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课堂论文

2024-08-31

物理课堂论文(精选16篇)

1.物理课堂论文 篇一

2010---2011学第一学期 高一物理备课组工作总结

落实教学常规,保证教学质量。按学校要求,坚持每周一次备课组活动。为了保证全级的教学质量坚持集体备课,统一使用教学资料,统一教学进度,统一考题。本学期统一进行了五次测验,对每次测验我们都进行了考试情况分析,有针对地提出了今后应采取的教学策略和改进措施。

向40分钟要质量,不搞题海战是我们备课组工作的特色。一学期来我们坚持不断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保护高一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坚决不搞破坏学生学习积极性的题海战。精选练习,加强概念和方法的复习上的教学研讨。向40分钟要质量,不搞临阵磨枪。如最近我们反复讨论、决定在期末考试前的两周内只印发两套练习供学生复习用。而复习课还是坚持复习基本概念、基本方法的复习上。一学期来我们一直坚持这样做,事实证明,做对了,今后我们还会在教导处的指导下,坚持向40分钟要质量,不搞题海战。

备课组活动对年级学科教学质量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备课组是发挥集体优势的最小但又是最基本的团体,他能在第一时间内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实实在在地进行学科教科研活动。目前我们备课组尚需在以往层面上深入展开教科研、更深入开展突破教学难点方面的交流、研究。我们坚信,抓好备课组活动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工作。

2008-1-14

2.物理课堂论文 篇二

关键词:高中物理教学,探究性课堂,教学改革

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是高中物理的一项重要目标, 而教学改革万变不离其宗, 应该紧紧围绕高中物理教学目标积极开展。探究性课堂教学改革的提出, 是笔者基于多年的教学体会, 如何把物理课堂还给学生?如何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基于高中物理课堂的多种课型模式, 笔者认为高中物理教学要在改革的基础上同时完成高中物理新课标所提出的目标, 就要充分利用有限的课堂, 构建有效的课堂, 充分提高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一、导入新授课:问题引导式探究教学

虽然物理学科具有较强的逻辑性, 不少学生在学习中会感觉到吃力, 因为毕竟物理学科有着各种枯燥的公式需要记忆, 而且记忆之后, 还要学会灵活运用这些公式。所以在新授课的教学中, 不少学生都感觉到新课的内容多、比较复杂, 不容易记住。所以笔者认为, 新授课的导入环节, 可以利用问题引导的形式开展探究教学。

比如在刚学习高一物理课程时, 笔者就跟学生提了一些有趣的问题, “学习物理有趣吗?”“学习物理有用吗?”随后, 我就用生活化的案例跟学生讲解了为何要学习这门课程, 通过讲故事的方式引导学生今后善于从生活中挖掘物理知识。学生看着我, 若有所思, 我进一步引导:“在座的学生都坐过船吧!在坐船的时候, 有没有想过为什么那么重质量的船可以浮在水面上呢?在中国古代, 我们的祖先就发明了船, 曾经也有郑和下西洋的壮举成就了历史光辉的一页。大家也看过电影《泰坦尼克号》吧?为什么那么巨大的船可以在海洋中畅通无阻, 但是当发生触礁后, 船又很快沉入大海了呢?”学生像听故事一般听得津津有味。“在我们物理课程的教学中, 你们今后会分享到很多跟生活有关的物理知识, 并且多数时候, 可以将这些知识应用于我们的生活。再回到那个船的问题, 古希腊的一位科学家, 名叫阿基米德, 当年他就深受启发, 从生活中挖掘事例, 经过自己的实践探索, 最终研究出了阿基米德浮力原理, 在今后的教学中, 我会系统为大家讲解这个伟大的物理学原理。”

由此, 通过妙趣横生的导入, 让学生对于物理学科的学习形成憧憬和期待, 并且伴随着学习的深入, 通过实验法、探究法等来进一步解答生活中的物理问题。

二、新式复习法:分组互助式探究教学

复习课是高中物理课堂中一个重要的课型, 传统的复习课生硬、死板, 不少教师在复习课上只会一味将习题布置给学生, 非但收不到良好的成效, 反而会挫伤学生学习物理的积极性。基于这一点, 笔者认为, 复习课新法是小组合作式探究教学。分组互助学习法是高中物理教学中常用的方式, 有助于学生之间的互补, 最终提升课堂效率。每一个学生都有自己的特长和个性, 有自己特殊的、个性化的一面, 比如有的学生擅长陈述总结, 有的学生擅长从实验中分析结论, 还有的学生善于观察并罗列。作为教师, 应该清楚每一个学生的特长, 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特长。

比如在复习“三力平衡”这一节内容的时候, 我要求学生将上一节课讲的新的知识点进行复习, 复习时我发现有的学生对于新授课还有些陌生, 于是让学生进行分组合作, 利用课余时间相互之间讨论生活中的哪些现象反映了“力的平衡”这一原理, 并且鼓励学生通过课堂上的模仿来为这些原理进行全面解析。很快, 经过小组合作与讨论, 复习课非常精彩, 甚至有的小组通过课余找了一些简单的材料, 小组成员一起配合在课堂上完成了演示。

三、实验课改革:大胆创新式探究教学

物理教学之所以具有科学性, 是因为高中物理实验能够让学生通过自己动手掌握科学规律性, 学生可以对物理课本上的相关原理进行全面的探究和理解, 并且通过自己动手, 自己克服在实验中遇到的各类问题, 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 进而提升物理课堂的有效性。

比如在开展“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这个实验的时候, 考虑到不少学生还不能独立完成实验, 此外, 基于实验室的器材比较有限, 这时候, 我就采用了小组合作的方式开展实验, 在实验的过程中, 学生互助合作, 并且提出了一些新的问题、新的启发、新的疑问, 通过小组之间互动、合作、交流, 让实验课变得精彩纷呈。同时在小组合作实验的过程中, 尽量发挥出每一个学生的特点和优势, 比如有的学生善于计算, 有的学生善于操作, 有的学生善于总结, 总之让他们“人尽其能”, 充分合作, 展示自我。这样的实验课让学生对实验操作的顾虑完全扫除, 并且让他们通过自己动手实验的过程, 对实验课充满了兴趣。

通过这样的物理实验, 学生在探究的过程中对于书上看似复杂的原理进行简单化的原理性的梳理, 最终形成知识点结构牢记并掌握。由此可见, 教师应该充分利用物理实验的契机, 学生通过亲自探究, 发现即便是复杂的问题也能迎刃而解, 从而让学生掌握探究性学习的方法。

总之, 高中物理教学改革开展的如何, 关键在于学生的投入程度, 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热情?如何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引导学生学习、交流, 更新理念、改革方法。期待更多同仁研究这一有价值的命题, 让高中物理教学改革取得更突出的成效。同时, 作为一名多年执教于教育一线的物理教师, 也深深感觉到教师的责任, 也在日复一日的教学中深悟为师之道, 新课程标准的实施、目标的实现与我们教师息息相关, 我们需要更新我们的思路和思维, 需要用我们手中的“魔术棒”, 将一个个生硬的、晦涩的知识点串联起来, 用丰富多彩的课型模式来播撒知识的种子。

参考文献

[1]王思思.扬长避短深化课堂改革——高中物理课堂多媒体教学的几点感想[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 2010 (08)

3.优化物理课堂加强物理兴趣教学 篇三

一、讲究艺术 激发兴趣

布鲁纳说过:"学习的最好刺激乃是兴趣。"因此,在教学中教师首先要创设情境,制造"悬念",放手让学生观察、实验、思考,让具体的自然事物、有趣的自然现象紧紧吸引学生,激活学生思维,多而使他们产生强烈的探究欲望。

(一) 制造悬念

巧设悬念,易造成良好的心里态势和思维环境,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使其积极开动脑筋去思索,去探求。比如在《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教学中,导入新课时,我对学生说:"咱们用塑料瓶和硬币做一个游戏,"讲清游戏规则后,学生们怀着好奇心开始玩,不大功夫,只听学生惊喜地叫道:"呀,硬币跳起来了!""还‘扑扑’地发出声音呢!""硬币为什么会跳起来呢?"我不失时机地问:"你认为是怎么回事呢?"提出一个开放的发散思维的问题,学生的情绪一下子活跃起来,对这个问题作出了种种假设:可能是水槽中的热气将它顶起来了;可能是塑料瓶受热膨胀将硬币顶起来了;可能是瓶内的空气将它顶起来了;可能是硬币上的水变成水蒸气要往外跑,所以把硬币顶起来了……。发散思维是创造活动的起点,这一学习活动,既促进了学生积极思维,又能形成下面探究学习的动机和积极性。

