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文化与文明的异同

2024-09-17

浅谈文化与文明的异同(共11篇)

1.浅谈文化与文明的异同 篇一

古希腊文化与基督教文化的异同

古希腊文化和基督教文化同属于西方的两种不同的思想意识形态,都是民族文明的长期积淀,在一定程度上,它们是相互贯通的,然而,又各有其特征。主要表现在:

一、从文化的起源上:

古希腊文明起源于最早的希腊,希腊是城邦制,各城即是独立的奴隶制国家,没有统一的政体。因此,希腊文明是一个包罗万象的民族,包括雅典文明、特洛伊文明、斯巴达文明等等。同时,由于古希腊位于欧洲南部,地中海的东北部,包括巴尔干半岛南部、小亚细亚半岛西岸和爱琴海中的许多小岛,紧邻地中海和爱琴海。因此,古希腊文明又称海洋文明。地理位置的优越性造就了古希腊人自由奔放、独立不羁、狂欢取乐、享受人生的个体本位意识,最早表现出了对宇宙、自然与人生的理解和思考。其产生是遵循客观规律、随着社会发展自然而然产生的。

早期的基督教是作为群众运动产生的,强调耶稣的恩典教化人民,信仰“因信称义”,主要是为麻木人的本能意识,是统治人而采取的一种政治手段。和古希腊文明相比,具有一定的人为性、目的性、手段性以及政治性。

二、在对待人性上 :

古希腊人的自由奔放、独立不羁追求个体的本位意识,这在古希腊神话中得到最好的诠释。众神之主宙斯风流成性,天上、凡间,他的子女众多,要么是天上的神,要么就是人间的大英雄,他在对待人的情欲上,持有放纵的态度。其妻赫拉,具有世俗女人强烈的嫉妒心,很符合人的本性。

基督教文化宣扬禁欲主义,人所作的一切,都必须符合基督教义:原罪说。因为人生来就有罪,因而必须赎罪,而放纵情欲就违反了教义,因而必须虔诚悔过。

当然,二者在相互区别的同时,又有必然的联系,即相似之处,二者的相似之处主要体现在二者的互补性。

一、古希腊文化对基督教文化的影响

在基督教思想体系创建和确立的历史时期,它受到过许多思想学说的影响,其中古希腊的毕达哥拉斯、苏格拉底、柏拉图和斯多葛派哲学家的思想学说,对它的影响很大。

西方思想传统中数学与神学的结合,起源于毕达哥拉斯,尔后,成了基督教哲学的特征之一,并且标志着信仰与推理的密切结合。

与毕达哥拉斯不同的是苏格拉底的善德说。苏格拉底认为:“美德和真正的幸福是一致的,如果一个人不节制、勇敢、聪明和正直,就不会幸福。”这种观点,对基督教有关自然美德与超自然美德的区别及其“谨慎、正义、勇敢、节制”四大美德的提出,有着一定的启示作用。

二、除此之外,柏拉图哲学还在理念观、回忆说、灵魂不灭论和世界等级模式方面影响到基督教的观念体系。比如理念,他认为理念是独立于个别事物和人类意识外的实体,这种神秘而永恒不变的理念是一些个别事物的“范型”,而个别事物则是不完善理念的“影子”和“摹本”。再比如理性,在《理想国》中,柏拉图认为哲学家就代表着理性,体现“智慧”,应作为统治者,因此,就有“哲学王”学说。他视“哲学王”由金子所造,等级最高,具有“静观冥想”的思想境界。

总之,柏拉图在他的哲学中所阐述的神的单一性与永恒性,以及神的至善观念和灵魂得救观念等思想,在以后都成为基督教神学理论上的最重要论据之一。所以,基督教早期思想家把柏拉图称为“说希腊话的摩西”或“犹太化的哲学家”。

2.浅谈文化与文明的异同 篇二

关键词:中国,茶酒文化,异同

茶与酒作为中华民族饮食文化中两朵璀璨耀目的奇葩, 在中华长达五千余年的悠久文明历史长河中, 在无数华夏儿女的血脉里已深深扎下了根。基于此, 笔者不揣谫陋, 以论从史出为圭臬, 借助对中国茶酒文化史料的爬梳钩沉, 谈出其所蕴含的异同, 以期对中国传统饮食文化研究和丰富茶酒文化内涵有所裨益。

1 中国茶文化与酒文化相似之处

在博大精深的中华饮食文化体系中, 茶与酒是若干世的“兄弟”, 将其放在一起品评, 会发现其有惊人的相似之处。

1.1 两者都具有医药功效

茶为万病之药, 唐代医学家陈藏器指出:“诸药为各病之药, 茶为万病之药。”[1]此说法听起来似乎有点夸张, 但茶最早被发现和利用, 的确是作为药用而进入人类日常生活的。早在神农时代, 就发现茶具有解毒治病的功能, 汉代《神农本草经》称:“神农尝百草, 日遇七十二毒, 得荼而解之。”[2]茶圣陆羽说得更有见地:“茶之为用, 味至寒。……若热渴、凝闷、脑疼、目涩、四肢烦、百节不舒, 聊四五啜, 与醍醐、甘露抗衡也。”[3]传统中医学认为, 茶具有清火去疾的功能, 《本草纲目》写道:“茶苦而寒, 最能降火, 火为百病, 火降则上清矣。温饮则火因寒气而下降, 热饮则茶借火气而升散。”[4]现代医学更进一步证明了茶叶具有提高人体免疫力、预防治疗辐射伤害、杀菌消炎、抑制心脑血管疾病、抗癌防癌、消食去腻、延缓衰老等显著疗效。不仅茶具有医药功效, 酒也同样具有此功效。在中国古代史书中, 关于酒医药功效的记载并不鲜见。《黄帝内经》提出了“汤液醪醴论”, 无论汤液还是醪醴, 均是用稻米五谷制作而成, 用以治疗疾病的两种不同药酒, 其中清稀液薄的叫汤液, 稠浊甘甜的叫醪醴。在《伤寒杂病论》一书中, 使用酒的方剂多达21 例。在现代外科医学中, 酒也占有重要地位, 如消毒、消炎、止痛、止血、活血等, 这些说明了酒的医药功能。可见, 茶与酒为人类的健康都做出了巨大贡献。

1.2 两者都蕴含文人情结

进行文学艺术创作, 文人都需要有一种激情或一种情意境界, 茶与酒均能满足文人的这一需求, 最为突出的表现便是文人笔下的诗和词。上至诗经、楚辞, 下至近代诗词, 都可找到文人与茶酒结缘的因子, 其中, 名篇佳作还真不少。先看茶与文人的情结。诗人以茶作为媒介寄托自己丰富的情感和蕴含深邃哲理的思想。白居易把茶引为终生“知己”, 一生以茶为主题的诗有8首, 涉及茶的诗有50 多首;陆游终生与茶为伴, 一生创作茶诗300 余首, 冠绝当时诗坛。再看酒与文人情结。古往今来, 不知有多少文人墨客是从喝酒中找到灵感的。“竹林七贤”的阮籍, 才高八斗嗜酒如命;“诗仙”李白一生留下诗作近千首, 其中, 与酒有关的就多达170 余首;杜甫一生留下诗作1400 余首, 其中与酒有关的竟达300 首之多, 这些名篇佳作有很大一部分就是拜美酒所赐。欢乐与忧愁是人与生俱来的情感, 而酒能投人之所好, 既可用以兴乐, 又可用以消愁。“白日放歌须纵酒, 青春作伴好还乡”彰显了大诗人杜甫通过纵酒放歌来释放心中的喜悦之情。而“人生得意须尽欢, 莫使金樽空对月”、“钟鼓馔玉不足贵, 但愿长醉不复醒”则淋漓尽致地刻画出了李白借酒消愁的失意之感。

1.3 两者都用于祭神祀鬼

祭神祀鬼是中国古代非常重要的礼仪活动, 《左传》云:“国之大事, 在祀与戎。”一个国家的重大事务, 就是祭神祀鬼和战争。茶作为祭品之一, 常跟鬼、神打交道, 其正式记载可见于梁萧子显所撰写的《南齐书》, 在该书《武帝本记》中, 南朝齐武帝萧赜临终遗诏称:“我灵上慎勿以牲为祭, 唯设饼、茶饮、干饭、酒脯而已;天下贵贱, 咸同此制。”在此, 南朝齐武帝诏告天下, 灵前祭品只设茶等四样, 无论贵贱, 一概如此, 这是现存茶叶作祭的最早记载。与茶一样, 酒也具有祭祀功能。从远古以来, 酒是祭祀时的必备贡品。《周礼》对祭祀用酒就有明确规定:“凡祭祀, 以法共五齐三酒, 以实八尊, 大祭三贰, 中祭再贰, 小祭壹贰, 皆有酌数。唯齐酒不贰, 皆有器量。”也就是说, 凡有祭祀, 依据常法供五齐三酒, 装在八个樽里。祭天地等大祭, 可以增添三次酒;祭宗庙等中祭, 可以增添二次酒;祭五祀等小祭, 可以增添一次酒, 用勺盛酒于樽, 有一定数量。三酒可以增添, 但供祭祀的五齐不可以增添, 用勺注酒于樽亦有一定的数量。在古代, 封建皇帝祭祖所使用的酒称为“酎”, 这是一种历经多道工序精制酿造而成的高档酒。

1.4 两者都讲究公德礼制

饮茶很讲究茶礼和茶德, 茶圣陆羽《茶经》云:“茶之为用, 味至寒, 为饮, 最宜精行俭德之人。”[3]在此, 陆羽将饮茶不仅仅看成是为满足人的生理之需, 而且将茶德归之于饮茶人所应该具有的俭朴之美德。唐代刘贞亮在《茶十德》一文中进一步将““茶德”的具体内容概括为四点, 即“以茶利礼仁”、“以茶可行道”、“以茶表敬意”、“以茶可雅志”。这就将饮茶的精神要求提高到了一个新水平, 即倡导借助饮茶来推行公德礼制, 借助饮茶实现人的修身养性。到了现代, 茶德内容日益丰富多样。当代著名茶学家庄晓芳一生以身许茶、一心为茶, 倡导以“廉、美、和、敬”为中心的茶德, 可谓现代茶人的标准。与饮茶一样, 饮酒也讲究酒礼和酒德。儒家所推崇的“乡饮酒礼”, 将饮酒作为封建礼制教化的有效途径。在酒席宴会中, 按照敬老尊贤的原则, 一般要将尊者、老者、贤者安排在酒宴席首, 并依据年高或道德标准来分配酒。儒家不仅讲酒礼, 还讲酒德, 《尚书·酒诰》将儒家酒德归纳为四点:“饮惟祀 (只有在敬拜时才饮酒) , 无彝酒 (只有在有病时才宜饮酒) , 执群饮 (克制大众聚众饮酒) , 禁沉湎 (克制饮酒太甚) 。”其精髓就是饮酒要有节制, 适可而止, 不可滥饮多喝。因此, 倡导酒德, 制定饮酒礼节就显得十分必要。

