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实践活动评价意见

2024-10-17

综合实践活动评价意见(12篇)

1.综合实践活动评价意见 篇一

学校评价意见

一,该教师将学生的自主发展列为重要教学目标,且为这一目标的实现准备充足材料。在综合实践中,教师不是单一的知识传授者,而是学生活动的引导者,组织者、参与者、领导者、协调者和评价者。

二,该教师有很强的规划与设计的能力,该教师所设计的主题活动内容具有较强的实践性,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活动中,在活动中发展创新能力、实践能力。该教师对活动主题的选择考虑学生的兴趣需要,注意学生的个别差异。

三,该教师有较强的组织、管理协调与应变的能力,在活动中充分展示了这种能力。

四,该教师在活动过程中鼓励学生自主活动、体验。重视学生实践能力的发展。

七,该教师所组织的活动活动时间充分、活动空间广阔,课堂活动、校内、校外活动相结合、学校、家庭、社会相联系。

xx小学 xx年x月x日

2.综合实践活动评价意见 篇二

一、综合实践活动的评价理念

1、综合实践活动的评价要求重视学生活动过程的评价

我们在实际评价中重过程并非不要结果, 而是在重结果的情况下更注重对过程的评价。对学生的活动过程进行评价是对学生研究过程中的表现, 以及他们是如何解决问题的进行评价。对学生研究结果、作品进行评价, 应从学生研究问题的答案中寻找学生活动的过程, 结合问题的研究情况进行评价, 而不能只针对他们的研究成果进行评价。学生的研究结果可能是已有的成果, 甚至他们的研究结果是错误的, 如果学生们认识到了自己研究结果的错误, 那么他们的研究过程就是一个证明的过程, 是一个认识的过程, 是一个成长的过程, 对学生这一过程的肯定比起对好的结果的评价更有意义。

2、综合实践活动的评价的价值取向要多元化

由于每个同学的生活环境不同, 他们的思想观念、思维方式就千差万别, 那么, 对学生的评价也应该用不同的、相应的评价方式。对于同一个问题, 每位同学的思维方式不同、研究的出发点不同, 就会产生不同研究结果。即使同学们的研究结果相同, 由于他们的表现、表达方式不同, 那么对结果的呈现方式也不尽相同, 可以用作品的形式、论文的形式、汇报展的形式等等来表现。所以活动的评价方式也要多元化。

3、综合实践活动的评价要有整体观

在综合实践活动中, 对学生活动的评价也是活动本身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那么在活动的评价时, 就要把活动的过程、活动的结果、活动的评价等整合为一个有机的整体。从多角度、整体上评价每个学生的活动, 来完善学生的素质结构。

二、综合实践活动评价方法的指导

从上述理念中我们不难看出, 一直主张综合实践活动的评价要注重多元化, 通过各方面的力量鼓励并促进孩子的全面发展, 但综合实践活动中的主体是学生, 为了使其更好的发挥主体作用。我们更多该注意让学生学会如何去评价, 使他们在认识别人的品质时, 就开始形成自己的评价能力。

1、指导学生学会自我评价

学生学习评价就像小孩子学走路一样, 我们可以分为几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学生进行评价的初期, 教师可以为学生设计、准备一些具体而详细的评价表, 给学生一个准确的认知范围, 让学生明确评价的标准。为了培养孩子的自我评价能力, 教师也可以在班级的墙壁上贴一张“实话实说”留言台。记录着学生在活动中的真实感受, 旁边有数颗奖励星, 可以奖励自己。如一个学生在留言台写道:“这次活动我给自己打了满分, 虽然同学们说我做的中国结不好看, 但是我比哪一次都认真, 我的手被扎了五六次, 可是我没有对任何人说, 而且还帮助其他同学买绳子。同学们, 你们认为我怎样?欢迎大家告诉我。”

第二阶段要让学生们敢于表达自己的观点、想法, 要敢于让孩子摔跤。这一阶段我们不要怕学生说不好, 哪怕他说不到点子上也要给予鼓励。听学生说的目的是为要了解学生的想法, 了解学生的表达能力, 了解学生对“评价”这一定义的理解程度。教师如果发现学生只在课堂上还有很多学生不敢表达自己的想法, 怕说错, 怕被别人笑话。教师就要鼓励他们, 帮助他们树立自信心, 帮助他们勇于表达出自己的想法。因此, 在课堂上, 在活动中, 只要学生参与了活动, 教师一定要注意自己的评价语言, 用真情、饱含激励的评价语言鼓励学生, 让他敢于评价别人。

第三阶段引导学生进行正确的评价是最关键的一步, 学生参与课堂评价是学生认知层次的提高、自我意识的提高。让学生掌握评价的语式, 引导学生参与评价, 是为了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 提高辨别是非的能力, 提供相互沟通和交流的机会。如果学生只会使用“好、对、错了”等简单的词汇进行评价, 教师可以把评价的标准和评价的语式“看法+原因”渗透给学生, 这样可以使学生有一把衡量的尺子, 讲清自己的看法, 呈现清晰的思维过程。学生评价的能力是一点一滴积累出来的, 教师要随时和学生交流, 随时指导。

2、指导学生开展有效的小组评价

所谓小组评价区别于同伴评价。小组评价体现整体意识和荣誉感, 而同伴评价是“一对一”地进行评价, 强调学生对别人的正确理解和认识。心理学告诉我们, 只有在他人的评价中, 才能不断调整自我的评价。

开始时, 学生可能不知道该如何评价别人, 对别人给自己的评价也没有正确的认识, 有时在评议中甚至发生争议和冲突。所以在活动中可以设计这样一个环节“我想对你说”, 教师要求学生把自己的真实感受说给其他同学听。要引导学生客观公正地评价自己和他人, 让学生认识到我们评价的是事情而不是对人的评价, 在这里同时培养了学生的正义感和求实的态度。

在学生进行自评和互评时, 教师还要指导学生评价的方法和要领。通过这种客观的评议, 学生体会到什么是真诚, 懂得了赞美与欣赏别人, 学会了宽容。

三、综合实践活动注重开放评价的过程

开放评价过程就是摒弃过去那种只对学生实行总结性的评价, 注重对学生认识能力、情感习惯、行为态度形成过程的评价。把评价贯穿于教学的每一个环节, 对教学过程的每个环节, 及时反馈, 可以采用三种测评方法:

1、平时测评, 建立“成长记录评定”

学生人手一份成长档案袋, (档案袋里装有学生通过访问、调查、实地考察、到图书馆或上网查阅的材料、平时的作业、周记或活动体会) 。由学生保存, 每月反馈一次。采用鼓励性语言评价、学生自主评价、等级评价、星级评价等。

2、阶段测评, 我主要设计“阶段学生成绩评价表”

每学期每生一份, 由教师具体落实操作。阶段学习成绩评价主要分为课内和课外, 采用口试和笔试的形式进行。以学生的掌握情况为单位划分阶段, 确定研究课题和研究重点, 各项采用多形式样进行测评, 根据测评情况评定等级。如:学生将自己或小组经过实践、体验所取得的收获进行整理加工, 形成书面材料和口头报告材料, 也可以通过开辩论会、搞展览、出墙报等方式加以表达进行测评。

3、综合性评价

综合性评价的内涵十分丰富, 无论是哪个学段的学生, 凡是本学段应具有的素养, 统统包括其中, 进行一次终结性测评。

总之, 在开展综合实践活动评价工作时, 应纳入新的评价理念, 以学生发展为目的, 遵循评价的整体性、多元性、主体性原则, 力求客观现实地反映学生在活动中的真实表现。在活动中把尊重学生、爱护学生、发展学生贯穿于评价工作的始终, 使学生在学校、家庭、社会的大学习环境中既增长了知识, 又培养了能力;既开发了潜能, 又陶冶了情操;既形成良好的个性, 又发展了健全的人格。

摘要:综合实践活动是一门基于学生的直接经验, 密切联系学生自身生活与社会生活, 注重对知识技能的综合运用, 体现经验和生活对学生发展价值的实践性课程。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超越书本, 超越体系化的教材, 超越封闭的课堂。面对综合实践活动这一门全新的学科, 对它的评价也与众不同。综合实践活动的评价要从评价的理念、评价的方法的指导、评价的过程等方面进行指导。

3.综合实践活动评价意见 篇三

关键词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  教学评价  评价项目

课堂教学是课程实施的主阵地,是不同教育理念指导下的实践产物。课堂教学对践行课程育人理念、实现课程育人价值、提升学生的课程核心素养具有重要作用。加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课堂教学的评价研究是倡导推广“以生为本”、“能力为重”、“全面发展”教学理念,构建完善“和谐共生”、“教学相长”、“绿色健康”教学生态,促进学生“合格+特长”发展的重要抓手。

