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学校发展的思考(精选8篇)
1.关于学校发展的思考 篇一
办学理念是学校发展的引擎
——关于上饶县中学办学理念与学校发展的思考上饶县中学 杨发先理念是引领人们进行生产、生活和社会实践的旗帜,而办学理念则是引领学校发展的引擎。一、办学理念的界定
理念,即理想和信念,包含着对事物发展的设想、观念及价值取向。办学理念,即学校的教育理想和教育信念,是学校发展中的一系列教育思想、教育观念及教育价值追求。一般而言,办学理念是校长根据国家教育方针,结合本校实际,在办学实践过程中形成并提出的学校发展的指导思想,它应为学校师生普遍认同,是相对稳定的教育理想、信念、价值观和行动准则,是用来指导学校教育行为、指引学校发展方略的教育哲学,是指导学校形成自己的办学模式、育人目标、育人途径、育人方式的灵魂,是制定校训、校风、教风和学风的基本依据。它是和教育思想、教育方针以及校训等既有联系又区别的一个概念。
教育思想是关于教育的总的理性认识,是宏大的普遍的教育规律,也即教育观。教育方针是国家政党为实现一定的教育目标所规定的一定历史阶段的教育工作发展的方针,是教育政策的总概括。办学理念必须遵循国家教育方针,依据一定的教育思想,是教育方针和教育思想在学校发展中的具体化,是结合学校现实状况对教育方针和教育思想做出的个性化表述和创造实践,反映的是校长及全校师生的共同价值追求。如蔡元培先生任北大校长期间倡导的办学理念是“囊括大典,网罗众家。思想自由,兼容并包。”陶行知先生奉行“生活教育”的办学理念等等。学校校训是学校规定的用以指导学生行动的词语,如北京师范大学的“学为人师,行为世范”;清华大学的“厚德载物,自强不息”;深圳市南头中学的“有猷、有为、有守”等等,就是经典校训。办学理念与校训不同之处在于办学理念不仅仅指导学生的行动,而且还要指导校长的教育管理以及教师的教育教学行为。一句话,办学理念是校长在一定教育思想影响下,融进自己和集体对教育方针的理解,结合本校实际而形成的有校本特色的办学、治校、育人的指导思想。2、中外中小学办学理念比较
学校的办学理念是在一定的历史时期里,依据一定的教育思想,在学校教育教学改革的实践中逐步产生、完善和升华的。在我国现代教育史上,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奉行“生活教育”的办学理念,主张“社会即学校”,并在实践中坚持“教、学、做合一”的育人策略。他创办的南京晓庄师范学校推动着20世纪我国“乡村教育运动”的蓬勃发展。平民教育家晏阳初先生,终身执着坚持“平民教育”的办学理念,“开发民智”、“促进民生”,在三十几个发展中国家开展乡村教育活动,还在湖南衡山创办乡村师范学校,培养乡村的建设者、致富者和乡村教育者,受到世人的称颂。他们的办学理念极大地促进了我国现代教育的发展。在美国,著名教育家、心理学家、实用主义哲学家杜威的教育思想对美国乃至世界的教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倡导的办学理念是:教育即“生活”、“生长”和“经验改造”,认为“生活”和“经验”是教育的灵魂,离开了“生活”和“经验”就没有“生长”,也就没有教育。把教师传授知识的课堂改造为儿童活动的园地和生活的乐园,引导儿童积极投入活动,在活动中学习,在活动中潜移默化,不知不觉地养成习惯、品德和获得知识。随着知识经济,经济全球化时代的到来,教育的发展面临新的挑战,时代要求培养人的智力、能力与创造精神,以满足新的历史时期对现代人才的需要。与此同时新的教育思想也纷纷产生,先进的办学理念也在世界各国涌现。如美国在上个世纪60-70年代出现的国际教育思潮“终身教育”论、“生计教育”论以及“回归教育”论等在各国产生了重大的影响。美国戈瑞芬中学提出的办学理念是“教育是一项旅行”。英国亨利王子学校则提出“为未来的复杂世界作准备”。日本米沢中央高中的核心理念是“全球化的和魂洋才”,提出“五化”的办学理念,即学校教育传统化、国际化、双语化、双师化、信息化,突出了“人性与人才”的培养。在我国,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教育改革日趋深化,中小学新课程的实施也在不断深入。中小学校办学理念也越来越受到校长的关注,人才观、教育价值观、课程观正在发生深刻的转变。上海建平中学提出的办学理念是“合格+特长”、“规范+选择”;杭州学军中学则认为“一切教育活动都是课程”;湖北三峡高中提出了“为学生可持续发展而教”的办学理念。这些办学理念体现了他们对国内外先进的教育思想的吸收和对先进人才观、教育价值观和课程观的理解。在一些小学校园里我们也会看到诸如“从生活开始,为生命奠基”、“尊崇天性,和谐发展”、“成为闪光的人”等标语,体现了他们突出对教育主体“人”的关注和尊重学生个性,促进学生自主发展的先进办学理念。比较中外教育理论和中小学办学理念,我们发现西方发达国家的教育理论和中小学办学理念研究比我国起步早,教育理论体系完整,中小学办学理念顺应了时代发展的需要。我国中小学办学理念的研究较晚,还只是刚刚起步。但我们也高兴地看到,校长对办学理念的探问越来越重视,先进的教育思想正逐渐被应用到办学实践中来。
二、办学理念的形成及其对学校教职工的影响
办学理念是在先进教育思想的引领下,在教育教学改革实践中逐步形成和完善的。先进的办学理念能够影响学校师生的心理状态、价值取向和行为方式,对于形成学校的共同愿景,提高学校的凝聚力,提升学校办学水平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对确立学校教职工正确的人才观、教育价值观和质量观具有重要影响。
1、上饶县中学办学理念的形成
上饶县中学地处赣东北,北望灵山,南傍信水,风景秀丽,是一所百年老校。从信江书院、信江中学堂一直到今天成为江西省重点中学,培养了一代代优秀的学子。如今的上饶县中学已是拥有6000多名学生、300多名教职工,教学设施现代化的大学校。总结我校长期以来的办学实践经验,上饶县中学的办学理念可以概括为:“传统立校,师德立人,尊崇个性,和谐发展”。这一办学理念的提炼,既来源于学校的历史传统,又吸收了现代先进的教育思想,有着丰富的内涵。“传统立校,师德立人”强调的是对这所百年老校优良的文化传统和光荣的革命传统的传承,是对一代代优秀教师的严谨教风,一代代优秀学子的勤勉学风的记取。“尊崇个性,和谐发展”则体现了这所现代化学校崭新的育人理念和管理理念,也是对新时期党和国家教育方针的个性化表述,体现了学生全面、个性化和谐发展需求和教师专业化发展的需要。这一办学理念得到全校广大师生的普通认同。2、用办学理念重铸学校教职工的教育观与教学观
“传统立校,师德立人,尊崇个性,和谐发展”的办学理念对全校师生的教育价值取向和全体教职工的学校管理观、教师观、学生观、课程观产生了极大的影响,激发了学校活力和凝聚力。(1)校长管理观的定位与形成校长是一所学校领导集体的班长,也是先进办学理念的直接践行者。在“传统立校,师德立人,尊崇个性,和谐发展”办学理念的引领下,校长的管理观发生了深刻转变,管理上注入了新的内容,即校长不仅仅是行政上的领导者,还应成为引领教师发展、学生发展和学校发展的指导者,成为学习型学校的建设者和优质教育资源的创造者。先进的管理经验告诉我们,校长的管理不是约束,而是激励,不是管理人群,而是凝聚人心。苏霍姆林斯基认为,“领导学校,首先是教育思想的领导,其次才是行政上的领导。”因此,我们开始了“构建以人为本学校管理模式”的课题研究,经过几年的集体努力,形成了人本管理观。首先是倡导“尊崇个性,和谐发展”的管理理念,树立关爱、协作的校园精神,为广大师生创设良好的人文环境,让师生身心愉快,心灵舒展,个性张扬;第二,践行人文教育观,关注师生的权利和发展。在措施上建立和完善教师的培训机制、激励机制,从财力、物力上大力支持教师进修和培训,促进教师更新观念,开阔视野,实现专业发展。第三,确立发展性评价观,建立发展性评价体系。师生评价从冰冷的指令性要求转向充满人情味的讨论式沟通与交流;将师生从被动接受检查向多主体参与的互动转变。鼓励师生进行自我评价,如教师写“教学反思”,学生写“成长感悟”等,使师生自觉对自身的优势、进步和不足形成清晰的认识。同时还重视学生、家长和同事评价的作用,使教师不断调整教育教学策略,改进教育教学方法,从而加速自身的成长和发展。第四,建立民主参与式的管理体制。如成立教职工代表大会主席团,主席团成员常年参与学校管理;成立学生家长委员会等,及时了解民意,集中民智,珍惜民力,接受监督。(2)教师学生观的定位与形成学生既是学校教育的对象,更是主动学习、创造性学习的主体。每个学生都是有个性,有不同发展需要的活生生的人。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没有也不可能有抽象的学生,每个孩子都是一个世界——完全特殊的,独一无二的世界。因此,真正的教育在于使每个儿童都有一种丰富而充实的精神生活,使他们得到智力、健康、思维、情感、兴趣、劳动能力的全面和谐的发展。”“尊崇个性,和谐发展”的办学理念正是这一教育思想的体现。在它的引领下,教师的学生观发生了明显转变,教师对学生有了新的认识。在教师眼里,他们是教育客体,更是教育的主体。他们有自主学习、自我选择、自由创造等各种权利。教师应更关注学生的全面和谐发展,更关注学生主体精神的培养,更关注学生情感体验和心理健康。