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人为本服务居民

2024-10-25

以人为本服务居民(精选13篇)

1.以人为本服务居民 篇一

社区居民服务站提供服务介绍

社区居民服务站提供服务介绍 县南城社区居民服务站服务内容 南城社区居民服务站的服务内容,总的思路是:要以满足居民的需要为目的,居民需要什么服务就提供什么服务,内容要根据实际需要不断更新,内容是: 优抚对象服务内容

1、定期走访优抚对象,做好日常优抚工作。

2、为优抚对象排忧解难,解决具体困难。

3、积极做好春节、建军节对优抚对象的慰问工作。

低保对象服务内容:

1、坚持按月走访低保户家庭。

2、认真学习低保政策,认真解答低保

户关于享保、医疗救助等 相关政策。

3、积极帮助低保户解决临时发生的困难。

4、为低保户排解忧愁,多做鼓励,增加生活的勇气。

5、严格执行政策,切实做到应保尽保,应退尽退。

为社区居民提供便民利民服务内容

1、发挥社区的威信作用,为居民提供各种中介服务,包括房屋租赁、婚姻介绍等。

2、民俗改革服务。此项服务主要是为居民的婚事丧事改革提供系列服务,以帮助居民克服和改革在其婚事和丧事中仍然存在的愚昧落后的习俗,倡导文明、健康、科学的生活方式。

3、社会保障服务。对社区低收人家庭,根据国家政策提供社会保障和救助,落实低保政策。建立再就业基地,利用中介机构等千方百计安排下岗职工再就业。

4、组织驻社区的医疗单位,开展好对社区居民日常的医疗服务,为居民提供更多的便利。

5、为居民提供各种证明材料,买卖房屋证明,迁移户口及其他需社区提供证明的材料。

社区志愿者服务内容

1、发挥驻地机关、企事业的作用,尽最大能力调动党、团组织志愿者积极性,为居民提供经常性志愿服务。

2、充分调动社区党员、居民组长等社区志愿意者积极性,为社区开展经常性的服务工作,3、利用学雷锋活动日,爱国卫生清洁月及节假日等契机,组织志愿者开展便民活动。

4、组织志愿者对临时特困人员开展临时捐助等活动。老年人服务内容

1、组织老年人常年开展文体活动,提供周到满意服务。

2、协助老年人办理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对60岁以上的老人全程代理服务。

3、维护好室内外健身器材,为老年人健身提供良好硬件设施。

4、发挥社区“文化艺术社”作用,组织戏曲演出、太极扇、太极剑、腰鼓,健身操、小乐队等老年人喜闻乐见的健康有益的文体活动。

5、组织老年人参加“金婚、银婚”婚纱拍照活动。

6、在自愿的原则下为老年人办理老年人意外伤害保险。.

2.以人为本服务居民 篇二

艺术专业学生有着相对其他专业学生的特殊性, 他们既有着艺术专业学生的群体特征, 也有着各自的个体特征。

(一) 人格特征

人格是在一定的生理基础上伴随着个体社会化的过程所形成的一个人的思想、情感及行为的特有统合模式, 人格不仅具有稳定性、社会历史制约性, 而且具有较强的可塑性。由于专业的差异性, 决定了艺术类大学生必然有其特殊性。

艺术类大学生与当代大学生具有很多共同的优秀品质—自信、乐观向上、精力充沛、积极进取, 同时艺术类大学生接受的是有别于传统教育的模式, 其学习环境较为宽松, 不拘一格, 因此, 他们较崇尚个人主义, 以自我为中心。1

的实际需求的同时, 提倡具前瞻性的设计理念。

现代的书籍设计市场, 注重书籍的“整体设计”, 从印刷到装订、从纸张、材料的选择到工艺都是书籍设计的重要环节, 都拥有各自独特的表现力。学生对于书籍设计的材料及印刷工艺的了解必须走出校园, 走进市场, 建立印刷厂或印刷机构为实习基地;在减少学校经济投资的同时又能使学生现场去参观、体验, 通过与印刷工厂技师的直接沟通及指导能更好的让学生深刻的了解并掌握印刷、装订工艺及其流程, 例如纸张的选择、烫金压膜、函套的制作、UV技术等知识, 使学生通过印刷厂体验、熟悉印刷的整个生产过程和环节, 有利于学生在书籍设计中对材料、印刷的预先思考和选择, 使书籍设计课程更加完善。同时避免了学生仅仅局限、满足于电脑和直印带来的依赖与快捷而忽略了对于纸张、材料、印刷工艺以及装订形式等问题的实践和思考。

王受之先生针对国内设计专业教学问题指出:“设计教育应与市场相适应, 学生从学校所得来的知识能够很快接受市场的挑战才是设计教育的成功。”可见为了更好的完善书籍设计教学需要, 通过工作室的构建来与市场接轨, 以团队的为单位进行工作分工, 并与社会接轨给教学带来职业氛围, 在这样的环境里, 不

(二) 思想能力

艺术专业大学生形象思维比较活跃, 他们思想中充满危机感与忧患意识, 重视竞争, 努力在大学里、社会中完善和发展自己。同时他们的思想也更加实际, 重视现实。

(三) 实践能力

艺术专业大学生受专业教学和创作理论与实践的影响, 艺术生在对形象、情节、情感、行为的把握和运用, 善于求新、求异、求变, 善于敏锐捕捉社会和人的内在变化和特征, 他们遇事想到就做、不拖泥带水、通常不受世俗观念的拘束。

艺术专业大学生参加社会实践的机会相对较多, 对社会现实认识较为深刻。特别是高年级学生在实习期间可以获得较高的报酬, 甚至所学技能已经能打工挣钱, 这并非坏事, 但因此更容易受到社会负面因素的影响。存在的问题是享乐主义、拜金主义容易侵蚀一些学生, 使他们表现为情绪化突出, 遇事不冷静, 思想偏激, 不能够辩证地认识和看待事物的发展。

(四) 交际能力

艺术专业大学生重视人际关系, 努力开拓交际范围, 重视社会关系的拓展, 渴望成才, 所以希望自身能够在专业上有所成就, 并端正学习态度, 保持较高的学习热情。

二、努力为未来的“艺术工作者们”服务

作为一个新时期的社会工作者来说服务意识是非常重要的, 每个从业人员都必须具备良好的职业操守, 同时也必须具备很好的服务意识。

服务意识的内涵是:它是发自服务人员内心的;它是服务人员的一种本能和习惯;它是可以通过培养、教育训练形成的。

仅可以锻炼到学生敏锐的构思能力, 熟练的技术操作能力, 而且还训练了与客户的相处与沟通能力。一整套工作流程中锻炼与不同岗位的协作能力;同时能具备基本岗位能力之外的, 一定的创意与策划能力的职业可拓展性, 熏陶学生职业修养。

新时代下的书籍设计教学要与时俱进, 不断更新观念, 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目标, 创造新知, 真正地将书籍设计的新理念与实践相结合, 在教学过程中, 注重提高学生设计创新思维能力的同时要加强学生的实际操作实践能力的培养, 以适应社会的需要, 努力培养出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的设计人才。

参考文献:

[1]吕敬人.吕敬人书籍设计教程[M].武汉:湖北美术出版社, 2005.[2]章慧珍, 浅论书籍设计课程的教学改革[J], 科技信息, 2010, 11.[3]庞瑾, 关于书籍装帧教学中课题设计的思考[J], 美与时代, 2008.[4]梁斌, 对现代书籍装帧设计教学的几点思考[J], 科教文汇, 2010.[5]洪梅, 高职《书籍装帧》课程教学方法探究[J], 职业教育研究,

[6]易中华, 对书籍装帧设计教育中问题的思考[J], 美与时代, 2010.

具有服务意识的人, 能够把自己利益的实现建立在服务别人的基础之上, 能够把利己和利他行为有机协调起来, 常常表现出“以别人为中心”的倾向。因为他们知道, 只有首先以别人为中心, 服务别人才能体现出自己存在的价值, 才能得到别人对自己的服务。服务意识也是以别人为中心的意识。拥有服务意识的人, 常常会站在别人的立场上, 急别人之所急, 想别人之所想;为了别人满意, 不惜自我谦让、妥协甚至奉献、牺牲。但这都只是表象, 实际上, 多为别人付出的人, 往往得到的才会更多。缺乏服务意识的人, 则会表现出“以自我为中心”和自私自利的价值倾向, 把利己和利他矛盾对立起来。在这些人看来, 要想满足自己的需要, 只有从别人那里偷来、抢来或者骗来, 否则, 别人不会主动为自己付出。实际上, 这常常是懒人们的哲学, 从本质上说, 这违背了人与人之间服务与被服务关系的规律。这种人越多, 社会就越不和谐。服务意识是社会文明进步的产物。2

作为大学从事学生工作的教师首先要遵守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的职业道德, 同时更要努力提高自身的服务意识, 将自己定位为, 为大学生成才提供优质服务的人。这个是从传统的教育模式中延伸开来有继承也有发展, 服务意识的培养和提升不是一朝一夕的, 得从自己的观念和行动中去摸索和实践。对于还处于青年时期的在校大学生, 他们还没有接触社会, 他们的价值观念还在不断变化中, 但是他们的心理在逐渐成熟起来, 大多都有较强的自尊心, 尤其是艺术类专业的大学生, 他们拥有自己特殊的专业技能, 对问题有独到的见解, 同时他们的精神世界也是自由的, 他们不喜欢束缚, 他们的表达更趋直接, 个性比较独特比较自我, 服务他们更要用心。通过我的观察大致总结了有以下内容:

(一) 首先对待学生要真诚。

1. 什么是真诚, 真诚就是真实诚恳, 没有一点虚假。

我们每个人都同样呼唤真诚, 向往真诚, 崇拜真诚, 学生也是一样的心理。要真正的去关心学生, 要把学生看成自己的朋友, 如果只是想引起学生的注意, 想给学生留下印象, 我们就不可能交到许多真实、诚恳的朋友。一位真正的朋友, 不是用这种方法结交来的。因此, 我们要关心学生, 让学生觉得自己是受重视的, 才能让人对你感兴趣。尤其是艺术类大学生, 他们有个性, 比较自我, 渴望得到尊重, 受到关注, 积极服务他们这个正好切合了他们的价值取向。所以要真诚地去关心他们的感受、思考模式与在乎的事, 让他们觉得像大人物一样被重视, 记得, “要让他们感到被重视”, 这就是要有服务的观念, 唯有先让学生感到被重视, 才能慢慢让你与他们平等, 相互之间才会多些分享多些真诚。对于自我意识由中学阶段的社会自我向大学阶段的精神自我转变的大学生来说, 一个彼此信任, 彼此真诚的关系才是可以稳定交流的关系, 这个有利于学生工作的展开。

2. 真诚的具体表现是时刻为学生的利益着想。

站在一个管理者的角度, 作为老师会更加以高的姿态出现, 会指挥学生做一些事情, 目的是更好的完成自己的管理任务, 但结果就是在观念上产生了不平等的现象, 你会排斥一些阻碍你任务的学生的想法和观点, 你的目的是教育学生, 使学校的教育秩序有条不紊, 但有时牺牲的是学生的利益。换个角度, 你站在一个服务者的位置, 你会牺牲一些个人的利益, 但会使各个学生得到尊重从而受益。他们的主观意识, 思维想法得到了尊重, 从而会使他们的精神世界更加丰富, 要多鼓励学生敢于质问, 勇于提出问题, 这才是真实的表现, 这才是大学精神。作为基层的教师要多为学生的利益着想, 想他们之所想, 努力满足他们的需求。

(二) 其次对待学生要有“三心”。

1. 耐心——不急不烦服务到位

在为学生提供服务时我们要做到不厌其烦, 就是对待他们提的问题以及处理他们生活中遇到的各种琐事上要有耐心。我们服务的对象是学生, 每个学生的个性特点都不一样, 无论学生提出什么要求, 只要在我们工作服务范围之内, 我们都必须做到耐心解答, 全力做好。虽然服务工作不可能做到人人满意, 尤其是学校的规章制度中有些原则性的规定也许会给少数人的利益带来不便, 但我们要主动寻求解决的方法, 做到以理服人、得理让人, 服务学生。

上面有谈到艺术类学生存在的一些享乐主义、拜金主义的问题, 作为老师要积极引导, 积极纠正某些学生的错误观念, 这虽然不是马上能见效, 但要耐心。俗话说的好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 当今的社会复杂多变, 可能社会上的某些诱惑使学生一时分辨不清好坏, 但最终老师的真心与耐心会感动他们, 会能引领他们朝着正确的方向进发。

2. 细心——注重细节服务无小事

在给学生提供服务时我们应做到无微不至, 把每个细节都做到极致。教育管理无小事, 细节决定成败, 有人会认为平时工作中的小事太简单了, 根本没有必要下大精力去做, 所以常常采取敷衍应付的态度。例如:辅导员去检查学生宿舍的时候, 只是进去溜达一圈, 看看学生有没都在, 人齐了就走了。细心一些应该问问学生近况如何, 学习生活如何, 其实宿舍四人中都侃侃而谈, 只有一个学生闷不啃声, 其实她有些不合群, 在宿舍中也是被边缘化的, 这样的学生很容易产生心理疾病, 要及早发现及早开导。

在我从事辅导员工作中, 曾经有这样一件事情让我记忆犹新。冬季来临, 学校的地理位置处于两山之间, 气候比较寒冷, 学生除了自身的保暖措施外更愿意用一些小电器来取暖, 但是其中绝大多数是宿舍禁止的违章电器。学生用了是违反学校规定, 学校会没收并给与警告处分, 但机械化的操作方式会使得学生反感, 老师应该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一次我班上的一个女学生也用了, 东西被没收, 也被处分了。我批评教育她不能违反学校规定, 同时也和她好好谈了一次话, 她比较内向不爱说话, 我了解了她家境贫寒, 用的是学姐留下的电暖宝, 自身体质很差非常怕冷, 每年冬天都生冻疮, 我安抚了她的情绪, 之后我特意跑去商场给他买了非常保暖的袜子手套还有暖水袋, 还有一床棉被, 第二天递给了她, 她很感谢我, 之后她再也没有违反规定, 还积极宣传防火灾的安全知识, 我相信是我的举动温暖了她。

3. 放心——尽职尽责学生放心

我们为学生提供的教育服务达到了要求, 真正为学生创造了一个安全和谐的学习环境, 学生才能对我们的工作放心。教育服务的实施始终围绕以生为本的理念, 一切从学生出发, 在完成传授知识任务的同时为学生早日踏上社会成为人才而提供各类服务。学生才会放心地把他们的“青春”交给我们打理。让学生全神贯注的投入到学习科学知识中去是我们的最高目标。

中国共产党十六届三中全会的《决定》提出的一个新要求就是以人为本, 它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 它是中国共产党人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党的根本宗旨的体现。身为教育工作者的我时刻牢记党中央的精神, “坚持以人为本”, 以学生需求为关注焦点, 不断提高大学教师的服务意识。把服务的三心即“耐心、细心、放心”作为学生工作的一种方式方法, 将服务行为内化成一种习惯, 持之以恒, 我们才能在今天日益激烈的社会竞争中培养出优秀的“未来艺术工作者”。

参考文献

[1].摘自:周口师范学院学报, 翟秀军—艺术类与非艺术类大学生人格特质的比较研究, 2007.9.p.

3.以人为本服务居民 篇三

“哦,你是志愿者小周呀,好的,我在家……”

6月15日,发生在双流县黄甲街道八角新居社区的这一志愿服务,是黄甲今年以来探索社会服务新模式的一个缩影。不出年底,居民们就能普遍享受到由志愿者们提供的多方位全免费服务:从家里学生到老人,从小区环境卫生到各项文化活动……服务项目十分丰富。

新型城镇化催生社会服务新模式

为加快建设“空港贸易核心区、两化互动示范区”,结合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针对辖区城镇化步伐较快、农民向市民转型人员较多、居民对小区服务需求较高的问题,黄甲街道探索建立志愿者服务中心,逐步推行志愿服务积分奖励机制。积极倡导小区“共建共享”,并率先在黄瓦居、八角居和长埂新居等3个新型社区试点实施小区居民“以服务换服务”的社会服务新模式,着力营造“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和谐人居氛围。

宽敞温馨志愿者服务中心是“大”家

在黄甲街道宽敞明亮的的志愿者服务中心,记者看到培训室、心理咨询室和儿童游乐园一应俱全,能为居民们提供优质舒心服务;同时,街道文化站和各个小区都设有志愿者活动点,以便及时收集和提供小区群众的服务需求。

该志愿者服务中心成立于2013年底,成员主要由大学生组成,在街道指导下具体负责志愿者队伍管理,志愿活动组织开展,小区志愿者活动协调,与其他群团志愿者共同开展活动等工作。

内聚外联志愿者队伍不断壮大

今年以来,黄甲街道志愿者服务中心通过在辖区内开展各类免费技能培训、心理健康咨询、学生兴趣班、舞蹈武术指导等课程,已吸引了100多名居民主动参与志愿活动,并吸纳为志愿者服务中心会员,形成一支以小区居民为主导的相对稳定的志愿者“一梯队”;与此同时,通过积极与周边中小学、大专院校、培训机构、医院和企事业单位联系,已建立了一支由在职教师、在校大学生、医护人员、专业技术工人等社会爱心人士为补充的志愿者“二梯队”,可随时为小区居民提供“订单式”服务,进一步拓宽服务内容。

目前,黄甲街道提供的各类免费活动外,志愿者们可提供的积分服务包括小区环卫养护、文明劝导、邻里互助、设施设备维护、助老助幼、各种文艺(社团)活动组织及兴趣辅导与技能培训等等。志愿者提供各项积分服务后,经确认即得到相应积分。积分既可用于享受政府或社区提供的免费技能、文化培训,文体活动及医疗服务等公共服务,也可按每1积分价值5元的标准兑换成相应金额的礼品。

强化管理志愿服务有“家法”

据黄甲街道志愿者服务中心负责人介绍,为不断强化志愿者管理,政府不仅将对志愿者采取包括岗位公示、名单及服务内容公示、积分定期公示、免费公共服务公示及积分消费情况公示的“五榜公示”,还会通过一系列积分激励机制及减分机制,力促志愿者服务质量最佳化。

在积分激励方面,当志愿者作为服务凭证的积分IC卡达到一定分值时,积分可上浮一定比例,比如达2000分(不含)以上时,将上浮60%;此外,每月还将由居民对志愿服务者进行满意度测评,对分值排前三名的志愿者将给予额外积分奖励。同时,街道每年将组织至少两次优秀志愿者评比活动,对积分前10名志愿者均给予表彰和物质奖励。

四川省社科院专家认为,黄甲街道积极探索广大居民“以服务换服务”的社会服务新模式,不仅使志愿者服务和公益事业与政府提供免费公共服务有机结合,在新型城镇化进程中,更将强力推动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工作的不断创新,并显著加速农民向市民的全方位转变。

4.建设新型社区 服务居民群众 篇四

——工委书记***同志在朝阳社区揭牌仪式上的讲话

上级领导、同志们:

在省市民政部门、省市劳动部门和浏阳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下,在市委组织部、市委宣传部等单位的直接领导下,在市直各单位、各部门的大力支持下,朝阳社区居委会今天正式成立并挂牌服务,在此让我代表中国共产党淮川街道工委、淮川街道办事处对朝阳社区居委会的成立表示热烈的祝贺,向出席今天挂牌仪式的各位领导、全体来宾表示热烈欢迎。

