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爱是开启后进生心灵的钥匙11

2024-12-22

师爱是开启后进生心灵的钥匙11(精选3篇)

1.师爱是开启后进生心灵的钥匙11 篇一

师爱是把万能的钥匙

——学区换岗交流实践活动心得体会(庹小 邓静)为了夯实大渡口区学区建设的成果,发挥学区工作的实效性,让城乡教师体验不一样的管理机制和工作环境,达到促进城乡教师交流,实现城乡教师共同成长,城乡教育共同发展的目的。2015—2016学年度,大渡口区开展了“基地·学区教师互换岗位体验”的实践活动,在活动接近尾声的时候,我终于有幸参与其中,成为了一名换岗教师。

4月11日,风和日丽,天气晴朗。迎着春日灿烂的阳光,我怀着雀跃而忐忑的心情踏进大渡口区实验小学的大门,开始了一周的换岗工作。下面先和大家分享几个令我至今仍记忆犹新的片段。

冰糖葫芦的诱惑

一直听说实小的学生思维灵活,语言丰富,不愿受管束,爱讲小话纪律让人头疼。在周一的晨会上,看着被班主任训斥仍讲得不亦乐乎的孩子们,我暗自庆幸自己的有备而来。

这一周我所换的岗位是三年级两个班的数学教学工作,没有其他行政职务,第一节课就是3.1班的数学。铃声响了,我走进教室,踏上讲台,看着下面那群陌生的小萝卜头,一个个闪动着好奇的大眼睛仿佛在问“谁啊,谁啊?”先对着他们友善地笑了笑,做了个简单的自我介绍,然后拿出一串冰糖葫芦,说:“早就听说咱们区实的孩子很聪明,今天初次见面,能给大家上课老师感到非常荣幸和高兴,特意给你们准备了小礼物,想吃吗?”“想!”声音清脆,整齐划一。“那可得听清老师的要求,礼物只有十份,老师要把它送给哪些认真听讲,积极回答问题,特别是能管住嘴巴不讲小话,让老师认识并记住了名字的孩子。”接着又讲了一些基本要求,正式开始上课了。

整节课,孩子们听得聚精会神精、兴致勃勃,又特别安静。当老师一提出问题,他们总会争先恐后,高举双手,还会在回答前加上“大家好,我叫XXX”的自我介绍,唯恐老师没记住自己的名字,错失机会。课后,赵贵宏、马一宁主动来问我“老师,您觉得这节课我表现得好吗?能得到礼物吗?”“老师,下节课我们还继续吗?”课间听着其他换岗老师抱怨学生“爱讲话,不听讲”时,我的心里美滋滋的。

两个“王俊杰”引**

三.1班的课一结束,我便马不停蹄地赶到三.2班教室,没等上课就如是这般的一番叮嘱,还语重心长地说:“刚刚老师在1班除了记住了一些上课认真表现好的同学的名字,还特别记住了一个王俊杰。他上课时没有认真听,后来做练习时就有困难不会做„„”“哈„哈„”没等我说完,台下的孩子就笑了起来,纷纷把目光投向教室中间的最后一排。一个干部模样的小女孩好心地站起来告诉我:“老师,我们班也有一个王俊杰,啰,就是他!”随手一指,正是大家目光聚焦的位置,一个白净结实的小男孩默默地低下了头。哦,真囧!名字分毫不差,连个头脸型也差不离。我赶紧挽回道:“真的吗?实在是太巧了。但老师相信咱班的王俊杰这节课一定会表现的很棒,得到老师的礼物,因为‘二班二班非同一班(般)’嘛!”听完孩子们笑了,铃声也响了。

这节课我讲的内容是“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当讲到先估算“48×32”时,我特地请了王俊杰做回答。他的方法是把“48”看做“50”,再用“50×32=1600”,所以估算结果是1600;接着另一个女同学张弛发表了自己的想法:把“48”看做“50”,“32”看做“30”,再用“50×30=1500”,所以估算结果是1500。在评价时我首先肯定了两位同学的想法都正确,但选择了张弛的估算方法,因为这样估起来更简便更快速。随后继续进行笔算的学习„„几分钟后,一个女孩悄悄地告诉我说:“老师,王俊杰哭了。”趁着其他孩子正在做尝试练习,我急忙走到王俊杰身边,问他怎么了,是因为刚才的事儿不开心了吗?孩子抹了抹眼睛,说:“不是的,老师,我是想到了其他伤心的事情。”我只得安慰了几句,让他现在好好听讲,不要想其他烦心事,有问题,课后告诉老师一起解决。

下课后,我主动找到二班的王俊杰,了解了原因,安抚了他的小情绪,并发给鼓励的糖葫芦,孩子高高兴兴地离开玩耍去了。在以后几天的学习中,这个哭鼻子的王俊杰表现的特别好,上课专心,回答问题也积极。

