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活动对地球的影响

2024-10-16

人类活动对地球的影响(精选16篇)

1.人类活动对地球的影响 篇一

《人类活动对地表变化的影响》教案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人类活动对地表改变的影响。

2、了解围湖造田的利弊。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对围湖造田的利弊分析,培养学生综合分析的能力。

2、继续提高学生搜集资料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意识到人类对地表变化的影响有利有弊,提高对这一问题的关注度和敏感性。

2、意识到人类必须遵循自然规律改变地表,才能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二、教学重点

指导学生通过收集和整理资料、召开辩论会等方式来探究“人类活动队地表的影响”的问题。

三、教学难点

人类那些改造地表的活动是对人类有利的,哪些是不利的。

四、课时安排

1课时

五、教学准备

课前布置学生收集因人类活动造成地表改变、水土流失的典型事例。

六、教学过程

一、教学导入

1、提问:在改变地表形态的各种力量中,除了各种自然力量外,还有人为的力量,请大家列举人类的哪些活动在不断改变着地表形态?

2、学生回答。

3、过渡:人类的活动只是改变了地表形态吗?有没有其它的影响?

二、活动

围湖造田的利与弊

1、识湖泊滩地的地形优势,人们择地而居,在那里开垦种植,历史悠久。

2、介绍新中国成立后人们对粮食的需要造成了大规模的围湖造田,以洞庭湖为例,出示洞庭湖面积变化历史表。

3、学生展开分析讨论:

湖面变化呈什么趋势?(学生通过数据不难发现洞庭湖的湖面在不断缩小的趋势。)大规模围湖造田会造成什么后果?(给学生讲述1998年长江中游夏季的大洪灾灾情及原因,提示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来分析可能造成的后果,如湖面变小对湖中生物的影响,对气候的影响,对蓄水的影响等等,推进学生的深入思考。)

4、全班交流。

5、汇报交流,提升认识:人与自然要和谐相处的重要。

三、课后反思

学完本课,你有什么收获呢?

2.人类活动对地球的影响 篇二

在社会生产力不够发达的时候, 人类活动对水文测验的影响比较小。随着社会的发展, 人类活动对水文测验的影响越来越大。水利工程活动、城市的迅速发展、植树造林活动、农林物鱼垦殖活动都会对水文测验造成影响。水文测验站的工作人员如果想取得精确的水文测验数据, 给出具有实用价值的水文资料, 就要考虑人类活动对水文测验带来的影响。

2人类活动对水文测验的影响范围

2.1水利工程对水文测验带来的影响

随着社会的发展, 水利工程建设正迅速的发展。城市发展需要兴建水库、水电站, 需要贯引河流等, 这些水利工程建设对水文测验都会带来极大的影响。在开展水利工程时, 河道的自然状态已被破坏, 水循环、水量平衡会被破坏, 水文测验数据也会产生较大的变化。 以兴建水库为例, 首先, 拦河大坝会使上游的水位升高, 下流的水位下降, 此时水位已不再被大自然控制, 而是被人为地控制。其次, 大坝上游水位逐渐升高, 泥沙积累量会增加, 水库周围会形成人工湖, 此时自然水资源的循环已被改变。再次, 在下游, 人们为了有效利用水资源, 会通过灌溉技术更改河径的流量, 使河径的水位、流量改变。最后, 人为更改自然环境对水文测验的影响不止如此, 人们改变自然环境, 会使当令的温度、雨量均产生变化。

2.2农业活动对水文测验带来的影响

除了农业灌溉技术会对水文测验带来影响以外, 农业活动本身会对水文测验带来影响。比如植物生长需要吸收大量的水分, 农业活动改变了地表水、地下水的配置。未来农业种植向集约化、规模化、精细化的方向发展, 未来的种植方式对水文测验的影响更为显著。

2.3城市发展对水文测验带来的影响

城市的发展对水文测验带来极大的影响。首先, 城市的发展令人口变得密集, 城市要容纳越来越多的人口就必须提高供水能力, 部分城市的水资源已经因为过度使用变得枯竭, 带来水荒危机。其次, 城市的发展带来环境污染的问题, 比如, 城市中排放过多的碳元素使城市产生温室效应, 出现降水量失衡、酸雨现象, 异样的自然环境改变了自然水资源循环。最后, 城市的发展带来污水排放严重的问题。虽然人们已经开始重视污水治理工作, 可是城市污水排放现象依然很严重, 改变了自然水资源循环。

2.4森林破坏对水文测验带来的影响

森林面积直接影响降水量、蒸发量、径流量这几个要素, 间接影响水质、泥沙、地下水、河流水情等要素。 比如, 森林中绿色植物的根系能够锁住地下水分、锁住土壤, 减少泥沙的流量, 提高地下水含量。当发生洪水灾害时, 森林植物可作为防护林减少洪水对承灾体的破坏。绿色植物需要通过光合作用成长, 光合作用能让降水量、蒸发量、地下水量形成一个良性的循环。在森林面积较多的地方, 水文环境是比较稳定的。过去人们曾盲目开展工业生产活动、农业生产活动, 过度破坏森林, 造成较为恶劣的影响, 森林破坏导致水文环境急剧产生变化。

3人类活动对水文测验的影响对策

3.1应用现代化的技术开展水文测验

随着社会向前发展, 水文测验数据的变化会越来越快, 如果应用传统的测验方法, 水文测站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可能跟不上水文测验变化的速度。为了提高水文测验站测验的效率, 水利部门要逐渐更换水文测站的设备, 让水文测站的工作能够跟上现代化的发展。 比如在高洪时期, 水文测验的环境较为恶劣, 部分高洪数据瞬间即过, 传统的水文测验方法为流速仪法测验、 普遍吊车悬吊测验、冲锋舟测验相结合的办法。在高洪恶劣的环境中, 流速仪法测量的数据精确度难以保证, 普通吊车悬吊测验受测验环境的限制, 冲锋舟测验法会让水文测验人员冒太大的风险。如果应用现代化的测验技术, 则可在指定的位置安装传感器, 传感器能自动监测高洪数据变化, 持续传送测验数据。

3.2应用先进性的管理开展水文测验

我国部分水文测验站没有做好站点管理工作, 令水文测验数据的精度出现了很多问题。比如有些水文测站工作人员没有严谨的工作态度, 他们没有仔细核对采集的数据资料, 没有做好站点与站点之间数据的横向比较、没有做好历年数据的纵向分析比较、没有做好数据组与数据组之间的定线分析。他们将不够精确的数据编整成水文资料, 导致水文资料出现很多问题。 部分水文测验站没有做好数据管理工作, 造成水文资料数据失真、丢失、损坏, 导致水文资料数据不可被应用。为了优化水文测验, 让水文资料数据为人类社会利用, 成为优化社会发展的依据, 水文测验站必须做好管理工作。

3.3应用规范化的标准开展水文测验

我国水文测验目前存在的最大问题是标准过于老旧。我国水利部门在1955年曾制订出一套《水文测验暂行规范》 (后文简称《规范》) , 现行的《规范》是1975年制订的。1975年至今, 人类社会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科学技术也正飞速发展, 数十年前制订的标准已经不能适应现代社会水文测验的需求, 更达不到人类开展水文测验工作的目的。比如有些水文测验站工作的范围为泥沙移动流量较大的水流湍急地段, 有些水文测验站处在水流较缓、泥沙移动差异不大的地段, 两类水文站测验的标准是一致的, 这导致水文测验效率降低。为了提高水文测验的效率, 水利部门必须缩短《规范》修订的周期。

3.4应用科学化的监督开展水文测验

为了有效保护水文资料, 政府主管部门要制订一系列法律法规, 利用行政手段保护水文测验工作成果, 让水文资料能够成为各部门开展工作的依据, 杜绝破坏自然环境的行为, 避免水文测验工作变化加快。

4小结

人类活动对水文测验有巨大的影响, 特别是在社会飞速发展的现在, 这种影响更为明显。人类的活动影响之大甚至让水文测验活动难以持续进行。本次研究对这一问题进行了分析, 提出了优化水文测验工作的对策。

参考文献

[1]邢杰炜, 王红涛, 吕世新.水文测验中智能测控技术的应用分析[J].河南科技, 2015, (16) :56-57.

[2]丁涛, 祝丽萍.水文测验现代化技术应用分析[J].能源与节能, 2016, (01) :82-83.

[3]丁心瑞, 丁萌.智能测控技术应用于水文测验中的效果探讨[J].科技视界, 2015, (09) :40-41.

[4]张慧慧.水文测验方式方法技术创新实践与探讨[J].北京农业, 2015, (09) :104-105.

[5]关胜.关于对水文测验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的探讨[J].科技传播, 2014, (01) :112-113.

[6]王炜.水文测验技术标准中存在的问题与完善措施[J].能源与节能.2016, (05) :23-25.

