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流体力学实验答案

2024-08-05

工程流体力学实验答案(精选12篇)

1.工程流体力学实验答案 篇一

关于 理论力学答案 的网友求助帖

理论力学 第Ⅱ册(和兴锁)课后答案 科学出版社

理论力学 课后答案

本书根据教育部高等工业学校理论力学教学的基本要求编写,分为两册。第Ⅰ册内容包括静力学、运动学、质点动力学、质点的振动、动力学普遍定理和达朗贝尔原理等;第Ⅱ册内容包括碰撞、虚位移原理、拉格朗日方程、二自由度系统的振动和刚体动力学等。全书例题丰富,并配有思考题、习题和答案。

0

okey 小时前

理论力学 修订版(徐燕侯 郭长铭)课后答案 中国科技大学出版社

理论力学 修订版 无 课后答案

0

okey 小时前

理论力学(罗特军)课后答案 四川大学出版社

理论力学 课后答案

《高等学校工科力学系列教材:理论力学》是四川省教改项目“工程力学精品课程建设”的研究成果,对传统的理论力学体系进行了较大的改进,以适应面向21世纪教学改革及大量培养高等科技人才的需要。本书以理论力学的基本内容为主,适当提高了起点,力求做到逻辑清晰、易于教学。

本书可作为高等院校工科本科各专业的理论力学教材。少学时理论力学课程可根据需要对内容进行取舍。本书可供成人高校、高职高专的师生及有关工程技术人员参考。

0

okey 小时前

理论力学 第2版(李卓球)课后答案 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

理论力学 第2版 无 课后答案

根据高等学校理论力学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理论力学(第2版)》结合工科相关专业应用基础的特点,在保留理论力学经典内容的前提下,适当更新和精炼了教材内容。《理论力学(第2版)》主要内容为静力学、运动学、动力学三大部分。《理论力学(第2版)》适用于高等学校工科力学和工程类各专业的理论力学教材,各专业可以根据需要选用全部或部分内容,也可供有关工程技术人员参考。

0

0

okey 小时前

理论力学 第2版 课后答案(同济大学航空航天与力学学院基础力学教学研究部)同济大学出版社

理论力学 第2版 无 课后答案

《同济大学工程力学系列教材:理论力学(第2版)》共分三篇,分别为静力学、运动学和动力学。本书保持了同济大学原理论力学教研室1990年版《理论力学》的体系和风格,但对该版教材的内容和习题作了部分调整。

本书以土木、水利、机械等工程实际为背景,注重物理概念的阐述和力学建模能力的培养,通过课程内容与体系的改革,努力做到理论与应用并重。本书例题、习题丰富,能达到熟练掌握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和计算技能的教学要求。

本书主要用作普通工科院校土建、桥梁、水利、机械等专业的教材,也可供有关工程技术人员参考。

0

okey

2012-11-30 00:37

求 理论力学(武清玺 陆晓敏 殷德顺 著)中国电力出版社 课后答案

麻烦各路大侠,路见不平拔刀相助下,因为没有答案,这门理论力学有点难下手啊····对于我们土木专业的学生来说,这门就是基础,如果这门没有学好,以后的材料力学等等课程就很难跟得上了,拜托了!

2701

a7358890

2010-10-19 15:40

理论力学(冯维明)课后答案 国防工业出版社

跪求《理论力学》

国防工业出版社

冯维明 主编 的课后习题答案~·~~~~~ 运动学部分分四章,主要内容为:点的运动学、刚体的基本运动、点的复合运动及刚体的平面运动。动力学部分为九章,主要内容为:刚体动力学的基本概念、力系的简化与平衡、质点动力学、动量定理、动量矩定理、动能定理、达朗贝尔原理、虚位移原理反动力学普遍方程和机械振动基础。本教材在内容上力求达到重点突出、条理清晰、结构紧凑、叙述严谨,对较深的、提高性的内容,则抓住实质、特点作精炼的陈述。本教材还精选了例题和习题,注重启发式教学,给学生留有充足的思维空间。

179 q@q_352098

2011-9-25 22:33

理论力学 第2版(唐国兴 王永廉)课后答案 机械工业出版社

求此书答案 《理论力学(第2版)》共十五章,包括静力学基础,平面汇交力系,力矩、力偶与平面力偶系,平面任意力系,空间力系,静力学专题,点的运动学,刚体的基本运动,点的合成运动,刚体的平面运动,质点动力学基本方程,动量定理,动量矩定理,动能定理,动静法。每章都配有大量的例题、复习思考题与习题,并在《理论力学(第2版)》的最后,给出了习题参考答案和参考文献。

415

okey

2012-11-7 10:57

理论力学(唐国兴 王永廉)课后答案 机械工业出版社

课后习题答案 《普通高等教育规划教材:理论力学》共15章,包括静力学基础、平面汇交力系、力矩·力偶·平面力偶系、平面任意力系、空间力系、静力学专题、点的运动学、刚体的基本运动、点的合成运动、刚体的平面运动、质点动力学基本方程、动量定理、动量矩定理、动能定理、动静法。每章都配有大量的例题、复习思考题与习题,并在书后给出了习题参考答案。

2.工程流体力学实验答案 篇二

关键词:比较教学法,工程流体力学实验,启发式教学

一、引言

比较教学法是指在教学活动中将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认识对象放在一定的条件下, 按照同一标准进行对照比较, 从而确定认识对象属性的同异、地位的主次、作用的大小、性能的优劣、问题的难易或认识的正误深浅, 以达到辨识、了解和把握认识对象之目的的一种方法。

比较教学法具有比较对象的广泛性、比较思维的贯穿性、比较功能的鉴别性、比较方法的对照性等特点, 比较教学法内容非常丰富, 其遵循的原则就是经过比较, 使易混淆、模糊的知识清晰起来, 便于掌握, 因此比较教学法是最常用的教学方法之一, 也是使用最广泛的教学方法之一。

工程流体力学是我校热能工程系的基础专业课程之一, 是进入专业、掌握专业知识以及在专业领域进一步深造的必要条件, 该课程的教学效果直接关系到毕业生的质量。而实验教学作为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实践能力、分析能力, 加深理解和掌握基础理论知识, 实际设计应用的一个重要教学环节, 承担着综合性、创新性教学的重担, 因此, 如何提高工程流体力学实验教学的教学质量, 启发和培养学生的创新性思维模式, 培养和提高学生创新能力在课程教学中起着重要作用。因此, 在工程流体力学实验课程中尝试引入比较教学法, 以实现进一步提高课程教学质量, 培养具有高应用水平、高创新能力的学生的目的。

二、比较教学法在工程流体力学实验课程中的应用

1. 各种工质状态实验的比较

通过比较各种工质状态, 能够充分认识工质本体特征、工质不同状态下的特性, 更有利于学生进一步认识基础知识、基础理论, 并将基础知识、理论与实际情况有机的结合在一起, 相互映证, 加深理解, 并为实际应用打下基础。

在工程流体力学实验教学过程中, 我们应用到的工质主要有两种: 空气和水。下面我们就对这两种工质的不同状态进行比较。

在对比的过程中, 我们可以看到对于一种工质适用研究方法和研究内容, 并不一定适用于另外一种工质, 例如水的静力学实验就无法应用于空气, 而空气的喷管实验也无法应用于水。因此, 在研究对象不同的情况下所选用的研究方法和研究内容也不尽相同, 要选用适合的方式方法方能发挥作用。同样, 对于相同的工质在不同状态下也要采用与之相适应的研究方式与方法, 这是进行研究的第一步基础论断。

2. 各种局部阻力损失的比较

在现实实际应用的过程中, 工程中总会遇到由于通流截面、流动方向的急剧变化, 引起速度场的迅速改变, 甚至会引起边界层分离, 产生漩涡, 从而形成形状阻力和摩擦阻力, 即局部阻力, 由此产生局部水头损失。由于局部水头损失的形式多种多样, 因此我们将实验中接触到的局部损失加以对比研究, 得到局部阻力损失的影响因素, 用以加深学生局部阻力损失的概念的理解, 同时培养学生在实际应用中尽量减少局部阻力损失的潜意识, 将实际应用与理论教学相结合。

由以上对比可以看出, 大多数局部阻力损失都是与流体流动的管道尺寸改变有关, 因此在实际应用过程中要选择尽量小的局部阻力损失方案, 需要针对具体情况进行具体计算, 甚至需要进行模拟实验以确定最佳方案。

3. 各种流量测量方式的比较

流体流动的动力学参数, 如流速、动量等都直接与流量有关, 因此这些参数造成的各种物理效应, 均可作为流量测量的物理基础。在本实验过程中一共采用了三种流量测量的方法: 质量流量法、体积流量法和毕托管测速法。

三、比较教学法在工程流体力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效果

比较法教学在实际应用过程中首先要选取比较内容, 然后对内容进行分析比较, 最后进行归纳得出结论, 这三部分分别要求学生具有自我提出问题的能力, 自我分析的能力和自我解决问题的能力, 进一步提高了学生的自主创新意识和自我创新能力。

1. 比较教学具有直观性

通过比较教学, 可以将相同或相类事物进行比较, 从而得到属性同异、地位主次、作用大小、性能优劣等比较结果, 使得实际情况一目了然, 简明直接, 直达重点, 且比较结果是归纳总结后的结论, 目的突出, 便于理解和记忆。

