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起义纪念馆感想

2024-09-18

广州起义纪念馆感想(精选13篇)

1.广州起义纪念馆感想 篇一

参观湘南起义纪念馆有感

11月13日,在周老师的带领下,我们班参观了湘南起义纪念馆——东塔岭。湘南起义纪念馆位于郴州市烈士公园东塔岭。纪念馆展厅内展示了“浴血重生朱德率部奔湘南”“风展赤帜百万之众斗敌顽”“波澜壮阔创建苏维埃政权”“战略转移湘南义军赴井冈”“千秋史册伟绩闪耀功勋榜”五个部分,全方位展示了湘南起义历史过程。

在这里,我仿佛看到了硝烟弥漫的战场,战士,们浴血奋战的情景,看到了他们怎样遭受反动派的迫害,如何被敌人严刑酷打:李文香被敌人割耳挖眼而死,还有一些革命烈士被人一刀一刀折磨至死,还有的被剁成肉酱.......这是何等的残酷而变态的酷刑。

首先,映入眼帘的是纪念馆外的坦克和大炮,给人一种庄严的的感觉,好像在告示参观的人不得在此嬉闹,确实,不见有人在此嬉戏打闹。和老师同学在纪念塔下面照了合照之后我们就跟着老师参观纪念馆。在老师的解说和通过看展板、贴画还有诸多历史文物之后,我了解了宜章解放的故事,了解了湘南起义大致过程以及其重要的历史意义。湘南是大革命时期农民运动蓬勃发展的地区。大革命失败后,湘南地区的共产党员和革命群众在白色恐怖下仍继续坚持斗争。1927年冬,中共湘南特委根据中共中央和中共湖南省委的指示,在湘南各县城镇和乡村中恢复和建立了工会、农会及起义队、赤卫队等组织,为湘南起义创造了条件。

1928年1月中旬,朱德、陈毅率领南昌起义军余部2000多人,从粤北转至湘南宜章县境。此前,中共湘南特委已制定《湘南暴动计划》。于是,湘南特委所属宜章县委即找朱德、陈毅等汇报了宜章的敌情。朱德了解到宜章县城敌人力量空虚,就提出了智取宜章的方案。由地方游击队领导人胡少海(共产党员,出身豪门,身份没有暴露)以国民革命军第16军140团团副的名义,率领一支先遣队进驻宜章,稳住宜章的上层统治者后,大部队随即跟进。为了不让反动头目逃脱,要胡少海以“宴请桑梓父老”为名,对准备捉拿的人都送去请柬,并在宴前设下埋伏,以便一网打尽。

1月21日下午,胡少海带领先遣队开进宜章县城。22日下午,朱德、陈毅率部开进宜章县城。宴会在县参议会的明伦堂里举行。酒过三巡,朱德落杯为号,起义军一拥而入,枪口对准县长、官员、士绅。与此同时,陈毅、王尔琢指挥起义军,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解决了驻在东山养正书院的团防局和警察局,俘虏了400多人。紧接着,朱德下令打开监狱,放出被捕的革命者和无辜群众,打开仓库,把粮食分给贫苦的工农群众。许多青年踊跃参加起义军。智取宜章的胜利,揭开了湘南起义的序幕。

2月23日上午,中共宜章县委在西门广场召开群众大会,庆祝起义胜利。朱德宣布起义军改名为“工农革命军第一师”,朱德任师长,陈毅任党代表,王尔琢为参谋长。

年关暴动的枪声使反动派惊恐万状,国民党当局命令独立第三师师长许克祥“即日进剿,不得有误”。许受命后立即带着全师人马,从广东乐昌日夜兼程北上,妄图扑灭湘南起义的烈火。朱德即率领部队秘密撤出宜章县城,隐蔽在乡间,与当地农民配合,坪石一战,击溃了许克祥的兵力,创造了以少胜多的光辉战例。随后重占宜章,成立了宜章县苏维埃政府。

为了支援各地的起义,工农革命军第一师应湘南特委和各县县委的要求,在朱德、陈毅的率领下,由宜章北上占领郴县。随即分兵协助资兴、永兴、耒阳等县农军攻占县城,并在这些县建立苏维埃政府。在此期间,安仁、茶陵、桂东、汝城、临武、嘉禾、桂阳、常宁、衡阳县大部地区的农民,也纷纷举行起义,起义军占领湘南十多个县,广泛发动工农群众,建立革命政权,工农革命军很快发展到1万余人。

同年三四月间,在国民党军队的重兵进攻下,朱德、陈毅率起义部队撤离湘南地区,向井冈山转移,与毛泽东率领的秋收起义部队会师后,创建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湘南起义发展了一支强大的武装力量,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输送了生力军,使井冈山的革命由此进入全盛时期,把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斗争推向了一个新的阶段:

(一)湘南起义掩护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初创工作;

(二)湘南起义为井冈山根据地的巩固、发展积蓄了雄厚的革命力量。湘南起义还为井冈山根据地输送了大批干部。湘南起义集中锻炼、培养了一批优秀的政治、军事人才。他们跟随朱德、陈毅奔赴井冈山,成为建设井冈山根据地的重要骨干,其中许多人分别担任了党、政、军的领导职务。当时红四军中党的建设急需干部,“湘南来的工作人员.几乎尽数在军中做党的工作。”再次,湘南起义为井冈山的工农武装割据贡献了宝贵经验。正如肖克所说:“历史已经证明,有了湘南起义,才有井冈山会师,才有巩固的井冈山根据地,甚至可以说,才有光辉的井冈山时代。”井冈山斗争申援了湘南起义,而且提供了落脚点。从湘南起义的整个过程来考察,从它把武装斗争与农民运动相结合、在农村实行工农割据来看,从它对巩固、发展井冈山根据地的重大作用来看,它的历史功绩是巨大的,它的历史光辉是永不熄灭的。

参观纪念馆之后,我发现我是多么的幸运来到湘南这片热土并在这里学习,湘南是个出人才的地方,我们应该更加珍惜革命前辈用生命和鲜血换来的幸福生活,珍惜大学时光,不浪费光阴,充分利用时间学习和提升自己各方面的技能和素质,做一个真正无愧于心的大学生。

2.广州起义纪念馆感想 篇二

那么该如何依托百色起义纪念馆开展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呢?或者进一步说, 该如何利用百色起义纪念馆开展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才能更好地达到我们的政治社会化的教育目标呢?

