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作文方法:散文写作技巧

2024-10-06

初中作文方法:散文写作技巧(共15篇)

1.初中作文方法:散文写作技巧 篇一

一、规范书写, 仔细检查

关于英语作文的写作技巧, 我们先从开端和结束两个部分开始介绍。 要提高英语作文的分数, 首先要做的是规范书写, 避免给人“杂乱无章”的感觉, 出现难以辨认的现象。 可以说, 英语作文写作的规范性直接影响学生的写作质量, 而写作的不规范性是导致学生失分的重要因素之一。 也就是说, 学生的英语作文要给人良好的“第一印象”, 这需要学生规范每一个写作细节。 规范书写是学生应该具备的基本技能, 可以有效帮助学生端正态度, 提高书写质量。 具体来说, 规范书写包括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准确书写字母、单词和句子等, 这是学生很容易忽略的问题。 此外, 写作完毕后学生要重新审查自己的作文, 进行细致的检查, 避免出现笔误、单词遗漏等失误, 同时检查从写作开始就在强调的标点符号及单词的正确使用, 注意作文中的时态和语态, 这是英语作文写作的重要环节。 通过写作的开始和结束两个部分, “双管齐下”确保写作质量, 是学生最容易运用的写作技巧。

二、层层递进, 加强训练

英语写作能力可以很好地体现学生的语言运用水平, 但往往难以达到“快速提高”的效果, 尤其对于刚刚接触英语写作不久的初中生而言, 要提高写作水平, 还需要一个循序渐进的适应过程, 因此,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有耐心, 将写作练习渗透到英语教学中的每一个细节之中, 抓住机会, 加强学生的写作训练, 层层递进, 实现“阶梯式”进步, 最终实现提高写作水平和质量的目标。 在平时的英语课堂教学中,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从造句开始, 先学会表述简单的句子, 使用单词、词组等, 例如, 可以以一个学生为例, 请其他同学用英语描述这个同学的个人特征, 有的同学可能会说“He/She name is...”, 有的可能会说“His/Her favorite sport is...”等, 最后连词成句形成一篇完整的作文, 在此过程中, 教师可以及时纠正学生出现的语法错误, 教会学生使用一些逻辑词、连接词等, 使作文通篇更顺畅, 可以通过课堂上学生的练习, 引导学生注意时态语态, 学会使用一些固定词组等。 此外, 教师还可以给出一个题目, 引导学生在五分钟内快速口头做答, 这样做可以帮助教师更加快速地发现问题, 使学生逐渐独立书写一篇完整的作文。

三、范文引导, 仿写扩写

初中英语教材每个单元都有语言点、语法和知识点且涵盖很多文章, 这些文章都是精挑细选的范文, 具有很高的可读性, 可以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借鉴和参考, 因此, 教师要引导学生利用好身边的资源。 研读范文是写作训练的一种常用方式, 学生在阅读范文的过程中可以学习范文遣词造句的方式, 积累写作素材, 在内化吸收的基础上选择性地将这些内容运用到自身的写作中。 此外, 教师可以训练学生进行“仿写扩写”, 这是对英语阅读的一种延伸, 在此过程中, 学生可以加深对语言知识的印象, 加深理解, 避免“汉氏英语”, 通过模仿提高自身写作质量。 中学生处于英语写作的初始阶段, 大量的仿写实践可以帮助他们逐渐掌握语言, 学会起承转合, 了解逻辑手段, 形成标准的格式。

四、及时讲评, 增添亮点

教师要及时批改学生的作文, 记录好学生作文中普遍性和典型性的问题, 在课上进行重点讲评, 提高英语作文教学的针对性。 此外, 学会为作文增添亮点也是英语写作不可或缺的一项重要技巧。 我们通常将英语作文分为一二三等, 在结构清晰、要点详尽、语法准确的基础上, 同样的两篇作文, 怎么样才能更加吸引阅卷老师的注意力, 使自己的作文“脱颖而出”呢?这里就牵扯到英语写作的一大技巧———学会使用高级词汇、高级句型和名言警句, 这样可以达到“画龙点睛”的效果。 例如, 同样是表达“实际上, 事实上”, 用as a matter of fact替换in fact显然效果更好, 同样是表示感谢, 用appreciate就比用thank更加高级, 同时避免了作文词汇千篇一律的现象。 另外, 学会使用强调句、定语从句、倒装句等高级句型也可以使阅卷老师眼前一亮, 这都是初中英语写作的技巧, 也是学生将自己的作文提升至“一类文”的有效途径。 教师要引导学生养成限量使用一般词汇, 合理运用高级词汇的良好写作习惯, 通过对写作技巧的运用提高英语作文的写作水平。

五、结语

英语写作可以体现学生的英语综合能力, 对于学生英语成绩的提高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为了提高初中生的英语作文写作水平, 教师要通过教学实践不断钻研, 通过写作训练教会学生合理运用写作技巧, 使学生乐于写作, 真正解决初中英语写作教学中存在的诸多问题, 改变初中英语“写作难”的现象, 为初中生英语写作能力的提高探寻新的道路。

参考文献

[1]郝丽.初中英语写作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法探析[J].读与写 (教育教学刊) , 2013, 06.

[2]曾雪芳.对初中英语作文写作教学指导的分析[J].求知导刊, 2015, (1) :140-140.

[3]毛海云.初中英语作文写作技巧教学探析[J].当代教研论丛, 2015, 04.

2.浅谈初中作文写作技巧 篇二

一、作文素材源于“生活”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任何写作都离不开积累。然而初中生在众多的学业水平考试可目前,大量的阅读积累是很难的,这就使得学生写作时无话可说,没法下笔。这就要求教师在学生有限的阅读量中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怎样才能做到这点呢?教师就要竭尽所能把学生从有限的课堂中走出来,走进大自然和社会去观察、体验,丰富人生的阅历,让他们多观察、多思考。以周记的形式写下自己的收获、感悟,积累作文素材。每周留出一节课作为课外阅读课,让学生有时间走进图书馆,扩大视野,增长见识,摘抄不同主题的第一手材料或评论。也可以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读名家名著,摘抄经典句子,写批注。鼓励学生每天抽出五分钟读一篇名家作品,鼓励他们利用每个节假日尤其是寒暑假读一部名著,关注一个热点,引导学生在每堂课前五分钟做演讲,表述自己对某一个问题的见解。让学生的写作源于平凡的生活却又立足于如名家作品而高于生活!

二、作文内容要“真实”

从历年来的中考作文来看,选材的雷同是最大的通病。作文材料缺乏现实性,没有新鲜的时代感,缺乏个性化的处理,事件公式化,人物脸谱化,给人以“千佛一面”的感觉。如在写《生活告诉我》时,有许许多多的学生或写父母下岗、或遭车祸、或身患癌症、或残疾瘫痪等等。为了达到符合作文要求,不惜“牺牲”自己的父母以表明自己能够承受生活的磨难,这种“为赋新词强说愁”式的情感,缺乏生活基础,不仅不能激起读者的共鸣,反而让人大倒胃口。当然,在“真”的基础上要求健康积极,不能有病态、消极的思想内容,更不能有违法乱纪的思想观点和腐朽堕落的感情倾向,否则,就是最真、最切题也是不符合我国人才素质的要求的。如在《初中生活的苦与乐》中,有的考生写学习之“苦”,写早恋之“乐”,也有的写到校外桃园偷桃之“乐”。这种感情可能是真的,但是对一个初中生而言却是不适宜、不健康的。

三、作文形式要“创新”

这里的“创新”主要是指新颖、独特。因为中考毕竟是选拔性考试,要求在几千份卷子中引起阅卷老师的注意,要在长时间阅卷的疲惫中引起阅卷老师的兴奋,最直接的手段就是选用新异独特的形式。首先可以在题目上做文章。拟出一个不同凡响的题目,用新颖的题目来吸引阅卷老师的目光。如《成功要有怀疑精神》改用《成功在于“?”》是不是独特一些?当然这需要平时注意收集积累一些类似的好题,看得多了,拟题的功力自然也就增加了。

其次可以在结构上下工夫。如像冰心的散文《笑》那样的并列式结构;采用小标题的結构;采用倒叙式的结构;采用悬念式的结构;采用误会法式的结构等等。在考前选用几种反复加以练习,熟能生巧。再次,还可以在文体上做点文章。如记叙文、议论文是不是可以采用书信的格式?是否可以采用演讲稿的格式?此外,在题目下写上一段题记,也会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

四、作文主题要“求异”

如果把结构比喻为文章的骨架,材料为血肉,那么主题就是文章的灵魂,是至为重要的。

虽然说我们不能要求初中生对社会有深刻的思想认识,但在考试中,要“标新”要“立异”,就要出奇制胜。因为只有不落俗套的想法才会让阅卷老师为之心动。可以说文章的优劣,主要取决于立意的高下。为了与众不同,最常见的是用“反弹琵琶”法,也即运用求异思维来立意,力避大众化的想法,以求在立意上独树一帜。如1990年全国高考作文题是要求考生对一段材料发表看法。材料主要写几个人对带刺的玫瑰花的对话。当绝大多数考生对玫瑰花的刺进行非议,把它喻为缺点、错误以至社会阴暗面的时候,有一位考生却提出了“采花莫怕刺”的中心,并运用道理和古今典型事例证明:如果说别人的“批评与劝告”是花,那么“言语犀利的批评”则是带刺的花,作为领导者,就要“善于听取下面的意见”,特别要听取带刺的意见。文章立意别出心裁,自然高人一筹。

3.初中作文方法:散文写作技巧 篇三

陈丽娟

内容摘要:英语写作是英语教学当中十分重要又容易被忽略的一个方面,本文就英语作文教学当中出现的一些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强化背景知识,充实取材范围,坚持基本功训练,多种方法配合和批改抓住重点,提升学生自我认识三个原则,以期促进这方面的教学水平。

关键词:写作方法批改技巧背景知识基本功自我认识

一、存在的问题

随着二起课改的深入,英语作文教学的要求不断提升,而在现实教学当中还存在着一些不如人意之处如:

1、整体写作水平不高。在整个初中英语教学中,英语写作比较考验学生词汇组织能力,语法运用能力和文学架构能力。然而,学生在整个学习过程当中真正能够学习运用掌握好的实在是少之又少,总的体现在词汇运用匮乏;文章内容缺乏紧密结构,低级语法错误较多这三个方面。

2、学生普遍缺乏信心。我在所任教的学校进行了一次问卷调查,发现50%以上的学生对于自己能否学好作文缺乏信心,超过九成的学生认为靠自己提高英语写作水平有较大困难,但是他们同时向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认为在教师的帮助下能够取得一定的进步。

