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技术对政治文明的影响

2024-11-11

科学技术对政治文明的影响(精选13篇)

1.科学技术对政治文明的影响 篇一

提高科学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新水平

江泽民同志指出:“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标志着我们党把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提高到了一个新水平,是对马克思主义的最新发展。深刻认识和准确把握关于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重要论述,切实推进我国的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对于全面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具有重大而深远的现实和历史意义。

一、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任务的提出,揭示了社会主义社会的本质要求和内在属性

政治文明是人类社会政治生活的进步状态,从静态的角度看,它是人类社会政治进程中取得的全部成果;从动态的角度看,它是人类社会政治进化发展的具体过程。它是政治意识文明、政治制度文明和政治行为文明三个组成部分构成的有机整体。其中,政治意识文明是政治文明之“魂”,是政治制度和政治行为的精神指导;政治制度文明是政治文明之“绳”,是政治意识的规则化和政治行为的具体规范。政治行为文明是政治文明之“形”,是政治意识和政治制度作用于环境的活动,也是政治意识和政治制度的具体体现。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人类政治文明发展史的一个崭新阶段,包括社会主义政治意识文明、政治制度文明和政治行为文明等

内容,它体现社会主义制度的要求,代表着人类社会进步的发展方向,具有较高的自觉性、广泛的人民性和前途的光明性等特点,其核心和精髓就是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民主,保证最广大人民当家作主的理想目标得以实现。从政治文明与物质文明的关系看:1.政治文明为物质文明建设提供正确的政治方向。因为物质文明本身是无所谓价值目标的,但是作为人类意识的活动——政治文明建设 则是有着明确的价值目标的。不同时代、不同阶级所进行的物质文明建设都是围绕着一定的利益关系而展开的。2.政治文明为物质文明建设创造安定团结的政治环境。古往今来,凡是物质文明蓬勃发展的时代,必定是政治清明、社会安定的时代;反之,凡是政治腐败、社会动荡的时代,必定是物质文明衰落或倒退的时代。凡是有远见的政治家都十分重视安定团结的国内政治局面的维持与和平共处的国际环境的营造。总之,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与政治文明建设是密不可分的。脱离政治文明建设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不仅不会成功,反而会使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迷失方向和失去保障条件。因此,提出政治文明建设的任务,强调坚持“三个文明”一起抓,就是要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不断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协调发展,推进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二、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任务的提出,是对人类政治文明发展经验的科学总结

综观人类政治文明史,大凡成功的政治改革,都是以政治建设的成果而载于史册的。如英法资产阶级革命的历史功绩主要不在于打破了欧洲的旧制度,而在于建立了代表社 会前进方向的新制度。历史反复昭示:凡是以建设为目标的改革,尽管改革看似并不彻底,但由于有建设的成果作保证,改革往往能够获得成功;反之,凡是以改革为目的的改革,尽管改革的成果可能十分显著,但由于没有建设的成果作保证,改革的动力一旦耗尽,就难免陷于失败。

推进政治体制改革,要从我国国情出发,坚定不移地走自己的政治发展道路,坚持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这就是说,政治体制改革必须是建设性的,而不是破坏性的,政治体制改革的目标和终极追求是建立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和社会主义法治国家。邓小平强调:清除腐败,“还是要靠法制,搞法制靠得住些”。可见,对于政治体制中的种种弊端,单纯采取动手术式的“摘除”方法往往难以奏效,而如果是自己给自己开刀,更会因难以下手而放弃治疗。而放弃治疗,体制的弊端又会愈演愈烈,进而危及基本制度。出路只有一条,这就是:重新确定推进政治发展的途径。即将政 治体制改革与政治体制创新结合起来,从原来以政治体制改革推进政治发展的轨道转到通过政治体制创新带动政治体制改革进而推进政治发展的轨道上来。

三、提出“要着重加强制度建设”,揭示了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本质

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具有各自的特质。物质文明的核心特质在于先进生产力,精神文明的核心特质在于先进文化,政治文明的核心特质则在于先进的制度,特别 是民主政治的制度安排。政治文明是社会关系和社会结构随人类社会实践而积淀形成的,反映了特定社会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的制度化、规范化水平。一方面,政治文明建立在一定程度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发展水平之上;另一方面,政治文明为社会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提供民主和法治的制度保障,使之更加健康、稳定、持续地向前发展。因发展党内民主,才能真正有力地支持人民当家作主。我们党有6000多万党员,他们是政权机关、社会组织、经济组织的骨干力量,并且有许多人处于领导地位。只有他们模 范地按民主集中制原则办事,把在党内生活中培养起来的民主意识、民主作风、民主习惯带到各级组织中去,才能有效地推动整个民主政治的建设。在中国的现实条件下,充分发扬党内民主是需要继续探索的重大课题。但是,无论如何,以发展党内民主推动人民民主,将是发展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必然选择。在新世纪的发展中,随着党的建设不断发展,党内民主也得到不断的发展,形成一套切实可行的民主制度和民主规范,党员在党内的民主权利得到充分体现和保障,并把这种民主的制度、民主的方式、民主的作风带到执政实践中,进而增加公民在国家政治生活中的有序参与,全面推进社会民主的发展,提高政治文明建设的层次。总之,作为现代政治生活的核心力量和实际政治权力中心的中国

共产党,它对国家政治制度民主化具有决定性的主导作用,而执政党只有通过党内民主的健全和发展,才能首先完成自身的制度化过程,使党具有与时俱进的发展能力和创新能力,从而为人民民主的发展做出有效的示范和带动作用,为推 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做出应有的历史贡献。正因为如此,所以,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党内民主是党的生命,对人民民主具有重要的示范和带动作用。”

2.科学技术对政治文明的影响 篇二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政治文明需要一定的经济发展水平作支撑。从观念、意识角度看, 与现代政治文明相适应的公平、公开、平等、效率、竞争、秩序、民主、法治等进步政治理念是现代市场经济发展的内在需求和派生产物, 是建立在市场经济充分发育、发达的基础上的。历史地看, 民主和法治等现代政治理念相对于中国传统政治文明而言, 不是内生的, 而是外生的。当前, 市场经济已经成为我国正统、合法、确定的经济发展方向, 由市场经济孕育的民主政治在我国的最终确立将不可避免。受社会经济发展方式和水平的制约, 我国政治意识的文明状况明显落后于政治制度的要求。另外, 政治建设必须围绕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秩序的稳定而展开。翻开人类社会文明史, 无论是古代社会还是现代社会, 政治文明都是围绕社会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展开的, 是以不妨碍社会正常的经济秩序和社会秩序为前提的。一旦政治行为与社会经济发展不相适应, 影响到这种正常的经济和社会秩序, 国家就一定会运用专政的工具进行强力干涉, 甚至不惜中断社会政治建设的进程。我国历史上的王安石变法、戊戌变法最后的结局无不如此, 这都说明社会经济发展直接制约着政治建设和政治文明的发展。

二、传统的政治文化是影响我国政治文明建设和发展的思想根源

政治文明的建设和发展还要受到深层次的政治文化的制约, 尤其是政治心理和政治思想的制约。中国古代文明是发展得极为成熟的农业文明, 中华传统思想文化正是以农业文明为背景的, 渗透其中不仅有农业自然经济因素, 而且还有封建伦理的三纲五常、宗法家庭的社会组织因素以及君主专制的制度因素。这些因素决定了中国传统文明非常重视群体、忽略个人存在价值, 集中表现在中国的伦理文化和政治文化上, 对社会、经济和意识形态有着不可估量的影响。因此, 要实现社会转型, 最困难的也就是政治文化以及与政治文化最接近的伦理文化的转型。五四运动中的先进知识分子坚持揭露和批判的, 主要就是落后的政治文化、伦理文化及其衍生物。现代政治文明的对立面就是封建专制主义。但是, 由于这种政治心理片面强调秩序和稳定, 因而有着政治惰性和惯性, 导致中国历史上一再错失政治改革的时机。这也是中国数千年历史上只改朝换代、难有大的政治发展的原因, 也是为何在中国政治变革往往失败居多的原因。这种情况延续两千多年, 史上只有少数改良而变革甚微、致使现代民主政治心理和思想难有产生和发展的空间。

三、制约国家政治文明发展水平的两个因素

制约一个国家政治文明发展水平的是两个方面:一是国民政治教育和政治素养缺失;二是国民经济生活水平还处于很低的水平。所谓公民政治素质在笔者看来就是公民群体在一定阶段内逐渐形成的政治行为能力的总和。在现代社会中政治素质不仅包括公民政治意识和政治观念、政治热情和政治主动性、还包括了公民组织程度、政治经验和政治训练等等许多不同的方面。政治教育不会自然形成, 它由政治文化、政治观念、政治思想等集合而成, 它尤其离不开社会发展这一重要的客观条件。政治文明的高度发展既离不开国民政治教育的发展也离不开国民政治素养的培养。1949年以后, 虽然我国表面上建立了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 但从深层次看, 一是长期以来皇权思想、臣民意识没有彻底革除;二是1949年以来的由于公民思想改造是个长期缓慢的过程和思想教育程度参差不齐, 公民对许多社会问题仍然比较认同采用群众斗争、政治运动的手段予以解决, 而忽略甚至摒弃了法制制度的作用。政治参与在这个时候带有许多所谓的“革命”色彩, 习惯于“破旧立新”。解决社会问题的良性发方式如:政治对话、政治协商、政治妥协、政治认同等多被排斥, 政治思维方式非此即彼, 及其缺乏辩证思维, 从根本上做不到“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这一切使我们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和法制建设历经了许多前所未有的挫折, 使公民迟迟不能进入应有角色, 限制了公民素质的提高。

四、政治体制是影响政治文明建设和发展的制度性因素

近20多年来, 我们在党和国家政治生活民主化、经济管理民主化、社会生活民主化等方面, 都取得了长足进步。总结社会主义历史实践经验, 社会主义政治文明之所以没有得到充分发展, 重要原因出在政治体制上, 体制是根本性因素。随着我国改革开放战略的推进, 经过还权于企业、还权于社会、还权于地方、还权于市场, 社会权力结构已经有了较大改观。但是权力仍然过分集中于党委和政府, 党政一把手权力过大, 集权现象依然存在。正因为如此, 党在十六大报告中指出, 政治体制改革是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要把改革和完善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 规范党委与人大、政府、政协以及人民团体的关系作为政治体制改革的重要任务, 这对推动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具有全局性的作用。

综上所述, 如今我们只是初步建立了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框架和体系, 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有诸多影响要素, 发展社会主义政治文明任重道远, 急需要进行大量的探索和建设。我们必须客观地面对历史遗留下来的、现时产生的、国际局势变化和科技进步带来的一系列影响因素, 趋利避害, 按照十七大的部署, 坚定不移地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推向前进。

摘要:政治文明是人类政治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进步成果和进步状态, 体现在政治要素的一切方面。党的十六大报告明确提出把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作为党的历史使命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 这充分展示了中国共产党人与时俱进的品格和追求。本文从社会政治文明的基本内容、本质特征全面分析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传统的政治文化、公民素质、政治体制、国际局势变化和科技进步等带来的一系列制约因素, 对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有着积极意义。

关键词: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政治文明建设,制约

参考文献

[1]江泽民.在中共中央党校省部级干部进修班毕业典礼上的讲话[N].光明日报, 2002-05-31.

