岭南的秋雨心情散文

2024-11-19

岭南的秋雨心情散文(精选3篇)

1.岭南的秋雨心情散文 篇一

秋雨淅淅夜入吴心情散文

秋雨沥沥入吴楚,弥漫密密织旅愁。

我。一个人依窗,听着淅淅沥沥的雨声。看着划过天地间的斜姿,坠落尘世,丝丝缕缕,细密的编织着愁丝苦闷。在这凄婉彷徨中,渐渐模糊了我的视线,眸中的涓流,随着微凉的秋风,打湿了黛瓦,打湿了粉墙,打湿了山川,打湿了草木,恍惚间,一切都是湿湿的,湿的稍一碰触,都会井喷潮涌。

秋风掀帘透窗,吹到身上,渗心的凉,这种凉薄,把心一寸一寸的填满,在心海横冲乱撞,终是难以释放……。在异地他乡,抬眸低首间,皆是,横眉冷眼无人讯?入眸更著苦滋味。对影谁劝更进杯?朝暮人似楚山孤。

我,漂泊苦旅多年,时有卷意,常感身心疲惫不堪,在这铜臭充盈的陌生城市,人们都在极尽所能的阿谀奉承,互争暗斗。这已似乎成为社会发展的常态,更让我倍感心力憔悴。好在每遇下雨天,我会冲入雨中,淋它个酣畅惬意,以期洗刷满身的俗尘憋屈,调整心态,慰籍孤燥失落的心身。也时静坐聆听,这如天籁之音的雨声,享受着它温润的柔情,感悟它呢喃的轻语,以期守住我那一点纯真的善念,不至于在这炎凉的尘世自我迷失。

然而,唯这秋雨,年年打湿我的心窗,在我的心里搅起阵阵涟漪,也只有在这淅淅沥沥的的秋雨中,才能描绘出我陈封以久的心画,丰盈我渐近苍白的回忆,唤醒我逐渐遗忘的初心,点点滴滴,丝丝缕缕,皆可达意,更能抒臆,滋润几近干枯的心田。

每当下雨的时候,总想执笔写点什么,却走来踱去,无从落墨。皆因,几年前一场秋雨中的遇而伤怀,那是一个秋雨缠绵的下午,我漫步在无人的街角,正享受着淋雨的惬意,忽然,头顶多出了一柄花伞,一个清秀的姑娘,用她那能窥透我心扉的大眼睛,静静的看着我。就这样,我们相视一笑,双双伞下漫步街头。

在后来的交谈中得知,她也喜欢雨中漫步,只因身体的原因,不能逐愿。她住我租居的楼下,只因偶遇风寒感冒,护理不当,转化成肺癌,听后。我整个人都石化了,我不信,更难以接受这残酷的事实,就不停的追问,让她告诉我,这不是真的,是她和我开玩笑的戏语。她却平静的对我说,其实,我已经很是幸运了。在这美好的人间,已独过了二十一个春秋了,更感欣慰的是,结识了你这位好友,也不虚此生了。并且,我也随着父母,走过很多地方,也学会做很多事情,更学会了随遇而安和坦然面对生活中的一切苦难的心态。只希望,在剩余的日子里,你能陪陪我,这样,当我某一天,要挥手和这俗世红尘说再见之时,也就不会有什么遗憾了。

在此后的交往中,她也经常告诉我,若喜欢某事某物,不是刻意的去拥有,而是静观远赏,去聆听和感知它的质感及内涵,也不失为一种美的享受。如你,你喜欢雨,不一定要和它相溶,只须静坐聆听感悟,它的柔情霏意,呢喃轻语,欣赏它润物无声的博爱与胸怀。

最终,因工作的关系,外出半月有余,起初通了数次电话,后来三四天也就在没再打过电话。那时,我总以为,你会好起来的,我们有的`是相处的机会。那想,当我风急火燎的赶会时,邻居告诉我,你已经……。

我们曾相对一笑无语,欣然执手,漫步街头,念痴意浓,情如青花。而我满腹心曲,为曾细诉,你狠心撒手,让我一个人,跌落红尘深谷,也跌碎了我一腔痴念。我守浸着寂寞守着孤独,为你落笔,将陈念旧忆中的点点滴滴,折叠妥贴,欲寄不知何处。

