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展综合实践活动,开创美术教学新天地(20篇)
1.开展综合实践活动,开创美术教学新天地 篇一
活动“本土化”山区百丈镇体育开创新天地
余杭区百丈镇地处浙北偏僻山区,群众体育活动立足“本土化”搞得红红火火,全民健身活动掀起高潮,成功创建为浙江省体育强镇,参与体育活动成为山区村民健康快乐的生活方式。
“本土化”抓创建,立足山区“服水土”
百丈镇是毛竹之乡,一万余人口分布在60平方公里的山山岙岙里,镇党委、政府根据山区人口分散这个独特的地理环境,把体育设施建设重点放在各个自然村,方便群众就近在家门口参加各种体育健身活动,他们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创新,在体育设施建设中实行区、镇、村三级上下联动,镇政府出台了有关扶持奖励创建体育设施和体育队伍的奖励政策,最大程度地发挥了有人力、物力、财力等资源,解决建设健身苑、点,各种健身场所的土地、资金问题,各村创建热情空前高涨,全镇6个自然村1个社区,已创建健身苑点达到30个,室内活动室、篮球场等基础设施基本普及,全镇的文体活动阵地均做到活动场地全部对外开放,真正做到文体设施建设服务于民。同时,各文体活动设施均参加了公众责任险。让人民群众安心、有保障健身休闲。
“本土化”拓展活动,服务群众受欢迎
百丈镇村民世代居住在毛竹之乡,生产生活和毛竹息息相关,由此衍生出许多世代相传的竹文化体育活动,镇文体服务中心组织村民大力开展滚竹圈,竹竿舞,竹龙,锯竹,劈竹等特色体育活动,广大群众在参与活动中既强身健体,又提高了劳动技能。满足了自娱自乐,体现自身价值的需求,目前全镇已有腰鼓队、健身舞蹈队、竹龙队、乒乓球队、篮球队、登山队等体育队伍20余支,其中石竹园村的竹马曾参加西博会狂欢节。目前,百丈镇人民在劳动之余载歌载舞,尽情的享受着全民健身带来的健康和欢乐。
余杭区百丈镇文体服务中心王明煜、葛亚花
2.开展综合实践活动,开创美术教学新天地 篇二
一、走向田野, 尽享大自然风光
初中生以形象思维为主, 因此, 把学生安排在具体的环境中, 让他们自由的活动, 能够激发学生作文的兴趣。我们学校是农村学校, 学生对农村生活特别熟悉, 明丽的天空, 广阔的田野, 生活在如画的大自然中的学生怎能不喜欢大自然呢?这是他们的摇篮:春天看绿树红花, 夏听百虫啾啾, 秋尝累累硕果, 冬赏茫茫雪景。早晨扑面而来的凉风, 傍晚夕阳映照下的池塘, 都是那么令人心醉。春之绿意, 夏之戏水, 秋之游乐, 冬之雪景, 一年之景, 尽在眼中。在如此的美景中, 每个人都能深深地体验到大自然之美。对于这些, 教师不用多讲, 只略作点拨, 就能达到效果。例如, 教师可问:大自然美吗?你喜欢大自然中的哪些风景?你能给大家说说好吗?教师只要略微的启发, 学生就会跃跃欲试, 尽情叙说大自然的美好, 表达心中的喜爱之情。这样的作文, 是学生敞开心扉在叙述所见、表达所感, 而且学生的思维也异常活跃。这样, 学生在尽情体验家乡美丽风光的同时, 也陶冶了情操。
二、追随先辈足迹, 学习先辈精神
对学生进行传统教育, 是语文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先辈们的英雄事迹、斗争精神鼓舞了一代又一代的青年为革命和建设贡献力量, 这是我们语文教学的宝贵的财富。从抗日战争到解放战争, 从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 我们乡就涌现出了百余名英雄人物。这些不仅是德育的好教材, 更是作文的好素材。我让学生去采访身经百战的老八路, 拜访艰难创业英雄前辈;缅怀革命先烈的英雄事迹, 赞扬他们的丰功伟绩。通过查阅资料、走访英雄等活动, 学生真切感受到了他们感人的精神, 从而产生了强烈的表达欲望。有了学习的榜样, 再进行习作练习时, 学生的语言慷慨激昂, 字里行间充满了对英雄的敬仰之感情。这样, 学生在写作的过程不仅提高了语言表达能力, 而且感情也得到了升华, 心灵得到了净化。
三、体验家乡发展, 抒发热爱之情
近几年, 随着三年大变样活动的开展, 农村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一排排新建的村舍掩映在绿树之中, 一道道笔直的公路纵横交织, 一座座厂房拔地而起。农民腰包鼓了, 脸上绽开了笑容。农村的变化, 让每个人都会惊叹不已, 学生活动于其中, 是作文综合实践活动的最好时机。于是, 我带着学生参观滨河大道旁的工业园, 访问养鸡专业户和种粮大户等, 让他们给学生讲家乡的过去和现在的发展, 让学生在过去与现在的巨大落差中感受今天的飞速发展和巨大变化。然后, 我以“我家的变化”为题, 让学生畅想, 有的学生从房子的变化谈起, 有的学生从家用电器说起, 有的学生则从村里的交通工具的变迁谈起……这些内容具体生动, 真实感人。这时我巧妙引导, 对学生提出作文的要求, 让学生把自己激动的心情诉诸笔端。学生不仅有话可说, 而且写得自然具体, 很有意义。学生在写这篇文章的同时, 也受到了教育, 学生更加热爱家乡, 并树立起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伟大理想。
四、感悟乡情亲情, 赞美纯朴民风
在农村的飞速发展中, 虽然有些人出现了拜金主义的倾向, 但农村人特别重视邻里之间的感情, 注重乡亲之间的的联系, 这中间蕴藏着纯朴的民风, 是长期生活在城市中的人无法想象的。和睦的邻里、尊老抚幼的风气、发家致富的感人事迹等等, 这些生动的事例层出不穷, 就发生在每个学生的身边。合家团圆的春节, 飘着粽子香的端午节……无不带给学生们许多欢乐。如果教师能够抓住节日的时机, 让学生体验其中浓浓的乡情亲情, 学生就能写出感情真挚的作文。如果教师能够创设一定的情境, 让学生把普通百姓的朴实感情赞之于笔端, 学生所写的作文一定会景情并茂。学生的习作干巴巴的, 缺乏感情, 是没有获取典型的材料, 或是在学生获取材料后, 没有及时强化学生的情感。所以, 教师要引导学生写眼前之景, 写可言之物, 抒真实感情。
3.开展综合实践活动,开创美术教学新天地 篇三
【关键词】初中生物 综合实践活动 策略 教学评价
正文:
自2013年我们的课题《在初中生物教学中培养学生综合实践能力的策略研究》开题以来,在研究的过程中,我们发现当前初中学生生物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展主要存在以下问题,在这两年多的教学实践中,我们做了一些探索和反思,找到了一些适合我校的教学方式和方法,在此总结如下:
一、初中生物开展综合实践活动存在的主要问题
1、教学时间不足。
七年级第一学期,按照国家课程计划,开设的课时应该是3节/周,但我县多年沿袭2节/周的惯例。课堂的教学时间大都用来赶教学进度,费时、费事、费力的综合实践活动学习,也就大多被“省略”了。
2、课程资源不足。
新课程改革需要有丰富的课程资源的支持,才能得以有效地进行,生物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科学课程,综合实践活动大多需要进行实验探究和实地调查等,这就需要有配套的实验室和社区资源、自然资源等。长期以来,受中考 “指挥棒”的影响,以及对学生走出校园开展实践活动的安全问题的考虑、一直不敢放开去开展实践活动。
3、教学评价单一。
当前制约实践活动开展的关键因素之一是评价制度的单一性。“一卷定乾坤”的终结性学业评价体系,致使社会民众看重的是学校的中考升学率,对教师的评价也大都依据考试成绩进行评定。“你怎么评,我就怎么教”,“为学生的应试负责”是教师普遍存在的教学准则。我县近几年在中考中有10分的生物实验操作考试,由于占分比例小,在考前进行针对性的强化训练,考试时学生都能拿到较高的分数,过程性评价也大都如同虚设,这严重影响了教师和学生开综合实践活动的积极性。
二、我校开展生物综合实践活动的策略
1、加强学习,树立先进的理念
“理念决定行动”。作为中学生物教师,一定要自觉加强学习,树立新的教育教学理念,用科学的、先进的教学理念指导教学行为。首先要明确我国教育的历史使命——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这就需要,增强国民的综合素质,包括实践能力、创业能力、创新能力等。我们生物教师要面向未来,从思想上真正认识到作为教师的使命就是要完成国家的教育大计。
2、正确把握实践性学习的特征
实践性学习是学生在一种好奇心驱使下,以问题为导向,通过类似于科学家探究性活动的方式获取科学知识,并在此过程中学会科学的方法和技能,形成科学观点、树立科学精神的一种十分丰富的学习活动。因此实践性学习重视知识的获得过程,重视学习方法和科学过程的体验、培养、训练等。实践的主体是学生,设计活动时就要考虑学生的兴趣、认知能力和水平,把握好难度,既能让学生得到发展、锻炼,又不能难度过大而让其丧失信心。
开展实践教学需要教师掌握相关的教学技能。理解和掌握实践技能是生物学教师的基本专业素养要求。
3、合理安排教学时间
课堂的教学时间是有限的,如何在有效的教学时间里合理安排实践教学内容,取得好的教学效果,那是需要进行全盘考虑,周密计划的。事实表明,如果时间安排合理,是完全有时间开展实践性学习并取得好的教学效果的。这就需要教师课前一定要把课备好,把要做的实践活动设计好、准备好,课堂上组织好学生开展实践探究活动。
4、合理选取实践课内容
根据教学实际,科学地制定2年教学规划,适当“加减” 实践教学活动。初中生物学课程是在七年级和八年级开设的。七年级上册教材的教学内容是按照3节/周的时间安排教学的,但我们的实际课时状况是2节/周,加上学生刚由小学升上来,一下子应对七八门功课,学生应接不暇,学习负担偏重。这时教师可以适当做“减法”——把七年级上册的实践性活动减少,把教学时间主要用于完成核心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教学,以及情感态度的培养,实践性学习活动只要求初步进行尝试,掌握科学探究的基本步骤即可。七年级下册和八年级上册的教学就应做“加法”——适当增加科学实践性学习活动的数量和质量,使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得到有效的培养和提高。八年级下册的教学继续做“减法”,减少实践性学习的数量,省出时间,进行会考复习。
5、长短结合
不同的实践性学习活动所需要的时间长短不同,教师要根据不同的实践性学习内容的特点作好合理的计划,时间安排上要长短结合,即有的实践活动需要的时间长,如探究“影响种子萌发的因素的实验”,就不是一天、一次就能完成的,该实践也会由于选择的实验材料不同,所需的时间就不同,因此,教师要作好周密的计划,一方面把长时间的实践分散在短时间里进行,另一方面,在教学效果相同的情况下,尽量选择所需时间短的探究活动来进行。
6、内外结合
把实践活动的时间进行课内外和校内外相结合。课内外结合是指把活动的某些重要过程放在课堂上,在教师的引导下进行,而对于学生容易掌握并完成的过程放在课后由学生自己解决,如“学习插花艺术”。校内外结合就是把需要校外课程资源支持的实践内容放到校外进行,这类实践活动通常由学生小组合作自行完成,或由学生个人单独完成。如“花卉的无土栽培”、“家蚕的养殖和观察”、“探究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探究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
三、构建多元化的学业评价制度
尽管当前评价制度还比较单一,但我们在学校的支持下,对学生的学业成绩进行多元评价。我们尝试构建发展性的学业评价体系,学业评价内容包含实践性学习过程和实践性学习结果的评价,把学生开展实践性学习的成果如科技论文、实践感受和反思、手工作品等都列入评价范围,将学生的论文、感受和反思在我校“三叶草校报”上刊登发表,手工作品在学校展览厅展出,这大大调动了学生开展实践性学习的积极性,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新课程理念》,陈旭选主编. 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
