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学用语教学策略

2024-11-11

初中化学用语教学策略(11篇)

1.初中化学用语教学策略 篇一

农村初中化学用语教学的思考

摘要:掌握化学用语是学好初中化学的基础和关键。文章从不同角度阐述了化学用语在农村初中教学中的使用,首先介绍了化学用语教学的意义,然后分析了农村化学用语教学的现状,最后探讨了如何有效进行化学用语的教学。

关键词:新课程;初中化学;化学用语

化学用语贯穿着整个化学学习过程,联系着化学学习的各方面,化学用语是一种语言,是化学学习的语言,因此,学习好这种语言是化学学习的基础,但是现如今很多学生习惯性用英语去学习化学符号,这是一个很大的失误,教师应引导学生学会和养成运用自己的语言来学习化学的良好习惯。

一、化学用语教学的意义

化学用语是国际上统一规定的,用以表示物质组成、结构和变化规律的一种特殊符号,它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初中化学的主要内容有原子结构、化合价、化学方程式,以及酸碱盐、化学计算和化学实验等。这些内容的学习都离不开化学用语。化学用语教学是化学学习的基础,中考中化学用语的考查占了很大一部分,化学式的书写、化学方程式的书写,这些都是学习化学的基础,因此,教师要充分重视化学用语的教授,要使学生养成严格使用化学语言和符号的良好习惯。化学用语教学有助于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无规矩不成方圆,学习也是如此,化学是一门独立的自然学科,有自己的语言和习惯,因此从学生开始学习化学时就要规范用语,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二、农村初中化学用语教学的现状

当前,我国农村地区的教学和师资还存在很多问题。第一,农村化学师资力量薄弱。受到城乡的生活环境和子女的上学问题等因素的影响,农村的化学教师队伍不够稳定,总是来了又走。稍微优秀一些的化学教师总是留不住,会转向城里,使得农村的化学教学缺乏优秀的教师,一些化学教学用语连教师都拿不准,教学质量很难达标。第二,农村办学条件艰苦。很多边远的山区教学设备简陋,办学经费严重不足,使化学用语教学变成了纸上谈兵。第三,农村教学管理理念欠妥,部分农村教师只重视语数外等学科的教学,忽视化学教学,导致化学教学不受重视,化学用语教学也不够规范。

三、农村初中化学用语教学的策略

(一)明确目的,激发兴趣

在学习的过程中,要明确学习目标,有方向、目标,才会有动力。因此,在化学用语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让学生明确学习目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在学习化学式时,首先要告诉学生,这节课的目的是学会用化学语言和符号来表达化学内容。如“水”,用化学符号表达为“H2O”,“钠”的化学符号为“Na”。在化学中表示元素,不再用汉字,而是用其特定的符号。为什么要用特定的符号呢?因为化学是国际性的自然科学,特定的化学符号是国际通用语言,在任何一个国家都能认识和使用,这样就可以简单明了地表述所要表达的内容。

(二)提前感知,循序渐进

化学用语的种类繁多,学生的学习需要循序渐进地进行,人类的记忆曲线是不断下降的,因此教师要反复地加强练习和巩固,才能使学生记忆深刻。因此,教师教授化学用语要提前感知,循序渐进。学生从开始学习化学,就先开始学习元素符号,紧接着慢慢学习离子、化学式、化学方程式,这本身就是一个不断加强的过程。教师最好在每节课中都让学生练习书写和记忆化学式等化学用语,让学生渐渐习惯用化学用语表达化学内容,适应在化学学习中“丢弃汉语”,从而使学生的学习变得轻松扎实。

(三)加强直观,名实结合化学是一门自然学科,它研究的内容与生活息息相关,而化学用语的教学应该与所表示的具体事物和有关概念原理息息相关。化学还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通过实验直观地展示化学内容,并用化学用语来描述。例如,在检验CO2的性质时,CO2的水溶液可以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在学生直观地看到了颜色变化后,再用化学用语来描述;CO2+H2O=H2CO3,CO2溶于水形成碳酸,显酸性,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这样可以加强学生的直观感受,使学生记忆深刻。

(四)重视训练,形成技能

化学用语的使用是一种技能,只有不断地加强练习和训练才能形成技能。这种技能需要教师的有意识地去培养。例如,学生在学习化合价后,会对化学式和化学符号有了全新的认识,明确了化学式怎样组合和书写。这时,教师可以将化学式的书写和化合价的练习放到一起。让学生通过多练习化学式的书写,形成技能。

四、结语

化学用语的学习是化学学习的基础,是学习化学的工具性语言,也是化学学习的重点和难点,尤其是对农村的初中化学教学来说,需要农村初中化学教师改变观念,认识到化学用语教学的重要性,采用恰当的策略提升化学用语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钱宇.初中化学用语教学策略谈[J].化学教与学,2011(11):52-53.[2]刘文雄.初中化学用语的研究与实践[J].广东教育(教研版),2009(4):64.[3]杨万岳.初中化学用语教法初探[J].中学生数理化(教与学),2013(2):68.

2.初中化学用语教学策略 篇二

中学化学是初三学生学习的一门新学科, 由于学习时间紧、内容多, 学生从感知身边的化学物质到初步学会“物质一符号”的思维转换, 需要一定时间的适应, 尤其是以拉丁字母表示的元素符号抽象、记忆比较困难. 而元素符号又是所有化学用语的基础, 只有记住了元素符号, 理解了元素符号及附加数字的含义才能为化学式的教学建立牢固的支点. 为了解决这个难点, 在教学时可以打破原来的教材顺序, 分散难点, 提前渗透. 中学化学用语的主要内容安排在教材的第三章, 如果在教学中按照教材的顺序一股脑塞给学生, 学生是无法一下子接受的. 我在上第一节课时, 就要利用学生刚学习化学所产生的浓厚兴趣和好奇心, 根据教学内容, 把化学符号渗透在教学中. 再等到学习元素符号和物质的化学式时, 学生学习起来有种“温故而知新”的感觉, 就能很轻松的掌握化学用语. 这样既分散了集中学习的难点, 又将需要记忆的化学用语贯穿化学教学始终.

二、运用记忆规律, 提高教学效果

化学虽然是一门理科, 但是要记住的知识点很多, 特别是化学用语, 学生靠死记硬背是很难记住的. 因此我在教学过程中指导学生运用记忆规律, 提高记忆效率.

1.“谐音”记忆法. 巧妙运用“谐音”对提高学生兴趣, 简化记忆, 效果明显. 如在记忆金属活动性顺序表“钾钙钠镁铝, 锌铁锡铅 ( 氢) , 铜汞银铂金”, 可替换成“加拿大美女, 身体细纤轻, 总共一百斤”. 再如地壳中含量前四位元素氧、硅、铝、铁谐音为养闺女 ( 体) 贴. 原本枯燥无味的化学用语根据谐音编成一句笑话, 一句日常话语, 便于学生留下深刻印象.

2.“比喻”记忆法. 运用比喻, 把抽象的事理具体化, 把深奥的道理浅显化, 把陌生的东西熟悉化, 从而增进大脑记忆. 如可把盐酸的性质和用途比喻为乌龟壳, 并编成歌诀, 帮助学生形象记忆.“盐酸性质乌龟壳, 一头一尾四只脚, 前爪金属、氧化物, 后爪盐、碱一起捉, 头衔酸碱指示剂, 尾巴除锈又制药. ”而在讲复分解反应的概念时, 可以将此与舞池中交换舞伴加以类比, 只是男女舞伴相互交换了位置 ( 两种化合物相互交换成分) , 男女舞伴本身没有改变 ( 化合价在反应前后不变) , 用这种比喻的方法可增强记忆的趣味性.

3.“顺口溜”记忆法.“顺口溜”把无序记忆变成有序记忆.如将常见元素的化合价编成口诀: “一价氢氯钾钠银, 二价氧钙钡镁锌三铝四硅五价磷, 二三铁, 二四碳, 二四六硫都齐全, 铜汞二价最常见, 氢一氧二为标准, 莫忘单质中元素化合价为零. ( 加点的元素为负价) ”这样, 学生学得快乐, 记得轻松.

当然记忆方法还有很多, 比如, 联想记忆法、分散记忆法、形象法、比较法等. 学生不管采取那种方法, 只要能熟练掌握化学用语, 提高记忆效果, 就能学好化学.

三、开展化学活动, 激发学习兴趣

在课堂教学中, 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开展一些有趣的化学活动, 不仅唤起学生的求知欲, 还调动了学习兴趣. 同时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 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1. 举行猜谜活动. 把一些化学知识编成富有知识性、趣味性、生动形象幽默的谜语, 如老俩口争儿郎 ( 打一化学名词) ———分子; 老者生来脾气燥, 每逢喝水必高烧, 高寿虽己九十八, 性情依然不可交. ( 打一化学物质) ———浓硫酸. 通过猜谜活动, 学生对化学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

2. 开展化学用语竞赛. 把我们所学的元素符号、化学式、化合价、化学方程式以竞赛题的方式呈献给大家, 可以采用元素符号接龙, 化学式与化学名称抢答, 化学方程式填空等方式, 让学生在竞争学到化学知识、展现自我风采, 激发了学生的荣誉感, 能使学生主动地去学习化学用语.

3. 联系生活, 解决生活中化学问题. 生活中处处都有化学的影子, 比如, 铁锅里的水没有擦干净会生锈、点燃的烟花是五颜六色、面粉中加少量的小苏打会使馒头松软、纯碱可以制作出爽口解暑的大麦粥、熟石灰还可以用来改良酸性土壤……, 这些现象都是因为化学反应的结果, 所以作为一名化学教师, 化学教学时应该联系生活, 让学生觉得化学知识就在自己身边, 以此来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便于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突破难点, 学以致用.

