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学基础概要复习(精选4篇)
1.中医学基础概要复习 篇一
1.发热反应
原因:发热是常见的输液反应,常因输入致热物质(致热原、死菌、游离的菌体蛋白或药物成分不纯)、输液瓶清洁消毒不完善或再次被污染;输入液体消毒、保管不善变质;输液管表层附着硫化物等所致。
症状:主要表现发冷、寒战、发热(轻者发热常在38℃左右,严重者高热达40-41℃),并伴有恶心、呕吐、头痛、脉快、周身不适等症状
防治方法:
1)反应轻者可减慢输液速度,注意保暖(适当增加盖被或给热水袋)。重者须立即停止输液;高热者给以物理降温,必要时按医嘱给予抗过敏药物或激素治疗,针刺合谷、内关穴。
(2)输液器必须做好除去热原的处理。
2.心力衰竭、肺水肿
原因:由于滴速过快,在短期内输入过多液体,使循环血容量急剧增加,心脏负担过重所致。
症状:病人突然感到胸闷、气短、咳泡沫样血性痰;严重时稀痰液可由口鼻涌出,肺部出现湿罗音,心率快。
防治方法:
(1)输液滴速不宜过快,输入液量不可过多。对心脏病人、老年和儿童尤须注意。
(2)当出现肺水肿症状时,应立即停止输液,并通知医生,让病人取端坐位,两腿下垂,以减少静脉回流,减轻心脏负担。
(3)按医嘱给以舒张血管、平喘、强心剂。
(4)高流量氧气吸入,并将湿化瓶内水换成20%-30%酒精湿化后吸入,以减低肺泡内泡沫表面的张力,使泡沫破裂消散,从而改善肺部气体交换,减轻缺氧症状。
(5)必要时进行四肢轮扎止血带(须每隔5-10分钟轮流放松肢体,可有效地减少回心血量),待症状缓解后,止血带应逐渐解除。
3.静脉炎
原因:由于长期输注浓度较高、刺激性较强的药物,或静脉内放置刺激性强的塑料管时间过长而引起局部静脉壁的化学炎性反应;也可因输液过程中无菌操作不严引起局部静脉感染。
症状:沿静脉走向出现条索状红线,局部组织红、肿、灼热、疼痛,有时伴有畏寒、发热等全身症状。
防治方法:
以避免感染,减少对血管壁的刺激为原则。
(1)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对血管有刺激性的药物,如红霉素、氢化可的松等,应充分稀释后应用,并防止药物溢出血管外。同时要经常更换注射部位,以保护静脉。
(2)抬高患肢并制动,局部用95%酒精或50%硫酸镁进行热湿敷。
(3)用中药外敷灵或如意金黄散外敷,每日2次,每次30分钟。
(4)超短波理疗,用TDP治疗器照射,每日2次,每次30分钟。
4.空气栓塞
原因: 由于输液管内空气未排尽,导管连接不紧,有漏缝;加压输液、输血无人在旁看守,均有发生气栓的危险。进入静脉的空气,首先被带到右心房,再进入右心室。如空气量少,则被右心室压入肺动脉,并分散到肺小动脉内,最后到毛细血管,因而损害较少,如空气量大,则空气在右心室内将阻塞动脉入口,使血液不能进入肺内进行气体交换,引起严重缺氧,而致病人死亡。
症状:病人感觉胸部异常不适,濒死感,随即出现呼吸困难,严重紫绀,心电图可表现心肌缺血和急性肺心病的改变。
防治方法:
(1)输液时必须排尽空气,如需加压输液时,护士应严密观察,不得离开病人,以防液体走空。
(2)立即使病人左侧卧位和头低足高位,此位置在吸气时可增加胸内压力,以减少空气进入静脉,左侧卧位可使肺动脉的位置在右心室的下部,气泡则向上飘移右心室尖部,避开肺动脉入口由于心脏跳动,空气被混成泡沫,分次小量进肺动脉内。
(3)氧气吸入。
(4)在行锁骨下静脉穿刺更换水枪时,应在病人呼气时或嘱病人屏气时进行,以防空气吸入,保留硅管或换液体时的任何操作环节,均不能让管腔与大气相通。
输液反应绝大部分表现为寒颤,体温骤升,一般出现于输液后30分钟至1小时内,有些可在15分钟内发生
在遇到输液反应时有几个问题要注意:
1、处理中要注意控制周围人群的情绪:在发生输液反应时,家属和病人都比较惊慌,情绪激动。此时你应立即处理,在一边治疗的同时要安慰病人和家属,如果生命体征平稳,则可大胆的安慰。以减少不必要的麻烦。
2、必须保持静脉通道通畅:病人和家属都有这样一个毛病:发生反应,他们会很惊恐的要求护士终止输液,拔除静脉针。如果定力不足的护士遇上,会做出相同的反应。正确的方法是:必须保留静脉通路以备用。
应立即关停输液管路,挂上生理盐水及新的输液器,排好气后连接到原头皮针上继续输液,注意动作要快,反折头皮针连接管,遵循无菌观念,注意避免管路污染、进。这样做下一步的治疗会比较顺利。
3、正确回答病人和家属的问题:发生了输液反应,处理完了,肯定会有家属或者是病人问你这样的问题:这是怎么回事?是不是用错药了?一定要诚恳、谨慎回答。如:您放心,绝对不是用错药,这样的反应是个别现象跟病人的体质和原发病有关系。
如果病人擅自加快输液速度,那就要理直气壮地告知:输液太快了,病人会受不了,很危险的,一定要听从护士的告知,不可擅自调整输液速度,否则后果非常严重。
2.《新闻写作教程》复习概要 篇二
名词解释:
1、再现场景:就是把新闻事实的某些现场情景具体地描述出来。
2、通讯:通讯是一种详细的、生动的新闻报道体裁。
3、新闻背景:一般消息写作中所说的新闻背景,是指在新闻事实之外,对新闻事实或新闻事实的某一部分进行解释、补充、烘托的材料。
4、新闻角度:记者发现事实、挖掘事实、表现事实的着眼点或入手处。
5、新闻语言:通过新闻媒介,向受众报道新近发生的事实,传播具有新闻价值的信息时所使用的文字语言就叫做新闻语言。
6、新闻特写:特写是以描写为主要表现手段,截取新闻事实中某个最能反应其特点或本质的“片段”、“剖面”或者细节,作形象化的再现与放大的一种新闻体裁。
7、导语:导语是消息开头用来提示新闻要点与精华、发挥导读作用的段落。
8新闻跳笔:是指在新闻写作中,对新闻事件的叙述和描写,不是按照事件发生的先后次序和逻辑次序对事件进行详尽、面面俱到的叙述和描写,而是把不太重要的情节、片断和段落省略掉,简练概括地勾勒出新闻事件,从而达到特定的艺术效果。(新闻跳笔特点——一是文体结构上的多段落;二是主张“跳”)