教师在人才观上也有了新的理解,帮助培养对象充分发掘自己的潜力,发展他们的特长和个性,使之具有正确的价值准则和伦理道德,具有一定的人文精神和科学素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具有良好的身体和心理素质、审美情趣、劳动观念和技能,从而符合未来社会的需要。由于广大教师逐步形成了正确的学生观和人才观,学生的个性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学习潜力得到了充分的开掘,各项素质得到全面的培养,获得了丰硕的学习成果。在全国数、物、化、生、信息技术竞赛中频频获奖,体育、艺术方面也名扬全省。(3)教师课程与教学观的定位与形成在“传统立校,师德立人,尊崇个性,和谐发展”办学理念的引领下,我们对课程体系的建设有了自己的观点。第一,课程建设应以德育为核心,重视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和传统美德,培养学生的民族精神和民族自豪感。充分关注学生的思想道德建设,法制教育,使之成为具有时代精神的现代中国公民。为此开发了系列的活动类课程,如“铸班魂”活动,重大纪念日升国旗活动,组织看观看每年的“感动中国”人物颁奖典礼等。第二,课程建设注重学生人文素质的提高。除必修课外,我们还开发了“书香校园”系列校本课程,要求学生高中三年读好“三本书”:一部历史著作、一部文学名著、一部名人传记,为其人生奠基。第三,课程建设注重学生科学精神的培养。充分重视信息技术、理化生实验类课程的开设,通过构建数字化教育平台,整合课程资源,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充分利用学校和社区的教育资源,开发科学类校本课程,满足学生了解世界,了解科技发展前沿知识的需要,达到培养科学精神的教育目的。第四,课程建设注重发展学生个性、培养特长。围绕怎样适应学生个性发展,课程设置注重目标的整体性、结构的多元性,过程的阶段性,如高一年级重在发现优势,高二年级重在体验成功,高三年级重在追求卓越。第五,课程建设要促进教学方式的转变。充分体现教师的主导性和学生学习的主体性,改革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增加课堂教学的互动性,培养学生自觉学习的习惯和研究性学习的兴趣。随着我省高中新课程改革的实施,我校的课程建设一定会出现崭新的新局面。三、以先进办学理念引领学校的建设与发展
学校是校长、教师、学生的共同家园,无论是校长发展,还是教师发展,抑或是学生发展,都只能以学校为基本阵地。在“传统立校,师德立人,尊崇个性,和谐发展”办学理念的引领下,我们构建了自己的办学目标、办学模式,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办学特色和学校文化。1、形成独特的办学目标和办学模式
(1)办学目标的确立在办学理念的引领下,我们一方面继承上饶县中学优良的文化传统和光荣的革命传统,另一方面紧跟时代步伐,朝着现代化方向不断努力。我们将办学目标定位为“创办全省一流的示范性高中,培养具有时代精神的县中人”。(2)办学模式的构建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国家对多样化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在“尊崇个性,和谐发展”办学理念的引领下,我们形成了“合格+特长”的人才培养模式和发展综合高中的办学方向。综合高中作为一种具有高度灵活性和多样化的办学模式,有着巨大的办学优势,这种优势恰恰是现行单纯的普通高中与职业高中最为缺乏的。第一,综合高中的教育功能是将普通文化教育与职业技术教育统一起来;第二,综合高中既为所有学生提供了平等的教育机会又能适应和满足学生不同个性发展的需要;第三,综合高中保证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权和人生道路的选择权;第四,综合高中能够有效地使社区普教、职教、成教各种教育资源得到优化配置,有助于提高办学效益。第五,综合高中能在地方社区教育系统中发挥其特殊的作用,为学生终身学习创造了条件。综合高中的办学模式是世界各发达国家高中办学的共同趋势,也是我国高中阶段教育改革的方向所在,是大有可为的。(3)课程体系建设为适应这一办学模式发展的需要,课程体系建设应运而生,多样化的课程设置将成为现实。我们认为,学校可以根据学生不同的兴趣、个性和需要,既开设以提高学生文化素质为目的的普通文化必修课程,同时也要为那些学业水平较高和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开设升学准备性课程;对那些有明确就业倾向以及学习能力中等和学习困难的学生则要开设职业教育和技术教育类课程;针对有自己明确而独特兴趣和特长的部分学生,还要为他们开设根据自己的需要、爱好自由选择的自选性课程。课程门类多样而具有层次性,有利于实现学生的和谐发展。(4)教学与管理策略的选择要实现“合格+特长”的人才培养目标,教学策略的研究和选择极为重要。在“尊崇个性,和谐发展”办学理念的引领下,依据因材施教的原则,我们确定了分层次教学的教育策略。分层次教学是指根据学生兴趣、个性的差异适当进行分流、组织课堂教学的方式。其作用在于使每个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都能得到提高和发展。如当前一些高中学校选招的体育、艺术特长班,把有共同志趣的学生进行集中授课、训练。也有些高中学校根据学生认知水平的不同进行分层次教学。在学科教学方面,我们研究了各不同学科的认知规律,采取“适当集中,反复循环,阅读训练,因材施教”的教学策略,收到了很好的成效。2、构建个性化的学校文化
不同的学校历史和传统孕育出不同的学校文化。选择一所学校就是选择一种学校文化,对于学生就是选择一种学习的方式和未来成长发展的方向;对于教师则是选择了一种生活的方式和自我价值体现的方式。“传统立校,师德立人,尊崇个性,和谐发展”的办学理念促进了我校学校文化特色的逐步形成。学校管理观、教师的学生观、教师的教学观和课程观、教师的自我专业发展观,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校园文化色彩浓郁、班级文化丰富多彩。(1)学校的制度建设在构建以人为本的学校管理文化的同时,我们也探索并建立了符合校情的管理机制。确立了“统一领导,分层管理,条块联动,以块为主”的行政管理体制。这一管理体制解决了学校做大以后管理难度增大的问题,使管理部门之间,师生之间关系和谐,同时提高了管理工作效率。在业务管理方面,我们成立了学校学术委员会,通过学术委员会引领教师的专业发展,大大地激发了教师的专业发展热情和教科研工作的积极性。(2)校园文化的营造独特而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是一所学校文化底蕴的体现,也是先进办学理念形成的标志。我们本着弘扬学校优秀传统文化,彰显师生活力,增加文化积淀的原则,全方位、多渠道地开发能够熏染师生的文化资源,使全校师生随时随地都能感受到一种独特的文化气息,耳濡目染、潜移默化受到教益。第一,设置校园文化标志,开辟艺术墙、地理园、生物园、文化名人路牌、文化楼名等等,让学生在校园的每一个地方,都能受到智慧的启迪,点燃智慧的火花。第二,组织学生社团,让学生的才艺得到尽情的发挥,文学社、体育俱乐部、艺术团极大地丰富了学生的课余生活,提高了学生的艺术素养。第三,充分利用具有样本特色的传统文化资源开发活动类课程。如“稼轩读书节”、“惟义科技月等”。文化是历史的积淀,需要一代代师生去传承,去丰富。文化是学校的品位,更是一种教育的力量。学校的办学理念是学校文化传统的积淀,是对时代内涵的准确把握,是对学校自身特色的现实思考。一所学校的办学理念正像机车引擎一样牵引着学校的发展。上饶县中学在“传统立校,师德立人,尊崇个性,和谐发展”这一办学理念的引领下,正朝着创办全省一流示范性高中的目标奋勇前进。主要参考文献《外国教育史》王天一等编著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学校管理学》萧宗六著 人民教育出版社《学校办学理念的研究路径》王佑军著 《新课程研究》2007年7月《关于渝北中学办学理念的探索和思考》张正明著 《成都教育学院学报》2004年6月2.关于学校发展的思考 篇二
一、学校发展目标是学校发展的核心
在学校发展的管理过程中, 管理的核心问题应该是:如何给学校发展一个准确的目标定位?学校制定的发展目标合适与否, 直接关系到后续的各项工作, 并关系到学校发展最终的管理绩效。只有给学校发展一个准确的目标定位, 才能使学校的发展更具生命力。一个适合的学校发展目标应当具备以下五个要件。
1. 目标的确定既是前瞻又是合理的;
2. 目标描述非常具体, 具有可操作性, 并能够量化考核;
3. 目标实现要有准确的时间安排;
4. 目标实现要有明确的分工与合作;
5. 目标实现要有具体的实施建议。
从目前的实践操作来看, 在学校发展目标的确定上主要存在以下四个问题。
1.学校有很好的办学理念, 但缺乏具体的发展目标。如:“为发展而教育”, 这是一种非常先进的办学理念或称为办学宗旨。可是, 如果不能将其转化为具体的学校发展目标, 它是很难得以实现的。“为发展而教育”的学校课程体系的目标是什么?“为发展而教育”的学校教学工作的具体目标是什么?德育工作、后勤工作的具体目标是什么?方方面面的工作如何具体操作?