2 中国茶文化与酒文化不同之处

在博大精深的中华饮食文化体系中, 茶与酒又是数千年的冤家, 将两者放在一起品评, 会发现其也有截然不同之处。

2.1 性格各异, 茶俭酒奢

从道德风尚和国计民生两个层面进行审视, 茶和酒二者留给人的印象是截然不同的。茶主要靠阳光雨露生长, 既不奢求肥壤沃土, 也不奢求施肥浇水, 只求荒山野岭, 山坡朝阳, 天降雨露, 茶籽种下后, 无论酷暑还是严冬, 过不了几年, 便满山翠绿, 郁郁葱葱, 凭君任意摘采。种茶无需太多成本, 而回报却颇为丰厚, 从宋直到明清, 中央王朝以“有余之茶”换取西番“必需之马”, 以加强对边疆地区的防御, 这对维护国家的统一的作用不可谓不大。现如今, 为了换取更多的外汇, 国茶每年都大批量出口, 2014 年我国茶叶出口多达30.1 万吨, 换取了12.7 亿美元外汇。与茶不同, 酒通常是由粮食酿造而成的, 直白点说, 酒就是粮食的转化物, 俗语云:“酒靡五谷。”此话不无道理。丰收之年, 老百姓家给人足, 丰衣足食, 酿酒一般不会造成人们的吃饭问题;不过, 灾荒之年, 情况就不同了, 金人梁肃言:“民间粟麦岁为酒所耗者十常二三。”这还不包括官酿所耗。可见, 茶之聚财和酒之耗粮, 其区别真是泾渭分明, 一清二楚。另外, 品茶一般很简单, 不求美味佳肴相佐, 一把茶壶, 加上少许茶叶, 再冲满开水, 即可招待宾朋好友, 嗅着浓郁四溢的茶香, 谈古论今。茶之为茶, 不可谓不俭也。饮酒则不同, 它与大吃大喝往往如影随形。诗仙李白云“:金樽清酒斗十千, 玉盘珍馐值万钱。”酒之为酒, 不可谓不奢。

2.2 追求有别, 茶雅酒张

在中国文人眼里, 品茶可谓既风雅又高尚, 不仅能得其乐趣, 更能品出茶的味外之味, 得其神韵, 这就要求品茶人的艺术修养和审美情趣超乎寻常, 能以审美的方式对待品茶。茶人品茶, 比较讲究品茶意境和天气, 一般选择窗明几净、素朴清幽之地, 风日晴和、轻阴微雨之时。茶树生长在高山云雾之间, 吸日月之精华, 被赋予了“气质清雅洁净”这一人格特征。与之相应, 茶人也多为雅洁之士, 其思考充满理性, 精神非常坚毅, 修养沉着冷静, 行为公正无私。与茶的主体追求不同, 酒被赋予了舒张大气的主体追求。魏晋时期, 国家四分五裂, 社会动荡不安, 文人对生命短暂的无奈, 内心对死亡逼近的恐惧, 他们饮酒消忧, 逃避迫害。虽然压抑着对现实的不平之心, 无法谱出昂扬之曲, 然而, 他们醉酒后放荡不羁的行为却凸显着酒所赋予的生命张力。千百年来, 不知有多少文人墨客饮酒吟诗, 借酒明志, 酒醉而成传世佳作。酒赋予了英雄豪杰非凡的壮举, 成就了文人雅士精彩的华章。曹孟德“煮酒论英雄”, 辛弃疾“醉里挑灯看剑”, 陶渊明“得酒诗自成”, 苏轼“把酒问青天”, 等等, 无一不是拜酒所赐。

2.3 酒劝壮士, 茶添风雅

酒性热, 故酒常与热血男儿为伴。在中国传统封建社会里, 酒常用来为将士出征壮形色, 凯旋回师洗征尘。诗云:“上马一碗壮形色, 下马一碗洗征尘。”此习惯一直演绎流传至今。老百姓为表示对军队的真诚拥护, 也常“牛酒犒军”。刘邦率军一入关中, 就与关中百姓约法三章, 废除秦朝苛政, 秋毫无犯, “秦人大喜, 争持牛羊酒食献飨军士”。“风萧萧兮易水寒, 壮士一去兮不复还!”。在鸿门宴上, 屠狗出身的樊哙豪饮斗酒, 斥骂项羽有虎狼之心, 使刘邦得以死里逃生。唐朝诗人王翰《凉州词》云:“葡萄美酒夜光杯, 欲饮琵琶马上催。醉卧沙场君莫笑, 古来征战几人回?”表现了将士们借酒壮胆, 对酒当歌, 征战沙场, 视死如归, 何其英勇悲壮!与酒不同, 茶性温, 故往往与儒雅名士、高僧大德联在一起, 常为儒雅名流所情有独钟。宋朝诗人杜耒《寒夜》称:“寒夜客来茶当酒, 竹炉汤沸火初红。”在寒冷的夜里, 主人点炉煮茶, 以茶当酒待客。客人围着红红的火焰, 每人手中一杯清香的热茶, 边品茗边交谈。其乐融融, 其情浓浓, 这既是令人钦羡的儒雅风习, 又是让人神往的高雅享受。唐朝书画家颜真卿《五言月夜啜茶联句》曰:“泛花邀坐客, 代饮引清言。”邀请朋友来家作客共赏鲜花, 并以茶代酒交流感情, 一股馥郁茶香, 一派雅致温馨, 如此把品茶与文人雅趣有机地结合在一起。

3 结语

综括全文, 茶文化与酒文化, 在博大精深的中华民族饮食文化史上交相辉映, 熠熠生辉, 无论是惊人的相似, 还是截然的不同, 都给传统文化增添了无穷魅力。茶酒文化惊人的相似昭示着我们: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构建中, 在人与人沟通交流中, 和而不同、求同存异是其永恒的主题;而其截然不同又昭示着我们:在挖掘、整理、保护和利用地方文化资源, 提升、丰富地方旅游产业的文化含量时, 体现特色、求异存同则是其常新的主题。

参考文献

[1] (唐) 陈藏器.本草拾遗[M].合肥: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5.

[2]吴普.神农本草经[M].北京:中华书局, 1985.

[3] (唐) 陆羽.茶经[M].北京:中华书局, 1991.

3.浅谈文化与文明 篇三

关键词:文化;文明;内涵

中图分类号:G0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117(2011)04-0143-02

文明在人类历史上是一个源远流长、广泛使用的概念。早在马克思主义产生以前,文明就已经成为人们广泛关注和探讨的问题之一。古今中外的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对文明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形成了各种各样的的文明理论。其实,无论是在汉语还是在西语中,“文明”和“文化”都属于使用频率极高而又极为模糊的概念。但是,尽管分歧是难以避免的,讨论和界定这些概念却不是没有意义的。

一、什么是文化

今天的“文化”内涵,从根本上讲其源出于西方。在西方的语源中,“文化”一词德文是Kulture,英文和法文是Culture,它们的本义是耕种和作物的培育,而精神领域则是其后来的引申义。前西德的《迈尔大百科全书》(1978年修订)引普芬多夫1672年的说法,认为,文化主要被理解为对人的肉体、心灵和精神能力的培育,也就是人为了完善自己的本性而增补的知识。

学术界对文化概念的定义众说纷纭,但大体上可概括为广义文化和狭义文化两种。

广义文化,即通常说的大文化,它是整个人类社会生活方式以及由此而创造出来的一切事物的总和。也就是说,它包括了人类社会生产和生活的各个方面,大到人类的进化,小至人类征服自然、改造自然的一切实践活动。狭义文化则侧重于人类的精神创造活动及其成果,狭义的文化常常以语言文字或其他手段为媒介,记载和保留下来的人类所创造的文明成果。是由政治、道德、艺术、宗教、哲学等意识形态所构成的,以社会意识形态为主要内容的观念体系。文化是一种社会现象,是人们长期创造形成的产物。同时又是一种历史现象,是社会历史的积淀物。

二、什么是文明

就一般意义上讲,文明即文化。文明,在自然界中是不存在的。自然界没有光明和黑暗,没有前进和倒退,没有真善美丑。自然就是自然,当然也没有文明与不文明。文明,是人类自身发展程度的自我判断,是高傲的人把自己当作主体,把自然万物当作客体,认识自然,改造自然,人识自身,改造自身,以宜于自身的存在,不断地发展自身、完善自身程度的自我判断。人类因“文化”而自我宣布:“人类文明!”。文明是文化的结果,是文化的价值判断。人无“文”则无“化”,无“文化”,则无“文明”。

文明的内涵也具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文明”涵义是文化发展积极成果的总和,是良好的生活方式和精神风尚,是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达到较高的水平的标志。狭义的文明是指与野蛮、无知和愚昧相对立的,它是人类进步和开化程度的体现。

康德也许是头一个明确地对文明和文化自觉进行区别的人。其意义十分深远。黑格尔则认为‘文化’是一种形式上的东西,因为它的目的不过要把无论任何内容分析为各个构成部分”。而文明则是绝对精神,形成的文化是在“这个文明的基础上进展着的”。

今天,我国的一些学者也对“文化”与“文明”的内涵进行了界定。北京大学社会发展研究所的尹保云等认为,“文化”主要用来指谓审美的、宗教的和伦理的方面;而“文明”主要用来指谓生产力水平与社会管理水平的方面,与技术因素相联系,是理性的方面,一般说来是可以计算的。

据此,我们可以发现,人们有越来越希望对“文化”与“文明”的内涵作出严格区分的趋势。这种区分意味着将对这两个概念通过缩小其内涵的方式来实现。

三、文化与文明的区别

文化与文明虽联系紧密,不可分割,但是两者之间却也存在一定的区别。两者的区别主要表现在如下几方面:

(1)从内容上看,文化是人类征服自然、社会及人类自身的活动、过程、成果等多方面内容的总和,具有多样性的特点,有精华和糟粕、落后与先进之别;而文明则主要是指文化成果中的精华部分。文化通常与自然相对应,而文明一般与野蛮相对应。此外,文化是多元的,文明是一元的。

(2)从时间和空间上来看,文化存在于人类生存的始终,没有明确的边界,它是跨民族的,文化的产生要早于文明的产生;从原始人类开始改造大自然的那一刻起,人类就有了文化,而文明则是人类文化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具有一定的相对性。例如:人们一般称原始时代的文化为“原始文化”,而不说“原始文明”就在于此。

(3)从历史承载者的角度来看,民族或族群是文化的承载者,每个民族或族群都有属于自己的文化。而文明却不同,承载者是一个地域,这也说明“文明”具有国家或地区性,而“文化”具有民族性。

(4)从历史的角度来看,一种文明的形成与国家的形成密切相关,一般是历史上建立过国家的民族才有可能创造自己的文明,而未建立过国家的民族通常只有文化,未能形成自己的独立文明。人类对文明的追求是神圣的和至高无尚的。文明是绝对的,因为它是与人类俱来的;文明是相对的,因为它是历史的。

(5)从表现形态上看,文化的静态性较突出,而文明的动态性较为明显。文明是在稳定的静态环境下,持续或跳跃式的发展过程。

(6)从词性来看,“文化”是中性词,使用范围很广;而文明是褒性的,使用范围较窄。

正如我们上文所述,文化的外在表现具有多样性,它既包括有益于人类发展的优秀的、健康的成果,也存在着一些不利于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糟粕。而文明则主要是指文化成果中的精华部分,是一个褒义概念。

