彰显语文味提升学生语文素养(13篇)
1.彰显语文味提升学生语文素养 篇一
浅谈如何提升学生语文核心素养
语文素养是一种以语文能力为核心的综合素养。一个人的语文素养至少包括他的语文能力、语言积累、语文知识、学习方法和习惯以及认知能力、人文素养等。新课程性质与地位里明确指出: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既要求我们在语文教学中抓好学生的语文基本功——多思、多读、多写,又要进行文化思想的 熏陶和道德情感的培养。因此如何通过语文课堂教学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质,是语文教育工作者必须深入思考和研究的问题。
为实现语文素养培养目标,我们必须重视和加强语文教学环境的建设与优化工作,让学生的语文素养能在各种环境和多种力量的共同作用下得以真正的提高。语文学习不能局限于教材。大语文教学的语文学习材料应是广泛、多样、大量的,现有的教材只是这些学习材料中的一部分。语文学习不能局限于课堂。知识来源于生活、社会、自然,如仅限于课堂学习,只是井底之蛙,所识有限。而大语文教学的学习不仅是课堂上的学习,还应该与学校、社会、家庭、自然这个大环境结合起来。如在教学写景的文章时,就可由文章内容灵活地进行扩展:可以用画面引发学生对旅游的兴趣,关注旅游广告语;可以自由发言,说说自己和父母游览了哪些旅游胜地;还可以以亲近自然的形式,让学生走进大自然,和大自然进行一次对话,把想对大自然说的话无拘无束地说出来,把收集到的一些有景点特色的广告语进行交流。这样,学生在语文的学习中自然而然地就和家庭、社会、自然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了。
“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这是对语文课程性质的最新认识.语文教学中的工具性和人文性问题,是进入新课改以来老师们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毋庸讳言,以往的语文教学更多地注意体现语文的工具,更多地注意字词句段篇的训练,相对而言,语文自身的人文性特征被有意无意地忽略了。实行课程改革以来,这一倾向有了很大的改变。然而,审视当前语文教学的实际,又有走向另一个极端的趋势:一些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轻视语文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训练,片面追求所谓人文性,使语文课没有了“语文味”。如何做到工具性与人文性相结合,使二者有机统一起来,是当前语文教学需要着力解决的问题。有不少老师认为,新一轮语文课程改革是在削弱基础,淡化知识.课堂上特别重视对语文人文精神的挖掘,但对字词句等基础知识,几乎没有提及,有的老师甚至认为搞这些教学就显得落后、过时,平时教学不重视了.课堂教学热热闹闹,教学形式变化多样,可就是听不到朗朗的读书声,看不到对语言文字的揣摩品味,欣赏不到对优美精彩文段的必要的独到分析见解,没有了必要的训练,缺少了必要的积累.短短的课文学生读起来结结巴巴.试想,如果一个学生连一些极常用的字词也不会读、不会写,一写作文就是错别字、病句连篇,那么,即使他文学感悟力很强,也是难以表达出来的.如有的老师在教《西湖的绿》时,教学重点不是引导学生通过读书感悟、体验课文描写的意境、丰富语言储备和语感经验,而是让学生讨论西湖有哪些美景;接着交流西湖在哪里,你们去过没有,游玩后有什么感受;然后让学生画西湖的画,唱关于西湖的歌等等。一节课可谓是高度地“综合”了,但是,语文学习却为着边际。这在大型的公开课上更为突出,如一节课中既要有自主、探究性的学习,也要有合作性的学习;既要有理解性、吸收性的阅读,也要有批判性、创造性的阅读;既要引导学生与文本对话,又要引导学生开展综合实践活动等等。上述内容的学习,在适当的时候,适当的环节是可以适当安排的,但是如果刻意追求课堂的“面目一新”,就忽视了语文本体教学任务的落实,影响了学生语文基本素养的通过和发展。
我以为,语文素养与文学鉴赏相比,语文素养是主要的。语文这工具掌握得不好,人文性的理想目标难以实现,人文性对工具性又有导引作用,如果说工具性是雪中送炭,那么,人文性就是锦上添花了.就培养读写听说能力来说,学生生活在母语环境,学得口头语言的机会很多,因此,语文教材和语文教学应当着重帮助他们学习书面语言、文学语言,增强语感,再学一点古代汉语。在一定的人文氛围中,发挥语文以理服人、以情动人的长处,指导学生提高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那么,人文精神就在其中了,它会自然而然地提升的。叶圣陶先生说过:“语文教学的根在听说读写,是听说读写之内的挖掘与创新而不是游离于听说读写之外的花样翻新.”如在学习《长城》时,学到那一句“单看那数不清的条石,一块有两三千斤重。那时候没有火车、汽车,没有起重机,就靠着无数的肩膀无数的手,一步一步地抬上这陡峭的山岭。”老师感慨地说:“多么感人的情景,多么动人的画面,多么令人佩服的古代劳动人们啊!”于是,学生们都情不自禁地齐声朗读,声音中充满了骄傲、自豪、佩服的感情。好像自己就在旁边看着劳动人民正在用汗水和血泪修筑长城。孩子们又一次朗读,每一次朗读无不生成着自己对文本的理解,感受着作者那颗对古代劳动人民无比敬佩的心。这一环节的教学我们可以说老师是在教朗读,也可以说是在培养孩子们的一种人文精神。因为在反复的朗读中,一方面,孩子们的朗读水平在逐渐提高—这是语文工具性的体现;另一方面,在老师的引导下,朗读中渗透了浓烈的情感:孩子们从古代劳动人民的辛勤劳动中体会到对他们的敬佩,进而体会到为自己中国的劳动人民而感到骄傲、自豪----毫无疑问,这又是人文主义的熏陶。两者是如此和谐完美地结合在一起,润物无声地滋润着孩子们的心灵。再拿«小狮子爱尔莎»为例,它不仅语言文字优美,而且字里行间透露着小狮子的顽皮、可爱,以及作者对它的精心呵护与深深的喜爱.教学中,我先让学生划出描写小狮子的句子,圈出描写动作的词.然后让学生反复朗读、感受、体会.再指名范读,读出你对它的喜爱,谈谈你读时的感受,最后再出示一个填空“这真是一只()的小狮子”请你用一个词来形容.“这真是一只可爱的小狮子”,“这真是一只淘气的小狮子”……学生独特的感受和体验,都通过自己的语言朗读和感悟表达出来.就让学生从听说读写中领悟到了文章的中心.中小学教育是基础教育,而语文又是最基础最稳定最传统最民族的学科,应该是千万不能忘记的。抛开传统、食洋不化、生吞活剥人文精神不对,鼓吹精英教育,盲目强调探究性、个性化学习也不对。总之,任凭怎样放言高远,语文教学不能脱离国情、不能脱离学科、不能脱离文本而天马行空。要面向大多数学生,讲究实效。
运用语文是一种技能,要求准确、熟练,才能形成语文能力。形成语文能力又是个慢功,需要反复实践,一点一点积累,养成习惯。孩子刚会说话,学会说妈妈,后来会说爸爸、爷爷、奶奶等,随着语言积累的增加,知道叔叔、阿姨、伯伯等都是对别人的称呼。如果掌握了3500个常用字,扩大词语积累,就可整合成无比丰富的语言材料。再经过消化吸收,融会贯通,很可以派上用场。其实,就高一个层次而言,积累篇章结构、写作方法也是一步一步来的。至于人文素养的提高,也要经历一个熏陶感染、潜移默化的过程,不可能一次完成,更没有终极的关怀。
语文教育是一种人文教育,语文教学生的是什么是善,什么是人性,给学生的范文应该是一些平民生活的优秀作品,要让学生回归到平民立场上去。不要总让那些写英雄人物、写历史大开合的作品唱主角,这种范文常常会给学生一种错觉:只有英雄才值得我们去抒写,作为平凡善良的普通人,是不值一提的。我们要把关心普通人生活的作品、写日常生活的作品放到教材中去,写一些真诚的善良的东西,要把对和平的追求,对美好幸福生活的追求放进去,我们要让学生通过教育,了解到自己的人生与社会需要的切合点,通过教育,让学生产生个性化的人生观念,最后形成自我决断,自我选择,自我造就的信念和勇气。教育的结果不是知识,不是道德,而是一种自我的能力,就是说,要让学生用自己的脑子去选择自己的生活方式,选择自己的职业,选择自己独特的人生道路。语文教育应该在这个过程中发挥独特的作用。
语文教学的主阵地是课堂,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关键是课堂教学。组织并促进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的情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成为语文课堂的主角,进而达到语文教学的最好效果,这是我们语文教师的追求。
2.彰显语文味提升学生语文素养 篇二
显然, 语言文字的运用, 绝不仅仅在于阅读文学作品, 创作文学作品。学生将来走上社会, 既需要阅读文学类作品来修身养性, 又需要阅读法律文书、产品介绍、浏览新闻等非文学类文本, 以适应工作和生活需要。文学作品的功能, 往往是审美的、感性的 ;而非文学类作品的价值往往是实用的、理性的、客观的。无论是感性的审美的还是理性的实用, 都是以语言为媒介、进行语文“学习”的不可或缺的载体。
非文学作品的教学, 不仅要重视其文体特征教学, “学生要做的是获悉所提供的信息”, “目的主要是提供信息、介绍资料、使学生获知所讲的事物”, 也要在语文学习活动中“有意识地使学生形成听说读写的新知识、新技能, 构建新的语文能力”, 教出其语文味。
一、解读“文味”, 在咀嚼文字的过程中涵育语文素养
所谓“文味”, 也即要咀嚼、玩味、体会、学习这些文本中的语言文字。比如说明文, 不仅有“说明”, 而且有“文”, 有文章、文学、文字、文化的含义在里面。只要我们愿意带着学生去细细品味, 就会发现非文学类文本中也有不可小觑的语言和形式上的魅力。
比如新闻《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 原本是毛泽东同志为新华社写的新闻稿, 发表于1949年4月24日的《人民日报》, 其“原生价值”在于向全世界宣布, 解放战争已经取得决定性胜利, 国民党政府已面临着最后的失败, 揭示了解放战争取得胜利的历史记录。显然, 这一篇当时的新闻, 在过去了几十年后, 已经不再是“新闻”了, 如果语文教学还是用来读出新闻中的信息, 也即所谓的陈述性知识, 实在是时过境迁的炒冷饭。这里的教学价值, 就是让学生学习如何把这一新闻事件写出来, 也即所谓的程序性知识。因此, 教学时, 不仅要考虑到新闻文体的写作格式, 如标题、导语、主体等谋篇布局等, 也要考虑到语言形式方面的内容, 教出文本中“如何传播信息的价值”。
A教师在教学时, 先让学生分别用几段话概括新闻, 用一段话来概括新闻, 用一句话概括新闻, 然后顺势讲析三种表达形式即“标题”、“导语”、“主体”, 学生一下子就领悟了新闻的这几个专用术语。
B教师在教学时, 整节课以题目为抓手提挈全文学习 :渡江——渡长江——解放军渡长江——人民解放军渡长江——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渡长江——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 引导学生步步深入地学习新闻写作中的详略安排, 整节课意脉连贯, 文脉清晰, 既学习了新闻的知识, 又注重了语言形式训练。
两位教师的教学设计, 都不只是领着学生在“看新闻”, 而是用新闻材料“学语文”。王荣生指出 :“在新闻作品中学习表达技巧, 要学习的是其准确而客观的写实技巧, 比如‘使用具体的名词和生动的行为动词’, ‘避免滥用形容词, 避免滥用大量副词修辞动词’, ‘区分报道语言与评论语言’, ‘在直接引语和转述中寻求平衡’等。”这番论述, 应该说指出了新闻类文本教学的内容。
教学《人民英雄永垂不朽》时, 以第一幅浮雕为例, 我们可以看出作者的文路:
【浮雕标题】销毁鸦片烟
【浮雕内容】鸦片战争前夕, 1839年6月3日, 群众在虎门销毁鸦片的事迹。浮雕上, 愤怒的群众正在把一箱箱毒害中国人民的鸦片运到海边, 倾倒在放有石灰的窑坑里销毁, 一股股浓烟从石灰池上升起。人群后面, 有炮台和千百只待发的战船, 准备随时还击英帝国主义的挑衅。
【浮雕含义】画面上人物的形象, 表现出中国人民反抗帝国主义的坚定决心。
【写作顺序】由实到虚, 先描述画面, 再写画面的含义。
但是, 10幅浮雕所写的内容都是这些, 而写作顺序上则不拘泥于一格, 有所变化, 这就使得行文灵活而不呆板。比如, 在第二幅画面“金田起义”, 则是由虚到实, 在揭示了题目后, 先写其含义 :“太平天国是中国民主主义革命的序幕, 它提出政治、经济、民族男女四大平等的口号, 严重地动摇了清朝封建统治的基础。”然后再描述画面内容 :“在这幅浮雕上, 一群拿着大刀、梭镖、锄头, 扛着土炮起义的汉族壮族人民的儿女, 正从山坡冲下来, 革命的旌旗在迎风飘扬。”
有些非文学类文本的语言, 也有着深刻的意蕴, 非得细细咂摸不可。教学《核舟记》第二部分时, 在学生明确了这一部分是写核舟的船舱后, 教师请学生说说文章是如何来说明的。
师 :在这里作者怎样把“奇巧”的特点表现出来的呢?