四、采用多元评价, 培养优良习惯

中学化学是学习化学的启蒙阶段, 而化学学习的启蒙阶段是学习习惯养成的最佳时期, 在化学用语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培养学生的书写、整理错题集、积极回答问题等习惯. 在培养学习习惯的同时教师要及时给予评价, 由于中学生具有较强的可塑性, 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采用多种方式给予评价, 让学生及时发现问题、及时得到纠正. 教师的有效评价可以强化学生优良行为, 进而养成习惯.

总之, 初中生在学习化学用语时虽然会遇到一些“障碍”, 但只要教师在教学中根据教学内容, 巧妙实施“四大策略”, 辅以合理的教学手段, 定能让学生积极主动投入到化学教学之中, 成功化解化学用语学习的“障碍”, 助力学生轻松踏上愉悦学习之途.

摘要:化学用语是学生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 但由于化学用语比较抽象, 成为了学生学习化学的难点.因此在化学用语的教学中, 根据教材特点与学生接受能力, 充分运用分散难点、巧妙记忆、活动激趣、多元评价等策略, 让学生在愉悦的氛围中学好化学用语.

关键词:初中化学,化学用语,策略

参考文献

[1]马力.化学符号语言的特征[J].中学化学, 2009 (6) .

[2]石山.初中化学符号教学策略谈[J].中华教育论坛, 2007 (5) .

3.初中化学用语教学策略探究 篇三

一、明确目的,激发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是学生学好化学用语的先决条件。不管学习哪一种化学用语,都应该让学生明确学习的意义和目的,认识学习化学用语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一旦学生对学习化学用语产生了兴趣,便能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学习积极性,全身性投入到化学用语学习中,提高学习效果。教师可采用情境教学、启发式教学等多种教学方式来激发学生兴趣。

二、 抓住本质,循序渐进

化学用语的学习是前后关联、循序渐进的。教师要从元素符号、原子、分子、离子、化学式、化学方程式等按照从基础到提高、由易到难的顺序进行教学。这些化学用语并不是生硬的符号,并不是死记硬背来学习的,它们有自己的含义,学生可以理解性认识和掌握。教师要注重透彻讲解这些化学用语的本质,讲述化学符号与物质组成、结构、及化学性质的关系,让学生认识到化学符号是有内涵、有意义的符号,让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才会达到教学效果。

三、规范要求,严格督导

化学用语的教学要求学生不仅会读、会写,还要达到书写规范化的程度。学生在学习化学用语时,教师一定要严格督查,让学生正确掌握化学用语,注意讲清楚化学用语的含义,让学生明白化学式的内涵,从而加深记忆,让学生在会写会读的基础上反复练习和巩固,达到学生能正确书写化学用语的教学目的。首先,在元素符号的发音上,教师可要求领学生查字典,正确发音;在书写元素符号时,有的同学把“CO”书写成“Co”,把“AL”写成“al”等,教师要及时指出错误,告诉同学们正确的书写方式;第二,在书写化学式时,教师要让学生掌握基本元素的化合价,同学们根据这些规律在书写时就能少犯错误。比如书写HCL这个化学式时,同学们根据氢原子一般显正一价的原则,便可判断氯原子显负一价,即可写出HCL;第三,对于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教师也要严格要求。在上课时,老师可以抽点同学在黑板上书写氢气和氧气生成水的化学方程式,有的同学可能忘记写反应条件,甚至有的同学没有配平化学方程式。针对这些现象,老师在课堂上要集中讲解,提醒同学们在书写时要考虑反应条件,写完之后要遵循质量守恒定律来检查化学式是否配平。在学习酸碱中和反应时,酸和碱的反应实际上是氢氧根离子和氢离子的反应,可用离子式表达:即H++OH-=H2O,在教学过程中,要让学生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勤于书写化学方程式,便于分析理解。

四、 适时总结,提高效果

初中化学用语相对集中,多而复杂,教师在各阶段应该及时将学科内容进行规律性总结,帮助学生解除困惑,增强学生理解,从而提高教学效果。首先,学习化合价时,老师可以根据自身或前人的经验总结出化合价的背诵口诀。如钾钠银锌正一价,镁钙钡锌正二价,铜一二铁二三,铝正三硅正四,氟氯溴碘负一价,氧硫通常负二价;负一氢氧硝酸根,负二碳酸硫酸根,正一价铵根等,把这些元素的化合价进行总结,可以让学生明白化学式的书写是有规律可循的,不仅能提高学生的积极性,还能方便学生快捷有序的记忆,随时应用,并且也能让学生明白掌握化合价,通过后续的学习就可用化学式表达自己学过的化学物质,增强学生的好奇心和学习的信心;第二,在学习化学式的书写时,教师就需要进行总结,方便学生掌握。如单质一般直接用化学元素表示,一些由分子构成的气态非金属如氧气,它的书写方式为O2。书写化合物时,一般遵循正价在前、负价在后的原则,根据化合价来确定原子个数。教师要将这些原则和规律进行总结然后传授给学生,让学生理解一般性原则,记住特殊个例;第三,在学习离子符号时,离子是失电子带正电还是得电子带负电,这是一个难点,教师要进行一定的总结。

化学用语是化学学习的重点,教师可以通过向同学们灌输学习化学用语的目的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抓住知识点的本质,讲解透彻,采用循序渐进的教学方式,引领学生一步步深入学习。教师要严格要求学生规范书写化学用语,遵循化学式书写原则,掌握技巧。学生的进步离不开教师规律性的总结,教师要结合自身教学经验对化学用语中的一些规律进行总结,将复杂的问题简单化,有利于学生深入地掌握知识要点。

作者单位 江苏省南京市江宁区铜山中学

4.初中化学教学策略 篇四

一、该实验的教育功能和价值

“实验室制取氧气”课题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化学》(九年级)第二单元课题3的内容。本课题是学生第一次接触实验室制备气体的课题,是学生学化学以来遇到的第一种气体的制取,是学生具体地从化学的角度出发,学习和研究制备物质的开始,有利于进一步熟悉常见仪器的使用,教学中通过对气体制取一般方法予以介绍,让学生对制取气体的方法有一定的认识,通过对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原理的分析,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和创新意识,更为今后学习其他气体的制取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该探究实验中包含的科学方法

观察法、猜想法、分组实验法、交流合作法、引导发现法、讨论归纳法、分析论证法。

三、该实验的教学过程中采用的策略

5.初中化学教学策略分析论文 篇五

关键词:初中化学;数字化资源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为了培养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和提高学生学习化学的能力,数字化资源被有效地整合到初中化学教学中.初中化学数字化资源具有一定的生活性、趣味性、探究性和灵活性,对初中生学习化学有很大的帮助.

一、数字化资源在化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初中生获取化学知识最直接的来源就是化学课堂.在化学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依据教学内容,设计科学有效的教学方案,把数字化资源与化学课本中的知识点有效结合起来,丰富课堂教学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在化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结合教学内容,为学生插播相关的学习视频,展示具体的模型,还可以开展化学实践活动,鼓励学生参与其中.例如,在讲“溶液、乳浊液和悬浊液”时,教师可以事先把班上的学生分为几个小组,让他们自己去图书馆或上网查找相关的资料.上课时,教师可以为每个组的学生都准备好一定量的溶液、乳浊液和悬浊液,并给予一定的辅助工具(如利用丁达尔效应辨识悬浊液的小电灯),每个小组的学生也可以自带区别的工具和用品.这样的教学方式,教师把学生查找的如何区别溶液、乳浊液和悬浊液的数字化资源应用到课堂教学中,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提高了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

二、数字化资源在化学作业中的应用

初中生要想学好化学,单凭课堂上的学习是远远不够的.为了进一步巩固学生课堂上学习的化学知识,教师应适当地给学生设计化学作业.为了提高化学作业设计的质量和有效性,教师有必要把数字化资源应用到化学作业的设计中,使化学作业的内容更加丰富,提高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例如,在讲“金刚石、石墨和C60”后,由于金刚石、石墨和C60的化学结构非常复杂,对于它们的立体构型,学生单凭想象,很难弄清它们的性质和空间构型的特征.教师可以给学生布置化学作业,要求学生在课外自己在网上收集资料、图片或观看相关的视频,简略画出金刚石、石墨和C60的空间结构,比较它们的性质的稳定性.可能的话,让学生自己从网上查找资料,找出其稳定性的原因.这样的化学作业,充分应用了把数字化资源,给学生课外学习化学知识提供了一个宽大的舞台,有利于学生巩固和加深对化学知识的理解,还为学生有效利用化学数字化资源打开了一扇大门,促使学生进一步探索化学知识.数字化资源在化学作业中的应用,体现了化学作业设计的科学有效性,对学生进一步学习化学知识很有帮助.