2. 比较教学法具有广泛性

比较教学法在工程流体力学实验课程中有着广泛的应用空间, 各种实验之间既有着共同点又有着不同点, 根据比较角度的不同可以得到各种不同的比较结论, 而在发现这些比较角度的过程中又有着各种各样的趣味性, 可以大大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积极性, 调动学生的思维能力、分析能力和判断能力。

3. 比较教学法具有启发性

比较教学法充分体现了启发式教学的基本理念, 是启发式教学的具体应用, 通过对教学内容的比较来实现对学生的启发, 使得学生的思维启发在比较中逐步推进。在工程流体力学实验课程中应用比较教学法, 可以启发学生, 尽量让学生自己思考、分析、辨别对象的各种类型、状态、计算方法、应用场合等, 可以教给学生应用比较式的学习方法, 并同时培养学生的比较式思维能力。

四、结语

适当的采用比较教学法, 不仅可以使得学生条理清楚、重点突出、易懂易记, 还能够启发学生, 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使得学生主动去发现、去思考、去分析、去辨别在实验过程中所遇到的可比因素, 同时自行辨别比较对象的属性同异、地位主次、作用大小、性能优劣等, 并归纳总结认识, 从而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比较思维方法, 培养学生的自我分析能力、自我归纳能力、自我学习能力, 并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李运模.比较教学法论略[J].中南民族学院学报 (人文社会科学版) , 2000, 20 (3) :125-127.

[2]杨开明, 杨小林.比较教学法在“给水工程”教学中的应用[J].高等教育研究, 2010, 27 (2) :71-73.

3.工程流体力学实验答案 篇三

关键词:科学发展;工程力学实验;教学效果

作者简介:徐步青(1970-),男,江西南昌人,石家庄铁道大学工程力学系,副教授;齐月芹(1971-),女,河北平山人,石家庄铁道大学工程力学系,讲师。(河北 石家庄 050043)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2)01-0099-02

科学发展观,就是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教育的对象是人,教育的目的就是培养人,让人得到全面的发展,让他们掌握一定的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将来为社会做出有益的贡献奠定坚实的专业基础。高校既不能只强调以科研为中心,也不能只强调以教学为中心,而应该是以学生为中心,强调学生在学校里的主体地位,学校的一切教育教学活动应该从学生的需要出发为基本原则。

工程力学既是基础性学科,又是技术性学科。工程力学实验既是工程力学课程的延伸,又是对工程力学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的巩固和提高。高等学校的实验教学环节是学生进行实践学习的主要形式之一,是实现知识与能力、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重要关键环节,是训练技能、培养创新思维的重要手段。因此加强工程实验教学的建设与改革,提高教学水平,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对培养高素质、高质量、高层次的工程技术人才至关重要。石家庄铁道大学(以下简称“我校”)的大部分学生将来主要从事铁路、公路、桥梁、隧道、民用建筑等工程技术工作。而对于工程技术人员来说,具备和掌握工程力学实验相关理论和基本技能是必备的基本素质。因为将来他们要对工程质量负责,而对工程建筑材料的基本力学性能、工程关键部位的应力应变状态的了解以及对各种规范的理解和掌握,是把握工程质量安全的关键所在。学生在大学期间必须了解和掌握相关的测试方法和计算原理,为将来能更好地从事工程领域的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1-3]

一、加强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提高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

在教学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生的自信心、兴趣等是学生赖以发展成长的最根本内在动力。教师要尊重学生,尊重学生的人格、尊重学生在学习方面的思考、尊重学生的创造思维,而不能要求学生全盘照搬教师的思维。教学目的,应努力追求让每个学生的潜能都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掘,每个学生个性都得到最充分的发展。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中心,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是教育的根本任务所在,也是教育科学发展的根本目的。

在工程力学实验教学中,倡导以学生为主导的教学理念,让他们树立正确的学习方法和学习观念,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比如,在讲工程力学实验发展历史时,会提到达芬奇、伽利略等科学家。他们采用实验的方法研究力学问题和现象的研究,开创了近代科学研究的新方法、新篇章,极大地促进了近代科学快速发展,使人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进入了新时代。从而激励学生学习工程力学实验的兴趣,更好地提高教学效果。[4,5]

二、精心讲解,提高教学效果

工程力学实验课程内容多,实践性强,而学生以前既没有接触此类内容,日常生活也很难注意到,学生学习起来也比较吃力。本课程课时数又不多,且有一半多的时间需要在实验室进行实验。因此,为了提高教学效果,在进行理论课讲授时必须精选内容、突出重点、精心准备、精心讲解。比如,在讲电阻应变计粘贴技术及质量检查时,笔者精心准备了教学课件,增加了很多现场实际粘贴电阻应变计的图片。在讲解时,重点讲述了粘贴的步骤、粘贴时需注意的事项、粘贴的质量要求等,且一边讲解一边利用现场图片展示如何做,使学生非常直观地了解和掌握了整个粘贴过程。如果只在课堂上讲,然后到实验室去实践的效果就不如上面的效果好。

又比如,在讲金属材料基本力学性能测定时,主要讲解了实验的过程、注意事项,需要测试的结果。同时,在理论课时还播放实验过程的相关录像或动画,简单介绍实验现象及试件断口的形状。至于断口的成因,留给学生进行思考。等到在实验室进行实验后,再解释即使是同样形状的试件、在同种载荷(拉伸、压缩或扭转)作用下,只要材料不同,断口的形状却是不同的。这说明在同样的实验条件下,材料所表现出来的力学性能是不一样的。并且提到很多混凝土梁等结构,为何在受拉区需布置钢筋而受压区不需要,这就是充分利用材料的性质,从而提高学生对材料基本力学性能的认识和理解。

三、加强工程实例讲解,提高实际应用能力

通过工程力学实验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进一步巩固工程力学所学的理论知识,掌握测定材料基本力学性能的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了解实验应力分析的基本概念和初步掌握验证工程力学理论的基本方法,这对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实际工作能力和科学习惯是十分重要的。但由于该课程具有理论性强、概念多、内容抽象等特点,而且与工程实际结合紧密,学生没有工程背景知识,既给教学增加了难度,也使学生学起来非常吃力。

因此教师平时应注意搜集和积累一些与工程实际相关的实例,然后贯彻到教学中,可以激发学生对所学基本理论的学习兴趣,这样能极大地提高教学效果,提高学生的工程素质和培养创新精神。

比如在讲百分表和千分表时,笔者讲了自己亲身经历的一个工程实践项目。在某城市有一较长的地面立交桥,该桥是曲线桥,且整个桥面是一整片混凝土梁。在经过多年的使用后,桥面在行驶车辆的离心力作用下,桥面中心线偏离了桥墩中心线。为了能保证该桥梁安全运行,必须把桥面顶回到原来的位置。但是,直接顶回肯定是不行的,因为桥墩与桥面的摩擦力太大,会把混凝土桥梁顶裂。为了能使桥面顺利顶回,采取在桥墩和桥面之间放上比较光滑的材料,然后再在侧面顶回的方法。要在桥墩和桥面之间放上比较光滑的材料,必须把桥面先顶起来。由于桥面很长,大概有100多米,在顶的过程中必须使用很多液压千斤顶(每个桥墩处放一个),且必须保证每个千斤顶每次顶升的距离相等。为了监测桥面的顶升过程,采用了一种可以将模拟信号转换成数字信号并可以利用计算机采集的百分表。利用数十个百分表监测千斤顶的每一次顶升动作,从而保证了桥面的顶升安全。通过此例说明,即使一个小小的百分表,既可以在实验室做小仪器用,也可以在具体工程中发挥很大的作用。这个工程实例对开阔学生的思路和视野有很大的启迪作用。

四、调整实验项目,提高教学效果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新材料、新技术、新方法不断涌现。工程力学实验所涉及的无论是所用的材料、构件所处的工作环境、实验的加载方式以及实验设备都发生了较大改变,因此在工程力学实验课程教学中要最大限度地引入新科技、新成果,不断调整和更新实验教学内容,使学生能接触和学习到一些新知识和新技能。

现在,我校工程力学实验课程面临的主要问题是:实验内容有些陈旧,与当前科技发展、工程应用有一定的差距。验证型实验项目过多,难度较小,缺乏创新;综合型、设计型实验项目较少。有些实验设备陈旧,达不到现行的国家标准。因此必须进行实验项目的调整和更新实验设备,适当增加一些与工程实际紧密联系的综合型和设计型实验项目。

比如,原来有纯弯曲梁的横截面正应力测试实验,该实验主要是用来验证材料力学关于梁弯曲时正应力在横截面上的分布规律,这是一个常规的实验。但是,工程中还有一些结构是由多层梁叠合成的,比如一些大卡车的悬架。已设计并实施叠合梁弯曲的实验项目,让学生来研究应力在此类梁上的分布情况。还有等强度梁也是工程中较常见的,已利用它进行动态应变测试实验。

五、加强软环境建设,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

计算机在现代教育中得到普遍的使用,计算机为多媒体教学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现代教育技术的特点是信息容量大、传递速度快,传递形式多种多样。教学形式活泼生动,具有一定的视觉冲击效果,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在教学中利用计算机加强软环境的建设,架起教师与学生交流的立交桥,真正发挥现代教育的特点。教学软环境建设包括课堂教学信息交流平台和课外学生自主学习信息交流平台。

工程力学实验课程与工程实践联系紧密,课程涉及实验设备、工程应用实例等内容,如果按传统的教学方式、靠语言描述或黑板画图的将这些信息传递给学生,信息传递的容量和传递的速度都会受到很大限制。因此,在工程力学实验的课堂教学中,我们一直采用多媒体教学方法,对教学中涉及的实验仪器设备、实验现象和工程应用实例等,恰当地采用图片、动画和录像等方式展示,使得课堂教学的气氛生动、活泼,信息交流方便、顺畅。

在课外教学环节,我们建立了答疑博客,给师生交流提供了网络平台,学生有任何疑问,都可以在博客上留言,老师通过博客进行解答。这样,学生的疑问可以随时得到解答。另外工程力学实验课程还给学生提供一些因特网上的链接地址,帮助学生选择因特网上的相关内容,让学生充分了解到工程力学实验最新的内容,对掌握知识技能、拓展视野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六、结束语

以学生为本,提高实验教学效果,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促进我校整个工程力学教学水平和谐科学发展,是本门课程建设和改革的目标所在,是全体教师希望所在,也是全体教师的奋斗目标所在。

参考文献:

[1]黄滨.结合科学发展观创建学习型高校实验室管理模式[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8,27(10):145-147.

