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影教学设计与反思

2024-07-06

背影教学设计与反思(精选7篇)

1.背影教学设计与反思 篇一

这是一篇很煽情的文章,这是一篇很具教育意义的文章,这是一篇很亲情的文章。所以,我的教学目标设定在情感的引导上,在对学生的人性化教育上。

依稀记得在上一届上这篇课文时,学生饱含热泪的感动和意味深长的沉默、依稀还记得这堂课上得我自己颇为得意,颇受好评。但,今日却事与愿违。

早上第一节在一班,我从《父爱的高度》这首诗引入,配了音乐,找了朗诵好的学生,但因为音乐声音过大、朗诵声音过小,所以这个导入很失败。然后在听课文朗读过程中,我选择的视频没有配文字,学生看书看屏幕很麻烦,这个过程是颇为失败。因为我的情绪没奠定到位,所以当我分析文字的时候,语言显得尤为干瘪,当我的父子生嫌隙的过程时尤为惨白,当我的《父亲》一歌响起时,尤为无力。学生根本没在我关注的点上。我知道在一班,我的《背影》失败了。

我迅速地调整PPT的逻辑关系,更换新的导入。

二班时,是下午第三节课。此时的学生经历了一天的疲劳,已经毫无新鲜感。课前我做了一个小小的实验:在一张纸上写上你人生中最重要的五个人(很多孩子写了自己的爸爸妈妈兄弟姐妹朋友),然后再一个划掉你认为不那么重要的一个,直至最后一个。在第三个的时候,有点孩子就泪光闪闪了,第四个时,直接有孩子呼喊能不能保留两个!而在这时,我再观孩子最后的“爱”,多数是父母。从而引入文章,再播放《父亲》一歌,孩子们就很好地将自己对亲人的不舍和爱意融入歌词和MV。

就这样,我将这篇的感情基调奠定得很好啦,在没正式进入文本之前,学生就能够将自己对父母的感情融入文章,那么再分析朱自清的文字时,就显得轻而易举啦。

经过这堂课,我更加明白了导入在授课中的重要作用。尤其是在抒情散文中,未成曲调先有情是多么重要。

2.背影教学设计与反思 篇二

朱自清的散文《背影》乃是中国现代散文史的名篇, 也是多年来语文教材中的经典课文。此文最早在1930年便入选赵景深主编的《初级中学混合国语教科书》第三册 (北新书局出版社) 。进入21世纪, 新课程改革以来, 它更是相继被人教版、苏教版、语文版、北师大版的语文教材收录, 可谓是大陆语文教材中的“常胜将军”。然而, 就是这样一篇经典文本, 多年来却一直被教师误读着, 教师的“从众”解读不仅遮蔽了文本的真实也遮蔽了师生情感的真实。从这篇课文的教学史, 可以清晰地看到我国语文教育的“真相”。本文不仅试图呈现和正视这种“真相”, 更希望让这篇经典文本从被遮蔽的乱象中走出来, 回归本真, 真正成为被师生们接受的经典。

一、两个极端:文本解读的浅层面与过度解读

对这篇经典课文的“经典”解读, 教师耳熟能详, 课文以四次背影、四次流泪为脉络, 以细读买橘背影为重点, 让学生深入体会所谓纯粹而伟大的父子之情。的确, 从《背影》的显在意象和显性内容来看, 这篇散文似乎只传达了这些信息, 这些信息不管是教师还是学生都一望而知。但, 这毕竟是一篇经典, 既然是经典, 肯定有其深刻之处、特别之处。那么《背影》的深刻和独特体现在哪里?教师们解释:情感深刻, 聚焦“背影”的写法很独特。这种解释看似合理, 其实无效。试问, 按照教师们从文本中解读出的表层信息, 《背影》的情感比其他同题材作品更深刻在哪里?再者, 不写外貌表情唯独刻画背影, 有其特别之处, 但教师不应点到即止, 更具价值的问题是, 作者刻画背影仅仅是父子相处的偶然所得所感, 还是潜藏着更深的隐意和情愫?

叶圣陶先生曾经对《背影》的主旨做过权威而“经典”的概括:“把父亲的背影作为叙事的主脑, 从其间传出父亲爱惜儿子的一段深情”, “父亲始终把作者看做一个还得保护的孩子”, 而那时的儿子却“不能够体贴父亲疼爱儿子的心情”。[1]这种定位一直以来被普众教师视为典范, 大家没有质疑、超越它的勇气。“典范”为我们提供的现成话语遮蔽了我们的思维, 阻碍了教师探究文本的欲望。于是, 教师对《背影》的解读一直停留在这个显而易见的层面, 几乎没有变化和拓深, 至多有一些修正意见 (如不应只强调父亲一方的爱, 而应关注父疼子、子爱父的双向情感) , 也并未改变其根本主旨。渐渐地, 父亲的形象被定格:这是一个无微不至关心疼爱儿子的伟大父亲的形象;儿子的形象亦被定格:这是一个由不成熟到成熟、由不能深刻理解到能够深刻理解父爱的儿子形象。最终的结论是:这是一篇深刻、完美展现父子亲情的典范性的散文。应该说, 这个结论隐含着一个悖论:对文本解读的非经典化和对文本定位的经典化。解读文本的浅层面与这个文本被经典化的过程完全错位, 所以多数学生无法对所谓“经典”做出相应的反应, 其期待视野与文本解读的召唤结构也完全错位。