惠宁雪当了小老师 杨治愈全算对了

转眼到了换岗第三天,在练习课上,我出了8道题在黑板上,请了头两天作业中问题较多的孩子当学生到黑板上板演算,其余学生独立分组练习。然后让前一天家庭作业全对的同学当小老师为他们批改,订正。当我叫到一班的惠宁雪时,下面传来惊呼:“老师,搞错了吧!她是差生,自己都不会怎么给别人改?”我坚持请她上台并鼓励她大胆去改,没想到她真得找到了错误并且改对了。

二班的杨治愈也是一名学困生,前两天的家庭作业都完成的极好,可一做课堂作业就总有问题。在文老师的提示下我才知道,原来家庭作业主要是他妈妈认真辅导的结果,他自己肯定还存在问题。利用中午我把他叫到办公室,拿着他错的习题一起找原因。原来这个孩子还没掌握方法,在用第二个乘数十位上的数去乘第一个乘数每一位上的数时就不会了,老是不知道该怎么乘,怎么进位,有时数位还对错。我反复地给他讲了方法,又出了一些题目进行练习,他终于豁然开朗,逐渐清晰,把剩下的题目全算对了。

几天下来,孩子们和我熟悉了:早上会甜甜的喊:“邓老师,早上好”;午间会围着我问东问西“老师您多大了?”“老师您家在哪里啊,我住豪俊阁,您来玩吧!”“老师,请您诚实地回答我,最喜欢什么,最害怕什么”„„彼此的距离越来越近。

回想一周的换岗经历,我感慨万千。对于一名学校的中层干部,能有这样一次换岗交流的机会是非常难能可贵的,正是这短短的5天时间,让我重新真正回归到了教师的本位。

早上一到学校再也不用打开电脑登录QQ,查看信息了;听不见校长的随时召唤,不用看哪里有违反常规的现象,更不用处理那些突如其来、乱七八糟的杂事。满心只有两个词“上课”“学生”,“学生”“上课”。即使任教两个班的数学,面对100多个孩子,几百份不同的作业,也能快速地批改完,找出学困生及时对他们进行辅导;闲暇时还能专研一下教参教材,批注一下教案,写上几条重点感悟与心得;还能上网搜索整理出几套针对性强实用性大的练习题单。重心始终离不开两个字“教”“学”,我成了一个“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教圣贤书”的纯老师。

真的感谢换岗的五天,让我能重拾初心,重新体验工作之初的日子。虽然忙碌,但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干着自己喜欢的事,说着自己想说的话,踏实有劲,充满了活力与热情。正是这种请怀,让我在这一周记住了40%学生的名字,让我能两次走进超市买回糖果,让原本陌生的孩子们在校园、在路上看见我都能由衷地叫一声“邓老师,您好!”

不管哪个学校的老师、学生,只要彼此充满爱——师爱、生爱,就会缩短彼此之间的距离,让陌生变得熟悉,让疏离变得亲近。师爱无疑是一把万能的钥匙,它能打破地区界限,打开校际差异,更能打开学生的心门。只要有了它,把更多的敬业精神,责任心、爱心,投入到教学工作中去,以平等的心态、欣赏的目光、发展的眼光去看待每一位学生。给予学生足够的理解、尊重与关爱,他们一定会变成你听话的孩子,会对着你笑对着你哭,会真心地呼唤你“老师”。

2.师爱是开启后进生心灵的钥匙11 篇二

一、以诚心赢得学生信任

法国作家拉罗什富科说:“真诚是一种心灵的开放。“只有诚心才能赢得别人的信任。要知道教育是一门艺术, 教育是心与心的交融, 情与情的共鸣, 没有教育者的真情投入, 就没有学生的真情回报。古有云:“亲其师, 信其道。”人的感情是具有感染力的。教师对学生的关心、爱护, 在学生的心灵中, 会引起共鸣的, 会激起学生对教师的爱戴、尊重之情, 从而信任老师, 并乐于接受教师的教导。克服自己的不良习惯, 争取上进。

记得2003年秋季, 我们班来了一个人称“闹事王”的林国栋同学, 不少老师对我说:“你们班那个新来的学生, 我们真的望而生畏, 现在就看你的了。”为了想出一个让国栋同学有所进步的法子, 多少个夜里我夜不能寐。经过分析这位同学的各方面情况, 我思前想后, 觉得要用爱心尝试着开启他的心扉。

