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语交际心得体会(共15篇)
1.口语交际心得体会 篇一
教材教法培训心得体会
振兴东街小学 杜忠艳
2015年3月24日,我参加了小学英语教材教法培训。现场聆听讲师对四年级下册做出的教材及教法分析。总结这一次的培训体会如下:
“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使学生树立自信心”。在教学实践中,我体会到通过设计新颖、有趣的活动,以活动为载体激发学生的积极学习情感,符合小学生的认识规律和情感规律特点。当然,这些活动的设计要紧扣相应的教学内容,也要符合英语教学本身的特点,使认知活动和情感体验同步协调地进行。
一、在角色扮演活动中体验学习乐趣
英语作为一门外来语言,对学生来说,首先摆在他们面前的就是缺少这种外在的语言环境。在现实生活中,学生没有说英语的需要,没有说英语的对象,更没有说英语的意识。然而根据我对学生的观察,我发现他们一般都比较喜欢在模拟的情景中扮演角色,通过角色扮演,他们可以把自己对生活的感悟和期望以模拟的方式表达出来,从中获得满足。因此,巧妙的创设情景,既可以克服非母语教学的缺陷,又可以利用好小学生这种乐于角色扮演的动力,从而使教学活动更为有效。
二、在个性展示活动中激发参与热情
每个人都有展示自己从而获得别人认可的的愿望,这一点在小学生身上体现得更充分。因此我利用一切机会让学生结合自己所学的知识,用个性化的方式展示自己,学生都很乐意参与这些活动,学习的积极性提高了。
三、用累积性评价活动提升学习自信心
小学生对学习的自信心主要还是来自外部的评价,学生自信心的提高是一个持续的过程,所以不能指望通过一两次积极评价就能帮助学生建立起良好的自信心。要通过一系列有层次的积极评价才能有效提升学生的学习自信心。教育教学过程,不仅是“传道、授业、解惑”的过程,而且也是师生情感交流,心灵碰撞的过程,更是学生沐浴教育爱的过程,德国著名教育家第斯多惠说过:“教育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知识和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所以,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必须以情入手,以情换情,以情激情,才能开启学生蒙昧的心扉,才能弹奏出教学艺术的美妙乐章。为此,我在英语教学中做了些探索,愿与各位同行共商.总之,无论教学出现任何问题,教师只要有严谨治学对学生负责的态度,加强教和学策略的学习和研究,反思和实践,任何问题就会迎刃而解。
2.口语交际心得体会 篇二
一、让阅读教学课成为提高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肥沃土壤
1. 激发兴趣, 在导入新课中进行交际。
兴趣是小学生最好的教师, 它促使学生去追求知识。有兴趣的学习能够使学生全神贯注, 积极思考, 使学生掌握知识迅速而牢固, 使学生由“要我学”变为“我要学”, 使学生不仅会学, 而且学得生动活泼, 学得积极主动。
2. 创设情境, 在学习课文内容中进行交际。
苏霍姆林斯基说:“儿童是用形象、色彩、声音来思维的。”对于那些内容有趣、情节生动、人物形象鲜明的儿童文学作品, 包括寓言故事、童话故事等, 如果让学生充当故事中的主人公, 创设故事情境, 就能增强学生的口头语言表达能力。
3. 添加复述, 在总结课文中进行交际。
在教授《卡罗尔和她的小猫》等课文时, 教师可以在总结前让学生参与复述课文, 复述时其他学生要认真听, 当复述得不流畅时, 其他学生可做补充, 最后教师总结。不论学生复述得怎样, 教师都要加以鼓励, 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发展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二、让口语交际课成为提高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主阵地
口语交际课是口语交际训练的主阵地。在低年级《我想这样做》的口语交际课上, 笔者主动帮助学生搭起“交际”的舞台, 创设富有浓郁时代感的生活情境, 激发学生说话的欲望, 让学生在多姿多彩的舞台上自由观察、表现和表达。笔者为学生创设了两种情境:一个盲人在商店买东西;一位同学摔倒了, 走路一瘸一拐的。让学生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话题, 小组合作讨论, 自由组合进行角色表演, 并让扮演者说出心里的想法。角色表演可以紧紧地抓住学生的好奇心理, 使学生想说、乐说。这样, 既能把课堂这个舞台提供给学生, 让学生充分展示、发挥自己的想象力, 又能让学生在帮助别人和被帮助的情景中提高口语交际、观察、逻辑、思维和表达能力, 并受到爱的教育。低年级是口语交际训练的起始年级, 教师应重视这个阶段的口语交际训练, 根据新课程标准的精神, 努力上好口语交际课, 逐步使学生做到有话可说, 有话想说, 为中高年级的作文训练打下良好的基础。
三、让实践活动课成为提高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摇篮
课堂教学虽然是学生口语交际能力训练的主阵地, 但口语交际能力的提高需要通过大量的课外实践活动才能实现。
1. 考察活动。
如, 组织学生外出参观、访问、调查等活动。活动结束后, 教师应要求学生对所调查的数据进行交流、整合, 向教师和全班同学汇报。
2. 服务活动。
如, 组织慰问、做好事等活动。参加活动后, 教师应鼓励学生利用班会时间向他人介绍活动的目的、内容, 继而组织演讲等。
3. 联欢活动。
如, 举行“庆六一”朗诵、“十一”讲故事、背古诗、说名言等活动。这些活动都是锻炼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平台。它们既丰富了学生的生活, 又帮助学生积累了素材, 活跃了思维, 使学生有话可说, 有话要说, 培养和发展了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四、让习作训练课成为提高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助力器
从说到写是学生学会作文的关键, 会说便会写, 说是写的前提。可以说, 口语交际能力的强弱直接决定着学生写作水平的高低。对此, 教师要着力对学生进行说话训练, 指导学生“我手书我口”, 以达到说与写的统一, 既锻炼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又在说中开启学生的思维, 丰富习作题材, 学习表达方法。如, 在口头作文训练指导时, 笔者指导学生就某个题目有条理、有表情地进行讲述。从说到听, 从听到议, 从议到写, 将口头语言转化为书面语言, 用我心思我事, 用我手书我口, 从而使习作做到言之有物, 言之有序。
总之, 口语交际训练要善于激发学生的兴趣, 使其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实践, 创设情景, 多途径地训练, 让每个学生想说、乐说, 大胆地、无拘无束地进行口语交际训练, 培养学生良好的口语交际能力。
3.小学生口语交际教学体会 篇三
关键词:口语;交际能力;情境
一、依据个体差异,对学生进行口语训练
学生个体之间存在着兴趣、个性、能力等的差异,所以教师应对不同对象进行不同的口語训练。
1.热忱鼓励,面对性格外向型学生的口语训练
热忱鼓励是教师引导学生保持持久的学习热情,促使学生积极向上的法宝。性格外向型学生的心理活动倾向于外部世界,他们对语言的理解反应比较敏锐,情绪不稳定感情易于波动。教师不能把其看成缺点,更不能用尖刻的言辞讽刺挖苦。教学时,教师应当怀有耐心和诚心。
2.情感激励,面对性格内向型学生的口语训练
性格内向的学生心理活动倾向内心世界,他们对批评、否定性的语言特别敏感,容易产生偏执、自卑的心理定势,情感含蓄,表现欲望不外露,一般不善言谈。教学时,教师多用启迪的语言引导学生,诱发其学习的主动性与热情。在言辞的选择和语气上,始终保持对他们的信任与期待。
3.创设课堂朗读情境,培养表达能力
教师创设一定的朗读情境,让学生尽快体味文中的情感,抓住课文中最能表达情感的言语,通过各种朗读方式和技巧去感悟这些语言想象所蕴含的思想情感。
4.组织辩论,培养交际能力
口语交际的核心是“交际”二字,听方与说方双向互动过程,只有交际的双方处于互动的状态,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口语交际。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有意识地组织学生进行课堂论辩,以达到交际的目的。
二、创设倾听情境,培养交际能力
1.抓住要点,培养听话能力
说话者说一段话或读一篇文章、讲一个故事,听者能快速而准确地捕捉内容的要点,对关键话语、词句有敏锐的反应能力。要有边听、边思考、边摘记要点的听记能力。
2.体验生活,提高交际能力
学生口语交际的活动源泉是社会实践活动。引领学生在实践中亲身体验,在实践中培养学生的兴趣,让每个学生在参与过程中发展口语交际能力。因此,教师要有计划、有组织地开展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为学生创设一个良好的交际环境。
参考文献:
张孟宗.浅谈小学生口语交际训练.江西化工,2010(03).