[2]《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介绍》(2011版)
4.开展综合实践课程活动总结 篇四
此次活动的成功举办,来自于全年级的师生共同努力,积极参与,同学们表现出了极大的热情,为学生的语文学习打开了一扇崭新的大门,引来了一道清澈的活水,使比较繁重的语文课堂显出了勃勃生机,使学生感受到了中外名著的无穷魅力,也使学生良好个性得到了很好的张扬。
经过半个多月的班级展示与选拔,语文组最后根据班级的评价和推荐,确定了八个剧目参加最后的年级汇报展示。为了更好地完成这一任务,语文老师还需在剧本完善、演员的语言动作、舞台站位适应、主持人的选拔培训、服装道具准备等方面进一步付出努力,都作了详细的流程指导。此外,还有节目次序编排、奖状打印、节目单设计等诸多事务,每一个工作环节都要考虑落实。
5.“开展饮食与健康”综合实践活动 篇五
备课设计
一、活动目标 :
通过开展本次综合实践活动让学生了解食物与我们的健康有密切关系,让他们养成健康的饮食习惯维护健康。学习饮食与健康、健康与饮食的知识。让他们知道如何康饮食,通过健康膳食,养成健康的饮食习惯。
二、实践过程:
1.开题报告。民以食为天,食以洁为先。饮食问题直接关系到自身的身体健康,合理均衡营养饮食作为学校的一项重要内容,引起广大师生的关注。
2.引导学生分组。对学校学生饮食方面做调查研究。3.将调查研究的时间、地点、内容、分析、归纳记录在册。4.小组总结、交流结题答辩。维护我校食堂的经营秩序,营造学校食品卫生经营环境,确保学生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四、总结与评价
6.如何开展综合性语文实践活动 篇六
九运街中学
郭银环
我们知道综合性语文实践活动是语文教科书的延伸和重要补充。从本质上看它们具有一脉相承的价值使命,所以语文实践活动非常重要。可是,大部分老师只重视了每个单元的一次综合性语文活动,我认为这是远远不够的。那么,如何开展综合性语文实践活动?我结合自己的实际谈一点自己的想法。
一、持之以恒地上好“课前三分钟”
别小看每节课前的三分钟活动,如果能持之以恒地去开展,学生会有很大的收获。我一开学就让学生准备一个随记本和一个综合性语文实践活动的资料收集袋。让学生记录和收集课文延伸拓展的内容,在每天课前的三分钟活动中展示,每一节课由一位同学展示。内容以所学的单元相关的内容为主。
例如,上第一单元的以“战争”为主题的课时,就把要收集的内容布置下去,让学生选自己感兴趣的内容去收集。内容有:“古今中外战争知多少”、“关注近几年的媒体中的有关战争(海湾战争、科索沃战争、反恐怖战争、伊拉克战争等)了解各方面的情况,谈谈看法、”“探索第二次世界大战(了解战争发生的原因、经过、结果认识它对人类历史发展产生的影响)”“查找一些表现战争的文学、影视作品,评价书中的人物,评价作品得失”、“收集古今中外描写战争的诗词、成语、名言警句、故事等”这个单元拟12课时,就会有12位学生展示自己收集到的东西。当然不可能利用三分钟的时间把收集到的东西全部展示出来,也不可能做到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展示。剩下的内容就可以在综合性语文实践课中展示。除了在三分钟活动中展示与本单元相关的内容外,还可以展示别的。如,听到的爆炸性新闻、碰到节日、节气呀还可以展示收集到的与之相关的内容。
这样就充分地把学的权利交给了学生,把学的方法传授给了学生。既培养了学生收集、筛选资料的能力,也提高了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同时还激发了他们学习语文的兴趣。他们懂得了语文知识无处不在,什么是语文中的生活,什么是生活中的语文。
二.我们知道每个单元里,或是依据学生实际有一些内容必须用一节课扎扎实实地去上。例如:八年级上第一单元“请战争走开”为话题的演讲比赛、“铸剑为犁”的雕像在联合国总部前矗立了四十余年,可是和平的钟声还是没有响起,战火与死亡仍然是时时践踏着公理与正义,这是为什么?就此展开讨论,开一次讨论会。第三单元课外收集有关的古诗词句、或者相关的材料组织一次“话说屏风”的读书交流会;学完了第二单元的《信客》信客就在一个“信字”诚信是这个职业的生命,其实更是维系社会秩序的道德准则。近年来信用被利欲践踏的例子实在太多,于是有人把这种现象归结为一种危机,你是如何看的,在经济大潮中是重利益,还是重信用”为内容,在班级组织一次辩论会;第五、第六单元第一次将文言文汇编,背诵量较大,为促进学生背诵可以组织一次诗文背诵比赛,以五、六单元学过的13篇诗文为抽查对象,学生抽签选题,比赛背诵。以学过的内容为主的名著导读大赛等等。
这样扎扎实实开展的活动,知识就学的透,不会出现走形式,出现一知半解的现象。
三.走出校园、去关心社会、关心大自然,开发社会资源和自然资源。先说说社会资源的开发。每个人都离不开社会。社会资源指的是生活中的生产劳动和人际关系。如果学生仅仅被关在家里、校内年、两耳不闻窗外事。什么“荣辱兴亡、科技兴国、国际风云”等一概与他无关,那么他们又从何而来“爱憎观”、“是非观”、“荣辱观”,又从何而来民主、合作、竞争、进取等现代意识?语文学科以认识社会为主线,沿着“家庭-社会-祖国-世界”的思路。语文综合性学习正可以以此作为资源。让学生去工厂、部队、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街头巷尾,接触不同的人,体验不同的生活。如:八年级上第二单元《让世界充满爱》就可以让学生到街头巷尾去观察、去体验。学生观察到了寒风中挑着担子卖东西的货郎、地摊上的小商贩、拾破烂的老奶奶、在墙角卖鞋垫的老爷爷、在店前乞讨的残疾人„„让学生以善良去体察善良,仔细观察那些弱者和不幸者。从他们身上挖掘人性的至真的闪光点。把观察到的、感悟到的随时记录到随记本上,还可以仿照《老王》写一个生活片断。也可以带领学生去附近的敬老院、组织“关爱老人,我们送欢笑”等多种献爱心活动。
采用这种走入社会,了解社会,参与社会,感悟社会的活动,培养了他们适应社会的能力。
其次,自然资源的开发。“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宇宙万象是语文取之不尽的资源。自然资源主要指的是(1)自然界中的自然形态,如日月星辰、风霜雪雨、名山大川等等。(2)人工设施。如农田水利、园林花卉、城市景观等等。
我们阜康,历史悠久,山清水秀,自然资源和历史文化资源都很丰富。如以开发的三工河谷,天池,还有我校附近的四工河谷,市区里畅岁园。团结西路的特纳格尔古城墙等。有机会带着学生去亲近,去体会去观察、去感悟,他们定会发现大自然的神奇。领略自然界的美妙。于是让他们尝试着说,尝试着写。在接触自然中,他们还会产生许多疑惑,好奇心会驱动他们询问师长,求查询资料,去了解和认识自然世界。如:九运街的地名的来历,特纳格尔古城墙的历史、“引额济乌引水工程的意义、作用。了解越多,学生的兴趣越浓,就有了创新精神、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热情。八年级的《感悟自然》可以让学生们前往神秘的四工河谷、三工河谷去踏青、去《寻找春天的足迹》学生把收集到的东西汇编到一起,如:龙口、鹿苑、老水磨、三工河谷石棺木、石堆墓、原始聚落遗址、大炼钢铁遗存、蟠桃园等。黄土梁的学生离“引额济乌”工地近,他们就去问,采访了解工程的意义。
这样就激发了学生去探索、去发现去探索、也培养了他热爱科学的精神、勇于探索的精神。
四.扎扎实实地上好教材中的综合性语文实践课。在“课前三分钟活动”的基础上再去上每个单元的综合性语文实践活动课,做好准备工作,就容易的多了。现我以《“莲文化”的魅力》为例来说明。首先教师要指导学生完成一下内容:明确活动目标、制定活动计划、安排活动时间、活动内容、推荐活动项目、方式、指导学生报名、成立讨论组委会、设计讨论会章程、讨论目的、讨论的内容、讨论的方式、讨论参与者的评价标准,指导主持人去设计整个活动程序、去主持活动。活动的过程:主持人激趣导入后,展示活动目标、十个小组(荷历史组、赏荷轩组、玉莲堂组、莲之美名组、爱莲说组、莲之谜、莲之歌、图配诗„„)以竟答、讲述、诵读等不同的方式展示自己的战果、展示完毕后同学们谈感悟、谈收获、接下来活动小结、活动评价、整理装袋。
这样的综合性语文实践活动课,其实就是这一单元的各项活动的一个整合。这样学生对目标更清晰、前面在三分钟活动中来展示的活动成果都有机会展示,既培养学生主持人主持活动的能力,也在活动的评价中提高了他们竞争的意识、团结协作的能力。五..除了这些教材中安排的和与教联紧密的活动内容外,我们还可以结合学生实际,开展一些其他活动。例如“广告与生活”、“消灭错别字活动”、“丰富多彩的手机短信活动”、“歌曲、歌词、歌名、歌手大串连活动”、“话说春节”„„
这样的活动很多,一定要以解决学生实际问题为主,要以激发学生的兴趣爱好,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为内容。
以上是我在教学实际中总结出来的一些粗浅的认识,仅仅只是对综合性语文实践活动的初探。
7.开展综合实践活动,开创美术教学新天地 篇七
一、走进生活, 设计生活化实践主题, 开展活动
“生活即教育”是陶行知重要的教育理论, 他强调从生活实际出发, 实施生活化教育, 贴合学生经验和认知水平。为此, 教师在开展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时, 可以设计生活化的实践主题, 带领学生一起走进生活, 强化生活认知。例如:在开展以“走进神秘的昆虫世界”为主题的实践活动中, 教师带领学生一起走进昆虫生活世界, 以神秘而有趣的小昆虫为研究对象, 取得很好的活动效果。本次实践主题的设计是结合学生语文课堂上所学习的《去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装满昆虫的衣袋》和《变色龙》等进行延伸设计的, 突出了学科融合的理念。昆虫作为人类生活中的一部分, 对其展开研究能够让学生感知昆虫对生活的影响, 了解各种昆虫的外形、特点等。为此, 教师带领学生一起走进野外、走进自然, 亲自观察, 交流记录, 深化理解。校园的花坛、路边的草丛、河边的柳树下……这些都是学生观察和了解昆虫的地点。学生了解了常见的昆虫, 如蝴蝶、蜜蜂、七星瓢虫、蟋蟀、蟑螂等等。学生在生活探究过程中表现出浓厚的学习兴趣, 并不时与他人交流着自己观察到的昆虫。当然, 仅仅从表面上观察昆虫, 学生的学习需求是得不到满足的。为此, 教师还引导学生分组合作, 利用各种可以利用的资源, 如网络、书籍等, 深入了解昆虫的生活习性, 并学会区分益虫和害虫。在这个案例中, 教师从生活实际出发, 设计生活主题, 引导学生一起实践探究, 从而让学生掌握有关小昆虫的知识。
二、挖掘资源, 设计本土化实践主题, 开展活动
开展综合实践活动要结合实际, 从实际出发, 这也就暗示着教师要尽量挖掘身边可以利用的资源, 设计本土化的实践主题, 有效地开展实践活动。教师所在的家乡江苏省如东县滨江临海, 滩涂广袤, 由于长江与大海的冲撞, 因而这里海产品非常丰富。提起海产品, 学生只知道其味道鲜美, 但却对海产品的知识较为欠缺。为此, 教师设计了“如东海鲜知多少”研究性学习活动, 取得了很好的活动效果。本次研究性活动的主要目的是使同学们认识如东著名海产品的名称, 了解如东海鲜的特点, 知道与如东海鲜相关的文化。首先, 成立不同的活动小组。其次, 明确各个小组的活动内容和任务:
海鲜知识小组:通过查如东的地方志各相关网站、采访农贸市场中的海鲜摊主、收集海鲜实物等途径, 研究如下问题:1.如东有名的海产品有哪些?2.它们各有哪些特征?
