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文言文判断句句式(10篇)
1.中考文言文判断句句式 篇一
文言文句式之判断句
古汉语判断句一般用名词或名词性短语对主语进行判断,一般不用判断词“是”字。其基本形式是“……者,……也”,“……,……者”,“……,… …也”。另一种是用“则”“皆”“乃”“为”“即”“非”等判断词表示肯定或否定判断。还有一种情况是不用判断词,要根据上下文判断。
(1)“为”表肯定判断,可译为“是”例:中蛾冠儿多髯者为东坡。
(2)“乃”表肯定判断,可译为“是” 例:吾闻二世少子也,不当立,当立者乃公子扶苏。
(3)“即”表肯定判断,可译为“就是”例:吟鞭东指即天涯。
(4)“则”表肯定判断,可译为“是”例: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非天质之卑,则心不若余之专耳 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5)“是”做动词,表肯定判断 例:斯是陋室,惟吾德 闻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
(6)“非”表否定判断,可译为“不是” 非天质之卑 兵革非不坚利也。
(7)“……,……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
(8)“……者,……也”。陈胜者,阳城人也,字涉。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9)“……者,……” 例: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
(10)“……,……也” 例: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 夫战,勇气也。
(11)“……也”例: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文言文句式之被动句
主要有两种情况:一是用“于”“为”“为……所”“见”字表被动句。二是没有被动词,意思上隐含被动,要根据上下文语意去推断。
(1)没有标志词语,意念上的被动。帝感其诚,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被……所感动。
(2)有标志词语
a “为”表被动:国险而民附,贤能为之用。
b “为……所……”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 “为所吞”即“被……吞掉”。
c “于”表被动:管夷吾举于士“举于……”即“在……被举荐”。
d、固定格式。初中文言课文中固定结构有:“不亦……乎”“有……者”“得无……乎”“如……何”“奈……何”“然则……”等。
(1)“不亦……乎”相当于“不是……吗” 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易君子乎?
(2)“如……何”相当于“对……该怎么办”“把……怎么样”,例:……如太行王屋何?即“能把太行王屋两座山怎么样呢?”其如土石何:即“能把土石怎么样呢”。
(3)“以……为……”相当于“把……当作……”例:以丛草为林,以虫蚁为兽……即“把丛草当作树林,把虫蚁当作禽兽……”
(4)“何……为”相当于“为什么要……呢”,“为什么会……呢”,例:此何遽不为福也即“为什么不会变成福呢”。
(5)何以:例:何以战。
文言文句式之省略句
句子中省略某个词或某个成分的现象,在文言文中较为常见。主要有:
(1)省略主语
a、承前省 渔人甚异之……(渔人)便舍船,从口入
b、蒙后省
c、对话省
例:《曹刿论战》(此)忠之属也。(《曹刿论战》)(此,代前文“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2)省略谓语或省略动词
择其善者而从之,(择)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十则》)
一鼓作气,再(鼓)而衰,三(鼓)而竭。(《曹刿论战》)
(3)省略宾语
投(之)以骨。(《狼》)
君与(之)俱来。(《隆中对》)
(4)省略介词
林尽(于)水源。(《桃花源记》)
急湍甚(于)箭。(《与朱元思书》)
(5)省略量词
文言文中数词后常省略量词
一(张)桌,一(把)椅,一(把)扇,一(块)抚尺而已。
孔子东游,见两(个)小儿斗 二(个)男新战死。
文言文句式之倒装句 倒装句主要有四种:
(1)主谓倒装。在感叹句或疑问句中,为了强调谓语而将它放到句首,以加强感叹或疑问语气。例:甚矣,汝之不惠。全句是“汝之不惠甚矣”。谓语前置,表强调的意味,可译为“你太不聪明了”。
(2)宾语前置。否定句中代词充当宾语、疑问代词充当动词或介词的宾语以及用“之”字或“是”字作为提宾标志时,宾语通常都要前置。例:“何陋之有”即“有何陋”的倒装。可译为“有什么简陋呢”,“何”,疑问代词,“之”,助词,无实在意义,在这里是宾语前置的标志。
(3)定语后置。古汉语中有时为了突出修饰语,将定语放在中心词之后。
例1: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 “荷担者三夫”是“三夫荷担者”的倒装,定语“三夫”后置,以突出中心词“荷担者”,可译为“三个能挑担子的成年男子”。
例2: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花之隐逸者”是“隐逸之花”的倒装。可译为“具有隐逸气质的花”.例3:尝贻余核舟一,“核舟一”是“一核舟”的倒装,定语“一”后置,可译为“一个核舟”。
(4)介宾结构后置
A、用介词“于”组成的介宾短语在文言文中大都后置,译成现代汉语时,除少数译作补语外,大都数都要移到动词前做状语。例:何有于我哉?全句为“于我有何”的倒装句,介宾结构“于我”后置。译为“在我身上有哪一样呢”;“ 告之于帝”是“于帝告之”的倒装,介宾结构“于帝”后置,译为“向天
帝报告了这件事”;“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全句为“于南阳躬耕,于乱世苟全性命”的倒装,介宾结构“于南阳、于乱世”后置,可译为“亲自在南阳耕种,在乱世中苟且保全性命”。
B、介词“以”组成的介宾短语后置,在今译时,一般都前置做状语。
例:屠惧,投以骨。全句为“以骨投之”的倒装,介宾结构“以骨”后置。译为“把骨头扔给它”。
为坛而盟,祭以尉首:“祭以尉首”是“以尉首祭”的倒装,介宾结构“以尉首”后置,可译为“用将尉的头来祭祀”。
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述以文”是“以文述“的倒装,介宾结构”以文“后置,可译为”用文字来记述。
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是“以讨贼兴复之效托臣”的倒装,介宾结构“以讨贼兴复之效“后置。
问句
一、表示反问的固定句型
1.“何……之有”表示反问,其中的“之”是助词,是宾语提前的标志。“有”是动词,“何……”是其宾语。提前宾语的作用在于强调宾语。“何……之有”可译为“有何……”。“何”并不是宾语,而是定语。宾语是“……”所代替的名词性短语。
如:(1)孔子云:何陋之有?(《陋室铭》)——孔子说:有什么简陋的呢?
(2)亦君之力,臣何力之有?(《韩非子·难二》)——也是国君的力量,臣子有什么力量呢?
2.“不……乎”
“不亦……乎”是较委婉的反问说法,即“不是吗”,或者“不也是吗”。如:
(1)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论语·学而》)——学习了又按时去复习它,不是很高兴(的事)吗?
(2)阻而鼓之,不亦可乎?(《左传·子鱼论战》)——利用敌人受阻的机会进攻他们,不也可以吗?
3.“何以……为”
“为”是动词,“何”是疑问代词,作“为”的前置宾语;“以……”是介宾短语,作“为”的状语。所以“何以……为”,等于介宾短语“以……”加动宾短语“为何”,相当于“用(要)……做什么”。
如:(1)然则又何以兵为?(《荀子·议兵》)——既然如此,那么用兵做什么?
(2)即为真王耳,何以假为?(《史记·淮阴侯列传》)——就要做真王了,要个假王的名义做什么?
“何以……为”有时也作“奚以……为”“安……以为”。如:
(1)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庄子·逍遥游》)——要飞到九万里之外又向南飞干什么?
(2)君长有齐,奚以薛为?(《战国策·齐策》)——您长久地据有齐国,要薛城做什么?
4.“无乃……乎”,可译为“恐怕……吧”,用反问的形式,委婉地表示说话人肯定的看法。
如:(1)今少卿乃教以推贤进士,无乃与私心刺谬乎?(《报任安书》)——现在您让我推荐贤士,恐怕与我的心意相违背吧?
(2)孔子曰:“求,无乃尔是过与?”(《论语·季氏》)——孔子说:“冉求,恐怕该责备你吧?”
二、表示疑问的固定句型
1.“如……何”“奈……何”“若……何”,相当于“对(把)……怎么样(怎么办)”。“如、若、奈”是动词,“何”是疑问代词。如:
(1)如太行、王屋何?(《愚公移山》)——能把太行、王屋两座山怎么样呢?
(2)虞兮,虞兮,奈若何?(《史记·项羽本纪》)——虞姬啊,虞姬啊,对你怎么办呢?
有时可将上述句式紧缩为“如何(何如)、奈何、若何”,它们作谓语,用来询问办法,相当于“怎么样、怎么办”;作状语,用来询问原因,相当于“为什么、怎么”。如:(1)更若役,复若赋,则何如?(《捕蛇者说》)——更换你捕蛇的差役,恢复你的赋税,那怎么样?(2)终日在天中行止,奈何忧崩坠乎?(《杞人忧天》)——整天在天里面(大气里面)活动,为什么担心天会塌下来呢?
2.“何所……”“谁……者”,这是两个主谓倒装疑问句式。“何所……”等于“所……(者)何”。
“所……”作主语;“何”是疑问代词,作谓语。如:
(1)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木兰诗》)——木兰你想的是什么,思念的是什么?
(2)谁为大王为此计者?(《鸿门宴》)——给您出这个主意的是谁?