2.学校各方面的发展目标之间缺乏一致性。学校发展目标对于学校各方面工作应该具有整合作用, 即各方面的工作都应该围绕这个目标确定相应的工作目标并能够围绕这些目标开展工作。但是, 有的学校却经常出现教学工作、德育工作、科研工作等各自为政的现象。例如, 教学工作确定的目标是如何针对差异进行教学, 但是, 科研工作关注的却是另外一些内容。在这种情况下, 不仅教学管理与科研管理不能有机互动, 相反地, 当两方面的工作都落在教师身上的时候, 教师的精力不但不能集中反而被人为地分散。这样, 学校的整体发展必然会受到影响。
3.学校发展目标缺乏比较稳定的连续性。学校是培养人的地方, 人的发展不是一朝一夕的事, 学校的发展也不是一年两年的事, 其发展目标与企业、机关的发展目标比较, 连续性应该更强一些。可是, 由于实行干部轮换制度及对办学特色的追求 (有时甚至是功利性的追求) , 在某种程度上影响了学校发展目标的连续性。
4.学校发展目标的制定过程缺乏系统的科学依据, 没有非常认真地考虑学生与教师的发展需要。这一点, 在下文中将进一步阐述。
总之, 学校发展目标的确定是学校发展的核心。学校管理者应该在综合各方面因素的基础上科学定位学校发展目标, 进而促进学校科学发展。
二、学生和教师发展需求是学校发展目标确定的基本依据
学生发展是学校发展的根本利益和根本目标, 而教师发展是学校发展最重要的基础和资源, 也是学校发展的目标之一。因此, 学生的发展需要与教师的发展需要是确定学校发展目标的基本依据。这种理念显然大家都是支持的。但是, 在管理上应该怎样落实, 却是一个需要不断探索的问题。以往, 学校的发展计划, 大多是执行上级领导的工作计划, 或根据校长对学校的了解与考虑形成的学校发展规划。这些计划基本上是自上而下的。显然, 它们在最初形成的时候缺少实际调查, 从根本上缺乏对学生和教师发展需求的充分关注。因此, 深入调查研究学生及教师的发展需要, 以及家长对学生发展的需要, 是制订学校发展计划的第一步。调查显示, 学生及家长和教师的需要与校长自己想象的各种需要之间确实存在着差距, 即“客观现实与主观认识存在差距”。这种差距往往是造成学校管理缺乏针对性和实效性的关键。学校发展计划如果不被教师和学生认同并化为大家的共同愿望, 实际上是很难实现的。因此, 克服这种差距是非常必要的。
造成这种差距的原因之一, 是学校管理者将制定学校发展计划仅仅看成是自己的任务。其实, 它既是自己的任务, 更是关系到全体教师、学生的重大事情, 学生及家长和教师的看法应该被管理者重视。原因之二, 是学校管理者将学生和教师看成了管理对象。其实, 学生和教师既是学校管理者的服务对象, 又是学校管理最重要的资源, 还是学校管理的主体。这种服务、资源和主体意识已经开始被大家认识, 但还有待于在认识上加强, 更有待于在管理上落实。
三、学校优势是学校发展的可能
“需要”决定了目标的必要性, 而“优势”则生成了目标的可能性。优势是学校发展目标确定的基础, 同时, 优势还孕育着学校发展的机会。当机遇来临时, 谁具备这种优势, 谁就可能将这种机遇变成机会。有些学校目标制定得很好, 但实施效果不明显。而有的学校发掘优势抓住了一次发展机会, 就使学校实现了跨越式发展。
关键是如何分析学校的优势。从形式逻辑上看, 优势有显在的与潜在的、直接的与间接的、现实的与未来的之分。其中, 显在的、直接的、现实的优势往往容易被人们看到, 而潜在的、间接的、未来的优势却容易被人们忽视。再从不同的角度看, 有政策的、机会的、人的、物质的、传统的、特色的优势等。一般来说, 校长对校内传统的、物质的、人的优势的分析比较熟悉, 而对宏观政策的、机会的优势等往往缺乏足够的了解。分析优势的角度越多, 对优势认识得越充分, 对学校的发展就越有利。因此, 要竭尽自己的智慧充分挖掘学校发展的优势。
四、学校管理是学校发展的重要生产力
谈到学校发展, 我们可能首先会考虑到学校的各种现实条件, 例如生源情况、师资状况等。其实, 简单地抱怨现实状况是没有意义的。在学校没有变化的情况下, 生源是不会改变的, 师资条件也不会发生大的变化, 而最有可能发生、也是最有意义的变化应该是管理上的变化。应该看到, 在学校发展中, 管理是重要的生产力, 但是, 这是有条件的。具体表现在:
1. 当管理能够合理配置和整合学校各种资源时, 学校就能实现资源效益最大化。
当前影响学校资源合理分配的原因主要有家长择校的影响、部门反应的影响、管理者个人偏好的影响等。那么, 怎样进行资源配置和整合, 才会实现效益最大化呢?首先就要看这种资源的配置与整合能否达到学校的发展目标, 即应该按照学校发展目标的优先顺序来配置和整合资源。其次, 在资源配置和整合中, 需要遵循一个重要的原理, 即“木桶原理”:用长短不等的木板制成的水桶, 最终所能盛水的数量将由木桶上的最短的一块木板来决定。在学校的资源整合过程中, 最大的办学效益、目标实现, 不仅仅单纯看学校的投入总量, 而应该通过对系统资源的整合, 使各种资源既能够满足学校发展的需要, 又不至于存在着闲置资源。所以, 学校在发展管理过程中, 不能仅仅按照各职能部门、教研组、年级组来平均分配资源, 而要通过考虑需求和发展策略整合资源。
2. 当管理成为一种资源开发, 在开发中控制、在开发中预期时, 其生产力的作用就得以发挥。
以往, 管理主要是行政, 是控制。控制和协调是在现有范围内进行的, 而开发和促进则能够不断发现和拓展资源, 因而管理既是控制和协调, 更是开发和促进。传统的管理比较多地表现为控制, 这在一定程度上束缚了人的个性和创造才能。随着整个社会和教育的开放程度提高, 教师和管理人员的流动性越来越大。简单地用传统的控制的方法已经显得越来越无力。因此, 学校管理者要学会在开发中控制, 即只有营造民主、平等、融洽的氛围, 充分开发各种资源, 调动全员的积极性, 才能真正留住人才、留住教师。另外, 有许多学校的发展正处于从规范化向自主化、个性化和特色化提升的“高原状态”中, 尤其需要将管理推向新境界。只有当管理处于开发状态时, 学校中的人, 才可能有个性, 才能有创造力。而只有当全员的积极性和潜能发挥出来的时候, 学校管理者才能拥有集体的智慧并能真正了解大家, 才能主动地预期学校发展的未来。当我们将管理看成是开发和预期时, 其生产力的作用就发挥出来了。
3. 当管理成为理论, 落实于实践的平台时, 管理便发挥了重要生产力的作用。
理论是可以转化为生产力的, 但理论转化为生产力的重要条件是需要有效的管理。为什么学校会选择这种理论?同样的理论在许多学校中被实践着, 为什么只有少数学校获得了真正的成功?有效的管理便可能是其中重要的原因之一。因此, 学校必须有“有思想的管理者”。有了这样的管理者和管理, 学校会从“无”到“有”;反之, 什么都有的学校, 如果遇到一个无能的管理者, 就有可能从“有”变成“无”。
4. 管理可以创造“社会资本”。
什么是“社会资本”?大家比较熟悉的是“金钱资本”和“人力资本”。学校没有钱很难办, 所以需要金钱资本;学校没有优秀的教师也很难办, 所以需要人力资本。那么, 是不是拥有了金钱和优秀的教师, 学校就一定能够发展了呢?这是一个值得深入思考的问题。一些学校由于当地政府的支持, 学校有比较充裕的资金;又由于学校名气比较大, 可以招揽英才。然而, 若干年之后, 学校却没有多大的变化。为什么?有的学校老师说, 学校确实有一批优秀的教师甚至还有多名特级教师, 可是, 年轻教师却觉得在这样的学校里没有什么发展前景。这是因为, 学校里的特级教师往往都是自己拼命干出来的, 因而也就拼命地要确保自己的利益, 而干活的时候主要靠年轻教师, 可是出名得利的时候却只有那些优秀教师。另外, 学校领导班子只关注学校的升学率, 对教师的学习提高并不真正支持。这些原因归结起来是什么?是缺乏健康的组织文化。“社会资本”是在文化研究中提出的一个重要概念, 其本质就是健康的组织文化。什么是健康的组织文化?简单地举例就是:有的教师明明知道去别的单位可以获得更高的报酬, 却坚持要留在自己学校;有的学校虽然内部条件并不优越, 却能够从外界获得许多支持的缘故。因此, 管理是可以创造资本的。
据此表明, 只有坚信管理的力量, 才谈得上积极推动学校的发展;也只有在有效的管理下, 才能制订出好的学校发展计划, 并真正实现之。
摘要:学校科学发展必须把握一些关键因素。其中, 学校发展目标是学校发展的核心;学生和教师发展需求是学校发展目标确定的基本依据;学校优势是学校发展的可能;学校管理是学校发展的重要生产力。
3.关于学校发展的思考 篇三
一、取得的成绩
1.民办职业教育发展初具规模
截至2007年底,河南省民办职业培训学校已发展到1412所,在校生612627人,初步形成了一定规模的民办职业教育体系。
2.民办职业教育改革初显成效
(1)专业结构调整优化。为了适应市场需求,河南省大力改造传统专业,重点建设“软件蓝领”、餐饮旅游、数控技术等一大批新型专业;启动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培训工程,建立一批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培训基地;开展技师学院工程建设项目。职教改革和优化产生积极影响,民办职教类毕业生就业形势看好,就业率普遍提高。
(2)办学特色逐步显现。①实行弹性入学,不限年龄、地域,学生凭初、高中毕业证书报考或免试入读,并实行春秋两次或多次招生;②突出技能培养。全省建起了多个专业特色明显、布局基本合理、设施设备先进、各项功能齐全、服务周边区域的民办中等职业教育实训中心,强化了学生的专业技能和动手能力的培养。
