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滁州西涧》教案 - 用于合并(共8篇)(共8篇)
1.《滁州西涧》教案 - 用于合并 篇一
滁州西涧
唐 韦应物
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作品注释
⑴滁州:在今安徽滁州以西。
⑵西涧:在滁州城西,俗名称上马河。
⑶独怜:唯独喜欢。
⑷幽草:幽谷里的小草。幽,一作“芳”。⑸生:一作“行”。
⑹深树:枝叶茂密的树。深,《才调集》作“远”。树,《全唐诗》注“有本作„处‟”。⑺春潮:春天的潮汐。⑻野渡:郊野的渡口。⑼横:指随意飘浮。译文
我怜爱生长在涧边的幽草,涧上有黄鹂在深林中啼叫。春潮伴着夜雨急急地涌来,渡口无人船只随波浪横漂。赏析
这是山水诗的名篇,描写春游滁州西涧赏景和晚潮带雨的野渡所见。首二句写春景、爱幽草而轻黄鹂,以喻乐守节,而嫉高媚;后二句写带雨春潮之急,和水急舟横的景象,蕴含一种不在其位,不得其用的无可奈何之忧伤。《滁州西涧》是唐代诗人韦应物的一首写景七绝。作者任滁州剌史时,游览至滁州西涧,写下了这首诗情浓郁的小诗。诗里写的虽然是平常的景物,但经诗人的点染,却成了一幅意境幽深的有韵之画,还蕴含了诗人一种不在其位,不得其用的无奈与忧伤情怀,也就是作者对自己怀才不遇的不平。
作者简介:韦应物(737~792年),唐代诗人。汉族,长安(今陕西西安)人。十五岁起以三卫郎为唐玄宗近侍,出入宫闱,跟随唐玄宗出游。早年豪纵不羁,横行乡里,同乡认为他是祸行而苦。安史之乱起,唐玄宗出逃,流落失职,开始立志读书,常“焚香扫地而坐”。唐代宗广德至唐德宗贞元年间,先后担任洛阳丞、京兆府功曹参军、鄂县令、比部员外郎、滁州和江州刺史、左司郎中、苏州刺史。贞元七年退职。世称韦江州、韦左司或韦苏州。韦应物是山水田园派诗人,后人每以“王孟韦柳”并称。诗风恬淡高远,以善于写景和描写隐逸生活著称。韦应物的诗歌创作成就最大。其诗多写山水田园,清丽闲淡,和平之中时露幽愤之情。反映民间疾苦的诗,颇富于同情心。是中唐艺术成就较高的诗人。今传有10卷本《韦江州集》、两卷本《韦苏州诗集》、10卷本《韦苏州集》。散文仅存一篇
2.《滁州西涧》写景古诗 篇二
《滁州西涧》原文
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
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滁州西涧》翻译
我非常喜爱这河边生长的野草,是那样幽静而富有生趣;河岸上茂密树林的深处,不断传来黄鹂鸟的叫声,是那样婉转动听。因傍晚下了春雨,河面像潮水一样流得更急了;在那暮色苍茫的荒野渡口,已没有人渡河,只有小船独自横漂在河边上。
《滁州西涧》注释
⑴滁州:在今安徽滁州以西。
⑵西涧:在滁州城西,俗名称上马河。
⑶独怜:唯独喜欢。
⑷幽草:幽谷里的小草。幽,一作“芳”。
⑸生:一作“行”。
⑹深树:枝叶茂密的树。深,《才调集》作“远”。树,《全唐诗》注“有本作‘处’”。
⑺春潮:春天的潮汐。
⑻野渡:郊野的渡口。
⑼横:指随意飘浮。
《滁州西涧》赏析
这是一首写景的小诗,描写春游滁州西涧赏景和晚潮带雨的野渡所见。首二句写春景、爱幽草而轻黄鹂,以喻乐守节,而嫉高媚;后二句写带雨春潮之急,和水急舟横的景象,蕴含一种不在其位,不得其用的无可奈何之忧伤。全诗表露了恬淡的胸襟和忧伤之情怀。
