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实践活动自查材料

2024-09-05

主题实践活动自查材料(精选15篇)

1.主题实践活动自查材料 篇一

在开展解放思想主题实践活动中,我局严格按照市委和局党委的统一部署,扎实开展每一阶段活动,从2月5日转入第三阶段以来,始终坚持“立足教育提高、采取工学相结合、重在推动工作”的思路,对照“思想认识上有新提高、工作作风上有新转变、工作业绩上有新起色”的要求,深入调查研究,认真查找问题,现将自查报告情况汇报如下:

一、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理论学习抓得不紧。我局虽然制定了理论学习制度,但由于当前就业再就业工作的繁忙、任务重,存有对理论学习重视不够的现象,学习制度没有得到很好的坚持和落实。有时还存在着政治学习耽误工作、多学政治理论还不如多做实际工作的思想,更多的时间强调工作忙,为忙于事务性的工作而放松了学习,尤其是政治理论学习抓得不紧,不能有计划、有针对性和系统的学习一些理论知识,即使在政治学习时间,也只满足于读读文件、念念报纸等形式,对理论知识没有进行深刻的思考和研究。

(二)工作作风不够扎实。一是班子成员之间思想交流不够。往往只着重抓业务工作,业务工作是硬指标、硬任务,抓得紧、力度大,而组织开展互相批评和自我批评活动较少,班子成员之间缺乏交流和沟通。二是管理不够严格。虽然制定了各项规章制度,但仍有些职工不能够认真执行,甚至存有“你有政策、我有对策”,阳奉阴违,另搞一套,致使单位各项规章制度执行不力。

(三)对干部的教育和管理力度不够。由于没有狠抓干部队伍的思想教育和素质教育,导致有些干部服务态度不好,服务质量不高,服务意识不强。个别干部身上有纪律松懈、作风不扎实、工作不严谨、态度不谦虚等现象。二是班子成员和职工的思想交流不够,满足于听工作汇报,没有从根本上掌握职工的思想动态,开展谈心交流活动不够。

(四)工作中创新意识不强。具体工作中,不能坚持始终如一地用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来指导,不能很好地将理论和实际结合在一起,平时忙于应付上级部门交给的工作任务,没有很好地研究新的历史条件下,就业再就业所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尤其是对淮北就业再就业工作所面临的实际情况没有进行很好的探索和研究,有些薄弱环节没有得到很好地加强。

(五)深入基层不够。就业局大部分同志终日忙于事务,参加会议多,听汇报多,抓活动多,而深入基层少,联系实际少,致使有些工作难以做到有的放矢,出现了偏差。在下基层调研时,也往往是来去匆匆,看事先准备的典型现场多,使调研变成了检查或视察。由于对基层的情况了解不透,尤其是对农村基层转移就业工作了解不全面。

(六)廉洁自律的有关规定落实不够。既有招待上级来人或基层来人单位同志多人集体陪餐的现象,也有下基层接受吃请的现象,尤其是下基层指导、检查工作或参加基层劳动就业工作的一些会议和活动时,在基层单位领导的热情挽留下,留在基层单位吃饭的情况还是占多数,按要求赶回来的机会少。在基层就餐时,虽然不存在大吃大喝的现象,但也很少是四菜一汤的工作餐,这无疑给基层增加了负担。这种现象是我们党内廉洁自律有关规定明确禁止的,是我们自身要求不严的一种表现,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不好的影响。

二、问题产生的原因形成上述问题的原因很多,既有社会大环境的客观因素,也有自身的主观因素。我局经过认真查找、剖析认为,这些问题反映了就业局在解放思想、转变观念、提高效能方面存在着不足,同时也反映了就业局领导班子在自身建设和单位干部队伍建设上存在着差距。

(一)对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尤其是对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学习不够,掌握不够。总的来说,就业局还是比较注重加强学习和武装思想的,其理论修养、知识结构和工作水平基本能够适应新时期就业再就业工作的要求。但由于工学矛盾处理得不够好,学习制度不健全,学工结合得不够紧密,在有限的学习时间内,零星学得多,系统学习少,政策学得多、理论学得少,联系工作学得多,联系思想学习少,对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科学体系全面理解和掌握不够,往往满足于一知半解,不能真正的入脑入心。这就致使我们不能很好地运用辩证的、全面的、联系的、发展的眼光去看待和处理问题,从而影响了我们分析情况、驾驭局面的能力,造成了工作中存在的主观主义、片面性和简单化的倾向。

(二)规章制度不够健全。我们的制度条文规定虽然不少,但有些制度在某些方面还比较笼统、抽象,或者说界限不具体、不明晰、缺乏可操作性,特别是对实行程序缺乏系统、严密的规定。与此相应的监督制度也不健全,对于一些违反制度的职工批评和教育不到位,有时存有畏难情绪。

(三)主观世界自觉改造不够。

2.主题实践活动自查材料 篇二

一、区域环境的创设

1.区域内容要丰富多彩

在区域的设置上要考虑到五大领域的内容, 为幼儿的多元化学习和全面发展提供平台, 每一区域的内容要丰富。我们创设了生活区、美工区、科学区等八个区域。不是说一个区域只能进行一种项目活动, 而是在一个区域活动中投放了多种项目活动, 让幼儿自主来选择自己所要去的区域和所要玩的项目。

2.合理布局各区域的空间

我们一共开设了八个区域, 每个区域采用不同的高度进行隔断, 比如阅读区我们是让孩子在地面上铺上毯子进行阅读的, 益智区我们利用了一些大箱子让孩子们坐着游戏, 而在科学区我们运用了桌子让孩子们既能站着又能坐着游戏。这样设计比利用一个个版面进行隔断效果要好, 孩子们不会感到空间的压抑。同时在每个区域的不同年内容上我们利用一些小的块面进行小的隔断, 这样孩子们在玩的时候不会相互影响。

3.区域活动的标志设计

为了更好地开展活动, 幼儿便于参与, 选择。我们在活动每个区域都设立了一个标志性的标志牌, 代表了不同的区域。在标记符号设计上, 我们是和孩子在一起讨论的基础上设计出来的, 幼儿一看就明白, 因此孩子能根据自己的爱好和意愿自主选择活动区并有序进入。

二、活动区材料的投放

在主题背景下的区域活动对老师提出了更大的挑战, 区域活动中有主体相关的, 也有非主题的, 这就需要教师合理调配, 结合主题的进度、孩子的需要等等充分发挥自己的才智, 既要为主题的开展做好相关的准备经验, 又要控制好投放材料的适切性。

1.根据主题有计划, 有目的投放材料

主题活动是一种整合性的活动, 具有开放性、综合性、整体性的特点, 往往一个主题的内容可以涉及到生活、学习、语言、运动、游戏等多个方面, 是一个有机的网络化的结构。而区域游戏正是实现主题教育目标的重要途径。材料是支撑幼儿游戏的基础。根据主题活动的目标有计划、有目的、有选择地投放游戏材料。在我们动物王国这一主题活动中, 其主要目标是:让孩子自主地认识动物的特征, 了解动物神奇的本领, 探索动物之间相互依存、相互联系的生存状态。可见在这一主题中, 主要是让幼儿认识动物感受到动物是人类的朋友, 人类更是动物的伙伴让孩子萌发保护动物的情感, 为了达到这样的效果, 我在区域活动中阅读区提供了很多动物的图书, 其中恐龙系列孩子们特别喜欢, 在美工区提供了丰富形象而多彩的材料让孩子们制作纸杯、纸盘动物, 而表演区的孩子们最喜欢表演《狮王》、《小狗抬轿》等乐曲乐此不彼。

2.材料的投放在大主题下同样也要有主题———背景

在投放材料时孩子不是为了玩而玩, 教师也要为孩子考虑它的目的, 也就是富有情趣。这样孩子的兴趣更高, 更能拓展孩子的思维。比如在美工区“动物乐园”里我们在墙面设计了一个运动会场, 在上面布置了跑道, 孩子通过画, 折, 剪, 贴请昆虫参加运动会。在益智区我们设计了在地上玩的一个大的动物棋, 在每个动物上面都有一个相应的数学题目, 这种形式孩子们特别喜欢同时又与数学结合, 让孩子们在娱乐的同时进行思考。

3.提供层次性材料, 满足不同幼儿发展需要

不同的幼儿, 有着不同的兴趣、爱好和个性, 甚至同一年龄的幼儿, 他们之间也存在着能力上的差异, 而且发展速度也不一样。所以我们在提供材料时, 千万不能“一刀切”, 既要考虑“吃不了”的幼儿, 还要兼顾到“吃不饱”的幼儿, 使每一个幼儿都能在适宜的环境中获得发展。

4.根据兴趣师生共同设置区域

教师应放手让孩子们大胆地去参加区域活动设置, 通过观察、倾听和询问了解幼儿的兴趣和关注点, 不断融入有价值的内容, 引导幼儿积极主动而有效地学习。使他们在区域同伴之间共同学习、共同操作、共同探索, 积累经验, 从而得到发展, 得到提高。