生:列数字的说明方法。
师:具体而言, 列了哪些数字?
生 :在写舟首尾长和高时, 用了长约八分有奇, 高可二黍许, 这是“言小”;在写窗户的数量的时候, 用了“左右各四, 共八扇”, 这是“言多”。
师:还有一个隐性的数字是什么?
生 :“山高月小, 水落石出”和“清风徐来, 水波不兴”共十六个字。
生:列出这些数字, 写出了奇巧。
师 :列出这些数字就可以表现奇巧了吗?如果是一艘20万吨巨轮上有这些窗、栏杆、文字, 你还会觉得奇巧吗?
生笑。
生 :这里就是用了船舱上的东西“多”和桃核之“小”形成了强烈的反差, 这个反差才突出了奇巧, 体现了王叔远巧夺天工的精湛技艺。
师 :再结合课本上的资料介绍, 以及文章内容, 想想雕刻者为什么雕刻这十六个字呢?换上别的诗句行不行?
生:左右对仗工整, 形成对称。
生 :核舟上刻写这两句诗, 使得小小核舟增添了浓厚的文学色彩, 可谓情景相合。
生 :从课本页下注中可知, 这两句诗分别出自《赤壁赋》、《后赤壁赋》, 作者都是苏轼, 可见雕刻大师王叔远的匠心独运, 与人物活动相得益彰, 与前文所述“盖大苏泛赤壁云”相应, 巧妙地表明主题。
师 :不要小看了核舟上的这十六个字, 其中奥妙无穷。
如果认真研读文本, 我们会发现, 不少说明文采用生动说明, 把枯燥的知识生动形象地表达出来, 语言中也往往蕴藏值得咀嚼玩味的含义, 具有可读性和文学味。这就需要教者善于从中解读出来, 与学生分享, 让学生获得潜移默化的感染领悟到“原来也有这样的味道”。
二、品读“情味”, 在玩味文字的过程中涵育语文素养
很多科普类的说明性文章, 写得也很生动活泼, 并不晦涩难懂为通俗可读, 本身就是一篇文情并茂的小品文。通过语言品析, 我们会发现, 作为动植物学家、科学家、记者的作者, 不仅具有渊博的科学知识, 热爱科学、解开科学之谜的精神, 而且他们本身也是一位对生活充满情趣的人。
《人民英雄纪念碑》一文, 在开篇即言明“我怀着万分崇敬的心情, 瞻仰了这座巍峨、雄伟、庄严的纪念碑”, “万分崇敬”是直抒胸臆, 而巍峨、雄伟、庄严, 则是表达了心中的敬仰之情感 ;文中的十幅浮雕也一一照应着这种情绪情感 ;文章的结尾又一次升华了情感 :“当我走下台阶、离开纪念碑的时候, 我再一次向在历次斗争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默默致敬。”新闻类文本《“神舟”五号飞船航天员出征记》中, “快看, 我们的航天员来了……”这句普通的话语却包含了丰富的情感, 一个限制语“我们的”, 充盈着无比的自豪和激动。
教学说明文单元, 笔者经常请学生把教材的说明文改写成“百度体”;又根据“百度体”, 用说明文来写自己喜欢一种的动物植物。同一种文体, 在说明文与说明书之间转换, 学生以更广阔的视野和更灵活的姿态沉浸于语言文字中, 增长知识, 体会说明文中的特殊情感。
比如, “松鼠”在百度词条中是这样注释的——
松鼠, 是哺乳纲啮齿目一个科, 其下包括松鼠亚科和非洲地松鼠亚科, 特征是长着毛茸茸的长尾巴。与其他亲缘关系接近的动物又被合称为松鼠形亚目。松鼠一般体形细小, 以草食性为主, 食物主要是种子和果仁, 部分物种会以昆虫和蔬菜为食, 其中一些热带物种更会为捕食昆虫而进行迁徙。松鼠原产地是我国的东北、西北及欧洲, 除了在大洋洲、南极洲外, 全球的其他地区都有分布。
而教材中《松鼠》一文的情趣与这段文字大相径庭, 作者不吝褒义情感的词语来表达赞美和喜爱之情, 表现了这位博物学家眼里小动物的可爱。作者开篇即写道 :“松鼠是一种漂亮的小动物, 驯良, 乖巧, 很讨人喜欢。”“漂亮, 驯良, 乖巧”带有情感色彩, 作者还直接说“很讨人喜欢”。教学时, 我们抓住这个情感脉络, 以问题“作者是如何围绕三个词语介绍松鼠的”便可以串起整篇文章的教学。
如《凡尔赛宫》的第四段中就有一段文字 :“玉带似的人工河上波光粼粼, 帆影点点, 两侧大树参天, 郁郁葱葱, 绿阴中女神雕塑婷婷而立。”富有诗情画意, 注入了作者赞美的感情。这表明, 优秀的说明文并不像有的人所想象的那样呆板枯燥, 也具有一定的文学性。我们在教学时, 目光不能只盯住“特征、顺序、方法”之类干巴巴的术语, 对这些蕴藏丰富情感的语言文字视若不见, 否则, 文本呈现出来的信息只是没有血肉、毫无生气的木乃伊。
教学阎伯理文言文《黄鹤楼》时, 笔者就设计了一个“悟情感”的教学环节, 与崔颢的《黄鹤楼》、李白的《黄鹤楼送盂浩然之广陵》对比阅读, 看看三篇文章“同题异构”, 所表现不同的情感。崔颢登楼远眺, 面对眼前异乡美景, 涌起的是一种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触发日暮思归的情感。一个“愁”字, 尽可表现 ;李白则是对故友的依依不舍之情, 情深意眷, 依依不舍。而阎伯理的《黄鹤楼》则表现了对黄鹤楼的赞美、欣赏、喜欢之情。作者为了表现黄鹤楼的雄伟巍峨, 连用几个四字短语“耸构巍峨, 高标巃嵸, 上倚河汉, 下临江流 ;重檐翼馆, 四闼霞敞 ;坐窥井邑, 俯拍云烟”, 以排比对偶的句式, 令人读来极富节奏, 一气呵成, 酣畅淋漓, 与黄鹤楼的雄伟气势非常吻合。在此基础上, 笔者又补充了被编者删减掉的原文结尾 :“何必濑乡九柱、东阳八咏, 乃可赏观时物、会集灵仙者哉。” (意思是“没有必要去濑乡的老子祠, 去东阳的八咏楼, 这里就可以观赏景色、会集神仙了”。) 通过比较, 更加突出作者对黄鹤楼的赞美。
三、体验“趣”味, 在品读文字的过程中涵育语文素养
初中生处于从感性向理性发展的过程中, 对科技制作发明、程序设计之类的活动非常有兴趣, 这是因为他们从中能够品味到快乐, 感受到趣味。非文学类文本, 如说明文, 相对于文学文本而言略显枯燥, 尤其是一些专业术语, 常常令人觉得乏味。教师如果能抓住契机, 打通语言文字与生活实践之间的联系, 也能让学生学习起来兴趣盎然。
教学《松鼠金龟子》时, 文中有一段话, 阐释松鼠金龟子的发声原理的 :“你把食指浸湿, 按在玻璃板上来回摩擦, 发出的声音跟金龟子叫的音差不多。如果用橡皮在玻璃上擦, 那发出的音跟金龟子叫的音就一模一样了。如能掌握一定的节奏, 那就跟金龟子的歌唱没有区别了。金龟子身上的能自由伸缩的软软的腹部就是橡皮, 又薄又硬的鞘翅后翼就是玻璃。可见金龟子的发音原理非常简单。”如果简单地归纳, 当然也可以说出松树金龟子的发声原理, 但是从文字到文字的抽象概括, 学生需要极强的理性思考, 其难度不言而喻。于是, 笔者请学生拿出自己的学习用具, 依照课文中的文字说明, 依次动手做一做实验, 果然获得了直观的感受, 理解了“差不多”、“一模一样”、“没有区别”三个短语的层次感与区分度, 说明了发音相似度上的由浅入深, 越来越逼真直至完全一样, 体会到说明语言的准确性。最后, 再请学生来概括松树金龟子的发音为“腹部与鞘翅的后翼有节奏的摩擦”的原理, 就水到渠成了。这样的教学, 寓说明文知识于趣味中。
教学苏教版七年级下中的《录音新闻》时, 笔者请学生分角色进行“模拟播音员”、“记者”、“工作人员”, 相互配合, 理解了录音新闻中“混播”的效果。教学《国宝大熊猫》时, 笔者让学生结合文本, 以第一人称的口吻来做大熊猫的自我介绍, 教学效果不错。
初中语文课本中的很多说明文, 都会穿插一个历史故事轶事, 比如, 《巍巍中山陵》中关于孙中山先生的生前夙愿, 《凡尔赛宫》中的历史故事, 《国宝大熊猫》中关于大熊猫将错就错的命名等典故轶事。教学时, 我们可以让学生把课文涉及到的故事绘声绘色地讲给大家听, 以激发学生对作品内容的学习兴趣。
概言之, 非文学文本的教学, 可以通过多种教学手段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绝不是一潭死水, 教师善于从文本中挖掘中“趣味”, 课堂教学也会摇曳生姿。
摘要:语言文字的运用, 绝不仅仅在于阅读文学作品, 创作文学作品。文学作品的功能, 往往是审美的、感性的;而非文学类作品的价值往往是实用的、理性的、客观的。无论是感性的审美的还是理性的实用, 都是以语言为媒介、发生语文“学习”的不可或缺的载体。本文认为, 非文学作品的教学, 不仅要重视其文体特征教学, 也要在语文学习活动中“有意识地使学生形成听说读写的新知识、新技能, 构建新的语文能力”。
关键词:非文学类文本,语文素养
参考文献
[1]教育部.中学语文课程标准 (2011版) [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1.
[2]王荣生.语文科课程论基础 (第二版) [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2005:305-308.
[3]王荣生.语文教学内容重构[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2007:354.