[2]邓小平.邓小平文选 (第2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

3.科学技术对政治文明的影响 篇三

关键词:科学发展观 医院 思想政治工作 重要影响

一、在医院开展思想政治工作必须明确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

在科学发展观的叙述中,其第一要义主要指发展。从我国的经济建设现实情况来说,发展是第一位,只有实现了快速健康发展,才能保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才能有效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对于医院来讲,在目前的经济社会条件下,要想实现快速发展,满足人民群众日增长的就医需要,就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明确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发展。以发展为导向、以发展为思路,努力发展医院的硬件设施和软件条件,使医院能够在社会作用和服务职能上,发挥更积极的作用。当前,人民群众对医院的期望值越来越高,希望医院能够在服务手段和服务方式上有更大的转变,医院本身也有提升服务职能和提升服务质量的需要。这些综合的需求,都对医院的发展提出了具体的要求。

从目前医院的发展来看,人力资源是其中重要的方面,只有建立强有力的人才战略和人才使用机制,才能使医院的发展质量得到保障。归根到底人力资源是决定医院发展好坏的重要因素。而要想做好医院的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就要有效开展思想政治工作,发挥思想政治工作的积极性,将医院所有医护工作者的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在这一过程中,我们要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明确“第一要义”的内涵,使医院的思想政治工作具有明确的指导,保证发展方向和发展质量。

二、在医院开展思想政治工作必须坚持科学发展观为核心指导思想

在医院的思想政治工作中,要想取得预期效果,我们就要坚持科学发展观为核心指导思想。其原因在于,科学发展观对医院的思想政治工作开展产生了重要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科学发展观倡导了以人为本的重要思想

从科学发展观我们可以看出,“以人为本”是整个科学发展观的核心。这一理念的提出,尊重了人的个性和作用,认识到了人才是推动发展的原动力。在医院的思想政治工作中,以人为本的重要思想使思想政治工作更加注重与医护人员的结合,使思想政治工作更加注重实效性。

2、科学发展观明确了医院的发展方向

科学发展观的提出,使医院明确了未来的发展方向,同时使医院的思想政治工作找准了定位,使思想政治工作能够取得积极的成果。正确利用科学发展观的以人为本的理念,医院的思想政治工作不但找到了核心指导思想,还进一步明确了思想政治工作的责任和义务,由此可见,科学发展观对医院的思想政治工作产生了重要影响。

3、科学发展观丰富了医院思想政治工作的内涵

对于医院来讲,员工是推动医院发展的重要因素,我们在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的时候,要以员工为基本对象,不断创新思想政治工作方式,不断丰富思想政治工作内容。从目前医院思想政治工作的实际开展情况来看,科学发展观对丰富医院思想政治工作内涵起到了较大作用,使医院的思想政治工作的内容更更富。

三、在医院开展思想政治工作必须深刻理解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

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可以概括为: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在这一要求下,医院的发展也要坚持协调和可持续性。考虑到医院的发展必然会依赖人力资源的发展,所以我们在医院针对广大医务人员开展的思想政治工作就显得十分有必要。从医院的思想政治工作开展情况来看,科学发展观给医院的思想政治工作带来了重要影响和变化。科学发展观的提出,使医院的思想政治工作更加注重实质内容,使医院的思想政治工作必须紧紧围绕着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而展开。

医院的思想政治工作要想取得积极的效果,不但要贯彻科学发展观内容,还要深刻理解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其理解过程也是将科学发展观应用在工作实践的过程。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对于医院来说,主要产生了两方面的影响:一是医院的发展不能以破坏自然环境为代价,具体应包括加强环保教育,普及可持续发展理念,在思想政治工作中积极推行科学发展观理念,重视优化配置和有效利用,减少资源的浪费和消耗,重视医院环境学研究,促进医院与环境的协调发展。二是医院的发展要重视长远利益,要重视员工思想政治素质的培养,要将思想政治工作与日常工作结合在一起,不断推进思想政治建设。因此,在医院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的时候,必须对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有深刻认识,并以此要求为指导,努力构建医院思想政治工作体系,使思想政治工作取得积极效果。

四、结论

从本文的分析来看,科学发展观对医院的思想政治工作产生了重要影响,使医院的思想政治工作在开展的过程中,更加明确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能够坚持科学发展观为核心指导思想,同时能深刻理解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从目前医院思想政治工作开展的情况来看,科学发展观的运用取得了积极效果,科学发展观的运用成为了医院思想政治工作的必然选择。

参考文献:

[1]任清云.科学发展观在卫生系统思想政治工作中的运用[J].医院管理论坛,2012年03期

[2]裘晓春.充分发挥思想政治工作在卫生院托管中的作用[J].中国农村卫生事业管理,2011年08期

[3]周新伏,蒲祖玲.浅谈医院文化使医院绩效管理和思想政治工作产生叠加效应[J].现代医院管理;2010年01期

[4]王英,安淑萌,霍志强,朱爱华,许莉萍.新形势下卫生系统思想政治工作优化路径探索[J].医院管理论坛;2011年06期

4.科学技术对政治文明的影响 篇四

人类文明已经经历了非常长时间的发展进程,其主要形态大致有以下四种,也就是从最早的史前文明,发展至古代农业文明,再发展至近代工业文明,如今则已发展为现代文明。不管是哪一种文明形态,均为当时社会生产力不断发展所取得的成果,也是生活于其所在时代人们所作出的一种理性抉择。与此同时,文明形态又会反过来影响到社会经济发展的各个方面。我国传统农业文明绵延万年,古代先民们一代代均受到了农业文明的极大影响,这样就会产生对于在农业文明下诞生的中国古代文学审美观的一种思维方式。该思维方式会直接影响到体现社会生活实际状况的古代文学作品之中。为此,需要通过分析农业文明对我国古代文学的影响,探究我国文学丰富多彩的审美特征。

1 造就了中国古代文学中庸与和谐共存的审美观

良好的气候条件、自给自足的农民生产方式,造就了华夏民族的突出个性,也就是既中庸又和谐的审美观。笔者认为,文明之起源和气候条件之间具有无法分离的重要关系。被称为全球四大文明古国的古希腊、古印度、古埃及以及中国都处于北纬30至40 度的区域之中。比如,中华文明诞生地点就在北纬30 至37度之内,该地区具有典型的亚热带季风、季风湿润以及地中海气候特征,夏季时高温且多雨,冬季时低温且少雨。依据著名学者陈代光先生所著《中国历史地理》的描述,我国曾经先后经历了四个温暖期与四个寒冷期,其中的四个温暖期为从仰韶文化延续至商代、从春秋延续至西汉末、从隋代延续至北宋之初、从南宋中期延续至元代中期。以上四个温暖期正好是我国农业文明产生、发展并且步入高峰期,这也是华夏民族儿女敦厚的集体性格之产生期,而且还是审美主体由觉醒进入到发展,再走向成熟的过程。春秋时随着铁器与农具的产生,让农业劳动发展至个体化耕种的时代。百亩之田与五口之家就十分自然地组成了一个家庭,而家庭又会逐步繁衍出庞大的家族,在家族当中会有长、幼、尊、卑之分,这就要求家族成员们彼此用忠恕之道相互对待,由此而来,家、国与天下就构成了统一关系。在该价值体系之下,尊重君主就如尊敬父兄一般,爱他人之女子就如爱自家姐妹一般,所以,所说之话,所作之诗、所写之文,都应当要让读者有乐而不淫和哀而不怨之美感。《诗经》可以说是最能够展现中庸与和谐审美观的一部诗集。比如,《召南·江有祀》这首典型的弃妇诗,表现出对抛弃其的丈夫所具有的怨恨,但是全诗并无感伤与哀怨的情绪,整首诗显得既温润又中庸,体现出非常可贵的自信心和自尊心。又如,杜甫是我国唐代著名的批判主义诗人,除创作了诸多反映普通劳苦大众民生困苦的诗之外,同时还创作了诸多具有中庸与和谐情调的诗歌,“天下朋友皆胶漆”与“晴看稚子浴清江”就是如此。

2 造就了中国古代文学功利与诗性共存的精神属性

在我国古代农业社会之中,实用可以说是所有生产活动之目的。正所谓“民以食为天”,农业可谓是衣食的源头。在农耕社会之中,务农的人们最关心的是农产品产量之多寡,农产品是不是能够切实满足自身家庭生存之所需。这样一来,我国古代的农业生产就具备了非常强的目的性和务实性。与此同时,我国古代的农业生产活动迥然不同于游牧民族活动以及商业民族的活动。农耕的.特性要求其一定要做到务实,从农产品的播种到耕耘、收获,不能有一点虚假之处,也不能依赖于什么投机取巧。正所谓只有一分耕耘,才能够有一分收获。游牧民族的牧民只要能够找到了水草肥美之地就能提高经济效益,在商业性活动之中只要找对了投资的市场,加上自身所拥有的商业操作能力,也容易获取良好的经济效益,以上两者均具备了某种机遇性。正所谓国以农为本,农业可以说是我国古代封建王朝统治者们的立国根基,我国农产品的产量一直比较稳定,而是真正地增加于社会物质财富的相应部门。因为我国的农业人口为数众多,广大农民往往完全依赖于其所耕作的土地,极少会进行流动,这样一来就能促使社会结构更趋向稳定,所以,农业文明为社会提供服务的特点就能够展现出来了。因为受到了农业文明的深刻影响,我国的古代文学作品通常均会带有相当浓郁的功利色彩,十分倡导思想上的教化,要求文化创作应当做到有为,要有益于当世,内容上应当充实,形式上应当和内容保持统一,要通过惩恶与劝善来实现当时社会的和谐。同时,我国古代农业生产所处的大环境是大自然,其中的青山绿水会不由自主地让广大劳作者在身心上经受美感之熏陶,从而触发人类感受美与欣赏美之本能,进而融合到诗意化的情境之中。

虽然农业文明条件下的劳作充满了艰辛与挑战,劳作于其间的劳动者们的物质生活通常也是十分困顿的,但是,人们内心深处的希望之心却不会消逝。一旦劳动者把自身的目光投往生机盎然的农作物之时,就会从自然事物当中萌发出全新的希望,其所能够得到的安慰以及和对当前痛苦之超越,会让其对于以后的生活产生满怀诗性之幻想,比如,古人们所津津乐道的“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就是这样一种情景。有鉴于此,在我国古代文学作品当中,人和物通常都保持着息息相通的意味。文学作品当中并不会有完完全全、彻彻底底让阅读者悲痛欲绝的悲凉情景。德国文学大师歌德曾经说过,虽然中国人在思维、感觉上与我们几乎是一样的,但是又存在着迥然不同之处,就是中国人那里的自然外境往往是与人物的形象彼此相互关联的。即便是在人物一直在经历着悲剧的命运之时,其所看到的景物在表面的悲情之下,依然能够看见一抹鲜亮的色彩。比如,我国古典文学名著《红楼梦》中的主人公林黛玉,其所居住的潇湘馆显现出一种凤尾森森、苍苔满布的景象,体现出主人公的悲剧气息,就在其死去的夜里也是充满了凄凉冷淡之感,但作家在让阅读者看到红颜薄命的同时,也让人们看到了她进入仙界之后由此而脱离世俗情愁纷扰的新希望。正是通过在悲剧中略带有喜剧色彩的作品,展现出强烈的浪漫主义气质与诗性品格。

3 造就了中国古代文学朴素与清新共存的意境

我国美丽的山水田园风光,养育出朴素而又清新的审美情趣。我国古代黄河流域一带气候十分温和,在湿润中又多雨水,植被十分茂密,生态环境显得极好。比如,杜甫就曾经在其名作《望岳》中描述“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的情景,当代读者可以想象到当时的齐鲁大地展现出来的是一片青葱、苍翠的场景,显得一望无际。人和环境可以说是大自然的一种二元化统一体,人创造出了环境,而环境则陶冶了人。如果人能够尊重自然环境,那么环境则会给人带来意象和想象,这一意象长此以往就会成为人在内心深处所具有的审美结构。我国北方地区的山川十分雄伟,平原又极为辽阔,容易产生既质朴而又粗犷之性格,体现于诗文之中就有了长河落日与大漠孤烟之苍茫雄壮。我国南方的山形非常秀丽,河流密布且绵长,容易产生既纤细又柔婉之个性特征,这样一来就有了“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之意境。唐代孟浩然所作《过故人庄》中则有“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的景象。可以说,我国古代农业文明创建了古代文学的审美文化体系,所展现出来的朴素与清新共存的意境,把审美格调放置于非常高的平台中,且对后世的文学创作也具有极大的影响力。

4 造就了中国古代文学封闭性与开放性共存的鲜明特征。

我国古代农业文明下广大民众所生活的空间尽管十分广袤,但实际上所生活的圈子却极为狭小,大多是以家庭为主要生产单位的,而以庭园则是其最为重要的活动与休闲场所。和游牧民族以及商业民族的人们比较起来,农耕民族民众的生活空间具备了极大的封闭性。但是,人们探求未知之本能又促使其十分希望能够进一步突破自我封闭的枷锁,尽可能地拓展自身的眼界。我国古代文学因为受到了农业文明的极大影响,在空间的处置过程中呈现出一种封闭性和开放性共存与矛盾统一的鲜明特征。在我国的古代文学作品之中,庭园往往是主人公们进行活动的重要场所,通常都是用个体家庭之兴衰以折射出全社会的变化。这一点从《诗经》当中的诸多怀人诗,至汉代所创作的《孔雀东南飞》,再至唐代所创作的《长恨歌传》等、元代戏剧《西厢记》等,其中的主要人物往往均在庭园当中活动,到明清时期,那些才子佳人作品更是遵循着才子佳人在后花园偶遇之模式,以至于我国古典小说经典名著《红楼梦》也成为了一部典型的庭园小说。

显然,中国古代文学中的庭园和外国文学当中广袤无边的大海、森林或者大型庄园等比较起来,空间上显得极为封闭。为了能够切实突破这一封闭特性,拓展自身视野,我国古代文学作品中出现了大量登高望远的场景,古代文学家们利用登山或者登楼等形式,在制高点上遥望远方,体现出空间上的开放特性。比如,先秦时期的学者荀子就在《劝学》中提出“登高而招”,魏晋时王粲登楼时则创作了《登楼赋》,到唐代时王之涣又创作出“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的名句。登高望远主要是从垂直的方向来拓宽自身视野,而通过园墙为隔对各个场面实施同步描写,则主要是在水平的方向上拓宽古代文学反映出来的空间。通过把墙内与墙外同时并行开展的人物动作形态加以描述,就能够让文学作品的内容变得愈加丰富,而且还能够让读者们在接受过程中更有立体的感觉,从而发挥出自身的想象力,让读者们仿佛身临其境一般。