9、倒金字塔结构:也称“倒三角”结构,是消息写作中最常用的一种结构方式。它以事实的重要性程度或受众关心程度依次递减的次序,先主后次地安排消息中各项事实内容,犹如倒置的金字塔或倒置的三角形,因而得名。它多用于事件性新闻。
10、华尔街日报体:“华尔街日报体”是美国《华尔街日报》惯用的一种新闻写作方法,主要适用于非事件类题材的叙述。其基本特征是,首先以一个具体的事例(小故事、小人物、小场景、小细节)开头,然后再自然过渡,进入新闻主体部分,接下来将所要传递的新闻大主题、大背景和盘托出,集中力量深化主题,结尾再呼应开头,回归到开头的人物身上,进行主题升华,意味深长。这种写法从小处落笔、向大处扩展,感性、生动,符合读者认识事物从具体到抽象的过程,颇受读者青睐。
简答题:
1、怎样做到新闻报道写得简短?(P64)
2、通讯与消息文体特征的区别?(P317)
3、导语写作的基本要求。(P155)
4、新闻语言的特征。(P127)
5、如何寻找最佳新闻角度?(P96)
6、选择新闻角度的几种方法。(P100)
7、特写与消息的共同点和区别(P516)
8、特写与通讯的共同点和差异。(P517)
9、新闻写作如何避免失实?(P26)
10、新闻背景的任务、作用。(P198)
11、如何运用背景材料说话?(P45)
12、如何做到新闻时效中的“新鲜”?(P59)
13、新闻跳笔的写作方法:
一、断裂行文——不按照时间、空间、逻辑顺序,而是用跳跃的方式组织文字;
二、短段落,多分段;
三、加大跨度——加大句子与句子之间,段落与段落之间跨度,采取大跨度、大跨越的手法;
3.小学教育学复习提纲(知识概要) 篇三
第一章 小学教育概述
一、西方古代小学教育的发展
1.中世纪的教会教育
(1)堂区学校、主教学校和修道院学校
堂区学校:读写算,宗教启蒙
2.世俗教育
(1)骑士教育
三阶段:家庭教育(0—
7、8),礼文教育(7、8—14)和侍从教育(15——21)
二、近代各国小学教育的发展
宗教的、慈善的小学退化,国家的小学强化
1、英国
星期日学校,导生制学校,1870年的《福斯特法案》
2、法国
初级小学、高级小学,1833《基佐法案》,1882《费里法案》
“义务、免费、世俗”三原则
3、美国
1837年,马萨诸塞设立州教育委员会;1852年该州颁布义务教育法
三、近代西方小学教育的特点
1、立法。建立国家开办、支付费用和管理的小学
2、义务。每一个家庭有责任让孩子接受教育
3、世俗。学习社会的、而非宗教的内容
4、终结。每一个孩子都以就业或补习为目的,而非升学
四、现代各国小学教育的发展
欧洲新教育运动,双轨制变单轨制
1、英国
1918《费舍法案》,5——11(5—7,8—11)
1944《巴特勒法案》,第一阶段,11岁考试,2、法国
1919,统一学校运动
3、美国
学制的进一步完善,8—4,6—3—3,学段的衔接
五、现代小学教育的发展特点
1、多种学制并存。6—3,5—4,9年一贯制
2、公立与民办并存。1980年以后允许社会、企业等独立办学。《民办教育促进法》,《社会力量办学条例》
3、课程类型变化。品德与社会,综合实践活动
4、校长负责制
六、小学作为传播文化的主体
1.文化的选择
► 古代与现代文化,中国与外国文化,人文与科技等不同类型。
2.文化的传播
►以显性和隐性的方式开展、组织不同的文化活动。
七、小学承载文化的主体
1.有自己的学校文化
2.反映本土或区域性的文化
3.继承和发展文化
八、小学教育的功能基础:社会规定性
1.社会发展制约教育的发展
► 政治的 ► 经济的 ► 文化的 ► 人口的
2.教育的发展制约社会的发展
► 维护社会的稳定
► 促进社会的进步
九、小学教育的功能 1.普及
► 让所有适龄的儿童或失学的成人完成初等水平的教育。
2.奠基
► 奠定儿童或失学成人发展的基础:知识和能力、智慧、人格
► 为接受高一级教育做好准备:提高小学的教育、教学质量
► 完善自身的建设,做好“幼小”和“初小”的衔接:制度建设
3.自我完善
► 去除负面的功能
► 加强正面的功能
十、小学教育活动的特性
以全身心的投入体现儿童发展的心理逻辑——探索、交流、创作等活动
1.游戏活动
► 表现出儿童之间轻松、愉悦的互动。
2.操作活动
► 做中学:无论体育、智育和德育等的活动都是如此
3.制作活动
► 完成作品:
十一、波伊尔理想小学的标准
1、学校成为共同体
拥有共同的目标,教师成为领导者,家长成为合作者
2、连贯的课程
以语言为中心,具有共性的核心课程,测量结果
3、促进学习的环境
达成目的的教学方式,丰富的学习资源,为孩子提供服务
4、品格的塑造
培育核心美德
有理想的生活
第二章 小学教师
一、教师是什么
1.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教师法)
(1)专业上,学有专攻、学高为师
(2)职业上,专门、全职地从事教育教学工作的专业人员
(3)关系上,学有常师和学无常师
(4)狭义上,指在学校里专门承担教学任务的专业人员
2.代表国家从事该项工作的公务人员
(1)公立学校里的教师
(2)义务教育阶段的教师
二、教师的专业性 1.教师的专业性
这种职业是一种要求教员具备经过严格而持续不断的研究才能获得并维持专业知识及专门技能的公共业务;他要求对所辖学生的教育和福利具有个人的及共同的责任感。(关于教师地位的建议)
2.专业特征
▼一套完善的专门知识和技能体系作为专业人员从业的依据
▼对于证书的颁发标准和从业的条件有完整的管理和控制措施
▼对于职责范围内的抉择有自主决策的权利
▼相当高的社会声望以及经济地位(奥斯汀,1989)
三、教师的角色
1.教师的角色含义
教师应该承担什么样的角色,应该具有什么样的权利和责任,应该遵守什么样的行为准则与规范。
代表教师个体在社会群体中的地位和身份,也包含着社会所期望于教师个人表现的行为模式;既包括社会、他人对教师的行为期待,也包括教师对自己应有责任的认识。