海鲜美食小组:通过参观访问饭店里的厨师或家长、查阅资料、品尝分享等途径, 研究如下问题:1.如东的海鲜名菜有哪些?2.如东海鲜有哪些特别的营养价值?
海鲜文化小组:通过去县文化馆查找资料、走访海边渔民等途径, 研究如下问题:1.关于如东海鲜的民谣有哪些?2.关于如东海鲜的传说有哪些?
海鲜乐小组:收集或创作以如东海产品为题材的美术作品、工艺品, 展示它们的实物、照片, 研究如下问题:1.描写如东海鲜的文艺作品有哪些?2.利用如东海产品创作的工艺品有哪些?
各个小组任务明确, 小组间合作交流, 有序地展开研究性学习, 而教师主要起“引”和“导”的作用, 不时提供一些指导性建议。在研究性学习结束后, 教师给予各个小组呈现成果的机会, 并进行即时评价, 从而促进学生发展。
三、走进海边, 设计实际化实践主题, 开展活动
8.开展综合实践活动,开创美术教学新天地 篇八
关键词:小学数学;综合实践活动;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18-370-01
小学数学活动课是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在已有知识体验的基础上,从所熟悉的现实生活中发现、选择和确定问题,它是一种主动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我们应结合学生的实际,设计富有生活情趣的数学活动课,不断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促使学生树立积极的探索意识,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
一、数学综合实践活动课应凸显实践性
教师要充分利用学校、社会、家庭等各方面的实践活动资源,积极创设有利于学生学习实践的环境,让学生在活动中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生活问题,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
活动课要让学生真正动起来。室内活动中的做一做、数一数、摆一摆、折一折、画一画、量一量、贴一贴、玩一玩等,室外活动的社会调查、专题采访、实际测量等,目的都是让学生“动”,动口、动脑、动手。例如,一年级学习《元、角、分》后,教师不妨设计一节《小小百货店》活动课:先让学生自备平时用过的玩具、学习用品、生活用品等,自己动手制作标签,贴在准备的物品上,然后再带进课堂中,把教室模拟成“小小百货店”,再让学生分别扮演顾客和售货员,体验购物的步骤,掌握简单的人民币加减计算。这样一个个富有挑战性的活动内容,不但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关,而且能激发学生参与活动的兴趣,使学生体验数学实践活动的意义。
二、创设情景激发情感,优化活动课的课堂效果
诱发、培养、发展每个学生的学习数学的兴趣是活动课的教学目标之一。同时,在设计上更要面向全体,因材施教,发展个性,使每个学生在活动中亲身体验,知识、能力都有所增强,思维水平有所提高,更使一部分对数学有特别兴趣的学生的数学才能得到充分发展。
数学对于学生来说是枯燥乏味的,要想让他们对数学产生浓厚的兴趣,乐于参与到数学学习中来,就必须在教学中有创新、有新意,对于一堂实践活动课来说更是如此。创设一个有趣的情境,会让学生眼前一亮,注意力马上就被吸引来,为后面的活动打下一个好的基础,从而产生更好的教学效果。如在愉快和谐气氛中进行的教学,不但有利于集中学生的注意力,还有利于让学生的好胜心理向正确的方向发展,使其思维活动得到充分的表现。
三、在实践活动中促使学生自主参与
可以说,学生是否主动参与活动,发挥主动性、创造性,独立或与同伴一起參与完成活动的目标,是衡量一节数学实践活动教学成功与否的重要标准。因此,教师在设计实践活动内容时,要根据学生年龄特点、身心发展的规律以及数学活动自身的特点,精心创设和谐的学习情境与丰富多彩的活动,激发学生心灵深处那种强烈的探求欲望,使之形成渴望学习的内部动力,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积极性。
例如,实践活动“变化的影子”,看到这则内容,笔者心底那一股儿时的思绪不由地涌现在眼前。小时候,每当和妈妈手牵手走在阳光下,总会这样说:“妈妈,你看我的影子有多高呀!”有的时候也会这样不高兴地说:“妈妈,我怎么变矮了呢?”当时妈妈总是急于去干活,而无心给笔者说个明白。今天面对这个实践活动内容,那股急于让学生弄清影子的知识,让学生参与的激情荡漾满怀,于是这个星期天,便给学生留下这份具有探索意义的作业:“阳光的伙伴----变化的影子”。
课上汇报交流时,学生摩拳擦掌,兴致极高,都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活动中来。他们都发现影子长短的变化规律,通过自己测量的数据总结出:中午12时,太阳照射下的影子最短;到下午,太阳斜射下的影子越来越长。让学生在积极、自主地参与实践活动中获得与掌握知识,同时也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极大地发挥了学生的学习主体性,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还体现了数学的价值所在,培养了学生数学知识的应用意识。
四、在实践活动中增强学生的应用意识
生活中充满数学,在实践活动中理解知识、掌握知识和应用知识。并用自己的思维方式去重新创造知识,在创造的过程体会数学就在身边,感受到数学的趣味和价值,体验到数学的魅力,增强数学意识和应用意识。
在学习统计知识时,笔者组织学生参与贴近他们生活实际的数家禽和调查同学在各村人数分布情况等实例活动,学生经历收集数据、整理数据、描述分析数据的过程。通过活动实践,还让学生通过对自己统计的对象和结果的研究分析,感知怎样对统计结果进行简单的比较、分析,从而做出判断。这样,学生在经历简单统计的过程中,既能培养统计观念、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又能巩固知识,发展思维。同时也促使学生进一步发现数学就在身边,从而提高应用数学的观点看待实际问题的能力。生产、生活等方面都存在大量的数学问题,只要善于观察、收集具体素材,将实际问题经过综合、概括、抽象之后,设计成数学实践活动课的素材,提炼出适合学生的数学问题,让学生把学到的知识应用于现实生活、服务于现实生活,就能使学生认识到数学的价值,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活学生的思维,提高学生灵活运用数学的意识和能力。
9.开展综合实践活动,开创美术教学新天地 篇九
延庆区八达岭中心小学
九年义务教育《课程计划》把综合实践活动课列为三类课程之一,提到了应有的高度,因而,综合实践活动成了本次新课程改革的重点之一。自2014年以来,我校坚持立足实际,突出特色,积极实践,开设了以地方文化为核心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进行了一些有益的探索,取得了一些成绩。现总结如下:
一、统筹规划,分层管理
综合实践活动要集中体现学校的办学特色,因此,我校对综合实践活动进行统筹规划。
(一)成立了以校长任组长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指导小组,制定了《八达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实施方案》,具体确定了综合实践活动的目标、任务、活动主题,以及活动方法和步骤。
(二)我校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分层管理,即学校管理、年级管理、班级管理三层管理模式,各年级根据学校综合实践活动实施方案,结合本年级实际情况制定年级综合实践活动计划,班级则根据学校和年级计划再制定出班级综合实践活动计划。另外,我校还把综合实践活动与地方特点有机结合起来,作为校本课程加以开发。
(三)综合实践活动主题的确定则紧密结合本校的特点,充分开发和利用长城文化乡土资源和校本资源,同时在具体的实践活动中,不断修改主题的内涵,完善学校综合实践活动的课程体系。我校确定了“长城系列综合实践活动”,如:走进长城野生动物园、长城志愿服务小队、长城传说、长城巧娘工作室等;还结合社会综合实践互动,开展了“保护水资源,从我做起”、“走进广告天地”、“远离噪声,享受安静生活”、“传递我们的美——豆艺设计”、等主题活动。通过研究专题的征集,又确定了小组活动的一系列研究性专题,例如:以詹天佑为题的“从铁路看中国发展” “特色农家”等。
二、重点保障,抓好落实
(一)时间和内容的保障:学校每学期统筹安排课程表,统一制定每月综合实践教育活动主题,涉及语文、数学、英语、科学、品社等学科,隔周每班展示一节综合实践课,提前预设任务单,在任务单的驱使下,学生首先提前收集该活动的所有资料,而后走进综合实践活动基地,回校后,整理完善资料,最后,教师在学生实践整理的基础上,认真探究分析,打破学科界限,交错授课,为学生上一节学科整合类的深入探究的综合实践课,(二)设施和场地保障:每学期,学校固定联系两所市域内和区域内的综合实践场地,学校为学生提供了“长城展厅”、“巧手工作室”等专用场地,孩子们在工作室里感受民族文化的熏陶,体会到亲手创作的快乐,提高了他们动手实践的能力,启迪了孩子们的身心。
(三)经费和师资保障。学校每年都有一定的经费用于综合实践活动设施的更新和工具、材料的购买,并配备市域内和区域内有专人教师授课。另外,还想方设法从社会上聘请民间艺人、社区志愿者及有特长的社会艺人充实到教育师资队伍中来。
三、制度保证,积极参与
(一)听评课制度:本学期我校重视了综合实践活动的课堂教学,力求通过听评课活动,使综合实践的课堂教学改变以往的应付、呆板、满堂哄的现象,做到科学、务实、创新,既促进教师课堂教学理念的转变,又使学生能在课堂上学有所得,真正地走向生活,走向实践,走向创新。
具体做法是:学期初由学校教导处结合大课堂活动,组织一次全面的听评课活动,对每一堂课的优缺点进行详细的评价与指导,为保证实践课的质量奠定基础。学期中不定时地对活动课进行抽查,检验活动课的质量是否有明显提高,收集教师的综合实践活动教学设计、学生任务单反馈单、以及学生综合实践活动成果,期末根据学校指定的课题,进行一次优质课评选活动,检测活动课的授课质量,评选出优质课进行推广,促使每个教师的授课水平达到一个新的高度。我们还对三次听评课中不合格的教师限期充实与提高,并将区域内优秀的综合实践活动课例每月播放一节,供教师们参考学习,将听评课活动扎实地落实到了实处。听评课制度将先进的教育理念吹进了课堂,使综合实践课的课堂也充满了新课改的气息,不但敦促教师不断地改革创新,而且调动了他们上好活动课的积极性,使每一节活动课都科学扎实,保质保量。
