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支持民营企业发展

2024-12-05

如何支持民营企业发展(共11篇)(共11篇)

1.如何支持民营企业发展 篇一

中小企业融资难的成因

1.企业的问题

由于中小企业规模较小、管理不规范、财务制度不健全、财务报表随意性较强, 在企业与金融机构之间的信息传递不够及时、准确, 给金融机构核查企业的真实情况带来一定困难。同时, 一些企业法人的操作不正确, 导致了银行为防范和化解风险, 不得不提高“门槛”。在管理上, 企业家族式氛围较浓, 权利过于集中, 对决策的约束力不够, 往往带有一定的盲目性。在技术上, 企业工艺较落后, 成本较高, 产品可替代性强, 在竞争中往往处于劣势, 抗风险能力较弱。又往往由于产权不清, 不能做抵押, 因此很难得到金融机构的贷款。从中小企业的发展轨迹看, 普遍具有盲目性, 所处产业或行业有一部分是高耗能、技术含量低, 不符合国家用地标准和环保标准, 在国家宏观调控政策中明令禁止的, 这类企业很难得到银行的信贷支持。

2.金融机构的问题

金融制度和银行信贷对中小企业融资存在一些制约因素, 主要是:

(1) 银行授信过度集中, 商业银行贷款审批权高度集中, 中小企业贷款必须层层上报, 审批程序繁多、手续复杂、时间太长、难度较高。

(2) 银行追求的是收益, 要求新增贷款不良率为零, 否则对相关人员予以重罚。同时, 对拓展优质客户却未制定相应的优惠政策和措施, 造成基层人员“惜贷”。

(3) 大多数银行都沿用大型企业的方式, 进行信用评级、抵押担保和审批, 以大企业标准要求中小企业, 使中小企业融资受限。

(4) 各金融机构之间存在着不同的评级标准和审核要求, 在因重复评级增加成本的同时, 也给中小企业带来了高额费用。

(5) 商业银行大多从资产质量和收益的角度出发, 更青睐大企业, 对中小企业的关注度不高, 采取“慎贷”策略。而中小企业因规模较小、管理不完善、缺乏专业人才, 对市场风险估计不足, 容易蒙受损失, 严重的可能倒闭。

3.资本市场的问题

我国的资本市场还不完善, 企业融资主要采取债权融资和股权融资的方式, 大部分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难以通过直接融资渠道获得资金。建立中小企业板和创业板, 虽然表明政府已开始重视中小企业的发展问题, 但是仅仅解决了部分高风险、高回报的科技创新型企业的融资问题, 对中小企业中占主体地位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帮助不大。中小企业因规模较小、信用等级偏低, 许多金融机构为了防范授信风险, 对企业放贷异常谨慎, 导致资本市场无法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另外, 民间资本由于没有完善的进出机制, 缺少高额的利益回报, 创业投资机制建设相对滞后, 因此造成风险投资者想投却不敢投, 中小企业想要而不敢要的局面。

如何支持中小企业融资

1.完善相关法律体系, 注重吸收多种资金

我国经济法包括个人独资企业法、合伙企业法和公司法, 而有关中小企业的法律不完善。因此, 我国应借鉴国外的经验, 并根据本国的实际情况, 制定中小企业法, 制定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的政策措施, 完善支持中小企业融资的法律体系, 引导银行主动地提供金融支持。政府应成立中小企业管理部门, 根据企业的运营情况, 指导企业的发展方向;采用类似国家开发银行的模式, 成立中小企业银行, 实现金融机构专业化, 为企业提供资金支持和利率优惠;吸收民间资金, 并对其进行控制和监督, 避免在资金运用中造成效率低下、寻租问题。

2.深化金融体系改革, 建立征信体系

(1) 从传统观点看, 商业银行的主要目标是为规模较大的企业提供融资支持, 对中小企业的关注度不够, 但实际上, 中小企业是对我国经济发展产生巨大影响的重要经济体。商业银行应转变观念, 注重开发和维护中小企业客户。一是优化政策, 放宽金融市场管理, 规范发展小额贷款公司等中小金融机构, 吸引外资、引导民间资本参与到中小企业资本市场中。二是成立专门的中小企业信贷部门, 满足企业不断增加的融资需求, 为企业的发展提供有效的资金支持。

(2) 从市场角度看, 企业与金融机构之间总是存在信息不对称现象。由于金融机构贷款的目的是为了收益, 因此需要对企业进行了解, 而恰恰在这方面是中小企业的“软肋”。这就需要大力发展征信体系, 制定金融同业信息共享、失信惩罚机制, 以避免在信贷中发生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 实现两者共赢。

3.规范担保行为, 进行担保方式创新

我国的担保机构虽发展迅速, 已超过了万家, 但同时还存在较多的不规范问题。相关部门应制定措施, 对担保机构在市场准入、内部控制、信息披露方面进行监管, 规范其担保行为, 以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多吸收民营资本进入市场, 缓解企业对政府资金的需求, 充分调动市场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加快建立中小企业征信体系, 进行担保方式创新, 比如对存货和应收账款等动产, 采取抵押和质押担保这种实现借贷双方共赢的方式。

4.完善资本市场体系, 进行多种融资方式组合

当前, 在资本市场上主要是靠债权融资和股权融资, 债权融资的主要途径是利用商业银行贷款, 股权融资的主要途径是通过公开或非公开发行股票来吸收资金。我国中小企业直接融资的金额有限, 银行对中小企业贷款的审核较严格, 而在股票市场上也只有极少数高科技产业才能募集到企业发展所需的资金, 大部分中小企业长期处于“资金饥饿”的窘境。因此, 应积极发展中小企业创投基金和风险基金等私募股权基金, 广泛吸取风险投资和民间资本, 进行多种融资方式组合;拓展中小企业板市场, 继续加强中小企业上市培育工作, 为它们进入资本市场提供更好的服务;适当放宽中小企业股票发行上市条件, 简化发行审核程序, 使更多的企业实现资本融资;以发展中小企业债券发行市场为基础、债券交易市场为两翼, 推动两个层次的市场互补, 实现共同发展。

5.强化风险防范意识、控制信用贷款风险

在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时, 各金融机构应加强风险防范意识, 对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企业, 应坚决不予贷款支持, 防止盲目扶持, 或在扶持过程中出现的重复建设、产业结构趋同、浪费资源等现象发生。对于有市场、有信用、有效益的企业应大力扶持。各金融机构在放贷的同时, 可采取实地调查取证的方式, 对企业的情况进行调研、分析、总结, 推动中小企业融资体制改革。

2.起步期企业如何赢得资金支持? 篇二

起步期创业企业融资难的问题是世界普遍存在的一个问题。出现本文中小李所遇到的情形其实也是十分正常的。因为,对于尚处于起步期的小型创业企业而言,由于既缺乏可供抵押的资产,又很难找到担保机构,所以,寻求银行给予支持是不现实的。创业投资公司也并不是如国内一些人所理解的“风险越高,就越投”,而是主要投资于已经处于快速成长期(此时企业通常已经体现出商业前景)的创业企业,对处于起步阶段尤其是种子阶段的企业则通常很少介入。

在企业处于起步阶段和种子阶段之时,寻求资金支持的方式主要应通过以下途径实现:

1.寻求亲朋好友的资助。这种支持一方面是出于对创业者的信任,另一方面也是由于一种亲情和友情。

2.寻找天使投资人。天使投资人通常是曾经创建过企业的老企业家,只是由于年龄问题无法再继续创业,于是只好借助于通过支持他人创业来间接体验昔日的冒险创业激情。由于天使投资人极其富有,他们支持小型创业企业时,主要地不是为了获得多少回报,而是为了体验冒险创业激情,因此,在国外“天使资本”才是真正意义的“冒险资本”(adventure capital),有时甚至被称为“娱乐型资本”(recreational capital)。

3.寻求政府创办的各类政策性创业投资基金支持。在天使资本市场还不发达的国家,为了弥补天使资本的缺乏,政府通常设立专门针对种子期和起步期企业的政策性投资基金。目前我国科技部已经设立的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基金和国家发展改革委即将设立的“国家中小企业发展基金”即是这种类型的基金。通过他们支持那些尚未体现出商业前景的创业投资公司还不愿意或不敢投资的项目,可以起到培育创业项目源的作用。待创业项目度过种子期和起步期之后,商业性创业投资公司就可大力介入了。这样,企业在漫长创业过程中的接力棒就能够比较顺利地传不去了。

4.寻求战略投资者的支持。战略投资者通常并不是专门从事投资业务的投资机构,而主要一些大型加工贸易类企业及其控股公司。他们通过投资于其他加工贸易类创业企业,并在其中占有一定的控制权,以服务于母公司的长期战略目标(如通过为之提供更廉价的原材料降低经营成本、通过解决自身产品的销路问题扩大市场份额等)。战略投资与创业投资的最大区别在于:创业投资通过仅在企业处于创业期进行投资,一旦所投资企业已经度过创业期,就通常要退出投资,以实现资本增值收益;而战略投资则只要所投资企业对自己还有战略意义,就还会继续投资,在企业发育成熟后往往还会追加投资以提高所持股份比例,增强控制力。由于战略投资主要是从自身的发展战略角度来考虑是否投资,而非为了获取短期投资收益,所以,通常不在乎所投资企业是否已经有收益。由于只有占较大比重股份才可能对所投资企业形成控制权,而在起步期企业规模小时能够以较小资本投入占有较大比重股份,因此,战略投资往往更乐意在起步期甚至种子期就介入投资。此外,战略投资者在投入资本的同时,往往还可以运用自身在已有销售渠道和广泛社会资源等方面的优势,帮助所投资企业发展。所以,对于处于创业早期的企业而言,寻求战略投资者的支持不失为比较现实的选择。不过,由于战略投资往往会对所投资企业构成控制,而且越到成熟期就越是要加强控制,所以,创业企业事先要充分考虑好,选择那些与自己的经营理念比较接近的创业企业进行合作。此外,由于战略投资的目标是为公司的长远发展战略服务,因此通常只投资那些能够与其形成产业关联的企业。所以,创业企业在选择战略投资者时也相应地只能在与自己比较接近的产业领域中进行选择。

