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中国政府过程笔记(精选5篇)
1.当代中国政府过程笔记 篇一
一、伤痕文学(伤痕小说)
再现了十年浩劫造成的人民心灵创伤的历史悲剧,表达了整个民族在政治的反拨中痛定思痛的强烈感伤情绪,是新时期文学发展中的第一个高潮,由卢新华《伤痕》得名。代表作品有刘心武的《班主任》等。
意义与价值:
(一)“伤痕文学”冲破了极左文艺思想的种.种清规戒律,冲破了一个个现实题材的禁区,提出了一系列重要的社会问题,创造了中国当代文学史上第一批社会主义时期的悲剧;
(二)它在当代文学史上第一次真正遵循现实主义美学原则,“按照生活的本来面目描写生活”,开启了80年代文学现实主义深化的道路;
(三)它在当代文学史上第一次真正地从人道主义立场来塑造人物,描写人性悲剧,成为新时期人道主义文学的先导。对新时期文学创作及后来的作家产生了深远影响。
二、反思文学
以茹志娟1979年2月发表在《人民文学》上的《剪辑错了的故事》为标志。 70年代末80年代初,一批作家从政治、社会层面上还原荒谬本质,并追溯到此前的历史,从一般地揭示社会谬误上升到历史经验教训的总结上,和伤痕文学相比,其目光更为深邃、清醒,主题更为深刻,带有更强的理性色彩。代表作主要有鲁彦周的《天云山传奇》,古华的《芙蓉镇》等。
反思内容:
1.反思建国以来各种运动和极“左”思潮对人的生活和命运的影响。
2.揭示封建残余势力和封建意识在现实生活和人们精神上的烙印。
3.反思党和人民的关系,批判官僚主义。
4.对扭曲人格或心理及“国民性”的剖析与针砭。
三、改革文学
天津作家蒋子龙率先推出了《乔厂长上任记》,开创改革文学先河。
改革小说侧重反映的是新旧体制转换时期的社会矛盾,记录了改革的艰难及其导致的伦理关系和道德观念的变化。在创作方法上以现实主义为主,注重人物形象特别是改革者的形象。大体类型分为农村题材和城市题材两类。
四、寻根文学
1985年前后兴起。以现代意识观照现实和历史,反思传统文化,重铸民族灵魂,探寻中国文化重建的可能性;作品题材和文化反思对象呈鲜明的地域特点;在表现手段上既有中国传统文学的手法,又运用现代派的象征、暗示、抽象等方法,丰富和加深了作品的文化意蕴。
1.前奏:汪曾祺、邓友梅等的小说创作。
2.寻根小说对根或文化的态度:
第一类:持肯定态度。如阿城《棋王》,邓友梅《烟壶》、《那五》等。
第二类:持否定态度。如韩少功《爸爸爸》,王安忆《小鲍庄》等。
第三类:持辩证态度。如冯骥才《神鞭》,李杭育《最后一个渔佬儿》等。
五、回归自然
一批作家把目光投向大自然,浓墨重彩地描绘了大自然的伟力、野性与崇高,人与大自然的对峙、搏斗,希图在大自然的崇高与伟力的衬托下弘扬人的主体力量。代表作家作品有:张承志《黑骏马》、《北方的河》,邓刚《迷人的海》、 郑万隆《老棒子酒馆》等。
六、现代主义文学(现代派、先锋派)
现代主义文学是以80年代初王蒙等中年作家尝试借用意识流等一些西方现代派文学手法为先声的。1985年后迅速兴起的“新潮小说”、“先锋小说”,标志着当代小说对西方现代主义文学从操作技巧到思维方式的全面引进,一时间,意识流、存在主义、荒诞派、黑色幽默、魔幻现实主义等等几乎整个20世纪西方现代主义小说流派都可以在中国找到各自的投影。刘索拉、徐星、马原、残雪、莫言、洪峰……也都成了不断引起轰动与论争的名字。
90年代之后,小说创作突破了创作方法上的壁垒,出现了新写实小说、新状态小说、新现实主义小说、新生代小说等名目繁多的潮流,当代文坛进入了众声喧哗的杂语共生时期。
先锋小说作家:马原、余华、苏童、格非、叶兆言、残雪、孙甘露。
2.当代中国政府过程笔记 篇二
科技发展与创新是衡量一个国家经济水平的重要指标之一, 所以高新企业的发展是关系到国家整体发展水平的重要影响因素。在竞争不断激烈的经济浪潮中, 各国都在积极的进行高新企业的培育和发展, 以此增强自己的经济竞争力和国际地位。科技孵化器正是这样一种经济背景之下产生的。孵化器源起于上世纪50年代的美国, 中国在实行改革开放的最初几年中由于将发展的重点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 所以通过引进国外先进的孵化理念和结合本国经济现实发展了政府主导的科技孵化器, 例如江苏省于1996年成立了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 1999年12月被国家科技部批准为国家级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由此看出孵化器经过中国本土化的转化主要指一种创业中心或者科技企业孵化器, 主要用于支持中国的技术企业、高新企业的培育和发展。
科技部并于2000年4月出台《关于加快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建设与发展的若干意见》, 重申了对企业孵化器的定义:“以促进科技成果转化, 培育高新技术企业及企业家为宗旨的社会公益型科技服务机构, 是高新技术产业区的技术创新基础, 是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体系的核心部分, 是技术创新的重要内容, 是培育高新技术企业和企业家的学校, 解决科技与经济结合, 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的有效手段。”由此可见, 国家对科技孵化器的重视程度。由于历史的原因, 中国在技术和高新技术企业培育和发展方面能力不足, 需要科技孵化器的重要支撑和技术引导。
