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一个“朋友”

2024-08-25

我有一个“朋友”(18篇)

1.我有一个“朋友” 篇一

我有一个好朋友,她是个非常可爱的女孩子。每次我和她一起玩都特别开心,无论玩什么,我们都会一起。我们就像用胶黏在一起的一样。

她有一头乌黑的头发,高高的鼻梁下面有一个樱桃似的小嘴巴,可爱极了!她最喜欢逗别人笑了。她在宿舍里经常把我们逗得笑得合不拢嘴,她演的最精彩的节目就是小品了。演小品是她的强项,我们都称她为“搞笑大王”,也是“幽默大王”。她的兴趣爱好可多了,弹古筝,看小说,画画,演小品……她在教室里一看课外书会很快就入迷的,连上课铃响了都不知道了,几个同学叫她也没有反应。真是一个“小书迷”啊!有一次,我跑步的时候不小心摔了一跤,膝盖流血了,那钻心的疼使我忍不住地哭了。要知道,我是从来没有这样撞伤过的啊。这时,我的好朋友张佳蓉来到我的身边,温柔的安慰我:“不要紧吧,我们知道你很坚强,我们去医务室吧。”然后她陪我去医务室擦油。在那一刻,我觉得她是天底下最讲朋友情的人了。在她一天一天的帮助下,我的脚好了,又可以蹦蹦跳跳了。我的好朋友,她不仅对朋友很好,对人也非常有礼貌,我非常喜欢和她在一起玩。我和她在一起的时光,多的都数不清了!

2.我有一个“朋友” 篇二

果然, 带着童年的梦想, 10年后的我成为了一名教师。虽然刚开始还只是实习生, 可我毕竟在不断接近良师益友这个人生目标。可没有想到的是, 在我还没有成为一个“良师益友”的时候, 我却幸运的遇到了我人生中的“良师益友”。她就是徐承芸老师, 我的师傅。

记得那天师徒结对的仪式上, 当校长宣布徐老师是我的指导老师时, 整个会场上的人都对我投来了羡慕的眼神。当时的我还不知所措, 可在听完徐老师的第一节课后, 我才真正明白了那些眼神所表达的含义。

什么是老师?

那是一次普通的随堂听课, 上课的内容是《狼和小羊》的第一课时。徐老师生动的课堂语言、精彩的课堂点评, 以及和学生的完美互动, 使我这个初入教坛、懵懵懂懂的“小老师”真正明白了什么是老师, 也从此明确了人生的目标, 那就是做一个像徐老师那样的老师。像她那样在课堂上深深吸引学生、谈笑风生、妙语连珠地教给孩子们知识;像她那样在下课后孜孜不倦地备课、批改作业, 和孩子们打成一片;像她那样热心帮助同事;像她那样与家长们促膝长谈、闲话家常, 赢得他们的信任。这, 才是老师。

怎样做一个老师?

在师徒结对后的第一年里, 我被戏称为徐老师的“小尾巴”。从每堂推门课, 到辅导后进生, 从每一本作业, 到批改试卷, 从公开课上的每一句话, 到教学设计中的神来一笔, 我像一块海绵一样, 努力汲取成为一名教师所必备的养料。为了上好年底的师徒结对汇报课, 徐老师一遍又一遍地坐在教室后听我上课, 一遍又一遍地耐心为我讲解教学设计中的不足之处, 一遍又一遍地帮我纠正课堂语言。那次作课, 记忆犹新, 不仅使我获得了教学新秀奖, 更重要的是为我打开了一扇通往教研之路的大门。

做一个怎样的老师?

在之后的几年里, 我执教的好几堂公开课都获得了区、校级比赛的大奖, 并多次在市级的学术交流中上展示课。教学上的小小成功, 不但使我增强了信心, 更使我得到了学校领导的垂青。去年, 我被任命为学校的副总辅导员, 承担起学校广播站和组织德育活动的工作, 而我的烦恼也因此接踵而至。教学、教科研, 再加上学校各级各类的接待、活动, 使我精疲力竭, 渐渐放松了常规教学, 班上学生的成绩开始直线下降。带着烦恼, 我再次找到了徐老师。此时她已是一名教研员, 可她依然热情地接待了我。听了我的烦恼, 她只问了我一个问题:怎样才算一个好老师?是啊, 能上好一堂课就是好老师?能组织一次大活动就是好老师?都不是。一个真正的好老师, 应该是心系学生, 使学生天天向上的。好老师应该是兢兢业业, 注重常规教学的。没有了教学, 何来教研?原来, 徐老师尽管已担任了教研员, 依然时常到教学中去, 到课堂中去, 到学生的身边去, 这是她能够成为江西小语教坛领军人物的“秘密武器”。

3.我有一个已婚处女朋友 篇三

当年陪她去试婚纱,几个姑娘在试衣间忙活,准老公在外面等着。试来试去拿不定主意,都说不如让你老公进来看看吧。她一手拽着还没穿好的婚纱,一手摆个不停:不行不行,别让他进来。

可嘴快的已经喊出来了:姐夫,你进来看看呗!

她急了,两只手去拽喊话的人。手一松,礼服掉落,半个身子裸露在外,她又赶紧抓回衣服遮住,眼睛瞟向门口,生怕他进来似的,而门外依然毫无动静。

她羞红了脸说:我们俩……还没有过。

哇,好纯洁,真美好。“把第一次留到新婚之夜”这种当代童话如今太难亲见,于是一片巧笑,对她的婚礼又多了一颂祝愿。

婚后,老公把她照顾得很好,衣食住行无微不至。有一年她在外进修,他打飞的送惊喜,浪漫程度花样虐单身狗。她为人保守内向,婚前几乎没恋爱过,于是大家都说好饭不怕晚。

唯一的缺憾是两人还没有孩子。婆家埋怨她只知追求事业,不想着给夫家开枝散叶。她言语间似有苦衷,大家劝她好事多磨,欲速则不达,她只是沉默不语。

终于有一天打破沉默,这位奔了四张的已婚处女决定去做试管婴儿。既往的谜团全部揭开:婚前她以为他腼腆,恰好她也腼腆,还觉得两人挺搭;婚后无论她如何美目盼兮,他就是不为所动。即便是那次突然跑到她的城市,也不过是去照料了几天三餐起居。

你们没谈谈?

开不了口。

他是不是……不喜欢女人啊?

不知道。

没想过离婚?

他对我挺好的,离了要是再找不到对我这么好的人了怎么办?我这年纪……再说我家是很保守的家庭,也丢不起这人啊。

所以就要试管婴儿?