古今异义(部分)例词---例句---古义---今义
1、居---居十日---过了---居住
2、走---扁鹊望桓侯而还走---跑---走
3、再---一股作气,再而衰---第二次---又
4、池---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护城河---水池
5、次---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从祠中---停驻---质量差;次数
6、戾---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至---暴戾
7、令---何患令名不彰耶---美好的---命令
8、寻---未果,寻病终---不久---寻找
9、狱---小大之狱,虽不能察---案件---监狱
10、坐---停车坐爱枫林晚---因为---坐下
11、渠---问渠哪得清如许---它(他)---水渠
12、微---微斯人,吾谁与归---没有---微小
13、迁---迁客骚人,多会于此---官吏调职---迁移
14、形---无案牍之劳形---身体---形状
15、鄙---肉食者鄙,未能远谋---目光短浅---卑鄙
16、卑鄙---先帝不以臣卑鄙---地位低下---品质低下
17、牺牲---牺牲玉帛,弗敢专也---祭祀用的物品---为正义事业而奉献
18、亲戚---寡助之至,亲戚畔之---父母兄弟等---姻缘亲属
19、交通---阡陌交通,鸡犬相闻---交错相通---交通运输 20、妻子---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妻子儿女---男性的配偶
21、绝境---同上---与世隔绝的地方---山穷水尽的地步
22、无论---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更不必说---条件关系连词
23、几何---禽兽之变诈几何哉---多少---数学学科之一
24、开张---诚宜开张圣听---扩大---开业
25、会计---号令召三老、豪杰与皆来会计事---聚集商议---财务人员
2.中考文言文判断句句式 篇二
现代汉语中的判断句,一般要用判断动词“是”来联系,如“台湾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有些表示日子、天气、籍贯的判断句也可不用判断词“是”,如“今天星期五”“明天晴天”“他甘肃人”等。
文言文中的判断句,主要指用名词或名词性短语表示判断的句子。翻译时,主谓之间要加上“是”。常见的有以下几种形式:
(1)“……者,……也”(主语后面用“者”表示停顿,谓语后面用“也”表示判断)。如:陈胜者,阳城人也。(《陈涉世家》)
(2)“……,……也”(主语后面不用“者”,只在谓语后面用“也”)。如: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论语·为政》)
(3)“……,……者也”(主语后面不用“者”,谓语后面连用“者也”)。如: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邹忌讽齐王纳谏》)
(4)“……者,……”(主语后面有“者”,谓语后面无“也”)。如:粟者,民之所种。(《论贵粟疏》)
(5)用“乃”“则”“即”“为”等帮助判断。如:①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岳阳楼记》)/②当立者乃公子扶苏。(《陈涉世家》)
(6)不用“者”“也”。如:刘备天下枭雄。(《三国志·吴志·鲁肃传》)
用“是”表示判断,是较为晚起的。如:①问今是何世。(《桃花源记》)?蛐②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木兰诗》)
同学们还应注意如下几种特殊的判断句:
其一,表示比喻。如:曹公,豺虎也。(《赤壁之战》)
其二,表达较复杂的内容。如:夫战,勇气也。(《曹刿论战》)
其三,解释原因的判断句。如: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出师表》)
被动句如何识别?
和现代汉语一样,主语不是动作的发出者,而是动作的承受者,这样的句子我们称为被动句。被动句可分为两大类:有形式标志的被动句和无形式标志的被动句。不管哪种形式的被动句,我们在翻译时,都要在主语后面加“被”字。
有形式标志的被动句主要有:
(1)“为”表被动。如: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韩非子》)
(2)“为……所”表被动。如:梅花为寒所勒。(《西湖游记》)
(3)“见”表被动。如: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廉颇蔺相如列传》)“徒见欺”译为“白白地被欺骗”。
(4)“于”表被动。如:而君幸于赵王。(《廉颇蔺相如列传》)今译:而您被赵王宠幸。
(5)“见……于”表被动。如: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庄子·秋水》)
无形式标志的被动句,即不借助被动词,但意念上表示被动。如:帝感其诚。(《愚公移山》)此句虽没有表被动的介词和结构,但主语“帝”是被动者。这是一种意念上的被动。今译:天帝被愚公的诚意所打动。
省略句如何识别?
古今汉语都有成分省略,但又有所不同。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古汉语中省略的情况更多,二是现代汉语习惯上不能省的古汉语中也可以省略,如主语、谓语的省略。碰到省略句,我们在翻译时应补出省略的成分,习惯上用括号表示。
文言文中的省略句,常见的有:
(1)省略主语。如:忠之属也。(《曹刿论战》)该句省略了主语“此”,代前文“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这种做法。今译:(这是)尽了本职的一类事情。
(2)省略谓语或省略动词。如:①择其善者而从之,(择)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述而》)/②一鼓作气,再(鼓)而衰,三(鼓)而竭。(《曹刿论战》)
(3)省略宾语。如:①投(之)以骨。(《狼》)这句省略了动词的宾语。今译:把骨头扔给(狼)。②君与(之)俱来。(《隆中对》)这句省略了介词的宾语。今译:你和(他)一起来。
3.文言文倒装句式 篇三
一、谓语前置
通常出现在感叹句和疑问句中。
甚矣,汝之不惠!安在公子能急人之困也!
二、宾语前置
1、动词宾语前置
宾语前置有三种情况:
①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于动词前。
否定词是“不、弗、未、非、否、勿”或表示否定的动词“无”或无定代词“莫”
古之人不余欺也。.世溷浊而莫余知兮,.②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宾语,前置。
疑问代词有“何、谁、孰、恶、安、焉、胡、奚、曷”它们作宾语时,放在动词谓语之前。
大王来何操? .沛公安在? .③用“之”或“是”把宾语前提,以加重语气。
譬若以肉投馁虎,何功之有哉!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去我三十里,惟命是听。.
2、介词宾语前置
常见的介词有“于、以、为、与、从、自、向”等,与名词或名词短语组成介词结构。①疑问代词作宾语,一般放在介词之前。何以知之? .微斯人,吾谁与归? .②介词宾语不是疑问代词,但是为了强调它,也放在介词的前面,最常见是介词“以”的宾语前置。余是以记之。.一言以蔽之。..③介词宾语是方位词,也放在介词的前面。
项王、项伯东向坐;亚父南向坐——亚父者,范增也;沛公北向坐;...张良西向侍。.
三、定语后置
常见定语后置有以下几种格式:
1、“中心词+定语+者”的格式; 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以送之。.求人可使报秦者。.
2、“中心词+之+定语+者”格式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
3、“中心词+而+定语+者”格式
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四海之大,有几人欤?
4、“中心词+之+定语”格式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四、介词结构后置(状语后置)
1、介词结构“于„„”
请奉命求救于孙将军。公与之乘,战于长勺。
2、介词结构“以„„”(不多见)
裹以帷幕。
饰以篆文山龟鸟兽之形。
介词结构“以„„”多置于动词前作状语。如:
4.文言文倒装句式汇总 篇四
1、宾语前置句
动词可以带宾语,介词也可以带宾语,在文言文中,宾语前置是有条件的。
一、动词宾语前置
文言文中动词宾语前置,大致有以下四种情况:
(一)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
1、动词前面有“不”“未”“弗”“无”等否定副词的否定句。在这种否定句里,动词的宾语如果是代词,一般放在动词的前面
2、古之人不余欺也。:“古时候的人没有欺骗我呀。”
忌不自信。译文:“邹忌不相信自己(比他漂亮)。”
3、以否定性无定代词作主语的否定句。在这类否定句中,动词的宾语如果是代词一般也要放在动词的前面。
三岁贯汝,莫我肯顾。
(二)疑问句中,代词作宾语,放在动词谓语前。在古代汉语里,使用频率大的疑问代词是“何”字,其他的还有“谁、孰、恶、安、焉、胡、奚、曷”等。
① 良问曰:“大王来何操?”:“张良问道:„大王来时带什么了吗?‟”
② 沛公安在?译:“沛公在哪里?”
(三)用“之”把宾语提到动词前,以加重语气。如: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译:“不懂得断句,不明白疑难问题……”
(四)用“是”把宾语提到动词前,以加重语气。
① 君亡之不恤,而群臣是忧,惠之至也。
译文:“君王不忧虑自己流亡在外,却担心臣子们,真是仁惠到极点。”
句中“亡”,“群臣”分别是“恤”,“忧”的宾语,“是”“之”都是宾语前置的标志。
① 无乃尔是过与?译:“该不会要责备你吧?”
句中“尔”作“过”的宾语,借“是”把宾语前置,以示强调,即“过尔”,“过”在这里是“指责,责备”的意思。
像成语“唯利是图”,“惟命是从”,“惟你是问”“唯才是举”“惟马首是瞻”等等,就是这种格式,其中“惟”译成“只”“只是”或“专”“一定”等,而“是”是提宾的标志,不译。
(五)特殊情况:
1、“相”字解释为“动作偏指一方”时,可译为“我,你、他(她)”,这时“相”用在动词谓语之前。如:
① 吾已失恩义,会不相从许(你)
② 勤心养公姥,好自相扶将(她)
③ 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我)
2、“见”解释为“动作偏指一方”时,可译为“我”,这时“见”字也常常放在动词谓语前,表示“对自己怎么样”。如:
① 府吏见丁宁(我)
② 生孩六月,慈父见背(我)
③ 望见恕(我)
除此之外,常用的“诚请见教”“望见谅”“请勿见笑”,都属此用法。“见”可译为“我”,即“诚挚地请求教导我”“希望原谅我”“请不要讥笑我”。
3、“自”字解释为“自己”时,也常常放在动词谓语前,如现代汉语的“自制、自杀、自刎、扪心自问、自救、自信、自焚、自律”等词语,可以说都是古代汉语结构遗留在现代汉语里的合成词。
① 举贤以自佐
②忌不自信 ③ 何不怀瑾握瑜,而自令见放为
二、介词宾语前置
文言文中,常见的介词有“于、以、为、与、从、自、向”等,它们往往与后面的名词或名词性短语结合,组成介词结构。这些在介词后的名词或名词性短语,叫介词宾语。介词宾语一般放在介词之后,文言文中在以下情况下放在介词之前:
㈠ 疑问代词作宾语,一般放在介词之前。如:
① 王问:“何以知之”?
② 微斯人,吾谁与归? 译文:“我跟谁在一道呢?”