一、指导思想

综合实践活动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规定的一门必修课程。课程定位旨在改变“学生单纯接受教师传授知识”的学习方式,为学生构建开放的学习环境,引导学生从自身生活和社会生活中发现问题,开展多样化的实践学习,获得积极体验和丰富经验,形成对自然、社会和自我的整体认识[1]。引导学生在实践学习中,体验并初步学会问题解决的科学方法,培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的意识和能力,发展良好的科学态度、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形成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良好的个性品质。

根据综合实践活动的课程性质和目标定位,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课堂教学评价应该关注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强调对教师教学行为的分析与诊断,重视对学生学习潜能的发现和发展,发挥评价的教育功能[2]。评价内容不仅要包括教师的教学理念、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教学管理、教学效率、教学基本功等,还要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重视学生对知识技能的学习与应用、参与探究性实践活动的过程体验和感悟思考等。评价要重视师生的自我评价,强调过程性评价、形成性评价、诊断性评价、达标性评价、终结性评价等相结合,重视实践与反思,重视交流与合作,重视多元主体参与,多种渠道反馈评价信息,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二、基本原则

1.导向性原则

坚持以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价值功能和目标定位作为课堂教学评价标准制定和实施评价工作的重要导向,通过课堂教学评价引导教师和学生更新教学理念、转变教学方式、提高课程育人水平。

2.激励性原则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课堂教学评价应该注重并发挥对教师和学生的激励作用。多鼓励、少批评,多引导、少说教,引导教师主动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促使学生自觉、自主地完成教学活动任务。

3.差异性原则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课堂教学评价应该尊重教师和学生的个性差异、风格特色和兴趣特长,引导教师形成各具特色的教学风格,引导学生在已有知识能力水平上取得最大程度的发展。注重对不同教学内容、教学活动的差异化评价。

4.全面性原则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课堂教学评价应该注重课堂教学和学习活动的整体性,重视对教师教学思想、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教学效果,以及学生的知识、能力、观念、情感、兴趣等进行全面评价。

5.多元化原则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课堂教学评价应该注重评价主体的多维性、评价方法的多样性、评价形式的多元性。广泛引入学科专家、教育同行、家长、学生等参与开展过程性评价、达标性评价、诊断性评价、终结性评价等。

6.发展性原则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课堂教学评价应该强调对评价结果的发展性解释和运用,引导教师和学生开展纵向比较,以“入口”量“出口”,获得不同程度的成功体验。

三、评价项目

1.教学思想

教学思想是教学行为的灵魂。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课堂教学应该突出“素质教育”、“以生为本”、“能力为重”、“终身发展”、“因材施教”等新课程理念和教育思想[3]。

2.教学态度

教学态度是教学成败的关键。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课堂教学应该体现“热爱教学工作”、“关注学生成长和发展”、“为人师表、严谨治学”、“认真做好课堂教学准备、组织管理和评价反思”等教学态度。

3.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是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课堂教学目标体系应该由“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等维度组成。教学目标要以国家教育方针、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目标为依据,结合教学对象的认知发展规律和教育教学实际情况而科学设定,努力体现使每个学生在各自原有的基础上得到最大限度的发展。

4.教学内容

教学内容是教学活动的主体。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课堂教学内容要围绕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性质定位和课堂教学目标,突出实践性、综合性、开放性、生成性、时代性等特征,要符合学生认知规律,密切联系学生生活实际,注重引导学生主动在学习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课题、开展研究。将理论讲解与实践体验结合起来,提高问题解决能力和创新能力。

5.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是教学活动的重心。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课堂教学方法要体现多样化原则,综合运用理论讲授、自主探究、小组合作、集体展示、启发引导、实践体验等方法,突出实践教学、体验教学、启发教学、探究教学;要体现适切性原则,精选并灵活运用与教学目标、内容和对象相符合的教学方法,满足教与学的实际需要;要体现时代性原则,创新传统教学手段,科学运用现代教学工具,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6.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是教学质量的保障。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课堂教学过程要集中突出两个方面的特征,一是教学思路设计符合教学内容实际和学生实际,层次脉络清晰,具有一定独创性[4];二是教学结构安排科学合理,教学环节和步骤衔接得当、紧致有序,教师教的时间与学生学的时间比例恰当科学。

7.教学效果

教学效果是教学质量的核心。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课堂教学效果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看学生理论学习、实践体验、内化生成了多少东西,受到了哪些教育;二是看学生获得了多少激励和满足。前者主要体现在学生知识的增长、学习方法的获得、技能的训练、智力的发展、情感的陶冶、意志的锻炼等方面,后者主要体现在学生学习兴趣和信心的培养上等。

8.教师素养

教师素养是教学质量的支撑。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指导教师要充分体现广博的综合知识技能素养、精深的专业知识技能素养和扎实的教育教学基本素养。仪表端庄、大方得体,语言准确清晰、言简意赅、生动形象、启发性强,板书布局科学、工整美观、条理性强,能够熟练运用现代教学仪器开展教学。

参考文献

[1] 陈志等.普通中小学研究性学习课程指南(实验)[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10.

[2] 田慧生.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中的问题与策略[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

[3] 徐燕萍.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表现性评价的教育哲学定位与操作实施建议[J].上海教育科研,2013(3).

[4] 万伟.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多样化课型结构及教学策略[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2(2).

4.综合实践活动评价意见 篇四

在实践过程中我和组员遇到了很多困难,特别是开始两个星期都没有按计划做事,当我看到其他组已经有了不少成果资料,作为组长感到很失望,在这样下去将一无所获,我和组员商量了几次按计划实践,可是最终大家都没做,于是我决定撤销我们组。

做完课间操,我去找 吕老师说了这件事,老师问我:“虽然解散小组是一个办法,但这是一种逃避,害怕困难。可是你作为组长想没想过,你们为什么都不去做事?只有找到了问题出在哪儿才能找办法去解决。”老师的话一下子提醒了我,是呀,我们为什么都不做?后来我按老师的建议在组内讨论了这个问题,最后的结果是:就是懒,想玩!我想:我作为组长一定要改变,于是对大家说:“为什么都想玩呢?这个主题可是我们自愿选择最感兴趣的内容,到现在怎么又不想做了呢?这样下去别人会很瞧不起我们的,到时成果展示也会很丢人,你们想在台上别人笑话吗?”说的大家都低下了头,这时组员龙天娇说:“对!我们不能丢这个脸!我们又不是做不好,我们一定要打赢挑战我们的7号组。”经这么一说,其他人也抬起了头,很认真的说:“对!我们不能再懒了,赶快行动!我们一定要超过他们,一定要赢!”

经过这次组内讨论,我们组真的行动起来了,而且还重新商量了一个奖励办法,谁表现得好每人给他奖一个小礼物。后来我们做得很好,成果展示时我们终于大获全胜,我们太高兴了!

5.综合实践活动评价意见 篇五

综合实践活动是国家规定的必修课,开展综合实践活动旨在让学生联系社会实际,通过亲身体验进行学习,积累丰富的直接经验,培养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终身学习的能力。现就进一步加强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工作提出如下意见。

一、充分认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重要意义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属于基础教育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家课程方案规定的必修课程,是一种以学生的经验与生活为核心的实践性课程。课程的总目标是通过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实践活动,使学生学会用科学的态度、方法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增强服务社会的能力,形成初步的技术素养和信息素养,发展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社会责任感。各学校要充分认识加强中小学综合实践课程的重要意义,要站在贯彻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高度,认直组织和开展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及相关工作,培养广大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二、积极落实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有关要求

1、严格落实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要采取措施,全面实施国家规定的小学至高中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保证充足的课时和丰富的活动内容。

义务教育阶段综合实践课程内容包括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社会实践、劳动与技术教育、信息技术教育等,小学三年级至初中三年级每周3课时,初中阶段要按照《初中生综合素质评价实施指导意见(试行)》要求,从基础性发展素质评价、专门性发展素质考查和综合实践与创新

活动评价三个方面实施综合素质评价,对学生参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和创新活动的综合评估。

普通高中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包括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和社会实践三部分内容。研究性学习每周3课时,学校要保证三年中学生有

270个学时用于研究性学习可以按每周3学时单独排课使用,也可采用弹性的形式安排,即将一个学期的学时安排在一个时间段或几个时间段集中使用,社会实践以学年或学期为单位安排教学时间,每学年总的教学时间不少于一周,约为

课时,高中三年中进行社会实践活动的学时总数不得少于三周。时间安排可以集中,也可以分散。社区服务时间以高中三年为单位安排三年不少于

个工作日。社会实践与社区服务的课时与研究性学习可以相结合使用,分配到高一、高二两年四个学期的研究性学习活动中。从而保证普通高中综合实践活动学习领域

23个学分的学习任务,其中研究性学习活动

学分,社区服务2学分,社会实践

学分。

各学校要积极创造条件,因地制宜、因校制宜开设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切实加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设置、实施、考核、评价及学生校外活动的管理,在保证课程开设的基础上,努力提高研究性学习、社会实践和社区服务的质量和效果,保障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安全、有效,防止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学科化、课堂化的倾向,积极探索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校本化。