从这个过程中, 我了解到这位学生有极强的自尊心, 希望长大后能有所作为, 只因为学习基础较差, 又受到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 做了一些坏事, 常挨老师的批评, 老是觉得低人一等, 因此不思进取。了解了这些情况后, 我加强与家长沟通, 商议转化他的办法, 要求家长配合, 多点关爱给他。同时也要求全班同学伸出援助之手, 一齐帮助他, 特别指定班长当他的同桌引导他。为提高其学习信心和勇气, 培养其守纪意识, 我推荐他当学习小组长。在学习上, 我还专门给他“开小灶”, 时时给予提醒, 进行特殊的关照, 只要他有点滴的进步, 便及时给予表扬和鼓励。渐渐的, 我发现现在的他变了, 变得爱集体、爱助人、爱学习了, 也能够和同学打成一片了。

二、多一点尊重, 少一份指责

在任何一个班级里, 学生总有好、中、差之分, 有些教师对好学生尊重、偏爱;对后进生则嫌弃、厌恶。殊不知, 这种做法恰恰伤害了后进生的自尊心。其结果, 轻者使这些学生越发失去自信, 产生自卑, 不求上进;重者, 则会使这些学生对教师产生怨恨和抵触, 造成师生间的冲突。教师想要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就难了。所以作为教师, 特别是班主任, 要对后进生多一点尊重, 经常在合适的时机和他们谈谈心, 和他们交朋友, 满足他们心理需求, 消除他们的自卑感, 形成一种融洽的师生关系。

如果教师不懂得尊重学生, 哪怕是一个责怪的眼神, 可能不亚于一记重重的耳光, 一句不注意的批评可能给学生带来终身的伤害, 如:“你真笨!”“没长脑袋!”诸如此类的话, 很容易伤害到学生的自尊心, 容易造成逆反的心理, 从此不愿意再听课了。鉴于此, 教师应当多一些耐心, 少一份急躁;多一些宽容, 少一份指责。尊重孩子, 就是要尊重他们的人格, 尊重他们的意愿, 善于倾听他们的意见。当然, 教师的爱和尊重, 绝不是让孩子放任自流, 一味迁就, 而是爱中有严, 严而有度。

教师的爱是一种责任, 是一种境界。因为爱, 才会有师生情感的共鸣;才会有教与学的同步;才会相互尊重和信任。这样, 学生就会视你为知心朋友, “尊其师而信其道”, 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之中, 并积极主动地配合班级工作。

三、善于发现长处, 激发学生进取心

尺有所短, 寸有所长。每个学生或多或少都有闪光点, 如果你没察觉到, 那是因为你缺少发现。连我们大人都希望受到关注和表扬, 何况小孩子呢!表扬能激发学生的兴趣, 让学生建立信心。作为老师要善于发现学生的长处, 发掘他们身上的潜能, 给予充分的肯定。该表扬时, 一定要抓准时机, 千万别吝惜“好话”, 以促进后进生获取战胜困难的更大勇气和信心, 重新找回自我。

老师不光要发现后进生身上的闪光点, 而且要学会欣赏他们的闪光点, 给予他们真诚的表扬和鼓励。平时夸一句“你真行”“好样的”“我为你而骄傲”, 这对于老师是举手之劳, 对于那些长期“打入冷宫”的后进生, 也许是一次心灵的震撼, 从而改变其人生的轨迹。如我班的聂某智力较低下, 孤僻, 不愿与同学交往, 学习成绩很不理想, 但在一次校运动会田径比赛中, 我发现他跑步跑得特快, 及时抓住他的这个闪光点加以教育, 使他认识到自己也有长处, 增强了与同学交往的信心。从那以后常常可以看到他课间与同学共同玩耍, 学习成绩也有了明显的提高。

3.师爱是烹调后进生心灵的营养鸡汤 篇三

【关键词】 后进生 师爱 信任 兴趣 教育 转化

【中图分类号】 G635.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992-7711(2016)05-005-01

0

培养一个优秀生不易,转化一个后进生更难,作为老师要形成培养一个优秀生和转化一个后进生同样重要的共识。事实上,每一个班级都不可避免或多或少的有后进生的存在,故转化后进生是当前素质教育的一项细致而又艰巨复杂的工作。只有对后进生倾注爱心、讲究方法,才能架起通向他们心灵的桥梁,使他们逐渐转变、不断进步。