3.小学语文应彰显“儿童味” 篇三
关键词:小学 语文 儿童味
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原动力,离开“儿童味”的小学语文教学是不会成功的,成人化的教育只能限制小学生的发展。因此,教师要在仔细研究小学生身心特点的同时,努力走进小学生的世界,努力寻找适合儿童的语文教学方式,帮助小学生释放天性,使小学语文课堂彰显“儿童味”。下面,笔者就这个问题谈一谈自己的看法。
遵循认知规律,注重教学情趣
儿童有儿童的思维方式和认知特点,要使小学语文课堂彰显“儿童味”,就要遵循儿童的认知特点,注重教学情趣,不断更新教学方法来吸引小学生的注意力,打造多姿多彩的课堂。小学阶段的学生已经具有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但仍然缺乏抽象性。针对小学生的这种特点,教师应该有意识地增强课堂趣味性。
例如:在进行汉字识记时,教师可以通过朗朗上口的顺口溜、歌谣等帮助学生识记汉字。在学习诗歌时,还可以通过角色扮演等小学生喜爱的方式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使小学生对所学内容有更深了解。教师一定要注意避免用成人化的眼光看待儿童并实施成人化的教育,这样的语文课堂将会丧失活力,变得索然无味。众所周知,小学生注意力不持久,容易被新鲜事物所吸引,枯燥的教学只会造成学生对语文课堂丧失兴趣,因此,教师要保护学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用妙趣横生的教学环节吸引学生。此外,教师还可以在课堂中引入竞争机制,组织课文朗诵、组词造句等比赛,并设立合适的奖励,努力改变僵化的教学模式,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不断融入新鲜元素,使小学语文课堂充满童趣。
让学生体味生活
小学生具有强烈的好奇心,他们对于自己周围的一切都充满热情,教师应该借助小学生的这种热情,帮助他们回归生活,体味生活。相比其他学科,小学语文更加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教材内容的趣味性也相对较强。只要充分利用生活资源,使小学生学会发现生活中美的事物,获取灵感,积累素材,语文学习的过程相对而言就会比较轻松。这也是使小学语文课堂彰显“儿童味”的有效途径。
受应试教育影响,传统的小学语文教育中往往过分重视知识传授和成绩认定,具有强烈的工具性色彩,抹杀了小学生的天性,这种教学方式使小学语文逐渐变成了一门工具性的学科。为了还原小学语文的魅力,就要使小学语文回归生活,并将具有生活味的语文教育带到课堂中。学生的学习兴趣往往来源于生活,可以说从某种程度上来讲,生活味就等于“儿童味”。教师应引导学生走向生活,接触自然,并指导学生留意身边的事物,养成自我感受、自我观察思考生活的良好习惯。
在互动中注重合作交流
自悟、合作交流式的教学方法能够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与同龄人交流,加强师生活动是彰显“儿童味”的有效途径。小学生的思维习惯是直观而具体的,他们拥有强烈的表现欲望,教师可以通过表演的互动为他们提供机会,通过游戏教学法激发学习热情,还可以科学划分小组,让学生在与小组成员交流的过程中碰撞出思维的火花。相比与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同龄人之间的交流显得更加不受拘束,学生可以畅所欲言,表达自己的想法;而且这样做,可以帮助小学生迅速进入学习状态,发挥自己天马行空的想象力。教师在与学生互动的过程中可以更好地了解学生的想法,真正走进儿童的世界,理解他们的需求,并在教学实践中增添充满儿童趣味的内容,迎合小学生的喜好,选择儿童喜欢的方式使教学过程更加具有针对性。
利用信息技术,增添儿童趣味
多媒体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日渐广泛,小学语文教学在课堂上运用设备的手段也越来越丰富。教师要学会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为小学语文课堂增添“儿童味”。教师可以为学生挑选适合儿童欣赏的动画、歌曲,以图文并茂的形式教学,进行生动直观的课堂内容的展示,发挥网络资源丰富的优势,使教学活动变得更加生动活泼。
例如:在学习《拉萨的天空》时,由于小学生对拉萨的概念并不清晰,教师想让学生了解拉萨的天空,单凭课本中的几张图或者几段文字是难以表达清楚的。这个时候,教师就可以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的优势,通过视频、图片以及动态文字的展示,使学生对拉萨有一个初步的了解,帮助学生学习课文,理解课文。以往,教师一般都是采取口头表述的形式进行语文教学,而这种方法不够直观,也限定了学生的思维拓展。因此,教师要合理利用多媒体教学,使学生通过更加活泼、形象的影视和动画作品中寻找自己的灵感。
“儿童味”是现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最缺乏同时也是最重要的东西,教师要走进儿童的世界,就要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更新教学方法,遵循儿童的认知特点,准确把握儿童的心理发展状况,时刻为小学语文课堂注入新鲜活力,使小学生始终保持学习语文的热情,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儿童的个性发展。
4.彰显语文味提升学生语文素养 篇四
摘要:语言文字的理解和运用,是语文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语文素养的基础层面。
关键词:语文核心素养
阅读
潜心揣摩
语言是人类重要的交通工具,又是思维的工具。无论人的头脑中会产生什么样的思想,它们只有在语言材料的基础上、在语言术语和词句的基础上才能产生和存在。因而语言文字的理解与运用,是语文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语文素养整体结构的基础层面;语言的发展与思维的发展是相辅相成的,思维能力和审美能力的培养,是以对语言文字的理解与运用为基础,是在培养、提升语言文字的理解与运用能力的过程中实现的。那么,如何在语文教学中提升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加强语言文字运用呢?下面谈谈个人在教学实践中的体会。
一、阅读是提升语文核心素养,是加强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重要途径
熟练而精确地识字、识词是阅读的基础,理解运用是语文素养提升的途径。阅读包括课堂阅读教学和辅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
(一)、课堂阅读教学
教材中的课文篇数虽然有限,但却是学生积累和吸收优秀文化营养的主要窗口。阅读教学对学生读、写、听、说能力的培养;对学生获取广泛知识,开拓视野,发展智力的作用是巨大的。我们可以凭借它对学生渗透思想教育;凭借它向学生传授语文知识,进行知识的积累;凭借它训练学生的阅读技能;凭借它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因此,课堂阅读教学是提升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关键。
1、词汇是语言的建筑材料。阅读教学中认识生字和学新词应紧密结合,即字不离词。引导学生理解词语意思的方法是多样的,要从学生实际出发,力求简明确切,通俗易懂,并能合理、正确运用。
2、句子是由词或短语构成的,是表达完整意思的语言单位,又是构段成篇的基础。因此,要着重培养学生理解句子的能力,理解各种词语在句子中是如何配搭组合成句子的,弄懂句子的各种句型特点及其表述作用,能在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中正确、完整地运用。
3、从语言文字的角度来说,篇章就是使用大量的字词句按照一定的顺序、一定的条理、一定的关系,合乎逻辑地安排在一起。篇章的教学能帮助读懂课文,提高阅读能力,又能配合进行逻辑思维训练,促进抽象、概括能力的发展,培养思维的条理性,逻辑性。在教学中,要使学生养成反复诵读,潜心揣摩的习惯。例如我在教《桂林山水》一文时,给学生充足的时间去朗读,达到熟读成诵,然后让学生说说读课文后的感受,通过诵读揣摩,得其旨意,知其意味,领略语言之美。对文章熟读成诵是一个潜滋暗长,积少成多,从感到悟,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这样,良好的言语习惯养成了,对语言文字的运用也就信手拈来。
(二)、辅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 课外阅读是课堂阅读的延伸和拓展,一方面,课堂上所学的新知识往往需要课外阅读的配合来加深理解,另一方面,课堂上所学到的技能可以在课外阅读中加以运用,作为知识的运用和检验。那些语文能力较高的学生在谈到他们学习语文的经验时,几乎异口同声地说:得益于课外看书。显而易见,广泛的课外阅读有利于学生知识、智力、品德、情感的等方面受到深刻的教育,对有效地巩固识字,充实词汇,学习各种语法、修辞,从而提高阅读、写作、理解、表达能力,都是极为重要的。从这个意义上看,课外阅读对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有着极大的作用。
课外阅读并不是放任自流的活动,需要教师根据学生的程度、读物的特点,给予适当的启发、提示和指导,使学生乐于阅读,善于阅读。阅读后还要开展形式灵活多样的检查督促,如写读书心得、读后感,作读书报告等,让学生互相交流阅读心得体会,这样,既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又加强了语言文字的运用。
二、作文是提升学生语文核心素养,语言文字运用能力的体现 学生通过阅读,从中吸收、理解字词句段篇等有关语文基础知识,而积累、理解语言文字是为了运用。作文是训练学生正确运用所学的语言文字、写作知识去表达自己的思想认识的手段。作文在成文之前,离不开构思、布局,少不了字斟句酌,这需要动用内部语言仓库的储存,并在大脑中进行比较筛选,对内部言语发展很有作用,作文需要学生进行一连串紧张而复杂的心智活动,需要运用观察、思维、想象、记忆等智力技能,也需要对作文对象有认识、感兴趣,这些都对学生的语言能力发展、智力开发和情感陶冶有很大作用。
作文中,语言表达能力是驾驭语言文字,表达思想情意的能力,包括遣词造句,运用各种语言表达方式、标点符合、修辞以至书写、格式等方面的能力。因此,作文是语文素养提升和语言文字运用的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一)从说到写
“说”和“写”都是由内而外的表达方式。说是运用口头语言的表达;写是运用书面语言的表达。小学低年级学生作文的训练重点是用词,一般做法是,提出说的内容(如图片、实物、情景等),让学生通过观察、思考,想一想再说出来,所说的话可以是一个完整的句子,一个记叙四要素俱全的句子,也可以是连续的几个句子。通过议论、检查、反馈,语句在用词、语法表达方面没有错误,便可以把说过的语句写下来,使学生从口头语言表达顺利过渡到书面语言表达。
(二)从述到作
“述”是学生把阅读过的读物内容、听别人讲述、朗诵的材料作口头复述或听讲后笔录,重写出来。“作”是学生所见、所闻、所感,材料要自己搜集、组织、组织整理,表达自己的认识、感受,从述到作,体现了从复述、重写别人写出来或说出来的内容,到自己独立表情达意的过程。例如,我在教学《小英雄雨来》雨文时,我先让学生独立多读几遍课文,然后指名让学生口述故事内容,其他学生作笔录,看谁述得好,谁记的完整,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大大提高。由此可见,多述能有效地提高学生运用语言文字表达自己思想情感的能力。
(三)从仿到创
“仿”就是模仿,“创”就是独创、创造。在阅读中,所有的文章都有可能成为学生的范文、例子,学生在模仿作文活动中,对范文的认知,发展了记忆力、想象力、形象思维能力。“仿”不是最终目标,而应作为培养作文能力的手段,在仿的训练中,要及时引导学生由仿作向创作方面发展,可以模仿范文的思路、结构、句式等语言形式,而在思想内容方面,应注入自己的创造、认识、情感,逐步提升自己的语文素养,加强自己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
提升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加强语言文字运用是语文教学中一项艰巨的工作,方法是灵活多样的,需要语文教师在语文教学中常抓不懈,还要不断探究、不断总结、反思,才能不断提升自身的教学能力。
提升学生语文核心素养,加强语言文字运用
普宁市占陇镇龙秋小学
5.彰显语文味提升学生语文素养 篇五
作者:陈光灿
地址:贵州省毕节市纳雍县新房中学
邮箱:xfxxchenguangcanyeah.net 邮编:553303 【内容摘要】新时代要有新作为,新时代要有新思路,提升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要从教育着手,必须从中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提升开始,【主题词】 中学生 语文 核心素养 提升
以语文能力为核心的综合素养是语文素养,这种素养集语文知识富有、语言的积累、语文能力、语文学习方法和习惯、思维能力、人文素养。语文素养的内涵是非常丰富的,在语文《课程标准》列有,是每一个中学生在语文素养方面的基本要求,是“全面提高了学生的语文素养”出发点。
首先是必须的语文知识。没有知识的能力是愚蠢的,语文知识对学生语文学习的指导和促进作用,是非常重要的。学生对汉字音形义的知识、基本的语法和修辞知识、常用的段落和篇章结构知识、基本阅读和写作方法知识等语文学习,涉及语言知识和学习方法,也就是教什么知识,如何教知识,才是重要的。
其次是丰富的语言积累。无论中学还是小学,文本都是主要内容是一篇篇独具一格的范文,也决定了语文教学必须有感性语言材料,在量的积累的基础上产生质的飞跃。尤其在中学阶段,掌握一定的国学知识,背诵国学经典,丰富名著常识,阅读一定量的课外书籍,是形成语文素养的基础的必需。
再次是熟练的语言技能。熟练的技能到了一定程度就成为一种能力。语文教学必须在大量的语言实践过程中,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等基本技能;运用多种阅读方法和常见的语言表达方式,熟练掌握常用的思维方式,把自己独特的思维结果用规范的语言进行加工和表述,培养良好的语言表的能力。