(二)宣传制度:学校每学期不定期主动与周边单位及相关行业联系不低于两次,探求综合实践活动开展的有利氛围。同时,要加大宣传力度,综合实践活动不仅仅是学校、教育部门的事,而应当是学校、家庭、社会共同的责任。每次综合实践活动课自始至终,要求教师完成一个专项每篇,内容包括前期任务单、活动照片、课堂实录、课后反思等,发放给班级群及微信圈。
(三)阶段总结制度:
阶段性案例:活动进行一个阶段后,教师们根据活动情况及时撰写活动案例,记录活动中的收获、活动中出现的新情况、今后的改进措施等,对这一阶段的活动情况进行全面的总结。
阶段性反思:不断反思才能不断提高。教师要根据每一阶段的活动情况,对照新的教育理念和活动中的实际情况,经常进行反思,并形成书面报告。对典型问题校课题组要组织统一学习、讨论、研究,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及时进行总结与推广。
教学实录:我们不但要求每位教师讲好优质课,而且要求他们要整理好课堂实录,并对自己的课堂教学进行点评与反思,在整理的过程中不断反思、提高,也为今后的活动课教学留下第一手教学资料。
课堂指导手记:为了进一步强化教师指导工作,抓好教师指导这个薄弱环节,我们要求每位教师要有指导手记,记录个人指导过程中的心得体会、点滴收获、经验教训等,边活动边总结边提高。
建立专项档案:开学初,我校为每一位教师发放一个档案盒,将本学期所有综合实践活动前期任务单、教学设计、活动照片、教师反思、学生成果等,每次装订一份,进行存档,期末上交备查,并将检查结果与教师绩效工资相结合,让教师在整理中反思。
(三)评价制度:
本学年我们将综合实践活动的评价制度纳入教科研的管理,实行动态化评价和管理,即对活动的全过程进行过程督导和评价,包括开题、活动实施、结题、课时落实、听评课等各个方面,力求通过科学的评价,全面促进活动质量,把活动的开展提高到一个新的层面。
四、转变角色,提高能力
1、教师角色的转变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开设两年多来,我校广大教师的角色得到重新的定位。许多教师都深深地体会到,开设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目标决不在于灌输和传授知识给学生,而是要与学生一起获得亲身参与实践活动及研究性学习的积极体验和丰富经验,培养学生对生活的积极态度和对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教师由传授者的角色转变为学生活动的参与者和合作者。
2、学生能力的提高 两年年多来,我校通过“长城系列活动”及“特色家乡”等系列综合实践活动,让学生自主动手实践,大大激发了学生“人与自然、长城历史传说”的探究兴趣。通过对学生的综合能力考查,我们发现学生的动手实践和自主创新能力较以往有了较大的提高。
3、建立新型师生关系
在综合实践活动过程中,老师不再“居高临下”地使用讲台,而是始终处于学生中间,引领着学生走向生活,不断给予学生新的内容,让学生有新的发现,进行新的开掘,在实践中达到一种新的境界。在活动中着重培养他们的动手实践能力、综合运用能力和开拓创新能力。通过几个学期来的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展,我们发现,我校的师生关系正逐渐变为融洽、和睦的新型师生关系。由于综合实践活动中,给予了学生平等、自主、和谐的权利氛围,我们感到现在许多学生在课堂上较以往更喜欢动脑子,特别是大多数同学都敢于提问,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甚至通过实践中的发现,还激发起向老师、向权威挑战的勇气。
五、深入反思,树立自信
我校的综合实践活动,通过我校广大师生的共同努力,确实取得了一些明显的成果,但遇到的困惑也不少,值得反思的地方也很多,具体表现在:
1、结合减负工作、结合课程设置的具体要求,长短课时如何开设才更具实效。
2、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展,需要学校、教师、学生,投入大量的精力,往往一节课需要一周的准备完善,学生的学科基础知识得不到巩固,这必定会影响学科知识的教学质量,我们该怎样应对。
10.开展综合实践活动,开创美术教学新天地 篇十
麻章区教育局:
为了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贯彻落实新课程教育理念,将课堂教育和课外实践活动紧密结合,培养学生团队意识及集体观念,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生活,热爱自然的高尚思想情操,促进学生身心健康的成长,我校决定在5月10日组织全校学生赴湛江螺岗岭春游。通过上述活动,让全校学生体会祖国山河的壮美。本次活动我校将精心组织,并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来确保本次活动的安全,恳请贵局批准。
妥否 请批示
麻章区职业技术学校
2014年4月30日
附活动组织及安排如下:
一、领导小组
组
长:陆其銮
副组长:谢敏庆
组
员:王有为
黎永波
吕善辉
洪振浩
庞兆荣
林红
吴荣才
吴信忠
二、活动流程
5月10日7:30师生到校,7:50准时出发。约8:30到达,大约16:00乘车回来,于17:00左右到校。
三、安全保障
1. 召开教师会议,布置活动安排,明确活动要求和安全职责。
2.向班主任布置活动安排和相关的安全措施,要求班主任根据本班情况制定相应的安排(如统一着装,自备干粮,分组用餐;如确定主题,分组活动,选好组长等事宜)。
11.开展综合实践活动,开创美术教学新天地 篇十一
关键词:中学政治;教学实践;综合活动
在初中阶段,政治课程的学习正处于过渡时期,对于学生和家长来说,对政治课程的重视不够,所以政治课程的学习也面临着一定的难度。可以说所有的学生,宁愿把时间用在主科学习上,也不会花时间去学习政治课程。因此,教师的教学难度就增加了不少。在传统的政治教学中,老师只是一味地讲课本上的知识,然而让学生不停地背诵或者记笔记,这样的教学对学生能力的提高,没有多大的帮助。随着新课程的改革,政治教学的方式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今天我们就来探究一种新的政治教学模式,即如何在政治教学中开展综合类实践活动。
一、抓住学生的兴趣点
初中阶段的学生,还处于对各种各样的事物都充满好奇心的时期。对于初中学生来说,只要是他们感兴趣的事物,他们就会用心去探索。开展政治综合类实践教学活动首先要做到的就是抓住学生感兴趣的东西,吸引和调动起他们参加活动的热情,另外也不能只是抓住他们感兴趣的点,他们所感兴趣的要与书本内容相结合。例如,在学习“人与人之间”的时候,可以组织学生外出,去到社区里面的话肯定吸引不了学生的兴趣。这时就可以带领学生投入自然,比如一起去爬山,可以在爬山的过程中,设计一些与课本内容有关的活动,让学生自己亲身去体验。初中阶段的学生还都处于比较爱玩的时候,通过这样的活动,可以让他们在玩中学、在学中玩。
二、贴合实际教学内容
开展实践性政治教学活动,并不是盲目地开展活动,而是要以课本内容为前提。开展实践性活动的目的在于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所学的知识,是对课本内容的一个深化。因此,开展实践性教学要从课本内容出发。才能真正起到开展活动的目的。比如在学习“珍爱生命”的时候,既要贴合所讲的内容,又要使学生都能参与到其中来。可以课前先搜集大量的关于初中生不注重自身安全,导致发生严重后果的实例,然后可以在课堂上以故事的形式给同学们讲述,然后可以让他们分角色扮演,也可以自编自演一场有关珍爱生命的短剧。
三、利用科技手段
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化,多媒体技术已经运用到教育教学中。它能够通过视频短片让学生对所学的知识有一个消化的能力。对于初中政治教学来说,多媒体的应用尤为重要。政治相对来说是比较枯燥的。如果依靠传统的教学方式,只会让学生丧失对政治学习的兴趣。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多媒体的应用更加广泛,在开展政治教学的综合类实践活动的时候也可以运用多媒体。比如,在一学期的课本内容学完之后,可以举行一场政治知识竞赛,完全利用多媒体进行,可以设计成类似于一些游戏问答式,这样可以促进学生的答题热情,另一方面也能在这样的活动中增加学生对整本政治书本知识的理解。
四、创新理念,别出心裁
现代社会发展得非常迅速,而对于现在的初中学生来说,传统的实践活动已经激发不起他们的兴趣。要想开展一个有意义的综合类实践教学活动,就必须有创新理念,需要老师根据自己班里学生自身的特点,设计一些符合学生的并且能调动起学生参与积极性的实践活动。现在的孩子感兴趣的东西五花八门,对他们来说我们很多人已经跟不上时代发展的潮流,很多他们喜欢的东西我们都不会。其实和他们的代沟已经很明显。
而对于政治教学来说也是这样。开展实践性活动就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依据他们现在的年龄特点设计一些有趣又新颖的实践活动。例如,在讲授“人与自然”这一章节内容的时候,老师可以充分考虑学生想要开展什么样的实践活动,采取他们的意见。比如,可以让学生自己投入大自然,去观察一些有趣的事物,可以小组合作,也可以独自进行,通过深入大自然,真切地体会到大自然的奥妙。然后用自己发现的自然规律设计一些小东西,在课堂展示,这样一方面能提升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另一方面也能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思考问题的能力。
初中阶段的学生不管哪一方面都处于正在过渡的时期,对于他们来说,既容易爱上一门课程,也很容易对一门课程产生厌学。初中政治教学应该积极地探讨新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对政治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开展政治综合类实践活动,要以学生为主体,找寻他们感兴趣的点,同时要贴合内容。还要有创新思维再加上利用多媒体科技教学手段。当然,仅仅靠这些,离一次好的实践活动还有一定的距离,一次好的实践性教学活动,需要老师有很强的组织性,学生才能积极地参与到其中来。
参考文献:
秦小玲.对初中政治教学实践的探究[J].新课程,2014(7).