诗写暮春景物。“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是说:诗人独喜爱涧边生长的幽草,上有黄莺在树阴深处啼鸣。这是清丽的色彩与动听的音乐交织成的幽雅景致。暮春之际,群芳已过,诗人闲行至涧,但见一片青草萋萋。这里幽草,深树,透出境界的幽冷,虽然不及百花妩媚娇艳,但它们那青翠欲滴的身姿,那自甘寂寞、不肯趋时悦人的风标,与作者好静的性格相契,自然而然地赢得了诗人的喜爱。这里,“独怜”二字,感情色彩至为浓郁,是诗人别有会心的感受。它表露了作者闲适恬淡的心境。王安石有“绿阴幽草胜花时”之句,写初夏之景,与此同一立意。首句,写静;次句,则写动。莺啼婉啭,在树丛深处间关滑动。莺啼似乎打破了刚才的沉寂和悠闲,其实在诗人静谥的心田荡起更深一层涟漪。次句前头着一“上”字,不仅仅是写客观景物的时空转移,重要的是写出了诗人随缘自适、怡然自得的开朗和豁达。
接下来两句侧重写荒津野渡之景。景物虽异,但仍然循此情愫作展衍:“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这两句是说:到傍晚时分,春潮上涨,春雨淅沥,西涧水势顿见湍急。郊野渡口,本来就荒凉冷漠,此刻愈发难觅人踪。只有空舟随波纵横。“春潮”与“雨”之间用“带”字,好像雨是随着潮水而来,把本不相属的两种事物紧紧连在了一起,而且用一“急”字写出了潮和雨的动态。结尾句。用“无人”一说明渡口的‘“野”。二句诗所描绘的情境,未免有些荒凉,但用一“自”字,却体现着悠闲和自得。韦应物为诗好用“自”字,“自”字皆可释为“自在”“自然”之意,含有“自我欣赏”、“自我怜爱”的意蕴。“野渡”句当作如是解。舍此,便与一二句相悖谬了。这两句以飞转流动之势,衬托闲淡宁静之景,可谓诗中有画,景中寓情。
这首诗中有无寄托,所托何意,历来争论不休。旧注以为这首诗有政治寄托,说是写“君子在下,小人在上之象”,蕴含一种不在其位,不得其用的无可奈何之忧伤,但过于穿凿附会,难以自圆其说。有人认为“此偶赋西涧之景,不必有所托意”。实则诗中流露的情绪若隐若显,开篇幽草、黄莺并提时,诗人用“独怜”的字眼,寓意显然,表露出诗人安贫守节,不高居媚时的胸襟,后两句在水急舟横的悠闲景象中,蕴含着一种不在位、不得其用的无奈、忧虑、悲伤的情怀。诗人以情写景,借景述意,写自己喜爱和不喜爱的景物,说自己合意和不合意的事情,而胸襟恬淡,情怀忧伤,便自然地流露出来。这首诗表达作者对生活的热爱。
1.写景的明代古诗
2.写景的元代古诗
3.元代关于写景的古诗
4.金朝关于写景的古诗
5.写景的宋代古诗
6.写景的金朝古诗
7.写景的五代古诗
8.杜甫描写景的古诗
9.关于清明的写景古诗
3.滁州西涧改写作文 篇三
在我们平凡的日常里,大家一定都接触过作文吧,作文是人们以书面形式表情达意的言语活动。一篇什么样的作文才能称之为优秀作文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滁州西涧改写作文范文4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滁州西涧改写作文范文4篇1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我捧着《滁州西涧》,摇头晃脑地读了一遍,打个哈欠,把头埋在书里,不知不觉就变成了诗人韦应物。
忙完滁州一天的公务后,我独自坐在房中,手持一卷书,望望窗外,太阳已经偏西,慢慢靠近磬竹山。正准备静心读几段美文,可近几天的琐事使我腰酸背疼,不如趁天色未晚,去饮马河边走走吧。