然而, 语文教学中还是有一点“创新”的诉求, 有些教师总希望能在经典解读、典范叙述的缝隙里有所发现和发掘, 于是, 所谓的“创新”就出现了。为了深化学生对父子亲情的认识, 为了深化学生对父亲伟大形象的认识, 有的教师可谓在文本的细节处、不起眼处下足了“细读”的功夫, 进而发现:儿子穿的是紫毛大衣, 而父亲呢, 是棉袍马褂———这说明父亲爱“我”;再者, 父亲为何为儿子买橘?因为“橘”之谐音为“吉”, 暗含吉祥之意———这说明父亲希望我一路平安。教学设计中类似这样对文本的过度解读不仅存在于《背影》的教学中, 也普遍地存在于其他文本的教学中。所谓过度解读, 就是没有立足文本 (包括文本语言、背景、语境等) 、不尊重文本“事实”的解读, 或者是对文本过深过细的分析。当然, 教师尽可以去抠字眼, 在文本的不起眼处去发掘亲情, 但这种“发现”对理解文本主旨又有多少意义呢?父亲对我的关爱已经显而易见, 再于细节处去反复力证毫无意义, 解读仍然是在浅表滑行;至于对“橘”的“另类”解读则更是对文本的随意曲解。至此, 我们会发现, 对文本的浅层面解读和过度解读这两个方面看似处于极端两面的现象其实正是同一种解读习惯的两种表现形式。正因为对文本解读停留在一个浅层面, 才会有抠字眼的需要, 才会有在文本细节处、不起眼处有所谓“发现”的企图;而过度解读一旦在教师的意识中合法化, 教师就会慢慢丧失对文本隐性层面探究的欲望和能力, 而将浅层面解读变成一种习惯。

二、“升华”情结:情感导向的完美主义

不论是浅层面解读抑或是过度解读, 其最终指向都是本课的情感目标:体会父子深情。当然, 必须说明, 这里的父子情是一种非常纯粹、圆满的亲情。父亲对儿子的爱很纯粹, 儿子对父亲的情感也很纯粹, 偶尔的不理解、不耐烦只是至真至纯亲情主流中的小小插曲, 昙花一现, 一闪即过。教师有意无意地在给学生树立一对父子关系的典范, 引导学生向着这个标准看齐。于是, 对文本最大的遮蔽和误读就出现了。

朱自清先生在这篇散文中要表达的情感并非那么简单纯粹, 而是极其复杂深刻的。并且, 他确实流露出来了。且不论散文中作者为什么有对父亲关爱的不领情, 而从不领情到领情又显得如此突然 (父亲曾因娶妾之事丢了职务, 债台高累, 这些行为自然会让朱自清有看法。他既深爱着父亲, 但又不认同父亲的一些思想和行为, 所以才会出现“不领情”的同时又为父亲流泪的矛盾表现) 。另外在文章的开头和结尾也有一些一笔带过却暗含深意的叙述, 开头说“我与父亲不相见已二年余了” (为何作者这么久没见过父亲?) , 结尾又说“……家庭琐屑便往往触他之怒。他待我渐渐不同往日。但最近两年的不见, 他终于忘却我的不好……” (父亲如此疼爱儿子, 为何有此改变?既有隔膜或矛盾, 我们又该如何审视父子间的感情?) 这些文本中真正的缝隙和暗示, 却几乎被所有老师忽略了。事实上, 文本显性内容下的隐性情感, 也即散文的真正意脉正隐含在这些容易被忽略的表述里。朱自清与父亲两年多不相见是有原因的, 这是因为父亲做了一件让儿子无法接受的事:凭着与朱自清工作单位校长的私交直接领走了朱自清的工资。[2]此事在父亲看来是小事, 但在曾受过西方民主思想熏陶的儿子看来则是对自己人权的侵犯。朱自清一气之下带着妻小离家出走, 于他处定居。父亲则把儿子的出走看成是对自己的彻底否定和背叛, 伤心失望至极。这便是朱自清在散文中所说的触父亲之怒的“家庭琐屑”。在父子不相见的两年多里, 作者一直很自责。因此散文中他在回忆往事时对自我“聪明”的反讽表面看来是就事论事, 其实更是他内心潜藏的自责和忏悔情结的借题发挥。显然, 这对父子有代沟、有隔膜, 矛盾的激化源于二者思想思维上的差异。但他们毕竟是父子, 一旦矛盾带来的情感隔膜和负面情绪随着时间被冲淡, 真情就会显露。作者爱父亲却又不敢或不愿正面父亲, 只能满怀深情地注视着父亲的背影, 也只有对着父亲背影的时候, 他的感情才能得以迸发。这是一对并不默契、缺少沟通、羞于表达却深爱对方的父子。因此, 作者只能写出来, 《背影》是朱自清写给父亲的表白信、“忏悔录”、“陈情表”。应该承认, 这种有隔膜的爱 (钱理群、孙绍振先生在解读《背影》时都曾提到父子间这种“有隔膜的爱”) [3], 更加真实也更为感人。由此, 我们似乎应该重新定位这篇散文的主旨:作者通过描写对父亲背影的无法忘怀, 表达自己对父爱的感念, 对父亲行为的谅解, 对自己行为的忏悔。作者的心情是极其复杂的、纠结的、矛盾的。这才是这篇散文的真实情感———一个虽不圆满但却真实完整的亲情世界, 同时也是现实中很多亲子关系的真实写照。正基于此, 《背影》才无愧于是经典之作。

