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质量

2024-09-02

教学质量(精选11篇)

1.教学质量 篇一

强化质量意识 狠抓常规落实

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在2010年全镇教学工作会上的表态发言

西华中心小学

二〇一〇年十月二十四日

强化质量意识 狠抓常规落实 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在2010年全镇教学工作会上的表态发言

西华中心小学 杨明良

各位领导、老师:

大家好,今天我发言的题目是“强化质量意识,狠抓常规落实,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今年我校教学工作的重点是:把握教学管理的重点,以课堂教学改革为抓手,加强学生常规管理和教育教学研究,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切实提高教学质量。我们的口号是:学校围着教学转,教学围着教师转,教师围着课堂转,课堂围着学生转,所有工作围着质量转。为使我校的教学工作整体有较大提高,毕业会考综合成绩在往年位次上有大的前移,在此,我代表学校及全校教师做以下表态发言。

一、总体目标

1、全面发展学生:从常规教育入手,增强学生实践能力、创新精神;

2、全面发展教师:丰富教学教研活动,以课堂教学改革为切入点,整体提升教师教学素养及教科研水平;

3、全面提高学校教学质量:全面提升各年级的教学质量,努力完成小学质量监控与评价工作,力争使学校整体教学质量有一个的大的跨越。

二、工作思路

1、求规范:工作细节入手,成果系列呈现。即:教学管理、教研工作、少先队工作、书香校园建设等工作制定详细的计划,形成表格,具体

安排一学期的工作,在各办公室内张贴。工作成果系列化,教师活动,学生活动的开展精心安排形成系列。

2、求实效:开展一个活动,力求做到规范组织,收到实效,忌无计划、无组织、无效果的活动。

3、求整体:各项工作力求全面发展,杜绝短板现象,形成合力,促全面提高。

三、工作重点及措施

做好新学年教学工作,我们将重点落实在“强信念,抓管理,重实干”这九个字上。

(一)树立创优争先的信念。

拿破伦曾经说过: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一个好士兵。在这里,我也说:不想考第一的校长不是好校长,不会考好成绩的教师也不是好老师。一个人如果没有远大的目标,他就没有奋斗的动力,我校的教育如果不能振兴,我们就会失去教师的尊严,失去人民的拥戴。近几年来,我校教学成绩一直处于全县中心校后列,在我校教育的低谷阶段,最能考验我们的意志。如果我们能够耐下性子,能够一鼓作气,能够上下一心,共同响应冲刺的号召,就能使西小教育跃上一个新台阶,否则,功败垂成,甚至前功尽弃,会留下无尽遗憾。若要保证我校教育的全面振兴,需要我校每一个人都应有一种求真务实、奋发有为的精神。我们仍要坚持好的做法运用于实践,在工作中认真落实和执行。同时,我们将要求每位同志都要抱着对事业高度负责的态度,静静做事、默默工作,多琢磨事、少琢磨人,树立优良的校风、教风、学风,营造和谐文明的校园环境和风清气正的教育

环境。

(二)、狠抓教学常规落实

1、落实教学常规

(1)教师教学常规:制定常规检查制度,教导处对教师的教学常规每月检查一次,形成反馈报告,在全体教师会上进行反馈,检查记录存档。教师每两周进行一次常规自评,填写常规自评表。

(2)学生学习常规,重点培养学生三至六年级课堂做笔记,读书做笔记的良好的学习习惯。

(3)教科研常规:调动学校老师全员参与教研活动和课题研究,积累丰富的过程性材料,及时总结归档。

2、课堂教学:我校的主流课堂教学模式为“先学后教,合作探究,当堂达标”,学校的每位教师要进一步熟知模式的基本流程,并在实际教学中不断创新和优化,定期开展主流课堂示范课、研讨课,做到研究模式但不模式化。

(三)、牢抓“质量”中心

教学质量是学校的生命线,为提高学校的教学质量采取以下措施:

1、切实加强课程管理。

严格按照上级教育行政部门规定的课程、课时计划,把各种课程开全开足,决不随意加课减课。把教师在课程计划执行中有无违规现象,作为评选先进的依据,并与奖惩挂钩。

2、切实加强课堂教学管理 第一、把功夫下在课前。

教师要认真钻研教材,仔细研究备课,写好批注与反思。必要时采取集体讨论的方式备课。

第二、把力量放在课内。

教导处对课堂教学质量的管理办法是:(1)随堂听课,不打招呼,听后个别交换意见,提出要求和建议。(2)对于不带教案,作业未批改上课的记入考核(3)组织教师评选优质课活动,促进教学质量的进一步提高。

第三、把补困延伸到课后。

教师不仅要帮助学生解决学习上的疑难问题,而且更要帮助学生解决思想问题,发挥鼓励的作用。

3、加强过程管理

(1)单元过关,在学完每一单元的知识后,及时进行测试,了解学生掌握的情况,及时反馈,填写教师过程性教学反思记录表,并针对出现的问题调整自己的教学。

(2)坚持月检查制度

每月对教师的备课、上课、作业批改等情况进行一次全面检查。每次检查先由教师进行自评,要有结论、检查人要签名,加盖学校公章并做详细记载。每次检查后,学校要在教师会上总结,对工作做得好的要表扬鼓励,对存在的问题要实事求是地提出,限期整改。

(3)家长协助。调动家长的积极性,号召家长每日检查孩子的作业,帮助孩子弄懂学习内容,耐心做孩子思想工作,提高孩子学习成绩。

4、加强毕业班教学管理

强化目标意识,明确责任。有了明确的目标,就有了压力,有了压力

就会产生动力,将教学质量目标责任到人,力求调动每位教师和学生的积极性,(1)定期召开六年级教师会议,及时通报学校的工作方案和重点措施,了解教师的思想动态,统一思想,提高认识,树立全年级一盘棋的思想,语、数、综合学科教师互助合作,同年级同学科交流互补,形成教育合力,团队合力,发挥团队优势。

(2)定期召开家长会议。开学初,学期中,大面积,小范围,向家长讲清形势,统一认识,帮助家长改变观念,指导家长配合学校做好毕业班的教育、教学等工作,让家长积极主动的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后勤工作。

(3)定期召开学生会议。让学生及早进入状态,树立毕业意识、竞争意识,在思想上加强有理想教育,在常规方面严格要求,在学习方面科学指导,在心理方面及时疏导。

(4)认真组织好每次检测及检测分析会。要让每位教师、每位学生清楚自己工作、学习的优点和不足,并能明确自己下一阶段努力的方向。

(四)坚持在实干上下功夫。

真抓才能解难题,实干才能促发展。我们只有多抓实、少应付,才能把各项工作落到实处。只有真抓实干,形成一心干事的工作作风,才能避免抓工作拈轻怕重,明哲保身、患得患失的不良现象。

1.提高师德修养。教育发展,教师为本,教师素质,师德为本。我们要求我们的教师要敬业爱岗,热爱学生,为人师表,钻研业务,求真务实,不断创新,为我校教育事业的改革与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

2.坚持以教学为中心。我认为,“这重要,那重要,教育教学质量最重要;这中心,那中心,教育教学是中心。”我们必须始终坚持将教育教学质量视为教育发展的生命线,旗帜鲜明抓质量,理直气壮抓教学。一是继续推进课程改革。二是努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益。三是进一步明确各学段的教学目标。

3.做好安全稳定工作。进一步细化安全工作责任制,我们将进一步建立健全规章制度、明确责任、严格管理,做到“无缝”管理,不留盲区,把安全责任落实到每一个部位,努力做到事事有人管,时时有人抓,用良好的安全环境保证教学工作的开展。教师的职责是教会学生学习,教会学生做人,教会学生生存,教会学生发展。这就要求教师首先应该是一个人,一个大写的人,一个爱岗、敬业、爱学生的人,只有这样才能成为合格的教师。

各位领导、老师,有一种人格叫作万世师表,有一种经历叫作无悔人生,有一种精神叫作鞠躬尽瘁,这是对教师精神的生动写照。有着县教育局,镇教委的正确领导,有着全校师生的大力支持,只要我们能够团结一心,扑下身子,善于学习,敢于实践,善于思考,敢于探索,善于总结经验教训,敢于面对艰难险阻,不动摇,不懈怠,不折腾,凝心聚力抓质量,求真务实谋发展,就一定会取得各方比较满意的成绩!

谢谢大家!