5 结 语

5.科学技术对政治文明的影响 篇五

摘 要:虽然近年来农村民主政治建设发展很快,并取得了较大成绩,但由于中国传统政治文化的影响,我国农民严重缺乏民主观念和民主主体意识,并且法律意识淡薄,同时宗法家族力量仍然在农村暗流涌动,这些都成为我国当前农村民主政治建设中的障碍。

关键词:农村;民主政治;政治文化

我国农村民主政治建设的内容既包括村民自治,也包括乡镇政权的民主建设。但就目前我国农村民主政治发展的现状来看,村民自治更具有实际性意义,成为当前农村民主政治建设的主要内容。村民自治是以《宪法》和《村委会自治法》为法律准绳,以村民委员会为依托组织开展的群众性自治活动,其主要内容就是通过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的渠道和形式,实现村民的自我管理、自我教育和自我服务。《村委会组织法》实施后的实践证明,村民自治总体上讲是适合乡村社区经济结构和社会发展的有效管理模式,是新时期政府领导、组织和教育农民的新的手段,是国家政治体制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产生了很好的社会效果。但由于以村民自治为主要内容的农村民主政治实施的时间不长,还处在不断发展的阶段,还有很多不成熟、不完善的地方,决定了它在我国的发展还具有很大的不平衡性。制约农村民主政治进一步发展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不仅有经济、制度和组织等因素,还有深层次的文化因素。经济、组织等外在的因素较易被人们认识,而文化等内在的因素往往被人们所忽视和轻视。

从我国的实际情况来看,虽然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农民的政治意识和政治素质有了很大的提高,但沉淀着传统政治文化色素的深层心理因素在农村民主政治实际的运作过程中,仍然深深制约着它的效果,影响农民政治意识的正常发育。“如果一个国家的人民缺乏一种能赋予这些制度以真实生命力的广泛的现代心理基础,如果执行和运用着这些现代制度的人,自身还没有从心理、思想、态度和行为方式上都经历一个向现代化的转变,失败和畸形发展的悲剧结局是不可避免的。再完美的现代制度和管理方式,再先进的技术工艺,也会在一群传统人的手中变成废纸一堆。”[1](p.4)人们的一只脚已经踏入了现代的门槛,另一只脚却仍然陷在传统的泥沼。可以说,传统政治文化的消极影响还将会随着农村民主政治的逐步发展不断凸显出来,成为村民自治推进过程中的一块暗礁。

中国传统政治文化是建立在小农自然经济的生产方式基础之上,是与中国宗法家族制的社会构造、政治伦理化的儒家学说紧密相联的。中国传统政治文化是和整个封建社会的大厦相适应的,是黏附在封建社会结构当中的,它的整体性框架已不能适应现时代中国民主政治的发展。当然,这并不是说中国传统政治文化一无是处。实际上,中国传统政治文化中有很多值得现代社会吸收和借鉴的地方,也是中国社会主义政治文化的源泉之一。只要我们认真鉴别和运用,现在甚至将来,中国传统政治文化都可以成为中国民主政治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但现在来看,中国传统政治文化对农村民主政治的消极影响已在很多方面显现出来,成为制约基层民主进一步发展的显性障碍。

一、民主观念和民主主体意识严重缺乏

村民的民主主体意识是指村民对自己在民主政治生活中所扮演角色的认识和态度,主要表现在乡村居民对自身民主、权利和义务的认知。只有拥有良好的民主主体意识和民主观念,民主的发展才能平稳而有序,农村民主政治建设才能走出形式化的沼泽。基层民主的发展有赖于村民形成一种政治上长的小农经济中,中国传统政治文化对农民的民主主体意识和民主观念的塑造是严重缺乏的。虽然自近代社会以来,中国的社会体制和物质条件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传统政治文化所造成的主体意识的缺失仍然是村民自治进一步发展的暗礁。

在中国历史上,长期占统治地位的政治体制是高度集权的封建专制体制。它的突出特点就在于等级制和封闭性。封建国家的政治权力主体始终只是一个皇帝,皇帝是所有臣民的主宰,掌握着社会全部的政治、经济和精神资源,以此为起点延伸出代表帝王且又依赖于帝王的庞大的官僚体系。他们按照权力的大小和官位的高低对稀缺的生活资源进行有比例的分割。而处在社会最底部的人数最多的农民却只占有最少的社会资源。而且这种以人身依附为基点,按权力大小划分社会资源的体制必然形成和表现为严格的等级制。上下尊卑、差别有序成为社会关系的主要特点。在这种格局之下,处在社会最底层的平民百姓就不会有独立的主体意识,他们只能是从帝王那个权力中心辐射出来的官僚阶层的受害者。对大部分中国农民来说,政治就意味着交租、纳粮、服劳役等,而且普通人不能随意议论朝政,违者以罪论处。广大农民完全被排斥在权力机构和政治生活之外,被装入一个无知和专制的罐子中。在这样的政治专制的文化等级境遇中,培养的只能是奴仆和附庸的政治人格,更不会有任何民主观念和民主意识的产生。

总之,在小农经济中孕育和成长起来的中国传统政治文化,并不会简单地随着上层建筑层面的革新而自动地退出历史舞台。相反,它会借助各种新的形式去求得生存和发展。因此,只有通过大力发展物质生产力,彻底地改变传统政治文化赖以生存的经济土壤,才能最终消除传统政治文化给中国农村民主政治发展带来的负面影响,培育出农村民主政治发展所必须的主体意识和民主观念。但由于物质生产力发展的长期性决定了中国传统政治文化束缚的长期性,从而也决定了中国农民主体意识和民主观念的形成不是一蹴而就的,而将是一个长期习得和教化的过程。

二、法律知识和法律意识严重不足

现代社会民主政治的发展需要一定的条件作为支撑,法制就是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要件。法制是民主政治得以正常运行的保障。没有完备的法律,人民大众没有良好的法律意识和法制观念,民主政治的发展最终必然会走向异化。而我国传统政治文化中则缺乏基本的法律意识和观念,而且中国传统政治文化虽随时代的发展不断变换其形式,但缺乏法律意识和法制观念的传统道德心理早已占据人们的头脑,并且没有随时间的流失而趋于瓦解。这种缺乏法律意识和法制观念的先天缺陷已在当前农村基层民主的运作中显示出极大的消极作用。农村民主政治的出现虽然说起源于中国当时社会发展的自身需要,但本质上说,是一种从西方引进的新的组织形式。而“一种新的组织形式从外部引入乡村,本质上是一种文化移植。因为一种组织要正常地发挥其功能必有一套与之相适应的制度和原则,要使参与组织的人们理解、掌握、运用并遵守这些制度和原则,必须要有相适应的观念和行为方式,或说一整套该组织赖以生存的文化”[2](p.535)。

因此在原有的瓦解并不充分的政治文化土壤中运作不同于传统的一种新的管理模式,必然受到传统政治文化诸多的束缚,从而对农村民主政治正常的发展产生极大的消解和扭曲,呈现出不同于常规模式发展的一种变体。而且实际的情况是,国家制定的众多的法律、法规并没有深入到广大的农村地区,人们在生产和生活中熟悉和操作的还是传统的一套,只有在村落内部无法解决的时候才借助于法律的手段。相当多的法律、法规只是停留在农民头脑中的概念,而且时常还被遗忘在道德的角落。正如费正清所指出的,在中国,“法制是政体的一部分,它始终是高高地超越农村日常生活水平的表面上的东西。所以,大部分纠纷是通过法律以外的调停以及根据旧风俗和地方上的意见来解决的”[3](p.88)。

在现实生活中,人们习惯以情代法,注重人情关系、礼俗规范,从而干扰和挤压了农村民主政治的正常发育。中国自古就是一个礼俗社会,礼在社会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人们可以不懂法,但不能不知礼。孔子说:“民之所由生,礼为大。非礼无以节事天地之神也;非礼无以辨君臣、上下、长幼之位也;非礼无以别男女、父子、兄弟之亲,婚姻、疏数之交也。”(《礼记·哀公问》)礼确定了中国的等级秩序和差别格局。这些传统的政治文化经过长期的“濡化”和教育,成为人们内在的习惯。所以在传统社会虽然也有大量的法律条文,但是这些法律是在公认的礼俗基础上建立的。也就是说等级秩序是第一位的,法律是第二位的。说的更深一点,我国传统社会的法律是以维护不平等的差别格局为目的的,这种以平等为前提去维护占主导的不平等的秩序决定了法律的制定和实施都将陷入困境。因此,社会的正常运转依靠的是礼俗,法律的作用就是对破坏礼俗者的惩罚和镇压,所以中国的法律就主要表现为刑法,惩罚和镇压“敌人”,中国的法律一直停留在“刑法时代”。

建国以后,我国的法律制度有了很大的发展,但其目的是要用法律作为国家、社会和个人共同遵守的秩序,把传统社会主要以礼俗维护等级秩序转变为完全靠法律来维护社会秩序。但由于传统政治文化赖以生存的经济基础还长期存在,决定了单靠制定法律条文和设立法庭并不能改变农民的思想观念,相反,强行地推行实施,还会带来一定的副作用,破坏了原有的礼俗秩序,带来了混乱,却不能建立良好的法制秩序。只有在社会结构和思想观念上进行变革,才能最终建立良好的法制秩序,农村民主政治的发展才会沿着法制化的道路顺利前进。

三、宗法家族力量的暗流涌动

中国社会不同于西方社会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具有悠久而又牢固的宗法家族制的历史传统。中国古代社会的各种组织形式虽然随着历史的发展呈现出各种各样的形式,但由氏族公社遗留下来的,以父家长为中心的,以嫡长子继承制为原则的宗族制却能超越历史变迁的轨迹,生生不息,时代接替地留传到现在。可以说,以血缘为纽带的宗法家族制度是传统中国农村的一个重要特征。因此,宗法家族制度成为理解中国社会政治生活的一把钥匙。村落家族力量一直是中国社会的一个基本特质。在很长的时间里,作为乡村社会的一种自在秩序,得到了国家政权的扶植成为维持社会秩序的重要力量。

虽然自上个世纪以来,尤其是新中国成立之后,经过一系列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变革,宗法家族制遭到了很大的冲击,但由于主要是通过行政强制的手段从外观形态上进行扫除,而不是通过发展生产力这个根本性的经济手段来进行消解,而且“两千多年来,起源于血统、身份的仪式、宗教、伦理以及法律等自成体系的社会价值观早已成为民族精神,广大农民的宗法思想更是根深蒂固。要改变这种源远流长的文化价值观,并不是几场„运动‟就能奏效的”[4](p.289),因而中国宗法家族制的土壤并没有得到根本性的瓦解。而且,在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家庭重新成为农村社会的生产和生活的基本单位,又造成了家族势力一定程度的回潮和反弹。但由于十几年来我国农村经济快速发展,现在的宗法家族制已从根本上有别于传统意义上的宗法家族制,多数家族的回潮现象只是表现在续编族谱、祭祀祖先、大办婚丧等家族文化的表层现象。因此,宗法家族制对农村民主政治的发展影响,要根据具体情况加以具体分析。

通过以上的分析可知,我国农村民主政治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传统政治文化的制约,因此,农村民主政治的发展需要一种区别于传统社会的新型政治文化作为支撑和平台,才能顺应社会和世界发展的潮流。

参考文献:

6.科学技术对政治文明的影响 篇六

正确认识和处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精神文明建设的关系,是实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精神文明双元互动的前提,也是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落实科学发展观,开拓创新、与时俱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成功的现实需要。

(一)市场经济对精神文明的负面影响

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正处于发展初期,新旧体制转轨未全面完成,市场体系尚未完全建立,市场运行法律尚不健全,市场秩序尚不完善。市场经济本身的弱点和消极因素会反映到精神生活中来,给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带来明显的负面影响,这些负面影响集中反映在思想道德建设方面,使思想道德领域产生了一些消极的、不健康的、甚至是腐败的、丑恶的现象。

1、市场经济条件下利益主体的多元化容易导致极端个人主义

市场经济通过市场来实现商品的价值,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追求最大利润是商品生产者的最终目的。这样,市场经济一方面有利于调动生产者和经营者的积极性;另一方面又往往容易导致一部分人为了片面追求个人利益而陷入极端个人主义,从而导致社会责任感和良知的弱化、萎缩直至完全丧失,出现见利忘义、不择手段地谋求私利等丑恶现象。在现实生活中,一些人只讲个人利益,不讲他人利益、集体利益和国家利益;只顾个人需要、不顾他人需要;只要个人自由、不要组织纪律,为了个人私利,制造假冒伪劣商品、弄虚作假、坑害人民、损害国家。个人私欲的膨胀会渗透到道德生活里面,如果这种利己主义、极端个人主义演绎成一种基本生活方式,一种处世哲学,就将泛滥于政治生活和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各个角落,会开来极其严重的后果。

