隧道篇作业指导书全集

2024-11-19

隧道篇作业指导书全集(精选2篇)

1.隧道篇作业指导书全集 篇一

目 录

1.编制目的..................................................................................2 2.编制依据..................................................................................2 3.适用范围..................................................................................2 4.施工方法及施工工艺.............................................................2 5.瓦斯监测系统配置.................................................................4 6.瓦斯监测实施.........................................................................4 7.通风、瓦斯、煤尘安全监测及施工措施.............................6 8.事故预防和处理措施.............................................................7 瓦斯隧道通风、防爆作业指导书

1.编制目的

通过实施本程序,以保证新建巴达铁路站前I标徐家湾隧道进口的通风、防爆。通过预先鉴定工序作业能力和实施有效地施工过程控制,实现质量目标最大限度的满足施工要求。

2.编制依据

⑴《铁路隧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 TB10417-2003 ⑵《铁路隧道工程施工技术指南》 TZ204-2008 ⑶《铁路隧道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程》 TB10304-2009 3.适用范围

适用于巴达铁路站前I标徐家湾隧道进口的施工作业。

4.施工方法及施工工艺

4.1 施工原则

瓦斯爆炸是施工中最大的安全隐患。瓦斯爆炸的3个必要条件:一是要有一定浓度的瓦斯(主要为CH4);二是要有火源;三是要有足够的氧气。要达到安全生产的目的,就必须从瓦斯监测、通风、设备防爆等综合预防措施下手,杜绝洞内同时具备瓦斯爆炸的3个必要条件。通过对瓦斯的实时监测,控制和防止瓦斯浓度超限,是防止瓦斯爆炸发生的关键。

在施工中,对安全生产影响最大的是瓦斯(主要成分是CH4)、一氧化碳(C0)浓度。故在本隧道施工中,主要以CH4、C0为监测对象,监控隧道内有害气体的浓度。

瓦斯监测的目的:

⑴防止在施工过程中,有害气体浓度超限造成灾害,以确保施工安全和施工的正常进行;

⑵根据监测到的洞内有害气体的浓度大小,及时采取相应的技术措施;

⑶检验防排瓦斯技术措施效果,正确指导隧道施工,为科学组织施工提供依据。4.2监测依据及执行标准

⑴监测依据

隧道瓦斯的监测,主要以《煤矿安全规程》、《防治煤矿瓦斯突出细则》、《铁路瓦斯隧道技术规范》为主要依据,并参照现行《客运专线铁路隧道工程施工技术指南》,根据上述规程进行有害气体的监测、控制。

⑵瓦斯限值与处理

隧道岩层中瓦斯涌出浓度的大小是危险程度的标志,施工中必须将瓦斯浓度控制在安全的限值以内。隧道施工控制瓦斯限值及超限处理措施见表1。

表1 瓦斯浓度控制标准和瓦斯超限处理措施

5.瓦斯监测系统配置

隧道施工使用瓦斯监测系统的目的是为了通过采用新技术来改进掘进过程中的安全状况,即隧道无论是采用简单的检测手段还是采用复杂的瓦斯监测系统,其目标都是:改善隧道内的环境与安全条件,提高开挖进度,保证隧道按时完工。为此,监测系统的选择主要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

⑴瓦斯隧道灾害情况

如隧道瓦斯涌出量(是否突出)、煤层自然发火、冲击地压及地温地热等灾害及程度都是确定建立隧道瓦斯监测系统类型的依据。

⑵瓦斯隧道的现场控制

要根据隧道施工中开挖面的数量、机电设备安装地点、数目等需要监测地点的数量来确定瓦斯监测系统的装备容量,并应在此基础上再考虑20%~30%的备用量。

6.瓦斯监测实施

6.1本隧道瓦斯检测采用人工检测和自动监测两种手段。人工检测瓦斯时,报警点定为0.3%;自动瓦斯监控系统报警点定为0.3%,断电点设置为0.5%。

6.2当瓦斯自动监控系统报警时,瓦检员通知通风人员将风机转速提高,加大风机供风量;同时瓦检员加强对报警点及附近20 m的瓦斯浓度检测。当瓦斯浓度继续增大并不大于0.5%时,瓦检员通知瓦斯报警点的施工负责人安排该工作面工作人员将洞内施工机具整理好,并有秩序的撤出洞外。当瓦斯浓度上升较快并迅速超过0.5%时,瓦检员立即通知工作面施工负责人,立即将工作面工作人员有秩序的撤出;若风机加大转速增大供风量后,瓦检员再次检测的瓦斯浓度下降至0.3%以下,则通知该工作面的施工负责人,可以继续工作,同时瓦检员加大对该工作面瓦斯浓度的检测频率,密切注意瓦斯浓度的变化。