3.金融业如何支持县域经济发展 篇三

县域经济是联系城市与乡村的纽带,其发展水平一方面集中反映出城市经济辐射能力的强弱和经济的繁荣程度,另一方面还是城市化和市场化进程快慢的主要原因。

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县域经济发展状况关系到经济发展的持续性,关系到中国改革的顺利进行。金融是经济的核心,金融在县域经济发展中的作用不可替代。近几年金融机构对县域经济的信贷投入虽然有所增加,特别是农村信用社小额农户信用贷款增幅较大,对农村及县域经济的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但国有商业银行的发展战略与县域经济发展的特点相悖。随着金融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我国商业银行逐步由分散经营转向集约化经营,普遍推行“重点行业、重点项目、重点客户”战略。这一行为取向无疑有利于经济结构的调整和优化,其主流是好的,但是与当前县域经济的特点相背离,使县域金融的功能和作用趋向减弱。针对近几年中小的货币信贷政策难以落实到位的事实和县域金融功能弱化的趋势,笔者认为:首先必须寻求金融支持县域经济发展的观念上的突破,加大金融支持县域经济发展的力度。

一、县域经济发展中资金供求现状

(一)县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对资金的需求刚性增强。首先,县域经济必须要走“兴县”的战略,实现产业结构的调整,重新优化资源配臵。发展工业,对资金的需求量很大,没有充足的资金保证,“工业兴县”只能是纸上谈兵。其次,改变扭转落

后的农业、农村经济,就必须要以市场为导向,积极调整农业产业结构,推行农业产业化,走特色农业、订单农业之路。这就要适度调整压缩农业种植业的比例,加大养殖、蔬菜、林果业的建设。而林果业、蔬菜种植及养殖业的发展所需资金,要远远大于种植业。第三,县域经济实现快速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就是要大力发展民营经济,把民营经济做为培育经济增长点的突破口。第四,加强城镇建设。一方面政府加大对城镇土地资源的利用,对土地进行有效储备,统一收购,做好营运土地的文章;另一方面,为进一步优化投资环境,加大引资力度,政府要加大对城镇工贸园区的建设,增强对城镇基础设施的投资,这些都要有大量的资金做保证。

(二)县域资金分流严重,加剧了县域经济资金供求矛盾。一是邮政储蓄增势迅猛,成为县域资金外流的主要渠道。邮政储蓄只存不贷,吸收的存款全部外流,成为县域经济资金外流的“黑洞”。二是随着商业银行经营管理体制的改革,县级行的贷款权限逐渐上收,致使县级行贷款功能逐渐萎缩,存贷款比例严重失衡,造成县域资金的外流。三是由于体制改革,高校扩招及学费价格的上涨,每年也需从县域抽走大量的资金。四是随着股票债券市场的发展和人们的投资理念的提高,加之银行储蓄存款利率的持续下调,造成部分资金流向股票债券市场。

(三)金融信贷支持做为县域经济资金供应的主渠道作用呈弱化态势。金融部门的信贷投入和吸引外资成为县域经济资金供给的主渠道。金融部门的信贷投入是促进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保障因素,离开金融的信贷支持,县域经济的发展便会因“缺血”

而萎靡不振。但近几年来,受诸多因素的制约,金融的资金供给的主渠道作用呈逐渐弱化态势,总体表现是金融信贷投入总量增长缓慢,无法满足县域经济发展的合理资金需求。

(四)县域民间借贷相对活跃。民间借贷并非是现代经济的产物,其源远流长。民间借贷在支持县域农村经济方面有其积极的作用,但其负效应也不容忽视。

二、业加大支持县域力度的对策

金融是经济的核心,主导着经济的发展,在现代经济中越来越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加大金融对县域经济发展的支持力度,是建立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实现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迫切要求,也是在当前新的形势下亟待解决的现实而又紧迫的重大课题。金融业必须顺应经济发展和小城镇建设的需要,围绕促进县域经济发展优势的发挥、进一步密切与地方政府和的合作,为加快市场化和城乡一体化进程服务,并在促进县域经济发展中实现金融安全,壮大自身实力。

(一)、解放思想,转变观念,真正树立为县域经济服务的意识。金融业必须清醒地认识到,金融业是服务行业,应始终坚持客户至上、客户第一的原则。提供优质、便捷、高效的金融服务,既是金融业的职责所在,也是金融机构赖以生存的前提。金融业赚取的是存贷利差和各种服务的收费,在为县域经济服务的同时,实质也是为自己创造效益。必须彻底根除衙门作风,了解县域经济的资金需求,不断改进和提高服务水平,最大限度地满足县域经济的各种金融需求。同时,应主动寻找县域经济优质中的客户,推销贷款、推销其他的业务品种。要保证信贷业务的长

期性、连续性和有效性,坚决克服一放就乱,一管就死的老毛病。要抓好贷后服务工作,贷款的发放只是这项业务的开始,不是终结,良好的贷后服务,对保证信贷资金安全,提高信贷资金使用效益都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二)、国有商业银行应逐步改进和完善信贷管理体制。我国新兴商业银行和股份制商业银行好的做法,减少对基层行的干预,使基层行能够放开手脚,自主经营。改进有关的考核办法和奖罚制度,使其更为合理,更能体现促使基层行“提高资产质量、提高经营管理水平、提高盈利能力”的原则,在发展自身的同时,更好地促进地方经济的发展。增强“抓大抓优扶小”的金融服务意识,在强化信贷管理责任的同时,应充分利用当前机构改革,布局调整的有利时机,根据各地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将县级机构划分为不同级次,适应下放贷款审批权,确定合理的授权、授信额度;对县域企业制定切合实际的、科学的信用等级评定制度,特别是要针对企业发展的阶段性资金需求的特点,适时给予信贷支持,要像政府培植“税源”一样来培植“信贷效益”增长点。当前,国有商业银行县级机构,要认真贯彻落实《加强对中小企业信贷支持的指导意见》,对县域经济中有市场、有效益、有信用的中小企业,要加大信贷支持力度,简化和完善个人消费信贷的发放程序,大力拓展消费信贷领域。

(三)、重新构建与县域经济发展相适应的金融服务体系。人民银行要充分发挥“窗口指导”职能作用,加强与地方政府及政府有关部门的联系,协调好政府及有关部门、金融机构和企业之间的关系,精心打造政府、银行、企业对接的“金融平台”,加强信息的收集、反馈和沟通,通过运用货币政策工具,加强金融监管,提供金融服务,适时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县域经济的有效信贷投入。人民银行要有针对性地运用货币政策工具,扩大注入县域经济的货币供应量;国有商业银行在县域实现市场退出后保留下来的县级机构,必须确立为县域经济服务的市场定位和职责,确定适当的存贷比底限,地方财政应设立县域经济发展基金,国家从邮政储蓄中拿出一块资金作为配套,成立专门机构来经营运作;鼓励股份制商业银行到县域设立分支机构;理顺农村信用社的管理体制,充分发挥农村信用社的作用。

(四)、农村信用社应积极发挥在支持县域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农村信和社点多面广,在县级金融市场所占份额将近一半,对县域经济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确立正确的经营思想非常重要。首先,农村信用社在化解风险的同时,应逐步启动自营贷款,管好用好支农再贷款,创造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分布在农村的信用社,重点应满足农户的金融需求,坚持为“三农”服务的宗旨不动摇,扩大贷款投放面,真正解决农户贷款难的。同时,应有重点地支持产业结构调整和专业户、专业村的发展,及时解决他们的资金需求。城区的农村信用社,在完成支农任务的基础上,重点应支持一批市场前景好、经营管理水平高、信用良好的中小企业,建立起以中小企业为主的优质客户群,在服务企业,促进经济发展的同时,为信用社将来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另外,农村信用社要与商业银行合作,解决结算领域存在的问题。农村信用社与商业银行相比最大的优势在于管理层次少、业务审批手续简单,而最大的缺陷则是结算受到制约。为了满足

客户对金融服务的要求,必须坚持“发挥优势,弥补缺陷”的原则。通过与商业银行的合作,借助商业银行的结算渠道,解决结算领域存在的问题,如代签商业银行承兑汇票,通过商业银行签发银行汇票等。最大限度地为客户提供更好的金融服务,发挥农村信用社在促进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4.农商行支持微小企业发展回报 篇四

今年以来,**农商行深入贯彻落实国务院支持微小企业的相关精神,不断创新经营理念,把支持微小企业发展作为自身的市场定位,以“阳光授信”活动为切入点,不断创新服务、创新机制,走出一条支持微小企业发展的新路子。我行截止2011年三季度末,各项存款 万元,比年初净增 万元,各项贷款 万元,比年初净增90594万元,其中:微小企业贷款余额比年初增加49114万元,微小企业贷款增幅超过各项贷款平均增幅,具体工作措施如下:

一、把握政策导向,全方位支持微小企业

**农商行成立以来,准确把握地方经济发展特点,把支持微小企业发展作为市场定位,在优化信贷结构,调整信贷资金投向上,重点围绕支持微小企业上作文章。定期召开银企对接交流沟通会,有政府主要部门搭台银企对接会,与微小企业进行面对面直接交流和沟通;在保证贷款安全的基础上,利用各种手段简化贷款手续,提高审批效率,减轻企业负担,优化信贷服务。近年来,**农商行从贴近微小企业、服务微小企业、便利微小企业出发,以市场为导向,细分微小企业客户的有效需求,提高小企业金融服务水平,较好地满足微小企业贷款“短、频、快”需求特点。在对微小企业信贷支持上,重点支持产品有市场、有效益、有信誉、能增加就业、产品附加值高的微小企 1 业。

近年来,我行紧紧抓住盐城市纳入沿海大开发的历史机遇,全行上下狠抓落实,调整贷款投向,支持微小企业迅速发展壮大。同时,还积极落实银监会关于加大支持县域经济发展力度指导意见,加大了对涉农小企业支持力度,对那些“产品有市场、贷款有信誉、还款有保证”的农业微小企业,实施“绿色通道”,主动上门服务。**县桃园家饰公司主营业务为手工编织品出口,实施“公司基地+家庭编制”模式,在**农商行大力支持下, 公司不断做大做强,截至目前,安排就业人员1100人, 人均月工资1200元,年创社会经济效益2300万元,有力地支持了新农村建设。

二、启动阳光授信,重点帮扶“三小”企业

为解决银企信息不对称问题,帮助更多的微小企业解决融资难问题,**农商行在深入集中调查研究、多次反复论证的前提下,推出扶持当地经济建设的“阳光授信”民心工程,目前正在实施,我行计划通过这项工程,集中全行信贷人力资源,提前介入,主动对接,为辖内的所有微小企业建立档案,筛选目标客户,凡符合我行授信条件全部进行授信,对重点企业、重点客户量身定做一揽子金融服务方案,提高服务水平,提升服务档次,将“阳光授信”打造为**农商行支持微小企业发展的金融品牌。到2011年9月末,**农商行共走访、登记小企业300多户。其中,已掌握的有资金需求的小企业180户,167家小企业确定为“阳光授信重点扶持单位”。此举赢得众多小企业青睐,赢得社会各界的广泛好评。

三、增强横向合作,增强信贷支持能力

首先,在本系统内或其他银行之间,加强资产转让业务、银团贷款业务的合作,解决我行项目贷款难介入、不敢介入的的问题,积极参与对项目贷款的信贷支持工作。去年,我行资产转让19450万元,腾出更多的规模支持地方积极的发展;其次,加强与担保公司业务合作,对一些无法提供资产抵押的小企业发放担保贷款,我行发放鑫诚公司担保的微小企业贷款余额达5.96亿元,帮助一批微小企业缓解了资金需求,解决了燃眉之急。另外,加强与仓储公司的业务合作。扩大仓储业务的覆盖范围,目前我行的仓储业务品种覆盖到各类农副产品、企业原料、产成品,拓宽了企业融资渠道。

四、创优服务理念,提高服务水平

为更好的为辖内微小企业服务,提高服务水准,提高服务水平,今年起,我行整合公司类客户经理信贷资源,成立了多个信贷服务组,分为纺织信贷组、化工信贷组、机电信贷组等,突出针对行业特点有经验组长带队,对**特色行业直接对接,服务更加专业化,同时时刻掌握行业风险;

1、掌握了企业实情。在走访调查时,按照总行的调查提纲,认真填写调查登记表,许多单位还建立了日汇报和周总结的分析制度,及时对走访情况进行汇总和深入分析。为深入做好具体帮扶工作摸清了底数。

2、提出了可行建议。各支行在调研过程中,对企业的经营情况和受金融危机影响程度等进行了全面了解,并为企业摆脱困境出谋划 策。

3、帮扶了困难企业。为帮助企业度过难关,一方面帮助该企业扩展市场,一方面给予资金支持,并通过向总部申请优惠利率,争取财政补贴等办法,帮助企业缓解了困难,度过了难关。

4、防范了信贷风险。在走访信贷企业的同时,注意了解欠贷、欠息企业的相关信息,加大了清收力度,降低了信贷风险,提高了资产质量,有效化解信贷风险1800多万元。

五、创建专门机构,加大扶持力度

5.如何支持民营企业发展 篇五

总书记强调,“基本经济制度是我们必须长期坚持的制度。民营经济是我国经济制度的内在要素,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是我们自己人”。“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中,我国民营经济只能壮大、不能弱化,不仅不能‘离场’,而且要走向更加广阔的舞台。”总书记的讲话让民营企业家吃下了定心丸,深受鼓舞,信心倍增。

党和国家支持民营经济的发展,是明确的、一贯的,是在实践中不断深化的。总书记在民营企业座谈会上提出的6个方面的政策举措,是针对当前民营企业面临的最突出问题给出的有效应对之策。为贯彻落实这些重要政策举措,我认为,重点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推动。

一要引导和鼓励广大民营企业家树立长期发展的信心。要让广大的民营企业家充分认识到,我国经济拥有巨大的发展韧性、发展潜力和回旋余地,有13亿多人口的巨大内需市场,拥有全球最完整的产业体系和不断增强的科技创新能力,人力资本丰富。总体来看,我国经济发展健康稳定的基本面没有改变,支撑高质量发展的生产要素条件没有改变,经济长期稳中向好的总体势头没有改变。我国有能力有条件维持中高速经济增长的目标,每年全世界25%~30%的市场扩张仍然会在我国。上述这些都意味着,我国是民营企业发展机会最多最好的地方。

二要切实减轻企业税费负担,清理、精简行政审批事项和涉企收费,降低企业的成本。

三要进一步推动政府职能转变,提高行政效率,把鼓励、支持、引导民营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落地、落细、落实。特别是在简政放权方面,要继续为民营企业“松绑解套”,全面推行行政许可和公共服务标准化。

四要建立制度化常态化政商沟通机制,促进政商双方“亲”“清”交往。各级党委政府应建立覆盖面广、互动经常的政商沟通机制,探索建立各级党委和政府与商会、企业的沟通联系机制,健全企业诉求的收集、处理、督办、反馈制度,使民营企业反映问题、解决困难有途径。

五要深化金融体制改革,落实金融为实体经济服务的既定政策。着力解决商业银行对民营企业惜贷不敢贷甚至抽贷、断贷等问题。增加金融产品,完善直接融资市场,拓宽民营企业融资渠道,发展能为中小企业融资的新的金融机构。鼓励现有金融机构将更多资源向中小微企业倾斜,借助金融科技的支撑,更多开发适合中小企业的金融产品,在服务民营企业的同时实现自身的更好发展。

六要优化环境、厚植土壤,打破各种各样的“卷帘门”“玻璃门”“旋转门”,执行政策一视同仁,为企业之间的公平竞争创造有利条件;同时,要稳定预期,保障民营企业家合法的人身和财产权益,保障企业合法经营,让企业家卸下思想包袱。

6.如何支持民营企业发展 篇六

(一) 大力发展民营文化企业的重大意义

目前, 民营文化企业已成为推动我国文化建设的重要力量。在“十二五”后3年及更长一段时间内, 进一步鼓励、引导民营文化企业发展意义重大。可加快形成国有、民营构成的多元文化市场主体格局, 提升文化资源效益水平, 促进文化产业均衡发展, 极大地丰富文化产品体系, 增强国际文化话语权;加快推进文化产业向支柱产业迈进。

大力发展民营文化企业, 有利于培养更多自主创新的文化市场主体, 有利于开发天津市丰富的文化资源, 有利于营造文化产业领域公平竞争的局面, 有利于生产满足人民群众多方面多层次需要的文化产品, 对全面繁荣社会主义文化, 推动天津市文化大繁荣大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 天津民营文化企业发展需要加大政策支持力度

“十一五”时期, 天津市文化产业跨越发展, 民营文化企业数量快速增加。文化产业增加值由2007年的116亿元增长到2011年的388亿元, 年均增长接近30%, 占全市GDP的比重从2.3%上升到3.5%。全市各类文化企业超过两万家, 从业人员达20万人, 民营文化企业占90%以上, 其在影视业、音像制品分销、演艺、动漫和网络游戏、互联网上网营业场所服务、工艺美术等行业发展迅速, 成为推动文化产业发展的一支生力军。但是, 天津民营文化企业发展还困难重重, 存在税费偏重、发展资金严重不足、不能与其他市场主体平等地使用生产要素、投资经营的一些环节还存在若干不合理的限制等问题;导致天津民营文化产业聚集度不高、新兴业态欠发达、资源低水平整合以至产出不高。要在“十二五”中后期将文化产业培育成支柱产业, 亟需市政府加快出台针对天津特点的“支持民营文化企业健康发展的实施意见”。