社区——城市管理的新平台,近年来由于国企的改革,下岗、失业和提前退休人员增多,加上家庭结构的小型化、社会人口的老龄化,城市的社会化管理正发生着深刻的变革,社区管理有“小政府、大社会”之称。居民的衣食住行,包括再就业、医疗保健、文化娱乐等,可以说,社区的管理和服务无所不在、包罗万象。基于这一认识,我们坚决贯彻执行市委、市政府下文明确在我处朝阳街居民委员会进行社区建设试点工作的指示精神,集中人力、物力、财力,通过近半年多时间的不懈努力和上级各单位、社会各界的支持下,投入资金20多万元,将朝阳社区建设成为了管理有序、服务完善、环境优美、治安良好、生活便利、人际关系和谐的新型现代社区。在此,向关心、支持、帮助朝阳社区建设的上级领导、各有关单位和社会各界人士表示衷心的感谢。

朝阳社区居委会的建立,它标志着我处社区建设和社区管理工作迈出了新的步伐,工委、办事处将以党的十六精神为指针,全面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进一步完善社区居民自治,探索社区党建工作、社区管理的最佳结合点,创新工作载体,加大工作力度,把我处社区居委会建设成为“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的新型社区。

各位领导,同志们,我们将以朝阳社区居委会为榜样,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把我处社区居委会建设成为管理有序、文明祥和的新型社区,把淮川的社区建设成为浏阳“对外开放的窗口、服务市民的家园”,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作出新的贡献。

5.以人为本优质服务 篇五

努力提高城市暨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水平川汇区辖5街4镇,57个社区居委会,总人口32万人,其中城市人口27万人。全区共有流动人口2.2万人,其中流入人口2万人。近年来,针对城市计划生育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我们在区委、区政府的领导和省、市计生部门的指导下,紧紧抓住社区建设的有力时机,建立了“属地管理、单位负责、居民自制,社区服务”管理新机制,并将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做为全区计生工作的突破点,坚持以人为本,优质服务以服务促管理,城市计划生育工作取得明显成效。2004年,我局被国家计生委授于“计划生育质量管理先进单位”荣誉称号,并连续多年被省、市表彰。我们的主要做法是:

一、审时度势,改革创新,不断增强计划生育工作活力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城市计划生育工作的要求更高、难度更大,任务更艰巨。近年来,我区流动人口大量增加,即给经济发展带来了活力,也增加了计划生育工作难度;企业改革中裁减或撤消了计划生育管理机构和人员,、弱化了计划生育管理力度;同时出现大批下岗职工;城市改造、住房制度和户籍制度改革使人户分离现象加剧;因婚姻家庭关系的变化带来的离婚再婚、未婚先孕、意外妊娠等现象增多,城市居民更加关心自身的生命质量、生育质量和生活质量,关心优生、优育、优教;对计划生育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单位的一些职能逐步转向社会,转向社区等。这些新情况,新问题给传统的计划生育管理体制、工作方式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对此我们充分认识到,只有改革和调整过期作废熟悉的已控制人口增长为主的工作思路和管理方式,从思想认识、工作方法等方面改革创新,才能适应新型势的要求,才能开创我区计划生育新局面。几年来,我们根据计划生育外部环境的变化和计划生育自身的要求,立足基层,积极探索,大胆推行了“四项改革”,初步实现了“三个转变”。一是进行避孕节育措施知情选择改革。早在2002年,我区就开展了避孕方法知情选择试点工作,改变过去行政命令、一刀切的管理要求,让群众自主选择适合自己的节育措施,近年来,我们认真总结试点经验,在全区范围内由点到面稳步推广目前,全区已有三分之二的村、社区实行了知情选择。二是一孩生育指标方面的改革。2003年,开始在城市将一孩生育指标审批权限的下放给企业,由企业自主管理,改变过去那种多头管理,程序复杂的领证方式,方便了职工,服务了社会。在此基础上,2004年我们又开展取消一孩生育证管理试点工作。根据试点情况来看,达到了“政府指导、单位调控、综合服务、方便群众”的目的。三是进行了生殖健康方面的改革。2003年,我区将《生育证》改为《生殖健康服务证》,突出了科普知识,优生优育方面的宣传服务。变由群众上门领证为送证上门服务、受到了育龄群众的普遍欢迎。四是结合社区建设,进行社区计划生育改革。今年,我们在新组建的社区指导社区制定自治章程,引导社区进行居务公开,面向社区推广优质服务,广泛发动社区居民对计划生育工作民主决策、民主参与、民主监督,积极推行计划生育居民自治。通过开展“四项改革”,使全区计划生育工作基本实现了“三个转变”:在工作机制上,由单纯以行政管理向行政管理与群众自我管理相结合的转变,实现了工作重心下移;在工作体制上,由单纯依靠计生部门向依靠党政领导与相关部门综合治理转变,增强了计生工作的群众性;在工作方法上,由注重管少数人向管好少数人与服务多数人转变,提高了群众的满意程度。

二、依托社区,加强城市计划生育基层基础工作

为抓住社区建设这一有利时机,将城市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融入社区,建立与之相适应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我们主要做了三方面的工作。

一是积极当好区委、区政府的参谋助手,将计划生育工作及时切入社区建设之中。在社区成立之初,我们认真学习了《居民委员会组织法》和有关城市社区建设、加强计划生育工作的文件精神,准确把握社区计划生育工作的定位和发展思路,积极出主意、想办法,当好区委、区政府的参谋助手。首先,我们根据全区社区建设的总体规划,及时向区委、区政府专题汇报了在社区建设中做好计划生育工作的意见。引起区委、区政府的高度重视,先后出台了《关于加强社区计划生育工作的意见》、《加强计划生育社区服务工作的通知》等文件,明确了社区计生工作的指导思想、主要目标和任务。其次向区委、区政府建议,组织召开了全区城市社区计生工作座谈会,广泛听取了民政、工商、公安、街道办事处等部门的意见,统一了思想认识,明确了相关部门的职责与任务,对社区计划生育工作进行了全面部署。

6.以人为本服务居民 篇六

——龙洞社区服务中心党委为民服务纪实

龙洞社区服务中心辖区面积8平方公里,总户数4198户,总人口16600人,下设24个党支部,现有党员193人。龙洞社区党委在近期开展的工作中,紧紧围绕贴近群众、服务居民、构建和谐社区的主题,在解决实际问题和创新体制机制上下功夫,全力构建和谐、文明的新社区。

爱民——上门帮扶解民忧

辖区孤老杨绍芬,今年80岁,系龙洞堡畜牧场场员遗属,由于年迈,生活中存在诸多不便,但老人并不愿意去福利院居住,她认为无论怎样都是住在家中好。社区服务中心党委为使老人的生活得到更好的照顾,将其定为长期帮扶对象,除社区服务中心党员刘兴菊与其结成帮扶“对子”外,还组织龙洞堡畜牧场的党员对其进行日常照顾,并与贵阳市委党校联系,将杨绍芬老人作为该校的帮扶对象,积极的救助措施,保证了杨绍芬老人日常生活安稳、节假有人慰问、生病有人照顾。

自2011年6月改制以来,龙洞社区服务中心党委从社区居民最关心的实际问题抓起,采取党员服务在一线,党员与困难群众“结对子”等形式,走访困难户、上访户、老党员、老干部、外来务工人员和经商创业户,为居民排忧解难、办实事、做好事。目前,实现了走访全覆盖、服务全覆盖,增强了居民对社区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安民——化解纠纷促民和

76岁的周华清和老伴无子女,今年7月的一天,突然刮起的大风,使周华清家中的玻璃摔碎。老人腿脚不便,又担心因玻璃损坏家中被盗,便试着拨通了社区服务中心“便民卡”上的电话。很快社区服务中心的工作人员上门为周华清老人安装了玻璃。今年72岁的董某某与外甥孙某长期不睦,但孙某是董某某唯一的亲人,为了调解两人的矛盾,社区服务中心和董某某所在单位的负责人多次上门调解,使两人关系缓和。

龙洞社区服务中心党委健全完善群防群治体系,建立了人防、物防、技防、消防“四位一体”的社区治安防控网络。加强群防群治队伍,围绕创建“平安社区”,组建综治维稳中心和治安巡逻、治安联防、消防、信息、调解五支维稳队伍,及时有效排查、调处纠纷。街道社区干部走街入户开展安全防范宣传教育和矛盾纠纷排查工作,消除社区内不安定因素,增强了广大居民群众的安全感和舒适感。助民——亲和服务增民利

“慰问见义勇为行为群众张志云、困难户朱炳林、为患白血病儿童送去临时救助金,为特困群众杨秀银送去米、油、耐、蛋等慰问品„„”龙洞社区党委书记曾祥敏在“民情日记”中这样写道。今年6月以来,龙洞社区党委进一步完善各项社区救助制度和管理办法,建立健全医疗、教育、住房、就业、生活、法律等全方位、多层面的社区救助体系。通过发放党员联系卡,利用爱心超市为无劳动能力和无生活来源的贫困人员发放救助物品,营造了亲切和谐的服

务环境。

乐民——创优环境安民心

由于龙洞社区地处城郊结合部,环境卫生管理,受多种因素的制约,脏、乱、差易回潮。

针对这一情况,龙洞社区服务中心大力实施城郊结合部环境卫生长效管理,通过实施覆盖管理、加大执法力度、完善基础设施等措施,不断优化辖区居住环境。今年6月以来,该社区服务中心通过开展排查,发现的卫生死角2个,道路坑洼问题1个,通过与相关部门及时联系,这些问题得到了及时解决。

便民——贴心服务暖民情

10月21日,在龙洞社区服务中心办理医保的刘平华在不到十分钟的时间内就办好了相关手续,他由衷地感叹道:“医保、社保、老年证等事务,都集中在一个大厅办理,真是方便!”