3、批改费时费力,效果不明显。长久以来,英语教师大都在学生写作的教学和批改上花了大量的时间,而对学生写作水平的提高却收效甚微。这已经成为了英语教学当中的一个瓶颈。面对中考对作文要求的不断提升,如何突破这个瓶颈,使得英语写作成为带动教学质量的翅膀成为了摆在教师面前的难题。

经过我多年在课堂教学中的实践探索,形成了以拓展课内外阅读的创新思维为中心,提升作文批改质量为重点,达到提高学生英语写作能力为目的的教学思路。

二、写作教学遵循的原则

新《课程标准》强调:“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树立学英语的自信心,养成良好的习惯和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发展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合作能力。”在英语写作方面要达到这样的目标,学生必须依靠大量的课内外阅读。只有通过阅读,学生的原始知识积累才能形成,才能使得学生的背景知识得到强化。当学生的阅读面得到拓宽,那么无论出现怎样的命题作文或是非命题作文,只要学生看到,就能迅速反应,在潜意识当中搜寻相关的知识内容,为他的作文取材提供一个丰富的资源库,所谓“手中有粮,心中不慌”,为开始的写作打好坚实的基础。但是阅读并非泛滥的随意取材,而是要遵循内容针对性原则,拓展性原则、趣味性原则和思维创新性原则。

(一)内容针对性原则

打个比喻如果说阅读材料是河流中的水,而有针对性的选择材料原则则是河边堤坝,若是堤坝没有造好就释放河水的话,结果就是泛滥成灾。如何利用好阅读材料而不是在这个上面浪费精力,就需要教师在材料的选择上具有一定的针对性。特别是要选择与学生生活紧密相连的,与学生学习能力和学习水平相当的材料。内容要以务实为主,千万不可一味追求量的增加而忽略质的突破。

(二)拓展性原则

课外阅读可以是课文精神教学的延伸。选材应与课文内容和作者有关,可以是对教材内容的扩展或补充。例如在八年级第一学期当中有一课for or against keeping pets中,对于课文的背景知识,完全可以通过课外阅读来补充拓展,对于课文当中展现的矛盾冲突进行深入分析,并有恰当的归纳总结。

(三)趣味性原则

由于学生正处在求知欲旺盛的年龄段,他们常常对自己熟悉或感兴趣的内容比较关注,因而教师可以充分利用这一特点,鼓励学生通过各种途径搜索自己感兴趣的文章,但要注意避免题材内容的单一化。

(四)思维创新性原则

阅读了那么多材料,归根结底就是要运用到英语写作当中来,在面对这么多的英语阅读材料,我们应当奉行“拿来主义”,挑选对我们写作有用的内容,经过转化成为自己的东西而非生搬硬套,要让自己言之有物。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当中注意培养学生创新性思维。疑是创新的开始,也是创新的动力。疑中蕴涵着创新的萌芽,质疑可以改变学生学习中的被动地位,使他们变的积极主动,激起探究的欲望,迸发出创造的思维火花。在课堂教学中我们应当鼓励学生大胆发表自己的疑惑并引导他们主动去解惑,解的过程当中就是将新的知识转为己用的过程。在课堂教学过程当中,课文是无法涵盖所有信息的,它的空白之处正是需要我们发掘并使学生的想象力得到充分发挥的地方。想象是创造力,想象比知识更重要,它是创新的催化剂。凭借教材的“空白”,让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对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其意义无疑是巨大的。这有利于培养学生思维的广阔性、深刻性和创造性。如在八年级第一学期当中有一课for or against keeping pets中,我要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去想象一下如果你愿意养宠物而你父母不同意时,你与之展开辩论,各述优劣,会有哪些对话呢?学生立刻开展热烈的讨论,兴趣被激发,打开了想象的闸门。

三、坚持基本功训练,多种方法配合(一)注重写作的基本功训练

初中阶段的学生,具有初级的语言知识,具有一定的词汇量,对句型结构和语法知识有初步的了解,能够组织较简单的语句及语篇。不论写作的内容是怎样变化,这些语法词汇要求却万变不离其宗。因此教师在英语写作教学的过程中必须特别注意将学生的基本功打扎实。教师本身在教学过程当中要时刻注意自己的教学用词用句的准确性,避免随意使用语言导致学生理解混乱,只有在打下了良好的基础,才能与写出优秀的作文更近一步。教师在日常的批改当中要注意这方面的积累。

(二)依托教材而高于教材

舒伯特说过,教科书中所编的课文是学做素菜的聚居地,是语言现象的展示厅,是语法规则的剖析室,是文章体裁的示范本。初中生对与词汇已经有了一定的掌握,尤其是在课文背诵方面,随着各方面的积累,已经能够流畅自如的用简单的英语组织语句表达自己的想法。而凡是英语教师,总是对课文的背诵有着严格的要求。教师在指导学生英语作文写作的时候,完全可以依托于教材。而且在新世纪教材编写过程中也很注意课文在写作当中的作用。例如,在课文以对话形式出现的时候,课后的作文总是以议论或描述的方式要求重复课文,这对于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有着良好的促进作用。另外,在平时的练习当中,同时存在着与教材课文紧密连接的作文练习。教师可以多鼓励学生利用这类的教学资源,让学生养成改写课文的习惯,用精炼简洁的表达,化这类资源为己用。例如在“English---the international language”一文中,我提出了”the best way to learn English well”的作文题目,学生积极讨论,反应强烈。让写作训练与教材教学紧密结合,使得每个学生都能有自己独到的想法,并通过英语作文将自己的想法表达出来。

但是教师也要注意不要被教材所提供的素材所限制,应当进行适当的拓展训

练,将能够接触到的作文都往学过的课文内容上引导,毕竟课文才是学生掌握最好,最有效的武器。

(三)一文百用,多方切入

作文的题目取材之广泛决定了我们没有办靠“猜题”来博得成绩,如何运用优先的教学资源面对无限的题目范围,是教师必然面对的教学问题。在笔者看来,完全可以“一文百用,多方切入”,就是同样的内容换个开头结尾,就变成了另一篇文章了。打个比喻,内容好比穿衣服的模特,而题目就好像变化多端的衣服款式,一个模特可以穿无数种衣服,只要这个衣服的剪裁符合模特的形体,就有很好的效果。在教学当中,只要切入的角度略做调整,完全可以采用这种方式。例如一篇关于业余时间“in my spare time”文章,可以分别套用在体育、娱乐、学习、参观、聚会、饲养宠物等多方面的写作上。又比如“anunforgetfulthing”一件难忘的事中,几乎可以把所有的写作内容包含在内,只要加上一句“I feel it was unforgetful”就可以很自然的嫁接到主题上去。

(四)运用指导性作文,增强带动作用。

指导作文即guided writing,顾名思义是指通过教师不同程度的引导和帮助,学生学习将自己的意思通过一定的组织后用文字表达出来的一种写作方式。它可以是个人的也可以是小组性。

对于母语不是英语的学生来说,指导性作文是处于阅读和独立作文两者中的过渡型学习状态,学生只有在进行目标性写作的尊联后才能比较自如的运用写作技巧进行自由作文。指导性作文可以帮助学生从范文学习过渡到有创造性的自由写作。

前面说道写作离不开大量的阅读,但是不能不加选择无目的的阅读。如果老师事先制定了一定的写作目标,学生就会顺应这一目标选择相应的阅读材料。指导性作文不是单一的将范文介绍给学生,而是可以通过多种方法层层递进,如从用适合的单词天空到连词成句,连句成段,到听写语段到参照例句写句子到用多给单词写短文到根据所给资料写语段或短文等。可以根据不同学龄段的学生选择不同的教学方法。在这个过程当中,教师应当注意强调培养学生从被动接纳到主动创造性思维,从追求形似转而达到神似同。

四、写作教学的评价

学生作文的优劣,最终还是要经过教师的批改才能明确。英语教师在批改作文时通常从两方面提供反馈:一是就语言形式,二是就写作内容。而在实际教学当中,往往出现教师不厌其烦的修改,而学生又屡错屡犯的现象,那么怎样对学生的作文做出反馈才能最好的得到理想的效果?或者说学生需要怎样的反馈机制才能有效促进作文的质量提升?

(一)批改要以内容为重点,以结构为支撑

我们在现实情况当中看到的是教师不辞辛劳的为学生指出作文当中的语法错误,往往把重点放在修正学生很多的低级语法错误上,在上面花费了很多时间,但是我们学生的作文还是那样平淡无味,苍白无力。当然,并不是说语法不重要,但是在其他练习当中已经有很多的锻炼机会,而要提升整个作文的水准必须在批改时从写作的内容和结构的分布来加强。我们可以将其归纳为“凤头,猪肚,龙尾”三块。教师在批改的过程当中一定要注意从整体结构上,从较高的立意角度,抓住三要点点评学生的写作。例如一篇题为“a visit to the agricultural park”参观农业园区的作文,有一位学生这样写到:“I visited an agricultural park today.I visited the vegetable fields.I visited the orchard park.I visited the greenhouse.I visited the fruits park..We had an lecture about the organic vegetables.I felt happy very much.”这样的作文,它本身语法没有任何错误,时态,人称也没有问题,整个访问的经过也很清楚,但是读下来却让人索然无味,毫无任何激动之处,同时因为没有更多的描写导致字数不足。我给他进行了一些结构上的整理,更改如下:“Do you know what I did today?(以问句方式引出话题,同时伴随一个宾语从句)I visited an agricultural park today.To begin with(运用序列词,形成文章的结构),I visited the vegetable fields.The farmer there introduced us how to grow them.(用到introduce…..to以及带疑问词的不定式)After that ,I visited the orchard park.What’s more, I visited the greenhouse.At last, I visited the fruits park..We had an lecture about the organic vegetables.I felt happy very much and I hope that I will visit it some day again.(运用宾语从句,开放式结尾)”,整篇文章我没有更改一个字母,只是进行补充就焕然一新。

(二)采用多种批改方式,提高学生对错误的认识能力

教师对学生作文的批改,是最直接明了的指示牌,对学生作文批改方式的多样化能极大的促进学生对于作文的热情,恰当的评语更是能够激发学生创作的激情。在批改方式方面,除以往由教师包办传统的批改方式外,可以增加学生互相批改的方式,虽然学生批改的水平未必能比得上教师,但是这能激发他们主动找差距的想法,在批改他人作文的同时与自己的相比较。我们常说学生自我检查往往是灯下黑,同样的错误在批改他人的作文时往往能一语中的。他们会从另外的角度反省自己,增强了主观能动性。互相批改是个省时省力又有益的方法,但是教师注意不能把所有的工作由学生单独承担,在学生批改完毕后,教师要进一步做检查,互相促进。