今夜,我合着这淅淅沥沥的秋雨,将一颗不变的初心,染上寒色,与这飞花落叶痴缠漫舞,窃语情话,让它替我捎去,一丝暖暖的问候,愿你能感知我痴缠的絮念与赤诚。

窗外,雨时大时小,淅淅沥沥的声音,搅动翻乱着我的心海,我好想化作一片飞花或落叶,依了这清风流水,飞越万水千山,来到有你的地方,若是如此,我便能与这俗世相安而了悟。怅然伤怀赋乱句,风透帘,心浸寒,思绪千万缕,随雨淅淅沥,添伤溢恨望天涯。何因谋生他乡去,痛失庭前挚友别,此一去,心何寄?层楼高处斜雨外,落花飞叶碧草衰,孤鸿泽鸣声声哀。

今秋,我租住的还是弥漫着你欢言笑语的旧屋,室内陈设丝毫未变,笔筒还是当年素手插花的笔筒,只是已好长时间无抹绿入筒,也落满了灰尘。我缩卷在倚内,静静的听着窗外淅淅沥沥的雨声,久久的,久久的和照片中的你对望着……。

 

2.岭南的秋雨心情散文 篇二

余秋雨的文化散文, 把笔触直接指向古代文人的文化良知, 展现了中国文人的艰难心理构成, 并以严峻的理性和浓郁的人文意识, 将历史文人一个个展现出来, 不断思索和审查, 企图在这个群体里找到新的起点, 建立起一种健全的文化人格。

余秋雨热情讴歌了肩挑起历史的责任感与使命感的古代文人。他们无论为宠臣还是遭贬谪, 都忧国忧民, 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革弊兴利。《柳侯祠》中, 柳宗元被贬永州, 中国文化史有了《永州八记》;而被贬柳州, 修成政绩, “朝廷万未想到, 正是发配南荒的御批, 点化了民族的精灵。”柳宗元凭着自己的文化人格, 营筑着一个可人的小天地。苏东坡从长安到雷州, 再从雷州去海南, 经历了无数挫折坎坷。然而, 这种贬谪和摧残却使他坚定地保持了一种“完整的天下意识, 宇宙感悟”, 更坚强地执著着他那“硬朗的主体精神, 理性的思考”, 终于找到了精神突围的缺口, 还原为真正的文人并找回一个真正的自我。余秋雨以柳宗元、苏东坡为镜子, 映照了古代知识分子的精神史, 并启示当代知识分子独立思考行世、超然不群的人格自觉。

在《都江堰》中, 作者开门见山地说“我以为, 中国历史上最激动人心的工程不是长城, 而是都江堰。”他对由李冰治水及其后人的代代延传, 中国由此“有过了一种冰清玉洁的政治纲领”感到欣慰, 李冰“他没有在哪里学过水利, 但是, 以使命为学校, 死钻几载, 他留下了硬扎扎的水坝一座”, 泽背后世。余秋雨认为, 这就是知识分子健全人格的体现。遗憾的是, 整个中国文化史上, 有着健全人格的文人微乎其微, 他们不是消极堕落, 就是找个风景优美的地方躲起来, 余秋雨否定了古代文人人格中这种安贫乐道思想和退隐思想。素有“梅妻鹤子”之称的诗人林和靖, 他的咏梅诗句“疏影横斜水清浅, 暗香浮动月黄昏”广为流传。他隐居孤山20 年, 悠闲地养梅花喂白鹤, 借秀美的山水自慰, 隐士的确做得漂亮, 但也失落得太多。中国文人似乎都喜欢这样, 怀才不遇, 就淡泊名利, 寄情山水, 隐居起来。余秋雨评曰:“他们消除了志向, 渐渐又把这种消除当作了志向。安贫乐道的达观修养, 成了中国文化人格结构中一个宽大的地窖, 尽管有浓重的霉味, 却是安全而宁静。于是十年寒窗, 博览文史, 走到了民族文化的高坡前, 与社会交手不了几个回合, 便把一切沉埋进一座座孤山!”。时光流逝, 梅凋鹤老, 文化变成了一种无目的的浪费, 封闭式的道德完善导致了总体上的不道德。就在这个封闭的小天地里, 中国文人群体文化人格日趋黯淡。对此, 余秋雨极为心痛, 他不厌其烦地讲述那些失落文人的故事, 目的是为了提醒当代文人, 这种安贫乐道和退隐思想是不可取的, 他试图以此唤起世人对文化的深刻反省并最终重塑出积极的民族文化人格。