2.教学质量 篇二

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是高等教育的永恒主题。在教育部高等教育教学水平评估中,各高等院校都建立了相对完善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形成了规范的教学质量管理模式,那么在“后评估”时期,如何进一步完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持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是摆在高等教育研究者和管理者面前的新课题和难题。

1 实施教学质量监控工程的背景及意义

我院在2008年荣获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优秀学校”的称号后,为了巩固和扩大教学评建成果,及时地召开了教学工作会议,提出了构建持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长效机制的重大举措。通过实施教学基本建设工程、教学管理工程、教育教学改革和特色培育工程、教学质量监控工程、教学名师与教学团队建设工程、创新教学工程等六大工程,在构建提高教育教学质量长效机制方面进行了探索和尝试。持续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在于建立不断完善的、行之有效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因此,教学质量监控对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通过实施教学质量监控工程,构建教学质量监控的组织、制度、信息收集与反馈、评价、激励、专项评估等体系,找出影响教学质量的主导因素,并让这些因素得到最大限度的整合,促进各方面发挥最大潜能,从而为教学管理提供信息依据,使教学管理过程得以优化、教学环节和教学过程规范化,从而确保教学质量的稳步提高。

2 教学质量监控工程的构建与实施

2.1 组织体系

学院在教学质量监控的组织领导方面不断加强和创新,形成了自上而下的教学质量监控组织体系,即院、系、教研室三级教学质量保证和监控组织。院长办公会议负责学院重大教学决策,主管教学副院长负责教学的日常决策,是院级教学质量监控的第一负责人,教务处处长为直接负责人,教务处代表学院全面负责和组织教学质量监控工作;系等二级教学单位是教学实体,系主任为第一负责人,主管教学副主任为直接负责人,各教研室负责教学质量监控工作的具体实施。

2.2 制度体系

教学质量监控工程的实施必须以科学完善的规章制度和质量标准为依据。学院评估后在原有教学质量管理制度的基础上,充分借鉴国内外高等教育教学管理理论研究成果和其他兄弟院校教学质量管理的成功经验,并结合本校教学质量保障和监控体系的逐步完善,重新修订、制订了听课制度、教学督导制度、学生信息员制度、教学检查制度、课程与专业评估制度、期中教学检查制度、实践教学质量评估制度等一系列相对规范、完善的教学质量监控制度,并产生了与此相应的教学性文件,这些文件涵盖教、学、管等方面,具有较强的约束性,有效地调动了各方面的积极性,为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正常运行提供了有力保障。

2.3 信息收集与反馈体系

2.3.1 建立教学督导制度

学院建立了教学督导制度。教学督导由教学经验丰富、教学水平高、责任心强的教授和教学管理经验丰富的专家组成,具有督教、督学、督管,指导教学的职能。教学督导的主要职责是:(1)听课,尤其是青年教师讲课;(2)查阅教学大纲、教学计划、教案、作业、实验报告等教学资料;(3)抽查毕业论文(设计)质量;(4)开展调研教学工作;(5)协助教务处开展期中教学检查等其它教学工作;(6)收集和反馈教学方面的存在问题及信息。

2.3.2 实行听课制度

学院制定领导干部和相关人员听课制度,对每学期听课次数提出了明确要求。

(1)领导干部听课制度。学院实行全院副处级以上领导干部听课制度,每学期学院领导、教务处处长、各系系主任听课不少于10次,其他副处级以上领导不少于8次。同时,每学期开学第一天安排全院副处级以上领导干部深入课堂听课。通过听课,发现、总结和推广先进教学经验,及时解决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充分保证了教学秩序的正常运转。(2)教学督导听课制度。每学期教务处组织教学督导随机听全院新进教师和青年教师讲课,并指出他们在备课、授课等方面存在的问题与不足,帮助青年教师掌握教学方法,不断提高教学水平及教学质量。(3)系党政领导听课制度。学院要求各系党政领导根据本单位实际情况,随机深入课堂听课,了解本系教师的教学状态。

2.3.3 实行学生信息员制度

学生在教学活动处于主体地位。学生信息员在教务处的直接领导下,负责收集学生对教学及教学管理方面的意见和建议,协助教务处开展教学调查研究等工作。学生信息员获取了第一手准确资料,为规范教学及教学质量监控提供了可靠依据。

2.3.4 推行教学工作检查制度

推行开学初、学期中、学期末三段式教学工作检查制度,全面监控教学运行情况。(1)开学初教学情况检查。主要检查开学初师生上课情况、课表运行、教学条件的准备及教学秩序等。(2)期中教学检查。既有重点又较全面地检查教学工作进展情况,集中检查常规教学环节、实践教学环节以及学期内主要教学工作的开展情况等。(3)期末教学情况检查。重点检查期末考试安排、试题质量、试卷评阅、考风考纪等。

2.3.5 实行教学纪律通报制度

(1)系党政领导值周制度。各系党政领导每人每周深入本系随机抽查课堂教学1-2次。(2)教务处管理人员值周制度。教务处管理人员每周随机深入系抽查课堂教学情况不少于20次,其中到每个系抽查不少于1次,抽查公选课不少于3次。教务处将每周各系党政领导和教务处管理人员的抽查结果汇总后,及时上报院领导,并在全院范围内通报。(3)师生双向考勤制度。师生课堂上做好相互考勤,各系对每周内课堂考勤情况在全系范围内通报,并将课堂考勤作为教师期末审核计算工作量和学生学年度评优等的重要依据。

2.4 评价体系

2.4.1 开展网上评教制度

学院坚持每学期组织开展一次学生网上评教活动。院领导和教务处可查看全院教师的评教结果,各系主任、主管教学副主任可查看本系教师评教结果,教师可查看本人评教结果。同时,学生的评教结果在教师的职称评定、部分教学奖的评选、讲课竞赛等评优方面计入相应分值,调动了教师认真从事教学和参与教学研究的积极性。

2.4.2 改革考试方式方法

考试是实现教学质量监控的关键环节之一,是检验教学效果、改进教学工作、督促学生学习的有效手段。我院在考试方式方法上进行改革,立足于考试方式向多样化转变,考核内容向注重综合应用能力考核转变,成绩评定向综合性评价转变。突出技能与能力培养,重点考察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课程考核分考试、考查两类,考试方法可采取闭卷、开卷、读书报告、课程论文(设计)、课程学习总结等形式,综合评定考试成绩。在两课中试行“3+2+5”的考试模式,即平时成绩占30%,作业占20%,最后期末考试占50%。

2.5 激励体系

在教师方面,制定相应的评选与奖励办法,开展由学生参与的各类评优活动,在讲师中每两年开展一次青年教师讲课竞赛,在副教授中每两年评选一次“最受学生欢迎的十佳教师”,在教授中每两年评选一次“教学名师”。对获奖或评优的教师除给予奖励外,在职称评定中记入相应分值,并发给相应的津贴。评优活动的开展增强了教师加强人才培养的质量意识,激励教师认真搞好教学和深入研究教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2.6 专项评估体系

开展院(系)教学工作评估、实验室评估、教研室工作评估、重点课程评估、专业评估、教材评估等,通过评估,取得提高教学质量监控的效果。在专业建设与评估方面,根据学院学科与专业建设布局,有计划的组织申报新专业,以4年为一个评估周期,有计划地对全院每个本科专业进行一次评估,重点对新办专业进行评估检查。在课程建设与评估方面,定期开展重点建设课程中期检查与评估,开展精品课程、双语课程、网络课程建设的检查与评估

2.7 调控体系

2.7.1召开教学工作会议每学年召开一次教学工作会议,研究、解决教学工作中的突出问题和普遍性问题,不断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

2.7.2召开教学工作例会每月召开一次教学工作例会,汇报、总结上月教学工作,安排下月主要工作,分析教学工作发展态势,讨论教学思路及改革,及时解决教学工作中亟需解决的主要问题。

2.7.3召开教学督导会议每学期由主管教学副院长或教务处处长主持召开一次教学督导会议,了解教学督导一学期的工作情况、掌握教学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以及对改进教学工作的建议或意见。

2.7.4召开教学秘书工作例会每月召开一次教学秘书工作例会,总结并公布上月各教学秘书所承担工作的完成情况,并安排下月主要工作。对教学秘书工作中存在的、需教务处解决的问题及时地给予协助、并督促其完成。

我院通过实施教学质量监控工程,建立了一套较为完整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实施对教学的动态、适时、有效监控,实现了持续提高教学质量长效机制的构建,有利地促进了教学工作。但是高等院校教学质量监控工程的构建与实施是一个长期的系统工程,我们的监控体系在评估体系、激励体系等环节上还很薄弱,只有建立了相对完善、管理规范、运行有效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才能从根本上保证人才培养质量和教学质量的持续、稳步提高。

参考文献

[1]汪云香.工科院校本科教学质量保障长效机制的构建[J].教育探索,2008,(10):95-96.

[2]蒋必彪,龚方红,徐薇薇.试论高校教学质量长效监控机制的构建[J].江苏工业学院学报,2006,(3):32-34.

[3]唐小俐.建立和完善我校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探索与实践[J].湖南工程学院学报,2010,(3):82-84.

[4]黄桂成,文痒,王红云.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构建与应用[J].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03,(1):47-49.

[5]李广影.高校全过程教学质量监控体系构建研究[J].黑龙江教育,2010,(10):16-17.