2、市场经济的自发性、盲目性和求利性会诱发拜金主义

市场经济是一种交换经济,它通过物与物的交换来表现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它把自然经济条件下人与人之间的依附关系转变为商品交换条件下的人对物的依赖关系,市场经济中人依附于物,受物的主宰,必然会在一部分人中产生商品拜物教、货币拜物教。货币作为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被人们当作支配一切的力量来顶礼膜拜。认为金钱至上,金钱是万能的,有钱能使鬼推磨,这就是拜金主义。拜金主义是一种扭曲的价值观,它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看作是纯粹的金钱关系,把金钱看成是经济生活中的铁律,看做是社会的发动机,当今中国社会出现权钱交易,滥制假冒伪劣产品等消极丑恶的现象以及一部分人的“主义不要紧,只要高工薪”,“一切为了人民币”的价值追求,都是拜金主义的表现。而社会上也确实有一部分人丧失了人格的尊严,成为金钱的奴隶。拜金危害是显而易见的,一方面,它使一部分人丧失了人格的尊严,成为纯粹的自然人和经纪人。另一方面,它又会导致整个社会的信仰危机。物质富裕、生活舒适不能代替精神上的无聊和不满。著名经济学家罗宾逊给现代人以这样的警告:仅仅知道关心利益的社会,肯定是要覆亡的。那里,挣钱成了人生的第一需要,成为成功的主要尺度,深深的危机就潜居其中。

3、市场经济所构成的世俗化、功利化的价值取向,容易导致享乐主义的滋长 市场经济的发展,提高了人们的生活水平,但也刺激了人的物欲的膨胀,致使享乐开始滋长起来。使得一些人从重视经济效益和物质、财富走向极端功利主义、感性享乐消费主义,进而陷入腐化堕落而不能自拔。“人生在世,吃喝二字”,享乐主义价值观就是只要物质享乐不要精神追求的典型。我国部分农民受“小富即安”心理影响,一旦解决温饱或小有积蓄就减弱生产积极性,更忽视变革性和创造性,转向注重安排消费生活;城镇部分企业家、个体户在生产、经营中获得较高的收入后,就变为“及时行乐”;党政机关部分干部为了追求物质享乐而贪污侵吞公款、以权营私;都市部分年轻人为了追求时髦、新潮,不愿奉献,只图一时、短暂的快乐等,都是享乐主义的人生目的和人生价值观的表现。享乐主义使人们专注物质利益的拥有,忽略精神价值的追求,失去了对生命的终极关怀。

综上所述,无论从什么角度看,市场经济确实有可能产生双重社会道德效应,即积极的社会道德效应消极的社会道德效应,而且这双重的社会道德效应都可以在市场经济根底处找到它的根源,也都与市场经济自发的功利性价值取向和个体化价值有关。对个人利益和个人自由的一定程度的认可与重视,固然是人类一次革命和历史进步,但由此走向极端功利主义、拜金主义、感性享乐主义和极端个人主义、道德虚无主义,就意味着走向道德上的“堕落”,意味着诸多现代化社会病的产生。所谓“穷得只剩下钱”、“精神上无家可归”,还有“不要廉耻”、“丢失良心”、“除了我,一无所有”等等,便是走向上述各种写照。

(二)精神文明建设没有及时到位对市场经济的影响

市场经济固然是一种功利型经济,但同时也是一种道德经济,它的正常运行和健康发展离不开道德基础和主体道德精神的支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社会主义条件下的市场经济,它的社会主义属性更要求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尤其是道德建设的保证,应当说,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确立以来,道德建设有了长足进步和发展,对推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起了重要作用,但相对于适应市场经济发展要求而言还有相当距离,正是因为适应市场经济运行的新型道德建设还没有及时到位,对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产生了巨大影响。

1、应有的义利观没有确立导致了单纯的谋利动机和不择手段的谋利行为 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使人们在经济活动中追求个体物质利益得到了伦理道德上的合理性认可。但当这种对个人利益追求最大化的原始冲动失去了应有的道德控制而发展到了放肆无度的时候,谋利就成了经济活动的唯一动机,自然使经济主体失去了应有的社会责任感。经济发展会丧失来自主体方面的人文动力或精神动力的支持,也会使经济活动失去应有的基本理性和必要的秩序条件,丧失只需效率,最终失去市场经济繁荣和发展的持久性。缺乏有效的道德控制会导致市场主体不择手段的逐利行为。表现为不把致富与诚实劳动、合法经营、科技投入、加强管理等结合起来,而与贿赂、欺诈、投机和掠夺性开发等联系起来,通过各种超越正常经济手段和不道德手段来掠取资源、占有市场、聚敛财富,对市场经济的顺利健康发展带来了严重危害;造成了国有资产的大量流失,使资源和财富不是流向有利于国家和人民、有利于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正确方向,而是流入所谓“流氓致富”者的口袋,这严重地损害了人民群众的经济正义感和职业责任感,挫伤了人民群众投入市场经济、大干社会主义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损害了市场经济的公平竞争原则,破坏了良好的市场经济秩序,阻碍了市场效率的发挥;造成了生态资源的巨大浪费和生态环境的严重恶化,直接影响市场经济和民族经济可持续发展;会造成一种错误的价值导向,引导人们不是把精力才干和资金投向真正的创业当中,而投到非法经营、商业投机、钻法律和政策的空子,甚至直接破坏法律、败坏道德、妨碍经济组织的完善和经营管理水平的提高;造成投资环境的恶化,使不少投资者望而却步,使市场经济的发展缺乏资金动力。

2、缺乏权利意识,使市场主体的经济权利难以保证

市场经济得以正常运行,需要市场主体的形成及其经济权利得到普遍尊重和有效保护。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的市场主体身份,主要包括以各种形式存在的公有产权主体和各种形式的私有产权主体。这两种性质的市场主体产权制度已经建立进来,也得到了一定程度上的保护和普遍尊重,但制度上的确立和人们观念意识上的肯等并没有同步,事实上出现了两种情况:一是公有财产成了一些人以各种名义和方式进行转移、占有、分割的对象;同时,私有产权的市场主体也往往受到超却经济因素的干扰和各种偏见的不公平的歧视。另外,市场主体应有的经济权利如交易的自由选择权也往往受到影响,现实中存在着各种形式的欺行霸市、强买强卖、不对等交易和强制性契约关系。这些对待产权和交易自由权等经济权利的道德问题,对市场经济的完善和发展构成了多方面的危害:它妨碍了我国的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完善及其作用的发挥,阻碍了公正合理的现代市场经济秩序的确立;弱化了经济的激励机制和制约机制,影响了人们以自己的投入和努力即可换取自己的收益的现代经济伦理理念和基本道德精神,打击了创业者进行投资、创新和努力经营的积极性,致使经济领域城里出现了“搭便车”或“无票乘车”现象。

3、缺乏道德观念,导致社会 “信用不足”

由于目前精神建设没有及时到位,尤其是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道德建设力度不够,经济活动中做假、卖假等行为相当突出,社会“信用不足“问题相当严重,这对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危害很大,它抑制了人们的消费欲望和消费需求,增加了投资风险,压抑了整个社会的投资创业欲望,影响了资源的合理流动,降低了资源配置的优化效果,严重损害了民族经济乃至整个中华民族良好的国际形象,影响了对外开放的进一步扩大,使市场经济的开放性及其作用难以发挥。

(三)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若干途径

正确处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精神文明建设的关系,促进双方的良性互动,必须重视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适应问题,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道德建设是个庞大的系统工程,它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要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机制的积极作用,不断增强人们的自主意识、竞争意识、效率意识、民主法制意识和开拓创新精神,正确运用物质利益原则,在实践中确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道德观念和道德规范,为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思想保证。二是面对市场经济条件下的许多新情况、新问题和新矛盾,必须适应形势发展的要求,抓住时机,巩固已有成果,加强薄弱环节,积极探索新形势下道德建设的特点和规律,在内容、形式、方法、手段、机制等方面努力改进和创新,把社会主义道德建设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

1、必须坚持正确的指导思想

《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明确指出了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指导思想是: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为指导,全面贯彻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基本纲领,重在建设,以人为本,在全民族牢固树立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和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在全社会大力倡导”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基本道德规范,努力提高公民道德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培养一代又一代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主要内容是:要坚持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原则,以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为基本要求,以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为着力点。

2、适应社会主义经济要求的道德建设,要把先进性要求和广泛性要求结合起来

我们的奋斗目标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并最终实现共产主义,社会主义道德建设必须为之服务,要人们实践实践社会主义、共产主义道德要求,大公无私、勇于奉献,甚至必要时献出自己的生命,这无疑反映了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先进性要求,但是一概以此为标准来进行道德建设,必然违反道德建设的自身发展规律,道德水平是与社会经济基础、发展水平及人们思想觉悟相适应的。现时我国还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水平较低,经济成分、分配方式呈多样性,市场经济不发达,文化建设落后,所以,根据这种现实状况,道德建设必须有针对性,要提出、制定适应现阶段人们思想特点和水平、能为广大人民群众所接受的、具有现实可行性的道德准则和规范,据此要求和规范社会成员的行为。切忌脱离实际、超越社会发展阶段和人们的思想水平向全体社会成员提出过高的道德要求,使道德理论流于空谈,道德规范脱离实际,导致道德教育苍白无力和社会道德规范虚化。社会主义道德体系应该体现多层次结构,这样才是与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发展水平相适应的,才是符合现阶段人们思想特点和水平的。

3、加强适应社会主义要求的道德观念和道德规范体系的建设

要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必须通过倡导新的道德观念、制定新的道德规范,建立新的道德秩序,规范、引导人们的社会经济行为,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制造良好的社会道德氛围,同时要从伦理道德上确认市场经济运行的基本规范和要求,并用社会主义道德原则进行引导和改造。

为人民服务是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核心,这是社会主义社会经济基础、政治制度的客观要求,既是我们党的根本宗旨,又是一种新的伦理道德观的核心。在新时期,对为人民服务应有全新的理解,为人民服务不仅是对党员干部的要求,对先进分子的要求,也是对广大群众的要求,这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既鼓励了人们的积极性,又不使道德建设流于口号和形式。

集体主义是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原则,是调节国家利益、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关系的重要原则。坚持集体主义原则是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要求,也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现实要求。在当前的经济形势下,我们应该如何处理集体利益与个人利益的关系呢?首先,集体利益与个人利益在根本上是一致的,但集体利益高于个人利益,当两者发生矛盾时,个人利益必须服从集体利益;其次,在强调并保证集体利益放在首位的前提下,同时强调集体利益必须充分尊重公民个人的合法利益,并依法保护公民的个人利益。

市场经济是以市场为基础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的经济运行方式,资源配置的有效性本身就体现了社会效率,而市场经济中的市场主体为了实现利益最大化,必然追求效率,所以市场经济是效率经济,是重视和追求效率的。我们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合理性也反映在这一点上,市场经济条件下,效率观实际上是道德观的组成部分,如勤劳、互助、守时等美德,无一不蕴含着效率“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已成为新时期人们所推崇的道德观。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在大力倡导效率观的同时要把效率和公平观有机结合起来。否则,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将会或者丧失其价值合理性,或者丧失稳定的社会环境的保证而不可能健康顺利地发展。

市场经济是竞争的经济,充分的竞争是市场机制发挥作用的必要条件。竞争意识和观念,是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道德建设中不可缺少的内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要正确对待竞争与合作的关系,树立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的竞争观念,竞争固然是排他性的,但竞争主体间也具有共存和共处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的竞争,应当是能促进全社会生产力健康发展的理性、文明、规范、有序、有效的公平竞争。竞争观念和准则不应是将市场看成是你死我活的“战场”,将对手视为不共戴天的仇敌,而应将市场看作赛场,将对手视为共同开发市场的竞争伙伴。

诚信作为基本的道德范畴,在人类文明发展史中始终发挥着重要作用,是每个时期人们都极为推崇的道德观和规范。在加强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道德建设中对诚信要有如下几个认识:首先,必须高度认识诚信观念和原则的重要意义,全力打造“诚信社会”。我们一定要站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贯彻落实“以德治国”方略的高度上,充分认识坚持诚信价值观念的重大意义。其次,要充分认识到中国传统诚信观与现代社会诚信观的区别。传统诚信观是以小农经济、血缘经济为经济基础的,缺少开放性和时代性,强调人身依附,现代诚信观是建立在社会化大生产和市场经济基础之上的,不仅局限于对亲人、熟人、小团体、小地区,而且要求对全社会都要做到诚信,他指向所有的契约关系。再次,要认识到诚信不仅表现为经济领域中应有的观念和必须坚持的原则,也表现为个人道德和社会公德。打造诚信社会要从自身做起,从身边做起,锻炼个人诚信品德,社会的诚信度是由每个社会成员的诚信言行提供的,你需要社会和他人的诚信,就得首先向社会和他人奉献诚信。