据上,文明属于广义的文化范畴之内,“文明”与“文化”在词义上有些区别,在有些条件下可以替换,在有些条件下不能替换。

四、文化与文明的关系

关于文化与文明的关系,学术界主要有如下3种意见:

其一,文化和文明没有多大差别,甚至可以说,两者是同义的。

文明和文化在许多场合是完全同义的,可以互换。这种状况不仅在历史上如此———如黑格尔1830年在柏林大学授课时就互换地使用这两个词。据考证,英文中的Civilization(文明),来自拉丁文的Civis(市民)和CiVilitas(都市),但“现代意义上、扩展了的‘文化’和‘文明’的概念则产生于18世纪下半叶:德语中传统的‘文化’(kultur)与法语、英语中的新造词‘文明’(civilization)内涵和外延几乎相同”。在汉语中,“文明”的最初用法有光明、文德彰显的含义,是几乎与文化一并出现的概念。其实,从逻辑上讲,这种说法是不能成立的,因为这相当于用自己来定义自己。哈佛大学教授塞缪尔•亨廷顿在为其下相关定义时,就不仅将文明与文化相提并论,而且在逻辑上实际上将这两个概念用来进行相互界定:“文明和文化都涉及一个民族全面的生活方式,文明史是放大了的文化。

其二,文化包括文明,即文化所包含的概念要比文明更加广泛。

文化与文明是不可分割的。尽管我们给“文化”、“文明”下了貌似不同的定义,就一般意义上,要把文明与文化完全区分开是很难的。文化与文明是同一问题的不同提法。只有在特定的时空和指事上,文化和文明才有明确的区别。我们可以说:文化及“人化”,人化即文明。文明程度是人文化程度的自我判断。文化是人的感知物和精神的总和,包括人自我感知的自身。文明是一个社会发展程度的标志。正如日本近代启蒙思想家福泽谕吉(Fukuzawayukichi)在《文明论概略》一书中所说:“文明就是指人类智德的进步”。

其三,文化和文明是属性不同的两个部分。

文化包括人的价值、信仰、道德、理想、艺术等因素;而文明仅包括技术、技巧和物质的因素。文明是‘发明’出来的,发明的东西可以代代相传,生生不息;而文化是‘创造’出来的,只有在一定时间与空间内,才能保持其独有的价值与魅力。

总之,文化和文明既存在着密切的联系,又有一定的区别。文明是文化的内在价值,文化是文明的外在形式。文明的产生是以文化的产生为基础的,但又高于文化。文化没有高低之分且具有较强的稳定性和御外性,它是一个民族得以独立与延续的精髓。文化文明具有一定程度的普世性,它标志着一个社会生产力与管理水平的程度。

作者单位:渤海大学

作者简介:张敏,锦州渤海大学政治与历史学院历史系2008级研究生。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党校科社教研室编译.文明和文化(国外百科辞书条目选译)[Z].北京:求实出版社,1982.

[2]黑格尔.历史哲学[M].北京:三联书店,1956.

[3]E.卡西尔.启蒙哲学[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88.

[4]尹保云.“文明”“、文化”与二十一世纪的东亚[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4.

[5]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原理[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5.

[6]方维规.近现代中国“文明”.“文化”观———论价值转换及概念嬗变[M]

http://www.xslx.Com.

[7]塞繆尔•亨廷顿《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周琦等译。北京:新华出版社1998.

4.浅谈文化与文明的异同 篇四

在中国古代,曾有文景之治、贞观之治、开元盛世、康乾盛世等政治清明时期,也有推动社会善治的经验积累和浓厚的清官文化思想,也出过包拯、海瑞等清官,这是当下推进廉政建设、实现政治清明的重要思想来源。但人们往往把古代政治清明时期的出现和清官文化联系起来,以致于迷失于清官文化的精彩和政治清明时期的社会景象中,也就可能把当代政治清明的实现寄托于清官文化。显然,这与在新形势下实现政治清明的观念相违背。因而,深入分析政治清明与清官文化的异同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政治清明与清官文化之同

从严格意义上来说,政治清明和清官文化不属于同一范畴层面:政治清明偏向于以政治格局、政治大局的角度来理解,是国家对自身政治文化的一种愿景,是一个大概念;而清官文化更多是从民众的角度,从清官本身去解读的一个现象,是一个小概念。但是,由于任何政治都是人的政治,任何清官都在一定的政治环境下产生、形成和发展,再加上廉洁清明是政治体制和政治官员的共同理想,因此,两者之间还是存在诸多可探讨的共同之处。

(一)依靠力量一致

政治清明和清官文化的出现并不是偶然的,它形成于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是多方面力量、多方面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在明清两代,由于关于清官的议论、奏折、书籍、传记、话本以及曲目等广泛流传,清官群体及其特征魅力逐渐深入人心,清官文化逐渐被民众熟悉和推崇,可以说,清官是官,但清官形象是百姓塑造的[1](129~144)。简而言之,政府官员、社会大众和社会监督是政治清明和清官文化得以形成的主要依靠力量。

首先,政府官员是实现政治清明和形成清官文化的核心力量。一方面,作为公务人员,政府官员处于国家机构的不同部门和岗位上,熟悉自己的工作岗位和岗位职能,他们无时无刻不受到国家执政理念的影响,有着自己的权力观、法制观、政绩观和义利观等,这是他们推动实现政治清明和构建清官文化的基础。另一方面,政府官员依据一定的行政理念行使行政权力,立足于行政管理机构职能,协调处理不同部门、不同机构、不同阶层的利益关系,维持着国家机构的运转。通常而言,当他们的权力观、法制观、政绩观和义利观等契合于社会公平正义、社会公共利益和民众基本权利的时候,政治清明便可逐渐实现,而清官文化也将深深烙印于社会历史发展进程之中。

其次,社会大众是实现政治清明和形成清官文化的群众基础。一方面,社会大众对国家政治统治有着美好的期待,他们以不同的方式在不同程度上参与政治,参与国家治理,参与公共政策制定。这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政治清明的实现和清官文化的形成。另一方面,社会大众分布在不同领域、不同行业,对国家法制和公共政策的实施情况与实施效果最为了解,他们有着自己独特的智慧,对国家治理有着这样那样的建议和意见,而这恰恰是国家政治统治智慧的来源之一。因而,离开了社会大众的参与,离开了社会大众的智慧,政治清明的实现和清官文化的形成都将失去坚实的基础。

再次,社会监督是实现政治清明和形成清官文化的外部力量。一方面,出于实现自身基本权利的需要和改善自身生活处境的需要,民众会通过各种渠道以不同的方式对政府官员和行政权力形成不同程度的监督,这将在一定程度上约束和规范行政权力的行使和政府官员的行为,使行政权力的运行切合于社会公平正义。可以说,强有力的社会监督是实现政治清明和清官文化不可缺少的保障。另一方面,在政治秩序混乱、政府官员普遍腐败、权力滥用的时代境遇下,社会大众的普遍监督则成为倒逼政治清明和清官文化的强大外力。

(二)行为主体和客体一致

无论是政治清明的实现,还是清官文化的形成,都离不开一定的行为主体和客体。政府官员是政治清明和清官文化的主体,也就是说,政府官员是政治清明和清官文化的主要造就者,他们践行清官文化,维护政治清明,同时还是政治清明和清官文化的受益者。一方面,政府官员对权力有着清醒的认识,能自觉地正确行使权力,忠诚于岗位职责,在浓厚的爱民、爱国情感驱使下秉公执法,廉洁奉公,勤政为民;另一方面,在造就政治清明和清官文化的过程中,政府官员践行清官文化,不仅自己做一个洁身自好的官员,还以实际行动影响官员群体,使政治清明得以长期维持。正如有学者指出:清官之所以能够常驻百姓心间而流芳后世,与其重民、安民、保民的廉政行为密切相关。[2](61~65)

政治清明和清官文化是政府官员在治理社会与管理国家事务中形成的。政府官员只有深入各个公共领域,掌握各个方面的实际情况,了解民众的实际需求,正确认识和对待社会国家治理压力,以敏锐的眼光、高度的政治责任心和强烈的家国情怀发现各个领域存在的问题,大胆借鉴不同国家和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经验和社会治理经验,正确使用手中权力解决各个领域的问题,才能在造就、维护政治清明和清官文化的过程中大有作为。

(三)价值追求一致

5.浅谈文化与文明的异同 篇五

从古希腊、古罗马时期到中世纪,很多对于文艺的论述几乎都要论及摹仿,这成为这一时段文艺理论形态的显在话语。以往一般把柏拉图关于摹仿的文艺思想视为西方文艺理论摹仿论的起点,其实,从现有的资料上看,在柏拉图之前,古希腊学者们就已经开始论述摹仿了。最早的“摹仿”观念是与原始巫术相联系的。从原始巫术的“摹仿”观念,到描述与僧侣祭祀活动相联系的音乐和舞蹈的摹仿,到毕达哥拉斯学派的“万物摹仿数”,构成了古希腊早期摹仿观念的发展轨迹。其中的代表学者有克塞若芬尼、赫拉克利特和德谟克利特,他们的理论反映了早起古希腊对文艺的朴识,但是只是从外部触及了瘟疫的本源,显得十分片面。

柏拉图是古希腊集大成的思想家,他的文艺理论是建立在他的唯心主义哲学基础上的一个完整的理论体系。一般说来,古希腊人的“艺术蓦仿自然”的看法本来是一种朴素的唯物主义艺术观,到了柏拉图手里才起了本质的变化,成了他的唯心主义艺术理论的一个组成部分。在柏拉图看来,只有“理式”(即共相、一般、普遍)才是真实的,一切具体的个别事物都只不过是“理式”的影子。在他的哲学理式思维里,最高等级的是“理式”;第二等级的是现实世界,他称为影子;第三等级的则是对于现实世界的反映,他称为影子的影子。李秀斌在《西方文艺理论名著论要》中对柏拉图蓦仿说作了言简意赅的说明:“从探求艺术的本质看,柏拉图认为感性的现实世界是由蓦仿观念世界来的,艺术世界是由摹仿感性的现实世界来的。因此,艺术世界就成为理念的‘摹本的摹本’,‘影子的影子’。这就是柏拉图从理念论出发;对他以前所流行的艺术幕仿现实的传统观点所给予的客观唯心主义的解释,从而形成了柏拉图的‘幕仿说’。”