5.注意及时调整材料

在活动中幼儿的能力、兴趣往往会随着活动的进行而不断地发生变化, 特别是大班的幼儿。这就要求我们仔细观察幼儿对材料的利用情况和兴趣倾向, 及时对材料进行调整, 使材料投放呈现动态性。

(1) 删减

如果一种材料的操作要求对幼儿来说已经不具有挑战性或幼儿对这种材料已失去兴趣, 教师就应考虑删减一部分材料, 让幼儿保持新鲜感, 应对新的挑战。比如我们生活区的扣扣子, 刚投入的时候很感兴趣, 但是很快发现对孩子们来说有些简单, 孩子们不怎么愿意玩, 我们就把它减掉了。

(2) 添加

当原有的材料已不能满足幼儿发展水平和兴趣需要, 但材料本身尚有开放、利用的空间时, 教师乐意有目的地添加新材料, 提高操作要求, 使原有材料产生新的玩法, 引发幼儿新的探索与活动, 重新激发幼儿的操作兴趣。

区域活动的开展能否发挥其重要作用, 很大一部分需要看教师如何创设和投放材料, 教师要从幼儿的视角出发, 无论环境的创设还是材料的投放, 都要以幼儿作为主体来考虑, 使区域活动适宜并促进幼儿的有效学习。

摘要:《纲要》提出:“教育活动的组织应注重综合性、趣味性、活动性, 寓教育与生活、游戏之中。”“幼儿园的空间、设施、活动材料和常规要求等应有利于引发、支持幼儿的游戏和各种探索活动, 有利于幼儿与周围环境之间积极的相互作用。”区域活动应运而生, 它注重活动过程, 把活动看作是不断探索的持续过程。在区域活动中, 孩子始终处于主动地位, 他们自主地控制着活动内容、时间、地点、材料及玩伴, 尤其在“注重幼儿学习差异与特点”上, 区域活动显示了独特的优势。针对幼儿的年龄特点, 我们在主题环境创设中应该突现孩子学习的自主性, 让环境成为幼儿主动提出问题、寻找问题答案的一种探索途径。

3.主题实践活动自查材料 篇三

“大成本”,意即“综实”主题活动需投入大量的时间、大量的人力、大量的财力。看各级行政部门评奖出来的课例、看网站上洋洋洒洒的案例、看各类培训讲座上拿来示范举例的精品……那精美的插图、动辄几万言的文本、各种数据表格、短则一月长则一年半载的历程,让普通一线教师是“可怜未老头先白”“未曾开展已吓死”。而“综实”教师,基本都是身兼数职,要贯彻落实“综实”课程,达到国家课程开设的初衷,谈何容易。

此外,“大成本”主题活动因为历时长,学生难以长久保持兴奋状态;“综实”教师要得到来自同事、家长、社会方面的支持,沟通协调工作不可少;积累的大量资料,要及时分类、整理、交流、评价;大量资料的保管问题也不容忽视;还有就是我国现有师资队伍的素质、师生比例方面的问题等等,都是制约“综实”课程常态实施的瓶颈。

其实,“综合实践活动课并不复杂,它是让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自己去做,在做中学”(郭元祥语)。所以,能不能从主题活动的规模着手,先让活动“瘦”下来,以“小、快、好”为活动设计宗旨,轻装上阵,使该课程达至常态化呢?笔者试从“小成本”主题活动开发的角度,探讨综合实践活动常态化实施。

“小成本”主题活动周期短,学生由始至终保持浓厚兴趣;活动规模小,加大了“综实”教师驾驭课程的能力;资料精小,易于转化成其他利于班级建设的“副产品”;活动效果立竿见影,课程实施达到良性循环,实现常态化。

下面结合实例谈谈“小成本”主题活动开发的操作。

一、结合学科教学内容生成“小”主题

实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教师多为兼职,他们通常还担任着语文或者英语、数学等学科的教学任务。结合学科教学内容生成新的“小”主题,是减轻教师负担,整合教育资源,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实现“综实”课程常态化的有效途径。

如,根据四年级下册语文第一单元中的“宽带网”生成一个小主题活动。语文教材中的要求是让学生了解五岳和五大淡水湖的资料;在此基础上让学生通过上网等途径搜集更多的我国名山大川的资料,从文字、图片、视频等角度感受祖国的山水风光,撰写文章抒发内心感受,制定保护自然资源的计划书等等。这个“遍游名山大川”的主题活动经过整合,既涵盖了语文学科的要求,又符合了“综实”课程宗旨。

二、结合学校生活生成“小”主题

校园生活多姿多彩,校园活动“综实”化,既可深化活动的内涵,又可落实“综实”课程常态化。如,结合我校的推广校园朗读文化活动,有的老师就和学生一道开发了“朗诵精品知多少”“朗诵艺术家成名之路”“朗诵技巧知多少”“校园雏鹰争章”活动。经过“综实”化后,从图案设计指导、雏鹰争章个人计划书、“雏鹰展翅”征文等角度开展活动,是一举两得之措。

三、结合班级事务生成“小”主题

学校即社会,班级建设过程中往往有许多小事发生,抓住契机,生成活动,以“综实”化手段解决问题,往往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四、结合“学习材料”,生成“小”主题

“综实”学习材料有很多可以现成借鉴使用的素材,但毕竟地区之间、学校之间千差万别,全盘照搬既不可能也没必要,教师可以使用“切割、添加”等手段改造“学习材料”,量体裁衣,保障“综实”课程正常开展。

案例:《银行存折设计》

学生对象:四(5)班

活动时间:一周(开展了两次活动)

活动背景:开学第一天,班主任重新安排了座位。我发现孩子们放假回来后各方面的表现都有很大的进步。就让组长把我随堂奖励的情况记录到各个小组的“工分册”上去。当我说“这次寒假的作业全部都能依时上交的,每人奖励10颗红星,请组长记录下来”时,几个小组的组长都面露难色:没有现成的本子。

于是我就地取材,在课堂上指导学生如何设计“工分册”。

首先我把册子中的主要项目板书,例:

然后指导学生设计封面,板书封面必要内容:册子的名字。

最后指导组长要注意发挥小组各成员的特长,综合利用各种资源,设计出具有本组特色的小册子来。

一周后,展示各个小组的成果。由各个组长在全班展示介绍设计的小册子,大家一起评选出最优的作品。在汇报的过程中,我在每个组长接受完后安排一个采访:这次活动,你最感谢的人是谁?

组长们一个接一个上台介绍作品,让人意想不到的是,他们都给小册子起了各种不同的名字:“成长的痕迹”“百万富翁之家”“星星银行”等等,体现了孩子们的童真与追求;汤宝茹感谢他们组的黄艳芳(一个学习成绩平平的学生),因为那个漂亮的封面出自她的手;鲍颖琳感谢自己的妈妈,因为“成长的痕迹”这个好听的名字是妈妈帮忙想的,还有漂亮的封面材料也是妈妈提供的……

孩子们在这样简单的活动中懂得了综合利用资源,懂得了感恩,还感受到了创造的乐趣和团体的力量。

4.主题实践活动自查材料 篇四

目前**县局党总支根据中国共产党云南省烟草专卖局党组(云烟党〔2012〕93号)的相关要求,在基层党支部和党员中深入广泛地开展“三亮三比三评”主题实践活动,我认真学习了主题实践活动的文件精神,并对照自己思想作风、工作作风等方面进行了剖析,找出自身存在的问题,根据“三亮三比三评”的要求,明确了改进的目标和今后努力的方向。

一、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1、学习太少,感觉到自己的知识远远不够用,很多东西领会不透。造成工作上的局限性。

2、工作不够踏实,马马乎乎。没有尽职尽责,除了自己的本质工作,对其他的工作不闻不问。大局观念不够,对其他工作上的事情漠不关心,缺乏应尽的责任心。

3、没有开拓精神,照抄照搬,本本主义。上面怎么说就怎么动,工作不主动,不思考,不能给领导提有效的建议。

4、综合素质不高。工作效率低下,缺乏创造性的工作思路,墨守成规,因循守旧,很多工作,只注重过程,不考虑结果,前瞻性不够,缺乏深入调研。缺乏表达能力,很不适应工作的需要。

6、满足现状,认为在基层工作,跟外面的世界没有联系,跟自己打交道的大多是老百姓,这样就没有好好的加强自身的学习建设。

7、工作上不够深入。完成阶段性的工作,对长远发展考虑的少:遇到困难和阻力时,深入调查、研究问题方法不够细致,办法不多。

8、规范不到位,工作效率低。沟通能力弱,对上级的文件精神和要求认识不到位、理解不准确,导致有些工处予被动,与领导部门及相关部门的沟通协调还不够。

二、努力的方向及整改措施

1、加强思想改造,树立牢固的理想信念和宗旨观念。认真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深刻领会精神实质,把握理论精髓,不断提高自己的政治觉悟,真正在头脑中永远树立牢固的理想信念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观念。

2、加强政治理论学习,认真学习国家局、省局、市局领导关于“三亮三比三评”主题实践活动,的重要讲话精神,进一步增强纪律观念,增强纪律意识,树立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以勤勤恳恳、扎扎实实的工作作风,努力完成领导交给的各项工作任务