“谁与”是“与谁”,“与”是介词,“谁”是疑问代词,充当介词“与”的宾语,前置到“与”的前面。
㈡ 介词宾语不是疑问代词,但是为了强调它,也放在介词的前面,这种情况最常见的是“以”的宾语前置。如:
① 余是以记之……
译文:“我因此记下这件事……”
“以”是介词,“是”是宾语,“是”提到“以”的前面。
② 一言以蔽之
③ 夜以继日
“一言以蔽之”,宾语“一言”,放在“以”的前面,以示强调,意思是“拿一句活就能概括它”。“夜以继日”,宾语“夜”,放在“以”的前面,意思是“拿夜晚来继续白天”。
“一言以蔽之”、“夜以继日”即“以一言蔽之”、“以夜继日”。
像成语“严以律己”“宽以待人”“坐以待毙”等都属于这种格
式。
㈢ 介词宾语是方位词,也放在介词的前面。
项王,项伯东向坐;亚父南向坐-----亚父者,范增也;沛公北向坐;张良西向侍。
这里的“东”“南”“北”“西”都是方位词,都充当“向”的宾语,放在前面,以示强调。翻译成现代汉语应是“向东”“向南”“向北”“向西”。
2、定语后置
现代汉语里,定语一般都放在中心词的前面,起修饰限制的作用。但在古代汉语里,为了突出和强调定语,有时也会把定语放在中心词之后,这种情况叫做“定语后置”。译成现代汉语时,一般都应提到中心词前边来。另外,定语后置时,往往在中心词和定语之间加“之”子,有时也在定语后面加“者”字。
1.“中心词+定语+者”
①计未定,求人可使报秦者。
②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 ③村中少年好事者
2.用“之”结句,“中心词+之+定语”的形式。①高余冠之岌岌兮,长余佩之陆离。②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③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3.用“者”又用“之”。
中心词+之+定语+者的形式。①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②安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
4、“中心词+而+定语+者”
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四海之大,有几人欤?
5、数量词作定语,后置。中心词+数量词
①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
②秦王购之金千斤,邑万家。③铸以为金人十二。
3、状语后置
概念:
现代汉语中状语置于谓语之前,若置于谓语之后便是补语。但在文言文中,处于补语的成分往往要以状语来理解。
例如: “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战河南”即“战(于)河南”,应理解为“于河南战”。《促织》:“覆之以掌”即“以掌覆之”应理解为“用手掌覆盖(蟋蟀)”。
状语后置有三种情况:
1、用介词“于”放在谓语动词后作补语,这类补语译成现代汉语时,大多数都要移到动词前作状语。
例: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荀子《劝学》)
2、介词“以”加名词组成的介宾短语放在谓语后作后置状语。
例:具告以事。(《史记·项羽本记》)
3、还有一种介词“乎”在补语位置时,在翻译时,可视情况而定其成分。
例: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韩愈《师说》)
4.主谓倒装
这种情况很少,往往是为了表示强烈的感叹。如:“甚矣,汝之不惠。”“美哉,我少年中国。”
判断句
所谓判断句,就是以名词、代词或名词性短语为谓语对主语进行判断的句式。其常见的形式有以下几种:
1.“……者,……也”
“……,……也”
“……,……者也”
“……者,……”
“……,……者”等形式。
①陈胜者,阳城人也。
②项脊轩,旧南阁子也。③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④噌吰者,周景王之无射也。⑤斯用兵之效也。⑥廉颇者,赵之良将也。2.采用副词“乃”“即”“则”“皆”“是”“诚”“为”“系”“本”等表示判断。
①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②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③此乃臣效命之秋也。
④梁父即楚将项燕。⑤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⑥非死,则徙尔。⑦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⑧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⑨此乃臣效命之秋也。3.采用否定副词“非”表示否定。
①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
②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③非挟太山以超北海之类也。
④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
4、语义上主谓直接判断: ①刘备天下枭雄。
②其剑自舟中坠于水,遽契其舟,曰:“是吾剑之所从坠。”
2被动句
文言文中,有些语句的主语是动作的承受者,这种句式就是被动句。其常见类型有:
1.“见”“……见……于”“于”表被动。
(1)“见+谓语”(2)“谓语+于”
(3)见+谓语+于 ①臣诚恐见欺于王。
②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
③故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
④李氏子藩,年十七,不拘于时,学于余。④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⑤夫赵强而燕弱,而君幸于赵王,故燕王欲结于君
⑥众人皆醉我独醒,是以见放
⑦家叔以余贫苦,遂见用于小邑。⑦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2.“为……”“为……所……”为所…… 表被动。
(1)为+动词
(2)为+宾语+所+动词
(3)为所+动词 ①而身死国灭,为天下笑。②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③为予群从所得。
④恐为操所先。
⑤其后楚日以削,数十年,竟为秦所灭。⑥若属皆且为所虏。⑥父母宗族,皆为戮没
3.“受”“受......于”表被动。(1)受+谓语
其次毁肌肤、断肢体受辱(2)受+谓语+于
受制于人。
4、被+动词:
信而见疑,忠而被谤
5、语意被动
①兵挫地削,亡其六郡
5.常见的文言文特殊句式 篇五
古汉语的句法结构和现代汉语基本一致,但由于历史的演变、语言的发展,它们之间也有相异之处,作为初中学生,重点掌握以下四种即可。
⑴判断句。现代汉语一般用“是”表判断,文言文中很少用“是”表示判断,通常情况下用“……者,……也”、“……也”、“……者,……”,或主谓之间用“即”、“乃”、“则”等词语表示判断。例如:陈胜者,阳城人也,字涉;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⑵被动句。文言文中的被动句,常用“于”、“见”、“味”、“见……于”、“为……所”等形式表被动。例如:帝感(于)其诚;吴广素爱人,士卒多为用者。
⑶倒装句。所谓“倒装”,是指文言文中有些句子的语序不符合现代汉语的习惯。主要有四种类型:
①主谓倒装。例如:甚矣,汝之不惠。
②定语后置。例如: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③宾语前置。例如:何陋之有?
6.文言文《琵琶行》特殊句式 篇六
主人下马客在船:
此句运用了互文的修辞手法,主人下马和客在船在文义上互文见义,相互应和、补充。并非只有主人下马,也不是只有客人在船上,而是主人和客人都下马到了船上。惟其如此,下句举酒欲饮才顺理成章。
省略句
1、初为《霓裳》后《六幺》:
此句为平行语省略(王力《汉语诗律学》提法)。诗词中,短语或句子如果是两个并列的部分组成,有时可省略关联词,有时省略主要成分。这句承前省掉为。与之相同的还有:今年欢笑复明年(欢笑)、春江花朝秋(江)月夜。
2、本长安倡女:
省略谓语,本(是)长安倡女。
3、使快弹数曲:
省略之,琵琶女,使(之)快弹数曲。
4、送客湓浦口:
省略于,在,送客(于)湓浦口。
5、感斯人言:
省略于,被,感斯(于)人言
6、沉吟放拨插弦中:
省略于,在,沉吟放拨插(于)弦中。
状语后置
今漂沦憔悴,转徙于江湖间。
漂沦:漂泊沦落。江湖:泛指四方各地。转徙于江湖间为状语后置句,应为于江湖间转徙。全句翻译为如今漂泊沦落,在各地间流离转徙。
介宾短语后置
1、尝学琵琶于穆、曹二善才:
于,向。应为尝于穆、曹二善才学琵琶。
2、转徙于江湖间:
7.《文言文倒装句式》教学设计 篇七
语文组 王凤平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
1、了解高考对文言文倒装句式的要求。
2.理解和掌握与现代汉语不同的文言句式及其用法。
过程与方法目标:
教师结合实例对文言文句式中的倒装句进行讲解,并进行相关练习。采用学生提出问题,师生共同分析解决问题的方法对知识点加以巩固,适当结合高考题进行提高训练。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引导学生热爱中国传统文化,进而培养学生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掌握文言文倒装句式的特点。
教学难点: 在文言文翻译中,准确翻译文言文特殊句式。
教学方法
讲练结合 归纳积累 小组合作学习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创设情境,分析“你怎么了?”和“怎么了,你?”的不同。联系国歌中的“起来,不愿意做奴隶的人们!”和高考加油标语“加油,为了我们的明天”,进行分析,引入文言文倒装句式的学习。
二、明确考纲要求及定义
《考纲》对本考点的表述为“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
文言文倒装句是指文言文中语序和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子。主要包括以下四种:宾语前置、定语后置、状语后置、主谓倒装。
三、明确现代汉语中语序:
现代汉语中语序:
主谓宾,是主干,定语藏在主宾前,谓语一看着了急,前状后补巧打扮。(定语)主语 +〔状语〕谓语〈补语〉+(定语)宾语
示例:﹙高中﹚学生〔应努力〕学〈好〉﹙语法﹚知识。
四、文言文倒装句式学习
1、宾语前置
(1)、概念:将宾语移置到谓语之前的现象。