亚里斯多德文艺思想的核心是“摹仿说”。在《诗学》中亚里士多德说:“史诗和悲剧、喜剧和酒神颂以及大部分双管箫乐和坚琴乐——这一切实际上是摹仿。”可以说,“蓦仿”是《诗学》的中心概念和出发点,是亚氏文艺理论的基础。亚里十多德的摹仿说则放弃了柏拉图的理式哲学,系统地讨论了模仿在诗歌乃至艺术当中的作用,肯定了模仿的地位,拉近了文学与真理的距离。在《诗学》中,亚里十多德从模仿艺术的本质、对象和方式等不同的角度进行了论述,以此说明文学模仿是人与自然目的相一致的体现。他不仅肯定了艺术是对现实的模仿这一事实,并进一步指出模仿是用以区分艺术作品的重要因素。在这里,模仿成为区别诗和自然科学论著的特征。他认为模仿是人类的本能,人们可以从模仿中得到快感。根据亚里十多德的理论,获取知识是人类的本能,模仿则是人类最初获取知识的途径,对人来说,获取知识是一件“最快乐的事;另外,技术处理、色彩或其他因素也能够引发人的快感。亚里十多德拉近了文学与真理的距离,并从具体的模仿对象和方式等角度进行探讨。

由此可见,二人的“摹仿说”有着本质的不同,下面,我将就两人理论进行比较。

1、两种“幕仿说”的哲学基础不同

“理念”是柏拉图哲学研究的核心间题。“他称这种实在为‘理念’,凡是可感事物都由它而来与之同在且因此得名。”在柏拉图看来“理式”是最真实的是世界的本源。现实是“理式”的影子。而艺术是对现实的摹仿只算“影子的影子”。柏拉图站在贵族阶级反动立场上按照他自己的理想来纠正当时他所厌恶的社会风气,在新的基础上来建立足以维持贵族统治的政教制度和思想基础。这是他一切哲学理论研究的根本动机。

亚里士多德对柏拉图的“摹仿说”进行了批判和继承提出了西方古典时代最具价值的关于文艺本质方面的思想。首先亚里士多德肯定艺术所摹仿的现实世界是真实的世界。柏拉图虽然也主张艺术是摹仿现实,但他认为理式世界是第一性的、实在的;现实世界是理式世界的摹本和影子,所以现实世界是第二性的;而摹仿现实世界的艺术则是第三性的,是摹本的摹本、影子的影子。但亚里士多德却有不同的主张。他认为理式就在事物之中,所以他肯定了现实世界的真实性,从而也肯定了艺术的真实性。并且他进一步确定艺术世界比具体存在的个别事物还要真实,艺术揭示的是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2.艺术蓦仿的对象不同

柏拉图认为艺术家摹仿的是现实世界可感的实物,而现实中的实物并不是本质,不是真理,这些实物是理式世界的复制品。柏拉图将理式世界中的概念称为理式,每种物体都有一个理式,而且这个理式是唯一的。他认为理式“先于现实世界、高于现实世界,是世界的本原,先有理式然后才有个别的具体事物”。

亚里士多德和柏拉图不同,他认为一切存在都是艺术品,一切艺术都是摹仿。但他在《诗学》里所说的艺术主要指诗和音乐。亚里士多德并不像柏拉图那样认为艺术是虚假的,和现实世界“隔着三层”。他认为艺术是真实的,艺术所摹仿的不是现实世界的外形,而是现实世界所具有必然性和普遍性的本质和规律。

3.艺术家蓦仿的灵感不同

艺术摹仿是自然的发展过程,而上帝是一切自然界运动的原动力,包括艺术创造。柏拉图认为摹仿的诗人对所摹仿的事物一无所知,本身也不具备什么艺术才能,而是要靠神来给予启示和“灵感”。在《伊安篇》中,他用磁石的例子来说明这个道理。“诗神就像这块磁石,她首先给人灵感”。“凡是高明的诗人,无论在史诗或抒情诗方面,都不是凭技艺来做成他们的优美的诗歌,而是因为他们得到灵感,有神力附着。”因此,诗歌的最终创作者并不是诗人,而是神,诗人只是“神的代言人”。当然这些由神创造的诗是应该推崇的高尚的诗,如酒神诗、颂神诗、合唱诗、史诗等,并不是所谓的通过摹仿“影子”、迎合非理性的东西。有了神的依附,再愚蠢、平庸的诗人也能“唱出美妙的诗歌”。在这里,柏拉图把一切功劳都归功于神,贬低人的力量。相反,亚里士多德则很重视人的智慧与能量。他认为摹仿是人的本性,人与禽兽的区别之一就在于人善于摹仿。

4.艺术的社会功用不同

柏拉图站在贵族阶级反动立场上按照他自己的理想来纠正当时他所厌恶的社会风气,在新的基础上来建立足以维持贵族统治的政教制度和思想基础。这是他一切理论研究的根本动机。因此他认为艺术不仅不能反映真实,还会欺骗人,使人远离真实,阻碍人们对真实的认识。柏拉图对摹仿本身也是鄙视的,“摹仿术是卑贱的父母生出来的卑贱的孩子”。诗歌能激起人性中的低劣部分,因此应该驱逐出境。“他会把灵魂的低劣成分激发、培育起来,而灵魂低劣成分的强化会导致理性部分的毁灭,就好比把一个城邦交给坏人,就会颠覆城邦,危害城邦里的好人”。由此可见,柏拉图是推崇理性,反对情感的。情感会让人生活得更糟糕,甚至会腐蚀人、毁灭人。而诗歌则是激起人罪恶的情感的导火线,因此必须禁止。但是,杯珍立图却没有否定所有的艺术,而留住了他认为是高尚的艺术,“只有歌颂神明和赞扬好人的颂歌才被允许进人我们的城邦”。

亚里士多德认为摹仿不仅不应该受到谴责,反而应该发扬光大。“人从孩提的时候起就有摹仿的本能(人和禽兽的分别之一,就在于人最善于摹仿,他们最初的知识就是从摹仿而来的)”。摹仿不仅能让人获得知识,还能让人感到快感。有些事物本身看上去尽管会让人痛苦,但却也能让人快乐,其原因在于求知。求知是一件最快乐的事,哲学家如此,一般人也如此,只是一般人求知的能力比较薄弱罢了。“我们看见那些图像所以感到快感,就因为我们一面在看,一面在求知”。悲剧在观看时让人感到痛楚,但是人的情绪却可以由此得到放纵,“也就可以得到减轻、缓和或解除”。

6.两岸文化的异同的发展趋势 篇六

关键词:海峡两岸 文化 民俗 差异 共同

摘要:台湾与大陆同祖同宗,有着相同的文化积淀,与人文素养。但近代因受西方的入侵,加之蒋介石对台湾的统治,现今两岸文化有着不少差异,但总的趁于一致的,在今后的发展过程中是会朝着和而不同的方向前进的。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悠悠五千年,中华民族虽饱经忧患,但无论是外敌入侵,还是内部战乱,我们的国家依然凝聚不散。这是由于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具有无比的向心力和凝聚力。这是中华民族的一笔巨大的精神财富,是保持民族特性、维系民族情感的精神纽带,是国家统一、人民团结的思想基础。海峡两岸人民共同参拜黄帝,同样以龙的传人自居,拥有几千年的文化积淀,所以说总体上是一致的。但台湾与大陆在近代又分开了几十年,又有了各自的发展差异。

在历史上,海峡两岸同胞同宗同源,血脉相连,台湾同胞为中华文化的发展作出了宝贵贡献。由于历史、地理和政治的原因以及海峡两岸同胞长期隔绝,台湾文化也在发展中形成了自己的一些特点。但是,与大陆其他区域性文化一样,台湾文化是中华文化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早在远古时期,大陆的旧石器文化、新石器文化就已传播到台湾地区。随着大陆先民对台湾的开发,大陆的哲学思想、伦理道德、科学技术、语言文字、文学艺术、风俗习惯、宗教信仰、宗族制度等全面移植到台湾。由于明清时期移居台湾的主要是福建闽南地区、广东潮汕地区人民,台湾的方言主要是闽南话、客家话,台湾的民间信仰、饮食习惯、节日习俗以及婚丧嫁娶、祭祀礼仪与福建、广东等地基本相同。特别是闽南文化与台湾文化有着史缘久、地缘近、血缘亲、语缘通、文缘深、俗缘同、商缘广等关系,所以闽台文化是同地域文化。

文化的发展具有历史的继承性与延续性。虽然在台湾近代史上,台湾文化一度承受了西方文化的强烈冲击,但中华文化早已渗透在台湾同胞精神生活与物质生活的各个方面,凝聚成为两岸中国人的精神纽带。在台湾城乡,祭祀孔子的文庙随处可见,许多台胞在山东参访时,无论行程多么紧迫,都会抽时间去拜访曲阜“三孔”圣地。闽剧、歌仔戏、梨园戏、高甲戏、木偶戏、莆仙戏等地方戏剧深受台湾同胞的喜爱。每年都有不少台胞到福建莆田湄州湾祭拜妈祖。至于清明祭祖扫墓,端午吃粽子、赛龙舟,中秋赏月,重阳登高,除

两岸文化的异同及发展趋势

化师一班

***

季明中

夕吃年夜饭、守岁、放鞭炮、合家团圆等民俗习惯等,无不是两岸同根同宗的证明

首先在近代,台湾受到了西方文化的强烈冲击,但其文化内含没有发生变化。自17世纪中叶以来,无论是郑成功祖孙三代还是清政府治台的200余年中,统治者均在台湾大力推行汉文化,在台湾社会实现转型的过程中,台湾文化成了中华文化的一部分。另外,在这几百年中,出现几次大陆去台湾的移民潮,数万、数十万乃至上百万的大陆人拥入台澎,他们也将大陆文化尤其是闽越文化带到台湾。经过多少代人的辛勤耕耘,中华文化已深植于台湾社会的沃土之中。日本侵占台湾时,虽然搞什么“皇民化运动”千方百计破坏中华文化,灌输大和文化,以将台湾人同化为日本帝国的“忠巨良民”,但遭到台胞的坚决抵制,使侵略者的图谋破产。日本投降时广大台胞曾自豪地说:“在日本人强暴的统治下,渡过了艰辛苦难的50年之后,我们全体台湾人民终以纯洁的中华血统归还给祖国,以纯洁的爱国心奉献给祖国”。国民党逃台后首先对日本的殖民文化残余进行扫荡,之后就亟力倡导以“反共复国”为目的的中华文化。尽管在近几十年中随着社会结构的变化其文化内涵发生一些变化,但台湾文化仍是中国文化的一部分。其主要表现于:两岸使用共同的汉字,汉语。多少年来,台湾海陕两边的中国人都用汉字这个中华文化的基本细胞,作为交际的工具和记录汉语的符号系统。台胞写出的文章、著述,无论是过去的文言体还是时下的白话体,从语言的角度讲,与大陆完全一致。口语也一样,无论是和台胞进行学术交流还是在台北、高雄作社会交往,话语都是相同的、相通的。一般台胞只在自己的小卷子里才讲他们祖籍地的语言闽南话或客家话,而这两种语言也属中国七大方言之列。

民风民俗是一个民族长时间文化积殿的结果,是民族文化的重要内容。前人曰:“风俗之成,或数百年,或数十年,或远至千年。潜移默化,中于人心,而萃为其德,故其所以系于民族者大矣”。台湾民俗可说与大陆相同,尤其与闽越地区更为一致。例如,两岸的中国人都过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都崇拜龙,视中华民族为龙的传人;台湾同胞的日常起居、饮食结构、服装式样、审美情趣、房屋建筑式样、消费心理与方式与祖国大陆基本一样;台湾人的民间礼数、待客之道、酒茶文化、婚丧嫁娶之礼等,与大陆也毫无二致。海峡两岸的人到对方活动,无“人在异乡为异客”之感,而是充满“回家”的感觉。