12.有效互动开创小学语文教学新天地 篇十二
一、师生平等对话,促进师生和谐相处
小学生的心理年龄与认知水平发展并不成熟,“敬师”“畏师”的心理并存。因此,师生平等的对话关系,是实现师生互动,完成高效课堂的基础。目前,有一些教师过于强调“师道尊严”,仍满足于“一言堂”“满堂灌”的教学方式,不容学生质疑,剥夺学生思考的权力。也有一些教师虽有师生平等及创新的教学理念,但三维目标简单叠加,课堂设计流于形式,师生互动浮于表面,教学效果不佳。因此,小学语文教学中,在师生平等交流的基础上,突显学生“主体性”,弱化教师“领导者”的地位,让学生将学习体验大胆地说出来,参与课堂讨论显得尤为重要。
以苏教版小学语文《海伦·凯勒》一课为例。这篇文章高度概括了海伦的一生,表现出海伦不屈不挠与命运作斗争的精神。由于学生的生活经历有限,无法从心灵上受到震撼。因此,我采取诵读、自由讨论和角色扮演的方式,让学生感受海伦学习生活之艰辛,体味人物的精神力量。例如,“沙利文老师教海伦摸盲文、拼单词”这一情节,我指导学生阅读课文后,先将感受说出来,再进行角色扮演,让学生两人一组,一人闭眼,另一人在他手掌中写字,看能否判断出写的字。在这一过程中,教师“主导”,以学生为主体,师生互动,平等交流,虽然,学生的认知略显肤浅,但学生能大胆地表达观点,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在教师的提问中,不断思考,提升了课堂的互动效果。
二、培养预习习惯,助力师生互动教学
“当一个人对新的学习有所准备时,那时他的能力和兴趣已发展到把新的学习当成他前进的下一步骤。”语文教学亦是如此。只有学生经过课前预习,才能够知晓课文的重难点,才有兴趣质疑、解疑,在师生互动中达到好的教学效果。只是当前,不少语文教师尚未领悟新课程标准提倡的学习理念,对课前预习的意义理解不到位,认为小学生年纪小、知识少、能力差,甚至一些“预习无用论”的教师,将预习新课这一环节从教学过程中省略。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教师需提高认识,培养学生主动预习的习惯,这对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助力师生互动教学有很大帮助。
以《我和祖父的园子》一课为例。这篇课文文笔优美、情感真挚。写了作家萧红童年时代的故事,表达了作者对童年生活的眷恋和对亲人的回忆。课前,我采用导学案的预习方式,将整篇课文的知识点分成三部分:一是基础知识;二是课内知识;三是课外延伸。第一部分基础知识是最简单的,学生可以通过工具书完成。(1)认真读课文,画出自己不理解的词语,利用工具书,结合上下文理解词义。(2)文中有很多排比句和拟人句,把它们找出来读读。(3)找出描写亲情、自由的成语和关于亲情的谚语。第二部分是课内知识,学生需要阅读课文后,才能够完成,需要一定的学习能力。阅读课文3—12自然段,看看“我”在园子里做了哪些事?第三部分课外延伸,则是课内知识的拓展,是一些开放性的题目,作者在祖父的园子中是快乐、自由的,这种快乐、自由仅仅来自于游戏玩乐吗?只有当学生充分预习后,才会明白懂了什么,又不知道什么,才会在课堂上与教师进行积极的互动,提高听课效率。教师甚至可以省略某些课堂环节,重点解决课文疑难点,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三、构建参与平台,有效活跃课堂氛围
构建师生参与的互动平台,是发挥学生主体性的前提条件。由于当前不少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善于进行师生互动,教学效果较差。因此,教师需多学习,在教学手段上创新,根据不同类型的课文,创设不同的参与平台。如:知识抢答、小组竞赛、游戏教学、角色扮演、情境创设等。这些教学手段,一方面,可以增加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另一方面,也能激发学生语文学习的积极性。
以古诗《枫桥夜泊》为例。这是一篇极简单的古诗,表达了诗人旅途中孤寂忧愁的思想感情。由于古诗一类的课文,知识点少、教学目标简单,教师可以采取小组竞赛的方式,让各个小组之间进行古诗背诵、默写或者古诗理解比拼,也可以采取知识抢答的方式,实现师生之间的互动教学。对于故事性很强的课文,教师则可以采取引导学生朗诵、表演、情景再现等形式进行互动。例如,苏教版《师恩难忘》一课,可采取四人一组的学习模式,让学生紧紧围绕文中“我去乡村小学上学”“田老师的故事”以及“我的感激之情”进行课文朗诵、课本剧编写及表演,通过在朗诵中感知课文,在编写与表演中感受作者情感,进而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有效地活跃课堂气氛。
四、实施分层教学,兼顾不同基础学生
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一定要正确对待学生“差异性”特点,这种“差异性”是客观存在的,如:基础、智力、性格等等。如果教师无法在课堂上兼顾这种“差异性”,势必会导致优生吃不饱、学困生学不了的情况发生。因此,教师需根据课文以及学生实际情况,进行分层教学,设计难易程度适当的问题,通过师生、生生互动,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
以《三打白骨精》为例。这篇文章故事性、趣味性强,对人物性格的理解是教学重点。因此,我采取了四人小组学习模式,组内学生根据优、中、差进行搭配。通过小组内部学习,学生代表汇报,教师指导点评的教学方式完成教学任务。学习之前,我根据学生基础,设计了难易不同的目标问题。(1)朗读课文,复述课文。(2)掌握本课6个生字,并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含义。(3)了解古典名著《西游记》,体会孙悟空、唐僧和白骨精的性格特点。三个不同难度的问题,分别针对优生、中等生、学困生,不同层次的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能力解决难度匹配的问题,并且在小组学习、讨论中,生生互动合作,优生可以带领中等生、学困生完成更多的学习任务,达到共同进步的目的。在层次分明、结构紧凑的问题思考中,学生都能主动发言,课堂互动达到了新的高度。
13.开展综合实践活动,开创美术教学新天地 篇十三
关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开展情况总结
本学期来,我校按照课程标准的精神和文教局的有关指示,认真开展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教学工作。教学中,我们努力做到让学生多动手、多实践、多讨论的方式开展课程。在不断的摸索中,总的来说还是取得了不错的教学效果,现将本期工作总结如下:
一、课程设置
我校在每周五的下午第三节课,统一安排综合实践活动教学课程。一共设置了18个特长小组:有舞蹈组、声乐组、手工组、篮球组、乒乓球组、围棋组、书法组、篆刻组、绘画组、微机组、英语组等。设置了37节第二课堂:有手指操游戏、儿歌或童谣、故事魔方(可说可演)、用词语说话写话(词语接龙)、广闻博见(一堂课设置一个范围)、走进他(她)们的世界(课文中的人物、作者或其他)、我喜爱的小动(植)物、开心一乐(幽默故事、表演等)、趣味数学(动手、讲解、演练、拼图等)、从地图看中国——认识祖国的山河、从地图看中国——认识祖国的行政区划、从地图看中国——了解祖国的交通、从地图看世界、成语王国、歇后语乐园、穿越——和古人交心(古诗词欣赏)、走进超市(分类、价钱及其他主要以事项)、生活百科(各类物品的知识、使用、特点等)、在路上(交通知识)、生活中的数学、数学史话、走进大自然、宇宙的奥秘、人类的家园——地球、认真观察找规律、摆火柴、从采摘到机器生产(认识我们的历史)、谜语、破案与逻辑推理、一题多解„„等。这些课程的设置为学生又打开了一扇扇认知世界之窗。
二、课程特点
第二课堂的统一教学流程:商讨主题——(通过课下各种实践活动)搜集资料——研究整理——分享交流。并由学校收集好教学设计、照片、反思等做成档案予以保存。这些课程体现了以下特点:
1、重视学生课外调查活动的开展
综合实践活动大多与学生的生活密切相关,很多课程都是学生身边的事物。在开展课程时,我们放手让学生利用课余的时间进行调查,让他们通过访问,看书、上网收集资料等方法来完成课程的学习内容。这样的学习方法不但让课程活动活起来,而且让学生真切的感受到知识就在自己的身边,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都很高。一学期下来,学生订立计划的能力、分析的能力、统计收集、分享交流的综合能力都比以前有了明显的进步。
2、重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创作能力的培养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渗透了许多的动手操作项目,这些项目都是一些非常有趣的小活动,教师与学生一起在互联网上收集相关的材料,并让学生在课下合作完成自己喜欢的项目。一学期下来,我校学生的手工制作与小发明都有了丰硕的成果。
3、重视把知识学以致用,增强实用性
综合实践课程的内容大多很有实用性。例如:认识祖国的山河和交通可以学会旅游;学会购物更能提高学生的实际生活能力;交通知识能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这些课程的设置深受学生及家长的喜爱。
4、充分发挥学生在课程实施中的能动性
综合实践活动它不是“可教的”课程,而是“可做的”课程,是实践性课程。作为一种实践性的课程,学生是课程实施的重要主体。为了突出学生主体,我校在活动中努力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发挥学生作为活动主体应有的地位和作用。从活动主题或课题的提出,到活动方案的制定、再到活动实施,以及活动的总结、交流与评价,都尽可能让学生自主活动,教师则有效地针对学生的实际,进行适当的指导或引导。
14.开展综合实践活动,开创美术教学新天地 篇十四
为提高小学生的综合素质,光明路小学于12月29日至31日,组织六年级430名学生到平顶山市励志青少年综合素质教育中心参加了为期3天的综合实践活动。
活动的内容包括了拓展训练(基本军事训练、爬绳网、滚木索桥、攀登墙)、烹饪、手工剪纸、电影欣赏、科技制作、认知实践等。
在三天难忘的训练中,教官们以军人铁的纪律、过硬的军事素质、尽职尽责的工作作风,为同学们作出了表率。天气虽然寒冷,但同学们在训练过程中的坚强和勇敢令人感动。全体同学经过刻苦的训练和体验,精神面貌焕然一新,意志品质、身体素质都得到了锤炼和提高,学生们的纪律性和集体荣誉感有了明显的提高,开阔了视野,不同程度地增强了认知与实践能力,更学习了军人的高贵品质。
15.开展综合实践活动,开创美术教学新天地 篇十五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是我国教育改革的主题。作为基础学科的思品课, 加快教改的步伐是形势发展的必然要求。国际形势风云变幻, 国内改革不断深入, 各种信息不断涌现, 各方思想不断交融, 这些不仅给思想品德课赋予了新的内涵, 也给思想品德课教学提供了很好的载体, 从而使教学目标、教学手段、教学内容及教学观念、教学思想都有了崭新的变化。多年的教学实践告诉我们, 中学思想品德课教改成败的关键在于教师。因此教师必须与时俱进, 加强学习, 更新观念, 提高素质, 丰富知识, 改变方法, 积极探索, 开拓创新。在教改实践中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 开展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 使教师“活跃”起来, 使学生兴奋起来, 使教与学有了共鸣, 效果就不言而喻。为此, 笔者谈谈在思想品德课教学实践中的一些体会。
一、师与生的关系是否平等和谐, 是教学成功的基础