(2)、阅读书中宾语前置的几种类型,并翻译例句。
(3)、师生共同分析学生有疑问的例句,并补充宾语前置中的“介词的宾语前置”。
介词的宾语前置例句:
“一以贯之”、“余是以记之”、“奚以知其然也”。(4)、完成课堂练习。并学生完成板书。
2、定语后置
方法:学生先预习课本内容,了解定语后置的几种情况。然后观看视频,学习定语后置的相关内容。之后练习巩固。并学生完成板书。教师举例
如:求人可使报秦者,未得。
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
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以送之。
3、状语后置(1)、学生自渎本部分内容,并翻译例句,最后进行归纳。教师举例。如:事急矣,请求救于孙将军
饰以篆文山龟鸟兽之形
访风景于崇阿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
(2)、区分“状语后置”和“介词的宾语前置”
状语后置中介词引起的介宾短短位于谓语的后面,故翻译时,应把介词引起的介宾短语整体放在谓语的前面。而“介词的宾语前置”是介词的宾语位于介词的前面,翻译时只需先说介词后说它的宾语即可。
示例:
“具告以事” 正常语序为“以事具告”——状语后置 “一以贯之”正常语序为“以一贯之”—— 介词的宾语前置(3)、完成课堂练习。
4、主谓倒装
方法:师生共同分析例句,明确主谓倒装的特点。并进行练习巩固。
主谓倒装 这种情况较为少见,往往是为了强调和突出谓语的意义,在一些句子中才出现倒装现象,这类句子一般是感叹句或疑问句。
例1:“甚矣,汝之不惠。”正确语序为“汝之不惠,甚矣!”意思是“你太不聪明了。”
例2“美哉,我少年中国。” 正确语序为“我少年中国,美哉!”意思是:“我的少年中国,美丽啊。”
例3“如鸣佩环” 正确语序为“如佩环鸣”,意思是:“像玉佩玉环相碰时发出的清脆声音。”
例4“丰年留客足鸡豚”中的“足鸡豚”,正确语序为“鸡豚足”,意思是:“鸡、猪丰足。”
五、课堂练习,请说出下列句子的类型。1 保民而王,莫之能御也。2 冰,水为之,而寒于水。3 譬若以肉投馁虎,何功之有哉? 4 故临崩寄臣以大事矣。5 铸以为金人十二 6 微斯人,吾谁与归? 7 村中少年好事者驯养一虫。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9 事急矣,请奉命求救于孙将军。10不仁哉!梁惠王也。11 一言以蔽之。
六、链接高考(2014年安徽卷)
先生以为经学本于文字训诂,刊布许氏《说文》于安徽以教士。译文:先生认为经学应以文字训诂为基础,便在安徽印刷发行许慎的《说文解字》来教育读书人。(2016天津卷)
宗质起揖之坐,礼以客主。译文:宗质站起来向他作揖请她坐下,用主客之礼礼待她。
七、拓展延伸
学生分小组讨论研究,每一小组就本节课的知识点,出一个选择题,例句可以是书中的例句,或者是必修一至必修五中的内容。时间三分钟,之后,小组汇报。
8.高考语文文言文特殊句式复习 篇八
高考文言文考查能力要求明确指出: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考查形式主要有显性和隐性两种。显性就是以选择题形式判断句式的不同,隐性是将文言文特殊句式放在翻译中综合考查。根据这一考点的命题特点和趋势,备考时要注意以下两点:
一是对文言文特殊句式的复习要重点掌握判断句、被动句、倒装句和省略句。二是对各类句式的基本知识与判断标准要理解、熟记,以便解题时进行知识迁移。
第一类:判断句式
文言文判断句最显著的特点就是基本上不用判断词是来表示,而往往让名词或名词性短语直接充当谓语,对主语进行判断,其句式有如下几种表示法:
1.者,也。这是文言判断句中最常见的形式。如:陈胜者,阳城人也。(《史记陈涉世家》)
2.,也。判断句中,有时者和也不一定同时出现,一般省略者,只用也表判断。如:操虽托名汉相,其实汉贼也。(《资治通鉴》)
3.者,。有的判断句,只在主语后用者表示提顿,这种情况不常见。如:四人者,庐陵萧君圭君玉,长乐王回深父,余弟安国平父,安上纯父。(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4.者也。在句末连用语气词者也,表示加强肯定语气,这时的者不表示提顿,只起称代作用。如: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战国策齐策》)
5.无标志判断句。文言文中的判断句有的没有任何标志,直接由名词对名词作出判断。如:刘备天下枭雄。(《赤壁之战》)
第二类:被动句式
文言文中,被动句的主语是谓语动词所表示的.行为被动者,受事者,而不是主动者,施事者。在古汉语中,被动句主要有两大类型:一是有标志的被动句,即借助一些被动词来表示,二是无标志的被动句,又叫意念被动句。有标志的被动句,大体有以下几种形式:
1.动词后用介词于表被动,于起介绍引进动作行为的主动者的作用。如:故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史记屈原列传》)
2.有时也在介词于或动词前加受,形成受于的形式表被动。如:吾不能举全吴之地,十万之众,受制于人。(《资治通鉴》)
3.用见、于、见于表被动。如: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同上)暴见于王。(《孟子梁惠王下》)
4.见有一种特殊用法和表被动的见的形式很相近,如:冀君实或见恕也。(《答司马谏议书》)这里的见不表被动,它是放在动词前,表示对自己怎么样的客气说法,像现代汉语中的见谅等为此种用法。用为、为所表被动。如:偏在远郡,行将为人所并。(《资治通鉴》)
5.用被表被动。如:予犹记周公之被逮,在丁卯三月之望。(张溥《五人墓碑记》)无标志的被动句,这种情况是指没有被动词的被动句。如:荆州之民附操者,逼兵势耳。(《资治通鉴》)这里的逼兵势是被兵势所逼的意思。
第三类:倒装句式
文言文的倒装句式包括主谓倒装、宾语前置、定语后置、介词结构作状语后置四种。
1.主谓倒装
古汉语中,谓语的位置也和现代汉语中一样,一般放在主语之后,但有时为了强调和突出谓语的意义,在一些疑问句或感叹句中,就把谓语提到主语前面。如:甚矣,汝之不惠!(《愚公移山》)实际上是汝之不惠甚矣。
2.宾语前置
文言文中,动词或介词的宾语,一般置于动词或介词之后,但在一定条件下,宾语会前置,其条件是:
第一、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这类句子,介词的宾语也是前置的。如:沛公安在?(《史记项羽本纪》)这种类型的句子关键是作宾语的疑问代词(谁、何、奚、曷、胡、恶、安、焉等)。值得注意的是,介词以的宾语比较活跃,即使不是疑问代词,也可以前置。如:余是以记之,以俟观人风者得焉。(柳宗元《捕蛇者说》)其中的是是一般代词,但也前置了。
第二、文言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这类句子有两点要注意,一是否定句(一般句中必须有不、未、毋、无、莫等否定词);二是代词作宾语。如:
时人莫之许也。(陈寿《三国志诸葛亮传》)
第三、用之或是把宾语提至动词前,以突出强调宾语。这时的之只是宾语前置的标志,没有什么实在意义。如: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韩愈《师说》)有时,还可以在前置的宾语前加上一个范围副词唯,构成唯是的格式。如:唯利是图、唯命是从等。
第四、介词宾语前置的情况除了第一种情况外,还有一种情况,就是方位词、时间词作宾语时,有时也前置。如:业文南向坐。(《史记项羽本纪》)
3.定语后置
文言文中,定语的位置一般在中心词前边,但有时为了突出中心词的地位,强调定语所表现的内容,或使语气流畅,往往把定语放在中心词之后,并用者结句,形成中心词+后置定语+者或中心词+之+后置定语+者的形式。如:求人可使报秦者,未得。(《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苏轼《石钟山记》)
4.介词结构作状语后置
介词结构作状语后置,介词结构即介宾短语,文言文中常见的是用以、于组成的介宾短语,作状语后置有以下几种情况:
第一、用介词于组成的介宾短语在文言文中大都处在补语的位置,译成现代汉语时,除少数仍作补语外,大多数都要移到动词前作状语。如: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荀子《劝学》)两个于蓝在翻译时,都要放在动词前作状语。
第二、介词以组成的介宾短语,在今译时,一般都作状语。如:具告以事。(《史记项羽本纪》)即以事具告。这种句子往往是承前省略了动词宾语,实际就是以事具告(之)。还有一种介词乎组成的介宾短语在补语位置,翻译时可视情况而定其成分。如: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韩愈《师说》)句子中的生乎吾前既可译为在我的前面出生,作状语,又可译为生在我的前面,作补语,一般来说仍作补语,而固先乎吾的乎吾则一定要作状语。
第四类:省略句式
句子成分的省略,在文言文和现代汉语中都有,文言文常见的有以下几种情形:
1.省略主语
有承前面的主语省略,有呼应下文省略,在对话中也常常省略主语。文言文中的第三人称代词之、其不能作主语,也是文言文中主语多省略的原因之一。如:自吾氏三世居是乡,积于今六十岁矣,而乡邻之生日蹙。殚其地之出,竭其庐之入,号呼而转徙,饥渴而顿踣,触风雨,犯寒暑,呼嘘毒疠,往往而死者相藉也。(《捕蛇者说》)有时一个复句或一段话中多处省略主语,这些主语并不一贯,即所指不是同一对象,在阅读和翻译时要注意。如: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桃花源记》)
2.省略谓语
谓语是句子里最重要的成分,一般是不能省略的。但在特定情况下也有承接上文、呼应下文或因对话而省略的。如: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六则)后一分句省略了谓语择。在译成现代汉语时,被省略的谓语要补充出来。
3.省略宾语
宾语的省略有两种情况:省略动词的宾语和省略介词的宾语。如:以相如功大,拜为上卿。(《廉颇蔺相如列传》)这句话就省略了动词谓语拜的宾语之。又如:竖子不足与谋!(《鸿门宴》)这句话中省略了介词与的宾语之。在文言文中,介词以、为、与的宾语之往往承上文省略。在译成现代汉语时,省略了的动词宾语或介词宾语要补充出来。
4.省略介词
在文言文中,介词于和以常被省略。如:后数日驿至,果地震陇西。(《张衡传》)句中省略了介词于。又如:赐之彘肩。(《鸿门宴》)句中省略了介词以。译为现代汉语时,省略了的介词也要补充出来。
9.文言文词语和句式之教案2 篇九
(一)、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1~6题。
祖逖字士稚,范阳遒人也,逖少孤,轻财好侠,慷慨有节尚。与刘琨俱为司州主簿,情好绸缪,共被同寝,中夜闻荒鸡鸣,蹴琨觉,曰:“此非恶声也。”因起舞。
