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分层教学课题

2024-12-08

课堂分层教学课题(精选15篇)

1.课堂分层教学课题 篇一

《小学数学分层教学》课题实施计划

裕民县第一小学

杨丽娇

一、本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在教学中,从好、中、差各类学生的实际出发,确定不同层次的目标,进行不同层次的教学和辅导,组织不同层次的检测,使各类学生得到充分的发展。

1、学生分层:在教学中,根据学生的数学基础、学习能力、学习态度、先天因素、兴趣爱好、家庭条件等非智力因素,通过课堂教学、课余观察、家访查档及与其他学科教师的会诊交流等途径,在对学生一个月的全方位考查的基础上,按教学大纲所要达到的基本目标、中层目标、发展目标这三个层次的教学要求,将学生依上、中、下按1:6:2的比例分为A、B、C三个层次:C层是学习有困难的学生,B层是成绩中等的学生,A层是拔尖的优等生。

2、备课分层:针对不同类型的学生提出不同的教学要求,设计教法,设计分层练习。具体做法:①了解差异,分类建组。②针对差异,分类目标。③面向全体,因材施教。④阶段考查,分类考核。⑤发展性评价,不断提高。

3、讲课分层进行:课堂教学的基本结构分为:分层设疑──看书自学──尝试练习──教师分类指导──归纳小结──分层作业。上课时,分层提出思考问题、启发思维,分层钻研、尝试练习、分类指导,然后在教师指导下对本节课进行归纳小结,强化学习重点,强化分层训练,正确处理“优、中、差”三者关系,做到有同有异、有分有合、分合有致。

4、作业、练习分层:课内外作业,分基础题、综合运用题,基础题全体学生必须做。对差生应该强化练习,优生 “吃不饱”时,适当补充一些综合运用题,使不同类型的学生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

5、课内课外分层指导:因人因组而异,在对学生进行学习内容、学习方法、学生特长学生品质的指导,辅导时,对差生力求坚持面批面改,对优生加强检查督促和提示。对特长生细心呵护重点培养。

6、考核分类检测:每一单元学完后,安排一次过关考核,以课本习题为主,着重基本概念和基本技能,根据A、B、C三层次学生的实际水平,同一份试卷拟定出不同层次的单元测试题,提出不同的要求,供三个层次学生按规定要求自由选择完成,也可直接注明部分题只要求A层学生完成,部分题只要求C层学生完成。

二、课题研究的过程与方法

(一)、准备阶段:2014.10——2015.10 主要工作:收集资料,明确研究目标,通过问卷调查确定分组的方法及实施过程.制定三年的课题计划,交论文一篇,培训心得体会两篇,个人教学随笔四篇。

(二)、对比试验: 2015.10——2016.10 从教学的各个环节上展开研究。将任务落实到每一个课题组成员,明确工作职责,密切合作,保证研究质量;按照设计的教学目标和方法开展教学;在试验基础上总结经验,及时发现不足之处并进行改进,深入研究,形成理论.学生分层:在教学中,根据学生的数学基础、学习能力、学习态度、先天因素、兴趣爱好、家庭条件等非智力因素,通过课堂教学、课余观察、家访查档及与其他学科教师的会诊交流等途径。在对学生一个月的全方位考查的基础按教学大纲所要达到的基本目标、中层目标、发展目标这三个层次的教学要求,将学生依上、中、下按1:6:2的比例分为A、B、C三个层次:C层是学习有困难的学生,B层是成绩中等的学生,A层是拔尖的优等生。对学生进行分层坚持尊重学生,师生磋商,原则上“进则上,退可下”。向学生阐明“分层递进”的思想,让学生真正体验到“分层递进”教学的目标定位在提高全体学生全面素质意义;同时向学生说明这种分层并非固定不变,而是随着学生学业水平的提高和智能的发展据情而变,动态平衡。

教学目标分层:在对学生分层次后,以“面向全体,兼顾两头”为原则,以课程标准、考试说明为依据,根据教材的知识结构和学生的认识能力,将知识、能力和思想方法融为一体,合理地制定各层次学生的教学目标,并将层次目标贯穿于教学的各个环节。对于教学目标,可分五个层次:①识记②领会③简单应用④简单综合应用⑤较复杂综合应用对于不同层次的学生,教学目标要求是不一样的:C组学生达到①-③;B组学生达到①-④;A组学生达到①-⑤。

课堂教学分层:课堂教学是教与学的双向交流,要在努力完成教学目标的同时又要照顾到不同层次的学生,保证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学有所得。在安排课时的时候,以B层学生为基准,同时兼顾A、C两层。课堂教学要始终遵守循序渐进,由易到难,由简到繁,逐步上升的规律,要求不宜过高,层次落差不宜太大。要保证C层“吃得了”,B层“吃得好”,A层“吃得饱”。

布置作业分层:对三个层同学的作业的布置有所不同:C层是基础性作业,B层以基础性为主,同时配有少量稍有提高的题目,A层是基础性作业和有一定灵活、综合性的题目各半。

课外辅导分层:教师充分利用课余时间,积极开展第二课堂,因材施教,给没有过关的C层学生补课,给A层学生增加次竞赛讲座。这样可进一步使C层学生“吃得了”,能奋发向上,A层学生“吃得饱”,能充分发展,形成一种你追我赶的学习气氛。

单元考核分层:每一单元学完后,安排一次过关考核,以课本习题为主,着重基本概念和基本技能,根据A、B、C三层次学生的实际水平,同一份试卷拟定出不同层次的单元测试题,提出不同的要求,供三个层次学生按规定要求自由选择完成,也可直接注明部分题只要求A层学生完成,部分题只要求C层学生完成。

(三)、结题阶段:2016.10——2017.10 主要工作:组织研究试验成果,形成分层教学实施办法,撰写研究报告,申报试验成果

三、完成预期研究成果

1、分层教学要有视频、图片或录像课,两年内保证使各类学生得到充分的发展。

2、在课题实验过程中,教师学习、调查问卷、教师研讨等保留资料存档。

3、论文:把课题实验过程中的阶段性总结、论文、反思等编辑成册,争取在市级以上刊物上发表。

4、结题报告:撰写课题研究报告,力争在省以上刊物、杂志发表。

2.课堂分层教学课题 篇二

《数据结构》是计算机专业一门综合性的专业基础课, 也是网络工程、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信息与计算科学等专业的重要核心课程;同时是程序设计的重要理论基础, 是介于数学、计算机硬件和计算机软件三者之间的一门核心课程。因此本课程的教学不仅要注重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 更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 在巩固学生的程序设计能力的基础上, 能进一步促进学生的大型软件设计和编程能力的提高, 而且其研究方法对工科学生在校和离校后的学习和工作也有着重要的意义。另外, 对于有进一步深造要求的学生而言, 它也是计算机专业研究生入学考试必考课程, 因此如何不断的完善和提高《数据结构》课程教学效果就有着相当重要的意义。

本文从多年教授《数据结构》课程的经验出发, 针对目前实践教学中存在的突出问题, 提出了基于分层教学和课题答辩的《数据结构》为核心的创新教学模式, 希望能共同提高教学水平以推动《数据结构》课程不断向前发展。

二、《数据结构》实践教学现状和原因分析

根据调查, 目前大多数院校《数据结构》实践教学现状不容乐观, 一方面授课教师感觉到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 先修程序设计知识点掌握不扎实, 而《数据结构》实践教学中对程序设计要求较高, 因此实践教学结果不理想;另一方面学生普遍反映学习难度大, 本来理论学习难度就比较大, 而实践课程要求将抽象的理论知识转化为现实的程序运行出来, 因此产生较大的畏惧心理, 导致大部分学生对实践课程望而却步。造成这一现状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本课程高度抽象且学习量大;先修课程基础薄弱;学生学习兴趣下降;实践动手能力差且轻视实践课程。

三、基于分层教学和课题答辩的实验教学改革

1. 分层教学的实验教学基本思想。

分层教学的实验教学基本思想:为了在有限的学时内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要, 不能“一刀切”, 实践形式要层次化, 我们进行了实验题目的分层改革, 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相应的选择, 分层思想如下:实验分为三个层次, 综合性实验, 设计性实验, 验证性实验, 其难度由高到低;综合性实验针对具体问题, 应用某几个知识点, 学生自己设计方案, 并上机实现;设计性实验针对具体问题, 应用某一个知识点, 学生自己设计方案, 并上机实现;验证性实验针对教材上的重要数据结构, 不需要学生自己设计, 将给定的方案上机实现即可。当然为了避免同学在选择题目的时候都倾向选择简单实验, 对不同层次的题目给予不同的权值以区分难度, 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层次的题目。具体实施过程:以单链表实验为例, 实验题目的安排如下:综合性实验的内容是实现约瑟夫环问题;设计性实验的内容是实现集合的交、并和差运算;验证性实验的内容是单链表的抽象数据类型表示及实现。每个层次大概有3~6个不同的实验题目。学生根据自己的能力和水平, 选择合适的题目, 并指导学生区别对待难点、重点和基本点, 使不同水平的学生各尽其能, 体验成功的乐趣。

2. 课题答辩的实验教学的基本思想。

课题答辩式实验教学方法的基本思想是:培养和锻炼学生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科学态度、团队合作精神, 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写作能力、编程能力、组织和口头表达能力。

