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望结对帮扶困难家庭学生

2024-11-10

看望结对帮扶困难家庭学生(精选12篇)

1.看望结对帮扶困难家庭学生 篇一

市司法局2010年困难家庭结对帮扶工作总结

今年以来,我局按照市委、市政府的统一安排部署,结合本部门实际,认真开展好灵泉办事处健民社区29户困难家庭结对帮扶工作,使困难家庭真切感受到党和政府、社会各界的关爱。

一、提高认识、加强领导

认真组织全局干部职工学习《关于开展困难家庭社会结对帮扶工作的意见》、〈关于推行领导干部“包保”联系村委会(社区)工作制度的意见〉文件精神,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对困难家庭结对帮扶工作重要性的认识,明确帮扶的主要内容和目标,结合我局的实际情况,充分发挥各科室的优势,制定困难家庭帮扶工作的措施,对灵泉办事处健民社区29户困难家庭、城市低保户进行有效帮扶。

二、落实措施,抓好帮扶

制定了“1+4”结对帮扶机制。即开展“一项活动”:29名机关干部与29户困难群众“一对一”结成帮扶对象,根据帮扶对象的基本情况,不定期开展帮扶活动。建立“四项制度”: 即建立帮扶对象台帐制度。通过调查摸底,将我局29名机关干部结对的29名帮扶对象的基本资料和困难原因等建立工作台账,做到“四清晰”,即困难人数清、困难程度清、困难原因清、家庭住址清。有针对性地制定帮扶措施,并定期将帮扶情况交至相关部门审核;建立帮扶对象就业制度。认真归集困难家庭的 就业愿望,掌握适时就业信息,拓宽就业渠道,为结对帮扶对象提供农业技术、务工技能培训,结合社区力量,协调农科、社保等相关部门,有针对性地对“零”就业困难家庭进行就业帮扶,从而改善困难群众的生活条件;建立帮扶对象探访制度。注意做好节假日的送温暖工作,组织有关人员上门慰问,送上礼品和慰问金,转达党和政府对困难家庭的关心和问候,听取困难群诉求,解决其实际问题。所有帮扶干部坚持中秋、春节等重大传统节日对帮扶对象进行走访慰问,及时掌握结对困难群众的生活情况和思想动态。今年7月16日,我局组织机关干部与帮扶对象见面,了解情况。9月20日,我局于中秋节期间,组织29名机关干部对结对帮扶的29家困难户进行了慰问,为他们送上了食用油和大米等慰问品,确保困难家庭度过一个欢乐祥和的节日;建立帮扶对象考核制度。局纪检组、办公室对整个结对帮扶工作开展情况进行跟踪、检查和指导,并将帮扶工作纳入年终考核,对没有完成帮扶任务的干部,取消其评优资格,并进行通报批评。

2.看望结对帮扶困难家庭学生 篇二

关键词:高校家庭困难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帮扶对策

高校家庭困难学生问题是当前中国高等教育改革中的一个突出问题, 直接关系到教育公平、以人为本的实现, 关系到和谐校园与和谐社会的构建。

尽管当前高校中已逐步建立起以奖学金、学生贷款、勤工助学基金、特别困难学生补助和学费减免等 (简称“奖、贷、助、补、减”) 国家助学贷款为主体的多元化资助经济困难学生的政策体系, 确保了家庭困难学生不因经济困难而辍学, 保证了经济困难学生能安心学习、正常生活、健康成长。但是, 从已有的研究来看, 高校家庭困难学生的问题并非单纯的经济问题, 更多的是伴随而至的精神贫困、心理贫困的问题。

为了进一步了解家庭困难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 以及当前帮扶政策对其心理健康状况的影响情况, 笔者通过问卷调查的形式, 对广东省5所高校的家庭困难学生进行调查研究, 以期探讨如何科学地开展高校家庭困难学生的帮扶工作。

一、研究对象和方法

本研究通过随机分层抽样的方式, 以及在线施测的方式对广东省5所高校的1000名在校大学生进行调查, 共收回有效量表919份, 具体分布如表1。其中, 家庭困难学生的划定标准为家庭年收入少于5000元者。