3、注重自身修养,努力提升综合素质和工作能力,做到勤学好问,注意学习的方式、方法,进行科学、系统、全面地学习,全面提高自身整体素质,不断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更好地为群众提供服务。以“严、高、细、实”的工作作风服务客户,加强对零售户专卖政策的宣传,提升工作的透明度,提高客户对服务的理解与支持,认真履行烟草专卖管理人员的职责。把专卖工作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

4、模范执行政策,发挥带头作用。工作中,坚定不移地贯彻执行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和政策,坚决执行党的决定。充分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努力从政治上、思想上、言行上与党组织和领导保持高度一致,确实在工作中做榜样、当表率

5、坚持正义正气,坚持原则立场。在平时的学习和工作中努力做到讲学习、讲政治、讲正气,支持正义和党性原则。在大是大非面前,决不患得患失,在原则问题上,绝不瞻前顾后,犹豫彷徨,优柔寡断,树立工作的高标准,大胆负责,坚持原则,锲而不舍

6、坚持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在今后的工作中,勤于思考,敢于突破,凡是有利于企业发展,凡是符合企业利益,凡是能够促进工作上水平的事情就大胆去做,全力去做。

7、认真履行工作职责。进一步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大胆开展好各项工作,学习烟草专卖法律法规,做到文明执法,对公司领导安排的工作,将尽心尽力努力去完成,树立良好企业职工形象,扎扎实实做事,勤勤恳恳做人。为企业的发展兴旺作出自已应有的贡献。

经过这次“三亮三比三评”主题实践活动,我深刻自省,认识到自身在思想上、学习上、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在今后的工作,一定牢固树立起“全心全意为零售客户服务”的意识,切实改进工作作风,深入践行“七彩服务”理念,寓管理于服务之中,不断提高自身的职业道德水平和业务服务能力,不断规范服务标准,优化工作流程,提高服务效率,争取通过坚持不懈的努力,不断完善自我。

5.主题实践活动自查材料 篇五

主题实践活动自查报告

杨佳宇

教师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肩负着培养祖国下一代的重任。为了更进一步地搞好本职工作,我进行了深刻的自我检查 :

一、做的比较好的方面:、我能够做到热爱本职工作、立足岗位、安心从教、教书育人、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品德、工作尽职尽责、精心施教、认真备课、上课,认真批改作业,无不批改作业、对学生教育不用心的行为。、作为一名教师,我能发扬奉献精神,坚守教师情操,不利用工作之便谋取私利。我本人从不向学生家长索取或变相索取财物,硬性向学生推销资料书籍,学习用具或其他商品获取利益,或巧立名目向学生乱收费,而是严格执行上级教育主管部门的规章制度,做到了廉洁奉公。、能主动与学生和家长联系,争取家长的支持;从不指责和训斥家长,在工作中能做到尊重同志,相互帮助,维护其他教师在学生中的威信,关心集体、维护学校荣誉,优化自己的工作环境。、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我能够爱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人格,平等公正对待每个学生,对学生严格要求、耐心教导,保护学生的合法权益,促进学生全面、主动、健康发展,无讽刺、挖苦、歧视、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的现象。5、我能遵守社会公德,衣着整洁得体,语言规范健康,举止文明礼貌,做文明公民。工作上严以律己,作风正派,以身作则不仅注重言传更注重身教。

二、存在的问题:

1、缺乏学习的自觉性与主动性。狭隘地认为自身素质还可以,考试、考核我都能应付,逐渐放松了对专业的钻研。在工作中忽视了知识能力的培养再造,对学习没有做到长期坚持,总是给自己找借口。

2、开拓精神不强,教育理论学习不够透彻。学习只停留在表象上,没有从实质上深入研究,导致教学过程中出现很多困惑,甚至对某些教育政策的出台持观望的态度。在工作中安于现状,存在着等、靠的思想,总是被动接受领导安排的工作,不能主动替领导分忧。

3、记政治学习笔记,总是从各类报刊上东摘一段,西抄一段,以满学校要求的字数为原则,应付差事。而不是从心底里去学习时事政治,关心国家大事。参加学校的政治学习也是人到心未到,做不到人心合一。

三、根源分析:

一是思想觉悟不高,认识不够。一直以来,总认为我一个普通教师只要教好书,上好课,管好学生不出问题,完成领导分配的工作,就万事大吉了。国家大事与自己一个普通老百姓无甚关系,因此也就忽视了政治学习,记笔记也就是为了完成任务。

二是缺乏积极进取精神。总喜欢看自己感兴趣的书籍,教学业务方面的书籍看得较少,先进的教学思想、教学理念、教学方法吸收的不多。总认为那些业务书籍看起来枯躁无味,而且总认为自己是个年轻教师,新思想、新方法自己已经掌握。孰知这纯属于自欺欺人、坐井观天的想法。若真到不适应教学要被淘汰时,也不是我一个人被淘汰。因此,就存在着一种不着急的心理。备课欠深钻教材,而是懒于思考教学方法、教学模式。致使教学方法单一或华而不实,语言表达欠精炼。

三是自己对自己的工作没有进行系统的规划、整理。这次集中教育整顿使自己找到了问题和不足,为下一步的整改找准了重心明确了方向。

四、今后还需在以下方面继续努力:

1、加强学习,不断完善自我。

作为一个新教师总是认为自己还可以,懂得多、方法新,谁知在教学实践中全然不是那么一回事儿。因此,今后我要时时处处加强学习,吸收先进的教学思想、教学理念、教学方法,大胆探索,深研教材,提高自身的教育教研能力。

2、尊重学生,教育引导,实现“亲其师,信其道”的教学境界。今后,在教育教学中对待学生一定用关怀和亲切的言语,以自己良好的心态来教育帮助学生,以期达到教育的目的。避免出现烦躁和说话粗鲁的现象,坚持做到不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在学生中树立正面的形象。

3、强化责任,提高效率。对自己的工作多用心、用脑,领导交办的事及我自己份内的事做好计划,使其有序、有时、有步骤地完成,今天的事绝不拖到明天做,树立强烈的时间观、效率观、质量观,促进单位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和自身能力的不断提高。

4、家校联手,共同管理教育。在工作中勤观察、勤思考,想学生、家长之所想、急学生、家长之所急,充分发挥家校的纽带作用。

6.主题实践活动个人剖析材料 篇六

这次“喜迎十八大、争创新业绩”主题实践活动,请了很多专家、学者对相关问题作讲座。通过专家讲解以及参阅相关学习资料,查找自身存在以下问题。

一是对我们当前的成绩不是很自信。虽然,相比于世界上很多国家发生的动荡剧变,我国经济上保持了连续多年的跑步前进速度。稳定与发展两个大局解决的比较好。但由于对诸多国内问题比较悲观如腐败问题较重、分配不公难以解决,贫富分化加剧、权力分配不公等等,国际上,台湾问题,南海问题久久不能得到解决,所以一度对我们的成绩没有辩证的看待,不能以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的视角看我们的成绩和过失。

问题产生的原因是自己的视野不够开阔,对国际国内大局形势分析不够,对西方媒体主导的新闻导向没有必要的警惕和过滤吸收。通过学习了解认识到我们还是应该有充足的理由自信。我们的成绩的取得是不容易的,对成绩必须予以肯定。自信,我们就能更好的保持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在大是大非面前旗帜鲜明、立场坚定。

二是对人民群众的姿态不够主动。虽然,已经杜绝了“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的现象,但这种群众观是处在一个最基本的要求层次上,已经不能满足于当前群众对我们的期待和任务的需要。比如我们接待办理居住证的群众,有的不符合办证的要求,我们有时还难以耐心的对他讲,办理居住证的条件是什么,你现在哪项条件不符合,你目前的户口是什么性质的,你应该持有什么样的证件,你可以到什么地方办理相应证件等等。主要原因在于由于工作有的时候情绪化,难以以最积极主动的姿态应对群众的各种琐碎的需求。

三是群众工作能力不高。新形势下,群众工作对象多样化了,省委党校马哲军教授所谓的“五类对象”很多还不能融入进去,比如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交往圈子,对这个圈子的话题我们比较熟悉,出了这个圈子到别的圈子就比较难融入了,但由于我们职业习惯注定要能进入多种圈子。接触多个群体要让人有同类感。如,最近几年民工讨要工钱的纠纷很多,我们深入工地倾听民工的呼声,要能融入,让他们觉得我们是贴心人,会替他们说话,这样,开展工作就容易多了。随着工作年代的增加,我们慢慢变成了老民警,对80后、90后的年轻人群体我们能否理解他们的话题也是一个挑战。马教授所谓的“四种力量”是否善于运用,“九个技巧”能否掌握?这是一门一生都需要摸索提高的学问。

问题产生的原因一个是自己学习不够积极,另外一个客观原因是工作压力不大,碰到需要解决复杂问题的时候不多,更重要的是一遇到情况多半都是依赖领导和上级解决,没有独立面对各种群众,解决复杂问题的精神压力,锻炼机会不多。