(二)语言艺术

语言是教师进行教学的工具,除了要表达准确,符合科学性和逻辑性,还要有艺术性、有感染力,做到言情并茂,叙述物理概念,物理现象和物理规律时,要恰当运用语言的高低强弱,语言的优美幽默,语速的快慢,发音的长短,比喻的形象生动,丰富的动作表情,使物理课像演讲会那样具有强烈的感召力和吸引力。

二、巧设实验、提高兴趣。

物理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物理实验综合了实验原理、设计思想和方法、实验操作和观察、数据分析处理等多个方面的知识和能力。同时实验最能引起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教师最好设计一些探究性、开放性的实验,在教师的适度引导下,通过学生动手动脑,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不但构建了知识,提高了实践能力,还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

(一)创造条件,开设学生实验

为了学生有更多的动手机会,强化学生的感性认识,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细致的观察能力,把部分教师演示实验和课外小实验改为学生课堂实验,增加学生自己动手的机会。把课本中一些原理和方法比较简单、仪器易取易读的演示实验改为堂上实验是比较有效的方法。让学生自己动手独立操作,通过认真观察和思考得出结论,实践证明,这样一方面使学生由被动手独立操作,通过认真观察和思考得出结论。实践证明,这样一方面使学生由被动学习变为主动探索,大大地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另一方面也直接培养了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细致的观察分析能力,和自我解决问题的能力,比单纯由教师演示实验的效果好得多。

(二)培养学生的创新性思维和意识。

把部分验证性实验改为探索性实验,培养学生勇于探索、敢物实践和善于创新的精神,既探求科学的精神。验证性实验一般是在对研究对象有了一定认识之后,根据已知的理论,对一些现象过程的存在、原因或规律检验其是否正确而设计的实验,它在实验目的、方法、原理方面起到了示范性作用,但不利于创新精神和能力的培养。我在物理教学中尝试将验证性实验改为探索性实验,在实验思想上进行创新设计,让学生充分动脑、动手,发挥学生的学习主体作用,培养学生的创新性思维和意识。

三、学用结合 发展兴趣

物理学与社会、生产实践及日常生活等各方面联系紧密,把 物理知识和生活联系起来,可以使学生感到物理就在平时生活中,就在自己身边,学生就会拉近与物理的距离,主动亲近物理,这也是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生活,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过程。

让学生运用物理知识解释一些生活中常见的现象,这个过程中,学生常常把自己当作是(或希望是)探索者、研究者、发明者,因此老师应该帮助学生去接触生动的物理实验和现象,运用物理知识去解释和认识物理世界,从中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并让学生意识到自己是认识的主体,而不是被动的接受老师给予知识的容器,例如在学习光的一些知识时,可以让学生解释:为什么轿车装了茶色玻璃后,行人很难看清车中人的面孔?在学习浮力的时候,用盐、鸡蛋、水烧杯做一个关于浮力的实验,往盛有一定量水的烧杯里放入一个鸡蛋,然后不断往水里逐渐加盐,为什么可看到鸡蛋逐渐往上浮起?通过将物理和生活实际联系起来,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将得到有效的培养和发展。

4.激发物理课堂活力 篇四

威海十三中戴涛

在物理教学中构建“自主、合作、探究”的新的学习方式,具有强烈的时代性、先进性和创造性,能凸显学生的主体,使学生主动发展,积极奋进。在实际教学中,我树立了新的教学理念,培养自主学习能力,不断探索,大胆实践,激发学生的兴趣。因为浓厚的兴趣是一种巨大的动力,能提高学生的注意力,思考力,想像力,驱使学生去积极思考、观察和研究,为此,我注重激发学生的猜想、张扬个性、鼓励质疑、讨论合作等办法引起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主动参与课堂、参与教学的积极性,同时注重对学生的学法指导,增强学生学好物理的意识。

一.激发学生的猜想

物理猜想来自于生活经验,来自学生的原有的知识体系理解,所以在课堂上我一般采用,情景引入——提出问题——激发猜想——合理引导四个环节,激发学生的猜想,学生的猜想五花八门,有的甚至错误,不要轻易的否定学生的猜想,让学生体验出从猜想到验证猜想探究的过程,使猜想成为课堂一支兴奋剂。

例如:在“探究摩擦力与哪些因素有关”这节课中,多媒体展示雪天汽车陷入雪地的情景,让学生分析如何让汽车走出雪地?提出问题:摩擦力可能与那些因素有关?帮助学生建立物理模型,激发学生的猜想。学生提出了很多猜想:摩擦力的大小可能与接触面积的大小有关;

可能与压力的大小有关;可能与接触面积的粗糙程度有关。其中,有的学生提出“接触面积的大小与摩擦力的大小有关”的错误猜想,我没有轻易的否定学生的猜想,而是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如何证明摩擦力与接触面积的大小有关?最后有的小组找到了解决问题的方法:把木块放在相同的接触面上,先把木块平放,水平匀速拉动木块测出摩擦力的大小,然后把木块侧放,水平匀速拉动木块测出摩擦力的大小,通过比较发现两次实验的数据相同,得出摩擦力与接触面大小无关的结论,学生在实验过程中逐步否定了自己不正确的猜想,弄明白了其中的道理,实现了学习由“不知”到“知”,由错误到正确的构建过程,体验了实验探究的乐趣。

激发学生的猜想,激发学生强烈的探究欲望,就能使学生处于一种积极的思维状态,主动参与课堂教学活动,使教学生动形象,学生的积极性也会大大的增加。

二、张扬学生的个性

课堂活力来自于学生个体的学习感受,学生能否投入到课堂学习中决定一节课的成功和失败。如何让学生实现各自的价值体验成功,取决于教师教学方法是否灵活,因此,我在教学中尝试分层设置问题,加强小组合作,建立竞争机制等方法促使学生张扬个性,禁不住“动”起来。

例如:在《杠杆》这节课的教学中,我在制定课前预习作业时,针对不同个性设置了三种作业:①动手能力强的同学,要求回家制做一个简单的杠杆。②观察能力强的同学,对人们在生活中运用杠杆的情况做调查,并写出调查报告。③归纳概括能力强的学生,要求预习课本概括本节主要知识点。

课堂上,首先通过展示小制作,建立物理模型,评选出优秀作品;其次,然后通过小组展示调查报告,让学生体验到物理来自于生活。最后通过学生的预习方案,确定本节学习目标。

探究杠杆平衡条件过程,实行小组分工,对合作探究完成好的小组进行及时表扬,对总结好的小组也及时实施积极的评价。

课堂小结时,对整节课表现情况进行评价,评选出优秀小组。

这样,通过合理的组织教学和表扬评价,不仅可以充分调动每个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使大多数学生在小组活动中都能“动”起来,而且还为不同个性学生提供了表现的机会,使他们都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为小组争得荣誉,体验成功带来的快乐。

三.留个“空白”空间给学生

“空白”,即在教学过程中设定一定的时间,让学生自己组织学习,或预习复习、归纳总结。留个“空白”空间给学生,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由学生自己对学习内容进行解析、消化,使学生由被动接受变为主动思考,这将激发每个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热情,使之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留个“空白”空间给学生,要求教师放弃“满堂灌”“填鸭式”的传统教学方法,彻底克服教者“包办代替”、学者“生吞活剥”的现象。教师将由演员变成导演,学生则由台下的观众变成领衔主演。在“空白”中,学生在教师的指点下,按照自己的思路来解析概念、归纳原理,根据自己的特长来确定掌握内容的具体方式,从而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应用能力和自学能力,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自觉性。留个“空白”空间给学生,能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因为“空白”艺术的特点是:教师指导,学生操作。在“空白”中,学生既

要动脑又要动手,或“悟”,或“做”,或“记”,灵活多样的学习方法必将诱发学生的学习灵感,不同思维特点的学生皆可找到用武之处,从而增强教学过程的趣味和学生学习主动参与精神。

5.物理课堂教学反思 篇五

—— 鲁 健

成功的教学不仅要让学生实现认知上的飞跃,更要让学生体验心理上的愉悦,产生一定的认知效应和心理效应。现代教育越来越注重这两者的最佳结合点,积极健康的心理体验有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认知效应。心理学研究表明,认知水平的高低,除与学生的知识基础、智力水平、教学手段、教学环境有关外,还与学生在认知活动中是否形成良好的心理体验有重要的关系。因此,教学中我们要努力做到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情感,让学生喜爱你,尊重你,培养你的学科情感,喜欢物理,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给学生创造成功的机会,认为物理是能学好的,使学生获得心理上的满足,进而增强学习物理的兴趣和信心,提高学习成绩。