4.听口语交际课心得体会 篇四
韦莉红
口语交际课的设置,体现了语文课的传统观念在不断的变化。在口语交际中包含两方面的内容:一是强调在学习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人,要激发学生在课堂中主动参与,主动探索,主动思考,主动实践,在说中学会说话,在交际中学会交际。二是课堂教学中注重以学生思维活动为主体,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下面就听了城里老师讲的口语交际课谈谈自己的心得体会。
一、“口语交际”的特点
1、听话说话常常是单方面的,口语交际则是双向互动的。参与交际的人不仅要认真倾听,还要适时接话题,谈自己的意见和想法。这样,在双向互动中实现信息的沟通和交流。
2、口语交际比听话说话更具有实用性。口语交际题来源于学生生活,形式是当面交谈,与生活实际状况没有什么明显的区别,学生课堂上学的,正是生活中要用的,很有实用价值。
3、口语交际需要更全面的表达技巧。既然是面对面的接触、交流,就不仅需要听说技巧,还需要待人处事,举止谈吐、临场应变、传情与达意方面的能力和素养。
二、大胆放开,营造氛围
现代教学论的真谛就是主张教学重在发挥人的价值,发挥人的潜能,发展人的个性。口语交际课在这方面有着重要优势。因此,在口语交际教学中,要鼓励学生说有创见的话,说错了重说;说不完整的,自己或同学补充;没有想好的想好再说;你认为不清楚的地方可以举手提问;有不同意见的可以当堂进行争论,自由发表意见,营造一个民主、和谐的口语交际氛围,使学生敢想、敢说、敢问、敢发表自己的意见。
三、创设说话情境
在学生已有了要说话的欲望的情况下,还要创设一定的情景,使学生有话可说。当然不同题目的口语交际就会有不同的情境创设法,同一题目的口语交际也可用多种情境,只有创设多样的口语交际环境,课堂才会有趣,学生才会敢讲会讲,通过师与生,生与生面对面的口语交际,丰富口语交际知识,掌握口语交际的方法技巧,提高听、说、交往的能力。
四、运用双向互动,使学生积极思维能力逐步提高
听说能力是靠人脑的言语运动区支配的,当人们进行口头语言交际时,说话人会产生说话动机,用简短的内部言语确定说话的大致内容,接着将大脑中储存的词语、句式、语气,选择出来,按一定的规则排列起来,然后借助发音器官的协调运动,将内部言语转换成外部言语,传达给听话的人,听话的人听觉器官接受了说话人发出的声音符号,立刻将声音信号传到大脑的言语听区。这时,言语听区便进行积极的思维,把声音信号变成语言句子,从而表达和理解其意义。
五、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
5.学习口语交际讲座的心得体会 篇五
吕妙莉
口语交际中如何让学生想“交际”。要想让学生想“交际”必须做到以下三点:
1、要培养学生的交际兴趣。因为积极的兴趣是口语交际的基础, 如课例让学生来玩《找朋友》游戏中,先告诉大家我有五个朋友,然后将这五个朋友出示给大家看。再将这五个朋友贴在黑板上,要求是一个人猜,其其它同学们边拍手边说:找呀找呀找朋友,我的朋友在哪里,谁能帮我找一找。如果找到了,就说我的朋友在这里。老师用这样适合学生年龄特点的语言来激发他们的交际兴趣。学生就乐于参与交际,交际的积极性也很高。
2、是要选择好交际的话题。因为好的交际话题是口语交际得以持续的必要条件,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从学生的年龄特点和生活、学习实际出发,精心选择他们感兴趣的话题。
3、是营造学生交际的氛围。给学生营造了一个和谐、自由合作交流的学习氛围,把学生带入接近生活的场景,让学生成为情景中的一员,并通过教师的语言、神态等帮助他们迅速进入角色进行交流。这样就有效的提高了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6.部编本口语交际培训体会 篇六
一、称谓的变化:由遮遮掩掩转而旗帜鲜明
课程标准明确规定口语交际是1—2年级的语文课程内容,但现行各版一年级上册语文教科书却极少以之冠名。以人教版义务教育课标实验教科书为例,口语交际内容都直接以活动名称来命名,如“有趣的游戏”“这样做不好”“我会拼图”等。这种呈现方式,仿佛流露出小语界对口语交际的陌生和种种争议及担忧。在操作层面,这种“犹抱琵琶半遮面”的方式,多多少少让一线教师有些迷惑:究竟是口语交际还是看图说话,抑或是实践活动? 部编义务教育小学语文教科书一年级上册大大方方、脆脆生生地提出了“口语交际”概念,以“口语交际:×××××”的形式指称其内容。“正名”的背后,体现出编者对口语交际的重视,看到了口语交际能力在现代公民素养中的重要性。同时也表明,小语界对口语交际理论的认识正逐步深入,对口语交际教学的研究正日趋深化,变得更加自信、扎实和稳健。尤为重要的是,在学生上学之初就开宗明义地提出“口语交际”概念,有利于广大语文教师坚定信心,在教学中把它提升到与识字、写字、阅读同等的高度,着力加以培养。
二、合理吸纳学界研究成果:考虑交际的语境、目的对行为的影响
表一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标实验教科书和部编义务教育小学语文教科书一年级上册《口语交际》内容及要求的对照表。
从表一可以看出,人教版义务教育课标实验教科书的《口语交际》虽然注意到了交际的互动性,但依然有着过去“说话”的印痕。部编义务教育小学语文教科书《口语交际》在此基础上前进了一大步,在交际主体言说的过程中,更加注重交际语境和交际目的对言语的制约、解释功能。本文所说的语境,既包括语言因素,如作品的上下文或说话的前言后语等,还包括非语言因素,如交际的时间、地点、场合、交际对象以及社会、文化背景、自然环境、语体环境等。以笔者之陋见,在设计《口语交际》时,只有关照到了语境层面,才意味着真正地迈进了口语交际的门槛。
让我们细读教材。在本册第一次《口语交际》 “我说你做”中,教材以便签条的形式明示“大声说,让别人听得见”。为什么要做这样的提示呢?因为这是游戏中、活动中的交际行为,如果不大声就没法进行下去。那么是不是平时说话就一定要大声呢?在第三次口语交际时,教材专门安排了“用多大的声音”的内容,通过创设不同的情境,使孩子们明白,声音的大小随说话的环境、场合、时间、对象、目的的不同而不同。又如“我们做朋友”,强调“说话的时候,看着对方的眼睛”,这既是交际的礼仪要求,同时也是一种交际策略,通过看对方的眼睛,形成特定的气场,给对方施以影响;或是根据对方的感受、反应,随时调整言说方式和内容。在“小兔运南瓜”中,只有结合上下图的内容,才能合理地填补空白。由此可见,对交际语境的重视是本册《口语交际》编制的特色之一,它预示着交际学的研究成果正被教育界所接受,并将其转化为适宜的课程资源,给口语交际教学带来了新的风貌。
三、课程内容教材化:有明确、稳定的学习指向
通过表一可以看到,部编义务教育小学语文教科书《口语交际》设计的另一个创新之处在于,以“便签条”的形式告知师生本次交际活动的核心价值在哪里,“学什么”一目了然,教学导向功能十分显著。具体编排如下图所示。
笔者曾多次聆听口语交际课,与教师们交流观点。对于现行教材,多数教师只关注活动的过程、步骤、要求,却不关注也看不透活动到底培养学生哪些交际能力,往往不知道教什么,从哪里入手,教到什么程度。因为要上课,所以又非得教点什么。于是,同一交际内容,不同的教师理解各异,训练的重点也就千差万别。更有甚者,课堂上什么都不教,只简单地给学生提供一个平台,让学生自由说说罢了。
在教师对教材知识、技能目标非常模糊情况下,教学就会无所依凭,课堂毫无“安全感”可言。
王荣生教授在其专著《语文课程论基础》和《语文课程标准所预示的范型转换》《简论欧美语文课程的知识状况》《简论制约语文课程与教学目标的知识状况》《从知识状况的角度看语文课程》等一系列文章中,将语文知识体系的完善提到了新课程能否顺利实施的高度:无论是研究、设计我国的语文课程与教学目标,还是考察、借鉴国外的语文课程与教学目标,对语文知识体系的完善状况的关注和审视,都应该紧急地提到议事日程。
笔者认为,口语交际教材应该建立独立的、系统的知识体系。虽然课程标准提出不宜刻意追求语文知识的系统和完整,但强调的是“不宜刻意”,并没有否定“语文知识的系统和完整”。应该说,语文学科现代化的进程,也是语文知识科学化和系统化的进程,语文知识的明确、系统和完整,意味着人们对语文学科本质有了深入体认,语文学科建设得以深化。从这个层面讲,部编义务教育小学语文教科书的《口语交际》设计,在口语交际知识体系建设上迈出了具有重要意义的一步。
2016年10月13日,我有幸参加了学校组织的小学语文部编本教材培训。虽然只有一天的时间,但培训所给我的启发却是一笔永久的财富。聆听了张沛等各位老师对教材的分析及具体的指导,自己部编教材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使我的教育教学观念进一步得到更新,下面是我通过培训获得的几点体会:
1.在本次培训中,专家教师主要从拼音教学、识字写字教学、阅读教学、口语交际等方面进行详细分析讲解,让我耳目一新。专家老师主要从教材以专题组织单元,整合的方式组织教材内容编排特点。并且要注意把握本组教材各部分内容之间的联系详细讲解。这一点,让我在潜意识中明白了一个道理,要想拉近课本与学生的关系,首先要吃透教材,才能在这个基础上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在使用教材的同时,我们也要注意教学内容提示及一些教学中所要注意的问题。如:识字课。我们要了解它的编写形式、特点。1)、内容与专题紧密联系。2)形式多样,体现出要对中华优秀文化的传承与弘扬。3)采取韵文的形式编写,易于朗读。特别是低年级的小学生,我们要充分地发挥课文中的插图作用,借助图画猜识生字,读通句子。必要时,我们可以采取合作的学习方式,把课文读通顺。老师绝对不能包办代替学生,而是加强引导学生注意发现的层次性,将发现的识字方法迁移到学习中,让他们自己动手操作和鼓励他们独立完成。不过要时时对生字进行复习和巩固。2.结合拼音认识汉字、学习词语和儿歌,提倡学以致用,强调拼音的实用价值。教材倡导学用结合,在运用中学习。教材中安排了词语和儿歌,并且结合词语和儿歌的学习认识几个汉字。这些词语,都是由学生学过的音节组成的常用词语,每课的几个词语之间存在着内在的逻辑关系,可以使学生初步感知语言特点。所选的儿歌也都包含本课新学的音节。这些词语和儿歌,为学生巩固拼音、复习本课和前面学过的字母和音节提供了语境,体现了拼音学习的工具价值,同时引导学生积累语言,形成初步的语感。