本研究采用症状自评量表 (SCL-90) 对被试心理状况进行测试, 用自编量表对被试其他情况进行调查。症状自评量表和自编量 表均通过 在线测试 平台进行 施测 , 测试数据 使用SPSS13.0进行处理。一年级217 277 494 53. 75%二年级107 180 287 31. 23%三年级49 71 120 13. 06%

二、研究结果

1.家庭困难学生和一般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存在显著差异。从表2可以看出, 家庭困难学生在SCL-90中的10个因子的得分和总分都高于一般学生, 除偏执因子外的其他9个因子的得分及总分, 两者存在显著差异。

注:**p<0.01, *p<0.05

2.在对家庭困难学生目前遇到的最大困难的调查中 , 经济困难 (36.13%) 、学业问题 (33.08%) 、就业问题 (14.47%) 分列前三位;上大学后遇到的最大挫折, 学习成绩不理想 (39.65%) 、就业竞争太激烈 (25.82%) 、经济困难 (23.31%) 再次成为家庭困难学生首选的三项。

3.在家庭经济困难 学生中 , 他们15.87%认 为 “不敢正视自己, 不敢面对他人, 感觉低人一等”;26.63%认为自己“内向, 沉默寡言, 不愿与人交往、不大合群”;55.87%认为“有时比较忧虑, 忧心忡忡, 情绪低落, 苦闷, 失眠”;57.95%的学生在人与人之间的沟通交往上存在障碍。

三、分析与讨论

1.家庭困难学生 总体心 理健康 状况堪忧 。

调查结果显示, 家庭困难学生在SCL-90中的十个因子得分及总分均高于一般学生, 除偏执因子外, 各因子均与一般学生各因子存在显著水平差异, 这提示了该群体具有特殊性。尤其在强迫症状和人际关系敏感两个因子上, 家庭困难学生的平均得分高于2分, 这可能与他们所要承受的各方面压力, 如学习压力、就业压力、经济压力等有关。这提示我们, 家庭困难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堪忧, 需要高校有关部门进行积极的干预和帮助。

2.经 济 问 题 、学 业 问 题 、就 业 问 题 是 困 扰 家 庭 困 难 学生的三大压力源。

相对于没有经济困难的一般学生, 家庭困难学生更需要在学业上取得更优异的成绩, 对未来的就业抱有更大的期许, 因而, 他们在承受经济困难带来的压力之余, 学业、就业的压力是他们不得不面对的最大的考验。

3.负性自 我认知带来自卑、人际敏感、焦虑等问题。

大学生的自我意识发展还不完善, 容易因为外界的影响因素而降低对自己的认识, 形成负性的自我认知, 进而带来自卑、人际敏感、焦虑等心理问题。经济上的拮据, 进入大学与同学比较后产生的心理落差, 在人际交往、社会活动、社团活动等方面不如他人而带来的挫折感, 这些都会影响大学生自我认知的发展, 使其形成不利于自身发展的负性自我认知。

四、帮扶对策小议

1.进一步 完 善 高 校资 助 体系 , 让 家 庭 困 难 学生学 有 所 依 。

当前高校的“奖、贷、助、补、减”资助体系, 在解决家庭困难学生的学习生活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但是, 在对困难学生的认定标准方面, 尚未形成科学有效的模式, 容易造成资助力度与困难程度不匹配的现象。因此, 进一步完善高校资助体系, 使得家庭困难学生学有所依是高校助学工作需要重视的问题。

2.引导 家庭困难学生对 贫困形 成理性认识 。

部分家庭困难学生会将自身遭遇的挫折归因于家庭经济困难, 认为是苦难的命运带给他们不幸。这样的非理性认知会让他们形成自怨自艾、怨天尤人的态度;或者因贫困而自我否定, 消极地对待所面对的挫折。因此, 要引导他们理性认识贫困的生活现状, 让他们认识到, 贫困并非不可改变, 也不是由于自己的过失造成, 不必因贫困而觉得自卑。贫困是一把双刃剑, 可以让人颓丧, 也可以使人向上。

3.帮助 家庭困难学生 形成积极的自我认知。

应该让家庭困难学生认识到, 一个人经济上的贫困, 并不能说明其他方面也比别人差, 一个人能力的高低取决于自身能力的高低, 而不是家庭经济状况。要教会学生全面客观地评价自己, 消除消极的自我认知。

4.加大家庭困难学生的 心理帮 扶力度。

通过开设讲座、团队辅导、开通咨询热线等方式, 加强家庭困难学生的心理帮扶, 对存在心理困扰的家庭困难学生, 通过长期跟进的方法, 及时掌握动态, 帮助其更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李艳红.对高校贫困生进行心理扶持的思考[J].喀什师范学院学报, 002, 23 (1) :98-100.

