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管理员培训

2024-10-24

图书管理员培训(精选12篇)

1.图书管理员培训 篇一

图书管理员培训总结

为了进一步加强中小学图书馆(室)规范化、科学化建设,提高图书管理员的管理水平,充分发挥图书馆(室)的使用效益,更好的服务于教育教学工作,云南省教育厅责成文山州教育局师资培训中心于2011年12月16 日至18日进行了为期两天的“文山州图书管理员培训班”。来自广南的小学校图书管理员和设备管理员参加了培训。具体情况如下:

一、培训内容

州教育局和仪器站领导就目前中小学图书管理现状,图书管理操作流程作了系统全面的讲解,主要内容包括:图书馆概论、图书馆的职能、图书馆的藏书、图书馆的管理、图书馆的服务、图书馆的工作流程、图书分类、图书编目等,并对中小学图书馆(室)日常工作作了详细的指导。

培训中心还邀请了图书管理工作有特色的文山学院图书馆管长刘老师给大家系统的介绍了自己学校图书管理的经验,如何进行图书管理,有效的开展图书管理工作,就管理员如何作好学校图书管理和服务,怎样为师生读书起推动作用讲了自己的建议,也组织了学员们互相进行了交流。

二、培训成效

通过两天的培训,我感到受益匪浅。我对图书馆的定义有了新的认识,知道它不仅仅是一个藏书的地方,而是搜集、整理、保管和利用书刊资料,为一定社会的政治、经济服务的文化科学教育机构。对图书馆的职能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图书馆的职能是文献信息整序的职能,图书是传递知识的职能,具有开发资源,利用资源开发人类智能,搜集和保存人类文化遗产的职能。对图书馆的管理也有更系统更科学的认识。也明白了图书管理员不仅仅是把图书管理好,而且要有目的、有计划的指导学生阅读学习。真正从图书中学到知识,体会到读书的好处和作用。引导学生养成终身利用图书馆(室)的习惯。使我初步学会了图书的管理和服务,如何对图书进行分类,如何有效的利用图书帮助同学们扩展知识,充分发挥图书管的作用。

三、总体要求

1、每所完小都必须有自己的图书室,面积在50—110平方米范围内。没有条件的也必须有一个藏书室,功能必须完善,以优质的管理,突出效益来弥补用房的不足。

2、内部设施要齐全,所有图书必须放在书架上,不允许堆放图书,有图书不开封的情况出现。

3、图书管图书要进行分类,给每一本图书添加分类号,并做好统计,排放要有特定的规律。

4、开放时间一定要全理,有效的组织学生借阅图书,做好图书阅读的宣传工作,建好“图书阅读专栏”。

5、图书数量与结构一定要合理,学校每年要组织购买图书,每年的购置不能少于生均0.8册的数量,通过学校自购和上局领导分发,要求到2015年底达到生均20册的图书藏量。

底圩中心学校:许新2011年12月21日

2.图书管理员培训 篇二

1 明确图书的市场定位

选题的策划从本质上讲是市场的选择, 同时又是读者群体、图书销售渠道和产品价值的选择。培训类图书选题策划首先要确定此类图书的产品市场定位, 这一定位决定着图书如何进行市场经营, 而市场是由读者的需求决定的, 所以要策划一本在市场上畅销的培训类用书, 就一定要找到读者的需求, 并结合自身的资源优势, 增强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对于读者的需求, 我们可通过一些市场调查来了解, 做市场调查的方法有很多, 可以与有联系的图书用户相交流, 可以通过书店的销售数据来分析, 也可以了解一些近期的国家政策、新颁布的法律法规来获取信息。通过这些市场的调查后, 编辑可以结合出版企业的优势和专业特点及自身专业知识、从业的经验, 遴选出最有市场价值的选题。

笔者于2015 年8 月编辑出版的“建筑工人职业技能培训系列教材”这套建筑工人培训用书的选题就是源于2015 年1 月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印发的《建筑业企业资质管理规定和资质标准实施意见》在建筑企业资质管理中对建筑企业工人的岗位证书有明确要求的规定。

2 确定图书的内容定位和体例形式

培训类图书内容应依据用书群体的文化层次和相关培训教育大纲的知识点要求来定位。培训市场所涉及的范围很广, 用书群体的文化层次跨度也很大, 就拿笔者所熟悉的建筑业培训市场来说, 建筑现场作业工人的文化水平都不太高, 所以针对建筑业现场工人的“建筑工人职业技能培训系列教材”这套图书的内容就应以建筑工人职业技能培训考核大纲为依据, 紧扣建筑行业对各工种技能的要求, 运用大量工程图例, 图文并茂让各岗位工种所需知识更浅显易懂。

培训类图书体例形式要以“结构合理, 层次清楚”为原则, 能很好地表达书稿内容。培训类图书的成书结构和章节、标题的设置要利于图书内容的表达, 符合培训教学的要求和读者的使用习惯, 书中的图、表、公式与正文衔接要合理, 有利于于培训用书者掌握知识。笔者所策划的《建筑施工安全隐患防范治理与事故案例分析》第五章的“建筑施工安全事故案例分析”中, 以国家规定的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的种类为节级标题, 根据不同的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一一对应的选取近年来发生的、具有代表性的施工安全生产事故, 按“事故基本情况”、“事故原因”、“相关责任单位和责任人的处理”、“事故分析点评”四个方面对施工安全生产事故进行全面的、更深层次地分析, 让建筑工程施工现场专业人员更加直观地认识到施工安全事故发生的隐患。

图书的体例作用在于规范和服务于图书的内容, 因此, 体例的设计要具有灵活性, 以便为作者留下发挥自己水平和特色的空间。

3 做好图书的装帧设计

图书的装帧设计是一门艺术, 要运用形象、图案、色彩等艺术手法反映书稿的内容和风格。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读者的审美意识的提高, 艺术和实用结合日益紧密, 图书的装帧设计要适应这一趋势。培训类图书的装帧设计更应特别注重其作为教育培训产品的特性和固定读者群体的诉求。

封面设计是图书装帧设计的重要方面, 好的图书封面设计会吸引读者的眼球。培训类图书有不同与其他图书的市场特性, 笔者认为培训类图书封面要体现出培训行业的特性, 让读者有亲切感、认同感。例如:“建筑工人职业技能培训系列教材”一套19 本工人职业技能培训教材, 分9 个工种, 每个工种又分出初中级和高级两册。套系图书的封面设计上, 应该有现体套书的不变元素, 还应该有体现各本书特性的元素, 所以这套书封面在布局、风格上体现套书元素, 通过各工种的专业元素和颜色体现每本书的特性, 这种封面设计的处理得到了培训用书单位的好评和培训学员的肯定!

4 制定符合市场的营销策划

近年来, 中国出版业市场化程度不断加深, 出版企业越来越意识到“营销”在图书市场上的重要性。要策划一本有市场的图书, 营销策划应贯穿于图书的市场定位、选题策划、体例设计、发行渠道的全过程, 特别是培训类图书, 更可以依据自身优势, 与培训机构合作, 制定特定的培训类用书的营销模式, 这样不仅降低了市场风险, 而且能找准市场的定位。笔者于2012 年策划的“建筑业企事业专业技术管理人员岗位资格考试指导用书”就是在进行市场调查后确定了选题, 与培训机构合作, 该培训机构是建筑行业类培训机构, 对这套教材的市场定位和内容涵盖把握得更精准。笔者在这套书的内容进行策划时, 考虑到不仅要满足该培训机构的用书需求, 还要满足全国建筑培训市场的需求, 当此套教材出版后, 再将该培训机构的成功培训经验推广到全国其他相关的建筑培训机构, 这样也打开了此套教材的销售市场。

一次成功的培训类图书策划, 不仅是在选题市场定位、内容定位、图书装帧设计、市场营销等环节系统策划, 更需要扎实做好策划方案的实施工作, 保证图书策划思路的具体落实。

参考文献

3.谈图书馆员工培训 篇三

【关键词】图书馆;人才培训;员工培训;培训方式

当代图书馆要为读者提供高水平的服务,就必须有一支高素质的员工队伍。图书馆员工培训是为了不断提升员工素质,是图书馆发展的客观需要。图书馆员工培训从狭义上讲就是向图书馆员工传授其完成本职工作必需技术、技能的过程;从广义上讲则是图书馆为了实现总体目标,履行其社会职能,全面开发馆员的能力,提升馆员的业务素质与组织绩效,培养馆员的敬业精神、职业道德等的过程。

1.图书馆员工培训的需求分析

准确把握图书馆员工的培训需求是实现培训效果的前提,也是开展员工培训工作的基础环节。因此,必须从各个不同的角度,利用多种途径来把握培训需求,使培训从真正意义上符合员工的实际需求。

1.1图书馆组织需求

通过图书馆组织的阶段性考核和年度考核,从员工工作技能、工作态度、敬业精神、团队合作等多角度对员工作出综合评价,从员工存在的不足中获取培训需求。对图书馆的整体绩效作出评价,找出存在的问题并分析原因,以确定目前的培训重点,还可以对图书馆未来的发展方向进行分析,确定图书馆今后的培训方面和重点。