一、强化组织保障、加大投入力度、创设环境氛围。

依托百色起义纪念馆开展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 必须建立起由政府统一领导、各主管部门协调配合、 (区内) 各高校积极参与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 形成强有力的组织保障体系, 定期召开各方参与的联席会议, 协商研究解决纪念馆建设、纪念馆服务、纪念馆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工作等重大问题。在这方面, 纪念馆主管部门一定要切实负起领导责任, 并要在纪念馆的领导班子配备、人员编制、队伍培训和职工待遇等方面给予足够的关心和支持。同时, 考虑到纪念馆在进行爱国主义教育、革命传统教育及精神文明建设的过程中不会产生太大的经济效益的现实, 政府部门有必要也必须从其公益性质和教育性质出发, 不断加大对纪念馆建设的投入力度。当然政府也可通过市场化运作手段, 积极鼓励社会力量、民间资本参与纪念馆的建设、运营和发展。从本质上来讲, 纪念馆建设是爱国主义环境建设。因此我们有必要认真研究纪念馆的环境及其特点, 弄清爱国主义教育与环境的辩证关系, 努力创造良好的爱国主义教育环境氛围。[3]

二、有效建立起纪念馆方面与大学生方面之间的联系, 形成良性的沟通合作机制。

百色起义纪念馆作为远离高校云集区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要想很好地开展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活动、为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实践服务, 必须有效地建立起纪念馆方面与大学生方面之间的联系, 形成机制。为此, 纪念馆方面可以采取主动, 变“等待大学生来”为“邀请大学生来”。具体做法是纪念馆方面成立大学生联络领导小组, 全权负责大学生联络事宜的领导、组织、监督、检查等统筹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 负责与区内外的各个高校及大学生团体建立直接的契约合作关系 (重点放在区内) 。契约合作的重点和原则宜以“社会效益第一, 经济效益第二”为行动的导向, 对所有合作高校和学生团体一律实行免费服务政策。不仅仅免门票, 也要免相关的导游讲解服务 (因为只要纪念馆方面能把足够多的学生吸引到百色, 即使门票和导游服务收益为零, 单单学生在百色地区的刚性消费亦足以弥补百色起义纪念馆的经济收益。况且百色起义纪念馆的建馆初衷根本并非单为了追求经济利益) 。契约合作的形式除了建立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以外, 宜应允许和鼓励诸如馆校共建社会实践基地、红色旅游基地、学生课外活动基地等形式的存在和发展。不过, 纪念馆方面在与各高校和学生团体建立合作关系时, 须对每所合作高校和学生团体每学期至少要在百色起义纪念馆开展一次以上的学生活动有个硬性要求, 以形成有效的联系机制。在这个问题上, 大学生方面 (无论是校方还是学生团体一方) 也可以采取“主动走出去、积极迎进来”的策略, 结合自己的教育教学实际, 与纪念馆方面合作, 积极开辟建立百色起义纪念馆教育、教学、社会实践等活动开展基地。

三、增强纪念馆方面的吸引力和感召力, 把大学生吸引过去。

为有效吸引大学生到百色起义纪念馆参观游览, 纪念馆方面在综合运用“声、光、电”手段办好基本陈列的同时, 可重点在资源整合、队伍建设、宣传推介方面等方面做文章。百色起义纪念馆的现有馆藏资源主要以红色历史资源为主, 体现百色地方特色和现代化建设成就的资源不多。笔者建议纪念馆方面在百色 (南宁、广西) 旅游线路的设计与组合上, 能够联合旅游界、教育界的相关部门和人士, 把百色起义纪念馆作为一个节点链接到百色 (南宁、广西) 旅游的产业链条上, 以旅游的名义增强纪念馆对当代大学生的吸引力和感召力, 以更好地把历史和现代、红色资源和旅游资源、红色资源和现代化建设资源有效整合起来。在队伍建设上, 笔者建议纪念馆方面重点抓好讲解员队伍建设。讲解员的主要工作是讲解服务, 但面对不同的参观对象, 讲解员必须能够在熟练把握讲解词的基础上灵活讲解, 增强针对性。尤其是在面对思想活跃的当代大学生时, 讲解员不但要告诉其“是什么”, 而且要告诉其“为什么”;不但要跟他讲“过去”, 而且得跟他讲“现在”和“未来”。基于此, 纪念馆方面必须从讲解词、礼貌礼仪、革命知识、当地风土人情、心理学知识等方面加强、提高、改善讲解员的知识结构和讲解水平, 并根据实际需要, 定期或不定期地派他们出去学习或请专家给他们开相关的培训课。在宣传推介上, 纪念馆一方面可以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史实为题材, 通过编排文艺节目, 制作公益广告, 出版优秀图书, 创作影视作品等, 不断增强爱国主义教育的知识性、科学性、趣味性, 一方面可通过对报纸、广播、电视和互联网等大众传媒资源的进一步整合, 不断加大宣传介绍纪念馆资源及其开展教育活动情况和效果的力度, 及时反映社会各界 (尤其是教育界和学生) 的建议和呼声, 逐步扩大纪念馆的影响。在这个问题上, 大学方面 (无论是校方还是学生团体一方) 可在学生宣传、组织、动员上给予纪念馆方面以大力的支持和密切的配合。

四、有效整合资源、加强馆校互动, 合力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活动和实践。

在这方面, 我们要善于把纪念馆方面静态的红色历史资源活动起来, 把高校方面丰富的教育和学生资源调动活跃起来, 把纪念馆方面和高校方面的资源高效流动运转起来。以“润物细无声”的渗透方式, 潜移默化地对当代大学生展开形式多样的爱国主义公民教育, 以最终实现“把大学生的爱国热情引导和凝聚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上来, 引导和凝聚到为祖国统一、繁荣和富强作贡献、为实现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上来”的目标。[4]具体而言, 纪念馆方面可在和各高校建立有效联系的基础上, 通过开展纪念馆资源进高校、革命电影进高校、 (红色历史) 专家学者送报告、主题征文比赛在高校、研讨会与红歌 (革命歌曲) 会竞高潮等多种活动形式, 有效的将历史与现在拉近距离、将静态与动态结合起来、将革命精神与创新意识合而为一, 进一步丰富和优化纪念馆红色历史资源的内涵和品质。高校方面, 除了利用丰富的教育教学资源进行爱国主义课堂讲授、结合重大历史事件、历史人物纪念日和节假日进行各种庆祝、纪念活动等外, 还可根据当代大学生的内部需要[5], 积极依托百色起义纪念馆开展大学生所喜闻乐见的第二课堂活动, 如组织学生进行有关革命与创业的演讲和辩论、邀请专家学者开主题报告会、组织学生参观旅游、组织学生开展班团日活动、组织红歌会活动、组织学生进行暑期社会实践 (组织学生去纪念馆当义工) 等, 通过活动载体让学生自愿走进红色历史资源富集的百色起义纪念馆, 自觉接受“润物细无声”的红色爱国主义教育。此外, 高校与纪念馆方面可以互派党史研究和思想政治教育等方面的专家, 以相互取长补短、互通有无;也可以相互借鉴彼此的活动形式和载体, 以达到共同依托百色起义纪念馆开展大学生爱国主义公民教育的目的。

