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汉语及古代汉语

2024-06-20

现代汉语及古代汉语(共8篇)

1.现代汉语及古代汉语 篇一

古代汉语练习题及参考答案(下册)练习四

解释下列名词: 疏:古人给古书作注解时,除了解释古书原文(经)之外,还给前人的注作注解,这种经注兼释的注释就叫做“疏”,也叫“注疏”、“义疏”。

读为:古人注解古书常用的以本字说明假借字的训诂术语。其特点是,既注音又释义。读若:古人注释字、词的术语,主要作用是注音,有时也用来说明假借字。衍文:校勘学术语,也叫“衍字”,简称“衍”,是指古籍因传抄、刻印等误加的文字。句读:古人读书,常在句末一个字的旁边加个点或圆圈,叫做“句”;在句中停顿处字的下面加一个点,叫做“读”。两者合称句读。正义:又叫做“疏”,也叫“注疏”、“义疏”,是一种经注兼释的注释。义疏产生于魏晋南北朝时期,唐代出于思想统一和科举考试的需要,由官方以指定的注本为基础把经书的解说统一起来,这种新的注疏唐人称之为“正义”。十三经注疏:宋代学者为了便于查阅,把儒家十三部经书的注和疏加上唐代陆德明《经典释文》的注音合刊成一部书,即《十三经注疏》。这十三部经书的注疏包括:《周易正义》(魏·王弼、晋·韩康伯注,唐·孔颖达正义)、《尚书正义》(汉·孔安国传,唐·孔颖达正义)、《毛诗正义》(汉·毛亨传,郑玄笺,唐·孔颖达正义)、《周礼注疏》(汉·郑玄注,唐·贾公彦疏)、《仪礼注疏》(汉·郑玄注,唐·贾公彦疏)、《礼记正义》(汉·郑玄注,唐·孔颖达正义)、《春秋左传正义》(晋·杜预注,唐·孔颖达正义)、《春秋公羊传注疏》(汉·何休解诂,唐·徐彦疏)、《春秋谷梁传注疏》(晋·范宁集解,唐·杨士勋疏)、《论语注疏》(魏·何晏集解,宋·邢昺疏)、《孝经注疏》(唐玄宗注,宋·邢昺疏)、《尔雅注疏》(晋·郭璞注,宋·邢昺疏)、《孟子注疏》(汉·赵岐注,宋·孙奭疏)。

古文辞类纂:清代姚鼐编的一部古文选集,选录战国至清代的古文辞赋等,依据文体分为十三类:论辨类、序跋类、奏议类、书说类、赠序类、诏令类、传状类、碑志类、杂记类、箴铭类、赞颂类、辞赋类、哀祭类。所选古文大部分是应用文,而且多数选文社会意义不大。书首有序目,略述各类文体特点及其义例,书中并有评点,宣扬桐城派的文学观点。

把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并解释带△的词或词组(教材引文下加△处,此处改为下加点): 1. 安见方六七十如五六十而非邦也者?(《论语·侍坐》)

译文:怎么见得方圆六七十里或者五六十里的地方就不是国家呢? 解词:安,疑问代词,怎么。

2. 绝云气,负青天,然后图南,且适南冥也。(《庄子·逍遥游》)译文:穿过云层,背负青天,然后计划着向南飞翔,将要飞到南海去。解词:绝,动词,穿过。图,动词,计划、谋划。且,副词,将要。

3. 今恩足以及禽兽,而功不至于百姓者,独何与?(《孟子·齐桓晋文之事》)

译文:如今您的恩德足以施及到禽兽身上,而功德却不能施加给百姓的原因,是什么呢? 解词:者,辅助性代词,“„„原因”。独,副词,表反问语气。

4. 夫星之队,木之鸣,是天地之变,阴阳之化,物之罕至者也。怪之可也,而畏之非也。(《荀子·天论》)译文:那流星的坠落,树木发出响声,这是天地运行,阴阳变化,而出现的事物中少见的现象。认为这些现象奇怪是可以的,可是害怕它就不对了。解词:队,“坠”的本字,动词,坠落。是,指示代词,这。

怪,形容词的意动用法,认为„„奇怪。

5. 是以人民众而货财寡,事力劳而供养薄,故民争。(《韩非子·五蠧》)

译文:因此人多而财物少,劳动辛苦可是得到的衣食用品少,所以人们就会争夺。

解词:是以,指示代词“是”和介词“以”连用而成的固定结构,相当于现代汉语的“因此”。

货,名词,财物。

事,动词,从事、用。

6. 子夏之晋,过卫,有读史记者曰:“晋师三豕涉河。”(《吕氏春秋·察传》)译文:子夏到晋国去,路过卫国,听到有人读史书说:“晋国军队三头猪渡过黄河”。解词:之,动词,到、往。史记,名词,记载历史的书。

下列文章在《古文辞类纂》中归入哪一类?按我们的分类,应当属于哪一类?

《古文辞类纂》的归类:

贾谊《吊屈原赋》归哀祭类,枚乘《七发》归辞赋类,晁错《论贵粟疏》归奏议类,韩愈《子产不毁乡校颂》归赞颂类,柳宗元《种树郭橐驼传》归传状类,欧阳修《泷冈阡表》归碑志类,王安石《答司马谏议书》归书说类,曾巩《墨池记》归杂记类。我们的分类: 贾谊《吊屈原赋》、枚乘《七发》归韵文的辞赋类,晁错《论贵粟疏》归应用文的奏议类,韩愈《子产不毁乡校颂》归应用文的赞颂类,柳宗元《种树郭橐驼传》归传记散文,欧阳修《泷冈阡表》归应用文的墓表,王安石《答司马谏议书》归应用文的书信类,曾巩《墨池记》归杂记文。四 下面是《毛诗正义·北风》的第一章,阅读并回答问题:(原文见教材第747页)

1.“雱”的读音和意义是什么? 雱,的读音是“普康反”,即pāng ;义为“盛貌”,形容雪下得很大的样子。2.“惠”是什么意思?这是谁的注?

惠,是“爱”的意思,即仁爱。这是毛亨的注。3.“好”是形容词还是动词?是根据什么来判断的? “好”是动词。根据有二:一是它后面有宾语“我”;二是它的读音为“呼报反”,即hào。4.郑玄对“邪”是怎样解释的? “邪,读如徐。”郑玄认为“邪”是“徐”的假借字,义为宽缓。5.“只且”是什么意思?这是谁的解释? “只且,语助也。”即认为“只且”是语气词。这是孔颖达的解释。五 《论语·公冶长》:“子路曰:‘愿车马,衣轻裘,与朋友共,敝之而无憾。’”阮元《十三经注疏》云:“唐石经轻字旁注案石经初刻本无轻字车马衣裘见管子小匡及外传齐语是子路本用成语后人因雍也篇衣轻裘误加轻字甚误钱大昕金石文跋尾云石经轻字宋人误加考北齐书唐邕传显祖尝解服青鼠皮裘赐邕云朕意在车马衣裘与卿共敝盖用子路故事是古本无轻字一证也释文于赤之适齐节音衣为于既反而此衣字无音是陆本无轻字二证也邢疏云愿以己之车马衣裘与朋友共乘服是邢本亦无轻字三证也皇疏云车马衣裘共乘服而无所憾恨也是皇本亦无轻字四证也今注疏与皇本正文有轻字则后人依通行本增入非其旧矣。” 按照阮元的意见,句中哪一个字是衍文?阮元有什么根据?如果衍文去掉,句子的标点有什么改变?这个句子可以有几种不同的标点法,意义有什么不同?你赞成哪一种标点法?

按照阮元的意见,句中的衍文是“轻”字。

阮元的根据有四:一是古本无“轻”字,二是陆德明《经典释文》的引文无“轻”字,三是邢昺《论语注疏》无“轻”字,四是皇侃《论语集解义疏》无“轻”字。如果衍文去掉,句子的标点是: 子路曰:“愿车马衣裘与朋友共,敝之而无憾。”

这个句子可以有两种标点法,除了上面的标点法以外,还可以如下标点: 子路曰:“愿车马衣裘与朋友共敝之,而无憾。”

这两种标点法,句子意义的侧重点略有不同,前者强调的重点在于“共”字,后者强调的重点则在于“敝”字。两种标点法相比较,前者较好。

六 将下面的短文标点并翻译成现代汉语: 标点:

景公使圉人养所爱马,暴死。公怒,令人操刀解养马者。是时,晏子侍前。左右执刀而进,晏子止,而问于公曰: “尧舜支解人,从何躯始?”公矍然曰:“从寡人始。”遂不支解。公曰:“以属狱。”晏子曰:“此不知其罪而死,臣为君数之,使知其罪,然后致之狱。”公曰:“可。”晏子数之曰:“尔罪有三:公使汝养马而杀之,当死,罪一也;又杀公之所最爱马,当死,罪二也;使公以一马之故而杀人,百姓闻之,必怨吾君,诸侯闻之,必轻吾国。汝杀公马,使怨积于百姓,兵弱于邻国,汝当死,罪三也。今以属狱。”公喟然叹曰:“夫子释之!夫子释之!勿伤吾仁也。”(《晏子春秋·内篇谏上》)译文:

齐景公让圉人饲养他心爱的马,这匹马突然死了。景公很生气,就命令手下的人拿着刀去肢解养马人。这时,晏子正陪坐在景公跟前。景公手下的人拿着刀走上前去,晏子阻止了他们,并问景公说:“尧舜肢解人体,从身体的什么地方开始?”景公惊惶地说:“从我开始。”于是下令不再肢解养马人。景公又说:“把它交给狱官处理。”晏子说:“这个人还不知道自己的罪过就要被处死,请让我为你历数他的罪过,也让他明白自己犯了什么罪,然后再把他交给法官。”景公说:“可以。”晏子数落道:“你的罪过有三条:君王让你养马,你却让马死掉了,判处你死罪,这是第一条;你让君王最好的马死掉了,判处你死罪,这是第二条;你让君王因为一匹马的缘故而杀人,百姓听到后必定会怨恨我们的国君,诸侯们听到后必定会轻视我们的国家。你让君王的马死掉,使怨愤在百姓中积聚,军威在邻国中减弱,你应被判处死罪,这是第三条。现在就把你交给法官。”景公叹息说:“您放了他!您放了他!不要损伤我的仁义名声啊!” 标点:

何谓有罪而益信?孟孙猎而得麑,使秦西巴持归烹之。麑母随之而啼。秦西巴弗忍,纵而予之。孟孙归,求麑安在。秦西巴对曰:“其母随而啼,臣诚弗忍,窃纵而予之。”孟孙怒,逐秦西巴。居一年,取以为子傅。左右曰:“秦西巴有罪于君,今以为子傅,何也?”孟孙曰:“夫一麑而不忍,又何况于人乎?”此谓有罪而益信者也。(《淮南子·人间训》)译文:

什么叫有罪却更加得到信任?鲁国孟孙氏打猎得到一只幼鹿,派秦西巴带回去烹了它。母鹿跟着秦西巴叫唤。秦西巴不忍心,放开小鹿还给了母鹿。孟孙氏回来后,问鹿在哪里。秦西巴回答说:“小鹿的妈妈跟在后面哀啼,我实在不忍心,私自放了它,把它还给了母鹿。”孟孙氏很生气,把秦西巴赶走了。过了一年,又把他召回来,让他担任儿子的老师。左右的人说:“秦西巴对您有罪,现在却让他担任您儿子的老师,这是为什么?”孟孙氏说:“他对一只小鹿都不忍心伤害,又何况对人呢?”这就是所说的有罪过反而更加得到信任的例子。标点:

孟子谓戴不胜曰:“子欲子之王之善与?我明告子。有楚大夫于此,欲其子之齐语也,则使齐人傅诸?使楚人傅诸?”曰:“使齐人傅之。”曰:“一齐人傅之,众楚人咻之,虽日挞而求其齐也,不可得矣;引而置之庄岳之间数年,虽日挞而求其楚,亦不可得矣。子谓薛居州,善士也,使之居于王所。在于王所者,长幼卑尊皆薛居州也,王谁与为不善?在王所者,长幼卑尊皆非薛居州也,王谁与为善?一薛居州,独如宋王何?”(《孟子·滕文公下》)译文:

孟子对戴不胜说:“你想要你的君王朝着好的方向走吗?我明白地告诉你。假如这里有个楚国的大夫,想要他的儿子学会齐国话,那么找齐国人教他呢,还是找楚国人教他呢?”戴不胜答道:“找齐国人教他。”孟子说:“一个齐国人教他,许多楚国人在旁边吵吵嚷嚷干扰他,即使天天鞭打他,要他学会说齐国话,也是做不到的;要是把他领到齐国的庄街、岳里这样的闹市住上几年,那么即使天天鞭打他,要他说楚国话,也是做不到的。你说薛居州是个好人,要他住在王宫中。如果在王宫中的人,无论年长的、年幼的、地位低的、地位高的,都是像薛居州那样的好人,那么宋王会跟谁干出坏事来呢?如果在王宫中的人,无论年长的、年幼的、地位低的、地位高的,都不是薛居州那样的好人,那么宋王又会和谁做出好事来呢?仅仅一个薛居州,能把宋王怎么样呢?” 标点:

公孙仪相鲁而嗜鱼,一国尽争买鱼而献之,公仪子不受。其弟谏曰:“夫子嗜鱼而不受者,何也?”对曰:“夫唯嗜鱼,故不受也。夫即受鱼,必有下人之色;有下人之色,将枉于法;枉于法,则免于相。虽嗜鱼,此不必致我鱼,我又不能自给鱼。即无受鱼而不免于相,虽嗜鱼,我能长自给鱼。”此明夫恃人不如自恃也,明于人之为己者不如己之自为也。(《韩非子·外储说右下》)译文:

公孙仪做鲁国的宰相并且特别喜欢吃鱼,全国都的人都争相买鱼来献给他,公仪先生却不接受。他弟弟劝他说:“您喜欢吃鱼而不接受别人的鱼,这是为什么?”他回答说:“正因为爱吃鱼,我才不接受。假如收了别人献来 的鱼,一定会有迁就他们的表现;有迁就他们的表现,就会枉法;枉法就会被罢免相位。虽然爱吃鱼,这些人不一定再送给我鱼,我又不能自己供给自己鱼。如果不收别人给的鱼,就不会被罢免宰相,尽管爱吃鱼,我能够长期自己供给自己鱼。”公孙仪懂得依靠别人不如依靠自己,懂得靠别人为自己不如自己为自己。

练习五

解释下列名词:

四六:文体名,也称“四六文”,就是骈体文。全篇多以四字六字的句子,世称骈四俪六。此文体形成于魏晋时期,南北朝时期成为文章的正宗,唐代称为“时文”,晚唐至明称“四六”或“四六文”,清代始称骈体文。其语言特点是:骈偶、“四六”、平仄、用典和藻饰。

工对:骈体文和近体诗中的一种对仗,因其对得工整,故称“工对”。它要求在对仗中用相同“事类”的词语相对,即天文对天文,地理对地理,动物对动物,植物对植物等。

律赋:唐宋时科举取士所采用的骈赋,要求平仄对仗,并限定韵字,因此又叫做律赋。律赋大都内容贫乏,文字呆板,毫无生气,在文学上没有多少价值。互文:古代修辞方式的一种,也叫“互文见义”,或简称“互见”。其特点是上下文义互相呼应、互相补充。二 简述赋体的演变和各种赋体的特点。

赋体在其发展演变过程中产生了四种主要形式:骚赋、古赋、骈赋和文赋。骚赋产生于汉初,由楚辞演变而成,其写作模拟《楚辞》,如贾谊的《吊屈原赋》。这种赋体在形式上同楚辞相似,也以“兮”字入句;其内容则重在“写志”而不重在“体物”。古赋是指骚赋以外的汉赋,如司马相如的《子虚赋》、《上林赋》。这种赋体往往可分为三部分。开始有段近似序的散文。中间常用问答的形式,篇幅也较大,极力铺陈夸张;韵文中夹杂散文,用散文叙述,用韵文描写。结尾再用一段散文,发些议论,以寄托讽喻之意,类似楚辞的“乱”或“讯”。古赋在句式上一般不再用“兮”字,主要是四言和六言,杂以三言和五言。

古赋在六朝时期发展成为骈赋,如江淹的《别赋》。这种赋体一般都是四六句,且讲究对偶和平仄,堆砌典故。实际上,骈赋等于有韵的骈体文,既具有骈体文的一般特点,又体现出赋铺陈夸张的特色。另外,骈赋到唐宋时期,科举中要求平仄对仗,并限定韵字,因而又称“律赋”。

文赋是受古文运动的影响而产生的。唐宋古文家在赋的创作上,极力摒弃骈俪之习,通篇贯串散文的气势,重视清新流畅,在艺术形式上给赋体注入了新的活力,并创作了一些具有较高文学价值的文赋,如苏轼的《赤壁赋》等。

三 把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并辨析带△的同义词(教材引文下加△处,此处改为下加点): 1.君匪从流,臣进逆耳,深思远虑,遂放湘南。(萧统《文选序》)

译文:楚君不从善如流,臣下(此处指屈原)进谏逆耳忠言,因深思远虑,于是被流放到湘江之南。“思”和“虑”都有“思考”的意思。“思”指根据确定的意愿去思考,“虑”指对问题反复周密地思考,力求得到最佳选择。

2.余监抚馀闲,居多暇日,历观文囿,泛览辞林。(萧统《文选序》)

译文:我在监国和抚军的空闲中,度过了许多闲暇的日子,广泛阅读了各类文章。“观”和“览”都有“看”、“阅读”的意思。“观”指有目的有意识地看,“览”指广泛地看。3.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王勃《滕王阁序》)

译文:晚霞与孤独的野鸭相伴同飞,秋水和高远的天空浑然一色。

“与”和“共”都是介词,表示对象,这里用法相同,可译作“和、跟、同”等。“与”另有动词“给与”和连词“和”等用法,“共”另有副词“共同”、“总共”等用法。

4.不抚壮而弃秽兮,何不改乎此度?乘骐骥以驰骋兮,来吾导夫先路。(屈原《离骚》)译文:君王何不趁着年轻力壮而放弃那些邪恶的行为呢,为什么不改变这种做事情的态度?驾驭着千里马往前奔驰吧,随我来,我为你在前面带路。

“驰”和“骋”都有马快跑义,但“驰”是指使劲赶马使马快跑,需要人驱赶。“骋”是指纵马奔驰,即马随意狂奔,不需要人驱赶。这里二者连用,意思是放马奔跑。

5.初既与余成言兮,后悔遁而有他。余既不难夫离别兮,伤灵修之数化。(屈原《离骚》)

译文:当初君王已经与我有相约之言,后来心意改变又有了别的想法。我并不为离开朝廷而难过,只是为君王的屡次改变主意而感到伤心。“离”和“别”都是动词,都有“分开”的意思。但其程度上有细微差别,前者浅,后者深。《楚辞·离骚》王逸注:“近曰离,远曰别。”

6.今夫贵人之子,必宫居而闺处,内有保母,外有傅父。(枚乘《七发》)

译文:如今那些达官贵人家的子弟,一定是在深宫闺门之内居住和生活,内有照料日常生活的保姆,外有负责教育的师傅。

“居”和“处”都有“居住”的意思。“居”指长久定居,“处”指停留,短时间的居住。四 分析下面两组句子中的对仗:

1.北海虽赊,扶摇可接;东隅已逝,桑榆非晚。(王勃《滕王阁序》)

“北海虽赊,扶摇可接”与“东隅已逝,桑榆非晚”双双相对,在句法结构上是主谓结构两两相对,即“北海虽赊”对“东隅已逝”,“扶摇可接”对“桑榆非晚”。词性上也基本上是相对的,即实对实(“北海”对“东隅”,“扶摇”对“桑榆”),虚对虚(“虽”对“已”,“可”对“非”),动对动(“赊”对“逝”,“接”对“晚”),静对静(“北海”对“东隅”,“扶摇”对“桑榆”)。2.巡曾楹而空揜,抚锦幕而虚凉。(江淹《别赋》)上下联的句法结构都是“而”字连接两个动词性结构。“巡曾楹”和“抚锦幕”是动宾结构对动宾结构;“空揜”对“虚凉”是偏正结构对偏正结构。词性上是实词相对:动词对动词(“巡”对“抚”)、名词对名词(“曾楹”对“锦幕”)、形容词对形容词(“空”对“虚”);虚词相对:连词对连词(“而”对“而”)。五 利用工具书查出下列典故的出处: 1.徐孺下陈蕃之榻。(王勃《滕王阁序》)徐孺榻:《后汉书·徐稚传》:“徐稚字孺子,豫章南昌人也。家贫,常自耕稼,非其力不食。恭俭义让,所居服其德。……(陈)蕃在鄙不接宾客,唯稚来特设一榻,去则悬之。”后以徐孺榻表示对贤士的礼待。这里用来指洪州出人才。

2.三径就荒,松菊犹存。(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三径:东汉·赵岐《三辅决录·逃名》:“蒋诩,字元卿,舍中三径,唯羊仲、求仲从之游,皆挫廉逃名不出。”后因以三径代指隐士的家园,也指家园。六 指出下列各句中的修辞方式:

1.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祎、董允等,此皆良实。(诸葛亮《出师表》)并提:“侍中”指郭攸之、费祎,“侍郎”指董允,并提为“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祎、董允”。代称:“良实”本都是形容词,这里指代贤良诚实的人,是以事物特征代本体。2.将军身被坚执锐。(《史记·陈涉起义》)代称:“坚”代“坚固的铠甲”,“锐”代“锐利的武器”,是以性质代本体。3.鳏寡不闻犬豕之食,茕独不见牛马之衣。(《洛阳伽蓝记·王子坊》)对偶:即“鳏寡不闻犬豕之食”对“茕独不见牛马之衣”。互文:“鳏寡”与“茕独”、“不闻犬豕之食”与“不见牛马之衣”文义互相补充。引用:改引董仲舒语:“故贫民常衣牛马之衣,而食犬彘之食。”语见《汉书·食货志上》。比喻:“犬豕之食”比喻食物粗劣,“牛马之衣”比喻衣着粗劣破旧。

4.今少卿抱不测之罪,涉旬月,迫季冬,仆又薄从上雍,恐卒然不可为讳。(司马迁《报任安书》)委婉:“不测之罪”,这里指死罪;“不可为讳”,这里指任安被处死刑。省略:“仆又薄从上雍”句省略述语“之(到„„去)”,即“仆又薄从上之雍”。5.故有志深轩冕,而泛咏皋壤。(《文心雕龙·情采》)代称:“轩冕”代称官爵,“皋壤”代称隐者居住之地。引用:“皋壤”见《庄子·知北游》:“山林与,皋壤与,使我欣欣然而乐与!” 6.未尝不心游目想,移晷忘倦。(萧统《文选序》)倒置:“心游目想”是“目游心想”的倒置。

代称:以“目游心想”指代读书,以“移晷”指代经过一段较长的时间。7.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王勃《滕王阁序》)对偶:“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对“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代称:“白首” 代年老。比喻:用“青云”比喻志向的高远。引用:二句改引《后汉书·马援传》:“(马援)尝谓宾客曰:丈夫为志,穷当益坚,老当益壮。” 8.皓齿蛾眉,命曰伐性之斧;甘脆肥醲,命曰腐肠之药。(枚乘《七发》)对偶:“皓齿蛾眉,命曰伐性之斧”对“甘脆肥醲,命曰腐肠之药”。代称:“皓齿蛾眉”是“美女”的代称,“甘脆肥醲”是“丰盛甘美的酒食”的代称。比喻:将“皓齿蛾眉”的美女比作斧子,将“甘脆肥醲”的酒食比作毒药。9.势家多所宜,咳唾自成珠。被褐怀金玉,兰蕙化为刍。(赵壹《刺世疾邪赋》)比喻:“咳唾自成珠”喻言语珍贵,“金玉”喻品德高尚,“兰蕙化为刍”喻贤人不被重用。引用:“披褐怀金玉”一句,语出《老子》七十章:“是以圣人披褐怀玉。” 代称:“被褐”指穿粗布衣的寒士,是“贫贱之人”的代称。按:教材引文误“咳唾”为“咳吐”,今正。10.珠与玉兮艳暮秋,罗与绮兮娇上春。(江淹《别赋》)对偶:“珠与玉兮艳暮秋”对“罗与绮兮娇上春”。代称:“珠”、“玉”、“罗”、“绮”都是“歌女”的代称。互文:这两句互文见义,即“珠与玉”、“罗与绮”都“艳暮秋”、“娇上春”。七 把下面一段文字译成现代汉语:

今如太子之病者,独宜世之君子,博见强识,承间语事,变度易意,常无离侧,以为羽翼。淹沉之乐,浩唐之心,遁佚之志,其奚由至哉!(枚乘《七发》)译文:

如今像太子这样的病,只应让世上的君子,见识广博而记忆力强的人,乘着机会向你谈论一些有益于你健康的事情,改变你的思虑心意,并且时常不离左右,来作为你的辅佐者。那么淹溺沉迷的逸乐,纵情放恣的想法,放纵过度的心思,还会从哪里来呢!

八 下面是骆宾王《为徐敬业讨武曌檄》中的一段,试译成现代汉语,并指出其中的典故,分析其“四六”格式: 四六格式:

公等或居汉地,或协周亲(四四),或膺重寄于话言,或受顾命于宣室(六六),言犹在耳,忠岂忘心(四四)?一抔之土未干,六尺之孤何托(六六)?倘能转祸为福,送往事居(四四),共立勤王之勋,无废大君之命(六六),凡诸爵赏,同指山河(四四)。若其眷恋穷城,徘徊歧路(四四),坐昧先几之兆,必贻后至之诛(六六)。请看今日之域中,竟是谁家之天下!译文:

诸位有的在封疆做官,有的是皇室至亲,有的心中接受过朝廷的言语重托,有的在宫中接受过先王临终的遗命,所受之言还在耳畔,怎能忘掉忠心?先帝陵墓上的新土还没有干,嗣位的新君又在何处?如果能够化灾祸为好事,忠于先帝,服事新君,共同立下救助皇帝的功勋,不辜负先君的遗命,那么有功的一定受爵受赏,可指山河为誓。如果有人留恋末路的城池,徘徊在十字路口,坐观成败而看不清形势,一定会遭到以迟后为罪名的诛伐。请看今天的世界,到底是谁家的天下!

宣室:汉末未央宫中有宣室殿,是皇帝斋戒的地方。汉文帝曾于宣室召见贾谊,问鬼神事。这里是用典,指皇帝的宫殿。

一抔之土:指皇帝的陵墓。语本《史记·张释之冯唐列传》:“假令愚民取长陵一抔土,陛下何以加其法乎?”长陵是汉高祖的陵墓。这里用典,是指唐高宗的陵墓。六尺之孤:《论语·泰伯》:“可以托六尺之孤,可以寄百里之命。”这里指继位的新君唐中宗李显,当时已被武则天废为庐陵王。

后至之诛:传说夏禹北伐共工氏,在会稽山大会诸侯,防风氏因为迟到,被处以死刑。这里是用典,号召人们积极响应,警告那些怀有坐观成败想法的人。

九 把下面一篇短文加上标点,并翻译成现代汉语: 离骚序

王逸 标点:

《离骚》经者,屈原之所作也。屈原与楚同姓,仕于怀王,为三闾大夫。三闾之职,掌王族三姓,曰:昭、屈、景。屈原序其谱属,率其贤良,以厉国士。入则与王图议政事,决定嫌疑;出则监察群下,应对诸侯。谋行职修,王甚珍之。同列大夫上官靳尚妒害其能,共谮毁之,王乃疏屈原。屈原执履忠贞而被谗邪,忧心烦乱,不知所诉,乃作《离骚》经。离,别也。骚,愁也。经,径也。言已放逐离别,中心愁思,犹依道径,以风谏君也。故上述唐虞三后之制,下序桀纣羿浇之败,冀君觉悟,反于正道而还己也。是时,秦昭王使张仪谲诈怀王,令绝齐交;又使诱楚,请与俱会武关,遂胁与俱归,拘留不遣。卒客死于秦。其子襄王复用谗言,迁屈原于江南。屈原放在草野,复作《九章》,援天引圣,以自证明,终不见省。不忍以清白久居浊世,遂赴汨渊,自沈而死。《离骚》之文,依《诗》取兴,引类譬喻。故善鸟香草以配忠贞,恶禽臭物以比谗佞,灵修美人以媲于君,宓妃佚女以譬贤臣,虬龙鸾凤以托君子,飘风云霓以为小人。其词温而雅,其义皎而朗。凡百君子,莫不慕其清高,嘉其文采,哀其不遇,而愍其志焉。译文:

《离骚》经是屈原所作。屈原与楚国王族同姓,在楚怀王时做官,当的是三闾大夫。三闾的职责是掌管王族三姓的事务,即昭、屈、景三姓。屈原整理了王族的家谱,明确了贤良之士的标准规范,来激励国中贤士。屈原在朝廷内与怀王谋划讨论国家大事,处理疑难事务;在朝廷外监察群臣的言行,应对各诸侯国的来访。他的建议都能被采纳,他也尽职尽责地做事,因而怀王非常器重他。同他一起担任大夫的上官靳尚嫉妒他的才能,与别人一起进谗言诋毁他,怀王于是疏远了屈原。屈原忠心耿耿却遭到小人谗言陷害,心情忧愁烦乱,不知该向谁倾诉,于是写出了《离骚》经。离,是别的意思。骚,是愁的意思。经,是途径。这三个字的意思是,已被流放而离开朝廷,虽心中忧虑,却仍沿着正道前行,用国风的方式劝谏国君。所以文中向上追述了唐虞三个帝王时期的盛世之治,往下陈述了桀纣羿浇的灭亡,希望国君能够觉悟过来,返回到正道上,并让自己回到朝廷。这时候,秦昭王派张仪欺诈怀王,让怀王断绝与齐国的交往;又让张仪诱骗怀王,请他与秦王一起在武关会盟,趁势就胁迫怀王与秦王一起到了秦国,扣留了怀王,不让他回去。怀王最终客死在秦国。怀王的儿子顷襄王又听信谗言,把屈原放逐到江南。屈原被流放在荒远地区,又作了《九章》,援引圣王来证明自己的冤屈,却最终不能被明察。他又不能容忍以自己的清白之身长久地生活在污浊的世上,于是投汨罗江自沉而死。《离骚》的行文,依照《诗》来起兴,援引不同的物类作比喻,所以用好鸟香草来比喻忠贞之士,用恶禽臭物比喻谗佞之人,用灵修美人来比拟君王,用宓妃佚女来比喻贤臣,用虬龙鸾凤来托喻君子,用飘风云霓比喻小人。文章的词语温厚而典雅,文章的意旨纯洁而明朗。大凡所有的君子,没有不仰慕他的清高、赞赏他的文才、哀伤他的怀才不遇而同情他的志向的。

练习六

一 “叶音说”为什么是错误的?

