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草种植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精选7篇)
1.烟草种植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篇一
×××村油茶种植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一、项目与项目单位概况
××村油茶基地建设项目是由原老油茶林的基础上全新培育的新一代优良无性系高质换冠油茶林,是基地通过林业、科技等部门论证和推广的高科技实用致富项目。
××村油茶基地位于岳麓区××镇××村,是××年××月由农民××等××人发起并成立的,初期为专业协会,主要合作内容则是将村内社员自产的茶籽收集进行粗加工并销售产品。2007年规范后正式注册成立油茶基地。业务范围拓展为基地内社员进行油茶林的改良、油茶产品的加工、销售以及与油茶相关的技术服务。目前基地拥有成员518人,拟投入改良(全新培育)油茶林600亩,示范后争取发展5000-10000亩,建成产、供、销及休闲旅游一体化的农业产业化示范片区。
二、投资必要性分析
项目所在地地貌属岗地、丘陵、低山兼有,以岗、山为主,泉水冲水库环山线为库,十分适宜种植油茶等经济植物。且栽培历史悠久,农户积累了一定的栽培经验。各级领导关注油茶发展。近年来区委、区政府十分重视油茶产业发展,把它作为促进农村经济、带动农民增收的一项产业在抓。
油茶市场前景乐观。食用油中茶油的价格最高,在国内市场上一直供不应求,目前市场中的中、高档精炼茶油每公斤价格高达50一70元。而油茶籽、茶壳、茶麸是发展食品和化学工业的重要原料,可生产茶皂素、茶粕等产品,可以说,发展油茶生产市场风险小。
地处河西先导区,紧邻科研院校,通过产学研合作,能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三、市场分析
主产品油茶是备受市场亲睐的产品,高产林可达50-5公斤每亩,新造林8年后亩产值3000元以上,例如,综合利用1吨茶籽,可炼制高烹茶油60KG,提取含量40%的茶皂素100KG,生产复合醇素蛋白饲料400KG。目前市场价格为茶油每吨4.5万元,皂素每吨1.4万元,蛋白饲料每吨600元,茶枯每吨850元。总产值4500元左右,获取利润2000元以上。利用13吨茶籽壳可生产1吨粮醛,价值3万元,可获利5000元;利用13吨油茶果壳可生产1吨木糖醇,价值4.5万元,可获利l万元以上,根据当前油茶综合利用的经济估算,油茶产品经过合理的加工和综合利用,可增6-9倍以上。
油茶花还是丰富的蜜源。一亩壮年油茶林的含蜜量可达到40-60KG。
四、生产、建设条件分析
××油茶基地所在的村——××村山多田少,是理想的油茶种植地,村民具有悠久的油茶栽培历史,有丰富的栽培经验。
原有的油茶林由于品种老化及林龄较高的原因,产籽率低,收成不明显,基地立后,引进新品种、新技术,并邀(聘)请林业部门、林科院的专家、学者传授栽培技术,灌输新理念,社员对改良旧林再造新林有很高的积极性。
基地创新工作思路,采取社员以土地入股的形式示范性地进行300亩基地新造林建设,并投入近60万元经费修通了到基地的道路,建起了基地的基本工作、办公用房,以期逐步改造全部旧林,实现增产增效。
基地购置压榨设备,引进新型工艺对现有茶籽进行加工,采取立体种养等多种经营的形式,尽快实现短期收增收,保证基地正常运转。
五、建设方案
1、新造高品质油茶林300亩,建成基地下的油茶林基地,进 行立体化的多种经营,带动周边入社和未入社的农户改造旧林重造新
林5000-1000亩:
2、修通村主公路到油茶林基地的公路,争取在年内硬化;
3、购置加工设备,建设基地下的加工厂,引进科学技术,进行精加工,实现高效农业;
4、注册自己的品牌,全方位参与。
5、充分利用两型社会建设区域优势和大河西先导区建设的机会,大力发展观光农业,实现产、供、销、游的完美产业化。
六、财政补助资金支持环节 新造油茶林基地建设,精加工设备购置和技术支持
七、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揞来源 项目资金来源:
1、申请市级财政补助 20万元
2、项目单位投入 120万元
3、银行贷款 50万元
4、其他投入 20万元
八、主要财务指标
销售 120万元 销售利润 53万元 税金 8.4万元 投资利润率 22.3%
九、社会效益分析
1、示范
带动周边×××村、×××村等村农户3000户以上,并可全面覆盖×××镇全境及周边多山乡镇。
2、促进农民增收
农民原闲置半闲置山地每亩增收120元以上,按每户山地10亩计算,单主产品一项户均年增收在1200元以上。实现产业化休闲观光以后,休闲观光收入将成倍增长。
3、公共服务覆盖范围
基地目前覆盖入社社员户,兼及本村有茶林的农户,建成后基地户将大大增加,初步估计服务农户将在3000-5000户左右。
4、生态环境影响
建成后的油茶林是非常好的经济林植被,对保持水土流失、净化大气污染、维护生态平衡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十、结论:
×××油茶林基地建设项目是一个具备带动农民致富农业增效,农村发展的可行性农业产业化项目。
十一、项目单位责任
项目单位(盖章):
法人代表(签字):
组织项目实施,保证资金安全合理使用,保证本可行性报告真实、合法、有效。
2.烟草种植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篇二
关键词:烟草,技术,管理
1 烟草的种植技术分析
1.1 选地冬耕
凡是种植黄烟的地块一定要冬耕, 深度为40-45厘米消灭部分病原菌虫害;二是增加土壤的透气性;三是加大持水量, 提高抗旱能力, 水源较差的地块更需做好此项工作。来春解冻后, 及时抢墒细耙。
1.2 整地、施肥、起垄、覆膜
备好的地块、起垄时再次楼平细耙, 起垄时的湿度不宜过大, 相对湿度55%最好, 谷话讲, 干硒瓜墩, 扬尘烟意思是说如果湿度大, 易造成板结, 透气性差, 对生长发育不利。垄底宽75-85厘米, 垄高25-30厘米, 行距95-100厘米起垄时间, 移栽前15-20天为宜。垄底开两条5-8厘米, 垄高25-30厘米, 行距95-100厘米。起垄时间, 移栽前15-20天为宜。垄底开两条5-8厘米的沟, 把备好的基肥一半施入沟同, 垄起至15厘米再把另一半施于中间, 垄顶中间, 垄顶宽25-40厘米。呈槽形, 中间凹, 有得前期保温保墒, 覆腊前, 从垄顶中间开一条5-8厘米的沟2500倍98%的天达恶霉娄喷于沟内每亩两袋即可, 然后平沟恢复原样, 亩用50%的乙草胺乳油100克, 兑水40公斤, 均匀喷布在垄心, 然后盖膜压膜待栽。膜用0.006-0.007毫米的银灰色的驱蚜膜最好, 对预防共叶型病有好处。
1.3 注意温度