6.3当瓦检员携带的便携式瓦斯检测仪报警时,则立即通知该工作面施工负责人,该处立即停工,并及时通知通风人员加强通风。若是局部瓦斯积聚的地点瓦斯检测仪报警,瓦斯浓度未达到0.5%,瓦检员通知通风人员对该地点加强通风(开启局部通风机等措施),并继续加强瓦斯浓度检测,该地点可继续施工,但应绝对避免火源的产生;当局部瓦斯积聚的地点瓦斯浓度大于0.5%时,瓦检员通知隧道施工负责人,隧道立即停工,并切断所有电源,撤出所有工作人员,同时通知通风人员加强通风措施,瓦检员加强瓦斯浓度的检测。

6.4检测频率:当瓦斯浓度在0.3%以下时,瓦检员每小时检查一次;瓦斯浓度在0.3%以上时,应随时检查,检查作业不得离开该工作面;瓦检员必须保证“一炮三检制”和“三人连锁放炮制”。

6.5检测地点:隧道内各工作面(掌子面开挖、初期支护、仰拱开挖、仰拱混凝土施工、防水板挂设、二次衬砌立模、二次衬砌混凝土灌注、隧道散水治理);瓦斯可能产生积聚的地点(二衬台车部位、隧道内避车洞室和综合洞室的上部、隧道内具有明显凹陷的地点);隧道内可能产生火源的地点(电机附近、电气开关附近、电缆接头的地点);瓦斯可能渗出的地点(地质破碎地带、地质变化地带、煤线地带、裂隙发育的砂岩、泥岩及页岩地带);在隧道进行超前钻孔前,必须在超前钻孔附近进行瓦斯检测;被特批允许的洞内电气焊接作业地点、内燃机具、电气开关、电机附近20 m范围内必须进行瓦斯检测。

6.6当两台瓦斯检测仪对瓦斯浓度检测结果不一致时,以浓度显示值高的为准。瓦检员应在8 h内将瓦斯检测仪器送技术室校准。瓦检员应当加强对便携式瓦斯检测仪的充电与维护管理工作,使用前必须检查便携式瓦斯检测仪的零点是否漂移过大和电压欠压。不符合要求的瓦斯检测仪,不得使用。零点漂移过大的瓦斯检测仪需及时送试验组校准。瓦检员瓦斯浓度检测信息反馈:瓦检员应作好人工瓦斯检测记录,并每天按时交技术室存档。

7.通风、瓦斯、煤尘安全监测及施工措施

7.1每日必须对洞内的空气温度进行测定。

7.2洞内的总进风量应按设计要求计算后供给,同时设置测风站,测定平均风速、风量、空气温度、大气压力、瓦斯和一氧化碳浓度等项目。

7.3按要求安设瓦斯自动检测报警断电装置。

7.4做好超前探测工作。探测采用直径75~105mm的钻孔,其位置和数量按设计文件要求布置和施工,以便能准确找出煤层位置,为及时施作检测孔掌握煤层赋存情况后采取相应的安全揭煤方法和措施提供依据。

7.5掘进采用“低爆力部分露煤震动放炮”,起爆采用电力起爆。7.6在开挖过程中可采用予抽瓦斯、超前钻孔、震爆破、水力冲孔、前探支架、掩护拉板等安全施工措施。

7.7按通风防尘、防爆管理办法要求,填写“瓦斯检测记录表”和“通风测量记录表”。

8.事故预防和处理措施

8.1洞外应设置消防水池和消防管路的备用。

8.2在洞口应采用无火、无焰方式取暖或使用防爆式电热器。严禁携带火种及穿戴化纤衣物进洞。

8.3加强火工材料的管理,包括建造库房,领发料制度,剩余材料的改变及爆破作业要求,装药前,放炮前和放炮后要认真检查爆破作业地点的瓦斯含量,瓦斯含量超1%不准放炮。