1.2图书馆的任务分析需求

任务分析是图书馆具体职务的工作内容、岗位职责、业务素质要求的综合分析。分析确定各个职位的工作任务,各项工作任务要达到的标准,以及完成这些任务所必需的知识技能和态度。通过分析发现员工的薄弱环节,找出员工的个人现状和岗位素质要求存在的差距,从而发现培训需求。

1.3图书馆员工个人需求

图书馆员工个人需求分析包括对员工的知识结构、知识层次和综合能力进行综合分析,从而把握员工培训和提升发展的需求。还包括对员工个人的绩效做出评价,找出存在的问题并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以确定解决问题的培训需求。

2.图书馆员工培训的方式方法

2.1更新观念

图书馆员工的培训,首先应更新观念,这是前提。图书馆领导应意识到图书馆员工素质在为读者服务的工作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改变传统的追求高质量的硬件设施而不重视对员工的继续教育和培训的观念,重视图书馆员工的培训工作。

2.2制订合理的培训计划

员工培训应有一个统一的计划和管理,制订一个合理的培训计划。应结合各图书馆人力资源、财力资源的具体情况制订培训计划。制订的培训计划在有效利用图书馆现有的资金和资源的同时,满足目前图书馆的岗位设置要求和未来图书馆对工作人员的技能要求。因此,图书馆可以建立长、中、短期培训计划,以满足不同层次、不同阶段的要求。

2.3选择合适的培训对象

尽管每个图书馆员工都需要培训,都能从培训中收益,但在有限的资源条件下,不可能人人都能接受相同的培训,或培训到同一个层次。合适的培训对象,指那些在业务上具有求知欲,对工作具有责任感的图书馆员工,还包括在专业性、技术性较强的岗位上工作的员工。选择合适的培训对象,对于有效地利用图书馆的资金资源,产生最佳培训效果具有重大意义。

2.4选择合理的培训方法

培训的方法要根据培训的人数、现有的设备、师资等方面情况而定。不同类型、不同规模的图书馆应采取不同的培训方法。图书馆员工培训方法包括人才培训、单项培训和全员培训、在职培训、脱产培训、馆员业务培训、中层干部培训等。一般可采取馆内培训和馆外培训相结合的方法。

2.4.1馆内培训

馆内培训由本馆资深人士或聘请馆外专家对员工进行培训。主要是在职培训,即能使每一位馆员都能有针对性、目标性地补充本岗位专业知识,提高专业技能,是一种见效快、受益面广的培训方式。馆内培训内容因人而异,如管理培训,侧重人事管理和业务管理方面的内容。业务技能培训可侧重于图书馆业务及与之有关的现代信息技术。结合最新技术的发展,举办系列讲座,使图书馆员工接受新的信息并应用于为读者服务工作中去。还可以采取岗位轮换的方法,将员工安排到另一个新的工作岗位,目的在于让员工精通各种业务技术,使他们对岗位工作的关联性和系统性有更深刻的了解。

2.4.2馆外培训

馆外培训是馆内人员到馆外去接受培训的方式,可以采取在职培训和脱产培训的方式。在职培训是本馆人员带职到学校或社会上接受培训,脱产培训是员工离开工作岗位一段时间去到大学或其他单位专职学习。参加馆外培训的员工一般都有一定的工作经验,去学习新的技术和管理手段,回馆后把所学知识技能应用于工作实践,从而带动全体员工取得更好的服务效果。

3.图书馆员工培训效果评估与总结

培训效果评估是为了保证培训取得预期的效果,考察培训的有效性,以检查培训效果并指导下一次培训计划的制定。培训评估通常包括受训者在培训中的反应,学习结果评估和知识技能在实际工作中的运用情况评估。评估方式可以在培训过程中通过观察、面谈、问卷调查等直接方式,也可以在培训结束时通过测试、提交培训心得报告等方式进行,还可以在培训结束后通过绩效考核、局部调查等方式进行考評。

最后,要对具体培训项目的评估结果进行综合分析,形成总结报告,找出培训项目的优缺点,明确改进方向,不断完善员工培训系统。

【参考文献】

[1]李禾,刘秉宇.当前公共图书馆员工培训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农业图书情报学刊,2009.11.

[2]余俊丽.图书馆人力资源培训需求研究[J].高校图书馆工作,2009.2.

4.图书管理员培训心得体会 篇四

xx年6月25日至6月30日,我有幸在xx教育学院参加了本市图书管理员高级班培训,这次培训对我个人来讲有着很好的意义。通过这次系统的学习,我对自己所从事的兼职有了比较深刻的认识,知道要做好一名合格的图书管理员不仅要有严谨的工作态度,良好的职业道德,过硬的职业技能,还要具有一个系统完备的知识体系,才能更好地为学习师生服务,解决学校在如何使用图书馆资源上遇到的问题。

通过为期5天的培训学习与交流,但我觉得受益良多。从学习培训中我收获了知识,增长了见识,从这次培训中,我也认识到了自身在业务知识上的不足,更加明确了自己今后在业务上的学习方向。因此,我首先要感谢市教育局领导对新学员培训工作的高度重视与精心组织。而结束学习后会以这次的经历做为一个新的开始,努力加强自身业务素质和工作技能方面的学习,以便更好的适应自己的工作岗位,更好的顺应时代的发展。

培训老师---xx医学院张xx教授为我们作的学术讲座,使我增长了许多课外知识,对于我们来说,由于客观因素的限制,基本上不是专业出身,对图书管理上的许多专业知识都从未接触过,欠缺许多图书管理的科学认识和方法,通过这次培训,我了解了许多关于图书管理的科学知识、科学技术和理念,使自己的知识有了进一步的拓展。同时也让我学到了许多读书方面的有效方法和做法,还让我感受到了教授广博的胸襟、高度的责任感、毫无保留的育人精神,这些值得我们永远学习。

我认为一个学校要成为“书香校园”,要经常开展师生共读的读书活动,比如每天中午半小时的阅读时间。可以使学生增长了许多课外知识,而且有意识的培养了孩子读书的良好习惯。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灵活的读书活动,一定慢慢也形成了各班的特色。具体实施可以是:

1、丰富学校的图书室的图书,建立健全各班的图书角。

2、开展配乐诵读经典,不同形式,不同内容,根据孩子的.年龄特点和本班的实际情况开展,弟子规、唐诗三百首、三字经等,每天中午的时间让朗朗的读书声响彻校园。

3、推荐阅读、自由阅读,引领孩子读好自己适合自己的书籍,会读书,做好读书笔记。

4、各班根据本班特点开展小组阅读、小组比赛等形式的读书活动。

5、学校教导处组织开展各班读书特色活动方案交流会、各班读书活动观摩,互相学习,互相交流。

6、为了更好的提高学生的读书兴趣,学校教导处和少先队可以组织“铅笔、钢笔、毛笔书写比赛”、“读书手抄报评比”、“作文比赛”“班级读书文化评比”等活动,以活动促读,以书为奖励,积极促进各班读书活动的开展,提高学生读书的兴趣,培养学生“好读书、读好书、会读书”的良好读书习惯。

我认为这些活动不仅能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也能丰富学生的内心思想,而且慢慢的对学生起到了内化的作用,经常开展读书活动就会慢慢的探索到一条适合各班的读书之路。但是据我了解,学校中还是存在许多问题,学校的读书活动还欠缺很多有效性的东西。比如:

1、图书室常年关闭,徒有摆设,原因有:缺乏图书管理员,学校害怕学生弄坏了图书……究其原因学校对图书室的作用认识程度不够。

2、对学生的有效读书指导不够。由于家庭环境的限制,许多孩子的读书之路在学校的引领下才是刚刚开始,所以孩子欠缺很多方法,许多孩子对自己读书目的认识不清,不会读书,不会做读书笔记,这就要求语文老师结合本班语文课上的实际情况,将语文课中阅读课文的一些方法延伸运用,指导还在科学、有效的读书方法、读书习惯。

3、多媒体应运不够。在以前我从没有认识到多媒体在读书活动中的作用和意义,通过这次培训老师的介绍,我认识到我们可以运用多媒体通过播放一些经典影片、故事表演让孩子感受文化的魅力,引领孩子的读书兴趣,丰富孩子的读书内容。

4、读书活动系列没有形成,读书活动是一个长期系统的工程,这需要学校各个部门的各个活动形成一个系统的整体,互相配合,以一个活动为主题,围绕它开展一些列的活动,形成一个整体性的组织、开展、评价活动。

5.小小图书管理员培训资料新华书店 篇五

一、新华书店的历史

新华书店,国有图书发行企业,现在是上市企业。发行网点遍及全国城镇。在1937年4月24日成立于延安清凉山,因该书店在中共中央宣传部、中国出版集团之下,是国家官方的书店,也是官方刊物宣传与发售处之一,全国各地均有分店,共有20000多个发售网点。

