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师古诗教学实录(共8篇)
1.名师古诗教学实录 篇一
名师教学乡愁教学实录
师:我们今天学习台湾著名诗人余光中的一首诗《乡愁》,请大家推荐位朗读最好的男同学把这首诗读一读。(学生推荐,一男生起立朗读)
师:读得不错,还没有学习,就读得这样,确实读得好。女同学读得好的是哪一位? 站起来,给大家读一读。(女生读)
师:读得不错,清楚。也有一定感情,当然,要读得很好,还要深入读。
(教师范读。掌声)
刚才听了同学读了两遍,我读了遍。你们感觉,在读这首诗的时候,语调应该是明快的还是深沉的?(生齐答:深沉的。)节奏应该是急促的还是舒缓的?(生齐答:舒缓的。)语调应该是深沉的,节奏应该是舒缓的!(板书“语调深沉节奏:舒缓”)
为了帮助同学们理解这首诗,我想提几个问题请大家思考。
【问题一】
这首诗共有四个小节,大家觉得它们之间的顺序能傍改变吗?
生:不可以!
师:请说说理由。
生1:这首诗好像是按照从小到大,按时间顺序来写的。
师:你怎么知道是按时间来写的?
生:每小节的开头,都有一个时间的标志。“小时候” “长大” “后来啊”“而现在”等标志明显。
师:还有没有理由?
生2:我觉得是按照把“乡愁”比喻的事物由小到大排列的:邮票、船票、坟墓、海峡。
师:作比的事物是由小到大,她发现这个特点,好像也是存在的。看看还有什么顺序?
生3:我觉得感情方面它是层层递进的。
师:它是怎么层层递进的?
生.先是对母亲的想念,那个时候母亲还在人世;然后是对新娘的爱恋。后来是对母亲离去的悲痛,我觉得这段也为后面作了铺垫,借用这段来抒发感情,因为大陆也是他的母亲。从这个角度看,是无法改变顺序的。
师:她发现了这样一个感情发展的顺序特点。大家同不同意?
生:同意!
师:我顺便介绍一下余光中。
他是大陆人,祖籍福建。 21岁离开大陆到台湾,台湾大学毕业又到美国进修,回来之后,先后在台湾大学和香港大学当教授,从60年代开始写了很多怀乡诗,这首诗是70年代写成的,据他说,写这首诗酝酿的时间很长,真正写的时候只用了20分钟。原来,第一小节,写他小时候,读寄宿小学,不能每天回家,想念母亲,母子之思;后来结婚了,到美国进修,当时大概航空不发达来回坐船,借助船票回家探亲,夫妻之恋;后来母亲去世了,生死之别;最后,是关怀祖国的统一,是对祖国的情感,感情的升华,从个人的情感升华到对祖国统一的关切,对祖国的眷恋。这一点,他也说过:我后来慢慢意识到。我的乡愁应该是对包括地理、历史以及文化内容的整个祖国的眷恋。
师:同学们的水平很高,回答问题很好!
【问题二】
第四节中“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觉得“浅浅的”用得不好,我想改为“深深的”,好吗?
师:请看,我这样一改就强调了台湾跟大陆隔离的状况,大雾赞不赞成?赞成我的举手(一个也没有):不赞成的举手(哟,100% )那你们说说理由,要说服我!
生1:因为“浅浅”的海峡,比喻可以逾越的一种希望,作者的希望是有一天台湾可以回归嘛!
师:回归?
生:台湾回归到祖**亲的怀抱!
师:特别地纠正一下,“回归祖国怀抱”说法不妥。香港、澳门被外国人占领了,后来回归到祖国的怀抱。台湾曾经被日本人占领,抗战胜利后,已经回到祖国的怀抱,现在还是中国人在掌权呢,不是外围人,台湾与大陆是“统一”同题,不是“回归”祖国怀抱的问题。明白吗?这句话说得不妥当。但是,她表达的意思很好,觉得用“浅浅的”,祖国统一就有希望。
生2:我觉得这是一种反衬方法,前面“小小的” “窄窄的” “矮矮的”都是反衬,“浅浅的”反衬出那一代人对回旧祖国的乡愁的深度。
师:用“小小的” “窄窄的” “矮矮的” “浅浅的”反衬作者乡愁之浓、之深。还有没有? 你们开始说服我了。确是“浅浅的”好像更好,不仅是跟前面的用词取得一致。还说明台湾、大陆本来就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现在的分裂完全是人为的原因造成的。大陆和台湾一定要统一,一定会统一。
【问题三】
我总觉得这首诗表达的意思较为含糊,诗人内心的思想没有明确地表达出来,我改写一下,大家评一评怎样:
小时候,乡愁是对母亲的思念,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
长大后,乡愁是对爱人的恋挂。我在这头,新娘在那头
后来啊,乡愁是对亲人的哀悼,我在坟墓外头,母亲在坟墓里头
而现在。乡愁是对祖国统一的渴望,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
师:怎么样? 洪老师改得怎么样?
众生:不怎么样。
师:我觉得还挺不错的。那你们说说怎么“不怎样”?(指后排学生)来,那个同学。
生l:改过以后,感觉返首诗显得很浅显,不像原来那么有韵味,很难得到感情上的共鸣。
师我觉得我改得不浅显,还没有说服我。还有谁说说?
生2:我觉得原诗表达得更为婉转,让读者更能体会作者深深思念的感情。改写后,虽然也有感情。但是少了那种耐人寻味的东西。
生3:余光中用四种事物表达自己内心的情感,而洪老师直接说出对乡愁的思念,这样不耐人寻味,意思太直接了。如果用比喻的方法,更能让读者深刻地体会到那种思念的情感。
师:现在差不多能说服我了。他说采光中借用了四个事物,耐人寻味,老师直接说出来了,反而不耐人寻味。
生4:我说的和他们说的差不多。因为诗本身就是一种韵昧,用直白的手法写出来就不叫诗了。而且用比喻的手法,会更深刻。
师:诗歌这种文学作品,是越含蓄、越形象越好,直白就不是诗了,这是诗歌的特点。是的,我的改句太直白了。刚才那个男同学说得挺好,原诗借助了四个具体的事物,来寄托作者的乡愁。显得特别的形象,特别含蓄婉转、耐人寻味,这确实说服我了。
【问题四】
还有一个问题:每一段第二句都有一个“是”,把所有的“是”全改为“像”,“乡愁像一枚小小的邮票” “乡愁像一张窄窄的`船票” “乡愁像 一方矮矮的坟墓”“乡愁像一湾浅浅的海峡”行不行?为什么?
生1:老师上课前说过,作者写这首诗是酝酿了很长时间写的,如果改为“像”就感觉作者好像对这种情感不是特别深刻。可实际上,作者是被这种情感困扰了很久的,所以我认为用“是”更好一点。
师:这个没有说服我。“是”就深刻,改个“像”就好像不深刻,这个好像没有道理。谁再说?
生2:我觉得改为“像”给人置身事外的感觉,用“是”就是把所有的感情都寄托在“邮票上“船票上”坟墓上”和“海峡上”。
师:也没有说服我,可能这个问题有点难。大家想想,有时“是”是可以改为“像”的:
“我是一只小鸟”和“我像一只小鸟”是相通的。“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乡愁”跟“邮票”有相似关系吗?有没有?有哪些地方相像,是不是个比喻呢? 这里不是比喻,其实是个省略句。应为“小时候,乡愁是寄托在一张小小的邮票上的”,这里不能改,不是暗喻。注意这一点,大家要朗读好,作者的感情发展是有层次的,要读出这种层次来。
请刚才这个女同学来读。
(女生读)
师:不错,基础很好,但是还没有突出出来。特别是第三小节。(师范读第三节,并且解说作者很悲伤。师反复吟咏第三节的“我在外头,母亲在里头”然后让学生自己读全诗,要求放声读,各自读自己的,不要齐读。)
师:再读几遍,背诵下来,我要检查。
师:会背了,请举手!
(两女生分别背诵)
师:不仅背得准确。而且朗诵得很好。下课。
【老师说课】
今天的课,我称之为“语感教学课”。语感是一种语言修养,是对一种话语系统的敏锐感觉。它是在长期规范的语言感受和语言运用中养成的一种带有浓厚经验色彩的比较直接迅速的感悟语言的能力。
长期以来,语文教学领域存在着一种怪现象:我们经常把语文课教变了昧儿,或者教成了历史课.或者教成了政治课,或者教成了科普课,唯独不是语文课,我们都热心去种别人的田,却荒了自己的地。这个问题到今天一直没有得到解决。
语感教学的主要手段是实施语感训练,语感训练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语感实践,二是语感分析。语感实践,就是指导学生感受语言材料和运用语言。也就是要让学生多读、多听、多背、多说、多写成套的语言,这是语感形成的基础。但是,仅有语感实践是不够的,为了使学生由无意识的自发状态提高到有意识的自觉状态,个材料等等。语感教学还要注意把握四个“结合”:语感训练与思想教育结合,与思维训练结合,与审美陶冶结合,与语言知识传授结合。
我今天的课就是按照这一意图进行的。首先我的课堂重视读,不但要反复读,而且还要背。在此基础上,对语言进行琢磨。这就是语感分析。“四个结合”也有体现.不搞架空分析,不是大讲一通时代背景,不是大讲一通祖国统一,但学生还是感受到了余光中那种热爱祖国、希望祖国尽早统一这样一种情感、思想。课堂上我提出的几个问题,除了第一个问题的“时间顺序”比较容易.其他都不容易,需要动动脑筋,这就是与思维训练的结合。此外,对诗歌的欣赏,读出美感来就是一种审美:至于语文知识传授,我今天也传授了一点——在本诗中“是”不能改为“像”,“是”在这里不是暗喻。
语感教学要运用多种方法.我们主要运用四种。
A.美读感染法。“读”是语文教学的第一教学法.抓住了读,就抓住了语文教学的要领。不能把思想情感读出来。不能把美感读出来,这样的语文教学,能说成功吗?