[2]李哲,冯冠.以科学发展观引领教学创新[J].辽宁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10(6):89-90.

[3]李冬梅.谈工程力学教学中学生工程意识的教育和培养[J].教育与职业,2008,(21):88-89.

[4]欧淑彬.提高工程力学课程教学效果的几点体会[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25(3):125-126.

[5]张义同,张岚.关于扁担的力学[J].力学与实践,2002,(5):76-78.

(责任编辑:刘丽娜)

4.工程力学实验教案 篇四

李 颖

2005年3月

一、拉伸试验

一、实验目的

1、了解万能机的主要结构及其工作原理,熟悉操作规程和正确使用方法,并注意安全事项。

2、通过实验观察低碳钢、铸铁在拉伸和压缩过程中表现的各种变形规律和破坏现象。分析和比较不同材料的力学性能。

3、测定低碳钢拉伸时的屈服极限s、强度极限b、延伸率和截面的收缩率。二、试件

按GB228—76规定,本实验试件采用圆棒长试件。取d0=10,L=100,如图所示:

三、实验设备及仪器

1、液压式万能材料实验机;

2、游标卡尺;

3、划线机(铸铁试件不能使用)。

一、低碳钢的拉伸实验 实验原理及方法 1.屈服极限s的测定

实验时,在向试件连续均匀地加载过程中。当测力的指针出现摆动,自动绘图仪绘出的P—ΔL曲线有锯齿台阶时,说明材料屈服。记录指针摆动时的最小值为屈服载荷Ps,屈服极限ζs计算公式为

sPs/A0

P—ΔL曲线

2、屈服极限s的测定

实验时,试件承受的最大拉力Pb所对应的应力即为强度极限。试件断裂后指针所指示的载荷读数就是最大载荷Pb,强度极限b计算公式为:

bPb/A0

3、延伸率δ和断面收缩率Ψ的测定

计算公式分别为:

δ=(L1-L)/L x 100% Ψ=(A0-A1)/A0 x 100% L:标距(本实验L=100)

L1:拉断后的试件标距。将断口密合在一起,用卡尺直接量出。A0:试件原横截面积。

A1:断裂后颈缩处的横截面积,用卡尺直接量出。

(三)实验步骤

1.试件准备:量出试件直径 d0,用划线机划出标距L和量出L;2.按液压万能实验机操作规程1——8条进行;

3.加载实验,加载至试件断裂,记录 Ps 和Pb,并观察屈服现象和颈缩现象; 4.按操作规程10——14进行;

5.将断裂的试件对接在一起,用卡尺测量d1和L1,并记录。

二、扭转实验

一、试验目的

1、观察低碳钢和铸铁受扭过程中的变形现象;比较它们的破坏特征。

2、验证扭转虎克定律,测定剪切强度极限。

二、设备

1、扭转试验机。2、游标卡尺。3、试件。

三、实验原理及方法

1、验证扭转时的虎克定律.最大剪应力不超过材料的比例极限时,相对扭转角φ与扭矩T有如下关系.φ=TL0/GIp 式中L0、G、Ip皆为常值,T、Φ为变量;若有一扭矩T则对应一φ值,每增加同样大小的扭矩ΔT,扭转角的增量ΔΦ大致相等,这就验证了虎克定律.2、扭转破坏Tn—Φ曲线.低碳钢

铸铁

低碳钢和铸铁试件受扭直至破坏,它们的T—Φ曲线如图所示.低碳钢有直线段,有明显的屈服阶段,测力指针暂时不动或摆动,而扭转角Φ很快增加.最终破坏时,可看到低碳钢试件的扭转角非常大,沿横截面扭断,而铸铁试件的扭转角很小,沿45°~55°螺旋面扭断。

四、实验步骤

1、用特殊铅笔在低碳钢试件表面划出平行杆轴线的纵向线和左标距内两个截面的圆周线,使成为小矩形格子(已由实验室准备好)。

2、用游标卡尺在试件标距长度内量取直径(方法如拉伸实验)。

3、选择合适的度盘(施加扭矩后,禁止转动量程选择手钮)。

4、把试件先装于固定夹头内,并夹紧。然后移动加载机构,使试件插入主动夹头至适当位置夹紧。此时,主动指针应在零点上。

5、选定主动夹头的转速(一般试件屈服前用36/分,屈后0-360/分),将被动针转至与主动针重合。旋转主动夹头上的刻度环使零点与指针重合。选好扭转方向,打开记录器开关。

6、启动按扭。拧动多圈电位器,使主动夹头至所需转速。这时,可以看到扭转变形随扭矩而不断增加。按Mn加载,并同时测出相应的扭转角。

7、当变形继续增加时,而扭矩不再成正比增加时,标志材料已开始屈服,这时,塑性变形仅在外层发生,扭矩还可以增加。塑性变形将从圆周向中心逐渐扩展,直至截面上各点处的剪应力都一样,这时扭矩称极限扭矩用Mnjx表示,继续扭转试件已毋需增加外力偶矩,直至试件扭断。其剪切流动极限

a

8、铸铁试件

3Mnjx

4Wn先测出试件计算直径,然后把试件装于扭转机上,将主动夹头转速按纽放在0-36/分,加载直至破坏,记下破坏时的扭矩Mnb。其剪切强度极限。

b

Mnb Wn实验三 弯曲实验

一、实验目的

1、测定纯弯梁一个截面的应力大小及分布规律,以验证直梁弯曲时的正应力公式。

2、了解电测法,初步学会电阻应变仪的使用。

二、实验设备及仪器 1.液压万能实验机; 2.电阻应变仪,预调平衡箱;

三、实验用试件机装置

矩形截面梁试件,材料为A3钢,试件尺寸及实验装置简图简下图:

载荷通过副梁及两个磙子施加到试件上,应变片接线采用多点半桥式接法。R6为温度补偿片,五个工作片的粘贴位置为顶面1。底面

5、中性层3及距中性层h/4处的2、4。

四、实验原理:

1.纯弯曲梁衡截面上应力的测试及应力的分布规律 实验采用等载荷增量法。

当载荷P作用时利用应变仪可测出相应的应变度εds,根据胡克定律ζ实=Eεds,平均可求得个点正应力分布图,可看出纯弯曲梁正应力分规律。

利用理论公式计算正应力ζ理=M/l *Y.其中M=Pa/2,如果ζ理和ζ实的结果基本吻合。即说明理论公式是正确的。2.直梁弯曲时中点挠度测定 实验采用等载荷增量法,在载荷P的作用下从百分表上可直接读出梁中点C处的挠度Yc实,与理论公式Yc=Pa(3L*L-4a*a)/48Ei的计算结果比较,如果基本吻合则说明理论公式式正确的。

五、实验步骤

四、试验步骤

1、调节应变仪

(1)将后面板D1,D2,D3三点联接起来(已接好),旋紧接线柱。把标准电阻接到后面板A、B、C接线柱上,旋紧,半桥测量法,再将后面板上的平衡开关打在平衡位置,即可进行仪器的校准。注意:仪器校准时,后面板的接线板上不能联接任何电阻,否则会影响精度。

(2)开启电源开关。把前面板选择开关旋到“1”,这时指示表显示的数据是电桥不平衡的分量,调节前面板平衡电位器“1”,使指针表显示全为“0”,如果显示数是正的,平衡电位器逆时针方向旋转,显示数是负的,平衡电位器顺时针方向旋转。

(3)仪器的灵敏度调整:仪器平衡到“0”后,将标定开关按入,用幅调电位器调到5000,如果小于5000时,顺时针方向旋转幅调电位器,反之,逆时针旋转,调整好灵敏度,把标定开关按出。

(4)仪器的 K值调整:仪器时按K=2设计的。当使用的应变片K值不为2时,必须在测试前标定。本室使用应变片K=2.2,即用幅调电位器调节为4545。调好后,在实测中,所显示的数据不必再进行K值修正。

2、半桥测量接线。把标准电阻从仪器的A、B、C接线柱拆下来,把主梁各点的应变片依次接到应变仪后面板10点接线板上去,AB接一片测量片,BC接一片温度补偿片。调整应变片所接点的对应平衡电位器,使其平衡。

3、在原始记录上记下所测主梁的截面尺寸(数据已经在梁上标好)。调动实验台蝶形螺母,使杠杆尾端稍翘起。

4、分四次加载。每次加一只砝码(加砝码时要求一手扶砝码托,一手缓慢放砝码,使其不致摆动)。

5、记录荷载P0=200N。记下应变仪显示器的应变量读数C0。以后每增加200N,记一次应变值,并算出读数差C,直到800N为止。

5.工程流体力学实验答案 篇五

活动一(寻找结构计算简图)

计分活动1:寻找结构计算简图

一、主题

在第一章里我们学习了结构体系中常见结点、支座的类型以及结构计算简图的概念。这一章里我们学习了各种常见的静定结构。你能发现实际生活中的铰结点、刚结点以及各种支座吗?你能试着画出某一个结构的结构计算简图吗?