现今书店招牌的题字为毛泽东在1948年12月于河北西柏坡所题,现今的总店与发行所位于北京市。

二、图书管理员的职责和图书分类的知识:

人们常说广读诗书才能知天下,古人也常教导我们读书要破万卷,在书店中书籍又何止万卷。图书管理员的工作正是需要把万卷的诗书整理、编码、上架,以方便读者取阅,工作虽然琐碎,但是不要因为自己背负的是小小的管理员而感到灰心丧气,你可以近水楼台多读书。我们的职责:

1、负责部分选书工作,评价资源材料,负责图书采购活动;

2、对书刊进行分类、编制书目分类,了解书籍的主要内容;

3、负责各分组管理,维护书店秩序,防止偷书行为;

4、对图书进行验收、归类、存列,整理书籍,按次序上架,保证书籍排放整齐、正确,方便读者选购。

5、办理会员,帮助读者加入会员,引导读者使用智慧书城、新华悦购等网上书店。

6、对书籍进行定期除尘,做好防火、防虫、防潮等工作;

7、为读者推荐图书,为书找读者,为读者找书。

8、图书管理员正常工作8个小时

三、图书分类:

图书是知识的一种载体,分类是对图书外延进行划分,不一定按内容划分。知识只是划分根据之一,主要体现在学科划分。知识分类和图书分类有关联,但不能混为一谈。图书分类法又叫图书分类词表,是按照图书的内容、形式、体裁和读者用途等,在一定的哲学思想指导下,运用知识分类的原理,采用逻辑方法,将所有学科的图书按其学科内容分成几大类,每一大类下分许多小类,每一小类下再分子小类。最后,每一种书都可以分到某一个类目下,每一个类目都有一个类号。分类词表是层次结构的类号和类目的集合。

我们现在使用的是中国图书馆分类法,简称《中图法》,现为第五版。包括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哲学,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综合性图书五大部类,22个基本大类,具体如下: A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 B 哲学、宗教 C社会科学总论 D 政治、法律 E 军事 F 经济

G 文化、科学、教育、体育 H 语言、文字 I 文学 J 艺术 K 历史、地理 N 自然科学总论 O 数理科学和化学 P天文学、地球科学 Q 生物科学 R 医药、卫生 S 农业科学 T 工业技术 U 交通运输 V 航空、航天

X环境科学、劳动保护科学(安全科学)Z 综合性图书

四、图书陈列技巧

(一):

图书陈列是书店门市部营业员做的经常性工作,虽然事情不大,但是图书陈列是否得当,却和反映店容店貌,方便读者选书,便于营业员操作取书等关系重大。

从教科书上看,图书陈列的方法有“书架陈列”“专题陈列”“柜台陈列”和“新书陈列”,然而,在现实销售过程中,“书架陈列”在所有的陈列方法中所占比重最大,营业员只要按图书分类上架即可。书架陈列这项工作看似简单,其实,如果细心观察就会发现,表面简单的书架陈列,其中还有一些门道。也就是说,在图书有具体分类的前提下,营业员在进行图书陈列时还可将此道工序进一步细化,根据每类图书的不同特点进行更为细致的陈列,以便让图书能有更好的展示效果,让更多的读者找到需要的图书。

建议营业员可以通过对以下几方面细节的把握,对图书进行有效陈列。

首先,畅销书、新书。这类图书一般陈列在与读者视线大致平衡的位置,这样容易产生先睹为快的效果。

其次,同版书。同版书一般是集中陈列,以便于营业员查找。三是大部头图书。对书脊宽厚的大部头著作,可以陈列在书架最上层的一、二层,以显示图书的高品位、高质量、高档次。

四是一些特殊图书,例如对少数书脊上没有书名的新书,尽量平摊陈列,封面朝向读者,以引起读者的注意。

五是主题类图书、政治类读物等图书。对政治读物的陈列,相对多添数量,保持书架丰满。对领袖著作、重要文献等政治读物,可将书的封面朝向读者,并放在醒目位置,这样既能体现党的中心工作,又能增加宣传气氛。

第六,图书陈列位置应适时调整,如果大部分图书都原地不动,会给读者带来陈旧、呆板的感觉。

最后,在各类书架的中心位置应多放畅销书、重点书、时效性强的书。也就是说,作为门市营业员,要注意观察售书现场动态,开动脑筋,有效地掌握陈列艺术,更好地为读者服务。

图书陈列技巧

(二):

走进书店,琳琅满目的图书总会让人眼花缭乱。但是引人注目的地方,总会适宜的陈列些造型各异的图书满足顾客需求从而增加销售。有规律的陈列一些图书,不仅仅可以展示图书的美观,创造出图书的独特魅力,更加营造出书店浓厚的文化底蕴。图书陈列是一个重要的推广形式,对销售人员的工作效率、服务质量有着充分体现,所以说,图书的陈列在一定程度上决定门店的销售情况。

在书店固定的陈列空间里,要想使自己的每一个品种都能取得尽可能大的销量和广告效果,应从图书陈列展示化和陈列展示生动化两个方面着手。

一、根据顾客观赏习惯成例,最畅销的图书应陈列在顾客停留最多的地方,进而吸引读者的注意力,刺激他们冲动性购买,这也是通常讲得码堆,将图书的封面直接展示给读者。

二、系列相关书目要统一放在陈列处,让顾客唾手可得自己需要的图书时并且可以联系到其它内容相关的图书,既可以挑选方便又可以刺激顾客购买欲望。

三、分阶段掌握顾客需求,并将产品尽量摆放在读者经常走动的地方,如端架、靠近入口的转角处;这样看到图书的人就越多,被购买的几率也就越大。

四、设置主题陈列区,例如健康养生栏此类。这样特色的陈列栏不仅可以提高顾客的关注度,又便于顾客引申到其它主题栏目,有效提高销售销售成果。

五、陈列架上摆放书目不宜和摆放其它物品一样,应该把重点图书放在显眼位置或者多放几摞,以吸引读者的视线,在排列形式与方法上应多动脑筋、多加更改,以免使顾客视觉疲劳。

六、造型特殊的图书应放在固定位置,封面字体小的书目应陈列在下方,以防止视力较差的顾客找不到,反之则可以放在上面,也需兼顾分类次序,做到既美观又实用。

五、时间的安排:8:30——11:30;14:00——17:00

6.图书馆培训策划 篇六

主办单位:华中师范大学图书馆

承办单位:城环学院2012级团委学生会

城环学院2012级新生新生图书馆使用培训方案

一、活动背景:2012级新生同学对图书馆了解较少,为保证新生同学能充分、高效地利用

图书馆中的各种资源和服务,图书馆特对新生开展培训活动

二、活动主题:知图书馆用图书馆

三、活动目的:使新生了解图书馆,掌握必要的检索技能,提高新生对图书馆资源和服务的利用率。

四、活动对象:2012级全体新生同学

五、组织单位:

主办单位:华中师范大学图书馆

协办单位:城环学院2012级团委学生会

7.高校图书馆馆员培训工作初探 篇七

1 高校图书馆员的现状

1.1 文化层次较低

目前, 高校图书馆馆员的平均文化水平在高校整体学历水平中仍属于中游水平, 虽然高校图书馆现在招聘馆员学历要求一般都必须在本科到研究生以上 (以学科馆员为主) , 但总体水平与高校教师的学历相比还有一定差距。另外, 有一些非图书情报专业的馆员没有受过的专门的图书馆专业的相关培训, 这些都会影响图书馆服务工作顺利高效开展。

1.2 知识老化严重

随着新兴科学技术的日益更替, 高校图书馆馆员现有的专业知识老化的现象也日渐凸现出来。跟据相关统计资料可以发现, 大学毕业一年, 所学知识约老化15%, 五年老化50%~70%。由此可以看出, 大学毕业后的八年之内需要将已有知识全部更新, 这也包括高校图书馆馆员在内。目前, 部分高校图书馆, 由于现实客观或历史原因, 在馆员培训的经费投入方面受到学校整体运行经费统筹, 使得馆员培训和继续教育工作无法顺利开展, 加剧了知识老化。

1.3 知识结构失衡

目前, 高校图书馆馆员都能够具备图书馆的一般专业知识, 但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 计算机信息技术、通讯等也被广泛应用于现代图书馆管理中, 这就需要图书馆馆员同时兼具专业知识、计算机信息技术、通讯等方面知识的复合型人才, 但目前, 大多数高校图书馆的复合型人才都比较缺乏。

2 高校图书馆员继续教育存在的问题

2.1 对培训工作的认识不足

在图书馆馆员的主观认识上, 相当部分的馆员尚未认识到跟据自身学习需要进行在职培训学习的重要性, 学习缺乏动力、积极性。同时存在着部分图书馆员片面追求学历教育, 使得继续教育的实际内容与现实中的工作需求出现脱节现象。