二、科技孵化器对当代高新企业的培育过程分析
科技孵化器作为一种科技创业中心, 对当代高新企业的培育是和它为高新企业所提供的管理和服务是紧密联系的。在科技孵化器为高新企业进行提供服务和管理的同时完成对高新技术企业的孵化和培育。主要涉及到以下几个方面:
(一) 科技孵化器孕育高新企业发展所需的技术
科技的力量无所不在, 它更是成为高新企业发展的核心。所以科技孵化器对高新企业的培育应该首先提供技术支持。由于刚刚处于孕育期的高新企业还不具备企业发展所需要的技术知识和实践操作能力。而科技孵化器作为一所培育高新技术企业和企业家的摇篮, 它能够成为一条将处于孕育期的高新企业走向成熟企业的通道和桥梁, 企业孵化器可以借助自身技术优势, 提供给高新企业技术支持。
(二) 科技孵化器培育高新企业发展所需的管理体系
管理是一个企业进行正常运转所必不可少的因素与制度。处于起步阶段孕育发展期高新企业虽然在科技孵化器的技术培育下有了一定的技术基础, 但是在管理上却非常欠缺, 例如市场开拓的管理、资源的有效利用管理以及财务管理等企业运转所必须依赖的管理层面。而作为创业中心的科技孵化器却能提供高新企业发展所需的专业管理体系, 比如经营管理、财务管理以及技术和资金管理等方面。
(三) 科技孵化器完成对高新企业的投融资培育
资本是任何一个企业所不可或缺的重要要素, 对于高新企业更是如此。高新企业算是高投入的产业, 因为它涉及到技术的投入。只有保证高新企业的资金投入和运转更加自如, 这个高新企业才会更有活力和市场竞争力。所以完成对高新企业的培育不仅要有建设其技术引导力和管理执行力, 更应该完成对高新企业投融资的培育。科技孵化器能够为在孵企业提供各种孵化资金、创新基金、融资担保等方面的培育。孵化器是一个沟通的渠道和平台, 能够减少高新企业自己投入资金的风险, 通过引荐和促成高新企业与其它相关单位的合作, 完成对高新企业资金投融资的培育。
上述提到的科技孵化器对在孵高新企业的技术、管理和资金方面的培育只是培育过程中比较关键的部分, 完整的培育过程还涉及多方面的内容。并且科技孵化器对高新企业的培育过程是需要时间的, 不可能一蹴而就, 因为科技孵化器的运营机制是属于市场运营机制的, 需要跟随市场的发展状况进行改进。目前我国的科技孵化器在培育高新企业的过程中仍存在一些问题需要改进。
三、中国科技孵化器在当代高新企业培育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与对策
(一) 中国科技孵化器在当代高新企业培育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分析
中国科技孵化器在赔育高新企业方面取得了一些成果, 转化成了社会科技力量, 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但是在这个过程中也出现一些问题,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中国科技孵化器提供的孵化服务不足, 主要是停留在技术孵化、管理孵化和投融资的孵化方面。2、中国科技孵化器在进行高新企业的培育过程中, 往往没有明确的孵化期, 导致孵化时间模糊, 影响高新企业的毕业时间和走向社会的进程。3、孵化手段比较单一, 孵化内容不明确。4、中国科技孵化器出现只注重孵化企业的数量, 而忽视孵化质量的问题。
(二) 中国科技孵化器在当代高新企业培育的策略
针对科技孵化器在培育高新企业出现的问题提出以下策略:1、科技孵化器在培育高新企业的过程中丰富孵化内容, 提供除了技术、管理和资金方面之外的孵化。2、科技孵化器建设完善的管理体制, 制定明确的孵化期、毕业期和考核标准, 完善入孵高新企业的毕业机制, 保质保量的完成高新企业的孵化和培育。3、丰富科技孵化器的孵化手段。4、转变科技孵化器的管理理念, 减少政府在科技孵化器中的功能和作用, 实现孵化器真正与市场接轨, 完成从政府操纵到企业化经营的转变。5、提高科技孵化器的整体质量和水平。
参考文献
[1]黄涛.科技企业孵化器建设和发展中的若干关系探讨[J].科学与科学技术管理, 2004 (5) .
3.当代中国政府过程笔记 篇三
从1992年开始,户籍制度改革进入到一个新时期。首先,有关公民定居落户的规定更加自由。一是实行了婴儿落户随父随母自愿的政策。新出生的婴儿可以在父亲或者母亲常住户口所在地的户口登记机关申报常住户口。对以往出生并要求在城市随父落户的未成年人,可以逐步解决其在城市落户的问题,学龄前儿童应当优先予以解决。二是放宽了解决夫妻分居问题的户口政策。对已在被投靠的配偶所在城市居住一定年限的公民,应当根据自愿的原则准予在城市落户。三是男性超过60周岁女性超过55周岁,身边无子女需到城市投靠子女的公民,可以在其子女所在城市落户。对因工作调动等原因在其他地区离、退休人员,需要返回原工作单位所在地或原籍投靠配偶、子女的,应优先予以解决。其次,公民迁移进城的限制在逐步打破。一是规定在城市投资、兴办实业、购买商品房的公民及随其共同居住的直系亲属,凡在城市有合法固定的住所、合法稳定的职业或生活来源,已居住一定年限并符合当地政府有关规定的,可准予在该城市落户。二是放宽了到小城镇落户的条件。1997年6月10日,国务院批转公安部小城镇户籍管理制度改革试点方案。根据该试点方案,已经在小城镇就业、居住并符合一定条件的农村人口,可以在小城镇办理城镇常住户口。