两岸宗教信仰的主流是一致的。台湾与祖国大陆的绝大多数人一样信奉佛教、道教、一贯道、伊斯兰教和天主教及基督教,仅前两种就有信徒800万之多。各种各样民间的信仰含

两岸文化的异同及发展趋势

化师一班

***

季明中

盖面更广,且都与祖国大陆有关。台湾民间信仰的神?,诸如玉皇大帝、三皇五帝、关帝、财神、灶王爷、土地、阎罗、城隍、有应公、义民爷及其他自然和动植物神灵,等等,都可从祖国大陆的民间信仰中找到他的原形。马祖、王爷、国姓爷、保生大帝、临水夫人、开漳圣王、清水祖师、三平祖师、广泽尊王、清山王等,其祖宫祖庙大多在福建。如台湾近千座马祖庙都是莆田湄洲妈祖庙的子孙庙。1987年台湾当局开放探亲政策之后至1997年,来湄洲朝圣的台胞已达80万人次之多。

台湾传统的思想道德和大陆一样,都以儒家提倡的价值观念为主导。如儒家倡导的“大道之行,天下为公”,“乐以天下,忧以天下”;“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天行健,君子自强不息”;“重义轻利”,“杀身以成仁”,“舍生而取义”;“天地人合一”,“以人为本”;“民水君舟”“民贵君轻”;“礼之用,和为贵”;“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理,古今之通义”;“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等等儒学的思想精华,不仅在大陆得到了继承和发扬,在台湾也深植于人民心中,且对其言行产生着重大影响。1999年6月在台湾的一项民意调查显示,在民众心目中价值排名的前三名依次为“品德高尚的人”,“由努力奋斗而事业成功的人”,“有专业技术的专家”。就此,台湾媒体赞叹:“道德至上,台湾人的主张”

在历史上,台湾和大陆是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的,无论是从他的生活习惯还是民俗风情。台湾土地面积36200平方公里,包括台湾本岛、澎湖列岛等80多个岛屿。最高峰玉山海拔3997米。为热带、亚热带气候,长夏无冬,多风多雨。年平均气温约22°C,4—11月为夏季。风景名胜有“八景十二胜”,如 阿里山云海、双潭秋月、玉山积云等。台湾最早的居民,是考古发现的“左镇人”,发现于台南县左镇,是一位20多岁的男性头骨化石残片,距今约2-3万年。这时,台湾与大陆相连,“左镇人”是从大陆迁移过去的。目前大陆发现的最早的人类是“巫山猿人”,距今约200万年。一万年前,冰川融化,海水上涨,台湾被汪洋大海包围,成了海岛。

大陆移民台湾的高峰有三次:明末清初,郑成功收复台湾(1662年2月1日)前后,是大陆居民迁台的一个高峰,约20万人。台湾人最崇拜的民族英雄就是郑成功,称他为“开山王”。1683年,福建水师提督施琅率军攻占台湾,1887年,设台湾省。在这个期间,是大陆移民的又一个高峰。国民党败退台湾,是大陆居民入台的最后一个高峰,去台人口约200万。“左镇人”的后代和其他比较早迁入台湾的大陆居民,构成了台湾的土著居民——“高山族”(原住民)台湾人口2003年底为2260万,98%是汉族移民,2%是原住民。

两岸文化的异同及发展趋势

化师一班

***

季明中

在台湾移民中,福建闽南人最多,占83.1%。其次是广东人,占15.6%。台湾现有山东人80多万。

台湾民间文化基本上属于闽南民间文化。台湾的方言就是闽南话,台湾的生活习俗与闽南人没有什么差异,台湾的民间信仰也都是从福建传承过去的。

闽南民间文化来源于中原。闽南人基本上是“客家人”,他们是从魏晋以后从中原南下的。台湾居民的远祖大多是从中原南迁福建,然后渡海去台,因此台湾人自称“河洛郎”。台湾民间文化与中原文化有密切的联系,其语言是河洛的古辞古音,其风俗是中原的古礼古仪,如今日台湾唯一的“歌仔戏”即为当年河洛戏。

下面以2001年我们在台湾拍摄的民间文化为例,来看一下台湾民间文化。台湾的饮食习惯与大陆基本相同,且更具北方性。如吃馒头。最好的馒头叫“山东大馒头”合餐。台湾人请客,也是合餐。中国在唐代以前是分餐。唐代开始出现合餐。从宋以后,合餐流行。台湾人的合餐与大陆基本一样。台湾人好酒,酒店常见“不醉不归”条幅。还有“呕吐池”。台湾盛行宵夜。这是受日本风俗的影响。但台湾宵夜的饮食习惯与大陆基本相同。在早点方面,台湾的早点与大陆基本相同。嗜好:嚼槟榔 民以食为天。饮食最能反映一个地方的文化特征。迷信:庙。台湾文化的主体是大陆文化。但台湾还有原住民文化等其他文化。但这不能否定台湾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中国各个地区的文化都有自己的地方特色。

从另一方面,来自大陆的话剧四世同堂的成功演出也可看出一点。

由国家话剧院创作演出的大型话剧《四世同堂》10月30日在台北中山纪念馆隆重首演,老舍先生的这部名著问世六十多年后第一次以话剧的形式搬上了舞台。本次演出是国家话剧院首次尝试“大陆排练、台湾首演”、新作品首先为台湾同胞服务的剧目排演新模式。同时,也是大陆赴台演出团体首次采用两岸紧密合作的商业运作模式,实现了全票房销售,该剧首轮在台北共演出三场,票房销售已超过90%,票房收入新台币700万元,观众人数超过6500人。家级文艺作品的优秀品质在台湾获得了社会关注和市场效应的双丰收。

以老舍先生在这部作品里诠释了中国人家庭观念的至高境界——“四世同堂”,是值得每一个中国人珍藏的民族记忆。祁老人、瑞宣、大赤包、冠晓荷等一系列栩栩如生的艺术形象,至今传读不衰,历久弥新„„话剧《四世同堂》历经三年多的酝酿、筹备和三个多月的精心排练,凝聚了国话人的诸多心血。老北京的四合院、演员们地道的“京片子”、风味浓郁的北平生活画卷,让台湾同胞领略到了老北京文化的魅力。

两岸文化的异同及发展趋势

化师一班

***

季明中

一位年逾古稀的台北观众看完演出后激动地表示:“这部话剧很生动,好像看到了活的历史,能感受到两岸同胞在抗日战争年代同仇敌忾的情感。这是一部伟大的作品!” 一位学习戏剧的台湾研究生说:“整出戏很有历史的纵深感,演员的表演也功力十足!尽管台词都是不折不扣的‘京片子’,但接受起来完全没问题,共同的历史记忆和情感也能激发出共鸣。”著名老艺术家、主演雷恪生首演当晚邀请了生活在台北、已经87岁高龄的堂兄雷怡生一家人来看戏,并激动地告诉观众这是他俩分别六十多年后首次在台北见面,他在谢幕时含着泪对哥哥说:“等我完成了演出任务,一定到你家去看你!”这一感人的场景引起了全场观众的强烈共鸣。

为了有效延伸此次《四世同堂》赴台舞台演出的场景,增加观众的参与体验活动,拉近当地观众与历史的距离,更加全面的诠释原著的内涵,提升演出的感染力,国家话剧院联合北京市西城区人民政府,借助西城区区域内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于演出同时在台北中山纪念馆举办“新城旧影中的京都印象--老北京文化展”,与剧目演出相得益彰。展览分为实物展区和多媒体互动展区,参观者及观众不仅可以观赏到,还可以与来自北京市西城区的内画鼻烟壶、脸谱绘制、毛猴、七巧板、剪纸、面塑、皮影等7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民间艺术家进行互动式表演。首次以“剧目演出+文化展览”的形式,把原汁原味的老北京风情展现在台湾同胞面前,真正体现出“观《四世同堂》、享文化大餐”的理念。“老北京文化展”也成为一次以市场方式运作的、文化展览与文艺演出融为一体的文化交流。

演出结束后,国民党名誉主席连战等人赶往后台,看望了全体演员并发表了讲话。连战在讲话中说,老舍先生是我们大家都很尊重、也很尊敬的一位作家。抗战的时候,我在重庆念小学,也就是你们剧中演的这段时间。这是我们中华民族最黯淡的一段时期,我们在尊重历史的大前提下,能够把中华民族共同的牺牲、奋斗记住,流的血、流的汗就没有白流。这是我们这一代人,也是给我们下一代人的一个最好的教育。在两岸大家共同努力,走和平发展的道路的时候,演这样一出戏,我觉得有非常深刻的意义。第一感谢大家,第二祝福大家,第三希望好戏以后能常来演,谢谢你们!

由此不难看出,两岸文化是有很多的共同特点的,并且是受到两岸人民共同喜欢的。对于这同祖同宗的文化,是必将走向和的,但又不是完全的相同,正如中国古老的哲学思想,君子和而不同。这也必将是海峡两岸文化的最终走向。

参考书目:王保国.文化纽带与国家统一——以中原文化为中心.河南师范大学学

两岸文化的异同及发展趋势

化师一班

***

季明中

报.2006,33(3)李文.妈祖信仰与海峡两岸的文化同缘关系.鹭江职业大学学报.2003,11(4)孔文祥.国共两党对中华文化的态度及两岸关系的传统文化底蕴.中共山西省委党校学.2006,29(3)

两岸文化的异同及发展趋势 化师一班

7.浅谈中国民歌与黄梅戏的异同 篇七

第一, 中国民歌的起源:民歌是起源于或流传于一个国家或地区的老百姓中间并成为他们独特文化一部分的歌曲, 是民间文学的一种。中国先民在生产劳动中创造了最早的民歌——劳动号子。

黄梅戏的起源:黄梅戏的起源最早可追溯到唐代。据史料记载, 早在唐代时期, 黄梅采茶歌就很盛行, 经宋代民歌的发展、元代杂剧的影响, 逐渐形成民间戏曲雏形。

第二, 民歌的发展历程:它产生于劳动人民长期的社会生活和劳动实践之中, 是劳动人民的集体创作。民歌是经过劳动人民长期而广泛的群众性即兴创作、口传心授在世代相传中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黄梅戏的发展历程:黄梅戏与民歌的发展有相同的地方在于他们都是在劳动人民长期的社会生活和劳动实践中产生的, 带有群众性的即兴创作。创造者为最早的一些农民、手工业艺人, 包括竹木匠、织工、裁缝等, 他们用山歌、茶歌等结合旱船、龙舟民间歌舞形式在庙会或过年时演出、演唱。他们没有固定的表演团体, 慢慢地形成相对固定、人员很少、业余或半职业的班社黄梅戏表演团体。和民歌一样, 由于当时人们不会识谱, 传统的黄梅戏都是以口传心授的方式在世代相传中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二、黄梅戏与中国民歌在唱法上所采用地方语言色彩运用上的异同