然而, 我们的教师似乎并不愿意去接受这个“事实”。关于朱自清和父亲关系的背景资料早就被个别专家或教师挖掘出来[4], 却并未引起多少人注意。更无奈的是, 笔者曾经建议我系实习生试教本课时, 联系朱自清父子隔膜的背景来引导学生体会父子亲情和作者情感, 却遭到所在班级语文老师的强烈反对, 反对的理由是“这样讲必然有损朱自清父亲的形象及亲情的美好”, 这种情感教育的“完美主义”让我深感无助。大概是受了早期语文教育道德化倾向的“遗传基因”影响, 教师不约而同都喜欢将课文的情感进行所谓的“纯化”、“美化”、“深化”、“升华”处理。从《背影》的教学来看, 教师美化、升华父子情感的意图非常明显。例子不胜枚举, 笔者曾看到不少教师在教授《济南的冬天》一课时喜欢这样定位此课情感目标:体会作者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热爱生活的情感。这种“以小见大”的情感目标提炼方式在当下的教学设计中随处可见。老舍先生曾在济南生活和任教多年, 正像我们所有人都有可能因为某种原因对某个城市产生特殊感情一样, 这只是“我”和这个城市之间的情感关系, 无关国家也无关“我”是否热爱生活, 这样的“提炼”和“升华”既不合时宜也不合“情”宜。这种情感导向会遮蔽文本的真实情感和价值, 将学生引向一种习惯性的虚假阅读和虚假感受, 贻害无穷。

三、文本“去蔽”, 重读《背影》:一种全新的理解和设计

剥去文本解读强加给文本的层层遮蔽, 笔者希望引导学生对《背影》作一种全新的解读, 将《背影》背后的亲情世界真实、完整地展现出来。

教学设想:《背影》是人教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第二篇课文, 本单元的专题是“爱”, 而《背影》正是一篇饱含父子亲情之爱的经典散文。鉴于一直以来《背影》教学中对亲情的浅层解读和误读, 本设计以父子关系为线索, 重新聚焦和解读“背影”, 向学生完整呈现《背影》背后真实而感人的亲情世界, 从而让学生认识、理解、接受“有隔膜的爱”。

教学目标:

(1) 整体感知课文, 学会捕捉文本重要信息, 发现文本缝隙, 进而理出文本意脉。

(2) 体会文中的父子亲情和作者复杂的感情, 进而理解、接受“有隔膜的爱”。

(3) 领悟作者聚焦“背影”进行写作的缘由、隐意和作用。

(4) 体会散文语言风格与散文内容之间的内在关系。

教学重点:目标 (1) , (2) 。

教学难点:目标 (3) , (4) 。

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朗读法、问答法等。

教学时数:2课时。

教学手段:多媒体、黑板等。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1.创设情境, 带情导引

父亲读《背影》:1928年秋日的一天, 在扬州东关街仁丰里一所简陋的屋子, 朱自清的三弟朱自华接到了开明书店寄赠的《背影》散文集, 忙奔上二楼父亲卧室, 送给父亲朱鸿钧先睹为快。此时的父亲已行动不便, 就挪到窗前, 倚靠在小椅上, 戴上了老花镜, 一字一句诵读着儿子朱自清的文章《背影》。诵读时, 父亲的两眼老泪纵横, 手不住地颤抖, 但读完后, 昏黄的眼珠却放射出光彩。

2.初读文本, 感知父爱

(1) 课文主要讲了什么? (浦口送别)

(2) 作者想表达什么? (我对父爱的感念)

(3) 文章通过什么来表达我对父爱的感念? (我对父亲背影的无法忘怀。提醒:文眼和线索)