一、研究学生心理特征,影响学习的心理因素

从教学实践中我们发现,刚进入初中二年级的学生,他们对物理学习很感兴趣、好奇心很强。能初步意识到物理知识在现实生活中的一些应用。因此他们大都很想学好这们课,都能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学习当中。但随着学习的深入,一部分学生对物理的学习由主动变为被动了,甚至不少学生失去了对物理的学习兴趣。慢慢成为学习的后进生。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呢?究其原因,并不是学生的智力因素和教材难度起主要作用,而主要是因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注重知识技能的传授和学科能力的培养,而没及时对学生出现的学习困难进行必要的心理研究,忽视了对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培养,从而导致学生没有建立学科情感,失去对物理学习的兴趣和信心。具体地说,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因素:

1.学生对考试成绩过于看重,特别关心自己在班级的排名名次,当他们经过努力,物理成绩没有得到明显的提高时,便对物理失去了信心,感到自己总比别人差,产生了自卑感。

2.老师对成绩好的同学非常关心和重视,对基础差的同学很少过问。甚至课堂上还经常受到老师的责备,产生了学习上的对立情绪。

教学实践表明,要想提高和改善教学效果,教师在教学中必须要重视学生出现的心理倾向,关心每一个学生,正确引导学生对待出现的困难,不断提高和培养学生的非智力因素。

二、培养学生学科情感,提高物理课堂教学效果

要想提高物理的课堂教学效果,就要充分发挥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性作用,学生要能够积极主动地加入到课堂教学活动中来。教师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来组织课堂教学。

1.建立良好的师生情感。学生的学习活动,不但是认知性的活动,同时也在进行情感的学习和交流。教师如果能把智力因素和情感因素结合好,可以使学生在愉悦的气氛中掌握知识和培养能力。

当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碰到困难和挫折时,教师要深入到学生当中去和学生进行交流,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对学生的一点小小的进步及时给予表扬和鼓励,使学生体会到教师的真诚和亲切感。师生之间形成一种和谐、融洽的人际关系,才能更好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2.强化课堂中的情感教学。“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如果我们在课堂教学中能注意培养学生热爱物理的情感,那么就能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和学习热情。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在教学中就要敢于“放”,让学生动脑、动手、动口、主动积极的学,要充分相信学生的能力。在物理教学中,我们要有意识地将教材内容和学生的生活实际联系起来,使学生知道物理知识不是孤立的,而是和社会、和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比如,学生学完长度、质量知识后,可以让学生测量自己的身高和体重,看看自己会不会准确的记录测量结果。

3.注重学法指导。中学阶段形成物理概念,一是在大量的物理现象的基础上归纳、总结出来的;其次是在已有的概念、规律的基础上通过演绎出来的。所以,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改变以往那种讲解知识为主的传授者的角色,应努力成为一个善于倾听学生想法的聆听者。而在教学过程中,要想改变以往那种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观念就必须加强学生在教学这一师生双边活动中的主体参与。

4.教学方式形式多样化。恰当运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效率。科技的发展,为新时代的教育提供了现代化的教学平台,为“一支粉笔,一张嘴,一块黑板加墨水”的传统教学模式注入了新鲜的血液。在新形势下,教师也要对自身提出更高的要求,提高教师的科学素养和教学技能,提高自己的计算机水平,特别是加强一些常用教学软件的学习和使用是十分必要的。

5.给学生多创造成功的机会。成功和失败会给学生带来不同的心理体验。成功的体验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信心,而多次的失败容易打击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产生低落的情绪。所以,在物理教学中,我们可以结合教材和学生的实际,设置不同梯度和层次的问题,创造更多的机会让不同的学生取得学习上的成功。

最后,在教学过程中应有意向学生渗透物理学的常用研究方法。例如理想实验法、控制变量法、转换法、等效替代法、以及模型法等。学生如果对物理问题的研究方法有了一定的了解,将对物理知识领会的更加深刻,同时研究物理问题的思维方法,增强了学习物理的能力

6.物理实验小课堂教案 篇六

教学目的:1.用神奇简单的物理实验现象激起小朋友们对科学的好奇心,2.拓展知识面,3.使学生在具体的问题情境中体会科学的奥秘

教学方式:以实验课堂的方式,同学们可以围成一个圈,在圈的中心做实验,这样就没有这么拘束,就像做游戏一样,让同学们以游戏的方式在玩中学到知识。教学内容:一.吸虹原理实验

1.准备三个矿泉水瓶子,三个广口杯,三根吸管

2.挑两个自愿和老师比赛的同学进行一场比赛,比赛内容:无论用什么方法,用吸管把水从矿泉水的瓶子里面移到广口瓶中,看谁用时少。让同学自由发挥,锻炼他们的散发性思维。

3.老师的方法:用一根吸管连接两个瓶子,向矿泉水瓶子吹气。(不出意外的话,老师的方法应该是最快的)

4.让同学们发挥自己的想象为什么老师的方法会很快。

5.解释原理,可以画一张图更加的生动形象,当对着密封的瓶子吹气时,瓶子里的空气变得越来越多,这时候没有地方去的饮料,就只能从吸管中流到杯子里,所以吹得越用力,流的速度越快,这个简单的物理现象就叫吸虹原理。6.让同学们都来尝试一下这种方法。二.烧不坏的纸

1.准备一瓶酒精,一杯水,一张纸,一

个火机,一把镊子(其他工具也可以代替)

2.给同学们变一个魔术,把火机点燃经过处理的纸(当然和正常的纸没有区别),然后燃烧一会之后,吹灭,见证奇迹的时刻,纸并没有被烧坏。3.让同学猜猜为什么纸会烧不坏

4.解释原理,把水和酒精按1:3混合,把纸放入混合的水中,这时候点燃,因为酒精可以燃烧,它蒸发吸收的热量远小于燃烧放出的热量,所以纸的温度还是会上升到燃点以上而烧起来,而水就只能带走热量,所以纸烧不坏.5.让同学们自己动手试验一下。

7.浅谈物理课堂提问与课堂调控 篇七

教师恰当地运用提问, 不仅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还可以调动学生积极思维, 诊断学生学习中遇到的问题, 有效地实现课堂教学的管理调控。

什么样的课堂提问对课堂管理调控才有效呢?首先要精心设计问题。善于创设问题情景, 力求提出的问题能够引起学生的兴趣, 从而产生探究的心理, 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例如, 技校物理课“动量定理”一节在教学引入时, 教师可以首先利用演示方法, 用手将一枚鸡蛋高高举起, 然后, 突然“失手”, 鸡蛋落到桌面上的“纸盒”中, 在学生“破了、烂了”的惊呼声中, 教师顺手接住反弹起来的鸡蛋, 让学生看到鸡蛋完好无损, 学生十分惊奇。这时, 揭谜底:原来纸盒内垫了一块厚厚的海绵。接着, 教师提出问题, 为什么会这样呢?这种学生意想不到的实验现象, 引起了学生的注意, 唤起学生思考, 从而营造了良好的心里态势和思维环境, 有效地实现了课堂教学的管理调控;力求题意明确, 问句没有歧义, 问题范围不要太大, 不因范围太大而无从思考, 不因选词造句不当而引起疑惑、误解和猜测;力求提出的问题难易适度, 多数学生经过思考能够想出解答办法或做出正确回答, 从而获得成功的喜悦, 增强学习的自信心, 同时, 提问要坡度适中, 分量适当, 内容太多, 学生会感到“没意思”乏味, 挫伤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这三个“力求”是对我们的物理老师提出“精心设计问题的基本要求”。

教师在设计问题时, 要充分了解学生, 充分估计学生回答问题的可能答案, 尤其是错误答案, 并且准备好相应的对策, 抓住教学重点, 做好难点设问, 有的放矢的帮助学生突破难点, 加深记忆。教师应适当引诱学生在关键地方犯错误, 通过指错、纠错过程, 引导学生最终获得解题的正确思路和方法;或者先有意设陷置疑, 再创设情境, 让学生认识错误原因, 走出误区, 使学生思维的独创性得以训练。如在“牛顿第一定律”的教学中, 教师通过列举生活中实例:“门不推不开, 车不拉不走”得出:要使物体运动, 则需要有力作用。从而概括出“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进而引出论题“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学生通过讨论, 同意或否定教师的观点, 并举例说明理由。教师坚持“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的观点, 并且用演示实验加以支持这一观点。学生则进一步用实例或设计实验进行反驳。最终教师被学生“驳倒”了, 承认了自己观点的错误, 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 即物体运动无需外力来维持, 外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而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教师同时指出, 在研究问题时, 不要被事物的表面现象所迷惑, 要学会透过现象, 分析事物的本质。正确解决了运动和力的关系, 最后师生共同概括出“牛顿第一定律”。从而使学生深刻理解了“牛顿第一定律”的本质。

