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大代表媒介素养论文

2024-10-17

人大代表媒介素养论文(精选9篇)

1.人大代表媒介素养论文 篇一

【题目一】简述媒介对人类社会的影响

【题目二】结合你的媒介接触情况谈一谈电子媒介对你的学习和生活的影响

专业:软件工程

班级:JAVA技术11-01

简述媒介对人类社会的影响

一】 人类媒介发展历史(每个时期的媒介特点及其社会影响)

媒介作为信息传递、交流的工具和手段,在人类社会中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媒介的发展史可以从“口语传播时代,文字传播时代,印刷传播时代,电子传播时代,信息时代”五个阶段来研究.1、口语传播时代:口语传播与岩画传播

口语最初仅仅是一种将声音与周围事物或环境联系起来的符号,在人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社会实践中,逐渐提高了它的抽象能力,成了一种能够表达复杂含义的音声符号系统。与此同时,口语也大大促进了人类思维的发达。

2、文字传播时代

文字是人类发展史上第二座重大的里程碑,如果说语言的产生使人类摆脱了动物状态,那么文字的出现则使人类进入了一个更高的文明发展阶段。

3、印刷传播时代:

印刷——东方的贡献与西方的成就

印刷术的发明标志着人类已经掌握了复制文字信息的技术原理,有了对信息进行批量生产的观念。在20世纪,印刷媒介已经高度普及,书籍、报纸、杂志等出版物作为人们每天获取信息、知识、娱乐的基本渠道之一,在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发挥着重大的影响。

4、电子传播时代

电子技术最重要的贡献之一就是实现了信息的远距离传输。电子媒介为人类传播带来的变革并不仅仅是空间距离和速度上的突破。电子媒介出现以后,随着摄影、录音和录象技术的进步,人们不但实现了声音和信息的大量复制和大量传播,而且实现了它们的历史保存。这就使人类知识经验的积累和文化传承的效率和质量产生了新的飞跃。

5:信息时代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中电子传播技术的突破,使人类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前所未有的信息社会。信息成为与物质和能源同等重要甚至比之更加重要的资源,整个社会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以信息为核心价值而得到发展,媒介在社会中的地位比起过去的时代来更为突出。信息爆炸信息社会全球信息化媒介的每一次重大变革,都是建立在社会生产力大发展、社会信息系统复杂性提升的基础上;而媒介的演进,又对社会产生了巨大的反作用,极大地促进了社会和人类文明的进步。

二】大众传播媒介的概念功能和信息时代的社会特点

大众传播媒介

在信息传播过程中处于职业传播者和大众之间的媒介体。指复制、传递信息的机械和传播组织、团体及其出版物和影视、广播节目。

大众传播媒介的功能和特点

大众传播媒介主要是指报纸、杂志、广播,电视等,这些传播媒介传播信息具有速度快、范围广、影响大等特点。大众传播媒介具有五项功能,即宣传功能、新闻传播功能、舆论监督功能、实用功能和文化积累功能。

大众传播媒介主要分为两大类:印刷类和电子类。这两类媒介都有各自的特点。印刷类大众传播媒介主要包括报纸和杂志。报纸的发行量较大,因而是受众面最大的印刷类大众传播媒介,是企业比较青睐的传播工具。报纸具有信息较为详细,信息具有可选择性,信息具有可保留性,信息成本低廉的优点。电子设备投入较高,且需要特别接收设备,而且电脑还需要一定的操作技术。信息时代的社会特点

(1)社会经济结构以服务性行业为主

(2)专业和技术阶层逐渐成为职业主体(3)知识创新成为社会发展的主要动力(4)人们更加关注社会未来的发展趋势

(5)信息技术的发展,为人类与自然和谐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

信息化是人类社会进步发展到一定阶段所产生的一个新阶段。信息化是建立在计算机技术、数字化技术和生物工程技术等先进技术基础上产生的。信息化使人类以更快更便捷的方式获得并传递人类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它将提供给人类非常有效的交往手段,促进全球各国人们之间的密切交往和对话,增进相互理解,有利于人类的共同繁荣。信息化是人类社会从工业化阶段发展到一个以信息为标志的新阶段。信息化不是关于物质和能量的转换过程,而是关于时间和空间的转换过程;在信息化这个新阶段里,人类生存的一切领域,在政治、商业,甚至个人生活中,都是以信息的获取、加工、传递和分配为基础。

信息化是从有形的物质产品创造价值的社会向无形的信息创造价值的新阶段的转化,也就是以物质生产和物质消费为主,向以精神生产和精神消费为主的阶段的转变。

总之,信息化的社会特征的主要表现概括起来有四个方面:虚拟性、全球性、交互性与开放性。

电子媒介对我的学习和生活的影响

一】 我的媒介接触情况

电视:由于是在学校住宿,所以只是周六周日回家,每周的电视时间在十个小时左右

电脑:每天没事的情况下就会与电脑接触三个小时左右,周六周日时间会延长至五个小时,所以一周与电脑接触二十五个小时 印刷:每周三十七个小时

广播:广播就是校园广播的接触每周三个小时 其他:三十个小时

二】

电子媒介对我的具体影响及政策

1、周边环境

随着周边的电子媒介越来越多,使得我将过去大量与伙伴们的接触时间用于电子媒介上面,小时候只是电视的爱好,之后就有了手机、电脑的分摊,我个人独处的时间增加了,与周围的人一起的时间减少了。同时也开阔了我的视野,扩展了知识面。

在电脑媒介上通过媒介途径我也能认识一些不在同一地区的人,交到遥远的朋友,同时在媒介上我也有保持着谨慎的心,明白信息技术是人类为自己锻造的又一把双刃剑,善意的应用将造福于社会,恶意的应用则将给社会带来祸害。因此,我不会在媒介中发表个人性的言论。对于网络上的一些个人信息,我没有说谎的必要,同时也没有一定要去填写的必要,因为我知道在网络上信息安全性还是存在着各种隐患。在网络上的沟通我看做是与他人之间形成了现代社会中的新的互动模式。

2、道德自律问题

我在网络上的活跃程度是不及在现实中的,所以不存在去妨碍他人的恶意信息。即便是在网络上,我也有自己的交友原则和朋友圈子,对于不相识的陌生人,基本不会有互动,而对于在玩游戏的,就仅仅是玩游戏。我的自律性还是比较好的,不会对游戏有依赖性,每次也都只是在无聊的时候参与一下,没有发生过为了游戏而耽误事情的状况。在以信息技术为基础的现代社会中,人与人之间在许多时候不像传统社会那样面对面接触,而是以数字化的信息为中介的间接接触。加之在互联网中,由于不少网络行为主体的匿名性、面具化,因此对道德自律的强调就显得更为重要。网络的安全性考虑让我不能展现详细资料,我也不能想像,在“虚拟世界”不讲道德修养的人,会在现实世界有良好的道德形象。当然,在此问题上的法律意识也不可忽视,依靠国家强制力有效地打击那些在信息领域造成严重恶果的行为者是必要的。

3、价值观念

电子媒介的发展让我接触到很多之前没能接触的东西,不论是物质上的还是精神上的,都给我带来很多新奇的感受。对于电视上的广告,虽然知道那是一种宣传,但是又不得不承认在心中还是有些对宣传的东西的认可。包括在消费方面都在慢慢朝着宣传出的所谓品牌的方向发展。不可否认,电子媒介的信息传导改变了我的价值观念。

信息技术的进步,改变了生活中一切要素流动的方式与规模,大大加速了生活的步伐,而它的一个直接的副产品就是价值选择的多样化。价值观的核心问题是价值评价标准,确立一个正确的、合理的价值评价标准体系十分重要。信息来源的多样性、广泛性对我的思考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增加了正确鉴别是非和选择行为上的复杂性。

因此,我认为确立一个先进的、合理的价值评价尺度至关重要。

4、学习方式

有了手机电脑,我的学习时间变得有些混乱,电脑在课下的时间还算是正常范畴,手机的功能就占用了大量的本该学习的时间。所以,我的学习生活与非学习生活的界限日趋模糊。而在过去这两者的界限十分明确,简单说:学就是学,玩就是玩。然而,凡是有过数字化生活经历的人都知道,边玩边学也是一种有效的方式。因此,我认为在信息媒介时期,应该明确自己的时间合理规划。

2.人大代表媒介素养论文 篇二

一、从概念的起源和内涵看

从概念的起源看, 二者存在明显的不同。信息素养这个概念是随着计算机和网络等信息技术的发展而产生的, 由美国信息产业协会主席保罗·泽考斯基在1974年首先提出, 主要针对人们不知道什么是可用的信息、什么时候使用信息以及如何找到有关的信息等问题。而媒介素养则源于1930年的英国, 由英国文化批评家利维斯首先提出, 主要针对报纸、电影等大众传播媒介对传统精英文化产生冲击等问题, 要求人们抵制大众传播媒介及其带来的低俗文化。