课题答辩式实验教学打破传统的实验教学方法, 其具体实施过程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科学设置实验学时:打破传统的2周1次, 每次2学时的实验学时安排, 采取相对集中的方法。比如我们把18个学时安排到每个学期的后6周进行, 每周1次, 每次3学时。其优点如下:首先, 随着理论课的深入, 学生对前面所讲内容的理解更加深刻, 有利于安排一些综合性和创新性的实验项目;其次, 实验时间相对集中, 可让实验内容得以连续进行, 尽量减少中断次数;最后, 在前期理论课进行过程中, 学生会发现他们的程序设计语言基础不够扎实, 因而会自觉加以复习。 (2) 打破传统的所有学生做同一个实验项目的做法, 采取分组做法。每个小组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题目, 要求一个小组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一个实验项目, 锻炼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3) 打破传统的学生做完实验提交实验报告就算完成的做法。要求每个小组提交一份实验报告, 但要求小组成员对实验过程进行答辩, 依据答辩情况进行评分, 这大大提升了学生的编程能力、写作能力、组织和口头表达能力。

四、基于分层教学和课题答辩的实验教学的教学效果

对课题完成情况进行评判。采取的方法是进行公开答辩。成立答辩委员会, 委员由各小组组长担任。答辩分两阶段进行:陈述阶段和提问阶段。陈述内容由各小组根据组员分工情况进行。提问则主要由选择同一课题的其他小组成员参与, 这样可以共同交流各小组在完成课题时遇到的问题和解决的方法。答辩过程完全由学生组织和完成, 教师参与指导。各小组的成绩由答辩委员会给出, 各小组成员的成绩则由组长根据组员的工作情况给出。

我们对2010级信息管理专业的学生采用了基于分层教学和课题答辩式的实验教学, 学生普遍反映较好, 不同层次的同学都实现本层次的要求, 且有强烈的成就感, 对《数据结构》课程的理论学习也起到了非常好的促进作用。

五、结语

《数据结构》是计算机专业及相关专业学生必须掌握的专业基础知识, 也是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都很强的课程, 需要利用实验教学的过程来强化理论教学的效果。为此, 必须及时调整教学思路, 形成以培养实践能力为核心的教学模式, 如何在教学过程中把理论教学与实验教学很好地结合起来就成为《数据结构》教学成功的关键。本文提出的基于分层教学和课题答辩的实验教学改革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锻炼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且做到了因材施教, 不失为一种好的《数据结构》实验教学方法。

参考文献

[1]马晓波.《数据结构》实践教学改革探讨[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10, (2) :171-172.

[2]朱文球, 文志诚.《数据结构》实践教学模式的设计与探索[J].福建电脑, 2010, (4) :34, 46.

[3]孟佳娜, 孙雪莲.“数据结构”课程实验教学改革探讨[J].大连民族学院学报, 2010, (5) :272-273.

[4]王伟嘉, 张立, 石岩, 张洪萍.数据结构实验教学探索[J].计算机教育, 2010, (13) :155-157.

[5]严蔚敏, 吴伟民.数据结构 (C语言版) [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6.

[6]田鲁怀.数据结构[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 2006.

3.数学课堂的分层教学 篇三

教学目标分层次是实施分层教学的前提。教师要在透彻理解大纲和教材的基础上,确定不同层次的教学目标,将每节课的教学目标设计为:起点目标(全班学生都应达到),基础目标(中优生应达到),提高目标(优等生达到)。例如:在“平方差公式”这节课中,起点目标:掌握公式的结构特征,理解公式中字母的含义,能做直接套用公式的简单题。基础目标:会计算当字母a表示的单项式,系数是负数时稍复杂一点的题,使公式应用深入一步。提高目标:会将题目变形后,再利用公式进行计算,并利用公式计算综合问题。这样,课堂教学目标明确到层,使各层学生都有获得知识的条件。

分层授课是实施分层教学的中心环节。根据班级的实际情况,将授课水平定位于中等程度的学生,然后采取分层设疑、讲解、实验、提问的方法,使优生学得充实,差生经过努力也能消化得了。例如:在新授“三角形内角和”一节时,首先让所有学生尝试练习“任作△ABC,用量角器分别度量∠A、∠B、∠C,并计算∠A+∠B+∠C=?”虽然学生所作的三角形形状各异,但经过度量都发现:其内角和约为180°。这时,教师便提出问题:“是否三角形的内角和会等于180°呢?”接着让学生进一步操作,把所画的三角形标上字母A、B、C,剪掉∠A,∠B,然后按图所示和∠C拼在一起,引导学生观察、分析、发现点B、C、D在一条直线上,三个角的和构成一个平角,进一步验证了三角形内角和定理。

通过实验、猜想、验证,引导学生寻求证明方法,围绕证明,设置了三个不同层次的问题:

A、 实验操作过程中,∠A,∠B拼凑成的公共边CE与AB有什么关系?(研究确定的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

B、 在实验操作启示下,如何画(或作)一个角等于∠A或∠B?(研究未确定的直线和画角的问题)

C、 在实验启示下,如何证明三角形内角和等于180°?(研究解决问题的方法)

然后教师组织同层次的学生展开讨论,同时巡回分类指导,这是课堂教学的关键环节,教师有选择地参与各组讨论,对学生出现的问题进行点拨,找出解决问题的关键。如:上述对A组提出的问题,学生可利用平行线的判定方法得出CE∥AB,教师进而点拨:若作出∠1=∠A或∠2=∠B,将会出现什么情况?学生通过讨论便会利用平行线的判定和性质得出结论,从而找出了作(画)一个角等于已知角问题的关键,这就分散了A组学生添加CD、CE两条辅助线这一难点;对B组学生提出的问题,只要点拨作∠1=∠A或∠2=∠B,自然发现CD、CE两条辅助线这一关键,学生便领会意图,理出解决问题的思路;对C组提出的问题,可从解决问题的方法及灵活性方面进行点拨:一是作∠1=∠A或∠2=∠B,分析难点及解题思路;二是过点C作AB的平行线(或过点A作BC的平行线等)的证明思路,培养了C组学生分析问题的深刻性和灵活性。这样A、B、C三组学生都能够在老师创设的问题情境下,进行观察、分析、探究和尝试,引发了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培养了学生实验、观察、动手、动脑、分析问题的能力,充分调动了学生的主动性。

为了使各层次的学生都能达到相应的目标,在练习、作业的布置中,既有统一的习题,又有分层次的选做题,A组学生完成基本题,B组学生完成基本题+综合题,C组学生在此基础上还要布置一些在利于发展思维、培养能力的提高题。例如:在复习“ 一次函数解析式的求法”时,设置了以下三组练习题:

A组题(基本题):已知某一次函数的图象经过点P(-1,-2),Q(-3,4),求此函数的关系式。

B组题(综合题):已知直线与直线平行,且过点(4,6),求此函数的关系式。

C组题(能力提高题):某长途汽车客运公司规定旅客可随身携带一定质量的行李,如果超过规定,则需要购买行李票,行李票费用(元)是行李质量(㎏)的一次函数,其图象如图所示,(1) 求与之间的函数关系式;

(2)旅客最多可免费携带多少千克的行李?

此例练习能使A组学生会求一次函数的解析式;B组学生能结合一次函数的性质求一次函数的解析式;C组学生则能灵活运用一次函数的图象和相关知识求一次函数的解析式并解决有关问题。这样,各层次的学生都达到了相应的目标,使差生尝到了成功的喜悦,也避免了优生对做题不感兴趣的现象。对于同一道题也可有不同的要求,对于A组学生要求用一种方法解,对于B、C组的学生要求用多种方法解。练习中,教师要积极鼓励并创造条件让低层次学生向高层次突破,体现弹性,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与此同时,教师要进行巡视,把握信息,并作个别点拨和纠正。

4.课堂分层教学课题 篇四

邳州新城中学吴绍嵩

一、研究背景

本人多年从事高三语文教学,深切地体会到经过多年的语文学习,高三学生在语文素养上存在很大的差异。高三阶段又是学生个人发展的重要阶段,每个学生都想通过一年的学习考入理想的学校。怎样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发展,缩小差距,整体提高,是需要迫切解决的问题。而在平时的教学中常用同一目标要求全体学生,必然与相当一部分学生的学习可能性不相适应,使一部分学生达标过易,另一部分学生难以达标,难以使所有的学生在原有基础上得到发展。尤其是一些学生因基础不扎实而丧失了学习的动力,怎样调动这些学生的积极性,使他们也获得发展,学生群体中存在的分层现象促使我努力探索一种能面对不同层次的学生,着眼于不同层次学生都能发展的教学方式。分层教学着眼于改造传统的教育教学理论,遵循素质教育“以人的发展为本”的基本理念,是一种有助于真正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课堂教学策略,为此,本人提出了“寻求适合学生的教学,开发学生自身潜能”的教学思想,开始了“高三语文分层教学”的有益尝试。

二、研究的目的意义

本着对学生负责的精神,本课题拟结合新课标的精神,将分层教学的理论付诸实践,探索分层教学的具体做法,形成有效的策略,力争使学生经过分层学习,知识水平基本上发展到同一个高的层次,满足上大学的需要。同时又能为学生的一生的发展奠基。也想通过研究,指导以后的高三语文教学,以满足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的需要。

三、课题的界定:

“高三语文”指高三阶段的语文,备考是其主要特点,当然也要和高中生语文素养的要求相结合,使学生既能应对高考,又为未来的发展打下基础。

“分层教学”是指个人以现有的两个教学班为研究对象,充分考虑到班内学生的语文素养存在的差异程度,综合考虑每个学生的智力、非智力等因素,运用模糊学的方法,把全班学生分为短期性的A、B、C三个层次,并依据群体学生的差异,区别对待地制定分层教学目标、设计分层教案、采取分层施教、进行分层评价,并有针对性地加强对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指导,从而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的方法。

四、课题研究的基本原则

1.差异性原则:根据学生个体差异来进行教育教学的原则叫差异性原则。学生由于生理条件、环境条件和受教育条件的不同以及心理发展速度和接受水平的不同造成了学生个性发展的差异性。差异性原则就是要求教师要承认差异、尊重差异、并把差异作为进行教育教学的依据和资源。要求教师在面向所有学生的基础

上,根据个体学生的学习基础,心理素质、智力和非智力因素方面存在的差异,为学生的自主分层学习提供各种条件,使每个不同层次的学生自主地学习,并在各自原有的基础上有所发展和提高。

2.因材施教原则:因材施教原则就是根据受教育者的基础、能力、生理、心理等不同实际情况,采用相应的教学内容和方法施行教育教学。它要求教育者在施行教育教学时,提出不同的教育教学目标,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布置不同的练习,设置不同的检测评价等,因势利导,因材施教,以便受教育者学有所得,学有所长,学有所用。

3.个性发展原则:促使学生个性得到全面而充分的健康发展的教育教学原则叫个性发展原则。个性不是天赋的,而是在先天生理结构基础上,在后天环境教育影响下形成的。学生的个性发展,都是以承认、接纳、尊重和珍视多样化的存在为前提的。个性意味着差别和多样化,个性有其独特性,因为每个人生来就是独一无二的,正如我们每个人的指纹是独一无二的一样。如果我们要求用一种模式去限制原来就是丰富多彩,各具特征的个人发展,那是对某些个体的不公正。所以个性教育就是培养人的自主性和独特性。个性教育的根本目的是使学生的个性得到全面而充分的健康发展。教师要发现和利用学生的优点、特点、爱好和强项,促使学生的进步,使学生发现自我,发展自我,完善自我。

4.协作性原则:就是把学生的差异作为一种资源,通过组内、组际之间人际互动和协作学习,促使每一个学生在认知、情感和技能等方而都尽可能得到发展。我们提出这个原则,是考虑到在注重发展学生丰富个性的同时,不应该忽视培养学生群体合作意识,更不应该低估了马卡连柯等教育家探索并加以理论总结的集体教育途径的价值,它兼顾了学生个别发展和共同发展。

5.主体性原则:以学生为主体来进行教育教学的原则叫主体性原则。学生是学习主体,学校的教育教学要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充分发挥学生自身的品德、智力、能力、积极性、独立性和自主性。教师的教是为了学生的学,教师的主导作用,归根到底是为了激发引导和提高学生的主体性,激发学生内在的学习欲望和要求,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帮助学生实现“要我学”到“我要学”,从被动到主动的转变。

6.发展性原则: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促使受教育者在原来基础上不断取得发展的原则叫发展性原则。发展性原则首先承认学生的基础与能力的差异,其次承认每个学生都具有发展潜能,再次相信每个学生有能力在自己原来基础上得到提高,因此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

①要大胆相信和坚持不懈地鼓励学生人人都可以发展,都有能力把发展的可能性变为发展的现实性,做到有个性的发展;

②把培养学生的成功心理学习内部动力机制作为教学目标之一;

③要千方百计创设各种条件和氛围,采用各种办法和手段促使学生在多方面取得成功,并享受成功的喜悦;

④要帮助学生不断从成功中取得经验,从失败中吸取教训,失败固然是成功之母,而成功也是成功之母,积小成功为大成功。

五、课题研究的内容:

1、学生分层的原则和方法的研究

2、教学目标、教学内容的设置和调整

3、备课分层研究

4、授课分层研究

5、练习分层研究

6教学辅导分层研究

7、评价分层研究

各个具体内容之间有其自身的内在联系。实施分层教学首先对学生个别差异的实际情况和学生内在动力的差异性作深入调查分析,联系学科特点,将学生对象划分成不同类型,即学生分层;然后运用分层教学的理论原则设计出不同层次应达到的目标层次和分层教学的方案,并在具体教学实践中加以实施、调控;随着教学的深入,学生发展,学生在层间的流动变化也需要教师作相应的方案调整。通过一年的研究与实践,既促进学生能力和身心的全面和谐发展,也促进教师自身教育观念的更新和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

六、研究方法:

1、抽样问卷法。通过对学生的抽样问卷调查,把握第一手材料,了解当前学生学习的真实状况,对学生个别差异的实际情况和学生内在动力的差异性的调查,进而进行有针对性的分层研究。

2、文献研究法。通过广泛吸收和借鉴国内外先进的教育理论和教学经验,更好地为分层教学提供理论支撑,更好地实现教师的观念、行为方式的转变和提升。

3、行动研究法。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强调研究的探究性和操作性,坚持边实践、边探索、边研究、边总结,师生共写随笔。立足于每一堂课,每一位学生,在写随笔的过程中,反思自己,超越自我,并做到总结成果和推广运用相结合。

4、个案分析法。不断地收集典型课例、教学中的典型细节以及学生个体研究案例,从中发现和提炼科学有效的措施,及时地进行推广。

5、经验总结法:在课题研究的过程中不断探索和反思,认真做好各类资料的收集、整理和实施情况的记录。及时撰写教学后记、反思、经验总结、论文等。

六、课题研究的步骤

第一阶段(2008、11---2008、12)准备阶段

根据自己的教学体会,确立课题,并查阅资料,谋划整个研究过程,并写出课题研究方案,明确研究时间,把握研究方向。

第二阶段(2009、1---2009、8)操作实施阶段

通过各种方式,研究分层教学的具体方法,学生的学习行为和学习成绩,个人的教学行为和教学效果,并阅读相关的论著,形成阶段性成果(案例分析、读书笔

记、教育故事、随笔等)

第三阶段(2009、9---2009、12)结题阶段:归纳总结研究情况,汇总研究材料,撰写结题报告。

七、研究的主要成果:

经过近一年的调查、探索、反思、研究,我取得的成果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构建了“练习反馈,摸清学情——点评预习,出示目标——精讲点拨,师生互动——拓展练习,加深印象”高效课堂模式,真正让教师有针对性的教学,真正让学生动起来,课堂上呈现少有的热闹与生机,让原先在课堂教学中少有话语权的学生也有了自我发展的空间,调动了他们发言的积极性,让他们重新找到了自信。课堂上关注到了中等生的需求,为他们减小与优等生的差距创造了条件。调动各层学生特别是C层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特长得以长足发展。

2、强化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学生分析、解决问题能力与表达能力明显提高。过去学生在课堂只是习惯于被动地听教师讲,自己动脑、动手、动口的机会少,不能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活动。现在由于教师实施了分层教学,课堂上为各类学生均提供动脑、动手、动口机会,学生的主体精神、合作、竞争意识得到了培养和提高,分析、解决问题能力与表达能力得到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强、思路广、方法多。

3、采取了科学的学生分层方法。学生之间存在差异,但如果将分层结果公布,会打消许多学生的积极性,损伤他们的自尊心,有违分层教学的初衷。因此学生分层采取隐形的方法,即学生的分层情况由老师自己指导,只有在教师分层辅导时告诉学生本人。老师使用统一的教学材料进行教学,但是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采用分层提问、分层辅导特定的教学手段使得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同时受益。学习小组的建立根据学生自愿结合教师分层情况个别调整,使各组语文平均水平相当。

4、自己的理论水平和业务能力方面有了较大的提高。分层教学的目的就是提高教育教学的质量,促进每个学生的发展。而要做到这一点就需要课堂教学上要以精彩的内容来吸引不同层次的学生,俗话说“亲其师,信其道”,这就要求教师不仅精心备课,而且要深入到学生中间去了解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加强自身的再学习。一年来由于自己的努力,所写论文《谈高中作文教学的有效性》《语文课堂应有精彩呈现》见诸报刊,自己获得了邳州市优质课二等奖。

七、研究后的反思

实施分层教学刚起步不久,还需要更进一步的探讨和实践,需要更多的学习先进的理论知识来指导,虽然在理论方面还不完全周到和科学,但分层教学已经体现出了它的魅力,即分层教学使每个学生都有成功感,体会到成功的乐趣、树立了

成功的信心;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不同程度的进步,在不同程度的进步中,体会到了学习的乐趣,产生了学习的动力,树立了远大的目标,为今后达到无层的教学目标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个人最满意的八篇文章:

读书笔记:

1、要把握语文课堂教学的“三度”

2、用收获意识规范高三学生的语文学习

3、加强思维训练,培养创新思维

4、谈高中作文教学的有效性

教学案例:

1、让每个学生都如花儿般尽情绽放

2、《构建分层教学模式,提高课堂的效率》案例

3、语文课堂应有精彩呈现

5.课堂分层教学课题 篇五

一、课题的现实意义。

英语是一门交际语言,学习的目的在于应用。在现代的社会,语言的教学应该是为了在日常生活中的交际。但是现代英语教学却出现了越来越多的“哑巴英语”。造成这个结果的有三方面原因:老师的疏忽,学生的忽视,应试教育的影响。由于每个学生在学习目的与动机、学习习惯与方法、智力水平与接受能力上存在着差异,而传统的班级授课忽视了学生的个体差异,实行“一刀切”的教学形式,妨碍了学生个性、爱好和特长的发展。因此我们在小学英语教学中要真正 学生口语方面存在的差异,我们觉得有必要对学生的口语进行分层指导,以求提高学生的口语水平,最终达到用英语交际的教学目的。所以我们选了关于口语教学分层教学研究的课题进行尝试。