(4) 父爱表现在哪里? (送我, 买橘等) 说说你的感受 (是否感动, 说真话) 。

补充材料:父亲和小时候的朱自清

朱家是书香门第, 朱自清是家中长子, 父亲朱鸿钧对他寄予了很大的希望, 希望他将来有朝一日能光宗耀祖。所以从小就对朱自清既格外宝贝, 又严加培养, 一方面尽力保证小朱自清的生活无忧, 同时对他的学习督教甚严。朱自清小时候, 科举初废, 新学刚兴, 父亲对新式学校的教学方法和读书效果很是怀疑, 便把他送到秀才或举人那里学习古文和诗词。放学回来, 父亲总要过目小朱自清的作文, 经常是在晚饭时分, 小朱自清搬个小板凳坐在父亲身旁, 父亲一边喝着老酒, 一边摇头晃脑低吟着儿子的作文。看到先生给予好评, 就点头称好, 欣然喝酒, 顺手奖给儿子几粒花生米或一块豆腐干;看到文章所评不好、字句被删改太多, 父亲就毫不留情地训斥儿子, 即使小朱自清泪眼汪汪也不放过, 甚至一把火把他的作业烧掉。在父亲的严格督促下, 小朱自清在古诗文和经史方面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这对他以后成为一代散文大家影响巨大。

对于小朱自清, 父亲朱鸿钧既有严厉的一面又有慈爱的一面。朱自清在散文《冬天》里回忆童年和父亲在一起的幸福时光:“冬天的夜晚特别的冷, 父亲便起了炉子, 煮上白水豆腐。但‘洋炉子’太高, 父亲得常常站起来, 微微地仰着脸, 觑着眼睛, 从氤氲的热气里伸进筷子, 夹起豆腐, 一一地放进我们的酱油碟里。我们都喜欢这白水豆腐, 一上桌就眼巴巴望着那锅, 等着那热气, 等着热气里从父亲筷子上掉下来的豆腐。”

(1) 作者把父爱聚焦在“背影”里, 到底这是一个怎样的背影, 让作者在许多年后依然清晰记得并为之流泪?

细读买橘背影 (自读完成) 。“背影”的背后, 是什么?“背影”意味着什么?

预设:背影的背后, 是儿子一双感念的泪眼, 这双眼睛在随着父亲蹒跚移动…… (请体会作者看着父亲背影时的心情、感受。) 背影意味着暂时或者长久的离开, 所以伤感;背影不是表情, 却能传递出一个人的沧桑和老态, 所以感伤。看着父亲又不愿正面父亲, 作者的情感得以迸发。

(2) 教师小结:父母对子女的爱就散落在每一个细碎的日子里, 每一句简单的话语里, 每一个不起眼的动作里, 相信每个人记忆中都有关于父母的一些特写镜头, 像电影画面一样定格在我们脑海中, 以后会不断在我们脑中重放, 甚至可以将它保存一生, 这些镜头里饱含的深情、深意, 也许未必能打动他人, 却让我们在感动和体悟中走向成熟。

(3) 回忆以前学过的课文或读过的作品, 有没有这种刻画得好的细节。

举例: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慈母情深》里的一个镜头。

背直起来了, 我的母亲。转过身来了, 我的母亲。褐色的口罩上方, 一对眼神疲惫的眼睛吃惊地望着我, 我的母亲……

这是一份珍贵的记忆, 是我们人生得以充实的色彩, 也是我们精神里的一份财富。

两个经典片段的共同点 (师生共同讨论并总结) :

都是没有语言参与的特写镜头、慢镜头, 但此时无声胜有声。

都成功刻画了父 (母) 亲的一个细节, 让读者印象深刻。

身影的背后, 都是一个儿子的一双注视的眼睛, 两双眼睛都饱含着爱、感恩、感动、伤感、愧疚、自责……这个身影、这个镜头令他们刻骨铭心、终生难忘。

3.再读文本, 感受深情

(1) 再次读课文, 站在作者的立场和角度, 体会作者的情感 (尤其是望父买橘时的心情以及看到父亲来信时的心情、写散文时的心情) , 并试着用一些词语来表达。

预设:感动, 感伤, 愧疚, 自责……

(2) 依据在哪里, 在课文中找。

预设:四次流泪, “聪明”的反讽。

第二课时:

4.走出文本, 体会反思

(1) 故事导入:有个父亲, 很爱儿子并对之给予厚望, 可是父亲做错了一件事…… (引入朱自清父亲在徐州因娶妾之事丢去官职, 债台高累的背景资料。)

(2) 谈谈你的感受, 如果你是“儿子”, 会有什么想法, 会谅解父亲吗?

(3) 继续讲故事, 这个父亲又做错了一件事…… (引入朱自清父亲因经济紧张而代领朱自清工资的背景资料。)

(4) 谈谈你的感受, 如果你是“儿子”, 会有什么想法, 会原谅父亲吗?