二、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1.认识不足
职业教育至今仍被看做非正规、低层次的“二等教育”,政府未将其纳入主流教育体系,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畸重畸轻的现象非常严重,其结果是造成了人才培养上的严重畸形现象:不少大学生毕业找不到工作;而大量的企业却找不到合适的技师和高级技工。
2.师资、基础设施较为薄弱
师资数量、质量、来源、结构缺陷已成为限制民办职业教育发展的瓶颈之一。校园校舍不足,部分民办职业培训学校租用他人的场地,有的职业学校仅有一、两幢教学楼和学生宿舍,个别学校满足不了学生实习实训要求。
3.国家职业资格证书的覆盖率低
从全省来看,2005年毕(结)业人数408148人,参加鉴定人数170735人;2006年毕(结)业人数564409人,参加鉴定人数155313人;2007年毕(结)业人数612627人,参加鉴定人数176272人。从以上数字看出,参加鉴定的人数远远低于毕(结)业生人数。
三、推进改革与发展的建议
1.充分认识民办职业教育的地位和作用
(1)必须树立民办职业教育是国民教育重要组成部分的认识,纠正对民办职业教育的偏见。
(2)必须真正认识到“就业是民生之本”。职业教育比普通教育在就业再就业方面有着明显的优势。
(3)彻底破除民办职业教育是低层次的二流教育的传统观念。职业教育要由“需求驱动”型逐步转变为“需求驱动”“发展驱动”结合型。
(4)认真落实《民办教育促进法》,试行公办职业学校“国有民办”的办学体制,以股份制强化校企合作办学体制。
(5)在法律的框架下,采取更灵活的政策,进一步引导企业及各种社会力量(如民资、外资)加大对职业教育发展的资金投入。
2.下大力气改善民办职业教育办学条件
培育一、两所省级职业教育师资龙头院校,以培养更多的高素质职教教师;多渠道引进师资,可广泛吸引和鼓励企事业单位工程技术人员、管理人员和特殊技能人员担任专兼职教师,提高“双师型”教师比例,改进职业教师职务评审办法。尽快解决校园校舍面积、教学仪器设备匮乏,实习实训基地不足的问题。
3.进一步推进民办职业教育改革
(1)统筹规划各级、各类及各地区职业教育结构比例,分类指导。加强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成人教育之间的衔接,构建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的“立交桥”。为解决职教升学与就业矛盾,可考虑贫困地区侧重升学、就业,并继续推进“智力扶贫工程”,调整过时的专业设置适应城镇市场需要和促进农村劳动力向二、三产业转移的非农专业。
(2)加快师资队伍建设,进行相应的体制政策构建。
(3)扩大职业学校的专业及课程设置自主权,加强院外公共的及院内的实训基地建设,鼓励企业与职业学校相结合,组成产教联合体。
(4)推动职业教育教学改革。教学内容和手段更符合技能型实用性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实行分层次教学,一体化授课;引导职业学校实行“多证书”制度,增强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
4.进一步改善法治及政策环境
(1)提高民办职业教育学校的主体资格、师资、实训人员的条件等方面的准入门坎,建立严格的民办职业教育准入制度。
(2)提高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在民办职业学校的覆盖率。完善就业准入的完整法律、政策体系,进一步明确违规的法律后果。建议政府充实劳动就业准入制度的监管执法力量,劳动、工商部门应加强监督力度。
4.关于学校道德教育的思考 篇四
一、道德、道德教育、学校道德教育时代发展到今天,人们对于道德教育的重要性已经认识得越来越清楚,但对诸如“什么是道德”“什么是道德教育”、“学校道德教育旨在达到何种目的”等更为本源性的问题却很少做进一步的追问。如果我们不能从理性层面对这些问题进行深入反思,那么我以为,一种缺失了思想根基的道德教育实践只能
是“以其昏昏,使人昭昭”。
关于“什么是道德”,在人类思想史上曾经有过很多专门讨论,比较晚近的是前苏联道德哲学家德洛布尼斯基在20世纪70年代所做的研究。[i]与以往不同的是,德氏把对道德概念的分析建基于人类发生和发展的全部历史,从人类的真实历史过程中来把握道德起源的实际脉络。借助于这一研究成果,我认为所谓道德就是人的一种文化性的创造。人之所以要创造道德这种文化形式,那是出于人自身的需要,而事实上,人的各种需要又是在人作为一种高级生命的演化过程中不断产生和变化的。现代生物学研究表明,从低等生命到高级生命的进化,从哺乳动物到灵长类动物,从猿人到人,其中真正的发展标志是脑的进化。和古猿的脑部结构相比较,人脑的细胞数量成倍增加,神经元相对活跃,神经元之间的突触明显增多,各联合区得到了迅速发展,并且每个区域之间都建立了紧密的联系,凭借神经元以及大脑各个部位的联系使得人脑聚集信息的密度特别高,如果以比特(bite)做单位的话,它与计算机之比是10,000倍。脑科学的最新研究还表明,能把人和猿人更多地区别开来的是大脑额叶皮层的发展,正因为额叶皮层的生成和发育,人才能对面临的最复杂的问题情境做出最恰当的反应。换句话说,额叶皮层的条件越好,人对复杂情境做出反应的基础条件也就越好。进言之,正是由于生物种系的不断进化以及相伴随的大脑构造和机能的复杂程度的不断提高,才使得人具备了对复杂问题做出准确判断和积极反应的能力。不过,大脑作为一个基本的生理条件,它毕竟只提供了一种可能性。人脑基于人体(包括心智和人格),人体基于文化环境。事实上,人一出生就处在各种社会关系之中,而且现在我们进一步知道,人没落地还在母腹中就已经构成和母体的关系。在10年前,哲学家们根据生理学的研究认为,人在1岁的时候产生联系感。但是,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神经心理学家最近的研究发现,胎儿在发育到三个月的时候就已经开始和人产生联系,如果胎儿的父亲每周有两次对着胎儿说话、和胎儿进行交流,那么在其出生后对人的声音的辨别和人的生命气息就特别地敏感,想要和人相联系的欲望就特别强。这就证明了人作为高级生物,由于其脑部的特殊构造与生俱来地就有一种要和他人发生联系的需求,所以说,人的社会性本身就是人的自然天性。在我看来,人的社会性和人的自然天性原本就不是两件事情,传统的观点往往把这两者割裂开来,似乎人的自然天性是与生俱来的,而社会性是教育所给予的。因此,过去我们常常把教育的目的规定为把一个自然人变成一个社会的人,似乎人天生只有兽性而没有社会性的人性。其实,在人的进化过程中人的社会性联接的需求也是与生俱来的。从这个意义上讲,人的社会性需求和自然天性的需求在这个基础层次上是一致的。当然,越往上发展,它们越会有矛盾,教育存在和发生作用的根据也就在此。既然降生于世的人要结成一种关系,人要靠集群性的方式生活,于是在考察道德起源时就发现,人因为要过这种生活,因此就渐渐地形成了彼此间的契约关系。最早的契约概念出现在希腊罗马时期,它是和人类早期的经济生活相联系的,因而最初是经济学概念,后来又发展为政治学概念,最后才是伦理学概念。其实,道德最早就是在这个过程中产生的。由于日常生活中的相互交换以及交换中的彼此交往,需要一种相互承诺,进而就要求守信和遵守规则,从中就演绎出一系列的风俗习惯,形成一定的社会舆论,之后,舆论又演变为更大范围内的社会意识形态。所以考察道德的起源,我们发现存在着两个视点(或者两个角度、两条视线):一是社会性的视点,由生活中的契约生发出了诚实、守信、善待他人等日常生活要求,由这种要求又不断积淀、发展成为风俗、习惯、舆论和社会意识;另一是个体性的视点,人类学和文化人类学的考察都证明了,其实在动物中人是孤立的和最弱小的,因为人的很多器官的外在功能在进化过程中以大脑的发育为代价而丧失了,但人又要过最高级的精神生活,所以就需要更长的教育期,如果缺失了这一过程,那么人的生存就比其他动物来得更加脆弱。故而,人需要靠他人的扶持才能得以生存,这时人就需要构成各种关系(其中包括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他人的关系),在这些关系中生活的个人就需要有一种自我要求,因为道德所要求的规则终究要靠个人来把握并加以主动遵守。从这个意义上说,道德最终应当是变成个人的,如果道德不是个人能够遵守的,那道德就会成为外部的强加和强制,因而也就不能够变成个人真正的德行和内在的习惯。实际上,对道德理解的这两个视点的分歧在亚里斯多德时代就开始产生了。具体而言,亚氏的“德性论”道德哲学和后来康德的“律则论”道德哲学的取向是不同的。亚氏强调道德是习惯,是在早期的生活中养成的,通过个人的持守变成个人的态度,这才是德行,它并不靠外在的规约和要求而产生外在的不得不为之的行为,这才成为一个有德性的人。所以,他很重视道德习惯和道德态度,重视道德的人格,甚至也重视道德情感,他提出人对外部情境的情感反应模式会逐渐变成对道德的态度。可见,亚氏强调的“德性论”的道德哲学所突出的正是对道德考察的个体性线索。而另外一条线索开启的就是“律则论”的道德哲学,强调既然道德是维系人与人关系的准则,由准则而舆论,由舆论而社会意识形态,并进而成为一种道德律令。