再次,流动人口管理开始有序化。1995年7月8~11日,全国流动人口管理工作会议在福建省厦门市召开。这次会议提出了流动人口管理工作的指导思想,这就是从全党全国工作的大局出发,对流动人口特别是对剩余劳动力的转移要因势利导,加强管理,兴利除弊。要通过加强农业综合开发,发展乡镇企业和加快小城镇建设等,就地消化和吸纳绝大部分剩余劳动力。在此前提下,可根据城市经济的需要,组织一部分农村剩余劳动力有秩序地进入城市工作和生活,并逐步建立健全相应的管理、教育、服务措施。这次会议还提出了流动人口管理应重点加强的几项工作:第一,加强领导,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就近转移。第二,加强对农村剩余劳动力跨地区流动就业的调控和管理。第三,加强对外来人员落脚点活动场所的管理。第四,做好清理盲流人员的工作,依法严厉打击流窜犯罪活动。第五,加强对外来务工经商人员的服务和宣传教育工作。
以上户籍制度的改革,是围绕着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而进行的,具有朝着公平、自由、流动、有序方向发展的特点。可以预计,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随着户籍制度改革的完善,强加在户籍制度身上的等级差别将不复存在,人们的居住迁移将更加自由,劳动力在地区间和产业间的流动将更加灵活有序。
5.进一步完善户籍制度改革的思考
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户籍制度,需要经历一个艰难的探索过程。已有的户籍制度改革对促进人才合理流动,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有序转移是有积极意义的,但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相距尚远,需要进一步完善。笔者认为,从长远看,户籍制度改革应注意以下问题。
5.1要进一步转换职能,理顺人口管理体制。目前,国家计划生育委员会控制人口的出生、统计育龄妇女数及人口的生育状况;公安部管理户口登记、控制人口迁移、进行年末人口统计;国家统计局进行人口抽样调查;国家计委管理“农转非”计划;国务院还直接领导全国人口普查。实践证明,人口管理政出多门,难免出现一些不协调的地方。比如,在基层,计划
生育政策的执行与人口的出生登记制度经常发生冲撞;户口迁移多头审批,给群众增添了不应有的麻烦,也降低了行政办事效率;公安部、国家统计局、国家计划生育委员会分头统计人口,使人口统计数据间经常有出入;基层户籍警察承担了大量本属民政部门职能的老人赡养和困难户照顾等任务,加大了工作量。为此,有必要成立统一的人口管理委员会,统筹全国的人口管理工作。1980年,刘铮、邬沧萍、林富德教授曾撰文,建议成立一个常设的“人口委员会”,来统筹中国人口发展,拟定人口规划,贯彻执行人口政策,开展各种有关人口问题的调查研究和总结中国人口发展的经验。1996年,张庆五教授在《人口统计方法科学化研究》一书中,也提出了组建“国家人口管理委员会”的设想。笔者认为,这些专家们的建议是十分中肯的。成立人口委员会,是加强人口统计工作的需要,是统一协调管理人口自然变动、人口机械变动和人口社会变动的需要,是统筹规划户籍制度改革的需要,也是精简政府机构、转变政府职能、加强宏观调控的需要。在中央,应以现有的国家计划生育委员会为基础,并入公安部的户政管理业务和国家统计局的人口统计业务,成立“人口管理委员会”,既管全国的人口登记与统计,又管人口的计划生育工作,同时还管人口的迁移变动和产业人口布局。在地方,本着精简效能的原则,各级计划生育部门、户政管理部门和人口统计部门应合署办公。
5.2要建立政策调节与法律约束相结合的人口管理机制。杨遂全在《中国人口法律制度研究》一书中说:“人口大国如果靠自发调节,会出现严重的社会问题与人口问题。”(注:杨遂全:《中国人口法律制度研究》,法律出版社,1995年。)历史和现实均表明这一论断是正确的。笔者认为,即使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对中国人口的发展也不能放任自流,必须加以统筹调节。从国家、政府的角度考察,人口发展的调节方法主要有政策调节与法律约束两种。中国以往政策调节多,依法控制不足,导致人口的自发现象较多,严重地影响了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因此,有必要加强人口立法。但是,单纯的人口立法在中国现阶段既不现实也难办到,因此,应该政策调节与法律约束两法并用。人口政策调节的范围主要在人口出生和死亡、人口迁出与迁入、人口社会变动等方面,人口法律控制的范围主要在户口登记、身份证件管理、人口调查与统计、各类人口管理等方面。当前,应完善的人口管理法律法规主要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户口登记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居民身份证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权益保障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权益保障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权益保障法》和流动人口管理法等。