3.集体备课质量直接影响教学质量 篇三

一、无效集体备课面面观

1形式化

有人认为,集体备课就是教师坐在一起备课。因此,在规定的时间将备课组的教师组织在固定的场所,由某一教师讲述下周教学内容,很少有人提出缺点、疑义或表达不同意见,更谈不上热烈的讨论和激烈的争论。最后顺利完成集体备课,形成集体备课的教案,正所谓“轰轰烈烈搞好集体备课,扎扎实实走过场”。耗费大家那么多的时间和精力,编造一些集体备课记录,换来的是形式主义的空壳和教学质量的下降。

2网络化

有些备课组为了快速完成集体备课,减轻教师负担,充分利用现代网络的优势,将各大教育网站中与新教材相匹配的教案下载、装订成册人手一份,不顾内容是否切合自己教学的实际需要,不加选择和取舍,把网上的资料全盘吸收。这样的备课,没有教师的共同参与和讨论。更谈不上教师心灵的碰撞和共同智慧的结晶,教学效果可想而知。

3保守化

当前教育工作绩效考评,都以任教班级的平均成绩作为考核教师的硬标准,有的学校还实行末位淘汰制、转岗制等,从而导致同组教师之间的竞争过于残酷。多数教师为了让自己班级的成绩高于其他班级,即使有一些非常好的经验、做法或精品的东西,也会有所保留,不肯和别人交流共享。教师之间真诚合作、完全合作、毫无戒心的集体备课,难以做到,这也导致了集体备课过于形式,学科整体成绩受影响。

二、有效备课提升教学质量

1合作探讨,集体研究

合作是进行集体备课的前提条件。在集体备课时,要创设一种平等、民主、相互尊重和相互合作的氛围。针对同一课题,每位教师都有自己的初案,包括教学的三维目标,突破重点、难点的方法,突破关键点的思路,切合实际、贴近学情的教学方法,教学的创新点、德育点,合理的板书、课堂检测和课后作业等。然后集体探讨,以商榷的形式提出自己不同的见解。或就一些普遍存在的问题展开辩论和思考,或对共同存在的疑难问题进行探讨找出相应的解决办法。有时一个人很难想出最佳的解决办法,经过集体探讨问题就有可能会迎刃而解,既节省时间又提高效率,这样在交流碰撞中形成了有群体思想的共案。最后,每位教师根据自己面对的学情、教学要求和自己的教学风格等,对教案进行再一次修订完善,形成集众家之长,又兼有自己特色的个人教案。并将其应用于教学实践,具有目的性、计划性、针对性的集思广益备课教案,必然会提高教学质量。

2结合实际,注重实效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在集体备课过程中,年轻教师可以借鉴老教师的经验,老教师可以吸收年轻教师的创新思想,新老教师都可以开发利用书本资料、生活素材、网络资源,但切忌拿来主义。每位教师的人生阅历、知识结构、教学经验、个性气质不同,每位教师对教学理论、教学方法、教学内容的理解也有一定的差异,又面临不同的教学对象,所以,在“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的同时,也要保证教学的“百花齐放,百家争鸣”。通过集体备课,把教材中学生看不到摸不着的深层内涵挖掘出来——备出深度;把梯度大的知识点、重难点分散化,一步一个台阶地引导学生进行深入理解——备出梯度;把各知识点的精要方面,关键字句归纳提取——备出精度。然后结合自身和任教班级的实际,既对课程标准心中有数,又做到了“胸中有书、目中有人(学生)。”这样备课服务于课堂教学,才能打造高效课堂。

3凸显个性,借鉴创新

有学者指出,教师成长=经验+反思。每个教案都是教师对课堂的预设,每堂课的教学都是教师对各环节的可操作性进行现场验证,教案的价值不仅在于它为课堂教学做准备,而且可以作为教师对自己教学认识、教学经验总结的重要资料,养成撰写课后记录的习惯,对于自己的教学观念、教学行为、课堂上的应变能力等进行重新思考,对于学生的表现,自己的教学成败进行理性分析,通过反思,体会,感悟,帮助自己总结和积累一套适应现代教学、能够驾驭现代课堂的知识体系。同时,有条件的学校,完全可以建立各备课组的电子文档教案,为下一轮的备课和教学奠定高水平的基础。

4管理创新,科学考核

学校以备课组为单位进行捆绑式考核和评价,各自为战、个人英雄主义的现象就会从根本上得到改善。学校把教育教学任务要求具体落实到备课组,备课组内形成“千斤重担人人挑,个个肩上有指标”,竞争必须有,但竞争的目的不是排挤、打压,而是在竞争中共同发展。整体的评价机制,使得备课组成员不得不群策群力。在互补共生中成长,在相互提携中提高教学的整体水平。

4.教学质量教学总结 篇四

为保证本次教研月活动顺利实施,经学校研究决定,成立教研月活动领导小组。###校长任组长,###、###任副组长,###、###、###、###等同志为成员,于3月27日召开了动员大会,对教研月的各项活动进行了全面的部署。

二、开展的活动

1、我校教导处组织了一次全面的教学“五认真”大检查活动,检查时对照《教学常规要求》和《电子备课实施细则》进行了细致深入的检查,对检查结果进行了全面的总结,对落实教学“五认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规范教学常规工作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2、开展校本教研专题研究。这次活动我们结合本校实际重点探讨了语文阅读与作文初步入门教学和数学计算和空间与图形教学的课题。

3、本次教学质量月活动,督促各教师平时上好“常规课”,争创“优质课”,学校领导随时随堂听课,发现问题及时整改,另外结合本校学科特点上好“研讨课”。研讨课主要采取集体备课的形式,各教研组教师结合研讨课题共同钻研教材,吃透教材,用活教材,充分发挥教师的才智,互相取长补短,保证课堂四十分钟的有效性。本次活动学校一共组织了四节研讨课,我们研讨课展示的目的,一方面让教师展示自己的教学风格,挖掘课堂的得与失,另一方面鼓励教师利用远程教育资源制作课件,提高课堂效益;利用学校论坛加强教师间的交流、探讨共同提高。

三、取得的成绩

在这次活动中,我校教师围绕各科教研课题在论坛积极畅言,总结自己的经验并互相交流,形势喜人。学校共组织教师集体备课四次,对四个教研专题进行了深入研究,有四位教师提供了研讨课,在学校论坛上教师共发帖86个,对相关教研专题进行了深入的研讨。校长刘礼从全程参与了教学质量月活动,推门听课12节,组织教师专业成长讲座2次,并亲自承担了文塘小学论坛的建设工作,为学校的教研活动创造了一个网络平台。语文教师李端信作为一名老教师,注重理论学习,自觉上学校网站学习教育教学知识,认真做好摘抄,并经常上论坛发表自己的见解,为年轻教师树立了榜样。我校###老师执教的作文研讨课《我最喜爱的一种小动物》充分发挥了网络资源优势,为学生提供了生动、形象的画面便于学生观察,特别是几种小动物外形的细致观察以及教师结合范文对写作顺序、写作方法的指导,为学生写作打下坚实基础,为本校的作文启蒙教学起到了良好的示范作用。数学组教研组长汪幼云充分发挥教研组作用,带领教师结合本校数学课题共同探讨、共同攻关、共同提高,在此次活动中起到了模范带头作用。刘卫红老师注重加强自身学习,注重加强网络交流,在教学中把获得新知的过程交给学生自己,体现了以学生自主探索活动为主线的思路,注意为学生提供“做”数学的机会,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去体验数学和经历数学,在这次活动中表现突出。以上四位教师被评为教学质量月先进教师。

四、存在的问题

1、教学反思方面:很注重于案例和随笔的书写,而对日常课后小结类的反思明显不足。建议应在教案上留有一席之地。

2、同伴互助方面:仅限于集备和互相听课,缺乏有明显效果的做法。

3、目前我校教师还是停留在使用别人制作的现存课件上,对课件的再加工改造和制作能力急需提高。

由于对校本教研在理论上还缺乏深刻而全面的认识,在实践方面也没有系统而成熟的经验,我校在校本教研中取得的经验,还有待再实践,找出教研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总结经验,不断改进,使我校的教研工作形成自己的特色,走出适合我校实际的校本教研之路。

5.教学质量 篇五

朱 丹

1陈鸿雁 罗天友 任国胜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重庆 400016)

【摘要】“质量工程”是新时期深化教学改革、提升教学质量的重要举措。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在实施“质量工程”中,做好六项基础工作,将特色专业作为建设核心,精品课程、教学团队、实验示范中心、教材建设作为重要支撑,领导重视、组织建设、配套文件的落实作为具体实施的保障,从而推进优势专业,全面提升教学质量。

【关键词】质量工程、高等医学教育、教学质量

近年来,随着中国教育的飞速发展,高等教育数量的逐年增长,如何在规模扩 大与质量提高之间追求一种新的平衡,如何保证和提高教育质量,我国高等教育在面临着新的良好发展机遇的同时,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2007年1月,经国务院批准,教育部、财政部联合下达了《关于实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意见),正式启动“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简称“质量工程”),是新时期深化本科教学改革、提高本科教学质量的重大举措。一直以来,我院坚持把教学质量当作学院教学的生命线,大力开展和实施教学“质量工程”建设,推进优势专业,提升教学质量,取得一定成效。

一 实施“质量工程”的内容及重点

1.质量工程的重要内容:“质量工程”重点建设的六个项目都是带有基础性、引导性的项目,在提高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方面起着龙头作用(1)专业设置和专业结构调整是人才培养的基本前提;(2)课程和教材建设是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关键环节;(3)实践教学与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创新是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重要内容;(4)建设一支高水平的教师队伍是提高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5)建立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和评估制度是保障高等学校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6)对口支援西部地区高等学校是实现高等教育协调发展的战略举措。