3.树立生活语文的理念,将语文教学由课内拓展到课外。首先,要更新理念,树立正确的语文教育观。要把学生从沉重的课业负担中解放出来,让学生少做题,多读书,让学生成为支配课余时间的主人。教学中要强调精讲,使学生能在课内完成大部分作业。如果我们用大量的作业把学生课余的时间塞得满满的,学生便丧失了自我发展的空间,窒息了学生的灵性,扼杀了学生的创造力。生活即课堂。培养学生具有日常口语交际能力,也只有在日常生活中不断实践,反复历练,把生活所得的一点一滴累积起来,才会形成一个人的口语交际能力。所以,教师要打破课内课外的界线,树立大语文观,生活处处有语文,把口语交际的课堂延伸到学生五彩斑斓的生活之中,关注自然,关注生活,关注社会
4.重视交际习惯和交际意识的培养。教材重视培养学生的交际习惯和交际意识,考虑学生起点,着力改进学生日常交际中可能存在的问题,如缺少交际意识、不考虑对象场合等不良交际习惯。教材中的几次口语交际活动,让学生在不同的交际情境中实践最基本的人际交往原则:相互尊重。这是开展口语交际活动的基点,是需要从一开始就着力培养的交际习惯。
7.口语交际心得体会 篇七
一、激发兴趣, 增强实效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培养兴趣是关键, 激发欲望是目的, 在教学中, 可采用游戏、表演等喜闻乐见的形式来促进学生对口语交际的热情。教师要把口语交际融于阅读教学之中, 如学完《迷人的张家界》一课, 可请学生当“小导游”介绍人间仙境张家界的迷人景色, 使学生的兴趣与课堂融为一体。既锻炼培养了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和阅读能力, 又让他们认识到口语交际能力的重要性与实效性。
二、创设情景, 开展实践
学生在课堂获得口语交际的技巧有局限性, 教师多引导学生广泛运用好如演讲、朗诵等课外实践活动培养其口语表达能力。
模仿真实场景, 当好“主演员”。如教学《介绍自己的学校》, 让学生收集整理好有关自己学校的资料与信息, 再组织学生游览校园, 每到一处让学生对其介绍, 老师见其有一定困难时可点拨, 这样学生“八仙过海, 各显神通”。
口语交际贵在实践。只要我们循循善诱, 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 仿真环境, 就能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水平。
三、利用资源, 拓宽渠道
口语交际是一个多向、多阵地的过程。让学生能听说和评议, 才能达到口语交际课的真正目的。如让学生给家人讲讲当天的收获;周末带孩子去游玩, 让孩子讲述在游玩时的见闻, 既加深父母与子女之间的感情, 又能打开了孩子的心灵之窗, 还培养了孩子的口语交际能力。
总之, 口语交际的训练天地十分广阔, 在教学中通过师与生、生与生、家庭与孩子面对面的口语交际, 可以让学生更好地掌握口语交际的方法、技巧, 不断提高口语交际的能力, 这也是作为当代老师在教学中与学生沟通的一项必不可少的教学方法与技能。
摘要:为增强口语交际应用, 提高口语表达能力, 教师应在教学中研究与探讨新方法以培养与提升学生的“说话能力”。
关键词:口语,教学,交际
参考文献
8.口语交际心得体会 篇八
【关键词】丰富生活;激活生活;关心生活;体验生活
【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标识码】A
口语交际能力是人与人交流的基本能力。口语交际不仅能体现言语的能力,也是关系到一个人能否和谐发展的大问题,而且还能体现交际的能力、做事的能力、做人的能力。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把口语交际训练作为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抓好抓实。那如何对学生进行有效的口语交际训练?笔者认为语文教学其实就是关于生活的教学。口语交际作为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的“根”在生活中。因此,口语交际教学必须从生活出发,以生活为平台,让口语交际教学过程成为口语交际的“训练场”,使口语交际教学与生活实践保持紧密联系。
一、创设情境,丰富生活,激发口语交际兴趣
口语交际就是让学生“具有日常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这种能力的形成和培养,不是凭空得来的,也不是一蹴而就的,而要在具体的交际情境中,通过多层次、多角度的训练,逐步感悟,慢慢积淀的。也就是说,口语交际教学要创设丰富的生活情境,让学生在不同的情境中提高口语交际能力。例如,在执教《照片里的故事》时,为了让学生能较完整的讲述照片里的故事,教学时创设了四次生活体验场,在真实的体验场中学生们大胆实践,一次又一次地克服心理障碍,交际能力一次又一次地得到提升。其中最满意一个环节是让学生们在搭建的真实的体验场中主动和与会的老师交流。对于二年级的孩子来说,这次交流无疑是对他们心理上一次重大的考验。交流前,先教给学生与陌生人交流时应注意的事项,像介绍自己、打招呼、征求老师的意见等等交际礼节常识,然后放手让学生主动找老师讲照片的故事。孩子们在这次交流中,收获的是自信,是幸福。另外,与会教师资源的利用无疑也是孩子们得到一次一对一的教学辅导,真正实现全员参与,全员提高。
二、巧抓时机,激活生活,提升口语交际能力
日常生活中训练学生语言的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教师要及时抓住并利用生活中的题材,激发学生说话的兴趣,进行口语训练,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生活中常常会出现一些突发事件,教师应当把它们作为口语交际的题材,引导学生感受口语交际的实用价值。如,有一段时间,班里个别孩子经常去小卖部买小零食。针对这一现象,我开展了一次“远离三无小食品,合理用好零花钱”活动,让学生当小评论员,对买小零食这一现象进行分析。先让学生以小组的形式讨论吃小零食的危害,再集思广益想杜绝这一现象的方法。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发表了自己的看法,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这不仅提高了学生判断是非的能力,同时也提升了他们的口语交际能力。
三、寻找热点,关心生活,创造性开展口语训练活动
在平时生活中,挖掘交流素材,做个有心的老师是很重要的。例如,在执教的《我的教室我设计》这个口语交际系列活动,就是源于我们每学期的教室布置。班级教室的文化氛围布置是班级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增强班级向心力,凝聚力,激发学生热爱班集体的热情。于是抓住征集班级教室文化氛围设计这一时机,采用以小组为单位讨论设计方案的模式,利用口语交际课训练的时间,通过各小组汇报的形式来训练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活动中,每个小组成员在组长的带领下大胆设想,广泛交流,有理有据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并能够专心听同学的设想,虚心听取其他同学的设计方案,并积极建议、补充、评议。最后,全班采用竞标的方式选择最佳方案,这样的活动训练更好地调动了全体学生参与的积极性。
平时让学生留心关注生活中的热点问题,用心辨析,在活动中实话实说,既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又培养他们明辨是非的能力。如,每天可利用晨读十分钟让学生轮流到台上“谈天说地”,展示自己,张扬个性。谈天说地的内容丰富多彩,可以评时事、议趣闻;可以说影视、谈书籍;可以谈学习感受,叙奇思妙想……经常开展这样的训练,学生口语交际能力会提高得很快。
四、课外实践,体验生活,从中获得口语交际的快乐
现实生活中蕴涵着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口语交际资源,因此,要打破课内课外的壁垒,把口语交际的课堂延伸到广阔的天地之中,既能使学生学到在课堂上学不到的知识,又能在实际应用中提高口语交际的能力。一是开展多样活动,如组织学生参加游园、联欢等活动,开阔视野,丰富口语交际内容。定期组织一些家校联谊活动,学生在活动过程中,既增长了知识,又提高了交际能力。二是贴近、走进身边的日常生活,如进超市购物、到公共场所做环保小卫士等。在这些体验活动中,学生主动与他人打交道,请求帮助、解决问题,不但能培养学生倾听、表达、交流的能力,同时还能让学生深入生活,接触社会,从中获得交流的快乐。
总之,口语交际教学只有从生活出发,以生活为平台,将口语交际的教学过程成为生活化的学习过程,我们的口语交际教学才有双向的和谐与互动,心灵与心灵的碰撞,学生才会说起来,语言才会活起来,口语交际训练才能真正动起来。
参考文献
[1]胡春林.口语交际训练教学对小学生的作用[J].小学生作文辅导(教师适用),2011(3).