及京师大乱,逖率亲党数百家避地淮泗。逖以社稷倾覆,常怀振复之志。时帝(元帝)方拓定江南,未遑北伐,逖进说,帝乃以逖为奋威将军、豫州刺史,给千人廪,布三千匹,不给铠仗,使自招募。仍将本流徙部曲百余家渡江。中流击楫而誓曰:“祖逖不能清中原而复济者,有如大江!”辞色壮烈,众皆慨叹。屯于江阴,起冶铸兵器,得二千余人而后进,遂克谯城(豫州治所)。数遣军要截石勒,勒镇戍归附者甚多。时赵固、上官已、李矩、敦默等各以诈力相攻击,逖遣使和解之,示以祸福,遂受逖节度。逖爱人下士,虽疏交贱隶,皆恩礼遇之,由是黄河以南尽为晋土。河上堡固(小城堡,又称“坞”)先有任子在胡者,皆听两属,时遣游军伪抄之,明其未附。诸坞主感戴,胡中有异谋,辄密以闻,前后克获,亦由此也。其有微功,赏不逾日,躬自俭约,劝督农桑,克己务施,不畜资产,子弟耕耘,负担樵薪。又收葬枯骨,为之祭,百姓感悦。石勒不敢窥河南,使成皋修逖母墓,因与逖书,求通使交市。逖不报书,而听互市,收利十倍。于是公私丰赡,士马日滋。
(《晋书•祖逖传》)1.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时帝方拓定江南,未遑北伐 遑:闲暇,功夫 B.虽疏交贱隶,皆恩礼遇之 遇:碰上
C.于是公私丰赡,士马日滋 滋:滋长,发展 D.逖不报书,而听互市 报:回复
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逖率亲党数百家避地淮泗 避地:迁地以避祸患 B.仍将本流徙部曲百余家渡江 部曲:私家军队 C.遂受逖节度 节度:节度使,官名 D.河上堡固先有任子在胡者 任子:任官的子弟
3.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A.虽疏交贱隶,皆恩礼遇之 虽大风浪不能鸣也
B.又收葬枯骨,为之祭 如姬之欲为公子死,无所辞 C.“此非恶声也。”因起舞 然后践华为城,因河为池
D.逖不报书,而听互市,收利十倍 生之者甚少而靡之者甚多
4.以下句子编为四组,全都表现祖逖“收复治理河南”措施的一组是()①中流击楫而誓 ②数遣军要截石勒 ③逖遣使和解之 ④逖爱人下士
⑤躬自俭约,劝督农桑 ⑥于是公私丰赡,士马日滋 A.①③⑤ B.①④⑥ C.②④⑥ D.②③⑤
5.下列对祖逖事迹的叙评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祖逖年轻时就有远大志向,晋室南渡后,他立志澄清中原,与刘琨同被共寝,互相勉励,闻鸡起舞。
B.祖逖向元帝建议北伐,元帝对他大力支持,任命他为奋威将军、豫州刺史,给他大批物资、兵器。祖逖率众渡江,中流击楫而誓,表达了收复失地的决心。
C.祖逖克复谯城,多次遣军要截石勒,收编赵固等人,对任子在胡者进行严厉打击。终于使
C.孙谦在做宁朔将军、钱塘县令时,用简便的方法处理繁杂的事务,狱中没有关押的罪犯。D.孙谦在晚年依然努力实行仁义,自己所做的超过一般人很多,大家都很敬佩他。12.翻译下列语句
①谦将述职,敕募千人自随。
②俸秩出吏民者,悉原除之。
附:参考答案 歼灭难点训练
1.B[遇,应解释为“对,对待”。《鸿门宴》:“不如因善遇之”。] 2.C[节度应解释为“布署,节制调度”。] 3.C[“因起舞”中的“因”:于是;“因河为池”中的“因”:依靠,凭借。A项中的“虽”都解释为“即使”。B项中的“为”都是介词,“替”。D项中的“而”都是表转折关系的连词。] 4.D[注意,这一题的题干中的要求是“措施”。] 5.D 6.(参考)①胡人那边有什么特别的谋划,就秘密地将消息使祖逖知道。②子弟们都亲自耕田锄草,挑担砍柴。
7.B[这道题可以通过语言环境来推断词语的意义。A、C、D项在所处语境中词义的解释都是正确的。B项中,根据语法关系“宾”用在表否定的“不”之后,应为动词;其次根据上下文的意思,孙谦认为少数民族不服从的原因是以前的长官对他们有失礼仪,应解释为“服从”。] 8.B[B项中的“以为”在古汉语中有两种用法:一是“以„„为”的形式,可以理解为“把„„当作”或“任用„„做”等;二与现代汉语意思相同,可以理解为“认为”。而文中王休仁是任用孙谦做司徒参军,由此可以判断B项为正确答案。]
9.D[A项中两个“焉”意义不同,第一个为代词,代指住的地方,可译为就住在那里;第二个为助词,不译。B项中第一个“以”表原因,第二个“以”表凭借、方式。C项中第一个“于”表相比之义,第二个“于”表在某方面。D项中两个“之”都代指孙谦。]
10.C[②句是讲孙谦的前任官员们常采用的管理方式,非孙谦本人事迹;⑥句是写孙谦没有属于自己的房子,写他的清廉。此两句不合题旨要求,可排除。①句是对他初任句容县令政绩的概括,此句中的“神明”,④句中的“威信大著”都以为政的结果从另一面表现了他的政治才能。③与⑤句皆直接描写他为政的措施,是他政治才能的表现。]
11.A[A项叙述不合原文意思,原文中“父忧去职”指因父亲病丧他离职,此项中错误理解为“父亲担心”;另一方面,此项中“躲避”之说不当,原文为“客居”于某地,即所住之地非自己的家乡。]
12.(参考)①孙谦将去上任,官方下公文让他募集一千人跟随他赴任。②自己俸禄中出于本郡官吏百姓的那部分,他都免除不收。
【备用资料二】 常见实词词义归纳 1.爱ai ①喜欢、爱护。爱其子,择师而教之。《师说》 ②怜惜、同情。爱其二毛。(二毛,指老人)《左传》 ③吝惜,舍不得。向使三国各爱其地„„ 《六国论》 2.比bi ①并列,挨着。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杜少府之任蜀州》 ②副词,接连地。比三年日蚀。《汉书•外戚传》
③轻。故薄罚不为慈,诛严不为戾。(同上)④迫近。日薄西山,气息奄奄 《陈情表》
⑤草木丛生的地方。死林薄兮。《涉江》
⑥轻视,瞧不起。厚今薄古
⑦贫瘠。薄田十五顷。《诸葛亮传》
⑧稀。薄粥。10.长
(1)chang 与“短”相对。引申为长久。天长日久。(2)zhang ①成长,增长。用叶者取叶初长足时《采草药》 ②掌握,担任。而翁长铨 《记王忠肃公翱事》
③排行第一。长子。木兰无长兄。《木兰诗》
④年纪大,与幼相对。孰与君少长。《鸿门宴》 11.存cun ①存在。逐解邯郸,存赵。《信陵君窃符救赵》
②慰问,问候,看望。臣乃市井鼓刀屠者,而公子亲数存之。(同上)③思念。其存君兴国而欲反复之,一篇之中三致志焉。《屈原列传》
凡天地间有鬼,非人死精神为之也,皆人思念存想之所致也。王充《论衡•订鬼》 12.诚cheng ①真心实意。帝感其诚。《列子•汤问》
②实在,的确。战败而亡,诚不得意。《六国论》
③假设,如果。公子诚一开口请如姬,如姬必许诺。《信陵君》 13.除chu ①台阶、殿阶。扶辇下除,触柱折辕,劾大不敬。《苏武》
②清除、去掉。背筐,手长铲,为除不洁者。《左忠毅公逸事》
③修整。蛤蟆鸣燕降而通路除道。贾思勰《齐民要术》
④任命、授职、拜官。予除右丞相兼枢密使。《指南录后序》
⑤逝去。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王安石《元日》 14,乘
(1)cheng ①驾车、驱马拉车。良马难乘,然可以任重致远。《墨子•亲士》
②登、升。俱乘高台。《列子•黄帝》
③趁着,凭借。乘胜追击。
④欺凌,欺压。三国必起而乘我 《荀子•强国》
⑤追逐,吏士喜,大呼乘之。《汉书•陈汤传》
⑥春秋时晋国史书叫“乘”后因此称一般史书为“史乘”。(2)sheng ①一车四马。乘舆:帝王乘的车。
②“四”的代称。以乘韦先,牛十二犒师。《左传•崤之战》
③帝王代称 15.多duo ①多,与“少”相对。今人有五子不为多。《韩非子》
②称赞。反古者不可非,而循礼者不足多。《史记•商君传》
休休有容,有足多者。《海瑞传》
②表示情况允许,有“能够”“可能”之意,因得观所谓石钟者。(同上)③收获。古人之观于天地„„往往有得。《游褒禅山记》
④自认为得意(合心),意气扬扬,甚自得也。《五人墓碑记》
⑤适合。某亦守法,与公甚相得。《记王忠肃公翱事》
此言得之。《六国论》
⑥通“德”。所识穷乏者得我欤? 《鱼我所欲也》
23、负fu ①使„„承担。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
②对不起,辜负。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
③背着。廉颇闻之,肉袒负荆。
④违背。决负约不偿城。
⑤失败。不知彼而知己,一胜一负。《孙子兵法》
⑥依仗,凭借。负隅顽抗。
⑦背靠着。四战之国贵守战,负海之国贵攻战。《商君书》
⑧欠。通家尚负责(债)数巨万。《汉书•邓通传》 24.伐fa ①砍伐。砍砍伐檀兮,置之河之干兮。《诗经》
②讨伐、攻打、进攻。十年春,齐师伐我。《左传》
引:声讨。口诛笔伐。
③夸耀。每一令出,平伐其功。《屈原列传》
④功劳、功绩、事业。北救赵而西却秦,此五霸之伐也。《信陵君》 25.服fu ①衣服。长者加以金银华美之服。《训俭示康》
②穿(衣)引:佩带。亦不敢服垢弊以矫俗干名。(同上)③从事、做。汝非徒身当服行,当以训汝子孙。
④服从,归顺。强国请服,弱国入朝。《过秦论》
⑤驾、拉车。服牛乘马。
⑥吃。服药。26.废fei ①废弃、停止。半途而废。废寝忘食
②黜废、罢官。不胜其任者废免。《管子》
③衰败。百废俱兴。
④残废。无手足则肢体废。27.干gan ①水边、河边。置之河之干兮。《诗经.伐檀》
②冲犯、冒犯、冲。至谷中则森然干霄。《雁荡山》
③求、索取。亦不敢服垢蔽以矫俗干名。《训俭示康》
④盾牌。化干戈为玉帛。
⑤干预。好干预人事。《晋书•王衍传》 28.归(1)gui ①古代女子出嫁,又叫“于归”。吾妻来归。《项脊轩志》
出嫁的女子回家省亲叫“归宁”。吾妻归宁。(同上)②归还。城不入,臣请完璧归赵。《廉蔺列传》
冀君实或见恕也。《答司马谏议书》 君既若见录。《孔雀东南飞》
再如:见教,见谅。
(2)xian出现。杀鸡为黍而食之,见其二子焉 《论语》 注:上古没“现”字,凡表“出现”的意义均为“见”。36.今jin ①现在。向之寿民,今为殇子矣。《察今》
②假如,如果。今王与百姓同乐,则王矣。《孟子》 37,间
(1)jian夹缝、间隙。引:机会。至京口,得间奔真州。《指南录后序》
又:夹杂。中间力拉崩倒之声。《口技》(2)jian ①小路、间道。故令人持璧归,间至赵矣。《廉蔺列传》
②参与。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 《曹刿论战》
③间或、断断续续地。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邹忌讽齐王纳谏》
④秘密地,悄悄地。侯生乃屏人间语。《信陵君》
⑤隔阂,疏远。君臣多间。《左传•哀公二十七年》
⑥离间。赵王信秦之间。《廉蔺列传》 38.绝jue ①杜绝、断绝。天柱折,地维绝。《淮南子•天文》
②极,非常。罴之状,被发人立,绝有力而甚害人。《罴说》
③高超、绝妙。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桃花源记》
④停止、消失。空谷传响,哀转久绝。《与朱元思书》
⑤横渡、横穿。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劝学》 39.举ju ①拉起 中江举帆,余船以次俱进。《赤壁之战》
②举荐 举孝廉不行,连辟公府不就。《张衡传》
③举行 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陈涉世家》