(5) 解释:故事中的这个父亲叫朱鸿钧, 儿子叫朱自清。结局:父子相互谅解, 冰释前嫌。

5.回到文本, 理解感悟

(1) 再次读全文, 再次体会作者的感情、心情, 并试着用一些词语表达。

预设:内疚、感恩、矛盾、悲伤、忏悔……可谓五味俱全。

(2) 讨论并回答课后练习四的第2小题。

6.体味情感, 品位语言

(1) 请学生尝试总结本文语言风格。

(2) 教师总结:这篇散文的语言朴素到没有任何修饰, 就像我们那平淡的日子。这种朴素、平淡的风格不仅体现在文中的叙事语言, 更典型地体现在父亲简短的话语中。此风格非常适合表现这对不善沟通表达的父子间的爱:用最平淡的文字书写最真挚的感情。

(3) 《背影》与《春》的语言风格截然不同。你更喜欢哪种?为什么。

7.总结, 感悟, 提升

(1) 回应开头。1928年秋日的一天, 在扬州东关街仁丰里一所简陋的屋子, 朱自清的三弟朱自华接到了开明书店寄赠的《背影》散文集, 忙奔上二楼父亲卧室, 送给父亲朱鸿钧先睹为快。此时的父亲朱鸿钧已行动不便, 就挪到窗前, 依靠在小椅上, 戴上了老花眼镜, 一字一句诵读着儿子朱自清的文章《背影》。诵读时, 父亲朱鸿钧的两眼老泪纵横, 手不住地颤抖, 但读完后, 昏黄的眼珠却放射出光彩。他明白儿子读懂了自己过去对儿子的关心, 也明白自己错怪了儿子, 他谅解了儿子。从此, 朱自清父子矛盾得以缓解并消逝。父亲朱鸿钧是在看到《背影》以后去世的, 但他是带着满足的微笑去世的。

(2) 学生自由总结学完课文后的感受。

(3) 教师总结。作者选择“背影”这个写作角度, 恐怕主要不是技巧上的考虑, 而是父子间虽有深情却并不默契、虽想表白却又不善表达或羞于表达的情之所至的必然结果。看似偶然的一次送别、一个背影, 其实是父子间有隔膜的爱的必然表达和表现形式。这种写作视角在客观上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人无完人, 也许父母有很多缺点, 有不能让我们满意的地方, 也许父母曾经让我们失望, 让我们烦恼。但我们要明白, 他们爱我们。也许你觉得你和父母有很多矛盾, 甚至不可调和, 但请相信:有隔膜的爱是普遍性的规律, 爱可以化解而且最终会化解一切误会和矛盾。

陈思和教授在探讨如何细读文学作品时曾指出:“我们过去对文学名著的很多解释都是从教条出发的, 我们不相信文本背后还有一个更加完整的世界, 我们只相信显文本提供的东西。”[5]笔者希望能在新的教学设计中将文本背后那个“更加完整的世界”呈现出来, 不是从教条出发, 不是从功利出发, 而是从文本出发, 从语言出发, 将文本的真实和秘妙呈现给学生, 让他们认识经典、正面经典、接受经典, 进而批判经典, 在经典的学习中实现精神和思想的真正升华, 回归本真。

摘要:语文教学要回归本真, 必须由教师自己去完成一个从“遮蔽”到“去蔽”、由解构到重构的过程。《背影》的教学史很典型地反映出语文教学被遮蔽的历史及误区:文本解读的浅层面和过度解读、情感教育的“美化”、“升华”情结等。教师应以一种全新的、真实的解读为《背影》“去蔽”, 还它以“经典”的真面目。引导学生捕捉文本重要信息, 发现文本缝隙, 进而理出文本意脉, 关注《背影》背后那个虽不完美但却真实完整的亲情世界, 体会并接受父子间那种“有隔膜的爱”, 结合自我和生活重新理解、解读亲情。

关键词:《背影》,语文教学,遮蔽,去蔽

参考文献

[1]叶圣陶.文章例话——叶圣陶的二十七堂作文课[M].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 2005:5-6.

[2]张树军.《背影》背后的故事[J].语文知识, 2006 (7) :34.

[3]钱理群, 孙绍振, 王富仁.解读语文[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 2010:199-215.

[4]董水龙.只说不懂的, 不教已懂的——《背影》教学案例[J].语文学习, 2006 (6) :29-30.

3.关于《背影》的教学反思 篇三

一、 教学立场:读出文本的个人意义

一线教师的教学话语权至少应体现在这样两方面:一是作为一个独立的生命体,对经典文本的理解一定会带上个人体验,拥有个人发现;二是作为在教学现场的人,面对真实学情,最有发言权。教师既然不是“知识贩子”就应当和学生一起“发现”,共同成长。每一种文本读解,对于学生都是全新的,但只有教师带着发现的喜悦与学生在文本中相遇,教学才对师生产生个人意义。

为了不落窠臼,我尝试从词语色彩的角度,重新阐释这篇散文。朱自清是一个长于着色绘文的作家,他的很多写景散文色彩浓艳之极。但我们把《背影》当作一幅画来看,看到的是灰色的世界。但凄凉的灰暗之中也有温暖的色彩,细品之下才发现:大衣(紫毛)、橘子(朱红),是很闪亮的存在,“信”(白色),是全文难点,是隐含的色彩。即使是作为一篇纪实散文,也并不是生活的复制。那些历经多年还留存于记忆中的东西,都是有特别意义的,有些东西甚至作者本人并不完全知晓,譬如这些色彩。从“大衣·橘子·信”的色彩角度去读解全篇,可能有些牵强的理解,但是这种新鲜的视角还是让我激动。从实际教学效果来看,一年过去了,还有学生清楚记得这样的一堂课和课上的一些对话,我想这是最好的肯定。