“叶音说”是在没有确凿根据的情况下,强改字音以求押韵和谐,并非探明了韵字的本音。其根本错误,就在于对古韵采取一种形而上学的观点,而非历史的观点,不懂得语音是发展变化的。其后果,则是一个字可叶出许多的音,造成汉字读音的极大混乱。所以说“叶音说”是错误的。二 熟记先秦古韵三十部和“平水韵”的平声韵与入声韵韵目。1.先秦古韵三十部是: 阴声韵 入声韵 阳声韵

第一类

之部

职部

蒸部 第二类

幽部

觉部

冬部 第三类

宵部

药部

第四类

侯部

屋部

东部 第五类

鱼部

铎部

阳部 第六类

支部

锡部

耕部 第七类

歌部

月部

元部 第八类

脂部

质部

真部 第九类

微部

物部

文部 第十类

缉部

侵部 第十一类

葉部

谈部

2.“平水韵”的平声韵与入声韵的韵目是: 上平声

入声

下平声

入声 一东

一屋

一先

九屑 二冬

二沃

二萧 三江

三觉

三肴 四支

四豪 五微

五歌 六鱼

六麻

七虞

七阳

十药 八齐

八庚

十一陌 九佳

九青

十二锡 十灰

十蒸 十一真

四质

十一尤

十二文

五物

十二侵

十四缉 十三元

六月

十三覃

十五合 十四寒

七曷

十四盐

十六葉 十五删

八黠

十五咸

十七洽 三 写出五言律诗“仄起仄收”、“平起仄收”、“仄起平收”、“平起平收”四种格式的平仄。1.仄起仄收式: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2.平起仄收式: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3.仄起平收式:

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4.平起平收式:

平平仄仄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四 解释下列名词:

孤平拗救:五言诗的“平平仄仄平”句式的第一字,七言诗的“仄仄平平仄仄平”句式的第三字,必须是平声字,否则就是“犯孤平”,即全句除韵脚之外只有一个平声字(是“拗”的一种形式)。但“孤平”可以救,即把本句的第三字(五言)、第五字(七言)由仄变平。这就是“孤平拗救”。

破读:是指在阅读古书时,用改变字(词)的读音以区别意义或词性的一种方法。破读音主要是声调的变化,而且大多数是把原来的平声(或上声、入声)字变读为去声;破读的意义和本音的意义之间则有着历史的联系。例如“王”字,在“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中读平声,是名词,帝王的意思;而在“大楚兴,陈胜王”(《史记·陈涉世家》)中破读为去声,是动词,称王的意思。后者的意义和读音是由前者演化而来的。

三十六字母:字母就是声母的代表字。“三十六字母”是我国历史上流传下来的古时的三十六个声母,包括:帮滂並明,非敷奉微,端透定泥来,知彻澄娘,精清从心邪,照穿床审禅日,见溪群疑,晓匣影喻。相传这三十六字母是宋人在唐末和尚守温创制的三十字母的基础上增订而成,大体反映了唐宋之间的汉语声母系统。出韵:近体诗用韵,要求必须用“平水韵”中同一韵部的字,否则就叫“出韵”。双调:词的一种,指包含两段的词。这两段叫前后阙或上下阙、上下片等。借对:近体诗特有的一种对仗,指利用一字多义或两字同音的特点来构成对仗。词牌:是各种词调的名称,如“浣溪沙”、“水调歌头”等。

近体诗:诗体名,同“古体诗”相对而言,包括律诗、绝句和长律。是唐初形成的一种以讲究平仄和对仗为主要特点的诗,也叫“格律诗”。有五言诗和七言诗两种。律诗和绝句的句数是固定的,每两句构成一联,律诗四联八句,绝句二联四句。长律超过四联,数量不限。

一字豆:词当中特有的用在句首起领起作用的单字,叫做“一字豆”,又作“一字逗”。一字豆在语气上有短暂停顿,通常是动词或虚词,大多是去声字,不出现在一首词首句和末句。常见于《沁园春》、《望海潮》、《六州歌头》、《扬州慢》、《寿楼春》、《忆旧游》等双调词中。

重唇音:音韵学术语,按发音部位而划分的声母的一类,即今“双唇音”,发音时气流在双唇间受阻而成音。三十六字母中的重唇音是“帮滂並明”。

绝句:近体诗的一种,全诗共四句,是律诗的一半,故称“绝句”。有五言绝句和七言绝句两种,分别简称“五绝”、“七绝”。

排律:又叫长律,近体诗的一种。句式、用韵、平仄等方面与律诗相同,但句数超过八句,为偶数句。对仗要求严格,尾联不用对仗,首联可用可不用,中间各联一律用对仗。以五言为常见,七言较少见。多人联句的诗常用排律。

五 指出下列句子中的通假字和破读字。假借字请说明此字的本义,破读字请说明其本音,并说明与本音、破读音相应的意义以及这两个意义之间的关系。1.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诗经·周南·关雎》)逑,通“仇”,匹,相匹、相对的意思,这里指配偶。2.淇则有岸,隰则有泮。(《诗经·卫风·氓》)泮,通“畔”,边界的意思。3.穹窒熏鼠,塞向墐户。(《诗经·豳风·七月》)

塞,本音sāi,用作动词,堵塞、塞住的意思,此句即用“塞”的本义。破读作sài,名词,意思是边界上的险要地方。因边界上的险要处有人把守(即堵塞住),故“塞”由本音本义引申出破读音的边塞义。4.七月食瓜,八月断壶,九月叔苴。(《诗经·豳风·七月》)壶,通“瓠”。毛传:“壶,瓠也。”瓠是一种瓜类蔬菜,茎蔓生,花白色,果实长圆形,表皮淡绿色,果肉白色,可供食用,今称瓠子。一说为葫芦。5.采荼薪樗,食我农夫。(《诗经·豳风·七月》)食,破读为sì,动词,义为“给……东西吃”。其本音读作shí,动词兼名词,意思是吃,也指吃的东西。动词“食”用为使动,便由本音的意义引申出破读音的“给……吃”义。6.彼尔维何,维常之华。(《诗经·小雅·采薇》)常,通“棠”,棠梨树。7.择有三事,亶侯多藏。(《诗经·小雅·十月之交》)藏,破读为zàng,用作名词,义为储存的珍贵的东西。其本音读作cáng,动词,义为把东西储存起来。由本音的动词义“储存”引申出破读音的“储存的东西”义。8.恩爱苟不亏,在远分日亲。(曹植《赠白马王彪》)分,破读为fèn,用作名词,义为情分。其本音读fēn,动词,义为分开,分配。破读音的“情分”义是由本音的意义引申而来的。

六 指出下列句子中的双声联绵词和叠韵联绵词,并分别注明其上古的声母和韵部。1.蒹葭苍苍,白露为霜。(《诗经·秦风·蒹葭》)蒹葭,双声联绵词,见母。

苍苍,双声叠韵联绵词,清母阳部。2.黾勉从事,不敢告劳。(《诗经·小雅·十月之交》)黾勉,双声联绵词,明母。3.诞实匍匐,克岐克嶷。(《诗经·大雅·生民》)匍匐,双声联绵词,定母。4.一之日觱发,二之日栗烈。(《诗经·豳风·七月》)觱发,双声联绵词,帮母。栗烈,双声联绵词,来母。

5.忳郁邑余侘傺兮,吾独穷困乎此时也。(屈原《离骚》)郁邑,双声联绵词,影母。侘傺,双声联绵词,透母。

6.发郢都而去闾兮,怊荒忽其焉极。(屈原《哀郢》)荒忽,双声联绵词,晓母。7.回穴冲陵,萧条众芳。(宋玉《风赋》)萧条,叠韵联绵词,幽部。

8.故其风中人,状直憯凄惏栗,清凉增欷。(宋玉《风赋》)憯凄,双声联绵词,清母。惏栗,双声联绵词,来母。

9.观其两傍,则滂渤怫郁,暗漠感突。(枚乘《七发》)怫郁,叠韵联绵词,物部。10.瀄汩潺湲,披扬流洒。(枚乘《七发》)潺湲,叠韵联绵词,元部。流洒,双声联绵词,来母。

七 利用工具书判断下列句子中带△的词哪些是同源词,哪些不是,并说明理由(教材引文下加△处,此处改为下加点)。(A)组

1.淇则有岸,隰则有泮。(《诗经·卫风·氓》)2.坎坎伐檀兮,置之河之干兮。(《诗经·卫风·伐檀》)3.麋何食兮庭中?蛟何为兮水裔?(屈原《九歌·湘夫人》)4.徼墨广博,观望之有圻。(枚乘《七发》)5.若华夕曜,岩泽气通。(鲍照《登大雷岸与妹书》)岸,《广韵》:“岸,水涯高者。”《尔雅·释丘》:“重厓,岸。”《小尔雅·广诂》:“岸,高也。”《诗经·大雅·皇矣》:“诞先登于岸。” 干,《易·渐卦》:“鸿渐于干。”释文引郑注:“干,水傍,故停水处。”又引陆注:“水畔称干。”又引翟注:“干,涯也。”《史记·春申君传》:“而不知干队之败。”《索隐》:“干,水边也。” 圻,《说文解字》:“垠,地垠也,一曰岸也。圻,垠或从斤。”《广雅·释丘》:“垠,厓也。”《广韵》:“圻,圻堮,又岸也。”《玉篇》:“圻,圻堮也。” 岩,《说文解字》:“岩,岸也。”《书·说命·序》:“得诸传岩。”疏:“岩是山崖之名。”《广雅·释诂四》:“岩,高也。” 裔,《说文解字》:“裔,衣裾也。”徐锴系传:“裾,衣边也。”后泛指边缘。《淮南子·原道》:“故虽游于江浔海裔。”高诱注:“裔,边也。”

从意义上来看,“岸、干、裔、圻、岩”都有“边”义。从读音方面看,这几个字也有音近关系。据陈复华、何九盈《古韵通晓》,声母方面,“岸、圻、岩”都是牙音疑母字,双声;“干”是牙音见母字,“裔”是喉音喻母字。见疑旁纽,喉牙音有邻纽关系。从古韵方面看,“岸、干”元部叠韵,“岩”属谈部,“圻”属文部,“裔”属月部。元文旁转,元谈通转,元月对转。“岸、干、裔、圻、岩”音近义通,是一组同源词。(B)组

1.同我妇子,馌彼南亩。(《诗经·豳风·七月》)2.诞置之隘巷,牛羊腓字之。(《诗经·大雅·生民》)3.余既滋兰之九畹兮,又树蕙之百亩。(屈原《离骚》)4.骚人之文,自兹而作。(萧统《文选序》)5.怀良辰以孤往,或植杖而耘耔。(陶渊明《归去来兮辞》)子,《广韵》:“子,子息。”《诗经·大雅·生民》:“居然生子。” 字,《说文解字》:“字,乳也。”段注:“人及鸟生子曰乳。”《广雅·释诂》:“字,生也。”《山海经·中山经》:“若山有木,服之不字。”注:“字,生也。” 滋,《说文解字》:“滋,益也。”《左传·襄公八年》:“事滋未成。”注:“滋,益也。”《文选·东京赋》:“鸟兽阜滋。”薛注:“滋,益也。” 兹,《说文解字》:“兹,草木多益。”《尔雅·释诂》:“兹,此也。”《左传·昭公元年》:“兹心不爽。”注:“兹,此也。”《论语·子罕》:“文不在兹乎!”皇侃疏:“兹,此也。” 耔,《广韵》:“耔,拥苗本也。”义为以土培苗根。《诗经·小雅·甫田》:“或耘或耔。” 从语音上看,这几个字古音相近。据陈复华、何九盈《古韵通晓》,声母方面,“子、滋、兹、耔”都是精母字,双声;“字”是从母字,精从旁纽。古韵方面,这五个字都属之部,叠韵。从意义看,“子、字、滋、兹、耔”都有 “滋生、繁衍”等意思,意义相通(据《说文解字》,“兹”是“滋”的古字)。所以,这五个词是一组同源词。

按:“兹”的代词“此”义是假借,意义与“滋生”无关。材料中的“兹”用的是代词义,与其他几个词没有同源词关系。八 下面两首诗哪一首是古体诗,哪一首是律诗?为什么?分析律诗的用韵、对仗、平仄(包括有无拗救和失粘失对之处)。前出塞

杜甫

从军十年余,能无分寸功?众人贵苟得,欲语羞雷同。中原有斗争,况在狄与戎?丈夫四方志,安可辞固穷?

这是一首古体诗。因为从平仄上看,第一联失对,第一、二联失粘,第三句出现三仄尾,第四句出现三平调;从对仗上看,中间两联都未形成对仗。这都是格律诗所不允许的,因而是一首古体诗。人

白居易

人定月胧明,香消枕簟清。翠屏遮烛影,红袖下帘声。坐久吟方罢,眠初梦未成。谁家教鹦鹉,故故语相惊。

这是一首格律诗,因为其用韵、对仗和平仄都符合格律诗的基本要求。其用韵、对仗、平仄(包括有无拗救和失粘失对之处)如下:

用韵:首句入韵,用庚韵。第一、二、四、六、八句用韵,韵脚分别是“明、清、声、成、惊”,这些字都是“平水韵”中的庚韵字。

对仗:首联、颔联和颈联都对仗,只有尾联不对仗。即首联“人定月胧明”对“香消枕簟清”,颔联“翠屏遮烛影”对“红袖下帘声”,颈联“坐久吟方罢”对“眠初梦未成”。平仄:

人定月胧明,香消枕簟清。翠屏遮烛影,红袖下帘声。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坐久吟方罢,眠初梦未成。谁家教鹦鹉,故故语相惊。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此诗符合格律诗的“对”和“粘”的规则,无失粘失对之处,其不合平仄的“人”、“翠”、“红”等字,都处在可平可仄的位置上。有一处拗救,即“谁家教鹦鹉”一句,其中第三字本该用平声字,这里用了仄声字“教(jiào)”拗,然后将本该用仄声的第四字用了平声字“鹦”救。九 把下面一段短文加上标点并翻译成现代汉语: 旧唐书·李白传 标点:

李白,字太白,山东人。少有逸才,志气宏放,飘然有超世之心。父为任城尉,因家焉。少与鲁中诸生孔巢父、韩沔、裴政、张叔明、陶沔等隐于徂徕山,酣歌纵酒,时号“竹溪六逸”。天宝初,客游会稽,与道士吴筠隐于剡中。既而玄宗诏筠赴京师,筠荐之于朝,遣使召之(按:教材引文有误,又漏引十余字,今补正),与筠俱待诏翰林。白既嗜酒,日与饮徒醉于酒肆。玄宗度曲,欲造乐府新词,亟召白,白已卧于酒肆矣。召入,以水洒面,即令秉笔,顷之成十余章,帝颇嘉之。尝沉醉殿上,引足令高力士脱靴,由是斥去。乃浪迹江湖,终日沉饮。时侍御史崔宗之谪官金陵,与白诗酒唱和。尝月夜乘舟,自采石达金陵。白衣宫锦袍,于舟中顾瞻笑傲,旁若无人。初,贺知章见白,赏之曰:“此天上谪仙人也。”禄山之乱,玄宗幸蜀,在途以永王璘为江淮兵马都督、扬州节度大使。白在宣州谒见,遂辟从事。永王谋乱,兵败。白坐,长流夜郎。后遇赦,得还,竟以饮酒过度,醉死于宣城(按:教材引文漏一“醉”字,今补)。有文集二十卷行于时。译文:

李白,字太白,山东人。少年时就有超群之才,志向宏大,气度豁达,逍遥而有超然出世的心境。他父亲做任城尉,全家就在那里安家。李白少年时与鲁中的几个书生孔巢父、韩沔、裴政、张叔明、陶沔等隐逸在徂徕山,纵情欢歌豪饮,当时号称“竹溪六逸”。天宝初年,外出到会稽游历,与道士吴筠隐居在剡中。不久唐玄宗诏令吴筠去京城,吴筠把李白推荐给朝廷,朝廷派使者召见李白,并让他与吴筠一起待诏翰林。此时李白已经嗜好喝酒,天天与几个酒徒喝醉在酒店里。玄宗谱出曲子,要编制乐府新词,急忙召见李白,李白却已在酒店醉倒了。召入宫中,用凉水喷洒他的脸,醒来后,立即叫他提笔作词,很快就写出了十多首,皇帝很赞赏他。李白曾经沉醉在宫殿上,伸脚叫高力士脱靴,因此被贬斥而离开了朝廷。于是他浪迹江湖,整天喝酒。当时侍御史崔宗之被贬官到金陵,常与李白一起饮酒并做诗唱和。他们曾经在月明之夜驾着小船,从采石到金陵。李白穿着宫锦袍,在船 上极目远望,纵情笑傲,旁若无人。当初,贺知章见到李白,赞赏他说:“这是天上贬下来的仙人啊。”安禄山起兵叛乱,玄宗逃到蜀地,在途中任用永王李璘作江淮兵马都督、扬州节度大使。李白在宣州请见,于是征召他为李璘的从事。永王图谋造反,起兵失败,李白因此获罪而被长期流放在夜郎。后来遇到大赦,才得以回来,最终因为饮酒过度,醉死在宣城。著有文集二十卷,流传于世。

2.现代汉语及古代汉语 篇二

一、现代汉语、古代汉语 教材的情况

作为基础必须课,现代汉语 ( 以下简称“现汉”) 与古代汉语 ( 以下简称“古汉”) 是本科生入学后率先接触的, 各大高校几乎都有开设。

黄伯荣、廖序东编写的《现代汉语》流行度最高,惯常被视为权威,其优点在于覆盖现代汉语所能触及之幅员。也正因此,其陈旧、疏漏之处在所难免,虽然已增订至第五版,然犹未可称之尽善。其举例非常枯燥、陈腐,完全是20世纪八九十年代的气息,很难想象这样的例句可以唤起新时期大学生的学习兴趣。其语言的艺术价值、审美价值还有待商榷。此外,书中表格铺天盖地,可读性差。从理论上说,表格的编写是为了方便读者更直观地去理解问题; 然而在实践与操作层面,以表格取代文字的逻辑表述却算不得明智,会从表层外观与内在层面上割裂篇章衔接, 令观者倍感兴味索然。

其他各版《现代汉语》锐意改进, 呈现出新的特点。杨文全教材在每章的“知识概述”部分保留了现行现汉教材的主体元素和知识精华;“原典阅读”部分则通过摘选当代著名语言学家的相关权威论述让学生了解现代汉语学科体系构建。齐沪扬教材主要针对对外汉语 教学,理论与实用并重: 一方面系统介绍相关语言学知识,一方面注重与现代语言生活、对外汉语教学实际相结合。邵敬敏教材增加了计算机对汉字进行处理等方面的信息,将《汉语拼音方案》《国际音标简表》《普通话声韵配合总 表》等表格移至附录,使文本清晰明确。沈阳、郭锐教材在总论一章增加了汉语语言史的内容,自古而今,充分展示出“古今言殊”的历程; 又于卷末增加“方言”一章,对这个普通话推行过程中必须直面的问题予以专论。黄伯荣、李炜教材着力解决国内多数高校现代汉语课程容量与课时量不相匹配这 一突出问题,将主体内容分为两部分: 现代汉语最基础、最核心内容,便于师生在有限的课时内系统掌握知识; 课程延伸内容,供课时充裕的情况下选讲。张斌教材保持传统结构,主要在各章内容上进行创新,如总论部分先从纯粹语言学的角度入手,再转至对现汉规范化与现代化的描述。兰宾汉、邢向东教材在各单元增设了参考文献与新颖的习题,旨在培养学生研究能力、论文撰写能力; 部分单元则对学科研究概况作了简要的介绍,突出了实用性、知识性、系统性和学术性。这部教材表格甚少, 能用简明精准的语言对复杂的语言问题进行描述。王理嘉教材一改“总论—语音—汉字—词汇—语法—修辞”这样的 基本结构,将其简化为“语音、词汇、语法、方言”四个专题,重在对实例深入分析,以此帮助学生领悟语言的分析方法。同时,着重对某些尚未涉及的重要问题有选择地加以介绍,以求完善学生的专业知识结构。谷晓恒教材专辟“互联网语汇”一章,对互联网语汇、语用、组合理据、规范化等新问题进行集中探讨; 对原先的“修辞”章节进行改善,增加了言语交际方面的内容, 突出了“口头修辞”的重要性。

古汉教材始终是围绕篇目展开的, 其改动也多集中在文章的选择方面。胡安顺、郭芹纳教材提高了先秦两汉的比例,文选注释新设了古注加今注、纯古注两种类型。王彦坤教材则增加了“中古近代 白话文选 ( 今注) ”。俞理明、雷汉卿教材索性以原典阅读为理念,全部采用古注,即双行夹注,不予标点, 尽量体现古籍排版的原貌。对于文中所涉及的四部经典作品都附上简要题解。当然,也有为了提升观者学习效率效仿现汉体系的教材,如张双棣教材,书中将各种概念术语、基本观点和一般理论知识从传统的篇章中抽取出来,逐层演示。不过编者在前言中反复强调“要把对一般知识的学习和阅读古书的实践结 合起来”,方可取得实效。还有一点值得注意,古汉教材中阐释单字、词汇的重任由古汉语辞典 ( 如《王力古汉语字典》、商务印书馆辞书研究中心编《古代汉语词典》等) 分担了。一方面减轻了教材的信息负重,另一方面则对信息的集约性、精确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二、课程现状与 “打通” 式教学的必要性

第一,语言类课 程的定位 “模糊”,教学手段 比较单一。所 谓“模糊”,这里是指现汉与古汉的定位还不够细致。目前,这两门课主要是为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开设。此外,便是面向对外汉语教学,其难度稍弱,注重对汉语知识、规范的介绍,注重与现代语言生活紧密结合。最后,便是向其他各专业进行“普 及”式教学。问 题在于, 其他各专业所占教学对象的比重最大, 专业性质差别甚大,需求与定位自然各有不同,这就需要调整语言课程的教学目标、内容与方案。不过,目前进行普及式教学的教师习惯自选教材,按部就班去教,对非汉语语言文学专业学生的培养没有特别的方法,通常只是以降低课程难度来应对。学生也并未感到此类课程与中小学阶段所学语文课有何差别,故仍在沿用之前的学习方法。尤其是理科生,原本就对文科缺乏兴趣,基础也不大好,教师仅凭降低难度来适应这部分学生,断然不是解决问题之正途,收效自然甚微。

第二,古汉课程被严重边缘化,可有可无的装点。实际上,现汉发展不过百年,古汉却扎根千载,其影响之广深不言而喻。中国文字以义合,变幻莫测,从表面上看不出那些字母语言不可或缺的性别、时态、变位等要素,故其“语法”几乎难以高度提纯,条分缕析成硬性的、绝对的规则。即使现汉专辟语法章节,仍然偏重构词法、句子成分划分之类的内容。此非撰写者避重就轻,而是汉语真正的语法如同庄周所言“无待”,在运用中自成体系,实非板固框架可以笼络。学生只有学好古汉, 方可体味汉语三昧,对于现汉习惯方能自如把握。令人尴尬的是,我国中小学阶段的“古文”教学算不得成功,学生背篇目,记知识点,却终究无法参透个中玄机。那么,大学阶段的古汉教学有义务弥补这一缺憾,教师应在讲解文选时自然融入通论,最好自己能创作一些古文,以便从创作者的角度向学生展示诗文布局谋篇的动态过程。

第三,语言类课程对教学资源的开发力度不够,容易造成学生倦怠,课堂沉闷等情况。比如古汉讲到声韵格律时,教师单凭PPT演示、口头讲解很难让学生迅速领会真谛,因为学生在中学阶段的古汉语训练多以解意、翻译为主,对声韵部类、平仄分布几乎毫无概念,接受起来肯定困难。据笔者调查走访,一些学校采取“淡化声韵,多讲内容”的策略,此法因噎废食,实不可取。

三、 “打通”式教学的基 本思路与技术关键

第一, “打通”式教学的目的在于将重点、难点讲透彻,提升课堂利用率以及学生运用语言的能力。比如“入声”,作为古汉语四声之一,其概念并不复杂,要想彻底掌握却并不容易。作为古今声韵的“分水岭”,入声价值往往被低估,简单地讲解根本不足以与之重要性相匹配,且学生对此存疑甚多, 具体运用时几乎无从下手。那么,我们可以将入声单独列出,向学生介绍其概念、过程、检索方式、发展作用以及排布等———环环相扣、深入浅出,确保学生能透彻理解并运用四声中这一特殊的存在。一次性讲清楚即可,无需硬性割裂。

第二,改变以往语言类教材的时段限制,打通古今界限,实现真正的“通识”。教学可以分时而教,但教材最好向学生提供完整有序列的信息。一则可以避免《现汉》 与《古汉》教材中部分知识反复、重叠,却又交代不清楚来龙去脉的情况; 二则只要章节结构设置合理,可以将概 论、语音、汉字、词汇、语法、修辞等各部分写得明晰透 彻、举证丰富,足以令学生在密集的知识点之间迅速找准线索、理清头绪。

第三,调整语言类课程整体定位, 按照总分结构进行课时排布。在学生刚入校接触现汉课程的时候,任课教师要向学生讲清楚这门学科与中学语文课之间的差别,前者是围绕各语法单元展开,以培养娴熟的语言运用能力为目标; 后者则主要以课文为核心,以增广见闻,培养阅读解析能力为目标的。另外,概论部分不能纯粹只介绍该课程的重要性,还要向学生宏观展示各部分的特点以及彼此间联系,令学生在深入学习各章节之前脑海中形成完整浑融的架构。

第四,提升古汉课程地位,改变老旧授课手法。古汉与现汉最大的区别在于其中裹挟着海量的文化知识,几乎无法纯粹去讲语法,这就为教学工作的展开增加了难度,却也提供了莫大的上升空间。就学生反映,目前可见的古汉教材所选古文通常集中在先秦、秦汉段, 且所选文章以宣讲道德礼法为主,读来甚感无趣。那么,我们便可以在编写教材与教学中重新选择篇目,时段可以上起先秦下至民国,将学生们普遍喜欢的唐宋段作为重点。另外,还可以效仿“纪事本末体”的史书编纂手法,将艰涩难懂的古汉语语法分摊在各时段,比如讲押韵、四声八病以唐诗为主,至于平仄相协、典故运用则以宋词、元曲为主,艺术表现与创作手法则可集中在明清小品文、小说部分。这就彻底改变了以往将基础知识挤压在先秦秦汉段的教条思路。与此同时,古汉课堂教学在保证风骨端正的前提下,可以大胆起用时兴的语汇,新颖的图片乃至影视资料、原创视频之类的资源。

第五,按照教学对象的特点对培养目标不断进行细化。数字出版专业的学生偏重传媒技术,虽与传统纸媒不同, 但文字仍然是其首要工具与处理对象, 故必须在专业课进行之前夯实语言基础。教师可将教学重心置于各语法环节的基础概念部分,务必令学生短时期内掌握最精确的信息。英语专业学生要随时面对语言的翻译转换,其中最难的是要使译入语与译出语中的文化信息精准对接,这就要求多掌握修辞技巧,不断提升对母语的敏感度。

第六,加强对语言类课程教学资源的开发,不断提升学生的学习热情与效率。首先,要将单纯的语法环节与文化紧密联结起来,无论撰写教材还是课堂讲授都应该注重将枯燥的“点”融入 到丰富有趣的“面”当中,使语言生动化、立体化。在推荐阅读书目时,不止于推介优秀的教材,还应向学生推荐古今中外、各个学科中的经典作品,可将选择的侧重点放在语言的表现力之上。其次,制作PPT时要避免知识点堆砌,加强脉络与线索的展示。与此同时,可以加入大量相关图片与视频。比如讲语音时,音高、音长、音强、音色等概念容易被混淆,这时可以调动网络上丰富的配音资源,结合配音的基本原理与道具等,令学生非常直观地感悟到各种概念在实践中的效果。最后,要让学生积极参与进来,就自己感兴趣的语言现象进行评论,对方言中的变调进行演示与统计,还可以通过编写大量广告文案来提升修辞水平。

四、小结

现汉、古汉“打通”式教学的最大亮点在于破除了语言之间的断代壁 垒,使汉语言教学进入全新的阶段,即知识链条衔接自然,知识结构浑融完整,极有利于培养学生在这个信息碎片化的时代养成整体思维、宏大思维的习惯。笔者不采取局限一隅、小修小补的方式,而是将各个环节打通,从整体上对其进行改革,包括教材的重写、课件的改良、手法的更新以及教学思路的大规模转型。与此同时大力提升语言类课程的“高原创度”,即大量采用笔者原创的古诗文艺术作品作为示范对语法环节进行讲解。这就可以减少分析示例时将大量时间用于揣摩作者创作意图,直接站在创作者的角度对语言的驾驭手法、精微细密的技巧进行细致的剖析, 令学生尽快融入原创氛围之内,养成大胆运用语言展现自我思想的良好习惯。