从概念的内涵看, 二者是存在差别的。对于信息素养的定义, 泽考斯基最早将其解释为“利用大量的信息工具及主要信息源使问题得到解答的技术和技能。”1992年, 美国国家图书与信息科学学会提出信息素养是“识别、检索、评价、组织、有效创造、利用交流信息处理问题的能力”。1997年9月纽约州立大学图书馆馆长理事会下的定义是:“能清楚地意识到何时需要信息, 并能确定、评价、有效利用信息以及利用各种形式交流信息的能力。”媒介素养也有多种定义, 如:美国Aspen媒介素养领导协会1992年将媒介素养定义为“以各种方式检索、分析、评价与创造媒介内容的能力”;上海复旦大学新闻学院博士张志安、沈国鳞指出:“媒介素养是指人们对各种媒介信息的解读和批判能力以及使用媒介信息为个人生活、社会发展所用的能力。”上述定义在语言结构上多有相似, “信息”和“媒介信息”两个词语也让人难以捉摸和辨识, 因此常常会给人造成误解, 以为二者同属一个概念。笔者倾向于采用台湾政治大学传播学院媒体素养研究室对媒介素养的定义:“媒体素养指大众能解读媒体、思辨媒体、欣赏媒体, 进而利用媒体来发声, 重新建立社区的媒体文化品位, 并了解公民的传播权利和责任。”该定义清晰具体, 明确地说明媒介素养重在对媒介的解读、思辨和欣赏, 与信息素养强调信息检索、识别、组织、利用等能力是不同的, 很好地避免了与信息素养定义的混淆。

二、从对人的价值和重要性看

从对人的价值来说, 信息素养最重要的价值在于能够帮助人们解决信息社会中各种各样的需要信息技术参与解决的问题。李艺教授把这些问题称为“信息问题”。信息问题的产生对信息素养及信息技术教育的发展有着重要意义。处于信息时代的人们已经无法逃避各种信息问题, 而各种信息问题的解决需要人们信息素养的提升和发展。于是, 信息技术教育被赋予起码的社会意义。

与信息素养不同, 媒介素养最重要的价值在于能够帮助人们更好地阅读和传播各种媒介信息。它本质上是一种更具综合性的文化素养, 尤其是一种主动批判性的鉴别赏识能力。如果说媒介是人体的延伸, 那么, 媒介素养就是传统文化素养的延伸。传统文化素养要求人们拥有听、说、读、写能力, 而媒介素养则要求人们应具备批判性地接收和解码影视、广播、网络、报刊和广告等媒介信息的能力, 以及使用计算机、电视、照相机、录音机、录像机等广泛的媒介技术来制作、传播信息的能力。媒介信息的接收和解码能力是传统文化素养听、读能力的延伸, 媒介信息的制作和传播能力则是传统文化素养写、说能力的延伸。处于大众传媒时代的人们已经无法逃避各种媒介阅读和传播问题, 而各种媒介问题的解决需要人们媒介素养的提升和发展, 需要媒介素养教育。

三、从培养方式、内容和所需条件看

在各国学校教育中, 信息素养的培养方式基本上都经历了从计算机教育到信息技术教育的过程, 而媒介素养的培养方式则比较复杂。以最早开始倡导媒介素养的英国为例, 其媒介素养教育在20世纪60年代是融于英语课程的, 70年代是在中学正式开设电影研究 (Film Study) 和媒介研究 (Media Study) 课程, 而从80年代末

网络时代学校德育的机遇、挑战及对策

21世纪是因特网的时代, 网络时代将带给人类社会又一场意义深远的革命。

一、因特网的全新世界给学校德育带来了机遇

网络的开放性、交互性、个性化以及沟通的便捷性给德育带来了全新的发展机遇。

1. 网络给青少年思想观念系统以积极的影响, 并使之发生重大变化

(1) 多元化观念。网络多元的文化、观念及生活方式, 不仅拓宽了青少年的视野, 更能打破他们封闭、局限的观念, 有利于他们多元化观念的形成, 使其理解信息变得多角度, 更加主动。

(2) 全球意识。网络突破了民族文化特征的局限, 赋予人们的思维以更大的国际性和包容性。因此, 网络有助于青少年全球意识的形成, 对他们的成长及未来产生深远的影响。

到现在, 不仅开设单独的媒介研究课程, 还在国家英语课程、公民课程、ICT等课程中广泛融入了媒介素养的培养内容 (需要指出, 这里的媒介素养与其他课程的融合主要是指在其他课程中学习媒介, 即“Teach about Media”) 。

在培养内容方面, 二者存在很大区别, 如:我国高中信息技术课程包括“信息技术基础”、“算法与程序设计”、“多媒体技术应用”、“网络技术应用”、“数据管理技术”、“人工智能初步”六大模块;而媒介素养课程则一般按照媒介的类别来划分, 包括报纸、电视、电影、广播、互联网、杂志漫画、手机等模块。

从事二者培养的教师在学科背景上是存在差别的。信息技术教师的学科背景一般为教育技术学或者计算机科学, 而媒介素养教师的学科背景则常常是传播学、语言文学、社会学等。尤其是拥有语言文学背景的教师 (母语教师) , 由于语文素养培养和媒介素养培养在阅读能力培养上的相通性, 他们常常会兼任或专门出任媒介素养课程教师。

在培养所需要的硬件条件方面, 信息技术课程主要需要计算机和网络, 而媒介素养课程则要求比较高, 尤其是在需要让学生开展媒介作品制作活动时。具体包括计仲伟权

(3) 效率观念。因特网的显著特点是运行的快捷、同步和使用的简便。以计算机和信息技术为支撑的网络作为连接未来信息社会的纽带, 它将世界各国和地区联为一体, 形成一种崭新的信息和通信网络系统, 以更快的速度传送和处理日益增加的数据、信息和知识, 这将有利于青少年效率观念和行为的培养。

2. 德育手段和途径变化的机遇

(1) 德育手段的发展。通过网络我们可以参加不同国家、不同地区或学校的讨论和交流, 可以参与各国的教育活动, 可以共同设计教育方案。网络技术的出现和在教育领域的运用, 给德育的手段、方式、条件、效果等带来全新的变化和拓展。多媒体技术可使学生的多种感官同时感知, 学习的效果明显优于单一感官感知的学习效果, 其德育知识的感知、德育情感的体验等都是传统的德育手段无法比拟的。

(2) 德育途径的创新。网络作为一种沟通途径, 有利于

算机、摄像机、照相机、录像机、打印机、刻录机等。

同为二十一世纪公民应具备的基本素养, 信息素养和媒介素养在我国的发展并不均衡。为使我国青少年能够更好地面对二十一世纪的挑战, 我国教育工作者需要对信息素养和媒介素养有更加清楚的认识, 并积极投身到信息素养和媒介素养教育中去, 促进我国国民素养教育工作的发展, 使我国教育工作真正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

参考文献

[1]李艺.信息技术课程与教学[M].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5.

[2]王帆, 张舒予.从教育视角解析媒介素养与信息素养[J].电化教育研究, 2007, (3) .

[3]张志安, 沈国麟.媒介素养:一个亟待重视的全民教育课题[J].新闻记者, 2004, (5) .

[4]王琪.媒介素养与媒介文化[J].北方论丛, 2007, (4) .

3.新媒介环境下网络编辑的媒介素养 篇三

[关键词] 网络编辑 媒介素养 把关人

[中图分类号] G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5853 (2013) 03-0033-04

随着媒介技术的不断革新和广泛运用,新媒介如今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是无孔不入。新媒介在深刻影响人们日常生活的同时,逐渐打破人们惯有的媒介思维方式。在以开放、分享为特征的Web2.0新媒介环境下,不仅媒介信息来源呈现多元化、去中心化特征,而且基于用户个性化需求的信息推送服务正成为新媒介信息服务的主流模式之一。同时,微博、博客、个人门户等自媒体的崛起以及媒介个人化趋势的加剧,都对网络编辑的职能和媒介素养提出了新要求。

1 新媒介环境下的信息传播特征

随着社会化元素的逐步增多,媒介正逐步跨入人本传媒时代[1]。在人本传媒的新媒介环境下,信息传播者和受众的角色定位、信息传播内容及信息传播模式等发生了一些根本性变化。

1.1 信息传播者和信息受众趋于融合

在新媒介环境下,信息传播者和信息受众的界限划分变得模糊,信息传播者与信息受众在互动过程中,悄然实现了传播中的角色换位,媒介角色定位被打破,传者即受者。美国《连线》(Wired )关于“新媒体是所有人对所有人的传播”[2]的论断深刻地揭示了新媒介环境下信息传播者和受众的融合趋势。在新媒介环境中,除了信息传播者外,受众也在积极地参与信息的组织、生产和传播活动,信息传播者和受众的角色正在趋于融合。受众不再是被动的信息接受者,他们在接受信息的同时也在生产和传播信息。同样,传播者在传播信息的同时,也在接受受众传递的信息。这种融合打破了传统媒介中传者与受者泾渭分明的角色划分,体现了新媒介环境下信息传受合一的特点。

1.2 传播内容以用户个性化信息需求为中心

以满足受众需求为中心打造人性化媒介是数字时代传媒竞争发展的逻辑新起点[3]。在新媒介环境下,受众与媒介都具有良好的自主性和选择性,其关系是一种互动关系。以网络媒体为例,如何为受众提供个性化的内容服务,进而提高受众黏性是其参与市场竞争的关键。在网络传播过程中,媒介内容选择从以传播者为中心走向以受众个性化需求为中心,受众的偏好不仅决定着媒介的内容与方向,而且产生决定性影响。可以说,网络媒体受众的流失与否完全取决于媒体能否生产出符合用户需求的“商品”[4]。也因此,个性化需求定制、即时信息推送等以受众个性化需求为中心的信息服务方式,逐渐成为以网络媒介为代表的新媒介环境下信息传播的主流模式。