沿着羊肠小道,我缓缓地踱步,无比欣喜畅快,临近傍晚,春意正浓,柔嫩的幽草静静地长在路边,不惹人注目,却独自绽放,安贫守节,远离世俗,隔绝喧嚣。它们给我带来明亮和清澈,带来一种微微的欣喜,使我轻松了不少。灌木丛的深绿、嫩芽儿的黄绿、树干的棕绿,构成了一幅绝美的山水画。泥土的春味儿里含着生命的气息,黄鹂在树林深处啾啾叫唤,这尖锐的声音让我想起了官场上居高媚时,向权贵招摇的小人。
暮色由远及近,春雨模糊了远山的轮廓。我踩着湿润的泥土,走到了一条小溪边。溪水湍急地往下游飞逝,一条麻绳拴着渡船,悠然漠然地漂着,横在水中流。舟子不知哪里去了。水声和着雨声,将心灵深处的污垢冲洗干净。听着绵绵细雨,望着涓涓流水,不在其位,不得其用的无奈和忧伤也被冲淡,正当我享受这幽静时,黄鹂声再次打破水声的祥和,只好回头慢慢走回府中。
独自坐在案前,回想着出行的经历。诗兴大发,写下《滁州西涧》。书毕,上下观览一遍深字慢慢变化,面前突然出现了一张世界地图。我猛地抬头一看,又回到了书房里。
再回味这首诗,诗人内心悠然的人生态度让我感受到宁静祥和的快乐。
滁州西涧改写作文范文4篇2一座座青青的小山环绕着滁州城。春光明媚的一天,诗人信步出城,欲至幽谷中踏青游玩。山涧的河水悠悠的向山下流淌着,流水潺潺,不时的与河中凸起的岩石相撞,叮咚作响。
涧边的小草四散而生,色态不一;但大都茎叶肥硕,芳草萋萋,逼人双眼,惹人注目,一直延伸到河的尽头。偶尔的在岩石缝里也能发现几茎瘦细尖长的草儿,稀稀疏疏的在岩石的庇护下,随风招摇,翩翩起舞。诗人为之窃喜不已,正想用手拨弄这枯黄却有如此蓬勃生命力的草儿,忽然,河对岸那阴翳茂密而幽深的树林里,传来了黄鹂清脆而婉转的歌曲。树丛中的枝条,有的旁欹斜出,有的参天干枝,直刺苍天,在晚霞的余辉里,显得几分雄壮。
突然,暴风大作,风云突变,诗人猛地发现,东方乌蒙蒙的一片,不一会儿,四周乌云翻滚。似乎一场大雨即将来临。诗人收住脚步,悠哉游哉的向山下走去,没走几步,骤雨倾盆,衣服被打得湿淋淋的。涧水猛涨,水流湍急,如春潮泛起,浪花四溅。
放眼望去,郊野渡口,早已空无一客,摆渡人已收起船槁,进入船舱,悠然而卧,谛听风雨夹击河水的澎湃声。小船在湍急的河流之中随波逐流,自由自在,任意东西。
看到此情此景,诗人的胸襟顿时开阔,心情也豁然开朗,会心而笑。
滁州西涧改写作文范文4篇3在一个春天的`夜晚,一场春雨过后,天空变蓝了,花草喝足了雨水更有精神了,树叶被雨水洗得一尘不染,小鸟们在自由地唱歌,空气变得格外新鲜,诗人迈着轻快地脚步,不知不觉来到小河边,河边小草绿油油的,有人喜欢大树,小人喜欢小草,可是诗人却喜欢那性格坚强的小草。
这时,一阵阵清脆的声音从诗人耳边响起,声音是那么悦耳。抬头一看,原来是黄鹂在唱歌,可怎么不见黄鹂啊?眼前这棵大树长得非常茂盛,树叶把黄鹂身体给盖住了,所以只听见叫声,却不见黄鹂的身影。因为春天的晚上,春雨下得又大又急,正好河水涨满了,河床变宽了,往前一看,有一只小船在河中央,船上一个人也没有,摆渡的人也回家了,小船在河中荡漾,在水面上漂来漂去。
诗人被此景谜住了,仿佛身体和大自然融为一体了,于是,诗兴大发写了这首诗: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我非常喜爱这河边生长的野草,是那样幽静而富有生趣;河岸上茂密树林的深处,不断传来黄鹂鸟的叫声,是那样婉转动听。
因傍晚下了春雨,河面像潮水一样流得更急了;在那暮色苍茫的荒野渡口,已没有人渡河,只有小船独自横漂在河边上。晚潮加上春雨,水势更急。而郊野渡口,本来行人无多,此刻更其无人。因此,连船夫也不在了,只见空空的渡船自在浮泊,悠然漠然。
滁州西涧改写作文范文4篇4阳春三月,晴朗的早晨,空气里弥漫着一股干爽的清香味,是阳光烘烤出来的木头味道。天空干净极了,像大块浅蓝色透明的玻璃。
