研究风险在定价和决策中的作用。

罗伯特·席勒,美国经济学家,学者,畅销书作家,代表作有:《动物精神》和《非理性繁荣》。希勒教授是行为金融学领域的奠基人之一,有别于传统金融学研究中“理性人”假设,行为金融学研究侧重于从人们的心理、行为出发,来研究和解释现实金融市场中的现象。

上一篇:2023年国家工业中小企业技术改造专项资金项目 韩通下一篇:思政10级复习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