对啊,省得婆家埋怨。

真相是不知道或不敢去知道的,离婚是有风险而且丢脸的,总背着黑锅被婆家埋怨是吃不消的,所以有娃万事足,还可以堵住悠悠之口。这本是一道并不复杂的应用题,通常在考卷的倒数第二页,不顶难,也不顶简单,不会拉开太多分数,可真遇到摆弄不明白几个已知条件的糊涂蛋,也保不齐会丢分。

她目光坚定,似乎不认为自己把已知条件放错了主次,所以求出了一个荒诞透顶的答案。

4.我有一个“朋友 篇四

记得,有次我们俩从小店买雪糕出来,我吃完雪糕,随意的就将包装纸扔在地上,我是毫不在意。但是林看见,对我说:“不要随便扔垃圾,注意点卫生啊。”我随便应付想和他到别处玩,林却是责备说:“你不能这样,要讲卫生,讲干净,快把垃圾捡起扔进垃圾桶。”我当没听见就想走人,林却是喝声说:“你快捡起来,不然我可是告诉管理卫生的人知道,你得挨批评。”我不由得恼怒了,心想:真不够义气,对这点小事就来跟我过不去。自己快步离开了。

第二天,我真的挨批评了,听了半天训斥,恼极了林,想:再也不找林了,当没这个朋友。后来我接连几天看见林一个人打扫小区路面。一问才知道,原来林告发了我,却是代我受了罚,独自打扫五天卫生。

5.我有一个朋友作文 篇五

先说他争强好胜吧!有一次,我么比赛叠罗汉,游戏规则是几个人来石头剪刀布,谁输了手放到桌子上然后继续比,最后直到只剩一个人的一只或两只的手剩下,那个人就开始打下去,打倒谁谁输,然后再从新玩。比赛开始了!第一次,就只剩下我和陈吴城,我赢了,打到他了;第二次,妹妹赢了,又打到他了;第三次,陈吴城终于赢了一次,不过可惜的是,当时他打下去的时候我们都闪开了,只剩下他的手在那儿,他也不停下,结果就直接打到了他的手上。这时该吃饭了于是我们都去吃饭了。结果我们刚吃完饭他又提出来要比赛,没办法,我们只得同意,最后,他终于赢了我们才“解放”。

再说说他不负责任和恶作剧吧,有一次我们去了草原(后面作文会提到)那一次抓鸡和兔,我们得翻过铁篱笆,陈吴城推辞说不翻。于是就我和小刚两个人去翻,结果没找到。于是陈吴城就说:“我先回去了!”当我们准备回去的时候,一场意外发生了:小刚的裤子被铁篱笆上的铁丝给扣住了,当时,陈吴城帮小刚时不是帮小刚解开,而是把小刚直接往这拉。只听“撕拉”一声,小刚的裤子裂开了,这时陈吴城就在一旁笑小刚,小刚都快哭了。我叫陈吴城来帮忙,陈吴城掉头就跑,最后只得就我来帮小刚。真是够不负责任啊!

6.我有一个好朋友 篇六

有一回,我去她家准备做课件,我刚一进门就听到了那优美的钢琴声,你听了仿佛来到了人间天堂,真是太好听了。

还有一次,我去她家玩,到了晚上,她就开始弹那发出神奇般的钢琴了,她总共弹了2个小时才停下,很辛苦的。

她的手很长,很厉害,怪不得弹的那么好,有时她当老师,我当学生,她教我弹{一闪一闪亮晶晶}我怎么都学不会,而我在看她弹,一弹就弹好了,而我却笨手笨脚的,嗨~~真是的,我就比不过她,她真的是太厉害,太神奇了。

7.我有一个好老师 篇七

王老师关心爱护我们班的每一名同学。她不像有的班主任, 愿意把学习好、听话的孩子放在眼前, 上课爱淘气的, 一般都放最后一排。王老师则不愿让每一个人掉队, 第一排的座位, 差不多轮遍了所有的同学。那些上课爱搞小动作的, 因为在王老师的眼皮底下, 便收敛了自己, 认真听起课来, 慢慢地, 成绩都上去了。调到后排的好同学, 因为规范听课, 勤于思考, 渐渐地, 又带动了周围的一帮同学。六年来, 我们班的同学齐头并进, 没有一个人掉队。放学的时候, 我们经常听到接同学的家长阿姨说:“没有王老师的耐心帮助, 就没有我儿子的进步。”

王老师还不怕吃苦。因为有她在, 我们也不怕了。夏天, 每年的学校运动会, 我们都要列队在操场上听讲、训练、走队形。太阳很晒, 很毒, 有一些老师会跑到树荫下站着, 远远地看着她的学生们。我们的王老师, 永远是和大家在一起, 当看到哪个同学渴了, 她还会把她的水杯递给我们。在家里, 只有妈妈会这样疼爱我们, 我们都觉得王老师就像妈妈。

冬天升国旗时, 是不让戴帽子和手套的, 有的老师怕冷, 就戴着手套跑到一边。而我们的王老师, 总是和我们一样, 也露着脑袋, 露着手, 陪我们完成整个升旗仪式。有王老师和我们在一起, 大家也不觉得那么冷了, 甚至心里暖洋洋的。

有一次, 王老师生病了, 有一个星期没来学校。那时, 我们课间的话题就只剩下了一个:“王老师好了吗?”我们太想念王老师了。星期一的早晨, 没有征兆的, 靠窗的同学大喊一声:“王老师来了!”, 像冲锋号一样在全班吹响。我们忘了纪律, 不顾课前预习, 飞跑着冲出教室——所有的人, 都拥向王老师。我们几个女同学, 紧紧地抱住了她, 靠不上前的, 就簇拥着她。那一次, 我们都挤坏了教室的门, 整堂语文课, 久久不能平静。大家的脸上除了兴奋, 还有温暖、踏实和幸福……

8.我有一个梦想: 篇八

编者按:“7.13”之夜,当所有中国人的目光聚焦莫斯科,热切期盼北京能赢得2008年奥运会主办权时,有一个当时在场的中国人对此早已成竹在胸。他就是当晚所有有权为北京投票的国际奥委会委员中惟一的中国人,中国台北国际奥委会委员吴经国。在“7·13”投票之前,本刊曾在今年第18、19、20期,连续推出三期“申奥专题”特别报道,主要内容就是根据吴经国先生的自传《奥运场外的竞技》一书。三期经过精心策划的专题报道推出以后,在读者中引起了强烈的反响,吴经国先生更是成了广大读者急欲了解的热点人物。7月29日,吴经国先生从瑞士洛桑国际奥委会总部返回台北,途经香港,特别在他下榻的酒店接受了本刊记者的独家专访。以下是本刊特派记者、副总编辑石才夫与吴经国先生的访谈。

一、“我们赢了”之后,北京首先应该做的是什么?