2、广泛开展各种综合实践活动。充分利用现有教育资源,以“延伸学校教育、衔接社会教育、实践素质教育”为目标,结合实际,以师

生创造性地开发活动主题、创造性地展开活动过程、研发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校本教材,来有效落实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形成“课堂教学活动化、课外活动课程化、闲暇活动教育化”的开放式课程模式。

校内课程要积极落实“双减”政策,与社团活动相结合,与创建特色学校相结合,与双爱好活动相结合,满足学生的特长需求,如乐器乐理、实用美术、摄影、体操、剪纸、绘画、科技制作、工艺制作、科学实验、航模海模车模制作、厨艺、动漫制作等。要通过学生获得艺术的感知与欣赏、表现与创造、反思与评价、交流与合作等方面的艺术能力,提高生活情趣,形成尊重、关怀、友善、分享等品质,塑造健全人格,使艺术修养和人文素养得到整合发展。

校外课程学校可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指导和组织师生开展社会调查研究,撰写调查报告,培养学生发现和解决问题的兴趣和运用综合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可鼓励学生参观博物馆、文化馆、图书馆、艺术馆等,聆听音乐会、欣赏高雅艺术等陶冶情操,提高审美情趣。可组织学生进企业、进社区、进农村等活动,激发学生热爱家乡、建设家园的情感。可组织学生参与访英模、慰孤残、做公益、献爱心等活动,增强学生的社会服务意识,树立学校和学生良好的社会形象。可组织学生积极参加符合年龄和身心特点的劳动,学习掌握基本的操作技能,了解传统农业、现代工业、科技加工业、工艺制作业等基本知识,提高动手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可组织远足、春游、秋游等活动,提高心理素质,培养坚韧意志,增强团队意识。学校要保证每名学生每学期至少参加一次校外的综合实践活动,并尽可能邀请家长与学生共同参与。

3、保证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师资。各学校要结合实际,配备专(兼)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教师,保证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师资。学校要加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教学研究和业务管理工作,有计划地选拔和培养综合实践活动的学科带头人,逐步建立起一支能较好地发挥引领作用的骨干教师队伍。

4、创建各类社会实践基地。各学校要积极争取当地的社区、乡村、工厂、企业的支持、结合乡土文化、产业优势等,探索建立健全校外实践活动与学校教育有效衔接的工作机制,完善社会实践基地的育人体系,各学校要根据社会实践基地的特点,从实际情况出发,统筹安排中小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时间与教学时间。

三、做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及相关保障工作

1、加强课程实施的领导与管理。学校要成立由校长或分管校长担任组长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领导小组”,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统一领导、规划、组织和协调等工作。

2、建立活动的安全防护体系。要按照“谁组织、谁负责”的原则,每次活动制定活动方案和安全预案,增强安全防护意识,教育学生遵守消防、交通法规,遵守安全制度,遵守学校纪律,帮助学生掌握一定的自防自救知识,懂得预防拥挤踩踏、火灾、交通、溺水、食物中毒等事故的一般常识,必要时可开展预演。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期间,配备必要的救护药品、器材,班主任及教职工安排到班级,落实安全防护措施。

3、建立并完善综合实践活动考核机制,各单位要加强对综合实践

活动课程的管理,认真落实课程计划,保证国家制定的课程计划的严肃性,不能用学科类课程或地方课程来挤占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课时,要按照有关要求、将学生参加实践活动的情况作为中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和评先评优的一项重要指标,健全社会实践活动的考核机制。县局将不定期开展相关督查、检查和评价工作,组织开展中小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研讨交流和评比活动,对有关活动情况进行公示,好的案例和典型经验予以推广,对没有按照要求开展活动的学校进行通报批评。

6.综合实践活动学生自我评价评价表 篇六

综合实践活动学生自我评价评价表评价项目

具 体 内容

评 价 等 级

总 评

优秀

良好

一般

较差

情感态度 ①积极参与活动

②主动提出设想、建议

③不怕吃苦、勇于克服困难

合作交流

①乐于合作,能和同学交流

②乐于帮助同学

③认真倾听,尊重他人

④共同努力,共同进步

学习技能

①选题的科学性与可行性

②活动方案构思新颖

③发现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④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

实践活动

①积极动脑、动口、动手

②主动与人交往

③积极实践,勇于创新

④发挥特长,施展才能

成果展示

①活动有始有终,成果突出

②及时总结、交流和评价

③学有所获

7.综合实践活动评价意见 篇七

一、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学生评价的目标以及问题与对策分析

1.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学生评价的目标。

《基础课程改革纲要 (试行) 》中明确规定,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一门在教师引导下, 学生自主进行的综合性学习活动, 是基于学生经验, 密切联系学生自身和社会实际, 体现对知识的综合性应用的实践性课程。因此,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学生评价在其目标的设计上, 应充分考虑到学生的个体经验在课堂教学模式中的实践取向, 弥合传统课堂教学评价过程中的人与知识的断裂、人与能力的断裂、人与兴趣的断裂、人与现实生活的断裂, 注意培养学生独立的、持续探究的兴趣, 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培养学生的分享与合作精神, 以及养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使其具备关注社会的责任心和使命感。

2. 学生评价的目标中存在的问题。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在其目标的制定上, 努力弥合了传统学科课程的缺陷, 注重学生全方面的发展, 但与此同时, 作为一门新生课程, 在实施过程中, 其目标在层次上的缺乏以及学段性目标的笼统与模糊还是大大削弱了其现实的指导作用。

(1) 目标层次性的缺乏。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并不是建立在体系化的学科课程之上的, 因此就会使人产生错觉, 认为其目标的设计上存在着某种随意性, 甚至可以误解为在不同的年级以及学段上是完全可以重复的。在实际实施过程中, 学生极有可能形成“兴趣衰减”, 也就是说对学生来说活动每年都在做, 只是课题在变, 而活动过程只是在简单重复, 很容易将此课程陷入一个形式化的过程。

(2) 学段性目标的笼统与含糊。《国家九年义务教育课程综合实践活动指导纲要》虽然对小学和初中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目标进行了规定, 但从总体上来看, 目标还是过于笼统和含糊, 在实施过程中, 能力目标以及情感目标的设置上中小学差异性并不明显, 只是进行研究侧重点的变化, 而缺乏程度的变化。事实上, 3~4年级与5~6年级再到7~9年级, 学生的能力和心理上的发展是急速而不平衡的, 因此在其目标的制定上应有发展程度的差异。同时教师在运用的过程缺乏直接的指导, 只能凭借自己的直观经验, 并不利于推广实施。

3. 对策分析。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在学生评价目标的设置上存在层次性的缺乏及其学段性目标的笼统与含糊的问题, 鉴于此, 就需要专家学者以及一线教师在实施的过程中, 针对不同年级的综合实践活动提出不同的目标要求, 比如:在主题所涉及的深度与广度, 其创新性程度, 实施的方法以及技术难度等方面制定不同的要求。当然, 综合实践活动所涉及的目标不可能在一两个活动中就完全达成, 需要在不同主题, 不同年级的活动中逐渐形成。因此, 学校在研制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方案时, 应该根据本校的实际情况预估学生能力发展的“最近发展区”, 以确保学生在活动过程中可以获得最大程度的发展。

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学生评价的内容以及问题与对策分析

1.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学生评价的内容。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在学生评价内容方面应该更加注重对学生在活动过程中的表现, 借助评价来诠释学生在知识与技能, 过程与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的发展。因此, 需要考虑到以下因素:第一, 学生对客观性资料的收集和整理。涉及到学生对已有信息的利用, 包括信息收集的多少、方法、途径、以及学生对收集到信息真实性的判断。第二, 活动过程中学生的独立精神与合作精神的结合。在活动中我们可以观察学生是否能够在集体活动中积极的承担个人的任务, 能否相互支持、相互配合、遇到问题协商解决, 能否通过沟通解决群体内的矛盾, 等等。第三, 学生对体验的整理和分析,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学生不断主动建构其知识和能力体系的过程, 将客观知识与动态知识进行整合, 共同构建自己的能力体系, 生成自我的知识, 达到反思自我、发现自我的目的。第四, 学生对活动成果的表达和展示。对活动成果的表达与展示能够促使学生主动的审视自己的利弊得失, 能够更有效的对学生的诸多能力, 如口头表达能力、文字表达能力、创造能力、实践能力和思维模式等在真实的情境中进行观察和专业判断。

