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精选8篇)
1.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 篇一
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的四条战线
——第一周学习笔记
一.就业与培训
(一)定位: 制定就业政策、提供就业创业服务、加强对技能人才的培训
(二)就业
1.界定:人保局负责的就业只是狭义上的就业——政府保底就业
2.对象:
(1)本地:本地失业人员、被征地人员、农村富裕劳动力、产业转移分流
人员、大中专学生(就业促进中心负责)
(2)外地:外地来沪劳动力(外劳所/来沪人员就业服务中心负责)
3.职能:提供岗位、登记失业、提供补贴、创业指导
(三)培训
1.界定:人保局负责的补贴亦是狭义上的培训——政府补贴培训
2.对象:前项重点就业人员
3.机构:技能鉴定中心负责组织考试、进行督导
二.人事与人才
(一)人事
1.对象:公务员、事业单位职员、三支一扶、储备人才
2.职能:区科级干部管理、双拥工作(退伍军人就业安置与工资福利)、街办党政考核、老干部管理与服务
(二)人才
海外高层次人才服务:签证、住宿、子女就学、就医、科研资助
领军人才选拔 资助博士后科研工作站 专业技术人才职称考核 区储备人才、三支一扶人才管理
三.社会保障
(一)职能
1.征地养老、农保、医保具体实施办法的制定
2.征地养老人员的管理与服务
3.医保:城镇职工医保、居民医保、大学生医保、医保费用分配、定点医务机构监管
(二)机构
社会保障科具体负责社保的历史遗留问题、大型市政工程征地人员的政策落实
四.人力资源市场监管
具体工作包括:工资集体协商、劳动关系调节处置、劳动从事争议仲裁、劳动能力鉴定与工伤认定、劳动监察等
2.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 篇二
一、以党管人才为依据, 在履行职能上做到四个转变
1. 变针对性服务为公众性服务。
以前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的服务对象主要是三支队伍 (公务员队伍、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农村优秀乡土人才队伍) 、三项改革 (机关事业单位改革、职称改革、分配制度改革) 。在新的人才管理格局下, 公共服务的职能将成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的主要职能。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工作重点将转移到公共服务上来, 把为社会、为大众提供公共服务作为一个重要的发展方向。
2. 变静态管理为动态管理。
着力建设优胜劣汰的人才竞争使用机制, 不断完善自我更新的人才代谢机制和提升机制, 随时掌握人才队伍变化情况, 及时更新调整人才工作措施。同时在工作领域方面, 由原来局限于城镇、机关、企事业单位, 转变和延伸到整个社会, 包括广大农村;在服务对象上, 由传统的为机关事业单位干部服务, 转变延伸到为各级各类人才服务;在工作方式上, 由传统简单的人员计划、调配审批, 转变延伸到人才的全方位服务上。
3. 变分散管理为协同管理。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要利用党管人才带来的机遇, 积极主动与其他部门配合协作, 注重充分调动和发挥相关职能部门的积极性, 整合人才工作资源, 形成工作合力。
4. 变封闭式管理为开放式管理。
要充分利用各种人才资源, 最大限度地发掘人才资源的整体潜力, 坚持尊重人才、见贤思齐、重在使用、用当适任、用当其时、用当尽才, 以宽阔的胸襟、开放的姿态来管理和开发各种人才资源, 不拘身份、资历, 自由竞争、优胜劣汰、唯才是用, 真正形成人人都可以成才的环境和机制。
二、以党管人才为基础, 在工作方式上做到四个优化
1. 优化工作机制。
加快建立公开公平、竞争择优、能进能出、能上能下的人才选用机制。积极推行按业绩、贡献进行分配, 推行岗位工资、绩效工资、浮动工资、协议工资相结合的多种分配形式, 有效地实现人事相宜、绩酬相适。做到党政人才重在群众认可, 经营管理人才重在市场和出资人认可, 技术人才重在社会和业内认可。同时积极探索破除职称评聘终身制的重要课题。
2. 优化服务方式。
认真做好人才政策服务, 人才市场秩序监督管理服务人才培训、测评、推介、咨询等工作。拓宽服务领域, 加大力度把人才工作拓展到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提高服务质量, 进一步转变政府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职能, 实行依法行政, 大力提高行政效率, 转变工作作风, 积极为社会提供高效、优质、公正的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公共服务。
3. 优化资源配置。
在加快推进人才资源配置的市场化进程的基础上, 积极强化政府在人才开发上的宏观调控功能。加强人才市场和劳动力市场的交流与合作, 加快构筑公平合理的人才市场平台, 使驻马店市人才市场的服务对象逐步由输送劳动力向输送智慧型人才转变, 打破人才的部门、单位和所有制壁垒, 充分发挥市场在人才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