[2]熊桂林.高校贫困生现象刍议[J].洛阳师范学院学报, 2001, (4) :92-93.

[3]英健文, 蔡立彬, 李迎等.地方工科院校贫困生问题初探[J].广东工业大学学报, 2002, 6 (6) :69-72.

[4]赵凯博, 付军, 宋丽波等.分析与探索:对当前农业高校贫困生资助体系的再认识[J].高等农业教育, 2010-11, 11:72-75.

[5]李海燕.高校贫困生的经济压力及扶助体系的建立[J].鲁行经院学报, 2006, (6) :90-91.

[6]武明伟.高校贫困生的心理分析与扶持措施[J].廊坊师范学院学报, 2004, 20 (3) :121-123.

[7]季枫.高校贫困生资助模式创新探析[J].高校贫困生资助模式创新探析, 2010 (1) :32-35.

[8]马晓春.高校特困生问题及其解困工作初探[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 2002, 15 (3) :17-19.

[9]兰树海, 王丽荣.浅谈新时期高校特困生工作[J].辽宁工学院学报, 2004, 6 (4) :104-105.

[10]洪跃雄.全面构建贫困生的扶持体系[J].绍兴文理学院学报, 2001, 21:122-124.

[11]郭春晓, 吕君.谈对贫困大学生的心理扶持[J].山东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8, (4) :80-81.

3.看望结对帮扶困难家庭学生 篇三

然而,贫困生人学后,面临的困难不仅是经济上的困窘,还有很多要面对的问题。例如如何融入社会,融入人群,培养正常的心理和心态,避免被边缘化;如何树立自尊、自强、自信、乐观的健全人格和健康心态,等等。目前施行的经济资助方式所能够达到的效果,基本上是停留在解决他们的“温饱问题”的层面,远远不能满足贫困生的生存发展需要。扶贫与扶志并行,物质扶贫与精神扶贫并重。才能给贫困生带来真正的温暖与关怀。让贫困生健康成长,成为有用之才。

因此,我们必须关注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心理健康和能力建设,将经济资助与人才培养相结合,以帮助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完成学业为出发点,立足资助。旨在培养,这才是我们所追求的最终目标。

首先,学校帮助贫困生在学习与生活中获得自尊至关重要。在现实中贫困学子相对于其他学生更容易出现敏感、焦虑、自卑、忧郁等心理特征,尤其是刚步入大学校门的新生,由贫困带来的心理问题更为突出。因此,自尊心是贫困生的财富,是他们自强与自信的心理支撑力量,是他们改变现状、积极进取的重要动力。贫困生一定程度上确实“差钱”,但更需要一种理解与宽容,更需要社会的呵护来维护他们的自尊。

因此,对于其中一些贫困生的心理问题,全社会应该共同关注,尤其是作为扶贫助学具体实施者的高校,更应拿出科学高效的心理健康辅导对策,正确引导贫困学生克服心理和人格上的障碍。在一定意义上讲,精神激励比物质援助更为重要,更能使贫困生变得自强、自立。

其次,帮助贫困学生上得起学,顺利完成学业,可以有多条途径。不妨改变单纯的经济支持方式,给贫困生更多自强的机会,那就是送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例如,大力开展勤工俭学活动,使学生既有经济收入又能得到实际锻炼。学校可以增建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增加勤工助学岗位,适度提高工资待遇。让贫困生通过自己的诚实劳动来换得必要的学习生活费用。这样不仅能够帮助他们树立自信,培养独立人格,并且更能够增加他们社会实践的工作经验,为以后的顺利就业夯实基础。