2.2 缺失配套的管理制度

很多高校图书馆至今都没有相应的继续教育或馆员培训的管理制度, 一般都参照学校层面的教职工人员培训管理办法, 但这样往往缺乏针对性, 且对培训需求、培训过程管理和培训效果评估等环节缺乏监控。同时造成馆员对自身在培训中的权利、义务、学习时间、内容和经费来源模糊不清, 馆员培训工作长期处于一种无规可依, 无章可循的状态, 难以健康、有序、稳定持续地开展。

3 强化继续教育的思路与方法

3.1 强化与培养馆员培训的理念意识

人生有限, 学海无涯。特别是在今天信息和知识爆炸的环境下, 要更好地服务于学校教学科研, 就需要高校图书馆不断强化馆员的培训理念和自我学习的意识, 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

3.2 完善高校图书馆管理员继续教育的学习模式

要加强针对图书馆馆员的培训, 高校图书馆需要把馆员的培训工作纳入日常工作, 并使之系统化、体系化、常态化。在实施馆员培训的过程中, 应当依据图书馆馆员的年龄、知识结构、专业岗位要求以及图书馆的发展目标, 制定相应的教育、培训计划, 并把培训结果纳入绩效考核。要按照灵活、有效、适用的原则, 制定不同岗位的培训考核标准, 保证培训的质量与实效。从而使馆员培训制度化、规范化, 真正发挥通过培训优化知识、提高整体素质、改进工作质量、提高工作效率的作用, 建立健全高校图书馆员继续教育的学习模式。

3.3 组织在职培训

在职培训是一种简单实用的方法, 以学习图书馆专业理论、知识为主要内容, 这一培训方法针对新进馆的馆员十分有效。高校图书馆馆员可以根据自身的实际工作需要, 以及自身的能力、水平, 有机会、有组织、有目的的进行培训, 使图书馆馆员在较短的时间里掌握新技术、技能, 以便完善知识结构、提升业务水平。例如举办馆内岗位轮换、专题讲座、数据库使用等。通过培训, 使馆员在较短时间内了解图书馆知识, 掌握新技术、新技能, 完善知识结构, 提高业务水平, 更好地为读者服务。

另外, 高校图书馆可以利用现代化技术和互联网在馆内建立交流平台, 提供培训、学习资料的共享空间, 让馆员在工作之余也能得到相应的培训和学习交流。

3.4 参加各种学术研讨会, 组织参观学习

高素质的图书馆馆员对外能够决定高校图书馆的发展状况。高校图书馆员在图书馆中不仅仅是文献资料的服务人员, 更应当成为能够为社会提供有效服务的信息服务专家。为此, 高校可以为图书馆馆员提供各种机会, 使图书馆馆员能够各位专家、学者的讲座, 并且组织馆员参加部分关内外的学术交流活动, 积极学习同行先进的管理经验, 扩大视野、启发思路, 更好的完成自身的工作。另外, 高校可以举办高级研讨班, 学习研讨图书馆发展过程中的关键或难点问题并且予以解决, 这既有利于个人专业水平的提高, 又有利于图书馆的技术进步。

4 结束语

社会的持续发展对高校提出了培养适应社会发展的复合型人才的要求, 高校图书馆作为高校文献资源保障部门, 为了促进高校的整体发展, 实现高校的更高价值。高校图书馆馆员的培训问题逐渐引起了图书馆人的重视。高校图书馆只有不断加强馆员培训和继续教育工作, 强化与培养馆员终身学习的理念意识, 完善高校图书馆馆员的培训模式, 才能始终保持馆员队伍的高素质、服务工作的高效率, 促进图书馆事业的长足发展。

摘要:随着社会的进步, 各行各业的培训、继续教育问题都引起人们的重视。高校作为我国培养人才的主要基地之一, 加之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 这些都对高校图书馆馆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而提高高校图书馆馆员的最主要途径就是继续教育。鉴于此, 本文在分析目前我国高校图书馆员的基础上, 结合高校图书馆馆员培训工作存在的问题, 最后有针对性的提出了高校图书馆馆员开展培训工作的途径, 旨在提高高校图书馆馆员的综合素质。

关键词:高校,图书馆馆员,继续教育

参考文献

[1]马晓敏.新形势下高校图书馆员继续教育的思考[J].新西部, 2012 (20) :111.

[2]褚兆麟.高校图书馆学科馆员研究力分析[J].图书馆论坛, 2012 (4) :27-31.

[3]王唯玮, 马克芬.大学图书馆学科馆员制的困境及影响因素分析[J].图书情报工作, 2009 (17) :89.

[4]王嵘.高校图书馆馆员专业精神培养探析[J].苏州教育学院学报, 2010, 27 (4) :127-129.

8.图书管理员培训 篇八

关键词:农民信息素养 信息自助培训 社区图书馆

中图分类号:G258.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6938(2010)03-0049-004

Help Farmers to Help Themselves: Agricultural Information Literacy Programs in Tianzhu

LiXiming Jiang Guodong (Tianzhu No. 1 High School, Gansu Province, Tianzhu, Gansu, 733200)

Abstract: Tianzhu No. 1 High School Library serves as the center of a regional library network cluster which is set to deliver practical information services to support the cultural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of the rural communities and to leverage all the local information services to narrow the gap between economically developed urban areas and the disconnected, information deprived rural communities. In this presentation, the author reports on training programs designed for delivering agricultural products specific workshops to farmers.Two factors are the focal points of this study: the farmers’ level of information literacy and their specific needs for agricultural product information.One of the objectives of the training programs was to help farmers to search and use product information on their own. The interplaying of the two factors continues to be the subject for future study and will guide collaboration among cluster libraries to offer more useful training programs.

Key words:information literacy farmers; self-training; library resource integration

CLC number:G258.23 Document code:A Article ID:1003-6938(2010)03-0049-004

社区图书馆是公共图书馆体系的“神经末稍”,而图书馆对社区居民的教育功能是社区图书馆服务的题中之义。事实上,公共图书馆“最早是作为社会教育机构而赢得其存在的合理性”。[1 ]在经济欠发达的中国农村地区,建设公共图书馆常常面临着诸多现实问题。青树教育基金会通过图书馆建设方面的摸索形成了这样的理念:以学校图書馆为切入点构建有效服务社区的公共图书馆。即,以图书馆项目的建设为依托,提升学校对学生以信息素养为核心的整体素质的培养能力,提高学生的创造性和批判性思维能力。同时使学校图书馆具备服务社区的能力,发挥学校在服务社区文化建设方面的潜在职能,使学校图书馆对社区居民的文化生活及生产行为产生积极的影响。[2 ]经过青树基金会项目建设,学校图书馆被纳入到了服务社区的公共图书馆体系之中,发挥着社区服务职能,包括重要的对社区居民的教育功能。

在青树图书馆力图对农村提供最大程度服务的过程中,常常有一种非常现实的因素制约着这种服务能力的发挥,即并非信息资源的匮乏造成了农民无法获得高效率的信息服务,而是有限的信息素养水平将他们阻止于信息服务的大门之外。从某种程度上说,欠发达地区真正的信息贫困在于信息素养的贫困而非信息资源的贫困。据统计,在2007年,有90%以上的农民从未使用过“中国农业信息网”、“农村供求信息全国联播”。[3 ]与此同时,据有关统计,到2004年,全国47%的乡镇设信息服务站,而到2005年,全国97%的地市和80%的县设信息化管理和服务机构。[4 ]可见,建设农村信息服务的设施与机构并投入一定量的资源固然是重要的,但如何提升农民的信息素养,使他们真正有能力去使用这些资源更是一个十分迫切的问题。针对有效提升欠发达地区农民的信息素养问题,国内外已就此进行过一系列的探讨与实践。在东南亚地区,有学者认为,“图书馆与信息服务必须是社会经济发展的组成部分”,[5 ]同时,非洲地区已就社区图书馆服务农民信息素养的提升开展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尝试,并产生了一些图书馆成功服务社区的案例。[6 ]

着眼于现有的研究与实践,天祝青树图书馆把有效提升农村居民的信息素养作为图书馆对社区的重要服务之一。自2009年以来,天祝青树图书馆努力探索有效的农民信息素养培训模式,即农民的信息自助与互助能力培训的模式。本文主要论述此探索第一阶段的成果,即农民信息自助能力的培训模式,总结项目实施第一阶段中的经验教训,介绍信息自助培训模式,并基于案例分析探究其效果,最后简要介绍后续的系统评估计划。

1 天祝农民信息培训项目概况

在天祝青树图书馆的基础上,青树基金会选择了项目点,构建了完整的培训结构。其中天祝一中青树中心图书馆处于整体服务体系的中心,另有六所隶属于此中心图书馆的卫星图书馆也被纳入到这一培训体系之中。同时每个卫星图书馆又作为一个社区培训点,提供培训设备和承担具体培训任务(见图1、表1)。

注:培训点1:天堂乡农村沼气国债建设项目区培训点;培训点2:天堂乡农村沼气国债建设项目区培训点;培训点3:石门村无公害优质蔬菜示范点目区培训点;培训点4:岔口驿村高原农业科技示范园核心园区培训点;培训点5:红大村易地扶贫项目区培训点;培训点6:高原特色舍饲养殖畜种改良项目区培训点。