二、具体要求:

(1)在论坛上传图片并说明是哪一种结点或支座。

(2)在论坛上传某一个结构与结构计算简图的图片。

(3)上面两个任务任选其一完成即可。

三、活动分值

本次学习活动满分为50分,其成绩将影响你的最终形考成绩。

答案1:(支座)

答案2:(结点)

形成性考核作业1

一、选择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题目1

从几何角度,结构通常可以分为三类:

(1)C

通常由若干根杆件相互联结组成,杆件的几何特征是其长度远大于横截面上两个方向的尺

度。

(2)B

厚度远小于其长度和宽度。

(3)A

长、宽、高三个方向尺度大小相近(属于同一数量级)。

从以下备选项中选择正确答案填入空格中,填入相应的答案序号即可。

A.实体结构

B.板壳结构(薄壁结构)

C.杆件结构

D.拱结构

题目2

C

B

A

从以下备选项中选择正确答案填入空格中,填入相应的答案序号即可。

A.铰结点

B.刚结点

C.组合结点

题目3

请把文字与选项对应起来。

(1)B不允许结构在支承处发生任何方向的移动和转动。

(2)A不允许结构在支承处发生转动,也不能沿垂直于支承的方向移动,但可以沿平行于支承的方向滑动。

(3)C只允许结构在支承处绕铰转动,而不能发生任何移动。

(4)D只约束了支承链杆方向的位移,允许结构绕铰转动,也可以沿着垂直于链杆的方向移动。

从以下备选项中选择正确答案填入空格中,填入相应的答案序号即可。

A.定向支座

B.固定支座

C.固定铰支座

D.活动铰支座

题目4

请把文字与选项对应起来。

根据荷载的作用时间不同,荷载可以分为:

B——永久作用在结构上的不变荷载。

C——暂时作用在结构上的可变荷载。

根据作用的性质可以分为:

A——荷载的大小、方向和位置不随时间变化或变化比较缓慢,不会使结构产生明显的振动,计算过程中可忽略惯性力的影响。

F——随时间迅速变化的荷载,会使结构产生明显的振动,因而计算过程中惯性力的影响不能忽略。

根据作用的方式可以分为:

E——是指满布在结构或构件某部分面积上的荷载。

D——作用在结构上的荷载一般总是分布在一定的面积上,当荷载作用面积远小于结构或构件的尺寸时,可以认为此荷载是作用在结构或构件的一个点上。

从以下备选项中选择正确答案填入空格中,填入相应的答案序号即可。

A.静力荷载

B.恒载

C.活载

D.集中荷载

E.分布荷载

F.动力荷载

题目5

请把文字与选项对应起来。

(1)在任意荷载作用下,若不考虑材料的变形,其几何形状与位置均保持不变,这样的体系称为A

(2)即使不考虑材料的变形,在很小的荷载作用下,也会引起其几何形状的改变,这样的体系称为B

从以下备选项中选择正确答案填入空格中,填入相应的答案序号即可。

A.几何不变体系

B.几何可变体系

题目6

请把文字与选项对应起来。

一根链杆相当于1个约束;那么:

(1)一个单铰相当于B个约束

(2)一个刚结点相当于C个约束。

从以下备选项中选择正确答案填入空格中,填入相应的答案序号即可。

A.1

B.2

C.3

二、单项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0分)

题目7

对图示平面体系进行几何组成分析,该体系是()。

选择一项:

A.有一个多余约束的几何不变体系

B.无多余约束的几何不变体系

C.瞬变体系

D.可变体系

题目8

对图示平面体系进行几何组成分析,该体系是()。

选择一项:

A.瞬变体系

B.有一个多余约束的几何不变体系

C.无多余约束的几何不变体系

D.可变体系

题目9

对图示平面体系进行几何组成分析,该体系是()。

选择一项:

A.无多余约束的几何不变体系

B.可变体系

C.有一个多余约束的几何不变体系

D.有两个多余约束的几何不变体系

题目10

对图示平面体系进行几何组成分析,该体系是()。

选择一项:

A.可变体系

B.瞬变体系

C.无多余约束的几何不变体系

D.有一个多余约束的几何不变体系

题目11

对图示平面体系进行几何组成分析,该体系是()。

选择一项:

A.有两个多余约束的几何不变体系

B.无多余约束的几何不变体系

C.可变体系

D.有一个多余约束的几何不变体系

题目12

对图示平面体系进行几何组成分析,该体系是()。

选择一项:

A.可变体系

B.瞬变体系

C.无多余约束的几何不变体系

D.有一个多余约束的几何不变体系

题目13

对图示平面体系进行几何组成分析,该体系是()。

选择一项:

A.有一个多余约束的几何不变体系

B.瞬变体系

C.无多余约束的几何不变体系

D.有两个多余约束的几何不变体系

题目14

对图示平面体系进行几何组成分析,该体系是()。

选择一项:

A.瞬变体系

B.有一个多余约束的几何不变体系

C.可变体系

D.无多余约束的几何不变体系

题目15

对图示平面体系进行几何组成分析,该体系是()。

选择一项:

A.有一个多余约束的几何不变体系

B.有两个多余约束的几何不变体系

C.可变体系

D.无多余约束的几何不变体系

题目16

对图示平面体系进行几何组成分析,该体系是()。

选择一项:

A.可变体系

B.瞬变体系

C.有一个多余约束的几何不变体系

D.无多余约束的几何不变体系

三、判断题(每小题4分,共40分)

题目17

如果体系的计算自由度小于或着等于零,那么体系一定是几何不变体系。

选择一项:

题目18

如果体系的计算自由度等于其实际自由度,那么体系中没有多余约束。

选择一项:

题目19

如果体系的计算自由度大于零,那么体系一定是几何可变体系。

选择一项:

题目20

仅利用变形协调条件不能唯一确定全部反力和内力的结构称为超静定结构。

选择一项:

题目21

一体系是有n个自由度的几何可变体系,加入n个约束后就成为无多余约束的几何不变体系。

选择一项:

反馈的答案是“错”。

题目22

刚结点可以承受和传递力,但不能承受和传递力矩。

选择一项:

题目23

体系的实际自由度绝对不小于其计算自由度。

选择一项:

题目24

一个体系是有n个多余约束的几何不变体系,那么去掉n个约束后就成为无多余约束的几何不变体系。

选择一项:

题目25

连接4个刚片的复铰相当于4个约束。

选择一项:

题目26

两个刚片用一个铰和一根链杆相联,组成的体系是无多余约束的几何不变体系。

选择一项:

6.工程流体力学实验答案 篇六

1.水蒸汽在T---S图和P---V图上可分为三个区,即(未饱和水)区,(湿蒸汽)区和(过热蒸汽)区。

2.一般情况下,液体的对流放热系数比气体的(大),同一种液体,强迫流动放热比自由流动放热(强烈)。

3.水蒸汽凝结放热时,其温度(保持不变),主要是通过蒸汽凝结放出(汽化潜热)而传递热量的。

4.管道外部加保温层使管道对外界的热阻(增加),传递的热量(减少)。

5.炉受热面外表面积灰或结渣,会使管内介质与烟气热交换时的热量(减弱),因为灰渣的(导热系数)小。

6.根据传热方程式,减小(传热热阻),增大(传热面积),增大(传热温差),均可以增强传热。

7.相同参数下,回热循环与朗肯循环相比,汽耗率(增大),给水温度(提高),循环热效率(提高),1kg蒸汽在汽轮机内作功(减小)。

8.(绝对)压力小于(当地)大气压力的那部分数值称为真空。

9.朗肯循环的工作过程是:工质在锅炉中被(定压加热)汽化和(过热)的过程;过热的蒸汽在汽轮机中(等熵膨胀作功);作完功的乏汽排入凝汽器中(定压凝结)放热,凝结水在给水泵中绝热(压缩)。

10.蒸汽中间再热使每公斤蒸汽的作功能力(增大),机组功率一定时,新蒸汽流量(减少),同时再热后回热抽汽的(温度)和(焓值)提高,在给水温度一定时,二者均使回热抽汽量(减少),冷源损失(增大)。