B.比较揣摩法。就是“加一加、减一减、调一调、联一联、换一换、改一改”。采用这些办法对文本的标点、字词、句子、段落进行“加、减、调、联、换、改”,设置一个参照物,让学生在比较中体味语言运用的妙处.进而培养语感。今天采用了这个方法。
C.语境创设法。根据教学需要,创设特定的言语情境。让学生设身处地,以特定的身份“参与”言语活动,从动态语言中获得语感。
D.切己体验法。在学习课文语言时,指导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和生活体验,去体察语言的意蕴、情感和韵味。以培养语感。
2.名师古诗教学实录 篇二
关键词:创设情境,培养能力,自主探究
俗话说:“熟读唐诗三百首, 不会作诗也会吟”, 说明了阅读古诗的重要性。古诗是鼎立于我国文学史上的一座高峰, 是传统文化的精髓, 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和很强的艺术感染力。编入小学课本里的一些五言、七言绝句, 都是根据孩子的身心特点选取的精品, 可以培养学生爱美的情趣, 养成勤劳的美德, 熏陶学生的心灵, 激发他们热爱祖国的感情。可是目前古诗教学却处于老师教, 学生读;教师讲, 学生记的“高效低能”状态, 致使学生对古诗失去了学习兴趣。如何改变这种局面, 让古诗教学趣味横生呢?《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特点, 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 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 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 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我参加了“重庆市2011年小学语文教学内容暨阅读教学问题与对策研讨会”, 中国教育学会名师巡讲团特邀讲师、上海市园丁奖获得者朱煜老师展示的一堂《江南春》的教学, 让我走出困惑, 茅塞顿开, 受益匪浅。
一、创设情境, 激发阅读兴趣
学生的学习兴趣直接关系到学习效果。创设诗歌情境, 激发学生进行探究性阅读的欲望, 真正变“接受性学习”为“探究性学习”, 要求教师要认真钻研教材, 精心设计教法, 诱导学生积极思维, 大胆想象, 使学生感受诗情, 领悟诗意, 读出诗味。
《江南春》一课的教学伊始, 朱煜老师出示了四幅江南美景, 配上一段古典音乐, 引导学生从拍摄的时间、背景、人物活动等不同角度观察烟雨蒙蒙的江南、柳绿桃红的江南、莺飞草长的江南。有意识地创设诗歌情境, 引导学生自主阅读, 想象诗所描写画面, 让学生仿佛置于如梦如幻、如诗如画的境界, 巧妙地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让学生感受到“诗中有画, 画中有诗”。
二、授之以渔, 培养阅读能力
今天的教是为了明天不教, 今天的学是为了明天不学, 教师应教给学习的方法, 授之以渔。朱煜老师把时间和空间留给学生, 引领他们反复阅读, 使学生产生思想共鸣。
教学片断一:
师:听了孩子们的阅读, 老师也真想读一读, 不过老师的读法和你们有些不同, 请你们竖起小耳朵仔细听听。
学生1说:我听出了老师读“水村山郭酒旗风”中的“旗”字读得很长。
学生2说:我听出了老师读得有停顿、有轻重、有规律;因为读的节奏不同, 所以读出的感情也就不同。
学生3说:我觉得老师读得抑扬顿挫, 有节奏, 有轻有重, 像诗人当时读的那样, 好像杜牧再现 (全场笑声) 。
师:这个孩子的听觉非常敏锐, 她不仅仅是听出了老师读得有停顿, 而且听出来了怎么停的。很多古诗都讲究平仄和押韵, 格律要求很严。比如这首七言律诗, 有好几种读法, 今天老师告诉大家一个小知识——平仄, 我们把普通话中的第一声、二声称为平声, 用“—”表示, 读得长些;把第三声、四声称为仄声, 用“|”表示。出示大屏幕:
千里莺啼绿映红,
— | — — | | —
水村山郭酒旗风。
| — — | | — —
南朝四百八十寺,
— — | | | | |
多少楼台烟雨中。
— | — — — | —
师:孩子们, 你们跟着老师的方法, 再把这首诗读读, 看看谁能读出诗人当时的感情。
解读:朱煜老师要求学生初读, 要读准字音, 读出节奏;再读, 想想画面, 理解诗意;三读, 感悟情景, 读出诗情。抓住最关键处来理解诗歌内容, 字字领悟, 句句推敲, 采取范读、自读、争读, 引导学生逐步理解深化。教给学生阅读古诗的方法, 使之受益终身。
三、自主探究, 激发创新能力
华师大博士生导师方智范教授认为阅读不仅仅是方法和形式的问题, 本身就是教学内容。主张诗歌教学要触摸语言的魅力, 理解诗人心灵的博大。学生只有进入诗“境”, 诗歌中的文字才能活起来, 学生内心逐渐与诗人相通, 诗歌学习才能真正成为学生心灵的吟唱。
在完成对学生阅读古诗的训练后, 朱煜老师进一步挖掘教材, 由表及里让学生领会诗歌的意境, 拓展学生的思维, 激发自主合作探究能力。
教学片断二:
师:从这首诗里, 你们看到了什么?
生1:我看到了江南繁荣昌盛的景象。
生2:我看到了依山傍水的村郭、众多的寺庙、袅袅的青烟、啼叫的黄莺、绿树红花、楼台亭阁¨¨¨
师:同学们, 这首诗用那么小的篇幅, 居然让我们看到了很多, 想到了许多东西, 所以千百年来流传至今。不过, 在明朝时, 有个人读着读着说, 不对呀, 读出问题来了。千里莺啼, 谁人听得?千里绿映红, 谁人见得?若作十里, 则莺啼绿红之景, 村阁、楼台、僧寺、酒旗皆在其中矣。——[明]杨慎。谁能说出它的意思?若杨慎要把“千里”改为“十里”, 同意吗?发表一下你们的看法。
生1:千里好, 能体现出江南黄莺齐鸣。
生2:千里好, 它说出了整个江南当时繁花似锦, 更富有诗意。
师:更富有诗意, 说得好!如用十里, 范围就太狭窄了。因为千里很夸张, 让人有更多遐想的空间, 能看出整个江南草长莺飞、繁花似锦、姹芷妍红的景色。
师:古人写诗, 常常把感悟, 然后一边吟, 一边唱。反复吟唱完了, 就提笔写下来成了诗。古人没有普通话只有方言, 诗人会边走边摇头晃脑地吟诵 (方言模仿) 。
生:大笑, 鼓掌。
师:想不想用你们的方言话读一读这首诗, 想的同学就站起来读。
生:全部起立, 用方言摇头晃脑地吟诵起来。
师:当你们用方言吟诵的时候, 诗人仿佛就在我们身边, 所看见的春色我们也见得, 大屏幕打出3张江南春景, 你们能不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一下其中的一张或两张, 如果在叙述时, 用上你学过的古诗就更好了。由此将课堂再次推向高潮。
解读:“知之者, 不如好知者;好之者, 不如乐知者。”营造课堂和谐, 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至关重要。纵观整个课堂, 朱煜老师的古诗教学像厨师用炆火焖汤一样, 慢慢地熬出了美味;像赵本山的小品, 使人在快乐中感悟生活。
参考文献
[1]《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
3.《风筝》名师教学实录 篇三
1、知识与能力: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多角度、有创意地理解课文,进行探究性学习,培养发现问题,讨论、解决问题的能力。
2、阅读与学法指导:质疑法与讨论法。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
3、情感与思想教育:感悟亲情,了解科学的儿童教育思想;学习鲁迅的自省精神;理解作品的批判意义。
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整体感知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多角度、有创意地理解课文。
2、难点:文章深层的情感体验与思想教育。
课前准备
课室学生四人一小组摆设,以便讨论问题,教师打印好“思考”与“讨论”的问题投影片。
教学过程
一、回顾导入
师: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已经整体感知了《风筝》这一课。内容,从中我们了解了儿童时候鲁迅先生与他小兄弟之间的亲情,但从现在看来,鲁迅先生却是一看到风筝,就想起儿时对小兄弟放风筝和做风筝的态度,心里面就只有悲哀和沉重。那后来几十年过去了,鲁迅先生的心情有没有因时间的流逝而改变呢?这节课我们继续来学习、深入体会文章的内容及思想意义。
(板书:风筝)
二、问题探究
1、教师指导朗读。
(强调声音、语调、速度、感情的把握,以读为本,理解内容)
师:为了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下面我们来齐读课文的后半部分:第5段至第12段,注意朗读时的语速和情感。
(学生阅读时教师细听,检查学生的朗读水平)
2、教师引导问题探究。
师(齐读完后):刚才同学们朗读得非常好,说明大家在家还是非常认真地阅读了课文的。
师:课文前面部分讲到了鲁迅先生出于“好意”,“关爱”小兄弟,不允许他放风筝,还把他做的风筝毁掉,后来他是怎样认识到错误的呢?我请一位同学来朗读第5段,其他同学边听边思考,寻找问题的答案。
(指名朗读,学生思考)
师:这位同学读得好不好?
生:好!
师:那大家听完刚才这位同学的朗读,你找到问题的答案了吗?(学生思考,拥跃举手回答)
生:他是看到一本书之后,知道自己错了的。
师:有没同学补充,回答完整一点?
生:他是偶尔看到外国一本关于讲述儿童的书,明白了“游戏是儿童最正当的行为,玩具是儿童的天使。”所以他认识到了自己儿童时对小兄弟的行为的错误的。
师:大家说对不对?
生:对!(齐声)
师:对了,中年后的鲁迅先生是看到外国一本关于讲述儿童的书,才明白了“游戏是儿童最正当的行为,玩具是儿童的天使”这个正确的观念的。那么,他明白了这个道理之后,文中讲到了他受到了惩罚,那他受到了什么惩罚?
(学生思考,教师边板书:明理)
生:心情很沉重。
师:从哪句话里可以看出来?
生:(七嘴八舌)“我的心好像变得铅块,很重很重地堕着”。
师:对了,鲁迅先生明理之后,开始自责,而心情也便变得更加沉重起来。(边讲边板书:沉重)这一段大家还有不理解的地方中吗?
生:鲁迅先生看到外国一本讲述关于儿童的书,为什么说“不幸”呢?
师:这个问题提得非常好。鲁迅先生后来知道儿时犯了错误应该庆幸才是,为什么会觉得不幸呢?思考一下。(学生积极思考)
生:因为他认识到儿童时对小兄弟犯的错误,是对他一种精神上的虐杀,在今天看来他认识到自己的行为是不幸的。
师:好,还有没有不同意见?
生:可能鲁迅先生认为自己儿童时,受到的封建思想、观念的影响,是非常不幸的。
师:这两个同学的回答都非常好。对兄弟精神上的虐杀、对封建观念、封建思想的批判这对鲁迅来说都是非常不幸的。既然,鲁迅先生知道自己错了,他是如何看待这件事的呢?
生:想办法向他的小兄弟说明。
生:向他的小兄弟认错,并想办法弥补。
师:对了。几十年过去了,可是鲁迅先生还是念念不忘,想办法安抚小兄弟曾经受伤的心灵。这里我们可以看到鲁迅先生是怎样的一个人呢?
生:知错就改的人。
生:很珍惜兄弟间的感情。
师:不错,这两位同学答得很好。鲁迅先生严于解剖自己,敢于承认错误,对兄弟间的亲情非常看重。这就是鲁迅先生的可贵精神之处。在我们的同学当中,也有很多同学就有他这种精神。(教师边讲边板书:严于解剖自己,敢于承认错误,珍惜感情)
师:几十年过去了,他想用什么办法来补救呢?行得通吗?
生:鲁迅先生想过用两种方法弥补:他先想送风筝给小兄弟,陪他一起放风筝,但又觉得他们都已是中年了,所以,又想跟小兄弟讲明这件事,希望得到他的原谅。
师:对了!既然他想了两种尝试想弥补以前的过失,请求小兄弟的原谅,但小兄弟的态度又如何呢?大家想一想。看能不能从课文中找出表示小兄弟的态度的话。
(学生快速阅读寻找答案。教师板书:明事)
生:小兄弟的态度是这样的:“有过这样的事吗?”
师:前面鲁迅先生最希望听到的是什么话?
生:(齐声回答)“我可是毫不怪你呢?”
师:好!听到的与希望的完全不同,那么,按道理小兄弟既然记得了,心理应该是轻松起来才对的,可是,鲁迅先生的心情是不是变得轻松起来了呢?