1.3 信息传播模式强调双向互动

与传统媒介的单向传播模式不同,新媒介环境下的信息传播具有双向互动的传播特征。一方面,以网络、通信技术为代表的信息传播技术的创新发展为新媒介环境下的信息双向互动传播提供了技术保障。另一方面,新媒体在传播模式上以人际传播的相互作用、双向传播以及传播者与受众的依存关系为基础,在传递信息时实现了传播者和受众的双向互动[5]。如今,以网络为代表的新媒介在进行信息传播的同时,还会开展“热评热议”、“热点调查”以及“互动分享”等互动活动。通过互动,受众可以向媒介表达自身观点,媒介可以了解受众看法,从而实现媒介与受众之间的双向传播。

2 新媒介环境下网络编辑的职能定位

新的媒介环境特点,使网络编辑不再仅仅是“通过网络对信息进行采集、分类、编辑,向世界范围的网民进行信息发布,并且从网民那里接收反馈信息,产生互动的工作人员”[6],他们作为“把关人”的职能将发生新变化。

2.1 从信息持有者向信息管理者转变

在新媒介环境下,海量信息资源的获取、传播和利用变得越来越困难,尤其是由微博等社交网站提供的“碎片化信息”更是让用户无所适从。虽然用户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对相关信息进行筛选和甄别,但效果大多不如人意。用户在面对海量、无法处理的信息时,需要专业、可信赖的媒介管理者的帮助。以网络新闻报道为例,新媒介环境下各种不确定信息四处流传,使得用户无法迅速、准确地识别和掌握新闻内容,这就需要网络编辑对相关信息进行甄别和筛选,以帮助用户准确地获取和利用新闻内容。也就是说,在新媒介环境下,作为海量信息拥有者的网络编辑需要成为信息资源管理者,对信息内容进行甄别、筛选、加工、整合和归纳,以便于用户利用。

2.2 从信息规模化加工者向个性化加工者转变

库尔特·卢因(Kurt Lewin)认为“把关”就是对信息进行过滤、加工优化的过程。在新媒介环境下,虽然网络编辑的策划、采编、修改、排版和发布等基本职能没有改变,但工作的重点或重心却在发生转变。为了满足新媒介环境下用户的个性化信息服务需求,网络编辑逐渐由内容规模化加工者转变为信息个性化加工者。网络编辑的信息服务理念从“传播者想传播什么,受众被动接受”向“受众需要什么,传播者为其提供服务”[7]转变。他们不再强调主观意图或网站定位,而是更多地从受众角度出发对信息进行筛选和优化,以满足用户个性化需求。因此,走进“人人小站”、新浪“微群”等用户圈子,与用户互动并了解用户个性化需求,进而提供专业化信息加工服务是新媒介环境下网络编辑必须完成的职能转变。

2.3 从信息整合者向用户整合者转变

在传统媒介环境中,编辑的工作重点主要集中在对信息的加工和整合上,以便于信息的传播与获取。如今,随着媒介环境的变化和新媒体的发展需要,网络编辑的工作重点逐渐转移到对用户行为进行研究,通过对用户进行分类和整合来确定不同的用户群体偏好,使之成为媒体的独特资源,以期获得更多的用户价值。有分析认为,一个脸书(Facebook)粉丝的平均价值高达136.38美元左右[8],可见用户价值的昂贵。因此,在新媒介环境下,通过用户行为分析,发现和聚类不同的用户群体,为其提供专业化信息服务以实现用户价值最大化,是网络编辑必须完成的另一个职能转变。

nlc202309030040

3 新媒介环境下网络编辑的媒介素养新要求

从受众角度看,媒介素养是指人们面对各种信息时的选择能力、理解能力、质疑能力、评估能力、创造和生产能力以及思辨的反应能力[9]。从媒体工作者的角度看,媒介素养包括媒体工作者的信息利用能力、技术能力和媒介管理能力三个层面。面对竞争激烈的新媒介环境,网络编辑必须提升信息利用和管理能力。

3.1 网络编辑应提高政治和审美意识

互联网的开放模式以及网络舆论言论主体的多元化特点,在丰富网络信息资源的同时,也让庸俗炒作和网络谣言变得层出不穷。庸俗炒作和网络谣言的泛滥不仅造成媒体公信力的下降,而且造成整个社会网络文明价值的缺失。在新媒介环境下,网络编辑必须提高政治意识和审美意识,强化信息分析和利用能力。一方面,作为新模式下的“把关人”,网络编辑应树立正确的政治意识,提高职业道德水平和社会责任感,通过议程设置、专题报道等形式向受众传递高尚的社会价值观,以引起受众共鸣,提升整个社会的网络文明价值。另一方面,网络编辑在新媒介环境下应提高审美意识,从艺术的角度去理解和欣赏媒介内容,提高受众的信息辨别和分析能力,引导受众对格调低下的网络信息进行批判性思考,进而提高受众的媒介素养和媒介公信力。

3.2 网络编辑应提高媒介技术应用能力

语义出版技术、云计算技术等媒介技术的出现和应用在推动媒介创新发展的同时,也对网络编辑的媒介技术应用能力提出了新要求。一方面,与传统编辑工作相比,新媒介环境下的网络编辑工作具有超链接、数字化以及交互性等技术特点;另一方面,媒介技术在媒介形象塑造过程中也扮演着重要角色[10]。如果网络编辑无法熟练地应用新媒介技术,不仅会给信息内容的深度加工和整合工作造成不必要的困扰,而且会阻碍媒介形象和影响力的提升。因此,对网络编辑来说,在熟悉和了解媒介技术发展现状的同时,还要通过不断学习提升媒介技术的应用能力,使自己成为合格的媒介技术平台的操作者和运营者。

3.3 网络编辑应提高媒介经营管理能力

网络编辑的媒介经营能力,主要表现为做好频道或栏目推介,不断扩大频道或栏目的影响力[11]。在新媒介环境下,网络编辑仅仅具备采、编、写等基本媒介经营管理能力是远远不够的,媒介策划与运营、媒介内外部资源整合等媒介经营管理能力的提高也必不可少。一方面,网络编辑要树立用户至上意识,精准把握用户需求,通过专题策划、在线互动等方式加强与用户的沟通与互动,提高用户满意度。另一方面,网络编辑要加强对内外部资源的整合利用,通过合作推广、协同营销等措施进行媒介推广,提高媒介的影响力。总之,网络编辑只有全面提升媒介素养,切实承担和履行作为一个网络信息“把关人”的责任和义务,才能在激烈的媒介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4 网络编辑媒介素养提升策略

4.1 坚持网络编辑自律和他律相结合原则

媒介自律实际上是媒体操作者的一种自觉行为,是基于对自己使命的一种认识,它可以使媒介良性、自觉地履行自己的社会职能。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一些不可控因素导致的不良信息泛滥现象仍然存在,并给整个社会带来不小的危害。因此,网络编辑在新媒介环境中应加强自我约束,全面提高自身素质,自觉承担应尽的社会责任。在新的媒介环境中,网络编辑应多一些独立思考、少一点偏激冲动,多一些理性判断、少一点盲从轻信,将客观、准确的信息内容传播给用户,从而为用户提供最优服务。

除了自律,要让网络编辑更好地发挥“把关人”作用,自觉履行其社会职能,他律同样重要。立法机构、司法机关、互联网管理部门完善法规、加强监管,是更为有效、也更为根本的“谣言粉碎机”[12]。因此,制定详细、完备的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对网络编辑行为进行规范、约束和监督,是提高网络编辑媒介素养的有效途径。自律与他律辩证统一关系表明只有将二者结合起来,才能实现理想的契合。因此,在网络编辑媒介素养提升过程中,要始终坚持自律和他律相结合原则。

4.2 坚持职业教育与职业培训相结合原则

在媒介环境不断变化的今天,媒介产业的发展需要大量高素质的复合型创新人才。从国内现有网络编辑教育与培训体系来看,要提高网络编辑的媒介素养,必须坚持教育与培训相结合原则。在职业教育方面,政府应在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中开设网络编辑相关专业,加大专业人才的培养力度,通过专业理论和专业技能的传授,全面提高网络编辑的媒介素养,满足媒介产业发展的需要。

在职业培训方面,行业管理部门、媒介企业及职业培训机构要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职业培训。具体来说,要通过文化、道德、法律、职业和安全保障等知识的培训提高网络编辑的基本素养,通过技术理论、专业技能和技术实习等职业技术的培训提高网络编辑的技术素养,通过经济、管理知识的培训提高网络编辑的媒介经营管理素养。在培训方式上,要短、中、长期培训相结合,定期与不定期培训相结合,请进来与走出去培训相结合。

4.3 坚持职业资格考试与职业准入相结合原则

虽然国家劳动与社会保障部自2005年起就开始实施网络编辑职业资格考试,并将网络编辑资格划分为网络编辑员、助理网络编辑师、网络编辑师和高级网络编辑师四个等级分别加以认证,但网络编辑的媒介素养从总体上看并没有实现质变。分析其原因,相关政策缺失、职业资格考试与准入脱节等是主要因素。为此,一方面,政府相关部门要加大网络编辑职业资格考试和职业准入政策和制度的出台力度,从法律和制度角度规范行业准入,提高网络编辑的媒介素养。另一方面,要坚持职业资格考试和职业准入相结合原则,通过二者的结合规范网络编辑就业市场,保证网络编辑从业人员的质量,从而从总体上提升网络编辑的媒介素养。另外,政府相关部门加大网络编辑职业准入制度的执行和执法力度,也是提高网络编辑媒介素养的关键。

总之,网络编辑一方面要勇于承担作为传媒人应有的责任,切实履行作为网络信息“把关人”的义务,为媒介产业的健康、和谐发展做出贡献。另一方面,网络编辑要在不断变化和更新的媒介环境中自觉提升媒介素养,以满足媒介产业创新发展的需要。