二、 审美追求:追求“语文”的感动

《背影》是一篇很感人的纪实散文。无论怎么教,怎么读,师生不感动,终是失败。但是语文教师追求的应当是“语文”的感动,而不能只满足于“思品”的感动。

1. 有限度地唤醒生活经验。《背影》中那种特定时代背景下的亲情故事和父子纠葛,与学生生活相距甚远,因此,教学中只有结合学生的情感体验,才能对文本中的词句产生一种鲜活的感受,让文本鲜活起来。但是,无限度地掺入学生的生活,当然也可以引起学生共鸣,甚至某一个学生亲情故事会让语文现场的学生为之感动流泪,但我提醒自己,那不全是语文的感动,甚至大部分不是语文的感动。只有源于对文本的细品,被词语激荡了自己的心,语文味才足。引入生活的目的,是为了发现文本的力量。

2. 审慎地运用影视媒介。从头至尾,我没有引用更精彩的朗读录音或是别的,而采用我和学生的本色朗读,我更杜绝所有煸情的音乐出现,这可能有些偏执,但据我所知,不读书,只听音乐,那些敏感的孩子也会流泪。被打动是好事,但语文课上,我希望是文字的力量在打动学生,而不是别的。

3. 有节制地推出背景知识。厚重是经典老课文的审美特征。首先是因为它带有历史的印记,一部《背影》几多风雨。但什么背景可以出示,什么背景可以不出示,我做了一些取舍。文本是一个艺术体,它不需借助任何力量自有魅力,我不想因为背景的“精彩”而掩盖了文字的光华。

三、 教学实践:让词语成为文本细读的支撑点

越是经典的文本越需要不厌其烦地细读,细读方能品出其中味道。每位教师细读切入的视角各不相同,我在教学实践中,仍然抓住词语,从词语入手理解全篇的情感。比如:1. 皮大衣。这个词与“背影”的寒酸形成鲜明的对比,学生感受到:经典文本中那些看似细小的东西,都很有表情达意的能量。2. 朱红的橘子。一是扣词细读。重点是父亲攀爬月台部分,引导学生图文对比,体会那一“缩”的艰难,感受到了白描的力量。二是追问促思。让学生不仅能从艰难处,更能从平常琐屑中发现“父爱”。这与其说是培养学生对爱的感受能力,不如说是培养学生“于平常处见精彩”的文本细读能力。3. 白色的信。一是细读“信”,品“父爱”。让学生发现,即使是父亲的“不好”中也不乏亲情温暖。二是细读文,品“爱父”。让学生体会到,儿子不仅理解了父亲,甚至是体谅和宽容了父亲。最后一段的感人力量就在于父子相谐。不知不觉中,“我”已由“爱”的承受者,成为“爱”的施与者了。

4.背影教学反思 篇四

《背影》是一篇以“父爱”为主题的文章。父爱在初二学生心中是一个正在觉醒的懵懂意识,也是一份隐藏较深的情感,所以,对父爱的体会,或者说对爱的体会,是初二学生基于“自尊、独立”而比较敏感的话题。教学中充分认识到这一点,对引导学生顺利揭示文章主题情感和产生深刻的认同和强烈的触动是比较关键的。

情感的体会是散文教学的重点,而将情感的体会转化为学生内在的成长的体悟,转化为学生生命意识的觉醒和对生活的独特感悟进而促进生命的成长又是我们在进行散文教学时所追求的最高目标。散文的味道就在于串联了一个个精彩的瞬间而氤氲成一种朴素而又特别的情感,最终是这种情感的美成为一种生命的永恒。《背影》就是这样一篇化瞬间为永恒的文章。

5.《背影》教学反思 篇五

曹坪中学 任福荣

《背影》是一篇传统写父子亲情的文章,那浓重的背影凝聚着撼人的力量,也曾感动过一代又一代的人。但现在的孩子,因时代、家庭等等原因,很难融入这篇文章,为此我设计了以情导学的几个环节。同时,一反传统教学中以“背影”为切入点的规律,而是从品味语言入手,从字里行间去感受那力透纸背的父子亲情。让学生学会品味语言,从而体悟情感,并学会运用语言之法。

新课程理念要求以人为本,以学生为本。按初中语文课标的要求:学生在阅读中要有自己独特发现,有自己个性见解,品析感悟语言特点。因此,整个教学程序的展开都是围绕这一目标进行的,通过学习、体悟文章语言所饱含的父子亲情,培养学生的语感能力。这样,让语文课堂真正变成学生乐学、会学、学会的快乐天堂。

调动学生的思维与兴趣,成了本节课重中之重。引入情境后,只以“文章表达什么思想感情”为牵动点,激发学生的发散思维。让我惊喜的是,这些孩子,思维竟如此敏捷、开阔,他们能从点滴语言中感悟到子对父的思念、牵挂等情感,这是我预设中所没想到的。这也激发了我与他们一起去探究质疑的兴致,让我真切地感受到,“教学相长”的深刻寓意。这一预设的探究过程,使我与孩子们一起回读文本,更加深刻地体味出文字间所蕴含的绵绵不尽之意。