当第一缕和煦的阳光照在大地上,柔和的春风就把它的温暖洒在世间万物上。桃花好似少女的心思,不知不觉从枝头上冒出来。我独坐在窗前,望着柳树抽出嫩芽,这才意识到春来了。我心血来潮,想去滁州西涧观赏春景。
我迈着轻快的步伐来到滁州西涧,一路上,黄鹂歌婉转,绿柳舞婀娜,野花处处开,到处是芬芳,小鸟在枝头展示它优美的歌喉。小草冒出它油绿的身姿,柳树姑娘对着清可见底的小河梳理它长长的秀发,春是多姿多彩的,滁州西涧更为春增添了一抹绿。
有人喜爱那“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的柳树,有人喜爱那“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的高山瀑布。我却只喜爱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的野草。山涧里流淌着的清泉把它们洗得一尘不染,小草是那样幽静而富有生趣。
茂密葱郁的树林深处,一阵阵清脆的声音从我耳边响起,声音是那么婉转动听。啊!这是黄鹂在歌唱,小燕子也飞来和黄鹂一起享受春天的乐趣。这时,泉水的“叮咚”声,春风吹过树林的“沙沙”声,加上黄鹂婉转动听的歌喉,好一首春天交响乐啊!
4.滁州西涧改写作文 篇四
涧边的小草四散而生,色态不一;但大都茎叶肥硕,芳草萋萋,逼人双眼,惹人注目,一直延伸到河的尽头。偶尔的在岩石缝里也能发现几茎瘦细尖长的草儿,稀稀疏疏的在岩石的庇护下,随风招摇,翩翩起舞。诗人为之窃喜不已,正想用手拨弄这枯黄却有如此蓬勃生命力的草儿,忽然,河对岸那阴翳茂密而幽深的树林里,传来了黄鹂清脆而婉转的歌曲。树丛中的枝条,有的旁欹斜出,有的参天干枝,直刺苍天,在晚霞的余辉里,显得几分雄壮。
突然,暴风大作,风云突变,诗人猛地发现,东方乌蒙蒙的一片,不一会儿,四周乌云翻滚。似乎一场大雨即将来临。诗人收住脚步,悠哉游哉的向山下走去,没走几步,骤雨倾盆,衣服被打得湿淋淋的。涧水猛涨,水流湍急,如春潮泛起,浪花四溅。
放眼望去,郊野渡口,早已空无一客,摆渡人已收起船槁,进入船舱,悠然而卧,谛听风雨夹击河水的澎湃声。小船在湍急的河流之中随波逐流,自由自在,任意东西。
5.《滁州西涧》与《答李浣 其三》 篇五
滁州西涧
唐代 韦应物
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
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翻译
最是喜爱涧边生长的幽幽野草,还有那树丛深处婉转啼唱的黄鹂。
春潮不断上涨,还夹带着密密细雨。荒野渡口无人,只有一只小船悠闲地横在水面。
注释
⑴滁州:在今安徽滁州以西。西涧:在滁州城西,俗名称上马河。
⑵独怜:唯独喜欢。幽草:幽谷里的小草。幽,一作“芳”。生:一作“行”。
⑶深树:枝叶茂密的树。深,《才调集》作“远”。树,《全唐诗》注“有本作‘处’”。
⑷春潮:春天的潮汐。
⑸野渡:郊野的渡口。横:指随意飘浮。
写作背景
一般认为《滁州西涧》这首诗是唐德宗建中二年(781年)韦应物任滁州刺史时所作。他时常独步郊外,滁州西涧便是他常光顾的地方。作者喜爱西涧清幽的景色,一天游览至滁州西涧(在滁州城西郊野),写下了这首诗情浓郁的小诗。
【知识延伸】
答李浣三首 其三
唐代 韦应物
林中观易罢,
溪上对鸥闲。
楚俗饶辞客,
何人最往还。
鉴赏
这首诗的大意是:我平时就在林中读读周易,闲来无事到溪边看看水鸥。你任职的楚地,是个出文士的地方,我曾听说过许多善写文章歌赋的人就是来自楚地,他们中间哪一位是你欣赏的,你和他们之间又有什么相互问答呢?