11.火力发电厂中的(空气)、燃气、和(烟气)可作为理想气体看待,而(水蒸汽)应当做实际气体看待。

12.锅炉受热面外表面积灰或结渣,会使管内介质与烟气热交换时的热量(减弱),因为灰渣的(导热系数)小。

13.水蒸汽的形成经过五种状态的变化,即(未饱和)水→(饱和)水→(湿饱和)蒸汽→(干饱和)蒸汽→(过热)蒸汽。14.过热蒸汽温度超出该压力下的(饱和)温度的(度数)称为过热度。

二、选择题

1、同一种流体强迫对流换热比自由流动换热(C)。A、不强烈; B、相等; C、强烈; D、小。

2、热导率大的物体,导热能力(A)A.大; B.小; C.不发生变化。

3.流体流动时引起能量损失的主要原因是(C)

A、流体的压缩性 B、流体的膨胀性 C、流体的粘滞性 4.朗肯循环是由(A)组成的。

A、两个等温过程,两个绝热过程 B、两个等压过程,两个绝热过程 C、两个等压过程,两个等温过程 D、两个等容过程,两个等温过程。5.省煤器管外是(D)。

A.沸腾换热;B.凝结换热;C.水强制流动对流换热;D.烟气强制流动对流换热 6.下列几种对流换热系数的大小顺序排列正确的是:(C)。

A.α水强制>α空气强制>α空气自然>α水沸腾; B.α水沸腾>α空气强制>α水强制>α空气自然; C.α水沸腾>α水强制>α空气强制>α空气自然。

7.当物体的热力学温度升高一倍时,其辐射能力将增大到原来的(C)倍: A.四倍;

B.八倍;

C.十六倍。8.在锅炉中,烟气以对流换热为主的部位是(C)。A.炉膛; B.水平烟道; C.垂直烟道

9.稳定流动时,A断面直径是B断面的2倍,B断面的流速是A断面流速(D)倍。

A.1; B.2; C.3; D.4。

10.当管排数相同时,下列哪种管束排列方式的凝结换热系数最大:(A)A、叉排;

B、顺排; C、辐向排列; D、无法判断

11.锅炉内工质的温度等于其压力对应的饱和温度时,该工质可能为(D)。A、干饱和蒸汽;B、湿蒸汽;C、饱和水;D、以上三种情况都有可能。

12、下列(D)不可视为理想气体。

A、空气 B、烟气 C、燃气 D、火电厂的工质水蒸汽

13、绝对压力p,真空pv,大气压力Pa间的关系为(B)

A、p+pv+pa=0 B、pa-pv-p=0 C、p-pa-pv=0 D、p+pa-pv=0

14、实用h-s图上不能查出水蒸汽参数的状态是:(C)A、干饱和蒸汽; B、过热蒸汽; C、饱和水;D、无法判断 15.对流过热器平均传热温差最大的布置方式是(B)。A、顺流布置

B、逆流布置

C、混流布置 16受热面定期吹灰的目的是(A)。

A、减少热阻 B、降低受热面的壁温差 C、降低工质的温度 D、降低烟气温度

17对同一种流体来说,沸腾放热的放热系数比无物态变化时的对流放热系数(B)

A、小 B、大 C、相等 沸腾时汽体和液体同时存在,汽体和液体的温度(A)

A、相等 B、汽体温度大于液体温度 C、汽体温度小于液体温度 19汽轮机的冷油器属于(A)。

A、表面式换热器;B、混合式换热器;C、蓄热式换热器。20.容器内工质的压力大于大气压力,工质处于(A)。A、正压状态 B、负压状态 C、标准状态 D、临界状态 21.绝热材料含有水份时,其保温能力将(B)。

A、增加; B、减弱; C、不变; D、无法判断。22.凝汽器内真空升高,汽轮机排汽压力(B)。A、升高 B、降低 C、不变 D、不能判断

23.对于不同的物质,其热导率大小的一般关系为(C)。

A、λ气体>λ液体>λ金属; B、λ金属>λ气体>λ液体; C、λ金属>λ液体>λ气体;D、无法判断。

24.提高蒸汽初温度主要受到(C)的限制。

A、锅炉传热温差; B、热力循环; C、金属耐高温性能; D、汽轮机末级叶片强度; 25.三种类型的换热器,工程中使用最多的是(A)。A、表面式;

B、混合式;

C、回热式; D、无法判断。26.再热循环的首要目的是:(B)A、提高热效率; B、提高排汽干度; C、降低汽耗率;D、降低热耗率 27.绝热材料含有水份时,其保温能力将:(B)A、增加; B、减少; C、不变; D、以上三者均有可能。28.锅炉炉管附有水垢或灰垢时,导热量会:(A)A、减少; B、增加; C、不变; D、以上三者均有可能。29.沸腾换热设备安全经济的工作段是:(D)A、自然对流段; B、蒸发段; C、膜态沸腾段;D、核态沸腾段 30.为了使肋壁增强传热的效果显著,肋片应装在:(B)

A、换热系数较大一侧;B、换热系数较小一侧;C、随便哪一侧均可;D、无法判断。

三、判断题

1.导热只能发生在固体内或接触的固体间,不能在流体中发生。(×)2.对流换热是导热和热对流综合作用的结果。(√)3.流体的流速变快,对流换热变弱。(×)4.善于吸收的物体也善于辐射。(√)

5.物体的热力学温度T大于零,都可向外发射辐射能。(√)6.流体是一种承受任何微小切应力都会发生连续的变形的物质。(√)7.同温度下黑体的辐射力最大。(√)8.凝汽器运行中,当铜管结垢时,将导致循环水传热下降。(√)9.绝对压力是用压力表测实际测得的压力。(×)10.燃油粘度与温度无关。(×)

11、在热力系统中,降低蒸汽的排汽压力是提高热效率的方法之一。(√)

12、提高初压对汽轮机的安全和循环效率均有利。(×)

13、当润滑油温度升高时,其黏度随之降低。(√)

14、凡有温差的物体就一定有热量的传递。(√)

15、采用回热循环,可以提高循环热效率,降低汽耗率。(√)

16、管子外壁加装助片(俗称散热片)的目的是使热阻增大,传递热量减小。(×)

17、火力发电厂的能量转换过程是:燃料的化学能→热能→机械能→电能。(√)

18、超临界压力的锅炉设备中是不需要设置汽包的。(√)

19、绝对压力是用压力表测实际测得的压力。(×)

20、过热器逆流布置时,由于传热平均温差大,传热效果好,因而可以增加受热面。(×)

四、问答题

1、为什么不少保温材料采用多孔结构?多孔性保温材料在工程中使用时应注意什么问题?为什么?

答:因为多孔性结构的孔隙内充满了热导率较小的几乎是静止的空气,所以可提高保温性能。多孔性保温材料在使用时要注意防潮,因为水的热导率比空气大得多,所以保温材料一旦含有水分,其保温性能会大大下降。

2、什么是管道中的水锤现象?有何危害?消除水锤现象的发生可采取哪些办法? 答:1)水锤现象:当压力管道中的液体流动时遇到阻力(阀门突然关闭),在瞬间液体运动速度发生急剧的变化,从而造成管道中液体的压力显著地、反复地变化的现象。

2)危害:发生水锤现象时,可能导致管道系统的强烈振动、噪音、甚至使管道严重变形、爆裂及损坏水力设备等。3).措施:(1)增加阀门的启动时间;(2)缩短管道的长度:(3)在管道上装设安全阀。

3、为什么在电厂设备运行中要控制转动机械的润滑油油温?

答:液体的黏性随着温度的升高而降低.油温过高,黏性减小,油膜变薄,甚至可能难以支撑转子的质量而造成轴与轴瓦之间的干摩擦.反之, 油温过低, 黏性增大,油膜变厚,或厚薄不均匀,会使机组振动增大,危及机组的安全.为了保持适当的黏性,一般保持油温在45℃左右.3、画出朗肯循环装置系统图, 并标出各设备名称。答:

1-锅炉;2-汽轮机;3-凝汽器;4-给水泵

4、流动阻力分为哪几类? 阻力是如何形成的?

答:实际液体在管道中流动时的阻力可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沿程阻力,它是由于液体在管内流动,液体层间以及液体与壁面间的摩擦力而造成的阻力;另一种是局部阻力,它是液体流动时,因局部障碍(如阀门、弯头、扩散管等)引起液流显著变形以及液体质点间的相互碰撞而产生的阻力。

5、增强传热的目的是什么? 采用哪些方法能使传热增强? 答:增强传热的目的是提高换热设备出力,从而节能省材。

根据传热方程式,增强传热的主要方法及措施如下:

(1)提高传热系数 K:如增大流速,增强流体扰动及减小污垢热阻等;(2)增大传热面积 A:如采用肋壁传热;

7.工程流体力学实验答案 篇七

工程力学是目前地方应用型高校材料、金属、交通、能源、环境等工科专业普遍开设的一门专业基础课, 是工程应用性较强的一门课程。一般而言, 工程力学主要由静力学和材料力学大部分内容构成[1,2]。工程力学实验, 即材料力学实验, 是工程力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通过在力学实验过程中积极动脑动手操作, 不仅可以加深理解工程力学课程中学到的基本理论和方法, 还可以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进一步培养学生分析问题, 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二、工程力学实验教学现状

(一) 实验教学思想认识不足

首先从教师角度而言, 部分教师往往将力学实验教学定位成力学理论知识教学的附属品, 认为实验安排可有可无。即使安排实验, 也存在对实验教学不重视, 投入精力不足等问题;其次从学生角度而言, 学生认为实验都是由教师事先准备好的验证性实验, 且实验课的主要目的是验证、巩固和加深理论教学的内容, 从而忽视了实验教学在培养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等方面的重要性。