第四是良好的学习习惯。好习惯的养成并非天日之功,所谓“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教是为了不需要教”。是让学生掌握最基本的语文学习法,养成语文学习的自信心和良好习惯。如,勤查工具书、学习必需动笔,书写整洁等习惯。
第五是深厚的文化素养。教育的目的培养学生高尚情操和良好的趣,提升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培养他们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领略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吸收中华民族的文化智慧;吸收中华民族的高雅文化。
最后是高雅的谈吐。语文教育必须注重培养学生的儒雅气质和文明举止。大方的交往态度,在不同场合选择合适的措辞进行交流,勇于提出自己的想法,坚持自己的正确意见,耐心倾听他人意见,尊重他人的正确观点。不拆墙,补短板,学会文明地和他人沟通和交际。
因此,语文核心素养是一种综合的文明素养,是个体融入社会、自我发展不可或缺的基本修养,是弘扬科学理性精神,注重语言的准确、简明、实用,满足国家现代化生产的基本要求,与防止把人工具化,注重创新思维的培养、人文精神的熏陶、完美人格的塑造这两者的矛盾张力中寻求一种平衡,更是培养中学生文化自信的必然选择。
鉴于此,笔者提出自己的个人见解,就教与广大同仁,敬望不吝赐教。
首先起点要高。“极目一览众山小”,居高临下,高瞻远瞩,高屋建瓴等都是站得高看得远的真实例证;同样在教育教学中教育起点高一点,学生就能够极目远眺,站在高上顶上,绝不会有“只缘身在此上中”的孤陋寡闻了。这里所说的起点,是指教与学的起始点。中学生不是一张白纸,他们具备一定的认知基础和较为丰富的生活经验。特别是当下网络社会,信息直通车四通八达,学生获得信息知识的途径多样化了,他们不一定知道得比老师少,“百度一搜,万事无忧”,正好说明了这一点。如果我们仍然站在平地上,教学方法“涛声依旧”,教学策略“一如既往”,思路局限于“程式化”,作业不具有挑战性,创新性,很多时候将严重挫伤学生的认知尊严和学习积极性,那么,中学语文学就太“小儿科”了,没有学习挑战的乐趣。如何做到“起点要高”呢?在教学中我的导入就富有挑战性,有时是用对联导入,或者老师直接用对联,有时是让学生在学习课文前用一副对联引入,或者在生活中寻找适合于文本的对联,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在学习之前动起来。有时可以事先设计好“研学单”,让学生课前充分地研学,自己设计问题找答案,激起思维的火花,课堂教学的起点自然提高,学生真正带着问题、带着思考、带着感悟带着兴趣走进课堂,在课堂和老师平等地对话交流,充分的发表意见,一叶就可以之春了。
其次是容量要大。“一条江练横”“飞流直下三千尺”等都是容量大大的典型事例。在新的时代,结合新的中小学考试改革,高中考语文要达到横向到边,纵向到底,即是从上学年级到参考年级,内容要贯穿古今,要用传统文化引领孩子们的未来,因此,语文教师的教学内容容量要大,这是个人的观点。如何做到容量大一点呢?正如鲁迅先生所说:只有采过很多花,才能酿出蜜来。经验表明:其一是主题阅读,围绕一个主题,教一篇带几篇,突出主题理解;同一个主题的作品找出多方面的阅读,提炼主题,深化主题,让学生在自主阅读中领悟其中的内涵。其二是文体阅读。围绕某一文体,教一篇带几篇,突出文体特色;其三是写作阅读。围绕写作技法,教一篇带几篇,突出写作方法;第三是不分文体的阅读,诗词歌赋、哲学、文学、游记、戏剧、小品
……学生在阅读中做好读书笔记,拟写心得体会,既能够增长学生知识,丰富积累,促进学生在阅读中成长。
再次难度更深。教学的一个十分重要的教学原则是教学要有一定的难度,没有一定的难度,可能会出现学生一个月、甚至一个学期不上语文课,都没有多大关系。优秀的课堂要有紧张的智力生活,挑战性的活动,这是符合脑科学的规律的。大脑的特点就是“喜新厌旧”,喜欢挑战。新知对人脑天然有吸引力、冲击力、有魅力。当新知有挑战、有刺激时,大脑就处在兴奋状态,脑细胞就被激活,思维就得到发展了。当然,难度是相对而言的,大部分同学经过思考,经过碰撞,经过交流,经过教师的启发和引导,能够解决的,就是合适的难度,为此,教师在备课中选择合适的文本,设计有思考性的问题至关重要,能充分体现教师的教学素养和教学艺术。
第四视野要宽。视野要宽是指教师的课程内容视野要开阔一些,再开阔一些。“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就是这个道理。语文老师,既要关注教材文本,也要关注课外文本;既要关注唐诗汉赋,也要关注楚辞元曲;既要注国学经典,还要关注当代名家名篇;既要关注古代神话,也要关注现代绘本;既要关注中国文学,也要关注世界文学;„„生活有多宽广,它的外延的有多广阔,语文的外延就有多辽阔,学生阅读的范围就有多广阔。教师的文本课程视野,极大的程度上引领着学生思想的视野,因此,我们的语文课程要向四面八方广开。
第五教学要有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情之所思,兴之所至。”,“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这说明兴趣的重要性,教师的教学是否有趣味,直接关系学生对语文学科的情感态度。我曾经做过调查,了解学生对什么样的教学最欢迎,风趣、幽默、好玩、生动。其实,教师“语文教学的最高境界是好玩。”好玩,就是把教学上升到艺术的境界,上升到用之易如反掌,随心所欲的境界,上升到乐学的境界。把知识有趣味性,把教学活动变得好玩,让课堂变得更加实际一些,让教学变得好玩,让语文变得好玩,这应是我们语文教师终身追求的境界,也是老师教育的毕生追求。
第六中外博采之。中学教育是义务教育的重要阶段语,语文学科又是是最基础最稳定最传统最民族的学科,是千万不能忘记的。如果我们抛开传统、食洋不化、生吞活剥人文精神不对,鼓吹精英教育,盲目强调探究性、个性化学习也不对;一味地注重学生阅读,没有精神的领会,要意的额融会贯通更不对。总之,任凭怎样怎样高远,语文教学不能脱离国情、不能脱离学科、不能脱离文本而天马行空是行不通的。要面向大多数学生,讲究实效。
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提升是个慢功,需要反复实践,一点一点积累,养成习惯。要经历一个熏陶感染、潜移默化的过程,要通过我们的教育,让学生充分了解到自己的人生与社会需要的切合点,培养他们生成个性化的人生观念,最后形成自我决断,自我选择,自我造就的信念和勇气,要让学生在我们的教育之下形成高尚的社会道德观,培养社会主义的人生观,用自己的脑子去选择自己的生活方式,选择自己的职业,选择自己独特的人生道路。这才是语文核心素养的精髓所在。
6.阅读提升语文核心素养 篇六
宁波大榭开发区第一小学 李 丽
在诸多的课型中,语文阅读教学可谓“百花齐放 百家争鸣”,没有一个固定的模式可以依循。随着课堂改革的深入,语文教学越来越关注学生的语文素养的提升。全国小语会会长崔峦也认为,“语文素养”是一种以语文能力为核心的综合素养,其要素包括语文知识、语言积累、语文能力、语文学习方法和习惯,以及思维能力、人文素养等。语文学科素养加上“核心”后,除了听说读写思五个方面的知识、能力之外,还要把文学审美、文化价值、思想价值等纳入。由此,语文课程不仅要培养学生的语文基本能力,还要注重优秀文化对学生的熏染,让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以及道德修养、审美情趣得到提升,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得到培养。
作为一名一线语文教师,我们都知道,平时的阅读教学课堂是语文教学的主阵地。因而,如何上好一节阅读课,才是提升学生语文素养的关键。我认为在阅读课上应该以学生为主体,尊重个性表达;以课文为例子,渗透作文指导;以探索高效课堂为目标,推行课堂改革。本人展开了阅读教学的探索之旅,经过一学年的教学实践,收获了不少的成果与经验。
一、让课堂上的阅读教学指向写作教学。
我以三年级为研究的对象,在设法提高学生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方面花费的心思比较多。学期初,为了教好学生的起步作文,我仔细研读了整册教材,并且试探性地让阅读教学指向写作,原本只是想为学生的写作打下一个坚实的基础,把课文作为写作的例子来讲,从而为习作做好充足的准备,没想到一个学期下来,学生不仅写作能力大大提升了,而且阅读的兴趣和水平也都随之有了很大的提高。
其实,指向写作的阅读教学只是转变以往指向课文内容的传统教法,把课文当成一个写作的例子、当成例文来教,教给学生的更多的是写作的方法和技巧,简单地说,就是把阅读教学的侧重点放在了让学生明白课文是怎么写出来的。例如,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四篇课文全是围绕秋天这一主题展开,从多角度去描写秋天,而这一单元的习作也自然就是写秋天。那么在讲这一单元的课文时,我是这样处理的:
首先是《古诗两首》,我改变了以往领着学生逐字细究,分析古诗的方法,而是让学生充分朗读诗歌之后,带着他们从整体上去自发地感受古诗的美,体会诗歌的情感,并且在这两首古诗的基础之上,又积累了一些关于秋天的诗句在班内进行分享,从而激起他们对古诗的兴趣。而《风筝》一课,明显的是叙事层次比较清晰,依照做风筝、放风筝和找风筝的次序把时间的过程交代的一清二楚。另外,细致的心理描写也是本课的一个突出特色,孩子们的心情变化是随时间的发展而自然变化的,所以,在教学过程当中,我就重点引领学生体会在做风筝、放风筝、找风筝的过程中,伙伴们的心情起伏变化,并找出描写心情的词语和句子,引导理解孩子们的心情变化时,体会作者是怎样把孩子的心情变化话写具体的。接下来是《秋天的雨》,它是一篇抒情意味很浓的散文,名为秋天的雨,事实上是写秋天,在执教本课时,我从文章的结构着手,以与学生一起找总起句的方式进行阅读指导。让学生理解课文是从哪几个方面写秋天的雨的,另外把目光聚焦在文中富有诗意的句子上,让学生在品位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恰当的比喻和拟人可以让句子变得更加生动。最后一篇《听听,秋的声音》是一首现代诗,也是略读课文,所以采取自学回报的方式,让学生通过自主学习,从秋天的声响中,尽情想象秋天景象的美好,在读中,体会诗中浓浓的秋情。这样,把每一节阅读课都指向写作,结束这一单元的教学后,再进行指导学生写关于秋天的习作。结果发现效果非常好。班级大部分学生都有话可写,并且结构清晰,条理分明并且语言生动。
生作文片段:
‚春天挂在嫩绿的柳芽上,夏天躲在芬芳的花朵中,冬天飘在飞舞的雪花里,那秋天又会藏在哪呢?‛
‚秋天是一位魔法师,他有一根魔法棒,轻轻一挥就把秋天带来了。秋天是一幅画,那画上染遍了我最喜欢的金色‛
‚我喜欢百鸟争鸣的春天,烈日炎炎的夏天,雪花纷飞的冬天,但我更爱瓜 果飘香的秋天。让我们一起走进这秋天的图画吧!‛
‚秋姑娘把我们带到了火红的枫树林,片片枫叶纷飞飘落,满眼都是红色,让我不禁想起了‘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秋雨飘飘,秋风瑟瑟,我笑着对枫林大声呼喊:‘萧萧枫叶送寒声,诗意枫林动客情。’‛
‚游走在秋天的画卷中,不时闻到阵阵果香。哦!我知道了,难怪人们都说金秋十月,瓜果飘香……‛
‚瞧!这就是秋天,一个硕果累累的季节,一幅五彩缤纷的画卷。‛ ……
赏析着学生的习作,巧妙的结构,清晰的思路,优美的片段,生动的语言,让我充分感受到了,把阅读指向写作的想法是切实可行的。难怪叶圣陶老师说“我以为,阅读教学教好了,就不必搞什么作文教学了。”,这句话真的挺耐人寻味的。
二、让课后的阅读成为一种有效阅读。
在课堂阅读教学中,我注重把课文当成写作的例子,原本只是想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意想不到的是原来写作和阅读竟然是相辅相成,互相促进的。一方面,学生在自主阅读时也渐渐地会读书了。他知道了拿出了一篇文章应该如何从整体把握,如何去理清文章的脉络,该积累哪一类的词句„„,这样也就达到了高效阅读。另外一方面,由于学生对习作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所以也就促进了他的阅读量,他们想汲取更多的“养分”,就必须不断地去阅读更多的书籍,这样的良性循环促使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都得到了很大的提升。
首先我们要给学生选择健康、适合的课外读物。学生的课外阅读大多数是以个体的形式来进行的,有的喜欢名家名著;有的喜爱科普作品; 有的迷于军事知识;还有的只对卡通书籍感兴趣„„因此,我们放低要求,允许学生个体差异的存在,适合的才是最好的。课外阅读益处很多,但开卷未必有益。别林斯基说得好: “阅读一本不适合自己阅读的书论文格式,比不读还要坏。我们必须学会这样一种本领,选择最有价值,最适合自己所需要的读物。” 尤其孩子,纯净幼小的心灵如果借助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和经典名著来滋养,心灵会日渐纯净,感情会日渐丰富,兴趣爱好会日渐广泛,智力与承受力也将日渐增强。
其次要提高课外阅读能力。不动笔墨不读书。根据阅读情况填写读书卡,记录阅读的篇目、时间、字数、摘录好词佳句、展示心得体会,学会积累,学会与文本对话,学会做读书笔记;鼓励学生对作品进行再创作(会续写、扩写、缩写、改写等)。以保证阅读数量,提高阅读质量。老师还要集中指导,提高学生课外阅读能力。学生共同阅读同一读物,便于教师指导。但教师要挑选出人人喜爱的读物,并不是一件易事。人教版国标本五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的 “课外书屋”,介绍了德国著名漫画家埃•奥•卜劳恩的漫画 “好看的圣诞书”,它的幽默、温情一下抓住了孩子们的心。我顺势引导阅读漫画集 《父与子》,它由一组组生动幽默的画面组成,幽默、温馨,流露出纯真的赤子之情和融融的天伦之乐,感人至深。我请孩子们谈体会,谈各人发笑的角度,从而理解“各人笑各人的所笑”正是漫画集所独具的魅力。并根据本单元课文均体现父母之爱的特点,重点推荐漫画“寻找出逃的儿子”等,分组学习,小组交流,填写读书卡。
最后还要有机整合,减轻课业负担,由课内向课外延伸。古人云: “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确实在社会上处处有语文,人人时时学语文、用语文。在语文教学中我注意引导学生去感受中国语言文字的美,并结合一些特殊的课文,特殊的节日,特殊的事件,特殊纪念日等拓展阅读。如学了 《草船借箭》,引导阅读 《三国演义》 有关章节;学了《十里长街送总理》 后,推荐阅读 《大地的儿子》;学了《少年闰土》,推出鲁迅小说《故乡》。3月5日,读 《雷锋的故事》 ;父亲节,看朱自清的《背影》 „„学生手中的 《同步阅读》教材,文章不但精彩,而且与课文主题紧密相连,应充分利用。还要保证阅读时间。课外阅读需要有比较充裕的时间,囫囵吞枣地应付课外阅读量,会加重学生的学习负担。因此,要控制过多的机械繁琐的语文书面作业,保证学生每天有半小时自由阅读的时间。每周的周记也可改为阅读、与家长交流、填写读书卡等。假期作文改为出一期读书专题小报等等,让语文作业变得有趣起来。