事实上,当我们由对道德起源的考察而述及道德概念的时候,有必要对道德的基本范畴做一梳理。最近,美国哈佛大学教育心理学家H?加登纳在原有的“七智理论”的基础上又相继提出了“自然生态智能”和“道德智能”。他认为:“一旦我们继续研究多元智慧的概念,迟早会有人提出道德智慧的看法。事实上,如果我们把智慧的标准推广至包括对全人类的知识,那么在道德范畴内的智慧是很可能的。”最初,加登纳在研究智慧理论的时候认为智慧与道德性无涉,但后来他发现人在道德领域中是存在着智慧高低的。这一命题的提出客观上就要求我们考虑,在学校教育中是否存在着道德作为智慧而不仅仅是社会品性的培养的问题。当然,加登纳也认为提出这一问题在理论和实践中都是一种冒险,因为至少目前还无法对这种智能进行测量。为了实现这一目标,他在《道德的范畴》一文中首先就对几类不同范畴做了区分:所谓的道德范畴有别于物理范畴,物理范畴是探讨支配物体以及物体彼此之间的关系;又区别于生物范畴,生物范畴是探讨支配有生命个体的基本生理现象的规则;还有社会范畴,社会范畴是探讨支配人类所有活动及其人际关系的规则;还有心理范畴,心理范畴是探讨支配个人思想、行为、感情和行动的规则。显然,加登纳是想提出更加独特的能够表述道德特殊意味的范畴。而按照我的理解,道德范畴中最核心的是两个:一是尊重,主要是指尊重生命,包括尊重自己的生命,也包括尊重他人的生命以及有生命的物种。另一是公正,因为人要过社会性生活,他要过得美好和幸福,最终有赖于社会制度和社会各方面条件是否有益于人生活和生长,所以道德必须要关注到人怎样去追求一个好的社会秩序。如果说道德最终是为了人,道德不是一个工具,道德最终是为了人自身的发展和成长的话,它就必须要关注社会关系如何才能变得恰当(因而也是比较地善),这就需要我们在道德中提出公正的范畴。所以,人尊重生命,追求公正的社会秩序,并进而把它们内化为对自己的根本要求,这时我们就可以说有了道德的考虑。值得注意的是,道德不是法。道德本质上要求的是在各种关系中的个人的自觉行动,即自持。既然人必须过社会集群性生活,那么社会生活就必然存在着一种规约,存在着更大社会关系中的更多人的利益,所以道德或多或少就一定包含着对自我的约束和自我牺牲。当然,道德的这两个核心范畴在不同的时代条件下会有不同的历史展开,而且在不同的文化条件下对它们所做的具体解释和它们的具体表现方式也都存在着客观差别。正如即便时代发展到今天也还有一些原始部落仍旧保持着其独有的、对我们而言几乎是不可思议的道德思维习惯和风俗习惯。不仅如此,这两个范畴在不同的年龄阶段也还会有不同的表现特征。由此可见,道德的范畴虽然是人的思维抽象的产物但它们决不是道德教条,因而也就不能同样抽象和教条地在道德实践中加以运用。换言之,对道德范畴的具体把握首先就需要对不同的道德生活情境给予必要的、适当的尊重和理解,这才是我所以提出道德的核心范畴的本意。基于对道德概念的清理,我认为应当把道德教育的内涵界定为“指向人的德性培养的教育”,以区隔于人们在现实学校教育中对道德教育所做的笼统理解。这样说来,当我们意在开展道德教育的时候就有必要首先反躬自省:我们究竟在做什么?这样做的目的又是为了什么?虽然目前的学校道德教育由于国情的需要还不得不更多地受制于外在目的或要求,但这丝毫无损于道德教育内在本性的自然绽露。相反,它和德性培养的本质关联必将随着道德教育实践的不断展开而被我们认识得越来越清楚。一旦我们从理论上恢复了道德教育的本来面目,那么,它对于教育的整体而言就必然是具有统摄性的。进一步说,相对于长期以来由于管理体制的分野和五育的划分导致道德教育在整个教育体系中的错位,我认为今天就有必要提出:道德教育是学校教育的灵魂。众所周知,现代学校教育立足于人的完整生命的塑造和健全人格的培养,而道德教育就构成了主宰、凝聚和支撑整个生命成长进而获得幸福人生的决定性因素,倘若缺失了德性的生长,那么人的生命的其他部分的发展都会受到限制。可见,教育中人的生命的完整性规定了道德教育的统摄性。实际上,居有统摄状态的道德教育又必然是通过渗透的方式而并非依赖于独立时空展开的。在此问题上还存有误区,很多人认为只有安排了单独的时空,道德教育才有了现实的抓手,这在实际的学校教育生活中就表现为德育工作与学科教学活动在时空设置上的冲突。其实,正如德洛布尼斯基所认为的那样,道德并不是一个独立的社会现象,它无时不在、无处不在,侵入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而且道德的表达方式也是多样的。因此,真正的道德教育更多地只能借助于各种复杂的渗透的方式完成,而由此所产生的影响最终也就变成人的内在稳定的心性品质。那么,学校对道德教育的作用何在?20世纪6、70年代以来,人们在反思“制度化教育”对人的全面发展的各种局限性的同时提出了“非学校化”的主张。针对这一思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为学校的功能是不可以取消的,青少年一代不能够拒绝学校教育。2001年香港教育署明确提出“学校是社会发展的摇篮”,再次承认学校教育对青少年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研究表明,对于人的道德发展而言存在着三个台阶(或三块基石):第一个台阶是人在早期发展中,主要是对自己父母或养护人的道德标准加以内化;第二个台阶是人在更加扩展了的公共生活中,由于不断做出同情、共享的反应而掌握价值标准;第三个台阶是,人能够主动地判断、选择价值标准并加以持守。显然,家庭教育是人发展的第一个摇篮,而学校作为公共教育机构则超越了家庭教育中所包含的血缘关系,为现代人的成长拓展出最初的公共生活领域。因此,学校教育旨在为现代文明社会培养公民,换言之,它要求一个人会过民主和法制的生活,会在民主和法制的社会条件下过尊重法律、尊重道德和尊重他人的生活,而这种公民的基本素质是需要在学校生活中逐步养成的。其二,与家庭教育不同的是,学校教育有明确的价值导向。学校教育不光要考虑教什么和怎样教,考虑为什么而教的问题,还要考虑在此之后去过何种有意义的生活,所以学校教育是和价值、和追求生活的意义相关联的。从这个意义上说,只有经过完善的学校教育的人才能够适应未来社会,并且不断创造出新的生活样态。学校道德教育从根本上说是为着发展人的。在我看来,道德教育是发展性的事业,道德教育着眼于人的发展,着眼于学生的发展,并且着眼于学生的整体发展。学校道德教育是以人为本身目的,是通过创造出一个合乎人性的、宽松、健康、向善的环境而发展人的。根据我们在上海一所幼儿园的调查发现,许多入园不久的孩子因为恐惧过于繁多的道德规约而要求回家,事实上我们认为,如果道德教育的结果是使受教育者恐惧道德,那么这恰恰就违背了道德教育的初衷而沦为反道德的教育,因为道德的根本在于尊重生命、尊重生命成长的自然规律、尊重人的正常需求。所以,道德教育需要调整到以人的发展为目的,倘如此,我相信道德教育就会与人的生命息息相关,因而也一定是可爱的和有魅力的。最后,我认为学校道德教育不应该成为对青少年的一种外部强加,相反,它既然以人的发展为本,那么它也应当成为青少年儿童主动理解规约、选择价值和体验意义的过程,这在客观上构成了他们重要的学习经历。5.妇联关于家长学校的调研和思考 篇五
一、基本情况
XX家长学校由镇妇联牵头,由学校、妇联和村(居)委会联合进行管理和指导,所有中小学、幼儿园、各村社区都必须成立家长学校,家长学校工作被列为年度工作条线考核必查项目。目前,全镇共有家长学校15所,家长受教育率达85%以上。家长学校大都成立了主要领导负总责,分管领导直接抓,相关人员具体抓,家长代表参与的层级管理体制,主持日常工作,负责资料收集、档案整理工作,与学校教育实现资源共享,管理与师资互补。从摸底情况中了解,各级家长学校都被作为家校联系的桥梁,各所家长学校都有健全的组织机构,中小学、幼儿园还成立了家长委员会。
二、主要做法
家长学校是引导家庭教育的有效途径,是提高家长育儿教子水平的重要平台。林埭镇各家长学校采取“以学校为阵地,以家庭为基础,以村社区为依托”的“三位一体”大教育格局,形成了学校、家庭、社会三方育人合力;针对广大农村家长素质偏低,家教观念薄弱的特点,因地制宜开展具有农村特色的家长学校。
(一)建立一支专业的家教队伍
镇妇联联合学校、社会各方力量,整合资源、吸收英才,建立了一支活跃在农村、乐于奉献、精心育人的家教骨干队伍。建立了妇联干部骨干队伍、教师学者专业队伍、先进模范人物志愿者队伍、关工委老干部家教队伍等四支队伍。四支家教队伍相互配合,根据不同的教学对象开展各类家长学校,并利用“走出去、请进来”方法,通过培训学习、参观考察、邀请专家授课等形式,加强家教队伍思想、业务素质的提高。
(二)形成一套全面的管理制度
镇妇联针对镇家长学校的特点和家庭环境,制定了一套全面的教学管理规章制度,使家长学校的各项工作有章可循。成立了由妇联、学校和村(居)委会组成的家长学校管理委员会组织机构,制定管理计划,每季召开两次以上家长学校教师会,定期听取汇报,并健全考核制度,量化每所家长学校的工作任务。同时,建立学校联系制度,把上课与家长会、个别指导咨询相结合,提高办学效果。
(三)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