2. 当前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学生评价的内容上存在的问题。

(1) 学生评价过程中节奏的失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课时安排有非常明确的规定, 但是在具体实施过程中, 往往得不到应有的时间。在有限的时间内, 教师的指导效力被大大的削弱, 很多时候一项任务布置下去, 学生无法完成, 但为了整个课题继续走下去, 却不得不简单化的处理之前的任务, 接着布置下一次任务, 这样下去, 在整个综合实践活动期间, 学生似乎被拉扯着向前走, 在中期结题时, 甚至有的小组根本没有准备。如此下去,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就可能成为学生的负担, 而不是快乐的探索了。

(2)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随意性倾向和表层化体验。有些学校在开展综合实践课过程中, 各种活动纷纷出台, 如:秋游、读书看报、拜访敬老院, 等等。因此, 有人说“综合实践是个筐, 什么都往里面装”。的确,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如同一个形形色色的箩筐, 里面充斥着各种各样的活动, 但其中很多活动形式化现象严重, 在实施过程中没有针对性, 目的性不强, 在活动过程中缺乏主题, 没有需要解决的问题, 更不要说学生自己解决的问题, 在其中获得成长和探索的快乐了。

3. 对策分析。

(1) 全校动员, 各科参与。事实上,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进行在时间上必须有充足的保证, 除此之外, 还应该树立这样一种理念,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并不是某一位教师的任务, 也不仅仅只是学生的一门简单的课程, 需要全民的动员, 需要全校教职员工的配合。如果树立这样的一种理念的话, 综合实践活动不但可以在综合实践的课堂上展开了, 而且还能结合各门学科课程, 在学科的基础上展开, 也可以结合班会, 在班会上进行积极的引导, 增加活动的种类。因此, 学校在制定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方案时, 应争取调动最大的人力资源, 多方面进行配合。与此同时, 为了保证课堂的顺利实施, 在学生评价方面更应该落在平时, 加大力度, 出具告知通知书, 取得最大的外力协助, 并达成督导的功能。

(2) 增强主题引导的作用。在进行综合实践活动课时, 还要特别注意防止综合实践活动的过分泛化, 主动改良各种活动, 以主题为引导, 明确活动的针对性, 以问题为线索, 让学生参与组织和策划, 与学生商定活动目标, 深度挖掘学生的情感体验, 让学生真正成为活动的主人。

三、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学生评价的方式及问题与对策分析

1.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学生评价的方式。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学生评价方式突破了传统的单一评价模式, 在评价主体、评价标准以及评价方法方面采用多元化的评价模式。在评价主体的多元化方面, 综合实践活动的学生评价突破了传统的领导评价, 采取多元的评价主体, 学生自评、伙伴互评、教师评价、家长以及其他社会人士的评价都纳入了评价主体的范畴。针对传统课堂教学评价过于追求评价的科学性, 多采用量化的评价方法, 忽视了学生个体间的差异, 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活动的主体在年龄特征、能力、兴趣方面是不同的, 想要参与的活动类型也不同, 因此, 应将量化评价和质性评价相结合, 将终结性评价和过程性评价相结合, 引导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学习。在评价方法的多元化方面, 当前综合实践活动课程采用的主要评价方法包括成长记录袋、协商评定法以及观察评价法, 多种评价方法的结合, 填补了活动过程当中指导的盲目性, 使得综合实践活动的过程更加具有条理性。

2. 学生评价方式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 评价方式在具体指导过程中使用的机械化。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评价方式已经融入到整个综合实践活动的指导过程中, 但是在实际指导过程中, 教师往往感到力不从心。在调查过程中, 档案袋方法和观察评价法有明确的示范作用, 易于模仿和操作, 对于此方面的文章和论述也较多。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学生的交流和合作是其评价的重要内容之一, 但是协商评定法由于包括学生人数, 教学设施, 环境配置等诸多方面的局限, 教师往往在实施过程中需要“大动干戈”, 结果却是教师的指导依然停留在较为表面的层次, 如流程化的展示作品过程, 学生无主题的讨论过程, 甚至进入教师指导的失语状态, 以至于造成其形式上具备, 但实质内容却无进展的状况。

(2) 评价结果采用机制的不完整。综合实践课程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缺乏有力的保证。让家长以及学校尤其担心的是, 花费了这么多精力以及时间, 指导、陪伴学生进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 学生能力的增长以及在情感态度价值观上的成熟或许正在生活中不知不觉的呈现, 但是这种呈现, 在中高考的指挥棒下, 似乎被凸显的特别脆弱。与中高考这样在择校上能够非常清晰的呈现的学习成果不一样, 综合实践课程需要除了课堂以外更加广阔的活动空间, 这也就决定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学生评价的方式中缺乏一个非常重要的元素, 这个元素就是建立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与中高考之间的联系。

3. 对策分析。

(1) 分工明确, 主次分明。协商评定法的重心在于有效的交流, 但是这种交流必须是有主题的, 教师的指导用语也必须是明确的, 在交流过程中, 学生必须知道自己当前呈现的重点是什么, 而不是千篇一律的向其他同学翻看自己的记录袋, 与其他小组相似的格式化的内容可以省略掉, 重点呈现的是自己小组的研究内容、创新点以及迷惑点。在同组的交流中更需要把握责任到人, 分工明确, 参考他组内容, 明确自身的不足。在评价过程中, 鼓励客观公正, 避免一味的夸奖及埋怨。

(2) 建立与中高考的紧密联系。在中高考指挥棒下, 学生学习的主要内容都与考试紧密相连, 服务于考试的机械作答与做题技巧策略, 综合实践课程在这双层阻碍之下, 受到家长与老师的不合作及抗拒, 无法从学生实际能力增长的角度进行合理分析, 事实上, 最好的方法是对考生实行综合实践活动认证, 出台硬性规定, 如制定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中高考加分制度以及中高考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先行审核资格制度等, 并且加强其监察力度, 主要由学校和教师评定, 然后由专门机构再不定期进驻学校抽查情况, 避免学生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当做基础知识死记硬背, 背离原本目标。同时, 在试题的编制上, 也可结合各科教材以主题的形式出现, 督促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加强对学生研究方法的指导。

总之,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学生评价并非给学生贴标签、分等级, 它更加重视学生心灵在生活中展开的历程, 致力于探索新知的过程, 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评价过程中, 学生评价将学生与现实生活课堂看成一个整体, 在这里, 学生不仅仅是课堂的参与者, 更是践行者, 促使其不断的反思、总结、回顾、不断地调整和修复, 促使其潜能的发挥。

参考文献

[1]钟启泉.新课程的理念与创新[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3.

[2]张华.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本质[J].全球展望, 2001, (8) .

[3]郭元祥.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9.

[4]李树培.珍视不可测量之物——兼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学生评价[J].教育科学研究, 2006, (10) .

[5]王文静.新课程需要什么样的评价[J].人民教育, 2004, (3) .

8.综合实践活动评价意见 篇八

关键词:综合实践活动;多元评价;实施方法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07-186-01

综合实践活动是基于学生的直接经验,密切联系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生活的实践性课程。合理的评价一直是综合实践活动的关键所在。斯塔费尔比姆提出:“评价最重要的意图不是为了证明,而是为了改进”。那么,综合实践活动中如何做到评价的多元性呢?

一、实践活动中实施评价主体的多元化

综合实践活动的课堂具有较强的开放性。内容是丰富多彩的,参与者也是形形色色的,其中指导老师可以是教师,也可以是社会人士乃至学生自己。所以从评价的主体来看,被评价者已有被动接受评价发展为主动参与评价,一改以往以管理者为主的单一评价主体的现象,成為评价主体的一分子。目前,世界各国的教育评价逐渐成为由教师、学生、家长、管理者,甚至包括专业研究人员共同参与的交互过程,这也是教育过程逐步民主化、人性化发展进程的体现。加强了评价者和被评价者之间的互动,既提高了被评价者的主体地位,将评价变成了主动参与、自我反思、自我教育、自我发展的过程。堂中自评、互评、师评相结合。积极引导学生开展自我评价,是培养学生积极的自我意识和自主学习能力的重要途径,是促进学生实现真正的自主学习,达到“教是为了不教”的境界而采用的重要手段。采用生生互评、师生互评的意义则在于促使学生在思想的碰撞、情感的交流中,形成民主、自由、开放的学习氛围,发展交往合作的学习能力,开展主动、有效的互动学习,相互取长补短,共同进步。要培养学生互助合作的精神和敢于负责、善于欣赏、乐于分享的态度,并教给学生互评的方法,应经常性地开展互评活动。