三、数字化资源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我们学习的大部分化学知识都来源于生活.因此,初中生在学习了一定的化学知识后,也要学会把化学知识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然而,学生在课堂上学习的化学知识不足以解释生活中的许多化学现象和指导学生在生活中进行具体的化学操作,这时数字化资源可以有效弥补学生在这方面上的不足.学生可以利用一些数字化资源,找到解决生活中化学问题的办法.例如,学生常常在家里发现菜刀生锈.这个时候,学生可以到图书馆或上网查找菜刀的材质和生锈的原因,再通过网上查找的资源知道菜刀生锈是因为铁与空气中的水和氧气发生了化学反应.为了防止菜刀生锈,学生可以通过对数字化资源的查找和利用,知道防止菜刀生锈的好方法就是在不使用时及时擦干菜刀表面的水分,长期不用时还可以密封保存起来.毫无疑问,学生对生活中的化学现象的解释和化学问题的解决依赖于学生在实际生活中能及时运用数字化资源,利用它来帮助学生得出合理的化学解释和具体的防治方案.此外,日常生活中食物变质腐烂、洗涤剂去污、雷雨发庄稼等,学生都可以有效利用数字化资源找到答案.总之,初中化学是一座巨大的宝库,具有生活性、趣味性和探究性等特征.数字化资源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有效应用,不仅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提升学生的化学能力,而且能够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开阔学生的眼界,从而培养学生成为符合时代发展的全面型人才.

参考文献:

张欢.初中化学分层作业设计策略对学生学习效果的影响[D].华东师范大学,.

6.初中化学教学问题及策略(4篇) 篇六

400-888-7501 第一篇:初中化学教学中的问题及策略

摘要:

随着我们社会的不断进步,国家对于全能型人才的需求量越来越大,对其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就引发了教育体制的改变。其中,初中的化学课程在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下也发

生了一些转变,在教学方式的转变与评价体系的改革等方面都有了不少的尝试,也取得了令人欣慰的成果。但是,目前的初中化学教学中仍存在着许多问题,诸如教学观念陈旧老

套、弱化实验教学、度的把握不准、束缚学生思维、讲练脱节、过于依赖媒体等,本文就此类问题提出一些个人的策略与方法,供大家参考。

关键词:

初中化学;教学方法;策略

随着教育体制的改变,初中教学方式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要重视对学生自主能力的培养,并重视与实际生活的联系,鼓励学生学以致用,通过对实际问题 的解决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发散学生的思维。教学模式的转变不能一蹴而就,在这个过程中会遇到很多困难。本文对教学模式转变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行简单分析,帮助学生

更好适应教学模式的改变,从而提升教学效果。

一、初中化学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推进,教学方式和教学理念也在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在这种情况下,初中化学教学模式顺应发展的潮流,也在发生着改变。通过对实际教学的分析,发现学

生学习化学的主动性还不够,对日常生活的化学信息了解还不深入,当下,化学教育工作陷入了困境,经总结,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1、不注重化学实验

化学教学需要以实验为基础,通过实验,培养学生自己动手的能力,有利于学生对化学知识的理解,培养学生的理性思维,多意在平时的教学中应该把实验当做教学重点。可是在

实际的操作中,一些学校认为教学任务认为过于繁重,做实验会耽误学生的学习时间,不愿意安排学生进行化学实验,甚至有的学校也剥夺了教师化学演示权利,学校的实验室名

存实亡,不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不利于化学教学的开展。

2、教师考评观念陈旧

在以往的教师工作评价中,学生的成绩可以说是起到决定性因素的评价标准,这直接影响初中化学教学工作。一些教师盲目追求好成绩,就把工作重点放在了考试能力的培养,弱

化了化学实验的动手能力,学生与实际生活联系不紧密,这种模式下的学生虽然成绩好,但是动手能力很弱,不能将学到的化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类似于纸上谈兵。

3、对课时内容把握不准

化学课程教学重点的确定应当在对新课程的标准和教材内容有一定的了解之后,对教学重点进行准确把握,以学生的实际认知为出发点,对学生进行有目的性的引导。在授课的过

程中,定期对学过的内容进行温习和巩固,但是在实际的教学工作中,很多教师一味追求对新知识的传授,教学内容过于冗杂,教学重点不明确,无视学生的阶段性认知,使教学

内容加深,一味追求课程进度,给学生学习带来困难,打消学生的学习兴趣。

4、限制学生思维

教师在日常的教学工作中应当注重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学生应当是课堂的主体,而不是知识的被动接收者。在实际的授课过程中,课堂异常乏味,教师在课堂上以讲为主,完全 限制学生的思维,提出的问题过于表面,问题的答案也过于模式化,这种情况下,会逐渐抹杀学生的自主思考的能力,思维僵化,对化学课程产生抵触,严重限制了学生的思维,不利于学生思维的发散。

5、课后习题与课堂内容脱节

现在的教学模式之中,很多老师都是在结束课堂之上的教训内容后,把对教学内容的巩固训练置于课程结束之后。课后的针对性练习很多是各个地区的考试真题,针对性的训练不

足,因此无法达到提高化学成绩的目的,对课堂内容的巩固效果也不明显,学生很容易在网上找到答案,继而对化学产生抵触心理,降低对自身的要求。

二、初中化学存在问题的改进措施

为了更好的推进教学改革,提升教学质量,针对上述问题采取一系列的对策,从而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发散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提升

创新能力,提升实际应用的能力,真正做到学以致用。

1、设计教学情境 就像一部电影需要有一个扣人心弦的开头,一节好的课堂也需要有一个好的引入。在初中化学的教学过程之中,教师应当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按照新课程的标准开展备课工作,在授课过程中采用能够引发学生共鸣的话题和方式。例如在讲解“水”的时候,提前准备一个鱼缸,在里面放上一些金鱼,然后给学生设置一些问题:例如金鱼为什么可以在水中

生存,水可以为金鱼的生存提供什么?以此来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可以引导学生主动对问题进行思考,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还能够集中学生的注意力,避免课堂走神。

最后经过针对性的讲解,让学生感受到课堂教学的重点是什么,大大增添了课堂的趣味性,学生学习能力得到提高,课堂效率得到改善。

2、启发学生思维

教师在平时的教学工作中,应该多鼓励学生进行化学实践,鼓励学生积极动手,对化学问题进行不断探索和研究,将课堂演示实验与学生实验结合起来。一些化学实验在操作时会

存在一定的危险,教师应当在保证学生安全的前提下,对实验目的和实验流程进行详细介绍。在教学过程中应当关注每个学生的操作,一旦发现不符合规定的操作及时制止。引导

学生在实验的过程中对实验现象进行仔细观察,将现象准确记录下来,并对其进行总结,发散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对学生实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教师 应当进行耐心讲解,并引导学生将实验与日常生活联系起来。在分析气体的溶解度这一问题时,教师可以从学生的日常生活着手,比如我们在日常生活打开碳酸饮料出现的现象,然后自然过渡到气体溶解度的问题上,同时教师还可以联系生活中水的净化,从而引入水的净化过程问题,通过对碳素笔的使用,引入碳的稳定性问题等。通过将生活中的实际问

题引入到课堂之上,可以增强课堂的趣味性,摆脱以往枯燥的课堂,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三、总结

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推进,初中化学教学愈发重视对学生动手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但是初中化学教学还是部分局限于以往的教学模式之中,学生的学习兴趣不足,大大降

低了学习效率,因此,学校和教师应当联合起来,重视对这一问题的解决,通过以上的分析,我们可以认识到,只要打破传统教学模式,开启创新性教学,将化学教学回归到生活

之中,这样我们就可以有效地帮助学生全面提升综合能力,培养符合国家要求的综合型人才,从而为国家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1]白丽杰.新课改下初中化学教学策略探究[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4,11(3):153.[2]韩文升.浅析新课改下初中化学教学策略[J].未来英才,2015,(24):105.[3]戴俊.新课程理念下初中化学教学策略的研究[J].中学生数理化(学研版),2015,(9):89-89.作者:史志强 单位:宁夏中卫市海原县第三中学

第二篇:初中化学教学中的问题及措施

摘要:

当今社会,国家的经济在迅速增长,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我国的教育事业也呈现蒸蒸日上的发展趋势。而化学作为一门基础学科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并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是,从目前的状况来看,我国初中化学的教学过程中也暴露出很多问题。这些问题严重制约了化学教学的质量,对学生汲取科学知识及未来发展造成极大的阻碍。本文分析了初中化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以期初中化学教学取得更好的发展。

关键词:

初中化学;教学;问题;对策 在当今新课改的大背景下,我国的教育在逐渐实现转型,从应试教育到素质教育,学生也能在获得基础知识的前提下,获取其他方面的知识,实现全面发展。而化学作为一门基础学科首次出现在初中生的世界里,显然另他们有些措手不及。每个学生的知识水平和接受能力也参差不齐,所以我们有必要分析当下的初中化学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并找出切实可行的解决对策。

一、初中化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实验设备不足

实践出真知。化学实验在化学教学当中占有很高的地位,它是对理论知识的及时补充及深化。做过实验的学生可以通过动手实践、观察有趣的实验现象提高学习兴趣。所以化学实验对学生来说,特别是刚刚接触化学这门学科的初中生,是一剂很好的催化剂。但是很多学校并没有对此产生足够的重视,导致基础实验设施相当匮乏,不能满足老师和学生对于化学实验的学习需求。这就严重地影响了整个学习化学的学习兴致及氛围。

2、学生学习兴趣不高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实际上初中的化学知识是有很强的逻辑性的,知识量也很大,还有乍一看很难记下来的化学式和元素表,这对完全没有基础的初中生来说是个不小的挑战。如果初中生在刚接触化学这门学科时发现该学科十分复杂,对化学产生害怕甚至抵触的心理,就容易导致他们上课没兴趣,课后作业也不能及时完成,最后就会阻碍学生对知识的汲取。当然学生缺乏兴趣对教师课堂教学的影响也是不可小觑的。