4.培养高校媒介素养的论文 篇四

1媒介素养内涵

“媒介素养”(MediaLiteracy)概念起源于20世纪30年代初期的欧洲,最初是由英国学者利维斯(ER.Leavis)和他的学生丹尼斯桑普森(DenysThompson)提出的。提出这一主张的初衷是为了抵制大众媒介对公众精神追求的误导,尤其是对青少年成长产生的各种负面影响,倡导在学校引入媒介素养教育,以此来培养青少年的媒介批判意识,使其能够辨别和抵御大众传媒的不良影响。

而随着新媒介的不断发展,西方学者开始对媒介功能有了新的认识,媒介素养培养的观点也随之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媒介素养教育的对象和教育内容都发生了改变,不再仅仅局限于青少年,也不仅仅是为了抵抗媒介的负面影响,而是上升到受众对传媒的使用和利用以及借传媒发展自身上。到目前为止,经过近80年的演变,它已发展成一个多含义、多角度和多层面的概念,目前还没有一个统一的、公认的定义。但是一般来讲,媒体素养是指人们对各种媒介信息的解读和批判能力以及使用媒介信息为个人生活、社会发展所用的能力。

从能力的角度来看媒介素养,主要包括媒介属性认知能力、媒介信息获取能力、媒介信息解读能力、媒介信息传播能力等。具体来讲,就是对媒介的认识以及利用媒介获取相关信息和知识来支撑自己学习或工作的能力,以及在这一过程中对媒介的利用程度、对媒介信息的筛选、甄别的能力,并对信息进行整合,进而作出新预测、新设想,产生新信息;媒介信息传播是有效运用媒介向公众传递和展示有利信息的过程。

自上世纪的九十年代我国引入媒介素养概念后,各个领域的媒介素养研究如火如荼,越来越多的人已经意识到媒介素养的必要性和重要性,高校首先成为媒介素养培养的主阵地之一,更有学者提出“中国的媒介素养教育更适合在大学率先启动”。要在高校率先进行媒介素养教育,而高校教学管理者作为高校教学管理工作的具体执行者,直接面对学校的具体教学事务及广大师生,既要为师生做好选课、排课、成绩发布等教学管理的服务工作,也要能为师生提供政策咨询、课题管理等工作,同时还要制订相关的文件、规章制度等。教学管理者的言行直接体现了学校的教学管理水平和形象,因此教学管理者的媒介素养的提高,必将提高这一群体的整体业务素质,进而提高一个高校的教学管理的水平。

2高校教学管理者媒介素养现状及需求分析

为了解高校教学管理者媒介素养现状及使用媒介的习惯等,结合教学管理工作实际,设计了关于媒介素养的调查问卷,主要包含:媒介接触和选择能力、媒介使用能力、媒介信息批判和解读能力、利用媒介发展自我的能力以及媒介素养需求状况等五个方面。本调查取样主要在苏北几所高校,通过纸质问卷和电子问卷的方式,共计发放问卷200份,回收有效问卷144份。调查结果分析如下:

2.1高校教学管理者的媒介接触与选择能力解析

在媒介接触动机方面,大多数的被调查者选择了“了解社会”、“指导工作”和“学习”,较少人选择“习惯”、“消磨时间”、“忘记烦恼”。由此可以反映出高校教学管理者接触媒介具有明确的目的性,在接触媒介过程中呈现出一种主动、积极地利用媒介资源的状态。同时也反映出高校教学管理者在接触媒介时,主要着眼于自身的完善与发展,体现出较强的理性。在媒介选择途径方面,选择经常会通过两种以上媒介了解新闻和信息的占69.2%仅,同时,在各种新闻媒介形式中,高校教学管理者更倾向于将网络、电视、报纸作为首选的信息渠道,这表明,高校教学管理者获取信息的途径是多样的,在媒介选择上表现出较高的文化水准,也初步具有了与立体式传媒网络相匹配的多渠道获取信息的素质。

2.2高校教学管理者的媒介使用能力解析

对教学信息的检索在高校教学管理工作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在对“是否能够顺利检索到自己想要的信息”时,77.8%的人选择“都能”,22.2%的人选择“有时能,有时不能”。由此看出,大部分人员都能较好地检索到自己所需要的教学管理信息,这是开展工作的基础。但同时在“利用媒介搜集信息时,可能遇到过的问题”时,47.22%人选择了“信息太多,不知道如何选择”,这也表明了在现在的网络化时代,获取信息已经不是问题,如何有效利用信息才是最大的问题。另外有23.61%反映“不能确定所搜集到的信息的可信度”,这也与现代媒介的信息发布的随意性是相关的,因此需要大众要具有一定的辨别能力。

2.3高校教学管理者媒介批判的能力和发展自我能力解析

在“是否对媒介信息内容的真实性产生过怀疑”的调查中,大多数受访者表示有过,表明高校教学管理者这一群体对媒介的社会角色有比较清醒的认识,走出了传媒无所不能的认识误区,认为现实生活中的许多问题并不是依靠媒介的干预就能解决的,这有助于高校教学管理者更加合理地利用媒介资源,同时也有利于大众传媒进一步回归本位。有利于进一步引导高校教学管理者区别媒介现实与客观现实,进而正确地利用媒介信息。在“您原本打算用30分钟电脑,却因为一些新闻或者娱乐信息而忘记时间?”这一问题的调查数据中,有着明显的年龄差异,选择“经常的”,大多在35岁到50岁之间,比例达76.6%;选择“从不”的50岁以上部分占有相对较高的比率,占20%。这也表明大部分人的自控能力较差,因此对于自控力的培养也是媒介素养的一个重要方面。

2.4高校教学管理者的媒介素养需求分析

从调查的情况来看,对媒介素养的需求,仍然有4.86%人希望可以经常培训,47.2%的人认为“至少进行一次”是可接受的,18.06%的人不希望有,29.86%的人感觉无所谓;通过进一步的分析显示,不希望有培训的人员主要是集中在中青年,而主要也大都集中在工作忙,没时间等方面,这占到了53.85%,其次23.08%的人认为这是不需要培训的,少部分人不感兴趣,较少的人员认为培训不如自学。这与教学管理者平时工作繁重、中青年正是家庭负担较重的状态是分不开的。因此在培养方法选择上也要充分正视这一现状。从上述调查结果看,当前高校教学管理者由于其知识基础相对较好,已初步具备了应对传媒时代的基本素养,但是对于更深层次的应用还有待提高,主要体现在:

第一,高校教学管理者在接触媒介的过程中具有明确的目的性,并呈现出一种富于理性的动机结构。

第二,高校教学管理者对报纸、电视、广播、网络等各种媒介形式均有一定的驾驭能力,善于从多种媒介上获取自己所需要的信息来源。

第三,多数高校教学管理者已具有媒介信息的初步辨别意识和辨别行为。但是,高校教学管理者具有的媒介素养主要是在日常媒介接触的经验基础上形成的一种感悟,大多尚处于自发状态。

第四,多数高校教学管理者是有媒介素养需求的,特别是对媒介信息获取和发布,以及对媒介信息的辨别能力均有待进一步提高。因此,将媒介素养教育纳入高校教学管理者教育的内容之中具有可行性。

3高校教学管理者媒介素养培养对策

3.1加强宣传,提高高校教学管理者媒介素养重要性的认识

(1)媒介素养是高校教学管理者获取信息的基本要素。媒介化时代要求每一个公民要谙熟媒介社会的生存法则,否则就无法适应这个社会。高校教学管理者作为社会的一员,工作和生活同样离不开媒介;同时,高校教学管理者在开展工作时会用到相关媒介,如果不具备相应素养,将会给工作开展带来消极影响,无法适应新形势下的高校教学管理工作。

(2)媒介素养是高校教学管理者开展工作的保障。开放的社会环境,有利于高校向社会传播教学管理建设和发展的信息,也有利于高校充分利用媒介展示高校的实力;但同时,这也是一把双刃剑,利用好了会给高校带来意想不到的收获,利用不好也会给高校带来致命的打击。所以高校教学管理者在媒介运用上不得不更加稳妥,更加谨慎,增强高校教学管理者的媒介素养,提高他们的媒介应对能力,同样显得刻不容缓。

(3)媒介素养是信息化时代高校教学管理者进行信息宣传的指导。高校教学管理主体对媒介在高校宣传中的地位和作用的认识,以及对媒介的了解和运用程度,往往直接影响着整个体系的变化。高校教学管理者作为高校舆论战的主要实施者,甚至作为高校宣传的参与者和指挥者,如果缺乏必要的媒介素养,显然难以胜任在未来信息化宣传中所担负的角色使命。

3.2与工作实际结合,优化媒介素养培养方式

高校教学管理者虽然具有一定的媒介素养基础,但是对媒介信息获取和发布,以及对媒介信息的辨别能力仍需进一步提高,而开展媒介素养培训不失为一个可以快速提高这种能力的有效途径,但是他们的培训不同于普通的教师和学生,必须要考虑到高校教育教学工作实际情况和教育管理者的岗位特点。高校教学管理者既要完成具体的教学事务,要接待教师和学生的咨询,要处理繁杂的工作,还要完成上级领导布置的各种事务性工作,工作任务较为繁重,没有足够的时间来学习和研究媒介素养方面的知识。

因此,我们在对高校教学管理者进行媒介素养培养的时候,要从他们的实际工作出发,结合他们工作的特点和工作的安排、进度等,选择和工作关系紧密相连的主题来开展,使媒介素质培养和实际工作保持一致,做到两促进、两提高,这样既能帮助教学管理者较好地完成工作任务,又能提高他们参与媒介素质培养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3.3重视自我媒介素养能力的提升