2.“质量工程”是一个系统工程,其各项目之间是一个相互支撑、互为依托、协调发展的关系:特色专业建设是质量工程建设的核心,精品课程、教学团队、实验示范中心和教材建设是特色专业建设的重要支撑,在此基础上通过人才培养模式 1【作者简介】朱丹,女,博士,讲师,主要从事神经病学和高等医学教育研究工作。

创新实验区的建设和大学生创新试验计划的开展提高人才培养的水平。

我院把“质量工程”作为提升本科教学质量的有利契机,在实施过程中,做好六项基础工作,将特色专业作为建设核心,精品课程、教学团队、实验示范中心和教材建设作为重要支撑,采取了多种有效措施,确保“质量工程”建设成果不断推进,全方位、多渠道地推动了本科教学质量的提高。

二 实施“质量工程”基本情况

我院领导高度重视“质量工程”的建设,目前,我院全面启动了包括有特色专业、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精品课程、教学团队、双语教学示范课程等为主的“质量工程”项目,为了确保“质量工程”的实施工作落到实处,我院从组织机构建设、配套政策文件和实施程序等方面均进行了相关工作的组织与落实。

1.组织机构建设

为了推动“质量工程”工作的落实,我院从2006年起即形成了由分管教学的副院长、教务处长为正副组长的教学“质量工程”建设工作组,安排了教学质量监控科具有多年教学管理经验的骨干人员作为此项工作的总协调,各教研室主任为“质量工程”建设工作组成员,各教研室教学秘书为“质量工程”的具体落实与联系人员。在形成了以上“质量工程”建设工作组后,全院上下快速统一认识,各教研室积极支持响应,使得教学“质量工程”建设精神全面深入每一位教学人员内心,推动该项工作有条不紊进行。

2.配套政策文件

在领导重视、教研室支持的情况下,我院为进一步推动“质量工程”的实施,专门拟定了相关配套的政策文件,采取评优加分、职称倾斜、经济奖励相结合等措施,对参与申报“质量工程”项目的教研室,按取得的国家、市级和校级成绩,在每学期的教学评优中加分,计算教学工作量,同时,对获得教学“质量工程”成绩的教研室进行专项经济奖励,教学评优加分后获得名次的教研室根据其获奖等次将再次给予经济奖励;对于参与“质量工程”项目申报和实施工作的个人,我院采取了职称评审倾斜、加班误餐经济补贴、教学评优中加分相结合的方式,以提高相关工作人员的积极性,促进“质量工程”的实施。

3.实施程序

“质量工程”的建设实施主要分为前期准备、中期申报、后期建设三大部分。2

前期准备包括统一思想、部署工作、准备资料等,需要全院上下重视“质量工程”的建设,院系、教研室、教师统一认识,领导统一部署与协调,在人力物力上给予支持,教务处统一组织,制定分步实施计划及责任到人,督促执行并亲自参与;在中期的项目申报中,根据“质量工程”项目《申报指南》,再次组织相关教研室、相关人员对申报工作进一步分工,明确教研室与教务处的分工职责,按计划逐步进行,安排专业人员指导与审核;第三步,项目申报工作结束后,则待上级教育指导部门反馈意见,无论是否取得成绩,各教研室都根据上级反馈的专家意见对申报的项目进行实施、建设与维护,争取把“质量工程”建设工作达到预期乃至更高的目标。

三 实施“质量工程”的初步成效及基本经验 1.实施“质量工程”的初步成效

自2006年起,我院全面启动“质量工程”,制定项目和经费管理办法,投入专项经费,加大项目建设力度,学院学生综合素质不断增强,“质量工程”建设取得显著成绩。四年来,我院先后组织遴选校、市、国家级“质量工程”项目31项,其中有15个项目、11门课程分别获“质量工程”6类奖项,包括2项国家级、4项市级、9项校级奖项,而其中包括了3项国家和市级“特色专业”;在教学人才上,我院先后有5次15人获市级教育工作终身贡献奖、市级名师奖、校级突出贡献奖及市级、校级优秀教师荣誉称号;在教学成果上,我们成功组织申报了29项教学课题后,我院先后获得4项市级和校级教学成果奖。目前获得的这一切,是我院几年来实施“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取得的初步成效。这些成效充分说明,教学“质量工程”是一个系统工程,要切实抓好这项工程,就必须举全院之力,加大教学投入,加强教学建设,深化教学改革,强化教育教学管理。

2.建设“质量工程”的基本经验(1)领导高度重视、职能部门提前规划

对于每一年的“质量工程”申报,我院领导都高度重视,提前召开“质量工程”项目申报动员会,分析当年项目申报的形势和如何开展原获批项目建设的后续工作,形成从分管院长、教务处长、教研室主任、教学专家、教学骨干等为主的“质量工程”工作组,提前规划、统一行动、分工合作。

同时,为了推选优秀课程参加国家项目的申报竞争,教务处在“质量工程”申报的前4个月份,就开始从往年的校级精品课程、市级“质量工程”项目中筛选出优 3

秀课程,要求相关课程按照国家级项目的标准提前准备,不打无准备之仗;对于往年落选的参评课程,也会全面了解课程存在的不足,在下一有针对性地进一步加以完善。

(2)层层选拔、精雕细琢

我院参加国家、市级“质量工程”项目申报的课程,均经过层层选拔:以精品课程为例,首先,必须是校级优质课程、进而是校级精品课程,经过一定的建设周期,具备一定的实力,具有较好基础的课程,由学校进行精品课程建设立项;其次,从学院推荐经学校到市级、国家级的参评项目,学院专门聘请往年国家级“质量工程”项目负责人组成专家组,按照正常的评审程序产生,以课程实力为准绳,促使课程申报内容精益求精,力求细节完美。最后,课程申请书提交学校网站后,教务处安排专人负责审核各课程的提交内容,确保内容准确无误、格式规范严正。

(3)政策支持、管理规范

为进一步推动“质量工程”的实施,学院专门拟定了相关配套的政策文件,采取评优加分、职称倾斜、经济奖励相结合等措施,对参与申报“质量工程”项目的教研室,按取得的国家、市级和校级成绩,采取了在每学期的教学评优中加分、计算教学工作量、进行专项经济奖励;对于参与“质量工程”项目申报和建设工作的个人,则采取了职称评审倾斜、加班误餐经济补贴、教学评优中加分相结合的方式,以提高工作人员的积极性。管理机制的规范和创新,有力促进了获奖项目的持续增加,提高了“质量工程”各项的建设质量。(4)课程网站确保通畅

“质量工程”项目申报后,相关课程网站的建设就成为重中之重。为确保课程网站畅通、内容建设高质量,教务处全程跟踪、指导相关课程的网站建设,协助各课程高标准地建设好网站内容,凡是发现的问题,及时、迅速地反馈到各课程,不留错漏。

(5)做好已评现有“质量工程”项目的后续建设

课程获得国家精品课程称号后,并不是课程建设的结束,而是新一轮建设周期的开始。随着一轮“质量工程”项目评选的结束,教务处的工作重点转到不断完善和提高现有获批项目的建设质量上来,通过定期的课程评估、检查提升课程网站的建设质量,使优质教学资源的受益面不断扩大。

四 结论与建议

通过“质量工程”的实施,我院优势专业得到发展,教学质量得到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也得以不断增强。但同时也看到存在一些问题,教研室人员工作任务重,压力大,经费投入不足,在未来的“质量工程”建设中,建议进一步增加对的人力、财力的投入,增强“质量工程”与绩效挂钩的力度。而我院将以教学“质量工程”的发展为己任,以务实的态度,高效的作风,创新的精神,投入到深化高等教育改革中去,推动优势专业学科发展,努力使我院本科教学实力从质和量两个方面获得实质性的提升,为人才培养质量的可持续发展奠定更坚实的基础。参考文献:

[1] 实施“质量工程”贯彻“2号文件”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z].教育部部长周济同志在“实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视频会议”上的讲话, 2008-02-28.

[2] 用“质量工程”引导带动本科教改——访教育部副部长吴启迪[N].中国教育报,2007-3-1.