白居易赞赏韦应物的五言,“才丽之外,颇近兴讽”,“其五言诗,又高雅闲淡”。颇近兴讽在这首对朋友的答和诗里也似乎没有用到。不过字句之外有对楚地才子的欣赏。高雅之处,其实他作答诗本身就是一件雅事,问到楚地文士的情况,在趣致上也是雅趣。
这首诗运用了平淡的口气,但是心中对朋友还是牵挂与关心的。这首诗里告诉人们应该怎样对待朋友的道理。诗的开头告诉李浣自己的现状,意思应该是不让朋友牵碍;而后一句对朋友状况的问候,可以理解为是一种友谊促使下的关怀。诗里其实也表示了希望李浣慎重交友,多多向楚地的文士学习的意思。这是善意的忠告。这里没有直白地讲明,曲意化应该是韦应物写诗的习惯使然。这首诗表达出的.对朋友的忠诚是可贵的。
这首诗如此写法,也是切合答诗的用途与意义。如果只是为了写回信,这首作品可以被作为典范来学习了。
注释
观易:详看《易经》。易:指《易经》。古称易象,秦始皇焚书坑儒时,被宰相李斯说是卜筮之书而幸免于毁,是一本被儒家尊为群经之首的经书,用阴阳互动的现象来说明“常”与“变”的道理。
溪上:指溪边。岸边曰上。
鸥:鸟名,是一种捕鱼而食的水鸟,脚绿色有蹼,视力锐敏,行动矫捷。
楚俗:楚地的风俗习气。楚:湖南、湖北两省的通称。⑺饶:多。⑻辞客:词人墨客,指擅长写文章的人。
往还:指朋友间的交往互动情形。
翻译
6.滁州西涧古诗韦应物 篇六
韦应物《滁州西涧》
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
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注释】
滁州:在今安徽滁县以西。
西涧:在滁县城西,俗名称上马河,在滁州县城西。据欧阳修说,西涧无水,大约在宋时即已淤塞。
怜:爱怜。
幽草:幽谷里的小草。
黄鹂:即黄莺。
深树:树丛深处。
野渡:荒僻的渡口。
【韵译】:
我怜爱生长在涧边的幽草,涧上有黄鹂在深林中啼叫。春潮伴着夜雨急急地涌来,渡口无人船只随波浪横漂。
【赏析】
滁州,治所在今安徽滁县。西涧,在滁州城西,俗名上马河。此诗作于唐德宗建中二年(781),时韦应物出任滁州刺史。
诗写暮春景物。“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开头二句是写日间所见。暮春之际,群芳已过,诗人闲行至涧,但见一片青草萋萋。幽草,虽然不及百花妩媚娇艳,但它那青翠欲滴的身姿,那自甘寂寞、不肯趋时悦人的风标, 自然而然地赢得了诗人的喜爱。这里,“独怜”二字,感情色彩至为浓郁,是诗人别有会心的感受。它表露了作者闲适恬淡的心境。王安石有“绿阴幽草胜花时”之句,写初夏之景,与此同一立意.首句,写静;次句,则写动。莺啼婉啭,在树丛深处间关滑动。莺啼似乎打破了刚才的沉寂和悠闲,其实在诗人静谥的心田荡起更深一层涟漪。次句前头着一“上”字,不仅仅是写客观景物的.时空转移,重要的是写出了诗人随缘自适、怡然自得的开朗和豁达。