8.4瓦斯隧道所使用的运输、提升和空气压缩机必须有防爆装置。8.5洞内电源线的安装必须符合规定,同时使用适合于瓦斯环境用的防爆电器设备。

8.6在洞内发生瓦斯爆炸,煤尘突出事故时,应迅速组织人员撤离受威胁的区域,并及时切断电源,防止再次爆炸。

8.7当确定不会再发生爆炸事故后,应迅速恢复正常通风,排出烟雾,清理和加固导坑,再次进行监测,以利恢复施工。

2.高中体育课教案全集(精选2篇) 篇二

高中体育课教案

内容:新学期的任务、要求和打算

目标:(1)让学生知道本学期的体育教学任务,从而在生理上和

心理上作好充分的思想准备。

(2)让学生懂得教师提出的上课新要求,从而更加自觉地

和教师紧密配合,为圆满完成本学期的体育教学任务而作出努力。

步骤:

一、任务

1、体育卫生基础知识

2、中长跑练习和测验

3、侧身滑步推铅球

4、支撑跳跃 男生:跳箱 女生:山羊

5、篮球传、接球和技、战术训练

6、自选内容

二、要求

1、时刻牢记一个高中生应该做的事情,千万不能做出不适合高中生的事情。

2、一切行动听指挥。体育有自己的特点,就是范围广、场地大、上课受外界环境的影响大,学生的注意力容易分散,所以每个人的自我约束力必须得到加强,虽然我们的体育教学考虑到每个学生的兴趣和爱好,但在纪律和上课的规范上必须得到加强,使全班每个同学在体育课上步调一致,做到既让学生充分活动开,又很流畅,放得开又收得拢,真正体现体育课团结、紧张、严肃、活泼。

3、自觉遵守体育课的常规。体育课有其特殊性,为保证学生活动时不止于受伤,绝对禁止穿皮鞋,尽量保证服装能适合上体育课的要求。

4、多相互相帮助,团结协作,体育活动必须有几个人或是几十个人的通力协作,才能玩得开兴和有兴趣,也才有劲头,这样才能达到身心娱乐的效果,也才能在活动中激发每个学生的集体主义精神和整个班级的、强烈的凝聚力,活跃班级气氛。

三、打算

1、让学生积极参与教师的组织工作,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和主动性。

2、平时经常和学生都交流,听取学生对体育课有什么要求,教师然后根据学生的要求在安排课时适当作些调整,争取满足学生的合理要求。

3、在讲解一些技术动作时,多用一些力学原理知识来传授给学生,让高中学生自己去进行理解和消化,让学生不但“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从而加快掌握的速度和掌握的程度。

理论教案2

内容:珍惜青春鄞锻炼

目标:(1)让学生了解青春期的生长发育特点,从而看一看自己身体生长发育(包括身高、体重、胸围、脉搏、肺活量)等情况,针对自己的情况,准备采取适合自己的训练方法,来增强自己的体质,

(2)让学生懂得高中生的体育锻炼方法,从而达到适时锻炼,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步骤:

一、高中生的生长发育特点

1、定型期:高中生多数处于青春期的第三阶段,即定型期。并先后

进入青年初期,身心发展进入了质的稳定提高期,肌肉和心肺功能增长速度明显加快,与此相关的力量和耐力素质也具备了快速发展的生理条件。

2、骨骼和肌肉生长特点

(1) 骨骼生长趋缓

(2) 肌肉纤维的生长由纵向为主转为横向为主,肌肉纤维横

断面增大,肌肉体积增加,弹性增强。---------青少年应

该充分利用这一有利时机进行力量训练,以轻负荷为主,

较高频率的练习手段为主,全面发展上下肢和腰腹力量。

3、心肺功能的生长特点

(1) 心脏收缩能力提高

(2) 心血管功能不断增强

(3) 心率逐步下降

(4) 胸围、胸腔的扩大,肺活量有较大增加

以上这些都意味着高中学生已能承受较大强度的运动负

荷,充分具备了发展耐力的生理基础。

这些时期应经常进行的活动:进行采用发展有氧耐力为主

的练习(长距离中速跑、游泳、骑自行车)以及球类活动等。

同时注意呼吸的自然均匀等。

4、神经系统的.生长特点

高中学生的神经系统发育基本完成,大脑的结构与成人大致

相等,功能接近。这些时期可以进行一些难度较大的动作,如球类运动中的复杂技术和战术配合以及组合动作,这有助于加强神经系统的内部联系,提高运动能力,也有助于发展观察力,注意力,想象力,发展创新思维;。