5.3改革户口迁移政策,取消“农转非”制度。多年来的实践证明,“农转非”制度在实施过程中弊端丛生,归纳起来主要有:第一,“农转非”政出多门,给户口管理工作和人民群众的生活带来了不便。“农转非”政策的制定涉及到多个部门和单位,在办理“农转非”的过程中要盖数十个图章,给户口管理工作带来混乱,也给人民群众正常的户口迁移带来不便。第二,“农转非”制度在事实上以行政手段限制了城乡人口之间的通婚。一部分人受户口性质差异的影响,被迫在狭小闭塞的圈子里互相通婚、繁衍。这种状况的发展,导致了中国一部分地区人口素质的下降。第三,把人分成农业人口与非农业人口两个类别,并且在利益分配上向城市倾斜,形成了事实上的户口等级制度。非农业人口优于农业人口,户口划分变相地转化为利益分配功能。第四,有的地方以筹建城市建设经费为由办理“农转非”,公开买卖户口,极大地损害了户籍管理的严肃性。第五,“农转非”政策一般并不公开,透明度低。同时,有关管理部门依然存在着官僚主义的办事作风,使得不少群众并不明了国家的“农转非”政策。一部分群众急于达到“农转非”的目的,往往不惜花重金请客、送礼、行贿,助长了腐败现象的滋长蔓延。第六,导致了城市的畸形发展。“农转非”指标不分城市、集镇大小,一律规定每年从农村迁入市镇和“农转非”的人数不超过现有非农业人口的2‰,这样势必使大城市人口继续膨胀,中小城市由于非农业人口基数小,其发展受到很大影响。第七,制约了城乡经济的发展。一方面,农村越来越多的劳动力固守在越来越少的土地上,限制了规模经营和集体
化生产,浪费了农村的人力资源;另一方面,城镇大型厂矿、劳动密集型产业、第三产业所需要的大量劳动力难以从农业剩余劳动力中补充,城乡人口的流动受到了限制,极大地制约了城市经济的发展。第八,压抑和浪费人才。在农村,不乏有经济头脑、善经营、会管理的人才,但因长期划地为牢式的户籍管理和“农转非”制度的约束,人才流动受到许多限制。有些人即使有幸进入城市,因为无城市户口,给住房、子女入学就业带来许多困难,农村人才的发展因此肩负着沉重的担子。经过十多年的改革开放,计划经济时代烙印在户籍上的城乡差别、农与非农的差别日益缩小,取消“农转非”制度的条件日趋成熟,有关方面应及时研究取消该制度的具体操作方法。
5.4不断研究动态情况下的人口管理对策,运用科技手段实现人口管理的现代化。在流动人口管理方面,尽管我们作了许多努力,探索了许多管理办法,但人口流动带来的经济、社会问题并未从根本上解决。人户分离现象的大量存在,影响了农村的土地承包,也不利于加强城市管理。因此,如何强化动态情况下的人口管理,仍是户籍制度改革所面临的难题。笔者认为,应将现有按常住地管理人口的办法,逐步改为不分常住、暂住,一律按现居地登记管理。即使是外来公民,只要其在现居地有固定住址、有稳定职业、有可靠的经济来源和生活保障,就应视为常住人口进行登记管理。随着居民身份证制度的完善和电子计算机知识的普及,户籍管理应朝现代化方向发展。初步设想是:应给16岁以下的居民颁发出生证,16岁以上的居民颁发身份证。对出生证和身份证所反映的居民信息,统一借助电脑录入管理,人口动态控制与统计则可在电脑上完成。作为国家社会行政管理的一项最基本制度,户籍管理往往是建构或者执行其它社会制度的基础和依据,世界各国对此都十分重视。[12]与世界通行的户籍管理政策相似,中国的户籍管理政策亦具有三个基本功能:一是证明公民身份。户籍登记是证明公民身份的基本资料,不仅证明公民个人的身份,如出生年月、性别、民族、籍贯等,也证明公民家庭关系。二是提供人口资料。人口资料的掌握是国家行政管理和社会管理的基础,通过户籍登记可以掌握人口的基本信息,了解全国人口的分布、增减和变动等基本情况,为国家政策措施的制定提供基础信息。三是发现和防范犯罪。人口管理是最基本的公共安全管理,掌握了全部户籍人口的基本情况,就能够了解一些存在或可能存在越轨行为人口的情况,从而对这类人口进行有针对性的控制管理,发现和预防犯罪。
在中国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户籍政策与世界通行的户籍政策相比,具有两个明显的特征或者功能。
一是利用户籍管理来控制人口迁徙,尤其是控制农村人口向城市的迁徙。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国家以户籍控制为手段,强化人口迁徙管理,控制农村人口向城市流动,实行事前迁移政策,居民必须凭迁移地有关部门核发的户口准迁证予以迁移。为达到特定背景下的特定政治经济目的,户籍管理被赋予了控制人口迁徙的责任。由此可见,控制人口迁徙并非户籍制度的必然组成部分,只是在特定历史条件下,由特定政治经济目的制约的产物。中国户籍政策在改革以来备受关注,很大程度上与此有关。然而,控制亲属投靠、家人团聚为特征的社会性迁移给中国社会带来了突出的家庭问题,使得不少家庭不得不忍受妻离子散、骨肉分离的痛苦。另外,在市场要素逐步发育,向市场体制转轨的背景下,流动人口向城市的大规模流动以及在城市中的居留都是不可避免的。在户籍管理对人口流动无力或者不能继续进行控制的条件下,严格控制户籍迁移在社会上造成了大量的人户分离,从而进一步影响了户籍管理基本功能的发挥。
二是因户籍性质不同带来的户籍权益差异。在计划经济体制下,一系列权益配置性制度在不同的户籍性质之上建构起来,造成了户籍的权益化。如上文所言,户籍制度已与粮食、副食品等生活必需品供应制度、住房制度、医疗制度、养老保险制度、劳动保护制度、教育就业制度、兵役制度、婚姻制度等结合在一起构成独特的户籍政策体系。户籍成为个人权益配置的基础,户籍的类别差异、户籍的地区差别使依附于其上的权益具有很大差别。一般来说,非农业户籍所附加的权益要大于农业户籍的权益;在非农业户籍内部,直辖市户籍的附加权益要大于省会城市,更大于地级城市及县城镇户籍的附加权益。在很大程度上户籍的附加权益差别造成了中国特有的公民权益的“空间等级结构”,使户籍具有很强的福利色彩和身份意味。这些制度从其本来的意义上而言根本就不属于户籍政策的范畴,而是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各级行政管理等部门出于特定的经济非经济动机,或者为工作“方便”而基于户籍建构相关制度措施的产物,最终是为转移农业剩余等原因对农民剥夺的结果。这种户籍权益尽管在改革以来逐步减少,但至今依然存在。