党中央早就提出并号召全国要全力抓好和谐社会的建设。教育也一样, 是否建立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 是教学成功的基础。教育是心灵的艺术, 应该体现出民主与平等的现代意识。学生对思想品德课的兴趣与积极性的高低, 有赖于他们对教师的情感。一个不修边幅, 整天板着脸, 没有一点幽默感的教师, 学生是不会欢迎的, 甚至会非常反感, 一见就头疼, 哪还有心思听你说教。可见, 高尚而纯洁的爱是师生心灵交流的通道, 是打开学生心扉的钥匙, 是引领学生前进的路标。教师除了要有人格魅力以外, 还应尊重学生人格, 以一颗火热的心去关心、爱护他们, 真诚地对待每一位学生, 只有对学生一视同仁, 才能赢得学生的信赖。所以, 一个合格的教师就要做学生前进的路标、火车的轨道、生活的朋友。
具体地讲, 教师要在生活上关心学生;在学习上正视个体差异, 帮助学生;在课堂上对学生多表扬鼓励, 少批评斥责, 进行“赏识教育”;经常走到学生中间, 找他们谈心, 参加他们的活动, 为他们服务, 这样才能成为学生们的知心朋友;尤其是对学习困难的学生, 教师更要热心、细心、耐心, 多给予他们关爱, 多找出他们身上的闪光点, 树立其宝贵的自信心。在纪律的要求上不但要严格, 而且要方法灵活, 使学生心服口服。特别是思想品德教师, 在学生的纪律要求上更应注重以理服人, 耐心细致, 语重心长, 使学生感觉你既是一位长者, 又是一位可以交心的朋友。只有这样, 学生才会亲其师、信其道、学其知、践其行, 对思想品德课产生兴趣。这是教师教好和学生学好思想品德课的基础。
二、能否激发学生的兴趣, 是教学成功的前提
爱因斯坦说过, “兴趣是最好地老师, 它永远胜过责任感”。学生学习的兴趣一靠培养, 二靠感染。感染, 也能诱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起决定作用是教师。教师可以通过多种形式来启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1. 教师认真备好课, 学生做好课前预习, 大家明确学习目的。
“凡事预则立, 不预则废”, 学生的课前预习和学习兴趣的产生密不可分, 教师备好课, 在授课前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指导学生, 设计预习提纲, 给学生一个粗线条, 一条明确的思路, 使学生对教材有一个比较完整的了解, 这样学习目的明确了, 兴趣也随之产生。
2. 教师言传身教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所使用的身体语言, 包括教师讲课中的态度、表情、姿态等, 反映着喜、怒、哀、乐、爱、恨、情、仇等丰富感情。这种身体语言是人们交流思想、表达感情、传递信息的重要工具, 不仅对口语起着辅助作用, 而且本身就具有强大的感染力, 容易引起情感共鸣。因此, 教师在课堂上除了运用有声语言外, 还应恰当地运用身体语言, 用亲切和蔼的语言、期待的目光、适当的手势、动作来发挥口语的强化和补充作用, 使教学有张有弛, 有声有色, 富有节奏, 充满乐趣, 让学生在轻松活泼的气氛中陶冶情操、学习知识, 不再把思想品德课看作是一种负担, 而是一种享受, 一种美感。
3. 巧设新课导入, 引发学生兴趣。
“开头好, 成事一半”, 它道出的是“凡欲成一事, 必须有良好的开端”, 好的开头是让课堂活跃起来的导火线。教师别出心裁、精心设计、迁移学生的兴趣, 激发求知欲望, 能够使学生感到新奇独特, 使学生保持良好的心情, 愉快地进入学习状态。如:在教学九年级思想品德课第五单元中“资源与环境问题”这一知识点时, 先播放关于环境纪录片, 让学生欣赏辽阔草原的美景, 沙漠戈壁的荒凉, 北方沙尘的危害, 环境污染触目惊心等画面, 再结合课本要求, 充满激情地向学生讲述国家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原因, 让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受, 使学生进入最佳的学习境界, 从而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4. 创设疑问, 引导学生积极思维, 激发兴趣。
尊重学生的主体性, 提高学生主动参与、自主探究的积极性, 并适时创设问题, 做到精心设计, 巧于提问, 尽量让学生多思多想, 使之入境。在讲授九年级第五单元“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内容时, 我运用了2010年4月14日青海玉树发生7.1级地震后,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乘专机抵达现场亲自指挥抗震救灾工作的有关材料出了几个问答题, 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正确地认识和评论时事, 发挥他们的主体能动作用。题例: (1) 温总理及时抵达玉树指导抗震救灾工作说明了什么? (2) “任何困难都压不倒英雄的中国人民, 我们一定能够夺取抗震救灾工作的全面胜利”的因素有哪些? (3) 作为一名中学生, 你能为灾区做点什么?……以此来巩固学生对这部分知识的掌握并培养学生关心社会热点问题的意识, 培养学生理解和运用知识的能力, 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丰富他们的课外知识。
5. 以形象幽默的漫画激发兴趣。
漫画富有理性, 它的特点就是形象、生动、幽默、内涵丰富而深刻, 常让人深思, 回味无穷。在教学中运用漫画, 会使学生情趣盎然, 学习劲头倍增, 课堂气氛活跃, 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现行初中思想品德课教材有为数不少的漫画、图片, 教师可以和学生一起分析漫画与教材内容的结合点, 融品德认知于漫画分析中, 透过漫画生动的形象揭示出所要学习树立的思想观念, 掌握基本的道德、心理、法律和社会认知。
三、“教”与“学”引起共鸣, 是教学成功的关键
传统的思想品德课教学模式是过分强调教师的教, 而忽视学生积极主动地学, 学生的实践活动往往只限定在做练习、做作业这些环节上, 而在其他教学环节, 学生几乎是“无事可做”。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经常分不清, 导致“教”与“学”的脱节, 无法引起共鸣, 教学效果差。因此, 在实践中突出学生的主体作用, 抓住教师的主导作用, 如何紧紧围绕教与学的关系开展工作是我们关注和解决的重点问题。
思想品德的教学实践强调学生的主体意识, 就是在各项教学活动中把学生放在首位, 运用各种科学的方法和途径, 使每个学生都成为课堂组织管理的参与者, 都能以主人翁的姿态从事学习, 全身心地为实现课堂学习目标而努力。所以, 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 应当大胆尝试实践教学, 改变以往“教师为主”的模式, 努力唤醒、激励学生的主体参与意识, 与教师共同参与教学活动。我们每个教师都应树立“以学生为本”, “一切为了学生, 为了一切学生, 为了学生的一切”的教学意识和教学观念。
在教学过程中, 把学生当作学的主体的同时, 要注意发挥教师的指导作用, 教师必须掌控课堂的节奏, 明确教学目的。学生的主体作用必须在教师的指导下参与教学的全过程, 才能发挥其主动性、能动性, 最终达到锻炼学生能力, 提高教学效果的目的。素质教育是把教学目标定位在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和提高上, 即把学生视为具有多方面发展需要和发展可能的人, 具有主观能动性, 能主动参与教学活动的人。所以, 思想品德课教学就是要从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方式出发, 鼓励学生大胆思考, 积极参与, 更好地发挥其主体作用。
在教学中, 教师必须认真处理好“主导”与“主体”的关系, 努力探索师生互动, 使“教”与“学”产生共鸣, 提高教学效果。我们应以创新能力培养为中心, 在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 把“备”的重点放在对学生的了解和分析上, 把“教”的重点放在学生学习方法指导上, 放在对学生分层次、分类提高上, 把“导”的重点放在学生心理、思维的疏导上, 把“考”的重点放在学生自学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上。而培养创新能力正是素质教育的重点。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应启发、引导学生善于把不同知识重新组合解决问题;善于从不同角度来观察、分析问题, 开拓思维, 大胆提出自己的独立见解等。如按照社会主义的道德标准, “八荣八耻”的判断准则, 随时注意自我约束和自我不良行为的矫正, 规范自身言行, 并懂得运用所学的基本理论分析解释各种社会现象, 这样, 学生的“学”有所获, 教师“教”的目的也就达到了。
四、充分利用网络教育资源, 是提高教学效果的重要手段
当今世界正处于知识大爆炸时代, 多媒体计算机和互联网已经走进了学校和千家万户。合理使用网络教育资源有利于扩展思想品德课的学习空间, 为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思维能力起到重要作用。信息条件下的课堂教学, 多媒体课件成为必备的教学手段之一, 多媒体课件相对于“一支粉笔一张嘴”的传统教育来说表现出巨大的优势, 在学生活动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多媒体课件是利用多媒体计算机把文字、图片、动画、影视资料、音乐、环境、音效等素材综合起来的辅助教学软件。由于它能灵活、全方位、生动地把一些学生难懂的知识简单化、形象化, 所以能很好地帮助教师和学生突破教学环节中的重点和难点, 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 使课堂教学更形象生动, 唤起学生的注意和兴趣, 提高学生学习思想品德课的热情, 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探索精神, 大大增强学生对抽象事物与过程的理解和感受。如:在讲授九年级的“可持续发展与基本国策”时, 我从互联网上下载经济与人口、环境等相关资料后, 经过认真处理, 制成具有图、文、音、像的课件, 展示给学生, 学生情绪完全被调动起来, 注意力也完全集中到了我所讲授的内容中来, 并热烈地参与到我所设计的各种问题的讨论当中。教堂效果十分显著。
因此, 如何利用网络教育资源, 是新时期思想品德课教师必修的课题之一。利用好网络教育资源必将成为提高教学效果的重要手段。
16.更新观念,开创习作教学新天地 篇十六
一、在习作内容上应有新的拓展
生活是多姿多彩的,因而学生的习作内容理应是多元化的。教师除了按照教材的要求,指导学生写好课后练笔之外,还应拓宽写作路子,让学生尝试写各种题材的文章。
试写寓言、童话。因年龄特点,小学生比较喜欢读寓言故事、童话和儿童诗。教师可引导学生在阅读之后自己动手写一则寓言,或编一个故事,并在同学之间交换阅读,看谁编的故事与书中的故事一样吸引人。由于兴之所至,学生会全身心地投入到写作中,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从而写出一篇篇能反映生活体验和感受、表现童真童趣的文章。
多写实际应用文。让写作成为学生生活中的一种需要,提高学生的创作热情。可配合学校开展的手工制作活动,让学生为自己的小作品写解说词;或让学生为班级开展的活动写主持稿,编小品剧本等等。有一次,我把在班级活动中拍摄的照片贴出来,让学生自己挑选出一两张,写文字说明。其中令我印象最深刻的是,有一位学生为一幅名为《重拾友情》的照片下写下了这样一段话:“这次活动既让我得到了锻炼的机会,还让我与小王冰释前嫌。看,照片中的她,脸上带着真诚的笑,双眼闪烁着真诚的情。当时,我有许多话想对她倾诉,却不知从何说起……友情需要理解去播种,需要信任去浇灌,需要真诚去护理。”此后,学生每逢见到照片,总爱写上几句话。