二、实践活动中实施评价目标的多元性。

受多元智力理论的启示,教育工作者应树立一种全面的评价观,即“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而且要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多元智能理论为教师们提供了一个积极乐观的学生观,即每个学生都有闪光点和可取之处,教师应从多方面去了解学生的特长,并相应地采取适合其特点的有效方法,使其特长得到充分的发挥,获得成功的体验,找到自信。由此及彼,让每一个学生成为学有所成。综合实践活动的评价强调多元价值取向和多元标准,肯定学生与世界交往的多元方式。不仅允许对问题的解决可以有不同的方案,而且表现自己所学的形式也可以丰富多样。评价者要尽量使用家长、学生及一般人能理解的语言描述学生的表现,避免将评价简化为分数或等级。

三、实践活动中实施评价内容的多元性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关注学业成就的同时,现代教育评价开始关注个体发展的其它方面,如积极的学习态度、创新精神、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等,从考查学生学到了什么,到对学生是否学会学习、学会生存、学会合作、学会做人等进行考查和综合评价。因此,综合实践活动的评价必须起到导航作用,对学生进行评价必须谨慎的选取所侧重的方面,借此来引导学生的努力方向,发展学生的合作、主动、创新等品质。

1、学生的自主意识与情感态度。

综合实践活动的课程价值就在于学生在活动过程中不断地形成良好的行为意识、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并不断地建构自我的整个精神世界。因此,评价时应关注学生是否认真参与每次活动,努力完成自己所承担的任务,有完整的资料积累,有克服困难的意识等。

2、学生的人际交往与合作精神。

综合实践活动一般是以小组或班级为单位展开活动,活动成员的协作是综合实践活动的一个重要特征。评价时应注重对学生在参与小组活动中的合作态度和行为进行评价,此项评价内容则应包含:是否认真倾听同学的观点与建议,是否主动与同学配合,是否乐于帮助、关心同学,是否具有团队精神等。

3、学生的实践能力与创新精神。

综合实践活动注重学生亲身体验,亲自实践。学生通过表演、竞赛、汇报、展板等形式展示研究成果时,着重评价学生在活动中对查阅资料、实地观察记录、调查研究、整理材料、处理数据、运用工具等方面的技能、方法的掌握与运用水平,着重观察学生在展示时的新观点、新思路及新发现。

四、实践活动中实施评价方式的多元性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内容、形式都具有多元的特性,而活动评价渗透在整个活动开展过程中,所以它的评价方式也具有灵活性、多元性。在演讲、绘画、写作、表演、制作、参观、访问等多种活动展开过程中,评价也伴随着这些方式出现,再通过讨论、协商、交流等方式展现出来,可以说是评价方式具有多样性。让他们在活动中随时学会反思自己的行为,看到自己的优势与不足,从情感、态度、意志、习惯等方面有所觉悟,形成认识,并在实践活动中得以体现,从而真正发挥评价的作用。在教学过程中,平时的作业、活动的记录、计划和相片、小报、录音带等多种形式的资料是评价的重要依据。还可以引导学生随时记录下对活动的认识、感受,作为评价的依据。

综合实践活动的综合性、实践性、开放性等特点决定了其评价的多元性。任何一种单一的评价方法都不能准确、客观地反映综合实践活动。学生学习成果的开放性、多元化、多层次性,也决定了评价方式的多元化和开放性。评价的方式有多种多样,从评价的依据来分有目标评价法和目标游离法;从评价收集信息的途径来分有问卷调查法、行为观察法、成果分析法;从评价结果的处理手段来分有定量评价法和定性评价法;从评价主体来分有自评和他评。而结合信息收集的途径和评价的主体,又可分为自我评价、相互评价、师长评价和文件夹评价四方面。

参考文献:

[1] 肖远军.教育评价原理及应用[M].浙江大学出版社,2004

[2]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与教学论》……钱贵晴 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4

[3]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研究》,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张华著。

9.中学生综合实践活动自我评价 篇九

我从小养成了一个习惯。每当在电视里看到国旗升起的时候,就情不自禁地起立敬礼。曾经当过学校护旗手,也一直是我自豪和荣耀的经历。当国旗升起,国歌奏响后,我的内心就充满了自豪感,每天的新闻联播是我必看的内容。

学习之余,坐在车里,观看家乡的夜景,是让我最放松的一件事,这几年家乡的变化太大了,立交桥,景观大道,休闲广场,人们的生活环境越来越好了,我热爱祖国,热爱家乡,一定努力学习,争取为祖国和家乡的发展多做一份贡献。

我是一名中学生,平时的一言一行我都能按照《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要求去做,对学校的规章制度能够严格遵守,课余时间外出,能够遵守公共秩序及交通法规,对公共设施能够爱护,外出坐车我会主动给有需要的人让座或帮助他们。在劳动课上也从不偷懒。

在家里,经常帮助家长做家务,比如洗碗筷,擦地,修理一些简单毛病的电器,家里的电脑中病毒后从作系统等,父母工作忙,不在家时,可以做一些简单的饭菜,帮助表弟表妹学习,爸爸工作忙,家里的力气活,都是我帮妈妈干。

在学校和同学相处能够以诚相待,信守承诺,平时不管学习多忙,只要同学求我帮忙的事,我都会答应他们。

比如他们组织的特色班会,需要我客串的,或需要我帮忙找的材料,我都会认真准备。

能够主动帮助老师组织各种活动,有一定的组织能力,各科老师都把我当成是他们的好帮手。

能够积极参加各项活动,参与并组织班级和学校的各种课内外活动,活动中与同学能够和睦相处,关心集体,有很强的集体荣誉感。

中学生综合实践活动自我评价二

在这次的活动中,我觉得我比上次进步了很多,向老师、家长们提问时也充分显现出了我大胆的个性。

每当组员遇到困难时,我总能及时的伸出援助之手和他们一起努力,排除困难。

在此次活动中,我的工作责任心和应变能力得到了明显的提高,因此,我希望在下一次的研究性活动中,能够获得更多的意外收获!这样实践的活动,见证了我们每个人的成长历程。

我曾经认为这样的活动很容易,但谁知道行动起来,我们都晕头转向了。

然而,经过这样的两次实践,我觉得自己的组织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

而且,自己以前马马虎虎的态度也改变了不少,同时也懂得了团队精神的重要性。

像这样的实践活动我已经参加了两次,在此次活动中,我自我感觉还不错。

虽然是第二次接触这样的活动了,但还存在很多问题,出错的地方比较频繁,我还发现自己有很多不足之处,还需要继续学习。

这次的课题使我感受到:要想成功,就必须要具备艰苦奋斗的精神和信心,必须坚持下来才有可能成功。

经过一次的训练,使我在这次的课题研究中又成长一次。

在面对困难时,不会再像以前的胆怯了,也不会一味的退缩。

反而对自己更加的充满信心,把困难当做成功的垫脚石,一步一步的向上爬。

对于自己的这次表现,自我感觉还是蛮好的,至少不上一次有经验多了,以后还要继续努力才行!加油!经过两次的研究性学习,我学到了很多日常学习之外的东西,经过多次的校外交流,我的社交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以前的胆怯也已不复存在了。

现在的自己算是成熟了不少,更重要的是,在这次的活动过程中,我们团队的互相勉励和大家坚持不懈的精神深深的烙印在我心中。

这次活动让我学会了壮胆,学会了为他人着想。

在现实生活中,我觉得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有爱。

我们生活在同一个家园里,每个人都会有不如意的时候,因此,我们要学会多为别人着想。

当他们遇到困难的时候,伸出我们的援助之手,能帮则帮。

这有这样我们的家园才会变得更加的和谐美满。

这次的实践活动总的来说,还是很成功的,这次的课题研究又让我有了很多的意外收获,感觉自己这次做的还是蛮好的,组长交给我的任务,我已经完成,各个成员都很认真,这次任务完成的非常愉快。

希望在以后的研究性学习中我能表现得更好!像此类的实践活动,我是第二次参加了,但仍然会有些紧张,不知从何下手。

经过老师和同学们的鼓励,最终,我还是鼓起了勇气,并且顺利的完成了任务。

在这之前也曾遇到不少困难,比如去访问别人时总是落意而归,又没有充足的资料,但是在众多同学的共同努力下,我们还是较好的完成任务。

由此,我深深的感受到了:要成功,就必须要有奋斗的精神和信心。

因为我深知成功的密决:坚持不懈,终会成功!经过这次的课题研究,自我感觉良好。

让我认识到在面对困难时,不会再胆怯,不会在退缩。

我要对自己更加的有信心,有勇气去面对这些所谓的困难,而且我还学会了帮助别人,将这些经验一点一滴地积累下来,希望下次我会更加的自信,更加的成功!