生:(齐声回答)不是。
师:那心情是怎样的?
生:(齐声回答)沉重下去。
师:没错,心情还是那么的沉重。(边板书:沉重)你们想想:他听到小兄弟的话,为什么会沉重?你如何理解“有过这样的事吗?……”这句话?
(学生思考,各抒已见)
生:小兄弟是真的忘记了。
生:小兄弟并没有忘记,因为他不想把旧事重提,不想伤害兄弟间的感情。
生:小兄弟可能是忘了,因为在当时的社会,他们生活在封建黑暗里,当时人们的思想十分保守,觉得听从父母、兄长话是理所当然的,所以从来没把这样的事当成是不开心的事。
师:嗯,这几个同学回答都非常好,说明大家都有认真思考,能把自己的意见讲出来,学习就要善于思考,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
三、讨论研究
师:下面我们来看看文章的最后一段,大家先仔细阅读,小组讨论投影片上的思考1,呆会看哪个小组回答得最好。(打开投影机,显示问题1、课文最后语句应该如何理解?为什么说“悲哀”是无可把握的悲哀?为什么说“我倒不如躲到肃杀的严冬中去吧?……”)
(学生阅读后热烈地讨论“思考1”)
(请学生自愿读“思考1”)
师:刚才大家都非常认真地思考,下面我们来看看哪个组表现得最好,先看第一个问。哪个小组来回答?
生:因为作者也不知道小兄弟究竟有没有原谅自己,所以他觉得这悲哀是无可把握的。
生:因为作者不曾忘记自己儿童时对小兄弟精神虐杀,而这种悲哀是一直让作者心情沉重着,所以说是无可把握的悲哀。
生:作者原来想到小兄弟会原谅自己的,但小兄弟的回答却是作者意想不到的,所以说是无可把握的悲哀。
……(还有一些类似的回答)
师:好,几个小组回答都很好。都有自己的见解,最主要的这无可把握的悲哀是由于作者对小兄弟的反应是原来意想不到的。下面我们来看第二个问。
生:因为作者心情沉重,想忘掉这伤心的事。
生:因为作者一看到春天,就想到这件事,心情就不好,所以宁愿躲到严冬中去。
生:因为作者不敢面对现实,想逃避它。
……
师:没错,作者看到春天就会想起风筝,想起儿时对小兄弟的精神上的虐杀,心情就会很沉重,所以他想摆脱这种沉重的心情,忘掉这个悲哀。下面我们来看下一道讨论。(投影讨论2:文章结尾说:“四周又明明是严冬,正给我非常的寒威的冷气”,这里的“严冬”、“寒威”和“冷气”指的是什么?)
(学生小组讨论)
师:停下来,我们来看看你是如何理解这“严冬”、“寒威”和“冷气”的。
生:“严冬”可能指的是封建制度或封建观念等。也可能指的是社会的黑暗和恐怖。“寒威”和“冷气”是指作者因此而产生的沉重、悲哀的心情。
生:我觉得“严冬”除了讲当时北京的寒冷的冬天外,还象征着当时社会的黑暗。“寒威”和“冷气”就是指作者当时的沉重的心情。
生:“严冬”还可能指当时中国社会的形势还处于黑暗中。
……
师:大家回答得都非常好。这:“严冬”除了讲当时北京的寒冷的冬天外,“严冬”还可能指封建制度和封建观念等,还象征着当时社会的黑暗。“寒威”和“冷气”就是指作者当时的沉重的心情。也是对当时封建制度、封建观念和社会的黑暗的批判。(板书:对当时封建制度、封建观念和社会的黑暗的批判。)
四、拓展体验
师:课文中有一句话我觉得有必要让大家来讨论一下,看屏幕(投影:大家你如何看待文中“游戏是儿童最正当的行为,玩具是儿童的天使。”?)游戏是我们日常生活中比较常见的,尤其是你们这个年龄,你是如何看待这句话的呢?
(学生讨论,都举手想表明自己的观点)
生:我认为这句话不是很正确,现在许多厂商为了获得很好的利润,做一些有害的玩具或游戏,比如说打游戏机,很多同学整天打,既浪费时间,又浪费钱,影响了学习,打久了还会对眼睛有害。
生:我也觉得有些不对的地方,我们也有很多同学打游戏机,整天玩而荒废了学业。
生:我觉得有对的,也有不对的,现在生活中,有很多游戏、玩具有的有益于开发智力的,如数字游戏,拼图游戏等等。
生:我同意刚才同学的观点,比如上体育课时,老师给我们安排的游戏,有助于提高我们的反应能力,锻炼体能等。
……
师:刚才同学们回答得很有水平,我们是中学生了,对一些物品应该也有自己的看法,有是非的分辨能力。对待玩具和游戏,关键的是我们应该如何去对待它们才是最主要的,好的我们支持,不好的我们就应该抵制它。
(下课铃响)
师:好啦,这个问题大家课下还可以继续讨论一下,作业 是课后的“研讨与练习”第二题。下课……
五、板书设计 :
21、风筝 鲁迅
明理——沉重
明事——沉重
严于解剖自己,敢于承认错误,珍惜感情
对当时封建制度、封建观念和社会的黑暗的批判。
六、教学说明
4.名师写字课教学实录 篇四
1.使学生通过观察“贝”字旁,学会并掌握“贝”字旁的写法及在结字中的应用。
2.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
3.通过观察分析,培养学生的独立意识和辨别能力.
教学重点: “贝”字旁的写法及“贝”字旁在字中所占的比例.
教学难点: “贝”字旁字的结构特点.
教学准备:实物投影.打好的田字格
实践活动:观察.分析.比较.讨论.练习等
教学过程:
师:今天老师非常高兴能和大家共同来上这节写字课,首先请同学们说一说写字课应该怎样坐?
生:头正腰直脚放平, 两臂张开略挺胸, 手腕与肘稍抬起, 精神专注肩放松。
师:今天老师和大家一起书写“贝”字旁。板书课题。
师:你见过那些带有“贝”字旁的字呢?
生:举例:购、负、货、财、贩等等。
师:根据学生的举例贴出其中的几个。
师:你发现这些字都与什么有关系?
生:这些字都跟钱有关系。
师:大家真善于思考。在我国古代使用贝壳作为货币进行贸易交换的,所以这些字都和钱有关系。
师:谁能按结构特点把这些字分分类?
生:分类。左右结构和上下结构的。
师:书写左右结构的字的时候要注意什么?
生:左窄右宽、或左宽右窄、或左右相当。
师:带“贝”字旁的字属于左窄右宽。书写的时候左边要让右边。
师:书写上下结构的字的时候要注意什么?
生:上小下大,或上大下小,上下相等。
师:还要注意下面的字要写的稍宽一些,能承载上面的分量。
师:从这些字当中我们发现,“贝”字作偏旁的时候一般情况下不是在左,就是在下。“贝”字在左的时候我们经常称它为“贝”字旁,“贝”字在下的时候我们经常称之为“贝”字底。
首先让我们一起来观察一下“贝”字在左作偏旁书写的时候有哪些特点?(出示田字格中的“贝”字旁)
生1:“贝”字旁占左半格。
生2:“贝”字写得有些瘦长。
生3:最后一笔点要写得小一些。
生4:首笔定位在左上格的中间位置。
师:现在老师就按大家说的要求写一个“贝”字旁。(师范写)
师:请同学们拿起笔注意握笔姿势:一抵二压三衬托,指实掌虚腕灵活,角度适宜方向正,笔画轻重细琢磨。请你在写字本上写一个“贝”字旁
生:书写。
师;“贝”字旁的字一般都是左窄右宽我们一起来看这个“购”字大家观察一下它的右半部分书写的时候要注意什么?
生1:右边的勾第一笔要比左边的高一些
师:借笔定位很重要,它能决定所写的字左右是否和谐。
生2:横折折钩写的时候,上面宽下面窄。收笔时向左下倾斜。
生3:里面的撇折点要略小写,不要超过下面的钩。
师:仔细观察,胸有成竹才能把字写好。现在请大家看老师写这个字。(师板书)
请你在练字本上写一个。注意握笔姿势:五指执笔笔杆正,一尺一拳一寸高。
生:动笔写。
师:“贝”字不仅能在字的左边,还可以在字的下面。现在我们就来观察一下,“贝”字在左和在下写法上有什么不同。(出示田字格中的“贝”字底)
生1:这个字写的时候有些宽。上下要短。
生2:整个字都在横中线以下。
生3:字要写在正中间骑在竖中线上。
师:大家观察的很认真,掌握了这些要领就能把字写好。老师板书一个请大家看看。
师;你试着在本子上写一个。
师:在含有贝字的上下结构的字中我们选一个“贪”字。请你喝同桌讨论一下上面的“今”字在书写时有哪些要点。
生:讨论、交流、汇报。
师:按大家的提示,我把这个字在黑板上写一个。(师范写)
生:动手仿写。
师:剩下的几个字,你可以选择两个先观察,再仿写。
生:书写。
师:谁愿意把你写的字展示给大家看。
生:展示。
5.《称赞》名师课堂教学实录 篇五
陕西省西安市莲湖区庆安小学
邢 莉
教学目标:
1、认识“刺”“猬”等10个生字,会写“采”“背”等8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体会互相称赞带来的快乐。
3、借助插图,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理解课文内容。教学重点:
1、认识10个生字,会写8个字。
2、朗读课文,抓住重点词句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互相称赞带来的快乐。教学难点:
体会称赞带来的快乐,受到美好情感的熏陶。教学过程: 一
师: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两个以前学过的字宝宝,大家已经和它们见过面了,它们是(出示“称”)生:称
师:我们在学习《称象》一课时见过它。(再出示“赞”)生:赞
师:还记得那句话吗?“诚实赢得…… 虚伪招来……” 生:“诚实赢得千家赞,虚伪招来万户嫌。” 师:课文中它们组成了一个新词,叫—— 生:称赞
师:什么是称赞?谁能给它换个词?
生:表扬 生:赞许 生:赞美
师: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题就叫《称赞》,大家来齐读课题。生:称赞
二
师:声音真洪亮!相信大家课文一定能读得更棒!一起打开书读课文,如果遇到不认识的字可以请拼音帮忙,遇到难读的句子就多读几遍。生:自由读课文
师:读了课文,你们认识了几个动物朋友? 生:两个
师:今天老师还把他们请到了课堂上来,他是……(出示刺猬图)他是……(出示小獾图)
生:刺猬 小獾
师:他们的名字你认识吗?谁来读? 生:刺猬(三声)
师:“猬”本来读四声,和刺连在一起,读轻声。师:“獾”有点复杂,大家一起读。
2.师:刚才大家读了课文,文中讲了谁称赞了谁? 生:刺猬称赞了獾,獾称赞了刺猬。师:看来他们是互相称赞。(多媒体出示)
师:他还称赞你们呢?称赞你们读书认真,听课仔细。多媒体出示图片(火车上面有生词)
师:只要读对了火车上的词,小火车就可以开起来。每人读一个词,读对了,小火车就会穿上漂亮的衣服。(生接龙读词)
师:有两个小问题想和大家交流,“瞧”为什么是“目”字旁? 生:因为它是用眼睛看。师:傍晚是什么时候?