摘要:现代汉语与古代汉语属于高校基础通识课程,然而,两门课程的教材编撰理念创新性较小,需要改进之处不少。课程本身亦存在不少问题:定位“模糊”,教学手段单一;古代汉语课程被严重边缘化;对教学资源的开发力度不够。因而极有必要进行“打通”式教学,不断提升学生的学习热情与效率。

3.现代汉语及古代汉语 篇三

一、古代汉语教学现状与观念误区

建国以后,汉语国际教育事业经历了草创之艰辛与改革之新变,迄今方显星火燎原之势。而相较于传统文科,仍是年轻的学科。汉语国际教育的终极目标是增进异质文化的理解与交流,成为沟通思想的桥梁,而现阶段其研究重点仍在语言本体与教法研究。近年来,文化教材的研发虽有进展,但就整体文化教学研究的深度与课程推广的力度而言,皆无法与语言教学研究相提并论。

在国内高校中文系的专业教育中,古代汉语课程实际上起到专业分水岭的作用,学生对此课的兴趣浓度与学习成绩的优劣,直接关系到未来深造时专业方向的选择。而在汉语国际教育领域中,对古代汉语、古代文学等文化类课程的重视程度却常显不足。究其要因,主要有三:其一,课程无用论,认为课程内容与现实生活疏离,学习古代汉语缺乏实际意义。其二,畏难情绪,认为很多中国人都学不懂古代汉语,何况是外国人。其三,轻视国际学生的汉语接受能力,低估其探索中国传统文化的求知欲,认为留学生只要能背诵两首诗词就算是学过古代汉语、古代文学了。

执此谬见从事教学,呆板、枯燥地照本宣科,课堂气氛沉闷、乏味,学生昏昏欲睡;不准确地讲解,导致学生理解知识似懂非懂,混沌迷茫;因教师知识储备的欠缺而造成语言要点、文化常识的漏讲,影响日后古代文学课程的授课进程;移植中文系传统试题模式,甚至初学文言就考课外古文语篇翻译……种种做法都严重打击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挫伤了学习自信心。由是观之,古代汉语素来成为国际学生考试“亮红灯”频率最高的课程,教师对此并非全然无责。

二、古代汉语课程设置深意解读

回顾国际学生的汉语学习历程,从学习拼音到听、说、读、写课程,都属于语言学习范畴。即便是中国历史、文化概况等课程,也都是以现代汉语写成的简介性内容。而古代汉语则不同,是国际学生与“原汁原味”的中国传统文化载体的初次接触。因此,教师应在充分理解古代汉语课程设置意义的基础上,以科学、实用的教法开展教学。

第一,古代汉语是现代汉语的根源,教师应站在促进学生加强现代汉语理解力与汉语应用得体性的基础上,来完成古代汉语的教学,帮助国际学生提高欣赏汉语的品位与词汇应用的层次。授课之初,教师应帮助学生了解文言在汉语发展史上的重要地位。在以往三千余年的岁月里,文言雅语是士子的必修课,文言文一直居于书面语的垄断地位,作为首要文化载体的地位从未动摇。自20世纪筆起新文化运动开始普及白话文,文言之于现实生活的影响日渐衰退,但其作为传统文化载体的客观现实则无可取代。无论是应用时间的长度,还是精神内涵的深邃程度,白话文皆无法与文言文相比。文言与中国人思维方式的建立、文化性格的养成相伴相生。时至今日,其强大的文化影响力依然渗透于现代生活的诸多细节中,只是人们在“习以为常”中忽略了对文言的认知,比如成语、典故的应用等等,不胜枚举。上述道理,是引导学生端正态度,建立正确学习观念的有效阐发。

第二,各高校选用教材的难易程度与课时安排的进度均已力求适合国际学生的汉语接受程度,师生双方皆不必存在畏难情绪。目前被广泛采用的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出版的两部古代汉语教材,一是徐宗才先生主编的《古代汉语》,一是李禄兴先生主编的《今用古代汉语》,在篇章选择、课文注释、语法讲解、课后习题等环节虽体现出编者不同的教学理念,但都对国际学生的接受能力做过充分考量,教材编写的难度与深度已远远低于国内中文系使用的专业教材,汉语言本科二、三年级的国际学生可以接受。

第三,以古代汉语课程激发国际学生学习中国文化的持久兴趣。庞大的汉语学习群体水平呈现金字塔结构,即初、中阶学习者人数众多,高阶学习者相对较少。虽说无论汉语水平高低,学习中文本身就是文化交流的体现,但各领域在促进国际信息互通中做出突出贡献,发挥强大助推作用的精英,往往是汉语高阶水平人士。尽可能多地激发初、中阶学习者潜能是教师职责所在。

相对于全部人生而言,国际学生驻华学习时间毕竟短暂。支撑他们在未来漫长的岁月里,继续学习汉语、研究中华文化,浓厚的兴趣显然是保持学习动力与恒久毅力的最重要精神支柱。国家在汉语国际教育本科阶段设置古代汉语与古代文学课程,用意深远。汉语国际教育领域应提高对此课的重视程度,以持久发展的眼光,善用此课来调动学生探求中华文化的好奇心与求知欲,对我国文化推广事业的深度与广度都将起到有效的促进作用。

三、师资优选与教法调适

纵观学科发展史,20世纪50年代虽为汉语国际教育的初创时期,教学规模相对较小,师资队伍却精英荟萃。吕叔湘、朱德熙、邢公畹、童庆炳等名家巨擘都是为事业奠基的功臣元勋。回顾前辈学者的治学共性,无不以精研国学为根本,兼善西学,既躬耕于教学一线,又在学术上独树一帜。这对当代师资选拔与素质培养亦应有所启发。汉语国际教育领域,若优选中国古代文学、古代历史、古典文献学、古代汉语史等相关专业出身的教师担任古代汉语课程教学,或可体现以下优势。

首先,入选教材的语料佳篇嬉笑怒骂无所不包,但文言不同于白话,即便是非骈体对仗的散文,亦或是措辞强硬、语气激昂的辩论文,皆自有其文言雅韵。而此份深蕴于字里行间的雅致,确需长期沉潜于典籍方能领悟。

古文本无标点,同一段文字,句读不同,或文意生变,或情韵有别。广为流传的“雨天留客”事典与对杜牧《清明》七绝诗的宋词版改写即为显例。前者“下雨天,留客天。天留我不留?”是饱含期待的问句,若标点为“下雨天,留客天。天留,我不留。”则是生硬的拒绝了。后者将晚唐杜牧的七绝诗28字只字未改,标点停顿为“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变为宋词风格后,更添一份怅然蕴藉之思。

汉语音、形、义紧密结合,若声调变化,则意随音转,声调教学始终是国际学生语音操练的重点与难点。古代汉语中存在着通假字、古今字、词类活用、古今异义词等情况,都给国际学生识读、记忆文言带来困难。因此,专业教师的标准范读,不仅可以读准文言字音,更有助于学生体会“文言之韵”。

其次,需要申明,以现代汉语语法生搬硬套古代汉语语法讲解的做法绝不可取。文言语序、词法与现代汉语多有不同。若以现代汉语语法来讲解文言宾语前置句、使动与意动用法,莫说是国际学生,就是中国学生,也必定如坠云雾。专业教师在处理文言语法讲解时,相对富于经验。比如,词句释析更为清楚,补充例证更为得当,词法讲解更为灵活,尤其对古今异义词的源流辨析也更为准确。

最后,专业教师的知识积淀有助于应对学生提问,随机应变穿插文化扩展内容,促进课堂互动。汉语国际教育的课堂充满挑战,教师应以平和的心态正确理解并习惯接受学生的即兴提问。在非语言技能教学的文化课上,答疑与提升学生兴趣正向相关。如何巧妙答疑,恰当扩展文化知识,是教研过程中常需深思的课题。例如,在讲授《多多益善》课文时,学生提问:“这是韩信与皇帝的私人谈话,别人怎么知道的?”千万不要误以为是学生刁难老师,按照国际学生的现代理解,若非秘密监听,君臣二人间的对话如何得以记录而流传千载?教师刚好可以“借题发挥”,向学生介绍“左史记言,右史记事”的史官制度以及“秉笔直书”的史官精神,是中国历史记载不曾中断的重要保障。若课时允许,良史董狐、太史伯兄弟、司马迁故事都令学生兴趣倍增,并对中华文化肃然起敬。

专业教师具有以上三方面学养优势,但要胜任汉语国际教育文化类课程教学,还需用心研习学科特点,进行教法调适。谨举三例以资参考。其一,古代汉语授课尤需“出言谨慎”,用符合学生实际接受水平的汉语讲解,力求简明、易懂。其二,联系现实多做“古语今用”练习,强调实词的古今意义联系,适当使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其三,改变传统文言教学的严肃课风,秉持严谨而富有亲和力的教学态度,善借课文设计文化讨论环节,营造“有用处、有趣味、有深度”的课堂氛围。综上所述,专业教师将学识素养与汉语国际教育经验相结合,务求在短时期内形成适合国际学生的教风与教法,无疑将对提升教学质量大有裨益。

四、师资培训与素养提升之建议

直接吸纳古代汉语相关专业教师加盟汉语国际教育教师队伍,固然是师资建设之捷径,但文化素养的提升非朝夕可就,确需日久年深潜心“修行”,以下三点建议或可参考。

第一,重视传统经典文献的学习。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坚实的专业基础有赖于每天点滴的积累。研习经典,非止于增长知识,其要义更在于通晓事理,养德修身,“知书达理”正谓于此。透过先贤行藏与灼见,感受其超拔的人格魅力,体悟传统文化的深邃哲思。学生的问题也许很简单,但若想做出精彩的回答,不仅需要专业知识,更需要可堪回味的见解。

第二,研习二语习得与跨文化交际理论,并与每日教学实践相结合,于应用中思考与古代汉语教学的契合点与变通之处。以研究的心态从事教学,在课堂上以恰当、得体的方式传播正确的文化观念,是教师对文化传承尽职尽责的具体表现。

第三,培养与时俱进更新知识的职业习惯。无论是多媒体应用技术,还是教材、教法研发的最新动态,都要及时掌握并跟进学习。作为文化课教师,尤需牢固树立“文化存在于生活中”的理念,对新生事物或文化现象,应有探求之心,知其然,亦知其所以然,清楚文化演进嬗变的来龙去脉。在与学生交流时,可更好地解释古今关联。

惟愿拙作能够引起汉语国际教育领域对文化类课程的更多关注,促进师资优选与素养提升。所论所言以资同行研判,亦期方家赐教。

参考文献:

[1]王金娥.论古代汉语教学与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2010,(7).

[2]朱焱炜.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古汉语教学[J].上海大学学报,2007,(3).

[3]张和生.对外汉语教师素质与培训研究的回顾与展望[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2006,(3).

[4]黄爱华.谈留学生的古代汉语教学[J].大连教育学院学报,2006,(1).

[5]崔立斌.谈留学生古代汉语教学[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2002,(6).

[6]程伟民.论对外汉语教师的素质[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0,(2).

4.古代汉语(王力版古代汉语笔记) 篇四

绪论

(一)本课程的性质和教学目的

1、本课程的性质

古代汉语是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一门基础课、工具课、语言课。

(1)基础课是相对于专业课而言,是指该专业中最基本的部分,亦即该专业的核心课程。

(2)工具课是相对于理论课等而言。所谓工具课,是指为达到某种目的而开设的课程。“工必善某事,必先利其器。”器是工具,利其器的目的是善其事。古代汉语作为一门工具课,其目的是为了培养学生阅读中国古书的能力。

(3)语言课是相对于文学课而言。汉语言文学作为一个专业,主要分为汉语言与汉文学两大模块。

2、本课程的教学目的

本课程的教学目的是培养和训练学生阅读用古汉语写成的古文的能力和讲授中学文言作品(主要是语言方面)的能力。

以上阅读和讲授两个能力,在师范院校与综合大学中侧重点有所不同,前者以培养和训练讲授文言作品能力为主,后者以培养阅读文学作品能力为主,但二者是相辅相成的,不能偏废。从2001年秋季起,中学语文教材又再次进行了修订,修订后的教材文言文的份量更重,特别是高中,篇目几占一半,因此,作为师范院校的毕业生,古代汉语这门课程的学习自然也向他们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除此以外,作为语文工作者,他们还要大致了解从古代汉语到现代汉语的继承和发展的基本脉络,从而培养他们语文规范化的能力,如关于古代破读字的读音问题,异形词的规范问题等,都需要借助古代汉语知识求得解决。

(二)古代汉语的含义和课程学习重点

1、古代汉语的含义

汉语的发展有不同的阶段。以往对汉语的发展一般采用两分法,即古代和现代。现代指五四运动后,古代与现代相对而言,是一个很宽泛的概念,时间跨度较长。从先秦西汉一直到五四前,其间汉族人民所使用的语言都称古代汉语。因为古代的口语现在已无从听到,我们可以接触到的只是古代的书面语,汉语的古代书面语大致有两个系统;一是以先秦口语为基础而形成的上古汉语书面语及后代作家仿古作品中的语言即文言;二是六朝后以北方话为基础而形成的古白话。

近年来有人对汉语采用了三分法,即古代汉语、近代汉语和现代汉语。这里的三分法,古代汉语大约相当于文言,近代汉语大致相当于古白话。

2、本课程学习的重点

因为一者文言与现代汉语差别较大,二者我国古代的文献大多是用文言写的,因此,本课程学习的重点是文言文。

(三)如何学好古代汉语

学习一门语言,一般要求做到四会:听、说、读、写。但古代汉语只留下书面语,无法听、说,又因为现代无论口语还是书面语都使用现代汉语,也不要求用文言文写作,因此,学习古代汉语只要求具备阅读古书的能力。而要具备阅读古书的能力,就要把对古代汉语的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很好地结合起来。王力先生主编的这套教材,其特点是把文选、常用词和通论系统地结合起来,为我们把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结合奠定了基础。文选主要是培养对古代汉语的语感,侧重于感性材料;常用词一方面是感性材料,另一方面又是理性概括;而通论则侧重于理性知识。教师讲授时只讲文选和通论,时间大致各占一半,至于常用词,在讲授文选遇到具体词时选一些进行讲解,其余为自学。同学们要在彻底弄懂弄通文选的基础上,要更深刻地理解常用词的用法和古代汉语在文字、音韵、语法等方面与现代汉语不一致的地方。

第一单元 文选:左传

郑伯克段于鄢

【题解】

本文所反映的既是家庭内部(兄郑庄公、弟共叔段、母姜氏)的矛盾,又是统治阶级内部的互相倾轧,文中刻画了郑庄公的阴险毒辣和虚伪。

【补充注释】 武姜,“武”为丈夫的官职,“姜”为自己的母家姓,这是古人表示已出嫁的女人的名字的一种方法。又如文嬴即晋文公夫人(秦穆公之女,姓嬴)。

佗邑唯命:其他地方只听您的命令。

“请京”以下三句:每分句主语不同,第一分句主语为姜氏,第二分句为郑庄公,第三分句为泛指(人们),均已省略。

都城过百雉:都邑的城墙超过一百雉,“都城”是两个词。“中,五之一”:“中都不过五国之一”的省略,中等城市的城墙不超过首都的五分之一。下“小九之一”同,均为古汉语常用的分数表示法。

不度:不合法度。度:名词用如动词。西鄙北鄙:鄙,边邑,本义。无生民心:生,动词的使动用法。暱:“昵”的异体字。亲昵:指对兄长亲。夫人将启之:启之,为他开门(作内应)。有献于公:指有土特产献给庄公。

未尝君之羹:羹,肉羹。从美从羔,会意字。其是之谓乎:正常语序为“其谓是”,“谓”为谓语,“是”为宾语前置。

齐桓公伐楚

【题解】

齐桓公为称霸而讨伐楚国,楚使者面对管仲貌似有理实则无理的讨伐理由,随机应变,楚使者屈完更是在齐侯带有威胁的语气面前,不亢不卑,以理相对,齐终未达到目的。本文屈完与齐侯的对答表现了《左传》精彩的外交辞令。

【补充注释】

以诸侯之师侵蔡:以,介词,带领。注意“伐”“袭”“侵”的区别,《左传》庄公二十九年:“凡师有钟鼓曰伐,无曰侵,轻曰袭。”

唯是风牛马不相及:一说“风”,放失,走失。依此,本句意为即使放牧时走失了牛马,也到不了对方国境之内。

赐我先君履:履,这里用作名词,指可以践踏征伐的范围。双宾结构。

寡人是徵:“徵”现已同音简化为“征”,两字原来意义不相同。昭王南征而不復:征、復这里都是用本义。君其问诸水滨:其,语气词,表委婉语气。

不谷是为:宾语前置。不谷:不好,古代诸侯自称的谦词。“与不谷同好,如何”:此乃“城下之盟”的要挟之辞。徼福:徼,通“邀”,求。前面的“惠”是表敬副词。下文“辱收寡君”的“辱”也是表敬副词,今犹有“惠存”“惠顾”“辱承指教”。

辱收寡君:蒙辱收留我们国君。

宫之奇谏假道

【题解】

本文写晋侯向虞国借道以攻打虢国,宫之奇识破其阴谋,力谏虞公,虞公不听,结果晋灭虢返国时顺势灭虞。文中主要写了宫之奇的劝谏过程,谏词分三层:先陈述形势,次揭露晋无情(第二自然段),后阐述修德重民的道理。

【补充注释】

假道于虞以伐虢:以,连词,表目的关系。虞之表:表,《说文》:“上衣也。从衣从毛,古者衣裘以毛为表。”《庄子让王》:“中绀而表素。”引申为外表,外面,这里比喻屏障。

其虞虢之谓也:宾语前置。寇不可翫:敌寇不可轻视。

“大伯、虞仲,大王之昭也„„虢仲虢叔,王季之穆也”:大伯、虞仲是大王的儿子,虢仲、虢叔是王季(文王)的儿子。昭穆:宗庙的次序,始祖庙居中,左昭右穆(参本教材P56)。图如下:

始祖„„大王→王季→文王→武王

大伯 虢仲 虞仲 虢叔

按从表可看出,虢是国君文王的亲兄弟,而虞是文王的叔父,虢与文王是血统关系,虞与文王是非血统关系,虢于周比虞要亲。

将国是灭:宾语前置。

“且虞能亲于桓庄乎,其爱之也”:再说晋爱虞能比桓庄两族更亲吗?其,指晋;之,指虞。

不唯偪乎:不只是因为他们使晋感到有点威胁吗?偪:同“偪”(异体字而非通假字)。亲以宠偪:至亲仅因为地位尊宠而感到有威胁。以:介词,因为。丰絜:丰盛洁净。絜:通“洁”(本义为用绳子度量物体周围的长度)。《庄子人间世》:“见有社树„„絜之百围。”

神必据我:据,依据,这里指保佑。下“惟德是依”的“依”同。鬼神非人实亲:鬼神并非人人都亲近(并非亲近所有的人),宾语前置。惟德是依:只依附有德行之人,宾语前置。下“惟德是辅”同。

惟德繄物:只有有德行的人供的才是鬼神享用的祭品。注意:此句结构与“惟德是辅”“惟德是依”不同。

明德以荐馨香:修明德行而把馨香的祭品供献给鬼神。荐:进献。按:此处的“明德”与“明德惟馨”的“明德”不同,前者为动宾结构,后者为偏正结构。

神其吐之乎:鬼神难道会把它吐出来吗?其:语气语,加强反问语气,难道。以其族行:带领他的家族离开晋国。以:介词。

烛之武退秦师

【题解】

秦晋二强以郑文公没有以礼待晋文公为理由包围了郑国,郑文公采纳了佚之孤的建议,派烛之武去劝说秦穆公,烛之武利用秦晋之间的矛盾,慷慨陈辞,终于打动了秦穆公,使他撤兵回国。烛之武的陈辞,既有对形势的分析,又有史文的引用,富有说服力。

【补充注释】

以其无礼于晋:此为僖公二十三年事。贰于楚:《史记·郑世家》:“(文公)四十一年,助楚击晋。”

臣之壮也:我年轻力壮的时候。之:用于时间状语的主谓结构间,取消句子独立性。敢以烦执事:“以”后省“之”,指代“亡郑而有益于君”这件事。鄙远:以远方的国家为边邑。鄙:名词意动。亡郑以陪邻:以,连词,表目的关系。“邻之厚,君之薄也”:邻国土地扩大了,就等于您力量削弱了。以为东道主:“以”后省宾语(“东道主”的词源此)。行李:本指人(外交使节),现转指物(行李)。

为晋君赐:给晋君施过恩惠。按此指指接纳晋惠公事。何厌之有:宾语前置。

东封郑:以郑为东面的疆界。封:名词意动。肆其两封:扩大它西面的疆界。阙秦:使动用法,阙,使„„阙,即损害的意思。微夫人之力:微,相当于英语的without。敝之:“敝”本义为坏,破旧(今有“敝帚自珍”),此为引申义。以乱易整:把两国的和睦相处变为战乱相打。吾其还也:我们还是回去吧。其:语气词。

晋灵公不君

【题解】

本文主要刻画了晋灵公和赵盾两个人物形象,着墨不多,但晋灵公的荒暴残忍和赵盾的忠心为国、犯颜直谏,刻画得生动形象。

君:用如动词;不君,不行君道。(《谷梁传宣公十五年》;“君不君,臣不臣,此天下所以倾也。”

灵:谥号,乱而不损曰灵。表批评的谥号还有好内远礼曰炀(隋炀帝),杀戮无辜曰厉(周厉王)。谥号是诸侯死后才根据其生前德行功绩而起的。

【补充注释】

厚敛以彫墙:加重赋税来雕画装饰城墙。厚:形容词使动。敛:动词用如名词。《潜夫论·浮侈》:“晋灵公厚赋以雕墙。”以:连词,表示目的的关系。装饰城墙如秦建阿房官,乃劳民伤财之举。

观其辟丸:辟避古今字。其:指代被弹弓弹射者。宰夫胹熊蹯不孰:《史记晋世家》集解引服虞曰:“蹯,熊掌,其肉难熟。”孰熟古今字。寘诸畚:诸,“之乎”的合音,“之”指宰夫,“乎”为介词。使妇人载以过朝:王力注引孔颖达说,孔说认为此举是想借以让众人怕自己,若依此解,则下文赵盾见其手(证明死尸是被裹蒙住的)不好解释。《史记·晋世家》作“使妇人持其尸出弃之,过朝”,依此,则晋灵公并不想让人知道,此说较近情理。

患之:患,担心,忧虑。“谏而不入,则莫之继也”:您进谏如果不被采纳,就没有人再接着进谏了。按赵盾为正卿,在朝臣中位最尊,故如此说。之:活用为第二人称,指赵盾。

会请先:请让我先进谏。请:表敬副词。会:士季名,对长者故称名。“不入,则子继之”:假设复句。之:活用为第一人称,指士季。“三进及溜,而后见之”:第一分句的主语是士季,第二分句的主语是晋灵公。三进:注意古汉语行为数量的表示法。

吾知所过矣:过,动词,犯(过错)。

善莫大焉:善,先行词,用作名词,指善事。莫:否定性无定代词。焉:于此,“此”指“过而能改”。

“靡不有初,鲜克有终”:没有谁没有一个好的开始,但很少有人能有好的结果。意即善始易,善终难。

夫如是:依“诗经”所说。是:指《诗经》所言。岂惟群臣赖之:难道只是我们群臣才依赖吗? 衮职:《说文》:“衮,天子享先王,卷龙绣于下幅,一龙蟠阿上向。从衣,公声。”按即龙袍。句子里指天子。下句“衮不废矣”指君位。

衮职二句:人臣之职是进谏君王,君王有所不逮,则人臣进谏,弥补其不足。后代有“拾遗”补阙“官,杜甫就当过此职,故又称杜拾遗。

仲山甫:周宣王大臣的字。仲:表排行。甫:音fǔ,成年男子的尊称,又可写作“父”。能补过也:判断句,(这是说)能弥补过错啊。骤谏:《说文》:“骤,马疾步也。从马聚声。”引申为泛指的急速(如“暴风骤雨”),再引申为经常,多次,副词。

贼之:《说文》:“贼,败也,从戈则声。”按本义为杀,故从戈,句中用本义。《史记·晋世家》作“使鉏麑刺赵盾”。

盛服将朝:穿戴得整整齐齐的,正准备上朝。按一大早即起,且穿戴整齐,此乃对朝廷恭敬的表现。

坐而假寐:坐着打盹。《左传》注:“假寐,不脱衣冠而睡。”而:连词,表示偏正关系。触槐而死:而,连词,表示偏正关系。晋侯饮赵盾酒:“饮”作使动,变读为yìn。注意:并非晋侯喝赵盾的酒,而是晋侯请赵盾喝酒。

其右提弥明知之:右,车右,又称骖乘。《汉书·文帝纪》注:“戎事则称车右,其余则曰骖乘。骖者,三也,盖取三人为名义耳。”

趋登:快步登上。非礼:(这)是不符合礼仪的,判断句。扶以下:以,连词。

搏而杀之:而,表示承接关系的连词。

死之:为之(指赵盾)而死。有人称这种句式为动用法。“初,宣子田于首山”:按此段为插叙。田:上古“田”作动词时有种田、打猎二义,后分别造“佃”、“畋”来表示,可为由猎向农转变的见证。

饿:上古“饥”“饿”有别,程度有轻重之分。《韩非子·饰邪》:“家有常业,虽饥不饿。”《淮南子·说山》:“宁一月饥,用一旬饿。”

食之:给他吃。食音sì,与“饮”作“给他喝”读音yìn同。注意本段还有作一般动词用和名词用的“食”,教材中前音shí,后音sì,《辞海》《辞源》均音shí。

舍其半:留下一半不吃。

宦三年矣:《说文》:“宦,仕也,从宀从臣。”(即会意字)。按《说文》非本义,从宀从臣,本义当为家内的臣仆,后才引申为“仕”,即当官(对天子而言,当官也只是天子的奴仆)。此句译为“服事人家三年了”。

近焉:焉,于此,指代家。

请以遗之:以,介词,后面省略宾语(即“其半”);请,表敬副词。使尽之:“使”后省略宾语“灵辄”。为之箪食与肉:双宾语。寘诸畚:诸,“之乎”的合音。之:指箪食与肉。免之:免,使动用法。《史记·晋世家》:“而竟脱盾。” 遂自亡也:《史记·晋世家》作“明亦因亡去。”但按下文,应取王引之说为是。以示于朝:以,介词,后面省宾语。示:给人看。英语show。“亡不越竟,反不讨贼”:逃亡不越过国境,回来又不讨伐弑杀国君的贼子。竟境,反返均为古今字。《孙子家语》正作“境”“返”。

“我之怀矣,自治伊慼”:之,介词,取消独立性。慼:又写作慼,忧患。今有成语“休戚相关”。

其我之谓矣:《诗经》这句话大概是说我吧。其:语气词,表示委婉语气。

书法不隐:根据记事的法则来行事,而不加以隐讳。按赵盾久得民心,古有为尊者讳之说,但董抓狐作为史官却秉公处事。

为法受恶:因为董狐按法行事,自己遭受恶名。“惜也,越竟乃免”:可惜啊,如果他越过国境就可免去恶名了。

齐晋鞌之战

【题解】

鞌之战是《左传》五大战役之一。《左传》擅长描写战争,其写战争主要笔墨往往不在双方如何交锋,而在于战争的前因后果,并尽可能揭示出胜负的原因。本篇的外交辞会也很出色,但不太好理解。

鞌之战的战争双方是齐晋,导火线是齐先入鲁卫,鲁卫为小国,抵挡不住,遂向晋求救(鲁卫晋都是姬姓国,齐为姜姓)。齐仗国大兵强,轻敌冒进,求胜心切,结果未能得逞,主帅齐侯还差点成为俘虏。晋国国君虽未出战,但将士上下同仇敌忾,众志成城,终于大败齐军。

【补充注释】

邴夏御齐侯:御,驾车。《说文》:“御,使马也。”

余姑翦灭此而朝食:我暂且先把晋军灭掉才吃早饭。按齐侯骄傲轻敌,不可一世。《史记齐太公世家》:“顷公曰驰之,破晋军会食。”

不介马而驰之:没有给马披上甲就驱马进兵。介:名词用如动词。伤于矢:被动句,被箭射伤。余病矣:上古“疾”“病”词义轻重不同,“疾”轻“病”重。“病”或指重病(如《晋灵公不君》),或指精疲力尽,或指重伤(本句如此)。“疾”“病”连用在很多情况下往往是两个词。《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亮疾病,卒于军。”(诸葛亮病了,病得很重,死在军营里)

自始合:合,交战。

矢贯余手及肘:依王力注,“及”为介词,但《史记·齐太公世家》“我始入,再伤”,则中两箭,“及”为连词。

余折以御:我把箭头折断,继续驾车。

吾子忍之:吾子,比“子”更表尊敬,“您”。苟有险:《说文》:“险,阻难也。从阜僉声。”按本义为阻,即地势不平坦难走。句子用本义。又如王安石《游褒禅山记》:“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

子岂识之:识音zhì,知道。

固即死也:即,走向。今成语有“若即若离”。右援桴而鼓:《说文》“援,引也”,此正用本义。

马逸不能止:马狂奔不能停下来。逸:奔逸,会意字。师从之:军队跟着赶上去。

三周华不注:周,动词,围绕。三周:围绕着追了三圈。旦辟左右:明早(上阵时)躲避车左和车右(居于中间)。按古代兵车安排座位有两种情况:

国君或元帅出战时 御者 主帅 车右 国君或元帅不出战时 尊者 御者 车右

韩厥为所坐兵车的尊者,但非主将,本应居左,却代御者居于中。从齐侯:追赶齐侯。

越于车下:越,指越过车轼而坠落地上。

毙于车中:倒在车上。毙:向前仆倒。注意:并非死,下文“俯定其右“即其证。仆倒为本义,死为引申义。

丧车:失去战车。丧:失。“从左右,皆肘之”:第一分句主语为綦毋张,第二分句主语为韩厥。肘:名词用如动词,用肘制止。

俛定其右:俛,“俯”的异体字。按此举给下文的逢丑父与齐侯易位提供了可乘之机。骖絓于木:骖马被树绊住。伤而匿之:(手臂)受伤却隐瞒实情。按如不隐瞒,则第二天出战齐侯不会让他当车右。故不能推车而及:所以不能下去推车,因而被(韩厥)赶上了。《说文》:“及,逮也。”从又从人。而:表因果关系。

韩厥执絷马前:省略介词(于)。

奉觞加璧以进:双手捧酒杯,把玉璧放在杯中,进献给(齐侯)。《说文》:“奉,承也。”按奉即捧,后来才写作“捧”。进:进献。这是对方国家臣子抓住对方国君后所修的礼节。

寡君使群臣为鲁卫请:我们国君派我们替鲁卫(向贵国)请求。无令舆师陷入君地:令,让。

属当戎行:刚好遇上了贵军。属:副词,刚好,碰巧。

且惧奔辟而忝两君:忝,形容词使动,使„„蒙耻。按臣子的礼节是要竭力杀敌,故不能逃跑躲避。

臣辱戎士:我(在军队中只能)使军队蒙辱。敢告不敏:敢,表敬副词。

摄官承乏:因承乏而摄官,即“我军人材缺乏,自己只好承担充数”。摄:代理。《左传隐公元年》:“元年春,王周正月,不书即位,摄也。”

丑父使公下如华泉取饮:其时齐君臣已换了位置,抓住他们的韩厥又不认得他们,故丑父就冒充齐侯叫真正的齐侯下车取水喝,乘机逃免。

载齐侯以免:载着齐侯而逃免一死。以:表结果关系。任患:担当患难。

将为戮乎:将要被杀掉吗。被动句。

人不难以死免其君:人家不把“以死免其君”看作难事。难:形容词意动。以死免其君:

用死来使自己的国君脱身。

楚归晋知罃

【题解】

宣公十二年(公元前597年)晋楚泌之战,楚俘虏了晋知罃,而晋也俘虏了楚公子谷臣并持有被晋射死的楚连尸襄老之尸。本文是写知罃的父亲佐中军之后,双方交换战俘之事。文中主要写了楚共王在送行知罃时双方的对话,表现了知罃忠君爱国、对楚不亢不卑的精神。

【补充注释】

连尹:春秋时楚国主射之官,以求知罃:以,连词,表示目的关系。

于其怨我乎:您大概恨我吧。其:语气词,表示委婉语气。怨:恨。不胜其任:“任”作名词时可为具体名词,也可为抽象名词,前者义为负荷,担子,后者义为责任,职责,后义由前义引申而来。

以为俘馘:而当了俘虏。按:“以为”为两个词。以:连词,用法同“而”,表示结果关系。

即戮:就近杀掉。即:靠近,本义。今成语有“若即若离”,这里指回国。谁敢怨:宾语前置。

图其社稷:为自己的国家考虑。图:考虑。

惩其忿:惩于一时的怒气。惩:因受打击而产生警戒之心。今成语有“惩前毖后”。两释:双方都释放。

不任受怨:担当不了被仇恨这种情况。以君之灵:托你的福。

寡君之以为戮:即“寡君以之为戮”的倒装。免之:赦免了我。之:活用为第一人称。戮于宗:在宗庙中杀死。《说文》:“宗,尊祖庙也。”按祖庙为本义,会意。次及于事:轮到(我)承担军事职务。封疆:治理边境。

其不敢违:将不敢躲避。《说文》:“违,离也。”这里正用本义。今有“久违”。所以报也:(这就是我)用来报答你的方式。

重为之礼而归之:为之礼,双宾结构。归之:不及物动词的使动用法。许之。于,介词,在;是,指示代词,这时候。

祁奚荐贤

【解题】

此乃祁奚“内举不避亲,外举不避仇”的故事,表现了祁奚任人唯贤的思想。【补充注释】

晋侯问嗣焉:焉,兼词,于此。嗣:继承人。称解狐:称,推举,与“荐”义近。

于是羊舌职死矣:于是,两个词,在这时候。

君子谓祁奚于是能举善矣:于是,两个词,在这件事上。

不为比:为,算作。下两句同。比本义为排列,并排,引申为勾结,无原则地结合。句子用引申义。

举其偏:偏,部属。不为黨:不算作偏袒。《说文》:“黨,不鲜也,从黑尚声。”引申为集团(名词),偏袒

(动词),均含贬义。句中为动词。又如成语“黨同伐异。”注意古汉语“党”“黨”不同词。

其祁奚之谓矣:这大概是指祁奚了。其:语气词,表示委婉语气。“建一官而三物成,能举善也”:因果复句,前果后因,“也”是用判断句形式来表示因果关系的内容。

祁奚有焉:祁奚有这种德行在里面。

子产不毁乡校

【题解】

子产是春秋时郑国有名的政治家,在他执政期间,精心图治,使处于晋楚两个大国之间的郑国获得安定。本文写作为郑相的子产把乡校作为倾听人民评政的阵地。

【补充注释】

游于乡校:到乡校游玩。

夫人朝夕退而游焉:人们早上晚上收工回来而到这里游玩。焉:于此,兼词。其所善者:他们认为好的。其所恶者:他们认为正好的。

是吾师也:这是我们的老师啊。是:指“议执政之善否”。若之何毁之:为什么要毁掉它呢?若之何:即“若何”。我闻忠善以损怨:我听过多作忠善的事来减少仇恨。

作威以防怨:抖威风来堵塞仇恨。防:本义为堤坝,引申为堵,再引申为防止。吾不克救也:我们挽救不了。克:能够。不如小决使道:道,导。古今字。

不如吾闻而药之也:药之,以之为药,名词意动。

通论

(一)——怎样查字典辞书

学习古代汉语,免不了碰到一些自己不懂的字词典故,这些都需要依靠查阅工具书来解决。而不同的工具书有不同的特点和用途,要比较有效地查阅,必须了解不同工具书的性质体例,编排方法和注音释义特点等。本节先介绍一般工具书的编排法、注音方法和释义特点。再对十几本常用字典辞书进行简单介绍。

(一)字典辞书的编排和注音

1、编排方式

汉字有形有音有义,编排时可按形,也可按音或义。我国现存最早的字典辞书《尔雅》是按意义编排。如《释诂》:“赉、贡、锡、界、予、贶,赐也。”“如、适、之、嫁、组、逝,往也。”这两条,就是把一组词义词编排在一起,但按意义偏排查阅起来很不方便,后代很少再使用,而多按形或音来偏排。

(1)按形编排主要有按部首和四角号码两种方式。按部首编排即把所收录的字分属若干部首之中,按笔画多少的先后顺序排行,同一部首的字都归入该部之下,以每字笔画的多少为序。如“亻”为两画,“彳”部必在“亻”部之后;同一部的字也按笔画多少为序,如九画的“待”排在八画的“往”之后。最早创立部首编排法的是许慎,他编写的《说文解字》把汉字分为540个部首,其后的字典辞书分部不一样。如《康熙字典》分214部,新《辞海》250部,《汉语大字典》200部,《现代汉语词典》189部。分部不同,同一个字在不同的字典辞书里也可能属不同的部首。

按四角号码也是按形编排。这种编排法是根据方块汉字的特点,每个汉字取四个角的形状,分为十种形式,分别用0至9十个阿拉伯字代表。其口诀为:横一竖二三点捺,叉四插五方框六,七角八八九是小,点下有横变零头。意为,这个角如果是一横就取1,竖就取2,交叉就取4,方框就取6等等,如“颃”字为0128。这种编排法曾使用一时,但现在很少有人在使用。

(2)按音序编排

音有古音今音,古音可按声母编排,也可按韵编排,今音有按注音字母编排,也有按拼音字母编排。民国以前按音序排列的字典辞书多是按平上去入四声和平水韵一百零六韵分列,如《佩文韵府》、《经籍纂诂》等。汉语拼音方案公布之前,有的字典辞书按注音字母勹夂冂匚等的顺序排列,如《国语词典》、《词诠》等。当代编写的按音序排列的字典辞书则多按汉语拼音方案字母顺序排列,如《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古汉语常用字字典》、《简明古汉语字典》等。

以上三种编排法各有利弊,加以汉字新旧形体的不同,有时单独使用某一种检字法,查检比较费劲,因此,现代新版的字典辞书,无论是按部首排列还是按音序排列的,一般在书中都有两种以上的检字法供运用。

2、注音方式。常用的注音方式主要有三种:

(1)直音。即用同音字注音。如《康熙字典》中“尨音茫”,“屯音肫”之类。这类注音方式的局限是很明显的,正如清代学者陈澧在《切韵考》中所指出的:“无同音之字则其法穷,或有同音之字而隐僻难认,则其法又穷。”

(2)反切。这是在我国古代字典辞书中运用最为普遍的注音方式,舆起于汉末。反切在字书中一般只讲“某某切”。如《左传成公二年》:“请寓乘。”《经典释文》:“乘,绳登反。”“将及华泉”《经典释文》:“华,户化反。”

反切是用两字来拼合被切字的读音,反切上字与被切字声母相同,下字与被切字韵母、声调相同。如:

夸kuā←苦(k-)+瓜(-uā)

如果我们不具借古今语音演变的知识,很多反切就不能拼合出正确的读音来。正因为古今语音有所不同,反切注音也就难以为人们普遍掌握。

(3)注音字母和拼音字母注音。在汉语拼音方案制订以前,1913年由读音统一制订了一套注音字母(后改名为注音符号),即勹夂冂匚等四十个字母。如《辞源》修订本在每个字头下用拼音字母注音的同时,也采用了注音字母注音。1958年我国公布推行汉语拼音方案,使用罗马拼音母为汉字注音,从那时以来,新编写的字典辞书即多用这套汉语拼音字母注音。

(二)常用字典辞书介绍

一般工具书往往是倾重某个方面的,而不是面面俱到的,如有的侧重于字,有的侧重于词。在侧重于词的工具书中,有的侧重于文言词,有的侧重于白话词;有的侧重于实词,有的侧重于虚词。因此,对每一部工具书的性质用途都要有所了解,才能有的放矢地进行查阅。另外,每部工具书的编排方法,释义方法,注音方法及其特点都有所不同,只有了解了这些情况,才能在较短的时间内查阅你所要查阅的字词和典故等。教材中介绍了14字典辞书,基本上都是按这个框架进行的。

1、特点用途

(1)以字为侧重点的单音词可查此类。《说文字典》 9353字 《康熙字典》 47000多字 《汉语大字典》 56000多字 《中华大字典》

《古汉语常用字字典》 《新华字典》

(2)以词为侧重点 虚词:《经传释词》《词诠》《助字辨略》 文言词:《辞源》《汉语大词典》 古白话词:《诗词曲语辞汇释》 今白话词《现代汉语词典》

应了解齐工具书的特点,才能有效地对症下药,很快地找到你所想要查阅的字词,否则效率将很低,甚或劳而无功。如查找乖字僻字,应找收字较多的几部字典。找百科知识方面词或语,应找修订本《辞海》,如“淝水之战”、“官渡之战”都可在这里查到,其他工具书找不出。找唐宋以后才出现的古白话词语,应找《诗词曲语辞汇释》。如杨万里来海南时写下《尊贤堂》诗二首,其一有“底个短檐长帽子?青莲居士谪仙人”,其二有“底事百年谭太守,却教宾主不同时”,其中的“底”,该书曰:“底,何也。”(海南话“什么”正用此字)。

找常见虚词的非常用义,可找《经传释词》。如《庄辛说楚襄王》(《战国策·楚策》本教材P115):“夫黄鹄其小者也,蔡灵侯之事因是以”,其中的“因”是什么意思?该书云:“因,犹也,亦声之转也。”例证下正收此句。

找常用虚词比较常用的意义,则可以找《词诠》。不过,“词诠”用的术语与现在不同,这点应该注意。

2、体例

所谓体例,就是著作的编写格式或文章的组织形式,对工具书而言,也就是解释字词时表述文字的组织形式。每部字典辞书都有它的体例,了解了它的体例,才能更好地利用该工具书。这里主要介绍《康熙字典》《说文解字》和《经籍纂诂》的体例。

(1)《康熙字典》

该书的体例是先音后义。在到了每个形体之后(有些词有几个形体,即异体字)首先是注音,注音用的是反切法,该书罗列了比较重要、韵书对该字的反切音。如“社”字(教材P70)引《唐韵》《韵会》《正韵》的注音,云是“并常者切”。接着释义,一个字有几个义的就逐个解释(但不像现在那样分①②③义项,本义引申义杂陈)。“社”第一个义是“土地神主”,这是本义,后面引《礼祭义》为证。

(2)《说文解字》 这里补充《说文解字》的特点:中国文字学的奠基之作,我国第一部系统完备的字典(之前有《急就篇》等简易字典)。释篆文形体,只说解他认为的本义;首创部首偏排法,把9353个字归入540个部首。

该书的体例为:先列小篆形体,然后进行说解。说解方式是先释字义,后分析形体结构。如“天”字先列篆体,义是“颠也,至高无上”,其形体结构为“从一大”。(按许慎未看到“天”的甲文金文,其释义和分析形体结构都是错的。“天”在金文中,是一个指事字,本义为人头,后代“刑天”即砍了头的人)。

(3)《经籍纂诂》 按平水韵106韵编次,每字之下罗列唐以前各种古书对该字的解释,类似现在的资料汇编。

(三)优缺点。还应了解每部书的不足之处。

通论

(二)——古今词义的异同

语言是发展变化的,学习语言要有历史发展的观点。现代汉语是古代汉语的继承和发展,因为继承,使汉语古今相对稳定,有相同的一面,因为发展,就形成古今汉语不同特点,就有不同的一面。语言诸要素中,词汇变化最显著最快,尤其是词义,几乎处于经常变动中。物质生产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文化的繁荣,习俗的更替,社会制度的变革,以及随着

社会的发展所引起的人们认识的深化,新的概念的产生,词组对这一切反映最迅速,新义不断产生,旧义不断消亡。汉语的这种新陈代谢,使古今词汇和古今词义产生了差异,这种差异表现在词的形式和内容上。从形式上看,一方面古代汉语词汇以单音词为主,现代汉语以双音词为主,另一方面,旧词不断消亡,新词不断产生。从内容看,词义也不断发展变化,其中有古今词义基本相同的,有古今完全不同的,也有古今有同有异的。古今词的异同主要表现在以下三方面:

(一)古今词义基本相同

如天地人马牛,日月风雨雪霜,东西南北左右上下,大小轻重短长,坐退说讲,一二三百千等。这些词使用频率高,构词能力强,历史悠久,经过各个语言时代一直流传至今,千百年来意义基本相同,没有发生变化,古今一脉相承。

(二)古今词义完全不同

有些词,虽然词形没有变化,但古今词义完全不同,例: ①走,今义为慢慢散步,古义为跑。②去,今为往,古义为离开。

③慢,今为动作迟缓,古义为懈怠无礼。

④行李,今义为出行时携带的行装物品,古义为外交使节。

⑤牺牲,今义指为正义事业献出自己的生命,古义为祭神的猪、牛、羊。⑥烈士,今义指为正义事业献出自己生命的人,古义为有理想有抱负的人。⑦丈夫,今义为女子配偶,古义为男人。⑧厌,今义为厌恶,古义为满足。⑨毙,今义为死,古义为倒下。

⑩卑鄙,今义为品质恶劣行为下流,古义为出身卑贱,见识短浅。

(三)古今词义有同有异 此类词数量很多,词义古今有相同之处,又有某些差异其中有些是一种微殊的异。例如: 给:今义给予,古义供应,使之满足,jǐ。

勤:今义指勤快,与惰相对;古义指辛苦,与逸相对。访:今义采访访问,古义指咨询。

古今词义异同是词义演变发展的结果,新义和原义比较起来大致有以下几种情况:

1、词义扩大

秋,从禾从火,本义为谷子成熟,引申为秋季,再引申为年。江河,古专指长江、黄河,今泛指江河。

睡,古指打瞌睡,今扩大为任何时候任何形式的睡。菜,《说文》:“草可食者。”扩大为鱼肉及其他食品。醒,本文为酒醒,扩大为睡醒。皮,本指兽皮,扩大为动植物的皮。

2、词义缩小

子,本指儿女,不分男女,统称为子,后专指儿子。

臭,从自从犬,本人指气味,包括香气秽气,后专指秽气。汤,本指热水,开水,后指菜汤内汤。瓦,《说文》:“土器已烧之总名。”后专指屋顶的瓦片。宫,本指住房,后指帝王室,现在指公共活动场所。

3、词义转移

脚,原指小腿,后来指人体接触地面的部分。闻,本义是听,现代指用鼻子嗅。

庙,原指供奉祖先的地方,后专指供奉神的地方。坟,本指土堆或河堤,后指坟墓。

4、词义褒贬色彩不同

谤,古指公开议论,今指诽谤毁谤。

贿,古指财物或赠送财物,后指行贿,受贿。祥,古指征兆,包吉兆凶兆,后代专指吉兆。

5、词义轻重程度不同 疾病疾:小病,病:大病

怨恨怨古重今轻,恨古轻今重。

畏惧都表害怕。畏多作及物动词,带宾语;惧,不及物动词,不带宾语,如果带宾语往往表示被动。

通论

(三)——单音词,复音词,同义词

本节主要是讲古汉词中词的构成及其特点。古汉词的构成与现代汉语相比,有一致的地点,也有不一致的地方,学习古代汉语,重点是要了解古今不一致的地方。

(一)古今汉诗词汇在音节上的差异

从音节上看,古今汉语词汇在的差异,主要表现在古代汉语单音词占优势,现代汉语是双音词占优势,时代越古,这种现象越明显。上古除了个别情况外(主要是连绵字),几乎是一字一词,正因为如此,古人往往把它混同于词,只有字的概念,而没有词的概念。这种区别,在把古汉语(尤其是上古汉语)译为现代汉语时,表现得特别明显。如《郑伯克段于鄢》中的“缮甲兵,具卒乘”,现代汉语要说成“修理铠甲武器,准备步兵兵车”。古汉语和现代汉语都是六个词,但古汉语用六个字,现代汉语却用十二个字表示,字数翻了一番。这个例子比较典型,因为这几个词在古汉语中都是单音词,而现代汉语却都要译成双音词。其实,古汉语中还有一些双音词,如“遂寘姜氏于城颍”的“城颍”;现代汉语也有单音词,如上句的“于”译为现代汉语的“在”,古今都是单音词。不过,从总体上说,古代语是以单音词为主,现代汉语以双音词为主。

教材中指出,古代单音词和现代复音词的对比,主要有三种情况,三种情况中第一种和第三种出现较多,第二种较少(现代汉语中附加式的词所占的比较不高)。第三种教材中说是利用两个同义词作为词素,这只是其中一种形式,这种形式是用并列式的方法组合而成。还有一种比较常见的是以原来的词作为一个词素用偏正式的方法组合成,如“郑”译为“郑国”,“隧”译为“隧道”。上面我们举的两个例子中,译成现代汉语后第二种情况都没有出现,“具卒乘”译成“准备步兵兵车”,“遂”译为“于是”,“缮”译为“修缮”属于第一种情况,“甲兵”译为“铠甲兵器”,“宜”译为“放置”属于第三种情况(“兵器”是偏正式,“铠甲”、“放置”是并列式)。第二种情况没有出现。

古汉语中很多貌似双音词的语言片断,实际上是由两个单音词组合而成的词组,后来才逐渐凝固成双音词,词组凝固成词有一个过渡时期,我们一定要有历史主义的现点,用发展的眼光来认识这种现象,不能以今律古,用现代汉语复音词套古代汉语。教材中举了“阻隘”、“险阻”

“婚姻”、“饥馑”、“恐惧”、“朋友”,这都是并列式结构的,类似这种结构的下面再举一些例子加以比较。

英雄

1、夫草之精秀者为英,兽之特群者为雄。故人之文武茂异,取名于此。是故聪明秀出谓之英,胆力过人谓之雄。„„徒英而不雄,则雄才不服也;徒雄而不英,则智者不归往也。应劭《人物志·英雄》。

2、英雄陈力,群策毕举,此高祖之大略所以成帝业也。班彪《王命论》 前句“英”、“雄”显然是两个词的组合,文章标题题亦然,后句已经凝固成复音词。疾病

1、亮疾病,率于军。《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

2、掌养万民之疾病。《周礼·天官·疾医》

3、初,魏武子有嬖妾,无子。武小疾,命颗曰:“必嫁是”,疾病,则曰:“必以为殉。” 第一句是两个词的组合,译成现代汉语是:诸葛亮病了,病得很重。第二句已经凝固成了一个复音词,第三句可看作是偏义复词,词义落在“病上”。

除了并列结构以外,其他结构的都有这种貌似现代复音词的现象。如:

1、赵王扫除自迎,引公子而就西阶。《史记·魏公子列传》。

2、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礼记·学记》以上是动宾式词组。“扫除”意为打扫台阶,“除”的本义为台阶,“知道”意为懂得道理。

3、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4、天下云集而响应,赢粮而景从。《过秦论》 以上为偏正式(前为定中,后为状中)。“秋天”即秋天的天空,“响应”是像四声一样呼应,“响”本义为回声(《水经注·江水》:“空谷传响”)。

5、墨子者,显学也。其身体则可,其言则不辨。《韩非子·外储说》

6、一日晌午,谍报敌骑至。《冯婉贞》 以上为主谓式。“身体”意为亲身体验,今成语尚有“身体力行”。“谍报”中的“谍”指间谍,即刺探情报的人,“报”是报告,“谍报”意为间谍报告。

上述双音词组,是两个词的组合,而不是一个双音词。

总之,古汉语是以单音词为主,后代的复音词除了专有名词与连绵字外,基本上都是由两个单音词组合而成的,必须注意这种变化。

(二)几种比较特殊的复合词

1、偏义复词

古代汉语有一种复音词,其两个词素地位作用不一样,其中一个词素负担了整个复音词的意义,另一个词素完全没有意义,只是作为陪衬。这种复音词一般叫做偏义复词。从两个词素原来所具有的意义关系来看,有两种情况。

(1)两个词素意义相反或相对 ①昼夜勤作息,伶俜萦苦辛。《孔雀东南飞》 ②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出师表》 ③无羽毛以御寒暑。《列子·杨朱》 ④死生,昼夜事也。《指南录后录》

⑤今天下三分,益州益敝,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出师表》 ⑥此三子者,皆布衣之士也,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唐且不辱君命》 上面几个例子中,“作息”只“作”有义,“异同”只“异”有义,“寒暑”只“寒”有义,“死生”只“死”有义,整个词的意义偏在前。而“存亡”是“亡”有义,“休祲”只“祲”有义,整个词的意义偏在后。

2、两个词素意义相关或相类 ①鼓之以雷霆,润之以风雨。《周易·系辞上》 ②我有亲父母,逼迫兼弟兄。《孔雀东南飞》 ③三军以利用也,金鼓以声气也。《左传僖公二十二年》 ④是芙蕖也者,无一时一刻不适耳目之观,无一物一丝不备家常之用者也。李渔《芙蕖》

⑤今有一人,入人园圃,窃其桃李。《墨子非攻》 ⑥超以壮年竭忠孝于沙漠,疲老则便捐死于旷野。《后汉书·班超传》 上面几个例子,“风雨”“父母”“弟兄”“金鼓”“耳目”“园圃”均只后一个词素有意义(古代战争击鼓进军,鸣金收兵)。“忠孝”只前一个词素有意(忠于君国,孝于父家,忠于外,孝于内)。

偏义复词本来用一个单音词义已足,之所以会加上一个音节成为双音节词,可能是有时在与其他词搭配成句时可达到节奏均衡平稳,语句整和谐的效果。如上述所举十二个例子,第一种情况的第一、二、五几个例子,第二种情况前五个例子,或者本身为韵文,或者虽为散文,但此处要求整句,若以单音形式出现,则显得十分拗口,韵文体中的句子自不必说,散文体中的句子如《出师表》中四个语言片断,前三个每个语言片断均为四个音节,最后一个语言若为三个音节,则看起来不匀称,读起来不和谐。

现代汉语偏义复词大为减少,但仍有一些,如“窗户”“人物”“睡觉”只前一词素有义,“干净”是后一词素有义。

2、连绵字

古汉语中连绵字的现象较为常见。前面讲过,古汉语尤其是上古汉语,除了专有名词与连绵字,基本上是单音词,几乎是一字一词。所谓连绵字,是指由两个字连缀在一起组成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共同表示一个意义的词语。连绵字也叫联绵字,都是前人的叫法,其实是复合单纯词的一种,两个字合起来才表示一个词素。连绵字从语音上讲,有如下四种类型。

(1)双声连绵字。所谓双声,是指两个字的声母相同。如教材中的“倜傥”“忸怩”“造次”“兹基”(锄头)“抑郁”,又如“蜘蛛”“仿佛”“参差”“流离”“踌躇”等。

(2)叠韵连绵字。所谓叠韵,是指两个字的韵(而不是韵母)相同。如教材中的“徘徊”“彀觳”(发抖的样子)“逍遥”“须臾”“披靡”“辟易”。又如“蹉跎”“仓皇”“窈窕”“莽苍”等。

(3)双声兼叠韵连绵字。即两个字声母相同,韵也相同。这种情况很少,如“辗转”。(4)非双声叠韵连绵字。即声母不同,韵也不同的,教材中没有举此类的例子。如“芙蓉”“浩荡”“滂沱”等。

需要指出的是,由于连绵字是指古汉语范围内,因而所谓声母相同和韵相同,都是指古声母或古韵。若按现代汉语,则“造次”“兹基”“逡巡”声母不同,“窈窕”韵不同,而古声母和古韵则是相同的。关于古声母和古韵,第二册讲到“诗经”的韵部时再详细介绍。

总之,连绵字中以双声叠韵者为最多,非双声叠韵很少。之所以会出现这种状况,可能是双声叠韵会造成一种悦耳的感觉。

通论四——词的本义和引申义

词汇和词义是不断发展的,古汉语词汇又以单音词为主,这就不可避免地形成一词多义的现象,如:

①逃亡。《陈涉起义》:“今亡亦死,举大义亦死,等死,死国可乎?” ②出外。不在家《论语》:“孔子时其亡也,而往拜之。” ③失去,丢失。《韩非子》:“醉寐而亡其裘。” ④死亡。《韩非子》:“兵弱于敌,国贫于内,而不亡者,未之有也。” ⑤通“无”。贾谊《论积贮疏》:“生之有时而用之亡度,则物力必屈。”

一个词不管有多少义项,归纳起来不外乎两类,本义和引申义,本义是纲,其他义项是目,抓住本义,就可纲举目张。

(一)词的本义

1、什么叫本义

本义是指词的本来意义,一般是词在文字产生时的意义,即文字形体结构的反映的并有史料证明的意义。

2、为什么要探求词的本义

①掌握本义帮助我们正确理解词古书中词的意义,古书中不少词用的是本义。如《诗经豳风七月》“九月叔苴” “塞向墐户”中的“叔”和“向”。

②掌握本义可以以简驭繁,理清词义的相互关系。如“理” 治玉→纹理→条理,规律→道理。

3、如何探求本义?