本刊记者问(以下简称为“问”):“7·13”投票之夜已成过去,“北京赢了”也早已是尘埃落定。在欢呼、狂欢之后,现在我们冷静下来,您认为,北京目前最应该做的是什么?

吴经国先生答(以下简称为“答”):申办成功以后,北京应该赶快成立一个“2008年奥运会组织委员会”,尽快落实各个部门的负责人选,按部就班开展工作。与此同时,国际奥委会将很快成立一个“2008年奥运会协调委员会”。在未来7年时间里,由协调委员会与北京组委会保持联络,协调各项筹备工作,并监督筹备工作的进度,确保在2008年以前完成所有的准备工作。目前,国际奥委会新任主席罗格先生刚刚上任不久,他会很快将北京奥运会协调委员会组织起来。

问:“7·13”投票之前,您多次公开表示:北京将会获得空前的胜利。据我所知,在所有国际奥委会委员中,如此明确表示预测结果的,您是惟一的。而事实也证明,您的预言惊人准确。请问:您为何有如此把握?

答:在这次决定2008年奥运会主办权的投票中,我是有权投票的惟一的中国人。事前,我曾与多位委员交流,他们也把自己的想法告诉了我。我请他们支持北京,他们也都对我有过承诺。我算了一下,可以比较肯定地知道,第一轮,可能会有些“同情票”流失,因此不能确定在第一轮胜出;但第二轮,肯定能赢,而且是空前的胜利。结果一出来,连台北的记者都惊叹:哗,吴委员您真厉害,就像是在“操纵”选举一样!

二、我和罗格非常投缘。作为国际奥委会主席,夫人的因素也十分重要。两岸合办的问题,迟早要放到台面上来谈。

问:在北京赢得2008年奥运会主办权以后,广受尊敬的萨马兰奇先生也宣告退休。接替他的是年富力强的罗格。您认为,罗格的领导与萨马兰奇先生有什么不同?关于海峡两岸合办2008年奥运会,萨马兰奇先生认为是“非常好的主意”。那么,据您所知,罗格主席对此有何看法?

答:我与罗格认识已有10年。他1991年当选国际奥委会委员,10年后,当选主席。也许是年龄、经历比较接近,我与他非常投缘,他的夫人与我的太太关系也很好。早在1993年,萨马兰奇先生就曾经问我,他退休以后,谁接替比较合适?那时我就说,如果要从“中生代”委员里选,罗格的希望最大。罗格是脑外科医生出身,专业上给人十分稳重的印象,连开玩笑也很有分寸,绝不伤害别人。他是有领袖气质的人物,外表也有欧洲古典男子的轮廓,看起来非常具有领袖的威仪。他最大的突出表现,就是作为2000年悉尼奥运会协调委员会的主席,很出色地处理了筹备过程中的许多棘手问题,使悉尼最后赢得了“历史上的最好”的评价。悉尼方面,因此对他的评价相当高。他做事非常冷静,有条理,国际奥委会正需要这样的一个人。萨马兰奇先生也是在刻意培养他,10年之中,使他从一个新委员成为主席。他的当选,也与国际奥委会主席多由欧洲人担任的传统有关。毕竟,欧洲的委员占了一半,而且国际奥委会的总部也在欧洲。另外,作为国际奥委会主席,夫人的因素也很重要。她必须有很好的形象和很强的亲和力。我很早以前就跟罗格讲:你的夫人条件很好,她对你的事业会有很大的帮助。我建议

他尽可能多带夫人参加公开场合的露面。他们夫妇间真是很好的搭配,感情也很好。

关于两岸合办奥运会的问题,从萨马兰奇先生开始,一直就有通过举办奥运会,促进有分歧的国家和地区之间增进接触和交流的想法,并且有过成功的实践。两岸合办的问题,现在离2008年还有7年多时间,我可以预见,这个问题迟早会放到台面上来谈。至于是什么时间才谈,要看海峡两岸有关人士的智慧。处理得好,会给两岸带来和平、团结,增进两岸之间的了解。国际奥委会对此绝对乐观其成。这个问题,将成为今后很长一段时间内国际体坛的热门话题。

三、海峡两岸的最终统一是必然的。而统一的进程会因成功举办奥运会而加快。

问:对两岸合办2008年奥运会,合组一个代表团,您个人认为有多大可能性?为促成此事,您打算做怎样的努力?

答:这是我和何振梁先生共同的一个愿望,希望能通过体育的交流,打破两岸关系的僵局,达到良性的互动。从现在起,到2008年,是一个很好的契机,两岸中国人团结在一起,共同为一个长久的安定而努力。有了这个基础,两岸的最终统一是必然的。而统一的进程会因成功举办奥运会而加快。当然,事情的发展不会十分顺利,但只要大家都有一个意愿,两岸走在一起,总是迟早的事。

问:如果北京邀请您加入2008年奥运会的组委会,您会答应吗?

答:如果北京有这个邀请,我当然十分乐意接受。我是学建筑的,对北京的筹备工作,我会全力以赴。但还有另一个可能,国际奥委员的协调委员会希望我能参加进去。我只能在其中选一个,后者的可能性会大一些。

问:2000年6月,您曾应广西桂林市长之邀,到过桂林,这是您第一次到广西吗?印象如何?广西有许多著名的奥运选手,如李宁、吴数德、唐灵生等,您对他们熟悉吗?

答:那是我第一次到广西,我与何振梁委员同时受邀访问桂林,考察桂林的体育场馆、设施的建设情况,为他们的市政改造工程提一些参考意见。当时,台北方面刚刚表态,支持北京申奥,我与何委员也谈到了两岸合办的事。桂林的大广场已初具规模,搞得很好。你提到的几位广西选手,他们都是杰出的运动员。我与李宁较熟,他是一个不平凡的人,由运动员到实业家,转型非常成功。

四、看两岸选手同台比赛,我很矛盾。我和何振梁先生还有一个梦:如果两岸能合组代表团,参加2008年奥运,那时,我们俩要走在队伍的最前面!

问:海峡两岸选手常常会在一些比赛中相遇,你在观看他们比赛时,是一种怎样的心情?

答:1996年亚特兰大奥运会,女子乒乓球决赛是在邓亚萍和陈静之间进行。陈静是那一次台北最有希望拿到金牌的,如果那样,将是台北奥运金牌零的突破。赛前,萨马兰奇先生特意跟我说,如果陈静获胜,将由我来颁奖,这当然是有特别的意义的。但邓亚萍也是我很喜欢的运动员,所以看她们比赛,我很矛盾,不知该支持谁才好。好在不管谁赢,都是中国人拿到金牌。在体育场上,常常见到两岸的选手、观众因为体育走到一起,同声呐喊,令我感触良多。

问:在萨马兰奇宣布北京赢得了2008年奥运会主办权的那一刻,我们知道您是非常的激动,当时您一定有很多想法吧?