5.中职生媒介素养培养思路论文 篇五

一、中职生媒介素养培养的路径

1.培养正确的媒介观念。

基于现今中职生易受鼓动、辨识能力差、趋于被动接受的媒介素养特点,教育的重任就是要引导中职生认清媒介现实与客观现实之间的差距,利用好媒介为自己的求知和成长服务。为了使中职生树立正确的媒介观念,应做好媒介基础知识的教育,让学生充分了解“什么是媒介”、“媒介信息有何意义价值”、“如何筛选有益的信息”。

2.利用媒介工具实践学习。

为使学生进一步了解和掌握利用媒介的能力,可在教师的指导下,引导学生选择并使用媒介工具进行学习。可制定一个学生感兴趣的目标课题,以分组活动的方式让学生分头运用信息工具进行搜索、汇总,在此过程中指导学生对信息进行正确筛选处理。最后通过全班讨论,以批判性的思维发现事物的本质,既培养了学生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又提高了他们对媒介信息的辨识能力,同时还能促进学生相互学习合作。

3.树立中职生传播信息的`责任意识。

当今社会有许多不法分子利用网络大肆传播虚假、违法信息,而作为一个爱国守法的公民,在传播信息的同时必须具备社会责任感,了解相关法律常识,能够有效地、合法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对于违法信息则要予以坚决反对。因此,培养中职生成为一名合格的信息传播者,最重要的是要树立正确的社会责任感,开设相关道德与法律教育课程,让中职生了解法律法规,不盲从不跟风、在网络法规和社会道德许可的范围内合理地发表自己的言论,做一名合格的信息传播者。

二、中职生媒介素养培养的策略

1.提问式展开探讨话题。

向学生提出一些开放性问题,允许他们通过媒介对问题答案进行检索和收集,引导学生评估信息来源的可靠程度,以及选择所使用媒介的原因和筛选信息时的决策过程和依据,让学生们各抒己见,表达自己对使用媒介的心得体会,并根据搜集过程中的情况对媒介做出评价,最后介绍一些实用经验帮助学生加强媒介使用能力。在此过程中,要鼓励学生从多方位多角度思考问题,养成搜索信息时注意全面性的习惯。

2.主题式信息调研任务。

以一周为一个任务周期向学生制定一个主题的信息调研任务。如向学生播放一段意义深刻的视频或一首最近流行的歌曲,或者诗歌、小说等。让学生自由组合成小组来阅读分析并搜集相关信息,在一周结束后开展讨论会,指引学生就目前所获得的信息对这个主题展开意见探讨。如遇到有意见分歧的主题还可以采用辩论赛的形式,既能加强学生对主题的深刻认识,同时也提高了在信息调研过程中小组的参与积极性。在信息搜集阶段,指导学生有效分工合作更能加强他们情报搜集的能力。

3.实践式媒介学习。

鼓励学生选择他们感兴趣的一个方面问题进行分组搜索和分析,并将最后的成果制作成杂志、视频、或音乐等媒介形式。将每一份已完成的作品在全班展示,并引导各小组间对作品进行相互评价交流,选出评价最高的作品授予适当奖励,同时指导学生对所有作品可改善提高的地方给予建议。

三、总结

6.大学生媒介素养培养之我见 篇六

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是的大众传播手段日益多样化,大众传播媒介逐渐成为我们日常信息的主要载体。

在这样一个信息高速发展的时代,没有一个对于媒介的清醒的认识很可能会导致我们沦落为媒介的奴隶。相对于大学生而言,学校教育不仅仅是他们获取信息与知识的途径,可以说网络、电视、报纸、杂志等媒介已经逐渐成为他们的“第二学校”。

大学校园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阵地,拥有丰富的校园媒介资源和良好的媒介素养教育的氛围,作为当代大学生应该学会充分利用现有的校园媒介资源,积极参加媒介素养教育的课程与各种媒介传播活动,在实践中形成对媒介的正确的认识。大学生的媒介素养教育不应只局限在小范围内,更应该深入加强对大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培养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大学生应该对自身的素养教育具有清醒的认识,自觉地接受媒介素养教育,提高个人综合素质。接受媒介素养教育不是简单的学习,更应该融合在学生的日常行动之中。

在开展过程中尤其需要重视学生的实践认知能力。而在这一过程中,这些媒介传递的信息内容需要特别注意其内涵。学校在对学生进行媒介素养教育的过程中要加快建立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体系,让课堂教学更具有针对性,开展受众认知更新、媒介批评、没接到的法律教育等内容的教学,帮助学生树立科学的媒介传播观和受众观,开展丰富的课外学习与实践活动,深层次的提高学生对课堂知识的认识与理解。

教材中:新闻事业的一般功能分为

一、沟通情况提供信息

二、进行宣传整合社会

三、实施舆论监督

四、传播知识提供娱乐

五、作为企业赢得利润。

媒体的功能 1.环境监视功能

 无论什么时代,人类都必须不断地监测、了解自己生活的环境。人类必须设法确定自己所处时代的政治、经济、生活等条件,所面临或可能面临的问题、危机及其处理方法,自己的目标及实现该目标的机会、方式等。

 监视环境的功能在动物的群体中也同样存在,如拉斯韦尔在文章中所说,在动物界,往往指派某些成员担任群体的“哨兵”,一旦四周出现变化,就发出警报。

著名传播学家施拉姆则把媒介的这种环境监视功能形象地比喻为“社会雷达”(social radar)。监视环境讲究准确、客观和及时,这就是媒介报道新闻的最起码的要求。

2.协调解释功能

其目的在于把社会的各部分、各因素整合为一个相互协调的有机整体,以应付环境的变化。

如果说,监视环境主要体现在报道里,那么协调关系就体现在言论和新闻评析中。用德弗勒的话说:“新闻是监视,评论或解释性报道就是联系。”这里的“联系”,即通过言论和深度报道的评析,协调社会各部分之间的关系。

人们常把媒介比作“桥梁”、“纽带”,即指媒介具有联系社会、协调关系的功能。

如果说监视环境着眼于真实迅速,协调关系就侧重在意见沟通。生存环境的复杂多变,仅客观报道并不能解决问题,更需要评论、分析和解释。否则,面对纷纭繁杂的现实,人们将无所适从,整个社会将陷于混乱。

大众媒介在协调关系方面,有其得天独厚的优势。它通过其传播的广泛性,使意见能在社会的最大范围内得到沟通,以实现最大程度上的理解和共识。

3.教育功能

大众媒介具有传递社会文化的功能,使社会的精神遗产,如科学知识、文学艺术、价值观念得到继承和发扬。过去,传递文化的职责主要由家庭、学校承担,如今已经在很大程度上为大众媒介所承担。

大众传播的教育功能,广义的媒介内容具有某种教育意义或目的,既可以通过知识性信息来传递,也可以利用文艺娱乐性信息来达到寓教于乐的目的;狭义上指媒介直接传授专门知识,如报刊图书中的知识性内容、广播电视中的教育台、教育频道及时段中的教育节目。4.娱乐功能

1975年,社会学家赖特在《大众传播的社会学观点》一书中,对拉斯韦尔的功能学说作了补充,即增加了提供娱乐的功能。此前的1967年,学者斯蒂芬森也提出过大众传播的“游戏理论”。认为传播的目的主要是为了游戏,媒介几乎所有的内容,都含有游戏和娱乐的作用。

大众媒介的内容,大都包含一定的娱乐性,或以娱乐为手段以达到其他功能。其目的在于调节身心,人们为了暂时逃避工作、学习的繁忙与紧张所造成的身心疲劳和精神压力,往往需要休闲娱乐,相比之下,大众媒介是最低廉、最经济、最方便的娱乐活动。

媒介的娱乐功能具有发泄情绪的替代性作用。现代社会激烈的竞争加大了人的精神压力,疏远了人与人的关系,媒介无疑是一个可供选择的情绪发泄渠道。

这一功能过去常被忽视,就普通受众而言,他们接触媒介的一大初衷就在于放松、娱乐身心,媒介的大量内容也正是为了满足受众的这一基本需求而制作的。

5.劝服功能

传播的劝服功能与其他传播功能相比,其侧重点并不在于以受众的需求为目的,传布某种资讯,而是以传播者自身的主观意图和利益为动机,目的在于维持或改变受众的某一基本观念或态度。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传播者为了鼓舞士气、瓦解敌人,以宣传诱导为目的的劝服传播被广泛使用。

但霍夫兰等人的研究表明:劝服传播所能达致的效果并非如人们所预期,该功能实现与否并不简单地取决于传播者的主观意图,而是受到传播主体、信息内容、说服方法、受众属性等各种条件的制约。6.社会整合功能

媒介事件类型:

1.庆典或仪式:加冕、葬礼、阅兵式、春晚……

2.征服:阿波罗号登月、神

五、神

六、神七……

7.人大代表媒介素养论文 篇七

一、受众的媒介批判意识

培养受众的媒介批判意识, 是指导受众练就一套生存于媒介世界的“防身术”, 以此抵御各种信息污染, 避免大众传播带来的负面效果。大众媒介所营造的现实世界, 是一个经过媒介选择加工的“媒介真实”, 与实际存在的现实世界有一定的差距。但由于人们越来越依赖媒介获取外部世界的信息, 很容易将“媒介真实”与现实世界等同起来。比如, 专注于电视媒介研究的美国学者格伯纳等发现, 由于电视里充斥着大量暴力画面, 经常看电视的人对现实世界的不安定感, 比不常看电视的人要强烈。