2.主要角色
(1)教学的实施者
(2)课程的开发者
(3)学生的领导者
(4)教育的研究者
四、教师的权利
1、《教师法》规定的六大权利内容
(1)进行教育教学活动,开展教育教学改革和实验
(2)从事科学研究、学术交流,参加专业学术团体
(3)指导学生的学习和发展,评定学生的品行和学业成绩
(4)按时获取工资报酬,享受国家规定的福利待遇和寒暑假的带薪休假
(5)对学校的教育教学、管理和行政部门工作提出意见和建议,参与学校的民主管理
(6)参加进修或其他方式的培训
2、教师权利的构成
(1)基于公民身份而享有的权利
(2)教育权——教师依据特有的教师身份而享有的权利
(3)具有公务员身份而享有的权利。
五、《教师法》规定的义务内容
1、遵守宪法、法律和职业道德
2、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遵守规章制度,执行学校的教学计划,履行教师聘约,完成教育教学工作任务
3、对学生进行宪法所确定的基本原则的教育和爱国主义、民族团结的教育,法制教育以及思想品德、文化、科学技术教育,组织、带领学生开展有益的社会活动
4、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人格,促进学生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
5、制止有害于学生的行为或其他侵犯学生合法权益的行为,批评和抵制有害于学生健康成长的现象
6、不断提高思想政治觉悟和教育教学业务水平
六、教师的专业标准
标准一:理解所授学科的主要概念、探究的工具和结构,为学生创造获得许可上述意义的学习体验。
标准二:理解学生如何发展和学习,为学生提供学习机会,支持他们在智力、交往和身体方面的发展。
标准三:了解学生学习方式的不同,创造适合不同学生的学习机会。
标准四:了解并使用多种教学策略鼓励学生发展批判性思维、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操作技能。
标准五:应用对个人和群体动机和行为的理解来创设一种学习环境,鼓励学生积极的交往,积极参与学习
标准六:使用有效的言语、非言语以及媒介交流技巧来促进课堂里的积极探究、合作和具有建设性的相互交往。
标准七:根据教材、学生、社区和课程目标方面的知识来设计教学。
标准八:了解并使用正式和非正式的评价策略来评估并确保学生的智力、交往和身体的发展。
标准九:成为反思型实践者,不断地对自己的选择和对他人行为的影响进行评估,积极寻求专业成长的机会。标准十:增进与学校同事、家长和社区机构的关系,以支持学生的学习和幸福。
七、教师专业素养的构成(一)专业精神
1.专业信念
► 是基于对教育教学工作清醒认识的基础上所形成的坚定追求
2.专业目标
► 是基于现实基础期望达到的高水平教学
3.专业追求
► 为实现自己的目标排除环境干扰,坚定而不懈努力地行动
(二)专业知识
1.类型的划分
(1)舒尔曼的七类型
► 科目知识、通用教学知识、学科教学知识、学生及其特征知识、教育情境的知识、教育的知识
(2)格拉斯曼的四类型
►
通用教学知识、学科知识、学科教学知识、情境知识
(3)林崇德的三类型
► 本体性知识、条件性知识、实践性知识
2.专业知识构成
►科目知识(本体性知识)
►教育学知识(条件性知识)
►教学临床知识(实践性知识)
(三)专业能力
1.教学设计和实施能力
► 这是每一位教师应该具有的基本能力
►前者主要是把课程内容转化为合理的教学方案,后者主要是如何把教学方案落实于课堂
2.课堂与班级管理的能力
► 这是每一位教师能否正常开展教学的重要辅助能力
► 课堂管理主要维持正常的教学秩序,班级管理主要是控制学生的行为不违背学校的规定
3.教育技术运用的能力
► 这是现代教师应具有的必要能力
► 以多媒体课件的开发和运用为主要标志
4.教育研究的能力
► 这是保证教师可持续发展的必要能力
► 核心是教学的反思能力,在小学里以“校本教研”为代表
八、专业发展的含义
教师个体从新手逐渐成长为专家型教师的过程。
教师职业从非专业或半专业逐渐发展成为一门专业的过程。
九、教师生涯的阶段
费斯勒于1984提出了一套动态的教师生涯循环理论,分为八个阶段:职前教育,入职,能力培养,热心和成长,生涯挫折,稳定和停滞,生涯低落,生涯退出。
十、专业发展的水平
伯林纳(1988)按照教师教学专长发展可以划分为:
新手(Novice)教师,熟练(Advanced Beginner)教师、胜任(Competent)教师、业务精干(Proficient)教师和专家(Expert)型教师。
国内的学校普遍分为骨干教师,优秀教师,还有是教师的职称。
十一、师范生专业发展方式
通过学习,获得丰富的知识、洞察力、态度和教师在既定的学校环境中从事日常教学工作所需的实践性知识。
1、从五个方面进行学习转变
第一,思想品德素养的学习;
第二,知识技能和能力素养的学习;
第三,教育教学艺术素养的学习;
第四,心理素养的学习;
第五,教师角色仪表素养的学习。
2、角色转变
(1)角色困惑(2)角色学习中的冲突(3)角色的认同和接受
3、方法
见习,实习,榜样
4、身份认同
(1)危机的表现
归属感的消解,方向感的模糊,无力感的侵袭
(2)危机的原因
教师身份确定性的消失,与教学实践的疏远,功利主义的流行,被动学习的态度
(3)解决的办法
第三章 小学生
一、学生是什么
1.在各级各类学校或教育机构学习的人(教育大辞典)
(1)身份上,正规生、插班生、旁听生
(2)水平上,正常生、留级生、随班就读生
(3)入学方式上,录取生、转学生、条子生
(4)狭义上,指在公立和私立学校里专门学习的人员
2.在小学或初等程度教育机构里学习的人
(1)是处于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生(一个都不能少,温江村的噩梦)