天祝一中青树图书馆的老师与六所学校的老师一起,培训这些项目区初中文化程度以上的农牧民有关计算机基本操作和互联网使用,以及如何用网上资源来获取与农业科技、市场、政策法规、卫生保健等有关信息技能。本项目从2009年5月到2012年5月,为期3年。目前项目实施处于第一阶段,即信息自助培训模式探索阶段的末期。

天祝农民信息培训项目划分为两个阶段:自助培训阶段和互助培训阶段。所谓农民的信息自助培训指培训者根据农民自身的个性化信息需求,引导其自主选择并获取和利用信息的培训方式。本阶段的主要目的是发现并培训骨干学员,使其具备自我信息素养教育的能力,以备将来由这些骨干学员去培训更多的其他学员。当自助阶段的完成后,首先进入骨干学员与其他农民之间互助培训的阶段,进而形成所有参加培训的农民之间互助培训的局面。由“骨干学员——农民互助培训”到完全的“农民互助培训”构成了本项目培训的第二阶段:农民信息互助培训阶段。本文涉及的仅是自助培训阶段形成的模式及效果,其基本情况如下:

2.1 服务人员

本项目的培训组整合了来自天祝一中青树图书馆、兰州大学和山西高校的志愿者资源。由天祝一中青树图书馆组织计算机老师连同项目点学校的计算机老师组成培训组;由山西高校图书馆专业人士组成评估组;由兰州大学信息管理学院研究生组成技术组,负责论坛等技术支持;此外,还由青树基金会项目管理团队、天祝一中项目管理人员组成项目管理组。

2.2 实施过程

(1)推广和宣传培训,吸引和组织各项目点初中文化程度以上农民(目标人群)参加培训;

(2)学员学习基本的计算机和互联网技能;

(3)已掌握基本计算机技能的学员学会通过搜索引擎在网上搜索信息,使用农业信息门户网站来解决实际信息需求;

(4)建立重要的辅助工具——青树论坛,第一阶段作为培训交流平台。培训学员使用论坛,利用论坛记录网上搜到的生产生活相关信息与同学共享,针对信息需求进行交流,共享培训资料,沟通培训进程等等;

(5)在培训前后,调研目标人群和社区人群的信息需求和信息素养,分析培训效能;

(6)监测(1)-(4)的效果和碰到的问题,不断调整,形成一套稳定有效的模式。

2.3 农民信息自助培训模式

经过这一阶段的培训实践,形成如下农民自助式培训模式:

(1)培训内容和教材特点:既涵盖了信息素养各方面,又符合农牧民的学习特点和信息需求。

(2)培训方式的构建:集中式培训与项目点培训相结合。

首先由天祝一中青树图书馆培训组对骨干志愿者/学员进行了集中培训。在骨干志愿者/学员的选择方面,重点选择在当地有引领作用的人员,如生产技术水平相对较高的专业户、村管理者等。培训之初,对骨干志愿者提出的要求是:他们不仅应该首先掌握信息技术方法,而且应学会对其他社区成员进行培训。在骨干志愿者培训基本完成后,由骨干志愿者根据本地情况针对普通学员,在各项目点自行组织更大规模的培训。在项目点除了骨干志愿者组织的培训之外,天祝培训组还下到项目点,针对普通学员直接组织了一系列培训活动,如根据项目点服务对象的时间情况,天祝培训组下到项目点进行定期指导,以及农闲时(比如寒假)连续加强式培训和指导等。

较之于一般的培训,本培训模式的亮点突出表现在:主要培训资源源自社区,以村民培训村民的方式,更有亲和力,使培训在当地社区的认可度得到保障;以因材施教的方式实现培训内容和方式的自助选择,达到因人而异,各取所需的目的,使培训效果得到保障。拥有这两个因素的培训模式由此具有了长效化和可持续发展的特点。首先,本项目成功整合了远程资源(青树基金会远程志愿者)和天祝当地资源(天祝一中和各项目点骨干志愿者)。在项目实施中天祝一中青树图书馆已成为远程资源和当地资源的桥梁,并承担了当地资源的强有力组织者的职能。其次,项目管理组实现了培训组、评估组和技术组的合作和协调。青树项目管理人员利用网上语音会议、邮件、电话等的远程推动与当地管理人员和志愿者的实地考察和推动相结合,使各级沟通渠道保持顺畅,各类资源的效益得到了发挥。

3 农民信息自助培训项目效能的案例分析

鉴于系统的评估体系还在构建之中,本效能研究把焦点集中到了对典型参训学员的案例分析上。项目组认为,下述案例中的学员信息素养的提升较客观地反映了本模式的效益。

案例一:李福德,男,29岁,汉族 ,现居住在甘肃省天祝县华藏寺镇红大村,初中文化程度。该村民在培训前就能简单使用网络。自项目实施以来,他参加了项目培训组在红大项目点的所有培训。学会了搜索农业信息网站,并从网上学习到了一些烹饪知识。目前能较为熟练地使用青树论坛,通过使用青树论坛获得了关于红提葡萄果实修剪的技术信息,并在论坛上发布了有关西葫芦白粉病的预防与控制技术、红提葡萄施肥管理技术、辣椒种植技术的帖子与其他学员共享。访谈中,他认为目前项目实施的集中培训和指导组老师的个别辅导使他受益匪浅。关于培训的延伸服务,他提出了邀请农业专家参与论坛的创建并到项目点进行培训等建议。

案例二:柳逢成,男,28岁,汉族 ,现居住在甘肃省天祝县华藏寺镇红大村,任该村科技助理员,家中七口人,初中毕业后先后参加了计算机初级培训班、农广校园艺专业的学习。青树培训前他已参加过电脑培训班。通过青树培训,他对从网络上获取信息有了进一步认识,2009年10月,他自费在家中接入了电信宽带, 在农闲时间上网学习相关的种植技术,了解本地农产品销售信息。该学员在青树论坛上实名注册并较熟练地掌握了论坛的使用方法,在论坛上就葡萄、西葫芦、辣椒种植技术,日光温室的防雪、防风、防冻技术等与其他学员进行广泛交流。作为科技助理员,他积极与本地农业专家联系,先后两次利用青树的项目培训设备在红大小学进行了农业技术培训,并在论坛上展示了本地农业专家在项目点上的培训情况。他认为各种类型个别辅导和學员间的互帮互学是较好的培训形式,建议将下载的相关农业生产技术的视频刻制成光盘,作为培训的纪念品发放给参加培训的村民,以提高他们的积极性。

案例三:郭晓燕,女,26岁,中专文化程度。在青树培训前,可简单使用计算机上网。培训中,她积极参加青树的培训,配合培训教师教给学员注册论坛、申请QQ、发信息、找图片、寻电影。在培训期间她实名注册了论坛,并在论坛上发布了以西葫芦病虫害防治、红提葡萄修枝等为主题的帖子与学员共享。她希望今后青树论坛进一步充实农产品销售信息、法律法规知识。她认为比较能解决问题的信息的获取方式是计算机网络、电视、手机短信、培训等方式。

4 天祝农民信息自助培训项目的后续设计和评估

根据上述案例分析可见,根据第一阶段的探索,天祝农民信息自助培训模式已成型并见效。为提升农民信息自助和互助能力,计划项目后续将经历如下阶段:

第二阶段:信息自助培训的普及和深化。主要任务有:首先要借助第一阶段成果,深入推广和宣传培训,吸引目标人群参加。然后,项目组将完善对志愿培训师的系统培训,将更多学成的学员发展为志愿培训师。未来,随着志愿培训师的增多,本项目培训的普及能力也将得以增强,以帮助更多的学员完成从基本计算机和互联网技能到信息技能的进阶。此外,本阶段的一个重要方面是深化“青树论坛”的建设,促进网上信息交流的积极作用的发挥。

第三阶段:社区信息互助模式的探索。本阶段将重点探索为社区提供实地、网上论坛和短信等各种有效形式的信息服务。未来,此部分服务人员将以当地志愿者为主体,天祝一中和青树工作人员为指导者和辅助者。通过各种形式代理查找的实例最后都记录到青树论坛中,不断丰富网上知识库。调研社区对各种服务形式的需求和效能的反馈,形成一套稳定的、有效的社区信息互助模式。

第四阶段:社区信息互助模式的普及和深化阶段。具体工作有:(1)完善对志愿者社区信息服务方面的系统培训;(2)进行对稳定模式的基准调研和效能调研,系统评价模式效能。

在第一阶段信息自助培训模式的探索中,囿于学员的覆盖面不够大,初始信息素养水平不一,系统评估方式也在探索中。所以在本文中仅采用案例分析作为初步评估手段。后续项目组将构建基于效果的评估指标体系,综合各主客观评估工具的评测结果,以调查问卷、访谈、小组讨论等形式收集各类信息,藉此考察培训前后的信息素养变化。此评估将于项目第二阶段开展,伴随着信息自助培训的普及和深化而进行。

5 结语

提升欠发达地区社区居民的信息素养是农村文化和教育发展的一个迫切课题。天祝青树图书馆目前正在进行的农村信息培训项目作为一个具有试验性质的项目,通过探索构建了以培训方式提升欠发达地区社区居民的信息素养的有效模式。本文是对此项目第一阶段的成果总结,初步展示了这一项目对提升农民信息素养的有效性。同时随着这一项目在后续阶段普及深化,将对在同样领域的政府相关部门或非政府公益机构的探索有着积极的借鉴意义。

当然,限于条件,第一阶段培训覆盖的人群范围有限,目前所收集到的案例是否具有普遍的适应性还有待进一步深入调查分析。今后,随着培训的深入,项目组将以系统的方式进行效果评估,以客观地确定形成的信息自助培训和社区信息互助的模式之实际效果。

参考文献:

[1]于良芝.公共图书馆存在的理由:来自图书馆使命的注解[J].图书与情报,2007,(1):1-9.