3.人类活动对水文影响浅析 篇三

关键词:人类活动 水文 影响 分析

中图分类号:TV88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098X(2011)03(b)-0230-01

1 问题的提出

人们每天都在从事各种各样的社会活动,以此来改变世界。不受人类活动影响的行业几乎是不存在的,水文也是如此。就水文而言,人类活动改变了水文的自然规律,使资料的一致性和代表性遭到破坏,对水文的影响是很大的。笔者认为,解决这个问题,必须从人类社会的主要影响因素入手。从水文学角度出发,人类活动对水文的影响主要有以下四种:一是兴建水库(闸、坝)对水文的影响。二是工农业生产引入水对水文的影响。三是开采地下水对水文的影响。四是大规模城市化对水文的影响。本文主要从这四个方面定性分析人类活动对水文的影响。

2 人类活动对水文影响分析

2.1 兴建水库(闸、坝)对水文的影响

兴建水库(闸、坝)主要是通过其调节作用,改变天然来水的河流形态和时空分布,从而实现对洪水的再分配,使其更好地为工农业生产服务。就水库而言,大中型水库对大洪水的调节作用比较明显,可减少一次洪水的洪量,削减洪峰;而水工建筑物(闸、坝)主要是在水量较少,枯水等季节起到局部调节供水平衡的作用。对于水库的拦蓄作用,当发生较大洪水时,有可能发生以下两种情况:一是大中型水库,其设计防洪标准较高,发生垮坝的可能性比较小,在防洪标准内可起到拦截洪水的作用,即通过水库的调节改变下游洪峰的大小。但有时发生超标准洪水,水库为了自身安全往往打开溢洪道,形成更大洪峰,加重下游水害。2005年8月,浑河发生了历史上罕见的大洪水,洪水涨势凶猛。由于大伙房水库的拦蓄,使洪峰大大削减,最后以3690m3/s平安通过沈阳境内。大伙房水库的成功调节对确保沈阳地区安全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二是小型水库(闸、坝),由于其防洪标准较低,除在非常小的量级洪水下能起到调节洪峰作用外,很多情況下会把自身安全放在首位而敞泄。发生较大洪水时,失事的可能性也较大,从而加大下游洪水量。因此,在大洪水时水库如何调节非常重要,需要经过上、下游水文信息具体分析后做出调节决定。

2.2 工农业引入水对水文的影响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呈现出快速发展的态势,特别是工农业生产的快速发展,给引用水带来很大的不确定性,对河道的径流量影响很大。近几年辽河流域很多河流经常出现接近断流(断流)现象,究其原因,除年降水量大幅减少外,大量工农业引用水也是产生断流的重要原因之一,如果各大河流没有引用水的详细记录,将给水文资料的还原计算带来极大的困难,甚至难以完成水量还原的过程,好在大部分地区引用水具有很好的引测资料,便于还原水量。但也有极个别地区,引用水失之管理,很难查清楚。辽宁省水文水资源勘测局从2003年起连续几年对全省各河流实施水量平衡测试,寻找丢水原因,还原水量,保证水文资料的完整性、真实性,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2.3 开采地下水对水文的影响

我国是水资源比较匮乏的国家,城市缺水现象比较严重,作为水资源重要组成部分的地下水,由于其水质良好、分布广泛,被人类广泛利用。个别地区地下水超采严重,引起地下水位大幅下降,形成大范围漏斗。土壤非饱和带大范围增加,过去40~50mm降水就会发生产流的地区,现今发生100~150mm降水也很难有地面径流产生。这种降雨径流关系的改变,给水文预报带来了极大的困难,具体表现为:一个地区发生历时较长暴雨时,一部分雨量首先补充了土壤缺水量,地下水位快速回升,在达到一定水位后,后续雨水才可能产生地面径流。这样的例子并不少见,辽河流域在1995年8月发生大暴雨就出现了这种情况,当时的径流系数经历了由大变小,转而又由小变大的过程。这种变化除与该地区的下垫面因素有关外,同降雨的时空分布也有很大关系。由于大暴雨资料较少,目前还不能揭示一个地区降水径流关系在大量级雨量范围内的变化规律。然而,就开采地下水而言,东北地区在20世纪60~70年代,由于没有大量开采地下水,地下水位均较高,而到了90年代前后,很多地方大规模开采地下水,使得地下水位大幅下降,有资料记载,20世纪70~90年代地下水平均下降3~4m左右。如今,地下水在补给过少、开采过度情况下,也严重影响了大江大河的径流量,使径流量相当一部分补给了地下水。

因此,合理开采、利用地下水已刻不容缓。

2.4 大规模城市化对水文的影响

大规模的城市建设,在增加雨水的汇集面积的同时,也增大了地面径流量,使汇入河道的水量大幅增加,具体表现在:一是大规模的城市建设、土地方式的使用发生了根本变化,增加不透水面积,雨水下渗量变少,加快汇集时间,使洪峰变陡、变大,地面径流较以前有很大增加。二是人为兴建城市排水管道,从而提高了河道的行洪能力。三是人为扩大城区,削弱了调蓄当地内外洪水的能力。四是城市排水管道和泵站的建设,缩短了雨水的排泄时间,使河道的行洪强度大大增加。

3 结语

多年来,许多水文工作者都在探索人类活动对水文影响的应对途径。然而,鉴于人类活动对水文的影响过于复杂,目前还没有理想的办法。笔者认为,要解决此问题,不妨从两个方面来考虑:一是信息问题,既增加水文和气象的信息量。二是运用数学模型,充分考虑改变其结构和分析参数,通过不断改进,最终完善其数学模型,这也许是解决此问题一个好的有效方法。

参考文献

[1]陈家琦,王浩.水资源学概论.北京:中国水利电力出版社,1996.

4.人类活动对地球的影响 篇四

本节课紧紧围绕“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这一新课标要求,精选组织教学素材,通过大量案例,合理设计组织教学过程和教学情境,使之动静结合,张驰有序,思维活跃,学习过程不易产生疲劳,学习效果非常好。本节课的时空跨度非常大,还需要兼蓄自然人文两大学科许多背景知识,但是从本节课可以看出,只要问题设计合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就会被激发出来,智慧也就被激发出来

一、巧设疑问,激发学习兴趣

教师通过出示楼兰位置图,地形图,推导楼兰的气候特点极盛期的楼兰是什么样的。

教师提问:楼兰文明是如何失落的?这是一个争论了一个世纪的问题,至今没有一个明晰的答案。有人说楼兰的消失与全球气候变化有关,为什么?

展示楼兰现状图片,满目荒凉,与昔日形成鲜明对比,显示文字“全球气候变化!楼兰消失!两者之间有什么关系?为什么?”

这样利于进行新情景,并且乐于探究。

二、适时进行学法指导,培养地理能力

教师让学生阅读教材91页第一段文字,思考如下问题:全球气候变化有哪几种尺度?各种尺度上的气候是如何变化的? 能否设计一个表格来表达上述问题?

学生通过阅读,进行自我知识的建构,提高了分析能力,同时对不同时期的气候变化特点有了较为深刻的认识。

通过让学生分析“北半球气温5年平均值的变化”思考19世纪末以来世界气温的变化规律。在阅读过程指导地理读图的要点。

三、史地结合,提高学生综合分析的能力

教师提供案例:气候的温暖湿润为唐代农业经济的发展创造了条件,农业经济的发展为社会经济的整体发展和繁荣奠定了基础。8世纪中叶气候有一个由暖转冷过程的观点,气候转寒造成了中国北方游牧民族南下压力增大,北方游牧民族纷纷入主中国北方建立区域性王朝,安史之乱是这个南下进程开始的标志性事件。经过南宋12世纪的再一次寒冷突变后,北方游牧民族则开始了入主中原建立大一统王朝的历史。

教师通过分析唐代的兴衰与气候变化的关系,也就说气候变化会制约古代文明和经济的兴衰,让学生全面地分析问题,提高了综合分析能力。

四、培养学生的全球意识

让学生通过分组讨论全球变暖带来的影响,在讨论中得到以下结论:

1、加剧了自然灾害

2、导致原有生态系统的改变

3、影响到主要生产领域

4、通过极端天气和气候灾害影响

5.人类活动对地球的影响 篇五

学习过程

一、全球气候变化

1、(结构预习)什么是气候变化?气候变化史是怎样划分的?

气候变化是指一个特定地点、区域或全球的长时间的.气候改变,是以某些与天气状况有关的特征,如温度、降水量、风等要素的变化来度量的。

地质 历史近现代

2、(协作指导)阅读教材及图4―19分析完成地质时期气候变化的阶段划分和变化特点并完成教材P96活动内容。

地质时期气候的变化划分为震旦纪、石炭―二叠纪和第四纪大冰期。大冰期之间为间冰期。具体的气候变化为冷暖干湿相互交替,变化周期长短不一,温暖期较长,寒冷期偏短。

课后活动:

①震旦纪大冰期,距今约6亿年以前;石炭纪二叠纪大冰期,距今约2~3亿年;第四纪大冰期,距今约200万年前开始。

②恐龙繁盛时期大约在中生代的侏罗纪和白垩纪,全球气候特征是温暖干燥。

③总体来看,在地质时期的气候变化过程中,温暖期较长,寒冷期偏短;湿润期与干旱期相互交替,但新生代以湿润期为主。

3、(协作指导)阅读图4―20及教材内容分析历史时期的气候变化有什么特点?产生怎样的影响?