语言的地方色彩也是构成作品独特的一个重要因素, 若在民歌或戏曲中增添浓郁的地方色彩会使整首民歌及戏曲变得更具有民族特色, 所以我们会看到民歌和戏曲会含有浓郁的地方语言色彩在内。通过阅览书籍和资料, 发现不论是黄梅戏还是我国的民歌, 两者会有词曲大同小异同宗的现象。

三、主题、体裁及角色表达, 黄梅戏与民歌的异同

黄梅戏通过不同剧目想要表达不同的含义, 则会有不同的角色行当, 通常有正旦、小旦、小生、小丑、老旦、花脸、正生等不同的角色。民歌不会有戏曲这样的角色分工, (除表演性的民歌或歌剧) 涉及角色, 但一般就是很直接、通俗易懂, 直接用歌词内容来表达角色的情感, 用声音来描绘故事及意境。而黄梅戏则会用到许多道具及人物的分配, 用肢体语言及演唱、表情等来向观众述说故事, 其内容更加丰富, 时间、空间上更长、更大。

四、黄梅戏和民歌唱法、唱腔、音色上存在的异同

黄梅戏在唱法上和民歌一样也需要动静有致的气韵把握, 旋律线条需要流动及强弱对比, 具有优美的旋律线条, 例如黄梅戏的一代宗师严凤英, 她的音色柔而不媚, 甜而不腻, 宽松自然的发音中略带沙哑, 而且还带有很浓的乡土气息, 具有独特的个性和超群的魅力。而民歌也是一样, 我们在演唱时也需要气息的自如、管道的通畅、头腔共鸣这三者统一。再用说话时的感觉带上情绪演唱曲目, 表达其作者内心所要表达的情感及内容。在黄梅戏中所提到的脑音, 其实就是我们所说的头腔共鸣, 高音时用假声来演唱, 是通过鼻腔传入头脑去找其共鸣点, 才能使声音具有穿透力, 到达最高点, 而黄梅戏也会运用其假声来演唱。当今社会黄梅戏也在寻求和探索科学的方法来替代传统中的一些不足, 也会采用民歌发声方法中的真假声应用, 使唱法更加规范。如黄梅戏大师王少舫, 以前是职业京剧演员转业到黄梅戏, 他以扎实的京剧唱法为本, 对黄梅戏的男声唱法进行了有益的改造, 这种唱腔引进了京剧的片段, 更侧重于唱法上的规范, 这使黄梅戏有了更大的突破, 从中受到启发, 我认为在民歌的民族唱法中, 用民族唱法的声音来演唱, 当到一首歌曲的高音时, 可以把声音往后咽壁靠, 会使声音更加饱满, 不会感觉十分僵硬, 这就是在民歌民族唱法中运用西洋美声的状态。这样中西结合, 会使声乐有突破进展, 并没有破坏民族唱法优秀的一面。

五、黄梅戏完善自己的唱法, 吸收民歌中的科学唱法

新时期的黄梅戏唱法, 既是从学习吸收严凤英和王少舫唱法的优长处着手的, 又是从他们唱法中的不足之处寻得突破口的。严凤英的唱法, 不足之处在于缺乏爆发力, 尤其高音区不堪重负。由于以往教唱不够重视发声的科学性, 学员凭着本身的声音条件, 用“吊嗓、喊嗓”来练声。“吊嗓”是指在乐器伴奏下练唱, “喊嗓”是指无伴奏、无规定音调地发声、念白和唱腔。这种练声方法本身是无可非议的, 问题在于缺乏系统的科学理论。因此, 发声有一定的盲目性。戏曲演员的发声, 常见的困难有气短、低音难、高音难、音量变化难、音调不准、欠共鸣、声音无弹性、音色欠优美:闷、扁、直、虚、挤、尖、白、浑等;有的演员声带容易疲劳等。因此, 了解科学发声原理是提高演唱质量的必由之路。所以继严凤英和王少舫之后, 出现了一批出色的黄梅戏青年演员如马兰、黄新德、吴琼、韩再芬等。

六、黄梅戏与民歌对共鸣的运用

在黄梅戏演出中, 观众看见黄梅戏演员面部表情并没有像美声唱法那样的夸张, 但能自如地演唱, 并能把高音自如地演唱上去。它和我国民族唱法一样需要面罩, 也就是用呼吸支持得到共鸣靠前, 这就是所谓的面罩, 这样才能使我们找到共鸣, 使声音科学地到达最高点, 而不是喊出来的声音。但面罩的感觉也因人而异, 我国的声乐大师沈湘认为, 有好的音色还要有好的共鸣, 必然是集中的, 同时还会有别的感觉。沈湘老师的感觉不只是面罩、眉心等共鸣, 他认为是整个头腔后部、上部都有共鸣, 唱对了声音会有抱团的, 在身上、嗓子里有个劲儿是涨的。说了这么多的共鸣, 何为共鸣?共鸣就是各发声共鸣腔的配合, 以及与气息、咬字等各器官运动的协调达到共鸣。这样的声音才可能亮而不尖、暗而不空、响而不炸、轻而不闷。

七、对音色的处理及审美

为什么黄梅戏和民歌中的民族唱法一样也会采用很亮的音色, 那是因为都注重了共鸣, 这样才会使人觉得有穿透力而不是暗的。但是也要适量, 过亮的音色会使声音变得炸、尖, 并不是美。

八、科学地运用气息

每次听到黄梅戏时, 给人的感觉是为什么气息那么长, 还能很自如流畅的演唱?在民族、美声唱法中也有许多歌唱家唱歌时气息运用巧妙, 他们科学地运用气息, 气息在肋下本质是胸肌放松横膈膜对于肺部的支持, 然后放松在演唱时需要气息下叹。吸气则是处于延续状态保持状态, 气息才会流畅如波浪线条一样有起有伏、有强有弱、有感情、有叙说性, 能向听者表达作者内心感情, 通过字面意思表达作者的感情和歌曲及戏曲的意境。

九、黄梅戏与民歌民族唱法舞台表演和角色上的异同

对于舞台表演, 这是戏曲中不可忽视的环节, 戏曲要求做、唱、念、打, 和声乐不同。民歌民族唱法虽然没有戏曲那样丰富多彩的肢体语言, 但也会有手势、眼神、动作等来向人们传达。黄梅戏中独唱是很少的, 基本上都是剧中出现很多不同的角色来演绎故事, 通过道具、服装等来表演。而民族唱法也会运用到戏曲中相类似的东西, 例如:在声乐中也有手势的运用, 可以给表演者增添舞台亮点, 也可用动作抒发感情做到声情并茂。在黄梅戏演员演唱剧目时也会用肢体语言来表达其人物的内心世界。在舞台表演和角色运用方面戏曲更为注重。

参考文献

[1]胡芝风.戏曲舞台艺术创作规律[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 2005, 9.

[2]龙军华.科学歌唱方法[M].上海:百家出版社, 2006, 9.

[3]冯光钰.中国同宗民歌[M].北京:中国文联出版公司, 1998, 3.

[4]林飞.中国艺术经典全书黄梅戏[M].长春:吉林摄影出版社, 2003, 12.

[5]肖常纬.中国民间音乐概述[M].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7.

8.浅谈文化与文明的异同 篇八

隐喻最初作为一种修辞,吸引了国内外众多学者的注意。对于它的研究最早可以追溯到两千年前的亚里士多德时期,长久以来就隐喻为题所作的著述可以说是汗牛充栋,各路学者除语言学家外还有哲学家、心理学家等也对此领域有所开拓。尤其在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曾出现了席卷全球的“隐喻热”。越来越多的国内外学者将隐喻不仅看作文体特征之一,更重要的是将其视为语言的认知特征之一,隐喻映射着文化,也反映出一种认知模式,而文化又成为理解和诠释隐喻的重要工具。隐喻和文化、认知的关系与相互作用使得我们的语言也更加博大精深。

一、英汉隐喻对比相似之处

隐喻在人的认知过程中起了重要作用,也促使了语言的变化。语言作为文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在我们理解来自不同文化的隐喻时,我们不仅要对两种语言达到一定的熟练度,更要对一种语言所反映的文化有所掌握,而这种文化的了解与掌握是具有现实性的,这也使得彼此沟通成为可能。一方面,我们生活在同一个地球,我们对事物的观察和生活的经历在很大程度上都有相似点,本文一共总结了四点。

1.隐喻所出现的语言单位相似:

束定芳(2000年)曾在其《隐喻学研究》中提出“隐喻是一种以词为焦点,语境为框架的语用现象”。我们也可以从以下不同的语言形式中看出:如a)短语:fruitful work,smooth reply,山脚下 (the foot of the mountain),蚕食 (nibble);b)习语:lion’s share,新官上任三把火;c)典故:a fly on the wheel,惊弓之鸟;d)句子:Time is money,江河日下;e)谚语:Time and tide wait for no man;沉默是金等。

值得一提的是在中文中有这样一种语言形式是英文中没有的,这就是歇后语,它只存在汉语中,如:

泥菩萨过江,自身难保(like a clay idol fording a river hardly able to save oneself,let alone anyone else)

2.相同的认知模式:

随着对隐喻深入的研究,把隐喻作为人类深层的认知机制的观点越来越得到普遍认同。通过隐喻,我们就能借助联系和想象将我们不熟悉的事物用熟悉的事物来辨别。也正是因为人类在认知领域对不同事物产生了相似联想,以致会用这两种事物的相似来解释、评价,表达他们对客观现实的真实感受和情感。

以一种相同的认知模式为基础,我们对人类本身和我们所居住的外部环境有着相类似的见解。因此中国人和英美人创造出类似的隐喻也就不足为奇。这里给出一首有名的诗,以示证明:

Till all the seas gang dry,my dear,

And the rocks melt with the sun:

I will love thee still,my dear,

While the sands of life shall run.