生:太阳从东边升起来,从西边落下去。
师:老师告诉你,傍晚是天快黑,还没有黑的时候。(接着指名读)
师:老师相信大家都能读准确,同桌之间互相读一读吧。生同桌读词
师:祝贺你们闯关成功!那就让我们就坐上火车出发吧,闭上眼睛。火车带着我们穿过山洞,越过小河。大森林终于到了。清晨的森林美丽而宁静,小刺猬去森林里采果子,在路边遇到了小獾,他们在做什么呢?请同学接读1-4自然段。生:接读课文。
师:小獾做了三个什么样的小板凳? 生:粗糙的小板凳。
师:看上去怎么样?凳子腿有的――有的―― 生:凳子腿有的细,有的粗 生:有的正,有的歪。师:这样的板凳坐上去会是什么感觉?摸上去会有什么感觉?老师有一块粗糙的木板,你来摸摸看,什么感觉? 生:有裂缝 生:凹凸不平
师:我来摸摸,还有很多毛刺呢!像这样不精巧,不光滑的样子就是—— 生:粗糙
师:这么粗糙,可是小刺猬却称赞小獾—— 生:一个比一个做得好。齐读该句。
师:我认为小刺猬不该称赞小獾,你们同意吗? 生急于回答。
师:要解决这个问题。办法只有两个字——读书,读1-4自然段,找出理由来说服老师。生自由读。
师:应该称赞吗?假如你就是小刺猬,说说你为什么要称赞他? 生:虽然他做得很粗糙,但是他做得很认真。师:既然认真,为什么还那么粗糙?
生:因为他还没有学会。
师:他正在学,那他学的态度怎么样? 生:认真
师:拿起书,一起读第二自然段,让老师通过你的朗读看出来小獾值得称赞。生齐读
师:有的同学把“糙”读成了造,跟老师读。师:还有什么原因,要称赞小獾呢? 生:到傍晚的时候,拿了几个红苹果……
师:看来你没有听清老师的问题,听别的同学说,还有什么原因你要称赞小獾? 生:他做的一个比一个好。
师:看屏幕,一个比一个好,你是怎么理解的? 生:第一个做得有些好,第二个比第一个好……
师:我觉得第一个做得应该很粗糙,第二个比第一个好,第三个更好。师:说其他东西,还会说一个比一个怎么样? 生:一个比一个多。
师:一个和一个,能比较多少吗? 生:一个比一个长。
师:大树怎么比?一棵比一棵 生:高 生:粗 生:长
师:还能说什么?铅笔可以说—— 师:鲜花可以说—— 生说。
师:现在我是明白了,“一个比一个好不是说小獾做得好,而是说一个比一个有进步。你们是聪明的小刺猬。通过仔细观察,发现了小獾的优点。你们的细心,你们的热情打动了我,我被你们说服了。咱们一起来夸夸小刺猬!出示句子 生练读
师:现在我就是小獾,谁来夸夸我? 指名读
师:你们一起来夸夸我吧,加上动作就更好了!生做动作。师:真的吗? 生:真的
师:听了你们的称赞,我心里高兴极了。小獾仅仅是高兴极了吗?大家看(出示课件)到了傍晚,他做出了一把椅子,一句称赞的话居然使他有这么大的变化,是为什么呢?我们还是去看看小獾自己是怎么说的吧,自己到课文里找一找,默读4、5、6自然段,把小獾说的话用笔画下来。生小声读
师:默读要做到不出声,不指读。生按要求读书。
师:小獾说了些什么,谁能说出你画的句子? 生:读课文中的句子。
师:请大家看屏幕,把小獾说的话读一读。生齐读句子。
师:请问什么是“泄气”呀? 生:没有信心
师:没有了干劲就是泄气。(板书)
师:假如你就是小獾,泄气了,你还想做吗? 生:不想。
师:这时候,小刺猬称赞了你,让你有了自信。你们相信自己能怎么样? 生:板凳能做得一个比一个好。师:做好了板凳,还想做什么?
生:还可以做椅子
师:是呀!正是有了自信,他还做起了小椅子。这句话可以怎么读呢? 生:读
师:小獾,你会做椅子了,心情怎么样?别把高兴藏在心里,学生试读。
师:带着自信,带着你们成功的快乐,挺起胸膛来读。生齐读。
师:让我们一起来回忆一下傍晚发生的事情吧。我们来分角色朗读。(学生戴头饰,表演朗读)师:(对其余学生说)你们是小评委,看谁能够发现别人的长处?(生表演读)
师:“不好意思”是什么样子?不好意思地读一读。师:听了他们的朗读,你向称赞谁? 生称赞。
师:听了他们的称赞,你们的心情怎样? 生:很舒服。
师:其实小评委也值得称赞,因为你们善于观察,发现了他们的优点。师:小刺猬也得到了小獾的称赞,小刺猬是怎么做的? 生:小刺猬立刻从背上取下两个大苹果。读句子
师:听了小刺猬的称赞,小獾高兴极了,因为这称赞—— 生:消除了疲劳
师:听了小獾的称赞,小刺猬高兴极了,因为—— 生: 疲劳-消除(板书)
师:你们看,相互的称赞让他俩成了好朋友,这称赞还架起了一座友谊的桥梁哪!(板书)
师:同学们,时间不早了,我们也该回家了,小刺猬和小獾恋恋不舍,让我们再来写写字(出示象形字“采”)师:师在田字格示范书写
师:回家练习写“采”“背”,再读读课文,下节课来演一演。
板书设计:
称
赞
刺猬
獾
泄气
6.《女娲补天》名师教学实录 篇六
师:今天上课之前,老师给你们介绍几个熟悉的朋友
(出示图片:东海龙王、孙悟空、哪吒……)
师:和他们打招呼
生:东海龙王,你好。
生:孙悟空,你好。
生:猪八戒,你好。
……
师:看的出来,你们都很喜欢他们,他们都是神话故事中的。今天老师再给大家介绍一位神话故事中的人物,女娲。关于她的故事,有很多,今天我们讲其中一个。
板书:女娲补天
齐读课题
师:我们一起来读读课文,必须把课文读得文通句顺,把不认识的字查查,多读几遍。
(生自由读课文,师巡堂,并和他们进行简单交流。)
【点评】小学生正处于感性时期,大多是形象思维优于抽象思维。东海龙王等图片的出现拉近了孩子与文本的距离,激发了学生学习神话故事的热情。此外“多读几遍”符合教学的规律,让学生体验大脑辨认到嘴巴诵读,直至读得文通句顺这一历程。教师巡视并与学生简单交流,体现了教师关注学情,实实在在将教学要求落实到位。
师:同学们读得真认真,相信你们能读得很好。老师为你们准备好了五彩石的词卡,我们来读一读。
生:拿出“五彩石识词卡”同桌互相认读
师:读得这样起劲,你们想不想做女娲?
生:想
师:请同学们读一读词卡上的词语,读好了我们可就把天补起来了。
生:燃烧
师:读得真好!
生读“冶炼”师纠正
生:熊熊烈火、轰隆隆、喷火……….
生逐个读
师:女娲都在夸你们都是识字小能手了!如果把这些字放到课文中,你们还能读好吗?老师得考考你们。谁来读第一自然段?
生:自从女娲创造了人类……… 许多人在水里挣扎。
师:你读得真是字正腔圆,有一个字得注意一下,“山冈”,好,谁来读第二自然段?
生:女娲难过极了………挣扎在洪水中的人们。
生:不久………清清的泉水中找到了。
……….
师:大家想想什么是冶炼?在课文中指什么?
生: 用火烧。
师:对,用火把石头烧成了液体。
生逐个读完课文。
师:你们真了不起,短短的几分钟,就能把课文读这么好,你们的学习能力真强。
女娲哪个地方显示出她了不起。
生自读课文,找句子。师巡堂,并做简单指导。
师:孩子你想好了吗?课文哪些地方表现了女娲了不起?
【点评】通过多次诵读文本,学生对文本、生活、情感的体验达到了统一,既深化了对文本的理解,又给学生的想象插上了翅膀,这就是神话故事带给我们的魅力。
生:女娲决定冒着生命危险……
生:我是在第四自然段找到,她了不起。
师:说说看
生:五彩石找齐了………立刻被补好了。
师:这就是神话故事的神奇之处,女娲有着非同常人的力量。你们觉得哪些地方能显示出来她的神奇?
生:她练了五天五夜,说明她精力有别于常人。
师:好,我们再来看看这一句。出示“第四小节“
生齐读
师:还有哪些地方了不起?
生:我是从第二自然段看出来的。我从这里可以看出,她去救人们,去脱离危险,她的这种精神很了不起。
生:我是从第三自然段看出来的。读
师:好的,女娲虽然救出了人们,但人们仍然很危险,那是因为……
生:因为天上的大窟窿仍没有被补好。
师:这种情况非常危急,请同学们读一读第一自然段,看看这些危机是怎样衬托出女娲的勇敢的?
生读
师:同学们闭上眼睛,仔细听,你们仿佛看到了什么情景?
(师播放背景音乐,并读课文第二节“…天呐,太可怕了!……..许多人在水里挣扎。)你们脑海中浮现什么情景?
生:仿佛感觉到身边很危险,天地都裂开来了,我很害怕。
生:许多人很害怕,在抱着一个木棍,怕家人受到危险。
师:大家的想象力越来越丰富了,大家再来读一读这一段。
师:这么危急的情况,女娲还要去补天,她真了不起!板书:了不起
师:你们觉得女娲还有哪些地方了不起?
生:自从女娲创造了人类……
师出示两个句子
比一比哪句写得好,说说为什么?
“她又去找,在一眼清清的泉水中找到了。”
“她又找啊找啊,终于在一眼轻轻地泉水中找到了。”
生:我觉得第二句好,女娲坚持不懈,找了很久才找到
生:女娲找遍了山岗深谷,跋山涉水地去找!
师:你体会到了艰难,怎样去读这个句子呢?
生赋予感情读第二句
齐读两遍“女娲真了不起!”
师:大家能不能说说夸赞女娲的话?
老师这里有白云卡片,两个句式可供参考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女娲真了不起!