[2]The Evergreen Education Foundation[EB/OL].[2010-03-23].http://www.evergreeneducation.org/EvergreenNew/missionstate.htm.

[3][4]于良芝等.农村信息服务制约因素及服务效果研究[J].图书馆杂志,2007,(9):14-21.

[5]Kibat,K.K.(1990-91).Community Information and Referral Services for Rural Areas of Southeast Asia:A Conceptual Framework.World Libraries[EB/OL].[2010-01-20].http://www.worlib.org/vol01no2/kibat_v01n2.shtml.

[6]Harande,Yahya Ibrahim.Information Services for Rural Community Development in Nigeria.[EB/OL].[2010-01-20].http://www.webpages.uidaho.edu/~mbolin/harande.htm.

[7]Wenjie Zhou, Elaine X. Dong, Tim J. Zou(2008), A School-Library-Centered Community Information Resource Sharing Model and Its Impact on Cultural Life of Rural Communities in China[EB/OL].[2010-01-20].http://www.ifla.org/IV/ifla74/papers/106-Zhou_Dong_Zou-en.pdf.

9.大学图书馆培训总结 篇九

此次交流活动按计划分为两部分同时进行:

1、馆长间交流和研讨;

2、馆员业务培训。其中馆员培训地设在德国杜伊斯堡——埃森大学图书馆。现将培训情况和个人心得汇报如下。

1.杜伊斯堡—埃森大学图书馆见闻杜伊斯堡—埃森大学xx年由杜伊斯堡大学和埃森大学合并而成,其前身杜伊斯堡大学和埃森大学都是始建于上世纪七十年代的年轻大学,目前成为杜伊斯堡校区和埃森校区,虽分别位于杜伊斯堡市和埃森市,但距离仅约20多公里,校车半小时就能到达。合并后,原两所大学图书馆改称为杜伊斯堡校区图书馆和埃森校区图书馆。由于杜伊斯堡校区图书馆利用暑假进行馆舍装修,原定在那里的培训被迁往埃森校区图书馆进行。在培训期间通过到各部门看现场业务演示,我们对埃森图书馆有了更多的认识,而对杜伊斯堡图书馆的参观只有匆匆两小时,只能走马观花了解概貌。在埃森校区图书馆,给我们留下印象比较深的设施和服务有:1.1 自助塑料

篮在读者活动区域的显著位置放置着很多跟超市购物篮一样的蓝色塑料篮子,供读者随意取用,可以将个人物品和图书资料放置其中,避免了禁止带包入室给读者所带来的不便。1.2 自助借书机自助借书机的利用率很高,校园卡经扫描并输入密码确认后就可以自助借书了,借书和消磁过程同时进行,有声音提示,最后自动打印借书凭据。不过图书馆还没有自助还书机,所以常常能看到读者排队还书的场面。

1.3 可外借与不可外借的图书同置一架每本书除了贴上索书号标签和条码标签以外,在书脊的顶部还有一个标有奇数或者偶数的彩色标签,奇数表示此复本可以外借,而偶数则表示此书只能在此阅览,不可外借。这样做的好处是将保留本书库和开架书库的功能合二为一,有效的节约了空间和人力,读者也不用为找同一种书四处奔走。

1.4 悬在桌子上空的插座供读者学习的桌子中央上方悬垂着立方体形状的插座(四面可用),读者可以方便的使用自带的各种需要插交流电的设备。这种插座设置方法非常灵活,提高了读者学习区域的使用效率。

1.5 发达的物流系统每天图书馆都处理近百件的馆际互借图书,由馆员进行业务处理和包装,专业快递公司负责运输,各种装具之齐全整洁,工作之高效有序,令人惊叹。自今年九月一号起,校区间的通借通还服务也已经启动,进展非常顺利。

1.6 学期书架(现实和虚拟并存)图书馆向教师提供网上平台发布所授课程的教学参考书和参考文献信息,随后参考书的详细书目信息和参考文献的扫描全文由图书馆员负责制作并上传,学生可以查询并下载使用。同时在图书馆也设有专门的阅览区域,先按教授姓名再按课程名称把相关的参考书集中放置在一起,而用活页夹存放论文资料,以便随时增删。这些图书资料都只能阅览,不能外借。

1.7 细致高效的工作流程以馆际互借为例,每一个处理环节都会在系统中得到反映,工作人员和读者随时都能跟踪某份请求的进展状况,同时有打印的工作单夹在书中跟图书同行,书本不容易遗失和出错。正是在这样的技术和管理手段支持下,六人工作小组每天能够处理数十件馆际互借任务,同时还能处理

数十篇文献传递请求。

1.8 为共享不惜拿出镇馆之宝在馆际互借服务台旁,我们看到了一个保险箱,用来存放从外馆馆际互借来的珍贵文献资料。为了实现共享,协作网各成员馆都必须有求必应,不能因为是孤本善本就擅自拒借,当然受书图书馆也会以妥善的方法来保护这些图书免受破坏。

1.9 统一出效率德国图书馆非常强调业务协作网络,杜伊斯堡—埃森大学图书馆就分别属于好几个协作网络之中,网络中的图书馆分享共同的软硬件设备,分享丰富的文献资源,这种协作网络带来了服务的高质量和高效率。

在参观杜伊斯堡校区图书馆时,恰逢工人在书库转移图书,其景象也让我们颇受震撼。从图书下架到装箱到搬运到拆除书架,一直到以后的复原,都是由专门为图书馆服务的搬家机构来执行的,他们有自己设计的装书箱和运书车,尺寸科学,搬运方便,还有独特的标记方法,保证不错不乱,非常值得借鉴。

2.培训内容回顾本次培训分为四天进行,每天从上午9点到下午4点,中间有一小时午餐和几次茶歇。每天涉及一到两个业务主题,分别由图书馆担任相应业务工作的负责人给我们讲授。

2.1 馆际互借和文献传递德国馆际互借服务的内容与我们大致相同,即为本馆读者向其他图书馆借书,同时接受其他图书馆的借书请求。但是与目前我馆纯手工处理流程相比,杜伊斯堡—埃森图书馆的自动化程度要高得多。#p#副标题#e# 杜校读者在图书馆网站可同时检索六个联合目录,并根据检索结果在网上提交馆际互借请求。该请求将通过slnp(简单图书馆网络协议)传入到本地图书馆管理系统(aleph 500),系统的馆际服务模块能够处理外来的和向外的馆际服务请求,同时工作人员从系统内置的报表中有效跟踪馆际互借的实时状态,以及图书提供方的信息(如谁提供了此书,借期多长,特殊借阅要求等),而且读者也能随时在个人流通信息中查看服务进展。与此同时,图书馆利用一个基于web的自主开发工具medea3来管理文献传递服务,类似我国的cashl,最后通过email向读者发送pdf格式的文本扫描件。值得一提的是系统对文献传递提供者的排序规则。当接受一个文献请求后,系统会对拥有某篇文献的几个图书馆进行自动排序,文献传递任务首先从第一个图书馆开始执行,如果第一个图书馆无法提供,则交由第二个图书馆负责。为了平衡各图书馆的工作量,系统每月对各成员馆处理的文献量进行统计,业务量大的馆在下一个月将自动被排序靠后,从而达到平衡和减负的效果。不论是馆际互借还是文献传递服务,针对每一个任务都有一份自动打印的工作单,工作单上清楚的标明该任务的来龙去脉和相关的读者和书目信息,始终随文献流转,这样做能避免很多重复劳动且不易出错。图书馆将馆际互借涉及到的图书运送环节外包给快递公司,图书馆有专人负责包装图书,并交付快递公司送出,同时负责接收外馆来书。因此馆际互借服务是收费的。图书

馆于9月份开始试行两校区间图书的通借通还服务,并为本校读者提供免费的跨校区文献传递。

2.2 期刊管理在德国有一个全国性的报刊数据总库(zdb),各图书馆都可以通过这个联合编目数据库上传和下载期刊编目数据,也包括电子期刊和报纸。杜伊斯堡—埃森大学图书馆利用一个基于access的自行开发软件管理期刊,图书馆目前共有38600种期刊(电子刊+印刷刊)。每种电子期刊都有详细的信息揭示,使用权限分三种:完全免费使用、校内ip使用和不可用,分别用绿、黄、红交通灯式样的图标注明,一目了然。由于两校合并和经费紧张,杜伊斯堡