部分省市出台支持民营文化企业发展的政策情况与天津市制定政策的取向

(一) 国内其他省市自治区提供了参考借鉴

目前, 国内有北京、上海、广东、山西等省市开展了民营文化企业生存现状的调研和提出促进发展的对策, 浙江、海南、内蒙古、哈尔滨等省市自治区出台了具有针对性的“支持民营文化企业发展的实施意见”文件等;在扩大民营准入范围、优化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改革工商管理程序等提出了具有针对性的政策, 尤其在构建共赢发展的政策环境、政务环境、法制环境、市场环境和舆论环境方面, 为天津市出台支持政策提供了可资借鉴的经验。

(二) 天津市的政策取向

天津如出台支持民营文化企业发展的政策主旨应是:民营文化企业存在的实际问题就是出台支持政策的取向;宗旨是进一步推进文化领域改革开放;考虑发挥天津优势的同时壮大主导行业实力;考虑利用金融等政策杠杆促进发展的同时“放水养鱼”, 强调规范发展的同时加大监管力度;考虑对接国际趋势的同时考虑文化安全;按照“谁投资、谁决策, 谁收益、谁承担风险”的原则, 大力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文化产业。

天津出台支持民营文化企业发展的政策建议

(一) 实行公平待遇

确实保证民营文化企业在立项审批、政府采购、投资核准、融资服务、土地使用、人才引进、资源分配、上市融资、对外贸易和经济技术合作、参与政府文化项目采购和招投标、申报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和国家文化产业示范基地以及在申请文化经营许可证、资质证书、命名、评比、表彰、申请专项资金、享受税收优惠等方面要与国有文化企业一视同仁。鼓励民营文化企业跨地区、跨行业经营, 尽快成长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文化企业集团;积极引导建设国家级和市级民营文化产业示范基地;鼓励民营文化企业间分工合作, 打造结构合理、优势明显, 与国际接轨的民营文化产业链。

(二) 增强政府财政、金融扶持力度

实施“放水养鱼”, 加长培育期, 将原有的针对文化产业的减免增值税、营业税、所得税的政策享受期可放宽到2015年底。加大文化项目补助、贷款贴息、保费补贴、绩效奖励的资金支持额度;在原有的税费减免基础上探索“营改增”方案, 加大出口退税、公共文化服务免税、境外文化服务和离岸服务外包免征税范围, 探索“文化保税”新形式。构筑“文化无形资产价值评价指标体系”, 探索无形资产质押贷款融资新途径;积极试验“组合贷款”、“保险+担保+信贷”等新型融资模式;加快落实高新技术企业、技术先进型服务企业、软件企业的税收优惠政策, 鼓励、支持民营文化企业借助资本市场做大做强。

鼓励和支持民营企业以投资、控股、参股、并购、重组、承包、租赁、托管、项目合作等多种方式参与文化产业;支持民营文化企业通过信贷、信托、基金、债券等金融工具融资, 以及通过并购重组、上市等方式融资;利用民营资本充裕优势, 探索建立创业投资基金、风险投资基金, 以及民间文化产业基金会, 吸引更多社会资金投向文化产业。

(三) 培养民营文化企业示范园区, 使其成为政策改革的试水区

文化产业和产品的生产和消费方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特别是文化创意产业, 对环境和政策制定的要求是不确定的。建议在园区建设中, 采取专家管理一事一议的方式, 政策的制定思路要宽, 管理方法要粗, 为文化创意产业留出政策余地或空间。非公资本进入文化产业应采取的是“非禁即入”的方法, 而对文化产业的发展对园区文化产业类型和发展模式, 可采取更宽泛的政策和措施, 真正实行“非禁即入”。对于符合天津文化产业发展方向, 有发展潜力和前途的文化产品实行品牌发展战略, 扶持和培养几个天津的文化品牌。

(四) 建立公共服务平台

不断提高政府公共服务水平, 加强“文化产业投融资公共服务平台”等投资信息平台建设, 及时发布国家政策、发展规划、准入标准、行业动态、项目招标、产品和服务采购等信息。制定国家鼓励、允许、限制和禁止投资的文化产业目录, 引导投资方向, 抑制无序竞争。

建立完善的民营文化行业服务体系。制订完善的行业规定和标准, 发挥各种协会、商会的指导、协调和行业自律作用。同时, 要严格依照《行政许可法》的规定, 对文化行政许可的有关规定以及管理规章措施等进行认真清理, 凡不符合市场公平、公正和国民待遇原则, 存在所有制差别和不适应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要求的, 要一律废止或修改, 制定有利于共同发展的法规政策。鼓励创办有益于促进民营文化企业发展的各类社会中介服务机构及行业协会, 使其在创业辅导、市场开拓、技术支持、管理咨询、人才培训、法律维权等方面提供必要的服务。

(五) 创新文化贸易模式, 变文化“送”出去为“走”出去

文化产品贸易和文化企业走出去是相互促进的关系, 文化企业走出去, 是文化产品贸易的载体, 文化产品是文化企业走出去的内容, 天津要形成以文化产品贸易带动文化企业走出去的贸易模式。

可借鉴上海、北京等地经验, 充分发挥滨海新区区位、政策优势, 建设文化艺术品保税区, 降低艺术品交易成本, 推动国内外文化艺术品交流, 实现艺术品吞吐功能, 打造文化保税港。搭建文化展示、展销、交流的平台, 利用保税的政策, 培育形成文化贸易模式, 拿出好的文化产品进行贸易。

要完善资金补助、出口奖励、税收减免等政策, 鼓励天津文化企业在境外兴办文化实体, 推动海外文化阵地“本土化”。此外, 文化部将协调海关、税务、银行等多个部门, 落实对文化出口重点企业和重点项目的扶持政策。

(六) 将非公文化企业纳入公共文化事业的政府采购

逐步建立公共文化服务政府采购制度, 支持民营文化企业的产品和服务进入政府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采购目录。鼓励民间资本通过招投标等方式, 参与基础文化设施建设、公共文化产品创作生产、公益性文化产品和服务供给、重大文化惠民工程、重大公益性文化活动和其他公共文化服务。

7.如何支持民营企业发展 篇七

并购常用的三种模式:第一,只投入资金购买股权的合并,不参与管理;第二,控股并有选择的接收和并购;第三,控股并全盘接受。拉法基采用的是第三种模式,控股并全盘接受。全盘人员接收对于我们回过头来你怎么转变人的观点,你怎么样建立企业文化,人怎么用?往往我们当地的企业人会比标准企业多得多,这些怎么办?这些都给我们提出了非常大的挑战。

拉法基公司是一家世界500强公司,主要是做水泥生意的。2005年的时候在中国已经发展了十年,2005年他看到中国市场完好,觉得在西南地区收购了20多家当地的国有企业工厂。其中重庆地区收购了5家大小不等的水泥厂,人数多的有1800人,人数少的也有300、400人。再加上我们原有的工厂一共6家工厂,5000多人。

总结起主要几个部分:第一,准备工作尽职调查;第二,组织结构调整和人员的测评;第三,定岗、定编、定级和薪资结构的改革;第四,全面培训;第五,HR团队的建设;第六,企业文化的重建;第七,处理突发事件。

尽职调查

作为HR来讲,有六个方面是必须要做的。第一,被收购方的人力状况;第二,被收购方的人力成本状况;第三,被收购方的员工薪资福利结构;第四,被收购方的人力资源政策;第五,被收购方的组织结构和汇报关系;第六,被收购方的内部关系复杂性。

对于被收购方的福利机构而言,要了解当地的政府福利缴存政策和比率。当然也要了解公司福利项目,以及现金和非现金支付项目,津贴、补贴、奖励、乘用车、加班费,这是在收购一个企业之前或者是一开始接手的时候,首先必须要做的。对于内、外关系部的处理而言,要了解公司的投资和管理背景、投资者、重要的领导背景和关系、地方官员的关系网络、员工内部的关系网络、股东方的背景和关系等,这些都有利于掌握主动性。

组织结构调整和人员的测评

这其中有如下四个方面:第一,驻派人选的方式的选择;第二,现有人员测评;第三,组织结构的重新设计;第四,岗位评估和职位说明书的编写。

作为一个企业不可能一下子就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所以不能太着急。对于现有人员的测评一般分两个层面:一是生产技术层面的测评;另外一个层面是中层领导以上干部进行领导力方面的测试。了解他们的能力素质,他们技术水平。这样才能够对这个工厂、人才结构和人才技术能力水平了解。如果技术能力普遍不够,可以培训或从外面调和招聘。对于组织结构的重新设计,可以先做了一个过渡期的组织结构,然后是一个目标期,逐渐把标准化。组织结构图要定岗、定编,让当地的一些中高层领导参加,做好保密工作。HR的责任是控制人头数和管理层级和管理幅度。根据我们过渡期、目标期,HR要有能力控制他的管理层级。按照正规的思路去走就会去除很多麻烦。

确定岗位、编制、级别和薪资结构改革

这其中包括四个方面:第一,确定组织机构和岗位、人员编制总数;第二,薪资水平评估、调查、结构调整方案的制定;第三,薪资改革方案的沟通与交流;四,薪资改革方案的实施;

作为HR,不要用权利去做事,要用影响力去做事。对于薪资结构而言,需要取得当地的市场薪资水平数据,对避实击情况找出差距。可以从一些咨询机构找一下数据。做工资改革方案过程中有四个原则:1.既要考虑市场水平又要考虑实际情况。2.体现出以技术、责任、工作表现为优先的价值观。3.既控制人力成本又体现出激励的方面。4.多数人不降工资,稳定第一。方案做出来以后,要做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工作,就是逐级沟通,一个个的谈,并设立反馈办公室,随时沟通。