当然,阅读如果仅仅是为了写作,那就可能陷入了一种功利性阅读。所以课堂的阅读教学中,我把精读课文作为一个写作的例子来教,让学生掌握阅读和写作的方法和技巧,但是略读课文以及课外阅读,我主张休闲阅读,让阅读成为一种习惯,一种生活方式,让学生在休闲中得到阅读的乐趣,把阅读当做一种享受,一种自己需要的休闲方式,一种给自己汲取养分的途径,实践证明,这样的阅读方式大大提升了学生的阅读能力。
7.彰显语文味提升学生语文素养 篇七
一、积累储备型作业
语文讲究知识的积累和储备, 讲究“慢慢熬”, 学生“语文素养”的提升不是靠题海战术就能达到的。笔者会设计一份让学生摘抄课内外美文美句的作业, 每周大概摘录1000 字, 并要求学生从中选择200 字左右的好文段进行背诵。如果只是单纯摘抄, 可能收效甚微, 所以选择200 字左右来背诵显得非常重要。这项作业的设计就是敦促学生去阅读, 并且帮助他们积累好词好句, 为写作做好储备。
积累储备型作业的第一个特点, 笔者称之为“死记硬背”。学语文, 死记硬背就是基本功, 唯有诵读才能出语感。学语文必须积累, 必须训练记忆力。笔者一直认为, 死记硬背肯定要比那些故弄玄虚、装模作样的作业好很多。只有多储备好词好句, 才能腹有诗书气自华;只有不断锻炼记忆力, 才有可能达到过目不忘的境界。
积累储备型作业的第二个特点是知识整理。笔者会布置学生整理课内知识点。这一作业主要针对的是文言文的学习。文言文学习没有捷径, 除了多读多背文言文段, 就是识记相关的文言知识, 整理记诵文言字词、文言语法。譬如每学完一篇文言文, 笔者都会让学生整理文言通假字、文言特殊句式、文言一词多义、古今异义等。
二、研究创新型作业
提升学生的研究创新能力也是语文教学的目标之一, 所以作业的设计也不能太死板, 而要着眼于让学生的思维品质得以提升。复旦大学附属中学语文特级老师黄玉峰老师说:“语文教学, 千万别被教科书捆住了手脚。”作业必须注重思维品质的培养, 注重提升学生研究性学习的能力。
研究意识的培养, 最重要的莫过于培养问题意识。爱因斯坦说:“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强烈的问题意识不仅是研究的开端, 也是创新的前提。对学生而言, 问题意识主要表现为敏锐的观察力和独立的思考力, 这就需要培养学生善于观察和独立思考的好习惯, 不盲从教师和课本, 不轻易承认、附和、接受某种新观点、思路和方法, 学会用自己独特的视角发现别人不容易发现的东西。
重要的经典课文, 在课前预习、课后复习的时候, 笔者一般都会布置学生提出2~3 个“质疑”课文内容的问题, 或对课文进行比较赏析以培养研究性学习的意识, 或设计一份试卷来总结一篇课文的学习, 等等。这些语文作业能培养学生进一步捕捉信息、筛选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 培养学生的研究能力。
需要指出的是, 语文作业要“创新”, 要形式多样, 但也要“守真”。李镇西老师说:“现在教育太喧嚣太华丽。”黄玉峰老师说:“我的教法没有任何新意, 也没有什么理论。如果说什么流派, 那就叫‘归真返璞派’。”作业设计的“守真”, 就是上文所强调的要依据语文教学目标, 要有助于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唯有这样, 我们才能万变不离其宗。
三、操作训练型作业
语文学习也要有操作训练型作业, 如果没有训练, 学生的“语文素养”何以提升?在学生高一的时候, 笔者一般会布置“课前演讲5 分钟”作业:第一轮演讲的话题是“我所崇拜或者喜欢的一个人”;第二轮演讲则要结合当今社会上的某种现象谈自己的看法。这一作业要求学生脱稿演讲, 但须上交演讲稿。每次演讲完毕, 笔者都要请几个学生来点评, 这就促使所有学生带着问题去听。学生之间也可以相互讲评、相互讨论, 让思维的火花不断碰撞, 加深对演讲内容的理解。
这项作业主要是训练学生的听说能力, 在操作的时候, 要注意层次性、梯度性:开始以叙事为主, 后面以评论为主。这样的安排也符合学生从写记叙文到写议论文转化的要求, 提升他们对问题的深入思考能力, 让他们慢慢地学会针砭时弊, 叙议结合。
操作训练型作业还有辩论、课本剧表演等。这些都是学生喜欢的, 学生会从中受益良多。
当然, 学语文很重要的一个方面是要学会用文字来表达自己的思想, 即要学会写作文。作文是学生最头疼的一项作业, 对此, 笔者设计了一种让学生都爱做的作业, 那就是写循环日记。笔者把全班学生分成八个组 (每个组中学生的写作水平高低不同) , 然后每组建立一个日记本, 大家轮流写日记, 每周每人必须写足篇数、写满一定的字数, 课下组内轮流阅读, 组间交换阅读, 最后通过比赛评出优胜组。这样, 学生的写作积极性就调动起来了, 同时在互相学习的过程中写作水平也逐渐提高了。当然, 作文水平的提高, 仅仅靠写这个是不够的, 所以两周布置一篇大作文还是需要的。
需要进一步指出的是, 语文教师除了要设计出合理的作业外, 还要做到以下两点:一是要帮助学生养成有效做作业的好习惯;二是任何一项作业都要做到两个坚持———学生坚持做, 教师坚持督促。唯有做到这两点, 作业才会有效。
叶圣陶先生曾经指出:“大抵出题之先, 必明一义……抉其至关重要之若干点, 俾学生思索之, 辨析之, 熟谙之, 练习之。”这“至关重要之若干点”即学习重点或难点。所以, 教师在设计语文作业时, 应紧扣要点, “博观而约取”。只有这样, 学生才能真正轻松有效地学习, 从而实现“厚积而薄发”。
摘要:语文教师在设计作业的时候, 要把握“语文素养”的真正内涵, 设计出既有“语文味”又合理有效的作业。积累储备型作业、研究创新型作业、操作训练型作业是有效培养学生“语文素养”的常见作业类型。
8.彰显语文味提升学生语文素养 篇八
【关键词】小学 语文 实践 技能 培养
都说“学以致用”,语文对于学生的学习发展意义重大,教学中就需要教师在做好理论知识教学之余也要关注学生的实践技能发展,以便能够更好的引导学生理解语文知识、运用语文知识,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
一、语文实践活动的重要性
在传统的语文教学中,教师过于注重学生基础知识多积累,而忽略了学生的实践运用,单调的教学方式导致学生对于语文内容的学习感知不足,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他们学习的有效性。在新时期就需要教师能够创新教学模式、改进教学策略,通过有效的实践活动来引导学生进行有效的知识学习。实践表明,通过语文实践活动能够收到良好的教学效应,具体表现在:
1.能够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小学生情感丰富、外显,喜欢丰富多彩、形式灵活的活动。他们不像中学生能以理智的眼光去观察分析问题,也不能对深奥的问题作持久深入的钻研。而语文实践活动因其具有集知识性、活动性和娱乐性于一体的特点,能够化枯燥为有趣,化深奥为浅易,从而能大大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2.能够加深学生的学习感知
提高学生的语文、交际能力。现代生理心理学认为,语文能力和交際能力是现代人所必需的七种能力的两种。开展语文实践活动,能使学生的语文能力和交际能力在不同主题、不同形式的活动中得到提高。如开展“我与新闻”活动,通过让学生看新闻、听新闻、写新闻、讲新闻,能有效地培养他们的听、说、读、写等语文能力;在采写新闻的过程中,又能培养他们的社会交际能力。
3.能够实现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
很好的促进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现代教学论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教学方法的灵活多样。语文实践活动,强调的是“活”与“动”,避免了教学的单调呆板。灵活多变的学习形式、生动活泼的学习氛围,又能有效地缓解学生的紧张、畏难心理,从而促进其主体作用的充分发挥。这样,既能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又能使语文学习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4.能够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开展语文实践活动,可以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如开展“小小贺卡寄深情”活动,要求学生通过设计一张贺卡,表达自己对亲人、朋友的祝愿之情。设计贺卡的本身就具有很强的创造性,开展这一活动,能点燃学生深藏于内心的创造思维的火花,发展学生的创造力。
二、语文实践活动的策略
实践活动是一个庞大的教学体系,既要引导学生在课本知识的基础上进行有效的课外拓展,还要处理好教学中的师生关系,更要关注形式与效率之间的均衡,所以在教学中想要充分发挥其优势,真正取得实效,还有赖于活动过程中周密的安排和合理的调控,尤其要辩证地处理好以下四个关系:
首先是要处理好课外与课内的关系。在开展语文实践活动的过程中,要防止和克服“只重课外,不重课内”的错误倾向。诚然,语文实践活动多数可以在课外开展,但有些活动也应在课上适当联系,如办手抄报等;有些则可以直接引进课堂教学中来,如课外阅读指导与交流、开故事会、即兴演讲、模拟采访、制作读书卡片、表演课本剧等。如此,可以避免课内与课外人为的割裂,加强课内外的联系、沟通与整合。通过这样的教学形式能够很好的引导学生将学习的课内知识与课外知识进行联系、拓展,丰富学生的学习感知,提升学生学习的效率。
其次要处理好学生主体与教师主导的关系。语文实践活动无疑必须以学生的自主活动为主,教师切忌越俎代疱。但这并不意味着教师可以放任不管,让学生随意“实践”。活动前的设计,活动中的引导、点拨,活动后的总结、点评,都离不开教师的参与。关键的问题是教师要增强自己的“导演”意识,在“引导”上下功夫,而不要把自己易位为“演员”,在“表演”上白费力。教师只有认识到了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在教学中尊重学生的学习主体性,才能够更好的实现实践活动的有效性。
另外也要注重教学形式与教学效率之间的关系。语文实践活动无疑应该讲究生动形象、活泼有趣,但决不能因此去片面追求形式的趣味生动,而忽视语文学习的扎实有效。要考虑什么样的语文教学内容适宜采用什么样的活动形式,怎样的活动过程对学生提高语文能力有促进作用,使实践活动既有声有色,又实实在在,使每个学生既乐意参加,又各有所得。特别是在三年级阶段,正处于学生基础知识积累与综合技能发展的衔接阶段,教学中就需要教师能够处理好教学形式与教学效率之间的关系,以便能够在丰富学生学习形式的同时也能够提升学习的效率,让学生能够快乐学习、快乐成长。
要加强实践与改革评价的关系:没有评价改革的教改是没有生命力的。以往那种知识概念和课文内容复现式的语文考试方式,使教师不得不死教一册书的二十来篇课文,死灌教参上拟定的结论,使学生不得不抱着课本和习题疲于奔命。要使语文实践活动扎实、持久地开展下去,必须大刀阔斧地改革语文评价方式。要牢固确立“突出能力,强化积累,注重运用,联系生活”的命题思路,以“课标”和教材所规定的三维目标要求为依据,在学生的生活中选取鲜活的语言材料。只有这样,才能把学生从“应试”的苦海中解救出来,使他们扑进学语文、用语文的生活海洋里,尽情遨游,奋力弄潮。
综上所述,想要做好新时期语文教学工作,就需要我们能够巧妙的运用教学实践活动,通过教学实践活动的有效开展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加深学生的学习感知度,让学生能够认识到语文知识的价值、感受到语文知识的魅力,提升学生对于语文知识的综合认知,实现教学活动的有效开展。
【参考文献】
[1]张爱民,适度模糊: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课应有的情怀[J],《小学语文教学设计》,2002年第10期。
9.读其所喜,提升语文素养 篇九
语文素养的提升主要有三个途径:课堂有效教学、课外大量阅读、社会生活实践。这三种途径都是在提升语文素养中必不可少的,然而在我看来阅读尤为重要。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刘彝 书犹药也,善读可以医愚─刘向 读书时,我愿在每一个美好思想的面前停留,就像在每一个真理面前停留一样─爱默生。 不读书的人,思想就会停止─狄德罗 …… 读书的益处,古今中外的名人名言便是最好的诠释。
阅读有许多种方法,有人一目十行囫囵吞枣,有人字句斟酌细致入微。不同的人、不同的方法、达到的效果自然也是不同的。但读其所好自然会达到最好的效果。 提升语文素养便要读书,但切忌人云亦云。每个人都是不同的个体,世界上没有两片相同的叶子,大家都在看的书不一定你适合你,这就好比不同职业不同年龄不同心态的人在看同一片星空但效果往往是不同的。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你或许对数字一窍不通但却对古韵的方块字有着情有独钟的热爱,你或许绞尽脑汁都记不住简单的单词却能轻轻松松唱出一支悦耳的英文歌。这些便是兴趣的表现,拥有兴趣你便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去做自己喜欢的事,因此成功也总会亲睐于你。
读自己喜欢的书你可以领会到别人永远都领会不到的那份内涵、那份独韵。读一本好书行万里路,人生很短只有一辈子,但读书可以让你经历好几个一辈子。你可以在“生之源,死之所”的漆黑岛边感悟世间轮回。你也可以在电车教室里和小豆豆一起分享独特学校的独特喜悦。你更可以在边城的端午节中欣赏一幅民风淳朴的风情画。书本就是这样神奇,打开一本你喜爱的书你便犹如阿拉丁神灯拥有奇特功能,你的语文素养也逐渐在你陶冶情操的书本中提升一个高度。
阅读是提升语文素养的途径之一,但读其所好便是它的捷径。
10.彰显语文味提升学生语文素养 篇十
在教学中,笔者却发现一个不良的现象,许多学生要么自认为“沉默是金”,要么说话时意思表达得残缺模糊,语脉割裂,词不达意等,造成课堂上呈现出一片“肃穆”的情形。为此,笔者曾做过调查,影响学生说话能力的主要因素有:
1、自信心不足,畏惧心理严重,又顾及面子,担心说不好,被别人笑话。课堂配合少,常表现为或若有所思,或环顾左右,或不知所措。
2、不良风气影响,担心别人说自己“出风头”,“沉默是金”成了学生的“免试牌”。
3、生活习惯和学习环境影响,平时很少用普通话交流,或交流无目的、较随便。
4、对口语表达的作用认识不足。普遍的学生认为:对于老师所提的问题,只要“我心中有数”即行,交不交流又何妨?何况升学考试又不是口试!