④占领 戍卒叫,函谷举。《阿房宫赋》
⑤拿,拥有 吾不能举全吴之地,十万之众受制于人。《赤壁之战》
⑥全 夫秦王有虎狼之心,杀人如不能举。
⑦整个 举世混浊而我独清。《屈原列传》
⑧扛起 遂括囊口,肩举驴上。《中山狼传》
⑨聚合 席卷天下,包举宇内。《过秦论》
⑩发 举言谓新妇,哽咽不能语 《孔雀东南飞》
⑾作 故凡举事必循以法。《察今》 40.将
(1)jiang ①扶、持。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木兰诗》
引:拿,用。将功赎罪。
②带领,统率。公子遂将晋鄙军。《信陵君》
③带兵。使关羽将三万兵至益阳。《三国志•吴主传》
10.高中文言文特殊句式专题 篇十
第一课时
一、判断句
用“者„„也”表判断
“陈胜者,阳城人也。”(陈胜是阳城人)
“方柯者,语文小栈之站长也。”(方柯是语文小栈网站的站长)“廉颇者,赵之良将也。”(廉颇是赵国的良将)
句末用“也”表判断 “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城北徐公是齐国的美丽的人)“方柯,天才也。”(方柯是天才)
用“者”表判断 “方柯者,中国之人。”(方柯,是中国人)
用“为”表判断 “为天下理财,不为征利。”(„„不能说是设法生财)
用“乃”表判断 “是乃狼也。”(这是狼)“电脑乃高科技用具。”(电脑是高科技用具)
文言文判断句最显著的特点就是基本上不用判断词“是”来表示,而往往让名词或名词性短语直接充当谓语,对主语进行判断,其句式有如下几种表示法:
“......者,......也。”这是文言判断句最常见的形式。主语后用“者”,表示提顿,有舒缓语气的作用,谓语后用“也”结句,对主语加以肯定的判断或解说。如:“陈涉者,阳城人也。”(《史记.了涉世家》)
“......,......也。”判断句中,有时“者”和“也”不一定同时出现,一般省略“者”,只用“也”表判断。如:“操虽托名汉相,其实汉贼也。”(《资治通鉴》)
“......者,......。”有的判断句,只在主语后用“者”表示提顿,这种情况不常见。如:“四人者,庐陵萧君圭君玉,长乐王回深父,余弟安国平父,安上纯父。”(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者也。”在句末连用语气词“者也”,表示加强肯定语气,这时的“者”不表示提顿,只起称代作用。这种判断句,在文言文中也比较常见。如:“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战国策.齐策》)
无标志判断句。文言文中的判断句有的没有任何标志,直接由名词对名词作出判断。如:“刘备天下枭雄。”(《赤壁之战》)另外,在文言文中有时为了加强判断的语气,往往在动词谓语前加副词“乃、必、亦、即、诚、皆、则”等。
需要注意的是,判断句中谓语前出现的“是”一般都不是判断词,而是指示代词,作判断句的主语,而有些判断句中的“是”也并非都不表示判断,“是”在先秦古汉语中少作判断词,在汉以后作判断词则多起来。还有,肯定判断谓语前加的副词和否定判断谓语前加的否定副词“非”,都不是判断词。
判断句是对事物的性质、情况、事物之间的关系做出肯定或否定判断的句子。文言中常用以下几种形式表示判断。1.用“者”或“也”表判断。这是典型的文言判断形式。有用“„„者,„也”的,其中“者”表停顿,“也”表判断;有单用“者”或“也”的;也有“者也”在句尾连用的。例如:
陈胜者,阳城人也。(司马迁《陈涉世家》)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韩愈《师说》)四人者,庐陵萧君圭君玉,长乐王回深父,„„(王安石《游褒禅山记》)项脊轩,旧南阁子也。(归有光《项脊轩志》)夫战,勇气也。(《左传·曹判论战》)莲,花之君子者也。(周敦颐《爱莲说》)2.用副词“乃”“则”“即”“皆”“耳”等表判断。这种形式也较为多见。例如: 当立者乃公子扶苏。(司马迁《陈涉世家》)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范仲淹《岳阳楼记》)即今之偶然在墓者也。(张溥《五人墓碑记》)夫六国与秦皆诸侯。(苏洵《六国论》)3.用动词“为”“是”表判断。其中“是”表判断,要注意和用作代词的“是”的区别。例如: 故今之墓中全乎为五人也。(张溥《五人墓碑记》)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司马迁《鸿门宴》)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陶渊明《桃花源记》)巨是凡人,偏在远郡,行将为人所并。(司马光《赤壁之战》)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代词,这样)(苏轼《石钟山记》)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木兰诗》)4.用否定副词“非”等表示否定的判断。例如:
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苏洵《六国论》)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孟子·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5.直接表示判断。既不用判断词,也不用语气词,通过语意直接表示判断。例如: 刘备天下条雄。(司马光《赤壁之战》)刘豫州王室之胃。(同上)第二课时
二、被动句
所谓被动,是指主语与位于之间的关系是被动关系,也就是说,主语是位于动词所表示的行为的被动者、受害者,而不是主动者、实施者。
用“为”表被动 “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被天下人嘲笑)
用“被”表被动 “忠而被谤,能无怨乎?”(忠心却被别人诽谤,能不怨恨吗?)用“见”表被动 “„„徒见欺”(„„白白地被欺骗)
用“于”表被动 “受制于人”(被人控制)“不能容于远近。”(不能被邻里所容)
被动句总结 文言文中,被动句的主语是谓语动词所表示的行为被动者,受事者,而不是主动者,施事者。在古汉语中,在古汉语中,被动句主要有两大类型:一是在标志的被动句,即借助一些被动词来表示,二是无标志的被动句,又叫意念被动句。
1、有标志的被动句,大体有以下几种形式: 动词后用介词“于”表被动,“于”起介绍引进动作行为的主动者的作用。如:“故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史记.屈原列传》)这里“惑”、“欺”的动作是由“于”后的“郑袖”、“张仪”发出来的。
有时也在介词“于”或动词前加“受”,形成“受......于......。”的形式表被动。如:“吾不能举金吴之地,十万之从,受制于人。”(《资治通鉴》)
用“见”、“于”,“见......于......。”表被动。如:“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同上)“暴见于王。”(《孟子.梁惠王下》)“见”有一种特殊用法和表被动的“见”的形式很相近,如:“冀君实或见怒也。”(《答司马谏议书》)这里的“见”不表被动,它是放在动词前,表示对自己怎么样的客气说法,像现代汉语中的“见谅”等那为此种用法。用“为”,“为......所.....。”表被动。如:“(巨)偏在远郡, 行将为人所并。”(《资治通鉴》)
用“被”表被动。如:“予犹记周公之被逮,在丁卯三月之望。”(张溥《五人墓碑记》)
1、无标志的被动句,这种情况是指没有被动词的被动句。如:“荆州之民附操者,逼兵势耳。”(《资治通鉴》)这里的“逼兵势”是“被兵势所逼”的意思。
被动句是表示被动意义的句子。文言中,常常借助一些介词表示被动。
1.用介词“于”“受„„于„„”表被动(“于”引出动作的主动者)。例如: 则今之高爵显位,一旦抵罪,或脱身以逃,不能容于远近。(张溥《五人墓碑记》)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不拘于时,学于余。(韩愈《师说》)吾不能举全吴之地,十万之众,受制于人。(司马光《赤壁之战》)2.用“为”“为„„所„„”(“为”引出动作的主动者)或“„„为所„„”表被动。例如:
及其衰也,数十伶人困之,而身死国灭,为天下笑。(欧阳修《伶官传序》)吴广素爱人,士卒多为用者。(司马迁《陈涉世家》)今不速往,恐为操所先。(司马光《赤壁之战》)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苏洵《六国论》)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司马迁《鸿门宴》)3.用“见”“见„„于„„”表被动(“于”引出动作的主动者)。例如: 动见瞻观,何时易乎?(曹丕《与吴质书》)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庄子·秋水》)4.用介词“被”表被动。例如:
予犹记周公之被逮。(张溥《五人墓碑记》)参佐无不被系束。(《世说新语·桓南郡好猎》)5.动词本身表被动。这是意念上的被动句,需要根据上下文来判别。例如: 蔓草犹不可除,况君之宠弟乎?(《左传·郑伯克段于鄢》)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孟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第三课时
三、省略句
1、主语的省略
例如:(1)承前省。如:永州之野产异蛇,(是蛇)黑质而白章;(蛇)触草 木,草木尽死;(蛇)以啮人,(人)无御之者。[承前省主语] 蹇叔之子与师,哭而送之。(《淆之战》)
(2)承后省。如:“沛公谓张良曰:‘(公)度我至军中,公乃入。’” 七月在野,八月在宇,九月在户。十月蟋蟀,入我床下。(《诗经•七月》)
(3)自述省。如:“(予)爱是溪,(予)得其尤绝者家焉。”
(4)对话省。如:“(孟子)曰:‘独乐乐,与人乐乐,孰乐?’(王)曰:‘不若与人。’”
2、谓语的省略
例如“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鼓)而衰,三(鼓)而竭„„。
3、修饰语和中心词的省略。如: 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吾)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吾)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修饰语的省略] 行一不义(事),杀一无罪(人),而得天下,不为也。[中心词的省略]
3、宾语与兼语的省略。文言文不但常省略动词宾语,也常省略兼语结构中的兼语。如:(赵括)尝与其父言兵事,(赵)奢不能难(之),然不谓(之)善。杞子自郑使(人)告于秦。郑穆公使(人)视客馆。
屠惧,投(之)以骨。(《狼》)
4、介词和介词宾语的省略。如: 死马且买之(以)五百金,况生马乎?