(2)主要是指处于儿童阶段的学生(我的小学
二、儿童的社会地位
1、政治地位
没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例外:班级选举)
2、经济地位
没有收入,依附于父母或监护人(社会现象—童工)
3、男女儿童地位的差异
男尊女卑的文化传统,她时代的来临——女权运动
三、学习水平标准下的学生类型
1、学习困难生
2、学习中等生
3、学习优秀生
四、儿童观的概念
是成人对儿童的认识、看法以及影响力观念的总和。
五、西方儿童观的变化
从对儿童权利的漠视、对儿童身心特征的忽视、对儿童手段的粗暴及成人(教师)中心向维护儿童权利、重视研究儿童身心特征(包括用科学手段研究儿童的身心特征)、关爱所有儿童、以儿童为中心,协调好成人(教师)与儿童关系的方向发展;从注重外铄的手段向注重内发的引导发展。
六、《未成年人保护法》规定的权利
1、未成年人享有生存权、发展权、受保护权、参与权
2、未成年人享有受教育权
3、未成年人不分性别、民族、种族、家庭财产状况、宗教信仰等,依法平等地享有权利。
七、儿童的基本权利构成
1、基于公民身份而享有的权利
2、教育权——学生依据特有的身份而享有的权利
3、相关法规规定而享有的权利
八、《经济、社会、文化权利国际公约 》规定的儿童权利内容
1、人人有受教育的权利 :
(1)初等教育应属义务性质并一律免费;
(2)对那些未受到或未完成初等教育的人的基础教育,应尽可能加以鼓励或推进;
九、《义务教育法》规定的权利
1、年满6岁,条件不具备的地区,年满7岁入学
2、免试入学,就近入学
3、户籍所在地或非户籍所在地
十、学生的具体权利
1、受教育权
2、安全健康权
3、获得公正评价权
4、申诉权
5、监督权
6、参与管理、活动权
7、隐私权
8、通讯自由权
9、财产权
10、宪法与法律规定的公民的其他有关权利
十二、学生的义务
1、刻苦学习
2、遵纪守法、服从管理、接受教育
3、维护集体利益与荣誉
4、遵守社会公德,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
5、正确处理人际关系
6、积极参加集体活动和公益劳动
7、保证家长能看到学校让学生带回家的各种文件、报告和通知
8、同不良现象作斗争,维护学校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
9、有根据有关规定向学校交纳有关费用的义务
10、宪法与法律规定的公民的其他有关义务
十三、影响学生发展的主要因素
1、家庭环境
2、已有知识
3、认知风格
4、志向与期望
5、学习动机
6、学习情绪与情感
十四、小学生发展的一般特征
1、体质特征
2、认知特征
3、人格特征
十五、学习的具体特征
1、学习感受
2、学习策略
3、学习逆反
十六、学习习惯的概念
是指学生在学习活动中形成一贯的、稳定的学习行为方式,或自动化的学习行为方式。
十七、学习习惯的作用
1、具有良好学习习惯的学生表现出更多的社会化行为,责任感更高,更合群,冲动较少。
2、学习习惯是保证学习效益的重要条件。
3、学习习惯是全面发展的重要基础。
十八、学习习惯的特点
1、自动化:不假思索、自动地体现于行为中
2、情境化:在特定情景下自动地作出反应
3、固定化:在人们的行为中经常地、反复地出现
4、情感依赖:反应的同时得到情感的满足
十九、衡量学习习惯的标准
1、动作的速度
动作的敏捷性日益提高
2、动作的质量
动作的精确性和协调性应该不断提高
3、是学习者的消耗
体力消耗和脑力消耗要不断维持相对平衡
二十、学习习惯的类型
1、监控习惯与科目学习习惯(申仁洪,2007/2)
2、预习、出声早读、认真上课、课后复习、独立作业、勤学好问、认真审题、书写工整、单元总结、学习分析、时间计划、讲究效率(吴阿坚
张明珠,2007/6)
3、主动学习、作业承诺、课堂守纪、课外阅读、勤奋、去拖沓和听讲专注(田 澜,2010/9)
4、预习、听课、复习、作业、阅读、写字、听说、活动、探究和计划(厦门教科院)
第四章 小学教育目的
一、教育目的是什么
1.是预期教育所要(能)达到的结果
(1)想要达到的地点或境地;想要得到的结果。(现代汉语词典)
(2)是教育核心价值观或理念的体现——人。
(3)是培养什么样的人的教育规定或设想、意图。
(4)规定体现的是教育政策或制度所要求达到的结果。
2.与目标的联系
(1)目的是客观满足主观,产生主观体验状态;目标是主观合乎客观,产生可经验状态。
(2)目的是完整的;目标是分解的。
(3)目的具有概括、单一性;目标是具体、多样性的。
(4)目的可以分解为目标,大的目标也可以分解为小的目标。
(5)目的和目标可以转化。
二、教育目的的类型 1.性质的标准
内在的教育目的与外在的教育目的 2.过程的标准
即时的或现在的教育目的与未来的终结的教育目的 3.层次的标准
(1)教育目的、培养目标、课程标准与教学目标
(2)最高目的与最低目的4.领域的标准
课程设定的基本标准,教学的基本规定(双基),管理的核心要求
5.主体的标准
(1)国家的
(2)各级各类学校的(3)教师的
(4)家长的或社会的(5)学生的 6.内容的标准
(1)自然人、社会人与宗教人
(2)全面发展的人与片面发展的人
三、教育目的的特点 1.是属人的
把人作为教育目的的核心规定,区别只是什么样的人。
2.是规定性的或理想的要求
前者是有政策或制度保证的,后者是社会的美好愿望。
3.是实际的或空想的
前者是与行动一致的,后者是与行动脱节的。
4.是多元化的
表现在社会不同群体、集团追求教育的核心利益。
5.是开放的
是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变化的。
四、教育目的的作用
1.应该是教育教学活动的出发点
动力与方向
2.应该是检验教育教学活动的最终标准
实现或没有实现的结果
3.影响教育教学改革的基本依据之一
协调和修正不合方向的教育教学活动