3、教学管理不完善

在初中化学教学中,初中化学教学管理的不够完善是一个重要的问题。教学管理主要包括化学老师在课堂教学中选择的手段,在课后对学生的辅导,设计的教学方案以及制定教学计划等。但是现在一些学校对初中化学的教学管理不够完善,缺乏系统化、科学化的指导,这对初中化学的教学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4、教师队伍的教学水平有待提高

随着新课改的实施,在化学教学中,教师成为影响教学的重要因素。但是现在初中的化学老师,尤其是农村学校的化学老师数量严重不足。另外,一些化学老师在初中化学的教授中,教学理念仍然没有彻底改变,依然保有应试教育的思想。课堂上很多还是以教师为中心,老师与同学之间缺乏互动。最后一点就是在教学中,化学老师轻视了化学实验的作用,很少能够带学生进行化学实验,教学效果远远不能达到新课标的要求。

二、针对初中化学教学中问题的解决对策

1、针对初中化学教学加强设施建设 化学作为初中的一门主要学科,是进行初中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由于各种原因,很多初中学校并没有足够重视化学教学,特别是偏远地区的中学,对化学的不够重视直接造成基础设施建设在化学教学中的欠缺。一些学校在建设化学实验室、配置实验器材等方面有所欠缺,导致无法进行化学实验,或者进行化学实验时伴有较高的危险性,对实验效果及质量产生直接的影响。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缺乏动手操作损失是很大的,它使初中化学教育的完整性被打破,影响了知识的讲授。因此学校领导需要正确认识对化学知识的教学,增加在化学实验室建设方面的资金投入,尽量将各种基础的实验器材购买齐全,满足学生和老师的教学需求,也为化学教学的全面开展简历良好的保障。

2、努力提高学生学习兴趣,采用创新教学方法

初中化学将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相结合,理论知识逻辑性较强,同时含有复杂的化学式和元素,这些都使得化学的理论知识看起来枯燥无味,使得学生失去对初中化学的兴趣,所以化学教师急需变化教学方法,使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被激发。传统的只有老师站在三尺讲台上讲课的模式已经很难适应现在初中的化学教学了。教师们需要抛开古老的教学思维,采用灵活的探究式学习模式。这样就能让学生充分地积极主动地参与进来。

3、针对初中化学加强教学管理

我国目前很多中学对化学的教学管理仍不够完善,抑制了初中化学教学的发展。所以必须得对初中化学的教学管理进行加强。在这个过程中,首先需要提高的是教师选择课堂教学中的手段,选择有效的教学手段在理论课讲授中可以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其次是对学生课后辅导质量的提高,尽量使学生可以在课后辅导中能够收获到真正的化学知识,解决疑问;最后就是要科学地制定教学计划和教学方案,实实在在地做到初中化学教学管理的加强,提高教学质量,使初中化学教学得到不断的进步和发展。

4、全面提高教师队伍的教学水平

中学教师队伍的教学水平需要有效地提高。初中化学的教学模式和教学理念在不断转变,在化学教学中教师是一个权重很高的动态因素。部分学校应该依据教学要求聘请适当的化学老师,以便更好地进行教学,这样才能确保化学教学队伍可以适应学生的需求,化学老师的教学任务也可以得到减轻,提高教学质量。当然,化学老师也要对自己高要求,提高个人职业素养,让自己热爱学习,保持学习的状态,未来保证学生能够有效学习,老师之间也要经常进行教学进程讨论。随时关注国际动态,以便能够及时把先进的知识传授给祖国的花朵。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随着经济的不断增长,国民文化的不断提高,虽然我国初中化学的教学水平有了一定的提高,但仍然存在很多问题,如实验设备不足,学生学习兴趣不高,教学管理不完善,教师队伍的教学水平有待提高等。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们提出了针对初中化学教学加强设施建设,努力提高学生学习兴趣,采用创新教学方法,针对初中化学加强教学管理,并全面提高教师队伍的教学水平等具有实际借鉴意义的对策,以便使初中化学的教学得到更好的发展。参考文献:

[1]包弟红.初中化学教学中的问题研究[J].中学生数理化(教与学),2014,(02):63;[2]王文艳.初中化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1,(04):157-158;[3]艾热提,吾斯曼.初中化学探究式教学的有效开展浅析[J].赤子(上中旬),2015,08(20):308.作者:李莉 单位:长春市九台区东湖中心学校

第三篇:初中化学教学的问题及应对措施

摘要:

在初中教育中,化学这门学科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学好化学对于培养学生们的逻辑思维能力和理解能力有重要影响,然而,在我国的初中化学教育中,还存有或多或少的挑战,本文就初中化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探讨和分析,并提出了相关的解决策略,希望能够为相关的教育工作者们提供一定的帮助和支持。

关键词:

初中化学;挑战;应对措施

一、初中化学教学中存在的挑战

1.学生的学习兴趣相对较低。在初中化学教育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要想教育成功,学生必须要发挥好主动学习的作用,只有不断学习,外在知识才能够升华为内在的知识,因此,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是极为重要的,要想培养学生们的主观能动性,就必须要让他们建立起对于化学知识的学习兴趣,从这个角度上来讲,兴趣对于初中化学教学的意义是十分重大的。然而,经过教育界认识的研究,我们发现大部分初中学生对于化学这门学科的兴趣不大,甚至有一部分学生存有学习方面的抵触心理,最终导致偏科现象的发生,这是一种十分严峻的教学形势,是亟待解决的问题。初中化学知识是比较复杂而且丰富的,在教学中,我们不但要求学生们掌握完备的基础知识,而且需要他们能够进行一定程度的化学实践,这是具有相当难度的一件事情,因而可能会令学生产生厌恶情绪,与此同时,在化学知识中,学生们需要进行分子公式和元素组成等的记忆,这也导致了他们对于化学知识的积极性不高。

2.师资力量配备需要提高。近些年来,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推进,教师在教学过程之中的主导地位正在逐渐地确立起来,教师在教学课堂中的重要作用是毋庸置疑的,作为教学过程中最为基本的能动因素,教师掌握着课堂教学的大局和形势。近一段实践的研究表明,我国很多初中学校的化学教师数量不足,这种状况在农村初中的教学中尤为常见,有的教师担任着多个年纪的化学课教学,还有的教师担任着四五个班级的化学课教学,这样一来,化学教师的工作量就会变得十分巨大,备课效果也不能够达到完美,这对教师的体力、精力提出了很大的挑战,最终会对初中化学的教学效果造成影响。3.实验设备不齐全。在初中化学教学中,实验课是十分重要的教学内容,在实验课中,学生们能够学习到一些基本的化学技巧,从而做到与理论课相辅相成,最终提升化学素养和化学知识水平,从这个角度上来讲,实验课能够有效促进理论课的学习,有利于促成学生们的全面发展。然而,在我国目前的很多初中学校中,化学实验所需要的设备并不齐全,有的学校甚至连最基本的酒精灯、试管都配备不全,这就严重影响了学生们的化学实验质量。除此之外,有些学校的化学实验室和化学设备太过于陈旧,部分实验物品存在过期现象,严重时甚至会造成安全隐患,因此,实验设备问题是影响初中化学教学质量提升的重要因素。

二、改善初中化学教学的对策

1.提高认识度,激发学生兴趣。在对初中化学教学现状调研的过程中,我们可以发现,部分学生对于化学的学习兴趣并不高,这就导致他们不能够把全部的精力投入到化学课程之中,具体表现为课堂注意力不集中、基础知识掌握不牢固,最终导致考试时化学成绩不理想。学生们之所以对于化学课的兴趣不高,最为主要的原因就是对于化学课的认识不足,认识不够客观,为此,教师应当努力帮助学生们提升对于化学这门学科的认识度,最大化地激发学生们的学习兴趣,只有建立起科学和客观的认识,学生们才能够正确判断化学的价值和作用,了解到化学对于当代科学发展的重要地位,最终提升化学学习兴趣。在初中化学教育中,提升学生们学习兴趣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教师们应当努力探索各种行之有效的方式来开展认知活动,例如,可以丰富和完善教学手段,充分利用多媒体设备开展化学微课教学,从而让教学手段变得更加多样化和新颖化;可以多加与学生们进行心灵沟通和交流,从而把握好初中生们的心理状态和学习状态,并因材施教,进行个性化的辅导。2.加强师资力量建设。通过研究,我们可以知道初中化学教师的师资力量并不理想,因此,学校必须要想尽一切办法来加强初中化学师资力量的建设。为了达成这个目标,学校首先需增加化学教师的数量,尽量避免一个教师进行多个年级代课的现象的发生,只有这样,才能够减少教师的工作量,从而最大程度减少教师的疲劳程度,让他们能够集中精力和注意力进行备课工作,最终保证好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除此之外,学校应当加大在教师培训方面的资金投入,帮助教师进行外出交流和培训,让他们跟上时代的发展,掌握时代前沿的教学理念,并进行教学思路的反思和改进,最终提升自身的教学水平。最后,要想加强师资力量,就要关注师德这一重要影响因素,学校必须要提升教师们的综合素质,加强对于师德的要求,让教师们为人师表、以身作则,并且提升教师们的自控能力和自律能力,为学生们树立起良好的榜样。

3.提高重视程度,加强设施建设。初中化学对于初中教育而言是极为重要的,然而,很多学校似乎并没有意识到这个层面,因而或多或少地减少了对于化学设备的资金投入,这就直接造成了学校化学教学基础设备的落后和匮乏,而设施建设的不完善将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化学教学和化学实验的质量,由于试验场地的缺少,实验器材和实验材料的匮乏,很多学校的化学实验课无法开展,甚至会导致一定程度的危险性,这就导致化学教学的不完整,会影响学生们的化学学习体验。因此,学校必须要提高对于化学教学设施的重视程度,加强相关的设施建设,为化学教学提供强有力的支持。总而言之,在初中教育中,化学是一门极为重要的学科,学校必须要重视起来,尽可能解决掉影响化学教学的那些问题,从而为学生们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