总之, 依托百色起义纪念馆开展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 既是政府和百色起义纪念馆的历史责任和使命, 又是广西各高校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建设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政治任务和课题。它不仅需要整合、调动纪念馆和高校的资源和力量, 而且需要调动、整合政府、舆论媒体及相当一部分社会的资源和力量;不仅需要通过开展活动达到对大学生进行爱国主义公民教育的效果和目的, 而且需要通过满足大学生的个性需求来增强活动媒介的针对性、实用性和有效性。

参考文献

[1]荆惠民.思想政治工作概论[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7, 10.

[2]郑志发等.爱国主义教育结构探析[J].思想政治教育, 2005, (12) .

[3]路景山.建设林则徐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启示[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2007, (2) .

[4]中宣部、中央文明办、国家发展改革委、教育部等关于加强和改进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工作的意见[P].http://www.chinabaike.com/law/zy/0978/1419172.html.

3.广州起义纪念馆感想 篇三

一、参与生活——用拥抱剪裁生活的景观

上课伊始,我播放同学们前些天春游“七战七捷纪念馆”的DV剪辑,精选了同学们的春游集锦,多角度地展示画面,最大限度地利用有限的课堂空间,践行“生活即主题”的宗旨。我事先并没有告诉学生会有与此次春游相关的习作课,学生忘形地走进春天,走进“七战七捷纪念馆”。学生看到自己游览时的点滴如电影般重放时,既心入其中,又身在其外,彻彻底底地拥抱了独属春天的自然、社会及人、事、景。在观赏的过程中,同学们或欢笑,或唏嘘,或静思。

看过之后,我引导学生说一说,让他们说出认为最值得一写的情景,并说出理由。教师在点拨时尽可能地牵引出各种感官的立体感受,点评时又力求形成社会、自然、人文等多重生活空间。第一环节回放,是同学们春游忘我、贴近生活的延伸,让习作教学走出课堂、见证生活,从而为学生作文提供了源头活水;后一环节的语言表达是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去发现多个层面的生活图景,用多种感官立体地感受生活、探寻多重空间,希望在过程中培育能力,在发现中滋养人格。

当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中完成对“多重生活空间”的发现摄取,且表达相对完整、充实的前提下,我带领学生进入第二板块的学习:

“当我们忘我拥抱春天,走进‘七战七捷纪念馆’时,肯定有过欢欣、激昂,或许还有几丝忧思,几许感怀。时光匆匆,生活匆匆,如果我们的‘七战七捷纪念馆’的内容未被我们用心剪辑,便不会有生活中那朵朵浪花的重放与盛开,亦便不可能有我们回望时发现的欣喜。拥抱生活,细细体悟,发挥想象,我们会收获别样的精彩!”

二、感受生活——用观察捕捉生活的美点

我要求同学们仔细观察,努力捕捉春游时感觉到最美的一个景点。让学生在相对宽松的时间倾情写作之后,一个个蕴含着美的景点出现了,很多学生都选择了纪念馆的主要景点——七战七捷纪念碑,一位同学写道:

“纪念碑设计独到,别出心裁,打破传统的设计模式,不用碑顶,没有碑帽,用古铜色天然花岗岩拼接砌成,像一把直插云霄的刺刀,拔地而起,象征着当年新四军指战员驰骋苏中战场,浴血奋战,所向披靡的英雄气概。碑文雕刻在碑身后面弧形的花岗岩上,歌颂了七战七捷的丰功伟绩。碑基四周的坑穴,寓意新四军指战员在7个战场上留下的足迹。主碑四周是凹凸不平的喷沙地段,意指新四军指战员走过的崎岖、曲折、坎坷的道路。级级升高的台阶,意指新四军从胜利走向新的胜利。碑前开阔地用中空形水泥方块铺成,天鹅绒草皮栽植其中,它象征着苏中战役发生在广袤的苏中平原。围绕主碑四周筑有7道錾假石挡土墙,寓意新四军似铜墙铁壁、坚不可摧;碑基、台阶、挡土墙,乃至地面上的几何图形……无一不寓‘七’于其中。”

三、体悟生活——用思想放大生活的尺寸

观察替学生展开了生活的外延,体悟则帮学生加深了生活的内涵,思考是透视生活的显微镜,于习以为常中提炼出不俗之见,离不开理性思考的锤炼,第三板块则是思维训练。

第三板块的片段作文以“春游思绪”为主题展开,与上一板块打开想象不同,这一板块要求收缩思想聚于一点,这“一点”是同学们春游“七战七捷纪念馆”所见到的纪念碑,播放纪念碑的导游词后,学生以“纪念碑春思”为题进行片段作文,要求意必求真、意必求深、意必求新。同学们思索片刻,纷纷挥笔而成,一学生写道:

“抬头仰视,它挺立于天地之间,向人们展现出‘刺破青天锷未残’的雄伟气势;低头沉思,它又顿时把我带进了硝烟弥漫的战火年代。你看,路上南来北往的行人,谁不驻足瞻仰,引颈遥望,心驰神往;春暖花开,重大节日,参观的人络绎不绝,听讲解,看展览,一批接着一批;新党员、新团员、新战士,聚集在碑前举行入党、入团、入伍宣誓仪式;离退休干部带着儿孙,在纪念碑下讲传统、说故事,让‘七战七捷’精神代代相传!”