改变不合方向的教育教学活动
五、建国后的2000——2010十年教育: 1.教育目的
► 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2.社会背景
►
市场经济,就业压力,人口下降,社会公平,不能输在起跑线上
3.教育状况
► 高校扩招,中小学择校,课程与教学改革,高考改革
六、全面发展的教育目的构成
1、德育
2、智育
3、体育
4、美育
5、劳育
七、小学的教育目的
1、围绕五育形成的教育质量观
合格+特长
2、体现办学理念的教育质量观
和谐,幸福,卓越,个性
3、体现小学功能的教育质量观
进重点/示范中学
八、全面发展的问题
1、全面发展的内涵解读 150—151
(1)完整的发展
(2)和谐的发展
(3)自由的发展
2、价值取向的差异
(1)追求自我价值的实现
(2)形成个性发展的多样性
3、全面发展的误读
(1)平均发展
(2)平庸发展
4、现实追求的变异
(1)片面发展
(2)过度发展
5、全面发展的均衡
(1)如何理解均衡的全面发展
(2)均衡发展的条件是什么
九、升学与发展
1、升学的作用
调动学习的积极性,检验学习的效果,提供发展的机会
2、升学的扭曲
152
从追求升学演变为片面追求升学,扭曲了升学的目的,扭曲了师生关系,扭曲了正常的教学秩序
3、升学的变革
(1)改变评价制度
(2)建立现代教育文化
(3)健全教育观念
十、学业负担的含义和表现
1、含义:学生应该承担的学习压力和数量;合理与不合理,内源性和外源性
2、过重学业负担的表现:(1)上课
(2)补习
(3)作业
(4)考试
第五章 小学教育环境
一、教育环境是什么
1.影响人的发展的一切外部的教育条件
(1)广义的,是指社会政治经济制度、科学技术发展水平、社区文化等
(2)狭义的,是指学校教育活动的时空、教学设备、校风班风等
(3)是特殊的文化环境
二、小学教育环境的特点 1.自然性
2.可控性
3.纯化性
4.学习化
5.开放化
三、教育环境的层次
1.教育环境
是指宏观的教育环境和微观的教育环境,可以说是国家或家庭有目的创设或计划的
2.教学环境
是指那些与教学有关的、影响教学并通过教学影响学生和教师的所有因素,是学校和教师有目的创设的 3.学习环境
包含学生本位的教育含义,是符合学生需求的、建构性的客观条件
四、教育环境的一般分类
1、物质环境
(1)空间环境
(2)设施环境
(3)自然环境
2、社会心理环境
(1)人际环境
(2)信息环境
(3)组织环境
(4)情感环境
(5)舆论环境
五、功能分类
1、物质环境
2、交往环境
3、符号环境
4、活动环境
六、学校文化的概念
1、广义的,是指全校群体师生共同创造出来的物质和精神产品的过程
2、狭义的,是指创造精神产品的过程
3、学生同伴的群体文化和教师的专业性文化
七、教师的文化取向
1、文化的内容取向
教师组织或群体所共享的价值观、信念、习惯等
2、文化的形式取向
(1)个人主义的文化
(2)派别的文化
(3)协作或合作的文化
(4)人为的同事文化
八、校园文化的类型
1、校园物质文化
2、校园制度文化
3、校园精神文化
九、学习环境的概念
1、广义的
可用于学习的学习资源和人际关系
2、狭义的
专指课堂环境
十、学习环境的物理因素
1、颜色
2、声音
3、温度
4、装饰
5、桌椅
6、课堂规模
十一、学习环境的创设
1、班级课堂环境优化
2、课堂组织多样化
3、符合学生的个人需求
4、符合学生的学习需求
第六章 小学教育活动
一、小学教育活动的含义
1.小学促进学生学习和发展的一切专门活动
(1)皮亚杰:同化与顺应,自我建构
(2)维果茨基:最近发展区,社会建构
2.在学校和教师引导下小学生主动学习与建构知识意义的文化活动
(1)自我建构与社会建构之间的平衡
(2)学生主动建构的合法与多样
(3)教师指导与鼓励下的主动建构
二、小学教育活动的类型
1.社会要求与个体需求统一的标准
(1)体育
(2)德育
(3)智育
2.历时阶段与共时要素的标准
(1)课程与教学设计
(2)课堂教学
(3)课外活动
(4)管理与领导
三、小学教育活动的基本特点
1.遵循小学生发展的规律
(1)顺应小学生的发展阶段
(2)尊重小学生的发展特性
(3)创设新颖、多样的教育活动
2.适应时代的要求
(1)时代精神的表现:科学、信息与全球化
(2)当前时代的特点:多变与多元、不确定性和选择性
(3)应对:规训,独立意识,主动精神,自主能力
四、小学体育活动
1.体育活动的作用
(1)生理机能(2)大脑功能
(3)人格品质
2.体育活动的形式
(1)德国式
(2)瑞典式
(3)英国式 3.体育活动的要求
(1)注重体育游戏
(2)注重身体的养护
(3)注重养成体育锻炼的习惯
五、小学德育活动
1.狭义的含义
是指道德品质的教育活动,属于教育目的的组成之一,有时也被视为教育的最高目的。
2.德育活动的要求
(1)突出基本道德品质和行为规范的培养
(2)突出价值观的培养
(3)突出理想的培养
(4)突出他律与自律相结合
六、智育活动的要求
1、注重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学习
2、注重经验的转化
3、注重知识与经验的意义建构
4、注重智力的训练与开发
七、.教学实施活动方案设计
1、方案设计的要求
① 分析学生
② 分析教学内容
③ 分析教学目标
④ 分析教学过程
2、方案设计的类型
① 学年和学期教学计划
② 单元教学计划
③ 课时教学计划
八、课堂教学的中心地位
1.教学多种途径的中心
2.教育目的的实现
3.心理发展
4.课堂教学的作用:三基一个性
九、合作学习
1.教学观的变化:从重教转向重学
2.合作学习的特点:
(1)要素:积极的相互依赖,面对面的互动,个人责任,社会技能,小组自评(2)形式:小组教学的创新——组内异质、组间同质(3)机制:多边立体的互动
3.多主体、多层面的互动
十、课外活动
(一)校内课外活动
1.学科活动
2.科技活动