练写想象作文。小学生想象力丰富,若有机会让他们发挥所长,既能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还能进一步提高他们的写作兴趣。在作文课上,我让学生自由命题,想写什么就写什么,结果大部分学生写的往往是想象作文,如《假如我是……》《未来的……》《如果我坐上了宇宙飞船》……
举一例说明。学生每天都要用到笔,而近几年,笔不断更新换代,从外型到用途,都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我让学生以“未来的笔”为主题,自由写作。交上来的作文精品颇多,学生想象未来的笔外型千变万化,有盒子状、硬币状的,还有能按主人口令随时变形的……我在批改作文的过程中深切地体会到这次练笔算是选对了题材,学生怀着极大的兴趣去写,将想象力发挥到了极致。
二、在思维方式上应有新的突破
一直以来,我们的教育一味追求答案的标准性或思维的同一性,忽视甚至扼杀了学生的个性与思维的发展。当今社会不断进步,需要具有不同思维方式的人才。作文教学也要应社会的需求,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和多向思维。
鼓励学生开放思维,能使学生对写作的畏难情结有所消减。如续编《滥竽充数》,有学生写了南郭先生重施故技,逃到一个地方继续混日子;也有学生反其道而行,写南郭先生改邪归正,寻访名师,苦练成才,再度入宫吹竽,终成一代名家。
在作文教学中,我们要鼓励学生克服思维定势,从事物的不同角度进行审视,写出新颖独特的作文,避免千篇一律,使学生真正做到“我手写我口,我笔表我心”。
三、在表达方式上应有新的尝试
平时不难发现,教师在作文指导中过于“用心良苦”,从形式到内容“指导”得太多,制定了过多的条条框框,甚至把所谓的“作文秘笈”传授给学生,如怎样开头、怎样结尾、如何过渡、如何照应、审题四法、立意五招等,过多的规矩法则,反而令学生无所适从。对初学作文的小学生来说,不宜讲太多技巧;只有不断训练,把文章写得字句通顺了,才有可能谈及技巧。
当下有不少学生的习作脱离实际,给人以无病呻吟之感。针对这一现状,教师应帮助学生打开思想的枷锁,改变挖空心思只写大事的做法,转而从小事着眼,写一些与自己学习、生活有关的事物,直抒心声。我们还应引导学生在表达方式上作出新的尝试,鼓励学生不拘形式,把自己的见闻感想表达出来。可采用自由交谈的方式,或谈班上发生的事情,或谈自己的优缺点,或谈自己对老师的要求……如此一来,不仅加强了老师与学生之间的沟通交流,使师生关系更为密切,还能使学生在宽松的写作环境中越写越有“瘾”。
四、在习作时空上应有所放宽
写作是一种兼容性很强的综合性训练,如果只局限于每周两节作文课,只在校内、教室里进行写作,是远远不够的。因此写作的时间、空间应有所放宽,同时兼顾校内外、课内外的结合以及各学科之间的联系,让学生随时随地自由写作。
例如,写学校附近的一处景物,可带领学生开展户外活动,让学生接触大自然,并写下自己观察后的感受;为解决学生认为班级活动无内容可写的难题,可以不限主题地即兴组织一次班级活动;写“我敬佩的一个人”,可让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对所敬佩的人作一次访问,了解对方的优秀品质和感人事迹;在上完手工课之后,可让学生把做手工的过程记录下来,或把自己在制作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及内心感受一一写出。
五、在评改方法上要有所创新
在传统的作文教学中,批阅作文是教师的专利,然而结果往往是教师的工作量很大,效果却甚微。这种“只问耕耘,不问收获”的评改方式要改变,应尝试让学生修改自己的作文。正如叶圣陶所说:“‘改的优先权应属于作文者本人,所以我想,作文教学要着重培养学生自己改的能力。”
因此,不仅要让学生参与评改作文,还须在评改方法上作出改进。
师评生改。教师先浏览一遍学生的作文,重点批改一些具有代表性的习作;再选出一两段具有典型性和示范性的文字抄在黑板上,与学生一起讨论、修改,让学生从中明白修改的理由。
小组评议。以小组为单位,先由小作者朗读自己的习作给其他同学听,再由组长组织组员对小作者的文章进行评改。
学生讲评。让学生上讲台推荐自己认为优秀的作文(包括推荐自己的),先朗读文章,再谈其中写得好的地方,也可谈需改进之处。
需要注意的是,进行作文评改时应根据学生喜欢受表扬的心理特点,采用鼓励性评语,激发学生写作的积极性;同时要本着“多就少改”的原则,力求保留学生作文的原意,充分尊重学生的创造性劳动,给予他们前进的动力。
17.开展综合实践活动,开创美术教学新天地 篇十七
[关键字]实践活动 利用 培养 探究[主要内容]以教材为依据,充分利用好课堂这块阵地,把生活中丰富的语文学习资料与教材相结合,建立开放的语文课堂教学,开展综合性的语文实践活动,激发了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使学生真正地行动起来。语文实践活动是将已有的语文知识技能在实践中应用,又在应用中获得新知,提高能力的过程。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是以学生语文学习的直接经验与感受而开展的,根本目的就是促进学生综合语文素养的发展。与之相适应的基本学习方式是探究性学习。作为一种学习方式,“探究性学习”是相对于“接受性学习”而言的。探究性学习注重对生活的感受与体验,强调学生的亲身经历,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去发现和探究问题,体验和感受生活,发展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3、开展小组学习,鼓励学生用不同的方式学习、表达,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的精神。 在课堂上分小组进行学习,是学生进行合作、探究性学习的有效形式。如特级教师孙双金教学《只拣儿童多处行》一课时,孙老师把学生分成学习小组,开展小组讨论,选择喜欢的段落,选择喜欢的方式进行学习,教师巡视,指导学生的学习。汇报交流时,各组推选一个同学先介绍学习情况,然后组织大家汇报。这样的学习活动,改变了单一的.教师讲,学生听,教师问,学生答、学生读的形式,使学生始终处于积极的合作、探究的学习活动中,体现了语文与其他学科之间的融合。二、开展各种各样的语文综合实践活动,促进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发展。 语文的课外学习资源非常丰富。“课标”指出:“工具书、其他图书、报刊、电影、电视、广播、网络、报告会、演讲会、辩论会、研讨会、戏剧表演、图书馆、博物馆、纪念馆、展览馆、布告栏、报廊、各种标牌广告等等”都是语文课程资源,“自然风光、文物古迹、风俗民情,国内外的重要事件,学生的家庭生活,以及日常生活话题等也都可以成为语文课程的资源。”这丰富的资源,为我们开展语文综合实践活动,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的学习提供了无数的契机,为学生增加了许多学语文、用语文的机会,有利于多方面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培养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 综合实践活动以学生的直接经验为基础,密切联系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生活,体现了对知识的综合运用,语文综合实践活动以调查和各种形式的表达为主,我们要让学生密切关注自身生活和社会生活,让语文学习走进生活,实现语文教学与生活的沟通和联系,与其他学科的融合。
1、由语文课延伸的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课。 学习了《负荆请罪》这篇课文,学生读了许多类似这样的历史成语故事:《三顾茅庐》、《草船借箭》、《完璧归赵》……他们还挑选自己喜欢的成语,制作道具,进行表演,在汇报展示活动中,他们有的解说,有的表演,有的做动作,这些课本剧演的活灵活现,如果学了一篇课文,让同学拓展阅读类似的文章,或给予机会演一演,就培养了学生阅读的兴趣。3、同社会生活、自然现象相联系的语文综合实践活动。 生活即语文。从社会生活、自然现象中去发现问题,展开语文实践,进行探究性学习,实现了语文教学的课内外联系,校内外沟通、学科间融合,扩大了学生的视野,增加了学生学语文的实践机会。(1)、来自国内外世人关注的新闻的活动。如《伊拉克战争》,学生通过电视、报纸、网络,搜集了许多资料,在口语交际的演讲课上,他们 各抒己见 :有的谴责美国的霸权主义,有的同情伊拉克的人们,有的佩服萨达姆的号召力……。 言由心声,学生通过电视,感受了那激动人心的时刻,才说出了这样的见解。又如杨利伟驾驶神州5好飞上了太空,引起全世界的轰动,谈谈自己的感受。(3)来自生活的语文综合实践活动 《采访……》、《赞老师》和辩论《过生日该不该请同学》等,都是来源于生活实际的语文综合实践活动。(4)来源于自然界的语文综合实践活动 如组织学生开展的《秋天的树叶》活动,学生在教师指导下搜集并观察树叶。开展语文综合实践活动,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的学习,其方法与途径很多,确实能调动学生主动参与探究的积极性,能较好地帮助学生进行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但是,并不是给一点事让学生做,教师袖手旁观就行了,它必须是一种精心编排的教学活动,这个教学活动具有连续性,必须要给予学生充分的准备时间、活动时间、汇报评价时间,教师要加强学习过程的管理,不然,探究性学习就只是一个提法而已,起不到真正的作用。经过探索研究,我认为要注意以下几个环节: 提出要求、准备、实施、汇报展示。这是活动开展一定时间后,对活动的总结、评价,是让学生品味探究的乐趣,激发学生更强的探究欲望的环节,通过汇报展示,学生互相分享探究活动带来的快乐,并学习评价活动的得失,为下一次的探究活动作准备,在汇报展示中,教师要为学生创设情境,使学生在和谐、宽松、具有情调的氛围中互相交流,鼓励学生用不同的方式交流,如:《我喜爱的名言》,我精心设计了汇报展示环节,课堂上同学们个个出口成章,名言多种多样,学生愉快地汇报交流,《赞老师》的学唱《长大后我就成了你》,学生跟着录音机学唱,把对老师的赞美之情融于歌声之中……,在展示活动中,学生互评,师生共评,如《我心中的童话》,学生读了自己的童话故事后,大家评一评:像童话故事吗?为什么?提高了学生对童话的认识,有助于学生童话作品质量的提高。 主要参考文献资料目录: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制订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语文教学大纲》(试用修订版)
制订 中华人国共和国教育部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设计与实施》主编 郭元祥
《小学语文教学》 主办全国小学语文教学研究会
山西教育报刊社
18.开展综合实践活动,开创美术教学新天地 篇十八
摘要:学生们喜欢丰富多彩的课堂,丰富的信息、有趣的活动、多彩的大自然,对他们充满着吸引力。怎样将课堂上学到的语文知识有机地和各种各样的课外生活实践紧密联系起来呢?通过有效地开展“语文综合实践活动”,使教师有了创造的新空间,让孩子们走出了封闭的课堂。
关键词:趣味性;综合性;实效性;创造性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47-0197-02
《语文课程标准》首次提出了“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这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一道亮丽的风景线。语文综合实践活动的开设,就像平静湖面上的一道涟漪,它如一剂催化剂,使课程发生了质的变化,使教师有了创造的新空间,让孩子们走出了封闭的课堂,在广阔的天地里实践、探索、体验、创造。那么,怎样才能有效地开展语文综合实践活动呢?