4. 优化人才载体。
把人才载体建设作为人才工作的关键性举措来抓, 使之真正成为吸引人才的“磁场”、培养人才的“摇篮”、各类人才施展才干的“舞台”。在强化人才载体上, 坚持用人单位自主选人用人,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积极做好服务、协调、指导工作, 特别是在事业单位实行合同聘用管理, 实现由行政依附到社会化用人这一历史性突破。
三、以党管人才为牵引, 在统筹协调上把握四个重点
1. 管好用活, 加强公务员队伍建设。
一是做好大规模培训。按照不同层次公务员的需求和特点, 加强政治理论和专业知识的学习培训。二是改革干部选人用人方式。完善公务员竞争上岗制度, 把竞争上岗作为机关内部改革的一个重点, 通过竞争上岗, 真正把靠得住、有本事的人才选拔到适合他们的岗位上来, 为优秀人才成长创造良好的环境。三是做好《公务员法》贯彻工作。将《公务员法》的贯彻落实与机关事业单位改革结合起来, 使各项改革政策的拟定与《公务员法》相衔接, 与依法行政结合起来, 认真检查各项规章制度中有无与《公务员法》相抵触的内容, 提早进行修订, 并对以往管理中不符合《公务员法》的做法提早理出转变思路。
2. 牵头协调, 稳步推进各项人事制度改革。
一要积极稳妥推进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按照“脱钩、分类、转制、搞活”的路子, 全面推行聘用合同管理制度并加强聘后管理工作, 鼓励事业单位搞活内部分配。全面推行人事代理制度, 积极推进人才社会评价进程, 建立和完善人事争议仲裁制度。二要改革工资收入分配制度。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 逐步建立驻马店市职工工资水平的正常增长机制。坚持工资收入与业绩贡献挂钩, 向优秀人才和关键岗位倾斜。千方百计兑现国家调资政策, 增强福利分配的透明度, 实现收入分配货币化。三要进一步优化人才能级结构。通过加大培训力度等方式不断提高中、高级人才的数量和比例。建立公开、公平、公正的社会化评价机制, 构建由政府、用人单位、社会中介机构共同发挥作用的人才评价体系。不断完善职称评审工作, 实行考试、考核和评审相结合, 准确、客观、科学地评价人才的水平、能力和素质。
3. 构筑平台, 积极开发人才资源。
一要加强人才队伍建设, 切实把党和国家人才工作的大政方针具体转化为人才资源开发、管理、服务的政策法规, 并认真组织实施。二要促进人才资源整体性开发, 构建适应现代化要求的市域人才高地。按照“不求所在, 不求所有, 但求所用”的要求, 积极探索各种行之有效的引才引智方法。同时加快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的步伐, 促进人才的柔性流动, 加大单位自主用人, 各类人才自主择业的力度, 使人才资源达到合理配置的要求。并认真研究制定有关加速各类人员轮岗、交流的步伐。三要构建有利于人才创新创业的平台, 给各类人才集聚成才和施展才华的空间。
4. 以人为本, 为打造和谐驻马店做贡献。
一是搞好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咨询政策服务。本着“送政策、促改革、查实情、办实事、促就业、保稳定”的目标, 坚持深入基层进行调研, 促进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工作方式方法的创新和进步。二是落实各项惠民政策, 特别是事关干部职工切身利益的政策。发挥职能督办作用, 督促、指导各部门、各单位加强对各级人员的联系与沟通, 切实解决其实际困难, 取得理解与支持。三是深入到实地督办。经常深入到基层和服务对象中了解情况, 对于涉及群众利益的工资、职称评审、人事代理、社会保障等问题, 及时督促落实。
四、以党管人才为核心, 在自身建设上提升四种能力
1. 与时俱进的创新能力。
过去,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微观的人事管理多, 管具体事务、埋头苦干的多, 抬头看路、总结规律的少。现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工作重点已转到人才资源开发上来, 根据人才资源开发的现实要求,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要抓大放小, 注意从全局、本质、源头、关键环节抓好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工作。要加大对人才队伍建设的综合协调和人才开发的宏观指导力度, 注重政策的制定和执行, 注重机制的创新和改进。
2. 科学的判断决策能力。
判断决策能力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政策水平的高低。每一项事关全局性的工作, 都需要认真综合地进行考虑, 一方面给市委、市政府当好参谋, 一方面配合相关部门制定出科学合理的改革措施。这就要求我们不断地加强学习来应对复杂多变的改革形势, 提高判断形势和科学决策的能力, 在重要任务、复杂局面、敏感问题面前稳得住、抓得准、有思路。
3. 灵活的沟通协调能力。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要利用党管人才带来的机遇, 积极主动与其他部门配合协作, 主动征求他们对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工作的意见和建议, 同时做好相关政策法规的宣传和诠释, 注重充分调动和发挥相关职能部门的积极性, 取得他们的支持与理解, 从而整合人才工作资源, 使各方面工作相互协调, 相互配合。