龙洞社区服务中心大厅内开设了民政、劳动就业、计生、社会保障等8个窗口,截止10月31日,为居民办理完毕党组织关系转接、暂住证、婚育证明等共计80余人次,居民们给的评价最多的是:省时和方便。为了做好对生活困难群众的救助工作,龙洞社区服务中心设立了“全程代理服务岗”和“急难特事服务岗”,居民遇到急事、难事,可随时通过电话要求这两个“岗”的工作人员给予解决。育民——寓教于乐利民安

龙洞社区服务中心不仅将办公场所后的花园向居民开放,还在一楼服务大厅旁设立了阅览室,阅览室还放置了5台电脑,为居民们获

取知识提供方便。

7.规范以人为本的护理服务实施体会 篇七

1 实施办法

1.1 礼仪服务规范及语言规范

护士的穿着仪表和公共形象往往是病人直接感受到的第一印象[1]。护理部对护士仪表、仪容、礼貌用语,交谈艺术等进行了精心设计,规范了护士的仪表着装和仪容要求及文明礼貌用语。长发者必须佩带发网,淡妆上岗,不准佩戴首饰及耳环,接待病人态度和蔼,落落大方,认真执行“四个一”服务(即一个微笑、一杯热茶、一张祝福卡、一句问候)。规范接听语言,如“您好!我是某某科,您有什么事要帮忙吗?好,我马上到。”杜绝用生硬语言接回电话。

1.2 入院接待服务规范

为切实体现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思想,我们规范了病人入院接待服务规范,护理人员主动热情接待病人,安排床位,测量生命体征、体重并建立病历,给病人介绍“我是某某,是您的主管护士,您有什么需求可以随时找我”。并把医院及科室环境介绍给病人,如厕所、水房的所在位置、订饭时间、作息时间及治疗时间、科主任及护士长姓名介绍给病人;“请您躺下,待会主管医生会来看您,谢谢合作”。让病人在第一时间就感受到人性化的关爱。

1.3 技术操作服务规范

在为病人做各种治疗时,不准只呼床号,应以人为本,礼貌待患,主动询问病人需求,做好解释,协助病人大小便,并告诉病人一天的输液量;穿刺过程中询问病人感受,若一次穿刺未成功时,护士应用诚恳的语气说:“对不起,给您多扎了一针,实在抱歉”。用语言服务来弥补技术上的缺陷,使病人时时感受到护士的关爱。

1.4 健康教育服务规范

多元化的教育是护士针对住院病人的生理、心理、文化、社会适应能力而进行的一种护理活动[2]。首先给病人介绍有关疾病的发病原因及机理,然后介绍疾病的有关注意事项,如饮食指导、活动指导、预防感染及具体措施,加强心理护理,讲述同种疾病的治愈情况,鼓励其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积极地配合治疗和护理。

1.5 一日清单服务规范及病人检查服务规范

一日清单应做到发放及时,如病人有疑问,应耐心解释,使病人明白为止,并嘱家属签字后存放备查。病人住院期间做各种检查应由护理人员陪伴以防病人出现意外,使病人感到温馨安全。

1.6 病人出院指导及随访护理服务规范

对出院病人护理人员应做到及时、准确、热情,给病人交待出院后应注意的事项,如特殊用药出现的副作用应向病人交待清楚,清除恐惧心理。并留病人联系电话及住址,定时随访病人,进行延续性的院外家庭指导,确定下次来院复诊检查时间。

2 效果

2.1 提升了护士的职业形象及整体素质

通过以人为本的规范护理服务,要求护士淡妆上岗,为病人提供站立微笑服务,给病人营造了一种友善、亲切、健康向上的人文环境,同时护士端庄的仪表,优雅的语言热情诚恳的态度,向病人及家属展示了护士美好的职业形象。通过不断强化现代护士职业角色教育,让护士掌握现代护理服务的运用方式与技巧,加强了护士专科知识,使护士从外表气质,言谈举止到内涵修养均得到了全面提高;急救技能、操作技术等培训,使护士业务精通、操作熟练、提高了护理人员的整体素质。

2.2 以人为本的规范护理服务提高了满意度

此活动实施改变了护士的工作作风,改善了护士的服务态度,把礼仪服务与临床护理融合在一起,体现了现代护理的艺术特征,提升了护理人员的服务水平,得到了病人的认同,提高了满意度。受病人点名表扬的护士达720人次,护理零投诉的科室达90%。

3 体会

“以人为本”和“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宗旨,不仅包括了为病人提供的最优良的护理技术,还包括了更加广泛的优质服务内涵[2]。以人为本的规范护理服务更注重给予病人人性化的关怀和照顾,通过人性护理,护士以人为本,以病人为中心的护理行为得到了升华,使病人充分感受到护士在其疾病康复中所起到的作用和责任,改变了护士在病人心目中的形象;唤起了护理人员对病人的爱心,提供主动、热情、周到细致的服务;从点滴简单易行的小事,温暖病人的心扉,密切了护患关系,拉近了彼此之间的距离,促进了护患之间的理解,从而提高了满意度。帮助医院建立良好的医疗信誉,提高医院知名度和社会信赖度,促进了医院两个效益的共同提高。

摘要:目的以病人为中心,为病人提供优质服务。方法通过全院各科把规范服务每一环节贯穿于从入院到出院全过程的始终,制定各种服务规范内容。结果提升了护士职业形象和整体素质,提高了病人满意度。结论规范以人为本的护理服务实施是促进整体护理健康发展,赢得病人对医院信赖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以人为中心,规范护理服务,满意度,实施体会

参考文献

[1]韩蓉,田耘.抓护士形象管理促护理质量提高[J].护士进修杂志,2001,16(1):30.

8.以人为本服务为体 篇八

服务即是管理

近年来,随着教育全球化浪潮的来临,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的海外留学生人数约占学生总数的15%。为了让每个学生能够迅速地融入到教学之中,该校提出了“服务即是管理”的工作理念。

“服务”贯穿所有工作。学校认为,所有的工作从性质上而言都是服务性工作,所有的部门都是服务性部门。因此在俄亥俄州立大学内,看不到明显的行政部门,尤其是涉及学生事务的部门,都被标注“服务”的字样。例如住宿服务办公室、心理咨询与心理健康服务办公室、学生健康服务办公室。

提供平等的“服务”。美国是一个高度多元的社会,不同种族、不同国家、不同信仰的人相聚在一起,必然会因为各自的文化差异而引发冲突。促进彼此之间的相互尊重,是实现优质教学管理的关键,同时也是为了每个学生能有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作为学校必须做出表率,平等地对待每一个学生。只有这样,才可能消除彼此之间的隔阂。

提供全面的“服务”。俄亥俄州立大学的学生服务涉及面很广,基本上可以满足在校学生的全部需求。从住宿服务到职业咨询,从健康服务到体育娱乐,从司法服务到家庭成员服务。可以说,每个到俄亥俄州立大学学习的学生完全可以高枕无忧地投入学习。

在全球化的今天,这种理念更应得到进一步推广,通过柔性化的服务式管理,营造出一个高度和谐的多元学习环境。

服务多元化

办学中,为了满足来自于不同国家、不同民族、拥有不同信仰的学生的需求,俄亥俄州立大学成立了多元文化中心,致力于打造一个多元融合的学习社会,让拥有不同文化背景的学生能够共同生活、共同学习。

多元文化中心每周会在固定的时间、地点接待前来咨询的学生,咨询活动一般为一对一,绝对保证学生的隐私。同时中心与校内其他研究部门合作,开展深入的文化研究,共同为学生提供多样的文化服务。为促进不同文化群体之间的交流,俄亥俄州立大学鼓励成立多元文化社团。目前校内学生社团总数达200余个,主要为宗教性和民族文化性社团。社团成员可以自发组织文化活动,学校则免费提供活动场地。

学校充分考虑到新生在进入多元文化环境时可能产生的心理问题,从而设立了完善的心理咨询服务项目。心理咨询服务由心理咨询中心负责,其不仅提供个体心理咨询和治疗,同时开展小组咨询,例如邀请来自于不同文化背景的学生,共同探讨某个情境,从而增进彼此的了解,达成观念上的共识。心理咨询中心成立至今,服务涉及群体超过7000人,服务项目涉及时间管理、抵抗抑郁、预防校园暴力、预防自杀等。此外,考虑到学生可能今后在美国就业及生活,学校平等地向每个学生提供就业指导,尤其注重文化方面的指导。

与此同时,为了更好地应对多元文化问题,俄亥俄州立大学设计了十分全面的学生服务体系。该服务体系的特点在于基本上由学生主导,并且是一站式服务。学校鼓励学生社团为学生提供服务,学校方面则提供资金和场地。

学校认为,学生需要什么只有学生最清楚。目前校内共有950个社团,能够提供的服务涉及方方面面,不仅有一般的住宿、餐饮服务,还包括宗教、文化、家庭等服务。事实上,新生自入学之日起,服务便已经开始,并且贯穿整个学习过程。这种高度系统化的服务体制,不仅提高了工作效率,而且方便学生获取服务,同时增强了学生相互服务的意识。

服务主体化

在俄亥俄州立大学,学生是真正的主人。学校鼓励学生参与学校管理,提倡学生为学生提供服务。

新生入学时,学校会要求各个学生社团在校内公开举办新会员招收活动。会员招收活动的场面十分盛大,堪比一次小型的选举活动。社团会向新生介绍自己的服务项目,以及校内各种活动及服务项目。新生在浏览每个社团的介绍时,实际上等于系统性地了解了整个学校的服务系统。

俄亥俄州立大学的社团活动有很多,例如读书活动、露营活动、领导团体培训活动、校园集会活动等。活动经费及场地均由学校提供,每个学生都有权申请开展活动。对于社团活动,学校的唯一要求就是让参与的学生感到满意,不仅激发了学生的主体意识,而且让校内服务资源得到了充分利用。

在住宿服务方面,学校将权力完全交给学生,由学生宿舍自我管理委员会全权负责。学生宿舍的安全、保洁等工作均由学生负责,学校则根据学生的工作情况,给予一定的经济补助。新生入学时,如果需要安排住宿,只要找到学生宿舍管理委员会即可,他们会提供一条龙服务。