面对此种情况,笔者深感忧虑。良好的口语表达能力不仅能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及其人际交往能力,更能逐步健全学生的道德品质和修养,体现出一个国家的水平。因此,培养中学生说话能力是中学语文教学改革中不可忽视的任务,也是每位语文老师义不容辞的责任。
那么,应如何培养中学生口语表达能力呢?笔者结合自己几年教学实践的一些感悟,谈谈自己的想法和做法,以做抛砖引玉之效。
一、情境演练法
依据《语文课程标准》:要求中学生能依据不同对象与场合进行文明得体地交流;能就适当的问题作有准备的主题演讲;能做简洁、连贯的即席演讲、讨论问题、发表见解,那么在训练中,教师必须创设语言情境,让学生在情境演练中学习活的语言。
把学生分成三五人一组,每人分别在纸片上写明“身份”、“对象”、“内容”三则,折叠后分类放在一起,然后用抽签的方式按纸片上规定的要求进行情境再现。如“班干部”“同学们”“就职演说”,抽到该题的学生就要扮演班干部的角色进行演说……如此一来,不仅能提高口头表达能力,还可培养学生的责任心与集体主义观念。
又如八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口语交际主题为“我的观点是……”,要求学生就日常生活中的热点问题发表见解,并能说得有理有据,仅靠老师讲解有关发表见解的要点,学生只会得到一些空洞的知识,还会感到索然无味。教师则可以“答记者问”的形式为突破口,设置语言情境:让学生扮演记者,对学校校长、教师、班干部或同学进行采访,让学生体会记者是如何“有目的”提问,被采访者又是如何有“针对性”的回答。在这一“问”一“答”的情境演练中,让学生学习活的语言,提高能力。
二、读写促进法
叶圣陶先生说:“讲解只能使人知道,而朗读更能使人感受,诵读吟咏是训练语感的基础。”加强中学生说话能力的培养,首先应加强学生的朗读训练。中国古代传统的教学方法──“诵读法”,今天看来还要继承和发扬。语文中有许多文章都非常适合朗读,如朱自清的《春》、鲁彦的《听潮》、毛泽东的《沁园春雪》、光未然的《黄河颂》,以及古代诗词、现代诗歌作品等。在朗读过程中,教师应把朗读训练视为一种有意识的说话训练,其目的不仅是培养学生说普通话的习惯和能力,加强学生对文意的理解,重要的是通过朗读让学生积累更多的词汇和语言材料,以提高其表情达意的能力。朗读训练的形式不拘一格,灵活多样,诸如:范读、领读、齐读、轮读、分读、选读等。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采取多种形式加强朗读,力求学生人人动口,在进行朗读指导时,教师要从发音、语速、停顿、语调等方面有重点地给予指导,提高其朗读能力,为说打好基础。
口语表达能力的提高,还须有丰富的语言素材。学生胸中无“物”,自然口中无“言”。要想语言表达能力提高,就必须进行语言素材的积累。语言素材的积累方式是多样的:
第一, 多读。读些脍炙人口的好作品及诗词,并达到熟读成诵的境界。
第二, 做摘抄。摘抄优美的好词、妙句、佳段落,丰富语言素材。
第三, 写读书笔记。对文章的篇、章结构、特别是语言作分析,养成语言品析习惯。
第四, 勤练笔。写日记、周记、观察笔记、想象文等。
对规定必须写的作文,教师要认真讲评,重点批改,也可指导学生互评互改,然后在班上讨论交流,这样既强化了口头表达,又提高了写作水平。以写促说,齐头并进。
三、引导归纳法
叶圣陶说,“教材无非是例子”,“教是为了不教”,最终目的达到“自读读书,不待老师讲;自能说话,不待老师教”。口语表达使用的范围很宽泛,在不同场合,面对不同对象,表达方式都不同。平时教学中的口语训练涉及的交际范围很狭窄,仅仅是茫茫交际圈中的“一点皮毛”而已,而学生在生活中及其以后的人生中会遇到不同的情境,那么就需要老师的“导”。在口语训练中教师要把握“火候”,要因其势,导其行,进而引导学生归纳方法。由口语表达训练中归纳出方法,再把方法灵活运用到生活情境中,这样就达到了“教是为了不教”的目的,实现了“理论联系实践”的教育理念。学生在教师的“引而不发”的步步诱导下,尝到成功的甜头,更愿主动去探究并学以致用。
四、实践强化法
叶圣陶先生说:“凡是技能,惟有在实践中方能练就。”说话能力的提高务必强化实践,使学生在不断的实践中养成正确的理解,运用语言的能力。
1、加强课前说话训练
教师可利用课前五分钟让学生参与说话训练。这种说话训练教师可采用由易到难,由浅到深的教学规律,不可急于求成。使学生由自定演讲到规定演讲,再由命题到即兴演讲,由带稿到脱稿,循序渐近。说话训练的内容广泛,形式可灵活多样,具体操作方式有:
①、讲故事、笑话、见闻。
②、推荐精典诗文词曲、文学著作、好的文章与精彩片断,并作简短评析。
③、介绍学习方法,介绍小制作、小发明,介绍图画、图表。
④、说报。把报纸上的重要新闻、通迅,用自己的口头语言生动有趣地讲出来。
⑤、谈论时事,发表见解。
这些活动得用每一节语文课课前五分钟,按学生座位(或其它)顺序,依次进行,务必使每一个学生都参予,并分年级分学期拟定训练要求与内容,务必使“课前五分钟说话”成为常规,做到持之有恒。
2、抓住课堂教学训练
教师可抓住课堂教学来提高说话能力。根据不同类型不同体裁的文章,教师在讲解课文时,可结合问答、讨论、口头作文等形式穿插进行,来启发学生思维,激发其说的欲望,提高其说的能力。如笔者中教读“诗词诵读”时,常采用“读诗词看图想象法。”要求学生结合诗句和图画,并发挥自己丰富的想象力,进行口头作文训练。此举效果颇佳,不仅能提高学生说话的能力,还能加强学生对诗词主旨的理解。
3、利用课余开展活动
教师还应利用课余时间、课外活动来指导学生训练,组织形式多样的活动。如朗诵比赛、辩论会、演讲比赛、答记者问、演课本剧等,从而调动学生说的积极性。由“要我说”步入“我要说”的阶段;由“我学说”到“我会说”的境界。
在经济迅速发展、时代对人的交际能力、表达能力要求越来越高的今天,我们的语文教学必须切切实实地加强中学生的口语训练。只有这样,口语训练才能在教学中占一席之地,学生的表达能力才能得到长足的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才能得以提升。
参考文献:
①《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7月版。
②《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教育科学出版社,1980年版。
11.培养学生语感提升语文素养 篇十一
一、把握基调。感受语感
1.课题入手。把握基调。文章的课题往往就是文章主要内容的概括或文章的关键词。从课题人手把握基调。能起到费时少而功效快的作用。如在教学《最后的姿势》(苏教版六年级上册第6课)时,可在课题处设疑:“为什么叫“最后的姿势”?从而引导学生很快捕捉到文章的基调,初步感知谭千秋的勇敢、镇定、为了谭老师誓死护卫学生的形象的英雄形象,谭千秋,一位普通的老师,他用自己51岁的宝贵生命诠释了爱与责任的师德灵魂。抓住课题。为学生的理解打下情感基础。
2.情境入手,把握基调。浓郁的语感情境有利于学生准确地感悟文意,接受情感的熏陶。如教《船长》(苏教版六年级上册第7课)一课结尾船长随客轮沉入大海时,教师播放课件,并用平缓、庄重的声音叙述当时的情景,就能把学生带入那悲壮的、感人的场面。学生被教师创设的情景感染的同时也就把握了文章“悲壮”的基调。
二、揣摩品味,训练语感
1.语句比较,推敲语言。词语和句子是组成语言大厦的基础材料,是构成文章的基本单位。作者的思想感情是通过关键词句表达出来的。所以在语感训练中,教师必须有意识地给学生提供语言实践的机会,指导学生进行语言比较、品味、分析,引导学生体会语言间的细微差别,从而积淀语感。有幸去无锡听到一位特级教师教《颐和因》(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第18课)一课“正前面,昆明湖静得像一面镜子,绿得像一块碧玉。游船、画舫在湖面慢慢地滑过,几乎不留一点儿痕迹”这段,感受很深,她让学生在朗读这段话的基础上,感知表层意义,用换词法理解字义,学生很快把“滑”字理解为“开”、“划”、“驶”。接着,她采用比较、揣摩的方法引导学生联想“滑”字的隐含意义,问学生:作者为什么用“滑”字,而不用“开”、“划”、“驶”呢?在学生思考过程中,她让学生用“开”、“划”、“驶”分别替换“滑”,进行换词朗读,比较体会。然后。在学生朗读品味、似懂非懂时,吉老师又稍微点拨一下:作者在这段话中的第一句是怎样介绍昆明湖环境的?并让学生轻声朗读此句。在她的点拨下,学生反复朗读,在语言实践中充分调动起感知、想象和情感,运用直觉思维感受语言文字那含蓄之意,领会文章意境,感悟作者旨趣。至此,可以说文章的意境、韵味就在大脑中形成了,学生也有了一种豁然开朗之感。
看似平常的一个“滑”字,不过是一个描述动态的词。但吉春亚老师让学生诵读、比较思考,咀嚼蕴藏于字里行间作者运笔的匠心,对语言有了一定的感知和领悟的基础上。对语言的深层含义、感情及语言运用规律作进一步的探索和仔细的体会,从而使学生的语感得到强化训练。
2.联系生活。体会意蕴。叶圣陶先生说:“要求语感的敏锐,不能单从语言文字上去揣摩,而应当把生活经验联系到语言文字上去。”这告诉我们,言语感受与生活经验是直接相关的。离开了生活经验,很难获得具体的语感。像《“你必须把这条鱼放掉!”》(苏教版三年级下册第17课),如果光从字面上去理解汤姆应该自觉遵守社会公德的话是有难度的,而让学生联系生活,换位思考,他们才会有所感悟,明白文中蕴合的道理。惟有把生活的一点一滴积累起来,才能联系到语言文字上去,语感才能培养起来。
3.借助想象。读出意境。帮助学生借助想象去感受语言文字的意蕴和情感是一种重要的方法。例如《二泉映月》(苏教版五年级下册第9课)一文,学生要读出文中意境,不借助想象的力量很难领悟到位。笔者在教学此文时采用了“以图画为先导,以音乐为铺垫,以语言描绘作引子”的方法,让学生于想象中朗读,在朗读中想象,使文中意境成为学生胸中之境、心中之情、口中之言。
三、强化练习,养成语感
1.背诵积累,积淀语感。语感的培养离不开大量的语言材料和语言环境。学生作为言语主体。须在语感外化与内化的积极参与言语实践中才能不断提高自身的品德。而良好语感的形成则又是语文素养的集中体现。小学语文教学必须以积累性阅读为主,学生的一个主要任务是学语言。学习语言首先要有积累,在此基础上进行模仿,更高的层次便是创造。没有对语言材料的积累,就不可能深刻的理解语言、表达语言。我们要让学生将好文章反复吟咏,仔细揣摩,要在弄懂文章字句意义的基础上推敲出文章的气势、声音节奏、格调等。
2.读写结合。培养语感。在学完一篇课文后,教师可以有的放矢地推荐学生阅读一些相关的优秀课外读物,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含义。教完《三顾茅庐》(苏教版四年级下册第8课)这篇文章之后,学生非常喜欢刘备这个人物。我就告诉学生《三国演义》中还有许多关于他的故事,于是学生阅读了《桃园结义》、《煮酒论英雄》、《白帝城托孤》等故事,刘备这个人物的形象也逐渐丰满起来,随后一篇篇人物写生精彩纷呈:《真情刘备》、《我眼里的刘备》、《刘备真爱哭》……或者根据学生所学课文的特点,从纵向或横向上寻找同类材料进行比较阅读,培养语感。
12.提升学生语文素养的有效途径 篇十二
一、什么是语文素养?