2、女娲真了不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彩色的非洲》名师教学实录 篇七
辽阔的非洲是多姿多彩的,课文向我们描述了骄阳蓝天、花草树木、动物世界、人们的日常生活以及艺术风采,从多个方面展示了非洲的自然风光和异域文化,突出了“非洲真是一个色彩斑斓的世界”。文章读起来就像一幅幅五彩的画卷,让人回味无穷。 教学理念:
教学设计体现生本教育理念,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资源,运用于各个教学环节之中,让学生汇报预习成果、展示交流,让全体学生在课堂上始终保持自主、积极、主动的活动。耳听、眼看、口读、脑想、手写,“全频道”运作,“多功能”协调,“立体式”展开。学生人人参与质疑解惑,上下联动,充满自信。充分运用多媒体资源,引导学生多法品读,内化语言。 教学目标:
1、认识14个生字。读读记记本课的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非洲独特的自然景观与风土人情,体会作者对非洲的赞美之情。
3、了解课文从事物的几个方面来展示非洲的多姿多彩的写法,抓住重点词句深入体会,并学会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语言。
4、借助多媒体课件,引导学生感悟非洲风情。通过品味优美的语言文字,感受非洲的多姿多彩。 教学重点:
感悟非洲风情。通过品味重点词句,感受非洲的多姿多彩。 教学难点:
学习非洲多姿多彩的写法。 教学策略:
情境教学法,小组合作学习法,动态式讨论法。 教学时间:
35分钟 教学准备:
预习生字词,朗读课文。预习课文时,搜集有关非洲的资料,搜集沙漠、草原 金字塔的图片,搜集非洲人生活、艺术的图片,做好信息的处理和研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今天我们一起去非洲这块古老大陆,在这里你会看到一个多彩的世界,今天我们学习《
28、彩色的非洲》,齐读课题。
二、前置研究,汇报展示
1、通过课前的查阅资料,你对非洲有哪些了解?(学生展示课前查阅有关非洲的资料)
预设:资料或图片:非洲是世界第二大州,人口三分之二是黑人。 非洲有世界最大的沙漠——撒哈拉大沙漠等。
2、让我们跟随镜头一起走进非洲。(播放非洲的视频,让学生走进非洲了解非洲风景、生活习性及风土人情。) 让学生谈感受。
3、检查词语的认读。
4、学生不理解的词语,学生互相解决。
5、文章开头说“非洲真是一个色彩斑斓的世界”色彩斑斓是什么意思?与之相对应的是哪个句子?这篇文章首尾呼应。
(借助多媒体媒体检查学生预习成果, 播放非洲风光、生活、风土人情的视频,创设情境,让学生置身于非洲,初步领略非洲独特风情。)
三、自主探究 品读赏析
(一) 快速浏览课文,“非洲真是一个色彩斑斓的世界“表现在哪些方面?
交流:骄阳蓝天、植物、动物、生活、艺术。
(二) 默读课文,选择其中的一两个方面,说一说哪些句子让你读出了非洲的多姿多彩,请将这些句子画出来,并说说自己的感受。
学生交流,教师点拨引导:
预设一:蓝天骄阳是彩色的
小组学生汇报交流读课文的句子,说感受。
非洲有56个国家,大部分位于赤道,几乎全年是夏天平均气温20多度,最高达50多度,可以想象到这里骄阳似火,天空蓝的没有一丝白云搀杂的景象。
预设二:五颜六色的植物世界:
1、交流自己认为写得最美的句子,说说这些句子好在何处。让学生到台上交流,其他学生补充。在交流的过程中相机指导学生有感情朗读句子。
2、教师小结:这里花开花,草开花,灌木开花,树也开花,
3、播放图片,教师范读。非洲的植物世界五彩斑斓,你能把这种美的感觉读出来吗?
4、学生配乐朗读。
5、非洲的植物世界五彩斑斓,难怪作者发出了这样的感叹:非洲真是一个色彩斑斓的世界啊!
(这一段文字特别的美,非洲的花草树木更美,为学生营造这样的情境,播放非洲的植物世界帮助学生理解感悟课文,教师范读,在获得初步情感体验的基础上,将自己对非洲的赞美之情和向往之情通过朗读表达出来。)
预设三:彩色的动物世界:
1、学生交流。在交流的过程中相机引导朗读。
2、从目不暇接和五彩缤纷你能体会到什么? 从哪里还可以看出蝴蝶多?
让我们一起走入蝴蝶世界。(播放幻灯片)学生汇报交流。
3、除此之外,说说你所知道的非洲彩色的动物世界。
4、非洲是植物的乐园,也是动物的天堂。世界上最大的野生动物园,就在非洲! 让我们一起走进动物世界。
5、课件展示非洲的野生动物。
6、小结:非洲的动物多种多样,难怪作者发出了这样的感叹:非洲真是一个色彩斑斓的世界啊!
7、非洲的动物多种多样,作者是怎样描写的呢?学生汇报交流。
8、非洲的动物多种多样,作者无法面面俱到地描述,所以抓住了自己印象最深的蝴蝶来写,详略得当,写出了非洲动物世界的色彩斑斓。我们在写作时也要做到详略得当。
(非洲的动物世界是彩色的,重点介绍了蝴蝶,先让学生通过重点词语句子感悟蝴蝶世界的色彩,再播放多媒体资源,为学生营造蝴蝶世界哪些地方让你具体感受到蝴蝶的美丽。非洲有世界上最大的野生动物园,播放视频让学生走进动物世界。体会动物世界的美丽和凶险,让学生借助多媒体)
预设四:彩色的日常生活:
1、哪些地方还让你感受到非洲的多姿多彩?
2、课件展示:非洲的日常生活。 预设五:彩色的艺术:
1、非洲人彩色的日常生活造就了彩色的非洲艺术。
2、非洲舞蹈是非洲艺术的灵魂,非洲的舞蹈质朴、清纯、火热。请同学们朗读这句话,一起来感受非洲舞蹈的魅力。
3、学生朗读:“如果你有幸参加他们的篝火晚会,那熊熊燃烧的火焰旁那穿着花衣裙欢跳的人群,不,那是流动的、五彩的旋律,你就会更深地领悟非洲彩色的美,非洲彩色的涌动与无限的活力。”
4、这就是激情似火的非洲舞蹈:课件展示非洲舞蹈的录像片断。 (非洲的艺术是彩色的,非洲舞蹈是非洲艺术的灵魂,通过欣赏他们的舞蹈,理解强悍、粗犷的意思)
5、这就是强悍的、粗犷的舞蹈 。 你能读出强悍的粗犷的语气吗?从舞蹈中能体会到非洲人热爱生活,富有活力读出感情。
引读:对于非洲人,我们不能认为他们只是些贫穷而丑陋的黑人,他们是多么热爱生活!你看──(生接读)对于非洲人,我们不能认为他们只是些贫穷而丑陋的黑人,他们是多么富有活力!你看──(生接读)
这激情洋溢的舞蹈,来自舞者的心灵。它诉说着非洲的原始与神秘,诉说非洲的热烈与奔放。难怪作者发出了这样的感叹:
学生朗读这两个感叹句:“非洲真是一个色彩斑斓的世界啊!”“啊,非洲,好一个多姿多彩的世界!。”
(三)总结
是啊!说非洲是彩色的在于它的色彩斑斓,更在于它的多姿多彩!让我们再一次赞叹这彩色的非洲吧!
学生再次感情朗读这两个感叹句。
(四)领悟写法
本文首尾呼应请同学们读5-7段的第一句话,你会发现什么? 教师总结:这三个句子在文中起承上启下的作用,本文的写作是先总述非洲五彩斑斓,分五个方面非别展开论述,最后总结全文,本文的结构是总-分-总。
四、拓展延伸 深化主题:
中国和非洲有着悠久的友好历史和深厚的友谊,在世博会中,中国免费为非洲建立了展览馆——非洲联合馆,非洲联合馆是所有馆中面积最大的,让我们一起走进世博,走进非洲联合馆,感受非洲的与异域风情。
(语文教学,不仅要完成好教材本身的学习,还应延伸教材的内容,扩大教材学习的效果,开阔学生的视野,学完《彩色的非洲》后,带领学生到世博会看看非洲联合馆,深化中非友谊。)
五、探究实践 :
搜集查阅有关非洲的资料,做一份手抄报。
板书设计:
28、彩色的非洲
骄阳蓝天 植物世界
色彩斑斓 多姿多彩
8.名师执教《慈母情深》教学实录 篇八
《慈母情深》教学实录
一、擦亮“深”这个题眼
编者将文题定为“慈母情深”而非“慈母情”,足见这个“深”字的分量。挣钱不易、给钱慷慨,是为母爱之深厚;支持读书、崇尚文化,是为母爱之深刻;大爱无言、春风化雨,是为母爱之深远。擦亮了“深”这个题眼,必将进一步擦亮整个文本的言说意图和人文意蕴。
师:请大家看黑板!我们一起,恭恭敬敬地读题目!
生:(齐读)慈母情深
师:读得不错。请注意这个“深”字的读法,我们再读一遍!
生:(齐读)慈母情深(“深”字读成了重音)
师:好极了!孩子们,你们一定已经发现,在这个“深”字底下,有一个大大的着重号,是吧?
生:(齐答)是!
师:为什么?(稍顿)为什么?
生1:它是提醒我们这个“深”字很重要。
师:你对文字有相当不错的感觉。(对另一生)你请!
生2:可怜天下父母心,这说明慈母的感情非常深。
师:能为“深”字组个词语吗?
生2:深厚。
师:是的,感情深厚。往下读的时候,你得特别留心这个深厚啊。(对另一生)你也有话想说,请说!
生3:我觉得这个“深”字就是题目中最重要的一个字。
师:也就是我们平常说的“题——”
生3:(紧接话头)题眼。
师:对!题眼!好眼力啊,虽然你的眼睛长得并不大。(众笑)有了这些感觉和发现,我们再来读一读题目!
生:(齐读)慈母情深
师:对这个“深”字,你难道就没有什么问题要问问大家吗?(对一生)你请!
生4:慈母的情到底深在哪里呢?
师:这的确是个问题。(对另一生)你请!
生5:为什么说慈母的情很深很深呢?
师:问得好!还有别的问题吗?(对另一生)你还有问题,问吧!
生6:慈母的情有多深呢?
师:桃花潭水深千尺,慈母情深深几许?(稍顿)有了问题,你的感觉会变得更加敏锐,你思考的大门也就自然而然地打开了。
二、品尝“鼻子一酸”的味道
“鼻子一酸”既是本课的一个切入点,又是贯穿全课的一条主线。探究“鼻子一酸”的缘由,慈母情之深厚、深刻和深远必将跃然课上;回味“鼻子一酸”的余韵,则儿子在母爱滋养下的成长和觉悟亦将灿然心间。由此可见,“鼻子一酸”是慈母情和子女情的一个枢纽、一面镜子、一口亲情氤氲的泉眼。
师:好!请大家带着这些问题,我们先来做一道课堂练习。(大屏幕呈现以下内容)
我一直想买《青年近卫军》,想得整天失魂落魄。于是,我来到母亲工作的地方,那里的噪声( )。我发现母亲极其瘦弱,当知道我想要一元五角钱买书,母亲用( )的手将钱塞给我,立刻又陷入了( )。我鼻子一酸,( )着钱跑了出去。
师:不准看书!请大家凭着自己在预习课文时留下的印象,在括号里填上课文中出现过的词语。好,现在开始!