公元前50到1500年的是一次温暖期,15世纪以来的是一次寒冷期。

具体影响是:温暖期:北半球的极地冰盖曾经消失,热带亚热带向北扩展。

寒冷期:欧洲农作物频频歉收甚至绝收

4、(协作指导)阅读图4―21、4―22及教材内容分析近现代的气候中气温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依据是什么?降水有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气温呈现出上升的趋势,依据是雪线升高和冰川面积的减少,全球平均海平面升高。

中高纬地区和热带地区的降水有增加的趋势,亚热带地区有减少的趋势。

5、(拓展)分析全球气候变暖的原因与未来变化幅度。

全球气候变暖的原因主要是:人类排放的温室气体及森林的砍伐。

未来的气候变化幅度是气温升高,2100年升高1。4℃~5。8℃

二、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

1、(协作指导)阅读教材内容归纳总结全球气候变暖对人类的活动产生怎样的影响?

①本身就是资源条件的变化:热量资源和水资源变化,改变了水热资源的空间分布格局。

②加剧了自然灾害:20世纪后半叶,北半球中高纬暴雨频率增加了2%―4%,而亚洲、非洲一些地区干旱频率和强度增加。

③导致原有生态系统的改变,引起物种灭绝。

④影响主要生产领域:农林牧渔业等部门受影响显著。

⑤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气候变化通过极端天气和气候事件,扩大某些疫病的流行。

2、(协作指导)完成教材P100探究活动第1、2题。

①上升0。3米,大港区、塘沽区及汉沽区的一部分;上升1米,大港区、塘沽区、汉沽区及天津市区、宁河县、津南区、静海县的部分地区。

②若海平面持续上升,天津沿海低地被淹,还会引起海水倒灌,地下水质下降,土壤盐碱化加剧,港口及其他设施和工业废水的排放也会受到影响。

6.人类活动对地球的影响 篇六

1、认识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的关系。

2、认识区域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影响的发展变化,学会动态地认识人地关系。

3、培养读图分析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关系的能力

重点与难点:

认识在不同发展阶段,区域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影响因素的变化。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过程:(第1课时)

导入:阅读[探索]材料,思考问题:

1、墙壁厚度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2、这个案例说明区域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有何影响?

7.人类活动对地球的影响 篇七

我国西北干旱内陆区深居内陆,远离海洋,仅有的地表水资源是形成于山区的冰川和积雪融水及降水。水资源是随着气候变化而变的动态资源,有必要了解全球气候变暖的大背景下,西北干旱内陆区出山口径流如何变化。施雅凤等研究了气候变化对西北地区水资源影响,结果表明,我国西北干旱内陆区气候对全球变暖较为敏感,到2030年左右,温室气体增加将使西北地区气温上升(1.5±1)℃,而山区要小一些,为(1±1)℃[1]。康尔泗等建立了适合西北干旱区出山径流量对气候变化的响应模型,由此模拟得到气温升高0.5 ℃和1 ℃,而降水保持不变时,出山口年径流量将分别减少4%和7.11%;若气温保持不变,降水量增加10%时,径流量将增加5.27%,表明西北干旱区出山口径流对气候变化的响应明显[2,3]。随着人口增加及社会经济的发展,在西北干旱区径流不仅受气候变化的影响,而且受人类水事活动的影响越来越明显。刘少玉等对黑河流域径流变化分析表明,正义峡径流的减少主要原因为人为造成[4]。郝兴明等研究表明人类活动对塔里木河流域上中游地表径流的强度在20世纪70、80、90年代分别为41.59%、63.77%和75.15%[5]。因此,在气候变化及人类活动影响下,西北干旱区地表径流变化复杂,分析研究地表径流同时对气候变化及人类活动响应,特别是定量地分析人类活动对径流的影响,对于当地水资源优化配置及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文选择我国干旱内陆区河西走廊的石羊河流域为研究对象,分析过去50年的气候变化及径流变化,对气候变化及人类活动对径流变化的影响进行分离,定量地分析了人类活动对下游径流的影响。

1 材料和方法

1.1 研究区域概况

石羊河流域位于甘肃省河西走廊的东部,地理位置106°06′-104°04′E,37°10′-39°24′N,流域总面积4.16万km2,人口150万。石羊河流域径流主要由发源于祁连山区的八大支流组成,其中五河(由东向西分别是古浪河、黄羊河、杂木河、金塔河、西营河)在出山中汇流形成石羊河,流经武威盆地进入下游民勤盆地的红崖山水库。石羊河径流主要补给源包括降水,祁连山区冰雪融水及武威盆地地下水的溢出。由于气候变化及人类活动的影响,石羊河年进入红崖山水库径流已经由20世纪50年代的9亿m3减少到目前不足1 亿m3。地表来水的减少导致民勤盆地持续地下水超采,由此引起生态环境恶化,同时引起了国内外学者的关注[6,7,8]。石羊河流域已成为河西内陆河流域人口最多、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最高、用水矛盾最突出、生态环境问题最严重的地区。

1.2 研究方法

运用非参数Mann-Kendall检验方法[9]分析气温、降水、径流多年变化趋势,在此基础上分析气候变化对石羊河出山口径流的影响。分别采用降水-径流及五河出山口径流-红崖山水库入库流量双累积曲线分析人类活动对上游径流及下游径流产生明显影响的时间。通过人类活动对径流影响较小时段内径流与自然因素之间的多元线性回归关系模拟自然条件下五河出山口径流及红崖山水库入库径流序列;人类活动引起径流减少量,人类活动影响强度,自然条件、人类活动对径流变化的贡献率分别采用式(1)~(4)计算。

ΔW=Wf-Ws(1)δ=ΔW/Ws(2)Rn=(W0-Ws)/(W0-Wf)(3)Rh=ΔW/(W0-Wf)(4)

式中:Wf为实测年径流量,亿m3;Ws为自然条件下年径流量模拟值,亿m3;W0为径流某一基准值,本研究中取20世纪50年代径流平均值,在五河出山口和下游分别为12.12亿m3和5.37亿m3;ΔW为人类活动引起的径流减少量,亿m3;δ为人类活动对径流影响强度,%;RnRh分别为自然条件和人类活动对径流减少的贡献率,%。

2 结果与讨论

2.1 气候变化

从气温及降水量的多年序列可以看出,在1975年前后石羊河流域气候趋势有明显的变化(图1)。本研究中,对气温、降水量在1950-1975年和1975-2001年分别进行多年趋势分析(表1)。结果表明,1950-1975年间武威气温均有下降趋势,年均下降0.017 ℃,但Mann-Kendall检验表明下降趋势不显著(α=0.05);但在1975年以后,其气温年均上升0.056 ℃。同时Mann-Kendall检验表明上升趋势显著(α=0.05)。相对于近年全球气温平均每年上升0.01 ℃[1],石羊河流域中游对全球变暖较为敏感。武威站降水量在两个时段内均呈上升趋势,但Mann-Kendall检验表明其上升趋势并不明显。

由此可见,受全球气候变暖的影响,石羊河流域中上游气温在近年明显逐年上升,而降水量多年变化趋势随着海拔不同而呈现出差异,即在山区逐年下降,在平原区逐年上升,但变化趋势均不明显。

注:若|Zc|<Z1-α/2(显著性水平下的临界值),则接受假设H0(变化趋势不明显,即H0=A);反之拒绝假设H0(变化趋势明显,即H0=R)。β为Kendall倾斜度,量化趋势的大小,β>0表示上升趋势,β<0表示下降趋势。

2.2 石羊河径流变化

石羊河流域五河出山口径流均呈多年下降趋势,Mann-Kendall检验结果(表2)表明在1950-1975年间五河径流均显著下降(α=0.05)。相对于此阶段,在1975-2003年间五河径流下降趋势均减弱,且Mann-Kendall检验结果表明只有西营河和古浪河径流下降明显。作为各支流径流下降的结果,五河在出山口径流从20世纪50年代的12.07亿m3减少到1990s的9.30亿m3,呈明显下降趋势(图2)。前后两阶段对比而言,1975年前五河出口总径流年均下降0.17亿m3,而1975年后下降速度减小为年均0.06亿m3。出山口径流的减小直接导致了进入中下游径流的减少,进入红山水库年径流量从20世纪50年代的5.36亿m3减少到了20世纪90年代的0.76亿m3,Mann-Kendall检验表明其下降趋势在α=0.001水平上显著,而且1975年以后较1975年以前下降趋势更加显著。

注:各符号意义同表1。

2.3自然条件变化及人类活动对石羊河下游径流的影响

2.3.1 自然条件下石羊河下游径流变化

石羊河下游径流受上游出山口径流及中游气候变化及人类活动所控制,本研究中将上游出山口径流及中游气候条件综称为自然条件。类似降水-径流曲线,利用上下游径流双累积曲线可以剥离自然因素变化的影响,识别人类活动对下游径流产生明显影响[10]。五河出山口流量和红崖山水库入库流量双累积曲线(图3)在1975年双累积曲线出现了拐点,自此偏离天然径流曲线趋势越来越明显,表明从1975年开始人类活动对石羊河下游径流影响程度越来越明显。

运用1950-1975年资料,通过多元线性回归方法得到红崖山水库入库流量与五河出山口径流,武威盆地降水量,气温之间的关系,由此模拟自然条件下红崖山水库入库流量序列。模拟结果表明(图4),自然条件下红崖山水库入库流量以每年0.019亿m3的速度下降,远低于现状0.103亿m3的下降速度。进一步分析表明,下游径流与五河出山口流量、中游平原区年均气温、年降水量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94,-0.31,0.14。说明在自然条件下,上游来水是影响下游径流的主要因素,近年来气温上升对径流也有一定影响。由于五河出山口径流的下降及近年来气候变暖,自然条件下石羊河下游径流量已从1950s的5.37亿m3减少到了1990s的3.48亿m3。