烟草是一种喜温作物, 地上部在8-38℃范围内, 均能生长, 生长发育的适温是25-28℃, 在零下2-3℃时, 烟株就会死亡。地下部在7-43℃之间都能生长, 但最适宜的温度是31℃。种子发芽的最适温度是24-29℃, 最低温度为7.5-10℃, 最高温度为35℃。温度低于7.5℃, 种子发芽过程停止;高于30℃, 发芽过程缓慢;超过35℃, 则会使已经萌动的种子逐渐丧失生命力。烟草移栽期一般应在晚霜过后, 气温不低于10℃, 叶片成熟期较理想的日均温是24℃左右, 持续30天, 可生产优质烟叶。
1.4 移栽和保苗
首先, 移栽是大田栽培的开始, 也是烟草生产的关键一步, 此项工作的好处是关系到整个生产期的成与败, 时间要在日平均气温稳定在12-13摄氏度方可, 不宜过早, 也不宜推迟, 过早防冻害, 生长慢, 容易出现早共, 而降低产量, 过迟烟苗过大, 成活变幻无常低, 还苗慢。移栽有干栽之分, 无论那种栽法, 用100克地混100公斤细土, 捏入穴中, 株还原50厘米, 为栽1650-1950侏, 封土时, 以烟苗生长点高表土2厘米为宜。其次, 保苗。:移栽后, 三天内锄看苗, 查苗, 因质量不好, 虫咬创伤等, 及时补新苗, 并适当浇水, 保证成活率达100%。
2 烟草的田间管理分析
2.1 查苗补苗, 促小控大
移栽后要浇水补苗及查苗补苗, 补栽时穴内可施少量复合肥或速效氮肥, 并施毒饵。促小苗控大苗, 使全田生长一致, 达到苗全、苗齐、苗壮。
2.2 中耕培土
一般中耕2~3次, 结合除草。第一次在栽后7~10天, 浅锄, 不翻土, 不动根, 不盖苗。第二次在栽后15~20天, 窝内稍浅, 6~7cm深;离间稍深, 10cm左右, 除去杂草。第三次中耕在栽后25~30天内, 结合最后一次追肥和培土, 此时根系已很发达, 中耕宜浅。如成熟期烟株生长呈现后劲大而不落黄症, 要贴进烟株一边或两边适当深中耕, 切断部分根, 促进落黄成熟。培土可结合巾耕除草进行, 培后垄高达27~33cm, 才能起到培土的作用。如果只进行一次大培土, 则在栽后25~30天进行。大培土过早或过迟, 都会影响烟株生长。
2.3 打顶除芽
烤烟以采叶为目的的栽培, 必须采取打项除 (抹) 芽措施。打顶除芽后能促进根、茎、叶的生长, 尤其对叶片增大增重和提高烟叶的内在品质效果显著。目前烤烟留12582农信通网站叶数约为18~22片。打顶时仍有旺盛长势的, 可多留1~2片叶, 反之, 则应少留1、2片叶。按花序发育程度, 打顶时期分为扣心打顶, 现蕾打顶。初花打顶, 盛花打顶。一般以现蕾期和初花期打顶应用较多。现蕾打顶养分消耗少, 顶叶能充分开展。初花打顶的顶叶长势微弱。徒长烟可到盛花期打顶。打顶应选在晴天进行, 把花序下的3片小叶连同花蕾一起摘除。打顶后腋芽自上而下陆续萌发, 长成杈烟, 消耗大量养分, 也会降低产量和品质。因此, 必须彻底除芽成抑芽。人工除 (抹) 芽要早, 一般在芽长2~3cm时。芽小脆嫩易抹, 伤口小易愈合, 消耗养分也少, 对叶片生长有利。每隔5~7天抹一次。采用烟草抑芽剂可以省工省力, 增质增产。
2.4 水分管理
首先, 烟的需水规律。烟大田期的需水规律总的是前期少, 中期多, 后期少。移栽至团棵需水较少, 阶段耗水量占总需水量的4%~10%;团棵至现蕾耗水量最多, 占53%左右;现蕾后占35%左右。还苗期的土壤水分要求保持田间最大持水量的65%~70%;团棵期保持50%~60%;旺长期保持70%~80%;成熟期以60%~65%为宜。其次, 灌溉和排水。南方烟区雨量充沛, 但也时有干旱, 如果表层土壤干到田间最大持水量的60%以下, 早晨地面不回潮, 白天叶片萎蔫, 傍晚尚不能恢复, 表明需要灌溉。灌溉以傍晚或夜晚为宜。移栽时要浇足水, 一般每穴灌1.5~2kg水, lhm2需水60~90m3。在干早条件下, 还苗期可灌水l~2次, 每次lhm2需水150~300m3;伸根期只要土壤水分不低于田间最大持水量的50%, 一般不浇水;旺长期可浇水2~3次, 每次1hm2需水7500m3左右;成熟期严重干旱时可轻浇1~2次, 每次lhm2需水300~450m3。穴灌 (株灌) 或沟灌, 切忌漫灌、淹灌。烟草相对耐旱不耐涝, 田间不能渍水。
2.5 防止早花、底烘和培育杈烟
首先, 防止早花。烟株未按品种特性或常年栽培应有的叶数和高度就现蕾开花的现象称为早花。早花烟株产量和质量显著下降。烟草的营养生长可分为基本营养生长期和可变营养生长期。在可变营养生长期加速生长锥进行花芽分化的主要因子有:低温。在13~180C下, 持续10~20天。低温。在13-18℃下, 持续10~20大。苗龄。苗龄越大, 对低温越敏感, 易早花。日照长短。20℃以下的温度, 日照短于8小时。干旱或渍水或氮亏缺。这些是造成早花的原因。防止早花要实行科学种烟, 尤其应注意移栽期的气温。发生早花后, 可采取培育杈烟作为应急补救措施。其次, 防止底烘。烟叶不到成熟期, 近地面叶片就发黄或枯萎称底烘。底烘会造成产品质量严重降低。底烘是因环境条件不良使烟株体内正常代谢失调, 下部叶片生长受到破坏。田间严重荫蔽, 湿度过大引起的称“水烘”;由于严重干旱引起的称“旱烘”;此外, 氮亏缺也会导致底烘。底烘应以预防为主, 合理密植, 实行规范化栽培, 改善田间环境。
3 结束语
3.烟草种植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篇三
【关键词】乡镇;核桃种植;效益;可行性
祁县林业工作近年来始终围绕 “生态强县,产业富民”的指导思想,励精图治,奋发作为,积极推进天然林保护工程、退耕还林、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等林业重点工程。全县在全面推进生态环境建设的基础上,继续加快林业产业结构调整和林业产业发展步伐,着手实施干果林业示范园建设,坚持科学发展,实现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努力提升林业生态县品位。
笔者通过实地走访、调查,查阅资料,了解祁县林业发展现状,分析了林果业发展的潜在优势,对本地区林区实施项目——核桃种植的可行性做了深入研究。
1.地理位置与自然条件
祁县地处黄土高原,境内地形复杂,境域面积854平方公里。项目区位于祁县县城东南方丘陵山区,东经112°13-112°41,北纬37°04-37°29。区内年平均气温10℃,年≧10℃的有效积温3758℃,无霜期186天,年降雨量500mm,气候温和,日照充足,昼夜温差大。海拔800-1200米范围内,土层深厚,土壤肥沃,通透性好,水肥气热状况协调,宜林适牧。为核桃种植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气候条件和非常适宜的土壤条件,具备生产优质核桃果品的条件。
2.经济林建设现状
全县辖6镇2乡(昭余镇、东观镇、古县镇、贾令镇、城赵镇、来远镇、西六支乡、峪口乡),289个自然村。项目区域内,现有干果经济林1.5万亩,年产115万公斤,总产值560万元,总人口49040人,总户数15430户,年人均收入5600元。