给充裕时间让学生完成同题片段作文后,然后再引导学生互评作文。教师先给定一个统一评价的尺度,要求用一句话提炼出所评文章的立意,再用一句话评价他的所思所想,同题作文,交叉评阅,让学生在第二板块感受到想象绚烂之美后,又切身体会到奇丽的思想之美。

4.参观铁人纪念馆感想 篇四

2009年5月27日,我参加了大队组织的参观铁人纪念馆活动。大家共同重温铁人精神,大庆精神。

参观当日,我们充满着缅怀与敬仰的心情共同来到位于大庆让胡路区铁人广场对面的铁人纪念馆。当同志们随着纪念馆解说人员的讲解和带领下,仿佛又回到了当年铁人王进喜带领上万人开发我们大庆油田时的会战场景。在展厅内,“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的响亮口号与“宁肯少活20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的钢铁誓言,萦绕在每个人的脑海中令人感慨万分;那一幅幅铁人王进喜在发生井喷的危急关头,奋不顾身,带头跳进泥浆池,用身体搅拌泥浆的壮烈画面,令在场的每一个人都深深地感受到作为一名大庆油田企业员工的责任与使命。铁人王进喜病重时还嘱咐身旁的同志要将大家看望他留下的钱一定要交给党组织,他年仅47岁就与世长辞,把他的一生都献给了党和人民,献给了我们伟大的石油开发事业。他的精神深深地打动了我们在场的每一名同志,也深刻地教育了我。

参观后,队里组织召开了座谈会,就参观铁人纪念馆让同志们发言谈观后感。有的同志就引用铁人王进喜说的一句话:“干,才是马列主义;不干,半点马列主义也没有。”在实际工作中,我要将铁人精神真正用到工作实践当中去,为创建百年油田、为实现“轻烃上产100万、天然气集输30亿”的宏伟目标,做出应有的贡献。

准备队:陈丽红

2009年6月3日

《铁人》观后感

电影《铁人》以刘烨扮演的新一代劳模为贯穿影片的一根主线,进行细腻的人物刻画,再以黑白的场景再现以“铁人”王进喜为代表的老一辈人为建设祖国、为祖国发展贡献自身力量的感人事迹。那时候搬运设备不足,他就带领全队工人用撬杠撬、滚杠滚、大绳拉的办法,“人拉肩扛”把钻机卸下来。井架立起来后,没有打井用的水,王进喜组织职工到附近的水泡子破冰取水,带领大家用脸盆端、水桶挑,硬是靠人力端水50多吨,保证了按时开钻。钻井队准备往第二口井搬家时,王进喜右腿被砸伤,他在井场坚持工作。由于地层压力太大,第二口井打到700米时发生了井喷。危急关头,王进喜不顾腿伤,扔掉拐杖,带头跳进泥浆池,用身体搅拌泥浆,最终制服了井喷。一次次的事迹成就了他“铁人”的称号。

影片中有一幕我个人觉得很真实,也很感动,好多人也都留下了眼泪,就是过年的时候王进喜违反纪律用油换了一些肉回来,却发现自己最看重的徒弟刘文瑞不见了,他想刘文瑞可能当了逃兵,就到处去找,最后,在一节车厢里看到了哭的泪流满面刘文瑞,口中还痴痴的念着“我受不了了”,王进喜呆呆地看了他半天,失望,痛苦,震惊种种感情涌上心头,最后狠狠地说:“受不了了,那就滚。”然后走到另一个徒弟身边,抢过他手中的干粮,又把自己的干粮袋,衣物都交给他,怜惜地说:“回去好好活着,不管到了哪里,都活出个人样来。”这个场景的拍摄,让我们真实的感受到一个疼惜徒弟的师傅,恨铁不成钢的那种失望、心痛和即使心痛而又出于父爱般的关心更让人感动。

王进喜在参加“五一”万人誓师大会时,喊出“宁肯少活二十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 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等的口号,让我深受触动。这是现代年轻人没有经历、没有感受过的时期,是老一辈人艰苦奋斗,为祖国建设可以奉献一切的直接表现。

从中我们学习到东西是我们终身受用的。“铁人”是种精神,是种让你遇到什么困难都不会退缩也不想退缩的精神。我们个人的力量是微薄的,但不会因此而放弃我们的责任,只会把它做的更好。虽然我们身处在不同时代,但是我们对祖国的爱是不输于老一辈人的,我们会以我们的方式爱着我们的岗位、我们的家、我们的祖国。

江洪

5.参观革命烈士纪念馆感想 篇五

那是四月的一天,我怀着无比崇敬的心情和老师同学们来到革命烈士纪念馆,跟随讲解员一起了解烈士们的事迹,我被那些历史深深地牵动着,感悟着。

一进门,几幅全景画便映入眼帘。全景画采用灯光、绘画、塑型、音响等多种艺术形式,生动地再现了革命烈士们在场上奋勇杀敌的场景,我站在画前,看着画中的战士们手持长枪,眼神中饱含愤怒却格外坚定,天边映衬着冲天的火光,听着轰隆隆的枪响声、爆炸声,以及战士们的呐喊声,我顿时热血沸腾,好像也置身于和敌人拼死的撕斗之中。这几幅全景画震撼了我的心灵,也教导我们不应忘记革命先烈,珍惜现在的美好生活。

纪念馆的二楼罗列了很多透明展柜,展柜中摆放着许多战士们的遗物贺战争用品,有布满补丁的军大衣,破旧不堪的军鞋;电报机、作战指挥图等等。看到这里,我的心无比沉重,纵使条件如此艰苦,前线死亡笼罩,前方极度危险,他们也毫不退缩,为革命胜利而奉献着自己。

纪念馆的楼道中的墙壁上挂着一块巨大的石板,石板上刻满了烈士们的名字。我伸手触摸刻着字的凹处,内心又一次被打动了。他们又是谁的儿女,谁的父母,他们舍小家为大家,用自己的生命换来我们的美好生活,怎能不被我们铭记呢?

在纪念馆中,几位党员老师面对国旗,右手握拳进行党员宣誓,我在后方望着她们的背影,心中悄悄埋下了一颗种子:我将来也要入党,为国家奉献自己。

离开纪念馆时,我回头注目,那几幅全景画再次映入眼帘,我不由得肃然起敬。烈士们死得壮烈,死得英勇,用自己的鲜血换来革命的胜利。但想要向先烈一样无所畏惧、忠肝义胆地奉献自己是及其不易的。

6.辛亥革命武昌起义纪念馆参观有感 篇六

1911年10月10日,在湖北武昌掀起了一场改变中国命运的起义,即武昌起义,由此揭开了辛亥革命的历史序幕,成为中国历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次革命。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的统治,推翻了延续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给封建主义致命的一击;解放了中国人民的思想,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极大地改变了社会风气和习俗;解放了清朝专制统治禁锢下的生产力,为民国初年资本主义经济进入较大规模发展的“黄金时代”开辟了道路。在即将迎来辛亥革命一百周年的今天,我和小组成员参观了辛亥革命武昌起义纪念馆,接受了革命的洗礼,政治思想得到进一步的升华。