教给学生一项技能,教给学生一份自信,让学生找份工作获取报酬,这一有益尝试不仅仅是贫困生帮助方式的创新,更重要的是还可以培养贫困生的自立自强精神。因此,与其花大力气、大财力去让贫困生在经济上“脱贫”,倒不如把资助体系的重心落实在勤工助学上。让他们明白“以热爱劳动为荣,以好逸恶劳为耻”的道理,真正做到精神上的“脱贫”。

当然,勤工助学市场狭小是目前贫困生资助机制存在的不足之一。勤工助学岗位主要限于校内,远远不能满足广大贫困生的需求,而校外的勤工助学岗位工资过低,另外出于安全、风险的考虑。许多贫困生对校外勤工助学机会望而却步。因此,校方应当加强与政府和企业的联系,建立以学生综合保险为保障的学生资助管理体系。例如,企业提供一些工作机会给贫困生,政府和高校给予企业一定的资金补偿,贫困生在企业能获得比之前更高的劳动收入。这样,企业既可以降低生产成本,贫困生又能找到勤工助学岗位,学校也能达到间接资助贫困生的目的,达到三方“共赢”。

4.看望结对帮扶困难家庭学生 篇四

开展“一对一结对帮扶贫困家庭学生”活动的实施方案

为发挥教职工的模范作用,推动学校教育教学工作更上新的台阶,促进贫困学生健康快乐成长。根据我校实际情况拟定以下制度:

一、指导思想

以 “十八大”会议精神为指导,坚持科学发展观,坚持教育健康发展、和谐发展,时刻把贫困家庭学生的冷暖疾苦挂在心上,在经济上扶持,在生活生照顾,在学习上帮助,在心理上疏导,全方位关爱贫困家庭学生,努力让每个学生健康快乐成长。

二、帮扶人员 学校全体教职工

三、帮扶对象

1、最低生活保障对象、特困家庭和农村特困户的在校学生。

2、因天灾人祸造成家庭重大经济损失的贫困家庭学生。

3、父母丧失劳动能力的贫困家庭学生。

4、父母离异或丧父、丧母等原因造成经济困难的贫困家庭学生。

5、其他原因造成经济特别困难的在校学生。

四、主要措施

帮生活困难。对残疾儿童、孤儿、单亲家庭学生,留守儿童给予物质和经济上的帮扶、解决生活困难,提高生活质量。

帮学习提高。帮扶学困生优化学习方法,解决学习困难,提高学习质量,养成良好学学习惯。帮品德养成。对德困生进行品德、心理、行为等方面的调试、疏导,帮助他们养成良好行为习惯,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健康成长,成人成才。

帮特长培养。对有特长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结合学生的兴趣爱好,开展针对性的指导和训练,激发潜能,培养个性,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帮家庭教育。优化家长教育理念,指导家长进行科学的家庭教育,与学校共建良好环境,共促学生健康成长。

五、工作要求

1、科学统筹安排。学校要把开展这项行动同做好学校日常工作结合起来,同师德师风建设和开展学雷锋活动结合起来,做到共同推进、有效开展。

2、严明工作纪律。帮扶要尊重学生及其家长意愿。教师不得以帮扶为由,收受学生及其家长的礼品和馈赠,增加家长负担。

3、加强宣传指导。借助黑板报、宣传栏等形式,大力宣传帮扶工作进展和成效。对涌现出的先进典型,要及时发现、认真总结,大力宣传推广,营造尊师重教的社会氛围。

5.结对帮扶困难群众工作简报 篇五

会议学习了《全省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帮扶工作相关政策解读》《中共张家川县委办公室张家川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过渡期内持续做好全县帮扶工作的通知》,听取了刘堡镇、川王镇帮扶工作情况汇报。

会议强调,今年是我国踏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新征程的重要一年,也是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关键一年。要抓牢防止返贫监测和帮扶“两个环节”,进一步完善和落实防止返贫监测帮扶机制,切实做到精准监测、精准帮扶。帮扶环节,要按照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根据监测对象风险类别、发展需求等精准施策,确保有人管、管到位,坚决守牢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不断巩固提升脱贫攻坚成果,着力推进乡村全面振兴。