(三)多样化评语营造和谐师生关系

评语是教师对学生写作能力的终极肯定,是师生沟通、交流的方式,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它是英语教师与学生之间增进感情、促进合作的桥梁和纽带,有时直接关系到学生能否认真听取教师意见,完成作文的改进。因此,在作文的评语方面一定不能过于单一。评语按照感情取向可以分为情感沟通性评语、建议忠告性评语、商讨性评语、鼓励性评语、批评性评语等。在评语过程中,建议多采用积极肯定的评语,首先表扬他写作的优点或进步之处;然后婉转的表达自己的建议,例如 I am glad you have made some progress.By the way, are you pleased with your handwriting?(我很高兴看到你的进步,顺便问一句,你对自己的字迹满意吗?)I am sorry to see that there are so many mistakes on your book.Have you do your best?(我很遗憾看到你的作业中有那么多错误,你尽力了吗?)在和谐的师生关系下达到有效互动。

总结

总而言之,在初中英语写作教学中,我们要注意取百家之长,多方面改进教学的方法和技巧,同时也要根据自己教学的实际情况,适当的进行调整以顺应不断更新的课程要求,扬长避短,使得英语作文成为带动教学的有力臂膀。

参考文献:《名师成长与教学创新》 上海远东出版社

《崇明教育》

《上海教育教学科研》

4.初中作文写作技巧 篇四

(一)、修辞法

1.比喻式

如:《别抱怨手上的牌》(“挫折”话题),《点燃绿色的火焰》(“环保”话题),《请给老人一轮暖阳》(“孝”话题),《我爱曲线的生活》(“关注生活”话题),这些设喻佳题也都富于文学色彩。

2.比拟式

如《诚信“漂流记”》,把“诚信”拟人化

《出卖诚信》,把诚信当物卖,一斤多少钱,具有强烈的讽刺性。

《“诚信”喊冤》《天空的诉说》《我是网,我怕谁》《香烟的自白》《我是电》《树的“叹息”》《地球就诊记》,都运用了拟人手法,形象生动,别有韵味。

3.双关式

《冬日暖阳》《花落春仍在》(话题:温情)《从心做起》(话题:亲情)等。

4.引用式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知识就是力量》《走自己的路,让别人去说吧》 《横看成岭侧成峰》(“答案是丰富多采的”话题)《让暴风雨来得更猛烈些吧》

如引用流行歌词:《一笑而过》(“宽容”话题)

5、设问式

议论文的题目《地球是圆的吗?》《“顺境出人才”吗?》

6、对偶式

如《朋友最真,友情最贵》《读智慧之书,做有用之才》

7、夸张式

如《那个障碍粉碎了我》(“挫折”话题)等。

8、呼告式

如《别了,漫画书!》(“书”话题),《给生活加点苦吧!》(“关注生活”话题),《回来吧,妈妈!》(“亲情”话题)等。

(二)、反常法(矛盾法)

逆向思维:如《感谢你的敌人》《以胖为荣》《近墨者未必黑》《无情的父亲》、《说谎的老

师》用形贬实褒手法。

(三)、悬念法

如《让脑袋作360度转动》,脑袋怎能360度转动,让人大生好奇之心,作者有意设置悬念,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

(四)、符号法

《1+1=?》、《金钱≠幸福》《爸爸+妈妈<我?=《成绩≠素质》《生活——???》。又如一则新闻报道——《99+1=0》——合格产品99个,不合格产品1个,前功尽弃。

二、开头

⑴欲扬先抑,开发胃口

唉,老师怎么让我和他坐一个桌呢?她可是我班最凶的女生啦!就因为这,大伙都叫她“虎妞”。——《同桌》

⑵开门见山,直截了当

我和阿敏的交情可不一般——初中三年的同桌。对她,我有一肚子的话要说。

——《同桌》

⑶描形绘神,印象逼真

她,长得真丑:黄瘦的脸;尖尖的下巴;淡得几乎看不见的眉毛下,一双细眯的眼睛;鼻子扁而大;一口参差不齐的牙齿,略有黄色„„唉!甭提了,她的外表真不符合这么动听的名字——祝丽丽。——《同桌》

(4)歌词开头,响彻云际

“明天你是否会想起/昨天你写的日记/明天你是否会惦起/曾经最爱哭的你„„”一曲悠扬的《同桌的你》从路边音像书店传了出来,那带着绵绵情思的乐曲,把我的思绪带回了三年前的时光„„——《同桌》

(5)排比反复,创造旋律

朋友,就是我可以为他献出真挚情感的人;朋友,就是我可以对他付出全部信任的人;朋友,欢乐时与我分享,危难时与我同行。人生中没有朋友,就像生活中没有阳光。我就有着这样的一个好朋友。——《朋友》

(6)设问开篇,无沿无边

往事如烟,随着时光的流逝,大都渐渐淡忘,而那双眼睛,怎能使我忘怀?——《朋友》

(7)对比映衬,突出重点

随着岁月的流逝,许多人渐渐被我淡忘了,然而,有那么一双眼睛,一种声音一个身影,至今萦绕在我的心头,久久不能忘怀。——《朋友》

(8)名言警句,哲理为先

世间万物皆难逃自然辩证法,孰是孰非,孰优孰劣,孰喜孰忧,岂可一言以蔽之?——《假如记忆可以移植》

《张弛有度》一文的开头这样写道:南非总统曼德拉说过:“张弛有度是一种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我欣赏这样有弹性的人生态度。

(9)博览群书,信手拈来

据说,在非洲的原野上,有一种食虫的花朵,色彩绚丽,芳香异常,许多飞虫抵御不了“诱惑”而葬身其中„„——《抵御“诱惑”》

从小,我就向往“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的大草原,我的梦中小屋就在大草原上。-----《我的梦中小屋》

三、结尾

1.名言归纳式

古人云:“引而不发,跃如也。”让忙碌的人们在忙中反思,忙中积累,忙中锤炼,从而持久高效地忙,忙出一片璀璨夺目的天地!

作者以一句颇具哲理的古训,归纳全文,并拓展了文章的意蕴。

2.总结升华式如《文武之道,一张一弛》的作者这样结尾:

综上所述,忙能让我们感受到生活的充实,但是我们的忙应有张有弛,这样,才能保证生活的质量,人人都能忙出效率,忙出成果,从而带来国家富强,人民幸福。

作者将张弛之道的效果,由个人而延及国家、人民,使文意丰富深化,自然升华了主旨。3.铺陈排比式这样的结尾在内容上能照应前文,但又不是简单的重复,而是有深化主旨的作用,更兼语意亲切感人,语句富有节奏韵律,能使阅卷者击节称叹。如:

忙碌的身影,也已为现代化建设加瓦添砖;

忙碌的身影,也曾让世界为你感动呐喊;

忙碌的身影,也向关怀你的人倾诉爱的呼唤!

作者有意将三个排比句独立成行,强化了结尾的意图,给阅卷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四、让作文变亮的技巧

亮点一:巧用新颖题目

亮点二:善用整句开头,最好的办法是采用排比句式、设问句式。或引用经典诗文,或采用含蓄隽永语句

亮点三:多用中心句

亮点四:化用诗文名句

如《幸福是什么》文中有这样一段:“幸福是‘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的牵挂,是‘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的收获;幸福是‘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祝愿,是‘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的回忆;幸福更是‘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的追求”。亮点五:插用整齐句式

如《面对大海》中:“有一种声音,是海浪拍打礁石唱出的激情;有一种蔚蓝,是海天一色铺展的宁静;有一种情怀,是面对大海激起的‘心涛拍岸’。面对大海,好像是面对一首歌、一幅画、一本书”。再如《选择》中有一段:“用心灵选择,给人一片绿阴;用意志选择,撑出一道晴空。对生命的膜拜,信心的追求,需要我们选择永恒。滚滚洪水中,勇士选择自身的离去却给了别人重生;浩瀚的沙漠里,勇士选择自身的辛苦却给了别人的幸福”等。

如:诚信不是金钱,但千金难买季布一诺;

诚信不是美貌,但它使狡诈的郑秀黯然失色;

诚信不是知识,但胜过张仪的学富五车。

亮点六:巧用修辞格从来都是增添文采的有效途径和方法。灵活引用比喻、拟人、夸张、诗句、歌曲、名言、俗语、谚语、歇后语等等

如:孔子曰:言之无文,行而不远

5.初中英语作文写作技巧 篇五

1.动笔之前,认真审题

《中考考试说明》指出,书面表达要切中题意。怎样才能切中题意?就是要认真审题,看到考题后,先不要急于动笔,要仔细看清题目要求的内容。在自己的头脑中构思出一个框架或画面,确定短文的中心思想,不要匆匆下笔,看懂题意,根据图画、图表、提纲或短文提供的资料和信息来审题。审题要审格式、体裁、人物关系、故事情节、主体时态、活动时间、地点等。

2.围绕中心,拟定提纲

书面表达评分原则有四条:

(1)内容要点;

(2)运用词汇和结构的数量;

(3)运用语法结构和词汇的准确性;

(4)上下文的连贯性。

由此可见,要点是给分的一个重要因素。为了防止写作过程中遗漏要点,同学们要充分发挥自己的观察力,把情景中给出的各个要点逐条列出。根据短文的中心思想考虑如何开头、展开和结尾,设想几个承上启下的连词,将主要句型、关键词语草草记下,形成提纲,写时切忌结构分散,废话连篇,严重跑题。书面表达,内容广泛,题材多样,要弄清考题的要求是写人、叙事、介绍、评论、图表、书信、日记、通知、便条还是看图作文或改写缩写。如果是日记,要写清年、月、日和天气情况;如果是书信,则要注意书信的格式,注意短文字数不要低于或超过规定的字数太多。

3.语言通顺,表达准确

(1)避免使用汉语式英语,尽量使用自己熟悉的句型。几种句型可交替使用,以避免重复和呆板。

(2)多用简单句型,记事、写人一般都不需要复杂的句型。可适当多使用陈述句、一般疑问句、祈使句和感叹句。不用或少用非谓语或情态动词等较复杂的句型。

(3).注意语法、句法知识的灵活运用。

1)语态、时态要准确无误。

2)主谓语要一致,主语的人称和数要和谓语一致。

3)注意人称代词的宾格形式。

4)注意冠词用法,例如: He is an honest student.中的an不能写成a。

5)注意拼写、标点符号和大小写,例如:receive, believe, fourteen, forty, ninth, restaurant等。

标点符号特别注意汉英的不同,例如:

汉语英语

A.句号。.B.省略号………

C.顿号、无

(4)描写人物时,要生动具体,例如:

1)外表特征:tall, short, fat, thin, strong, weak, ordinary-looking 等。

2)服饰颜色:red, yellow, blue, white, green, brown, black 等。

3)内心境界:glad, happy, sad, excited, anxious, interested 等。

4)感情描写:love, like, hate, feel, laugh, cry, smile, shout 等。

5)动作描写:come, go, get, have, take, bring, fetch 等。

(5)上下文要连贯。上下文的连贯性也是评分的一条原则,因此同学们应把写好的句子,根据故事情节,事情发生的先后次序(时间或空间),使用一些表示并列、递进等过渡词进行加工整理,使文章连贯、自然、流畅。同学们应注意下面过渡的用法:

1)表示并列关系的过渡词:and, as well as, or …

2)表示转折关系的过渡词:but, yet, however …

3)表示时间关系的过渡词:first, second, third, and then, finally, after, before, after a few days, at last, at that time, later, in the past, immediately, in the meanwhile, when, while, then, after that …

4)表示空间关系的过渡词:near(to), far(from), in the front of, beside, behind, beyond, above, below, to the right, to the left, on one side, on the other side of, outside …

5)表示比较关系的过渡词:in the same way, just like, just as …

6)表示对照关系的过渡词:but, still, yet, however, on the other hand, in spite of, even though …

7)表示递进关系的过渡词: also, and, then, too, in addition, moreover, again …

8)表示因果关系的过渡词:because, since, then, thus, otherwise, so, therefore ,as a result…

9)表示解释说明的过渡词:for example, in fact, in this case, for, actually …

10)表示强调的过渡词:in fact, indeed, necessarily, certainly, without any doubt, truly, most important …

11)表示目的的过渡词:for this reason, for this purpose, so that, in order that, so as to, in order to, …

12)表示列举的过渡词:for example , such as …

13)表示总结性的过渡词:in conclusion, finally, at last, in brief, as has been stated, in a word, in general, in all, in a word, generally speaking …

4.不会表达,另辟蹊径

中考作文给分是以要点和语言准确度而定,不以文采打分。造句越简单准确越好,造复合句容易出错,容易被扣分,阅卷场上有句话:“错误面前人人平等,文采好不加分”。如遇到个别要点表达不出来或难以表达,可采用变通的办法,化难为易,化繁为简。总之,所造句子要正确、得体、符合英语表达习惯。

(1)迂回而行

当汉语词义不会用英语表达时,可以想一个与这个汉语词义相似的几种词义。扩展思路,然后从英语中找出一个与其词义相近的代替。这样可有异曲同工之妙。

(2)小词大用

汉语中有些语意看来很复杂很文雅,但在英语中可用一些常用词表达。下面这些词可能在你的书面表达中很有用:take, have, get, make, come, go, do, see, show, happy, nice, kind, help 等。

(3)借花献佛

有时书面表达中需要的单词或词组或许在试卷中的其他地方出现。因为刚刚做过题,记忆犹新,那么就可信手拈来,为我所用。

5.锦上添花,量力而行

如果你还有时间和精力,想把书面表达写得更好,那么,请注意以下几点:

(1)句型多样化,不要I(We)……到底,使人觉得乏味。

(2)适当使用一些并列句或主从复合句。

(3)进一步描绘人或事物时,适当使用定语从句。

(4)适当使用分词或分词短语,烘托谓语动词。

(5)偶尔使用一下倒装句,增加新鲜感。

(6)适当调换一下状语在句子中的位置,使句子不雷同。

(7)上下句子紧接时,其中完全相同的成分可以省略,以节省篇幅。

6.书写工整,卷面整洁

字迹要清晰,让阅卷人看得清楚,不可字迹潦草,难以辨认,要保持卷面的整洁。

7.写完之后,勿忘检查

中考作文时,由于时间紧、内容多,同学们出错在所难免。因此,改错这一环节必

不可少。中考作文评卷是根据要点、语言准确性、上下文的连贯性来给分,根据错误多少来扣分。因此,中考时花几分钟时间用来检查错误显得尤为重要。检查错误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格式是否有错。

(2)拼写有无错误。

(3)语言是否用错。

(4)时态、语态错误。

(5)标点错误。

(6)人称是否用错。

【注意】此时不宜在卷面上作较大的改动,以免顾此失彼,影响全局。

总之,只要平时同学们多练习写作并有意运用上述方法和技巧,合理分配时间,在中考时一定能写出高质量的作文,得到令人满意的考分。

五个步骤写好中考英语作文

一、认真审题,确定时态人称,同时关注题材格式

时态:故事性文章一般用过去时,其中表达感受时可用现在时。

说明性或议论性文章一般用现在时,举例时可用过去时。

根据题目要求也会出现时态的交错使用,如过去和现在的对比等。

如果句中出现了时间状语,时态则要遵循时间状语。

如ago,last…——过去时 next,in…——将来时等 人称:注意在句子中人称的统一。例如:Thanks to the teachers, we have improved our English。

其中we和our就是人称的统一。

格式:注意书信格式的开头和结尾。

二、找全信息点,紧扣主题,突出重点

切忌只看表格中或所列1、2、3中的信息点。一定把题读全,找齐信息点,建议用铅笔标出,写完后再涂掉。

根据题目,可适当增加合理内容。

特别注意文章要有开头和结尾。

三、成文时表述正确,文字流畅

切忌与汉语提示的一一对应,使用所学表达方法将语义表达出来即可。

首先考虑句子结构(如主谓宾,主系表等)。

同时注意短语的正确使用和单词的拼写,最好使用课本上学过的短语和句式。

四、文章结构清晰,重点句型出彩,可使文章在得分上提高一个档次

考虑文章的篇章结构,使用适当的连接短语,使文章结构紧凑。

常用连接词:

1.表文章结构顺序:First of all,Firstly/First,Secondly/Second…

And then,Finally,In the end,At last

2.表并列补充关系的:What ismore,Besides,Moreover,Furthermore,Inaddition

3.表转折对比关系的:However,On the contrary,but

Although+clause(从句),In spite of+n/doing

On the one hand…

On the other hand… Some…,while others… 4.表因果关系的:Because,As So,Thus,Therefore,As a result

5.表换一种方式表达:In other words

6.表进行举例说明:For example,句子;For instance,句子;such as+n/doing

7.表陈述事实:In fact

8.表达自己观点:As far as I know,In my opinion

9.表总结:In short,In a word,In conclusion,In summary

文中正确使用两三个好的句型,如:宾语从句、状语从句、动名词做主语等。宾语从句举例:I believe Tianjin will be more beautifulandprosperous。

状语从句举例:If everyone does something for the environment, ourhometown will become clean and beautiful。

动名词做主语举例:Reading books in the sun is bad for our eyes。

It’s bad for our eyes to read books in the sun。

常用状语从句句型:

1)时间when,not…until,as soon as

2)目的so that+clause;to do(为了)

3)结果so…that+clause,too…to do(太……以至于……)

4)条件if,unless(除非),as long as(只要)

5)让步though,although,even though,even if

no matter what/when/where/who/which/how

6)比较as…as…,not so…as…,than

五、认真检查,检查信息点是否全面,时态、人称是否一致,句子结构是否清晰,短语使用、单词拼写是否准确等。

检查后,将草稿誊写在纸上,请注意按结构分段,书写清晰。

下面列举一些在检查中可发现的错误:

1.We live more and more comfortable。

改正:comfortably(副词修饰动词)

2.we can get many informations by reading newspapers。

改正:much information

(不可数名词由much修饰)

3.There has many programs in TV。

改正:There are many programs on TV。

(There be句型和介词短语)

4.I think ride a bike can keep our health。

改正:I think riding a bike can keep us healthy。(动名词作主语)

6.初中英语写作技巧漫谈 篇六

对于这种情况, 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加以训练。

一、认真审题, 切中题意

很多同学做到作文题的时候, 粗略地看一下题目, 然后就直接开始动笔写了。我认为这样有点操之过急, 毕竟自己的写作水平还很低, 而且, 如果只是粗略地一看, 很有可能偏题。因此不要急于动笔, 要仔细看清题目要求的内容。在自己的头脑中构思出一个框架或画面, 确定短文的中心思想, 看懂题意, 根据文中提供的资料和信息来审题。审题时候还要审格式和文章的体裁等, 尤其是要审文章的时态。很多同学写作时语态、时态不一致, 这样写出来的文章自然分数不高。

二、围绕中心, 拟定提纲

为了防止写作过程中遗漏要点, 同学们可以先把题目中给出的各个要点逐条列出。根据短文的提示和中心思想考虑如何开头、展开和结尾, 设想几个承上启下的连词, 将主要句型、关键词语在草稿纸上记下, 形成提纲。写的时候切忌结构分散, 废话连篇, 严重跑题。另外, 注意短文的字数不要低于或超过规定的字数太多。

三、语言通顺, 表达准确

1. 要让别人知道你想说什么, 不要用你认为能看懂的汉语式英文句子, 尽量使用自己熟悉的句型。几种句型可交替使用, 以避免重复和呆板。

2. 多用简单句型。注意, 是简单句型, 而不是简单句。为避免文章平淡、呆板, 可以适当使用不同的句式, 比如否定句、一般疑问句、祈使句和感叹句等等。尽量少用或不用非谓语或情态动词等较复杂的句型。

3. 注意语法、句法知识的灵活运用。

(1) 语态、时态要准确无误, 特别注意时态要前后一致。

(2) 主谓语要一致, 主语的人称、单复数和谓语要一致, 尤其要注意第三人称单数中动词的变化。

(3) 注意人称代词的宾格形式以及物主代词的选用。

(4) 注意冠词用法, 例如:He buy an MP3 for his brother.an不能写成a。

(5) 注意拼写、标点符号。例如:trousers, computer, fourteen, nineteen, ninth, restaurant等的拼写。标点符号的书写要注意汉英的不同, 例如:英语中的句号是一个实心小点“.”。