全面培训

培训是企业最关心的部分,要做的事请也很多。首先要让员工知道和了解新的企业是怎样的,HR政策和财务政策是怎样的,管理模式是怎样的,企业整个全球中国情况什么样子等等。其次是员工手册的学习。员工手册实际上在规范员工的劳动纪律和接受管理。收购一个企业,员工手册一定要把它写好,不要有漏洞,然后贯彻执行。

除此之外还可以做转变职业观念的培训,以及《商业职业道德和行为准则》的培训。中国现在有商业环境确实是有很大的问题,但是作为跨国公司来讲还是需要更专业更规范。

HR团队的建设

怎么带HR团队?带HR队伍也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在并购的过程中,他们的心理也很复杂。但如何去带他们成为首要问题。

这时能做的就是给他们提供培训机会,参加一些基本的培训招聘技巧,或者是薪资福利设计等等,鼓励他们边干边学,或者每个月开一次HR班的约定,给他们做一些基本训练的培训。

企业文化的重建

事实上,无论是派人还是工资改革,这都是企业文化重建的一部分,但对于企业文化建设而言还远远不够。作为HR来讲,怎么样把接手的团队带到一个更好更高的企业文化认识上还有很多要做。类似于食堂的装修、员工的衣着等等。

企业文化无小事,无论是出自于树立企业形象还是关心员工,都需要做好每个细节性的工作。一点小小的改变就能员工对企业的看法和信心,同时建立良好的企业对内对外形象。

突发事件的处理

8.如何支持民营企业发展 篇八

乘势而上努力创造属于民营企业大发展的新时代

企业家朋友们,同志们:

市委市政府决定,召开全市支持民营企业发展大会。主要任务是: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认真落实全省支持民营企业发展大会和X书记重要讲话精神,着力推动全市民营经济大发展,为新时代美丽X高质量转型发展提供强劲支撑。刚才,X同志宣读了我市《XX的决定》;X同志宣读了《X》。大家要认真学习领会,切实抓好落实。下面,我讲四点意见。

一、提高站位,坚定信心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民营经济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发表重要讲话,作出重要指示。习近平总书记多次谈民营企业,并召开民营企业座谈会,充分肯定民营经济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深刻分析民营经济发展面临的困难和问题,科学判断民营经济面临的有利条件和发展前景,重申“两个毫不动摇”“三个没有变”;明确指出民营经济是我国经济制度的内在要素,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是我们自己人,明确提出支持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6个方面政策举措,明确要求民营经济只能壮大、不能弱化,不仅不能“离场”,而且要走向更加广阔的舞台。习近平总书记

记的重要讲话,正本清源、解疑释惑、振聋发聩,有力回答了在新的历史背景下如何看待民营经济、如何支持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时代课题,为我们做好民营经济工作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让民营企业有了“定盘星”、吃了“定心丸”。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民营经济发展和民营企业家成长。市委X届X次全会明确提出把“处理好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的关系”列入“坚持六大原则、处理十大关系”之中,明确指出“民企不活,经济不活;民营企业家不强,难言地方富强”。

二、正视问题,抢抓机遇

我们必须清醒地看到,与先进地区相比,与全省其他市相比,我市民营经济面临诸多问题,主要表现在六个方面:

一是总量不大占比低。

去年我市民营经济增加值为X亿元,民营经济占国民经济比重为X%,比全省平均低X个百分点。与X等民营经济占比X%以上的地区相比,差距巨大。

二是龙头缺乏规模小。

2018年,全国民营企业500强中我市没有X家;全省民营企业X强中,我市只有X家。全市民营规模工业企业现有X家,仅占民营企业总数的X‰。

三是结构失衡后劲弱。

民营经济产业结构畸重,X等产业占X%以上,传统产业比重大,且处于产业链低端。近五年来,全市新培育“小升规”企业X家,其中X等传统产业占X%,新兴产业培育不足。

四是利润压缩效益降。

受市场波动和环保倒逼双重影响,企业利润不断下降,甚至出现经营性亏损。今年以来,全市中小企业实现利润呈逐季下降趋势,亏损面达X。

五是体制落后人才缺。

全市民营企业规范改制率低于全省平均水平,多数企业为家族管理,产权不清、机制落后的问题突出。企业家队伍建设滞后,现有“创一代”多为X后和X后,年龄日益老化,新生“创二代”尚未成熟,存在青黄不接的现象。

六是环境不优办事难。

融资难、融资贵仍是最大制约,银行融资“门槛高”,贷款难、担保难,“压贷”“抽贷”问题时有发生。门好进、脸好看、事难办的懒政怠政问题依然存在。新官不理旧账、政策执行不连续、外欠货款回笼周期长等问题长期得不到解决。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民营经济只能壮大、不能弱化。我市民营经济发展希望多于困难,机遇大于挑战。只要我们抢抓机遇,直面问题,坚定信心、乘势而上,民营经济就一定能在X新一轮大发展中占得主动、赢得商机。

一是政策的机遇。

中央加大基础设施领域补短板的力度,央行保持货币流动性合理充裕,从中央到地方在优化营商环境、强化减税降费、拓宽融资渠道、加大财政支持、放宽民间投资准入领域,为民企做大做强提供了政策红利。

二是市场的机遇。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经过城乡统筹增加的一块新的市场。我市正在加快乡村振兴,推进农林文旅康产业融合发展,土地、人口等资源要素的重新配置,基

础设施、新兴产业等领域的巨大需求,为民企抢占市场提供了无限可能。

三是环保的机遇。

环保是最大的民生,环保是必须过去的坎。环保不好,全局不保。环保倒逼是市场重新洗牌的过程,是转型升级的过程。谁能在这场洗牌过程中坚持到底,谁就赢得了市场、赢得了未来;谁能在环保倒逼过程中生存下来,谁将来就会活得更好。

四是转型的机遇。

我市正处在“两转”基础上全面拓展党的建设和党的事业新局面的关键时期,努力建设转型综改示范区的先行区、能源革命排头兵的领跑者、对外开放新高地的桥头堡。在X新一轮大发展中,市委市政府会优先支持本土企业发展。市委一直有一个理念,本土企业不安,招来的商也会不安,只有本土企业火,经济发展才会火。

五是安全的机遇。

我市连续六年群众安全感和满意度全省第一。特别是今年以来,在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的强大攻势下打掉了一批黑恶势力团伙和背后的“保护伞”,减少了影响民营企业发展的滋扰,营造了更加安全稳定的社会环境。X是一方让民营企业可以更加安心投资兴业的热土。

世界潮流,浩浩荡荡,顺势者昌,逆势者亡。我市民营经济发展已经到了一个新的历史拐点。谁抓住了这次千载难逢的机遇,谁就抓住了未来!谁能在这场洗牌过程中坚持到最后,谁就赢得了市场!谁在X新一轮大发展中占得先机,谁就会成为强者!我们可以自信地说,民营经济发展的春天

已经到来!

三、创优环境,精准服务

一个地方的竞争,核心是营商环境的竞争。我们要把支持民营经济与高质量转型发展一同谋划、一体推进,切实做到国有民营一把尺、一样亲、一家人,要在全市形成坚定不移鼓励、支持、引导民营经济大发展的新一轮热潮。

一是政策更优。

市委市政府出台了《XX》,各有关部门要结合部门职责,加大政策配套落实力度。市委市政府在支持民营经济发展上要做到“四个优先”:在全市重大战略性转型项目中,优先支持有实力的企业积极参与;在基础设施建设和棚户区改造方面,优先支持民营企业参与;在金融支持方面,创新信用互助机制,优先解决中小微企业的融资问题;在解决诉求方面,开通直通车,优先解决民营企业关于审批、土地、环评和司法公正等问题。凡市委市政府出台的优惠政策,能给尽量给,能早尽量早,让政策能感知、有温度、见效果!

二是服务更好。

为企业服务不能“一张方子,包治百病”。要弄明白政府该干什么,不该干什么,搞清楚企业想做什么,企业到底需要什么。一是深化“放管服效”改革,重点推行企业投资项目承诺制和“一个部门、一颗印章”管审批,实现“办事不找关系”。二是加快政务平台建设,推行“一窗办、一网办、简化办、马上办”,让企业办事“像网购一样方便”。三是建立涉企问题快速解决机制,面对企业诉求,不说“不能办”,只说“怎么办”,做到“立马办”。坚决制止对民企一切不必要的检查、督查和考核,让企业“宁静”生产经营。市委市政府说到做到,希望企业家举报监督!