会议要求,各级各部门要加强帮扶工作谋划,严格按照年初定计划、定方案、定措施,年中树典型、树榜样、树新风,年底看成效、看成果、看变化的.工作要求,结合实际,认真制定2022年帮扶工作计划,明确包片领导、驻村干部、帮扶工作队、村“两委”工作责任,确保所列帮扶项目能够落地见效。要加强典型选树,系统梳理脱贫攻坚以来驻村帮扶工作取得的成就,充分挖掘感人事迹,以先进典型为榜样,激发帮扶干部工作热情,对突出亮点的案例广泛开展宣传报道,适时组织观摩学习,着力营造干事创业浓厚氛围。要加强沟通衔接,紧盯本乡镇帮扶单位,主动汇报衔接,积极争取项目资金,发展壮大特色产业,健全完善基础设施,助力乡村振兴。要加强监督管理,认真履行好属地管理职责,严格制度管理,管在经常、严在经常,管出习惯,督促帮扶队员严格遵守驻村纪律,坚决做到吃住在村、工作到户。要善于总结收集、汇总帮扶工作资料,分门别类整理,确保各类资料齐全完整,符合要求,经得起各级检查考核。

6.看望结对帮扶困难家庭学生 篇六

实施办法

第一条为密切联系群众,力所能及地为困难职工提供帮助,制定领导干部与困难职工结对帮扶实施办法。

第二条结对帮扶人员

1、集团公司领导班子成员

2、各子(分)公司领导班子成员

第三条结对帮扶对象

集团公司一级困难职工家庭

第四条结对帮扶人员至少要联系帮扶一户一级困难职工家庭。

第五条根据实际需要,帮扶人员和帮扶对象可适时调整。

第六条要从帮扶对象的实际困难出发,在帮扶对象遇到就医、子女就学、生活难以维持等问题时,及时给予适当帮助。

第七条帮扶人员要经常深入到帮扶对象家中走访,了解情况,联络感情,重大节日开展慰问。帮扶人员每年走访结对户不少于2次。

第八条帮扶人员要了解帮扶对象的思想状况,有针对性地引导他们正确认识当前形势,树立摆脱困难的信心和决心,共同寻找脱困途径。

7.看望结对帮扶困难家庭学生 篇七

一、总体要求

全校从2009年春季开始,在搞好日常民政救助工作的基础上,组织全校领导班子党员干部与困难户结对帮扶活动。通过学校领导班子成员个人与生活困难的党员群众结成一对一帮扶对子,为全校生活在最低生活保障线以下的特困户等弱势群众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和救助,把党和学校的关怀送到困难群众家中。

二、方法步骤

1、摸清困难户群众底子。由学校党支部牵头,逐一走访生活困难的教师。摸清贫困户的底子,确定出全校需要结对帮扶救助的生活困难的教师名单。

2、开展领导干部与困难户结对帮扶活动。学校领导班子成员每人联系一户特困户,采取一对一结对帮扶的办法,从各方面对特困户进行帮助和救助。

三、组织领导

学校要把党员干部结对帮扶困难户活动作为当前工作的一件大事,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社会责任心,切实加强领导,抓好落实。学校成立党员干部结对帮扶困难户活动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党员干部做好表率。学校党员干部结对帮扶活动领导小组要加强调度,正确引导,精心组织,努力营造全社会互相关爱的氛围,确保活动扎实有效。

附:向阳小学结对帮扶名单

帮扶对象

政治面貌

家庭状况

帮扶干部

政治面貌

家庭状况

单既茂

群众

困难

张子忠

党员

一般

向阳小学党支部

8.帮扶困难家庭制度 篇八

制度

一、摸清贫困家庭现状,建立困难家庭信息库。全面掌握困难家庭底数及其生产生活状况,为实施困难家庭分类帮扶提供依据。

二、建立困难家庭救助金制度,构建党内长效帮扶机制。采取行政补助一点,家庭募捐一点的办法筹集资金,建立困难家庭救助金。救助金主要用于困难家庭的生产生活扶持、大病医疗救助、子女入学资助、家庭救灾、救济和走访慰问等。