四是工作没能创新业绩。目前,全国全省都在奋力创先争优,到处焕发着生机与活力。所里新的领导班子换届后,对今年的工作思路结合本所实际,要有新气象,新作为。过去的一年没有早规划,基础工作方面不扎实,还不能经得起警综平台上各种抽查检验;执法办案差错不断,分局领导“办出一个精品案”的目标难以实现,我们办案人责无旁贷;防范工作多年难出经验。

7.“三聚”主题活动的思路与实践 篇七

关键词:生产任务,生产责任,心理压力,共同发展

一、聚人心, 文化引领凝聚人

注重价值观引领, 强化文化宣贯。充分利用大厅LED显示屏、楼道视频传输系统、公司门户网站, 将国家电网的核心价值观等内容通过图片形式进行循播, 让企业文化如影随“行”;依托“三会一课”、政治学习等形式, 积极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学习, 依托“道德讲堂”, 通过党委书记宣讲企业文化, 开展对“五统一”企业文化的学习, 增强员工的企业文化自信心。组织开展企业文化考试, 督促员工自觉学习, 提升全体员工对国网文化的认同度, 使企业文化内化于心、外化于形、固化于制。

以“服务年”活动为契机, 推出了一系列服务员工、服务基层的行动举措, 增强员工对企业的认同感和归属感:组织“快乐工作·健康生活”职工健步行活动, 倡导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着力改善单身员工的住宿环境, 举办“放飞梦想、邂逅青春”青年联谊会, 为公司单身青年搭建交友平台;服务员工文化聚心行动, 以“职工之家”为载体搭建文化交流平台, 通过各个职工兴趣小组实施人文关怀, 为偏远变电站购置羽毛球拍、哑铃等健身器材, 添置常用的生活必需品;服务员工健康你我行动, 从饮食、体检等方面提升员工健康水平;服务员工素质提升行动, 实行轮岗制度, 让员工能“串门”, 全面了解运行、检修乃至管理等不同岗位职责, 交流工作经验, 取长补短, 共谋发展;打造变电检修、继电保护实训基地, 以分众化的培训方式, 科学完善的训练制度, 促进员工专业技能的全面提升。

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 促进员工队伍融合。组织开展员工运动会、进校园志愿服务活动、“青春光明行”“冬送温暖、夏送清凉”等丰富多彩的活动, 为公司营造和谐、祥和、愉快的工作氛围, 彰显公司干部员工团结奋进的精神风貌。各项活动的有效开展和广大员工的积极参与, 让每一位员工的思想和谐统一, 意识保持一致。

二、聚智慧, 文化保障培养人

高度重视企业文化的保障作用, 努力搭建员工交流、学习的平台, 充分挖掘自身内部潜力, 凝练经验, 碰撞智慧, 实现企业的创新发展。

创新员工成长成才机制, 畅通员工职业发展通道。充分发挥优秀专业人才的“传、帮、带”作用, 通过“师带徒”活动为员工职业发展编制了可执行的“五年计划”;通过岗位竞聘、人才帮扶、劳务协作、临时借用、挂职 (岗) 锻炼、组织调配等6种人才配置方式, 盘活人力资源, 促使人才多渠道流动;为每位员工量身定制“职业能力提升建议表”, 畅通每位员工的职业发展道路;定期公开选拔工作负责人和班组长和到省公司、公司本部岗位锻炼人员及各专业“优秀专家人才”“优秀专家人才后备”, 为优秀生产一线员工创造更多的提升空间。

开展职工代表巡视, 闭环解决企业各项工作, 建立三级效能监察督察保障机制, 通过价值观引导发挥集体智慧。启动流动红旗评比、周考月考机制, 引导员工提高技能水平的积极性, 树立全员集体荣誉感。开展合理化建议征集活动, 企业文化论文评选、企业廉洁演讲比赛、“三学三提升”活动, 提升员工企业文化的认知认同, 形成班组建设与员工进步、思想与文化的“智慧库”, 积累员工心血助推企业可持续发展。

增强员工创新意识, 提高质量管理认知。2012年至2014年, 检修公司注册QC活动小组30个, 取得QC成果30项, 其中5个QC项目获省质量协会奖项, 13个QC项目分别获得省公司级奖项。发挥“周丽群技能大师工作室”“劳模工作室”的先进引领作用, 不断注入新生力量, 更好地影响、带动广大员工变革创新、求真务实。引导公司150名青年员工参与到创新创效活动中, 全过程引导管控青年创新创效工作, 促进员工快速成长, 推动企业持续健康发展。

三、聚合力, 文化渗透塑造人

以企业文化环境建设为抓手, 注重企业文化的渗透力, 将抽象的价值理念具象化, 使企业文化成为“看得见”的文化, 更好地传播公司的核心价值观, 塑造公司统一品牌和形象。

把企业文化“五统一”要求融入办公、会议室、生产和施工等场所的企业文化环境建设中, 2012年至2014年开展企业文化宣传阵地传播内容排查3次, 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26个, 实现了企业文化环境建设的规范统一。利用文化展示牌等有效载体, 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 不定期更新企业文化“电脑屏保”, 使统一的企业文化如“春雨润物”潜移默化到广大员工的心中。

积极利用宣传平台, 传播正能量。将传统学习形式内容和新兴媒体有机结合。在公司门户网站设立“企业文化”“政工工作”等专栏, 以图文并茂的形式适时发布专题报道;利用飞信群、飞秋群、微信群、QQ群等新媒体, 组织讨论, 搭建沟通平台, 卓有成效地变单向灌输为双向互动, 增强学习效果。建立公司先进典型树培对象库, 组织先进典型巡回演讲, 公司网站开辟“创先争优”“人物风采”专栏, 举办“以劳模为镜”“一线风采”征文活动, 充分发挥劳模引领带动作用, 宣传发布公司先进典型、好人好事, 累计发稿150篇, 在全公司范围内传递向上、向善的正能量。

国网江西检修公司通过基于“三聚”的人本文化管理, 增强了员工对企业文化认知认同度和企业归属感, 加强了企业软实力。检修公司先后荣获第四届全国电力行业设备管理先进单位、国家电网公司先进集体、国家电网公司文明单位、江西省“五一”劳动奖状、省直机关文明单位、江西省电力公司创建“四好”领导班子优秀单位、文明单位标兵、“四强”党组织、思想政治工作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企业的持续良好发展也为员工实现自身的理想和价值提供了更加广阔的空间, 在这种良性循环中, 企业和员工双双实现了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郭兆义.以人本管理促进和谐企业建设[J].统计与管理, 2014 (8) :130-133.

8.构建系列主题实践教育活动体系 篇八

中华民族是一个有着5000多年文明史的伟大民族,理解中华民族文化是学生的首要任务。

围绕一个主要内容设计系列活动,达成课程目标

借着国际理解教育这一大背景,结合“美丽的中国,多彩的地球”课程体系,我们对国际理解教育中“文化”这一内容进行了分解,将其分为:建筑、民俗、文学、艺术、体育、财经、科技七个方面。围绕这七个方面,各选择一个教育点,形成了包括七个主题实践活动在内的系列主题教育活动。

这七个主题教育活动的题目是:登万里长城,赏国内外经典人文景观;逛中华民俗园,参与中外节日赶集;唱中国国粹京剧,品味中外艺术的高雅;练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空竹,体验中外体育项目的精华;读中国名著,感悟中外文学魅力;参与储蓄实践,了解国内外金融领域的知识;学习中国四大发明,感受中外科技发展的辉煌。

构建主题系列教育实践活动的辐射性结构,达成育人目标

辐射性是从一个点向四周辐射,是一种发散性结构,有利于教育活动的多样化、教育内容的丰富性、教育效果的多重性,适合于教育实践活动。

因为实践活动课有时间限制,所以必须把握好辐射型结构的基本要素——辐射源和辐射流。辐射源必须是民族的、经典的、有代表性的,辐射流必须是世界的、不同民族的、同类经典有代表性的。由民族向世界辐射,单向辐射与多向辐射均可。这是我们实践活动课程的基本结构。

我们这样设计“登万里长城,赏国内外经典人文景观”活动:由了解具有中华民族象征意义的长城开始,了解国内著名的人文景观,最后了解国外著名的人文景观。

此次实践活动的设计,以万里长城为辐射源,以中外著名的人文景观为辐射流,由一个民族的、经典的、有代表性的建筑为起点,向民族的其他著名建筑和世界著名建筑辐射,对于不同建筑的共同特点,也进行了深入探讨,达到了较好的教育效果。

构建突出学生参与性、体验性的教育活动方式,达成教育效果

在“逛中华民俗园,参与中外节日赶集”主题活动中,我们采用“中国传统节日学校带着过,少数民族节日班级带着全校过,西方节日学校、家长、学生一起过”的方式。

国内节日分为中国的传统节日和民族的传统节日。中国的传统节日大家都了解,但是民族的传统节日却很少有人熟知,为此,班级首先对少数民族和少数民族的节日进行了初步介绍,教师和孩子们一起确定了本班要研究的民族和节日。在此过程中,大家一起认识了目脑节、泼水节、三朵节、赶年节……