接下来两句,侧重写荒津野渡之景。景物虽异,但仍然循此情愫作展衍:“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到傍晚时分,春潮上涨,春雨淅沥,西涧水势顿见湍急。郊野渡口,本来就荒凉冷漠,此刻愈发难觅人踪。只有空舟随波纵横。二句诗所描绘的情境,未免有些荒凉,但用一“自”字,却体现着悠闲和自得。韦应物为诗好用“自”字。“欲啭不啭意自娇”,此写莺啼。“恬然自安流”,此咏百川分流。这类“自”字皆可释为“自在”“自然”之意,含有“自我欣赏”、“自我怜爱”的意蕴。“野渡”句当作如是解。舍此,便与一二句相悖谬了。
这两句在结构安排上也很精当。“春潮带雨晚来急”,构成典型环境,与下文形成因果关系;“急”与“自”两字互为照应,准确地传达出诗人内心的情感意识,把客观景物和抒情主体有机地融为一体。状出难写之景,达出难言之情。
7.《滁州西涧》教案 - 用于合并 篇七
作品简介
《滁州西涧》是唐代诗人韦应物的一首写景七绝。作者任滁州剌史时,游览至滁州西涧,写下了这首诗情浓郁的小诗。此诗写的虽然是平常的景物,但经诗人的点染,却成了一幅意境幽深的有韵之画,还蕴含了诗人一种不在其位,不得其用的无奈与忧伤情怀,也就是作者对自己怀才不遇的不平。
作品原文
滁州西涧⑴
独怜幽草涧边生⑵,上有黄鹂深树鸣⑶。
春潮带雨晚来急⑷,野渡无人舟自横⑸。
词句注释
⑴滁州:在今安徽滁州以西。西涧:在滁州城西,俗名称上马河。
⑵独怜:唯独喜欢。幽草:幽谷里的小草。幽,一作“芳”。生:一作“行”。
⑶深树:枝叶茂密的树。深,《才调集》作“远”。树,《全唐诗》注“有本作‘处’”。
⑷春潮:春天的潮汐。
⑸野渡:郊野的渡口。横:指随意飘浮。
白话译文
我喜爱生长在涧边的幽草,黄莺在幽深的树丛中啼鸣。
春潮夹带着暮雨流的湍急,惟有无人的小船横向江心。
创作背景
一般认为《滁州西涧》这首诗是唐德宗建中二年(781年)韦应物任滁州刺史时所作。他时常独步郊外,滁州西涧便是他常光顾的地方。作者喜爱西涧清幽的景色,一天游览至滁州西涧(在滁州城西郊野),写下了这首诗情浓郁的小诗。
作品鉴赏
这是一首写景的`小诗,描写春游滁州西涧赏景和晚潮带雨的野渡所见。首二句写春景、爱幽草而轻黄鹂,以喻乐守节,而嫉高媚;后二句写带雨春潮之急,和水急舟横的景象,蕴含一种不在其位,不得其用的无可奈何之忧伤。全诗表露了恬淡的胸襟和忧伤之情怀。
诗写暮春景物。“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是说:诗人独喜爱涧边生长的幽草,上有黄莺在树阴深处啼鸣。这是清丽的色彩与动听的音乐交织成的幽雅景致。暮春之际,群芳已过,诗人闲行至涧,但见一片青草萋萋。这里幽草,深树,透出境界的幽冷,虽然不及百花妩媚娇艳,但它们那青翠欲滴的身姿,那自甘寂寞、不肯趋时悦人的风标,与作者好静的性格相契,自然而然地赢得了诗人的喜爱。这里,“独怜”二字,感情色彩至为浓郁,是诗人别有会心的感受。它表露了作者闲适恬淡的心境。王安石有“绿阴幽草胜花时”之句,写初夏之景,与此同一立意。首句,写静;次句,则写动。莺啼婉啭,在树丛深处间关滑动。莺啼似乎打破了刚才的沉寂和悠闲,其实在诗人静谥的心田荡起更深一层涟漪。次句前头着一“上”字,不仅仅是写客观景物的时空转移,重要的是写出了诗人随缘自适、怡然自得的开朗和豁达。