在开展家长学校活动时,既本着“实用、实效”的原则,又突出科学性、实践性,加强趣味性与针对性。根据农村实际情况和农村学生的特点,开展多种形式的教学方法和活动方式。一是办学时间上灵活多变。根据不同的家长需要采取集中学、夜学的形式,保证了家长的学习时间。二是教学模式上求多样化。改变以往教师讲课家长听课的单一模式,采取提问讨论、互帮互学、座谈研讨会等双向互动方式,增强家教实效。三是教学内容上走特色化。主张多办有特色的活动,开设亲子系列、隔代教育、爱心帮扶等特色班,把家长学校的影响力扩大,上升到家长与学生共同体验家庭生活,进行品德渗透,激励家长和孩子共同成长。
(四)开展丰富新颖的主题课程
一是现场咨询,营养家长心理。林埭镇在每年的家庭教育节上,都要开展一场家庭教育现场咨询活动。今年5月17日,在镇中学也如期举办了一场现场咨询活动,近200名镇中小学和幼儿园学生家长与专家面对面,共同探讨孩子在家庭学习教育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难点问题。此项活动已连续五年得到市妇联、关工委有关领导和市家庭教育讲师团、心理健康服务组成员的大力支持,我们欣喜的发现,通过五年努力,家长对孩子的教育理念也潜移默化发生转变,家长更加注重孩子学习能力和生活习惯的养成,更加注重孩子健康心理和强健体魄的培养,更加接受个体差异并尊重孩子个性等等,前来咨询的家长人数也逐年递增;二是交流互动,共享家庭经验。为交流家庭教育经验,近年来林埭镇妇联先后在全镇中小学、幼儿园全体教师和学生家长间开展优秀家庭教育论文评选、金点子征集、孝德主题系列等活动。活动得到了镇学生家长、家庭教育工作者以及社会各界热心人士的积极参与。今年的家庭教育节对孝德征文、“十佳孝星”等进行表彰;三是家教普及,深化家校合作。镇妇联借助校讯通短信平台,在各中小学开设“家教小助手”栏目,每周摘选1-2条优秀家庭教育短信进行宣传发放,实现中小学生家长知识知晓全覆盖。同时开展家庭教育“三进”活动让家长走进校园,体验子女日常学习情况,并与老师交流座谈。开展亲子系列活动,增强孩子与家长之间的交流,让忙碌的家长们能静下心来,和孩子一起感受活动乐趣。开设新居民家长学校课程,让新居民家长能接受并重视孩子的教育,使在这里就学的新居民孩子能更好的融入到学习生活中;四是基地实践,锤炼道德品质。在命名授牌的镇家庭教育实践基地,开展有针对性的基地实践,完成从说教到实践的升华。如组织到林埭镇于以定革命事迹陈列室开展“悠悠革命情”爱国主义教育,进一步锤炼以定少年艰苦奋斗的革命精神,进一步延续“厚德务实,龙腾图强”的林埭精神,进一步继承和发扬优良的家庭教育传统;在科普实践基地,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开展感恩之歌文艺汇演、我们的价值观读书活动、“情暖空巢老人”志愿活动等等,帮助林埭学子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促进家庭教育取得显著成效。在“爱心农场”挥汗劳作,用辛勤的汗水换来助残帮困资金,突显姐妹同胞们的悠悠关爱之心。通过丰富的家长学校教学内容,使林埭镇的家长学校不断的成熟,使更多的家长对子女的教育更加重视,也充分利用开发了家长资源,综合了学校、家庭、村社区的各种教育资源,为促进学生和家长的整体素质的提高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三、家长学校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林埭镇家长学校创办以来,在培训教育子女,推进家庭教育深入开展,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等方面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由于多方面的原因,我镇家长学校在运行中也还存在一些问题:
一是各家长学校办学水平不一。家长对家庭教育的认识和家教水平也良莠不齐。相对于学校来讲质量和水平都较高,而村社区的家长学校就相对差一点,有时起不到实际效果。
二是经费投入少造成办学困难。家长学校没有专门的办学经费,缺少举行大型家教活动场所,制约了家长学校的扩大及发展,影响学校举办家长学校活动的主动性。
三是家长学校办学工作发展不平衡。家长学校没有规范化、制度化,应试教育、升学率等客观因素影响了主动性、自觉性,只注重抓教学质量,不能把智育与德育相结合,把家长学校与未成年人教育、家庭教育相结合,家长学校建设亟待加强。
四、建议
目前,家长学校的发展显然还与广大家长日益增长的家教需求有一定的差距。为推进家长学校的健康协调发展,我们提出如下建议:
一要加强领导,提高认识,争取党政领导支持。将家教工作纳入政府的议事日程,有领导分管,有固定的经费投入,并要将家教工作经费纳入财政预算,确保工作的开展。把家教工作作为妇联的形象工程来抓,打造品牌,使家教工作在巩固中普及,在提高中发展。
6.关于农村寄宿制学校的管理与思考 篇六
一、建立农村寄宿制中心学校势在必行
临高县是个人多地广的市县,全县境内多为平原地带,自然村分布较广,人口居住极为分散,加之受历史上村村办学的传统的影响,形成了村村办小学,过于分散的学校布局结构。这种不合理的布局结构,使原本严重不足的教育资源更是捉襟见肘。绝大多数农村小学设施十分落后,现代化设备无从谈起,有近四分之三的农村小学无法保证起码的开齐功课开足课时,师资严重紧缺,加之教师素质不高,70%为民办代课教师,正规师范生相对太少,这种现状导致农村小学教学质量低下,教学成绩不尽人意,学生流失严重,学校趋于崩溃边缘,城乡教育差异越来越大,干部群众对此极为不满。临高是个贫困县,贫困农村教育的客观现状,严重影响了农村教育的健康发展,使调整布局结构、整合教育资源、创办农村寄宿制中心学校,成为了我县各级领导振兴基础教育的必然选择。为此,县委、县政府高瞻远瞩,充分利用危改契机,于2005年实行全县小学校布局调整,2006年消除D级危房,村小合并,撤掉麻雀学校,兴建了8所(文澜江、东英、博厚、博北、美良、五联、和舍、五峰)农村寄宿制中心校。从而提高了教学资源的使用效益,优化了农村教师队伍结构,解决了农村学生每天走十几里路上学的困难,给他们争了更多的学习时间,同时又减轻了农村筹资办学的负担。
二、农村寄宿制学校管理措施得力,发展迅速
我县农村小学经过布局调整后,建立了8所寄宿制中心学校,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县教育局的正确指导下,同心同德,开拓创新,不断完善各种规章制度,优质的教育资源得以共享,提高了办学效益,教育教学稳步提高,显现了勃勃生机的景象,在教学质量、体育、文艺诸多方面均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主要表现有:
1、教育资源使用效益。创建寄宿制中心学校前的学校多数都是“袖珍”学校,村村有小学,使有限的资金过于分散使用,难以形成规模较大的办学效益。撤销部分学校建成寄宿制中心学校后,将有限的资金集中使用,改善办学环境,更新教育设备,大幅度提高了资源的使用效益。
2、优化农村教师队伍。创建中心校以前,由于教师缺编,全县农村小学专任教师紧缺,大多数都是开语文、数学两门功课,几乎没有专职的图、音、体、英、美等的教师,教师上课较随便,相当部分教师为了赶集或干农活,自己随时调课或随便不上课者屡有出现。创建中心校,县委县政府审时度势,在两年多时间内招聘了903名新教师充实到教师队伍,特别是中心校优先聘用优质教师,分流不合格教师,配足配强各学科教师,优化了教师队伍,保证了课程的开设率。
3、我县农村寄宿制学校的发展,解决了农村学生每天十几里路上学的奔波,给农村孩子争取了更多的学习时间。同时,通过学校里的集体生活,培养了使用学生集体荣誉感,学生独立生活能力明显增强,学会了文明礼仪的习惯。
4、学校抓课余生活,打造住宿生“快乐校园”。由于住宿生在校时间长,空余时间多,学校想方设法开展课外兴趣活动,为住宿生开展了艺术培训、表演、美术、舞蹈、书法、读书等活动彰显了学生个性,培养了学生的特长。
5、创建寄宿制中心学校,农村小学撤并,减轻了农村办学的负担。农民不再为改善村小学条件,修缮校舍、购置设备等集资和投工投劳面烦脑。同时,孩子远离父母到学校住校,让家长有了更多的劳动时间,有利于农民增加收入,专心做好工作。
三、浅谈住宿生的管理
(一)、精细化管理,共创平安学校
住校生日常安全管理工作繁杂琐碎,做好住校生安全管理工作不仅仅是保证学生安心学习,而是推进素质教育的需要,是让成百上千的家长能安居乐业,保证他们把精力集中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因此,学校在日常安全管理工作中要注意从“细”处考虑,从“精”管理。具体做法如下:
1、抓学生档案管理,一个萝卜一个坑。学校住校生档案管理是学校安全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衡量学校安全管理水平的标志之一。那么如何建立“住校生”专项档案管理呢?建立住校生档案管理,要做好学生基本情况造册,并且是每人一本,以方便查找。记录内容主要包括学生的姓名、性别、所在年级、户主姓名、家庭住址以及租住房屋地址、家庭情况、思想道德状况、学习状况、行为习惯、生活状况、身体发展和心理发展状况、他们父母的通讯地址、电话,以及当前监护人联系办法等,对学生进行全面掌握。
2、制定值班制度。值班室每日必须有两名带班领导和值班教师;备有直拨电话、常用药品、本校教师电话本,以应对各种突发事件。值班教师每晚在学生就寝后,必须在第一时间赶到寝室,做到“三问”(问人数、问纪律、问学生身体情况);“三看”(看睡姿、看盖被、看有无异常情况)清点学生人数,情况如实载入点名册中。