4. 深入的调查研究能力。
3.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 篇三
关键词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公共服务网络平台
一、引言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与发展要求我国建立一个与之相适应的完善的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公共服务网络平台。特别是信息化时代的到来,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公共服务网络平台建设就显得尤为必要和重要。完善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公共服务网络平台建设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和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任务,更是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事关我国改革、发展和稳定的重要举措。
人力资源,从广义上来说是指在一个国家或地区中,处于劳动年龄、未到劳动年龄和超过劳动年龄但具有劳动能力的人口之和;从狭义上来说主要是指一定时期内组织中的人所拥有的能够被企业所用,且对价值创造做出贡献作用的教育、能力、技能、经验、体力等的总称。社会保障则是指国家通过立法,积极动员社会各方面资源,保证无收入、低收入及遭受各种意外灾害的公民能够维持生存,保障劳动者在年老、失业、患病、工伤、生育时的基本生活不受影响,同时根据经济和社会发展状况,逐步增进公共福利水平,提高国民生活质量。从国家层面来说,我国有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部,从省市层面来说,各省市也有自己的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局等机构。目前,从全国范围来看,基本都建立了相应的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公共服务网络平台,笔者收集相关材料整理目前公共服务网络平台在建设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提出相应对策。
二、公共服务网络平台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网络已成为人们生活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人们也越来越习惯通过网络完成各项工作生活事宜。特别是手机移动设备与网络的结合,更让网络的使用范围大大增加。人们习惯使用手机进行工作生活事务,用手机查阅文件、发送消息甚至是购物消费,网络无所不在。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公共服务网络平台也正是基于网络的不断扩大而建立的一种新型服务方式,但在现实网络平台建设中存在一些共性的问题。
1.公共服务网络平台建设发展水平不均衡。从全国范围来看,基本各省市都建立了属于自己的公共服务网络平台,但东西部发展不均衡,即使是同一城市,各个区之间的建设水平也参差不齐。特别是一些发展水平相对落后的市区,公共服务网络平台的建设也只停留在“摆设”的阶段,并没有真正发挥其应有的效用。
2.公共服务网络平台建设工作尚未形成经费保障机制。公共服务网络平台建设工作离不开经费的支持,网站的建设需要一定的启动资金,同时随着网络的运行使用,也相应的需要一定的维护经费。目前,在我国尚未形成对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公共服务网络平台建设的经费保障机制。这也就导致很多地方的公共服务网络平台虽然已经搭起架子,但是并没有很好地发挥网络办公的优越性。因此,为了保障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公共服务网络平台的正常运行和使用,必要的经费保障机制是至关重要的。正所谓“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没有经费的支持,关于公共服务网络平台建设再好的想法也难以落地。
3.公共服务网络平台建设的人员队伍素质有待提高。最初从事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工作的人员并非是科班的计算机专业出身,对于网络建设工作一无所知。近几年,随着信息化技术的不断推广,已有部分计算机专业人才走进此行业。为了提高整体工作人员的素质,就需要不断为队伍注入新鲜血液,让新员工带领老员工共同进步,培养一支具备一定专业素养、综合素质较高的公共服务网络平台建设队伍。
4.公共服务网络平台建设滞后。很多公共服务网络平台还不能实现互联互通、资源共享,更多是一种消息发布和通告形式。此外,由于公共服务网络建设经费的短板,网络维护工作不佳,运行方式比较落后,速度较慢,这也严重影响了公共服务网络平台的使用情况。公共服务网络平台是为了给人们提供简单便捷的服务,如果不能及时解决民众的需求,那么公共服务网络平台则出现危机。