学生宿舍管理委员会由高年级优秀学生和研究生负责,优秀新生经过考核后可以成为学生助理。一旦新生遭遇到生活问题,学生宿舍管理委员会将在第一时间内找新生谈心,同时与学校相关服务部门取得联系。

俄亥俄州立大学不仅是一所没有围墙的学校,更是一个没有班级的学校。从宏观上来看,整个学校是由大大小小的社团构成的。学校鼓励学生参与不同类型社团,从而将数百个社团串联在一起,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为了鼓励学生参与服务,学校设立了多种学生雇员项目。从研究助理岗位到一般的餐饮服务岗位,只要学生有从事工作的意愿,都将平等地获得参与机会,丝毫不存在国家、宗教或是种族等方面的问题。

在发展学生服务项目问题上,学校高度重视学生的意见。在遇到问题时,学校会公开邀请学生参与讨论。会议采用圆桌形式,每个学生都有平等发言的权利,从而极大地调动了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服务项目化

俄亥俄州立大学的服务总是从具体任务出发,将任务转化为学生乐于接受的服务项目。新生入学时,学校会安排新生参与“第一年体验项目”,这一项目被《美国新闻》杂志誉为“最为成功的学生项目”。

据悉,“第一年体验项目”由新生体验办公室负责,校内相关部门则会根据情况提供必要的协助。“第一年体验项目”有助于新生完成身份转型,让新生充分利用好第一年的时光,尽快融入学校生活。

“第一年体验项目”是经过精心设计的服务项目,不仅内容丰富,而且形式多样,能够在最大程度上满足新生的需要。“第一年体验项目”不仅为新生提供服务,而且为新生家长提供服务,有利于家长正确认识学校及整个教学活动。

“第一年体验项目”可分为8个小项目,具体是:一、指导日活动项目。由学生社团主导,为所有新生提供必要的生活指导及各种服务项目的介绍。二、读书协会。活动一般在每年夏季举办。新生在接到任务后,利用课余时间完成阅读,然后参与交流讨论。三、露营计划。一般在学校附近的山区举办,参与此类活动有助于增进彼此之间的交流,锻炼新生的意志。四、“交流者”活动。类似于当下流行的“真人图书”活动。新生将和具有“交流者”身份的高年级学生见面,“交流者”会分享学习、生活等方面的经验,同时全程辅导新生完成角色转型。五、领导才能培训。旨在为每一个学生提供平等成为领导者的竞争机会。培训为期一周左右,并且需要完成4个学分的领导才能课程。六、“欢迎回校周”活动。俄亥俄州立大学是一所极具社会影响力的学校,从这里毕业的学生在美国各顶级领域内均有不俗的表现。因此邀请名人演讲,成为了鼓励新生最好的方式之一。七、“第一年体验新闻”。新生入学后,会被要求登记电子邮件。新生会在第一时间内获得“新闻”播报。事实上,播报服务并不局限于为新生服务,所有在校学生都将在第一时间内获得最新的服务资讯。八、职业咨询项目。新生入学时,学校会要求新生参与职业心理测试,帮助学生规划自身的职业生涯。同时学校会提供系统性的心理咨询服务,解决学生遭遇到的各种心理问题。

9.坚持以人为本 真情服务患者 篇九

———河北中医肝病医院发展纪实报道

多年来,河北中医肝病医院从小到大,由弱到强,发展成为现在大型的、现代化的、充分突出中医特色的、科学地做到中西医结合的肝胆病专科医院,与医院始终奉行“真情服务患者,爱心奉献社会”的办院宗旨是密不可分的。千方百计提高医疗质量,搞好人文化服务,做到心中想着患者,一切为了患者,要求每一位医务人员,做到技术过硬,服务到位,不断创新和改变经营理念,使医院的管理、医院的诊疗手段、医德医术、医院的品牌建设,在创新中求发展。为了提高全院职工的素质和凝聚力,医院每年都要召开一次医德医风学习和动员大会、誓师大会、表彰大会,教育每位职工认识到患者的需求就是医院的经营目标。

真情服务为患者

河北中医肝病医院始终把“一切为了患者”的服务理念作为建院之本。实施了医患零距离、服务零缝隙、质量零投诉、诊疗零缺陷的“四个零”工程;开展了赛服务、赛创新、赛贡献的“三赛活动”;在医院职工中营造了比、学、赶、帮的良好氛围;并教育职工以重点肝病专科建设为龙头,全面提高医疗质量,为创建人文型、创新型、学习型、节约型、和谐型的“五型医院”而奋斗。在住院处认真实行首诊负责制,凡是来住院治疗的危重病人,医护人员都事先电话通知病房准备,然后派专人护送到病房,使病人有一种到医院就像到了自己家的感觉。并始终要求员工坚持挂牌上岗,积极推行文明用语,禁说服务忌语,并开展讲文明、讲礼貌竞赛活动。为加强医护人员全心全意为患者服务的责任心,他们又开展了“假如病人是你的亲友,你该怎么办”活动,让医护人员换位思考,使之对患者用真心、动真情。为加强对医护人员的思想教育和业务技能培训,医院成立了党支部、团支部、阅览室、健身房、多功能厅,专门购买征订了大量工具书、报刊、杂志,经常组织医务人员开展业务学习,举行业务竞赛,定期进行理论及实践考试。为了提高护理质量,该院彻底改革护理制度,逐步建立了以病人为中心的整体化护理体系,全面推行包括基础护理、治疗护理、心理护理和康复护理等全过程、全方位的护理模式。精化护理记录、强化护理操作,增加护士与病人直接接触、交流的时间,做到“把时间还给护士、把护士还给病人”,为病人提供良好的生理、心理服务。医院把服务质量、患者满意度调查作为对各个职工考核的重要标准,并作为制定工资和奖金的重要依据。

提升服务不提价

医疗费用是患者普遍关心的问题。为了减轻患者负担,解决老百姓看病贵看病难的问题,医院完善服务设施,简化服务流程,缩短候诊时间,在醒目位置公开医务人员的有关资料,推行住院病人一日清单制,给病人一本明白帐。为方便患者吃、住、行,医院在石家庄火车站每天安排10趟班车免费接送患者。对空腹前来检查的患者,免费提供早餐,提供纯净冷、热水,对中午临时休息的患者,免费提供休息室,患者可以免费听肝病防治知识、疗养常识等讲座。来诊晚的患者提供廉价的餐饮和住宿。为了方便患者,检验人员实行中午倒班制度,当天检验当天出结果,免除了患者旅途往返的疲劳和后顾之忧。住院期间,患者不但可以随时订餐,而且免费送餐到床头,并设有扶贫病房。同时,医院还设立了患者咨询部、回访部,建立了医患联谊卡,成立了肝病康复联谊会,免费为患者服务。

为了降低医药成本,医院专门从药厂高薪聘请了专业管理人员及机械师,不惜重金购进了国内外先进的制剂生产线,为了进一步提高药效,在严把原料药质量的基础上,又购进了自动炒药机,提高了药物的炮制质量。为了保证药品质量,防止购进假药、低质量药材,在省市药政部门的指导监督下,购置了一流的原料药材检验设备及试剂。医院专门聘请了省药检部门药学专家协助进原料药,严把质量关。如今,在中药价格上涨、人工费增长、水电费增加、税收明显增加的情况下,耿氏系列药价格八年没涨价,始终保持在较低的价位上,让利于患者。

目前,医院的临床检验费用、床位费、医药费、治疗费、护理费都以低价位、服务优、设备精良充分展示给广大肝病患者,为了方便患者家属陪床,医院还为患者家属提供了廉价的住宿和餐饮,让患者以及家属真正享受河北中医肝病医院自改革开放以来通过艰苦奋斗、自主研发、科技创新带来的胜利成果。

大胆创新出奇迹

河北中医肝病医院充分突出中医特色,科学地做到了中西医结合,先进的疗法,43(常用的院内制剂35个)个高疗效的中成药及具有独特疗效的辨证施治的70多个汤药协定处方。在抢救危重患者过程中,每年遇到靠以前的中西药解决不了的新难题,于是他们大胆创新,研治出新方药,挽救了一个个危重患者的生命,使医院的协定处方年年有增加。这些特效方药明显改善了患者的生存质量,大大提高了患者的生存率,使患者缩短了服药时间,缩短了住院时间。患者不但在短时间内得到了康复,而且减少了药费开支。低药费、高疗效 已经得到了广大患者的认可。河北中医肝病医院治疗重症肝炎、肝硬化、顽固性胸腹水、中晚期肝癌病人的存活率高,复发率低,医疗费用低,已被患者所认可。多年来,河北中医肝病医院在全国各地的广大肝病患者中享有良好的口碑,赢得了患者称赞,得到了各级领导的信任和大力支持,荣获了很多荣誉。

爱心奉献筑“和谐”

真情服务患者,爱心奉献社会,是河北中医肝病医院的办院宗旨。1997年以来,医院先后免费或垫费救助贫困患者2000多人次(包括来诊路上丢了钱的患者,抢救中医疗费不够的患者、极贫困的危重患者等);比如:1999年4月,为邢台极贫困肝硬化大量胸腹水患者郝宝勤垫费抢救转危为安,又继续门诊免费治疗两年,共花费6万多元,在当时全院职工只有60余人的情况下为其女郝小燕捐款3680元,救助其上学。与团省委联合组织“百名专家进百村”巡回下乡200多次;为贫困山区免费体检,送医送药300多人次;多次参加省、市卫生部门组织的义诊活动;先后协助在我省乡村卫生院开设肝病防治春雨工程服务网点200多个,投资捐助服务站14个。1999年5月,为正定县贫困农村奔小康修路捐款30万元;2003年非典时期,面对严重疫情,河北中医肝病医院主动请缨,承担起了京石高速正定出口处“非典”监测任务,没有要政府一分钱的补助,并向红十字会捐款2万多元。2002年4月,医院又主动请缨,肩负起承办全省肝病防治“春雨工程”的重任,九年来,至此已经免费将河北省两万多名乡村医生培训了一遍,花费200多万元。2008年汶川发生大地震后,医院积极组织职工捐款15万余元,为灾区送去了全院医护人员的慰问。