[3] 刘君民,实施“质量工程”——医学领域本科专业结构调整、设置、建设应注意的若干问题[J].西北医学教育2008,16(1):34-36 [4] 文继舫,秦晓群,舒衡平等,基础医学本科教学质量工程的建设与成效[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8(12):74-76

Practice quality engineering, push dominant profession and promote teaching quality Zhu Dan, Chen Hong-yan, Luo Tian-you, Ren Guo-sheng

6.规范教学行为,提高教学质量 篇六

宣化镇中冯涛

为了进一步加强学校教学常规管理工作,规范教师的教学行为,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宣化镇中各年级于3月20日组织开展了教学常规检查活动。

本次检查工作由各年级主任主持,各学科教研组长参加检查。检查对象包括全校所有教师和所有的科目,主要是对教师的备课、教学、作业批改、课外辅导、听课等方面做详细地检查。检查组根据教务处制订的教学常规检查方案,由教研组长检查并做好详细检查记录。检查结束后检查组将检查情况分年级进行了书面通报,总结了教师常规教学工作中的优点,并针对不足提出了整改意见,达到了以“检查促整改,以交流促学习”的目的。

7.教学质量 篇七

一、“教学质量”为何是高等教育质量的终极诉求

(一) “高等教育质量”的学理内涵使然

国际标准化组织对“质量”的定义是:“一组固有特性满足要求的程度。”质量具有广义性、实效性和相对性三重特性。其中, 广义性是指产品质量, 过程和体系质量;实效性是指顾客对于质量的要求和期望是不断变化的, 应不断调整对质量的要求;相对性是指不同顾客根据不同需求可能对于同一产品提出不同的质量要求。由此, 教育质量是指“教育水平高低和效果优劣的程度, 最终体现在培养对象的质量上”。衡量教育质量的标准是教育目的和各级各类的培养目标。前者规定了受培养者的一般质量要求, 是教育的根本质量要求;后者规定了受培养者的具体质量要求, 也是衡量人才是否合格的质量规格。按照这一解释, 教育质量标准可以分为两个层次:一是一般的基本质量要求, 二是具体的人才合格标准。教育质量同样具有广义性、实效性和相对性。对高等教育来说, 前者是指一切高等教育都要依据我国教育目的和高等教育一般培养目标, 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人文素质和科学素质结合, 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专门人才;后者是指依据各级各类高等教育的具体培养目标所规定的质量要求, 是衡量所培养的人才是否合格的质量规格。总而言之, 高等教育质量是指高等教育的过程和结果满足明确或蕴涵需要能力的特性的总和。也就是说, 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活动是一项复杂的社会活动, 其结果不仅仅是人才, 还有创新的知识和社会服务, 其质量所涉及的对象是多方面的。同时, 高等教育质量不仅仅指活动结果, 而且包括活动全过程。高等教育质量的特性———“培养人”是高等教育区别于其他活动的根本属性和特征。可见, 培养人以及培养人的教学活动始终是高等教育的出发点和立足点。高等教育质量的终极实质不是“工具论”强调的社会服务, 亦非“知识论”突显的科学研究, 而是“人本论”坚持的人才培养, 即提升人才培养的教学质量才是高等教育质量的首要内核。所以, “高等教育质量”的学理内涵本身就暗含了教学质量是高等教育质量的终极诉求。

(二) 高等教育的本原目的是“培养人”

“人, 一般来说, 每个有理性的东西都自在地作为目的而实存着, 他不单纯是这个或那个意志所随意使用的工具。在他的一切行为中, 不论对于自己还是对其他有理性的东西, 任何时候都必须被当作目的。”无论如何, 人总是教育的出发点和最终归宿, 一切教育活动最终都是要使受教育者的个性得到充分自由的发展。因此, 高等教育没有理由违背“以人为本、以学生为本”这一真谛, 也没有理由违背高等教育“培养人”的本原目的。那么, 旨在培养人的教学活动便理所当然成为贯穿高等教育过程的终极目的。这也意味着, 当高等教育科研功能的实现、社会服务功能的实现与教学功能这一“终极目的”的实现发生矛盾时, 必须奉行“终极目的优先”原则。学生作为“自在”且“自为”的理性个体, 只能被当成目的。高等教育质量若要折服人心、提高声誉、得到社会各界的认同, 必须把终极关怀赐予学生, 使其摒弃一切急功近利和虚张声势, 真正致力于教学质量的提升, 这才应是高等教育质量的终极诉求。

(三) 高等教育呈现出始料未及的新趋向

高校扩招以来, 高等教育的迅速发展使高等教育呈现出许多始料未及的新趋向。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的过渡、大学生群体的素质变化、社会对人才的多元需求等均促使高等教育在人才培养模式、教学管理机制、质量评价体系和毕业生就业观念等方面呈现出许多新特点。同时, 学校内部资源紧张与外部需求扩张等矛盾也愈发突出。无疑, 这些问题的破解最终都要依靠教学质量作为底限保证。因此, 教学质量仍是衡量高等教育质量的终极依据。

二、教学质量在高等教育质量中缘何空场

教学质量之所以在高等教育质量中缺席和空场, 不像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那样“受宠”, 既是高等教育内部矛盾和外部矛盾的冲突表征, 也是至今无解的实践困惑持续存在的必然结果。

(一) 精英取向与大众取向:孰是孰非?

高等教育大众化是任何一个国家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然结果, 对我国来说, 在现阶段更是刺激消费、拉动内需的经济谋略。而同时, 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由于面临着严重的教育经费短缺, 高等教育数量上过于乐观的增长和扩张, 也就自然引发了人们对其质量问题的怀疑和担忧。扩大高等教育规模、推行高等教育大众化, 必须以充足的教育经费作为前提和基础。然而在高等教育经费投入上, 尽管我们一直加大力度甚至在教育经费使用上冷落基础教育、偏袒高等教育, 从而确保高等教育经费的较大幅度增长、保证教学基本要求, 但是面对逐年扩大的高等教育规模和仍需加大力度的教学投入, 尤其是教学基础设施建设和实验实习经费投入, 教育经费短缺仍是不争的事实。那么, 巨大的经费缺口只能靠收取高额学费来解决。这种状况在国外高等教育大众化中是不多见的。发达国家为高等教育大众化注入了大量资金, 民众收入水平较高, 基本上具备供养子女上大学的经济能力, 而且大学生在就学期间灵活多样并较容易找到临时工作, 自己筹集学费。我国当前实行的是低工资、低收入制度, 一般家庭供养一个大学生有较大困难。涌现大量下岗职工的情况下, 大学生找临时性工作、自己筹集学费更是不可能。某种程度上, 我国当前所谓的高等教育大众化只是社会部分群体的“高等教育大众化”。与此同时, 由高考招生录取分数线“无限”下滑所导致的, 便是高校生源的应有质量无法保证。高校培养人才和提升教学质量应以一定生源质量为基础, 如果生源本就不适合和不适应大学学习特点, 那么这种教育也只能是“出力不讨好”的资源浪费。这是在精英取向与大众取向的矛盾中导致高等教育教学质量下滑的首要原因。

(二) 教学质量与学校层次:孰轻孰重?

我国高等教育的教学体系是多方面、多层次的, 现在已经基本形成研究生、本科、专科的阶梯结构。的确, 我们需要进一步提升和完善学校层次, 但是现实中很多高校不顾教学质量而单纯追求学校层次、无视学校定位特色而一味“拼命”升格, 以此迎合学生和家长择校时“重形轻实”的观念误区, 事实上却是利用学校层次的表面提升遮蔽和掩盖了教学质量的实质下降。必须看到, 学校层次的提升对教学质量的提高本身并无多少帮助, 反而是教学质量的提高有助于学校层次的提升。当然, 我们不能忽视学校层次的提升对学生的积极影响, 我们亦不能否认学校层次差异可能造成的“马太效应”对学校声誉的影响。但是对学生而言, 在他们大学生活中能够起到实质作用和重大影响的, 仍是其就读学科和专业的教学质量, 而非其他。在教学质量与学校层次之间这种“本末倒置”的盲目冲动, 也最终导致了高等教育教学质量的不断下降。

(三) 教学质量与科研成果:孰高孰低?

我们承认, 科学研究在高等教育系统中受到重视具有不证自明性。而问题的关键在于, 由于科研管理通常以量化表现, 在技术上容易操作, 而教学质量、人才培养在操作中定性成分居多、标准难以把握。故而, 在评价高等教育质量时, 我们极易误入重科研数量、轻教学质量的极端。时下不少高校尤其是一些重点高校或为挤进“重点”行列的高校存在社会浮躁心理, 热衷“轰动效应”, 整日围绕和纠缠于力争更多的博士点、博士后流动站、全国重点学科、一级学科等繁杂业务中。当然, 这种争创一流的热情无可厚非。然而倘若如此, 大学教师们的主要精力已经不得不投入到科研成果的积聚上。且不论所谓的科研成果是何等模样, 更为严重的是, 其教学质量必将受到严重冲击和冷落。无论如何, 一所大学的生命力与吸引力最终还是来自教学质量。舍本逐末的后果, 往往事倍功半。

(四) “鸡头”与“凤尾”:孰优孰劣?

无疑, 高等教育教学质量提升的关键是教师队伍的稳定和强大。然而无论从数量上还是质量上, 目前尤其是欠发达地区的高校师资状况是不容乐观的。无论我们愿不愿意承认, 教师队伍的流动呈现出“孔雀东南飞”都是不争事实。宁做“凤尾”不做“鸡头”的行为倾向在教师队伍中, 尤其是优秀教师行列中比比皆是。更为严重的是, 教师流动所形成的“马太效应”对欠发达地区的高校发展已经形成重大桎梏。因此, 为了巩固教师队伍, 欠发达地区高校只能被迫“自产自销”, 实行内部小循环, 学术的“近亲繁殖”也就由此滋生。在这种情况下, 提升教学质量的努力必将是漫长而痛苦的。

(五) 升学与就业:孰先孰后?