2.3.2 人类活动对石羊河下游径流的影响

由于武威盆地经济的快速发展,自从20世纪50年代以来,人类水事活动强度逐年增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其一,随着灌溉面积的不断扩大,相应的河水引用量不断增加。武威盆地保证灌溉面积已从1950年的2.3万hm2增加到了2002年的7.9万hm2,相应的河水引用率从20世纪50年代的61%增加到了20世纪90年代的82%,使得越来越少的径流进入红崖山水库[7]。其二,地下水的无限制开采导致地下水位持续下降,引泉流减少。石羊河流域大规模开采地下水始于20世纪60年代。武威盆地地下水开采量已由1969年的0.85亿m3增大到了1999年的5.92亿m3,使地下水超采2.57亿m3,导致地下水位以平均每年0.3~1.2 m的速度下降[7]。有关研究表明[11],每超采1亿m3的地下水资源,溢出带的泉水资源将减少0.78亿m3,由此武威盆地在1999年已经因超采地下水使泉水资源减少了1.75亿m3,大大减少了进入红崖山水库的泉水资源。

人类活动对石羊河下游径流影响的分析结果表明(表3),人类活动对石羊河下游径流影响强度逐年增加,由此引起的石羊河下游径流减少量从20世纪70年代后期的1.74亿m3增加到了20世纪90年代的2.37亿m3。相应的人类活动对下游径流影响强度从20世纪70年代后期的40%增加到了20世纪90年代的68%。从1975年开始,人类活动对下游径流减少的贡献率一直保持在50%以上,成为径流减少的主要因素。为了保证下游民勤盆地农业生产及生态恢复足够需水量,减少武威盆地引水量及对地下水开采,合理分配地表水资源是必要的措施。

3 结 语

(1)在1951-2003年石羊河中上游气温出现了明显的先降后升的趋势。近年来该流域对全球气候变暖较为敏感,自1975年以来,年均气温上升率大于0.5 ℃。降雨量在平原区有上升趋势。五河出山口径流及红崖山水库入库流量有明显下降趋势。

(2)人类活动对石羊河下游径流的影响程度逐渐增加。武威盆地人类活动从1975年对下游径流产生了明显影响,在20世纪70、80、90年代影响强度分别为40%、49%、68%,对下游径流减少起主导作用。

(3)为保证下游民勤盆地生态环境及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应该合理分配地表水资源,减少中上游人类活动对地表径流的影响,确保石羊河下游径流。

摘要:针对西北干旱内陆区石羊河流域径流变化的复杂性,运用非参数Mann-Kendall检验方法,分析了近50年石羊河中气候变化及径流变化趋势。在此基础上,通过模拟自然条件时石羊河年径流序列,将气候变化与人类活动对径流的影响进行了分离,分别量化了二者对石羊河下游径流的影响。结果表明,人类活动对下游径流的影响强度由20世纪70年代的40%增加到了20世纪90年代的68%,是石羊河下游径流减少的主要因素。

关键词:气候变化,人类活动,径流变化,石羊河流域

参考文献

[1]Shi Yafeng,Zhang Xiangsong.Impact of climate change on sur-face water resource and tendency in the future in the arid zone ofnorthwestern China[J].Science in China(Series B),1995,38(11):1 395-1 408.

[2]康尔泗,程国栋,蓝永超,等.概念性水文模型在出山径流预报中的应用[J].地球科学进展,2002,17(1):18-26.

[3]康尔泗,程国栋,蓝永超,等.西北干旱内陆河流域出山口径流对气候变化的响应模型[J].中国科学(D辑),1999,29(增刊1):47-54.

[4]刘少玉,卢耀如,程旭学.正义峡径流变化与人类活动影响分析[J].地球学报,2005,26(1):60-66.

[5]郝兴明,陈亚宁,李卫红.塔里木河流域近50年来生态环境变化的驱动力分析[J].地理学报,2006,61(3):262-272.

[6]Kang Shaozhong,Su Xiaoling,Tong Ling,et al.The impact ofhuman activities on the water-land environment of the ShiyangRiver basin,an arid region in Northwest China[J].HydrologicalSciences-des Sciences Hydrologiques.2004,49(3):413-426.

[7]丁宏伟,王贵玲,黄晓辉.红崖山水库径流量减少与民勤绿洲水资源危机分析[J].中国沙漠,2003,23(1):84-89.

[8]New York Times.2006.A Sea of Sand is Threatening China's Heart[N].June 8,Late Edition-Final,Section A,Page 1,Column 2.

[9]Chen Yaning,Takeuchi Kuniyoshi,Xu Changchun,et al.Regionalclimate change and its effects on river runoff in the Tarim Basin,Chi-na[J].Hydrological Processes.2006,20:2 207-2 216.

[10]张少辉,刘少玉,谢悦波,等.西北内陆黑河流域水循环与地下水形成演化模式[M].北京:地质出版社,2005:272-274.

8.空气污染对人类的影响 篇八

雾霾能破坏人体新陈代谢

人们通常认为,造成肥胖的原因是饮食不健康和缺乏锻炼,然而研究表明,环境问题也是导致肥胖的元凶之一。科学家发现,雾霾不仅对我们的肺部造成伤害,还能破坏人体的新陈代谢,从而导致肥胖。科学家将怀孕老鼠分为两组进行实验,其中实验组老鼠吸入来自北京的雾霾空气,对照组老鼠吸入过滤了污染物质的干净空气,两组老鼠的饮食完全一样。19天之后,实验组老鼠的肝和肺比对照组老鼠的更重,并且出现了明显的炎症。实验组老鼠体内的胆固醇含量比对照组老鼠的高97%,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也高出50%。

空气污染让人暴躁

如果你在大气污染严重的日子里频繁遭遇肢体接触性的暴力行为,不应该感觉奇怪。不久前发表在美国国家经济研究局(NBER)上的一份论文指出,大气污染与暴力犯罪行为存在密切的正向联系。这项研究围绕芝加哥几条重要州际公路附近展开。芝加哥是美国污染最严重的城市之一,而汽车尾气排放是首要的污染物。首先,他们从芝加哥警署获得了2001年到2012年超过200万条犯罪记录。这些数据包括犯罪行为发生的日期、地点等。然后,他们收集了这期间的气象数据,包括风向、风力等,通过风向的变化判断附近的哪些社区在什么时候遭受了最大的污染。

通过将这些数据进行对比分析,研究人员发现,对于某个社区来说,跟处于上风口时(意味着来自公路上的污染较低)相比,其处于州际公路的下风口时(意味着其遭受了更严重的污染),犯罪率增加了2.2%。不过研究人员指出,这种关联只适用于暴力犯罪,比如自杀、枪击案、殴打等,污染情况对财产犯罪率的变化没有影响。

2009年科学家曾以老鼠作为研究对象,观察它们被暴露在汽车尾气下的反应。结果发现,无论是无铅汽油还是有铅汽油排放的尾气,都增加了老鼠的侵略性行为,比如“摆出好战姿势的时间更长、实施了更多攻击”等。不仅如此,吸入过多汽车尾气还致使老鼠大脑的神经传递物质出现了剧烈波动。

空气污染可引发或加剧老年痴呆症

美国学者对全美境内19000名年龄在70~81岁的老年女性进行调查,根据她们居住地点的空气污染情况进行分类,结果发现,长时间居住在空气污染严重地区的那些老年女性认知能力下降程度显著高于污染水平较低地区。

另一项针对汽车尾气(PM2.5的一个重要来源)、以680名老年男性为对象的研究同样发现,长时间暴露在汽车尾气环境的老年男性要比较少暴露在汽车尾气环境的老年男性认知能力下降得更剧烈——相当于衰老两年时间。

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空气污染可能对老年痴呆症有重要影响,因为在老年痴呆症出现前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患者会表现出认知能力降低的症状。如果空气污染被证实能够导致认知能力下降、引发老年痴呆症,这将为干预老年痴呆症指明新的方向。

空气污染影响儿童智力发育

除了对老年人有影响,研究发现空气污染同样也对儿童的认知能力有影响。有研究跟踪了200名从出生到10岁的儿童,发现汽车尾气会降低儿童在记忆力、语言和非语言智力测试上的得分。美国最近的一项研究甚至发现,在怀孕期间,母亲暴露在高水平的多环芳烃污染之中,孩子会表现出更多的焦虑和抑郁症状。多环芳烃是最普遍的空气污染源,来源于石油燃料的燃烧。

空气污染还对学生的学业成绩有很大影响。美国有一项研究比较了靠近工业区的学校(污染水平较高)和远离工业区的学校(污染水平较低),在控制经济社会水平和其他干扰因素之后,比较结果依然表明空气污染对学生的学业成绩有很大影响。

更糟糕的是,该研究发现差不多三分之二的公立学校校址都靠近高污染区域,而且很多地区并没有对学校校址的选取在环境方面进行什么限制。报告因此提出,今后学校选址要把空气污染因素考虑进去,最好要远离工业区。

【责任编辑】蒲 晖

9.人类活动对地球的影响 篇九

哈尔滨市区的第四系砂砾石含水层中,原生的高铁水广泛分布.在研究地下水质的演变规律时发现,近内,高铁地下水在各种人为活动影响下发生了很大变化.依据市区80个地下水动态监测井点近20年的水位及水质监测资料,研究了地下水中铁浓度的变化与地下水开采强度、雨水水质变化、农业施肥、污水排放等人类活动的关系.结果表明:地下水中的铁浓度与上述人类活动均存在较大的`相关性,铁浓度动态呈现先增大后减小的变化趋势.