答:投票结果一揭晓,我立刻上去与何振梁委员相拥在一起,两人都不能自已,流下了很多眼泪,我们实在太激动了:我们终于实现了一个梦!

我和何先生还有一个梦:如果两岸能合组一个代表团,参加2008年奥运会,那时,我们俩要走在队伍的最前面!那将是历史性的一刻,我们对历史也有了交代!

五、作为国际奥委会委员,我做事遵循两条原则:一是不能违背中华民族的利益;二是不能违背奥林匹克发展的利益。

问:投身国际奥林匹克运动事业13年,您最深的感触是什么?

答:我是学建筑的。很多朋友曾对我说:经国,你放下了自己的事业,全力投身奥林匹克事业,你的损失太大了。我说:台湾有2000个建筑师,但国际奥委会委员只有一个。担任这个工作,是一种宿命,也是一种历史的任务。我必须面对很多问题,包括很多敏感的问题,有时压力很大,但你必须拿定主意。国际奥委会有个格言,我很喜欢:“重量可以用磅来称,速度可以用秒来计算,只有勇气是无法计算的。”一旦决定,就必须勇往直前。作为国际奥委会的委员,作为一个中国人,我做事遵循两条原则:一是不能违背中华民族的利益;二是不能违背奥林匹克发展的利益。萨马兰奇昨天跟我说:你这次表现太好了!他指的就是我全力支持北京这件事。

问:您喜欢收集奥运会纪念品,听说光历届奥运会的火炬就有不少。是否打算办一个展览,或是做点什么?

答:我心里一直有一个愿望,就是盖一个奥林匹克博物馆。这个博物馆一定是建在中国人的土地上。而建在大陆的机会比较大。我20多年来收集的许多与奥运有关的物品,每一件都有来历,每一件都有一个故事。

9.我有一个好朋友作文 篇九

说起我这个好朋友,真是几天几夜也说不完。她和我的身材差不多,都是不胖不瘦的,但是他并不喜欢吃肉;她的皮肤很白,不管在太阳底下晒多久,都晒不黑,仿佛有什么防太阳的物体在挡着她似的;最重要的,她的自制力很强,假如她决定把作业一个小时写完,就什么也不干,连水也不喝,一定要在一小时内写完。

我最喜欢和她在一起写作业了。有一次,星期天的作业很多,她的作业比我更多,我们就一起写作业了。我的自制力不是太强,没写几个字,我就顶不住电视机的诱惑了,就打开电视机,边看电视边写作业,她却还埋头写作业。可边看电视边写作业哪能写好呀?她的作业都快写完了,我呢,才写了十几个字。我心想再看一会儿电视才写作业也不迟,就接着看。过了两分钟,她的作业居然写完了!她收好作业,走到电视机前,把电视一关,严肃地对我说:“溪溪,你这样的自制力怎么够呢?先写完作业再玩儿,不是更无忧无虑吗?”接下来的一个小时里,她严格监督我写作业,我才奇迹般的在一个小时内写完了作业。

10.我有一个好朋友作文 篇十

我有非常多的朋友,可真正的朋友又有几个呢?答案是:只有一个。那么,接下来,我就为大家介绍我这个真正的朋友吧!他叫张家雨,是一个活泼可爱的小男孩,长着一头乌黑亮丽的头发。在他的鼻子上面,是一双浓眉大眼。他平时比较喜欢搞怪,而且口才非常好,跟他斗嘴,谁都说不赢他。我们都在同一个班,那就是我们的601班,在我们这个班级,我只有他一个真正的朋友,聊天、说话都只能找他。在我的上一篇作文《救救我们》也说了我们组有多么糟糕了。现在也临近期末,学习越来越紧张。平时上学放学我们基本上一起走,在路上,我们讲讲笑话,玩玩游戏,缓解一下学习的压力,我觉得这样挺好的。

我现在讲讲我们是怎样变成“知音”的吧。具体是怎样,我也记不清了。就是有一次,英语老师叫我去改英语练习题(我是组长,我们那的老师很懒,一组的学生做的作业都要组长改)可是,我不怎么熟练改作业,效率太低,就被英语老师说了一顿。我当时非常委屈,很生气,我心里就想:“我效率低,那你为什么不自己改?!老师是干嘛的?”在校门口,张家雨看到我起得满脸通红,就走过来,问我怎么回事。我把事情经过说给了他听,他就安慰我说:“没事,被老师说一顿算什么,我都被老师说过几百顿了。”(因为它也是英语组长,他也被说过很多次)我心里觉得好受了很多。往后几天,他天天都主动来找我,和我一起回家,和我谈心事,渐渐的,我们的感情越来越深。我想,在整个班,也许只有他能理解我。他知道,我在我们组,组员全都不理解我,我想退出我们组,已经给老师发了QQ短消息,可至今还没回音。张家雨的那组跟我们这组截然不同,那学习气氛只能用"其乐融融"形容。他也很希望我转到他们组。

我们是一对平凡的朋友,但又非常的不平凡。我和他做朋友已经有四个月了,一般我的那些"酒肉朋友"都希望我请他们钱,可他没有。

11.我有一个梦想 篇十一

然而,今天的语文课堂,你们并没有真正成为主体。一方面是没有充足的时间阅读、思考、探究,没有对文章内容的理解把握,未细细品味语言,体会情感,怎么积淀文化,何谈质疑思考、探究拓展?一篇现代文,一般用2课时,了解作者及背景、感知文章、理清思路、把握主旨,一节课四十分钟显得仓促。留给学生思考探究的时间就十分有限了。另一方面,部分学生学习惯于被老师牵着走,自己不能找到有价值有意义的探究方向或问题,让我们自主阅读,只是粗略感知,之后便茫然不知所措。于是,为了赶进度,教师把教学环节教学内容安排好,拉着学生按既定步骤学习课文。任务是完成了,学生学会阅读了吗?阅读能力提高多少呢?