[2]张莉丽.浅谈新课程中农村小学口语交际教学[J].新课程(教研版),2009(9).
[3]崔秀丰.小学语文交际教学的实践探究[J].学周刊,2011(5).
[4]任丽艳.口语交际教学中有效性的分析[J].小学时代(教育研究),2011(4).
[5]康树林等.低年级小学语文教科书插图分析研究[J].现代教育科学普教研究,2005(4).
9.浅谈口语交际教学的点滴体会 篇九
小学教科书中的口语交际一般给学生提供图画,在看懂图意的基础上进行交流。语文教科书通常以图画描绘、语言描述,为学生创设一定的口语交际情景。,正适合小学生年龄、心理特点和知识阅历水平,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创造性的加工处理,以创设出更加符合学生实际的口语交际情景,从而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口语交际的积极性。我在多年的教学工作中,对口语交际教学方面,不断的研究、摸索、探索、探讨,得到了一些经验启示,那就是:
一、联系生活实际,再现情境,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学生的日常生活是丰富多彩的,其中有无穷无尽的交际情境。教师要做学生的知心朋友,尽力融进学生的生活,深入了解他们的兴趣爱好和活动范围,潜心发掘和提炼生活中有价值的、学生熟悉而又感兴趣的交际话题来创设交际情景。教学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回忆、联想等手段再现生活情景,激发学生的交际兴趣,促使学生主动积极地参与口语交际实践。如:我在教学口语交际《学会做客》时,我根据教材内容以及一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创造了生动、有趣的情境,激发了学生的交际兴趣,引导了学生在模拟表演中学会做客。口语交际《学会做客》这课时,我首先让学生知道,到别人家做客,在门口应该怎样做?见到主人应该怎样说?受到主人的招待该怎样说?跟主人告别时该怎样说?先说说,再分角色表演。在教学的过程中,我鼓励学生在活动中大胆表达,积极参加讨论,乐于交际。在交际的过程中,知道做客的基本礼节。初步养成观察生活,在生活中学习的意识。又如:学生经常到商店买文具盒、铅笔、橡皮、写字本、书包等文具。买文具的时候,学生会向售货员了解文具的种类、特点、功能、质量等事宜,有时会和售货员讨价还价。为此,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再现“买文具”的生活情景,进行“买文具”的口语交际练习。因为学生有切身感受,买文具的情景会历历再目,所以能兴致百倍地投入到口语交际中去。
二、师生进行表演、创设情景、激发学生口语交际兴趣
语文教科书中的口语交际内容和情景,并不是所有学生都亲身经历过的。有些内容学生虽然似曾相识,但了解得并不是十分真切。为了增强口语交际的真实性,使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觉,产生不吐不快的交际欲望,教师可以跟学生合作,也可以让学生跟学生合作,通过表演,模拟再现教科书中设计的口语交际情景。师生表演模拟交际情景前,要精心设计,反复练习,力求模拟的情景贴近生活,符合实际,让学生感到真实可信。否则,难以使学生产生想说的愿望,难以达到预期的口语交际教学目的。如:《请到我家来》口语交际的教学,我为了给学生创设一个生动逼真的交际情景,我和同学们预先在教室里摆好了桌子、凳子、桌子上摆好我们自己种的鲜花、暖水瓶、喝水杯子等物品,由于我们事先精心做好了准备工作,分组进行了反复的演练,所以上课时我先找了几个学生表演,《请到我家来》的口语交际教学内容,以启发大家进行口语交际,激发学生口语交际的兴趣,再以小组为单位,分角色轮流表演“请到我家来”。交谈中可以提问和解答。要求人人都参与,要说清自己家所在的位置,还要注意有礼貌。在教学的过程中,我鼓励学生在全班范围内主动邀请同学到自己家做客,介绍清楚自己家的具体位置,并回答学生们提出的有关问题。《请到我家来》这堂口语交际课情景创设的特别好。通过我们师生、生生的共同表演,学生真实的感受到了接待老师、同学的全过程。观看时,学生随着教师和学生表演的情绪变化而变化,再加上自己生活经验的参与,积极性非常高涨。不仅如此,学生还能根据自己的生活实际
创造性地进行了练习,取得了非常好的教学效果。
三、利用多媒体课件,创设情景,培养交际兴趣
口语交际教学的情境是丰富多彩的,有些是难以通过表演来进行创设的。我为了学生口语交际训练的需求,又不得不创设教科书中所提供的情景。在这种情况下,我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通过多媒体课件演示创设口语交际情景。在教学口语交际《找春天》这课时,在我们大西北的土地上还是一片光秃秃的田野,树枝上刚刚发出了嫩绿的芽,我为之着急,这时,我想利用课件为同学们制作图上画的老师带着学生到郊外观察春天的景物如:有清清的小河,有刚发芽的柳树,有嫩绿的小草,还有各种各样的野花以及天空中飞翔的小燕子、小鸟等,再配上悦耳动听的音乐和小鸟的叫声等,更是身临其境。我为同学们精心制作了多媒体课件,使课件达到画面精美好看、声音悦耳动听、情景生动逼真,使学生想看愿看,不知不觉、自然而然地融进多媒体课件所创设的情景中去了,从而产生了情感共鸣,调动起了学生交际的兴趣,激发了学生表达的欲望。学生观看多媒体课件之前,我根据教学目标,给学生提出了观看要求,使学生明确知道自己应该做什么,应该注意什么。这样才能较好地发挥多媒体课件创设的作用。又如:在进行口语交际《认识交通标志》的教学时,我首先让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知道,我们走在城市的马路上,会看到各种各样的交通标志。可以说交通标志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是非常重要的。教学前,我让学生到城市中进行了实地观察。但对于我们远离城市的学生来说,让自己的父母利用节、假日带着进城,也是一件不容易的事。真实的交通标志,学生见都没有见过,想让他们说出交通标志的作用,是非常困难的。所以,我通过演示多媒体课件,丰富了学生的认识,激发了学生口语交际的兴趣。这对于教育技术现代化已经普及的我们学校来说,不是一件难事,在教学过程中,学生通过课件的演示认识了各种交通标志,这堂口语交际课上的效果较好,是我没想到的。这主要是教学媒体运用的恰倒好处。
四、进行语言描述,创设口语交际情景
口语交际情景的创设要根据教学内容和我们宁夏地理位置、气候变化、风土人情等,采取适合自己的方法进行。通过语言描述创设交际情景就是一种特别经济使用的方法。教师要在教学过程中,通过生动形象的语言描述再现当时的情景,学生在听的过程中,结合有关的情境积累,借助想象,丰富交际情景,同时能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如:有个小朋友在宿舍区踢足球的时候,不小心把邻居家的玻璃打碎了。有的小朋友让他赶快向邻居说明情况,照价赔偿。有的小朋友说邻居不知道是谁打碎的,赶快离开算了。我在教学的过程中以《我该怎么办》为话题组织学生进行口语交际练习时,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描述当时的情景:(下午放学以后,小强和朋友小勇、小亮在宿舍楼前高高兴兴地踢球。他们你争我抢,热火朝天。这时小强飞脚一踢,把足球踢了出去,足球飞出老远。只听哐当一声,邻居家的窗玻璃碎了。看到这种情景,小勇、小亮赶紧跑到小强身边。小勇着急的说:“小强”赶快向邻居家赔礼道歉吧!”小亮不以为然的说:“别管他,邻居又不知到是谁打碎的。”小强一会儿看看小勇,一会儿看看小亮,不知怎么办好,急得头上直冒汗)。同学们,小强应该怎么办呢?请你们开动脑筋给小强想想办法,咱们以〈〈我该怎么办〉〉为题,进行口语交际练习,好吗?学生通过我生动形象的语言描述,仿佛看到了小强他们踢足球的场景,仿佛看到了小强打碎邻居家玻璃的情境,仿佛看到了小强左右为难的样子,在加上自己已有的生活体验,一定会想出好的办法。(还因为小学生特别是小学男同学,天真、活泼、好动、爱踢足球,再加上每个同学都有闯祸的亲身经历和体验,所以说起来滔滔不绝。)
所以,利用语言描述,创设口语交际情景,教学效果也一样好。
五、利用图画,创设口语交际情景,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图画表现的是事情发展过程中某一瞬间的情境,它通过线条、色彩和构图展示给学生一定的情境。小学语文教科书中的口语交际教材,充分利用图画的这一特点,通过构图精美、色彩鲜艳、情境典型的图画,再现学生生活中曾相识的情境。这些图画有的是单幅图画,有的是连环图画。学生通过观察图画,联系图画提供人、物、景,根据画面展示给学生的事情发展进程中的那一瞬间,向前推理,推出事情发生的原因,向后推理,推出事情发展的结果,然后连起来理出事情发展的全过程。这样,学生在观察图画的过程中,看想结合,想象人物的语言、动作、态度、表情,结合自己已有的生活体验再现图中的情景。教科书的编者为使学生较好地观察图画、理解图意,精心设计了观察提示和观察要求。因此,教学时,教师要引导学生在阅读观察提示的基础上,认真仔细地观察图画,展开想象,再现图中的情景,最后引导学生结合生活实际,改组再造图画提供的情景,创造出适合于学生口语交际的情景。如:在教学口语交际《我们的成绩》这课时,我让同学们先看口语交际的话题要求:
1、学生先每人选送一件自己认为最好的美术、书法、手工等作品参加展览,并向同学们介绍自己的作品,2、然后说说自己是怎样完成这件作品的,最后评一评谁的作品好,好在哪里。
为了让学生更直观地明白这次口语交际的方法、形式,教材特意安排了一幅图。图上画的是一个展览室。展览室的墙壁上有同学们的书法、绘画作品,桌子上摆着手工制品。一个学生一边张贴自己送来的书法作品。一边与身旁的女同学交谈。另一个学生送来了自己制作的轮船模型。还有一个女生在认真地观赏同学们的摄影、绘画作品。通过这幅图,学生既可明白口语交际的内容,又可知道口语交际的方法和形式。因此,教学中要巧妙利用这幅图,激发学生的口语交际热情,激活了学生的思维,使学生自主、积极地进行口语交际活动,逐步提高口语交际能力。
六、利用录象,创设口语交际情境
10.口语交际心得体会 篇十
文明和谐地进行人际交流,是现代公民的必备素养。《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初中生“具有日常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在各种交际活动中,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初步学会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发展合作精神”。评价学生口语交际能力“应重视考查学生的参与意识和情感态度。评价必须在具体的交际情境中进行,让学生承担有实际意义的交际任务,以反映学生真实的口语交际水平”。在语文教学中,我每节课向学生提供5分钟左右的时间,布置口语交际的话题,让学生轮流进行练习,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我在实践中总结出开展好口语交际训练应注意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一、明确要求,学会表达,学会倾听,交流沟通。
口 语交际的要求即是“会说话”、“会听话”。在说的过程中,要简明、连贯、得体,注意文明礼貌用语,必须有普通话。在听的过程中,应把握对方说话的要点,做 出准确的判断或得体的回答。这些要求应该向学生明确提出,让他们在实际联系中按要求去做。我在向学生提出要求时,是巧妙地借一个幽默性的练习完成的:
李大华正在阳台上浇花,楼下的刘阿姨说:“小李,你真爱美啊,我刚晾的被单也锦上添花了。”
你听出刘阿姨的言外之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假如你是李大华,你如何回答刘阿姨: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在引导分析时,我向学生指出,如果听不出别人的言外之意,就可能答非所问,同时指出别人的缺点时应避免直截了当地去说,应含蓄委婉地去说,顾及到别人的内心感受和接受能力。接下来提出要求是水到渠成的。
二、立足生活,联系实际,与所教课程内容紧密相扣。
在刚进行口语交际训练时,我给学生作了一个“话说语文” 的示范,让学生对口语交际有所认识和了解。在之后的教学中,我设计了一系列有针对性的话题,其中第一个是“介绍自我”,让学生介绍自己。说话训练刚开始 时,学生门是一脸的不在乎,认为老师给他们提出了一个连小学生都能做到的事。在学生说话交际的过程当中,我对他们进行鼓励,对他们的说话练习给予恰当的评 价,指出他们的优缺点,他们便逐渐喜欢上了口语交际这个正课之外的活动,也形成了一种积极参与的课堂氛围,学生对每节课都抱有很大的期待,这也是我能成功 进行教学的一个法宝。
1、话题要贴近学生的生活。“生活就是学语文的大课堂。”来自生活的,是学生们最熟悉的,也是他们“有话可说”的。如设 计“搞卫生**”、“老师为什么迟到”、“我最喜爱的笑话”、“班里的故事”等话题,让学生们切实感觉到“说话”就在他们身边,不是一件多么高深的事情。
2、紧密联系课本内容。口语交际的话题可以与所学课本内容有机结合在一起,作为新课的导入环节。这样,不但可以创设良好的教学氛围,还有助于学生准确地 理解课文内容。如在学习《智取生辰纲》一文时,我给学生布置的题目是“《水浒》人物故事谈”,学生从课外书籍或所看过的影视作品中搜集来的故事进行交际,既是对课文的很好补充,又有助于加深理解原著,更锻炼了他们的概括、表达能力。再如学习小说、戏剧等带有情节性的作品时,让学生扮演其中的人物进行对话,会起到很好的效果。
3、由易到难,训练要有阶段性。说话,看似简单,但在公开场合要准确完整地表达出来,尤其是“脱稿”而说,是有一定难度 的。因此,在实际训练中,布置给学生的话题要从易到难,说的话要由少到多。这就要求教师做好计划,有阶段性地去训练,提高学生的口
用心 爱心 专心 1
语表达能力。如低年级可 以 以“自我介绍”、“我喜欢的故事”等“命题”式说话题目进行训练,说话的内容不要求太多;中高年级可以“话题”“情景表演”进行练习。当然,在一个阶段 内,也应有步骤地去练习,逐渐提高学生的能力。
三、多元评价,听说结合,提高学生口语交际的积极性。
口 语交际还要注重对“说话”的评价,因为这可以提高学生倾听的意识,掌握听的技巧。同时评价本身也是说的过程,把听说有机地结合起来了,评价的过程,不但要 会说,还要善于发现“问题”。我在训练中,注重从发音是否正确、语句是否通顺、意思是否明确、语言是否得体连贯、内容是否富有启迪意义、说话的仪态是否自 然大方等方面去评价,对学生表现出的优点提出表扬,让他们发扬保持;缺点明言以告,不断得以改正,鼓励他们争取取得更大的进步。
同时,评价方式可以是老师评价、学生评价、自评等,要灵活运用。
快乐5分钟,让学生在期待中迎接你的语文课。
11.口语交际心得体会 篇十一
关键词: 中职学生 口语交际能力 强化训练
口语交际能力是用有声语言的形式,伴以合适的非言语手段,恰当、机敏地以听与说为实现方式,进行信息、情感交流的能力。良好的口语交际能力是社会选用、聘用人才的一项重要条件。正如美国著名人际关系学大师卡耐基所说的:“一个人的成功,15%取决于他的专业知识,85%取决于他的口才和人际交往能力。”
正是意识到口语交际的重要性,近年来,国家对现行中职语文教材进行了多次改革,使教材内容更具职教特色,更有利于培养中职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尤其新教材把学生的口语交际训练作为一项重要内容,在《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学大纲》里明确了口语课的课时占阅读课的35%,充分体现了口语交际教学在整个中职语文教学中的分量。不仅是中职语文教学的一项重要内容,而且对全面提高中职学生的语文素养以适应今后择业就业、促进社会交往具有重要意义。
然而,就现状来看,中职生的口语交际能力不容乐观,主要表现为课堂上发言讨论不主动,课后交往言语贫乏,实习、面试时口语表达不流畅,态度拘谨,难以将自己的特点恰到好处地传递给用人单位,从而失去许多实习、上岗机会。即使有机会实习、上岗,也有不少学生因为难以和领导、同事恰当地沟通、交流,无法满足用人单位的要求。
笔者认为造成这种现状的原因,除了学生原有语文基础薄弱、口语交际能力较低外,更主要的是中职学校口语交际教学并未受到应有的重视。大多数语文教师仍然沿袭传统教学模式,没有脱离以传授知识、分解字词句篇章为重点的普通中学语文教育模式,重读写,轻听说。这种教学模式造成中职学生毕业时口语交际能力低,严重影响学生的发展,不适应信息化社会的要求。因此,强化中职语文口语交际教学,提高学生口语交际能力显得尤为重要。
结合多年中职语文教学实践,笔者认为强化中职语文口语交际教学,提高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途径有两种,即强化课堂教学和拓展课外训练。只有精心设计、有效组织,才能切实提高中职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一、强化课堂教学
强化课堂教学要从强化听力训练、强化说话训练、强化朗读训练、强化演讲训练四个途径进行。
1.强化听力训练
倾听是口语交际的重要手段。王尚文教授曾说:“听是语文学习的精髓。”听的能力具有独立性,会说的人不一定会听,反过来,会听的人不一定说得好。“说话是人生的需要,听话是人生的艺术”。这句话告诉我们“听话”比说话难,因为“艺术”总比“需要”复杂。强化听力训练有助于提高阅读能力、思维能力和注意力,从而提高口语交际水平,所以必须对听力进行单独训练。
在听力训练时要求学生做一个专注的听话者,听话时听准说话者的说话内容,把握说话者的动机,分析说话者的弦外之音。教学中可以设计复述、听评等形式训练。具体地说,就是课前安排讲故事,学生听完后复述故事,要求能说出故事梗概、主题思想等。