7.论科技文明进步对书籍设计的影响 篇七

人类文明灿若星河, 而书籍是文明最古老而最实用的载体。它与文明相伴而生, 它的形态随着人类文明进步而发展, 随着科技的创新而更新。书籍设计的概念虽然不是在文明初始时就有的, 但是纵观它的发展史不难发现, 不论是我国还是国外, 书籍设计艺术的发展都和历史、文化、科技有密切关系, 并且书籍的设计形式和艺术风格都是在特定的文化、民族、风俗、技术工艺等背景下形成的, 有着明显的地域性、时代性和民族性, 同时也受到经济和政治因素的影响。不同的背景、不同的民族习惯、不同的生活方式产生不同的审美观, 不同的科技水平造就不同的书籍装帧工艺, 因此也就形成了不同的书籍设计形式和艺术风格。它们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变化, 是一个时代的缩影。

书籍和人类文明一样有着悠久的历史, 且伴随着人类文明的进程经历了不同的阶段。在我们的印象里, 书装设计是指现代意义上的书籍设计, 它的历史大概有一百多年。在这一百多年里, 书籍设计的发展与科技水平的发展关系尤其紧密, 表现了一个时代的科技发展水平。下面我就从科技、文化文明发展的角度来阐述书籍设计的发展过程, 论述不同时期的书籍设计特点, 并从书籍自身的结构、风格、材料、技术工艺等方面来剖析其与科技发展的关系。

首先我来描述一下什么是书籍设计。书籍设计是一项整体的视觉活动, 它的目标有两个:其一是用相应的文字与符号把作者的思想记录下来, 印刷在纸上;其二是将其传达给他人。书籍装帧设计是书籍所必需的材料与工艺的总和。从书籍装帧的历史可以看出, 传统意义上, 书籍装帧的主要任务是保护书籍, 其对书籍的美化是受当时伦理思想和审美标准的局限的。

明白了书籍设计的定义, 我们再来看书籍的发展历史。从古至今, 书籍呈现了不同的形态, 如甲骨、简册、纸质手抄本、印刷本、精美的现代书籍、光盘、电子书等。从东方到西方, 无论是古代的书还是现代的书, 都有三个共同要素:设计、材料和工艺。只是说, 设计方法、材料质地、工艺技术的不断革新与科学技术的发展关系密切。从书籍每一步的发展中, 我们都可以看到人类文明进步的缩影, 看到人类文明的进步对书籍发展的推动作用。

从远的来说, 首先, 文字的产生为书籍提供了最基本的组成元素, 没有文字, 我们的祖先只能依靠绘制符号和结绳记事等来传达感情与信息;其次, 造纸术的发明为书籍提供了新的信息载体, 纸代替了竹简、木椟和锦帛等, 使得书籍得到更大的发展;最后, 印刷术的发明与改进, 代替了繁重的手工抄写方式, 大大缩短了书籍制作的周期, 提高了书籍的质量, 也改变了书籍自身的形态。

近代以来, 纸质书籍的形态没有太大的变化, 看上去都是把文字和图形印刷在纸张上并装订起来。其实不然, 它的变化表现在多个细微的方面, 虽然它的大体形态没有改变, 但书籍的制作工艺一直紧随科技的创新而发展。如书籍逐渐由胶版印刷代替了手工制版印刷, 而且由于四色印刷的发明, 彩色书籍出现了, 设计形式更丰富了;扫描、摄影、电脑技术的出现, 让电脑绘图代替了手工绘图, 桌面系统排版代替了手工铅排, 合成胶粘代替了锁线装订, 封面纸张亚膜代替了亚麻、皮革等。以上都是大的工艺改变, 而由书籍组成元素的改变带来的书籍细节的发展更是不胜枚举, 如纸张工艺的进步和种类的增加、字体设计的发展与运用等, 都让书籍的形式更加丰富、更加完美。下面我们来看一下几个例子。

计算机的发明对书籍设计的影响

虽然计算机产生在20世纪60年代, 但它被用于书籍设计还是近几十年的事情。20世纪80年代, 激光照排技术的广泛普及代替了活字排版技术。电脑进入书籍设计领域, 过去繁杂的设计制作过程被大大简化, 桌面排版系统为传统的工艺注入了新的艺术血液。下图是古登堡用活字印刷术印刷的第一本完整的书籍《圣经》。这本《圣经》尺寸很大, 文字分两栏编排, 版面工整, 插图和文字结合, 使阅读更加愉快, 并具有趣味性。

现代化工业的发展对书籍设计的影响

19世纪, 由于现代化工业的发展, 书籍由几百年来的手工业生产转变为机械化生产。工业化带来了快色印刷机、石印机和其他的发明, 但是大工业生产早期也带来了质量低劣的工业品, 生产的进一步分工使得参与书籍生产的各个部分失去了整体的和谐, 再加上资本家追逐利润, 书籍进一步商品化, 为了满足书籍表面虚假的广告效果, 产生了文化虚无主义。机械化的印刷品虽然具有独特的艺术特点, 其版面整齐, 行距字距更加精确, 但它在艺术上也有自身的缺点, 如缺少个性化, 形式千篇一律等。

人文思潮对书籍设计的影响

1919年五四运动以后, 我国文化上出现了新的高潮, 这一时期的书籍艺术也有了较大的发展。鲁迅是中国现代书籍艺术的倡导者。他曾亲自进行书籍设计, 介绍国外的书籍艺术, 提倡新兴木刻运动, 为中国现代书籍设计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除封面外, 鲁迅先生还对版面、插图、字体、纸张和装订有严格的要求。鲁迅先生不但对中国传统书籍装帧有精深的研究, 同时也注意吸取国外的先进经验, 因此, 他设计的作品具有民族特色与时代风格相结合的特点。

桌面排版设计几乎涉及到书籍的整个排版过程, 设计师因此获得了一个轻松、自由的工作环境。设计师可以借助更快更方便的工具实现自已的艺术创意, 电脑在最大程度上解放了设计者。

在现代书籍设计中, 新材料的使用让书籍更加精美, 新技术的运用也使设计队伍不断壮大。但是设计者总体水平参差不齐, 有的人甚至认为书籍装帧就是设计一个漂亮的封面。这就出现了一些问题, 如设计与内容不符;过分装饰, 缺乏内涵;商家追求经济利益, 设计制作过于简陋, 或使用不当的图片吸引读者的眼球等。

书籍发展到今天, 承载着光辉的历史, 也肩负着巨大的使命。它也被染上了缤纷的色彩, 出现了许多新的形式。它可以是一张轻便的光碟, 也可以是一个数据容器, 甚至可以是一种艺术品, 由此概念书也出现了。

所谓概念书, 即是形态与众不同、内涵耳目一新、具有独创性的书籍, 是人类以新的方式对书籍设计的一种探索。概念书设计是书籍设计的新形态, 它能激发设计师更加努力地探索书籍的艺术形态和结构形式美, 使书籍设计一直保持创新。

数码技术的应用

数码技术的出现, 给传统的设计方式注入了新的活力。它打破了传统书籍装帧设计门类的界限, 让书籍装帧设计成为一种能够融合多种学科的载体。数码技术充实了书籍装帧艺术设计, 并使其更加多元化与个性化。数码技术让书籍装帧设计人员从复杂的手工绘制中解放出来, 他们可以运用电脑对图片、文字、色彩进行编排组合, 大大缩短了原来手工设计所耗费的时间。设计人员可以集中精力, 深入发掘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但是有些设计人员过分依赖于电脑, 束缚了创作自由。所以我们经常可以看到有些作品所运用的东西很多, 可是实际所表达的意义却很浅薄。随着社会的发展、艺术设计水平的提高, 成熟起来的人们对书籍装帧设计的要求已经不只是简单的图解说明和刺激视觉的色彩。人们要求书籍装帧设计, 形式与内容和谐统一, 技术与艺术完美结合, 并能够传达出图书内在的文化意蕴, 使书籍装帧既符合读者的审美心理也符合他们的阅读心理。书籍装帧设计手段的多样化、材料语言的丰富、印刷技术的精确、电脑硬件与软件的不断发展, 都将给书籍装帧带来深刻的影响。

时下的电子科技突飞猛进, 计算机和网络普及, 为电子书的出现与发展奠定了基础, 书籍的形态也发生了改变。电子资源代替书本, 改变了人与信息之间的关系, 这会在多大程度上影响书籍设计呢?有不少人都认为纸质书籍前景黯淡, 对书装设计的出路也缺乏信心。但是有一点我们要看到, 电子书也有自身的缺陷, 如下图。

在电子书盛行的大潮流下, 纸质的书籍必然会受到一定的影响。但是, 纸质的书籍有其自身的优越性, 它的地位在短时间内不会轻易动摇。什么都比不上触摸真实的书的感觉, 一本书拿在手里或放在桌子上, 摸上去暖洋洋的, 很实在。电子书的出现是给纸质书籍带来了竞争, 但是竞争并非就意味着死亡, 它也潜藏着机遇。书籍设计在扩展领域的同时, 如果能找到合适的机会, 它必然能迎来另一个春天!

设计艺术的发展一直与社会文明和科技的发展同步, 书籍设计艺术更是如此。书籍设计是所有设计中与文字关系最密切的, 因此受到意识形态的影响也最大。书籍设计者要充分了解到各种因素对书籍设计的影响, 善于运用现有的高科技进行设计创作。

纵观书籍的发展历程, 多元化将是书籍发展的未来趋势。随着科技的发展, 书籍装帧设计的形式、功能、材料将会更加丰富、更加多样。无论古代的书, 还是现代的书, 书籍设计都不必拘泥于一定的形态、固定的材质, 只要能承载人类的文明成果, 传递人类的智慧, 交流人类的思想, 就实现了书的本质目的。

参考文献

[1]毛德宝.书籍设计.上海:上海画报出版社, 2005

[2]王同旭, 冀德玉.书籍装帧.北京:北京希望电子出版社, 中国林业出版社, 2006

[3]孙彤辉.书装设计.上海: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 2004

[4]余秉楠.书籍设计.武汉:湖北美术出版社, 2003

[5]王受之.世界平面设计史.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 2002

[6]张潇.书装百年.长沙:湖南美术出版社, 2005

[7]潘鲁生.书籍设计.济南:山东美术出版社, 2007

[8]李淑琴, 吴华堂.书籍设计.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 2010

8.古希腊对西方文明的影响 篇八

【关键词】古希腊 西方文明 神话故事 思想家

在古希腊,最受崇尚的美德是勇敢,这美德的形成与古希腊的三面环海的地理环境密不可分。爱琴海参差而狭长的的海岸线为船只提供了大批港口,因此,海洋成了古希腊的生命线,他们靠海为生。但是,由于海洋多变凶险,进而铸就了海洋上希腊人民的勇敢探索精神,这也孕育了后来西方文明中的冒险精神和开拓精神。例如,在2008年,美国遭遇了金融危机,很多企业破产,股市暴跌,失业率上升,物价暴跌,经济进入萧条时期,在此背景下,提出“Change”口号的奥巴马赢得了美国民众的心,得以上台执政,成为美国历史上第一个黑人总统。2009年,奥巴马签署了总额达7870亿美元的新经济刺激方案,稳定金融经济环境,完美地实践了当初“Change”的承诺。

古希腊多山,连绵不绝的的山脉将平原阻隔成了一个个独立的单位,进而形成一个个城邦,每个城邦都相对独立,都有自己崇拜的神明,当时古希腊的信仰可以说是百花齐放的。虽然如此,但众城邦却有一个共同的、影响最为广大的信仰——《荷马史诗》。 由《伊利亚特》和《奥德修纪》组成的荷马史诗是现存的最古的希腊文学作品,标志着希腊文学的辉煌的开端,对于当时古希腊人来说,这两部史诗是相当于《圣经》的存在,是每位公民都相信,而且必读的。由于影响巨大,其中所讲述的神话故事、所推崇的精神对西方文明有着深远影响。

《伊利亚特》的主人公之一是阿喀琉斯,阿喀琉斯代表的是平民英雄,体现个体主义。引用BBC纪录片《古老的世界》的一句话:从一开始,文明就笼罩在战争的阴影下,战争与文明形影不离,不可分离。当毗邻的城邦挑衅对方的领土主权时,它就成了战争的导火线。而《伊利亚特》主要就是讲述神或者人在战争中的故事,讲述特洛伊战争的神话传说。不同于古希腊其他早期神话的呆板形象,《伊利亚特》和《奥德修斯》中的主人公的形象是有鲜明特色的。而作为主人公之一的阿喀琉斯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虽然他英勇善战,但是一开始时他是不愿意参战的,即使他们那一方军队节节败退,他也不为所动。但是,当与他情同手足的朋友帕特洛克罗斯被特洛伊人杀死以后,他终于暴怒了,他发誓要不顾一切为朋友报仇。在他杀死对手赫克托尔之前,神告诉他,如果你杀了赫克托尔,你也必然逃不过死亡的命运,但是他为了朋友,还是义无反顾杀了对方。所以说,他的行为极其强烈地体现了个人主义。这就是孕育了作为西方文明特征之一的的个体主义思想。