应该说, 大学生的精英色彩在我国当下已日趋渐淡, 接受高等教育的含意也已不是简单的本科毕业“万事大吉”, 继续考研亦或随即就业已经成为一个需要慎重思考的选择。不容忽视, 扩招后来势凶猛的大学生就业压力已经促发大学生群体对于就业前景的迷惘情绪, 从而在很大程度上形成了其学业进程中的浮躁学风。“‘世界本身’就是一个充满差异的场域, 尊重这种‘差异性’, 并因此确立一种宽容的‘世界观’, 就是顺从和尊重世界的固有本性和法则;反之, 就是违拗世界的本性与法则。”事实上, 并非所有考研的大学生都是真正适合或有志于此, 然而面对高度的就业压力, 无论是被迫考研的大学生群体还是主动就业的大学生群体, 他们的确对于“差异性”的尊重要远远淡于就业形势的外在逼迫。往日“两耳不闻窗外事, 一心只读圣贤书”的大学生形象已经被浓厚的浮躁学风和对于未来不确定性的非掌控感所取代。这是高等教育教学质量下降的又一重大原因。

三、何以突显教学质量是高等教育质量的终极诉求

(一) 观念的变革:真正意识到“教学质量是高等教育质量的终极诉求”

观念是思想意识, 也是客观事物在人脑里留下的概括形象。而意识是人的头脑对于客观物质世界的反映, 是感觉、思维等各种心理过程的总和, 其中的思维是人类特有的反映现实的高级形式。存在决定意识, 意识又反作用于存在。正因如此, 观念变革对于教学质量在高等教育质量中的实质提升具有先导性和引领性作用。如前所述, 教学质量无论如何都是高等教育本质内核的集中体现。如若一所高校丧失了教学质量作为底限保障, 就算其再有科研成就和社会服务资源, 也很难称其为名副其实的高校。当然, 诸如“牢固树立教学工作的中心地位”……的口号和宣传“尽人皆会”, 事实上, 我们强调的真正的观念变革并不体现在对外宣称中, 而应具体反映在实践取向里, 即高校真正把教学质量的提升作为高等教育管理实践中的行动取向。

(二) 氛围的创设:良好学风依旧十分关键

我们不得不承认, 当下高校面临的社会环境已然不同往日, 其复杂程度和严峻考验都在与日俱增。但是即使如此, 对于高等教育的重大载体———高校而言, 良好学风的建设依旧十分关键。无论如何, 高校都要履行“培养人”的基本职能, 这是责无旁贷的历史使命。氛围创设的意义和目的就在于为“场内人”提供一种能够从事某种活动的合适场所和物质基础以及意欲从事某种活动的心理条件。“场域”理论是皮埃尔·布迪厄社会学思想体系的重要支撑。对于“场域”这一概念, 布迪厄说过这样的话:“我将一个场域定义为位置间客观关系的一个网络或一个形构, 这些位置是经过客观限定的。”布迪厄的场域概念, 不能被理解为被一定边界物包围的领地, 也不等同于一般的领域, 而是在其中内含有力量的、有生气的、有潜力的存在。场域是由社会成员按照特定的逻辑要求共同建设的, 是社会个体参与社会活动的主要场所, 是集中的符号竞争和个人策略的场所, 这种竞争和策略的目的是生产有价值的符号商品。显然, 作为一种有力量、有生气、有潜力的良好学风是潜在的教学力量, 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

(三) 评价的建构:教学质量的必要监督

评价作为现代教育管理的一种手段, 有助于确立国家宏观调控和学校自我调节机制, 并使这种机制不断完善。然而在谈“评价”色变的宏观背景下, 原本作为教学质量必要监督一种手段的评价变成一件不易之事。这也背离了“为了保证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质量, 必须健全和完善高等教育教学质量评价标准和评价体系, 使评价标准和评价体系具有科学性、可测性、可比性, 尽量避免人为主观性”的评价宗旨。事实上, 高等教育质量评价并不以改变高等教育或高等学校的实际状况为直接目的, “改变评价客体的活动”已经超出了评价的范畴, 其直接目的在于发现高校发展过程中的进步与优势, 鉴别或诊断存在的问题、困难与不足, 并提出相应改进意见和建议。也就是说, 高等教育质量评价是一种认知活动, 其目的不在于操作和行动, 而是通过获得客体的相关信息对其进行客观认识。

不可否认, 教学质量的“客观”评价是“人为”所难能比拟的, 但是作为教学质量必要监督的评价体系的建构是势在必行的, 其主要功能体现在: (1) 测定功能。 (2) 诊断功能。 (3) 反馈功能。 (4) 激励功能。在提升教学质量过程中, 评价体系建构需要遵循的主要原则如下:第一, 实用性原则。第二, 过程控制性原则。第三, 发展性原则。第四, 科学性原则。第五, 方向性原则。第六, 动态性原则。

参考文献

[1]潘懋元.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教育质量观[J].江苏高教, 2000, (1) .

[2][英]史蒂文·卢克斯.个人主义:分析与批判[M].朱红文, 孔德龙, 译.北京:中央广播电视出版社, 1993:53.

[3]张应强.高等教育现代化的反思与建构[M].哈尔滨:黑龙江教育出版社, 2000:386.

[4]贺来.宽容意识[M].长春:吉林教育出版社, 2001:43.

8.教学质量 篇八

一、教学质量评价要求

教学质量评价是教学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教学质量评价,可以考察一段时间所完成的教学质量,检查教学目标以及计划、组织、管理等工作,从而促使教师总结经验,吸取教训,进一步端正态度、改进教学工作,从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最终为管理者决策提供所需的信息,促进教学质量控制环节的改善。

第一,教学质量评价必须以职业教育理论为指导,克服主观性、随意性,使教学质量评价工作制度化、规范化,符合职业教育教学规律,保证教学工作的有序进行和教学质量不断提高。

第二,教学质量评价一定要实事求是地评价教师的教学质量,客观公正地反映教学现状。评价过程应公开、透明,评价结果应及时公布,以确保评价的客观性、权威性和公信力。

第三,教学质量评价应当坚持全面评价、以课堂教学评价为主的原则。全面评价不仅要对教学计划、组织管理、教学方法进行评价,还要对教材、教学组织、授课教师个人等进行评价,以使评价工作贯穿教学工作的全过程。

第四,教学质量评价要采用管理者评价、教学督导评价、同事评价、学生评价及社会评价相结合的原则。不同的评价者在教学过程中所处位置不同,考虑角度不同,对问题分析和判断的方法也不相同。

第五,教学质量评价要注重教学的系统性与完整性。教学是系统连续进行的,评价不能只凭听一两节课的印象便做出结论,而应当系统地听课,至少要听完一个课题的课,才能获得比较完整的评价材料。

二、完善教学质量的控制环节

高职院校教学质量提高,必须完善以下教学质量的控制环节。

1.教学检查环节

教学检查重在规范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增强教师和教学管理者的责任感,减少教学及管理中的不规范现象,以检查和维护正常教学秩序。学校通过开展学期初、期中、期末等阶段的常规性教学检查和经常性的教学巡查等,能够比较全面地了解和掌握教学情况,针对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时进行整改。

2.听评课环节

听评课是反映教育教学的窗口,也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手段。听评课活动是最直接、最有效的教学研究活动。它使教师的科研活动有一条通畅无阻的自由对话渠道,能够使教师在共同讨论、交流中充分达到互助、互激、互补、互促的目的,以提高教师自身业务素质和教育教学质量。

评课环节是在听课结束后,对授课教师课堂教学的得失、成败进行评议的一种活动。它具有教学诊断、沟通意见、融洽感情、评价考核的功能。评课一般先由执教者自评,然后由富有经验的教师或教研室负责人主评,再由听课者评议。评课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方面。评议教学思想在课堂教学中的体现;评议教材体系及知识体系是否把握得准确、教学重点是否突出、教学难点是否突破、内容定量是否妥当等;评议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所用教法是否符合学生心理特点、是否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能力、是否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等;评议教师在教学组织活动中,教学环节安排是否合理、教学的组织形式是否科学、教学的整体结构是否严谨、教学节奏是否得当等。

3.教研环节

教学工作应积极贯彻以教研促教改的思想,将教研作为教学工作的重要内容。教研可提升教师素养,促进知识更新的速度,规范、创新教学工作。教研活动充分发挥了集体的智慧和力量,植根于日常的教学活动中,强化了教研工作的计划性和实效性,提高了总体教学水平。同时,教师要及时与职业领域沟通,提高教研活动的针对性。因此,教师加强与高职教学研究机构之间的协作,开展专题研究,注意高职教学成果的推广与使用,必然能够为提高高职院校教学质量服务。

4.教师评学环节

从提高教学质量的目标出发,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应当充分掌握。教师评学有利于促进教师更好地了解和掌握学生的学习状况,从而有针对性地改进教学,并促进优良学风的形成,还可作为教学和学生管理部门对学生考核与改进工作的重要依据。教师评学的内容一般应包括学习态度、学习目标、学习过程、学习效果等。教师评学有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总结性评价等形式。