作 者:董维红 廖资生 朱雪芹 严桂华 张守国 Dong Wei-hong LIAO Zi-sheng Zhu Xue-Qin YAN Gui-hua ZHANG Shou-guo 作者单位:董维红,廖资生,Dong Wei-hong,LIAO Zi-sheng(吉林大学,环境与资源学院,吉林,长春,130026;吉林大学,水资源与环境研究所,吉林,长春,130026)

朱雪芹,Zhu Xue-Qin(吉林大学,环境与资源学院,吉林,长春,130026)

严桂华,张守国,YAN Gui-hua,ZHANG Shou-guo(中南勘察基础工程总公司,湖北,武汉,430081)

10.人类活动对地球的影响 篇十

通过对江汉平原北部的野外考察,结合屈家岭剖面粒度、Rb/Sr比值、磁化率和已有孢粉结果的综合分析,揭示了该地区全新世中晚期沉积环境和气候变化特征.结果表明,该剖面沉积物中粉砂(62.5~4 μm)、粘粒(<4 μm)约占其总量的95%以上,属于略含细砂的粘土质粉砂,概率累积曲线以三段式为主.结合地貌和岩性分析,确认该剖面以河流相沉积为主.沉积物粒度组成以粒径<30 μm组分为主,同黄土的众数组分类似.也有部分样品的`概率累积曲线呈现出北方黄土和下蜀黄土多见的两段式,但概率累计曲线段的斜率和中、细粒组分的相对含量都同黄土有差异.粒度组成方面同黄土沉积的某些相似特征说明,青木河流域广泛分布的黄土沉积可能影响了该剖面的沉积特征.沉积样品的磁化率、Rb/Sr比值和已有的孢粉分析结果反映的气候变化趋势基本上是同步的.5.2 ka BP以来屈家岭遗址附近区域气候变化可以分成3个阶段:5.2~4.2 ka BP期间,是较为温暖湿润的时期,水热条件好于现在,后期暖湿程度有波动性降低的趋势;4.2 ka BP开始气候暖湿程度明显下降,气候转向干凉;2.0 ka BP以来,本地区气候暖湿程度有所回升.该地区包括气候在内的环境变化,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新石器晚期文化的演化历史.

作 者:史辰羲 莫多闻 毛龙江 刘辉 Shi Chenxi Mo Duowen Mao Longjiang Liu Hui 作者单位:史辰羲,莫多闻,Shi Chenxi,Mo Duowen(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北京,100871)

毛龙江,Mao Longjiang(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大气科学学院,江苏,南京,210044)

刘辉,Liu Hui(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湖北,武汉,430077)

11.地球人类正处于大进化的前夜 篇十一

我们先来看一下这位英国教授的论据吧。教授经过多年研究,告诉我们进化已经结束,人类已经到达了生物进化的顶峰。推动人类进化的三大基本元素是自然选择、基因突变和随机变异。因为我们的健康水平已经提高,无须为生存而斗争。基因突变也因为年龄较长男性精子发生细胞变异的概率最高,但现在他们生育的小孩减少。现在世界人口的增长使更多民族人口通婚,人类之间的差异逐步缩小,随机变异机会减少。史蒂夫·琼斯预测了人类大脑的进化,人类几乎每一代人的思维方式都在变化。古人的身心共同进化是可能的,但是现在的地球生物圈里,已经变得不可能。

在目前的生物进化圈内,我非常同意这种关于人类进化停止的说法。但是,这位教授也许只看到了树木,而忘记了整片森林,人类的进化也包含了智力上的进化。人是社会化的动物,我们看人类的进化,不能仅仅看个人身体素质的差异,更要看整个社会群体适应自然能力的改变。我甚至认为,我们所拥有的科技能力也是我们人类适应自然的能力之一,并且是主动不断发展的。

人类漫长进化史是不断物竞天择的过程,就是人类和环境不断互动的过程。无论在过去、现在,还是将来,环境的巨变必然会影响人类的进化进程。我们人类正处于太空时代的现实,几十年来航空航天科技的发展,在未来必定会大大加快人类的进化,更准确地说是一种人种的分化。在千年的尺度上,人类飞出地球,在其他星球进行探索并建立定居点将是必然的。地球是人类的摇篮,人类不可能永远在摇篮里。星际是遥远的,一旦人类建立了百万人口的星际定居点,那么人类的大分化就开始了。不同星球具有不同的生存环境,按照达尔文的观点,环境最终会改变人。

地球人类最有可能在太阳系中有所作为。人类拓殖月球会在几个世纪内实现,拓殖火星会在这一个千年内实现,人类将面临着全新的生存环境,这个环境和地球有很大的区别。月亮是上帝给地球人类的恩赐,建立小型的月一地往返系统完全现实。但即使这样,长期生活在月球上的人类也会产生很大的变异,这是必然的现象。太空环境对生物遗传的影响是很大的,同样太空辐射对生物遗传也是有巨大影响。

由于资源的关系,以地球为基地的宇航事业永远是少数人的事情,太空时代也永远是少数人类的事业。人类建立月球基地并建立月球生物圈,人类建立火星基地及火星生物圈,都会选择一些先行者去拓殖新的星球。建立大规模的火星一地球往返系统是很难的,因为这需要耗费巨大的资源。这就注定人类在投入初期巨大的资源以后,只能蛙跳式前进,并在万年或10万年的时间尺度上逐步改造星体,可以通过人工工程建造设施,在地球之外重造一个可以让人永久居住的星球。

在地球的生物圈内,进化是漫长的过程,但是在太空时代,就会大大加速人类的进化,以适应星球不同的生存环境。人类在太空时代的进化,更准确的说法是环境引起的分化。我们设想的火星文明,是由地球人类移民过去的,他们在火星生存繁衍,能够更好地适应火星的生存环境,发展自己的独特技术。我们用10万年为时间点去思考的话,也许火星人类不会和地球人差别巨大,但是身体和心智一定会有很大的区别。

人类工程科技最终会走到哪里,没有人可以说清楚。但是技术积累和人类智能的进化促使人类飞出太阳系去寻找新的家园是可能的。人类捕获直径100千米的小行星,将它们改造成宇宙飞船,飞出太阳系,这不是一种科幻,一定会在未来的某一个时间点实现。人类在这么大的太空母船中繁衍生息,当他们到达一个适合人类生存的恒星系时,他们已经和地球祖先有很大的不同了。

12.人类活动对地球的影响 篇十二

南矶山湿地自然保护区位于鄱阳湖西南部, 赣江入鄱阳湖的三角洲前沿地带, 地理坐标为E116°10′33″-116°25′05″, N28°52′05″-29°06′50″。保护区始建于1997年, 总面积约3.33万hm2, 2008年1月14日晋升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是鄱阳湖区最大的自然保护区。

区内大小河流纵横, 湖泊星罗棋布, 属于典型的河湖自然湿地。三角洲前缘与鄱阳湖大湖水面相接, 呈现河、湖、滩交错的湿地景观, 是我国南方重要的越冬候鸟的栖息地。

鄱阳湖区年平均气温17~17.8℃, 南北相差1℃左右。南矶山自然保护区平均气温亦在此范围内。

2 气候变化的事实

在全球气候变暖的大背景下, 鄱阳湖区气候也呈现出明显变化:一是气温呈现明显的变暖趋势。二是降水呈现阶段性特征, 且南北降水差异大。三是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增多, 旱涝灾害增加。

2.1 鄱阳湖区年平均气温的年际变化

鄱阳湖区年平均气温变化大致经过两个阶段 (图2) :一是20世纪60年代降温过程, 二是20世纪70年代以后明显升温过程。20世纪70年代以来变暖趋势明显, 升温达1.0℃。

湖区年度平均气温各年呈逐步递增的趋势, 20世纪90年代以来温度明显增高, 1990年平均温度比1961~1990年高出0.23℃, 2001~2005年间甚至高出0.66℃。

2.2 极端气温的年际变化

在气候变化背景下, 极端气候事件的发生频率和强度以及地质灾害等均呈增加趋势, 随着全球气候变暖, 特别是地表气温的升高, 高温热浪已成为一种十分严重现象。20世纪60年代和1999年以来为近百年热浪的三个高发期。特别是1999年至今, 鄱阳湖区几乎每年都会有持续10天以上的强度大、范围广的高温热浪出现。2003年夏季, 鄱阳湖区出现了长达近2个月的极端高温天气。同时, 城市建设使土地利用发生变化, 植被减少等城市化造成的热岛效应加剧了极端高温的酷热程度。

2.3 鄱阳湖区降水量的年际变化

气候变化对鄱阳湖区降水的影响, 主要体现在降水的时空分布越来越不均匀。图3表明, 年降水自20世纪60年代、20世纪70年代、20世纪80年代的1590mm、1623mm、1626mm至20世纪90年代增加到1791mm。但进入21世纪减少较为明显, 2001~2005年间平均年降水只有1615mm。鄱阳湖区年平均降水量20世纪70年代和20世纪90年代末期基本一致, 最大降水量出现在20世纪70年代, 最小值则出现在年平均气温相对最高的20世纪60年代, 它们的差值达700mm。