作为语文老师,我知道,你们懂得语文在现实生活中的巨大作用,愿意学好语文,只是有些同学未能找到学习语文的乐趣和方法,痛苦地读着写着。因着你们的苦恼,我有一个梦想。

我梦想,我的学生有良好的学习习惯,痴情汉语,勤查工具书,学习字词时总是情连九族,爱花及土。

我梦想,吟咏诵读得语感,圈点勾画摘要点,类比对比展联想,体会质疑深探究。

我梦想,你们注重学习方法的学习,懂得每类文章的学习重点,学会每种文体的学习方法,课内习得方法,课外迁移运用。

我梦想,戏剧改编,你是编剧,他是导演;放飞思想,你善质疑,他能解惑;走近作者,探知心灵世界,学习表达智慧;表达见解,勇抒己见,沉淀思想。

我梦想,在活动中,争当摄影家、演说家、大诗人、思想家、哲学家、歌唱家……立志一专的想法,在我们心中萌芽。

我梦想,你们充分准备,积极参与;培植勇气,锻炼口才;勤于思考,长于表达;积累知识,开阔眼界;张扬个性,雕铸形象。

我梦想,精品一刻,我们用心品味;美文欣赏,我们不饮自醉;新闻联播,思考时事;平常生活,关注体验。生活处处有语文,智者时时有所思。

我梦想,当真挚的情感触动你,写下来;当一闪的感悟拜访你,记下来;当灵感的火花照耀你,拥抱他;在平凡的生活中体验宁静,在生活的挫折面前感悟人生,在不良心理侵蚀心灵时或阅读或抒写,把它驱赶。坚持记下点点滴滴的感受,定能写出文采斐然的真情美文。

我梦想,面对高考,我们能一起做出三年的长远规划,年年、月月有重点,高一重学法,重积累,学生广泛阅读,个个见识广博;高二重表达重思考,弟子思辨质疑,人人认识深刻;高三重考练,系统巩固知识点,拉网训练,考前胸有成竹,阔步走向考场。

我梦想,面对于教材,我敢根据单元重点,大胆取舍,一文突出一重点,或练学法,或学表达,或赏美景,或评人物,或辨情感,或悟思想,或味语言,或探手法……要点何须篇篇抓,重点突出收效高。

我梦想,组织教学,能根据课文特点,或反复诵读,或静思默想,或质疑大家,或感悟评说,或探究一点,或比较拓展,时而表演情境,时而绘画描摹,时而改编故事,时而我续名作,时而设计拍摄角度,时而创编配画诗文。

我梦想,课堂学习,既抓文章内容的理解,更求学生兴趣的培养。组织丰富多彩的活动,让活动培植兴趣,让兴趣推动研读。引导学生深入沉静的思考,让思考带来愉悦,让愉悦铸就成功。

我梦想,用爱心和智慧教育学生,以真诚和行动感染学生。真正的爱,是精神上的鼓励,是学习态度和学习习惯的培养,是挫折时培植你的自尊心和上进心,是对错误缺点的直言相告,是把你们当作朋友的高层次的尊重。因为,你们是有理想有自控力的青年人。

我梦想,我有充足的时间阅读古今中外大家的优秀作品,走近文学作品中的人物,再现各具特点的意境,感受青春美文的激情,欣赏精英智者的思想,触摸时事杂文的情怀,体味精美散文的感悟……在与学生的交流中,这些美丽的思想都会化作春雨,滋润学生求知的双眼。

我梦想……

12.《我有一个梦想》教学设计 篇十二

学情分析:学生对演讲并不陌生, 但演讲辞的特点及如何把握其特点, 学生并不熟悉。就本篇演讲辞而言, 学生还有国别与时代的距离感, 因而学习兴趣并不浓厚。一部分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 不能主动地投入到学习问题的探究中来。

教学目标:

知识和能力:

1.通过诵读, 掌握品味情感的多种表现方法。

2.品味语言, 能够评价演讲者的表达方式以及表达的效果。

过程和方法:

1.通过角色转换, 在体验、交流、碰撞中, 激发思想火花, 提高阅读能力。

2.从不同的角度品味情感, 进行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 发展学生的想象能力和创新思维。

3.品味语言, 体会和揣摩本文成功地运用多种修辞手法的特点, 感受其思想、艺术魅力, 发展审美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由学生收集、整理、总结奴隶制度下黑人的悲惨境地, 学习、理解马丁·路德·金为平等自由而奋斗的崇高精神, 培养高尚的情操。培养学生信息素养的筛选与整合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学习多角度地阅读, 体味文本的感召力, 获得对优秀作品常读常新的体验。

教学媒体设计:

让学生在课前上网搜集整理奴隶制度下黑人生活的素材 (可以是文字, 也可以是视频) , 以便了解文章的写作背景;查找作者马丁·路德·金的生活经历, 以便更好地感受这篇演讲的魅力。我节选了马丁·路德·金现场演讲的视频片断, 让学生感受现场气氛, 更好地品味情感。

教学流程:

一.导入

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著名的演讲《我有一个梦想》。说它著名, 是因为作者马丁·路德·金是个不平凡的人物。他是什么人?还有, 这篇演讲也因特定的背景而著名, 那么它是在怎样的情况下发表的呢?

在这篇演讲中, 他代表广大黑人发出了正义的呼声。那么, 美国的黑人究竟遭到了怎样的不公的待遇?之前让同学们查阅了当时美国黑人生活的资料, 请同学们来展示一下。

课件视频:美国电影《汤姆叔叔的小屋》片断

学生活动:学生介绍这次演讲的背景, 并展示收集、整理的黑人的悲惨生活的资料, 有文字的, 也有视频资料 (节选自电影《汤姆叔叔的小屋》) 。

二.教学过程

(一) 体会情感, 激发兴趣

马丁·路德·金的演讲, 调动了场下所有人的情绪, 让他们跟着自己的情感脉搏一起跳动。

指导同学通过课前预习, 从多角度思考作者的演讲具有的巨大感召力。

生1:再好的演讲辞, 如果碰不到一位激情饱满的朗诵者, 也会黯然失色。所以, 我认为马丁·路德·金当时的演讲一定是饱含激情的。

生2:他的演讲辞写得既优美又有气势, 运用了比喻和排比等多种修辞。

生3:他讲出了黑人的心声, 自然倍受欢迎。

师补充:我们要想真切地感受到这份心声, 有一种很好的方法, 就是角色转换法。现在, 设想我们就是当时听众中的一员, 或是黑人, 或是白人, 我们会有怎样的感受呢?

(二) 自主选题, 合作探究

设置了三个研讨组:朗诵组、角色转换组 (黑人或白人) 和修辞组来感受马丁·路德·金演讲的情感魅力。

学生活动:学生四人一个组合, 选取一个问题组进行探究。学生把承担的问题总结整理记录, 上交老师。

朗诵组:聆听和指导学生通过朗诵来品味作者的情感。

生1:朗诵第10~14段, “绝不会满足”, 应读出坚定的语气, 表明了马丁·路德·金的立场。“不”这个字, 更应读得简短而有力, 更展现了黑人绝不妥协的坚定立场和坚决斗争的顽强精神。

生2:朗诵第18~26段, 金提出的梦想是那样的美好, 语气里没有大海咆哮般的愤怒, 而是潺潺小溪般的轻灵、柔美, 给人憧憬。

生3:第28段和第32段都有歌词, 这些歌词的朗诵应是节奏舒缓的, 洋溢着欢乐的情感, 那美好的梦想象一只和平鸽把欢乐的祝福传遍美国的每个角落。

教师小结:朗诵可以比较直接地体会作品的思想感情, 朗诵时要根据需要恰当地选用一些表现方法来增强表达效果。

课件投影:表现方法———停顿、重音、语速、语调、节奏

修辞组:

指导学生从修辞的角度品味语言, 进而体味情感。

生1:第1段把“林肯的庄严宣言”比作灯塔的光芒, 给人光明, 给人温暖, 给人希望。

生2:第2段把“黑人的生活环境”比作“穷困的孤岛”, 很形象地写出了黑人倍受歧视的生活困境, 令人同情。

生3:第4段把“没有实践的诺言 (《解放黑奴宣言》) ”比作“空头支票”, 给人一种空欢喜后的失望感受。

生4:第6段把“自由平等的理念”比作“爽朗的秋天”, 给人一种清爽、舒适感;把“义愤填膺的情绪”比作“酷暑”, 让人难以忍受。

运用了排比修辞:

生1:第2段由“一百年后的今天”引领的几个排比句, 把黑人生活的悲惨现状一幕幕展示在大家面前, 令人悲哀, 同时也催人警醒。

生2:第18~26段用排比句来表达马丁·路德·金的“梦想”, 这些“梦想”又如一幅幅美丽的画卷展现在大家面前, 让人听到了欢笑, 闻到了芳香, 感受到了甜蜜。

生3:第29~32段, “让自由之声”响遍美国每个角落, 运用了排比修辞, 很有气势, 具有巨大的鼓舞作用, 这些自由之声仿佛一股股的热浪滚滚而来, 此起彼伏, 震撼着在场每一位听众以至所有美国人的心。

教师小结:修辞是人们在运用语言传递信息、表情达意的过程中, 追求最佳表达效果的言语实践。最佳表达效果就是指“准确、鲜明、生动、形象”。

课件投影:表达效果就是指“准确、鲜明、生动、形象”

角色转换组:指导学生通过角色转换来设身处地地感受听众的内心世界, 从而品味真情。

生1:假如我是一位黑人, 我听到马丁·路德·金的演讲中提到我们黑人的生活现状 (穷困、受歧视、地位卑微) , 那就是我和我的黑人同胞们的悲惨生活, 这牵起了我心中无限的痛苦之情和悲愤之情。我被鼓舞, 我想投身到斗争中去。

生2:假如我是一位黑人, 我听到马丁·路德·金的一个个美好的梦想非常地激动, 这些梦想就如一团火焰温暖着我的心, 使我失望的灵魂找到了希望的归宿。

生3:尽管我是一个白人, 但我被马丁·路德·金的演讲深深地震撼了, 他说到黑人的生活现状———生活在贫民区中, 不能享受到住旅馆的待遇, 没有选举权等, 都是真实的, 但之前我没有去用心体会黑人的感受, 以后我要在白人中宣扬平等思想, 帮助黑人申张正义。

生4:我是一个白人, 以前我也歧视过黑人, 很无礼地让他们给我让座。听了马丁·路德·金的美好梦想, 我感觉黑人兄弟是那样的高尚、宽容和善良, 我要洗净过去罪恶的灵魂, 用一颗爱心去接纳黑人同胞, 并带动我身边的亲人、朋友投入到爱的洪流中来。

教师小结:我们进入了角色, 把自己的感情和课文中人物的感情相沟通, 走进课文中人物的内心世界。

课件投影:角色转换产生情感共鸣的示意图

(三) 延伸拓展, 提升价值

马丁·路德·金发表这篇演讲的当天, 肯尼迪总统就邀请他到白宫做客。可见, 这次演讲产生的影响是非常大的。马丁·路德·金也将作为英雄永载史册。下面再从个人的经历的角度来认识一下这位英雄。

学生活动:展示马丁·路德·金的生平资料

课件投影:马丁·路德·金发表这篇演讲的当天, 肯尼迪总统就邀请他到白宫做客。1964年, 被授予诺贝尔和平奖, 成为了历史上最年轻的诺贝尔奖获得者。1968年4月4日, 不幸被枪杀, 当是只有39岁。马丁·路德·金为平等自由而奋斗的崇高精神一直长存。美国政府确定从1986年起将金的诞辰日定为全国纪念日。从1987年起, 金的诞辰也成了联合国的纪念日之一。

教师小结:伟大的英雄已经离我们远去, 但他为平等自由而奋斗的崇高精神一直长存, 并且鼓舞着黑人不断前行, 他的正义的呼声也在美国的历史长空中响彻着。让我们看一眼今天美国黑人的生活现状吧。

学生活动:学生展示今天美国黑人的生活状况。

课件投影:20世纪结束之前, 白人早已习惯了大量的黑人官员、黑人警察、甚至黑人部长, 更不用说社会生活各领域的黑人白人的共同活动, 甚至已有了不少白人与黑人的通婚。

教师小结:现在, 奥巴马当选美国总统, 更表明了和平的火焰正在慢慢消融种族歧视的冰山。马丁·路德·金的高贵灵魂可以享受天堂的快乐了。最后, 让我们听一段他的现场演讲, 再一次感受心灵的震撼。

课件投影:播放《我有一个梦想》的片断视频

三.迁移深化

以“我有一个梦想”为题, 写一篇小作文。要求:结合自身生活, 抒写个人感受。至少运用两种修辞。不少于400字。

四.结束语

13.我有一个朋友300字作文 篇十三

对待一个朋友,我付出了自己的全部真心,满腔热血,可是她呢?又用什么对待我,虚情假意,两面三刀,在我的背后硬生生的捅一刀,她只把自己当做中心,完全不顾本人感受,也许只是把我当做一份玩偶,一起玩耍嬉戏罢了。她做过的事情,我都清清楚楚,却从来都不诉说。

升入中学之后,我终于有了一个真心对待我的朋友。她叫杨明佳,是个活泼开朗的女孩,说话直爽从来不像其它女生一样,说话拐弯抹角,颇有心计。她对我,就像亲生姐妹一样,什么话都直截了当地对我说。

愿我和她的友情天长地久!

14.我有一个好朋友作文 篇十四

林素锁有一双亮晶晶的眼睛,眉毛像桥,鼻子扁扁的,嘴巴大大的,她是椭圆脸,看上去显得很有精神!身材瘦小,声音动听!

林素锁是个顽皮的女孩,她一旦表演起来,会让你笑得合不拢嘴,比如,她会模仿可爱的蜡笔小新说话,因为这样她被大家取了个绰号:蜡笔嘴!但她是很不容易生气的,你怎么骂她,她还是笑嘻嘻地,从没有任何烦恼,非常乐观,她常常说:“只要笑一笑,好运自然来!”比如,她叫林素锁,常常会被某些淘气的男孩笑说:“你长大了只能做一个朴素的打锁匠,真是没有出息!烂死了!”她却在嘀嘀咕咕地说:“只要笑一笑,好运自然来!因为她这样,大家又给她取了个绰号:傻大姐。她却能当成耳边风!