(二) 实验教学模式单一

目前, 工程力学实验教学过分注重实验流程和实验步骤的讲解, 而在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方面却显得力不从心。另外, 实验教学基本上采用灌输式教学方法, 却极少采用启发式或研讨式的教学方法。整个实验过程中, 学生通常处于一种被动接受的状态, 完全按照教师设定的方式进行实验操作, 致使学生只会动手不会动脑, 参与实验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差。

(三) 实验教学内容更新不够

传统的工程力学实验教学内容都偏重于比较经典的验证性实验, 缺乏具有工程应用背景和实用性强的实验内容。这显然不利于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热情, 致使实验教学形式化、程序化, 也不利于学生将所学力学知识用于解决具体工程实际问题。

三、实验教学改革

(一) 转变实验教学观念

要改变重理论而轻实验的观念。工程力学作为一门应用型专业基础课程, 教师首先要转变理论教学高于实验教学的思想, 扭转实验教学附属论的观念;其次, 教师在强调工程力学理论知识教学的同时应当使学生明确工程力学实验教学在整个课程设置中的地位和作用。实践是理论的源泉, 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理论是实践的总结和升华, 从理论到实践, 从实践到理论, 是掌握、探索和创新知识的基本规律和途径[3]。因此, 工程力学理论教学和实验教学的关系并不是主从附属关系, 而是相互独立、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同一教学体系的两个方面。

(二) 改革实验教学方法

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方式不利于学生主体性地位的体现, 也不利于学习主动性的充分发挥。必须转变传统教育观念, 建立以学生为中心的实验教学方法, 激发学生实验操作的兴趣和激情, 从而改变学生被动参与实验的状况。例如在“电测法测薄壁圆筒弯扭组合变形时主应力”实验中, 实验指导教师可以根据实验课时的安排, 有选择性地将某些内容通过翻转课堂的形式完全交由学生自己完成。教师可以让学生讲解实验目的、实验原理、实验步骤和实验设备等, 对于其未提到的内容可作进一步补充和说明。学生尝试着按照自己对实验的理解进行讲解, 不仅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还调动了学生参与实验的积极性。采用翻转课堂的教学方式,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认真对待实验中的问题, 运用已学知识分析、判断故障类型并进行诊断。通过在实验教学中采用翻转课堂的教学方式, 培养了学生独立思考、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也培养了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3]

另外, 教师还可采用启发式教学方式, 积极引导学生对某些实验现象进行解释和分析。这既让学生初步尝到了科学实验研究和探索的乐趣, 又增强了学生对实验课的兴趣。例如在“低碳钢轴向拉伸”实验中, 低碳钢试件在经历屈服阶段时会在试件表面出现45°滑移线的实验现象。实验教师可以采用启发式教学方式引导学生对这一实验现象进行解释, 而不是简单地告知学生产生滑移线的原因。学生在利用斜截面上应力分布的有关知识进行实验现象解释的同时进一步贯彻了“学以致用, 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思维。实验过程中, 教师强调实践作用, 让学生自己动手进行实验, 培养其动手操作能力, 强调需要观察的实验现象和需要记录的原始数据, 这样做学生充分发挥学习的主动性, 兴趣浓厚, 实验效果极佳。

(三) 更新实验教学内容

实验是科学理论的源泉, 也是工程技术的基础[4]。当前在我校向地方应用型高校转型的过程中, 现行采用的经典实验内容显然已不能满足应用型综合素质人才的培养目标。只有通过课程改革, 增设具有工程应用背景和实用性强的实验内容, 才能使学生充分掌握主要的教学内容,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 为了既能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又能使学生将主要的实验教学内容掌握好, 满足工程实践的要求, 我们根据工程力学实验内容的特点, 对实验内容作了适当的更新和分类。实验内容主要划分为三个层次, 对不同的实验内容采用不同的实验方式进行教学。第一层次实验:拉伸、压缩、扭转和弯曲等验证性实验。如金属材料的拉压实验中, 学生从比较直观的拉压曲线说明来了解和掌握实验的主要内容, 结合实验具体过程, 逐步掌握实验。第二层次实验:弹性模量测量、泊松比测量等设计性实验。要求学生根据实验目的独立设计实验方案, 自选装置, 自选测点, 自选应变片, 设计电桥, 测取实验数据, 完成实验。目前工程力学实验内容都是采用电阻应变片测量, 但考虑到某些情况下试件表面是无法精确布置应变片的。因此为了更好地开阔学生的视野, 激发学生的兴趣, 我们增设了第三层次实验, 即光测力学实验。光测力学测量方法是另一种重要的力学实验测量方法, 主要包括光弹法、全息干涉法、激光散斑干涉法和数字图像相关法等[5]。教师结合科研课题对学生增设基于激光散斑干涉法的小孔应力集中分布测量实验和基于数字图像相关法的三点弯曲梁正应变和弹性模量测量实验, 并与电测法测量结果进行比较, 使学生充分体会到光测方法全场测量的优势。

(四) 改革实验考核方式

以往, 工程力学实验成绩主要是以实验报告为主, 实验现场动手操作为辅相结合的考核方式给予评定的, 这造成了学生当中普遍存在着“重报告, 轻过程”的不良作风, 使得实验报告抄袭现象日益加重。对学生的实验考核, 不仅需要关注实验成绩, 更要重视发掘学生的潜能。因此, 有必要对工程力学实验考核方式进行改革。学生实验成绩由出勤、实验过程、动手操作和实验报告等内容构成, 将其分为平时成绩和考核成绩。我们对三个层次实验的难度和综合性设置加权系数, 进行平时成绩的考核, 占实验总成绩的60%;考核成绩根据实验的出勤、实验报告、翻转课堂表现等内容进行加权求和得到, 占实验总成绩的40%。最终, 工程力学实验成绩按一定比例计入工程力学期末总成绩。对不做实验的学生, 取消其期末考试资格。实验成绩不合格的学生, 必须重新做实验。

四、结语

工程力学实验教学改革的目的是为了监控实验教学过程, 改善实验教学质量, 提高学生的实验能力,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通过改变实验教学观念、改革实验教学方式, 更新实验教学内容以及改革实验考核方式等各个环节, 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 激发学生的实验兴趣, 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科学态度, 锻炼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 培养全面发展的应用型高素质人才。

参考文献

[1]范钦珊.工程力学[M].第2版.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12.

[2]佘斌.工程力学[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2013.

[3]王建祥, 苏枋, 葛倚汀.工程力学实验教学的改革与探索[J].实验技术与管理, 2010, 27 (1) :130-133.

[4]彭雅轩, 王建国.以工程力学课程为平台培养应用型人才的科学思维能力[J].教育教学论坛, 2015, (3) :133-134.

8.初中物理力学重要实验分析 篇八

【关键词】 逻辑思维 力学分析 贯穿 力学实验

【中图分类号】 G633.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4772(2014)01-040-01

物理学习是现阶段对于学生比较难的科目,如何让学生喜爱上我们的物理学科,就需要我们老师去认真思考了。其实,物理学科是一门思维性很强的课程,对于这些抽象的概念我们应该以物理实验来讲解。实验,可以使学生产生浓厚的兴趣,对于物理现象将产生怎样的结果,会去努力探究,找出合理的解释与满意的结果。所以,在物理这门学科的教学中,实验是必须存在的,没有实验,就没有结果。我们的力学概念,也是由现象产生的。如重力概念,就是伟大科学家牛顿根据苹果掉落的自然现象得出的结论。下面,我们就对初中物理课程中概念的理解,用物理实验做分析讲解。

一、二力平衡条件实验分析

老师在讲解二力平衡这一概念的时候,通常都会说物理在两个力的作用下,保持平衡状态,这两个力平衡。我们所说的平衡状态,就是指物理静止或者做匀速直线运动。学生会再大脑中产生这样的疑问,这两个力,如何才能使物体静止或者做匀速运动呢?这时,我们可以用物理实验来给学生讲解这个概念,让学生理解二力平衡的条件,才能真正的掌握二力平衡这一概念。如,用一根木棍两端用东西支起保持一定的高度,用一根绳子,一端套在我们的木棍上,绳子的另一端套一个砝码,这时,我们的砝码处在空中,保持一种静止状态。同样我们可以在光滑的桌子上放一个小车,桌子的两端架两个定滑轮,小车的两端分别套一个绳子绕过定滑轮。在实验一中,我们的砝码本应该是受到重力的影响往下掉,可是它没有掉,而是处于空中保持一种静止状态,为什么?因为二力平衡,绳子对于砝码,产生了一个拉力,这个力的大小刚好与砝码的重力相等,只是它的方向向上,与重力的方向相反。小车实验中,我们先在一端绳子上套一个砝码,小车会往套有砝码的一端移动;我们在小车的两端分别套上大小一样的砝码,这时我们发现小车在桌子上保持静止状态;我们在小车的两端套上两个大小不一样的砝码,小车会往重的砝码一边移动。在这个实验中,我们发现套一个砝码和大小不一样的砝码时,我们的小车都会移动,而大小相等的砝码就不一样了。砝码一样时,两个砝码受的重力相等,对于小车而言,它受到了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两个力的作用,可是仍保持与受力之前的相同状态。通过这些实验,我们了解到了,二力平衡的条件就是两同一等一反,即在同一个物体和同一直线上,作用两个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力,这个物理的状态不会改变。并且这几个条件缺一不可。