生:(各自在练习纸上默写新词)
师:(一边巡视一边插话)请注意自己写字的姿势,头要正,肩要平,背要挺。
生:(随着老师的提醒,主动纠正自己的写字姿势)
师:(见部分学生已经做完练习,再次插话)有的同学已经全部写完,有的同学才写到第二个。做课堂练习,既要讲正确,又要讲速度,所以,理想的状态应该是四个字——又好又快。
生:(有的开始轻声朗读练习,有的加快了书写速度)
师:好!把笔放下!全部完成的请举手!(大屏幕呈现以下内容)
我一直想买《青年近卫军》,想得整天失魂落魄。于是,我来到母亲工作的地方,那里的噪声(震耳欲聋)。我发现母亲极其瘦弱,当知道我想要一元五角钱买书,母亲用(龟裂)的手将钱塞给我,立刻又陷入了(忙碌)。我鼻子一酸,(攥)着钱跑了出去。
好!抓紧时间,自己校对。
生:(校对练习,做错的主动修改)
师:全部正确的请举手。
生:(全班约三分之二的学生举手示意)
师:不错!说明我们班的同学做了相当充分的预习准备,好习惯!谁来读一读这段文字?(对一生)你请!
jūn guī
生1:(朗读这段文字,将“龟 裂”读成了“龟 裂”)
师:读得不错,声音响亮、语气连贯。可惜,就差了一个字。谁听出来了?(该生恍然大悟,举手)哦!你也发现了,那就给你一次将功补过的机会。
jūn
生1:(朗读)龟 裂
师:完全正确!说实话,这个字念错不能怪你,怪习惯。我们一直习惯把这个字读成龟(guī),乌龟的龟。所以,读“龟裂”的时候,你要特别留意、特别小心才是。来!我们一起读!
生:(齐读)龟裂
师:再读!
生:(齐读)龟裂
师:再读!
生:(齐读)龟裂
师:孩子们,你们看见过龟裂的手吗?(对一生)你请!
生2:我爷爷的手是龟裂的。
师:你爷爷的手,给大家描述描述。
生2:我爷爷的手皮肤很糙的,像裂缝的土地一样。
师:这样的手用一个词来形容,就叫——
生2:龟裂。
师:没错!谁也看到过龟裂的手?
生3:我外婆的手。
师:给大家说一说你外婆的手。
生3:我外婆年纪很大了,她的手全都是皱纹,筋都暴出来了,皱纹很明显是一条一条的。
师:嗯,你外婆的手就叫——
生3:龟裂。
师:都明白“龟裂”了,是吧?
生:(齐答)是!
师:其实,在咱们刚才默写的新词中,有一个字写起来特别烦,谁注意到了?哪个字?(见很多学生举手)一起说——
生:(齐读)攥!
师:对!就是这个“攥”字。我已经数过了,整整23画,这么多笔画的字,在常用字里面可以说是凤毛麟角、寥寥无几啊!来,伸出你的右手,张开你的左手,在手掌心上把这个“攥”字再清清楚楚地写一遍,一共23画。
生:(按要求书空)
师:好!确定自己已经牢牢记住这个“攥”字的,请将左手牢牢攥紧。
生:(自觉地攥紧左手)
师:很好!来,我们一起来读一读这段文字,争取读得字正腔圆、精神饱满!
生:(齐读)
我一直想买《青年近卫军》,想得整天失魂落魄。于是,我来到母亲工作的地方,那里的噪声(震耳欲聋)。我发现母亲极其瘦弱,当知道我想要一元五角钱买书,母亲用(龟裂)的手将钱塞给我,立刻又陷入了(忙碌)。我鼻子一酸,(攥)着钱跑了出去。
师:孩子们,“鼻子一酸”是一种怎样的感觉?
生4:想哭的感觉。
生5:鼻子酸酸的,心里很难受。
生6:特别伤心,都快掉眼泪了。
生7:内心很痛苦。
师:想哭,难受,伤心,痛苦,这一切的一切搅在一起,就是“鼻子一酸”。但是,孩子们,不对呀!母亲明明已经将钱给了我,一元五角,一分没少,一句责怪的话都没有,按理,我应该感到——
生8:高兴。
生9:满足。
生10:幸福。
生11:喜气洋洋。
师:没错!但是,此刻的“我”不但没有丝毫的高兴、丝毫的激动、丝毫的快乐,相反,此刻的“我”只有想哭、只有伤心、只有难受、只有痛苦,只有——(大屏幕凸现:鼻子一酸)
生:(齐读)鼻子一酸。
师:再读。
生:(齐读)鼻子一酸。
师:再读,读出那种想哭的感觉。
生:(齐读)鼻子一酸。
师:为什么?(稍顿)为什么“我”会鼻子一酸?(稍顿)请大家打开课文,细细地默读《慈母情深》这个故事。一边读,一边用心体会,文中母亲的哪些表现、哪些细节令“我”鼻子一酸?请在这些地方,用波浪线恭恭敬敬地划下来。
生:(默读课文,边读边划;教师巡视,不时地轻声与个别学生交流)
三、拉开“震耳欲聋”的张力
“震耳欲聋”是制造课堂张力的第一个支点。这一句看似平常的环境描写,实在是体悟母亲挣钱之不易、之辛酸的一个典型意象,作者缜密的文心也由此可见一斑。于学生浑然不觉之处切入,先声夺人,营造一个持续不断、层层推进的“震耳欲聋”的场,为全课的高潮涌现积蓄情感的能量。
师:孩子们!是母亲的哪些表现、哪些细节令“我”鼻子一酸?(稍顿)请划出了有关语句的同学举手示意。
生:(全部举手)
师:人人有收获,看来,这四分钟的默读效果相当不错啊!也说明大家读得很用心,很会思考。在刚才的巡视中,我发现有位同学发现的一个句子相当特别、与众不同。来,我们来听听她的发现。(对那位学生)你请!
生1:(朗读)“七八十台缝纫机发出的噪声震耳欲聋。”
师:(大屏幕呈现这个句子,以下简称“句一”。)你为什么会特别留意这个看起来极不显眼的句子?
生1:我觉得七八十台机器发出震耳欲聋的声音,震耳欲聋,可以体现出母亲的工作环境十分恶劣。
师:请问,还有谁也特别留意过这个句子?
生:(三位学生举手示意)
师:好!那么,你们几位对她的发言有补充的吗?
生2:因为“我”是第一次发现母亲工作的环境这样恶劣,所以,“我”才会鼻子一酸的。
师:补得好!你这一补,把我们的理解和体会就引向了“鼻子一酸”这个问题的核心了。来!孩子们,我们一起来读一读这个并不显眼的句子。
生:(齐读“句一”。)
师:读好了“震耳欲聋”,也就读好了整个句子。来,我们再读一遍。
生:(再次齐读“句一”,将“震耳欲聋”读成了重音。)
师:你们是怎么理解“震耳欲聋”的?(对一生)你请。
生3:就是声音很大,耳朵都要被震聋了。
师:是这个意思。但我还想再问一下,“震耳欲聋”的“欲”是什么意思?
生3:好像。
师:不对!不是“好像”。(对另一生)你请。
生4:将要,快要。
师:对!就是“将要”的意思。耳朵都快要被震聋了,这是多大的噪声啊!我们一起读一读,读出“震耳欲聋”的感觉来。
生:(齐读“句一”,声音很响。)
师:孩子们,假如是你自己置身在这样的环境里,耳边传来的是震耳欲聋的噪声,请问,你的第一反应是什么?
生5:我觉得很烦,感觉耳朵都快聋了。
师:一个字“烦”。(对另一生)你呢?
生6:我会觉得很吵,想赶快离开这个鬼地方。
师:不光是你,除非迫不得已,谁也不愿意呆在这样的鬼地方。
生7:我的心情会很糟糕,因为那噪声实在是太厉害了。
师:所以,你愿意呆在那里吗?
生7:不愿意!
师:所以,你们,孩子们,你们愿意呆在这样的地方吗?
生:(齐答)不愿意!
师:你们不愿意把,你们可以转身就走。可是,母亲呢?“我”的母亲呢?她能走吗?她能离开这个鬼地方吗?她只能呆在这样的环境里,读!
生:(齐读“句一”。)
师:这噪声,这震耳欲聋的噪声,停止过吗?
生:(齐答)没有。
师:消失过吗?
生:(齐答)没有。
师:依据何在?(稍顿)依据就在课文中,就在课文的字里行间。请大家快速浏览,找一找,文中的哪些词句、哪些描写向我们传递着“噪声不断、噪声不停”这个事实。
生:(快速浏览课文。)
师:(对一生)你请。
生8:(朗读)我大声说出了母亲的名字。
师:“我”为什么要大声地说?因为——(手指大屏幕中的“句一”。)
生8:(朗读“句一”。)
师:这是第一个依据,请继续。
生9:(朗读)母亲大声问:“你来干什么?”
师:母亲为什么要大声问?因为——
生9:(朗读“句一”。)
师:这是第二个依据,这样的依据在课文中可以说比比皆是。(对另一生)你请。
生10:(朗读)旁边一个女人停止踏缝纫机,向母亲探过身,喊道。
师:那个女人就在母亲的身旁,为什么说话还要喊、还要大声地喊?因为——
生10:(朗读“句一”。)
师:已经是第三个依据了,还有吗?
生11:(朗读)接着又对着我喊。
师:又是喊,为什么呀?因为——
生11:(朗读“句一”。)
师:这是第四个依据了,还能找出别的依据来吗?看看谁对课文读得细、读得深?
生12:(朗读)母亲却已将钱塞在我手心里了,大声对那个女人说。
师:看,又是一个“大声”!为什么?还不是因为——
生12:(朗读“句一”。)
师:够了!一次又一次的“大声”,一次又一次的“喊道”,分明是在告诉我们、提醒我们——
生:(齐读“句一”。)
师:孩子们,这还只是在今天、只是在那么一段时间里。我们完全可以想象得出,昨天的母亲在怎样的环境下工作——
生:(齐读“句一”。)
师:明天的母亲还将在怎样的环境下工作——
生:(齐读“句一”。)
师:夏日炎炎,母亲在怎样的环境下工作——
生:(齐读“句一”。)
师:寒风凛冽,母亲在怎样的环境下工作——
生:(齐读“句一”。)
师:就这样,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为了生活、为了家庭、为了我们这些孩子,母亲只能在这样的环境下,在震耳欲聋的噪声里,工作着,煎熬着。当你亲眼看到母亲在这样的环境里挣钱,当你亲身体验到这一刻不停的噪声震耳欲聋,孩子们,你的心头涌起的是什么滋味儿?
生13:难受,我希望母亲不要在这里干活了。
生14:我想哭。
生15:我感到非常惭愧。
师:是的,这种.种滋味儿搅在一起,“我”的鼻子怎能不为之一酸啊!来!让我们怀着各自的感受和体会,再来读一读这个并不显眼却意味深长的句子——
生:(齐读“句一”。)
师:所以,为了表达“慈母情深”(边说边在课题下画波浪线),这个句子能少吗?
生:(齐答)不能。
师:能轻易地放过去吗?
生:(齐答)不能。
师:文中一次又一次的“大声说”、“大声喊”能少吗?
生:(齐答)不能。
师:能不加留意、蜻蜓点水吗?
生:(齐答)不能。
师:学语文,不但要留意课文写了什么,更要思考课文为什么要写这些内容。如果你能经常这样想,你的语文能力就会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四、一唱三叹“我的母亲”
三次“我的母亲”的叠现,是本课语文味的点睛之笔。情感性语言,不讲道理,却讲情理,它总是按照情感本身的逻辑来行文布局、遣词造句的。情感来自意境,意境来自形象。因此,还原形象、创设意境、激活情感,就自然而然地成了感悟和理解三次“我的母亲”这一情感性语言的三大策略,一唱三叹,余音绕梁。
师:好!我们继续交流,令“我”鼻子一酸的,还有哪些描写、哪些句子。
生1:(朗读)背直起来了,我的母亲。转过身来了,我的母亲。褐色的口罩上方,一对眼神疲惫的眼睛吃惊地望着我,我的母亲……
师:为什么发现母亲的这副神情,“我”会鼻子一酸呢?