3.文艺活动
4.体育活动
5.课间休息活动
(二)校外课外活动
1.通过与社会各类机构建立联系提供学生相应的活动场所
2.参与各类活动:参观、访问、劳动、竞赛
十一、管理与领导
1.狭义的含义
是在实现教育目的的过程中,通过学校管理与领导者的指挥、控制、协调和引导作用,较好地开发学校中的人、财、物等资源,以发挥学校教育功能的活动。
2.管理与领导的差异
3.管理与领导的关系
十二、管理与领导的环节
1.计划
2.实施
3.检查
4.总结
十三、教师的管理与领导
1.教师的组织安排
2.教师的检查考核
3.教师的培养提高
十四、学生的管理与领导
1.班级的管理与领导
2.少先队和学生会的管理与领导
4.中医学基础概要复习 篇四
第一章导论
学习指导:本章是《传播学概论》全书的引论,重点在于了解传播学的关键概念、学科概况及学科背景。
第一节根植于人类生活的传播现象
一、概念:
1.1964年,拉扎斯菲尔德在《宣传、传播与舆论》一书中第一次提出了“大众传播科学”。
2.1947年,施拉姆在美国伊利诺伊大学成立了第一个传播研究所。
二、问答:
1.传播的定义大致分为哪三种类型:
答:①强调传播是信息的共享
这是指通过传播共同享有一则信息、一种思想或态度,目的在于建立彼此之间认知的共同性。施拉姆认为:“今天我们可以给传播下一个简单的定义,它即是对一组告知性符号采取同一意向。”
②强调传播是意图地施加影响
这是指甲方传递信息给乙方时,希望或要求乙方相信、接受并采取同一态度,而乙方原先并没有这种意向。美国实验心理学家霍夫兰等认为,传播是“某个人(传播者)传递刺激(通常是语言的)以影响另一些人(接受者)行为的过程”。
③强调传播是信息交流的互动过程
美国传播学者贝雷尔森等认为,“运用符号——词语、画片、数字、图表等,来传递信息、思想、感情、技术以及其他内容。
第二节传播学的研究范围和研究对象
一、概念
1.传播:传播是带有社会性、共同性的人类信息交流的行为和活动。
2.传播学的研究对象:
第一,按信息传、受的范围大小,传播学可分为五个研究层次,即自我传播、人际传播、群体传播、组织传播和大众传播。
第二,按传播学自身的结构可分为三个研究层次:理论,模式,研究方法(定量、定性)。
第三,按不同领域划分纵向或横向的研究层次和研究重点。纵向研究主要有:古代传播思想的整理与分析,近现代传播事业的演变等。横向研究有:信息系统——研究与信息处理有关的理论和技术性问题等。
第四,传播学研究可分为宏观研究和微观研究两个层次。
3.自我传播:体内传播或人的内向交流,是每一个人本身的自我信息沟通。
4.人际传播:狭义指个人与个人之间面对面的信息交流。广义包括群体传播和组织传播在内。
5.群体传播:即团体传播,指人们在“群体”范围内进行的信息交流活动。
6.组织传播:一种有组织、有领导、有计划、有一定规模的信息交流活动。
7.大众传播:是指传播组织通过现代化的传播媒介——报纸、广播、电视、电影、杂志、图书等,对极其广泛的受众所进行的信息传播活动。“大众”,是指分布广泛、互不相识的广大受众。
二、问答
1.简述西方传播学的起源、发展与流派
传播学是研究人类一切传播行为和传播过程发生、发展的规律以及传播与人和社会的关系的学问。
传播学是本世纪40年代以来跨学科研究的产物。传播学诞于美国,美国学者分别从不同角度探索传播规律,形成了多种传播模式,运用不同理论分析传播。在国际范围内,传播学研究大体分为两大学派:以美国为中心的传统学派,以西欧为中心的批判学派。
2.大众传播具有什么特点
大众传播:是指传播组织通过现代化的传播媒介——报纸、广播、电视、电影、杂志、图书等,对极其广泛的受众所进行的信息传播活动。“大众”,是指分布广泛、互不相识的广大受众。
大众传播的特点和一般人际传播不同。
①它需要借助特定的传播媒介传递信息,这些媒介的特性不相同,统称为大众传播工具。
②大众传播所传递的信息是公开的、面向社会的;受众则是大量的、匿名的、各不相干的。
③大众传播基本上是信息的单向流动,受众是不知其名的,来自受众的住处反馈也是有限的、滞后的。④现代科学技术特别是电子技术的飞速发展,使大众传播的信息传递更为快捷与广泛。
⑤大众传播的内容多半是由组织(传播机构)和职业传播者所发布的,而不是由个人发出的。
此外,大众传播还具有强烈的选择性。
3.网络传播与大众传播有什么不同?
第三节 传播学和大众传播学
问答:
1.传播学和大众传播有何联系和区别?
广义地说,这是两门不同的学科;狭义地说,传播学即是指大众传播学。
从理论构架来看,传播学是研究人类一切传播行为和规律的学问,它可以有许多分支学科。传播学是大概念,大众传播学是小概念。
传播学的研究领域要比大众传播学更为宽广。传播学提供的是总体理论框架;大众传播学则是传播理论的延伸,并有其相对的独立性。大众传播学在整体传播理论中至今仍然是一枝独秀,研究工作处于前沿的位置。我们在继续研究大众传播学的同时,应当以此为基础,进一步拓展传播学的其他领域。
2.传播学和新闻学有何区别和联系?
车内外对传播学与新闻学的关系有着不同的观点,一种认为他们存在“血缘关系”,一种认为并不存在“血缘关系”。我们认为,从两者关系来看,尽管大众传播学的研究对象主要是报刊、广播、电视、图书等大众传播媒介,而新闻学研究的也主要是其中的报纸、广播、电视,但传播学和新闻各自独立,没有必要也不可能彼此取代。不同之处:
①传播学重视理论研究,新闻学重视业务研究。
②研究方法上:新闻学沿用传播人文学科的思辩型定性分析方法;传播学采用实验型的宣分析法。
③研究对象:新闻学研究新闻传播的内容制作和传播者;传播学研究则遍及传播媒介、受众和传播的全过程。传播学和新闻学虽有一定的联系,但各自独立。
第二章 传播学的兴起学术源流
学习指导:本章是第一章的继续,主要是了解传播学的历史。重点在五个奠基人和两大派别。
第一节 传播学在西方的产生和发展
概念:
1.构成独立学科的必要条件(选择):自觉性、一般性、系统性、科学性。
问答:
1.传播学为什么首先诞生在美国?