个体主义意识在西方社会中有明显体现。西方人特别注重“社会对个人是否公平问题”,每公民的合法权利是第一位的。美国宪法规定了大量有关公民个人权利的,体现的人人平等。没有任何人能够无缘无故剥夺一个人的生命,从权利的角度来说,每个人的生命权是最重要的,不能以任何理由去牺牲一个人的生命。假设来说,恐怖分子要袭击白宫,他们在白宫藏了炸弹,恐怖分子提出条件,只要你们把某某人交出来,我们就可以把炸弹拆除。面对这样一个处境,除非那个人自愿奉献,否则美国是不会选择牺牲个人的,而且美国也没有权利这么做,这就是个体主义对美国价值观的影响。再比如说,我们常常可以看到这样的现象:西方运动员以个人名义去参加比赛,他们追逐的目标不仅仅是为国争光,更重要的是为了实现个人的理想。可见,个人主义思想对西方影响深远。

另一部史诗是《奥德赛》,它讲述了希腊英雄奥德修斯在特洛伊战争取胜后及返航途中的历险故事。其中不仅体现了奥德修斯的冒险精神,更多的是对他智慧与理性的体现。他把古希腊所弘扬的智慧、忍耐、节制和勇敢融合在一起,受到古希腊人民的推崇。同样,这些精神也对西方文明产生深渊影响。就拿节制来说,西方人希望对社会实行事后被动制约,用法律和组织措施来解决问题。

但是,不管是阿喀琉斯和赫克托尔还是奥德修斯,他们命运都是被神事先安排好的,是宿命,仅仅是神话。但是,只有神话没有理性还不是真正的文明。当人民从神话慢慢走出,走向理性的时候,西方文明才真正产生。被认为“自然哲学之父”的泰勒斯认为水是构成宇宙和自然的本体,他不再受信仰的牵制,走向一种理性与哲学。之后的人们开始怀疑神的存在,继而开始有了关于世界本原的理性的思索。之后的哲学家苏格拉底、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都提出了让人从信仰走向理性的哲学理论,这些无疑都是以理智为基础的。从英国的经验主义到美国的实用主义;从路德的宗教改革到韦伯的新教资本主义理论,再到穆勒的利己主义,都浸透着一种理智精神。理智精神是整个西方文明最典型的精神,进而在理性精神的基础上产生了法治,法律是任何人都必须服从的。这其中最经典的是“苏格拉底之死”。苏格拉底用生命来维护雅典城邦的法律尊严,从而演绎出苏格拉底著名论断——“守法即正义”。苏格拉底之死对他的弟子们震撼极大,也促就了后世对法律的更深的思考,使得法治观念永存,进而影响西方世界的法治观念。

9.科学技术对政治文明的影响 篇九

大众传媒主要包括报纸、杂志、广播和电视及近来发展迅猛的互联网。它们的成长与发展对美国的政治生活有着重大影响。

美国建国前,北美殖民地报业的特点是报纸数量有限,质量不高。但就是这样,当时的《波士顿公报》、《纽约新闻报》等上刊登的关于反对印花税法、汤森法案内容及报纸对“莱克星顿枪声”的报道、潘恩《常识》的宣传,都起到了革命动员作用。建国后美国报纸数量增多,至1830年美国已有1200余家。由于发行量不大,报纸生存依赖政党或政府,报纸内容也多为政党各派观点。

19世纪30年代到20世纪初期,美国报业进入“大众化报纸和发展的时期。”报纸内容丰富,读者增加,公共性、政治性报道的传播范围也随之扩大。《纽约论坛报》曾被称为“这个国家传播建设性民主思想和实验的第一的且唯一的工具。120世纪以来,报纸在政治生活中更是不可或缺。”○杂志缺乏报纸的及时性,但容量大,保存时间长。早期美国杂志价格昂贵,是显贵阶层的消费品,主要刊登小说、学术论文、政治和社会评论。一直到19世纪30年代后,美国杂志才逐渐兴起,销售量逐步扩大,有的刊物发行量已达到20万份。20世纪初美国杂志上的“揭丑时代”到来,这是美国杂志史上大规模、深度参与社会的辉煌时期。《大西洋月刊》、《哈波斯氏》、《麦克卢尔杂志》、《舞台》等杂志纷纷发表文章评论公共政策,反对托拉斯,抨击政府腐败现象。二战以后由于电子媒介的普及,杂志辉煌不再。

20世纪三、四十年代,广播事业兴旺和电视业崛起,深刻影响到美国的总统选举。从此总统竞选充分利用大众传媒,如何利用大众传媒为其争取选民已成为总统竞选班子首要考虑的问题。富兰克林·罗斯福利用广播进行“炉边谈话”便是无线广播在政治参与方面的成功范例。上世纪50年代电视业开始兴旺发达,至50年代结束时,电视进入86%的家庭。电视的出现使政治生活具有了形象化特征。政治事件的视觉化图解强化了语言所不能达到的渲染效果。在电子媒介家庭中电影、录音带在政治生活中也十分重要。如在水门事件中就是一些小小的录音带让尼克松下了台。近来发展起来的因特网更是近乎根本性地影响着政治,1998年克林顿性丑闻一夜间传遍世界便是一个有力例证,网络政治的时代就要 到来。到了2000年小布什竞选总统的时候,互联网已俨然以“新媒体”的角色风行世界。小布什在1999年3月建立了自己的竞选网站,并最终帮助他登上了总统的宝座。

总的来说,大众传媒对美国政治生活的作用主要包括以下几个主要方面:

一、诠释外交政策,大众传媒通过向公众传递全球信息,编制新闻程序,从而影响外交政策日程的确定。美国有一位学者曾说:“在华盛顿,真正为外交政策制

2一位议员的助手定日程的,不是在白宫,而是在编辑室和记者的屋子里面”。○说:“国会首先研究的问题有90%是来自《纽约时报》和《华盛顿时报》的头版。3就历史与现实看,大众传媒与美国政府的互动中,呈合作与对立共存态势。”○合作表现为传媒始终将政府视为重要的消息来源。据统计,美国主要传媒所发国内新闻的70---80%是关于各级政府官员的消息。在涉及国家利益上的外事新闻与战争报道中,传媒则与政府基本保持一致。同时大众传媒还对政府官员腐化、决策错误、渎职行为进行揭露与批评。“水门事件”中新闻监督作用体现的淋漓尽致。

二、制造政治人物,随着本世纪50年代“电视时代” 的到来,大众传媒制造政治人物的作用日益凸现。政治人物不一定是充任某种政治官职或竞选某个政治职位的人物,而是在一些事件或政治运动中头角峥嵘的人物。他们或因大众传媒的追踪报道而成为某次运动的代表;或因某次丑闻而名噪一时。前者如马丁·路德·金,4与此相关的是在总统竞选中,后者如尼克松总统。○我们看“电视政治”的巨大威力,它可以使一个竞选者成为白宫的未来主人,也可以让一个人永远徘徊在白宫门口。可资援鉴的是肯尼迪和尼克松竞选总统时的辩论。肯尼迪新鲜、生气勃勃的面孔最终战胜尼克松胡子邋遢、倍显憔悴的容颜。一般认为他们间的辩论开创了“美国电视政治新纪元。”

大众传媒对美国政治生活的影响并不止这两点,它对社会舆论的控制与引导对政治的影响也是不可低估。另外大众传媒对美国大众政治文化的形成更是贡献有加。大众传媒通过自己的方式将自身崇奉的价值观念传播给公众,帮助他们树立基本价值体系;通过对政治事件的报道使公众认识政府运作方式,确立民主观念。

美国大众传媒对政治的影响巨大,是因为传媒有着丰厚的“自由支撑”的背 2 景。然而这一“自由”,也受到诸多限制,表现为行业上的及美国政府方面的制约条款。日常生活中最为直接体现是由于诸多限制,传媒报道的客观性受到严重侵蚀,这也是传媒在美国政治现代化演进中的功能限度的反映。参考文献:

10.科学技术对政治文明的影响 篇十

试论中国古代经济伦理对政治文化的影响

以儒家思想为核心,杂揉百家学说的中国古代经济伦理对我国的政治文化有重大的影响。本文从“均平的伦理原则是中国古代经济改革与农民起义的指导思想”,“爱民富民、重本抑末的经济伦理思想是封建帝王的`经济决策原则”,“经济伦理转化为中国古代政治文化的秩序原则”三方面对此进行了论述。

作 者:高梧 作者单位:四川省绵阳高等师范专科学校刊 名:天府新论 CSSCI英文刊名:TIAN FU NEW IDEA年,卷(期):“”(4)分类号:B82-051关键词:经济伦理 政治文化 影响

11.科学技术对政治文明的影响 篇十一

摘 要 中华民族自古就有维护统一、反对分裂的传统,“大一统”的政治思想观就是其集中体现。通过追溯到始于春秋时期的“大一统”政治思想,来说明提出“一国两制”构想是符合历史规律的,是对中国传统政治思想的弘扬和发展;说明“中华统一”是祖国儿女的愿望,也是一个必然的结果。

关键词 “大一统”思想 中华民族 一国两制 祖国统一

一、“大一统”思想的形成

《春秋•公羊传》中,首次出现“大一统”一词。《春秋》开篇云:“隐公元年,春,王正月。”“王正月”是指周正,即周王朝所采用的历法的正月。《公羊传》解释道:“元年者何?君之始年也。春者何?岁之始也。王者孰谓?谓文王也。曷为先言王而后言正月?王正月也。何言乎王正月?大一统也。”

“大一统”思想是儒家一直推崇的思想主张,儒家学说对“天下一家”和“大一统”都很重视。董仲舒认为,“大一统”是尊崇一统,即天下应该统一于君王的意思。大一统包括政治上统一和思想上统一两个方面。“大一统”思想从先秦起源到西汉的发展,经过董仲舒的丰富和论证以后,成为比较完善的政治思想,影响了千年的中华大统一观念。

二、中华民族的“大一统”历史

1.“中华民族”之释义

“中华”一词,早在我国公元300年的古代文献中就有记载,是魏晋时期信服“天人合一”观念的思想家从“中国”和“华夏”两个名称中各取一字复合而成的。“中”侧重自然,寓意天下之中;“华”侧重民族,一般代指中國。《吕氏春秋•简选》中解释为“中国各族圣人的后代”。

孙中山在《三民主义》中提出了他的民族定义,孙中山先生则认为构成民族有“五种巨大的力”,其中最大的力是“血统”,其次是“生活”,第三是“语言”,第四是“宗教”,第五是“风俗习惯”,这五种力,是天然进化而成,不是武力征服得来的。后来,他进一步明确“中华民族”的概念,宣称“汉族当牺牲其血统、历史与夫自尊自大之名称,而与满、蒙、回、藏之人民相见于诚,合一炉而冶之,以成一中华民族之新主义”。这里所提及的“五族”,并不是仅仅指这五个民族,而是中国范围所有民族的代称。此后,“中华民族”的概念越来越广泛地应用,直至今天。

2.历史上的几个“大一统”时期

夏商周的统一时期:据历史文献和考古推断,这是中国最早的“大一统”时期。炎黄二帝以后,华夏族基本统一和同化了黄河中下游的其他民族,到夏商周时期,统一疆域已经从黄河中下游到达了长江中下游,一统天下的政治思想和政治憧憬已经开始萌芽,正如《诗经》里说:“惠此中国,以绥四方”。

秦汉统一时期:这是中国政治制度史上很重要的一个“大一统”时期。秦始皇吞灭六国,建立起了第一个真正意思上的统一大国。从秦朝到汉朝历时四百年的时间,初步奠定了两千多年的古代中国大一统的政治地理格局。

隋唐统一时期:中央集权政治制度在隋唐得到了大力发展,完善很多。隋唐时期在国家“大一统”的问题上表现出了前所未有的辉煌,奠定了东方大国的历史地位,开创了中国政治统一史上最灿烂和光辉的时代。

元明清时期:元明清时期达到中国古代文明史的顶峰,这个时期也是国家大一统的巩固期和定型期。中国达到史无前例的大规模疆域,把台湾和西藏囊括进中国的版图。元朝是我国史无前例的“大一统”帝国,它标志着多民族文化思想“大一统”和中国疆域“大一统”的最后形成。

三、对现代民族和平统一事业的影响

1.“一国两制”的提出,是在坚持一个中国的前提下,对“大一统”的传统思想的弘扬,是在新的国际形势下对“大一统”事业的强调。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这是举世公认的事实。台湾同胞也是炎黄子孙,也是华夏民族,一样拥有民族向心力和凝聚力,同样对自己的祖国怀有深刻的眷恋之情,关注中国的兴衰成败,期望着祖国的繁荣昌盛,这是台湾最终要回归祖国,中华民族最终要统一的精神内因。在“汶川”大地震发生以后,海峡儿女捐钱捐物,心系内陆同胞,把赤子之心献给祖国。“万众一心、众志成城” 的中华民族意识,是经过几千年才能凝聚形成的共同心理和价值取向,在国家灾难面前表现出强烈的生命力。民族的生存和发展必须依靠民族的团结。

2.“和平统一”的提出,是对“和为贵”传统文化思想的继承。“和”,“和谐”,“和为贵”是中华文化中的儒家思想历来所推崇的,战争只能带来海峡两岸人民在情感上和经济上的伤害,是极不明智之举动。如果能通过和平协商和谈判,完成祖国的统一大业,无疑是一个双赢的方案。

3.“一国两制”构想的提出,是对“多元一体,合而不同”文化传统的发展。在中华民族形成和发展的过程之中,各个民族的文化形态和各个区域风俗习惯相互影响,共同形成“合而不同”的传统文化,其中对多元性的包容性也是一以贯之。“一国两制”的实施,既坚持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又包容了港澳台三地不同的区域特点。邓小平同志认为,在新的国内国际形势下,共同的利益和共同的文化传统是中华民族都有的,可以在求同存异的基础上,从民族最大利益出发,实现祖国统一大业。

参考文献:

[1]计秋枫."大一统":概念、范围及其历史影响(第7版).光明日报.2008.4.27.