二、浮力影响因素的实验分析

当学生了解了浮力这一概念后,我们就得让他们去认识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我们会在书本上看到,物体受到的浮力,与物理排开液体的体积和液体的密度有关,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与液体密度越大,浮力就越大。可是,学生如何来认识这一概念,如何认识到体积变大和密度大呢。我们可以让学生去做实验,证明这一概念的正确性。如我们先用一个石块,挂于弹簧测力计上,用四个量杯(分别编号1,2,3,4)其中前三个杯子盛装水,第四个装盐水。把同一块石块分别让入四个量杯中,1号杯石块的一半体积放入水中,2,3号杯把石块全部放入水中,但深度不同,4号杯把石块全部放入盐水中,观察水和酒精上升的位置,弹簧测力计的数值。不难发现,弹簧测力计的数值有相同和不同的,水上升的位置也有相同和不同的。石块一半放入水面时,弹簧测力计的数值最大,而完全放入杯中的两个水杯中,弹簧测力计的数值一样,水上升的位置也一样。而第四个杯子中,弹簧测力计的数值与2,3号杯不一样,盐水上升的位置也不一样。为什么呢,明明是同一个物体,只是放入物体的大小和承载物体的液体不同而已。这样就找出了我们改变浮力大小的原因了,对四组数据进行分析,我们知道盐水的密度大于水的密度。在1号杯和4号杯中,物体放入液体中的体积是一样的,可是弹簧测力计的数值1号杯小于4号杯,可以得出结论一是液体密度影响我们物体所受的浮力,密度大,浮力大。在1,2和3号杯的结果可以看出,1号杯的弹簧测力计的数值小于2,3号杯,可以得出结论二在液体密度相同的情况下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影响物体所受浮力,排开液体体积越大,浮力越大。在2,3号杯的结果可以看出,在相同液体,相同体积下,不管物体放于什么深度,物体的浮力一样,得出结论三,深度不影响物体的浮力。通过这个实验,学生就掌握了改变浮力大小的因素就是密度与体积。

三、结语

总而言之,针对初中物理力学的学习,我们不能照本宣科,而是需要通过实验去分析讲解。物理学习,不同于我们的其他学科,多背多看就可以了,它是一门逻辑思维特强,综合性特高的学科。需要我们让学生自己动手做、动脑想,自己分析现象与结果,自己记录实验数据与分析数据,得出结论,并与书本知识相结合,理解掌握知识点。

[ 参 考 文 献 ]

[1] 徐海云.中考力学实验题的分类与解析[J].初中生世界(九年级

物理版),2013(2).

[2] 张大鸿.试论初中物理力学解题思路的培养[J].新课程·下旬 ,

2013(5).

[3] 朱万青.一组力学演示实验的设计[J].新疆石油教育学院学报,

2004,7(4).

[4] 胡海红.从不同角度巧解力学综合题[J].中学物理(初中版),

9.材料力学课后习题答案 篇九

σb / σs>1.4,表现为循环硬化;

σb / σs<1.2,表现为循环软化;

1.2<σb / σs<1.4,材料比较稳定,无明显循环硬化和软化现象。

也可用应变硬化指数n来判断循环应变对材料的影响,n<1软化,n>1硬化。 退火状态的塑性材料往往表现为循环硬化,加工硬化的材料表现为循环软化。 循环硬化和软化与位错的运动有关:

退火软金属中,位错产生交互作用,运动阻力增大而硬化。

冷加工后的金属中,有位错缠结,在循环应力下破坏,阻力变小而软化。

第六章 金属的应力腐蚀和氢脆断裂

一、名词解释

1、应力腐蚀:金属在拉应力和特定的化学介质共同作用下,经过一段时间后所产生的

低应力脆断现象。

2、氢脆:由于氢和应力共同作用而导致的金属材料产生脆性断裂的现象。

4、氢化物致脆:对于ⅣB 或ⅤB 族金属,由于它们与氢有较大的亲和力,极易生成脆性氢化物,是金属脆化,这种现象称氢化物致脆。

5、氢致延滞断裂:这种由于氢的作用而产生的延滞断裂现象称为氢致延滞断裂。

二、说明下列力学性能指标的意义

1、σscc:材料不发生应力腐蚀的临界应力。

2、KIscc:应力腐蚀临界应力场强度因子。

3、da/dt:盈利腐蚀列纹扩展速率。

第七章 金属的磨损与耐磨性

1.名词解释

磨损:机件表面相互接触并产生相对运动,表面逐渐有微小颗粒分离出来形成磨屑,使表面材料逐渐损失、造成表面损伤的现象。

接触疲劳:两接触面做滚动或滚动加滑动摩擦时,在交变接触压应力长期作用下,材料表面因疲劳损伤,导致局部区域产生小片金属剥落而使材料损失的现象。

3.粘着磨损产生的条件、机理及其防止措施

----- 又称为咬合磨损,在滑动摩擦条件下,摩擦副相对滑动速度较小,因缺乏润滑油,摩擦副表面无氧化膜,且单位法向载荷很大,以致接触应力超过实际接触点处屈服强度而产生的1种磨损。

磨损机理:

实际接触点局部应力引起塑性变形,使两接触面的原子产生粘着。

粘着点从软的一方被剪断转移到硬的一方金属表面,随后脱落形成磨屑

旧的粘着点剪断后,新的粘着点产生,随后也被剪断、转移。如此重复,形成磨损过程。

改善粘着磨损耐磨性的措施

1.选择合适的摩擦副配对材料

选择原则:配对材料的粘着倾向小

互溶性小

表面易形成化合物的材料

金属与非金属配对

2.采用表面化学热处理改变材料表面状态

进行渗硫、磷化、碳氮共渗等在表面形成一层化合物或非金属层,即避免摩擦副直接接触又减小摩擦因素。

3.控制摩擦滑动速度和接触压力

减小滑动速度和接触压力能有效降低粘着磨损。

4.其他途径

改善润滑条件,降低表面粗糙度,提高氧化膜与机体结合力都能降低粘着磨损。

第八章 金属高温力学性能

蠕变:在长时间的恒温、恒载荷作用下缓慢地产生塑性变形的现象。 等强温度(TE):晶粒强度与晶界强度相等的温度。

蠕变极限:在高温长时间载荷作用下不致产生过量塑性变形的抗力指标。标与常温下的屈服强度相似。

10.工程流体力学实验答案 篇十

一、本学期流体力学实验自10月22日开始,内容如下

I.CAI(计算机辅助实验)

1. 根据教师安排,操作计算机;

2. CAI成果分析中之数据,不得记录于报告中;

3. 请勿在计算机上操作与本实验无关的内容。

II.演示类实验

选择任1项,回答其分析讨论题。

III.操作类实验

1. 必做实验4项:静水、能量、动量、沿程;

2. 选做实验2项:其它实验至少选做二个;

二、实验室开放时间

1、本实验室实行弹性开放式教学实验,每周一、周二、四下午

(13:15~17:00)开放。在首次实验后,学生可在实验室开放时间,自行安排完成实验。

2、在其它工作时间,五人以上可一起提前一天预约。预约方式: 电话: 章老师,祝老师 88206145zhangjjcivil@zju.edu.cn

三、实验要求

1、进入实验室前必须认真阅读实验中心的实验室须知;

2、实验前必须认真预习实验教材—《应用流体力学实验》;

3、操作类实验每组人数1 ~ 5人;

4、实验完成后,须在实验登记册上注明实验完成日期;

5、实验报告要求用学校统一的实验报告纸,内容要求包括课程名称、实验项目、内容和原理、实验设备、数据记录和处理、分析思考等。

6、操作类实验应在2013年1月3日前完成,由小班统一收集上交实验室指导教师(西四211)。

7、上交实验报告时,需附一份本学期实验心得小结。

实验老师联系电话:章军军老师:***(短号651307)

11.高中物理力学实验的改进实践分析 篇十一

【关键词】高中物理 力学 实验 改进

【中图分类号】G633.7【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1-0124-01

一、力学实验存在的问题

(一)一些实验缺乏代表性

在高中物理的力学实验中,一些实验设计比较特殊,不具有代表性。如合力演示实验中,两个分力的大小是确定的,分力之间的夹角也是固定的直角。这样的设计方便计算,但其是特殊情况,不能代表合力实验。受到实验特殊性的影响,学习中的实际计算会出现严重错误。

(二)一些实验的操作难度大

作为力学实验的初学者,力学实验中的基础性知识掌握尚不牢固,面对操作难度较大的实验时很容易实验失败。这样会使实验者的信心受到打击,甚至在以后的学习中对实验有恐惧感,不利于实验的学习。还有的实验会因为环境的影响而没有可操作性,在必须要进行实验的情况下得到的实验结果会与理论结果存在一定偏差。

(三)一些实验中有较为抽象的知识点

在高中力学实验中,一些实验中包含有抽象的知识点,要做好实验就必须要明白知识点的意思。根据实际的学习情况来看,一些抽象的知识点根本不能自己理解,还有的抽象知识点需要花费很长的时间才能明白。这就让本该用于实验的时间被用于知识点的理解,实验过程被忽视。