二、课题的界定。

小学英语分层教学策略的研究是指通过对学生因材施教,针对不同学生的特点,在课堂中统一教学的同时,有意识,有计划地改变教学方法,采取不同的教学手段,使不同学生的英语水平得到最大限度的提高。

三、研究实施的理论依据。

“分层次教学”提出的理论依据是因材施教。因材施教”是宋代朱熹根据自己的理解概括的。

“因材施教”正确含义:根据每个学生不同的情况如资质、性格、能力、心理特点、思维状况等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分层,是按差异分出学生的不同程度,同时给不同程度的学生设置不同的阶梯,让他们循序渐进地攀登。“分层次教学”是一种承认学生之间存在的个别差异,并针对这些差异,着眼于使不同程度的学生能在原有基础上获得发展的课堂教学策略。它的特点是学生不断获得成功的体验,并在成功的快乐中,充分发挥潜能,不断成功和进步。

四、课题实施预定目标。

1、通过课题研究,让同学们张开嘴,说英语达到“人人敢说英语,人人会说英语,人人说好英语”的目标,切实提高英语成绩;

2、切实培养不同层次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3、使学生学会合作、沟通,学以致用,增强口语能力,为走向社会打下扎实基础。

通过课题研究,期望不同层面的学生在英语口语方面有所提高,让人人敢说英语,人人会说英语,人人说好英语。

五、研究措施和方法。

1、每单元的对话操练熟练掌握,创造机会让学生“走出去”,或采取“请进来”的方法让学生所学得以有所用,使每个层次的学生都得到练习说英语的机会。

2、每单元的课文要求A层学生能背过并能复述,B层学生会背,C层同学读得熟练。

3、编一些口语考试题目印发给学生,早自习和每天的英语课开始时给同学们机会练口语。A层主要进行话题练习,B层和C层主要进行读课文和回答问题的练习。

4、组织同学和外校联手,进行英语辩论赛。根据层次确定不同的主题,同类别学生进行比赛。

5、组织学生参加“英语角”或“英语沙龙”进行口语操练。根据层次确定不同的主题。

期望通过一学年的课题研究,让同学们张开嘴,说英语!达到“人人敢说英语,人人会说英语,人人说好英语”的预期目标!

六、研究内容和进展

1、拓展口语交际练习的时空,构建开放性的口语交际训练体系。

学生的口语交际训练主要在英语课上进行,单纯依靠教材安排的口语交际训练项目进行练习,口语交际的空间狭小,训练量也不大,而且对于全体学生的要求是一样的,这与口语交际训练所要达到的要求是不相称的。因此必须拓展口语交际训练的空间,加大训练的力度,并且针对不同的学生应该提出不同的要求。而这一点,也正是本课题研究的切入点。我们根据课题选题后设计的课题研究思路,随着研究的逐步深入,构建了一条立足课文,向书外延伸,立足课堂,向课外校外开放的训练体系。

立足于英语课堂。英语课是学生进行口语交际练习的专门场所,教师在教学中依据一定的教学内容,模拟社会生活交际实际创设情境,形成良好气氛,让学生在这种情境气氛中产生交流的欲望,自由地无拘无束地参与,并根据不同的学生水平,根据教学内容设置不同的口语活动。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拓展口语交际训练。学生英语素养是一个有机的整体,我们不能也不可能把口语训练从这个整体中分离出来,因此把口语训练与听、读、写训练有机的结合起来,必然会取得良好的效果。英语的其他课堂教学,比如阅读教学、综合技能学习、写作学习活动中,蕴藏着丰富的口语训练的资源。课堂上师生间的提问回答,同学间的讨论,课文学习中的朗读、复述、表演,综合性学习活动中的故事会、诗歌朗诵会、演讲会、辩论赛等,无一不贯穿着口语交际的过程,充分利用好这些丰富的资源,加大口语交际的训练力度。

贯穿于日常生活和各项活动中。生活才是口语训练的内容,口语是生活的工具。学校组织的春游、秋游、各种重大纪念庆祝活动都为学生提供了口语交际的机会。学生走出课堂、走出学校、与父母亲朋的交往也是最自然真实的交往。在这样纯自然的交往中,在最真实直接的情境中交往中,最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那么教师可以用这些素材,让同学在锻炼口语能力的同时,也可以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2、创设口语交际的实践机会,探寻提高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途径。

口语交际是一项实践性很强的活动。只有在大量的口语交际实践中反复经历、体验,才能逐步提高思维的敏捷性和语言的规范性、机敏性,形成良好的语言习惯和交际态度。所以我们开展丰富多彩的口语交际实践活动,利用好每个活动中含有的口语交际的机会,让学生在真实的交往活动中得到发展。1)我们开展“每日两分钟”活动,让每个学生都获得语言实践的机会。

每天,课题组老师组织学生利用早读课或英语课的两分钟时间,运用多种形式如:讲故事、说见闻、新闻播报、等方式进行英语汇报等活动。学生讲完后,及时组织学生对所讲的内容、语言、思想、技巧等方面进行适当评价,多给学生肯定和鼓励,提高学生参与活动的兴趣。在活动中学生逐步增加自信,增长了知识,陶冶了情操,同时也变得乐于表达敢于表达。

2)编印一些口语考试题目印发给学生,早自习和每天的英语课开始时给同学们机会练口语。A层主要进行话题练习,B层和C层主要进行读课文和回答问题的练习。

七、课题研究取得的效果

1、理论成果:围绕本课题的展开,积极学习理论,对研究中的实践行为给予深入思考并及时总结,撰写了多篇研究案例和论文,其中老师的《小学英语语音意识的培养》在《英语周报》上发表。

2、实践成果:针对学生交际交往中存在的系列问题,如上课发言消极被动、回答问题用语不规范、发言机会不均等,我们积极运用行动研究法,努力解决上述问题,有针对性的开展各类活动,做到一个活动解决一个问题,既在校内营造了口语交际的氛围,同时也积极探索出了有效促进我校学生口语能力发展的途径和方法。这些途径和方法产生于实践,我们从中揭示出规律,这些规律也被教师用于对学生的指导中。有些同学也在市级的口语比赛中取得了优异的成绩。

3、摸索出了一套口语交际能力的评价和检测办法,如建立学生成长档案,学生自评、互评与教师评价相结合,在英语成绩中记入口语成绩等办法,调动了学生自觉提高口语交际能力的积极性。

4、把口语交际、阅读、写作有机结合,提出了“以说促读,说读结合、“以说促写,说写结合,综合提高英语素养等观点。

八、存在问题

1、一边研究一边探索、调整行为,积累了课题实施的相关经验,却也走了很多弯路,感觉实施中费时费力,收效与预想往往出入较大

2、本课题的研究需要更多的力量参与,才能真正体现“开放性”。校外的开放这个方面,只是停留于较低层次,无法更好地让学生在真实自然的状态中提升。

3、课题实验所创设的训练方法是否能经得起专家的检验、是否科学的问题。

4、现行考试评价中,不可能真正的检查和评定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会挫伤教师、学生进行口语训练的积极主动性。

5、现在英语教学的一个很大的困难是学生不能开口说话。比如我们的口语训练有时需要学生课前做一些准备甚至有的时候要让学生到现实生活中做实践锻炼,可是条件有限,并不能保证他们的调查顺利的进行。再比如口语交际课受教学时间限制,要关注全体学生(尤其是学困生)有困难,通过什么方法、手段、途径来弥补这一缺憾更有效,因为我们的设计的课堂教学有时还是需要顺利的完成教学任务的,可在这个过程中,很难再一一地去照顾到那些学困生了。而在训练的过程中还回出现的一个问题,常常一些学生受同伴影响,产生思维定势,甚至人云亦云的现象,教师如何打开学生思路,让学生有个性地表达和对话互动?

九、分析小结、取得成绩的原因是什么? 1)学校领导的重视

学校办学理念的导向、强调,对课题研究的支持、督促是无形而有力的压力与动力。

2)课题组老师的理念

在课题开展之前、开展之后课题组老师们都对课题问题的研究与探讨,尤其是课时开展之后,更是有目的的研讨。课组活动中老师们常相互交流在此问题上的做法与体会。、已解决的问题对目前的教学和对进一步的研究有何意义? 1)学生初步养成的会说的习惯或由机械训练而形成的说习惯对新课标的学习尤为重要。学生要能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首先就是要愿意读书,进而会读书;从而学会运用口语表达。

2)初步取得的成绩是今后探讨如何事半功倍的基础。、研究过程中还存在什么问题?

1)道理意义学生也明白,但总有相当部分学生仍是被动。2)工作量(英语老师的常规工作)与时间(教材本身与课时的分配)的原因使得检查难以很好落实。4、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是什么?