现代西方各国中,美国为最发达。在传播和传播研究领域也不例外。理所当然地成为传播学的诞生地。
(1)媒介背景
传播机构或媒介,最初是以报纸的面目出现的。由此实现了新闻性传播活动的独立化、职业化。17世纪末,美国出现报纸;20世纪后,创立了最早的广播电台。它拥有美联社、合众社等著名通讯社。对大众传播媒介的利用和研究,就成为美国各界的急近而重大的课题。
从政治角度看,报纸的作用愈来愈大。
从经济角度看,媒介的作用主要有:一方面,传播大量经济信息,特别是广告。一方面,为各种企业服务的媒介本身也变成了一种企业。
从社会角度看,媒介一方面方便了人们的生活和工作,充实了人们的余暇。一方面使色情、煽情性信息的大肆泛滥。这就逼迫学术界给出正确认识和解决问题的方案。
美国人最早、最强烈地感受到“传播”的莫大威力,因而率先萌生了对其追根究底的愿望。
(2)学科背景
19世纪末至20世纪中的美国,在多种因素的作用下,成为当时世界上最适宜开展科学研究的沃土。世界各地的优秀人才纷至沓来。这里培育出一大批新思想、新学科。由此奠定了传播学的学科基础。
第二节 多科性边缘学科的特色
一、问答
1.简述传播学的形成和学术渊源
较确切地说,传播学是19世纪末以来逐步形成的,在20世纪40年代粗具规模。这克服了其他说法的不足:①新闻学可视作传播学的前身。引起人们对“传播”高度重视的契机,是新闻事业即大众传播媒介的发展。②众多相关学科为传播学奠定了理论基础。
学术渊源:
①行为科学——社会学、心理学、社会心理学、政治学、宣传学、新闻学、人类学、语言学、符号学等。②信息科学——信息论、控制论、系统论、数学、统计学等。
第三节 奠基人对传播学的贡献
一、概念
传播学的四大奠基人:哈罗德•拉斯韦尔,库尔特•卢因,保罗•拉扎斯菲尔德,卡尔•霍夫兰,韦尔伯•施拉姆。
二、问答
1.简述传播学的四大奠基人及施拉姆对传播学发展的主要贡献是什么?
传播学的四大奠基人:哈罗德•拉斯韦尔,库尔特•卢因,保罗•拉扎斯菲尔德,卡尔•霍夫兰,韦尔伯•施拉姆。施拉姆的主要贡献是:他是集大成者——将他人的贡献集中起来,进行整理,使之完善化、系统化、最终使其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崛起于“学术的殿堂”。他是第一个具有创建“传播学”这样一个独立学科的明确意识并为之奋斗终生的人。他建立了4个专门传播研究机构,编辑、出版了近30部著述,其中的《大众传播学》、《大众传播的过程和效果》最为著名。
第四节 传播学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一、概念
1.传播学的经验学派:研究注重经验和实证。但它①过分偏重微观研究;②过分依赖定量方法;③很多人站在维护现行体制的立场上。
2.传播学批判学派:注重从宏观上研究传播和社会制度、政治经济结构的关系,对资本主义体制下的政府和传播持严厉的批判态度。
二、问答
1.试述我国开展传播的成绩、存在的问题和未来的前景
(成绩)从四方面看:
著译:复旦大学新闻系率先译介传播学文本。
会议:举行多次研究会。
教学:复旦大学首先开设传播学课程。
应用:传播学“实地调查法”广泛运用。
(问题)传播学是发源于美国的“舶来品”。必须有分析、有批判地进行借鉴。紧密结合中国实际的基础上,建立起来有中国特色的传播学理论体系。“特色”要求:①以中国的传播实际为材料;②能切实为中国的传播事业服务;③能创造出新颖、独到的学术观点和理论构架,从而为世界传播学的理论宝库增添新的财富。
(前景)我国的传播学研究已具备了良好的基础,只要不断从深度和广度两方面开拓、进取,就一定能大有作为。
2.为什么60年代欧洲的批判学派会异军突起?
因为传统学派有很大的缺陷。批判学派注重从宏观上研究传播和社会制度、政治经济结构的关系,对资本主义体制下的政府和传播持严厉的批判态度。它认为传统学派①过分偏重微观研究;②过分依赖定量方法;③很多人站在维护现行体制的立场上。这确实击中传统学派的痛处。但批判学派也有不足:过分轻视微观、中观研究和定量、实证方法。
3.简述传播与现代社会的互动关系(为何说传播学在信息社会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
两者的互动关系,最值得注意的动向,即20世纪70年代以来出现的所谓“信息革命”、“信息爆炸”现象。社会的发展、国家的建设越来越依赖于“传播”,这是传播学发展的理由和背景,是人们普遍学习、研究的最大意义所在。
美国学者J。贝尼格尔认为,工业革命使整个经济活动成百倍地加速动转,从而引发了严惩的控制危机。为克服这一危机,必须进行控制革命,即积极开发各种作为控制手段的先进的信息处理技术。信息产业便获得大大扩张。各种社会信息事业中,大众传播事业的作用尤为突出。而传播学的重点之一,就是探索大众媒介的动作规律。
第三章 有关传播过程的理论和传播模式
学习指导:本章非常重要,需要结合后面各章加以综合理解。要求能掌握并灵活运用各种模式分析实际问题。
第一节 从传播过程考察传播现象
一、问答
1.对传播过程应如何理解和分解?
传播过程即传播现象的结构、要素和各个要互之间的关系。传播学的主要任务,如施拉姆所说,是研究传播的过程和效果。美国学者戴维•伯洛透彻分析了传播过程,主要论点是:①传播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无始无终,没有界限;②传播过程是一组复杂的结构,应将其中的多元关系作为研究的基本单位;③传播过程的本质是变动,即各
种关系的相互相互影响和变化。他提出“S-M-C-R”(讯息来源-讯息-渠道-受者)的传播过程模式,强调了“过程研究”的重要性和科学性。
“过程研究”的主要成果是模式:线性模式、控制论模式、社会系统模式。拉斯韦尔把传播过程分解为传者、受者、信息、媒介、效果,即5W模式。R。布雷多克添加了情境和动机两个环节,把它变成7W模式。
第二节 传播理论与模式、方法的关系
一、概念
1.理论与模式的区别:理论指经过概括、系统化的一组相互关系的命题和结论。模式指再现现实的一种理论性的、简化的形式。“理论”即对客观规律的表述,而“模式”则是一种简洁地表现“理论”的手段。
2.模式的类型:①文字模式,②图像模式,③数学模式。
3.传播学上的三大类基本模式:①线性模式,②控制论模式,③社会系统模式。
第三节 传播过程基本模式述略
一、概念
1.拉斯韦尔模式(传播过程中的5W):拉斯韦尔把传播过程分解为传者、受者、信息、媒介、效果,即5W模式。
2.申农-韦弗模式:线性模式之一,把媒介分为三种,把讯息分为发出的和收到的,增加了噪音的因素。
3.传统线性模式:以拉斯韦尔和申农-韦弗模式为代表,传播被表述为一种直线型、单向型的过程。忽视了反馈和社会过程对传播过程的制约。
4.控制论模式:以控制论为指导思想的传播过程模式。变“单向直线性”为“双向循环性”,引入了“反馈”机制。
5.反馈:传播过程中的受者对收到的信息所作出的反应。
6.“传播单位”:每一个传播的参加者,无论个人还是团体,都可看做是“传播单位”,都兼有传者、受者这两种身份。
7.编码和译码(或解码):编码:认知-表述过程,就是把看到、听到、想到的意思,化作符号。译码:表述-理解过程,就是把符号还原成意思。
8.基本群体:也叫初级群众、首属群体,指家庭、邻里、亲密伙伴等。
9.参照群体:个人未必置身于其中,但以其为参照系而建立或改变自己的信念、态度和行为的群体。
二、问答
1.简述传播过程线性模式的贡献及不足
线性模式以拉斯韦尔和申农-韦弗模式为代表。
贡献:
一,在传播学史上,第一次比较详细、科学地分解了传播的过程。
二,第一次为传播学搭建了一个比较完整、全面的理论构架,从而使传播学的最终确立成为可能。
它的不足是它具有直线性和孤立性。直线性即传播被表述为一种直线型、单向型的过程。看不到受者的反馈,也看不到其他各个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孤立性即丝毫不涉及传播过程和社会过程的联系。
2.控制论模式的主要优缺点
控制论模式变“单向直线性”为“双向循环性”,引入了“反馈”的机制,从而更客观、更准确地反映了现实的传播过程。
问题:①容易使人产生错觉,似乎各“传播单位”之间传、受的地位、机会完全平等。
②循环性的表述,也会引起误解。钱性模式的缺陷只改正了一半。
3.为何说社会控制论是传播学模式研究中的第三次飞跃?