中学生综合实践活动自我评价三

初中是一个小社会,步入初中就等于步入半个社会。

我们不再是象牙塔里不能受风吹雨打的花朵,通过社会实践的磨练,我们深深地认识到社会实践是一笔财富。

社会是一所更能锻炼人的综合性大学,只有正确的引导我们深入社会,了解社会,服务于社会,投身到社会实践中去,才能使我们发现自身的不足,为今后走出校门,踏进社会创造良好的条件;才能使我们学有所用,在实践中成才,在服务中成长,并有效的为社会服务,体现初中生的自身价值。

今后的工作中,是在过去社会实践活动经验的基础上,不断拓展社会实践活动范围,挖掘实践活动培养人才的潜力,坚持社会实践与了解国情,服务社会相结合,为国家与社会的全面发展出谋划策。

坚持社会实践与专业特点相结合,为地方经济的发展贡献力量为社会创造了新的财富。

作为初中生,我们要了解社会,深入基层,深刻地学习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为促进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作出应有的贡献。

此次实践之行,是系科给了我学习实践的机会,是系科给了我们极大的支持和信任,我们作为国家的后继力量,只有懂得全面的发展自己,把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才能更好地投入到祖国的建设中去,才能对得起养育我们教育我们影响我们的祖国。

社会实践活动给生活在都市象牙塔中的初中生们提供了广泛接触基层、了解基层的机会。

深入基层,同基层领导谈心交流,思想碰撞出了新的火花。

从中学到了很多书本上学不到的东西,汲取了丰富的营养,理解了“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真正涵义,认识到只有到实践中去、到基层中去,把个人的命运同社会、同国家的命运联系起来,才是青年成长成才的正确之路。“艰辛知人生,实践长才干”。

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活动,使我逐步了解了社会,开阔了视野,增长了才干,并在社会实践活动中认清了自己的位置,发现了自己的不足,对自身价值能够进行客观评价。

10.XX年综合实践活动自我评价高中 篇十

综合实践活动多学生来很重要,它可以增加学生的一个知识上的认知,下面由小编为大家精心收集的XX年高中综合实践活动自我评价范文,欢迎大家阅读与借鉴!

【XX年高中综合实践活动自我评价范文一】

高中是一个小社会,步入高中就等于步入半个社会。我们不再是象牙塔里不能受风吹雨打的花朵,通过社会实践的磨练,我们深深地认识到社会实践是一笔财富。社会是一所更能锻炼人的综合性大学,只有正确的引导我们深入社会,了解社会,服务于社会,投身到社会实践中去,才能使我们发现自身的不足,为今后走出校门,踏进社会创造良好的条件;才能使我们学有所用,在实践中成才,在服务中成长,并有效的为社会服务,体现高中生的自身价值。今后的工作中,是在过去社会实践活动经验的基础上,不断拓展社会实践活动范围,挖掘实践活动培养人才的潜力,坚持社会实践与了解国情,服务社会相结合,为国家与社会的全面发展出谋划策。坚持社会实践与专业特点相结合,为地方经济的发展贡献力量为社会创造了新的财富。

作为高中生,我们要了解社会,深入基层,深刻地学习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学习三个代表,实践三个代表,为促进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作出应有的贡献。此次实践之行,是系科给了我学习实践的机会,是系科给了我们极大的支持和信任,我们作为国家的后继力量,只有懂得全面的发展自己,把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才能更好地投入到祖国的建设中去,才能对得起养育我们教育我们影响我们的祖国。

社会实践活动给生活在都市象牙塔中的高中生们提供了广泛接触基层、了解基层的机会。深入基层,同基层领导谈心交流,思想碰撞出了新的火花。从中学到了很多书本上学不到的东西,汲取了丰富的营养,理解了“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真正涵义,认识到只有到实践中去、到基层中去,把个人的命运同社会、同国家的命运联系起来,才是青年成长成才的正确之路。

“艰辛知人生,实践长才干”。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活动,使我逐步了解了社会,开阔了视野,增长了才干,并在社会实践活动中认清了自己的位置,发现了自己的不足,对自身价值能够进行客观评价。这在无形中使我对自己有一个正确的定位,增强了我努力学习的信心和毅力。我是一名高二学生,即将走上社会,更应该提早走进社会、认识社会、适应社会。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社会实践使同学们找到了理论与实践的最佳结合点。尤其是我们学生,只重视理论学习,忽视实践环节,往往在实际工作岗位上发挥的不很理想。通过实践所学的专业理论知识得到巩固和提高。就是紧密结合自身专业特色,在实践中检验自己的知识和水平。通过实践,原来理论上模糊和印象不深的得到了巩固,原先理论上欠缺的在实践环节中得到补偿,加深了对基本原理的理解和消化“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在短短三天的实践活动中,汗水淋湿了我们的衣裤,泪水模糊了我们的眼睛。但我们选择了坚持。我们把淮师人永争第一的精神带去了社区,把淮师学子的优秀品质和良好的精神风貌体现得淋漓尽致。在社区人民的心底留下了美丽的印象。七月,我们走进火热社会,用汗和泪谱写一曲壮丽的青春之歌。这是爱的奉献,这是我们的无悔选择。七月,我们撒播希望,同时拥抱丰收,就如新世纪的第一缕曙光,我们的暑期社会实践曙光城也给社区留下了光辉灿烂的一笔。

【XX年高中综合实践活动自我评价范文二】

本人,热爱祖国,遵纪守法,以自己是一个人而感到自豪,祖国的每一点变化,都牵动着我的心,香港回归的日子,神州五号发射的日子,申奥成功的日子,都是我最难忘,最让我激动的日子,我和每一位热爱祖国的人一样,为那一时刻的到来而欢呼雀跃。

我从小养成了一个习惯。每当在电视里看到国旗升起的时候,就情不自禁地起立敬礼。曾经当过学校护旗手,也一直是我自豪和荣耀的经历。当国旗升起,国歌奏响后,我的内心就充满了自豪感,每天的新闻联播是我必看的内容。

学习之余,坐在车里,观看家乡的夜景,是让我最放松的一件事,这几年家乡的变化太大了,立交桥,景观大道,休闲广场,人们的生活环境越来越好了,我热爱祖国,热爱家乡,一定努力学习,争取为祖国和家乡的发展多做一份贡献。

我是一名中学生,平时的一言一行我都能按照《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要求去做,对学校的规章制度能够严格遵守,课余时间外出,能够遵守公共秩序及交通法规,对公共设施能够爱护,外出坐车我会主动给有需要的人让座或帮助他们。在劳动课上也从不偷懒。

在家里,经常帮助家长做家务,比如洗碗筷,擦地,修理一些简单毛病的电器,家里的电脑中病毒后从作系统等,父母工作忙,不在家时,可以做一些简单的饭菜,帮助表弟表妹学习,爸爸工作忙,家里的力气活,都是我帮妈妈干。

在学校和同学相处能够以诚相待,信守承诺,平时不管学习多忙,只要同学求我帮忙的事,我都会答应他们。比如他们组织的特色班会,需要我客串的,或需要我帮忙找的材料,我都会认真准备。

能够主动帮助老师组织各种活动,有一定的组织能力,各科老师都把我当成是他们的好帮手。

能够积极参加各项活动,参与并组织班级和学校的各种课内外活动,活动中与同学能够和睦相处,关心集体,有很强的集体荣誉感。乐于帮助别人,在各种劳动中积极肯干,不怕脏,不怕累。

一、学习态度与能力

学习态度端正,目的明确。各科成绩还算可以,没有偏科现象,喜欢和同学讨论问题,自主学习能力强。上课能够认真听课并积极参与讨论,能够主动完成各项学习任务,自觉,独立地完成各科作业。

课余时间参加《计算机编程》特长班的学习,并获奖。能够合理安排课余时间,按时起床,按时休息。在家上查找学习资料后能够主动下线,不上不良站上浏览,从没上过吧,没有瘾。能够节制自己看电视,自己整理房间和衣物,外出补课不用父母接送,自我管理和自立能力强。

二、合作交流与探索

我具有很强的团队精神,很乐于参加集体活动,珍惜集体荣誉,维护集体利益,我能表达个人观点,当别人的观点不受赞同时,我都会尊重他的观点,即使不对,为了不伤害他的自尊心,我会尊重和鼓励他。我善于与他人交流合作,每当我有快乐的事,我都会与朋友一起分享。我的人际关系也很融洽.我热爱生活,我喜欢观察生活,为了发展我的实践能力,我会参加一些活动,不但可以认识一些朋友,还可以开拓视野。

做事认真负责,在各项工作中,能把同学们团结到一起,善于与他人协同“作战”,社会实践能力强,对新事物接受能力快,乐观向上,爱好广泛,并能努力做好每一件事。能够积极上进并主动挑战一些困难。

三、运动与健康

平时注意锻炼身体,喜欢打篮球,乒乓球,游泳等,会骑自行车,有时早上会和爸爸骑赛车在环路绕一圈。在班级任体委,经常组织同学和其它班级同学打比赛。活动中同学之间产生矛盾能够帮忙调节,遇事冷静,不冲动。