主要通过分析汉字的字形结构并结合文献材料来证明。如: 行,象形。如“遵彼微行”(诗经)。本,指事。如“伐木不自其本而复生”(国语)。盥,会意。如“奉匝沃盥”(左传)。造,形声。如“不幸有疾,不能造朝”(战国策)。

(二)词的引申义

1、什么叫引申义

由本义派生出来的意义叫做引申义。如: 向

朝北窗户→朝着、对着 道

道路→途径→正当手段→规律,学说

2、引申义是怎样派生出来的? ①直接引申(辐射式引申)

引申由本义直接派生出来,或者说以本义为中心,辐射状生出多个义项,而这些义项均与本义有直接联系。

如:节(節)

符节

节制 木节 节操 竹节 关节 礼节 节气

节奏

②间接引申(链锁式引申)从本义引申出引申义,再由引申义引伸出新的引申义,各引申义之间象链环一样一环扣一环,类似链条状,如:

数飞→复习、练习→熟悉,通晓——习惯 过

经过 超过 过分 过错 责备 ③综合式引申

直接引申和间接引申义交错在一起的引申。

(三)词的假借义

1、什么叫假借义

由音同或音近字的假借而产生的意义。假借义产生的途经有两种:一是本无其字的假借,如:

莫—→没有人

其—→第三人物代词 笑—→动作

一是本有其字的假借,如财通裁。

2、如何区分引申义和假借义

主要看它和本义有无联系,有联系的是引申义,没有联系的是假借义。

第二单元 文选:战国策

冯谖客孟尝君

【题解】

本文记述我国四大公子之一孟尝君门下一个食客冯谖的故事。冯谖通过收债“市义“、游说诸侯和立宗庙于薛三件事,表现了他的卓越才能,也从而巩固了孟尝君的地位。文中采用了欲扬先抑的手法,情节跌宕起伏,人物形象鲜明生动。

【补充注释】

自存:指养活自己。

食之:给他吃,食音si。

揭其剑:揭,高举,成语有“揭竿而起”。

孟尝君客我:孟尝君以我为客。客:名词的意动用法。

于是孟尝君不复歌:从此孟尝君不再唱歌。于是:从此,两个词。怪之:以之为怪,形容词的意义动用法。先生不羞:先生不以之为羞,“羞”后省略“之”,形容词意动。欲为收责于薛:“为”后面省略宾语“我”。辞曰:辞,告别。以何市而反:“以”后面省略宾语“债款”。

视吾家所寡有者:看我家缺少的东西,意为看我家里缺少什么就买什么。诸民当偿者:应当偿还债的老百姓。定语后置。窃以为君市义:“以”后面省略宾语“之”。

顾谓冯谖:回头对冯谖说。顾:回头看,本义。高枕:形容词使动。

“孟尝君为相”句:此句用判断句的形式表示因果关系的内容。

赵威后问齐使

【题解】

本文通过赵威后与齐使的对话,反映了她的民本思想,同时也表现了她的政治主张。【补充注释】

趋登:快步登上。上古臣见君,礼节上应快步走,故触龙脚上有毛病,见赵太后时也要装出“趋”的姿势(徐趋)。登:古人喝酒,一般在高处。《诗幽风七月》:“跻彼公堂,称彼兕觥。”

是其为人:这个人他的为人。

振困穷:救济困穷的人。振:即后来的“赈”,如“赈灾”。

是助王息其民者也:这是帮助他的君王蕃殖老百姓的人啊。息:繁衍,增长。如神话传说中就有“息壤”。

胡为:与下文的“何为”同义,为的是避免呆板。

鲁仲连义不帝秦

【题解】 战国末,秦日盖强大,出兵围赵,魏派辛垣衍尊秦为帝。而齐国游士鲁仲连却挺身而出,反对妥协投降,和辛垣衍进行了单刀直入、针锋相对的斗争。文中生动地表现了鲁仲连反对投降的正确立场和功成不居的高贵品德,也刻画了国难当头束手无策的平原君和企图名利、毫无政治主见的辛垣衍。鲁仲连的议论,具有远见卓识,分析利害入情入理,又善于运用历史事实与生动的比喻,具有很强的说服力。

义不帝秦:根据正义不尊秦为帝。义:名词作状语,今成语“义不容辞”的“义”作用同。帝:名词的使动用法。下面第二、三段就说是“尊秦为帝。”

【补充注释】

间入:偷偷进入。间,音jiàn。按“间”原写作“閒”,本义为门中见月,此为引申义。因平原君谓赵王曰:通过平原君对赵王说。因:介词,通过。争强为帝:按战国以前,夏、商、周的君王一般称“王”,《说文》:“王,一贯三为王。”王本是至尊之称,但春秋后,楚、吴、越各国也自称王,战国时各大国国君都先后称王。因各国都称王,于是有些强国为了表示与其他“王”不同,便称为帝,齐悯王与秦昭王就自称为帝。汉代以后,“帝”便成了“王”之上的最高统治者,而“王”则变成了“帝”之下(类似古诸侯)一级了。

以齐故:因为齐的缘故。以:介词,表原因。“鲁仲连适游赵,会秦围赵”:“适”与“会”都是副词,二者同义,都是“刚好”“碰巧”的意思,故二字可连用。下文(倒数第二段)有“适会魏公子无忌夺晋鄙军”。

吾请为君责而归之:请让我替您责备他,让他回去。归:不及物助词的使动用法。见于之先生:让他谒见先生。见:使动用法,音xiàn。无从容而死:心胸不开阔而死。“众人不知,则为一身”:一般人不了解,就认为他是为个人打算。众人:一般人。“彼秦者,弃礼义而上首功之国也”:那个秦国,是废弃礼义而崇尚斩首之功的国家。韩非子《五蠹》:“无私剑之捍,以斩首为勇。”彼:含轻蔑之意。

“权使其士,虏使其民”:“权”,“虏”都是名词作状语,以权作之术来使用他的士,把他的人民当作奴隶来使用。权:用作褒义时义为权变,灵活。《孟子·离娄上》:“男女授受不亲,礼也;嫂溺援之以手,权也。”用作贬义时指多变,反复无常,此句即是。

彼则肆然而为帝:而,连接状语和中心词。

为之民:双宾语,给他当老百姓,即当他的老百姓(但“之”并非“民”的定语)。欲以助赵也:“以”介词,后面省略“之”。助之奈何:即“如何助之”。梁未睹秦称帝之害故也:(这是因为)梁国没有看见秦称帝的危害的缘故啊。诸侯莫朝:诸侯没有谁去朝拜。莫:否定性无定代词。诸侯后吊:吊,哀悼。今成语有“形影相吊”“吊死问疾”。“而母,婢也”:你的母亲,是个婢女。卒为天下笑:结果被天下人取笑。

诚不忍其求也:的确忍受不了这种苛求啊。

其无足怪:大概没什么奇怪。其:表委婉语气的语气词,大概,或许。

先生独未见夫仆乎:先生难道没有看见那些奴仆吗。独:难道。夫:指示代词,那。十人而从一人:十个奴仆却跟着一个主人。而:转折连词。然梁之比于秦:既然这样,那么梁国和秦国比起来。

“亦太甚矣,先生之言也”:先生的话也太过分了,主谓倒装句。“鬼侯有子而好„„纣以为恶”:好,貌美(本义);恶,貌丑(注意这种用法)。卒就脯醢之地:结果走向被脯被醢的境地。执策而从:拿着马鞭跟着。策:马鞭(本义)。而:用在状语而中心词之间。“彼吾君者,天子也”:我们那个国君啊,是天子啊。彼:作“吾君”的定语。纳筦键:交出锁匙。原始的钥匙用竹子制成,故从竹,“箴”(即针)亦从竹。“筦”是“管”的异体字。《左传·僖公三十二年》:“郑人使我掌其北门之管。”下文“投其籥”,“籥”也是指锁头,与“键”同义。

摄衽抱几:摄衽,提(牵)起衣襟,这是奴仆伺候主人的礼节。听朝,上朝听政办公。

不果纳:结果没有让他入境。不果:未成为事实,没有结果。

倍殡柩:背着灵柩,实指不正面对着灵柩。按道理,儿子吊父亲应面对灵柩。设北面于南方:在南边设置朝北的位置。北面:即面北,面是动词。“南面”同。生则不得事养:(国君)活着时不能奉事供养,极言国弱。事:奉事,伺候。

饭含:古时一种殡仪,把米、玉贝放入死者口中,表示食用无乏。饭:古音读上声(扶晚反)。

“俱据万乘之国,交有称王之名”:都是拥有一万辆兵车的大国,都有称王的名声。“俱”“交”同义互文,避免呆板。

从而帝之:随之就尊秦为帝。无已而帝:《战国策》鲍虎注:“无已,言无止之者。”据此,则句意为没有人阻止而称帝。

“彼将”二句:他将撤去他所认为没有才能的而把位置给他认为有才能的,撤去他所憎恨的而把位置给他所喜爱的。

安得晏然而已:怎么能平安地了事呢。已:停止,指了事。何以得故宠:怎么得到旧日的尊宠。

为却军:因为他退兵。为:介词,后面省略宾语。

“适会”句:刚好碰上魏公子无忌夺去晋鄙军救赵去秦。“适”“会”同义连用。引而去:撤退后离开了(赵国)。“引”的本义是开弓,此为引申义。鲁仲连辞让者三:鲁仲连辞让多次。注意此句的语法结构。为鲁连寿:向鲁连祝寿,双宾结构。

所贵于天下之士者:对于天下之士来说,最为可贵的是。“即有所取者,是商贾之人也”:是,代词,复指“有所取者”。

触詟说赵太后

[题解]

本文的主旨在于“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本文成功地塑造了一位忠心为国、富于生活经验、善于进谏的老臣形象和一个气盛偏执、溺爱幼子的女统治者形象,作者善于用轻松细腻的笔调刻画人物的言谈举止,传神地表现人物的性格特征。

触詟,汉作“触龙”,当为“龙言”二字竖写过密所致。《史记·赵世家》作“触龙”。触,姓。

【补充注释】

新用事:刚上台执政。新:新近,刚(英语newly)。用事:指掌权执政。

必以长安居为质:一定用长安君作人质。质:抵押品,人质。作动词时义为抵押,《战

国策·燕策三》:“燕太子丹质于秦。”

盛气而揖之:怒气冲冲地等着他。而:连接状语和中心词。

至而自谢:与上“入而徐趋”的“而”都是表示承接关系的。谢:道歉,谢罪。窃自恕:私下里自己原谅自己。窃:表敬副词。玉体之有所郄:贵体有什么毛病。

恃辇而行:靠着车子走路。而:连接状语和中心词。辇:会意字。日食饮得无衰乎:每天吃的喝的该不会减少吧。少解:少,副词,古“少”今“稍”,古“稍”今“渐”。贱息:不争气的儿子。“息”有增长义(与“消”相对),儿子是增长物,故称“息”。媳妇也是生长物,故原只作“息”,后才加女字旁。

愿令得补黑衣之数:令,让,后面省略宾语。

愿及未填沟壑而托之:希望趁着(这把老骨头)还没扔到山沟时把他托付给你。及:介词,趁。托:托付。

丈夫亦怜其少子乎:男人也疼爱自己的小儿子吗?丈夫:今义缩小。怜:爱。异甚:厉害得很,特别厉害。父母之爱子:“之”,介词,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

媪之送燕后也:您给燕后送行的时候啊。之:用法同上。也:句中语气词。必勿使反:一定别让他回来,“使”后而省略宾语。反:后来写作返。三世:三代。按唐以前父子相传只用“世”,《说文》“三十年为一世。”后为了避唐太宗李世民讳,“世”改为“代”,“代”原指朝代。

至于赵之为赵:上推到赵氏开始建成赵国的时候。按赵开国之初是晋国的一个大夫,后与韩魏三家分晋。

赵主之子孙侯者:赵主子孙当诸侯的。侯:名词用作动词。

此其近者:这样看来,近的灾祸降临自己。此其:同义词连用。身:自身。“位尊而无功”三句:(这是因为)地位尊贵却没有功绩,俸禄优厚却没有功老,而持有的贵重宝物太多了啊。也:表示判断(用判断句的形式表示因果关系的内容)。

尊长安君之位:使长安君的地位很高。尊:形容词使动。

不及今令有功于国:不趁现在让他对国家建立一点功量。及:介词,趁。令:让,后面省略宾语。

恣君之所使之:任凭你怎样支使他,即你想怎么支使他就怎么支使。所使之:支使他的方式。

约车,套好车子。

“人主之子也,骨肉之亲也”:国君的儿子是骨肉之亲啊。判断句。

通论

(五)——汉字的构造

阅读古书,主要是词汇问题,因为古汉语的词大多数是多义词,而这些多义词与现代汉语又有很大的差异,要一一记住常用词的每一个义项,有一定的困难。尤其是词的本义,由于年代久远,往往被压在多个义项的最底层。汉字是表意体系的文字,字形与意义之间有密切的关系,尤其是造字时代,字形与本义的关系更密切,而弄清了本义,可以理清多义词的引申线索,有助于对词义的掌握。因而,有必要了解汉字形体的结构。

一、关于“六书”

汉字的结构可以根据不同需要进行不同的分析,如“徒”“行”“章”三个字,启蒙教学和书法教学从记忆字形和安排结构考虑,前两个认为是左右结构,后一个认为是上立下早的上下结构。但如果要从造字意图来分析,就不会这样分析,我们的古人早就学会从造字意图

来对汉字进行分析,这就是传统语言文字学即“小学”所说的“六书”,下面我们进行介绍。

(一)“六书”三家说

“六书”这个名称最早见于《周礼·地官·保氏》;“保氏掌谏王恶,养国以道,乃教之六艺。一曰五礼,二曰六乐,三曰五射,四曰五艺,五曰六书,六曰九数。”六书是六艺之一,但书中没有说明六书的内容。到了汉代,才有人对六书进行了阐述,有三家,其名称和次序如下:

班固:形象、象事、象意、象声、转注、假借 郑众:象形、会意、转注、处事、转注、谐声 许慎:指事、象形、形声、会意、转注、假借 从三家所解说来看,“六书”的内容基本是相同的,只是名称稍异,次序也不同。清代以后,一般人在名称上采用许慎的,次序上采用班固的,即: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

(二)许慎给六书下的定义和字例

三家中,班固和郑众只说出了“六书”的名称,而没有给“六书”下定义,也没有举出字例。只有许慎不但有理论,而且有实践,其理论和实践就在他花21年心血写成的《说文解字》一书中。其理论主要在《说文解字叙》中,在叙中,许慎给六书下了定义,还各举了两个字为例。下面简要介绍:

(1)象形。“象形者,画成其物,随体诘诎,日月是也。” 段注:“诘诎,犹今言屈曲也。”许氏的解释用现在的话来说就是,画成物的形状,随着物体的形状而屈曲。物象总是由弯弯曲曲的线组成的,因而在该屈曲之处要屈曲,如“日”是圆的,字形也是圆转的。

(2)指事。“指事者,视而可识,察而见意。上下是也。” 按:段注:“有在一之处者,有在一之下者,视而可识为上下,察而见上下之意。”(3)会意。“会意者,比类合谊,以见指撝huī,武信是也。” 按:比者,排比之意;“谊”是“意”的本字;指撝,指意义的指向(“指”即意旨字)。许氏的意思是说,把几类排列起来,合成一个意义,以见它的意旨所在。如“信”可分为“人”与“言”,排比人与言可以知道是信(言语真实)意。“武”由“止”和“戈”组成,排比“止”和“戈”可知是武勇意。(许氏按春秋以后流传的“止戈为武,认为制止战争就是勇武,把“止”解成制止,这是错误的。其实止古文字是脚义,“止戈”是人出征时荷武器,故有武勇之意)。

(4)形声。“形声者,以事为名,取譬相成,江河是也。” 许氏的用字现在不太好懂。段注:“以事为名,谓半形也。取譬相成,谓半声也。”许氏的意思大概是,以意义所指的门类为总名,再取来一个读音相近的字相配而成。如江河都属河流这个事类,水是总名,“工”和“可”则是用来譬况“江”和“河”整个字的读音的。

(5)转注。“转注者,建类一首,同意相授,考老是也。”

后代对许氏所作“转注”的定义,在理解上众说纷纭,意见不一,但对所举“考老”两个字倒是认同的。在许书中,二字同属老部,亦同义。“老”下说:“考也,七十曰老,从人毛上,言须发变白也。”“考”下云:“老也,从老省,丂声”。

(6)假借。“假借者,本无其字,依声托事,令长是也。” 许氏对假借下的定义最好理解,其意是说,本来没有这个字,(因为读音相同)依托读音才把事义寄托在该字上。但他所举的两个字例,后人大多认为不属假借,与许氏的定义不符。如朱骏声在《说文通训定声》中就认为是引申而不是假借(引申义与本义有联系,假借义与本义没有联系)。“令”本义为号令,“长”本义为久远,“县令”义由发令义引申而来,“县长”义也可认为是由久远义引申而来。真正“本无其字,依声托事”的如借小麦表示来

往的“来”。在文字产生前,小麦和来往的“来”都读lái,文字产生后,人们用象形的方法为小麦造了“来”字,因来往的lai不好造,人们就借同音的小麦的“来”来表示。《诗周颂思文》有“遗我来牟”(送给我小麦大麦)。许慎的六书理论及其实践,对后世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三)“四体二用”说

四体二用说是为了对六书理论进行修正而提出来的一种理论。

汉人提出“六书”这个名称后,一般人都认为它是六种造字方法,班固《艺文志》中称为“造字之本”。但这种说法明清时受到了挑战,如戴震就提出了“指事、象形、形声、会意、四者,字之体也;转注、假借二者,字之用也。”这就是所谓“四体二用”说。戴氏的意思是说:“六书”不全是造字之法,而应该分为两类。第一类是前四书,第二类是后二书,前四书才是真正的造字之法,而后二书造不出新字,是用字之法。戴氏此说一出,遂为文字学家和训诂学家所接受。这两类的确不同,因为用前四书中的任何一种都可以造出新字,后二种却不然。如上面许慎所举的转注“考老”,“考”是从老省丂声的形声字,“老”是从人毛匕的会意字。我们另外所举的假借“来”,对小麦义来说则是一个象形字,都没有超出前四书这个范围。

“四体二用”说直到现在仍有很大的影响。后来有人对把转注、假借列入用字之法而摒弃于造字之法持不同意见,如有人认为假借是“不造字的造字法”。

(四)对“四体”的进一步分类 对前四书即戴氏的“四体”,还可以从不同角度来划分。一是从是独体字还是合体字来区分,象形、指事两种为独体字,会意、形声两种为合体字。一是从是否有表音成分来认识,象形、指事、会意三种都是没有表音成分的纯表意字,而形声则是有表音成分的。独体、合体是我们现在的说法,许慎称之为“文”“字”。《说文解字叙》:“苍颉之初作书,盖依类象形,故谓之文,其后形声相盖,即谓之字。字者,言孶乳而浸多也。”这样一划分,对“六书”的分析就更加科学了。

综上可以说,六书是古人分析汉字结构得出的六种条例。

(五)前四书例释

前面我们在介绍许慎对“六书”下的定义时已经顺便分析了许慎所举的字例,为了使大家对造字之法——前四书有一个更深入的了解,这里再各举一些例子。

(1)象形

在四种造字法中,象形是一种最原始,也是最基本的造字方法。说它原始,是指从无文字到刚学会造字,象形应该是人们最先使用的方法。最早的文字是由画图而来的,图画是为了帮助记忆,比结绳记事使用的范围更广,但图画还不是文字,只有当图画所代表的概念得到社会承认并且有了读音,才能成为文字。说它最基本,是指指事字、会意字和形声字基本上都是以象形字为基础。

因为象形是以物为对象的,所以象形字基本上是一些具体的概念,这些具体概念要勾画出来,主要有两种形式。一种是只绘出该事物的形,一种是除了该事物的形外,还要某些背景作烘轮,前者一般称为纯体象形,后者称为合体象形。“日”“月”“牛”和教材上的“马”“鹿”都属前一种,“果”“瓜”属于后一种。如果单绘该物,则形不显,或容易与其他相似之物混淆(因为只是勾勒特征而不是写实),如只画果实,则不易分辨,只画笔形,则容易与扫帚混淆,故果实便加“木”、笔便加“手”作背景烘托。

(2)指事

指事班固《艺文志》叫“象事”。指事造字有两种形式,一是纯粹符号,一是在象形字基础上加一个符号(往往是一点或一横)以标识,指明意旨所在。

用纯粹符号代表的往往是抽象意义的词,主要是教词、方位词和次序词,如:一五上中

下甲乙。在象形字的基础上加标示符号的大多是指称对象是某一物体中的某一个部位的名词,整个物体用一个象形字,指明标示某一部位则用一个符号。如:本、末、亦、寸、刃、母,“本”“末”是以象形字“木”为基础,下面一个符号表示树根所在,上面一个符号表示树梢所在。“寸”(肱)是以“又”即手为基础,手腕下一点指示为中医摸脉时的寸口所在。

“亦”是腋的初文,象形字“大”乃人的正面形象,两点指明腋部所在。“母”由“女”和两点符号组成,符号指明乳房。

指事字中有个别不是表示事物的名词,而是动词或形容词等。如“曰”“甘”二字都由“口”加一个指事符号组成,“曰”为口上一短横,口上一短横代表口中发出的声音,“甘”本义为甜,口中一短横代表含在口中的甜物。

许慎给会意下的定义是“比类合谊”,也就是排比若干部分会合成新的意义,所排比的可能是物形,也可能是文字,前者有人称为比形会意,后者称为合字会意。

先看第一类的例子:陟、伐、休、寇 “陟”是双脚往山上爬,“伐”是人持戈,“休”是人走近树(木)旁边,“寇”由宀(mián)元和攴(pū)三个物形组成,“元”是人头,“攴”是用手拿棍子打,整个字意为在室里用持棍子打人头(本义是盗匪)。

第二类即合字会意,即会合若干字组合以表示一个新义。如:尖、尘、劣、男、婦、吠、鸣、岩、炎、焱(biāo)、林、森等。合字会意与比形会意不同,比形会意是几部分是具体的物象,含有直观性,而合字会意的几部分是抽象的文字,需要通过大脑思维借助文字的意义而体会出意义。如用力于田为“男”,手(又)持帚“婦”。因为人的思维发展总是从具体到抽象的,所以在最初造字时代,主要是第一类会意字,第二类会意字较少(上面的“男”“婦”),春秋战国之后,第二类会意字才逐渐增多。上面我们说过,许慎在会意中举“武”为例,并且认为是止戈为武,即制止战争为武,这是以文字意义来会合成意。我们认为,“武”应该是通过物象会合成意,即人荷武器出征,换句话说,我们认为此字属于比形会意,而不是象许慎所说的合字会意。

从词性上看,会意字主要是动词,其次是形容词和表示抽象概念的名词。(4)形声

形声是一种比较晚起但最能产的一种造字方法。上文说过,形声与会意都是合体,其区别在于会意字本身没有表音成分而形声字有。汉字是一种表意体系的文字,象形、指事、会意都只是表意,而形声除了保留其表意的功能外还可表音,故它越来越受到青睐。

形声字的表意程度有两个档次,第一档是意符就是整个形声字的意义,这种情况比较少。如“趋”、“到”、“船”、“爹”、“馨”、“頭”等。第二档只是表示本义的意义范围,意义比较宽泛,不能直接从意符获知词义,这种情况占了形声字的绝大多数。教材上举了“过”、“征”“举”、“叔”四个字,“过”意符为辵(chuî),只能告诉我们本义与走路有关,“征”的意符亦然。“举”是从手舆声,“叔”意符为“又”,又亦手,二字的本义都与手的动作有关,到底是什么动作,我们不能直接知道,但从与它们所具有的其他意义的比较中可推知。

由于不同的几个意符可以表示相同或相近的意义范围,所以同一个词,有时既可用这个意符,也可用那个意符,这就是异体字产生的主要来源。如“咏”与“詠”、“踰”与“逾”、“貓”与“猫”、“嘆”与“歎”等。

上述四种造字法,指事字所占的比例最少,形声字最多,据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对说文9353个字的统计,各占比例如下:

象形364,占4%; 指事125,占1.3%; 会意1167,占12%; 形声7697,占82.7%。

而到了“康熙字典”,形声字占90%(黄伯荣《现代汉语》P205)。上文说过,《说文解字》不但建立了“六书”的理论,还进行了实践,许氏对前四书所用的术语不同,象形多用“象(××之)形”,会意多用“从××”或“从×从×”,形声则用“从×,×声”。指事字较杂,在象形字基础上加符号者也用“从×”。

前“四书中,象形、指事”会意字的分析一般要根据古文字字形,形声字基本上可以撇开古文字。

二、形声字

形声字由于部件组成比较复杂,且占全部汉字的绝大多数,所以单独列出分析。

(一)形声字的结构分析(就意符与形符的位置)

1、形声字的一般结构

左形右声:钢、禄、皓、畔、桥 右形左声:鸭、功、畋、翔、魂 上形下声:竿、花、景、空、崇 下形上声:想、掌、烈、裂、膏 内形外声:辨、哀、闽、辫 外形内声:匮、闸、衮、街、园 上述六种结构中,左形右声最多,内形外声最少。有些意符,其位置比较固定,如“金”、“示”“竹”等,“金”“示”在左右结构的汉字中全居左,“竹”在上下结构的汉字中基本居上。由于思维定势的原因,人们一看到左边有“金”“示”,上边有“竹”,就“不假思索”地认为是当然的意符,这种类推有时候会出错。如锦(从帛金声)、视(从见示声)、笃(从马竹声)、问(从口门声)、到(从主刀声)、孟(从子皿声)等。

2、形声字的特殊结构

(1)声符或意符挤占一隅。

现代汉字被称为方块汉字,人们在刚学书写时往往画“田”字格,上面我们所讲的一般结构,其声符和意符所占的位置是有定的,前四种一般是一半对一半,后一种是四周对中间,但有些形声字的声符或意符却只占一隅。

如:徒(从辵土声)、徒(从辵止声)是声符居右上角,颖和颖(分别从禾和水,顷声)是形符居左下角,修、脩、倏(分别从彡、肉、犬,攸声)是形符居右下角。

(2)省形和省声

省形即省去意符的一部分笔画,省声,即省去声符的一部分笔画。之所以省去一部分笔画,有时仅仅是因为着书写简捷,有时则是为了书写的匀称,省形的如:

星,从晶省,生声; 考,从老省,丂声; 釜,从金省,父声; 亭,从高省,丁声

例一仅仅是为了减少笔画,后三例则是为了书写的匀称,因为若不省就不但累赘,也不成方块了。

省声的如:

星,从晶省,生声; 考,从老省,丂声; 釜,从金省,父声; 亭,从高省,丁声

例一仅仅是为了减少笔画,后三例则是为了书写的匀称,因为若不省就不但累赘,也不成方块了。

省声的如:

秦,从禾,舂省声;童,从辛,重省声。炊,从火,吹省声。

(二)形声字意符的表意功能

象形、指事、会意三者都是纯表意字(没有表音成分),其表意体现整个字形上,形声字的表意却主要体现在意符上。

从理论上讲,形声字的意符与造字时的意义(我们不用“本义”这个术语,因为本义是与引申义相对而言,换句话说,只有多义词才可讲本义,但有些词包括形声字表示者直到现在仍是单义词,如鹅、马等)应该是有联系的,这种联系从意义的清晰度看有两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意符的意义与整个字的意义相同,这种情况比较少,如“趋”、“到”、“船”、“爹”、“顗”等。第二个层次是意符的意义只是初始义的意义范畴,这种情况占了形声字的绝大多数,以至于第一个层次可以忽略。如“鄙”的初始义与城邑有关,“过”的初始义与走路有关,“贼”的初始义与干戈有关,“赖”的本义与钱财有关。第一种情况清晰度很强,第二种情况清晰度较弱,只提示一个意义范围。尽管只提供一个范围,但好比外部贴了标签,给词义归了类,可以省去很多麻烦,人们凭借外形可以在所提示的范围内猜测,而不像拼音文字那样字形与意义毫无联系。

以上是就理论而言,实际上有时候从意符可能看不出与现有义的联系,或意符与初始义完全无关。这两种情况教材中都讲到了,而且都各举了两个例子。

第一种情况是看不出意符与现有义有什么联系,举了“试”和“权”两个例子,通论

(二)讲过的“该”也如此。这可能是初始义已久,后来少用,文献上找不出例证。

第二种情况是意符与初始义无关,这主要是一些后起形声字,特别是为了分化词义而造的区别字(本书叫古今字,下一节将讲到)。因为后起形声字所分担的有时是本义,有时是引申义,有时是假借义,当分担的是本义如“孰—熟”、“队—坠”时,意符当然与初始义有联系,而当分担的是引申义或假借义时,意符与初始义就不一定有联系了。教材中举了“縣—悬”和“景—影”,后起形声字都是为引申义而造(縣本义为悬挂,引申为心上挂念;景本义为日光,引申为阴影)。这里再举两个例子。

见—现。“出现”原来只作“见”,后来写义为“玉声”的“现”,“现”的意义是“玉声”,而“见”的初始义是看见,与意符“玉”完全没有联系。

三、汉字的部首

上面我们从汉字结构的组合来对汉字进行了分析,因工具书的编排主要是按部首来编排的,而学习古汉语离不开工具书,所以这里专门讲汉字的部首。

(一)部首与意符

部首与意符是两个不相同的概念,部首的对象是所有汉字,而意符是与声符相对的,其对象只是形声字(有人把组成会意字的可独立的部分也称意符,我们正采用这种说法)。所有的字都可以归入某一部首,不管是象形字、指事字、会意字还是形声字,而只有形声字才有意符。就《说文解字》540个部首,有很大一部分从来没有作过意符,特别是较少的部首,如

一、丨、丶、丿等;有些笔画多的部首也从来没有作过形声字的意符,如教材上所举的“冓”部。“冓”部所统属的只有几个字,除“冓”外,还有“再”(从冓省),爯(从爪冓省)都不是形声字,因而也没有意符。

(二)文字学原则部首和检字法原则部首

自从许慎在《说文解字》里首创部首编排后,后代的工具书基本上都采用部首编排法,但同样是部首编排法,同一个字在不同的工具书中所归属的部首可能不一样,尤其是文字学原则部首与一般检字法原则部首差别更大。

所谓文字学原则部首,是指根据文字学原则即“六书”而确定的部首,所谓检字法原则

部首,是指根据书写习惯而确定的部首。文字学原则部首的具体操作原则是:象形字因为是独体字,整个字作为部首,而不管其笔画多少;形声字一定以意符为部首,而不管在什么部位;指事字或以整个字作部首,或以用作烘托的象形字作部首;会意字一般以会合成意的比较重要的部分作部首。检字法原则部首是按照书写习惯,一般原操作原则是按照书写习惯取部首(上下结构,上可成部首则取上,上不成部首则取下;左右结构,左可成部首则取左,左不成部首则取右;内外结构,外可成部首则取外,外不成部首则取内。)

由于取部首的依据不同,所以同一个字,两种部首既有一致的地方,也有不一致的地方,相对而言,一致的地方是主要的,如:

例字 木 禾 日 目 女 贝 皿 竹 衣(象形)文字学部首 木 禾 日 目 女 贝 皿 竹 衣 检字学部首 木 禾 日 目 女 贝 皿 竹 衣 例字 一 二 寸 曰 十 血 叉(指事)“文” 一 二 寸 曰 十 血 叉 “检” 一 二 寸 曰 十 血 叉

例字 冠 计 宦 突 涉 好 囷 析(会意)

冖 言 宀 穴 水 女 囗 木 冖 言 宀 穴氵女 囗 木

例字 松 茅 恐 简 地 空 时 宇 奸(形声)“文” 木 艸 心 竹 土 穴 日 宀 女 “检” 木 艹 心 竹 土 穴 日 宀 女 但是,还有很大一部分是不一致的如:

例字 燕 象 眉 须 行 盾 易 兔册(象形)“文” 燕 象 眉 须 行 盾 易 兔册 “检” 廿 勹目彡 彳 厂 日 勹丿 例字 朱 刃 丹 “文” 木 刃 丹 “检” 丿 刀 丿