教师对学生有一个充分的了解, 要把握好什么时候提问, 提什么样的问题最符合学生的实情。提问时应面向全体学生, 兼顾好、中、差三个层次的学生, 反复探讨, 认真研究, 确保问题的难度适合学生的理解水平, 在发问时, 问题既不能过于简单, 又不能深奥难懂, 要注意知识的系统性、逻辑性、连贯性, 要围绕教学目标, 将提出的问题前后连贯、层层递进、环环相扣、步步衔接, 不得胡编乱扯。为进一步调动每个学生思考问题的积极性, 提问时教师态度要和蔼、亲切、自然, 让学生松得开思想, 放得开胆量, 让他们主动思考, 争抢回答。如果教师在发问时流露出拷问的严肃表情, 就会刺伤学生的心理, 甚至使课堂气氛死气沉沉, 处处出现紧迫感的提问会有学生答不出来或百问不语的沉默局面, 和蔼可亲、活泼微笑的表情往往会换来学生自信心大增, 潜能得以激活, 以消除学生的紧张心理;提问时要有民主作风, 让学生有插话和发表不同意见的机会;要认真听取学生的回答, 对答错者要敏锐地捕捉学生不确切的表述, 及时纠正学生答案中的错误与思维方法上的缺陷, 诱导学生正确回答问题, 对有创建者要鼓励, 要善于用夸张的语气和鼓励的言词激发学生求知欲。问后要察言观色, 选择适当的应答者, 不同难度的问题选择不同层次的学生来回答, 充分尊重每一个学生, 尤其对于基础较差的学生要特别鼓励, 消除他们思想上的惰性和心理上的障碍, 保护他们的自尊心, 调动回答问题的积极性。在学生回答问题的过程中, 还要帮助学生, 让他们自己归纳小结, 形成正确答案。

可见, 教师精心设计的、符合学生知识水平和心理特征的恰如其分的提问, 不仅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活跃课堂气氛, 了解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 还可以开启学生的心灵, 诱发学生思考, 开发学生的智力, 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一旦学生的积极性被调动起来了, 一个对物理学习的有利条件和良好环境也就形成了。学生就能自觉自愿地去学习和思考, 这也就是最有效的课堂教学调控。

教师在课堂上还要做好以下调控:如, 当一堂课开始时, 教师不要急于讲课, 而是要先巡视全班学生, 对尚未准备好的学生, 盯视他, 使其自觉地做好学习准备;在做演示时或提问前, 用眼睛巡视周围, 防止一些学生唯恐看不见演示现象而出现课堂混乱现象, 防止出现差生积极要求回答问题却受到冷落, 这叫目光调控;课堂上当个别学生有违纪行为时, 教师要附以严肃的表情盯视他, 使其收敛;在进行课堂练习时, 教师在学生座位之间走动, 既方便个别辅导, 及时发现学生学习中存在的问题, 使教学信息得以更好的反馈, 又可以通过对学生表示改正错误的喜悦、积极思考的赞许、该会而不会时的惊讶、跃跃欲试的鼓励等面部表情, 向学生传达信息, 实现行为调控。

当然, 对于一些纪律性较差的班级, 教师的严肃又是必要的。课堂上, 教师要善于运用严肃又不失亲切的命令语句:“请同学们安静, 听我提问”;使用简短、有力的说理语句:“不要说话、放下手中与物理无关的东西, 用心听讲, 不要影响其他同学”;使用响亮、准确的引导语句:“我给大家做个实验, 请同学们注意观察实验中出现的现象, 特别是其中的变化过程”等等。教师通过严肃的用语对课堂进行用语调控。

8.物理课堂论文 篇八

【关键词】初中物理 有效课堂 实验教学

实验作为初中物理教学的基础,在初中物理教学和学生的学习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要提高初中物理课堂的教学效果,促进学生学习物理的积极性和实效性,构建有效的初中物理课堂,我们必须要以实验教学为抓手,通过优化、创新物理实验,促进初中物理教学和学生的学习高效运行,提升初中物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实验教学的优化是培养学生的素质、提高学生的能力,实现高效初中物理课堂的重要基础。

一、实验教学的优化,需要重视学生的观察能力

初中物理的实验教学要提高效率,必须要考虑学生在实验中的表现。同样的实验过程,对于不同的学生就会产生截然不同的效果,究其原因有多方面的因素,其中学生在实验的观察方面表现出来的差异性不容忽视。

比如:在进行焦耳定律的演示实验教学的时候,首先就要求学生注意观察实验中的两个烧瓶内的玻璃管中的液柱液面高度如何的变化。因为,实验中学生对液柱液面变化的认知和观察,直接影响着学生对实验现象差异性的感知,只有学生们观察到了实验中产生的差异,学生们才能够去思考产生差异的原因。学生们通过对两个玻璃瓶中液柱的液面变化的对比,才能够认识到这两个玻璃瓶子中的温度存在着差异,从而开始思考和寻找产生这种差异的原因。所以,整个演示实验的关键,就是要让学生留心观察实验中两个玻璃瓶中液柱的高度变化,不仅要让学生留心观察,更要让学生能够细心地观察到这种差异,捕捉到这种变化。也就是实验中要让学生带着目的展开观察,防止学生只是单纯地看热闹,无法注意到实验现象透露的玄机。接着引导学生探讨是什么原因,导致了玻璃瓶中液柱的变化,从而认识到这两个玻璃瓶中煤油吸收的热量是不同的。

可见,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实验教学成败关键之一就是学生的观察能力。如果学生不认真观察,实验再怎么精彩,学生对实验中的现象也是视而不见,实验也不会产生好的教学效果。

二、实验教学的优化,需要重视学生良好的实验习惯

实验教学的成效,不仅在于学生能不能够观察到需要观察的实验现象,同时在实验中学生所表现出来的实验习惯,直接制约和影响学生对实验现象和实验规律的正确感知。特别是在学生的分组实验中,如果学生没有良好的实验习惯,学生的分组实验很难理想地进行,直接影响实验结果的得出。

比如:我们在牛顿第一定律的实验教学中,为了培养学生良好的实验习惯,我的实验设计和关注点不仅在让学生准确观察实验,得出实验的结论,更重要的是要有意地培养学生的良好实验习惯。为此,我首先让学生明确实验的重要性和实验要得出的结论,以引起学生的注意。之后我告诉学生们本实验要让实验小车从相同的高度滑下来,并在水平面上经历不同的表面(毛巾面、棉布面、木板面),观察小车以相同的速度在水平面上前进的距离有什么不同?并思考为什么会造成这样的不同?学生们有了明确的实验观察目的,在实验中就能够抓住重点,有目的进行观察。从而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学生的良好的实验习惯,帮助学生更有效地获得实验信息,引起学生的思维。我在学生们观察完实验后,问学生们:小车之所以前进的距离不同,是由于小车所受到的阻力大小不同。那么,如果小车受到的阻力逐渐变小,甚至消失了,小车将会如何运动?这样的问题,引起了学生的思考和讨论,经过学生之间的交流和讨论,很快就得出了牛顿第一定理的内容。实验的圆满结束,离不开学生良好的实验习惯的培养,良好的实验习惯是实现高效课堂实验的重要基础。

可见,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由于学生对实验的初步接触,重视学生良好的实验习惯,才能促进实验课堂效率的提高。教师要把培养学生良好的实验习惯,作为一项常抓不懈的教学任务和目标,贯彻下去。

三、实验教学的优化,要重视学生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

实验教学除了要重视课堂演示实验和学生进行的分组实验,更不能忽视学生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我们现在所使用的初中物理教材,注重和学生实际的联系,设计了很多的课外小实验,利用好这些课外实验活动,能够更好地优化实验教学,提高教学效果。

比如:在教材中有很多的课外实验活动内容:在物体的运动速度的教学中,有亲自测量自己步行速度的活动。我在这堂课的教学中,要求学生严格按照教材中的内容去开展课外实验活动,不仅如此,我还给学生设计了制作滴水计时器的实验活动,让学生使用消毒后的废弃输液瓶子和输液管,在家里自己动手制作出滴水时间为一秒的滴水计时装置。并让学生用木棍手持这个装置,进行步行,计量自己的步行距离和滴水次数,从而通过计算,获得自己步行的大概速度。

综上所述,在初中物理课堂中,要关注实验教学的最优化,教师在实验教学中,要注重学生观察能力的培养,以引导学生关注实验现象,激活学生思维;更要培养学生良好的实验习惯和重视课外实验教学活动,促进学生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陈晓霞. 如何提高初中物理实验教学的有效性[J]. 基础教育研究,2011(6).