2.4 极端降水的年际变化

鄱阳湖区20世纪60年代至20世纪80年代极端降水较少, 20世纪90年代鄱阳湖区降水量和极端降水量、强降水事件强度都趋于增加。区域性暴雨和特大暴雨呈现“多-少-多”的趋势, 进入21世纪受全球气候变化及鄱阳湖区人类活动加强, 鄱阳湖区大暴雨频次尤为突出。

从以上年际平均气温、降水和极端高温、降水的分析可以看出, 鄱阳湖区气温和降水的年际不均匀性都有增加, 相应旱涝灾害均有增多。根据UNFCCC对气候变化的定义:鄱阳湖区近70年气候的确发生了趋恶劣变化。

3 气候变化、人类活动与湿地

鄱阳湖是中国最大的淡水湖泊, 也是国际重要湿地之一, 作为世界最大的候鸟栖息地之一, 在保护生态环境、保持生物多样性以及发展经济社会中, 具有重要作用。

由于湿地土壤具有特殊的水文物理性质, 湿地因此具有超强的蓄水性和透水性, 是蓄水防洪的天然“海绵”。许多湿地地区是地势低洼地带, 与河流相连, 在暴雨和河流涨水期将过量的水分存储起来, 均匀地缓慢释放, 减弱危害下游的洪水。在干旱季节, 湿地可将洪水期间容纳的水量向周边地区和下游排放, 防旱功能十分显著。因此湿地在控制洪水、调节河川径流、维持区域水平衡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3.1 生物多样性的“公地悲哀”

湿地是生物多样性的发源地, 通常拥有丰富的野生动植物资源, 提供了水和基本的生产力, 是众多野生动物, 特别是珍稀水禽的重要栖息地。

但是, 湿地作为人类共有的财富, 却遭遇了资源私分的“公地悲哀”。过去在南矶山, 使用原始、分散的捕捞方式捕鱼不至于使鱼的种类和数量受到太大影响, 对栖息水鸟的影响也不大。而如今, 湖面上的“圈地运动”大大增加了捕鱼的密度, 人们在湖面上的活动也相应频繁和固定, 鸟类的栖息地范围越来越小。

目前, 鄱阳湖生物多样性破坏十分显著, 过去较常见的水生、湿生和沼生植物正在消失或严重退化;底栖动物数量、种类减少;虾、蟹类产量下降;草地动物濒临灭绝;渔业资源衰退最为严重。鄱阳湖大多数经济鱼类属于定居性类, 由于生态环境变化等原因, 特别是酷渔滥捕的人为因素, 现在形成鱼汛的鱼类在减少, 洄游性鱼类在减少, 捕捞品种单一, 渔获物个体趋小型化、低龄化;长江鲟鱼、鲥鱼、银鱼等珍贵鱼类濒临灭绝。

同时, 由于大面积药杀钉螺, 给湿地生物 (主要是动物, 如鱼类、鸟类、底栖动物、水生动物及草洲动物等) 几乎毁灭性的重创, 基数大大减少, 全湖渔业捕捞量减少。

3.2 血吸虫病“卷土重来”

钉螺是血吸虫唯一的中间宿主。气候变化将影响钉螺生存环境, 表现在钉螺的分布与温度、光照、降水和湿度等自然条件密切相关, 呈明显的区域性。钉螺生态学研究结果显示, 钉螺的分布范围主要取决于温度、光线、雨量和湿度等自然因素, 并与土壤和植被有一定的关系。全球气候变暖所引起的降雨和温度变化, 势必会影响血吸虫病的原有分布格局。近年来, 受气候变化的影响鄱阳湖区的血吸虫病疫情呈递增、扩散趋势。

3.3“竭泽而渔”导致渔业生产的衰退

渔业是南矶山的支柱产业, 鱼类资源衰退和个体小型化势必对南矶山经济产生极大影响。从调查问卷获得的数据来看, 43%的被调查者有1~20个“迷魂阵”, 一个“迷魂阵”一天能捕鱼2.5~150㎏不等, 38%的被调查者认为这种方式好, 35%认为不好;27%认为有更好的方式捕鱼, 基本上仅知道用大眼网;92%的被调查者承包了水面养鱼, 88%认为鄱阳湖的水产品很重要, 却仅有57%担心将来湖里没鱼;49%的被调查者认为限制渔业收入的因素是渔业资源缺乏, 36%认为缺水面, 少部分认为缺劳力、信息或技术, 还有3个被调查者特别标明鱼的收购价格低。

3.4 干旱现象愈演愈烈

进入21世纪以来, 南矶湿地干旱问题日益严重, 有关资料显示:鄱阳湖区11个特、重旱年有5个发生在20世纪60年代, 50、70年代各发生2次, 另外2次分别出现在20世纪90年代和21世纪初。以21世纪60年代的干旱最严重, 其次是20世纪70年代, 50、80年代的干旱较少、较轻;20世纪90年代和近几年干旱增强。

从总体上说, 近50年来鄱阳湖的干旱呈现出逐渐加重的趋势, 例如1958年、1961年、1976~1979年均连续4年出现中等以上的干旱, 且内含2个重旱或特旱年;1958~1959年特旱与重旱相继发生;尤其是1966~1968年, 连续3年出现特旱与重旱, 1980年至20世纪90年代未出现上述情况, 但从2001~2007年出现连续6年出现特旱与重旱。表明鄱阳湖区的干旱在时程变化上, 具有明显的群发性和阶段性, 极容易造成水库蓄水不足、抗旱水源紧张的局面。

干旱造成鄱阳湖区湿地水位下降, 湿地中大量的有机质必将加速分解, 湿地的固碳功能将进一步减弱, 湿地的长期干旱将会使湿地由“碳汇”变成潜在的“碳源”, 从而加剧区域气候变暖的进程。

3.5 围湖造田导致湿地面积不断萎缩

鄱阳湖区人为土地利用与自然湿地覆盖之间存在明显的竞争关系:在洪水风险区, 存在着耕地与湿地的互竞关系;而在非洪水风险区, 耕地与林地之间的竞争关系最为明显。鄱阳湖区的土地利用问题, 实际上是“人—地—水”的关系问题。人口增长导致对耕地需求的增大, 人们利用“围湖造田”来满足对耕地的需求, 使鄱阳湖湿地面积缩小、调蓄功能下降。多年来, 鄱阳湖区湿地一直处于这种恶性循环, “人—地—水”关系极度紧张。

3.6 人类活动导致水生态恶化令人担忧

根据鄱阳湖水质监测资料, 开展监测的15个项目中有10项在部分监测点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 且污染年度变化有逐年增加的趋势。

鄱阳湖近10年来正缓慢地向富营养化趋势发展, 环境质量不断发生变化, 这对鄱阳湖湿地未来的发展将产生深刻的影响。

从上述现象及分析结果可知, 南矶山地区出现的几种现象是由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共同作用引起的, 但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范围内, 人类活动无疑是主要的影响因素。

4 主要结论和对策建议

4.1 主要结论

(1) 大规模、大范围的“围湖造田”导致湿地的面积减少, 从而进一步造成生物多样性锐减。 (2) 受人类活动的影响, 近50年来鄱阳湖洪水水位抬高幅度大、干旱现象频繁、极端气候现象爆发强度大。 (3) 在气候变化背景下, 伴随人类活动的加强, 鄱阳湖区的血吸虫病感染率呈现上升的趋势。 (4) 鄱阳湖区当地居民湿地环境保护意识薄弱, 对湿地功能认识不足。 (5) 政府部门监管力度不足, 相应的法令、法规执行不到位。 (6) 鄱阳湖区农业产业结构不合理, 基本以渔业、种植业为主导产业发展。产业结构的不合理是导致居民收入偏低的主要原因, 收入一味向湿地索取, 直接导致湿地的功能的下降。最终形成一种恶性循环。

4.2 对策建议

(1) 理顺沿湖地区的行政管理和协调体制, 完善多部门参与的决策协调机制, 实现鄱阳湖全湖湿地的保护和管理。 (2) 加大湿地保护宣传力度, 提高社区和农户的湿地保护意识。 (3) 建立相关的经济调控机制, 使湖区人民尽快富裕。 (4) 建立鄱阳湖湿地保护的补偿机制。 (5) 根据鄱阳湖区特点, 研究血吸虫病综合防控技术, 实施防治相结合。

在江西省构建“鄱阳湖经济生态区”的发展战略的确立, 鄱阳湖区经济建设将进入一个高潮期, 人类活动必将达到高峰。我们必须妥善处理好湿地资源综合利用与保护之间的关系, 以保护湿地为前提、发展为契机, 为更好的建设“鄱阳湖经济生态区”提供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傅国斌、李克让, 全球变暖与湿地生态系统的研究进展[J].地理研究, 2001, 20 (1) :121-128.

[2]刘春兰、谢高地、肖玉, 气候变化对白洋淀湿地的影响[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07, 16 (2) :245-250.

[3]陈克林、张小红、吕咏, 气候变化与湿地[J], 湿地科学, 2003, 1 (1) :73-77.