10.以人为本服务居民 篇十

——包头市昆区阿尔丁街道乌兰社区居委会

包头市昆区阿尔丁街道乌兰社区,占地面积255.6亩,建筑面积182706平方米,绿化覆盖率100%,人均绿地面积2平米。社区内居民楼61栋,居民2766户,常住人口6248人。乌兰社区党总支下设3个党支部,1个社区居民委会,有5名社区工作者,83名组织关系在社区的党员。近年来,乌兰社区紧紧围绕昆区实施“三带三区”发展战略和“三个一千万”工程的有利时机,把服务群众,服务发展,服务社会作为和谐社区创建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加强服务,在探索中求实效,在创建中谋发展。尤其是2006年温家宝总理对乌兰社区视察,给社区广大党员群众留下了巨大的鼓励和鞭策。乌兰社区先后被包头市命名为无毒害小区、安全文明小区、绿色社区、“结对共建”先进党支部、先进基层党组织、和谐社区建设先进社区;被内蒙古自治区命名为文明示范小区、科普示范社区、首批绿色社区;被团中央命名为青年文明社区,被中央文明委命名为全国创建文明社区示范点、全国社区商业示范社区、全国学习型社区等荣誉称号。

一、用关爱凝聚党心

昆区从2008年开始实施“三个一千万”工程,已经连续2年为社区干部增加200元补贴,现在的生活补贴人均达到每月1100元,还给交纳“五险”,解除了社区干部的后顾之忧。昆区还集中开展了“两室”用房建设,现在乌兰社区办公用房和基础设施条件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乌兰社区居委会的两室用房就是由建立最初的不足6平米,扩大到1997年的70平米,尤其是2004年从70平米增加到310平米,比居委会成立之初扩大了51.6倍。不但拥有了宽敞明亮的办公室,还设有健身娱乐室、图书阅览室、教育活动室、接访调解室和社区卫生服务站。居委会办公条件也从一套办公桌椅、一个公章、一把扫帚、一把铁锹,发展到现在不但办公桌椅舒适了,还配置了跑步机、举重健身器、乒乓球台、彩色电视机、DVD、电脑、打字复印机、数码相机等先进设备。政府自动化办公网络和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网延伸到居委会。“两室”用房建设的是阵地,凝聚的 1 是人心,而优美的环境,良好的设施则是建设和谐社区,吸引社区党员和社区群众的基本条件,乌兰社区党支部为了增强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社区党组织除了坚持“三会一课”基本组织活动外,还经常性地开展丰富多彩的学习教育、主题实践、服务群众活动。

以驻区 8 家单位党组织为依托,以社区党建联席会为纽带,先后与包头市扶贫办、昆区区委组织部、昆区工会等6家单位结成对子,开展“以服务社区群众为重点,创建社区党建工作新机制;以服务驻区单位为重点,创建社区党建工作新格局”为主要内容的“双服、双创”活动,努力营造“社区是我家,建设靠大家”的氛围。为不断扩大社区党总支的社区覆盖面和凝聚力。建立了以楼栋单元为单位的党小组,明确党员责任区,开展“一名党员一面旗、党员奉献在社区”为主题的党旗行动,组建了有85名党员参加的社区党员志愿者队伍。建起了党员志愿者巡逻队伍、党员环境护卫队伍、党员楼栋长队伍、党员服务队伍、党员帮扶队伍、党员调解队伍。形成了社区创和谐,党员做垂范的和谐共建良好局面。同时注重加强对下岗失业党员和流动党员的管理服务教育。认真组织下岗失业流动党员定期就近参加和开展活动,社区党支部还组织这部分党员在社区内认领社区服务岗位,让他们成为党的方针政策的宣传员,社情民意的调查员,邻里关系的调解员。在社区党支部的带领下,他们积极开展环境整洁、调解和助残解困活动。对长期生活在社区的党员每月20日组织集中学习,学习采取读书看报与听广播相结合,收看党员远程教育学习与看电视相结合,举办专题辅导讲座与座谈讨论相结合。并根据离退休党员身体状况采取不同的学习方法。对行动不便的上门送学习资料、上门传达会议精神、上门读书、读报、上门辅导等多种形式及时将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传达给他们,确保离退休党员组织生活“不离不退”。

把“爱我家园建和谐社区”与在职党员教育相结合。实行在职党员社区报到制度,并作为考核依据。社区在职党员是社区建设的重要“政治资源”,社区党支部聘请他们担任社区党建指导员、党员联络组长、联络员等职务,发放《一名党员一面旗,一片真情献社区》的公开信,提高了社区在职党员参与社区建设的积极性。关爱凝聚了党心,真情真心,社区党支部的温暖激发了党员的热情,进一步凝聚了党组织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二、用真情凝聚民心

近年来,乌兰社区党支部始终以“一个服务平台、两个服务站”为阵地,以顺应民心,为民服务的凝聚力工程,来推动和谐社区的建设,为解决辖区居民的老龄化问题,社区党支部与区委组织部、区民政局共同开展了居家养老工作。制作发放了心连心联系卡,为61户高龄、空巢、体弱多病的老人安装了呼叫服务器,配备了专职服务人员。服务内容包括生活照料、医疗康复、心理疏导、精神慰藉、家政服务。服务方式灵活多样,根据老年人的家庭收入状况以有偿服务、低偿服务、无偿服务来满足居家养老的需求。每月为社区4户70岁以上的低保、低收入的孤寡老人免费服务一次。先后为36户家庭的老年人进行53次各类服务。社区党支部还与包头义工联手为社区百名空巢老人举办了半人饺子宴活动。内蒙古人民广播电台、包头人民广播电台进行了现场直播。

社区党支部还以创建充分就业社区为载体,开展了为下岗失业人员送政策、送技能、送岗位、送服务、送温暖和落实优惠政策的“五送一落实”活动。先后对下岗失业人员进行计算机、美容美发、烹饪、面点等各类培训80余人次,自主创新讲座15场。社区下岗职工朱渝珍从自己创业,开办小饭桌到春晖托管班,历经10年致富不忘下岗姐妹,先后聘用了下岗职工12人,并有2人在她的带动下自立门户再创业,她的先进事迹曾在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栏目播出。目前社区98名下岗失业人员全部实现了再就业。

三、用和谐创建舒心

创建和谐社区,不仅需要构建和谐的社区环境、和谐的人际关系,还需要多元化的群众活动,乌兰社区党支部以创建学习型家庭、学习型社区为载体,不断提高居民的文明素质开展了以“讲文明、树新风,筑和谐”为主题,以道德、科教、文化、法律、卫生、绿色、劳动保障、消防安全进社区的“八进社区”活动。

社区文化站有书画协会、文体协会、乒乓球队、健身操队、太极拳队、太极剑队、秧歌队、歌咏队、舞蹈队、老年民乐演奏乐队、民歌合唱团等丰富多彩的文体组织。每年的鹿城消夏文化节,社区之光文艺晚会、趣味运动会、乒乓球联谊赛等文体活动接连不断。过去党员学习无教室,居民娱乐无场地,现在社区活动中心,每周一、四老年合唱团都有活动;每周三老年英语大学成为社区的一 3 道亮丽风景;每周五老年书画比艺切磋欢歌笑语;10000平方米的社区休闲娱乐场所,设有体育健康路径、儿童游乐场,清晨居民太极拳、太极剑、健身操、交际舞等表演展示了老百姓安居乐业的幸福生活。在四川汶川发生特大地震灾害时,老党员董礼夫妇向灾区捐款2000元,在他的带动下,社区党员以缴纳特殊党费等方式向地震灾区捐款18483.5元。捐助活动的开展进一步扩大了党组织在社区的影响力和战斗力,党组织和党员、党组织和群众、党员和群众之间架起了连心桥,像春风化雨般,温暖着一个社区居民。同时为进一步净化社区环境,乌兰社区党支部还以图书阅览室和科普画廊为阵地,开展读一本科普书籍、阅一份科普报刊、看一次科普画廊、听一次科普知识讲座、参加一次科普宣传的“五个一”活动。普及科学知识,传播科学思想,弘扬科学精神,向居民发放反邪教警示教育宣传手册500余册,提高了居民群众识别和抵制邪教的能力,乌兰社区内无邪教组织、无邪教参与者、无邪教活动。

依托社区卫生服务站以普及健康知识、增强身心健康为宗旨,经常开展健康知识、计划生育优生优育讲座。为社区70岁以上老年人建立健康档案,开办家庭病床,居民小病不出社区就能医治,极大地方便了社区居民就医。

11.以人为本 优化信息化服务 篇十一

摘 要:随着教育信息化建设的不断发展,信息化服务的重要性日益突显。本文根据信息化建设的特点和面临的问题,根据作者多年来的工作经验,深入思考,归纳总结,提出了以人为本,优化信息化服务的理念,为日后的信息化工作提供借鉴意义。

关键词:教育信息化;以人为本;信息化服务

中图分类号:G645.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8454(2014)21-0058-02

一、信息化服务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随着计算机技术的日新月异和信息化需求的不断增加,教育信息化建设如火如荼地进行。但是,在信息化建设的过程中,信息化服务的基础设施、服务领域、服务质量、服务投入等相应的存在如下问题。

1.信息化服务领域有待进一步拓宽

信息化建设已经从基础的网络设施建设,逐步拓展为服务于教学、科研、管理的各信息系统、视频服务等,信息化服务领域逐步拓展,服务内容不断增多,但随着信息化发展的需要,还是不能满足师生的需求,有待进一步拓宽。

2.信息化服务设施有待进一步完善

虽然近年来学校在信息化建设中为完善服务设施投入大量物力财力,有线网络和无线网络大规模部署,各类核心应用如雨后春笋般涌现,教学科研、管理的信息系统、视频服务应用广泛,但是,由于信息化发展迅速,师生在教学、科研、生活等方面对信息化的需求日益增加,信息化服务设施的建设与管理延滞了信息化建设的发展,因此,信息化服务设施仍需进一步完善。