[2] 王剑. 如何提高初中物理实验教学的有效性[J]. 湖南中学物理,2014(12).

[3] 胡银罗. 浅谈初中物理实验教学的有效方法[J]. 数理化学习,2012(8).

9.物理课堂教学反思 篇九

1、打造幽默课堂

每年春节联欢晚会,观众最喜欢的节目是相声和小品这种有风趣幽默的艺术类节目。而我们学生也渴望“物理课堂的幽默”,作为教师我们要满足学生的这种心理要求。让学生在欢乐、愉快的课堂气氛中掌握新的物理知识和技能。幽默的课堂教学艺术可以调节课堂气氛,有时一句话、一个动作可以使原本沉闷的课堂气氛变得活跃。记得在讲《光的折射》时,告诉学生我们看水中的鱼其实是鱼的虚像,不是鱼的真实位置,我把这种鱼形象的称为“假鱼”(甲鱼),学生哄堂大笑,这部分知识学生印象很深。在讲“高度是影响重力势能的因素”时,我向学生提出了这样的问题:“三层楼高的天空中有一片树叶落向你的头上,你会怎样?”接着问:“如果三层楼的高空中有个铅球落向你的头上,你会怎样?”这样的问题肯定会受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幽默有利于课堂教学,但我们决不能纯粹为了“幽默而幽默”幽默过度会使课堂华而不实,“课堂幽默得有分寸,做的幽默不失本分,欢乐不乏启迪。

2、课堂上让微笑多一点

微笑作为一种面部表情,它在课堂教学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教师微笑上课,学生不但会感到亲切,而且会觉得轻松,没压力。这样学生就会敢于也乐于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来,思维才会处于活跃、兴奋状态,才能听得进、记得牢。给学生一个微笑,回报你的将是一个生机盎然的春天。

3、课堂上多一份耐心、多一点等待

在课堂上不能急于求成,要给学生充分的思考和学习的时间,不能让学生的学习、讨论流于形式。当学生起来回答问题时,特别是他们紧张回答不上来时,我总是给于相应的等待,不能着急,更不能一脸的不耐烦,反而态度更要和蔼地让他们放松心情,给他们一定的思考的空间。就是实在答不上来也要给于相应的肯定,千万不要急于找下一位同学回答。我们老师不要小看这一点等待时间,它能很好的保护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能使学生从心底感激老师对他的理解和尊重。

10.物理课堂论文 篇十

【摘 要】 本文通过对当前高中物理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且提出了加强物理教学效率提升的策略,旨在促进高中物理教学质量的提升,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水平。【关键词】高中物理;问题;对策;高效课堂 引言

课堂教学素质教育的主要渠道,只有抓住课堂教学的效率,才能够提高教学的效率和质量,传统的教学模式大多注重“教”,强调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往往忽视学生发挥自己的主体作用,常常注重培养学生对知识的掌握而忽视对价值观与情感态度的培养,总之,造成了学生缺乏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在学习过程中常处于被动的角色。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普及,教学方式有一定改变,教学手段也逐渐现代化,但是,在初中物理课堂教学过程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亟待解决。

一、当前物理教学的现状分析

近年来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入推进,在教学过程中积极加强对学生的引导,帮助学生提高积极主动的能力成为当前教育过程中的一个重要过程。在物理教学过程中尽管学校加大了投入但同时还是存在一些问题。

(一)对学生的主体性的发挥不够

当前很多学校的教学过程中往往都存在学生的主体性发挥不够的问题,即使新课改的相关理念已经得到了相应的应用,但同样还是存在一些问题,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仍然采用传统的方式进行教学,没有积极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因此导致学生的学习兴趣不高。此外,很多教师也没有意识到物理教学的重要性,教师本身的水平能力也不够高,在教学过程中往往是进行理论教学,不能结合实验进行讲解,因此导致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兴趣程度不高,水平不能得到提升。

(二)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高

在当前的高中物理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高是影响学生学习能力水平提升的一个重要原因。当前很多高中的物理实验教学手段和方法都比较落后,因此很多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能积极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应对,最终导致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高,甚至会对枯燥的课题教学产生厌倦的情绪。

(三)物理实验教学存在的问题

首先,物理实验教学内容存在一定的问题。当前很多教师都认为实验课程是从属于理论课程的,是作为理论课程的补充而存在的,实验课程的趣味性、基础性等内容被忽略,很多时候时间大多花在理论课程的教授上,而不能有充足的时间进行实验教学,是当前物理实验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一个主要瓶颈。另外,现有的一些实验,也是受到传统实验的影响,只是对一些实验结果进行验证,并没有真正创新,从实验过程中获得一定的知识,教学内容和方法都比较单一,不能提高学生自主思考和创新的能力。其次,实验考核的机制不够完善。实验考核是检查学生技能掌握情况的一个重要方法,客观合理地对学生的实验进行评价,可以促进学生实验能力的进步,但现阶段不完善的实验考核机制,也会对实验教学产生不良的影响,从而影响教学质量。

二、加强高中物理教学效率提升的策略

(一)充分认识物理教学的重要性

物理课程以实验为基础的一门学科,实践性很强。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帮助学生获得更多的理论知识,还应该要积极培养学生的观察以及思维能力,从而帮助学生的综合能力素养的提升。当前的物理教学过程中,仍然存在重视理论知识而忽略物理实验教学的现象,因此很多学生都认为物理课程的理论性也很强,在教学过程中对实验的重视程度不够,只是停留在理论知识的学习上,最终也只能培养高分低能型的人才,没有创新的意识去工作学习。因此,在物理教学过程中应该要加强意识的创新与改革,认识到物理教学的重要性,改变对物理教学的传统思想理念,让学生和教师都意识到物理理论学习以及实验学习的重要性,要意识到物理实验不仅是验证原理的一个途径,更是锻炼学生发现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的一种重要途径。因此在物理教学过程中,除了对各种理论知识进行讲解,还应该要加强物理实验教学的力度,不断提高物理教学水平。

(二)提高教师的能力素养

教师与学生都是教学过程中的主导力量,只有双方配合良好,才能成就成功的课堂。培养教师的能力素养,要培养教师结合实际进行教学的能力,用身边最常见的现象来解释物理现象,让学生能从生活中体会到物理的奥秘,从而加深对物理的学习兴趣。另外,要培养教师对待学生和蔼的态度,这能不断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对物理的热爱程度。

(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生的兴趣是保证课堂效率的重要因素,保持良好的学习兴趣能促进学生培养良好的听课习惯。物理课程难懂,常常导致很多学生失去兴趣,因此,激发学生兴趣是提高课堂效率的必经之路。由于高中学生的好奇心比较强,在教学中可以利用有趣的实验现象来增强学生的好奇心,也能激发学生强大的求知欲望。比如,在教学“短路”这一课程内容时,要学生进行具体的短路判断,学生会感到十分困难。此时,教师就可以采用类比的方式进行课堂讲解,将枯燥的内容转化为学生感兴趣的事物。例如,将物理课程中的电流与公路上的汽车作比较,而具体的导线则与公路相比,再将家里的电器比作是公路边的收费站,而汽车在行驶的过程中为了节约成本,自然不会经过收费站。如此一来,就能加深学生对短路的认识,待到学生遇到相似的问题时也能利用所学的知识点对问题进行解决。同时还可以采用多媒体进行教学,加强各种多媒体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应用,能够不断激发学生的兴趣,加强对学生的综合能力水平的提升。

(四)加强物理实验教学

物理实验教学是物理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物理实验教学过程中,首先应该要改变物理实验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要贯穿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一般是采用由浅入深的教育模式。只有层层递进,才能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从基础的实验向综合性实验过渡。传统的实验教学大多是教师演示、学生模仿学习的模式,不利于学生的思维能力的开发。通过实验的创新可以培养学生的众多操作能力、分析问题的能力等,例如,可以在一定时间内举行“创新实验比赛”,这种比赛是激发学生积极性的一种重要途径,也可以成为他们展示自己能力的平台,从而建立更强烈的自信心。这种实验教学模式相比于在课堂上由教师讲解、学生听课这种模式而言,给了学生更多的空间。物理实验竞赛一般是开放性项目,由学生自愿组合成组,通过自己查阅资料并且进行总结,得到所需要的材料仪器等,再进行实验,最后将实验结果进行讨论,小组之间进行相互的交流,发现问题并且及时提出进行解决。教师在这个过程中充当引导者的角色,对学生加以指导,并且在最后对学生的实验结果和分析进行点评,以此激励学生的学习积极。与此同时应该要积极加强对物理实验教学的投入。物理实验教学过程中的投入不足是影响实验教学质量的重要原因,随着物理实验在物理教学过程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加强对物理实验的投入,也是提高物理实验教学效率的一个重要举措。比如加强对各种实验器材的采购、加强物理实验室的建设等,都是为物理实验教学提供必备硬件条件的重要措施。