经济林建设在祁县具有传统优势:祁县古为“川陕通衢”,曾是明清时期全国有名的商业金融中心,故有“金祁县”之称。近年来,围绕“建设最具发展潜力的县域经济特色县”的奋斗目标,县酥梨产业更是成为一大亮点。“祁县酥梨”是著名传统农产品品牌,祁县申报酥梨为地理标志产品,并通过审查。但与此同时我们看到:祁县农业生产条件较差,工业基础薄弱,经济社会发展相对滞后。广大农村产业结构不适应市场经济要求,大部份仍然在种粮食,玉米、小麦、棉花等传统农业经济,走入了农业经济发展瓶颈,单单依靠此来致富发家,是不可能的。因此依托有利的区位优势和资源优势,实施核桃干果经济林建设是一条出路。
本次项目区位于祁县来远镇(来远村、东鱼沟)、峪口乡(鲁村)、东观镇(西砲)、贾令镇(谷恋)等,是祁县倾力打造的现代特色农业示范区。加大该项目区造林绿化和规模化种植工作力度,凸显农业产业优势,将有效推动全县的林业工作步入持续、高效、良性发展轨道,发展核桃经济林种植具有广阔的前景。
3.生产建设及技术优势
3.1广泛宣传,规划引导
随着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和国家重点林业工程的实施,祁县经济林产业得到快速发展,树种、品种结构得到合理调整。特别是晋中市实施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以来,更有力地推动了干果经济林的发展。祁县为此提出实施水果、蔬菜、规模健康养殖、干果经济林和林下经济建设四个“十百万”工程。建设现代特色农业示范区,经济林产业已成为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
按照现代农业的理念和示范区建设规划,以提高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和农业劳动生产率,推进规模化、机械化、标准化、集约化、产业化为目标,整合资金、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成为全县以及全省领先、全国一流的惠民工程和样板工程,引领全县现代农业发展,推动全县农村经济在上新台阶。
3.2政策支持,典型引路
政府制订相关农业产业优惠政策,激发农民投资热情和生产积极性,从政策上支持农业发展,农民增收。从基地建设、优种优育、栽培管理、资金筹措、配套设施建设、产品加工、市场营销等环节给予政策保障,免去广大果农的后顾之忧。如:实行科技的推广应用、农产品检验检疫、培育农果林示范基地、组织农民考察学习等,启动示范建设项目,不断提高核桃产品的市场知名度和竞争力。
项目区乡镇主要领导要切实转变工作思路,作好市场调查,依据本地优势,实施农业产业结构调整规划,发现并推广典型经验,做好指导、服务工作。
3.3信息沟通,市场激励
近年来核桃市场需求旺盛,价格上扬,农民发展愿望强烈。本次选中的核桃苗木为辽核、中林、薄壳香等品种,种植历史悠久,栽培技术成熟,市场反应良好。
规划项目区建设的同时,还应大力培植农产品经纪人队伍,组建专业合作协会,搞好生产技术、种子种苗供应、产品销售服务,做好市场引导。通过加强政府宣传引导、信息服务,提高了果农思想认识,进一步转变思想观念,促进了核桃种植的积极性。
3.4规范管理,技术服务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要发挥核桃种植的优势,还必须采用先进的生产和管理技术:项目区内现发展20个果业专业合作社,15名中级农技员,300余名农村技术员,健全的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体系和雄厚的技术力量,将为该项目的实施提供坚实的组织保证和可靠的技术人力资源。基层的农技站、林业站、广播站等部门协调联动,强化种植技术、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采摘加工等方面的科学管理。同时积极培养科技示范带头人,举办各类技术培训会,促进本地农民科技种植技术的提高。
县级专业技术人员多年来一直奔赴全县林果区各重点乡村进行蹲点、指导、培训、咨询,传授各种果树新技术和新信息,指导全县果农进行绿色干果标准化生产。
4.效益前景分析
项目区核桃规模化种植将极大改变原来的零星栽培,粗放、分散经营的模式,成为本地区特色主导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预期效益看好,具体有:
4.1经济效益
核桃堪称抗氧化之“王”,核桃的营养价值非常的之高。中医自古就把核桃称为“长寿果”,认为核桃能补肾健脑,补中益气,润肌肤、乌须发。同时核桃叶、核桃细枝等含有多种化学成分,具有一定的医疗价值。随着人们收入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保健意识的增强,优质核桃以其特有的营养价值和食用价值以及医疗保健作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而且价格不断走高。据市场调查及农产品商务平台最新公布的核桃价格为40—50元/公斤。市场需求量大,核桃种植的规模化、集约化、标准化的推行,果品质量将会有保证,贸易量将大大增加。预计核桃市场出现滞销的可能性很小,没有太大的市场风险。
项目建设完成,核桃进入盛产期后,每亩核桃可为当地果农带来3000多元的经济收入,增收1650万元,人均收入可增长300元以上,加快了农民增收,致富达小康的步伐。
4.2社会效益
项目建成后,可辐射带动整个项目区干果经济林发展,对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带动当地经济发展存在积极影响。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是农村发展的希望,是农村奔小康的重要手段。项目建成后,将有力推动祁县干果经济林产业的发展,经营规模得到进一步扩大、标准化栽培、品牌认证、技术攻关、龙头企业带动等方面得到进一步加强,依靠发展当地特色干果经济林实现经济增长,使干果经济林产业成为促进祁县农村经济发展的支柱型产业。
同时,通过实施项目配套工程——道路砂石化建设,可大大改善农村干果产品生产运输的交通条件,提高果农农事工作、农资运输、果品运输的效力,并辐射带动整个项目区林业发展,为促农民增收奠定良好的基础。有力地推动本地区干果产业进一步达到和实现果树种植规模化、果品生产标准化、果品销售品牌化、采后处理商品化、水果经营产业化五化目标,是祁县干果产业步入现代园艺与可持续发展之路。有利于提升祁县干果产业水平,极具社会效益。
4.3生态效益
4.种植基地项目可行性报告专题 篇四
项目名称:种植基地项目 申报单位:xxx 联系人:xxx 电话:xxx 传真:xxx 编写时间:xxx 主管部门:xxx 撰稿单位:郑州经略智成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撰稿时间:2013年9月2日
第一篇 总论