媒介对客观世界的再现有所偏差, 一方面缘于媒介本身信息容量的限制, 另一方面是媒介自身“把关人”角色的制约。记者和编辑的业务素养, 媒介通用的新闻价值观, 媒介组织自身的编辑方针, 媒介外的利益集团的干预, 社会文化传统的影响, 这些因素都左右着不同媒介对信息的筛选和删减。尤其面对当今激烈竞争的媒体环境和生存压力, 一旦过分追求经济效益, 其结果便是色情、暴力内容的泛滥, 屡禁不止的隐私报道、虚假新闻、商业化炒作……

在信息传播过程中, 传播者和受众都是传播行为的主体。作为受众, 在接触媒介的时候要树立主体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 不在信息的汪洋大海中迷失自己。受众有必要学习一些与媒介相关的知识和理论, 在蜂拥而来的各种信息面前构筑理性的防御机制, 这样才能在良莠混杂的媒体环境中甄别信息的真伪, 敢于质疑信息的质量。尤其对于互联网上呈开放状态的各类信息, 更要理性对待, 有意识地抵制不良信息的干扰。

媒介素养教育的关注重点是青少年受众群体。他们有着很强的学习模仿能力, 而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尚未成形, 好奇心强, 意志力薄弱, 对庞杂的媒介信息缺乏辨识能力和抵御能力。伴随着电视和互联网成长的一代人, 更容易对媒体上的虚拟内容作合理化的接受。因此, 在学校设置专门的媒介素养课程是十分必要的举措。

二、受众的媒介使用能力

受众作为传播主体, 在传播过程中有一定的自主权。他们通过使用媒介, 满足知识层面、审美层面、情感层面的不同需求。然而, 受众的需求并不都是积极健康的。因此, 媒介素养教育应帮助受众掌握不同形态媒介的特点, 利用有益的媒介信息资源为自己的生存和发展服务, 并引导受众关注以下几个问题:

第一, 规避低俗的媒介信息。

将受众的媒介素养与人文素养教育相结合。媒介是传播大众文化的载体, 商业气息的浸润使不少媒介乐于迎合和迁就受众的趣味, 庸俗化、肤浅化、娱乐化信息充斥其间, 形成大众文化媚俗化倾向。不过令人欣慰的是, 近年来一些具有社会责任感的媒介在提升受众媒介素养和人文素养方面做了成功的尝试。比如以易中天、于丹、阎崇年、马瑞芳等为代表的学者通过《百家讲坛》等电视节目, 将博大精深的中国传统文化用通俗、趣味的方式传递给受众, 掀起了国人读史、品文化的热潮。这类学术普及性节目让精英文化放下身段与大众文化对接。受众主动接触这些有内涵、有营养的媒介信息后, 满足了知识积累和情感愉悦的双重享受, 远胜于单一的感官刺激和肤浅的娱乐消遣。

第二, 控制媒介使用的“量”和“度”。

据统计, 我国观众每人日均收看电视的时间超过两个小时。来自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的报告显示, 截至2008年6月底, 我国网民数量达2.53亿, 其中超过40%的网民每周上网时间多于20个小时。当一个人长时间与电视机或电脑为伴, 与家人、同事、朋友和社会的实际接触必然减少, 不仅人际交往和沟通能力会减弱, 与家庭成员和朋友间情感的纽带也会日渐脆弱。此外, 过多的媒介接触还占用了购物、休闲、健身等活动的时间。沉溺于媒介中的受众往往满足于被动的休闲和娱乐, 却放弃成为一位积极的社会人。提升受众的媒介素养, 就要引导受众面对媒介具有自我控制和自我约束的能力,

每年的4月21日—27日, 美国等国开展“关掉电视一周”的活动。这个已持续10多年的活动目前提倡“关掉”的媒介范围已扩大至电子游戏、电脑等。活动呼吁参与者远离这些电子媒介, 将休闲时间用于跟家人、邻居、朋友好好沟通, 学习技能, 到户外走走, 做做运动等。活动的倡导者从媒介素养教育的角度向家长提出了一系列帮助子女远离电子媒介的方法, 包括向孩子解释积极的户外活动对身心的好处, 严格限定孩子的媒体使用时间, 不在孩子的卧室摆放电脑或电视, 不在吃饭时收看电视, 培养孩子其他的兴趣爱好, 向孩子解释电视广告的营销策略, 培养他们从小成为理智的媒介消费者。

第三, 加强印刷媒介的使用。

包括新媒介在内的电子媒介, 让社会渐渐步入了“读图时代”。伴随着电视和互联网长大的一代人对声像信息的兴趣远远大于文字信息, 习惯于一种被视觉、图形、影像所包围的生活。非文字化所产生的图像文明, 代替了传统的阅读习惯和求知方式, 显示的是一种浅显而浮躁的文化氛围。透过文字, 读者不仅在头脑中进行画面的再造和想象, 也便于理性的、深层次的思索分析。而“读图时代”直观而浅显易懂的画面, 让人们缜密的思维能力日渐退化。

8.人大代表媒介素养论文 篇八

【关键词】媒介化社会;中小学生;媒介素养;教育

【作者单位】周素珍,广西师范学院新闻传播学院。

在现代传媒技术高度发达、自媒体日趋多样化的今天,传播内容凸显商业化与娱乐化,如何培养和提高我国中小学生的媒介素养,帮助他们辨别和抵御传播媒介的负面影响,指导他们正确地、安全地使用传播媒介,提高他们对负面传播媒介内容的免疫力,已成为教育工作者面临的时代课题。如何结合我国国情,探索我国中小学生的媒介素养教育路径和方法,是摆在研究者和实践者面前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媒介化社会及其影响

在全球信息化浪潮的推动下,传统社会加速向媒介化社会转变。以媒介融合为特征的媒介技术加速了媒介化社会的发展,受众对信息的需求和对媒介的依赖促进了媒介化社会的形成,现代社会信息环境的拓展和延伸赋予了媒介巨大的影响力,在媒介、受众和社会共同作用下,我们已经进入媒介化社会。

信息社会理论认为:在信息社会中,信息处于整个社会的中心地位,人们必须吸收大量的信息以满足关注和参与不断扩大的社会经济活动的需要。随着人们对信息需求的提高和媒介技术的不断发展,大众媒介开始取代人与人直接交流这种方式的主要地位,成为人际、群体和大众信息交流的主要载体。由于对大众媒介的长期依赖,人们的观念和价值观受到媒体的影响,在新兴媒介生态环境里,我们变成了“媒介化的人”。同时,大众媒介以其巨大的影响力渗透社会的各个角落,构建整个社会环境。媒介所构建的拟态环境日益取代由事实所构建的现实环境,成为人们所感知的主要社会环境,由此,社会也变成了“媒介化的社会”。媒介化社会指的是大众传播媒介在现代社会中的影响发展到相当程度,以至社会中的个人、社会组织和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都对大众传播媒介产生了高度的依赖性。换而言之,大众传播媒介已日益渗透,或直接介入社会文化和价值观的构成之中[1]。在“媒介化社会”中,媒体已经深深地影响着社会,社会也在不断地塑造媒体,两者之间已经形成了微妙的张力关系。作为一个现实概念,当下社会语境下的媒体与社会之间已形成更加复杂、微妙的关系,因为现在语境下的媒介对现实社会的影响要远远超过历史上的任何时期,无论是在影响的深度、广度,还是在影响的形式和频度上都是如此[2]。

在媒介化社会中,信息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日益凸显,大众媒体在社会发展中的地位也越来越高,人们对信息的依赖进而对媒体的依赖也越来越严重,人们的日常生活也迅速媒介化了。德国媒体教育家迪特·巴克(Dieter Backe)这样描述媒介化的日常生活,“生活的世界就是媒体世界”[3]。大众传媒利用它巨大的社会功能影响社会的变化,不仅重构人们的日常生活、情感世界和意识形态,影响人们的政治生活和社会价值观,而且日益渗透社会组织和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高速发展的新媒介使人们对世界的认知和体验方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不仅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而且改变着世界。

在媒介化社会中,媒介技术迅速发展变化,大众媒介对人类社会的影响无所不在,然而,人们对媒介的了解和控制的能力却十分有限。因此,加快培养和提高我国中小学生的媒介素养,防止他们由于媒介素养的缺失而受到不良影响,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

二、媒介化社会与中小学生媒介素养教育

当今媒介化社会,除传统媒体外,互联网、微博、微信、手机客户端等新媒介已成为人们获取信息的主要渠道。在信息爆炸的当下,人们每天与不计其数的信息接触,与媒介接触,这也意味着信息和媒介占据了我们的日常生活,成为我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然而,媒介海量传输、信息鱼龙混杂,更需要的是激浊扬清。这对人们分析、处理信息和使用媒介的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通过对有关媒介知识的学习,对信息使用技能的掌握,能提高人们对媒介的认识和了解,从而提高媒介综合素养,这比任何时候都显得尤为迫切。一个具备媒体素养的个人,不是被动地接收媒介讯息,而是能从生活、文化、政治、经济等角度,以及媒介讯息背后隐藏的意识形态、掌控权、广告等因素,发展出自主性的解读[4]。而媒介素养教育就是帮助人们具备正确使用媒介和有效利用媒介的能力,即素养,如具备识字、阅读和写作能力一样。它是个体在现代社会所必须学习和具备的一种能力[5]。