素锁是个好孩子,上次,她妈妈生病了,正好那天老师说要去春游!大家一听,高兴地拍手叫好,她却镇重地说:“老师,我要照顾妈妈!老师邻居常常夸奖她是一个孝顺的好女儿!她还从不骄傲,一般都是全班前几名呢!

15.我有一个梦想 篇十五

生活正如其二字本身所示,别无二致。

当然,俗常日子里,生活潦不可表,梦想喑哑无声。

我们见惯了生命的优雅与高贵落草为寇,抑或翅膀折断后声嘶力竭的呐喊。每个人都有梦想,据理力争也好,默默忍受也罢,大部分的梦想都尚未振翅展翼这是事实。这是现实。现实并不残酷。每个人都在平常的生活。你要知道,生活朴素而渺小,对普天下所有的精致与辽阔都不闻不问。而梦想,简单粗糙地说,不过是希望生活更舒服一些。

这样的梦想逶迤在地,脆弱的人们,还能不能,弄出一点声响,我一直在想,也正如我所看见的,地震周年后的灾区与灾区生活的人们,他们全部的梦想不过是回到那些炊烟照常在黄昏升起,孩童依然在膝前围绕的日子。

至于孩童,脆弱又坚强的他们,是世界上最鲜红的红和最洁白的白,他们曾在废墟中哭喊让我们撕心裂肺,他们也曾在绝望里挣扎令我们牵肠挂肚。但即使那时,他们所盼望的,也不过是一听可乐。

现在他们的梦想依然安静而简单得让人落泪:比如一双健全的双腿佐以舞鞋或者,一张书桌加以好书。

有人悲苦,有人向着这些悲苦的人而来。孩子们没有被摧毁的天真和重新建立的梦想,被这些人当做珍宝收藏,再日复一日修补和完成。这种力量无须煽,情已足够,他们之间树起了奇特而又紧密的联系,一边是造梦者,一边是护梦人,梦想是维系两边的线。这条线坚韧,并将绵延。

本是素不相识,变为不可分割,被称为“志愿者”的他们也有志愿——用持久的关爱还给孩子们他们失去的生活,即使平淡,也是幸福。旁人看起来感天动地,他们自己觉得,不过是牵起一个孩子的手那么简单。

他们明白,世界这么大,方寸之间的安守,才是最踏实的梦想。他们也明白,普天之下,只有被灾难折磨过的人们才会真正明白所谓重建,灾后重建,并不是破石惊天红旗招展,而是微不足道一砖一瓦的积累。

16.我有一个朋友作文600字 篇十六

“ 妈妈”,是每个人脑海中最熟悉的名字。妈妈,让我没学会了很多!在我心目中,她就是我的好朋友。

如果我问你,你的一日三餐,还有春的,住的,是谁给你的?你一定会说妈妈,其实我一二一样。妈妈就像我的精神支柱,她常对我说:“妈妈唯一能做的就是在背后默默的支持你,给你做好后勤工作,保证你的吃、穿、用各方面,让你有一个好环境。但是,其他的,就要靠你自己了。”我知道,妈妈所说的“其他的”是指我的学习方面,意思是说我只有自己努力,才能拥有一片蓝天,一片绿地。

妈妈平时对我要求严格,因为我自觉性不是很强,如果一放松,我就会因贪玩而导致学习直线下滑。可是,严归严,妈妈从不限制我玩,她说:“小孩子嘛,就应该劳逸结合,不能光学,不懂得休息,娱乐。”妈妈她让我从小养成了良好地学习习惯:放学回家,就开始做作业,吃完饭后休息一会儿,继续做,作业做完以后才可以玩。有一次,妈妈问我:“回到家后你是想先做作业呢,还是先玩呢?”我毫不犹豫地答道;“先做作业,做完再玩,不然心里不踏实。”妈妈什么也没说,微笑着点点头。

现在,妈妈已经把我培养成一个全优生了,不仅我心里高兴,她心里更是愉快。我爱妈妈,她就像一位单翼天使,一直静静的守护在我身旁。

17.我有一个好朋友作文 篇十七

嗨,大家好!你们知道我的好朋友是谁吗?那就来猜猜吧!她个子高高的,留着一头乌黑光亮的微卷头发,长发下有一双水灵灵双眼皮大眼睛,再配上一张樱桃嘴,活脱脱的一个小美女。

为什么她是我的好朋友呢?因为她语数英的成绩都很好。最重要的就是她的爱好和我一样,她也热爱跳舞。我的妈妈总说她长大后能成为一个舞蹈家,总让我向她学习。可我敬佩的不是她跳的舞,而是她的那份认真。有一次,住宿生举行了街舞大赛,我们C2楼要跳舞,其中,老师就让我和她一起编一支舞,这支舞蹈中的二分之一就是她编的,她的舞蹈动作太多了,用都用不完。

怎么样?我的朋友厉害吧,请勿羡慕嫉妒恨哦!好啦,揭晓谜底了,她就是我们班的女班长:林雨晴。

18.我有一个梦想 篇十八

2009年日本大选,民主党中有一个叫高邑勉的年轻人,在明份的选举中与鸠山由纪夫一起胜出,鸠山成为新一任日本首相(前任首相),高邑勉成为众议员。此时高邑勉只有35岁,除了他的年轻,他备受关注的原因还在于曾留学中国5年,并获得了北京大学国际关系专业硕士学位,成为第一个在中国留学回国后当选日本国会议员的北大学子,也是日本民主党中罕见的“中国通”。

中国:从政的必修课

1974年,高邑勉出生在日本山口县。山口县“盛产”政治家,历史上曾经出过伊藤博文、安倍晋三等日本首相。受到家乡前辈的鼓舞,高邑勉在高中时便立志成为一名政治家。高邑勉最敬重的政治家是中国的周恩来总理。他说,到中国后,由于对周总理的敬重,他看了很多关于总理的传记书,了解到周总理曾经收养过泰国政府最高顾问的女儿常媛,并把她当做亲人一样对待,而此时中泰两国尚未建交。长远来看,这种超越政治、富有人情味的做法让中泰两国关系非同一般。周总理从人文角度出发、超越国与国关系的做法让高邑勉佩服不已,周总理成为高邑勉心中伟大政治家的代表。