在学生都熟悉这些节日的基础上,我们开展了“多彩的节日我们同happy”节日赶集主题活动。全校师生一同过端午节,一起跳起少数民族舞蹈,一起为小伙伴募捐,一起拍卖,让孩子们感受到了不同节日的魅力。

在实践活动中,我们围绕国际理解教育和校本课程体系构建了实践教育活动的七个体系;围绕民族传统文化,进行辐射性的活动。活动中注重学生的参与、体验,保证了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主动性。

9.主题教育实践活动经验交流材料 篇九

“发扬传统、坚定信念、执法为民、创先争优”主题教育实践活动开展以来,我们始终坚持以“发扬传统”为基本点,以“坚定信念”为支撑点,以“执法为民”为落脚点,以“创先争优”为着力点,加强组织领导,创新活动载体,扎实推进,取得良好成效。我们的主要做法是:

坚持四个到位,实现四个确保

思想认识到位。召开动员会,统一思想,始终把开展好活动作为固本强基工程来抓,确保活动取得实效。

组织领导到位。结合实际,制定方案,成立领导小组,召开专题会议45次。领导率先垂范,各单位精心组织,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确保活动有力开展。

措施落实到位。组织警察职工联系实际,查摆对照,落实整改,指导检查,重点解决为谁执法、为谁服务的问题,树立宗旨意识,确保活动有广度。

宣传力度到位。发简报54期,周报43期、月报9期,消息36条。陕西日报、西部法制报、人民网、陕西党建网等媒体刊稿103篇,确保活动有氛围。

推行“1234”工作机制,推进主题教育实践活动 充分运用“1234”工作机制,为全监各支部和党员实践“五个好”、“五带头”创建平台,不断推进主题教育实践活动深入开展。

一评。开展“开门评警”活动,向32个单位发放意见征求函,提高社会对监狱工作的认同感,树立监狱人民警察良好形象。

二点。监狱领导、支部书记两个层面的点评。以领导点

积极围绕本监提出的“个人争先进、单位争优秀、监狱工作发展争一流”总体要求和“省内领先、西部一流、全国有位、警察职工满意”总体目标,在找准主题教育实践活动各阶段切入点和突破口上动脑筋,出新招,凸显活动特色。活动中,实行“一个阶段一个载体”。先后以“三学三比三争”、“十个一”、“三查三比”和“五比五好”为载体,全面推进主题教育实践活动。“三学三比三争”:学理论、学业务、学先进,比学习、比奉献、比业绩,争先进、争优秀、争一流;“十个一”:支部书记培训、重温入党誓词、党委书记讲党课、参观红色景点、革命传统报告会、观看红色电影、主题宣讲会、“庆七一”唱红歌、党性分析专题民主生活会、为贫困家庭捐款;“三查三比”,查理想信念、查宗旨意识、查规范执法,比服务群众、比依法管理、比维护安全;“五比五好”,信念比坚定、工作比能力、岗位比贡献、管理比水平、安全比干劲,学习好、思想好、工作好、纪律好、作风好。保证活动内容具体、实在、可操作性强,确保每名警察活动有体验、有领悟、有提升,自觉把个人目标和监狱发展有机统一起来,调动和激发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

联系工作实际,突出实践重点

以理想信念教育为主线,突出“学”字强素质。把加强学习作为统一思想认识、强化理论素质、提升执法水平、推进活动取得成效的前提和基础来抓。开展了“坚定理想信念,为党的监狱事业书写忠诚”等主题党委书记讲党课活动,举办“扎实开展主题教育实践活动,提升党建工作上台阶”支部书记培训,组织学习胡总书记七一讲话和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以上,党委书记讲党课活动被《陕西日报》报道。监企领导深入联系点,机关深入分监区,与基层群众共同学习、监狱系统制定《从优待警实施办法》,将从优待警工作细化为23项内容、22条标准,从政治上关心警察、精神上鼓励警察、工作上爱护警察、生活上体恤警察。

加强常态管理,建立长效机制

活动开展以来,我们紧紧围绕坚定理想信念、深化宗旨意识、提高党建水平、加强从严治警、推动监狱科学发展,整体工作呈现出加速发展的良好态势。一是警察职工执法观念和安全稳定意识进一步增强,顺利实现“四无”;二是警察职工理想信念进一步坚定;三是推动科学发展的能力进一步提高,规范化管理年活动受到省局肯定;四是监企规范运行,全年完成经济目标1258万元,较上年增长39.7%,创历史最好水平;五是党建工作水平进一步提升,全年4个党支部、9名党员受厅、局表彰,1名党员被推选为中省驻汉单位出席汉中市第四次党代会代表,1个团支部、1名团干受团市委表彰,5个支部、44名党员受监狱表彰。

10.主题实践活动自查材料 篇十

大家好!

为认真落实县委、县政府关于开展“从我做起,走向文明”主题实践活动的要求,动员广大干部职工积极参与到主题实践活动中来,提升干部职工文明素质,推进文明城市创建工作,引导广大干部职工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自觉克服不良习惯,提高文明素质,提升城市文明程度,现结合单位实际,在开展“从我做起,走向文明”主题实践活动中,我中心将做到以下几点。

一、深刻认识开展“从我做起,走向文明”主题实践活动的重要意义

开展“从我做起,走向文明”主题实践活动,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是构建和谐社会的迫切需要,是加快推进黄河三角洲开发建设的现实要求,是推动创建文明城市向纵深发展的重要途径,是提高市民文明素质,提升城市文明程度,促进黄河三角洲开发建设的重要载体。我中心将要求全体干部职工要把本项活动作为当前一项重要政治任务,摆上重要日程,精心组织,周密部署,确保取得实效。使每位职工深刻认识到开展“从我做起,走向文明”主题实践活动既是对单位自身的工作要求,也是对每一位医疗卫生工作者的基本要求,对于构建和谐医患关系和良好的医疗秩序具有重大意义。

二、突出实践主题,打响服务品牌,积极争当精神文明建设的排头兵

开展“从我做起,走向文明”主题实践活动,以提高市民文明素质和城市文明程度为目标,教育广大干部职工从自身做起,从小事做起,与文明同行,为搞好医患关系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结合单位实际,我们将以这次主题实践活动为载体:积极打响社区服务品牌,扎实开展两项活动,切实加强城市、农村社区卫生服务建设、提升文明素质构建和谐医患关系。

积极打响一个品牌。创新工作思路,规范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内部管理制度,完善社区卫生运行机制。总结基本药物零差率、与医疗保障制度有效衔接等方面的经验,完善相关政策措施。加强社区卫生能力建设,积极落实政府购买公共卫生服务工作。继续研究和推广社区卫生服务适宜技术,提高社区卫生人员技术服务能力;通过举办培训班、研修班等形式提高卫生行政人员、社区卫生服务管理者能力建设。开展社区卫生文明服务样板工程。将社区卫生服务延伸到辖区内每个角落,努力打造卫生文明服务品牌、健康教育宣讲品牌、安全有效优质低廉品牌。争取达到服务个性化,工作高效率,队伍高品味,事业新突破的标准,精心打造社区卫生工作服务品牌,进一步优化全街道卫生事业发展环境,为和谐垦利建设做出积极的贡献。

扎实开展两项活动。我院狠抓医疗质量与安全医疗,不断推动医院各项工作的发展,做到将“两好一满意”“抓作风、促销能、创人民满意卫生单位”两项活动长期有效的开展。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牢固树立“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和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进一步建立各组织机构,各组织按各自的职责开展各专业工作的监督、检查、指导、评价、督促,努力使上级主管部门制定和部署的工作要求落实到实处。

切实加强城市、农村社区卫生服务建设。在保质保量的完成今年改建新建服务站同时,积极申请2011农村年服务站建设工作,争取拟建4处服务站早日完工、早日投入使用。

提升文明素质构建和谐医患关系。开展文明礼仪之风进机关活动。实行“七个一”服务,即一个起立姿势、一声问候、一张笑脸、一个座位、一杯热水、一张明白纸、一次解说。二是开展文明服务窗口创建活动。为特殊人群开设服务窗口,设置导医台、院长接访室,开通热线电话,对患者进行回访调查,加强医患间的双向沟通。三是组织“我与文明同行”大讨论,在单位内形成尚礼、守廉、知耻、敏行的良好风气。四是开展“找差距比奉献促文明”专题活动。通过设置意见箱、开通热线等途径,认真查改医疗卫生服务和管理工作中不方便、不舒适、不文明的问题。争取让文明和谐之风走进社区,让融洽的医患关系走进社区,让宣教、医疗、保健、康复走进社区和家庭。

三、加强领导,健全机制,确保主题实践活动取得圆满成效

(一)高度重视,精心安排。我中心将按照卫生局的统一部署,在今后工作中成立相应的活动组织领导机构,制定活动方案,明确阶段目标,精心组织实施,不断将活动引向深入。

(二)搞好宣传,营造氛围。运用医院内部局域网、电子屏幕,大力宣传开展主题实践活动的重大意义,积极营造开展主题实践活动的良好氛围。

11.主题实践活动自查材料 篇十一

综合实践活动主题的形成,主要经过发现、确定、生成、完善等几个阶段。

一、问题的发现、提出与教师指导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倡导一种探究学习方式,内容指向学生的各个生活领域,学生所面对的问题应该是一些“实际问题”。这些实际问题,有一部分对于成人来说已经解决,但对于学生仍然有很强的探究意义;也有些确实是没有人涉足过的,而又适合学生的年龄、知识结构特点。