中国户籍政策体系所具有的这两个特征,都是在计划经济体制背景下形成的,这种体制的中心是保证国家计划的执行,对人口迁徙及户籍权益的计划安排也就成为必然。这一户籍政策是特定的历史条件制约下人为选择的结果。这种政策当时虽然具有一些消极影响,例如带来国家公民的不平等、延缓城市化和非农化进程、妨碍城乡结构的协调发展等,但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对于推进国家工业化的发展、保障国家重大发展计划的实施、稳定整个社会秩序等方面具有积极作用。
随着中国经济社会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转轨,这两个在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特征,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视角进行透视,已成为两个极大的缺陷或弊端。因为市场经济的发育和建立要求市场要素的流动和市场化,而人是其中最积极、最活跃的要素,人本身的解放和自由流动要求改革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户籍政策,逐步建立起和市场经济相应的户籍政策。人口的流动、劳动力的流动和人才的流动,及其平等公平竞争等,成为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因素,这就一方面要求改革限制人口流动和人口迁移的户籍政策,另一方面要求逐步取消因为户籍不同而带来的权益差别,使得与户籍联系在一起的诸多权益差别逐渐淡化消失。伴随经济体制转轨,国家的政策、制度、法律的功能也由计划经济下抑制市场发育、确保实现国家计划转变为调控市场、确保市场公平竞争,户籍政策一方面要适应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另一方面也要适应国家政策、制度及法律变革的功能需求。在体制转轨的背景下,户籍政策的改革及其功能转换优化必不可少。
事实上,在向市场经济体制转轨的背景下,国家对户籍政策进行调整和改革的重点也主要集中在人口迁徙和户籍权益这两个方面。就人口迁徙调整而言,为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国家放松对人口流动和居留城市的限制,没有本地户籍的外地人口基本可无限期在城市居留。公民身份证件实行,便于个人的经济社会流动。同时,国家对户籍迁移的控制也在放松,“开口子”的特定政策使一些特定人口迁移进入城市;自理粮油户口、当地有效地方城镇户口的实施使一些具备城镇生活条件的人口进入城镇,成为准非农业人口;小城镇户籍制度的试点及其户籍改革的正式推行,基本解除了小城镇的迁入限制,在小城镇层次实现了迁移自由;户籍管理中突出问题的解决方便了以夫妻子女投靠为特征的社会性人口迁移。2000年,为吸引本科以上人才,京沪等地纷纷出台新政策,放松户籍控制;2001年始,东部省会城市以及全省内的户籍制度改革实现了省会或全省范围内取消户籍性质差异和进城指标的限
制;就连户籍控制最为严格的首都北京也松动了投资性经济迁移和投亲性社会迁移。但是应该看到,户籍迁移制度改革仍未到位,这将构成未来户籍政策改革的重点。
4.现当代文学笔记 篇四
留学,国民思想,弃医从文,结婚,办利物译书。4.杭、绍、京任职任教,苦闷。5.北京任职任教、五四新文化先驱、支持学生运动。6.厦门、广州一年。7.上海最后十年,领导左翼文化。杂文—文明批评、社会批评。
2.文本指向:(1)“五四”文化主题,科学、民主。(2)
双关、象征、文本结构。
3.文本意蕴:(1)揭露家族文化礼教制度的弊害。(2)
中国当时愚昧:、残忍、无爱的“食人性”。(3)科学、怀疑的精神,“五四”精神。(4)进化论的思想
4.小说对文本思想及文本形式的双重结构:候补、做官
—狂人/反封建战士。文言文—白话文。表现了鲁迅对启蒙、张扬同时的疑虑。
5.学术上:(1)象征、双关、暗示/把狂人心理与反封建
战士融合起来。(2)中国现代短篇小说的开山。(3)对果戈理(俄)、尼采(德)的借鉴。
《在酒楼上》鲁迅 1.人物:知识者的苦闷、无奈、绝望、悲凉(1)我:无
聊、陌生、内心保留挣扎、反抗。无根漂泊感、孤独。(2)吕纬甫:一事无成、无聊、模模糊糊、敷敷衍衍、自责、渺茫。
2.文本意蕴:指向鲁迅精神心理的深处(1)“五四”追
潮后指使者的苦闷、悲凉、无奈(2)我的形象也暗示了作者的绝望反抗。
《眉间尺》鲁迅 1.新历史小说的独特表达:将现代人、事、话语融于古
代,产生碰撞,互为激发、古今对照、古为今用。(1)教授:言必有据,博考文献(2)去一点自由,随意点染。
2.人物:(1)眉间尺:稚嫩、优柔寡断—勇敢、血性、牺牲—成长中的形象。(2)黑衣人:神秘、诡异、冷峻、果断、智谋、勇敢、牺牲、报仇—一切言行和计谋的目标(复仇者形象)
3.文本意蕴:黑衣人的复仇言行象征先驱者的反抗,向
黑暗势力的复仇,并象征了鲁迅的心理世界—复仇:与鲁迅的心理情感融为一体。
4.“大出殡”解读:对先驱者神圣、正义牺牲的大解构:
看/被看。先驱者的孤独、寂寞。
《沉沦》郁达夫(1896~1945)1.作者:名文,字达夫,浙江富阳人,早年留学日本,1921年与郭沫若办“创造社”,1928年与鲁迅在上海办文学杂志《奔流》,1930年曾参加左联后退出,抗战后先后在香港、印康尼、新加坡从事文化工作,1945年被日寇杀害于苏门答腊。