三、对策及建议
针对以上问题,笔者将结合硬件和软件提升方面、综合服务方面及规范化管理方面,因地制宜地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及建议。
1.秉持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公共服务网络平台建设均等化原则,规范管理公共服务网络建设工作。因为各地区、各省市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公共服务网络平台建设情况参差不齐,导致人们对公共服务网络平台的使用难以整齐划一。因此,笔者认为,相关部门应通过实践调研,探索研究一条公共服务网络平台标准化建设工作的新路子,建立相应规范化管理的标准,以便全国范围内的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公共服务网络平台建设均等、平衡。
2.建立完善正常的经费保障机制,保证公共服务网络平台的常规运行。完善的经费保障机制是保证公共服务网络平台常规运行的重要基础,也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公共服务网络平台建设紧跟时代发展的步伐,走在信息化建设的前沿领域。鉴于目前公共服务网络平台建设的滞后性和经费不足等情况,相关部门建立正常的经费保障机制势在必行。
3.提升公共服务网络平台工作人员的综合服务能力。21世纪最缺乏的就是人才,确切地说是复合型人才。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公共服务网络平台建设需要一群专业素质高、综合素质强的人,因此相关部门应广纳贤才,首先保证公共服务网络平台建设的人员配置。只有高素质、高水平的工作人员才能为民众提供更高质量的服务。相关部门应加强工作人员的业务培训,通过学习让工作人员在工作中发现不足,在学习中不断进步。同时,加强新老员工之间的传帮带也是十分必要的,通过老员工指导新员工,实现人员的可持续发展,保证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公共服务网络平台建设工作的可持续性。
4.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 篇四
在2016年中,我局顺利完成了各项有关社会保障方面的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在2016年下半年开始时,在张云霄和马泽帆的共同策划下,建立了石家庄市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局的各层组织,并相应的配置了相关人员。形成了系统的组织系统,形成了以张云霄为局长,马泽帆和顾剑为副局长的领导系统,并相应的任命了个科室的人员(办公室主任—唐淑芳,劳动争议仲裁和信访科科长—马泽帆,行政事项服务科科长—栗双平,社会医疗保险科科长—顾剑,社会养老保险科科长—杨晓霞,劳动就业科科长—张红波)。
为了规范我市劳动用工合同,由行政事务服务科相关人员制定了劳动合同范本,在栗双平和周爽等人在进行大量的调查研究之后,将国家有关规定与我市具体情况相结合,制定出了符合我市企事业单位的劳动合同,并相应的组织了相关的单位进行了填写。
在本,我局进行了三次大型的劳动争议仲裁,分别由马泽帆、裴斐、范权伟为首席仲裁员的组成的劳动争议仲裁小组,并对相关案件进行了劳动争议的仲裁。分别为:马泽帆、张云霄、黄皓洁、唐淑芳对我市英雄啤酒公司发生的工伤事故惊醒仲裁;裴斐、顾剑、周爽、栗双平对百斯特人力资源公司因劳动合同发生的争议进行了调解;范权伟、杨晓霞、范立娜、张红波对华北工商大学的住房福利的争议进行了仲裁。在本着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下,个劳动争议仲裁小组积极地收集有关的证据,对案件进行了合理的裁决。
我局在唐淑芳、张云霄等人参加了企业单位(英雄啤酒公司)的企业年金听证会,并对其中有关的项目进行了论证。有力的保证了在以后的实施中,劳动者可以切实的从中得到福利。积极响应国家有关政策的号召,我局对社会保险中的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和住房公基金的申请,变更,注销等进行了全面得管理。分别由以下人负责相关的项目:杨晓霞、范立娜负责我市养老保险一系列事务的管理;顾剑、裴斐负责我市医疗等有关事项的管理;张红波、范权伟负责我市工伤保险的相关事项。
在各种社会保险表格制作完成之后,由石家庄市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局全体成员共同组织了企事业单位进行了填写,为我市以后的相关养老保险的征收和发放,事业基金的征缴,医疗基金的征缴以及以后的基金运营提供了真是有效的数据与资料。
5.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 篇五
学设计
(导入)同学们,你们知道哪些资源是可更新可再生的吗? 生(讨论得出):水、土地、森林、鱼、太阳能等。
(师讲解):很好!这些可再生的资源如果利用、保护得当,是可以循环使用,不断更新的。但我们人类对这些资源保护利用的如何呢?今天,我们以林业和渔业为例,一会儿在我们的课上一起来探讨。一、林业资源及其利用与保护 读教材孟子的话,提问:这段话的涵义?