此外,还可以让学生挑出一篇自己认为最好的习作,在全班口头发表出来,请同学们欣赏;然后,大家共同评析,就这篇文章谈感受、提意见或提问题。教师应给学生一个较易把握的评析标准,使训练目的明确。要求学生做到:(1)认真听别人的作品,谈谈自己听完文章之后有什么感触、收获和联想。(2)指出成功应用了什么写作方法和写作技巧?(3)评点文中展示了怎样的个性和具有什么独特的东西?一些学生常犯“千人一面”的毛病,缺少自信和独立品格。需要教师在评析鉴赏中加以引导。
以上这些训练可以提高学生的注意力,养成专心听讲的习惯,锻炼口头表达能力。
2.强化说话训练
说话是口语交际的主要方式,是人们交流信息、沟通感情的桥梁。说话是否得体,可以体现一个人的内在修养、文化水平、素质高低等。著名语言学家张志公曾说:“善于说话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要具备很多能力,其中要有敏捷的驾驭语言的能力。”语文教师可以利用课前五分钟进行说话训练,全班轮流,人人参与。在说话训练前,根据中职生的年龄特征、心理特点、知识水平等选择说话话题,选择那些他们能说、愿意说的话题。如校园、社会上的热点问题、焦点问题,如“2008年北京奥运会”、“上海世博会”、“日本核辐射”等。在说话训练过程中,要求学生说普通话,注意语音和语法规范;要得体、适合语境;要有礼貌,体现真诚、谦虚、大方;要适当运用表情、手势、眼神等。
当课前演说每个学生都能顺利完成后,可以尝试让学生进入教师角色,经过精心准备,上台为大家讲课、讲评练习题,或做考前、赛前动员等。实践证明,被动学习十次不如主动讲授一次。特殊的场合(课堂)、特殊的角色(教师)、特殊的关系(师生)全面提高了学生的心理素质、应对能力和口语交际能力。
3.强化朗读训练
朗读是把书面语言转化为有声语言的再创造活动,是运用清晰的普通话语音,有感情有技巧地读。朗读既是阅读教学的重要手段,又是提高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有效途径。教师在对学生进行朗读训练前,应重视读法指导,让学生明确朗读要求,诸如语速、语调、重音、停顿等,通过这些显性要求,学生达到声情并茂、字正腔圆的目的。教学中训练学生在普通话朗读的基础上,理解文章内容,把握感情基调,多读多练,从而达到以情感人的目的,与听者共鸣。如李白的《將进酒》要朗读出诗人的豪情逸兴和集怀才不遇、壮志未酬、蔑视富贵、及时行乐于一体的复杂情感;又如《雷雨》一文,文中共出现了十九个“哦”,这个词有时表示疑问,有时表示感叹,有时则带有恍然大悟的意味,读的时候要做不同处理:或语气上扬,或语调下降,或拖长音调,或简短音调等。通过课堂上这种长期的强化朗读训练,使学生逐渐掌握朗读技巧,养成有感情地进行口语交际的习惯,切实有效地提高口语交际能力。
4.强化演讲训练
演讲又称演说、讲演,是在大庭广众之下宣传某种主张的一种讲话方式,是有声语言和态势语言密切配合表达思想感情的一种宣传方式。以口头语言为主,以态势语言为辅,能够有效训练学生的口语表达技巧和心理素质。具体步骤如下:
(1)引导学生学习演讲范例
可以观摩演讲录像或朗读名人的演讲词,提高他们对演讲的认识。我国有许多著名革命家,同时又是著名演说家,如孙中山、毛泽东等。他们的演说曾经吸引和教育了亿万人民群众,特别值得我们学习。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找出他们的演说词并加以分析和揣摩,学习他们的成功之处。
(2)指导学生搜集演讲材料
可以根据学生的专业特点,引导他们搜集与所学专业相关的演讲材料,激发学生兴趣,树立自信心。所选材料要有针对性、典型性,具有时代感。如汽车专业学生可搜集与汽车文化相关的演讲材料,旅游专业学生可以搜集与旅游资源相关的演讲材料等。
(3)帮助学生练习演讲
有好的材料,不一定就能讲好。中职生必须反复练习,才有可能取得成功。练习演讲时要先把演讲稿熟记于心,然后抛弃演讲稿自由地说。演讲时要有应变能力,随时掌握听众心理;要根据表达的思想感情的需要,设计表达方式,确定语气、语调、语速、停顿、重音等,做到声情并茂;还要恰当地设计和使用态势语言,确定一些必要的动作、手势等。
除了安排命题演讲外,在课堂上还可安排即兴演讲。即兴演讲形式灵活、不拘一格。既可以利用课前三、五分钟举行,又可以让学生随堂讲述身边熟悉的人和事,如“我的同桌,我的老师,我的父母”等。通过口述其外貌、个性特征等,培养学生连贯的口语表达能力。
二、拓展课外训练
课外训练是对课堂教学有力的补充。拓展课外训练有三个途径:辩论、戏剧表演和模拟应聘。
1.辩论
辩论是围绕一个或几个话题,正反双方通过激烈的争辩捍卫自己的观点,驳斥对方观点的一种口语交际训练活动,是一种层次高、难度大的说话训练方式。它是培养学生聪明睿智、才思敏捷、表达流畅而富于说服力的较高层次的听说活动。参与者既要倾听对方的意见,又要发表自己的见解,因而需要敏捷的思维、广博的知识、流利的口才和随机应变的临场经验。这种方式非常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听力、思辨能力、逻辑推理能力、论证表达能力和处变不惊的胆量。通过论辩,学生明辨是非,磨砺意志,拓宽视野,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和口语交际习惯。
教师应该从组织准备、辩论技巧和注意事项等方面给学生具体指导,并且提供有关的学习参考资料。辩题不宜太难,小到班级,大到社会、人生,只要是热点、焦点问题就行。最好能切合学生的生活实际,以引起辩论兴趣,然后循序渐进地加大辩题难度。如“中职学生应不应该交异性朋友?”“同学过生日送礼物好不好?”“成绩好就是好学生吗?”,等等。
2.戏剧表演
戏剧是一种综合性的舞台艺术,集语言、动作、歌唱、舞蹈于一体,反映社会生活的矛盾冲突。戏剧表演就是将戏剧文学剧本中的人物台词和人物动作搬上舞台,进行再创造的表演过程。根据戏剧情境,学生进行戏剧表演,是很好的口语交际训练活动。教材中的《雷雨》、《茶馆》、《威尼斯商人》等优秀篇目可让学生表演。进行戏剧表演需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角色分析
角色扮演的要诀是设想自己就是作品中的人物。学生可能常常因为不知道怎样进入角色而发愁。教师可以指导学生通过一系列问题的自问自答帮助自己找到感觉。如《雷雨》一课中,扮演“繁漪”这个角色,可以问自己“她是谁”,也就是弄清她的人际关系网,她是谁的妻子?谁的情人?谁的母亲?谁的主人?还需要问“她的性格怎样?”“她为什么有这样的性格?”“她要做什么?”“她为什么要这样做?”等等。这些问题都是角色分析时必须弄清楚的问题。只有弄清这些问题,才能透彻地了解一个角色的性格。
(2)角色选择
角色分析之后就要进行角色选择,也就是为不同角色选配表演者。需要考虑两个问题,一是谁的外形和角色比较相像?二是谁更有潜质表现人物的性格?
(3)排演
首先是每个演员背台词,在每个人熟悉台词之后,演对手戏的演员要面对面地对台词。接着全体演员一起配一遍台词,然后是走台,也就是在舞台上对一遍台词,并确定位置。最后是演出,这时需要服装、道具、灯光、布景等各方面配合,并观察实际效果。
进行戏剧表演要把握戏剧中心思想,在矛盾冲突中展示人物性格。学生根据人物身份、地位揣摩人物心理活动,模拟人物对话,在活动中轻松愉快地完成口语交际活动。这样既提高了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又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3.模拟应聘
应聘是求职者为谋求工作而向用人单位做的自我推荐,这是学生在就业实习时推销自己的口语交际训练。教师要向学生讲解应聘时应注意的问题,除了服饰仪表、注重礼仪之外,学生面试时的谈吐更重要。可以结合学校每年开展的供需见面会形式,开展模拟求职应聘活动,在这个活动中,可以把学生分成应聘者和招聘者两组,就招聘面试现场进行模拟训练。回答问题时要体现真诚、谦虚、实事求是、从容回答;说普通话,声音清晰;要揣摩对方心理,回答内容贴近对方期望的答案。这种训练比自我推销更能锻炼学生的综合能力,因为模拟招聘的问题是现场提出的,回答是即兴的,问题回答是否具有技巧,反应是否灵活快捷,对学生都是极大的挑战。这种训练既锻炼学生的应变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又锻炼他们的口语交际能力,同时是对所学知识、能力、礼仪等方面的一次综合检验。
强化中职口语交际教学,可以提高中职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口语交际能力提高一方面可以全面提高中职学生的语文素养以适应今后择业就业、促进社会交往,另一方面口语交际能力提高能促进素质教育落实。所以,中职语文教师要强化口语交际教学,全面提高中职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参考文献:
[1]教育部.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学大纲(修订),2009.
[2]吴俊玲,刘万顺.口语交际艺术[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3.09.