三、结语

11.物理课堂论文 篇十一

关键词:物理学前沿;高中课堂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10-094-01

一、理论内容的分析

当代物理前沿理论主要包括:粒子物理和量子场论,超弦理论和场论,引力理论与宇宙学,凝聚态理论,生物物理,原子核理论和原子分子理论,量子物理和量子信息理论等等。这些新的理论在物理教材中都有着不同程度的体现。比如,在万有引力的章节中,就对四种相互作用力和引力场进行了系统的介绍,让学生对场理论有了一个比较初步的了解,而不仅仅局限于引力场;在学习简谐运动的内容时,对单摆的非线性运动及混沌理论进行了介绍,使学生对物体运动的复杂性有了直观的认识……这些新的理论不仅能丰富学生对物理理论的认识,更能激发他们对这些尚不完善理论的好奇心,从而增加他们学习物理的兴趣。

二、中学物理教师应补充新知识,提高自身的文化素养

由于历史的原因,目前绝大多数的中学物理教师是在狭窄的专业模式中培养出来的,教师在大学时代学习的知识很多已经陈旧、过时,如果试图靠吃老本,那是绝对行不通的。现代社会青少年学生的知识信息来源非常广泛,各种渠道的信息扩大了学生的知识面,但也给他们带来了各种新问题,他们希望从教师那里找到正确答案。“要想给学生一杯水,教师就得有一桶水”。如今学生这个“杯子”越来越大了,如果教师还靠自己桶里原来那么点水,怎么能够舀给学生呢?更重要的是,我们应有一桶流动的水,常言说,流水不腐,即我们的知识应该吐故纳新,使我们拥有一桶永远是新鲜、富有营养、受学生欢迎的高质量的水。

三、了解科学发现的本来面目,引导学生立志创新、献身科学

我们在教学中一味强调科学家是“发现”而非“发明”了科学真理,就好像真理是先验的、与人无涉的存在,就算不被此科学家发现,也必然会被彼科学家发现一样。“先验论”歪曲了科学发现的真实过程,严重贬低了科学家的创新,更为严重的是,似乎还容易使学生滋生惰性,产生对文本及教师的盲信盲从和过度依赖,丧失其在科学中实现自我的使命感。

四、中学物理教学渗透现代物理前沿知识的方法

中学物理教学中,渗透现代物理前沿知识,不仅要求内容上使学生容易接受,在教学方法上更应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选择适宜的方式方法和教学手段。过去那种灌入式教学方法显然不行,课堂教学的一般方法也不尽合适,那么,如何渗透现代物理知识呢?

1、充分利用电脑多媒体教学手段。电脑多媒体辅助教学(CAI)是现代教学技术中最先进的一种方法,它具有直观形象、生动活泼、声像并茂的特点,利用它可以实现人机交互、化难为易、化繁为简、化静为动、化抽象为直观,提高学生的兴趣和注意力,从而提高现代物理知识的渗透效果。

比如,现代分形理论是认识自然界真实面目的一个有力工具,对它的渗透,如果只讲抽象的概念,就学生的认知水平,难以理解和接受。如果利用电脑演示给学生,那奇妙的图像、美丽的色彩,那无尽的分形、无穷的变幻,必将给学生带来极大的惊喜,激起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调动起学生探求真理,崇尚科学的热情和兴趣。

2、录相手段的应用。录相教学是电化教学的一种常用手段,它同样具有声像并茂的特点,且直观形象,生动有趣。在中学物理教学中,利用录相手段进行现代物理前沿知识的渗透,是一种难得的好方法。问题是录相资料从何而来,靠自己制作显然有很大局限性和困难,不妨从电视节目中或从专题性科普知识节目中进行裁录,在教学中,适时地通过录相课的形式,放给学生观看,会收到良好的效果。比如,中央电视台制作的“黑洞之迷”、“宇宙大爆炸理论”等节目,都是很好的录相教材,如果能利用网络资料,当然更好。

3、通过活动课程,渗透现代物理知识。在中学物理教学中,适当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来渗透现代物理知识,不失为一种好方法。比如,组织学生参观科技展览;开展常规性的科技活动;聘请科学家做科普讲座、报告等,另外,也可通过读书竞赛、办黑板报等形式,对学生进行现代物理知识的渗透,使他在活动中受到潜移默化的。

12.让物理课堂牵手生活 篇十二

但在很多课堂, 教师只是教教材, 由例题讲解—练习—再讲解, 物理教学完全变成了解题教学。学生也对物理学习产生了枯燥与厌倦之感, 导致物理教学“死水一潭”。因此, 在教学中, 我们应该将现行教材中枯燥、脱离学生实际的内容还原为取之于学生生活实际并具有一定真实意义的物理问题, 以此来沟通物理与生活实际的联系, 激发他们学习物理的兴趣, 并让他们在探究生活问题的过程中理解、学习和发展物理。

那么, 如何把这些理念或思想贯彻到自己的教育行为中, 如何让生活的活水流进物理课堂, 让物理教学牵手生活呢?

下面, 我将撷取自己平时在物理教学中的几个片段, 举例说明我是如何将生活的“活水”引进课堂的。

一、引入生活典型事例, 激发学习兴趣

实践证明:当学生的学习材料来自于现实生活时, 其学习兴趣会倍加高涨。我们要关注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学习体验, 捕捉贴近学生的生活素材, 选取学生生活中熟悉的人、事、物, 采撷生活物理实例, 挖掘生活中的物理原型, 让他们体会到生动有趣与丰富多彩, 以唤起他们的兴趣。教师应该充分利用学生的认知规律、已有的生活经验, 转化“以教材为本”的旧观念, 灵活处理教材, 根据实际需要对原材料进行优化组合。在物理教学中, 我们要从多方面“找”物理素材, 多让学生到生活中“找”物理、“想”物理, 真切感受“生活中处处有物理。”因此, 我们不但要把生活引进课堂, 而且要让学生把熟悉的生活带进课堂的探究学习中。

如在教授《加速度》这一节时, 我插入了杨利伟的航天训练的小故事:

有人问航天英雄杨利伟:“航天训练最难受的是什么?”

杨利伟说:“最大的压力是承受加速度。航天员的训练要求超载达到人体自重8倍重力的加速度, 持续时间为40至50秒。每次训练, 在强大作用力下, 航天员都会脸部肌肉变形、呼吸困难、眼泪会不由自主地流下……”

让航天英雄杨利伟如此难受的加速度到底是什么?

简单地说:加速度就是速度的变化率。

这个故事一讲完, 学生的好奇心立即被激发了, 产生了强烈的探究问题的欲望, 以高昂的情绪学完了加速度的主要内容。课后测试表明学生对加速度的理解既全面又透彻。

二、引入生活现象, 设置问题情境, 引导学生思考

学源于思, 思源于疑。伟大的物理学家爱因斯坦说:“提出一个问题, 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科学探究始于问题, 探究性教学是给学生造疑。教师要善于设置问题情境, 只有找准了学生的兴奋点、盲点、迷惑点, 才能引发学生的认知冲动。

比如我在教学“光学”这一节内容时, 就创设了下面的情境:一个初春的月夜, 一阵大雨过后, 月光明媚, 小东和小明 (上课时最好用本班学生的真实姓名, 我认为这样可适当提高学生兴趣。) 两人迎着月光相约来到校外散步, 边走边谈, 回校时两人的裤子都被路上的积水弄湿弄脏了。请问, 如果你是小东或小明, 如何判断路上哪里有积水, 使自己不至于踩到呢?学生议论纷纷:有的说凭着对路较熟;有的说出去时迎着月光, 路面上较亮的地方有积水, 回来时却是较暗的地方有积水;有的说……于是我就借助学生的回答, 稍作提示:积水的地方可看作镜面, 并让学生带着问题去看课本, 并对刚才的回答作出分析, 从而自然地导入新课程。课后证明了这节课是相当成功的, 既增加了学生的感性认识, 丰富了学生对人类科技发展的认识, 又很好地体现了“STS”在物理教学中的渗透作用。

三、运用生活事例设计练习, 做到学以致用

学习物理知识, 是为了更好地去服务生活。因此, 在教学的练习设计中, 我会编一些实际应用的题目, 培养学生们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教学中, 我还应尽量地为学生创造运用知识进行实践操作的机会, 引导他们自觉地运用物理知识、物理方法去分析、解决实际问题, 从而培养他们的物理意识。