三是环境更美。

一要依法保护。要依法保护好民营企业物权、债权、股权、知识产权等财产权,保护好企业家人身和财产安全。对民营企业曾经有过的一些不规范行为,要准确把握法律政策界限,严格区分罪与非罪的界限,按照罪刑法定、疑罪从无的原则妥善处理,让企业家卸下包袱,轻装前进。二要鼓励支持。要对民营企业更大力度开放市场准入,支持民营企业优先使用生产要素,鼓励民营企业参与国企混改、开发区建设、“X”产业发展、农林文旅康产业融合、乡村振兴和全域旅游,让企业家把准脉搏,投资兴业。三要宣传引导。要进一步弘扬“X”的企业家精神。近期我们在X开设了X专栏,大力宣传我市涌现出的优秀民营企业家事迹,社会反响很好。下一步,我们要进一步营造支持民营企业发展、关心民营企业家成长的良好环境。

四是要素更全。

土地、融资、人才是当前民营企业普遍反映的三大难题。土地最关键。“生地”变“熟地”,今年开发区已经储备了X亩,明年全市开发区熟地数量不能少于今年的X亩。实行企业投资项目承诺制,只要企业承诺遵守国家法律,就可以上午谈,下午开工。要推进“标准地”出让改革,优化土地供应方式,确保工业优先用地。融资很重要。抓好X万元财政性风险补偿资金,抓紧建立动产担保融资平台、X亿元的民企政策性纾困基金和X亿元的应急还贷资金,有效解决企业融资难题。最近,我们实行中小微企业信用互助机制,不需要担保就可以贷款,这在全国是首创。在此基础上,政府、企业、银行要加强对接,进一步研究解决大型企业的融资难题。人才是根本。凡进入民营企业工作的高端人才,市委市政府将发放生活补贴、住房补贴、交通补贴。

五是包联更亲。

市委市政府决定在全市实行市级领导联系民营企业制度。联系企业的领导干部要主动担责,深入企业,靠前服务。一方面把各级党委政府的优惠政策、重大举措等信息及时传达给企业,帮助企业坚定发展信心;一方面要认真协调解决企业反映的具体问题,一件一件跟踪解决。重大问题解决不了的,及时向市委市政府报告。我们就是要让民营企业感受到,面对困难不是一个人在战斗,每一个企业背后,市委市政府当后盾、作保障。

四、激情创业,再铸辉煌

习近平总书记在民营企业座谈会上强调,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都是我们自己人。今天在座的民营企业家,不仅是我们自己人,更是X的主人。我们要始终坚持X的事,大家想、大家说、大家干,让广大民营企业家在新时代美丽X高质量转型发展中激情创业,再铸辉煌。

一要听党话跟党走。党政军民学,东南西北中,党是领导一切的。民营企业之所以能走到今天,之所以能逐步发展壮大,不外乎两个原因,一靠党的领导、党的政策,二靠艰苦创业、抢抓机遇。民营企业家一定要饮水思源,懂得感恩,听党话,跟党走。要切实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嘱托,紧跟中央步伐,自觉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

二要善经营会合作。当前的时代,已经不是一个单打独斗的时代,一定是一个抱团取暖的时代。在今年X月召开的民营企业座谈会上我讲过,以后所有的企业都要进开发区和园区,目的是建设产业集群,提升区域产业竞争力。市委市政府规划了X园区,省政府还批准了X省级开发区,企业家们一定要按照市委市政府的产业发展布局和规划,依托重点产业园区,自觉将同类或产业链条关联密切的企业聚集发展,降低企业生产及物流成本,形成规模优势。有实力的大企业要做好产业的延伸和跨越,向产业链的上下游拓展,向国家支持的战略性新兴产业进军,着力打造跨行业、跨领域的企业集团航母。

三要走正道讲诚信。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对于党政干部而言,要清上加亲,把企业家当成自家人,把企业的事当成自家事,花更多时间和精力关心民营企业发展,做到有交往但没有交换,有交流但没有交易,促进民营经济健康发展和民营企业家健康成长。对于企业家而言,要亲上加清,既要积极主动同各级党委政府沟通交流,讲真话,说实情,谏诤言;也要洁身自好,艰苦奋斗、敢闯敢干、聚焦主业、做精实业,光明正大搞经营,遵纪守法办企业。

四要谋创新有精神。心有多大,事业才能有多大。新时代的民营企业家要不满足于现状、不满足于当下,敢于二次创业,勇于凤凰涅槃,实现浴火重生。要识大势、谋创新,推动家族企业向现代企业转变,实现传统产业向新兴产业转变,通过管理创新、技术创新、生产模式和盈利模式的重构,着力打造“百年老店”“常青企业”。要善担当、有责任,坚信企业好,X才能好;X好,企业才能更好,把企业经营和X发展紧紧联系在一起,扎根X、服务X、贡献X、发展X。

9.如何支持民营企业发展 篇九

意见要求,严肃执法办案纪律,整治不正之风,做到“五不准”:不准以任何名义向企业乱收费、乱罚款、乱摊派、索拿卡要,或要求企业购买指定产品、接受有偿服务、参加企业的生产经营和分配;不准办关系案、金钱案,插手企业经济纠纷,违法处置企业涉案财物和以扣押、追缴等名义变相没收企业合法财产;不准对同一企业的同一法律关系案件进行多头执法、多头查办;不准对企业的合理要求、正当诉求不作为或消极作为等。

意见还要求,依法稳妥处理涉企案件。对情节轻微、社会危害轻微的涉企案件,尽量采取调解或和解方式解决。到涉案企业调查取证注意方式方法,尽量不着警服、不用警车,最大限度减少对企业的负面影响。对涉嫌犯罪的企业法人代表或高管人员,除确有必要外,根据案情尽可能依法采取非羁押性强制措施。对处置企业涉案财物,在不影响案件侦查、财产保全的前提下,实行动态控制,慎重使用全面查封、扣押、冻结等措施,最大限度维护企业正常的生产秩序。

10.如何支持民营企业发展 篇十

[摘要]目前,创投企业运行中的风险影响因素主要有:法律法规不完善不利于创业投资,中小企业资金管理不规范,对创业企业的监控不到位,中小企业信息不透明。但同时,国家对创投企业发展给予了相应宽松的政策氛围,创投企业也具有为创业企业提供全方位服务的优势。要降低创投企业的投资风险,应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和创投资金的退出机制,创投企业应建立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审慎选择与评估投资机会,加强对创业企业成长的风险跟踪管理。

[关键词]创投企业;中小企业;风险管理

[中图分类号]F832.48 [文献标志码]A [DOI]10.3969/j.issn.1009-3729.2014.01.014

创业投资企业(简称为“创投企业”)是指向创业企业进行股权投资,待所投资的创业企业发育成熟或相对成熟后通过股权转让以获得资本增值收益的企业组织。创投企业作为连接资本市场和创新型中小企业的桥梁,通过对中小企业提供资金和技术等方面的扶持,推动中小企业技术创新,提升其开发新产品的能力,并使其能够较快地进入资本市场,实现价值增值,进而带动经济发展和科技进步。本文拟通过对创投企业投资中小企业面临的问题及发展环境分析,提出其风险规避建议。

一、创投企业投资中小企业面临的风险因素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与完善,我国企业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许多创投企业为了提高自身竞争力,实施了多种投资项目,其投资主要是对固定资产、房地产、证券、无形资产等的投资。这些投资既为创投企业带来了巨大收益,同时也为创投企业带来了不同程度的投资风险。这些风险因素主要有以下4点。

1.法律法规不完善不利于创业投资

创业投资经过长期的发展,已初具规模,但至今尚无一个全国性的行业法规,如果发生投资风险,就无法可依。此外,在现行相关的法律法规中,有不少规定不利于创业投资,如《公司法》中关于注册资本、对外投资、上市条件、发起人股流通等方面的规定,都不同程度地制约了创业投资的进一步发展。

2.中小企业资金管理不规范

资金是企业发展的基础,资金不足势必影响企业的生产、经营与发展。在上市资源十分稀缺且上市门槛比较高的情况下,中小企业很难通过股权来进行融资。中小企业在得到创投企业的投资后,有时会盲目地进行企业扩张和项目建设,但由于中小企业缺乏控制投资风险的人员和经验,再加上其资金管理的不规范,往往会带来一系列的管理问题,导致资金利用不合理,从而对资金投资的未来收益造成不利影响。

3.对创业企业的监控不到位

创投企业在投资后大部分仅充当普通股股东的监控角色,在管理阶段对创业企业放任自流,没有发挥创投企业对创业企业成长风险的预评判断作用。在信息披露方面,创业企业还有可能在运用资源方面出现机会主义倾向,在企业经营不善的时候,可能会隐藏负面信息以逃避处罚;而当企业经营良好的时候,又会隐瞒真实情况,以防止投资者索要更高的投资回报。

4.中小企业信息不透明

中小企业的生产经营信息的不透明、不规范、不公开,以及财务制度的不健全,增加了投资的不确定性,这就使得投资者往往不愿意投资中小企业,即使投入了也不得不承担很高的投资风险。由于风险投资是一个投资期限长、投资结果不确定的过程,所以,很难获取关于整个风险投资过程的比较完整、准确的信息。投资主体虽然对未来情况(如某些定性评价指标)有所了解,但对可能的风险损失、投资收益变动等定量指标很难做出准确的估计。

二、创投企业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的宏观微观环境

1.国家给予相应的宽松政策氛围

2012年10月,中国证券业协会向各券商直投子公司下发《证券公司直接投资子公司自律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明确规定券商发行直投基金将由证监会行政审批监管改为在证券业协会备案,要求直投子公司或其下属机构完成直投基金的首轮募集或签订受托管理其他已设立基金的协议后10个工作日内,应向证券业协会备案,协会应于2个工作日内对直投子公司的备案申请予以受理并出具受理通知。除取消设立直投基金的行政审批外,还首次明确界定了管理团队的跟投行为:直投基金的投资管理团队可以作为直投基金的出资人对直投基金投资的项目进行跟投。