[2]龚友德.中华民族大一统思想的形成及其特征.云南学术探索.1994(2).

12.科学技术对政治文明的影响 篇十二

一、党的十八大生态文明建设解析

十八大报告提出了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从生态文明的理念、地位、本质、伦理和制度等五个方面对生态文明建设进行了系统阐释。

1. 生态文明理念———生态文明建设的前提。

十八大报告指出: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这是对人与自然关系的重新认识和解读, 是我们搞好生态文明建设的前提和基础:“尊重自然”就是要把人和自然置于一种平等地位之上, 二者不是征服与被征服的主客体关系, 而是平等主体间的关系;“顺应自然”就是人类在生产和生活的活动过程中要考虑自然自身的特点及其运行规律;“保护自然”就是要合理利用资源, 使生态环境处于一种良性循环的状态, 维护自然的生态平衡, 保证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尊重自然”是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前提, “顺应自然”是途径, “保护自然”是保证。因此, 树立生态文明理念, 明确它们之间的逻辑关联, 才能有效地推动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

2. 生态文明地位———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

十八大报告指出, “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 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这不仅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明体系得到了丰富和发展, 而且反映了生态文明建设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的地位:生态文明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明体系中的重要内容;生态文明不是孤立的, 而是融入到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之中的, 是相互促进和不可分割的一个整体;生态文明建设在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中居于突出地位。生态文明建设不仅事关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成败, 而且也事关人类的未来, 因此, 必须充分认识其重要性, 才能自觉地遵守经济、社会效益相统一的原则, 最终才能使整个生态文明建设取得成功。

3. 生态文明本质———生态文明建设的根本要求。

对于生态文明的本质, 尽管学界有着不同的观点, 但从党的十八大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阐述中, 我们不难发现:一方面, 生态的内涵得到了拓展。由此可知, 生态的内涵不仅包括人与自然的关系, 还包括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 是自然生态和社会生态的统一。另一方面, 文明的内涵获得了提升。十八大报告强调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经济、社会、生态效益的统一。其基本的内涵就是在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所取得的成果中, 自然的成果是其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这实际上将传统的文明定义 (人们改造自然、改造社会的实践活动在物质和精神生产、生活方面取得的积极成果的总和。) [1]中只强调人类能动性产生的积极成果而忽略自然价值的内涵进行了提升, 将自然的成果纳入到了文明的定义之中。因此, 十八报告中生态文明的本质就是指在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发展的基础上人类所获得的物质的、制度的和精神的成果及自然成果的总和。深化对生态文明本质的认识, 反映了党对生态文明建设的根本要求:文明成果的取得必须以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发展为基本前提, 自然的成果是人类文明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是生态文明的重要内容。

4. 生态文明伦理———生态文明建设的准则。

生态文明伦理是人在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必须遵循的一系列道德规范, 其中保护生态环境、维护生态系统的动态平衡则是其中首要的道德准则, “生态文明的伦理道德是以维护地球生态环境系统正常运转, 保护自然生态的良好状态为伦理道德的首要准则, 人类其他的一切行为, 首先必须以服从这一道德准则为前提。”[2]正是基于生态文明建设这一首要准则, 十八大报告把生态环境的保护作为基本国策, 提出了一系列保护生态环境、维护全球生态安全的措施。

5. 生态文明制度———生态文明建设的保证。

生态文明制度是指“在全社会制定或形成的一切有利于支持、推动和保障生态文明建设的各种引导性、规范性和约束性规定和准则的总和”。[3]它为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重要的制度保证。十八大报告从三个方面阐述了生态文明制度, 从制度层面约束了为了发展经济而不惜大量消耗资源和破坏环境的行为, 对政府在考核和评价上提出了新的标准和要求, 使政府在发展经济的过程中回到科学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上来;其次就规范资源利用提出了新的措施和要求:一方面是对将来的资源利用提出新的措施和要求, 防止人类在利用资源的过程中环境遭到进一步破坏, 另一方面是对已经产生了环境危害的行为进行纠正和采取一些补救办法, 第三是从提高公民素质的层面来增强人们的生态文明意识, 从而提高生态文明制度的执行效力, 增强环境保护的实效,

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生态建设内涵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生态的提出是源于教育生态学的研究, 而教育生态学的研究则源自生态学理论及方法的借鉴和运用。生态学 (Ecology) 一词源于希腊语Oikos (住所) 和Logos (学问) , 它的本义是指研究生物“住所”的科学。1866年德国生物学家恩斯特·赫克尔 (Ernst Haeckel) 在《有机体的普通形态学》一书中首次提出了生态学的概念:生态学是研究生物与其环境关系的科学。后来各国的生态学家如英国的Elton、前苏联的Kolllpoa、澳大利亚的Andrewatha和美国的E·P·Odum等对其下了定义, 但目前大多数学者仍然采用恩斯特·赫克尔 (Ernst Haeckel) 的定义。在17世纪到19世纪末, 生态学作为一门学科开始出现, 到20世纪初已经发展成为初具理论体系的独立学科。此后, 生态学的原理逐渐被人们接受并运用于社会科学领域, 出现了人类生态学、社会生态学、文化生态学等分支学科。教育生态学的正式提出则源自于美国学者克雷明 (Cremin, L.A.) 。他在其所著的《公共教育》一书中专门对教育生态学进行了探讨。随后, 教育生态学的研究在纵向和横向上不断拓展, 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生态研究的出现正是教育生态学研究不断发展的结果。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生态就是指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产生影响的一切内外部因素及结构的总和。用生态学理论来分析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实际上是一种思维方式的转换, 即把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看作一个生态系统, 通过全面考察系统内外各种要素之间的关系, 找出影响系统平衡的因素, 采取措施维护系统的平衡。因此,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生态建设就是指教育主体在保护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生态环境, 维护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生态系统内部及其外部系统生态平衡的实践活动。

三、党的十八大生态文明建设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生态建设的启示

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融入了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建设各个方面和全过程, 因此,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生态建设也是其重要内容和组成部分, 二者是相互促进、不可分割的统一整体。因此, 十八大报告有关生态文明建设的阐述对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生态建设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

1. 更新理念, 把握本质, 是搞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生态建设的前提。

更新理念, 就是指要改变那种把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纯粹当作高校教育问题而不是社会问题的观念, 重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生态价值, 用系统、整体、联系等生态学方法来分析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关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生态系统内部及其与外部生态系统的动态平衡。把握本质, 就是要准确领会和掌握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生态的内涵和本质, 深入了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生态系统结构及其运行规律。在树立新的理念和对其本质充分认识的基础上来审视目前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现状, 我们不难发现, 当前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生态存在失衡的现象。一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生态系统和其外部的生态环境失衡。一方面, 高校、家庭、社会生态链断裂:很多大学生及其家长只关注学生的专业学习, 而不重视思想政治教育;学生在校受到的思想政治教育与社会环境的影响不协调, 不良社会环境对思想政治理论教育产生了极大的负面影响。另一方面,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对外部生态的敏感度不够, 导致教育内容、教育方式的滞后, 无法满足学生现实需求。二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生态系统内部的生态失衡。一方面, 从事思想政治教育的师资数量严重不足, 结构不合理, 质量参差不齐, 在专业素养、责任心和教育内容与方式上都存在不同程度上的差异;另一方面, 由于受到家庭、社会环境、文化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学生个体在思想意识、价值观念、个性品质等方面失衡。通过对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状况的重新审视, 我们才有可能针对这些问题, 有的放矢地采取措施, 使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取得实效。因此, 更新理念, 形成一种符合时代要求的现代思维方式, 把握本质, 遵循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生态运行的客观规律, 是搞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生态建设、维护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生态平衡的前提和基础。

2. 开放包容, 与时俱进, 是搞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生态建设的途径。

开放包容指的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生态建设必须要融入到整个社会思想政治教育生态建设之中。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生态是整个社会思想政治教育生态的有机组成部分, 其具有相对独立性的同时还会受到社会思想政治教育生态的影响, 因此, 必须采取开放而不是封闭的态度来看待社会思想政治教育生态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生态的影响, 在理念、内容、方式等方面包容接纳社会思想政治教育。如若不然,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生态系统就会呈现出一种封闭的状态, 无法同外界进行及时有效的信息交流, 导致教育理念、教育内容和教育方式的滞后及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生命力的缺失。其结果,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只是一种形式而无实际效果可言。与时俱进就是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生态建设要根据社会生态的变化不断加以调整, 以适应社会和个人的需要。社会生态是不断发展变化的, 每个阶段的变化都会给思想政治教育提出新的挑战, 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手段和内容都必须结合变化了的社会生态加以调适。如果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生态疏离整个社会生态,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就会脱离社会生活, 缺乏时代意义, 也就不会产生真正的效果。因此, 要坚持开放包容, 不断更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生态系统, 努力创造有利于大学生健康成长的条件和环境;要坚持与时俱进, 努力增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生态系统对社会生态环境的反映能力, 不断调整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式、途径和内容。这是我们搞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生态建设的路径选择。

3. 注重伦理, 完善制度, 是搞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生态建设的保证。

保护生态环境是维护生态平衡、搞好生态文明建设的基础。同样, 保护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生态环境, 维护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生态系统的动态平衡, 也是搞好思想政治教育生态建设的基础。注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生态伦理的教育和生态制度的完善, 是维护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生态平衡的重要措施, 也是搞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生态建设的重要保证。生态伦理是生态文明的组成部分, 是指人类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及人与自然关系的一系列道德规范。其核心就是要尊重个体的主体地位、珍视生命的价值及遵循人类社会和自然发展的规律, 维护人与人、人与社会及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 保证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和动态平衡。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生态伦理是以生态伦理为基础, 结合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生态自身特点和规律而形成的教育主体处理系统内外部关系的一系列生态道德规范。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生态伦理教育就是要以这些生态道德规范为主要内容, 使教育主体在充分认识教育生态建设重要性的同时学会如何保护教育生态环境、维护教育生态平衡。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生态伦理教育, 一方面要以自然生态伦理为基础, 把握自然生态伦理的本质和内涵特点;另一方面要不断开发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生态伦理的内容, 构建高效思想政治教育生态伦理体系。只有增强人们的生态意识, 把保护思想政治教育生态环境作为一种自觉的行动,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生态建设才能取得成效。

生态制度是“生态环境保护制度规范建设的积极成果, 是把生态文明理念和精髓纳入发展制度体系的必然要求, 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和有力保障。”[4]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生态制度就是围绕如何保护思想政治教育生态环境、促进其良性循环和维护其动态平衡而提出的一些行为准则。针对目前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生态出现的对学生主体地位的漠视、教育内容和形式的滞后、重知识技能而轻人格教育及应对外部影响乏力等失衡现象, 我们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完善相关制度:一是高校教育系统应完善以思想政治教育为中心的制度体系, 在师资选配、课程设置、教材使用、校园氛围及环境塑造等方面进一步加强制度化建设, 维护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生态系统内部的平衡。二是社会生态系统要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实现社会生态系统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生态系统在物质、能量和信息的输入输出上的良性互动。因此, 需要在净化社会文化环境、调控社会心理生态环境和建设社区文化等方面加强法律和制度建设。三是从制度层面探索建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生态系统的家庭支持系统, 以避免我国当前存在的教育责任失衡、家庭教育责任转移的现象。通过制度或法律明确家长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责任和义务, 建立家长的教育培训机制。四是建立和完善与网络有关的法律法规, 从制度层面规范网络参与者的言行, 净化网络生态环境。

参考文献

[1]黄勇, 等.新编中国大百科全书 (A卷) ·哲学宗教[Z].延吉:延边大学出版社, 2005:56.