参考文献: [1]李娟.初中化学探究教学实施的问题与对策研究[D].西南大学,2015.[2]成长义.解析初中化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才智,2012,32:188.[3]陈岭.初中化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中国校外教育,2016,01:148.作者:史学斌 单位:山西省晋中市寿阳县教科局

第四篇:初中化学教学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摘要:

随着新课改的实施,初中化学教学理念与方法都有了很大变化,传统的粗暴填鸭教学已经不再适合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本文以当前初中教学为研究基础,对教学方式方法深入解读探析,首先对初中化学教学现状做分析,其次探讨目前教学中普遍存在的问题,最后从实际出发,对提高初中教学质量提出策略建议,以期为相关领域的研究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关键词:

初中化学;存在问题;策略建议

引言 随着我国经济建设高速发展,国家对高素质人才需求越来越高,教育改革深入体系,传统的教育理念被打破,新课程标准主要以培养学生综合能力为主,尤其在初中化学教学中,倡导化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相结合,教师鼓励学生们做到学以致用,不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鼓励学生发散思维,锻炼解决问题的能力。尽管如此,在教学改革延展实践过程中,依旧存在问题,因此我们更要做好分析,拿出策略,为初中化学教学的发展进步献力。

一、初中化学教学现状分析

首先初中化学教学课堂上,学生学习兴趣不高。教学的主体是学生,教师是引导者,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第一老师,教师研究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尤为重要。目前,由于化学的理论性较强,很多学生出现偏科现象,面对逻辑与化学公式等知识,很多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这是值得我们研究改善的课题之一。其次初中化学教学师资力量薄弱。教师是教学的关键,教师的素质决定着教学质量,目前大部分院校都存在的教师不足的现象,很多教师一人带几个班的课程,有些化学教师甚至担负班主任的重任,由于精力有限,一定程度上影响教学效果,这也是目前我国教育应关注的问题。再次实验室设施陈旧或缺乏。化学是注重实验的学科,面对一些晦涩的公式,通过实验能够有效的让学生感受到、触摸到科学的力量,但很多时候学校的实验室设施老旧甚至部分设施缺乏,这些严重影响实验质量,更影响学生的积极性,值得一提的是,老旧的实验设备存在的安全隐患,化学实验有一定风险,这些现状问题亟待解决。第四化学教学组进修不及时。很多时候我们的化学老师需要不断充实自己,通过进修再学习的方式得到更多先进的知识及教学方法,目前在职学习或脱产学习的组织并不理想,很多教师固守陈规,更多时候是没时间参与职后教育,有的教师参加一次后再没后续,极大影响教师教学知识的更新,影响教学效果。最后初中化学教学管理松懈。初中升学不像高考那样备受重视,但初中化学是化学启蒙,是学习的基础,教学管理不严格,没有严谨的教学计划,很容易让学生轻视化学学习,从内心认定化学学习不重要,导致基础欠缺,高中再补习浪费更多的时间与精力。这样看来,从教学计划到教学评价一旦没有科学、客观的规划都会影响化学教学质量。

二、当前初中化学教学普遍存在的问题

1、固守陈规

新课改指引化学教学明确教学重点,其中重点提到“三个以”即以提高科学素养为主旨,以探究科学为突破,以全面发展为目标,这些直指传统的教学理念,但规定的执行是个问题,很多教师面对新课改仍然固守老思想,按照老经验,教学沿用老方法,教师觉得这样会提高学生成绩,其实这些框框让学生始终笼罩在填鸭教学的阴影中,最终影响教学效果,教学走向瓶颈。

2、忽略实验

目前初中化学教学课堂上,教师更注重学生死记硬背方程式和相关基础概念,并不在乎化学实验的真实与效果,殊不知,将抽象的学习具体化,能让学生更深刻地理解化学精髓。实验分数在化学考分中所占比重较小,因此教师不重视演示实验,甚至实验室陈旧的设备也不及时更换,从某种角度上这样剥夺了学生走进真实化学的机会,不利于建立化学思维。

3、教学无“度”

在化学教学过程中,教师们从深度、广度、进度上都没有做好计划,从深度上看,教学应该一步到位,但一些教师的分步计划,划重点计划让学生只摸到了化学的一个角落,没有做到全面了解;从广度上看,教师往往想到哪教到哪,一些拓展性的东西讲的太多直接弱化了重点内容;从进度上看,教师们都喜欢往前赶,很多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都是“夹生饭”状态,学习效率低。

4、束缚思维

化学教学中,学生之主体,但很多情况下,课堂的掌控者是教师,教师不停的传授知识点,不给学生思考与提问的机会,甚至对于问题讲解,直接给出正确答案,这些都不利于学生通过思考培养发散思维,久而久之,学生的思维沿用了教师的应试思维,很少问为什么,成为考分机器,没有综合能力。

三、提高初中化学教学质量策略

1、固本培元,以学生为中心

初中化学教学时间相对紧张,教师在备课过程中要始终保持探究心理,不坚持旧思想,不沿用老经验,要拿出热情与态度,按照新课改的要求,以素质教育为前提,全方位考虑学生可能提出的问题,提早给出思考问题的方法,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与学习方法,尤其一线的化学教师,一定要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角度出发,做到在学生困惑时给出正确的指引,时刻掌握学生心里,让学生从心里爱化学,有探索精神。

2、未雨绸缪,加强管理

教师在设计教学方案过程中,一定要从实际出发,不能一味被教材牵着鼻子走,要按照学生的学习进度,做到张弛有度,教材是教学之根,教师要做好教学模块的设计,立足学生接受的角度,利用各类能够阐释清楚问题的方式或教学工具,做到环环相扣的方式,对问题做到层层解析,循序渐进的为学生阐明观点,了解化学真谛。

3、因势利导,开放教学

因材施教是高效教学的方法,学生资质各有不同,这里需要教师耐心指导,认真研究,设计一套合理的教学方案,在不同阶段,引导学生选择合适的学习方法,完成学习任务。对于教学中有疑惑的学生,要做到及时点拨,引导其找到喜欢的学习方法,除此之外我们还要做到开放学习空间,我们的教学可以在操场,通过收集气体激发学生好奇心理,也可以在实验室,让学生们实际“看到”二氧化碳,通过有效的交流和开放教学,学生的眼界更开阔,效率更高。

4、合作探究,多向教育 化学教育的目的不仅仅是提高分数,更是让学生身心得到健康发展,加强学生的合作交流意识,进而为以后的学习奠定基础,在化学教学中,很多小组交流可以有效的引导学生组团研究问题,小组也可以通过互相帮助完善课堂上没有完成任务,教师通过对小组的精准搭配与任务制定,能够有效的在一定时间内提升更多学生的学习兴趣及效率。

参考文献:

7.初中化学用语教学策略 篇七

一、现状分析

1. 教师认识上的错觉。

在课程标准的“教学建议”中却没有提及化学用语, 更不要说有什么具体要求了。因此, 一部分教师认为“化学用语在新课程中的地位下降了”。事实上新课程对化学用语的教学有十分明确和具体的要求, 只不过这些要求分别出现在课程标准的不同主题中, 如在“物质构成的奥秘”中, 分别要求学生“记住一些常见元素的名称和符号”和“能用化学式表示某些常见物质的组成”, 在“物质的化学变化”中, 要求学生“能正确书写简单的化学反应方程式”。由此可见, 课程标准对化学用语的教学要求与原大纲相比并没有太大的变化, “化学用语在新课程中的地位下降了”实属部分化学教师的一种错觉。

2. 化学教学中的存在的“三多三少”。

(1) 集中超前, 弊多利少。很多学校为了给初三复习留下较充裕的时间, 一般会在初二升初三的暑假中, 提前进行化学教学。但因为是在假期, 大多数学校的实验教学无法正常开展, 于是不少教师以“化学用语与实验关系不大”的错误观点为由, 采用把化学用语集中超前教学的方法, 以回避实验教学无法开展的矛盾。由于学生在化学课上所学习的内容都是围绕各种符号进行的, 所以不少学生误认为化学就是研究符号的, 有的还因此而感到化学太枯燥、太没意思了。 (2) 媒体展示多, 示范引导少。多媒体的不恰当使用, 对初中化学造成了一些负面影响, 其中在化学用语教学方面就存在着比较严重的问题。 (3) 课堂中学生动口多, 动手少。为了加快教学节奏, 增大课堂容量, 不少教师所设计和组织的“表达与交流”多以口头为主, 一般都只说不写。长期只说不写, 将会使学生“眼高手低”, 难以掌握化学用语的书写技能, 势必会影响学生对化学知识的进一步理解和运用。