这几句诗出自于彭斯的《一朵红红的玫瑰》。通过运用短语“All the seas gang dry”和“rocks melt with the sun”,作者希望通过时间上的共性来描述一段海誓山盟的爱情。而在汉语中,我们经常也会基于这种共性来歌颂永恒的爱情,这就是成语“海枯石烂”。

3.审美要求:

隐喻其实从侧面反映出了一个人的审美要求。每个人对美的要求是不一样的,它包含并体现了一个人的社会生长环境,环境不同,人的感受也大相径庭。隐喻,作为一种生动的语言形式,巧妙地呈现出了事物的本性,从而达到了形式和内容的完美结合,而正是这一点产生了语言的美。笔者认为,中英隐喻共享了至少两个审美标准:

(1)载体必须通俗

应用隐喻的目的之一就是使枯燥的语言变得生动,使晦涩的寓意变得简单,使抽象的概念变得具体。如果载体不够通俗,那么隐喻也就没有价值了。如:

鸿渐你近三十岁的人了,自己该有分寸,照理用不到我们背时的老古董来多嘴。

Hung-chien,you’re almost thirty now.You should know how to behave yourself.You shouldn’t need outdated‘antiques’like us prattling on.(Kelly&Mao 2003)

这里,“我们”是主体(tenor),“老古董”是载体(vehicles),不论是中国还是英美国家,都可以表示“老旧的事物”,而且都是生活中可以见到的实物,因此这一对应的翻译“antiques”也能够是英美人士感到语言的简洁和生动。

(2)载体必须新颖

王尔德曾经说过,第一个用花来形容美的人是天才,第二个这样做的人就是笨蛋,如果有第三个人还这样做,那他就是个彻底的白痴。从中我们可以看出,载体的新颖使得隐喻增色不少,也正是隐喻存在的价值。不仅英国诗人这样认为,在中文诗歌里也有所体现。如在余光中著名的诗歌《乡愁》中,作者用了多个新颖的载体(邮票、船票、坟墓和海峡)来说明一个本体(乡愁),从而道出了漂泊海外的游子不同时期的真实情感,正是这种新鲜感使得诗中每个隐喻都变得贴切而传神。

4.相同的喻体选择

虽然中英语言不同,但我们在选择载体时却有着相同的倾向。笔者认为有这样三种倾向值得一提:

(1)和人体有关

在中英两种语言中,有这样一些表达都用到了与人体有关的载体,如中文当中我们会说“瓶颈”(bottleneck)、“山脚”(the foot of the mountain)、“心肝”(sweet heart),在英文当中也有“ask for sb.’s hand”(向某人求婚)、“foot the bill”(付账单)的表达。可能这些载体出现在不同的场合,但相同的是他们都与人体的某个部位有关,针对这一点,王逢鑫(2002)教授在其文章《身体隐喻:构词理据、功能变换、冗赘与错位》有过充分的解释,在此不做赘述。

(2)和自然界的事物有关

远古时期,由于知识的匮乏,人类只能对自然怀着敬畏之情。而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人们逐渐了解并适应了周围的事物,使得一些隐喻中的载体与自然界的事物有关。如:

a.milestone(a very important stage or event in the development of something)

b.松(pine),竹(bamboo),梅(plum blossom)a man of noble character;a man of virtue

(3)和自然界的现象有关

以上两种载体总体来说都是与事物有关,而第三种我们选择的载体却跟自然界的现象有关。如:boil,bloom,bombard,mushroom 等,这几种现象如“沸腾”,“狂轰滥炸”,“雨后春笋”等在中文里也存在着作为隐喻载体的情况。从以上三类载体的选择上,我们可以看出中英隐喻的某些共性,或者说人类认知的某些共性和中西方文化的相似之处。这主要是因为无论是哪个民族,所接触到的是相同的自然母亲。

二、不同之处

中英隐喻除了以上相似之处以外,在很多方面也表现出不同的特点。比如说,由于地理位置,宗教信仰,价值观念,和政治体制的不同等,不同的国家有着不同的文化,所有这些不同又直接取决于人们的思维模式和价值取向,而这也就成为了中英隐喻产生不同的主要原因。

1.不同的宗教观念和神学体系

中国文化受到佛教、道教和儒家思想的深刻影响,而英美国家一直信奉着基督教,在他们的观念中希腊神学起着重要的,我们可以看看以下例子:

A.中文

a.做一日和尚撞一日钟(from Buddhism)-go on tolling the bell as long as one is a monk (do the least that is expected of one;take a passive attitude towards one’s work)

b.圣贤书(from Confucianism)-Books written by the sages or wise men

B.英文

a.Eden(from the Bible) the happy place

b.a Pandora’s box(from Greek mythology) the root of disaster

2.不同的风俗习惯

文化的不同体现了不同的风俗习惯,比如,“龙”在东西方文化中有着不同的含义。在中国人看来,“龙”是能呼风唤雨的神物,它能上天入海,有着各种神力,在中国文化中它代表神圣、高贵、吉祥等,是我们中国人的图腾。相反,在西方国家,虽然“龙”也代表着力量,但人们一般将它视为凶残的野兽,是邪恶凶猛的妖魔,也就经常作为撒旦、魔鬼和女妖的化身。

风俗习惯的不同还有其他的体现,如在颜色上。在中英两种语言中,颜色所产生的联想意义有很大的不同。比如,“蓝色”在西方文化中忧伤、消沉,而在中国人的心目却没有这种基调。“红色”是中国人的大爱,代表着幸福、温暖、吉祥和欢庆和其它含义,如中国人常说“红颜”(a beauty),“红包”(gift money),“红白喜事”(weddings and funerals)。 然而由于一些欧洲国家斗牛的传统,西方人将“红色”看作凶兆,如红色的旗子是用来激怒公牛用的“恼人的事物”。同时他们也认为红色是血的象征,因此也代表血腥、恐惧和残忍等,如,“paint it red”(把事情描述的骇人听闻),“go into the red”(出现赤字),和“go red”(赤化,成为激进派)。

3.不同的地理位置

中英两国的地域特征有着明显的不同。英国有大不列颠岛和众多小岛构成,四周被海所包围,所以英国人大都擅长海上航行,并使得英国一度成为海上霸主,也正因如此,英语中有很多隐喻都和大海、远洋航行有关,如英语中用“at sea”表示茫然,不知所措。位于远东的中国是一个大陆国家,也是一个农业大国。所以中国人熟知与农业有关的词汇,也就出现了很多与此相关的隐喻,如中文当中有这样几句话“留得青山在,不愁没柴烧”,“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三、结语

作为一个特定群体认知系统当中的重要一员,隐喻充斥于我们的日常生活中语言应用。当我们在描述一个既定的事物时,我们总是尝试用另一个事物来解释,这就是一种隐喻思维。在跨文化交际中,隐喻往往给两种语言的交流带来困难,因此对隐喻准确和充分的解释也就显得相当有必要。本文一开始从隐喻的定义出发,简要的说明了隐喻研究的发展,着重从认知和文化角度分析了英汉隐喻的四点相同和三点不同。笔者希望从本文对隐喻所作的粗略探索中,使更多的翻译工作者和文化交流者能够更有效的利用原文读懂“隐喻”,尤其从认知和文化层面。同时也希望对二语习得和英语教学有所帮助。

[1]束定芳.隐喻学研究[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

9.浅谈文化与文明的异同 篇九

学院:文学院

班级:1106班

姓名:张美婷

学号:112040036

客家文化内涵

客家文化是中国南方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千百年以来,客家人极力地保留着自己独具魅力的文化,使客家文化既传承了中华民族优秀的汉族文化,又与时俱进地创造出了丰富多彩的文化。

客家文化作为岭南文化的重要支流,和广府文化、潮汕文化一样,都是古代南粤土著文化与中原汉族文化在上千年的相互融合中产生的相对稳定的文化。同时客家文化也同其他文化一样,存在很多文明、不文明、非文明现象。现在我们就来谈谈这些现象:

1、文明现象——团结、崇文

团结指内外两方面的团结互助精神。客家人无论是安处家园,还是身处异国,偶遇客家人,都能表现出声应气求,互相提携的义举。客家人无论迁徙到海内外任何一个新地方,都要和当地人友好相处,共同建设。首先要尊重当地人,尊敬他们为开发当地,世代作出不懈的努力,才有客家人立足安身之地。

崇文精神指客家先民把中原先进的文化带到南方来之后,客家华侨又把客家地区的教育文化发展推进了一大步。客家男子志在四方,或在国内仕途和文化事业找岗位,而更多是出国经商。男子往往读完小学、中学便离家到南洋谋生,因此毕业后必须学会打算盘,会记账写信,略懂一些外文。而热心桑梓教育事业的华侨又捐款修建校舍,添置图书仪器及颁发奖学金,迄今不断。这是客家地区文化发达的原因。

2、不文明现象——重男轻女

在客家人这里,比如兴宁、五华等地区,生了女儿只有摆满月酒,但是生了儿子就不会摆满月酒,而是要办“上灯”大会,摆酒请客,邀请亲友前来庆祝。在那天,凡是家中添了男丁的人家就要在祖屋或祠堂挂上花灯,向祖先禀报家族中又添了新成员,同时祈求祖先庇佑他健康成长。“上灯”这种重大仪式,是与女孩子无关的,她们也没资格在族谱里占一席之地。

在以前,客家人“上灯”时,在家族的庆祝宴席上,女性是不可上座的,只有男性的族人方可入座,包括现在很多族里的大型聚会,虽然女性被允许参加,但是女性是不可以跟男性同桌吃饭的。

3、非文明——注重养生保健

客家饮食民俗中的养生保健意识尤为鲜明。客家菜用料讲究鲜嫩,讲究野生、家养、粗种;加工讲究煮、煲、炖,讲究粗刀大块,不破坏食物营养与纤维;烹调讲究原汁原味,不使过浓佐料,清淡可口,利于消化;膳食讲安搭配,讲究效用,多用药材调理阴阳,清降补泻,并根据时令增减食物品种。所有这些,都反映出客家人在千百年的生活实践中,勤于探索养生之道,善于总结保健经验,注重利用自然中潜藏的科学道理。

10.浅谈文化与文明的异同 篇十

十二生肖词汇英汉概念隐喻的文化异同

汉语十二生肖是中国人特有的`一种表示出生时间的方式,相当于西方的黄道十二星座.而有关十二生肖词汇的文化内涵是丰富多彩的.本文引用“概念隐喻理论”探讨英语文化中与十二生肖词汇相对应的表达方式的文化内涵异同,并且分析了其存在的原因.

作 者:王莉 作者单位:武汉职业技术学院旅游与航空服务学院刊 名:成功(教育版)英文刊名:SUCCESS年,卷(期):2008“”(6)分类号:H3关键词:十二生肖 概念隐喻 文化异同

11.浅谈文化与文明的异同 篇十一

一、《速度与激情》系列电影所体现的价值理想

《速度与激情》以Dom家族的组成与分合为故事发展的主要脉络,随着故事的发展,Dom家族由最初的Dom、Letty、Mia三人,逐渐加入Brian、Roman、Han、Gisele、Tej等人,成为一个集幽默、乐观、坚强、高科技为一体的赛车家族。这些人拥有各自的特点,如Dom仗义、坚毅;Brian聪明果敢;Roman幽默爱唠叨。这些性格各异的人因为赛车而走到一起,成为一个融洽和谐的家族,彼此相依相助,在危难之中始终不离不弃。从故事的人物设置和剧情来看,《速度与激情》体现了以超越种族的家庭温情、追求自由至上的个性特征以及不断突破的冒险主义精神。