本文语言质朴无华,而情感却力透纸背。因此,在重点环节中,我设计了品味语言,体悟情感这一环节。从品词入手,可从中悟到“知微见著”的效果。此环节设计为纠正教师的错误,让生感受到“困后之妙”。人物是情感的凝聚点,而品味人物描写也是初中阶段应掌握的一种方法。让学生品析人物描写,挖掘其内在的感情色彩。在这两个环节中他们极尽能力,品出词语含义,具体再现情感,也融入了文章的情感中。拓展练习中学生受文章浓情的感染,动情地描述生活中无痕的真爱,沐浴在无疆的亲情中,将文字化成真正的情感体验。

我布置了作文题《 的父亲》要求学生对父亲仔细观察,用心体会,然后写一篇具有真情实感的描写父亲的文章。学生由于对父亲有着独特的感知,所以写出了一篇篇优秀的文章。有一位同学写道:“岁月无情,生活的拮据一年又一年地煎熬着爸爸强健的身躯。如今的他,头发渐白,脸庞消瘦;如今的他已走过英俊潇洒、精神抖擞的壮年时代;如今的他总是埋头拼命劳作,希望家里的生活会好一些;如今的他放弃了那辆承载着他在那条乡间小道上走过5年的摩托车,换上了一辆破旧的自行车。他总是说:骑自行车比骑摩托车舒服多了。爸,真的是这样吗?在那炎热的盛夏里,在那火辣辣的太阳下,看着你汗流浃背,吃力地蹬着车前进,那叫舒服吗?其实我知道爸爸是在用自己的辛劳和汗水为我们省下一点点开支,为我积攒上学所需的费用。┈爸爸,请放心,我会以最好的成绩给您带回最好的荣誉。您虽然没有带给我富裕的生活、名贵的衣服,但我却拥有着最温暖的父爱,我拥有一个伟大的父亲,享受着伟大的父爱。”

6.背影教学反思 篇六

古人云:“男儿有泪不轻弹”,可细心的读者不难发现,文中竟然出现四次流泪,是什么原因使得堂堂男儿的朱自清先生数次泪流满面呢?从这一角度引导学生把握课文,易引起学生兴趣,使学生带着疑问开始对文本的解读。

1、 第一次流泪出现于课文第二节,“到徐州见着父亲,看见满院狼藉的东西,又想起祖母,不禁簌簌的流下眼泪。”父亲赋闲,家道衰落,“满院狼藉”的景象引起作者的感伤,再加上失去亲人的伤痛,百感交集,“不禁簌簌的流下眼泪”。

2、当作者看到父亲为自己买橘子时的艰难身影,流下了第二次眼泪。“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父亲的艰难与父爱的伟大,使得作者的泪“很快地流了下来”。

3、“等他的背影混入来来往往的人里,再找不着了,我便进来坐下,我的眼泪又来了。”分别后,不知何时才能相见,慢慢混入人群中的父亲,从此又要走上风雨飘摇的人生之路。不难看出,离别的伤感与对父亲的牵挂,是作者第三次流泪的原因。

4、“我身体平安,惟膀子疼痛厉害,举箸提笔,诸多不便,大约大去之期不远矣。”读着父亲的来信,买橘子的蹒跚身影,离别时渐行渐远、混入人群的背影,衣着朴素、青布棉袍黑布马褂的背影,又浮现在作者眼前。泪光晶莹中分明透露出作者对年迈父亲的记挂与惦念。

7.《背影》教学设计 篇七

1.运用媒体,激发学生审美情趣,体会浓浓的父子深情;

2.能整合文本与媒体信息,形成新信息;

3.学会感恩父母,珍惜亲情。

【教学重点】体会浓浓的父子深情

【教学难点】运用媒体,激发学生审美情趣,学会珍惜至爱亲情

【教学过程】

一、整体感知走进亲情

导入:

提到中国现代文学,不能不提到朱自清先生;提到朱自清先生,不能不提到《背影》这篇散文。《背影》是一篇文质兼美的纪实性散文,自1925年发表以来影响教育了几代人。可以说,《背影》是感人至深能够让我们终生受益的一篇美文。让我们带着一颗感动的心一起走进朱自清先生的《背影》。

1.抢答题:文中出现次数最多的两个词是什么?一共出现几次?

谁的背影,谁的眼泪?

2.思考探究:

父亲的背影和儿子的眼泪分别是在怎样的情形出现,有什么作用?它们之间有什么联系?

(1)解读父亲的背影

惦记背影(开篇点题)──刻画背影(追忆往事)──惜别背影(追忆往事)──再现背影(结尾深化)

女生齐读写背影的文字。

(2)解读儿子的眼泪:

A.见父亲 睹家境 想祖母──悲哀之泪──悲哀的泪眼中见一个坚强的父亲。

B.望父买橘,艰难背影──感动之泪

C.父子离别,惜别背影──惆怅之泪

D.含泪读信,再现背影──思念之泪

男生齐读四次流泪的句子。

(3)父亲的背影和儿子的眼泪有什么联系?