从线性模式到控制论模式完成了传播结构认识史上的两次飞跃,基本解决了传播的要素问题,社会系统模式是第三次飞跃,解决传播的条件问题。J。赖利和M。赖利最早把传播过程明确描述为社会过程,他们的模式大致克服了传播现象的片面思考。马莱茨克的大众传播过程模式,传播结构的四大要素并没有变,但各个要素之间的复杂互动关系被勾画出来了。社会系统模式的科学性和详尽程度,与最初的5W模式相比,有了云泥之别。这反映了人类对传播现象的认识越来越全面、深刻。
4.简单描述马莱茨克的传播模式
传播结构的四大要素并没有变,但各个要素之间的复杂互动关系被勾画出来了,社会与传播之间的关系展开了。传者方面,记者编辑都有主动性,反过来又承受着“讯息的压力”,媒介的压力。有三个层面的制约和影响:个人层面、组织层面、社会层面。
受者方面,与传者对应,也不能不对大量信息进行“内容选择”,受者同样受到“媒介压力”。“感觉和效果”
是双向互动的过程。讯息作用于受者,受者也反作用于讯息。与传者一样,受者也有复杂的背景:个人层面、组织组织层面、社会层面。
5.简述传播学模式研究的发展阶段
传播模式研究分为三大类,也是三个阶段:线性模式、控制论模式、社会系统模式。
拉斯韦尔的5W模式第一次比较详细、科学地分解了传播的过程。传统的线性模式有直线性和孤立性的缺点。申农-韦弗模式也是一个著名的线性模式,注意到传播和周围环境的关系全没从根本上克服线性模式的局限性。50年代初起,出现了一批以控制论为指导思想的传播过程模式。变“单向直线性”为“双向循环性”,引入了“反馈”的机制,从而更客观、更准确地反映了现实的传播过程。
传播结构认识史上的第三次飞跃是社会系统模式的完成,解决了传播和条件问题。反映了人类对传播现象的认识越来越全面、深刻。
第四章 传播学研究方法
总体要求:理解传播学为何是一门科学以及经验学派的研究理论基础;记忆并理解抽样调查、问卷调查、内容分析、控制实验法的概念以及基本操作方式。重点掌握抽样与内容分析,以及控制实验的原理。
第一节 传播学研究的一般方法论
一、概念
1.归纳、演绎的区别
归纳:以数据为基础,把数据反映的实际关系组织为理论原则。
演绎:从理论解释出发,寻求数据以检验理论的预测。
2.机率的观点与机械决定论的区别
机率的观点,主张用传播现象存在和发展的可能性窨来说明传播现象的复杂性。
机械决定论认为,宇宙中的一切都是按照某种规律精确地发生的。未来的一切都是由过去的一切严格决定的。传播现象的一切都由过去预先决定了的。
二、问答
1.传播学研究的主要特点或者说为何传播学的经验研究具有科学性?
(1)科学性
传播学研究总是从理论或实际的课题入手,依据一定的法则和程序,系统地收集与分析相关的现象性资料,从而得出有意义的研究结论。科学性表现在:
①先导:系统的理论框架②过程:可靠的控制机制③研究:严格的分析手段
④结论:良好的复制功能
(2)操作性
现代传播学正是在面向实际、注重操作的社会背景下,于20世纪20年代以后逐步创立和发展起来的。其特色表现在其研究目的的三个梯次分布上:
①描述。即对研究对象的现实状况作出符合实际的描述。
②解释。即对研究对象的活动过程及特点作出解释。
③预测与控制。根据描述与解释的结果,预测在采取某种措施或创高一定条件以后,对象可能发生的变化,或者根据现有的测量指标,预测一定时间间隔以后对象的发展。
(3)综合化与定量化
综合化指在传播学研究中尽可能采多重设计和研究手段。定量化指在传播学研究中对传播活动和传播现象采用数量化的研究设计和分析手段。
2.传播学研究的基本观点
①历史的观点,从该时代人们的传播活动的全部现实条件出发。
②机率的观点,主张用传播现象存在和发展的可能性窨来说明传播现象的复杂性。
③系统的观点,把一组相互作用并且相关程度较强的因素作为一个系统。要既见树木,又见森林。
3.传播学研究的一般程序
研究工作实际展开的基本顺序和步骤:
①选择课题 ②确定研究客体③研究设计④搜集资料⑤分析资料⑥结论
4.传播学经验研究的不足与解决办法
【中医学基础概要复习】推荐阅读:
中医执业医师考试基础理论复习讲义06-29
中医儿科知识点辅导:四诊概要-闻诊11-30
中医临床基础10-04
中医基础学01-10
中医基础笔记01-19
中医基础经络学06-26
中医健康基础知识06-12
中医美容理论基础06-18
中医基础知识要点0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