臣与将军戮力而攻秦,将军战(于)河南,臣战(于)河北。试与他虫斗,(他)虫尽靡。又试之(以)鸡,果如臣言。此人一一为(之)具言所闻
旦日,客从外来,与(其)坐谈。(《邹忌讽齐王讷谏》)
5、分句的省略。如:
然力足以至焉,(而未至,)于人为可讥,而在己为有悔。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亦可致远),功在不舍
古今汉语都有成分省略,但又有所不同。这不同又表现在两方面:一是古汉语中省略的情况更多,二是现代汉语习惯上不能省的古汉语也可省。省略句总结
句子成分的省略,在文言文和现代汉语中都有,不过,文言文中的省略句更普遍。常见的有以下几种情形:
1省略主语有承前面的主语省略,有呼应下文省略,在对话中也常常省略主语。文言文中的第三称代词“之”、“其”不能作主语,也是文言文中主语多省略的原因之一。如:“自吾氏三世居是乡,积于今六十年矣,而乡邻之日蹙。殚其地之出,竭其庐之入,号呼而转徒,饥渴而顿踣,触风雨,犯寒暑,呼嘘毒疠,往往而死者相藉也。”有时一个复句或一段话中多处省略主语,这些主语并不一贯,即所指不是同一对象,在阅读和翻译时要注意。如:“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桃花源记》)在翻译成现代汉语时,省略的主语要补充出来。
2省略谓语为主是句子里最重要的成分,一般是不能省略的。但在特定情况下也有承接上文、呼应下文或因对话而省略的。如:“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六则)后一分句省略了谓语“择”。在译成现代汉语时,被省略的为主要补充出来。
3省略宾语宾语的省略有两种情况:省略动词的宾语和省略介词的宾语。如:“以相如功大,拜为上卿。”(《廉颇蔺相如列传》)这句话就省略了动词谓语“拜”的宾语“之”又如:“竖子不足与谋!”(《鸿门宴》)这句话中省略了介词“与”的宾语“之”。在文言文中,介词“以”、“为”、“与”的宾语“之”往承上文省略。在译成现代汉语时,省略了的动词宾语或介词宾语要补充出来。
4省略介词在文言文中,介词“于”和“以”常被省略。如:“后数日驿至,果地震陇西。”(《张衡传》)句中省略了介词“于”。又如:“赐之彘肩。”(《鸿门宴》)句中省略了介词“以”。泽为现代汉语时,省略了的介词也要补充出来。第四课时
四、倒装句(宾语前置;状语后置;定语后置;主语后置)
(一)、宾语前置
1、否定句中代词宾语前置
这类宾语前置,要具备两个条件:一是宾语必须是代词;二是必须是否定句,由“不”、“未”、“毋”、“莫”等否定词表示。在这种情况下,代词宾语要放在动词之前和否定词之后。例如: 《硕鼠》:“三岁贯汝,莫我肯顾。”“莫我肯顾”应理解成“莫肯顾我”。忌不自信《邹忌讽齐王纳谏》〈战国策〉
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寡人之于国也》〈孟子〉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否)焉。(之,宾语提前的标志)《师说》 古之人不余欺也!《石钟山记》苏轼
不吾知其亦已兮,苟(只要)余情其信芳(美好)。《离骚》屈原 东望愁泣,若不自胜。《柳毅传》李朝威
见大王爱女牧羊于野,所(代词,“之人”)不忍视。《柳毅传》李朝威 是以后世无传焉,臣未之闻也。《齐桓晋文之事》〈孟子〉 保民而王,莫之能御也。《齐桓晋文之事》〈孟子〉 而良人未之知也。《齐人有一妻一妾》〈孟子〉
2、疑问句中代词宾语前置
文言文中用疑问代词“谁”、“何”、“奚”、“安”等做宾语时往往放在动词的前面。例如:《鸿门宴》:“良问曰:‘大王来何操?’”“何操”应理解为“操何” 吾孰与徐公美?《邹忌讽齐王纳谏》〈战国策〉
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 《寡人之于国也》〈孟子〉 彼且奚适也? 《逍遥游》〈庄子〉
彼且恶(何)乎待哉? 《逍遥游》〈庄子〉 沛公安在? 《鸿门宴》〈史记〉
夫晋,何厌之有?(之,宾语提前的标志)《烛之武退秦师》〈左传〉 吾实为之,其又何尤(怨)? 《祭十二郎文》韩愈 洞庭君安在哉? 《柳毅传》李朝威 无情郎安在? 《柳毅传》李朝威
3、介词宾语提前:
在现代汉语中,介词后面跟着宾语,组成介宾结构,用来修饰动词谓语。在文言文中,介词宾语往往置与介词之前,形成一种倒置的现象。例如:
《岳阳楼记》:“臆!微斯人吾谁与归?”“谁与归”应理解为“与谁归”。一旦山陵崩,长安君何以自托于赵? 《触龙说赵太后》〈战国策〉 不为者与不能者之形(情形),何以异? 《齐桓晋文之事》〈孟子〉
吾王庶几无疾病与,何以能鼓乐也?何以能田(畋)猎也? 《庄暴见孟子》〈孟子〉 不然,籍何以至此? 《鸿门宴》〈史记〉 余是以记之。《石钟山记》苏轼
将子无怒,秋以为期。《卫风•氓》〈诗经〉 是以区区不能废远。《陈情表》李密
是以君子远庖厨也。《齐桓晋文之事》〈孟子〉 奚以知其然也? 《逍遥游》〈庄子〉
4、特殊结构:用“之”、“是”将宾语提前。前世不同教,何古之法?(效法哪一个古代)宋何罪之有?(宋国有什么罪过?)惟命是听(成语)惟利是图(成语)惟马首是瞻 《冯婉贞》
惟兄嫂是依 《祭十二郎文》韩愈 惟你是问。
5、普通宾语前置
在一般性的宾语前置中,大家要注意语感。
宾语前置总结 文言文中,动词或介词的宾语,一般置于动词或介词之后,但在一定条件下,宾语会前置,其条件是:
第一、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这类句子,介词的宾语也是前置的。如:“沛公安在?”(《史记.项羽本记》)这种类型的句子关键是作宾语的疑问代词(像:谁、何、奚、曷、胡、恶、安、焉等)。值得注意的是,介词“以”的宾语比较活跃,即使不是疑问代词,也可以前置。如:“余是以记之,以俟观人风者得焉。”(柳宗元《捕蛇者说》)其中的“是”是一般代词,但也前置了。
第二、文言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这类句子有两点要注意,一是否定句(一般句中必须有“不”、“未”“毋”、“无”、“莫”等否定词);二是代词作宾语。如:“时人莫之许也。”(陈寿《三国志.诸葛亮传》)正常语序应该是“时人莫许之也。”
第三、用“之”或“是”把宾语提前取动词前,以突出强调宾语。这时的“之”只是宾语前置的标志,没有什么实在意义。如:“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韩愈《师说》)有时,还可以在前置的宾语前加上一个范围副词“唯”,构成“唯......是......”的格式。如:“唯利是图”、“唯命是从”等。
第四、介词宾语前置的情况除了第一种情况外,还有一种情况,就是方位词、时间词作宾语时,有时也前置;例如:“业文南向坐。”(《史记.项羽本记》)意思是“业文面向南坐。” 第五课时
(二)、定语后置:
在古汉语中将定语移置在中心词之后的现象。定语后置一般有三种情况:
1)、中心词+定语+者或中心词+之+定语+者
楚人有涉江者。(《察今》)
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石钟山记》)大阉之乱,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四海之大,有几人欤? 《五人墓碑记》张溥 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愚公移山》〈列子〉
2)、中心词+之+形容词(定语)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劝学》)
带长铗之陆离兮,冠切云之崔嵬。(《涉江》)四海之大,有几人欤?