如:物体是否可被看成质点, 可用郭晶晶的跳水过程、刘翔的跨栏过程来设题。

天体运动问题, 可结合2009年7月22日的日全食奇观来设计练习题。

……

在物理教学中, 我们还可以引导学生进行小实验, 去探索、寻求、解决生活中某些实际问题。比如, 如何测量操场上旗杆的高度:如何测量食用大米的密度?如何在家中测量酱油、牛奶的密度?暑假里校园中花木无人浇水怎样使通到花木边的自来水每天自动放水一次?俄罗斯核潜艇“库尔斯克”号失事沉没巴伦支海, 一百多米深的海底, 怎样把模拟的“库尔斯克”号从水池中打捞上来?我们应让学生把学到的物理知识运用到这些在课本上没有出现的, 而在现实的生产、生活中存在的实际问题中, 边学边用, 活学活用。

13.初中物理课堂教学反思 篇十三

覃梅清

【摘要】初三生出现物理学习成绩大滑坡,对物理学习提不起热情。反思其因,在于师生之间和谐的教学关系产生了脱节,老师忽视了对学生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的培养。所以,在物理课堂教学中建立起良好的师生关系;加强实验教学;指导学生变“学会”为“会学”;同时深入教学改革,加强小组合作,给每一个学生创造成功的机会,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合作精神、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势在必行。【关健词】后进生 兴趣 和谐 会学 合作 成功 九年级的第二次中考模拟试成绩出来了,全校物理科平均分47.5分,甚差!仔细想想,这一届学生刚上八年级时对物理学习很感兴趣、好奇心很强。能初步意识到物理知识在现实生活中的一些应用。他们大都很想学好这门功课,都能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学习当中。去年的段、期考物理成绩也很好。怎么会到了毕业期学习成绩会大滑坡呢?这说明有不少学生进入九年级后,随着学习的深入,对物理的学习已由主动变为被动,甚至失去了对物理的学习兴趣。慢慢成为学习后进生。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呢?难道是像有些老师所说的“现在的学生一届不如一届了”吗?还是现用教材的难度太大了?都不是!痛定思痛,从以下几点做反思:

一、反思师生的关系

“授之以鱼“或“授之以渔”。过去,我们在教学过程中过于注重对学生进行知识技能的传授和学科应试能力的培养,而忽略了及

时对学生出现的各种学习困难进行必要的心理疏导,忽视了对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培养,从而导致学生没有建立学科情感,失去对物理学习的求知欲望和自主性。素质教育的目的之一是使学生的个性,创造力得以充分发展,教师应从“授业”中解脱出来,以一个组织者、引导者、参与者的身份出现在课堂教学中,在平等的基础上师生共同研究,放手让学生共同探索物理知识,使师生的交流更加全方位的协调、平等。课堂教学中,民主、平等的师生互动的教学关系是促进学生创造性学习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那种以自己为中心,家长式的,只有教师讲学生听的课堂教学势必限制了学生的思维活动,抑制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创新精神,当然也限制了教学成果。

例如在每一次物理测试后的讲评课,如果教师一味地从头到尾罗列完试题的答案,让学生被动地做笔记,下课后,老师自以为是地认为自己付出了,把学生“喂”饱了,学生也自认为获得了知识,心满意足,殊不知,这是水过鸭背——一点痕迹都不留。如果教师能课前把试卷仔细分析过,按重难点、出错率等分好类,再组织不同水平的学生进行评讲,效果会事半功倍。课堂中让学生拥有自己的声音,鼓励他们敢想、敢猜、敢说、敢做的精神,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发表自己见解的欲望,表扬他们点滴的思维成果,师生间共同形成一种科学的学习态度和思维品质。

二、反思学法指导

发展心理学中强调:“学会学习”是中小学生最基本的学习任务。陶行知先生也说过:“教师的责任不在教,而在教学生学”。只有让学

生掌握了学习方法,具备了学习能力,学生才能真正成为主动的学习主体。因此,教师要高度重视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

首先,教学中要教给学生学习物理的方法。学习方法不当,是导致学生产生厌学情绪的重要原因。知识是死的,方法是活的,只有掌握了合适的方法,才能“以不变应万变”,迎接新的挑战。其次是加强探究学习,让学生亲身经历探究科学知识的过程。教师必须树立“教学方法受制于学习过程、教服务于学”的观念,以学生为主体,按照学生的探究进程开展教学,使学生通过学习,真正从探究中学会学习,喜欢学习。再次是要巧设问题情境,诱发学生的求知欲。一个富有意义的物理问题,可以引起学生的好奇心,诱发她们的求知欲望,使他们的思维活动在问题的牵动下处于高度兴奋的状态。引导学生变“知”为“法”,变“学好”为“好学”和“会学”,逐步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例如在物理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教会学生怎样自己去学习物理教材,怎样听课、做摘记、怎样完成物理作业和课外小实验等。之外,更重要的是对学生进行物理学习中特有思维和研究方法的指导。因为在物理学发展的道路上,物理学家们已成功地创造了一套绝妙的物理方法。例如:观察实验法、转换法、理想模型法、控制变量法、类比方法等等。这就要求我们物理教师在引导学生学习物理的同时,必须不失时机地指导学生去学习和运用这些物理方法,领悟物理学家在探索知识过程中不畏劳苦、开拓创新的科学精神。

三、反思实验教学

物理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几乎所有物理定律均来自于物理实验,并受到社会进步和新的物理实验所检验,并又有新的发展。在物理教学中,首先要加强物理实验,这是物理教育教学改革的重点。实验是物理教学的基础,对培养学生的科学素质有不可取代的重要作用。但是,长期以来,由于应试教育的影响,我们的物理实验成了薄弱的环节,即使设有中考理化实验操作考试,教师安排实验也只是应付考试,没有从根本上发挥实验教学的真正作用。教师采取的教学模式基本是“口授、耳听、笔演”,解题成了学生学物理的出发点和最终归宿。由于许多物理概念和规律不是在手脑并用的科学过程中形成的,学到的物理知识变成了僵死的东西,造成不少学生“高分低能”甚至“低分无能”。这是培养学生开拓意识和创新精神的素质教育目标背道而驰的。因此,在物理教学中要大力加强实验,要求学生“动手操作,注意观察,动脑思考”,尽量把验证性实验改为探索性实验,把课内实验延伸到课外家庭实验,要大力鼓励学生课外用生活用具、玩具做各种小试验,小制作,培养科学探究精神,使他们感到科学就在身边,物理并不深奥。

四、反思小组合作学习

过去,农村初中学校教学中存在 “穿旧鞋走新路”的现象,所谓小组合作学习就是把学生按小组围成圈排好座位,上课的方式依旧“填鸭”和“题海战术”,没有充分发挥小组合作的真正作用。真正的合作学习应该充分利用课堂教学这个主战场培养学生协作精神,交往能力,和创新意识。在小组合作学习中,教师应提前设计好问题,让

学生面对学生,可以无拘无束地发表自己的见解。同学之间可以讨论、争辩、交流, 给学生以极大的思维空间,让学生尽情地自我表现,发挥潜能,在有限的时间内增强思维的检索频率,使思维异常的活跃, 有效地激发学生创新的灵感和创新意识。在小组合作学习中优等生可以得到尽可能地发展,中等生得到有效地锻炼,学困生也得到极大地帮助和提高。同学之间互动互助互补,使学生思维更加活跃,更加开阔,创新意识、实践能力进一步得到发展,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14.初中物理课堂教学心得 篇十四

湾里中学饶建兵2011.12.1从事物理教学几年,发现有好多同学不会学物理,怕学物理。他们老是感觉到物理难,我也常常感觉力不从心,觉得累。我常想,面对这样的生源,怎样尽可能的教好物理,教会学生呢?下面我就物理学科谈谈自己的体会。

1、抓好入门教育

物理课对于初二年级的学生而言是一门新学科,学生刚拿到教材后有一种新奇感,但这种新奇感是短暂的,如不及时深化,“热”会马上消失。所以第一节的教学十分重要,我们要认真设计教案,上好第一节课。比如通过演示“停止沸腾的水,浇上冷水后又重新沸腾”、“倒置漏斗中的乒乓球不会掉下来”、“被纸片封闭在倒转的玻璃杯中的水不会流出来”等实验,引起学生的疑问,激发学生的学习物理的热情

2、充分利用新教材的资源优势,因材施教

新教材图文并茂、生动活泼、编排形式新颖;内容顺序重新安排切合学生实际;课题的引入与生活联系紧密,处处设疑,对学生有很大吸引力。很容易激发学生的兴趣。只要教师能充分利用新教材的资源优势,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作用,就能比较容易达到既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又激发学生生活奥秘欲望的目的。物理有很多的基本概念、规律、定律、定理,每一个都很重要,我们是在做题的过程中慢慢掌握并加以应用的。靠死记硬背,学习好的同学可以,但大多数同学就不行。针对这一情况,我就利用学科的特点,解题时尽可能多的画图来讲解,并不时穿插一些俗语。这样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又有助于学生对题意、规律、定理的理解。在此基础上,我也要求学生学会画图。经过几年的探索,学生对此反响很好,称此大大提高了解题的正确率,也有利于基本概念、规律、定律、定理的掌握。

3、课堂教学氛围和谐、热烈

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在教学实施过程中,教师如果能创设一种师生关系密切,感情融洽,平等合作的和谐、愉悦的人际关系,将有利于学生课堂参与的积极性和学习效率的提高。如何来创设这种愉悦的氛围呢?