余秋雨散文中还有另一类重要的中国文人, 他们远离庙堂之高, 或僧或道或穷居乡野山林, 他们孤傲超然, 生活清贫, 但精神却极为富足。如《白发苏州》中的唐伯虎:“不炼金丹不坐禅, 不为商贾不耕田, 闲来写幅青山卖, 不使人间造孽钱。”余秋雨感叹:“人品, 艺品的平衡木实在让人走得太累, 他有权利躲在桃花丛中做一个真正的艺术家。中国这么大, 历史这么长, 有几个才子型、浪子型的艺术家怕什么!深紫的色彩, 层层涂抹, 够沉重了, 涂几笔浅红淡绿, 加几分俏皮洒泼, 才有活气, 才有活活泼泼的中国文化。”在《遥远的绝响》中, 余秋雨以极为赞赏甚至是敬仰的心情带我们走近了魏晋人物。他说:“那是另外一个心灵世界和人格天地, 即便仅仅是仰望一下, 也会对比出我们所习惯的一切的平庸。”“怪异”的阮籍轻慢礼教, 给与官场的是一种游戏般的洒脱, 执意要在生命形态和生活方式上闹出一番新气象。对于自己追求什么反对什么, 嵇康比阮籍更明确更透彻, 他心中有一个使他心醉神迷的人生境界, 那就是摆脱约束, 回归自然, 享受悠闲。遥远的绝响, 我们追不回来了, 但魏晋名士们的焦灼挣扎, 开拓了中国知识分子自在而又自为的一方心灵秘土, 他们以昂贵的生命代价, 第一次标志出一种自觉的文化人格。

余秋雨也十分欣赏那些具有悲剧性的文化人物, 《青云谱随想》中, 他表示特别喜欢疯疯癫癫的徐渭、石涛、朱耷等, 余秋雨对朱耷的佯狂与孤傲, 强悍显现的人格色彩, 生命的奔泻以及佯狂背后隐藏着的悲剧性激潮是欣赏的。在《西湖梦》中, 余秋雨还为我们展现了另一种野泼泼的人格结构。来于民间作妓女的苏小小和“是妖又是仙”的白娘娘充分地显示了中国人的“无知”无畏, 不带任何文化负累之苦的人性大胆泼辣, 充满生气和魄力, 坚定勇敢地执著于自主的生命信念。情人未归, 书生已去, 世界没能给她以情感的回报, 苏小小并不因此而郁愤自戕, 而是从情的执著大踏步地迈向对美的执著。由情至美, 始终围绕着生命的主题。余秋雨认为, 苏小小的意义在于, 她构成了与正统人格结构的奇特对峙, 而白娘娘执意要做一个普通人的愿望, 则启示人们好好思考作为“人”的价值和意义。

余秋雨是一个有着极强人生意识的学者和作家, 他牢记荣格的那句“文化的最后成果是人格”, 因此, 他对人生意识的构建—文化人格, 投入了异常的热情。余秋雨坚韧执着地追求文化人格的完善, 他心中有一群完善而崇高的人格形象:康熙年间竭尽全力救助流放老友的顾贞观 (《流放者的土地》;为民谋福修筑“生命堤坝”的白居易、苏东坡 (《西湖梦》) ;以人格魅力消灭反叛势力的冼夫人 (《天涯故事》) ……《千年庭院》、《风雨天一阁》之所以值得他大书特书, 就是因为他从中看出了文化人格上的惊人的坚韧。《千年庭院》中朱熹和他的学生面对磨难竟然能把教师和学生这两个看似普通的称呼背后所蕴藏的职责和使命表现得如此透彻如此漂亮;《风雨天一阁》中范钦身上那种超越意气、超越嗜好、超越才情, 超越时间的意志力, 体现了中国文人的坚毅、执著, 不为名利所动, 勇于殉道的精神。从这种文化人格的完善中, 他看到了文化的希望, 亦即民族的希望。改变文化就应该从完善人格开始, 目的是为了塑造完美的人生。余秋雨关注文化人格的完善, 是要通过“健全的文化人格”的建立与达成, 来实现人生的价值, 并最终完成民族文化精神和人文精神的升华。

摘要:余秋雨的文化散文深入挖掘封存于自然山水以及人文风物中的文化意蕴, 探索着中国文人的文化人格和文化良知, 以其独特的文化感悟对文化健全人格的构建进行了多层次的探寻, 执着地追求文化人格的完善, 为现代进程中的中国文人提供了极有价值的文化人格参照。

关键词:余秋雨散文,文化人格,人格完善

参考文献

[1]綦桂芬, 余秋雨.文化苦旅.展现的中国古代文人的文化人格[J].国际关系学院学报, 2002, (3) .

[2]刘燕星.文化人格与生命意识——余秋雨散文的历史关注[D].学年论文.