二、高中生的体育锻炼

(一) 高中生的身体特点

此时正处于一个塑造体形健美,全面增强与完善内脏器

功能,提高身体素质的黄金时期。

(二) 外部的学习环境

学生学业负担加大,面对着激烈的升学竞争,很多学学生减少甚至放弃体育活动,导致体质下降。

(三) 锻炼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1、适当的体育锻炼对文化学习有促进作用

(1)“勤于运动”是孩子聪慧的重要条件

(2)适时锻炼,事半功倍

高中学生处于生理功能的黄金时期,这时增加锻炼可

以为一生健康建立起丰厚的“体质贮备”,推迟日后体质衰

弱的起始时间,减速衰老速度。

# 运动牟作用

(1)、增强人的体质

(2)、改善人的心理

(3)、改善脑的功能

(4)、促进主管逻辑思维功能的左脑半球与主管形象思维的右脑半球协调发展,有珠联璧合之效。

(5)、加强血液功能的呼吸功能,使大脑得到充足的氧气和营养。并且通过大脑运动中枢的兴奋促使有关学习的神经中枢得到较好的休息,进而提高工作效率。

2、预防疾病在青年

许多中老年的疾病与青少年时期的健康相关,如肥胖

症,主动脉硬化,骨质疏松症等。可见,我们从小就应积极

参加体育锻炼和其他体力活动。

高中学生积极参加各项体育活动,从而带着健壮的身体,健康的心理投入到繁重的学习和生活中去。

篇2:高中体育课教案

一、教学目标:

让学生说出自然与人类健康的关系,了解环境污染对人类健康的危害,确立保护与改善环境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

人类了解自己健康的内容

三、教学难点:

正面影响和负面影响

四、教学内容:

人是自然之子,人类的生命活动一刻也离不开自然界,就像鱼儿离不开水一样。人与自然环境是密不可分的统一体,人与自然环境能够统一,人就健康;反之,人就会失去健康。正确认识自然环境以及自然环境与人类健康的关系,对每一位中学生来说都是十分必要的。

自然环境是指空气、水、士壤等的总和。自然环境由化学性与物理性因素构成。化学性因素是指空气、水、士壤中的化学组成,这些化学组成通常是稳定的,它是保证人类生存与正常活动的必要条件。物理性因素是指阳光、空气温度、气流、气压、温度、电磁辐等,它对人类的生存与活动同样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自然环境因素对健康的影响空气

正面影响:

是人的机体获得足够氧气的惟一天然来源,是维持生命活动的重要条件。空气中含氧量正常时,能保持人的正常活动;空气中阴离子含量高的人体具有镇静、振奋精神等作用

负面影响:当空气中氧含量低于10%时,人会出现恶心、呕吐、中枢神经活动减弱的现象;过分缺氧会危及生命水

正面影响:是构成人的机体组织的重要成分,是保证新陈代谢正常进行、调节体温的重要条件

负面影响:人类的使用水,尤其是饮用水化学成分异常时,影响人的机体正常活动,将导致疾病发生和神经慢性中毒土壤

正面影响:其中所含的各种人类所需的元素是机体组织的重要成分,是维持人的正常生命活动可缺少的条件

负面影响:其中所含的人类所必需的元素过多或过少,都可能造成人类疾病,土壤中的传染病原体和寄生虫虫体是导致人类生病的重要原因

太阳辐射

正面影响:是维持人类正常生命活动的因素之一,正常的太阳国辐射对机体有杀菌、促进皮下组织的维生素D生成的作用

上一篇:乔布斯经典英语励志名言下一篇:医疗管理方面三好一满意工作自查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