生得出:这段话说明古人就已经知道了合理利用林业、渔业这些可更新的农业资源的重要性。
(转折)在人类生存中有一种必需的物质,如果缺少了它,可能几分钟就会死亡。它是什么?(氧气)。地球上的氧气是由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制造出来的。大面积的植物即森林被称作“地球之肺”。这是为什么呢?森林有什么作用呢?
(学生分小组讨论、回答)教师将各组学生代表回答的内容写到黑板上,和学生一起归纳 森林的环境效益
(讲解)森林作为一种物质资源,从古代到现代一直都受到重视,同时它也是环境资源,它有哪些环境作用呢?
(学生活动)读数据或景观图片,对照思考森林的环境作用:净化空气,调节大气成分,含蓄水源,增加空气湿度等。结合《水土保持》、《防风护田》示意图,讨论森林是如何起到保持水土,防风护田作用的。
(师总结):森林是重要的环境资源----大自然的总调度室 中国森林资源的分布
(承转)中国的森林资源主要分布在哪些地区?对照中国森林分布图回答。
生读图指出:东北的大小兴安岭和长白山地,西南的横断山区,雅鲁藏布江大拐弯地区,喜马拉雅山南坡„„主要在边远的山区。还有东南丘陵地区,这里主要是次生林,人工林等,我国的人工林面积占世界首位。
森林资源的利用和保护
(讲解)森林慷慨地向人类贡献着它的一切,但它却得不到人类应有的保护与抚育。
(出示资料图片,提问)森林资源遭受破坏文字资料、漫画“小鸟的悲哀”说明什么问题?
学生讨论回答:
世界上的森林资源呈下降趋势原因:农牧业,工业的发展;战争和森林火灾,病虫害等。
引导学生得出:森林面积的减少与人类的增多和不合理的利用有关系。滥砍滥伐,森林失去调节作用;野生动物丧失了理想栖息地。
(转折)因此保护森林资源的意义重大。如何既保护森林资源,又能满足人们的生产生活对木材的需要呢? 为了保护森林资源,人们采取了不同的措施,(提供资料,)你赞成那种方式?
(学生讨论回答:第三种方式好)
(讲解)世界森林覆盖率是27%,中国是16.55%,加拿大是36%,而日本是66%。(提供加拿大及日本有关森林资源保护的材料和图片)我们从中应借鉴什么?
学生讨论得出:保护森林资源的有效措施是适度采伐与育林相结合,大力提倡植树造林,树立可持续发展的思想.二、渔业资源与可持续发展
[承转]同学们平时吃什么海产品?你们知道它们产自哪里吗?我们一起来看看世界主要的渔场。
[活动]读图,找一找世界四大渔场,分别在哪个大洋?
太平洋:北海道渔场,秘鲁渔场;大西洋:纽芬兰渔场,北海渔场
[补充]人类赖以生存的陆地空间已不堪重负,地球生物资源的80%分布在海洋里,海洋给人类提供食物的能力是陆地的1000倍,海洋在生态环境不被破坏的情况下,每年可以向人类提供30亿吨的水产品。所以说,海洋资源的开发前景非常广阔。
[转折] 我们知道,海洋渔业是渔业生产的主要部门。渔业资源是可再生资源,而我国的海洋渔业资源也非常丰富。那么我们是否可以无节制地利用?
(提供资料)哪一种捕鱼方式可取?为什么?
[学生讨论回答]第一种方式只顾眼前利益,长期下去,鱼的产量会越来越少。过度捕捞,渔业资源将走向衰竭。第二种方式可以保证人类的持续利用。
师:因此,我国政府采取什么措施?规定了什么制度?
[学生讨论回答]捕养结合,控制近海捕捞的强度,大力发展滨海养殖业和远洋捕捞业。
规定了休渔制度,以保证渔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
[教师补充]加强立法管理;充分利用科学技术;进一步宣传,增强全民的海洋意识,树立可持续发展的思想。
(总结)今天通过学习,我们知道了保护可再生资源的重要性,应该树立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大家想一想,我们每个人能够为保护森林资源与渔业资源做些什么?(学生回答)
(课后活动)写一份倡议书或画一幅漫画或做一个节约森林资源的计划(如可以从节约纸张、不用木筷子等),并向你的家人邻居进行宣传。看那个同学想得好想得妙。
探究活动
活动名称:海洋资源是可再生资源吗?