3.试论余秋雨散文表现的人文精神 篇三

关键词:《文化苦旅》 文化精神 文化意蕴

“人文”,意指人类社会的各种文化现象。人文关怀是作家将人生、社会、艺术现象当做人类文化进步的一部分,主义于它们自身历史的递变,表现出对积淀在现象中的历史文化质的追索。“文学不只是给人提供某种想象性的愉悦,而是在这种想象的活动反思中,重建着人类的精神文化。”已经是文学创作中的共同认识。余秋雨以现代人文精神为参照系,观照历史事件、历史景观和历史文化风韵,进行历史文化题材的自我内省,形成了独具风格的主体关注意识和新的创作趋向,使历史文化题材得到丰富和深入的拓展。在历史文化题材的人文关怀中,探寻中华民族生存的本源,以史为鉴,启迪后人,引发对主体的关注是一个重要方面。作者在他的散文《都江堰》中这样写道:

“我以为,中国历史上最激动人心的工程不是长城,而是都江堰。长城当然也非常伟大,不管孟姜女们怎样痛哭流涕,站远了看,这个苦难的民族竟用人力在野山荒漠间修了一条万里屏障,为我们生存的星球留下一种人类意志力的骄傲。长城到了八达岭一带已没有什么味道,而在甘肃、陕西、山西、内蒙一带,劲厉的寒风在时断时续的残壁断垣间呼啸,淡淡的夕照,荒凉的狂野溶成一气,让人全身心地投入到对历史,对岁月,对民族的巨大惊悸,感觉就深厚得多了。但是,就在秦始皇下令修长城的数十年前,四川平原上已经完成了一个了不起的工程。它的规模从表面上看远不如长城的宏大,却注定要稳稳当当地造福千年。如果说长城占据了辽阔的空间,它却实实在在地占据了邈远的时间。长城的社会功用早已废弛,而它如今还在为无数民众输送潺潺清流。有了它,旱涝无常的四川平原成了天府之国,每当我们民族有了重大灾难,天府之国总是沉着地提供庇护和濡养。因此,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它永久性地灌溉了中华民族。有了它,才有了诸葛亮、刘备的雄才大略,才有李白、杜甫、陆游的川行华章。说得近一点,有了它,抗日战争中的中国才有一个比较安定的后方。……李冰这样的人,应该找个安静的地方好好纪念一下的,造个二王庙,也合民众心意。实实在在为民造福的人升格为神,神的世界也会变得通情达理,平适可亲。”[1]

人类特有的禀赋之一是能意识到自己的过去,想想自己的先辈,体会现在,设想未来。人除了生长在自然生态环境中,还在人类特有的文化环境中繁育自我的心智和灵魂,在接受教育和成长的同时,也认同着一种称作“根”的人文生态。人类精神溯源的本性在散文中抒发出情真意切的对历史文化的或褒或贬,抑或继承与弃除的强烈渴望。改革开放近三十年来,随着物质文明的发达和国际交流的日益丰富,随着工业文明和科技进步,以及城乡一体化建设的加速,旧城改造,城市拆迁,拆了建,建了拆,形象工程,政绩工程,豆腐渣工程,利了一代,害了百代的工程屡见不鲜。什么样的过程,什么样的形象,什么样的人,什么样的精神能成为中华民族的共同精神家园,余秋雨在《都江堰》一文中给出了明确答案。这足以证明他的散文的历史文化意味和极大的历史文化责任感,更能体现出中华文化的一面,送给那些想为民造福,为民办实事,但事与愿违,把事情办到极端的人。以史为鉴,那些急功近利者,必将遗臭万年!这是忠告,也是启示,更是作者对世人,对历史文化的最亲切得人文关怀。

在当今多元文化背景下,对历史文物,名胜古迹的修缮,开发与保护,对废墟的存与毁,抑或开发利用是余秋雨文化散文中人文关怀的又一个重要方面。“偌大的中国,竟存不下几卷经文!”[2]“阳关坍驰了,坍驰在一个民族的精神疆域中。它终成废墟,终成荒原。”[3]“这是一个巨大的民族悲剧。人们不禁要问,中国的官员都到哪里去了?回答是:……中国是穷,但他们没有那副赤肠,下个决心,把祖国的遗产好好保护一下。但他们文雅地摸着胡须,吩咐手下:已得几件,包装一下,算是送给哪位京官的生日礼品。”[4]“就在这时,欧美的学者,汉学家,考古家,冒险家,却不远万里,风餐露宿,朝敦煌赶来……没有任何关卡,没有任何手续,外国人直接走到那个洞窟跟前。”[5]“就这样,一箱子,又一箱子,一大车,又一大车地运到了国外。”[6]“被我拦住的车队,究竟应该驶向哪里?这里也难,哪里也难,我只能让它停驻在沙漠里,然后大哭一场。”[7]也正是人微言轻,无官无职,一介书生,就算“匹夫有责”,也只好作罢。一味听任王道士之类面对暗乎乎的敦煌壁画“再拿石灰,把它们刷白”也算抢救文化遗产。“中国的荣耀和耻辱”,就由他们来吞吐了!翻阅余秋雨历史文化题材的散文,字里行间无不充满着对历史文物,名胜古迹的关切,同时,也让人联想到中国文化保护和流传的艰辛历程,联想到一个古老民族对于文化的渴求是何等悲怆和神圣。