4. 注意大小写, 特别是专有名词, 尤其要注意地名和人名的书写, 比如China, Jiangsu, Jim Green等。

5. 上下文要连贯, 过渡得要自然。同学们在平常的写作中应注意下面过渡的用法。

(1) 表示并列关系的过渡词:and, but, nor, or, so, yet, however, for, as well as等。

(2) 表示从属关系的过渡词:after, if, until, since, because, so that等。

(3) 其他的过渡词:that, how, who, whose, where, when, however等。

四、不会表达, 另辟蹊径

中考作文给分是依要点和语言准确度而定, 不以文采打分。造句越简单准确越好, 造复合句容易出错, 被扣分。如遇到个别要点表达不出来或难以表达怎么办?可以想一个与这个汉语词义相似的几种词义。扩展思路, 然后从英语中找出一个与其词义相近的代替。总之, 所造句子要正确、得体, 符合英语表达习惯。

五、先写草稿, 再作誊写

考试时时, 由于时间紧、内容多等因素, 出错在所难免。因此草稿完成后, 不要忙于抄写, 要多看两遍, 多加修改。检查选词是否恰当, 句子是否得体。同时也要检查拼写、标点、语法等错误。

六、书写工整, 卷面整洁

字迹要清晰, 让阅卷人看得清楚, 不可字迹潦草, 难以辨认, 要保持卷面的整洁。不能在试卷上作较大的改动, 以免顾此失彼, 影响全局。

另外, 如果想把书面表达得更好, 就要注意以下几点。

注意大小写, 特别是句首字母大写以及句中专有名词的首字母大写。

适当使用一些并列句或主从复合句, 此时, 一定要注意前后一致。

适当使用连接词连接的句子, 使句子的使用不单一。

适当使用分词或分词短语, 烘托谓语动词。

句型多样化, 不要一味使用简单句, 尤其不要使用全部是几个字组成的简单句。

适当调换一下状语在句子中的位置, 使句子不雷同。

前后内容一致或衔接紧凑时, 其中相同的成分完全可以用it (them) 替代甚至省略, 以避免重复。

7.关于初中语文作文写作技巧的研究 篇七

关键词:写作;主题;积累

随着教育改革的新形势,初中语文教学形式也随着变化,现代语文教学要随着社会发展的脚步进行深化发展。作文,是中考语文科目的重要组成部分,因为分值的增加,作文变成中考语文的重头戏,成为衡量学生语文水平高低的重要杠杆。作文给予学生发挥自由想象的空间,给予学生天马行空想象的天地,同时也是抒发学生情感,感悟生活的平台。所以重视作文写作,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成为新课标下的重要问题。下面就初中作文写作技巧给予以下几点看法:

一、抓住中心词,明确关键要求

初中作文大概分为三种类型:命题作文、话题作文和材料作文。无论是哪种作文类型,教师都要教育学生明确所要表达的中心思想,抓住关键词语,顺着关键线路出发,不跑题,不偏离。确定中心,写出深意。写作就是需要我们挖掘所要写的事件或者词语中所包含的生活哲理,找到它的闪光点,反复思考,明确文章的中心思想。写作最主要的就是做到详略得当,突出重点,分清主次,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主题就是文章的灵魂,它就像一根藤一样贯穿文章的始末。命题作文就是给了明确的主题思想,让你通过这个中心进行想象,进行抒发。只要找准中心,围绕中心线索,突出重点表达,不脱离规定的线路,加上丰富的语言积累,就会写出一篇奇特新颖的作文。

二、运用课本知识,做到学为所用

每个科目的学习都需要良好的基础,坚实的基础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就像桥梁房屋需要地基一样。中国杰出数学家苏步青曾经说:扎扎实实的基础是扎扎实实地打好基础,练好基本功,是学好数学的“秘诀”。不仅是数学,扎实的基礎也是学好语文,写好作文的重要秘诀。写好作文需要扎实的文化基础和文字基础。而获得这些基础的重要途径就是所学的课本知识。教师要教会学生熟练运用所学知识,比如语文课本中的古诗词,接触过的名人名言等,在写作中都可以运用到其中,引申其内容含义,真正做到学为所用,学有所用。

三、注重课外积累,增强文化素养

知识就像波澜壮阔的大海,而课本知识仅如海面上的一朵浪花一样,永远无法满足我们写作的需求。要想具备更多的写作素材,仅仅课本知识是难以满足的,这就需要延伸到课外的思考与学习,适当的课外阅读是很有必要的。课外学生可以订阅各类杂志、书籍或者报纸等。我们可以通过阅读短小精悍的文章,富有哲理的人生故事等总结出各种人生道理;可以通过阅读各类精彩的作文范文等强化自己的文化范围;可以通过阅读时事新闻等来丰富自己的阅历。古人云: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优秀的作家都是通过阅读更多、更好的作品,通过模仿,最后形成自己的写作风格。良好的阅读习惯,是文采升华的基础,不但可以培养敏锐的思考能力,同时还可以培养语感,从无到有,以小积大,以少积多,通过不断的积累,不断地理解深化,做到推陈出新,顺理成章,信手拈来。

四、加强写作锻炼,提高写作能力

所谓“熟能生巧”,就是勤学苦练,就会变得精通而有经验。任何过硬的本领都是练出来的,只要肯下功夫,勤学苦练,反复实践,就可以做到熟能生巧。好刀不用会生锈,好马不跑会懒惰。写作也是同样的道理。只有经常动脑思考,经常对脑中文采进行集中汇总,进行有效精彩的编程,反复修改,才能将作文推到顶尖位置。腹中光有素材、文采不知道如何发挥有何用?一定要懂得运用发散思维,通过独具匠心的构思将自己所具备的知识转化成优美的语句,将自身具备的文采发挥得淋漓尽致。教师也可以通过写作训练挑选出优秀的文章进行范例朗读,让学生通过倾听他人的作品来提升自己的文化水平,鼓励为主,欣赏为辅,让学生自由讨论,自由评价,让学生去发现不同文章中的闪光点。

一篇优秀的作文是从头至尾都能够吸引读者眼球的。从题目开始就要新颖有创意,要做到题文相符,要做到具体而有内容,要做到具体而不空洞,要做到新意醒目,引人入胜;一篇优秀的作文要做到内容上具有高度的科学性,结构上具有清晰的条理性,语言上要具有丰富多彩性。写作技巧多种多样,这就需要我们在实践当中努力地去总结,去发现,给自己一双慧眼,去发现生活中更多的美好。

参考文献:

[1]蒋义清.初中语文积累之我见[J].新西部:理论版,2011(3).

[2]周建新.初中语文必须养成的良好学习习惯[J].才智,2011(8).

8.初中英语作文写作技巧总结 篇八

文秘助手()之初中英语作文写作技巧

总结[1]

英语的书面表达一直以来就是英语学习的瓶颈。在此,笔者向各位学习者提供突破英语写作的十字建议,即研习、背诵、默写、互译、模仿,概括出培养写作能力的五个方面,如能严格遵循,定能柳暗花明。只要能懂得很多英语作文写作技巧,在写的时候就能做到胸有成竹。英语作文写作技巧——研习“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对于一般英语学习者而言,写出优秀的文章有赖于后天习得,但并不意味着机械背诵、生吞活剥,或者照搬照抄、人云亦云。所谓研习,需要有独立思考和个人的判断,本着“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的精神,汲取文章的精华部分加以研究。研习主要侧重两个方面,包括文章章法和语言表达。文章章法指文章的行文思路、布局谋篇、结构安排、逻辑顺序。许多学习者面对一个话题,可能存在两种不同的困惑,一是下笔千言,但离题万里;二是思绪万千,却无从落笔。导致两种困惑的根源皆在于欠缺思考问题、组织思路的恰当方式,以至于文章不得要领、章法紊乱。这就要求我们从全篇脉络角度多研习范文,之后领悟如何以演绎法行文、怎样用归纳法谋篇以及如何围绕特定话题拓展思路等等。此外,研习还要侧重于语言表达,包括遣词造句和句子、段落之间的各种衔接手段,以期在自己日后的写作中派上用场,因为英文写作皆通一理。只有善于借鉴,勤加研究,才会借他人的优势和长处,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英语作文写作技巧——背 诵背诵是提高写作的又一有效途径。要学好写作文,首先要处理好语言输入与输出之间的关系。前者是后者的前提条件。如果头脑空空如也,就根本谈不上写出像模像样的文章。只有读过大量东西,并且有意识地将其中精彩部分储存于记忆之中(commit the highlights to memory),才能保证下笔流畅、文通字顺。因此,背诵对于写作极为重要。但背诵不是机械记忆,而是有选择性的背诵,是有意义的记忆。因为机械背诵的结果要么是记忆很快就荡然无存、了无痕迹,要么是无法活学活用、付诸实践。背诵包括五个方面:重点词汇、常用套语、精彩句子、优秀段落、经典篇章。英语作文写作技巧——重点词汇美妙的用词及搭配皆在此列,像fall victim(受害),stand a fair chance(大有希望)这种地道的动宾搭配要勤加记忆。为了积累写作词汇,应将文中同属一个话题的用词汇总归纳,组成主题词族(topic family)。归类记忆可以使自己日后即写即用,得心应手。下文是一篇阐释爱心的优秀文章,多处用词精巧,现将文中关于爱心这一主题的词汇总结如下:emotional strength 情感的力量the noblest of human emotions人类最高尚的情感no thought of gain不计得失the lamp of love爱心之灯help the victims of natural disasters支援自然灾害受害者donate whatever they can倾囊相助help their needy fellow citizens 帮助有需要的同胞be ready to give a helping hand 随时准备伸出援手-when we use the word “love”, we do not simply mean an attraction to a person of the opposite sex, which is a very narrow definition of the word.love is emotional strength, which can support us no matter how dark the world around us becomes.in fact, throughout history people of many different cultures have regarded love as the noblest of human emotions.as an example of the power of love, we should remember how the chinese people of all nationalities respond to the call to help the victims of natural disasters every year.although their incomes are still low by inte

9.初中作文方法:散文写作技巧 篇九

议论文是作者对某个问题或某件事进行分析、评论,表明自己的观点、立场、态度、看法和主张的一种文体。议论文有三要素,即论点、论据和论证。论点的基本要求是:观点正确,认真概括,有实际意义;论据的基本要求是:真实可靠,充分典型;论证的基本要求是:推理必须符合逻辑。

英语议论文的结构一般较为固定,通常包括以下三部分:

1.在导语部分提出需要议论的议题;

2.在正文部分对所提出的问题进行议论;

3.在结论部分对以上的讨论进行总结和归纳。

写议论文要考虑论点,考虑用什么作论据来证明,怎样来论证,然后得出结论。它可以是先提出一个总论点,然后分别进行论述,分析各个分论点,最后得出结论;或者先引述一个故事,一段对话,或描写一个场面,再一层一层地从事实中分析出道理,归纳引申出一个新的结论;也可以在文章开头先提出一个人们关心的问题,然后一一作答,逐层深入;还可以把两个不同事物以对立的方式提出来加以比较、对照,然后得出结论。