2012年4月22日,我随团学联成员一起来到辛亥革命武昌起义纪念馆进行参观。明年就是辛亥革命101周年了,前来参观的人很多,以此追悼革命先烈。我们从纪念馆的西配楼进去,刚进去看到的是一幅汉口租界图,这幅租界图向我们述说了清政府的软弱无能和腐败。在往里走会看到张之洞的画像以及汉阳铁厂和湖北兵工厂的照片。张之洞以及由他主持建造的这些重工业工厂,极大地推进了湖北的经济发展,也奠定了武昌的经济基础,为武昌的发展做出了很大的贡献。在墙上的照片中,我还看到1909年《舆论时事报》的文章,上面记录了一些当时的事情,为我们理解武昌起义提供了很好的依据和史料。当时的湖北还很重视教育的发展和人才的培养,1898年湖北籍留学生合影照、修习证明书以及张之洞创立的两湖师范学院就是很好的证明,这些人才也为辛亥革命输入了新鲜的血液。在纪念馆里陈列了一些起义军的照片和作品及当时创办的一些杂志,如《湖北学生界》、《洪声》、《警世钟》、《猛回头》、《醒狮》、《革命军》,这些作品、杂志很好的声援了当时的革命,革命提供了先进的思想,促进了新思想的传播,推动了革命的进行。在纪念馆里,我还看到了武昌起义前共进会负责人设计和制作的军旗样式,及革命党人的袖章、刻刀和印模。起义情形的雕塑及起义军用过的刀、枪等不能不使我想象起义时波澜壮阔的激烈宏大场面,历史感和责任感油然而生。纪念馆的正厅是武昌起义后成立的中华民国军政府湖北都督府,在这里我们看到了当时军政府的各个机构,如民政部、军令部、军务部、鄂军都督府会议厅、外交部等各个部门。看到各办公室干净整齐的办公桌椅时,我们不难想象革命军认真办公的情形,他们为了中国为了人民兢兢业业的工作着,作为后代的我们不能不为之动容。参观完各个部门办公室 后,这次的参观也就宣告结束了,但是这里的一切花草树木、各种照片文物却都深深地印在了每个人的脑海里。

我相信这次的参观每个人都受益匪浅,每个人的思想都有着极大的触动。我们的先烈在一百年前为了中国和苦难的人民奋起反抗,他们不怕流血,不怕牺牲,发起了一场轰轰烈烈的革命运动,极大地改变了中国的面貌,给中国和中国人民带来了新的希望和曙光。革命先烈给我们留下了巨大的精神遗产,即为人民服务,坚韧不屈,坚持不懈的奋斗精神。在今天,我们要继承和发扬先烈的精神,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了祖国和人民,为了自己的梦想而不懈地努力和奋斗。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时期,我们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在物欲横流的时代,很多人被各种欲望控制着,忘记了我们优秀的文化遗产,背弃了党和人民,做出一些令人痛心的事。作为新时代的我们要牢记自己的历史使命,肩负起祖国和人民赋予我们的责任,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加强文化修养,提高政治觉悟,完善自己,用党规党纪严格要求自己,为实现共产主义而奋斗,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7.广州起义纪念馆感想 篇七

一、宗旨 本次征文活动旨在通过颂扬人民军队在保卫祖国、建设祖国的斗争中所建立的丰功伟绩,学习和发扬我军一不怕苦、二不怕死,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优良传统,高举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伟大旗帜,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军民团结,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努力奋斗。

二、征文内容和要求

1、征文内容 有关八一南昌起义的史迹、故事和相关史料;我军官兵在保卫祖国、建设祖国,以及部队自身建设中的英雄事迹,光辉成就;军爱民、民拥军,军民团结鱼水情的先进典型;复转(预备役)军人在社会主义建设中涌现出来的先进事迹。

2、征文内容必须真实,先进人物应附加说明其个人情况和相关单位证明;凡参用了其他资料者,须说明资料来源。

3、征文体裁为记叙性散文、报告文学。文字力求精炼,每篇以3千字为限。

三、征文时间 本次征文时间自“启事”刊载之日起,至2007年11月10日止(以来稿邮戳为准)。来稿请在信封正面注明“征文”二字。

四、奖励 本次有奖征文活动设奖3个等次6个名额,即:

一等奖,1名;

二等奖,2名;

三等奖,3名。

评奖办法:由本刊编辑部组成评选小组,施行评奖工作;凡入选作品,均在本刊“征文”栏目逐月刊登。评选结果将在《老友》2007年第12期公布。奖励以精神奖励为主,物质奖励为辅。

五、“征文”来稿请勿寄私人。由于编辑部人力有限,来稿概不退稿、概不查询,请作者自留底稿。珍贵资料请寄复印件或扫描后发至《老友》电子邮箱:LAOYOU1992@126.COM。

敬望各界人士积极参与我们的“征文”活动,多多赐稿,共襄盛举。

垂询电话:6240482 邮编:330006

联系地址:江西省南昌市三纬路81号《老友》编辑部

8.鲁迅纪念馆志愿者服务感想 篇八

——暨2012学年鲁迅纪念馆志愿服务感想

我作为上海市鲁迅中学的学生,弘扬和传承鲁迅文化,既是职责,也是义务。所以,当我听说鲁迅纪念馆要在我校招聘志愿者时,我便第一个报了名。

记得第一次报到时,上鲁的老师向我们介绍了鲁迅纪念馆的前世今生,同时向我们阐述了如何做一名优秀的志愿者,让我深受鼓舞,暗暗下定决心一定要成为一名优秀的志愿者。

经过充分的准备,我第二次来到上鲁纪念馆准备接受考核。尽管考试很严格,但是仍然有两位同学通过了考核,我便是其中之一。

从2012年8月份至今,我每周都会来到上鲁纪念馆,为游客志愿讲解。现在,寒假来临了,我不但不能放弃志愿服务在家休息,反而要将更多的时间和经历投入到上鲁志愿者的工作当中。

我在他人休息的时候,出现在了纪念馆里。虽然有时会感到很疲惫,但是,一想到我所代表的其实并不是个人,而是我们鲁迅中学,鲁迅纪念馆的声誉,我便有了无穷的动力。这份干劲让我获得了馆方老师和游客的好评。所以当你做得越好,那么学校,给他人的映像也就越好。我对每个人都一直在微笑着,在他人需要时总是第一时间给予他们帮助。

鲁迅纪念馆的志愿服务分为三类:前台接待、展厅讲解和发放门票。我并没有做过前台接待的工作,所以我先来谈谈展厅讲解的工作感受。

在讲解时,我不仅仅是背讲解稿,我们愿意与人沟通交流,想把真实的鲁迅先生通过讲解的方式呈现给观众,自然情不自禁地会去阅读鲁迅先生的作品,分析他的作品,收集他的思想理论,想要了解更多关于先生的事迹和资料等等。