3.信息化服务质量有待进一步提高

由于信息化服务的人员通常是计算机相关专业出身,重技术、轻管理、轻服务,服务意识和服务技巧不足,职业定位和认同感不强,信息化服务的硬软件和人员素质都有很大的提升空间,服务质量还有待进一步提高。

4.信息化服务队伍建设投入有待进一步加大

信息化服务是新兴的事物,其发展需要我们不断地对其合理的梳理与规范,包括软硬件及人员的分工、聘任、待遇、发展机制等诸多方面。因此,学校在逐年增加信息化服务的硬软件投入的同时,应该增加对信息化服务人员、服务流程等的各方面投入。

二、信息化服务的思考——以人为本,优化信息化服务

信息化服务工作作为师生教学、科研和生活服务的一项基本工作,工作人员应该认真做好工作定位,转变服务思维,高举服务大旗,做好信息化服务工作,进一步改进和加强信息化服务,为师生提供全方位、多层面、立体化的服务,拓宽信息化服务的渠道,创新信息化服务方式。

1.明确工作定位,增强职业认同

信息化服务工作者的优质服务是建立在自身对工作的明确定位和良好的职业认同感基础之上的,尽量避免出现得过且过的思想。只有发自内心的热爱自己从事的职业,爱行爱岗,工作才有激情,才有那份执着和快乐,才会将激情和更加饱满的精神面貌投入到工作中。

2.转变服务思维

把传统的“管理”转变为“服务”——从“管理”到“服务”,不仅仅是字眼的变化,而是整个意识的转变。在工作中,我们与师生的很多不和谐都是因“重管理,轻服务”所造成的,是服务的供需双方关系错位所导致的。如果我们从思想意识上把“管理”转变为“服务”,明确我们的工作是以“方便师生”为目的,那么很多矛盾就会迎刃而解。在服务中实施管理,在管理中体现服务。

把服务从“态度层次提升到意识层次”——要以100%的诚心去服务。俗话说:“心诚则灵”,只有具备“诚心”服务的意识,才能真正地站在师生的角度思考,而不是为了完成工作任务而“例行公事”地去服务。

服务要创新——随着信息化程度地不断提高,师生对服务方式、水平等要求也越来越高。我们要避免工作方法和思路上墨守成规,因循守旧,必须通过加强自身的业务水平学习,持之以恒地为师生提供优质服务,并且以人为本,不断创新服务理念、服务模式、服务内容、完善以师生为中心的工作流程。

3.高举服务大旗

以人为本,强化服务意识——要围绕信息化工作主线,树立服务第一位的思想。信息化服务工作人员要牢固树立服务无小事、和谐是大事、形象是服务的观念,端正服务态度,处理好工作、家庭、事业三者之间的关系,不把个人的情感带到工作中来,时时刻刻规范自己的言行,保持高昂的工作热情,增强服务意识、宗旨意识、责任意识。

提高服务技能——人是生产关系中的决定因素,也是推进生产力发展的主导力量。工作人员的素质高低直接决定优化服务最终的效果。因此必须要坚持以人为本,开展多种形式的学习活动和业务培训,了解信息化技术发展和应用的前沿信息,加强与兄弟院校、科研企业的交流,为信息化事业健康发展提供持续的智力支持和人才保证。

端正服务态度——信息化服务工作不仅仅是简单地处理好业务,而是要在为师生办理业务的同时提供优质主动的服务,要把服务与工作结合起来,这样才能让前来办理业务的师生感到满意,才能使真正意义上的优质服务深入人心。

增强服务责任心——永远也解决不完的麻烦就是服务不负责。现实生活中,服务不负责的情况时有发生。因此,信息化服务决不能“守株待兔”,只有将服务重心前移,积极了解师生在信息化服务方面的看法和建议,及时整理总结,才能为进一步提供高品质的服务打好基础。

服务要注重每一个细节——俗话说“细节决定成败” ,服务质量的好坏很大程度上是由每一个服务细节决定的。因此,信息化服务工作要重视服务流程的每一个环节、每一件小事,保证服务的及时性和准确性,让师生从内心感受我们服务的真诚。

服务中要换位思考——俗话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换位思考,推己及人”。若我们只是单方努力做好信息化服务,却没有换位思考,从全校的需求角度出发去提升服务质量,结果可能是我们努力付出的信息化服务却得不到师生的认可和支持。信息化服务工作过程中,我们只有从师生的角度出发,才会了解师生的真实需求,不断反思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才让广大师生切实体会到信息化服务水平的提升;只有从师生的感受去出发,才能领会提高信息化服务的目的与意义,体验师生的感受与需求,以实际行动落实服务规范、践行服务承诺。

服务中要注重沟通——服务中的换位思考需要强有力的沟通来实现,只有不断地沟通,才能深入地了解师生内心的真正需求,从内心出发,用心去服务师生,做到时时用心、事事用心,才会提供师生需要的满意的服务。

4.团结协作

信息化服务工作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领导的信任与支持、各院系职能部门的支持和配合、信息办全体工作人员的团结协作,不是一个人或者一个部门单打独斗可以完成的。信息化服务团队需要共同坚守,每个人在自己的岗位上各尽所能,发挥团队精神,相互信任、包容、沟通,与其他人协调合作,互补互助,共同完成。

5.加强制度建设

管理制度在信息化服务工作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信息化服务工作需要完善的制度来保障,需要完善各种服务制度,建立健全服务质量监督与考核制度。

信息化工作的顺利、有效开展必须以健全、规范的规章制度为前提,作为一名信息化服务人员,我们必须学会准确理解国家、学校相关的信息化指导政策、方针,制定和健全适合本校师生的实施办法和规章制度,使得信息化建设有章可循、有制可依。同时,面对不断发展变化的环境,能够与时俱进,适应国家和学校的信息化建设战略,适时调整和修订,细化和严密,努力优化各信息化管理制度,使制度切实成为信息化建设的指挥棒,共同推进信息化的蓬勃发展。

6.加强业务能力培养

信息化服务面向全校师生提供技术支持、支撑和保障,需要信息化服务工作人员具有扎实的理论与技术实践的基础,并随着信息技术的日新月异而不断提升自己的技术水平和信息素养,这与一贯提倡的学习型机关非常的契合。单位可组织人员进行内部技术交流、邀请相关设备厂商进行现场培训,也可以通过外出向兄弟院校取经,参加国内外技术前沿的交流培训,并通过内部交流的方式进行分享,或者个人利用业余时间学习与充电,为今后的工作夯实理论和实践基础。

三、结束语

信息化服务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各个部门通力合作,需要全体员工共同努力。在我们致力于提升信息化服务品质的同时,我们要坚持在以人为本和换位思考中加强服务建设,站在全校师生立场上理解和感受,只要做到这一点,我们对师生的信息化服务会得到质的提高,我们的工作也会得到师生的支持和理解。

12.立足以人为本谈图书馆服务创新 篇十二

关键词:图书馆,服务创新,以人为本

图书馆界提出“以人为本, 服务创新”的理念, 已成为图书馆办馆的方针和服务的宗旨。我们认为“, 以人为本”是一种思想与意识“, 服务创新”则是实现这种思想与意识的一种手段和途径。由于服务手段是多样化的, 服务内容是丰富多彩的, 所以, 图书馆的“服务创新”, 首先要进行思想创新。首先要进行思想创新, 然后才有服务方法、手段的创新, 通过“创新”, 来更好地为实践服务, 也只有将服务落到实处, 才能在新的技术与经济环境下体现以人为本。

1. 图书馆人性化服务的概念

顾名思义, 人性化服务就是要“以人为本”, 在从事图书馆服务工作中, 自始至终不以机械的、墨守成规的方式运用工作的规章制度, 而是采取灵活的、根据不同服务对象采用不同的、富有人情格调的不同方式。要以满足人的需要, 实现人的价值, 追求人的发展为趋向。以充满人文关怀, 体现美与和谐的形式来开展图书馆的活动。人性化服务所带来的好处就是:进一步提升服务水平, 拉近与读者的距离, 同时充满人情味的服务和优雅的环境可以减轻人们对竞争的压力, 使人们在商业化气氛浓重的环境中获得一种心理上的愉悦感觉。

2、“以人为本”理念“以人为本”理念的提出, 表明

图书馆人对服务读者认识的深化, 对读者价值和权利的认同, 体现了图书馆人对读者人文关怀的感悟。

现代社会注重的人性不是善恶的问题, 而是人的合理的精神和物质需求。读者索取信息资料和陶冶精神本身就体现了人性的问题。读者的需要是无限的, 但就图书馆现实性而言, 读者的需要在一定时期、一定范围内只能是有限满足。所以, 图书馆的人性化服务理念, 就是以尊重读者、关怀读者为宗旨, 与读者相互沟通, 并建立一种亲切的、平等的、相容的服务关系, 让读者在图书馆服务中找到一个充满人情味的精神家园。图书馆人性化服务是人类步入高度文明的信息化时代和图书馆现代化所追求的一种新型的服务理念, 是图书馆为读者提供全方位、全流程、全天候、多样化服务模式的必然趋势, 也是图书馆工作管理创新追求的目标。

3. 构建图书馆人性化服务体系的主要途径

人性化服务体系可以用心去做, 用话去说, 用手去干, 用脑去想。人性化服务不仅要在形式上新颖、多样, 主要是在人性化服务体系上扩大其内涵, 延伸其价值。

3.1 把人性化的服务理念变成馆员自觉的行为准则

图书馆的一切工作都是围绕着读者的需要而开展的。在服务过程中应以读者为中心, 筹划可以预见的读者需求变化趋势, 整合图书馆各种资源和服务功能, 形成一个以服务为导向, 以读者需求变化为动态响应的服务体系, 让人性化服务理念成为馆员的自觉行为准则, 使人性化服务渗透到每一次服务、每一个环节、每一个细微之处, 让读者真切地感受到图书馆的温馨, 体会到在图书馆是一种快乐, 是一种满足, 是一种权力, 而不是外在约束, 使读者有一个轻松舒畅的查询、阅读心情。