在农业科技创新领域,中国不断缩小与发达国家的差距,在生物技术、高新技术、基础研究方面均取得较大进展,植物细胞和组织培养、花药培养、单倍体育种及其应用研究处于国际先进地位。两系法品种间杂交水稻、杂交玉米育种以及精耕细作的多熟种植技术等方面,已达到或接近世界先进水平。目前,测土配方施肥实施面积已超过6亿亩;玉米“一增四改”和水稻“一增四推”技术覆盖面已近50% ;“玉米适当晚收、小麦适当晚播” 技术在今年秋冬种生产中得到全面应用。优质品种选育成效显著, 优质化率明显提高。从1949年以来,中国农业科学家共培育出40多种农作物,近5000个高产、优质、抗性强的新品种、新组合,使主要农作物品种更新四至五次,每更新一次,一般增产10%至30%。目前,中国粮食作物单产已由1950年的1.16吨/公顷增加到4.40吨/公顷,提高了2.8倍。地膜覆盖、水稻旱育稀植等先进技术也得以在生产中广泛应用。
第二篇 市场现状
近年来,中国政府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部工作的重中之重,提出了统筹城乡发展的方略和“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出台了一系列直接、有力的支农惠农政策,包括取消农业税、特产税和牧业税,对农民实行种粮补贴、农作物良种补贴、农机具购置补贴、农资综合补贴等,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在这些方针政策的指导和带动下,中国种植业发展出现 了历史上少有的好形势。概括起来,主要有六个方面的成就:
第一,粮食生产实现恢复性发展。从2004年开始粮食保持连续增产的良好势头,扭转了前5年持续下滑的局面。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粮食播种面积稳定增加。2006年达到15.82亿亩,2004到2006年三年累计增加9119万亩。二是单产连创历史新高。2006年亩产达到314.4公斤,三年累计提高25.6公斤。三是总产增加较快。2006年达到9950亿斤,三年共增产1337亿斤。今年有望 实现连续四年增产,粮食产量有望超过1万亿斤。
第二,经济作物持续稳定增长。2006年棉花产量达到675万吨,糖料产量达到1.1亿吨,均为历史最高水平。油料单产连续三年突破历史。与此同时,蔬菜、水果、茶叶、蚕茧等经济作物单产提高、总产增加、品质优化、出口稳定增 长。粮食作物与经济作物保持协调发展,这在历史上也是不多见的。
第三,区域化生产格局初步形成。优势产品生产在空间上日益集聚,出现了一批独具特色、优势明显的专业化生产区域。水稻、小麦、玉米、大豆四大粮食作物九大优势产业带初步形成,面积分别占全国的86%、92%、62%和53%;棉花已形成长江流域、黄河流域和西北内陆三大棉区,面积占全国的98%;长江流域油菜产业带面积占全国的85%;桂中南、滇西南、粤西三个甘蔗产业带面积占全国的89%;渤海湾和西北黄土高原两大苹果产业带面积占全国的88%;长江上中游加工甜橙、赣南-湘南-桂北鲜食脐橙和浙南-闽西-粤东宽皮柑橘三个柑橘产业 带占全国的面积达到49%。
第四,园艺产品竞争力不断增强。中国园艺产品在国际市场上具有明显竞争优势。入世以来,园艺产品出口快速增长。蔬菜、苹果汁、橘瓣罐头、食用菌、番茄酱等已经成为出口创汇的主要产品。2006年园艺产品出口创汇85.5亿美元,比2002年增长2倍,实现贸易顺差76.2亿美元,成为贸易顺差最大的一类农产 品。
第五,发展方式转变取得新进展。通过积极推进资源集约型、环境友好型农业发展,种植业发展方式正在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一是优良品种应用面积进一步扩大。四大粮食品种综合优质率达到61%;抗虫棉推广面积占棉花总面积的70%;“双高”甘蔗、“双低”油菜比重分别达到90%和80%。二是农业投入品利用率进一步提高。高效施肥、高效施药和农田节水等技术得到大面积应用,不仅有力地促进了节本增效,而且对保护生态环境也起到了积极作用。目前,以测土配方施肥技术为主的高效施肥技术应用面积已达到6.4亿亩,相当于全国三分之一的耕地面积。三是鲜食农产品质量安全状况进一步改善。通过不断完善例行监测、动态管理、产品认证和质量可追溯制度,蔬菜、水果、茶叶等食用园艺产品 农药残留得到有效控制。
第六,种植业功能日益拓展。一方面,种植业作为农业的基础产业,保障有效供给、促进农民增收等功能得到进一步强化。另一方面,种植业在生态保护、观光休闲等方面的功能日益显现。在一些大中城市郊区,种植业已成为城市的绿 色屏障,观光农业已成为农民增收新的增长点。
第三篇 种植过程及增产支柱
中国地域广阔,自然与社会经济条件复杂,因而作物的种植过程也体现了它的复杂性: 播种季节多样。在一年一熟地区一般是春季播种秋季收获,但在一年多熟地区播种季节除春播外,还有夏播、秋播或冬播。
生长期与时间多样。一年生作物一般生育期为3-6个月,短的蔬菜或荞麦等可短至1-2个月,多年生作物(草本或木本)的生育期可延续几年至几十年。
收获产品与次数多样。粮食作物以收获籽粒为主,果树则以收获鲜果或干果为主,另一些作物则以收获(或收割)营养体为主,如,块根块茎(马铃薯、甘薯、甜菜、萝卜)、茎叶(烟叶、蔬菜、牧草),牧草等一年还可以收割几次。多年生果树则可在成熟期后,年年有所收获。种植配置方式多样。按播种方式不同,有撒播或条播,有直播和移栽(水稻有插秧和抛秧),有单作和间套作;按种植密度的稀密,可将作物分为密播作物(稻、麦、牧草等)和行距较宽的中耕作物(玉米、高粱、大豆、烟草)。
田间管理多种。中国农作物田间管理较为精细,整地、播种、间苗、灌水、追肥、中耕、除草、病虫害防治、整枝等。当前,在一些地区,耕翻、播种、收获等环节正在逐步机械化,2005年这三项作业机械化率达36%,其中,小麦播种与收获机械化率已达80%,但水稻机械化率仍甚低,机械插秧只占4%。在全国的多数地区与大量农事活动仍以人畜力为主。
增产支柱
中国农作物播种面积的单产在世界上居于中上等水平,但若包括复种在内的年单产计,则已居于世界上等水平。1991-2000年世界播种面积谷物平均单产2915kg/hm2,中国4663kg/hm2,在荷兰、法国、德国、日本、美国之后。但年单产约为6995kg/hm2,已超过法、德、日、美等国居于世界前列。
单产高的原因是单位耕地上较高的物质投入与精耕细作。在增产的要素中,主要是化肥、灌溉、良种和多熟制。2000年,每公顷年投入化肥298kg/hm2(世界为96kg/hm2)、有效灌溉面积占耕地的40%(世界为20%)、每公顷机械动力3.76kw/hm2。
第四篇 种植基地项目发展方向
一是完善扶持保护政策。种植业生产比较效益相对较低,自然风险和市场风险较高,要保持种植业长期稳定发展,必须根据生产、市场和效益的变化,及时完善农业支持保护体系,增强支农惠农政策的系统性和针对性,切实保持农民的合理收益,更好地发挥政策引导生产的作用。应在巩固、完善、强化现有各项政策的基础上,总结、借鉴国内外成功经验,及时研究制定新的支持政策,逐步构 建适应现代种植业发展的政策支持体系。