(四)实验缺乏趣味

作为高中生,对实验的趣味性要求不高,但一些实验毫无趣味性可言,让人只有乏味的感觉,自然就不能做好实验。一些实验连续使用很多年仍未被替换,让人觉得过时。

二、力学实验改进应遵循的原则

(一)趣味性原则

物理实验的目的之一是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因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相关研究表明,当学生有学习兴趣的时候,其学习能力会得到显著提升,学习效率也会随之而得到提升。这主要是因为有学习兴趣的时候,注意力会高度集中,思维运转的速度明显加快,知识点将能很快被理解。所以实验应该有一定的趣味性,让学生对实验的过程充满好奇和兴趣。

(二)简易性原则

物理力学实验很少在生活中用到,实验的目的是为了让学生更容易理解知识点。一些难度较大或操作性较低的实验不仅会让学生在心理上受到打击,还会对物理产生厌恶。而简单的实验操作可以让学生在实验中收获信心,对物理学习的兴趣更加浓厚。所以物理实验的设计中应尽量避免使用操作难度大的实验仪器,实验的步骤也不能过于繁琐。

(三)直观性原则

因为高中物理力学实验的设计目的是为了让学生掌握基本知识点,观察实验过程中的现象。所以实验的设计需要保证实验现象清晰可见,使学生可以清楚地观察到实验的整个过程。

(四)科学性原则

实验设计需要对实验的科学性进行确定,不能将具有特殊性的实验作为高中物理中的演示实验。这样才能将实验的现象完整的再现出来,便于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掌握实验规律。

(五)安全性原则

作为教学活动中的实验,力学实验的安全性尤为重要。尤其是一些涉及到危险仪器的实验,尽量不要安排在演示实验中。对于实验过程中的仪器操作,学生要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不能因为一时逞强给老师和同学造成伤害。

三、高中物理力学实验的改进

(一)改进的方法

1.比较研究法。比较研究法是一种常用的方法,主要是通过对不同改进方案的研究,比较分析后得出较为妥善的改进方案。在力学实验中,可以通过这种方法找到符合实际情况的实验方式。

2.需求点列举法。在物理力学实验的改进中,需要明白的是学生真正需要的是什么。所以可以通过学生的需求来进行实验的改进,学生的需求点列举完后实验的改进随之完成。

3.缺点列举法。缺点列举法就是对原有的高中物理力学实验进行缺点的罗列,然后找到有效的解决办法,完成实验的改进。

(二)改进实践

1.增添信手拈来的小实验。巧用身边的物品,让小实验进入生活。对于高中物理实验来说,有很多小实验可以通过身边的物品来完成。这样的方式可以减轻老师的教学压力,还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更容易掌握实验中的知识点。

自制实验仪器。在学习用具中,有很多物品可以用于制作物理实验仪器。所以高中物理力学实验中应该添加一些使用自制实验仪器的例子,这样就能在学习中自行设计仪器的造型,有利于提高动手能力,更有利于发挥实验的作用。

2.改进现有效果不理想的实验。在现有的高中物理力学实验中,一些实验的操作要求比较高,实验的效果经常与理论的效果存在较大偏差,使实验想象不能真实的表现出来。所以需要将这些实验替换掉,或者将这些实验进行必要的改动,使其实验过程中的现象与理论现象的偏差控制在可以接受的范围。只有实验的效果达到要求,实验的作用才能得以发挥。另外,一些操作繁琐的实验应予以淘汰,避免这些实验影响学习的积极性,浪费学习时间。

3.结合多媒体进行实验。一些实验中存在较难理解的知识点,作为高中生,这些知识点必须要在老师的帮助下才能理解。所以需要在实验中结合多媒体,将实验过程中出现的抽象概念形象的展示在多媒体上。另外,可以将一些必须要做的高难度实验的操作过程通过多媒体呈现出来,反复的播放能帮助掌握实验的操作,还可以避免实验演示的过程中发生事故。

四、总结

高中物理力学实验是帮助学生掌握高中物理知识点的工具,其实用性将决定物理学习的效果。所以必须对原有的力学实验进行改进,让实验的作用得以发挥,帮助老师更好的教学,学生更好的学习。

参考文献:

[1]徐翠玉. 高中物理力学实验改进的实践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5.

[2]李萍. 高中物理力学DIS实验与常规实验有机结合实践[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4.

[3]邵泉成. 关于高中物理力学实验学习的几点思考[J]. 新课程(中),2015,09:63.

12.流体力学实验教学改革与探索 篇十二

1 改革实验教学内容, 增设设计型实验, 注重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

现有的实验内容多以验证型和演示型为主要内容, 学生按照实验指导书上的实验步骤, 被动地完成实验内容, 不能启发学生的求异思维能力, 因此在教学改革过程中.我们在实验内容中增加设计性实验。在实验项目设置上, 把伯努利方程实验和雷诺实验作为验证型实验, 水静压实验作为演示实验, 把沿程阻力和局部阻力测定作为设计型实验, 提高了实验的难度, 指导教师把实验任务和要求讲给学生, 只参与讨论启发和引导, 不具体参与实验过程, 把学生分成小组根据实验室现有的设备仪器自行设计实验方案, 独立完成数据的采集和整理, 对实验结果和实验现象进行分析、判断和总结。实验过程中培养了他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也使实践动手能力得到了相应的提高。

2 改革实验教学方法, 推行开放式实验, 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传统的教学方法是指导教师先进行实验原理、实验内容等的讲解, 下来是学生按实验指导书上的实验步骤做实验, 最后得出实验结果, 按要求完成实验报告上的内容。这种实验模式很大程度上抑制了学生思维的发挥。开放实验是实验教学创新的新途径, 开放实验是先给学生规定好本学期必做的实验项目, 做实验之前, 学生要充分理清实验步骤, 在实验室开放的时间段内的任何时间, 都可以来实验室做实验, 仪器设备也同时开放, 为学生创造一个自由主动的学习条件和环境, 使学生由机械地被动实验转移到积极主动地实验, 学生通过自己设计实验方案到仪器仪表的调试再到实验数据处理、结论得出等一系列的实践活动, 不但提高了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又培养了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一丝不苟的进取精神, 从而激发了学生勇于探索不断创新的精神。

3 改革实验教学手段, 加强模拟仿真技术在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我们充分利用现代化多媒体教学手段, 制作多媒体教学课件, 改变了实验教学依靠在黑板上讲解实验原理和实验方法的传统模式, 提高教学效率, 压缩了老师讲解的时间。增加了学生实验时间, 利用流体力学课件模拟演示, 加快学生对实验目的、实验内容和实验步骤的理解和掌握, 进一步提高学生实验的效率。可利用计算机模拟动画技术与真是实验相结合, 重复展现实验发生的现象和过程, 增强实验效果, 利用仿真来进行实验操作演练, 可以用来强化实验中的关键问题, 有助于提高学生实验的成功率。随着全球科技的不断发展, 利用多媒体对相关前沿的技术做介绍, 使学生了解到当今先进的仪器和本专业相关的实验技术, 使学生产生紧迫感和使命感, 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总之, 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在实验教学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4 改革实验考核方式, 实行综合考核制度, 全面评价学生

实验考核是实验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环节, 传统的考核方式是以实验报告为主, 实验成绩的评定是以实验报告来进行的, 这样一来, 就出现学生实验报告的抄袭现象, 有的甚至为了实验结果的合理性, 竟然更改实验数据, 拼凑实验结果, 导致实验报告千篇一律, 很难反映出学生的综合实验能力, 因此改革实验考核方式势在必行。实验成绩应从平时实验操作能力和测试技能来综合评定, 平时操作能力可分成基本操作、分析问题、处理问题、实验报告的质量来给定, 测试技能为学生现场随机抽取选做的实验项目, 根据要求, 回答指导教师提出的问题, 做相应的回答, 根据回答问题的质量来给定成绩, 最后按平时成绩占60%, 测试占40%来给出最后实验总成绩, 通过实行全程多元化的考核后, 学生从开始就十分重视实验课, 思想始终不放松, 有效地提高了实验教学效果。

通过对实验内容、实验方法、考核方式等方面的改革探索, 建立科学有效的实验教学体系, 需要我们积极不断地进行实验教学方法的更新和实验教学环节的优化, 只有这样才能提高实验教学质量和效果, 培养出适应现代科技需要的高素质的创新人才。

摘要:随着素质教育的推进, 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越来越显得重要。针对目前流体力学实验课教学现状及存在的实际问题, 我们对实验教学内容、实验教学方法、实验教学手段及实验考核方式进行了积极的改革探索, 并提出了一些有益的方法和建议。

关键词:流体力学实验,实验教学,教学手段

参考文献

[1]向文英, 程光均.流体力学教学与实验创新.重庆大学学 (社会科学版) 2003, 9 (6) , 210—211

[2]李莉娅, 郭进武.加强高校实验工作改革.努力提高实验学质量.高教论坛, 2007 (1) , 58—60

[3]乔威.浅谈实验教学改革与创新型人才培养.高校实验工作研究.2009 (3) , 24—25

[4]张林.实验课体系改革的探讨.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1, 0 (4) :14—16

上一篇:中级口译考试焦点:大众传媒下一篇:机加工刀具管理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