5.教学督导环节

教学督导室是教学咨询和监督机构,不同于教学行政职能机构,它对院校的各种教学工作和活动行使检查、监督、指导、评价等职能。教学督导包括以下主要内容。通过听课、教学检查、课堂教学评价、开座谈会等多种形式开展工作,了解检查各类课程的课堂教学情况,检查教师授课情况,了解教师授课质量以及学生课内外的学习情况,及时反馈师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信息,并进行汇总评价分析;审议有关教学检查和开展教学评价的有关文件;参与院校专业建设、课程建设、教学评估及教学检查工作,对教学工作提出意见和建议;受院校委托进行专题调查研究,反馈给决策部门,对教学质量实施监控。

6.系部检查环节

系部是办学的主体,是教学工作的具体组织者、实施者,系部教学工作决定了院校总体的办学水平和教育质量。教务处要不定期集中组织专家实地检查教学工作,以便及时掌握系部教学情况,推动系部教学工作质量监控的日常化。

7.业务培训环节

对教师进行各种形式的培训和指导,有助提高教师的学术水平和业务能力。新任教师在试用期内必须参加以教师职业道德、教育教学能力训练为主的培训;非师范院校毕业的新任教师必须参加教育学、心理学的培训;基础理论课、专业课的新任教师要参加相关实践教学的培训和相关专业实操技能训练。对于实验师或实习指导教师,由于缺乏理论教学经验和教学技能,传授知识技能比较困难,可选送到专门培养职教师资的职业师范学院或综合性大学进修,通过进修或自修提高专业理论水平。对专业教师进行行业再培训,让他们掌握本行业的信息,了解行业的发展与需求,及时更新知识与技术,使高职教育始终处于行业发展的前沿。

9.教学质量教学工作总结 篇九

一、主要做法

1、教学质量监控的主要内容。

(1)教学过程的监控。一是备课。引导教师从以下几方面对备课质量进行自我监控:①是否体现课程标准,准确把握教材知识要点?②教学设计是否能够调动全体学生积极参与?③是否能准确把握教学内容中的重点、难点?二是课堂教学。主要内容包括:①能否调动全体学生积极参与,保持学生活泼主动的学习状态?②知识传授是否准确有序?技能训练过程是否完整?操作指导规范是否切实?教学目标是否层层落实?③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的选用是否符合教学内容特点?教学效果是否明显?三是课后作业。①作业内容是否紧扣当堂教学基本训练重点?作业量是否适中?②作业形式是否多样化,是否有利于学生多方面技能发展?③作业是否精批细改?错误是否及时更正?四是教学质量分析。单元考查和期中、期末检测是否进行综合分析?

(2)教学效果的监控。一是书面检测。组织单项知识、技能、能力检测,单元综合检测和学科综合检测,对试卷难易度及学生成绩进行全面分析评估,提出改进意见。二是操作检测。包括学科单项技能的听、读、说、写、算、做、唱、演、画等各项操作技能,主要检测学生行为技能形成程度和实践能力。

2、教学质量监控的对策措施。

(1)抓实教学常规,多渠道进行监控的策略。一是领导挂帅。学校领导亲自蹲点一个年级,负责一个年级的教学常规管理,经常深入教学实际,了解教育教学情况,发现分析问题,提出解决方案。二是学生参与。举行学生座谈会和学生问卷调查,了解教师的教学情况和学生的课业负担情况,发现问题及时加以解决。三是家长参与。

(2)进行教学质量管理的策略。一是全面性管理。对全体学生的思想品德、文化科学、身体心理、审美、劳技等方面素质进行全面的评价监控。不仅强调学生的认知水平,还包括学生通过教学所获得的作为一个人所应具备的各种综合素质。二是全员性管理。全体师生都要参与到教学质量管理中,树立“人人都是管理者”的意识。三是全程性管理。着眼于教学过程的整个过程,加强环节性管理,明确教学工作各环节的质量标准,使教师在备课质量、上课、作业、辅导质量等方面,学生在预习、听课、复习质量等方面得到监控。

(3)进行教学质量检查的策略。一是集中检查与日常检查相结合。每月一次教案和作业检查,每单元一次形成性测试,每学期两次(中段、期末)大的检测;同时,领导、科级组长、备课组长日常不定期抽查,从而形成较为全面的教学质量评价。二是普遍检查和随机抽查相结合。在集中普遍检查的同时,采取随堂听课、不定期抽查电子教案等方式,灵活、及时、有效地监控教学质量。三是检查与指导相结合。针对检查中存在的问题,采取反馈会、质量分析会、个别谈话等形式进行指导,帮助教师不断改进。四是自检与互查相结合。培养教师的自查意识,同时通过互查既可以互相监督,又可以互相交流和学习。

(4)进行教学质量评价的策略。一是过程性评价和终结评价相结合。建立《学生成长手册》,记录学生成长足迹。注重平时的形成性测试和评价,并与期末评价结合起来。二是定量评价与定性评价相结合。从各方面采集学生发展的情况,本着“激励”原则,在充分量化的基础上进行较为全面的定性评价。

3、监控方式的运用体现了多样性。

在监控方法的运用上,我们将侧重点放在教学的全过程,在传统的听课、检查、测试基础上,注重采取评教会、评教信箱、家长会形式多样的方式,加强对教师教学情况的检查和指导。既有集中检查,又有日常随机抽查。既有自查,又有互查。既注重检查落实情款情况,更注重反馈指导,尽可能地使监控评价结果更为准确、客观,有说服力。

4、监控结果的处理突出激励性。

对于质量评价监控结果,我们除了及时反馈给教师,帮助教师制定落实改进措施外,还注重将监控结果纳入教师业务档案,并与考核、评先进、职称挂钩,能够充分调动教师改进教学的积极性。

二、学校教学质量管理监控与评价存在的问题

1、“调控”与“指导”在监控中的地位还不够突出。

2、教学质量监控重点不突出,过于平均用力。

3、教学质量评价的方法比较单一,信度、效度有待进一步提高。

三、对策与措施

1、进一步完善制度保障。(1)教学质量专项督导制度,建立监控与评价专项督导制度。根据管理的职能和实际情况,有计划地在不同层面上,针对不同内容,采用不同方式对学教学质量以及监控与评价体系的运行进行督导。(2)教学质量反馈调控制度,学校监控评价组织,要建立教学质量反馈调控制度,对日常监控过程中发现的问题,要及时反馈、及时调控。(3)学生学业成绩监控与评价制度,建立对小学生进行学业水平抽样测评的制度。教学质量分析评价报告制度。建立起以提高教学质量为宗旨,以学年度分析评价报告为成果呈现形式的教学质量分析评价报告制度。学校每学期拿出教学质量分析评价报告,对学校的教学质量做出全面、客观、科学地分析,总结经验、找准问题、提出下学期改进教学工作的思路和措施。

2、狠抓课堂教学全程监控。学校要建立全方位、多层次、立体交叉的课堂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如:(1)教学前准备情况的监控。如:青年教师课堂教学试讲、教研组集体备课、教学设计的检查;(2)教学过程中多方位的监控。如:学校领导的巡课、学校领导和教务处的随机听课、教师与教师间的相互听课及每次听课后的认真评课、学生对课堂教学的真实反映、教师对课堂教学的反思。

3、重视教学质量的检查,加强教学质量的评价。(1)完善单元测试、学期考试等水平性评价。加强对教师进行考试命题指导。对期中、期末考试,要逐步建立和健全命题前有双向细目和难度预测,考试后有难度、信度、区分度等数据统计、质量分析和改进教学意见的制度。(2)建立全校学业质量抽测制度。建议开展中小学学生学业质量水平性评价的抽测和发展性评价抽检。一是考查学科学习目标到达度的抽测,测试后要进行全面的质量分析,指出取得的成绩和进步、存在的问题,提出有针对性的改进建议。二是属于过程性的发展性评价专项抽检,例如口语交际、写字、口算、实验操作等表现性评价、研究性学习档案抽检等。

沙坊可口可乐希望学校

20xx-11-22

★ 教学质量论文

★ 提高教学质量

★ 提升教学质量

★ 教学质量分析

★ 如何提高教学质量论文

★ 教学质量评估总结

★ 教学质量年总结

★ 生物教学质量论文

★ 教学质量分析报告

10.优化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篇十

如何优化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率,要根据教材内容、教学要求、教学手段和教育对象等因素而定。

一、情景教学法。即利用形象生动的教学手段和文学语言的描述,再现课文的情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从整体上理解和运用语言的一种方法。如教学《桂林山水》一课时,为了理解学生理解文章优美词句,可创设情景:如果我们荡舟漓江,一定会被漓江的秀水陶醉。你将怎样表达?课文中是怎样描写的?请找出描写水“静”、“清”、“绿”特点的语句,并加以欣赏。此时,学生眉飞色舞,议论纷纷,不由自主打开课本学习起来。