1)个别学科、个别教师的不理解与误解有时会产生一些冲突与矛盾。

2)学生时间的可利用性,应试的实在性是造成所有原因的最重要原因。

十、今后努力的方向

1、继续拓展英语训练的途径,让学生每时每刻都处在英语交际的氛围中,同时积极使各种途径、方法的运用符合学生的身心特点。

6.小学语文分层性课题研究总结 篇六

小店区长治路小学 薛学佳

语文是一门基础性很强的综合性学科,同时也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要学好它,神情自若的发挥所学语文能力并不是件容易的事,作为教师尤其要进行语文实践的培养,让学生在分层性的作业中,得到语文能力和素养的提升。在新的学期里,我将设计和布置作业针对学生的个体差异,让每个学生在适合自己的作业中都取得成功,获得轻松、愉快、满足的心理体验。我的总结如下:

一、自主性作业的具体内容。

(一)自主型作业.提供选择的机会

素质教育以尊重学生的个性为前提,最大限度地激起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创造性。教学中不仅要注重提高学生的自我意识,更强调充分挖掘学生潜能,实现由他主学习向自主学习的过渡。因此,教师有意识地设计多样化的自主型作业,让学生针对自身情况进行选择,有利于培养学生学习的自主精神。

1.学生可以自主选择作业的数量概度。学生的语文能力存在着差异,教师要附难易有别的多梯级作业,给学生留有自主选择的空间,让好的学生吃得饱,差的学生吃得了。如学习了古诗《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后,我设计了以下几项作业:

A、背诵、默写古诗《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B、《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描写了怎样的一幅画面?发挥想像写一段话。

C、学习研究者杨万里的另一首古诗《送元二使安西》比较:两首诗中所描绘的景物的异同。

A是巩固练习,旨在积累语言;B是写话训练,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诗句;C项作业期望学生迁移学法,提高阅读能力。这三项作业难度依次提高,分别适应于各个层面学生的学习需要。

2.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特长自主选择作业的形式和完成方法。

(二)创编型作业,提供表现的机会

学生都是极富个性的生命体,他们对教材的理解和诠释也极富独特性和创造性。“创编型”作业就是引导学生根据已有知识,适当地对文中人物进行心理剖析,对文中情境进行想像,或把课文改编为课本剧进行表演等等。学生通过用心想象和体会,深化了对课文的理解,同时发展了思维能力、想象能力和表达能力。

如学了《小木偶的故事》后,让学生续写《小木偶的故事》,让学生自愿组织,排演课本剧;学了《电脑住宅》一文后,让学生通过查询、访谈,收集资料,编一份介绍仿生学知识的小报。

(三)鉴赏型作业,提供拓展的机会

鉴赏型作业是指学生根据教师提供的观赏资料及线索、背景介绍进行鉴赏活动,一方面巩固、应用、深化所学的知识,促进知识向能力的转化,另一方面可以增加文化积淀,丰富知识背景。如学了《那片绿绿的爬山虎》之后,让学生了解一下叶圣陶的其作品;可让学生读《安徒生童话选》。在小学语文课文中有不少是介绍我国名胜古迹的,在学完这样的课文后,布置学生收集与课文有联系的图片进行欣赏,然后开展相应的活动。如学完《颐和园》、《长城》后,我让学生收集有关图片,张贴在教室四周的墙壁上,”并结合开展了“江山如此多娇” 的主题班会,让学生了解祖国壮丽的山河,抒发浓烈的爱国之情。

(四)生活型作业,提供体验的机会

“语文学习的外延等于生活的外延。”语文学习的天地很广阔,要把语文作业设计与社会生活相联系,使学生在社会实践、家庭生活中巩固语文知识,发展语文能力。

1.用生活丰富作业内容。如在国庆节来临之际,让学生去了解国庆节的来历,查阅资料了解国庆的情况。

2.将学科知识与语文作业结合起来。比如学了小数点,可以布置学生编数学故事胆小数点漫游记又让学生的知识在写作中得到巩固。

总之,在新课标下,我们的作业设计应该给孩子一些权利,让他们自己去选择;给孩子一些机会,让他们自己去体验;给孩子一点困难,让他们自己去解决;给孩子一个问题,让他们自己地去找答案;给孩子一种条件,让他们自己去锻炼;给孩子一片空间,让他们向前走。

7.分层施教, 优化语文课堂教学 篇七

学生的成长和发育有其阶段性, 无法整体划一, 教师要根据学生的语文基础、学习能力及个人愿望进行分组, 采用因材施教的教学模式, 从而达到教学目的。这种教学方式大体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教学目标设定多层次;学生思维多层次;课堂评价多层次。

一、教学目标设定多层次

根据学生的个性、智力等认知能力设定教学目标, 改变以往整体划一的状况, 使每个学生的学习都能收到实效。具体操作如下:

1. A组———“教”重于“学”

“教”重于“学”主要是学生以接受学习为主, 通过课堂上教师的传授、解惑, 使学生达到语文教学的最低课程标准, 掌握初中语文基础知识。

2. B组———“学”“教”并重

“学”“教”并重是指在教学中, 教师不仅注重学生的自主学习, 还注重对知识进行全面的教授。将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合并开展, 教师通过教授知识让学生对知识有一个全面的了解, 学生通过自主学习, 将教师教授的知识进行消化和吸收, 从而全面掌握。如此反复进行, 学生在教师的“教”和自己的“学”中不断提升学习能力, 进一步促进自身的发展。就此学生的主体地位与教师的主导作用实现高度统一。

3. C组———以“学”为主, “教”为辅

主要针对语文基础知识扎实, 学习能力强的学生。教师在重点和难点处指导学生, 让学生自己体会作者写作时的背影时局和感情色彩, 并产生自己的观点。

二、学生思维多层次

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 教师应关注他们在课堂中的表现, 主要是在课堂上的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交流学习中的行为和表现, 参与的热情, 学习的态度等。这就需要教师通过了解学生在课堂上的交流情况、态度表现, 发现和掌握学生的学习思路。以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为例, 对学生实行分层次教学。

A组:教师通过幻灯片播出送别的地点和友人要去的蜀州, 引出“城阙辅三秦, 风烟望五津”, 分别指出“城阙”指唐代都城长安, “辅”指护卫, “三秦”即现陕西一带, “五津”指四川境内长江的五个渡口。对古文一一讲解, 让学生身临其境, 体会作者的依依不舍之情, 从而引出作者豁达的胸襟。作者告诉友人不要悲伤, “与君离别意, 同是宦游人”写出四海之内有知心朋友, 就是在天涯海角还是像近邻一样亲近;“海内存知己, 天涯若比邻”说明知心朋友心心相通。

B组:教师通过幻灯片播出送别的地点和友人要去的蜀州, 引出“城阙辅三秦, 风烟望五津”。教师和学生一起学习探讨“古代三秦之地, 拱护长安城垣宫阙。风烟滚滚, 望不到蜀州岷江的五津”, 提问这句诗采用了什么表达方式 (修辞手法、表现手法) , 写出了意象的什么特点, 表现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起到了什么作用, 等等。

C组:教师通过幻灯片播出送别的地点和友人要去的蜀州, 引出“城阙辅三秦, 风烟望五津”, 让学生说出当时的历史背景和作者的情怀, 提问在当时的背景下换做是你会怎么选择, 或者说说自己从诗中获得了什么。

三、课堂评价多层次

教师通过A、B、C三组学生的课堂表现, 分别对学生的回答做出相应的评价。教师注重聆听, 注意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 对学生的每一个解答做出相应的评价, 引导学生提高自主学习能力, 而不是着眼于与同学之间的差异, 进而引起学生心理的不平衡和竞争意识。

如在教学朱自清的《春》时, 我请C组的学生介绍一下作者, 其中一个学生说道:“朱自清先生是我国著名的诗人、散文家、民主战士, 他出生在一个旧知识分子家庭, 是北大的高材生。”我说:“说得真好。朱自清先生同时是五四运动参与者, 一位民主战士, 那你能不能说出他的一些作品?”学生听了很自豪地说:“我们学过的《背影》写的是关于父亲的背影, 开头写道:‘我与父亲不相见已二年余了, 我最不能忘记的是他的背影。’”我带头给学生鼓掌, 表扬学生记忆力好, 还能记住文章的中心点。学生得到满足, 就会热爱学习语文, 对自己有信心。

8.分层教学,让课堂灵动起来 篇八

分层教学是解决统一教学要求与学生实际素质差异矛盾的教学策略,是实施以全体学生发展为本的一种课堂教学模式。教师根据学生的基础知识、学习方法、能力、动机等方面的实际差异,把学生分为若干层次,确定不同层次的教学目标,分层施教和评价。

二、分层教学的具体实践

1.读懂学生,了解学生

分层教学的一个前提是必须对学生的知识结构有一个清晰的了解,根据不同学生的具体情况和知识结构进行教学设计。为此,幼师专业的学生在经过一段时间的键盘课学习训练后,进行弹奏测试,将学生分为A、B、C三个层次,以便分层教学的开展。其中:A层次学生识谱能力强,乐理知识比较丰富,能够熟练地弹奏教材所要求的练习曲,手指灵活,富有舞台表现力,求知欲望高;B层次学生识谱能力较强,能够较熟练地弹奏教材所要求的练习曲,有一定的兴趣;C层次学生识谱能力弱,弹奏练习时间少,缺乏兴趣,接受能力弱。

2.认真备课,制定分层递进的教学目标

在近两年的幼师音乐类专业课的设置已经开始重视实用性。教学有所侧重、科学地安排好学习进度,在有限的学时里实现迅速、理想的学习效果。笔者针对学生的专业特点,在键盘课每学年教学中,设计三个层次的教学目标,在有限的时间内快速获得钢琴基本弹奏技能。