[2]李良美.生态文明的科学内涵及其理论意义[J].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 2005, (2) :48.

[3]夏光.生态文明制度如何创新[N].中国环境报, 2013-02-26.

13.科学技术对政治文明的影响 篇十三

2016年5月,苏格兰举行地方议会选举,苏格兰民族党(snp)再次单独组成地方政府。这样一个地区性政党近年来之所以备受关注,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苏格兰民族党在选举中的表现以及能否单独执政,对苏格兰是否再次寻求独立具有直接影响;其次,该党的支持率和影响力不断扩大,使英国的政党政治格局发生了重要变化;最后,苏格兰的独立诉求迫使英国政府进一步下放权力,从而引发英国宪政制度的重大变革。

苏格兰民族党

是否会再次寻求独立?

2014年9月,在苏格兰民族党的推动下,苏格兰400万常住居民举行独立公投,结果有55%的人反对独立,英国的统一得以保持。但公投的尘埃落定非但没能一劳永逸地解决苏格兰独立问题,反而带来了更多的不确定性。尽管英国首相卡梅伦在2015年5月大选结束后断言不会再有第二次公投,但包括苏格兰民族党现领袖斯特金和前领袖萨蒙德在内的该党多名高级官员都曾经表示过,不排除举行第二次公投的可能性。还有官员指出,苏格兰民族党甚至有可能绕过英国政府的许可,启动第二次独立公投。在苏格兰地方议会选举之前发表的“竞选纲领”中,苏格兰民族党虽然没有明确提出要寻求第二次独立公投,且为独立诉求设立了一些限定条件,包括:

1、“有明确和持续的证据表明,独立已经成为大多数苏格兰人民所希望的选择”。

2、“形势发生重大和实质性的变化,如英国退出欧盟”。但它也提出:“我们将在这个夏天重新开始工作,目的是说服绝大多数苏格兰人民相信,独立是我们国家最好的未来前景。”

可见,苏格兰独立问题仍将是未来英国政治中的重要议题,如果苏格兰民族党继续在地区议会和政府占有主导地位,这一问题就将尤其突出。在此意义上,苏格兰民族党能否在地区议会选举中获胜并继续连任,是一个关键“节点”。

2016年5月初,苏格兰举行地方议会选举。苏格兰民族党获得了全部129个席位中的63个,虽然比2011年减少了6席,没能超过半数,但它在苏格兰的领导地位依然十分牢固(保守党和工党分别获得了31个和24个席位)。换言之,自苏格兰民族党2007年首次取代工党成为该地区第一大党之后,这一趋势延续至今,虽然所获席位数有所减少,但从具体票数来看,它在第一轮投票[1]中的得票率甚至有所增加,而且,它也是有史以来第一个在苏格兰地方选举中得票超过100万张的政党。如果我们联系苏格兰民族党在2015年全国大选中的表现(它获得了该地区全部59个席位中的56个),就会发现,它的总体上升趋势更加明显,特别是它在苏格兰民众中的支持率不降反升。这一点可以通过它的党员数量得到证实:2014年9月18日公投前它仅有党员2.5万人,到11月14日召开年会时,党员数量达到了8.8万人;独立公投一年之际,即2015年9月为11.2万人;而到2016年4月底,即地方选举前夕,则达到了史无前例的11.6万人。

苏格兰民族党的影响力之所以与日俱增,主要原因在于,通过成功促成独立公投,并迫使英国政府承诺向苏格兰下放更多权力,它已成功地将自己打造成为苏格兰人民利益的“代言人”。换言之,苏格兰民族党的兴起在很大程度上受益于其寻求独立的立场,而其影响力的增强又增加了其再次启动独立进程的可能性。更不用说,自成立之日起,寻求苏格兰独立就是苏格兰民族党的宗旨,这一点从未改变。尽管从目前来看,反对苏格兰独立的人比例仍占多数,但这部分人年龄多在50岁以上;相反,在年轻人中间,支持独立的则占多数,因此,有为数不少的分析人士认为,随着时间的推移,苏格兰的独立是迟早的事。至少,在苏格兰民族党认为“时机成熟”的情况下,极有可能再次启动独立进程。

苏格兰民族党的兴起推动

英国政党政治格局发生变化

近年来,特别是在欧洲金融危机爆发以后,疑欧主义、民族主义和地区主义等各种思潮泛滥,从而为一些小党和边缘性政党、特别是地区性政党和民族主义政党提供了发展壮大的空间,多个欧洲国家的政党政治格局出现碎片化趋势。英国在这方面与其他欧洲国家具有相似之处,但又有其独特性。

英国政党政治的“碎片化”趋势在2010年大选结束后就已初步显现。在该届大选中,保守党和工党均未能获得超过半数的选票,这是1974年以来首次出现的情况。自由民主党最终与保守党组成联合政府,这也是英国自二战之后出现的首个联合政府。当时就有一些观点认为,英国这个最为典型的两党制国家正在向三党政治、四党政治,甚至多党政治的方向发展。此后,以苏格兰民族党为代表的民族主义政党[2]不仅在本地区事务中的决策影响力与日俱增,而且逐渐扩展到了整个英国范围,从而肯定并加速了上述趋势。如前所述,苏格兰民族党在2015年英国议会选举中赢得了56个议席(它此前的最好“成绩”是1974年的11个),这对该党而言无疑是“历史性的突破”。同时,对于除保守党和工党以外的第三党而言,在二战以后的历次全国议会选举中,这一成绩仅次于2005年和2010年的自由民主党(分别为62席和57席)。苏格兰民族党也因此取代了长期由自由民主党“占据”的第三大党的位置,使英国的政党政治格局面临着重新“洗牌”。

尽管从绝对数量来看,苏格兰议员占英国议会下院议员总数的比例还不到9%,似乎远不足以影响议会的决策,但在本届议会中,执政党保守党仅占有12席的微弱多数,而保守党一些议员又屡屡向首相卡梅伦发起“挑战”,特别是在英国是否应继续留在欧盟这一问题上,以伦敦前市长鲍里斯?约翰逊为首的保守党“退欧派”向卡梅伦施加了强大压力。由于苏格兰民族党一贯支持欧洲一体化,在这种情况下,对卡梅伦首相而言,赢得后者的支持就显得愈发重要,这也无形中进一步增强了后者的影响力,从而对执政党保守党形成了一定的制衡作用。但与保守党和自由民主党相比,苏格兰民族党的崛起,遭受打击最严重的还是英国工党。历史上,苏格兰一直是工党的坚强“堡垒”和安全“票仓”,保守党在苏格兰历来“不受欢迎”,特别是当年撒切尔夫人推行的政策更是激起了苏格兰人的“仇视”,苏格兰民族党也曾以“保守党政府是被强加给苏格兰人民的”为理由来强调独立的必要性。但是,工党自从在2007年地方议会选举中首次被苏格兰民族党超过之后,便开始“节节败退”:它在2015年的全国大选中一败涂地,在苏格兰仅获得了1个议席,甚至连苏格兰地区领袖也未能当选。而在刚刚结束的苏格兰地方议会选举中,工党仅获得24个议席,不仅远远落后于苏格兰民族党,还落后于保守党(31个议席),这是近一个世纪以来,工党在苏格兰地方选举中表现最差的一次,意味着它完全丧失了在苏格兰的优势地位,这对刚刚经历过大选惨败的工党而言不啻为更沉重的打击。与工党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保守党在此次苏格兰地方议会选举中取得了“历史性突破”,不仅创造了有史以来的最好成绩,而且首次超过了工党。如果此种趋势在未来得以延续,势必对工党和保守党的力量对比造成进一步影响,进而影响英国的整个政党政治格局。但这种趋势在未来的更长时间内是否具有可持续性,仍将取决于多种复杂因素。

权力下放推动英国政治体制

从单一制向联邦制发展

尽管2014年的独立公投未能成功,但苏格兰民族党借助其不断上升的支持率和影响力,迫使中央政府及英国其他政党在向苏格兰下放更多权力方面做出了很大程度的让步。随着权力下放进程的不断推进,英国的政治体制也发生了重要变化,呈现出向联邦制发展的趋向。

早在苏格兰独立公投举行之前,为避免国家分裂,保守党、工党和自由民主党就向苏格兰进一步下放权力达成一致,并委托史密斯勋爵成立“史密斯委员会”,研究权力下放事宜。2014年11月,《史密斯报告》发布;以该报告为基础,2015年1月,英国政府发表题为《苏格兰:长期安排》的政策文件,阐述了对苏格兰进一步下放权力的安排;2015年5月,卡梅伦在大选结束后的演说中明确指出,将“遵守承诺,尽快按照各政党达成的协议,向苏格兰、威尔士和北爱尔兰下放权力”。他还特别指出:“我们计划在苏格兰创建世界上最强大的自治政府”;5月28日,在新一届议会开始工作的第一天,英国政府向议会提交了《苏格兰法》草案;2016年3月23日,该法案获得女王批准,正式生效。

新的《苏格兰法》生效后,苏格兰议会拥有了更加广泛的权力,包括一级立法权(可在除中央政府保留权力以外的几乎所有领域立法,如教育、医疗、交通、经济规划、住房、交通、环境、艺术、大部分民法和刑法等)、二级立法权(包括就涉及苏格兰内部事务的欧盟法相关事项进行二级立法)、一定范围内的财政预算权和一定程度的税收浮动权(例如,自2016年4月起,苏格兰议会可自行制定所得税税率;可在英国议会批准的情况下创设新税种;取消土地交易印花税,将其变更为土地转让税与垃圾填埋税,苏格兰议会拥有征收这两项税收的全部权力)等,的确几乎已经成为了“世界上权力最大的”自治政府。[3]

除苏格兰外,英国政府也在加大向威尔士、北爱尔兰和英格兰等其他三个地区的权力下放力度。其中,向威尔士下放权力的程度仅次于苏格兰;北爱尔兰因为情况比较特殊,权力下放过程比较复杂,但也逐步获得了更多实质性权力,如2014年12月签署的“斯托蒙特协议”(stormont house agreement)规定向北爱尔兰议会下放公司税权力。相较而言,鉴于英格兰在英国的核心地位,向该地区下放权力引起的争议更大,也更加敏感――向英格兰下放权力必将引发英国整体治理结构的深层次改革,甚至将在根本上改变英国的政治体制――因而英国政府的立场和举措都更加慎重。

以2016年《苏格兰法》的生效为标志的本轮权力下放进程,已经并且还将继续对英国自20世纪初以来实行的权力集中的单一制治理体系产生深远影响,推动其发生深刻变革,推动英国的单一制政体向联邦制趋向发展,这尤其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第一,自新的《苏格兰法》生效后,苏格兰议会和政府成为了永久性机构,即英国议会和中央政府无权将其废除,而地方政府的地位受法律保护这一点正是单一制与联邦制的一个重要区别;第二,在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的权力分配方面,在苏格兰和威尔士,原来的“授权权力模式”已被“保留权力模式”所取代,即明确列出哪些权力属于中央政府,对于未明确列出的权力,均为苏格兰和威尔士议会可自主立法的领域。这种权力分配模式与联邦体制下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之间权力分配的原则完全相符;第三,苏格兰和威尔士议会在法律规定的领域拥有一级立法权,无须英国议会批准即可成为法律,这也契合了联邦制中“中央机构和地方机构在各自权限范围内拥有最高权力”这一特征;第四,地方议会拥有的财政权越来越广泛,苏格兰议会尤甚,它目前已经拥有部分预算权和税收权力,将来也有可能朝着拥有完全财政权的方向发展。据此,可以认为,虽然英国距真正意义上的联邦制国家还有相当大的距离,但它无疑已经在很多方面具备了“联邦制”的特征。正因为如此,有些学者倾向于用“联盟国家”(astate of the union/union state)而不是“单一制国家”(unitary state)来界定英国。

作为英国保守党政府的政策重点之一,本轮权力下放进程才刚刚开始,权力下放的力度还会进一步加深,其涵盖范围也将不断扩大。而随着权力下放进程的不断推进,英国未来的政党格局、国家结构、宪政体制等仍有可能继续发生程度不同的变化。同时,随着地方自治权力的增强,如果能够获得足够的民众支持,苏格兰民族党也有可能再次寻求独立。如何在国家统一与地区自治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这仍将是英国政府今后长期面临的一个棘手问题。(责任编辑:徐海娜)

[1] 苏格兰议会选举采用混合投票制,第一轮投票时,苏格兰划分为73个小选区,共产生73名议员席,采用简单多数投票制;在第二轮投票中,苏格兰划分为8个中选区,每个中选区由8―10个小选区组成,每个中选区产生7名议员。

上一篇:校园交响乐的教学方案设计下一篇:济南泉水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