(一)超越种族的家庭温情

家庭温情一直是《速度与激情》系列电影的核心之一,影片中的爱情、友情在最后都升华为亲情,这种亲情是一种福祸相依、荣辱与共的患难扶持之情,也是《速度与激情》系列的主要主题。《速度与激情7》开拍,主创们回归一开始的小木屋,在采访中范迪塞尔说:“你会看到,只属于《速度与激情》系列的亲情,这就是你们为什么这么喜欢这个系列的原因。”是的,不得不承认,我们如此钟爱这个系列,追随他们的激情脚步长达十几年,除了影片视觉上所呈现出来的极度震撼与快感之外,最重要的就是它体现出的浓浓的亲情,这种亲情有血缘亲情,有深挚的爱情,还有志同道合的友情。这些情感是纯粹的,是人物之间心灵的高度契合,是跨越种族之间的彼此信赖与相守。而Dominic赛车家族的这种家庭温情在《速度与激情7》中展现的最为淋漓尽致。[1]电影开始回归最为平静的家庭生活,Dom和Brian讨论着Han从东京寄来的包裹,而这种温馨却被一个电话完全给打破了,包裹爆炸的那一瞬间,就意味着Dom家族又要为保护自己的家人而开始战斗了。Dom亲自到东京带Han回家,在Han的葬礼上,Dom说:“只要我们住进彼此心里,死亡便不再是分离。”英国诗人托马斯·康沫尔的这句诗很恰当的表现了Dominic家族彼此之间超越种族的亲情。而家人这个概念,也反复在《速度与激情7》中体现,如Dom在面对大反派德卡特·肖时说:“这里没有所谓的朋友,我有的是家人。”在Dom家族的意识中,家人显然是最重要的,甚至超越了赛车带来的快感与冒险带来的激情。因而,在影片的结尾,Brian选择回归平静的家庭生活,这虽然是导演在主演Pual出事之后的无奈之举,但也反映出影片对于家庭温情的追求。Dom和Brian在分开的十字路口,各自向着不同的方向行驶,导演最后给Dom的自白:“无论你身处何方,无论是四分之一英里的赛道,还是绕了大半个地球的距离,我们人生中最重要的东西就是生活在同一屋檐下的人,就在此时,就在此地,你永远在我身边,也永远是我的兄弟。”

(二)追求自由至上的个性特征

自由至上也是《速度与激情》系列的一个重要特征。主人公们只要启动了赛车,他们就可以在自己的人生赛道上自由奔驰。对于他们来说,赛车不只是一种追求激情的工具,更是他们获取自由的必需品。Brian爱上赛车,是因为在赛道上无拘无束的奔驰可以让自己获得内心的自由;Roman答应帮助Brian一起破获卡特国际洗钱的案子,是因为想要洗清自己所有的案底;Dominic家族冒险到警局截取1亿美元,是因为需要金钱换取新身份,展开全新的自由人生。Dominic家族是一群难以用大众的是非观来评判的侠盗,他们截取的财物都是不义之财,他们有着自己判定是非的道德体系和依据,他们对权威不屑一顾,他们宁愿牺牲自我也不对恶势力与强权屈服。在《速度与激情1》中,Dom说:“在那十秒钟里,我是自由的。”那风驰电掣的驾驶中,那飞跃火车的一霎那,不是没有一丝恐惧,但更多的是对自由的渴求。

Dom的自由至上的个性除了表现在对人身自由的追求上,还表现在对自由精神的追求方面。Dom家族从来没有专制权威,每个人都有各自的特征,他们来去自由,言论自由,做事风格各有不同,有时则完全凭自己一时的冲动。他们在与警方合作的过程中,并不受警方的控制,而是完全按照自我意志行事,这是合作的前提,也是取得胜利的关键。这种像风一样的自由飞驰,像鹰一样的自由飞翔,是电影体现出来的重要主题之一。

(三)不断突破的冒险主义精神

勇气是胆量,是智慧,是自信,是Dominic家族不断突破的冒险主义精神。赛车本就是一种冒险运动,而这些把赛车玩到极致的人显然不满意局限于仅在赛道上的奔驰,从《速度与激情1》到《速度与激情7》呈现出了一次胜过一次的冒险场面。从最初的飞跃火车,到开着汽车从飞机上降落,再到Dom飞车撞击飞机,以致最后Dom和Brian驾车两次飞跃高楼之间,从理论上来说,这些人类极限的动作很难达到,但在《速度与激情》系列中这些都成为了现实。从2001年《速度与激情1》中飞跃火车开始,这个系列的电影就一次次在寻求视觉上的突破,难度颇高的任务在飞车家族的任务不是没有让飞车家族担忧,例如在《速度与激情7》中从飞机上降落时,Roman迟迟不敢行动,Brian也曾面对前途未卜的命运与Mia告别,但这些惊险与困境却激发了他们的荷尔蒙,带给他们极致的快感。可以说,这些人天生是为了赛车而生,他们的天性中有着不断突破的冒险主义精神,这也是他们越挫越勇的原因所在。

二、 中美对当代理想与价值的追求

中美两国虽然政治意识形态不同,但在理想与价值的追求方面也存在着许多共同点,如对家庭的守护、对自由的追求与对正义的坚守。

中国人的家庭观念很强,血缘关系,亲情伦理,在人们的意识之中根深蒂固,而维持这种家庭关系的最重要的纽带就是血缘。[2]当代中国人虽然逐渐摆脱了《大宅门》中的那种封建家长制,但父母与儿女之间的关系仍是紧密相连、祸福相依的。即使儿女成家,另设门户,但赡养父母、侍奉父母仍被视为自己应尽的义务和责任。而在父母的眼中,无论子女是否成家立业,都依旧是孩子,要关心他们,照顾他们,这也就是为什么中国会出现这么多的啃老族。而在美国,家庭同样为视为生活的最重要组成部分,但这种对亲人之间的爱,却是一种更为开放式的爱。例如,子女成年之前,父母对其呵护有加,然而一旦子女成年,他们就被视为独立的个体,父母便不再抚养他们,而子女也不会被强制赡养父母。因而,在美国几世同堂的情况很难见到。在对于家庭这个概念理解上,中美文化对其的诠释也不相同。中国对亲人的理解是以血缘亲情及爱情为纽带的家庭成员组成, 而美国则认为除了血缘亲情与爱情之外,在同一片屋檐下生活,具有共同的追求的人亦可称之为家人。这也就是《速度与激情》系列中所体现的家人亲情。他们来自不同的地方,但是却因为共同的志向与爱好彼此相扶,这种感情是超越友情的亲情。

自由永远是一个值得人玩味的话题。自由是人类共同的追求,无论是美国诗人惠特曼的“要自由地驰骋!自由地爱!无所顾忌地狠狠地猛冲”这样的对自由的狂热呐喊,还是裴多菲的“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两者皆可抛”的豪情壮语,对体现了人类对自由的无限向往与追求。对于中国人来说,与几千年专制作抗争的过程也是追求自由的过程。但中国人追求的自由往往是一种相对的自由,我们提倡在合理范围之内的个人自由,这种自由要受法律法规与道德规范的限制,抵制以牺牲他人利益为前提的个人绝对自由。而在美国,这种对个人绝对自由的追求却是无止境的。例如,在《速度与激情》中,Dominic为了体验极速快感,往往对整个城市造成毁灭性的的灾难,这种自由在中国人看来显然是不可取的。[3]美国人的自由是一种追求天性的自由,因而,他们希望不断冒险,寻求刺激。而中国人的自由是一种限制在集体主义之内的自由,因而,我们很多时候要放弃自己的一些自由冲动以维护社会、集体的安定团结。

此外,在对正义的理解上,中美两国具有一致性。对国家社会造成极度危害性的做法都是非正义的,那么,拯救大众与惩治恶势力显然就是正义的。但是,中美两国在对待惩奸除恶上的态度却存在很大的差异。中国不提倡以暴制暴,而是提倡依照法律的规定惩治违法分子。而在美国大众的意识中,违法并不一定是非正义的,很多时候,官方也是一种非正义的代表,因而,对待这种非正义的事情或人,就要以暴制暴。这种意识在《速度与激情》系列中也体现的淋漓尽致。《速度与激情5》中,巴西警察局成为保护黑帮老大不义之财的据点,而Dominic家族为了夺取这些钱财不惜毁灭了数条街道,最终作为美国外交安全局行动组组长的霍布斯最终释放了Dom,这也体现了影片对于正义的理解与认知。

三、 中美价值与理想价值差异的原因分析

中国人拥有五千年的文化传承,在这种文化传承的过程中,形成了以儒家礼教为核心的礼法制度和等级制度,虽然当今社会始终对于封建思想持批判态度,但这种礼法可谓是深入人心,影响着当代的中国人,表现在尊敬长辈、孝顺父母、爱护子女,遵守公共秩序等方面。因而,我们虽然也认为《速度与激情》中的场面刺激,但却绝不会推崇这种做法,原因很简单,为了达成一人目的或一小部分人的目的而破坏公共利益的做法,是一种自私自利的选择,不符合中国的礼法规范。此外,和谐思想与“仁”的思想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精髓,一直延伸至现代精神文明建设。所谓和谐思想,就是个人与社会、个人与自然之间的融洽相处,具体表现为包容的态度、宽容的气质以及共生的意识。对待不同的文化思想要兼容并包;对待他人的错误要宽容原谅;对待自然与社会要关怀爱护。而所谓“仁”,即是“仁者爱人”,就是要求我们对周围的人友爱。在和谐思想与“仁”的思想的影响下,中国社会主体反对以暴制暴的举动,而支持礼让宽容的态度。为了达到和谐共生的目的,我们反对个人的绝对自由,而是倡导一种集体主义精神,我们反对冒险主义,而支持一种稳妥、破坏性小的措施。

而美国作为一个多民族的社会,自建国之初起,就以自由为宗旨。可以说,自由、个体主义是美国人价值理想追求的根本。美国独立战争摆脱了英国的桎梏,但英国辉格党所推崇的追求个人自由的精神与理念却得到了美国建国先贤们的共鸣,因而,自由与个体主义是美国建国之初的根本理念。[4]此外,从美国民众的构成来看,主要是由原住民、从欧洲逃过来的革新派教徒组成,这些人都是白手起家,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在荒芜广袤的土地上,建立一个全新的、没有政教合一的教会权威限制的国度。而美国内战进一步推动了美国自由主义的发展,个人能力与价值得到尊重与重视。因而,在当代的美国,类似《蜘蛛侠》《速度与激情》这样的个人英雄主义的影片有很多,且广受观众喜爱。此外,美国从建立之日起,其民众就是由不同的种族、来自不同地域、不同国籍的人所组成的,因而,美国始终倡导一种民族包容的精神,这种包容精神在当代美国甚至衍生出一种极端:一种是扮演维护世界和平的世界警察角色。因而,在《速度与激情》系列中不断出现Dominic家族在北欧、墨西哥、东京等地与黑暗势力对抗,维护“正义”。

《速度与激情》系列影片中的第七部在中国的票房是最高的,但就影片的制作水准来说,其仍略逊于第五部与第六部。之所以获得如此的票房佳绩,最重要的原因不外乎影片对于家庭温情的完美诠释,这种家庭温情符合中国观众的审美口味,触动了中国观众的心灵。虽然中美在理想与价值的追求上有着较大的差异,但不可否认的是,人类情感的通共性往往可以打破这种价值观念上的差异,达到一种情感的共鸣。《速度与激情》系列电影大概就是如此。

参考文献:

[1]张娟.美国电影文化软实力研究[J].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2011(12):60-65.

[2]赵雪丽.《速度与激情》系列影片:视听盛宴与人文关怀[J].电影评介,2014(20):43-44.

[3]陈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中国文化[J].改革与开放,2013(12):188-189.

上一篇:关于请假制度的管理规定下一篇:阿克苏市同和医院医疗质量管理半年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