(1)一年级:键盘课的教学紧紧围绕提高打基础的目的进行教学,以《拜厄》练习曲为主。同时加强音阶、琶音、和弦的练习,培养和锻炼视奏能力。

基本目标:要求学生能独立识谱,并基本掌握至少50条的《拜厄》练习曲弹奏,初步掌握乐曲弹奏的基本技术要领,适合C层次学生;

提高目标:要求学生识谱、弹奏技能扎实,手指独立运动能力较强,较好地掌握乐曲弹奏的基本技术要领,适合B层次学生;

高水平目标:要求学生熟悉乐谱、熟悉键盘,手指灵活,能灵活运用乐曲弹奏的基本技术要领,适合A层次学生。

(2)二年级:在键盘专业课上把基本练习、视奏练习与弹奏小儿歌或为儿歌配置伴奏有机地结合起来,还可以选择一首儿歌让学生编配好伴奏后进行转调的弹奏。

基本目标:要求学生基本掌握《车尔尼599》的弹奏,基本具有为幼儿歌曲伴奏的能力,适合C层次学生;

提高目标:要求学生熟练弹奏《车尔尼599》,具有较强的伴奏能力,适合B层次学生;

高水平目标:要求学生熟练弹奏《车尔尼599》,并具有较好的歌曲表现力和独立的伴奏能力,适合A层次学生。

3.优化环节,用心经营课堂

为了提高学生对键盘课的兴趣,笔者会让学生听一些钢琴大师的演奏会。同时,言传身教,将学生喜欢的流行歌曲进行弹奏示范,提升学生兴趣。笔者还会利用学校举办活动的契机,激励学生。

4.评价激励,分层拓展

评价分为层内评价和综合评价,层内评价贯穿于巡回辅导、分层释疑的全过程,对掌握快的学生给予肯定,鼓励他们向更高层次递进;对掌握弹奏有困难的学生给予鼓励,提高他们的学习信心;对调皮的学生给予提醒和警告,使他们认真完成任务。通过层内评价,利用对个体的关注,肯定成绩,鼓励上进,张扬个性,给学生增添学习的自信与勇气,激发对键盘课的兴趣。综合评价是在学生各有原定的目标达成后,对学生的弹奏作出客观、公正、科学的总体评价,它既是教学反馈的有效途径,更是促进学生进一步学习的有效手段。

三、分层教学实施后的成效和启示

1.分层教学的成效

(1)融洽了师生关系,改变了学生的学习态度,提高了教学效率。在分层递进教学中,由于教师始终相信并尊重每个学生各自的兴趣、特长和实际情况,并且尊重学生人格,因此让学生在平等中体会到了爱,然后逐渐内化为对教师的尊敬,融洽了师生关系。

(2)满足了学生的心理需要,培养了团结合作精神。应用分层教学可使各个层次的学生在完成一个个任务后都尝到成功的喜悦,从而进一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完成较高层次的任务,获得极大的心理满足;同时,在此过程中,学生又会积极主动地向教师提问,或向同伴求助,无形中培养了学生间的团结合作的精神。

2.分层教学的启示

尽管分层教学模式有诸多的优点,但实施分层教学也有许多具体困难。教师的备课难度加大,对教师的要求更高了,分层教学要求教师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教学观,尊重学生的人格发展,努力在和谐的氛围中帮助、指导学生全面发展,这便增加了教师讲课的跨度和深度,使备课层面拉宽、难度加大、工作量增多。同时更要求教师精通专业的基础知识,不断提高自己的弹奏能力,吃透教材,自如驾驭课堂,以渊博的知识和教学艺术满足学生强烈的好奇心和旺盛的求知欲。

9.实施分层教学 构建高效课堂 篇九

目前,很多教师的课堂教学方式仍为传统的“学生平行平均分班,学习层次优差高低一把抓”,由于学生的兴趣爱好、现有知识状况、学习主动性等存在很大差异,所以他们感悟和接受数学知识的能力也就参差不齐。在班级学生人数较多(50人以上)的情况下,如果教师按照中等学生接受知识的水平来教学,就会导致优秀学生的能力就得不到有效的提高,而学习困难的学生又跟不上教师的进度,连最基本的知识也掌握不了。因此,要构建高效课堂,实施分层教学就显得尤为必要。通过以往在班内试行分层教学的实验,可以得知,分层教学不仅能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和教师的教学效果,也能实现教师一直追求的因材施教的目标。因此,分层施教是创建高效课堂的一个重要保证。

那么,如何实施分层教学呢?

首先,教师要对班级学生的学习现状有深入细致的了解,然后根据学生学习状况进行分层。通过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的学习能力、学习态度、学习兴趣等实际情况的了解,结合他们平时学习主动性、课堂学习表现、作业完成质量和他们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程度,将学生分为a、b、c三个组。a组的同学可塑性好,基础知识掌握扎实,属于优良行列;b组同学学习能力中等,基础知识掌握尚较好,属于中等行列;c组同学学习主动性较差,学习能力一般,基础知识不全面不扎实。根据全班学生的学习现状,b组(中等水平)学生要占到全班学生人数的一半以上,这样可以照顾到全班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心理感受。分组可采取动态形式,随着每次的检测或一段时间的学习表现、作业完成情况、成绩的提高等因素进行调整。这样在全班学生中就会形成一种“你追我赶、不甘落后、积极进取”的学习局面。a组的同学就会为不落入其他两个组而更加努力;b组同学为既不落入c组又想进入a组,会暗中使劲加倍用功,努力提升成绩进入a组;而c组的同学在其他两组同学的带领和感召之下,也会迎头赶上,努力进入b组,最终实现c组逐渐消失,b组日益壮大,从而创造了一个紧张有序的教学氛围和公平竞争的学习环境,为大面积提升课堂教学效率奠定了坚实基础。

其次,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对教师来说,就是教学方式和教学目标的改变。新课程倡导以人为本的理念,即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教学理念,倡导学生探究性学习模式。高效课堂,不仅是教师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高效,更是学生学习方法学习过程的高效,这就需要教师在课前精心设计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确定教学目标,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和兴趣,指导学生积极主动地探究知识。所以要构建高效课堂就要对教学过程进行分层,a组的学生思维敏捷,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较强,教师只要适当的点拨引导,进一步拓展他们的思维空间即可;b组的学生的学习目的明确,具有一定的学习能力,教师要在课堂中多提问和引导他们,与他们多沟通,多互动,逐步提高他们学习数学的方法与能力,使之较完整地掌握所学知识,形成一定的数学能力;c组的学生学习基础差,依赖同学及教师,教师在课堂上要充分照顾他们的学习兴趣,让他们多处理和解决一些较简单的问题和练习,并适时给予肯定和表扬,让他们体验成功的喜悦,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同时在课下多辅导他们完成作业。这样就能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从而提高课堂学习效率。

再次,要对课后作业进行分层。课内和课外作业可根据不同层次的学生学习水平来设置,可分为基本、提高、拓展三类,基本作业为掌握基础知识类作业,a组同学可不做,但b、c组学生必须要完成。将基本作业作些改动或变式适当增加难度后,为提高作业,供a、b两组同学完成。设计一些有一定难度,开发思维注重方法技巧的练习,为拓展作业,便于a组学生完成。学生完成分层作业后,对所学内容的知识进行小结,通过小结掌握基础知识,解题方法和技巧,优化解题过程。同时鼓励b组学生去思考和尝试做a组的作业,c组的同学去尝试做b组的作业,并对他们成功的尝试给予鼓励和表扬,让他们从中感受到成功的快乐,进一步增强他们学习的自信心和紧迫感,为高效课堂的实施奠定坚实的基础。

10.课堂教学改革教科研课题 篇十

课堂教学改革教科研课题

1、如何根据学科特点和课堂教学内容,恰当地安排教学环节?

2、如何落实“一学两研”的备课要求?

3、如何在备课中突出实效性,提高教案质量?

4、我们____学科组是这样进行教研的5、博采众家之长,提高教学技能

——我在教研中成长

6、我是这样编写、出示和利用学习提纲的7、如何根据课堂教学内容,恰当地指导学生自学?

8、学生自学过程中,教师如何有效地导学?

9、我是如何分配小组任务、组织小组合作探究的?

10、课堂上如何进行反馈检测、评改总结?

11、我是这样组织学生展示讲解、拓展提升的12、在课堂中如何进行优差帮扶?

13、如何坚定弱生学习信心、培养弱生学习兴趣?

14、我是如何根据课堂教学内容,确定各环节时间安排的?

15、如何引导和指导学生敢发言、会发言?

16、课堂上如何评价学生的学习表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17、如何组织开展“兵教兵”、“兵练兵”、“兵强兵”活动?

18、如何解决学生学不会、教师被问住的问题?

19、如何指导、要求、评价学生做好课堂笔记?