3、制定住校生请假制度。住校生请假问题不可忽视,这一环节弄不好会容易出问题,责任重大。因此,学校要制定明确的住校生请假制度。怎么做呢?我们不妨这样制定:住校生请假必须先到总务室(住校生主管领导室)领取请假条表,然后到宿舍管理员签名,经同意再到
4、建立宿舍、学校、家长联络平台。小学生年龄小,且住校人数多,单靠教师的管理,无法做到顾全大局。建立宿舍、学校、家长联络平台,让学生、家长参与学校住校生管理,可以有效帮助我们解决这个难题。譬如,深夜学生生病,是学校最头疼的事。虽然每晚都有巡逻教师,但夜间学生睡觉,我们不可能叫门询问,影响学生的美梦。所以,学生夜间有异常情况,我们很难在第一时间发现。设立寝室联络员,学生夜间有异常情况,联络员可以在第一时间报告给值班教师,值班教师在及时处理的同时,再通知带班领导和家长或委托监护人,可以使我们全方位协调处理异常事件,确保学生的住宿安全。
(二)、抓宿舍管理,规范化学生生活行为
宿舍是住校生走出教室之后的“家”,同千千万万个家庭一样,这里也需要和谐,需要温暖,需要快乐,学校要给学生营造一个幸福温馨的环境,使他们在快乐中生活,在快乐中学习,让他们在这个“家”里享受到集体的温暖,感受真情也回报真情,提升自己的道德行为准则。因此加强宿舍管理对于学校管理具有重要意义。那么,如何加强宿舍管理,规范化学生生活行为?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点着手:
1、制定宿舍各种管理制度。制订《文明宿舍评选方案》、《内务检查记录表》、《寝室公约》、《寄宿生作息制度》等制度,利用开学典礼、每周升降旗仪式、国旗下讲话、班会等时间定期或不定期组织学生学习等让学生人人知晓学校校规校纪,从而自觉约束自己的行为。
2、抓宿舍军事化管理,训练学生做到“六个一”和“六个无”。即:寝室内务整理达到“六个一”:毛巾叠成一条线、口杯摆放一条线、牙刷倾斜一条线、被子摆向一条线、鞋子摆放一条线、盆桶摆放一条线;室内整洁做到“六个无”:地面无纸屑、墙上无印迹、室内无垃圾、桌内无杂物、窗台桌面无积灰、桌面无涂刻。使宿舍就像在军营里的一样整洁。通过训练,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生活自理能力,克服生活懒散、拖沓、杂乱无章的生活作风。形成生活有节奏、有规律的良好行为习惯,让学生一生受益无穷。
3、抓宿舍文化管理,举行“我的宿舍我当家”宿舍文化评比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充分发挥自己的特长:剪、贴、画,为了自己的宿舍环境创造“亮点”,感受到作为寝室主人的快乐,培养他们团结协作的精神,从而实现对学生精神、心灵、性格的塑造。
(三)、抓课余生活管理,打造“快乐校园”。
抓好住校生业余生活,将其开展得有声有色,不但可以使学生体会到“家”的温暖,快乐健康成长,而且也能让家长从子女身上看到我们住校生的管理及成效,对学校的管理感到称心。
那么如何将课余生活开展得有声有色呢?这就需要学校每位教师都来积极构想住校生的课余活动。如班主任、科任教师考虑如何加强学生的辅导和转化;体育教师思考怎样开展住校生的体育游戏,体育锻炼、计划等;艺术教师思考怎样进行艺术培训、表演、美术展览等等,这不仅指学生成绩也包括学生的活动。因此,住校生管理不仅是学校管理层的事,也是全体教职工的事。
四、存在突出的问题与思考
我县8所农村寄宿制学校办学四年来,实现了资源的优化组合,学校办学效益也有了提高,但寄宿制学校创办毕竟刚刚起步,与标准化、规范化、军事化建设还存在很大的距离,学校在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也比较突出,主要表现有:
1、办学条件滞后
创建农村寄宿制中心学校,在全县财政资金比较有限的情况下,但也基本解决了中心校的教室、宿舍、食堂、操场等的基本建设。而学校的装备建设投入不足,导致学校教学设施装备相当落后。同时在有限的装备资源中,使用效益相当低下,尤其是实验仪器室、图书、电脑、多媒体等的功能室应用极为有限,难以发挥现代教学效能。
2、教育行政部门缺少对寄宿制学校的指导
由于我县创办寄宿制学校是个新生事物,学校管理体制不够完善,管理制度不够健全。全县8所寄宿制中心校大部分将学生的保安全、保生活作为学校管理的重点和难点,十分重视了学生的生活和安全管理,开展教研教改及新课开发力度不够。特别是教育行政部门也忽视了对寄宿学校的正确指导。
3、住宿生的管理人员编制严重紧缺。全县8所寄宿制学校的工勤人员简直是“0”,一所600多名住校生的学校没有生活管理员,没有保育员,没有校警,没有校医,住校生24小时的管理均靠上课老师兼管,工作难度可想而知。在校教师当天值班管理住校生,次日又要上好一天的功课,导致教师工作量加大,负担过重,管教质量不佳。
4、寄宿制学校教师队伍学科结构不合理。住校生在学校吃、住、学习,单单仅教几节课是不行,要多开设课外兴趣班活动,以满足住宿生课外时间的需要,让学生在玩中乐,乐中学。因此,中心校要合理配足图、音、体、美、计算机等的术科教师,不断拓宽培养学生的特长。
7.关于学校发展的思考 篇七
一、深入教师教育, 为学校注入强劲动力
我校提出的口号是让每一个学生都在原有的基础上获得成功, 只有学生成才、教师有成就感, 学校才能取得好的成绩。我校坚持以人为本, 将教育定位在关注学生的发展, 实行了一系列措施:以教改科研为先导, 打造一支专业化的师资队伍;以情境为中心, 营造成功的育人氛围;以发展为中心, 为学生创设广阔的自主发展空间;以活动为中心, 让学生在参与中锻炼、体验、感悟, 在实践中成长。学校的发展和学生的成长离不开雄厚的师资力量, 为培养优秀教师, 我校采取了以下措施:
第一, 为培养研究型教师, 学校建立了校级名师长廊, 分列在整个办公楼的走廊内, 以先进教师的成功事迹影响全体教师, 引导教师的自我成长。
第二, 在校本培训方面, 我校建立了校园论坛, 包括“师德学习”“班主任管理”“同读一本书”“百家争鸣”等板块, 促进教师的学习与交流。学校还利用网络资源, 在校园网上开设读书专栏, 由学校规定教师应读的篇目及读书量, 要求教师每周在留言板上写下不少于200字的随笔。随笔必须是教师的真实感想, 不得抄袭, 若发现雷同学校将严肃处理, 去年向教师推荐的是苏霍姆林斯基的《给教师的100条建议》, 教师在阅读之后纷纷表达了自己的感想。留言板上不仅印下了他们与名家思维碰撞的火花, 也扩展了他们的思维空间。
第三, 在课堂教学方面, 我们曾对69位教师的授课进行了记录, 并在各教研组一一加以评议。教师们互相评价, 指出优点和不足, 有利于改进课堂教学。
二、创设良好的校园文化, 为教育带来生机
为了创设良好的校园文化, 我们采取了以下措施:
第一, 以感情引路, 让“无情”的管理变成“有情”的接纳, 让师生充满幸福感。我校建立了“校园之星文化甬路”“名师长廊”, 让榜样引路, 通过榜样的力量激励全体师生努力奋斗, 鼓励教师走学习之路、专业化研究之路, 激励学生走全面发展之路。如今, 以“校园之星文化甬路”和“名师长廊”为代表的文化长廊已成为学校的一道靓丽风景线。
第二, 以激励性的语言打造校园文化。依照这个思路, 我校的校园文化牌融入了人文关怀, 例如, 垃圾箱边的警示语“垃圾入箱”换成了“你知道我在等你吗?”的温馨提示, 校园内去掉了“不要”“禁止”类的标识, 师生在和谐的教育环境中成长着、收获着。同时, 为了让校园标语更具有激励性, 我校在语音室、图书室、综合实践活动室、科技室、实验室等多个专用教室添加了文化口号, 各个口号都带有本学科的教育特点, 例如粘贴室的标语是“胸存沟壑描七彩, 手执丹青贴斑斓”, 剪纸室的标语是“巧手剪乾坤, 方寸展异彩”。用激励性语言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兴趣, 能与学生进行心灵的对话, 从而起到良好的文化育人作用。
第三, 更新各班的“班级文化墙”, 建立成功林、成才苑, 让文化教育与学生的学习生活相结合, 让更多学生体会到成就感。建立成才林的教育立足点是“欲成事先成人”, 让学生学会做人, 在林中栽种几百棵树苗, 为班级设立“理想树”, 为学生设立“成人树”, 并以学生的姓名为树木命名, 在每个学期末评选出“阳光文明星”“阳光规范星”“阳光乐学星”“阳光智慧星”和“阳光特长星”, 并颁发荣誉证书, 让学生在享受成功的同时感悟学校的“树人”内涵。建立成才苑的教育方向是“不求人人升学, 但求人人成才”, 学生人人都有潜能, 个个都能成才。为激励学生勤奋进取、发展特长, 各班在每学期末评出三名特长星, 并颁发荣誉证书, 以此激励学生发掘潜力、发挥特长、努力成才。
三、采用梯度评价, 激发学生的活力
我校的梯度管理内容保留了以前的德、智、体、艺术、科技、综合实践等方面的内容, 不同之处是梯度管理突出了阶段评价, 并做到日日记录、周周评价。具体评价方式如下:以班为单位, 每周组织学生评选各类星级学生, 得到一定数量荣誉星的学生可在月底的评价中升级为“月光星”, “月光星”再通过努力达到一定的标准, 从而获得“阳光星”的称号。学校为了鼓励学生追求“阳光星”, 特以学生的姓名为校园的花木命名并长期保留, 这成为学校一道美丽的景观。晋级式的评价对学生而言充满着挑战与激励, 各级别的荣誉成为学生努力追求的目标, 极大地增强了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实践证明, 这种多元的、梯度式的评价方式能时刻激励学生不断超越过去, 追求更高的目标。