对于学生来说,提问题不是困难的事情,而会提问题却相当有难度。会提问意味着提出的问题要有价值、有可行性、有社会意义,这样的要求对于学生很难。因为无论成人、学生在实际的学习、工作、生活中更多的是面临如何完成一个任务,即如何去解题,而不是作为一个问题的提出者。所以,目前综合实践活动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使学生能在一定的情境或任务下思考、分析,对产生的小课题开展活动。问题来源于实践,因此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首要任务是引领学生走进生活,在实践中感受、观察,积累相关经验。

1.问题的来源及特点

就目前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发展状况看,大量的任务型问题和部分学生自己提出的自主型问题共同构成了问题群体。

任务型问题一般不是由学生自主提出的,它们有的是学生现有活动材料中的;有的是学校根据总体教育教学计划提出的;有的是学科课程延伸出来的,这部分问题提出的主动权在教师,然而并不是说教师直接把问题提供给学生。在一般情况下,教师会营造相当的问题情境,诱导学生对某一个事物产生兴趣,进而通过观察、调查等活动,让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很多版本的综合实践活动材料都是在总结、精炼已有活动后编写的,其中的活动主题一般都具有代表性和适用性,是任务型问题的主要来源。

自主型问题一般由学生主动提出来的,有的是学生感兴趣的,有的是学生不解的,等等。自主型问题一般也是围绕着“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三个层次提出。“是什么”的问题较容易解答,一般通过查阅资料等方法就可以找到答案。“为什么”、“怎么做”的问题就要通过学生较深入地研究才可以解决。目前,鉴于综合实践活动尚处在一个初级发展阶段,各地区发展水平不均衡,学生的知识能力水平差异也较大,“是什么”的问题可以单独作为主题研究。这样的问题对于刚刚接触综合实践活动的学生还是有意义的,可以帮助学生掌握查询资料、整理资料的技能,而且一些文化类活动内容也比较适合这个层次的问题。另外,“是什么”也是可以与其他两类问题共同解决的,它一般还是后两类问题解决的前提,通常情况下,我们是先弄清楚“是什么”,才有可能进一步研究“为什么”、“怎么办”。

无论是任务型问题还是自主型问题,它们的产生都有共同特点。首先,任何类型问题的产生都是建立在实践的基础上,学生必须经过一定的实践活动才可能提出问题。第二,这些问题都应该是学生在他们的生活半径之内可以接触到的,能引起他们的好奇心的问题。第三,这些问题都是要由学生提出来的,即便是任务型问题,教师在操作的时候也会采取创设问题情境等办法实现这一点。这样才能使学生体验活动的全过程,同时对他们问题意识的培养有重要作用,这个过程是学生对某个问题的内化、认同过程。

2.问题的提出及发现

教师,一方面要做学生提问的指导者,另一方面要做发现问题的有心人。如果一味片面地追求学生提出问题的形式,往往会适得其反,找不到有价值的问题或者把时间浪费在过多的争论、筛选上。其实,在学生生活中有很多可以开展研究的问题,但他们往往意识不到,这时候就应体现出教师的指导作用。某些问题可以通过创设情境再现于学生面前,让学生有意识地感悟,自主地发现问题,如讲一个小故事、放映一段影片、转述一则新闻报道、做一个小实验、重现一种现象等。有些问题可以开门见山地送到学生面前,难住学生,激发他们的兴趣和求知欲,进而开展活动。

3.问题的有效指导策略

我认为,教师应当在活动前进行尝试,找出活动的主要脉络,体会活动中的重点、难点,梳理出学生在活动中涉及的三维目标框架,成为一个真正的先行者。北京市西城区进步小学的教师在指导《圆形剪贴画》活动前,剪了上百个圆形纸片,反复实验,用心思考其中的奥妙,不仅掌握了圆的基本变形技巧,还发现了遮挡、拼插等技法,最终总结出变形的内在规律,为有效地指导学生打下了坚实基础。

教师进行活动尝试等于在确定本活动可预设的部分。首先,要明确活动的目标,即对学生的能力在哪些方面进行培养。其次,要明确学生开展活动的自身基础。这是要建立在教师对学生充分了解的基础上,要了解学生知识、能力基础,兴趣、情感基础,身体条件,家庭及生活环境等。另外,教师要对活动主题本身进行分析,如可以分解为多少个可活动的小主题,通过哪些步骤可以完成活动等。

教师可采取三种方法引导学生自主提问:(1)提示学生留心观察生活,心里多问“为什么”、“怎么办”;(2)指导学生有意识地感知社会,让学生结合自己有兴趣的社会现象开展社会调查等活动;(3)定期开“问题讨论会”,为学生提供交流问题的机会。

二、活动主题的生成

从主题结构上,活动主题可分为系列主题和单一主题,它们之间是整体和个体的关系。单一主题是从总主题中派生出来的,也可以是单独存在的,系列主题是由单一主题构成的。目前,在不同地区、学校,这两种主题都普遍存在。系列主题比较适合针对某一方面问题的活动,尤其是能配合学校整体的教育教学工作,可以让学生在一段时间内对某类事物或现象从多方面、多角度研究,或者从不同深度去研究。单一主题是以某个主题为独立单位开展活动的。它有很强的时效性,能及时把学生提出的问题转化为活动主题。

1.主题在探讨中共同确立

学生发现的问题有些是可以直接作为活动主题,有些问题可能范围过大,让学生无从下手,教师应让学生充分观察、思考、实践,寻找切入点,不断修正自己的想法,最终确定活动主题;还有些问题不适合学生研究,或是超出了学生的能力范围,或是社会价值不高,就不能成为活动主题。

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到确立主题之间应该有一个明显的分析问题过程。学生要对自己提出的问题搜集一些资料,或者作一些初步的调查研究,目的是让学生科学地对这个问题进行再认识,因为前面我们说过很多“问题”是教师预设的,通过一定情境让学生“发现”的,这其中学生自我体验和感受都不足,需要通过一个实践过程来再认识这个问题。有位学生曾向教师提出学生加餐奶盒值得研究,上面有很多有用的信息。教师认为主题太小、太单一,可是这个学生锲而不舍,联合其他学生做了大量工作,最终不仅说服了教师,还赢得了全班学生的支持。可见学生提出的问题是否可以作为活动主题,要有一个分析、论证过程。在对所要研究问题进行调查后,学生自然会有所取舍或调整,在这个阶段甚至可以召开“问题分析会”,让学生进行充分论证,从而最终确定活动主题。

2.主题在活动中不断生成

很多主题是在活动中得以不断地生成与修正的。这种情况是很正常的,因为教师和学生都不可能预知活动中将要遇到的所有情况,更不可能无视活动中更有价值的问题的出现,所以在活动过程中生成新的活动主题,是本课程的一个特点。这种生成来自于教师和学生两个方面。

一种情况是,教师在活动中认为先前的预设内容不能满足学生的需求,或者有扩充活动目标的必要,于是拓展活动,生成新的活动主题、内容。这种情况产生的原因是教师对活动本身或学生基础不够了解,导致预设不到位;或者是教师主导意识过于强烈,试图一口吃成个胖子,把活动搞得包罗万象。此种情况下,教师一定要慎重,应侧面征求学生意见,了解学生对新加入内容的需要和兴趣;还要注意活动时间、空间的限制,考虑学生年龄特点等;事后要积极反思,收集学生反馈意见,以便重新审视整个活动。

另一种情况是,学生在活动中发现了更感兴趣、更有价值的主题。教师面对这种情况同样要慎重,首先要表扬学生这种勤于思考、善于思考的精神,然后要和学生一起分析新问题,确定它是否可以作为新的活动主题或小主题。例如,在《地名有学问》的活动尾声,有两组学生分别提出了《立交桥冠名权》、《地名与公交站牌》等新的活动主题,引起了班内学生的共鸣和研究兴趣,觉得主题贴近生活、有实际研究价值。

3.主题在反思中进行完善

活动结束后,教师应当做好反馈、反思工作。要向学生、家长、其他教师和相关人员收集反馈意见,了解他们对活动的意见和建议。在此基础上,再进行自我反思。尤其应注重对活动主题形成的反思,对比预设情况和实际情况,对比确定的主题和生成的主题,对比预期效果和最终结果,从整体上明确本活动主题的优劣,进行有效地增删,最后拿出一个比较成熟的活动主题。例如,西城区德外二小的教师在两个学年中,经过不断地反思、调整,将一个原来只有2~3课时的《我为卡通狂》的主题,改编成了历时两个月的《班级吉祥物》主题。她剔除了原主题中针对卡通画的设计任务,只保留了对卡通形象的了解部分,引入学校的班级文化建设任务情境,形成了项目设计任务,指导学生经历设计、制作、推荐、评选全过程。教师的每一次调整都是建立在细心的观察和对学生调研基础上的,反思是调整的基础。