二、教学建议

1. 加强直观教学。

在初中化学课程标准中, 化学用语的教学目标为“初步学会”, 属于高水平层次的技能性目标, 也就是说, 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 化学用语的教学应使学生达到“三会”, 即会写、会读、会用。实践证明, 达成这一目标最行之有效的方法就是多练习。但如何练习, 却又必要认真加以研究。简单重复的操练, 不仅会在增加学生负担, 而且会使学生因反感而厌学。因此, 必须重视练习方式的改进。首先, 在练习的要求上, 应强调以“三动”促“三会”即在练习时, 既要动手写出化学用语, 又要动口读出其名称、说明其含义, 还要动脑想一想该化学用语的具体应用。其次, 在练习的呈现方式上, 用注意多样化, 要尽可能地将化学用语置于鲜活的情景中, 使书写化学用语的技能训练与解决实际问题结合起来, 让学生在感受使用化学用语优越性的同时, 以积极的态度学习化学用语, 增加技能训练的有效性。另外, 在练习的内容和形式上, 应注意丰富性, 要敢于打破传统的束缚, 增强练习的开放性和实践性, 如在学习元素符号时, 让学生收集有关营养品的广告, 找出其中与素有关的词语, 写出元素名称和符号。

2. 注重循序渐进。

如初中化学用语主要包括元素符号、化学式和化学方程式, 这三种化学用语相互关联, 不可分割, 前者是后者学习的必要基础, 后者有事前者的应用和巩固, 因此, 必须根据每一种化学用语的特点, 有目的、有计划、循序渐进地搞好各阶段的化学用语教学。如元素符号教学, 应在化学学习一开始, 就结合具体教学内容逐步给出简单物质的化学式, 并重点强调化学式中有关元素的名称和符号, 然后再随着学习的深入通过多次反复, 使学生在不经意间熟悉并记住有关元素的名称和符号。

3. 重视归纳总结。

化学用语由于数量多、抽象性强、学生记忆负担重等原因, 而成为初中化学教学的难点之一。如果在教学中能及时引导学生对化学用语的读写规律进行归纳总结, 促使学生举一反三、合理迁移, 则将有效地降低学习难度, 减轻记忆负担。如“用化学用语表示微粒或说明微粒符号表示的含义”等问题, 是初中化学教学的一个难点, 不少学生在分子和原子的符号与含义上出错, 为此, 应从分子和原子的区别及其联系上引导学生进行归纳总结, 但由于受学生认知水平所限, 初中化学中许多反应的规律性还难以从理论上加以说明, 因此, 对有关规律的总结则需要结合具体的化学反应进行。

8.浅谈初中化学用语教学 篇八

【关键词】初中化学;化学用语;化学教学

化学用语是化学学习的基础,要想学好化学知识就必要对对化学用语有深入的掌握,化学用语也是化学的重要工具。然而对于刚刚接触化学的初中生来说,学习化学有着一定的难度,一方面是由于化学老师教学模式有限,没有突破性的教学方法,对于重点难点教学力度不大;另一方面是由于学生对于新兴化学课程的思维模式和学习方法不当,很容易走入困境,不利于化学知识学习。本文对化学用语教学的现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并通过实例进行了详细的讲解。

一、化学用语教学现状

我国目前初中化学教学水平普遍比较低,教学模式过于传统化,并不符合教学质量提高的要求。化学用语教学知识点分散贪多求全,没有重点的教学方式,反而更加重了学生的学习压力。化学用语所涉及的知识点众多,必然要重点知识重点学习,非重点知识达到理解的水平,贪多求全的结构就是捡了芝麻丢了西瓜,并不能完成教学目标。

传统死记硬背的教学模式并不适用于化学用语教学,化学用语教学更多的讲求理解,对于化学用语的真正掌握是要对其充分了解,其次才是对于知识点的记忆能力。而我国初中化学用语教学模式惯用的教学方法是:多读、多记、多写、多背,对于学生理解能力的高低反而忽视了,教学目标存在着重要问题。

初中化学教师教学方法多忽视化学用语直接的关联关系,对于教授的知识点缺乏有效的归纳总结,不能很好的利用各种化学用语直接的关系进行逻辑分类,不仅增加了化学用语教学的复杂性,还提高了学生学习理解的难度,增加了学生压力,使得学生对化学教学产生抵触情绪。

二、化学用语教学模式研究

化学用语知识点比较复杂,所涉及的元素比较多,形成的化学式、化学方程式也较复杂,这大大增加了学生学习化学的压力。增加化学用语教学的趣味性,分散降低学习难点,巩固联系等。具体的分析结果如下:

1.分散降低化学用语教学难点,减轻学生学习压力

化学用语教学知识的多样性和复杂性增加了学习难度和学生学习压力,有效的解决方法就是将知识重点进行分析归纳,注重化学用语间的关联关系,提高教学效率。例如在第二章第三节中直接出现24个元素符号,并需要全部记忆,给学生心理造成了重大压力。可从绪言课便开始陆续介绍需要掌握的元素符号,同时结合教材中的具体物质适当介绍化学式,以便分散重点,减轻学生的学习压力。

2.提高化学用语教学趣味性,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学习的积极性直接关系着学习效率的提高,课堂教学中学生才是课堂上的真正主人,提高学生的存在感,以风趣幽默的教学方式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轻松愉快的教学环境中减轻学生的学习压力。化学用语教学可采用朗朗上口的口诀形式加深对化学元素的记忆,如“一价氯氢钾钠银,二价氧镁钙钡锌,亚铁二铝铁三,铜汞二价最常见,一价氢氧硝酸根,二价硫酸碳酸根,只有正一是铵根”。口诀具有押韵性,可提高学生的记忆性学习,学习过程是先熟记,等经过多次朗读之后再加上老师的指点,对于口诀讲解的意思加以理解,从而掌握了化学用语的学习。

3.采用多样性教学,巩固知识点强化记忆

增加实验室的使用率,通过简单的化学实验形象化的讲解各种物质组合之间的化学反应结果,如氢气还原氧化铜实验,有黑色粉末变为光亮红色和水滴生成,推断出生成为为铜和水,从而掌握其化学方程式;学习分类总结的学习技巧,将具有关联的化学用语进行分类总结,找出共同点,再对化学用语记忆的过程中有着关联关系的化学用语可一并记忆,提高了学习效率;自制方便携带口诀学习卡片,记录名称、元素符号、化合价口诀、氧化物化学式、分解反应化学方程式,方便随时记忆,掌握学生的学习时间和效率,巩固化学用语知识点的记忆。

三、结语

化学用语教学模式的提高有利于教师教学水平的提高,帮助学生更好的掌握化学学习知识,为后续的化学学习打好基础。培养学生对化学的浓厚兴趣,采用趣味学习化学用语的方法,提高学生学习化学用语的兴趣,能够积极主动的投入到学习中去。改变以往沉闷的“听说读写,死记硬背”教学模式,让学生真正融入到化学教学中来,自发的去学习化学知识。化学用语是化学学习的重要工具,不仅达到了熟练掌握的程度,更重要的是做到真正的理解,才能在以后的学习中学以致用。

参考文献:

[1]周杏春.化学用语在初中化学应用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应对措施[J].新课程导学,2015(5).

9.改进初中化学实验的教学策略论文 篇九

做好实验,多做实验,是关系化学教学成败的关键,同时化学实验也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手段。依据教材从农村中学现有的实验条件出发,深挖教材,创造条件,在完成教材中演示实验的同时,采取“补充实验”和“对比实验”及“改进实验”的策略,有效地促进了课堂实验教学。

一、适量增设“补充实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一)用具体直观的实验来验证化学理论。在讲燃烧条件一知识点时,传统的教学方法是做完教材中的演示实验后,直接得出燃烧条件。但是,这样往往会使一部分同学意犹未尽。为能充分说明,燃烧的条件:“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和可燃物与氧气接触”这一事实,笔者将导气管改为漏斗,这样可使氧气在漏斗中积存,与热水中白磷接触,使水中的白磷燃烧,在水中产生黄白色火焰同时产生浓厚的白烟,发出明亮的黄光、现象明显收到了良好的`课堂效果。

(二)注重实验的“微型化”,培养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在第三单元《自然界中的水》,讲述分子和原子时,首先,取一片家中用过的药片板,将酚酞试液滴在空格内然后滴加氨水用手拿着让学生观看现象,看到溶液变红,然后,在相邻的两个空格内分别滴人酚酞和浓氨水,并用小烧杯罩在上方,再让学生观察,可以看到酚酞变为红色,由于浓氨水具有挥发性,挥发出的氨气分子遇到滤纸上的酚酞,使酚酞变色,这一实验现象有力说明无论是液体氨分子或气体氨气分子都具有相同的化学性质。而氨水和氨气都是由分子构成所以得出分子的概念:“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由于此实验操作简单也可以应用于学生的分组实验,但相对会有少量的氨气挥发出来,这样对空气造成污染。为解决这一问题可在大试管中进行:取一支大试管并在其中放一张滴有几滴酚酞(间隔开)的滤纸条,并在试管口放一团蘸有浓氨水的棉花,然后用橡皮塞塞紧,观察现象,也会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三)深挖教材通过“补充实验”,帮助学生认识普遍性中的特殊性。在讲述二氧化碳的氧化性实验时,首先取一个100ml的小烧杯放入一些石灰石然后倒入一些稀盐酸反应开始,可观察到大量气泡产生,过一会用一根燃着的木条放在烧杯口处验证是否已集满了二氧化碳气体,然后取一根镁条在酒精灯上点燃,迅速插入集满二氧化碳气体的烧杯中,观察可看到镁带能继续在二氧化碳中燃烧,发出刺眼的强光同时烧杯内溶液的表面有黑色粉沫状物质生成、银白色金属变成,中间为黑色周围为白色的固体粉沫状物质,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元素守恒可得出,生的黑色粉沫为碳粉,白色粉沫为氧化镁,由此可确定,该反应的方程式为2Mg+C02=2MgO+C。这样从得氧和失氧的角度可确定二氧化碳具有氧化性的事实,另外启发引导学生,如果一些活泼金属如镁燃烧引发火灾,能否用二氧化碳来灭火?加深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及运用,并且对所学知识从普遍性到特殊性进行了论证,在课堂教学中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运用”对比实验”启发学生思维