活动目的:使学生了解我国对海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现状,并意识到海洋资源尽管是可再生的,但这是在合理利用和开发的前提下,进一步培养学生辨证看待问题的意识。
6.谈谈社会发展与自然资源的关系 篇六
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理解:
其一,社会发展对自然资源存在依赖关系。因为人类社会的发展是一个不断利用各种资源,创造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过程。各种资源中,源于自然环境的自然资源,一直提供着社会发展所需的物质和能量;而源于人类本身的社会资源则提供着加速社会发展的劳力、技术、知识及各种思想等。从古代农业文明的发祥到现代高科技产业的腾飞,充分说明自然资源是影响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力量。因此,无论人类社会发展到什么阶段,自然资源是发展的根据这一真理亘古不变,科学的进步只能起到加快社会发展步伐的作用。
其二,社会发展对自然资源有破坏作用。随着人类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人类不断地使用自然资源,由于某些自然资源数量有限,以致使其逐渐减少甚至枯竭,或因没有替代用品,往往就会产生资源的危机;而在自然资源被利用的过程中,一些残余废弃物重新回流自然,或干扰了自然资源,将对自然环境或自然资源产生强烈的破坏作用。如肆虐的洪灾、茫茫的赤潮、狂舞的沙尘暴、年来报道的天坑等等,无不是对自然盲目和贪婪的掠夺和索取而造成的环境、资源的破坏。
其三,社会发展对自然资源起了养护作用。人类社会已发展了几千年,至今不衰,就是因为人与自然在历史长河中共同成长。中国是世界四大古代文明发源地之一,黄河流域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在农耕文明时代,是气候最佳时期,当时黄河中游的气温较高,植物生长茂盛,植被在肥沃的土壤中生长,也有利于古代人们的居住。我们的先民选择在这里生息繁衍,发展农耕,他们既依托黄河流域丰富的土地资源,也养护着这些资源,创造出了璀璨的中原文化。英国是工业化最早的西方国家,也是煤炭资源和铁矿资源极其丰富的国家,他们凭借这些丰富的矿产资源发展起包括纺织、采煤、冶金、纺织机械、造船和某些机床制造业,并成为称霸世界的物质技术基础。与此同时,他们也用这些技术维护了自然资源。当人类社会进入“知识经济”时代、信息时代时,对自然资源的依赖并没有改变,同样,人们在“可持续发展”思想的指导下,利用新技术、新方法对自然资源做到既开发又养护。
其四,社会发展对自然资源还有创建作用。人类社会的大厦是建立在各种自然资源基础上的,没有丰富的自然资源,没有人类长期对各种资源的开发利用,人类要进入二十一世纪是不可能的。但是,人类也在利用自然同时,在创造新的资源,科学的进步不仅能加快社会发展的步伐,也能不断扩展自然资源的外延。电子技术、信息技术、转基因食品、超导材料的出现是人类对基因资源、物质原料等资源的深入开发的结果,更是不断扩展、创新的表现。无论人类怎样使用自然资源,无论社会发展到什么阶段,自然资源总是随着社会的发展而亘古不断的,这是一个真理,是社会发展与自然资源关系中的一个重要命题。
7.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 篇七
关键词:人力资源,社会保障,信息化,理论,实施
当我们生病住院时, 谁会为我们分担看病就医的经济压力?当我们步入老年时, 谁来为我们解决生活的后顾之忧?在劳动和社会保障工作中, 谁又为我们打理着一切?带着这一系列问题, 笔者对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以及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信息化建设进行了一些探讨。
1 融国计于民生-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信息化的意义所在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信息化建设作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工作的重要支撑, 对当前和谐社会的构建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当前, 全国各地劳动和社会保障机构正在抓紧加快信息化建设的前进步伐, 不断提高对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信息化的认识, 在资金上也在逐年加大投入, 不断追求方式创新, 以各种不同的形式服务于广大人民群众, 切实地履行着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的神圣使命。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信息化的建设工作中, 东丰地区响应上级部门号召, 从现实情况着手, 近年来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工作方面积极出台了一系列的管理措施, 积累了一些良好的建设经验。
2 积极出台措施, 推动东丰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信息化建设