12.口语交际心得体会 篇十二
一、革除鹤立鸡群弊病, 发挥学生的合作交流作用
口语交际是听与说双方的互动过程, 每位学生不仅有说的任务, 还有倾听、补充的任务。所以, 教师在口语交际的指导上要面向全体, 培养合作意识, 应积极营造面向全体的交际氛围, 注意学生之间信息的交流, 传情达意, 让学生真正嘴动、体动和心动。
在有些公开课上, 由于力求教学过程完美, 教师往往忽略学生的参与度, 频频让班上口齿伶俐、思维敏捷的学生亮相, 情感的交流也自然而然地向他们倾斜, 这种鹤立鸡群的做法, 导致那些更需要帮助的学生经常被闲置于一边。长此以往, 不善言辞的学生更缺乏自信心, 觉得课堂是圣殿, 是牢笼。而能说会道的学生更是口若悬河, 觉得课堂是表演的舞台。这与“为了每个学生的发展”的课改理念背道而驰了。
为了实现面向全体学生, 培养合作意识, 教师在课堂上应让每个学生都有各自的分工, 同桌、小组乃至全班之间都有进行有效沟通的机会, 以弥补教师难以面向有差异的众多学生的不足, 从而实现使每个学生都得到发展的目标。尤其要特别关注学有困难的学生, 让他们在课堂上有展示自我才能的机会。同时要有意识地让学习基础较好的学生带动有困难的学生共同进步。同桌、四人小组中的情感交流、好朋友间的沟通、师生间的互动, 都能营造一种良好的交际氛围。教师还要留心关注各合作小组, 用榜样的作用带动全班学生学会良好的人际沟通和文明交往。在课外的交际实践活动中, 教师要学生以自愿组合的形式组成由自己命名的合作小队, 如雏鹰小队、蓝猫小队、成长小队、阳光小队等, 学生在合作、互动中能取长补短。这样, 每个学生都提高了口语交际能力, 克服了鹤立鸡群的做法。
二、革除材料单一弊病, 发挥资源的多维碰撞作用
口语交际活动无时不在, 无处不在。教师要改变仅单一依靠教科书进行口语交际训练的做法, 注重口语交际资源的开发利用, 用心捕捉生活的各种现象, 注意与学科课程的衔接与沟通, 拓展学生口语交际的范围, 力求贴近学生的生活, 选择学生感兴趣的话题。教学情景的设计上要注意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唤起学生想说、乐说的欲望, 在多维材料的碰撞中, 口语能力的提高才会更快、更好。
1、发掘现实生活素材, 激发表达欲望, 提高交际能力。《课标》强调:“应在具体的交际情境中进行, 努力选择贴近生活的话题, 采用灵活的形式组织教学。”在交际中, 要通过再现生活情景, 充分调动生活中已有的知识储备, 发掘其想说的欲望。如可以利用每天早会课的“一分钟即兴演讲”, 引导学生关注生活, 留心观察周围的人和事, 养成广积生活素材的良好习惯。可以注意学生的学习体验和实践, 带领学生到生活中寻源。如指导学生以主持人身份走进同学中, 采访学生心中的榜样;可以就同学们感兴趣的话题, 如“上网好不好?”“说善意的谎言好不好?”组织辩论会;鼓励学生走上演讲台参与中队或大队的竞选演说, 锻炼胆量, 训练口才;带领参加宣传环保重要性活动, 感受参与社会活动的乐趣。
2、拓展学科教学空间, 增强语言实践, 提高交际能力。口语交际要与识字、阅读、作文教学及其它学科紧密结合, 并渗透在其中, 让孩子不仅在口语交际课中有语言实践活动, 在其它课的教学中同样有这种活动, 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就能持续得到提高。在教学中, 为了使学生能较好地参与语言实践活动, 教师要通过生动的语言或多媒体课件, 将故事情节、画面等较抽象的内容化为具体的、可体验的生活场景, 使学生置身其中并畅所欲言。如上完《卖火柴的小女孩》一课, 教师动情地说:“在寒冷的冬夜里, 小女孩乘着祥云飞到天空。她往下一看, 看到了蜿蜒在崇山峻岭的万里长城, 这是她向往已久的具有五千年文明的中国。她内心一阵欣喜, 于是飞到中国, 来到我们同学中间……”这个教学环节的设计, 就是让学生跨越时空, 跨越国度, 将小女孩的命运与自己的幸福生活联系起来, 在虚拟的情境中, 设想小女孩与同学们一起读书、唱歌、画画、做游戏……尽情享受童年的快乐, 对小女孩寄予更深的同情。美丽的童话故事打动学生幼小的心灵, 他们纷纷倾吐心中许多美好的愿望, 在发表各自真实感受的同时, 发展了语言能力。
三、革除评价挑刺弊病, 发挥评价的激励促进作用
在口语交际课堂教学中, 我们常见许多老师以成人的标准来评价学生的口语表达, 挑三拣四, 目的是想让学生知不足而改进。但这种单一挑刺的评价手段, 无益于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提高。《课标》在新课程评价中明确指出:“运用多种评价方式, 全面反映学生语文学习水平。应以表扬、鼓励等积极的评价为主, 采用激励性评语, 从正面加以引导。”每个人都需要一种成就感, 时时感受成功的喜悦。评价的目标是为了激发学生学习的动力, 是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服务的。因而, 改进性与激励性评价、过程性与多样性评价在口语交际中扮演重要的角色。如教师在课堂上“你说得真棒!”“相信你能行!”“你的话富有诗意, 简直是个小诗人!”等赞赏性的语言、激励性的评价会使平时胆小、内向的学生鼓足勇气, 走上演讲台, 他们会凭着自信一步一步迈向成功。而在平时、期中、期末的评价方面, 可从习惯态度、表达能力、合作精神三方面来进行评价, 强调学生在合作小组 (队) 中的表现, 适时进行评定, 以利于学生合作精神的进一步增强。采取星级评、自评、互评、小组评、家长评、教师评等, 实现评价主体的多元化。
13.口语交际心得体会 篇十三
口语交际能力是一项重要的语文能力,是现代人社会生活必备的一项基本功。因此,教师要在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示范引领作用的同时,把口语交际向家庭、学校、社会延伸,不断拓宽口语交际空间,让学生在实践锻炼中学会倾听、表达和应对,全面提升口语交际能力,适应未来社会发展的需要。
一、把口语交际向家庭生活延伸,学会倾听
多年的教学实践中,我发现不会倾听是低年级学生普遍存在的问题,其主要原因有两个方面:
一是由于低年级学生的年龄和心理特点问题,往往注意力难于集中;
二是没有明确目的,未能养成听的习惯。倾听是口语交际中的一项基本能力,是进行正确应对和表达的前提。
因此,在口语交际教学中,首先要让学生学会倾听,养成良好的倾听习惯。
生活中的倾听大致分为两类:无目的性的随机听和有目的的倾听,要重点培养的就是带有目的性的倾听。教学中带有目的性的倾听又不外乎两种方式:
一是日常生活的留心倾听,这种听没有明确的目的,或是自己喜欢的奇闻异事,或是自己感兴趣的话题等。
二是带着任务听,这种听目的性非常明确,更有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倾听习惯。教学中教师既要重视培养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留心倾听别人的讲话,更要适时让学生带着任务听,培养学生良好的倾听习惯。因为倾听不光能知道别人讲什么,更是对别人的一种尊重。
二、把口语交际向校园生活延伸,学会表达
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一方面要注意教给学生表达的技巧及方式方法,另一方面还要注意选择口语交际的内容,让学生有话可说,在学生有话可说的基础上,再引导学生把话说好,让学生会说。书本上的口语交际内容只是一个范例,如果只靠那几节课是无法真正培养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教师除了要讲好书本上的内容之外,还要把学生的口语交际向校园生活延伸。可以说,校园生活占据了学生生活的大部分时光,特别是对低年级的学生来说,更是如此。他们由于受年龄、知识等的限制,对于一些陌生话题不感兴趣或难以理解表达,而对于自己的校园生活他们再熟悉不过,不会让他们无话可说。因此,校园生活是学生进行口语交际训练的宝贵资源。
教学中,以校园生活为中心,通过话题辩论、情景剧表演、校园生活剖析、调解专家等多种方式,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这些活动的特点:
一是预设,就是事先设定好的,是每学期有计划、有针对性的训练内容,它既是课堂教学的延伸,又是课堂教学的补充。
二是随机,就是根据发生的事情和校园生活需要临时决定的话题。
随机话题具有一定的灵活性,可以是针对班级中出现的某一种现象或问题,也可以是校园中发生的某一件事情;可以是师生之间的对话,也可以是学生之间的对话。再比如发现学生随手乱扔杂物,就立即让其说说为什么要这么做,再让其他同学对这一行为进行评价,同时想想如何说才能让他真正认识到自己的错误等。其实,生活中口语交际训练的内容非常丰富,关键是我们要做个有心人,善于用身边的话题训练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三、把口语交际向社会生活延伸,学会应对口语交际能否顺利、有效的进行,最为关键的就是要学会应对。
而对于低年级学生来说,应对能力相对薄弱,是造成口语交际不能顺利、有效进行的主要问题和症结,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要不断的加以训练。口语交际能力培养的最终目的又是为了在社会生活中加以运用,因此口语交际教学和训练都离不开社会生活。
教师要把口语交际能力培养与社会生活有机结合起来,把口语交际向社会生活延伸,让学生在社会实践中锻炼自己的应对能力。因此,在教学中,教师既要把社会生活话题搬进口语交际课堂教学的现场,又要让学生把学会的应对能力运用到社会实践中去,让口语交际从社会生活中来再到社会生活中去,逐步学会应对,形成口语交际能力。教师要针对低年级学生爱模仿、善于模仿的特点,捕捉社会生活话题,为学生建立模拟的口语交际场景,让他们以不同的身份在模拟场景中进行交际,再通过师生共同的评价,来领悟不同话题的应对策略。
通过模拟实践,让学生懂得要正确应对,就必须做到倾听时要听明白、抓重点,表达时要有针对性、完整性。比如,生活中经常会碰到的接待客人、购物、旅游、指路等问题,可以通过建立模拟场景将之搬进课堂,教给学生基本的应对方法,然后再让学生到生活实践中去运用和体验,从而让学生真正学会如何应对。
14.口语交际心得体会 篇十四
一、口语的特征
1、口语的语言特征
Richards和Rodgers(:161)从交际性语言教学的理论基础分析了交际性语言的特征,他们认为交际性口语有以下四个特征:
●语言是意思的连贯表达
●语言的主要功能是它的交际性和相互性
●语言的结构反应了他的功能和交际的目的
●语言的主要成分表现在它的语法和结构上,还体现在它特定语篇中的功能和交际意义
根据语言的这些特点,英语教学应体现语言的交际性和相互性的特征,所以,教师的首要任务就是要培养学生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指导学生掌握语言交际的策略和技巧。
Brown和Yule(1983)在会话分析的基础上,对真实话语的一些特征进行了讨论,他们认为:真实会话中不但包含重音、节奏,还包括音调、语调等(这些对说话者的意思表达有一定的帮助);说话者在处理自己的思想,或把自己的思想转变成自然真实情境中的话语里充满了重复、中断、假设和错误,因为口语一般不像书面语言那样严格遵守语法规则,其流利程度可能会受各种因素的影响:话题本身的难度、所要讲的内容、社会或情景的特征使讲话人感到忧虑、以及听话人对话语的反应等。结果,正常讲话中的语言不可能像书面语那样完美,听话人不得不采取犹豫、重复或发音模糊等策略来处理这类口语。
Widdowson(1978)也认为完整的会话中可能包含单个单词或词组,甚至在日常会话特定语境中的不连贯表达也能被理解,例如:
A:That’sthetelephone.