—埃森大学图书馆也存在缩减复本刊和两校区间纸本期刊如何配置的问题。目前他们对只有纸本而没有电子版的刊物扫描目录,然后发布到网上,并在校区间提供免费的文献传递服务,以此提高期刊利用率,实现资源共享。从今年三月份到现在已经成功传递文献500多篇,拒绝无效请求400多条(若本校区的读者请求文献传递,则视为无效)。

2.3 数字出版物与学术机构库duepublico是杜伊斯堡—埃森大学图书馆的机构知识库(institutional repository),也可称为数字出版物。其内容包括学习资料(课程参考书和参考文献、在线课程视频、动画、ppt等)、在线出版物(开放存取的论文、学位论文库等)、在线书目(期刊目录扫描信息、参考书目等)……内容丰富且具用重要的学术参考价值,深受读者喜爱。其软件基础是miless,这是一个由杜伊斯堡—埃森大学图书馆和其他5个图书馆协作开发的一个机构库软件,基于开源软件myreco,采用的技术标准也都尽量免费和开放,如java、xml、dc元数据等。其界面友好,检索功能也很强,还有一个特点是后台在线统计功能十分强大,这样工作人员对系统的运行状况和使用情况的方方面面就能了如指掌,日后改善工作也有了依据。

2.4 图书和报刊采访杜伊斯堡—埃森图书馆年采访预算大约300万欧元,给各学院分建账户,通过与校长和院系领导协商拨给预算,院系购书经费的使用情况在aleph的采访模块里面都能清楚显示,如超过预算将不能订购新的资源。对于图书采购,图书馆通过一到两家书商订购图书,而非通过出版社得到书,双方签订格式性合同。德国国内出版的图书定价是统一的,没有折扣,书商的利润在20%左右,相对固定和透明,而国外书的采购价格和利润就比较灵活了。目前德国只有6家书商为学术图书馆提供图书。杜伊斯堡—埃森图书馆每年用于购书的经费在150万欧元左右。图书馆印刷期刊的采购也是通过书商进行。当初从四个书商中择优录取两个,选择办法是首先对市场进行初步调研,选取100种期刊分别发给四个书商,通过了解服务费的价格,服务要求满足程度,在德国的账户情况等,最后选择了swets和ebsco两家。目前,由于aleph支持edi(电子数据交换),与书商联系非常便利,发送订单准确无误,与书商联系也十分方便。电子资源的采购占用了约30万欧元的预算,参加地区性的集团联合采购,情况与我馆现状相似。

10.2014图书馆培训班简报 篇十

黔东南州图书馆学会编

二O一四年十一月十八日

黔东南州公共图书馆业务培训班

在凯里市举办

为进一步加强我州公共图书馆建设,提高公共图书馆管理人员的管理水平和业务技能,更好地服务于本区经济、社会。2014年11月10日至15日,由黔东南州文化体育和广播电影电视局、贵州省图书馆学会、贵州省图书情报人才培训中心主办,黔东南州图书馆、黔东南州图书馆学会承办的“黔东南州公共图书馆业务培训班”在凯里圆满结束。

全州各县(市)图书馆馆长、业务骨干、部分中学校图书馆工作者、乡镇文化站业务人员和黔东南州图书馆工作人员共80余人参加了培训。

11月11日上午,举行开班典礼,出席开班典礼仪式的领导和专家有:北京大学信息管理系教授、博士生导师王子舟,贵州省图书馆学会秘书长、贵州省图书馆副馆长钟海珍,贵州省图书情报人才培训中心主任、贵州民族大学图书馆馆长卢云辉,贵州省图书情报人才中心副主任、毕节市图书馆馆长余波,黔东南州文体广电局副局长李文明、黔东南州社文科科长吴洁。

本次培训特邀北京大学信息管理系教授、博士生导师王子舟,深圳南山区图书馆原馆长、研究馆员程亚男,贵州省图书馆馆长罗青松等10名国内、省内图书馆界知名教授、专家授课。内容包括《图书馆读者资源建设》,《基层图书馆文献资源建设与服务》、《文献分编实务》、《基层图书馆网站建设实务》、《基层图书馆阅读推广》、《公共图书馆服务规范》解读、《贵州省基层公共图书馆现状与发展》《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建设与服务》、《图书馆服务理念与服务创新》10个专题。11月14日晚,举办馆长论坛,部分专家、教授与各县(市)馆长交流,畅谈图书馆工作心得、感受,馆长们介绍了许多好的工作经验和方法。

11.图书管理员培训 篇十一

关键词:高职图书馆人力资源培训开发

随着现代高职教育的不断发展状大,为高职教育教学和科研服务的高职图书馆的作用日益突显出来,传统的借借还还为主导的服务方式正逐步转变为从知识服务为主导,这就要求图书馆工作人员必须成为具备综合素质能力的学科馆员。但就目前高职院校图书馆的实际状况来看,真正具备学科馆员所应有的知识能力、业务素质、敬业精神、奉献精神和良好的职业道德素养的人才尚显不足。为适应现代化图书馆发展的要求, 必须要有一支高素质的图书馆专业人才队伍,得到这些人才,一是靠引进,二是立足校本培训。引进是有限的,人才来源的关键应该是立足自我培训。只有通过不断地、有针对性地对图书馆工作人员进行培训与开发, 才能满足现代化图书馆发展的实际需要。因此,加强对高职图书馆人力资源的培训与开发是当下急需解决的问题。

一、人力资源开发与高职图书馆人力资源培训与开发

(一)人力资源开发

人力资源开发就是以发掘、培养、发展和利用人力资源为主要内容的一系列有计划的活动过程。它以人力资本投入为前提,包括人力资源的教育、培训、管理以及人才的发现、培养、使用与调剂等诸多环节,通过政策、法律、制度和科学方法的运用,提高人的素质和能力,挖掘人的潜力。力求人尽其才,才尽所能。人力资源开发的基本途径是教育和培训。对高职院校图书馆来说,培训是开发的基础。开发是在培训的基础上进行有针对性的知识的更新或者实践技能的提高。

(二)高职图书馆人力资源培训与开发

高职图书馆人力资源培训与开发是依据图书馆的需求和馆员自身发展的需要,对图书馆员的潜能与职业发展进行系统设计与规划,向图书馆员提供工作所必需的知识与技能的过程。通过培训与开发可以全面开发馆员智力,传授各种业务技能,提高员的适应性和灵活性.提高工作绩效,改善图书馆员的工作和生活质量,使每一位馆员自觉树立全心全意为读者服务的职业责任感、使命感和崇高的敬业精神;在弘扬全体馆员敬业精神的同时,兼顾馆员的个人发展,充分认知每位馆员实现自我价值的需要。将馆员的个人价值取向和图书馆的整体发展融为一体,实现馆员与图书馆的同步成长,实现图书馆与个人的双赢[1]。

二、高职图书馆人力资源培训与开发过程分析

高职图书馆人力资源培训与开发是一项系统工程,它涉及培训与开发的指导思想、领导决策、培训目的、培训组织、培训方法、成本费用等。因此,要有效的做好这一工作,必须进行培训的过程分析。培训需求分析、制定培训计划、实施培训计划、评价培训效果四个部分。

1、培训需求分析。培训需求分析是整个图书馆人力资源培训与开发工作的基础,是通过组织分析(哪些部门需要培训)、工作分析(完成工作任务需要的知识、技能、行为和态度)、人员分析(谁需要培训),了解组织和个人的培训需求,确立目标。即在需求分析的基础上,确立培训要解决的问题和必须达到的目标。

2、制定培训计划。培训计划有长期计划和短期计划两种。长期计划是高职院校人力资源规划的组成部分,是以高职院校的发展战略规划为基础制定的;短期计划即培训实施计划,以长期培训计划为依据。并从现实中的培训需求出发和结合实际具体制定,以提高培训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包括:培训内容、培训目标、培训对象、培训时间、培训场所、培训方法、培训所用教材及预算等。

3、实施培训计划。根据培训计划主要做好收集培训相关资料;比较目标与现状这间的差距;分析实现目标的培训计划;对培训计划进行检查,发现偏差并进行纠正;公布培训计划,落实培训计划。

4、评价培训效果。进行培训效果评价目的是在于了解是否达到了培训目标和要求,肯定成绩,找出差距,吸取教训,以改进今后的培训工作,提高培训工作的水平。评价培训效果主要有:确定培训评价标准、对学习者进行考核、针对标准评价培训结果、评价结果的转移,把培训的效果转移到工作实践中去。