首先,我们要相信每一个学生都有自己的天赋、才能、兴趣;相信每一个学生都能成长为有用的人。对因学习差而抬不起头的学生,教师要给予同情,给予热情而诚恳的帮助。使整个课堂教学活动好、中、差各个层次的学生都能勤奋努

力,积极开展思维活动,教师能够围绕教学内容运用多种方式调动学生的情绪,学生对教学内容津津津有味,课堂充满和谐、活跃的气氛。

其次,在课堂上创设一种尊重学生的观点,形成鼓励学生提问、陈述的课堂氛围;高度评价和鼓励学生的积极参与,建立师生之间的相互合作关系,从而达到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的目的。

最后,我们要重新定位自己的角色,热爱自己的学生,尊重学生的个性,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这样学生才能 “亲其师,信其道”。

4、重视物理实验教学

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新教材强调“要学好物理,就要认真做实验,敢于动手,勤于动手”,结合中学生好动的身心特点,多给学生动手的机会,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感受学习物理的乐趣。新教材上的演示实验、探究实验、课外小实验较原教材多很多,做好这些实验,顺利地得出规律,启发学生解决一些实际问题,既能清楚地引如概念,又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15.物理“快乐课堂”的探讨 篇十五

因此,我们要在物理的教学中让学生充分享受“快乐课堂”,体验科学的奥秘。下面以“压强”的教学为例子来感受一下快乐的滋味。

一、快乐入门

1.抛弃思想负担,快乐引入“压力”

例如,在第一节《压强》(固体压强)的开头,我必须先让学生知道什么叫压力然后才能引入压强。我上课后直接问学生:“你们觉得现在过得有压力吗?”一讲“压力”,学生就像炸开了锅的蚂蚁,因为“压力”这个词是很敏感的话题,他们第一个就想到“学习压力”,学生们你一句我一言地讨论起来,气氛很活跃,他们在互相倾诉自己的“压力”并为此而难过、无奈。我并没有马上阻止他们的讨论,看着他们气愤和可怜的样子,我深表同情。所以,给了他们好几分钟的时间倾诉心底的“压力”。

学生意识到我对他们的理解,倾诉完就停下来了,一脸疑惑地看着我:“老师今天怎么啦?”“问这些干吗?”看到他们的好奇心来了,我的新课可以开始了:“我们的生活中很多的压力,特别是精神压力,我们要学会释放,学会调整,那样我们才能好好地活下去。今天我们就来将我们物理上的‘压力’彻底‘铲除’。”这是我及时进行情感教育的一个好机会。当学生心情放松下来,好奇心形成后,我的课堂在快乐中开始了。

“那么我们身边的物体有没受到压力呢?我们看书桌放在地面,地面会不会难受到‘喘不过气来呢’?”“哈哈……”学生很快乐,很喜欢这种拟人的方式,“肯定有!”“我们将两个物体相互接触发生形变而垂直物体表面的力叫压力。”——我成功引入了“压力”的概念,我们在笑声中开始,同时也用欢乐的方式学习了这个概念。

2. 在游戏中快乐感受“液体压强”

学生天性爱玩、爱动、好表现,我开始上课的时候就找几个能带动课堂气氛的学生来个“水底探秘”。我准备了一大桶的自来水和盐水,让他们帮忙将水里的“宝藏”捞出来,学生都感到莫名其妙。当他们将一只玩具老鼠捞出来的时候,他们都目瞪口呆,吓了一跳,但随后是一片快乐的笑声。我及时让两个学生将“探秘过程”进行总结——手越往下,觉得越难行动,感觉水对手有压力。相似的例子就如我们游泳的时候感觉胸口很闷,呼吸困难那样。

就这样,我们顺理成章就得出液体也有压强——“液体压强”。

把游戏引入课堂,寓教学于游戏中,可以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学习活动中掌握科学知识,能积极引导学生去探索科学的奥秘。

二、“快乐课堂”进行时,让课堂成为学生愉悦欢乐的学习乐园

孔子说过:“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不难看出,在中国,学习一度也是一件很快乐的事。遗憾的是,不知从什么时候起,中国人一提学习便是“十年寒窗苦读”“学海无涯苦作舟”的古训,应当说,这种观念至今仍然影响着大部分人。例如现在的幼儿,从3岁开始就要“被迫”按照父母的意愿去学钢琴、学画画,其实这根本不是他们的“乐趣”,他们需要的是跟伙伴们玩耍,为了父母所谓的“价值培训”,他们丢失了一辈子最难得的“童趣”,它的直接后果就是使他们以后处于被动的学习地位,将学习当成负担,从而逐渐产生厌学的情绪。

因此,我们必须想方设法将学习知识变成一件愉悦的事情,使学生在快乐课堂中主动学习。

三、在赏识教育中 “延伸快乐”

有一位心理学家说过:“人类本质中最殷切的需要是——渴望被赏识。”赏识,是指充分认识到人的积极因素,并加以肯定与赞赏。赏识对于成长中的孩子来说是至关重要的。赏识可以发现孩子的优点,激发孩子的内在动力。对孩子进行赏识教育,尊重孩子、相信孩子、鼓励孩子,可以帮助孩子扬长避短,克服自卑、懦弱的心理,树立自信心。

课堂上,我把学生当做平等的朋友来对待,热情关心、循循善诱,最大限度地去挖掘学生的优点,进行“激励式”的评价。“这位同学说得多完整啊!老师真佩服他!”“你说得真好,如果声音再响亮一些,就更好了!”……这些激励式的评语能在学生的内心深处形成一股强大的心理推动力,从而对学习的态度转换为乐意的、主动的。

16.物理课堂新理念 篇十六

新课程的教学需要综合型教师。物理教师除了要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外,还应时时关注科学前沿,了解相关学科边缘知识。当今物理学已发展成相当庞大的中心科学,形成了许多独立的分支,如原子分子物理、原子核物理、凝聚态物理、现代光学、低温物理学、耗散结构理论、混沌物理学等。而物理学与其他基础学科的结合,又形成许多边缘学科:如化学物理、生物物理、天体物理、地球物理、大气与海洋物理学等。在推进人类对自然的观察认识中,物理不断扩大人类的视野,大到上天人地——天体、宇宙物理学、海洋声学等;小到探微览幽——粒子物理学等,构成了向微观、宏观、宇观等领域的复杂的探索前沿。科学在发展,知识在更新,教师不应成为只是传授知识文化而忽视培养学生科学文化素质的传授者角色。教师应该是一个终身学习者。课程改革的总目标是围绕着学生的发展目标而设计和确定的。无论如何,新课程的核心是“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教师要还要给学生一个自主的学习空间,不断丰富学生的精神生活,给予学生全面展示个性力量的时间和平台。实施质量标准的多样化,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在课程教学中多用鼓励性的语言,来调动每一位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及时发现学生的闪光点。

师生关系得到进一步改善。作为新课改的教师应该适应新课程,教师的地位不应是站在讲台上“高高居上”,而是要走到学生中间去,不断指导、帮助,与每一个小组“对话”,不断听取学生“回音”及信息。把这一个新的教育理念带进物理课堂、指导物理教学、培养高素质人才,以适应时代发展的新要求,教师除了要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和综合性知识外,还必须从观念、能力、方法、系统等方面进行全方位的角色更新。教师要把施教的光芒辐射到全体学生,并努力培养他们独特的才能和志趣,从而塑造学生的创造个性。

物理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实验的操作、现象的观察,可以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树立实践是检验真理的依据的观念。教师的专业成长和教学理念的更新,使我們的教学行为、语言,学生的学习方式发生了很大变化,学生学得轻松了,老师教得快乐了,课堂充满了生机与活力。

上一篇:三国演义读书笔记每回好词好句下一篇:锻炼健身计划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