20、坚持记录教后反思,使我不断地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技能要求:

1、反复学习、研究教学模式和导学法材料,真正领会、掌握方法、认清每个环节教师干什么、怎样干,学生干什么、怎样干,把导学法和教案变成自己的东西,作为自己教学的依据。

2、带着以上二十个课题进行教学,及时在教案“教学反思”和“教研记录本”中记录自己教学的得与失和其他教师的好做法,不断改进自己的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技能,积累教科研素材。

3、根据自己的教学积累,结合以上课题,每位教师每期写二篇教学论文,存入学校教科研档案,并及时向各级报刊投稿。

11.实施分层教学 创设和谐课堂 篇十一

一.课堂分层教学有利于面向全体学生

首先,学生天生的智力有差异,任何一个智力正常的学生都有学好文化知识的基础和能力。“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要教不好的老师”,这一说法是在强调教师教学潜能时说的,但从一个侧面也强调了每一个学生都具有学好文化知识的潜能,只是智力有差异而已。俗话说:“五个指头伸出来也有长短”,这也就强调了天生的差异。

其次,学生的学习能力有差异。有少数的学生学习能力较差,这与教师的教育思想、教学方法等因素有直接的关系,也就是说由于教师对学生的学习能力培养不够而造成了差异。再说,学习能力包含的方面很多,同一个学生学习能力的不同方面也有差异,有的学生记忆力、想象力很好,但理解力、思维力较差。我们应该承认学生的学习能力是不完全相同的。

再次,学生的学习习惯有差异。良好的学习习惯养成是一个艰苦的过程,不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和自我教育能力的学生是难以养成的,当然也离不开老师的严格要求与培养。没有好的学习习惯,时间久了,成绩就差了,这类学生为数不少。

同时,家庭环境、自然环境、社会环境都可以造成学生学习成绩的差异。学生的智力、学习能力、学习习惯诸多因素的差异,自然会导致学习成绩的分化。因此,课堂教学必须实施分层教学。

二.课堂分层教学更有利于推进素质教育

素质教育是一种以全面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目的的教育,它与以“淘汰性”和“选择性”为目的的应试教育是有本质区别的。它要求贯彻“全面性原则”和“主体性原则”,面向每一个学生,使他们全面的、和谐的、有个性的、创造性的发展。

根据全面性原则,教师必须在课堂教学中,有教无类,因材施教,绝不轻视、歧视、甚至放弃较差学生。教师要全面地、充分地了解、认识自己的教育对象,在此基础上把他们分成可发展、可转化的不同类别,分层施教。

只有把学生真正当成学习的主人,发扬民主、平等、互爱的教风,根据他们的特点和差异,提出不同的要求,激发学习兴趣,发挥主动性,培养创新能力,才能做到各有所获。

三.课堂分层教学有利于“防流控辍”

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流失的原因很多,诸如父母打工无人管教,“读书无用”、“厌学”等,而这些原因中,“厌学”导致流失所占的比例最大。

学校要求高,学业负担重,身心劳累;与他人相比,成绩滞后,觉得“不是读书的料”,这些都是学生产生厌学的原因。如果实施分层教学,创设和谐的课堂氛围,就可以为学生相对“减负”了。在同一目标下,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可以采用不同的要求。备、教,着眼于不同层次的学生;训练,把握好“度”,在不同的要求下,让学生“吃得了”、“吃得饱”、“吃得好”;辅导,因层而异,适量“投饵”;考,因层设题;评,不以分数排队。这样就可以充分保护学生的自尊,培养学生的自信,使其进得来,留得住,顺利完成学业,以达到“防流控辍”的目的。

四.课堂分层教学有利于考试评价改革

在考试这一选拔手段客观存在的今天,要想抛弃应试是不现实的。其实,应试也是一种素质,一种能力。只有实施课堂分层教学,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能力和成绩,才能经得起教学质量的检验或高一级学校的选拔。

课堂是学生养成习惯、获取知识、开发智力、培养能力的教学主阵地,“提高课堂效率”是对提高教学教育质量最强烈的要求,作为老师只能把“培优、帮差、促中”的着力点放在45分钟的课堂上,有机、有序的训练与落实。就这一点看,只有分层要求、分层训练、分层提高,才能使学生全面提高,课堂教学才有效率,才能适应当前的考试体制。

义务教育阶段,班级中学生差异的存在,实施素质教育的要求,“防流控辍”的要求,接受考试和选拔的需要等,都需要课堂分层教学。这种让同班级的每一个学生尽可能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积极参与学习的教学方法,在教育观念不断更新的今天,教师应给予足够的重视,并在教育实践中加以运用。

12.初中数学课堂如何进行分层教学 篇十二

若要对初中数学课堂进行分层教学, 对学生进行合理分层是前提。新生的合理分层以学生入学成绩为主要依据, 其他年级学生主要以学生上一学期的具体学习情况和期中、期末考试成绩等作为参考, 同时, 分层时特别要重视对学生作全面的调查分析, 综合考察学生的学习态度、意志品质、智力能力和课堂表现等。每个班的学生可以分为若干层, 一般分为三层比较适中。第一层是优生, 第二层是中等生, 第三层是学困生。各个学生的学生数视情况而定, 不宜按一个比较固定的数目来安排。

二、科学制定不同层次的教学目标

教师把学生合理分层以后, 在备课时, 要根据大纲要求和学生的实际差异科学地制定初中数学教学的分层内容和分层目标, 其要求是:教学目标层次明确, 并且与学生的层次性相一致;学困生层的最低目标不能低于教学大纲的最低要求, 即基础知识的传授和基本技能的培养, 重在形成其学习的良好习惯和基本能力;中层学生应侧重一定的综合性和提高性, 能够比较灵活的运用知识, 培养其创造能力;优生层学生应熟练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深刻理解知识点, 侧重于能力的迁移及创造性的学习, 培养其创造思维能力, 拓宽其知识的深度和广度, 培养其灵活和综合运用数学只是解决问题的能力, 并形成对数学的浓厚兴趣。例如:在学校求根公式时, 学困生层的教学目标是使其了解求根公式的推导过程, 会应用求根公式。优等层学生的教学目标则是使其能正确的推倒求根公式, 能熟练应用求根公式。

三、合理设计不同层次的教学内容

数学课堂是数学教学的主渠道, 数学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分层和教学目标的分层对教学内容进行分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既不能忽视全体学生的基本要求, 又要照顾不同层次的个体差异。课堂教学的重点是每层学生都应该掌握所学知识, 由浅到深, 由简到繁, 以中层学生为主线, 层层推进教学。在课堂教学中, 要使学困生巩固基础知识, 中层学生略有提高, 优生层学生充分发展。确保分层教学目标的落实, 比须抓住分层授课这个中心环节, 找准切入点。教师统一授课时, 要照顾到不同层次的学生, 使不同层次的学生, 使所有的学生参与教学活动, 注意调动他们的积极性。教师要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设置不同的问题, 让学生带着各自的问题去学习。

四、分层次设计课堂练习

在设计课堂练习时, 要设计不同层次的练习题。学困生做课本上的基础题, 侧重于简单模仿型的练习, 旨在促进学生重视基础知识, 打好学习基础, 形成持之以恒的学习习惯;中间层学生完成书上基础题外, 在做一些有一定综合性和提高型的习题, 侧重于新颖易做的练习旨在基于复习巩固基础知识的基础上,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树立学生的学习信心;优生层学生除完成书上基础题外, 可以设计一些综合性、探索性、开放性、讨论型的习题, 即做创造性的练习, 注意一题多解, 侧重于应用实践型练习, 旨在让学生在运用知识的过程中形成一定的技能。分层课堂练习意在克服整齐划一的做法, 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使学生逐渐感到练习不是负担。

13.如何在课堂中实施分层教学 篇十三

河南省灵宝市实验中学

孙文敏

“语文是百科之母”,它的工具性关系到其它相关学科的学习,它的人文性与学生自身的发展息息相关。提高学生对语文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自主意识,知识技能,陶冶情操是语文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学生语文素养高低参差不齐,如何最大限度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兴趣是人的第一位老师”。在语文课堂上,能激发学生兴趣的除了使教学内容形象、有趣外,另一个途径就是让学生尝到成功的喜悦,让学生走上从一个成功到另一个成功的良性循环。心理学家面鲁姆曾指出“许多学生在学习中未能取得优异成绩,主要问题不是学生智慧和能力欠缺,而是由于未得适当的教学条件和合理的帮助造成的。如果提供适当的学习条件,大多数学生在学习能力、学习速度、进一步学习的动机等方面就会变得十分相似。”这里所说的学习条件就是指:学生学习并达到掌握所学内容必需的学习时间、情感资助,给予个别指导和给予必要的重新学习机会。“分层次教学”就是要最大限度地为不同层次的学生提供这种“学习条件”。

基于以上考虑,我们采用分层教学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

分层教学采用四步:预习阶段的“目标分层”、教学过程中的分组互动、教学结果检测中的分级评价、能力发展过程的分段发展。其基本思想就是立足学生特征、注重师生关系、培养学生个性、保护发展兴趣、激励发展潜能。具体做法指:

A、目标分层:根据学生语文素养的高低,在课前预习和教学实施中设置A、B、C三层目标,要求学生百分之百地完成A层目标,百分之八十-----八十五完成B层目标,鼓励学生向更高层目标发展。在课堂上教师引导,让学生来讲各自专攻的部分,教师相机点讲,完成课堂任务。

B、分组互动:根据课堂教学需要,采取四人一组的方式实行“分组互动”,根据分层进行交叉组合,上、中、下三层学生合理搭配,确定组织能力强,发展水平较高的同学任组长,实现各组能独立有效地开展讨论和活动,这样,学生提问质疑,辨析疑难的交流过程,实际上就是语言运用,主动发展的过程,小组之间也形成互补互学结构。

C、分级评价:对学生一定阶段的发展水平进行分两级评价,即分为主体性评价和形成性评价。(一般以一个单元教学为一阶段)。主体性评价先由学生自

评,再进行小组互评。在此基础上,再进行形成性评价。

D、分段发展:教是为了达到不需要教。要想实现学生发展的“自能”状态,必须逐步实现师生关系的变化。学生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自我发展水平,处于层次不断变化、发展、上升的过程中,必然会对师生关系产生影响,师生关系由“依靠式”到“主导式”再到“自能式”。