二是合理保护利用加强资源。按照确保2020年耕地面积不低于18亿亩的目标,实施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加强耕地保护的执法力度。加大国家对耕地质量建设的投入,加快中低产田改造,提高耕地产出能力。建立耕地质量动态监测网络及预警系统,加强对耕地质量变化的动态监测,为开展耕地质量建设提供依据。加快农田节水、测土配方施肥、高效施药等节本增效技术,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三是加快种植业科技进步。通过项目带动和机制创新,优化科技资源配置,推进农科教结合、产学研协作,建立“课题来源于实践、成果应用于生产”的科研机制。加强重大技术攻关,力争在新品种培育、植物病虫害防控、生态环境建设、资源高效利用、关键农业设施和主要生产环节农机装备研发等方面取得新的突破。通过政策引导、项目带动、示范展示等方式,加快新品种、新技术推广步伐。针对种植业劳动力素质下降的现状,切实抓好先进实用技术的培训,努力培 养一大批适应现代种植业发展要求的新型农民。
四是增强防灾减灾能力。完善防灾减灾应急预案,及时发布灾害预警信息,指导灾区落实各项灾害防御措施。加强灾后恢复工作,努力弥补灾害损失。积极开辟水源,建设农田排灌设施,增加有效灌溉面积,推广实用抗灾技术,增强抵御灾害能力。根据灾害发生规律变化,调整作物布局和种植制度,变被动抗灾救灾为主动防灾避灾。坚持“预防为主,防控结合”的病虫害防治工作方针,加强监测预警,加大防治力度,最大限度减轻病虫害损失。加快构建新型病虫害防控 体系,大力发展多元化、社会化、专业化病虫害防控服务组织。五是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围绕提高土地产出率,加强田间基础设施建设,加强以土地平整、沟渠配套、地力培肥等为主要内容的标准农田建设。围绕提升综合生产能力,加强配套基础设施建设,包括良种繁育、病虫防控、地力监测、农田节水等设施。围绕提高劳动生产率,加强农机装备条件建设,加快技术和机具研发,提高农机装备数量,推进小麦、水稻、玉米等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六是增强市场竞争能力。发挥资源优势,优化区域布局,大力发展具有比较优势的种植业产品。加强生产过程控制,推行全面提升种植业产品标准化生产和标准化加工,加工的标准化水平提高种植业产品品质和质量安全水平。借鉴工业化营销理念,积极培育知名品牌,推行订单、配送、期货等现代营销方式,努力 开拓国内国外市场。七是创新生产组织制度。通过土地流转、合作经营等多种方式,促进土地、资本、劳动力等生产要素适度集中,扩大单位生产规模。稳定农业技术推广队伍,强化公益性职能,强化服务手段,创新服务方式。以农技推广队伍为主体的公益服务,积极倡导鼓励发展各种以社会化服务组织,中介组织为主体的市场服务拓展服务领域,提高服务水平,提供市场化服务。,引导和和扶持农民发展各类专业合作社,充分发挥合作社在提供生产服务、沟通市场信息、促进产品营销等方面的作用。要引导和鼓励龙头企业通过建立生产基地、发展订单农业等形式,与 农民建立长期稳定的产销关系。第五篇 种植基地项目场址选择
一、种植基地项目场址所在位置现状 1.种植基地项目地点与地理位置
2.种植基地项目场址土地权所属类别及占地面积 3.土地利用现状
二、种植基地项目场址建设条件 1.地形、地貌、地震情况 2.工程地质与水文地质 3.气候条件
4.城镇规划及社会环境条件 5.交通运输条件
6.公用设施社会依托条件(水、电、气、生活福利)7.防洪、防潮、排涝设施条件 8.环境保护条件 9.法律支持条件
10.征地、拆迁、移民安置条件 11.施工条件
三、种植基地项目场址条件比选 1.种植基地项目建设条件比选 2.种植基地项目建设投资比选 3.种植基地项目运营费用比选 4.种植基地项目推荐场址方案 5.种植基地项目场址地理位置图
第六篇 种植基地项目技术方案、设备方案和工程方案
一、种植基地项目技术方案
1.种植基地项目生产方法(包括原料路线)2.种植基地项目工艺流程 3.种植基地项目工艺技术来源
4.推荐方案的主要工艺(生产装置)流程图、物料平衡图,物料消耗定额表
二、种植基地项目主要设备方案 1.种植基地项目主要设备选型
2.种植基地项目主要设备来源(进口设备应提出供应方式)3.种植基地项目推荐方案的主要设备清单
三、种植基地项目工程方案
1.种植基地项目主要建、构筑物的建筑特征、结构及面积方案
2.种植基地项目矿建工程方案 3.种植基地项目特殊基础工程方案
4.种植基地项目建筑安装工程量及“三材”用量估算 5.种植基地项目主要建、构筑物工程一览表
第七篇 种植基地项目主要原材料、燃料供应
一、主要原材料供应 1.种植基地项目主要原材料品种、质量与年需要量 2.种植基地项目主要辅助材料品种、质量与年需要量 3.种植基地项目原材料、辅助材料来源与运输方式
二、燃料供应
1.种植基地项目燃料品种、质量与年需要量 2.种植基地项目燃料供应来源与运输方式
三、主要原材料、燃料价格
1.种植基地项目原材料、燃料价格现状 2.种植基地项目主要原材料、燃料价格预测
四、编制主要原材料、燃料年需要量表
第八篇 总图、运输与公用辅助工程
一、种植基地项目总图布置 1.平面布置 2.竖向布置
(1)场区地形条件
(2)竖向布置方案
(3)场地标高及土石方工程量 3.总平面布置图 4.总平面布置主要指标表
二、种植基地项目场内外运输 1.场外运输量及运输方式 2.场内运输量及运输方式 3.场内运输设施及设备
三、种植基地项目公用辅助工程 1.种植基地项目给排水工程
(1)给水工程。用水负荷、水质要求、给水方案(2)排水工程。排水总量、排水水质、排放方式和泵站管网设施
2.种植基地项目供电工程
(1)供电负荷(年用电量、最大用电负荷)
(2)供电回路及电压等级的确定
(3)电源选择
(4)场内供电输变电方式及设备设施 3.种植基地项目通信设施
(1)通信方式
(2)通信线路及设施 4.种植基地项目供热设施
5.种植基地项目空分、空压及制冷设施 6.种植基地项目维修设施 7.种植基地项目仓储设施
第九篇 种植基地项目节能措施
一、节能措施
二、能耗指标分析
第十篇 种植基地项目节水措施
一、节水措施
二、水耗指标分析
第十一篇 种植基地项目环境影响评价
一、场址环境条件
二、项目建设和生产对环境的影响 1.种植基地项目建设对环境的影响
2.种植基地项目生产过程产生的污染物对环境的影响
三、环境保护措施方案
四、环境保护投资
五、环境影响评价
第十二篇 种植基地项目劳动安全卫生与消防
一、危害因素和危害程度 1.有毒有害物品的危害 2.危险性作业的危害
二、安全措施方案
1.采用安全生产和无危害的工艺和设备 2.对危害部位和危险作业的保护措施 3.危险场所的防护措施 4.职业病防护和卫生保健措施
三、消防设施 1.火灾隐患分析 2.防火等级 3.消防设施
第十三篇 种植基地项目组织机构与人力资源配置
一、种植基地项目组织机构 1.种植基地项目法人组建方案
2.种植基地项目管理机构组织方案和体系图 3.种植基地项目机构适应性分析
二、种植基地项目人力资源配置 1.生产作业班次
2.劳动定员数量及技能素质要求 3.职工工资福利 4.劳动生产率水平分析 5.员工来源及招聘方案 6.员工培训计划
第十四篇 种植基地项目实施进度
一、种植基地项目建设工期
二、种植基地项目实施进度安排
三、种植基地项目实施进度表(横线图)
第十五篇 种植基地项目投资估算
一、种植基地项目投资估算依据