A.见父亲 睹家境 想祖母──悲哀之泪──悲哀的泪眼中见一个坚强的父亲。

B.望父买橘,艰难背影──感动之泪──感动的泪眼中见一个惜子如命的父亲。

C.父子离别,惜别背影──惆怅之泪──依恋的泪眼中见一个伟大的父亲。

D.含泪读信,再现背影──思念之泪──思念的泪眼中见一个慈祥的父亲。

(4)本文的线索是什么?

二、精读美文品味亲情

播放电视散文《背影》:“望父买橘”,朗读自己最感动的地方,写评注,注意抓住关键字词关键句品析文章透露的内涵。

美点探究:

1.年龄:老年

2.体态:肥胖

3.走路姿态:蹒跚、慢慢

4.衣着:黑布小帽、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

5.动作:探、攀、缩、微倾

6.心态:心里很轻松似的

7.父亲的语言:“你就在此地,不要走动”,“我走了,到那边来信”,“进去吧,里边没人”,看得出父亲对“我”很关心,很体贴。语言更是简洁朴实,流露真情,极平凡的日常絮语,包含着多少怜惜、体贴和依依不舍。

8.独特的角度:

作者所以选取“背影”这种特殊的角度来反映父亲的面貌,基于表现内容的需要,体现着高明的艺术构思:

①可以表现父亲在特定环境下的形象特点。作者家境衰落、父亲老境颓唐、心情忧郁,用“背影”来表现,最能体现人物的这种境遇与心境。

②可以给读者以自由想象的广阔天地。作者不正面描写父亲的面貌,而以“背影”出现,结合文章内容,读者可以展开自己的想象,使父亲衰颓的形象更具丰富的内涵。

③艺术视角的创新。作者不落俗套,不随人后,开拓了艺术表现的新领域,给人以生动、新颖的感受。

三、质疑探究感悟亲情

你想知道网络一些专家和大众的看法吗?

喻旭初:这是经过时间检验的名篇;

薛冰:《背影》不是宣传交通规则的;

丁帆:人性的美好是永恒的经典;

黄烨:一篇好文章胜过千万大道理;

叶兆言:《背影》不完美,但不能删;

课改:学者建议删除语文名篇,教材专家不同意;

广州各高校学生一致反对将《背影》从课本删除……

人无完人,父亲是普通而又平凡的人,犯错误是难免的,即使犯了错误,那也是因为爱儿心切呀,我想这个美丽的错误不会影响他在我们心中的美好形象,也正因为这种错误,才使这父爱变得更伟大更感人。

《背影》,如此感人的经典散文,这感人的力量从何而来,让我们深入探究文本,得到写作的启示。

课文链接:补充两则关于《背影》的资料。

朱自清谈《背影》:

1947年,朱自清自述:“我写《背影》,就因为文中所引的父亲的来信那句话。当时读了父亲的信,真的泪如泉涌。我父亲待我的许多好处,特别是《背影》里所叙的那一回,想起来跟在眼前一般无二。我这篇文章只是写实。”

信中说道:“我身体平安,惟膀子疼痛利害,举箸提笔诸多不便,大约大去之期不远矣。”我读到此处,在晶莹的泪光中,又看见那肥胖的、青布棉袍黑布马褂的背影。唉!我不知何时再能与他相见!

朱自清父亲读《背影》:

1928年,我家已搬至扬州东关街仁丰里一所简陋的屋子。秋日的一天,我接到了开明书店寄赠的《背影》散文集,我手捧书本,不敢怠慢,一口气奔上二楼父亲卧室,让他老人家先睹为快。父亲已行动不便,挪到窗前,依靠在小椅上,戴上了老花眼镜,一字一句诵读着儿子的文章《背影》,只见他的手不住地颤抖,昏黄的眼珠,好像猛然放射出光彩。

1.写法探究:

这篇文章有一种感人的力量,请问这种力量从何而来?──真、细、实。

“真”即是真情实感;事情的真实。情感的真挚。

“细”即是描绘细致;观察的仔细。细致入微的细节──外貌描写,动作描写,语言描写。

“实”即是朴实无华。客观写实的白描。朴实无华的语言。朴实的语言中饱含着感情。

“新”即是角度新颖——父亲的背影。

2.写作启示

(1)写人记事,应该选取最动情的一件事,写最动情的一件事要突出最动情的瞬间。

(2)文章遣词造句,无需去追求华丽的辞藻,真情的自然流露最感人。

(3)细微之处见真情,细节成就精彩。

(4)选材构思角度要新颖独特,给人耳目一新。

小结:有一句话,值得你铭记一生:世界上最大的是海洋,比海洋更大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大的,是父母对儿女的恩情!

那现在就让我们带着一颗感动、感激、感恩的心来齐读这一崇高而又伟大的背影。(学生深情朗读第六自然段)

四、拓展延伸真情告白

上一篇:高中生国旗下演讲稿范例下一篇:家长会主持人主持词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