1. 什么是素养?
“素养”一词,从词素构成上看,应由“素质”和“修养”构成。《现代汉语词典》解释“素养”为“平日的修养”,《辞海》解释为“经常修习培养”。具体地说,“素养”就是人通过长期的学习和实践(修习培养)在某一方面所达到的高度。 (1)
2. 什么是语文素养?
“语文素养”就是语文学科所达到的“素养”,即在语文课程学习的过程中,学生通过识字、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内化优秀的语言文化成果,最终在自己身上实现一种新的价值或达到新的水平。它包括对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语言的积累、语感、思维,也包括一些语文能力,如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口语交际能力和习作能力,还有品德修养、审美情趣等,这些都涵盖在语文修养的范围内。
二、提升学生语文素养的途径
1. 用好教材授以渔。
教材是教师教学的重要载体,如果仅仅只停留在教教材知识的层面上,那么语文教师只能是一辈子辛苦,学生最多是考试的机器,素养与能力不会有较大的飞跃。我认为语文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把教材作为一个范本,在注重学生的知识积累与基础训练的同时,更多的要针对每册每单元的教学重点教会学生阅读的方法、赏析的方法、写作的方法与技巧,让学生运用学到的方法阅读更多的作品,在海量阅读中提高阅读、审美、鉴赏的能力,从而提高语文素养。
2. 用活教材激真趣。
唐代李白在《日夕山中忽然有怀》中有“素心自此得,真趣非外惜。”南朝·梁江淹《杂体诗·效殷仲文〈兴瞩〉》:“晨游任所萃,悠悠蕴真趣。”很多作品都提到“真趣”。什么意思呢?真趣即真正的意趣、旨趣。语文教师就是要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真趣,让学生在语文学习中有笑容,在课堂上有笑声,喜欢语文,快乐阅读,抒写心灵,因独悟而惬意,因释怀而欣慰。若想激活学生学习语文的真趣,语文教师就要用活教材,不必依照教材按部就班地从头到尾地教过去,而应该根据自己对教材的钻研,对新课标的解读,整合课堂教学资源,上好高质量,有语文魅力、语文味、语文神秘感的对学生具有极大诱惑力的课堂。我认为可以实行单元整体化教学,教师可以选择一个单元中最具代表性的文章进行精讲,尽量课内课外相结合,由课内巧线连珠,上出文学味、语文味,让学生产生学这方面知识的向往与痴迷之情,至少都要有短暂时间的学习冲动与热情。
3. 拓展教材阔视野。
当代的语文教师应该与时俱进,除了教好、用活教材之外,还要根据自己对新课程标准的理解与解读,编制相应的语文校本课程来开阔学生的视野,从而让学生在阅读中不自觉地提升自己的语文素养。如编制符合綦江地域、历史、文化方面的校本课程,既拓展了学生的知识面,又培养了学生对家乡人民、文化的热爱之情;又如根据学生在初中阶段要形成的听、说、读、写的能力,分阶段、分类别地编写一些辅助教材,从而根据这些教材,制定出对语文学科的过程考核,让学生在过程考核中真正提升语文素养,而不是就为了最终的分数。
4. 语文活动提素养。
(1)课前三分钟的演讲活动。
学生的演讲能力,就是学生语文综合能力的集中体现。因此,我从学生初一开始,就坚持课前3分钟的演讲活动,内容可围绕一个话题阐述自己的看法,也可讲一个故事或其他,初一由学生自选话题,初二、初三逐渐过渡到教师定话题或题目,每次教师都要与学生共同评出一个等级,并写出评语装入学生的成长记录册。
(2)常态化的读书交流活动。
学生的阅读量,单靠教材是远远不够的,因此,我根据新课程标准的推荐,结合教师的了解与学生的推荐,给学生编写了一个分段实施的读书书目,每月至少读一本书,每周必须写出读书心得(每周要评出优秀读书心得,并上传校园网站),一学月班上举行一次两课时左右的班级读书交流会,让学生在交流中找差距,长见识,增强能力。
(3)丰富多彩的综合性活动。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综合性学习有利于学生在感兴趣的自主活动中全面提高语文素养,是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精神的重要途径,应该积极提倡。”华东师大中文系方智范说:综合性学习正是这样一种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方式。它重在学习过程,注重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能较好地整合知识和能力,尤其有利于在实践中培养学生的观察感受能力、综合表达能力、人际交往能力、搜集信息能力、组织策划能力、互助合作和团队精神,等等。所以我们要充分利用现实生活中的语文教育资源,优化语文学习环境,努力构建课内外联系、校内外沟通、学科间融合的语文教育体系。
(4)不定期的征文、演讲、讲故事活动。
目前,关工委等上级部门为了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开展丰富多彩的征文、演讲、讲故事、经典诵读等诸多活动,我认为这是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又一重要途径,因此,我每次都积极鼓励学生参加,让学生在活动中收获提升。
通过实践,我认为语文素养是学生成长的维生素,决定着学生成长的质量。 (2) 它是学生学好一切学科知识,形成创新与实践能力,培养健全人格与品德修养等一切的基础,我们应该在提升语文素养上下工夫,从而事半功倍地实现学生高素质的发展,真正地为学生的未来奠基。
注释
1 彭小明.语文素养论.中学语文教与学, 2005 (3) .
13.彰显语文味提升学生语文素养 篇十三
溧阳市溧城镇西平小学 袁荷娣
一、选题的背景: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人们越来越觉得只注重一本教科书是封闭的教学,牺牲的是个性、是创造、是自学的能力,是对学习语文兴趣的扼杀,于是人们越来越重视学生在课余时间的阅读。所谓的课外阅读,是指学生在课外的各种独立的阅读活动,它是课外语文活动中最重要、最普遍、最经常的形式,是课堂阅读的继续与扩展,是阅读能力训练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
综观当前小学语文课外阅读现状,形势不容乐观,突出表现为以下几方面的问题:(1)阅读兴趣比较单一:休闲性阅读占据学生课外阅读的大部分时间,这些书与文学经典着作相比,多了一些庸俗,少了很多先人富有哲理的思维火花,少了许多描述人性的闪光。(2)阅读习惯和阅读量大相径庭:家长受过比较高等教育的家庭,他们的孩子通常会比所受教育比较低的家庭的孩子有更好的阅读习惯、更长久的阅读时间、更大的阅读量;家长的兴趣指向及言传身教影响着孩子们的习惯养成。(3)课外阅读时间的比重减少:电视、电影、上网等多种活动方式的包围之下,孩子们的课余生活变得丰富多彩,孩子们有了更多活动选择;同时,在这些活动方式的冲击下,课外阅读的时间变得越来越少,越来越多的时间被无聊的电视节目占据着,学生变得不愿独立思考,特别依赖其他人。(4)阅读消费较少:经调查,小学生的诸多消费中,用于娱乐的消费远远高于购买书刊的费用。(5)学生独立思考能力、阅读能力正在退化:学生缺乏阅读课外读物的习惯,缺乏独立思考、独立阅读的能力。阅读的退化不仅会使人的思维迟钝,智力功能萎缩,导致学生品德弱化,人文精神失落,更会危及民族基础素质,造成民族文化的退化。
《课程标准》进一步明确强调了小学阶段应完成145万字的阅读量,并且积极倡导“沟通课堂内外,充分利用学校和社区等教育资源,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增加学生语言实践的机会。”新课程标准的颁布及新教材的改革,标志着我国语文教育进入一个新纪元。阅读是语文教育的重心,探索并完善阅读教学体系,成为目前中小学语文教育界日益关注的焦点。如何有效地开展语文课外阅读实践活动,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也是当前一个亟待研究的重大课题。
二、本选题的研究意义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让学生变聪明的方法,不是补课,不是增加作业量,而是阅读、阅读、再阅读。”让学生进行大量的课外阅读,借助丰富的人类文化精品滋养学生的心灵,充实学生的头脑,无疑是使孩子终生受益的重要措施。
怎样在新的课改背景下,充分开发和利用各种阅读课程资源,实现课内外阅读教育的衔接和整合,加强对学生课外阅读兴趣的激发和阅读方法的指导,是我们选择本课题研究的初衷。我们认为,开展对本课题研究至少具有以下几方面的重要意义:
1.“终身学习”型社会发展的需要。社会的发展、科技的创新,使人们越来越意识到学习的重要性。人,只有不断地更新知识才能跟上时代前进的脚步。在倡导“终身学习”的今天,培养学生独立阅读、独立思考的习惯和能力,积极鼓励学生在课外自主发现和学习新知识,是非常有必要的。
2.学生健康成长的需要。积极地阅读课外健康读物的学生,往往文化修养较为深厚,生活视野开阔,个性心理健全。相反,那些将自己束缚在题海里,连报纸也不翻一翻的学生,其性格上孤僻忧郁,急躁畏难的情绪日益严重。孩子是未来社会的希望,孩子们健康的成长才能使我们的社会健康的发展。
3.全面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需要。博览群书的人,比孤陋寡闻的人具有更强的适应能力和工作能力。从小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和独立思考能力,为将来自学更多知识和技能打下坚实的基础。
4.学校人文化教育的需要。我们认为学校不应只向学生传授知识和技能,更是一个育人的摇篮。许多经典名着,虽然时间已久远,但是着作中闪烁着的人性的温暖,却依然能够帮助孩子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人文化的校园需要有人文化的教育环境,人文化的教育环境需要培育思想修养较高、文化底蕴浓厚的学生。这正是我们为实现办学目标而开展的一项重要的教改实践。
三、国内外关于同类课题的研究综述
阅读能力是一个人的基本素质,同时,阅读还是民族文化传承的重要手段。国内外母语教育的实践证明:阅读是母语教育的核心环节。只有经过广泛的阅读和大量的积累,才能真正学好语文。
国内外都很重视儿童阅读的教育与研究。全世界最钟爱读书的犹太民族,时刻向孩子灌输“书本是甜的”这一意识。早在1995年4月,意大利教育部长就宣布了一个“促进学生阅读计划”。美国前总统克林顿于1998年10月签署了“阅读卓越法案”,美国的儿童每天都有一个小时在阅读作业室里度过。2003年,英国教育部发出号召,要把儿童阅读进行到底。
我国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的文明古国,历代文人和教育家对课外阅读都十分重视,都有过精辟的论述。庄子云“且夫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翼也无力。”不重视长期、大量的积累,是无法学好语文的。朱熹曾指出“读书百遍,其义自见”。唐彪也说:“文无他术,惟勤读而多为之自工。”杜甫的“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更是妇孺皆知。
近年来,国内的华中师范大学教科院夏家发老师提出了“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外阅读指导”,厦门市教科所苏文本先生等对“小学生大语文课外阅读活动模式”进行了思考与实践,浙江教育学院汪潮教授等对“小学生课外阅读现状”进行了调查与研究……这些都为本课题的研究,提供了许多有益的参考与借鉴。
以上论述,对于我们搞好小学语文课外阅读活动,进行提高小学生课外阅读的实效性研究,都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和实践价值。但总的来说,因为应试教育的影响尚未完全消除,相关理论研究的相对滞后,所以目前还没有在小学阶段建立起一个科学的课外阅读实践活动课程体系。
四、课题研究的依据
1.我国传统语文教学认为,博览、诵读、精思、背诵,是学生接受丰富的文化滋养,积累语言培养感悟,形成较扎实的语文功底的有效方法。