生1:因为,我发现母亲非常疲惫,说明母亲工作十分辛苦。
师:(大屏幕呈现这个句子,以下简称“句二”。)好!我们一起来读一读这几个句子。
生:(齐读“句二”。)
师:这几个句子写得非常特别,谁发现了?(对一生)你请。
生2:这几句话,每一句话中都有“我的母亲”。
师:“我的母亲”一共出现了几次?
生2:三次。
师:整整三次,一模一样。我们再来读一读,感受感受句子中连续出现的三次“我的母亲”。
生:(齐读“句二”。)
师:谁的背直起来了?(对一生)你请。
生3:母亲。
师:请把话说完整,谁的背直起来了?
生3:我的母亲的背直起来了。
师:谁的身转过来了?(对一生)你请。
生4:我的母亲的身转过来了。
师:谁的眼睛吃惊地望着我?(对一生)你请。
生5:我的母亲的眼睛吃惊地望着我。
师:照刚才三位同学说的,“我的母亲”应该放在每个句子的最前面才是啊!但是,课文呢?作者呢?却把应该放在最前面的“我的母亲”放在了最后,是吧?
生:(齐答)是!
师:特别!写得太特别了!按照常理,“我的母亲”出现一次就足够了,而且,完全应该放在最前面才是。大家看!(大屏幕呈现)
我的母亲背直起来了,转过身来了,褐色的口罩上方,一对眼神疲惫的眼睛吃惊地望着我……
我们一起读一读。
生:(齐读此句。)
师:孩子们,这两个句子,意思并没有变化。但是,相同的意思,不一样的写法、不一样的表达,什么发生了变化呢?请大家自由朗读这两个句子,体会体会两句话的味道有什么不同。
生:(自由朗读,各自体味。)
师:孩子们,读第一句,你读出了一种什么味道?而这种味道在第二句中却是感受不到的。(对一生)你请。
生6:第一句读起来好像感情更深一些。
生7:第一句感觉母亲很累的样子,而且我有点不太相信。
师:我不太相信什么?
生7:我不太相信这个人到底是不是我的母亲,一直到看清母亲的脸才相信。
师:你对文字有一种很敏锐的直觉。来,孩子们,我了解一下,大家看过电影吗?
生:(齐答)看过。
师:好,都看过。那大家一定都记得电影中有过的一些慢镜头吧?这样,如果用电影中的慢镜头和快镜头来比喻这两种写法,那么,哪一句带给你的是慢镜头的感觉?
生:(异口同声)第一句。
师:第一句,是吗?想一想,为什么要用慢镜头来描写母亲的神情呢?(稍顿)请大家闭上眼睛,用心想象,随着这个慢镜头地推移,你看到了什么。
生:(闭上眼睛,听老师的朗读。)
师:(深情地、富有节奏感地朗读)背直起来了,我的母亲。
孩子们,睁开眼睛,你看到了母亲一个怎样的背?(对一生)你请。
生8:极其瘦弱的背。
师:极其瘦弱的背。(对另一生)你呢?
生9:弯曲的背。
师:弯曲的背,佝偻的背。(对另一生)你呢?
生10:脊柱突出的背。
师:因为瘦骨嶙峋,你看到了突出的脊柱,你看到了一根根的肋骨。但是,不对呀!这是我母亲的背吗?在我的记忆中,我母亲的背可不是这样的啊!我母亲的背是——
生11:笔直的。
师:是笔直的呀!我母亲的背是——
生12:挺拔的。
师:对啊,是挺拔的呀!我母亲的背是——
生13:胖胖的。
师:确切地说,是结实的、丰满的、健壮的,这才是我记忆中母亲的背呀!可是,如今,现在,我分明发现,母亲的背不再挺拔了,不再结实了,不再健壮了。孩子们,我们闭上眼睛,继续往下看。
生:(闭上眼睛,继续听老师的朗读。)
师:(深情地、富有节奏感地朗读)转过身来了,我的母亲。
你看到了母亲的脸,孩子们,那已经是一张怎样的脸了?
生14:一张粗糙的脸。
师:粗糙的脸。
生15:布满了皱纹的脸。
生16:苍白的脸。
师:孩子们,这是我母亲的脸吗?这是我母亲的脸吗?我母亲的脸不是这样的呀!她的脸是——
生17:光洁的。
师:光洁,这才是我母亲的脸。她的脸是——
生18:美丽的。
师:洋溢着青春的朝气。她的脸是——
生19:红润的。
师:这才是我记忆中母亲的脸啊!她是那样光洁、那样红润、那样美丽。可如今,这张脸不见了,消失了。我们闭上眼睛,继续往下看。
生:(闭上眼睛,继续听老师的朗读。)
师:(深情地、富有节奏感地朗读)褐色的口罩上方,一对眼神疲惫的眼睛吃惊地望着我,我的母亲……
孩子们,你看到了一双怎样的眼睛?细细地看,慢慢地看。
生20:布满血丝的眼睛。
师:布满血丝。(对另一生)你看到了——
生21:疲惫的眼睛。
师:疲惫。(对另一生)你还看到了——
生22:一圈一圈的黑眼袋。
师:(点头)这是我母亲的眼吗?孩子们,母亲的眼睛曾经是那样的——
生23:炯炯有神。
师:没错。曾经是那样的——
生24:清澈
师:对呀!曾经是那样的——
生25:有魅力。(众笑)
师:母亲的眼睛会说话呀!然而,这一切,如今都已经不复存在了。此时此刻,我第一次真真切切地发现,母亲的背不再坚挺,母亲的脸不再红润,母亲的眼睛不再清澈、不再炯炯有神。母亲啊,我的母亲!你怎么会变得如此憔悴、如此瘦弱、如此疲惫?(稍顿,全场一片静寂。)
师:来!孩子们,我们一起再来读一读描写母亲神情的这段文字。怎么读呢?我读三次“我的母亲”,其余的文字你们一起读。好!带着你刚才的种.种想像、种.种疑惑,我们一起用自己的朗读来重现这个慢镜头。
生:(齐读)背直起来了
师:(低声朗读)我的母亲
生:(齐读)转过身来了
师:(语调上扬)我的母亲
生:(齐读)褐色的口罩上方,一对眼神疲惫的眼睛吃惊地望着我
师:(语势下挫、语速放缓)我的母亲
一定要找到这样一种感觉,用声音、更用自己的心来朗读这段文字。来,我们重读一遍。现在我们做一下调换,三次“我的母亲”由你们来读,注意语调和语速的变化。好,现在开始!
师:(充满神情地朗读)背直起来了
生:(齐读)我的母亲
师:(充满神情地朗读)转过身来了
生:(齐读)我的母亲
师:(充满神情地朗读)褐色的口罩上方,一对眼神疲惫的眼睛吃惊地望着我
生:(齐读)我的母亲
师:好!就是这种感觉。现在,请你们把整段话连起来,用心用情地读好这个描写母亲的慢镜头。
生:(齐读“句二”,读得声情并茂。)
师:生活的重担、工作的艰辛、岁月的煎熬,让我的母亲变得如此憔悴、如此瘦弱、如此疲惫,请问,你的心里又是一番什么滋味儿?
生26:很不好受。
生27:很难过。
生28:伤心。
师:我发现你的眼眶都红了。是的,此时此刻,作为儿子的“我”,鼻子怎能不为之一酸啊?怀着这种心情,让我们再来动心动情地读一读。
生:(齐读“句二”,读得很是感人。)
师:孩子们,为了充分地表达“慈母情深”(边说边在刚才的波浪线下面再画波浪线),这个句子能少吗?
生:(齐答)不能。
师:“我的母亲”能改吗?
生:(齐答)不能。
师:现在你明白梁晓声为什么要这样写了吗?要真正学好语文,我们就应该多琢磨琢磨这样的问题。
五、与“立刻”的语言节律谐振
无独有偶,从语文味的视角解读,四个“立刻”仿佛是对三次“我的母亲”的一种回归、一种呼应。此句的表达,同样对“词汇丰富、要有变化”的文法不理不睬,它专注于情感的节奏和韵律,单调的用词、排比的张力,将母亲挣钱的忙碌、急促、机械、枯燥渲染得淋漓尽致、天衣无缝。
师:好!令我鼻子一酸的,除了刚才读过的这两处文字,还有别的发现吗?(稍顿)比如,描写母亲干活的动作的。(对一生)哦!你留意了,好!你请。
生1:(朗读)母亲说完,立刻又坐了下去,立刻又弯曲了背,立刻又将头俯在缝纫机板上了,立刻又陷入了忙碌……
师:(大屏幕呈现这个句子,以下简称“句三”。)你读的这一句,跟鼻子一酸有什么关系吗?
生1:这句话写出了母亲干活非常忙碌,我从四个“立刻”中体会到了。看到母亲干活这样辛苦,所以我会鼻子一酸。
师:你对文字的把握非常准确,看来,你是真读懂了。孩子们,如果说前面一句对母亲神情的描写,是一个典型的慢镜头的话,那么,这一句,描写母亲挣钱动作的这个句子,就是一个再典型不过的快镜头了,是哪个词语带给你这种快镜头的感觉?
生:(齐答)立刻。
师:对!立刻。几个立刻?
生:(齐答)四个。
师:四个。一个不够,两个;两个不够,三个;三个不够,四个。整整四个“立刻”。谁来读一读,读出这种快镜头的感觉。
生2:(朗读“句三”,语速嫌慢。)
师:注意四个“立刻”,用一口气读完它。谁再读?(对另一生)你请。
生3:(朗读“句三”,效果不错。)
师:好!我们一起读。
生:(齐读“句三”。)
师:“立刻”是什么意思?找个同义词。
生4:马上。
生5:迅速。
生6:立即。
师:我查过《同义词词林》,“立刻”的同义词多达20几个。我就纳闷儿了,既然有这么多的同义词,作者为什么不用它们呢?你们看!(大屏幕呈现)
母亲说完,马上又坐了下去,赶紧又弯曲了背,迅速又将头俯在缝纫机板上了,立刻又陷入了忙碌……
师:(朗读此句)这样多好!第一,显得词汇丰富;第二,整句话不呆板,显得有变化。是吧?
生:(随声应答,有说“是的”,有说“不是的”。)
师:看来意见不统一。这样,你们自个儿来读一读这两个句子,体会体会各自不同的味道。
生:(自由朗读,体会不同的表达味道。)
师:好!孩子们!我先提一个问题,这两句话,都在写母亲干活非常忙碌,意思完全相同。是吧?但是,哪句话带给你一种十分急促、十分忙碌的感觉和节奏?
生7:第一句。
生8:第一句。
生9:第一句。
师:都是第一句,是吗?
生:(齐答)是!