例字 库 崇 甜 寇 雀 负 看 相 牧(会意)“文” 车 示 甘 攴 隹 贝 目 月 攴 “检” 广 山 舌 宀 小 刀 手 木 牛

例字 锦 问 视 徒 冯 和 旗 纂 佞(形声)“文” 帛 口 见 马 口 认 系 女 “检” 钅 门 礻 彳 冫 禾 方 竹 亻

例字 修 腾 刖 翔 欣 砻 贼 膏 赢(形声)“文” 彡 马 刀 羽 欠 石 戈 肉 贝 “检” 亻 月 月 羊 斤 龙 贝 高 亡 本节我们讲汉字的构造,目的是为了深入了解作为至今为止几乎是唯一的表意文字的特点,学会分析其造字意图的结构,掌握其本义,并进而理清多义词的引申线索。我们在这一节开始时曾举过“徒”、“行”、“章”三个字,学了这一节,我们完全可以懂得运用“六书”来分析其结构了:“徒”是形声字,从辵,土声;行是象形字,本义是路;“章”是会意字,从音从十,《说文》:“乐竟为一章”。

通论

(六)——古今字,异体字,繁简字

本节是讲古书中的用字情况。汉语的用字情况比较复杂,尽管古汉语基本上一个字代表

一个词,但是字与词之间在很多情况下是不一致的。从现在的角度看古代书面语,既有几个字共表一词的情况,也有一个字表数词的情况。

几个字共表一词的主要有:①通假字(本有其字的假借);②古今字;③异体字;④繁简字。

一个字表数词的主要有:①假借字(本无其字的假借);②同形字。

关于假借字,我们在讲“六书”时已过,这里再举几个例子,如“之”既可表动词“往”(本义),义可表虚词(假借义),“夫”既可表名词男子(本义),又可表虚词(假借义)。

同形字即几个词共用一个字形,广义上的同形字包括上面的假借字,这里讲的是狭义上的同形字。如炮炙的“炮”(páo)和火炮的“炮”(pao),日晒的“暴”(pù)和疾速的“暴”(bào)(二字在古文字中不同形),甲胄的“胄”和后裔的“胄”(二字在古文字中不同形)。

本节讲三个问题:①古今字;②异体字;③繁简字。

一、古今字

应当首先指出,本教材所讲的古今字,与古人所说的古今字不是同一个概念。古人所说的古今字,如段玉裁所言:“凡言古今字者,主谓同音而古用彼今用此异字。”(《说文》段注“余”字下)包括由通假造成的古今,如“亡无”“伯霸”;由形体造成的古今,如“鬴釜”“猫貓”;也有因意义分化造成的古今,如“反返”、“竟境”。后一种古人称为区别字,本教材所讲的古今字只指后一种,即古人所说的区别字。

(一)古今字的定义

本教材没有给古今字下定义,这可能有它的难处,但根据其表述与例子,大约可以这么说:一个字“兼职”过多,后来造出新字来分担其中的一个或几个“职务”,原有的字与新造的字便构成了古今字。

(参考:郭锡良《古代汉语》定义:同一个词在不同的时代用不同的字来表示,就形成古今字,在前的叫“古字”,在后的叫“今字”。按:这个定义与段玉裁的解释是一致的。)

(二)古今字形成的原因 古今字形成的原因是“兼职”太多,即一个字有多种意义。上面我们在词汇部分里讲过,一个多义词,除了本义外还有引申义,有些还被借作其他词而有假借义。因此,所谓“兼职”太多,是指该词(字)除了本义,还有引申义或假借义(有时是既有引申义又有假借义)为了分担其过重的负担,后来就造一个新字分分担其中一些意义。若从本义、引申义和假借义本考察,则古字与今字在进行意义分工以后形成下面几种局面:

1、古字用于表示假借义,今字表示本义。

孰——孰 其——箕 莫——暮 衰——蓑

2、古字表示引申义,今字表示本义。

责——债 盖——溢 原——源 州——洲 奉——捧

3、古字表示本义,今字表示引申义。

说——忆 赴——讣 敛——殓 道——導 昏——婚

4、古字表示本义,今字表示假借义。

辟——避 舍——扌舍 与——与欠 胃——谓

(三)古今字形体之间的关系

古字和今字绝大部分都有形体结构上的相承关系,只有很少没有形体上的相承关系。

1、有形体相承关系的

(1)今字在古字的基础上加意符(大多数)

聿——筆 它——蛇 竟——境 田——畋 昏——婚(2)今字在古字的基础上加声符(极少)自——鼻 礻——祗

(3)今字在古字基础上改换意符(较多)

说——悦 赴——讣 敛——敛 错——措 振——赈(4)今字在古字基础上改换声符(很少)研——砚

(5)今字在古字基础上略为改变(很少)大——太 陈——阵 母——毋

2、没有形体相承关系的 吕——膂 身——娠

(四)古今字之间的对应关系

大多数是一对一,即一个古字,一个今字,也有个别是一个古字衍出几个今字的,前者无须举例,后者如:

辟 采 田 避 僻 闢 譬 採 彩 畋 佃

(五)古今字与通假字的区别

古今字(区别字)与通假字是从不同角度来命名的,二间之间有区别,又有交叉。中学教材中不使用“古今字”这个概念,所有古今字都说成通假字,它们的区别留待讲到通假字才讲。

二、异体字

(一)定义

异体字有广义狭义之分,狭义的异体字指读音完全相同,意义也完全相同而形体不同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字,广义的异体则还包读音相同而意义只部分相同的几个字,如

“困睏”等。一九五五年国家颁布的《第一批异体字整理表》所收录的是广义的异体字,本教材所讨论的则是狭义的异体字。狭义的异体字《说文解字》称为“重文”,此书共收重文1163个。重文不另外立字头,只附在正字的后面。

(二)异体字产生的原因

一个字按理说应该只有一种写法,但因字不是一人一时一地造出来的,前人造了,后人还可能另造,同一时期,甲地的人造了,乙地的人还可能也在造。除此以外,隶变之后由于隶古字产生了一批异体字,还有因为书写方便而造的笔画稍为变异,(孔乙已所说的“回”字有四种写法即回、囘、囬、廻、前三字即属此类)。

(三)异体字的形体类型

从形体上看,异体字主要有下面几种类型:

1、造字方法不同,如泪涙、嵩崧。

2、意符不同(最多),如遍徧、逼偪。

3、声符不同,如勋動、筍笋。

4、意符声符都不同(较少),如村邨、猿蝯。

5、部件位置不同,如够多句。

(四)异体字的辨识

辨识异体字,一定要本着其定义进行。狭义异体字,不仅意义要完全相同,读音也要完全相同,如果不符合定义的,就不能算是异形字。教材中举了“寘置”、“雕彫凋”、“亡无”和“沽酤”四组字,从概念之间的关系来看,第一组和第四组可说是种属关系,第二、三组可说是交叉关系,而异体字应该是全同关系,故不能认为是异体字。

同样,下面这几组都不能认为是异体字——游遊、獲穫、淫婬。这三组字从概念之间的关系看,都属于种属关系。

还应该指出,异体字是有时代性的,有些原来是异体关系的,后来意义在某些方面有了

分工,变成了非异体,相反,有些原来不是异体的,后来变成了异体。前者教材中举了“谕”和“喻”的例子,又如“或”与“域”。《说文》——“或,邦也,从口,戈以守其一。一,地也。域,或从土。”据此,“或域”异体(或国是古今字)。后者如“于”“於”,《说文》——“乌,孝鸟也。”“於”本义为乌鸦,原来与“于”音义均异,后来“於于”音近,人们便借“於”为介词,于是变成了异体字。

(五)异体字与古今字(区别字)的区别 异体字与古今字的区别可以从三个方面来考察

(1)从产生时代的先后看,古今字的“今字”一定产生在“古字”后,而异体字中的几个字可能有时间先后的问题,也有可能同时或分不出时间先后的问题。

(2)从意义上看,今字所分担的只是古字的一部分意义,而一组异体字的意义完全相同,在任何情况下都可以互相换用。这是最主要的。

(3)从读音上看,今字是为了区别意义而造的,有时与古字在读音上要有所变化(如莫暮、说悦),而异体字的读音是相同的。

本教材在注释时异体字和古今字所用的术语是截然分明的——异体字用“某同某”,古今字用“某,后来写作某”。如《齐晋鞌之战》“旦辟左右”下注——“辟,避开,后来写作‘避’。”“韩厥俛定其右”下注——“俛,同‘俯’”。

古今字和一个字有几种写法的异体字是造成汉字字数越来越多的两个主要原因,东汉时代的《说文解字》包重文才收10516个(重文1163个),宋代的《广韵》已收字26194个,到了清代的《康熙字典》,增加到47035个,1986年出版的《汉字大字典》更多达56000个左右。由区别词义而造的今字绝大多数是为了便于目治,因而对阅读有着积极的意义,而音义全同而只是形体不同的异体字却只能增加我们识字的负担,故新中国成立后不久即对此进行了整理,确定其中一个为规范字,其他为不规范字。

三、繁简字

(一)定义

繁简字是繁体字与简化字(简体字)的合称,繁体字与简体字是相对而言的,如果一个字只有一种写法,不管笔画多繁,都不能叫繁体字,不管笔画多简,也不能叫简体字。如“禮礼”两字同词,前者笔画较繁,是繁体字,后者笔画较简,是简体字。但“爨”(cuàn)是一字一词,笔画虽繁,也不能叫繁体字。

(二)简化字的形体来源

简化字是不同时代的人民群众为了书写便捷而趋简求者的结果。虽然不是立下法则才进行简化,但一代一代趋简的结果,其方法也日趋明朗化,形成了下面几种主要来源——

1、取古体字,如礼禮、乃廼。

2、草书楷化,如头頭。

3、同音替代,如后後、向嚮。

4、取其部分,如声聲、亲親、虫蟲、烛燭。

5、改换偏旁,如庙廟、怜憐、拥擁。

6、重新创新,如國国、护護。

上述简体字,都是建国前已经出现了的,有的在唐,有的在宋,有的在元,有的在太平天国(据蒋善国《汉字形体学》P379-382)。解放后简化汉字,就是以这些早就流行于民间的简化字为基础,再运用上述方法简化了部分笔画较繁的汉字。上述六种来源,除了同音替代这种以外,其余的其实都可纳入异体字的范畴。

需要指出的是,建国以前的这些简体字,一般只出现于民间,在政府公文中一般只用相应的繁体字。

第三单元 文选

论语

(一)学而

[补充注释]

就有道而正焉——向有道理的人请教而就正于他们。焉——兼词,于此,指代“有道者”。可谓好学也已——可以说是好学的了。也已——语气词连用,重点在后一个。

(三)里仁

[补充注释]

(1)道——指道理,真理。(2)道——学说。

何谓——“谓何”的倒装,说的是什么意思。而已,语气词,罢了。(4)焉——兼词,于此(此指贤人)

(五)雍也

【补充注释】

贤哉回也——主谓倒装句,正常语序为“回也贤哉”。

(六)述而

【补充注释】(1)“默而识之”的“而”——连词,连接状语和中心词。“学而不厌”的“而”——连词,表示承接关系。

(2)讲——讲习,研究。按不能当讲话的“讲”讲。是吾忧也——“是”指代(复指)前面三种。(3)枕之——名词的意动用法,以之为枕。(4)女奚不曰:奚,疑问代词,为什么。(5)若圣与仁——若,至于。

(十)先进

【补充注释】

(1)然则——(既然)这样,那么。(2)攻——抨击,讨伐。(3)闻斯行诸——诸,“之乎”的合音,“之”是代词,“乎”是语气词。如之何斯闻斯行之——其,句中语气词,加强反问语气。赤也惑——惑,迷惑,不明白。(4)侍坐——陪坐。

毋吾以——宾语前置。以——动词,这里指回答。居则曰:居,平居,平时。《老子》——“君子居则贵左,用兵则贵右。”“居”与“用兵”相对,指平时。

不吾知——宾语前置。

则何以哉——就干什么呢,宾语前置。以——动词。率尔而对——而,连词,连接状语和中心词。

因之以师旅——因,本义是有所凭借,这里是“继之”,即“跟在后头”之意。

且知方——方,与《庄子·秋水》“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的“方”同。

方六七十如五六十——如,选择连词,或者(按古汉语表示选择的“或者”用“如”或“若”表示)。

“如其礼乐”句——古时视礼乐为治国之本,是属于上层建筑的东西,冉有看孔子笑子路毫不谦让,所以在回答时有所谦让。

宗庙——古时甚重宗庙,《左传成公十二年》——“国之大事,在祀与戎。” 会同——康有为《论语注》——“《春秋繁露竹林》‘刘顷公即位九年,未尝一与会同之事,知会同之难也。’”

“非曰能之,愿学焉”——注意“之”与“焉”的不同,“能”是及物动词,带“之”;学这里是不及物动词,带“焉”(“焉”是兼语,于是)

铿尔——尔,词尾,用法用“然”“焉”。《石钟山记》——“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硿硿焉。”“铿”与“硿”的都是象声词。

舍瑟而作——放下瑟站起来。而——连词,表示承接关系。异乎三子者之撰——乎,介词,用作同“于”,表示比较异同。浴手沂——“乎”,介词,表示动作的处所。下“风乎舞雩”同。咏而归——而,连词,用在状语和中心词之间。

按——子路即季路,字子由;曾皙,名点;冉有,字子有,名求;公西华,名赤,字子华。

(十一)颜渊

【补充注释】

(1)斯谓之君子已乎——斯,这,指示代词。(2)何患——怎么担心。患——担心。

(3)于斯三者何先——斯,这,指示代词;先,先,名词用如动词。(4)“惜乎,夫子之说君子也”——谓语前置。

(5)如之何——对这怎么办。之——代词,指代“年饥用不足”。如之何其彻也——如之何,如何。其——句中语气词,加强反问语气。君孰与不足——孰与,用于比较,“何如”的意思。

(十二)子路

【补充注释】

(1)子将奚先——您将先干什么,宾语前置。野哉由也——“由也野哉”的倒装。野——粗鄙。君子于其所不知——君子对他所不懂的东西。(3)子适卫——适,到„„去,本义。(4)宰——县宰,主持一县政事的长官。

(5)因为好人坏人都喜欢的人可能是原则性不强的稀泥),即《阳货》中的“乡原”。

(十三)宪问

【补充注释】

(2)召忽死之——召忽为他而死。死之——有人称为“为动用法”。(3)一匡天下——使天下统一。谅——诚实(本义),原为褒义。《论语季氏》——“友谅,直友,友多闻,益矣。”这里含贬义。

(十五)季氏

【补充注释】

季氏将有事于颛臾——事,指军事,《左传成公十三年》——“国之大事,在祀与戎。“戎”即军事。

冉有季路见于孔子——小辈拜见长辈读作xiàn。无乃尔是过与——恐怕要责备你吧。尔是过,“尔”是“过”的宾语前置。过——《过奉论》的“过”,归过于,责备。

邦域——国家领土内。

何以伐 为:为什么要打它呢。

夫子欲之——之,指“伐颛臾”这样事。陈力就列——“陈力”是“就列”的条件。不能者止——止,指废退,卸职。危而不持——而,表示转折关系。“颠而不扶”中的“而”同。焉用彼相——干嘛用那个“相”呢?焉——疑问代词,怎么。后世必为子孙忧——后代一定成为子孙的忧患。

盖均无贫——盖,句首语气词,这里表示原因,有“因为”的意思。“既来之,则安之”——“来”和“安”都是使动用法。今义已变。远人不服而不能来——“来”后者略宾语“之”,使动用法。分崩离析——指季氏三兄弟四分公室。

萧墙之内——按当时鲁哀公实际上只是个傀儡,但因为仍为君,故季氏要专权,不得不有所顾忌,“萧墙之内”指内变。今成语有“祸起萧墙”。

(十六)阳货

【补充注释】(1)“阳货欲见孔子,孔子不见”——按注意两个“见”的用法和读音,用作使动时读作xiàn,用作一般动词当“拜见”讲时读作jiàn。

遇诸涂——在路上遇见他。诸——“之乎”的合音,之指阳货,“乎”为介词,用法同“于”。

迷其邦——使自己的国家迷乱。迷,使动用法。日月逝矣——时光消逝了。吾将仕矣——仕指当官。

(十七)微子

【补充注释】

(2)歌而过——而,用在状语与中心词之间。

“趋而辟之,不得与之言”——第一分句的主语是接舆,第二分句的主语是孔子。辟——避开,后来写作“避”。

(3)耦而耕——而,用在状语和中心词之间。

问津焉——向他们打听渡口在哪里。焉——兼词,于此。夫执舆者——夫,指示代词,那。

而谁以易之——而,第二人人称代词;谁以,以谁,即与谁,介词宾语前置。

子路行以告——子路赶上孔子,把情况告诉孔子。介词“以”和动词“告”后面都省略“之”,前一个指子路与两位隐者的对话,后一个指代孔子。

鸟兽不可与人同群——“与”后面省略“之”,指代前面的鸟兽。吾非斯人之徒与而谁与——“斯人之徒”和“谁”都是宾语前置。“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假设复句。有道——与“无道”相对,“有道”指政治安定太平。“与”后省略“之”,指代子路等学生。

(2)从而后——跟从却落在后头。从——跟从。

拱而立——“而”用于状语与中心词之间。杀鸡为黍而食之——食(sì)之,给他吃。

见其二子焉——见,使动用法。按——子路年长,按礼节应小辈拜见长辈。以告——“以之告之”的省略。

至则行矣——“至”的主语是“子路”,“行”的主语是丈人。则——连词,表示与意料相反的,可译为“却”或“原来已经”。”

不仕无义——不当官是不应该的。按这是儒家积极入世的态度。

如之何其废之——怎么能废掉它呢?如之何——怎么。其——语气词,加强反问语气。君子之仕也——“之”介词,用于主谓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下面一句“道之不行”的“之”用法相同。

(十八)子张

【补充注释】

(1)云何——说什么,怎么说。(按疑问代词用宾语但没有前置)尊贤而容众——尊敬贤才,包容一般人。

嘉善而矜不能——表彰好的,而同情没有才能的。

“我之在贤与”句——假设复句。之——介词,用在主谓间取消独立性。与——句中语气词,表停顿。

如之何其拒人也——怎么能拒绝人家呢。其——句中语气词,加强反问语气。

(2)君子之过也——过,犯错误,动词。之——介词,用在主谓间取消句子独立性。过也——也,句中语气词(按此为时间状语)。下“更也”同,(3)莫不有文武之道焉——没有哪个地方没有文武之道。莫——代词,没有什么地方,即“到处”之意(everywhere)。

何常师之有:有什么固定的老师。常——固定。

礼记 有子之言似夫子

【补充注释】

是非君子之言也——这不是君子的话。判断句。参也闻诸夫子——我从老师那里听说过这句话的。诸——“之乎”的合音。之——指“丧欲速贫,死欲速朽”这句话。

然则夫子有为言之也——既然这样,那么老师是有所指而说的。然,承上;则,启下。以斯言告于子游——把这些话告诉子游。斯——指示代词,这。

“甚矣,有子之言似夫子也”——谓语倒装句。直译 为:有子的话像老师,(像得)可厉害了;意译 为:有子的话太像老师了。

若是其靡——主谓倒装句。

载宝而朝——用车子装载宝物上朝。其货——货,动词,行贿。

吾固曰非夫子之言也——我本来就说(这)不是老师的话。固——副词,本来。制于中都——在中都订立制度。

以斯知不欲速朽也——由此知道他不希望(死去)快点腐烂。“先之以子夏,又申之以冉有”——先派子复去(试探),又派冉有去申明(其用意)。“先之„„申之”是古人尤其是《左传》经常运用之一种外交手段。

苛政猛于虎

【补充注释】

妇人哭于墓者——定语后置,哭泣于墓之妇人。式而听之——俯身扶轼而听她哭。式——通“轼”。而——连接状语和中心词。

“子之哭也,壹似重有忧者”——您这么哭啊,的确很像连着有几重伤心事的。之——介词,用在主谓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似„„者——好像„„的样子。

舅——家公,与姑(家婆)常连着说。

死焉——死于此。按——用“焉”代上文的“于虎”。苟政猛于虎,残暴的政治比老虎凶猛。

大同

【补充注释】

与于蜡宾——参与蜡祭陪祭工作。与(yǜ)——动词。蜡——(zhà)与“蠟”(là)不词,今“蠟”简化为“蜡”。观——由动词“观”(guān)引申而来,名词,读作(guàn)。

何叹——为什么叹息。

大道之行也——之,介词,用于主谓结构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三代之英——夏商周三个朝代的英豪。未之逮——即“未逮之”,没有赶上这样的年代。有志焉——焉,于此,指代“大道之行与三代之英”。

大道之行也——原始共产主义推行的时候。之——介词,用于主谓结构之间。也——句中语气词,表停顿。之„„也,表示时间状语。

讲信修睦——讲求信用,修好关系,达到和睦。“亲其亲,子其亲,子其亲”——把自己的亲人当作亲人,把自己的儿子当作儿子。“亲”“子”都是名词的意动用法。

矜寡孤独——老而无妻为鳏,老而无夫为寡,幼而丧父为孤,老而无子为独。这四种人,都是政府优抚救济的对象。

货恶其弃于地——注意这句话的语法结构。下“力恶其不出于身”同。恶——讨厌,恨。谋闭而不兴——阴谋杜绝而不兴起。盗窃乱贼而不作——盗窃、作乱、贼为三种危害社会的人。注意盗与贼的不同——“盗”指一般的盗窃,“贼”指“杀人、害人”。作,义同“兴”。

外户而不闭——从外门把门拉上而不上闩。户——名动用作动词。按史家常把太平盛世称为“夜不闭户”。

大人世及以为礼——天子诸侯把传位给儿子或弟弟作为礼制。父终子嗣为“世”,兄终弟接为“及”。按商代诸侯天子无子则传位给弟弟。“世及”是“以”的宾语,因强调而提前。下二句同。

以为固,把„„作为固守措施。固——这里用作名词。礼义以为纪——把礼义当作(治国)纲纪。《说文》——“纪,丝别也”。以贤勇知——以勇者智者为贤。

谋用是作——阴谋由此而产生。用——介词,因,由。是——指示代词,这。按——“谋用是作”与“兵由此起”对文。

著其义——使其义著,使动用法。义,合理的事情。下“著有过”同。考其信——使其信得以成就,使动用法。考,成就,完成。

刑仁——以仁为准绳。名词的意动用法。刑——铸造器物的模子(后写作“型”),引申为法则,准绳。

示民有常——指示人民要有常规。

在执者去——执,为“藝”(种植)的本字,会意,引申为权势。(后来写作“势”)

教学相长

【补充注释】

佳肴——美味的肉食。肴——从肉爻声。旨——说文——“美也,从甘匕声。”

至道——好到了极点的学说。至——形容词。知困——知道困惑。困——困惑不通。自反——自我反省。

教学相反——教和学是互相促进的。

学学半——直译 为:教和学各一半;意译 为:教和学是有机的统一体。其是之谓乎——大概说的是这个意思吧.其——句中语气词,大概。“是”为“谓”的宾语。

博学

【补充注释】

笃行——笃,老实。

“有弗学,学之弗能,弗措也”——除非不学,学了如果学不会,决不放手。下几句仿此。

人一能之——别人一次能学会它。能——动词,能学会,能做到(与今能愿动词的“能”稍异)。

已百之——自己学习它一百次。百——用作动词,学一百次。果能此道——果真能实行这个方法。能——动词,能实行。

诚意

【补充注释】

诚其意——使自己的心意诚实。诚——形容词使动。

如恶(wǜ)恶(â)臭——好像讨厌不好的气味。前“恶”动词,后“恶”形容词。臭(xiǜ)——会意字,气味(本义)。今有“臭味相投”、“乳臭未干”。

如好(hào)好色——好像喜欢漂亮的女色。好(hǎo)——漂亮,貌美。色——这里指女色。

此之谓自谦——这就叫作心安理得。谦——通“慊”(qiâ),满足。小人閒居为不善——小人独处时就会作不善的事情,(因为无人监督)。閒居,独处。閒音Xián。

无所不至——没有什么达不到的,即没有什么坏事做不出来。著其善——张扬他的善行。著——使„„显示,使动用法。人之视已——之,介词,用在主谓结构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

如见其肺肝然——好像看见他的肺肝一样。如„„然——像„„的样子。

“此谓”句——这就叫做心中有实在的东西,一定显露在外面。诚——指实在的东西,此处指邪念。形——表现,显露。

其严乎——真是严肃可畏啊。

富润屋——富裕能使屋子生光彩。润——形容词使动。下句同。德润身——善德能使身荷宠光。

心广体胖——心胸开阔了,身体也会安泰舒坦。“心广”是“体胖”的条件。【思考与练习】

一、解释下列加着重号的词。

1、若是其货也,丧不如速贫之愈也。

2、夫子式而听之。

3、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已。

4、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

5、虽有佳肴,弗食,不知其旨也。

6、有弗学,学之弗能,弗措也。

7、如恶恶臭,如好好色。

8、大道之行也,与三代之英,丘未之逮也,而有志焉。

二、把下面几段话译成现代汉语。

1、《苛政猛于虎》全篇。

2、P211《大同》第2段。

3、P213《教学相长》全篇。

4、P214《博学》全篇。

三、翻译下列句子。

1、甚哉,有子之言似夫子也!

2、大道之行也,与三代之英,丘未之逮也,而有志焉。

3、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

4、故谋用是作,而兵由此起。

5、以贤勇知,6、刑仁讲让。

7、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

8、人一能之,已百之;人十能人,已千之。

9、所谓诚其意者,毋自欺也,如恶恶臭,如好好色。

10、富润屋,德润身,心广体胖,故君子必诚其意。

通论

(七)——判断句,也字

一、判断句

古代汉语的判断句是根据谓语性质对句子分类得出的一种句式。古代汉语的谓语可以由名词充当,也可以由动词和形容词充当。一般说来,由名词性成分充当谓语的是判断句,由动词性成分充当谓语的是叙述句,由形容词性成分充当谓语的是描写句。古代汉语的描写句比较简单,且与现代汉语基本上没什么差异,我们不讲,叙述句比较复杂,下一节将要讲到,本节只讲判断句。

(一)古代汉语判断句的语言表达形式

现代汉语的判断句基本形式是用判断词“是”来表示,如“我是中国人”,“我不是海南人”。也有不用判断词的,如“今天星期四”,但这种情况很少,且不能随意运用。

古代汉语的判断句从一开始就不用判断词“是”,后来出现了与现代汉语一样使用判断词“是”的新形式,但书面语中一般仍用旧形式。在“是”还没有演变为判断词以前,古代汉语判断句主要是下面两种语言表述形式——

1、„„者,„„也。如:(1)彼吾君者,天子也。《鲁仲连义不帝秦》(2)彼秦者,弃礼义而上首功之国也。(同上)(3)夫以百亩之不易为已忧者,农夫也。《许行》(4)所谓故国者,非谓有乔木之谓也,有世臣之谓也。《所谓故国者》

2、„„,„„也。如:

(5)制,岩邑也。《郑伯克段于焉》。(6)都城过百雉,国之害也。(同上)(7)贡之不入,寡君之过也。《齐桓公伐楚》(8)晋,吾宗也。《宫之奇谏假道》(9)管仲,曾西之所不为也。《夫子当路于齐》

上面两种形式,从文献中看,只有“也”者最多,既含“者”又有“也”者较少。“也”用连判断句末尾煞句,帮助表示判断,“者”于主语后表示停顿。这个“者”一般认为是语气词,郭锡良认为是代词,复指主语。

除了这两种形式,还有只用“者”不用“也”和“者”“也”都不用两种。如:(10)粟者,民之所种。晁错《论贵粟疏》(11)是故善人者,不善人之师。《老子》(12)刘备天下枭雄。《赤壁之战》(13)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论语颜渊》

这两种远不如前面两种常见。四种形式中,有“者”有“也”者判断的意味最佳,“者”“也”都者这种判断的意味最弱,加上“也”,判断的意味就得到加强。如(11)句《孟子·縢子公上》为:

(14)君子之德,风也;小人之德,草也。加了“也”,判断的意味就明显了。由于古书没有标点,这种“者”“也”都不用的判断句在断句中就更难些,后两种可以说是前两种的变异。“者”“也”都不用这种如果判断句单独出现,则主语和谓语之间一般要加逗号停顿。

以上是古代汉语判断句的第一大类形式,这种类型有两个特点——一是主谓之间书面上一般要加逗号表示较长的停顿,二是用语气词“者”“也”。

古代汉语的判断句还有另一种大类型,它们在主谓之间往往都不需加逗号,又分为三种情况。

1、主语和谓语之间有副词“诚”“亦”“皆”“乃”“即”等。如:(15)此乃歌夫“长铗归来者也。”《冯谖客孟尝君》(16)子诚齐人也!《夫子当路于齐》(17)是亦圣人也。《许行》(18)充即庐江人。《世说新语·方正》(19)丘之所言皆吾之所弃也。《庄子·盗跖》 其中,“诚”“乃”“即”是加强判断肯定语气的,带有申明或辩白的口气,“诚”相当于现代汉语的“的确”,“乃”“即”相当于现代汉语的“就(是)”“便(是)”,因此在白语文中,“即”“乃”后面还可以加判断语“是”,说成“即是”“乃是”。由此可知,“即”“乃”本身并不是判断词。

2、主语和谓语之间有语气词唯(惟、维)联系。如:(20)民惟邦本。《伪故尚书五子之歌》(21)是维皇帝。《史记·秦始皇本纪》 此类判断句中的“维(惟)”很像判断词,其实是句中语气词,其作用是引用谓语和加强语气,若换上副词“乃”“即”,肯定的语气会变得强一点。我们之所以说它们不是判断词,是因为它们的后面不仅可以跟着名词,还可跟着形容词和动词,跟着形容词的是描写句,跟着动词的是叙述句。如:

(22)黍稷非馨,明德惟馨。《宫之奇谏假道》(23)百工维时。《尚书皋陶谟》

例(22)中的“馨”是形容词,例(23)中的“时”是名词活用为动词,“及时”之意。

3、主语和谓语之间加动词“为”。“为”是一个包罗万象,用途很广的一个动词,有点类似于英语的do,几乎可译成任何一个动词。如我们在前面的文选中学过的“为之驾”“为国以礼”“杀鸡为黍而食之”“丧之欲速贫,为敬叔言之也”各自可译为“安排”“治理”“煮”“针对”等。由于它经常用在名词或代词之间,因此动词的意味逐渐减弱,有时十分接近判断词“是”。如:

(24)余为伯儵,余而祖也。《左传·宣公三年》(25)汝姓何,是荷叶之荷,河水之河。《北史·何晏传》 例(24)为两个判断句,一个用“为”,一个不用。例(25)也含两个判断句,“是”与“为”互文而用,意为即是荷叶之荷,又是河水之河。

但是,真正相当于判断词“是”的例子并不用,这可能是文言文中已有语气词“也”这种形式,而口语中后来又有判断词“是”这种形式,使得“为”作判断词不能广泛推行。古汉语中类似判断词的“为”,很多还有实在的动词义,如“颍叔为颍谷封人”的“为”是“担任”的意思,教材中所举的四个例子虽然可译为“是”,但动词义还比较实在,因此,王力先生认为不是真正的系词,而是以叙述句的形式代替了判断。

判断句的否定形式是在主语和谓语之间加否定副词“非”。如:(26)是非君子之言也。《有子之言似夫子》(27)劳师以袭远,非所闻也。《蹇叔哭师》 “非”虽然可译为“不是”,但这是否定整个谓语的,不是“不”与“是”的结合体。由于古文中省略主语的情况比现代汉语多,所以古代汉语中省去主语的判断句也比现在要多,在理解和翻译时要补上主语,这是需要加以注意。

(二)“是”和判断句

“是”在古代汉语中最常见的用法是作指示代词,在判断句经常用到“是”字。可做主语,也可作谓语。做主语时有两种情况:一是单独做主语,一是复指前面的话,与前面的话一起做主语,第一种情况主语往是人或物,第二种情况主语往往是一件事。

先看第一种情况:(1)是吾宝也。《左传僖公二年》(2)是助王息其民者也。《赵威后问齐使》 例(1)的“是”指物,例(2)的“是”指人。第二种情况如:

(3)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宫之奇谏假道》(4)天帝使我长百兽,今子食我,是逆天帝命也。《江乙对荆宣王》(5)即有所取者,是商贾之人也。《鲁仲连义不帝秦》

(6)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是谁之过与?《论语季氏》

这种句子的“是”是复指前面的话,指的是一件事。如例(3)中“是”复指“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这件事。其余类推。

上述两种情况的“是”,由于用在名词性成分之前,往往被人误解为判断词,实际上是指示代词,这可以从两方面来旁证。一是“是”可说成“此”,一是当句中有“是”又有副词时,“是”总是放在副词之前,而不在副词之后。如:

(7)至攘人犬豕鸡豚,其不义又甚入人园圃窃桃李。是何故也?《墨子非攻》(8)至入人栏顾取人马牛者,其不义又甚攘人犬豕鸡豚。此保故也?(同上)(9)日月星辰瑞历,是禹桀之所同也。《荀子天论》

(10)繁启蕃长于春夏,畜积收藏于秋冬,是又禹桀之所同也。(同上)例(7)(8)出于同一篇文章,前用“是”后用“此”。例(9)(10)也是出于同一篇文章,前用“是”,后用“是又”(而不是“又是”)。前面我们讲过古汉语判断句的形式时,所

举的例(17)“是亦圣人也”结构同此。

我们之所以说上述“是”不是判断词,还因为这个“是”有时可不用,教材中(P246)举了三个例子。又如:

(11)不忘恭敬,(是)民之主也。《晋灵公不君》

以上的“是”都是指示代词,而不是判断词,但判断词“是”就是从这种形式中逐渐演变而成的。

(12)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论语里仁》(13)巫妪,弟子,是女子也。《史记西门豹治鄴》 当要表达一件事所用文字很长时,不用“是”复指就显得主谓之间前后之间失衡,用“是”字复指如例(3)至例(6),则后面可独立成句,主谓之间就显得平衡。而例(12)主语较短,不用“是”字句子也不会失衡。用“是”后复指意味逐渐变弱,帮助判断的作用逐渐加强,例(13)主语谓语字数却很少,用“是”复指大可不必,应认为是演变为判断词了。但现代汉语的判断句是没有语气词的,故真正的判断句应该是句末不用“也”。这种新形式的判断句西汉以前只出现个别例子,东汉以后逐渐增多,但由于文言文比较保守,所以直到清代如《聊斋志异》,判断句仍采用旧形式,而判断词是“是”又无语气词“也”的新形式主要出现在口语色彩较浓的文章中,这也说明旧势力是不轻易退出历史舞台的。

“是”是指示代词作谓语的最常见是在判断句中,教材中举了三个例子,如“汤之问棘也是已”、“汤之问棘也”是主语,“是已”是谓语,译为现代汉语是——汤问棘的时候(是)这样的。下面再举例:

(14)滔滔者,天下皆是也。《论语·微子》 下面讲“是”的其他用法。

“是”作指示代词,还可用宾语前置句式中复指,如“岂不谷是为?先君之好是继”。句中前“是”复指“不谷”(我),后“是”复指“先君之好”,都是作宾语前置。关于这种用法,下面讲叙述句中将详细分析。

“是”的一另一种用法是作形容词,意为“对”、“正确”。(16)觉今是而昨非。陶潜《归去来兮辞》(17)是已而非人,俗之通病。刘开《问说》

(18)于是上问朝臣两人孰是。„„主爵都尉汲黯是魏其,内史郑当时是魏其,后不敢坚对,余皆莫敢对。《史记·魏其武安侯列传》。

“是”作这种用法时,有时可作意动用法带宾语,这种情况在理解上要多加注意,如例(17)“是已”是“以已为是”,例(18)是魏其是“以魏其为是”。

附——秦汉时期含判断词的判断句(1)韩是魏之具也。《战国策·魏策》(2)此是欲皆在王,而忧在员海。《战国策·中山策》(3)此是何种也?《韩非子·外储说左上》(4)此必是豫让也。《史记·刺客列传》(5)此是家人言耳。《史记·儒林列传》(6)天子识其手书,问其人,果是伪书。《史记·封禅书》(7)龟者是天下之宝也。《史记·龟策列传》(8)巫妪,弟子,是女子也。《史记·西门豹治邺》(9)是是竹梦,人主有死者。

(10)若枯即是常,常即是枯,则应荣时凋零,枯时结实。范缜《神灭论》

(三)判断句的话用

判断句是用谓语所指对主语所指进行判断的句子。主语所指和谓语所指有时是用一事

物,有时主语所指只是谓语所指范围内的其中一类。从逻辑上讲,前者为同一关系(或重合关系),后者为种属关系(或上下位关系)。如:

(1)(此)乃歌夫“长铗归来”者也。《冯谖客孟尝君》(2)彼秦者,弃礼义而上首功之国也。《鲁仲连义不帝秦》(3)鬼候、鄂候、文王,纣之三公也。(4)董狐,古之良史也。《晋灵公不君》(5)制,岩邑也。《郑伯克段于鄢》(6)而母,婢也。《鲁仲连义不帝秦》 前三例主语所指与谓语所指为同一事物,是同一关系,后三例主语所指只是谓语所指的一部分,是种属关系。前者主语与谓语可以互换而意思基本未变,后者主语与谓语一般不能互换。

总之,真正的判断句如上两类,其形式与内容是一致的。所谓判断句的话用,是指形式上为判断句,而内容上却并非表示判断,从古汉语来看,主要有三种情况:

1、采用判断句的形式表示比喻的修辞方法

这种情况现代汉语很常见,即比喻中的暗喻。如“长征是播种机”,形式上是判断句,表达的却是比喻的内容,“长征”和“播种机”构不成判断。古代汉语此类情况也不少,如:

(1)气,水也;言,浮物也。水大而物之浮者大小毕浮。韩愈《答李翊书》(2)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论语·颜渊》(3)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荀子·王制》(4)曹公,豺虎也。《赤壁之战》 例(1)的“气”和“水”、“言”和“浮物”既不是同一关系又非种属关系,构不成判断,而是用判断句的形式来表示比喻的内容,译为现代汉语是——思想修养(气),就像水一样,语言形式,就像浮在水上的物体一样。其余类推。

2、用判断句的形式表示因果关系的内容。

这种情况现代汉语也有采用的是“之所以„„是因为„„”的形式,如“他昨天(之所以)不来,是因为突然生病了”。但现代汉语用了表示因果关系的连词,所以因果关系的意味非常明显,换句话说,其因果内容是显性的,人们完全不觉得它是用了判断句的形式。古代汉语这种情况很是常见,但由于没有关联词,其所表示的因果关系内容是隐性的,需要认真揣摩。如:

(5)建一官而三物成,能举类也。《祈奚荐贤》

(6)孟尝君为相数十年,无纤介之祸者,冯谖之计也。《冯谖客孟尝君》。(7)所为见将军者,欲以救赵也。《鲁仲连义不帝秦》(8)媪之送燕后也,持其踵为之泣,念悲其远也。《触龙说赵太后》

(9)此其近者祸其身,远者及其子孙,岂人主之子则必不善哉?位尊而无功,奉厚而无劳,而挟重器多也。(同上)

(10)桓公九合诸侯,不以兵车,管仲之力也,《论语·宪问》

上述例子都是因果复句,表示结果的分句在前,表示原因的分句在后,译成现代汉语的时要在后一分句前加“是由于(是因为)”,如例(5)要译为:建了一个官职,三样东西都做成了,(这是因为)他能推举自己的同类啊。上述所用的判断句形式,有“„„也”和“„„者,„„也”两者,后一种意义比较外显一点,前一种则比较隐蔽,应该特别引起注意。

3、用判断句的形式表示一种比较复杂内容,这种情况中的主语所指和谓语所指既不能用逻辑上的判断句去分析,也不是表示比喻和因果关系的内容,而是表示一种逻辑关系。如:

(11)夫战,勇气也。《曹刿论战》(12)百乘,显使也。《冯谖客孟尝君》

例(11)的“战”和“勇气”,例(12)的“百乘”和“显使”,很难构成逻辑上的判断,因为它们既不是同事物,又非同一类别,但它们是有一定关系的,所以能用判断句的形式来表示。例(11)意为“打仗是要靠勇气的”,例(12)意为“(拥有)一百辆兵车那是很显贵的使者了”。

三种活用中,从出现的频率来看,第二种最多,第三次最少,第一种介于中间。从理解的难度看,第一种最容易,第二种尤其是只有语气词“也”者最难,第三种也较难。

二、也

“也”是古代汉语中最常见的一个语气词,它可以放在句末,也可以放在句中。

(一)用于句末

1、用于判断句中,帮助表示判断语气。这是“也”的基本用法。上面讲到判断句时,第一大类型后两种情况不用“也”,第二大类型主谓之间有“维”和“为”时一般也不用“也”,但这在判断句中出现得并不多,其余都用“也”字,就连最初含判断词“是”即“是”由指示代词演变为判断词的前期,句末仍往往还用“也”字,因此可以说,“也”是古代汉语判断句主要标志。例不赘。

2、用在叙述句中

(1)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烛之武退秦师》(2)不如吾闻而药之也。《子产不毁乡校》(3)孟尝君固辞不往也。《冯谖客孟尝君》 叙述句中的“也”,仍然表示肯定语气,而不是表示陈述语气。如例(3)如果去掉“也”,则变成纯粹的陈述句,加上“也”,就增加了肯定的语气。

3、用在祈使句中

(4)不及黄泉,无相见也。《郑伯克段于鄢》(5)吾其还也。《烛之武退秦邺》

祈使句中的“也”本身并不表示祈使语气,而是对这种祈使加以肯定,因为不用“也”,仍然是祈使句,上述例句中的祈使语气是由否定副词“无”和句中语气词表示的,试看下面的祈使句,它们都没有用“也”。

(7)(昭王之不复),君其问诸水滨。《齐桓公伐楚》(8)吾子其无废先王之功!《左传隐三年》(9)尔其无忘乃父之志!《伶官传序》 与例(4)(5)(6)一样,此三例的祈使语气是由句中语气词“其”表示的,例(8)“其”、“无”并用。

3、用于疑问句中

(10)敢问何谓也?《郑伯克段于鄢》

(11)若之何其以病败君之大事也?《齐晋鞌之战》(12)孟尝君怪之,曰:“此谁也?”《冯谖客孟尝君》 疑问句中的“也”并不表示疑问语气,上述例句中的疑问语气是由疑问词(代词或副词)来表示的,去掉

“也”后,疑问语气未变,加上“也”,是对疑问的肯定。下面同样是含疑问代词“何”、“谁”或疑问副词“若之何”的句子,都没有用“也”一样表示疑问。

(13)孟尝君曰:“客何好?”《冯谖客孟尝君》(14)桀溺曰:“子为谁?”《论语·微子》

(15)君臣之义,如之何其废之?《论语·微子》

4、用在复句中

(16)若潜师以来,国可得也。《蹇叔哭师》

(17)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论语·微子》(18)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论语·公冶长》(19)建一官而三物成,能举善也。《祁奚荐贤》

前二例为假设复句,后二例为因果复句,例(18)由因及果,例(19)由果及因,“也”都用于后一分句末尾,表示对结果或原因的肯定和确认。

总之,句末语气词“也”的基本用法是表示判断肯定语气。

(二)用于句中

“也”用在句子中表示停顿跌宕语气。

1、用于单句的主语后,可译为“啊”等。(20)师与商也孰贤?《论语·先进》

(21)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人将至云尔。《论语·述而》(22)大隧之中,其乐也融融。《郑伯克段于鄢》。

应该指出来是,用于主语后的“也”是连上读,而不是得下读的。(20)(22)本来都可不用“也”,用了之后使语气得到舒缓。

2、用在表时间的词语后面,可译为“啊”。(23)今也则亡。《论语·雍也》

(24)今也,南蛮鴂舌之人,非先王之行。《许行》(25)古也墓而不坟。《礼记·檀弓》

用在时间词后面的“也”如果去掉,就没有了舒缓语气,前后结合得很紧。语气词“者”可用于时间词后表提顿,二者作用相似,试看下面例子:

(26)古者冠绵缝,今也横缝。《礼记·檀弓》(27)古者民有三疾,今也或是之亡也。《论语·阳货》

3、用于复句中的第一个分句后,这个分句往往是表时间状语。如:(28)君子之过也,如日月之食焉。过也,人皆见之;更也,人皆仰之。《论语·子张》(29)大道之行也,与三代之英,丘未之逮也,而有志焉。《礼运·大同》(30)岂若匹夫匹妇之为谅也,自经于沟渎而莫之知也!《论语·宪问》 上三例中,前二例的第一分句为时间状语,可译为“„„的时候啊”,如例(28)“君子之过也”译为“君子犯错误的时间啊”。

通论

(八)——叙述句、矣字、焉字

一、叙述句

叙述句是以动词为谓语的句子,与判断句和描写句相比,古代汉语的叙述句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地方要多一点,主要是某些双宾句、为强调宾语而把宾语提前的宾语前置句、被动句和表示动量的叙述句。下面逐一分析。

(一)双宾句

在现代汉语中,双宾语一般只出现于授予性或问询性动词的后面。如:(1)他送给我一本书。(2)我告诉他一个好消息。例(1)的“我”和“一本书”,例(2)的“他”和“一个好消息”分别作“送”和“告诉”的宾语,靠近动词的一般指人,是近宾语,离动词较远的一般指物,是远宾语,近宾语一般为间接宾语,远宾语一般为直接宾语。如上二例的“我”、“他”为近宾语、间接宾语,“一本书”和“一个好消息”为远宾语、直接宾语。

古代汉语的双宾语要比现代汉语多得多,因为能带双宾语的除授予性和问询性动词外,一般的及物动词也可以带双宾语,特别是泛动词“为”。授予性和问询性动词教材中各举一

例,此不赘,其他及物动词带双宾语的这里再举一些例子:

(3)乃左手持卮,右手画蛇,曰:“吾能为之足。”《画蛇添足》(4)若事之不济,此乃天也,安能复为之下乎!《赤壁之战》(5)赤也为之小,孰能为之大?《论语·先进》

(6)覆杯水于坳堂之上,则芥为之舟。庄子《逍遥游》(7)然足下卜之鬼乎?《陈涉世家》

(8)天其或者欲盈其心,以厚其毒而降之罚。《新序善谋》(9)遂受其币而借之道。(同上)七例中前四例为泛动词“为”,后三例为其他一般及物动词,这些非授予性非问询性动词所带的双宾语,译成现代汉语时一般是把间接宾语加上介词,组成介词结构并调至动词谓语前作状语,如“为之足”要译为“给它添上脚”,“为之下”译为“给他当下属”,“卜之鬼”译为“向鬼占卜过这件事”(“卜之鬼”的“之”为直接宾语)。又如教材中的“夺之门”译为“向他们关门”,“立之君”译为“给他们立了国君”。

这种一般及物动词带的双宾语,有些“之”似乎可以理解为“其”,如“闭之门”、“夺之食”似乎与“闭其门”、“夺其食”相同,有些“为”字似乎可以解释为介词“为”(wei),有些书也这样理解,但我们同意王力先生的观点,认为这样处理是不对的。因为尽管古书中也有“之”用于动词后面义同“其”者,如“闻之死”(礼记·檀弓)、“度之欲有言”(汉书·曹参传),但这种句式中的“之”与后面的动词或形容词组成主谓词给作前面动词的宾语,与双宾语的“之”后面跟着名词判然有别。古汉语中也有“为(wei)+代词或名词+动词”的句子,如“士为知已者死”,但这种句式后面是一个动词,与双宾语句的“之”后为名词是不同的。

英语中也有非授予性和问询性动词带双宾语的,如“He bought me a book”,译成汉语时也要把间接宾语me加介词后调到谓语前作状语,译为“他给我买了一本书”(而不是“他买我一本书”),正好与古汉语一般及物动词的双宾语译成现代汉语走的是同一条路。

(二)表强调的宾语前置

现代汉语的宾语是放在谓语后,古代汉语大多数也如此,但还有三种情况是宾语要放在谓语前——一是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中宾语时,二是否定句中某些代词宾语时,三是强调宾语时。前两种后面将要讲到,这里只讲第三种情况。

在古代汉语中,不管是词作宾语还是词组作宾语,为了强调都可以提到动词谓语前,然后用指示代词“之”或“是”(有时用“实”)来复指,动宾结构由“动词+名词性宾语”变为“名词性宾语+指示代词“之”(或“是”)+动词”这样的语序。如“继先君之好”强调宾语“先君之好”,要说成“先君之好是继”,“其谓祁类矣”为强调宾语“祁奚”,要说成“其祁奚之谓矣”。教材中的已经举了几个例子,再如:

(1)无乃尔是过与?《论语·季氏》

(2)吾非斯人之徒与而谁与?《论语·阳货》

(3)夫子焉不学,而亦何常师之有?《论语·子张》(4)谚所谓“辅车相依,唇亡齿寒”者,其虞虢之谓也。《宫之奇谏假道》 若不强调,例(1)“尔是过”应说成“过尔”,例(2)“斯人之徒与”应说成“与斯人之徒”,例(3)“何常师之有”应说成“有何常师”,例(4)“虞虢之谓”应说成“谓虞虢”,例(1)的“是”,例(2)(3)(4)的“之”,都是指示代词复指它前面的名词性宾语。

这种强调宾语面前置的情况,有时还在前置宾语前面加副词“惟”“(唯)”,教材中已举了几例,这里再举几个例子:

(5)去我三十里,唯命是听。《左传·宣公十五年》(6)当臣之临河持竿时,心无杂虑,唯鱼之念。《列子·汤问》

(7)惟陈言之务去。韩愈《答李翊书》

(8)诸君无意则已,诸君而有意,唯余马首是瞻。《冯婉贞》

含“唯”的宾语前置句,强调的意味更浓,形式上也更容易分辨,其中很有几个已经凝固成了成语,如“惟命是从”、“唯你是问”、“唯利是图”等。

相比之下,当指示代词作写宾语时,有时候只把宾语提前而不再用“是”、“之”复指,因此在分辨时就显得比较困难。如:

(9)昭王南征而不复,寡人是问。《齐桓公伐楚》(10)维叶莫莫,是刈是濩。《诗经·周南·葛覃》 如果不强调的话,例(9)应为“寡人问是”,例(10)应为“刈是濩是”。由于“是”可单独作前置宾语,又可以复指前置宾语,如果不注意的话就容易混淆。如:

(11)戎狄是膺,荆舒是惩。《诗经·鲁颂·閟宫》 此例中的“戎狄”、“荆舒”均为前置宾语,而例(9)处于相同位置上的“寡人”却是主语,“是”才是前置宾语,应注意二者的区别。

应指出的是,这种结构中的“之”、“是”,中学教材当作助词,没有词汇意义,其语法作用是宾语前置的标志。

(三)被动句

被动句是与主动句相对而言的,它们是根据主语和谓语之间的施受关系对叙述句分类得出的两种句式。主语是谓语动词所表示动作的发出者(或称施事者)的句子叫主动句,主语是谓语动词所表示动作的接受者(或称受事者)的句子叫被动句。主动句的受事者为宾语,可能出现,也可能不出现,被动句的施事者可能出现,也可能不出现,下面先以现代汉语为例来说明。

(1)他吃了。

主动句(2)他吃饭了。

(3)饭吃了。——无形式标志

被动句(4)饭被他吃了。有形式标志引进主动者(5)饭被吃了。有形式标志 没有引进主动者

前二例为主动句,其中例(1)受事者没有出现,例(2)受事者出现了。后三例为被动句,其中例(3)施事者没有出事,例(4)施事者出现了。例(3)是没有形式标志的被动句,即意念上的被动句,例(4)是有形式标志的被动句,其形式标志为介词“被”。现代汉语中有形式标志的被动句主要是“被”字句。

古汉语中意念上的被动句出现的历史比较早,也比现代汉语更为常见。古代汉语意念上的被动句译成现代汉语时有的可不加“被”,有的必须加“被”,如:

(5)如此,则将军之仇报。《荆轲刺秦王》(6)故不能推车而及。《齐晋鞌之战》(7)牧以谗诛。苏洵《六国论》 译成现代汉语时前一例不加“被”,后二例必须加“被”,例(6)要译为“所以不能推车而被赶上”,例(7)要译成“李牧因为谗言被杀”。

这一节我们主要是讲有形式标志的被动句。古代汉语有形式标志的被动句有四种——“於”(“于”)字句,“为”字句,“见”字,“被”字句。下面逐一分析。

1、“於”字句

上面讲过,被动句的施事者可以出现也可以不出现,“於”的作用是引出施事者即行为的主动者,“於”字的这种用法出现得比较早,据研究材料,西周金文中已经出现。如:

(1)矢乍(作)册麦易(赐)金于辟矢。《麦尊》

这句话的意思是——君侯作册,麦被辟候赏赐了金(铜)。

引出行为的主动者“於”的出现,使被动句在表意上明显凸现,因而可以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在甲骨文中,我们还没有发现有形式标志的被动句,只有意念上的被动句,全文中出现了有“於”作形式标志的被动句,但仍有不少意念上的被动句。而当无形式标志时,主动句与被动句是同形的,容易发生混淆。甲金文意念上的被动句如:

(2)鹿禽(擒)。(3)麦易(赐)赤金。《麦方鼎》

例(2)不会产生歧义,译为现代汉语是“鹿被捉住了”,例(3)就费踌躇了,因为主语为人,既可能是动作的施事者也可能是动词的受事者,根据文意,应是后者,译成现代汉语是“麦被赐予赤金”。不难看出,“於”字对识别主动句被动句起看多么重要的作用,因此,当主语为人而容易引起混淆时,“於”的有与否就成了主动被动的标志。如:

(4)夫破人之与破於人也,臣人与臣於人也,岂可同日而论哉!(5)君子役物,小人役於物。《荀子·修身》(6)物物而不拘於物。《荀子·天论》

(7)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於人,治於人者食人,沿人者食於人。《许行》(8)先发制人,后发制於人。《汉书·项羽传》 不过应该指出的是,“於”字句中被动的意义是由及物动词来表示的,而不是“於”本身能表示被动,“於”的作用只是引出施事者即行为的主动者。由于“於”字的功用,它一出现之后,后代在容易发生混淆的地方都用“於”了,但还有个别地方仍然主动被动同形,要予以充分注意。如:

(9)西域诸国大率士著,有城郭田畜,与匈奴、乌孙异俗,故皆役属匈奴。《汉书·西城传》师古注——“服属于匈奴,为其所投使也。”

(10)行可百余日,乃至条支。国临西海,暑湿,田稻,有大鸟,卵如瓮,人众甚多,往往有小君长。安息役属之,以为外国。(同上)师古注——“安息以条支为外国,如言蕃国也。”

二例都有“某役属某”,但前例为被动句,后例为主动句,颜师古担心读者理解错,故加以注解。

还应该指出来的是,介词“於”引出动作的主动者和引出处所有时不容易确定。(11)屈原放逐於楚国。《盐铁论·相刺》

(12)昔司马喜膑脚於宋,卒相中山。邹阳《狱中上梁王书》

例(11)的“放逐於楚国”可以理解为“被楚国放逐”也,可以理解为“在楚国被放逐”。例(12)的“膑脚於宋”可以理解为“被宋人挖去膝盖”,也可以理解为“在宋国被挖脚膝盖骨”。正因为“於”虽然使主动被动有识别的标志,但也引出行为的主动者和引出处所纠缠不清,所以,当有更好的被动句式产生之后,它就让位于新的更好的形式了。

2、“为”字句

“为”字表示被动时是介词,读作wei(其它介词读wei)。“为”字句最典型的结构为“为+名词(施事者)+及物动词”。如:

(1)卒为天下笑。《鲁仲连义不帝秦》(2)止,将为三军获。《左传·襄公十八年》

(3)免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韩非子《五蠹》(4)吾属今为之虏矣。《鸿门宴》(5)道术将为天下裂。《庄子·天下》(6)炮台悉为逆据。《三元里抗英》 上述六例中,前二例主语没有出现,中二例主语为人,后二例主语为非生物,可以看出,在主语出现时,主语如果是非生物,去掉“为”及它后面的施事者,句子被动的性质没有改

变,只是变成意念上的被动句而已,主语如果是人,去掉“为”及它后面的施事者,则句子就可能由被动变为主动了,如例(3)变为“身笑”。

上述被动结构中,施事者也可以不出现,如:(7)父母宗族,皆为戮没。《史记·刺客列传》(8)吴广素爱人,士卒多为用者。《史记·陈涉世家》

(9)自今无有代其君任患者,有一于此,将为戮乎?《齐晋鞌之战》

上述含“为”的被动句,无论施事者是否出现,其结构都跟现代汉语的“被”字句相同,只要简单地把“为”释成“被”就可以了。

“为”字表被动时后来还发展出“为„„所”式,“为字后面的施事者有时候出现,有时候不出现。据王力先进研究,“为„„所”式出现于汉代。如:

(10)申徒狄谏而不听,负石投于河,为鱼鳖所食。《庄子·盗跖》(11)卫太子所江充所败。《汉书·霍光传》(12)赢闻如姬父为人所杀。《史记·魏公子列传》(13)复为匈奴所得。《汉书·张骞传》(14)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史记·项羽本纪》(15)其射猛兽亦为所伤亡。《史记·李将军列传》 上述六例,前四例施事者出现了,后二例施事者没有出现,后者可以看作是前者的省略,出现的频率远没有前者多。相对而言,“为„„所”式只比原来的句式多了一个“所”字,但被动的意味更明显,且没有歧义,故它出现后便成了一种比“於”字还要常用的句式,直到现代汉语书面语中仍在使用,如“为风雪所阻”,“为事实所证明”。而原来那种不用“所”的句式,由于“为”字还有其他意义,有时候会产生歧义,故后来比较少用了,现代汉语中基本没有看到。容易产生歧义的例子如:

(16)后世必为子孙忧。《论语·季氏》(17)若信者亦已为禽矣。《史记·淮阴侯列传》 例(16)的“为”可以是介词“替”,可以是介词“被”,还可以是动词“成为”,分别译为“后代一定替子孙们担忧”,“后代一定被子孙们担忧”,“后代一定成为子孙们的忧患”。例(17)的“为”可以理解为动词“成为”,也可以理解为介词“被”,前者可译为“像我韩信也已成为俘虏了”,后者可译成“像我韩信已经被俘虏了”。正因为容易产生歧义,所以后来被“为„„所”所取代。

3、“见”字句

单纯用“见”作被动的被动句结构比较简单,其结构为“见+动词”,施事者不出现。如:

(1)百姓之不见保,为不用恩焉。《齐桓晋文之事》(2)乐羊以有功见疑,秦西巴以有罪益信。《韩非子·说林上》(3)汝可疾去矣,且见禽。《史记·商君列传》

(4)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能无怨乎?《史记·屈原列传》(5)厚者为戮,薄者见疑。《韩非子·说难》 只用“见”的被动句,“见”表示被动,相当于“被”。上述后二例“见疑”、“被谤”对举,“为戮”、“见疑”对举。

“见”字句如果要引进行为的主动者,需要与“於”字句配合使用,组成“见+动词+於+施事者”的结构。如:

(5)臣诚恐见斯於上而负赵。《廉颇蔺相如列传》(6)昔者弥子瑕见爱於卫君。《韩非子说难》

上述只用“见”的“见+动词”结构,后来产生了另一种新用法,“见”不再表被动,而是表示动作偏指一方(有人把这种用法的“见”称为副词)。如:

(7)生孩六月,慈父见背。李密《陈情表》(8)冀君实或见恕也。王安石《答司马谏议书》

例(7)的“慈父见背”意为慈祥的父亲背我而去,例(8)的“或见恕”意为“或许原谅我”。现代汉语的“见谅”、“见怪”、“见笑”还保存了这种用法。由于同一结构可表达两种意思,容易产生歧义,故“见+动词”这种句式后来很少使用。

4、“被”字句

“被”用于被动句是最后起的,大致出现于战国末期,“被”用于被动句是从“被”的动词义“遭受”发展而来的。如:

(1)而民不被其泽。《孟子·离娄上》(2)寡人不祥,被于宗庙之崇。《冯谖客孟尝君》 战国末期,“被”字由遭受义发展为表示被动,如:

(3)今兄弟被侵,必攻也,廉也;知已辱,随仇者,贞也,《韩非子·五蠹》(4)万乘之国,被围于赵。《战国策·齐策》

以上“被”字还有明显的动词义,汉以后“被”逐渐虚化,纯粹表示被动,但开始只有“被+动词”的形式,不能引进行为的主动者。如:

(5)兄固被召诣校书郎。《后汉书班超传》

稍后,才出现了行为的主动者,魏骨之后逐渐得到推行。如:(6)臣被尚书召向。(蔡邕《被收时表》)(7)亮子被苏峻害。《世说新语方正》 “被”字句引进行为的主动者后,“被”字句的基本格式得以完成。由于“被”字句没有歧义,尽管它是最后起的句式,却得到广泛运用,一直用到现代汉语中,成为现代汉语被动句的主要句式。

从上面我们看到被动句的整个发展情况:开始是主动被动同形,没有形式标志,接着出现了“於”字句,再接着出现了“为”字句和“见”字句,最后出现了“被”字句。由于“於”字句、“见”字句和“为”字句都可能产生歧义,而语言的交际功能要求表意明确,于是这些容易产生歧义的句式终于被被动意味较强且无歧义的“为„„所”式和“被”字句所取代,这是语言发展中优胜劣败的结果。

(四)古代汉语动量的表示法 动量即行为动作的数量,古今汉语在表示动量时有两点不同。一是现代汉语一般要用动量词,如一次(下、遍、回、趟)等,而古代汉语原来就没有动量词,魏晋以后虽然产生了动量词,但文言文中一般还是采用数词直接与动词结果的旧形式。前者如“一鼓作气”,后者如“三发问而近不答”(胡铨《戊午上高宗土封事》)。

二是词序不同。古代汉语是“数词+动词”,数词放在动词前作状语,现代汉语则一般是“动词+数量词”,即把数量词放在动词后面当补语。如:

(1)彼茁者葭,壹发五葩。《诗经召南驺虞》(2)孔文子三思而后行,子曰:“再,斯可矣。”《论语公冶长》(3)人情,一日不再食则饥。贾谊《论贵粟疏》 译成现代汉语,例(1)“壹发”译为“射一次”,例(2)“三思”译为“思考三次”,例(3)“再食”译为“吃两顿”。

古代汉语如果要强调动作行为的数量,可以把数词从动词前面移到句尾,并在数词前面加上“者”字,这样原话就变成了截然分明的两部分——“者”字连同前面的词语和处于句尾的数词,前者整个充当句子的主语,后者单独当句子的谓语。如:

(4)(赵高)上殿,殿欲坏者三。《史记李斯列传》

(5)不匝旬而得异地者二。柳宗元《钴鉧潭西小丘记》(6)后秦击赵者再,李牧连却之。苏询《六国论》

如果不强调行为动作的数量,一般语序例(4)为“殿三欲坏”,例(5)为“不匝旬而二得异地”,例(6)为“后秦再击赵”。数量单独抽出来放于句尾,原来的状语升格为全句的谓语,其地位就显得突出得多了。从翻译的角度来看,“后秦击赵者再”可译为“后来秦国攻打赵国两次”。似乎既能保留愿意,词序也未变,但这只是从表面上看,实际上二者的语法结构是大不一样的。

二、矣、焉

作为句末语气词,“矣”、“焉”和“也”一样,都用于陈述语气(包判断、叙述),而与表疑问“乎”与“欲”“邪(耶)”,表感叹的“哉”“夫”三足鼎立。由于感叹有时与疑问有交叉之处,故也可采用陈述与疑问两分法。古人早就认识到这二者的区别,所以柳宗元《答杜温夫书》就说——“乎、欲、耶、哉、夫者,疑辞也;矣、耳、焉、也者,决辞也。”所谓决辞,是指陈述确决语气。虽然同为“决辞”,但它们之间是有明显的区别的,下面就讲“矣”“焉”的用法,至于“疑辞”,后面一节我们即将讲到。

(一)矣字

“矣”与“也”虽然都为“决辞”,但二者的用法判然有别,正如《淮南子说林》所说——“‘也’之与‘矣’,相去千里。”

上面我们讲过,“也”用于句末时的基本用法是表示肯定确认语气,“矣”的基本用法是用于叙述句中,把已经或将要出现的新情况告诉别人。关于这点,教材中分析得非常精彩到位,这里再举两个例子。

(1)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左传庄公十年》

(2)子适卫,冉有仆。子曰:“庶矣哉!”冉有曰:“既庶矣,又何加焉?”曰:“富之。”曰:“既富矣,又何加焉?”曰:“教之”。《论语子路》

例(1)原来不可,现在可了,故用“矣”;例(2)原来未“庶”,现在“庶”了,故用“矣”,原来未“富”,现在“富”了,故也用“矣”,都在报道一种新的情况。

除叙述句外,“矣”还可以用在描写句、祈使句和疑问句的末尾。描写句的如:(3)王之蔽甚矣。《邹忌讽齐王纳谏》(4)天之弃商久矣。《左传僖公二十二年》(5)甚矣,汝之不惠!《列子•愚公移山》 描写句中的“矣”,不仅描写事物静的状态,还陈述了这种状态由弱趋强的过程,因此也是在报道一种新情况,当谓语前置时,就增加了夸张的语气,如例(5)。

祈使句如:(6)子行矣!《庄子列御寇》(7)若属皆罢去归矣!《史记滑稽列传》

祈使句中的“矣”也表示了一种行为动为的进程,如例(6)原来不能走,现在可以走了,例(7)原来不能回去,现在可以回去了。

疑问句的如:

(8)人之视已,如见其肺肝然,则何益矣?《礼记大学》(9)王欲行之,则盍反其本矣?《齐桓晋文之事》 疑问句中的“矣”,报道新情况的意味不如其他句子强,但仍然是报道一种新情况,它本身不能表疑问,疑问语语气是由句中的疑问词表示的。

总之,“矣”不管用在什么句式中,都表示一个动态的过程,与表示静态的“也”是大不一样的,关于它们二者用法的区别,下面一段文字表现得非常清楚。

楚子登巢车,以望晋军。子重使太宰伯州黎侍于王后。王曰:“骋而左右,何也?”曰:“召军吏也。”“皆聚于中军矣。”曰:“合谋也。”“张幕矣。”曰:“虔卜于先君也。”“彻幕矣。”曰:“将发命也。”《左传成公十六年》

这是太宰伯州黎与楚王的对话,楚王看到晋军每一个动作的进程,把它们作为一种新情况告诉太宰,因此句末都用“矣”。太宰向楚王逐一解释对方在干什么,所以句末都用“也”。在这里,“也”“矣”各司其职,是不能互换的。

跟“矣”作用相似的句末语气词还有一个“已”。如:(10)后虽有扁鹊,不能为已。贾谊《治安策》(11)汤之问棘也是已。《庄子逍遥游》(12)夫神农以前,吾不知已。《史记货殖列传》

“矣”与“已”大致与现代汉语的“了”相当,有时候可以译为“啦”。

(二)焉字

“焉”在古代汉语里是一个用法很广的词,它可以表示多种词性,具体各种用法各属什么词性,人们的看法有时不一致。就王力先生这本教材来说,“焉”字可以作语气词、疑问化词和词尾,分别安排在教材的三处地方(另两处分别为第二册P276和第二册P470)。疑问代词的例子如:

(1)天下之父归之,其子焉往?《孟子离篓上》(2)姜氏欲之,焉辟害?《郑伯克段于鄢》 例(1)的“焉”作宾语,“哪里”的意思。例(2)的“焉”作状语,“怎么”“哪里”的意思。词尾的例子如:

(3)我心忧伤,叔焉如擣。《诗经小雅小弃》(4)事大敌坚,则涣焉离耳。《荀子议兵》 词尾的“焉”作用同“然”,上二例都可换为“然”。疑问代词词尾与语气词的“焉”在句中的位置不一样——疑问代词是动词谓语前,词尾是在动词或形容词后,语气词是在句末,这里讲的是处于句末的语气词。我们说人们对词性的分歧主要就在语气词。本教材的语气词“焉”分为三种用法——一是相当于兼词“于是”,一是纯粹的语气词,一是用于句起承上启下作用。

1、兼词“于是”

这种用法的“焉”一般人都称为“兼词”,因为兼有两个词的作用,本教材是认为兼有指示代词和语气词的作用。说它是指示代词,因为它有指代的作用,说它是语气词,因为它用于叙述句和描写句末表示停顿。杨树达认为是指示代词,兼有介词“于”和代名词“是”的作用。郭锡良认为它是一个特殊的指示代词,既是指示代词,又同时兼有语气词的性质。王力重在语气,故列入语气词;郭锡良重在指代,故列入指示代词;杨树达则从其词汇意义来着眼。无论哪一家,都认它具有指代的作用。它常用于叙述句末尾,所指代的范围或方面既可能是人,也可能是事物,还可能是处所,其词汇意义“于是”随文而译。如:

(5)见贤思齐焉。《论语里仁》

(6)止子路宿,杀鸡为黍而食之,见其二子焉。《论语微子》(7)智者作法,愚者制焉。《史记商君列传》(8)昔者,吾舅死于虎,吾夫又死焉。《苛政猛于虎》(9)昔闻庖丁之言,得养生焉。《庖丁解牛》

(10)大道之行也,与三代之英,丘未之逮也,而有志焉。《礼记大同》(11)积土成山,风雨生焉。《荀子劝学》(12)余收尔骨焉。《蹇叔哭师》

(13)爱是溪,入二三里,得其尤绝者,家焉。柳宗元《愚溪诗序》

上述最有启发性的是例(8),前为“死于虎”,后为“死焉”,可见“焉”是指代虎的,“焉”正等于“于虎”。前三例是指代人的,“焉”分别译为“向他们(看齐)”,“跟他(相见)”和“被他们(控制)”。中三全指代事物,分别译为“被老虎(咬死)”,“从这里”和“在这方面”。后三例指代处所,都可译为“在这里”。因为人或事物也是大概念的处所,所以三者都可归入处所。

“焉”还可用于描写句中,组成“形容+焉”的格局,描写句中的“焉”一般用于表示比较。如:

(14)过而能改,善莫大焉。《晋灵公不君》(15)今宋人弑其君,罪莫大焉。《国语晋语王》 “善莫大焉”意为“善事中没有哪一样比这更大,”“罪莫大焉”意为“罪行没有哪一种比这更大”。

“焉”不是此义讲时,“焉”前面或者是不及物动词,或者是动宾词组,还可能是形容词,而代词“之”前面一般为及物动词。试比较:

(17)口好味,而臭味莫美焉。《荀子王霸》(18)非曰能之,愿学焉。《论语》

(19)爱之能勿劳乎?忠焉能勿诲乎?《论语宪问》 例(18)的“能”是及物动词,“学”是不及物动词,例(19)的“爱”是及物动词,“忠”是形容词。

2、纯粹语气词

上面讲过,作为兼语的“焉”指代范用和方面,包括对象(人、事物)和处所等,如果所指代的对象和处所等在句中已经出现,句末的“兼”就不再有指代作用,而虚化为纯粹的语气词了。纯粹的语气词“焉”常用在叙述句末,如:

(20)南方有鸟焉,名曰蒙鸠。《荀子劝学》(前面有“南方”表处所)(21)彼有人焉,末可图也。《三国志吴志主传》(“彼”已指处所)

(22)一篇之中三致志焉。《史记屈原列传》(一篇之中已表范围)

(23)季桓子穿井,获如土缶,其中有羊焉。《国语。鲁语下》(“其中”已表处所)

有时候,句中虽然没有表范围、处所等词语出现,但完全失去了代词性,也只能算是纯粹的语气词。如:

(24)我二十五年矣,又如是而嫁,则就木焉。《晋公子重耳出亡》(25)盖一岁之犯死者二焉。柳宗元《捕蛇者说》

(26)安国为人多大略,智能足以当世取舍,而出于忠厚焉。《史记韩长孺列传》

纯粹语气词的“焉”有时也可用于疑问句中,其疑问语气是由句中的疑问词来表示的,“焉”本身并不能表疑问语气。如:

(27)人之葬圣人也,子何观焉?《礼记》

(28)及夏之时,有卞随务光者,此何以称焉?《史记伯夷世家》(按——卞随、务肖都是人名)

“焉”的兼词与单纯的语气词这两种用法有时候分得比较清楚,但由于二者之间没有明显的界线,有时候同一个句子各人看法不尽相同。试看下面的例子:

(29)崤有二陵焉。《蹇叔哭师》

5.现代汉语及古代汉语 篇五

2.《史记》的注本很多,通行的是“三家注”本,即南朝宋裴驷的《史记集解》,唐代司马贞的《史记索引》,唐代张守节的《史记正义》。

3.传状类的传是指传记,状是指行状,后者又称_行述、行略、事略。

4.五律平仄的基本格式是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二、说明下列加点字词在句中的意义(每词1分,共10分)5.雕琢刻镂黼黻文章,所以养目也。

文章:花纹、纹饰。

6.范氏之亡也,百姓有得钟者,欲负而走 亡:逃亡。走:跑。

7.孔子以其兄之子妻也。

子:此指女儿。

8.秦数挑战,廉颇不肯。

数:屡次。

9.王终遗之,即有如不称,妾得无随坐乎? 坐:因犯罪而受处罚。

10.相如奉璧奏秦王。

奏:进献。

11.人有疾病, 涕泣分食之。

涕:眼泪。

12.闻子厚之风,亦可以少媳矣。

少:稍微。

13.大王失职入汉中,秦民无不恨者。

恨:遗憾。

三、说明下列加点字词或语法结构在句中的词性、意义或作用(每词 2分,共20分)14.子日:“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 是吾忧也。

之:代词;

复指前置宾语。

是:指示代词这,主语 15.公日:“善哉!信如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虽有粟,吾得而食诸?” 君:名词;

君主,主语。臣:名词用作动词;

像臣,谓语。

虽:连词;

即使。得:助动词;

能够,状语。

16.秋水时至,百川灌河。经流之大,两挨者崖之间,不辩牛马。于是焉河伯欣然自喜,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

时:按时;

状语。

辩:通“辨”,分辨;

谓语。

焉:无实义,句中语气词。

四、说明下列句中的词类活用并说明其意义(每个词类活用2分,共 10分)17.身所奉饭饮而进食者以十数,所友者以百数。

友:名词用作动词,交朋友。

18.盛服将朝,尚早,坐而假寐。

朝:名称用作动词,上朝。

19.今驱民而归之农,皆著于本,使天下各食其力。

归:使动用法,使(之)归于(农)。

20.怀敌附远,何招而不至? 怀:使动用法,使(敌)亲近。

附:使动用法,使(远方的人)归附。

五、问答(每题10分,共20分)21.古书注解的基本方法主要有几种? 答:(1)释词。训解字词是古书注解最常用的方法。如毛亨注《诗经》“种之日稼,敛之日穑。”等。【举例给2分,不举例给1分;

可另举他例。】(2)通句。在释词基础上,将一句或几句连串起来加以贯通。如孔颖达疏“虽有嘉美之肴兼陈列于前,若不食,即不知其肴之美也。”【举例给2分,不举例给1分;

可另举他例。】(3)疏释全章大意。指总括全章的大意。如汉代赵岐的《孟子章句》。【举例给2分,不举例给1分;

可另举他例。】(4)评说。指对原文记录事项的是非曲直加以评论。如裴松之注解《三国志》。【举例给2分,不举例给1分;

可另举他例。】 22.什么是句读?句读与今天所说的标点有什么不同? 答:(1)古人用来断句的符号常用的有两种:一种是“句”,一种是“读”,合成“句读”。(2分)古人读书时,一句话完了,在字旁加勾、圆点或圆圈,叫作“句”;

(2分)一句话没有完,但读时要有个语气上的停顿,就在字下加“、”号,叫作“读”。(2分)(2)古人所说的句读与我们今天所说的标点不完全一样。二者的不同主要是:

6.古代汉语作业(汉语言) 篇六

一、寫出下列各字對應的簡體字

1憑()2竅()3籤()4確()5擾()6勢()7曬()8謄()

二、單項選擇

1.以下注音錯誤的有:

A.月氏(yuèzhī)B.伍員(wǔyún)C.萬俟(Mósí)D.鎬 京(hàojīng)

2.下列句中,“為”的用法與其它不同的是:

A.為人謀而不忠乎?B.然則一羽之不舉,為不用力焉。

C.為長者折枝,語人曰吾不能也。D.及莊公即位,為之請制。

8.以下劃線字中不屬於通假字的有:

A.人含其知,則天下不惑矣。B.不龜手之藥C.此小大之辯也

D.(曹商)見莊子曰:“夫處窮閭阨巷,困窘織屨,槁項黃馘者,商之所短也。

三、解釋下列句中劃線的詞

1、秦王有病召醫:破癰潰痤者,得車一乘。

2、敬順昊天,歷象日月星辰,敬授民時。

3、小國寡民,使有什佰之器而不用。

四、簡要解答下列問題:

白文:

十三經:

之為言:

五、請指出《卷耳》各章的韻例

六、請具體指出《詩經·魏風·碩鼠》的注疏體例

七、請標點并翻譯《詩經·衛風·碩鼠》的鄭箋部份

八、閱讀王維《輞川別業》:

1、標出字面平仄

2、找出拗救

7.古代汉语与翻译 篇七

在古今汉语互译方面:

“夫君子之行, 静以修身, 俭以养德······”直译译文为“说起道德高尚者的操行, 用清静来修养自身, 用俭朴来修养德行······” (诸葛亮《诫子书》)

在英汉互译方面:

“I have a book.”直译译文为“我有一本书。”

从上面我们可以看到, 直译要求译文语法结构和语序与原文基本相同, 要尽可能地使原文的每一个词在译文里都有着落。而且, 在翻译经历中, 我们会发现无论是在古今汉语互译中还是在英汉互译中, 能够直译的地方应该选择直译。

二、意译

在古今汉语互译方面:

“诚宜开张圣听。” (诸葛亮《出师表》) 意义译文为“陛下实在应该广泛听取群众的意见。”

在英汉互译方面:

“To teach a fish how to swim”意义译文为“班门弄斧”。

从上面我们可以看出, 意译不受原文词数、词序的束缚, 允许调整次序, 甚至变换句式, 使表意更加清楚。

值得注意的是, 其实任何文章都可以运用直译和意译了两种方法来翻译, 但是两种翻译的表意效果与准确度不一样, 译者要仔细斟酌体会, 选择更好的方式来翻译。一般说来, 翻译过程中, 人们会优先选择直译。尤其值得一提的是英汉互译中, 有的句子直译与意译出的意义完全不同。例如:“It is a long lane that had no turning.”

直译:那是一条没有弯的长巷。

意译:无论多长的巷也有弯的地方 (路必有弯, 事必有变) 。

上面的例子里, 直译的表意是错误的, 而意译的表意才是正确的。所以, 翻译过程并不是简单的“死议”, 我们要根据常识再加上思考, 选择最好的翻译方式。

参考文献

吴其宽&吴瑞华《古文今译技巧》 (1996:117-120) 上海人民出版社

思果《译道探微》 (2002:133) 中国对外翻译出版社

张道真《大学英语语法》 (2006:156) 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

8.古代汉语量词“两”研究 篇八

关键词:兩 量词 引申

“兩”就字形來講,許慎《說文·?部》有“兩”“?”之別。前者為銖兩之兩,後者為數字之兩。後代學者多不同意許的看法,認為是強生分別。不僅如此,对古文獻中兩的詞性、詞義孳乳及更替問題,學者們也多有探討,但仍無定論。在拜讀了前賢的大作之後,笔者又對文獻中“兩”的用例等進行考察分析,略有體悟,在此不揣淺陋,試陳述之。

一、量詞“兩”的緣起

在討論量詞“兩”的緣起之前,我們應先就一個問題達成共識:“兩”和“?”是一個字還是兩個字。

《說文》有銖兩之“兩”和數字“?”之分,清代學者多從此說。囿於考古材料的缺乏,他们未能準確判斷二者的關係。于省吾《釋兩》一文從出土的商周車馬形制出發,認為“兩”“?”本屬同字。“兩字的初文作?,乃截取古文字車字的部分構形而為之。象車轅前部衡上著以雙軛。”[1]张光裕也認為二者原為一字,“‘?加上一横只是文字增繁现象”。[2](P553)笔者在參觀金沙遺址博物館時有幸看到第五展廳展出的河南安陽出土的商代晚期雙輪馬車,車身後部有陪葬的車夫。中国社科院考古所所長王巍指出:“迄今為止,在我國境內發現的年代最早的車子實物是河南安陽殷墟出土的商代晚期的馬車。”“秦漢以後,車子結構發生變化,从二馬駕的單轅車變為單馬駕的雙轅車。”[3]从古文字材料和古代车马形制来看,于、张二人的考察可信。因此我们认为“兩”和“?”本是一字。“?”是“兩”的初文,後者在前者的基礎上增繁而成。“?”取象于“車轅前部衡上是雙軛之形”,“車轅前部衡上雙軛”乃其本義。

可见,“兩”从一开始就包含“車”和“二”[4]兩重意義。後代文獻中“兩”用如“車兩”“馬兩”,及其表成雙之意,當直接緣於其造字時所取之象。

二、量詞“兩”的用例及相关问题考察

如前文所述,“兩”“?”實為一字。經考,甲骨文中未見“兩”字,金文“兩”字作“?”。從古代文獻來看,量詞“兩”的使用範圍頗廣,具體用例如下。

1.指稱車輛和馬匹

(1)孚車十兩(圅皇父簋·西周)

(2)大賓豕?章、馬?,賓五?章、帛束。(大簋·西周)

(3)伯賜小臣宅畫干、戈九,易金車、馬?。(小臣宅簋·西周)

以上用例中,例(1)“兩”表示車,例(2)指稱馬匹,例(3)同時指稱車和馬。後來,“兩”指稱馬的用例逐漸減少,直至消失。而指稱車的“兩”也逐漸為“輛”所替代,一直持續至今。

對於以上諸例中“兩”的詞性問題,學界存在爭議。一般學者認為“兩”用於車、馬时都是量詞;但馬國權認為“兩”指稱車是量詞,指稱馬是數詞;[5]杜鵑則以時間為限,認為在先秦文獻中“兩”是名詞。[6]

先來看馬先生的觀點。“兩”指稱車為量詞,這是大家都认同的。但馬先生認為“兩”指稱馬是數詞,未免有些表面化了。孫向陽曾撰文討論過馬先生的這一觀點。“金文馬以‘兩‘乘計,車也以‘兩‘乘計。在這樣的對應關系和發展系統中,說其他詞為量詞,偏偏用於馬的‘兩是數詞而不是量詞,就會令人費解。”[7]孫所言極是。我們認為,“兩”用於車、馬都是量詞。只不過所稱數量不同而已。這要从它的造字本義來看。“?”取象于“車轅前部衡上雙軛之形”。戰國以前車馬關係極為密切,二者往往並舉。於是“兩”就有了同時指稱車、馬的可能。而且,秦漢以後車子結構發生變化,从二馬駕的單轅車變為單馬駕的雙轅車。所以,可同時指稱車馬的量詞兩,又有了指稱數量的不同,但却有嚴整的對應性。張桂光對此進行過精闢的論述:商周金文存在不同事物共享一個量詞而所代表的數量不同的情形。最典型的就是車、馬及其量詞兩和乘。兩和乘指稱車時,代表之數為一;指稱馬時,代表之數為二和四。[8]

杜鵑認為,西周早期的語言中“兩”指稱戰車,是“車加馬加人”或“車加馬”的總和,與後世單純指車的物量詞“輛”大相徑庭,應為名詞。[9]我們承認,車是古代諸侯作戰的工具,古漢語中的車也多是車加馬(加人)的總和,但這並不能說明“兩”就是名詞。單就材料而言,“俘車十兩”“易金車、馬兩”等本就有名詞“車”和“馬”,此時“兩”和數詞組成數量詞組修飾前面的名詞車和馬,因此,將“兩”理解成名詞是不符合語法實際的。

在古漢語中,特別是先秦時期,漢語是極不成熟的,量詞也是如此。數、量、名之間常常“互相感染”,“界限頗不明晰”。如肖婭曼所言,“古漢語實際表明,越早的古漢語,語義越混沌,語法功能越不分明”[10],“词汇源自浑沌语的分化,词类是语言系统发展成熟后,人的语法意识和语法实践的结果”[11]。先秦語言的混沌不成熟性導致了人們對“兩”修飾車馬時量詞詞性的困惑。

2.稱量布帛

(4)舍矩姜帛二?。(九年衛鼎·西周)

(5)凡嫁子娶妻,入幣純帛,無過五兩。(《周禮·地官·媒氏》)

(6)納幣一束,束五兩,兩五尋。(《禮記·雜記下》)

以上諸例,“兩”都用來稱量布匹。其中最早當屬例(4),九年衛鼎銘文屬西周中期。至於兩為何稱量布匹,例(5)鄭玄注曰:“五兩,十端也。”孔穎達疏:“云五兩十端者,古者兩端相向卷之,共為一兩,五兩故十端也。”可見,兩用來稱量布匹也是從其造字本義引申而來。又鄭注例(6)曰:“十箇爲束。貴成數。兩兩合其卷。是謂五兩。八尺曰尋。五兩、兩五尋、謂每兩五尋則每卷二丈也。合之則四十尺。今謂之匹。”即古代兩為五尋,合四十尺,也叫一匹。《說文解字注·匸部》匹字下段按語曰:“五兩則五匹爲一束也。凡古言束帛者、皆此制。”所以古代修飾布帛之兩為長度量詞,義同匹。

3.指稱衣褲襪履

(7)葛屦五兩,冠緌雙止。《詩經·齊風·南山》

(8)襪一兩(《居延漢簡釋文合校》287·24)

(9)布復絝一兩(《居延新簡·二》51·67)

用兩稱量的衣物“屦”“襪”“絝”等都有成雙成對的特點。現代漢語中,“屦”“襪”乾脆用“雙”作單位詞。可以說褲子“一體兩分”的特點是其古代用“兩”作單位詞的原因。許慎《說文》中收錄了“緉”字,釋為“履兩枚也”。可見,“緉”是在“兩”的基礎上增添了義符來分擔“兩”的義項。在後代文獻中,“兩”稱量衣物漸為“緉”字替代,如曹植《冬至獻履襪頌表》:“並獻白紋履七緉,襪若干副,上獻以聞。”

4.物體重量單位

(10)二十四銖為一兩。(《說文·?部》)

(11)正陽莫囂連……為正陽貸越異之黃金十益一益四兩以糴種。(《包山楚簡》111)

(12)絮七斤八兩十八銖絮六斤十五兩七銖凡十四斤八兩一銖(《敦煌漢簡》1408)

“兩”用作重量單位,多有假借之說。但就我國古代度量衡單位制度和“兩”的造字本義而言,我們認為,與表成雙特點的衣物量詞一樣,“兩”作度量衡單位也源於其造字本義中“雙、二”的語義因素。《漢書?律曆志》:“權者,銖、兩、斤、鈞、石也,所以稱重物平施,知輕重也。本起於黃鐘之重……兩者,兩黃鐘之重也。”又《淮南子?天文訓》:“十二分而當一銖,十二銖而當半兩,衡有左右,因倍之,故二十四銖為一兩。”兩的這一用法一直延續至今,如“半斤八兩”等。

三、量詞“兩”的詞義孳乳與更替

從以上“兩”的各項意義來看,我們可以觀察到其中密切的孳乳關係。量詞“兩”的語義發展緊緊圍繞其字本義展開,呈輻射式分佈。見下圖。

“兩”,取象于我國古代雙輪單轅車“車轅前部衡上雙軛之形”,自始就包含“車”和“二、雙”的語義因素。從“車”這一語義因素出發,“兩”引申為指稱車的量詞。在我國古代車馬往往並舉,於是兩又有了稱量馬的功能。雙馬駕一車,故稱量馬時,“兩”為集體量詞,數值為二。嚴格來說,這也與其造字取象“雙軛”相關。從“二、雙”這一語義因素出發,兩先後引申為稱量布帛的長度單位、物體重量單位和表示具有成雙特點的衣物量詞。由於兩負載意義過多,後來產生了輛、緉等字形,分別指稱車輛和鞋履。輛作為後起字被後世沿用下來,直至今日,但緉字卻中途消失了。

注释:

[1]于省吾:《釋兩.古文字研究·第十輯》,北京:中華書局,1983年版,第1-9页。

[2]張再興:《古文字考釋提要總覽·第三冊》,上海人民出版社,2011年版。

[3]王巍:《中國古代車馬制度的演變》,中國社會科學院院報,2003年,第2期。

[4]指“具有成雙特點”的“二”。

[5]馬國權:《兩周銅器銘文數量詞初探·古文字研究·第一輯》,北京:中華書局,1979年版,第126-136页。

[6][9]杜鵑:《量詞“兩”考辨》,北方論叢,2005年,第3期。

[7]孫向陽:《說“兩”》,廣東社會科學,1995年,第2期。

[8]張桂光:《商周金文量词特點略說》,中山大學學報,2009年,第5期。

[10]肖娅曼:《語言背後沒有詞類——人為語言立法,還是語言天然有法》,待發表。

上一篇:小学教师数学教学随笔下一篇:一级医疗机构产科建设与验收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