接下来两句侧重写荒津野渡之景。景物虽异,但仍然循此情愫作展衍:“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这两句是说:到傍晚时分,春潮上涨,春雨淅沥,西涧水势顿见湍急。郊野渡口,本来就荒凉冷漠,此刻愈发难觅人踪。只有空舟随波纵横。“春潮”与“雨”之间用“带”字,好像雨是随着潮水而来,把本不相属的两种事物紧紧连在了一起,而且用一“急”字写出了潮和雨的动态。结尾句。用“无人”一说明渡口的‘“野”。二句诗所描绘的情境,未免有些荒凉,但用一“自”字,却体现着悠闲和自得。韦应物为诗好用“自”字,“自”字皆可释为“自在”“自然”之意,含有“自我欣赏”、“自我怜爱”的意蕴。“野渡”句当作如是解。舍此,便与一二句相悖谬了。这两句以飞转流动之势,衬托闲淡宁静之景,可谓诗中有画,景中寓情。
这首诗中有无寄托,所托何意,历来争论不休。旧注以为这首诗有政治寄托,说是写“君子在下,小人在上之象”,蕴含一种不在其位,不得其用的无可奈何之忧伤,但过于穿凿附会,难以自圆其说。有人认为“此偶赋西涧之景,不必有所托意”。实则诗中流露的情绪若隐若显,开篇幽草、黄莺并提时,诗人用“独怜”的字眼,寓意显然,表露出诗人安贫守节,不高居媚时的胸襟,后两句在水急舟横的悠闲景象中,蕴含着一种不在位、不得其用的无奈、忧虑、悲伤的情怀。诗人以情写景,借景述意,写自己喜爱和不喜爱的景物,说自己合意和不合意的事情,而胸襟恬淡,情怀忧伤,便自然地流露出来。这首诗表达作者对生活的热爱。
作者简介
8.滁州西涧改写作文 篇八
一天,韦应物闲着没有事,就要出去散步,透透空气,不知走了多久,他来到一个景色怡人的地方。这里就是在滁州县城西,俗名上马河的西涧,因为韦应物曾做过滁州,江苏,苏州等地的刺史,所以韦应物对这里不是非常陌生。
在这里有唯独在涧边自甘寂寞的小草,那不远的树林深处的传来那黄鹂鸟悦耳动听的鸣叫声,让韦应物如痴如醉,便不知不觉中吟出上两句: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正在他沉思下两句时,突然,乌云密布,转眼间,下起了蒙蒙的细雨。正赶上河水涨潮,晚潮加上春雨,水势更急了。这里是郊野的渡口,行人本来就很少,此刻更没有人来往了。就连划船的船夫也不在了,只有那空空的渡船在渡口边漂浮着,韦应物见了此景,只好忧伤的写出下两句: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滁州西涧》就是这样的小故事,所以韦应物回到家后,提笔便写出了这首诗:
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
【《滁州西涧》教案 - 用于合并】推荐阅读:
滁州西涧韦应物10-04
滁州西涧韦应物唐诗10-12
滁州活动方案07-19
滁州职业技术学院08-06
安徽滁州张明泊书法家09-21
滁州市骨干教师评选标准10-26
滁州市农村环境污染问题及控制对策09-15
2024年安徽滁州市公务员考试面试专题1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