师:我的感觉跟你们的感觉完全一致。但是,这是为什么呢?(稍顿,对一生)你请。
生10:因为,四个立刻,就是一个排比句,排比句会带给我们这样的感觉。
师:说得好!这就叫作“一语中的”啊!第二句呢,尽管意思完全相同,但是,四个表示“立刻”词不同了,所以,就无法形成一种排比的语势、排比的节奏,所以,那种急促的、忙碌的感觉就被淡化了。是这个理儿吧?
生:(齐答)是。
师:好!带着这种非常急促、非常忙碌的感觉,带着这种排比的语势和节奏,谁再来读一读这句话?(指一生)你请。
生11:(朗读“句三”。)
师:眼睁睁地看着极其瘦弱的母亲为了挣钱、为了养家糊口,如此忙碌、如此疲惫,你的心里翻腾着一种怎样的滋味?
生11:难过,非常难过。
师:把这种滋味带进去,谁再来读一读这个句子?(指另一生)你请。
生12:(朗读“句三”)
师:母亲陷入了忙碌。此时此刻、此情此景,做儿子的“我”却深深地陷入了——
生12:痛苦。
生13:悔恨。
生14:鼻子一酸。
师:来!我们一起,再来读一读这个令人难受、令人悔恨、令人鼻子一酸的快镜头。
生:(齐读“句三”。)
师:所以,孩子们,为了表达“慈母情深”(边说边在刚才的波浪线下面再画波浪线),这个快镜头能少吗?
生:(齐答)不能。
师:四个“立刻”能改吗?
生:(齐答)不能。
师:这就是语言的味道,记住,同样的意思,不同的语言表达往往有着不同的味道。我们一定要仔细体会、仔细理解。
六、攥紧“塞”的温度
语言是有温度的,譬如母亲的这个动作——“塞”。“塞”是心甘情愿的,“塞”是不假思索的,“塞”是千言万语的极致,“塞”是大爱无言的平淡。让学生先扩词,咀嚼“塞”的意味;再缩词,充实“塞”的意蕴;最后拈连,升华“塞”的意义。攥紧了“塞”,也就攥紧了母爱的无私、纯真和伟大。
师:孩子们,在母亲工作的地方,“我”第一次发现母亲在这样恶劣的环境下工作,第一次发现母亲原来已经变得这样瘦弱、这样憔悴,第一次发现母亲干活是这样拼命、这样劳累,你们说,母亲挣钱容易吗?
生:(齐答)不容易。
师:你知道母亲这样拼死拼活地干,一个月能挣多少钱吗?(稍顿)二十七块钱!注意啊,不是二百七十块,更不是二千七百块,而是二十七块钱!那么,一天呢?一天挣多少钱?
生1:九毛钱。
师:没错,只有九毛钱。而我呢,开口向母亲要了多少钱?
生2:一元五角钱。
师:一元五角,相当于母亲拼死拼活干两天的工资啊!如果说,来工厂之前,你还找不到某种感觉,那么,现在,此刻,你目睹了母亲的工作环境,你目睹了母亲憔悴的神情,你目睹了母亲忙碌而极其瘦弱的身影,作为儿子的你,这么多的钱,你还想要吗?
生3:不想了。
生4:不想了。
生5:不想了。
生6:不想了。
师:心酸啊!心疼啊!要不出口啊!可是,母亲呢?当儿子开口要钱,一次要这么多钱,我的母亲是怎么说的?
生7:(朗读)我挺高兴他爱看书的!
师:母亲丝毫没有犹豫、丝毫没有舍不得,她是高兴,是挺高兴。母亲是这样说的,又是怎样做的?
生8:(朗读)母亲掏衣兜,掏出一卷揉得皱皱的毛票,用龟裂的手指数着。
师:先是数钱,数了钱之后呢?
生9:(朗读)母亲却已将钱塞在我手心里了
师:(大屏幕呈现此句,以下简称“句四”。)
母亲却已将钱塞在我手心里了,大声对那个女人说:“我挺高兴他爱看书的!”
如果说,写母亲神情用的是慢镜头,写母亲干活用的是快镜头,那么,写母亲给钱用的是——
生10:特写镜头。
师:特写镜头!这个特写镜头,放大了母亲的手、龟裂的手,放大了一张张揉得皱皱的毛票,更放大了母亲给钱的动作,一个字——
生:(齐答)塞。
师:塞!把“塞”圈出来!请问,这是怎样地“塞”呀?
生11:这是有力地塞。
师:有力,好!把“有力”这个词放到“塞”的前面,你来读读这句话。
生11:(朗读)母亲却已将钱有力地塞在我手心里了,大声对那个女人说:“我挺高兴他爱看书的!”
师:母亲给钱犹豫了吗?那么,这又是怎样地“塞”?
生12:这是毫不犹豫地塞。
师:把“毫不犹豫”这个词放进去,大声地读!
生12:(朗读)母亲却已将钱毫不犹豫地塞在我手心里了,大声对那个女人说:“我挺高兴他爱看书的!”
师:母亲给钱吝啬吗?这还是怎样地“塞”?
生13:这是慷慨地塞。
师:把“慷慨”这个词放进去,请你慷慨地读!
生13:(朗读)母亲却已将钱慷慨地塞在我手心里了,大声对那个女人说:“我挺高兴他爱看书的!”
师:有力也罢,慷慨也罢,毫不犹豫也罢,其实都无须再说,因为,它们都已经深深地嵌入了这个“塞”字,深深地印在了母亲的这个特写镜头上。来,我们一起读!
生:(齐读“句四”。)
师:孩子们,请你再琢磨琢磨,母亲塞给我的,仅仅是那一元五角钱吗?
生14:是爱。
师:无私的母爱。
生15:是希望。
师:望子成龙的希望。
生16:是感情。
师:“感情”这个词太苍白了,你看看题目。
生16:是深情。
师:说得好!母亲塞给儿子的,是,我们一起读!
生:(齐读)慈母情深
师:孩子们,我们已经读懂了《慈母情深》的四个重要镜头。母亲的工作环境,那是一个广角镜头;母亲瘦弱而憔悴的神情,那是一个慢镜头;母亲工作的忙碌和疲惫,那是一个快镜头;母亲塞钱给儿子,那又是一个特写镜头。现在,让我们把这四个镜头重新放回课文。请大家打开课文,你们读四个镜头,其余的话由我来读。
师生:(合作朗读课文,从课文开头一直读到“立刻又陷入了忙碌”为止。)
七、由“我的母亲”到“天下母亲”
诚如惠特曼所言:“全世界的母亲多么相象!她们的心始终一样。 每一个母亲都有一颗极为纯真的赤子之心。”文中的母亲,是普天之下所有母亲的一个缩影、一扇窗户,打开她,必将打开一切母爱的情感闸门。因此,由“我的母亲”到“天下母亲”,由“一位母亲”到“千万母亲”,是全文情感逻辑的一个必然走向和最后归宿。
师:(大屏幕呈现以下内容,电影《我的父亲母亲》中的插曲缓缓响起。)
我鼻子一酸,攥着钱跑了出去,我在心里一遍又一遍地对母亲说:
就这样,我鼻子一酸,攥着钱,攥着母亲的辛劳和血汗,更攥着母亲那伟大而无私的爱,跑了出去。此刻,此景,作为母亲的儿子,作为她的亲生骨肉,我有多少话要对母亲说、有多少情要对母亲倾诉啊!
孩子们,拿出你的笔,写下“我”的悔恨、我的心疼、我的感激、我的愧疚、我的决心、我的懂事、我的内心独白。无论你写什么,请千万记住,“妈妈”这个词语至少出现三次。
生:(学生各自写话,教师巡视。)
师:孩子们!面对慈母的深情,感受慈母的深情,咀嚼慈母的深情,我心情彭湃,我感慨万千,于是,我在心里一遍又一遍地对母亲说——(对一生)你请。
生1:(朗读)妈妈,别再这样拼命了,再这样下去,您的身体会被压垮的啊!妈妈,对不起,您是为了我们才这么操劳、这么辛苦、这么憔悴的,可我是多么无知,还向您要血汗钱。妈妈,等我长大成材了,我一定好好孝顺您,让您享享清福,您实在是太累了啊!妈妈,我对不起您啊!妈妈,我爱您!
师:多么真诚的表白。你对不起的是母亲的辛劳,但你对得起的却是自己的一片孝心!你长大了!
生2:(朗读)妈妈,您这么辛苦、这么劳累、这么瘦弱,您全是为了我们这几个不懂事的儿女啊!妈妈,您是这个世界上最伟大、最无私的母亲。别人果然说得不错,这个世界上有一种最美丽、最崇高的爱,那就是母爱。妈妈,您一心期待,只为子女成材。妈妈,我的好妈妈!
师:多么感人的倾诉。你理解了母爱,你就理解了人类最无私、最美好的感情。孩子,你也长大了!
生3:(朗读)妈妈,我真是太对不起您了!您在这个鬼地方这么辛苦地挣钱,用血汗和疲惫换来的钱,您却这样毫不犹豫地给了我。妈妈,我一定好好读书,将来有出息,不辜负您对我的希望。妈妈,我虽然还没有长大,但是,等我长大了,我一定会好好报答您的。妈妈,我只想对您说:“我爱您!”
师: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其实,母爱是不图回报的。你的内疚、你的志向,就是你对母爱最好的回报。
孩子们,慈母的情,滋润着我的心田,震撼着我的灵魂,在无言的教诲中,我长大了,我们共同长大了。这一切,因为什么?因为这春风化雨般的四个字!
生:(齐读课题。)
师:慈母情深深几许?慈母情深深似海啊!孩子们,读着梁晓声的《慈母情深》,感动着梁晓声的慈母深情,你会很自然地想到哪个人?
生4:我的妈妈。
生5:我的妈妈。
生6:我的妈妈。
生7:我的妈妈。
师:老师相信,你们都会很自然地想到——
生:(齐答)我的妈妈。
师:其实,作家梁晓声跟你们的想法是完全一样的。他在小说原文的结尾,有过这样一段充满深情、意味深长的话:(大屏幕呈现下述文字,教师朗读。)
由我的老母亲
很想到千千万万的几乎一代人的母亲中,
那些平凡的
甚至可以认为是平庸的
在社会最底层喘息着
苍老了生命的
女人们,
对于她们的儿子,
该都是些高贵的母亲吧?
一个个写来,
都是些充满了
苦涩的温馨和坚忍之精神的
故事吧?
孩子们,来!让我们恭恭敬敬地抬起头,挺起胸!
为文中的母亲、为我们的母亲、为普天之下所有平凡而高贵的母亲,献上一首《懂你》的心曲吧!
(满文军《懂你》的歌声缓缓响起,大屏幕播放视频《献给母亲》。)
板书:
【名师古诗教学实录】推荐阅读:
名师习作教学实录12-26
卡罗纳名师教学实录08-29
日月潭名师教学实录07-10
小学课文《鸟岛》名师教学实录11-05
善于发现的眼睛 名师教学实录08-16
小学语文名师课堂实录07-13
古诗清明教学设计实录08-03
古诗《赠汪伦》的教学实录11-14
囚绿记名师课堂实录两篇剖析07-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