讲解,是以陈列内容为依据,运用语言艺术,讲解技巧,真挚的感情和其它辅助表达方式,直接、有针对性的将知识传递给观众的一种社会活动。因此,不仅课外要深入了解先生的生平事迹,对于馆内展品我们也要去了解掌握,便于讲解。作为讲解员的我们,积极学习和掌握各方面的知识。熟悉文物、纪念馆基本知识,掌握本馆陈列内容及相关展品的背景知识。

展厅讲解是上鲁志愿者的常规工作,但有时,我也会被分派到发票间分发门票。

发票见的工作看似简单,其实也并不容易。当有游客走向发票间,我必须快速计算出有多少位大人,又有多少儿童,一共需要几张票。快速准确的出票会让游客感到流畅满意,反之会使游客的游览体验大打折扣,这一点在高峰时期显得尤为重要。

作为上鲁志愿者,除了做好讲解工作之外,维持馆内安静有序的环境也是我们的工作之

一。不少孩子喜欢在展厅内玩耍嬉戏,甚至是追逐打闹,这是绝对不允许的。所以,我会选择慢慢的和他们讲道理,说服他们,而不是一味严厉的职责,正所谓以理服人嘛。

9.参观九一八纪念馆之感想 篇九

——勿忘国耻、当思忧患

2019年7月2日,为了更好的庆祝中国共产党建党95周年。下肥镇学校全体党员经过一番舟车劳顿之后,来到了沈阳九一八纪念馆进行参观学习。我们怀着沉重的心情先参观了馆外的一些情景,外面横躺竖立着一些石碑,矗立的石墙上写着九一八事件发生当天的日历,外围的墙壁上雕刻着九一八事件过程中遇难的我国同胞的各种各样痛苦的姿势。我们簇拥着党旗在日历前进行了反思、宣誓。谨记当年日本的罪恶行径,时刻不忘我国的耻辱史。提醒自己要勿忘国耻、当思忧患。

进馆后,在白山黑水的主题环境下一股悲凉的意境扑面而来,我们跟着讲解员,听着她讲述着从九一八事变开始,中华民族抗日战争的血色历史„„

19世纪末至20世纪前半叶,日本逐步确定了征服世界必先征服中国,征服中国必先征服“满蒙”的战略方针。1931年7月和8月在东北制造了“万宝山事件”和“中村事件”。9月18日,日本又制造“柳条湖事件”,发动了侵略中国东北的战争。当晚10时许,日本关东军在沈阳北大营南约800米的柳条湖附近,将南满铁路一段路轨炸毁。日军反诬是中国军队破坏铁路,向中国东北军驻地北大营发动进攻。次日晨5时半,日军占领北大营。这就是震惊中外的九一八事变。国民党政府对日本的侵略采取不抵抗政策,导致东北三省在短时间内沦陷„„

人群簇拥着,走过一个个展厅。向前走,看着平顶山大屠杀未寒的尸骨,狰狞的表情是在痛诉日本侵略者的罪恶行径。会不会在闭馆后的夜里,亡灵们会飘荡到日本战犯的蜡像前,哀嚎着,怒骂着„„;向前走,看到了日军在东北的残酷统治,侵占大量的资源,在人体上进行实验,惨不忍睹;向前走,看到了东北军民的抗日战争,狱中的赵一曼,抗日英雄杨靖宇将军,雪后的大片白桦林,重现了抗日战士围绕篝火团团而坐的露营场景。他们为了抗击侵略者,保卫祖国奉献了自己的生命,他们的事迹将一代代传诵;向前走,看到了共产党领导着全国人民抵抗侵略者,抗日救亡运动高潮迭起;向前走,看到了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罪大恶极的战犯被押上了历史的审判台,受到了正义的审判。

走出纪念馆,长舒了一口气,短短的一个小时,却经历了那段屈辱的历史,民族抗争反抗的历史。馆内珍藏的图片,文物还萦绕在脑海中。走到警世钟的面前,“毋忘国耻”的铭文深刻人心。这

场侵略战争给中国人民带来了空前的灾难和损失,也给后人留下了深刻的历史血鉴,勿忘国耻,我们思考的应当更多,更深!勿忘国耻当思忧患。古往今来,我们的民族不乏“忧论”:忧国忧民,先忧后乐,等等。“忧”具有很重要的道理:“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然而,这个道理,似乎没有“直奔主题”,没有“坐落”到目的上--忧患是为了图强,我国人民先进意识大大增强,国家也正在欣欣向荣地强大起来。这是个大醒,大幸。但是,世界风云变幻,“落后就要挨打”还将是一个长久而严酷的现实。因此,面对76年后的“九一八”,正如中央领导同志指出“居安思危”,应成为我们不可忘却的忧患意识。

反思自己,中国为什么会被侵略?落后就要挨打!国家的软弱必然会受到列强的宰割。然而现在,改革开放后的中国飞速发展,经济方面已经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军事力量也属于全球一流,综合国力的不断提升让中华民族屹立在世界的顶端,我们以自己是中国人儿骄傲,自豪。然而,我们的国家是真正的强大了么?钓鱼岛的主权问题一直与日本僵持,被韩国非法扣留的中国渔民无法回国,黄岩岛问题还是在与菲律宾对峙。中国的主权一直被周边小国所侵犯着,为什么全世界都在说中国强大了,但小国们还是依旧敢于寻衅呢?是国家的实力没有真正强大,还是我们的民族精神、主权意识在这市场经济的潮流中渐渐消退了呢? 作为教育人,我不单单自己会牢牢的记住这耻辱的历史。更重要的是我要把勿忘国耻当思忧患的理念传递给下一代,让他们要时刻有着民族危机的意识,只有这样,为了国家的未来,为了民族的奋起,才能让自己不断的发奋,努力!