在具体写作中要注意下列几点:

1.议题的提出要开门见山,不要拖泥带水。

2.议论时可以采用不同的方法。如:可以摆出正反两方面观点,进行对比;也可引经据典论证作者自己观点的正确性,从而使读者接受自己的观点;亦可提出一种错误的观点然后论证其错误,最终提出正确的观点。正文部分是写作的重点,论证方法可用归纳法、推理法、比较法等。

3.在结论部分必须表明作者的观点,对讨论的问题做出总结。

10.初中作文方法:散文写作技巧 篇十

【关键词】写作 语言运用 叙事类作文 写作技巧

一般情况下,叙事类作文看似简单,实际上想写好确不容易。同样是在叙述一件事情,有些学生的作文就像一碗白米饭似的,看起来没有任何的食欲。与之形成对比的是,有些学生的作文就是一碗香喷喷的“扬州炒饭”,让人看起来就忍不住动筷子想把它吃完。所以,作文的关键就是怎样把白米饭变成扬州炒饭。那这其中的奥秘就是写作技巧的运用。

一、写作前:理清思路,明确步骤

叙事类作文写作步骤分为三个步骤,写作前学生就有大量的工作要做。首先一定要读清要求和要点,试卷作文题目中的每一个字,甚至每一个标点都要仔细研读。明白出题人的意图,叙事的重要部分在哪,另外对于题目中给出的省略号部分一定要给叙述出来。只有先把题目和要点认真分析好,才能清楚地知道自己到底是要做什么,明确下面的具体步骤。

在分析完作文题目之后,就可以思考文章的结构和段落。一般初中阶段三段居多,给人直观形象的感觉。学生不可有几个要点就写几段,要分脉络。文章的结构也尤为重要,一般叙事类的作文有四种结构可以采纳,例如描述一次旅行,可以采用时间顺序。每一段都可以以时间来开头,第一天,第二天。类似之类的。当描述一个物体的时候,比如我的卧室,就可以采用空间顺序,这样就有条不紊。

二、写作中:注重选材,传播正能量

叙事类作文一般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开门见山,直抒胸臆。直接阐述具体的事情和简要的理由。比如写一篇关于感谢某人的记叙文,那么第一段就可以直接写感谢的人,和总起全文的一个泛泛的理由,不需要太过于细致。第二部分正文部分具体去叙述一件事情,第三部分总结表达自己的感受并且要注重文章的结构层次。而这三个部分,也是有主次之分,无可厚非的是重点在于第二段,怎样去叙述一件事。

1.完整的故事。既然是叙事类作文,那必定要由一个完整的故事情节。就像中文的小说一样,起因经过情节背景都要有所交代,只不过是要分清主次而已。开始的部分可以简略的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然后重点突出发生了什么事情,或者有没有情感的碰撞等。举个例子,淮安市中考题最感谢的人。有个学生写的是感谢自己的老师,他在文中就叙述了他在遇到困难的时候,和其他同学遇到矛盾不知道怎么处理的时候,老师及时站出来,毫不吝啬的给予他帮助,最后他知道怎么样与同学相处,并且变成一个受欢迎的同学。这篇作文的成功之处就在于首先这位学生阐述了一个完整的故事,并且交代了事情发展的情节,重点突出为什么感谢老师,最后还告诉了读者故事的结果。

2.突出正能量。正能量这个词在前几年还是特别火的,有人会产生疑问,为什么这个词会出现在英语作文当中了。实际上不管是中文作文还是英文作文,都要突出积极向上,阳光大气的主题。在叙事类作文的第二段,你写的这件事情肯定是对你的人生或是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产生积极的影响。而不是像小孩过家家似的,只是因为好玩,这样的文章啊就没有深度,没有思想,同样也不会是一篇佳作。同样以淮安市中考题最感谢的人为列,有学生的作文写的是最感谢自己的爷爷。他叙述的事情是自己的爷爷非常宠爱自己,从来不批评不打骂自己,如果他和他的小伙伴遇到矛盾了,爷爷总是会第一时间出来帮助自己,呵斥别的小伙伴。并且他的爷爷从来都不管他玩电脑游戏,给他很多零花钱。可能在他的心里,这就是他感谢爷爷的原因。但是这样一篇作文会赢得读者或者改卷老师的喜爱吗?会得高分吗?我觉得答案是显而易见的,因为他传播的不是一种正能量,长辈过度对自己的溺爱,反而是自己成长路上的绊脚石。

三、写作后:仔细检查,关注细节

很多学生在写完一篇文章后,总是缺少最后这个再次检查的过程,认为之前已经做了那么多的准备工作了,最后这一步可要可不要。其实不然,在你回头再读文章的时候,实际上站的高度已经不一样了,你是在修饰美化自己的文章。就像白米饭变成扬州炒饭的最后一步,厨师需要选择精美的餐具,并且把炒饭的形状修饰一下,这样就更能吸引人的食欲了。作文中的第一大忌就是尽量不要有太多的语法错误,如果你一味的追求用复杂句型,高级单词,但是反而有一大堆语法错误,那这样反而效果更差。所以,首要的保证就是你写出来的句子都是正确的句子。就像炒饭一样,如果你用坏了的,馊了的米饭去炒饭,那你放再多的调料也是没有用的,写作文同样如此。第二个细节就是文章的时态,叙事类作文的时态全文可能略有不同,比如第一段你在引出这件事情的时候,可能用的一般现在时。比如The person who influences me most is my father who has done a lot of things for others.但是第二段文章的主体部分,基本上采用的就是一般过去时。在一般过去时里面,学生最容易犯错的就是动词的过去式,尤其是不规则动词的过去式,一不留神就会犯错误,这些都是细节问题,同时也是作文产生差距的地方。而最后一段,多半是阐述这件事情对自己的影响或是抒发自己的感想,希望,那就可以用一般现在时,现在完成时或者是一般将来时。如果能做到这最后一步,那才是真正一篇上好的佳作。

参考文献:

[1]曹小红.初中英语写作课的教学思考探索[J].快乐阅读,2013.

11.新闻写作的技巧及方法探讨 篇十一

新闻对于人们的生活有着重要作用,它能够擦亮人们的眼睛也能蒙蔽人们的视线,是人们了解自己没有亲历但是需要关心的事件的重要途径。好的新闻就是公民的望远镜,能够使公民足不出户便对天下事了如指掌。新闻写作决定着新闻的传播效果,对公民生活具有重要意义。

新闻的概念

新闻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要素,我们需要通过新闻了解各种我们应该知道但是还没有知道的发生的事实,新闻是我们与社会接轨、感受社会的重要载体。新闻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新闻包括在我们日常所接触的电视、网络、报纸等媒体上所能读到的除了专文、评论之外的消息、通讯等常见文体,这些文体用于向读者传达社会上近期发生的事实。狭义的新闻则专指报纸、电台、网络等媒体用于传播信息的消息,这种新闻的特点是简明概括地将事实报道出来,并且时效性很高,需要在事实发生后的短时间内迅速进行传播。

新闻写作的特点

新闻写作不同于文学性写作,新闻写作要求在尽量简短的语句内包含大量的信息,使读者能够快速了解新闻要报道的事实,掌握基本情况。新闻写作中一般包含六个要素,分别是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新闻的结构一般比较固定,包括新闻标题、导语、主体、背景和结语五个结构,新闻标题能够迅速让读者了解本则新闻中要报道什么事,导语将文章内容浓缩成一句话,使读者一目了然。主体就是对事件进行详细的报道。背景进一步补充事件发生的环境,如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等。结语将整个报道作收尾性的总结。后两部分往往包含在主体中,起到辅助作用。新闻写作最重要的目的是为人们传递信息,使人们得到想要了解的信息,它与主要功能是为人们传递美感的文学写作不同,文学写作不仅可以使对生活的再现,还可以是对生活的升华,并可以凭空虚构出一个世界。但是新闻写作重视它的真实性,需要对真实发生的事件进行描述。并新闻的语言要尽量简洁,使人们快速了解所需要的信息。

新闻写作的方法及方法

1.明确新闻主题

由于新闻的文章简短,要传达的信息量较多,这就要求新闻写作者对新闻事件具有良好的概括能力,对新闻所要传达的信息的主题把握明确,使读者在阅读时能够快速掌握事件的基本情况,并产生相应的事件态度。这就要求新闻写作者要有过硬的政治素质,对新发生的事件进行正确的政治判断,明确写作时的政治感情,使新闻的传播将读者导向正确的政治方向,制造良好的社会舆论。其次,新闻写作者还应具有过硬的基本功,对信息有高度概括能力,突出新闻主题。再次,新闻写作者还应具有优良的道德素养,对于社会上发生的暴力事件等有良好的预判,保证新闻主题的道德观正确,但是不要过多的将个人的思想感情流露在新闻中,保证新闻的客观性。

2.新闻写作的角度要精确

写作是一件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事,尤其是对于描述事实的新闻写作来说,站在不同角度看问题、展现问题,将写出不同的新闻作品。选取不同的新闻写作角度,对于新闻的深度、广度都有重要的影响。新闻写作者应当选取精确的角度进行报道,根据不同的新闻类型,可以选择突出它的社会意义、人文意义、思想价值等,使读者对事件产生更多思考。

3.使用通俗易懂的语言

由于新闻面对的是各种社会阶层的公民,人们的语言能力存在较大差异,在阅读新闻时的难易程度不同,这就要求新闻写作者应当是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进行描述,并且在新闻写作中做到举重若轻,如在报道一些专业性较强的新闻时,应当尽量避免使用晦涩难懂的专业术语,即使专业术语不可避免,也应灵活运用写作手法进行适当的解释,并使枯燥艰深的新闻更加生动,提高读者的阅读兴趣。

4.使新闻更加人性化

新闻是为了满足人对未知的需求而产生的,那么在新闻写作中就应该尽量人性化,使新闻对人产生的阅读价值更高。新闻写作者不仅要有熟练应用写作手法的能力,还应对普通民众的生活有深刻的体会,知道读者需要什么、关心什么,使在写作一则新闻时能够将新闻与读者的生活联系起来,并加入人文、历史、地理、民俗等元素,使新闻报道更接地气,拉近与民众的距离。

结束语

12.高考作文写作技巧与方法 篇十二

首先,要提升思维品质。提升的方法是多做思维训练。虽然思维的结果未必能够通过训练获得,但思维方式却能够通过训练获得改变和提升。逆向思维、多向思维、纵深思维和辩证思维都有其思维路径,当你具备了这些发现性、证明性结合的思维品质,思考问题就不会呈现线性状态,思考的结果也就更有说服力了。