二、种植基地项目建设投资估算 1.种植基地项目建筑工程费 2.种植基地项目设备及工器具购置费 3.种植基地项目安装工程费 4.种植基地项目工程建设其他费用 5.种植基地项目基本预备费 6.种植基地项目涨价预备费 7.种植基地项目建设期利息
三、种植基地项目流动资金估算
四、种植基地项目投资估算表
1.种植基地项目投入总资金估算汇总表 2.种植基地项目单项工程投资估算表 3.种植基地项目分年投资计划表 4.种植基地项目流动资金估算表
第十六篇 种植基地项目融资方案
一、种植基地项目资本金筹措
二、种植基地项目债务资金筹措
三、种植基地项目融资方案分析
第十七篇 种植基地项目财务评价
一、种植基地项目财务评价基础数据与参数选取 1.财务价格 2.计算期与生产负荷 3.财务基准收益率设定 4.其他计算参数
二、种植基地项目销售收入估算(编制销售收入估算表)
三、种植基地项目成本费用估算(编制总成本费用估算表和分项成本估算表)
四、种植基地项目财务评价报表 1.种植基地项目财务现金流量表 2.种植基地项目损益和利润分配表 3.种植基地项目资金来源与运用表 4.种植基地项目借款偿还计划表
五、种植基地项目财务评价指标 1.种植基地项目盈利能力分析
(1)项目财务内部收益率
(2)资本金收益率
(3)投资各方收益率(4)财务净现值
(5)投资回收期
(6)投资利润率
2.种植基地项目偿债能力分析(借款偿还期或利息备付率和偿债备付率)
六、种植基地项目不确定性分析
1.种植基地项目敏感性分析(编制敏感性分析表,绘制敏感性分析图)
2.种植基地项目盈亏平衡分析(绘制盈亏平衡分析图)
七、种植基地项目财务评价结论
第十八篇 种植基地项目风险分析
一、种植基地项目主要风险因素识别
二、种植基地项目风险程度分析
三、种植基地项目风险防范和降低风险对策 第十九篇 种植基地项目社会评价
一、种植基地项目对社会的影响分析
二、种植基地项目与所在地互适性分析
1.种植基地项目利益群体对项目的态度及参与程度 2.种植基地项目各级组织对项目的态度及支持程度 3.种植基地项目地区文化状况对项目的适应程度
三、种植基地项目社会风险分析
四、种植基地项目社会评价结论
第二十篇 种植基地项目可行性研究结论与建议
一、种植基地项目推荐方案的总体描述
二、种植基地项目推荐方案的优缺点描述 1.优点 2.存在问题
3.主要争论与分歧意见
三、种植基地项目主要对比方案 1.方案描述 2.未被采纳的理由
5.烟草种植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篇五
一、总 论
(一)项目背景1.项目名称2.承办单位概况3.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依据
4.项目提出的理由与过程
(二)项目概况 1.拟建地点2.建设规模与目标3.主要建设条件4.项目投人总资金效益情况5.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三)问题与建议
二、币场预测
(一)产品国内外市场供需现状
(二)产品国内外市场供需预测
(三)产品目标市场分析
(四)产品市场竞争力分析1.主要竞争对手2.产品市场竞争力优势、劣势
3.产品目标市场占有份额分析
三、建设规模与产品方案
(一)建设规模
1.苗、种场规模(种植面积、果木株数2.种植基地规模(种植面积、果木株数)3.中低产田改造规模(种植面积、年生产能力)4.保鲜加工规 5.水利工程设施6.工程造林面积7.农业基础设施(农业技术推广站等)
(二)产品方案(各类种植作物的品种、质量及其数量,其中种籽良种数量)
四、场址条件
(一)地点与地理位置(二)土地利用现状(三)地形、地貌条件(四)气候条件(五)土壤条件(六)水质条件(七)交通运输条件(八)防洪、防潮、排涝设施条件(九)环境保护条件(十)项目所在地法律支持条件(十一)征地、拆迁条件
五、技术方案、设备方案和工程方案
(一)技术方案
1.苗、种场生产技术与生产流程2.种植基地种植技术与生产流程3.中低产田改造工程技术4.保鲜加工工艺技术与生产流程 5.水利工程技术6.工程造林技术
(二)设备方案1.育种设备 2.耕作设备 3.收割设备 4.农副产品加工设备5.仓储设备
(三)工程方案
1、主要建、构筑面积,土石方量
2、建筑安装工程量及“三材”用量估算
3、主要建、构筑物工程一览表
六、原材料燃料供应
(一)种子和种苗品种、数量、价格、来源及运输方式
(二)肥料品种、数量、价格、来源及运输方式
(三)农药品种、数量、价格、来源及运输方式
(四)燃料品种、数量、价格、来源及运输方式
七、项目总体布置
(一)总体布置1.项目构成 列出各功能分区及单项工程2.总体布置园及其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表
(二)运输1.场内外运输量2.运输方式与运输设备
(三)公用辅助工程
八、节水措施
(一)节水措施
(二)水耗指标分析
九、环境影响评价
(一)场址环境条件调查
(二)项目对环境影响因素分析1.兴修水利工程对环境的影响2.复垦弃耕地对生态环境的影响3.农药残留对环境的影响
4.加工保鲜对环境的影响
(三)环境保护设施与投资
(四)环境影响评价
十、经营管理
(一)项目法人组建方案
(二)管理机构设置方案
(三)专业技术人员培训
(四)经营方式(如产、供、销经营方式)
十一、项目实施进度
(一)建设工期
(二)项目实施进度安排
(三)项目实施进度表(横线图)
十二、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
(一)投资估算
1、建设投资估算
2、流动资金估算
3、项目投入总资金估算表
4、分年投资计划表
(二)资金筹措
1、资本金筹措
2、债务资金筹措
十三、财务评价
(一)项目财务评价
1、财务评价基出数据与参数选取
2、销售收入估算(编制销售收入估算表)
3、成本费用估算(编制总成本费用估算表)
4、编制财务评价报表
5、财务评价
指标(1)财务内部收益表(2)投资回收(3)投资利润率(4)借款偿还期
(二)农户收支状况分析
(三)财务评价结论
十四、风险分析
(一)项目主要风险因素识别
(二)风险程度分析
(三)防范和降低风险措施
十五、研究结论与建议
(一)推荐方案总体描述
(二)推荐方案优缺点描述
1、优点
2、存在问题
3、主要争论与分歧意见
(三)结论与建议
附图、附表、附件
(一)附图
1、场址地理位置图
2、项目总体布置图
(二)附表
1、项目投入总资金估算表
2、财务评价报表
(三)附件
1、项目建议书(初步可行性研究报告)的批复文件
2、环保部门对项目环境影响的批复文件
3、主要原材料供应的意向性协议
4、项目资本金的承诺证明及银行等金融机构对项目贷款的承诺函
5、土地主管部门对场址的批复文件
6、良种作物新技术开发的鉴定报告
6.烟草种植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篇六
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一、总论
1、项目名称:苗木花卉培育种植基地项目
2、项目法人代表:
3、项目建设主要内容:
(1)建设占地XX亩的育苗生产基地一处。年供应灌木类花卉亩木****万株,能够满足三穗县及周边县城城市绿化需要和为工业园区绿化需要。
二、项目背景
1、项目由来:
随着城市化建设和企业内迁,城市人口和城市用地规模迅速扩大会拉动大规模的园林绿化建设。生态环境建设和城乡绿化美化成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改善人民群众生活质量的重要组成部分。花卉、园林苗木的生产是农民群众特别是当代大学生、青年人创业的机遇和重要渠道。三穗县有着优越的自然气候条件和良好的种植基础,适合大力发展园林绿化苗木、花卉产业,以满足社会日益增长的绿化苗木、花卉市场需求。
2、项目提出的必要性和依据:
(1)项目的建设为州各个县、市工业强省保护环境与发展经济的需要。贵州要实行工业强省必然会给当地的环境造成污染,对人类的生存环 1
境和身心健康也会构成严重的威胁。同时,城市化伴随着诸多的心理和生理疾病,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让森林进城、园林下乡,创造和谐的居住环境正成为当今社会的共识。因此,加快城乡绿化一体化进程,意义十分重大。
(2)项目建设是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需要。三穗县是黔东南州重要的县城之一,旅游资源丰富,但景区的美化、绿化与一些旅游业发达地区相比还有差距。因此,建立大型花卉基地,培育大量花卉苗木,美化、绿化景点,提升城市品位,已成当务之急。而该项目的建设也正是加快建设县城各景区生态环境、提升城市品位,促进三穗旅游业及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3)项目建设也是三穗区域经济发展的需要。从区域位置来看,三穗地处黔东南腹部,在其周围目前还未有建成的中型苗圃培育基地,苗圃基地的建成能有效地进入剑河、天柱、台江等城镇,市场潜力巨大,同时,发展花卉苗木基地对促进当地农业结构调整、推动地方经济发展、满足社会对花卉苗木的需求以及带动当地青年创业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4)项目建设能充分地开发利用当地的乡土树种,将乡土树种引入至城镇的园林绿化中,是突出地方特色的需要,同时也是突出地方气候的需要,更是现阶段多元化园林绿化发展的必然要求。
三、项目区基本概况
项目区位于三穗县,320省道和三玉高速途径项目区,2年内将有沪昆高铁途径项目区,各种二级路呈网络状布局,地理位置优越,附近有多天河流经,充沛的水资源和便利的交通为该项目的建设奠定的坚实的基础。加之附近分布众多村寨,劳动力也能得以充分利用。、自然条件
(1)气候条件:
属北亚热带温和湿润季风气候,具有冬无严寒、夏无酷暑、雨热同季的特点。年平均气温14.9℃,全年无霜期290—300天,平均降水量1147mm。县内森林覆盖率达43%,境内河流总长776公里,均属长江流域沅江水系,主要河流有邛水河,境内全长81.2公里。全县水能蕴藏量2.58万千瓦。因此聚集了极其丰富的园林树种。
(2)地形土壤:
项目区内为丘陵盆地混合地形,地势较平坦;土壤主要为壤土,土层厚,土质好,有机值含量高。
四、项目建设的有利条件、群众基础好,有着丰富的种植经验。
项目区内各行政村大多农户靠农业种植,他们都是农业种植的能手。在项目区发展苗木种植,可带动当地农民致富。
五、市场前景分析
从近年贵州苗木市场发展来看,花卉苗木产业已成为贵州实行产业结构调整促进区域经济增长的产业之一,苗木花卉产品已成为区域贸易的大宗商品,消费量迅猛增长。从贵州省来看,省委、省政府根据国务院《关于发展内陆城市贵州国号二文件的通知》精神,制定了全省贯彻实施和目标:至2015年,力争全省所有可绿化国道、省道、铁路、河渠、堤坝全
7.烟草建设项目知识管理研究 篇七
工程建设项目向大型化、复杂化的方向发展,给建设工程项目管理提出了更大的考验,如何获取项目所需相关知识,对工程项目进行更为有效的管理,并能使项目知识能够得到增殖并能为以后的类似工程项目服务是现代工程项目管理中需解决的问题。[1]工程项目管理,在很多企业实际上还是一种通过经验的累积和学徒式的传承来进行的管理活动,这样使得工程项目管理的效果有限,工程管理人才的培养耗时太长,使得资历在人才认定中占的比例太大。[2]项目管理人员仍单纯依靠个人力量解决项目中出现的问题,无法借助组织内部、外部力量及先前项目的知识积累来完成当前的管理工作。项目虽然具有临时性的特点,但并等于我们不需要将当前项目中的问题、知识进行收集、积累、挖掘和总结,其实大多数的项目都具有一定的相似性,在当前项目中遇到的问题和解决措施,很可能直接帮助下个项目解决同类或者相似的为问题,如果没有完成完善的项目知识管理体系,直接导致项目组织知识的流失,不利于项目组织的发展。可见,有效进行项目知识管理对项目管理工作的开展和项目组织的发展是十分必要的。
1 知识管理的概念
烟草建设项目的知识管理,是指在烟草建设项目中,运用现代管理学和控制论的理念,借助现代化的管理工具,对项目实施过程中需要的知识和产生的知识进行收集、积累、挖掘和总结,以利于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和实施结束后的知识传递和共享,提高本项目和同类项目的管理效率。知识管理的过程是一个隐性知识和显性知识、个人知识和组织知识之间不断转化,不断创新的过程,也是项目内部知识和外部知识相互交流的过程。烟草建设项目知识管理的目标是:在项目管理中最大程度地获取、积累、传递、共享和利用知识,使每个员工在最大限度上贡献知识的同时,也能享用他人的知识,高效、优质地完成项目管理任务。[3]
2 知识管理的对象
知识管理的对象是项目管理过程中的人、信息和技术,知识管理的难点在于挖掘出对项目实施关键的知识,并利于检索。从烟草建设项目的全寿命周期来看,烟草建设项目管理可分为决策阶段、实施阶段和使用阶段等,而实施阶段又可分为前期准备阶段、设计阶段和施工阶段。在各个阶段知识管理的对象不同,侧重点也不同,需要识别影响工程建设项目的关键知识因素,现重点对实施阶段因素进行梳理和总结,如下:
2.1 项目前期准备阶段知识管理
主要是审批意见、专家论证意见、立项信息及如何在前期阶段为项目做准备的报告和经验等知识。
2.2 项目设计阶段知识管理
重点是政府审批流程及报批经验,设计方案比选、修改和完善的经验,各参与投标设计单位的情况和设计作品特点,专家信息的收集等。
2.3 项目施工阶段知识管理
这个阶段是知识产生的高峰阶段,招评标记录及报告、项目进度延迟的原因及对策、合同谈判,进度、质量控制的经验及教训,参与建设和投标的总分包单位、供应商名录及产品信息,都是企业的宝贵财富,都需要有效的积累和管理。对于施工过程中形成的设计变更单、施工记录单、工程量和材料设备签证单,以及与签证有关的施工日志、施工进度表、施工备忘录、例会记录、工程照片(对于一些重大的现场变化,还应及时拍照或录像,以保存第一手原始资料)、验收报告等资料,应及时进行搜集、整理和归档,作为项目知识仓库的一项内容长期保存。知识仓库应满足智能化的检索、整合功能,为后期工作提供有力的参考依据。[4]验收记录、工程结算情况、工程调试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和解决方法,也需要进行有效的积累和管理,以促进企业知识库的完善。