目前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尚处在一个起步阶段,教师本身没有接受过相关课程的教育,自身缺乏内在的知识、能力基础,执教有相当大的困难,需要一个长期的研究过程和积累过程。小学生对此课程也是初步接触,因自身年龄特征和知识能力水平所限,活动或研究多以模仿和体验为主。基于上述的现状,对于活动主题的确定,我有三条建议:一是借助已有的活动资源,例如,活动材料、校本课程、专题教育等作为重要的台阶,借此一步步提高教师和学生对活动主题的把握能力;二是教师要担负起主要责任,发挥自身多种角色的作用,与学生共同成长;三是学校应有课程整体规划,每学年统一整理、优化活动主题,逐渐形成具有校本特色的系列主题活动。□

(作者单位:北京市西城区教育研修学院)

12.小学英语主题交际实践活动探微 篇十二

一、谁与争锋——景点用语大比拼

请同学们通过上网或其他方式查阅花果山景点用语, 并借助英语词典了解正确发音。周五下午在校园“英语角”举行“景点用语大比拼”。活动方式:先以班级为单位, 分为四大组, 两名老师对其进行景点用语口语测试, 词汇量多又语音语调正确者获胜, 每组的第一名参加校级大比拼;然后校级比赛升级, 增加一些景点交际句子;最后选出“比拼王”, 担当整个“花果山文化”交际实践活动的主持人。景点用语口语测试试卷例卷:

Water Curtain Cave水帘洞

Yunu Peak玉女峰

Eighteen Mountain Bends十八盘

Sanyuan Palace三元宫

……The South Gate of the Heaven (南天门)

二、校园之声——景点大盘点

通过前期的景点用语大比拼之后, 同学们的词汇量应该相当丰富了, 简单的试听广播能满足他们进一步交际的需要。所以, 校园之声应运而生。由发音准确、语调自然、语速适中、语感较好的8名男女担当主播, 每周一播, 每次男女各一名, 一次介绍一个景点, 以培养其他学生良好的倾听习惯和对不同风格的口语的适应能力。其间, 还可以穿插英语知识有奖竞答, 这既可以提高学生的听说能力, 又增强了趣味性, 同时增进了学生对花果山的了解。

三、记者探访——传说溯源

为了丰富同学们的交际生活, 营造英语学习气氛, 每月举行一次小记者活动, 主题是“景点或特产传说”, 如阿育王塔的传说、美人松的传说、水帘洞的传说、玉女峰的传说、云雾茶的传说等。同学们以小记者的身份到民间收集、整理这些宝贵的传说故事, 探索一个又一个的谜。无形中刺激了同学们的探索欲、提高了其英语口语表达能力, 又迫使同学们主动推敲适宜的交际用语, 让知识真正为己所用, 从而实现“要我学”到“我要学”。在实践中交际, 在交际中实践, 使交际和实践融为一体。

四、实战演练——旅游节

英语教学的最终目的就是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能够灵活运用英语, 可以熟练地与他人交流。实战演练, 旨在借助旅游节的机会, 提供一个给学生交流展示的平台, 营造一种轻松的交际氛围, 让学生有话可说、有话想说。同时, 由于交际不局限于师生之间、生生之间, 所以有更大的灵活性, 但也具有更大的挑战性、现实性。这样, 才达到了真实交际的目的。

五、个性手报——花果山印象

听、说、读、写是英语的基本要求。在“谁与争锋”“校园之声”“记者探访”“实战演练”的听、说、读基础上进行写的深加工, 这样, 才真正实现口头交际与笔头交际的融合。学生可根据手中的素材、脑中的印象, 设计一份英语手抄报, 主题“花果山印象”。一幅写意画:震撼人心;一首诗:或宏大或温婉;寥寥数语的随笔:别样的景致、天马行空的遐想。一切在学生的手中, 又在学生的心中, 无声胜有声, 表达着笔头交际的魅力。

六、风采演讲——我爱花果山

流畅的口语是社会发展所必备的素质。为了提高我校学生的口语水平, 丰富同学们的实践生活, 同时增强花果山文化的熏陶, 特举办名为“我爱花果山”的风采演讲比赛。学生可以通过练习演讲而学会演讲, 通过实际参与体会演讲过程的艰辛与快乐。通过演讲与评判, 学生在语音、语调方面得到了一定改善, 在思维创新上有了突破, 更重要的是交际能力有了质的飞跃。

13.主题实践活动自查材料 篇十三

地区纪检委:

根据地区保持先进性教育办公室及地直机关工委的工作安排,地区发展计划委员会党组会议讨论制定了主题实践活动实施方案,方案中成立了工作领导小组,指导思想及开展的具体活动,以及开展此项活动的实施时间安排。

实施方案制定后,地区发展计划委员会召开全委工作人员会议,对这项工作进行了专门的安排和动员,要求全体干部职工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密联系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活动,紧密联系当前改革发展与稳定工作的具体实际,紧密联系党的建设特别是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的现实需要,按照“为民、务实、清廉”的要求,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全面履行党章赋予的职责,认真学习党章,不断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提高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能力两大历史性课题,更好地团结带领各族人民全面进入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而努力奋斗。

会议要求每个党员要结合保持先进性教育各项活动,通过学习先进人物的典型事迹,认真学习党章规定的各项权利和义务的基础上,查找自身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深刻剖析自已,不断提高为人民服务的本领和宗旨意识。

具体活动开展如下:

一、及时对文件精神进行传达部署,地区发展计划委员会于2月17日组织全委人员进行了学习,要求在学习的过程中,要结合XXX、XXX同志在地区纪检监察会议上讲话精神,结合工作开展的实际情况,要求写出读书笔记、心得体会。原创文秘材料,尽在文秘知音网络.com网。

二、成立领导小组,加强对此项专题活动的组织领导工作。要求领导小组根据工作职责,制定出切合实际的规章制度,把干部的作风建设作为纪检工作的着力点,积极构建规范的工作制度,用制度来管人,来约束人。

三、建立健全纪检监察干部“长期受教育,永葆先进性”的长效机制,结合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学习卡德尔·巴克安排意见,制定出单位的具体实施方案和措施。

四、物价检查所要坚决查处在价格方面损害群众利益的歪风邪气,对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给予高度重视,及时组织人力进行查处,办公室要做好督查工作。

五、结合党章进行学习讨论,要求在学习党章的过程中充分展开大讨论,通过大讨论找出自身存在的问题,针对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刻剖析,为实践、学习交流、整改提高打下基础。

14.主题实践活动自查材料 篇十四

学习讨论阶段汇报材料

尊敬的代主任及巡查组各位领导:

根据区委的统一要求和部署,我镇“开好局,不负新机遇”主题实践活动从2月10日动员会后全面启动。参加主题实践活动的党(总)支部14个,党员397名。镇党委严格按照区委主题实践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的要求和工作安排,认真抓好学习讨论阶段各项工作,在做好规定动作的同时,结合我镇实际,以14项重点工作为主要抓手,创新自选动作,着力在宣传发动、统一思想、加强学习、营造氛围上下功夫,把“开好局,不负新机遇”主题实践活动不断引向深入。现在我代表丁山镇党委将我镇目前开展的主题实践活动工作汇报如下:

一、主要做法

我镇紧紧围绕紧紧围绕区委提出的“解放思想、认清形势、转变作风、团结融合、理顺机制、提速发展”的目标,以打造“綦江西南门户、旅游名镇、森林重镇、特色小镇”为主题,以推进“十四项重点工作”为抓手,结合我镇实际,进一步统一思想,凝聚力量,有组织、有步骤、有重点地开展主题实践活动。

第一、领导带头,榜样示范

1.领导干部统筹负责,带头开展。镇党委成立由党委书记董国彪为组长的主题实践活动领导小组,统筹活动开

展。领导小组下设主题实践活动办公室,办公室设在组织委员办公室,由林韩同志任办公室主任,党建办工作人员负责具体日常工作。镇属各单位由“一把手”负总责,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认真筹备,制定方案, 及时启动,纳入各单位年度考核。同时十四项重点工作开展情况也将纳入各村、各单位党建考核。

2.领导干部率先垂范,带头学习。采取集中培训、专题辅导、座谈研讨、个人自学和中心组、党小组学习等多种形式,认真学习全国全市重要会议精神、市领导对綦江的一系列重要批示精神、区“三代会”精神和有关经济知识,提高干部素质,适应发展需要。我镇机关干部、中小学校党员要特别学习《毛泽东:为人民服务》《一位台湾学校校长的爱国演讲》《邓小平同志南巡讲话》,做好读书笔记,我镇编制了学习手册,主要包括《毛泽东:为人民服务》、《邓小平同志南巡讲话》、胡锦涛书记在党的十七大上所作报告以及一些推荐书目,并且每人至少要写一篇心得体会,要求在3月15日前交到镇主题实践活动办。