三、高职院校图书馆人力资源培训开发的方法

高职图书馆人力资源培训与开发的方法是多样化的,培训开发模式重点应在指导思想上突出培训开发的价值取向,以提升专业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的潜能和创造力为主;在培训开发内容上讲求够实用、能用;为专业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提高创新能力作好知识铺垫;在培训开发形式上应采取多样化选择,以讲求实效为重,包括直接传授、轮岗,组建课题组,项目攻关,参加学校科研团队,举办高端论坛,学术交流等形式,让图书馆工作人员有更广泛的途径参与教学和科学研究,从实践训练中得到锻炼和提高[2]。

1、直接传授。是指培训者通过一定途径向培训对象发送培训信息。主要有授课、专题讲座、报告会等形式,注重理论的体系性,强调应知应会,适用于知识面类的培训。如图书馆岗位培训,新知识、新技能等方面知识的培训。

2、自我开发。是指学习者自我决策、自我分析需求、自我规范学习目标、自主决定学习方法,评价其结果的学习过程。对于高职图书馆来说,培训以个人自我培训为佳,在这种自我培训中,培训主体和客体以及培训的规划、实施和监督都是馆员自身。通过自我开发式培训,学习者

的学习不再是直线式、被动式的反应过程,而是自觉参与和主动探究的过程,这种方法主动性、有效性强,效果显著。

3、学术交流。通过定期举办具有较高学术水准的研讨会,广泛交流工作经验,探讨图书馆的发展趋势.以期提高馆员的专业理论水平和专业技能,完善馆员的知识结构,促进图书馆各项工作的稳步发展。

4、岗位轮换。图书馆内的岗位轮换也是一种学习和培训,是在预定的时期内使受训者相互变换工作岗位,使其获得不同岗位的工作经验的形式。通过岗位轮换既可以使馆员对新的工作环境和业务有所了解,补充新的知识和能力,增强馆员的多项工作技能,增强自信心。又可以培养馆员的工作乐趣,各岗位员工之间的互相理解配合,降低内耗。其最终目的是为了促进图书馆工作人员不断学习新的知识和技能,扩大工作人员的知识面[3]。

5、组建课题组。组织部分专业素质、科研能力强的馆员,参与申报图书馆相关课题研究,通过课题研究,使图书馆人员的专业理论水平、学术水平及创新能力得以提高,培养一专多能人才,不断增强服务能力。科研促进服务,服务带动科研,形成一个良性循环,是培养现代化图书馆馆员的有效途径。

6、外出参观学习。图书馆根据需要,组织馆员工到其他图书馆参观考察.开展互相学习和交流活动,拓展馆员思路,开阔视野、交流经验,促进本馆业务工作水平进一步提高。

高职图书馆人力资源培训与开发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性,要把培训开发作为一项长期的工作来做,要按时间、层次、项目安排周密、扎扎实实地培训,不能走过场,不能顾此失彼或忽视培训效果的后显性,不能一劳永逸。人力资源培训与开发应与实际工作紧密联系起来,不能为培训而培训,应通过对培训效果进行评估,不断改进培训工作,真正发挥人力资源培训与开发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朱志伟.知识经济时代图书馆人力资源培训与开发.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7,(33).

[2]陈韵如,陈韵竹.关于构建高校图书馆人力资源开发新机制的思考.经济师,2010,(5).

12.图书馆员的现代化技术培训问题 篇十二

1 图书馆员的现代化技术水平现状

由于种种原因, 图书馆员整体的现代化技术水平不容乐观。图书馆的现实地位导致进入图书馆行业工作的现代化技术人才偏少。其一, 由于历史的原因, 我国对图书馆的作用认识不足, 无论是高校图书馆还是公共图书馆的地位与待遇都不尽人意, 很难吸引拥有现代化专业知识的人才。其二, 大部分图书馆由于经费限制, 无法购置先进的现代化设备, 使进入图书馆工作的现代化技术人才无用武之地。因此, 造成图书馆行业现代化技术专业人才短缺, 如表1、2、3所示, 部分公共图书馆、高校图书馆和专业图书馆员工的专业知识结构。

我国图书馆的现代化技术专业人才的储备相当缺乏, 还不到总人数的10%, 这将大大制约整个图书馆行业现代化水平的发展。

2 对图书馆员进行现代化技术培训是时代的要求

信息时代, 图书馆馆藏资源载体的变化对馆员的现代化技术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传统图书馆馆藏资源载体主要是以图书、期刊等为主的纸质载体。目前, 随着计算机、通信、网络技术的出现, 显示着图书行业数字化、信息化、网络化时代的到来, 图书馆馆藏资源载体也随之发生了显著变化, 由以印刷出版物为主的“实体馆藏”向以数字出版物为主的“虚拟馆藏”转变。层出不穷、日新月异的电子文献、网上信息资源向传统馆藏提出了挑战。文献资源数字化、网络化是图书馆发展的必然趋势, 信息资源共享已成为不争的事实。馆藏资源载体的变化, 要求图书馆员必须具备一定的计算机操作能力和丰富的网络知识, 这样才能积极投入到文献资源的数字化建设中去。在对原有纸质馆藏数字化的同时, 充分利用网络, 对网上信息资源进行及时、有效、有选择地加以收集、整理、积累、开发和管理, 不断扩大和丰富自己的特色馆藏, 最大限度地满足读者和社会对需要。

3 现代化技术培训是图书馆员自身发展的迫切需求

常言道:需求是最大的动力, 兴趣是做好的老师。恩格斯说:“社会一旦有技术上的需要时, 这种需要就会比十所大学更能把科学推想前进。”网络技术发展突飞猛进, 图书馆员对现代化技术需求如何呢?随着我国图书馆正逐步走向自动化、数字化和网络化, 现代图书馆员越来越清醒地意识到传统操作技能已经不能满足现实工作的需要, 网络环境下图书馆员必须掌握过硬的现代化技术, 才能胜任和出色完成本职工作。据一项对图书馆员所需知识和技能的调查显示, 图书馆员对现代化技术的需求相当迫切。根据所显示的结果可以看出:图书馆员在工作中最感迫切需要的, 是实用性和工具性知识技能, 即计算机、外语和网络检索技能。这和国内外大量学者呼吁的:图书馆员需要“复合型知识结构”, 包括图书情报知识、计算机知识、外语等方面知识的科研成果相吻合, 具有普遍性和重大的现实意义。

4 图书馆员现代化技术培训中值得注意的几个问题

4.1 重视培训中“人”的决定性因素。

提到现代化, 人们往往会更多地强调硬件, 更多地在现代化设备配置上比拼, 殊不知, 现代化的诸多因素中, “人”才是起决定性作用的因素。现代化的图书馆设备, 需要有一支具有现代化技术水平的馆员来操纵, 才能发挥出它的最大效益。因此, 在图书馆员有着强烈需求的情况下, 现代化技术培训中如何充分调动图书馆员参与培训的积极性, 保持培训激情的持久性以及面对现代化技术最新动态的敏感性就显得至关重要。没有图书馆员的积极认真参与, 纵使再先进的设备, 设计得再完美的培训, 也不可能达到预期的效果。

4.2 培训中注意硬件配置的前瞻性与资源共享理念的结合。

现代化设备的配置是图书馆员进行现代化技术培训的基本物质保障。信息时代的今天, 无论是计算机技术还是培训的基本物质保障。其发展速度都相当快, 在经费允许的前提下, 强调图书馆硬件配置的超前性、前瞻性, 为图书馆以后的硬件发展留出技术空间, 不但可以避免现代化设备重复建设造成的资金浪费, 也为图书馆员现代化技术的长期乃至终身培训构建了一个技术平台。

随着计算机与网络技术的日趋完善, 资源共享变差现实。据有关报道, 在国外的许多图书馆普遍采用联网的方式进行文献资源共享, 自己不购置服务器, 只有联机终端。这样既方便, 又省去维护大设备的费用。在如今图书馆行业经费日益紧张的情况下, 不妨借用此方法, 以便把更多的经费投入到人力资源的建设上。

5 结论

21世纪是一个信息社会和知识经济的新技术时代, 现代化技术为图书馆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时代现代化必然要求人的现代化, 图书馆员只有紧跟时代的步伐, 坚持与时俱进, 图书馆才能得以生存和发展, 图书馆事业才有更加辉煌的前景。

摘要:从图书馆知识管理的角度出发, 阐述了图书馆馆员职业培训的目的及其目标。根据图书馆发展战略和员工的职业生涯发展需要, 建立有效的管理机制, 实施一系列职业培训策略, 从而实现馆员整体素质的提高和服务水平的提升。

关键词:图书馆员,现代技术,培训问题,分析

参考文献

[1]卞树棠.图书馆员终身教育的培训机制和原则[J].鞍山科技大学学报, 2003 (3) .

[2]邓志高.论图书馆人力资源的培训与开发[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 2004 (7) ,

[3]黄健.图书馆知识管理下的继续教育———从美国麦肯锡公司知识管理实践看图书馆知识管理下的继续教育[J].现代情报, 2004 (6) .

[4]孙素云.试论学习型图书馆组织的构建[J].河北科技图苑, 2004 (6) .

上一篇:学生会宣传部四月份总结下一篇:办公室保洁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