2012年9月26日,证监会发布修订后的《基金管理公司特定客户资产管理业务试点办法》(简称《办法》)第9条明确规定:资产管理计划资产可投资于未通过证券交易所转让的股权、债券及其他财产权利,基金管理公司应当设立专门子公司,通过设立专项资产管理计划开展专项资产管理业务。

上述规定意味着公募基金投资范围将从二级市场向股权投资领域延伸,公募基金管理公司可设立直投公司参与PE投资。这样,公募基金就可以凭借其丰富的客户资源及二级市场的投资经验,在基金募资或并购投资方面占居一定优势,长期来看,公募基金入市对PE市场格局及行业监管模式均有深远影响。

2013年1月1日起施行的《非上市公众公司监督管理办法》是我国首次就非上市公众公司监督管理问题作出的系统、全面的规定,标志着我国在建立多层次资本市场的征程上又向前迈进了一大步。

2013年6月19日,国务院常务会议确定了加快发展多层次资本市场的多项政策,包括将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新三板”)试点扩大至全国,鼓励创新、创业型中小企业融资发展。

从以上的政策和措施可以看出,国家有关金融支持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的政策措施已陆续出台,在坚持稳中求进、稳中有为、稳中提质,保持宏观经济政策稳定性和连续性的同时,已开始逐步有序地推进金融改革,优化金融资源配置,用好增量,盘活存量,更有力地支持经济转型升级,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更有针对性地扩大内需,更扎实有效地做好金融风险防范工作。

2.创投企业具有为创业企业提供全方位服务的优势

一是帮助企业实现价值增值。规模小、资金少的特点决定了中小企业抵御风险能力较差,再加上相关工作人员不专业,从而造成投资领域的剧烈震荡,威胁创投企业资金安全。创投企业在对风险企业进行投资的同时,不仅提供资金,更重要的是提供增值服务,会派出管理专家参与企业的经营决策,了解和掌握企业核心竞争力和差异化优势,掌握中、后期项目的成长性、规范性及财务等指标。这是创业投资区别于传统投资的一大特征,也是创业投资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和创业投资成功的关键所在。创投企业通过跟踪服务,可以最大限度地挖掘和发展中小企业的内在价值,帮助企业实现增值。

二是帮助企业筹集后续资金。创投企业往往与投资银行、基金组织或者保险公司等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创投企业可以充分利用这一有利条件为创业企业的进一步发展筹集后续资金,推动创业企业公开上市或者发行债券,让企业得到发展所必需的资金。所以许多企业就会主动寻找那些在投资业内有广泛联系的创业投资公司或个人,以寻求后续资金的供给。

三是帮助企业寻找重要的客户和供应商。创投企业不仅利用它们已建立的无形关系网为创业企业寻找合适的管理人员和募集资金,而且还经常为其寻找合适的供应商、销售商等,帮助企业顺利进行生产、销售和售后服务。

三、创投企业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的风险规避建议

1.政府部门应加紧完善相关法律法规

为了适应创投风险管理的客观需要,相关法律法规要进一步加以完善,使创投企业能够依照法律解决一些实质性问题,如税收、外汇管制、退出机制等。为加大对中国创投发展的支持力度,政府应制定和出台能真正推动创投发展的相关法律法规。

2.相关管理部门应注意建立完善创投资金的退出机制

风险投资的流通性要求资本市场有完善的退出机制,从而使投资人有机会进行新的投资,以提高资本的利用率。风险投资的退出方式主要包括公开上市、企业并购、股份回购和破产清算等。公开上市是风险投资家实现利润、收回原始投资的最有利渠道,但是严格的审批制度和有限的席位,使得大多数的中小企业难以满足上市要求。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和投资对象的高风险性,使得创业投资公司不能准确预测其投资能在何时以何种方式退出,甚至能否退出从而产生创投资本不能退出或不能完全退出的风险,因此要根据外部环境的变化、受资企业的发展来进行综合考虑管理。

3.创投企业应建立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

建立完善的激励约束机制有助于创投企业的发展。近年来,一种新的激励制度,即股票期权制度业已显示出其有效性,这已被国外实践反复证明。股票期权是一种未来以确定的价格购买公司股票的权利,倘若公司股票价格上涨,超过确定的认购价格,股票期权享有者可以以确定的价格购买股票,获得收益。可见,股票期权制度可以激励高级管理人员包括风险投资运作人员努力工作,注重公司长远利益及中长期发展规划,有利于培养风险投资家,提高风险投资的成功率。所以可以在我国创投企业推广建立股票期权制度。

4.创投企业要审慎选择与评估风险投资机会

创投企业要对投资对象进行充分的风险识别与前期评估。在进行风险投资前,要对投资企业或项目各种影响资本增值与退出的风险深入分析,设计相应的风险管理与控制方案,把风险管理的策略转化为风险投资协议的若干条款,运用到实践中。

5.创投企业应加强对创业企业成长的风险跟踪管理

随着市场竞争的不断加剧,创业企业在成长过程中面临的不确定性(风险)会逐渐增加,由于创业企业的管理团队及商务运作经验缺乏,越来越需要创投企业的积极介入和主动参与,通过加强对创业企业成长风险的跟踪管理,在适当的时机以适当的方式为创业企业提供有效的监督并创造价值,以规避经营风险,实现价值增值。投资后管理阶段是整个创业投资周期中时间跨度最长的一个阶段,也是创业企业家产生代理风险行为可能性最大的一个阶段。因此,创投企业在投资后应对创业企业实施周期性的动态评估,并利用分阶段注资机制来控制创业企业家的代理风险。

[参考文献]

[1]刘健钧.准确全面认识创业资本,积极稳妥构建创业投资体制[J].经济研究参考,1999(77):34.

[2]宋清.创业投资的流动性风险防范[J].中国投资,2004(7):102.

[3]张翰卓,聂敏.谈风险投资的风险管理[J].现代管理科学,2004(7):98.

[4]钱苹,张帏.我国创业投资的回报率及其影响因素[J].经济研究,2007(5):78.

[5]程静.风险投资项目及其利益相关者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10:146.

[6]孙杨,许承明,夏锐.风险投资机构自身特征对企业经营绩效的影响研究[J].经济学动态,2012(11):4.

[7]申汲龙,王一鸣,李连发,等.股权投资企业运营风险的理论与实证研究[J].投资研究,2012(9):4.

[8]Itxaso del-Palacio,Xiaotian Tina Zhang,Francesc Sole.The capital gap for small technology companies:public venture capital to the rescue?[J].Small Business Economcy Econ,2012(3):283.

[9]Fulghieri,Paolo,Merih Sevilir.Size and focus of a venture capitalists portfolio[J].Review of Financial Studies,2009(22):4643.

11.财政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的政策探讨 篇十一

支出政策安排与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中小企业促进法》规定国家财政要安排专项资金支持中小企业发展。除中小企业创新基金之外, 中央财政目前每年还安排其他一些专项扶持中小企业发展的资金, 如中小企业国际市场开拓资金、中小企业发展基金、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等。为扶持中小企业, 中央财政预算还设立了中小企业科目, 并安排了一定数额的资金, 推动建立以资金融通、信息服务、市场开拓和人员培训为主要内容的中小企业服务体系。

安排中小企业发展基金。主要为改善中小企业经营环境, 促进中小企业健康发展。主要用于中小企业创业辅导和服务、鼓励专业化发展以及与大企业的协作配套、支持中小企业开拓国际市场等。同时设立中小企业国际市场开拓资金。主要用于中小企业举办或参加境外展览会, 环境管理体系、质量管理体系、软件出口企业和各类产品的认证, 开拓新兴国际市场等方面。在税收优惠政策方面最直接最有效地体现了政府对中小企业的扶持。短缺经济下的供应不足给中小企业的发展提供了机遇外, 国家对中小企业的税收政策扶持也起到了相当大的作用。制定专门针对中小企业的特殊政策税收优惠, 主要包括: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创办中小企业的, 在一定时期内减免流转税、所得税和地方税;对全国试点范围的非营利性中小企业信用担保、再担保机构, 可以由地方政府确定, 对其从事担保业务的收入3年内免征营业税等。政府采购政策安排。《政府采购法》第九条规定:“政府采购应当有助于实现国家的经济和社会发展政策目标, 包括保护环境, 扶持不发达地区和少数民族地区, 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等”。财政部按照《中小企业促进法》和《政府采购法》的有关规定, 研究制定《政府采购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实施办法》, 鼓励中小企业积极参与政府采购。

二、现行财政支持中小企业政策存在的主要问题

财政资金的引导作用不突出。政府一直给予国有大型企业在资金、税收、市场开发、人才、技术、信息等方面特殊的扶持, 造成了中小企业市场竞争环境的不确定和竞争条件的不平等。中小企业向社会提供了效益, 却难以获得必要的资金支持。中小企业资金供给难, 只能依靠自身内部利润积累解决, 或者将大量资源用于融资市场, 其融资成本相应升高。外资企业享有许多“超国民待遇”, 国家及地方政府为外资企业提供“特事特办”, 减、免税, 亏损弥补等优惠待遇。而中小企业既没有国家扶持, 又没有优惠待遇。