作者希望“让古代留几个脚印在现代”,“我们挟带着废墟走向现代”,走向民族崛起的未来。“废墟不会阻碍街市,妨碍前进”,相反,“废墟的留存,是现代人文明的象征。”由此,我们看出作者提出的“废墟的留存”,是以全体的生命和无生命和谐共处为理想,批评了工业文明导致人对自然的,对历史古迹的背离和破坏。作者的深刻之处在于把通常是面向过去的历史文化意识和情节置身于现代文明精神结构的构成因素方面,因而开拓了历史文化题材人文关怀的更加广阔的表现空间,标立了后人审视历史文化、开发历史文化的新境界。

与历史文化题材有天然联系的是关于广泛地传承于民间的关于民间艺术与民间文化的人文关怀。当前民间艺术和民族文化及其赖以生存的生活群体的边缘状态引起了余秋雨先生的密切关注。其中《贵池傩》、《江南小镇》、《笔墨祭》是其中几篇深刻之作。在《贵池傩》一文,从作者对傩戏的描述中不难看出,为了生存,傩祭傩戏中又相当一部分内容迎合民间的庸俗,但它们的根本生命力还在于表现中华民族的传统精神。作者沉甸甸的人文追思溢于言表。任何民间艺术都表现出一个民族一方地域环境中一种群体的生存需求,反映着人们对于人世善恶、美丑的价值评判。作者通过贵池傩去发现民间艺术蕴含的人文核心内涵,同时也提出了民间艺术、民族文化有一个与时俱进、自主创新,不断改进繁荣的问题。正如作者在《贵池傩》一文中所说:“我们,对于我们的祖先,总要摆脱一些什么吧?或许,我们过去摆脱得过于鲁莽,在这里才找到摆脱得起点?”[8]

余秋雨散文人文关怀的表现,其深刻之处在于皆以当前人文精神观察历史文物,名胜古迹,民间生活,尤其传统文化结构在现代工业化和城市文明冲击下的巨大裂变和某些民风、民俗及传统生活观念方式的消解。

余秋雨散文具有鲜明的人文性,浸润着浓郁的人文情怀。他特别关注人的精神文化存在,并在文化层面上思索人的存在价值。所以,他的散文大多取材于文化胜地、旅游景点和文物掌故。作家在作品中以人物建构的话语重新解释了自然山水,即“我心中的山水并不全是自然山水,而是一种‘人文山水;[9]并于抒写人文山水之中展示了文化人格的深度,凸显了自己心目中的文化价值,这是余秋雨散文作品的独特魅力之所在。余秋雨是一位戏剧理论家,在中西方悲剧理论方面造诣颇深,惟其如此,他对悲情山水和废墟中的悲剧人物特别感兴趣。他的散文充盈着对人的苦难和痛苦的深切同情,充盈着对悲剧人物和个体生命痛苦和欢乐的真挚关切。从《文化苦旅》中,我们读出了中国文人性情中的感时伤怀,读出了中国文人命运的悲哀和凄惨,读出了历史的沉重感和沧桑感,而《文化苦旅》带给读者的是作家对文人命运的深入思考。余秋雨的《山居笔记》选材十分典型,作家通过写承德山庄评说清朝的盛衰,通过写“宁古塔”写人对灾难所持的态度,从《脆弱的都城》看到生命的脆弱,由苏东坡想到人在苦难中的成熟与收获。《山居笔记》大多写人的悲剧命运,写文人、名人遭受的苦难。作家从文化的视角剖析了造成文人、名人悲剧命运和现世苦难的原因又从文化的角度揭示了中国文人命运中的悲剧底蕴,表达了对生命价值的追问和对人生的终极关怀。余秋雨文化散文中凝结成的悲剧灵魂,给我们以人格上的深切感动;余秋雨文化散文中贯注的对人类的悲悯情怀,让我们产生心灵的震颤。

注 释

[1][2][4][5][6][7]余秋雨《文化苦旅》,东方出版中心1992年3月1日出版

[3]《余秋雨散文集》浙江文化艺术出版中心2000年版,引自《阳关雪》。

上一篇:电气技术比武方案下一篇:信息技术测评试题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