2.人物:孤僻、敏感、脆弱、正直、有上进心、爱祖国。
生存/性的双重苦闷。异国他乡、弱国子民、加剧上述的苦闷。反映了“五四”黎明期中国青年苦闷的典型
3.郁达夫自叙传小说风格:以自我为原型做人物创造。
重视自我情感、心理的刻画。受日本“私小说”影响。
《竹林的故事》冯文炳(1901~1996)1.代表作《竹林的故事》《莫须有先生传》 2.文本意蕴:乡村翁温儿女平常平淡的生活及命运。表
现了亲情、乡情的咏叹。对宁静、淳朴乡村生活的向往。文化指向诉求:道:自然朴素。禅:超脱、空。儒:亲情、仁爱。
3.艺术上:散文化小说。人物描写:素描、勾勒的。环
境描写:清淡、点染、水墨式。叙事上:淡化情节时空,错动,片段连缀。语言上:平淡中见涩。
4.京派文学:30年代前期,北京。主要参加的有大学教
学、编辑、记者等。代表人物:废名、沈从文、林徽音、肖乾。强调艺术及道德的“健康与纯正”。从乡村人视角看都市文化。与现实尖锐的社会冲突保持距离。
《上海狐步舞》穆时英(1912~1940)1.文本意蕴:都市上层男女情欲的淫乱、生活的腐化,下层民众生存的艰危。都市缤纷色彩下的残酷。
2.艺术上:镜头/场面式的描写与切换,蒙太奇的叙事手
法。从感官、感觉出发、直接表现对象,对象描写的感觉化。细腻的心理刻画,包括非常规心理的展示。内心独白、潜意识、下意识、心理联想。
3.新感觉派:1929~1932年,上海《天轨电车》《现代》。
代表人物:穆时英、施蛰存、刘纳欧。以弗洛依德精神分析学说为人性心理依据。主要写都市男女心理欲望。学习日本新感觉派小说。
《春阳》施蛰存(1905~2003)1.艺术上:细腻、深入人心的心理刻画、包括联想直觉、潜意识、内心独白。
2.作品意蕴:一个被扼杀、扭曲、渐进衰弱的灵魂在春
日的阳光下,本能与理智的挣扎,底层性意识的摇动。
《边城》沈从文(1902~1988)1.文本意蕴:淳朴、善良、敦厚的人性、人情。多彩文
化、悠久传统的民风、民俗。优美、和谐、自然、宜居的山水空间。
2.情感取向:温暖、怀旧的梦与人间的真。但美丽总是
令人忧愁的,老爷爷、天保、翠翠都引向了悲剧。牧歌味乡土小说写人类童年的湘西。民族传统伟大处与都市堕落处的对照。
《断魂枪》老舍(1899~1966)1.人物形象:王三胜:年轻、好胜、功利、浮躁—卖武的人。孙老者:深藏不露、身怀绝技、还要精益求精、访绝技---武痴。沙子龙:一代宗师、身怀绝技、深知国术在现代文明下的窘境、世故---知世事的武师。
2.艺术上:评书体。口语,北京方言。《小二黑结婚》赵树理(1906~1970)1.原名赵树礼,从小喜爱民歌民谣,30年代关注左翼文
化,立志做“文摊作家”。
2.人物:二诸葛、三仙姑:有封建、迷信思想残余的老一辈农民。小二黑、小芹:争取婚恋自由的青年一代农民。金旺、兴旺:混进民主政权的恶霸坏分子。3.艺术上:叙事---头绪清楚、层层推进、环环相扣、头尾完整、故事生动。人物描写---通过对人物言语、行动、外貌、白描展示性格。语言---提炼的北方农民口语。《金锁记》张爱玲(1920~1996)1.出生于上海,祖父是李鸿章的女婿,早年毕业于香港大学。2.人物:曹七巧:对丈夫—视若走肉,既卑视又恨。对季泽---始恋终弃,既爱又恨,难舍。对长白---隐秘的驾驭,溺爱。对长安:阻挠破坏,隐秘的嫉妒。3.文本意蕴:旧中国女性在特别生存环境中破碎人格的惨烈图景 4.艺术上:(传统和现代结合)叙事上—题目设置、角色安排。人物为中心组成环绕结构,兼顾人物一生。场面事件转换用蒙太奇的切换。人物描写---外貌、服饰、对话、场面设置、人物心理的细腻刻画。环境、气氛:环境的白描、布置、气氛的烘托。意象的设置、象征手法。《一颗遭劫的星》胡适(1891-1962)1.原名,胡洪子,字适之,安徽绩溪人。文化功绩:1)1917.7《文学改良诌议》拉开文学革命序幕,首倡白话文 2)中国现代白话诗创始者,1917.2在《新青年》上发表白话诗八首 3)《终生大事》是中国最早现代话剧之一 4)另有《中国哲学史大纲》《西洋文学史史》、2.文本意蕴:反对封建专制压迫。求民主、人道 3.艺术上:1.散文化语言,情节叙述意味 2.象征意味 3.清朗爽约的风格 《教我如何不想她》刘半农(1891-1924)1.江苏江阴人,名复,字半农。最早创作新诗诗论的诗人之一。主要在北京大学任教。诗早有《扬鞭果》 《互釜集》等。2.抒情方式:1.因景生情,情由景牵,情景交融 2.层叠累积,反复回环呼告,加重了情感表达 3.口语与书面语交汇,朗朗上口 3.意蕴:1.表达了异国他乡游子对祖国、故乡的思念 2.表达了无私黎明时期青年对爱情的渴望 《繁心》 《春水》冰心(1900-1999)1.福建长乐人,早年就读北京贝满女子中学和协和女子大学预科班,伸手基督教文化影响 2.父亲为满清海军高官,长年居住海边 3.受到父母珍爱,家庭温馨 4.“五四”时期发表《两个家庄》等问题小说 5.1923年留美发表《寄小读者》等散文 6.1923年同时有《繁心》 《春水》等诗集出版 2.诗歌意蕴:1.母爱 童心 自然美 2.人生 哲理的感悟 3.小诗运动:1.幅制短小,三言两语,重在隽妙 2.多写母爱,童心,自然美及人生感悟 3.受印度泰戈尔《新月》等及日本俳句影响 4.1923年与宗白华《流云》一起,造成诗坛上“小诗”创作的热潮 《凤凰涅槃》郭沫若(1892—1978)1.1913年留学日本,后弃医从文 2.1919-1920年,出现“诗的创作爆发期”,1921年出版《女神》 3.1921年与郁达夫等人创办“创造社” 4.后参加北伐,南昌起义失败后,1928年流往日本,从事古文字 5.