其次,当你对一个问题有了独特而真实的感受,首先要做的不是下结论,而是学习、探究、搜集资料。作了这些工作的结果是:或巩固了你的思考和发现,或否定了你偏激的想法,也或者使你的结论留有必要的余地。更为重要的是,你会在这样的探究过程中养成理性的、有说服力地说真话的习惯,习惯演变成自然,自然内化为素质,从而你的思维品质将获得提升。有品位的真话也就汩汩而出了。

再推荐一个具体的操作方法。有时,时间、空间、能力等条件限制使你无法作进一步的学习探究,那么,不妨对自己的结论做些限制。“在一定条件下”、“在一定范围里”、“往往”、“有时”、“一般而言”等都是避免偏激的有效手段。高中教材里有贾祖璋的《南州六月荔枝丹》一文,说到荔枝北移,“将来也许不是完全不可能的事”,又是“将来”、又是“也许”、还将可能性限制在“不是完全不可能”,如此“罗嗦”的表达恰恰显现了作者思维的严谨。比起现在一些专家动辄“一定”或“不可能”的豪言壮语,更为专业,也彰显了对自然、对科学的敬畏。所以,有时候罗嗦的表述比起简单的结论,精确严密得多。

当然,进步不可能一蹴而就,你甚至会在一段时间内比以前更加无话可写。不必紧张,因为这是“成长的代价”——你已经抛弃了过去的思维模式,而新的模式的建立还“拘于虚”、“笃于时”、“束于教”,你尚处于知其然而不能为的阶段,但你已经走上了“正途”,只要你坚持学习,望洋兴叹的就不是你,而是仍然固守一隅,不能走出崖涘,“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的井底之蛙了。

(二)高考作文:材料作文,勿因审题而满盘皆输

曾经有人提出,高考作文的评分应该将审题、构思、语言三者分开打分。这样一来,即使审题错误的作文,也能因语言优美、构思新巧而获两项高分,从而及格甚至获得更高的分数。据说这样能够避免一些平时作文水平高的同学因一时之错而抱憾终生。笔者为其惜才之心而感动不已,但考生万不可以为真有此等好事,因为此种做法会大大助长抄袭的恶习。试想,有人背熟他人佳作,文不对题却文采翩翩,该及格吗?

从往年高考作文评分看,文不对题的作文均在四类以下,今后恐怕也不会改变。作文审题,永远是考场佳作产生的基础,舍此,犹如无本之木,决不可能长出奇葩异草。所以,要在高考中赢得作文高分,不过好审题关,结果只能是南辕北辙。那么,怎样才能使自己不因审题错误而满盘皆输呢?

首先有必要对时下材料作文的概念作重新界定。简要地说,命题形式就两种,一种是材料作文,一种是命题作文。给了材料,就是材料作文;不给材料,就是命题作文。在话题作文出现之前,材料作文审题要求抓住材料的核心内容,立意要求遵从材料的倾向性,学生作文几乎只能阐释材料的含义,不能对材料隐含的观点作出补充,更谈不上提出不同意见了。而上世纪90年代出现的话题作文,在降低审题难度尤其是最大限度地让学生自由发表自得之见方面作出了贡献。

高考作文由材料作文走向话题作文,是对材料作文在审题和立意方面限制过多的反思,是对“让学生乐写、敢写、善写”这一作文教学改革理念的践行。然而,话题作文也存在不足,那就是审题要求过宽。对话题作文而言,材料只是话题的引子,学生作文只要围绕话题,引不引用材料,是否交代观点与材料的关系,几乎不影响其得分,其最为严重的结果是便于学生套题。于是,2009年开始,上海的高考作文题又回归到材料作文。但这种回归不是倒退,而是扭转话题作文弊端,摒弃材料作文死板的“新材料作文”。和传统的材料作文相比,其相同之处是立意要围绕材料的内容,要明确交代观点与材料的关系,行文要有对材料的引用或分析(但不要大段甚至全部照抄材料),不同之处则是对材料内涵可以肯定,可以否定,也可以在肯定的基础上予以补充。命题者往往会在写作要求中明确“自选角度”以便给考生更多的自由。写作者引用分析材料,主要作用也是为了告诉读者:我读懂了这则材料,我是围绕材料立意的。显然,它吸取了话题作文的长处,避免了话题作文的缺陷。

倘若广大师生都能确立上述概念,教师便不能在评价中先入为主地设立条条框框,更不会仅以学生作文是否符合阅卷老师自己对材料的理解为评价标尺,学生也就敢于大胆地抒发自得之见了。

学生的自得之见要得到首肯,必须在正确理解材料的基础上。确保你的理解不致走偏,不妨参考下述步骤。第一步:阅读材料,分清层次,用一句话概括材料的主要内容,并且根据主要内容总结出关键词;第二步,总结材料隐含的观点或倾向性(但这几年倾向性往往不明显甚至根本没有倾向);第三步,我的观点;第四步,验证我的观点是否针对材料的主要内容。

以2009年高考作文为例。材料分三层,第一层次论其书法对前人的继承借鉴,第二层次论其书法局部与整体的关系,第三层次论其书法的独特性。因此主要内容可初步概括为“郑板桥书法的特点”,但这显然流于宽泛,指向不够具体落实。于是从材料的总结层次(往往是最后一层)找关键词--创新。不难发现,第一层讲继承借鉴可理解为创新的前提,第二层讲整体与局部是其书法创新的特点,第三层则是其创新的结果。于是,材料的主要内容可具体概括为“郑板桥书法与创新的关系”。此时,第二步已经可以自然生成:创新是艺术乃至各种事物发展进步的前提。根据写作要求,自选角度,你既可以写创新与继承借鉴的关系,也可以写创新中整体与局部的关系,还可以对“不可无一,不可有二”进行理性思辨。第三步自然水到渠成,不必赘言了。只要你的观点与材料的主要内容有关,就不会有审题错误之虞。

不过,这还不够,因为在这个层面上的审题所得出的“我的观点”,会有两个不足。第一,它基本是材料的倾向,第二,绝大部分同学都会想到。如此缺乏独特性的观点,想要获得高分自然难度不低。审题只是行文准备工作的第一步,能确保的只是审题正确,而把你引向观点独特深刻的是对立意的深入思考。这一步才是佳作产生的必由之路。思考路径如下。

首先对审题第二步骤的结论作诘问,“材料隐含的观点或倾向性对不对?”“如果正确,有什么可以补充吗?”再回看审题第三步骤的结论,对“我的观点”也同样诘问“正确吗?有什么可补充吗?还有其他角度吗?其他人会想到吗?”

或者问“既然如此,为什么做不到?”这样思考的结果往往会否定审题时初步得出的观点,你会觉得那个观点太平常甚至太肤浅。比如写创新,你就不会空谈创新的意义和价值,通篇充斥正确的废话,而会进一步思考如何创新,甚至从思考“为什么做不到”入手,针砭时弊,提出切实有效的措施。

这就是三思而后写。一思而写,你的观点会淹没在数万考生之中,落入俗套难以避免;再思而写,你至少与过半的考生立意不同;三思而写,你的立意自然会在所有考生中脱颖而出!

或许有人会担心如此求新会导致偏题。也有防止之法。简言之,行文无论怎样由此及彼纵横捭阖,都不要脱离你所总结的关键词。出问题走岔路的往往是每一层次一个关键词,而这不同的关键词又不能够从不同角度指向材料的关键词。

以一则材料为例总结审题原则和步骤。

材料:我国著名语文教育家黎锦熙早年在湖南办报时,曾经叫他三位学生誊抄文稿。第一位学生重视照抄不误,第二位发现稿件中有问题会与老师商量并代为润色,第三位只要文稿观点与自己不同就拒绝誊抄。后来,第一位默默无闻,第二位成了著名的戏剧家,第三位成了影响历史进程的伟人。

主要内容:三位学生对待誊抄的不同态度。

关键词:态度。

倾向性:要学习第二、第三位。

我的观点:做第二人或第三人。

是否针对材料主要内容?是。

三思结果:1、第三人的不足及其命运的风险;2、第一种人的意义和价值;3、教师对这三种人成长的意义——我们今天怎样做老师。

上述题目,笔者曾经在一所学校高三班级作过讨论,除所列的三思结果外,审题正确而角度各异与众不同的答案,不下于十位数。

最后谈谈阅卷者对材料作文的评判标准

首先是对材料该写什么,阅卷老师不作预设。其意义在于教师不会先入为主,更不会轻易否决学生的独特见解,而是看学生是否能有说服力地论证观点。当然这对阅卷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增加了阅卷难度,但这种难度的解决靠的绝不是设定写什么就是对的,写什么是不对的来完成,关键在于阅卷教师要有眼光和胸怀。

其次,判断审题的对错不仅看考生“写什么”,更重要的还是看他“怎么写”。“写什么”写得对的文章,可能因为“怎么写”没写好而变得很一般。“写什么”比较大众化的作文,也会因考生“怎么写”做得与众不同而成为好作文。从这个角度说,规定什么能写什么不能写,这种说法是错误的。今年高考作文有人问:写“宽”可不可以?他认为这个材料告诉我们,要有一种“宽”的态度,他说网、尺度均表现了一种宽,文中对宽的标准是什么、目的是什么,什么是可以宽的、什么是不可以宽的作了分析。文章里具体写宽的目的、宽的标准时和材料结合了起来,比如说分析“放小鱼抓大鱼”,提出“宽”的标准是可持续发展。这样一听,我就觉得文章写得不错。但是光听到写“宽”,我们就认为是跑题了。

以一个去年模拟考的例子做结。有一个区考的是:上海的大街小巷和许多公共场所,除了中文标识外,还有各种外语标识,这体现了上海这座国际大都市的开放性和多元化;而在以德、法为代表的欧洲国家,公共场所除了本国的文字外,很少有其他国家的文字标识,欧洲人认为这是为了保持本民族语言和文化的纯洁性与独立性的需要,以此材料写篇文章。很多文章肯定这则材料,观点集中在要保护母语的独立性。但有学生认为,我们固然要保持本民族语言的纯洁和独立,然而为了方便外国人,达到开放、多元,在中文下面标注外文,并没有错,由此批评这则材料小题大做,可不可以?往往,一些对材料隐含观点有补充的、或是有反对意见的学生,绝大多数是有思想有水平的。

(三)考场作文,四平八稳还是标新立异?