用“对比实验”,增强说服力。在讲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时,为增强实验的直观性,采用了“对比实验”:在讲述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碳酸的这一性质时,用紫色石蕊变红来体现。但是,因紫色与红色十分接近又由于碳酸是弱酸使石蕊变红的颜色不明显,所以,往往观察到的现象不清楚。为了能使现象明显学生易于观察,我将此实验做了改进:先取一片黄色的干燥的石蕊试纸伸入一瓶二氧化碳气体中,可看到试纸不变色,再取二支试管分别加人5ml蒸馏水,向一支试管中的蒸馏水通人二氧化碳气体约2min后,再取石蕊试液分别滴入两支试管中,可清晰看到通人二氧化碳气体的试管中的液体变成红色,没通二氧化碳气体的试管液体仍为紫色,实验现象清晰地呈现在学生面前,增强了实验的效果。

三、对演示实验适当改进,增强实验效果

10.初中化学用语教学策略 篇十

【摘要】新课堂教学更注重提高学习主体的自主性和单位时间内的教学效果,它更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而教育投入不足,教师素质的良莠不齐等因素在客观上制约了课堂教学的改革力度。在新课程理念下,笔者认为提高初中化学教学的有效性在于激发学生持续学习的兴趣、活用教材、因地制宜、培养学生有效自主学习的能力,而这些都有赖于教师专业化能力的提升。

【关键词】有效教学 内外因 初中化学 策略

我们知道现实教学有没有效益,并不是看教师有没有教完预定内容或教得认不认真,而是指学生有没有真正学到什么,学得好不好。学生有无进步或发展是教学有没有效益的衡量标准。化学作为自然学科的重要分支,如何提高有效教学就显得非常重要。

一、激发学生持续的学习兴趣是有效教学的前提。

毛泽东在《矛盾论》中论述道:“唯物辩证法认为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内因是变化的根据,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因此,提高有效教学的前提要注重“内因”。学生是教学核心的组成部分之一,如果学生不想学或者学了没有收获,那只能说是无效教学。引起学生学习的意向,教师首先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在学生“想学”的基础上进行教学。如何吸引学生“想学”呢?爱因斯坦有句名言:“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我们生活中的很多现象都跟化学紧密相连。如:化肥和农药可以增加粮食产量;药物可以抑制细菌和病毒,保障人体健康;新能源、新材料可以改善人类的生存条件;综合应用自然资源来保护环境,使人类生活得更加美好等,生活中的这些点点滴滴都离不开化学。针对这情况,教师应可以从和学生们密切相关的生活现象入手,结合初中生兴趣广泛、思想活跃、好奇心强等性格特点,精心设计课堂,因材施教。教师通过把学生引入与教学问题有关的情景中,激起学生对新异事物的好奇心和探究心理。比如在学习燃烧的条件时,可以通过演示“烧不坏的手帕”这个实验,引导学生分析燃烧的条件有哪些;通过做“水变牛奶” 的实验学习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道理;通过“大气吹球”的实验明白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反应烧瓶内气压降低可使瓶内气球胀大;通过“红墨水加水变色”的实验明确滴有无色酚酞的氢氧化钠的红色混合液与稀盐酸反应后碱性消失的原理。这一系列魔术化的实验,极大的激发了学生探索科学、揭示奥秘的兴趣,从而使学生进入了学习的最佳状态。

二、培养学生自主的学习能力是有效教学的关键。

在传统教学中,学习方式以“接受性学习”为主,学习以“识记”与“掌握”为基本追求。随着信息膨胀、传输手段多样化时代的到来,新课程理念在教学中明确提出 “注重科学探究,提倡学习方式多样化”,认为课程应改变过分强调知识传承的倾向,重视学生经历科学探究的过程,学习科学研究方法,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实践能力以及创新意识。改革以书本为主、实验为辅的教学模式,提倡多样化的教学方式。“有效教学”要求教师从关注信息传递的科学性、准确性、生动性转向关注学习者学习的主动性、选择性、学习方式的多样性及信息加工能力。按这一理念的要求,我们的课堂教学必须是以学生“学”为主,老师“教”为辅的课堂教学,即由“授之以鱼”向“授之以渔”转化的教学模式。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创设模拟生活场景、创设游戏情境,使学生在生动有趣的教学氛围中深入浅出的开动脑筋去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还可以通过开展一些小组活动,把竞争引入课堂,让学生参与其中,这样既增加了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又培养学生自学能力。

如:在《酸和碱的反应》的教学中笔者设计了以下三种教学设计: 方法一:中和反应的定义→微观解释→类型判断→盐的定义→中和反应的应用

方法二:

1、复习酸和碱的性质

2、学生分组实验:氢氧化钡和硫酸、氢氧化钙(浑浊液)和盐酸;引导学生分析现象,指出确实有反应的证据。

3、教师演示:氢氧化钠和盐酸混合,无明显变化

4、讨论:怎样证明此反应确有发生?经过讨论,学生提出了用酚酞、石蕊、pH试纸测定等方法。

5、分组进行实验验证。

6、微观分析后,提出了中和反应的概念,并进行化学方程式练习。方法三:

1、复习酸、碱、盐性质,从电离方程式的角度分析酸、碱的特点

2、引入新课

3、教师演示:(1)生石灰+水,后加入盐酸;(2)氢氧化钠溶液+酚酞,后逐滴加盐酸;(3)酚酞作画,后喷氢氧化钠溶液,再喷稀硫酸

4、动画分析:微观原理

5、完成上述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6、归纳出中和反应

显然,方法二更注重学生学习的自主性,让学生在体验中获取知识,在验证知识中感受成功,这就使学生的自主学习更有效。我们还要善于指导学生阅读课本,抓住课文的核心,引导学生在课堂结束之后懂得归纳总结。化学知识既有各自的独立性又存在着内部的联系,学生在学习一段化学知识后应及时进行归纳总结。教师有必要在每一章节讲完之后,引导学生通过对知识进行类比、分析,用提纲法、列表法理清知识的内在联系,提炼知识的精华部分。

三、活用教材、因地制宜是有效教学的核心。

“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内因是变化的根据,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毛主席《矛盾论》),但变化如何,是否与人的愿望或发展目标相一致,则不是单纯由内因决定,它取决于内外因的互动。教学策略则是提高有效教学的“外因”,而影响教学策略的实施程度效果高低,教学教材及实践操作的创新是很关键因素之一。初中化学教育要求以实验化学教学相配套,然而,现实我们时常遇到“化学实验没有药品,实验的现象表现不出来的苦恼。在教学设计时常常遇到设计好教学方式没有相配套的教学设备及化学用品。许多教师常有“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尴尬境地。在现有条件下,要提高教学效果我们就要懂得活用教材、因地制宜,提高创新能力;初中化学编入了大量与社会、生活、生产实际相联系,化学显得富于时代气息。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可以结合农村学校现有的资源,让学生感到化学就在我们身边,这也将极大的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例如在讲炭的吸附性时,可以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应用炭的这个特性,学生就会想到可利用它们除去家庭冰箱中的异味。我们到超市购一盒冰箱除臭剂需要四五块钱,而我们可利用常见的木炭,放在冰箱里,即节约经济,而且除臭效果显著还可循环使用,这也符合了现在“低碳生活”的理念。学习“铁和氧气的反应时”,可设问:家里哪些铁制品易生锈?在什么情况下最易生锈?如何防止生锈?指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为家里易生锈的器具做好防锈工作。如为自己的门窗刷漆,将菜刀清洗干净后保持干燥,用油布搽拭自己的自行车。针对器材的紧缺,我们可以选择一些生活用品来完成分组实验:用贝壳、墨鱼骨鸡蛋壳代替大理石;食用白醋可代替酸类;纯碱(碱面)可代替碱性物质;医用碘酒中有碘;医院的双氧水、高锰酸钾、食品袋中的干燥剂生石灰制石灰水;食用盐代替氯化钠;生锈的铁钉、废弃电池中的石墨棒、铜帽和锌皮、还有生活中铁、铝等许多金属都是很好的替代材料......。

通过学习使学生真正体验到化学知识的实用价值,提升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学习的有效性得到了有效落实。

四、增强教师过硬的专业能力是有效教学的保障。

有效教学,要求教师要有时间与效益的观念。教师在教学时既不能跟着感觉走,又不能简单地把“有效”理解为“花最少的时间教最多的内容”。有效教学不取决于教师教多少内容,而是取决于单位时间内学生的学习结果。这需要教师具备一种反思的意识。

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必须具有驾驭课堂教学的实际能力,掌握有效教学策略的基本技能,在具体的教学情境中寻找有效的策略。按照新课程的要求,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必须努力学习教育理论,优化知识的结构,深入钻研教材内容,增强教材整合能力;我们要全面了解学生状况,探索新的教学方式和方法,不断形成有效的教学基本技能,提高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有机结合的能力;我们要精心设计好新课程课堂教学的每一个环节,以达到优化教学过程的目的。如:在《质量守恒定律》的教学中笔者设计了五种的教学模式:

1、概念——记忆——应用范围——应用练习

2、演示实验——观察——记录——分析——概念——记忆——注意点——微观解释——练习

3、指导学生实验——报告——异常分析——得出概念——归纳方法

4、指导自学——设计验证实验——实验——异常解决——改进实验——得出结果

5、复习微粒组成——电解水微观动画——电解水模型实质——分析质量变化——学生回忆生活中的事例——学生观看分析教材实验——学生分析蜡烛燃烧、镁条燃烧的实验——分析原因。