就业是民生之本, 社保乃民生之安。如何通过信息化手段让广大人民群众放心、便捷地享受到劳动和社会保障福利, 历来都是各地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和信息化建设部门始终考虑的问题。近年来, 吉林东丰以信息化建设为支撑, 加快劳动力市场建设, 推进机构职能整合, 优化业务经办流程, 努力推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更快更好地发展。
2.1 加强学习培训, 转变思想观念
东丰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主管部门明确要按照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的要求, 遵循信息化建设的规律, 遵循政府公共服务的新理念, 建立以信息化建设为支撑, 涵盖“五大险种”的业务经办、劳动就业管理和机关办公等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业务为一体的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服务中心。“金保工程”建设全面展开后, 东丰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主管单位组织干部职工参加各类“金保工程”知识培训, 由局领导带队分别到“金保工程”建设较好的地市及金保工程软件开发公司进行参观考察, 促进全体职工思想观念转到“金保工程”建设的要求上来。
2.2“五保合一”, 优化业务流程
东丰劳保主管部门以社会保险核心平台三版软件本地化实施为契机, 以“五保合一”业务经办模式为指导, 结合社会保险软件的功能模块设置和操作规范, 对现有社会保险经办工作的业务流程进行了调整和优化。对公共业务、企业养老待遇、机关养老待遇、医疗保险待遇、失业保险待遇、工伤保险待遇、市直离休人员医疗待遇等7个业务主模块, 包含社会保险登记、申报、转移、待遇计算、待遇支付等52个业务子模块的主要业务流程进行了重新设定, 制定出了一套适合东丰劳动就业工作实际的业务流程。社会保险和劳动就业新业务流程的制定, 业务经办工作效率明显提高。
2.3 推进数据整理整合, 确保数据准确
为确保社保数据的准确性, 东丰劳保部门积极开展数据整理整合工作。第一步核清参保单位和参保人员的基本信息, 最终形成五险一致的参保单位和参保人员基本信息库, 为实现“同人同城同库”建设目标打好基础, 确保软件上线运行;第二步逐单位逐人核实所有缴费记录和发放记录, 最终达到计算机应用系统中的数据与档案等原始数据一致;第三步制定新的审核程序, 进一步规范审批程序和办事程序。据此, 各经办机构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 也分别制定了本单位的数据整理整合具体实施方案。通过开展数据整理整合, 进一步提高了数据准确性。
3 人才匮乏问题亟待解决
信息化建设能否持续运行的关键之一是人才。人才匮乏是东丰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信息化工作的一大棘手问题。为此, 近年来, 东丰将人才工程作为金保工程的重要内容加以同步实施, 加强了信息专业技术人员的引进、锻炼和培养, 特别是去年, 东丰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主管部门参加了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举办的多期金保工程建设培训班, 成效斐然。目前, 一支既懂信息技术又比较熟悉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业务的信息化建设和管理队伍正在稳步建立之中。
4 结论
建设金保工程, 造福东丰民众。
党中央、国务院曾专门下发文件, 将金保工程列为国家电子政务建设的重点工程。金保工程是党中央、国务院交给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的一项十分重要、艰巨和光荣的任务。《2006-2020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将就业和社会保障信息服务体系作为社会信息化一项重要内容, 纳入到国家信息化的总体规划当中, 明确提出要"加快全国社会保障信息系统建设, 提高工作效率, 改善服务质量"。
近几年来,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工作也受到东丰各界和广大人民群众的广泛关注。东丰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主管部门提出了"完整、正确、统一、及时、安全"的总要求和"统一建设、应用为先、体制创新"的建设原则。通过会议部署、实地调研、基层示范点建设、分类指导、整体推进等多种方式, 大力推动了金保工程在东丰的建设进程, 逐步统一了各级基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的认识, 理清了建设思路, 坚定了建设方向, 明确了建设目标。目前, 在东丰地区已经形成了一个举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系统之力、共建金保工程的良好局面。
参考文献
[1]郑斯林.全面推进金保工程建设努力实现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J].信息化建设, 2012 (5) .