迄今为止,仍有相当一部分考生把创新看作高考的敌人,或者认为高考作文的创新只限于形式,思想见解的独特新颖不属于高考。

事实当然不是这样。只需查阅部分高考一类卷作文便可找到答案。仅以今年高考作文为例,有思考与众不同的《我们自私的智慧》、《丹麦人,你的鱼还好吗?》,有采用记叙文体的《当下?长远?》、《稚嫩和成年》,有全文以文言文写作的《言时事》等等,它们无一例外地获得一类卷。

问题是,也确有考生因为观点的创新导致得分低于自己的预期,所以,有必要探究一下:问题究竟出在哪里?笔者曾阅读了相当一批此类高考作文,结论是:得低分而与众不同的作文(姑且称之为“创新作文”)有共同特点,那就是读者难以理解其新鲜说法从何而来,和题目有何联系。

13.初中作文方法:散文写作技巧 篇十三

常用的过渡词和连接词包括:first, second, third, finally, in addition, furthermore, besides, what was worse, more

importantly, in contrast, because, since, now that, therefore,consequently,in that case, as a result/consequence, in conclusion, to sum up等等。

请看下面的范文:

Shall we send children to study abroad?

With more and more people becoming rich in recent years, it is a new tendency for them to send their children to study abroad.But I don’t think it is a good idea.First of all, children are too young to look after themselves.Second, the language barrier is a serious problem.Many children are not proficient in the foreign language before going abroad.As a result, they have difficulty in understanding what the native speakers are talking about.Third, they may get into trouble when dealing with various situations for lack of knowledge of the customs in the strange land.Furthermore, the cost of living is much higher than that in our country, which might cause a heavy burden to the family.In conclusion, there are more disadvantages in sending children to study abroad.So, we’d better not do it.初中英语作文高分秘诀

1)语态、时态要准确无误。

2)主谓语要一致,主语的人称和数要和谓语一致。

3)注意人称代词的宾格形式。

4)注意冠词用法,例如: He is an honest student.中的an不能写成a。

5)注意拼写、标点符号和大小写,例如:receive, believe, fourteen, forty, ninth, restaurant等。

标点符号特别注意汉英的不同,例如:

汉语英语

A.句号。.B.省略号………

C.顿号、无

描写人物时,要生动具体,例如:

1)外表特征:tall, short, fat, thin, strong, weak, ordinary-looking 等。

2)服饰颜色:red, yellow, blue, white, green, brown, black 等。

3)内心境界:glad, happy, sad, excited, anxious, interested 等。

4)感情描写:love, like, hate, feel, laugh, cry, smile, shout 等。

5)动作描写:come, go, get, have, take, bring, fetch 等

上下文要连贯。上下文的连贯性也是评分的一条原则,因此同学们应把写好的句子,根据故事情节,事情发生的先后次序(时间或空间),使用一些表示并列、递进等过渡词进行加工整理,使文章连贯、自然、流畅。同学们应注意下面过渡的用法:

1)表示并列关系的过渡词:and, as well as, or …

2)表示转折关系的过渡词:but, yet, however …

3)表示时间关系的过渡词:first, second, third, and then, finally, after, before, after a few days, at last, at that time, later, in the past, immediately, in the meanwhile, when, while, then, after that …

4)表示空间关系的过渡词:near(to), far(from), in the front of, beside, behind, beyond, above, below, to the right, to the left, on one side, on the other side of, outside …

5)表示比较关系的过渡词:in the same way, just like, just as …

6)表示对照关系的过渡词:but, still, yet, however, on the other hand, in spite of, even though …

7)表示递进关系的过渡词: also, and, then, too, in addition, moreover, again …

8)表示因果关系的过渡词:because, since, then, thus, otherwise, so, therefore ,as a result…

9)表示解释说明的过渡词:for example, in fact, in this case, for, actually …

10)表示强调的过渡词:in fact, indeed, necessarily, certainly, without any doubt, truly, most important …

11)表示目的的过渡词:for this reason, for this purpose, so that, in order that, so as to, in order to, …

12)表示列举的过渡词:for example , such as …

14.浅议英语句子写作方法和技巧 篇十四

一、植入法

这是进行英语写作时最常用的方法。同学们在掌握一定的词汇和短语之后, 结合一定的语法知识, 按照句子的结构特点, 直接用英语套用相应句型。

例:Don't get the idea that there's such a thing as a free ride. (不要以为有免费的午餐。)

二、还原法

即把疑问句、强调句、倒装句等还原成基本结构。这是避免写错句子的一种有效的办法。

例:It was because he loved my money that he married me. (他是因为爱我的钱才同我结了婚。)

还原为非强调句:Because he loved my money, he married me.

再如:So fast does light travel that we can hardly imagine its speed. (光速很快, 我们几乎没法想像它的速度。)

还原为正常语序:Light travels so fast that we can hardly imagine its speed.

三、分解法

就是把一个句子分成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句子。这样既能把意思表达得更明了, 又能减少写错句子的几率。

例:There are students here from all over thecountry.Many of them are from the North. (从各地来的学生中有许多是北方人。)

四、合并法

就是把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简单句用一个复合句或较复杂的简单句表达出来。这种方法最能体现学生的英语表达能力, 同时也最能提高文章的可读性。

例:Our camping trip turned into an adventure when we got lost. (我们迷路了, 这使我们的野营旅行变成了一次冒险。)

五、移位法

由于英语和汉语在表达习惯上存在差异, 根据表达的需要, 某些成分需要前置或后移。

例:The man who told me this refused to tell me his name. (告诉我这事的人不肯告诉我他的名字。)

who told me this为修饰the man的定语从句, 应置于其后。

六、分析法

指根据要表示的汉语意思, 通过进行语法分析和句式判断, 然后写出准确地道的英语句子。

例:Seen in this light, the matter is not as serious as people generally suppose. (从这个角度看, 问题并不像人们一般料想的那样严重。)

分析:分词短语作状语时, 其逻辑主语应与句子主语一致, 由于the matter与sec之间为被动关系, 故see要用过去分词seen。

七、意译法

有的同学在写句子时, 一遇见生词或不熟悉的表达, 就以为是“山穷水尽”了。其实, 此时我们可以设法绕开难点, 在保持原意的基础上, 用不同的表达方式写出来。

例:You can go with us or stay athome, whichever you choose. (你可以同我们一起去或是呆在家中, 悉听尊便。)

为了更好地增强英语句子的表现力, 写作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一) 避免使用语意弱的“be”动词。

1、把句中的表语转换为不同的修饰语。

例:The trees are bare.The grass is brown.The landscape seems drab.

可改为:The brown grass and bare trees form a drab landscape. (转换为前置定语)

或:The landscape, bare and brown, begged for spring green. (转换为并列结构作后置定语)

2、将作表语用的形容词或名词变为行为动词。

例:The team members are good players.

可改为:The team members play well.

3、在以“here”或“there”开头的句子中, 把“be”动词后的名词代词变成改写句的主语。

例:There is no opportunity for promotion.

可改为:No opportunity for promotion exists.

(二) 多用语意具体的动词, 保持句意简洁明了。

例:She is a careful shopper.

可改为:She compares prices and quality.

(三) 尽量使用主动语态。

例:The organization has been supported by charity.

可改为:Charity has supported the organization.

(四) 避免使用语意冗长累赘的词语。

例:My little sister has a preference for chocolate milk.

可改为:My little sister prefers chocolate milk.

(五) 避免使用陈旧词语或难懂的专业术语。

例:They will not agree to his proposals in any shape or form.

可改为:They will not agree to any of his proposals.

参考文献

[1]单其昌主编:《汉英翻译技巧》, 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1990年。

15.谈初中英语作文的写作方法与策略 篇十五

关键词:初中英语;学习兴趣;写作能力

目前,中学生尤其是偏远地区的学生学习英语兴趣不浓,具体表现为语境单一,局限于课堂;只是一味枯燥地记忆单词和语法,不是用英语学英语,而是根据汉语学习英语。导致学生学习英语积极性下降,时间一长就失去了学习英语的兴趣,再加上现在的一些不定的说法,比如:高考取消英语,初中英语只需参加结业考试等等。所有的这些更是影响学生的心理。所以,教师就更应注意课堂教学效果,用各种方法来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在写英语作文时更是运用说汉语的习惯,写出来的文章语法错误,翻译不通,导致考试时书面表达得不了高分。基于这些原因,在此浅谈一下初中英语不同文章的分类和写作方法。

一、两步四层法写招聘海报

由于海报本身具有语言简练、倡导性强的特点。因此,招聘海报应有醒目的标题,让人一眼便知招聘内容。写招聘海报可分为两步:确定海报题目和书写海报内容。海报内容又要分四层意思书写:(1)表明需要招聘什么样的人员,即招聘类型;(2)说明招聘的条件要求;(3)加上倡导性的句子;(4)联系方式。写这类文章常用到的基本句式:Can you ?Come and join us!Do you love ?Do you want to ?

二、3W法写日常作息习惯

如果写作话题是日常作息习惯,可分为(who)在什么时间(when)做了什么(what)等要素进行详细描述。

在写此话题时需注意:(1)时间的先后顺序;(2)正确使用人称:在介绍其他人的活动时,用第三人称,在一般现在时中动词要使用第三人称单数形式。(3)要掌握好时间的各种表达方式,恰当运用介词,如at 7:30, in the morning等。

三、4W1H法描述事件

如果写作话题是描述故事或正在发生的事件,可分为时间(when)、地点(where)、人物(who)、事件或活动(what)和人物的感觉或评价(how)等要素叙述。

在用4W1H法描述事件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1.注意时态用现在进行时。

2.注意使用过渡句使文章衔接自然。

3.注意句式的灵活多样。

四、三步三要素法描述人物外貌

在写描述人物外貌特征的文章时,可分三步来确定写作思路,第一步:开门见山,交代要描述人的身份;第二步:描述其外貌特征;第三步:总结(我眼中的 )。文章内容分三要素即回答三个问题:Who is he / she? What does he / she look like? What do I think of him / her? 其中,写此话题常用到的形容词、名词有:thin,heavy,tall,short,friendly,quiet,curly,straight hair,medium height / build,face,nose,mouth等。常用的句型有:1.主语+be+形容词/ of +短语。2.主语+have / has +形容词+名词。

在学生掌握了基本词汇、语法的基础上,针对不同的文章恰当地运用不同的写作方法,不说废话,不用错句型,在经过长期坚持不懈的练习和师生的共同努力下,我想中考作文一定会取得令学生、家长和老师都满意的成绩。

上一篇:学校传染病会议小结模版下一篇:徒步比赛主持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