[4]闵骞、刘影、马定国, 退田还湖对鄱阳湖洪水调控能力的影响[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06, 15 (5) :574-578.

[5]李英华、崔保山、杨志峰, 白洋淀水文特征变化对湿地生态环境的影响[J].自然资源学报, 2004, 19 (1) :63-68.

[6]刘建业, 鄱阳湖滩草洲资源及其开发利用[M].南昌:江西科技出版社, 1989:110-112.

[7]胡茂林、吴志强、周辉明等, 鄱阳湖南矶山自然保护区渔业特点及资源现状[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05, 14 (5) :9-12.

13.人类活动对地球的影响 篇十三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4分)传统民宅是乡村聚落中最具特色的景观,读图完成1~2题。

1.传统民宅可以反映乡村聚落与环境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福建土楼主要受气候条件影响 B.陕西窑洞主要受建筑水平影响 C.四合院反映聚落主要受交通影响 D.云南竹楼主要受气候条件影响

2.从风水学上说,我国的建筑物都要求“坐北朝南”(大门、庭院布局在建筑物的南边),关于这一说法从地理角度理解正确的是()A.是一种迷信的说法 B.朝南阳光较充足 C.空气清新湿润 D.南面的地形比较平坦

解析:1.D 2.B 第1题,福建土楼依山就势,布局合理,适应聚族而居的生活和防御的要求,巧妙地利用了山间狭小的平地和当地的生土、木材、鹅卵石等建筑材料,是一种自成体系,具有节约、坚固、防御性强特点,故A错;黄土高原地区黄土的垂直节理发育,土质疏松均一,适合窑洞建设,冬暖夏凉的窑洞适合人居,故B错;北方平原,易建宽敞的建筑,该地天气变化大,风大,有相连的四合院可以改善局部的气候,故C错;云南竹楼主要是为适应当地终年高温潮湿的气候环境而建,故D正确。第2题,中国地处北半球,阳光大多数时间都是从南边照射过来的,人们的生产、生活是以直接获得阳光为前提的,这就决定了人们采光的朝向必然是朝南向的。故选B。

(2018·河北唐山五校联考)河北承德市双滦区,一座座工业厂房正拔地而起,以前满目的低丘、缓坡已变身为集中连片、错落有致的“坡地工业”区。近几年,承德市通过山地整治,累计新增建设用地近万亩。截至目前,我国已有多地在打造坡地工业区。据此完成3~4题。

3.我国多地发展“坡地工业”的主要原因是()A.山地面积大

C.工业用地不足

B.人均耕地少 D.坡地地下水充足

4.承德双滦区大量发展“坡地工业”,对当地产生的主要影响是()A.缓解了坡地的水土流失

C.使城市人口向坡地转移

B.缓解了城区的交通压力 D.提高了企业的集聚效应

解析:3.C 4.D 第3题,坡地利用难度相对于平地大,随着我国城市化的不断推进,许多城市面临发展空间不足的问题,在国家实行严格的土地宏观调控政策的背景下,“坡地工业”可以缓解工业用地不足问题。第4题,坡地开发会加重水土流失;坡地工业区所利用的土地大多为低丘、缓坡地,对城区交通影响不大;坡地工业区的土地利用类型主要是工业用地,所致人口流动规模较小;企业在空间上聚集于坡地工业区,增强了企业的集聚效应。

秘鲁是传统农矿业园,其地形区自西向东依次为狭长平原区、山地高原区、山麓与冲积平原区。如图为秘鲁人口、矿产、河流分布示意图。据此完成5~6题。

5.秘鲁山麓与冲积平原区人口稀疏的主要自然原因是()A.炎热干燥

C.高寒

B.湿热

D.地质灾害频繁

6.秘鲁山地高原区、狭长平原区和西部沿海适合发展的主要产业依次是()①绿洲农业 ②热带种植园农业 ③渔业 ④有色金属矿开采 A.①②③

C.④①③

B.④①② D.④②③

解析:5.B 6.C 第5题,注意图中分水岭,结合该国地形条件可知,该国人口稀疏的山麓与冲积平原区,位于安第斯山脉的东侧,处于亚马孙河流域,当地地势低、地形平坦,属于热带雨林气候,气候湿热,故选B项。第6题,由图可知,秘鲁山地高原区矿产资源丰富,所以适合发展有色金属矿开采;由于狭长平原区气候干旱,可以在有水源的地方发展绿洲农业;西部沿海靠近世界四大渔场之一——秘鲁渔场,可以发展渔业,故C项正确。

如图为世界某区域图,读图完成7~8题。

7.图中城镇多分布于中部的自然区位是()A.靠近铁路

C.海拔高

B.海运便利 D.河流多

8.据图分析港口区位最优越的是()A.甲

C.丙

B.乙 D.丁

解析:7.C 8.A 第7题,图中区域属于热带地区,气候炎热,城镇多分布于中部河流源头处,海拔较高,气候相对凉爽,适于居住。第8题,甲地处于海湾内,风浪较小,靠近城市,并且有铁路经过,因此港口区位最优越的是甲。

永兴岛(如图)是一座位于西沙群岛的珊瑚岛,地处16.8°N,面积约2.6 km2,平均海拔5 m,是我国三沙市人民政府和众多上级派出机构、市级单位驻地。近年来,国家投入巨资完善了岛上的多种基础设施。据此回答9~11题。

9.能持续保证永兴岛淡水供应的最佳措施是()A.海水淡化

C.开采地下水

B.收集雨水 D.从大陆运输

10.机场跑道建设多与当地盛行风向平行,以利于飞机起降,推测永兴岛机场跑道的走向是()A.南北走向

C.东北—西南走向

B.西北—东南走向 D.东西走向

11.对岛上居民影响最大的自然灾害可能是()A.地面沉降

C.干旱

B.台风 D.地震

解析:9.A 10.C 11.B 第9题,永兴岛面积小,海拔低,存有少量淡水,三沙市组建后,岛内人口不断增加,淡水消耗越来越大,为保证岛内淡水持续供应,国家投入巨资在岛上建立了海水淡化厂等设施,目前淡水供应量可保证岛上军警民正常使用;永兴岛年

降水量约1 800 mm,但有较为明显的季节变化,不能保证全年持续供水;永兴岛是珊瑚岛加之海拔较低,地下水储量有限,且岛上地下水受鸟粪污染,作为饮用水还不达标;从大陆运输是从前保障供水的方法,但由于运距较远,且随着人口增加,运量将不断增加、运输成本也将不断上升,综合考量并非最佳措施。第10题,西沙群岛地处热带中部,属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冬季盛行风向为东北风,夏季盛行风向为西南风,机场跑道多与当地盛行风向平行,故永兴岛机场跑道的走向是东北—西南走向。第11题,永兴岛天然礁盘稳定,填海部分也经过了我国工程技术人员加固,不易出现地面沉降;西沙群岛所处的纬度和海陆位置决定了其是我国最易受台风侵袭的地区,每年影响西沙群岛的台风有7~8个,台风雨约占雨量65%左右。永兴岛为大洋包围,不易出现干旱现象;该地远离板块边界,地质稳定,不易地震。

二、综合题(共56分)12.(2018·东北三省三模)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29分)尼罗河从新石器时代走来,它用自己的河水哺育了古老的埃及文明。因此,古埃及文明总是和尼罗河联系在一起,被称为“尼罗河的赠礼”。阿斯旺大坝是埃及于近代投入巨资修建的一座大型的水利枢纽工程。近年来,当地人们发现大坝的修建对库区及大坝下游地区的环境、水文以及土壤造成较大影响。库区及水库下游的尼罗河水质不断恶化,大坝以下河段水生植物及藻类到处繁殖蔓延。尼罗河谷地和三角洲人口在增加,化肥厂也在增加(如图)。

(1)试说明尼罗河对古埃及沿河地区农业生产的积极作用。(10分)(2)简述阿斯旺大坝以下河段水生植物及藻类到处繁殖蔓延可能产生的负面影响。(9分)(3)概括埃及化肥厂的分布特点并分析化肥厂越来越多的原因。(10分)解析:第(1)题,尼罗河对下游的影响可从河流定期泛滥带来肥沃土壤,根据河流泛滥时间,安排农时;利用尼罗河河道发展水运交通;调节沿岸地区气候等方面分析。第(2)题,从植物在环境中作用方面进行回答。植物增多,蒸腾作用增强,河水流量会减少,会堵塞河道灌渠,导致水中缺氧,从而影响水资源的利用、航运和输水水质、河中生物多样性等。第(3)题,从图中可以看出化肥厂分布不均,大多分布于尼罗河谷地和三角洲地区,其中尼罗河三角洲数量最多。阿斯旺大坝的建设在阻止了尼罗河定期泛滥的同时也阻止了大坝下

游地区肥沃土壤的淤积,多年的耕作使土地肥力下降明显,为增加地力、提高农业产量,化肥施用量增多,于是化肥厂越建越多。

答案:(1)为农业提供灌溉水源;泛滥带来肥沃土壤;发展水运交通;定期泛滥,安排农时;调节(沿岸地区)气候,增加湿度(降水)。

(2)蒸腾大量河水,加剧水资源紧张状况;堵塞河道灌渠等,影响航运和输水;水质退化;河中生物多样性(鱼类)减少。(三点即可)(3)(分布不均,)大多分布于尼罗河谷地和三角洲地区;尼罗河三角洲数量最多。原因:阿斯旺大坝的建设阻止了尼罗河定期泛滥的同时也阻止了大坝下游地区肥沃土壤的淤积,多年的耕作使土地肥力下降明显,为增加地力、提高农业产量,化肥厂越建越多。