开原市下肥镇学校:张海波

2016年7月4

参观九一八纪念馆之感想

——勿忘国耻、当思忧患

开原市下肥镇学校

10.广州起义纪念馆感想 篇十

怀着对先辈烈士的崇尚之情,我们一起来到辛亥革命纪念馆。武汉辛亥革命博物馆又称“红楼”,位于武汉市武昌区阅马场最北端。

一来到辛亥革命纪念馆,首先看到的就是孙中山的铜像。我们的国父身着长袍马褂,左手执杖,右手持帽,凝视远方,有一种大义凛然的气概让人敬佩。沿着历史的轨迹,我们走进了辛亥革命博物馆,在解说员的带领下,我们开始了在这浓缩了的历史河流中穿行、体验。最先解说员给我们解说的是鄂军都督府的来历,鄂军都督府纪念馆原为清末湖北省谘议局,建成于19。武昌起义的次日,即1910月11日,湖北革命党人在这里创立了中华民国军政府鄂军都督府,即湖北军政府。

馆内收集有与辛亥革命有关的历史文物1000多件,历史照片10000余张。军政府会堂、孙中山驻鄂会客室、黄兴召开军事会议的会议室和宋教仁起草《中会民国鄂州临时约法草案》的军政府秘书处都是按照历史场景成列的。由于明年为辛亥革命__年纪念日,所以没有机会上红楼的二楼参观,也没有看到黎元洪起居室和会客室,这是此行一个小小的遗憾。馆内还有一些反映辛亥革命武昌起义史实和孙中山、黄兴生平事迹的展览……参观过辛亥革命纪念馆,我感触良多。首义第一枪在这里打起,这个之前在历史书上学过。可今天真正的来到了现场,觉得自己在这里能够想象到当年的事迹一样。对辛亥革命有了更为深刻的了解,也许历史书上的辛亥革命史事会忘记,可是今天这次参观会让我对这次革命永生难忘。辛亥革命纪念馆在中国革命史上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不仅仅因为在这里打响起义的第一枪,辛亥革命纪念馆在展现中国革命史同时,也在对中国人民进行着爱国教育。通过对辛亥革命历史的了解,我们深深体会地到今天的幸福生活是多么的来之不易,而祖国的和平安定是千千万万革命先烈抛头颅、洒热血换来的。身为当代大学生,身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我们,一定要继承革命先烈的光荣传统,努力学习,艰苦奋斗,我们立志要有烈士们的精神和意志,用我们的知识去建设祖国,用我们智慧与汗水去保卫祖国。

11.广州起义纪念馆感想 篇十一

近日,盱眙城管局组织党员们来到黄花塘新四军纪念馆进行参观,观摩和学习老一辈革命先烈的革命事迹。从而学习革命先烈们的群众路线和革命精神。

从1943年1月初到1945年2月底,在全国抗日战争由相持阶段转入反攻的关键阶段,新四军军部移驻黄花塘。在此期间,军部在艰苦卓绝的条件下,运筹帷幄,指挥抗日,粉碎了日伪军的“扫荡”、“清乡”和国民党顽固派的磨擦、进攻,在苏、皖、浙、鄂、豫五省开辟了八个敌后抗日根据地,在日军统治的心脏地区插上了一把尖刀,使华中地区成为对敌斗争的主战场。新四军和八路军一起,为夺取抗日战争的全面胜利作出了巨大贡献,也付出了重大牺牲。

前往新四军军部纪念馆,寻访新四军领导人们曾经战斗和生活的足迹。就是在这里,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刘少奇、陈毅等指挥所属部队,与日伪展开浴血奋战,为中华民族的解放事业立下丰功伟绩。

迈入军魂之门,慷慨雄壮的新四军军歌响起,“浴血奋战在罗霄山下,血染着我们的旗帜……东进,东进,我们是铁的新四军!”决战黄桥、席卷淮海,新四军在危机四伏中冲破封锁,入枪林、出弹雨,拼杀在民族解放的战场上。皖南事变震惊中外,面对同室操戈,新四军没有被打倒,重新组建军部,成立军区,坚持反抗侵略。

军歌响起时,我仿佛看到面对敌人的包围,即将全部壮烈牺牲的战士们紧紧靠在一起,齐唱军歌,向战友们告别,向家人告别,向深爱的祖国和人民告别。赢得“铁军”的称号靠的不仅是能打硬仗,更需要无畏牺牲的英雄气概。金一南在《苦难辉煌》中写道“任何民族都需要有自己的英雄,真正的英雄具有那种深刻的悲剧意味:播种,但不参与收获,这就是民族的脊梁。”

穿过战场的硝烟,钢铁般的英雄儿女又有怎样的平凡与真实?

以豆投票,盐阜根据地采取民主的方式选举基层干部;草鞋、蓑衣、纺车,战斗生活之余,根据地的军民抓生产搞建设,开银行、做卷烟、制武器样样在行;办学校、演话剧,做一支有文化素养的的军队。在党的领导下,新四军在根据地的建设如火如荼。

《囚歌》雕刻出叶挺将军面对反动派诱惑时的顽强不屈,《梅岭三章》道出陈毅元帅献身革命的决心和对革命必胜的信心矢志不移,《茉莉花》谱出小战士

何仿对美好生活的期许。新四军的队伍里面有诗人、作曲家、摄影爱好者还有集邮爱好者,在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除了保家卫国,他们同样有着自己的兴趣和爱好。

相较于他们的伟岸,我更愿意接触他们的真实。二百多斤的罗炳辉司令需要两头骡子轮换着骑,叶挺夫妇和六个孩子的合影充满温馨,七师师长蔡辉,创办贸易所,非常会赚钱,一批“红二代”在黄花塘出生……意料之外却又在情理之中,只不过是枪林弹雨中少了几分“浪漫”、四处漂泊中少了几次“团聚”、经济封锁中少了几分“富足”,乐观的新四军人在隐蔽的黄花塘过起了自己的日子。拥有健全的人格,这是作为一名共产党员最起码的要求,也是我们党员可以做到的。如果一个人的人格不健全,他就不可能有坚定的理想和信念,也就不可能始终如一地对党和人民负责。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可以发挥在生活的方方面面,不必非要轰轰烈烈地做一番大事,做英雄,先扪心自问,我做好自己了么?我是不是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12.参观百色起义纪念馆感悟 篇十二