四、审美与表现

学习之余喜欢听交响乐,爵士乐,喜欢吹萨克斯,从初二下学期开始学习萨克斯,已经坚持一年每天放学回家吹半个小时萨克斯,现在已经达到7级水平,中考结束后准备考最高级9级,学习乐器不禁没有一影响学习,而且还使一天紧张的学习得到了放松。

11.综合实践活动评价意见 篇十一

【关键词】评价现状 科学理念 有效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2-0244-02

2001年6月,教育部正式颁布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增设,恰似一泓喷涌不止的清泉,给我们的教育注入了新的活力。综合实践活动的课程评价是综合实践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切实、有效的学生评价能点燃每一位学生的智慧火花,有利于学生发现自我,增强信心,不断进步。更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甚至给课程改革及整个素质教育带来生机与活力。然而,深入分析本县各校汇总的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成果资料、照片及访谈活动参与者,笔者发现在小学综合实践活动的具体实施中指导老师对学生的评价存在着不良的现状。

一、小学综合实践活动学生评价的不良现状聚焦

不良现状一: 学生评价的严重缺失

翻开小学语文、数学、品德、科学这些学科的教科书,我们会发现每门课程小学三至六年级都安排了一些综合实践活动。如《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三年级上册的语文课本一、五单元,就安排了“快乐的课余生活”和“丰富多彩的中华传统文化”这两个综合实践活动。很多老师在指导活动时,向学生提出了开展这项综合实践活动的要求,但是活动过程和结果,指导老师就不再过问了;也有的老师对活动方案进行了具体的指导,还分好了各小组的实践内容,但活动过程中学生的参与态度、活动体验基本没有评价。这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学生们持续不断地开展活动的热情,也阻碍了学生综合实践能力的持续提升。

不良现状二: 评价理念的陈旧过时

《浙江省义务教育综合实践活动实施指导纲要》指出:对学生的评价要注重过程和过程中的体验。学生参与活动的课时量与态度;活动中所获得的体验情况、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发展;学生对知识技能、学习方法和研究方法的掌握情况都要一一纳入学生评价的内容。纲要还明确指出反对通过量化手段对学生进行分等划类的评价方式。然而,受中国传统文化重理论轻实践观点的影响, 我国中小学教育存在着过于重视书本知识,过于强调对知识内容的获得和掌握的状况,选拔甄别的评价方式依然处于主导地位。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设置虽然是新一轮课程改革的重点和亮点,但是在具体的实施中,依然深受着我国传统教育的影响,指导老师没有以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评价学生。这就违背了课程设置的初衷,削弱了课程开设的真正价值。

不良现状三:评价方式的匮乏单一

当课程改革的号角吹响时,各地区,各学校积极寻找综合实践活动的主题,轰轰烈烈地开展了丰富多彩的综合实践活动。但是具体跟踪小学综合实践活动的全过程、访谈参与活动的学生们,笔者发现指导老师有的会进行随意性评价,大多数采用成果展示评价。能遵循学生评价的科学理念,对学生的实践活动进行切实有效评价的指导老师少之又少。评价方式的单一匮乏、低效不到位,严重阻碍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地进一步深入推进,也影响了课程目标的达成。

二、小学综合实践活动学生评价科学理念的建构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评价的最终目的是促进学生的最大限度的发展,学生的发展与否是判断课程价值和改进课程的依据。随着新课程的全面实施,综合实践活动作为其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对学生在密切联系生活,融入生活,培养创新精神、综合实践能力、终身发展能力等方面的作用是毋庸置疑。

建构科学合理的评价理念,引入切实有效的评价策略是摆在广大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指导教师面前的一大难题。综合实践活动作为一门与传统学科课程有着显著区别的综合性、实践性、开放性的新型课程,迫切需要科学、合适的评价理念对其进行导向和监督,以使其朝着科学、正确的方向发展。笔者学习《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和《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实施指导纲要》,拜读专家的著作,建构了如下小学综合实践活动学生评价的科学理念。

1.发展性评价理念

在“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的新课程理念指导下,各学科都在构建促进学生发展的评价体系,综合实践活动作为新课程的必修课,也必然要遵循“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的新课程理念。

2.表现性评价理念

美国认知心理学家加涅说过,内在的能力和倾向要通过外在的行为表现才展示出来,通过行为表现也可以推论出所习得的能力或倾向,所以表现性评价对小学综合实践活动学生评价存在着重要的价值。它完全符合该课程的实施理念,同时更能评价出学生的综合实践活动能力,因为它关注的是学生在学习活动过程中生成些什么。

3.多元性评价理念

美国哈佛大学心理学家加德纳在20世纪80年代提出的多元智能理论,对美国乃至整个西方国家的教育改革都产生了积极的影响。近年来,该理论在我国广泛传播,成为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重要指导思想。多元智能理论及其评价观为综合实践活动评价提供了有益的思路。

三、小学综合实践活动学生评价的有效策略探寻

在小学综合实践活动学生评价构建起科学有效的评价理念后,如何遵循这些理念,引进多样有效的学生评价策略,对小学综合实践活动的顺利实施,对该课程的深入推进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1.“七彩星”激励法

笔者在指导小学三年级学生开展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时,引进了“七彩星激励法”。这一评价方法对激励着三年级的孩子们快乐实践着,收获着。

(1)争摘“实践七彩星”

“七彩星”由红、橙、黄、绿、青、蓝、紫七中彩虹色组成。每种颜色都代表一种评价内容。

闪闪红色态度星:只要每个队员积极参加小组的活动,达到一定的课时参与量,就可以摘得这一颗红星。

温暖橙色收集星:在活动中每个学生要学会围绕研究主题通过书籍、采访、上网、调查等方式收集各种丰富、珍贵的研究资料,为活动的开展储备资料。

灿烂黄色探究星:在共同讨论协商制订好研究方案后,学生能根据自己的探究任务开展调查研究,并且有一定的研究成果,就可以摘得这颗难得的探究星。

友好绿色合作星:在活动中,队员们能互相协作,团结共进,彼此能分享各自的探究成果,互帮互助,这就是合作星的要求。

沉稳青色反思星:在小组讨论中,集体评价中,如果队员能够有礼貌、诚恳地对本组队员和其他组队员提出宝贵的意见,并能反思自己在活动过程中的不足,明确今后改进的方向,就可以摘下这颗“反思星”。

大胆蓝色展示星:在阶段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中,学生如果能大方、主动地展示自己或本组队员在探究活动中的成果,就是“展示星”的标准。

耀眼紫色创新星:在活动中,队员们要力求创新,用自己独特的视角去探究,用自己闪烁的灵感创造。

学生们在活动伊始就明确了努力的方向,及时记录自己活动中的表现和成果,考察本组队员在活动过程的表现,讨论评定队员们采摘七彩星的初步考核情况,然后在班级讨论中审核,最后结合教师的评价,确定考核的最终情况。通过的颁发夺得的星星。指导教师要为每一个学生提供摘取七彩星的机会,可以创造二次、三次摘星的机会,最终使每一孩子都能成功摘得七彩星。

(2)勇夺“实践大明星”

在采摘“七彩星”的基础上,笔者还推出了一个汇聚七种彩虹色的“实践大明星”争夺平台。各小队在本队中各推举2名优秀的队员,参加班级中的实践大明星争夺比赛。首先是参赛队员3分钟以内的自我介绍演讲,可以讲述在实践中的感人事迹、也可以介绍自己所擅长的能力、获得的实践成果等。接着是队员介绍举荐的环节。最后是民主投票环节,全班竞选出7名实践大明星。

这一评价策略遵循了过程性评价、发展性评价、表现性评价、多元性评价的理念,立足于激励每一个孩子参与活动的热情,又为优秀学生设立了提升、向上的平台。不仅培养了学生们收集处理资料、科学探究的能力,又倡导了学生们自我反思、积极创新的精神。在具体操作时可以针对本班学生的实际情况,改动七彩星的争夺内容。

小学三年级学生刚刚接触综合实践活动,指导老师要设计学生感兴趣的评价方式来激励、推动学生去实践,从而使学生爱在探究,乐于实践。

2.档案袋评价法

档案袋评价方法兴起于20世纪80年代,是美国评价改革运动中所出现的一种主要的评价方法。档案袋又称学生的成长记录袋,它是有目的地收集有关学生学习情况的材料,表现学生在较长时间内在活动中的一个或多个领域中所做出的努力、获得的进步和学业成绩。

对于综合实践活动课来说,档案袋评价就是收集学生从综合实践活动课开始到结束时间内的典型作品,以这些作品作为依据对学生的学习表现进行评价,其评价的目的在于促进学生的能力、情感和知识在原有水平上的持续发展。档案袋评价的具体操作步骤如下:

(1)明确档案袋评价目的

指导教师要通过介绍、讨论等方式使学生充分了解档案袋评价的目的是反映学生在活动中的进步状况。档案袋内容的收集服务于评价,服务于激励和促进学生的发展。

(2)制定档案袋评价标准

对档案袋的评价标准制定,应该很好地反映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评价目标,应遵循科学有效的评价理念、从学生的需要出发而设计制定。制定标准时指导教师不要独断专行,应该采用和学生们商讨的方式确定为佳。

(3)收集档案袋评价资料

档案袋资料的收集既要面向全体,又要照顾个别;既要兼顾内容,又要关注形式;还应避免“为了收集而收集”的形式主义做法,力求发挥资料袋激励推动的功能。

指导老师要求学生按照档案袋的评分标准为导向,积极有目的收集第一手证明资料,努力创造得分的条件。告诉学生档案袋的材料不仅包括学生平时的表现记录,学生的作品,还有观察、测试、家长信息、学生的自我反省和自我评估以及一切描述学生发展过程的东西。

另外,教师在评价前时要给予学生充裕的时间收集和整理档案袋内容,收集资料的时间可以兼顾定时收集和不定时收集两种方式,定时一般为半个月一次。但是只要有好作品出现可以在任何时候随时收集。

(4)确定档案袋评定方法

与其他学生评价方法一样,档案袋评价也必定要给出学生的评价等级。

档案袋等级评定:一是给档案袋中所收集的材料评分,即分项目评分,一般在收集材料时进行;二是对档案袋进行总体评分,即综合评分。此评定一般在档案袋中所需的材料全部收集完以后进行。

(5)关注档案袋交流反馈

档案袋评价结果的交流与分享是档案袋评价过程中的一个重要步骤,是发挥档案袋的发展性功能的关键环节。正是在不断的交流与分享过程中,学生可以体验到成长与发展的快乐、被人悦纳的幸福、受到赞赏的自豪和奋发向上的热情,缺少这一环节,档案袋评价的作用就将大打折扣。此外,教师还应该在评价过程中不断地为学生答疑解惑,以便评价活动能更有效地进行。

在新课程改革实验中,学生档案袋评价作为一种充分体现发展性学生评价理念的评价方法而被大力提倡,得到了普遍的推广,受到老师和学生的广泛欢迎和认可,表现出相当大的生机和活力。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设置的一门必修课,由于它负载着新课程的核心价值和理念,被认为是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最大的亮点和难点。

指导老师除了牢记评价的最终目的是“促进学生最大限度的发展”这一宗旨外,在具体的实践活动中,还需遵循科学有效的评价理念,结合本校、本班学生的实际,灵活地运用各种评价策略,如此,我们的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才会开展得顺风顺水,得心应手。孩子们才能乐在探究,爱在其中。

参考文献:

[1]张宇.小学生综合活动实践课初探[J].新课程.2012.6(113).

12.综合实践活动评价意见 篇十二

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是一种立足于促进学生自身发展的教育教学方式、方法的探索, 倡导建立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教师在评价过程中应认识到学生智力和非智力因素存在的个体差异, 尊重和承认学生个性化的价值取向。设计不同层次的活动, 挖掘学生身上蕴藏的优点和长处, 带着“天生我材必有用”的信念去认识每一个学生, 运用多元化的评价方式对每一位学生作出有效的鼓励性的评价, 让学生从活动中真正获得正确的认识和锻炼。

个性化评价有助于教师深入认识每一个中职生的个性特点。中职生是一个个鲜活的个体, 每个人的语文知识水平是有差异的, 参与活动的能力也是高低不一的, 如果用统一标准去衡量不同的学生, 势必造成优差之别。单一的评价体系关注面窄, 受到推优的一直是少数的学生。个性化的评价则关注每一个学生, 从小处落笔, 从细处着眼, 让师生双方综合地看到长短之处, 从而作出全方位、公正合理的评价。

个性化评价有助于帮助中职生树立自信心。职高的学生多是在学习上挫败感强的孩子。没有自信, 又哪来动力去求知呢?对学生进行个性化的评价, 可以让学生看到自己的优势, 看到自己学习的可取之处, 给他们提供了体验成功的机会。不仅如此, 学生还能从中自觉认识到自身水平与更高水平的差异, 形成自我求成、自我发展的新需要。

个性化评价为学生提供了自我展示的舞台。在这里, 他们真正感觉到活动的意义在于自我价值的发现, 在于自我价值的被认可, 在于成功的自我体验。当学习上向来自卑的他们, 发现自己能站在“我行我秀”的舞台上时, 生命成长的意义便实现了。如果说, 教师通过综合实践活动来激励学生的学习热情是外因, 那么这种汇报课就是学生化外在激励为内在的自我鼓励的过程, 外因转化为内因。第斯多惠说:“教学艺术的本质不在于传授本领, 而在于唤醒、激励和鼓舞。”

二、个性化评价在中职语文综合实践活动中的策略运用

在具体运用过程中, 主要可以采用这样的策略方法。

1. 自主评价与宏观控制。

在活动中, 先由学生对自己的听说能力、交际能力作出评估, 进行初步的任务分配、人员分组。教师进行宏观调控, 调控的关键在于指导学生要从实际需要出发, 进行客观评价。评价过程中避免远近亲疏形成的分配、分组不合理现象的出现。师生双方的力量互为制约、互相补充, 尽最大可能做到量才而用、优化组合。这样既能保证活动的顺利开展, 又能充分肯定学生的自我评价。

2. 多元评价与自我指导。

学生的能力是参差不齐的, 尽管有自我评价的铺垫, 但是在评价过程中, 还是会出现主、客观因素导致的活动效率、活动参与性高低的问题。我们看到, 如果评价标准粗放, 很容易出现“一棍子打死一船人”的后果, 学生的积极性受挫, 实践活动的开展也就失去了意义。反之, 教师制定多元化的评价标准可以对活动的过程进行调控;采用自评和他评多元化的评价方式, 学生的一举一动能得到体现。自评的方式让学生认识自己的优势与不足;细化的标准给出了明确可行的操作规程。评价表的得分体现出学生在活动过程中各方面的表现, 对学生日后的活动开展起到指导作用。明确的认识和活动的指向, 让学生获得了自我肯定和他人认可的机会, 积极性和参与性都会得到提高。

3. 全程评价与阶段调整。

个性化评价一定要有始有终。活动前的评价是准备, 活动中的评价是调控, 活动后的评价是肯定。实施阶段调整是对活动过程中因主、客观因素造成的不利方面作出适时有效的协调。活动阶段不同, 调整的主要内容也不同。中职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是中职特色与语文综合实践活动特点的集合体, 中职学生参与活动的状态是不稳定的, 而语文综合实践活动又是一个系列活动, 它不受一时一地的局限。这两者决定了个性化评价必须以全程化的策略跟踪活动过程, 这不仅为活动的顺利开展保驾护航, 更加强调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 不断关注学生进步的宗旨。

三、中职语文综合实践活动中个性化评价方式运用的个案展示

以装饰设计专业开设的课程为例:像“NIKE”一样成长。

1. 设计过程。

活动目标:教师设计活动流程, 让学生在真实的交往中得到锻炼, 在每一环节的真实情境中让学生体会听话和说话的原则, 体会听话与说话的重要内涵。在真实生活中运用听话和说话的技巧, 并形成能力。

活动方法:采访法、小组合作法

活动说明:活动主体是学习装饰设计的某班学生。在他们的专业课中有一门课程为标志设计。笔者本着语文为专业服务的理念, 以学生所熟知的品牌标志“NIKE”为切入点, 带领学生开展关于“NIKE”品牌成长之路的调查活动———“像‘NIKE’一样成长”。希望通过这次活动, 学生能更加热爱自己的专业, 在以后的学习生活中, 树立目标, 端正态度, 不断创新。

2. 个性化评价呈现方式。

通过细化, 降低量化评价标准, 让每个学生都有成绩。体现了评价的全面性、公平性。如传统评价表与细化评价表之区别如下:

细化奖项, 分门别类, 扩大评优范围。活动过程中不以单一的量化模式评价学生, 采用时尚活动中设置单项奖的形式鼓励学生参与活动, 参与学习。根据活动的每一个环节, 设置最佳摄影奖、最佳PPT制作奖、最佳策划奖、最佳参与奖、最佳合作奖等等。

展示活动成果是自我肯定的最佳方式。综合实践活动结束后一定要举行一次汇报课, 汇报课以主题班会的形式呈现, 学生是主角, 汇报课主题围绕综合实践活动的成果进行, 可以用小品、诗歌、歌舞等多种形式展开, 寓教于乐。

摘要:文章以具体实践的案例为基点, 对个性化评价在中职语文综合实践活动中的意义、原因、策略作出了思考与分析。

上一篇:小班美术《梳子画,小草》教案下一篇:2019猪年新年贺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