二、想象教学法。在语文教学中,就是使语言文字形想化,用感知的表象,结合课文的文字形象来创造想象新形象的教学方法。如刚学完《桂林山水》后,教师可诱发学生的想象:桂林山水如诗如画,那么迷人,你们一定向往这个地方。若你们有机会投入桂林的怀抱,会做一些什么呢?学生立马展开想象,抒发了自己的情怀:有的说要当个小作家,讴歌桂林的奇山秀水;有的说要当个小画家,去描绘桂林的奇异风光;有的说要当个小小园艺师,把桂林点缀得更加美丽„„这奇特的想象不仅表达了同学们的远大理想,而且更激发了同学们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

三、问题教学法。以问题为开端,启发学生独立思考,以解决问题为归宿,培养学生的探索创新精神,把发展独立思维能力放在首位。如教学《草船借箭》时,让学生围绕诸葛亮的“神机妙算”大胆质疑,同学们提出了许多问题:比如诸葛亮为什么敢于立三天后交十万支箭的军令状?为什么跟鲁肃借船而又不告诉周瑜?为什么选择大雾漫天的时候去借箭?为什么要把船连接起来排成“一字儿”„„然后让学生逐一回答这些问题,使他们对诸葛亮的神机妙算有所感悟。接着放手让学生读书,圈找体现诸葛亮神机妙算的词句,继续提问,并联系课文来回答。理解能力差的学生借助范例来提问,理解能力强的学生可自己思考,加深了对课文重点内容的理解。

四、示范教学法。即对学生进行学习方法的指导,让他们模仿、运用,逐步由“学会”转化为“会学”。如教学《卖火柴的小女孩》一文,学习第一次擦燃火柴的内容时,先指导学生精读,读出小女孩敢擦燃火柴的勇气,读出火柴火焰的奇异,读出小女孩面对美丽温暖的火炉那喜悦舒服的感觉,读出火柴光亮熄灭回到现实的冷酷无情。其次,在读中感悟的基础上,讨论:她为什么在火柴的光亮中看见大火炉?使学生感悟,因为小女孩太冷,自然期盼大火炉出现,美妙的幻想与冷酷的现实鲜明对比,从而更加突出小女孩的寒冷。然后,师生总结学习方法:“精读内容——讨论幻觉——领悟想象”,再放手让学生仿照这一段的方法自学第二、三、四、五次擦燃火柴的内容。老师指导学生掌握学习方法,自己去学习,自己去发现,达到自我提高的目的。

五、合作教学法。即教师组织或学生自由安排2至5人为一组学习课文。这种合作,即可以在课外开展,也可以在课内组织实施。学习方式常常是教师提出目标,共同学习讨论、研究、解释、判断,直至共同作出结论。如在教学《卖火柴的小女孩》一文时,分组阅读,集中讨论。课文第二大段写小女孩五次划着火柴后出现的幻觉。这段文字内容较长,为节省时间,提高效率,在讲读课文时采用分工合作学习方法:全班分成五大组,每一组阅读一次擦燃火柴的内容,然后大家交流学习体会,解答课文问题。这样即深入掌握了课文重点内容,又达到了学生主动发展的要求。

11.改革教学结构 提高教学质量 篇十一

关键词:教学改革 培养能力 提高质量

课堂增趣。例如讲“商的不变性”时,我给学生讲了一个故事,有3个人,其中一个大个子说:“今天我们共采10个桃子,我们每人分3个,余下的归我,没意见吧。”过几天,他们又采了100个桃子,每人分30个桃子,照样大个子说余下的归我,小个子只知道分得比上一次多,也没有提什么异义。现在如果有1000个桃子,每个人分300个,余下的归大个子,如果你是当中的一员,你愿意吗?学生急切想知道做题方法和结果,于是,人人都处于一种热切期盼主动探索、积极思考的状态中,从以下讲解中可以这样:大个子和其它两个人分得一样多吗?说明什么?

一、在学习新课以前,学生要做好学习的准备,只有做好了充足的准备之后,才能更好的把本节课的知识掌握透彻,所以做好课前准备工作是很有必要的。学生的课前准备主要包括两个方面。

1.心理准备:也就是指学生在学习新课之前所具有的心理状态。在通常情况下,学生对即将学习的新课内容不是很了解,认为新课就是新课,一定很难,这就不自觉地给他们造成一种错误的感觉,加重了他们的心理负担,对学习新知识是很不利的。为了让学生更好的掌握新知识,我在讲授新课以前,总是这样开导学生,今天我们来学习新的内容,虽然是新的内容,可是却和以前的知识有很大的联系,内容新,但却非常容易,只要你认真学,你是完全有可能学会的。经过我这么一说,他们全都松了一口气,似乎今天的课他们都上完了,学会了一样。他们有了充足的心理准备,学起新课来也就轻松多了。

2.知能准备。有了良好的心理准备还不行,还得具备一定的知识技能。我们都知道,小学数学课程的设计安排,都是有一定的规律的,新旧知识的密切联系就是其中的一项,在学习新课以前,学生必须复习掌握一下和新知识有联系的旧知识,包括一些概念规则等,只有掌握了这些,才可以很顺利的来学习新知识,新知识中的很多学习要点,都是以前学生学过的内容,有变化的只是在位数和个数上发生了变化。所以做好知能准备是很有必要的,在每一节上课之前,我都要引导学生复习一下旧知识,让他们知道,这节课所学的内容,和旧知识有很大的联系。掌握了旧知识,这节课你就学会一半了。

二、在学生做好学习新课的准备工作以后,就可以进行这一阶段的教学了,这是一节课当中最重要的一个环节了。包括以下四个方面。

1,展示目标:就是告诉学生这节课要讲的内容,也就是十大教学技能中的导人技能。虽说只是一个导人,可导语也有很多讲究的,如果导语设计的生动有趣,那么教师就可以一下子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课堂上来,这会很利于下面的教学的,所以我们每节课都要精心的设计每一句导语,这是上好课的前提。

2.达到目标:就是教学新内容的全部过程,也就是十大教学技能中的讲解技能。学生是否能掌握这节课的新内容,最关键的就在这一环节了。讲解新课并不是指的“填鸭式”的教学方法,现在不是提倡素质教育吗,对学生的教学方法也应该改变一下了,应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采用教、扶、放的教学方法,“教”即是教师对新知识进行系统的讲解,教给学生解题的方法,“扶”就是教师对学生进行指导教学,让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自己总结出学习的方法和解题思路,使他们达到真正掌握的目的;“放”就是彻底的放开手,让学生自己去学,这是一个很好的启发式教学法,有利于学生学习。

3.总结规律:每一节新课都有自己的规律,掌握了这些规律,对以后的学习和练习都会有一定的好处的。总结规律的方法很多,可以由教师根据板书直接总结出来,也可以由教师指导学生概括出每一条规律,增强学生的表达能力,还可以让学生自己独立的完成这一过程,培养他们的概括能力。

4.质疑问难:新课的内容讲完以后,应留出一点时间,让学生质疑问难。因为新课毕竟是新课,就算老师讲解的再认真仔细,就算学生听的再专心致志,他们也会有疑问,也会有不懂的地方。如果能在课堂上把这些问题解决了,学生就可以彻底搞清楚这节课的内容,不至于加重课后负担。

三、学完了新课以后,要想知道学生对于这一节课的内容掌握的怎么样,就要进行这一阶段的练习了。这一阶段也是教学当中必不可少的一个阶段,学生的学习效果都会在这一阶段明白的体现出来。在这一阶段的练习中,教师也可以采用多种练习法,最主要的有以下两个方面:基础训练,综合训练。

1.基础训练。就是根据所讲解的内容,列出几种和例题完全一样的题型,让学生练习。这种练习是最基本的,相对来说也是最容易的,只要学生能把这种最基本的题型摘清楚,掌握了这种最基本的题型的解题方法,在以后的复杂题型的练习中,才会一路顺风的,所以,这一步是必不可少的一步。

2.综合训练:在这一步当中,教师要让学生彻底的掌握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和学习方法,让学生根据自己所掌握的学习方法,来进行全面的练习,以提高自己的学习效率,所以这一步是训练中最重要的一个阶段,在进行这步训练时,可以采用讲、议、练的方法进行,这样更有利于学生对新知识的掌握。

(1)讲:即是让学生经过讨论之后,发表自己的看法,可以让他们总结这节课所学的知识,应该理解和掌握的规则、概念等等;也可以让他们说说这节课自己是采用什么样的学习方法来学习的,这种学习方法有什么优点,有什么缺点,甚至还可以让学生随便讲一讲自己的学习效果,培养他们的表达能力。

(2)议:即是让学生经过讨论之后,说说自己对这节课所学的内容,理解了多少,掌握了多少,还有哪些不明白的地方,提出来大家一起讨论研究,还可以让学生说说自己这节课掌握了哪些学习方法,还有什么更好的学习方法,说出来让大家借鉴一下,选出最好的一种,用于以后的学习,增加学生的知能。

(3)练:在理解掌握了学习方法以后,教师就可以指导学生进行综合训练了,以全面提高他们的解题技巧,进一步巩固本节课所学的新知识,在练习中随时发现问题,随时解决,为学生课后自己作练习打下了一个良好的基础。经过讲、议、练这一阶段的教学之后,学生基本上掌握了本节课的内容。

上一篇:有偿补课专项治理实施方案下一篇:培养学生坚持不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