8.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 篇八
摘要:电力企业通过进行改革和创新,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电力公司的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险管理之间也显现出了一些问题,例如人力资源要制定符合时代发展的管理计划,完善考评机制,而对于社会保险而言,其要跟随企业的战略目标,抓住机会进行创新,因此必须对二者进行整合和统一,下面就对这些方面进行分析,希望给有关人士一些借鉴。
关键词:供电公司;人力资源;社会保险管理
在供电企业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有冗员严重,整体结构不完善,而且缺少有创新能力的人才。在社会保险方面,其在管理中成本支出较多,而且员工整体的福利、待遇较差,再加上出现很多冒领问题,严重影响了其正常的工作和运营,针对这些问题,在这次改革中必须进行优化和整合,提高二者的实际作用和价值。
一、分析人力资源中存在的问题
(一)工作人员较多
对于供电企业而言,其是旧的事业单位进行改制的,因此具冗员严重的特点,而且之前的单位不仅服务电力供应,还肩负着员工福利,以及医疗救护等方面的工作,在进行了改革之后,这些职能开始被分离,但是相关人员却没有分离,因此出现冗员问题。
(二)整体结构不合理
一般事业单位都比较重视技术,对管理不重视,导致在企业内部生产人员较多,而管理人员匮乏,除此之外,对于一些新聘的人员,其学历很高,因此都在管理岗位上,但是一线人员老龄化严重,导致一线生产出现问题。
(三)缺乏创新型人才
一般供电企业都是理工人才,在管理方面人才不足,除此之外,在管理人员中,即使有些人了解技术,懂得其工作原理,但是在整体上没有大局观,缺乏创新精神,直接制约了企业的发展,导致在改革中落后。
二、分析社会保险中存在的问题
(一)有很高的管理成本
对于供电企业而言,由于业务量较大,因此管理部门较多,但是容易出现重复劳动问题,导致管理工作分散,力量不能有效的集中,工作效率得不到保障。失业保险的管理都是由专门的劳资部门按其特有模式进行,不能有效利用数据库中的资源,造成资源浪费[1]。
(二)员工待遇比较差
由于医药费的上涨,经常出现药费拖欠等问题,这样一些比较困难的员工,在生病时不敢住院,而由于意外事故导致的伤残职工,其生活都得不到保障,极大的降低了职工工作的积极性。
三、分析供电公司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险管理的整合与统一
(一)对管理理念进行创新
在进行创新管理过程中,一定要坚持以下三方面的原则,第一方面,必须认识到人力资源对企业发展的重要性,在经营发展中,必须对人才加以肯定,发挥其在工作中的主导作用,在此基础上,企业要建立一个长远的人力资源发展战略,为以后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第二方面,必须重视对人力资源的开发,在不断的发展中,要坚持人力资本的观念[2],建立一个学习型的企业,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对培训教育工作予以重视,在这些策略引导下,让员工养成日常学习的习惯,另一方面,还要鼓励员工对自己以后的发展进行规划,这样在工作中就有了奋斗的目标,这样企业也就有了发展方向,保证供电企业的人力资源得到有效开发。第三方面,一定要转变人才的管理方式,对于人力资源而言,日常的管理工作是其核心,其次就是对价值链的有效管理,在管理中遵循以下原则,针对人才的不同特点,有效对其进行价值评估,这样更好的知道人才的特殊作用和价值,在此基础上,才能更好的激发人才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如图1:
图1 员工统一流程管理
(二)创新绩效制度
在设定考核指标的时候,为了其更加具体,了解的更加深入,可以对考核指标进行量化,让考核体系更具有科学性。应用关键业绩作为实际工作的考核指标,全面对供电企业的绩效考核进行创新,这样就能更加准确的对员工的工作状态、工作作用和工作价值进行评价[3]。
(三)对薪酬机制进行创新
结合企业经营风险情况,坚持实行按劳分配的原则,根据实际的管理因素,制定科学的企业年薪制,这样就能不断激励企业的管理人员,提高其个人价值,保证企业有一个良好的发展态势。对福利制度也要进行改革和创新,针对员工年龄段的不同,当下的实际需求不同,分发福利时要多样化。根据职务和绩效的不同,福利政策的制定必须有很好的针对性,满足更多人的需求。除此之外,在进行创新中,还可以将开发激励和福利有机的进行结合,让企业福利起到激励的作用。通过建立社会保险管理机制,一定要保证该项工作的可持续发展,尤其要维护退休职工的合法权益,企业在以后的发展中,要继续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
四、结束语
通过以上对供电公司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险管理的整合与统一分析,发现两方面在进行改革中,由于自身问题较多,在改革中面临很多问题,因此在进行整合和统一过程中,一定要先对自身情况进行优化,提高各自的机制、能力、效率后,针对各自的特点,有机的进行整合和统一,保证其良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刘伟.关于供电企业人力资源社保管理问题的探讨[J].华东科技:学术版,2016(4):51-51.
[2]王蔷.供电企业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险管理的整合与统一研究[J].经营者:学术版,2013(7):48-48.
【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推荐阅读:
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部06-22
人力资源开发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11-19
镇江人力资源社会保障10-20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10-18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工作要点08-04
重庆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网11-12
人力资源与企业09-07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政务公开工作总结1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