面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和错杂的目标,课堂教学中如何操作呢?在长期的教学过程中归纳总结出如下几种办法:

(一)阅读教学设计有层次。阅读教学过程是一个不断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解决问题的过程,讲授一篇课文时,教师循序渐进地提出问题,使不同层次的学生有所思、有所悟、有所得,采用研讨式的课堂教学方法,上课时多启发、善提问、精讲多思,引导各层次的学生积极思考、各抒己见,互相讨论、评价、暴露他们在思维及学习过程中的薄弱环节,老师心中有数,能对症下药各层次的学生都有表现的机会,都能大胆发表意见,提高了学生的参与意识。

(二)答问有层次,由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差异,反应有快有慢,如果只让反应快、理解能力强的学生回答,不仅扼杀了中低层次学生回答问题的积极性,还会养成中低层次学生的惰性。因此,课堂上尽力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参与,方式有三种:

1、简单问题由低层到高层。这种方式可以唤起低层次学生的参与意识,回答正确,自己受到鼓舞,思考问题的积极性得以更加激发;

2、有难度的问题先高层后低层。有了高层次学生的示范性回答,再鼓励中低层次的学生做模仿性回答;

3、有争议的问题各抒己见。学生的语文水平有差异,但不影响对有关问题的见解,中低层次的学生对有些问题也会有独到的见解。鼓励了他们的创造性,训练了他们的思维能力。

(三)评价有层次。课堂上,老师的评价会使学生产生愉快或不愉快的情感体验,直接影响课堂的效果。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如果用同一标准去评价,那低层的学生可能很难受到肯定。因此,实验过程中,老师始终坚持一个原则:视不同层次对学生进行适当的评价,使低层次的学生有兴趣,使高层次的学生有提高。

(四)训练有层次。低层次学生只要求完成基础题,中层次学生完成基础题、加深题。高层次学生完成基础题、加深题和拓宽题,让低层次的学生吃得了,高层次学生吃得饱。

(五)指导和辅导有层次。教师辅导也根据不同层次学生的实际情况,加强

学法指导,引导学生经常比较,整理所说内容,对于C层学生,加强指导督促他们落实语文基础知识,培养了他们的学习兴趣和良好的学习习惯;对于B层学生,指导他们形成语文知识体系,形成强烈的语感,形成阅读和写作的良好习惯;对于A类学生,则主要是辅导他们让他们在写作方面形成了优势。有的放矢地辅导,巩固了课堂的效果。

14.课堂分层教学课题 篇十四

一、指导思想

根据目前教学改革中发现的问题,制定本学期的课题工作目标,围绕课题研究重点,扎实、深入开展研究,通过小学语文教学有效性、课堂教学时间分配等的研究,着眼于构建和谐、高效的语文课堂,以“学生和谐发展”为核心的目标,促进学校、教师、学生共同发展。

二、主要工作

1、紧贴学生实际

语文教学是灵活的,应该按照学生的年龄实际、学习实际和教材的实际来教学。我现在所教的是小学一年级,因此在我以后的教学中更应该重视学生的读、说、背诵,规范学生的书面语言,丰富他们的语言积累等方面的基础上,切实考虑学生实际,贴近学生实际,营造一种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

2、教学评价的鼓励性

每个人都渴望被肯定,获取赞扬。学生更是如此。表扬并不是优等生的专利。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要尽量挖掘学生的进步之处和闪光点。比如武凤霞在评价学生时用“我很喜欢、我很欣赏、你的想法很独特、你的这个词比我想的那个好等这样的语句评价学生,使学生在老师的评价中获得自信,在点滴的进步中得到自信,激励学生在以后的学习中超越自己,还有一种普遍现象,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同感就是“在课堂教学中,往往有一些学生不敢举手回答问题,为什么不敢举手呢?是真的不会还是„„其实我们也知道他们不敢举手的原因是担心回答错了被同学笑话”。对于这样的学生怎么办呢?放弃?还是„„我是这么想的,对于这类问题老师应该充分了解他,将一些较简单的问题让他们回答。如果回答的正确,应及时加以鼓励;如果回答错了,教师应该分析原因抓住其中的一点或几点给予肯定,不要直接否定或者一味的去批评,说一些伤害学生自尊的话,那样“更”会打消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他们“更”不敢回答问题了。教师应改变一下方式,激励,肯定,那怕沾点儿边都好,如:再详细一点就更准确了,虽然你的回答不是很准确,但是你很勇敢的表达了自己的理解„„鼓励,肯定的话语,使他们在错误中进步。

3、对话教学的策略

对话呈现的是一种用心灵感动心灵,用生命点燃生命,用灵魂塑造灵魂,用智慧开启智慧的相互造就这句话。学生的激情是无限的,只是隐藏在内心深处,需要我们用热情去激发,课堂上的孩子们总是热情奔放,活力四射的。

一是营造亲和力的对话氛围。学生能够喜欢你,说明老师懂得与学生对话的艺术。幽默的语言让学生快乐、放松;委婉的语言让学生感到亲切、被尊重;含蓄的批评保护的学生的自尊心......在对话中,点燃学生的激情,教师要真诚的把学生看做心灵上的朋友,学生则会把你当做灵魂的亲人,这样学生就会在轻松地对话中学到知识。

二是创造人格平等的对话精神。教师要主动的和学生在平等的基础上进行沟通交流,从而建立相互信任,相互尊重,相互理解的师生关系,使师生双方相互之间产生一种无法摆脱对方的吸引力。在这种场境中,即使教学传授的知识较为复杂、较为深奥,学生接受起来也会觉得是十分容易和十分愉快的。

15.课堂分层教学课题 篇十五

(一) 师生之间共同进步提高

分层教学有效解决了传统教学与学生个体差异的矛盾, 满足了不同层次学生的求知需求, 能够针对学生学习能力的不同, 制定不同层次的教学标准和教学目标, 从而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潜能, 在学习中获得成功的体验, 消除小学英语教学中两极分化的普遍现象。分层教学的应用有利于教师深入了解学生的能力, 锻炼教师的课堂调控能力和应变能力, 从而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和研究能力。

(二) 有效培训学生学习能力

分层教学为学生在课堂上创造了轻松愉快、互相启发、互相激励、互相合作的学习环境, 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可以发挥自身的优势, 每个学生都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中, 从学习中得到提高, 获得成功的喜悦, 拓宽与他人交流的范围, 扩大吸收知识的信息量, 使每个学生都能够逐渐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

(三) 利于教学模式和方法的改革更新

在小学英语教学中, 教师应该时刻以学生为中心, 充分利用改革更新的教学方法, 能够做到素质教育的三点要求, 第一, 确保学生能够掌握教学大纲的基础知识;第二, 面向全体学生, 提高每个学生的学习能力和综合素质;第三, 充分挖掘学生潜能, 发展个人特长, 使每个学生都能全面发展、稳步提高。

二、小学英语分层教学实践

教学案例选自江苏版《牛津小学英语》6A Unit5 On the farm课后部分习题)

(一) 课堂引入

First, divide the students into 6 groups.Different groups have different levels.

Teacher:Please read by the tape, read in roles.

Students:Read by different ways.

Teacher:Second, let’s do some exercise.

Last, show three exercises, each group choose two exercises, and do exercises by group cooperation.

(二) 列出习题

1.完型填空

Kate 1 a happy family.She lives in London 2 her parents.She 3 a school girl.Today is Kate’s birthday and she’s fifteen years old.Her father is 4 teacher.He works in a school.Students think he is a good teacher.5 mother is a nurse.She is a very good nurse.……

2.根据句型填空

Teacher, teacher, Kate’s father is a teacher._______, ____________, Kate’s mother is a__________.

3.口述对话

Kate has a happy family.She lives in London with her parents.Today is Kate’s birthday and she’s fifteen years old...

Students:选择2道习题, 与小组成员共同完成。

Teacher:选择不同小组回答。……

(三) 教学分析

以上教学案例是《牛津小学英语》课后习题, 主要目的是对语言知识的巩固, 如果让全体学生全部完成这3道难度各不相同的课后习题, 会达不到让每个学生相互激励、和谐发展、全面提高的目的。

三、小学英语分层教学分析

(一) 教学目标分层设计

由于小学学生存在个体差异的事实, 需要应用分层教学法制定教学目标:第一层要求全部学生能够完成基础题, 争取完成难度中档的习题;第二层是部分学生能够完成难度中档的习题, 争取完成难度较高的习题;第三层是部分学生完成难度较高的习题, 并且熟练运用英语知识, 提高语言能力。

(二) 课堂练习分层设计

小学英语教学中进行课题练习是对知识的及时巩固, 是必不可少的教学环节, 教师应该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学习水平和接受能力, 对于课堂联系的设计要层次递进, 使每个学生在规定时间内都能完成与自身能力相当的习题。

(三) 课后作业分层布置和评价

小学英语教学中, 课后作业的布置需要考虑到学生完成作业的能力, 分层安排课后作业, 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积极完成教师布置的任务;对于学生的评价也要分清层次, 让所有学生都能有自己的努力方向, 满足学生有机会展示自己学习特长的欲望, 进一步激发全体学生的积极性, 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

结论

上一篇:加油稿高质量100字下一篇:otc药品市场营销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