从庆应大学法学部毕业后,高邑勉在一家金融公司工作了几年,其间他一直没有放弃进入政界的梦想。不久后,一次偶然的机会,高邑勉成为了民主党参议员铃木宽的秘书。新世纪之初,中日关系曾出现一些问题,作为议员秘书的高邑勉发现,在民主党中,甚至在自民党中,很多人都是从美国留学归来,很少有人在中国生活过,因此日本没有特别了解中国的政治家,没有了解中国,与之交流的可靠渠道,日中双方在信息沟通不畅的情况下,很难建立起相互信任的关系。高邑勉想,自己将来要从事政治工作,日中关系肯定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内容,只有去中国,跟真正的中国人生活在一起,才能了解他们的思想,了解这个国家的历史和现状,日中两国才有可能构建新时代下的新型关系。此时,民主党内的一些前辈也对高邑勉提出类似的建议。一位曾经留学美国的民主党议员对高邑勉说:“我们完全不懂中国,你应该去好好了解一下”就这样,2001年,带着了解中国的使命,高邑勉来到中国,来到北大,开始了为期5年的留学生活。那一年,他27岁。

棒球:跨越国境的友谊

2003年9月至2004年7月,高邑勉在北大对外汉语学院学习汉语。2004年9月至2007年7月,在北大国际关系学院攻读硕士学位。在此期间,高邑勉结交了许多中国朋友,而联系他们之间友谊的纽带就是棒球运动。

在北大,高邑勉和不同国家、不同语言的年轻人因为共同的爱好加入棒球队,逐渐相识、相知,成为一生的朋友。高邑勉忘不了每天未名湖畔的运动场上,他与队友们一起练习的场景;忘不了训练之余,常常还要和队友们去捡运动场上的石头,缝补布满漏洞的网,修补用坏的球;忘不了训练结束后,他和朋友们拖着疲惫的身体去品尝鸡翅、一起喝啤酒时的满足……高邑勉深有感触地说,是彼此尊重和相互理解让棒球队团结在一起,相比比赛的输赢,“一起为共同的目标而奋斗,在训练和讨论中学会理解,知道彼此的需要,为不使同伴失望而做出最大努力”,这个过程才最重要、最珍贵。

5年的留学生活,高邑勉加入了学校棒球队,练就了一口流利的汉语、获得了硕士学位。在这期间,他也没有忘记自己当初的目标,了解中国、与中国交流,成为日中沟通的桥梁。回顾在北大的5年,高邑勉认为自己基本达到了最初的目标。他说,虽然当时只是一个留学生,没能结交什么特别重要的人脉,但却认识了很多中国朋友,深刻地了解了中国,这是他最宝贵的收获。

“超越友好”:中日关系的出路

高邑勉与中国的特殊情缘,让他对中国多了一份了解,对日中关系多了一些思考。

高邑勉认为,在某种程度上,日中两国对彼此有着理想化的憧憬。对日本而言,中国是理想中的国家,没有中国文化、中国汉字,就不会有日本文化。高邑勉是读着《三国演义》、《西游记》、《隋唐演义》等汉语名著长大的,从小就对中国文化,特别是中国古典文学有着浓厚的兴趣,对中国充满了崇敬和幻想。成年后,高邑勉遗憾地发现,很多中国人对日本并不十分了解,往往将日本的政治家一概而论,而不知道日本其实有很多希望发展对华友好关系的政治家。高邑勉时常想,如果日中两国能真正成为好朋友,那该有多好。在中国留学期间,高邑勉和很多中国朋友有过促膝长谈,有过酒后吐真言,也有过激烈的争论,大家彼此真心相待,结成了要好的朋友。这种经历给了高邑勉信心,他坚信能够实现自己对日中关系的美好憧憬。

留学中国的几年中,高邑勉认识到,中国是个特殊的邻国,日中两国地理相近、文化相似,但政治上距离较远。因此,他认为,日中之间只讲友好是不够的,“需要特别强调日中友好的时代已经结束了”,只强调“友好”会给人一种很简单容易、流于表面的错觉。日中必须“超越友好”,维护和发展两国共同利益,这样才能建立信任,才会有战略互惠关系。为了实现基于共同利益的新型互信关系,日中双方现在应该做的是,以新的思维去追求共同利益,包括地区利益和全球利益。高邑勉最喜欢《孙子兵法》中的一句话,“知己知彼,百战不殆”,但认为“战”字不应该形容日中关系,他希望两国关系应该“知己知彼,求同存异”。

高邑勉认为,政治家不应是目光短浅的机会主义者,而应该超越眼前利益,把眼光放得长远一些,要看到中国、日本,要看到亚洲,更要看到全世界。

青年:梦想实现的希望

2007年,高邑勉结束在中国的学习,怀着改善中日关系的政治梦想返回日本。他没有让大家失望,仅仅两年后,就迎来了施展抱负的机会。2009年,日本政坛发生巨大变化。随着民主党的大胜,坐落在日本国会旁边的众议院议员会馆有一大批办公室换了主人,高邑勉也搬进了自己的议员办公室。

在大选中,民主党占据压倒性优势,仅在比例代表选区当选的44名议员中,就有36人是首次当选,高邑勉便是其中之一。从某种意义上说,高邑勉是目前日本议员中最了解中国实际社会的一位。北大校友得知这位“很年轻、很帅、很能干”的日本小伙子成功当选的好消息后,纷纷向他表示祝贺,鼓励他为成为明天的“高邑首相”而努力。

2009年12月,高邑勉当选国会议员不久,就随小泽一郎干事长率领的第16次“长域计划”友好交流使节团飞赴北京。此次访华团共643人,由来自日本社会各界的民主党支持者500人,以及143名日本国会议员组成,其中包括80名新当选的议员。100多名议员同时出访,这是民主党执政后的最大外交动作,在世界交往史上也被认为是超乎想象的一次出访活动。在访问中,高邑勉和其他代表团成员有机会与以胡锦涛总书记为首的各级领导会谈,并与中联部、共青团等许多青年朋友交流,进一步加深了日中青年间友谊。

谈及此次访华,高邑勉坦言,与做学生时来中国不同,当上议员后,肩上多了一份责任。他戏言自己不是政治世家出身,不是有钱人家出身,也没有上层人物庇护,因此无所束缚,只要是对的事情什么都敢说,什么都敢做。他认为中国的发展为日本提供了机会,会让日本发现并开拓更多的新的可能性,中国在国际社会的地位提高,对亚洲乃至世界都会带来更多、更大、更好的影响,日本应该与中国一道更好地推动世界的发展,承担更多的国际责任,在国际舞台上发挥更大的作用。

高邑勉希望像自己这样有着中国情结的日本年轻一代,共同携起手来创造更多的机会,推进日本与中国的交流,让更多的日本民众了解中国。“构筑与中国的新的信赖关系,是作为一名青年和日本国民代表对未来应负的责任和值得骄傲的工作!”

上一篇:同学代表发言下一篇:写秋天景色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