第二、联系实际,突出重点

1.深入实地开展调研。紧紧围绕镇情、形势、机遇、思路、目标、举措等方面的问题,借助“三进三同”、群众工作日、书记赶场等载体,通过召开座谈会、问卷调查(目前已收回一些调查问卷)等多种渠道,广泛开展调研(调研课题已经镇党委研究决定,已安排由各分管领导牵头,针对丁山镇经济社会各方面的发展完成高质量的调研报告),同时也要求各党总支(支部),各办、站所、要结合自己区域和业务工作形成一篇针对我镇发展的建议性调研文章。

2.围绕重点展开讨论。围绕“面积小、地偏僻、资源少,丁山如何走出困境”主题,我镇将采取小组讨论、演讲比赛、主题征文、点子征集等有效形式,进行开放式、互动式讨论。通过充分讨论,摸清镇情、判准形势、明了机遇、找出症结、启迪思路,为新丁山实现开好局、起好步奠定坚实的思想基础。

3.统一思想形成共识。王越书记说,讲团结是大政治,懂团结是大智慧,会团结是大本领。王书记说“广大干部要多说有利于团结的话,多做有利于团结的事,努力推动团结融合”,努力加强干部团结。丁山镇广大干部通过深入调研,开放、互动式的讨论,理清了思路,统一了思想,加强了团结,形成了把丁山建设成为“綦江西南门户、旅游名镇、森林重镇、特色小镇”的共识。

第三、注重实效,推动工作

衡量本次主题实践活动是否成功,按杨晓云副书记的说法就是看是否通过这些活动,达到了振奋精神的目的,是否开好了局,是否抓住了新机遇,是否真正做到了三转,是否推动了发展。我镇以抓好“立面改造,建绕城公路,朗盛旅游项目,朗盛农业,水电项目,农村公路,土地复垦,汽车站建设,农民新村建设,中学建设,D级危房改建,景区入口招商,景区内主题活动,新东丁路升级改造”等十四项重点工作为载体,把推动工作作为开展主题实践活动的出发点,与各单位工作紧密结合,并把十四项重点工作开展情况纳入各村、各单位党建考核,切实保证“开好局,不负新机遇”主题实践活动取得实效,确保活动与工作“两不误、两促进”。

第四、广泛宣传、营造氛围

要求各村、各单位要精心宣传,确保入脑入心。要切实做好内外宣传工作,做到有气氛,有反响。镇主题实践办将开设特色专栏,各村在板报上进行宣传带动,扩大知晓度和参与度。各单位灵活运用墙报、标语等喜闻乐见的方式做好宣传引导,做到参与全覆盖。

第五、强化纪律、加强督查。

由镇主题实践办、纪委、监察室对活动进行督促检查,各村、各单位做到确保不留空白、不留空档,及时有效推进。镇纪委将通过明查暗访、随机抽查、案例通报等方式,搞好各单位贯彻镇党委、政府决策部署和执行制度的监督检查,对发现的贯彻执行不力、有意阻碍发展的人和事,坚决予以严肃查处。

二、存在的问题

当前,我镇干部队伍的精神状态总体是好的,但是也还存在思想不够解放,作风不够扎实,服务意识不够强等问题。主要表现在:

1、敢闯、敢冒、敢试、敢干的精神还不够,难以创造性地开创工作的新局面。

2、少数干部主动性不强,进取心不足,工作效率不高,务虚有余,实干不足,存在以文件落实文件,以会议落实会议的现象,对开展的工作督查不力,工作效率不够高。

3、主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意识不够浓,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少,调查研究不够;

4、工作方式转变不够好,服务态度生硬,工作马虎,应付了事;

5、知识水平还不够,一定程度上还存在消极懈怠的现象。

三、下阶段工作打算

一是继续做好规定动作,扎实开展好主题实践活动;二

是抓好十四项重点工作,推进主题实践活动取得实效,确保活动与工作“两不误、两促进”;三是落实整改,在整改一阶段存在的问题的基础上推动全镇干部“三转”实效,(即转角色、转作风、转方法),优化发展环境;四是创新干部学习方式,提升干部综合素质,打造一支能干得成事的队伍;五是争创先进,争取我镇的主题实践活动能在创新方面走在全区的前列。

15.主题实践活动自查材料 篇十五

根据主题生成课的任务, 即解决为什么研究、研究什么的问题。主题生成课的教学环节一般可概括为“问题导入、生成主题、分解话题、初定方案”四个教学环节。

一、问题导入

教师在进行综合实践活动指导课的主题生成和确定指导时, 不论是依托社区资源还是从学生的兴趣出发, 不论是从综合学科知识还是直接提供学生课题都可以创设一定的情景, 问题情境具有情感上的吸引力, 能促使学生产生学习的兴趣, 形成思考问题的方向, 从而促使学生独立地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创设问题的来源有:

1. 来源于教师创设的问题情境。我们在生活中, 经常从一件物品或一个关键词出发, 然后找出与其相关联的另一物品或另一关键词, 在这逐步深入下去的过程, 我们常常得到了一些平时思维很难短时间内涉及到的一些物品和关键词。这也是发散性思维进行过程中特有的思维方式, 我们也常把这个方法叫做——“头脑风暴”。

2. 来源于对社会实践情境的考察 (设计湘雅路改造方案) 。

3. 来源于对生活和学习活动的感悟 (家用电饭锅节能实验) 。

4. 来源于观察过程中的发现。美国一名学生, 通过观察发现美国旧金山大桥堵车的现象具有时间性:上下班, 方向性:上班:进城堵, 下班:出城堵。追溯原因:市郊农民上下班的车流太大。解决办法:活动车道中间隔栏:上班时段:进城, 六车道, 下班时段:出城六车道。

5. 来源于生活中的不方便之处 (哺乳装的诞生) 。

6. 来源于对社会热点问题的关注 (影响城市路面的冰冻程度的因素调查) 。

7. 来源于研究性学习活动中发现的新问题 (未来社区的规划) 。

8. 来源于与他人的讨论; (生活中的发现与创新) 。

9. 来自学科的移植; (植物水浸液对钉螺抑杀作用的实验研究) 。

二、生成主题

“生成主题”即通过师生合作交流, 围绕提出的问题进行讨论、分析与论证, 形成合理的、可行的活动主题。

其方法有:

1. 引导学生充分讨论, 交流收集的资料, 分享彼此的想法, 互相启发, 互相学习, 使问题逐渐清晰。

2. 引导学生收集整理资料, 包括查阅文献和社会调查。

3. 创设情境, 提供背景知识和必要的方法引导。

三、分解话题

“问题”与“课题”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 但也有区别。简而言之, 课题是值得研究的问题, 即有一定的研究价值, 能回答和解释某种现象的问题, 符合学生知识能力水平及教师的指导能力, 对学生有教育意义。

1. 从“问题”中筛选“课题”。

在众多的问题中选出一个能转化为研究课题的问题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首先, 我们应该学会将“问题库”中的问题进行分类, 这将有利于确定哪些问题能转化为课题以及转化成为怎样的课题。在分类时, 我们常从回答问题的要求划分:“是什么”的问题、“为什么”的问题、“怎么办”或“如何做”的问题。

2.

将问题归类、整合、提炼, 转化为研究性学习课题, 一般归类相同的问题。

3. 规范地陈述主题。

在将一个问题最终确定为研究课题之前, 还有重要的一项工作要做——如何陈述这个问题。陈述问题可以采用叙述或描述的形式。但无论采取哪能一种形式, 最重要的是应注意以下规则:

(1) 课题的陈述必须能为课题的研究指明足够明确的重点和方向, 让他人从题目中可以立刻了解到研究重点是什么、研究方向是什么。特别是关键词选用要准确、贴切, 切忌模糊。

(2) 课题的陈述应该简洁明了, 并确定研究活动的关键内容。 (人大附中开设校车的可能性与必要性调查)

(3) 课题的题目要醒目具体, 要求准确反映活动主题的内容、范围以及研究的深度。 (“工业废物等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研究”与“××废弃物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研究”。)

(4) 在课题的陈述中, 一般采用叙述的形式, 常见的课题在名称中应尽可能表明三点:研究对象、研究问题和研究的方法。

(5) 主题表述要注意语序。主题犹如论文的标题, 并非句子, 在确定标题时要改变正常的语序, 用短语形式来表达。

四、制定和完善活动方案

1. 自由分组。

学生根据个人的兴趣特长, 自主选择小主题, 自由组合形成小组。各组采用各种方式自行选出组长, 想出组名。

2. 小组初定方案。

当活动主题、项目或课题确定后, 教师要指导学生制定合理可行的活动方案, 培养学生的规划能力。综合实践活动中的主题活动方案是学生开展活动前的必要准备, 体现出活动的预设性, 保障了活动有序地进行。合适的方案是成功的一半, 规划和设计活动方案, 也是学生发展的过程。让学生学会自主制定主题活动方案是学生自主规划活动的第一步, 它能让学生逐步成为一个活动的主动策划者, 从而实现学生从规划活动逐渐走向规划人生的目标。

3. 简单交流方案。

教师在巡视中选择两个较完善的方案做全班交流, 适时的对活动的内容, 活动的方式进行点评和指导, 对于一些不太可行的活动内容提出修改意见。

4. 课外活动布置。

上一篇:人生没有真正的圆满的哲理故事下一篇:入党积极分子申请书1000字优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