财政政策支持手段单一。现有的情况是:中小企业经济基础薄弱, 财源有限, 财力不足, 财政用于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的资金较少;由于财政资金的分配制度不够完善, 即使财政拨付了资金, 但负责资金分配的企业或行业主管部门却往往不能及时制定出具体的分配和管理方法。财政拨付渠道的不通畅导致了中小企业实际能享受到的很少, 这一系列问题使得资金的使用效率大打折扣, 政府采购政策并未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财政资金对中小企业的科技投入不足。我国税务部门现行征收税款是建立在计算机和网络基础上的征管模式, 可以方便纳税人, 提高征纳双方的办税效率, 但是这种模式需要一定的专业设备和专业技术人员来支持和维护, 这给相当一部分中小企业尤其是家庭作坊式的小企业和绝大多数中西部内陆偏远省份的中小企业造成了不轻的负担, 大大增加了其纳税成本。

资金规模小且分散, 缺乏统一的政策协调。我国主要从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中小企业发展专项基金、中小企业国际市场开拓资金、中小企业服务体系专项补助资金和农业成果转化资金等方面支持中小企业发展。这些资金总规模小而少, 因而难以适应中小企业发展的实际需要。加之政府多头管理, 难以将财政性资金集中起来, 进行组合安排, 配套使用, 降低了财政政策对中小企业支持的影响力度, 导致财政性资金支持中小企业的整体效果不明显。

三、财政支持中小企业发展应遵循的原则

市场化原则。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财政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的方式方法应该遵循市场化的原则, 由直接的微观管理转变为间接的宏观调控, 应把财政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的着力点放在营造公平竞争的环境和培育具有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自我完善的微观经济主体上。对于市场自身能够解决的问题, 财政就不能越俎代庖, 而应让位于市场, 发挥市场的基础性作用。

效率原则。效率原则是市场经济的一条基本规律, 因此, 财政在支持中小企业发展中应坚持效率原则, 讲求投入产出比, 将有限的资金用在产品有市场、经营有效益的企业上, 促进资源的优化配置, 努力提高国民经济的整体运行质量。

公平原则。公平竞争是市场经济的基本要求, 因此, 财政在支持中小企业发展上应坚持公平原则, 在财政补贴、税收优惠、税费标准、政府采购等方面对所有的企业一视同仁, 不再按所有制、按大中小的规模区别对待。

法制化原则。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 因此, 财政在支持中小企业发展中, 必须坚持以法律法规为准绳, 严格按法律办事, 用法律来规范政府与企业的关系, 用法律来规范政府自身的行为, 用法律来规范和引导企业的经营行为。

可持续发展原则。企业的发展是一个渐进的过程, 因此, 财政在支持中小企业发展中应坚持可持续发展原则, 着力提高企业技术创新、管理创新和制度创新的能力, 引导和支持企业处理好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

四、中小企业的发展离不开财政支持

目前, 影响中小企业健康发展和经济平稳运行的矛盾和问题仍很突出。技术创新对中小企业发展支持率不高, 企业内生增长动力和核心竞争力不强, 推动中小企业由粗放式向集约型转变的长效机制尚未建立。面对新形势、新问题, 中小企业市场竞争环境及政策服务体系有待进一步完善, 资本运作和风险控制能力亟待提高。

中小企业还需要构建一套加强新时期企业财政财务管理的政策体系和制度办法, 着力推动企业完善内部控制制度和外部监督机制, 增强企业风险管控能力, 培育和发展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企业, 加快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财政要适应新形势的要求, 努力培养战略思维和战略眼光, 注重顶层设计和总体规划, 加强财政政策与各项经济政策的协调配合, 着力从战略规划和产业发展层面研究落实支持中小企业改革与发展的财政政策, 解决中小企业改革与发展面临的主要矛盾和问题。合理运用资本市场平台, 引导和带动社会资金, 实现社会资源的合理配置, 加大对中小企业的投入, 增强中小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财政要创新财政资金支持方式, 由过去的直接支持向间接引导转变, 由对单个项目的支持向创造更加公平公正的竞争环境转变, 由对单个企业的支持向支持产业发展转变, 更多地发挥财政资金的杠杆作用和放大效应, 促进中小企业科学发展。按照财政科学化、精细化管理的要求, 更好地发挥财政资金定点调控的优势, 促进中小企业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财政既要注重完善支持中小企业的财政政策体系, 改善企业外部发展环境, 又要注重企业财务制度建设, 促进企业加强风险管控能力;既要注重支持大型企业或企业集团规模化、集约化发展, 增强国际竞争力, 又要加大对中小企业的支持力度, 提升综合素质, 注重改造和提升传统产业, 推动经济结构调整, 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促进中小企业健康发展。

五、进一步完善财政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的政策措施

积极推进国有中小企业产权改革, 加快国有经济退出中小企业的步伐。财政应积极参与国有中小企业产权改革, 多方筹措资金, 合理分摊改革成本。在产权改革过程中, 财政要加强对资产评估的监督和管理, 搞好国有资产的清理, 维护各方的正当权益, 防止国有资产流失, 保证产权改革的公开、公平和有序。

清费立税, 改革税制, 营造公平竞争的外部环境。要认真清理收费项目, 切实减轻中小企业负担。在各种收费标准上坚持一视同仁, 不再按所有制、按大中小型企业划分不同的收费标准, 营造公平竞争的环境。进一步改革和完善税制, 进一步清理税收优惠政策, 对于符合国家产业政策、产品有市场的中小企业, 要给予一定的税收优惠。

积极构建以政府为主导的社会化服务体系。结合我国实际制订中小企业发展规划, 将中小企业的发展纳入政府的统一规划中, 保证中小企业健康、有序的成长。为中小企业提供技术指导、信息咨询、人事档案管理、户口管理等方面的服务, 有条件的地方, 可以考虑成立中小企业服务中心或在自愿的基础上组建中小企业协会, 集中提供各项服务, 保护中小企业权益, 努力形成比较完备的中小企业技术服务体系、人才服务体系、信息服务体系和资金服务体系。

建立覆盖面广、统一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覆盖面广、统一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重要一环, 对于促进中小企业的进一步发展也具有特殊的意义。可以引入企业社会保障的概念, 建立中小企业主的社会保障机制。可建立由政府支持、企业互助、银行配合的中小企业应急互助基金, 实现互惠共赢。建立亏损、倒闭企业的返税机制及中小企业社会保障基金, 当企业亏损严重面临倒闭时, 启动返税机制, 从企业已缴存的地方税费中按一定比例返还给企业, 以体现对中小企业的扶持。中小企业在注册成立时, 按一定比例缴存一定数量的费用, 作为中小企业社会保障的启动基金, 以提高中小企业责任和权利义务意识, 树立中小企业主的社会保险意识。

加大财政对中小企业发展的资金融通援助力度。可以充分运用财政政策, 增加对中小企业的融资力度。实行有利于中小企业增加自有资金的优惠政策, 积极帮助解决企业发展中的资金困难问题。一是运用财政补贴手段。对于下岗职工自己创业的或吸收下岗职工人数达到一定比例的新办企业, 可直接给予一定的财政补贴。二是在贷款利率方面给予优惠。三是建立中小企业技术改造基金、新产品开发基金, 支持中小企业技术改造和新产品开发。四是努力提高中小企业融资能力。

在政府采购中对中小企业给予适当的倾斜。利用政府采购政策功能, 为中小企业搭建发展平台。在政府采购过程中给予中小企业优惠政策是一项国际惯例。具体做法可采取:第一, 将政府采购定额量化出一定比例给中小企业, 也可以在政府采购中规定, 大企业必须向中小企业分包一部分产品和零部件。第二, 在商品和服务无明显差别的情况下, 可适度优先采购中小企业商品。第三, 从中小企业的商品质量、技术水平、履约状况及信用状况等方面加强对中小企业的招标资格审查并颁发能力证书, 从客观上促进中小企业改进技术、改善管理、增强市场竞争力。

完善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税收政策。税收要为中小企业的发展服务, 首先应遵守国民待遇原则的规定, 对不同所有制性质的中小企业实行统一的税收待遇, 保证中小企业能够实现机会均等的竞争和发展。在此基础上, 借鉴各国支持和保护中小企业发展的通行做法, 逐步建立起以促进中小企业发展为目标的、系统的、完整的税收政策体系, 积极改革、完善现行税制, 实施税收鼓励, 优化税收服务, 大力营造有利于中小企业健康成长的空间。

积极推进投融资担保体系建设, 为中小企业融资创造更加有利的条件。设立中小企业发展基金, 加强财政对中小企业信用担保的支持。对于政府出资的中小企业担保机构, 应实行政企分开和市场化运作并一律纳入地方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支持中小企业信用体系的建设, 财政设立政府引导资金, 参股信用担保机构, 培植社会性的第三方信用担保法人经济主体, 制定鼓励区域性中小企业担保机构做大做强的奖励政策和税收政策, 为中小企业提供多层次、多渠道、多功能、全方位、专业化的服务, 为广大中小企业的生产与发展创造优质的服务环境, 帮助中小企业提高自身素质, 提高市场竞争力和自我发展能力。推动建立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和信息管理系统。完善创业投资基金政策, 吸引社会资本加大对中小企业的原始资本投入。扶持地方特色产业集群和地方特色产业集聚区内中小企业发展, 引导各地发展具有比较优势的特色产业。继续推动区域性再担保机构建设, 完善多层次信用担保体系。建立健全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中小企业信息管理系统, 形成适应财政管理要求的数据分析与监测体系, 进一步提升中小企业财政政策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促进中小企业健康发展。

上一篇:5、古诗两首下一篇:玫瑰花的节日五年级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