当前,我国中小学生置身在一个媒介高度发达的时代。他们大量的时间是在电视和电脑前度过的,大众媒介在中小学生的社会化进程中起着无可替代的作用。在媒介化社会里,大众媒介在某种程度上取代了传统社会的家庭和学校教育,已经渗透他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构建了全新的社会环境,对他们的认知能力、思想品质、道德情操、审美观念产生巨大的影响,他们会不自觉地受到现实社会化的同化。但是,一些大众传播媒体,特别是新兴媒体如微博、微信、手机客户端等,受到商业利益的驱动,传播低级趣味和有害的信息,会使中小学生的身心受到侵蚀和影响。中小学生是接触和使用大众媒介和自媒体较大的群体,毋庸置疑他们也是实施媒介素养教育的重点。

中小学是孩子们吸纳新知识、接受新事物的时期,也是他们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最关键时期。他们能敏锐地感知外界环境的变化,对未来生活充满美好憧憬。但是,由于人格尚处在发展之中,他们缺乏对外界事物的分析和判断能力,对新事物充满好奇心,喜欢模仿,经常接触和使用各类媒介,新闻和信息的选择受到多种因素的制约,易于受到负面影响,思想容易出现混乱,行为出现偏差可能性大。面对纷繁复杂的媒介环境,教师通过对中小学生开展有关媒介认知、媒介道德及媒介应用能力等的媒介素养教育,能够帮助中小学生树立正确的媒介观念,促使他们积极有效地利用媒介信息,理性地开展自己的传播信息活动。因此,针对中小学生群体进行媒介素养教育势在必行。

nlc202309090456

20世纪初,西方新闻学者提出了媒介素养教育的概念,是基于传媒业对公众的影响日益加大,面对公众获取信息和维护自身权益可能面临的障碍,为提高公众的信息鉴别能力而生发的建设性思考。时至今日,诸如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日本、韩国等国家和地区都已经把媒介素养教育列入国民教育体系,为中小学校设计了相关的教育课程和训练环节,推进媒介素养教育的实施。而我国媒介素养教育的实践研究还处在起步和实验阶段,教育部的课程标准中没有明确的媒介素养培养要求。在传统的应试教育大背景下,中小学生缺乏自行探索发现知识的能力,过于追求成绩,媒介素养的理念还没有在教师、学生和家长心中形成。如何有效地提升我国中小学生的媒介素养,在教育体系中全面引入系统的媒介素养教育,成为当前中小学生媒介素养教育中不可回避的一个重要问题。

三、中小学生媒介素养教育的途径

现阶段,媒介素养的课程尚未被纳入国家中小学义务教育的课程体系中,只能与传统学科相融合的形式出现,缺乏国家立法保护和教育部门的推广和指导。如何针对我国中小学媒介素养教育体系制定策略,国外媒介素养教育的发展和现状,对我国中小学构建媒体素养教育具有启发和借鉴意义。

1.政府是媒介素养教育的主导者,应将媒介素养教育纳入我国中小学教育体系中。

在我国,既没有相关的媒介素养教育立法,也没有相关政策支持,媒介素养教育仍停留在学界和民间呼吁、倡导层面。将媒介素养教育正式纳入学校特别是中小学教育体系,是发达国家和地区实施媒介素养教育的普遍做法。早在20世纪60年代,媒介素养教育就开始成为英国各级学校课程中的重要内容。到20世纪七八十年代,澳大利亚、法国、加拿大、瑞典等发达国家的正规学校教育中,也开设了媒介素养教育相关课程。

媒介素养教育是当前正在推进的中小学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针对我国媒介素养教育的现状,要使其全面实施,必须借鉴国外的经验,把媒介素养教育课程纳入中小学课程体系,将这一课程独立开设或将其内容融入其他课程中。政府确立媒介素养教育在课程体系中的学科地位,促进教育系统内外对媒介素养教育的重视,鼓励中小学和教学科研部门参与媒介素养教育,在高校设置媒体素养教育专业,开设媒介素养教育专业课程,对中小学教师进行媒介素养教育短期培训,为中小学培养有较高媒介素养、懂得媒介素养教育的高级专业人才。政府要组织编写与合理开发符合我国中小学生特点的媒介素养教材和资源,采取有力措施,保证媒介素养教育所需的教学时间、师资、资金等,对媒介素养教育进行全面部署,推动中小学媒介素养教育活动的开展。

2.中小学校要成为媒介素养教育的重要阵地,通过设立独立学科或多学科渗透等方式,开展媒介素养教育。

中小学校把媒介素养教育课程纳入现有的教学课程体系中,将其作为一门独立的课程来设置,这是实行媒介素养教育最理想的方式。由于多方面的原因,目前在我国将媒介素养教育作为一门独立的课程设置是不现实的,只能在现有的课程体系中,将媒介素养教育的内容渗透和融入其他的课程之中。学校应采取多种措施保证课程目标、课时、教材、师资以及经费等。教师的能力和水平是媒介素养教育的关键。学校要对教师媒介素养教育进行专业的培训,不断提高他们的媒介素养和教学水平。学校还应重视中小学生媒介素养教育的实践活动,充分利用校园媒介、自媒体,指导学生参加学校广播电台、报纸、微博、微信等实践活动,增强学生对大众媒介的认识和运用,提高他们这方面的能力。

在中小学教育体系中全面、深入、系统地引入媒介素养教育内容,培养和提高中小学生的媒介批评、媒介使用和媒介运用能力,促进他们的自我发展,良性循环,能有效地提升他们的媒介素养,减少大众媒介产生的各种消极信息给他们带来的不良影响,使他们在媒介化社会中能从容地应对“信息爆炸”。

3.大众媒介要积极推动媒介素养教育,成为中小学生媒介素养教育的“第二课堂”。

在媒介化社会中,大众媒介以其强大的技术支撑和社会功能成为社会建构的重要力量,其所建構的空间成为受众认知、表达与行动的主要环境。充分利用大众媒介的优势,让大众媒介参与媒介素养教育,是实施中小学媒介素养教育的有效途径之一。

大众媒介是媒介素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媒介素养教育的推动者,大众媒介应坚守公众利益高于一切,积极弘扬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观,严格自律,认真解读相关政策,报道媒介素养教育的新进展、新成果,避免负面效应的形成和扩散对青少年造成不良影响,唤起全社会对媒介素养教育的共同关注。我们还可以借助多种媒体来进行媒介素养教育,如利用电台、电视台、报纸、互联网、微博、微信等开设媒介素养教育节(栏)目,提供能够提高媒介素养的电视、电影、杂志和新媒体内容,建立媒介素养教育网站,出版媒介素养书籍,开办面向中小学生关于媒介素养的普及性杂志,倡导媒介素养教育理念,传播媒介素养知识,解读媒介素养教育政策法律,引导青少年批判地看待、判断媒介信息,树立正确的媒介消费观,推广媒介素养教育的发展。

4.家庭是媒介素养教育的重要场所,家长应重视孩子的媒介素养教育,帮助孩子培养媒介素养。

我们正处在媒介化社会时代,接触大众媒介已成为现代人度过休闲时光最主要的方式。家庭作为人们休闲的主要场所,是大众媒介特别是电脑、电视等媒介信息传播的主要“终端”,也是家庭成员接触媒介最重要的环境。家庭成员的教育状况、媒介素养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媒介素养教育在家庭的开展。因此,家长应不失时机地结合孩子的特点,培养孩子健康的媒介鉴别能力,与孩子共同提高媒介素养,避免孩子遭受媒介的负面影响和侵害,实现媒介知识、经验、技能以及批评意见的有效交流。

对中小学进行媒介素养教育,政府、学校、大众媒介和家庭要共同努力。政府在媒介素养教育中要发挥主导作用,尽快将媒介素养教育纳入中小学的课程体系中;学校应成为中小学生媒介素养教育的主要阵地;众媒介和家庭要积极参与中小学生的媒介素养教育。只有政府、学校、大众媒介和家庭形成合力,加强顶层设计,科学规划教育的内容和方法,组织和编制相关教材,配备强大的师资力量,才能在媒介化环境影响下,使中小学生成为了解媒介和正确使用媒介的主体,成为信息时代和媒介化社会清醒的公民。

[1]吕巧平. 媒介化生存——中国青年媒体素质研究[M]. 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7.

[2]张涛甫. 媒介化社会语境下的舆论表达[J]. 现代传播,2006(5).

[3]殷晓蓉. 中国期刊的发展特征和媒介化社会的趋势[J]. 杭州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5).

[4]陈启英. 媒体素养教育——E世代之新公民教育[J]. 中国传媒报告,2004(1).

[5]卜卫. 论媒介教育的意义、内容和方法[J]. 现代传播,1997(1).