一、师爱是打开后进生心扉的金钥匙

师爱是打开后进生心扉的金钥匙。其实,后进生也想改正缺点,希望得到老师的鼓励,并非真的麻木不仁,无药可救。请看一位后进生的肺腑之言:“老师,我们也曾努力,但你不知;我们也守过纪律,但你不见;我们尝试过让你理解,但你不明白。我们多么渴望你的支持和鼓励……”可见,转化后进生,不仅要讲究方法,更重要的是情感熏陶,给予支持和鼓励是十分重要的。由于后进生长期生活在一种颓丧、抑郁的氛围中,自尊心受到挫折、上进心受到压抑。心灵的创伤只能用心灵的温暖来医治,对后进生要倾注爱心,才能弥补他们心理上的缺陷。中国古代大教育家孔子,曾提出“有教无类”和“诲人不倦”的观点,这样看来是很有道理的。如果我们每一位老师的一言一行都渗透着对学生的爱,这样,老师在学生中,无论是赞叹或是同情,鼓励或是批评,都会永铭于一个幼小的心灵上,成为他们向上进取的推动力,我们的教育就会有丰盈的收获。

教师对学生真诚的爱,是启发学生心灵的钥匙,是促进学生奋发向上的催化剂,是师生间达到心灵相融的接触点。特别是对那些处于后进而被误认为受歧视的学生以及有情感障碍和心理伤害的学生,更需要老师的爱。这种师爱往往是治疗洗涤后进生心灵创伤、精神污染的良药,使他们感到这是学校、社会对自己的信任。他们不仅会为此而感到温暖,受到鼓舞,而且会对前途充满信心,朝气蓬勃,积极向上。相反,如果老师厌恶和责难他们,往往会使他们感到这是社会对他们的排斥、否定,因而容易产生一种抵触情绪而拒绝接受老师的教育。因此,在教育中,教师应对后进生多一些轻声细语、柔风细雨。

二、尊重和信任是引导后进生转化的催化剂

渴望得到别人的尊重和信任,是人的普遍需要。特别是后进生,更希望得到老师的尊重和信任。教师在教育过程中,对学生要一视同仁,平等对待。后进生同样有强烈的自尊心和荣誉感,但由于他们身上的缺点比较多,往往得不到别人的尊重,表现为要求得到尊重而又得不到尊重的矛盾心理。在这种状态下,老师要理解、体谅他们,尊重和信任他们,不轻易提及他们过去的错误和过失,鼓励他们看到自己身上的有利条件,启发他们的进步要求。善于发现后进生的闪光点,并不失时机地给予扶植和帮助,引导他们同阻碍他们前进的不良习惯和意志薄弱的心理作斗争。对他们所取得的点滴进步都要给予充分的肯定、鼓励和表扬,更要帮助他们树立信心,多渠道激发自信心、上进心,给他们一些尝试成功的喜悦,让他们相信通过努力就能进步,走上成功之路。

三、善于培养和启发学习兴趣是医治后进生心灵创伤的良药

后进生普遍上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不仅思想品德上后进,而且普遍对学习没有兴趣,学业成绩比较差。教师要把培养和启发他们对学习的兴趣作为转化的重要工作来抓。他们旺盛的精力和聪明的天资总要表现出来的,不是向好方向,就是向坏方向表现出来。那么我们老师要有意识地把他们旺盛的精力吸引到学习上来,热情鼓励他们,从每个学生的实际出发,因材施教加强辅导,具体地帮助他们解决学习上的困难,逐步提高他们的学习成绩,这样,可以增强他们的学习信心,进而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但是,学习是艰苦而复杂的脑力劳动,其内容也不可能都是主动有趣的。因此,要加强学习目的的教育,激发他们的社会责任感。

四、严格耐心教育,是转化后进生的法宝

俗话说“严师出高徒”、“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这都说明教师正面引导、严格教育作用之大,对待后进生尤需如此。教师的严格要求,能更好地阻止后进生不良品行向坏的方向发展,使其清楚明白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当然“严”要有格和有恒,则要注意抓反复,反复抓,有一股恒心。后进生的思想转化过程,是新旧矛盾斗争的过程,也是一个长期过程,一般都会出现反复,要改变也非一日可成。这时,老师要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因势利导,使他们在成长过程中克服反复。出现了反复要正确对待,要查清反复的原因,坚持不懈地做过细工作,并引导他们从反复中总结经验教训,鼓励他们继续进步。在耐心、反复教育的过程中,老师对他们的要求应逐渐提高,使他们看到希望,增强信心,又使他们不满足现状,而向新目标前进。

多年的教育实践证明,教师用爱心拨动学生心灵琴弦,在师生间架起心灵彩虹般的信任基础上,坚持做到激兴趣和恒教育,应该说这些“丑小鸭”是可以转变为“金凤凰”的。只要我们用心栽培,耐心等待,精心浇灌,给予充足的关心和呵护,总有一天这些“迟开的花”也会开得灿烂、鲜艳!

[ 参 考 文 献 ]

[1]王涛.转化学困生的点滴体会[A].全国教育科研“十五”成果论文集(第五卷)[C],2005年.

[2]厉园光.当代中学后进生的成因及对策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上一篇:建设意向书下一篇:表达称赞学生的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