3.2 体现环境与人的亲和力

图书馆应为读者提供一个舒适安静的学习环境, 包括灯光、温度、色彩、声音、空气流通等都要满足人的生理和心理需要, 以人体感觉舒适为宜。图书馆的阅览环境对读者的阅读愿望和阅读效率及学习效率有直接影响。人性化阅读环境要让读者既感到舒适, 又能激发读者阅读学习兴趣。在图书馆环境中增添一些艺术品和绿色植物, 如字画、雕塑、陶艺、壁挂、盆栽等, 使室内环境布局达到协调统一。当读者一走进开放舒适、通透宽敞的阅览环境里, 不仅产生书中有人的感觉, 还能领悟到一种脱离尘嚣、修身养性, 投身书海的强烈感召力, 激起读者美好的阅读欲望。

3.3 图书馆各种标识设计要贴近人性化的要求

树立人性化的服务意识, 不仅要规范服务语言, 而且在图书馆内设置的警示标语要有人情味, 多一些“请…”、“毋…”, 少一些“严禁…”和“罚款…”等辞令, 让读者进入图书馆感到愉悦、舒适和亲切, 让读者感到遵守图书馆规章制度是一种责任和义务。图书馆对服务流程进行设计时, 应以方便读者习惯为出发点, 制作出醒目一点的区域指示牌、服务流程图、信息公告栏等。标识设计要清晰、形象、体现人性化。要使读者能轻松自如地到达自己想要去的区域。

3.4 增强图书馆馆员自身的服务水平

图书馆在人性化服务中应激励馆员不断“充电”以强化自我。要以开放、主动、公益性服务的精神, 开展多层次、多形式的服务, 切实落实“读者至上, 服务第一”的宗旨, 来增强读者对图书馆的信任度和依赖度。馆员对每一位读者都要真诚、亲和。馆员的一切活动都要围绕以读者为本、以人为本这个中心。馆员不仅要精通本专业的知识, 还要广泛掌握其它各类学科知识, 为读者提供更好的人性化服务。

不管是传统图书馆, 还是数字化图书馆, 其目标都是服务读者。我们的任何规定、决策和目标都必须定位于我们的读者, 满足他们对信息和知识的需要。搞好服务的根本是创新。创新要以“以人为本”为前提, 以向读者提供优质服务为宗旨。创新服务不仅是理念意识的创新, 更是服务内容及服务方式的创新。随着社会的发展, 读者的需求也会越来越高, 甚至会以商业服务的标准来看待我们的服务水平、评价图书馆的信息服务工作。如果图书馆不能创新, 就会在传统图书馆向现代化图书馆转型的进程中落伍, 因此, 要坚持思想观念的创新, 并落实到读者服务实践中去, 努力满足读者的各种人性化需求, 提供相应的人性化的、优质的服务。

图书馆人性化服务是一个永恒的主题。图书馆开展人性化服务的目的是:宣传以人为本, 实践以人为本, 把更多的不同层次的读者吸引到图书馆中来, 使他们享受到知识的熏陶, 得到知识的启迪, 收获知识的成果。来图书馆的读者越多, 说明文明的理念越深入人心, 社会整体文化素质越高。随着信息化进程的加快, 诸多人性化的问题有待我们进一步去探讨和完善, 只要图书馆以人性化服务改革的姿态去努力实践, 图书馆事业就一定会充满生机与活力。

参考文献

[1]张思辉.图书馆人性化服务理念的思考[J].图书馆学研究, 2005 (4)

[2]杨翊.面向未来、以人为本的图书馆信息服务[J].情报探索, 2005 (3)

[3]花明.论以人为本理念在图书馆服务中的实施[J].图书馆工作与研究, 2005 (1)

13.以人为本服务居民 篇十三

——中山北街社区党支部

中山北街社区位于原州区城区北部,辖区面积1.8平方公里,是固原市最早的三星级社区。社区现有常住人口2800户8500人,流动人口约280人,有低保户233户671人,廉租住房户535户,社区专职工作者7人,社区现有注册党员77人。社区综合服务中心设有党员活动室、图书室、老年活动室等,为社区居民提供全方位的优质服务。自开展创先争优活动以来我社区共接待上级部门观摩评比2次;社区先后荣获“自治区无传销示范社区”、“自治区环境友好示范社区”、“原州区文明村居”、“原州区平安社区”、“原州区先进基层党组织”、“原州区五四红旗团支部”等荣誉称号。社区干部获得原州区级以上荣誉和奖励的有3人。

自创先争优活动开展以来,中山北街社区党支部积极按照上级党工委的安排部署,结合社区实际,紧紧围绕“服务居民群众、建设和谐社区”这一主题,以创建“五好”党支部为目标,通过落实承诺践诺、双向互助、民主评议等载体实践活动,党员以“增强党员意识,争创一流业绩”为活动载体,突出创新特色,从满足居民群众多元化的服务需求入手,着力解决居民群众实际困难和问题,社区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干部的先锋模范作用得以较好体现,社区人口计生、文化、民生等各项事业蓬勃发展,

学习园地,成立“爱家园、创和谐”读书协会,吸收社区居民参与其中,组织他们学习,达到提高社区党员群众素质,服务人民群众,促进各项工作的目的。落实“三个一”学习制度和党支部学习制度,要求社区干部每两月读一本,每两月写一篇心得体会,每两月开展一次读书学习交流活动。社区支部书记、社区主任参与街道推行的“两管三评一推优”活动,进行评议,排队推优。干部每人撰写心得体会10篇,整改措施7份,自查个人风险点15处。

二、坚持以人为本,党员带头促和谐

(一)抓“承诺践诺”,真正取信于民

社区党支部牢牢抓住“承诺践诺”这个关键,紧密结合社区实际,提出了以争创“五星级”社区、争创自治区科普示范社区、办好民生实事等承诺,通过落实责任、强化措施抓工作落实。针对东扩小区一直以来无居民健身场所这一难题,社区党支部高度重视,多次与驻辖区各单位联系协商争取,在社区门前空场地铺设了1000平方米的居民健身活动场地,并且配备了整套的健身活动器材;为解决社区文化活动室无人管理和环境脏、乱、差的问题,党支部积极与小区物业协商,由物业筹资、聘用社区志愿者定时打扫卫生并管理文化活动室器材,同是挪出经费购置了橡棋、麻将等娱乐设备,为社区老年人活动提供了方便舒适的环境,赢得了居民和社会的好评。在 “连心工程”工作中,社区支部积极与清河镇沙窝村党支部和东郊社区党支部联系,落实双诺事

吸引了社区居民党员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物业代表、片警、志愿者代表、低保户等参加,会议的氛围越来越浓,代表关心的话题越来越多,涉及居民关心的低保、养老、廉租住房、环境卫生、社区治安等问题,与会代表在会上踊跃发言,所提的意见建议都本着维护居民群利益,对居民议事会上确定的事项,社区“两委”班子都能见诸行动,得以有效落实。例如,去年为解决东扩小区活动场地建设资金匮乏的问题,社区党支部积极联系驻辖区单位房管局出资6000元,联系帮建单位原州区工会出资1000元,其余资金在街道党工委的努力下得以解决;2011年6月7日高考期间,针对东扩小区居民反应18号楼前晨练健身队噪音扰民一事,通过社区调解委员会的积极调解,很快解决了噪音扰民的问题。居民议事会的召开使社区的工作更加透明化、公正化,广大居民群众和代表通过参与议事会,投身社区管理、奉献社区的主人翁责任感更加强烈。

社区首问责任制的实行使前来办事居民心里有了着落。社区针对前来办事的每个居民群众,不管大事小事都进行登记,对当场能够办理的给予及时办理,不能当场办理的登记后在7日内给予答复,热忱周到的服务为居民群众解决了实际问题。截止目前,社区已累计实施医疗救助128人,救助特困户48人。例如,社区居民王峰的3岁女儿患有眼癌,去年花去了近10万元的医疗费,前来社区寻求帮助,社区干部全力以赴帮他申请办理了民政救助和医疗救助资金2万元,王峰万分感激。

利用各种活动开展科普知识的宣传,通过科学普及占领社区文化阵地。社区党员志愿者积极配合社区支部,以办板报、宣传栏、组织讲座、播放教育片等多种形式,面向广大群众,大力普及科学知识。社区配合科技协会抽样调查10户居民群众对科普知识的认识与了解,积极倡导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组织开展各类文体活动,以阳春群艺乐园为首的社区文艺队曾多次参加各种文艺演出,丰富了社区居民的文化生活。今年在街道办事处与物业部门的协助下,对东扩小区门前的空地进行整修,安置活动器材,丰富辖区居民健康生活。

(三)开展社区教育服务

一是依托社区党员活动室、计划生育人口分校、团员活动室、法制教育基地,为社区党员、居民群众提供学习场所,并对社区居民群众和党员开展经常性的知识讲座、观看电教片、进行反腐倡廉的宣传等。二是在“五五”普法教育工作中,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坚持“以人为本,立足社区”的防范理念,狠抓法制教育。发放宣传单800余份,板报5期,清查外来务工人员180余人。

(四)开展社区民生服务

一是开展计划生育人性化管理。社区计划生育工作按期完成结扎上环任务;辖区流动人口持证率为98%,发放避孕套1256盒,避孕药300盒,定期做“三查”服务80人次。二是认真落实惠民利民政策严格执行城市低保 “三级审批、三榜公示”程

活动新高潮,居民群众积极投身到社区建设中来,个个争做履行居民公约、爱护环境卫生的社区主人,社区内好人好事层出不穷,成为创建和谐社区一道亮丽风景,不断促进社区和谐发展。

上一篇:2022关于中班老师教学的工作计划下一篇:某公司新春团拜会策划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