3 知识管理实施机理
项目管理过程是一个隐性知识与显性知识、个人知识与组织知识之间不断转化和不断创新的过程。项目管理中的知识集成,其主要过程可概念化为知识处理过程的螺旋化,即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在不同阶段的螺旋形。
(1)社会化:包括个体间为了表达个人的知识和经验而进行的隐性知识的交流。项目员工可通过知识集成系统上的会议系统、电子邮件、讨论版等进行隐性知识的交流,激发创新的灵感。(2)外在化:描述的是一个知识的转化过程。通过知识集成系统上的讨论版、个人主页、知识库管理系统等,项目员工可以将自己的经验转变成共享的显性知识。隐性知识通常难以表达,因此往往通过隐喻、类推、丰富的语言想象、故事、可视化工具、模型、图表等支持转换。为了达成有建设性的意见或有创造力的观点,综合和演绎法尤为重要。(3)综合化:对不同的显性知识进行综合化和系统化处理,以便在组织范围内使新的知识得以共享。通过知识集成系统的知识分类等,加速知识的系统化和优化,提高现有知识的转换和转移速度,增加知识的实用价值。(4)内在化:指组织范围内显性知识向个体的隐性知识的转换,这实际上是一个学习过程。通过知识集成系统中的知识推送系统,向企业员工提供他所需要的最新知识,提高学习效率。通过知识集成系统中的知识分布图等,使企业员工能快速找到他所需要的知识,从而提高自身素质。
从知识集成的螺旋化过程可看出,要有效地实施知识集成,关键是如何实现知识的社会化,使员工的隐性知识得以交流、碰撞,产生出新的隐性知识;如何实现知识的外在化,使员工的隐性知识转变为显性知识,从而方便地被整个项目成员共享,并可被继承。
4 知识管理措施
4.1 知识管理组织和流程完善
在项目组织建设的初期,就应当将知识管理作为组织的一个内容,配置专人负责并请专业机构在调研的基础上制定组织框架和知识管理的流程建设。包括文档汇总流程、文档知识处理流程、知识发布流程、知识分享流程等,如果只有组织,而没有相应的流程建设,组织人员将在混乱中进行知识管理,随心所欲,影响到知识管理的效果和可持续性;同样如果只有流程,而没有配套的组织,知识管理将没有专人负责,也会使知识管理的效果打打折扣。
4.2 知识管理的制度保障
知识管理的制度保障包括实施制度和奖励制度两方面的保障制度。实施制度是指项目实施过程中的制度规定、考核规定和惩罚规定,考核规定是实施制度的关键,应定期组织项目主要负责人对目前各项目组在知识管理方面的建设和实施效果进行客观公正地评价,对实践效果不佳的团体和个人进行适当的惩罚。奖励机制是以项目考核为基础,对有效实践知识管理的团体、个人进行适度奖励,对有重大贡献的团体和个人进行重大奖励,促进项目知识管理的进行。
4.3 知识管理的信息化平台建设
知识管理信息化平台的建设应集成在项目管理软件建设中,以实现知识管理信息化的功能。第一,基础数据的收集。就是要构建文档处理平台,收集各种文档、报告和其他资料。第二,要定期、专人对近阶段的资料进行分析,对相关数据进行挖掘,作为知识库的内容进行分类整理;第三,知识的检索。任何知识的收集都是为了知识的利用,为了有效利用知识支持项目在投资、质量、进度、合同和安全等方面的管理,在知识库建设的同时应建立知识的检索系统,以便高效地实现信息的检索;第四,知识的发布。目前阶段的多少项目管理软件并没有信息的定制功能,应在项目管理软件添加项目重大进展、形象进度计划、下阶段可能遇到的项目知识、新技术的应用情况等的订阅,以便项目管理人员及时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适应项目管理的需要;第五,知识的保密。项目实施信息涉及到自身的知识产权,应限制项目知识的的扩散范围。
4.4 知识管理的文化建设
传统的项目管理模式是知识随着技术人员流动,技术人员不在了,这个知识的流动就终止了,不利于项目有效知识在项目管理人员之间的流动,没有实现项目知识的价值最大化。为了实现知识在新老员工之间的交接,应加强以“知识分享”为中心的项目文化建设,有以下几项措施:第一,定期组织项目管理人员总结本阶段管理经验并形成书面报告;第二,定期组织项目管理人员分享经验成果;第三,按专业形成各专业学习小组,分享本专业内的知识成果并组织学习最新的专业知识;第四,项目部制定几个攻关课题,组织项目管理人员积极进行课题研究,实现知识创新。用以上几个措施,在项目部内部形成知识总结、知识学习、知识分享为内容的项目知识管理文化。
4.5 知识管理持续改进
任何管理都不是一成不变地,必须根据项目实施情况进行适度调整,以适应当前项目管理的需要。知识管理的持续改进包括三个方面,一个是项目知识管理组织和保证制度的持续改进,以便为知识管理形成良好的保障机制;一个是项目知识内容的持续改进;再一个是项目文化建设的持续改进。
5 结论
工程项目管理系统在长期运行实践过程中,积累了大量的各式各样的知识,知识在使用过程中其能量会呈几何级数增长。因此,知识已经成为项目成功的关键素,在项目过程中实施知识管理成为提升项目管理水平的必由之路。本文为知识管理在烟草建设项目中的应用做了积极地探索,但这只是一个项目探索的成果,如何更多地接受实践的检验,发现它的不足并不断地进行完善,这才是促进知识管理理论及其实践不断发展的目标。
摘要:烟草建设的大型化、复杂化,给项目管理的知识共享带来极大的挑战,如何应用现代管理手段,实现知识的收集、积累、挖掘、总结和共享,是当前项目管理工作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基于烟草建设项目的工程实践,对知识管理在烟草建设项目管理中的应用作了一定的研究,分析了知识管理的对象和实施机理,提出了知识管理的措施。
关键词:烟草建设项目,知识管理,对象,机理,措施
参考文献
[1]徐森,徐伟,张道顺.知识门户在工程项目管理中的应用[J].科研管理,2005(,1):71-75.
[2]姚伟.基于知识管理的工程项目管理[J].科技和产业,2009(,1):66-70.
[3]仇元福,潘旭伟,顾新建.项目管理中的知识集成方法和系统[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2(,8):36-39.
【烟草种植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推荐阅读:
樱桃种植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全文06-10
“十三五”重点项目-核桃种植基地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11-28
金银花种植项目调研分析报告10-15
菊花种植项目总结09-07
种植项目实施总结10-07
蔬菜种植实践报告07-14
大棚蔬菜种植可研报告07-22
烟草营销整改报告11-01
烟草半年工作报告10-28