显然,五种教学设计各有优缺点。尽管第五种教学比较繁琐,设计要求比较高,但我认为第五种更贴近学生学情,更能有效的实现教学目标。

构建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的,这也是提高课堂效率的有效途径之一,别林斯基说过:“爱是教育的工具和媒介,对孩子的信任是教育成功的保障。”课堂教学中,教师必须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努力创建平等合作、和谐亲密的师生关系,以教师的良好情绪使学生形成一种良好的心理定势,以教师的乐教促进学生的乐学。与此同时,教师要特别注意遵循“表扬+鼓励”的原则,避免批评与训斥。努力发现学生的“闪光点”,为他们学习的成功创设条件。以饱满的精神状态,端庄亲切的仪表,简练幽默的谈吐,富于形象的体态语言。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

11.初中化学用语教学策略 篇十一

一、现实反观:意义失落的化学用语

化学用语是用来表示物质的组成、结构、变化规律的化学符号及术语,是对化学现象的一种本质抽象。初中阶段学生需要掌握的化学用语主要包括元素符号、化学式和化学方程式等,在实际教学中化学用语的教学常常存在以下不良现象。

1.作为记忆的知识

为了分散化学用语学习的难点,在化学用语教学之前就过早地让学生记忆一些元素符号、化学式等,这对学生来说是囫囵吞枣式的枯燥记忆。在化学用语教学中,过度强调书写技能与规则,淡化符号产生的意义和本质内涵,学生缺乏对化学用语内在意义的理解,难以与化学用语建立良好情感。在化学用语复习与巩固的教学中,单一地用重复练习的方法来进行强化,把化学用语局限在符号简单识记的层次上。

2.作为孤立的知识

把化学用语仅仅作为记忆的知识来学习,本身也就切割了符号与其意义的联系,这是孤立化学用语的一个体现,另一方面化学用语与其宏观现象、微观本质之间不能进行转换是深层次孤立化学用语的表现,比如说水的化学式“H2O”,学生如果不能将H2O与作为宏观物质的水和作为微观构成的水分子及其结构特点联系起来,那么H2O还仅仅是一个孤立的符号而已,仍然没有建立起宏观表征、微观表征与符号表征之间的联系,也就不能形成有效的化学用语思维。

二、实践突围:三重表征认知图式的建立

从宏观、微观和符号三种表征水平上来认识和理解化学知识并建立三者之间的内在联系是化学学习特有的思维方式,即称之为三重表征思维方式。国内外研究表明,化学学习的最大困难是化学用语学习,而不能将化学符号和具体的宏观物质与微观物质联系起来是导致化学学习困难的主要原因,因此,以化学用语为中心,建立三重表征认知图式是化学用语教学实践突围的根本之路,以下以人教版“化学方程式”第一课时教学为例具体阐述。

1.价值转向:从单一符号技能转向观照符号意义

人教版教材把“化学方程式”安排在第五单元“质量守恒定律”的课题之中,以前面几个单元中“氧气的性质”“水的电解”等宏观反应和微观上分子、原子的性质、结构以及化学用语上元素符号、化学式为基础,属于综合性和抽象性的知识,对学生来说有相当大的学习难度。具体原因之一在于学生刚刚进入化学学习,对相关块面的知识还缺乏自然顺畅的联系,例如宏观上的物质与化学式之间,宏观上的物质与微观上的粒子之间对应性连接不够顺畅,使得具有综合性的化学方程式学习变得困难。原因之二在于学生接触的具体化学反应的事实和微观反应解析的实例很少,甚至还只属于个例认知水平,这对抽象性化学方程式学习也造成了困难。

然而,化学方程式是初三学生认识化学的新视窗和制高点,是进一步走进化学学科的关键节点,化学方程式的教学需要把握其价值定位。化学方程式是用化学式来表示化学反应的式子,其要素包括化学式、化学计量数、反应条件及表示沉淀或气体的箭头,应该说构成比较简单,但是如同汉字一样,在笔画上很简单,而表达的内涵又极其丰富。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本体意义上体现的关于反应物、生成物及反应条件的信息,各物质的质量比例关系的信息,各粒子个数比例关系的信息等等;二是与宏观表征、微观表征相互转换上的意义,即符号的化学方程式与真实的化学反应或与微观想象之间的转换,这也就是形成三重表征认知图式上的意义。如果说第一方面的意义是内在的、相对静态的,那么第二方面的意义可以说是与外部联系的、动态的。这些意义就是化学方程式教学的价值所在,是化学方程式教学的逻辑起点和基调。化学方程式教学要由单一符号技能教学转向观照其意义的教学,从而让学生建立初步的符号情感和符号思维。对此,化学方程式的教学设计可以以符号意义为背景底色,从具体反应事实引入化学方程式,通过典型化学方程式的结构与意义的解读形成化学方程式认识,再依托多角度的情境对话建构化学方程式的三重表征。这样在符号意义的背景下,整个教学过程成为一个内在紧密关联的整体。

2.素材优化:丰富和发展学生经验

研究表明,影响学生三重表征中单维转换上的差异的因素有:对某一知识表征自身的掌握程度。倘若缺乏对宏观、微观、符号表征中任一表征中的相关知识或能力,都影响到学生进行两两表征之间的转换以及三重表征之间的转换;建立不同表征间某些内在对应关系;对问题表征的深度不同。对问题本身包含的信息进行深度加工,提取有效的部分,将有助于不同表征间的转换。

对应于以上因素,所选择的化学方程式教学素材一方面是指向化学方程式本身的掌握程度,另一方面是促进化学方程式与宏观表征、微观表征间的转换。具体的素材教学设计上,提供三类素材,一是提供鲜活的素材,为抽象的化学方程式学习提供具体而真实的情景,以确立知识发生和发展的“锚”。这样的素材为教学导入阶段的“碳在氧气中燃烧的演示实验”,以及教学后程中的“镁条在二氧化碳中燃烧”的演示实验。二是提供补充性的图片素材,以增进知识的掌握程度和促进表征间的转换。在教材素材的基础上,在化学方程式形成和巩固教学中增加了氢气燃烧、甲烷燃烧、黑火药爆炸等图片素材。三是对重要情境进行精细化加工,提供推动教学内在进展的关键性素材。例如氢气燃烧以及甲烷燃烧情境中反应微观粒子素材的介入,再如镁在二氧化碳中燃烧情境中,其化学方程式的首先推出而引发的对该化学反应的认识等,这些都是推动符号表征与宏观表征、微观表征相互转换的关键性素材。

3.方式创生:三重表征间的交互

在教学方式上,本堂课以化学方程式与宏观世界、微观世界三者间的交互为基本形式。具体来说体现在教学的三个进程之中,一是体现在教学开始环节中,即通过演示碳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引导学生用符号来表示宏观反应,这是宏观表征向符号表征的转换,从而引出化学方程式,并体会到化学方程式中“=”的意义。二是体现在教学的主体环节即化学方程式内涵意义的形成中。先让学生尝试书写氢气的化学方程式,辨析不用“ H2+O2 H2O”“ H2+O H2O”等表示的原因,认识化学方程式是用化学式表示化学反应的式子及化学计量数。接下来让学生尝试画出与氢气燃烧的化学方程式对应的微观粒子示意图,这是符号表征向微观表征的转换,是难度较大的一个认知跨越。然后顺势让学生思考“如果介入相对分子质量这个概念后,各物质间质量具有怎样的关系”,这是微观表征向宏观表征的转换,也预示着化学方程式涵义基本形成。三是体现在教学的巩固与拓展环节中。首先让学生说“S+O2 SO2 ”的涵义和读出化学方程式,然后让学生说出陌生反应“2Mg+CO2 2MgO+C”的涵义,并推测其反应现象,随后演示实验来检验学生的预测。本环节中让学生推测现象并实验验证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由符号表征联想宏观表征的意识和能力,也就是培养符号思维。其次出示甲烷燃烧前后的微观示意图(见图1),让学生写出化学方程式,这是微观表征向符号表征的转换。最后以黑火药的配方问题来拓展教学,即让学生思考“据史书记载,我国古代的炼丹家在长期的炼制丹药过程中,意外发现将硝石、硫磺和木炭按一定比例混合会发生爆炸,由此诞生了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的黑火药,然而,古人们经历了数百年的实践探索方得黑火药的配方。其实,黑火药的爆炸是一个化学反应,请问你可以通过什么办法破译出黑火药的配方”。接下来出示黑火药燃烧的化学方程式“2KNO3+S+3C K2S+N2 +3CO2 ”和相关相对原子质量,学生破译配方。这是一个以符号表征为中心的三重表征交互的问题解决过程,是学生对符号表征的综合性体验。

关于三重表征的交互,张丙香、毕华林在研究德维塔克等的三重表征关系图的基础上提出了新的关系图(见图2)。该图显示,宏观世界是真实的,符号是表征的,微观世界是真实的但是也有表征的成分,因此用不同的颜色来表示。每1种表征水平和其他2种表征水平都有交集,3种表征水平也有共同的交集,交集部分说明知识的表征水平间具有内在联系。从内部表征的角度看,交集部分意味着学生能在它所包含的不同表征水平之间进行信息转换,交集中表征水平越多,交集面积越大,说明概念理解越深刻也越丰富。从外部表征的角度看,表征形式越丰富,越有利于对知识的理解。

上一篇:迎接国家局验收的汇报下一篇:公司员工检讨书5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