3)、中心词+数量词(定语)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马说》)
我持白璧一双,欲献项王;玉斗一双,欲与亚父。(《鸿门宴》)
(三)、状语后置:
现代汉语中状语置于谓语之前,若置于位于之后便是补语。但在文言文中,处于补语的成分往往要以状语来理解。例如:
《鸿门宴》:“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战河南”即“战(于)河南”,应理解为“于河南战”。《促织》:“覆之以掌”即“以掌覆之”应理解为“用手掌覆盖(蟋蟀)”。
另外,还有定语置于中心词之后,修饰名词的量词放在名词之后等特殊现象。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 《寡人之于国也》〈孟子〉
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可以不负戴于道路也《寡人之于国也》〈孟子〉 举所佩玉抉以示之者三。《鸿门宴》〈史记〉
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烛之武退秦师》〈左传〉 虽董之以严刑,振(震)之以威怒 《谏太宗十思疏》魏征 孰与君少长?——与君孰少长? 《鸿门宴》〈史记〉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劝学》〈荀子〉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劝学》〈荀子〉
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师说》韩愈 为坛而盟,祭以尉首。《陈涉世家》〈史记〉 静女其姝,俟我于城隅。《邶风•静女》〈诗经〉 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赤壁赋》苏轼
相与枕藉乎舟中,不知东方之既白。《赤壁赋》苏轼
柱以白壁,砌以青玉,床以珊瑚,帘以水晶。《柳毅传》李朝威 命坐于灵虚之下。《柳毅传》李朝威 第六课时
(四)、主语后置:
为了强调谓语,有时将谓语置于主语之前。这仅仅是因为语言表达的需要。如,“甚矣,汝之不惠(慧)!”(《愚公移山》)另外,还有定语置于中心词之后,修饰名词的量词放在名词之后等特殊现象。例如: 甚矣,汝之不惠(慧)。《愚公移山》〈列子〉 甚矣,乌纱之横,皂隶之俗哉!《虎丘记》袁宏道 快哉此风!(宋玉《风赋》)“美哉,我少年中国。
五、固定句式
吾孰与徐公美?——孰与,与„比怎么样 《邹忌讽齐王纳谏》〈战国策〉
日食饮得无衰乎?——得无,该不会,表揣测的疑问词 《触龙说赵太后》〈战国策〉 反复自念,得无教我猎虫所耶?——得无,该不会,表揣测的疑问词《促织》蒲松龄 求,无乃尔是过与(同“欤”,语气词)——无乃„与?恐怕„吧 《季氏将伐颛臾》〈论语〉
是社稷之臣也,何以伐为?——何(以)„为,表反问的句式,为什么要„呢 《季氏将伐颛臾》〈论语〉
故不积跬步,无以致千里;不积小流,无以致江海。——无以,没有用来„的(办法)《劝学》〈荀子〉
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奚以„为,哪里用得着„呢,表反问 《逍遥游》〈庄子〉 山峦为晴雪所洗。——为„所„,表示被动关系 《谏太宗十思疏》魏征(课后题)今日见辱问于长者。——见„于„,表被动的固定格式 《柳毅传》李朝威 “他人之心,予忖度之。”——夫子之谓也。
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我之谓也。(《庄子•秋水》)——„之谓也,„说的就是„《齐桓晋文之事》〈孟子〉 不亦„„乎 相当于“不是„„吗” 以为、以„„为„„意思是以为、认为、把„„当作、用„„做„„。例如:
而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自以为得其实。(《石钟山记》)
至丹以荆轲为计,始速祸焉。(《六国论》)如„„何 相当于“对„„该怎么办”
唯„„是 “是”无意,起宾语提前作用;“唯”表示对象的唯一性 岂„„哉(乎)、独„„哉意思是难道„„吗例如:
赵岂敢留璧而得罪于大王乎?
王侯将相宁有种乎!(《陈涉世家》)与其„„孰若„„、与其„„宁„„可译为与其„„不如(宁可)„„
与其坐而待亡,孰若起而拯之。(《鸿门宴》)
与人刃我,宁自刃。(《鲁仲连传》)与其„„宁„„ 相当于“与其„„宁可„„”
⑴“如„„何”、“奈„„何”、“若„„何”。这是三个同义的说法。意思是“把„„怎么样”、“对„„怎么办”或“怎么对付(处置、安顿)„„”。例如:
如太行、王屋何?(如何处理太行、王屋这两座大山呢?)奈并累若属何?(把你们一起连累了可怎么办呢?)虞兮虞兮奈若何?(虞啊虞啊我拿你怎么办呢?)⑵“„„孰与„„”、“„„何如„„”。这两种说法都是询问比较的结果,用法相同。公之视廉将军孰与秦王?(你们看廉将军和秦王相比,谁更厉害?)吾孰与城北徐公美?(我和城北徐公相比,谁更美?)汝意谓长安何如日远?(长安和太阳相比,哪一个离得更远?)“孰与”、“何如”还可以用来询问利害得失,或表示抉择取舍。救赵孰与勿救?(救赵与不救赵哪个有利?)惟坐待亡,孰与伐之?(与其坐而待毙,哪如起而进攻他们?)岭南梅开早,何如北地春?
与“孰与”、“何如”这种用法相同的还有“孰若”、“孰如”、“何若”等。⑶“不亦„„乎?”可译为:“不„„吗?”,“难道不„„吗?” 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
有过不罪,无功受赏,虽亡,不亦可乎?
⑷“何(奚、曷)以(用)„„为”“何以为”“何„„为”。这是三个同义的说法,可译为“哪里用得着„„呢?”、“还要„„干什么呢?” 吾有车而使人不敢借,何以车为? 世方乱,安以富为?
上岸击贼,洗足入船,何用坞为?
胜自磨剑,人问曰:“何以为?”(磨剑干什么呢?)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
吾英王,奚跪为?(我是英王,为什么要给你下跪呢?)⑸“何„„之为”。这个格式的意思是“还算得上„„”、“还谈得上什么„„”、“还说什么„„”。秦不哀吾丧而伐吾同姓,秦则无礼,何施之为?(还谈得上什么恩惠呢?)国仇未报,何以家为?
何以名为?臣夫桑下之饿人也?
⑹“得无”、“无乃”。“得无”又写作“得毋”、“得微”、“得非”等,意思是“该不会”、“莫不是”、“只怕是”、“岂不是”、“莫非”等。
得无教我猎虫所耶? 日饮食得无衰乎? 得毋有病乎?
“无乃”又写作“毋乃”、“非乃”、“不乃”,意思是“岂不是”、“莫非是”、“恐怕要”等。求,无乃尔是过欤?(恐怕要责备你吧?)师劳力竭,远主备之,无乃不可乎?(恐怕不可以吧?)今君王既栖于会稽之上,然后乃求谋臣,无乃后乎?(岂不是晚了点吗?)固定句式总结
固定格式也叫固定结构,或者凝固结构。它的语法特点就是由一些不同词性的词凝结在一起,固定成为一种句法格式,表达一种新的语法意义,世代沿用,约定俗成,经久不变。它的分类可按表达语气的种类分为四种: 第一种:表陈述语气常用的有:有以(有......用来)、无以(没有......用来)、有所(有.....的)、无所(没有......的)、比及(等到......的时候)、为......所。第二种:表疑问语气常用的有:奈何(怎么办)、何如(怎么样)、如......休(把......怎么样)、得无......耶(大概......吧、恐怕......吧)等。
第三种:表感叹语气常用的有:何其(多么)、一何(何等、多么)、何......之(怎么......这样啊)等。
第四种:表反问语气常用的有:无乃......乎(恐怕、只怕)、不亦......乎(不是......吗)、得无......乎(难道......吗)、孰与、孰若(跟......相......)何......为(为什么......呢 第七、八课时
一、请翻译。判断句式
1、有亭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
2、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
3、此悉贞良死节之臣。
4、臣本布衣。
5、已后典籍皆为板本。
6、江东领袖孙伯符乃英雄也。
7、济北彀城下黄石即我也。文言文判断句式常见有3种
1、①„„者„„也
②„„者
③„„也
2、句中不用“者”,句末不用“也”。
3、用“乃”“为”“则”“即”等词表判断
三、请翻译 省略句式
1、(卖油翁)乃取一葫芦置于地,(卖油翁)以钱覆其口。
2、一鼓作气,再(鼓)而衰,三(鼓)而竭。
3、小惠未遍,民弗从(之)也。
4、以(之)告富者。
5、山水之乐,得之(于)心而寓之(于)酒也。归纳:
1、补充省略成分,应结合上下文语境。
2、省略句常见的几种类型
①主语省略
②谓语省略
③宾语(包括介词“以”的宾语)省略
④介词省略
3、译成现代汉语时,为做到语句通顺,该补充的应补充。
四、请翻译。
倒装句-----介宾短语后置句
1、孔子曰:“苛政猛于虎。”
2、吾尝疑乎是
3、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
4、杀人以梃与刃,有以异乎
5、咨臣以当世之事
6、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
7、尝射于家圃归纳:
介宾短语后置句:在古汉语中,介宾短语往往放在动词后面作补语。译成现代汉语时,一般要把它提到动词前面作状语。
五、请翻译
倒装句-----宾语前置句(提宾句)
现代汉语一般都将宾语放在动词或介词之后。但在古汉语中,有时宾语可以放在动词或介词之前,构成提宾式。A、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宾语,放在动词或介词之前。如:“何苦而不平?”(“何”是“苦”的宾语)
1、子将安之 ?
2、微斯人,吾谁与归?
【中考文言文判断句句式】推荐阅读:
中考语文文言文句式07-15
中考复习文言文教案06-23
安徽中考语文文言文07-28
中考文言文复习梳理09-02
中考文言文虚词归纳11-01
中考文言文阅读答案11-11
中考语文文言文复习:《桃花源记》07-03
中考语文文言文一词多义11-10
中考重点语文古诗文和文言文06-08
中考真题之课内外文言文比较阅读06-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