三、坚持党员结对帮扶制度,健全党内结对帮扶机制。积极开展一帮

一、多帮一等结对帮扶活动,要求社区书记、副书记带头联系困难党员户,推行党支部与结对帮扶双方签订帮扶责任书的新措施,明确帮扶的方向、责任、项目和预期达到的目标,让帮扶的见实效。

四、完善走访慰问制度。做到春节等重大节日期间必访;家庭生病住院或亡故时必访;家庭家庭受灾或发生意外时必访;家庭在生产生活中遇到困难时必访;家庭有较大思想情绪或有意见建议时必访。通过党组织的走访慰问,让他们真正感受到党的温暖和关怀。

9.村困难家庭帮扶措施工作 篇九

为认真贯彻落实市委确定的“宣讲党的十七大、十七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发展富民产业,改善生活条件,培育新型农民,创建文明和谐乡村,强化基层组织,推进农村改革”的任务目标和县委具体要求,为切实做好我局驻村帮扶工作,经研究,特制定以下工作方案:

(一)成立帮扶工作组。

(二)协助配合乡镇党委、政府加强村级党组织建设,增强班子的凝聚力、战斗力,把“两委”班子建设成想干事、会干事、干成事、不出事的班子。

(三)坚持把“帮民富、促发展”的任务落到实处,激发农村发展活力。坚持从转变农村干部群众的思想观念入手,引路子、想点子、教法子,找切合实际的发展路子。引导农民群众发展高效种植、畜牧养殖,兴办工副业项目,增加帮扶村农民收入。

(四)坚持把“解民忧、树形象”作为政治任务,密切党群干群关系。

10.看望结对帮扶困难家庭学生 篇十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毕业生就业成本也在不断的增加,交通费、服装费、通讯费、简历制作费等,对家庭经济困难的毕业生来说是不小的负担,甚至成为他们就业路上的障碍。本着以人为本的指导思想,学校决定对家庭经济困难毕业生实施就业帮扶。现就该工作的开展通知如下:

一、帮扶对象:

我校家庭困难、就业有困难的2012届毕业生;其中,升学、参军、暂无就业意愿的除外。

二、帮扶措施:

1、建立组织领导协调运作工作机制。成立家庭经济困难毕业生就业帮扶救助工作领导小组,为家庭经济困难毕业生提供就业困难资金援助、就业再就业绿色通道等帮扶措施;

2、建立目标责任措施保障机制。学生科制订家庭经济困难毕业生就业“送温暖”活动计划,并采取适合本部门特色的各项措施,保证家庭经济困难毕业生帮扶工作层层落实到位;

3、建立结对帮扶机制与动态管理机制。将就业家庭人员分解到学校各教师实行“一帮一”的帮扶援助,坚持“产生一个、消除一个、稳定一个”的动态管理办法。并对家庭经济困难毕业生实行跟踪服务,及时了解掌握家庭经济困难毕业生就业、生活状况,建档立卡,做到底子清、情况明;

4、上述受帮扶的我校家庭经济困难毕业生总人数不超过毕业生总数的3%。

三、资格申请办法:

1、各班本着“帮扶特困、推荐优秀”的原则,推荐符合条件的学生填写《家庭经济困难毕业生就业申请表》,对符合条件的学生上报学校审批;

2、各班主任做好本次家庭经济困难毕业生就业帮扶工作,通过提供就业困难资金援助、就业再就业绿色通道等措施为家庭经济困难毕业生提供实实在在的帮扶。

特此通知。

附:

1、《届家庭经济困难毕业生就业申请表》

就业领导小组

11.学生结对帮扶简报 篇十一

为发挥示范学校的引领和辐射带动作用,进一步地促进教育扶持、资源共享,我校为义院口小学全体师生捐赠了空调、笔记本电脑、中华经典诵读读本、书包、跳绳等物品。

我校音乐组教师李媛媛、胡海玲老师为孩子们精心编创了一套《跳绳操》,以轻松愉快的教学活动与孩子们一起庆祝即将到来的“六一”儿童节。

两位教师用极富感染力的语言和轻盈活跃的肢体动作,引导孩子们积极互动,在跳动的旋律中释放激情,在舞动的跳绳中锻炼身体。

几十条彩绳伴随着欢快的`节奏,在孩子们的手中翩翩起舞,正跳跳、反跳跳、左拉拉、右抻抻,在协调四肢能力的同时,更让孩子们懂得了要善于运动,勤于思考!