B:I’minthebath.
A:OK.
如果没有一个特定的语境,这个对话上下因果关系和连贯性很难被理解,特别是在书面语中。如果我们加上一些必要的句子(如下)这个对话就不难理解了。
A:That’sthetelephone(Canyouanswerit,please?).
B:(No,Ican’tansweritnowbecause)I’minthebath.
A:OK.(I’llanswerit.)
(选自Widdowson,H.G.1978)
但在具体情境中,我们无需加上这些表因果、连贯性的句子,对话双方也能准确地理解其意,加上去反而显得累赘多余。
Brown和Yule(1983)曾对英语本族语者在会话中所使用的句子进行分析,他们认为以下几种句式在会话中出现频率较高:
●不完整句子
●少有从属词的句子
●少用被动式的句式
●少用明确表达逻辑关系的关联词(而且,然而等)
●用明确的主题句或结尾句
●用不同的词表示同一意思(e.g.thisfellow/thischap/hewassupposedtomeet.)
●多用概括性的词语
●重复使用相同的句法结构的句子
●语句中经常使用停顿、补白等
除了上述这些语言特征外,口语还遵循了一些特定的句式结构和会话原则。如:当我们用英语问候某人时常用“Howareyou?”;打电话时常用“Thisis…speaking”,而不用“Iam…”;为了保持某种默契,谈话的.参与者在交谈过程中还要遵守“合作原则”(Grice,1975:307-8)、“礼貌原则”(Leech,1983:132)和语言运用的“得体性”原则(马丁·韦德尔,刘润清,1995:411),以保证让谈话顺利发展,使谈话成为有意义的交际,达到预期目标。
2、口语的非语言特征
当人们在用语言进行交际时,他们会用一些非语言的方法(如变化语速、语调,改变声音高低,停顿等)来帮助表情达意;在面对面的交流中,他们还可以借助面部表情,或体态语等非语言的措施来辅助自己充分表达思想,使交际得以顺利进行。
3、口语的流畅性与准确性
如果一个说话者在特定情境中能以自然的语速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我们就说他说话流畅。一个流畅的说话者必能巧妙地处理好句子中的语音、句法和语义成分,如果他在说话时很难找到恰当的句子表达自己的思想,或表达意思不连贯,就不能算是一个流畅的说话者。
“准确性”是指说话者用正确的语音、语法、词汇准确地表达所要表达的思想。真实交际的主要目的是传达意思,表达情感,而不是拘泥于语法、句式的准确性,所以,在自然真实的传话过程中,说话者会用一些停顿、补白和重复,往往所用的词多,表达的意思少,口语输出中包含了大量冗余信息,因此,我们不能期望外语学习者在交际过程中语言的准确性和流畅性程度一样高。
15.口语交际训练初探 篇十五
一、加强说话训练, 奠定口语交际基础
1. 词语教学中仿写、扩句
教学中引导学生理解词语后, 仿照课文口头造句再扩句。如理解“日夜思念”一词, 先出现原句“肖邦日夜思念着祖国。”再让学生仿说:“我日夜思念着家乡的亲人。”然后, 指导学生扩句:“我身在异国他乡, 日夜思念家乡的亲人。”这样由仿到扩, 由浅入深地训练, 既丰富了学生说话的内容, 把话说具体、生动、形象, 又发展了语言, 培养了说话能力。
2. 在阅读教学中仿说、改说
阅读教学是训练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主渠道, 更是提高学生语言表达技能的依托。大量的、经常的说话训练应结合阅读教学来进行。
(1) 在句式训练中进行仿述
如学了《翠鸟》后, 出示总分句:“翠鸟的颜色非常鲜艳, 头上的羽毛……背上的羽毛……腹部的羽毛……”通过阅读分析, 使学生悟出总分式结构的特点:先整体写, 再局部写。之后让学生按这种结构仿说人体外貌、活动、场景描述、心理描写等片段。
(2) 在复述、表演中改述
复述是阅读教学中极重要的一环, 也是口语训练较佳的机会, 如在教学《负荆请罪》一文后, 组织学生分四人小组进行复述, 再让学生分角色表演课本剧。让每个同学有展现才华的机会, 这样训练除了能提高学生的记忆、概括、创造能力外, 在说的方面, 还能帮助学生积累词汇、增强条理性和丰富感情。
3. 在作文教学中多说
在看图作文《教师节的礼物》中, 我指导学生采用“看—想—说”的步骤, 从整体到部分, 从人到物的顺序进行观察。先从整体感受图中人、物、事, 然后观察人物的外貌、动作、神态及场景, 同时展开合理的想象, 引导学生边看边想边说, 这样说话内容丰富, 且有条有理。
二、上好口语交际课, 提高口语交际能力
1. 发挥教师的示范作用
口语交际的一些基本知识及良好的交际习惯, 是通过教师的讲解示范来体现的。如《简易洒水壶的发明》这一课, 就是在听老师介绍的基础上, 要求学生按一定的顺序, 抓住要点来转述。通过教师的示范作用, 使学生掌握了一些口语交际的基本知识, 又培养了良好的交际习惯, 提高了口语交际能力。
2. 充分利用插图来教学
每次口语交际内容都配有插图, 是培养学生观察能力的好材料。有细致的观察, 才有正确的表达。因此, 引导学生在观察的基础上再进行交际活动。
3. 创设情境, 激发兴趣
创设情境, 是激发学生说话的好方法。学生通过看表演, 或自己参加表演, 对人和事有直观印象, 说起话来更有兴趣。
三、加强课外实践活动, 提高口语交际水平
1. 让学生走向社会
如让每个学生去商店买文具, 可布置题为《逛商场》的交际作业, 让学生以小记者的身份, 对售货员进行采访, 从中了解文具的种类、样子、颜色、价格、质量、用途等, 听一听售货员是如何跟别人交谈, 怎样推销自己商品的。交际课上, 让学生分角色扮演小顾客、售货员进行交际训练。交际时, 教师着重引导学生说话时的态度要大方、要有礼貌, 听别人讲话时要认真耐心。
2. 引学生走入家庭
教学中, 有意识地出一些思考题, 让学生带入家庭进行交际活动。如提出这样的问题:我国成功举办奥运会有何意义?国家对人才的培养有何新要求?让学生带着这些问题与家长进行交流, 让他们表达各自的观点和感受, 使学生口语交际能力在不知不觉中得到培养和锻炼。
3. 引导学生进入课堂
我们还应指导学生通过看电视、听广播, 搜集国际、国内的重大要闻或社会新闻, 举办新闻发布会, 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听、想、说的能力, 有利于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
日常生活是学生运用口语最广泛、最频繁的领域。新大纲强调教师“要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积极地锻炼口语交际能力”。因此, 学生口语交际能力要想真正得到培养, 必须依赖于社会实践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