9.人大代表媒介素养论文 篇九

来源:中国论文下载中心 [ 13-02-07 11:14:38 ] 作者:王琦 编辑:studa1211

【摘要】在通信传播技术高度发7-达、传媒及其传播的资讯全面进入人们的工作与生活,并产生深刻影响的当今,作为弱势群体的农民工信息获取、通过传媒发出自己的声音以及改变传媒的“刻板印象”方面仍面临困难。通过媒介素养教育,提升农民工自身利用媒介为个人生活和工作服务的能力,以及利用媒介表达自身利益诉求、实现公民话语权的能力成为一项现实议题。农民工媒介素养教育的开展,需要政府动员、社会公益组织及志愿者共同参与,并发动农民工群体中意见领袖的力量,通过意见领袖的带动和示范作用来影响这个群体。

【关键词】农民工;媒介素养教育;意见领袖;

资讯时代是一个通信传播技术高度发达,传统媒体获得极大提升,新媒体不断涌现,新旧媒体联合互动,资讯开始全面进入人们的工作与生活,日益深刻地影响并改变着人类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与管理方式的新时代[1]。新媒体的出现代表的是信息传播的时效性更强、媒介信息容量的增大和传播的双向互动性增强。与此相对应的,个人与信息的关系变得相对密切,更多的受众从单一的受传者的角色中解放出来,利用新媒体传播自己的见闻和看法。

改革开放后,大批农村劳动力进城务工,城市中的农村人口数量激增。中国的农民工现有2.5亿人,其中外出务工的农民工有1.5亿人[2]。近年来农民工问题虽引起了社会的关注,但农民工这一群体在群体形象、社会话语权方面并未受到公平待遇。特别是在媒介日益数字化和网络化的今天,农民工在庞大的信息流面前显得举足无措、孤立无助,其正当权益和要求常常得不到满足。

诞生于20世纪70年代的知沟理论对社会经济地位高低与个人通过媒介接受的信息量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探讨。该理论的提出者蒂奇诺等人认为:由于社会经济地位高者通常能比社会经济地位低者更快地获得信息,因此,大众媒介传送的信息越多,这两者之间的知识鸿沟也就越有扩大的趋势[3]230。社会成员间的经济水平处于不同层次,再加上其对新技术的使用熟练程度也存在差别,所以资讯时代带给每个社会成员的机会并不是均等的。

一、资讯时代农民工面临的信息困境

作为农民工群体而言,其经济水平、受教育程度等处于较低水平。这就决定了其在资讯时代的大背景下并不能像城市市民一样享受媒介进步所带来的信息盛宴。由于社会资源较少及自我主动表达意识的缺失,农民工很少能通过网络等媒介渠道来维护自身权益和发表自己对社会事件或现象的看法。从新闻传播的角度来看,在资讯时代,农民工面临的问题主要有以下两点:

首先是其在信息获取和选择方面的困难。由于工作时间、工作内容、经济因素的影响,农民工并没有充足的时间、精力去阅读或收看相关媒体报道。其接触媒体的机会相对有限,而且其接触的信息层次较低,偏重于娱乐性、社会性新闻。

资讯时代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信息过载。除了传统媒体一如既往地刊发或播出自己的内容外,网络作为更为及时和便捷的通道,将更多、更新的信息呈现在人们面前。信息充斥着人们生活、工作的方方面面。在信息的汪洋大海中,过量的信息加大了人们寻求对自身有用信息的难度。对农民工而言,这点表现得尤为明显。一些调查发现,农民工也正越来越多地接触网络电视、视频网站等媒介,但他们在其中很难找到对自己有实质性帮助的内容。

信息增多对受众的信息辨别分析能力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频发的假新闻事件以及网络谣言都对信息辨别分析能力的重要性做了注脚。不信谣、不传谣应该是现代受众努力具备的素养,但农民工群体在此方面的素养和能力并不尽如人意。总体来说,其对信息的分析和鉴别能力仍然较差。

其次是农民工被污名化。著名社会学家埃利亚斯(Norbert Elias)在研究胡格诺教徒的时候,发现了一个值得注意的现象,即污名化(stigmatization)过程,也就是一个群体将人性的低劣强加在另一个群体之上并加以维持的过程[4]。污名化是社会群体之间地位不均等的结果,是对一类群体权利的漠视和践踏。它片面地对一类群体的形象和特征进行描述和定义,而不顾其真实情况和自身条件。污名化过程的受益者所要达到的是对其他群体的丑化,强加责任和义务于他人,以使自身占据政治、经济上的有利条件或者是道德高地。

农民工群体就是这样一个被污名化的群体。特别是在改革开放早期,其群体形象常与脏、盗窃、随地吐痰等词语联系在一起。一些人将城市卫生环境较差、偷盗事件频发等现象的原因归结到农民工身上。更有甚者,一些媒体在对该类现象进行报道时,片面地对农民工进入城市带来的负面影响进行大肆渲染,而对正面影响及农民工的劳动成果鲜有提及。在对事实的选择性强调和忽略间,媒体报道对农民工的形象产生了极大破坏。

近些年来,伴随着学界的关注及媒体界自身的反思,正面报道和中性报道取代负面报道成为对农民工报道中最重要的内容。但人们的刻板印象一旦形成就很难改变。拉扎斯菲尔德的“选择性接触”假说认为:受众更倾向于“选择”那些与自己的既有立场、态度一致或接近的内容加以接触[3]196。所以,农民工群体的形象并未从根本上得到改善。

二、资讯时代农民工媒介素养教育的必要性

城乡二元制社会结构、农民工自身经济基础薄弱等固然是以上问题产生的重要因素,但其媒介素养的高低以及政府、媒体对其的关注程度也是不可忽视的原因。特别是媒介素养教育,它虽然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但其作用和效果应该引起社会的重视。这些问题使农民工的媒介素养教育显得必要和迫切。目前国内媒介素养教育的对象主要集中于青少年学生,而对一些弱势群体的媒介素养教育也正越来越多地引起社会关注。对农民工进行媒介素养教育的意义和必要性主要表现在通过媒介素养教育农民工能够更好地获取信息、争取话语权以及政治参与等。

在获取信息方面,媒介素养的提高能让农民工对新闻及各类媒体有大致了解。这能帮助农民工更便捷地使用各种媒体以获取生活和工作所需的信息。媒介使用的熟练程度对受众获取信息会有直接影响。通过媒介知识的学习,农民工能够利用网络等新工具来获得并筛选信息,以及对广告和新闻的关系有更好的认识,认清广告的真实面貌,以使自己不被虚假广告所欺骗。

在争取话语权方面,通过自身媒介素养的提高,农民工能更好地参与到媒体的新闻报道中去。相对于获取信息,这是受众利用媒体的更高层次。通过媒体发出自己的声音并获得舆论支持和相关部门的关注是农民工维护自身权益的重要方式。社会公平需要媒体的监督,但媒体监督很多情况下是建立在利益受损者主动向媒体提供相关线索、信息的基础上的。所以农民工在提高媒介素养后能更好地通过媒体保护自己的利益,或者是在权益受到损害后能够努力争取和反抗。更重要的是,其能够在争取利益的同时还能保护自身的生命、财产安全不受威胁。

政治参与是受众自身政治权利、社会地位方面的表现和实现形式。而现今情况下,农民工对政治的热情还较低,对社会政治也很少有机会发表看法。这与社会发展的趋势是不相符的。社会的发展和进步需要每一个成员的参与和表达,而政治参与便是其中重要的一个方面。对时政的关注可为农民工提供最新的国家大政方针、政策等信息,特别是和农业相关的新闻。

三、农民工媒介素养教育的思路和方法

综上所述,对农民工进行媒介素养教育具有重要意义,但和对青少年进行媒介素养教育相比,农民工的媒介素养教育更加难以开展。首先,农民工因为工作的缘故,很难抽出大段时间来对媒介知识进行系统的学习。其次,农民工居住较为分散,不易于集中进行教育和学习。再次,农民工在组织难度上要高于青少年,其更难以动员,教育效果也难以评估和追踪。最后,农民工的文化素质一般不高,这也加大了对其进行媒介素养教育的难度。笔者认为,针对农民工的媒介素养教育,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 第一,政府应在农民工媒介素养教育中起带头作用。作为社会的管理者,在关注和帮助弱势群体方面,政府理应有所作为。农民工作为弱势群体,特别是在国家对“三农”扶持不断加大的情况下,不仅在经济方面需要国家的政策支持,在“软件”方面同样需要政府积极出台相关方案和计划。例如政府可以设立专项资金对农民工进行媒介素养教育,在农民工聚集区建立公共媒介设施以方便其接收信息。另外,作为一项基础性内容,政府应继续加大对农村教育的投入,提高义务教育的质量。受教育水平的高低对媒介素养有重要影响。因为受教育水平相对较高,新生代农民工对新兴媒介表现出更愿意接近的态势,而且其更有能力去学习和掌握这些新的媒介形式,这就为其接触和利用媒介获取信息打下了基础。

第二,社会公益组织和志愿者可以参与到农民工的媒介素养教育中。公益组织、志愿者作为促进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可以深入到一些农民工聚集区或者是劳务输出地开展针对农民工的媒介素养教育活动。

第三,学术界应保持对农民工媒介素养教育的关注和研究。一方面,学术界对某个问题的关注和呼吁能唤起相关部门的警醒和注意。另一方面,学术研究能为相关问题的解决提供更好的实践路径并为政府的决策提供理论基础。

第四,农民工中的意见领袖应成为媒介素养教育的重点和突破口。意见领袖在其所属群体中有较大影响力和发言权,甚至能左右群体成员对事物的看法和态度。很多实证研究表明,信息或技术并不是单个层级的传播或推广。罗杰斯在《创新与普及》中强调多级传播,认为意见领袖在其中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所以,通过对农民工意见领袖的重点教育和培养,其所能影响的成员在媒介素养上也会有相应提高。在意见领袖的带动和影响下,农民工能够更好地学习媒介知识和媒介技能。而且,农民工意见领袖对该群体应如何通过媒体保护自身权益不受侵犯等问题也会起到推动作用。

[本文为2009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大众传媒与农民工的利益表达”(09CXW016)及2012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农村留守儿童的媒介使用与媒介素养教育研究”(12CXW027)的阶段性成果] 参考文献:

[1]王石泉,徐改.资讯时代背景下的政府和媒体关系[J].中国行政管理,2011(12).[2]中国有2.5亿农民工官方十方面维护其权利

上一篇:成语训练题下一篇:金属活泼性实验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