抗战爆发后,1942-1943创作《屈原》等历史剧 2.诗作解读:1.序曲——凤凰自焚的时间、地点、环境的肃穆、圣洁,自焚前的种种的准备2.凤歌——对现存空间黑暗、罪恶的控诉、诅咒;对生存空间的质疑 3.凰歌——对个体、生命价值与意义的飘渺,空虚的哀叹4.凤凰更生歌——欢呼凤凰浴火重生后的崭新的生命状态狂欢的表达 3.情感意蕴:1.科学 民主 理性 “五四”怀疑一切的精神 2.个性与生命的自我实现,“大我”的形象 3.破坏与创造的狂飙突进的精神 4.艺术上:1.瑰丽的色彩,磅礴的气势,大胆的夸张,奔腾的节奏,奇特的神话想象——浪漫主义精神2.开新诗的自由体先河(字、行、句、韵均无固定要求)3.结构上的交响曲 《死水》闻一多(1899—1946)1.湖北浠水人,原名闻家俊2.1913年入清华学校,期间参加过“五四”新文化运动,并开始新诗创作 3.1922年赴美留学,学习绘画 4.1925年回国,任北京艺专教务长,与徐志摩等在《晨报》办“诗镌“专栏,提倡新格律体诗5.1928年与徐志摩办《新月》
2.诗作意蕴:以死水象征丑恶、腐败的北洋军阀统治,表达了愤懑、绝望的心情,也表达了作者爱国的心情
3.艺术上:1.反讽——以美写丑2.象征3.新格律体诗的典范
《再别康桥》徐志摩1.1921年留学美国,并开始新诗创作,1922年回国,历
任北大清华教授4.1923年新月社成立,主要发起人,后办《晨报》“诗镌” 5.有诗集《志摩的诗》 《翡冷翠的一夜》 《猛虎集》 《云游集》
2.诗作情感意蕴: 1.母校依恋,旧梦重寻2.以母校代
表的资产阶级文明的价值,理想的失落与伤感
3.抒情方式:1.情感交融,融情于景2.首尾回旋,重
章叠唱3.新格律体诗的“三美
4.新格律体诗: 1.1925年闻一多《诗的格律》提倡新格律
体诗2.对自由体新诗流弊的反叛,流弊即散文分析排列,无诗味的大白话3.对诗的形式提出“三美” “三美”1)绘画美——美丽的词藻,形象2)音乐美——和谐的韵律,节奏3)建筑美——节的匀称,句的均齐
《弃妇》李金发(1900—1976)1.原名李遇安,广东梅县人1920年开始新诗创作.中国现
代早期象征派代表诗人
2.诗作情感:1.生命的悲凉,孤独2.人生的寂寞,无助3.艺术上:1 打破常规的跳跃的联想 2.个体化,新奇,另类的隐喻与暗示3 通感4象征
《雨巷》戴望舒(1905—1950)1.于施蛰存办《现代》,1932年赴法国、西班牙等国留学 3.1934年回国,办过《新诗》等刊物,4.主要作品有
《我的记忆》《望舒草》《灾难的岁月》 2.情感意蕴:1.得而复失,渴望不可及的迷茫,空虚、惆
怅、哀伤2.对美好事物的期盼而失落的心理情态 3.大革命失败后时代对青年苦闷的精神状态
3.抒情方式:1.婉转流动,低回摇曳的音节2.象征的意象、意境3.迷离恍惚的梦幻抒情
《手推车》艾青(1910~1996)
1.抒情方式:象征。音画、视听结合、画面/镜头感。整
体的的结构与排列。
2.诗作意蕴:北国人民在日寇铁蹄下苦难的哀歌。表达诗人痛苦、忧伤的情怀。《断章》卞之琳(1910~1999)1.早起归新月派,后转向现代派诗歌,醉心于诗的形式与技巧的试验,他说自己着力于诗的古化和欧化。深
受西欧象征派瓦雪里、艾略特影响,又喜爱李商隐、温庭筠等晚唐诗人。
2.诗作意蕴:常见风景的刹那感悟。主客关系的相对性、人与人、各种事物相联系的宇宙意识。爱情的唯美意境。3.艺术上:连绵推进的画面/镜头造成意境,言简意深,如话却如画。融汇哲学的意思。《预言》何其芳(1912—1977)
1.四川斤县人,30年在北京大学读书期间开始新诗创作
1938年赴延安,以此为界其诗可分为前期《预言》《画梦录》,后期《友歌》3.前期诗文情感细腻,文字绚
丽,十分唯美,后期趋向写实 2.诗作意蕴:1.爱情2.美的憧憬3.灵感(诗与美的灵
感)
3.艺术上:象征 通感 《赞美》穆旦(1918——1977)
1.原名查良静,浙江海宁人2.主要作品有《探险》《穆
旦诗集》 《旗》3.“九叶诗人”代表人物 2.抒情特点:1.挚爱之情“溶体化”为对农夫的描写,在描写中表现“主体”的心灵震撼2.诗中的“自我”
不是传统的主客合的,也不是知识者浪漫的扩展和单纯的感伤,是困惑自剖的自我3.痛苦的伟大的意象—农夫 3.九叶诗人:1.1945—1948年,先后《诗创造》 《中国新诗》 2.穆旦、袁司嘉,林运燮,郑敏,杭约赫,陈
敬客,唐祈,辛迪等九位诗人3.着力于诗的现代化,认为“诗=现实+玄学+象征”,是20年代象征派与30
年代现代派的结合4.诗派名称因1981年出版《九叶集》而得名 《灯下漫笔》鲁迅
1.杂文:散文的亚文类,有多种形式,随笔、小说、短评、日记、絮语。其艺术特征:诗+政论,形象+论述。主
要用于社会批评。首倡并形成文体的是鲁迅。2.文本解读:从日常自我和历史引证论述了中国人奴性形成原因,并概括中国封建时代阶级压迫实质。从外国人对中国文明的陶醉,分析奴性文化、社会、政治
等,原因:号召青年反抗。社会文化:历史自大狂、文明的妄自尊全。政治:等级与家族制度。3.表述方法:从日常生活中、眼见为实的事实中抽取真理。从历史引证外国人视角反观。立论高远、见解犀利。《乌篷船》周作人文章特点:知识性、趣味性、闲适性
《谈“流浪汉”》梁遇春
1.文章特点:文思泉涌、妙想连篇、富于智慧、欧式长句、潇洒明映、流畅自然、真性情流贯全文。
2.文本意蕴:提倡一种自由不拘、强韧个性、自然真诚的生活态度。《钓台的春昼》郁达夫1.文章特点:访胜与抒情相结合。渲染情境中写景,语言文白
熔炼,流畅清隽,古诗穿插,别具情致。《雅舍》梁实秋
5.《当代教育学》读书笔记 篇五