2.依据《语文课程标准》有关阅读教学的新理念和各学段的阅读目标。第一学段(1--2年级):阅读浅近的童话、寓言、故事,向往美好的情境,关心自然和生命,对感兴趣的人物和事件有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并乐于与人交流。诵读儿歌、童谣和浅近的古诗,展开想象,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语言的优美。积累自己喜欢的成语和格言警句。背诵优秀诗文50篇(段)。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5万字。第二学段(3--4年级):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词句、精彩句段,以及在开外阅读和生活中获得的语言材料。背诵优秀诗文,注意在诵读过程中体验情感,领悟内容。背诵优秀诗文50篇(段)。养成读书看报的习惯,收藏并与同学交流图书资料。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40万字。第三学段(5--6年级):诵读优秀诗文,注意通过诗文的声调、节奏等体委作品内容和情感。背诵优秀诗文60篇(段)。利用图书馆、网络等信息渠道尝试进行探究性阅读。扩展自己的阅读面,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00万字。整个小学阶段背诵优秀诗文160篇,课外阅读总量145万字。
3.苏霍姆林斯基有关阅读的论述。
“学生到了中年级和高年级能不能顺利地学习,首先就取决于他会不会有理解地阅读:在阅读的同时能够思考,在思考的同时能够阅读。因此,小学教师应当仔细地研究,每一个学生的这条能力是怎样发展的。……学生的智力发展取决于良好的阅读能力。一个能够在阅读的同时进行思考的学生,比起不掌握这种乍看起来很简单的迅速阅读能力的学生来,就显得能够更迅速、更顺利地应付任何作业。在他的脑力劳动中就没有死记硬背。他阅读教科书或别的书籍时,比起那种不会同时阅读和思考的学生来,情形就完全不同。”
“能够在阅读的同时进行思考和在思考的同时进行阅读的学生,就不会在学业上落后,而没有学业落后的现象,教师的工作就容易了。”
“通过阅读而激发起来的思维,好比是整理得很好的土地,只要把知识的种子撒上去,就会发芽成长,取得收成。由于能对书籍进行思考,学生就更容易掌握大纲规定的教材。学生对书籍的思考越多,他的内心中由于书籍而激发的喜爱感越强烈,他学习起来就越容易。”
他还提出了阅读跟学习紧密联系的主张,认为阅读给学习创造“智力背景”,认为课外阅读“既是思考的大船借以航行的帆,也是鼓帆前进的风”,教师要把握和实施“学习”和“课外阅读”两套教学大纲。
五、课题研究的目标、对象、内容及方法
(一)研究目标
1、学生目标:落实语文课标中关于小学课外阅读量的指标,正确引导小学生的课外阅读。课外阅读量第一学段达到5万字,第二学段达到40万字,第三学段达到100万字,整个小学阶段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45万字,从而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语文素养。
2、教师目标:使语文课堂教学与课外阅读有机衔接,使学生“得法于课内,受益于课外”,提高语文教师的教学水平和科研能力;让课外阅读指导符合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切合学生已有的认知水平,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重视学生的心理需求,着眼于学生的终身可持续发展,提高阅读的实效性。
3、学校目标:初步形成符合本校学生实际和教师特点的课外阅读实践活动课程体系。
4、预计突破:本研究力图探究学生阅读活动过程中的心理,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和动机,探索指导学生阅读的有效方法,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并致力于从中探寻出可以遵循的一般客观规律,从而丰富小学语文教学理论。
(二)研究对象
小学一至六年级学生
(三)研究内容
在新的课改背景下,充分开发和利用各种阅读课程资源,实现课内外阅读教学的衔接和整合,对小学生课外阅读兴趣、内容、方法、评价等进行研究,并努力让学生在以下方面获得进步和成长:
1、掌握方法,促进学生阅读技能的提高;
2、培养语感,促进学生语言能力的提高;
3、感受熏陶,促进学生人文素养、情感道德、价值观与审美情趣的提高。
4、丰富积累,促进学生写作技能的同步提高;
5、形成整合,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全面提高。
(四)研究方法
1、调查研究法:通过问卷调查、实地调查、走访、座谈等方式,全面了解我校学生课外阅读的现状,收集教师、家长、学生对于课外阅读的建议。
2、文献研究法:查阅关于课外阅读研究的资料,启迪课题组成员的思想,开阔研究思路。研究与本课题相关的关键词的内涵和外延,研究国内外最新教育观点和动态。
3、经验总结法:及时总结研究和实践过程中的收获,反思失误,及时改进。坚持写教学随笔,选取典型案例,进行分析归纳,总结推广。
4、行动研究法:组织校本教研,进行语文阅读赏析课课程的研究和读书活动的研究,在实践中不断探究、反思、提升。坚持教育性、实践性、趣味性,合作性、持续性、创造性原则,采取个别研究、小组研究、群体观察的方式,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验证理论,不断补充修改完善方案。
本课题研究主要以行动研究法为主,辅之以调查研究、行为观察、文献研究、经验总结、问卷调查、师生访谈、家长反馈等多种方法。
六、研究原则
1.方向性原则: 必须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的方向,坚持社会主义教育的思想政治方面,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现代化验室建设者和接班人。
2.科学性原则: 自始自终都要以科学理论作指导,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坚持实事求是,勇于探索的科学精神。
3.整体性原则: 从研究“阅读、积累、习作”的关系出发,把握作文教学听读说写相互促进的逻辑程序,处理好作文训练与阅读训练的思想教育,培养学生习作能力和创新精神,发展学生智力与非智力因素的关系,形成教育合力,发挥整体教育功能。
4.主体性原则: 在“阅读、积累、习作”的综合训练中,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要引导学生亲自参与综合活动,在自主参与的过程中获得阅读、积累、习作能力的和谐发展,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与习作能力。
5、可操作性原则:(略)
七、课题研究的操作措施及做法
从大语文观看来,语文学习的外延和生活的外延是一致的。大语文的运行系统由课堂教学、课外阅读、生活体验与感悟三个子系统构成。小学语文课外阅读活动是大语文运行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是大语文教育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新课标以全新的理念谈到了课外阅读的问题,要求“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有较丰富的积累”,不仅对课外阅读量作出了明确的规定,并且对课外读物提出了建议。“有较丰富的积累”不仅是指语言的丰富,还包括精神世界的丰富。因此,指导学生课外阅读,必须做到质和量相统一:既要让他们完成量的规定,更要让他们在阅读中真正受益,努力使每一次阅读都成为丰富语言和精神的有效阅读。
加强课题研究的组织领导,确立课题研究的行动档案,落实研究分工和研究职责,做到分工到位,确保日常研究工作的正常开展。
坚持理论联系实践的原则,立足课堂教学的实践研究,从课堂和学生的实际出发,加强对课堂生成性问题的观察与记录,积极开展合作研讨,及时交流与反思,不断推动课题研究向纵深发展。
八、课题实施计划
第一阶段(2010.9-2010.10)准备阶段。
1、整理课题申报相关资料,完成课题申报、立项。
2、收集国内外有关小学语文课外阅读实践活动的探索与研究论文献及实践资料。
3、制定研究方案及研究计划,培训研究人员,做好实验准备。
第二阶段(2010.11-2012.10)实施阶段。
1、组织实验人员进一步加强理论学习,并深入实践研究。
2、收集优秀读书心得。
3、开展“阅读汇报课”、教学设计、撰写经验论文活动,完成教学设计集、论文集。
4、完成阶段研究报告,进行阶段成果评估。
第三阶段(2012.11-2012.12)总结阶段。
1、完成课题研究报告。
2、进行总结提炼和实验成果的综合评估,撰写结题报告。
3、推广研究成果。
九、预期研究成果形式
1、结题报告;
2、研究论文集;
3、教师指导课外阅读案例集;
4、学生读书笔记选辑。
十、本课题的研究基础和条件保证
(一)完成本课题研究任务的保证措施
(1)参与研究人员均具有一定的研究经验和理论水平。
本课题的主要参加者都具有丰富的研究经验和较强的研究能力,而且课题组成员的职务、专业、年龄、结构合理,配合密切。
课题负责人袁荷娣是主要研究者,有着多年的实际教学经验曾参与常州市级课题《小学自学式全程教学》的研究,该课题荣获了常州市一等奖。随后,该同志又参与了常州市级课题《主体性语文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的研究,该课题荣获了常州市97-99年教科研课题研究一等奖。该课题的研究成果曾被常州市教研室发文介绍和推广,造成了良好的反响。所有这些,均为本课题研究工作的开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此外,课题的主要参加者有较多本校骨干教师,他们都各自有自己的专长,在自己的研究领域中取得了突出的成绩。课题组的成员其中有三位各自负责本学科的课题研究,其余几位参加了各类课题研究,并均已经圆满结题。课题组成员结构合理,既有实践能力较强的一线教师,又有理论研究能力强的学校教育领导。可以说是研究本课题的最佳组合。
(2)学校为进行科学研究提供有力保障。
我校向来对教育科学研究很重视,确立了“科研兴校”、“科研兴教”的发展战略,为本课题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⑴组织保障:课题组成员分工明确。定期开展讨论,解决课题实施过程中的一些典型突出问题。
⑵计划保障:以学校课程实施计划、学校课程教师学习计划保证课程实施有序进行。
⑶师资保障:以教师培训为先导,转变教师教育观念,以新的教育理念指导教学。加强实施过程中的交流研讨活动,加强与兄弟学校的交流合作。同时引进社会专业人士加强师资力量。
⑷制度保障:学校制定有教育教学科研管理与激励方面的一系列措施,从制度层面为课题研究提供了有力保障。
⑸时间保证:本课题将纳入我校教学教研工作中,与学校课改校本教研、师培等工作相融合,每月进行一次实验交流,每一年进行1次小结。
(二)资料设备及科研手段
学校在研究经费上给予保障,学校图书室拥有各类专业参考书、科技情报资料及电子读物。我校对教科研工作十分重视,将进一步营造浓郁的科研氛围,抓实科研过程管理,加大教师培训力度,完善科研考核机制,保证课题完成。
十一、课题组研究人员及单位
1、参加课题研究单位:溧阳市西平小学
2、参加课题研究主要成员:
课题组负 责 人:袁荷娣
课题组主要人员:沈 清 陈建忠 高 琪 潘丽萍 陶 静 袁桂丽 黄碧兰 周兰君
十二、参考文献
1、李卫民:《小学语文教学理论和实践》浙江出版社
2、田本娜:《小学语文教学研究》,南开大学出版社
3、崔 峦:《小学语文教学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
4、徐国平:《小学语文拓展阅读的实验研究》 宁波大学学报
5、何文浩:《小学生课外阅读现状的调查与对策》四川教育学院学报
6、《语文课程标准》
【彰显语文味提升学生语文素养】推荐阅读:
创设教学情景 彰显语文活力08-26
班级博客,让语文教学彰显活力10-14
提升学生语文核心素养,加强语言文字运用06-11
语文核心素养提升10-11
激活课外阅读兴趣 提高学生语文素养09-17
中职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人文素养论文09-15
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信息素养初探论文07-02
散文教学如何教出语文味0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