活动结束后,我校三位音乐教师与义院口小学的音乐教师们,分享了平时在教育教学中的案例与经验。大家各抒己见,真诚交流,共同吸取教育精华。

12.看望结对帮扶困难家庭学生 篇十二

为进一步体现党和政府对弱势群体的关心,落实十项民心工程,深入基层,联系困难群众,切实帮助困难群众解决生产和生活上的困难,创建宜工宜商宜居宜创业的水乡新城,推动社会全面进步。现结合我镇实际,制定高埗镇开展“联系困难群众、结对帮扶送温暖”活动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深入开展“联系困难群众、结对帮扶送温暖”活动,要全面树立科学发展观,认真贯彻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和市第十一届三次全会精神,结合高埗镇的实际情况,压滤机滤布努力实践、体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进一步弘扬中华民族扶贫济困、互敬互爱的优良传统,牢固树立党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保持党和政府与群众的血肉联系,使困难群众及时得到救助,逐步度过难关,增强“造血”功能,摆脱贫困,真正走上共同富裕道路。

二、对象的标准和确定程序

扶贫济困对象的标准,根据全镇的实际情况,以收入低于最低生活保障线的家庭为这次扶贫帮困的重点对象。扶贫济困对象的确定程序,其确定与上报坚持实事求是、公开、公平的原则,凡是申请20xx年最低生活保障线的对象由所在村(居民)核对后统一报镇社会事务办,经过认真审核、同意后,名单由镇社会事务办建立档案进行管理。

三、参加人员、方法

参加人员有镇领导班子成员、镇机关全体公务员、在编职工;镇属职能部门、企事业单位正副职领导,其中,公安分局副股以上干部;高埗商会正副会长;各村(居民)书记、主任、副书记、驻村挂职副书记、主任助理等,每人结对帮扶一个低保户家庭。根据统计,参加结对帮扶的人员共269人,接受帮扶的.困难户269户710人。扶贫济困活动开展后,滤布每年对出现贫困户脱贫、新增加贫困户,以及参扶人员变动的情况,都将及时进行调整个别结对关系。另外,要通过各种宣传渠道,大力倡议社会热心人士参与扶贫济困活动。

四、主要任务和措施

各驻片镇领导班子成员负责统筹该片的联系帮扶工作,由镇社会事务办负责统一协调,参加帮扶工作的人员须做好以下几项工作:一是对帮扶对象要经常进行联系、走访,每季度不少于一次,特别是重要节日要进行慰问。二是尽量帮助帮扶对象解决工作、生活中碰到的实际困难和问题,重点是解决在就医、就业和子女读书等方面遇到的困难,力争一年办1至2件实事、好事。三是力所能及地给帮扶对象以适量的实物和经济救助,每年实物和经济扶助的总价值不低于500元。四是发挥各自优势,进行“科技扶贫”、“知识扶贫”等多种方式的扶贫,变“输血”为“造血”,坚持“扶贫更要扶志”,鼓励自主创业,让帮扶对象尽早脱贫致富。五是进行动态管理,随时了解和掌握帮扶对象家庭成员变动、经济收入等情况,对带有普遍性和突发性的问题,应及时向驻片镇领导班子成员汇报,由镇委、镇政府就有关问题进行统筹解决。

另外,各村要设立一名扶贫济困负责人,由抓民政、社会事务工作的干部担任。帮扶人员进行帮扶活动时,要通过村的扶贫济困负责人进行沟通、联系,接受帮扶的贫困户联系帮扶人员也要通过村帮扶负责人。因此,村帮扶负责人要认真做好协调工作,及时、适当地安排帮扶人员帮助解决贫困户所遇到的困难和问题。

五、时间安排

㈠工作准备:20xx年11月25日至20xx年1月15日,主要是审核贫困户名单,确定帮扶对象,安排好结对对象,确定结对方案。

㈡动员大会:20xx年1月17日,召开动员大会。

上一篇:精心中秋节寄语下一篇:北林区物价局加强领导干部作风建设工作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