13.(2018·广东惠州模拟)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7分)海椰树原产于普拉兰岛及库瑞岛,树高20~30 m,树叶呈扇形,宽2 m,长可达7 m,被称为“树中之象”。海椰树约长20年后才会结果,其果实海椰子约需8年才能成熟,重量可达20千克,沉落到海洋里的海椰子只有在腐烂后才会浮出水面。目前,只有普拉兰岛的五月谷还有4 000多棵海椰子树,己被当地政府划为“天然保护地”,私人不得擅自采摘、出售、出口海椰子。

海椰树周身是宝。树叶可用来编织席子、篮筐、帽子等日常用品;椰壳质硬有光泽,可加工成盘、杯等容器,还可雕刻上花纹,加工成精美的手工艺品;果汁香醇可口,是上好的甜食;果肉可做汤料并具有药用功效。如图为普拉兰岛及库瑞岛位置示意图。

(1)推测普拉兰岛的气候特征及降水类型。(6分)(2)试解释普拉兰岛海椰树难以向岛外自然传播的原因。(6分)(3)分析当地海椰子加工业不发达的原因。(6分)(4)有人建议在普拉兰岛及库瑞岛扩种海椰树,试说明提出此主张的理由。(9分)解析:第(1)题,读图分析可知,该区域位于赤道附近,由于常年受赤道低压的控制,盛行上升气流,全年高温多雨,降水类型属于对流雨。第(2)题,由材料可知,普拉兰岛四周为海洋,海域广阔,距离其他陆地较远,而且由材料可知,沉落到海洋里的海椰子只有在腐烂后才会浮出水面,腐烂的海椰子也不会再生长,因此向岛外自然传播的机会不大。第(3)题,由材料可知,“海椰树约长20年后才会结果,其果实海椰子约需8年才能成熟”,说明海椰树成熟周期长,加工原料不足;由“五月谷还有4 000多棵海椰子树”说明海椰树少;由“已被当地政府划为‘天然保护地’,私人不得擅自采摘、出售、出口海椰子”说

明受政府保护政策,限制出口,因此影响了加工业的发展。第(4)题,普拉兰岛及库瑞岛扩种海椰树的理由,可以从有利条件和有利影响进行分析。两岛是海椰树原产地,生长条件适宜;而且,大量种植有利于保护当地特有、濒危物种,也符合当地相关保护政策;提高海椰树利用价值,发展加工业、特色旅游业等,促进区域经济发展。

答案:(1)全年高温多雨;对流雨。

(2)岛屿周围海域广阔,与其他大陆隔离较远;漂浮的海椰子早已腐烂,上岸后不能生长。

(3)海椰树少,成熟周期长,原料不足;政府保护政策,限制出口。

14.地球----人类的家园 篇十四

地球,这个美丽而又脆弱的生命。

地球,她让大地起死回生;

地球,她让世界生机勃勃;

地球,她让动物活蹦乱跳;

地球,她让植物不屈生长;

地球,她让人类欣欣向荣。

地球,

人类离不开她,

动物离不开她,

植物离不开她,

世界上一切生命也离不开她。

她,太脆弱了;

她,太可爱了;

她,太娇嫩了;

她,太美丽了;

她,太纯洁了。

我们不能让这美丽而可爱的地球消失;

因为她是我们人类甚至是世界万物的`快乐居住所,

如果没有了她,世界将会怎样?

你们不会舍得这个地球吧!

也不会毁掉这个地球吧!

那就请珍惜它吧!

因为它是我们永远的家!

指导教师:陶乃军

简评:虽然诗歌的内容显得很稚嫩,但是从中我们可以感受到一个七年级学生对写作的热爱,对环境的关注!

15.如果地球只剩下人类…… 篇十五

2010年以来的短短几个月里, 灾害接踵而至:新疆暴雪、西南干旱、华北沙尘暴、东南暴雨、青海地震……我们不禁满心疑惑:我们的地球怎么了?

人类在过去50年里比有史以来任何时期都更快速、更严重地打乱了生态系统, 其导致的生物多样性的丧失、物种的灭绝更是史无前例, 地球上的生物种类正以相当于正常水平1 000倍的速度消失。科学家警告我们, 人类正面临继6 500万年前恐龙灭绝后最大的一场生物多样性危机。

科学家的警告并非危言耸听。联合国环境规划署不久前发布的报告指出, 全球并未实现到2010年大幅降低生物多样性丧失速度的目标, 在已评估的近5万种物种中, 1/3以上的物种面临灭绝的威胁。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指出, 当前生物多样性丧失的趋势正使生态系统趋向不可恢复的临界点, 如果地球生态系统最终发生不可挽回的变化, 人类文明过去一万年赖以存在的相对稳定的环境条件将不复存在。

生物多样性这个科学名词出现于20世纪80年代初, 是指地球上所有生物的总和, 包括动植物、微生物物种、生态系统和遗传资源的多样性。生物多样性是地球上的生命经过几十亿年的发展演化而来的, 是我们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自然资源和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人类而言, 生物的多样性有着无法估算的经济、社会和文化价值。生物多样性不仅提供了人类所需的食物、医药、木材、自然纤维等物质产品, 还提供了水源涵养、气候调节、污染物净化和灾害预防等生态服务功能。

然而, 由于对生态发展规律的无知和对经济发展的盲目追求, 人类正在破坏着地球的生态平衡。联合国提供的资料显示, 全球每年仅因毁林和森林退化导致的经济损失就达2万亿到4.5万亿美元。而作为一个参照, 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估计, 2008年的金融危机给全世界造成的经济损失约为4.1万亿美元。孰重孰轻?

生态系统环环相扣, 动植物种唇齿相依。人类实际上就是生物多样性的一个组成部分。人类与生物多样性的关系在概念上是部分与整体的关系, 在相互作用上是鱼与水、毛与皮的关系。皮之不存, 毛将焉附?

在一盆热水里放入一只青蛙, 它会迅速地跳出来。而在一盆温水里放入一只青蛙, 随后慢慢加热, 青蛙会因一时的舒适而麻痹, 最终会在逐渐变热的水中死去。人类现在对生物多样性消失的不觉醒, 正如放在温水里的青蛙。

物种的灭绝不仅意味着一个物种的消失, 更重要的是这些物种所携带的遗传基因的消失。物种的生存能力与其遗传多样性成正比, 物种急剧减少会使各个生态系统变得脆弱。每一次物种平衡的打破, 每一个生态系统的破坏, 都会使大自然满足人类需求的能力大打折扣, 人类就不可避免地遭受一个又一个灾难的打击。

如果我们共同生活的自然生态系统被改造得面目全非, 如果我们自身的发展超越了自然的承载力, 我们失去的将会是我们生存的根基。

恩泽鸟兽, 荫及子孙, 这就是保护的意义。保护现存的, 就是保护未来。这样, 才能确保我们的子孙后代也能与其他生物共同繁荣, 而不是孤独地面对一个苍凉的世界。

16.太阳对地球气候的影响 篇十六

2000年9月25日~29日,西班牙特勒莱夫岛上召开了由欧盟和欧洲航天局主办的太阳活动周期与地球气候变化研讨会。会上太阳风理论的创始人、芝加哥大学教授尤金·帕克不辞劳苦,对四十多篇论文进行了整理、归纳,论文广泛涉及太阳磁场起源、计算机模拟降雨效应、气候变迁等多个方面的问题。据帕克教授透露,一项新的太空探测计划正在实施当中,该计划将对大量类日恒星进行监测,以便就太阳活动对地球气候的影响做出新的判断。

“我们对几颗类日恒星进行观测后发现,仅数年内其中一颗恒星的亮度便减小了0.4%,”帕克说,“如果同样情况发生在太阳身上,那么,地球将重现300年前天寒地冻的恶劣环境。因为那一时期太阳活动大幅降低,地球气温也随着急骤下降,出现所谓的‘蒙德极小期’。为了探明太阳的变化规律,及时对这一现象进行预测,我们应该安装一套自动监测系统,对成千上万颗类日恒星进行观测。”

帕克提出,应尽可能了解太阳对地球气候影响的详细机制,包括紫外线、可见光和红外线的强弱变化,以及来自银河系的宇宙射线的变化情况。宇宙射线随着太阳活动高峰的到来和太阳风的迸发而减少。在大气层内,宇宙射线可能会影响地球雷暴的发生率以及低层云的形成。

“听到日内瓦欧洲粒子物理研究所接受了这项对宇宙射线进行研究的实验建议后,我非常高兴,”帕克说,“我们必须通过实验的方式来了解云的形成规律,解释我们在太空和地面观测到的其他诸多现象。”

帕克同其他一些发言者一致认为,20世纪初期的全球气候变暖是由太阳活动加剧而引发的,不过最近几十年来的气候变迁则不可牵强附会地解释成是由太阳的持续活动引起的。二氧化碳、甲烷等导致温室效应的气体以及烟雾的大量排放可能是造成近年来全球气候变暖的重要原因。

上一篇:医疗器械注册涉及标准下一篇:2023-2024学年度第一学期七年级数学教学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