我校在制订评价规则时充分考虑到了学生的个体差异, 改变了以往大而化之的管理方法, 按照学生能力水平的不同分成若干个评选小组。每个小组有五至八人, 每周在各个小组中评选出“文明星、规范星、乐学星、智慧星、特色星”各一名, 学生只要日常表现优秀就可以加星, 违反校规校纪的要按规定扣星, 加星达到一定数量就可以获得相应的星级荣誉。新的操作规则对每一名学生来说都是公平的, 机会都是均等的, 评价标准也是明确的, 如给品德表现良好者授予“文明星”, 给遵守校规校纪表现良好者授予“规范星”, 给学习表现积极者授予“乐学星”, 给课堂考查优异者授予“智慧星”, 给在科技、演讲、体育等文化活动中成绩优异者授予“特色星”。分组评价让更多的学生获得了自信。
另外, 在梯度管理中我校还注意到了利益链接, 即充分挖潜教师的“内隐动力”, 将学生评价融入学校的整体管理规划之中, 使学生管理与教师利益实现对接, 改变过去教师与学校管理脱层的局面。利益对接引导班主任争做智慧型班主任, 对班主任实行星级管理, 改变了过去的制度压制, 通过政策引领激发教师的进取精神, 让教师自觉向着既定的目标前进。利益链接不仅实现了教师的自我发展, 同时也深化了学生的评价, 鼓励师生共同发展、实现进步。
四、打造班级文化, 关注学生的成长
我校在班级管理中注重建设班级文化。班级文化是班级教育的核心, 学生一旦置身于集体的文化氛围之中, 思想观念就会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 在循序渐进中形成一种与班级文化相融合的价值观。班级文化是学生展示特色的重要平台, 表现在学生的精神面貌和个性方面。我校围绕“我的地盘我做主”的管理原则, 鼓励学生自主设立班规、班训, 将班级读书、写作、艺苑采风等栏目与学生的成长相结合, 并开展了一系列活动。班主任在打造班级文化时也推行了不同的措施:有的班主任借用文化墙展示学生的特长, 建立了风采树和心愿树;有的班主任将学生的照片贴在成长树的每片树叶上, 开展“我要做一片美丽的树叶”活动, 加强爱班教育, 借助文化墙加深学生的“班荣我荣、班耻我耻”观念, 使班级文化融入到每个人的心中, 从而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教育效果。
8.关于学校发展的思考 篇八
一、影响中等幼儿师范学校可持续发展的若干因素
1.学历层次面临尴尬
本世纪初,国家迅速推动三级师范向二级师范过渡甚至向一级师范跨越,扩大研究生层次的教师教育。此举旨在大幅度提高中小学及幼儿园教师的学历层次,因此几乎全部取消了普通中等师范学校,仅保留了其中的极少部分用于举办幼儿师范教育。据了解,在这次政策调整过程中,全国1000多所中等师范学校锐减到100多所,与此同时,本、专科学校数量却在一片扩招和升格的浪潮中创出历史新高。在这样的大趋势下,用人单位(包括多数地方教育部门)和学生对本、专科学历的追求水涨船高,中等幼儿师范学校的中专学历似乎不值一提了。国家在大力提倡办好中等幼儿师范学校,各级地方教育部门却不断要求提升幼儿教师群体的专科层次以上比例,结果给人们留下“幼儿教师拥有专科以上学历是大势所趋”的印象,再一次将中等幼儿师范学校及幼师学历置于尴尬的境地。
2.就业面临困难
当前,我国学前教育事业的发展还处于初级阶段,尚未达到规范化、普及化的程度。现有的早教机构、幼儿园等学前教育机构民办的多、公办的少。公办幼儿园的教师待遇较好,有保障,压力小,但数量有限,仅能录用少量的学历层次和专业素质较高的学前教育专业毕业生;而民办的早教机构、幼儿园等,往往热衷于追求经济利益,所聘教师一般待遇不高、任务重、压力大,且缺少生活与发展保障。由于各地政府在招教考试过程中招收幼儿园教师名额有限,其招教的条件也多要求具备专科及以上学历,这也将中专学历的中等幼儿师范毕业生拒之门外,使得想就业的优秀中等幼儿师范学校毕业生不得不选择继续考学或上函授大专。
3.遭遇地方保护
世纪之初的师范教育体系改革,打破了长期以来由师范院校独立培养各层次师范生的格局, 允许非师范院校举办师范教育,师范院校也可招收非师范专业学生。同样,在中专教育层面,也出现了非师范类中专办学前教育专业的局面,催生了学前教育专业遍地开花的局面。在社会追求高学历,国家普及高等教育、大力发展学前教育事业的形势下,地方上的很多没有特色的公办中专、职高等中等专业学校生存难以为继,为了维持这些学校的生存,当地教育部门就允许这些普通中专、职高开设非师范类学前教育专业,通过教育部门的行政命令要求各初中“毕业生”到非师范类学校(当地没有中等幼儿师范学校)学习学前教育专业。同时,允许当地非师范类的学前教育专业毕业生从事幼儿园教育教学工作。其结果是,当地想学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不能到外地正规的中等幼儿师范学校学习,没有经过中等幼儿师范学校正规学习的学前教育专业毕业生却从事着幼儿园教育教学工作。这种情况对一个地方的学前教育办学质量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
4.办学理念不清
一些中等幼儿师范学校,尤其是从普通师范改制而来的中等幼儿师范学校,容易出现办学理念不清晰、目标定位不准确的问题。中等师范的改制使一些中等幼儿师范学校成了“惊弓之鸟”,使得他们不是在做强做大幼儿师范教育上下功夫,而是左顾右盼、瞻前顾后,以至于顾此失彼,贻误了发展机遇,具体表现就是还开设有其他“时髦”的非师范类专业。在近年国家大力发展学前教育事业的大环境下,“时髦”的非师范专业过时后,这些学校又不得不重拾幼儿师范教育。
二、促进中等幼儿师范学校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1.各级教育部门要对幼儿园教师队伍进行严格把关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教育事业是严肃、神圣的事业。特别是幼儿园教师,作为孩子的最初的启蒙者,其职业素质、道德修养、专业技能都必须过硬,才能通过高质量的保教工作,为幼儿一生的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各级教育部门要像要求其他教育阶段“没有教师资格证,就不能当教师”一样,要求必须具有幼儿园教师资格证,才能担任幼儿园教师工作;只有正规的师范类院校的学前教育专业毕业生才能从事幼儿园教师工作,禁止非师范类的学前教育专业毕业生从事幼儿园教师工作。要严格教师资格证发放,对非师范类的学前教育专业毕业生坚决不发放教师资格证书。
2.各级教育部门要摈弃地方保护做法
各级教育部门要摈弃地方保护主义思想,引导想从事学前教育事业的当地青年学生到正规的幼儿师范学校学习,使他们真正具备从事幼儿园教育教学工作的能力;要严格把关学前教育专业审批程序,禁止不具备开办师范类学前教育专业的学校开设幼教专业;严格学前教育专业开设资格,清理非师范类学前教育专业,整顿学前教育专业遍地开花的情况,提升学前教育专业的教育教学质量。
3.中等幼儿师范学校要解决好自身存在的问题,提高办学质量
首先,要明确办学目标和方向,统一思想,坚定地走幼师教育之路。还要进一步明确培养目标的定位,即中等幼儿师范学校要培养掌握丰富的幼儿教育科学理论知识、熟练掌握幼儿保育与教育技能、能够胜任幼教机构保教工作和研究工作的幼儿教师、幼教行政管理人员及其他儿童工作机构的专门人才。
其次,要根据中等幼儿师范教育的特点和要求完善课程体系,改进培养模式。在课程设置上,要充分体现幼师生专业成长和综合素质提高的需要,体现幼儿园教育教学实践的需要,要具有一定的前瞻性,以引导和推动幼儿教育向更加科学和更加先进的方向发展;要分门别类地制定出具体的课程标准,指导课程的实施;在课程实施上,要注重基础,突出实践,加强整合,贯穿专业思想的引领,突出学生的主体性。
在培养模式上,要贯彻“基础+特长”、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指导思想。一是坚持“走出去,请进来”,即加强与当地幼儿园和见习实习基地的联系,结合课程实施,师生深入到幼儿园见习,开展研究性学习,或请优秀幼儿园教师到学校来作幼儿园示范教学和经验报告;二是按照教育部的倡导,对三年制师范生采取“2+1”的培养模式,即两年在校学习,一年顶岗实习;三是可以采取“模拟现场”的教学模式。只有这样,才能让中等幼儿师范学校毕业生具备扎实的知识和全面的能力,能够真正胜任幼儿园的教育教学工作。
【关于学校发展的思考】推荐阅读:
关于加强农村学校教育科研工作的思考08-20
关于农村小学校长对学校管理的探索与思考11-15
关于太原城市文化转型发展的思考06-08
关于加快县域经济发展的思考06-28
教育部 财政部关于支持高等职业学校提升专业服务产业发展能力的通知09-20
关于邮政代理金融业务发展转型的思考07-02
北京市关于发展都市农业的思考07-12
关于陇南发展旅游产业的一些思考07-17
关于发展柘荣茶产业的几点思考09-19
关于优化经济发展环境工作的调研与思考06-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