一、挖掘语文教材资源,提高参与的趣味性
轻松愉悦的活动气氛是萌发创造性思维的最佳动力。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可见,只有激发学生活动的兴趣,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才能使学生在轻松、活泼的活动中学到知识,发展能力。实验教材开拓了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每一册都安排了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语文实践活动,有社会调查、办各种小报、诗歌朗诵、演课本剧,故事会、调查访问等。因此,在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设计上,根据语文教材资源和儿童的心理特点,我充分挖掘教材中的有关内容,引导学生积极去开展语文综合实践活动,尽量把学生的自主性突出来,让学生能够主动参与学习的过程,提高他们参与的主动性和趣味性。如第五册的《我的课余生活》实践活动,我要求每位学生根据自己的课余生活以各种形式进行汇报,学生的兴趣被调动了,有的学生以表格的形式,有的以手抄报的形式,有的以表演的形式,还有的通过图片讲故事的形式,不管是哪种方式,我都充分肯定他们,并鼓励每位同学,只要他们乐于参与,乐在其中就行。
二、整合语文教材资源,突出活动的综合性
语文综合实践活动将听说读写整合在一起,既为听、说、写创设了生活化的问题情境,提供了有意义的话题,又为学生课外阅读圈定了内容,指明了方向。在综合性学习活动中,我们可以设计一系列小型的实践活动,把听说读写巧妙地融于活动之中。比如第六册第五单元是以“爱”为主题的学习,我们开展“感恩父母”的综合实践活动,设计出这样几个活动:(1)用三天的时间来观察父母的活动情况,并写观察日记。(2)请你当一天的家,亲身感受父母在家庭生活中付出的辛勤劳动。(3)通过采访父母长辈等亲戚朋友,从侧面了解父母对自己付出的爱或父母对长辈付出的爱,并做好记录。(4)对父母说一句问候的话。(5)给父母写一封信,说说心理话。通过以上一系列活动的开展,就把习作、口语交际整合于综合性学习中,进而促进了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整体发展。
三、依据学生生活实际,重视活动的实效性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教师应高度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创造性地开展各类活动,增强学生在各种场合学语文、用语文的意识,通过多种途径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学生是学习的主人,他们已有的知识、生活经验,是不容忽视的丰厚资源,教师应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和生活实际,设计一些生动有趣、丰富多彩的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如第五册《生活中的传统文化》综合实践活动,要求学生了解我们祖国的传统文化是丰富多彩的。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知识知道多少呢?带着这个疑问,我和孩子们先进行了一次“传统文化知多少”活动。我先把活动的要求通过校园网平台告诉家长,取得家长配合,让孩子对传统文化的了解更加深入。接着再进行“传统文化展示”活动,学生带上剪纸、对联等实物以及一些照片和关于传统文化的小资料到学校来,课上,我先请孩子们说说自己了解的传统文化,在孩子们简单介绍后,我再出示关于“年”来历的一段故事视频,然后我告诉孩子们大部分传统文化都有一个动人的故事或美好的传说,平时要多读、多看、多问,那样,才能真正感受中华传统文化。最后让孩子们运用各种喜爱的方式来介绍自己了解到的生活中的传统文化,或现场制作,或展示对联,或讲故事……通过同学们的自由展示,加深了大家对传统文化的认识。活动中我充分肯定学生收集信息的能力,指导学生自己去感知获取知识的途径方法,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喜好,自由介绍喜欢的传统文化小资料。这样学生不仅习得一些生字词,掌握了一些典故,积累了知识,而且学生在收集、整理、交流、展示的过程中学会了探究,学会了合作。同时还实现了课堂与生活的沟通,注重了学科之间的渗透,让学生从生活走入课堂,再从课堂了解生活,使活动落到实处,增强活动的实效性。
四、尝试多样学习方式,发挥学生的创造性
人的创造力要在各种活动中表现出来。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强调学生的合作精神,注重培养学生策划组织、协调和实施的能力,让学生学会学习。埃德加富尔在《学会生存》一书中说:“未来的文盲不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没有学会学习的人。”今天,学习已经是一种与生命具有共同外延并扩展到社会各方面的具有连续性的人生运动。因此,我们的教学要营造一种积极的学习氛围,通过自行设计和组织活动,让学生尝试多种学习方式,让他们掌握并生成一些新的学习方法,使学习的过程变成一个积极的、主动的探索过程。如:第八册《大自然的启示》综合性学习活动时,我先引导学生用课内学习的阅读知识进行大量的课外阅读,了解人类从大自然中受到过哪些启发,有什么发明创造;接着布置学生去观察动物、植物的生长和其他自然现象,看看能有什么发现,受到什么启发;再让学生自己动动手,做做实验或搞搞小发明;最后召开一次“成果展示汇报”活动,学生通过“手抄报”、“新闻报道”、“我推荐”、“快板”等各种形式展示自己观察大自然的收获,汇报自己的发明创造。“收集信息―受到启示―发明创造―成果展示”这一学习过程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既是对课文内容的内化过程,又是对学生健康完美人格的塑造过程,促进了学生策划组织、协调和实施的能力,让学生学会学习,并在活动的过程中发挥了学生的创造性。
19.开展综合实践活动,开创美术教学新天地 篇十九
一、利用多媒体技术, 开阔学生的视野
多媒体技术一直是开展素质教育的重要手段, 因为单靠教材, 学生所吸收到的知识是有限的, 而互联网为我们的教学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因此教师要善于利用多媒体为学生选择适当的课外知识, 开阔学生的视野。从当前的教育环境来看, 学生的创新能力已经成为素质教育的重点, 而创新则是思维能力的创新, 视野上的开阔就是锻炼思维最好的方式。学生通过多媒体可以看到在书本上无法看到的景象, 或者是可以看到活生生的形象, 进而更好地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
例如, 《祖国的首都———北京》这一课的教学重点是了解北京市的自然地理特征、历史文化传统和城市职能、城市建设等。如果单靠课本的文字和图片, 学生很难对北京城有一个全面的了解, 而且北京的城市建设也是日新月异, 教材根本无法跟上建设的速度。因此在教学中我就利用网络搜索了《北京城市宣传片》给学生观看, 学生通过影片对北京城有一个基本的了解, 然后再利用PPT制作地图, 引导学生理解北京的地理环境以及气候等, 再制作北京市内地图让学生对北京的城市交通有一个全面的认识。在多媒体技术的帮助下, 学生对教学重难点都有了深刻的理解。
学生的综合能力包括了空间想象能力、感知概括能力等, 多媒体技术正好有这方面的优势, 所以利用多媒体技术能够让学生学到许多课外的知识, 不仅扩展了知识面, 也丰富了学生情感, 从而提升了学生的学习能力, 为提高学生素质创造了有利条件。
二、利用地理小制作, 发展学生的思维
开展地理实践活动的目的就是为了提高学生的操作能力, 所以教师在教学中要利用一些地理小制作来提高学生的兴趣, 比如绘制一些地理手抄报、制作地理展板等。这些小制作需要充足的资料才可以完成, 所以学生通过资料的查找、整理、绘制这一系列的程序后, 对学习的内容就会有深刻的理解, 而且思维能力也能在制作的过程中得到提高。
例如, 在学习《祖国的神圣领土———台湾省》这一课的时候, 我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制作一份手抄报, 并且手抄报的主题必须围绕台湾的地理环境、风土人情、历史、政治党派等进行。以四人小组进行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 制作手抄报首先要确定主题, 然后上网收集资料, 把资料收集后还要进行筛选、分析所选内容和主题是否符合, 最后进行版面设计和绘制。这一个过程是一个需要思考的过程, 在思考的过程中, 不仅锻炼了学生的思维, 而且学生能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对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很大的作用。
通过小组进行地理小制作, 能够提高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分析能力、绘图能力等。学生在制作的过程中, 学会了交流沟通, 学会了与人合作, 也学会了帮助别人, 更重要的是通过资料的收集, 对学习内容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三、利用地理竞赛, 激发学生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地理课程相对来说是比较枯燥的, 教师可以组织多种形式的课外活动, 进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每个学生都有一颗好胜的心, 而竞赛集知识和娱乐于一体的活动, 根据教学内容开展知识竞赛活动, 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兴趣, 还能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如在学习完《南方地区》这一个章节后, 我举行了两个小竞赛:一是南方地图的拼图比赛;二是南方地理知识抢答竞赛。在举行竞赛之前我给学生一周准备的时间, 在这一周的准备中, 学生的学习热情空前高涨, 每个学生都希望在竞赛中取得好的成绩, 为了能够有好的表现, 都在认真地练习, 熟悉课本内容, 在举行竞赛的时候, 我看到学生开心的笑脸, 许多学生反映, 在这一周准备的过程中让自己对这一章节有了全面的了解, 而通过竞赛, 学生获得了成功的体验, 对地理的兴趣有了明显的提高。
可见, 通过这些小竞赛, 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而且在活动过程中, 激发了学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 培养了学生的探究学习能力。在学习完一章的内容后, 及时地举行竞赛, 还有利于学生对教学内容的巩固和理解。
20.开展综合实践活动,开创美术教学新天地 篇二十
【关键词】信息技术 语文课堂教学 教学效率
现代教育技术是当今世界科学技术领域最活跃,发展最迅速,影响最广泛的因素之一。现代教育技术的飞速发展,深刻地改变着人类的教育方式,现代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特别其在课堂教学中的有效而显著的辅助作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进入课堂教学已成为一种趋势。在课堂教学中引入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将不仅是促进教学手段的变革,同时还必将促进关于教材的观念与形式、教学方法与课堂教学结构的变革,进而促进教学思想和教学理论的改革与发展。多媒体技术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不仅使教学的形式有了根本的变化,还使语文教学从单一传授课本知识的桎梏中解脱出来,使教学的内容和数量更加多样化、开放化,培养了学生的语文素养,提高了教学质量。我们应该自觉地把多媒体技术有机地整合到语文教学中,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一、利用网络信息环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一节课的成功与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对教学内容的兴趣。传统的教学模式,很难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如何调动学生的求知欲,是教学成败的关键。多媒体技术通过文字、图形、图像、动画、音频和交互式网络等方式,可使教学过程图文并茂、生动活泼,知识面更广。学生们在这些动感学习环境中,产生学习的动机,引起他们对所学内容的注意和兴趣。例如在上《智取生辰纲》这课时,我设计了播放歌曲《好汉歌》(多媒体显示歌词),学生交流听后的感受。然后展示一组梁山好汉的图片,学生选择其中自己最喜欢的一位讲述相关故事,为下面的学习创设良好的学习氛围。又如在学习《综合性学习·写作·口语交际》青春随想时,我利用信息技术播放影视作品:《青春之歌》、《激情燃烧的岁月》的精彩片段,播放歌曲《青春啊青春》、《青春舞曲》、《青春心》等来诱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学生积极主动参与探讨与学习。
二、利用信息技术突破教学重点、教学难点
信息技术与中学语文内容整合,应以教学内容的知识为切入点来进行。教师应当把握时机,围绕知识点展开教学,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媒体进行有效的整合教学,突破教学重点、教学难点。如《隆中对》一文,隆中对策是阅读分析的重点,涉及人名、地名和历史知识颇多,学生读懂有一定的难度,我就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当时形势地图,帮助学生弄清地理方位和地方领主的形式化难为易,使学生掌握了“诸葛亮对天下形势的分析和提出的策略与方针”这一教学重点。如教学《智取生辰纲》时,为了突破“晁盖等人智取生辰纲的过程”这一教学难点。我用信息技术播放视频晁盖等人智取生辰纲的过程,然后让学生结合课文内容,体会晁盖、吴用等人的聪明才智。使教学难点化难为易,教学难点得以突破。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运用多媒体,可以创设出动态情境,以学习者易于接受的方式呈现出来,再配合老师的讲解,让学生观其形,闻其声,以鲜明的色彩和活动的画面把活动过程全面展现出来,既可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化抽象为具体,又可促进思维导向由模糊变清晰。
三、利用信息技术为学生自主学习语文提供了条件,提高了语文课堂教学效率
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的自主学习比传统课堂讲授更能促使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学生也从被动的知识接受者转变为主动的探索者和个性化的独立学习者,学习的兴趣、能力和效率越来越高。如在学习《中国人失掉自信了吗》一文时,我布置了学生回家在网上搜集21世纪初中国的十大盛事,在班上交流,并谈谈自己的体会。同学们的爱国之情无不溢于言表。接着我用信息技术播放视频中国彩电在欧洲市场被征以高额反倾销税,国人不诉而退,中国彩电就这样被挤出欧洲市场。温州打火机在欧洲遭受了同样的待遇,但他们不甘被挤,在诉讼过程中取得了胜利,使得温州打火机在欧洲市场占了一席之地。我就提问:同学们,你们对这一系列的事件有什么感想呢?请谈谈你们的观点?通过学生这样的自主探究与反馈,从而走进了文本《中国人失掉自信了吗》,提高了语文课堂教学效率。
四、利用信息技术整合课堂练习,检验教学效果
学习知识的目的在于灵活的运用知识,课堂练习是加深对知识的巩固和运用的最好方式。运用信息技术,为实现练习形式多样化提供了方便,使老师能及时了解学生学习的效果。传统一节课紧紧巴巴,靠一支粉笔在黑板上慢慢抄题后讲解板书占了很多时间,把信息技术与语文课堂练习进行整合,练习的容量自然加大了,从而提高了效率。例如在学习《出师表》这篇文言文时,我有用多媒体课件出示了这篇课文中出现的重要的多义实词与虚词的练习,出示了古今异义词,解释与课文相关的成语,句子翻译,出示了与诸葛亮相关的重要情节的故事,讨论诸葛亮的性格与品德。整个练习信息量大,检查知识点全面,形式多样,缩短了教学时间,提高了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总之,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的整合不仅仅是一种方法和更新,更重要的是把信息资源带到了课堂教学活动中,合理地、机动地运用信息技术,把学习空间还给学生,给学生提供视觉、听觉和创新思维,丰富学生的表象,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有效地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主动发展,创新的能力,对教学重点、教学难点的突破,检验教学效果起到积极作用。因此,我们应当充分挖掘现代信息技术的优势,并努力整合到语文课堂教学之中,恰如其分地把现代教育技术应用到语文教学中,发挥多媒体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更好地服务于我们的教育教学,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开创中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新天地。
【开展综合实践活动,开创美术教学新天地】推荐阅读:
临夏县中学开展综合实践活动情况总结09-20
开展学校综合治理宣传月活动总结11-19
关于开展农村环境综合整治活动月的通知07-05
关于开展集镇环境综合整治活动的实施方案07-20
美术综合实践活动案例09-19
开展城“我参与、我动手,我为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做贡献”主题活动的意义08-31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教学方式研究07-08
综合实践活动课堂教学设计10-18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论教学探索1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