首先引起我思考的是,作为一本教科书的《教育学》,想给学生些什么?我想,教科书有两类:一类是知识性的,主要教给学生知识,让他们能够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学习,例如许多自然科学的课本;另一类是观念性的,主要教给学生该专业的理论观点和方法,例如社会科学如哲学、经济学等的许多课本。当然,知识和观点是不能分开的,没有知识的观点是空洞的,没有观点的知识是盲目的。但从教学任务来讲总有一个侧重点。那么《教育学》教科书想教给学生什么呢?过去的《教育学》总想集多种任务于一身:既想给师范生尽多的教育方面的知识,又想给学生建立一种教育观念,还想教给学生各种教育方法。结果内容庞杂,学生抓不住要领,观念既建立不起来,方法也没有学到。《教育学》是教育科学体系中的一门基础性理论学科。因此,我认为《教育学》教科书的任务主要是让学生通过基础理论的学习建立起正确的教育观念,具有思考问题、处理问题的能力。而正确的教育观念也不是通过说教和灌输而获得的,而是要在对各种教育问题的探讨中建立起来。教育是很复杂的社会活动,叶圣陶老先生曾经讲过,教学有法,教无定法。也就是说,教育教学是有许多方法的,但需因事因人,因不同的情境而异,不是固定不变的。但是教育规律是不变的,符合教育规律的正确的教育观念是相对稳定的。建立了正确的教育观念,就能创造出许多新的方法,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当然,教育观念也要随着时代的变化和教育科学研究的新成果而不断更新,这是符合教育发展规律的。
《当代教育学》的新,首先体现在这本书的立意新。该书作者在第一页的“教学建议”中写道:“本书编写的一个基本追求是,不仅告诉学生是什么,怎样做,更希望启发学生为什么和怎样想。我们相信,没有一种教育观点、教育原则或教育方法是惟一的或最好的,对任何一种教育现象都可能有不同的理解、不同的理想,从而有不同的追求,并形成不同的教育风格。所以本书的编写力图通过不同教育思想、不同教育流派、不同模式的介绍分析,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处理问题及自我选择的能力和习惯。”这就是说,不是把现存的知识灌输给学生,而是把教育问题的一些理论、思想、方法介绍给学生,让学生根据实际情况思考、讨论,掌握解决教育问题的能力,包括教育观念和方法。这也体现了学生主体的思想。
其次体现在体系新。该书打破了旧的四大块理论体系,力图建立新的理论体系。全书分上、下篇,上篇是讨论教育内部的问题,包括教育的各种要素:理论要素、人员要素、信息要素(课程内容)、管理要素。下篇是讨论教育外部的.关系问题,包括教育的两大功能,即教育的个体发展功能和教育的社会发展功能,由此而引发的教育与经济、教育与政治、教育与科技、教育与文化的关系。我不能说这个体系是最好的,但可以说它是新颖的、有新意的。旧的教育学体系是先讲教育的外部问题,后面讲的都是学校具体工作。越讲越具体,越讲越没有理论,学生越学越没兴趣。1980年我在编中等师范学校用的《教育学》时就发现这个问题,第一版我就把它颠倒过来,先讲教育的主体——教师和学生,再讲教育目的、内容和方法,最后再讲教育的外部问题以及国际教育的新动向。谁知,中师教育学的老师说,这样的体系不习惯。第二版又只好改过来。可见习惯势力之顽强。这次《当代教育学》打破四大块的体系,把内容分成两大块。第一块把教育诸要素统一起来,从教育目的到教育评估和管理,形成一个整体。第二块作为提高部分,再讲教育与其他社会活动之间的关系。颇有新意。
最后体现在内容新。正是因为编写的立意新,所以这本书的内容很新。对于每一个问题,不是列出现存的概念和结论,而且介绍当代教育界对这一问题的新观点、新认识、新理论。内容新表现在以下方面。
注意继承和创新的关系。创新,不是抛开历史,而是在历史的基础上发展。例如在讲“教育学的发展”时,不仅讲到教育学的思想来源,从古代到近代,从中国到西方,而且系统地介绍了赫尔巴特的《教育学》、杜威的《民本主义与教育》、凯洛夫的《教育学》,这是影响中国教育最深的三本教育学著作,然后讲到当代教育学的多元化。又如讲当代中国教育,不是像一般《教育学》教科书那样只讲中国的教育方针和学制,而是简要地介绍我国建国以来的经验教训,再讲到今天的教育目的、结构。
重视吸收世界教育发展的经验和研究成果。教育事业是未来的事业,教育工作者需要有前瞻性。要达到这一点,就要面向世界,了解世界教育发展的现状和趋势。《当代教育学》专门辟一章“当代世界教育”,介绍当代世界教育发展的概况和各种教育思潮,其他各章中也都介绍了世界各国的教育理论。这对于教师开阔视野,放眼世界,把握未来是很有帮助的。
重视理论和实际的结合。本书不仅介绍了许多先进的教育思想和理论,而且紧密结合我国的实际,重视总结我们自己的经验。书中有许多案例提供学生思考。特别是道德教育部分,讲到道德判断、两难问题时举了一些案例,对学生会有很大的启发。书中还专门介绍了上海市青浦县的教改实验,这是我国本土最成功的实验,用它来说明,我们完全能够创造出自己的经验和理论。
书中还有许多新的内容,或者是老问题的新解释。在这篇短文中,不可能一一列举。可以说,该书从标题到内容都用一种新的方式来表述,用现代时髦的说法,作者是企图建立新的教育学的话语体系。
【当代中国政府过程笔记】推荐阅读:
中国当代政治制度笔记08-22
当代中国社会变迁论文08-26
中国当代文学流派12-06
当代中国经济改革发展06-20
当代中国政治制度复习要点07-10
中国当代十大书法家07-10
中国当代文学专题重点07-10
当代大学生的中国梦07-10
中国当代美学与文化批评回顾09-05
《当代中国政治制度》大题答案09-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