事隔一年我再次带班踏进这片红土地,一切是那么熟悉而亲切,而每次的到来,都会有不同的变化和感触。汽车行驶到村口,这里已竖起了一块醒目的指路山石,方便了我这个没有方向感一年来一次的“盲标”班主任。汽车由原来停在公路边到直接可以开到山脚下,方便了大家整队集合。这次的小平之路讲解依然是唐国辉、张忠友两位老师,学员们虽然明显年轻了很多,但大家却显得更有组织纪律性,表现出更加良好的综合素质。出发时间约定为7:45,大家都提前到来候车,下了车又很快的完成了分发干粮及集合队伍的任务。唐国辉老师讲解了小平路的由来及路上注意安全等事项后,学员们就沿着蜿蜒的山路向前攀登。天空中不知什么时候下起了淅沥沥的小雨,两边的雾在山中萦绕着,向远处望去,有一株野桃花树,在蒙蒙的雾中绽放,就像一位美丽的仙女,美极了!这一届的学员似乎没有上一届的学员那么急切的要走完这7公里的小平路,他们似乎带着更多的观赏和思考边走边聊。小路依然是那么的崎岖而陡峭,路的两边挖了很多的的树坑,听随队的一位负责人说,“路的两边要种很多的木棉树” 。然而,我更希望他们种映山红、杜鹃花,因为远远的就可以看到它,似一面一面彩旗在山中飘扬……“快走啊,准备到山顶了!”班长李浩的大噪门,给那些很少锻炼的学员看到了希望……

终于到了山顶,大家露出惬意的笑容。山顶的老百姓们,三三两两的围在一堆或依在自家的门边上,老大爷们抽着烟蹲在地上,望着这群从大都市来的大孩子们,憨憨的笑着,几位大叔、大婶们急着将桌子摆好,端上玉米糊、红薯、玉米棒。学员们远远的见到热呼呼的玉米糊、红薯、玉米棒,兴奋起来,“啊,玉米糊、红薯、玉米棒,好极了!”学员们抓起热呼呼的红薯、玉米棒大吃起来,此景让我想起了井冈山的红米饭、南瓜汤。两边的大叔、大婶们不知啥时候唱起了本地的山歌,我这个东北出生的小老妹,一句也听不懂,只是不住的点头、微笑,坐在我身边的学员问:“老师你知道他们唱什么吗?”我说“我听不懂”,“那你笑什么啊?”“我只能用笑来感谢他们!”另一学员说:“我翻译给你听,歌词是:欢迎红军来哟,希望你们不要走,山顶的大叔、大婶虽然穷,但我们有上等的玉米糊、红薯,会将你养得白白胖胖……”我听完哈哈大笑,多么朴实而又纯朴的老区人民!吃完玉米糊、红薯,听完歌,班长和党支部书记代表全班学员将学员们捐助的3500元钱交到了山顶小学李校长手中。

时间过得真快,我们要告别山顶的大叔、大婶们前往下一个目的地了。大叔、大婶们依然唱着纯朴的歌,直送我们到村口,依依不舍望着我们消失在雾中。汽车又奔驰在宽阔、笔直的大道上。我们的下一站是“国家农业示范园”。园中种的各种叫不出名的植物、瓜果直让学员大开眼界,示范园中的总经理介绍了这里的生态农业和百色的经济发展。短暂的参观停留,给学员们留下了关于生态农业和科学种植的深刻印象。

为期两天的党性锻炼活动,我们不仅重走了红军路,体会到了先辈们当年战斗的艰辛,又看到了今日百色经济的发展与规划。在百色市,学员们参观了粤东会馆,重温了入党誓词,走过红军桥,听张忠友老师在纪念馆的讲解、观看3D历史片。学员发自内心的即兴发言,唐国辉老师的精彩总结,都让我和学员深深感受到一次难忘的百色革命传统教育。学员们深深的感受到,在党校学习不仅要学好专业课,还要时刻加强党性锻炼,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这才不愧为中国政法大学广西区党校广西行政学院一名法学专业在职研究生。

13.参观辛亥革命纪念馆的感想 篇十三

周三是武汉经历寒潮的第二天,在这天的下午,我们一行八个人,参观了辛亥革命纪念馆。在我们决定参观辛亥革命纪念馆后,我首先想了一下自己对辛亥革命的了解。遗憾的是,我仅有的一点点常识都是来自于中学时期的历史课本。我只知道这个伟大事件的时间,地点,重要人物以及一些肤浅的认识。于是我在出发前对辛亥革命进行了一些搜索和了解。在文字的描述下,一百多年前峥嵘岁月的画卷仿佛就在我的面前展开。历史又一次发挥了她的独特魅力,呼唤起了我对革命年代英雄人物和人民的思念。

我们一群人走在去纪念馆路上,此时的武汉正在经历严寒,路上的行人个个都裹紧了棉袄,全副武装,只留出眼睛。因为没有充分的准备,我没有戴围巾和口罩,被冷风吹的瑟瑟发抖。我不禁想到,也就是在一百零五年前的秋冬时节,就在这个武汉三镇,一群有识之士发动了革命,改变了中国的历史进程。那时的他们会感到冷吗?我想,身体是冷的,可心永远是热的。在他们想到自己能为饱受磨难的祖国开辟一条新的道路,再冷的寒冬也抵挡不住他们心中的热情。

当我们到达辛亥革命纪念馆的时候,首先看到的是孙中山先生的铜像。这位伟人挺拔在纪念馆之前。孙中山先生的一生,是真的鞠躬尽瘁的一生。满腔热血,积极革命。他会永远活在人民的心中。继续往前走,我们站在了纪念馆之前,十八星旗飘扬在风中,“鄂军都督府”展现在眼前。乱世出英雄,百多年前的仁人志士在那兵荒马乱的年代里创造了自己的辉煌,更造就了祖国的未来。进入纪念馆后,首先进入视野的是主楼,因为是红色的,所以被称为红楼。红楼的主楼实际上是红色砖木结构的二层楼房,通过讲解人员我们得知,整个纪念馆占地1.8万平方米,建筑面积6000多平方米,而主楼面阔73米,进深42米。由于最初建立时为清末湖北省谘议局办公场所,因此建造型式仿照西方国家的行政大厦,风格典雅庄重:花岗石砌台基,红砖砌墙,廊前列柱起卷,檐下饰飞头,檐上压以女儿墙。外墙砖砌,间饰附加假柱、柱头和垂花、垂禾、束莲等图案。红瓦覆顶,屋顶正中矗立“圭”字形望楼,主楼平面呈“山”字形,门前有突出的门廊和回车道,前方及两翼为门厅和办公室,后方正中为会堂。

在纪念馆中,沿着革命的发展历程,我们参观了几个展厅。总共分为四个部分,每个部分的名称依次是“风动汉上”,“武昌首义”,“走向共和”,和“复兴之光”。在参展的过程中我们看到了许多鲜为人知的珍贵照片和文物,了解了那些为革命英勇奋战、流血牺牲的无名英雄们可歌可泣的故事。这些都是在我们的历史书上所看不到和体验不到的东西。“纸上得来终觉浅”,在亲身体验后,我们对辛亥革命又有了一个更深的认识和理解。

上一篇:普通话说话大全下一篇:银行理财的运作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